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行组织者教学

2024-06-28

先行组织者教学(精选12篇)

先行组织者教学 篇1

新课程与教学改革强调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 发现学习、探究学习、研究性学习成为教学改革的一个重要特征。美国教育心理学家奥苏泊尔所提倡的有意义接受学习仍不失为一种最经济、最便捷、最有效的教学方式。其中他提出的先行组织者策略在中学数学概念教学中具有明显的应用价值。

先行组织者是从“组织者”一词演化而来的, 奥苏泊尔认为, 促进学习和防止干扰的最有效的策略, 是利用适当相关的、包摄性较广的、最清晰和最稳定的引导材料, 这种引导材料就是所谓的组织者。由于这些组织者通常是在呈现教学内容之前介绍的, 目的在于用它们来帮助确立意义学习的心向, 因此又被称为先行组织者。下面就从引入类、探求类、巩固类三个方面谈谈在中学数学概念教学中先行组织者的设计。

一、引入类

在学习具体的数学概念前, 设计相关的现行组织者, 不仅能引起学生学习的兴趣, 激发学生学习新知识的欲望, 更能从不同方面促进学生对新知识的理解, 为接纳新知识做好充分的准备。

1. 以故事作为先行组织者。

例如, 八年级学生刚接触三视图的概念时, 可先讲述一个关于杨桃的小故事:在美术课上, 老师拿了一个杨桃让同学们画自己看到的样子, 一位同学按照老师的要求认真地画完后, 却立即招来了全班同学的哄堂大笑, 原来他画的是一个五角星。老师走到他的位置看了看讲台上的杨桃, 然后让同学们都到他的位子看了看, 同学们都明白了, 在这个同学的位子看到的杨桃就是五角星。

通过这个有趣而又有教育意义的小故事, 学生对不同角度观察同一物体, 可能看到不同的图形会有更深的感受, 会促使学生对几何体的三视图的理解以及去认真观察的积极性。在这里, 这则小故事应是起到了下位组织者的作用。

2. 以游戏作为先行组织者。

学生在学习概率这一章时, 可先组织一个摸奖游戏, 用以模仿商场的有奖促销活动。在一个纸箱里放入10个乒乓球, 其中一个上面写数字1代表一等奖, 写数字2代表二等奖, 写数字3代表三等奖, 其余的没有奖。找同学来摸奖, 并纪录中奖次数。根据游戏结果教师提出相关问题, 以进行概率的学习。

象这类先行组织者, 从学生熟悉的生活场景入手, 使已有的生活经验和未知的概率的概念建立联系, 可以使学生较容易地接纳新的概念。当然这个游戏可在课上进行, 也可在课下进行, 既能使学生感觉有趣, 又能使学生巩固新学习的概念。

3. 以数学史料作为先行组织者。

对无理数概念的学习一直是学生的一个难点, 显然也不适合设计上位组织者, 可是如果先介绍给学生无理数的真实的发现过程, 会让学生对数的产生及扩充有一个更为清晰的了解, 从而会对新学习的数有充分的认知准备和去探求的欲望, 因此可用这段数学史料作为学习无理数的先行组织者。

“毕达哥拉斯学派”是以古希腊哲学家、数学家、天文学家毕达哥拉斯为代表人物的一个学派。这个学派认为“万物皆数”, 既“宇宙间的一切现象都能归结为整数或整数之比”, 也就是一切现象都可以用有理数去描述。公元前5世纪, “毕达哥拉斯学派”的一个成员希伯索斯发现边长为1的正方形的对角线的长却不能用有理数来表示。这个发现动摇了毕达哥拉斯学派的信条, 引起了信徒们的恐慌, 而希伯索斯也因此被投入大海。但真理却不会因希伯索斯生命的消失而不存在, 后人接受了他的发现并给出了证明, 这一类数被称为无理数, 它们和有理数一样, 都是现实生活中客观存在的量的反应。

4. 以数学概念的系统结构作为先行组织者。

数学概念因其较强的系统性, 先前的概念往往是后续概念的基础, 从而形成了数学概念的系统机构。在这种结构中, 若先前的概念在学生的认知结构中不够清晰, 就会影响学生对新知识的接受和理解, 这样先前的概念实际上起到了先行组织者的作用, 而后续概念实际上也对先前概念起到了组织者的作用, 只不过不是先行组织者, 而是后置组织者了。因此, 在一个新的学习单元的开始, 设计一个相关的数学概念结构的先行组织者, 可使学生对本学习单元的概念结构从宏观上有一个整体的认识, 有利于学生系统地把新知识纳入认知结构。

比方说在学习有理数时, 先给学生出示下表:

教师在向学生展示这个图表的同时, 提示学生回忆小学学过的数, 如自然数、分数, 并在这个图表中找到相对应的部分, 既帮助了学生进行新旧联系, 又使学生对要接触到的新数有一个总的认识。

二、探求类

这类先行组织者针对性强, 引导学生在一步步的探索与思考中接触到新概念的本质特征, 从而将新内容与已有认知结构相联系, 增进学生对新概念的理解。

1. 以实际问题为先行组织者。

在学习有理数的乘方时, 不妨先给学生讲述下面这个古代的案例:古时侯, 有一位聪明的大臣, 他发明了国际象棋, 献给国王, 国王从此迷上了下棋。为了感谢大臣, 国王答应这个大臣一个要求。大臣说:“就在这个棋盘上放一些米。第一格放1粒米, 第二格放2粒米, 第三格放4粒米, 然后是8粒、15粒、32粒……一直到64格。”“你真傻!就要那么一点米?”国王哈哈大笑。大臣却说:“就怕你的国库里没有那么多的米!”通过这个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到底是什么具有如此威力, 区区小棋盘上的米粒竟能超越国王国库的米粒数!这无疑能引起学生探求的兴趣。而在教师引导学生探求的过程中, 不仅可以学习到有理数的乘方的概念, 对其特性也会有所感悟。

2. 以问题串为行组织者。

在概念教学中教师通过一步一步的设问, 引导学生由已知逐步探索到未知, 由简单思索到复杂。如学生在学习代数式的概念时, 可设计下列问题引导学生进行探索。

问题一:让学生用火柴按一定的格式搭, 并填写好下表:

问题二:有一些矩形, 长是宽的3倍, 请填写下表:

通过以上两个问题, 让学生初步体会“同类意义”的数表示的各种关系。

问题三:

(1) 问题一中3n+1, 与具体的数有怎么样的关系?

(2) 把各具体字母表示的式子作为一个整体, 具有怎么样的特征和意义?

问题四:这一阶段还包括列代数式和对代数式求值, 可设计下题让学生进一步体会代数式的特征:

(1) 每包书有12册, n包书有__________册?

(2) 温度由t度下降2度后是_________度?

(3) 一个正方形的边长是x, 那么它的面积是______?

(4) 如果买x平方米的地毯 (每平方米a元) , 又付y立方米自来水费 (每立方米b元) , 共花去___________元钱?

3. 以师生的操作活动为先行组织者。

这里的操作活动可以是数学实验、折叠活动、模型制作等。这样的行组织者并不一定拘泥于课堂时间, 可以安排为学生的家庭作业, 也可以是学小组的活动内容, 当然既可在新学习的内容前, 也可以在新学习的内容后进行操作, 这要看情况而定的。

如通过等腰三角形 (图一) 的剪拼来作为理解三角形全等SAS判定法的先行组织者:沿经过等腰△ABC的顶点A任作一直线, 将△ABC一分为二, 显然△ABD和△ACD满足两边一角对应相等, 但不全等。又如 (图二) , 通过对两个边长比为1:2正方形的截割、平移、旋转等变换, 拼出一个一个1:3的三角形, 作为理解“相似三角形的面积比是相似比的平方”的后置组织者。通过对图形的简单操作, 促进学生对数学本身的感受和理解。

在学习截一个几何体时, 用橡皮泥、萝卜、苹果等制作出相应的模型, 再用刀去截, 让学生亲眼看到被截的过程, 以及被截面的形状。在这种边操作边学习的过程中, 学生的空间想像能力会慢慢得到提高。

4. 类比型先行组织者。

这类先行组织者可帮助学生由已知推未知, 并可猜测数学结论, 既可明确新旧概念的异同, 又可加深对新概念的理解。如学生在学习一元一次不等式的概念及解法时, 教师以一元一次方程的概念及解法作为先行组织者。又如, 由三角形的面积公式猜测扇形的面积公式, 既有助于学生理解, 又有助于学生的记忆。

三、巩固类

在学生已经学完新概念后, 为了增强和加深学生对新概念的理解, 以及完善认知结构, 这时可安排一些组织者进行巩固, 可以帮助学生对新数学概念更加深刻的理解。这使得组织者不是“先行”, 而属于“后置”了。

1. 以变式作为先行者。

学生在学习了新的概念后, 为了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其本质特征, 往往会变其非本质特征, 以利于学生更为准确地明了概念的内涵和外延, 常用的是图形变式。

如在学习三角形的高的概念时, 学生能很快明确三角形的高的涵义, 但是三角形本身有锐角三角形、直角三角形、钝角三角形之分, 三角形的高线在不同类型的三角形以及不同位置的三角形中表现形式都有一定区别, 这时应让学生观察到不同类三角形的高, 以更深刻地体会三角形的高的概念。

2. 以反例作为先行者。

学生一般是通过正例接触新概念, 最后再设计适当的反例作为后置组织者, 以帮助学生更好地辨析。比如学生在学习同类项合并时, 让学生把貌似同类项的代数式当成同类项进行合并, 可先设计下面的组织者:试比较下列代数式是否是同类项? (a与b;x2 yz与xy 2z;p 3与q 3;m 2n与mn)

3. 以概念的逻辑结构为组织者。

在引入类先行组织者中, 已经介绍了这种形式的组织者。这种形式的组织者既可放在新内容前使用, 也可放在新内容后使用。只不过所起的作用有所区别。比如前图所示的有理数的概念图, 作为先行组织者, 它的作用有两个:明确要学习内容的框架, 对新内容有所感知;已经学习过的数在这个框架中所处的位置。而作为后置组织者, 它的作用仍然有两个:从整体上明确有理数的结构;将有理数的概念纳入已有的认知结构。

先行组织者教学 篇2

一、教学内容分析

这节课是鲁科版高二选修《有机化学基础》第2章第3节《醛和酮糖类》的第二课时,是一节新授理论课。本节内容是第1章有机化合物的结构与性质的延续,是前一课时醛、酮结构的运用,也是后续学习糖类和有机合成的基础;本节内容起着承前起后的作用,把醇和羧酸等烃的衍生物衔接起来;本节内容的主要特点是充分运用了“结构决定性质”的思想方法,用醛、酮的结构来预测它们的主要化学性质。

二、学生学习情况分析

学生已有的基础知识:第1章第2节“有机化合物的结构与性质”、第2章第1节“有机化学反应类型”和前一课时醛、酮结构,学生在此基础上进行学习活动会比较顺利。对利用结构推断性质来说,醛、酮是一个很好的实例。具有培养学生由结构推断性质的重要功能,教学过程中应注意帮助学生有条理地分析结构,启发他们结合已有的性质和反应类型的知识打开思路,推测醛、酮可能发生的反应、所需的试剂、对应的产物。对于有困难的学生,应结合使用表2-3-1。教师要注意对学生写出的推测结果进行分析点评,及时给予鼓励,以培养学生学习兴趣。羟醛缩合反应是学生学习的难点,可让学生将此反应与烯烃的自身加成反应做对比。注意培养学生的学习方法是自主学习法和迁移学习法:在教师指导下,引导学生自由思考学习;用已学的知识和技能迁移新知识和技能的学习。

三、设计思想 “先行组织者”教学策略的核心是:在课堂教学中教授新知识之前首先为学生设置一个能把握所授知识本质、对新知识具有引导性、起到纲举目张作用的知识构架——“组织者”,因为组织者必须在正式教授新知识之前呈现给学生,因此称为“先行组织者”,它是由美国教育学家奥苏伯尔提出并大力推广的一种教学策略。

课堂教学中“先行组织者”教学策略的实施过程可分为四个环节,下面以“醛、酮的化学性质”教学内容为例分别说明: 1.“设计”组织者,建立新构架 “先行组织者”的设计是四个环节中最关键的一个环节,它直接关系到对新知识的同化过程和学习效果,具体设计方法有两种:

(1)提炼、概括学生原有知识,形成“先行组织者”;(2)适当引伸、拓宽原有知识,形成“先行组织者”。

在醛、酮的化学性质教学过程中,通过分析醛、酮的分子结构特点及反应中可能发生的化学键断裂方式,引导学生得出醛、酮化学性质教学的“先行组织者”:

(1)醛、酮分子结构中的碳氧双键可打开一个π键,所以在一定条件下可发生加成反应;(2)醛基上的碳元素的氧化数为+1,而在不断裂碳碳键的前提下,该碳元素的氧化数最低为-3,最高为+3,因此醛基既有氧化性,又有还原性;

(3)醛与酮分子中的α— H受官能团影响在一定条件下碳氢键可以断裂,发生取代反应,在下面的授课中就围绕着这一知识构架展开下一环节的教学。2.围绕“组织者”,探究新知识 “组织者”出现,使学生思维有了明确的导向,同时激发了学生急欲一探究竟的意愿,在醛、酮化学性质的教学中,不失时机地引导学生,并阅读教材有关内容,归纳得出醛、酮的主要化学性质:

(1)醛、酮在一定条件下能与氢气、氢氰酸、氨及衍生物、醇等物质发生加成反应;(2)醛能被弱氧化剂、氧气等氧化,而酮不能;

(3)醛与氢气加成时表现出氧化性,与弱氧化剂或氧气等反应时表现出还原性,以上结论验证了“组织者”导向的正确性,体现了实践上升为理论,而理论又可以指导实践这一唯物主义的认识规律。

3.总结新规律,完善新构架

这一环节在完成对新知识的探究后回头重新审视“组织者”,以教学大纲、教学内容的特点为依据,对“组织者”内容加以限定,使之更为具体、明确,上升为学生必须掌握的新的知识构架,作为以后分析问题的工具和同化其它新知识的构架,在醛、酮化学性质的教学中,得出醛、酮的主要化学性质后,便引导学生重新回到醛、酮的分子结构上,分析得出醛、酮分子结构与性质的关系:(1)醛、酮分子中官能团上的碳氧双键易打开,所以能发生加成反应,但碳氧双键有极性,与氢氰酸等试剂加成时,氰基加在碳原子上,氢原子加在氧原子上;从键的极性、试剂类型等角度启发学生总结反应规律,进一步指导学生依据反应规律写出相应的化学方程式,并在方法上加以引导:羰基与极性试剂的加成历程。

(2)醛的醛基上碳元素的氧化数为+1,所以醛既有氧化性,又有还原性,醛被氢气还原成醇,也能被银氨溶液或新制氢氧化铜、氧气等氧化成羧酸盐或羧酸;而酮不能与弱氧化剂(银氨溶液或新制氢氧化铜)反应。(3)除了上述讨论的性质外,醛酮中的羰基还可能发生加聚、缩聚等反应,醛酮中的α— H在羰基影响下易发生取代反应等,上述讨论对“先行组织者”中的分析、推理作了进一步的升华、提高,学生对教学内容从事物的变化本质角度有了较深刻的认识,在头脑中建立了新的完整的知识构架,并在学习过程中学会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方法。4.练习巧变式,应用新构架

通过多种变式练习,使学生从各种角度、各种认识层次(识记、理解、应用、分析、综合、评价)上应用新的知识构架,起到巩固知识、加深理解、掌握规律、迁移应用的作用。A.识记、理解层次; B.应用、分析层次; C.综合层次。在上述四个环节的教学过程中,经过提出问题、建立构架、总结归纳、认清本质、完善构架、练习巩固,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有明确的学习方向,并准确地把握学习内容,锻炼了分析推理能力,在课堂中学生能始终处于积极探究的状态。

四、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掌握饱和一元醛、酮与氢气、氢氰酸、氨及衍生物、醇所发生的加成反应,并能写出有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2)掌握有α—H的醛、酮能发生羟醛缩合反应,掌握醛、酮的加成反应(包括羟醛缩合反应)是增长有机物碳链的重要途径。

2、过程与方法

了解醛、酮的结构特点,初步建立起根椐结构预测反应类型的一般思路,学会预测、演绎的学习方法。培养学生自主学习法和迁移学习法的学习方法;在教师指导下,引导学生自由思考学习;用已学的知识和技能迁移新知识和技能的学习。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了解醛和酮在生产和生活中的应用,体会有机化学在生产、生活中的巨大作用。通过甲醛加强学生环境保护意识的教育。

五、教学重点和难点 教学重点:(1)掌握醛、酮与氢氰酸的加成反应,通过此反应来推出醛、酮与其它极性试剂的加成。(2)初步学会利用“结构决定性质”的方法来预测有机物可能发生的化学反应。教学难点:醛和酮与极性试剂的加成反应方式;醛、酮的自身加成。

六、教学过程设计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教学策略

(问题提出)请同学们探讨下列问题:

1、醛和酮的结构中含有什么官能团?

2、醛、酮的羰基能否发生加成反应?为什么?

学生复习:醛、酮的官能团及结构式

同学们思考:醛、酮的羰基能否发生加成反应?为什么?

从新的问题进入新课的学习

记忆复诵策略

探究知识启迪思维策略

(交流探讨)

(投影动画)醛、酮羰基的极性结构。

(投影动画)醛、酮可能发生的化学反应及断键位置(过渡)本节课我们共同探讨羰基的加成反应(交流探讨)

(投影动画)不饱和基团与极性试剂的加成历程;羰基与极性试剂的加成示意图(交流探讨)几种极性试剂的电荷分布(投影)教材P72页表2—3-1前三部份(交流探讨)

(投影)醛、酮与氢氰酸的加成

(迁移应用)试写出乙醛与氢氰酸、氨及甲醇反应的产物及反应过程(投影)教材P72页表2—3-1;三个反应历程(交流探讨)醛、酮的自身加成

(师讲解)醛、酮自身加成的产物分子中含羟基和醛基,所以也叫羟醛缩合反应(迁移应用)

醛、酮自身加成反应的应用

(提出问题)醛、酮羰基能否与氢气加成呢?

(投影动画)醛、酮与氢气反应的flash动画及加成示意图。师生共同分析:羰基是不饱和的极性结构 学生探讨、预测:醛、酮可能发生的化学反应

学生由动画回忆巩固:不饱和基团与极性试剂的加成历程;学生分析:羰基与极性试剂加成的方式(具体)

学生思考:几种极性试剂的电荷分布;归纳:极性试剂的电荷分布规律 学生从羰基的加成历程来探讨:醛、酮与氢氰酸的加成

学生分组练习写出:乙醛与三种试剂反应的生成产物及反应过程

学生思考、讨论:醛、酮能否自身加成?师生共同分析:加成方式(具体);将此反应与烯烃的自身加成反应做对比。

练习:已知某些醛类之间可以缩合成羟醛,羟基受热很容易脱水生成不饱和醛,试写出以乙醛为原料(无机试剂可以任选),合成1—丁醇的化学方程式。学生推出:醛、酮与氢气的加成 观看动画,写出化学方程式

引导学生从结构推导性质;初步建立由结构预测反应类型的思路 探讨、学习本节课的难点。

通过归纳、总结,进一步消化难点。

学习本节课的重点知识;初步了解有机合成中增长碳链的方法。巩固羰基加成反应历程,学会演绎的学习方法。

全面的学习醛、酮性质;强化羰基的加成反应历程;初步运用演绎的学习方法 加深了解有机合成中增长碳链的方法;初步设计有机合成路线。进一步强化羰基的加成,复习还原反应。

交流合作策略 理论指导实践策略 自主探究策略 知识建构策略

适当练习,适时反馈策略 技能性知识教学策略 知识运用反馈策略 事实性知识教学策略

(总结)(投影)醛、酮的羰基可与下列物质发生加成反应: 与氢氰酸加成;

还能与氨及其衍生物、醇等发生加成反应; 自身加成; 与氢气加成。

(总结提高)羰基的加成反应在有机合成特别是增长碳链的反应中有着重要的用途

学生回忆、整合本节课所学内容(增长碳链)总结、提升:羰基的加成反应在有机合成中的意义 加深知识理解

强调本节课内容的重要性,并为以后学习有机合成打下铺垫。

【作业】

1、网上查阅了解化学家格林尼亚和了解、欣赏“黄鸣龙还原法”

2、甲醛对人体的危害

3、完成 P79页第1题前四个反应

课后巩固

知识的迁移和应用

感受化学家所做的巨大贡献,增强学习的兴趣。

七、板书设计 第3节醛和酮糖类

二、醛、酮的化学性质 羰基的加成反应

几种与醛、酮反应的试剂及加成产物 羰基的加成规律 羟醛缩合反应

先行组织者教学 篇3

一、“物质的量”教学难点分析

1. 教材特点

(1)概念多。本处教材概念有物质的量、摩尔、摩尔质量、阿伏加德罗常数、气体摩尔体积、物质的量浓度等,而物质的量与物质的质量、物质的量与摩尔、质量与摩尔质量、摩尔质量与相对分子质量或相对原子质量、质量分数与物质的量浓度等概念属于组合关系,易混淆,所以造成了学生学习的困难。

(2)理论性强。如气体摩尔体积学习中的“相同的温度和压强下,相同体积的任何气体都含有相同数目的分子”理论及阿佛加德罗常数的得出等。

(3)内容抽象。本处教材主要解决微观粒子数目与可称量的质量之间的关系,所以涉及大量微粒知识,如:微粒数与物质的量的关系;物质的体积大小与构成这种物质粒子数目、粒子的大小和粒子之间距离的关系;气体体积和温度压强的关系;等等,所以内容抽象。

(4)符号杂。本处教材出现了大量的符号,有n、mol、NA、N、M、g/mol、m、V、ρ、Vm、L/mol、ω、c、mol/L,除m、V、ρ外,共有十多种符号是第一次出现,机械学习的成分多,易造成死记硬背结果,增加了教学的难度。

(5)计算难。本处教材光计算公式就有8个之多,计算常游离于微观粒子与宏观物理量之间,且许多计算还要考虑适用条件等外部因素,所以极易犯错误。

2. 教材分析

虽然本处教材知识存在概念多、理论性强、内容抽象、符号杂、计算难等问题,给课堂教学带来不少的难度,然而笔者发现“物质的量”知识与初中《科学》中的化学相关性有密切关系,大多内容是在初中微观粒子的基础上构建而成,初、高中知识联系较其他章节来得明显而丰富。如学生明确:1个氢分子由2个氢原子构成此初中知识,即可类推出1mol H2由2mol H构成,就不会出现有些学生提出的“1mol怎么会变成2mol”的疑问。同理,物质的量浓度是在初中溶质质量分数基础上演变而来,气体摩尔体积与初中分子运动论紧密相连等,它们之间存在着许多上、下位及组合关系。因此教学中一定要做好学生初中知识贮备的有效再现,帮助学生度过学习难关。

3. 突破思路

微观粒子的知识是初中科学八年级所学,内容已逐渐生疏,因此要借助于奥苏贝尔的“学与教”的理论来突破,采用先行组织者设计的方法进行教学实为上策。

二、先行组织者设计的意义

戴维·奥苏贝尔是美国认知心理学家,他曾认为:“如果我不得不把教育心理学的所有内容简约成一条原理的话,我会说:影响学习的最重要的因素是学生已知的内容。弄清了这一点后,再进行相应的教学。”

有意义言语信息学习理论的核心思想是,学生能否习得新信息,主要取决于他们认知结构中已有的有关概念;意义学习是通过新信息与学生认知结构中已有的有关概念的相互作用才得以发生的;由于这种相互作用的结果,导致了新旧知识的意义的同化。

为了提高学习效果,促进学习的有效迁移,奥苏贝尔提出了所谓“先行组织者”教学策略。先行组织者教学策略就是在向学生传授新知识之前,给学生呈现一个具有概括性和引导性的说明材料。这个概括性或引导性的说明材料用简洁、清晰和概括的语言介绍新知识的内容和特点,并说明它与哪些旧知识有关,有什么样的关系,这种引导性材料,就是先行组织者。[2]

三、先行组织者设计构想

在“物质的量”教学中,教师要对初中物质结构理论这一先行组织者采用网络化呈现方式进行复习,再辅以相关练习,教学效果明显。具体内容如下:

练习1.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水是由水分子构成的

B. 1个水分子由2个氢元素和1个氧元素组成

C. 水由氢气和氧气组成

D. 1个水分子由2个氢1个氧构成

E. 水是由水元素组成的

F. 1个水分子由2个氢原子和1个氧原子构成

G. 水是由氢、氧元素组成的

H. 水由2个氢原子和1个氧原子构成

练习2. 填空

(1)1个2氧化碳分子由_________构成;(2)10个二氧化碳分子由_________构成;(3)二氧化碳由_________组成;(4)二氧化碳由_________构成。

练习3. 填空

(1)1个水分子中含有_________个原子,含有_________个电子,6.02×1023个水分子中含有_________个电子,含有_________个氢原子;(2)1个SO2分子与1个SO3分子中的原子数比为_________;(3)1个OH-含有_________个质子,_________个电子,同理,1个SO42-含有_________个质子,_________个电子;(4)1个镁原子失去_________个电子变成镁离子,在此变化中,质子数从_________个变成_________个,电子数从_________个变成_________个。

练习4. 填空

氧的相对原子质量为_________,硫酸的相对分子质量为_________,它们有无单位?

另外要学生会背诵1~18号元素,并能按顺序默写元素名称与元素符号。

在“气体摩尔体积”教学中,教师应先对初中的“分子运动论”,密度、质量、体积三者的关系,固体、液体、气体的密度大约相差多少数量级等先行组织者用设疑提问的方式来引导;在讲解“物质体积大小取决于构成这种物质的粒子数目、粒子的大小和粒子之间的距离这三个因素”时,用夏天的中午挤公交车时来了2个胖子与2个瘦子以及在空旷的运动场上来了2个胖子与2个瘦子的想象方式来教学,学生很容易从日常生活中找到先行组织者。

练习1. 填空

(1)分子的大小为很_________;(2)分子的轻重是很_________;(3)分子是否在运动?分子_________;(4)分子之间是否有空隙?分子之间_________;(5)分子之间有无作用力?分子之间存在着_________力和_________力。

练习2. 在标准状态(0℃、1标准大气压)下,2克氢气的体积为22.4L,2克水的体积为1mL,2克铁的体积为0.2564 mL ,求氢气、水、铁的密度?

在“物质的量浓度”教学中,应通过对溶液的概念、溶液的组成,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的计算公式回忆,并对如何配制一定质量分数的溶液实验操作开展讨论,从实验步骤(1. 计算,2. 称量,3. 溶解)、实验注意事项(天平、量筒的使用及读数、溶解搅拌的方法等)、实验误差分析等方面全面设计先行组织者。

练习1. 10%NaCl溶液的含义。

练习2. 实验室如何配制100克5%的NaOH溶液?写出操作步骤与所用仪器。

根据有意义言语学习理论,机械学习的迁移量最小,有时可能是零。在本章总复习时,要将符号的机械学习通过“关系式”[3]转化为有意义的知识内容,使机械学习变成有意义的学习,具体如图1。

网络化、关系式教学及练习的目的:使初中知识贮备得到有效再现的同时,为新知识的有意义学习提供讲述性先行组织者,比如高中常见练习“1mol Mg失去 mol e-变成1molMg2+”就是上述这节练习3中(4)题的类推。连续不断地用练习为新知识意义学习提供可利用的固定点,促进了知识的有效迁移。

笔者通过几年的摸索,在重视初中知识有效再现的基础上,使用“先行组织者”进行高中化学的教学,提高了课堂教学的效率,使知识的联系更加密切,取得了比较明显的效果,上述是课堂教学的一例,谨请专家批评指正。 ■

参考文献:

[1] 王建林.高一化学教学应全面关注学生的“已知”[J]. 中学化学教学参考,2003(8-9):24-26.

[2] 魏建方. “先行组织者”在高中化学教学中的运用策略[J]. 化学教学,2005(11):12-14.

先行组织者教学 篇4

一、“物质的量”教学难点分析

1. 教材特点

(1) 概念多。本处教材概念有物质的量、摩尔、摩尔质量、阿伏加德罗常数、气体摩尔体积、物质的量浓度等, 而物质的量与物质的质量、物质的量与摩尔、质量与摩尔质量、摩尔质量与相对分子质量或相对原子质量、质量分数与物质的量浓度等概念属于组合关系, 易混淆, 所以造成了学生学习的困难。

(2) 理论性强。如气体摩尔体积学习中的“相同的温度和压强下, 相同体积的任何气体都含有相同数目的分子”理论及阿佛加德罗常数的得出等。

(3) 内容抽象。本处教材主要解决微观粒子数目与可称量的质量之间的关系, 所以涉及大量微粒知识, 如:微粒数与物质的量的关系;物质的体积大小与构成这种物质粒子数目、粒子的大小和粒子之间距离的关系;气体体积和温度压强的关系;等等, 所以内容抽象。

(4) 符号杂。本处教材出现了大量的符号, 有n、mol、NA、N、M、g/mol、m、V、ρ、Vm、L/mol、ω、c、mol/L, 除m、V、ρ外, 共有十多种符号是第一次出现, 机械学习的成分多, 易造成死记硬背结果, 增加了教学的难度。

(5) 计算难。本处教材光计算公式就有8个之多, 计算常游离于微观粒子与宏观物理量之间, 且许多计算还要考虑适用条件等外部因素, 所以极易犯错误。

2. 教材分析

虽然本处教材知识存在概念多、理论性强、内容抽象、符号杂、计算难等问题, 给课堂教学带来不少的难度, 然而笔者发现“物质的量”知识与初中《科学》中的化学相关性有密切关系, 大多内容是在初中微观粒子的基础上构建而成, 初、高中知识联系较其他章节来得明显而丰富。如学生明确:1个氢分子由2个氢原子构成此初中知识, 即可类推出1mol H2由2mol H构成, 就不会出现有些学生提出的“1mol怎么会变成2mol”的疑问。同理, 物质的量浓度是在初中溶质质量分数基础上演变而来, 气体摩尔体积与初中分子运动论紧密相连等, 它们之间存在着许多上、下位及组合关系。因此教学中一定要做好学生初中知识贮备的有效再现, 帮助学生度过学习难关。

3. 突破思路

微观粒子的知识是初中科学八年级所学, 内容已逐渐生疏, 因此要借助于奥苏贝尔的“学与教”的理论来突破, 采用先行组织者设计的方法进行教学实为上策。

二、先行组织者设计的意义

戴维·奥苏贝尔是美国认知心理学家, 他曾认为:“如果我不得不把教育心理学的所有内容简约成一条原理的话, 我会说:影响学习的最重要的因素是学生已知的内容。弄清了这一点后, 再进行相应的教学。”

有意义言语信息学习理论的核心思想是, 学生能否习得新信息, 主要取决于他们认知结构中已有的有关概念;意义学习是通过新信息与学生认知结构中已有的有关概念的相互作用才得以发生的;由于这种相互作用的结果, 导致了新旧知识的意义的同化。

为了提高学习效果, 促进学习的有效迁移, 奥苏贝尔提出了所谓“先行组织者”教学策略。先行组织者教学策略就是在向学生传授新知识之前, 给学生呈现一个具有概括性和引导性的说明材料。这个概括性或引导性的说明材料用简洁、清晰和概括的语言介绍新知识的内容和特点, 并说明它与哪些旧知识有关, 有什么样的关系, 这种引导性材料, 就是先行组织者。[2]

三、先行组织者设计构想

在“物质的量”教学中, 教师要对初中物质结构理论这一先行组织者采用网络化呈现方式进行复习, 再辅以相关练习, 教学效果明显。具体内容如下:

练习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水是由水分子构成的

B.1个水分子由2个氢元素和1个氧元素组成

C.水由氢气和氧气组成

D.1个水分子由2个氢1个氧构成

E.水是由水元素组成的

F.1个水分子由2个氢原子和1个氧原子构成

G.水是由氢、氧元素组成的

H.水由2个氢原子和1个氧原子构成

练习2.填空

(1) 1个2氧化碳分子由构成; (2) 10个二氧化碳分子由构成; (3) 二氧化碳由组成; (4) 二氧化碳由构成。

练习3.填空

(1) 1个水分子中含有个原子, 含有个电子, 6.02×1023个水分子中含有个电子, 含有个氢原子; (2) 1个SO2分子与1个SO3分子中的原子数比为; (3) 1个OH-含有个质子, 个电子, 同理, 1个SO42-含有个质子, 个电子; (4) 1个镁原子失去个电子变成镁离子, 在此变化中, 质子数从个变成个, 电子数从个变成个。

练习4.填空

氧的相对原子质量为, 硫酸的相对分子质量为, 它们有无单位?

另外要学生会背诵1~18号元素, 并能按顺序默写元素名称与元素符号。

在“气体摩尔体积”教学中, 教师应先对初中的“分子运动论”, 密度、质量、体积三者的关系, 固体、液体、气体的密度大约相差多少数量级等先行组织者用设疑提问的方式来引导;在讲解“物质体积大小取决于构成这种物质的粒子数目、粒子的大小和粒子之间的距离这三个因素”时, 用夏天的中午挤公交车时来了2个胖子与2个瘦子以及在空旷的运动场上来了2个胖子与2个瘦子的想象方式来教学, 学生很容易从日常生活中找到先行组织者。

练习1.填空

(1) 分子的大小为很; (2) 分子的轻重是很; (3) 分子是否在运动?分子; (4) 分子之间是否有空隙?分子之间; (5) 分子之间有无作用力?分子之间存在着力和力。

练习2.在标准状态 (0℃、1标准大气压) 下, 2克氢气的体积为22.4L, 2克水的体积为1mL, 2克铁的体积为0.2564 mL, 求氢气、水、铁的密度?

在“物质的量浓度”教学中, 应通过对溶液的概念、溶液的组成, 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的计算公式回忆, 并对如何配制一定质量分数的溶液实验操作开展讨论, 从实验步骤 (1.计算, 2.称量, 3.溶解) 、实验注意事项 (天平、量筒的使用及读数、溶解搅拌的方法等) 、实验误差分析等方面全面设计先行组织者。

练习1.10%NaCl溶液的含义。

练习2.实验室如何配制100克5%的NaOH溶液?写出操作步骤与所用仪器。

根据有意义言语学习理论, 机械学习的迁移量最小, 有时可能是零。在本章总复习时, 要将符号的机械学习通过“关系式”[3]转化为有意义的知识内容, 使机械学习变成有意义的学习, 具体如图1。

网络化、关系式教学及练习的目的:使初中知识贮备得到有效再现的同时, 为新知识的有意义学习提供讲述性先行组织者, 比如高中常见练习“1mol Mg失去mol e-变成1molMg2+”就是上述这节练习3中 (4) 题的类推。连续不断地用练习为新知识意义学习提供可利用的固定点, 促进了知识的有效迁移。笔者通过几年的摸索, 在重视初中知识有效再现的基础上, 使用“先行组织者”进行高中化学的教学, 提高了课堂教学的效率, 使知识的联系更加密切, 取得了比较明显的效果, 上述是课堂教学的一例, 谨请专家批评指正。

参考文献

[1]王建林.高一化学教学应全面关注学生的“已知”[J].中学化学教学参考, 2003 (8-9) :24-26.

[2]魏建方.“先行组织者”在高中化学教学中的运用策略[J].化学教学, 2005 (11) :12-14.

先行组织者教学 篇5

(晋江 颜顾本)

„„先行组织者是一个心理学学术语,它是指在有意义接受学习中,在呈现正式的学习材料之前,使用学生可以理解的语言所提供的一些引导性材料,这些材料与正式学习相比更一般、更概括,并且与学习材料关联,充当新旧知识联系的“桥梁”。利用先行组织者控制认知变量教学技术或教学策略,称之为先行组织者策略。用一句通俗易懂的话来讲,就是要充分重视教学的导入环节,使之新颖、生动,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组织者可分为陈述性组织者和比较性组织者。结合语文教学实践,就怎样运用先行组织者策略,谈谈我的一些做法。

一、情感式导入:„„运用教者表情、语调,营造出与课文情感相类似的氛围,使学生在学习之前就有预期的情感心理的准备,在学习过程中融入课文,既获得知识,又获得情感的体验。这种手法常用于纪念性文章的导入。例如,在学习《周总理,你在哪里》一文时,一开始,我问学生:“你知道周恩来总理的哪些感人事迹?”学生纷纷回答„„。然后我用深情、低沉的语调感慨地说:“„„”说完播放配乐诗朗诵。你可以看到学生由开始的不在意,甚至有些嬉笑,随着你的讲述,神情变得严肃起来,很快沉浸在教师设置的深切怀念的氛围里。这样就能很好地体会到作者所抒发的情感,使作者与学生感情产生共鸣!

二、比较式导入:比较就是两种或两种以上同类的事物辨别异同或高下。例如,我„„在上《紫藤萝瀑布》时是这样运用比较式先行组织者策略的。生命是多元的,复杂的,也是一个沉重的话题,张晓风用植物为传递后代竭尽全力投入巨大,让我们认识到生命得来的不易;蒙田用朴素的语言,深刻的哲理,让我们明白了“生之本质在于

死”,从而更珍惜时光,热爱生命。今天宗璞又要从什么角度为我们讲述生命呢?这样,既将已学的篇目的侧重点予以区别,又让学生带着探究的问题,走进新篇目的学习,激起学生求知的愿望。

三、激趣式导入: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运用先行组织者的有关技巧,调动学习兴趣,这是运用最多的一种方式。将之细化,则又可分为以下几种:

1、设立悬念:„„

2、猜迷:„„

3、讲故事„„

此外,引用导入、描摹情景导入、类比式导入等,都能因课因文的不同而取得较好的效果,这就需要根据具体情况作出适当的选择。在此不再一一举例。

也许有人对语文教学开端导入不以为然,认为这只是一种形式而已,可要可不要那就错了。虽然先行组织者在教学中只占微不足道的份额,但都是有成效的。著名的认知接受学习理论的创立者奥苏贝尔就曾用实验证明了先行组织者,将有助于同当前的学习材料形成有机联系,给学习材料提供适当“支点”,便于在学习初期将已有的知识整合,后期则不易忘记。可见先行组织者策略是学习迁移与保持的一种重要手段。„„

先行组织者教学 篇6

【摘要】“先行组织者”是美国著名的教育心理学家奥苏贝尔提出的旨在促进有意义学习的教学策略,它是新旧知识发生联系的桥梁,是学习成功迁移的纽带。在数学教学中使用“先行组织者”策略能显著提高教学效率,促进学习者的认知发展。本文结合实例分析和探讨了“先行组织者”策略在中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关键词】先行组织者 认知结构 数学教学

【中图分类号】G633.6【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5)09-0147-02

1.引言

“先行组织者”旨在提高学生的理解能力,促进学生有意义学习。这项策略自20世纪末传入我国后,广受数学教育工作者们的关注。人们对于在数学教学中运用这项策略进行了大量探索,取得了很好的成效。其优点也显而易见:恰当的“组织者”使学生更清楚地认识到新、旧知识之间的联系,帮助学生在已有知识和新学知识间架设起一座桥梁;激发起学生学习新知识的主动性和强烈欲望,既提高了学生学习的效率,也可以为教师在教学进程中提供导向目标。

2.“先行組织者”策略及其理论依据

2.1“先行组织者”的概念、缘由

“先行组织者”是先于学习任务本身呈现的一种引导性材料,它要比学习任务本身有更高的抽象、概括和包容水平,并且能清晰地与认知结构中原有的观念和新的学习任务关联。提供“先行组织者”的目的就是在于用先前学过和材料去解释、融合和联系当前学习任务中的材料。

我们所说的“先行组织者”就是学生在学习新知识前已经知道的内容,并且这些内容与学生将要学习的内容有内在的关联。

2.2理论依据

“先行组织者”教学策略是奥苏贝尔的有意义学习理论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奥苏贝尔将学习区分为四种不同的类型:机械学习,有意义学习,接受学习和发现学习,而有意义的接受学习是他所主张的主要学习形式。所谓有意义学习是指当前学习内容与学习者认知结构中相关内容发生实质性的、非任意的联系。他特别强调个体的认知结构对学习的重要影响,而“先行组织者”是改进认知结构和促进新知识保持的主要手段,他认为,“先行组织者”策略是能促进有意义学习发生和保持的最有效的策略,提供“先行组织者”的目的就在于用学过的材料去解释、整合和联系当前学习任务中的材料,并帮助学习者区分新材料和以前学过的材料,从而使学习者能更好地固定、吸收新学习内容。[1]

3.中学数学教学中运用“先行组织者”策略的探析

中学数学严密的逻辑性、高度的抽象性等特点,决定了数学学习既不能抹去具体的活动或操作,也不能放弃对数学“抽象”之美的追求,但大量课堂观察发现: 学生经不起“抽象”的考验——不会数学地思维,导致“抽象”阶段思维停滞或迷失前进的方向。针对这个问题可以通过设计合理的“先行组织者”来提高数学学习的学习效能,且其对促进学生在“抽象”阶段“互动生成”有积极的作用。[2]

其实,影响学习的最重要的因素是学生已经学会的内容,所以教师最好在弄清了这一点后,再进行相应的教学。因此,要使学生有效地接纳新知识,学习者认知结构中必须具备适当的原有观念。因此, 在中学数学教学中,要发展学生良好的数学认知结构,教师首先必须熟悉学生原有的数学认知结构。当教师对学生的数学认知结构有了全面而又细致的认识之后,可以设计合适的“先行组织者”使学生将“适当的原有观念”与即将学习的新知识联系起来以促进有意义学习的发生并提高学习和教学的效率。

3.1“先行组织者”的设计

在对“先行组织者”进行设计时,可以采用不同形式,例如可以是一个故事、一个游戏、师生的实际操作活动,亦可以是一个具体形象化的模型等,尽管“先行组织者”的设计形式可以不同,但目的都是为了影响学生的认知结构,使之易于同化新材料。其中常见的形式有以下两类:

3.1.1导入类

“良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而一个好的导课设计往往会起到“转轴拨弦三两声,未成曲调先有情”的效果。好的课堂导入能吸引学生兴趣,有效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在数学教学中,“先行组织者”设计成功与否直接影响到新知识的学习效果。在学习具体的数学概念前,设计相关的“先行组织者”,不仅能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成就感,更重要的是使学生在正式学习新知识之前所具有的积极的心理准备在学习过程中得到认同与强化,从而进一步优化其认知结构,促使其学习与保持的效果得到提高。

以具体模型作为“先行组织者”。例如:老师在讲有关三视图的概念前,可先拿八个正方块摆一个不规则的模型,然后找四个同学,让其分别站在它的前后左右,让他们根据自己所看到的画出模型形状。最后把他们所画展示给同学们看,同学们会发现,这四个同学所画图形不尽相同,于是老师让其他同学分别站在模型四边进行观察,同学们观察后便明白了,原来在不同位置看这个模型,其形状是不同的。通过这一举动,同学们会对几何体的三视图的有更透彻的理解。

3.1.2探索类

若所设计的“先行组织者”能对学生进行一步步的引导,使其在不断地探索与思考中逐渐接触到新知识的本质特征,增强学生对新知识的理解,那么,称这类“先行组织者”为探索类“先行组织者”亦可称其为引导类“先行组织者”。这类“先行组织者”最大的特点是其具有很强的针对性。

以师生的动手操作为“先行组织者”。例如在上椭圆这一节的内容前,教师为了使学生更好地理解并记忆椭圆的概念和基本特征,可以先叫一个学生上来协助自己的操作:让学生将事先准备好的一根绳子的两端固定在黑板的两个点上,然后教师拿一根粉笔沿着这根线画一周,所得到的图形便是椭圆。通过这个操作学生便能理解椭圆的概念及a=b+c这个基本特性。

3.2具体应用时的注意事项

当前数学教学“先行组织者”的设计过程中,时常出现本末倒置的现象,例如单单重视引起学生的兴趣和好奇心而忽视了学生的认知结构,没有充分考虑学生的认知水平和特点等。这样的“先行组织者”肯定不能发挥其应有的作用,肯定不能较好的促进对新知识的接受和理解。因此,在当前的数学教学中,教师在设计“先行组织者”的时候,需要对上述问题加以注意,设计时将即将传授的新知识与学生原有认知结构和认知水平联系起来,然后再根据学生的认知特点,选择与其相应的形式设计成合适的“先行组织者”。只有这样的“先行组织者”才能真正促进学生对新知识的理解和掌握,促进学生的有意义学习,否则,设计出的“先行组织者”将会是不合格的“先行组织者”,例如以下这则案例。

在上等比数列求和这节课前,老师先给同学们讲了个故事:商人B由于资金周转不灵需向商人A借钱,商人A对商人B说:“我可以立马借给你10万元钱,但你得答应我个条件,从即日起每一天你都要按这样的方法给我一些回扣,即第一天你要给我1元,第二天给我2元,此后每一天回扣都是前一天的2倍。一个月期满后你我两清,你若愿意,我们马上立字据。”商人B听后想也没想一口答应。然后老师让同学们算一下这两个商人谁能得利?于是学生开始算:1+2+4+8……。很显然,想知道谁获利,只需算出上面这个等比数列的前三十项和,再将之与30×100000的大小进行比较就清楚了。但是,同学们会发现这个数列一项一项求和很费时间,于是老师就试着启发学生:“如果能先导出等比数列的求和公式问题是不是就迎刃而解了呢?”于是學生在教师指导下,开始对等比数列的求和公式进行推导。

不难看出,上述“先行组织者”的设计显然不太符合要求。“先行组织者”应有助于学习者把当前学习材料同其认知结构中原有相关的方面联系起来,只有这样才能促使有意义地学习的发生。须知,“先行组织者”的重心不在设置疑问于引起学生的好奇心和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方便以后开展教学。其更重要的作用是能够唤起学习者的记忆,激活习者原来认知结构中的相关内容,为新知识的学习做好准备,以便促进学生对新知识的理解,建立良好认知结构。由此,教师在当前数学教学中设计“先行组织者”策略时,应注意对“先行组织者”的内涵进行分析,进而抓住其本质特点,再将其与传统教学中的“设置疑问,引起学生的认知冲突,最后将学生带入新知识的学习中”策略区别开来。虽然“先行组织者”有时也有引发学生兴趣的功能,但其主要的作用还是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知识,促进学习者有意义学习发生。教师只有明白这一点后,才有可能真正设计出合理的、切实能促进学习者有意义学习的“先行组织者”。

3.3“先行组织者”策略在中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拓展”

一般教学中的“先行组织者”,基本上都应用在新知识的教学之前。其实“先行组织者”的应用不一定非要如此,曾有学者指出:“先行组织者”这个概念中的“先行”二字其实并非指的是教学过程中的先行,其本义应是知识建构过程中的先行。“先行组织者”不仅可以用在新知识的教学之前,而且也可以用在教学之后,可以结合实际情况(即教学内容和学生的认知结构)来决定将其具体用在什么环节上。

强化理论理论表明,适当的强化可以促进知识的掌握和转化,因此用在教学之前的“先行组织者”有时可以在教学之后再次使用,这样可以使学习者知道新知识的起点和终点,有助于学习者更好的理解和掌握新知识。可以称此类“先行组织者”为巩固类“先行组织者”,即在学生已经学完新知识后,为了增强和巩固学生对新知识的理解以及完善认知结构,可将一开始已使用过的“先行组织者”再次使用,可以使学生深刻地理解新学知识。

这类“先行组织者”,将其放在新知识讲授之前其作用有两个:一是明确要学习内容的框架,对新内容有所感知;二是明确已经学习过的数在这个框架中所处的位置。而将其放在所学内容之后,它的作用同样有两个:一是从整体上明确所学新知识的结构;二是将所学新概念纳入已有的认知结构。例如以下案例。

教师在学习一元二次不等式之前,先给学生总结概括一下一元二次方程的特点,分析一下其相等的条件和性质和二次函数及其图像的性质,与此同时,还帮助学生回忆了以前学过的一元一次不等式的内容。以此作为学生学习新知识的“先行组织者”。等学生学习结束之后,教师对前面的“先行组织者”进行了再一次的陈述,如此一来,学生不仅对一元二次不等式有了清晰的认识,而且对原来学习过的一元二次方程和二次函数也有了进一步的理解。所以,教师当前数学教学中,可以结合实际情况,善于使用巩固类“先行组织者”,以促进学生对前后知识的理解和关联。

4.结语

总之,在中学数学教学中运用“先行组织者”教学策略可以在学生的已知领域和未知领域之间成功地搭建起桥梁,有效地帮助学生突破难点,理解重点。它并非人们所批评的“填鸭式”教学,它有助于学习迁移的发生,且在一定程度上,有助于学生合理主动建构知识,然而前提是教师需结合实际情况和学生的认知结构科学合理地设计“先行组织者”,只有这样才能达到预期的效果。

参考文献:

[1]何克抗,郑永柏,谢幼如.教学系统设计[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222-235.

微课教学中先行组织者策略的应用 篇7

一、何为微课教学

对微课教学的认识基于对微课内涵的理解,由于对微课内涵理解的多样性,对微课教学的认识也有多种理解。胡铁生认为,微课又名微课程,它是以微型教学视频为主要载体,针对某个学科知识点(如重点、难点、疑点、考点等)或教学环节(如学习活动、主题、实验、任务等)而设计开发的一种情景化、支持多种学习方式的新型在线网络视频课程。[1]张一春认为,微课是指为使学习者自主学习获得最佳效果,经过精心的信息化教学设计,以流媒体形式展示的围绕某个知识点或教学环节开展的简短、完整的教学活动。[2]我们认为微课是指在教学过程中以微型教学视频为主要教学载体,针对某一学科一个或者几个知识点或教学环节而设置的,既可以成为教学资源又可以有教学活动过程的课程形式。作为一种新型课程,其具有课程内容集中、课程时间短、课程组织形式多样等特点。因此,我们认为微课教学是利用微型教学资源,有针对性地进行教学的一种教学活动。

微课教学作为一种教学活动,具有以下特征:

(1)微课教学内容的针对性。微课教学内容主要是解决某个学科中一个或者几个知识点,其内容具有一定的针对性,一般是一个核心概念或一个专题的内容。

(2)微课教学环节的紧凑性。微课教学主要集中在1~10min内,在较短时间内完成教学任务,那么每一个教学环节必然安排得相当紧凑,且每个教学环节的逻辑层次都相当明确。

(3)微课教学活动形式的多样化。微课教学是以微型教学视频为主要载体,增强了教学内容的可视性和可感性。在教学过程中,为调动学生参与教学的主动性,需要辅之以讨论、提问等形式,使微课教学活动形式多样化。

二、微课教学中先行组织者的呈现

奥苏贝尔就如何贯彻“逐渐分化”和“整合协调”的原则,提出了具体应用的策略:先行组织者。奥苏贝尔认为,促进学习和防止干扰的最有效的策略,是利用适当相关的和包摄性较广的、最清晰和最稳定的引导性材料,这种引导性材料就是所谓的组织者。[3]先行组织者策略是在教师分析学生原有认知结构的基础上,提供帮助学生联结新旧知识间结构的组织材料而采取的一种教学策略。

微课教学过程中,根据教学内容的需求及学生认知的规律,先行组织者的呈现是多种形式和不同内容的,其目的是建立学生认知结构体系,完成知识的迁移同化。从不同的角度,先行组织者的呈现有以下类型。

1.呈现时间:课前、课中和课后

一般来说,课前是师生准备阶段,教师进行备课,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进行预习,这一阶段的任务是学习内容的准备;课中即为课程内容呈现,师生通过互动等形式进行教学内容的学习,是学生掌握知识的集中时间阶段;课后是对所学内容的完善阶段,即教师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通过布置习题等方式进行知识的检测和巩固。根据教学特征及学生掌握知识的规律,教师在微课教学过程中不同时间段,根据教学要求呈现先行组织者,即教师在课前阶段以连接新旧知识之间的关系为主,在课中阶段以引导、提示为主,在课后以补充、巩固为主。

2.呈现方式:联结新旧知识

在微课教学过程中,教师采用不同的先行组织者教学策略,帮助学生联结新旧知识,激发学生主动建构知识之间的联系。例如,教师通过设问激疑的形式,由问题激起讨论,通过讨论让学生充分认识到知识之间的联系,并能够进一步辨别知识间的差异;或针对某一类型的知识需要采用直接讲授的教学方式,教师通过讲解知识点,分析新旧知识之间的联系,呈现学习新知识的要点;或由教师设置一些特定的教学情境,通过真实再现某场景,呈现新旧知识间的某些情境联系,引导学生通过情境,理解并掌握新知识。

3.呈现内容:教材内外的知识

基于学生已有知识结构,寻找新旧知识间的“固着点”,帮助学生确立稳定的知识联系时,其“固着点”一方面来源于教材本身,另一方面来源于教材之外的知识。那么,对于教材内的“固着点”,教师需要充分挖掘教程内知识间的内在联系,选择恰当的知识作为先行组织者,引导学生对教材有更全面的理解。对于教材外的“固着点”,其选择范围比较大,内容也比较丰富,教师可以选择最佳先行组织者材料,建立知识间的稳固联系,帮助学生完善知识体系。

4.呈现形式:实物再现或多媒体

在教学过程中,先行组织者的呈现形式需结合不同学科知识的特点和学习规律,营造有益于学生学习的教学环境。一般有呈现图片、实物、模型等实物再现的方式,也有利用音响、投影仪等多媒体形式,也可是教师通过语言描述的方式。不同的呈现形式产生不同的效果,通过实物再现的方式可直观具体事物,对事物认识更为具体;通过多媒体的方式可设置不同情境再现知识,使学生通过知识之间的联系,主动建构知识逻辑;通过语言描述的方式可直接使学生明确知识的概念及特征,强化学生对概念性知识的理解。

三、微课教学中先行组织者的应用策略

微课的设计理念是让教师在最短的时间内尽可能清晰地讲透一个知识点,让学生在最短的时间内理解并掌握一个有价值的知识点。它对时间的限制及知识内容的完成有严格的要求,采用恰当的教学方法和策略是微课设计的核心要素,尤其是先行组织者策略,能够帮助学生明晰知识间的结构,更有利于学生稳固地掌握知识。在微课教学中采用先行组织者策略,可采取以下方法。

1.明确教学任务,构建认知框架

微课具有“短”“小”“精”“悍”的特点[4],注重将知识点集中提炼融入1~10min的教学微视频中,知识信息量较为丰富,并对学生的学习迁移能力要求较高,那么如何保证学生能够顺利实现知识的迁移同化,成为教学设计关注的焦点。首先,根据微课教学主题,分析教学内容,确定教学任务。在这一过程中,分析教学内容并对其进行有效组织,可以帮助教师清晰地认识教学过程。其次,帮助学生构建认知框架。新知识的结构与学生已有知识结构存在不相匹配时,需要构建认知框架,利用先行组织者为学生提供新旧知识之间的联系,帮助学生提取旧知识,构建有益于同化新知识的认知框架,实现学生认知行为或技能的有效改变,强化知识间的内在联系。

2.以已有知识为基础,指导学生有意义地学习

不论是对新知识的重难点的预习讲解,还是复习巩固,学生认知结构中已有知识基础是教学活动开展的起点。微课教学立足于学生个性化学习的需要,注重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而要顺利实现这一宗旨,也需要以学生已有知识为基础,充分把握学生的已有知识结构,构建新旧知识联系的平台,组织先行组织者材料。奥苏贝尔认为,有意义学习即是学习者认知结构中的原有知识吸收并固定要学习的新知识的过程,达到旧知识对新知识的同化,从而掌握新知识[5],即在微课教学中,对学生已有知识情况的掌握是教师备课过程中必须考虑的因素,也就是对学生学情的分析。

3.提供比较性组织者,明辨知识间的差异

奥苏贝尔认为,在认知结构中已具有同化新知识的适当观念,但原有观念不清晰或不巩固时,或者对新旧知识之间关系辨别不清时,需要提供新旧知识间异同的组织者,即比较性组织者,以建立新旧知识的联结,旨在让学习者辨别新旧知识的差异,正确认识新旧知识的特征,达到对新知识的掌握。微课教学旨在让学生短时间内掌握一个有价值的知识点,而针对学生已有知识的掌握不扎实或是对新知识理解困难时,教师向学生提供比较性组织者,通过与提供的知识间的比较,明确新旧知识之间的差异,从而实现对旧知识的巩固及新知识的掌握。这类组织者的提供需要教师精心准备先行组织者材料并设计有效的教学情境,积极引导学生识别新旧知识进而掌握新知识。

4.注重陈述性组织者的运用,整合教学内容

奥苏贝尔认为,学习者认知结构并不是总能顺利同化新知识,当学习者认知结构中缺乏适当的上位观念来同化新知识时,需要提供一个概括性与包容性水平高于学习者的新材料的组织者,即陈述性组织者。它源于认知结构中同化新知识的需要,且是高于学习者认知结构的上位概念,以便获得一个同化新知识的认知框架,这要求在教学设计过程中,不仅注重新旧知识间的联系,还要关注学生认知的结构层次。微课教学以某一知识点进行教学的特点易造成学生知识学习的碎片化,因此,教师应整合教学内容,适时为学生提供最适当的类属,进行归纳总结,梳理知识间的结构层次,帮助学生建立稳定的知识脉络。

四、微课教学中先行组织者应用的保障措施

微课是课程发展的新趋势,需要适时改革教学方法,提高微课教学有效性。在微课教学中采用先行组织者策略需明确其在教学中的功用,关注学生认知结构,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并提高教师微课教学开发及设计能力,积极推动微课教学的实践进程。

1.明确先行组织者的教学功用

虽然先行组织者策略已成为一种成熟可行的教学策略,但由于与其他教学策略在某种程度上有相似之处,且部分教师缺乏一定的教学理论素养而造成教学应用上的偏差,尤其是与新课导入的功用产生混乱。新课导入是教师采用多种教学手段吸引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而先行组织者策略是在教学过程中联结学生认知结构中的新旧知识,促进学生对新知识的迁移同化,其旨在帮助学生建立知识结构体系,是构成学生学习能力的一部分。明确先行组织者策略与其他教学策略在功用上的区别,可以更好地发挥先行组织者策略在微课教学中的功用。在微课教学中采用先行组织者策略就是帮助学生形成稳定、清晰、系统的知识体系,进一步促进学生养成自主学习的习惯。

2.关注学生认知结构,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

学生已有知识结构是学生继续学习新知识的起点,也成为教师教学设计的关注点。微课教学中,不论是提供陈述性组织者还是比较性组织者,都必须关注学生已有的认识结构,有针对性地设计教学方式。另外,学生作为教学活动的参与者,也是影响教学效果的关键因素,应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积极引导学生参与设计,增加微课教学内容的开放性,为学生提供更加个性化的形式。在微课教学中,应充分认识到学生的主体地位,在分析学生的认知结构的基础上,发挥学生参与教学设计的主动性,形成良好互动的教学氛围。教师根据教学需要将教学微视频放置在课前、课中及课后不同时段预习、复习、巩固知识。当学生面对新的学习任务时,会存在一定的学习困难,而通过自主学习进行学习内容的预习及复习,主动进行新旧知识的同化,能及时发现存在的问题,有意识地进行问题的探索,提取原有知识的信息进行新知识的加工。在这一过程中,不仅解放了学生学习的时间和空间,促使学生主动同化新知识,进行有意义学习,也养成了学生的学习独立性,体现出微课教学不仅能养成学生的时间观念、培养勤动手动脑的习惯,还能促进学生自主能力的增长。[6]

3.丰富教学形式,多种方式呈现先行组织者

微课教学最大的特征是采用现代化教学设备,能够丰富教学形式,创设多样化的教学活动。一方面,根据教学需要,充分结合先行组织者策略采取多种教学方式交叉进行教学设计,如教师充分利用微视频等教学工具作为先行组织者,积极配合采用多种教学方式,深入开展教学活动,选择设置疑问、收集资料、布置开放性习题等方式增加教学活动形式的多样性;另一方面,注重先行组织者多种形式的呈现与教学内容的结合。教学内容与学生认知结构的复杂性决定了采用先行组织者策略的多样性,即先行组织者在呈现时间、方式、形式、内容等方面都可以根据教学需要,进行有效的选择先行组织者材料并采用适当的呈现类型。因此,在微课教学中,应根据教学内容的需要,丰富教学形式,提高教学的有效性,使教学形式成为教师教学艺术的展示,促进微课教学形式的多样化。

4.提高教师微课开发及设计能力,发展教师信息化专业能力

先行组织者教学 篇8

如何有效的结合现有的学习理论和学习模式成果,将网络教学资源合理有效的进行规划,使之更高效的应用与教学,更好的发展网络教育形式,使网络教育担负起我国教育的大众化和学习社会化的重任,以成为众多学者努力思考的问题。本文从奥苏贝尔的先行组织者教学策略出发,论述了如何发挥网络教学资源在学习者知识构建中的作用,如何在网络教学中有效利用这一学习策略以及如何指导网络教学资源的合理规划。

1 奥苏贝尔的先行组织者教学策略

1.1 先行组织者策略的涵义

先行组织者(advance organizer)策略是奥苏贝尔学习理论中的一个重要内容。先行组织者是从“组织者”一词演化而来的。奥苏贝尔认为,促进学习和防止干扰的最有效的策略,是利用适当相关的和包摄性较广的、最清晰和最稳定的引导性材料,这种引导性材料就是所谓的组织者。由于这些组织者通常是在呈现教学内容之前介绍的,目的在于用它们来帮助确立学习的方向,因此又被称为先行组织者。

简单来讲,先行组织者就是用来引出一个主题的策略。它可以帮助学生预知将要学习的内容,并且帮助他们存储、分类和整理学习的内容。在某中程度上,先行组织者就像是一个带分枝的树状结构,这些分枝点将成为要长出来的枝条的支撑点如图1所示。

1.2 先行组织者教学策略的作用

首先,先行组织者可以使学习者认识并搜索到自己原有认知结构中那些起固定作用的概念,并把新的知识建立其上,有助于知识的建构。奥苏贝尔认为,先行组织者有助于学习者认识到,只有把新的学习内容与已有的认知结构中特别相关的部分联系起来,才能有意义的获得新的知识。其次,先行组织者可以有效的定位学习者的学习过程,有利于学习者对新知识的吸收。先行组织者在学习者头脑中画出了一副地图,引导他们清晰的到达目的地,帮助他们了解学习内容之间的联系。第三,这种稳定的和清晰的组织,使学习者可以变机械学习为有意义学习。

2 网络教学资源中先行组织者的策略应用研究

在网络教学中,应结合网络的特点和优势对先行组织者教学策略加以改进和应用。

奥苏贝尔认为先行组织者教学策略的教学过程主要由三个阶段组成:呈现先行组织者,呈现学习任务和材料,扩充与完善认知结构。现结合网络教学资源的特点,将先行组织者策略在网络教学中的应用做一些分析。

(1)呈现先行组织者。呈现作为先行组织者的概念,确认阐明的概念的属性并给出实例,提供上下文使学习者意识到相关的知识和经验。

在传统的教学方式中,先行组织者一般由教师通过提问题、举例子等口头呈现或通过幻灯片、黑板等平面呈现,这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学习者的感知范围。网络教学资源中先行组织者的呈现可充分体现网络的优势。在网络教学资源中,可以通过多种媒体形式和技术,创设一个听觉、视觉等多感官通道的教学情境,将先行组织者的概念和属性融入学习情景中,让学习者在情景交融的多感觉通道的刺激下接触先行组织者,使学习者对作为引导者的先行组织者有更感性更深刻的认识,可以更好的启发学习者对认知结构中原有相关知识的回忆。在此基础上,可以创设一系列基于问题的实例,并且在网络这个开放的大环境下,让学习者以探究的形式回顾相关的知识和经验,而且可以和相关领域的人在网络上进行交流,从而既实现了原有知识的重新构建,又为构建新的知识奠定了基础。

(2)呈现学习任务和材料,使知识的结构显而易见,使学习材料的逻辑顺序外显化,保持学习者的注意,做实验和阅读有关的材料。

在网络学习环境下,教师和学习者大多数情况下是处在异时异地,不能象传统的课堂那样保持随时随地的沟通和反馈,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开始前,既要自己做好准备,也要引导协调学习者做好准备。例如教师可以给出结构图,提供寻找相应知识材料的网址或网站范围,让学生进行资料的查询和准备,提前预习将要学习的新内容,这样可以使学习者的初始能力和预备知识技能提前得到调动和发挥,另外,学习者的网络定位感也会有很大的提高,使之能够根据学习目标的需求及时有效地获取有价值的学习资源,能有效地监控自己的学习过程和加深对课程资源的理解,提高学习效率。

另外,因为使用网络资源的学习者一般是处于异时异地,且大多数是处于工作岗位的成人学习者,因此很难实现师生间及时有效的双向互动。在这种情况下,教师可以把学习任务脉络清晰的分为一系列的专题发布到网上,使学习者以解决问题的形式进行学习。这样不仅可以提高学习者的积极性,也有利于他们调动原有的认知结构,更加有效的同化接受新知识。在这一阶段,学习者之间可以组成小组,并利用BBS、email、专题网站等形式进行交流和探讨。

(3)扩充与完善认知结构。使用整体协调的原则,促进积极的接受学习,并使学习者掌握新旧概念之间的关系。

在这一阶段,教师可以通过网络与学习者进行交流,接受学习者的反馈信息,对所学内容进行总结,并在新旧知识之间建立关联,协调整合新旧知识,巩固学习者的认知结构。

3 先行组织者对网络教学资源规划的影响

3.1 先行组织者使网络资源的规划更加结构化和人性化

在网络环境中,学习者的网络定位感起到很重要的作用。网络定位感是指学习者对其自身在网络学习中所处的系统位置和心理位置的理解,以及对获得所需资源所需要的学习策略和学习活动的理解。低定位感的学生在缺乏控制和指导的网络学习环境中常常丧失目标导向,对自己的学习活动和所使用的学习策略缺乏调节能力。他们面对如同汪洋大海的网络信息资源通常不能有效地根据最终学习目标的需要而选择有建设性的资源,甚至因为信息的过量而感到困惑、紧张。因此,我们应该在网络学习资源的建设中增加类似于先行组织者的导航信息,使学习者在学习过程之前对知识的脉络和联系有一个清晰的认识。

3.2 先行组织者策略的运用要求精心布置网络学习资源中的内容

学习者对网络学习的焦虑涉及对网络环境的焦虑和对学习内容的焦虑。对网络环境的焦虑是学习者由于丧失了对学习媒介和学习环境的控制感而显得比在传统学习环境具有更多的焦虑倾向。因而缺乏适应网络课程的能力。因此,我们应精心布置网络学习环境中的学习内容,使信息简要明了,并使之最大可能是对学习者有用的信息。

3.3 先行组织者策略的运用更加注重网络学习资源的交互性

由于在网络这个开放的大环境下应用先行组织者的学习策略,学习者之间以及师生之间需要及时有效的交流。这就要求用于网络环境中的学习程序应尽量设计的有交互性,使学生参与互动并能提供反馈,而不仅是简单的向学生展示信息。

4 结束语

综上所述,网络学习环境与传统学习环境相比在学习者、学习方式方面有很大的不同,因此也应该遵循不同的学习方法和学习模式。传统的学习中有明确的起点和终点,师生可及时地双向互动,而网络学习中,没有明确的开始和结束,资源多而庞杂,并且资源间的联结是非线形的,因而,借助于先行组织者,提供预先的知识结构图和相关材料的链接地址,可以帮助学习者提高注意力,充分调动和发挥原有知识技能,强化原有认知结构,构建新的认知结构。另外,先行组织者策略在网络教学中的应用,也可促使网络资源的规划更加合理有效。

参考文献

[1]祁小梅.奥苏贝尔认知结构与迁移理论及教学[J].黑龙江高教研究.2004 (5) .

[2]刘义鹃.网络学习环境与学生认知方式的实证研究[J].中国电化教育, 2005 (7) .

[3]张丽冰.对先行组织者策略的一些认识[J].安阳工学院学报, 2005 (13) .

[4]Robert Heinich、Michael Molenda、James D.Russell、Sharon E.Smaldino.Instructional Media And Technologies For Learning.Higher Education Press.

[5]胡秀威.一种信息处理的教学模式研究——先行组织者模式[J].教育理论与实践, 1999 (3) .

先行组织者教学 篇9

关键词:先行组织者,中职数学,课堂教学

一、中职学校数学课堂教学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随着国家对中职教育的不断重视, 中职生面临着就业与升学的压力。针对中职数学教学改革, 中职生在数学的学习中普遍存在以下问题:一是学生初中数学基础薄弱, 一些基本的知识内容都没有掌握;二是学生虽然对原有的知识概念并不陌生, 但对各概念之间的相互联系缺乏认识, 无法在深度和广度上得到进一步的理解。因此, 我们迫切需要寻找一座桥梁, 将学生的思想与课程内容联系在一起, 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探究能力。

二、先行组织者教学策略的可行性

美国教育心理学家奥苏贝尔提出了一个教育心理学的重要概念——先行组织者, 阐述学生在面对新的学习任务时, 根据学生原有的认知结构, 设计并呈现一个引导性材料, 它可以是一个概念、一条定律、一段说明文字或一段影像资料等, 在新旧知识中间构建一座桥梁, 这种引导性材料被称为先行组织者。先行组织者活跃了课堂气氛, 而且一定程度上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促使课堂学习高效开展。本文从三个方面阐述实施这一策略的可行性。

(一) 中职数学的自身结构特点是实施的前提

数学中的概念、定理、命题都揭示了某一类客观事物的属性和变化规律, 这与我们的生活密切相关。但是, 数学内容之间的逻辑性、系统性又具有其独有的结构特点。例如, 二项式定理中的二项式系数与组合数的性质, 函数中的指数函数与对数函数, 数列中的等差数列与等比数列以及某些概念或定理之间还存在上位、下位和并列的关系等。因此, 在设计组织者的时候, 这些关系的存在可以促使学生的学习结果在保持的前提下有所提高或迁移。

(二) 中职生原有数学知识的认知差异是实施的基础

数学的认知就是学生已有的数学知识量、对知识认知的清晰程度及组织方式。事实上, 各中职学校的学生数学水平差异较大, 有的学生甚至对某些知识点毫无了解。学生对以往的数学知识不熟悉或不了解本质意义, 但是并非完全陌生, 可是又会被公式和定理以及抽象的符号难倒。针对学生这种状况, 在教学中引入先行组织者, 有利于从“固有点”分化课堂知识, 使学生不局限于数学的形式, 激发学生主动学习的兴趣, 积极思考、合作解决课堂中出现的疑问, 使学习过程更加顺利。

(三) 中职生原有的认识特点是实施的保障

根据中学生认知发展的特点, 中职生的认知结构体系已经基本形成, 不仅具有一定的逻辑思维能力, 而且理论化和辩证的、实用的思维形式也逐渐成熟。他们在观察力上可以有更强的目的性、概况性、精确性及持久性, 在记忆力方面也已经可以做到有意记忆。随着逻辑思维能力的发展, 理解记忆可以占据主导地位, 同时, 随着他们情感、意志、个性的进一步发展, 提高了心理的整体水平, 促进各个方面协调发展。这些认知特点是先行组织者教学策略在数学课堂中顺利实施的保障。

三、先行组织者教学策略的实践

先行组织者教学策略的实施通常包括以下两个步骤:第一, 设计先行组织者;第二, 设计教学内容的组织策略。由于原有观念 (之前的知识储备) 和新观念 (即当前学习内容) 之间可以有“类属关系”“总括关系”和“并列组合关系”三种不同的关系, 所以先行组织者也可以分成三类:上位组织者、下位组织者、并列组织者。因此, 对教学内容的组织相应地也有三种不同的策略。

案例一

上位组织者——“渐进分化”策略 (细化理论)

一、案例名称

直线与圆的位置关系

二、任务分析

(一) 教学背景

《直线与圆的位置关系》是人教版中职数学 (基础模块) 下册第八章第四小节的内容, 学生在本节的内容之前分别学习了直线方程与圆的方程, 通过这一课的学习对两者之间关系的判断方法更加系统化, 可以为下一课圆的应用打下基础。

(二) 学情分析

教师对不同专业学生的学习能力和性格都有一定了解;学生也具备了一定的观察力、分析力、归纳力, 一部分同学能在教师的引导下可以完成逻辑推理过程。

(三) 教学构思与设计

本节课是在学生已掌握直线与圆的三种位置关系的基础上, 采用学生发言问答等模式为课堂教学主要形式, 通过对“直线”与“圆”进行不断地细化, 以及代数与几何两种方式对直线与圆的关系进行判断, 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比较、概括等逻辑思维能力, 促使学生体会“数形结合”的数学思想方法。

(四) 教学目标

掌握直线与圆的三种位置关系;熟练掌握判断位置关系的两种方法;能够解决一些简单的直线与圆位置关系相关的问题。

三、教学实施过程

(一) 选择 (呈现先行组织者)

1. 初始任务:直线的一般式方程、圆的一般式方程及点到直线的距离公式。

2. 初始概要 (初始固着点) ——平面内, 直线与圆的三种位置关系:相交、相离和相切。

目的:提供上位组织者, 根据直线与圆的定义, 进行逐级细化。

(二) 定序 (呈现学习材料)

1. 第一级细化

直线的方程:A x+B y+C=0

目的:学生回忆, 知识同化吸收。

动机激发:若给定坐标平面内的直线和圆的方程, 如何判断它们的位置关系?

内部综合:给出直线与圆的代数表现形式——方程, 为下一细化准备。

目的:学生回忆, 知识同化吸收。

动机激发:若给定坐标平面内的直线和圆的方程, 如何判断它们的位置关系?

内部综合:给出直线与圆的代数表现形式——方程, 为下一细化准备。

2. 第二级细化

解题思路:若直线和圆有公共点, 这个点的坐标一定同时满足两个方程, 可以通过方程组解的个数来判断公共点的个数, 进而判定直线与圆的位置关系。

解题思路:通过比较圆的半径与圆心到直线的距离来判断直线和圆的位置关系。

内部综合:熟悉“代数”与“几何”两种形式的解题途径, 联通“转换”思路。

3. 第三级细化

认知“条件”与“结论”的转换枢纽, 帮助学生提高解题效率。

(三) 综合 (强化知识联系)

1. 内部综合——判断的方法

联立关于直线方程与圆方程的方程组, 消元法求解一元二次方程根的情况, 讨论判别式;

以圆心为点, 求圆心到直线的距离。

2. 外部综合:建立新旧知识之间的联系, 构建学习的意义

其中:r——圆的半径, d——圆心到直线的距离

(四) 总结 (加强认知结构)

一、案例名称

等比数列的概念

二、任务分析

(一) 教学背景

在数列这一章中, 本节内容是在学习等差数列之后出现的, 主要内容也分成概念和通项公式两部分。等差数列可以看成是等比数列的“兄弟”章节, 有“兄弟”等差带路, 等比就可以勇敢地解决一些生活的实例, 如银行存款利息、购房贷款等。

(二) 学情分析

等差数列相关知识的学习已经为本节课做了很好的铺垫。

(三) 教学构思与设计

本节课以等差数列的相关概念为并列组织者, 通过类比、迁移、同化、吸收来学习等比数列的概念;运用了整合协调策略帮助学生在等差数列的基础上运用类比的方法主动分析、探索习得新知。

(四) 教学目标

理解等比数列的概念, 掌握等比数列的通项公式及等比中项的概念, 并能应用解决一些实际问题。

三、教学实施过程

(一) 呈现先行组织者

复习回顾:等差数列的定义;等差数列的通项公式;计算公差d的方法;等差中项的定义及公式。

目的:提供中位组织者, 等差数列与等比数列之间存在着相似的认知过程。

(二) 呈现学习材料

1. 讲解当前的学习主题

(1) 等比数列的概念

一般地, 如果一个数列从第2项起, 每一项与它前一项的比都等于同一个常数, 则这个数列叫作等比数列, 这个常数就叫作等比数列的公比, 通常用字母“q”表示。

(2) 发现区别 (教师讲解)

差与商 (定义上) ;d与q (字母表示) ;通项公式与中项 (公式) 。

(3) 分析区别 (学生探究、教师引导)

从等差数列的定义出发, 通过对上位概念的寻找, 类比学习等比数列的定义, 并得出相关公式。

首项是a1, 公比是q的等比数列{an}的通项公式可以表示为an=a1qn-1。

(4) 介绍等比数列在生活中的应用, 巩固学习的意义

(三) 加强认知结构

一、案例名称

任意角的三角函数定义

二、任务分析

(一) 教学背景

三角函数的定义是学好三角函数这一知识模块的基础, 在本章的学习中具有承上启下的作用。学生对初中的三角函数定义已经有了初步的认识, 在角的概念推广后, 如何启发学生对三角函数定义有更深入的思考, 让学生在解决问题与发现问题的良性循环中提高课堂效率, 这才是本节课希望达到的目标。

(二) 学情分析

学生在初中已经学习了锐角三角函数的定义, 在本课程前也完成了角的概念的推广和弧度制的学习, 对角已经有了新的认识。但是, 由于中职生学习习惯较差, 学习方法不得当, 逻辑思维滞后于形象思维, 需要通过实践学习帮助学生自己探索任意角的三角函数值。

(三) 教学构思与设计

以初中的锐角三角函数定义为初始固着点作为先行组织者, 通过逐级归纳, 将各级固着点不断同化、吸收, 使每一级教学内容都在前一级的基础上得到提升, 通过分组合作交流, 让学生亲身体会这一内容由特殊到一般的发展过程。

(四) 教学目标

掌握任意角三角函数的定义;熟记各象限三角函数值的符号;了解三角函数线的定义及画法;提升数形结合教学思想。

三、教学实施过程

(一) 呈现先行组织者

复习回顾:初中三角函数定义。

目的:提供下位组织者, 将包容性最小、抽象概括程度最低的知识作为初始固着点。

(二) 呈现学习材料

1.第一级

(1) 如图1所示将锐角α放置于直角三角平面直角坐标系中, 终边OP在第一象限, 记点P的坐标为P (a, b) 。

(2) 探究

(1) 如何构建直角三角形

(2) 若改变点P在终边上的位置, 这些比值会不会发生变化

结论:比值不会发生变化!

(3) 推广——任意角的三角函数定义 (一级固着点)

对于角α的终边上任意一点P (x, y) , 有:

2. 第二级

(1) 三角函数求值

1) 计算三角函数值的步骤

S1画角:在直角坐标系中, 作转角等于α;

S2找点:在角α的终边上任找一点P, 使|OP|=1, 并量出该点的纵坐标和横坐标;

S3求值:根据相应三角函数的定义, 求该角的三角函数值。

2) 例题讲解

例1已知角α终边上一点P (2, -3) , 求角α的三个三角函数值。

思考:不求值, 能判断各三角函数值的符号吗?

思考:不求值, 能判断各三角函数值的符号吗?

(2) 三角函数在各象限的符号 (二级固着点)

1) 由三角函数的定义可得

结论:符号看象限 (如图2所示) 。

2) 练习巩固

3.第三级

(1) 认识单位圆

(2) 三角函数线

其反向延长线相交于点T (T') , tanα=yx=ATOA=AT (AT') , 则AT (AT') 称作角α的正切线。

(3) 练习巩固

(4) 知识提升

三角函数线可以判断函数值的符号。

(三) 加强认知结构

以上案例的实施, 充分肯定了先行组织者教学策略能有效提高课堂效率, 激发学习积极性, 帮助学生构建数学课堂思维模式。在今后的教学工作中, 还需深入学习这一理论知识, 更好地服务于课堂教学。

参考文献

[1]罗永亮.数学教学中先行组织者策略应用研究 (D) .南京:南京师范大学, 2007.

[2]邱亚明, 崔永红.职校生数学学习障碍成因分析[J].职业教育研究, 2010 (10) .

[3]黎虹.先行组织者教学策略在高中化学概念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D) .武汉:华中师范大学, 2006.

[4]黄皓, 齐真.先行组织者教学策略在纺织专业课程的应用 (J) .职教通讯, 2010 (12) .

[5]房艮孙.数学 (基础模块) 上册[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 2009.

[6]房艮孙.数学 (基础模块) 下册[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 2010.

[7]梁静.先行组织者教学策略在初中化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以乌海四中为例 (D) .呼和浩特:内蒙古师范大学, 2013.

[8]汪英“.先行组织者”策略在高中生物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D].成都:四川师范大学, 2015.

[9]鲁太辉.近两年高考模式对物理教学的影响 (D) .济南:山东师范大学, 2009.

先行组织者教学 篇10

数学是一门逻辑性强、学习材料枯燥的学科, 而小学阶段正是孩子们形象思维向抽象思维转变的阶段, 其逻辑思维的发展尚不成熟, 生性活泼好动。这进一步加剧了学习主体与学习对象之间的矛盾。因此, 需要一线教育工作者和教育研究人员付出更多的努力, 以应对这一激烈的冲突。上世纪八十年代美国心理学家奥苏伯尔提出了著名的“先行组织者”教学策略。它是指在知识传授过程中, 通过“先行组织者”材料, 首先建立起新旧知识之间的“认知桥梁”, 帮助学习理清知识之间的内在逻辑思路, 从而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循序渐进, 有意义的学习新知识。“先行组织者”材料比一般学习更为简单、概括和贴近生活, 但却与新旧知识都有紧密的联系。它为学生提供意义层面的一种形象化的引导, 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更容易建立起知识之间的内部结构和层次, 从而真正的掌握所学, 解决问题。

例如, 在引导学生学习长度的单位时, 可以在课前进行如下的讨论:

1.请问同学们, 你们知道今天早上我们出操的操场一圈有多少米吗?

2.你们跑一圈需要几分钟?

3.你们觉得1千米远吗?如果你们跑的话需要多久?

4.你们觉得从家到学校有几个1千米?

上述过程就是典型的“先行组织者”, 即借助现实生活的经历, 引导学生产生对千米的理解。这种生活化的先行组织者一方面激发了学生参与课堂的积极性, 另一方面帮助学生构建了千米的思维准备和逻辑关系。学生对1千米的感受是已有的知识经验, 而把它内化成一种长度的概念, 就是数学思维。“先行组织者”的工作目的就是建立二者之间的联系, 从而使学生在生活中学习数学, 在数学中感受生活。正如奥苏贝尔所言“如果不得不把教育心理学的所有内容简约成一条原理的话, 我会说, 唯一重要的就是探明学习者已经知道了什么, 并因此进行教学”。

应用好先行组织者教学策略对小学数学教学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首先, 先行组织者教学策略可以帮助学生实现有意义学习。如果原有知识和新知识之间没有建立有效的联系, 那么学生的学习是机械性的, 没有实际意义。先行组织者策略将学生熟悉和不熟悉, 了解和不了解的知识联结起来, 使之融会贯通, 真正的学习了知识, 而不是简单的知道了知识。其次, 先行组织者提升了教师的教学效率和自我效能感。在相同努力和付出的情况, 先行组织者教学策略可以取得更好的效果, 这使得教师的教学效率提升, 教师感受到的成功喜悦和自我效能感随之提升。最后, 先行组织者推进了发展了小学数学教学的创新与改革。新的素质教育要求我们不能局限于陈旧的教学模板和条例, 只有勇于探索和发现, 创新和创造才能给一线教学工作带来活力。先行组织者作为一种有力的教学策略无疑是进一步开展小学数学教学创新发展工作的契机。

事实上, 在一线教学过程, 我们许多教师可能已经有意无意的使用了“先行组织者”教学策略。但缺乏理论支撑的实践难以继续发展、发挥出更大的作用。虽然小学数学教学工作充满了挑战, 但是“先行组织者”教学策略给了我们重要的启示。今后的工作需要

拓展思路, 大胆创新, 尝试和演变不同的”先行组织者”教学策略与理论, 以针对性的应对小学数学教育教学过程中的各种困难。

参考文献

[1]孙昌识等.小学数学教学中使用先行组织者教学策略的一次尝试[J].教育理论与实践, 1988, 8 (5) , 37-39.

[2]王海英.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先行组织者教学策略[J].教学实践, 2014, 12.

先行组织者教学 篇11

“战争,人类的灾难”是小学《品德与社会》(粤教版)六年级下册第七课的教学内容,单元主题为“我们爱和平”。本课教学重点是让学生了解战争及战争给人类带来的影响。教学难点是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对战争形成个人见解。在本课教学中笔者运用先行组织者教学策略做了如下尝试。

一、呈现引导性材料,建立新旧知识间的关联

奥苏贝尔认为,影响学习的最重要的因素是学生已知的内容。这就要求在每一节新课前,教师必须先正确掌握学生的知识现状,了解学生对于这些内容所具有的背景经验。如果学生对概念本身一无所知,那么,建立概念之间的联系就比较困难。

小学中高年级是学生逐步熟悉和理解社会生活的重要时期。面对战争的话题,相对于小学六年级学生而言虽然有些陌生与遥远,但战争毕竟是当今世界各国格局的现实表现,无论学生是怎样的认知状态,对于教师而言都应当帮助学生在这个时期建立一种“世界情怀”,认识战争,知道战争给人类带来哪些灾难,作为地球村一员能够做些什么。在这种前提下,带给教师的挑战是:如何将战争的话题拉近学生的生活?

为此,在本课开始前的课间休息时,笔者为学生播放了一段视频,作为“引导性材料”。视频呈现的是一段优美的自然风光片——清新的自然、历史的古迹、现代的建筑、科技的发展……笔者在本课开始时向学生发问:课前屏幕上放了一段视频,请问你看到了什么,感受如何?学生们很自然地感受到主题画面的呈现非常优美,于是各种表达溢于言表。这时笔者适时地推进:正像同学们所说,我们现在的生活是多么的美好,下面再请同学们看一段视频,看看美好的感受依旧吗?视频的内容是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的战争及战争灾难图片,配以忧伤的音乐。很明显,从学生的脸部表情和肢体动作可以看出他们的惊讶与忐忑,看后笔者提出问题:请问,你看到了什么,想说什么吗?学生回答:看到了战争;看到了死亡;看到了伤残……在学生回答的基础上,笔者导入新课:这节课我们来学习新课:战争,人类的灾难。此时,笔者出示课题,有意识地将本课题划分为两部分:战争和战争带给人类的灾难,笔者再继续追问:刚才你从视频中看到了战争,那么,在现实生活中对于战争,你知道什么?学生开始各抒己见……

至此,这样呈现的“先行组织者”,不仅激发和调动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动机,还使知识学习的意义和学习者关联起来,而且更加能够帮助学生认识到自己将要学习的真正内容是什么,这些内容与自己生活中积累的原有知识有什么联系,最大的作用是能够把学习者已有的与问题解决的相关知识引入到学习情境中来,从而为后续阶段新知识的学习和问题的解决提供了有实质意义的信息和线索。

二、实施整合协调策略,促进有意义学习的发生

在本课的学习设计中,教师依据学生的表述,及时抓住“第二次世界大战”话题展开信息交流,适时用PPT提供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图片及一些材料,并告知学生课本中也提供了相关的信息点,并通过自学和小组学习的方式落实以下四个信息点:①书中地图告知有哪些国家参与了第二次世界大战,你还知道其它参与的国家吗?②第二次世界大战给人类带来了怎样的灾难?③你还知道哪些战争,能否简单表述?④你知道当代战争具有什么特点吗?小组学习结束后全班同学进行交流,根据学生交流的信息点,教师适时出示文字、数据、图片和影像片段,使学生不仅知道有哪些战争,还通过影视作品以及新闻报道直观地感受到了战争的残酷,深深地感觉到战争带给人类的灾难:死亡、伤残、贫穷、饥饿、污染、毁灭等等,并且对当代战争中导弹和生化武器的使用给人类带来的巨大灾难有了更深切的认识。

应当说,呈现的材料相对教材内容是持于同一水平度的,并且具有某种或者某些相关的甚至是共同的属性,帮助并促进了学生认知结构中的有关要素进行重新整合协调,并把当前所学的新概念纳入到认知结构的某一层次中。

三、分组合作探究,扩充完善认知结构

在本课拓展性学习中,笔者先是利用PPT播放引导性材料——战争给“儿童”造成灾难的图片,然后提出问题:“面对战争,作为我们,我们每一位儿童能够做些什么呢?”抛出问题后安排小组学习:①请学生们在小组内充分发表个人言论,在组长带领下集中小组观点;②明确职责做好与全班同学分享思想的准备工作。在小组汇报中,教师要做到:①鼓励学生言论自由;②做好言论导向的引领工作并适时进行恰当的评价。在小组汇报完毕后,笔者继续利用PPT播放引导性资料——播放来自非洲人民痛恨战争的公益广告和英国十岁小歌手用音乐表达的心声“Tell me why”。让学生在看中,在听中,继续地想,继续地说。在本课即将结束时,笔者要求学生课后在学习小组内以一个战争为例进行深入探究,可以以PPT、讲故事、表演剧、采访、评论、辩论等多种形式做好准备工作,在第二课时的学习中与全班同学尽情分享。

在课堂教学中,这种引导性材料和资料也就是思考线索式的先行组织者,它可以帮助学生确定思考的方向和线索,减少盲目探究带来的影响,使学生在解决问题的思维进程中,不断参照老师提供的“组织者”调整自己的思路,加快了解决问题的速度,提高了解决问题的准确性。在学生分组合作探究后,教师积极进行评价,使学生在新旧概念之间建立关联,并协调整合了学生的新知识,顺利地扩充并完善了学生的认知结构。

教学空间从课内向课外延伸,在学生身心发展的过程中,有弹性地吸纳着社会和同伴带给的鲜活的社会生活事例,学生的学习基点在提升,学习态度在发展,学习能力在提高,更重要的是在此过程中建立起了初步的社会责任感。

综上所述,本课在教学设计中实施“先行组织者教学策略”,目的是帮助学生用自己的眼睛观察社会,用自己的心灵感受社会,用自己的方式探究社会,并以此为基础,提升学生的生活情感。学生在清楚表达自己的感受和见解时,更能学会倾听他人的意见,体会他人的心情和需要,与他人平等地交流与合作,并积极地参与团队学习和集体生活。教师因地制宜地营造有利于学生的学习环境,选取生活中真实可信的生动事例,采用学生乐于和适于接受的生动活泼的方式,帮助学生认识和解决关注的问题,使教学成为学生体验生活,参与社会,丰富社会认知和内心世界的有效过程。

(作者单位:深圳市福田区园岭小学

广东深圳 518028)

先行组织者教学 篇12

关键词:先行组织者,概念教学,减数分裂

一、教材分析

“减数分裂”是高中生物学必修二第二章“基因和染色体的关系”第一节的内容, 其不仅是本章的核心内容, 也是必修二的重要内容之一。它以学过的细胞学、染色体、有丝分裂、生殖种类知识为基础, 是理解孟德尔遗传规律的基础, 又为后面学习生物的变异、生物的进化奠定了细胞学基础。因此, 使学生清晰地理解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的变化过程及减数分裂与有丝分裂的区别, 是本节教学成功的关键。

二、“先行组织者”教学策略

“先行组织者”是教育心理学家奥苏伯尔于1960年首先提出的一个概念, 指在认知结构中已有的、具有普遍意义的背景观念材料。在教学中, “先行组织者”可以促使学习者在其已知的材料和需要学习的材料之间架起一道桥梁, 从而使学习者更有效地学习。Joyce将“先行组织者”教学策略分为三个阶段:第一, 呈现先行组织者, 使学生意识到相关知识和经验, 引发认知冲突;第二, 呈现新的学习材料, 并补充下位概念, 以促进了解, 将学习材料和组织者联系起来; 第三, 加强认识, 促进综合协调, 形成认知结构。

学生在高一上学期已学习了“细胞增殖”的内容, 知道细胞增殖的两种方式———有丝分裂和无丝分裂, 而减数分裂也是细胞增殖方式之一, 为细胞增殖的下位概念, 其与有丝分裂和无丝分裂属于并列关系。因此, 可采用“先行组织者”教学策略进行本节教学, 以促进学生有意义地学习减数分裂。在学习减数分裂之前, 教师应引导学生复习有丝分裂的过程。当学生理解了有丝分裂的过程后, 将有丝分裂作为比较性组织者, 以促进减数分裂知识的学习。

三、教学目标

1. 知识目标, 掌握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的变化规律;

2. 能力目标, 通过小组学习养成小组合作探究学习的能力;

3.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通过学习, 能够用唯物辩证的观点认识生命现象。

四、教学过程

1. 呈现先行组织者

(1) 复习细胞增殖的方式, 包括有丝分裂和无丝分裂。要求学生重点画出有丝分裂过程中染色体的行为变化图。

(2) 师生共同温习有丝分裂。

(3) 教师引导学生观察和比较果蝇配子和体细胞的染色体图, 设疑: 生殖细胞是如何形成的? 是有丝分裂吗? 学生小组内假设并讨论, 教师顺势引出减数分裂。

设计意图:呈现上位组织者, 利于概念的归类; 再提供一个适当的比较性先行组织者———有丝分裂, 可激发学生的原有知识, 有助于学生对减数分裂的同化。

2. 呈现学习材料

(1) 学生自主学习减数分裂概念, 引导学生从减数分裂发生的对象、时间、特点和结果等方面去思考, 完成对减数分裂概念的初步建构。

(2) 多媒体动画展示精子形成中染色体的动态变化图, 引导学生观察减数分裂中染色体的行为变化, 并要求学生以小组为单位, 用橡皮泥建构模拟减数分裂中染色体变化的物理模型, 请一小组学生介绍模拟的成果, 进行组间互评, 教师引导学生归纳出规范的染色体变化物理模型。

(3) 展示卵细胞形成的动画, 要求学生比较归纳出卵细胞与精子形成过程的不同。提示学生从产生部位、过程、是否变形、细胞质的分配、分裂结果等方面加以比较。通过比较, 使学生对减数分裂有了一个完整的理解。

设计意图:通过学生自主构建染色体变化的物理模型, 并对精子和卵细胞形成过程进行比较, 可加深学生对减数分裂内涵的认识。

3. 加强认知结构

(1) 减数分裂和有丝分裂过程的比较。教师指导学生小组内进行如表格所示的比较。根据各小组完成表格的情况, 教师有针对性地修正和弥补学生理解有困难的知识点。教师再次播放精子形成过程的动画, 与学生共同梳理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的行为变化过程, 构建本节课的知识网络。

(2) 布置课后作业:画出有丝和减数分裂过程的染色体数和DNA数目变化规律的数学模型。

设计意图:有丝分裂再次作为组织者, 无论是以表格的形式还是数学模型的形式呈现, 通过比较, 都促进了学生对减数分裂这一概念的理解。

参考文献

[1]林繁会, 孙春梅.“减数分裂与受精作用”一节的教学设计[J].中学生物学, 2010, (2) :29-30.

[2]Ausubel D.P.The use of advance or ganizers in the learning and retention of meaningful verbal material 1 Journal of Educational Psychology.1960.267-272.

[3]张爱卿, 刘华山, 刘玲玲.“先行组织者”教学策略在中学历史教学中的实验研究[J].心理发展与教育, 2000, (2) :28-32.

上一篇:移动服务提供商下一篇:多途径结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