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机技术培训(共12篇)
农机技术培训 篇1
如何搞好农机技术服务, 使农民购置的农机具发挥最大效用, 促进农村经济发展, 成为农村技术工作者的一项重要课题。充分调动农机技术推广员的工作积极性、实行农机标准化管理、搞好农机技术推广和农机技术培训是搞好农机技术服务的关键环节。
1 农机技能培训发展时代背景
1.1 加强职业培训是劳动者素质提升的重要手段
新时期农业发展对劳动者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而职业培训是提升劳动者素质最为便捷的方式。要想提升职业技能培训质量, 完善技术服务基础是关键。完善技术服务基础, 健全职业技能培训服务体系, 对于加快农机技能教育培训规范化、市场化的管理进程, 培养优秀的农机节能人才, 促进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 对促进现代农机事业具有至关重要的意义。
1.2 加强职业培训是国内农机相关政策法规落实的必然选择
在我国现阶段, 农机发展不断的完善, 农业机械设备水平如意提高, 大量的新型技术及机具不断的涌入市场, 这就需要大量的管理人员和技术人员, 连续5年出台的中央1号文件都将农民增收及“三农”问题提高到突出位置[1]。现阶段, 大量的农机技术人员需要发家致富, 只有通过农机技能教育培训节约成本, 增加效益, 所以, 科学地、有针对性地进行农机技能教育培训, 是当前我国新农村建设的一项重要的任务。
2 农机技能培训工作中的不足和原因
2.1 存在的不足
近几年, 农业机械保有量快速增加, 新型农机具进入千家万户, 农机操作人员也不断增多, 而农机职业技能培训进展有些缓慢, 培训鉴定工作满足不了社会的需求。尽管鉴定基础场地、规格得到了提升, 但是设备和实验操作机具仍有待进一步完善, 培训教师数量不足, 教学模具、挂图等不够全面, 落后的教学模式没有改进, 管理方式没有加强, 资金投入有些缺乏。
2.2 原因
2.2.1 重视程度不够
一是有的领导还没有确实重视这项工作, 没有把农机职业培训作为提高农机劳动者素质的一项战略措施来认识, 更没有完全从保护农民利益来考虑, 服务基层和农机手的意识还不够深刻;二是资金投入少, 使教学教具和设备得不到保障;三是行政约束干扰着业务工作的正常开展, 注重形式而不注重实效。
2.2.2 专业教师配备不到位
一是专业教师配备不到位, 工作效率低, 教师没有外出学习深造的机会, 教师知识相对落后;二是新型农机具发展较快, 教师操作水平较低, 无法适应新时期农机手的职业技能培训的要求。
2.2.3 装备落后, 学员没有信心
职业技能培训装备、设施落后, 甚至连最主要的零部件 (实物) 都不具备, 学员觉得学不到新的技能, 提高不了水平, 增长不了知识, 所以没有学习的信心[2]。
2.2.4 理论多, 实践少
农机职业技能培训除了要让学员掌握理论外, 最重要的是要掌握实践操作技能。如果没有实践, 就达不到培训效果。
2.2.5 培训鉴定面不宽不广, 业务相对单一
培训鉴定只是停留在农机驾驶员层面的一项业务, 而农机修理工、营销员以及其他与农机相关的鉴定还没有争取到位, 没有广泛开展业务。
3 对今后加强农机技能教育的建议
加强农机技能培训是促进其快速发展的重要渠道, 是建设农机人才队伍重要措施, 是农机化工作的重要内容, 是从源头上遏制农机事故的发生、保证农机安全生产的基础, 这就要求相关部门必须认真履行职责, 落实工作任务, 切实提高培训质量[3]。
3.1 要广泛开展农机技能培训宣传教育活动
为了农机技能培训工作提供良好的环境及氛围, 相关的工作人员必须做好宣传工作, 落实法律法规;同时, 要加大农机技能培训工作的实施力度, 要实事求是的引导农民群众把握农机培训的政策及机遇。在我国现阶段, 大力发展先进的农业机械设备, 在工作中用先进的农业机械设备实现农机现代化的创新, 不同的加快农机的快速发展。
3.2 要切实加大政策扶持与资金扶持力度
农业服务的公益性部门就是加大农机技能教育培训工作, 只有相关的社会效益, 没有经济利润的单位, 在利益的驱使下, 有的部门将农机技能教育培训误认为是具有经济效益的部门, 对农机技能教育培训工作的资金投入步子, 导致农机技能教育培训工作条件差, 设施缺, 教学工作难以进行。
3.3 拓宽培训新思路, 探讨培训新方法
农机技术培训应“因地制宜, 依法管理, 方便群众, 确保质量”。相关的管理部门应该改革对农机技能培训进行管理, 紧紧围绕购买农业机械设备的相关补贴政策进行实施, 以推广的农机新技术主要的目的, 严格按照农业机械基础知识、农业机械使用维护保养知识、农机田间作业技术规范, 以及法律、法规等知识为重点, 在农机技能培训中制定详细的教学计划, 在保证学时和教学质量要求的前提下, 结合当地的具体情况, 因地制宜采取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 进一步拓宽农机技能培训新思路, 探讨农机技能培训新方法[4]。
3.4 夯实工作责任, 提高培训质量
当前, 农机技能培训的主要对象是种粮能手、农机服务组织、农机大户、农机专业合作社, 以及农机维修服务人员[5]。农机技能培训对象的变化, 要求农机技能培训单位要调整农机技能培训思路, 要推广与强化机构、生产销售企业、农业技能开发等部门的协作与配合, 充分发挥各自特长, 增强农机技能培训的针对性, 实现农机技能培训效能最大化;要抓紧机遇, 利用各种有利条件、设施、设备来提高农机技能培训质量。在搞好农机专业技术培训的同时, 积极开展农机业特有工种的职业技能培训, 改变农机专业技术培训项目单一、生源不稳的局面, 增加学员数量, 提高受训学员的专业素质, 保证农机专业技术培训工作的质量。
3.5 加强教师队伍建设, 更新知识结构
知识结构层次的更新要紧跟形势发展的需要。要不断的重视农机技能教育培训中师资力量的建设, 将教师队伍中兼职及专职有效的结合在一起, 努力的提高农机技能教育培训中教师的整体专业水平。外聘有关院校专家、学者、教授, 采取实物教学、电化教学、专题讲座、现场授课、实训等多种培训方式, 对农机培训理论教师和教练员进行业务培训和指导, 帮助他们更新知识结构, 紧跟现代农业机械化的发展步伐, 努力建设一支思想坚定、思路明确、学风优良、技术过硬和指导有方的农机专业技术人才队伍。
3.6 搞好农机培训可有效提升农机行业人员从业素质
从职业细分角度来看, 农机培训行业涉及从业人员有维修工人、农机营销人员、服务中介人员等。农机维修工是经过国家就业认可的行业工种, 但是其职业素养衡量一致缺少一个评价标准。农机培训规范化, 严格要求此类工种持证上岗, 确保农机维修工作的安全化建设, 可有效推进农机服务的质量。搞好农机培训, 无形中将增加农机营销人员、服务中介人员等数量, 确保了农机服务的高质量, 维护了群众的权益。总之, 要结合农机市场整治, 加强农机涉业人员的职能培训, 做好职业技能鉴定工作, 实行持证上岗, 提升农机行业人员的整体从业素质。
4 新时期农机教育培训的发展思路
4.1 推动农机教育培训法制化
在我国现阶段先后出台了《2003-2010年全国农民工培训计划》《2003-2010年全国新型农民科技培训计划》等有关农机技能教育培训的政策, 但至今都没有专门的农机技能培训的法律法规, 因此, 在农机技能教育培训法制化建设中, 应该借鉴国外的先进的经验, 建立一套科学、完整及适用我国农机技能教育培训发展的法律法规体系, 为农机技能教育培训在社会发展中赋予特殊的地位, 通过法律的形式保证农机技能教育培训的实行, 促进其快速发展。
4.2 完善农机技能教育培训体系
与其他农机技能教育培训发达的国家相比较, 我国农机技能教育培训模式过于简单, 要想打破我国现阶段农机技能教育培训的单一局面, 就必须建立一个适用于我国农业发展的教育培训系统, 努力的做好农机技能教育培训的各种职业学校, 合理的安排培训地点或者培训方式, 将农机技能教育培训于时间有效的结合在一起, 抓好农机技能教育培训的实践教学环节, 是农机培训者在农机技能教育培训旗舰通过实践可以有效的接触到经济及生产, 在农机技能教育培训中注重培训的层次、形式及渠道的多样化, 建立完善的、科学的农机技能教育培训职业鉴定制度。
4.3 加大农机技能教育培训资金投入力度
要加大对农机技能教育培训的资金投入, 政府和农机技能培训的相关部门争取国家和地方的资金投入, 加大对农机技能教育培训设施和培训机构的建设, 促进农机技能教育培训机构开展有偿服务, 不断的增强自己的实力, 促进农机技能教育培训可以更好、更快的发展。
5 结语
新时期农业发展对劳动者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加强职业培训是劳动者素质提升的重要手段。结合工作实践, 分析农机培训现实意义, 对提升农机行业人员从业素质, 扩大农机作业覆盖面, 提升农机生产作业效率, 推进高性能农机示范推广工作, 具有非凡的现实意义。
参考文献
[1]郑小钢.江苏省农机化教育培训对策分析[D].南京:南京农业大学, 2011.
[2]王中宾.盐城市盐都区开展农机职业技能鉴定培训工作的实践与思考[J].农业开发与装备, 2013 (3) :31-32.
[3]胡乐鸣.加强农机职业技能开发推动农机化事业科学发展[J].农机质量与监督, 2013 (11) :4-6.
[4]李海涛, 路耀明.做好农机职业技能培训鉴定工作的几点建议[J].江苏农机化, 2011 (2) :54-55.
[5]侯义芳.论农机职业技能培训鉴定工作重要性及其推进措施[J].农业开发与装备, 2012 (6) :35-36.
农机技术培训 篇2
事实证明,农机手操作使用农业机械技术水平的高低,关系到农业机械的效率发挥以及安全生产的问题。要使农机达到“高效、优质、低耗、安全”的目的,更好地为农业增效,粮食增产,农民增收服务。农机手操作使用农业机械时必须掌握操作技术要领。即一专、二准、三慢、四禁。
一专:专心驾驶操作,田间作业时要走正,走直,合理选择作业速度,调整保养机具要及时。
二准:各种仪表读数准确,手脚动作配合准确。
三慢:起步,田间转移要慢;上坡下坡弯路行驶要慢;过村镇,桥梁要慢。
四禁:禁止长时间超负荷作业,禁止拖带农具高速行驶,禁止乱拆乱卸乱调整,禁止未经专门培训或考核不合格者上岗操作。
拖拉机安全作业口诀
拖拉机、效率高、安全作业最重要。
驾驶员、须培训、持证上岗要记牢。
拖拉机、上牌照、办理手续属正常。
说明书、要细读、安全法规记心上。
上道路、听指挥、遵章守法安全保。
下田前、细检查、技术状况要良好。
作业时、稳操作、驾机耕耙田间跑。
转弯时、速度慢、机后农具要升高。
倒车时、看前后、注意人机不受伤。
过田埂、走水沟、慢慢转移不要慌。
作业后、勤保养、确保机器无故障。
农机技术培训 篇3
1.农机与农艺的关系
有机物质的合成与分解是农业生产的两大任务,也是农业生产的本质所在。只有通过植物生产、动物生产和土地培肥这三个重要生产过程,农业生产才能正常、稳定、持续地进行下去,而生产过程中的植物生产、土地培肥与农机有密切的关系。就土地培肥而言,只有通过合理的土地管理才能达到增产目的。现代农业的土壤管理很重要的一个方面是通过农业机械合理耕作,给土壤创造一个良好的水、肥、气、热条件,发挥土壤的最大经济效能,提高土地的产出率和资源利用率,提高经济、社会和生态效益。因此,在进行农机操作手培训时,必须让他们了解相应的农艺要求、农业机械田间作业的作用、目的及其对植物生产的影响,把这些农业知识结合到“标准化作业”、“机组运用”、“机器保养”等培训内容,使他们更清楚地认识农业机械在农业生产中的重要地位,明确农业机械各种作用是最终体现在促进农产品生产成果的增长上。这样有利于发挥农机操作手的主观能动性,克服使用农业机械只是为了提高生产率的片面认识,使他们自觉地运用农业机械为农业生产服务。从现代农业的角度来看,没有农业技术要求,农机培训就没有真正的目的;没有农机培训做保证,农业技术就无法实现。因此,农机与农艺是相互依存、相互促进、共同发展的关系。
2.农机培训与推广必须适应于农业技术推广
现代农业的首要任务是使现代农业科技成果迅速而有效地应用到农业生产的实践中,转化为生产力,促进农业的高速发展。新的农业科技成果转化与推广直接作用于作物生产,是农业生产的直接措施,是连续不断进行的,而且新旧科技交替的周期越来越短。而农机培训与推广却是在农业科学技术成果转化与推广之后,按照农业科学技术的要求间接地作用于作物生产。农艺是从作物内部挖掘增产的潜在因素,农机则是从作物外部施加某种技术措施促进作物增产。因此,农机培训与推广要与农业技术推广相适应,使先进的农业技术在较短的时期内发挥最大的技术效应。
柳河县农机推广工作曾经举步维艰。一方面是资金短缺,但更重要的是农民对新机具不予接受,其中主要原因是农民没有认识到农业技术的推广应用与新机具推广之间的关系。近年来,相关部门在对机手的培训中,把农业新技术与新机具的推广结合起来进行,收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柳河县农机推广工作因此摆脱了被动局面。这也使相关部门更加深刻地认识到农机推广必须与农技推广相适应,只有两者的有机结合,才能加快农业技术的普及与推广,从而推动农业生产的稳步发展。
3.农机与农业技术培训同时进行,全面提高农民的素质
县级农机培训的对象主要是农机操作人员,他们在生产中,不但要运用农业机械从事生产活动,同时,还要运用农业科学技术进行生产经营,二者缺一不可。只有正确、合理地把农机与农艺同集约化农业生产有机结合在一起,才能使农机与农艺发挥各自的最大效应,以适应现代农业发展的需要。
4.农机与农艺有机结合,加速农业现代化进程
我国是农业大国,改进生产方式是发展我国粮食生产的根本措施。尽管农机化的总体水平不高,但已成为我国农业生产中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是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的物质基础。减少农业劳动力,发展第二、三产业,是改造传统农业的一个重要方面。而加速农机化进程,是向现代农业进军的根本出路。把农机培训与农技有机地结合,是发挥农民主动性、提高农民素质、有效发挥机械效能的重要手段,从而有效地促进农业劳力的转移,加速现代化进程。
农机技术培训 篇4
1“九五”规划以来的农机技术培训成果
中央从“九五”规划开始, 出台了对社办企业进行税前列支性农机购置补贴等多种惠农、补农政策, 促使农业生产装备得到大幅度的提升, 在这一阶段该区的农业机械主要是解决收割机械化和提高耕作机械化效率, 即由原来小马力手扶拖拉机向大中型拖拉机过渡, 所以农机培训工作主要针对大批量的中型拖拉机和悬挂式联合收割机的操作、使用、维护等运用性技术培训。“十五”期间国外的先进农机技术逐步引进, 并随着现代农业生产发展的需要得到迅速的发展, 这一阶段主要对技术先进、自动化程度高、效率好的半喂入联合收割机和插秧机进行了大量的培训工作。在“九五”和“十五”期间, 共培训了1.2万多农机管理、操作、使用、维修的生力军。
2“十一五”规划中农机培训面临的新情况
随着中央对农村产业经济结构的进一步调整, 农业生产的潜能得到进一步的开发, 农业呈现多形态发展, 从传统农业的粗放式、单一式向规模化、集约化的现代农业发展, 农业生产的目标也向着环保化、科学化、城市化转变, 围绕农业的转化, 作为农业重要装备的农业机械也必将开发得更多更好, 以适应新农业发展的需要。农机技术培训工作也将面临新的考验, 比如物理农业中采用声、光、电、磁等手段对农作物施效, 促使农作物提升产量和品质;生态农业中利用各种科学手段营造人工气候环境, 保护并促使作物在生长过程中不受自然环境的影响等等。由于多年来培训模式陈旧单一, 人力物力的缺乏等导致农机技术培训工作后劲不足, 知识亟待更新, 专业人员亟待增加, 培训内容亟待更新, 培训形式亟待创新。
3 创新农机技术培训模式
3.1 培训机制
农机技术的成果转化离不开推广运用, 而推广前奏曲就是技术培训, 因此农机培训与技术推广应紧密结合, 做到推广什么就培训什么, 才能使农机又好又快地发展。
3.2 培训内容
应着力于先进、适用、安全、环保、节能、高效的农机新技术、新成果转化培训, 这样才能实现农机培训的科学发展, 对传统的农机培训内容应采取科学的“扬弃”态度, 促进技术更新, 实现新陈代谢。
3.3 培训方式
培训效果的好坏与培训方式和手段直接关联。而目前基层农机普及式的培训方式仍然是以会代训或者短班式的强化训练, 培训的技术不成熟, 应用过程中的安全风险大, 不确定的风险因素增多, 培训的效果不理想, 因此, 培训的方式要有新举措。可以采取定向委托培训 (有实力的农机专业合作社社员) , 学研用培训 (基层农机培训主体或者农业发展公司) , 专家指导 (农村经济合作组织) , 厂家经销商、农机校一体化培训 (农机技术普及) 等形式, 增强培训效果, 提升技术水平, 实现成果转化, 促进整体提高。
3.4 培训方向
培训的方向要适应当地的客观要求和条件, 符合当地农业农机产业发展的要求。在培训的载体上, 可以借农机专业合作社、农业发展有限公司等平台, 开展实地培训, 服务上门;也可通过公司、院校、企业以及产业的联动, 培训和培育农机技术人员。
4 对培训工作的思考与建议
(1) 农机培训要与技术推进相结合。农机培训的目的就是新技术的推广与应用, 因此, 培训必须与技术推进相结合, 要将先进适用的技术与装备推而广之, 促进农机事业的发展。
(2) 农机培训要与体制创新相结合。好的经营体制可以产生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农机培训应着力于农机经营体制的创新, 可以利用产业政策、土地流转政策等政策优势和导向, 促进农机技术、装备资源的整合与有效利用, 通过农机经营体制创新, 激发农机产业的潜能。
(3) 农机培训要与产业发展相结合。要结合当地农业产业发展的趋势, 引进和推广先进农机装备和技术, 通过培训, 使先进农机装备和技术适应产业发展的需求。
农机节油技术分析论文 篇5
一、农业机械的选型
要选择动力性好、作业性能稳定、适应性好、机具结构及设计合理、技术成熟、调整维修方便、配件市场充足、具有良好的市场售后服务的机型;要选择经国家和行业主管部门鉴定,获得生产实践检验,能满足本地农艺要求,综合效益好的节能型机型,才能达到提高工作效率、降低油耗的目的。
二、农业机械的保养
机车在运行时,由于不停地运转操作、颠簸震动,可能造成燃油连通部件(如油箱开关、油管接头、柴油滤清器及高压油管等)出现松动而漏油,因此有必要保持良好的检修习惯,这不仅是为了安全行车,而且可以减少油耗,提高经济效益。同时,机车由于长期运行,一些精密部件(如缸套活塞组件、配气机构和燃油系统等)会磨损,从而导致机车功率下降,油耗上升。因此,做好机车的技术保养,确保技术状态良好是节约用油的重要措施之一。
(一)新车磨合。新购买的农业机械必须根据说明书进行空车磨合试运转。不得一出厂就进行负荷作业,新车磨合要注意控制车速,尽量减少急加速、急减速。
(二)检查轮胎气压。轮胎气压偏低会引起滚动阻力增加,造成机车牵引负荷增大油耗增加。此外,要定期检查轮胎的磨损是否均匀,如发现轮胎偏磨或方向盘不居中等异常情况,需尽快到专业修理厂咨询修理,否则会增加工作阻力,进而增加油耗。
(三)定期清洗滤清器。车况良好的拖拉机可省油15%~20%。拖拉机每行驶5000km以上,其空气滤清器、柴油滤清器、机油滤清器配件都需要更换。因为,空气滤清器堵塞会引起进气量减少,导致柴油燃烧不充分,降低燃油效率,而柴油滤清器的.阻塞也会使发动机供油异常,功率下降,油耗增加。
(四)加机油需要适量。要注意机油标尺所标示的刻度,机油太多会将曲轴淹没,增大阻力;机油太少则无法起到润滑和密封作用,甚至会影响发动机功率。同时,要按季节和作业环境来确定更换机油的周期。
(五)使用洁净的柴油。柴油必须经过48小时以上的沉淀方可使用。使用沉淀后的清洁柴油,可以保证发动机供油系统以最佳工作状态供油,不仅可以提高发动机喷油泵柱塞偶件和喷油阀偶件的工作可靠性与经济性,同时能有效地延长偶件的使用寿命。
(六)防止燃油滴漏。定期对发动机进行耗油技术指标的检测,坚决杜绝燃油滴漏现象的发生。油箱开关、油管接头、柴油滤清器及高压油管等处的柴油渗漏现象应及时检修,否则在机车运行时,由于震动渗漏会越来越严重,造成不必要的油耗。
(七)保证各部位轴承润滑良好。在装配时不能过紧或过松,要使之运转自如;过紧过松都会增加功率损耗,使油耗增加,同时要随时紧固各连接部位螺钉。据测定,如发动机支架和变速箱之间的螺钉松动,油耗就会增加。
三、农业机械的日常维护
柴油机使用一段时间后,会因缸套活塞组件、配气机构和燃油系统精密偶件磨损而导致功率下降、油耗上升,因此要及时检修并排除故障,以恢复其正常的技术状态。
(一)严防燃油滴漏:对发动机应经常进行目测检查,并定期实行耗油技术检测,一旦发现应及时处理。严防燃油滴漏,不仅是为了减少耗油量,更是为了安全行车。
(二)调整供油提前角。供油过早或过迟都会使柴油得不到充分燃烧而冒黑烟,增加油耗,因此要及时调整供油提前角。
(三)确保喷油器雾化良好。喷油器有滴油或雾化不良现象会使柴油得不到充分燃烧而增加油耗,要及时调整喷油压力,确保柴油雾化良好。
(四)经常检查和调整气门间隙。气门间隙过大或过小会影响进、排气量。据测定,气门间隙过大,油耗会增加15%~20%,因此要经常检查和调整气门间隙。如果发动机因齿轮、凸轮轴磨损而引起配气相位角减少,要适当减少气门间隙,以弥补配气相位角的减少。凸轮轴磨损严重要及时更换,否则不仅功率下降,而且增加油耗。
(五)不得带病作业。要根据柴油机排烟颜色判断其技术状态,如出现柴油机在工作中持续异常冒黑烟、蓝烟、白烟,均属不正常现象,说明柴油机带病作业。应根据不同情况查明原因,采取措施并及时加以解决,否则不仅使发动机功率下降,而且增加油耗。
(六)确保多缸机工作均衡,不能“瘸腿”。据测定,如果四缸机有一缸不工作或工作不良,可增加15%~20%的油耗。因此,如果出现多缸机有一缸工作不正常,应及时检查原因并加以排除,确保各缸工作均衡,减少油耗。
(七)制动回位要好、不拖滞。要经常检查制动系统的工作状态,这不但可以确保行车安全,同时也可以减少油耗。因为如果制动回位不好、有拖滞现象,说明制动器处于半制动状态,增加工作阻力,导致油耗增加。
(八)燃油的添加。农业机械的动力燃油大多数是柴油。实践证明,使用经过沉淀的清洁柴油,不但可以更好地提高发动机偶件的工作安全性与经济性,而且还能有效地延长偶件的使用寿命。加油前柴油经过48h以上沉淀后使用较佳。在加油前要擦干净油箱,除去油箱周围的灰尘垢土,再打开油箱盖;最好使用软管加油,这样可使燃油借助自重流入油箱,或用手油泵加油。
四、培养农机操作人员良好的驾驶习惯
(一)尽量保持匀速行驶。尽量减少紧急加减速和急转弯,不要猛加油门,要提高到同样的速度,猛加油门比缓加油门费油,一次猛加和缓加到同样的速度,油耗相差可达12ml。在可能的情况下尽量使发动机转速保持~3000转之间,使拖拉机匀速行驶,这是发动机最经济的工作状况。
(二)选择最佳时机换档。就是发动机转速处于2000~3000转之间换档,杜绝高档起步,低档高速,低档高速行驶往往使油耗超过正常值的45%。
(三)减少怠速状态。适度热车是个好习惯。但长时间的原地热车将增加油耗,建议让机车慢速行驶一段距离来完成热车。
(四)满负荷作业。如小型拖拉的牵引力一般在300kg左右,被牵引农具的阻力大致在这个范围内,发动机的有效功率最大,机组生产率高,亩耗油最低。
(五)根据土壤湿度适时作业。各种土壤都有相应阻力较小的湿度范围,这时耕地最适宜,亩耗油也低。过干过湿都会增加土壤的工作阻力,增加农业机械工作时的耗油量。
(六)合理运行正确操作。在作业中,应合理规划地块,合理安排行车路线,尽量减少空行及转弯时间;不无故停车,保证不出现重耕、漏耕现象。根据田间农艺的不同要求,翻地犁牵引纵横方向要水平,旋耕犁刀的安装方法要正确,耕深要一致。如犁耕阻力小而机组速度又不允许太大,可采用高档小油门操作。经常使发动机水温保持在70~90℃,并做到起动预温、防止跑偏、停车熄火等,都能起到节油的效果。
(七)出车不超载不空跑。机车超速行驶会增加前进阻力、空气阻力,造成不必要的耗油。因此要正确选择牵引负荷,做到不超载、不超速、不空跑。
农机综合整地技术 篇6
1.综合整地机械的优点
1.1减少机械作业进地次数 可一次完成旋耕、灭茬、起垄、镇压,也可直接施肥;用铧式犁作业则要进行耕翻、耙地、起垄、镇压、施肥等多次进地,压实土壤,不利于作物生长。
1.2节约作业成本 实行轮式拖拉机综合作业每ha作业费400元,分项作业则要550元,每ha节省机耕费150元。
1.3节省油料 综合作业每ha用柴油25kg,分别作业则为耕地25kg、耙地7kg、起垄7kg、镇压及施肥5kg。每ha节省油料19kg,每ha合计节省油料费85元。
1.4 提高作业效率 综合作业24小时单机组可耕地8ha,而机组单项耕地作业24小时可耕地9ha,作业效率提高91%,节省人力,缩短耕地时间,抢农时。
1.5提高作业质量 机械综合作业有较强的碎土能力。综合作业后,土壤疏松、细碎、垄形规整、根茬杂草覆盖严密、增加土壤有机质。
1.6 可与其他机组结合作业 可实现开沟、深施肥、铺膜、播种等,减少作业次数有利保墒。
2.综合整地要求
2.1适时作业 当土壤解冻20cm时即可进行旋耕作业,在保证作业质量的同时,力争早动手,抢农时,保证播种时间。
2.2整地要细致 旱田旋耕应土壤细碎、根茬杂草覆盖严密、垄形平整、无大土块。水田应平整、深浅一致。
2.3 耕深符合要求 旱田灭茬10~12cm,无根垡,旋耕20~24cm,垄距均匀平直,镇压保墒,尽量到头到边,不重耕不漏耕。
3.旋耕机的调整与维修
3.1 使用前的准备 检查并紧固全部连接螺栓,直到无一松动,检查刀片安装是否正确;各传动箱加足齿轮油,侧齿箱加至上盖板最下面的螺栓处,链盒内按说明书加油;轴承、万向节等传动部位注足润滑油;空运行2分钟,确保无异常声响,各运行部件转动灵活。
3.2 与拖拉机正确挂接 正确与拖拉机连接;安装传动轴,上好锁销;安装左右悬挂杆,并上好锁销;安装上拉杆及插销。
3.3 整地机使用前的调整
3.3.1整地机降低 使刀尖接近地面,察看左右刀尖离地高度是否一致,调整拖拉机左右提升杆的长度使左右刀尖离地高度一致。
3.3.2整地机前后水平的调整 整地机降至要求耕深时,观察拖拉机第一轴与传动轴是否水平,夹角应保持±10°以内,可利用拖拉机上拉杆调整旋耕机,使传动轴处于有利的工作状态。
3.3.3耕深的调节 整地机工作时应使用位调节,应将力调节手柄置于最高提升位置固定。位调节手柄向前下方移动,旋耕机下降,反之,机器上升。当整地机达到所需的耕深后,用定位手轮将调节手柄定位,以保证整地机每次下降到同样的位置。
3.3.4 整地机提升高度调整 防止传动轴损坏,旋耕机作业时传动轴夹角不大于10°,故一般田间作业只要提升至刀尖离地即可。如遇过沟埂或路上运输,需升得更高时要切断动力。为防止意外,在田间作业时,要求做最高提升位置的限制,即将位调节手轮上的螺丝拧紧限位,并调整拖拉机限位链长度,保证旋耕机在拖拉机上左右横向摆动量在10~20mm之间,否则容易损坏机件。
3.3.5整地作业速度的选择 作业速度的选择是要达到碎土的要求,地表垄形平直,既要保证作业质量,又要充分发挥拖拉机额定功率。
3.3.6齿轮箱内的几项调整 整地机在使用中,由于轴承、齿轮的正常磨损,轴承间隙和齿轮的啮合情况都会发生变化,因此,必要时应加以调整。如果大小锥齿啮合间隙不进行调整,会造成齿体断裂,使整个变速箱损坏,因此,机具工作3~5天后必须调整。
4.主要零件的维修
4.1刀片的磨削或更换 刀片是整地机最易磨损和损坏的零件,它的技术状态对作业质量有很大影响,刀片刃口厚度大于0.5mm时,磨刃后应淬火处理。磨损严重或折断刀片应及时更换,安装刀片时,应按规定扭矩拧紧紧固螺栓。
4.2刀座的修理 刀座根部有裂纹时,应用优质的低碳钢焊条将其与刀轴焊合,焊后应进行正火处理,予以矫直。
4.3万向节及安全销的更换 万向节损坏、折断时不得焊接修复使用,而应更换新件。如换安全销,应按规定材料配备,否则该销将不起安全保护作用。
4.4齿轮的更换 传动箱内齿轮受力较大,容易损坏,更换时应选用同规格同材料硬度的新件。
4.5鏈条的更换 采用链传动的整地机当销轴磨损,销孔磨大,链条拉长时,应调节其紧度,若仍然过松,应拆下一节链条。
农机技术培训 篇7
1 兴宁市农机化发展主要概况
1.1 水稻生产机械化的发展现状和特点
近年来, 随着城镇化进程的加快和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 农村丢荒弃耕和劳动力短缺现象尤为突出, 但这些现实问题也为农机化提供了很好的发展机遇。近年来, 兴宁市紧紧围绕这些问题加快推进农机化技术推广工作, 特别是在水稻生产机械化方面有了较为明显的进步。一是全市水稻生产耕和收的主要环节基本实现机械化。全市机耕水平达8成以上, 机收率达7成以上。二是水稻生产关键环节有新进展。2013年, 全市水稻生产机械化在机械播种、育秧、机插秧和烘干机械方面有新发展, 种粮大户新购高速插秧机16台, 新增播种线5台套, 机插秧新增约133.33 hm2 (2 000亩) 以上, 插秧机推广无论从机具数量上和使用面积上实现翻一翻;购买12 t以上烘干机的有5户, 烘干机械从2011年前为0到2013年底达65台。三是水稻生产方式有新变化。随着农机化的快速发展, 最近几年兴宁市涌现出一批包耕种粮大户。据不完全统计:包耕1.33 hm2 (20亩) 以上的大户约有120户, 3.33 hm2 (50亩) 以上的约60多户, 6.67 hm2 (100亩) 以上的约10多户。其中新陂镇新金村辰兴种粮专业合作社被评为全国农机示范大户、润丰种粮专业合作社被梅州市评为优秀专业合作社。通过调查了解, 这些大户既是包耕种粮大户也是农机大户, 他们的机械在自用的同时也服务周边群众, 既方便群众也增加自身效益, 大大提高了全市水稻机械化综合水平。
1.2 农机购置补贴政策推动农机装备总量快速增长
近年来, 在国家农机购置补贴政策的推动下, 全市农机化事业得到较快发展。据不完全统计:从2004年至2013年10年期间, 兴宁市共落实农机购置补贴资金约3 900多万元, 拉动农民投入约1.3亿元, 全市农机投入总量近2亿元。截至2013年底, 兴宁市农机总动力36.89万k W, 水稻生产方面机械拥有拖拉机5 593台, 插秧机121台, 联合收割机1253台, 谷物烘干机65台, 全市水稻“耕、种、收”综合机械化水平达60.45%, 水稻机收率70.39%, 机耕率85.3%, 其中附城地带的水稻机收率达到了90.8%, 机耕率达97.9%, 机插率达36%;喷 (滴) 灌、畜牧、园艺及茶叶、油茶等及农副产品初加工机械呈“公司﹢基地+农户”模式延伸发展。在农机购置补贴政策的带动下, 全市农业机械装备水平显著提高, 农业现代化、农业机械化进入较快发展的阶段, 农机装备水平、技术水平、作业水平和服务水平迈上新的台阶。
2 兴宁市农机技术服务体系建设存在的主要问题
2.1 农机化技术服务体系建设仍然滞后
农机化的快速增长必然要求与之相适应的农机化技术服务体系同步发展才能充分发挥农机新技术的应有效益。当前, 兴宁市农业生产逐步从家庭联产承包制向包耕大户、专业合作社等集约生产方式发展。由于大量青壮年劳动力进城或转移外出务工, 单家独户、分散经营的耕作模式呈现劳动强度大、经济效益低等问题, 致使全市增加了丢荒弃耕现象。农业生产出现的新矛盾、新问题要求我们必须进一步推进新型农机服务体系建设, 加快农机技术服务社会化, 促进农业现代农业的发展。当前, 兴宁市由于受经济条件限制等原因, 农机化技术服务体系建设存在结构不合理、发展不平衡、服务体系建设滞后等问题。
2.2 农机专业服务组织社会化水平有待提高
当前, 兴宁市农机大户都是包耕大户, 存在小而全, 投入大, 效能低, 作业领域不广, 组织化水平不高, 缺乏专业技术人员、管理人员和专职的信息人员及其他后勤保障方面的人员等问题, 农机社会化服务组织虽然开始起步, 但农机大户少、农机协会、农机专业服务组织、农机合作社、中介信息服务等服务体系的市场作用不大, 全市农机服务组织总量偏少, 现有的农机大户都是以水稻机耕、机收作业为主, 机插、机烘、加工等生产作业环节明显滞后, 特别是在机具维修网点建设方面, 存在维修人才少、网点不多、维修服务质量差等问题。
3 构建新型农机技术服务社会化体系解决农机推广工作难题
当前, 随着收割机、拖拉机等水稻机械的快速增长, 如何推进农机大户之间的沟通合作, 切实降低生产投入成本, 组成具有现代气息和强大市场生命力的专业服务组织, 打造服务品牌, 切实扶持农机专业服务组织走综合经营之路, 这是农机推广部门今后努力工作方向和必须解决的重要课题。2014年以来, 兴宁市农机推广部门围绕“三个转变、两个必须”来加强农机推广工作。
3.1 转变农机推广工作观念
构建新型农机社会化服务体系是推进农机服务市场化、社会化、产业化生产的必然选择, 是根据新形势对农机化工作提出的新要求, 我们要按照“政府引导、政策扶持、资源整合、市场运作、兴机富民”的运行模式为宗旨, 不断创新农机服务体系建设。为切实抓好兴宁市水稻生产机械化的效能建设, 我们必须转变农机推广工作思路, 从“推广农机新技术应用工作为重心”逐步转变为“推广优质农机服务模式为重心”, 致力于通过提高组织化、专业化、信息化水平来进一步实现水稻生产机械化水平, 突出扶持专业服务组织发展“承包作业、机具租赁、机具维修、信息咨询、组建服务网点”等建设来化解“无机户用机难、有机户效能低”等矛盾问题, 着力培育拥有中小型农业机械设备的农机大户组成专业的服务队伍作为新型农机技术服务社会化体系的发展模式, 积极引导组织农机大户大力发展订单作业、跨区作业、承包作业等服务, 逐步实现农机利用率和经营效益的不断提高, 不断推进农机技术社会化服务来推动全市水稻生产机械化的快速发展。
3.2 转变农机推广工作方法
近年来, 在推进水稻生产全程机械化过程中, 兴宁市水稻生产机械化综合水平有了较大提高, 但水稻生产机械化总体情况是山区发展较为缓慢, 附城乡镇发展较快, 存在区域发展不平衡和组织化、信息化、专业化水平不高等问题, 特别是水稻机械化育插秧技术一直是兴宁市水稻生产机械化的发展难题和工作重点。农机推广部门立足本职, 把握工作重点, 力争推动水稻生产重点环节的新突破, 计划在3~5年内, 选准1~2个种粮大户, 扶持引导建设专业化育秧基地, 发展机械化订单育秧, 拟以扶持建立专业的水稻机械化育插秧配送服务中心, 大力组织专业育插秧社会化服务来推动全市水稻生产机械化重点环节的推广普及应用。水稻机械化育插秧服务社会化在运营方式上主要是根据大户的需求订单育秧, 然后直接以秧苗配送形式运送到田间地头, 并通过机械化插秧机服务队将秧苗直接标准化插秧, 实现育插秧“一条龙”的社会化服务模式, 致力打造水稻机械育插秧技术生产服务社会化品牌。
3.3 转变农机推广工作形式
当前, 在推广水稻育插秧机械化技术方面着重面向农民开展现场会的形式来广泛推广新技术、新机具, 农民在接受新机具过程中, 主要以购置自用为主, 而水稻机械化育插秧技术从播种、育秧、插秧的各个环节不但关联性和专业性强, 而且投入大, 一般农户很难接受, 所以推广工作困难重重。这就要求我们必须转变推广工作思路和方法, 必须转变农机推广形式, 推广工作对象应重点面向种粮包耕大户, 结合形势变化必须从专业化、社会化服务的层面上来推广发展水稻机械化育插秧技术。
一是发挥机械化插秧与人工抛秧比对的市场优势。现在兴宁市水稻种植如按常规抛秧, 1个青壮年劳动力1 d只能抛秧1亩 (1亩=667 m2) , 每个劳动力每日工价80元;1台高速插秧机在丘陵山区1 d可完成20亩插秧任务, 每亩大概需60元。机械化插秧与人工对比每亩可节约成本20元, 而且极大地提高了效率。
二是发挥水稻育插秧专业服务组织的优势。推广水稻生产机械社会化、组织化、专业化服务可大大降低生产成本, 减少重复购机所增加的生产成本投入, 而且还省了找工人难的麻烦。不仅提高了机械作业效能, 也有利于提高农民的购机积极性。大棚机械标准化育秧适用于插秧机直接插秧作业, 机械化集约育秧基地围绕农民需求开展水稻生产产业链服务, 将社会化服务覆盖到水稻生产全过程, 实现了农户和合作社的合作共赢。在推广水稻集中标准化育秧上, 可以大大减轻种粮大户的生产成本投入, 加强大户之间的合作联动, 实现节本增效互利互惠、利益最大化的目的。水稻机械化育插秧技术服务可以科学计算育秧时间, 选择合适农时插秧, 而且机插秧苗插秧标准、规范, 机插深度、行株距合适, 有利于水稻生长。当前, 水稻育苗每亩工钱大概在40元左右, 每亩秧苗配送费约18元 (本县区域范围) , 每亩的机械插秧费约50元, 如不含谷种成本, 从育苗到插秧约108元即可完成插秧任务, 达到省时、省心、省力、省工、省钱的目的。
2014年以来, 农机推广部门着力转变农机推广工作思路, 以转变推广农机服务新模式为工作重点, 推进水稻机械化育插秧技术的推广应用。
3.4 大力推进农机作业服务社会化体系建设
农业的根本出路在于机械化, 农机产业化核心是农机服务组织的建设, 农机服务组织出于提高农机社会服务经济效益的目的, 将不断延伸扩展服务覆盖范围。兴宁市农机推广部门逐步引导建立健全农机信息化服务网络, 大力提高农机作业服务组织建设, 为农机化生产、农机管理、新技术推广、农机具供求、跨区作业、科学调度等各个生产环节提供及时、准确、权威的信息服务, 不断创新服务模式和作业服务范围。
3.5 推进农机服务社会化保障体系建设
本着“民办、民管、民受益”的原则, 以打造农机社会化服务品牌建设为目标, 突出农机社会化服务一条龙作业, 扩大农机服务领域和规模, 大力引导和扶持农业机械化合作组织、农机大户走综合经营之路, 不断加强兴宁市农机化新技术的推广应用, 建立以农机化技术推广机构为主导, 种粮大户、农机大户为主体, 农机服务社会化组织为网络, 多层次、多形式、多方位的农机技术推广服务网络体系, 推动先进适用农机化技术的试验、示范和推广工作, 充分利用农机化技术推广服务部门为农业机械使用者、经营者提供信息和技术咨询、安全知识培训、机械维修等功能齐备的保障服务体系建设, 促进农业生产的规模化、集约化、专业化、产业化服务水平。
4 结语
农机技术培训 篇8
近几年来, 山东省鄄城县农机局在提高农机从业人员创业本领上广开门路, 积极作为, 大力开展农机从业人员技能培训, 采取多渠道、多层次, 集中培训和分散培训相结合, 引导一批又一批的农机手, 走上了发家致富的道路。
赵国献是董口镇夏庄村的一位普通农民。他自2007年从事农机化经营服务到今天, 已拥有小麦联合收割机1台、玉米联合收获机1台, 大中型拖拉机1台、旋耕机1台、农业机械总值达40多万元, 年平均纯收入达到10万余元, 已成为当地的农机大户。谈起当初为什么想搞农机时, 老赵的话匣子就打开了:“是农机局帮我想了致富的金点子。刚开始买拖拉机主要是用于自家种地方便, 从来没有想到靠农机发家致富。2011年, 通过电视看到县农机局要举办“阳光工程”农机使用与维修培训班, 而且还免费培训, 管吃管住, 这样的好事情去哪里找啊, 我也就报了名。没想到一期培训班下来, 又是听老师讲课, 又是上机实践, 还组织我们参观学习, 学到不少东西, 心中有了数, 而且了解到当前国家的好政策, 买机器还有补贴, 所以胆子就变大了, 购买了玉米和小麦联合收割机, 扩大了经营范围, 是培训班给我指明了致富的道路”。
“张记农机维修部”是郑营乡一家从事各种农机维修的服务点, 其主人张洪兴起初是修理自行车的, 后来看到农民买农机的在逐年增多而全乡维修点很少, 于是精明的张洪兴想起了农机维修这个行当。可是, 修农机毕竟不是自行车, 没有技术怎么办?于是, 他来到农机局一问, 鄄城农机局阳光工程农机维修培训班马上开班, 张洪兴当场就报了名, 培训班上专家深入浅出的讲解, 再加上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让只有初中文化的张洪兴很快便掌握了农机维修技术。经过一段时间的张罗, 便把原来的自行车维修部行换成“张记农机维修部”。由于他的技术好、收费合理、服务周到及时, 因而, 生意十分红火。每天都可以看到他的维修点门前停放着很多待修农机, 老张从早忙到晚, 有时连饭都顾不上吃, 当然, 每天的收入都能达到几百元。老张打算2012年再上几台新维修设备, 在全面扩大规模和增加收入的同时, 更好地为全乡农机用户提供更加全面和优质的服务。
农机技术培训 篇9
为满足农机作业需求,近年来,吴中区先后建成临湖陆舍,横泾齐路,甪直澄东三个农机专业合作社,今年上半年,以村级农业组织为主体,联合部分农机大户,分别组建上林农机专业合作社、澄湖农机专业合作社,能为本村及周边上千亩至数几千亩农田提供从耕作、种植、植保、收获,乃至收获后处理的粮油机械化生产一条龙农机化作业服务。然而,在巨大需求面前,无论是合作社还是农机大户,都不得不面对现有的农机手普遍年龄较大、文化程度较低,技能单一等困境。
培养一支能熟练掌握现代高性能农机具的操作使用,顺利完成各项农机化作业的高素质农机人才队伍,成为我区农业生产越来越迫切的需要。为此,农机部门当立足当前实际,利用好驾驶培训这一平台,积极整合资源,创新培训模式,在助力农机作业社会化服务发展方面,做出有益探索。
1 有效整合农机合作社资源,做好中拖等农机驾驶操作技能培训
利用农机合作社较为完善的基础设施、完备的机械配套和人力资源,在中拖驾驶培训中,一是帮助学员熟悉一般道路及机耕路等田间道路的驾驶;二是虚实结合,在完成既定模拟练习的基2.4拓宽服务领域
加大农机跨区作业组织力度,拉长跨区作业产业链条,打造跨区作业品牌;积极发展订单作业,合同化服务方式,扩展服务市场空间;大力推行“土地托管”,承包闲置和流转土地等服务方式,提高规模经营效益;全面推进收获、耕作、播种“一条龙”服务方式,提高系列化服务水平。创新完善农机专业合作社+农机户+农户的服务方式,使各市场主体间形成利益联结机制,实现共赢目标。鼓励农机专业合作社一业为主,多种经营,全方位开展社会化服务,增强发展活力。
3 加强对农机合作社的服务
从近年来我县的情况来看,农村土地流转已探索出多种有效可行的模式,流转由点及面、由量到质不断发展,出现有租赁、转包、置换、反租倒包、股份合作等模式。但无论采取哪种形式,都是提高单户土地经营规模和集约化程度,而集约化经营离不开农业机械化,农机合作社正是土地流转的主力军。对此,各级、各部门一定要有清醒的认识,切实加强对这项工作的具体领导。
3.1加强组织领导
把培育和发展农机专业合作组织列入议事日程,作为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一件大事来抓,加强领导,精心组织,周密部署,责任到人。根据本单位实际,研究制定出对农机专业合作社的发展规划和扶持政策,并付诸落实。要制定工作措施,明确工作任务,突出工作重点,加强指导,抓好典型示范,采取先易后难,树立样板,以点带面的方式,开创农机化工作的新局面。农机管理部门要对农机专业合作社组织建设中建章立制,申请登记、经营管理、安全生产等方面提供政策引导、技术、信息、市场营销等项服务,强化监督管理,实施量化考核。工商、税务、础上,增加学员实际挂接农具和田间作业的初步经验;三是组织参观机库及生产设施,邀请合作社机手交流、共享多种机具的使用经验。使学员拿到驾驶证的同时,基本具备实际作业的能力。2积极利用农机企业培训机会,组织协调好插秧机等的操作培训
有机利用生产厂家提供的免费培训机会,协调好厂方,组织好学员,紧扣农时,适时把插秧机等机具的操作培训送上门,使学员在培训中,就能学到需要的技能。
3 紧扣“获证奖补”工作,助推培训质量
依据自愿原则,积极组织实施“获证奖补”工作。在培训中,做好“获证奖补”的宣传发动,利用好政策导向,从理论到实践助推培训质量的提升。
4农机农艺相结合,促进农机化技术的推广和熟化
积极利用驾驶培训这一平台,穿插农机化技术培训,如适宜我区的秸秆机械化还田技术、机械育秧技术、深耕深翻技术等。顺应农时,组织参观作业现场,发动学员与作业人员交流,了解具体的操作细节,推动农机化技术的推广和进一步熟化。
5结合农机监理职能,凸出安全生产教育
结合培训,加强与农机监理部门的了协同,在培训间隙,组织安全生产教育,解读农机安全操作规程,发放安全生产宣传册,组织参观宣传标牌,对安全生产警示常抓不懈,时刻紧绷安全生产这根弦。
财政、金融、土地等部门要根据各自的工作职责,制定出扶持农机专业合作社发展的工作措施,促使农机专业合作组织建设有序发展。
3.2强化指导服务
要加强跟踪指导和服务保障工作,协调好农机专业合作社与各职能部门之间的关系,协调好与有关村、组之间的关系,为他们的发展营造一个良好的外部环境,县乡两级要大力加强和完善农村土地承包仲裁体制建设,及时处理土地承包过程中出现的各种纠纷。同时,开展培训、咨询和技术指导服务,定期进行走访、座谈、调研,及时了解掌握发展经营情况,总结推广经验,把握发展方向,发现解决问题。要切实按照组织建设规范化、合作类型多样化,生产经营市场化的要求,指导、帮助、服务好农机合作组织建设,促进农机社会化服务建康发展,使之真正成为农村第二部改革实施土地流转中的一支骨干力量。
3.3加大宣传力度
要运用多种形式,大力宣传《农机专业合作社法》和《农业机械化促进法》,宣传“农业机械化是农业现代化的必由之路”这一历史定位,宣传农机专业合作社的典型经验,努力营造发展农机专业合作社的良好氛围,引导更多的农民创办和加入合作社,促进农机专业合作社快速健康发展。
农机专业合作社建设和农村土地流转在临颍县还处于起步阶段,需要规范和完善,所以要注意调查研究,总结经验,分类指导,善于探索,勇于创新,使农业机械这一农村主要“劳动力”在土地流转中充分发挥作用,按照“流转形式多样化,运作方式市场化、实施程序合法化、流转合同规范化”的方法,努力开辟一条促进农业增效和农民增收的“土地流转”新途径。
加强农机技术培训工作的思考 篇10
一、当前农机培训的主要问题
近年来,县级农机校不断改进农机培训方式,优化培训环境,促进农机新机具、新技术的推广应用,加快了农机化发展的步伐。但是,农机实用技术培训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越来越突出。
(一) 师资知识老化。县级农机校不仅师资紧缺、年龄偏大,而且知识老化严重。如象州县农机校,目前全校共有教职员工16人,年龄在50岁以上的有5人,40岁以下只有3人,大专以上文化的10人,中专4人,高中以下2人。他们虽然大部分是农机化专业或者相关专业,并有9人取得工程师职称,但是,由于他们年龄偏大,加上长期得不到进修学习,知识无法更新,知识老化、无法适应农机新机具、新技术推广应用的需要。
(二) 设施条件落后。长期以来,县级农机校本来投入就不足,加上学员少,经济效益低,教学必要的设施得不到增添和改善,设施老化,有些地方就连象样的场地都没有,有些地方虽然有场地,但是教练场地根本不符合要求,有的教练车还是20世纪80年代的,对水稻联合收割机、插秧机的技术培训,有教练机具的为数不多,有很多地方根本没有专门的教练用机具,所以培训质量差、考试合格率低。
(三) 人数越来越少。虽然近几年来,农机技术培训对象不断扩大,由拖拉机驾驶员,发展到收割机驾驶员和插秧机操作手,而且数量越来越大,但是,培训人数增加不多,培训难度加大,出现了十分被动的局面,有很多拖拉机驾驶员,特别是微型拖拉机、水稻联合收割机驾驶员不自觉参加培训。据象州县统计:到2013年,全县水稻联合收割机驾驶人员超过1000人,而参加统一培训学习的不到400人。
(四) 厌学心理严重。很多拖拉机驾驶人员学习积极性不高,他们以信息闭塞、路远交通不便,农活多家务重为由,不愿参加培训学习,认为拖拉机谁都会开,所以有的报名后就不见人了,用学习时间去玩。有的只想参加操作练习,不愿参加理论学习;有的只想参加考试不想参加培训学习;有的不按照要求进行学习,学习不认真马虎对待。因此,造成一些地方参加培训的人数越来越少,与农机化发展不相适应,农机培训工作出现十分被动的局面。
(五) 质量低效果差。目前农机培训不但参加学习人数不多,而且机手的学习态度不端正,学习积极性低下,加上文化素质的差异,学习效果不够好,有的虽然取得了驾驶 (操作)证,但是,对机具的维修保养和简单的故障处理都不会,有的连一般的操作技巧都不懂。
二、农机培训问题的原因分析
当前农机培训难度加大,培训成本增加,原因是多方面的,有来自农机管理部门的重视程度、来自人们的思想观念、来自本身的工作措施等,归纳为如下几个方面。
(一) 重视程度不够。作为县级农机部门负责全县农机技术培训工作的农机校,它应具备有一定的场所、一定的教学设备、一定的师资队伍,但是,20多年来,特别是这10多年来,有关部门对县级农机校重视程度不够,学校场地没有扩展和变化、教学设备没有多大更新、师资队伍没有增加,工作方法没有改变。
(二) 思想认识不足。有的认为 : 拖拉机是 代替耕田 的“牛”,用“牛”犁田耙田,不需要参加什么培训学习,也不需要什么驾驶证;他们认为开手扶拖拉机有没有驾驶证无所谓,有驾驶证开,没有驾驶证照样开。
(三) 培训内容单一。无论是拖拉机还是联合收割机驾驶员,培训的时间、内容都有了明确规定,如水稻联合收割机技术培训时间要求114学时,其中理论教学48学时,调整保养实习6学时,农田作业实习12学时。但是,在实际的培训工作中,有的农机校考虑机手时间紧工作多,只进行操作培训,忽略理论教学、安全知识、维修保养、调试等技术的学习。
(四) 费用开支过大。长期以来,农机驾驶 (操作) 技术培训必须到县农机校统一学习,从报名、办理学习手续、培训学习到统一考试,除花费很多的时间不算,费用开支相当大,就不算培训费、考试费等的开支,耽误自己的工作外,仅来回车船费、住宿费、生活费等费用开支一般要在1000元以上。
(五) 时间短要求低。无论是拖拉机还是联合收割机驾驶人,培训的时间、内容虽然有了明确规定,但是,有的农机校同情机手时间紧工作忙的理由,缩短学习时间,同时对学习班管理不严,生怕管理严机手不来参加学习,任由一些机手只参加操作培训,不参加理论知识学习。
三、加强农机培训的建议
针对上述情况,县级农机部门必须认真总结经验教训,结合本地实际,创新培训模式,克服培训中的不良现象,及时解决好农机培训中遇到的问题,要确保培训数量,提高培训质量,笔者认为当前农机技术培训应采取如下措施:
(一)加强对培训工作的领导。要加强对农机培训工作的领导,高度重视农机培训工作,把农机培训工作当作推进农机化发展的重要工作来抓,县级农机主管部门要成立领导机构,由局领导专人负责,领导小组要组织农机校的教职员工认真讨论,制定切合实际的培训方案,要明确工作职责,责任到人,并把农机培训任务的完成情况列入年度目标,作为重点考核内容,完成任务好的给予奖励,不完成任务的通报批评,同时作为年度评优、职务聘任、职称评定等的主要参考依据。
(二) 增加农机培训的投入。要积极争取当地政府的支持,解决必要的资金投入,县级农机管理部门要多方争取资金,加大对农机培训的投入力度,有计划地增加培训设备、器材,优化培训环境,改善培训条件,与此同时,要建立培训基地。建议:一是争取县人民政府把农机培训经费列入当地财政预算;二是争取上级农机部门及有关部门专项资金;三是社会办学,通过社会能人资金投入办学;四是联合办学,探索成立股份制投入的农机培训模式。
(三) 提高师资队伍的素质。目前,县级农机校的师资普遍年龄偏大、知识老化,因此,要加强对县级农机校师资队伍的素质培训,采取多种形式,多种方法提高农机校师资的业务水平。一是上级农机部门要定期对县级农机校的老师进行业务知识培训;二是要有计划把年纪较轻、政治思想好、责任心强的同志送到大专院校进修学习;三是县农机管理部门通过向社会公开招聘农机老师,拓宽农机实用技术的培训路子。
(四) 坚持下村培训的便民服务理念。农机培训工作要坚持发动报名、办理手续、学习培训、组织考核“四到村”,并提供优质服务,妥善解决群众参加培训与工作的关系,方便群众参加学习,减少群众的费用开支。象州县曾进行大胆探索,分别在运江镇的三里村、水晶乡的新寨村等村屯进行试点,收到了明显的效果,有效地调动了农机手自觉参加培训的积极性,不但学习人数倍增,而且培训质量明显提高。
如何做好农机培训工作 篇11
关键词:农机; 培训; 操作人员
中图分类号: F323.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0432(2013)-10-52-1
农机培训工作,就能够造就大量的农机操作型人才,这也是农机教育的首要目的。在目前市场经济体制下,我们需要创造服务于农业机械化的,涉及更多领域、更多层次的专业队伍以适应发展需要。农机培训工作一定要强化工作重点,以抓补贴机具培训为重点,大力开展农机新技术培训。以抓农民素质培训为重点,不断创新农机培训方式,使其掌握必要的农机使用、操作、维修、保养、经营、管理等实用技术,提高服务能力。以推进平安农机为重点,狠抓农机安全生产培训,切实提高广大农机操作人员的安全意识,促进了农机安全生产。
1强化培训队伍建设
随着现代化的飞速发展,农业机械化也在飞速发展以及全面的推广。在农机培训当中,是否拥有较强的师资力量,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培训质量的高低,只有一支素质优良、教学水平达标的队伍,才是教学质量的保障。相关人员一定要切实提高对农机教育培训重要性的认识,相互支持配合,切实加强组织领导,落实工作责任。在分解任务,明确责任的基础上,完善奖惩激励机制,健全工作激励机制,鼓励大家齐心协力把工作做好做实,保质保量完成目标任务。
重点做好内部农机管理人员的培训,加强思想政治、“三农”政策理论、农机化法律法规和业务知识等方面的培训,提高服务意识,转变工作作风,努力培养造就一支管理能力强、乐于奉献的农业机械化管理人才队伍。重点培养镇(街)一级推广人员的示范推广、技术服务能力和县局推广人员的技术创新、成果转化能力,着力打造一支结构合理、技术过硬、精干高效、充满活力的农机化技术推广队伍。
积极组织教学人员参加相关知识更新培训,为教师及时充电,学习农机新技术、新知识,强化教师队伍的业务素质和教学能力。以提升农机专业技术人员综合素质为目标,开展知识更新培训班,通过培训,促进教师总结经验,找出差距,积极整改,努力提高教学水平和培训服务质量,更好地服务于“三农”。
2 加大对机手的培训力度
重点加强农机驾驶操作、维护修理、技术指导、经营服务等岗位实用人员的培训,提高作业服务能力,培养一批以农机手为主体的懂技术、会经营、善管理、能操作机械的新型职业农民。
根据教学计划,按照申报不同驾驶车型的学时要求,合理安排教学内容。将理论学习与驾驶操作等实践训练相结合,直接让学员听得懂,看得见,学得会,用得上。严格按照教学大纲要求开展培训,扎实练好基本功。同时,突出秸秆还田、土地深松等农机化新技术培训,促使机手由“单一作业”向“多面手”转变。
为使购机户掌握新购机具的操作维护技术,农机局结合农机购置补贴切实对新购机农民加强技术指导,有计划、有步骤的进行农机具操作、维护、保养等方面的技术培训,确保为每户购机户培训1~2名能熟练操作的农机手。
以农机驾驶员培训为平台,积极宣传党的方针政策,讲解农机法律法规,宣传农机购置补贴惠农政策,推广现代高效适用农机具,指导农机手提高农机装备,科技助耕。
方便机手学习,培训工作均安排在农闲时节进行。农忙季节,组织技术人员到农机专业合作社、田间地头现场指导进行短线培训,这一做法深受广大农机手欢迎。
3 有效利用网络开展农机培训工作
农机局应该建立起自己的网站,以该网站为平台,通过听、看、议、讲等形式,组织党员学党章、学党的十八大、学习法律法规等知识,提高党员的综合素质。通过组织党员干部自由投稿,相互了解信息,交流思想,使网站真正成为大家畅所欲言,互通有无的信息平台。增长了知识,陶冶了情操,从而真正达到教育培训的目的。同时,也方便农民上网查询相关政策及技术知识。
4改善办学条件
农机局根据培训科目和培训重点不断完善教学设施,改善培训环境,并严格按照农业部颁发的教学大纲、培训计划和省统编教材开展培训。
5 加强档案管理
为了反映农机驾驶员在农机培训过程中的学习情况,应该建立完整的档案系统,以利于培训管理。每期培训都建立统一的学员档案,做到专人管理、专柜存放,并保持内容完整、摆放整齐。对完成规定课程学习并考试合格者发给结业证书并提供培训记录。
6 农机推广与农机培训相结合
在推广农机的时候,结合培训一起进行,可以将培训与推广的活动举办到田间地头,进行现场演示、培训。这样能够使农民直观地了解到使用农机的优势,同时也能够打消农民不会使用、不会维修的顾虑,从而激发农民使用农业机械的积极性,这样既达到了推广农机的目的,同时也为农民了解和交流农机技术提供各一个平台。
参考文献
[1] 赵六华.农机培训工作存在问题与建议[J].江苏农机化,1994年01期.
[2] 王春平.农机培训工作要适应市场经济的新形势[J].山东农机化,1994年06期.
[3] 王东.农机培训工作的现状及对策[J].河北农机,2004年02期.
[4] 马振江.如何开展农机培训教学[J].农村牧区机械化,2003年02期.
[5] 周春霞.新形势下农机培训工作的探讨[J].农业技术与装备,2011年12期.
[6] 李成忠,马钊,崔月梅.新形势下县级农机校培训工作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现代农业科技,2011年14期.
农机节油技术 篇12
一、柴油机的节油技术
1. 供油系统工作要求及节油技术
1) 要供给清洁的燃油。柴油机对柴油的清洁度要求高, 这是由柴油机可燃混合气形成的特点决定的。柴油的清洁度差, 三大精密偶件零件表面将严重磨损, 燃油泄漏增加, 各缸工作不均匀度加大, 供油压力降低, 供油量减少, 致使喷入发动机气缸内的柴油不能充分雾化, 造成燃烧不完全、冒黑烟、油耗上升等严重后果。因此, 柴油必须经过48小时的沉淀方可使用, 加油前一定要擦尽油箱周围灰尘, 柴油滤清器要定期保养。
2) 要定时、定量、定压供油。柴油机工作时最佳的喷油时刻应该是活塞到达上止点前将柴油喷入气缸。过早或过晚供油, 都将影响到柴油燃烧效率。因此, 应该经常检查调整供油提前角。为使可燃混合气充分燃烧, 燃料和空气之间在数量上必须满足一定的比例关系, 柴油供给数量过多或过少, 都将改变可燃混合气规定的浓度, 严重影响柴油机的动力性和经济性。喷入气缸的柴油必须达到规定的压力, 喷油压力过高会加速零件磨损, 喷油压力过低, 柴油会雾化不良, 油耗增加。因此, 要定期对喷油器、喷油泵等零件进行检查调整。
2. 供排气系统工作要求及节油技术
1) 要供给清洁足量的空气。空气中含有大量尘粒, 当尘粒随空气被吸入气缸后, 将造成发动机严重磨损, 燃油消耗增加。柴油机工作时, 要吸入大量新鲜空气, 如果供气不足, 柴油就不能充分燃烧, 排气冒黑烟。因此, 要定期保养空气滤清器, 保证进气畅通, 并重视气门间隙及配气相位的检查和调整。
2) 要快速排尽废气。燃烧后的高温废气如不能在瞬间迅速排出机体外, 要在气缸内占据一定的体积, 这必定要减少新鲜空气的吸入量, 从而使燃油不能充分燃烧, 油耗上升。因此, 配气机构要保持良好的技术状态。
3. 压缩系统工作要求及节油技术
1) 压缩比要高。对某个具体型号的柴油机来说, 其压缩比在设计时已经确定下来, 但是发动机长时间使用以后, 连杆和活塞销等处的磨损都会使活塞行程变短, 压缩比降低, 功率下降, 油耗增加。所以及时更换磨损的零部件, 保证正确的压缩比。
2) 压缩力要大。在压缩行程末期, 气缸内混合气的最高压力可达6~9MPa, 混合气因高压压缩温度急剧升高, 从而自行着火燃烧。所以柴油机的压缩力要大, 但是柴油机使用时间长了, 由于缸套、活塞、活塞环以及气门座、气缸垫等处密封不好会产生漏气, 使气缸压力降低, 从而影响整个燃烧过程, 所以要定期检测气缸压缩力, 保证气缸良好的密封。
4. 冷却系统工作要求及节油技术
1) 必须保持正常的工作温度。柴油机工作时冷却水最适宜的温度是80~90℃。实验资料表明:当冷却水温度从90℃降到40℃时, 耗油量约增加30%, 功率降低10%左右;冷却水温度从90℃上升到120℃时, 耗油量增加, 功率降低5%。所以要及时补充清洁的软水, 定期检查风扇、节温器是否正常工作。
2) 要定期清洗水垢。有关资料表明, 缸套外表面水垢厚度在0.75mm时, 功率下降9%, 油耗增加11%;水垢厚度在1.25mm时, 功率下降13%, 油耗增加12%。为此, 要按说明书规定的保养期对柴油机冷却系统进行清洗。
二、配套机具的节油技术
机具在投入作业前, 应按要求认真完成以下各项保养和准备工作。
一是检查油料是否到位, 并紧固各部位零部件的连接螺栓。二是消除“三漏”, 做到不漏水、不漏油、不漏气。三是检查操纵机构是否正常, 特别要注意检查启动器、离合器转向机构和制动装置的工作状态是否良好。四是检查轮胎气压是否正常压, 若轮胎气压低, 会造成轮胎变形量大, 滚动阻力增加, 会使油耗上升3%~5%, 因此一定要使轮胎保持标准气压。五是检查配套机具的技术状态是否正常, 正确挂接和调整好农具, 减小工作阻力。例如:犁铲的铲刃变钝, 犁的牵引阻力将增加20%~30%, 从而使油耗加大。六是认真做好机具的入库保管工作。
三、使用农机的节油技术
1. 做好农机作业前的准备工作
农业机械化生产需要周密的组织工作, 准备得好能够有效减少拖拉机空行和发动机空转, 提高时间利用率, 降低油料消耗。
2. 出车不超载、不空跑
正确选择牵引负荷, 做到不超载、不超速、不空跑。实践证明, 负荷在85%左右最省油, 最经济, 避免“大马拉小车或小马拉大车”现象, 否则浪费燃油。
3. 合理选择挡位
行驶中挡位选择的原则是就高不就低, 只要柴油机转速达到适宜的转速, 就要及时挂入高挡, 并且在行驶中尽量保持高挡位低转速即高挡位低油门行驶, 这样有利于发挥最大的有效功率, 利于节油。
4. 合理选择作业路线
拖拉机田间作业时, 要正确选择行走路线, 尽量减少田头空行程。
5. 保持机车性能良好
保持电气系统、启动机构性能完好, 不要长时间怠速运转发动机, 长时间停车应立即熄火。
【农机技术培训】推荐阅读:
农机节油技术05-29
农机实用技术培训09-24
农机化技术06-21
农机推广技术10-05
农机具保养技术10-16
国外农机新技术06-12
农机职业技术学校08-28
农机节能减排技术分析论文10-02
农机技术推广档案管理10-12
农机专业技术人员工作总结07-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