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织专业英语教学

2024-09-19

组织专业英语教学(共12篇)

组织专业英语教学 篇1

组织胚胎学是一门重要的医学基础课, 也是护理专业必不可缺的形态学基础, 其教学对象是刚刚步入高职护理专业的新生。作为一门形态学科, 此课程名词多、术语多, 使护生觉得枯燥繁杂、难学难记。加上传统教学以灌输式教学为主, 缺乏对护生临床思维的培养, 让护生常感到理论课程与临床实践相距甚远, 从而严重影响了护生对此课程的学习兴趣和自觉性。再加上近年来护理专业对此课程的教学时数大幅缩减, 从而使教学内容多、教学时数少及对课程不重视等诸多原因影响了教学质量。为适应现代社会对高素质护理人才的需要, 组织胚胎学的教学改革势在必行。笔者以现代教育思想为指导、以多年教学经验为基础, 对高职护理专业组织胚胎学的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等方面进行了一系列探索, 逐渐形成了“学习指导、多媒体案例教学、实验拓展”三位一体的组织胚胎学教学模式, 现作简要阐述[1]。

l更新教学理念, 修订编写教材

长期以来, 高职护理专业的组织胚胎学教学一直存在着不容忽视的问题:一是知识完整性不够, 内容繁杂, 专业名词多, 易使护生产生畏难情绪甚至厌学心理。二是与实践脱节, 核心知识不够突出, 适用性差。三是与护理专业课联系不够紧密。如何适应新形势下的社会需求, 培养护生的实用技能和创新能力, 是当前教学亟待解决的问题。

1.1教学内容和规划教材修订

笔者通过3年的探索实践, 对安徽省高职护理专业规划教材《组织胚胎学》进行了修订。在教材修订上, 坚持从实际出发, 突出为临床护理服务的整体教学观念, 注重知识“必需、够用、实用”原则;在教材内容选择上, 对其进行科学增减, 突出理论知识, 在主要的教学内容中用小贴士的形式介绍学科相关知识, 既方便了基础薄弱的护生删繁就简, 又给学有余力的护生提供了更多的信息, 拓宽了其视野;在教材版式结构上, 借鉴目前普通高中教材编写的形式, 套色印刷、图文并茂, 力求文字精练, 尽量减少不必要的陈述, 要更贴近社会、贴近岗位和贴近护生, 从而提高护生的学习兴趣和效率。实践证明, 修订后的新教材较之前的教材更匹配护生的文化素质水平, 构建了简明的知识的结构, 考虑了知识的系统性和完整性, 适用性、针对性较强, 满足了护理专业基础的需要, 能够较好地解决基础脱离临床、理论脱离实际的问题, 且增强了护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2]。

1.2教学方法和教辅教材编写

科学的教学方法能够较好地贯彻教学改革的基本宗旨。针对组织胚胎学教学内容多、专业名词多、记忆知识多、易使护生厌倦学习的特点, 我们把“填鸭式”教学方式变为以教师为主导、护生为主体, 护生自学和讨论的“启发式学习方法”, 运用多媒体等多种教学手段, 充分发挥护生的主观能动性, 培养护生独立思考、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为配合教学和方便自学, 我们精心编写了《组织胚胎学学习指导》 (以下简称“学习指导”) 教材。“学习指导”是理论教学的主要依托形式, 每章均由“大纲要求”、“知识图表”、“知识链接”、“思考练习”4部分组成。“大纲要求”与课程教学大纲相吻合, 分为掌握、熟悉、了解3个层次;“知识图表”以表格和框架等形式列出, 侧重学法指导, 引导护生自主学习, 掌握重点、把握难点;“知识链接”紧密联系组织胚胎学相关知识点, 精选生活实例、临床病例和问题, 用组织胚胎学的理论知识解释临床疾病和一些生活现象等, 为多媒体案例教学做了一定的准备。“思考练习”把基本知识、重点、难点, 以不同的题型进行巩固强化。

为了满足实验教学的需要, 我们编写了全国高职高专医药院校实验教材《组织胚胎学实验指导》 (以下简称“实验指导”) 。“实验指导”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基础与临床相结合、基本技能与应用相结合。“实验指导”中的插图主要为实拍图片, 并配有相关的彩图, 图文并茂, 便于护生更具体、形象地理解、认识和掌握人体的重要结构, 培养护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在每个实验后面都配有相关思考题和填图题, 在实验报告中, 将传统教学方法中要求护生画图改为让护生填图, 这样既节省了时间, 也减轻了护生的负担[3]。

2转变教育思想, 创新教学模式

“三位一体”的教学模式是以“学习指导”、“实验指导”为依托, 多媒体平台为辅助, 将理论教学和实验教学并重的教学改革。“学习指导”将课前预习、课堂笔记和课后复习有机结合, 为开展多媒体案例教学搭建了良好的平台;“实验指导”是理论教学的拓展, 创造了开放的教学环境, 营造了个性化自主的学习氛围, 弥补了课堂教学时间短的不足。三者相互融合、相互补充、相互促进。

2.1多媒体在理论教学中的应用

多媒体技术的发展, 为医学形态学的教学提供了新的机遇和更广阔的空间。多媒体可以用图形、图像、声音、文字、动画等形式表达组织胚胎学的教学信息, 可以传递图文并茂、生动逼真的教学内容。在多媒体教学过程中, 要特别注意学科的特点, 对于组织学是根据二维图象构建三维结构, 因此可利用模式图、光镜图、电镜图, 多方位地揭示组织、器官的结构, 从而联系到其功能。而对于胚胎学, 由于胚胎发育过程抽象、善变、与时空关系密切, 注重的是三维结构的动态演化, 所以在利用一些基本的模式图、光镜图以外, 应结合一些模型, 特别是加入动画, 动态地演示胚胎的发育过程, 给护生一个形象化、立体化的概念。组织胚胎学是一门基础医学, 但对临床医学具有重要的理论指导, 如果没有准确的组织学的理论基础, 就难以描述临床疾病的病例变化, 也无法指导医学和护理的诊断。因此, 在组织胚胎学理论教学中, 将基础性的枯燥知识与临床疾病的发生发展结合起来, 不但可以让护生对未来的临床知识奠定基础, 而且可以提高护生的学习兴趣, 激发护生的学习热情[4]。

2.2案例讨论在实验教学中的应用

在实验课中主要采用启发式教学法, 注重抓好5个环节: (1) 实验预习。护生事先阅读“实验指导”, 弄清实验目的、内容、方法及注意事项, 复习所学理论知识, 从而形成完整、清晰的实验概念。学生在预习中遇到的问题要在实验课上提出, 由师生共同讨论, 最终得出正确结论。 (2) 直观教学。教师示教, 护生对照参考彩图, 结合“实验指导”, 通过显微镜观察等方式辨认组织、器官的微细结构等, 把抽象的理性知识转变为形象的感性认识, 从而增强教学效果。 (3) 案例讨论。护生围绕案例思考, 分组讨论并回答问题, 教师解惑答疑, 以培养护生独立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4) 归纳总结。由护生独立完成“实验指导”的填图作业。 (5) 实验考核。教师及时批阅实验报告, 记录护生成绩。这种教学方式激发了护生学习的积极性, 保证了教学质量。

2.3考核方法和学业成绩的评定

在考核方法上, 采用平时成绩、实验成绩与期末考试成绩相结合的措施。原来的考核方法是, 期中考试占总成绩的40%, 期末考试占总成绩的60%。改革后的成绩考核由三部分组成;第一部分, 期末笔试占总成绩的50%;第二部分, 实验成绩占总成绩的30%, 主要根据参与案例讨论积极性、辨认组织切片能力、撰写实验报告等情况而定;第三部分, 平时成绩占总成绩的20%, 包括课堂出勤率、学习态度、回答问题等方面。学业成绩的评定注重了护生的学习过程和护生的能力培养[5]。

总之, “三位一体”的教学模式使教学内容、教学手段和教学方法融为一体。“学习指导”将课前预习和课后复习有机结合, 为开展多媒体案例教学搭建了良好的平台。借鉴“PBL教学法”的特点, 引导护生分析案例, 使护生认识到本课程的实用性, 从而提高了其学习兴趣和学习主动性, 弥补了课堂教学不足。以“实验指导”为核心的实验教学创造了开放的教学环境, 营造了个性化自主的学习氛围, 锻炼了护生理论联系实践的能力。该教学模式是一种既能发挥教师主导作用又能体现护生主体作用的新型教学模式。通过在组织胚胎学教学中的应用, 改善了护生学习被动、知识应用能力差的现状, 培养了护生自主学习和知识应用的能力, 大大提高了教学质量。

摘要:组织胚胎学是护理专业学生 (以下简称“护生”) 必修的重要专业基础课之一。近年来, 我校在教材修订、教学方法及考核方法等方面进行了一系列探索。在教材修订及教学理念上突出为临床护理服务, 注重知识“必需、够用、实用”;在教学方法上采用多媒体案例教学法, 注重学习过程和能力培养;在考核方法上采用将平时考核、实验与期末考核相结合的措施。以“教材”、“学习指导”、“实验指导”为依托, 形成理论教学和实验教学并重的“三位一体”的教学模式。

关键词:高职护理专业,组织胚胎学,教学方法,教学模式

参考文献

[1]刘建春.“四位一体”教学新模式在在组织胚胎学教学中的实践[J].中医教育, 2011, 30 (2) :32-34.

[2]胡捍卫.组织胚胎学[M].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 2009.

[3]姚玉芹.组织胚胎学实验指导[M].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 2009.

[4]赵毓芳.提高组织胚胎学教学质量奠定坚实的医学基础[J].华北煤炭医学院学报, 2009, 11 (5) :754.

[5]张真.护理专业解剖学及组织胚胎学教学改革探讨[J].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 2010, 15 (9) :84-85.

组织专业英语教学 篇2

摘 要:随着职业技术的发展,在职业院校软件和硬件不断得到充实的情况下,为提高教学质量,职业院校纷纷开展一体化教学。面对新的教学模式,各职业院校一体化教学组织形式也大相径庭。本文着重介绍了一体化教学组织情况。

关键词:复习导入新课 视频 讲解

现以帕萨特汽车冷却液温度传感器的拆检为例,介绍一体化课堂组织形式。

一、组织形式

根据一体化的要求完成整个教学过程:即以老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共同完成一个典型的工作任务为目标,采用一定的活动形式,由老师和同学共同完成。

二、教学流程及活动组织

1.复习提问

老师开始上课,并通过多媒体中的实物图、原理图和电路图来复习回顾上节课所介绍的内容,引导并提出问题,请学生回答:上节课所学的进气温度传感器的作用是什么?

2.导入新课

老师以现场的一辆故障车为例介绍故障现象。车主张先生的帕萨特轿车在行驶中出现排气管冒黑烟、发动机抖动、水温显示低等故障,并请四位学生随老师一起利用解码仪现场调取故障码。老师和学生一起调故障码和读数据流,并打印结果,其他学生则预习工作页中的相关内容。然后老师请一位学生汇报解码仪的显示结果,即汇报故障码和数据流数字显示,以实际的一个案例来导入今天的新课,从而提高学生的积极性。

3.实物识别安装位置

要想对张先生的轿车进行维修,必须在实车中认识实物,了解实车中该传感器的安装位置及线束的颜色及连接关系,并依次安排小组学生随老师一起认识实物和线束颜色,以便为下一个教学环节做准备。

4.部分工作页的填写

老师指导学生按照刚才看到实物和线速颜色,独立填写工作页的相关的内容,实现各个环节逐个突破。

5.原理讲解

要想对该传感器进行检修,必须先熟悉其结构、原理。老师则结合ppt课件讲解冷却液温度传感器的工作原理,并结合工作页的内容使学生对该传感器的原理熟悉并理解,为下一步的操作打下理论基础。

6.播放原理演示的视频

一体化学习工作站配有该传感器的原理演示操作装置,学生们先观看老师验证原理的视频后,老师在一台桌子上实际操作,其他小组学生跟随老师的讲解,一起在各自的教具设备上操作。从而让学生来验证一下刚才的原理,来达到理论联系实际、手脑并用的效果。

7.分组讨论,展示、分析原因

老师请学生们结合老师的讲解和原理验证,讨论分析一下产生故障的原因,并将成果展示在各组的黑板上,画出原因分析的鱼骨图,并请各小组组长汇报展示情况,老师则在黑板前讲评归纳出原因,并绘制出故障树。

8.设计诊断流程并展开操作

老师结合电路图和学生们的分析及故障树,在黑板上讲解该诊断流程和方法,并让学生操作之前先观看教师在模拟示教板上操作的视频,然后指导学生分组在各自的示教板中练习测量并记录数据。老师则进行巡回指导,随时纠正学生操作中的问题,并提醒学生按照合理、文明、安全的原则正确使用工量具,有效诊断、记录数据,各小组学生将数据展示在各自的黑板上。然后,相邻两个小组相互交叉观看结果后,学生发现问题,老师讲解学生提出的问题,分析并确定故障点。在整个过程中,老师随时记录每组的操作情况和出现的问题,以便讲评。而学生们通过操作也完成了互评。

9.实车拓展,排除故障

学生结合上面示教板的诊断,已经对该故障的诊断流程比较熟悉了,接下来教师指导学生在实车和示教台同时排除故障,并用解码仪调取故障码,显示无故障码,并启动张先生的轿车,故障现象消失,故障排除。示教台电压也正常。

10.评价小结

老师请各小组自我评价和互评打分,教师点评,指出每个小组出现的问题和解决的方法,检查工作页和相关表格的填写是否完整、注意事项和重难点的把握是否到位。

11.布置作业,延伸知识

为巩固加强冷却液温度传感器的电路分析,设置相关的故障(节气门驱动角度传感器、信号过高)作为作业,并按6S管理要求学生做好工位的整理。

12.按6S管理的要求整理工位,下课

纵观本次课的教学,以帕萨特出现的故障现象为典型工作任务,采用行为引导法、案例教学法,并配以多媒体教学加以组织和实施,实现“学中做、做中学”的互动教学效果。让学生在角色扮演中收集资讯,在小组讨论中完成决策,在自主探究中保障实施,在总结归纳中提升能力。教师通过知识讲解来指导实践操作,学生通过实践操作来验证理论,达到手脑并用、全面发展和教学相长的效果。

总之,通过一体化课程体系在笔者学院汽车专业的建设与应用,大大增强了教学的可操作性,实现教学过程的规范化和标准化,有利于教学监控和监督检查。还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了学生勤学多练的积极性。

组织专业英语教学 篇3

关键词:复习 导入新课 视频 讲解

现以帕萨特汽车冷却液温度传感器的拆检为例,介绍一体化课堂组织形式。

一、组织形式

根据一体化的要求完成整个教学过程:即以老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共同完成一个典型的工作任务为目标,采用一定的活动形式,由老师和同学共同完成。

二、教学流程及活动组织

1.复习提问

老师开始上课,并通过多媒体中的实物图、原理图和电路图来复习回顾上节课所介绍的内容,引导并提出问题,请学生回答:上节课所学的进气温度传感器的作用是什么?

2.导入新课

老师以现场的一辆故障车为例介绍故障现象。车主张先生的帕萨特轿车在行驶中出现排气管冒黑烟、发动机抖动、水温显示低等故障,并请四位学生随老师一起利用解码仪现场调取故障码。老师和学生一起调故障码和读数据流,并打印结果,其他学生则预习工作页中的相关内容。然后老师请一位学生汇报解码仪的显示结果,即汇报故障码和数据流数字显示,以实际的一个案例来导入今天的新课,从而提高学生的积极性。

3.实物识别安装位置

要想对张先生的轿车进行维修,必须在实车中认识实物,了解实车中该传感器的安装位置及线束的颜色及连接关系,并依次安排小组学生随老师一起认识实物和线束颜色,以便为下一个教学环节做准备。

4.部分工作页的填写

老师指导学生按照刚才看到实物和线速颜色,独立填写工作页的相关的内容,实现各个环节逐个突破。

5.原理讲解

要想对该传感器进行检修,必须先熟悉其结构、原理。老师则结合ppt课件讲解冷却液温度传感器的工作原理,并结合工作页的内容使学生对该传感器的原理熟悉并理解,为下一步的操作打下理论基础。

6.播放原理演示的视频

一体化学习工作站配有该传感器的原理演示操作装置,学生们先观看老师验证原理的视频后,老师在一台桌子上实际操作,其他小组学生跟随老师的讲解,一起在各自的教具设备上操作。从而让学生来验证一下刚才的原理,来达到理论联系实际、手脑并用的效果。

7.分组讨论,展示、分析原因

老师请学生们结合老师的讲解和原理验证,讨论分析一下产生故障的原因,并将成果展示在各组的黑板上,画出原因分析的鱼骨图,并请各小组组长汇报展示情况,老师则在黑板前讲评归纳出原因,并绘制出故障树。

8.设计诊断流程并展开操作

老师结合电路图和学生们的分析及故障树,在黑板上讲解该诊断流程和方法,并让学生操作之前先观看教师在模拟示教板上操作的视频,然后指导学生分组在各自的示教板中练习测量并记录数据。老师则进行巡回指导,随时纠正学生操作中的问题,并提醒学生按照合理、文明、安全的原则正确使用工量具,有效诊断、记录数据,各小组学生将数据展示在各自的黑板上。然后,相邻两个小组相互交叉观看结果后,学生发现问题,老师讲解学生提出的问题,分析并确定故障点。在整个过程中,老师随时记录每组的操作情况和出现的问题,以便讲评。而学生们通过操作也完成了互评。

9.实车拓展,排除故障

学生结合上面示教板的诊断,已经对该故障的诊断流程比较熟悉了,接下来教师指导学生在实车和示教台同时排除故障,并用解码仪调取故障码,显示无故障码,并启动张先生的轿车,故障现象消失,故障排除。示教台电压也正常。

10.评价小结

老师请各小组自我评价和互评打分,教师点评,指出每个小组出现的问题和解决的方法,检查工作页和相关表格的填写是否完整、注意事项和重难点的把握是否到位。

11.布置作业,延伸知识

为巩固加强冷却液温度传感器的电路分析,设置相关的故障(节气门驱动角度传感器、信号过高)作为作业,并按6S管理要求学生做好工位的整理。

12.按6S管理的要求整理工位,下课

纵观本次课的教学,以帕萨特出现的故障现象为典型工作任务,采用行为引导法、案例教学法,并配以多媒体教学加以组织和实施,实现“学中做、做中学”的互动教学效果。让学生在角色扮演中收集资讯,在小组讨论中完成决策,在自主探究中保障实施,在总结归纳中提升能力。教师通过知识讲解来指导实践操作,学生通过实践操作来验证理论,达到手脑并用、全面发展和教学相长的效果。

总之,通过一体化课程体系在笔者学院汽车专业的建设与应用,大大增强了教学的可操作性,实现教学过程的规范化和标准化,有利于教学监控和监督检查。还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了学生勤学多练的积极性。

组织专业英语教学 篇4

一、关爱学生,宽严相济,疏堵结合,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

来到职业学校的学生素质参差不齐:一部分是被打皮了骂滑了的,另一部分是初中甚至是小学就被遗忘的人,基本上是被边缘化了的学生。大部分学生养成教育较差,缺乏纪律性,他们最缺少的是别人对他们的尊重和关爱,并且有较强的叛逆性,应激性强。所以,在教学中决定我们教师课堂秩序的不是那些好学生,而是那些所谓的“坏学生”,这就是我们中职学校每位教师所面临的学情。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我们的教师承担的是救火队员的角色,是救人于危难,救人于水火。别的学校是锦上添花,而我们是要雪中送炭。要想取得好的教学效果,使之成才,我们的教师要比其他学校的教师付出更多的心血。这样的学情决定我们职业高中的教学不是首先教知识、学技能、直奔主题,那样只能是缘木求鱼,而是要求我们中职教师首先要进行课堂管理,建立有序课堂,然后才是实施教学活动。

1.尊重学生人格,走进学生心里

来到中职学校的学生大多数是在小学和初中被边缘化的学生,他们最缺少别人对他们的尊重和关爱,所以管理学生要从尊重学生人格开始,对所有的学生一视同仁,尊重学生的个性,走进学生心里,从学习上生活上关心爱护学生,学生才能亲其师信其道。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的权利和尊严,更有自己的思想情感和需要,他们需要老师的尊重、爱护和帮助。只有设身处地从学生的角度想问题,常把自己放在学生的位置去思考、体验,从而不断调整自己的教育方法,学生才会信赖你,向你敞开心扉,教师也才能走进学生的心灵,真正成为学生的良师益友,学生才能心悦诚服地接受你的管理,课堂管理才能起到润物细无声的效果。

2.不要吝啬对学生的表扬

批评十句不如表扬一句。来到中职的学生他们更多地受到的是批评指责和责罚,多是消极的反馈。所以中职教师在教学中要善于捕捉学生身上的闪光点,及时给予表扬,给予学生久违了的积极的心理反馈,这要远远比批评的效果好得多。但并不是教师对学生的错误视而不见,教师在课堂管理上对学生的缺点毛病要给予高度的关注,及时给予批评指出,帮助学生改正,使其认识到错误的根源,学会为自己的行为负责任,而不是一味地逃脱和推卸,使学生做一个有责任感的人。但教师要注意批评的方式,不要叫学生产生逆反心理和强烈的抵触情绪。

3.坚决贯彻“以爱为出发点,攻心为上,宽严相济,疏堵结合”的教学管理方针

在课堂管理上狠下工夫,大力提高自己组织教学驾驭课堂的能力。笔者从学校学情出发提出了“以爱为出发点,攻心为上,宽严相济,疏堵结合”的教学管理方针,强化对学生的非智力因素的管理(特别是高一新生)。那些以暴抑暴、只堵不疏的方法只能管理一时,治标而不治本,不能从实质上解决问题和矛盾,而且极易发生严重的师生冲突,造成严重的后果。因此我从学情出发研究适合学生行之有效的管理办法,不急功近利,不怕暴露矛盾,因为做人的工作是一项长期的工作,不是一日之功。要始终坚持以爱为出发点,攻心为上,以沟通交流为主要手段,采取疏堵结合的方法,做到严而有度,严而有法,持之以恒。

4.课堂管理关注细节,向细节要管理效果

教师的教学组织与管理每天面对的都是一些鸡毛蒜皮的繁杂琐事,没有什么惊天大事,课堂无小事事事都育人。要想创设和谐的课堂环境,教师必须从抓课堂教学中的繁琐小事入手,重点突破,关注细节,抓住重点学生,持之以恒,我们转化一个学生就可以以点带面转化更多的学生,从而管理好整个课堂,这样做才是治本的管理方法。

二、知识教学坚决贯彻“小坡度、慢进度、重基础、抓反复、勤反馈、重实践”的教学方针,使学生听得懂学得会

来到我校的学生是普通高中的落榜生,不仅养成教育差,而且学习成绩也差,中考成绩多数在200~300分,有一部分100多分,还有一部分是没有参加中考的,这部分学生不愿意学习,不会学习,没有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要想使这样的学生能在职高学得会,跟得上是一件很难的事。针对这样的学情,我们在加强有效教学管理的前提下制定了“小坡度、慢进度、重基础、抓反复、勤反馈、重实践”的教学原则。切实加强基础知识教学和专业课教学,控制难度,循序渐进,加强反馈练习,突出实践教学,注重实际教学效果。教师在教学中高度重视对学生的学法指导,每学期要上一至两节学法指导课,在平时教学实施过程中不断渗透学法指导,使学生逐渐学会学习,进而乐意学习,逐渐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把学生学习习惯的养成和培养放到课堂教学的重要地位。在教学中始终面向全体,对落后的学生要特别关注,不能放弃,针对不同的学生提出不同的要求,让每个学生都能在学习过程中收获成功的体验。当每个学生都有所学,学有所得,学得进去,课堂教学的组织与管理就迎刃而解了,真正做到了管是为了不管的最高境界。

三、优化课堂过程管理,学习过程评价人性化

为了取得更好的教学管理,笔者在学校课堂管理的常规制度的基础上突出了对学生的学习过程性管理及评价,在重视结果的前提下,更重视过程性评价。学生期末综合成绩的评定是考试成绩和平时过程性评定成绩各占50%。改革专业课考试方法,实践操作考试与理论考试并重。过程性成绩主要是根据学生的课堂表现、实践操作、教学实习、平时的实验报告、每个月的技能操作比赛进行综合评定成绩。让每一个学生都认识到:遵规守纪、端正学习态度、认真努力学习、完成各项实践学习任务,自己的学习过程性评价分就很高,即使考试成绩较低,综合评定成绩也能及格,不用参加补考。学习成绩好的学生如果课堂表现较差,不遵规守纪,不完成作业,他的过程性成绩会很低,即使他的考试成绩很高,综合成绩也会不及格,期末参加补考。这样使不同层级的学生都能看到希望,体验到成功。从而增强了课堂教学管理的有效性。

学生学习过程性评价工作效果的好坏关键是教师。教师在实施学生学习过程性评价过程中要注意以下几点:第一,坚持稳步推进,稳字当头。第二,要有打持久战的准备,避免虎头蛇尾。第三,遵循两手都要硬的原则,坚持思想工作先行,制度细则落实跟上,疏堵结合,攻心为上,讲方法重效果。第四,贯彻落实细则,要突出从教学中的小节入手,防微杜渐,使学生的学习态度和养成教育逐渐提高,根据学情、班情、专业情况创造性地灵活运用细则,既要有原则性又要有灵活性。第五,教师在推进过程中不要吝啬对学生的表扬,批评十句不如表扬一句。第六,加强班主任与文化课教师、专业课教师的协作,实现多赢。

组织专业英语教学 篇5

打造科学流程激励全员参与-电子商务专业ISAS课程教学组织探讨

ISAS作为一种教学方法,在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开拓学生视野方面有着独到的地方.但把这种教学方式纳入到具体的`专业课程体系,作为单独的一门课程开设,还是一种新的探索.在教学中如何选题、如何提高学生的参与性和积极性、如何有效的进行教学组织和考核的具体问题上,还有很多值得思考的地方.结合自身ISAS教学经验,在选题、教学组织和考核方面进行了探索.

作 者:杨丽光 作者单位:长沙民政学院,湖南,长沙,410004刊 名:现代商贸工业英文刊名:MODERN BUSINESS TRADE INDUSTRY年,卷(期):“”(7)分类号:G424关键词:ISAS课程 选题 教学组织

组织专业英语教学 篇6

技工学校学生的来源主要是初中毕业生,其中大部分是中考落选生,近几年来,经过对学生入校后的简单调查发现,有约60%左右学生表示上技校是“无奈”的选择;20%左右的学生表示是父母让他们上技校;只有20%左右的学生表示对某专业感兴趣而填报技校。因此,有大部分学生由于原来的文化基础较差,加之学习目的性不够明确,在学习过程中,对理论课“厌学”,只有在上技能课(实习)时才表现出较高的学习兴趣。为了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引导学生在专业技能方面得到有效提高,在课程设计实习这一环节要做到一下几点。

1.认真组织,选好课题

电子技术专业课程的理论性、技术性、应用性都很强。但技工学校的学生大部分仅有初中文化基础,起点低,学习主动性差,学习效率低;在一个班级的学生中,由于他们学习层次的不同,在实施教学的过程中,指导教师要充分了解学生,善于发现各个学生的优点与长处,统筹兼顾,因材施教,充分发挥其在教学中的主体作用。因此,认真组织,选好课题是实习指导教学的基础工作。具体做法是:

(1)明确实习任务,提供参考资料,推荐参考书籍,引导学生确定选题思路和选题范围。要求以实习小组为单位确定选题,并尽可能采用EDA辅助设计。

(2)学生分组,根据实习学生情况,每3~5人组成一个小组,结合学生平时表现,将理论成绩与技能成绩(动手能力)等因素进行综合考虑、合理搭配,以其达到在实习中互相学习、相互促进的作用。同时每个小组指定一名学习能力、组织能力和责任心强的同学任小组长,负责协调本小组成员的分工以及与实习指导教师的沟通联系,以减轻老师负担,提高实习教学的工作效率。

(3)提供备选课题,在课题选择方面应考虑:典型性、实用性、综合性、趣味性;难易适中;考虑所需器材、器件的许可。当然,有些实习小组可能会有自选课题,只要符合选题要求,这种做法应当给予鼓励和支持。

2.合理安排,正确指导

这里所说的安排主要是实习时间及实习任务的安排。这一工作是整个实习过程成败的关键。通常情况下,一个大型的课程实习都只有4周左右时间,它有别于进厂的生产实习。在各实习小组的课题选定之后,要求学生充分熟悉课题的主要技术指标(电路功能),拟定方案组成逻辑方框图,画出电原理图及工作原理简述,各单级电路元器件的参数选取,完成元器件的型号规格清单,写出电路调试步骤说明(调试工艺)及所需测试仪器设备。另一方面教师综合各小组的课题,对小组的计算说明书或参数选取说明给予认真验证、审阅并准备充分的元器件及其他辅助器材,督促落实各小组成员的合理分工,做到人人有任务,整体上要求计划周密,工作扎实、紧凑、分工合理;再用1~2周时间让各小组进行装联、调试和检修。在装联之前各小组依据经教师审阅过的元器件清单领取元器件和其他辅助材料,并要求学生利用仪表、仪器等检测工具对元器件进行质量判别,当元器件都符合质量要求后再按电路进行装联,装联的过程必须满足工艺要求,装联完成后,要求学生必须进行自检、互检。各小组装联的电路都必须在教师确认装接无误的情况下,才能通电调试,以确保实习教学安全。

电路调试是目前技校学生的薄弱环节,他们对电路功能的理解还比较抽象,在调试过程中,会出现许多问题,这个阶段老师应加强指导,但绝对防止包办代替,在调试中遇到问题时引导学生自已去观察现象、分析问题,并找出解决问题的办法,只有这样,才能使学生的智力、能力得到一定的发挥和提高。

二、教学互动与总结提高

对于三年制电子技术专业的学生,课程设计实习一般安排在第三学期进行,通过第一、二学期的基础性基本技能实习后,学生对本专业的所学所用有了比较清楚的认识,但如何将专业知识与实际应用相结合,却是学生比较迫切探知的,课程设计实习正是要让学生将所学知识进行综合运用的引导,也是对今后创新应用的启蒙。

1.教学互动,巩固知识

在实习中,学生经过选题、参数设计计算、电路装联调试后,对自身在理论知识方面存在的不足和装调的技能、技巧方面的欠缺都会有比较深刻的认识和感受,老师要善于抓住机会,及时组织学生进行实习总结。这个环节是一个教学互动,巩固知识的环节,时间也要有合理的安排,这个阶段的内容最丰富且最实际,也容易引起大家的共鸣,对提高教学效果具有重要意义。具体做法是:

(1)布置学生完成实习报告;

(2)组织各实习小组相互交流经验,展示、演示自已的实习成果;

(3)分析各自在装调中出现过的问题及解决办法;

(4)各小组选出代表对本小组的课题进行说明,有哪些知识得到巩固,哪些电路得到应用;

(5)老师及时进行总结点评,并给出建议;

(6)对各实习小组考核和成绩评定。

通过这些过程,实现教学互动,使教师的主导和学生的主体作用得到充分体现。

2.积累经验,总结提高

课程设计实习虽然只有4周左右时间,实习任务紧,但每一届学生在这一环节的实习都有一些新的内容、课题或成果,这些新课题在训练学生能力的同时,对教师教学水平提高和经验积累也是一份很好的材料。在安装调试过程中,学生可以由基础实践向学科专业技能过渡提升,为后续参加生产实习积累经验,对专业知识的深入学习和探索创新提高自主性。多年来,每次从学生的实习总结报告中可以看出,他们确实得到了一定的收获,比如:了解和感受了产品的设计和生产的工艺流程的常识。;基本掌握正确选择和使用测试仪器、仪表的能力;积累了一些观察现象、分析问题、查找和排除故障的经验;加强了小组成员间互相学习、取长补短、协同配合完成任务的团队精神的锻炼。学生的这些收获其实也正是实习指导教学所要达到的目的,他们的进步也正是技校老师期望的结果。

三、改革创新思考

技校电子技术专业在20世纪80年代,其教学方向是以家电维修为目的开设专业课程。学生毕业后,学有所学,用有所用,就业前景广阔。90年代后期,随着人们对家用电器的使用在观念上的改变,出现家电维修人员过剩,加上生源质量下降,学生从学校出来真正有维修技术的人员百分之二十不到,所以出现学生学有所学,但不能从事本专业就业的尴尬局面。另外,电子产品生产企业专业分工的细化,使大多数技校电子专业毕业生到企业就业所从事的工作大多是一线的生产工人(流水线上的工人),这些工作劳动时间长,待遇低,没有多大技术含量,学生就业后频繁跳槽,对未来的发展很茫然,致使近几年来选择电子技术专业的学生人数日渐缩减现象。

随着时代的进步,电子技术的应用已更加广泛,作为技工学校电子技术专业的教师,如何在专业实习过程中,引入更多与实际应用相结合的课题,拓展知识面,增加创新能力培养,让学生真正成为学有所学,用有所用,能学会用的新时期高素质人才。笔者认为,除了教师要提高自已的学术水平、教学水平、加大教学改革创新力度外,还需要政府各部门、社会各方面共同努力。只有这样,技工教育才能真正得到发展,到那时,才是职业教育进入良性循环发展的时期。

组织专业英语教学 篇7

现代物流业是现代经济社会中不可缺少的中间链条, 已经成为国民经济发展的基础性产业。目前, 我国传统运输业、仓储业正加速向现代物流转型, 制造业物流、商贸物流、电子商务物流、国际物流等领域专业化、社会化服务能力明显增强。现代物流产业的快速发展也对物流人才培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鉴此, 物流管理专业必须顺应市场需求, 积极推进教学组织建设, 为教学改革夯实基础。

基层教学组织的内涵与特点

基层教学组织是高校实现优质资源的有效配置的主要载体, 随着高等教育现代化的进一步发展, 高校基层教学组织的类型和功能不断演变, 其重要性日益凸显。

高校基层教学组织是高校在纵向结构中以教学教研为核心的组织, 包括系、教研室、课程组 (教学团队) 等。

基层教学组织的主要功能是组织教学、教学研究和教师培养。具体来说有五个方面:

对相关学科、相关产业和领域发展趋势与人才需求进行研究, 在此基础上, 制定和完善与学科发展、社会发展需要相适应的专业发展规划和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教师队伍建设。制定、完善专任教师培养制度;建立教师培训、交流和深造的有效机制。特别重视对青年教师的培养。形成一支师德师风好、了解社会需求、教学经验丰富的高水平教师队伍。

课程建设。根据相关学科、相关产业和领域的新发展、新要求, 及时更新内容, 不断推进课程建设的精品化;选用或编写水平高、富有特色的教材。

教学条件建设。通过校企合作, 协同创新, 加强专业实验室和学生校外实践基地建设, 为学生创新和实践能力的提高提供良好的平台。

目前由于体制和机制方面的问题, 高校基层教学组织建设还存在诸多问题, 其作用没有充分发挥出来。

基层教学组织对教学研究和改革不够重视。工作主要集中在一些事务性的教学管理和协调上, 有的虽然承担了教学研究和改革课题, 但教学研究的深度和精力投入不足, 基层教学组织的教学主导作用没有得到很好的发挥。

基层教学组织对校企合作不够重视。教研活动往往局限于教师之间的讨论, 开放性不高, 对社会需求的变化不敏感。没有充分发挥相关行业协会、企业在人才培养中的重要作用。

教师教学精力投入不足。由于受职称评定和量化考核等的影响, 许多教师认为科研优于教学, 不愿投入精力提高自身教学水平。另外, 青年教师培训机制很难真正发挥作用, 常常流于形式。

物流管理专业教学组织建设

针对存在的问题, 物流管理专业必须以人才培养为中心, 不断强化教研室、课程组、教学团队等为主体的基层教学组织建设, 完善基层教学组织制度、运行机制与激励保障机制, 培育优秀教学团队, 有效保障人才培养质量的全面提高。

在教学组织形式方面, 物流管理专业应以人才培养为中心, 以课程群建设为载体, 构建结构合理的教学组织, 见图1。一是建立教学团队, 下设若干课程组, 承担具体的课程的建设和教学任务。二是建立学生创新创业指导小组, 负责学生科研、学生创业和社会实践活动。物流管理专业教学组织应具备三个特点:组织结构开放、灵活, 有利于整合物流管理专业和信息学院的各种人才资源;强化了实践教学团队建设;为教师提供多种交流平台。

物流专业教学组织建设离不开制度建设, 管理制度是保证教学组织高效运作、提高教学质量的根本。在贯彻、执行学校的各项教学管理制度的基础上, 物流管理专业应面向师资培养、系室管理、学生指导和教学指导等方面建立完善的教学管理制度, 如:《物流管理专业课程建设规划》、《物流管理专业实验室建设规划》、《物流管理系经费使用办法》、《物流管理系教研活动准则》、《物流管理排课准则》等。坚持定期教研活动制度、课程教学负责人制度、教授上讲台制度、青年教师导师制、集体备课制度、集体阅卷制度等。加强过程管理, 坚持系主任听课制和教师相互听课制等。

教学团队建设是物流管理专业教学组织建设的重点工作, 教学团队的组建不是教师的简单叠加和拼凑, 而是通过有效发挥教师的个体特点来实现团队的整体效能, 并最终形成团队的特色和优势。先通过推选委任的方式确定合适的团队负责人。团队负责人提出团队的建设计划, 讨论通过后, 将建设任务明确到每一个团队成员。教学团队应具备团结协作、奋发进取的精神。

青年教师培养方面, 应努力构建完善的青年教师培养体系, 如按照“三依托两结合”, 即依托学校蓝天计划 (教师出国进修) 、大地计划 (教师去企业挂职锻炼) 和教师教学发展中心的思路, 采取各种有效措施, 切实提高青年教师教书育人的能力, 如图2所示。

组织“精彩一堂课”活动。为帮助青年教师尽快成长, 提升教学技能, 物流管理专业可开展青年教师“精彩一堂课”活动, 由系主任、教授、教学督导和同行专家集体听课, 并进行现场指导。

组织各种教学培训活动和青年教师授课竞赛。为每位新教师配备一名经验丰富的老教师作为导师, 通过共同备课、交叉听课等方式, 使青年教师尽快完成角色转换。同时, 组织青年教师授课竞赛教学活动, 通过相互切磋, 激发青年教师的教学热情, 提高青年教师的教学水平。

充分利用教师教学发展中心, 鼓励青年教师参加教学研究活动。定期组织教学沙龙等活动, 就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等进行研讨。通过与跨系青年教师的研讨、交流, 不断更新青年教师的教学理念, 提高其教学能力。

深化校企合作, 加强教师物流实践能力培养。充分利用校企联合实验室、科研项目等形式, 鼓励青年教师到企业工作, 以强化青年教师的实践能力。同时, 聘请企业专家担任兼职导师, 指导青年教师开展实践活动。

组织专业英语教学 篇8

对于每一个家庭来说, 孩子的成长都是一件至关重要的大事, 也正因为如此, 幼儿教育越来越受到广泛的关注, 世界各国政府也都开始着力于通过早期的学前教育解决教育和社会等相关的问题。在这种情况下, 对幼儿教师的培养就成为早期学前教育的核心问题, 即师资问题。作为学前教育的核心问题, 幼师培养具有着深远意义, 也引发了许多值得思考、论证、研究的话题。

二、幼师钢琴课程教学存在的问题

幼师学校的学生一般入学前没有音乐基础, 学生层次差别很大。一部分学生音乐素质不高, 从小没有接触过音乐艺术, 对音乐的认识仅限于一些流行歌曲, 对音乐也没有多少兴趣, 对于入学以后学习的钢琴课程, 只是当做一门普通课程来认识;还有一部分学生虽然没有音乐基础, 但是对音乐有浓厚的兴趣, 特别是对于钢琴课程, 在入学前就充满期待, 准备好好学习;个别学生从小就接触音乐, 甚至从小在家长的培养下练钢琴, 入学以后也准备在钢琴上形成优势, 培养专长。这种情况, 就给幼师钢琴教学带来了一定的挑战。传统的优势钢琴教学是基础课, 一般以集体课的形式教学, 对于学生学习成绩差、艺术底子薄的情况, 这种方式具有一定的好处, 但是学生层次的不同也暴露出集体授课的不足, 容易造成一些学生学不会, 而另一些学生早就会了的状况。

传统的幼师钢琴课程教学模式存在着诸多问题, 学生对钢琴课提不起兴趣的很大一部分原因就是课堂教学模式陈旧, 缺乏创新。在旧有的教学模式中, 很多学校的钢琴课程安排和周课时量安排不足, 而且对学生的日常训练也有所忽视, 不同层次的学生在统一的集体课模式下, 学习需要得不到满足, 资源闲置或者资源不足的情况严重, 学生的学习动机和学习目标也不是十分明确, 很多学生不知道为什么而学, 同时也缺少好的学习方法的指导。这就需要提高对钢琴课程教学模式的整合创新能力, 提出多种教学和学习的方法与策略, 更可以将多种教学资源和学习资源整合到一起。例如, 同辈小组学习可以被认为是合作学习和直接教学的组合, 而观察他人备课和上课可以说是直接教学和课堂经验的组合。幼师钢琴教学可以结合应用上述的组合方式, 通过整合创新教学模式来提高教学效果。当然, 在整合的基础上还可以重组, 将学生按照音乐素质的程度高低分班或者分组培养, 将集体授课模式改成小团队授课模式或者小集体授课模式, 或者将学生分成学习小组, 互帮互带, 互相监督促进, 让传统钢琴课教学通过整合创新实现更好的教学效果。

三、幼师钢琴教学组织策略的改进

任何教学组织策略都必须符合教学活动的规律, 同时兼顾教学层次和目的的要求。幼师钢琴教学面向的是未来的幼儿教师, 要符合对未来幼儿教育的要求和对幼儿教师的要求。幼儿园是基础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 是我国学校教育和终身教育的奠基阶段, 所以幼儿教育在我国整个教育体系中占有重要的地位。这就要求学校培养出高素质的幼儿教师队伍, 以适应艺术教育、双语教育、蒙氏教育、特色教育等新教育理念和教育手段的需要, 使学生具备对儿童和儿童发展全面而正确地了解的能力、有效地选择和组织教育内容的能力、创设发展支持性环境的能力、领导和组织能力, 不断地提升学生的专业素养。在这些专业化、特色化的教学理念当中, 钢琴教学有着不可替代的地位, 幼师钢琴教学活动便扮演着相应的重要角色。教学活动中就不能简单地教授学生如何巩固知识, 如何练琴, 还要重视对学生的表演能力及对音乐的理解能力和感受能力的培养, 以及如何将自己所学的知识灵活创新地运用到幼儿教学的实践当中去。

四、对未来的设想

未来的钢琴课程教学应该关注如何处理钢琴课程与其他课程的关系问题以及如何实现钢琴课程继续教育和可持续发展问题。在整个幼师教育体系当中, 音乐教育只占了其中的一个部分, 而钢琴课程在整个音乐教育体系中也只是冰山一角。所以, 还要处理好各个门类课程之间的关系, 将各门课程有机结合起来, 互为补充。此外, 教育教学贵在以人为本, 幼师的钢琴课程只是一个起点, 学生要充分发挥自身的主体性, 学会学习、学会教学, 以便于在更高层次的学习和工作中实现继续教育和可持续发展。

幼师学生不仅是教育的接受者, 还是今后的教育实践者。从字面意义来理解教育这个词汇, 教由孝和文构成, 孝代表着继承, 也就是要把前人有益的经验、文化传承下来, 并把这些继承下来的东西借助文字传授下去, 这就是教。育字由云和月构成, 云和月都是无形的东西, 云瞬息万变, 月遥不可及, 从这个意义上说, 教是一种秩序, 而育则是一种境界。在这个过程中, 不论是教师还是学生, 都应该摆正自己的位置, 树立适合自己的目标, 成为教学和学习的研究者、探索者、创造者, 最终实现自身的价值。

摘要: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 我国幼儿师范音乐教育正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 而在其中占有重要地位的钢琴教学, 在培养创新型、高素质、有人文艺术修养和社会责任感的幼儿教师的过程中, 就具有着不可忽视的影响力和作用。幼师钢琴教学的理念、内容、模式都应该顺应时代、有所变革, 只有这样才能适应新时期的需要。

组织专业英语教学 篇9

一、医疗美容专业的特点

随着我国医学的不断发展, 我国医疗美容行业得到了广大消费者的关注, 在医疗美容行业的实际发展过程中, 已经取得了相应的成就。在很多医学的高校教育教学活动中, 医疗美容专业得到了全面的开展, 当前很多人对医疗美容专业的兴趣较高, 从事医疗美容专业的人才越来越多。

对于医疗美容专业而言, 主要为了培养具有一定技能且能够从事医学美容、美容卫生保健的技能型人才。临床医学与美容医学的交叉部分属于医疗美容专业, 是一种新型学科, 也属于美容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对很多高等医学教育学校中医疗美容专业的实际教学情况的全面了解, 发现这门学科主要教授基础医学、临床医学的基础理论知识及医疗美容技能等, 为医疗美容技术工作培养高级技术专业人才。

二、医疗美容专业组织学和胚胎学理论教学体会

(一) 因人施教的教学模式

针对当前很多医学高等学校医疗美容专业, 通过对组织学和胚胎学教学的实际情况进行调查和了解, 发现在教学过程中已经采用的因人施教教学模式的应用效果并不理想, 并没有发挥因人施教的重要作用。例如在对“结缔组织”中脂肪组织的结构进行讲解时, 可以根据课堂的实际情况, 适当讲解生物化学方面的相关知识。

很多高等院校医疗美容专业的学生包括文科学生和理科生, 在很多专业知识的讲解过程中, 不同的学生对专业知识的理解程度不同, 因此影响对知识的整体掌握。医疗美容是在充分利用医学知识和技术的基础之上, 对人体的健康进行维护, 对人体的美进行再塑造。医疗美容涵盖人体各个器官和部位。因此, 在医疗美容专业知识讲授的过程中, 需要教师尽量将每一个复杂的知识进行细化, 运用通俗易懂的方式进行教授, 提高学生对组织学和胚胎学的学习兴趣。

(二) PBL教学模式

随着医学改革的不断深入, 在医疗美容专业的教学中, PBL教学模式得到了一定的应用。PBL教学模式主要以问题为导向, 并以学生为中心开展相应的教学活动。PBL医学教育主要的基础是医学问题, 教学主体是学生, 采用小组讨论的方式, 在教师辅导下对某一医学问题进行全面的研究。

例如在皮肤章节的教学中, 可以提出相应的问题, 如皮肤的“漂白”是什么意思, 可以适当扩充学生的知识面, 适当讲解白癜风的主要特征, 通过师生共同探讨学习整个章节。这种教学方式有利于提高学生医疗美容专业的学习兴趣,

(三) 多媒体教学与传统教学相结合的教学模式

组织学和胚胎学主要是从微观的角度出发, 对组织切片进行全面的观察, 这一过程比较抽象。因此, 需要采用多媒体课件的方法进行教学, 通过多媒体课件列出相应的知识点, 能够采用绘声绘色的形式学习专业知识, 避免学生出现枯燥无味、教师独自教授的现象。通过多媒体教学与传统教学相结合, 在提高学生学习积极性的同时, 有利于提高学习的趣味性, 从而提高医疗美容专业组织学和胚胎学教学的水平和质量。

综上所述, 随着我国医学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 很多医学高等教育学校加大了改革的力度。通过对其组织学和胚胎学的教学情况的全面调查和了解, 发现在实际教学过程中, 很多医学高校存在着一定的问题, 需要采取有效的措施予以解决。如医学高校应将学与考全面的结合起来, 逐步形成多样化的考试结构, 使学生产生对组织学和胚胎学的学习兴趣, 提高教学水平和质量。

摘要:随着我国经济不断发展和进步, 我国医学的发展水平得到了一定的提高, 在我国医学的实际发展过程中, 也取得了显著性的成就。近年来我国相关部门已经加大了对医疗美容专业组织学和胚胎学的研究力度, 为了提高医疗美容专业组织学和胚胎学的研究水平, 加大了医疗美容专业组织学和胚胎学教学的重视程度, 并采取有效的措施提高医疗美容专业组织学和胚胎学教学效率。

关键词:医疗美容专业,组织学,胚胎学,教学

参考文献

[1]李徽徽, 关宿东, 卓煜娅.PBL教学法在组织学与胚胎学教学中的应用初探[J].蚌埠医学院学报, 2010 (1) :79-80.

[2]高晓妹, 陈晓蓉.浅谈将医学人文教育融入组织学与胚胎学实验教学[J].解剖学杂志, 2010 (4) :567-568.

[3]王晓兰, 袁科理.医疗美容专业组织学和胚胎学教学体会[J].卫生职业教育, 2011, 29 (18) :77-78.

组织专业英语教学 篇10

我校在模具专业学生的机械加工实训方面进行了不懈的辛勤探索, 积累了丰富的教学经验, 以下笔者就自己参与组织模具专业学生机械加工实训教学的体会来谈谈入门阶段的教学组织过程。

一、机械加工实训的前期准备

学生在参加机械加工实训之前, 应具备一定的知识和技能的准备, 这样, 在进入机械加工实训阶段以后, 才能迅速进入状态, 不至于出现准备仓促、茫然不知所措的现象。准备工作主要有以下几方面:

(一) 理论知识的准备。

学生在进入机械加工之前, 应该具备制图、金属材料、金属切削等专业基础知识, 并且在进入机床操作之前, 应该在专业的安全人员的指导下认真接受安全知识的教育。

(二) 技能的前期准备。

学生在进入生产实训场地之前, 应该先进行钳工等以手工操作为主的实训项目, 初步打下动手能力的基础, 并且具备常用量具的正确使用能力。学生在钳加工实训阶段已经学习了钻床等设备的操作和划线、测量等操作, 灵活的手工动作将有利于学生顺利过渡到机械加工阶段。

(三) 安全、文明操作技术。

在机床上工作, 学生必须严格遵守操作规程, 注意安全生产和文明生产。安全生产、文明生产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 正确穿戴衣帽。工作服要紧身, 袖口要扎紧或戴套袖;女工要戴工作帽;不准戴手套作业, 以免发生事故;高速切削时要戴好防护镜。

2. 防止刀具切伤。装拆铣刀时, 不能用手直接握住铣刀;铣刀未完全停止转动前不得用手去触摸、制动;装拆工件时必须在铣刀停转后进行, 使用扳手时注意避开铣刀。

3. 防止切屑伤害。清除切屑时要用毛刷, 不可用手抓、用嘴吹;切削时不要站在切屑流出的方向。

4. 机床保养。严格遵守操作规程, 熟悉机床性能和使用范围, 在实训老师的指导下定期对机床进行一级保养。

5. 场地环境。机床周围环境场地应保持清洁、无油垢;零件应妥善放于不妨碍实训正常进行的场所, 使用切削液时防止外溢, 并及时清理污渍。

6. 工量具的保养每天进行, 注意校正测量精度。

7. 注意做好实训中各个过程的记录, 并保管好相应的技术资料。

二、机械加工实训的入门阶段的组织

(一) 熟悉将要使用的机床结构和性能。

1. 在实习老师的指导下, 学生要认识每一种实训涉及的机床的结构, 包括其传动机构、运动特点、电气线路, 尤其要重点了解铣床的结构和性能。

铣床有多种形式, 并各有特点, 按照结构和用途的不同可分为:卧式升降台铣床、立式升降台铣床、龙门铣床、仿形铣床、工具铣床、数控铣床等。其中, 卧式升降台铣床和立式升降台铣床的通用性最强, 应用也最广泛。这两类铣床的主要区别在于主轴轴心线相对于工作台水平和垂直安置。这些特点学生务必要正确区分。

2. 在教师指导下, 学生应进行机床加工尤其是铣床加工的准备工作的练习。

(1) 分别进行手动进给和自动进给练习, 熟悉机床的主运动和进给运动。

(2) 选择和安装铣刀。铣平面用的铣刀有圆柱铣刀和端铣刀两种, 由于圆柱铣刀刃磨要求高, 加工效率低, 通常都采用端铣刀加工平面。铣刀的直径一般要大于工件宽度, 尽量在一次进给中铣出整个加工表面。在铣床上加工平面时, 一般都用机用虎钳, 或用螺栓、压板把工件装夹在工作台上;在大批量生产中, 为了提高生产效率, 可使用专用夹具来装夹。

用机用虎钳装夹工件时应注意以下几点: (1) 装夹工件时, 必须将零件的定位基准面紧贴固定钳口或导轨面;受力的钳口最好是固定钳口。 (2) 工件的待加工部分必须稍高出钳口, 以防钳口和刀具损坏。 (3) 工件一般装夹在钳口中间, 检查装夹是否牢固可靠。 (4) 装夹的工件为毛坯面时, 应选一个相对大而平的面作粗基准, 在钳口和工件之间垫铜皮, 防止损伤钳口。

(3) 用百分表校正铣床机用平口钳的装夹位置, 练习装夹工件和调整工件安装的位置, 学会对刀操作。进行刀具安装练习。刀具装好以后务必经过检验合格方可进行下一步操作。

3. 分别进行铣、刨、磨平面的加工练习, 熟悉机床操作的基本技能。

(二) 练习加工V型块。

在入门实训课题的选择上, 笔者通过对历年来机械加工实训课题练习情况的分析, 最终选定了V型块这一典型的课题。这主要是因为V型块的加工形状比较能反映机械加工常见工艺手段的运用, 且难度适宜。

1. 毛坯的处理。采用翻砂铸铁件作作为毛坯件, 检查尺寸合格与否, 钳工简单加工去除锈迹和污渍。

2. 刨床粗刨六面体52×52×37。

3. 立铣加工六面体50.5×50.5×35.5。

4. 平面磨削加工六面体50×50×35。

5. 卧铣加工中间5mm工艺槽。

6. 铣削两侧V型斜面。注意将立铣头调整为45度倾斜。

7. 铣削两侧30×8沟槽。

8. 铣削下方305沟槽。

9. 铣削T型槽。

V型块形状如下图所示。

(三) 机加工实训入门课题完成情况的总结。

对学生加工完的工件按照完成的质量情况进行评分总结, 对评分方案教师应该考虑到以下几方面的问题:

1. 工艺方案中各个环节的顺序和衔接过程是否正确。

2. 划线、测量是否正确。

3. 工夹具的使用是否正确, 工件装夹是否合理。

4. 对刀调整的正确与否, 有无撞刀等明显误操作现象。

5. 工件图样上标注尺寸和形位公差的完成质量。

6. 安全文明生产要求是否达到。

在综合考虑以上因素后, 教师应对学生完成质量作总体评估, 分析其取得的成绩和不足之处, 并指导学生及时作实训总结, 巩固知识。

三、机加工实训入门阶段后续环节的衔接

为进一步巩固和提高学生已有的初步加工能力, 在入门实训结束以后教师应侧重安排好相应的后续综合加工课题。综合加工课题应考虑到前面已学的加工手段的运用, 并且结合模具专业的特点, 设计出模具加工中典型的型腔加工课题。对课题的工艺教师应尽量引导学生充分综合利用前面已有的机床加工工艺, 让学生在相当于实战的加工情境下保质保量地完成课题, 具备从事中等复杂程度零件的加工能力, 并且为后续模具设计及加工和模具制造工艺学等课程奠定工艺认识的基础。

四、结语

我校在多年的模具专业的教学中摸索出的一整套模具专业机械加工实训的组织实施方法, 经过历届学生的实训效果检验, 以及和兄弟学校的交流, 证明是行之有效的方法, 随着教学实践的丰富, 我校这种模式将不断完善和巩固。

摘要:本文主要阐述了模具专业机械加工实训入门阶段的教学组织的方法, 从前期准备、实训入门、后续环节的衔接三个方面介绍了实训的具体实施过程。

关键词:模具专业,机械加工实训教学,入门阶段,教学组织过程

参考文献

[1]成型模具设计.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 2005.

[2]冲压模具设计.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 2005.

[3]模具钳工工艺与技能训练.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 2002.

建设好农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 篇11

1、建设农民增收长效机制的重要载体。到2006年元月底,全县建有农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14个,其中专业协会9个,行业协会5个,人会农户达700余户,企业达60个。主要包括:反季节香菇协会、杂交水稻制种协会、蜂业协会、水电协会、养猪协会、花卉苗木协会、中药材产销服务社、金银花协会、木竹协会等。这些组织的创建,对促进铜鼓县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和农民增收,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2、提高农业组织化,逐步实现产业化。农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把分散的农户,按照产业类别合作原则,联合起来组建成一个利益共同体,对外统一购进和销售,对内统一技术指导和管理,生产车间在农户。通过专业合作组织,农户找到了应对大市场的载体,提高了进入市场的组织化程度,产业化规模逐步得到发展。

3、依托特色农业,实行产销互动,提高农产品商品率。在发犀专业合作经济组织上,铜鼓根据实际,依托本地特色优势产业,组建专业合作社、协会,发展生产、销售产品。如:众发合作社、双红合作社等反季节香菇协会,用冷藏车将反季节香菇运销南昌、湖南、广东、上海、福建等地市场,仅2005年就组织销售香菇1万余吨,创收4400余万元,既提高了农产品市场占有率,又增加了农民收入。

4、适合当前农村责任制实际,作为新技术、新品种推广的载体。农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不仅解决了政府包揽不了、单个农户又不好办的事;也完善了农村科技、社会服务体系中的关键环节。大段镇隘口村是铜鼓县一个杂交水稻制种较为集中的村,全村共有300亩制种基地,协会成立以前(2004年),由于稻种在扬花季节时碰上下雨天气,气温下降,加上不懂技术,导致40多亩颗粒无收,其余的也大大减产。协会成立后,经常请来专家技术人员进行现场技术指导,不仅保证了制种的科技化、标准化,而且大大提高了科技含量。

二、农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1、组织化程度低,服务职能初浅。目前,大部分专业合作组织的服务仅限于一般性的技术指导、低水平信息引导,未能提升服务内容,讲客观问题多,轻办会宗旨,没有形成专业化生产的分工与合作。有的专业协会成立时还开个会,成立后基本没有开展活动,或只收点会费,开个年会,没有真正开展工作,名存实亡。农户生产独立,管理分散,产品自销,让农户感觉协会有与没有一个样,即使加入了协会也积极性不高,协会凝聚力不强。

2、管理不规范,合作机制脆弱。铜鼓的各种合作经济组织大部分都属于“官办”性质,是由政府主导建立起来的。如木竹协会的秘书长是由林业局林政股长兼任,水电协会的秘书长是由水务局的工作人员兼任,菇业协会的秘书长是由原绿色办(现农业局)的工作人员担任,这就决定了合作经济组织与会员之间必然存在一层隔阂,协会好象是各个单位的下属组织,在他们看来,协会的任务不是服务农户、企业,而是一种指导甚至是领导关系,或者要么干脆什么事都不管,什么事都不做。

3、搭建平台不够,信息流通不畅。专业合作经济组织需要新品种、技术、资金、市场等方面的信息引导、服务;但支持全县农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发展的信息、技术、市场流通三大平台很不健全。

4、经费投入不足,内部运作艰难。铜鼓各种合作组织除水竹协会、水电协会能收取部分会费外,其他协会则几乎没有任何经费。经费的紧缺,导致了协会运转的举步维艰。协会缺乏经济支撑,运转艰难,形同虚设;管理人员缺少报酬,责权利不统一,人浮于事;协会与会员缺乏正常的利益机制;经营运作不规范,多为松散型组织。

三、完善农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发展的两点建议

1、在服务上下功夫,紧密协会与会员的连接。一是要实现业务指导功能。任何一个行业,要想在未来的竞争中占有一席之地,不仅需要雄厚的资金实力、优秀的员工队伍,还需要先进的理念,需要业务指导。如行业的宏观规划、产品设计、市场营销、售后服务等。只有实现了业务指导;会员才会感到协会有用;愿意接受协会的指导。二是要实现专业服务功能。企业、农户限于自身力量和视野,不可能拿出很大精力来协调诸如专利申请、许可证报批、新产品检验等工作,行业协会可以充分发挥自己联系面广和专业人才集中的优势,帮助他们办理一些“难缠”的事情,真正做到为企业、农户发展排忧解难。只有实现了专业服务,会员才会觉得离不开协会,才会自觉支持协会开展工作。三是要实现综合协调功能。行业协会要通过自身的努力,发挥综合协调功能,为企业、农户的发展营造一个宽松的内外部环境,诸如协调与政府及主管部门的关系、协调解决劳资纠纷、依法保护企业的合法权益不受侵害等等。只有实现了综合协调功能,会员才会觉得协会才是真正可信的“娘家人”,他们也才愿意出资、出力,而协会的发展也将会因而获得取之不尽的动力。

组织专业英语教学 篇12

1《组织学与胚胎学》课程设置的目的与意义

组织学和胚胎学是一门研究正常人体微细结构及其相关功能的学科, 是医学生必修的核心基础课程[1]。本学科课程设置的目的是使学生获得关于人体的组织学和胚胎学的基础理论知识, 并得到有关的基本技能训练。通过本学科的教学, 要求学生能达到:识别各种细胞、组织和主要器官的光镜结构;辨认人体主要细胞和组织的超微结构;了解这些结构与功能的关系;对人体胚胎的早期发生和主要器官的发生能有一较系统的认识;从而为学习其他基础医学与临床医学打下良好的基础。

不言而喻, 学习医学科学必须首先熟悉人体的结构、组成及其基本生命现象, 组织学从微观水平阐明机体的结构与相关功能, 无疑是医学教育的重要入门课程之一, 它为生理学、生物化学、免疫学、病理学以及临床医学等的学习奠定坚实基础。随着生命科学的研究不断深入, 现代组织学的内容不断充实、更新和扩展, 不仅形态观察更微细深入, 而且涉及的领域更为广阔, 从整体水平、细胞水平和分子水平探索许多复杂生命现象的物质基础以及环境与生物体的相互关系;不仅与现代生物学和医学的许多重大理论进展相关, 而且与人类社会面临的众多实际问题和疾病防治密切相关。目前, 国内外研究的很多重大课题都与组织学和胚胎学相关, 例如:细胞与组织的衰老, 细胞与免疫、组织与器官的再生, 神经调节与体液调节等, 因此学好组织学和胚胎学意义重大。

2 当前不同专业学生《组织学与胚胎学》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2.1 教材、教学计划及教学大纲缺乏针对性

现在医学院校开设的专业课种类多, 如临床、预防、药学、护理等医学专业都使用同一套教材, 同一的教学计划以及教学大纲。医学生大部分都是学理科的, 但是还是有少数专业招收的文科生, 这些文科生在高中没有学过生物学, 没有相关的背景知识学习起来很吃力, 学习积极性不高[2]。在实践教学中, 我们比较了临床专业学生和护理专业学生学习情况, 发现临床班的学生在高中时候上过生物课, 在组织学实验课程中他们观察切片得心应手, 而护理专业的学生根本就不会使用显微镜。在与学生交流的过程中, 我们发现一些小专业的学生认为学习组织学与胚胎学课程没有什么意义, 普遍存在“不知为何要学、学也不知有何用”等想法。小专业的学生抱怨学时多了, 而临床班的学生抱怨学时少了。不同专业的学生, 课程设置应该有针对性。

2.2 教学模式单一, 理论和实验没有很好的结合

目前, 大部分教师主要是采用“满堂灌”的方法授课, 理论课全由老师讲授, 现在很多学校大课都开设的三连堂, 老师讲的口干舌燥, 而学生听的晕头转向。组织学与胚胎学专业知识点多, 不利于学生记忆。久而久之, 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产生畏难情绪。“理论课紧, 实验课松”。相比之下, 实验课特别开放, 全部放手让学生看, 特别是护理药学等小专业的学生大部分学生认为实验课很自由, 想干啥就干啥。实验课课堂纪律涣散, 特别是现在很多学校都购买了显微镜数码互动系统, 硬件设施学习环境都提高了, 但好多学生没有利用这么好的教学资源学习, 而是利用电脑玩游戏。在实验教学中, 我们经常抽学生回答问题, 例如:看的是什么切片, 切片名称是什么?这张切片需要看些什么结构?有些学生浑然不知。理论和实验脱节, 没有很好的结合起来。由于形态学实验上课多, 理论课上完有些学校要过很久才能上相应的实验课, 知识很多都就遗忘了。这样, 学生这难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热情, 不利于学生独学立思维能力及创新意识和动手能力的培养。

3 不同专业学生《组织学与胚胎学》教学改革措施

3.1 制定特色教学大纲, 优化教学内容

教师应该对不同专业学生设定不同的培养目标, 结合他们的学习情况制定出不同的教学计划和教学大纲, 并且使用不同的教材。有些小专同护理及药学应该和和解剖学的老师沟通, 有些章节内容可以连贯起来上, 比如讲泌尿系统的时候, 他们可以使用解剖学与组织胚胎学的教材, 内容相对较少, 也比较精辟;而对于临床或检验班的学生应该使用邹仲之编写的《组织学与胚胎学》教材, 对于文科生的学生, 在开始上实验课之前应设计1~2个学时的时间, 先告诉他们细胞的一般结构特征以及显微镜的基本使用方法, 为以后的实验课内容扫清障碍, 学生学习起来也比较轻松。显微镜的使用是每个医学生必备的知识, 不管以后从事科研工作还是临床工作都是需要的。现在很多研究生做课题的时候都不知道如何使用显微镜, 正常的组织结构也不认识, 可见在本科阶段组织学与胚胎学的课程没有学好。我们有针对性的设计理论教学和实验教学内容, 与课程在各专业培养人才过程中的定位相适应, 体现培养目标的要求, 重视能力培养和训练, 比如生物技术专业版的学生, 引导学生自己运用组织学技术设计实验, 研究组织胚胎发育和疾病中的科学问题, 让学生真正自身感受到生物技术的价值和运用前景, 重视他们科研思维的培养和锻炼, 收到了很好的效果。

3.2 传统教学与数码互动系统相结合

传统教学枯燥乏味, 数码互动系统固然有它的优点。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 有些学校还建立了虚拟切片库, 我们学校也筹建了一套, 它确实可以收集很多切片种类, 这样可节省时间、使枯燥的形态课变得形象直观, 操作起来简单方便, 学生可以在寝室也能看切片, 同时也减少了学校购买切片及显微镜的经费。而万事万物都不是十全十美的, 每种教学方法都有它的优缺点, 我们不应该盲目的追求新的而舍弃传统的教学, 但是我们也不应该一直走老路。在教学实践中, 我们把两种方法结合起来, 比如在老师给学生示教的时候可以使用虚拟切片库, 每章重要知识点就让学生一定要自己动手操作观察显微镜, 这样才能在有限的时间内, 学生自己动手操作观察、绘图才能留下深刻的印象。实验报告作业也是一个重要的环节, 学生通过自己绘图, 自己去镜下找视野, 也培养了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分辨能力。教师应及时批改实验报告, 并且要点评。大部分学生做的实验报告都不规范, 教师应该使用最原始的教学工具“粉笔”, 引导学生如何绘图, 而不只是用多媒体互动让学生看看就行了。在教学实践中, 我们把传统教学与数码互动系统相结合[3], 有利于有限课时内给予学生更多的知识, 同时也让学生自己动手操作, 在教学实践中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3.3 开设相关专业的选修课及实验课, 提升教学质量

由于组织学、胚胎学内容不但涉及到分子生物学, 也涉及到遗传学、优生学等内容。对不同专业的学生, 我们将教学大纲制定的知识内涵外延。根据相应的知识内容, 开设出了相关的选修课, 如“生物医学与人类健康”、“免疫细胞学”及“医学美容”等, 对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扩大知识面, 起到了良好的推动作用。另外, 我们学校还开设了“开放性实验”[4], 即在教师指导下由学生自行设计和完成的实验, 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为适应实验教学的改革, 我们对不同专业的学生制定了特殊的实验内容及实验教材, 如小专业的学生就只开设传统的HE染色, 针对检验班的学生, 开设了血涂片的制备等, 而对临床班的学生, 我们融合了解剖学、病理学甚至临床学科等多学科的相关知识, 注重培养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还开设了一些创新型、综合性的实验。上述实验的开设不仅大大提高了学生们的动手能力, 而且还有效的培养了学生们的创造性思维能力和科研意识。由于选修课及实验课的开设, 使学生们的学习兴趣增强, 因此教学质量亦大幅提升。

4 结束语

在以培养学生能力, 提高学生素质教学方针和政策的指导下, 作为教师, 我们在实践教学中应该不断探索:如何在有限的教学时间内, 使不同专业的学生更多地了解组织学与胚胎学的知识, 使学生兴趣增强, 培养学生的科研思维, 提高教学效果。

摘要:组织学与胚胎学是基础医学中的主干学科, 是临床医学、预防医学、影像医学、检验医学、药学等专业的本科生、研究生的必修课。我们从《组织学与胚胎学》课程设置的目的与意义出发, 分析当前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针对不同医学专业学生自身特点和培养目标的需要, 提出不同医学专业学生组织学与胚胎学教学改革的方案和提高教学质量的措施。

关键词:组织学与胚胎学,不同医学专业,教学改革,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1]邹仲之, 李继承.《组织学与胚胎学[M].第七版, 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2011.[1]邹仲之, 李继承.《组织学与胚胎学[M].第七版, 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2011.

[2]梅欣明, 杨小红, 徐富翠, 等.关于加强组织学小专业实验课教学的几点体会[J].四川解剖学杂志, 2009 (17) 2:53-54.[2]梅欣明, 杨小红, 徐富翠, 等.关于加强组织学小专业实验课教学的几点体会[J].四川解剖学杂志, 2009 (17) 2:53-54.

[3]蒋洁, 曹述铁, 陈良富.组织学与胚胎学教学中备课和授课环节的有效模式探讨[J].西北医学教育, 2009, 17 (5) :994-996.[3]蒋洁, 曹述铁, 陈良富.组织学与胚胎学教学中备课和授课环节的有效模式探讨[J].西北医学教育, 2009, 17 (5) :994-996.

上一篇:财务陷阱下一篇:放样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