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教学模式(精选12篇)
“1+1”教学模式 篇1
阅读教学是语文教学的重头戏, 是提高学生阅读能力和语文素养的重要途径。优化阅读教学, 全面提升学生的阅读能力是语文教育教学质量提高的关键, 是语文教师义不容辞的责任。
阅读是数量、速度、方法的集合体。新的语文课程标准对以上三方面都提出了明确、详尽的目标要求, 如对义务教育初中阶段阅读数量的要求是“学会制订自己的阅读计划, 广泛阅读各种类型的读物, 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260万字, 每学年阅读两三部名著”;对阅读速度的要求是“养成默读习惯, 有一定的速度, 阅读一般的现代文每分钟不少于500字”;对阅读方法的要求是“能较熟练地运用略读和浏览的方法, 扩大阅读范围, 拓展自己的视野”。为此, 语文教师必须依据《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的要求, 从“数量、速度、方法”三方面综合着手, 提升学生的阅读能力。
在阅读教学方面, 许多语文教师虽然占用了语文课堂的大部分时间, 也下了很大工夫, 但效果并不尽如人意。具体表现在:经过几年甚至十几年的语文学习, 学生的阅读能力无显著提高, 作文仍是文不通、字不顺, 语文成绩不理想, 甚至有厌学语文的倾向。这不能不引起我们对阅读教学的反思。
课堂是教学的主阵地。我们不妨先来回顾一下我们的语文课堂:教师按照预先设计好的教学思路, 从容施教, 安排课堂活动, 组织学生讨论, 布置练习作业;课堂上给学生约3~5分钟自主预习的阅读时间 (不是堂堂都有) , 讲授过程中穿插一点学生朗读。这样的语文课堂, 给学生的阅读时间太少, 教师在热热闹闹、自我陶醉中, 不经意间便剥夺了学生的课堂自主阅读时间和阅读乐趣。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对话的中心是谁?是每一个学生。教师只有给学生充分的阅读时间, 他们才能对文本的意义进行个性化建构。我们必须明白, 语文教材不是教本, 而是读本。因此, 从这一意义上说, 我们的语文课堂是不成功的。
由于语文课堂主要被教师用来精讲细抠课文了, 所以, 扩大学生阅读量的重任就落到了课外。那么, 课外阅读的落实情况又如何呢?在现今的学习环境下, 中、高考的激烈竞争使学校不得不将学生的在校时间 (包括假期补课) 进行“科学”分配, 学生若想利用自习课阅读一些读物, 还得偷偷摸摸地进行, 因为其他学科教师发现后, 会没收书刊, 而他们仅有的周日也被一些学科作业给无情占用了。因此, 课外阅读成了学生的奢侈品, 扩大学生阅读量也就成了一纸空文。
新课程理念要求教师由“教教材”转为“用教材教”。这一理念的提出, 给了教师、学生选择文本的自主权。但是, 从目前的情况来看, 我们的教师在教学实施过程中, 能够根据课标要求和教师、学生的实际“用教材教”的并不多, 更多的教师依然是按照教材的体例把选文一篇篇的讲授完毕, 他们不管学生是否喜欢, 也不管其是否属于必修。换言之, 就是教师对教学目标定位不准确, 缺乏校本课程的开发意识, 教学依然被教材牵着鼻子走。
由上可见, 我们目前的阅读教学是不成功的。学生的阅读能力之所以得不到有效提升, 原因在于我们教师把大量的时间、精力用在了阅读方法和技巧的教授上, 而对阅读量的扩大和阅读速度的训练却落实不到位。
为了提高语文课堂效率, 全面落实阅读教学的目标, 笔者提出了阅读教学“1+1+1”课堂构想。阅读教学“1+1+1”课堂是指将阅读的三要素全部纳入语文课堂当中, 合理分配课时, 进行有效训练, 构建出“精析阅读课+自由阅读课+计时阅读课”的新型语文阅读课堂模式。具体安排如下。
一、精析阅读课 (一周安排约4课时)
精析阅读课即通过学生、教师、文本间的对话, 以学生为主对文本进行细致、深入地品味赏析, 总结归纳阅读的方法、技巧, 指导学生阅读实践。精析阅读课的文本如何选取呢?在学期初, 预留约一周的时间, 师生一起通读教材, 然后结合课标要求、师生兴趣, 共同选取教材中的课文 (每单元可选1~2篇) 作为精析篇目。
二、自由阅读课 (一周安排2~3课时)
自由阅读课即依据课标推荐的课外阅读篇目, 结合教材名著导读, 让学生自行制订计划, 并在教师指导下进行阅读。教师要利用自由阅读课定期组织形式多样的读书交流汇报活动, 以检测学生的阅读效果, 督促学生的阅读进度。除精析篇目外, 学生还可根据兴趣, 将教材中其余的课文纳入自由阅读课当中。
三、计时阅读课 (一周安排1~2课时)
计时阅读课即教师选取篇幅较短的文章, 在保证阅读质量的前提下, 以测试的形式让学生进行计时阅读, 并展示阅读时间和阅读效果, 通过训练促使学生的阅读速度稳步提高。计时阅读的素材可以是教材中课文的节选, 也可以是新近书刊、报纸上的精短美文, 还可以是经典名著的精彩片段等等。
教无定法, 教师只有对学生阅读的数量、速度、方法都予以足够重视, 进行全面训练, 学生的语文阅读能力才能得到快速、有效的提升。
“1+1”教学模式 篇2
做了多年的班主任工作,感到得心应手的方法就是赏识教育。赏识教育是生命的教育,是爱的教育,是充满人情味、富有生命力的教育,是注重孩子的优点和长处,让孩子在“我是好孩子”的心态中觉醒的教育。
我们要经常对孩子说“你能行”。一个“行”字,能消除孩子的恐惧感;一个“行”字,会激发孩子的求知欲望;一个“行”字,能唤起孩子们对生命的热爱;一个“行”字,使孩子找到了学习快乐的感觉。我班的伟,反应问题较慢,往往课堂不敢举手发言,我总是这样对他说:“不要着急,慢慢来,老师相信你能说好。”渐渐的,他对自己有信心了,敢于发言了。写字不讲究质量的鹏,被我的“你能行”激励的一周之内字体判若两人。因为“行”字,满足了孩子心灵深处最强烈的需求,满足了孩子无形生命的需要,人性中最本质的渴求——渴望得到别人的赏识。如今的独生子女,物资生活丰裕,吃穿应有尽有,在物资需求得到满足后,更渴望精神的需求,他们与成人一样需要强大的精神支柱。
“1+1”教学模式 篇3
关键词:微课件;开发探索
中图分类号: F279.2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3-1069(2016)30-115-2
1 微课件开发分析
1.1 微课件特性分析
①教学时间短。微课件的时常一般为5—8分钟左右,最长不超过15分钟,这个时间从心理学和教育学角度来说符合学员认知结构,时间太长学员容易注意力分散学习效果低下。
②教学内容少。每个微课件只讲解一个知识点、一个重难点或是一个易错点,主题突出,内容短小精悍,学员更容易掌握。
③实用性强。微课件以知识点为核心,课件可以使用文字、图片、声音、视频等多种媒体信息,是最有利于学员学习的一种资源形式。
基于以上特点,学员可以利用零散时间对不同学科知识点进行个性化学习、按需选择学习,既可查缺补漏又能强化巩固知识, 是传统课件学习的一种重要补充和拓展资源。
1.2 微课件开发内容分析
①必须具有科学性。须确保知识科学,内容符合相关规程规定,措辞准确,行文流畅,符合知识的内在逻辑和学习者的认知规律。
②必须具有针对性。须有明确的适用人群,能够充分满足公司领导干部、专业管理人员、生产技能人员的学习需要。
③必须具有交互性。须做到界面美观、操作简单、提示恰当,体现人机交互,及时对学习者的学习活动做出相应反馈,做到进度可控、导航清晰。
2 “1+1+1”微课开发模式基本原理
无论是E-learning 形式还是面授形式,课程都是培训的主要依托,企业培训中的课程开发常遵循一定的过程模式,比如ADDIE(Analysis Assessment、Design、Development、Implement、Evaluation)模式,以及纳德勒提出的应用于短期培训课程开发的重要事件模式。这些课程开发的过程模式为培训课程开发提供了合理的实践操作模式,然而在实践中这些模式未能保证课程的质量,因为它们只是描述课程开发流程的整体性框架。夯实每个课程开发环节并在它们之间建立基于数据的逻辑联系,才是保证培训课程质量的关键。
2.1 企业一线专家——分析学习需求,甄选学习内容
培训的主要目标是能力发展,能力是头脑中知识的累积并形成了适于知识应用的内在结构,因此课程开发不能脱离知识而空谈能力目标,知识应成为课程目标制定、内容选择、策略选择的坚实基础,而需求分析的实质也即获得工作、社会、自身发展对个体的知识要求。学习需求分析主要有两方面内容:
①确定培训的必要性和可行性;
②确定目标状况和学习者当前状态的差距,理想状态和员工当前现状的分析是需求分析的核心内容。
以往的培训组织者,不能说不重视员工的培训需求,比如也进行受训者的培训需求调查,但只是停留在泛泛地填写一份调查问卷的基础上(诸如希望得到哪方面的知识、技能培训等等。企业一线专家因为贴近实践、了解生产,岗位知识理解透彻,他们可以根据工作场所绩效需求找出相应的学习需求。并且因为公司中普遍存在的传帮带的师徒制模式,使得一线业务老师分析得出的工作场所的绩效需求与相关的需求最为一致。
2.2 培训业务专家——制定培训目标,设计教学策略
培训目标指向的是课程开发项目的需求,它只是课程目标的约束条件,而课程目标是对学员在能力与价值观领域表现的预期。课程目标在本质上表现为能力体系和所需的态度、价值观。因此,课程目标的制定和教学策略的设计需要明确的培训目标和实事求是的需求评估,需要培训业务专家的学科知识体系和专业知识作为基础。
2.3 媒体专家——设计表现形式,完成技术制作
课程是知识内容、资源组织以及学习方式的内在统一体。多媒体微课件是基于手机、IPAD、PC电脑等多媒体设备,整合美术、动画、创意及系统构架,实现视频、图片和文字高度整合的互动体验手段,产品极具有科技感,强调学员的参与,更真实地展现技术特点和使用场景,提高受众学习满意度,它是通过网络表现的某门学科的教学内容及实施的教学活动的总和,可以有效辅助面授培训。
3 “1+1+1”课程开发模式在生产技能专业微课开发中的应用
公司根据生产技能人员培训履职考核标准,对涉及高级工及以上等级的技能模块进行了开发。
3.1 业务分组
通过认真讨论,项目开发组编制了课件开发工作方案,确定了课件开发计划。课件开发项目从管理模式上采用“迭代式开发模式”,并结合实际需求将项目开发划分为七个阶段,如表1所示。
为了保证课程内容严谨准确,公司协调各级单位,抽调相关技术骨干组建了内容专家组,包括企业一线专家与培训业务专家,进行课程内容编写与把关工作。在开发期间,项目组逐渐形成“内容--制作”双条线的业务模式,针对内容专家在业务上的优势与技术组在呈现表达上的特长,两队“人马”各司其职,相互补充相互促进。
3.2 开发标准
在开发标准上此次微课件开发项目以“1+1+1”模式为基础,参考目前被普遍应用的ADDIE模型(如图1所示)。
3.3 开发分工协作
培训业务专家从学习者、教学内容、教学目标、教学策略、课件结构等五方面进行分析,最终形成教学设计方案。
4 实施效果
4.1 统筹专家资源,实现“需求、内容、呈现”各个环节的有效联结
“1+1+1”课程开发模式,以知识网络为基础,有机结合企业一线专家、培训业务专家、课程制作专家的经验技术,把需求分析、目标制定、内容和策略选择、课程实施、课程评估联系起来,在保证课程开发理性的同时,还为课程开发者提供了创造的空间。
4.2 做好教学设计,保证课程产品的高质量和优良效果
需求分析阶段对学习者在实际生产中所需的操作技能进行分析和判断,课程开发技术框架为其提供了实操性技术,而教学策略设计则表现为在约束条件下(已定的工作情景与岗位类型)的创造。“1+1+1”课程开发模式的使用使得此次开发课程具备以下几项特点:
①以模块化知识点为体系要素,采取短而精的“微课”形式,一个课程解决一个具体问题,不做“大而全”式课程。
②学习过程循序渐进、内容划分难易结合、知识讲解贴近实践,课程符合成人学习者的认知规律与学习特点。
③课程开发环节大量使用“三维图像或动画形式”,
展现生产流程、设备构造、设备拆装等知识演示与操作观摩。
“1+1+1”人才培养模式探索 篇4
1 深入学习研究, 不断完善“1+1+1”人才培养模式内涵
通过认真学习贯彻教育部关于教高[2006]16号文件精神, 我院进一步认识到深化工学结合办学模式和院校合作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对护理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性。2009年, 我院与吴江市人民医院实行联合办学, 实施“1+1+1”人才培养模式, 即:第一个“1”———职业引导:指护生于第一学年在校内完成专业基础课和文化课学习, 并且掌握基础护理、健康评估2门专业课的理论知识和实践技能, 为床边教学模式的实施作铺垫;第二个“1”———床边教学:指第二学年赴医院学习临床护理 (内、外、妇、儿科等) 专业课程, 教学任务完全由教学医院临床一线的护理专家或具有中级及以上技术职称的资深护士和医生承担, 改变原有课堂教理论、实验室教操作, 集中进行临床见习的教学模式, 实行理论与实践一体化教学, 使授课、见习、岗位体验融为一体;第三个“1”——顶岗实习:指第三学年在医院 (也可分散到其他实习医院) 跟班顶岗实习, 将所学专业理论知识和实践技能相结合并有机应用于临床护理工作中, 以培养和训练职业能力, 实习10~12个月后回校参加全国护士执业资格考试和学校毕业考试。经过研究, 我们期望通过“1+1+1”人才培养模式能够使护生尽早接触临床, 由浅入深地将专业理论知识与实践有机结合, 能够尽早认同医院文化和护理职业道德标准, 使其更好地适应护理岗位。
2 以能力为本位, 优化与“1+1+1”人才培养模式相适应的课程体系
为了实现与护理岗位及护士执业资格考试的接轨, 我院构建了“传授知识、培养能力、提高素质”三位一体的课程体系。 (1) 遵循“适应临床护理岗位要求”原则设置了理论课程体系, 同时突出实用性和针对性, 将原有按学科设置的专业基础课按照人体形态和功能的正常到异常, 分别整合为护理实用人体学、病因病理学, 而护理药理学则在教学内容的取舍、重点内容的安排等方面, 力求淡化学科意识, 突出高职护理教育特色, 充分体现了专业基础课为临床专业课服务的教育理念。临床护理专业课程的设置和改革, 则请护理专业指导委员会的专家参与人才培养方案和课程标准的修订, 以临床护理岗位为核心, 以护理工作过程为载体选择教学内容;与临床护理专家联合编写护理教材、护理实践教学指导书、护理专业实验手册、护理实践技能仿真模拟实训手册等, 满足以职业岗位需求为核心、以就业为导向的护理职业教育需求。 (2) 构建“校内实验实训、校外床边教学和跟班顶岗实习”实践教学体系。我院将实践课所占比例提高至70% (包括实习时间) , 同时以“工作过程”为主线设计课堂教学内容。为此, 我院构建了“病房教室”。第一学年的专业课程护理学基础、健康评估的实践课程及实践与理论相结合的课程全部在“病房教室”中进行, 实现了“教学做”一体化建设, 为第二学年临床专业课程的床边教学奠定良好基础。 (3) 根据显性知识和隐性知识立体交融原则构建了素质教育体系, 即以学院“诚、爱、美、洁、精”校风为素质教育理念, 以课内教学和课外养成为途径, 以增设人文社会科学课程、强化落实专业课程考核、第一课堂和第二课堂相结合为手段, 全面提高护生综合素质, 从而实现知识、能力、素质和谐统一的教学目标。
3 打造国家级实训基地, 为“1+1+1”人才培养模式搭建平台
在中央财政和省财政的共同资助下, 我院建成了近6 000平方米的国家级护理实训基地, 诚邀北京301医院、江苏省人民医院、上海长海医院等知名医院的护理专家参与规划与设计, 引进国外实训场所建设和管理先进理念, 将该基地打造成了“情境设置真实, 服务功能齐全、教育设施现代化、实训岗位国际化、基础技能模仿能力和高层次思维能力双培养”的一流实训基地。基地设有病床130张, 具有医院门急诊、住院处、护士工作站、模拟病房、手术室、ICU、产房等工作场所, 完全模拟了三级医院的真实全貌。护理实训基地设备齐全, 且全天开放, 为护理专业的情境教学、高仿真实训模拟提供了物质基础, 使护生在校期间完全掌握理论知识与专业技能, 为实施第二年的床边教学奠定基础。
4 选择适合的教学医院, 把“1+1+1”人才培养模式落到实处
多年来, 我院一直与医院合作培养护理人才, 但仍未进行深层次的院校合作。现代职业教育理念是:院校合作人才培养模式, 要体现医院提供仪器设备、技术、师资, 学校提供管理和场地;聘请护理行业专家、技术能手成为职业技术实践教学主体。以往, 学院没有附属教学医院, 所有专业课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都以学校专职教师为主体, 存在以经验和书本作为教学质量评价依据的现象, 与医院的合作仅仅停留在临床见习和跟班顶岗实习阶段, 未能贯穿教学全过程, 所以存在护理教学与临床护理岗位不能完全接轨的问题。因此, 只有与医院合作教学, 聘请临床护理专家参与护理专业临床课教学全过程, 实行实质性的院校合作人才培养模式, 培养实用型护理人才, 保证教学与临床无缝对接。目前江苏省院校合作的现状是:三级医院, 特别是三级甲等医院基本上已成为本科医学院校 (医疗、护理) 的附属教学医院, 由于医院护理人员紧缺, 不可能承担职业院校护理专业实践教学主体之重任, 使卫生职业技术学院寻求具备教学条件的二级甲等医院联合办学是行之有效的方法。吴江市人民医院是苏州地区的二级甲等医院, 医疗、护理技术优良, 医护人员职称结构合理, 承担过多年护理专业实习带教和部分护理课程的教学任务;医院领导高度重视医护人员教学能力培养, 全体医护工作者对联合办学表现出极大积极性;通过考核选拔任课教师, 是理想的合作伙伴。我院护生到达医院前, 医院即成立了教学委员会, 业务院长担任教学委员会主任, 医院科教科负责教学日常管理工作, 护理部和医教科共同负责教学人员和课程安排工作;承担教学任务的医生和护士提前1个月来我院参加同课程教师的集体备课, 共同商讨教学内容的调整并改革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 为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奠定坚实基础。
5 改革教学模式, 是“1+1+1”人才培养模式取得成功的关键
“1+1+1”人才培养模式创新之处主要体现在第二个“1”———床边教学方面。护生在医院学习一年, 其主要课程是:内科护理、外科护理、儿科护理和妇产科护理等临床专业课程。护生在医院学习, 并非将上课地点从学院转移到医院, 更不是医护教师到教室教授理论知识、实验室实践技能。床边教学模式应是:教室主要是护生自修和讨论的场所, 而医护教师则完成其所有护理临床专业课的教学任务。为更好地完成床边教学任务, 医护教师应提前引导护生预习教学内容, 并根据疾病发生季节、病房现有病人和疾病种类适当调整教学计划;每天早上应安排护生分组参加各病区的晨间护理, 使护生将第一学年学习的基础护理、健康评估知识和技术应用于临床实践, 也有利于护生学习理解临床护理专业课程。查房是医护教师对护生进行床边授课的方式。任课教师按照护理程序对病人的实际情况进行护理评估、提出护理问题、制订护理方案、实施护理措施、进行效果评价。授课要将重要知识点贯穿于床边教学过程中;要将理论知识讲解和实践技能示范融为一体, 边讲边做。而少见病例, 如破伤风、肺结核、脏器移植等, 则由任课医生和护士事先设置好典型病例, 采用案例讨论式教学模式。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医护教师应根据教学要求并结合自身临床工作体会为护生讲解, 以开拓护生思路, 培养护生自学能力。
目前, 床边教学模式与校内教学模式比较, 已显示出明显的优势: (1) 分组上课效果好。校内教学模式中理论课以班级为单位 (一般为50人以上) , 实践课20人左右一组, 而床边教学模式以小组为单位 (最多10人一组) , 护生看得清, 实践机会多, 与教师沟通机会多, 教学效果好。 (2) 理论与实践完全一体化。校内教学模式将理论与实践分开教学, 而床边教学模式则把临床护理专业课理论与实践内容融为一体进行教学, 同时进行护理实践, 真正达到了理论与实践的有机结合。 (3) 有利于护生理解知识。校内教学模式以护生对知识点的记忆为主, 而床边教学模式则通过对病人症状、体征的观察和体检 (即对护理问题的评估、诊断) , 护理方案的制订和实施、护理结果的评价, 实施护理程序的过程, 再进行自学和病例讨论, 以理解知识为主。 (4) 完全真实的护理情境是最好的教学资源。校内教学模式的专科护理操作是在实验室模拟护理情境, 是护理模型或师生的角色扮演, 而床边教学模式则是让护生体验真实的护理现场。 (5) 教学内容更直观、更真实。校内教学模式采用图文并茂的板书和多媒体课件, 而床边教学模式表现和展示的是真实场景, 内容更直观、真实。
经过一学年床边教学模式的实施, 实现了理论和实践的有机结合, 使护生能够认同医院文化、职业道德, 并将学习、见习、岗位体验融为一体, 对护生护理职业能力培养起到良好的促进作用。
6 构建多元评价体系, 为实施“1+1+1”人才培养模式提供保障
首先, 系部设立了教学质量监控网络, 由系督导小组督查、教师间互听互评、护生信息员的定期反馈组成三级质量监控网络, 对人才培养方案、课程标准、授课计划的执行情况等实施监控, 并及时反馈监控信息。
其次, 改革以一次考核定成绩的评价方式。护理专业所有主干课程建立了试题库 (包括理论课和实践课) , 全面实行教考分离。理论知识成绩将期中考试、期末考试与平时课堂提问、小组讨论成绩相结合, 期中、期末考试成绩占70%, 平时成绩占30%。实践技能成绩评价采取综合评价和多元评价方式, 即“课程技能成绩=平时成绩+技能抽考成绩+技能总考成绩”, 其中“平时成绩=练习评价记录及实验报告+临床见习报告+情境模拟实训”;同时实践技能成绩评价实行将教师、护生自己、护生相互评价相结合的多元评价方式, 即期中、期末考核以教师评价为主, 平时成绩考核以护生和护生相互间评价为主, 教师评价占总成绩的70%, 护生自己及相互间评价占30%。
最后, 系部每月召开护生座谈会, 调查教学管理和教师授课情况, 并根据调查结果及时采取针对性整改措施。与此同时, 我院通过辅导员搭建了家长与学院的沟通桥梁, 以便及时了解家长对办学质量的评价。此外, 我院还定期征求用人单位对护理专业教学质量的评价和建议。
护生在医院学习期间的质量评价由学院教务处对医院教学过程的听课评课、定期研讨, 学院提供试题库, 医院组织命题、考试、阅卷等方式进行综合评价。采取医院统管、学院督察和家长协管的方式进行全面质量监控。
调查结果表明:我院护生动手能力强, 实践技能高, 专业基础知识牢固, 职业道德好, 有责任心, 能吃苦;对医院护理文化适应较快。2009年, 我院三年制护理专业护士执业资格考试合格率为99.7%, 就业率为98.6%。因此, 学院与医院深度合作, 共同培养护生, 构建“1+1+1”护理人才培养模式, 可实现培养高素质技能型人才的目标。蒉
字体设计1教学方案1 篇5
课程名称:字体设计1 课程号:1100068 编写日期:2011年1月
第一单元 文字发展史
一、教学目的:
系统了解中外文字发展脉络和基本规律,掌握书写的一般规律及应用中外文印刷字体的能力,认识字体设计在平面设计中的重要性。通过讲述中外文字起源、发展、演变的历史进程,交代文字构成的客观性,使学生对抽象的文字有一个完整感性的认识。
二、教学要求 :
通过学习,掌握中外文字起源、发展、演变的历史进程;理解文字形成的构成原因,进而从另一个角度来看待我们熟悉的文字;了解中外文字发展脉络和基本规律,及在现今社会环境中的应用情况。
三、教学时数: 4学时
四、教学重点: 文字的萌芽时期 文字的成长时期 文字的发展时期
五、教学难点:
经过系统的学习了解后,要找出汉字和英文设计一般基本规律。并将它们加以总结,为下面的课程打好基础。
六、教学方法: 利用多媒体教学,展示汉字和英文的多种图片,给学生以视觉上的认识,并且根据规律进行分析。
七、主要参考数目:
《字体设计》 余秉南著 湖北美术出版社
八、作业:
1、为什么说文字是在人类有了一定的需要之后才被创造出来的?
2、知道仓颉造字的传说?试着讨论一下它的可信度。
3、字母是如何被创造和传播的?
4、汉字的演变、发展又是如何?
《字体设计1》教学方案2
课程名称:字体设计1 课程号:1100068 编写日期:2011年1月
第二单元 字体设计概述
一、教学目的:
认识什么是字体设计并且通过练习分析英文和汉字的共同点和不同点,并加以总结。
二、教学要求 :
通过学习掌握字体设计的基本概念;理解方块字与拼音字、书法艺术、印刷 体对字体设计的影响作用;了解字体设计在平面设计中的重要性。
三、教学时数: 8学时
四、教学重点:
字体设计的含义和基本属性 方块字与拼音字 字体设计与书法艺术 字体设计与印刷体 字体设计的重要性
五、教学难点:
创意字体是在标准的美术字——宋体、黑体字的基础上进行装饰、变化的字体。创意字体在一定程度上摆脱了原字形和笔画的束缚,依据文字的内容,充分运用想象力,艺术地重新组织结构,再创样式。创意字体是变化了地文字,这种变化更增添了文字的魅力。
六、教学方法: 通过多媒体教学来展示英文和汉字的结构,并出示一些应用性的报纸、宣传册、杂志、广告、招贴等来反映字体设计的组合方式。
七、主要参考数目:
《文字设计》 刘杰编著 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
八、作业
每位同学课外收集十个自己认为出现在平面设计中好的字体设计例子,并加 以分析。
《字体设计1》教学方案3
课程名称:字体设计1 课程号:1100068 编写日期:2011年1月
第三单元 字体的绘写
一、教学目的:
通过对中文字体和拉丁文字的讲解,使学生了解汉字的构造,汉字的基本笔划、形式特点、汉字书写的一般规律,以及拉丁字母的基本特点、种类及书写方法,为以后的变形打好基础。
二、教学要求:
通过学习掌握字体绘写的一般规律;理解基本字体绘写的原则;了解各种字体的笔画、结构、字型等特征。
三、教学时数: 8学时
四、教学重点: 汉字的基本字体 绘写汉字的基本要求 拉丁字母的基本字体 拉丁字母的绘写要求
五、教学难点:
文字的可识性、文字的视觉美感、文字设计的个性
七、主要参考数目:
《文字设计》 刘杰编著 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
八、作业:
利用课余时间,针对所学的中外文基本字体,仔细观察报纸上相关字体的结构和笔形。在分析观察的基础上练习中外文的书写,并根据基本设计原则,作简单的变形组合设计。
《字体设计1》教学方案4
课程名称:字体设计1 课程号:1100068 编写日期:2011年1月
第四单元 创意字母的基本方法
一、教学目的:
文字在视觉传达中,作为画面的形象要素之一,具有传达感情的功能,因而它必须具有视觉上的美感,能够给人以美的感受。满足人们的审美需求和提高美的品位是每一个设计师的责任。在文字设计中,美不仅仅体现在局部,而是对笔形、结构以及整个设计的把握。
二、教学要求:
根据创意法则的基本原理对字体作基础的设计练习。从此为字体设计2打下基础。
三、教学时数:8学时
四、教学重点: 概括法 形象法
结构法(立体与空间的字体设计)
五、教学难点: 整体风格的统一 笔画的统一 方向的统一
六、教学方法:
一、设计定位
正确的设计定位是设计好字体的第一步,它来自对其相关资料的收集与分析。
二、创意草图
一旦你有了主题和创意的一些想法,先用草图记录下来,考虑一下使用何种色彩、形态、肌理;表现某个特定时期的某种风格,会令人想起某个特殊的事件或者感受。
三、方案深入
有时,一开始的创意未必能成为最满意的设计,如果你对最终的结果不满意,可以先设计第二或者第三方案。每一种方案的设计都必须深入下去,频繁地更换想法只能导致失败和灰心。没有一种方案是万无一失的,但是这种工作方法为你打下了一个很好的基础。
四、提炼综合
将设计中最合适的部分,再进行进一步的修改。应针对设计的每一部分逐个进行提炼和发展,以提炼出最佳方案。
五、修改完成
将最后的设计方案通过设计软件进行加工,全面考虑形态、大小、粗细、色彩、纹样、肌理以及整体的编排,以达到预期的效果。
七、主要参考数目:
《字体创意与表现》 张 同 著 湖北美术出版社
八、作业:
1、10个中文字的变形(可选择一句话,诗.......)(5cm*5cm)
“1+1”教学模式 篇6
通过长期的教育实践,我们发现将竖笛引进课堂,是解决学生音准问题,提高学生识谱能力的一种相当有效的办法。使学生掌握竖笛的基本吹奏技巧,能够演奏简单的乐曲,进一步丰富学生的音乐学习活动,提高学生音乐实践能力;在活动中,通过组织校竖笛活动小组,培养音乐基础较强的学生,能够进行多声部的竖笛合奏,将竖笛作为特色表现在学校的各项大型活动中。同时探索竖笛教学在小学音乐课堂教学中的教学模式,总结竖笛学习的规律。以研究常规竖笛教学内容为基点,进一步丰富和完善现有音乐课程体系,推动我校音乐学科的全面发展。
关键词:器乐教学;竖笛;教学模式
G623.71
《音乐课程标准》指出:器乐教学对于激发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提高对音乐的理解、表达和创造能力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目前,许多学校都将器乐进课堂纳入课改计划之中,也取得了一定的成效。各地教育部门组织的比赛活动:乐器合奏比赛、口风琴比赛、葫芦丝演奏比赛、小学生合唱比赛、鼓号队(铜管乐)比赛……都说明器乐教学在整个学生素质中的重要地位,它将在教育教学中扮演着重要角色。
我校器乐教学走进音乐课堂,以竖笛的教学为突破口,编写校本课程,逐步推进音乐课堂的改革,取得了不小的成绩,竖笛教学也成为我校的课程特色。为更好地促进农村小学乐器教学,我以几年来的竖笛教学经验与一些想法,谈谈关于竖笛教学的“1·2·1”,即明确一个目标,注重两方面教学,建立一个标准。
一、明确一个目标
农村小学音乐教育的目标不是培养“音乐家”、“演奏家”,而是通过音乐教学,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活跃身心,陶冶情操,增强艺术涵养,促进全面素质的发展。明确这个目标对竖笛教学作用有二:①便于全面全体。一些学校领导、教师的潜意识中仍存在着“音乐”是“副科”的旧观念,进而对竖笛教学的功用认识不够深入,只流于形式或摆摆样子。不能面向全体,不能从育人的深远角度出发组织教学。②尊重个性差异。竖笛教学本是增加学生学习兴趣的一种手法,通过竖笛教学能帮助学生掌握音准、节奏等音乐等技能以及丰富课外活动。但往往有一些学校对竖笛教学采用“一刀切”的方法(即统一要求)。在“优等生”学习轻松、愉悦的同时,致使一部分学生由于受生理、心理限制,终成“差生”,甚至影响其他学业的学习。
二、注重两方面教学
在竖笛教学中,我认为要注重“吹”和“演”两方面的教学。“吹”是竖笛教学的基本目标,也是合格目标,即能吹准音、吹奏一首完整的歌曲;“演”是竖笛教学的重要目标,也是提高目标,即有艺术性的“吹奏”,并能与多种器乐协作。
1.豎笛教学“吹”的二个步骤。
第一步,教学学生掌握基本的吹奏方法和技巧。
学吹竖笛,首先必须了解竖笛的构造,掌握竖笛吹奏的具体指法和吹奏时的呼吸。
竖奏头上装有一个“簧”,一吹就响。笛身开有六个按音孔,自下而上为第一孔、第二孔……按孔时,两肩自然放松,右手无名指按闭第一孔,中指按闭第二孔,食指按闭第三孔,左手无名指按闭第四孔,中指按闭五孔,食指按闭第六孔。按孔必须按严,按紧,否则造成音孔漏气,吹不响或发音不准。吹奏时嘴两角作微笑状,不鼓腮。指法训练时应注意手指不要抬得过高,演奏时手指、手碗都要放松,按孔应松驰而有弹性。两手的大拇指自然地托住笛身。
初学竖笛,还应掌握竖笛吹奏的呼吸。初学时学生往往因呼吸不得法而影响发音的质量,出现气息不够,节拍不到位,断断续续,声音不连贯,吐气太猛,声音刺耳等现象。为了使学生更好地掌握竖笛吹奏的呼吸问题,我采用了以下几种训练的方法:(1)吹奏前作一个“呜”的呼吸练习,做到急吸长呼,发“呜”时均匀地呼气。(2)每次吹奏时先作全音符的练习,即一口气只吹奏一个音,如1—V|2—V|3—V|。(3)在练习好全音符的吹奏的基础上,再慢慢向二分音符、四分音符、八分音符过渡。
竖笛的吹奏练习从筒音(即六个孔全按住)的“5”开始,吹响后,先练习“1”、“2”、“3”三个音,再练习“6”、“7”、“ⅰ”三个音,接下去练习“5、6、7、1、2、3”六个音,继而练习“4”音后,再练习“5”与“5”、“6”与“6”、“7”与“7”、“1”与“ⅰ”的八度音程。最后将练习的音连起来,形成“5”—“ⅰ”的音阶。此时就可让学生吹奏一些简单的练习曲,练习曲的选择应由短到长,由易到难。
第二步,逐步提高发音质量,做到熟练吹奏。
学生掌握基本吹奏方法后,我就鼓励学生多吹多练。农村学生到校时间相对较早,我要求早读课前先进行十分钟的竖笛吹奏练习。现在学校增设了个性教育课,使那些喜欢音乐的学生又多了一个训练竖笛的机会和时间。在吹奏技术上可增加十六分音符的节奏练习,如×××、×××、××××。音程上适当增加大跳音程的吹奏练习。吹奏的曲目则挑选短小、优美、有特色的歌曲作为练习曲,在发音上要求做到正确、清晰、流畅。
2.竖笛教学“演”的二个步骤。
第一步,努力提高竖笛的表现力。
这一步是以学生能准确、练吹奏为起点。这一阶段的重点是提高学生更深层次的感受音乐、理解音乐、表现音乐的能力。在吹奏中要运用速度、力度、强弱、连音与顿音及情绪的变化、对比,正确地表达作品的音乐形象与情感。如《欢乐颂》可作速度、力度的对比与变化练习,《喜洋洋》作情绪的对比练习。同时还要提高学生对和声和感受力,注意对二声部合奏的练习,如挑选《望月谣》、《红星歌》等二声部歌曲进行合奏练习,把竖笛教学引向更高层次。
第二步,加强与多种乐器的协作。
为进一步激发学生的兴趣,加大竖笛的艺术性、表演性,我在教学中组织多种形式的演奏。如在音乐课教学中以竖笛、打击乐器等为主,伴以律动、唱歌,使课堂气氛更加生动、活泼。我还利用课余时间组织器乐合奏队,进一步探索提高竖笛表现力的方法,选择适合竖笛“表演”的曲目。如我编配的器乐合奏曲《喜洋洋》、《青春舞曲》等多次在校各类文艺汇演中演奏,获得全校师生和家长们的一致好评。器乐编配如下:
三、建立一个标准
通过几年的努力,我校竖笛教学已取得初步成效。为使竖笛教学走上一个更高的层次,进一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鼓励冒尖、激励竞争。我建立了一个《竖笛评段制度》,从认知、能力、情感三方面出发共设五个段位标准,段位越高表示学生的水平越高。其中1—2段为初级,3段为中级,4—5段为高级(有一定难度)。每学期末进行一次段位测评活动,对获高级段位的学生发以证书,大大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各段标准如下:
一段:吹奏姿势、口形、拿笛姿势、指法基本正确,能吹准1—ⅰ八个音符。
二段:吹奏姿势、口形、拿笛姿势、指法比较正确,训练5—3的音阶音,能吹奏简单的民族宫调歌曲。
三段:吹奏姿势、口形、拿笛姿势正确,指法熟练,能吹奏大三度的跳音,熟练吹奏笛音域内的每一个音符,能吹奏一首简单的独奏曲。
四段:初步掌握竖笛颤音、连音、顿音等演奏技巧,能有感情地吹演乐曲,基本能表现出乐曲的艺术特性。
五段:熟练掌握竖笛的颤音、连音、顿音等演奏技能技巧,吹奏时能声情并茂,能与多种乐器协作,最大程度的表现乐曲的艺术性。
以上只是我教学上的点滴经验,恐怡笑大方,愿与各位老师相长互学,也希望能起抛砖引玉的作用。我们寄希望以“乐器进课堂”教学活动充分调动学生参与音乐实践的积极性,使学生在快乐中学习,在幸福中成长。
参考文献:
[1]《2011版义务教育音乐课程标准》
[2]《音乐教育与创作》2012年第5期 《口琴合奏教学研究》姚艳萍
[3]《中国音乐教育》2013—4《在小学开展竖笛合奏教学的新尝试》孙岩
“1+1”教学模式 篇7
新课改背景下虽然我国目前已经非常重视学生实际操作技能的培养, 但目前中职“模拟导游”课堂教学仍存在问题:其一课程无固定教材, 授课形式呆板;其二课程教学主要是“教师说、学生听”及“理论为主, 实践为辅”, 学生忙于背诵和记录导游词而闲置聪慧的头脑;其三现有教学场地仍以教室为主, 学生实地讲解能力较差。
二、对中职导游专业课堂教学存在问题的思考
(1) 转导游“工作任务”为教师“教学任务”。目前旅行社导游的工作即学生毕业后将去做的事。我们应把导游的“工作任务”细化, 将导游实地讲解的导游词按带团线路汇编成册, 设计成教科书, 把每个景点按游览线路拍摄下来制作成DV教学视频。教师通过精心设计和加工把导游实地讲解的“工作任务”转化为自己的“教学任务”教授给学生。
(2) 转“理论为主, 实践为辅”为“实践为主, 理论为辅”。模拟导游的教学内容以“理论为主, 实践为辅”, 培养出来的学生不能独立完成带团讲解工作。因此, 我们应改变思想, 从“理论为主, 实践为辅”转为“实践为主, 理论为辅”。
(3) 转“传统教学方法”为“现代行为导向教学方法”。众多学校模拟导游教学仍以“说中教, 听中学”的传统教学方法为主, 此模式下教出的学生在毕业后仍不能立即投入导游带团工作。所以我们应把传统教学的场地搬出教室, 转入电脑机房和实地景区, 向“做中教, 做中学”这一现代行为导向教学方法靠拢。
通过以上几点思考, 结合实践摸索, 为切实提高导游专业学生的实地讲解能力, 达到毕业后即能上岗的目标, 笔者创新整合了“课堂1+1+1”这一教学模式。
三、“课堂1+1+1”教学模式创新与研究
“课堂1+1+1”教学模式分解如下:
第一堂课:“说中教, 听中学”, 加强专业理论知识——多媒体教室“示范教学”。教师以事先拍摄好的实景DV为教学内容, 将学生带到多媒体教室进行示范教学, 以教师说为主, 学生在听中学。
第二堂课:“做中教, 做中学”, 提升讲解能力——电脑机房“计算机模拟教学”。导游凭的就是一张嘴, 讲解能力是导游员的基本功, 但讲解能力不是“教”出来的而是“练”出来的。所以经过上一阶段“说中教, 听中学”之后, 循序渐进加入一种新型的教学方法:计算机模拟教学。人手一台电脑对着实景DV进行讲解练习, 以学生为主体, 让学生多讲、多练以达到最终的教学目的。
第三堂课:“实地讲解”, 培养独立带团应变能力——实地景点“项目任务教学”。为更好地培养导游, 我们还必须在真实工作环境中开展人才培养工作。“实地讲解”及“带团能力”是导游教学中重要的核心能力。为了达到以上教学目标, 我们可采取“项目任务教学法”进行教学设计。让学生自主设计线路, 自组导游词, 自己亲自带团讲解。
四、“课堂1+1+1”教学模式的优势
(1) 把导游的“工作任务”转为教师的“教学任务”, 让教师教会了学生导游目前所做的工作:接团、讲解、安排娱乐、回答提问、送团等。
(2) 把教学内容从“理论为主, 实践为辅”转为“实践为主, 理论为辅”。让学生从被动听转为自己讲, 有助于增强学生学习积极性, 开发学生开放性思维。
(3) 把“传统教学方法”“说中教, 说中学”转为“现代行为导向教学方法”。“做中教, 做中学”先把学生带入电脑机房, 充分利用多媒体资源, 真正让学生独立地进行了讲解。
“十六大”以来, 通过国家对职业教育的正确引导与支持, 职业教育进一步得到社会各界的认同与重视, 但导游专业学校培养出的学生仍无法真正适应社会需要。提出“课堂1+1+1”教学模式创新旨在改变这种状况, 真正体现旅游职业学校教学的鲜明职业指向性。
摘要:“模拟导游”是导游专业的一门核心技能课程, 本文通过分析目前中职“模拟导游”课堂教学普遍存在的问题, 以学生一毕业即能独立带团为目标, 提出了“课堂1+1+1”这一更为有效的教学模式。
关键词:“课堂1+1+1”,教学模式,计算机模拟教学
参考文献
[1]陆佳.导游职业教育之《模拟导游》教学改革初探[J].中国市场, 2012 (15) .
“1+1”教学模式 篇8
关键词:新闻评论,“1+1”教学模式,媒介素养教育,创新
一、新闻评论地位之辨
关于新闻评论在媒体上的地位与作用, 有诸多争议。有学者主张“旗帜论”、“灵魂论”, 认为新闻评论在媒体上处于核心地位, 其作用胜过新闻报道;也有人提出“眉毛论”, 新闻评论无足轻重, 在媒体上属可有可无的“眉毛”。那么, 与新闻报道相比, 新闻评论是轻是重?
从国内媒体实践来看, 典型如《人民日报》, 作为国内第一大报非常重视言论, 每天的报纸都有十多篇评论, 基本上做到了版版有评论, 重要报道篇篇配评论。从电视媒体来看, 中央电视台新闻评论部有《焦点访谈》、《实话实说》、《新闻调查》、《央视论坛》、《新闻1+1》等十多档评论类节目, 都属于口碑与收视效率俱佳的节目。但是, 对照国内的省级机关报、电视台, 以及数量众多的地市媒体, 可以看到其评论栏目/节目很少, 而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俱佳的评论栏目/节目就更少。并非这些媒体不重视评论, 主要原因有两个方面, 一是这些媒体对评论的重视程度不够, 其次, 缺乏评论人才。对此, 我们来分析美国著名报纸《纽约时报》的社论运作机制。《纽约时报》被公认为“报纸中的报纸”, 拥有极高的权威性和影响力:它的报道可以扭转一场战争;它的评论可以影响一个国家的政策……《纽约时报》每一位发行人的风格都不同, 有的是无为而治, 有的积极参与, 但对言论都非常重视。《纽约时报》成立社论委员会负责社论版, 社论委员向社论版主编负责, 其具体业务操作由社论委员完成。《纽约时报》社论委员的出身资质条件有着严格要求, 社论委员一般有三种来源:第一, 资深优秀的新闻特派员, 或曾任高级新闻主管, 写作能力强, 精通新闻业务并有一些专长;第二, 曾在著名学术研究机构担任高级研究员, 或在学术与实务并重的刊物担任过主编或专门撰述, 并有专著;第三, 最新卸任的政府高层政策性官员, 写作经历长, 能力强。当前国内主流商业报纸的言论操作, 典型如南方报系, 大多借鉴《纽约时报》的社论运作模式:成立社论委员会, 主要经营两种类型的言论, 一是做社论, 社论代表媒体立场;其次, 做意见平台, 较多的版面和空间用于为公众的声音提供发布平台。这些商业报纸的言论版都做得好, 很有影响力。
随着社会生活的日益丰富, 新闻评论的内容和体裁突破了传统媒介载体的限制, 网络评论、微博/博客言论、手机话语等新媒介评论对传统的新闻评论提出了挑战。对今天的受众而言, 新闻评论已成为社会公众发表评论、表达意见、参与社会的重要方式。分析《纽约时报》对社论的重视及其成熟的运作模式, 结合国内媒体新闻评论的发展现状, 我们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新闻评论与新闻报道一样, 都是媒体的核心产品;不同之处在于报道提供“客观性信息”, 评论则提供“意见性信息”。由于新闻评论是大众传媒上的核心产品, 《新闻评论》理所当然成为新闻学科核心课程。但目前高校《新闻评论》课程的教学存在的突出问题:陈述性知识占用较多, 而实战写作训练/节目制作的机会则较为缺乏。针对这一现状, 本人在近年的评论教学中, 对评论教学的教学理念与课堂操作模式进行了思考与探索。
二、新闻评论教学理念的更新
1. 教学方向的创新:媒介素养教育。
作为继新闻采访、写作、编辑之后开设的新闻学科核心课, 新闻评论教学的目标, 不仅要培养实际的评论写作能力, 更要培养学生的媒介素养, 即批判性解读、评价新闻事件, 并在此基础上, 利用各种新闻信息为工作、学习、生活服务的能力。从课程内容看, 主要讲授有关新闻评论的理论知识及技能训练, 目的是要学生掌握新闻评论写作基本知识和技能, 通过学习使学生了解新闻评论在整个新闻学科中的地位和作用, 在此基础上, 掌握不同媒体评论写作的方法和技巧、各种类型评论的分析和解读能力。而现代社会民主进程的推进, 以及新闻评论实践的发展, 对《新闻评论》课程提出了更新、更高的标准:媒介素养教育。媒介素养教育, 是指导受众正确理解、建设性地享用大众传播资源的教育, 通过这种教育, 培养受众具有健康的媒介批评能力, 使其能够充分利用媒介资源完善自我, 参与社会发展。具体到《新闻评论》课程上, 有两方面, 一是随着媒介竞争的加剧和传播技术的发展, 新闻评论已成为各类新闻媒体思想力和影响力大小的重要标志。因此要成为一个称职的新闻工作者, 应该全面掌握这种重要的传播类型和传播手段。其二, 今天的新闻评论教学, 不仅是一种专业或职业的知识传授或技能训练, 也应该成为一种实现公众话语权、培养意见表达能力的教育;在这个意义上, 《新闻评论》不仅是一门引导新闻专业学生认识与掌握新闻评论知识与技能的课程, 更应作为一门提高新闻专业学生媒介素养, 乃至全社会公民媒介素养的公共课程。由此出发, 在讲授新闻评论的历史与现状时, 不仅应该关注不同评论体裁的演进, 而且应该关注由此带来的新闻评论传播理念、传播内容、传播形态、传播方式和传播手段的变化;这实际上是在培养一种针对新闻评论的高层次媒介素养。
2. 教学方式的创新:“主持人式”教学。
“主持人”式教学方法是以教师为主导, 以学生为学习主体的双向互动式教学法。其特点是充分发挥学生在学习中的主动性, 变传统的“满堂灌”教学方式为对话式研讨性学习。目前的新闻评论课堂上, 老师的讲授占据了大多数的时间, 虽然老师在课堂上把问题都阐述得比较清楚, 但是新闻评论的教学目的一是要培养学生的实际的写作能力, 二要培养针对新闻评论的媒介素养和批判性新闻记者能力。显然, “满堂灌”教学方式由于学生在课堂上参与度不高, 学生的实际写作能力得不到充分训练, 那么培养针对新闻评论的媒介素养等等也无从谈起, 学习效果难以保证。“主持人”式教学方法旨在最大程度地调动学生对评论学习的参与积极性, 要让这一理念为学生所认同、接受并最终深入学生心中。现代建构主义指出:知识应是学习者在一定情境下, 借助他人的帮助, 利用必要的学习资料获得的。从这一理论出发, 教师应扮演“主持人”角色, 努力成为学生掌握知识、发展能力的“帮手”。在研讨式教学中, 教师的首要任务就是“精练”、“精讲”, 即根据学生的知识结构和现有条件选择研究内容, 应尽量选择那些学生既感兴趣又不明所以, 研讨方法简便易行、周期短、可操作性强的内容, 这是保证学生完成研讨性学习的前提。采用多种形式的教学, 从学生这个角度来看, 既可以调动学生参与新闻评论写作和分析的积极性、主动性, 也可以充分发挥他们的潜力, 在对新闻评论有直观的认识的基础上, 关注最新新闻, 激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培养他们的逻辑思辨能力, 培养新型的媒介评论人员和学术分析人员。从教师的角度来看, 也可以达到教学相长的目的, 即通过学生关注的话题抓住当下学术研究的热点或空白点, 并把之贯穿到教学中加以总结提炼, 为媒介评论学的学科建设寻找实践与理论的最佳结合点。
三、新闻评论教学模式的创新:以学生为主体
以学生为主体的《新闻评论》课程研讨性学习的课堂教学模式, 笔者称之为“1+1”教学模式。所谓“1+1”, 有以下内涵:一是指新闻评论的教学体系设计为两大部分:教师案例教学+学生实战演练;二是把学生实战环节设计为两大部分:围绕新闻热点, 分成正反方辩论;评论写作完成后, 两个小组之间交互批改;三是构建课堂之外的实践平台:课堂教学+评论实践平台。
1. 精心设计课堂切入点。
每次课上, 都以5~10分钟的“民大时评”, 作为课堂切入点。评论对象是最近的新闻热点, 或是网络热点事件。方式灵活, 可由教师提出, 多数时间布置学生课下准备, 有必要的时候设正方和反方辩论, 课堂开讲, 引导学生参与, 活跃课堂。这一版块的设置, 其目的是充分发挥学生的参与热情, 在课程的开始阶段, 对一周值得评说和存在争议的话题进行自由评论, 节奏和张力可由教师适当调控。既可训练学生的评论选题, 又可以在较短时间内强化学生立意的水平。
2. 主体部分:案例式教学。
“热身”结束, 进入了课堂的主体部分。在实际教学中, 注意提出议题的方式多样化: (1) 通过新闻视频、图片提出; (2) 结合校园新闻展开简短讨论, 提出议题; (3) 展示最新的评论范文, 提出议题; (4) 直接提出议题。课堂实践证明, 多样化的议题提出方式, 容易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在这一环节中, 基本的方法是案例教学, 案例教学是在学生掌握了有关基本知识和分析技术的基础上, 在教师的精心策划和指导下, 根据教学目的和教学内容的要求, 运用典型案例进行案例分析, 通过学生的独立思考或集体协作, 进一步提高其识别、分析和解决某一具体问题的能力, 同时培养正确的管理理念、工作作风、沟通能力和协作精神的教学方式。在讲授新闻评论的基本理论知识与背景知识的过程中, 结合具体作品或案例, 包括历史上的经典案例和最近刊播的评论, 训练学生对于新闻价值的敏感性与判断力, 培养学生的评论意识与创新思维。
围绕议题, 各抒己见。在老师讲授与本议题相关的理论知识后, 进入讨论环节。可由教师设问, 或是学生提问, 师生共议;也可结合当下社会热点问题讨论。讨论内容主要有三:最新新闻评论分析;学生原创作品比较分析;对学生的写作指导、修改讨论;评论写作完成后, 两个小组之间学生交互批改。这一环节最重要的是师生互动:一是在课堂上的互动;二是课上与课外的互动。让学生在教学过程中动手与动脑相结合, 课上开展讨论与课下进行不同评论体裁的写作或广播电视评论节目制作的练习相结合。
实战环节。首先是结合议题, 布置评论作业;其次是学生作品的课堂修改、评价和讨论, 但是又不可限于“作业批改”。要注意引导学生由鉴赏到分析, 由批评到写作, 并提倡同学主动观察、提出和分析评论写作中出现的实战问题, 在每一次课上做分析报告。
以学生为主体的学习方法, 对学生的学习主动性、自律性提出了较高的要求。学生需要做到三点:课前针对议题查阅资料, 自觉关注各媒介评论的名牌专栏, 思考, 提出问题;课中要发表观点、展开讨论, 争取擦出火花;课后认真进行实践, 完成作业, 并进行自我总结。以上教学方法, 在老师作必要的讲述之后, 再通过大量、集中的新闻评论的实战训练、实战讨论、实战分析, 在现有教学模式的基础上提高学生的新闻评论实际写作能力。
在这种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模式下, 评论学习的考核模式也相应地进行调整。新闻评论写作课程需要切实从写作环节和新闻传播实践中进行检验。结合课程的专业特质, 新闻评论写作的考核构成中, 平时成绩占了50%~80%,
3. 多方协作, 构建评论教学平台。
为学生创造条件, 提供媒体实践机会。在历年的新闻评论教学中, 笔者与校报《西南民族大学报》以及学院报刊《长短镜》联手, 合办评论栏目, 指导学生从大众传媒上选取与大学生活密切相关的话题, 征集学生优秀评论作品, 至今已有三十多篇评论作品发表, 使学生得到了良好的实践训练机会。其次, 是加强与新闻实验室的合作。在讲电视新闻评论节目这一部分时, 在实验室提供器材的基础上, 指导学生进行电视新闻评论节目的选题、策划、拍摄、后期制作, 完成以后进行展播、观摩, 共同探讨其中得失。
加强与业界合作。尽可能邀请新闻传播业界的知名评论员、主持人, 或在此方面有深入研究的专家学者给学生做新闻评论专题讲座。在讲座中, 避免主讲人“一讲到底”的单向传播局面, 加强主讲人与学生的交流互动, 使学生在专题讲座中得到最大的收获。而且注意保持与这些评论员、主持人、专家学者的经常性的联系, 通过他们把业界与学术前沿的最新动态反映到评论的课堂教学中。
参考文献
[1]马少华.新闻评论教程[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2012.
[2]赵振宇.新闻评论研究引论[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11.
“1+1”教学模式 篇9
一、模式中概念的理解
1.“1+1”
第一个“1”是学情,是学生发展过程中的某一状态和水平。包括学生的精神状态、思维方式、生活环境、兴趣、爱好、情感、态度、价值观以及知识水平、学习方法与策略水平等。第二个“1”是教师为学生实现新发展所创设的外部环境和条件,是为了达成教学目标的创造活动。包括根据学情设定的新的教学目标、教与学的方法与策略、选用的教学模式等。1+1是学生实现新发展、教师为服务于学生新发展而创造有效外部环境和条件的师生协调互动、共同发展的动态过程。
2.“1+1”高效课堂
在确定学生最近发展区的前提下,教师要为帮助学生达成学习目标,使用适当的激励、引导等教学手段和教学模式,采用小组学习、合作互动方式,运用“教育模式三原理”,为促进学生差异发展而创造优良环境和条件。要提高教学效益,形成师生共同发展、主动发展的意识和能力,追求教学的科学性、有效性和创造性,形成动态的教育科学研究的思想方法体系。
二、模式的目标和假设
建构主义的“教与学”理论要求教师由知识的传授者、灌输者转变为学生主动建构意义的帮助者、促进者;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采用全新的教育思想、教学方法和教学设计。要求学生由外部刺激的被动接受知识灌输对象转变为信息加工主体和知识意义的主动建构者。因此,全方位建构学生在化学教学中的学习主体地位,教师应成为学生学习伙伴,引导学生质疑问题、大胆猜想,全身心地投入到自主探究的活动中,去体验、感悟、创造,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不断产生智慧的火花,逐步形成创新能力。这是现代化学教育的发展趋势。
“1+1高效课堂教学模式”就是建立在这种理论指导下,以教师和学生为双主体的一种教学设计,秉承“知学情,重创造,共发展”的基本思想,强调“将第一思考时间还给学生;将第一表达机会还给学生;将第一体验过程还给学生;将第一认知反思还给学生”四个“第一”的生本观念,最终实现师生的共同发展。
下图是我们构建的中学化学课堂教学中“1+1高效课堂教学模式”的基本模型。该模型可以是一节课的教学模式,也可以是一个完整单元的教学模式。
三、模式的导向
通过模式的构建,实现了课堂教学的三个转变:由教师本位向学生本位的转变;由独白式教学向对话式教学的转变;由单纯追求规模效益向追求人生命发展质量的转变。通过大面积研究实验形成了从师生关系、时空关系、学习内容、学习方法、学习形式等五个维度的教学导向。
1.把学习关系导向“主导+主体”
在“1+1高效课堂教学模式”中,学生是活动的真正主人,教师要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面向全体学生,激发学生的活动兴趣和参与欲望,使每个学生都参与到活动中来。要帮助学生克服参与活动的盲目性,解决和指导学生活动中出现的问题,保证学生活动规范而有效地进行,做学生活动的组织者、指导者和促进者。
2.把学习时空导向“课外+课内”
“1+1高效课堂教学模式”与传统教学最大的不同点就是作业的前置,强调学生课前的预习。学生在预习时已经能学会、掌握的内容,教师在课堂上就不必再重复。教师只需解决学生存在的问题和困惑,所以,大大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率。
3.把学习内容导向“教材+(导)学案”
导学案的编制与使用,让学生更好地把握了教材的重点与难点,知道学什么、怎么学,以及学到什么程度。尤其是导学案上的课堂检测部分,能更好地反映学生对本节课内容的掌握程度,也便于教师了解课堂教学效果。
4.把学习方法导向“自主+合作”
“1+1高效课堂教学模式”最大限度地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与主动性,以小组形式进行竞争与合作,学生在小组内、小组间合作与竞争。这样,学生通过自主与合作,便能解决许多问题,从而提高了学习效率,也为高效课堂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5.把学习形式导向“前置+前移”
“学习前移、作业前置”把预习放在课前,先学后教,减轻了课后复习的困难,减少了问题的积累。作业设置在导学案中,实现“课后无作业”,课后的学习任务就是预习。
四、支持模式的实践系统
“导学案”是由教师设计、学生拥有的学习、合作资料,它是“1+1高效课堂教学模式”的技术关键,也是课堂教学效率高低的决定因素。
1.“导学案”的基本结构
(1)课题名称。一般根据教材自然节次、单元或教学内容确定。
(2)学习目标。可根据高中化学课程标准要求、教材的教学目标,从“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方面整合确定。制定学习目标,一是要落在学生的最近发展区,二是要考虑学生发展的层次性需求。
(3)自学内容。依据教学目标制定。包括问题、习题、方法、应用、例题的概括总结、实验、社会观察与思考等内容。对自学内容的要求一是能够引导学生自学;二是通过自学内容的学习,能够基本达成教学目标。
(4)问题讨论。提出自己解决不了的问题,提出新问题、新思路、新方法等,准备小组互动和大组讨论。
(5)概括总结。在大组讨论后,通过概括总结完成知识建构,形成自己新的观点、经验和知识体系。
(6)当堂检测。当堂反馈的形式应是多样化的,如知识应用、成果展示、纸笔测验等。通过迁移练习,当堂检测学习效果,获取反馈信息,为制定下一节课教学目标提供依据,以完善学生的认知结构。
在实践过程中,我们发现,“导学案”的设计是“1+1高效课堂教学模式”推广使用的瓶颈。为此,我们制定了“导学案”研制的基本步骤。
2.编制“导学案”的基本步骤
(1)培训业务。备课组长提前一周组织成员学习下一时段所要设计“导学案”课题内容有关的各项文本,集体研究确立各课题教学目标,需要突破的重点、难点及“导学案”设计的基本思路、问题形式。
(2)明确职责。根据成员的特长,将下一时段“导学案”的设计任务进行分解,确定各“导学案”的主要设计人与交稿时间。
(3)成果展示。设计人在规定时间前拿出“导学案”草案,交备课组集体讨论,备课组其他成员提出修改意见,编制人根据大家的讨论意见,完成修订,形成下一时段课堂“导学案”的电子文本,打印“导学案”,同时编印参考答案。
(4)精益求精。“导学案”首次使用后,每个教师都要形成“教学反思”,其中涉及“导学案”修改的意见,应及时反馈给编制人。由编制人完善该“导学案”的修订,形成电子文稿,方可视为导学案编制工作的完成。
“1+1高效课堂教学模式”目的在于建立有效的学习过程和管理方法。这种模式接受了建构主义和最近发展区理论关于知识及其知识重组的观点,遵循了合作探究的原则,用简单的方式表述了丰富的内涵,是促进学生学业知识获得和社会发展的一种直接而有效的教学形态,提高了学生的独立学习能力、创新能力和科学探究的技能,培养了人际的感情与合作。
实践证明,“1+1高效课堂教学模式”不仅仅是教学组织形式的改变问题,更涉及教育观念的深层次变革。它通过“导学案”的编写与使用、小组合作学习机制的建立、课堂教学的组织与评价,形成课内与课外、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教材与学案通联互动的运行机制。让学生在原有状态和水平的基础上,通过外部环境和条件的创设,围绕提升学生的学习力这一核心,注重在知学情基础上的创造,在创造过程中实现师生的共同发展。
参考文献
[1]袁振国.教育研究方法.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0.
“1+1”教学模式 篇10
“1+1”快乐体育作文教学就是以“体育”为载体, 以“快乐”为主题, 以“体验”为中心的作文教学活动。“1+1”是指完成一个作文训练需要两天:第一天, 学生进行体育活动, 教师抓拍活动视频或照片;第二天, 借助多媒体展示活动视频或照片, 进行作文指导和写作活动。
快乐体育作文教学的研究, 是宁波市立项的教学研究课题。我校每周开设两节快乐体育课, 全校各班同一时间定点分组活动, 形成一个欢乐体育大课堂。快乐体育的活动内容有:抖空竹、踩高跷、抽陀螺、溜冰、骑独轮车、滚铁环、爬天梯、翻肋木、打嗒嗒球等。这些活动趣味性强、寓教于乐, 既能强身健体, 又有益于心理健康。在活动过程中, 学生有自己的体验、自己的感受。活动之后再进行作文创作, 学生能在作文中自然地表达出自己的真情实感, 写出许多富有新意的作文。快乐体育活动让学生有倾吐、表达的需要, 让每个学生都感受到, 作文是生活中的一种需要, 而不仅仅只是一种作业、一种任务。
二、优势分析
当前, 在我国的作文教学园地里, 各种风格、各种流派、各种模式的作文教学此起彼伏、蓬勃发展。下面笔者通过与几种比较流行的作文教学模式的比较, 来阐述“1+1”快乐体育作文教学的优势所在。
1. 话题作文:多无病呻吟, 少真情流露。
自从2000年话题作文成为高考命题的主要倾向之后, 我们的小学生作文也自觉或不自觉地把重点放在“话题”这一热点上, 趋之若鹜。一时间, 话题作文得到了精心的包装:明明讨厌父母的唠叨和管教, 却一定要说成“我体会到了父母无私伟大的爱”;明明自己战胜不了脆弱, 害怕800米长跑, 却不得不高唱“我战胜了脆弱, 我拥有了坚强”。学生的话题明显缺乏真情实感, 似乎不高尚就是低劣, 无精神就是堕落。作文中只有欢歌笑语, 没有人生忧郁;只有粉饰和赞扬, 没有真实和批评。如果写一个感恩母爱的话题, 全班大多数人不是写生病送医院, 就是写雨中来送伞。于是, 连说假话也是异口同声, 千人一腔了。这样的话题, 难道不是成了一个十足的伪圣人的代言吗?
我们不妨来欣赏一名学生参加快乐体育活动之后的习作片段:
艳阳高照, 操场上人头攒动, 早已成了一片翻动着欢乐的海洋。黄老师微笑着走来, 他接过同学手里的长绳帮我们甩了起来。顿时, 我感到昔日严肃的黄老师好像一下子回到了童年时代。阳光下, 绳子在舞动, 我们的影子在舞动, 我们的心情也一下子都“放晴”了。
平时胆小的赵雅妮也跳得那么潇洒, 这大概也是来自老师的加入吧!渐渐地, 绳子甩得快了, 她也紧跟着节奏快了起来。
“啊!”随着一声尖叫, 我才发现周盼依踩到绳子了。
“快, 快, 换我了!”黄老师兴奋地说着。我想我已经猜出刚才是谁在捣鬼———黄老师, 是因为他急着要跳了。
“哇, 真是身手不凡啊!”我们在一旁赞不绝口。原来黄老师是个老顽童啊!
“27、28、29……”大家在一旁异口同声地数着, 越数越响, 快乐响彻在校园的上空。
一条长绳, 牵出一份浓浓的师生情;一条长绳, 拴住一片融融的同学乐;一条长绳, 甩出一个纯真难忘的童年。
学生亲身经历着这些活动, 轻轻松松写下这一串串清新扑鼻的文字。他们用童心感受着五彩缤纷的世界, 用童言表达他们最真实的喜怒哀乐。这正符合《语文课程标准》所指出的, “写作教学应贴近学生实际, 让学生易于动笔, 乐于表达, 应引导学生关注现实, 热爱生活, 表达真情实感”。
2. 活动作文:热热闹闹有余, 扎扎实实不够。
可能有老师会说:快乐体育作文, 不也是活动作文吗?没错, 是活动作文, 但我们是“1+1”快乐活动作文。也就是说, 我们是把活动过程和作文指导、写作分离开来进行的。或者形象地说, 他们是现场作文, 我们是隔夜作文。
现场作文一个最大的麻烦就是:课堂乱糟糟的, 场面难以驾驭。最经典的活动作文案例, 我想大概是张化万老师的“吃西瓜”吧。他的案例我也试过, 大概流程是“天热盼瓜———看瓜说瓜———分瓜品瓜———抢瓜赞瓜”。但最终因为场面失控, 学生吃得忘乎所以, 以失败而告终。学生高高兴兴吃了几个大西瓜, 写出来的作文还是无色无味无趣, 真是“赔了‘西瓜’又折兵”。失败的原因在哪里呢? (1) 我们普通教师没有大师那样深厚的功底, 驾驭课堂能力有限, 一味地模仿只会玩“火”自“焚”。 (2) 学生一听到有西瓜吃, 大脑兴奋过度。其实, 游戏活动多数是一种外显的肢体活动, 它所刺激的是大脑运动神经细胞;而作文却是需要静思默想、潜心会文的, 这是一种内隐的智力活动, 它所刺激的是大脑语言神经细胞。显然, 两者之间本身就容易引起冲突。
所以, “1+1”快乐体育作文, 能够有效避免这个问题。学生在快乐体育活动时, 可以尽情运动, 尽情享受, 活动量较大, 体力消耗不少。第二天课堂习作指导和写作的时候, 借助多媒体技术二度呈现材料, 既能有效调控场面, 又能激发兴趣, 勾起回忆。学生们可以看着视频或照片尽情地回忆、尽情地诉说, 而这种尽情的说和写一样都是积极的思维活动。所以, 我们的隔夜作文, 能够有效避免活动以后的体力消耗和神经兴奋对大脑静态思维的抑制作用。我们之所以把作文的指导和写作安排在第二天, 还有一个理由, 那就是根据艾宾浩斯遗忘曲线的规律, 遗忘的速度是先快后慢, 复习的最佳时间是记忆后的1-24小时, 这样就确保了活动素材的新鲜。
3. 绘本作文:缺生命元素, 多虚幻缥缈。
我们再来与绘本作文作一个比较。绘本作文其实说白了就是看图作文的升级版。绘本中图画的意义是不确定和不完整的。教师要求学生根据这些图来完成说话或者作文, 就是让学生把原本意义不完整、不连续的图意通过自己的想象变成一个完整的故事情节。于是, 在这样的课堂上, 教师不仅要指导学生学会使用语言, 还要指导学生进行补白想象。因为是虚幻抽象的构图, 学生可能会天马行空, 也可能会游离主题进行胡编乱造。
而“1+1”快乐体育作文, 给学生呈现的是来源于生活的写实视频或照片。他们能够从中找到自己, 找到自己的同伴, 既有一种说不出的亲切, 又有一种自己能成为作品主角的巨大诱惑, 从而极大地唤醒了学生的主体意识, 激发起学生写作的欲望, 使他们真正地“我手写我心”, 从被动消极的“要我写”转变为主动参与的“我要写”。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曾经说过:“有我之境, 以我观物, 故物皆着我之色彩。”正是本位意识引起了学生的无穷联想, 从而使他们开始了真正的写作之旅。
转化后进生“1+1”模式探析 篇11
一、转化后劲生“1+1”模式
教育的本质在于培养身心健康、对社会有益的人才;而后劲生更容易带来诸多的社会问题,忽略或放弃对后劲生的教育和培养是违背教育宗旨的。随着学生数量的减少,小班化教学的不断出现,就为转化后劲生师生一对一结对提供了可能性和推广性。像这样教师和学生、学生同学生一一结对,帮助后劲生改掉自身陋习,不断提高的模式,我们把它称为“1+1”模式。当然结对可以是一个班级内的老师和学生,可以是不同班级的师生,亦可以是学校的行政领导同后劲生结对。结对的模式如下图:
(学生A为优秀生;学生B为素质较好的学生;学生C为后劲生)
二、“1+1”模式的特点分析及实施步骤
转化后劲生“1+1”模式具有结对简单明确、操作灵活、帮扶面广、成效易见等特点。同时要求帮扶的老师要有爱心、有耐心、有恒心、有手段,因为转化一名后劲生不是一时半会的事情,而是迂回前进的阶段战、持久战;所面对的都是小事、琐事、头痛事,关注的范围要从校园延伸到校外、家庭生活,要从生活琐事上关心他们,从感情上拉近与他们的距离,从学业上给他们辅导。在结对中所体现的教师角色既是老师又是家长,既是学习上的帮手又是学业上的学伴,既是可以交心的朋友又是解决问题的港湾;要想做到让学生信任,首先要尊重学生的想法,理解学生的行为(哪怕是不好的行为),然后再循序渐进地去转化他们思考问题的方式和习惯。要多跟他们见面,采取跟踪式反馈,但前提要表示真诚,否则适得其反;初期要提高入班率和见面频度,从一开始的学生被动见面,到他主动要求和结对老师见面交流,这是帮扶能否成功的标志之一。
具体如何开展结对帮扶,我们把整个过程分为六个步骤:1.摸底,了解后劲生;2.有针对性结对;3.开展帮扶;4.阶段性总结;5.反思;6.调整策略。根据不同阶段的特点,我们制作了如下的结对流程图。
“摸底、了解后劲生”在整个结对帮扶过程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它为后面的“有针对性结对”提供了科学依据,使结对更合理、更人性化;也是达到结对帮扶事半功倍的基础。“开展帮扶活动”是最要求细致和耐心的,有大量的繁琐小事要做,而且有些事是反反复复出现,我们要不厌其烦地重复去做。“阶段性总结对比”在衡量结对帮扶成效时,不能简单量化帮扶成果,不能单单只看学习成绩;课堂反映、在校表现、行为习惯、集体活动、同学认可度、教师反馈等都是衡量帮扶成效的方面;衡量的标准要有前瞻性、长远性。学生在帮扶过程中有点改变和起色就是进步、就是成绩,对学生成绩,我们不能期望过高,在制定帮扶计划时甚至是不要有期望值的。在“阶段总结对比”之后,我们进行“反思”这一阶段的帮扶活动,分析取得的成绩和不足,为下一阶段的帮扶工作“调整策略”做好准备,需要重新调整结对的我们再优化组合结对,需要调整工作方法的我们重新制定帮扶计划。
三、“1+1”模式的具体实施和成效
笔者所在学校,在2008~2009学年度上学期进行了转化后劲生“1+1”模式的尝试。这次结对主要针对全校比较出名的后劲生,结对老师主要为学校行政老师。在前期的摸底、了解后劲生过程中,除了班主任摸底和向学生了解外,学校还安排学生家附近的老师了解学生家庭情况。经过分析筛选,最后从初期报上来的19名后劲生名单中确定了结对对象11名,另外8名结对对象由各年级组安排。如下图(图中学生姓名均为化名):
初步结对之后,制定开展帮扶计划:
1.各结对老师,根据前期学校的统一摸底,再进行细致的摸底;摸底形成书面材料,内容包含的面要广、要细致,以便为帮扶过程服务。
2.制定适合自身结对的帮扶过程步骤,可以包含以下几点:(1)首先和结对学生进行情感沟通,交流结对的好处、计划等,显示出结对的真诚。(2)第一阶段的跟踪、督促;高频率的见面次数,以建立信任为目标。(3)第二阶段的跟踪、督促;控制入班率和见面次数,给予自我约束、成长空间。(4)第三阶段的跟踪、督促;可以试探延伸到课外、家庭和社会,给予表扬鼓励。(5)形成书面的阶段性成长材料,反馈给学校并同结对学生交流,肯定为主。
3.分析取得的成绩,探讨遗漏的不足;重新调整策略。
4.回复到结对帮扶过程,达到“计划—过程—反思—计划—过程”的循环中。
在开展帮扶过程中,不同的老师采用的方式、方法也各不相同;笔者把认为有代表性的归纳和整理了一下。大部分的老师都采用了记笔记的方法,帮扶过程和特殊事例都有记录;这样,一定时期内能够反映出学生的表现,同学生交流时有据可查。制定图表也是一种反馈的好方法,如下面的两个图表。
图一所反映的是,一段时期内老师和学生对一名后劲生的表现评价。它基本能够反映一名后劲生一段时期内的课堂、课后等在校表现,它基本量化了学生的行为表现,通过第三方的印象给予该学生比较准确的评价。图二反映了某一学科的成绩起伏,它对偏科所导致的后劲生能够起到较好的作用。在实际操作上面的图表时,结对老师要注意保护学生的隐私,尊重他(她)们的感受,加强与他(她)们的沟通和交流。
在帮扶过程中,出现了一件比较有趣的事情,在班主任处理一名犯错误的后劲生时,该生当面抱怨结对老师不替他说话,没有维护他“权益”,还直接责问结对老师:“你是站在哪一头的?”这提醒我们结对的老师,确实要注意调整自己的角色;学生所希望的是当他犯错时,结对老师是能够出现在班主任面前并能够帮他(她)说话的家长;而关键在于结对老师该帮时则帮,该罚时则罚。多一点理解和尊重;多一点温暖和体贴;多一点信任和扶持;多一点表扬和鼓励。对于后劲生的转化,只要老师付出真心、真情,给他们创造施展才能的平台,后劲生终会转化。
“1+1”教学模式 篇12
装饰设计专业作为应用型学科, 是一门集创意、设计、制作、技能等一体的实践性综合型专业。但是目前高校的装饰艺术设计教育在很大程度上存在着重意念、轻技艺的现象, 学生在课堂上画设计图, 课程最终效果是重视学生的艺术表现。学生对所设计产品的材料、工艺流程等知识缺乏。这种“闭门造车”式的教学模式必然造成专业课程内容与社会脱节, 培养出的学生无法满足用人单位的需要。
书本、课堂是装饰设计专业学科的基础, 但仅仅这些是培养不出市场需要的人才。所以, 如何改变装饰课程教学方式显得尤为重要。充分利用社会资源, 培养应用型人才, 是装饰课程教学方式改革的关键。
一、现在高校装饰课程教学存在的问题
1. 重意念、轻技艺的教育模式
装饰艺术设计专业教学存在重意念、轻技艺的现象。传统的教学模式是把学生关在固定的课堂里, 老师灌输理论知识, 最后学生完成作业。其中老师的授课内容多以单纯的理论教育为主。教学过程重视艺术性, 强调间接知识的灌输, 轻视技能操作和专业实践。教师和学生在有限的空间里很难展开理论教学以外的其他形式教学方式, 在这种教学模式之下, 必然导致学生作业也只重视艺术表现, 不重视务实性设计。四年大学下来, 学生们虽具有艺术理论的知识, 但缺乏实践操作的能力。最终的学科专业成绩及学历文凭也只能反映其对书本知识的理解能力, 根本反映不出他们实际的能力素质。
学生进入社会之后发现在书本上学到的知识与社会实际需求存在很大差距, 要么是所学知识有些陈旧, 要么是技法不适应当前的市场需要, 甚至在校学习的知识根本就用不上, 进入工作单位还要重头学起, 浪费很多的时间与精力。
2. 教师本身缺少实践经验
装饰艺术设计是一个实践性很强的专业, 可是很多我们的所谓专业教师并没有从事过相关行业。这些教师只不过是从本科读到研究生甚至博士, 他们接受的也是重设计、意念, 轻视工艺过程、技艺的教学模式, 他们在上学期间没有更多的时间到一线积累经验, 从“象牙塔”出来就直接进入高校从事了教学任务。这种沿袭“纸上谈兵”式的教学不会取得很好的效果。比如从事陶艺教学的老师拉坯功底不强, 只能指引学生做抽象的作品;教纤维的老师自己连基本的刺绣针法都不会, 又如何引导学生做出具有中国特色的作品呢。有的老师甚至在制作工艺过程中会犯一些“低级错误”。这些都给教学带来很多负面的东西。
3. 学生眼高手低
装饰艺术设计专业的学生眼高手低现象屡见不鲜。主要体现在设计出的产品更多停留在艺术感觉的审美层次, 其实用性不大或设计意图因为同工艺的要求相背离而得不到很好的实现。所谓眼高就是接触优秀作品多了, 视野自然就开阔了, 眼界也就水涨船高了。我们传统的教学里可以很好解决这个问题。但是就算你有了好的创意, 有了前卫的观念, 但装饰设计是一个将“概念与创意”具体化、技术化、物质化、工程化的过程。而这恰恰就是学生的盲区, 他们动手能力比较差, 没有实践经验, 而且并不熟悉加工工艺, 甚至学业结束他们对于实际的操作还是十分陌生。这就是所谓的手低, 手低是传统教学无法弥补的缺点。
装饰专业教学内容偏向设计, 教师传授的知识是建立在概念世界里的, 学生做的是形而上的设计, 却不知装饰设计恰恰应该是形而下的过程。加上现代教学对于计算机及软件的过分依赖, 学生可以借助现代工具做出很抽象的设计稿但却不懂得无法使这种抽象变成具体的实物。所以很多学生虽然具备很好的美术素养, 却只能是脱离实际的夸夸其谈罢了。
4. 工作室条件简陋
装饰专业涉及的材料很广, 其加工使用的工具繁多, 因为资金问题, 一般的高校装饰工作室无法配置大型的加工机械, 只能实行小作坊式的加工, 或者是半自动化。而现有的教学设备很多都老化、简陋, 却得不到及时的更新。更因为装饰工作室是非盈利性质的, 所以根本就没有现代多媒体设备。这必然导致教学与市场严重脱节, 学生毕业之后进入单位, 却发现自己拥有的专业技能已经被这个行业远远地抛在了后面。作为学校我们根本不能给学生提供一个很好的就业平台。
二、解决方案
1. 授课1+1——教师+工艺师
装饰艺术设计既要满足人们的使用需要同时还要满足人们的心理需求。它是集实用与审美于一体的学科。所以在教学过程中, 应该聘请在行业第一线的工艺师担任兼职教师, 与学院的教师共同组成强有力的师资队伍, 开展装饰课程的教学和研发。
基本知识和基本理论的学习仍然要靠教师在讲台来讲授, 这样可以解决学生的造型能力、审美能力和创新思维能力。同时聘请具备丰富经验的工艺师教授工艺技法, 用以解决学生实践的问题。实践教学可以补充书本上没有的知识, 这是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最好的办法。这种教学方法使学生学会从实用性的角度进行设计, 制作出务实的作品。学生通过实务设计, 才能了解设计的全貌, 体会装饰设计真正的含义。
这种合作式教学不仅加深了学生对课堂理论知识的理解与掌握, 还使学生的实践知识水平得到了明显提高。合作式教学方法的的开展, 也会带动教师的专业实践知识的学习与提高, 推动他们在理论课堂上的教学内容改革, 以不断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2. 制作1+1——课堂+工厂
课程前段为设计创意阶段, 就是绘制设计稿。这个阶段可以在教室里完成。在教师的启发下, 学生发挥创造性思维, 绘制大量的设计创意草图, 最终选择最佳的设计方案。然后进入市场调研阶段, 在这个阶段学生主要去发现和解决设计中所涉及的问题, 譬如材料、成本、工艺、等方面, 以便提高设计方案的可行性。最后进入作品制作阶段, 这一阶段可以把学生直接带到工厂, 在工厂制作加工产品。学生通过参与制作过程可以体会与掌握其相应的知识与技能。这种完成作业的方式使学习与实践有了更加统一的结合, 实现课堂与职业实际工作零距离对接。学生能更加贴近行业与市场的脉搏, 毕业后大大缩短了学生在公司再培训的时间。同时也弥补了学校实验室设备不足的现况。
对于实用型专业的教师而言, “一线经验”非常重要。而且由于科技的迅猛发展, 我们现有的知识和经验, 都会随时间的推移而落后。所以教师在参与艺术品制作过程的教学中不仅能提升自己的业务水平, 还能与市场和新科技保持密切联系。作为实践型教师而言既要具备深厚的理论知识, 掌握专业领域学术发展前沿;还要注重实践经验的积累, 具备较强的技能技术。他们必须要两条腿走路, 两条腿都要有力, 这样才能走得更远。
三、结论
装饰设计学生的培养必须加强实际应用能力训练, 因为摆在学生面前的是真实的市场和激烈的就业竞争环境, 没有过硬的专业技能, 就很难在社会上立足。所以装饰专业毕业的学生除了具有较高的审美能力和创意思维, 还要掌握基本的适应市场需求的技术技能。这样才能摆脱高分低能的现状, 成为高素质的能工巧匠型的人才。
将工艺师请入课堂, 把学生带入企业制作, 是装饰课程教学实现理论和实践相结合培养人才的有效途径之一, 是培养装饰设计人才的必然选择。
参考文献
[1].李政道《科学与艺术》.
[2].彭虹斌, 《高等学校课程改革本质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