小剂量性激素

2024-06-18

小剂量性激素(共9篇)

小剂量性激素 篇1

基于绝经期妇女尿路感染疾病病理特点, 笔者为详细了解分析乙烯雌酚联合抗生素治疗绝经期妇女尿路感染的效果, 特选取我院2010年7月~2012年6月收治的88例绝经期妇女尿路感染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研究分析, 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0年7月~2012年6月我院收治的88例绝经期妇女尿路感染患者, 患者年龄47~70 (58.53±1.14) 岁;患者病程1~8 (4.51±0.26) 年;绝经时间1~14 (7.56±1.14) 年;并按照抛硬币的方法将其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 各44例。两组患者的基本资料比较无显著性差异, 无统计学意义 (P>0.05) , 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治疗组患者在此基础上加以乙烯雌酚进行治疗, 对比两组患者治疗效果。对照组患者采用抗生素进行治疗, 左氧氟沙星 (浙江昂利康制药有限公司, 批号:H20059193) 400mg加入生理盐水静脉滴注, 1次/d, 5d为1个疗程, 持续治疗2个疗程;治疗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 口服己烯雌酚片 (上海信谊天平药业有限公司, 批号:H31020555) 120mg/次, 1次/d, 患者持续治疗1w后, 停药3w, 之后重复给药3个周期之上。

1.3疗效判定

无效:患者治疗后, 临床症状为得到改善, 甚至加重;有效:患者治疗后, 临床症状得到改善;显效:患者治疗后, 临床症状消失或基本消失[1]。治疗总有效率= (有效+显效) 例数/总例数×100.00%。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3.0软件分析数据。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 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 以均数±标准差 (±s) 表示。P<0.05为差异有显著性意义。

2 结果

2.1 对比两组患者治疗效果

治疗组中, 痊愈18例, 有效22例, 无效4例, 治疗总有效率为90.91%;对照组中, 痊愈11例, 有效20例, 无效13例, 治疗总有效率为70.45%。治疗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显著优于对照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

2.2 对比两组患者症状消失时间及尿检结果恢复正常时间

治疗组患者症状消失时间为2.40±0.71d, 尿检结果恢复正常时间为5.35±1.17d;对照组患者症状消失时间为5.19±1.04d, 尿检结果恢复正常时间为9.69±1.43d。治疗组症状消失时间及尿检结果恢复正常时间均短于对照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

3 讨论

绝经期妇女尿路感染为一种较为常见的临床疾病, 其主要因绝经后妇女生理机能出现改变, 尿道黏膜发生退化及尿道黏膜分泌有机酸、Ig A蛋白减少而产生。尿急、尿频、排尿困难、尿不尽感、夜尿及张力性尿失禁等为其主要临床症状, 严重影响患者正常生活。基于该疾病病理特点, 医护人员应为患者实施及时、有效的治疗措施, 有效改善患者临床症状。左氧氟沙星为一种广谱抗菌药剂, 其对革兰阴性菌及革兰阳性菌均具有较强的抗菌活性作用, 有效改善患者临床症状。乙烯雌酚可有效对患者阴道环境进行成分酸化, 促使患者阴道及尿道上皮成熟。己烯雌酚片为一种人工合成的非甾体雌激素, 其可显著提高患者局部抵抗力, 且可有效控制抗生素对患者肝肾功能的损伤[2]。综上所述, 乙烯雌酚联合抗生素治疗绝经期妇女尿路感染疾病的临床效果显著, 本研究中, 治疗组患者采用乙烯雌酚联合抗生素进行治疗, 其治疗总有效率、症状消失时间及尿检结果恢复正常时间均优于单独采用抗生素进行治疗的对照组, 差异显著 (P<0.05) 。因此, 乙烯雌酚联合抗生素治疗绝经期妇女尿路感染疾病, 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苗春菊, 沈霞明.小剂量性激素联合抗生素治疗绝经期妇女尿路感染的临床疗效评价[J].实用临床医药杂志, 2013, 17 (17) :110-111.

[2]武孟香, 许燕丽, 曹艳华.绝经后妇女泌尿系统感染反复发作患者小剂量雌激素预防治疗的临床疗效观察[J].中国妇幼卫生杂志, 2013, 4 (3~4) :21-22.

小剂量性激素 篇2

【关键词】绝经期;泌尿系感染;内科治疗;小剂量雌激素

【中图分类号】R-1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8801(2016)04-0140-02

当女性进入到绝经期后,心理、身体都会发生一系列的变化;像大部分的女性会出现反复泌尿系感染的症状,这对于其正常生活来说,影响是非常大的。目前针对于该种疾病的治疗,是在抗生素治疗的基础上,加以小剂量的雌激素,可以提高患者阴道内膜的防御能力,加以心理调节,更好的提高绝经后妇女的生活质量。

1、资料

将我院2010年4月—2014年4月,收治的100例绝经期反复尿路感染患者,当做观察的对象,其中患者平均年龄在52.3岁,绝经时间在1—23年之间;包括56例、44例上与下尿路感染的患者;同时该100例患者,都没有其他妇科疾病。同时年龄、文化水平、疾病情况等没有明显的差异,对此可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观察组进行比较观察。

2、方法

2.1 治疗方法

该100例患者,均采取一般的内科治疗措施;而观察组,在一般治疗的基础上,指导患者服用两周1mg/d的己烯雌酚,间隔3个月停止服用期间,在进行维持两周的口服用药。在患者进行治疗前,以及治疗后、结束后第两周、第六周,都要进行尿常规、尿培养检查,定期进行随访[3]。

2.2观察指标

包括痊愈、有效、无疗和复发,其中痊愈是指患者经过治疗后,疾病症状完全得到控制。有效是指治疗后症状消失,但是后期会出现复发。无效是指病情经过治疗后,症状没有得到控制,且后期反复发作。其中复发,是指经过有效的治疗后,后期检查尿培养呈现阳性,且菌落数超过102/μl,与首次检查致病菌相同。

2.3数据统计方法

采用SPSS18.0统计学软件,计量用t检验,计数用X2检验,以P<0.05,代表差异具有其统计的意义[2]。

3、结果

3.1两组患者治疗效果比较

3.2生活质量以及复发情况比较

两组患者中,观察组50例患者中,生活质量得以改善的患者为27例,占据54%;复发患者为4例,占据8%。而对照组50例患者中,生活质量得以改善的患者为4例,占据8%;复发患者为12例,占据24%。生活质量改善与复发的x2 为12.00、5.58,且P均为小于0.05。经过两组的比较,两组患者在生活质量改善方面、复发情况方面,对比差异明显,且P<0.05;说明两组比较有差异统计学意义。

4、讨论

女性绝经是一个自然规律,属于正常的生理变化;绝经后的女性,会出现生育能力、性活动力降低,月经次数、量等逐渐的降低最后停止等现象,此时的性器官会逐渐的衰老。同时除了月经变化外,绝经后的女性还会出现潮热出汗、精神神经症状、第二性征变化等;患者会出现焦躁、烦闷等情绪变化。

而绝经后的妇女,会有4%左右的人出现尿路感染症状,且会随年龄的增长,发病率逐渐增加。其中年龄在60岁以上的女性,发病率在20%左右[1]。而患者出现此类疾病的的原因,与身体机能下降,泌尿道出现、阴道、免疫功能与防御功能下降,导致尿道残余尿增加等,都有一定的关系。

以往针对于此类患者的治疗,会采取抗生素治疗,但是受到患者发病时间、病情程度、发病原因等因素影响,使其治疗效果并不是很理想,没有达到国家规定的水平。近年来,随着我国医疗水平的提升,此方面治疗研究的加强,目前针对于绝经女性反复泌尿系感染病症的治疗,采取一般抗生素治疗的基础上,加以小剂量雌激素,即引导患者口服己烯雌酚的治疗方式;经过数据对比分析,发现观察组,照比对照组在治疗有效率方面、生活质量改善方面、复发情况方面,都存在一定的差异,且差异明显P<0.05;对此可见,采取小剂量雌激素,用于绝经妇女泌尿系感染反复发作的治疗,方法是值得推广的,能够有效的提高绝经妇女泌尿系感染治疗水平。

综上所述,通过对于绝经女性反复泌尿系感染一般内科治疗和加用小剂量雌激素治疗疗效比较分析,发现采取小剂量雌激素治疗的方式,虽然能够降低疾病的复发率,但是治疗的有效率、复发情况的控制,并没有达到100%,说明该种治疗方式,还需要加强研究和完善。同时己烯雌酚的使用,仍具有一定的限制,同时很多的患者,在服用后还会出现心窝部疼痛、乳腺病、子宫内膜炎等不良情况,对此在应用的过程中,要严格控制其使用的副作用[4],使其己烯雌酚雌激素类药物的作用,得以有效的发挥,从而更好的保证绝经女性的身体健康。

参考文献:

[1]司建英.小剂量雌激素用于绝经妇女泌尿系感染反复发作40例[J].中国药业,2013,03:37.

[2]王艳娜.绝经妇女泌尿系感染反复发作应用小剂量激素预防的效果评价[J].中国实用医药,2013,04:161-162.

[3]黄蕴华.小剂量雌激素预防绝经后妇女泌尿系感染反复发作的效果观察[J].基层医学论坛,2013,07:877-878.

[4]杨素云.绝经妇女泌尿系感染反复发作应用小剂量激素预防的效果评价[J].中外医疗,2013,08:32-33.

小剂量性激素 篇3

1对象与方法

1.1对象于2011年2月至2014年8月到我院就医的老年哮喘患者中随机抽取120例,均被确诊为老年哮喘,且病症为中度,排除茶碱过敏或心肾功能障碍的患者、重症哮喘患者以及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患者,并且患者于最近1个月内均未使用过糖皮质激素。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60例。其中对照组男性39例、女性21例,年龄63~92岁、平均年龄78.3岁,患者病史3~7年;观察组男性37例、女性15例,年龄65~93岁,平均年龄79.1岁,患者病史2~7年。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以及病史等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治疗,患者分2次吸入布地奈德吸入剂,吸入总量为200~400μg/d;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结合口服茶碱控释片进行治疗,口服量为0.1~0.3 g/次,每隔12 h服用1次。两组患者如有发热、白细胞升高以及胸部X线示肺部炎症等感染症状,需要结合抗生素治疗。

1.3观察指标观察患者接受两种治疗后的临床症状,对患者喘息、咳嗽以及肺内哮呜音的情况进行详细记录,明确治疗的不良反应。检测对比患者在接受治疗前以及接受治疗后间隔2周及6周后的一秒钟用力呼气的容积(forced expiratory volume in one second,FEV1)[2]。

1.4评判标准临床控制:患者在接受治疗后,哮喘症状得以缓解,如若患者偶会轻度发作而不需要用药即为缓解。FEV1增加量应>35%,或患者接受治疗后FEV1≥80%预计值。显效:治疗后,患者的FEV1增加量保持在25%~35%,并且FEV1达到预计值的60%~79%,患者哮喘发作比治疗前明显减轻。好转:治疗后,患者的FEV1增加量应在15%~24%,哮喘症状得到一定程度的缓解。无效:治疗后,患者的哮喘情况没有得到任何好转,FEV1测定值并未改善甚至加重,出现此种情况需改用其他治疗方案。总有效率=[(临床控制+显效+好转)/总例数]×100%。

1.5统计学方法采用SPSS 18.0统计学软件处理本次研究所有数据,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以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老年哮喘患者疗效对比60例老年哮喘患者在接受两种不同治疗后,哮喘症状都得到了一定程度的缓解。其中对照组总有效率为85.0%。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6.7%,观察组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见表1。

2.2两组患者治疗前后一秒钟用力呼气容积对比患者在接受两种不同的治疗后,哮喘症状以及肺功能症状方面都得到了有效缓解,治疗后2周及6周的FEV1值均较治疗前改善(P<0.05),且观察组在接受小剂量糖皮质激素联合茶碱治疗后,FEV1值优于对照组(P<0.05)。

a表示与治疗前比较P<0.05,b表示与观察组比较P<0.05

3讨论

哮喘是一种常见的气道慢性炎症性疾病,该疾病常伴随气道的高反应性,缺乏稳定的可逆性气流、反复发作性喘息、胸闷、气急以及咳嗽等症状常有发生[3]。因此,控制支气管黏膜炎性反应,减少气道高反应性频率可以有效防治哮喘的发生。糖皮质激素对糖、蛋白质以及脂肪的代谢、生物合成起到重要的调节作用,可以有效抑制免疫应答,也可实现抗炎、抗毒和抗休克的功能[4]。因此,在治疗老年哮喘上糖皮质激素得到临床的普遍肯定。但在使用过程中,如果不严格控制剂量,大量全身使用糖皮质激素将会使患者产生明显的不良反应,甚至产生如糖尿病、溃疡以及高血压等严重不良反应。而老年患者本身存在着较多的基础疾病,再出现比较严重的不良反应时,就会给患者带来极大的痛苦,加重了患者家庭的经济负担。茶碱属于甲基类药物,广泛应用于心脏性呼吸障碍、肺气肿、支气管哮喘等病症的临床治疗,具有松弛支气管平滑肌、强心以及扩张冠状动脉等作用,亦可有效进行免疫调节、抗炎、减少气道阻塞症状的出现。茶碱的免疫调节作用以及抗炎作用只有在其浓度较低的情况下才能发挥,一般在5~10 mg/L。吸入激素为局部用药,可以有效增强溶酶体的稳定性,并对支气管黏膜产生直接作用,降低抗体的合成、抑制免疫反应、降低活血物质的活性及释放,有效抑制平滑肌收缩反应;缓解支气管黏膜肿胀,控制渗出,有效降低哮喘症状的发作。但要严格控制茶碱的使用剂量,如果剂量调配不当,极易出现不良反应[5]。茶碱最常见的不良反应就是心悸、腹痛和恶心呕吐等,并对患者的心脏刺激比较大。将茶碱用于老年哮喘临床治疗和慢阻肺时间已长达半个多世纪,但其功效一般需在血浆浓度达到10 mg/L以上才较明显,此浓度几乎接近中毒浓度,因而茶碱在临床上的广泛应用受到了限制。降低临床上茶碱的毒性/疗效比,可以为其广泛应用于老年哮喘治疗提供相关的理论依据。口服低剂量的茶碱控释片,患者的血药浓度比常规推荐的血浆浓度要低,长期进行小剂量服用并不会导致茶碱中毒。

本文研究分析,观察组治疗效果优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在接受小剂量糖皮质激素联合茶碱治疗后,一秒钟用力呼气容积变动更大,这表明观察组患者病情缓解速度比对照组快。综上所述,通过小剂量糖皮质激素结合茶碱治疗老年哮喘,可以使患者的哮喘症状得到有效缓解,无明显不良反应,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参考文献

[1]赵英雄,张鹏.60例老年哮喘的临床治疗[J].中外医疗,2010,29(20):85-86.

[2]赵国萍.中西医结合治疗老年哮喘的疗效观察[J].当代医学,2010,16(34):142-143.

[3]李有香.老年哮喘研究的新进展[J].中国老年学杂志,2011,31(13):2592-2594.

[4]罗石坚.固定思维误诊误治老年哮喘23例[J].中国医药指南,2011,9(27):24-25.

不同剂量孕激素治疗无排卵型 篇4

[关键词]无排卵型;月经失调;孕激素;剂量;临床效果

无排卵型月经失调是由于调节生殖的神经内分泌系统功能发生紊乱而导致患者出现不规则子宫出血的疾病。无排卵型月经失调不仅影响了患者的正常生活,而且对患者的健康具有不良影响。目前,临床上常采用孕激素对此类患者进行治疗,然而不同剂量的孕激素治疗效果不同。所以,对不同剂量孕激素治疗无排卵型月经失调的疗效研究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选取2012年4月~2014年4月我院收治的90例无排卵型月经失调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90例患者随机分为A、B、C三组,每组各30例,分别给予三组患者100mg/d、200mg/d、300mg/d孕激素治疗,观察不同剂量孕激素对无排卵型月经失调的疗效。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90例无排卵型月经失调患者均为女性,患者年龄范围为21~55岁,平均(36.4±4.5)岁,患者的停经时间为2~6个月,平均停经时间为(3.5±1.0)月。实验室检查结果显示:所有患者的血清孕酮水平均低于9.51nmol/L,B超检查显示所有患者的子宫内膜厚度均超过0.5em。三组患者的一般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患者的入选标准为:所有患者均符合第6版《妇产科学》中无排卵型月经失调的诊断评价标准;本研究通过伦理委员会审查,且所有患者均无意识障碍及精神系统疾病;所有患者及其家属对本次研究知情且自愿参加。

1.2方法

本研究所采用的安宫黄体酮(浙江仙琚制药股份有限公司,H33020715)药物为片剂,2mg/片。对三组患者分别采用不同剂量的孕激素进行治疗,方法为:对于A组患者,给予其100mg/d药物治疗,在每天晚上临睡前给其口服100mg安宫黄体酮治疗;对于B组患者,给予其200mg/d药物治疗,在每天早上及晚上临睡前分别给其口服100mg安宫黄体酮治疗;对于c组患者,给予其300mg/d药物治疗,在每天早上及晚上临睡前分别给其口服150mg安宫黄体酮治疗。对三组患者持续治疗10d,观察疗效。

1.3观察指标

观察三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总有效率=(显效人数+有效人数)/总人数×100%。观察三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情况。

1.4疗效判定标准

显效:在停药后,患者出现撤药性出血,月经出血量评分及子宫内膜厚度均在正常范围;有效:在停药后,患者出现撤药性出血,但月经出血量未达到正常水平,且子宫内膜厚度大于正常厚度;无效:在停药后,患者未出现撤药性出血,且子宫内膜厚度无减小。

1.5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9.0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计量资料以(x±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百分比表示,采用x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的治疗总有效率比较

A、B、c三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分别为93.3%,96.7%,96.7%,三组患者治疗后的有效率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三组患者治疗前后子宫内膜厚度比较

三组患者治疗前的子宫内膜厚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的子宫内膜厚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三组患者治疗前后的子宫内膜厚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2.3三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情况比较

B、c三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3.3%,13.3%,26.7%,B、c两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较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较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随着剂量的增大,患者的不良反应也在增多。见表3。

3讨论

在临床上,无排卵型月经失调是一种常见的妇科疾病,该病是青春期及更年期女性的常见疾病和好发疾病。在正常情况下,女性的激素分泌稳定,其月经周期就会正常,然而在其激素分泌紊乱的情况下,女性就容易出现月经失调等妇科疾病;尤其是一些女性伴有排卵障碍,常会导致其孕激素分泌不足,从而导致其子宫内膜不能进行正常脱落而造成月经无规律,这就称为无排卵型月经失调。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人们的生活及工作压力逐渐增大,人们的生活节奏逐渐加快,导致多种疾病发病率呈上升趋势,其中无排卵型月经失调的发病率上升尤为明显。该病不仅容易造成患者产生恐惧、焦虑等不良心理,影响其正常工作及生活,而且也对患者的身体健康不利。

无排卵型月经失调的病因主要为孕激素分泌紊乱或分泌不足,故临床上常对此类患者采用孕激素治疗。然而,值得注意的是,药物在治疗疾病的同时,也会对患者的身体造成一些不良反应。所以,找到能够有效治疗疾病且导致患者不良反应少的给药剂量的研究具有重要价值。目前,黄体酮是常用的孕激素之一,对无排卵型月经失调的治疗具有良好效果。黄体酮是由人体卵巢的黄体所分泌的一种激素,该激素对患者的子宫内膜具有较大影响,其可以促使处于增生期的子宫内膜转化为分泌期的子宫内膜,并促使子宫内膜发生蜕膜变样,达到萎缩及脱离的目的,最终起到保护子宫内膜及良好的止血效果。

为探讨不同剂量孕激素对无排卵型月经失调的临床治疗效果,本研究对无排卵型月经失调患者分别给予100mg/d、200mg/d、300mg/d孕激素治疗,结果显示:三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治疗前后的子宫内膜厚度相比无明显差异,治疗效果相当;然而值得注意的是随着剂量的增大,患者出现恶性呕吐、腹痛及眩晕等副反应的发生率显著升高。

小剂量性激素 篇5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选取兴隆县人民医院2012年10月-2014年10月收治的乳腺增生症女性患者200例, 年龄17~57岁;单侧乳腺增生症74例, 双侧126例;病程3个月~10年。将所有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00例。2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 具有可比性。

1.2 诊断标准

乳房触诊腺体增厚或呈块状, 或增厚伴有小结节, 有持续性乳房疼痛, 周期性加剧或频发不规律疼痛3个月以上, 钼靶、超声等辅助检查确诊为乳腺增生症, 排除青春期乳房疼痛、经前生理性乳房疼痛等, 排除乳腺恶性肿瘤[3]。

1.3 治疗方法

2组均给予维生素E治疗, 每次100mg, 每天1次。对照组另给予桂枝茯苓胶囊治疗, 即桂枝茯苓胶囊每次3粒, 每天3次, 饭后口服。观察组另给予小剂量三氧苯胺联合桂枝茯苓胶囊治疗, 即三氧苯胺10mg, 每天1次, 每晚睡前服用;桂枝茯苓胶囊每次3粒, 每天3次, 饭后口服。月经期停用所有药物, 月经干净后继续服用, 月经期停药1次为1个疗程, 共服用3个周期。

1.4 观察指标

采用免疫荧光法检测2组治疗前后血清雌二醇 (E2) 、孕酮 (P) 及黄体生成素 (LH) 水平, 采用美国美里埃公司生产的荧光酶标仪进行检测。E2、P及LH水平试剂盒均为美国美里埃公司独家生产, 按照试剂盒操作说明由我院专业人员进行操作。

1.5 统计学方法

应用SPSS 18.0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处理。计量资料以±s表示, 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 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与治疗前比较, 治疗后2组乳腺增生症患者血清E2水平降低, 血清P及LH水平均升高, 且观察组血清E2、P及LH水平变化幅度均大于对照组, 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5) 。见表1。

注:与治疗前比较, *P<0.05;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 #P<0.05

3 讨论

乳腺增生症主要与黄体期卵巢分泌的雌激素、孕激素等内分泌平衡失调相关。近年来文献报道乳腺增生症受性激素水平的影响较明显, 雌激素水平的升高导致孕激素降低, 雌激素过度刺激乳腺组织, 乳腺实质增生使末梢导管上皮不规则增生, 扩张导管形成囊肿;间质结缔组织过度增生与胶原化, 局部微循环障碍, 钠水储留, 淋巴细胞浸润而致乳腺增生[4]。

桂枝茯苓胶囊为桂枝茯苓丸的胶囊制剂, 主要成分为桂枝、茯苓、丹皮、赤芍、桃仁等。方中桂枝和茯苓为君药, 桂枝化气, 温通血脉;茯苓渗利湿气, 益心脾, 健脾止痰;丹皮、赤芍共为臣佐药清血热, 合桃仁化瘀血, 丹皮破血行血, 消症止痛, 芍药归肝、脾经。诸药合用, 共奏其效, 桂枝、芍药, 一阳一阴, 茯苓、丹皮, 一气一血, 使得阴阳调和, 气血流畅, 达到活血化瘀, 缓消症块的目的[5]。三苯氧胺为雌激素受体拮抗剂, 通过改变雌激素与孕激素之间的相对平衡, 促进黄体, 增加黄体期的孕激素, 抑制雌激素对乳腺的影响, 减少乳腺组织和周围纤维组织的过度增生, 复原增生组织[6]。

本文采用小剂量三苯氧胺联合桂枝茯苓胶囊治疗乳腺增生症, 结果显示, 与治疗前比较, 治疗后2组乳腺增生症患者血清E2水平降低, 血清P及LH水平均身高, 且观察组血清E2、P及LH水平变化幅度均大于对照组, 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5) 。证实小剂量三苯氧胺联合桂枝茯苓胶囊治疗乳腺增生症可显著改善患者的血清性激素水平, 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摘要:目的 观察小剂量三苯氧胺联合桂枝茯苓胶囊治疗乳腺增生症对患者血清性激素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兴隆县人民医院2012年10月-2014年10月收治的乳腺增生症女性患者200例, 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00例, 观察组给予小剂量三苯氧胺联合桂枝茯苓胶囊治疗, 对照组单纯给予桂枝茯苓胶囊治疗。治疗后比较2组血清性激素水平, 包括雌二醇 (E2) 、孕酮 (P) 及黄体生成素 (LH) 水平。结果 与治疗前比较, 治疗后2组患者血清E2水平降低, 血清P及LH水平均升高, 且观察组血清E2、P及LH水平变化幅度大于对照组, 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5) 。结论 小剂量三苯氧胺联合桂枝茯苓胶囊治疗乳腺增生症可显著改善血清性激素水平, 具有临床推广应用价值。

关键词:乳腺增生症,三苯氧胺, 小剂量,桂枝茯苓胶囊,雌二醇,孕酮,黄体生成素

参考文献

[1] 刘扬, 庞达.消结安胶囊与三苯氧胺治疗乳腺增生的疗效比较[J].中医药学报, 2013, 41 (2) :86-88.

[2] 刘予生, 陈建中.三苯氧胺与乳癖散结在乳腺增生中的临床应用[J].中国实用医刊, 2010, 37 (8) :68-69.

[3] 宗林, 王松, 陈松, 等.小剂量三苯氧胺联合乳安片治疗乳腺增生症[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 2010, 19 (5) :567-568.

[4] 杨洪善.乳宁颗粒联合小剂量三苯氧胺治疗乳腺增生症100例临床观察[J].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2010, 3 (9) :92.

[5] 马士辉, 凌飞海, 黄志华, 等.桂枝茯苓胶囊联合托瑞米芬治疗乳腺增生症180例疗效观察[J].中国医师进修杂志, 2010, 33 (36) :45-46.

小剂量性激素 篇6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2年2月~2014年12月我院收治的重症肺炎患儿128例, 所有患儿均通过询问病史, 临床表现, 实验室检查, 痰培养, 胸部X线, CT等检查确诊为重症肺炎。按照随机原则, 将前64例作为治疗组, 年龄3个月~2岁, 平均1.1±0.6岁, 女34例, 男30例, 其中全身中毒症状明显者41例, 全身中毒症状不明显者23例。将后64例作为对照组, 年龄为4个月~2.2岁, 平均1.2±0.5岁, 女32例, 男32例, 其中全身中毒症状明显者38例, 全身中毒症状不明显者26例。两组年龄, 性别, 病情等方面均无明显差异 (P>0.05) , 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治疗组早期使用小剂量糖皮质激素治疗。对入院患儿进行病情评估后, 于早期应用甲基强的松龙 (法码西亚普) 2mg/kg, 疗程3d。根据不同病原选择合适药物进行治疗, 细菌感染者采用早期联合抗生素治疗, 病毒感染者采用抗病毒药物治疗。此外, 进行退热、止咳、镇静、止痉、通鼻等一般对症治疗, 积极治疗并发症。对照组予以常规支持治疗, 采用抗生素抗炎、抗病毒药物抗病毒、氧疗、雾化、保持呼吸道通畅、胃肠减压、镇静等对症支持治疗。

1.3 观察指标

观察两组经临床用药后治疗效果、病程、预后以及不良反应等情况。

1.4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 17.0软件进行数据分析, 计量资料用±s表示, 满足正态性和方差齐性的两组比较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 等级资料采用秩和检验, 计数资料采用卡方检验, 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临床效果分析

治疗组治疗效果优于对照组,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 , 见表1。

2.2 两组病程分析

治疗组病程3~10 (3.2±1.6) d, 对照组病程5~15 (5.6±2.5) d, 治疗组病程短于对照组,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F=0.183, P<0.05) 。

2.3 两组预后情况分析

治疗组患者预后优于对照组,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 , 见表2。

2.4 两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分析

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无明显差异 (P>0.05) , 见表3。

3 讨论

儿童重症肺炎是一类以呼吸系统以及全身中毒症状为主要表现的全身性疾病, 除呼吸系统受累之外, 循环系统、神经系统、消化系统亦受其累, 常表现为缺氧、二氧化碳潴留以及毒血症, 可导致机体其他系统器官的功能障碍和代谢紊乱[6,7]。其病因主要分为感染和非感染性两大类, 发病率、致死率均高, 若治疗不当, 容易引起很严重的并发症, 将严重威胁患儿生命, 因此, 及时有效、合理的治疗方案显得尤为重要[8]。据报道, 糖皮质激素能有效减少炎性渗出, 解除支气管痉挛, 改善血管通透性, 降低颅内压以及改善微循环, 能有效缓解患儿全身中毒症状, 主要适用于重症肺炎中毒症状明显、严重喘憋、中毒性脑病以及伴有感染性休克等情况的治疗[9,10]。本研究显示, 通过早期小剂量短期糖皮质激素治疗, 能有效缓解患儿症状, 提高疗效, 且能有效缩短病程, 改善预后, 且无明显不良反应。经过统计学分析, 我们发现两组治疗效果具有显著性差异, 治疗组的治疗效果要优于对照组, 且治疗组病程要短于对照组, 治疗组预后优于对照组, 而在不良反应方面, 两组无明显差异。由此可见, 小剂量糖皮质激素短期治疗儿童重症肺炎疗效显著, 具有有效缩短病程, 改善预后, 无明显不良反应等优点, 值得广泛应用于临床。

参考文献

[1]王雪峰.中西医结合儿科学[M].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 2011.70.

[2]杨小青, 黄英, 舒畅, 等.儿童社区获得性重症肺炎272例治疗效果分析[J].重庆医科大学学报, 2010, 35 (10) :1580-1583.

[3]Rudan I, Boschi-Pinto C, Biloglav Z, et al.Epidemiology and etiology of childhood pneumonia[J].Bull World Health Organ, 2008, 86 (5) :408-416.

[4]陈真堂.短期小剂量糖皮质激素联合阿奇霉素治疗儿童支原体肺炎临床分析[J].内蒙古中医药, 2010, 29 (20) :114-115.

[5]刘启光, 庞大, 冯炽光.早期短期小剂量糖皮质激素联合阿奇霉素治疗儿童支原体肺炎的疗效分析[J].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 2015, 36 (1) :41-43.

[6]蒋晓莉.儿童重症肺炎临床诊治分析80例[J].中国社区医师, 2012, 14 (28) :138.

[7]张开通.儿童重症肺炎65例临床特点回顾性分析[J].中国中西医结合儿科学, 2010, 2 (6) :530-531.

[8]张建华, 李艳华.儿童重症肺炎临床特征和诊断治疗[J].中华临床医师杂志, 2013, 7 (13) :5715-5718.

[9]胡皓夫.重症肺炎的抗炎措施及其他辅助治疗[J].中国实用儿科杂志, 2000, 15 (10) :590.

小剂量性激素 篇7

1 资料与方法

1. 1 一般资料选取本院2013 年4 月~2015 年4 月收治的160 例老年哮喘患者作为本次的研究对象, 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 每组80 例。观察组患者中男46 例, 女34 例, 年龄最小53 岁, 最大78 岁, 平均年龄 (68.29±3.43) 岁, 病程最短28 d, 最长1.5 年, 平均病程 (7.24±4.14) 个月;对照组患者中男43 例, 女37 例, 年龄最小54 岁, 最大79 岁, 平均年龄 (69.38±3.51) 岁, 病程最短2 个月, 最长1.6 年, 平均病程 (6.27±4.85) 个月。160 例患者均伴有咳嗽、咳痰、肺部哮鸣音等典型症状。两组患者年龄、疾病类型、性别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 具有可比性。

1. 2 方法

1. 2. 1 观察组采用小剂量糖皮质激素联合茶碱进行治疗。予以糖皮质激素12 mg, 1 次/d, 口服, 于上午8:00~10:00 服用, 每日最大剂量不得超过25 mg。茶碱0.1~0.2 g, 3 次/d, 口服, 剂量可根据患者具体情况进行调整, 每日最大剂量不得超过0.9 g[1,2,3]。

1. 2. 2 对照组单纯采用糖皮质激素进行治疗。用法用量同观察组。

1. 3 疗效判定标准临床疗效评估标准参照《支气管哮喘防治指南》[4], 根据患者的病情变化将治疗效果分为显效、有效、无效三个阶段。显效:哮喘症状完全缓解或较前明显减轻, 肺部哮鸣音消失, 肺功能有显著改善;有效:疗程内哮喘症状有所减轻, 肺部哮鸣音明显减轻, 肺功能有一定改善;无效:疗程内哮喘症状无缓解甚至加重, 肺部哮鸣音无改善, 肺功能无改善。总有效率= ( 显效+ 有效) / 总例数×100%。

1. 4 统计学方法采用SPSS17.0 统计学软件对研究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 ± 标准差 ( ±s) 表示, 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 (%) 表示, 采用 χ2检验。P<0.05 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观察组总有效率为88.75%, 对照组总有效率为67.50%, 观察组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 。见表1。

注:与对照组比较, aP<0.05

3 讨论

老年支气管哮喘, 简称老年哮喘, 发病人群主要集中于50 岁以上的老年人, 是一种以嗜酸性粒细胞/ 肥大细胞反应为主的气道慢性炎症。对易感染此类炎症患者可引起不同程度的可逆性气道阻塞症状。老年哮喘常见的症状有咳嗽、咳痰、呼吸急促、呼气延长、发作性喘息、胸闷及胸部紧缩等, 尤其是夜间阵发性呼吸困难。因为老年人肺功能下降, 且感觉迟钝, 对轻中度的气道阻塞容易忽略, 常常延误治疗, 使得老年哮喘的死亡率偏高。随着我国老龄化进程的加快和老年哮喘发病率的增加, 老年哮喘的诊治已经成为临床医疗中常见问题[5,6]。

目前临床上治疗老年哮喘主要以药物为主, 糖皮质激素和茶碱是治疗哮喘的主要药物。糖皮质激素又称肾上腺皮质激素, 是由肾上腺皮质分泌的一类甾体激素, 具有调节糖、脂肪和蛋白质的生物合成和代谢的作用, 还具有抑制免疫应答、抗炎、抗毒、抗休克的作用。称为糖皮质激素是因为其调节糖类代谢的活性最早为人们所认识, 在临床工作中激素因具有较强的抗炎作用而广泛应用于支气管哮喘治疗中。茶碱是甲基嘌呤类药物, 具有强心、利尿、扩张冠状动脉、松弛支气管平滑肌和兴奋中枢神经系统等作用。主要用于治疗支气管哮喘、肺气肿、支气管炎、心脏性呼吸困难等疾病[7,8,9]。

在本文的探讨中, 将糖皮质激素与茶碱联合起来治疗老年哮喘, 其总有效率高达88.75%, 结果证明, 糖皮质激素联合茶碱治疗老年哮喘效果显著, 可推广应用。

摘要:目的 探讨小剂量糖皮质激素联合茶碱治疗老年哮喘的效果。方法 160例老年哮喘患者, 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 各80例。观察组采用小剂量糖皮质激素联合茶碱进行治疗, 对照组单纯采用糖皮质激素进行治疗。对比观察两种治疗方式的效果。结果 观察组总有效率为88.75%, 对照组总有效率为67.50%, 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 。结论 糖皮质激素联合茶碱治疗老年哮喘效果显著, 可推广应用。

关键词:哮喘,老年,糖皮质激素,茶碱,小剂量

参考文献

[1]陈静.小剂量糖皮质激素联合茶碱治疗老年哮喘的疗效观察.吉林医学, 2012, 33 (36) :7913.

[2]缪莉, 李莉.小剂量糖皮质激素吸入结合小剂量茶碱治疗老年哮喘临床分析.中国卫生产业, 2012, 9 (16) :77.

[3]葛家亮.小剂量糖皮质激素联合茶碱治疗老年哮喘的疗效观察.大家健康 (中旬版) , 2013, 7 (7) :14-15.

[4]张碧芳, 赵义娟, 赵艳萍, 等.小剂量糖皮质激素联合茶碱治疗老年哮喘的临床效果研究.医药前沿, 2015, 5 (9) :294-295.

[5]徐含艳.小剂量糖皮质激素联合茶碱治疗老年哮喘的临床分析.健康必读 (中旬刊) , 2013, 12 (4) :316.

[6]韩丽丽, 韩性运.老年重症支气管哮喘临床治疗分析.中国实用医药, 2012, 7 (25) :94-95.

[7]苏淑丹.中西医结合治疗寒喘型支气管哮喘临床观察.中国老年保健医学, 2012, 10 (5) :15-16.

[8]叶晓芬, 潘志刚, 蔡映云, 等.上海市社区医院平喘药物使用情况调查.中华全科医师杂志, 2015, 14 (5) :336-339.

小剂量性激素 篇8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06年3月~2009年3月我院住院治疗的MPP患儿60例,其中男44例,女36例,发病年龄最小2岁,最大14岁。采用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30例,各组年龄、性别及病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均已除外肺结核感染。纳入标准:①MPP诊断符合《实用儿科学》标准[1];②住院当天或次日摄胸片符合肺炎改变,同时做血常规、咽拭培养、结核抗体、EB病毒抗体;③入院前1周未使用过激素和免疫调节剂。

1.2 方法

治疗组常规应用阿奇霉素加用静脉甲基强的松龙2mg/(kg·d),对照组单用阿奇霉素。两组均给予退热、平喘、雾化等对症治疗。

1.3 统计学方法

本组所得数据以均数±标准差表示,组间进行t检验,以P<0.05统计为有显著性差异。治疗组和对照组前后对照采用配对T检验

2 结果

2.1 发热及住院时间比较

见表1。

2.2 T细胞亚群的变化

见表2。

注:治疗前后采用配对T检验

3 讨论

支原体肺炎一直保持较高的发病率,且有小龄化的趋势,支原体致病的免疫学机制目前尚不十分清楚,除了支原体的直接侵入和释放毒素引起人体器官的损伤外,有充分的证据表明免疫因素起了重要作用。肺炎支原体从感染初期的非特异性免疫到支原体菌体本身引起的宿主特异性细胞免疫反应,在肺炎的形成上发挥重要作用,其反应的场所主要是支气管肺动脉周围间质。该反应因人而异,支原体感染在婴幼儿期症状不明显,学龄期后肺炎才明显增加。免疫功能低下者即使感染支原体,肺部也不出现明显的病理改变,这些说明宿主的免疫反应在支原体肺炎的发病上起了重要作用[2]。短疗程使用激素,抑制过强的炎性反应,及早控制病情,也是近年来在小儿肺炎的治疗中使用激素最新的适应证[3]。

本研究显示通过常规治疗上加用短程甲基强的松龙,可使支原体肺炎发热和住院时间均明显缩短。免疫指标提示加用激素可使患儿CD3、CD4增加,CD8降低。肺炎支原体感染引起的免疫反应中,细胞免疫占有重要地位,彭雁忠等[4]发现支原体肺炎患儿血清CD3、CD4明显降低,而体液免疫无明显改变,但另外有人发现肺炎支原体患儿血清Ig G、Ig M、IC、C9、C4、C3因子含量均明显增高,说明肺炎体支原感染患儿存在细胞及体液免疫失衡现象。激素具有抑制免疫炎症反应的作用,采用激素辅助治疗可通过阻断炎症介质和细胞因子的释放调节免疫状态。激素既可抑制TH2细胞活化,同时也抑制IFN-r的产生;此外,在炎症部位可减轻血管扩张,使淋巴细胞增殖减少,并使所有的白细胞浸润及巨噬细胞活化减少[5]。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功能紊乱在MPP的发病机制中起重要作用,这些研究为MPP应用激素提供了理论依据,为MPP免疫治疗提供了新的途径[5,6]。还有研究表明,MP可导致气道高反应和气道慢性炎症持续存在,并存在血清Ig E和嗜酸细胞阳离子蛋白增高,表明肺炎支原体肺炎与哮喘发病机制存在许多相同的炎性介质改变[7]。

可见,支原体肺炎在常规的治疗基础之上加用短程的激素可缩短病程改善预后,降低病人的经济负担,值得临床推广,有关其对支原体肺炎的免疫调节作用有待于进一步研究。

摘要:目的探讨儿童支原体肺炎治疗方法。方法选择儿童支原体肺炎患者60例,采用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30例,治疗组常规应用阿奇霉素加用静脉甲基强的松龙2mg/(kg·d),对照组单用阿奇霉素。两组均给予退热、平喘、雾化等对症治疗。结果治疗组较对照组发热时间、住院时间明显缩短(P<0.05)。结论儿童支原体肺炎短期应用小剂量糖皮质激素治疗可取得较好疗效

关键词:儿童,支原体肺炎,糖皮质激素

参考文献

[1]胡亚美,江载芳.诸福棠实用儿科学[J].第7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2:1205-1207.

[2]TanakaH,NaritaM,Teramoto et al·Role of interleukin-18and T-helpor type I cytokines in the development ofmycoplasma preuminiae in adults·Chest,2002,121(5):1493.

[3]中华医学会儿科学会呼吸学组、中华儿科杂志编辑委员会.儿童社区获得性肺炎管理指南(试行)(上).中华儿科杂志,2007,45(2):83.

[4]彭雁忠,贾宏,邓洁,等.117例儿童支原体肺炎免疫功能测定与临床分析[J].中国热带医学,2005;5(4):713-715.

[5]赵淑琴.肺炎支原体肺炎的发病机制[J].小儿急救医学,2002,9(3):129.

[6]徐雪峰.肺炎支原体感染与细胞因子的变化[J].国际儿科学杂志,2007,34(1):46.

小剂量性激素 篇9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选取2014年8月-2015年2月于本院接受定期体检的188例绝经早期女性作为研究对象, 根据是否使用1年的小剂量激素补充治疗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 每组94例。对照组年龄41~53岁, 平均 (48.24±3.70) 岁;BMI 17.89~29.07 kg/m2, 平均 (23.95±2.07) kg/m2;试验组年龄41~55岁, 平均 (48.79±3.44) 岁;BMI 17.25~28.47 kg/m2, 平均 (23.76±2.19) kg/m2, 两组患者在年龄和BMI方面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 (P>0.05) , 具有可比性。两组绝经时间均在2年以内, 排除心、肺、肝、肾等重要脏器严重功能衰弱者、精神病或神经方面疾病者及有内分泌代谢病史者, 且试验组无雌激素应用的禁忌证[7,8,9]。所有患者均被详细告HRT的利弊并且签署知情同意书。

1.2方法对照组未采取其他影响内分泌的药物, 同时根据患者情况补充钙质、维生素D等;试验组采用小剂量激素补充方案, 对有子宫者, 前两周补充补佳乐 (戊酸雌二醇, 德国拜耳医药保健有限公司) , 补充0.8 mg/d左右, 后两周服用地屈孕酮, 剂量为200 mg/d。4周为1个周期, 服用时间至少6个周期, 最长1年, 对两组在每3个周期时做随访工作, 督促两组女性坚持服药, 并且比较1年后两组的各项指标情况。

1.3观察指标 (1) 乳腺诊断指标包括乳腺疼痛肿胀和乳腺增生两种情况。 (2) 骨质诊断根据WHO建议, 测定中轴骨或外周骨骼, 根据骨矿含量 (BMC) 值对骨质疏松症进行分级诊断:正常:BMC在正常成人骨密度平均值的1个SD (标准差) 之内;轻度骨质疏松:BMC低于平均值1~2.5个SD;骨质疏松症:BMC低于平均值>2.5个SD。 (3) 心血管情况指标包括测定甘油三酯 (TG) 和总胆固醇 (TC) [10,11,12,13]。

1.4统计学处理采用SPSS 21.0软件对所得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 计量资料以表示, 比较采用t检验, 计数资料以率 (%) 表示, 比较采用X2检验, 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乳腺情况比较1年前, 两组在乳腺疼痛肿胀和乳腺增生方面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 (P>0.05) ;1年后, 两组在乳腺疼痛肿胀和乳腺增生方面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5) , 见表1。

2.2两组骨质情况比较1年前, 两组骨质情况分布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1年后, 两组在骨质恢复正常和骨质疏松方面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5) , 见表2。

2.3两组血脂情况比较1年后, 试验组TG和TC均较1年前降低, 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5) , 见表3。

3讨论

绝经期是女性人体功能各方面走向低谷的一个阶段, 由于该时期卵巢功能衰退, 人体激素分泌异常, 导致许多妇女出现以自主神经功能紊乱和代谢障碍为主的一系列症状。有报道称, 在45~55岁的绝经期女性, 存在潮热、心悸、骨关节肌肉痛、乳腺肿痛、生殖系统问题等症状高于该群体的其他时间, 而许多女性亦存在精神方面问题, 如烦躁不安、抑郁、失眠多梦等症状, 严重影响着该群体的生活质量[14,15,16]。这些症状并不易消除改善, 根据个体差异, 甚至有的持续数十年才能恢复, 因此对于该阶段的女性应予以更多的重视与关爱。绝经早期是在女性绝经开始的前1~2年, 该时间段应该是女性最难以适应身体激素变化的过渡阶段。其中较为重要的影响因素就是雌激素分泌减少, 因此为应对该病因, 近年来已有许多临床医师推崇激素替代疗法 (HRT) [17,18]。如在进入绝经期后, 骨的微观结构退化加速, 致使骨质脆性增高, 引发骨质疏松。该症状以活动能力下降和骨骼疼痛为主, 严重的甚至身体发生畸形和瘫痪。除了补充二磷酸盐和维生素D等物质, 合并补充雌激素亦是较为有效的办法。该方案早在18世纪40年代就被提出, 甚至有报道, HRT能够降低50%的骨折率。目前临床使用雌激素的种类包括口服的补佳乐 (戊酸雌二醇) 和倍美力 (结合雌激素) 等[19,20]。一般地, 对无子宫的妇女可单纯服用雌激素, 而对于有子宫的妇女, 需孕激素联合雌激素使用, 对抗过高的雌激素对子宫内膜的增生作用。

综上所述, 小剂量激素补充通过调节体内血脂平衡, 乳腺肿痛及骨密度情况, 能够明显改善绝经后妇女生活质量。当然, 长期补充激素仍需要在科学合理的方案下执行。社会宣传不仅仅应告诉广大妇女低剂量补充激素的优点及效果, 亦同时积极加以专业指导, 正确安排剂量。缓解更年期症状, 提高生活质量。

摘要:目的:研究绝经早期女性小剂量激素补充治疗 (HRT) 对提高其生活质量的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8月-2015年2月于本院接受定期体检的188例绝经早期女性作为研究对象, 根据是否使用1年的小剂量激素补充治疗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 每组94例。每3个月检查1次, 比较两组女性乳腺、骨质及血脂指标变化情况。结果:1年后, 试验组在乳腺疼痛肿胀、乳腺增生、骨质疏松方面均优于对照组, 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5) ;试验组1年后甘油三酯 (TG) 和总胆固醇 (TC) 均低于1年前, 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5) 。结论:小剂量激素补充对改善绝经早期妇女乳腺、骨质疏松情况及降低心血管疾病风险作用较明显。

上一篇:建筑施工中的绿色建筑下一篇:静脉药物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