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教材感恩教育(共12篇)
小学语文教材感恩教育 篇1
随着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进入深入调整期,中小学课程与教学同提升国民综合素质,实现国家立德树人的目标日益紧密。2014年3月,教育部颁布了《关于全面深化课程改革,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意见》(下文简称“《意见》”),提出为实现立德树人目标,应“充分发挥课程在人才培养中的核心作用,进一步提升综合育人水平”,尤其是“充分发挥人文学科的独特育人优势”。语文课作为小学阶段奠定学生语言文字基础和基本文学素养的基础课,其所具有的育人价值,在立德树人的目标实现中理应发挥更加重要的作用。
一、小学语文践行立德树人目标的学科优势
关于立德树人的具体目标指向,《意见》明确提出:“在培养学生高尚的道德情操、扎实的科学文化素质、健康的身心、良好的审美情趣的同时,要使学生具有中华文化底蕴、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和国际视野,力求使立德树人的方向性、民族性和时代性更加鲜明。”因此,立德树人的基本取向可以归纳为培养学生为人处世的思想品德教育、本民族优秀的传统文化教育以及面向世界和呼应时代发展的国际理解教育。立德树人的这些基本价值取向和要求同小学语文的课程本质与教学内容有着内在的契合。
义务教育阶段《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提出:“语文课程致力于培养学生的语言文字运用能力,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为学好其他课程打下基础;为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形成良好的个性和健全的人格打下基础;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打下基础。”这充分体现了语文课的学科性质,那就是兼具“工具性”与“人文性”的双重特征。小学语文课的“工具性”是使学生初步掌握和运用祖国语言文字进行交流沟通,吸收古今中外的优秀文化;“人文性”是让学生在学习中提高思想文化修养,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促进个体身心与品行的健康发展。在阐明语文教育的基本目标之后,《语文课程标准》进而提出:“语文课程对继承和弘扬中华民族优秀文化传统,增强民族文化认同感,增强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具有不可替代的优势。”可见,语文课促进理解与沟通的工具价值和促进个体人格完善、提高道德文化素养的人文主旨同立德树人所强调的培养个体优良品德、继承优秀传统文化以及形成国际视野和全球观念具有内在的一致性。
小学教育是每个人的学业进步和人生发展的奠基阶段,小学语文课同样应该强调在文化知识学习基础上对学生进行道德品质教育、优秀的文化传统教育以及面向世界、开拓创新的时代精神教育。当然,作为语文课程的基础学习阶段,小学语文课程的“人文”内涵致力于帮助小学生实现对本民族文化传统和对世界和谐发展理念的初步认可与接纳,帮助小学生获得人和世界和谐相处与有效沟通的基本能力,为中学乃至大学的立德树人教育奠定良好的基础。
二、小学语文教材单元主题与立德树人教育的内在契合
语文教材是语文课程实施的重要资源,是实现语文课程目标的重要信息媒介。小学语文课程要发挥人文功能,实现立德育人的目标,必须立足于小学语文教材的基本主题和内容,挖掘其内在的思想性、科学性与时代性特征。笔者以当前使用的人教版小学语文教材为准,将六个年级12册书的基本主题单元进行总结分析(除一年级上册外,其余十一册教材皆按专题组织教学单元),发现小学语文教材在许多教学单元的主题设计和篇目选择方面呼应了立德树人所倡导的个体道德修养教育、民族文化传统教育以及面向世界和呼应时代发展的国际理解教育。
《意见》在实现立德树人目标的实施环节中,提出中小学教材的编写与修订要考虑到“各学段教材上下衔接、横向配合”。就人教版小学语文教材的单元主题来看,这三方面主题体现出一种循环往复的衔接递进过程。
从单元设计和篇目选择的数量来看,小学语文教材将以感恩和关爱的道德修养教育作为重点,基本贯穿了整套教材;传统文化教育也占较大比重,体现出爱国家、爱祖国传统文化的鲜明特色;在中高年级的教材设计中开始渗透国际理解教育,帮助学生理解人类的普遍情感以及异国风土人情。这三方面呈现的比例与层次显然切合了小学生的心智发展特点和立德树人教育的阶段性要求。
三、依据小学语文教材,创造性践行立德树人教育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更新了许多教师传统的教学理念,认识到应该将“教教材”转变为“用教材教”。在小学语文课中实践立德树人教育,必须立足于小学语文教材,同时在课堂教学中加以符合实际的应用。《意见》中强调要根据学生年龄特点,密切联系学生生活经验,设计教材内容的呈现和编排方式,增强对学生的吸引力。教材作为一种课程资源,编排得再出色,最终需要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加以立体地展现。因此,教师需要在充分理解小学语文教材的单元设计同立德树人的内在主旨相关联的基础上,寻求在课堂教学中紧密联系学生生活经验,使小学语文课中的立德树人教育更加“生动、新颖、活泼”。
在教学四年级下册第二单元“以诚待人”的《中彩那天》一课时,教师可以抓住文中对于父亲神态的两次描写,当父亲开着中彩的汽车驶过人群时“他神情严肃,看不出中彩带给他的喜悦”。而当父亲将属于别人的奖品归还后,“父亲显得特别高兴,给我们讲了许多有趣的事情”。教师在帮助学生体会课文中关键词句表情达意作用的同时,适时引导学生思考:(1)父亲神情严肃,是因为什么,他在心理上进行着怎样的斗争?(2)父亲显得特别高兴,是因为什么,此时他的心情是怎样的?(3)同学们在生活中遇没遇到过这种诚实守信的考验,跟大家交流一下。这种立足于教材基础上的教学设计,既帮助学生理解了课文,又帮助学生懂得了“诚实守信带给我们心灵的踏实与快乐”!
由于小学语文教材编排有其内在的逻辑性,符合立德树人目标的单元和篇目设计也呈现出上下贯通、有机衔接的特点,这需要教师利用教材优势,做好年级间的衔接与递进。如围绕“热爱祖国和传统文化”这一专题,教材分别设置了二年级上册“热爱祖国”、二年级下册“爱祖国、爱家乡”、三年级上册“壮丽的祖国山河”和“灿烂的中华文化”、四年级上册“我国的世界遗产”、五年级上册“不忘国耻、振兴中华”、六年级上册“祖国在我心中”这些题材看似相似,但内容逐渐递进的主题单元。教师在实际教学中,应根据小学生不断提高的认知发展水平和不同学段教学目标的逐步深入,对学生爱家乡、爱祖国,欣赏和热爱祖国传统文化的情愫和基本的道德修养有一个循序渐进的促进和提升。
在具体教学中,也需要教师依据教材设计主动性和创造性地发挥。如语文四年级上册的第五单元围绕“我国的世界遗产”选编了三篇课文,分别是《长城》《颐和园》《秦兵马俑》。四年级的学生经过几年的语文学习,具备了一定的语言文字基础,同时他们的思维水平也在逐步提高,生活经验日益丰富。如果还如同低年级教学,只是单纯地让学生欣赏读一读,画一画,未必能收到良好效果。教学时,教师可以结合语文课程的实用性特点,让学生通过“说一说感受,听一听收获”的方式,请去过这些地方的学生回忆和描述自己的参观感受,请没去过的学生听一听他人的收获,表达自己的心情。这样既锻炼了说的学生的语言组织能力,也通过相互促动与感染,激发大家的自豪感。
当然,有些学生在表述中也会指出一些破坏和损害文化遗产的不文明行为,告诫大家爱护和珍惜祖国文化资源的重要性。课后,可以让学生通过查资料,展示更多的“祖国文化遗产”,认识到伟大祖国不仅山川秀丽,而且历史文化悠久,从而更深刻地激发学生的爱国之情。
在小学高段语文教学中,践行立德树人的教育要求相应提高,教师更应该立足教材,在知行合一的指引下提升小学生的综合素养。如六年级上册围绕“祖国在我心中”安排了四篇课文,它们是《詹天佑》《怀念母亲》《彩色的翅膀》《中华少年》。这四篇课文不同于前几册教材以祖国名胜古迹和文化遗产来激发学生的爱国之情,而是借助名人和普通人的爱国行动,歌颂他们对祖国的深切情感。在教学这一单元时,教师可以结合高年级语文阅读与写作的目标,通过“讲一讲和写一写”的方式,以“祖国———我用我的方式爱你”为主题,开展演讲比赛和作文比赛,促使学生从思想认识升华到用实际行动来彰显自己的爱国之情。
摘要:<正>随着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进入深入调整期,中小学课程与教学同提升国民综合素质,实现国家立德树人的目标日益紧密。2014年3月,教育部颁布了《关于全面深化课程改革,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意见》(下文简称“《意见》”),提出为实现立德树人目标,应“充分发挥课程在人才培养中的核心作用,进一步提升综合育人水平”,尤其是“充分发挥人文学科的
小学语文教材感恩教育 篇2
中外小学语文教材,存在的差异性相当大,而且这样的差异主要是由于不同地域的文化差异所形成的。我国的小学语文教材将主导的方向放在了学生的思想教育和素质培育上,因而其中的内容大部分都是各种塑造人格的文章,所关乎的主题也是诚信、自强、自信等充满正能量的文章。同时,为了迎合当前世界发展一体化的趋势,我国也适时引入了一些国外的课文,这些课文与中国的道德教育思想十分相似,并且对于学生的教育也集中在思想层面上,因而得到了广泛的认可。但是国外的小学语文教材则不然,以日本的语文教材为例,其更多的是在宣扬自身的民俗文化色彩。而且,在很多的课文当中极力地推崇民族信仰,将一些日本古代的诗词歌赋及将臣的传奇故事融入其中,鼓励学生从小培养自身的民族信仰,以更好地为国家服务。美国的小学语文选材则将主导的方向放在了创新上,其中的很多课文都与现代科技有关,给人耳目一新的感觉。
2.2教育内涵
简析小学语文教材插图的教育功能 篇3
关键词:小学语文;教材插图;教育功能
在小学语文教育体制不断改革的背景下,现代教学也提出新的任务与要求,而插画辅助教学模式的出现与应用,不仅有助于提升课堂教学的效率与质量,还能够不断增加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与信心,使学生各方面能力得以发展。
一、利用插图激发学生语文学习兴趣
兴趣是促进学生积极主动学习的重要动力。因此,要想进一步提升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效率,教师必须要充分考虑学生的兴趣爱好,以及认知特点与需求,利用插图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调动其好奇心,引导其全身心地投入到语文学习探究当中。因此,对于小学生来讲,教师除了要注重启发引导外,还要不断加强对教材插图科学、灵活的运用。比如:在讲解《吃墨水》的相关内容时,教师就可以在授课前引导学生赏析文章中的插图,让其对画面中男孩的做法进行自由猜测,在学生发表完意见之后,再告诉学生其男孩是在吃墨水,并让学生带着“男孩为什么要吃墨水”的疑问来学习课文,不仅增强了学生学习兴趣,而且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率。
二、运用插图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
观察能力作为学生科学创新,以及对事物获得正确认识的智力基础,加强其视觉感知,能够进一步培养和锻炼学生的观察能力。结合小学生的年龄特点,在语文教学中科学地使用插图,不仅能进一步拓展学生的想象力与创新思维,而且能够帮助学生由浅入深、循序渐进地实现感觉、知觉能力的提升。比如:在讲解《坐井观天》的相关内容时,教师就可以先为学生展示多幅井底之蛙的图片,然后让学生对不同深度的井中青蛙所看到的天空作对比,引导学生利用由远及近、由局部到整体的视角进行观察,最后再分析和理解这篇文章的教育意义。通过科学整合插图与教学内容,不仅能够有效培养和锻炼学生的观察能力,还有助于其自主分析、探究能力,以及逻辑思维素质的提升。
三、运用插图增强学生的记忆力
记忆力的提升能够为学生未来的学习、发展创造良好的条件,而科学的利用教材插图来开展教学活动,不仅能够引导学生在不知不觉的情况下提升自身的记忆力,也能够灵活地应用到实际生活。比如:在讲解《狼牙山五壮士》的相关内容时,在授课前,教师就可以先为学生分别展示五壮士的图片,让学生进行区分认识,之后再让学生带着对每个壮士的印象进行学习,这样不仅能够加深学生对文章内容的理解,获得知识的满足感,还在潜移默化中增强了自身的记忆力。
四、利用插图锻炼学生的思维能力
在小学教育阶段,培养学生思维能力是提升其智力的重要途径,并要注重引导学生从具体形象思维过渡到抽象思维。而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就可以利用教材插图来培养和锻炼学生的思维能力,并充分考虑和尊重学生在理解和解读图片方面存在的差异。比如:在讲解《狐假虎威》的相关内容时,教师就可以通过提出狐狸与老虎为什么会出现这种行为?动物们到底是害怕老虎,还是狐狸?怎样评价狐狸的这一行为?等一系列问题来调动学生的语文学习、探究兴趣,并在探究过程中,对事件的起因、经过和结果获得进一步的认识,最后再组织学生对整个故事的形成发表自己综合的看法,这样不仅有利于锻炼学生的思维能力,而且有助于其语言表达、交流能力的提升。
五、利用插图培养和发展学生的语言能力
语言作为有效沟通、交流的重要基础,小学语文教师应注重对学生口头、书面语言等方面的培养与锻炼。由于年龄、经验和知识方面的局限,小学生虽然具备说话与表达的能力,却没有形成话语的内在逻辑,以及准确表达语言的能力。对此,教师就可以结合教学目标,以及学生认知特点与水平,将插图作为训练学生语言能力的重要载体,通过灵活开展看图说话、写作等综合训练活动来锻炼和提升学生的语言能力。而为了让学生的语言能力在学习中能够得到真正提升,教师在选择相关训练图片时,一定要充分考虑其具有的目的性与内在逻辑性,以此来增强语言训练效果,并确保相关训练活动的顺利开展。
总之,小学语文教师应正确认识到,科学、灵活地利用插图来开展教学活动,对提升教学效率,锻炼和发展学生认知、思想情感方面的重要性。在实践教学中,利用直观、形象的图片来设计教学活动,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对所学知识进行更加深入、全面地挖掘,这样不仅能够充分发挥教材插图的教育功能,而且能够使学生各方面的能力进一步培养与提升。
参考文献:
陈芬.对小学语文教材插图的教育功能分析研究[J].作文成功之路:上旬,2015(4):54-55.
小学语文教材感恩教育 篇4
1. 引导学生对亲情进行深刻的认识和理解
在人一生的情感世界里, 亲情最为稳固而长远。亲情不会随着时间的流逝而消逝, 更不会因为贫富贵贱或者个人的成长变化而发生改变。但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 人们对亲情的观念或者对家庭的意识在这种社会变迁过程中逐渐发生了一些改变, 潜移默化地对家庭的亲情关系有着一定程度的影响。尤其是近年来不断频发的家庭暴力、虐待子女等, 使得青少年尤其是处于正在成长发育阶段的小学生开始出现对家庭的逃离和恐惧、厌倦心理, 这些问题的发生和产生的结果最根本的原因在于对家庭观念和亲情教育意识的淡薄和浅显, 没有深刻理解亲情的实质和根本。
作为小学生, 处于正在成长旺盛期阶段, 亲情教育是所有课程教育的基础, 教学者要让学生认识并理解到亲情教育的重要性, 同时并通过语文教材中的内容进行引导学习, 帮助学生解读亲情。例如, 在学习《奶奶的白发》这一课文时, 教学者可以组织学生以小组的形式, 根据课文内容自编自导一个小品, 进行引导式教学, 每个小组各自互相扮演老奶奶并进行角色的互换, 让学生切身感受到课文中奶奶的“白发”的真正内涵, 表演之后, 带领学生进行自由发挥对老奶奶“白发”的理解, 并引申出如何理解这种亲情的珍贵, 然后教学者在知识梳理之后, 为学生讲述课文中通过对老奶奶“白发”的叙述, 所表达的亲情无价以及亲情的伟大无边, 以此带领学生对亲情有着更为全面而深入的理解和认识。
2. 激发学生用真情实感来抒发自己对亲情的渴望和珍惜
教学者作为教学的主导者, 有义务通过语文教材中的具体课文内容来引导学生对亲情的认识, 并通过教材的学习积极有效地唤起学生对亲情的渴望和珍惜亲情的可贵。
例如, 在学习《第一次抱母亲》这一课时, 文章主要通过讲述了文中的“我”去医院照顾生了病住在医院的母亲, 并为了给母亲换洗用脏的床单, “我”第一次抱起母亲的那一刹那, 感觉母亲身体是那么瘦弱, 抱起来轻得令人心酸的故事。通过“抱”母亲让“我”联想到母亲之所以这么瘦弱是因为这一生都在为了家庭不断辛苦劳累付出, 表达了作者对母亲操劳的心疼和愧疚。文中第二次出现“抱”是在作者经过一番思想感情的翻腾之后, 重新把母亲“抱”进怀里, 感受小时候自己在母亲怀里的那种爱。因此教学者在教这一课时可以随着文章叙述的思想感情的发展, 把学生继续引入一种亲情的思潮中:故事就像发生在眼前的你我身上, 我们渐渐长大, 成长路上再多的艰辛和苦难, 母亲总是为我们肩挑背扛, 她总是在为了家庭不断付出着, 从来不喊累不叫苦, 是什么情感和力量让母亲能够不断付出不求回报地用那瘦弱的身体挑起一个又一个重担呢?教学者在这样的情感导入下, 提出问题, 激发学生对文中“抱”母亲的亲情故事表达自己对亲情的理解和亲情中的珍贵之处。
3. 通过校园文化活动来鼓励学生“感恩”
在学习过程中, 理论知识固然重要, 但实践是认识的来源, 因此在教学中, 学好书本知识的同时, 教学者也要结合校园的相关文化活动来带领学生对亲情有更为深刻的认识和学习, 同时能够通过这种亲情教育的实践, 让学生学会用感恩的心去报答亲人的养育之恩。学校也应该积极倡导通过校园活动和文化建设的感恩教育内容, 帮助学生在成长过程中形成良好而积极的亲情价值观和家庭观。例如, 教学楼的各个学生可见之处可以展示有关亲情教育的诗句和故事, 如《父爱如山》中的相关诗句, 或者是孟郊的《游子吟》中有关母爱的诗句, 从而让学生在课外活动中形成一定的条件反射。同时学校通过组织亲情教育的文化节, 设置奖励制的活动内容, 激励学生通过自己的努力为亲人赢得礼物或者奖状, 并要求附上自己对亲人想说的话送给亲人, 从而引导学生通过这种活动增进孩子与亲人之间的亲情, 同时也让学生感受到自己对亲人的感恩之心。
4. 培养并树立学生孝亲敬长的良好传统美德
孝敬父母, 尊敬爱护父母, 是我国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 这也是在学校教学者必须明确教授给学生的基本道德素质。例如, 在学习《陈毅探母》一课时, 讲述了陈毅如何孝敬母亲的故事。陈毅母亲瘫痪卧床不起且大小便失禁, 文中详细叙述了一次陈毅出差回来探望病重的母亲, 陈毅不仅很有耐心地跟母亲聊天谈心, 而且还为母亲洗尿裤并告诉母亲这是他应该做的。在学习这一课时, 教学者要通过强调孝敬父母并尊敬父母是一笔宝贵的精神财富, 也是作为儿女应尽的义务, 鼓励学生树立孝亲敬长的传统美德。
小学语文教材感恩教育 篇5
近年来,青少年的感恩教育越来越受到社会关注与重视,关于感恩教育的研究成果日益增多,研究涉及的面也越来越广。通过问卷,对小学阶段学生感恩现状的调查发现:学生对自己所受的恩惠有一定认知,有相应的情感体验,也怀有回报的愿望。但是在具体生活中,面对实际生活事例,所表现出来的行为离感恩行为还存在一定距离。较多的感恩举动出现在学校设定的活动中,个人的感恩行为还未达到自觉程度,学生内心的责任感有待于培养。【1】
郑朝辉说:新的《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要重视学生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正确导向。培养学生高尚的道德情操和健康的审美情趣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和积极的人生态度,是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应重视熏陶感染,潜移默化”。也就是说,对于培养学生的感恩之心,语文老师的责任更重。其实语文一直与感恩教育相连,不仅因为语文教材中蕴含大量的感恩素材,更因为语文教学开放灵活的教学过程为实施感恩教育提供了大量的契机。在语文教学中渗透感恩教育,让感恩教育与语文教学相得益彰。【2】
关于感恩教育的内容
他们对感恩教育的内容看法主要有三点:第一,自然之恩。大自然不仅提供给我们生存的物质条件,还以壮丽秀美的山川孕育我们的人格,滋润我们的身心。如:《只有一个地球》告诉我们全人类都是地球村的居民,地球是人类的母亲。只有一个地球,如果她被破坏了,我们别无去处。《桂林山水》、《迷人的张家界》、《西湖的“绿”》之精髓,都震撼着我们纯洁的心灵„„【3】
第二,父母之恩。“鸦反哺,羊跪乳”,“哀哀父母,生我够劳”,“天大地大不如父母的养育之恩大”。我们应该感恩我们的父母,是他们赐予我们生命,把我们养育。父母操劳了大半辈子,得到的知识更多的白发和皱纹。教科书中多角度表达父母之恩,有《月光启蒙》、《孟母教子》中给我启迪的母亲;有《你必须把那条鱼放掉》中给儿子道德力量的父亲;有唐代诗人孟郊写得《游子吟》中的慈母等。【4】
第三,祖国之恩。祖国是具体的,祖国不仅是疆土,还有文化和她的华夏儿女。我们不仅可以让学生从描写祖国各地风景的文章中感知祖国的地大物博,还可以从民族文化中感知祖国的博大精深和丰富底蕴,更可以从祖国的优秀儿女特别是在祖国危难时刻为祖国而献身的英烈中,感知祖国的凝聚力和无尽的恩情。课文中的几十首古代诗歌,《长城》《赵州桥》《卢沟桥的狮子》《颐和园》等课文都能让学生感受到祖国的灿烂文化,《十六年前的回忆》《狼牙山五壮士》等课文能让学生感知英烈的祖国心、民族义,《我的伯父鲁迅先生》《詹天佑》等课文能使学生体会到什么样的人才是祖国的优秀儿女。【5】
我认为她的观点还有不足之处,感恩教育的内容除了 这三点以外,我觉得还有一点,社会之恩。我们不仅要把学生培养为有个性的人,还要把学生养为社会人,教育学生爱社会、爱人类,培养学生博大的胸怀。我们要引导学生从《藤野先生》等课文中感受师恩。从《盲孩子和他的影子》等课文中感受友恩。从《老王》等课文中感受陌生人之恩。社会的温暖与血缘无关,只关乎信任,热情,理解。因此更显得伟大。
感恩教育的策略与方法
感恩教育是指教育者运用一定的教育方法与手段、通过一定的感恩教育内容对受教育者实施的识恩、知恩、感恩、报恩和施恩的人文教育。感恩教育是一种以情动情的情感教育,是一种以德报德的道德教育,更是一种以人性唤起人性的人性教育。【6】
葛林说的非常对让感恩教育走进课堂,让感恩教育走进心灵,我打算本文主要从四个方面来论述
(一)、故事教育法——识恩
小学语文大多文质兼美,包蕴着丰富的人文因素。我们可以有意识地选择“羊跪乳,鸦反哺”之类的寓言童话,名人名家的感恩篇章,引导学生细细阅读,抓住重点词句反复研读、品味,再加以讲解或让学生讨论,让学生明白是非善恶,知道感恩的重要性。同时老师也可适当拓展文本,讲些短小精美、富有现实意义的感恩故事或当前社会反面事例,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让学生参与其中,谈看法,说理由,老师再加以总结评述,达到教育学生的目的。故事教育法简单易行,生动有趣,对学生吸引力特别大,效果应该是比较显著的。
(二)、榜样教育法——知恩
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很多时候家长、老师就是孩子直接的模仿对象,所以家长、老师必须心怀一颗感恩之心、要活出感恩的生活来。面对困难要勇敢接受;身处逆境要自强不息;图谋大业要善始善终;春风得意要戒骄戒躁。要保持超越的心、平等的心、柔软的心、包容的心。家长、老师的感恩行动让孩子知道每个人都在享受着别人通过付出给自己带来的快乐的生活。用一种宽容的心态去对待孩子们的每一个过失;用一种期待的眼神去等待孩子们的每一个进步;有欣赏的目光去关注孩子们的每一个闪光点;用喜悦的心情去赞许孩子们的每一点成功„„这些都是爱的表现,可以传递给孩子们一种愉快的情绪体验,是一种真实而自然的感染力量。当孩子们感谢他人的善行时,第一反应常常是今后自己也应该这样做,这就给孩子一种行为上的暗示,让他们从小知道爱别人、帮助别人。因为马克思说过:“只能用爱来交换爱,只能用信任来交换信任。”
(三)、情感体验法——感恩
感恩教育就是通过情感教育,切入学生个体心理世界,激发个体心灵共鸣,促使学生对某些事件更深刻的情感体验,强化他们的感恩心理,增强他们的责任意识,培养他们健康高尚的道德情操,发展和升华他们道德情感的教育方法。没有情感体验的感恩教育是肤浅的。我们要通过情感体验,让学生对感恩教育有着刻骨铭心的记忆。
刘秀芬把情感体验法分为了六个方面:
一、在朗读中体验。适宜进行感恩教育的课文,大多是文质兼美的,适宜在朗读中体验恩情和深深的感激之情。因此,可引导学生在知恩之后,进行有感情朗读。
二、在想象中体验。《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要在发展语言的同时,发展思维能力,激发想象力和创造潜能。教育家乌申斯基说:“强烈的活跃的想象是伟大智慧不可缺少的属性。
三、在思考中体验。对表现事物意义的课文,我们要引导学生深入地思考,在思考的过程中深刻认识事物的意义,体验感恩之情的深广。
四、以反思体验激发感恩的情感。美国学者波斯纳认为:没有反思的
经验是狭隘的经验,只能形成肤浅的知识。只有经过反思,学生的经验才能上升到一定的高度,并对以后的行为产生
影响。在教学时,从课文入手,要让学生学会反思自己的言行,克服自私、任性、以自我为中心等不良品格。让学生通过表达心声,把情感升华到报恩和施恩的层面。
五、在背景拓展中渗透感恩教育。选入语文教科书的课文应该说都
是优秀作品,是人类文明的精华。但是,有些课文离学生生活有一定的距离,或者因为时代间隔,或者因为学生对文化 背景了解不深,往往使学生在学习课文时产生许多障碍,使学生对课文感悟不深或不准确,情感体验不充分,甚至导
致课文价值被曲解。这时,介入课文的相关背景材料,可以加深学生对课文的理解,拓宽思维和视野,促进学生更好 地体验、感悟,生成文本价值。【7】
尽管刘秀芬的观点真的很完美,可是我觉得还是有那么一点小瑕疵,我认为在辩论中体验也是一种很不错的方法。辩论会使真理越辩越明。在阅读教学中引入辩论机制,能使感恩教育取得事半功倍的作用,情感体验得到加深、升华。感受师恩系列篇章中,运用辩论,能让师恩演绎得更加淋漓尽致,震撼人心。在《蒙蒙细雨》中,引导学生展开辩论:“许小燕的妈妈(老师)该不该冒雨回家拿蓝制服给学生?”在《春天的雨点》【8】中,我紧抓一句:“绵绵春雨中,达丽玛倚在门前目送着乌汉娜老师背影远去。”引导学生无疑处生疑:“读了这句话,你有什么问题吗?”一位学生说:“达丽玛真是不近人情哪!老师辛苦地为她补课,她竟连雨伞也不借老师一把。”另一学生马上反驳:“不,那是因为乌汉娜老师来不及拿雨伞,她还要急着回家备课呢!”有的说:“乌汉娜老师穿的蒙古袍可能就是雨具。”有的说:“达丽玛被师恩深深感动,已经入神了„„”还有的说„„学生争辩得越来越热烈,文中师生情感被孩子们剖析得如此深刻,如此令人动容,深深激荡着我的心。如果把学生情感体验看成心海里的朵朵浪花,那么,课堂争辩则是载着浪花疾驰的扁舟。只有通过争辩,才能泾渭分明,才能使新事物新观点不断呈现,感恩教育不断深入。
(四)、化感恩之心为感恩行动——报恩
从文本入手,学生已经知恩、感恩,还要做适当的拓展,让学生通过表达心声和实际行动,把情感升华到施恩报恩的层面。主要办法有:
1、倾诉衷肠。如《春天的雨点》中的换位思考:“假如你是达丽玛,目送老师在绵绵春雨中远去,你会在心里念叨些什么?”《祖国,我终于回来了》的拓展教学:“钱学森历尽千辛万苦,终于回到祖国的怀抱。一直为祖国的科技事业孜孜不倦地奉献着,被誉为中国导弹之父。钱爷爷现已九十高龄,还时刻关注祖国科技的发展,关注着青少年的健康成长。此时此刻,你想对钱爷爷说什么呢?”
2、孝心作业。利用有特定意义的节日,如感恩节、教师节、母亲节等,创设各种感恩情境,鼓励学生做孝心作业。如给父母端一杯热茶,洗一次脚,做一次家务,给老师亲手制作一份贺卡,给别人一个微笑,随地捡起地上的一片纸屑。让孩子在施恩报恩中体会给予的快乐。让学生从孝心作业中学会关心父母、老师,体验生活,学会感激,学会报恩,这无疑是切合实际又行之有效的做法。在语文教学中扎实开展感恩教育,既教会了青少年对身心、学习、工作和理想的高度负责,也教会了他们热爱生命,关爱他人,收获平和与快乐。
我认为感恩的行动不仅仅只要达到报恩的目的,更深层次的是要让学生学会如何去施恩。
本人通过对前人研究的系统学习与总结,提出在语文教学中渗透感恩教育。本文结构分四部分:第一部分确立了感恩教育的内容,主要内容有四个方面的。第二部分对小学感恩教育的策略与方法进行了探讨,我从四个方面入手,但是着重于情感体验方法的研究,我巧妙融入了语文教学中各类感恩教育素材,深化感恩教育。第三部分是对本研究提出的总的思考。对于这篇文章我的总体目标是:通过促使学生充分识恩、知恩;引导学生学会感动;提高学生报恩的意识,并在语文教学中有效指导学生的感恩行为。
参考文献:
1、王律言 小学感恩教育实践研究 上海师范大学硕士论文 【J】 教育 2013-03-01
2、郑朝辉 让感恩教育在语文教学中绽放光彩 【J】时代教育(教育教学版)2009(05)
3、刘清清 让感恩扎根于学生心理 【J】 小学时代(教师版)2008-01
4、金美媛 在学生心中栽下一棵“感恩树”----语文课堂实施“感恩教育”的思考 【J】教育科研论坛 2007(04)
5、林珊珊 小学语文教学中感恩教育之我见 【J】 小学语文教学 2006(02)
6、葛琳 当代中小学感恩教育之探析 曲阜师范大学硕士论文 【J】 2007-04-01
7、刘秀芬 点亮感恩之灯,架起智慧人生 【J】 天津教育 2011年10期
8、九年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人民教育出版社 2003-04 ywbomhf 16:53:51 第一前言,要说明,意义,价值,目的。然后写研究历史,现状 存在的问题
小学语文教材感恩教育 篇6
关键词:小学语文;教材;亲情教育
小学语文教材中关于亲情教育的内容,是在教学者的领导教学过程中,引导学生以正确的人生观和家庭观认识家庭、社会,并让自己在学习过程中学会友爱互助和明辨是非的能力。
一、引导学生对亲情进行深刻的认识和理解
在人一生的情感世界里,亲情最为稳固而长远。亲情不会随着时间的流逝而消逝,更不会因为贫富贵贱或者个人的成长变化而发生改变。但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人们对亲情的观念或者对家庭的意识在这种社会变迁过程中逐渐发生了一些改变,潜移默化地对家庭的亲情关系有着一定程度的影响。尤其是近年来不断频发的家庭暴力、虐待子女等,使得青少年尤其是处于正在成长发育阶段的小学生开始出现对家庭的逃离和恐惧、厌倦心理,这些问题的发生和产生的结果最根本的原因在于对家庭观念和亲情教育意识的淡薄和浅显,没有深刻理解亲情的实质和根本。
作为小学生,处于正在成长旺盛期阶段,亲情教育是所有课程教育的基础,教学者要让学生认识并理解到亲情教育的重要性,同时并通过语文教材中的内容进行引导学习,帮助学生解读亲情。例如,在学习《奶奶的白发》这一课文时,教学者可以组织学生以小组的形式,根据课文内容自编自导一个小品,进行引导式教学,每个小组各自互相扮演老奶奶并进行角色的互换,让学生切身感受到课文中奶奶的“白发”的真正内涵,表演之后,带领学生进行自由发挥对老奶奶“白发”的理解,并引申出如何理解这种亲情的珍贵,然后教学者在知识梳理之后,为学生讲述课文中通过对老奶奶“白发”的叙述,所表达的亲情无价以及亲情的伟大无边,以此带领学生对亲情有着更为全面而深入的理解和认识。
二、激发学生用真情实感来抒发自己对亲情的渴望和珍惜
教学者作为教学的主导者,有义务通过语文教材中的具体课文内容来引导学生对亲情的认识,并通过教材的学习积极有效地唤起学生对亲情的渴望和珍惜亲情的可贵。
例如,在学习《第一次抱母亲》这一课时,文章主要通过讲述了文中的“我”去医院照顾生了病住在医院的母亲,并为了给母亲换洗用脏的床单,“我”第一次抱起母亲的那一刹那,感觉母亲身体是那么瘦弱,抱起来轻得令人心酸的故事。通过“抱”母亲让“我”联想到母亲之所以这么瘦弱是因为这一生都在为了家庭不断辛苦劳累付出,表达了作者对母亲操劳的心疼和愧疚。文中第二次出现“抱”是在作者经过一番思想感情的翻腾之后,重新把母亲“抱”進怀里,感受小时候自己在母亲怀里的那种爱。因此教学者在教这一课时可以随着文章叙述的思想感情的发展,把学生继续引入一种亲情的思潮中:故事就像发生在眼前的你我身上,我们渐渐长大,成长路上再多的艰辛和苦难,母亲总是为我们肩挑背扛,她总是在为了家庭不断付出着,从来不喊累不叫苦,是什么情感和力量让母亲能够不断付出不求回报地用那瘦弱的身体挑起一个又一个重担呢?教学者在这样的情感导入下,提出问题,激发学生对文中“抱”母亲的亲情故事表达自己对亲情的理解和亲情中的珍贵之处。
三、通过校园文化活动来鼓励学生“感恩”
在学习过程中,理论知识固然重要,但实践是认识的来源,因此在教学中,学好书本知识的同时,教学者也要结合校园的相关文化活动来带领学生对亲情有更为深刻的认识和学习,同时能够通过这种亲情教育的实践,让学生学会用感恩的心去报答亲人的养育之恩。学校也应该积极倡导通过校园活动和文化建设的感恩教育内容,帮助学生在成长过程中形成良好而积极的亲情价值观和家庭观。例如,教学楼的各个学生可见之处可以展示有关亲情教育的诗句和故事,如《父爱如山》中的相关诗句,或者是孟郊的《游子吟》中有关母爱的诗句,从而让学生在课外活动中形成一定的条件反射。同时学校通过组织亲情教育的文化节,设置奖励制的活动内容,激励学生通过自己的努力为亲人赢得礼物或者奖状,并要求附上自己对亲人想说的话送给亲人,从而引导学生通过这种活动增进孩子与亲人之间的亲情,同时也让学生感受到自己对亲人的感恩之心。
四、培养并树立学生孝亲敬长的良好传统美德
孝敬父母,尊敬爱护父母,是我国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这也是在学校教学者必须明确教授给学生的基本道德素质。例如,在学习《陈毅探母》一课时,讲述了陈毅如何孝敬母亲的故事。陈毅母亲瘫痪卧床不起且大小便失禁,文中详细叙述了一次陈毅出差回来探望病重的母亲,陈毅不仅很有耐心地跟母亲聊天谈心,而且还为母亲洗尿裤并告诉母亲这是他应该做的。在学习这一课时,教学者要通过强调孝敬父母并尊敬父母是一笔宝贵的精神财富,也是作为儿女应尽的义务,鼓励学生树立孝亲敬长的传统美德。
总之,亲情教育对于学生的成长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尤其是近年来家庭观念和亲情意识的淡薄,更要求小学语文的教育工作要重视并围绕亲情教育进行展开,从而不断帮助小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和家庭观。
小学语文教材感恩教育 篇7
关键词:小学语文教材,教育性,趣味性
小学生正处于学习的初级阶段, 所有的学习习惯都没有养成。在这一过程中的教学, 如果仅仅依靠课程教材的“教育性”, 可能难以实现既定的课程教学目标。
一、小学语文教材“教育性”与“趣味性”的关系
从前文论述中, 我们已经知道, 小学生的性格特点直接决定了“教育性”教材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局限性。随着时代的发展及教学理念的不断更新, 学生知识吸收量不断增多, 小学语文教材似乎走上了一条“弹尽粮绝”的道路, 如果不在其他方面进行扩展和发掘的话, 小学语文课程教学将会走进一条死胡同。
“趣味性”是恰好与“教育性”相对的另外一个特性, 是与小学生天性相一致的一种特性。在教材中, 如果能将“趣味性”融入进去, 必然能够最大限度弥补传统语文教材的不足, 使得整个语文课程教学过程变得饱满。
小学语文教材中其实不乏“趣味性”, 只是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里, 人们只看到和挖掘“教育性”的内容, 忽略了“趣味性”的信息而已。因此对于小学语文教育工作者来说, 在课程教学改革的大背景下, 教学手段及教学理念的改革固然重要, 但是对教材内容的深入挖掘也必不可少。
二、小学语文教材“教育性”与“趣味性”相结合的有效措施
通过上文论述, 我们已经对小学语文教材“教育性”与“趣味性”结合的重要性及必要性有了基本的认识和了解, 结合目前小学语文课程教学的现状来看, 建议可从以下几个方面采取措施和对策, 将小学语文及教材的“教育性”和“趣味性”进行完美结合。
(一) 培养学生理性思维的灵活性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 对教材的“教育性”及“趣味性”同时进行挖掘, 建议应对学生指导学生思维方式的过程进行有效指导, 先从理性思维灵活性的培养入手。在指导过程中, 应鼓励学生尽可能全面、立体地认识事物本质, 辩证地对问题进行分析, 做到大胆质疑, 这样一来, 可以促进学生从多个不同的角度去发现事物的本质, 认识到事物不一样的特质, 从而提高教材内容的“趣味性”。在学生探索的过程中, 需要运用到前面学过的知识及理论, 或是最为基础的词语、词组或是表达方式, 同时也达到了“教育和启发”的目的。同一个问题如果换一个角度就会得出不同结论, 教师在教学中, 应充分激发学生思维的灵活性。如《植物妈妈有办法》这一内容, 教师可以帮助学生进行思考角度换位, 对植物妈妈的行为进行全面的认识, 以“你眼中的植物妈妈”为题, 鼓励学生尽可能全面地认识植物生长与传播的特点, 在提升学生科学知识储备的同时, 提高学生理性思维的灵活性。
(二) 充分利用多媒体软件
多媒体教学软件是信息化的结果和产物, 是重要的教学辅助工具, 是提高课堂张力与活力的重要策略。小学语文教材“教育性”与“趣味性”的有效结合, 除上文所述措施外, 还应充分利用多媒体教学软件, 对教材内容进行立体呈现的同时, 给予学生多个方面的感官刺激, 从而最大限度提高教材的渗透性与吸收性, 促进教材内容“教育性”与“趣味性”的完美统一。
(三) 合理组织、布置实践作业
作业教学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 同时也是对小学生综合语文素质进行提升和培养的重要措施及途径。在传统作业模式弊端逐渐显露的情形上, 课程教学改革对作业环节又提出了新的要求, 新的作业模式及形式呼之欲出。“实践作业”这一形式的出现, 是小学语文教学改革的必然结果, 是语文教材“趣味性”的重要体现途径, 同时也是时代发展的客观要求。语文教学原本就是一门较为抽象的课程教学, 如果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能准确把握教学目标及教学任务, 极有可能造成学生在知识理解方面的困难。小学语文实践作业的主要目的在于提高学生的基本语文知识, 提升学生对语文知识的实际应用能力及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在形式的选择上, 教师一定要侧重于层次性强、由浅入深的实践作业模式。
比如《手捧花盆的孩子》这一教学内容实践作业的布置, 教师可以分为以下几个步骤来进行:首先让学生理解诚实的含义。针对这一作业内容, 教师可以鼓励、引导学生回到家里, 和爸爸妈妈进行交流, 对自己成长过程中撒过的谎进行坦白和承认, 鼓励学生从这一过程中去获取信心和勇气。当然学生在坦白谎言、承认错误的过程中会发现, 其实爸爸妈妈对于那些所谓的秘密都了如指掌, 在他们承认这些存在的情况之后, 都对他们的勇气及诚实的品格给予了鼓励。其次, 当学生对诚实这一品格有了深入的理解和认识之后, 教师便可以进行“信任”这一实践作业的布置了。在完成这一作业的过程中, 教师可以利用课堂教学实践来完成。
作业过程中, 教师可以邀请一位小朋友上到讲台上, 去与教师合作完成一个游戏, 即教师将双手伸出, 要求学生向后倒下来。教师肯定是会接住学生的, 但是学生是否能够完全相信教师, 便是这一实践作业的重点所在了。在教师的鼓励下, 学生最后肯定会勇敢地倒下来, 在这个时候, 教师便可以及时引入“信任”这一概念了。在实践作业中, 表面上看作业的内容和量减少了, 但是发挥的作用和影响力却是巨大的。
综上所述, 我们可以看到, 小学语文教材“教育性”与“趣味性”的统一和有效结合, 是时代发展的要求, 同时更是从学生特点出发, 改善教学局面及教学质量的重要措施。在具体教学过程中, 建议教师应从理性思维培养、多媒体教学软件应用及实践作业的布置等方面来采取措施, 站在学生的角度, 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为小学语文课程教学工作的顺利完成做出贡献。
参考文献
[1]张阿龙.小学语文课程视野中的儿童文学及其教学[D].哈尔滨师范大学, 2013.
[2]张琦.论小学语文教材的“教育性”与“趣味性”[D].中国海洋大学, 2013.
[3]黄宗圆.现行小学《语文》儿童文学选文初探[D].福建师范大学, 2013.
[4]于迪.小学语文诗歌教学研究[D].渤海大学, 2014.
小学语文教学中的感恩教育 篇8
现在的孩子独生子女较多, 所处环境优越, 父母亲过于溺爱, 凡事替孩子包办, 这很容易造成他们的自我满足, 认为一切都是自己应得的, 而父母、教师及其他身边的人为自己的付出往往被他们忽视, 他们对父母、老师、他人的关怀无动于衷, 这样容易造成他们将来缺乏责任感。
小学语文教学中有着丰富的感恩教育的教学资源, 在对学生进行感恩教育方面也有着自身的优势, 从小对学生进行感恩教育是每一个小学语文教师义不容辞的责任。
问题的理论依据:
现代教育的新理论提出“教育的四大支柱”是学会认识、学会做事、学会共同生活、学会生存。由此看来, 感恩教育是教育四大支柱的综合体现。感恩是一切良好非智力因素的精神底色, 感恩是学会做人的支点。
小学语文的教材特色和教师的责任:
小学语文课程具有丰富的人文内涵。语文教材中大多是作家蘸着情感的水写成的美的人、美的事、美的景、美的物, 向孩子展现了一个真、善、美的世界, 里面潜藏着的丰富的感恩素材。课文里既有鲜明生动的形象, 又凝聚着强烈的感情, 渗透着深刻的恩情。语文教材中一篇篇真挚的儿童散文、一个个感人的儿童故事、一首首琅琅上口的诗歌不仅仅是培养学生语文能力的基础素材, 更是潜移默化中对学生进行着感恩教育, 为人的“终身精神发展”打好“精神的底子”的情感基地。在充分利用文本对学生进行语言知识与能力培养的同时, 适时、适度、得体地渗透感恩教育, 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受到熏陶、感染、感化, 从而明白做人的道理。
语文教师有责任和义务把落实感恩教育的这部分内容放在教学的重要位置。如何认识生命;如何珍惜生命;如何感念父母之恩, 孝敬父母, 培养责任;如何感念自然之恩, 形成热爱自然、保护自然的意识, 学会和大自然生灵的和谐相处;凡此种种, 只要是课文中涉及到的, 我们都要用生动的语言灵活地渗透给学生, 为其一生形成良好的人格奠定扎实的基础。语文教材为我们提供了广泛的感恩内容, 要利用它们达到感恩教育的目的, 途径的选择来自我们对教材的深入钻研。语文课要在教学中增强感恩教育意识, 挖掘显性和隐含的感恩教育内容, 分层次、分阶段, 适时、适量、适度地对学生进行生动活泼的感恩教育。
小学语文教材中丰富的感恩教育的教学资源:
教科书中多角度表达了父母的养育之恩, 如:《地震中的父与子》、《母亲的呼唤》、《春蚕》、《秋天的怀念》、《钓鱼的启示》等。天大地大不如父母之恩大, 通过细心地引导让学生知道父母为我们的付出需要费多少心思;有师长的教诲之恩, 如:《萧山杨梅》、《爬山》、《画杨桃》等, 通过细致入微的描述, 领略师生之情, 感受学生对师长的尊敬;有他人的鼓舞、帮助之恩, 如:《平分生命》、《假如》、《她是我的朋友》、《尊严》等, 在深入探讨交流中, 使学生懂得要舍己为人, 让学生懂得不能失信于他人, 让他们学会关爱他人的好品质, 从中感受朋友之恩;有爱护大自然的赐予之恩, 如《燕子专列》、《路旁的橡树》、《要是你在野外迷了路》、《只有一个地球》、《黄河魂》等, 在课堂教学中, 我们不仅要让学生知道大自然保证了我们生存的物质条件, 而且还以壮丽秀美的山川哺育着我们的精神。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应充分挖掘教材中的感恩教育, 引导学生知恩、感恩、施恩, 培养学生健全的人格。
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感恩教育的渗透方式:
感恩教育, 首先要让学生知恩。要根据文章特点, 可以引导学生筛选信息, 明白要感谁的恩, 感什么恩。表现大自然之恩的, 一般是写景的记叙文或是说明性质的文章, 要引导学生抓住要点、抓住景物的主要特点, 从景物特点、从事物特点中感知大自然之恩。写人记事的文章, 要引导学生抓住人物的特点或事情的意义, 感知父母之恩、社会之恩……
没有情感体验的感恩教育是肤浅的。最好的办法是在感情朗读中体验, 体验恩情和深深的感激之情。要腾出时间让学生朗读全文, 鼓励学生课外多读全文, 把对课文的体验留下深深的痕迹。
表演是儿童最喜欢的表现形式。通过让学生续编故事, 请学生编一编、演一演, 使他们在编与演中得到一次快乐的感恩教育。想象能把文字材料激活。课堂需要学生那轻灵善飞的想象翅膀的展开。只有通过想象, 心灵才得以体验、思维得以在碰撞、精神得以在对话。这些想象既丰富了课文内容, 让学生更具体地感受到安静丰富多彩的内心世界, 又能披文入情, 展开心灵对话, 使学生更深地体会感恩之情。
从文本入手, 学生已经知恩、感恩, 还要做适当的拓展, 让学生通过表达心声, 把情感升华到报恩和 (下转第142页) (上接第192页) 施恩的层面。可以让学生画一画, 写一写。如:让学生利用节假日, 在家长的带领下走到户外去, 画一画自己的家乡, 画一画美丽的春天, 再用优美的语言写一写家乡, 写一写春天, 让学生亲身地仔细地感受到自然之恩, 从而产生感恩的情绪。
教师言传身教, 用自身的言行影响学生。比如叫一位学生帮忙端一叠作业到办公室, 学生离开时就对他说:“辛苦你了!”学生则会笑笑或说“不辛苦”。作师长的就这样把人际交往的礼貌、感激在点滴在小事中表现给学生看, 影响他们的言行, 潜移默化, 让学生知道别人对你做的一丁点好, 都要记住, 都要表示感谢。
小学语文教材感恩教育 篇9
传统的语文教学在应试教育的影响下更加注重提高学生的语文成绩, 从主观上忽视了学生的能动作用以及在学习中的主体作用。大部分小学语文教师对教材的认识不够深刻, 过度重视了教材的教育性, 而忽视了教材的趣味性。
趣味教学是在素质教育理念下产生的新的教学理念, 是指在教学过程中让学生充分感受到趣味, 以此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引导学生主动积极地进行学习, 以达到提高教学质量的目的。因此, 在进行趣味教学时, 教师必须根据不同的课程采取不同的教学方式, 让课堂彰显特色, 为学生创设快乐的学习氛围, 寓教于乐, 并在欢乐的过程中使学生掌握知识, 能够轻松自如地运用语言, 达到熟练掌握语文知识的目的。
二、小学语文教材的教育性
从根本上说, 教育性是教材最基本的性质。小学语文教材中有各种类型的课文, 其对于学生的语文综合能力的提高有着极大的影响。
从整体上说, 北师大版的小学语文教材将所有的课文按照一定的主题合理地进行了单元划分, 而且每一个单元都有一个明确的主题, 其教育意义非常明显, 都是为了集中提高学生某方面的能力。
由此可以看出, 小学语文教材中的教育性是非常明显的。
三、小学语文教材的趣味性
小学语文教材有充足的教育性, 教师要乐于挖掘来表现其趣味性, 这对于小学语文的趣味教学有重大的促进作用。
例如, 通过学习《女娲补天》这一课文, 学生能够初步了解中国古代的神话传说。在学习的过程中学生既满足好奇心, 又了解了我国古代的文化和历史, 同时还体会到十足的乐趣。
同时, 《日月潭的传说》这一篇课文以优美的搭配、精美的图画让学生感受到日月潭的优美景色。这一类描写美景的课文在小学语文教材中非常丰富, 学生通过学习不仅可以学到知识, 还能够感受到各地的迷人景色, 对于学生来说, 这是一种享受, 也是一种乐趣。
同时, 小学语文教材中也不乏《丑小鸭》这一类的精美童话故事, 这些童话故事对于小学生而言, 十分有吸引力, 能够给学生带去充分的趣味性。
四、合理利用小学语文教材的教育性和趣味性
编写者根据新课程标准的理念将充足的教育性赋予了教材, 同时也不忘通过课文给学生带去欢乐, 其根本目的就是要让学生能够在学习中获得知识, 提高能力, 同时感受到快乐。教师必须要充分了解和认识小学语文教材的编写理念, 才能够更加合理地利用教材内容进行更高质量和高效率的教学。
首先, 教师不能忽视小学语文教材的教育性, 要谨记小学语文教学的基本任务, 即培养学生基本的语文能力, 同时, 也要重视其趣味性。小学语文教材具有很大的趣味性, 对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发学生强烈的学习动机、促进学生的语言学习具有极强的作用。虽然趣味性只是教材编写的辅助原则, 但是, 对于小学生来说, 趣味是非常重要的, 是学生能否全身心地投入学习的重要条件。教师应该根据小学语文教材的教育性和趣味性来制定教学内容, 以此提高学生听、说、读、写等多个方面的综合能力。
其次, 教师要合理运用小学语文教材中的趣味性内容, 通过趣味性的内容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并引导学生能够主动积极地参与到学习过程中。例如, 在学习《丑小鸭》这篇课文时, 教师可以先为学生介绍丹麦作家安徒生的故事:安徒生生于一个贫苦的家庭, 他有一个做鞋匠的父亲和一个做佣人的母亲, 一家人住在一个很窄、很小的房子里。虽然家庭贫穷, 但是父母从来没有因为贫穷而阻碍安徒生的学习。母亲经常给他鼓励, 父亲也给他足够的自由, 让他在很早的时候就开始发挥想象, 给玩偶做衣服、搭建玩偶剧场、开玩偶音乐会。然后, 教师可以为学生讲解课文内容, 讲解完毕后和学生一起画图:先为丑小鸭画一副图, 并让学生结合自己所画图像从文章中找到丑小鸭名称的由来, 再让学生画出丑小鸭离家出走的情形等。通过丑小鸭和白天鹅的对比, 学生会明白本文所要揭示的道理:我们每个人都是一只丑小鸭, 只要不放弃自己的理想, 坚持自己的信念, 总有一天会变成一只美丽的白天鹅的。教师可以为学生播放相关的音像视频, 让学生感受到语文学习的乐趣, 并使学生由此产生学习兴趣。最后, 在学生获得趣味的基础上塑造学生积极健康的心灵, 帮助学生更好更健康地发展。
五、结语
浅议小学语文阅读中的感恩教育 篇10
一、挖掘教材, 分析感恩教育的内容
1. 自然之恩。
大自然不仅提供了我们生存的物质条件, 还以壮丽秀美的山川哺育我们的精神。如《九寨沟》描写了九寨沟的美丽景色, 让学生领略到大自然的神奇美好, 陶冶了学生的审美情趣;如《只有一个地球》一文告诉了我们, 生养我们人类的是地球母亲;《长江之歌》能让我们心潮澎湃, 壮怀激烈;《大自然的文字》讲述大自然中的无字书, 教给我们无穷的鲜活的知识。
2. 社会之恩。
我们不仅要把学生培养为有个性的人, 还要把学生培养为社会人, 充分调动学生的生活见闻, 指导学生提高认识, 鼓励学生主动接触社会, 了解社会, 关心社会, 培养学生博大的胸怀, 懂得做人的道理。我们要引导学生, 从《做灯笼》一文中去体会同学之间团结合作的快乐;从《生命的骨髓》一文中去体会两岸同胞骨肉相连的浓浓真情。从《我的老师》等文章中感受师恩, 从《尊严》等课文中感受陌生人之恩。让学生领悟到人与人之间的互助、人与人之间的真诚、社会的和谐。
3. 祖国之恩。
“这是美丽的祖国, 是我生长的地方。在这片辽阔的土地上, 到处都有明媚的阳光……”每当唱起这首歌, 心头就会涌起一阵自豪感、幸福感。祖国之恩是具体的。祖国不仅是疆土, 还有文化和她的万千子女。我们不仅要从描写祖国各地风景的文章中感知祖国的地大物博, 更要从民族文化中感知祖国的博大精深、丰富底蕴, 从祖国的优秀儿女特别是在祖国危难时刻, 为祖国献身的英烈中感知祖国的凝聚力和无尽的恩情。
4. 亲人之恩。
“乌鸦反哺, 羊羔跪乳”, 动物尚且对父母的养育之恩心存感激之情, 更何况于人类?“谁言寸草心, 报得三春晖。”父母的养育之恩是终生难以报答的。天大地大不如父母的养育之恩大。教科书中多角度表达父母之恩。如:有《一把油纸伞》中天天辛劳无怨无悔的母亲, 有《背影》中富有人格感染力的父亲, 还有《落花生》中教我们怎样做人的父亲等。
二、确定感恩教育的价值取向
1. 感恩——珍惜生命。
珍惜自己的生命、珍惜他人的生命。对大自然、对社会、对祖国、对父母, 都是一种感恩的表现。每个人的生命都只有一次, 珍惜生命是对大自然的最好的回报;父母含辛茹苦地养育我们, 珍惜生命, 是对父母的最好的回报;祖国、社会, 为我们提供健康成长的阳光土壤, 珍惜生命是对祖国、对社会的最好回报。珍惜生命, 就是要爱惜自己的身体, 远离危险, 远离形形色色的犯罪。
2. 感恩——承担责任。
在感恩教育中, 要渗透承担责任的教育。感念父母之恩, 就要孝敬父母;感念祖国之恩, 就要报效祖国。古人都知“舍生取义”之理, 乌鸦尚有反哺之义, 何况人呢?
3. 感恩——和谐相处。
感念自然之恩, 要有保护自然、热爱自然的意识, 要学会和大自然的生灵和谐相处;感念社会之恩, 要学会和不同性格的人相处, 做到人际关系的和谐。
三、深入文本, 渗透感恩教育
1. 以朗读体验领悟自己的感恩情感。
现行的语文教材大多是文质兼美, 适宜在朗读中体验恩情和深深的感激之情。感情朗读的重点:一是直接抒发感恩情感的语段。二是突出人物特点的语言、动作、心理等描写的语段, 在朗读中体验人物的崇高精神。三是景物描写细致的语段, 要在反复的朗读中深入品味。同时要腾出时间让学生朗读全文, 鼓励学生课外找找与课文有关的材料读读, 把对课文的体验得到提升, 与作者产生情感上的共鸣。
2. 以想象体验激发自己的感恩情感。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要在发展语言的同时, 发展思维能力, 激发想象力和创造潜能。实验教材生动活泼, 多以学生熟悉的事物和喜闻乐见的方式呈现, 符合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 适应学生的认知水平, 为学生创造了巨大的想象空间。因此, 教学中我们语文教师要充分发挥孩子的想象能力进行有效教学。
3. 以游戏体验散发自己的感恩情感。
上课时, 一说做游戏, 学生那兴奋之情就油然而生, 因此, 学生在游戏中学习不再是被动的接受知识, 而是积极、主动地参与课堂活动。语文教师要巧妙地拢住学生这一心理特点, 培养学生感恩之情。通过一系列的游戏活动, 学生感受到语言文字的美, 感受到学校生活的美好, 从而激发学生对生活之热爱, 对校园之恩情, 对祖国之骄傲。
小学语文教材感恩教育 篇11
一、小学语文教材渗透心理健康教育具有得天独厚的条件
小学语文教材在小学阶段占据主体地位,语文学科作为工具性与人文性高度统一的学科,在渗透心理健康教育方面具有得天独厚的条件。首先,小学语文课每周的课时比其他学科多。《新课程》指出,小学周授课共计 26—30 节,其中小学低年级语文课程周授课9节,中年级 6—7 节,高年级 5 节。这说明课程安排的时间较为充裕 ,它符合心理健康教育在时间上宽裕、循序渐进,不可急于求成的特点。其次,小学语文课一般都是班主任兼任。班主任与语文教师合二为一,融为一体,教师了解学生想法、观点的机会较多,便于及时发现学生的心理问题,从而能有针对性地开展心理健康教育。
二、小学语文阅读课是心理健康教育的切入点
《心理学》指出:学习动机是推动学生学习的内部动力,它直接影响着学生的学习态度和学习结果。
每一位教师在上课时要时刻记得帮助学生保持良好的情绪,对学生和蔼可亲,以诱发其良好情绪,及时排除不良情绪的干扰,减轻学生过重的课业负担,发现学生的优点,尤其对是“弱视群体”,要及时发现他们的闪光点,抓住教育契机给予不同方式的赞许,鼓励他们进取;另外还要充分利用语文教材这个资源库,通过师生、生生、文本之间的精神世界的“对话” 碰撞、融合,使课堂教学真正成为一种张扬生命激情的过程,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心理。
如学习《蓝树叶》一课,教师在教学中有意识地引导学生,使其回忆平时自己发生过类似的情况吗? 当时你或别人是怎么做的?你或别人的心里是一种什么感受?今后遇到类似的事你会怎么做?等等。“对话” 中教师注意学生的心理状况、健康指数,帮助学生克服待人冷漠、自私心重的心理,使其能够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保持心理相容。一个学生也只有与周围人保持一种融洽、正常的交往,才能在心理上产生安全感、归属感和自信心。
又如学习《架桥》一课,不仅让学生懂得一个人不能光说不做,还要懂得化决心为行动、履行诺言的道理,更要具备坚韧不拔、乐于助人的精神。学习《小猫钓鱼》一课,让学生制订 “学习毛病手术”大行动计划,可分小组每天进行检查、监督。学习《两只小狮子》,帮助学生克服孤僻、胆怯、羞涩等心理问题,使其能学习不依靠父母,自己学会生活的本领。学习《只有一个地球》《大瀑布的葬礼》一类课文,帮助解决学生社会公德意识差等问题,使其懂得自觉保护环境,热爱大自然。
三、小学语文活动课是心理健康教育的实验点
小学语文教材,不管是人教版的,还是苏教版,或是我们湖南本土教材,所选择的教材内容都来源于学生的日常生活,或接近学生的日常生活。特别是教材中的“语文活动课” 更体现了这一点,任课教师要抓住这一部分进行有效的活动,将心理健康教育渗透其中,培养小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使其形成积极健康的生活方式,具备真、善、美的良好品质。
如通过语言领域 “打电话” 的活动,丰富小学生的社会经验,培养小学生乐于与人交往的性格;通过社会领域“我不怕 ,我勇敢”的活动,使学生懂得生活中什么是勇敢,学做勇敢的孩子,培养学生克服困难的勇气;又如“怎样保护周围环境” 的活动,学生通过社会调查,走访,宣传,明白保护环境,优化环境,从我做起,从身边的小事做起,具备良好的社会公德意识。学生通过玩 “学做小雷锋” 、“过家家” 、“儿童医院” 、“超市” 等角色游戏 ,培养学生之间的友谊,发展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提高小学生的交际能力。玩“插塑” 游戏时,教师提出具体要求,要求学生收拾玩具,玩过的东西放回原处摆放整齐,培养小学生的责任感。通过洗手、穿衣、做值日生、整理衣物等活动,不仅培养了小学生的良好卫生习惯,而且也培养了他们的独立生活能力、人际交往能力,增强其自信心。
感恩教育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作用 篇12
一、小学生缺乏感恩之心的表现
感恩一直都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古语有云:“谁言寸草心, 报得三春晖”“投我以桃, 报之以李”“滴水之恩, 涌泉相报”。然而, 当今社会却出现了很多不和谐的问题, 一些小学生总是唯我独尊, 认为父母的养育、师长的教诲和他人的帮助都是理所应当的, 明显地缺乏感恩意识。
(一) 对父母缺乏感恩意识
如今小学生的消费往往高于其他年龄段的人, 小学生的盲目消费和攀比现象比较令人担忧。班级同学之间谁穿了新的衣服、买了高级的玩具都会引来一阵议论, 在心理上往往有一种莫名的虚荣感, 往往就会强硬地要求父母给自己买而不顾父母的感受, 这样的情况不胜枚举, 都会导致小学生的心智不健康地发育, 对于今后的人生规划和个人发展显然也是尤为不利。这样把父母的精心照料看成是理所应当的给予, 缺乏感恩之心的表现只会让自己走向不良发展的歧路。
(二) 师生感情逐渐淡化
如今不少小学师生关系较为疏远, 因为一些学生认为学校只是我换了一个使唤人的家, 只不过父母变成了老师。这样总会出现一些令人担忧的情况:一是做不到尊师重道, 淡化了老师的教导地位;二是忽视老师的教育劳动, 上课嘻嘻闹闹, 课后的作业也是复制粘贴来应付老师;三是面对老师批评时相当不服气, 出现公然顶撞老师的恶劣现象。这些学生往往不健全自身人格, 只会走向自私自利的不利局面。
(三) 对他人的帮助持冷漠态度
在面临困难时, 总有好心人雪中送炭给予自己一定的帮助, 这样的恩惠往往需要铭记于心。可现在不少学生意识不到这些, 只是坦然接受帮助, 却忘记了感恩一说, 在他们遇到不利局面时, 自己所考虑的是这个麻烦与自己有没有关系, 更谈不上感恩一说, 这样久而久之只会让冷漠的情绪覆盖自己, 与他人的距离越来越疏远, 走不进集体的怀抱, 这不管是对今后的人际关系还是其他方面都会带来不良影响。
二、进行感恩教育的重要性
有很多人说现在小学生在家里是小皇帝, 全家都供自己无条件使唤, 在家中就是绝对的中心, 而心中也只看见自己, 忽视周遭的他人存在。从小开始缺乏相应的感恩教育, 往往会使自己慢慢脱离大家的目光甚至遭到他们的无视从而产生自卑心理。可见缺乏感恩的后果不管是在心理和生理上的影响都是至关重要的。不少学生开口都是说自己要什么却不考虑身边的父母、老师以及其他人, 缺乏感恩之心可见一斑, 因此小学教师有义务, 更有责任去培养学生持有一颗感恩之心, 而语文作为一种直观的语言学科, 更是有着关键作用。语文教学具有其他学科不具备的优势, 能随时关注学生的内心世界。此外, 语文教材往往都是精挑细选的文章, 既具有丰富的内涵和生动的内容, 其文章背后又深藏着浓烈的感情和深厚的恩情, 这些内容也都一一成为老师在语文课堂上进行感恩教育的重要资源, 为学生的感恩之心把握好关键一步。
三、在小学语文上渗透感恩教育
小学语文的目的在于把握好文字这样工具, 内涵旨在给小学生建立一个大致的人生态度的框架, 便于以后的人生发展。所以老师应该十分重视语文这门学科的侧面熏陶感染作用, 发挥好其先天优势同时注重教学重点。小学课文往往都通俗易懂但内涵丰富, 这也都为老师今后的德育教导提供了良好的发挥平台;在课堂教育上尤为注重学生感恩之心的培养, 它是其他心理品质的先天基础与方向, 只要方向能一直把握正确, 学生今后的道路才不会走岔路。语文教师的职责就是毫不犹豫地在简单的文字中授予内涵丰富的感恩精神。
(一) 充分利用教材
教材上的文章必然会在文字简单的基础上便于理解, 老师的作用在于帮助学生挖掘出浅显文字的背后深意, 如《小蝌蚪找妈妈》中, 着重强调找的过程, 并歌颂父母与子女的深厚感情, 进一步延伸拓展到我们的生活实际中, 教育学生应该尊敬喜爱自己的父母, 对父母应该履行自己应尽的孝道, 如果条件可以, 甚至可以召开一次父母与子女一起行动的家长会, 增进父母与孩子之间的交流, 既学习到了课本上的知识, 也能帮助学生理解一颗感恩的心是何其重要, 在潜移默化中让学生的综合素质慢慢走向提高的方向。
(二) 以学为辅, 践行为主
有这么一句话,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这样的道理在语文教学上也同时得以体现, 在课堂上的时间有限, 能教给学生的东西也不会很多, 但课堂之外的时间则往往很多, 需要加以利用。例如在一篇文章需要细致分析内容时, 可以让几个学生在课外预习, 共同讨论吸取别人的独特看法, 也贡献自己的新意, 这样不仅使文章本身更容易被深刻理解, 也让学生之间有良好的交流, 互相持有一颗感恩的心, 这样对今后的学习和交流的好处不言而喻。
四、结语
总之, 小学语文教学在感恩教育上必须有相当重要的分量, 一颗感恩的心不仅仅是小学生当下品质的培养, 也是为今后所走道路作的坚实铺垫, 语文老师的职责就在于投入自己的最大热情, 在平凡的讲台上从文章的字里行间挖掘出隐含的深意, 帮助学生健全心理素质。
参考文献
[1]蒋平, 阳德华.城镇青少年弱势群体感恩意识缺失问题研究[J].武汉理工大学学报, 2009.
【小学语文教材感恩教育】推荐阅读:
小学语文与感恩教育09-07
小学语文中的感恩教育08-21
小学语文教材阅读教学06-21
小学语文教材的延伸06-24
小学单元习作语文教材07-30
小学语文教材培训总结05-17
小学语文教材教法心得09-07
部编小学语文教材目录06-18
小学二年级下册语文教材分析10-15
2019小学语文统编教材培训心得11-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