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恩教育课程纲要(共8篇)
感恩教育课程纲要 篇1
小学
《文明礼仪伴我行》校本课程纲要
一、基本项目
1、课程名称: 文明礼仪伴我行
2、授课教师: 本校校本课程教师
3、教材: 选编
4、课程类型: 人文素养类课程
5、授课时间: 16课时
6、授课对象: 1-5年级学生
二、课程的目标:
通过礼仪教育,学习礼仪知识,训练规范的举止言行,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懂得自尊自爱、尊重他人、友好相处,为全面育人奠定基础。
1.使学生了解、掌握并使用家庭常规礼仪,与家人加强沟通,消除代沟,建立上、下辈之间朋友式的关系,享受温磬的家庭生活。
2.了解、掌握并使用校园常规礼仪,使同学之间能够以礼相待,和睦相处,团结协作,互助互爱;建立朋友式的师生关系,使师生间交往自然亲切,从而形成良好的校风校貌。
3.了解、掌握并使用社会常规礼仪,使自己更好地融入社会生活中,让自己处处受到欢迎,得到尊重,使自己的社会生活充满快乐,从而培养积极健康的人生态度。
4.了解社会,学会感恩。
5、了解、掌握并使用社会常规礼仪,使自己更好地融入社会生活中,让自己处处受到欢迎,得到尊重,使自己的社会生活充满快乐,从而培养积极健康的人生态度。
三、课程的内容
课程内容包括四个单元(后附部分选用内容):课程内容包括四个单元:“文明校园从我做起”、“家庭文明从小做起”、“社会文明靠大家”、“学会感恩”。(具体实施时可根据实际情况有选择的进行教学。)
1.文明校园从我做起
“校园规范我知道”、“同学之间”、“尊敬老师”、“学校是我家”等方面,让学生了解、掌握并使用校园礼仪,同学之间能够以礼相待、团结协作,建立融洽的师生关系,形成良好的校风校貌。
2.家庭文明从小做起
“亲亲一家人”、“百善孝为先”、“文明礼仪从小事做起”、“邻里之间”等让学生了解、掌握并使用家庭礼仪,家庭成员和睦相处,享受温磬的家庭生活。
3.社会文明靠大家。
“礼貌用语我会说”、“文明习惯我养成”、“公共文明我牢记”、“社区文明我参与”等内容,让学生了解、掌握并使用社会礼仪,让学生更好地融入社会生活中,处处受到欢迎,得到尊重,使他们的社会生活充满快乐,培养积极健康的人生态度。
4.学会感恩
“感恩父母”、“感恩老师”、“感恩张海涛伯伯”、“感恩社会”等四个方面,让学生了解每个人的成长离不开他人的帮助,必须学会感恩,回报社会。具体见下:(课程内容虽然分为四大单元,但具体实施时可根据实际情况交叉进行。)
5、附: 文明礼仪集锦。
内含小学生守则、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学校文明礼仪评价标准、规范要求、学校活动掠影及学校获得的部分荣誉,供各年级教师授课时选用。
四、课程的实施:
我们初步设想本课程在1-5年级试开设,随实施随完善,用二年左右的时间,形成经验,再向全校铺开,四个单元交叉进行。每一个单元都是以“礼仪常规”为切入口,以发动学生家长积极参与研究为突破口,突出“社交技能”的主题。逐渐建立规范的家庭礼仪和校园礼仪,然后再向社会推进,争取社区、共建单位的配合支持,争取社交礼仪建设的良好效果,同时让学生养成文明礼仪风范,以此促进学校校风更上一个新的台阶。
1、专项课程设置。我们把该课程纳入正式课表,每班每两周安排一个课时。教师通过课堂主阵地,有计划地对学生进行系统的文明礼仪教育,使学生粗通礼仪知识,引导他们亲身体验,实现从感性到理性的升华,从整体上让学生的文明礼仪风范得到提高。
2、与德育结合。开发文明礼仪操,与体育大课间结合。
3、学科渗透。各科教学之中继续渗透文明礼仪的知识,切合时机地进行文明行为礼仪的引导与教育。
4、课外实践:①调查走访:走访酒店、商场超市等服务性强的单位,学习有关礼仪知识。②自主学习:引导学生通过上网、上新华书店与各级图书馆收集有关资料,进行自主学习,拓展知识。③竞赛展览:举行邀请函设计活动、感恩语言描绘活动、手抄报评比活动,指导学生动手实践,锻炼能力。④角色体验:引导学生体验不同社会角
色的富有特征的工作生活,如“我是小公民”、“我是服务员”“今天我当家”、“我的家乡美”等,感受不同角色的礼仪规范。
5、在课程实施的过程中应注意以下的原则:主体性原则、开放性原则、实践性原则、合作性原则、活动性原则、趣味性原则、民主性原则、灵活性原则等等。
五、适度的评价:
评价的目的,是为了教师和学生的发展,是为了鼓励和促进校本课程的开发与实施。因此,我们应该做好如下几方面的工作。
1、学校对教师的校本课程开发与实施工作要给予充分的肯定,包括教师制订、撰写的《校本课程实施纲要》和《校本课程教案(设计)》的情况也应给予适当的评价。发现比较突出的,有创新的要给予及时的表扬和奖励。
2、教师对学生在学习、活动当中,应当以鼓励性的评价为主,及时发现、发挥学生的闪光点,及时给予肯定、评价。对学生独创性的思维、见解要加以赞扬,号召大家向他学习,等等。
3、学校将文明礼仪课程与德育结合,通过评选“文明礼仪好少年”、“文明小绅士”、“文明小淑女”等活动,激发学生践行文明礼仪常规的参与意识。
4、学校、教师、学生、家长,对《校本课程开发方案》的实施情况要给予评价,并提出改进建议等等。学校、教师要根据实施情况和大家提出的建议进行不断地改进和完善。
感恩教育课程纲要 篇2
尽管课程开设已有几年时间, 但当前高校许多学生仍认为“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以下简称“纲要”) 是一门历史课程, 即以时间为顺序, 讲述从鸦片战争以来至今这160多年的时间里的近现代中国历史发展进程中的重大事件和问题的课程。其实这种认识是非常不正确的。我们判断一门课程的性质并不是单纯的以它所讲述的内容或者这门课程的名称为依据, 而是要看开设这门课程的最终目的是为了什么。“中国近代史纲要”是根据中央发布的《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等有关文件开设的一门高校马克思主义思想政治理论课, 其主要教学目的就是“帮助学生了解国史、国情, 深刻领会历史和人民怎样选择了马克思主义, 怎样选择了中国共产党, 怎样选择了社会主义道路”。为了强化“纲要”课程功能和教师队伍建设, 2008年, 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和教育部决定在马克思主义理论一级学科中新增设“中国近现代史的基本问题研究”二级学科, 明确了中国近现代史基本问题研究学科基本任务, 并将“纲要”课程的教学重点、难点、热点理论问题和教学实践研究, 科学的历史观教育研究等列为该学科的的研究范围。从这门学科的增设及其研究范围以及“纲要”课程教学目的来看, “纲要”课是从属于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的思政课。
当代高校学生成长于改革开放以来的新时期。市场经济的兴起, 我国经济、政治、文化等领域都发生了深刻变革, 出现了“四个多样化”的局面, 即经济成分和经济利益格局多样化、社会生活方式多样化、社会组织形式多样化、就业岗位和就业形式多样化。“四个多样化”, 是我国深化改革的必然趋势, 也是我国社会进步的重要体现。它为我国的经济和社会发展注入了生机和活力, 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提供了丰富的内涵, 同时也对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提出了新的挑战。高校应充分认识到, “纲要”课程是向学生传播唯物史观的重要渠道和阵地, 有助于高校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帮助他们在以后的学习和工作中以唯物史观的态度和方法来面对社会, 面对生活;高校必须高度重视在教学实践和社会实践中引导学生逐步树立科学的历史观, 才可以使青年学生们在纷乱繁杂的信息时代分辨出是与非、对与错, 从而增强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信心;同时也为那些立志从事史学研究的青年初步奠定以唯物史观为核心的史学理论研究方法。
总之, 当前“纲要”课程开展唯物史观教育的现实必要性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第一, 是“纲要”课程的性质和定位所必需的, 应当以唯物史观作为其根本教学任务;第二, 是实现“纲要”课程具体教学任务所必需的, “纲要”课程若要进行“国史国情教育”和“三个选择必然性教育”, 必须同时进行科学历史观教育;第三, 是实现高校其它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任务所必需的, 因为唯物史观教育能为高校学生正确的政治观、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道德观、法治观教育打下坚实的理论基础。
2 当前“纲要”课程教学中在科学历史观方面的问题
2.1 教材信息简略、抽象, 重复性高, 基本线索单一化, 为学生的科学历史观培养设置了数道无形障碍。
“纲要”课程囊括了中国近现代160多年的重要事件、人物和历史发展规律, 涉及的内容信息量如其说过大, 还不如说过于简略;其内容与中学的历史课本的教学内容相对照, 应该说重复的内容较多, 致使很多学生认为中学已经学过的知识, 现在没必要再学一次, 在思想意识上不经意间筑起了唯物史观培养的无形路障;从“纲要”课本内容剪辑和编排上, 基本线索高度中心化或单一化, 也很难寻觅出明确的科学历史观的叙事分析思路。因此, 当前“纲要”课教材的编写在一定程度上难以适应高校学生科学历史观的培养方面的需要。
2.2 教学课时少, 教学内容信息量大, 难以承载培养学生科学历史观之重任
高校是当前中国社会唯物史观教育的主要场所, “纲要”课程是当前高校开展唯物史观教育的主渠道、主阵地。与“纲要”课在当前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重要地位相反, 目前“纲要”课在当前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体系中, 四门必修课数“纲要”学分和课时配置最少。因为大多数高校的“纲要”课的学时安排为36课时, 在书本内容多, 教学信息量大, 教学时间短的情况下, 授课老师很难进行合理的安排, 更难以组织有效的唯物史观实践教学活动。现实中“纲要”课程的教学, 要么任课教师为了赶时间而教学, 要么在已经高度被压缩的“纲要”教材内容基础上再次压缩、剪裁课程的实际教学内容以面对课时紧张的现实;而唯物史观的实践教学安排, 如果不是在课内组织学生看一场有关近现代史的教学影片, 就是泛泛地要求学生利用课外时间自主地参观革命遗址或纪念场馆以充当实践教学活动。
2.3 教学形式单一, 无法提高学生学习和培养自身科学历史观的兴趣
如上所述, 在有限的课程时间里, 很多老师在“纲要”课的教学中, 在较少实践教学安排的情况下, 侧重于对历史事实的描述和对历史观点的评价, 削弱了课程的趣味性, 难以调动学生对“纲要”课学习的积极性;再加上大班授课, 和概念、实事、观点记忆性的结课考试, 很多高校学生都是考前突击, 死记硬背来应付考试, 而在平时几乎忽略了这门课的存在。可以说当前现存的教学方式, 降低了这门课的实效性, 无法实现“纲要”课的教学目的。
2.4 授课老师知识结构不完善, 有关科学历史观教育的目的不明确
当前, 部分授课老师缺少唯物史观明确的教学目的, 甚至忽略了以唯物史观作为“纲要”课教学的科学历史观和方法论。也有一些老师往往墨守教材中的一些过时观点, 对近些年史学界有关唯物史观的探讨和新论点置若罔闻;也有一些老师出于对唯物史观理论不感兴趣甚至有抵触心理, 而偏好主观主义、唯心主义的研究方法, 对当前近现代史领域一些偏离唯物史观的观点没有应有的态度。
3 加强“纲要”课程科学历史观教学的若干思考
3.1 适当调整、取舍授课内容, 增强科学历史观培养方面的针对性
有专家指出, 授课老师必须坚持“突出主线, 把握核心, 认识规律”的原则, 正确地把握近代以来“中华民族为实现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国家繁荣富强和人民共同富裕这两项根本性的任务而斗争的历史”, 在具体的操作过程中, 授课老师应该在深刻领会教材的基础上, 对重大的历史事件、人物和理论进行深入地研究。授课老师可以根据自己的研究特长或者方向, 联系高校学生平时关注的一些问题, 针对经济全球化和人文多样化的特点与趋势有选择地把握教学内容的侧重点, 特别是针对当前社会上存在的一些不良风气和错误思潮, 更好地发挥授课老师个性化教学的优势, 以调动高校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也增强科学历史观培养方面的针对性。
3.2 明确教学目的, 注重培养高校学生运用科学历史观分析问题的能力
“纲要”课要以实现中华民族的复兴为主题, 以中华民族从衰落到复兴的历程为基本路线, 重点讨论中国近现代160多年所经历的重大历史事件。高校老师要有针对性地帮助学生了解国史和国情, 帮助他们领会历史和人民为什么选择马克思主义, 为什么选择了中国共产党和社会主义道路。要想解决这些问题, “纲要”课就必须以科学理论为指导, 以宽阔的视野为依托。
第一, “纲要”课程应注重对学生民族精神的培养。一部中国近代史其实就是一部中华民族精神的历史长卷。鸦片战争以后, 中华民族许多优秀儿女们前赴后继投身反侵略的斗争, 探索着民族的出路。通过“纲要”课程的学习, 可以帮助学生了解到革命先辈们是如何为民族独立奋发图强、英勇拼搏的。在讲授“纲要”课的时候, 我们可以把这些有血有肉的鲜活形象充分地融合在教学内容中, 这样不仅能让学生更深刻地理解当时的历史背景和事件, 又能加强学生对中国近现代历史的情感性, 更好地让学生在解读历史的过程中, 感悟民族精神的形成, 进而激发对民族精神的认同。第二, “纲要”课程应注重对学生人文素质的培养。任课教师应引导学生去思考人生目的, 人生价值和意义。通过对学生人文素质的教育, 将人类历史积累下来的优秀文化成果内化为高校学生相对稳定的内在品质。高校老师在教授“纲要”课的过程中, 要在学生现有历史知识的基础上更加注重横向和纵向的比较, 从而扩大同学们的视野, 提升他们分析问题的能力。第三, “纲要”课程应注重对学生创新精神的培养。创新是一个国家和民族发展的源源不断的动力, 也是人们适应时代发展所具备的基本素质。创新思维能力的培养不仅是当前中国高校教育的重点, 也是当代我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理论课的自身属性和教学特点。“纲要”课教师要利用本课程的教学内容和形式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激发学生的创新热情;不只要用教材上的观点去填充学生的思维, 要让学生们课程学习中学会质疑, 然后再释疑。为了让学生更好地去理解教学内容, 可以在教学中引入事例, 让学生大胆发言, 大胆讨论。例如, 袁世凯夺去了辛亥革命胜利的果实, 为了恢复帝制而出卖国家利益。假如没有袁世凯, 以孙中山为首的资产阶级革命党人能不能在中国建立起资产阶级共和国?如果走资本主义道路, 中国能够强盛吗?学生们都可以在对这些话题进行讨论, 但最终的讨论结果只有一个, 那就是即使没有袁世凯, 中国的资产阶级革命道路也不会成功, 资产阶级自身的缺陷和中华民国成立后的种种现象都可以表明这点。讨论目的是加强学生的创新意识, 以唯物史观的方法为向导, 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历史, 理解社会主义在中国的必然性。
3.3 坚持以唯物史观作为“纲要”课教学的科学历史观和方法论
马克思恩格斯从深入研究人类社会的存在和发展的历史角度出发, 由具体到抽象, 由实践到理论, 创立了唯物史观, 并且强调唯物史观不是主观上的教义, 而是客观上的方法。“纲要”课的教育教学必须要充分认识到唯物史观方法论的价值, 并以理论指导实践。唯物史观认为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 社会意识又能动地反作用于社会存在。社会历史是客观的辩证发展的过程, 社会基本矛盾是一切社会发展的动力, 生产力是社会发展的源泉, 人民群众是推动历史发展的主要力量。在看待历史的问题上, 唯物史观强调历史与现实的联系, 人们要正确地看待社会发展的历史必然性和偶然性的关系。大学生若要具备科学的历史观, 单从哲学理论书上的学习是不够的, 必须加强学生对“纲要”课的学习, 通过学习, 深刻理解中国社会历史发展的内在逻辑, 从而逐步具备符合马克思主义的科学历史观。
首先, “纲要”课老师必须加强对唯物史观的深入研究。“纲要”课程的内容, 单单从一个时间跨度来说, 就有160多年的, 涉及到封建社会、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和新中国成立后的很多知识体系。如此繁琐的内容, 如果授课老师没有历史唯物主义的指导, 就很难对中国近现代历史发展有一个清晰的理解和掌握。要坚持唯物史观在高校“纲要”课中的主导地位和指导作用, 不仅要用唯物史观的方法去合理地解释历史, 而且要用唯物史观对当今时代的发展作出合理的解释。同时, 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要随着时代的发展而发展。“纲要”课老师要从时代的新高度来理解和诠释唯物史观, 在实践中不断地丰富和发展唯物史观, 这既是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的特点所决定, 也是时代发展的必然要求。
其次, “纲要”课老师要注重识别和批判历史虚无主义。“纲要”课老师要划清马克思主义与历史虚无主义的界限;要认识到, 真正掌握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内容是坚持历史唯物主义的第一步, 也是运用历史唯物主义进行批判其他不正确历史观的前提。在“纲要”课的教学过程中, 授课老师应主动运用历史唯物主义思想, 揭示历史虚无主义的非科学性, 引导和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历史观, 使同学们学会按照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的原则分析历史事件历史人物、历史现象;运用矛盾的主要方面和次要方面来分析历史的发展趋势, 只有这样才可以使高校学生树立其科学的唯物主义历史观。
最后, 要利用网络加强“纲要”课的唯物史观教育。网络教育在观念、方式、途径和范围上推动了传统教育的变革。它改变了传统的学习模式, 可以使学生主动上网学习, 搜集资料, 在很大程度上提高了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在空间和时间上, 给学生提供了很多便利。“纲要”课老师可以在闲暇的时间里随时随地跟学生沟通交流, 开展一些关于唯物史观教育的主题活动;可以把关于唯物史观的一些教育活动纳入校园网, 或者开设网络论坛, 在网上多传播一些以唯物史观为指导的史学作品或影视, 使高校学生在潜移默化中接受唯物史观及其史学知识, 并学会从唯物史观的角度观察问题, 分析问题。
高校教师要充分发挥“纲要”课的思想政治教育的功能, 必须根据时代的发展, 从唯物史观教育的特点出发, 在教学方式和内容上做出改进和创新。只有不断尝试才能探索出一个行之有效的唯物史观教育途径, 帮助高校学生树立科学历史观, 并以之为指导, 正确认识历史的教训和经验, 最终坚定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信心。
参考文献
[1]杨东.“中国近代史纲要”开设以来理论界的评议及思考[J].宁波大学学报, 2010 (7) .
[2]顾晓静, 黄方红.“中国近代史纲要”教育教学与唯物史观培养[J].沈阳大学学报, 2011 (12) .
感恩教育课程纲要 篇3
【关键词】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理想信念 教育
【中图分类号】G642.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3-8209(2010)05-0-01
根据中宣部、教育部[2005]5号文规定,从2007年春季开始,全国高校面向2006级大学生开设《中国近现代史纲要》(以下简称《纲要》)课程,并列为本科生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必修课之一。在高等学校进行理想信念教育,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核心,同时也是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一项重要内容。《纲要》主要是从历史教育的角度出发,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素质教育。发挥“纲要”教学在理想信念教育中的作用,对于加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具有重要意义。
1 加强理想信念教育,是《纲要》课教学的基本要求
理想信念教育的主要目标,是在大学生这个重要的青年人群体之中,弘扬以爱国主义为主要内容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重点的时代精神,发扬集体主义精神,坚定社会主义信念,使全体大学生始终保持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昂扬向上的精神状态和不屈不挠的坚强意志。引导大学生正确认识社会发展规律,正确认识国家的命运和前途,进一步坚定共产主义理想,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信念,增强对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信心。而这些目标与《纲要》课程教学的基本要求一致。
《纲要》是大学思想政治理论课的重要内容,根据《纲要》教学大纲的要求,这门课程教学的主要目的在于,通过本门课程的学习,使学生较好地掌握中国近现代史的基础知识,把握中国近现代史的基本线索及发展规律;帮助学生了解国史﹑国情;使学生树立正确的历史观,培养其正确分析历史事件、评论历史人物的能力,深刻领会历史和人民怎样选择了马克思主义,怎样选择了中国共产党,怎样选择了社会主义道路。通过教学使学生了解外国资本—帝国主义入侵中国及其与中国封建势力相结合给中华民族和中国人民带来的深重苦难,了解近代以来中国所面临的争取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和实现国家富强、人民富裕这两项历史任务;了解近代以来中国的先进分子和人民群众为救亡图存而进行的艰苦探索、顽强奋斗的历程及其经验教训;联系新中国成立以后的国内外环境,了解中国人民走上以共产党为领导力量的社会主义道路的历史必然性;紧密结合中国近现代的历史实际,通过对有关历史进程、事件和人物的分析,提高运用科学的历史观和方法论分析历史问题、辨别历史是非的能力,从而增强社会主义信念,更好地坚定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信心和决心。
由此可见,《纲要》的开设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有着积极作用,理想信念教育是贯穿整个教学过程的基本要求。
2《纲要》教学在理想信念教育中具有独特优势
在高校开设的思想政治理论课中,《纲要》课程与《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毛泽东思想、邓小评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概论》等课程相比,具有自己的特点,在理想信念教育中独具优势。《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和《毛泽东思想、邓小评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概论》课程注重原理和思想的阐述,从教材设置上看,虽然“政治正确,线索清楚,层次分明,重点突出,……但科学精神缺乏,人文精神不足,人文关怀不够”。(《光明日报》2008年1月19日第7版《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材的特点和优点及缺点》),导致在课程讲述过程中比较枯燥乏味。而《纲要》课程教学时,则要能够结合中国近现代史的发展,着力阐明中国近现代历史的发展规律,总结这个时期历史的基本经验。也就是说,既注重理论性,又可以用历史事实去阐明中国近现代的基本问题和相关的理论观点,做到“于叙事中寓论断”。同时,在论述中国近现代史的基本问题时,还要可以联系近年来在近现代史领域中有较大影响的观点、社会上流行的思潮、大学生经常关注或者深感困惑的问题,进行科学的分析和评论,帮助大学生划清历史上重大是非的界限,从而帮助学生增强运用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和方法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怀和责任意识。史论相结合的课程教学,更容易被大学生接收,将理想信念教育融入到历史过程的讲述中,起到潜移默化的作用。
3 针对当代大学生特点,深化教学改革,发挥《纲要》教学在理想信念教育中的针对性
当代大学生思想活跃,视野开阔,对各种问题尤其是社会普遍关注的热点难点问题兴趣浓厚。要在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过程中增强理想信念教育的感染力,首先必须了解大学生普遍关注的热点难点问题,在《纲要》讲解的过程中能够把历史与现实相结合,努力提高他们学理论、用理论的兴趣。其次,在教学中把理想信念教育与个人成长相结合。当代大学生越来越重视个性培养和自我设计,越来越看重自我价值的实现。为此,必须热切关注大学生成长中的困惑,满足他们成长中对理想信念的需求。通过对老一辈革命家的成长历程、革命奋斗史的讲述,让他们切实认识到理想信念教育一辈子受益,从而增强接受理想信念教育的自觉性和主动性。最后,采取形式多样的教学方式,增强《纲要》教学在理想信念教育的实效性。在课堂教学之外,通过参观历史遗迹、观看历史影片和组织重要历史事件的纪念活动等方式,让学生铭记历史,珍惜当下,激发爱国热情,坚定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对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信念,对改革开放的信心,对党和政府的信任。
参考文献
[1] 王晓荣,“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教学中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09,(6)。
[2] 陈嫦娥,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的途径与方法探究,中国成人教育,2009,(24).
[3] 徐兰,突出共同理想教育的思考,经济与社会发展,2009,(9).
[4] 赵月莲,新时期加强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探析,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11).
感恩教育课程纲要 篇4
一、课程改革的目标
1.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总体目标是:以邓小平同志关于“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和江泽民同志“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新课程的培养目标应体现时代要求。要使学生具有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精神,热爱社会主义,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和革命传统;具有社会主义民主法制意识,遵守国家法律和社会公德;逐步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具有社会责任感,努力为人民服务;具有初步的创新精神、实践能力、科学和人文素养以及环境意识;具有适应终身学习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和方法;具有健壮的体魄和良好的心理素质,养成健康的审美情趣和生活方式,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一代新人。
2.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理念与策略应该(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具体目标)是: 第一,倡导全面、和谐发展的教育。改变课程过于注重知识传授的倾向,强调形成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使获得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的过程同时成为学会学习和形成正确价值观的过程。
第二,重建新的课程结构。改变课程结构过于强调学科本位、科目过多和缺乏整合的现状,整体设置九年一贯的课程门类和课时比例,并设置综合课程,以适应不同地区和学生发展的需求,体现课程结构的均衡性、综合性和选择性。
第三,体现课程内容的现代化。改变课程内容“难、繁、偏、旧”和过于注重书本知识的现状,加强课程内容与学生生活以及现代社会和科技发展的联系,关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经验,精选终身学习必备的基础知识和技能。
第四,倡导建构的学习。改变课程实施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现状,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第五,形成正确的评价观念。改变课程评价过分强调甄别与选拔的功能,发挥评价促进学生发展、教师提高和改进教学实践的功能。
第六,促进课程的民主化与适应性。改变课程管理过于集中的状况,实行国家、地方、学校三级课程管理,增强课程对地方、学校及学生的适应性。
二、课程结构
(一)重建新的课程结构
1、强调综合性,克服学科门类过多、相互独立的倾向。
2、加强选择性,以适应地方、学校、学生发展的多样化要求。①课程结构要适应地区间经济文化的差异,必须具有一定的变通性。②课程结构要适应不同学校的特点,体现选择性。③课程结构要适应学生的个性差异,完善选修制。
3、确保均衡性,促进学生全面、和谐发展。①学习领域或学科与活动的规划、设计应体现全面、均衡的原则。②学习领域或学科与活动的课时安排应体现均衡性,而绝不是平均分配。③课程内容的选择也要体现均衡的原则。
(二)新一轮的课程改革课程结构应该在下列几方面有所突破。1.为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加强课程与社会、科技、学生发展的联系。
2、构建分科课程与综合课程相结合的课程结构。
3、整体设置九年一贯的义务教育课程。小学阶段以综合课程为主。初中阶段设置分科与综合相结合的课程。
4、高中以分科课程为主。2.从小学至高中设置综合实践活动并作为必修课程,其内容主要包括:信息技术教育、研究性学习、社区服务与社会实践以及劳动与技术教育。
5.农村中学课程要为当地社会经济发展服务,在达到国家课程基本要求的同时,设置农业技术教育课程,根据具体需要,可试行通过“绿色证书”教育及其他技术培训获得“双证”的做法。城市普通中学也要逐步开设职业技术课程。
三、课程与教学改革的目标:全面推进素质教育
1、三个面向:实施素质教育的根本方针。
2、以德育为核心,以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为重点:素质教育的总目标。
3、加速教育信息化,实现中国教育的跨越式发展。
四、课程与教学改革的要点
1、信息素养:渗透素质教育的核心要素。
2、统整的建构主义:研究与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理论依据。建构主义的知识观、学习观、课程观、教学观。
3、多重智力学说与成功智力学说的综合:全面更新与评估人的智力素质的理论依据。
4、家庭、学校、社会共建实施素质教育的平台。
五、综观各国课程改革,当前课程改革体现如下的课程理念
1、注重基础学力的提高
2、信息素养的养成3、创造性与开放性思维的培养
4、强调价值观教育和道德教育
5、尊重学生经验、发展学生个性。
六、各国课程改革的目标的共性:
1、基础知识的掌握
2、基本能力的培养
3、价值观、态度与道德修养
4、体能和健康教育、公民教育
七、发达国家课程改革对我国基础教育改革的几点启示:
1、在目标的制订方面,要继续强调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对于儿童发展的重要性,同时重视价值观教育和学生精神、道德的发展。
2、在课程内容和课程实施方面,要关注学生的经验,根据学生的心理发展特征设置综合课程和分科课程,处理好必修课和选修课之间的关系。
3、在课程管理方面,要采用灵活的课程管理体制。
八、综合实践活动
1、特点:整体性、实践性、开放性、生成性、自主性。
2、理念与目标:①坚持学生的自主选择和主动探究,为学生个性充分发展创造空间②面向学生的生活世界和社会实践,帮助学生体验生活并学以自用③推进学生对自我、社会和自然之间内在联系的整体认识与体验,谋求自我、社会与自然的和谐发展。
3、组织线索:学生与自然的关系;学生与自他人和社会的关系;学生与自我关系。
4、内容主要包括:信息技术教育、研究性学习、社区服务与社会实践以及劳动与技术教育。
5、内容的选择原则:①尊重每一个学生的兴趣、爱好与特长②体现每一所学校的特色③反映每一所学校所在社区的特色。④善于引导学生从日常生活中选取探究课题或问题。
6、综合实践活动的实施要遵循的原则
①正确处理学生的自主选择、主动探究与教师的有效指导的关系②恰当处理学校对综合实践活动的统筹规划与活动具体展开过程中的生成性目标、生成性主题的关系③课时集中使用与分散使用相结合④整合校内课程与校外课程⑤以融合的方式设计和实施三大指定领域⑥把信息技术与综合实践活动的内容和实施过程有机整合起来。
九、如何在课堂中落实自主学习、合作学习与探究学习。
1、要明确教师的职责。
2、要开发和提供充分的课程资源,3、确立新的教学观
十、新课程需要什么样的教学观念。
1、教学整合与课程
2、强调互动的师生关系
3、构建素质教育课堂教学目标体系①结论与过程的统一②认知与情意的统一
4、构建充满生命力的课堂教学运行体系
5、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
三、课程标准
四、教学过程
五、教材开发与管理
六、课程评价
七、课程管理
八、教师的培养和培训
九、课程改革的组织与实施
●你在今后的教学中如何实现学习方式的转变?248252页
(研究性学习、动手活动、在计算机环境中学习、小课题和长作业)
1、简要写出教师专一素质的内容。
2、说一说朱永新同志所向往的“理想学校”的内容。
3、说说你对生活及教育的理解。
4、举例说说多元智力理论的教育意义。
5、谈谈你读书的收获。
6、写出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具体目标。
8、为什么要注意学生的个体差异?
感恩教育课程纲要 篇5
纲要》心得体会
昆 仑 小 学
金 艳 文
2010年8月25日
学习《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心得体会
全面实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是当前教育领域的一场深刻变革,作为这场变革中的我们在不断地学习新课程,尝试着正确领会新课标的精神和理念,期望能更好的应用于教学实践,进而为推进基础教育的改革尽自己的微薄之力。寒假学习了《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现谈谈自己的一些体会和认识。
首先,新课程标准出台后,教材也做了很大的修改,教材体系打乱了,熟悉的内容不见了,造成许多的不适应,教师因此对课程改革产生了抵触情绪,在这次培训中我听到一句话“你们是用教材教,还是教教材?”,深受启发,对啊,教材是教学过程中的载体,但不是唯一的载体。在教学过程中教材是死的,但作为教师的人是活的。所以,一名教师,应该不断的学习,不断的增加、更新自己的知识,才能将教材中有限的知识拓展到无限的生活当中去。
其次,新课标下的老师更多的体现了“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成功的一堂课,或者说成功的一次互动合作离不开师生之间的有效的、和谐的交流与沟通。新课标下的老师成功的转换了自身的角色,教师更多的是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和参与者。他们学会了蹲下身来欣赏学生,他们尊重学生内在的需要,了解学生的心理,顺应学生的天性,保护学生的自尊,相信学生的能力,满足学生的自我需要,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平等对待每一位学生。尊重每一位学生的想法,不管对错不以给出批评,更多的是赞扬和默许,错误的观念让学生在探究和学习中加以改正。新课程下的老师,充分的认识到,教材只是一个载体,需要每一个教师去挖掘,去创造。教学是一个再创造的过程,是对课程的不断发展、不断丰富的过程,教师不再只是简单的教教材,而是利用教材组织各种各样的活动,根据学生发展的需要对教材进行调试和重组。
感恩教育课程纲要 篇6
一、单选(20题 30分)
1、课程改革的基本目标是推行(C)
A.现代教育B.减负C.素质教育D.科技教育
2、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指导思想是(B)A.教育政策B.“三个面向”“三个代表”C.教育法规D.素质教育
3、在课程划分上,与实有课程相对的是(A)
A.空无课程B.隐性课程C.分科课程D.活动课程
4、信息技术教育可以通过两种基本途径实施:一是通过开设信息技术教育课程,二是(B)A.开设活动课程B.在其他学科中浸透信息技术教育C.边缘学科的开设D.开设计算机教育课程
5、下列选项中不属于课程性质的是(D)
A.可评估性B.可伸缩性C.可完成性D.家长可参与性
6、下列选项中不属于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实施过程的是(A)
A.组织复习,认真考试B.问题牵引,有问必答
C.整体规划,系统设计D.选取课题,开展研究
7、课程标准中,要明确各门学科共同而又各具特点的课程总目标和学段目标的部分是(D)A.前言部分B.内容部分 C.评价部分 D.课程目标部分
8、下面不是教学大纲弊端的是(D)A.教学以掌握知识为主要目的B.评价以考试为主,加重学生学习负担C.不利于教材的特色化和个性化D.教学以掌握技能为目的9、与自主性学习类似的说法是(B)
A.被动学习B.主动学习C.机械学习D.他主性学习
10、教材设计的基本原则不包括(C)
A.激发学习动机B.要适合学生现有的发展水平C.要便于家长课后辅导 D.要促进学生不断探索问题
11、教材管理是教育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又是国家文化出版事业的一部分,二者的重合交叉便构成教材管理的(B)
A.范围B.范围和性质C.性质D.范围或性质
12、关于课程评价的价值取向不正确的表述是(B)A.目标取向的课程评价B.客体取向的课程评价C.主体取向的课程评价D.过程取向的课程评价
13、既是国家课程目标在特定社区条件下的具体化,又是对国家课程进行补充的课程是(C)A.国家课程B.学校课程C.地方课程D.校本课程
14、学生档案袋最具代表和教育意义的类型是(B)A.展示型B.理想型C.评价型D.课堂型
15、下列选项中不属于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基本内涵的是(D)A.在以多媒体和网络为基础的信息化环境中实施课程
B.对课程教学内容进行信息化处理后成为学习者的学习资源C.利用信息加工工具让学生进行知识重构
D.培养学生具有终身学习的态度和能力
16、下列选项中不属于基础性课程的是(D)
A.语文B.数学C.政治D.体操
17、校本课程开发的关键是(A)
A.内容B.手段C.方法D.程序18、1966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和国际劳工组织首次以官方文件形式对教师专业化作出了明确说明的文件是(A)
A.《关于教师地位的建议》B.《教师培训》C.《学校质量》D.《今日之教师》
19、下列说法不符和新课程对教师定位的是(D)
A.教师是教育教学的研究者B.教师是“平等中的首席”C.教师是学生学习的合作者D.教师是研究成果的消费者
20、不是一般意义上的“回顾 ”,而是反省、思考、探索和解决教育教学过程中各个方面存在的问题,具有研究性质,是指(A)
A.教师个人的自我反思B.教师集体的同伴互助C.专业人员的专业引领D.教师培训
二、判断改错题(4题 24分)
21、学习方式改革的目标包括倡导学生的学习由自主学习转向他主学习。(错)改为:学习方式改革的目标包括倡导学生的学习由他主学习转向自主学习。
22、教师专业发展方向的内涵包括两个方面:一是教师自身的专业成长过程,二是促使教师专业成长的过程。(对)
23、学校和家长是校本课程开发和决策的主体。(错)
改为:学校和教师是校本课程开发和决策的主体。
24、课程可分为广义和狭义两个方面。(对)
四、简答题(3题 30分)
25、简述课程在学校教育中的作用。(p5-6)课程在教育和教学中处于核心地位。(1)课程体现学校培养人才的蓝图;(2)课程是教师教和学生学的主要依据;(3)合理的课程设置可促使学生的全面发展;(4)课程是评估教学质量的主要依据和标准。
26、在新课程教学中教师应树立怎样的学生观?(p73-75)或:怎样认识学生是影响课程标准编制的重要理论基础?
(1)学生是个完整的人(2)每个学生都有自身的独特性(3)学生是一个发展中的人(4)学生是有发展潜力的人
27、简述课程评价的发展趋势。(p158-159)
(1)既重视学生在评价中的个性化反应方式,又倡导让学生在评价中学会合作(2)以质性评价整合与取代量化评价(3)强调评价问题的真实性与情景性(4)评价不仅重视学生解决问题的结论,而且重视学生得出结论的过程。
五、论述题(16分)
28、我国对教材管理政策做了哪些改革?(p148-152)针对教材管理制度,我国已进行了一系列改革
1、改革编审制度教育部制定了《中小学教材编写审定管理暂行办法》,对教材编写的资格和条件、教材编写的立项和核准、教材的初审与试验、教材的审定作出明确规定。
国家鼓励和支持有条件的单位、团体和个人编写符合中小学教学改革需要的高质量、有特色的教材,特别是适合农村地区和少数民族地区使用的教材。
2、改革教材出版发行制度
教材出版和发行将采取公开竞标,打破垄断,引入竞争机制,建立规范的中小学教材出版、发行招标投标机制。改革中小学教材指定出版的方式和单一渠道发行的体制,实现教材出版发行渠道的多元化。
3、加强对教辅材料的管理
新闻出版总署和教育部制定了《中小学教辅材料管理办法》,提出禁止将一切形式的教辅材料编入《中小学教学用书目录》。
4、降低教材价格
5、教材版本多样化
6、国家规定印刷质量标准
感恩教育,当代大学生的新课程 篇7
感恩教育是教育者将感恩、回报、奉献理念融入知识教育和各项教学活动中, 对受教育者有目的、有步骤地实施识恩、知恩、感恩、报恩和施恩的人文教育。它继承了中国传统文化元素的精华之所在, 同时又融合了西方感恩教育的因子, 使其更加潜入受教育者的思想并得到升华。其核心理念就是付出自己真挚的情感, 对外在的社会环境和物质世界怀有真诚的回报的心态。
1. 感恩教育的意义
当代大学生思想状况总体来看是积极、健康、向上的, 主流是好的。但也应该清醒地认识到, 对于大多数“80后”、“90后”的当今大学生, 长期以来学校教育过于重视学生的升学和就业, 家庭溺爱子女和急于望子成龙, 忽视和淡化了德育和感恩教育, 使大学生的自我教育意识失衡。当代大学生自主意识、权利意识、民主法制意识强烈, 但自立意识、责任观念、感恩意识淡薄, 依赖思想、自私自利、享乐思想严重, 缺乏艰苦生活的锻炼, 感知不到幸福生活的来之不易。因此, 高校在向学生传授科技文化知识的同时, 必须加强大学生的思想品德教育和感恩教育。
1.1 感恩教育有利于提高大学生的道德修养。
在一些大学生身上不同程度地表现出的价值取向扭曲、诚信意识淡漠、社会责任感缺失、艰苦奋斗精神淡化、团结协作观念淡薄、心理素质欠佳等问题, 这些都是表面现象, 其最根本的原因是缺少道德修养和感恩意识。高校应该通过向大学生进行传统的感恩思想教育, 引导和培养他们的感恩意识, 让他们自觉自愿地感知生活中的美好事物, 自觉地修身、修养、修己, 以一颗感恩的心来回报社会、他人对己的呵护和关怀, 并使感恩成为做人的一项基本准则。
1.2 感恩教育有利于提高大学生的人文素质和社会适应能力。
人文素质是指导人们进行实践活动的精神动因和导向素质, 也是大学生适应社会的能力素质, 是决定大学生综合素质的重要因素。感恩是传统美德, 是善的行为, 是人文素质的重要内容。知道感恩的人一定是讲道德、讲诚信的人。他们在为人处事方面肯定会赢得人们的信任和尊重, 因而适应社会的能力就会增强, 就能够充分发挥自己的社交能力、创造能力、心理承受能力、独立能力、解决问题能力等各种潜能, 以适应世界和时代的发展变化。
1.3 感恩教育有利于提高大学生的社会责任感。
感恩教育可以使大学生以一种健康的心态、健全的人格面对今后的人生, 有助于大学生心胸宽广, 促进和谐人际关系的建立, 增强社会责任感, 推进社会的和谐、稳定, 提高社会整体的文明程度。感恩意识的养成和教育直接影响到人才培养的质量, 对于构建和谐社会有着极为重要的意义。正如马克思所说:“恩情是联结人与人之间的一个良好的纽带, 大到国与国、地区与地区, 小到家庭与家庭、人与人, 进而支撑起一个社会。”
2. 对大学生实施感恩教育的方法及有效途径
2.1 以思想政治理论课作为大学生感恩教育的主渠道。
思想政治理论课不是一般意义上的知识教育, 而是一种含有价值取向的思想教育, 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建立良好的思想道德基础。在教学过程中我们要善于把理论和实际结合起来, 要结合大学生个体的实际情况, 能够解答大学生普遍感到困惑的问题, 具有较强的解释力和说服力。要善于同其他学科知识相结合, 通过与伦理学、社会学等学科的跨学科交叉渗透, 挖掘和扩充思想政治教育的深层内涵。
2.2 把良好的师德师风融入感恩教育。
周济曾提出:“爱与责任是师德之魂。”教师要爱与责任兼备, 没有爱就没有教育, 爱是师德的核心, 是教育的灵魂, 是教育的桥梁, 是教育的推动力。教师首先必须有“爱”心, 要懂得关爱学生, 尊重学生, 做到为人师表, 教书育人。要注意营造相互信任、尊重的和谐教学环境, 设法让学生理解和尊敬老师, 在教学过程中让学生体验老师辛勤的付出, 让学生体验关爱, 珍惜关爱, 学会关爱。要将育人理念贯穿于教学始终, 培养学生感恩意识, 教育学生感谢父母的养育之恩, 感谢国家和社会的栽培之恩感谢他人帮助的滴水之恩、知遇之恩等。高校应把师德师风建设纳入教师考核评价体系, 增加或完善教师评价体系中的育人考核指标, 并作为教师晋职晋级、岗位聘任和评优的重要依据。
2.3 构建家庭、学校和社会的立体教育网络。
家庭教育是每个人人生中的启蒙教育, 亦贯穿每个人的一生, 高校应把家庭教育视为学校整体感恩教育的重要资源之一, 充分发挥家庭教育所独具的优势, 及时联系学生家长, 帮助家庭建立起有利于学生健康发展的教育环境。学校也是感恩教育的重要场所, 学高为师, 身正为范, 教师的身教示范是一种最具体、最形象、最有说服力的教材。一个良好的社会环境, 人与人之间和睦相处, 互相帮助, 互相关心, 互相尊重, 对学生有很好的熏陶作用, 让他们心存感激, 感谢社会。学校、家庭和社会三者需紧密联系, 各自发挥作用, 互相渗透, 互相促进, 协调一致, 形成合力, 创设一种有利于大学生身心健康发展的社会环境, 才能使其茁壮成长。
2.4 发挥校园文化的育人功能。大学生所依赖的。
校园文化是以学生为主体, 以课外文化活动为主要内容, 以校园为主要空间, 以校园精神为主要特征的一种群体文化。校园文化对学生个性、品德陶冶和导向功能是其他教育形式难以替代的。高校可在校园文化建设过程中融入或提高人文素质教育分量, 重视对校园文化载体和阵地的建设与引导, 通过校园的组织制度文化、物质文化、精神文化及课程活动文化等方式开展感恩教育, 加强校园网络软环境的建设与管理, 并以此为阵地进行感恩教育, 教育学生理解感恩内涵, 学会感恩。
2.5 将感恩教育融入社会实践。
社会实践是磨练人的个性和锻造优秀人格的最有效的方法和手段。将感恩教育融入社会实践, 能为大学生与现实生活的直接对接找到突破口, 为大学生道德情感的培养与升华提供新的平台。例如:开展志愿者活动, 大学生通过参与公益活动、文化活动、社区建设、扫除文盲等活动, 可以帮助他们走出狭窄的生活圈子, 了解到更为广阔和真实的社会和人生。在为他人服务的同时, 志愿者也获得了学习新知识、新技能的机会, 从丰富生动的社会实践学会和理解了很多原来陌生的东西, 大大开阔了眼界, 增长了见识, 提高了能力。在社会实践的体验中, 学生会形成为广大人民服务的思想, 养成为人民服务的行为习惯, 学会感恩, 实践感恩, 将感恩思想演绎得更加美丽。
2.6 开展有针对性的学习教育活动。
结合在校学生的思想特点和实际情况, 我们应通过各种各样的感恩教育形式, 有效地将感恩教育贯穿渗透到学生的日常学习和生活中去, 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感恩意识。例如在学生中进行“感恩生活”这类的主题班会, 印发宣传材料、办黑板报、写“感恩”心得体会等活动, 让其懂得, 感恩, 不仅仅是为了报恩, 有些恩泽无法回报, 惟有用纯真的心灵去感动、铭刻, 才能真正对得起恩惠于己的人。这些活动有利于提升大学生的思想品质和道德意识, 使其更好地树立起信心, 确立目标, 完成学业, 为社会多作贡献。
3. 感恩教育要与施恩教育相结合
一位哲人说过:“对于施恩于你的人, 你应当感谢他;对于感激你的人, 你应当向他施恩。如果你感恩, 恩惠会源源不断;如果不感恩, 再多的恩惠也将用尽枯竭。”教师在进行感恩教育的同时, 要注意加强对学生的施恩教育。感恩与施恩是相辅相成的。“知恩图报”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 而奉献精神更值得我们提倡, 没有施恩在前, 感恩也无从谈起。而当前我们的一些学生正缺乏这种“施恩”精神, 有些学生对人比较冷漠, 不尊重他人;不关心社会和周围的同学、不认真学习;只知道别人为他施恩, 不知道他也应该为别人施恩。这些现象在一些独生子女当中尤甚。因此, 我们应更多地向学生灌输奉献精神, 在校园里营造一个人人都讲奉献的氛围。帮助别人, 不求回报, 会有心灵的满足与慰藉, 深味出生命的意义和价值, 送人玫瑰手留余香。因此, 我们应该会用一颗仁厚与不图回报的平常心态去施恩;学会用一颗感念恩德并铭记不忘的心态去接受别人的恩情。惟如此, 我们开展的感恩活动, 才不是低层次的物质或钱财转移, 而是充满人性与温暖的爱的交接。这些, 应融会于课堂教学和课余活动向学生渗透。通过这几方面的有机结合, 我们的教学就能更多地向学生传达感恩的理念, 使我们培养出来的学生具有崇高的品德, 能常怀感恩之心。诚如陶行知先生所言:“捧着一颗心来, 不带半根草去。”
感恩, 使我们在失败时看到差距, 在不幸时得到慰藉、获得温暖, 激发我们挑战困难的勇气, 进而获取前进的动力。就像罗斯福那样, 换一种角度去看待人生的失意与不幸, 对生活时时怀有一份感恩的心情, 则能使自己永远保持健康的心态、完美的人格和进取的信念。感恩不纯粹是一种心理安慰, 也不是对现实的逃避, 更不是阿Q的精神胜利法。感恩, 是一种歌唱生活的方式, 它来自对生活由衷的热爱与希望。
参考文献
[1]黄成.高校大学生感恩教育探析[J].世纪桥, 2008, (7) :110-111.
[2]罗秀.浅议青年学生的感恩教育[J].百花园地, 2008.8:152.
感恩教育课程纲要 篇8
【关键词】中职 德育教育 感恩教育 现状 对策
1、感恩教育的意义
感恩,是我们中华民族传统的美德之一。自古就有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知恩图报等名言。新时期的中职生,大部分都是独生子女,长期的成长当中,学生都被家长含在嘴里、捧在手心,这部分学生一般会表现出冷漠、自私、以自我为中心,对自己的父母也只有索取,缺乏一颗感恩的心去对待生活,不知回报养育自己的父母以及培养自己的社会和学校。因此,唤起中职生的感恩意识,干预他们内心的世界,让他们主动发现自己积极善良的一面,在生活的细节当中发现美与正能量,提高自己对社会的使命感和自身的幸福感,中职德育课程加强学生的感恩教育势在必行。
2、分析当前中职生感恩意识现状
2.1 家庭方面
当前,中职生大部分都是90后学生,而且多数都是独生子女,他们在从小娇生惯养的过程中,形成了冷漠、自私的性格。虽然孝敬父母被我们中华儿女视为传统的美德,但是,很多中职生都没有意识到父母含辛茹苦把自己养大的不易,并未考虑过要怎样去回报父母养育的恩情,只是一味地向父母索取钱财,满足自己的自私心理,和同学比吃、比穿等现象比比皆是。
笔者曾接触过一位学生,由于经常旷课与其家长联系,家长反映,孩子经常和家里要钱,只说不是想买这个就是想买那个,据了解该学生家里是普通农民,孩子是家中独子,总是想要什么就给什么,上着学用着苹果最新款的手机,穿着阿迪等名牌,可就是学习不用功,不知上进。可是试问学生,你是否曾想过父母的每一分钱都是血汗钱,是否想过将这些讲吃、讲穿、讲名牌、讲场面的钱节省下来,让父母用来改善自己的生活呢?
社会基本的道德要求是人们对于自己父母、亲人的感恩之情,在他的身上,我没有看到一盯点,可连自己的父母都不知去孝敬和感恩的人,更不要说去爱国家、爱社会、爱他人了。
2.2 社会方面
大部分中职生还是比较珍惜自己学习专业技术的机会的,对于社会、国家以及自己的家人会存有感激之情,也会在实践当中根据自己的能力给予回报。但是,也有一部分学生把社会、国家和他人对自己的帮助看成是必须的,没有一点感恩之心,就好像整个社会都欠他的一样。
2014年8月4日新华网曾报道,家境贫寒的赵某靠人资助读完大学后,谎称自己在中央国家机关工作,以“办事”为名在8年之内诈骗了资助他读书的好心人一千余万元,而赵某因涉嫌诈骗罪已被刑事拘留。虽说受人滴水之恩,必当涌泉相报,可让人心寒的是,赵某却上演了现代版的“农夫与蛇”,不但没有知恩图报,还诈骗了资助者。善行需要善待,而赵某无疑成了负面典型,最终也受到了法律的惩罚。这也是其思想道德缺失,不知识感激帮助自己的人,不知回报社会,也是感恩意识淡薄的明显体现。
3、加强中职生感恩教育的实践探索
3.1 教师要给学生做感恩榜样
实施感恩教育,教师必须通过各种教育手段和教育内容对学生进行识恩与知恩,感恩与报恩、施恩的人文教育。教学当中,教师的品德会形成强大的教育力量,因此,中职德育课程开展感恩教育,教师必须要重视自己的道德修养,以身示教,给学生做好的感恩表率。
用教师的高度责任感与事业心来表达感恩。教师是很辛苦的职业,教师必须高度认识职业教育的重要性,必须严谨治学、具备敬业奉献的精神,为人师表,将感恩国家和社会对自己的培育,全心全意为教育事业献身,让学生感受到教师对自己职业的热爱,为学生付出的心血,在教师带有感恩情感的工作中潜移默化的影响自己身边的学生,产生感恩的内动力。
3.2感恩教育要与时俱进
中职学校德育课程实施感恩教育,必须坚持以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为时代要求,深入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以及改革创新作为核心的时代精神、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并与职业道德、职业生涯、法律法规、政治教育、心理健康教育等有效结合。引导学生树立自信的同时,围绕感恩父母、感恩祖国、感恩社会,引导中职生知恩、识恩、报恩、施恩,用自己的孝心回报父母,用自己的智慧和专业技能为国家的发展做出贡献。
3.3 让学生体验生活学会感恩
中职学校的德育课程,不仅要在课堂上,还重在实践。中职生分别来自城市和农村,笔者与附近农村的家长联系,恰好农忙收割机来不了,需要人工掰玉米,刚好带领学生去体验生活。住在城市里的学生都兴趣十足,而农村的孩子很多都表现出不情愿,觉得那是又脏又累的活。在大部分人的带动下,顺利的收完了玉米,很多学生脸上都是汗水,鞋子、裤子上还有在玉米地里沾的土,但是在收完以后,学生都从中体会到了父母生活和工作的不易,体会到了父母为自己身上花的每一分钱都来之不易,体会到了父母的辛苦还有为自己不求回报的付出,学会了感恩。活动结束后,家长普遍反映,以前在家里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孩子,在家里能帮助父母干些力所能及的活了,家长表示很欣慰,也反映出了体验生活对于学生感恩教育的重要性。
另外,笔者还经常组织学生到街道上帮助清洁工打扫卫生,让学生体会到社会上默默奉献的这部分人群对我们生活的重要性,提高学生的公德心;还组织学生做义工,到福利院照顾老人,培养学生的细心和爱心;到孤儿院去照顾小孩子,让学生看到因为病痛被人遗弃的孩子,让学生体会到自己在父母的呵护下成长的幸福,感恩社会、感恩学校、感恩父母能给自己提供这么好的学习机会和学习环境,学会感恩并用自己所学的知识尽自己最大的努力去回报社会。
【参考文献】
[1]沈琪. 中职学校德育教学中渗透感恩教育的意义及实践[J]. 职教通讯. 2013(29)
【感恩教育课程纲要】推荐阅读:
向阳教育校本课程纲要05-18
生命教育校本课程纲要08-14
生命教育与感恩教育01-10
感恩教育刍议01-01
员工感恩教育08-24
感恩教育格言11-12
感恩教育演讲稿:学会感恩 珍爱生命08-13
观感恩教育有感07-02
感恩教育月总结07-06
感恩教育结题论文12-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