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织教学基本功论文(精选12篇)
组织教学基本功论文 篇1
一、课堂组织的中心
中国古典舞基本功训练的任务繁重、内容丰富, 教材涉及面多而且广, 要在限定的课堂时间内完成一堂课的教学内容, 不仅涉及到技术, 更是一门科学和艺术。[1]作为教员, 首要任务是组织好一堂课。而这好与不好的标准就是成效, 它是检验一名教员教学水平的唯一尺度。怎样才能够上好一堂课?这是教学法要涉及的一个重要内容, 一是教材的组织、教法的妥帖要求;二是解决教与学这一对矛盾综合体所引发的各种问题。这两部分内容的一个共同之处, 就要要求一名舞蹈教师需具备较高的素养, 它既包含了对专业技术的精通, 也包含了自身的思想素养, 文字语言表达能力和人格魅力等综合素质。
二、课堂组织的规律
1. 熟悉教学法, 精通教材。
要上好一堂课, 教员必须要做到熟悉教学法, 熟悉教材, 不仅要熟悉教材的每一个动作的规范要求、正确的做法, 还要有解决易出现的动作错误的能力和应付的措施, 更要有联系教材的能力, 即对教材的纵局和横局都要有透彻的掌握, 正如擦地动作的明确要求, 八字步位, 两腿并拢打直, 膝盖收紧, 臀部肌肉胯部向上提, 双肩自然打开下垂, 上身自然直立, 和重心在两脚中间, 动作时, 支撑腿直立, 动作腿向旁向前, 后擦地时, 脚跟慢慢离地, 脚背绷起, 脚尖点地, 脚跟向前顶, 此时, 整个动作腿部绷直, 收回时动作腿的脚尖经过脚掌, 脚跟落地收回原位, 两腿并拢收紧。同时注意教学的提示, 动作腿做动作时, 重心不要外移, 始终在支撑腿上, 另外, 也就是在教学课题组织时所注意的其中一些细小环节。只有这样, 才能融会贯通, 所以说, 熟悉教学法, 精通教材是组织好课题的基础。
2. 掌握课堂节奏, 科学合理安排训练内容。
任何一种课题组织形式, 总是在一定的时间单位内完成的, 现行的舞蹈课题教学, 通常行的都是以45分钟为一节课, 而基本功训练课, 则是以二节课合为一堂课来进行的。那么在90分钟的课堂中, 根据教学的对象和任务的不同采用不同的方法。科学合理地安排训练内容, 掌握好课题的训练节奏, 这也是舞蹈教员应该有的基本要求, 而要做到这一点, 又需要把握住以下的基本原则:
(1) 遵循人体训练运动的规律, 循序渐进安排训练内容。
现在安排的课题教学内容, 总体上是遵循人体训练运动规律的, 自扶把动作到中间动作, 自扶把的摞, 趾关节的运动训练逐渐扩展到全身各个关节, 动作幅度自小到大, 动作范围自局部到全身, 而这一切, 也源于人体训练运动的素质。关于运动素质———是指在中枢神经系统的指令下, 是由机能在运动时所表现出来的各种能力, 常包括力量、耐力、速度、柔韧和灵敏, 这些能力有机体的形态结构、机能水平及其代谢水平所决定的, 并且是这些指标发展水平的综合表现, 运动素质的训练, 在许多情况下, 是通过对人体运动各要素的反复练习来进行的, 而人体的动作要素包含许多项, 包括:1.身体姿势;2.动作轨迹;3.动作时间;4.动作速度;5.动作力量;6动作速率;7.动作节奏等, 而这一切正是人体运动规律的客观体现。
按照人体运动规律, 人体的生物钟有一个自低向高发展的运动规律周期, 这个周期规律, 通常就称为“状态”, 我们经常听到业内人士讲某某运动状态“很佳”或是“不佳”, 就是这周期规律的反映。因为随人的年龄阶段的不同, 而身体的变化也有异。如软开度, 腰的解决程度不一样, 而舞蹈的初学阶段的最佳时期是4—6岁开始, 那样所有的软开度到一定阶段一般都可以解决, 而越大越不利。就好比我从一个普高生升上来搞专业舞蹈, 好多东西解决不了, 因年龄限制, 故只能掌握要领方法。根据周期规律体现现在课堂组织上或以周为单位, 或以月为单位来安排训练内容。
(2) 舞蹈内容安排疏密有间, 张弛有度。
舞蹈训练内容是繁多的, 在课堂内, 科学合理地安排训练内容, 就要做到“疏密有间, 张弛有度”, 诸如在一堂训练课的内容安排上, 注意动作间的横向和纵向的联系, 要注意动作间相互衔接与承上启下的铺垫, 要注意掌握整个课堂节奏的起伏变化, 既不直线上升, 也不能枝蔓太多, 也就是一堂课, 你上多少内容, 开始上多少, 中间上多少, 乃至技巧开多少, 你必须根据学生的接受能力综合考虑, 难一点的可减少课程内容, 否则一节课的内容太多, 那么你完成不了任务, 太少你又完成不了教学任务, 所以权衡尺度, 掌握轻重也是一门大的学问, 当然这一切需要经验和积累。课堂节奏的掌握还涉及到教育心理学的内容, 诸如对教学对象的心理掌握, 让学生喜欢这个专业, 思维随你所教的方向行走, 并有强烈的兴趣感。而自己可以举一反三的理解, 这样你将很轻松完美地完成你的教学。我记得我实习老师给我说过“会教学的老师是学生累, 老师轻松, 不会的则反之, 而且学生还掌握不了”, 确实有一定的道理。
教学中语言提示的准确、清晰等因素也很重要。
结论
最后我觉得要组织好课堂教育, 教员必须具备多学科的知识和能力, 其中、熟悉教学法、精通教材是基础, 明确教学任务和目标是重点, 掌握好课堂节奏、科学合理地安排教学内容是手段, 创造性地因材施教是方向, 一名教员能够很好地将上述内容有机地融合起来, 贯彻到教学过程中去, 就将是一名出色的优秀教员。
参考文献
[1]朱清渊.中国古典舞教学.中国美术学院出版社.
[2]李纬.中国古典舞基本功教学法.四川音乐学院内部教材.
[3]于平.舞蹈形态学.北京舞蹈学院函授教材.
[4]郜大琨.中国古典舞蹈基训.浙江美术学院出版社.
组织教学基本功论文 篇2
云县茶房乡茶房完小教师 肖聪贤
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是数学教学最基本的组织形式,是实现小学数学教学目的的主要途径,是在数学教师指导下使学生自觉、积极地掌握系统的数学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发展能力,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形成科学的世界观和提高觉悟的活动。课堂教学的好坏直接关系到学校教育教学与人才培养的质量。同时,课堂教学的成败也是衡量一名教师教学水平高低的客观依据。尤其在当前对人才的需求以及广大教师在数学教学改革第一线所遇到的:“想改,但不知怎样改,渴求具体改革措施和方法”的实际状况,研究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最优化的任务,很现实地摆在了我们面前。如何精心设计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结构?怎样提高数学课堂教学的效益?现将在数学课堂教学最优化探讨中的主要体会分述如下:
一、优化导入
好的新课引入不仅是新、旧知识的纽带,承上启下的桥梁,更应能引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启迪学生的想像力,激励学生探索新知的欲望,让学生积极思考问题,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让学生学到更多的知识,为将来的发展打好坚实的基础.在新课程标准的实施过程中,就如何进行新课的引入,总结了以下几点体会,供同行们参考.
(一)从学生生活经验导入新课,让学生在具体的情境中开始学习。《全日制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实验稿)》指出:“数学教学,要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知识出发,创设生动有趣的情境,引导学生开展观察、操作、猜想、推理、交流等活动”;大量的实践也证明:当学习的材料来自于现实生活时,学生的学习兴趣会倍加高涨;当数学和学生的现实生活密切结合时,数学才是活的、富有生命力的。因此,新课导入应该关注学生的生活经验,“选择学生身边的、感兴趣的事物,提出有关的数学问题”,努力为学生创设一个“生活化”情境,让学生在生动具体的现实情景中开始数学学习,体验和理解数学。
(二)设置活动情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让学生在愉悦的体验下开始学习。
心理学的研究表明:学生的学习不仅仅是认知的参与,更需要情感的投入;只有激发起学生良好情感体验的学习,才是真正意义上的自主学习。陶行知先生说:“应创设教学中良好的师生关系,教师要以自己真诚的情感与学生交往,教师最重要的两个品质是‘亲切和热心’,教学中要使学生尽可能少地感受到威胁,因为在自由、轻松气氛下,学生才能最有效地学习,才最有利于创造力的发展。
因此,新课导入应该关注学生的情感体验,努力营造一个平等、民主、和谐、宽松、自由、安全的开课氛围,使学生在愉悦的情感体验下开始数学学习。
(三)巧用旧知,设置悬念,让学生在“启”、“发”氛围中学习。数学学科的特点是逻辑性、系统性强,新知是旧知的发展和深入。根据认知心理学的同化理论,学生原有认知结构中起固定作用的观念,教者可以把它当成联接新、旧知识的纽带和桥梁。
(四)开门见山,让明确学习内容和目标后学习。
新课程标准指出,学生是学习的主人,而老师教学的最终目的在于不教,洋思中学的“先学后教、当堂训练”的教学模式,就比较适合用开门见山这种导入方式。
同一个内容,可以有不同的导入方式,同样的导入方式不一定适用于不同的老师和学生,以上小学数学新课导入研究,还有很多不成熟的地方,希望各位老师提出宝贵的意见和建议。
二、优化过程,诱导创新。
持“以学为本”,真正摆正学生主体地位,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是优化教学过程,提高数学课堂教学效率的关键,也是深化教学教改的急切呼唤。近年来,随着教育改革的深入,大家越来越重视学生在课堂中的主体作用,让学生主动地思考、探索,成为教学过程的积极参与者,成为学习的主人,在教师的引导下获得知识,发展能力,体现自我。
(一)、创设民主、和谐、愉快的教学气氛,设计富有情趣的教学情境,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乐学。
1.创设民主、和谐、愉快的教学气氛。
创设民主、和谐、愉快的教学气氛,才能活跃课堂气氛。师生关系是一种平等、互尊、互爱的关系,课堂气氛是民主、和谐、愉快的,教师的态度和蔼可亲,平易近人,才能使学生敢于参与,主动参与。教学活动是在知识、情感两条主线相互作用、相互制约下完成的,积极的情感可以刺激学生的中枢神经,促进了学生的强烈追求、积极思考、主动探索的主体意识。知识往往是通过情感这个媒介才能更好地被学生接受内化,才能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和创新精神。老师丰富多彩的语言表达能凝聚学生的注意力,可望可及的教学目标,对不同层面的学生略有指导,能给每个学生带来成功的喜悦。
2.设计富有情趣的教学情境。
学生的学习愿望都是在一定情境中产生的。在课堂教学中,应注意挖掘教学内容本身的内在乐趣,设计出适当的教学情境,让学生像数学家那样猜想、发现真理,不但使学生理解学习材料,使他们的思维能力获得较快的发展,而且能更有效地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三、优化思维过程,培养小学生思维能力
素质教育的核心是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要实现素质教育,就要重视思维能力的培养和学习能力的培养,通过对学生的思维进行恰当地训练,极大地促进学生学习能力的发展。思维训练是在于指导学生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掌握学习策略和发展认知能力,它的训练是科学,方法是高效的,是符合小学生思维发展策略的理论,让学生在数学课堂教学过程中细心地体会,在学习中及时总结,经常经验交流,遵循学生的认知规律,重视学生获取知识的思维过程,其目的在于防止教学中只重视思维结果的片面做法,在思维训练课的教学过程中,要灵活运用教学法,采取有效措施,优化思维课训练过程,培养学生思维能力。
组织教学基本功论文 篇3
教无定法,任何教学方法和组织形式都是根据一定的教学内容和教学对象而变化的。怎样抓好小学体育课的组织教学,更好地为教学服务?下面谈几点看法。
1 根据体育课之特点组织教学
在小学体育教学中,教师要根据体育课是通过身体的各种练习,使体力活动与思维活动紧密结合,掌握体育知识、技能和技巧以及室外上课的特点,行之有效地组织教学。
抓好体育课堂常规的组织教学。体育课堂常规是规范体育课的必要条件。教师必须严格认真,坚持不懈地抓好体育课堂常规教育。尤其是要抓好整队集合、服装、精神状态、礼貌行为、组织纪律、学生守则、场地器材的布置与收拾等常规训练与教育。在教学中,教师要严格要求,反复训练,使学生变成自觉行动,以保证体育课的顺利进行。
抓好体育课各阶段的组织教学。体育教学过程是由开始、准备、基本、结束四个部分组成的,由于四部分教学内容和学生情绪各不相同,因此,教学中教师要灵活地组织教学,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切忌出现先紧后松、龙头蛇尾的不良现象。上课前,教师要组织学生布置好场地器材等,为上课作好准备;上课开始时的组织教学特别重要,教师要抓住学生大都还处在课间休息活动的兴奋状态中的特点,采用趣味游戏,如:“请你跟我这样做”,或“反口令训练法”等方法集中学生注意力,使他们兴奋的情绪稳定下来;基本部分是体育课中的重点部分,教师应力求做到精讲多练,语言生动,并不断改变练习方法,如在练习中引入竞争性游戏,不同形式的分组练习等,提高学习兴趣;结束部分。学生的情绪极易松懈,此时教师的组织教学更不能忽视,应采用一些调节情绪和恢复体力的放松性练习,保持学生兴趣,如舞蹈放松、意念放松,同时作好课堂的小结。
2 根据教材特点组织教学
同一教材的组织教学。体育课中,同一教材在不同课时中重复练习的难度要求是不一致的。如一年级投掷教材第一次课的要求是教会学生投掷方法;第二次则要求学生初步掌握投掷方法,通过多次的重复练习,使学生进一步掌握投掷方法等,每一次重复练习的难度都有所提高。对此,教师在教学中对同一教材的重复练习如果每次都采用同样的组织教学方法,学生自然会感到枯燥无味而分散注意。因此,对于同一教材的重复练习,教师要根据“动型”规律逐步提高动作难度,适当改变组织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如上面举的投掷一例,随着课时的变化,教师可采用“打靶”一类趣味性游戏或竞赛等,达到激趣的目的。
不同教材的组织教学,小学体育包括田径、球类、技巧、武术、体操等多种教材,不同的教材有其不同的特性。因此,教师在教学中要善于把握教材特点。
挖掘教材潜力,将组织教学与教材特点有机结合,改变传统中单一的千篇一律的组织教学形式,变学生被动的接受为主动的学习,从而充分发挥每个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提高教学效果。如田径教材的“跑”,教师可以充分利用跑的特点,运用竞赛、奔跑游戏等增加教材的趣味性。
3 根据儿童生理和心理特点组织教学
儿童的生理和心理特点主要表现为:有意注意时间短,兴奋过程和无意注意占优势,好奇、好动、好模仿、好竞争等。同时,一节课中,学生的注意力、意志和情绪等心理活动的变化也是不同的。教学中,教师要充分利用儿童生理和心理特点进行组织教学。
合理安排教学内容。由于学生注意力在课的前半部达到高峰,意志力在课的中后部达到高峰,情绪则在课的后半部达到高峰。根据这一特点,教师在组织教学中应把新教材安排在课的前半部分。有利于学生对新教材的学习、理解和掌握;在课的后半部分则应安排一些况况争性、游戏性较强的内容,激发学生兴趣,同时,要做好主教材与辅助教材的搭配,尤其要抓住主教材与辅助教材的内在联系进行组织教学,以提高教学效果。灵活运用组织方法。针对儿童生理和心理特点,在教学中, 教师的组织教学要尽量体现出“新、奇、活”的原则,采用多种多样的、生动活泼的,使学生能够产生强烈兴趣和新鲜感的组织形式,以增强教学的吸引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热情。如一节课中,教材之间的衔接,传统的调队方法显得机械、死板、单一,且容易出现散乱的状况,而此时教师采用游戏或舞蹈等教法。进行衔接,既会使学生感到新奇,又会使教学活而不乱,顺利过渡。
组织教学基本功论文 篇4
一、探究式教学组织
探究式教学的组织形式应根据科学探究的内容和学生的情况来进行设计。当学生独立探究有较大困难时, 可以采用教师引导下的探究式学习的方式。这样的探究形式还可以解决实验设备不足的问题。例如, “探究晶体熔化和凝固的条件”是初二的物理教学内容, 此时, 学生的实验技能比较弱, 实验要求又较高, 在这样的情况下, 教师教学组织以问题为线索, 通过教师演示实验 (或教师指导下的学生实验) 逼近探究问题, 得出探究结论。
针对探究实验需要较长时间来探究内容的特点, 可以采用分工或分层进行的探究性教学形式, 这样的探究形式还可以解决探究时间不足的问题。在采用这种探究形式时, 教师的教学组织方法通常可以遵循这一路径:明确探究问题—布置探究任务—小组探究 (教师搜集小组探究中出现的问题) —组织全班小组间交流 (分享探究资源) —归纳、总结。例如, 在教学“探究电流与电压、电阻的关系”时, 就可以将全班分成两大组探究, 一组探究电流与电压的关系, 另一组探究电流与电阻的关系, 之后教师组织全班同学共同交流, 分享彼此的实验资源。
当学生学习能力较强、实验资源充足时, 可以采用完全开放式的探究性教学方式。在这种方式下, 教师的教学组织方式是:布置探究任务—深入学生 (解答疑问, 搜集问题) —组织交流。
二、实践活动教学组织
实践活动这种学习方式的途径是多样化的, 它打破了以教室为主的封闭性教学环境, 鼓励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选择课题, 学生可以在物理实验室、校园内开展课题研究, 还可以走出教室, 到与自己所研究的课题有关的环境中去开展学习。
实践活动教学组织方法可以采取如下程序:建立研究小组—选题辅导—活动指导—活动交流—活动成果评价。
(1) 建立研究小组。小组成员的确定可以采取班级内自由结合、班级内随机组合、跨班级随机组合等形式, 目的是培养学生的合作与交往能力。每组3~5人。随后要选举组长, 做好分组名单记录, 以便检查督促, 还要建立实践活动课记录档案, 准备实践活动过程记录表, 表格中应有明确的课题名称、活动时间、活动地点、参加人员、活动情况记录以及备注。
(2) 选题辅导。在选题辅导环节, 教师要指导学生选题、申报课题。题目要具体, 具有可操作性。然后设计课题申报表, 指导学生制定自己的活动计划, 内容包括研究内容、研究方法、时问安排、成果形式等。要指导学生完成课题申报表, 并留作备案。
(3) 活动指导。在活动指导环节, 教师主要应把握几个关键环节对学生进行辅导。第一个关键环节就是在课题表申报后, 通过课题表了解学生是否明确研究问题, 研究的方案是否可行, 对于有问题的小组进行指导。第二个关键环节就是指导实践活动过程, 教师可以参与学生活动或在学生活动后了解情况, 帮助学生解决活动中出现的问题。第三个关键环节就是交流之前的指导, 教师和小组成员一起听取代表小组交流的学生汇报交流, 提出改进建议。
(4) 活动交流。各研究小组选出代表进行交流, 交流过程可以由学生全程负责, 教师可在此之前进行指导, 并指导学生设计好交流过程的评价工作。评价的角度和评价的主体可以是多元的, 这样可以给更多学生创造成功的体验。可以一学期举办一次这样的交流活动。
(5) 活动成果评价。实践活动的评价应是激励和发展性的评价。活动成果评价虽然放在了最后, 但实际评价应该是动态的、积极的、多种形式的。过程评价是不能少的, 其中包含两重意思, 既是指在过程中进行评价, 又是指评价的内容重在参与过程中的态度、表现、进步情况。一个课题完成后, 要有总结、各小组自评、互评。教师给予的评价可以是等级评价, 重在参与, 参与了实践活动全过程的就算合格;也可以是激励性的评语, 即对学生参加活动的态度、承担工作所起的作用、哪些方面的能力有提高等具体的描述;还可以通过展示研究成果进行评价, 各小组在班上交流, 评选出最优秀的, 参加年级交流。获得展示的机会是令学生感到最骄傲的评价。
行政例会的基本组织程序 篇5
班务会每周召开一次,由班长主持,星期日晚饭后进行,一般不超过1小时,主要是检查小结一周工作。
一、会前准备
1、班长、副班长商定班务会内容,对上周本班人员学习、训练、工作及完成任务情况进行总结,对下周主要工作进行研究。
2、通知班内成员,做好个人工作、训练等情况汇报。
二、会议组织
1、由班长主持开会,宣布会议内容,提出具体要求。
2、班长(或副班长)小结本周工作,并对总体工作、作风纪律等情况进行分析、讲评。
3、班内成员在班务会上围绕本周个人学习、工作、训练、思想、作风、纪律、生活和任务完成情况等进行汇报。同时,查找个人存在的问题和不足。
4、根据班内成员本周综合表现情况,由班长组织评出好人好事,推选并上报评优人选(“争红星”评比竞赛活动推荐人选)。
5、班长(或副班长)布置下周工作,提出工作要求。注:第2条可以与第5条结合起来,在班务会最后进行。
三、会后工作
做好班务会记录整理工作后(一般由副班长记录),班长向排长汇报会议情况,检查督促下周工作落实情况。
排务会的基本组织程序
排务会每月召开1—2次,由排长主持,班长、副班长参加,主要是研究本排工作。
一、会前准备
1、排长对上阶段工作进行回顾、分析,并召集班长了解各班上阶段基本情况,确定排务会内容。
2、根据中队工作安排和相关要求,明确本排下阶段工作任务。
二、会议组织
1、排长发出会议通知,召集本排班长、副班长参加会议。
2、排长宣布会议内容,提出会议具体要求。
3、排长总结上阶段全排工作。
4、听取各班长上阶段工作汇报,主要是人员思想、执勤、训练、管理等情况。
5、评选本排先进个人(“争红星”评比竞赛活动推荐人选)。
6、讲评各班工作,分析本排工作形势,主要分析查找工作中存在的问题,研究解决措施。
7、排长布置下阶段工作任务,明确工作要求。注:第3条可以与第6条相结合到一起进行。
三、会后工作
对排务会情况进行梳理记录,向中队汇报。
队务会基本组织程序
队务会每月至少召开一次,由中队首长主持,班长以上人员参加。队务会通常包括分析中队完成任务、军事训练、政治教育、行政管理和思想政治工作等方面的情况,进行总结、讲评,研究部署工作。
一、会前准备
1、在分析中队总体工作和建设形势的基础上,中队首长研究商定队务会内容、时间等。
2、通知全体干部、班长,根据会议主要内容做好发言准备。
二、会议组织
1、中队值班员清查人数,由中队首长报告。
2、中队首长主持开会,宣布会议内容,提出具体要求。
3、班、排长围绕会议内容发言,并汇报本班、排各项工作情况。
4、中队首长总结中队近段时间工作情况、讲评班排工作,指出工作中好的方面和存在的不足。
5、对工作中存在的问题深入进行分析,研究解决对策。
6、中队首长作会议小结、布置下步主要工作。
7、中队首长宣布会议结束,由中队值班员做好队务会内容的整理、记录。
党支部委员会基本组织程序
党支部委员会简称支委会,基层单位的一切重大问题,都必须由支部委员会讨论决定,支部委员会根据工作需要召开。
一、会前准备
1、支部书记或副书记根据本单位工作实际或上级指示精神提出议题,准备相关意见或方案。确定议题时应注意:议题要明确,中心要突出,要抓住主要问题,议题不要包括中队日常行政事务。
2、确定会议时间、地点,并将会议议题、有关要求等提前通知支部委员,支部委员根据会议要求认真做好准备议题预案。
二、会议组织
1、宣布开会。支部书记或副书记宣布开会,并主持会议(书记、副书记均参加会议时,由书记主持,有一人参加会议,谁参加谁主持),向与会同志宣布会议议题,提出讨论要求,会议由组织委员负责记录。
2、开展讨论。支部委员围绕议题展开讨论,充分发表各自意见,在支部委员发表意见时,会议主持者应注意,不得随意中断或阻止支委发言,以防支委会失去应有的意义。
3、归纳意见。会议主持者在各支部委员充分发表意见后,对意见进行归纳,点出各个意见的共同点和分歧点,主动提炼出可操作性的主导意见,以便于集体表决。但在归纳过程中,切忌由主持者本人定调子,防止支委会被个人操作、支配。
4、进行表决。支委会一般要形成决议,在支部委员意见发表完毕、会议主持者归纳意见、提炼出主导意见后,要针对讨论的议题,对提炼出来的主导性意见和相关措施进行表决,形成决议。表决应按照少数服从多数的原则。
5、明确分工。形成决议后,主持人宣布决议,并对落实决议所要做的工作对支部委员进行分工,明确责任。
三、会后工作
支委会结束后,由中队长、指导员分工负责贯彻执行,属于军事方面的,由中队长负责组织实施,属于政治工作方面的,由指导员负责组织实施。
组织委员在作会议记录时,应注意将所有讨论意见进行整理记录,同时,真实记录表决情况。会议记录最后,记录支委会形成的决议和分工落实情况。
召开支委会应注意,在会议上,对与会人员要称呼姓名或姓名后两个字加同志,不能称呼各支部委员的行政职务。
另:支部委员会一般为五至七人,最多九人,但必须是单数。通常设书记、副书记、组织委员、宣传委员、纪律检查委员、保卫委员、群众工作委员、青年委员。在委员人数较少的情况下,一名委员可兼任数名委员的工作。
晚点名的基本组织程序
晚点名是基层一日生活制度之一,是强化全体官兵条令意和组织观念,培养优良作风,维护中队的正规秩序,提高管理水平的主要形式。
一、晚点名的主要内容
晚点名通常包括清点人员、生活讲评、宣布次日工作或者传达命令、指示等。
二、晚点名的形式
中队通常每日点名,休息日和节假日必须点名。一般以中队为单位于就寝前或者其它时间列队进行(也可以排为单位进行),由一名中队首长实施(以排为单位进行时,由排长实施)。每次点名不得超过十五分钟。唱名清点人员时,可以清点全体人员,也可抽点部分人员。如以排为单位点名时(由排长通知值班班长,值班班长发出点名信号,整队并向排长报告,排长对本排人员进行清点并讲评、布置工作,传达中队首长有关指示),中队首长和值班员应当进行督促检查。
三、晚点名的程序
1、晚点名前,中队首长应当对当日工作进行回顾、对次日重点工作进行计划安排并商定点名内容,对讲什么、怎样讲、讲多长时间做到心中有数。
2、中队首长通知中队值班员,由中队值班员发出点名信号。
3、收到中队值班员发出的点名信号后,各班、排迅速到指定区域集合整队,清查人数,并以排为单位向中队值班员报告本排参加晚点名人数及未到人员原因。
4、中队值班员统一整队、整理着装,向中队首长报告(××同志,晚点名队伍集合完毕,应到××人,实到××人,请指示,值班员××)。
5、中队首长组织点名,对中队人员进行清点(普点或抽点)。
6、中队首长清点人员后,讲评当日工作,安排布置次日工作,传达命令指示。
7、点名结束后,以排为单位组织带回。
四、注意事项
1、要遵守时间,点名前要摸清情况,打好腹稿,在尽短时间内讲评和布置工作。应由一名中队首长实施,切忌干部轮番讲。
关于社会组织基本概念的几个问题 篇6
关键词:社会组织;概念;类型;功能
中图分类号:D56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2—2589(2009)10—0057—02
一、社会组织的特征与定义
对于政府与企业外的各种组织,有的研究者根据其非营利特征称之为“非营利组织”;有的根据其非政府部门及非政府附属机构的特点称之为“非政府组织”;有的根据其成员志愿参与称其为“志愿组织”;有的根据其沟通、协调等功能称之为“社会中介组织”;有的根据其致力于公益事业而称之为“慈善组织”;有的根据其非政府非企业的属性直接称之为“民间组织”:有的则沿用西方学界的说法称之为“第三领域”或“第三部门”。
学术界不仅没有一个一致的定义来统称政府与企业外的各种组织,而且认为上述称谓通常可以通用。比如,有的研究者认为,“与‘民间组织’类似的称谓还有‘第三部门’、‘非营利组织’、‘公民社会’、‘志愿组织’、‘慈善组织’等,只是这些称谓各自的侧重点略有不同。”有的研究者认为,“民间组织有不同的称谓,如非政府组织、非营利组织、社会组织、群众组织、社会团体、人民团体、第三部门、志愿组织、中介组织、公民组织、公民社会组织等。”有的研究者认为,“社会中介组织又称‘非营利组织’、‘非政府组织’是指在政府与企事业单位及公民等经济主体和社会主体之间…一具有相对独立的法律地位的社会组织”;“在国外,接近‘社会中介组织’一词本意的有两个词,即非营利组织、非政府组织”;进而也指出,“研究中,许多学者直接把国外的非营利组织和非政府组织等同于中国的社会中介组织。”
归纳政府与企业之外的各类组织的特点,我们认为,至少呈现出如下特征:其一,组织性或称合法性。即在国家法律许可下,经过法定程序登记注册而获得独立法人资格,可以独立承担民事责任;在法律范围内,形成一定的组织机构,有成文的章程和制度,有明确的职能和活动范围,有确定的组成成员和一定的活动条件。其二,民间性或称非政府性。即其组织机构以民间的形式出现,独立于政府之外,既不是政府的一部分或政府附属机构,也不由政府主导或受政府官员支配和控制。其三,服务性或称非营利性。即成立组织的目的是提供某种公共服务而不是营利,即使有盈利或得到足够的经费,都是用于开展组织使命所规定的工作和支付其成员的劳动报酬,而不能进行利润分配,更不是为了积累财富。其四,自治性或称自主性。即有自己的组织机制和管理机制,在法律与政府政策的框架内从事自身的业务和活动时,可以自主决策、自主实施、自我管理,不受政府或其它组织的干预。其五,志愿性。即其成员的参与和资源的集中是志愿的而不是被强迫的。
综合这些特征,我们认为,无论是将这些组织称为“非营利组织”、“非政府组织”,称为“志愿组织”、“社会中介组织”、“慈善组织”,还是称为“民间组织”、“第三领域”或“第三部门”等等,在定义上都仅仅侧重或强调了其特征中的某一个方面,不能趋向科学合理的揭示其本质、全体和内部联系,而将这些组织统称为“社会组织”则是适宜的。
二、社会组织的类型
社会组织的职能能够较好地反映其本质,因此,以组织职能为标准,可以将社会组织分为下列几种类型:一是事业组织。事业组织包括从事教育、科技、文化、体育、卫生、广播、电视、新闻、出版等各项事业活动的组织,在公共事业中,是极为重要的组成部分。二是公益组织。公益组织的最突出特征是志愿性、非营利性和服务性,包括慈善机构、志愿者团体、社会救济组织、义工组织、环保组织等,以关注社会公共利益为己任,特别重视服务于社会弱势群体。三是中介组织。中介组织为政府、市场和社会提供中介服务,主要承担政府在改革过程中逐步分离出来的一些公共服务职能,目前尚处于政府主管与市场运营相结合的准政府状态。中介组织的发展是提高社会组织化程度的必然要求,培养和发展中介组织,也是政府机构改革的重要举措。这类组织目前在社会上广泛存在,又可分为营利性和非营种性两种。其中,营利性中介组织属于市场中介组织,为市场主体与政府之间、市场主体之间和市场活动提供公正有偿服务,如:公证和仲裁机构、事务所(律师事务所、会计师事务所、审计事务所等)、检验机构(质量检验机构、计量检验机构)、维权机构、咨询机构(信息咨询、技术咨询、管理咨询、统计咨询等)、代理机构(广告代理、房产代理、金融代理、保险代理、商标代理等)、经纪机构(信托经纪、房地产经纪、金融经纪、人才劳务经纪、拍卖典当经纪等)等等,他们以自身的服务收^、维护生存和发展,并不获得政府的财力支持,其服务可以用价格标识,在财税上可以作为一种特殊的企业对待。非营利性中介组织属于市场中介组织之外的社会中介组织,代替政府履行某种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职能,如:商会、行业协会、联合会、学会、基金会等,其服务体现为公益性或互益性,不体现市场价格,因而在经费运作、运行规范、社会监管方面需要特殊管理。四是基层自治组织。基层自治组织主要是村民委员会、社区委员会,由社会基层通过直接民主选举的方式组成的,是基层群众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的自治组织。
三、社会组织的功能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市场机制与企业组织能够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但同时可能带来许多问题,而且在某些时刻市场机制不能起作用,从而出现市场失灵。而在社会经济实践中,市场对于提供集体消费的公共物品,如社会安全、环境保护等表现出较低的效率,并且往往产生分配不均、贫富悬殊等社会问题;更为重要的是,市场机制以自由竞争为原则,自由竞争终将导致垄断,垄断又使竞争失灵;同时,市场本身不可能对经济实施宏观调控,使周期性的经济危机不可避免。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各主要国家纷纷建立强力政府,以调动和配置资源、医治战争创伤、维护社会秩序。加上“冷战”和国际竞争等因素,政府行政权力逐步扩展,国家机制与政府组织愈发膨胀,强力政府发展为控制经济、包揽社会公共事务的全能政府。20世纪后半期主要表现是:政府包揽社会管理和社会服务,财政开支大幅增加,加重了公众税赋,造成财政危机;庞大的政府机构和照章办事的繁文缛节,导致服务水准下降,效率低下,滋生官僚主义,酿成管理危机;各国普遍出现经济衰退、财政赤字、高失业和通货膨胀,加上政府可能出现决策失误或政策执行不当,导致公民对政府的信任危机;权力过于集中,大量政府开支落人特殊利益集团的腰包,
滋生了腐败。
20世纪后半期社会组织的兴起、成长和发展,即是人类社会经历了市场失灵和政府失灵后的产物,同时为解决市场失灵和政府失灵提供了新的可能,成为解决社会管理与发展问题的又一基本组织机制。这一基本组织机制介于个体公民与国家之间,既是联系个体公民与国家之间的纽带,也是对个体公民的保护屏障,成为弥补市场失灵和政府失灵的润滑剂:一方面,有助于维护竞争性的市场经济体制,弥补市场自发功能可能产生的不良后果;又一方面,对政治国家形成了一种有效的制约,同时与政府协作,参与解决社会公共问题,从而弥补政府在提供公共物品和处理社会事务中的局限性。具体说来,社会组织在解决社会管理与发展问题中至少表现出以下功能:一是预警功能。社会组织扎根于民众和社会之中,能够了解社会民众的冷暖安危,体察来自社会民众的不满和各种有可能造成社会冲突的行为倾向,把不利于社会稳定与和谐的信息及时反馈出来,因而是社会预警系统的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二是监督功能。社会组织通过其特有的活动形式和场合,关注和监督政府与企业的行为,督促其改善自身形象、更加负责任地行动、更快地对公民的要求做出回应。这有利于防止强势群体对弱势群体权益的忽视和侵害,制止人们对公共利益的损害以及由此造成的冲突与不和谐。三是服务功能。社会组织在动员资源方面拥有一定的优势和很大的号召力。政府以强制力为后盾动员资源,私营部门以利润吸引资源,社会组织则依靠道义力量征集物质和人力资源,其号召力是政府和私营部门无法替代的。因此,在提供公益性服务和公共物品方面特别是服务弱势群体方面有着重要的作用。四是协调功能。现代社会中,不仅人们的利益存在多元化,而且不同群体之间的价值观和生活方式也不同,因而不同群体之间的冲突不仅有利益冲突,而且还有文化和价值观的冲突。社会组织植根于不同的群体中,能够协调不同群体之间的关系,使之相互宽容和理解。五是整合功能。社会组织能够整合民众的意见、愿望和要求,经过组织代表反映到政府,参与政府决策,从而把各个方面的意见、愿望和要求整合到政府公共决策系统中,保证政府决策的科学性和民主性。六是民主功能。社会组织的存在有助于限制国家权力,扩大社会民主;同时,社会组织为公民参与自我管理、自我服务以及社会公共事务管理提供了平台、机会或手段,从而提高公民的民主意识和民主能力。
组织教学基本功论文 篇7
1 《世界卫生组织基本药物标准清单》删除药品的原因分析
本研究将已被历年《世界卫生组织基本药物标准清单》删除的75种药物和《国家基本药物目录》2009年基层版的205种西药做比较,发现共有15种药物仍在我国目录中。除卡托普利无法查出哪年被WHO删除、无法追溯其原因外,其余14种药物根据删除的主要原因,分类如下:
1.1 安全性原因
因安全性原因被删除的药物汇总见表1。
1.2 功效/被同类药品替代原因
因功效/被同类药品替代原因见表2。
2 《世界卫生组织基本药物标准清单》删除药品在国内的使用现状
本文数据来源是上海食品药品监督局药品信息中心2006年至2009年的84家医疗机构药品采购数据库。因药物的剂型、规格复杂,用量难以统一标准,主要进行采购总金额方面、按照原研药和仿制药两种进行分类比较,所用的对比药物是同时存在于我国与WHO的基本药物目录的常用药物。
抗帕金森病药中没有两份目录中共有药物,无法参与比较。左氧氟沙星仍是WHO治疗结核病的药物之一,并非剔除,不参加比较。右旋糖酐(40)的替代药物右旋糖酐(70)在我国只有洗眼液的品种,没有与右旋糖酐(40)的同类药物,无法参与比较。以上3种药物不在本文中讨论。
2.1 吲哚美辛
表3中,对乙酰氨基酚的原研药是药品市场中的常用药品,尤其是包括了泰诺、惠菲宁等常用非处方药(OTC)。阿司匹林和对乙酰氨基酚的总金额远超过吲哚美辛,是非甾体类抗炎药中的主要常用药物,吲哚美辛的金额相比非常少。
2.2 哌替啶
表4中,哌替啶在注射针剂中仍属常用药品,用于注射针剂本身并不是短效麻醉药中的常用剂型,不符合WHO专家提倡的口服原则,口服给药最方便、最安全、最经济,适当的口服用药极少产生药物依赖性[8]。从总量来看,哌替啶的用量属于比较少的。
2.3 秋水仙碱
用专治痛风的药物别嘌醇做比较。表5中,别嘌醇的使用金额是秋水仙碱的2.89倍。秋水仙碱相较主要使用药物别嘌醇要少很多。
2.4 氨茶碱和茶碱
氨茶碱主要使用剂型是注射液,茶碱主要剂型是口服胶囊,沙丁胺醇主要剂型是气雾剂和口服胶囊。表6中,仿制药分类中氨茶碱总金额极少,茶碱仍普遍,沙丁胺醇使用最多。只有沙丁胺醇存在原研药,总金额已经远超过氨茶碱和茶碱,是治疗哮喘中的主要药物。
2.5 异丙肾上腺素
异丙肾上腺素主要剂型是针剂和片剂,用于对比的药物是肾上腺素和多巴胺,主要是针剂。表7中,肾上腺素和多巴胺的总金额分别是异丙肾上腺素的4倍和7倍,异丙肾上腺素已经较少使用。
2.6 卡托普利和酚妥拉明
从表8中,可以看出仿制药领域中,卡托普利和酚妥拉明在国内的用量已经很少。虽然卡托普利的原研药使用比率远高于仿制药,依那普利的使用较卡托普利和酚妥拉明频繁许多。
2.7 氨苯蝶啶
表9中,螺内酯总使用金额最高,约是氨苯蝶啶的219倍,氢氯噻嗪总金额约是氨苯蝶啶的18倍,可以看出氨苯蝶啶在国内的使用已经非常得少。
2.8 哌拉西林
在仿制药分类中,哌拉西林在β–乳酰胺类药品分类中是一种常用药物。由于头孢曲松的原研药使用金额远高于仿制药,哌拉西林和氨苄青霉素没有原研药,头孢曲松的总使用金额远高于其他两种药物(表10)。
2.9 右旋糖酐铁
表11中,抗贫血药右旋糖酐铁和叶酸都没有原研药的使用,右旋糖酐铁的使用金额是叶酸的4.4倍,并且主要是注射剂,叶酸的使用主要是片剂。在我国,右旋糖酐铁仍是比较重要的药物。
2.10 格列本脲
表12中,治糖尿病药格列本脲只有仿制药,二甲双胍则同时有原研药和仿制药,并且原研药的使用金额是仿制药的3倍。从表中可以看出,仅仿制药分类中,二甲双胍即远超过格列本脲的使用,格列本脲已经比较少被使用了。
3讨论和政策建议
3.1 药物删除的原因和我国状况分析
3.1.1 安全性原因。
哌替啶由于安全性和价格原因被删除。由于哌替啶代谢产物为去甲哌替啶, 其代谢产物在体内半衰期长, 重复用药对于中枢神经系统有激惹毒性,可致精神异常、震颤和惊厥[8]。近年对吗啡、地西泮等口服片剂的使用已大幅提高,考虑到安全性和使用量两方面的问题,我国基本药物目录可以考虑将其删除,用目录中现存药物地西泮替代。
秋水仙碱是一种古老的抗痛风药物,临床出现不良反应较多,与剂量大小有明显相关性,早期不良反应常见腹痛、腹泻、呕吐及食欲不振等胃肠道的反应症状,发生率高达80% [9]。从近年数据看,我国秋水仙碱的金额比别嘌醇少很多,可以考虑从我国基本药物目录中删除,用目录中现存药物别嘌醇来替代即可。
3.1.2 用量原因。
卡托普利和酚妥拉明的对比药物依那普利的用量和总金额远远超过这两者,这两种药物在国内使用已经很少,可以考虑从我国基本药物目录中删除,依那普利先存在于我国的目录中,可以替代卡托普利和酚妥拉明。
氨苯蝶啶对比药物螺内酯和氢氯噻嗪的用量和总金额,两者都远远超过氨苯蝶啶,该药物在国内使用已经很少,可以考虑从我国基本药物目录中删除,使用我国目录中药物螺内酯和氢氯噻嗪代替。
异丙肾上腺素的用量远远不及肾上腺素和多巴胺,该药物在国内使用已经很少。由于异丙肾上腺素存在头痛、心前区疼痛、食欲不振、耳鸣、失眠、神经质等副作用[10],长期使用可能造成药效降低、并可能导致心力衰竭等严重后果[11]。由于两方面的原因,可以考虑将其从我国基本药物目录中删除,使用肾上腺素和多巴胺这两种目录中药物替代其作用。
吲哚美辛的对比药物阿司匹林是更为常见的药物,用量远远超过吲哚美辛。原研药对乙酰氨基酚的非处方药用量很高,远超吲哚美辛。由于疗效相近,用量相较其他非甾体类抗炎药少很多,可以考虑将吲哚美辛从我国基本药物目录中删除,对乙酰氨基酚、阿司匹林等目录中现存的药物都可以完全替代之。
格列本脲的对比药物二甲双胍是更为常见的药物,无论是原研药或者是仿制药的分类中,使用远频繁于格列本脲。由于疗效相近,用量相较二甲双胍少很多,可以考虑将吲哚美辛从我国基本药物目录中删除,二甲双胍、格列吡嗪等药物都可以替代它。
3.1.3 暂不考虑删除的药物。
近年来,我国茶碱类药物使用较少,总金额远不及沙丁胺醇。氨茶碱局部刺激性强,口服可引起恶心、呕吐;静脉滴注过快或浓度过高可引起头晕、心悸、心律失常、血压剧降。氨茶碱引起的最严重中毒反应是惊厥,死亡率约50%[12]。低剂量茶碱具有抗炎和免疫调节作用,同时缓释茶碱制剂的问世使茶碱类药物的临床应用安全性得到有效改善。2006 年全球哮喘防治倡议(GINA)正式把缓释茶碱类药物列为控制哮喘症状药物之列[13]。茶碱类药物是否要从我国基本药物目录中删除,仍有待斟酌。
哌拉西林被删除是由于被WHO目录中更好的同类药物所替代,当时哌拉西林的主要用途是治疗牛皮癣,现在是作为抗病毒药物使用。在近年来数据分析得出,在针剂剂型中哌拉西林仍属常用药物,相比存在昂贵原研药的头孢曲松,注射用哌拉西林的使用量并不少,暂时不考虑将其从我国基本药物目录中删除。
右旋糖酐铁被删除是由于利益风险比的问题。在近年来数据分析得出,在注射剂型中右旋糖酐铁仍属常用药物,同类药物叶酸只有口服常释剂型,没有注射剂型,因此暂时不考虑将其从我国基本药物目录中删除。
3.2 政策建议
3.2.1 充分利用WHO基本药物标准清单,规范我国基本药物目录的遴选原则和遴选程序。由于我国将循证医学评价和药物经济学评价等客观、规范的评价方法用于基本药物目录的遴选仍属于学习和起步阶段,充分利用《世界卫生组织基本药物标准清单》(WHO EML)对我国十分重要。尤其在WHO EML中由于安全性原因被删除的药物,在我国的实际使用状况也很少,可以考虑直接从我国基本药物目录中删除。应当基于我国主要疾病负担,引入循证医学和药物经济学等指标和方法,循证规范基本药物的遴选。对于药品安全性的考量,需要严肃规范,药品的安全性是保障公民公共卫生安全的重要环节。
3.2.2 进一步精简我国基本药物目录。《国家基本药物目录》2009年版面对社区卫生中心等基层医疗机构,相比历年目录已大幅删减了药物品种和数量。但仍存在被历年WHO EML删除的药物,这些药物在我国的使用非常少,在我国目录中存在意义不大。我国基本药物目录在今后的调整中,要注意这些药物的删减,加强与WHO基本药物目录的对比分析,使得我国的基本药物目录在不断的改进中日益完善。
摘要:目的:比较我国《国家基本药物目录》2009年基层版与《世界卫生组织基本药物标准清单》第16版的异同,为我国日后的调整、遴选目录提供实证依据。方法:分析已从历年的WHO目录中删掉、但仍存在于我国目录上的药物,判断从我国基本药物目录剔除这些药物的必要性。结果:被历年的WHO目录删除但仍在我国目录中的药物共15种,存在安全性隐患的药物应首先考虑删除。已被替代、用量少的药物也考虑删除。结论:我国基本药物目录应当充分利用WHO目录,规范遴选原则和程序、进一步精简完善我国目录。
组织教学基本功论文 篇8
一、中美非营利组织会计主体比较
(一) 美国非营利组织会计主体
在美国, 非营利组织的报告主体是整个组织, 而其会计主体却是各类基金。美国非营利组织采用基金模式, 对每一种受托资源分别建立基金, 并分别核算与报告。每一个基金都是一个会计主体, 有多少个基金, 就有多少个会计主体。按照美国政府会计准则委员会 (GASB) 在《政府会计与财务报告准则汇编》中的解释, 所谓基金是指按照特定的法规、限制条件或期限, 为从事某种活动或完成某种目的所分离形成的, 依靠一套自身平衡的科目来记录现金及其他财务资源, 以及相关负债和剩余权益 (基金余额) 及其变动情况的一个财务与会计主体。美国非营利组织会计的主体为三类基金, 会计核算时以这三类基金为主体核算基金的资产以及相关负债和由业务收入、费用、利得、损失引起的各类净资产的变动情况。
(二) 中国非营利组织会计主体
我国现行的《事业单位会计准则》第四条规定:“会计核算应当以事业单位自身发生的各项经济业务为对象, 纪录和反映事业单位自身的各项经济活动”。这句话有两层含义:一是会计记账主体为事业单位;二是会计报告主体为事业单位自身发生的各项经济业务。实际上, 从我国实践来看, 1997年开始全面实施预算会计改革就己经具有按基金模式进行管理和核算的意义。《事业单位会计准则》第十八条规定对于国家指定用途的资金, 应当按规定的用途使用, 并单独核算反映。实际上, 目前我国许多事业单位的会计核算主体已是变相的基金会计模式, 我国所说的专用拨款即是变相的基金, 如事业单位会计制度规定财政补助或上级补助的专款如“科技三项费用”、“教育费附加”、“医疗费”等需单独核算。只是这些基金的分类不够细化, 也不够规范, 与基金会计模式的要求不同, 因此需要对非营利组织的资金按一定标准重新分类, 这是非营利组织会计制度改革的一个关键, 这方面可以借鉴美国的一些做法。
二、中美非营利组织会计要素比较
(一) 美国非营利组织会计要素
美国财务会计准则委员会 (FASB) 于1985年12月发布的论财务会计概念第六辑《财务报表的各种要素》指出:“财务报表的各种要素是构筑财务报表的材料———就是财务报表所包含的各类项目”。同时, FASB对会计要素作了十种分类:即资产、负债、业主权益、业主投资、派给业主款、全面收益、收入、费用、利得和损失。同时指出除去业主投资、派给业主款、全面收益外, 其他七个要素适用于非营利组织, 且对非营利组织而言, 业主权益应称为净资产, 即非营利组织的会计要素包括资产、负债、净资产、业务收入、费用、利得和损失七个。因为不以营利为目的, 所以业主权益与利润要素就失去了意义, 但作为出资者要了解资金的来源, 以及评估非营利组织管理当局的管理绩效, 这七大会计要素却是必备的。
(二) 中国非营利组织会计要素
我国《事业单位会计准则》将会计要素划分为“资产、负债、净资产、收入、支出”五类, 这五大要素构成了事业单位会计核算的基础, 在此基础上, 形成了事业单位财务报告。比较两国的非营利组织会计要素, 我国事业单位会计少了一项溢余或损失, 或者结余这一会计要素;但在会计制度中又规定“结余分配”“事业结余”和“经营结余”等会计科目;在收入支出表中也有“结余”一栏。也就是说, 我国事业单位会计既承认“结余”这一事实, 又不确定“结余”这一会计要素, 不及美国非营利组织会计恰当、合理。
三、中美非营利组织会计确认基础比较
(一) 美国非营利组织会计确认基础
美国政府会计准则委员会 (GASB) 规定非营利组织会计采用应计制会计基础或修正的应计制会计基础, 据以衡量财务状况及其执行结果。其规定:“ (1) 政府基金的收入和支出, 应当按照修正的应计制基础确认。收入应当在可以取得并且可以计量的会计期间内确认;支出如果可以计量的话, 应当在基金负债发生的会计期间内确认, 但这不包括普通长期负债上的未到期利息, 普通长期负债上的未到期利息应当在到期时确认。 (2) 权益基金的收入和费用应当按照应计制基础确认。收入应当在已经取得并且可以计量的会计期间内确认。 (3) 信贷基金的收入和费用或支出应当按照与基金会计计量目标相一致的会计基础确认。不可消耗信托基金、养老信托基金以及投资信托基金应当按照应计制基础处理;可消耗信托基金应当按照修正的应计会计基础处理。”
(二) 中国非营利组织会计确认基础
我国《事业单位会计准则》第十六条规定:“会计核算一般采用收付实现制, 但经营性收支业务核算可采用权责发生制”。收付实现制具有简便易行、可直观反映预算执行情况、人工成本低等优点。但是随着经济的发展, 收复实现制体现出不适应性。
四、中美非营利组织财务报告比较
(一) 中美非营利组织财务报告种类比较
美国的州及地方政府财务报表通常包括:资产负债表, 收入、支出及基金余额变动表, 职能费用表, 现金流量表。我国的《事业单位会计准则》第四十四条规定:“会计报表是反映事业单位财务状况和收支情况的书面文件。包括资产负债表、收入支出表、基建投资表、附表及会计报表附注和收支情况说明书等”。从会计报表的种类看:资产负债表是两国非营利组织会计共同要求编制的会计报表, 但两国的会计主体不同导致其各项目的分类不同, 美国非营利组织按照基金项目进行分类, 而我国则按照会计要素的类别进行分类;收支余额表和收入支出表虽然名称不同, 但其反映的基本内容是一致的;美国非营利组织已经编制了现金流量表, 而我国尚未要求编制。现金流量表能提供现金及现金等价物的形成和使用情况, 对分析单位财务资源的形成与运用有着重要意义。因此, 该表已经成为与会计主体有利害关系的各方了解现金变动及支付能力的重要报表。我国事业单位的会计主表中也应增加一张现金流量表。
(二) 中美非营利组织财务报告结构比较
从会计报告的结构看:我国的资产负债表采用“科目余额表”的结构形式, 将静态要素 (资产、负债和净资产) 和动态要素 (收入、支出) 集中在一张资产负债表予以反映, 这不符合国际惯例;我国事业单位的会计报告的结构还比较单一, 还没有按功能分类 (是否限制用途) 的会计报告结构, 使会计报告的会计信息量不足, 不利于会计报告的使用者进行决策分析。因为中美两国在编制会计报表的理论依据即会计等式有不同, 从而导致会计报表具有不同的结构:美国非营利组织资产负债表的理论依据是“资产=负债+基金余额或净资产”, 报表的左方是资产, 右方是负债和基金余额或净资产, 报表中不包括收入与支出项目;而我国事业单位资产负债表的理论依据则是“资产+支出=负债+挣资产+收入’这一会计等式, 报表的左方是资产部类 (包括资产和支出) , 报表的右方是负债部类 (包括负债、净资产和收入) ;我国事业单位会计的收入支出表和基建投资表相当于美国非营利组织会计的收支余额表和职能费用表, 美国还要求编制现金流量表, 而我国对此无要求, 在这方面不及美国非营利组织会计核算的全面、系统。
(三) 中美非营利组织财务报告编制方式比较
从会计报告的编制方式看, 西方非营利组织主要采取合并会计报告的方式;而我国事业单位在编制本单位或者本系统的会计报告时, 主要采取汇总方式。合并的方式是将经济业务实质相同的业务进行合并而汇总只是一种简单的加总, 并没有考虑到经济业务的具体情况。汇总的编制方式有时会产生实质与内容不符, 从而不能正确反映非营利组织的业绩和受托责任, 不能充分反映本单位经济业务实质。
参考文献
[1]罗伯特.J.费里曼、克雷格.D.肖尔德斯合著, 王建英、冯梅、荆新等译:《政府及非营利组织会计理论与实务》, 清华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
[2]美国财务会计准则委员会 (Financial Accounting Standard Board, 简称FASB) :第4号财务会计概念公告《非营利机构编制财务报告的目的》, 1980年。
组织教学基本功论文 篇9
关键词:组织公民行为,动机,角色知觉
组织公民行为一直是组织行为研究领域的热点之一。在研究工作满意度与工作结果的关系时, 研究者们发现工作满意度并不能直接提高工作绩效, 但却对员工的某些行为产生影响。这些行为后来被定义为组织公民行为。组织公民行为是指“由员工自由决定的、不由正式奖励系统认可、独立于工作描述之外的行为, 总体上能够改善组织运营的效率”。
一、组织公民行为研究理论的普遍结论
在几十年的研究中, 研究者们主要关注的研究角度是以下几个方面:
(1) 组织公民行为的定义与维度。从组织公民行为的概念被提出时, 研究者们进了大量的研究分析其概念内涵, 逐渐的形成了对组织公民行为概念的一些共同认同, 首先, 普遍认为组织公民行为是独立于工作职责之外的员工自发行为, 组织公民行为不会被纳入组织的奖励体系和激励体系, 也即这些行为的发生应当不会为员工带来经济方面的利益。其次, 组织公民行为能够提高组织的运行效率, 因为员工承担了公民的角色, 他们关心组织的发展并为此付出了额外的努力, 因此能够为组织带来有益的结果。第三, 组织公民行为可以从多个角度进行维度划分。例如有的学者将组织公民行为按照对象的不同划分为针对组织的公民行为和针对个体的公民行为, 也有的学者将组织公民行为按照内容的不同划分为运动员精神、责任意识、帮助行为、公民美德等维度, 还有的学者根据性质的不同将组织公民行为划分为亲和型组织公民行为与挑战型公民行为。
(2) 组织公民行为的影响因素。在研究开展的初期, 大部分研究者关注个体因素对组织公民行为的影响, 如员工个性、性格、情感。这部分研究在不同的背景下开展, 基本取得了相对一致的结论, 如责任意识高的员工的组织公民行为水平较高, 积极情感的员工表现的公民行为较多。然后研究者们开始关注环境因素对组织公民行为的影响, 以及不同因素之间产生的中介、缓冲作用。这部分研究几乎都是基于对组织公民行为产生的共同假设:基于良好动机的角色外行为。
二、对组织公民行为动机的质疑
无论是对组织公民行为的哪类研究, 几乎都将组织公民假定为基于良好的动机, 即员工出于想要帮助组织或者帮助其他组织成员的良好动机, 才产生了组织公民行为。而实际上, 组织公民行为却不一定是出于良好动机的。
在实际的工作环境中, 组织公民行为不一定独立于组织的奖励体系, 它的存在能够为员工带来额外的奖励。在有些组织中绩效的高低不能够客观的被区分, 组织公民行为成为了获得上级注意力的表现机会, 当大家在工作任务上的表现没有差距时, 组织公民行为成为了影响上级对下级绩效评价的重要影响因素。或者当员工无法大幅提高工作绩效时, 组织公民行为能够对自己的表现进行补充。又或者, 因为受到工作地点、工作时间的限制, 员工的角色内行为很难被上级观察到, 这时在上级面前表现出公民行为能够给自己带来较好的评价。有不少研究发现, 组织公民行为能够提高上级对下级的绩效评价、增强上级对下级的喜爱或者为下级带来晋升的机会。既然上级会因为下级的公民行为而提高对他们的评价, 那么下级为了追求自己的利益而进行公民行为的可能性也是非常高的。
三、对组织公民行为角色知觉的质疑
组织公民行为的定义中, 将其定义为工作角色之外的行为。然而在实际情况中, 在组织共不同的个体对组织公民行为是角色内行为还是角色外行为的认知是不同的, 也即, 一部分人可能将帮助同事、提出意见、表现出公民美德等行为认为是与工作认为不相关的角色外行为, 另外一部分员工却有可能将公民行为认知成工作任务的一部分, 是任何承担此岗位责任的员工都必须承担的责任。员工如何定义自己的工作角色是会受到组织、个体因素影响的, 角色定义随着时间的改变而改变, 不同组织环境中员工也具有不同的角色定义。在以往研究中发现的对组织公民行为产生影响的因素, 很有可能是对员工的工作角色定义产生的影响从而产生了组织公民行为。
四、未来研究方向
对一个概念进行的研究, 不应当对其基本动机进行限制, 对组织公民行为的研究也应该如此。因此未来的研究可以考虑:
(1) 组织公民行为中多种动机存在的可能性, 及动机之间的相互影响和相互关系。利他性动机和自我服务动机对组织公民行为产生的机制是截然不同的, 若能够通过实证研究的方式证明自我服务动机的存在, 也为组织公民行为的研究开辟了全新的领域, 研究者们可以从自我服务动机角度入手考虑更多的组织公民行为的影响因素, 并构思更加全面的组织公民行为产生机制。
(2) 组织公民行为的角色知觉。员工是否是因为只是将组织公民行为认定是工作职责?倘若如此, 管理者可以思考如何模糊化员工的工作任务观念, 让他们将更多的组织公民行为纳入到工作责任范畴, 而产生更高水平的组织公民行为。
(3) 在不同动机、角色知觉影响下, 组织公民行为对组织的影响。出于对自身利益考虑下形成的公民行为是否会对组织产生不利的影响?将组织公民行为当做工作任务的员工的公民行为质量是否会显著降低?这些都是未来研究中可以深入讨论的研究方向。
参考文献
[1]、展翔。组织公民行为本质初探[J]。现代商业, 2008, (6) 。
[2]、徐兰, 陈维政。组织公民行为的工具性价值探析[J]。知识经济, 2008, (2) 。
组织教学基本功论文 篇10
一、坚持价值导向原则
十五大报告指出:“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文化, 就是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 以培育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公民为目标, 发展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 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中共十七届六中全会也鲜明的指出:“马克思主义深刻揭示了人类社会发展规律, 坚定维护和发展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 是指引人民推动社会进步、创造美好生活的科学理论。”而“以培育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公民为目标, 发展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 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也为我们指明了先进文化的深刻内涵和必须把握的前进方向。作为新农村文化建设的一部分, 农民专业合作组织文化建设必须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 必须高举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旗帜, 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 坚持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前进方向, 全心全意依靠群众, 从中国农村实际出发, 建设中国特色的农民专业合作组织文化, 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和先进文化真正融入到组织成员思想与实践中去, “以科学的理论武装人, 以正确的舆论引导人, 以高尚的精神塑造人, 以优秀的作品鼓舞人, 在全社会形成积极向上的精神追求和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从而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
二、坚持以人为本原则
农民专业合作组织本质是社会主义劳动者联合合作的制度, 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要经济组织形式。江泽民同志指出:“我们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各项事业。我们进行的一切工作。既要着眼于人民现实的物质文化生活需要。同时又要着眼于人民素质的提高, 努力促进人的全面发展。这是马克思主义关于建设社会主义新社会的本质要求。”而文化建设的直接目的是为人提供文化产品和文化服务、营造良好的文化氛围、改造和丰富人的主观世界。因此, 农民专业合作组织文化建设必须“坚持以人为本, 坚持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的方针”, 要关心组织成员、尊重他们、理解他们和信任他们。农民专业合作组织文化建设要“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 要发挥人民在文化建设中的主体作用, 坚持文化发展为了人民、文化发展依靠人民、文化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 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培育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公民”。
三、坚持继承创新、开放包容原则
农民专业合作组织文化建设必须正确处理继承发展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与借鉴国外先进合作文化之间的关系, 对中国传统文化在继承的基础上突出创新, 对国外先进的合作文化以开放的态度包容吸收。马克思认为:“人们自己创造自己的历史, 但他们并不是随心所欲地创造, 而是在直接碰到的从过去继承下来的条件下创造。”农民专业合作组织文化建设也是这样, 它应该是在传统文化的基础上进行增值开发, 否则组织文化就会失去存在的基础, 也就没有生命力。增值开发就是对传统文化进行借鉴, 去其糟粕, 取其精华。我国传统文化中的民本思想、平等思想、务实思想等都是值得增值开发的内容。中国民本思想自古以来就相当强烈, 并在一定程度上制约着专制行为。另外, 农民专业合作组织还要提高文化开放水平, 积极吸收各国合作组织优秀文明成果并为我所用, 毛泽东同志也教导我们:“应该学习外国的长处, 来整理中国的, 创造出中国自己的、有独特的民族风格的东西”, 以实现与世界先进的合作文化接轨。总之是一句话:“向古人学习是为了现在的活人, 向外国人学习是为了今天的中国人。”
四、坚持求真务实原则
求真务实是马克思主义世界观和方法论的本质要求, 是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一以贯之的精神, 是马克思理论与实践的具体的历史的统一。求真务实就是“做老实人, 说老实话, 干老实事, 就是实事求是”, 是党的思想路线的本质特征和核心内容;是党一贯坚持的优良传统和作风;是我们党和国家不断取得新胜利的根本保证。2005年3月, 国资委《关于加强中央企业企业文化建设的指导意见》中对企业文化建设提出:“在企业文化建设中, 要求真务实, 重实际、办实事、求实效, 反对形式主义, 避免急功近利, 使企业文化建设经得起历史和实践的检验。要立足企业实际, 符合企业定位, 将企业文化建设与生产经营管理紧密结合, 企业文化的创新与企业改革的深化紧密结合, 按照系统、科学、实用的要求, 创建特色鲜明的企业文化。”作为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一部分, 农民专业合作组织文化建设也和企业文化建设一样, 也必须要坚持求真务实的原则, “求实效, 反对形式主义, 避免急功近利”。就像毛泽东同志说的那样, “我们应该老老实实地办事”, 毕竟“在世界上要办成几件事, 没有老实态度是根本不行的”。
五、坚持整体推进原则
农民专业合作组织文化建设作为社会主义建设的一部分, 既有农民专业合作组织鲜明的个性特点, 又存在于社会主义建设的整体之中。这就要求:首先, 农民专业合作组织文化建设必须与农村经济建设协调一致, 整体推进。应充分围绕农村经济建设这个中心, 突出农村专业合作组织文化建设特色;其次, 农民专业合作组织文化建设应与农村文化建设相适应, 协调一致, 整体推进。这就要求既不脱离农村文化建设的整体要求, 又要体现农民专业合作组织的文化建设特色;最后, 农民专业合作组织文化建设应与农村民主制度建设相适应, 协调一致, 整体推进。农民专业合作组织是一种“自愿联合、民主管理”的互助性组织, 其文化建设将有利于提升农民的民主意识, 与农村民主制度建设相适应。总之, 农民专业合作组织文化建设应当在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基础上, 服务农村, 服务经济, 服务农民, 有针对性地弥补农村文化的不足, 促进农村民主制度的进步, 推动农村经济的发展, 增强农村的活力和生命力, 着力于统筹城乡发展, 逐步缩短城乡差距, 增强农村的活力和凝聚力, 为新农村建设的整体推进提供有力保障。
总之, 在我国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大背景下, 及时抓住文化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 紧紧依靠党和政府的坚强领导、依靠广大农民群众的积极参与, 坚持文化建设的基本原则, 中国农民专业合作组织文化建设必将随着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建设的发展而迎来新的辉煌。
摘要:作为组织发展的核心动力, 农民专业合作组织文化建设正日渐被重视起来。而进行文化建设, 就需要坚持价值导向原则, 坚持以人为本原则, 坚持继承创新、开放包容原则, 坚持求真务实原则, 坚持整体推进原则等基本原则, 这些基本原则将有利于指导农民专业合作组织文化建设的开展。
关键词:农民,专业合作组织,文化建设,基本原则
参考文献
[1].张晓山, 苑鹏.合作经济理论与中国农民合作社的实践[M].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出版社, 2009.
[2].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编.列宁选集 (第4卷) [M].人民出版社, 1995.
[3].江泽民.论“三个代表”[M].中央文献出版社, 2001.
[4].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编.改革开放三十年重要文献选编 (下册) [G].中国文献出版社, 2008.
[5].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编.马克思恩格斯选集 (第1卷) [M].人民出版社, 1995.
[6].陈鸿雁.管理心理学[M].北京交通大学出版社, 2008 (12) .
[7].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编.毛泽东文集第7卷[M].人民出版社, 1999.
[8].邓小平.邓小平文选第2卷[M].人民出版社, 1994.
组织教学基本功论文 篇11
[关键词]“学习型”党组织 基本策略 学习化进程
[作者简介]李大林(1969- ),男,黑龙江明水人,吉林大学农学部公共教学中心,副研究员,研究方向为教学管理;李勇军(1962- ),男,吉林敦化人,吉林大学植物科学学院,副研究员,研究方向为农业经济管理;潘玉环(1974- ),女,吉林长春人,吉林大学农学部公共教学中心人文教研室主任,讲师,硕士,研究方向为农业经济管理。(吉林 吉林 130062)
[中图分类号]G64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3985(2013)09-0177-02
“学习型组织”一词,源于美国哈佛大学教授佛睿思特,1965年,他在《企业的设计》一文中首次提出这个概念,后来他的学生彼得·圣吉使这一概念更加系统化了。彼得·圣吉对“学习型”组织作了如下描述:“不断创新,进步的‘学习型组织’,在其中,大家得以不断突破自己的能力上限,创造真心向往的结果,培养全新、前瞻开阔的思考方式,全力实现共同的抱负,以及不断一起学习如何共同学习。”由此可见,“学习型” 组织建立在人们真正渴望学习的基础之上,目标在于组织全体成员共同学习、共同研究、共同创新,是一个真正发展意义上的有机体。
真正意义上的“学习型”党组织,应该具备以下特点:首先,组织中人人具有终身学习的理念和能力;其次,组织中领导层整体素质较高,有组织实施学习管理的能力;第三,组织是成员学习的中心,为成员提供各种各样的学习机会和内容;第四,资助个人扫除各种学习障碍,让想学习的人有机会学习;第五,应该满足成员生存、择业和发展的需要,包括兴趣、休闲和心理潜在需求,要各方面满足他们的要求,最终目的是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第六,组织中的学习应该是开放的、多形式的、无限制的、无边界的;第七,终身教育的体系是学习型组织的基础。由此可见,在这种新型的组织机构中,人人处在学习中,处处是学习之所,时时是学习之机。整个组织始终充满着一种学习、研究交流,共同发展、共同进步的良好氛围。要实现这一目标,就需我们的教育者与受教育者都应具有良好的学习精神和研究精神,因此,在教育中,学校需努力营造“学习型”党组织,积极创造一种良好的学习氛围,帮助学生的成长与发展。
一、构建“学习型” 党组织,学校需不断超越自我,实现自我学习的渴求,为促进人才发展提供知识基础
首先,“学习型” 党组织能改善教师的知识结构,为人才培养提供科技含量高的知识。教师依托“学习型” 党组织,可以开展群体学习研究,发挥主观能动性,扩大思维的空间,有利于多角度、全方位地学习新知识。其次,“学习型” 党组织能够打破学科壁垒,强化运用知识的融合性,顺应人才全面发展对知识的综合需求。在“学习型”组织中,各学科教师通过相互沟通、互相学习,不仅能深化整合本学科专业知识,同时也促进了相关学科知识的融合,扩展了教师的视野,从而改变了过去那种故步自封的作风,使教师能站在更高的角度审视本学科专业知识体系,从而实现新的发展与突破。第三,“学习型” 党组织能促进教师掌握有效学习知识的方法,为人才培养提供实用价值大的知识。具体表现在以下几方面:(1)促进教师掌握开放式学习方法,为传授有价值的知识提供超前思维。(2)促进教师掌握迁移式学习方法,为传授实用价值大的知识提供新的途径。(3)促进教师掌握研究式学习方法,为传授有价值的知识提供科学的依据。
二、构建“学习型” 党组织,为促进人才全面发展提供能力基础
构建“学习型” 党组织,为促进人才全面发展提供能力基础,具体表现在以下几方面:(1)“学习型” 党组织所形成的研讨式学习环境,不仅有利于提高教师优化知识的能力,对人才能力的培养也具有导向作用。(2)群体优势互补的学习氛围,利于提高教师的教学能力,对人才的能力培养具有规范作用。(3)“互动式”的学习条件,有利于提高教师的创新能力,对人才的能力培养具有示范作用。
三、构建“学习型” 党组织,改善心智模式,用新眼睛看世界,为促进创新型人才发展打下良好的心理基础
在“学习型” 党组织中,教育者与被教育者处于相互学习、相互促进的关系中。教育者在向被教育者的学习中,可以发现自身存在的知识盲点,同时也找到更新教育方法和手段的突破口;而被教育者在感受教育者的教育引导的同时,也会被教育者的学习精神所感动,激发起强烈的求知欲,从而使教育者与被教育者在学习互动中,通过不断认识到自己的长短,端正自己的位置,形成一种正视自我,正视现实的良好心态。在组织成员的学习研究过程中,每个成员为了充分表达自己的观点和意见,需要开展积极交流和辩论,这样,一方面可以使问题越辩越清晰;另一方面在这种辩论与研讨中,能充分鍛炼成员的表达能力。此外,在一种良好的学习研究氛围中,每位成员本着对知识的渴望,对新知识以及他人更多了解的心态,会抱一种探究和学习的态度,从而有助于他们对新知识形成正确的见解,也能有更多的认同感,使自己的心灵处于开放状态。通过上述积极的学习研究,进一步促进了成员心理的早日成熟。
四、构建“学习型” 党组织,建立共同愿景、打造生命共同体,为促进人才的成熟与发展创造良好的内部环境
“学习型”组织,将打造成员生命共同体,作为维系组织生存发展的基础。在“学习型”组织中,要求将每个成员的个人愿景、团队愿景与组织愿景进行有机融合,要求组织中全体成员拥有一个衷心的共同目标,从而使组织体内的管理者与被管理者、教育者与被教育者、服务者与被服务者,在同一目标引导下,互相学习、互相促进。过程中,原来意义上的管理者与被管理者在相互接近靠拢的过程中,通过角色转换,管理者与被管理者之间的矛盾变成了一种对于组织建设的方针的研究与探讨,原来的被动接受管理变成主动维护管理,主动实施管理变为积极的协调服务,从而使管理的效能得以最大发挥,进而为人才的快速成长创造了一种和谐良好的内部环境,极大地促进了人才培养。
五、构建“学习型” 党组织,要推进理论创新与理论武装相结合,为促进人才培养建立坚实的理论基础
建设“学习型党组织”,要确立学习是个人进步和发展的需要,也是党的事业进步和发展需要的理念;要确立工作学习化、学习工作化的理念;把学习融入党员的工作和党组织的工作中,结合党组织建设的实际和经济社会发展的状况,不断推进理念创新。坚持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武装头脑,深入学习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深入学习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及科学发展观,全面系统地掌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重大意义,深刻领会贯穿其中的马克思主义观点和方法。与此同时,推进集中学习和个人学习相结合。当前,在建设学习型党组织过程中,被动学习现象不同程度地存在,由“要我学”向“我要学”转变,需要一个较长的过程。因此,广大党员要时刻看到自己在学识、眼界、能力等方面的不足,把更多时间和精力放在学习上。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如果说向书本学是提高理论素养的一个重要环节,那么向实践学则是检验学习成果、提升工作能力的重要手段。我们要着力从三个方面下工夫:首先,在调查研究上下工夫。围绕加快经济转型升级、全面改善民生、促进文化大发展大繁荣、推动农村改革、加强党建等内容深入开展调查研究。其次,在实践锻炼上下工夫。有计划派遣干部到基层锻炼,让干部读懂、读好社会实践这本书,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本领。第三,从经验总结上下工夫。要认真总结和深入学习党的历史经验,把学习党的历史与学习运用党的理论路线方针政策结合起来,把学习运用执政党建设基本经验与党的建设理论结合起来,同服务改革发展稳定大局以及党的建设的现实结合起来,获取推动事业发展的宝贵启示和精神动力。
组织教学基本功论文 篇12
一、调整备课思路, 进行充分的课前准备, 是构建有效课堂的前提
备好课是提升课堂有效性的根本保证, 是上好课的前提。“原理”课是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新方案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整个课程体系中, “原理”课基础性、学理性、政治性较强, 知识点较多。要在新的课程体系框架下上好这门课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 就会遇到教材结构的整体性与教师知识结构的局部性的矛盾, 教材性质的抽象性与现实生活的丰富性的矛盾, 教材内容的复杂性与课时安排的紧凑性的矛盾。
有效教学理论认为, 教学的有效性=教学内容总量×学生接受内容的百分数。由此可知, 有效性的教学取决于两个方面:一是教学内容, 二是教学对象。然而, 实践证明, 有效性教学的决定因素, 并非教学内容, 而取决于教学对象———学生, 即学生对课堂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专注性。因此, 教师在备课过程中, 要认真备学生, 了解自己授课对象的知识结构、生理、人格、社会经验、学习和思维方式等方面的特点, 了解他们的所思所想, 他们关注的社会热点问题是什么。大学生随着年龄的增长, 人生阅历的丰富以及受社会上各种因素的影响, 对社会和人的认识往往形成自己的见解和感悟, 也有自己对社会热点问题的分析和看法。如果教师对学生的思想实际了解不够, 只说一些空话、套话, 就会使教学陷入盲目状态, 而不能引起学生的共鸣, 也就难以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学生是教学的出发点和最终归宿, 针对学生的个性进行教学, 才能使自己的教学有的放矢, 让每个同学体验和享受学习的快乐。
备课时还要对每节课的具体组织形式进行设计。首先, 要考虑到不同的教学内容应当采用不同的组织形式, 不管采用哪种组织形式都要事先设计。如果采用讲授方式就应该考虑到应该如何开头和结尾, 如何突出重点和突破难点。如果采用活动式教学, 就要考虑到怎样安排学生参与活动, 在活动中教师怎么指导, 怎样与学生互动;考虑学生活动过程中可能出现或遇到哪些问题, 教师怎样进行调控, 怎样评价等。其次, 教师还要考虑到, 如果在课堂上可能遇到这样或那样意想不到的问题时, 还需要教师课后进行教学反思, 再进行补充备课, 写出自己执教的体会、闪光点和困惑。这样的备课才是有效课堂教学的保证。
二、运用适当的教学策略, 有效地组织“原理”课课堂教学, 是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的关键
教师要转变观念。教师是课堂教学的组织者和引导者, 在优化课堂教学中起主导作用。教师教学观念和教学业务素质的优劣, 对课堂教学最优化起着关键性的作用。因此, 教师应积极参加各种教师业务、理论、实践培训活动, 努力成为一个教学素质好、基本功扎实、教改意识强、课堂教学最优化的研究者和实践者。“‘原理’课是一门关于马克思主义原理整体性研究的新课。就我们目前教师的知识结构来看, 还难以适应教学要求, 其原因不在教师本身, 而在于中国长期对马克思主义整体性研究欠缺和对马克思主义学科从整体上建设不足, 过去只是分门别类研究马克思主义哲学、政治经济学、科学社会主义。”[1]而现在要求教师从整体上把握马克思主义。要做到这一点, 就要加强业务培训和学习, 苦练内功。在“‘原理’课教学中, 要研究马克思主义的重大理论问题、学生所关注的热点、难点问题、大学生的思想状况以及教学规律与方法等。通过研究才可能对相关的形形色色、庞杂的理论和观点进行梳理、分析和批判, 才能在与学生的讨论中掌握主动, 成竹在胸, 掌控局面”[2]。只有教师队伍素质提高了, 才能使教学生动、精彩, 具有吸引力和感染力, 取得较好的教学效果。
创设积极有效的课堂教学氛围。教育学家第斯多惠曾说过:“教学的艺术不在于传授的本领, 而在于激励、唤醒、鼓舞。”轻松和谐的课堂气氛能唤起学生学习的热情, 愉快的情感体验会使人精神焕发、思维活跃。在注重激发学生主动学习的兴趣的同时, 还要注重激发学生积极参与教学的主动性。有了兴趣还要为学生找到展现兴趣的平台, 我们改变了教师照本宣科、独霸讲台话语权的传统做法, 进行了让学生担当“原理”课课堂主角的探索与实践。首先, 教师根据课程内容提出讨论题目, 布置给各个学习小组, 其次, 每组由一位学生代表进行课堂发言, 教师对学生的发言进行引导和评价, 并把发言成绩作为该小组成员的平时成绩。这调动了学生思考问题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学习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兴趣, 拓展了学生的思维空间, 创造了更多的学生广泛参与课堂教学的机会, 使学生在“我参与, 我快乐”中理解和掌握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精髓。
教师还要有效地运用教学方法。在教学过程中, 教师选择、运用正确、恰当的教学方法, 是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的重要手段, 也是教师在教学活动中充分发挥主导作用的关键。“原理”课具有容量大、理论性强等特点, 要增强其教学实效性, 对该课程教学方法的探究就显得尤为重要。目前的“原理”课教学实践中, 教师可根据学生特点和教学需要, 灵活地、有选择地采用启发式的互动教学法、问题教学法、案例教学法、专题教学法、多媒体教学法、定期组织课堂讨论或演讲、小组合作学习法。
三、建立科学合理的教学评价体系, 是增强课堂教学实效性的重要保障
目前, “原理”课课堂教学效果的评价普遍采用的是学生和督导组评价的机制。学生在对“原理”课课堂教学效果进行评价时, 学生个人的兴趣爱好、价值观念、情感倾向和人际交往等主观因素往往影响着该评价的过程与结论, 容易导致这一评价过程失实失真, 违背教学评价的科学性、客观性和发展性原则。虽然专家的督导在一定程度上能克服学生评价中的主观因素, 但其中也可能存在学科偏见、年龄偏见等问题。同时, 许多高校的“原理”课课堂教学评价与其他课程评价一起执行全校统一的标准, 较少考虑学科和专业特点;此外, 在评价过程中还存在着评价主体缺乏主动性和参与性, 评价功能缺乏引导性和激励性, 评价制度缺乏规范性和实效性, 评价结果缺乏质性分析等问题。
“原理”课教学效果内容上的“教书育人”特征决定了教学实效性评价的鲜明的政治立场。评价教学效果不能从教学过程本身是否有效进行单方面批判, 而是要结合目标和内容来定性。我们对“原理”课的评价就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思想, 站在无产阶级的立场, 联系党和国家的根本任务和本课程具体的教学目的、目标进行效果评价。“原理”课的评价不能离开党和国家的战略目标。
对效果进行评估就既要注意其表现的现实社会效果, 又要注意其潜在的和长期的效果。因此, 评价的指标体系应改革单一的“以分数论高低”的传统办法, 建立一个包含多方面要素在内的综合评价体系。主要应包括理论知识评价、思想心理评价、行为表现评价三个部分, 把课堂教学、社会实践和平时表现有机结合起来, 做到以人为本, 动静相融, 表里结合, 使之内化于心, 外化于行, 促进教育目标的实现。另外, 由于教学效果表现的多样性, 还需要在时间和空间上进行综合比较来评判结果。
“原理”课主要进行的是思想政治品德的教化。教学的内容是连贯一体的, 教学过程也是随着内容的展开而不断渗透的。“‘原理’课的教学过程实质上就是一个信息传播过程, 其目的一要将以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为内容的信息有效地传递给信息接受者———大学生”[3]。对于受教育者而言, 其接受信息、转化思想、行为也是逐步进行的, 不是一蹴而就的。记住几个理论知识点, 可能是很快的, 但是要真正内化却是个循序渐进的过程。教学效果往往在教学过程实施后的一段时间内得到体现。如果仅凭一次评估活动就对教学效果下最后结论往往是不客观的, 这是用静止的观点看问题, 就会犯形而上学的错误。
“原理”课最终教学效果如何是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效果的形成受到外部社会客观环境因素和教学系统南部因素共同作用的影响。考虑到这种相互联系的情形, 教学评价也必须具有系统性特点。在评价中要充分考虑各种外在因素对教育目标的积极或消极影响, 又要注意对教学过程的不同条件、校园相关氛围以及教师队伍和教学方法等相关因素进行评价。另外考虑到“原理”课教师和受教育对象范围广, 具有不同层次性, 在进行教学评价也要注意参考到不同群体的层次差别, 具体对待。
“原理”课堂教学效果评价调控机制是实现教学目标, 完成教学任务, 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保证。“原理”课是政治性、思想性、学术性和专业性很强的学科, 对“原理”课进行课堂教学有效性评价是一项十分复杂系统的工程, 构建课堂教学动态评价体系, 是当务之急。“原理”课课堂教学动态评价就是要构建起课堂教学评价主体之间的互动评价体系, 通过任课教师的自我评价、学生评价、听课教师评价实现各评价主体之间的互动交流, 从不同的需要出发实现对课堂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技能、学生学习、课堂效果等方面作出科学合理的价值评价, 促进教师的教学反思, 激发学生的主体意识和功能, 使“原理”课堂充满生机活力。
总之, 增强“原理”课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提高教学品质是一个永恒的教育教学主题, 它需要广大“原理”课教师始终如一的刻苦钻研精神和精益求精的工作作风, 努力提升自己的综合素质和把控课堂的能力, 切实增强“原理”课课堂教学的实效性。
参考文献
[1]逢锦聚《.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教材学习辅导——教材编写的体会和讲授建议[J].思想政治理论导刊, 2007, (增) .
[2]陈占安.对增强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科研含量的几点思考[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 2005, (6) .
【组织教学基本功论文】推荐阅读:
组织学实验教学论文05-08
环境生态学教学的组织管理论文08-24
幼儿探索性学习的教学组织策略论文08-23
课堂组织教学05-19
教学组织智慧07-27
教学组织能力10-08
组织胚胎教学11-11
课堂教学组织06-17
自组织足球教学06-19
教学基层组织07-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