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五年级语文《生死攸关的烛光》教材教案(通用10篇)
小学五年级语文《生死攸关的烛光》教材教案 篇1
(一)质疑课题,导入新课。
1、课件出示课题,齐读课题。
2、从课题中,你了解到些什么?(关系到他们生死存亡的是烛光)
3、你不知道的是什么?
(烛光关系到谁的生死存亡了?为什么烛光会关系到他们的生存和死亡?最后他们的命运怎样了?……)
4、现在,我们就一起学习课文寻找这些问题的答案。
(二)初读课文,检查字音,了解大意。
1、学生自由朗读课文,读准字音
2检查 预习:故事主要讲了那些人物 ?(教师板书:伯瑙德夫人,雅克,杰奎琳。)
3、第厄普市在哪? 伯瑙德夫人和杰奎琳是什么关系?在这个城市里发生的这件事是什么事?(板书:情报)
(三)交流资料,了解二战,弄清原因。
1、我们现在还需要隐藏情报吗?为什么?(因为那是战争年代,需要这么做。)
2、关于二次世界大战你有多少了解?(第二次界大战是1939.9-1945.9期间以德国、意大利、日本为主的在世界范围内进行的战争。它的战火蔓延到亚洲、欧洲和非洲,参战国家多达6 1个,卷入战争的人口达17亿,动员的武装力 量总人数超过1.1亿。伤亡总数达9000万。
3.引导学生汇报有关二战世界大战的资料。
4、当自己的祖国遭到侵略者的侵犯时,军人们是不能袖手旁观的,他们应该与敌人战斗到底,这是他们的职责。伯瑙德夫人和她的孩子们是军人吗?(不是)她们为何也投入到这场斗争中?
5、课件出示战争的图片,帮助学生弄清伯瑙德夫 人和她的孩子们参加战斗的原因。
(四)关注情节,感情朗读,体会“生死攸关”。
1、伯瑙德夫人一家承担了什么任务?她们是怎样藏情报的?(先是……以后……最后……)为何要想这么多的办法藏这份情报?(板书:*)
2、学生自读3-7自然段,交流故事情节曲线图。明确故事情节有 次起伏
3小结:烛光的燃起和熄灭牵动着一家人的命运,伯瑙德夫人和她的孩子的性命也在生与死之间徘徊了
4、课件出示第3段,当事件第一次出现危机时,伯瑙德夫人是怎么做的?妈妈这样做的,她的孩子雅克和杰奎琳该明白些什么?(要镇定、勇敢,还要动脑筋与德*官周旋。)望着这两个脸色苍白的儿女,她必须镇定地面对。指名读伯瑙德夫人的做法。还有谁能镇定地读读这句
5、蜡烛吹熄了,一家3口的心情也轻松了一些。但是,这种心情没有持续多久。烛芯又重新点燃了。孩子们,你们感受到什么了?(一种可怕,死亡正一步一步靠近伯瑙德夫人和她的孩子……)6、自己读读这一段体 会一下那种可怕的紧张的气氛。
6、指名朗读。
评价:是啊,蜡烛越来越短,死亡也越来越近,此时的烛光多么可怕呀!
7 再读读体会一下。请三名同学朗读这一段。
8、随着蜡烛的又一次点燃,伯瑙德夫人和她的孩子的命运又跌入了低谷。同学们你们在想什么?(得想个办法把蜡烛吹灭。)
9、雅克是怎么做的?(课件出示5、6自然段
结果呢?(没有成功。)德军中尉怎么说的。(注意语气:厉声)你们意识到什么了?(厄运即将到来,伯瑙德夫人和她的孩子的生命即将结束,情报就要暴露了。 他们的这次斗争就要失败了…
10、对死神的逼近,雅克什么态度?(坚持到底)他搬了一捆柴默默地等待最后的时刻,你们现在想知道什么?(最后怎么了?)
11 课件出示第7段,看到结局了吗?(板书:化险为夷)敌人走后,母子三人会说些什么?(好险呢,幸亏妈妈……雅克……还是杰奎琳……以后情报……) 12 课文情节跌宕起伏,伯瑙德和她的儿女给我们留下的不仅是感动,还有震撼。让我们再分角色朗读课文的3-7段,感受那些扣人心弦的时刻。
13 再读课文,说说这三人中你最欣赏谁,欣赏他(她)什么。 (板书:冷静,机智,爱国)
(五)评一评,升华理 解
1、引发讨论:课文中的那个人物给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结合课文,具体谈一谈。自己的切身感受
2配音乐,朗读课文
板书设计
生死攸关的烛光
闯进旅馆,点燃蜡烛, 点燃油灯,吹熄蜡烛
中尉嫌暗,重新点燃 借口搬柴,端走蜡烛 机智勇敢 沉着冷静
快步上前,夺回烛台 拿灯上楼,蜡烛熄灭 爱国
结局 化险为夷
小学五年级语文《生死攸关的烛光》教材教案 篇2
关键词:语文教材,《宽容》,问题,修改建议
语文教材是学生重要的学习资源。语文教材编制的质量对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有着重要的影响。笔者以《宽容》为例从以下几个方面试图说明沪教版小学五年级语文教材中存在的种种问题, 在此基础上提出几点修改建议。
一、问题
(一) 助读系统。
助读系统在语文教材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有利于教师在教的过程中对学生的引导和学生预习过程中的自我探究意识的培养。因此, 教材编写者应该明确助读系统的概念, 重视助读系统的研究与编制。广义的助读系统是指有助于学生理解课文的一切知识、提示、图像等材料, 它包括预习提示、插图、知识短文、附录等。为了便于评析, 笔者采用狭义的助读系统概念, “指的是教材帮助学生阅读课文, 培养和提高学生自读能力而提供的一切材料, 包括学习目标, 学习重点、难点, 课文提示、注释、作者介绍, 等等”。[1]
《宽容》一文选入《九年义务教育课本·语文》 (上海教育出版社, 2005年1月第1版) 第二单元第8课, 其助读部分的预习提示在课文前并没有特别指出, 而在其单元导语“同学, 与美德为伴, 和文明同行, 会使你成为一个受人尊敬、受人欢迎的人。本单元的课文将引领你一同去体验被信任的喜悦、感受微笑的神奇力量;明白‘与人方便’即是‘与己方便’的道理……请你认真默读这些鲜活的故事, 注意不断加快默读的速度;边读边想这些生活中的小事给你带来什么启发, 想想作者这些文章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把你读懂的文章有感情地朗读给大家听”中我们可以看出编写者的意图, 即简单地让学生读懂这些美德故事并在思想上得到启发, 仅此而已。此外, 选文除去第28页上的插图外再没有其他的助读内容, 需要学生掌握的生字词则出现在教材最后的“词语表”部分, 在文章中并无任何注释。可见, 此书在助读系统上过于简单, 虽然助读系统简单明了利于教师的自主发挥, 但是过于简单则不利于教师的引导和学生的自主学习。
(二) 选文系统。
我国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在教材编写建议中明确提出选文要求:“教材选文要有典范性, 文质兼美, 富有文化内涵和时代气息, 题材、体裁、风格丰富多样, 难易适度, 适合学生学习。”[2]这一建议概括了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对教科书选文的基本要求。对于《宽容》一文而言, 其特点可以概括为:课文通俗易懂, 贴近学生生活, 适切学生的心理发展。但是, 笔者认为该文不适合选入教材, 其理由如下。
1. 从“知识和能力”维度看。
文本所传达的信息基本均为陈述性知识, 且通俗易懂, 通篇语言平实, 但是缺乏语言特色, 并未达到“文质兼美”的要求, 对于真正有助于学生阅读思维能力及实践能力发展的策略性知识及程序性知识却很少涉及, 不利于学生各方面能力的发展提高。
2. 从“过程和方法”维度看。
该文内容简单明了, 不需学生多元解读, 课后练习的设计单一, 对学生学习过程及学法指导得甚少。
3. 从“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维度看。
该文的目标在于让学生懂得宽容他人。仅以一个与学生生活密切相关的小故事为例来教育学生, 达到了道德教育的目标。而选文应该富于思想内涵和时代特色, 但是该文并不具备, 完全可以在道德教育课上给予学生思想教育, 不能很好地激起学生自主探究的意识及好奇心, 对于学生思想意识提高的引导性不强。
(三) 练习系统。
练习系统, 也叫训练系统、作业系统, 也是语文教材重要的组成部分, 是体现语文教材价值与特色的重要内容之一。练习系统指的是语文教材有计划地、按照一定的目标而为学生提供的各种口头或书面的练习题、思考题和活动方案等。“中学语文教科书的内部结构, 一般都包含着两条线索和四个系统。所谓两条线索, 一是知识的线索, 二是能力训练的线索。语文学科, 固然不是以系统讲授语文知识为主, 但它毕竟还是有自己必须讲授的知识, 其中包括语言文字的基础知识, 听说读写的规律性知识, 以及各种文体知识、文学知识, 等等。编制语文教科书, 不能不考虑这一条线索。而语文学科的根本宗旨, 又在培养学生学习语文、运用语文的能力, 讲授必要的知识, 其主要目的还在于更有效地培养学生的能力。能力培养, 应该遵循一定的程序, 有一定的过程。这就构成了另一条线索, 即能力训练的线索”。[3]这一段论述所指的虽是中学语文教材的情况, 但其实也适用于小学语文教材。小学阶段语文教学的基本任务是培养学生正确理解和运用祖国语言文字的能力。而这种能力的培养不仅要靠写, 而且需要实践练习。语文教材中的练习是为了配合教学设计的, 它的主要目的是为了帮助学生复习巩固语文知识、培养语文能力、提高语文素养。此外, 选文仅是给学生呈现了文本, 其深层次的内涵还需要练习设计来引导学生掌握、探究。可见, 练习设计在语文教材及教学过程中担当着至关重要的角色。
就《宽容》一文而言, 其练习部分仅以“学习小建议”的形式标注:“初读课文, 说说课文主要写了一件什么事;再读课文, 找出描写‘我’对新护士‘宽容’的词句, 有感情地读一读;最后联系课文内容或自己的生活经历, 说说你对‘宽容’的理解。”下面我们来分析一下其练习设计的特征:
1. 语言缺乏亲切感。如“初读、再读”等词语带有命令的色彩, 让学生觉得这是一种任务, 而非循循善诱。
2. 问题缺乏挑战性和新颖性。
此问题再次重复了单元导语部分的部分内容。对于文章所叙述的小故事, 相信每个学生都能读懂, 所以设计“说说课文主要写了一件什么事”显得多此一举, 这个问题教师可以在授课过程中提出, 不必在文本中再次呈现。
3. 提问就事论事, 缺乏拓展延伸。
文章练习部分总共提出三个小问题, 绝大部分是针对学生对文本的理解, 仅“联系课文内容或自己的生活经历”一问涉及了学生自身的生活经历。问题设计单调, 策略性知识和程序性知识均无涉及。
二、编写建议
(一) 选文需具有典范性, 文质兼美, 富有文化内涵和时代气息。
选文是教材编写的关键环节, 选文的质量直接关系到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选文要经典, 经典的文章往往具有丰富的文化内涵, 文质兼美;选文还要富有时代气息, 陈旧的内容往往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 教材设计需理论与学生的实际生活相结合, 培养学生的探究精神。
教材不仅应关注一些直接的成果与经验, 而且应适当增加探究发现知识过程方面的内容;不仅应注重陈述性知识方面的内容, 而且应重视策略性知识和程序性知识的设计, 以便培养学生多方面的语文素养。
(三) 助读系统和练习系统需精心设计, 多元文化相融, 从培养学生的多元能力出发进行设计。
助读和练习在引导学生学习过程中起着举足轻重、无可替代的作用, 它们设计得好坏关系到教学效果的优劣, 关系到学生语文素养的培养程度的高低。因此, 教材编写者要十分重视助读系统与练习系统的设计。
参考文献
[1]阎力钦, 倪文锦.语文教育引论.高等教育出版社, 1996:88.
[2]教育部制订.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 (实验稿)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1:14.
小学五年级语文《生死攸关的烛光》教材教案 篇3
本文所指人教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下册(简称小语五下)教材是指根据《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编写的,经全国中小学教材审定委员会2004年初审通过,由人教社2005年11月出版的教材。鄂教版小语五下教材是根据《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编写的,经全国中小学教材审定委员会2005年初审通过,由湖北教育出版社2006年12月出版的教材。
一、教材编排体例的分析
传统教材的编排体例倾向于文选型,即每个单元都是依照相同的结构,将精选的思想性强、人文内涵丰富的范文作为主体,再在阅读教学的基础上进行口语交际、习作、综合性学习的训练,以最终促进学生语文素养与综合能力的提高。鄂教版小语五下教材包括八个单元、生字表、查字表,每个单元由三篇精读课文、一首诗词以及语文乐园组成。语文乐园中包括词语、句子、名言警句、课外阅读(主要是读书习惯、学习方法、成语故事等)、习作,其内容拘泥于统一的模板,形式不够灵活。而人教版小语五下教材包括八个单元、八篇围绕全书主题的选读课文、生字表。这其中七个单元是由两篇精读课文、两篇选读课文、口语交际、习作和回顾、拓展构成,再加上一个单元的综合性学习。由此可以看出,鄂教版和人教版的编排体例均在不同程度上有所突破。它们将综合性学习板块单列出来,自成一体。鄂教版小语五下教材中有两次探究与实践,以问题或任务的提出、分析、解决、评价为主线,充分发挥学生个体间的自主性、合作性与探究性,但都是附于单元课文后或是语文乐园后,内容紧密围绕单元主题,共计两页的篇幅极大地限制了教师教学的课时与活动安排。相比而言,人教版教材更具开放性与连贯性。它不仅保留以往的小综合性学习,还安排了独立单元形式的大综合性学习。大综合围绕鲜明的主题,设置了明晰的活动建议和参考性的阅读材料两个板块,自成体系。较大的篇幅使得课时得以有效保证,同时为学生的自主学习、合作探究创造了充分的时间,也为教师提供了明晰的教学思路,降低了综合性活动教育的难度,更有利于教学目标的实现。
与此同时,以相对连贯的主题内容贯穿小学高段。人教版小学高段语文教材中的综合性学习主题是“遨游汉字王国”、“走进信息世界”、“轻叩诗歌的大门”、“难忘小学生活”,让学生感受有趣的汉字,培养其对语言文字浓厚的兴趣与积极的情感,体会到信息世界里信息数据带来的生活便利与快捷,灵活地运用汉字及语言规则,利用信息更好地服务于现实生活,汉字的魅力让我们对诗歌产生了兴趣,感受了其中的意境美与精神美,并在儿童成长的过程中学会用文字记录难忘的小学生活,表达日臻丰富的思想情感。
二、内容的比较分析
两个版本教材内容特点与要求差异较明显,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生字的比较
1. 识字写字数量的要求不同。人教版小语五下要求认识350个生字,其中150个要求会写,占比例约43%。鄂教版小语五下要求认识328个生字,其中240个要求会写,占比例73%。通过数字比较,可以看出鄂教版小语五下的识字任务相对过重。新课标中强调识字教学须贯彻多认少写的原则,以减轻学生负担。当学习的压力与难度在学生认知水平与能力允许的范围内,学生学习的兴趣才能较好地培养,同时效果也是比较高的。
2. 生字注音方式差异。鄂教版教材中的课文没有随文注音,课文中要求会写的生字方框里有注音,书末页中的生字表与查字表均有注音。人教版教材中要求会认的字是随文注音的,而会写的字一律不予注音,旨在让学生使用字典、词典等工具书在解决读音的基础上,同时更全面地了解字义和用法,而不是将对字的认识局限于课文。
(二)课文的异同
1. 课文的题材与体裁。从题材上看,人教版课文题材相对较抽象,偏重人的社会性教育,如五年级下册中的主题包括“走进西部”、“永远的童年”、“语言的艺术”、“他们让我感动”、“中国古典名著之旅”、“走进信息世界”、“作家笔下的人”、“异域风情”,其侧重于宏观地反映和传播人类社会生活与智慧。而鄂教版的题材相对更具体,较集中折射出儿童熟悉的经验世界,贴近他们的现实生活与社会实践,注重以学生为中心取题材,如读书生活、童年往事、熟悉的戏剧电影、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从生活的点滴、细节中对学生进行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教育。从体裁上看,两个版本都涵盖了诸多体裁,但人教版中显得更为丰富。人教版教材中编入了小学阶段的第一篇文言文《杨氏之子》,一篇相声《打电话》和两篇研究报告,即《奇怪的东南风——关于爸爸咳嗽病因的研究报告》《关于李姓的历史和现状的研究报告》。此外,它在取材形式上也更灵活,如在第七组中第22课,仅截取了一个小兵张嘎与胖墩儿比赛摔跤的片段,突出单元训练重点,帮助学生体会人物描写的写作手法与技巧的妙处。
2. 课文的篇幅与类型。鄂教版的课文篇幅比人教版更大,且纯粹由精读课文构成,其教学目标偏重于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并提升其阅读速度,却忽视了课堂中学生略读、浏览的读书方法的训练。此外,大量精读课文中的生字、词语、优美语段的记忆成了每节课的强制性任务。人教版则更突出儿童的主体性与特殊性,首先是精读课文与选读课文的交叉学习,使得教师教授与学生自学进行有机结合。不同类型的课文灵活设置让学生在适度的心理压力状态下收获的是学习的乐趣与良好的习惯,而不是程序性繁复的记忆任务。这也体现了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提出的精神,即将减负落实到教育全过程,促进学生生动活泼学习、健康快乐成长。
3. 课文练习的异同。尽管两个版本的教材中课后练习都涉及到读、背、理解、表达、讨论等方面,但鄂教版没有选做题、阅读链接。鄂教版中的课后习题的开放性与弹性不够,不能为学生留出选择和拓展的空间,满足不同层次的学生需要,不利于学生学习的个别化与个性化。
(三)单元训练
人教版教材中单元训练即口语交际习作前一面都有词语盘点,主要是将本单元课文所学的生词按照不同要求汇总。这样更好地帮助学生及时回顾,有效进行自我检查与强化记忆。这一设置遵循了人类记忆的一般过程与规律即记忆、保持、再现,学习的过度有助于学生记忆的保持。这样不仅能让学生通过及时温故旧知促进长时记忆的转化,而且提高了学习效率,减轻了学生期末总复习的超重负担,更为重要的是渗透了温故知新的学习方法。
人教版与鄂教版中的口语交际习作部分较相似,对单元知识的回顾方式存在明显差异。人教版以回顾·拓展的形式呈现,具体包括交流平台、日积月累两个固有板块以及灵活的第三个板块。第三个板块的形式有趣味语文、成语故事、课外书屋、展示台。在交流平台中鼓励学生联结新旧知识并结合课内外的阅读,比较分析句子,交流讨论想法,分享自己的收获。不仅尊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独特体验与感受,而且让学生在阅读、习作、口语交际等方面得到综合性的锻炼与整体性的提升。其“日积月累”与鄂教版中的“读一读”、“记一记”部分相似,只是数量较多一点,最值得注意的是内容丰富且形式多样的第三个板块,不仅注重语文的趣味性同时也强调实践性。不仅如此,人教版中的单元课文与单元训练明晰突出的重点衔接更紧密,单元内部间的聚合度更大。鄂教版对单元知识的回顾相对比较僵化单一。在语文乐园中:如第一块“读一读,你发现了什么?”主要分析词语,第二块“读一读,说一说下面各组句子的表达效果”主要针对句子的分析,第三块“读一读,记一记”是语言积累,第四块是“读一读”或“成语故事”,介绍了学习方法、读书意义等。单项的语法和修辞知识的学习较为枯燥,不如随文学习的效果好。学生只有在特定的语境中,通过自身的联想与情感体验才会理解得更深刻透彻。
(四)综合性学习
语文综合性学习是促进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重要途径。鄂教版中的两次“探究与实践”围绕问题或活动,学生在分工合作的过程中充分参与语文教育生活化的实践活动,最终通过自评、互评等多种评价方式达到思维的训练与综合能力的提升。合计两页的较短篇幅,不仅对教师教学能力提出巨大挑战,容易造成教师重视不够,而且课时安排上也难以保证师生、生生的充分互动,因此综合性学习的目标难以实现。人教版中两次“综合性学习”的形式不同,其中一次与鄂教版相似,以单元课文为主体开展的,另一次则以独立的单元展开的。单元紧密围绕主题“走进信息世界”,首先为学生提供丰富的阅读素材作为先行组织者以提供感性认识,同时鼓励学生阅读思考大量的课外材料,了解有关信息传递方式的演变及其对人类生活的影响与意义,然后列举了两篇简单的研究报告,使学生了解研究报告的基本特点和写法,作为学生初次写研究报告的一个参照。这样不仅降低了学生写研究报告的难度,而且让学生在感性认识的基础上理性运用有价值的信息更好地服务自己的学习与生活。大综合的设置为儿童创造了更多了解社会、深入思考、动手实践、合作探究的时间与空间,让语文实践能力得到了充分的历练。
小学五年级语文《生死攸关的烛光》教材教案 篇4
1、默读课文,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能联系上下文理解下列词语的意思:生死攸关、绝妙、从容、镇定。
2、学会从人物的语言、动作、表情以及心理活动体会人物的品质。
3、学习母子三人对祖国的热爱和机智勇敢的高贵品质。
教学重点:
从人物的行为体会文章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教学准备:
师生都可通过上网、查阅课外书籍等方式了解第二次世界大战的有关背景。
教学时间: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紧扣课题,导入新课
1、板书课题:生死攸关的烛光。
2、解题:“生死攸关”是什么意思?烛光为什么会导致生死攸关呢?请同学们快速默读课文,提出自己的问题。
3、学生质疑问难。
4、教师总结。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生死攸关的烛光》这一课,一起去体会体会母子三人的机智勇敢。
二、初读课文,感知全文
1、自由朗读课文,读准字音,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
2、学生按照已经学过的方法理解词语。
生死攸关——生存或者死亡,形容事关重大或形势极端危急。
绝妙——非常美妙,非常巧妙。
从容——不慌不忙,镇静沉着。
镇定——不慌张,沉着。
3、指名轮流读课文,抽生说说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
(课文主要讲述了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法国的一个普通家庭的母子三人是如何想办法保住情报的故事。)
三、细读课文,体会情感
1、同学们,通过初读课文,我们已经了解到,这支小小的蜡烛,这微弱的烛光已经和伯诺德夫人一家紧密相连,更与受德国侵略的法国这个国家生死攸关。那么,为了保住这生死攸关的烛光,母子三人分别做了哪些事情呢?请同学们快速阅读全文,并用最简短的语言概括出来。
2、抽生回答,教师适当补充并相机板书。
伯诺德夫人:用油灯换蜡烛。
大儿子:端烛台被抢下。
小女儿:拿蜡烛上楼。
3、伯诺德夫人为了换蜡烛,她说了什么?做了什么?她为什么要这样做呢?
学生找出“连忙”、“轻轻”、“吹”等词语,体会夫人的机智和勇敢?
学生有感情地朗读。
4、学生自学4~7段,小组合作讨论交流:从文中大儿子和小女儿的哪些行为中,体会出他们的机智和勇敢?
(抓住“慢慢”、“从容”、“娇声地”、“镇定”等词语,认真体会。)
5、课文的题目是“生死攸关的烛光”,读过全文,你认为从哪些语言可以体会到“生死攸关”,请同学们用“——”勾出来,并反复朗读、体会。
(“伯诺德夫人知道,万一蜡烛燃到金属管处就会自动熄灭,蜡烛的秘密就会暴露,秘密情报就会遭到破坏,同时也意味着他们一家三口的生命将告结束。”
“此时此刻,它仿佛成了这屋子里最可怕的东西,伯诺德夫人的心提到了嗓子眼上,她似乎感到德军那几双恶狼般的眼睛盯在越来越短的蜡烛上。”
“正当她踏上最后一级楼梯时,蜡烛熄灭了。”)
四、总结全文,拓展延伸
同学们,通过阅读《生死攸关的烛光》这个故事,我们认识了机智勇敢的伯诺德夫人一家,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像伯诺德夫人那样的英雄人物还有很多很多。下课之后,你们还可以通过上网、进阅览室等途径,阅读这样的英雄故事。老师相信,你们一定会像今天一样,被他们的英雄行为所感动,那么,希望你们把受感动的故事讲给全班的同学听,好吗?
板书设计:
伯诺德夫人:用油灯换蜡烛
大儿子:端烛台被抢
小女儿:拿蜡烛上楼——蜡烛熄灭
小学五年级语文《生死攸关的烛光》教材教案 篇5
1、指导学生准确、有感情地演唱歌曲《龙的传人》,并能用优美连贯的声音表现音乐。
2、通过演唱,培养学生乐意在丰富的音乐活动中体验热爱祖国的情感,让学生学会用歌声表达爱国之情,体验音乐的表现力。
教学重点:鼓励学生用优美、连贯的声音表现音乐。
教学难点:鼓励、培养学生唱歌的信心。
教学过程:
一、导入:出示各种龙的图片以及民间的龙饰图片,
我们中华民族有悠远的历史和灿烂的文化传统。有自立于世界名族之林的英雄气概。全世界的炎黄子孙一脉相连,都以“龙的传人”自豪。
(播放《龙的传人》的背景音乐,学生朗诵单元寄语)
二、新授:
1、欣赏感受:
多媒体播放《龙的传人》学生有一个直观的印象,并要求学生可以轻轻随教师哼唱,进行感情初体验。
2、教唱歌曲
(1)、歌曲分析:前此歌曾在中国广泛流行。歌曲的歌词具有丰富的,形象鲜明,富有想象力。感情从较为深沉含蓄转为振臂疾呼,富有历史感和号召力。曲调和旋律采用了自然小调式,结构为不带再现的单二部曲式,音域仅五度,级进为主,易于传唱。其中1、2小节与3、4小节同头换尾;5、6小节重复1、2小节,13、14小节又重复9、10小节;而所有偶数小节都采用同样的节奏。这种复沓回环的手法,既精当洗练,又给人无比眷恋之感。恰如其分地表达了人民渴望回归同一的感情趋向。
(2)跟录音学唱歌曲
(3)引导学生分析歌曲的情绪特点。
(学生思考、讨论,教师归纳)学生发言、教师归纳。
这是一首抒情的男声独唱歌曲,它深情地唱出了华夏儿女对祖**亲的爱恋和盼望统一的共同心愿。
(4)在教师指导下,学生随录音演唱。
此歌容易上口,应着重引导学生自主选择表现情绪和演唱形式,并能投入感情地演唱,“唱出华夏游子对祖**亲刻骨铭心的爱恋”。
(5)注意纠正歌曲中容易唱错的地方。唱准第9小节和第12小节的“ 虽不曾看见 ”和“长江水 ”,另外,歌曲第15小节的“澎湃汹涌”,要注意重点提出,让学生唱准。
三、检查演唱
1、指导学生随伴奏演唱,你觉得用怎样的情绪,用哪一种人声和
演唱形式能更好地表达这首歌的情感。
2、你能设计一个节奏型为歌曲伴奏吗?
四、音乐知识:
节拍的读法以及在小节中的强弱规律。
小学五年级语文《生死攸关的烛光》教材教案 篇6
1、把握课文主要内容,体会修鞋姑娘真诚、自信、善良的优秀品质,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2、通过人物外貌、动作、语言描写体会人物的思想品质,并进一步体会人物的心理活动,学习课文的写作方法。
3、联系生活实际,感受诚信对我们生活的重要性。
教学重、难点:
抓住人物的语言、行动、心理,体会人物的品质,学习课文的写作方法。
教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策略:
文章笔触细腻,感情真挚而充溢,是有感情朗读的好材料。所以设计这篇课文的教学时,我紧扣一个“读”字,在读中感悟,在读中理解,在读中引领学生体会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在读中表露自己阅读过程中体验到的情感,进而表达自己的阅读所得。
教学过程:
一、导入课题
板书“鞋”字,(看老师在黑板上写一个字,是怎么写好的?读什么?)强调读音引导
学生用“鞋”字,板书“修鞋”;引导学生谈对“修鞋”的认识,随机板书“钉、绱”,强调“钉”是一个多音字,并引导学生练读课文中“吧吧吧,三个钉子钉进去”一句话,加深对“钉”的印象;引出问题“谁修鞋?”,引导学生对“姑娘修鞋”和“修鞋姑娘”进行比较,感悟顺序变了,课文的重点也就变了,引导学生把学习重点定位在感悟人质上来。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朗读课文,整体感知(想一想,课文围绕修鞋姑娘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强调学生读书要养成良好的读书姿势。
2、学生汇报。(鼓励学生用一句话把课文内容概括出来)
三、重点感悟,渗透学法
1、快速浏览姑娘修鞋的部分,划出描写修鞋姑娘的句子,并做出标号。
2、指名朗读划出来的句子,教师引导学生体会重点句子、词语的含义,渗透通过人物外貌、动作、语言描写体会人物的思想品质,并进一步体会人物的心理活动。
(1)句子1:而她却坦然地接过去,自信地对我说:“不用绱,钉几个钉子就行了。”引导学生在反复朗读的基础上,抓住“坦然、自信”体会人物的动作,语言描写,并进一步体会修鞋姑娘动作背后的心理活动。
(2)句子2:她只是打量我一眼,也不管同意不同意,吧吧吧,三个钉子钉进去,接着一手拽着鞋底,一手扯着鞋帮,冲我使劲扯了扯,那意思是说:“这下你该放心了吧?”引导读,读出她的修鞋技术的娴熟和动作的利索。
(3)句子3:借着她干活的机会,我看了看这个不起眼的姑娘。她矮乎乎的身架,胖乎乎的脸蛋,蚕眉下,一双圆圆的眼睛,一眨也不眨地盯着手上的活儿。她那冻肿了的手背,记录着她经历的风霜艰辛。引导学生在反复朗读的基础上,体会修鞋姑娘外貌描写在这篇课文中的作用(对姑娘艰难困苦生活的写照),并在熟读的基础上进行诵读,强调语言积累的重要性。
四、默读“我”和姑娘对话部分,并把自己的理解,自己的体会,自己的感受在句子旁边批注下来。
创设情境,角色转换,教师和学生一起试读。突出课文中“我”没有直接说的话,引导学生想象“我”会怎样说,并用自己的话表达出来。
五、分角色朗读“修鞋姑娘”和“我”对话部分。
1、小组合作,练习分角色朗读。
2、学生展示读,去掉的朗读,但要在对话中把提示语的意思表现出来。
六、深化感情,联系生活。
1、小组探究“我真惭愧。是她诚实,还是我诚实?是她相信我,还是我相信她呢?”引导学生回归文本,联系课文中的句子作为依据阐述自己的观点。
2、指导朗读“修鞋姑娘,你在哪儿?”教师引导学生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在不同的情境下,不同的环境中,读出这句话的不同的语气和感受。
(1)是的,县城非常的大,到哪儿去找啊!然而,我……作者仅仅是在寻找修鞋姑娘吗?他还在寻觅什么?
(2)学生回答。(寻找诚实、善良和信任。)
(3)实际上,这是作者发自内心的心灵的呼唤,他在呼唤诚信,那这句话应该怎样读呢?
(4)我们和作者一起去寻找吧!教师引读第一自然段和最后两个自然段,再次感悟修鞋姑娘的诚实、善良和信任感动了作者。(老师反复引读,让学生读出理解,读出自己。)
七、作业超市,读写结合。
1、现实篇:诚信就在我们身边,一个约定,一个承诺,一个美好的心灵。我们的社会呼唤诚信,我们的生活更需要拥有美好心灵的人,让我们细心观察生活中的人和事,记录下感动我们的点点滴滴……
2、想象篇:茫茫人海苦苦寻觅,修鞋姑娘,你在哪儿?功夫不负有心人,终于有一天,我又见到了那位来自异乡的修鞋姑娘……
八、
诚实善良是一种美德,它是人类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智慧,愿我们成为诚实善良讲信用的人,这样人生的道路才会越走越宽。
板书设计:
修鞋姑娘
到处寻找修鞋姑娘
我回忆修鞋姑娘为”我”修鞋
真诚、善良、信任人、理解人
小学五年级语文《生死攸关的烛光》教材教案 篇7
看着他们入神的表情, 我也陷入了深深的思考当中:作为一名五年级语文教师, 这学期的语文课该怎样上好呢?
俗话说:“不谋全局者, 不足谋一域。”如果不对全书内容有一个全面的了解, 就不可能对症下药, 做到胸有成竹, 有的放矢, 搞好本学期的语文教学工作。
今年石家庄全市选用的这套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 是由课程教材研究所与小学语文课程教材研究开发中心共同编著的, 是一本很好的教科书, 内容全面, 布局结构合理, 适合五年级学生的特点, 层次性、逻辑性强。无论是从知识传授还是从技能培养角度来说都是一本不可多得的好教材。
本册教材共选编8组文章加1组选读课文。每一组文章都有一个侧重点, 8个侧重点环环相扣, 循序渐进, 共同组成一个知识与技能共同体。完成8组课文的教学任务, 也就达到了本册教科书的教学目的。这8组文章, 从内容上来看, 有的培养学生良好的思想品德, 有的开阔学生视野;有的传授历史知识;有的有利于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有的宣扬爱国主义;有的进行励志教育;有的培养高尚情操, 有的启迪学生智慧。但无论哪一组课文都离不开基本知识与基本技能的培养。
第1组文章, 选择的是与读书有关的四篇文章, 围绕“我爱读书”这个专题进行综合性学习, 体会读书的乐趣, 并学习一些读书的方法, 让学生学习古今中外有成就的人是怎样阅读的, 从书中汲取营养, 养成阅读的好习惯, 一生与好书为伍, 进而走向成功。第2组文章, 选的是古人与海外游子表达思乡之情的文章, 既可培养学生对家乡的热爱, 对祖国的热爱, 也可让学生体会到写这些文字的作者是通过哪些景物或事情来表达这种思乡之情的。第3组文章, 选择的则是4篇说明文, 让学生通过对范文的学习明白这样一个道理:要说明一种事物需要不同的说明方法, 要根据不同事物的特点选用不同的说明类型, 并且在日常生活中学以致用, 培养锻炼自己的社会活动能力, 学会向他人、向社会推销自己。第4组文章都是属于有感而发的生活散文, 让学生读后从作者的生活和感触中, 启迪自己的心灵, 从而受到深刻的教育。第5组文章, 是由若干小短文组成的, 是高度凝练的知识载体, 直接触及语文教学本身灵魂, 通过对汉字知识的介绍, 了解体会汉字的神奇有趣, 激发学生对汉语言文字的了解、热爱、学习之情。第6组文章, 全部选择表现人间大爱, 触及人类灵魂的文章, 每一个人都在父母的爱中长大, 父母的爱有时是亲切的话语, 有时是热情的鼓励, 更多的是严格的要求。父母之爱的一个个侧面, 反映了父母之爱的深沉与宽广。而怎样通过描写父母的音容笑貌、语言动作把这种深沉与宽广的爱表达出来, 则是本节学习应达到的目标。第7组文章, 选取了4篇描写历史事件的文章, 反映的是中华民族一百年的噩梦, 一段中华民族屈辱的历史, 也是千百万中华儿女奋起抗争的历史, 学习这部分内容, 要用心感受字里行间所包含的民族精神和爱国热情。第8组文章, 表现中华民族的优秀儿女及我们共产党的伟大领袖在困难和敌人面前的英雄气概以及当家作主站起来的豪迈情怀。最后还有8篇选读课文作为学生开阔视野, 增长知识之用。
总之, 这8组文章和最后若干篇选读课文, 各有侧重, 各具风格, 从不同角度共同为达到教学目的, 完成教学任务而服务。
当然, 这8组文章在本册中, 分量不同, 地位也就不同。有的要重点学习、深入学习, 有的侧重于思想及品德教育;有的侧重于字词练习;有的侧重于学习写作方法;有的侧重于培养实践技能。当然在实际教学中, 也就需要下不同的工夫, 采用不同的方法, 花费不同的心血, 有的放矢, 区别对待。有的需要精讲, 有的要一带而过。
另外, 每一组文章中由于其在本节中所起的作用不同, 其所包含的知识点多寡不同, 知识容量的大小不同, 也就把他们排在不同的位置。比如, 在本册的第1组文章中共选取了《窃读记》《小苗与大树的对话》《走遍天下书为侣》《我的长生果》四篇文章, 而《窃读记》无论从思想性、知识性两方面都当之无愧地被排在第一位。且不说文中应用了环境、面貌描写、动作描写、心理活动描写等一系列表现手法, 还有一系列特殊句式的应用, 但就生字课后就罗列了十几个。练习题也设置了四五道之多, 这篇课文就需要精细研读, 最好达到举一反三的程度。
再比如, 第8组文章, 共包含《七律·长征》《开国大典》《青山处处埋忠骨》《毛主席在花山》四篇文章, 《七律·长征》是诗歌, 其他三篇是白话文, 容易理解。《七律·长征》作为一代伟人毛泽东脍炙人口, 大气磅礴的上乘佳作, 一字一解, 一句一解, 句句用典, 短短56个字把波澜壮阔的两万五千里长征描绘得真真切切如诗如画, 读之酣畅淋漓, 胸襟大开。其藐视一切困难与敌人的英雄气概正是我们现在这些“小皇帝”“小公主”所缺少所需要学习的。
小学语文五年级(下)教材说明 篇8
依据本套教科书“放低起点,小步快进,激励自主,成功达标”的编写原则,本册教材在第一、二学段教材编写特色的基础上,遵循《语文课程课标》第三学段的目标要求,从课文的遴选到练习的设计,从教材的编排到呈现的方式,从课型的确立到“积累与运用”栏目的设计,较之以前,都有了一些改进或变化。为了配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五年级(下)的使用,帮助教师们更好地理解本册教材的编写意图,更好地读懂教材,使用好教材,有效地完成教学任务,现就本册教材的基本内容、编写特点、教学目标与实施建议作简要的介绍,供老师们在教学实践中参考与借鉴。
一、本册教材的基本内容
本册教材继续按主题组元,其八个单元的主题大致为:
风景名胜爱的颂歌
真情世界智慧人生
科学视界尊重生命
革命传统传统文化。
(附本教材的目录两页)
每个单元包括课例、“积累与运用”两大部分,各部分相互联系,构成一个有机的整体。课例由4篇课文组成,其中精读课文3篇(含批读课文),略读课文1篇。精读课文后列有导学、导教功能较强的思考练习题,略读课文的学习要求则较简略,它有助于师生正确把握课型。根据教学的需要,在一些课文后面安排了“课文链接”,提供与课文相关的背景资料,丰富学生的阅读视野。“积累与运用”由温故知新、语海拾贝、互动平台、口语交际(或综合性学习)、习作与自主阅读六个栏目组成。全册共有精读课文22篇(含两篇批读课文),略读课文8篇;“自主园地”附有8篇自学课文,共计40篇。这些课文从精读到批读,到略读到自学,按四个层次编排,体现循序渐进、由扶到放、由讲读到自学的设计思路。
本册要求会认、会写163个字。为了便于教学,这些生字先分别在精读课文后的生字方格里列出;为了便于复习检测,教材后又附有生字表。
二、本册教材的编写特点
1.选文上:既突出多元视角,又具有文化品位
翻开本册教材,一个多姿多彩的阅读世界呈现在大家面前。细细浏览,我们会发现本册教材选文的视角多元,品质高,且富有丰富的文化内涵,适合儿童阅读的中外名家名篇约占了二分之一,足见其文化教育含金量高、文学品位纯正。
选文视角的多元与具有文化品位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是展示地域风情的名家美文。如第一单元以写景为主的主要课文,那柔情似水的《故乡的“水墨画”》让学生走进故乡那涨满菱角的池塘,观看红蜻蜓、花蝴蝶、小青蛇,还有鼓眼睛的青蛙在菱盘上尽情的嬉戏,去采撷刚出水的、鲜嫩的、清甜的菱角;那洋溢欢声笑语的《海滨仲夏夜》让学生欣赏“一排排波浪涌起的时候,那映照在浪峰上的霞光又红又亮,就像一片片霍霍燃烧的火焰,闪烁着”,以及苍穹中那“一串流动的珍珠,和满天的星星互相辉映,煞是好看”的美景;而热情奔放的《草原即景》,像寂静的、广袤无边的大海,而风呼啸时,又像奔腾的千军万马,动与静的草原带给人们无穷的遐想;还有那弥散淳朴民风的《吐鲁番的葡萄沟》等,它们都从不同的角度展示着华夏大地自然的美,让学生与作者一道去欣赏祖国山川的美景,让学生的心与优美的文字一起飞扬。其次,是用真情编织的爱的颂歌。如二、三单元的课文以叙述与抒情为主,这八篇课文从不同的角度,对荡气回肠的友情、催人泪下的亲情、梦绕魂牵的乡情进行了热情的讴歌;对生活、青春以及儿童的“异想天开”予以了由衷的赞美与真诚的欣赏,展示了人世间的真、善、美。如《遇难者的第三个电话》通过对爱德华在灾难中第三个电话内容的寻觅,让我们从他朴实无华的生命留言
——“妈妈,我爱你”中,感受到儿子对母亲深深的挚爱与无限的眷恋;十八岁的少女达格妮从大音乐家弹奏的《献给守林人的女儿》的优美乐曲中,不仅听到了真诚的祝福“你是黎明的曙光,愿幸福陪伴着你”,更感受到了“信守了10年前的诺言”的美好诚信;还有《我和乌丽娜》中两位小朋友逛古城、数古桥中结下的诚挚的同学情谊……这些课文用“人性的美”、“心灵的美”、“情感的美”,给学生的心田注入真、善、美的清流,引导学生崇善、从善。
第三,彰显中外人民智慧的发明创造。如四单元的课文就闪烁着智慧的火花。《毕升的梦想》让我们在为爱动脑筋的毕升的执着而为之倾倒的同时,更为他的发明对世界文化所作出的杰出贡献而感到骄傲自豪;从《最佳路径》的创意中,我们再次真切地感受到有不少的创造发明都曾有一段“踏破铁鞋无觅处,得来全不费功夫”的过程,可见丰富人生阅历是多么的重要;《迟到的奖赏》用深情的笔触,介绍万维网的发明者科学家蒂姆把公众利益置于个人利益之上,以发展科学、造福人类为己任,为人类营造一个统一的网络世界,方便“人们资源共享和信息交流”,他这种“超凡脱俗”的境界的确让人心生敬意;《与太阳赛跑》用大朋友的口吻告诉小学生:要做生活的强者,就要始终走在时间的前面,“假若你一直和时间比赛,你就可以成功!”让学生感到“惜时”不仅仅是一种人生态度、进取精神,也是一种智慧的表现。
第四,有弘扬民族文化的经典名胜。如八单元的课文充盈着优秀的传统文化气息,脍炙人口的《诗词两首》,既让人感受到“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那清新的田园风光、淳朴的乡村生活,又让人领略西湖“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的夏季美景;《我爱你,中国汉字》深情地赞美了汉字独有的魅力与韵味,它的形象、声音、气味,它蕴含的情感,发生的变化,想象的魅力,“有哪一个民族能像中华民族那样拥有如此丰富的书法瑰宝”,表达了作者强烈的民族自豪感,读来令人振奋;《闻名中外的“三孔”》让人们在欣赏古建筑——孔庙、孔府、孔林的壮观时,一面感受思想家、教育家、儒家学派的创始人孔子文化的博大精深,一面不得不惊叹建造者们的巧夺天工,“三孔”布局的完整、造型的优美、工艺的精湛、碑刻的珍贵、孔墓的大气等。
第五,有趣有益有用的科技天地。在《有趣的生命时钟》中“走进绚丽多姿的生物世界,我们会发现生物都有自己的生命时钟,许多生物的活动是按照昼夜的节律周期进行的”;在《送你一片绿阴》中,领教“爬山虎”的特点与作用——“我占地少,生长快,绿化覆盖面大”,“不仅可以吸收环境中的噪音,而且能够吸附飞扬的尘土”;在《体验“航天生活”》中感受像云一样轻柔的“航天飞机服”,体验“失重”状态的美妙,无定式的睡觉姿态的可笑;在《采访周博士手记》中认识太空水、纯净水、矿泉水、开水各自的利与弊。科技文章不仅能增加学生的科普知识,还能够激发学生的想象力与创造力。
第六,尊重生命的美好境界。在《珍珠鸟》中让学生体会作者与珍珠鸟的和谐相处,认识“信赖,往往创造出美好的境界”的意义;在《卖火柴的小女孩》中,体验小女孩的孤苦无依,她只能在火苗中想象好吃的烧鹅、圣诞树的美丽、奶奶的温柔慈祥,生命在寒冷与饥饿中,在充满火光的期盼中燃尽,使我们倍加珍惜幸福的生活,亲情的温暖。在《胡杨赞》中,认识胡杨“长着千年不死,死后千年不倒,倒地千年不腐”的生命,胡杨“耐干旱,耐盐碱,抗风沙”的毅力,胡杨“只知道默默地奉献,从来没有索取”的高尚品行;《到山下去看树》中感受战士们长年驻扎在冰天雪地的高原默默奉献生命的崇高,以及到山下去看树的悲壮与“奢侈”。通过这些课文的学习,让学生理解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道理,生命的顽强,意志的坚定,想象的美好。
第七,具有教育意义的革命传统故事。《贺龙钓鱼》中,简陋的鱼竿“凝聚着贺龙革命必胜的信念,对战友骨肉般的深情厚谊。”让学生认识老一辈革命家高尚的情怀;《小兵张嘎》中,小嘎子勇夺敌枪的机智勇敢让人钦佩与崇敬;《江姐》临刑的话语“要勇敢一些!每一个革命者,当他面临最后考验的时候,都应该脸不变色,心不跳”,展示了革命者对死亡的从容,对敌人的蔑视,对革命的坚定信念;《骄傲吧,祖国》中,我们看到第一个涉足死亡地带——南极腹地文森峰登山探险的一名中国女科学家,热爱科学、献身科学、不懈探究的身影,体验“中国人在南极发现铁矿”的喜悦、自豪、骄傲!
综观整册教材的阅读文本,无论是经典的童话,厚重的传统文化,革命的故事,还是优美的散文、动人的诗歌,抑或是科技小品文,新闻作品等都给予了学生多方面的精神营养,心灵陶冶,让学生受到古今中外经典作品的感染和优秀时文的激励,以培植学生美好的情感,使之能涵养品性,净化情感,充实精神,提升思想。
2.体例上:既注重学段衔接,又不失螺旋上升
随着年级的升高,学生阅读能力的增强,本册教材的精读课文、批读课文、略读课文所占的篇幅较之以前有所调整。全册书32篇课文,其中有22篇精读课文,8篇略读课文,批读课文仅有两篇。批读课文的呈现形式有所改变,即不再由编者作旁批引领,而是把批读的空间完全留给学生,让学生借助课后的提示自主阅读,自主批注,养成边读、边想、边动笔的良好学习习惯,提高阅读的质量。
“课文链接”——为了帮助学生学好文本,同时增强生活阅历,开拓文化视野,积淀文化底蕴。本册教材的部分课文,如《草原即景》《生命的药方》《和太阳比赛早起》《献给守林人的女儿》《卖火柴的小女孩》《毕升的梦想》《小兵张嘎》《江姐》《诗词两首》《闻名中外的“三孔”》等,在课后新增了“课文链接”的栏目。这栏目或介绍相关作家生平事迹与主要文学成就,(课文链接118页、171页)或简介相关的背景知识或资料的(课文连接136页、)为学生的阅读扫清了障碍,引领学生走进经典,亲近名师,提升品位。
“互动平台”——进入了小学高年级,学生在语文学习中习得必要的读写方法是十分重要的。本册教材的八个《互动平台》通过师生或者学生之间的即兴交流讨论,帮助学生及时地梳理、巩固本单元或本期需要学到的相关的、也是必要的读写知识与方法。如一单元(19页互动平台)重在引导学生体会用词的准确、生动、形象;二单元(40页互动平台)则引导学生把握文章的线索与思路;三单元从习作的角度(62页互动平台),既引导学生感悟本单元课文结尾的作用,又鼓励学生尝试着写出有创意的、吸引人的结尾,以提高学生的表达能力;五单元(104页互动平台)重在巩固已学会的列数据、打比方、作比较等说明方法;七单元(152页互动平台)让学生把握写读后感的方法;八单元(173页互动平台)启迪学生掌握读书的方法。这些“互动平台”的内容既源自本单元的文本,又较好地体现了《语文课程标准》第三学段读写目标的要求,做到了突出学段特点与年段特点,让学生在把握年段特点的基础上,由自主学习、自主阅读、自主习作,上升到自主发展。
3.练习上:既强调基础学习,又不失学法引领。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应着重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语文的实践性主要体现在听、说、读、写的练习上。本册教材在练习设计上既强调基础学习,又不失学法引领。课后的问题与练习,紧扣教材重难点,突出年段特点,注重培养学生的感受、理解、积累与表达的语文素养。如《故乡的“水墨画”》(课后练习5页)一课后先设计了这样的思考题:“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想象课文中描写的情景。”这道题旨在引导学生从整体入手,把握课文内容;接着设计了“读下面的句子,注意带点的词语在描写中的作用”,这道题重在引导学生抓住关键词“咬文嚼字”,体会作者用词的精妙,进而领悟作者的表达方法,以培养学生的语感;第三道题抄写叠词,既让学生积累语言,又让学生在读中感受叠词的音韵美,节奏美;最后一题是背诵课文2.3段。这样的设计,让学生从词语积累上升到句段积累,符合语文学习的规律。本册教材每篇精读课文后都安排了三道或者四道题,有的引导朗读或默读,从整体上把握课文内容;有的抓住重点段落或重点语句进行深入理解;有的从表达方式上体会课文遣词造句的特点;有的要求勾画出段落的中心句,或归纳每一段的内容;有的从抄写、背诵方面提出要求。“课后练习”从整体到局部、由浅入深、由易到难地帮助学生理解课文,学习阅读方法,同时也更加关注文本,揣摩语言。
另外,课后练习还采用了灵活安排和指定任务相结合的方式,以体现自主学习与接受性学习相结合的学习方式。比如,有的课文要求“背诵你喜欢的部分”,“选自己喜欢的段落背一背”,“课文中有不少描写景物的好词佳句,选自己喜欢的抄一抄”,选作题中还设计了一些动手题,如《最佳路径》的选作题(73页)“通过多种途径,查一查有关迪斯尼乐园的资料,对你感兴趣的信息进行整理,然后张贴在学习园地与大家分享”,体现让学生自主学习的思想;有的则明确指出“背诵课文第二、三自然段”,加强学习的指导性,增强教材的操作性,以体现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与有意义的接受性学习的相辅相成。
课后练习的设计,注重开启学生思维,关注学生的独特感受,给予学生自主体悟、自由表达的空间。如《生命的药方》(27页)课后练习的3题指出“生命的药方”指的是什么?谈谈你的看法。”《遇难者的第三个电话》(30页)的第二题让学生说说从爱德华的第三个电话你想到些什么?《最佳路径》(73页)第3题“格罗培斯从卖葡萄的老太太那里受到了启发,你又从格罗培斯那里得到了哪些启示?”……诸如此类的练习设计,既倡导个性化阅读,尊重学生理解与体验的差异,引导学生想自己所想,悟自己所悟,又注重文本正确的价值取向,把“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融合在一起,以便落实课标精神。
“积累与运用”中的练习设计也很有针对性,重视各种形式的语言、词语的积累。
“温故知新”旨在引导学生巩固旧的知识,发现新的语文学习的规律与方法。如一单元(18页)让学生领会特别的比喻句;二单元(39页)认识由AABB式的四字词构成的反义词;三单元(61页)认识与了解形式多样的因果关系的关联词在表达上的作用;四单元(81页)理解四字词中关键字的意思;五单元(103页)感受转折关系关联词的作用;六单元(127页)从“徜徉”、“流连”、“漫步”、“徘徊”等词语在句子中的运用,知道相同的意思可以用不同的词语表达,让学生感受汉语的丰富性与变化性;七单元(151页)将象声词单列成一道题,突出象声词的作用,让学生感受母语丰富多彩的表现力……通过词语、语言的积累,丰富学生的语言库,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与语言表达能力。
“语海拾贝”或是成语(18页),或是农谚,或是经典名句(127页)
或是对联,其形式丰富多彩,有利于学生积累语言。
“词语拾趣”(39页)用词语转换的形式,让学生在乐中积词、趣中记词。
本册教材的八次习作,旨在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激发学生习作的兴趣,打开学生思维的闸门,让他们乐意写。一单元写童年的生活;二单元写自己的一天;三单元以礼物为话题进行习作练习;四单元(83页)练习写一次运动会;五单元写自己做过的家务事;六单元写表现自己能干的事;七单元写一篇读后感;八单元(174页)写一个最开心的节日。这八次习作都是从生活入手,选材的范围广,容易激发学生的写作欲望,从多角度引导学生观察生活、体验生活、发现生活、记录生活。让他们感到:只要在生活中做一个有心人,就能找到习作的资源。让学生感受到习作就是实实在在、真真切切的日常生活;习作就是把生活中自己所思所想所为表达出来,让他们在习作中感受表达的乐趣,写作的快慰与自信。
本册口语交际一共五次:向同学介绍自己的设计(40页)、就小女孩在“海啸”中的机智发表自己的看法、(63页)述说自己在与同学交往中的愿望、(128—129页)说说自己看电视、电影后的感想、(152—153页)
讲传统文化故事(173—174)。这些口语交际既贴进现实生活,又符合儿童的生活阅历,有利于学生发表自己的看法,在互动交流中吸取智慧,学会思考,提高口头表达能力。
总之,本册教材无论是课后练习,还是“积累与运用”都在强调基础学习的同时,注重学法的引领,为学生的终生学习、持续发展,奠定较坚实的基础。
三、本册教材的教学目标
1.借助拼音,自主认识163个生字,并能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运用。会使用字词典,有一定独立识字的能力。书写行款整齐,有一定的速度。
2.能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指定的课文或段落。默读有一定的速度,能抓住文章大意。学习浏览,能根据需要搜集信息。
3.能联系上下文和生活经验,理解词语的意思,辨别词语的感情色彩,体会关键词语在句子中表情达意的作用,养成积累好词佳句的习惯。
4.能联系上下文和自己的积累,体会课文中含义深刻的句子,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作者的感情。阅读叙事性作品,能了解事件梗概,简述印象最深的场景、人物、细节,说出自己的喜欢、憎恶、崇敬、向往、同情等感受。能揣摩文章的表达顺序,初步领悟文章基本的表达方法。阅读诗歌,能大体把握诗意,想像诗歌描述的情境,体会诗人的情感。受到优秀作品的感染和激励,向往美好的情景。阅读说明性文章,能抓住要点,了解文章的基本说明方法。
5.乐于参加讨论,敢于发表自己的意见。学会查找和处理资料的方法,学着策划简单的社会活动,学写活动计划。
6.留心观察周围的事物,养成勤思考、乐动笔的习惯,有意识地丰富自己的见闻,珍视个人的独特感受,积累习作素材。能写简单的记实作文和想象作文,内容具体,感情真实。能修改自己的习作,书写规范、整洁。学写简单的读书笔记和内容梗概。能根据习作内容表达的需要分段表述,学会正确使用标点符号。
7.养成读书看报的习惯,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25万字。
四、本册教材的实施建议
1.重视识字、写字教学
在高年级识字、写字虽不是教学重点,但是在教学中,对于笔顺偏难、笔画偏多、容易混淆的字,教师要作具体指导,引导学生用规律认记生字。会写的字安排在精读课文中要随课完成。对于精读课文中出现的新词,老师要引导学生随时抄写,及时检测。在强调写字质量的同时,可适当要求提高写字的速度。写字时要给学生留足时空,让他们从容地写、端正地写,养成规范书写的习惯。
2.重视阅读教学
精读课文的教学:
重视朗读、默读、批读指导。本册的朗读要求一般都安排在课后练习第一题。教师可根据课型的特点及具体要求,让学生在读中思考,读中理解内容,读中体会感情,读中领悟表达方法。本册重点在提高默读的速度,培养学生边默读边思考边动笔勾画、批注的习惯。教学中要有针对性地进行练习,给学生的默读留足时空,循序渐进地提出默读要求,以提高默读的速度和质量。
品读词句,抓重点词语,积累语言。本册课后练习安排了相当数量的抓重点词语体会其表情达意作用的练习,这对学会学生品词品句、积累语言大有裨益。
研读课文,体会情思,领悟表达方法。教师要根据课文内容、文体特点,充分利用课后习题、或《积累与运用》中“互动平台”的读写知识与方法的提示,引导学生用圈点、勾画、批注等方法,理解课文主要内容,体会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有所选择地读、思、记文中需重点领悟的部分。精读课文可采用多种方法教学:或抓重点词句理解课文内容,或联系生活思考、联想和想象,理清课文的线索和思路,体会课文表达的思想感情,或引导学生联系体验入情入境地读,把自己的感情融入到课文的人物、情节中去,了解人物的命运和喜怒哀乐,体会课文表达的思想感情。在阅读中,还要领会作者表情达意的方法。本册教材重点要引导学生把握“体会文中含义深刻的句子”的阅读方法和基本的说明方法。“体会含义深刻的句子”的方法,可以通过联系上下文来体会,也可以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来体会。把握说明方法重点要让学生领会使用了这些说明方法后,文章有哪些不同或表现力。
略读课文的教学:本册安排了8篇略读课文。略读课文的教学,只要抓住重点(或内容的,或写法的)“粗知文章大意”即可,词句的理解不作为重点。在方法上,教师要更放手,让学生运用获得的知识与方法,自己读懂课文。
3.重视口语交际教学
本册教材安排了五次口语交际话题,如有“选感兴趣的项目说设计”;有“就在海啸中小女孩的聪明发表自己的见解”,有“说心里”,有“交流看电影的观后感”,有“说说有关传统文化的故事”。本册的口语交际教学,要根据话题内容,激发学生的表达欲望,引导学生讲清楚事情,在语言表达的准确上、内容的丰富上和思维的清晰上给以指导。对一些不文明的语言要加以纠正。在互动交流中,教师要引导学生学会倾听,尊重别人的发言。要把口语习延伸到日常生活中去,鼓励学生在日常生活中,主动大胆地与他人交流,提高口语交际能力,养成良好的口语表达习惯。
4.重视习作教学
创设情境,激活思维。习作应关注儿童的情感世界,应通过创设情境,引发学生愉悦和谐的心境,激活形象思维,使学生的情感、思维、想象均处于积极的兴奋状态,激发学生表达的冲动,为学生的真情表达奠定基础。
减少束缚,抒发心灵。给学生习作一定的选择自由,尽量让学生围饶习作要求写自己想写的内容。本册的习作大多都是生活习作或体验习作,在教学过程中,一是要充分用好教材的资源,解放学生的心灵,让他们学会用自己的眼光和心灵去感受、体验生活,用自己的笔写自己想说的话;二是教师要用儿童的眼光来看儿童的习作,不要用成人的要求束缚儿童。
澄清误区,加强指导。我们在吸收、消化习作新理念的同时,不能走入“二元对立”的误区,要处理好“个性发展”与“统一指导”、“自由表达”与“规范练习”的关系。
强调个性,但不能忽略有效的“统一指导”。我们应以文本为凭借,抓住契机,创设情境,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言语实践,降低习作的难度,缩短生生之间的差距。当然,“统一指导”要讲究时机和方法。既不能没有,也要尽可能地越少越好,要让学生在老师指导下,积累的成功的习作经历和经验,为学生自由与个性的习作奠基。到了高年级段,“统一指导”应逐步淡出,学生自主的成分应逐渐增加,直至完全自主。总之,我们既不能因为信奉统一指导而磨灭学生的个性,也不能只为学生提供一个张扬个性的机会而缺少了如何更好地张扬个性的有的放矢的指导。
倡导“自由表达”,但不能回避扎实的练习。某些教师在习作教学中,一学期只完成教材规定的八篇作文,这是不恰当的。没有一定量的习作练习就不可能带来质的提升。当学生经过练习形成了必要的习作技能之后,学生面对习作题目才会文思涌动、下笔成文。至此,学生才达能到了真正意义上的“自由”的境界。因此,本册教材还随文安排了一些有价值的小练笔。对此,教师一定要重视,千万不要让有效资源流失或浪费。
5.重视综合性学习的教学
本册教材安排了三次综合性学习:即做读书卡,做自己的习作集,在实地观察、或采访、或查资料等实践活动之后,举办《有趣的生物世界》的报告会。综合性学习:一是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教师在活动中更多的是起组织、调控、辅导、检查等作用。二是合理安排课内外的活动时间,根据实际情况选择恰当的学习内容和方式,尽量都让学生动起来,通过活动来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和言语实践能力。
以上是编者就本册教材的编写特点及使用建议作的一个简要引领,仅供老师们参考,不当指出,敬请老师们斧正。作为编者,我们更真诚地期待老师们就自己对教材的理解,给我们提一些真知灼见,以便我们能更好地为实验区的老师们正确地用好教材服务。
撒播真善美的种子;
弘扬优秀传统文化;
吸纳当今中外时文;
开阔学生阅读视野;
加强学生能力训练;
小学五年级语文《生死攸关的烛光》教材教案 篇9
1、从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结合上来确定专题,角度更加灵活。有的从如何得体地与人沟通、交流的角度提出,如,“语言的艺术”,学生通过课文中巧妙回答、机智应对的人物语言,感受语言的魅力;同时,通过与剧本、相声等文学体裁的接触,感受语言表达的艺术。有的从揣摩文章写法的角度提出,如,“作家笔下的人”,在感受栩栩如生的人物形象的同时,揣摩、学习作家通过外貌、语言、动作、心理刻画人物的方法。有的从介绍中国古典名著的角度提出,如,“中国名著之旅”。有的从情感熏陶的角度提出,如,“他们令我们感动”,让学生在读中感悟文中的价值取向,受到文中人物精神力量的感染。有的从培养学生搜集信息、利用信息的能力的角度提出,如,“走进信息世界”。还有的从拓宽视野、感受多元文化的角度提出,如,“异域风情”。许多专题不仅是第一次出现,而且更加注重体现语文性。
2、教材编排在继承中发展。如,第五组,采用以篇章带名著的编排方式,在每一篇课文的最后,都有一个资料袋,系统介绍这篇课文所选自的名著的主要内容、历史地位、作者及所塑造的典型人物和故事。学生学的是一篇篇课文,了解到的却是一本本名著,这样的编排不仅以少驭多,更重要的是,引领他们从此以后,在学习和生活中去亲近名著,去阅读名著。
又如,第七组,采用选取几个片段组成课文的编排形式。在《人物描写一组》里,教材选取三个人物描写的片段作为本组的精读课文,在每个片段前,有一段关于该人物形象选自何书及该书大致内容的介绍,有的还交代了片段的大致背景。三个片段,是三种人物形象的代表:从年龄上看,有儿童,有青年,有老人;从性别来看,有男,有女;从人物描写的方法来看,有动作描写、细节描写、语言描写和外貌描写。这样在有限的篇幅里展示了人物的多种形象,可以让学生学习到人物描写的多种方法,这是在一个完整的篇章中难以做到的。
小学五年级语文《生死攸关的烛光》教材教案 篇10
韩素静:谈谈如何用好统编小学语文五年级上册教材
一、普通阅读单元教学建议
(一)依据语文要素和课后练习题,准确制定教学目标
统编教材最大的变化之一便是“双线结构”,“语文要素”是本单元语文学习的重点。一篇自然的文本,可能有多个教学点,但当一篇自然的文本到了单元中时,它就有了编者的意图。备课时,教师要高度重视语文要素,要紧扣语文要素和课后练习题制定本课的教学目标。
(二)准确解读语文要素,把握教学要求
第一单元的语文要素是“初步了解课文借助具体事物抒发感情的方法”,教学时,只需要引导学生借助具体事物体会作者的情感,发现事物特征与抒发情感之间的联系即可,不要让学生刻意区分某篇文章是“借物抒情”还是“托物言志”。第七单元的语文要素是“初步体会课文中的静态描写和动态描写”,学生能对明显的动态描写和静态描写有所体会和感受就可以,不需要对所有的描写都进行动态或静态辨析。
(三)略读课教学定位要准确
1.略读课依据学习提示确定学习目标和学习内容。
2.学习过程要体现学生的自主阅读、自主学习。
对于略读课,学生能大体知道文章内容就行,不用深究课文里的遣词造句;教学环节切莫复杂化,放手给学生自主阅读,自主学习,以锻炼学生的略读能力。
3.识字教学不能忽略。
略读识字教学有不同的处理,如是生字较多,就需要让学生初读课文时候先认识生字,自主交流识字方法,教师再检查学生学习情况,作适当的引导。如果是课文生字较少,可以在学习完课文内容后再集中交流。
二、阅读策略单元的教学建议
(一)明确一个概念:提高阅读速度≠速读
“提高阅读速度”重在关注和指导学生的阅读过程,强化学生阅读时的“速度意识”,让学生了解和掌握提升阅读速度的一般方法,在学生原有阅读基础上提高阅读速度,而不是学习“速读法”。
(二)借助阅读提示,落实训练重点和方法
四篇课文的学习提示明确提出了每课所承担的训练重点和方法。教学时,要根据每课的情况具体安排,例如,第一课要激发学生的阅读期待,告诉学生记录时间的方法;第二课训练在先,否则无法进行;第三课要关注文体特点,指导学生抓住关键句;第四课要学会梳理和筛选问题。
(三)学习在课内,练习在课外
提高阅读速度,不可能一蹴而就,要提醒学生课外阅读时有意识地运用相关策略和方法,以落实“学习在课内,运用在课外”,从而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
三、习作教学建议
(一)普通单元习作要注意的内容
1.关于“写清楚”和“写具体”
对于写人写事的文章来说,写清楚就能围绕一个事情,写清事情的起因、经过、结果,让人大体清楚明白就可。写具体是在写清楚起因、经过、结果的基础上,基于表达和立意的需要,再对经过的某些重点过程详细地描述。
2.高年级写人习作的要求
五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的习作,要在中年级写人的基础上,结合一二件具体事例写出特点。习作前,可引导学生回忆《将相和》一课中蔺相如和廉颇的性格特点,然后引导学生思考,他们两个的特点是从三个具体事例中归纳出来的。从而让学生明白,原来,写人的时候,还可以通过具体事例来表达。
3.缩写故事
第三单元的习作内容是“缩写故事”,引导学生将较长的故事缩写成简短的故事。教学时,可让学生借助教材中提供的材料学习缩写的方法。例如:缩写故事时,主人公的基本情况等重要信息不可遗漏,可以通过摘录重点词的方法直接提取;关键情节适当概括,过程不必详细展开等。
4.学列提纲
第四单元的习作话题是“二十年后的家乡”,教学时,可以让学生结合范例,从题目、开头、中间和结尾等方法构思自己的习作提纲。学生第一次列提纲,有可能会眼高手低,教师要针对学生出现的问题进行交流,同学间相互提修改建议。
(二)习作单元的教学建议
1.精读课文的指向的不是阅读理解,而是从阅读中学表达。
作为普通阅读单元中的课文,《太阳》的教学重点是引导学生了解太阳的特点,知道作者是怎样写出这些特点的。但作为习作单元中的《太阳》,教学目的不仅仅在于了解太阳的特点,而要引导学生了解基本的说明方法,体会其好处并学会运用。
2.习作例文定位要正确,使用要适当。
习作例文,不等同于略读课,这应该是所有老师要达成的共识。习作例文既可以在习作前指导习作时,也可以在学生习作完成后,评讲学生的习作时用。
3.准确定位各板块意图,灵活处理各板块的关系。
教学时,要灵活处理各板块之间的关系,不一定必须按照教材编排的顺序进行。例如,“初试身手”即可以与精读课文相结合,也可以与大习作相结合。
(三)习作教学的建议
1.习作课的课堂结构要合理,要压缩作前指导,重视过程性指导。
课堂上,要压缩指导时间,把更多的时间留出来让给学生动笔写,写完以后再交流讨论,进行修改。其次重视过程性指导,例如习作单元中的“初试身手”,就是先让学生试写一两段,教师再进行指导,这样的指导既有针对性,学生继续写单元习作又能够落实到。
2.落实修改和交流环节,形成自主意识。
学生先自我修改,再和同伴修改,修改时,要紧紧围绕目标进行,避免面面俱到,而又蜻蜓点水。
专家简介
【小学五年级语文《生死攸关的烛光》教材教案】推荐阅读:
小学一年级语文《想飞的乌龟》教材教案06-17
小学五年级语文金色的鱼钩教案10-25
新教材小学语文三年级(上)教案05-13
小学五年级语文《最后的辉煌》教案设计05-25
小学五年级下册语文:《种子的梦》教案09-27
小学五年级语文教案金钱的魔力10-05
小学五年级语文《跨越百年的美丽》教案10-15
小学语文五年级下册复习教案05-22
小学五年级上册语文《搭石》教案06-06
琥珀小学五年级语文教案07-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