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织教学工作

2024-10-25

组织教学工作(精选12篇)

组织教学工作 篇1

所谓有效组织教学主要是指教师通过运用一定的组织教学手段或方法后, 学生所获得的具体进步或发展。也就是说, 学生有无进步或发展是衡量有效组织教学有没有效益的唯一指标。同样, 教学有没有效益, 衡量的指标并不是教师有没有进行组织教学, 而是看学生有没有学到知识。能力有无发展。

纵观十几年的教学经历, 有一些课堂笔者并没有过多地运用组织教学的技巧, 却收到了意想不到的效果。这些课堂令笔者难忘, 引起笔者对真正有效的课堂组织教学进行反思。其反思结论是:一些课堂不需要过多教学组织技巧:一是教学内容贴近学生并能引起学生极大兴趣的;二是能抓住“思维引火线”的;三是学生对内容熟知且有把握的。

一教学内容贴近学生并能引起极大兴趣

中师毕业时, 笔者曾教过小学一年级 (寄宿生) , 经常产生这样的经历与叹息:精心准备了一堂课, 可走进教室一切都变了, 不时会有各种与课堂不协调的音符冒出来, 完全与当初所设想的背道而驰、大相径庭, 不得不一而再、再而三地停下来使用各种“绝招”来组织教学, 以期学生每一颗心都沉静而不浮躁, 每一双眼睛都充满对知识的渴求, 每一颗脑袋都积极思考。记得有一学期新生刚入学, 为了学生日后养成良好的行为与学习习惯, 使今后的教学少一些障碍多一些顺畅, 全体一年级组教师举办了将近一周的新生入学常规教育。但是, 在进行常规教育后的第三节课上, 教室里乱作一团, 无论笔者怎样引导提示, 孩子们早已忘了刚刚学习的“说话之前先……, 不能……”。教室里随便走动的身影多了, 小蜜蜂似的嗡嗡声也越来越响了, 对这样一群懵懂的孩子, 笔者不好发作, 而他们对笔者严肃的目光看不懂, 不明其意, 照样率性而为, 那时自己真的很茫然, 对这样一群不谙世事的孩子们, 今后要怎样组织才能使他们有条不紊地学习、生活呢?

一周一个的晚自习悄然而至, 鉴于课上的“惨状”, 笔者认为必须变换招数, 要让学生明白老师对他们寄予怎样美好的期望——希望他们将来能拥有一双敏锐的会观察的眼睛, 拥有一颗善于分析、思考的灵活头脑。那天下午, 笔者恰好读到了一篇关于获诺贝尔奖科学家瑞利的童年的小文章, 而这则文章恰好可以把笔者的这一希望悄然传递给他们, 就是那个晚自习, 就是那个不经意的故事使笔者惊讶不已。

笔者把小瑞利的故事娓娓地讲给孩子们听:“小瑞利和你们一样大的时候, 一天, 他家里来了很多客人, 为了节约时间, 妈妈把泡好的茶水放到托盘里送到客人面前, 小瑞利发现妈妈端茶给第一位客人时, 托盘倾斜, 其中的一个茶杯向下滑了一下, 杯中的水漾出来了, 接着妈妈给第二位客人端茶时, 托盘同样倾斜了, 但小瑞利却惊奇地发现茶杯并没有向下滑, 杯中的水自然也没溢出来, 这一现象使小瑞利非常惊讶, 百思不得其解。”讲到这里时, 教室里鸦雀无声, 一双双眼睛充满了好奇。“你们知道这是为什么吗?为什么第二次托盘同样倾斜了, 而茶杯却没有向下滑动?水也没有溢出来?”这个问题一提出, 教室里依然很静, 孩子们都在思索着, 几分钟后, 陆续有人举手一个接一个说出自己的猜测与判断, 有的还能举生活中的事例来证明。令笔者不敢相信的是, 在那几十分钟里, 无论是笔者还是同学讲话时, 竟然没有一个人插嘴, 相反, 他们听得那样认真、专注!也没有一个人按捺不住来回穿梭走动, 一切是那样井然有序, 孩子们不失积极主动地思索并发表见解, 这不正是自己所期望的一幕吗?

当笔者把真正的原因 (第一次杯子底下有油, 杯子才滑动导致水溢出, 而第二次, 因开水把杯底的油冲走了杯底没有油, 因而杯子未滑动, 也正因为有了这最初的观察和思考, 为他以后发明润滑油奠定了基础) 说出, 同时告诉他们从现在起留心观察生活, 做一个有心人, 说不定也会成为一个伟大的科学家时, 笔者分明看见了孩子们眼中的光辉与那份踌躇满志, 他们是那样的可爱、聪明, 而自己又是那样的轻松、愉快。法国教育家卢梭说过:“问题不在于教孩子各种学问, 而在于培养他爱好学问的兴趣, 而且在这种兴趣充分增长起来的时候, 教他以研究学问的方法。”这一堂课正好诠释了这一理念。

为什么同样的学生, 只是内容不同, 他们的表现会有如此大的差别?是笔者的组织技巧提升的结果吗?但自己根本没有组织!是什么力量使这些开始令我担忧, 甚至有些束手无策的孩子变化如此之大?与其说是组织教学的作用, 还不如说是教学内容贴近他们并能引起他们极大兴趣的一个故事的功劳。可见, 一种愉悦的学习情境, 一个好的教学内容, 能激起学生强烈的兴趣与欲望, 能唤起学生学习的好奇心与求知欲。上课不再是负担, 而是一种愉悦。那么课堂还需教师怒目圆瞪、煞费心思地去组织, 去牵强地把学生的心思硬往回拉吗?试想, 如果内容单调、呆板, 离学生很远, 没有丝毫趣味性、探索性, 纵使有再高超的组织技巧, 到最后, 也只会落得个“黔驴技穷”、“一声叹息”!

二抓住“思维的引火线”

大学毕业后, 笔者进入一所高职高专学校任教, 其间任教了一个五年制大专班, 这些学生初中毕业没考上理想的高中, 自认为考不上大学, 就来读五年制大专, 以期拿一个大专文凭。他们大部分基础较差, 学习态度欠端正, 课上埋头睡觉、玩手机的现象时有发生。笔者在课上经常停下来组织教学。但有一次课却令笔者异常难忘, 他们不再睡觉, 而是仰头皱眉思考了。

那一堂课的内容是演讲与口才, 讲的是常用说理方法。在讲类比法时, 当笔者讲完类比的概念 (一种利用事物的相同属性或相似点进行比较、对照, 由个别推出个别的说理方法) 并举了一些实例后, 笔者设置了一个情境:中国著名乡土文学作家刘绍棠先生有一次在四川大学进行讲座, 到了自由提问时间, 一名女大学生递上来一张纸条, 上面的问题是:“既然文学要真实地反映社会生活, 那为什么您总是唱赞歌, 而不唱悲歌呢?难道社会就没有阴暗面了吗?”笔者提出的问题是:假如你是刘绍棠先生, 该怎样回答这位女大学生提出的问题?要求用类比法回答。接着, 笔者说:这可以说是一个具有挑战性而又尖锐的问题, 其实刘绍棠先生“总唱赞歌, 而不唱悲歌”反映了刘先生的创作倾向及对创作题材的审美取舍。也就是说, 在美与丑、光明与黑暗面前, 他选择的是美的、光明的、积极向上的, 这也符合大众的审美倾向。大家想想, 该如何回答呢?原本以为, 会没有几个学生思考, 更别说积极回答了, 最后还是自己一个人唱独角戏。但这“以为”错了, 令笔者惊诧不已的情形发生了:学生思维异常活跃, 答问空前踊跃, 答案千姿百态。那些回答至今令笔者印象深刻!举例如下:

学生1:如果我是刘绍棠, 我会说:“你进教室时, 你为什么总会选择桌面干净、凳子结实的座位就座, 而不会选择桌面胡乱涂鸦、凳子缺胳膊少腿的就座呢?”

学生2:如果我是刘绍棠, 我会说:“你去买衣服时, 为什么你总会挑合身的、穿起来漂亮的, 而不会选不合身的、不好看的呢?” (类比得非常贴切, 同学们鼓掌了)

在这两位同学回答之后, 学生答问可说是争先恐后, 回答的内容也异彩纷呈。

学生3:如果我是刘绍棠, 我会说:“照相时, 你为什么总是笑, 而不哭呢?” (同学笑了)

学生4:如果我是刘绍棠, 我会说:“赏花为什么总是在花儿灿烂娇艳时, 为什么不选择飘零凋谢时呢?”

学生5:如果我是刘绍棠, 我会说:“买肉时, 为什么总挑选新鲜的, 而不买腐烂的呢?”

学生6:如果我是刘绍棠, 我会说:“作文集里的作文, 为什么总选择写得好的, 而不选择差的呢?”

学生7:如果我是刘绍棠, 我会说:“为什么你总是会把最好的一面呈现在老师面前?”

学生8:如果我是刘绍棠, 我会说:“祭文中, 为什么总是歌颂死者生前值得称颂的事情, 而不写他那些令人不齿的事呢?”

这一堂课让笔者对这些学生刮目相看, 惊讶于他们反应的迅速, 更惊叹他们思维的多样性。这样的效果是笔者组织技巧提升的缘故吗?笔者只给他们提出能引起他们思考的问题而已。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 学生的思考越积极, 学起来就越愉快, 教师教起来就越轻松, 而要让学生一边听讲一边思考, 则必须要有“思维的引火线”。这堂课, 笔者不过是给了学生这样一根“思维的引火线“而已。

三学生对内容熟知且有把握的

在给新生上演讲与口才课时, 其中有一个重要的目标是能使每一位学生都敢登台当众表达且言之有物并有一定的条理性。一般来讲, 由于紧张加上准备不充分, 许多学生初次登台时只说几句就会语无伦次, 脑子一片空白, 要么站在台上发呆, 要么不好意思地跑回座位。怎样才能让每一位学生登台后做到有话可说, 而又不雷同、不枯燥呢?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学生对他知道的、熟识的、有把握的内容往往更容易产生兴趣且更有信心。那初次登台当众讲话的内容就应该选学生熟识的、有把握的, 这样可以有效避免学生遇到因紧张而无话可说的境况。鉴于此, 笔者第一次实训的内容是——我的家乡 (因班内学生来自全国各地, 即使是同一省份, 地区、家乡也不尽相同) 。要求学生介绍自己家乡的与众不同, 可介绍家乡的风俗习惯、风土人情, 家乡优美的风景, 家乡的特产, 近现代以来对社会有影响的人物等。笔者只希望每个第一次登台的学生能做到敢说且内容不过于空洞就可。没想到这一次学生们又给了笔者一个大大的惊喜!一位来自湖南湘西的同学, 介绍了传说中的“赶尸”和“放蛊”, 湘西凤凰古城, 沱江, 沈从文故居和他的墓地及碑文——“照我思索, 能理解我;照我思索, 可认识人”, 以及风味绝佳的腊肉和糍粑等, 可谓内容奇特, 引人入胜。一位来自云南的学生特别有意思, 他一开始便详尽地介绍了云南的地理位置, 经度多少纬度多少, 人口多少, 森林覆盖率多少, 年降雨量多少;接着介绍了云南多样的少数民族及其各具特色的习俗, 他选取了最有名的泼水节及泸沽湖畔的摩梭人 (也称“女儿国”) 来介绍。他介绍了摩梭人至今保留着的母系社会, 至今还实行以感情为唯一基础的男不娶、女不嫁的“走婚”习俗等, 引起许多同学对“女儿国”走婚习俗的刨根问底, 同时同学们也都惊叹于他的记忆力——各种数据他都能流利地背下来。

一位来自新疆的学生为我们介绍了天山、天池、克孜尔千佛洞、火焰山等奇异风光和披着雪花、围着火炉吃西瓜的富有西域风情的饮食习俗, 还讲了某些奇怪的忌讳、如忌讳别人当面赞美自己的孩子, 尤其不能用胖、漂亮、胃口好之类的词句, 不论是亲戚还是朋友, 忌讳一进屋就去抱主人家的孩子, 尤其忌讳远道而来的客人去抱, 认为这样会使小孩受惊生病。而要说“这个小孩太难看了”之类的话等等, 惹得同学们哈哈大笑, 同学们都嚷着要去新疆围着火炉吃西瓜。更令人惊喜的是, 这次不少同学做了精致的PPT, 把家乡的优美风光、家乡的土特产及家乡的不凡人物介绍得图文并茂、异常精彩!很多同学末了还不忘盛情邀请老师和同学到他的家乡做客。这次实训气氛空前活跃、轻松愉快, 笔者没想到这次实训会如此成功。整节课几乎没有怯场、无话可说的情况出现。学生个个兴趣盎然, 听得津津有味, 笑声掌声一片。细想成功的原因应归功于学生对实训内容熟知且有把握这一前提吧。

可见, 真正有效的组织教学并不是花样百出层出不穷的外在形式, 而是那些能引起学生兴趣、引起学生思考、学生自己有把握且熟知的最朴实无华的内容, 教师多花时间琢磨这些, 学生的能力、素质才会得到真正的提高!

摘要:有效组织教学是老师的必修课, 但真正的有效组织教学并不是花样百出、层出不穷的外在形式, 而是那些能引起学生兴趣、引起学生思考、学生自己有把握且熟知的最朴实无华的内容。教学有没有效益是看学生有没有学到知识, 能力、素质有无发展。

关键词:组织教学,兴趣,思维

参考文献

[1][苏]苏霍姆林斯基.给教师的建议〈修订版〉 (杜殿坤编译) [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 2004

[2][法]卢梭.爱弥儿—论教育〈上卷〉 (李平沤译) [M].北京:商务印书馆, 1996

组织教学工作 篇2

1、负责全市基层组织建设的具体指导,研究制定全市基层组织建设总体规划;

2、负责全市基层党组织机构和人员的设置、审批工作,帮助和指导基层党委、总支(支部)搞好换届选举,做好市委换届选举工作;

3、掌握全市农村、企业、社区、机关、学校党组织班子的现状及动态,调研指导基层党组织做好党建工作,逐步实现基层组织建设规范化、经常化、制度化;

4、负责全市党员的管理教育工作,选拔和培养入党积极分子,制定发展党员规划,做好发展党员工作;

5、对全市各级领导班子召开民主生活会情况进行检查、指导。

6、培养和树立先进典型,做好评优树模工作;

7、负责党费的收缴、管理和使用;

8、负责党组织关系的接转工作,做好党员统计工作;

9、负责基层党建工作典型经验的总结推广工作,做好基层组织建设方面的信息撰写上报工作;

10、做好党刊征订和发行工作。

组织组工作细则

一、农村党建工作

1、负责制定全市农村基层组织建设三年规划,指导乡村两级党组织开展“五个好”创建活动,认真开展调查研究,及时总结经验做法,不断夯实执政基础。

2、指导乡村两级党组织加强班子自身建设,选优配强党组织负责人,定期检查农村党组织中心组学习制度和民主集中制原则贯彻执行情况,及时纠正和解决班子建设中存在的突出问题。探索建立村干部养老保险制度,帮助解决村干部退职养老问题。

3、结合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工作,探索创新农村党组织设置模式,逐步建立起适应农村经济发展要求的党组织管理和运行体制,不断增强农村基层党组织战斗力和凝聚力。

4、、探索创新农村党员发挥作用的有效载体,指导农村党组织不断深化“双培双带”、党员设岗定责、“一区三带”等党性实践活动,为农村党员发挥作用搭建平台。

5、负责指导农村党组织不断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深化村级集体经济领导体制和运行机制改革,建立和完善激励机制,逐步化解村级债权债务,总结和推广村级党组织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的成功经验和做法,推动全市村级集体经济持续健康发展。

6、指导农村党组织不断加强阵地建设,规范阵地设置内容,发挥阵地服务功能。

7、指导农村党组织做好党员信息点建设工作,协调有关部门解决好上网费用、线路架设等工作。

二、企业党建工作

1、负责制定企业党建工作规划,指导企业党组织开展“三双六好”争创活动。

2、做好企业党组织设置和调整工作,及时指导企业工委在条件成熟的企业中建立党组织,选派党建工作指导员,配套建立群团组织。指导改制企业理顺党组织管理体制,做好下岗失业党员关系转接工作。

3、指导企业党组织开展好“双培双推双创”活动,做好典型经验的总结推广工作,以点带面推动企业党建工作不断迈上新台阶。

三、社区党建工作

1、负责制定社区党建工作规划,认真开展调查研究,指导社区党组织开展争先创优活动。

2、指导老市区工委和玉门镇党委做好社区党组织班子的配备工作,不断加强社区班子自身建设。

3、指导社区党员组织做好以爱心捐助站、爱心活动室、爱心服务队、爱心咨询中心为一体的“爱心超市”建设工作,不断增强社区救助和服务功能。

4、指导社区党组织开展好社区党员设岗定责、结对帮扶等党性实践活动,引导社区党员发挥好作用。

四、党员教育管理工作

1、负责做好党员发展工作,协调市委党校办好入党积极分子培训班,严格党员发展标准和程序,不断壮大党员队伍。

2、负责制定党员教育管理实施意见,协调市委党校、科技局、农牧局、林为局、商务局等单位,办好村干部、社区干部和企业党组织负责人等培训班,不断提高基层党务干部知识水平。

3、指导农村、企业、社区党组织做好党员的日常教育和管理工作,有针对性加强流动党员教育管理工作,不断提高党员队伍的整体素质。

五、其他工作

1、指导机关、学校等单位做好党建工作,确保党的活动正常有序开展。

2、负责全市基层党组织机构和人员的设置、审批工作,帮助和指导基层党委、总支(支部)搞好换届选举,做好市委换届选举工作;

3、对全市各级领导班子召开民主生活会情况进行检查、指导。

4、培养和树立先进典型,做好评优树模工作;

5、负责党费的收缴、管理和使用;

6、负责党组织关系的接转工作,做好党员统计工作;

7、负责基层党建工作典型经验的总结推广工作,做好基层组织建设方面的信息撰写上报工作;

组织教学的艺术 篇3

一、加强课堂常规训练

俗话说:“磨镰不误工”。尤其是对于一年级新生或新接手一个班,教师不要怕耽误上课时间,要进行必要的课堂常规训练。首先,以身作则,率先垂范,给学生一个标准的示范,让学生模仿你;其次,明确课堂行为规范,如,如何站,如何坐,如何听讲,如何发言等,让学生有章可循;最后,注重加强平时的思想教育及班级评比活动的开展,增强学生的自我约束意识,慢慢形成良好的课上学习习惯。

二、树立教师的崇高威望

一位教师,如果能赢得学生的崇拜与喜欢,那么他的话就会在学生心中无比神圣。所谓“亲其师,信其道”就是这个道理。教师应该积极地通过自身的修养去塑造自己的形象。比如渊博的学识,独到的教法,宽严有度的管理,以身作则、言必行、行必果的人格魅力等都是树立教师威望的有效途径。教师的崇高威望树立起来了就必然会在课堂上产生“不怒自威”的效果,对学生起到潜在的约束和凝聚作用。

三、提高课堂教学的趣味性

现在有些教师经常抱怨学生课上窃窃私语,嗡嗡不停,或打瞌睡、做小动作,认为学生无药可救了。其实不然,教师在抱怨学生的同时,是否反思过自己的教学?如果课堂上只是单调、枯燥地讲解,一遍一遍重复地抄、机械地写、乏味地读,是很难让学生爱学的。这就要求教师认真分析课堂纪律差的根源,提升教学智慧,大胆进行教学创新。在备课时吃透教材,了解学情,以学生的需要和兴趣为前提,设计学生喜欢的、灵活多样的教学形式和方法,把学生那种好说好动的天性迁移到学习中来,把学生的注意力吸引到学习中来,激发学生主动参与的意识。这样纪律自然就会好起来,教师和学生都会感到课上得轻松愉快,上得成功,上得有收获。此外,教师不仅要给学生创设丰富多彩的快乐学习情境,还要有富有激情、富有感染力和亲和力的语言和教态,来提升课堂教学的魅力。

四、合理安排课堂的密度和梯度

一堂课如果教师设计的教学内容太少或太简单,学生就会产生懈怠情绪,觉得过了半天,还学这儿,不听也能跟得上,或者觉得自己早学会了老师还在讲,耽误一会儿没关系。反之,如果内容太多或太复杂,学生会觉得吃力,也会影响学习情绪和学习效果。因此,老师必须以学生的学习为中心,合理安排教学内容,恰当设计教学层次,让课堂更紧凑、更科学、更有活力,让学生学得更有兴趣、更有激情。

五、课堂教学要面向全体学生

课堂上我们不能只关注个别学生,或只提问那几个爱举手的同学,让大多数学生当旁观者。教学过程的设计和教学活动的开展要有利于更多的学生参与,给更多数学生提供发言、展示的机会。如讨论,自主学习,小组合作学习等,让每个学生都做学习的主人。

六、机智地处理课堂违纪现象

课堂上学生出现违纪现象是在所难免的,教师要及时做出反应与处理,绝对不可以只顾讲课,忽略学生。否则即使教师夸夸其谈讲得再好,台下乱成一锅粥,学生各行其是,也是徒劳无功的。在这里教师的语言艺术就显得尤为重要了。

一是鼓励先进,带动其他。一堂课里教师绝不能缺少了评价,学习的评价要有,纪律的评价也要有,尤其是在小学课堂里。古人云“罚其十,不如奖其一”。当一些学生的积极行为得到肯定后,这种行为将在他们身上得到巩固与强化,同时会激励其他学生向他们学习。如“某某同学听讲真好!”“这位同学做得多精神啊!”“老师看谁坐得好就让谁来做这个游戏!”话虽简单,但对其他学生产生的效应却是不同凡响的。课堂上消极散漫的情绪会适度紧张、愉悦、积极起来,突然爆出的笑声会戛然而止,激烈的争论会转入冷静专注地聆听,大多数学生们会在老师的激励下自觉地控调学习情绪。此外还可通过开展小组竞赛等方式调动学生。

二是鼓励一面,鞭策另一面。如“这位同学回答得很正确,要是坐得再端正一点老师就更满意了!”那么这位同学一定会坐好的。

三是奖惩结合。为了维持良好的课堂纪律,一定的批评也是必要的。但不要频繁地中断教学来处理,因为这样会破坏多数学生学习的热情,也会影响老师讲课的情绪。有些情况教师可以有意无意地走到他身边悄悄地提醒他,然后等课下再解决。切忌在讲课中大声呵斥或把学生撵出课堂。

好的课堂来自于教师扎实的业务功底和巧妙地教学艺术。学生毕竟是孩子,年龄特征决定自控力差,反复性大,他们是在曲折迂回中成长。那么,教师的教育工作也要反复做,做反复,除了慧心,还需要有恒心和信心,给学生不断进步的空间。当然,一千个老师就有一千个组织教学的方法。特别是那些有经验的教师,已经达到炉火纯青的地步。一名教师应该不断学习和研究,逐步形成自己特有的组织教学艺术。

组织教学工作 篇4

组织文化概念, 最早出现于美国, 其又被称为企业文化或公司文化。普遍认为, 学者Schein对组织文化的定义最具代表性与影响力。他认为, 组织文化是指特定群体所发明、发现和发展的, 用于学习应对外部环境和内部整合问题的基本假设的形式, 这些形式运作良好足以显示出成效, 因而他们成为教育员工用以知觉、思考和感受组织问题的实际方式 (Schein, 1985) 。

Wallach (1983) 提出三种组织文化类型, 即官僚型文化、创新型文化和支持型文化。官僚型文化是以等级、权威和自上而下的联系方式为特点的权威式文化, 此类型文化通常建立在控制和权利的基础上。创新型文化是营造一种以挑战、冒险和创造性为价值观的, 以结果为导向的, 即创造一种勇于承担风险的文化。支持型文化则是建立在频繁的正面交流、相互支持以及工作者之间、工作者和上级之间的基本信任的基础上。企业中有高度的支持、公平、鼓励、开放与信任, 是十分重视人际关系导向的工作环境。

在现代管理中, 绩效一词更多地与组织一词联用, 称为“组织绩效”。组织绩效又称为“组织的有效性”, 是指组织满足顾客需求和实现组织目标活动中, 在效率中所表现出来的结果。组织绩效涵盖财务状况、客户满意度、员工满意度及创新能力等诸多方面。

几乎所有研究组织文化的著作都会论及一个主题, 即组织文化和组织绩效的关系。一般认为, 对组织文化的认同感越高, 员工的绩效水平会越高。陈枝烈等人将文化认同分为三个维度, 分别是文化投入, 即个人主动参与到文化活动中, 并积极吸收文化的相关信息;文化归属, 即个人自我感觉隶属于某个文化团体, 并把该团体的价值观、社会规范视为自己价值体系的一部分;文化融合, 即个人能把某一团体的文化与其他文化加以融合, 而不会出现文化冲突 (陈枝烈, 1997) 。大陆学者王彦斌提出组织认同是一个综合概念:指组织成员在行为与观念等诸方面对所加入的组织具有一致性, 并且成员觉得自己对组织既有理性的期待感和责任感, 也有非理性的归属感和依赖感, 以及在这种心理基础上表现出的对组织尽心尽力的行为结果 (王彦斌, 2004) 。

高校学生社团是大学生基于共同的兴趣、爱好, 为实现共同的发展目标, 以自愿参加为原则组织起来的非营利性群众组织。据统计, 现在在每个高校中, 学生社团平均至少覆盖了一半的在校学生, 多姿多彩的大学生社团在引领校园文化的潮流, 大学生社团因而被称作高校的“第二基层组织”。由共青团中央和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进行的一项调查结果显示, 截至2005年, 全国高校有59.7%的大学生参加了校内社团, 平均每人参与的社团数为1.8个, 尤其是在大学校园中, 都可以经常看到学生奔波于各种学生社团举办的活动。然而, 通过观察可以发现, 高校学生社团良莠不齐状况非常明显, 有的已成为品牌社团, 有的却犹如“昙花一现”, 正在萎缩甚至消亡, 退出校园舞台。笔者认为, 高校学生社团, 其实跟企业运作是一个道理, 社团中的管理层干部与成员, 就类似于企业中的领导与职员。学生社团干部或管理者的工作绩效, 即他们的工作效率与任务的完成情况, 将会直接影响社团的发展前景, 而组织文化将会直接影响管理者的工作绩效。

笔者通过观察与亲身实践发现, 在高校中, 一些组织社团能够高效运作, 其团结凝聚力是其他社团不可比拟的。

学生会, 是众所周知的高校最为官方的组织, 学生会的“管理者”, 即主席、各部门部长等, 都是通过层层选拔而选出的佼佼者。然而, 在这群“管理者”中, 经常不能形成一种很好的凝聚力, 为广大师生服务。如果从组织文化的分类来看, 学生会的组织文化是一种官僚性文化或按部就班型文化, 因此常常缺乏一种凝聚力, 他们往往是根据上级的指示而工作, 很少会主动地提出承接此项任务, 甚至是事前先做好工作准备, 彼此之间尽管有着各种任务的联系, 但是在一些问题出现后, 往往会出现相互推诿的局面, 甚至有时候, 在承担一些工作上, 他们都会互相逃避责任。笔者也曾经担任过学生干部, 在自己的实践工作中, 经常会出现上述问题。相反, 在一些社团组织中, 每个成员, 无论是社团的社长, 或是管理部门一名小小的干事, 都会积极主动地去完成每一项工作。在对比了这些社团之后, 笔者认为, 组织文化是影响学生组织干部工作绩效的重要原因之一。

在学生会组织中, 十分缺少一种组织文化, 来联系各学生干部。笔者认为, 组织文化可以缩小为一种价值观, 它通过一种隐形的联系连接着组织成员。通过查阅许多文献发现, 虽然很多学者都将组织文化局限在企事业单位中, 但似乎很难对学生会的组织文化进行定义, 虽然它的宗旨是为师生服务, 但是, 却很难将这个宗旨具体细化。而在其他一些社团组织中, 经常可以在社团的活动或者宣讲会中清楚地看到每个社团的组织文化背景, 这些社团的组织文化, 在笔者看来可以归类为创新型与支持型文化的结合体。笔者曾经参加过“AIESEC”组织的宣讲会, 在宣讲会上, 他们清楚地说明了“AIESEC”组织的宗旨, 即“培养青年人领导力、国际观、以及跨文化的团队工作能力, 使其对社会有正面的影响力。”而他们也通过当下一些流行的方式——歌曲和舞蹈, 将他们的信念表达出来。在“AIESEC”组织的宣讲会的最后一个部分, 是管理层们将他们自己创造的“AIESEC”之歌唱出来, 歌词就是“AIESEC”组织的宗旨与信念, 并且加上简单的舞蹈动作增加彼此的互动。管理层的干部首先对本组织的文化有了极大的认同, 并且在观念上积极向本组织文化靠拢, 通过创新的方式宣传与开展活动, 各部门之间相互支持, 从而极大地影响着这个组织的生命力, 使得它的影响力日渐扩大。

在撰写此文之前, 笔者在网上闻悉厦门大学SIFE (赛扶) 获得2012年全国总决赛的冠军, 而笔者也对赛扶这个组织早有所闻。因此, 笔者通过联系厦大及福大的赛扶组织的主干成员进行简单的访谈, 以研究了解这个社团组织强大凝聚力与高工作绩效的原因。正如企业文化一样, SIFE的文化背景也相当明确。SIFE在纳新时会明确告知他们的成员组织的战略目标有4点:第一, 成为领先的国际商务和高等教育的联系网络;第二, 与赛扶项目中的商业人才合作, 为世界发展作出特别的及有意义的贡献;第三, 成为培养高效而富有责任新的人才的领导力量;第四, 运营一个以财务实力和员工领导力才能为本的卓越非营利机构。这些战略是巩固赛扶的运营模式和推广他们主张的价值观, 各SIFE组织也通过三个方面是的领导群体进行共同合作, 分别是社区项目、职业发展概览和领导力概览。厦大SIFE的一个主要领导成员明确告诉我, 他所理解的SIFE价值观, 就是证明自己, 回馈社会, 笔者在整理访谈记录后也发现, 其他一些管理者对这个问题的回答也十分类似。正是因为这样的组织文化, 将社团组织中的成员能够在精神深处极大地认同它, 然后彼此紧密地联系在一起。这样的组织文化确定了一个明确的活动方向, 所有组织成员一方面时刻地提醒自己的价值观, 并且开展着各种融合组织价值观的活动以增强社团组织的凝聚力, 另一方面, 组织成员也时刻参照着组织文化的价值观以不断完善活动, 最后, 通过一系列活动成果不断地提升自己的价值观, 激励组织日后的发展, 并且将影响不断扩大, 辐射到更多的群体中, 这也与笔者之前文献中书中所论述的组织文化的五功能, 即导向、约束、凝聚、激励及辐射功能不谋而合。

在这个过程中, 笔者也清楚地发现组织文化与工作绩效之间是如何相互影响的。社团干部成员的工作完成情况, 活动开展的效率、成果、工作的满意度情况及彼此之间的认同情况, 可以简单地认为就是工作绩效。首先, 组织文化塑造了成员的价值观, 使得每个社团的成员干部能够在每次活动之前都能将活动的主题、目的与该社团的组织文化、宗旨紧密地联系在一起, 即便是在开展过程中遇到了彼此意见不同或其他困难时, 他们都能够从组织文化的角度出发, 提出最为妥善的解决方法。其次, 学生干部成员们一旦有了相同的价值观, 他们便能建立高效的合作基础, 形成较高的工作绩效, 为社团的发展奠定基础。再者, 工作绩效一旦提升上去, 社团的发展便会蒸蒸日上, 在面对社团影响力不断扩大的情形, 学生干部成员会更加坚信自己所信奉自己的价值观, 无形之中又加深了组织文化对成员工作绩效的影响。

在对比学生会组织与SIFE社团两个组织文化对干部工作绩效的影响及整理访谈记录后, 笔者也对当前发展社团组织中文化建设方面进行了思考。如果以文化的概念建设社团, 不仅有利于提高社团的品味, 为社团注入了文化的沉淀, 同时能够不断适应变化发展道德社会需要。笔者认为, 对于目前一些工作绩效较低的社团, 从加强组织文化建设的角度, 可以从三个角度入手, 分别是观念文化、制度文化和行为文化。从观念文化上而言, 必须首先建立一个社团共同发展的目标, 打破专业的局限性, 让所有的社团成员能够在情感上、挂念上认同这样一种追求, 并能够为之付出实际的努力。其次, 必须达成对社团概念的共识, 让社团成员能够既能有创新精神, 又有脚踏实地的实践能力, 清楚地认清形式, 勇敢地接受挑战和面对失败。从制度文化上而言, 应选择符合自身实际的社团管理方式, 建立合乎规律有人性化的管理制度, 以长远的严管对待发展, 为青年学生实践创新开路, 使得所建立的制度能够充分争取青年学生的认可, 保证它像社会文化风俗一样成为约定俗成的习惯。从行为文化而言, 应以实践锻炼为出发点, 鼓励青年学生以社团为载体增长才干, 加强对社团活动方向的直营, 积极探索开发青年学生行为文化之路。同时也应以创造思维为吸引力, 鼓励青年学生以社团为载体大胆创新, 展现青年社团发展的广阔前景, 以高素质的行为引导青年学生。最为重要的一点, 即必须以社团情感为支柱, 鼓励青年学生以社团为对象全情投入, 提高社团活动的层次。对于一个社团组织而言, 如果能够从组织文化方面加强社团的建设, 势必能够将原来较为“零散”的社团成员通过一条无形的线连接起来, 以在各方面提高社团管理层的工作绩效。

高校学生社团作为一个小型的社会组织, 学生通过参加社团活动, 进行社团管理为日后自己迈入社会积累实践经验。面临现在社团发展不均衡的情况, 笔者通过组织文化的角度考察了社团干部的工作绩效与组织文化之间的关系。研究也发现, 一些在高校乃至社会中发挥重大影响力的社团, 其影响因素主要是社团管理层的工作绩效比一般社团更高, 社团成员能够高效高质创造性地完成各项任务与开办各种活动, 而与工作绩效紧密相连的是组织文化, 每个社团成员能够坚守本社团的组织文化信念, 并以此为出发点投入各项工作中。但研究也发现, 目前高校学生的社团组织文化发展仍局限于一定范围, 应如何发挥社团的组织文化以提高社团成员的工作绩效, 解决当前社团发展遇到的瓶颈, 更好地发挥社团作用, 将是日后这方面研究者的研究重点。

参考文献

[1]陈枝烈, 1997, 《台湾原住民教育》, 台北:师院出版社。[1]陈枝烈, 1997, 《台湾原住民教育》, 台北:师院出版社。

组织部长讲创新组织工作 篇5

中共**县委组织部

2011年,**县认真落实贯彻省、市组织工作会议精神,以创新思路抓工作为着力点,以努力提高满意度为立足点,在吃准热点、把握重点、突破难点、打造亮点上狠下功夫,确保今年各项工作取得实效。

一、抓实四项举措,力促乡镇换届成为群众满意工程 一是大调研、顺应民心,力求换出好思路。县委组建了5个换届工作调研小组,对**个乡镇领导班子运行情况开展实地调研,进一步摸清乡镇领导班子的思想动态、能力素质、性格特点、任职年限、家庭困难等情况,教育引导基层领导干部正确对待进退留转、谋事不谋位,指导乡镇党委开展‚新一届党委工作思路大家谈‛活动,充分倾听群众心声,积极引导广大干群为新一届党委出谋划策,把社会各界的思想统一到齐心协力、共同推进下一个五年发展上来,力求制定出新一届党委工作既科学合理又顺应民心的好思路。二是大延伸、听取民意,力求换出好班子。县委将抽调***名政治素质好,有干部工作经验的干部组成换届考察组。整个干部考察工作不仅要覆盖全体乡镇干部、村(社区)支部书记、主任,还要延伸到县级相关部门、县级领导干部、非公企业、个体

工商户、信访老户、特困群众,延伸考察面的谈话人数不少于***人。不仅要把选准配强乡镇党委书记作为重中之重的工作来抓,而且要注重乡镇领导班子的合理搭配,将党性最强、作风最实、群众最满意的干部选拔到党委书记岗位上来。力求配出党委书记引领能力强、班子成员年龄梯次搭配、性格优势互补、特长相得益彰,县委放心、群众满意的好班子。三是大讨论、集中民智,力求换出好士气。县委将建立一个乡镇一名县级领导联系、一个工作指导组指导的‚包保‛制度,要求包干联系、包干指导。明确联系领导和指导组的包保责任、职责、纪律规定,要求联系领导和指导组要履职尽责,指导开好党代会、人代会,既要包干指导,又要确保组织意图能够变为‚两代表‛的自觉意愿。确保党委、政府工作报告通过‚两代表‛的广泛讨论,能够总结经验、理清思路、找准对策,使‚两个报告‛真正成为统一思想、凝聚民心、振奋精神、激发斗志、鼓舞士气的纲领性文件。四是大承诺、取信于民,力求换出好风气。组织召开严肃换届纪律公开承诺大会,分级签订严肃换届纪律《公开承诺书》。全县**名县级领导带头、****名县管干部向县委作出承诺,其他*****名干部(包括村、社区干部)按干管权限向所在单位党组织作出了公开承诺,确保参加民主推荐、民主测评的干部和符合推荐条件的干部严肃换届纪律公开承诺全覆盖。县委还印制了***万份严肃换届纪律《**卡》,鲜明提出了要将换届工作打造成人民满意工程。进一步明确‚5个严禁、17个不准、5个一律‛的纪律要求,广泛要求全体党员干部严格

遵守、相互监督。力求实现严肃换届纪律覆盖到全体党员干部,以此取信于民、用铁的纪律确保换届风清气正。

二、突出四个重点,以深化创先争优活动夯实基层基础 一是深入推进创先争优活动。去年,我县《采取‚五项措施‛落实‚五大任务‛推动创先争优活动深入开展》的做法得到了省委创先办的充分肯定,省级四大媒体对我县活动开展情况进行了专访。今年,我们紧扣建党90周年庆典等重要节点,通过召开纪念大会、重温党史、评选表彰等系列主题教育,加大先进典型事迹宣传力度,营造创先争优浓厚氛围。紧扣‚让创先争优成为**发展加速器‛活动主题,继续实施‚双百工程‛、落实‚双*举措‛,在全县大力开展‚飘党旗、树正气、兴事业、促发展‛争创活动,引导广大党组织和党员在推动全县‚十二五‛开好局、起好步中创先争优。紧扣推进党群共建创先争优,在工、青、妇各培养***个示范组织,****名示范岗,以党组织创先进带动所在工、青、妇组织创先进,以党员争优秀带动职工、青年、妇女争优秀,使创先争优成为全社会的共同价值取向。二是着力强化党员干部队伍建设。全力推进**个‚春风经验‛示范村建设,建立乡镇班子成员结对帮带村支部制度,全面提升村支书的综合素质。强化村干部(社区)管理,建立村干部‚下‛的机制,对试用期满的村(社区)党组织书记进行民主测评,及

时对满意率低于**的村(社区)党组织进行调整,强势提升村(社区)班子的整体合力。建立基层党员干部轮训制度,投入200万元建立**现代党员干部远程视频教育网络一体化系统平台,大规模开展党员干部培训工作。拟于4月底运用远程教育平台对全县村(社区)党员干部进行一次普遍培训。三是切实抓好“挂、包、帮”活动。紧紧围绕‚五大任务‛,建立健全‚目标考核、公开承诺、干部培训、述职测评和定期通报‛五大机制,加大‚挂包帮‛活动考核力度,增加‚挂包帮‛活动在党建目标考核中的比重,完善‚挂包帮‛督查督导制度,通过帮扶村和帮扶部门自查、督导组督查、联席会议办公室抽查的形式,切实提高活动实效,确保把‚挂包帮‛活动成为老百姓的实惠工程。四是创新推进基层组织覆盖。在不断探索完善 ‚‘企业支部+村支部’构建企地相互解难、共谋发展新格局‛模式的基础上,积极开展村和社区共建、机关和村共建、村校共建,以‚四个共建‛机制为抓手,集中优势资源、整合各方合力,不断增强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力和凝聚力。

三、建立完善四项机制,稳妥推进干部人事制度改革 一是建立“阳光”选任机制。试行‚组织部门+X部门‛联合提名干部办法,继续推行《县委全委扩大会公开提名推荐科级领导干部办法》、‚公开、差额、监督‛干部选任机

制,实行干部民主推荐、民主测评结果当场公开,加大竞争性选拔干部力度,计划今年面向省、市、县公选**名正科级领导干部、**名副科级领导干部。二是健全完善干部德的评价机制。出台《**县科级领导干部德的评价办法》,通过细化德的评价标准、量化德的表现形式、完善德的评价办法、强化德的结果运用,建立健全客观真实、科学有效的干部德的评价体系。今年,在乡镇班子换届中,县委将大力鲜明以德为先的用人导向,凡在民主推荐和干部考察中发现干部德有‚瑕疵‛者,坚决取消提名资格,不让投机钻营者得利、占位。三是建立完善干部考核评价机制。制定出台《科级党政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考核评价机制意见》、《**县乡镇领导班子工作绩效指标考核办法》,坚持群众是评价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的第一主体,推行‚慢跑干部‛帮促机制,加大治庸治懒治软力度,继续试行《县委全委扩大会公开提名不胜任现职的正科级领导办法》,推行乡镇人代会期间测评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引导各级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紧紧围绕实践科学发展观转变观念、改进作风、提升能力。四是建立人才队伍培养激励机制。县财政每年投入**万元,建立‚**英才‛培养基金。实施‚*******‛人才培养工程,在全县推选‚百‛名能力突出、技术过硬、群众认可的中高级专业技术人才,建立每名中高级专业技术人才帮带十名初级专业技术

人才培养机制,依托‚千‛名初级专业技术人才在‚十二五‛期间孵化‚万‛名技能型人才发挥作用。

运用注意规律组织教学 篇6

关键词 有意注意 无意注意 组织教学

注意是一种常见的心理现象,是人们心理活动对一定事物的指向和集中。俄罗斯教育家乌申斯基说过:“注意是一扇门,凡是外界进入心灵的东西都要经过它。”在语文教学中运用有意注意和无意注意规律来组织教学,既能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有能增加学生的兴趣。特别是初中一,二级的学生,嬉闹,爱动,好奇心强,无意注意占优势。要把这些具有这些性格特征的孩子组织起来,用心听讲,在教学中必须重视无意识的心理活动,同时吸引学生由无意注意转向有意注意。

注意是客观刺激物反映到人们脑中的一种心理活动,学生在课前接受的刺激物是多方面的。如上节课有些问题没弄清,这些都会影响本节课的注意,这时候教师应该积极创造条件,组织教学以客观刺激物本身的特点吸引学生注意。如字词听写,背诵课文有趣的解题,优美的课件等。使之注意转移本节课上来,如在讲《渔夫的故事》一文之前,教师首先讲了《一千零一夜》书名的由来:古代东方革国的国王鲁亚尔生性嫉妒残暴。他每天要娶一个王后,第二天早上杀掉另娶,许多女子惨遭杀害。宰相的女儿山鲁佐德为挽救其他女子,自愿嫁给国王,他很会讲故事,国王听的入了迷。每当故事讲到最精彩的地方,天就亮了,国王急于上朝,只好留下她把故事讲完。这样夜复一夜,一个故事接一个故事,一直讲了一千零一夜,国王终于被感化了,与山鲁佐德作了长久夫妻。学生感觉这个故事很有意思。自然的就把注意的对象转移到本节课上来,教师进而提示学生《一千零一夜》的故事内容丰富多彩,既富有传奇色彩,也不乏生活气息,今天学习《渔夫的故事》便是其中之一……通过这个故事学生产生了浓厚的兴趣,急于要了解本文的内容,这样就把全部精力贯注到这节课的内容上。这就是无意注意在语文教学中的收益。

在教学中仅仅运用无意注意组织教学是远远不够的,还要充分调动学生的有意注意。

以新颖生动的教学内容唤起学生的注意。提高他们学习的积极性,教师必须精心设计每一堂课,认真钻研教材,通过绘声绘色的讲解和诵读,再现那动人的故事和优美的画面,引人入胜。如讲朱自清的《春》一课时,可以抓住春花竟放的特点在学生面前描绘渲染蜂飞蝶舞的画面。把学生引入那万紫千红、芬芳四溢的百花丛,再由花的甜香联想到果实累累的景象,以虚衬实。这样学生完全陶醉在优美的环境之中,自觉的诵读课文,提高了学生学习自觉性。

以灵活多样,生动活泼的方式吸引学生注意,千篇一律的,多次单调重复的公式化的形式,不但不能引起学生的注意,而且也不能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课堂上教师要注意变换教学方法,擅于启发趣味性提问,指导学生表情朗读、分角色朗读是学生做到既动脑、动口又动手,如在讲《皇帝的新装》,请学生分角色朗读皇帝、大臣、骗子的对话,教师提出问题“皇帝、大臣明明一无所见,为什么还要交口称赞布料好极了!”这样在明确目标的情况下,可以延长学生有意注意的时间,从而达到“愉快教学”的效果。

教师的教学态度热情亲切,语言优美,也能引起学生注意,心理学表明青少年对有感情的人和事容易引起注意。善于用语言的教师,可以改变学生的注意。因为教师的语言是学生在课堂上接受信息的主要媒介。讲课时没有感情、语言贫乏,没有手势配合, 不但引不起正面的刺激,反而容易分散学生的注意力,教师只有用清晰准确流畅的语言、抑扬顿挫的语调、和蔼可亲的教态,才会使学生产生亲切的愉悦之感,不会改变注意的指向。有时在一定情况下,教师的语言突然加重,以示讲课的注意;突然停止,以示教室的安静,或用提示的方式引起学生的注意,这些都会给学生以深刻的印象使注意力集中。可见教师的语言于教学效果密切相关,正确的教育思想要通过美好的语言触动学生的心弦,学生对你产生敬重感,上课时注意力就集中。反之,教学态度冷淡生硬,不能引起学生兴趣,进而引起学生注意力。

组织教学工作 篇7

一、绘画意义

小班幼儿往往不是观察好了才去画,而是通过观察引起他们的想象与联想,画出自己认为的东西,并不是画出眼睛看到的真实事物。《纲要》中也提出,要“培养幼儿初步的感受美、表现美的情趣和能力”。幼儿不仅要感受美、熟悉美,而且还要在情感上体验美。因此如何丰富幼儿的感性经验,激发幼儿学习美术的兴趣才是重点。所以教师要明确幼儿绘画的真正意义,画得像不像不影响孩子的想象与创造,他们的作画过程就是创造的过程、思维的过程、动作的过程。

二、探讨活动

自我研读———闭门造车

【初次教学】

《泡泡》是小班上学期美术领域绘画活动的内容。翻阅教材后,我没多想便设计了以下教学活动:

教学目标:

(1)引导幼儿感知泡泡的圆形和大小、颜色。

(2)引导幼儿学习画封闭圆的技能,并能够选用多种颜色涂色。

(3)引导幼儿在作画过程中体验乐趣。

教学过程:

教师:泡泡什么颜色的?幼儿说:白的、红的、绿的、黄的……教师:泡泡什么形状的?几乎所有幼儿都不假思索地说“圆的”!

但是到了幼儿操作环节出现了问题,幼儿创作出了形态各异的泡泡:方的、扁的、长的、多边形的、各种怪异的泡泡。灰一块、紫一块、黑一块……都涂到泡泡的外面了。

教师:泡泡是封口的圆圈,不然就漏气了呀!怎么泡泡是黑乎乎的一团呢?于是,一遍遍地给幼儿示范。可幼儿的泡泡还是漏气的,有的依旧涂画着自己喜欢的黑泡泡。这时,有的幼儿开始不耐烦地说:“老师我不会画了,这泡泡太难了!”

【教学反思】

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情况呢?我思考着。活动结束时,我悄悄地问幼儿:“这黑乎乎的是什么呀?为什么选择黑色呢?”幼儿说:“这是灰太狼,他在吃泡泡,小泡泡吓得逃跑了,有的逃到草地上,有的逃到天上了!呵呵”啊!幼儿的回答让我既欣喜又迷茫。欣喜的是,原来在他们乱糟糟的画里还藏着这么有趣的事儿呢!迷茫的是,难道就任由幼儿这样乱糟糟地、黑乎乎地涂画一团吗?我应该怎么引导?怎样教呢?我的教学目标是什么?能否实现?

园本研讨———蓦然回首

我开始查阅有关书籍、请教有经验的教师,将我的【初次教学】活动进行深入的园本研讨。教研组长给予我精心的指导与建议,研讨过程整理如下:

经过专家们的研讨以及给予我的指导,我重新认识了幼儿绘画教学的真义———体验“绘画的快乐”是表达自我情感与自我认知的过程。基于此,我重新调整了自己的教学目标与组织策略,采用教学组织游戏化策略来组织教学,让幼儿真正体验到绘画的快乐,感受生活的有趣。

调整呈现———柳暗花明

【再次教学】

教学目标:

(1)在游戏中感知泡泡的大小、颜色、形状的特征。

(2)画出自己体验的泡泡和有意识地选用多种颜色。

(3)大胆想象通过添画组合创作,体验作画的乐趣。

这次我以游戏化形式组织引导幼儿创作:

教师:“哇,你的泡泡像列车。你的是熊大和熊二泡泡。

教师:你的泡泡在干什么?噢,原来他们在聊天呢!”

接下来,幼儿就接着我的话往下说,创作出更多的奇思妙想……他们的笔下自然就生成了鲜活可爱的形象。

【教学分析】

所以诸如此类的绘画,我想还可以配上音乐引导创造想象(著名的音乐家马利翁曾说过,声音是听得见的色彩,色彩是看得见的音乐。)伴随着欢快的曲子我说:“哇,泡泡家族有好多的孩子哟!他们穿上了漂亮 的衣服去参 加盛大的party。”“看!泡泡爷爷和泡泡奶奶跳起了慢四部舞曲!”“咦!泡泡宝宝去找朋友玩了,他们和小草抱一抱,亲一亲,相亲相爱不分开。”幼儿的思维一下子开通了,用笔流畅自由,一幅幅充满童趣幻想的图画,活跃在幼儿的纸面上。

总结思考———抛砖引玉

三、结语启示

这个案例告诉我们什么呢?对于一般的教师来说,这个案例的产生和问题解决过程具有怎样的启示意义呢?

1. 擦亮眼睛———真切领悟绘画教学的本质

只有正确地领悟所教授的教学活动的真正目标,才能合理地组织教学活动。《指南》中艺术领域指出:“幼儿的创造过程和作品是他们表达自己的认识和情感的重要方式”。因此,正确领悟教学内容的本质是设计教学目标与组织教学的有效起点。本案例在【初次教学】中,教师没有真切领悟到小班幼儿绘画的真谛,才使幼儿觉得绘画活动的无趣与对绘画活动的畏惧。

2. 悉心聆听———以幼儿的视角游戏化组织

教师作为外在因素,所做的一切活动都是为了促进幼儿个体的发展。那么教师在行动前,应该深入彻底地分析所探究的对象,以便做到有的放矢,否则再多的活动都是徒劳的。【再次教学】中,我们看到教师不仅要深入地分析小班幼儿的心智发展程度,而且要以幼儿游戏化的学习方式来引导。让散乱的笔触有情节;让枯燥的线条有生命,让稚嫩的圈圈有生机,让同伴为自己的拔高而喝彩!

3. 静待花开———不过早干涉、传授知识技能

著名幼儿教育家刘晓东曾举过一个例子:如果把幼儿教育还原为母鸡孵蛋的话,他们一天不知道多少次将“蛋”从身体下抽出,上瞧下看,左右摇晃,急切盼望这只“蛋”立即破壳而出,试图让“蛋”比邻家的“蛋”早日破壳而出。所以我们不要过早地干涉幼儿,急于传授知识技能,而要耐心地等待幼儿的成熟。

浅谈组织教学 篇8

1 方法

1.1 等待法

已开始上课,而有的学生却还没有做好上课的准备,甚至有的还沉浸在课前活动的兴奋中,这时教师可站在讲台上,以期待的目光注视学生,一言不发。稍待片刻,学生的情绪就会很快稳定下来。原因是教师的等待以静制动,容易吸引学生的注意。同时,等待本身也是对学生的尊重和理解,易使学生受到感化。运用这种方法在稳定课堂秩序的同时,也会起到密切师生关系、启发学生自觉学习的作用。

1.2 催促法

若是以复习提问的形式开始的新课,而上课后课堂秩序又一时不能稳定下来,教师可在宣布上课后片刻不待,立即提出要问的问题,这时学生会迅速集中精力思考问题,从而起到快速稳定教学秩序的作用。这种方法的特点是节约时间。但需注意的是,当课堂秩序稳定后,教师要把问题再复述一遍,因为第一遍提问只是为了组织教学,有的学生可能对问题并未听清。

1.3 停顿法

在课堂上,若有学生听课不够专心,教师可突然停止讲课,则学生会不自觉地集中注意力听讲。其原因是变化的事物易引起人们的注意[1]。教师的讲课突然停顿,在课堂上是一种强烈的变化,自然会吸引学生的注意。这种方法的特点是快速,且对正常听课的学生干扰较小。

1.4 谈话法

谈话法是教学方法的一种,但有时也可用来配合组织教学。例如,有的学生因睡眠不足或课间活动过度等产生疲劳,在课堂上精力不能集中,甚至打瞌睡,这时教师可结合教学提出问题请学生回答,这样则学生的精力会很快集中起来。其原因是学生在回答问题时大脑的积极思维,由抑制转向兴奋。需注意的是,不可以谈话为名对学生进行刁难或变相体罚。

1.5 明理法

有的学生在课堂上不专心听讲,干扰正常教学秩序,运用其他方法无效时,教师可根据具体情况,对该生讲明道理,规劝其认真听讲。但该方法需花费一定的课堂时间,且易对其他学生产生干扰,运用时应慎重,能不用则不用,必须使用时,要言简意赅,尽量少占用课堂时间。若需对学生进行深入、细致的思想教育,可待下课后单独进行。

1.6 回避法

当课堂内外出现某种意外干扰时,如教室外有车辆通过或教室内某学生的铅笔盒突然掉在地上等,教师不妨视而不见,听而不闻。学生的情绪即便出现波动也会很快平静下来。反之,若教师受其影响,哪怕只是对干扰源稍微注视一下,也会严重破坏正常的教学秩序。其原因是意外干扰本身就是一种很强烈的刺激,极易吸引学生的注意,若教师再对其关注,必会强化学生的注意转移。

2 原则

2.1 稳定课堂秩序与思想教育相统一

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是教学工作的重要内容,应将其落实到各项教学活动中,课堂上在稳定课堂秩序的同时,也应注意通过组织教学培养学生认真学习的态度,使其形成虚心好学的品质;增强学生的组织纪律观念,使其养成自觉遵守纪律的习惯;锻炼学生战胜自我的意志,使其养成顽强拼搏的精神。

2.2 严格要求与尊重学生相结合

渴望受到教师尊重和理解是学生共同的心理特征。教师只有充分尊重、爱护和关心学生,密切师生关系,学生才会乐于接受教师的教导,变外在教育为自觉行动。因此,教师在组织教学时,要动之以情,晓之以理,积极引导,启发自觉,不可简单粗暴,讽刺挖苦,训斥体罚。同时又要对学生不娇惯,不纵容,严格要求,始终如一。

2.3 教育个别与稳定全局相一致

一般情况下,不遵守课堂纪律、不专心听讲的学生是个别的,教师在教育个别学生的同时要尽量避免分散其他学生的注意力。例如,有位教师正在讲课,发现一名学生在向窗外张望,便批评道:“某某同学,你向窗外看什么,有什么好看的”话音未落,全班学生都不约而同地向窗外望去。教师的本意是教育该生注意听讲,结果却把全班学生的注意都吸引到了课外。因此,教师在组织教学时要有全局观念,正确处理好个别与一般的关系。

2.4 渗透性原则

组织教学不是一个完全独立的环节,它渗透于教学的各个环节之中,并为其他环节的顺利进行发挥作用。因此,教师一方面要重视组织教学,随着各项教学活动的开展,及时观察和调控学生的学习情绪。另一方面又要尽量避免单独占用过多时间进行组织教学,以免干扰正常教学秩序。

教学有法,但无定法,选用什么样的方法组织教学,因人、因时而异,不可生搬硬套。总之,组织教学是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不容忽视。我们要加强计划性和目的性,尽量避免随意性和盲目性,在课堂上高度重视,灵活运用,使组织教学发挥出应有的作用。

摘要:组织教学是课堂教学中不可缺少的环节,它对完成教学任务、提高教学质量起着很重要的作用。现对组织教学的方法和原则进行有益的探索和总结。

关键词:组织教学,注意力,教学任务

参考文献

如何组织好英语教学工作 篇9

一、在英语教学中渗透积极心理学

积极心理学是指利用心理学中目前已比较完善和有效的实验方法与测量手段, 来研究人类的力量和美德等积极方面的一个心理学思潮。它要求用一种更加开放的、欣赏性的眼光去看待人类的潜能、动机和能力等。在英语教学中, 我认真钻研教材, 从心理情感上分析教材, 恰当地把握语言材料中的感情意义, 引导学生发现和感受情感, 创造性地设计贴近学生生活实际的任务活动, 吸引和组织他们积极参与。

1. 学生课下利用网络资源搜集名人的图片, 师生在讨论图

片的轻松环境中掌握职业词汇, 给学生们展示Ronaldo、David Beckham等运动明星教学职业词汇, 和学生一起讨论我国在NBA的篮球明星姚明。通过了解著名的奥运人物, 使学生增强为国争光和努力、勤奋、拼搏的意识, 为实现自己的理想而奋斗。引入刘翔的雅典奥运会的辉煌与北京奥运会的失落视频与解说, 学生扮演听众的角色, 在树立民族自豪感的同时, 也培养学生树立积极情感。

2. 为了树立文化意识, 我展现中国、美国、巴西、英国的国旗, 这些国家在北京奥运会上都有不俗表现。

展现残奥会图片, 向学生介绍“铁头”何军权“撞”失金牌, “撞”得尊敬的故事, 培养学生不要盯着他人的短处, 要在对个性尊重和赞扬的同时, 保持人类在激烈的生存斗争中保持着做人的自尊。此时, 学生们纷纷发表自己的看法, 气氛达到一个小高潮, 完成了教学任务。

3. 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关注对学生的激励, 让学生感受到教师的肯定, 收获成功的喜悦。

从心理学讲, 激励能引发学生的积极性, 产生内在的形象性动力, 满足学生的心理需求, 促使学生更好地学习知识, 掌握技能。激励的途径包括有: (1) 教师不要总是站在讲台上, 这样会疏远与学生的心理距离, 要时不时地走到学生中间, 多与学生亲近, 进行耐心的询问和指导, 多用请、很好、非常好、再接再厉等语言进行激励。消除学生对教师的顾虑和畏惧, 使其大胆参与教学活动, 调动学生语言学习的积极情感。其次, 对落后生要多关注, 课下可以“开小灶”。对于他们点滴的进步要及时肯定, 树立学生学习的信心。 (2) 教师要利用体态语言对学生进行暗示激励。如有的学生课上说悄悄话, 教师可以停止讲课几秒钟, 用目光注视学生, 学生会注意到自己的错误, 这样保护了学生的自尊心。有的学生性格内向, 不喜欢发言, 即便回答, 声音也很小, 教师可以期待的目光看学生, 或者点头, 学生的紧张感就会消除, 回答的勇气增加。

4. 教师要克服紧张情绪。

在教学过程中, 教师难免有情绪紧张的时候, 尤其是一些新教师, 表现为出汗、胆怯、心慌、害羞等, 面对学生时呼吸急促, 不敢正视对方, 脸红, 语无伦次等。以下方法可以使这些现象得以缓解: (1) 心理稳定法。上课时提前进入教室, 熟悉室内环境, 并与学生交谈, 这样有助于消除陌生感, 释放紧张情绪, 促进心理稳定。或准备一杯温开水, 在讲课前慢慢地喝, 慢慢地咽下, 也能舒缓紧张情绪。如果刚上讲台, 害怕和学生的目光对视, 可暂时把目光盯在倒数第二三排的某个位置上, 但不要盯住某个学生不动, 也可缓解胆怯的心理。 (2) 呼吸调整法。教师走上讲台后, 不要急于开口, 先采用胸腹联合呼吸法, 做几次深呼吸。吸气时, 胸腔应尽量舒展、吸气要深;注意不要抬头、耸肩, 否则会将自己的紧张暴露给学生。吸满气后, 要有意识地控制节奏, 然后缓缓呼出。这种深呼吸可以有效地调节心律过快、呼吸紧张等症状。 (3) 自我暗示法。在准备上课前, 给自己一些积极的暗示, 如我行、我准备得很充分、我是最好的等, 带着愉快的心情走进教室。登上讲台后, 先说几句自己最有把握或最轻松的话。这种自我暗示, 是一种有效的精神安慰剂, 会调节自己的潜意识, 尽快平息紧张情绪。 (4) 精力集中法。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把注意力集中到讲授的内容上, 专心地讲下去, 课前怎么准备的就怎么讲。一旦讲起来后, 紧张的情绪和胆怯的心理就会逐渐降低, 而且会越讲越流利。 (5) 默想脱敏训练法。在经历了课上的紧张后, 课下舒适地坐在椅子上或躺在床上, 两眼微闭, 抛开其他杂念, 回忆引起高度紧张的诱因, 如学生的目光、声音的高昂等, 反复体验哪种紧张的情绪。这样就会感到紧张程度越来越低, 最后完全消失。

二、合理使用多媒体教学

传统的教学多是教师灌输式的讲解, 对于语言学科的学习, 机械地把知识搬出来, 让学生死记硬背, 掩盖了语言学习的特点, 教学内容不能充分地展现, 学生在学习上渐渐丧失了兴趣, 英语语言的能力无从谈起。很多中学生, 学了几年英语, 只会默写单词, 说不出口, 英语教学形成了哑巴英语的现状。多媒体的出现为英语教学带来了质的转变, 学生的学习方式有了大的突破。

多媒体的表达形式比较全面化, 把抽象的学习内容生动、活泼地展现在学生面前, 通过声音、视频、动画等立体方式, 刺激学生的感官神经, 让学生看得见、听得见, 学习变得感性, 吸引了注意力, 使学生兴趣高涨, 感受学习的乐趣, 提高了积极性。以往的教学仅限于书本知识, 学习比较单一, 学生翻来覆去地学, 感到乏闷。多媒体能增加教学的信息量, 搜集一些网上资料对课本内容进行多角度的解释, 拓宽了学生的思维, 开阔了视野。多媒体优化了英语听说读写的训练。英语学习离不开听说读写, 学生可以听对话录音, 进行会话练习, 在一个逼真的情境下加速了能力的形成。

运用多媒体还要符合教学实际, 把它当中一种教学辅助手段而不能当成万能的。具体分析如下: (1) 过多地依赖多媒体就会错误地引导学生, 学不到知识。教学中教师仍然是课堂教学的主导。比如, 口传心授的传统教学方式也有他的优越性, 教师和学生在学习上的沟通、探讨, 对知识层层地推进能促进学生的思维。板书能把知识的着重点写下来, 让学生清楚知识的脉络。 (2) 多媒体的内容要紧扣教学内容, 不能为了追求外在的表现形式, 而忽视了实质。能加的内容都加进去, 各种各样的多媒体功能都包括, 扰乱了学生的注意力, 像一篇流水账。

总之, 英语教师在要做教学的有心人, 认真分析教材的情况、学生的情况、教学的方法等, 让教和学达到一致。只有这样, 才能构成有效的教学活动, 组织好课堂教学。

组织教学工作 篇10

组织行为学是高校工商企业管理专业常见的一门专业基础课, 其教学内容往往由许多心理学家和行为学家提出的理论构成, 因此, 教师常常以讲授的方式教学。但高职院校的大部分学生对于抽象理论知识的理解和运用并不擅长, 对单纯的理论讲授也不感兴趣, 因此, 这门课程在高职讲授时往往难以达到理想的效果。另一方面, 高职的学生普遍擅长进行实际操作和演练, 实训的形式更能帮助学生提升能力和技能。因此, 有必要用实训的方法提升组织行为学的教学效果。

注:表格根据Tuckman, B.W.Developmental Sequence in Small Groups[J].Psychological Bulletin, 1965 (63) :384-399整理。

团队建设与管理一直是组织行为学的重要教学内容。Tuckman (1965) 在综述了50篇有关团队发展阶段划分的文章后, 认为团队发展一般会经历五个阶段, 不同的阶段具有相应的人际特征和任务导向特征。因此, 组织行为学的教学会引导学生思考在不同的团队发展阶段应当如何进行团队建设, 使团队能尽早地进入高效期。团队建设游戏在团队发展各个阶段均有相应的积极作用, 如表1所示。

在管理实践中, 企业也常常开展团队建设游戏, 以提升团队凝聚力和士气。例如, 特步在5年间为上千名员工组织素质拓展培训, 并认为团队建设游戏能够挖掘员工的潜能, 营造良好的氛围。一些企业的人力资源部和行政部也会根据需要在入职培训、工作休息时间、特别的节日组织室内小型的团队建设游戏。对于学校来说, 尽管在班级活动、学生会培训中学生或多或少能参与一些团队建设游戏, 但主要是学生干部在组织, 其他学生并没有组织的机会。参与和组织所带来的历练和成长是不一样的。学校在教学实训中提供机会让每个学生都有机会组织团队游戏, 更有助于大范围提升毕业生对就业岗位的胜任力。因此, 笔者在组织行为学的教学中引入了实训环节, 由学生以小团队方式轮流组织全班的团队建设游戏。3个班级的教学实验显示, 这一教学方式具有较好的效果, 在此将实训经验进行总结, 以供参考。

二、实训的组织技巧

(一) 团队建设基础知识的讲解

在实训之前, 应当将团队建设中通俗易懂的理论讲解清楚, 尤其要解释每个团队建设游戏的突出作用往往是不同的, 最好用具体的例子讲解, 这样更容易学生理解。例如“雨点变奏曲”有助于松松筋骨, 活跃氛围, 缓解疲劳;“小鸡变凤凰”有助于拉近陌生人的距离;“手牵手”游戏让参与者把自己的一只手掌画在一张大纸上, 在每个手指上分别写上姓名、家乡、星座、爱好等信息, 再把同信息的手指相连, 这样有助于陌生人记住对方的基本信息, 并找到老乡或者共同爱好者;“瞎子走路”则更容易拉近成员间的距离并让他们彼此产生信任, 等等。

(二) 任务的布置

由于学生需要提前策划和准备, 因此, 教师可以提前1周布置这一任务, 并将任务的要求用书面的方式写在PPT或黑板上。如果只是口头讲述, 学生容易听漏, 到时候会发现学生做的和教师讲的完全不一样。用文字记录则方便学生用拍照或笔录的方式记下笔记。任务要求可以包含以下几点:

1. 游戏举行的日期和每组可用的时间

一般一个游戏约耗费30分钟, 教师可以根据全班同学的人数进行调整。人数越多, 耗费的时间越长。

2. 游戏举行的地点

教师必须强调游戏是在室内进行, 因为室外组织游戏安全性难以保障。事实上室内能进行的团队建设游戏在办公室也能进行, 空间限制性小, 应用情境更广泛。在寻找教室时, 最好找有宽大过道的实训室, 过道地面平整, 周围没有锐利的障碍物。

3.3—5人组成一队

一般而言, 游戏的组织需要主持人、裁判、计时人、协助参与者准备的人, 因此, 少于3人可能会人手不够, 但多于5人可能会出现搭便车的现象, 使一些人未能事实参与, 也会产生不公平感和低效率感, 破坏实训氛围。因此, 3—5人比较适宜, 小组可根据游戏的具体需要进行调整。

4. 每组用PPT展示游戏的玩法

在展示的时候, 一定要说明这一游戏适合的情境是什么, 对团队建设主要的作用是什么。展示的方式最好通俗易懂, 生动形象。建议在PPT上用图片甚至视频来展示, 这样更生动, 也容易拉票。对于一些复杂的动作要求, 如果能够由组员在现场配合表演其中的部分玩法, 更容易吸引大家的关注。

5. 按全体同学投票票数组织游戏

投票在全部组展示完后进行, 为了避免学生遗忘前面小组展示的内容, 每组可以用一两句话或者一些动作来提醒大家自己的游戏内容, 为自己拉票。投票时, 建议每位学生可以投两票, 这样既不违反对组织的忠诚, 为自己队投票, 又能为自己喜欢的游戏投票。

6. 提醒带好所需要的道具

一些团队建设游戏需要提前准备小道具, 例如纸、笔、眼罩、奖品等等。每组需要根据自己选择的游戏特点, 提前作好准备。

7. 强调本次实训的重要性

一方面, 说明团队建设游戏在企业中的应用, 让学生了解此次实训对未来就业的好处;另一方面, 说明此次实训的奖惩措施, 可以与平时成绩相连, 也可以赠送优胜组一些小礼品, 或者给予落后组一些有趣而又无伤大雅的惩罚。

在说明了任务要求后, 如果以前的教学有一些有意思的照片、视频、PPT, 可以展示给学生看, 提升他们对自己的要求, 也引发他们对组织游戏的兴趣与积极性。

(三) 实训的展开

1. 设备的调试

由于现场气氛一般会比较活跃, 为了更好地控制场面, 教师应当为主持人配好扩音设备, 并告知使用方法。此外, 教师需要自用一个扩音设备, 以便作必要的口头补充。

2. 注意游戏的动静结合

根据学生的投票, 可能会产生活泼多动类游戏扎堆、安静思考类游戏扎堆的情况。这时, 教师需要在征得同学们的同意下, 将游戏组织顺序进行调整, 以免安静类的游戏过于集中, 出现冷场的局面。

3. 尽可能让学生独立组织游戏

在游戏组织过程中, 教师可能发现主持人有一些失误需要改进, 如果不会对游戏的组织有太大的负面影响, 可以不马上提醒, 免得影响其独立性和完整性, 然后在游戏结束时的总结里予以陈述。

4. 创造条件让大部分学生都能参与游戏

教师应当创造条件让大部分学生都能参与到游戏中来。例如, 可以减少手机和电脑对学生的影响, 从而将注意力转向游戏;请组长轮流安排人参与到游戏中, 保证所有人都有参与经历。

5. 鼓励学生对传统游戏进行创新

一些组织者会直接搬用网上已经有的传统团队建设游戏, 但有的学生已经玩过了, 这就没有吸引力。教师可以鼓励大家根据自己的想法对这些游戏进行充实和修订, 一定要让自己喜欢这个游戏, 并非常期待玩这个游戏, 这样的游戏才拿得出手。可以让内容更丰富些, 难度更高一些, 惩罚措施更有趣一些, 把所有团队成员一起纳入惩罚等等。像给盲人指路穿过障碍物的游戏, 可以在路上放一些包好的水果, 如果踩到了组员就得吃掉, 这样就让团队其他成员也有了危机感, 更加关注团队的胜负, 也使游戏更加刺激有趣。

6. 鼓励学生进行灵活的临场发挥

团队建设游戏的组织总是会遇到一些突如其来的考验, 组织者容易出现不知所措的状态。这时, 教师可以强调遇到特殊情况是正常的, 临时想办法, 更能挖掘大家的潜力。事实证明, 学生总能临场想出一些好点子, 不仅问题迎刃而解, 游戏也变得更加有趣了。比如, 到了现场才发现场地不够大, 于是可以缩小单次参与者的规模, 增加动作上的难度。又比如, 提前说好的规则出现了模棱两可的情况, 哪些算是情有可原的变通, 哪些算是犯规, 便需要临时调整规则。只要带着幽默、友善而公正的态度, 总能获得积极的效果。

7. 提醒游戏要有一个有效的结束方式

一篇好的文章讲究凤头猪肚豹尾, 团队建设游戏也是如此, 有引人注目的前期展示, 也有丰富有益的游戏内容, 更要有有力的结束方式。例如, 主持人可以总结为什么一方能获胜, 有哪些可借鉴的;其他各组有哪些精彩的表现;这个游戏有哪些值得思考的地方。主办方也可以自己开发出一些有趣的大家乐于接受的奖励和惩罚措施。作为同龄人, 学生想出来的措施更加接地气, 容易受欢迎。在奖励方面, 可以是每人赠送1个月的电脑上网流量, 50元的话费, 漂亮浪漫的棒棒糖, 有音乐伴奏的颁奖典礼等等;在惩罚方面, 可以抽各式各样的惩罚签, 顶着两本书走模特台步10米, 看着动物的图片 (如大猩猩) 学动物的造型, 唱儿歌《葫芦娃》等等。

(四) 实训的结束

1. 教师的整体点评

对于每个组的表现, 教师可以用一至两个词来概括其独一无二的闪光点, 然后再用具体的事例进行阐释。此外, 教师也可以提出各小组需要改进的地方, 最好附带具体的措施。如果时间充裕, 还可以先请各小组互评, 教师再进行整体的评价, 这样学生一方面能练习担当评委, 另一方面能了解同龄人对自己作品的反馈。

2. 奖惩承诺的履行

言若出, 行必果。如果前期教师有说明奖惩措施, 就应当执行。例如, 奖品可以买适合小组成员共享的;惩罚措施可以选择有趣的, 如每个人跟着时尚广告学摆一个POSE等。

三、总结

因材施教是我国古代一直流传至今的智慧。管理类的高职学生不擅长理论知识的学习, 但他们善于在实践中开动脑筋, 挖掘潜力, 积累经验和技能, 进而越学越好。因此, 实训教学是高职教学中非常有益的部分。实践证明, 让学生自主组织团队建设游戏的实训教学方式是组织行为学教学的有益补充。未来的教学可以探索更多的积极有效的实训方式, 丰富高职教学课堂。

参考文献

[1]Tuckman, B.W.Developmental Sequence in Small Groups[J].Psychological Bulletin, 1965 (63) .

[2]杜薇.特步员工素质拓展训练收益多[N].福建工商时报, 2007-9-7.

[3]陈智武, 陈珠琳, 陈文滨等.在游戏中培养学生的职业核心能力——以汕头大学工学院EIPCDIO素质拓展训练营为例[J].煤炭高等教育, 2008 (5) .

深入挖掘教材 合理组织教学 篇11

〔中图分类号〕 G633.6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4—0463(2007)

08(A)—0047—01

北师大版初中数学实验教材,在内容和形式等方面与旧教材相比都有了很大的变化。内容上条理清晰、深入浅出,编排上图文并茂、形式活泼,注重创设问题情境、实践操作和探究发现。这些特点充分体现了时代发展的要求和素质教育的宗旨,对学生有很强的吸引力。教师要充分利用新教材的这些特点,深入挖掘教材,合理组织教学,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利用新教材的生活性

新教材的内容安排新颖合理,生动活泼,引用了生活中许多真实的数据、图片和一些学生喜爱的卡通形象,并提供了众多有趣而富有数学含义的问题,将枯燥的数学知识演变得生动有趣,富有较强的生活气息。如:七年级数学上册一开始就引入了“丰富的图形世界”,从学生看得见、摸得着的实际物体出发,开辟了初中数学的新天地,使数学更接近生活。接下来的“打折销售”、“教育储蓄”、“生活中的数据”、“生活中的轴对称”等内容,更让数学知识与现实生活紧密相连,使数学知识生活化。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充分利用新教材的这种生活性,创设一种别开生面的情境,用数学本身的魅力吸引学生,诱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如:在教学“打折销售”时,教师可要求学生在课前去商场进行调查,了解商品打折的有关情况,以及商品的相关知识,然后在课堂上就调查结果畅所欲言。这样,既为本节课的学习积累了丰富的感性经验,又为课后练习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同时也培养了学生走向社会、适应社会的能力。把问题设置于有趣的生活情境之下,让学生感到数学虽抽象但也实用;感受到“学数学”、“用数学”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在这样的学习氛围中,学生会兴趣盎然、积极主动地投入到学习之中。

利用新教材的操作性

新教材针对初中学生喜欢观察、爱好动手的年龄特征,安排了大量的实践内容。同时依据学生已有的知识背景和生活经验,提供了大量的操作、思考与交流的学习机会。因此,教师要鼓励学生深入到生活中去寻找或制作教具来优化课堂结构。学生在寻找、制作教具的过程中,对所学几何图形有了一定的感性认识,学习兴趣就会高涨,教学效果也会明显提高。如:在教学“展开与折叠”时,我让学生两两一组剪开自己事先制作好的正方体的棱,展成一个平面图形,然后再把它折叠成一个正方体,相互验证,让学生自己动手探索正方体展开的多种情况。这样,不仅充分调动起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增强了学生的自信心,而且也营造了一个生动活泼、充满生命力的教学氛围。

利用新教材的拓展性

新教材在每个章节的练习题中都设计了一些联系实际的数学问题和拓展练习,增加了许多活动内容,如“想一想”、“试一试”等栏目,以及在每章后安排一个课题学习。教师创造性地利用这些内容,不仅能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而且也有助于开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

例如:在教学中利用“想一想”,可以开发学生的思维,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利用“试一试”可以激发学生的创新能力。教师在课堂上,要善于结合教学内容并辅以一些与现实生活紧密联系的知识,锻炼学生动手实践、自主探究、创新交流的能力;要善于利用新教材的拓展性,结合每章节的具体内容,每周留给学生一至二道“奥赛题”或贴近生活的“兴趣题”,让学生在课余时间“自主、合作、探究”,第二周让会做的学生在讲台上一展风采。这样,不仅拓宽了学生的知识面,发展了他们的个性与创造力,而且挖掘了他们的潜能,展示了他们的闪光点,培养出一些数学尖子,让他们以点带面,逐步形成“点动成线,线动成面,面动成体”的良好局面。

利用新教材与多媒体的整合性

如何组织课堂教学 篇12

一、做个有吸引力的教师

教师对学生的影响是显而易见的。为此, 教师就应以饱满的热情和生动有趣的语言、自然端庄的体态和简洁明了的板书去影响学生、吸引学生, 让学生在课堂上学习的同时得到一种享受和不断进取的激情。

学生是单纯的, 在他们的成长过程中, 或多或少地存在这样那样的不足。但他们又是纯朴的、热情的、有所追求的。所以, 教师一定要尊重学生的人格, 适时向学生流露自己的爱意, 让学生能感受到教师说的每一句话、每一个眼神、每一个动作都在关心着他、激励着他, 从而产生一种积极向上的学习动机。教师还要营造一种让学生感受成功和满足的氛围, 从而让他们“迷恋”老师, 积极参与到教学活动中。

二、教学活动具有吸引力

成功的教学所需要的不是强制, 而是激发兴趣。小学生正处于启蒙阶段, 激发其学习的强烈兴趣和欲望势必对其学习产生不可估量的影响, 所以教师在教学活动中应以激发兴趣为着眼点, 让学生体会到上课其乐融融并非忘而生畏, 使教学活动的全过程产生极强的吸引力。

三、教学手段具有吸引力

创造有吸引力的课堂引入和教学活动是使学生参与教学的重要方面, 它的最终目的是使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有所提高, 在此过程中, 相应的教学手段也要具备吸引力。教师要注意小学生好玩、好乐、好动的特点。例如, 教师自制色彩艳丽的图纸, 鼓励学生进行角色表演, 课堂上不仅让学生动口、动脑、动手、动身, 还要在课堂上有乐声、有游戏, 充分发挥图片、实物等教具的作用。这样, 不仅活跃了课堂气氛, 而且学生的兴趣也被充分调动起来。长期以来学生的参与和主动发展的意识都会有所提高和增强。

四、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

“以教师为主导, 以学生为主体”这是一条教学原则。教为主导必然表现为学的主动, 如果没有学生积极主动的学习, 教师的任何教育措施都难起作用, 也就没有什么“主导作用”而言了。而课堂教学的整个过程是在教师的调控下进行的, 要实现“主导”与“主体”的统一, 主要在于教师对教学目标、教学环境、信息反馈、学生思维等的调控能力。首先, 因为教学目标在教学中起指向、激励和检测作用。课堂上有准确、具体、可操作的训练目标, 教学中教师才能围绕目标指导学生进行语言文字的训练。遵循以学生为主体, 以教师为主导, 以训练为主线的原则, 就应该在课堂上多给学生学习和思考的时间, 让学生成为学习和时间的主人。教师应该把功夫用在“导”字上, 引导、指导、诱导, 导方法、导技能、导规律。其次,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随时通过反馈信息来灵活调控教学, 充分调动各个层次学生的积极性, 这样学生才能自始至终作为学习的主人自觉能动地参与整个学习过程。

五、要精心设计教学用语

教师的教学用语是不可忽视的问题。因此, 教师的课堂用语如导入、讲解、点评、过渡、小结、描述、总结等都要精心设计, 使之达到准确、明晰、富于情趣。这些语言的描述如春风化雨滋润“花儿”的心根, 把深奥的东西讲得通俗易懂, 把枯燥乏味的东西描述得生动有趣。比如, 课堂导语的运用, 如果导语用得好, 常常能为课文教学提供良好的开端, 充分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总之, 语文课堂教学可以从听、说、读、写、思等方面去加强学生综合性的语言文字训练, 切实培养学生的语文能力, 要教师在各个训练环节中“导”得准确, 学生就能明确目标, 精心做作业。

六、要善于改善课堂气氛, 提高教学效率

先进的传媒之所以不能取代教师, 其中一个原因是教师能营造情感氛围。学生的思维活动往往会受外界环境影响, 热闹的学习氛围会使他们按捺不住内心的热情投入教学过程, 思维活动则处于最佳心理状态。因此, 在教学中必须重视课堂气氛的培养, 而良好教学气氛的形成有赖于情绪等的调控。情绪调控包括教师本身和学生的情绪调控。实践证明, 注重上述几个环节的运用来组织语文课堂教学, 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动机得到激发, 学生的主体作用得到淋漓尽致的发挥, 从而能不断地提高教学质量, 让学生在知识的海洋里获取无穷无尽的知识之“鱼”, 这是他们一生发展受用的财富。

上一篇:成绩统计生物教学下一篇:协同创新与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