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单元教学反思

2024-09-29

1单元教学反思(共9篇)

1单元教学反思 篇1

第一单元第1课、植物新生命的开始

本课主要有两项活动:

活动一:记录自己的想法

学生用图画和文字记录所知道的一株绿色开花植物一生的生长过程。本活动我是提前布置学生在课前完成,课堂上学生主要交流他们的想法:包括:植物的生长经历了哪些过程?植物的生长从什么开始?学生通过交流,在加上教师适当引导,帮助学生回顾三上学习的向日葵的一生生长过程,学生都能认识到绿色开花植物几乎都是从种子开始它们新的生命。

活动二:观察种子,也是本课的核心活动。

在对种子外部观察前,先引导学生思考:观察种子的哪些方面?对于观察形状、颜色、大小学生都能谈到,这时,我再引导学生回忆上学期观察大树的方法,学生就能想到通过闻、摸等方法能获得关于种子更多的信息。通过外部观察,学生认识到种子的形态、颜色、大小各不相同。对于三下的学生,仅仅观察到种子的颜色、形状、大小、表面的光滑度还不够。于是,观察种子的内部构造十分重要,我认为时间要充足,这样才能引导学生的观察向纵深方向发展,也能帮助学生建立种子相同特点的认识。学生通过解剖豌豆、花生、瓜子等种子,发现它们还有一层薄薄的皮,而且种子还能掰成两瓣,一瓣上还有小芽。通过观察、梳理,学生认识到种子有种皮,还有胚根和胚芽。值得提醒的是:在第一个教学班上课时,我忽略了一个问题,所带的黄豆、绿豆未经过浸泡,导致种子不易掰开,即使掰开了,里面什么也看不到。希望各位科学教师在备课时、准备材料时一定要做有心人,不要犯我同样的错误了。教学中有待改进的地方:

1.布置学生课前完成的练习,有的不能完成,还应继续端正学生的科学学习态度;

2.学生的观察还不够深入细致,主动发现问题的能力还有待提高。

第3课:(我们先看到了根)

上完这一课,我体会到在教学工作中要有所创新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注重教学创新,教师的教学创新是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培养自己主动探究,获取新知识,得出新成果的一种教育手段,教育创新要有具体的实施目标,实施措施,不能搞教条主义,要从培养学生能力入手,改革课堂教学。教学中,教学中要有新观念,新方法,教法和学法要有自己的创新理念,在教学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能力,不满足于书本或生活中所给予的知识和经验,使学生自己主动去探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培养自己的创新能力。科学课教学创新不能离开基础知识的传授。学生只有在充分掌握了基础知识的条件下,才能认识自然现象和规律,当代科学教学的首要任务就是开发潜藏在每一个学生身上的创新能力。但由于学生的思维水平、认知经验、知识构架的不同,还需要我们针对不同层次的教育对象,确定不同的创新目标。这就要求我们在教学创新中注意层次,普遍开发。让学生积累生活经验,自主探究,获取知识和能力。“植物的生长变化”单元,将引领学生在种植植物的过程中,观察绿色植物的生长发育历程,发现其生长变化的规律,知道绿色开花植物的生长过程,指导学生研究植物主要器官----根、茎、叶的功能,初步认识植物都有维持其生存的结构,并知道结构与功能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

因此,本节课教学设计,主要联系学生生活实际,联系学生熟悉的植物的变化过程进行教学,从根的生长,根的作用两方面,引发学生对植物生长变化的思考、研究。教学中,通过让学生在观察、记录、预测、整理分析数据、相互交流学习活动中,体会观察和研究方法,在头脑中初步建立起认识植物的“模型”,为学生认识和研究其他植物奠定基础。激发学生观察植物生长变化的兴趣,树

第2课、种植我们的植物

一、学什么

1.种下的种子会发生怎样的变化?2.种子萌发过程中是先长出根呢?还是先长出茎和叶?

3.学习掌握播种的技能。

二、怎样学

1.学习掌握播种的技能。2.在教师的指导下,设计适宜的实验,观察种子的萌发过程。

3.根据研究植物生长变化的需要,确定观察.记录的内容和方法。

4.根据对种子萌发状况的预测,确定本阶段观察记录的重点。

三、重点提示1.播种方法:(1)选种。要挑选那些饱满的.没有受过损伤的种子。

(2)准备好花盆和土。把一块小瓦片放在花盆的出水孔上,然后放入适量的土。

(3)播种。用手在土中按2-3个小坑,深度约为1厘米,每个小坑里放1粒凤仙花的种子,再用土

种植我们的植物

自去年任三年级科学一课程以来,一直最让我头痛的事情是课堂空洞,没有实际的东西给学生看,调动不了学生的积极性,一直以来我也抱怨学生上课纪律不太好,可能这还是和课堂脱离实际是分不开的,在以后的教学过程中,我一定多想办法,尽量让学生多动手,多实验,充分调动他们的兴趣。

三年级第一单元是《植物的生长变化》,这个单元,大纲建议让学生亲自种植凤仙花,(凤仙花的生长周期是4个月的时间),并且让学生在种植的过程中通过观察、纪录了解绿色开花植物的生长,一般要经历种子发芽——幼苗生长——枝叶生长——开花结果这四个阶段。在每个阶段都要求学生通过观察、测量、纪录和比较来描述植物的变化,并用统计图表、列表、画图等适宜的方法处理相关的信息。

针对大纲的要求,我总觉得空荡荡的,心里也充满了很多的困惑,每当翻开科学书,我总会自言自语,这个单元适合我们城市的学生吗?我们的学生真正能从这个单元获得多少知识呢?作为老师,虽然我每次上课都会通过查阅很多的资料,希望自己的知识更丰富,希望学生听的有兴趣,更希望学生在课堂上人人参与,人人动手,课后人人观察,人人纪录。但是在这个单元,我总觉得是

种植我们的植物

年级第一单元是《植物的生长变化》,这个单元,要求让学生亲自种植凤仙花,(凤仙花的生长周期是4个月的时间),并且让学生在种植的过程中通过观察、纪录了解绿色开花植物的生长,一般要经历种子发芽——幼苗生长——枝叶生长——开花结果这四个阶段。在每个阶段都要求学生通过观察、测量、纪录和比较来描述植物的变化,并用统计图表、列表、画图等适宜的方法处理相关的信息。但是在这个单元,总觉得是在纸上谈兵,也觉得是在浪费学生的时间,虽然我在理论上告诉了学生植物生长变化的过程,以及植物根、茎、叶各部分的作用。看着坐在下面的学生,感兴趣的又有多少人呢?从课堂上下来真是有种莫名的失落。这样的课堂,自然不会怪学生,课后我也想了很久,我个人认为:第一,凤仙花的种子学生难弄,虽然他们都生在农村,但凤仙花没有谁特意收集了它的种子。第二:凤仙花的生长周期(3~4月播种,6~7月种子成熟)贯穿整个学期,老师的教学任务也完不成《种植我们的植物》这一课,我仅让学生掌握了种植植物的方法和步骤,课上我仅能用一个一次性杯子给学生做示范,布置作业让他们回家后自己种植。但根据课后的了解,真正种的人非常少,而且种的质量也不高,因为他们一部分学生住在学校,种植植物的条件不够充分。

总之,这个单元,我总是觉得这个单元不太适合学生,主要是条件有限,资源有限,很多试验不能到位

第4课、(种子变成了幼苗)

今天在三个班教学了此课,首先让学生对凤仙花的生长情况进行了交流(从学生的实际情况看,只有1/2的小组种植的植物张了两片子叶),通过交流反馈,我发现学生对观察的过程性记录不够,每个班级只有少数同学进行了全程记录,这也是让我感到苦恼的地方。在交流的过程中,我引导学生关注植物的高度和叶的分布情况,引导学生用直尺测量植株(茎)的高度,观察叶有中心向四周第4课: 种子变成了幼苗

反思一:

今天在三(2)班教学了此课,首先让学生对凤仙花的生长情况进行了交流(从学生的实际情况看,只有1/3的小组种植的植物张了两片子叶),通过交流反馈,我发现学生对观察的过程性记录不够,每个班级只有少数同学进行了全程记录,这也是让我感到苦恼的地方。在交流的过程中,我引导学生关注植物的高度和叶的分布情况,引导学生用直尺测量植株(茎)的高度,观察叶有中心向四周生长的分布形态。对于植物的叶有制造“养料”的作用的认识,我采取了让学生猜测(为什么植物的叶子都是平展的,而且在植株上交叉生长?),在学生对光合作用有了初步的了解后,我在反过来让学生解释:“为什么我们在树林里会感到空气清新?”、“为什么植物要在有光照的环境下生存?”通过这两个问题的解释,学生对植物光合作用意义的理解就更深了.反思二:

从种子变成幼苗的这一段经历,对学生来说是感到新奇而愉快的,他们都把刚出土的幼苗视为珍宝。有的同学还写了观察日记,幼苗的颜色形状以及茎的样子都描述得很详细。对于后面的了解植物叶的作用,我则是利用多媒体课件演示了植物的叶吸收水分和二氧化碳,然后通过光合作用制造出氧气和营养,非常的直观形象。让学生更清楚地了解了植物叶的光合作用不仅为植物制造养料,还为我们人类和动物制造养料和氧气。

第5课:《茎越长越高》

要有两项活动:(1)整理有关茎的观察记录,按时间顺序将不同生长阶段的凤仙花茎的颜色、硬度、高度等写在表中。(2)植物茎的作用。引领学生重点关注风仙花植物茎的生长变化和植物茎的作用,引领学生通过设计实验的方法验正自己的猜想和假设,让学生了解植物的茎不仅仅具有传输水分的作用,还有运输养料的作用。

本课教学中我遵循课程改革的基本理念,以学生为主体,创设情境,激发学生探究的欲望,引导学生展开联想,大胆猜测,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能力和猜想能力。首先引导学生根据前面学习的根和叶的作用,以及对风仙花茎的生长变化的观察,思考有关茎作用的问题。要求学生用实验的方法证明茎能将水由下往上运输:将一段新鲜的芹菜放入装有红色颜料水的杯子中,观察它的变化,再将芹菜拿出来横切开放入杯子中,再观察它的横切面,会发现芹菜变成红色的了,通过这个小实验让学生知道养料是满足植物生长的需要。学生通过实验验证自己的想法是正确的。进行实验验证的主要目的不是帮助学生构建对于茎的作用的完整认识,而是以茎具有运输水分作用的研究为载体,引领学生了解科学探究的过程:提出问题(茎有什么作用);对问题的可能答案做出假设(运输水分和养料);设计实验(运输水分的实验);通过实验收集信息;得出结论。小组实验讨论和探讨给了学生极大的发散性思维空间,学生在活动中真实地感受到科学探究和合作学习的无穷乐趣。

在教学中我还力图渗透德育教育:亲近大自然,欣赏大自然,珍爱生命,积极参与资源和环境的保护,形成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意识。鼓励学生在科学课的学习中要以事实说话,培养敢于创新的科学态度,在科学活动中要有耐心毅力,乐于合作与交流,尊重他人意见,要敢于提出不同见解,培养团体合作精神。这节课还有一些值得改进的地方,例如在学生讨论时,要注意观察学生的讨论情况,加强引导。

第6课:《花开了,结果了》

本课的理论知识较多,学生学起来不容易记牢,因此我在本课中设计了多种教学活动形式,运用多种媒体辅助进行教学.如在讲解“花的结构”时,让学生解剖菜心花或芥兰花,学生有真实的体验;在讲解“传粉和受精”时,请“小老师”上台讲解,使学生有新鲜感;在讲解“果实和种子的形成”时,让学生观看视频,使学生看到平时看不到的生命现象.活动多样化,能不断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提高学习兴趣,他们就不会感到枯燥乏味.要求,还要注重在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因此在本课教学过程我注意到渗透这方面的教育,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爱护花的情感,珍爱生命的态度.具体操作是,上课开始时给学生欣赏美丽的鲜花照片,再听美妙的音乐,欣赏花开的动态过程,这时学生的注意力马上被吸引住了,情感也得到了熏陶;在上课结束时,让学生齐声朗读“当我们欣赏着美丽的花,品尝着香甜的果时,别忘了平时要注意爱护身边的一草一木”使学生的情感得到升华.最后让“小老师”轮流上台讲解,让“听众们”修改补充并作出评价,这不仅让学生得到了锻炼,训练了语言表达能力,也使同学们学会了倾听,还增强了自评和互评意识.但是本节课内容太多,学生活动多,一节课上完觉得比较紧张,因此要控制好每个环节的时间;在学生讨论时,要注意观察学生的讨论情况,加强引导,否则学生就容易散了,收不回来,容易造成课堂纪律的混乱.第7课:我们的大丰收》

要是收获植物的种子来进行教学活动的。使学生体会植物生长变化的证据,并通过完善前面植物生长高度变化拄状图,来发现凤仙花高度的生长变化是有一定的规律的。上课时我要求学生统计一下一株凤仙花大约可以收获多少粒种子?再用圆点标出个阶段植株高度的位置,将各点连接起来,从而知道凤仙花的生长过程:种子--发芽--长叶--开花--结果这个过程。最后要求学生理解发现凤仙花的生长发育,需要阳光,土壤,适宜的水分和温度。整节课学生的积极性很高,由于是自己亲手种植的,学生都非常的兴奋,使得课堂气氛很活跃,但也因此没有了很好的纪律,以后要对此要有更好的策略,会慢慢改进。

通过统计活动,学生获得了一株植物结出的种子数,意在让学生通过数据真切感受“收获”,体会植物物种得以延续并壮大的原因。经过几个月的种植活动,我们每个人都有很多收获。以整理收集植物生长变化的事实为线索,引领学生整理几个月来的观察记录。体会几个月来对植物生长变化认识上的收获。经这些种子播种到土壤里,会长出很多凤仙花,每株凤仙花又长出很多种子。原来凤仙花的种族就是这样延续壮大的。

本课设计了两个活动,引领学生从收获的种子数目和发现的植物生长变化的现象两个层面体会丰收的喜悦。在这两个活动中,一方面渗透科学讲求实证的思想,帮助学生树立用证据陈述观点的意识;另一方面引领学生学习使用观察记录的结果,培养学生整理信息资料、分析学习资料的意识和能力,提升学生的科学探究水平。

1单元教学反思 篇2

一、“X”表示什么

“X”表示的内容与“1”是相呼应的,也是非常丰富的:多篇文章,即多个学语文用的“例子”,也可能是多个段落,还可能是连续性文本和非连续性文本的组合等。

二、为什么用“X”

“X”表示不确定性,有无限可能;还表示个性化,不同的单元具有不同的“X”,同一个“1”,也有多种类型的“X”;还表示丰富性,即在“1”的统领下,“X”可以是那样丰富多彩。

三、“X”从何处来

1. 本套教材。

按照选择的优先顺序一般这样排列:同一个单元内的文本→同册教材本单元之外的文本→同一年段的其他册文本→同一套教材的其他文本。选择的原则是和“1”联系最密切、程度最适合。

北京版五年级上册第七单元是一组借物赞人的文章,3篇文章选择编排得非常准确适切。阅读能力点是“串联段意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

这里“1”是指导学习概括《井》主要内容,“X”指自主学习概括《天窗》主要内容,独立学习概括《白杨》主要内容。

除了单元内的课文之外,本套教材中其他的课文甚至是其他类型的文章也是相当重要的选择对象,这样便于学生使用,充分发挥教材的价值。比如五年级下册有一篇选读课文《黄山挑夫》与第六单元的《挑山工》内容十分相似,在教学《挑山工》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将其与《黄山挑夫》进行比较。两篇文本信息的整合,能够凸显个体的显著特征。

在教学中,教师恰到好处地引入课文“原文”,也会收到意想不到的教学效果。阅读列夫·托尔斯泰的《跳水》一课之后,回归感受人物特点这个小整体时,可以采用“采访”的形式:“此时我们每一个人都对船长充满了敬佩之情,现在给你一次采访船长的机会,谁愿意当船长,谁有感兴趣的问题问船长?”在角色扮演的生生互动后,教师出示《跳水》原文的结尾,然后让学生读一读这个结尾:你有新的问题或发现吗?学生会发现当船长看到自己心爱的儿子脱离了危险,激动、喜悦、生气、后怕,百感交集,一齐涌上心头。他是一个真正的男子汉,真正的好船长,真正的好父亲!

2. 相关教材。

语文教材蕴含着丰富的教学价值,这种价值具有内隐性和无序性。李海林先生说:“语文教材的教学价值,是内隐的价值。如果说语文教材的原生价值是通过教材本身直接‘陈述’出来的,那么语文教材的教学价值,则隐含在这种‘陈述’本身中。‘陈述’自身隐含着如何‘陈述’的智慧,而学生则通过对‘陈述’的接受,间接地获取如何‘陈述’的智慧。”教材中的课文不等同教学内容,也不会自动转化为教学内容。因此“X”是教师从不同角度去发现、挖掘文本蕴含的教学价值,选取的合适的教学内容。

《夸父追日》是北京版三年级下册第七单元的一篇略读课文,讲述的是我国上古时代夸父追赶太阳、长眠虞渊的神话故事。它表现的不仅是表面上的与日逐走,还有很强烈的象征意义,表达了古代劳动人民对光明的向往,以及征服大自然的雄心壮志。人教版教材在三年级下册也安排了《夸父追日》,两篇文章内容相同,在写法上却稍有不同,一位教师将两个版本教材中的两段话同时出示给了学生,让他们比较不同,感受不同的表达效果。

“就在这时,他忽然感到难以忍受的口渴。他只得暂时放弃想要捉住的太阳,伏下身子去喝水。黄河、渭水都被他喝干了,可是那烦躁而难忍的口渴还是没有止住。他继续向北方跑,想喝大泽里的水。”

夸父又向北方跑去,想去喝大泽里的水。”

通过对这两段话进行对比,学生会发现运用拟声词和联想描写可以形象地写出夸父的渴与累,更能表现出古代神话传说的神奇特色。

3. 学生读本。

一般来说,与语文教材配套出版学生读本是多数教材的共同点,许多学生读本也是经过专家推敲、评审出来的,是相当重要的课程资源。一位教师在教学《小壁虎借尾巴》一课时,为了更好地落实言语实践活动,为单元由读向写“编科学小童话”做迁移准备,给学生拓展关于动物尾巴的科学知识,选取了《语文读本》中题目为《小兔画画》的短文为“X”,进行“1+X”的新知教学。

4. 相关名篇名著。

法国后结构主义批评家朱莉亚·克里斯蒂娃在1969年出版的《符号学》一书中首先提出了互文性(文本间性)这一术语,意在强调任何一个单独的文本都是不自足的,其文本的意义是在与其他文本交互参照、交互指涉的过程中产生的。这和我国传统古诗文修辞方法“互文”(“参互成文,含而见文”,即上下文意互相交错、互相渗透、互相补充来表达一个完整的意思)有重要联系。也就是说小到句子,大到任何文本都是一种互文。“X”就是多篇文本构成互文,与“1”发生紧密的联系。比如教学《白杨》一课,通过第13自然段学生了解了白杨的特点,为了深化认识,教师可以紧接着出示茅盾的《白杨礼赞》片段:“那是力争上游的一种树……对抗着西北风。”

5. 社会生活中的其他文本。

在现有教材中非连续性文本安排相对较少,和连续性文本相互转换,交叉使用,既能发挥非连续性文本的优势,使连续性文本的阅读更加直观有序,同时又能发挥连续性文本的优势,使非连续性文本的阅读更加连贯。另外可以紧密结合现实生活的新闻报道、人物采访、书法展览等多种多样的可以阅读的内容,共同构成丰富多彩的“X”。

四、“X”怎么来

1. 照搬。

就是原封不动地照搬过来,这些多适用于从相关教材中得来的、优秀的、适合学生最近发展区的可阅读文本,不需要修改。比如北京版四年级上册的一个单元内容主题定位为“思维智慧”,理由如下:本册教材有《围魏救赵》《想别人没想到的》的两篇文章,从思维方法的角度理解具有相似点,即以别人没想到的、突破常规的方式,从正反、虚实等角度思考解决问题。而《小岛失踪之谜》表现了用科学数据、实验等方法寻求不同答案的过程。北师大版五年级上册《他发明了什么》,是用惠特尼发明“标准化”的“方法”与发明的“实物”进行对比,说明“方法”是重要的发明。教学《围魏救赵》《想别人没想到的》时,教师可以选用《他发明了什么》和《小岛失踪之谜》,即从思维方法和解决方式两个不同侧重方面构成单元内容主题。在单元拓展阅读中教师可以再次引入类似文章:苏教版四年级下册《苹果里的五角星》,人教版五年级上册《通往广场的路不止一条》,本册教材后面的选读课文《田忌赛马》,等等。

2. 节选。

根据单元阅读或习作等相关的新知识点、“X”发挥的功能、学生的可接受水平等诸多方面考虑,有时需要对文本进行节选。比如《三字经》选编进入教材,从起句“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习相远”开始,然后课文紧紧围绕着这个意思展开:第5~20节讲的是要对儿童进行教育、教育的内容和方法;第21~40节讲的是人生下来要学习,以及应该学习的内容。互文理论告诉我们,任何一个单独的文本都是不自足的,与文本内容相近、构成相互解释和补充的内容更有利于深刻理解文本。基于以上思考,在教学第21~40节时可以让学生阅读《三字经》最后的部分“我教子,唯一经,勤有功,戏无益,戒之哉,宜勉力”,让学生把前后两部分联系起来想一想,《三字经》中运用什么方法说明了学习的重要和学习的内容。

3. 组合。

让文本与学生的心理相联结,形成儿童的心理意义,与学生的现有水平、状态联结。比如《夜晚的实验》这篇文章语言平实,学生对课文内容一读就懂,如果教学只停留在实验情节上显然是低效的,须从语言文字的表达上进一步入手进行教学。基于这样的认识读课文,不难发现本课在写实验时,更突出地描写了人物所思,那些思考的句子突出表现了斯帕拉捷敏锐的观察力、探究的好奇心和执着意识。这是这篇实验文章的独特之处。然而这种独特的表达方式对于五年级的学生来说是很难发现的,如果仅靠教师的讲解学生印象也不会深刻。为了让学生能敏锐地发现文本的奥秘,可以这样做:

第一步,出示《夜晚的实验》的部分内容,学生初读课文之后,让学生说一说读了课文后明白了什么,接着问学生这篇写科学实验的文章有什么特点,然后出示人教版四年级下册的《蝙蝠与雷达》中的部分内容,让学生比较发现异同,学生很容易发现两篇文章讲述的实验过程几乎是一致的。之后,教师可以这样问:“《夜晚的实验》在写实验时是怎样描述的?”学生很快能找到5句话,教师可以指导学生读句子,思考:“这样的句子有什么特点?”学生很容易发现这些语句都是在描写斯帕拉捷的好奇、疑问和大胆思考、猜测,然后展开对实验的描写。正是这种好奇之心才能让斯帕拉捷发现了“啊!蝙蝠在夜间飞行,捕捉食物,原来是靠听觉来辨别方向、确认目标的”,这句话中的两个叹号表明实验发现带给他的惊喜。

第二步,比较阅读后让学生概述实验过程。可出示填空题,启发学生展开想象,表达自己的理解,概括实验过程:

这个过程再次强调好奇与思考、大胆猜想在科学实验中的意义。好奇之心是小学生的重要特点,但是仅仅有好奇心是不够的,还需要严谨的思考、大胆的猜想。

第三步,完整出示《蝙蝠与雷达》内容,与《夜晚的实验》进行比较,看看两篇文章有哪些相同之处和不同之处。

4. 修改。

不是所有的文本与单元构成、学生思维发展等都非常贴切与适合,适当的修改常常是必要的。比如前文提到的《小壁虎借尾巴》选择的文本《小兔画画》,以小兔子给几种动物画像忘记画尾巴为起因,介绍了几种小动物尾巴的作用,这正好与《小壁虎借尾巴》在内容上相符合,并且介绍小动物尾巴作用的语言形式也与《小壁虎借尾巴》中的内容相契合。为了与《小壁虎借尾巴》的主人公贯通、事件延续、内容相关,我将题目《小兔画画》修改为《小壁虎画画》。运用修改之后的《小壁虎画画》进行教学时,更拓展了学生的思路,学生在进行最后的言语实践活动时选取的动物更加多样化,并且更加引起了学生对于动物尾巴作用的探究兴趣,从《小兔画画》到《小壁虎画画》不仅仅是一次文字的修改过程,而且还是培养学生兴趣、引导学生思维更加丰富的过程。

5. 独立创作。

根据需要,教师可以独立创作,写出文本,这种文本发挥的价值更接地气,但同时由于教师独立创作水平的限制,也是比较难以驾驭的。因此这种方式得到的文本相对很少。北京版五年级上册《漫谈沟通》是一篇浅显的说明文,如何能教得厚重、得意得言?本文与习作教学又有怎样的关系?本单元《语文实践活动6》口语交际就是围绕沟通进行的。有关“沟通”的话题在其他版本的语文教材中不断出现,其他学科也有这样内容,如北京版《品德与社会》六年级上册《快乐少年行》的板块中有《沟通无极限

真情暖心窝》。语文学科如何在“沟通”教学中更好地体现学科目标?又如何与其他学科巧妙地结合,实现双赢?

第一步,学习课文《漫谈沟通》,了解沟通的重要性和人类沟通方式。

1单元教学反思 篇3

1.知识与技能:认识氯气能部分溶于水,掌握氯气跟水的反应,了解氯气可用来漂白杀菌,掌握次氯酸的化学性质。

2.过程与方法:通过学生自己分析、制订研究方案、动手做实验,培养其表达、观察、分析能力。让学生掌握分析、制订实验方案、抽象概括的科学方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实验,增强同学们对身边化学现象的好奇心和探究欲,培养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培养学生敏锐的观察能力。

二、教学重点及难点

重点:氯的单质和化合物的性质。

难点:氯气与水反应后产物的检验。

三、设计思路

从氯气的重要用途引入,使学生明确氯气对工农业生产和生活起到的重要作用。从氯气用于自来水处理出发,展开氯气与水的反应,进而延伸到氯气与碱溶液的反应。

四、教学过程

[导入]由表示氯气主要用途的树状图片引入本节课的研究对象——氯气,通过对图片的简单分析,使学生意识到我们的生活是离不开氯气的。对图片作简单解释。

[过渡]氯气为何与水处理有联系呢?在实际生活中,氯气又是怎样与水处理建立联系的呢?大家通过接下来的学习就可以找到问题的答案。首先回忆一下氯气是一种什么样的气体。

[板书](一)氯气的物理性质

[板书](二)氯气的化学性质

与金属单质

与非金属单质

[设问]那氯气在水中的溶解度大不大呢?

[演示实验]用一支100mL针筒抽取80mL氯气,然后抽取20mL水,振荡。

[思考与讨论]学生观察现象,并进行描述。

[板书]氯气能溶于水,常温下,一体积水约能溶解二体积氯气。

[过渡]氯气溶于水中是和氧气溶于水一样,还是和二氧化碳溶于水会有一部分生成碳酸类似呢?

[学生小组实验]利用桌上的试剂和仪器装置完成P42活动与探究的实验,并记录现象及结论。

[交流与讨论]展示学生记录的实验现象及结论,分析得出结论:是一种新的物质,具有漂白性。学生通过实验推出可能具有漂白性的是一种新的物质。

[叙述]这种未知的物质就是HClO,我们叫它次氯酸,具有漂白性,它能够使一些有机色素褪色,还具有杀菌、消毒作用,很多地方使用的自来水就是用氯气消毒的。

[设问]既然氯气和水能够发生反应,为什么新制的氯水还会是黄绿色的呢?

[思考与讨论]猜测可能的原因。

[叙述]氯气在与水反应的同时,它们反应生成的盐酸和次氯酸会反应重新变成氯气和水,像这样的化学反应,我们叫它可逆反应,在书写化学方程式时,把“等号”改写成“可逆符号”。

[板书]氯气与水反应(学生书写化学反应方程式)。

[过渡]生活中一般不会直接使用氯气或次氯酸进行消毒。

[媒体]氯水光照分解的实验录像。

[板书]次氯酸见光分解(学生书写化学反应方程式)。

由于次氯酸盐比次氯酸稳定,在工业生产和生活中,多用次氯酸盐和碳酸、盐酸等发生反应制取次氯酸。

[过渡]如何将氯气转换成次氯酸盐呢?

[思考与讨论]学生可能猜测将氯气与碱固体或溶液反应,或其他。

[板书]氯气与一些碱溶液反应(学生书写化学反应方程式)。

[叙述]氯化钙和次氯酸钙就是我们熟知的漂白粉的主要成分,工业上就是利用这个反应制取漂白粉的。

[设问]我们夏天去游泳池游泳,游泳池就是用漂白粉消毒的,生活中用的84消毒液能够杀菌、消毒。这些次氯酸盐怎样在使用过程中变成次氯酸呢?

[思考与讨论]学生猜测次氯酸盐转变成次氯酸的可能途径。

[板书]漂白粉生效(学生书写化学反应方程式。)

[板书](三)氯气的用途

[叙述]氯气的用途,呼应开头。

[过渡]现在大家可以为自己解释氯气为何能与水处理建立联系?在实际生活中氯气又是怎样与水处理建立联系的呢?

[思考与讨论]根据氯气的物理、化学性质解决该问题。

[交流与讨论]要求学生根据本节课所学内容解决下列问题:

1.大家在生活中有没有这样的经验,养鱼的人都是把自来水盛放在容器中,放置几天,甚至是在太阳下晒一晒,这是为什么呢?

2.新制的氯水和久置的氯水中所含有的物质相同吗?

[练习]

1.如果我们在做实验时,或工业生产中,由氯气作为尾气排除,我们该怎么办呢?

答案:可用碱液进行吸收。

2.氯气是有毒气体,曾被德国法西斯制成毒气弹用于侵略战争。当这种毒气弹顺风爆炸时,通常可选用的防御办法是( ②④ )

①人躲到低洼的地方去 ②人躲到较高的地方去

③多饮豆浆和牛奶 ④用沾有肥皂水的软布蒙面

3.下列微粒中,能起漂白的作用的是( D )

A .Cl■ B.Cl- C. HCl D.HClO

4.要得到干燥的氯气,应使氯气通过( A )

1单元教学反思 篇4

一、反思课堂教学的处理

1、学生有预习和没预习,得有不同的教学设计。

因不同班级课安排不同,有的班级来不及布置预习,所以,同一课文处理完全不同,教学《沁园春·长沙》,三个班级三个上法。

没预习的。先背诵《沁园春·雪》,把握同一词牌的词的格律节奏,划分《长沙》的节奏,然后集体朗读,找出朗读不规范的地方,再请一个学生朗读。因这个学生朗读没有读出《长沙》的气势,于是,转入分析该词的意境。为了更好地理解意境,我背了一首马致远的《天净沙·秋思》,学生也很喜欢这首词,都会背诵。师生一起背诵完这首词,然后一起分析比较这两首词的意境。分别抓住这两首词里“鹰”和“乌鸦”,“湘江”和“小桥流水”两组意象进行分析,一个豪迈开阔,一个幽静凄凉;一个抒写报国之志,一个抒发思乡之情。明确了意境之后,再进行朗读。这是以朗读来带动意境的分析,以意境的分析来指导朗读。

第二种处理,有布置预习。先背诵全词,然后纠正个别句子节奏。要求学生拿出纸笔,选自己喜欢的句子或者个别字词或者上片或者下片,进行鉴赏,把鉴赏内容写出来。不懂鉴赏的,把你的问题提出来。鉴赏过程中遇到问题的,也把问题写出来。这么做,主要是了解学生预习的程度,到底通过自己的预习,已经掌握了多少内容,还存在多少问题,同时,笔头的交流,可以促进学生思考,避免思维偷懒。十分钟之后,把这些纸条收上来,表扬鉴赏很好的同学,并把他们的鉴赏读出来,老师再做点评补充。重要的知识点落实好之后,再看学生的问题。学生的问题,先交给学生,讨论不出结果之后,再由老师讲解。学生的问题相对集中于这首词的写作背景。由此再引出知人论世的鉴赏方法。

第三种处理,把毛泽东诗词背诵放在前面,通过了解毛泽东多首诗词之后,再具体探究《长沙》。课前直接先提出问题,老师按照学生的问题来组织教学,然后再把重点的知识点落实清楚,最后再归纳诗歌鉴赏的方法,并引导学生鉴赏其他诗词。

一二两种的处理感觉都比较好,师生互动比较和谐。第三种处理课时用得少,但互动效果不好,上课下来比较累。看来,在多样化的学习方式中,新课程突显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是有其道理的。

2、把竞争与合作引入课堂,增添课堂活力

第一单元的教学,有两次尝试。一次是组织毛泽东诗词背诵比赛。一次是小组讲解诗歌比赛。

毛泽东诗词背诵比赛。课前布置,要求组长负责组织好准备工作。比赛内容分两项,一是诗词背诵,二是名句背诵。9班张心瑜同学一口气背三首,10班的李舒恬同学一口气背六首,13班的邱婧熹同学一口气背7首。这些同学的表现让其他同学十分钦佩,掌声热烈异常。她们的积极表现也带动了其他同学,其中,10班的李舒恬同学那一组几乎每位同学都至少发言一次,一个小组表现出昂扬的斗志。这种竞争的方式,直接带动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同时也为准备充分的同学提供了展示的舞台。

小组讲解诗歌比赛,三个班级只有一个班级做得比较好,大部分小组准备不够充分,与预期目标差距很大,最后还是要由老师来讲解。但准备充分的小组,学生讲解的效果会比老师讲解更好。如果课前老师能够过问一下小组长的组织情况,或者多进行督促指导,可能效果会更好一些。

二、反思课堂语文学习的延伸

根据第一单元诗歌学习的特点,提出让学生制作自己的诗集活动。诗集要求自己设计封面;然后在封二贴上自己的照片,照片可以是卡通画,自画像,或者生活照、大头贴等;在照片下要写上作者介绍,介绍文字可长可短,风格不限,可以庄重严肃,可以诙谐幽默,可以亦庄亦谐;然后为目录,目录要求有四个栏目,即“我所喜欢的诗歌”“我所创作的诗歌”“我所翻译的诗歌(要求附原诗)”“我所仿写的诗歌(要求附原诗)”,各个栏目底下不规定几首;诗歌长短不限制,空白之处可以画插图。诗歌单元开始之时布置,结束之时上交。

从交上来的作业看,可以归纳出几点成功的地方:

1、写诗歌特别认真,因为这是他们的第一本诗集,即使诗歌不是写得很好,但已经迈出了独立创作诗歌的第一步。9班李苗同学自创作诗歌11首,是三个班级里创作诗歌最多的学生。

2、学生自己编辑诗集,自己写序。13班邱婧熹同学写了一千多字的序言,写的非常好。

3、排版设计的过程中,注意到了排版技巧。

4、封面的设计也让学生尝试到了设计的喜悦。

5、装帧创意。一些学生很有创意。不用订书机,而是穿孔,然后用细纸条穿联,十分精致。例如9班江澍怡的集子。还有,9班曹璐同学的诗集也十分精美,采用云朵状的外形,并配以彩色插图和花边镶嵌,用中国结装订。

6、一些爱画画的学生,还在他的诗集上画上了美丽的插图,不会画画的,他们就采用贴图,也很有创意。

这个活动充分调动了学生学习诗歌,创作诗歌的积极性,同时还培养了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动手能力。学生对这个创意活动很感兴趣。

1单元教学反思 篇5

《春》是朱自清先生的一篇写景抒情的经典散文。本文在盼春——绘春——颂春的抒情中描绘了心中的春。

我在教学设想中,首先理清本文的内涵。本文是一篇由妙词、佳句、锦段构成的语言十分丰富的优美抒情散文。从“字”方面来说文中多音字多。如:涨、散、藏、和、晕等。从“词”的角度讲,文中语言使用准确而妥帖,有大量的雅词,很值得学生去体会和积累。从“句”方面讲,文中使用了大量修辞手法,如比喻、拟人、排比等,仅“比喻”共用了八处之多。从“段落”布局讲,各段落之间安排整齐有序,如最后三个自然段用三个比喻句来歌颂春,表现出春的新、美、力,用这三个比喻句单独成段构思巧妙。对于这类文学性文章的学习,我在设计教案时就在想应该把它上成文学欣赏课:尤其是对于文句这样优美的文章让学生学会欣赏至关重要。用品、背、写来体会、感悟其美及美在何处、为何美。调动学生的听、说、读、写各种器官来学习,同时在学习中锻炼、提高能力。

所以在教学文章的重点段第二段时我安排了这样两个教学环节:一是品读课;二是背读课.意在品读中使学生学有所得.得到一种能力,得到一种欣赏文学的方法.。

在教学过程中,我发现了在起初的教学设计中的成功之处和问题,写出来和大家一起共勉。成功之处是在品读妙词、佳句活动中,把学生分四人小组,每组自由选写草、花、风、雨、人的图景来进行品读,并在小组内交流品读的体会,最后择优到班上交流。让每个学生有了说话锻炼和交流的机会,而且又充分尊重学生的自主权,活动效果很好,可以说有意想不到的收获。

反思教学过程我觉得存在两个问题:

一、对时间分配不够合理,教师在组织学生品读妙词、佳句活动中很难驾驭学生。

第四单元单元教学反思 篇6

我们卢龙县第四实验小学五年级组四位语文教师,采用集体备课的教学模式,进行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五年级上册第四单元“生活的启示”的教学后,我们分别对自己教学的情况作了反思,在各抒己见中,很好的体现了“集体智囊”的作用,使集体备课不是流于形式,而是实实在在的“以学生为中心”的现代教育教学理念的落实,且对单元主题的领悟有了较好体现,现将本单元的教学反思概述如下。

一、单元主题教学促进了学生步入小学高年级初始阶段的成长

在实施了“我爱阅读”、“月是故乡明”、“学习说明性文章”三个单元的教学后,我们学生领悟了一些从年级段到单元组再到具体课文学习的整体认知,感悟出单元把握与具体落实训练的必要性、重要性和有效性,也就较好地完成了第四单元“生活的启示”的教学,且收获颇丰。

语文源于生活的需要,又在生活中还原语文的本真,从而更好地服务于生活。有这样一本书——书中没有一个字,却处处都是学问;书上没有作者的姓名,但每个人都是书的作者。这本书的名字叫“生活”。善于读这本书的人,不仅会从中有所发现,得到启示,还会为这本书增添更新更美的篇章。这就要求教师以学生为中心,启发引导学生充分调动各种感觉器官从生活中获取语文素养,认识到处处留心皆学问的道理。

二、以单元主题为依托,在文本中理解学习生活的启示

在“生活的启示”这一个单元,文本以《钓鱼的启示》、《通往广场的路不止一条》、《落花生》、《珍珠鸟》和口语交际、习作、回顾、拓展四为课例进行系统训练。教学本组内容,我们认为只要从学生生活实际出发,引导学生先认真观察生活和社会,从校本资源中学生耳闻能熟的钓鱼、到达某个地方的不同线路、鸟等入手,引发学生的兴趣,进而在兴趣的氛围中,渗透生活的启示,体味生活与学习语文的密切联系,而后在利用多媒体资源向学生展示罗马、珍珠鸟等本校不熟悉的东西,才会事倍功半,而且可以把相对来说较为乍熟还生的文章内涵衬托得熠熠生辉。

本单元有两大特点,首先是每篇文章都包含着深刻的如何做人的哲理,如,道德判断也许很简单,实践起来却很难;通往广场的路不止一条,生活也是这样;做人不能只讲体面,而对别人没有好处;信赖,往往创造出美好的境界。其次是因为课文的情节性强,所以学生爱读,读得出真情实感;因为语言质朴简洁,所以学生能读,读得懂字里行间的灵动主题;因为含义深刻,所以即便学生一时无法全部消化吸收,也会在师生的互动中,领悟出生活的诸多启示。总体来说,学生通过本单元的学习,真正体现出融哲理于文本又在文本中诠释哲理的双向互动,在这种有机互动中启迪学生要在生活中有所启示,在启示中有所感悟,在感

悟中生成文本与道理、哲理。

三、学以致用激活学生对生活的启示文章的思维

语文的本质就是源于生活而高于生活,在学习生活的启示文章的教学过程中,我们几位教师就因势利导的展开了相应的教学实践活动。如,搜集座右铭——健康是幸福的源泉;与朋友交,言而有信;善待小动物的孩子,长大后成为有用的人的概率较大„„座右铭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引用别人的话,也可以理解性的解读名人名言,还可以自己撰写,如我在读中学时,生怕自己误了自己,所以写了句座右铭“我将来会后悔自己现在没有好好读书”,言中之意就是珍惜今天,成就明天。这里,教师要注意在“具体生活中”引导学生互相帮助、启示,在互帮互助、互学互进中,玩味生活的启示文章的价值。

通过本单元文本的学习,学生具体弄懂了两点,一是把握课文的主要内容,领会作者从生活中得到了哪些启示;二是学会抓住关键词句,体会这些词句的含义及表达效果。如,学生从《通往广场的路不止一条》领会到,遇到任何困难,只要多想办法,总能克服,走向成功的,这广场好比取得的成功,通往广场的路路上的阻碍好比前进时遇到的困难。又能从《珍珠鸟》领悟出人与动物和谐相处是人类美好生活的来源之一,得从小培养这种热爱动物,以人类的亲和力熏陶小动物的美好情感。

1单元教学反思 篇7

教材地位:《标准 (2011) 版》中对扇形的要求是“知道扇形”因此本课教学的主要内容是让学生直观地认识扇形, 理解圆心角, 感受扇形的大小与圆心角的大小有关。学生初步认识扇形, 为后续扇形统计图的学习提供了知识基础。

二、教学目标

1、使学生结合生活的物品, 认识扇形, 了解扇形的各部分名称, 掌握扇形的一些基本特征。

2、通过动手操作、实验观察, 探索出扇形的大小与圆心角的大小有关。

教学重点:在动手操作中掌握扇形的特征

教学难点:理解扇形的大小与圆心角的关系

教学准备:圆片、活动角、课件

教学片断:掌握扇形的一些基本特征

(1) 师:拿出你手中的圆片, 任意折叠成一个扇形, 举起来, 仔细观察, 扇形是轴对称图形吗? (课件出示学习目标二:认识扇形的基本特征)

生:扇形是轴对称图形。

师:有几条对称轴?折折看, 并找出它的对称轴。

学生动手操作, 并总结出扇形是轴对称图形, 对称轴只有一条。

(2) 师:放下手中的图形, 请看黑板, 在这个圆中有扇形吗? (黑板上画了一个圆, 在圆中放了一个活动角, 活动角的的长度与黑板上所画圆的半径相等, 活动角的顶点放在圆心上——图一左一)

生:有扇形。

师:这个图中的扇形中哪儿, 谁能帮我指出来, 它的圆心角又在哪儿呢?

指名学生上到黑板前指出来。

师:仔细观察:这个扇形的大小有什么变化, 现在呢? (教师多次拉到活动角的一边, 使活动角变大——图一)

生:变大、变大、变大。

师:我是通过改变什么而使扇形的大小发生了变化?

生:圆心角的大小。

师:观察真仔细!再观察, 现在扇形的大小又有什么变化 (教师多次拉到活动角的一边, 使活动角变小——图二) ?

生:扇形变小了, 变小、变小

师:通过刚才的操作, 你发现了什么?

生1:改变圆心角的大小, 扇形的大小也发生了变化。

生2:扇形的大小与这个扇形的圆心角的大小有关。

师:还有谁说得更详细一些吗?

生3:在同一圆中, 圆心角越大, 扇形越大, 圆心角越小, 扇形越小。

师:我们通过下面这个图再来验证这一结论:仔细观察, 在这个三个扇形中, 哪个扇形对应的圆心角最大?那这个扇形是不是最大?哪个扇形对应的圆心角最小?那这个扇形是不是最小?

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仔细观察得出结论:同一个圆中, 圆心角的大小决定扇形的大小。教师板书。

三、教学反思

眼见为实, 耳听为虚, 我通过让学生任意折叠成一个扇形, 加深了学生对扇形的表象认识;再仔细观察图形手中的扇形;最后动手操作折一折来研究扇形的对称性, 给学生留下深刻的印象, 体会了扇形的轴对称性。

扇形的大小与这个扇形的圆心角的大小的关系, 虽说简单, 但是要想使学生能理解, 并且印象深刻, 教师通过活动角直观动态地呈现扇形的大小变化, 使学生深刻地认识到扇形的大小与圆心角有关。在这之后我又通过同一个图内三个大小明显的扇形以及它们对应的圆心角来进一步验证这一结论, 有利于深入掌握扇形的特征。

在本节课中, 我开课简洁, 开门见山, 从生活中熟悉的事物导入, 在生活与数学问题之间巧妙的建立起一个联系的纽带, 调动了学生探究知识的欲望, 提高了学生学习知识的兴趣, 为高效课堂迈出了第一步。

教学流程的设计上, 体现了“以学而导, 学导结合”的教学理念, 把课堂的主动权交给了学生。在课堂上我多次让学生动手操作, 引导学生在观察, 交流和动手操作中, 使学生真正地读懂扇形, 了解了扇形的特点。让学生成功的亲历知识形成、发展、应用的过程, 实现了预期目标。

练习设计合理, 有梯度, 并注重了学生的思维拓展。如在认识了圆心角之后, 马上出现了一组图, 让学生判断是否是圆心角, 讲练结合, 进一步巩固了学生对圆心角的认识。在巩固应用、内化提高的环节中, 设计了4 个练习:分别是根据扇形的含义, 在生活物体找扇形;判断哪些图是扇形;把画圆和画角结合起来画扇形, 培养学生作图能力;拓展介绍扇环的相关知识, 求扇环的面积。练习题层层深入, 既考查巩固了学生对扇形特征的理解, 又有利于拓展学生的思维。

在课前, 我认真研读了教材, 合理地把握了扇形概念的教学要求。《标准 (2011 版) 》中对扇形的教学要求是“知道扇形”, 所以只要学生“能用实例说明对象的特征, 或者能根据特征辨认和举例说明对象”即可。对教材的处理比较恰当, 并根据学生的具体学情适当地补充了扇形的轴对称性。

1单元教学反思 篇8

关键词:题组反思式教学;初中数学;单元复习;实践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6)18-234-01

引言:随着新课改的大力推进,学生在课堂上的主体地位开始为越来越多的人所熟知,基于此,教师及时对自身的教学方法进行创新和发展就成为了构建高效课堂的基础条件,通过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数学能力,从而达到提高教学质量和效率的目的。现就此展开讨论分析:

一、在初中数学单元复习中应用题组反思式教学的意义

1、突破重点难点

进行单元复习的最终目的是以教材为出发点,对所学的数学知识、解题方法和思路进行全面、系统的复习,但教师并不能将单元复习与单一的题目练习划上等号,而是需要在学生所掌握的知识的基础上,对学生的知识体系进行添加、创新和完善,达到使学生对所学知识进行再认知的效果。

2、提高学生数学能力

数学与其他学科相比,具有较强的逻辑性以及严谨性,但是由于初中生正处于身心发展的关键阶段,他们的逻辑思维、抽象思维等在数学学习的过程中占据主要功效的能力尚且处于发展的过程之中,这对于他们进行数学学习是非常不利的。另一方面,由于初中生在进行思维活动的过程中还在一定程度上依赖于具象的思维,基于此,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提高学生的数学认知能力就成为了当代初中数学教师最主要的教学目标之一。而合理运用题组反思式教学,可以使学生通过自主对所学知识进行思考,达到提高学生数学能力的目的。

3、提高学生反思能力

调查结果显示,当代的初中生在进行数学学习时缺乏最基本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因此在应用题组反思式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可以通过在纠错反思、归纳反思、评价反思以及课后反思四个阶段中题组的合理应用,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和能力。

二、在初中数学单元复习中应用题组反思式教学的步骤

1、课前预习

当学生在课下对即将进行单元复习的题目进行解答后,教师可以下发相关问题的正确答案及解题步骤,让学生通过对正确解题思路以及自己解题思路进行对比,发现解题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在课上,学生可以针对自身的问题进行反馈,教师则可以通过对反馈进行归纳整合,达到对学生的学习水平和能力具有更加全面、系统的了解的效果,从而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对单元复习课堂上需要应用的题组进行设计和完善。

2、纠错反思——基础题组

教师所设计的基础题组大多来源于学生的课下练习,教师应当对在课堂上针对基础题组进行练习的时间进行严格的把握,通常情况下该阶段的时间不能超过五分钟。在学生解答基础题组的过程中,教师可以进行适当的巡视和批改,及时发现学生存在的问题,具有代表性的问题需要教师在接下来的课堂教学中进行讲解,而针对非典型的问题,教师则可以进行单独辅导,达到使学生对解题思路进行透彻理解的目的。当全班同学对基础题组解答完毕,并且针对解题过程中出现问题的讲解也告一段落后,教师就可以通过提问的方式,让学生针对每一道题目在解答过程中所需要运用的知识点进行回答,达到加深学生印象的目的。

3、归纳反思——典型题组

作为进行单元复习的重点,教师在针对教学内容设计相关典型题组时,应当使题组在综合性以及难度上略高于对知识进行讲解时的内容,一组富有创意的复习应用题组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学生的期待值,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归纳反思是反思式教学最重要的中心环节,教师可以针需要进行复习的知识创设相关的情景,并且在学生独立对题组进行解答后,引导让学生进行相关讨论,由此过渡到开展归纳反思的步骤上来。学生通过反思,可以达到对典型题组的重要知识进行归纳和整合的目的,并且对解决该类问题的解题思路、方法及步骤具有更加明确的认识。

4、评价反思——变式题组

对所学习的知识进行掌握是数学教学的初始阶段,而教学的最终目的是使学生能够通过对所学的知识进行合理、灵活运用解决相关问题。因此,在针对评价反思进行题组教学时,教师可以将教学方法与学生的实际情况以及教学内容进行有机结合,运用例如变换问题类型、改编题目背景或是变换出题角度等方式,使学生在解题的过程中对所学习的知识进行扩展和深入。而为了激发学生对数学学习的积极性,教师可以设计与教学内容相关的层层递进的阶梯式变式题组,使学生在对数学问题进行解答后,针对自身的解题思路、解题过程或其他方面进行评价反思。

5、课后复习

在课后复习的过程中应用到的题组内容需要贯穿整节数学课,教师在设计课后复习题组时,一方面需要对在教学过程中发现的学生解题过程中极易产生错误的知识点进行归纳和列举,另一方面需要对学生在课堂上出现解题失误的题组、解题速度较慢的题组以及难以产生解题思路的题组进行有效整合,使学生通过对课后复习题组的解答,全面提高自身的数学能力。需要教师尤为注意的是,单元复习不是单纯的将学生学习过的内容进行重复再现,而是要通过对知识的整理,设计全新的题组内容,学生则可以通过在解题过程中进行反思,达到将所学知识进行内化的最终目的。

结论:综上所述,在素质教育逐渐取代应试教育主体地位的当今社会,越来越多的教师开始意识到通过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是进行教学的最终目的,因此,初中数学教师在进行单元复习的过程中,就应当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对自身的教学方法有针对性的进行创新。

参考文献:

[1] 黄亚新.高三数学复习中的“题组教学”及其对学生数学学习的影响[D].上海:上海师范大学,2013.

[2] 扈希峰.高三数学复习课“题组导学”教学模式的实验研究[D].济南:山东师范大学,2014.

各单元教学反思 篇9

本组课文作者用生动优美的语言,以独特的感受,描绘了大自然令人神往的景观。那富有诗情画意的江南山水,那充满神奇色彩的天然溶洞,那风景如画的桂林山水,那奇特的新疆天山风光,就像一幅幅连绵不断的画卷,带我们走进了祖国的千山万水。

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我是这样安排的:给学生当好导游,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采用不同形式的读,品味其美感;熟读成诵积累优美词语。

我是如何当好导游的呢?导游就必须抓住游客的心理特点,抓住景物与众不同的特点。如奔流不息的江河,连绵起伏的丘陵,直插蓝天的雪峰,辽远广阔的草原等,它们的景色特点各不相同,各有各的奇特之处,显得如此的多姿多彩,我紧紧扣住学生的心弦,进行激情的引导。给学生一种身临其境的感受,给学生一种其乐无穷的感觉。我在上《桂林山水》时,我要求学生先闭上眼睛,开始创设情境:同学们,我们要乘坐的木船来了,同学们要小心的上船哟,我们去观赏桂林的山水,那里的水与波澜壮阔的大海,与水平如镜的西湖还要美。那里的山比峰峦雄伟的泰山,比红叶似火的香山还要壮观,同学们想去玩赏吗?同学们想去攀登山吗?此时,同学们不约而同地回答“我们想”。于是我就叫学生打开书第六页,去游览神奇美丽的桂林山水吧,我扣住了学生的心弦,学生就带着激情读课文了。学生的读书表现非常好。这样的导入我今后还要应用到其他课文的学习之中。

采用不同形式的读,品味其美感。这一环节我大胆的“放”,学生喜欢怎样读就怎样读,当然只不过是默读、朗读、诵读,笑声读,大声读,小组读,自由组合读。学生通过读感受文中的美。如学习《七月的天山》时,我就放手让学生去读,学生读后谈感受,学生感受到不管是刚刚进入天山,再往天山里走,还是走到天山的深处无处不美,无处不秀。特别是天山的深处景色,学生读了还想读,真是入情入境,有依依不舍之感:溪流的两岸满是高过马头的野花,五彩缤纷,像织不完的锦缎那么绵延,向天边的霞光那么耀眼向高空的彩虹那么绚烂„„学生深情地读,品味地读,让学生真情的感受到七月天山的无限美好。

熟读成诵积累优美词句。我通过引领学生,学生愿意读书了,学生对优美的句子已牢牢记在心中。像描写桂林水的“静”“清”“绿”,桂林山的“奇”“秀”“险”的句子,学生不但能被而且还能仿写写这类句子了。在《记金华的双龙洞》一文中,学生对沿途的景色也是兴趣盎然,学生学完课文就记住了对景色描写的句子。《七月的天山》学生根据自己的爱好,有的记住了“走进天山”时看到的句子,有的记住了“再往里走”时看到的优美句子,更多的是记住了“走进天山深处”时见到的迷人景色的句子。这也是放手让学生去读的效果。

第二单元教学反思

第二组课文是以“以诚待人”为专题编写的,课文的内容生动感人,从不同的角度赞美了诚实、守信等道德规范,使学生懂得诚实、守信比金钱、财富更重要。要用自己的劳动去维护个人的尊严。无论做什么事讲究认真、讲究实在。遇事要将心比心,多为别人着想。整组课文充满丰富的人文内涵。

一、精心读,用心悟

在教学本组课文时,我让学生精心读书,走进文本,充分感知故事内容与文本中的人物进行对话,并通过揣摩、品味作者对人物语言、行动及外貌描写等词句,感受人物的思想品质,体会。如:认真钻研课文,深入研究细节,如何就“彩票上铅笔写的淡淡的K字,”引导学生体会父亲内心的矛盾,展开讨论,使学生在讨论的过程中加深对课文的理解;其次是着重朗读,在学习《尊严》这篇课文时,我在设计好问题的前提下,循序渐进地对学生进行提问,并且由浅入深,这样让学生有所体会,并且理解深刻。然后再指导学生朗读,在有所思有所感的基础上朗读,读出了感情,读出了个性。从而体会了人物思想。

二、品语言,讲方法

语文课不单单要进行思想感情的熏陶,更重要的是作者的表达方式及语言文字的训练。本组课文的语言简洁生动,叙事条理清楚,尤其是对人物语言、行动、外貌等描写,十分逼真,这些都是学习语文的好材料。因此,在学习《尊严》这篇课文时,为了充分让学生充分体会文章对比的表现手法,引导学生将逃难人与哈默进行的神态、动作、语言进行对比。如:文中两次提到“狼吞虎咽”,它的含义一样吗?让学生认识这个年轻人的高尚品质。还不断创造机会让学生说话、写话,提高学生的表达能力,提高语文水平。在学习三处对话时,我积极引导学生发挥想象,想象哈默的心理活动,来深刻了解人物。

三、巧读写,促提高

在教学中,要求学生在学习时要抓住重点词句进行感悟、体会的同时,也引导学生总结作者的写作方法,读以至写。在引导学生写作时,采用先说再写的方法,联系生活实际,从学生身边的事写起,重点写出自己的感受。练习的内容主要有:

1、想像文章中的情景,不同人物会在此时此景中说些什么,做些什么?

2、读了这一段后,你有什么想说的?

以《大自然的启示》为专题的单元是对以前所学习的观察大自然、保护环境等专题的延伸与发展,并有新的内涵。一方面让学生了解一些新的科学知识,引导学生进一步观注、了解自然,在对自然的观察、了解、发展中受到启示,同时发展学生的观察、想象等思维品质;另一方面要进一步提高学生把握文章主要内容的能力,继续培养学生的默读与自学能力和语文综合素养。从内容而言,本组四篇课文有叙事性文章,也有说明性文章。有的是讲大自然给人类的警示,告诉我们要研究和掌握自然规律,按自然规律办事,与自然和谐相处;有的是讲人类从大自然中受到启示,有所发明创造,告诉我们大自然也是人类的老师。

因此,教学本组课文时,我着重加强了学科间的整合意识,密切与科学、品德与社会课教师联系,充分利用了各种教学资源。如我在教学《大自然的启示》时,我便将《品德与社会》中《生活中的各行各业》的生产工具的产生与发展和语文教学整合。通过锯的产生是鲁班先师根据野草划伤手指的启示发明的事例,大大开阔了学生学习视野,激发了学生学习兴趣。

其次,着重与以前所学过的“保护环境”等相关专题课文的联系,在教学内容上做到了统筹安排,把“综合性学习”与“品语交际·习作”“展示台”有机整合起来。我一方面运用保护环境单元所学知识布置观察为综合性学习打基础,另一方面要求学生把观察中的过程及发现记录下来,为口语交际和习作作准备。还让学生把自己收集的资料做成“手抄报”进行展示,这样有机结合,不仅增强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还大大提高了学生的学习效益。

另外,着重充分肯定学生的“创新精神”。在教学中,只要是学生从大自然中受到启示,有所发现或发明,不管是前人已经有了的,还是没有的,只要是学生自己通过观察、思考、实践所得。我都给予了大力的表扬。

在本单元的教学中,还存在不足之处。如:指导学生学习方法的效率不够高。如何让学生寓学法于教学之中,让学生逐步领悟各种学习方法的能力还欠缺,希望能在今后的教学中逐步提高。

本单元围绕“战争与和平”这一专题,选取了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中外两个小英雄的故事和两篇以孩子的眼光关注国际形势,表达对和平渴望的课文。四篇课文内容不同、风格不同,但又有许多共同之处,如课文中有许多句子蕴含着丰富的意义,抒发了深厚的情感。因此在教学本单元时,我一是在帮助学生把握课文主要内容的基础上,让学生重点理解那些含义深刻的句子的意思体会这些句子所表达的思想感情,激发学生热爱和平的情感。在教学过程中,我以学生为主体,让学生抓住重点语句,通过读、说、悟、思等方法,对学生进行了语言文字训练和深刻的思想熏陶。如在学习两篇小英雄的故事时,抓住“夜莺”、“雨来”两个小英雄的外貌、动作、语言、神态等重点语句让学生体会到了他们的机智和勇敢。在教学《一个中国孩子的呼声》时,主要通过对重点语句的品读,引导学生用“心”读书,让学生融入文章的情境之中,激起共鸣的火花。二是利用媒体资源,播放战争片,帮助学生了解了战争人们带来的苦难。激发了学生热爱和平的情感。

在教学本单元时有不足的地方,如:情境创设不到位。在教学《一个中国孩子的呼声》时,一开始,有的学生一提起战争,就兴奋不已,认为战争是多么的好玩,并拿起手指当枪使,怎么也体验不出战争给人们带来的悲痛。直到课的最后,通过看一些画面,才让他们有点认识,产生了同情感。总结原因,平时学生看的都是动画,很少看战斗故事片,所以,对战争了解得太少,切身体会过那种失去亲人的痛苦就更不用说了。因此,在今后的教学中课要作好充分的准备,认真进行情境创设,多用图片、音乐等资源进行烘托,让学生的思想情绪提前进入所学的文本之中。这样教学效果会更理想些。

生命的真谛是什么,生命的意义何在,这是人类思考的永恒主题。第五单元围绕“生命”这一专题,从不同的角度反映人们对生命的思考,抒发了对人生的感悟。

在教学本组课文时,我感到非常欣慰。一是我通过一个个具体形象的人物和事例从整体上把握课文,引导学生了解这些人和事,并联系自己的生活实际,懂得这些人和事所表达的思想、情感和道理。如通过飞蛾极力鼓动翅膀奋力逃生的事实,让学生想象你在遇到危险时会怎么做,这样让学生明白了一切生物都有求生的欲望。这是生物的本能。二是学习体会课文中含义深刻的词句的意思,发现并总结体会句子含义的方法,培养学生理解语言的能力,并引导学生不断积累语感。在教学《触摸春天》中“安静的手悄然合拢,竟然拢住了那只蝴蝶”一时,我抓住“竟然”一词,“竟然”表示没有意料到盲童能捉住蝴蝶,让学生展开想象:安静经常在花间往返,安静经常触摸花儿,蝴蝶也经常被安静触摸到,已经很习惯了。所以被安静捉到。也就说明安静对生活的热爱。一个盲童能如此热爱生活,何况我们正常人呢?这样激发了学生对生活热爱之情。三是引导学生通过朗读来感受生命的美好,激发学生对生命的思考,从而更加珍惜生命、热爱生命。

在教学本单元时,也有做得不理想的地方。由于认知水平有限,学生了解到的热爱生命的故事并不多,更不用说一些图片了。因此造成对本组课文的拓展不够。在口语交际时,只能说说看到的现象,讲不出一些珍爱生命的故事。因此体会不够深刻。要想,在以后的教学中对于拓展的知识,应做好充分的准备。

本组课文围绕“走进田园,热爱乡村”这一主题,从不同角度描写了乡村景色和生活,表达了对乡村田园生活由衷地热爱、赞美与向往之情。但每篇文章的写法各具特色。

在教学本组课文时,我根据农村孩子对田园生活比较熟悉的实际,一是联系学生生活实际,让学生说说自己生活的环境中哪些地方让你最留恋,是什么原因。你和小朋友们一起最爱做什么,印象最深刻的是什么。二是引导学生通过课文,感受充满了诗情画意的田园美景,体验洋溢着泥土气息、自然质朴的乡村生活。三是引导学生在阅读中能抓住景物特点,体会作者是通过怎样朴实而又生动的语言展现乡村生活的学习作者的表达方法,同时丰富自己的语言积累。四是结合综合型学习让学生通过已经学习的乡村田园景色,到实际生活中再次去感受,去领悟。

在阅读课教学中一个十分重要的任务是引导学生品味文章语言,可是由于自身能力有限,往往不能引导学生品味出来,反而让学生害怕上了这个学习任务,所以只有想其它的方法来遮掩一下自己的笨,在教学《乡下人家》这一课上我仅仅采用了一个比赛的方式,就充分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学生不仅用简洁的语言拟了几幅图的名字,如“鲜花嫩竹图”、“鸡鸭觅食图”、“月夜梦乡图”等,而且对文章语言的分析,品味则更是精彩,如“许多鲜嫩的笋,成群地从土里探出头来”中的“探”,“即使附近的石头上有妇女在捣衣,它们也不吃惊”中的“吃惊”。母鸡是如何带领小鸡吃食的,雄鸡如何大踏步地走来走去,我通过表演的方式进行教学,学生情趣盎然,学生的思维活跃得几乎令我不敢相信!教参上品析的几个句子学生全部都自己品出来了,而且还很有“味儿”!

上一篇:擦皮鞋作文350字下一篇:礼仪培训个人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