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群式对外直接投资

2024-08-05

集群式对外直接投资(精选12篇)

集群式对外直接投资 篇1

摘要:在经济全球化形势下,我国民营企业“走出去”,进行对外直接投资是必然选择。但由于受到多方面因素制约,我国民营企业在对外直接投资方面还存在不少劣势,如技术落后、融资困难、人才匮乏等。而“集群式”对外直接投资则是克服这些劣势的理想选择。本文分析了我国民营企业“集群式”对外直接投资的优势,并在简要介绍民营企业“集群式”对外直接投资现状的基础上,提出了促进民营企业“集群式”对外直接投资的对策建议。

关键词:民营企业,对外直接投资“集群式”,对外直接投资

一、我国民营企业“集群式”对外直接投资的优势

所谓民营企业“集群式”对外直接投资,即众多民营企业为了获得外部规模的经济性,组成一个集群,一起到某一国家(地区)进行直接投资,并通过彼此间的优势互补,形成配套服务。相对于单个民营企业的对外直接投资,“集群式”对外直接投资具有如下优势:

1、实现规模经济效应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民营企业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弱到强,成为推动国民经济发展的重大力量。但总体而言,我国民营企业经营分散,不具有规模经济能力。据统计,截至2006年6月,中国已有465万户民营企业,注册资本金达到6.8万亿元,但户均资本金不过148万元,其中60%的企业资本金在100万以下,资本金超亿元的企业不到1%。(1)“集群式”对外直接投资则使企业可以依靠“集体”的力量获得外部规模经济。企业在东道国一定区域内大量聚集,可以通过专业化分工降低生产环节转换成本,而集群内存在的大量熟练劳动力和具有不同生产用途的设备也使企业能够实现小批量、多品种生产,满足千变万化的市场需求。在市场交易费用低于企业内部组织费用的情况下,企业还可将集群内的分工协作外部化,即将部分零部件“外包”给其他企业,进一步提高生产效率。此外,集群内部的地理位置靠近,产品的运输和买卖成本较低,还能降低大规模生产所需的资产数量和资产专用性要求,从而降低企业的海外投资风险。

2、实现资源共享与互补

企业要成功进行对外投资,无疑需要一些特定的资源,如准确的信息、充足的资金、精通跨国经营的人才等,这些都是单个民营企业所缺乏的。“集群式”对外直接投资则能实现资源的共享与互补,弥补单个企业的资源劣势。首先,根据马歇尔的外部经济理论,集群能给企业带来信息搜寻的外部经济效应:集群内众多买者的聚集使企业能在较短时间内了解市场行情,而企业间因地理邻近、人员接触频繁也有利于实现信息的共享。其次,集群作为整体,拥有比单个企业高得多的信誉度,能减少银行的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在融资方面比单个企业更有优势。再次,集群内较易形成高度专业化的劳动力市场,实现人才的共享和互补,如A企业不适合的人才可能在B企业找到适合的工作。这就大大增加了求职者的就业机会,使人才在集群内大量聚集。而人才的高度集中不但降低了企业的劳动力成本(劳动力搜寻成本、员工培训费等),还加剧了人才竞争,加速人才的优胜劣汰,有效提高人才质量。

3、增强企业创新能力

在竞争激烈的国际市场,企业只有不断增强创新能力,提高产品科技含量,才能形成持续的国际竞争优势。而我国民营企业以劳动密集型企业为主,技术水平普遍较低。据一项针对湖北和广东中小企业的调查显示,民营企业的设备技术水平普遍落后10年左右,约17.1%的企业甚至是以70年代以前的技术设备为主进行生产。(2)“集群式”对外直接投资则能有效增强企业的创新能力。企业在共同利益基础上形成的密切合作关系不但促进了创新资源的聚集(包括资金、设备等硬件资源和人才、知识等软件资源),也有利于知识、技术、经验等通过各种正式和非正式交流在集群内快速传播,为企业创新提供了较多的学习机会。同时,同行业之间的竞争压力亦激发了企业的创新动力,领先企业的示范效应促使落后企业不断模仿和追赶,形成创新的文化氛围。此外,也促进集群内企业之间以及企业与政府、中介、科研机构等的合作,建立起集产学研于一体的创新网络(见下图),也为企业创新提供了保证。

4、形成区位品牌优势

品牌是产品内在质量和外在特征的综合反映,好的品牌能有效提高产品附加值和企业利润。而我国民营企业的品牌意识普遍比较淡薄,加之海外投资初期投入大,单个企业依靠自身积累很难将品牌做大做强。据统计,国内拥有自主知识产权以及核心技术的民营企业不到万分之二。(3)“集群式”对外直接投资则有利于区位品牌的形成,形成单个企业品牌很难具有的优势。在品牌形象方面,它较单个品牌更为形象直接,且通常拥有比较深厚的人文底蕴。人们提到某一区域,往往会联想到该区域的特定产品,如瑞士的手表、意大利的时装等。在品牌建设方面,单个企业在宣传和推广上的投资有限,但当它们集聚在一起时,则可集中财力加大广告宣传力度,产生“1+1>2”的品牌协同效应。企业在开拓国际市场时,可以借助“区位品牌”效应,利用“生产者—批发商—零售商”的垂直营销系统,以专卖店的形式在全球范围内销售,获取纵向一体化利润。如“第三意大利”服装集群中的“别尼通”公司在全球拥有5000多家专卖店,其中美国650家,日本300多家。(4)

二、我国民营企业“集群式”对外直接投资的现状

近年来,我国“走出去”的民营企业逐年增多,在“集群式”对外直接投资方面,一些企业也取得了不错的成效,如江苏、浙江的民营企业就在很多国家和地区建立了许多专业化市场。这些企业以制造性企业和贸易性企业为主,大多是在政府的推动下,以集群的方式“走出去”。在投资国家和地区的选择上,以发展中国家为主。以浙江为例,自1998年在巴西建立“中华商城”,到2007年2月在瑞典兴建中国商贸城,浙商已在海外创办了20多个专业市场(5),包括俄罗斯的“海宁城”、南非的“中华门”、尼日利亚的“中华商业中心”、匈牙利的“中国商城”、意大利的“中国城”、阿联酋的“中国产品交易中心”等。在美国、荷兰、乌克兰等地,也有温州商人兴建的专业市场。在经济贸易合作区方面,浙江也取得了实质性的进展。目前,浙江已经拥有4个国家级境外经贸合作区———康奈集团俄罗斯乌苏里斯克(中国)经济贸易合作区、华立集团泰中罗勇工业园、前江投资公司越南中国龙江经济贸易合作区、吉利公司墨西哥中国(宁波)吉利工业经济贸易合作区,数量居全国第一位。(6)据悉,华立在泰国设立的“泰中-罗勇中国工业园”规划引进中国企业50~100家,建成中国传统优势产业即汽配、机械、建材、家电和电子等在泰国的产业集群中心与出口基地。但总体而言,大多数民营企业仍然是单个企业进行对外直接投资,“集群式”对外直接投资还处于探索和起步阶段。笔者认为,我国一些地区已经具备了“集群式”对外直接投资的条件,采取一些措施来促进我国民营企业的“集群式”投资是必要也是可能的。

三、我国民营企业“集群式”对外直接投资的对策建议

1、选择特色产业集群,带动民营企业“集群式”对外直接投资发展

我国很多地区的民营企业都是以集群的方式存在,在东南沿海地区,民营企业形成的集群极大地推动了区域经济的发展,出现了“温州模式”、“晋江模式”、“东莞模式”等著名发展模式。在经济全球化的挑战下,区域竞争力往往表现在地方特色的产业集群上。因此,应鼓励这些集群借助区位品牌效应率先“走出去”,带动民营企业“集群式”对外直接投资的发展。根据现有国情,一些生产过剩的劳动密集型产业(如纺织服装业和家电业)到发展中国家进行对外直接投资是现阶段民营企业“集群式”对外直接投资的现实选择。民营企业的现有技术虽落后于发达国家,但在发展中国家仍具有相对技术优势,到这些国家进行“集群式”投资,不仅可以转移多剩的产能,还可利用当地的自然资源和能源获得良好的经济效益。以浙江义乌为例,目前已有2000多名义乌人在国外经商,世界上10多个国际小商品市场都与义乌接轨,构建了庞大的国际营销网络。同时,企业还要善于利用种族纽带促进“集群式”直接投资,如餐饮业在国外华人聚集的地区开中餐店,进行连锁经营,就取得了不错的经济效益。

2、培育群内龙头企业,带动民营企业“集群式”对外直接投资发展

当集群发展到一定阶段时,集群内部可能会出现一些规模较大、竞争力较强的龙头企业(企业集团)。如青岛家电产业集群以海尔集团为主导,重庆摩托车产业集群以嘉陵摩托集团为核心。这些企业在技术、品牌、营销、管理等方面独具优势,在对外直接投资中能起到带头示范作用。首先,龙头企业作为“先行者”所提供的信息、知识和示范效应,会刺激集群内竞争对手的跟随。其次,随着集群内协作水平的提升,龙头企业基于生产成本最小化和经济效益最大化的目的,通常只保留经营、人才、商誉等与技术秘密密切相关的核心资源,专注于产品的研发设计和最终产品的销售,而将非核心资源的生产加工环节外包给其他企业。因此,当龙头企业在国外设立生产基地后,为其进行配套服务的其他企业也可随其进入国际市场。这不仅能提高龙头企业的经济效益,也使其他企业能最大限度地发挥专业化优势,增强跨国经营的实力,如获得稳定的销售渠道和跨国公司的管理经验、提高关联产业的技术水平等。

3、完善政策环境,引导民营企业“集群式”对外直接投资发展

虽然集群的形成主要是企业的自发行为,但在民营企业“集群式”对外直接投资的起步阶段,政府的作用仍然是必不可少的。因此,当前应不断完善政府的政策环境,引导民营企业“集群式”对外直接投资的发展。首先,政府应该出台一些有利于民营企业“集群式”投资的政策法规,鼓励有实力的民营企业走出国门,开辟新的发展空间。如商务部去年初就制定了一项在海外建立经济贸易合作区的计划,通过资金补贴等方式鼓励生产型企业以集群的方式到海外建厂。其次,政府还应从法律、金融、公共服务等方面为民营企业“集群式”对外直接投资提供必要支持:在法律方面,应完善企业对外直接投资的法律法规,特别注重维护对外直接投资民营企业的利益;在金融方面,应尽量放松对外直接投资民营企业的投资额度限制,建立为其提供支持的民间融资机构,拓宽企业的资金来源;在公共服务方面,应在信息咨询、风险防范等方面给对外直接投资民营企业以有利支持,如成立“产业集群国际商务信息服务中心”,推动企业成立集群内企业互助组织等等。

参考文献

[1]范云霄:我国中小企业集群对外直接投资的理论分析及模式探讨[J].经济理论研究,2006,(6);

[2]汪琦:析我国企业对外直接投资的基础:集团化和集群化[J].企业经济,2004,(5);

[3]符正平:中小企业集群生成机制研究[M].广州:中山大学出版社,2004;

[4]冯德连:经济全球化下中小企业集群的创新机制研究[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06;

[5]马有才:中小企业集群式国际市场开拓研究[J].商业研究,2005,(9);

[6]晏雄:集群化:我国中小企业参与国际市场竞争的现实选择[J].云南财贸学院学报,2003,(5);

[7]郭彬:我国中小企业集群化发展的思考[J].科技进步与对策,2003,(15);

[8]王淼、潘学峰、刘佳:中小企业的集群式发展战略[J].宏观经济研究,2003,(9)。

集群式对外直接投资 篇2

摘要:面对世界经济全球化、科学技术爆炸性的增长,知识越来越成为经济增长和利润创造的主要要素,我国作为一个发展中的大国,企业意识到走出去已刻不容缓。本文从对外直接投资的影响因素角度出发,首先分析了我国对外直接投资具有投资区域由集中化向多元化发展、投资行业和方式随地域不同而变化、单项投资规模相对较小等特点,然后对国外有关对外直接投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这些影响因素主要包括投资国的经济发展水平、投资国对外投资的存量、投资国的贸易倾向以及投资国的技术水平并在此基础提出了相关的政策建议。

关键字:对外直接投资;影响因素

一、中国对外直接投资的特点

(一)投资区域由集中化向多元化发展,影响逐渐扩大

我国的对外直接投资具有显著的集中性特征,主要对象包括香港、新加坡、韩国、巴基斯坦、印尼、日本等国家。通过对外直接投资,在世界范围内设立工厂,进行就地生产和销售,进一步维护和开拓了出口市场,并扩大了中国在国际市场上的影响。此外,通过在国外建立销售网络,减小了经营风险,绕过了贸易保护政策,从而能够在有一定市场风险的国家开展贸易,扩大市场范围。

(二)投资行业和方式随地域不同而变化

从中国对外直接投资的行业分布来看,我国的对外直接投资企业已经从改革开放初期以贸易公司为主,逐步发展到涉及制造业、批发和零售业、商务服务业、建筑业、交通运输等广泛领域,在不同的国家对外投资的方式所选取的行业也是不同的。我国企业在亚非拉和东欧的一些发展中国家进行投资时,主要是开展境外加工贸易,以企业自带设备、技术、原材料、零配件投资为主,经加工组装成制成品后就地销售或再出口到别的国家和地区,借此带动和扩大国内设备、技术、原材料、零配件出口,进行这类投资时,企业多选取技术成熟和生产能力过剩的行业,如纺织、家电、轻工、机械和原料药等行业在文化相似的东南亚各国进行投资时则是注重创立自主品牌,依靠消费者的认同来开拓海外市场而在发达国家企业在进行投资时多通过并购的方式,借助国外品牌的影响力和国外企业的现金技术进行对外投资,例如联想投巨资并购的业务,并取得的品牌使用权。

(三)单项投资规模相对较小

与发达国家和一些新兴工业化国家相比,中国企业跨国直接投资的规模一般较小,单个项目超过百万美元的不多。形成这种特点的主要原因,一方面是由于我国企业尚处于跨国经营的起步阶段,缺乏参与国际竞争的经验,在对外投资的规模上态度谨慎另一方面是由于参与跨国投资比较活跃的大多是中小型企业,它们的经营实力决定了往往追求投资少,见效快的战略目标。这些中小企业大多选择经济发展水平相近或更低的发展中国家作为投资区域,因而投资设立的企业自然也是适应当地经济发展水平和就业水平的中小企业。

二、我国对外直接投资影响因素的理论分析

伴随着世界经济的多元化发展,企业的形态和发展模式越来越复杂化,因而对外投资的影响因素也呈现出多元的特征。

(一)投资国的经济发展水平

根据邓宁的投资发展水平理论,一国的经济发展与国际直接投资存在着一种动态相关关系,该理论认为,一国的净对外直接投资量该国对外直接投资与接受国际直接投资的差额是该国经济发展阶段的函数,一国的对外直接投资量与该国的经济发展水平呈现高度相关的关系,由此可以看出国民生产总值的高低对外直接投资有重要影响。只有当经济发展到一定水平,生产力有了较快的发展对外投资才会成为可能。一个国家的还代表了该国的经济发展潜力,是资本、技术等要素积累的成果。只有经济发展到一定水平,是投资积累到一定程度,企业才有可能进行对外直接投资,否则如果资本尚不满足自身发展的需要,自然不可能进行对外投资。

(二)投资国对外投资的存量

一般而言,某一地区对外直接投资的流量水平与这一地区的企业对海外市场的已有投资水平有一定的关系,也就是说对外投资的流量与其上一年末的对外直接投资存量之间存在一定的相关关系。对外直接投资的存量是每年投资流量的累积,代表了一个地区或国家已有投资的能力,是进行未来投资的基础。而对外投资存量的多少又被称为海外市场的开拓程度,对海外市场开发较好的地区和企业会促进和带动其继续发展对外直接投资。对于开发度较高的地区,由于企业已经进行过投资,因而对于该市场的情况**道国消费偏好和市场结构,市场的成长性,市场的规模以及人均资本输出等影响对外投资的主要市场因素都有了比较充分的了解,这样一来继续投资就可以降低投资的信息成本和投资风险。同时对于比较熟悉的国外市场可以充分利用该国的优惠政策,合理规避各种壁垒,达到降低产品进入成本的目的。生产成本的降低,变相的获得了价格优势,从而提高我国产品在国际市场的竞争力。同时这些经验和信息还可以为相关后来者提供借鉴,从而形成集聚效应,形成一个良胜的循环,因而投资存量高的地区它的投资流量也相对较高。

(三)投资国的贸易倾向

传统的对外直接投资理论认为,对外直接投资和对外贸易之间存在相关关系,当一国某产品对外贸易达到一定规模时,为稳定与扩大海外市场份额,该产品商将趋向于进行对外直接投资,选择在东道国建厂生产或采取购买、兼并当地营销网络的方式以支持日益扩大的贸易。

(四)生产效率

根据传统的区位优势理论,生产效率的高低对于投资的区位选择会产生影响,因为较高的劳动生产率会带来更高的报酬,由此会带动直接投资在国际间的流动。例如根据In-Mee Beak的研究,劳动生产率差异对大部分有显著影响,但影响随着税率和工资率的不同而有所不同。在实际的投资活动中,劳动生产率高的地区企业倾向于在本地投资,而对劳动生产率低的地区,他们更倾向于对外直接投资,以提高自身的生产率。

(五)工资水平

企业在进行对外直接投资之时要考虑要素的投资回报率,而劳动力成本工资正是成本的主要因素。根据新古典贸易理论和区位优势理论的研究,由于资本被假设为一定时期不变,当工资水平不同时,投资所产生的资本回报率也不尽相同,因而资本会从母国不断流入东道国,直道资本回报率相等之时,由此得出劳动工资差异是对外直接投资一个重要影响因素。由于在国外市场的投资比在国内市场投资或其它外国市场投资成本低,相对的盈利水平就更高,投资会从较高工资水平的地区流向较低的地区,例如通过建立实证模型发现相对工资水平是英国年来进行对外直接投资的重要决定。我国学者张炜、李淑霞、张兴也从宏观影响因素的角度出发,通过脉冲影响函数证明了我国职工的平均工资水平与我国之间有长期均衡关系。

(六)投资国的技术水平

Kuemmerle提出了技术开发与技术增长理论,认为现代企亚进行对外直接投资主要是通过自身已经具备的高科技来占据技术不发达的市场,同时再通过向科技发达国家进行对外投资来获取新的核心技术的一个过程。他将企业海外直接投资分为两类以母国为基础的技术开发和以母国为基础的技术增长。是开发母国区位创造的技术优势,对外投资的主要目的是充分利用企业的现有技术知识,开拓国际市场。所以,企业的投入是对外直接投资的主要影响因素,企业本身所具有的研发能力决定了其对外投资水平的高低。而是为了保证企业的稳定和长期增长,旨在从海外为母国获得新的技术与知识信息,增加母公司技术存量,从而提高企业在知识经济时代的国际竞争力,此时东道国的技术水平和科技能力是对外投资的重要影响因素。在当前瞬息万变的国际经济浪潮之中,获取跨国经营经验,利用东道国的人才技术、技术优势、获取或开发新技术,已经成为发展中国家对外直接投资的重要动机。

三、政策建议

根据以上的实证分析本文站在我国角度,对未来我国对外投资的发展提出几点政策建议。

(一)完善政府职能,弥补法律、制度上的不足

日本型对外直接投资双赢实证 篇3

【摘要】 当今世界有两种对外直接投资,即“美国型对外直接投资”和“日本型对外直接投资”,主要讨论“日本型对外直接投资”的发展现状。通过分析,看出“日本型对外直接投资”确实为中日两国带来了双赢的局面。

【关键词】 日本型FDI;日本型对外直接投资特点;汽车;双赢

众所周知,上世纪六七十年代以来,日本经济发展达到顶峰进而国内发展逐渐放缓,日本走向了一条积极输出国内资本的道路,也就是进行对外直接投资。在实施的过程中,日本开发出了一条全新的道路,即将要探究的“日本型直接投资”。日本为了不重蹈美国对西欧发达国家多外直接投资的覆辙,以小岛清教授为首,建立了日本独特的投资理论,为日本和其输出国带来了双赢的效应。

一、发达国家对外直接投资类型

1.以日本对发展中国家的直接投资为代表的“日本型对外直接投资”。这种直接投资的特点是,发达国家在发展中国家的投资对象,是那些在发达国家已处于比较劣势,在发展中国家处于比较优势或潜在比较优势的产业。发达国家向发展中国家提供优惠,进口这些产业生产的产品,这种投资方式也称为顺贸易型的FDI。

2.以美国对西欧的直接投资为代表。这种直接投资的特点是:投资国在东道国的投资对象大多数是与投资国同类产业比较优势差别很小的产业。这个产业本来在投资国具有比较优势,但为了维持垄断地位,转移到海外公司去生产,结果反过来向投资国出口,使投资国丧失比较优势,这即是“美国型直接投资”,也称为逆贸易型的FDI。

这里主要讨论“日本型对外直接投资”的表现与影响。

二、日本对华直接投资历史进程

日本对华直接投资始于1979年,经过20世纪80年代的稳步发展后,20世纪90年代中期达到顶峰。受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影响日本对华直接投资从1998年开始出现了较大的回落,进入新世纪以来,日本对华直接投资又呈现出积极的发展势头,并在2003年再次出现了迅速发展的新局面。此后,日本FDI稳步发展至今。

三、日本型FDI主要特点

1.日本型直接投资是以增加东道国的就业为目标,投资对象主要是劳动集约的标准产品。具体来说,制造业等的投资比重在不断上升。数据显示:日本对华在食品、纺织、木材纸浆、制造业等行业占投资较大比重。

2.日本型的直接投资是采取循序渐进的方式向东道国转移适用技术。也就是从投资国与东道国技术差距最小的生产活动开始技术转移,逐级实施产业转移。

3.日本型FDI多采取合资的形式。

4.日本型直接投资的主体以中小企业为主,适合东道国国内市场狭小的特点。小规模生产的损失被低工资所弥补,波及效果大,有利于专业劳动密集型的产业发展和扩大就业。

四、日本对华直接投资实证分析

先从日本在华主要的汽车公司出发,看一下日本对汽车工业投资的变化情况。面对中国汽车市场迅速扩大和欧美汽车厂商抢先占领中国市场的局面,日本厂商也毫不示弱,加快了对华投资的步伐。

丰田汽车公司自2002年1O月与中国第一汽车集团(简称“一汽”)合作在天津开始当地生产后,2003年4月又宣布与一汽合作,投资1000亿日元,生产皇冠等四种高级轿车,2010年形成年产2O万辆-3O万辆的生产规模。丰田公司2004年2月和3月先后与广州汽车公司和一汽合资建立了发动机工厂,总投资各为22亿和160亿日元,2005年开始生产,年产规模都为3O万台。日产汽车公司与东风汽车公司合资建立东风汽车有限公司,2004年12月宣布建立广州发动机工厂,总投资达3O亿日元,2006年初开工生产,2008年年产3O万台。

三菱公司为实现2007年在中国销售3O万发动机、占领中国市场5%销售汽车90%的生产目标,2003年6月制定了“扩大在华销售网点战略”,在把沈阳和哈尔滨的两个发动机工厂的生产能力提高一倍、形成年产3O万台生产规模的基础上,计划四年内在中国建设300个销售店。

根据丰田汽车在华投资与销售的表现,可以看到日本汽车企业体现出的共同特点:

1.受“小岛清优势理论”影响很大。根据日本经济学家小岛清提出的国际直接投资理论,一个国家要进行对外直接投资选择的产业应该是本国逐渐丧失优势的产业。

2.进入策略主动。20世纪80年代以德国为代表的欧美企业纷纷在中国设厂,日本企业也步其后尘加快了对华投资。

3.进入方式循序渐进。日本汽车企业进入中国市场时,都是先成批进入,再进行零件生产,最后整车生产。

4.日本企业站稳市场后,投资迅速扩大,投资地区集中。

5.重视销售和服务的建设。由于日本企业早期是以产品出口方式进入中国市场,很早就建立起了产品的销售和维修等服务网络。

五、日本对华直接投资带来的双赢局面

1.日本对华直接投资主要是以中国资源开发进口、生产零部件等标准化的劳动密集产业的直接投资为中心。这种投资是按比较成本顺序依次进行的,也就是从日本的比较劣势产业开始对外投资,其主要目标是对外销售即向日本或第三国出售。这是对中日两国贸易均有利的投资方式。

2.日本对华直接投资是将其技术差距最小的生产技术转移至中国,如松下、三洋、佳能等大型企业将其装配生产线移至中国,这些生产线都是在日本国内技术含量较低的或即将被淘汰的,这种技术转移不会对日本国内产业造成威胁。相反由于它们的转移,才能为日本国内其他产业提供发展空间,有利于日本发展含有更高科技含量的产业。随着中国经济的不断发展,产业结构不断升级,部分产业与日本相比虽然还有一定差距,从完全劣势到具有一定优势,这种差距在不断缩小。在中国本身产业结构不断升级的情况下,日本对华投资结构逐渐向资本密集型行业转变,尤其是上面所说的汽车行业。

3.日本对华直接投资以合资、合作的方式,这十分有利于带动中国加工制造产业发展,并不会对日本企业构成威胁,其转移的生产技术基本是符合中国发展情况,也是日本国内较低级的技术。通过合资、合作而实施的技术交流,在很大程度上是通过两国的企业相互交换中间产品和生产资料来实现的。为了在中国进行生产就需从日本进口中国还不能制造或制造不好的中间产品和生产资料,这直接带动了日本的机械设备、生产原料和零部件的对华出口。

4.日方企业在日本进行生产,也需从中国进口中国能够制造而且比在日本制造更便宜的中间产品和生产资料,以便提高产品竞争力。根据统计资料也可证实这点,2000年两国进出口总额为831.7亿美元,中国向日本出口416.5亿美元,从日本进口415.1亿美元,其中两国三资企业进口比重占68.5%,出口比重占56%。通过交换技术含量与水平不同的中间产品和生产资料,既实现了日本的先进技术向中国的转移,也实现了中国的劳动力等生产要素的低成本优势及中国某些技术长处向日本的转移。以“日本对华直接投资及产业转移实现了中日经济发展的双赢局面。

参考文献

[1]小岛清.《对外直接投资:跨国经营的日本模式》.纽约普雷哥出版社,1978

集群式对外直接投资 篇4

所谓民营企业集群式对外直接投资,即指众多民营企业为了获得外部规模的经济性,组成一个集群,一起到某一国家(地区)进行直接投资,并通过彼此间的优势互补、配套服务等形成集群效应优势。相对于单个民营企业的对外直接投资,集群式对外直接投资具有如下优势:

(一)实现规模经济效应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民营企业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弱到强,成为推动国民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但总体而言,我国民营企业经营分散,不具有规模经济能力。据中国民(私)营经济研究会介绍,截至2006年6月,中国已有465万户民营企业,注册资本金达到6.8万亿元,但户均资本金不过148万元,其中60%的企业资本金在100万以下,资本金超亿元的企业不到1%。集群式对外直接投资则使企业可以依靠集体的力量获得外部规模经济。企业在东道国一定区域内大量聚集,可以通过专业化分工降低生产环节转换成本,而集群内存在的大量熟练劳动力和具有不同生产用途的设备也使企业能够实现小批量、多品种生产,满足千变万化的市场需求。在市场交易费用低于企业内部组织费用的情况下,企业还可将集群内的分工协作外部化,即将部分零部件外包给其他企业,进一步提高生产效率。此外,集群内部的地理位置靠近,产品的运输和买卖成本较低,能降低大规模生产所需的资本数量和资产专用性要求,从而降低企业的海外投资风险。

(二)实现资源共享与互补

企业要成功进行对外投资,无疑需要一些特定的资源,如准确的信息、充足的资金、精通跨国经营的人才等,这些都是单个民营企业所缺乏的。集群式对外直接投资则能实现资源的共享与互补,弥补单个企业的资源劣势。首先,根据马歇尔的外部经济理论,集群能给企业带来信息搜寻的外部经济效应:集群内众多买者的聚集使企业能在较短时间内了解市场行情,而企业间因地理邻近、人员接触频繁也有利于实现信息的共享。其次,集群作为整体拥有比单个企业高得多的信誉度,能减少银行的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在融资方面比单个企业更有优势。再次,集群内较易形成高度专业化的劳动力市场,实现人才的共享和互补,如A企业不适合的人才可能在B企业找到适合的工作。这就大大增加了求职者的就业机会,使人才在集群内大量聚集。而人才的高度集中不但降低了企业的劳动力成本(劳动力搜寻成本、员工培训费等),还加剧了人才竞争,加速人才的优胜劣汰,有效提高人才质量。

(三)增强企业创新能力

在竞争激烈的国际市场,企业只有不断增强创新能力,提高产品科技含量,才能形成持续的国际竞争优势。而我国民营企业以劳动密集型企业为主,技术水平普遍较低。据一项针对湖北和广东中小企业的调查显示,民营企业的设备技术水平普遍比国际先进水平落后十年左右,约17.1%的企业甚至是以20世纪70年代以前的技术设备为主进行生产。集群式对外直接投资则能有效增强企业的创新能力。企业在共同利益基础上形成的密切合作关系不但促进了创新资源的聚集(包括资金、设备等硬件资源和人才、知识等软件资源),也有利于知识、技术、经验等通过各种正式和非正式外溢或交流在集群内快速传播,为企业创新提供了较多的学习机会。同时,同行业之间的竞争压力亦激发了企业的创新动力,领先企业的示范效应促使落后企业不断模仿和追赶,形成创新的文化氛围。此外,集群内企业之间,以及企业与政府、中介、科研机构等的合作,建立起集产学研于一体的创新网络(见图1),也为企业创新提供了保证。

(四)形成区位品牌优势

品牌是产品内在质量和外在特征的综合反映,好的品牌能有效提高产品附加值和企业利润。而我国民营企业的品牌意识普遍比较淡薄,加之海外投资初期投入大,单个企业依靠自身积累很难将品牌做大做强。据《市场报》2007年1月报道,国内拥有自主知识产权以及核心技术的民营企业不到万分之二。集群式对外直接投资则有利于区位品牌的形成,形成单个企业品牌很难具有的优势。在品牌形象方面,它较单个品牌更为形象直接,且通常拥有比较深厚的人文底蕴。人们提到某一区域,往往会联想到该区域的特定产品,如瑞士的手表、意大利的时装等。在品牌建设方面,单个企业在宣传和推广上的投资有限,但当它们集聚在一起时,则可集中财力加大广告宣传力度,产生“1+1>2”的品牌协同效应。企业在开拓国际市场时,可以借助“区位品牌”效应,利用“生产者—批发商—零售商”的垂直营销系统,以专卖店的形式在全球范围内销售,获取纵向一体化利润。如“第三意大利”服装集群中的“别尼通”公司在全球拥有5000多家专卖店,其中美国650家,日本300多家。

二、我国民营企业集群式对外直接投资的现状

近年来,我国“走出去”的民营企业逐年增多,在集群式对外直接投资方面,一些企业也取得了不错的成效,如江苏、浙江的民营企业就在很多国家和地区建立了专业化市场。这些企业以制造性企业和贸易性企业为主,大多是在政府的推动下,以集群的方式“走出去”的。在投资国家和地区的选择上,以发展中国家为主。以浙江为例,自1998年在巴西建立“中华商城”,到2007年2月在瑞典兴建中国商贸城,浙商已在海外创办了20多个专业市场,包括俄罗斯的“海宁城”、南非的“中华门”、尼日利亚的“中华商业中心”、匈牙利的“中国商城”、意大利的“中国城”、阿联酋的“中国产品交易中心”等。在美国、荷兰、乌克兰等地,也有温州商人兴建的专业市场。在经济贸易合作区方面,浙江也取得了实质性的进展,现已经拥有4个国家级境外经贸合作区——康奈集团俄罗斯乌苏里斯克(中国)经济贸易合作区、华立集团泰中罗勇工业园、前江投资公司越南中国龙江经济贸易合作区、吉利公司墨西哥中国(宁波)吉利工业经济贸易合作区,数量居全国第一位。据悉,华立在泰国设立的“泰中-罗勇中国工业园”规划引进中国企业50~100家,建成中国传统优势产业即汽配、机械、建材、家电和电子等在泰国的产业集群中心与出口基地。但总体而言,大多数民营企业仍然是单个企业进行对外直接投资,集群式对外直接投资还处于探索和起步阶段。

三、我国民营企业集群式对外直接投资的对策建议

(一)选择特色产业集群,带动民营企业集群式对外直接投资发展

我国很多地区的民营企业都是以集群的方式存在,在东南沿海地区,民营企业形成的集群极大推动了区域经济的发展,出现了“温州模式”、“晋江模式”、“东莞模式”等著名发展模式。在经济全球化的挑战下,区域竞争力往往表现在地方特色的产业集群上。因此,应鼓励这些集群借助区位品牌效应率先“走出去”,带动民营企业集群式对外直接投资的发展。根据现有国情,一些生产过剩的劳动密集型产业(如纺织服装业和家电业)到发展中国家进行对外直接投资是现阶段民营企业集群式对外直接投资的现实选择。民营企业的现有技术虽落后于发达国家,在发展中国家仍具有比较优势,到这些国家进行集群式投资,不仅可以转移过剩的产能,还可利用当地的自然资源和能源获得良好的经济效益。以浙江义乌为例,目前已有2000多名义乌人在国外经商,世界上10多个国际小商品市场都与义乌接轨,构建了庞大的国际营销网络。同时,企业还要善于利用种族纽带促进集群式直接投资,如餐饮业在国外华人聚集的地区开中餐店,进行连锁经营,就取得了不错的经济效益。

(二)培育群内龙头企业,带动民营企业集群式对外直接投资发展

当集群发展到一定阶段时,集群内部可能会出现一些规模较大、竞争力较强的龙头企业(企业集团)。如青岛家电产业集群以海尔集团为主导,重庆摩托车产业集群以嘉陵摩托集团为核心。这些企业在技术、品牌、营销、管理等方面独具优势,在对外直接投资中能起到带头示范作用。首先,龙头企业作为“先行者”所提供的信息、知识和示范效应,会刺激集群内竞争对手的跟随。其次,随着集群内协作水平的提升,龙头企业基于生产成本最小化和经济效益最大化的目的,通常只保留经营、人才、商誉等与技术密切相关的核心资源,专注于产品的研发设计和最终产品的销售,而将非核心资源的生产加工环节外包给其他企业。因此,龙头企业在国外设立生产基地后,为其进行配套服务的其他企业也可随其进入国际市场。这不仅能提高龙头企业的经济效益,也使其他企业能最大限度地发挥专业化优势,增强跨国经营的实力,如获得稳定的销售渠道和跨国公司的管理经验,提高关联产业的技术水平等。

(三)完善政策环境,引导民营企业集群式对外直接投资发展

虽然集群的形成主要是企业的自发行为,但在民营企业集群式对外直接投资的起步阶段,政府的作用是必不可少的。因此,当前应不断完善政府的政策环境,引导民营企业集群式对外直接投资的发展。首先,政府应该出台一些有利于民营企业集群式投资的政策法规,鼓励有实力的民营企业走出国门,开辟新的发展空间。如商务部2008年初就制定了一项在海外建立经济贸易合作区的计划,通过资金补贴等方式鼓励生产型企业以集群的方式到海外建厂。其次,政府还应从法律、金融、公共服务等方面为民营企业集群式对外直接投资提供必要支持:在法律方面,应完善企业对外直接投资的法律法规,特别注重维护对外直接投资民营企业的利益;在金融方面,应尽量放松对外直接投资民营企业的投资额度限制,建立为其提供支持的民间融资机构,拓宽企业的资金来源;在公共服务方面,应在信息咨询、风险防范等方面给对外直接投资民营企业以有利支持,如成立“产业集群国际商务信息服务中心”,推动企业成立集群内企业互助组织等。

摘要:在经济全球化形势下,我国民营企业“走出去”进行对外直接投资是必然选择。我国民营企业在对外直接投资方面受到多方面因素制约,还存在不少劣势,如技术落后、融资困难、人才匮乏等,而集群式对外直接投资则是克服这些劣势的理想选择。在分析我国民营企业集群式对外直接投资的优势和现状的基础上,提出选择特色产业集群,培育群内龙头企业,完善政策环境,促进民营企业集群式对外直接投资。

关键词:民营企业,对外直接投资,集群式对外直接投资

参考文献

[1]范云霄.我国中小企业集群对外直接投资的理论分析及模式探讨[J].经济理论研究,2006(6).

[2]汪琦.析我国企业对外直接投资的基础:集团化和集群化[J].企业经济,2004(5).

[3]符正平.中小企业集群生成机制研究[M].广州:中山大学出版社,2004.

[4]冯德连.经济全球化下中小企业集群的创新机制研究[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06.

[5]马有才.中小企业集群式国际市场开拓研究[J].商业研究,2005(9).

[6]晏雄.集群化:我国中小企业参与国际市场竞争的现实选择[J].云南财贸学院学报,2003(5).

[7]郭彬.我国中小企业集群化发展的思考[J].科技进步与对策,2003(15).

[8]王淼,潘学峰,刘佳.中小企业的集群式发展战略[J].宏观经济研究,2003(9).

集群式对外直接投资 篇5

内容摘要:近年来,我国企业跨国经营中对外直接投资大幅增加,选择合适的对外直接投资方式对于企业成功实现“走出去”战略尤为重要。本文从企业优势有效转移和利用的视角,通过对对外直接投资理论的梳理,归纳出影响对外直接投资方式选择的主要因素,并据此提出一个选择直接投资方式的综合分析框架,最后应用这

一框架就我国企业对外直接投资方式的选择提出了策略建议。

关键词:对外直接投资方式选择综合分析框架策略建议好范文版权所有

随着越来越多的国内企业走向海外,实施跨国经营,我国对外直接投资规模大幅增加。2003年,我国对外直接投资净额28.5亿美元,比上年增长5.5%,2004年将达到70亿美元,比2003年增长145%,2005年达到140亿美元。不同对外直接投资方式在资源投入、控制水平和风险承担上对企业要求各不相同,这不仅影响着企业对外投资的管理和控制,而且还影响企业自身投资的风险和绩效,因此选用合适的对外直接投资方式是确保企业海外经营成功的前提。国内已有学者对海外投资中各种对外投资方式的优劣(刘松涛,2004)、独资和合资的选择(尹建桥,2001)、对外投资的国际经验(陈浪南等,2005)等作了研究,但基于直接投资理论系统提出企业海外投资方式选择的影响因素的研究甚少,也缺少选择对直接投资方式的建议。

本文从如何高效转移和利用企业优势的视角,通过对外直接投资理论的梳理,将影响企业直接投资方式选择的因素概括为:企业优势资源转移起点因素、转移终点的因素和企业战略因素。并据此提出企业选择对外直接投资方式的一个综合分析框架,最后应用这个分析框架就我国企业选择对外直接投资方式提出了相应的策略和建议。

投资方式选择的影响因素

从知识转移的视角,对外直接投资理论主要是说明企业所具有的特有技术、管理等优势如何有效转移到国外,与东道国的资源和能力结合,产生最大效益。早期的主要理论有海默的垄断优势理论,巴克利等的内部化理论,以及弗农的国际产品周期理论和区位理论。垄断优势理论主要强调企业拥有的特定的生产和过程专有技术,从而具有相对优势,通过对外直接投资,将这些优势生产和过程专有技术转移到海外,就能产生更多的经济收益。直接投资的内部化理论主要认为能使企业利用内部组织体系和信息传递网络能比市场以更低的成本发挥将企业专有的知识和技术优势转移到国外。国际产品生命周期理论和区位理论认为直接投资在那些适合企业知识和技术充分发挥作用的区位条件下,企业专有的技术和知识才能充分发挥作用。邓宁对上述三个理论进行了综合,提出了折衷范式,认为对直接投资的成功不仅取决于企业拥有特定知识和技术等无形资产,而且还要有特别适于企业特有技术和知识发挥作用的国家和地区的有利配套条件,而这二者的结合取决于企业转移和利用这些知识和技术的内部化能力对外直接投资方式选择的主要影响因素是企业所专有的技术和知识的性质,东道国的政策,所要转移知识的价值,企业转移的能力,东道国的配套资源和文化差异等因素。

从企业国际战略的视角,对外直接投资是企业总体市场战略和竞争战略的一部分,对外直接投资是为了战略防御、分散风险、提高企业形象或者协调战略行动,是为了避免竞争地位被削弱,而不是仅仅为了获取利润,或者是为了抢占一种有价值且有限的资源或生产要素,以防止其落入竞争者手中,或者是企业为了出于海外战略协调,加强各子公司之间的战略支持和协作。对外直接投资方式的选择主要是基于企业的战略动机或者投资动机考虑。

综上所述,各种对外直接投资理论和投资方式选择的影响因素概括见表1。

对外直接投资方式选择的分析框架

对外直接投资方式按其海外企业的股权安排,可分为独资和合资两种方式,前者是指海外企业中的股份全部为母公司所有,后者是指海外企业股份为母公司与合作伙伴共同拥有。而按照海外企业的建立过程不同,对外直接投资可分为并购和新建两种方式,前者是指母公司直接收购或者兼并国外已经存在的企业,将其纳入母公司的运营体系,后者是指企业通过在海外建立全新的企业,形成新的生产能力。并购相对新建,优点在于能快速进入市场,利用原有的供应、分销渠道,不确定性和风险比较小;缺点在于进入市场后整合难度大,短期内投入大,同时可能购买到企业不需要的资源,并可能受到东道国政府政策的限制。独资相对于合资优点在于控制程度高,企业技术扩散风险低,可能的投资收益高,但缺点在于投入资源多,投资风险大。

中国对外直接投资的现状与思考 篇6

【关键词】 中国 对外直接投资 现状 特点

引言

“十二五”规划中进一步强调坚持“引进来”和“走出去”相结合,利用外资和对外投资并重,提高安全高效地利用两个市场、两种资源的能力,我国的对外直接投资将会迎来一轮快速发展的新时代。我国实施“走出去”战略,鼓励国内企业积极走出去,积极获取受限技术、稀缺性资源和战略性资产,实现资本输出母国技术的进步。

1.中国ODI的现状和特点

1.1中国ODI的现状

2010年世界经济整体回暖,在世界各国对外直接投资整体增长的形势下,我国的企业对外直接投资也迅速增长。我国企业积极响应国家“走出去”战略的号召,2005年之后我国对外直接投资持续快速增长,国内从2005年的122.6亿美元,短短6年的时间,迅速增加到了2010年的688.1亿美元,对外投资的国家(经济体)中排名第5位。截至2010年我国累计对外直接投资3172.1亿美元,对外直接投资存量连续增长。

1.2中国ODI的特點

1.2.1投资主体以中央企业和单位为主

2009年中国对外直接投资流量总额中,中央企业占比67.6%,私营企业占比0.6%。2010年中央企业依旧占据绝对的主导地位,非金融类对外直接投资424.4亿美元,占2010年流量的70%。

1.2.2投资行业分布广泛,主要集中在商务服务业,采矿业投资大幅回落

据商务部、统计局和外汇管理局联合发布的2010年统计公报公布的数据显示,2010年我过对外直接投资中商务服务业占当年总流量的44%。制造业所占比重较往年有所上升,但总体水平仍然偏小,占总流量的6.8%。2010年受国际政治风波等因素的影响,采矿业的对外直接投资出现多年来的第一次大幅回落,仅占2010年对外直接投资总额的8.3%,同比下降了57.2%。

1.2.3增大对几个发达国家和东盟的投资

2010年中国增大了对主要经济体的对外直接投资额。欧盟的直接投资59.63亿美元,同比增长101%;日本3.38亿美元,同比增长302%;美国13.08亿美元,同比增长44%;俄罗斯5.68亿美元,同比增长63%;东盟44.05亿美元,同比增长63.2%。①

2.中国ODI存在的问题

我国从2003年对外直接投资活动才不断发展起来,和很多发达国家相比在国内的相关体系、经验和理论研究都还存在很大的差距。所以,选取对外直接投资国内政策体系和国外发展相对成熟的日本作为比较研究的对象,通过对比我国在投资主体、投资行业、区位选择、产业选择和母国ODI政策体系之间的不同与差异,以此发现我国的对外直接投资中存在的问题,完善我国的对外直接投资的体系,促进国内企业有效率地走出去。

2.1国内政策体系不完善

中国对外直接投资活动从2003年以后才开始不断的发展起来,和发达国家中的日本和美国相比,国内ODI相关的政策体系还不完善,尚存在很多的问题。比如,我国企业进行对外投资的项目需要经过商务部、外汇管理局、发展改革委等多个部门的审批,其中存在的问题就是有些部门的审批时间不确定或者审批时间过长或者审批程序不透明。这些问题的存在直接导致国内投资商错过投资活动的最佳时期,导致投资项目的流产。同时,我国的国内的金融市场还没有完全的开放,融资体系不发达,制约了我国企业对外投资的资金问题。

2.2对外投资活动主体单一

日本是对外直接投资活动开展较成功的国家,日本国内参与对外直接投资活动的投资主体比较多元化,日本的大型企业还与中小型企业相结合进行海外投资活动,其中以大企业为主,为中小企业提供技术、信息、资金条件,带动中小企业向发展中国家投资建厂,在生产和销售中形成相互依存和相互补充的系列化企业群体。相比之下,我国的投资主体主要是大型中央企业,非公有制企业为主体进行的对外投资活动相比之下。当前国际上贸易保护主义抬头趋势明显,我国国有企业在国外的投资屡屡受挫,美国、澳大利亚等一些发达国家对以国有企业为背景的中国企业进行的海外投资活动持谨慎和严管的态度。所以,我们要为非公有制企业提供走出去的平台,积极推动中小企业走出国门走向国际市场。

2.3对高科技行业的投资力度不足

我国近几年的对外直接投资的活动的动因之一是为了接近和学习国外相关产业的先进技术,借以提升国内相关行业的技术水平。然而,根据历年公布的对外直接投资统计公报发布的数据显示,我国的对外直接投资的行业中高新技术行业的投入力度严重不足。

2.4海外投资活动风险监控体系不到位

近几年来我国企业在海外投资的很多项目亏损严重,国有企业的海外资产流失严重。除了受到国际政治风波的影响,我国企业的跨国经营战略和海外经营风险评估体系不完善,中石油、中海油和中国铝业等企业的海外投资亏损严重。

3.政策建议

积极的对外直接投资活动从长远的战略角度来看是有利于国内产业升级和技术进步,长期来说,对我国的经济发展有着积极的作用。学习、接触和获取国外的先进技术,从根本上推动国内技术的进步,也是国家经济发展的战略。为了提高对外直接投资更高效地促进国内技术进步,在此对我国的对外投资活动提出以下几点建议。

第一、规范国内海外投资法案。完善海外投资法案不仅是为国内企业走出去奠定立法基础,也是对国内企业经济利益多一重的保护。同时应加大为中小企业对外投资提供政策和经济支持并完善中小企业对外投资法律。在未来中小企业将是我国对外投资活动的重要角色,然而目前关于中小企业跨国发展的政策和法律法规不能满足目前中小企业海外发展的需要,保障中小企业的合法权益,有碍于中小企业的海外发展。所以,我们在完善对外投资政策体系的同时要加大力度完善对非公有制企业对外投资活动的政策法规。

第二、完善海外投资风险监管和控制体系。我国的政府应着手建立完备的海外风险的及时监控体系,防范于未然,即使保障我国企业海外利益,降低企业海外投资风险。

第三、完善国际化人才培育体系。我国目前跨国经营人才远不能满足实际的需要,人力资本的整体素质和对外直接投资逆向技术溢出效应的吸收能力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人才的素质高低决定国内对先进技术的吸收能力的强弱,高素质的人力资本利于国内技术水平的提高。

第四、完善信息传递系统。国际形势变幻多端,国际市场顺利的运营就必须时时把握最新的国际经济政治形式的动态,及时的调整国际化经营的战略。政府需要不断完善信息交流系统,为国内企业国际化经营提供及时充分的信息,积极引导企业调整战略部署,抓住进入或者退出国际市场的有利时机。

注释:

①以上数据来自《2010年度中国对外直接投资统计公报》公布的数据。

参考文献:

[1]冼国明,杨锐.技术累积,竞争策略与发展中国家对外直接投资[J].经济研究.

[2]柴庆春.中国对外直接投资的现状既问题分析 [J].国际贸易,2008,(1).

[3]中国对外直接投资统计公报2010.

[4]中国统计年鉴2010.

对外直接投资理论及其发展 篇7

早期的直接投资只是被作为资本流动来对待,即资金流动的方向为从资金相对丰裕的国家和地区流向相对匮乏的国家和地区,这是由于经济理论的发展没有跟上跨国公司和直接投资的实际发展速度,因此,如果把资金当成商品来看待的话,这符合比较优势理论。但这是与实际情况不同,根据联合国贸发会议的2009年《世界投资报告》,2008年全世界对外直接投资中81.1%来自于发达国家和地区,56.7%流向了发达国家和地区。发达国家地区是资金相对丰裕的地区,这些地区一方面将大量的资金投资到世界各地,另一方面又吸收了来自四面八方的资金,这是资本理论无法解释的,需要新的经济理论来解释。

一般认为一个企业的国际化发展通常经历以下几个阶段:首先是在国内做大做强的基础上,开始通过国外代理商开展出口业务;通过代理商熟悉东道国市场后,设立分支机构,在当地销售产品;最后,在对东道国市场完全熟知的基础上,投资建厂,当地生产当地销售。因此对外直接投资和出口贸易被认为是替代关系。最早的独立研究对外直接投资理论应属海默(Hymer)的垄断优势理论,是1960年海默在他的博士论文中提出来的,该理论认为一个企业之所以要对外直接投资,是因为与东道国同类企业相比它拥有有利的垄断优势,从而通过在国外进行生产可以赚取更多的利润。这些垄断优势包括在生产技术、管理与组织技能及销售技能等一切无形资产在内的知识资产优势和由于企业规模大而产生的规模经济优势。根据文献记载,Buckley和Casson(1976)认为,企业的国际化理论起源于Coase的企业理论(该理论后被Williamson发展完善),根据该理论,公司和市场被认为是企业组织生产的两种效率和成本不同的方式,也就是说企业既可以通过企业内部完成生产,也可以通过市场,将产品或配件的生产外包给其他公司,关键取决于这两种方式的成本,当外包所需要的交易成本超过企业内部生产的成本(这种成本可能来源于熟悉生产过程、建立生产线等),企业就会选择公司内部完成生产。Buckley和Casson(1976)首先提出了内部化的概念,当这种生产需要在国外进行时,跨国公司就会建立,对外直接投资发生。

Dunning(1980)提出我们所熟知的国际生产折衷理论,是综合了以上两种理论的基础上提出来的,即一个企业如果拥有以下三个方面的优势,则更愿意选择直接投资而不是其他的方式进入东道国市场:所有权优势,即跨国公司因为拥有特定的资产(包括企业的无形资产)或因为规模经济而产生的优势,使得跨国公司能够在东道国市场上和当地企业竞争;区位优势,即东道国自身所拥有的优势,包括东道国硬件优势——不可移动的要素禀赋所产生的优势,如自然资源、地理位置和东道国的软件优势——制度优势,如政策法规和基础设施,跨国公司只能适应和利用这项优势,通过这项优势跨国公司可以衡量东道国的市场规模和投资风险;内部化优势,即跨国公司运用所有权优势,为了节约或消除交易成本而进行内部生产。根据Dunning的理论,一个公司只有同时具备以上三个优势才会选择进行直接投资,当地生产当地销售,如果拥有所有权优势和内部化优势,而没有区位优势,跨国公司会选择出口,因此Dunning把直接投资和出口看称是两种不同的进入东道国市场的方式。

二、存在跨国公司的贸易理论

跨国公司根据其经营结构的不同,可以分成垂直型和水平型。垂直型跨国公司由要素价格差异所驱使,水平型跨国公司是有贸易成本和运输成本所驱使的。早期的贸易理论对跨国公司对垂直型和水平型的跨国公司分开进行分析的,直到最近的知识资本模型才把两种类型的跨国公司放在同一模型下进行分析。

(一)FDI与垂直型跨国公司

垂直型跨国公司是指跨国公司将生产活动在地域上进行分割,即在国外完成某些生产过程,可以是零部件的生产,也可能是生产过程某一步骤(如售后服务,技术支持等),跨国公司这么做的目的就是为了降低成本,实现利润最大化。Helpman(1984)在传统的贸易理论H-O模型的基础上,加入了跨国公司,分析了包含垂直型跨国公司的对外直接投资理论(完全竞争和规模报酬不变作为基本的假设)。

垂直型直接投资(以下简称VFDI)在地域上对生产过程的分割与各地区的要素禀赋相关,把相应的生产过程放在密集使用要素丰裕的地区,但是分割生产过程是有成本的,是否分割生产过程取决于分割成本和分割收益的大小。包含VFDI的贸易理论,认为企业在进行生产经营决策时,需要进行一下选择:一是否分割生产过程(即是否进行直接投资);二是选择销售地,如果选择国外销售,即为出口。这里使用经典的H-O理论假设,产品需要使用两种要素,即劳动(价格为w)和资本(价格为r),生产过程分为两部分,零部件的生产(设一单位最终产品需要的零部件生产成本为c(w,r))和最终产品的组装(设一单位最终产品需要的零部件生产成本为a(w,r)),那么在销售地价格固定的情况下,跨国公司会选择使其单位产品成本(Bijk)最低的地区分割整个生产过程:

Bijk=[c(wi,ri)τundefined+a(wj,rj)]τundefinedHelpman(1984,1985)和Helpman&Krugman(1985)中进行了分析,在要素禀赋存在足够的差异下,VFDI会发生。

(二)FDI与水平型跨国公司

随着经济贸易的发展,发达国家之间的贸易和投资迅速增加,H-O理论无法解释这些现象出现的原因,因此建立在规模效益递增、不完全竞争和生产差异化基础上的新贸易理论应运而生,并解释了产业内和产业间贸易的发展。水平型跨国公司被新贸易理论所定义,把企业分为在母国生产在母国销售和/或出口其他国家的国内企业(National Enterprise)和选择在多个地区生产销售的跨国公司(Multinational Enterprise)。水平型对外直接投资(以下称HFDI),是当代发达国家之间FDI的占主导地位的形式,有时候也是发达国家对发展中股价投资的原因,特别是关税跳跃型投资。因此很多学者对HFDI进行研究,主要的代表有Markusen(1984)的多工厂经济理论(multi-plant economy)、Brainard(1993,1997)的相近-集中理论(Proximity-concentration theory)和Markusena和Venables(1998,2000)新贸易理论下的跨国公司理论。

1.Markusen(1984):

多工厂经济理论。企业的生产活动被分为两部分,一部分是公司特有的活动(firm-specific activities),即总部经营活动(headquarters activities)(以下简称总部活动),通常包含研发活动、广告、营销、物流、行政服务等,另一部分是工厂特有的活动(plant- specific activities)(以下简称工厂活动),主要是指整个生产过程。多工厂模式的基础是总部活动,总部活动具有某些“公共产品”的特性,以研发为例,一旦一个新产品有研发成功,可以为所有的工厂使用,而且任何一个工厂使用都不会增加其他工厂的成本也不会给整个公司增加额外的成本。此外,跨国公司通常倾向于集中把这些总部活动集中进行。正如Markusen(1984)所说的,“两个科学家分开工作的产值不如他们在同一地点合作工作”Markusen(1984)与Helpman(1984)不同,模型假设各国有相同的要素禀赋,规模报酬递增,把贸易产业组织理论融入直接投资。

Markusen讨论了两种一般均衡状态,第一种是寡头情况,两个各有一个国内企业生产相同的产品,第二种情况是存在一个跨国公司的垄断情况,一家跨国公司在两个分别拥有一家工厂同时生产该种产品。Markusen对比分析了两种情况:(1)在特定的情况下,跨国公司情况更有效率,跨国公司带来更大世界效用的条件是跨国公司生产更多的产品;(2)只要公司是理性的,母国在跨国公司情况下就会获益;(3)由于跨国公司及其母国的垄断地位,东道国的福利情况判断更加困难,但是在跨国公司为阻止Bertrand企业的进入进行定价和东道国征税的情况下,东道国也将获得更多的福利。因此,在满足Markusen的上诉条件的情况下,多工厂的HFDI就会发生,而且Markusen的上诉条件在一定程度上是符合客观事实的。

2.Brainard(1993,1997)的相近-集中理论。

该理论认为,企业生产地的区位选择是接近最终消费者(proximity,即相近)和集中生产获得规模报酬(concentration,即集中)之间的权衡,在贸易和运输成本较高,投资成本较低工厂的规模效应小于公司的规模效应情况下,企业会跨过边境进行水平型直接投资。

该理论假设差异化的产品在规模报酬递增的垄断经济条件下进行生产,生产过程分为两步,有三种可能的均衡出现:(1)纯跨国公司均衡:在运输成本和贸易成本很高、工厂的固定成本相对于公司的固定成本较小时,所有的公司都在东道国当地进行生产;(2)纯贸易均衡:每个公司在自己母国有一家工厂,如果销售到其他国家须通过贸易,这种贸易属于产业内贸易,此时运输和贸易成本较低或者不存在,工厂的固定成本相对较高;(3)混合均衡:即同时存在跨国公司和国内公司,此时运输成本和贸易成本存在但并不是很高,工厂的规模报酬相对于公司的规模报酬不是很大,但也并不能忽略。

3.Markusen和Venables(1998)新贸易理论下的跨国公司理论。

Markusena和Venables(1998,2000)将市场结构内生化,假设存在两个国家(母国=1和外国=2)和四种类型的公司,根据他们的边际成本和边际报酬计算利润见表1。

各类型的企业的利润如下:

∏undefined(n1,n2,m1,m2)=s1E1/ε(s1)+s2E2ε(s2)-c1(H+F)-c2F

∏undefined(n1,n2,m1,m2=s1E1/ε(s1)+s2E2/ε(s2)-c2(H+F)-c1F

∏undefined(n1,n2,m1,m2)=s1E1/ε(s1)+s2φE2/ε(s2φ1)-c1(H+F)

∏undefined(n1,n2,m1,m2)=s2E2/ε(s2)+s1φ2E1/ε(s1φ2)-c2(H+F)

所有企业在两个市场的份额相加各自等于1:

1=(n1+m1+m2)s1+n2φ2s1

1=(n2+m1+m2)s2+n1φ1s2

通过以上六式可以解出一般均衡。

本模型中,给出了企业更趋于成为跨国公司的各种国家规模和相对要素禀赋的系数的区间,认为当公司的规模效应相对于工厂的规模效应较大而运输和关税成本较高时,跨国公司更容易出现在均衡状态。本文中还指出了,随着世界经济的发展,世界各国在要素禀赋和国家规模方面越来越相似,因此跨国公司将逐步成为主导取代国内企业。

注:φi(i=1,2)代表的是i国贸易自由化的程度,H是总部固定成本,F是工厂固定成本,si(i=1,2)代表的是企业在国的市场份额。

(三)知识-资本模型

把垂直型直接投资和水平型直接投资放在同一框架下分析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知识资本模型成功的把两种类型的投资房子同一理论框架下,模型中企业可以选择多工厂生产(HFDI)或者总部和唯一的工厂地域上分割(VFDI)。该模型的基本假设为:①总部活动(如研发)可以和生产过程相分割;②相对于生产而言,总部活动是熟练劳动密集型;③总部活动具有“公共产品”的特性,以可以同时为多个工厂使用作为衡量标准。其中②是VFDI存在的原因,把工厂生产放在简单劳动丰裕的地区,把总部放在熟练劳动密集的地方;③是HFDI存在的原因,因为这是规模报酬递增的原因;而①则是FDI存在的原因,即公司生产经营的可分割性。

本模型中考虑哪个国家(本国和外国),两种国际不可流动的生产要素(熟练劳动和简单劳动)、两种同质产品,分别为熟练劳动密集型和简单劳动密集型,简单劳动密集产业规模报酬不变,熟练劳动密集产业规模报酬递增。模型中考虑六种类型的公司成对出现,分别为:(1)本国和外国的水平型跨国公司:总部在本国或者外国,在本国和外国都设厂生产,当两国的规模和要素禀赋相似且运输成本很高时,此类型公司占主导地位;(2)本国或者外国的国内公司:总部和唯一的生产工厂建立在同一国家(本国或者外国),当两个的规模相差很大,但是要素禀赋相似时,这种类型的公司占主导地位;(3)垂直型跨国公司:总部位于本国(或外国),而唯一的工厂位于外国(或本国),这种类型的公司在两个规模相似但是要素禀赋差异很大的情况下占主导地位。该模型中,将多少变量内生化,包括垂直型公司的数量、水平型公司的数量、国内公司的数量等,这些都是有一些列的国家特征主要是要素禀赋、贸易成本和投资成本等决定的,并建立了跨国公司生产规模的决定因素(两个国家的国家特征决定,包括国家规模和要素禀赋)。

三、直接投资与新新贸易理论

新新贸易理论与传统贸易理论和新贸易理论的最大的不同就是把企业作为研究对象,而不是产业,跨国公司作用国际直接投资的主体和国际贸易的重要承载者成为了“主角”。

新新贸易理论的一个分支是Melitz的异质企业理论,与传统贸易理论中只研究行业典型企业不同,该理论研究企业间的差异,根据企业的生产效率不同,有的企业进行国外直接投资,有的企业进行出口,有的企业只供国内市场,而有些企业由于外国企业的竞争而被淘汰。根据Bernard和Jensen(1995),美国企业中只有很小的一部分从事出口,与非出口企业相比,这些企业一般生产规模大,生产效率高,大量使用熟练的劳动,掌握先进技术,拥有巨额资金。由于进行海外投资要支付巨额的固定成本,包括市场分析、营销、广告等,只有资金雄厚效率很高的企业才能承担得起,才能获得利润,因此效率最高的企业才会进行直接投资。

新新贸易理论的另一个分支是Antras的企业生产边界理论,该理论认为一个企业在发展过程中,若打算走国际化道路,则面临两步重要的选择:第一步是选择是否进行国际化,既选择留在本国市场还是进入他国市场;第二步则是国际化的道路的选择,既是通过贸易还是通过直接投资。传统的理论并不涉及企业的生产边界问题,该理论研究了企业的差异对企业决策的影响。跨国公司的生产过程涉及到许多的中间产品,可以选择母国生产还是国外市场,如果国外生产可以选择直接投资还是外包,如果选择母国生产也可以选择自己建厂或进行国内外包。每个企业根据企业的特性进行选择,效率最高、规模最大的企业会把生产分布在世界各地,从而降低生产成本,获得更多的利润,由于外部交易具有不确定性,当这种不确定性带来的风险成本很高的时候,跨国公司会选择内部化生产,既进行直接投资。

四、总结

跨国公司和直接投资一直是经济和管理领域都在探讨和研究的问题,早期的理论的开拓者们多为管理学方面的专家,随着贸易产业组织理论的发展和国际贸易理论的完善,贸易经济学家将直接投资理论纳入到国际贸易体系下,这与当今世界上国际贸易的主要承载者为跨国公司和符合。

贸易理论框架下的投资理论与贸易理论一样,经历了从宏观到微观的一个过程:早期的贸易理论主要研究产业层面的投资,即典型企业由于东道国和母国的某些特征而进行投资,认为企业之间几乎无差异。最近的新新贸易理论中,开始考虑企业的微观差异,研究异质企业的特征,从而得出什么样的企业会进行直接投资。

集群式对外直接投资 篇8

尽管我国企业对外直接投资增长迅速, 但对外直接投资仍处发展初期, 当前的投资现状与预期的投资水平还存在一定差距。

1. 对外投资整体规模较小

《2009年中国企业对外投资现状及意向调查报告》显示, 虽然近几年来企业对外投资规模有上升, 但是总体对外投资规模仍然较小。在所有进行过对外投资的受访企业中, 约有三分之二的企业表示现有对外投资规模小于500万美元。对外投资超过1000万美元的企业占20%, 其中超过1亿美元的仅达到6%。另外目前中国企业对外投资的领域、区域还比较有限, 投资的领域主要是制造业。投资的区域主要是东亚和东南亚。在当前金融危机的影响下, 中国企业对外投资规模将会有所减小。

2. 对外投资绩效较低

中国企业在“走出去”政策指引下, 越来越多的企业迈出了国际经营的步伐, 但对外投资收益率较低。据世界银行估算, 中国对外投资的三分之一是亏损的, 三分之一盈利, 三分之一持平, 这意味着有相当一部分境外投资是低效或无效的。有关调查显示, 沿海地区过半数的企业海外投资是不成功的。UNCTAD开发了对外直接投资绩效指数 (OND) , 如果某国 (或地区) 的OND为1, 意味着该国 (或地区) 对外直接投资的绩效达到世界平均水平, 如果某国 (或地区) 的OND大于或小于1, 意味着该国 (或地区) 的绩效高于或低于世界平均水平。UNCTAD的计算结果表明, 在2001年—2003年间, 中国OND为0.15, 排在第58位, 由此可见中国的对外直接投资绩效远低于世界平均水平。

二、中国企业对外直接投资的成绩

尽管中国对外直接投资的现实状况与预期水平还存在一定的差距。但近年来中国企业对外直接投资呈快速增长势头, 并且已取得一些明显成绩。

1. 起步虽晚但发展较快

从时段上看, 直到改革开放之后, 我国企业才真正开展对外直接投资, 迄今不过20余年的历史。但随着我国对外开放程度不断提高, 特别是加入世贸组织后, 企业对外直接投资总量不断增加、增速不断加快。2002年, 中国企业对外直接投资流量仅27亿美元, 2007年则达到265.1亿美元, 五年增长了近10倍。其中, 非金融类对外直接投资年均增长56%。特别是相对于2006年, 2007年实现了较大幅度增长。2007年投资总量同比增长25.3%, 其中:新增股本投资86.9亿美元, 占32.8%;当期利润再投资97.9亿美元, 占36.9%;其他投资80.3亿美元, 占30.3%。截至2007年底, 中国对外直接投资存量达到1179.1亿美元, 流量超过1亿美元的国家和地区达到24个, 较上年增加17个。

2. 投资模式不断创新

我国企业对外直接投资起步较晚, 因此, 初期投资多以试探为主, 通常采取合资方式。但近年来的投资模式不断创新, 投资办厂、兴建生产基地、构建营销网络、跨国并购、参股等方式逐渐开始兴盛。2005年, 以收购、兼并等方式完成的直接投资总量约占当年流量的50%, 境内投资主体对境外企业贷款形成的其他投资占直接投资的43%, 以投资控股为主的商务服务业投资占当年流量的40%。同时, 并购越来越成为中国企业进军海外的主要手段和方式, 越来越多的国内企业通过收购兼并国外企业或者在海外建立研发中心, 开发技术资源, 以形成自身的核心技术能力和全球品牌影响力。

3. 区域分布日趋广泛

随着我国“走出去”战略的广泛实施, 中国企业对外直接外投资的区域分布越来越广。目前, 全球五大洲173个国家和地区有中国企业的直接投资, 投资覆盖率达到71.2%。以2007年对外直接投资的地区分布为例, 亚洲国家依然是我国最大的海外投资目的地, 占全部对外直接投资总额的50%以上。其中2007年投资存量达到792.2亿美元, 占当年存量的67.2%, 主要分布在中国香港、新加坡、韩国、巴基斯坦等国家和地区。同时, 对拉丁美洲的直接投资增长迅速, 2007年存量达到247亿美元, 占当年总量的20.9%, 主要分布在开曼群岛、英属维尔京、巴西、阿根廷、墨西哥等国家。再次是欧洲和非洲, 分别占当年存量的3.8%, 其中欧洲主要集中在俄罗斯、英国、德国等国家, 非洲主要集中在南非、尼日利亚、苏丹等国。最后是北美和大洋洲, 分别占2007年存量的2.7%和1.6%。

4. 行业分布不断拓展

随着我国参与国际经济活动的程度不断加深, 我国企业对外投资的行业领域不断拓展。从流量看, 涉足行业不断增多。2007年, 批发和零售业、商务服务业、交通运输仓储业、采矿业、金融业等领域的投资占到当年全部对外直接投资流量的91%, 成为主要的投资领域。从存量看, 行业分布比较齐全, 2007年商务服务业、批发零售业、金融和采矿业、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合计占存量的80%。

作为对外直接投资只20多年的国家, 中国对外直接投资尚处于初级阶段, 现实状况与预期水平存在一定的差距。但分析研究发现, 中国对外直接投资已经取得了显著的成绩, 并呈快速发展之势, 且伴随着中国整体国际竞争力的不断增强, 中国企业逐渐成为全球直接投资领域的一支新生力量, 许多发展中国家已经普遍意识到中国对外直接投资的深厚潜力, 并把中国列为仅次于美国的第二大外资来源地。因此, 深入分析中国企业对外直接投资存在的不足及取得的成绩, 克服不足, 扬长避短, 中国对外直接投资是大有潜力的。

摘要:对外直接投资是我国实施“走出去”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 改革开放以来, 我国企业开始大量走上跨国经营之路, 目前中国对外直接投资尚处于初级阶段, 现实状况与预期水平还存在一定的差距。但中国对外直接投资已取得了显著成绩, 并且中国企业对外直接投资发展迅速, 中国企业逐渐成为全球直接投资领域的一支新生力量, 许多发展中国家把中国列为仅次于美国的第二大外资来源地。因此我们有理由相信中国对外直接投资是大有潜力的。

关键词:对外直接投资,现状,潜力

参考文献

[1]国家统计局商务部:2007年中国对外直接投资公告, 2008

[2]张祥:我国企业对外直接投资发展研究.2007

中国对外直接投资的现状分析 篇9

关键词:中国,对外直接投资,现状

一、引言

从2001年中国开始实施“走出去”战略以来, 中国资本市场呈现大进大出的繁荣景象。一方面, 中国对外投资的量快速扩张, 2012年中国企业累计实现非金融类直接投资772.2亿美元;另一方面, 中国吸收了大量的外商投资, 2012年中国实际使用外资金额1117.16亿美元。然而, 目前国内学者们对中国的对外直接投资的研究却相对较少。因此分析中国对外直接投资在规模、增速、投资区位和产业选择等方面的原因, 为今后的中国企业海外投资具有重大意义。

二、相关文献综述

邓宁的投资发展周期理论的主要观点是:一国的国际投资与人均GNP有显著的正相关关系。邓宁根据人均GNP的大小划分了四个发展阶段, 并分析了各个阶段对应对外直接投资的特征。另外, 赵晓晨 (2000) 指出:中国的对外直接投资是贸易性企业和生产性企业相结合, 多种投资方式、多个投资领域、多个目标市场、多元投资主体的综合型发展模式。冯鹏程, 仲鑫 (2009) 总结出中国现阶段对外直接投资具有规模较小、近年增速较快、产业结构低层化和区位选择结构过分集中等特点。朱华 (2012) 运用2010年的数据分析了中国对外直接投资的行业主要是租赁和商业服务, 投资目的是为了投资控股, 而且国有企业是海外投资的主体。本文综合上述学者的研究成果, 运用最新的统计数据和新的分析方法, 阐述当今中国对外直接投资呈现出的新特征。

三、中国对外直接投资的现状分析

(一) 投资总量分析:起步低, 发展快, 处于投资发展周期论中的第三阶段

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 中国的对外直接投资经历了由快速发展转型到平稳发展阶段。但是由于起点低、与发达国家的ODI和中国引进的外资相比差距甚大。联合国贸发会议 (UNCTAD) 《2012年世界投资报告》显示, 2011年全球外国直接投资流出流量1.69万亿美元, 2011年中国对外直接投资分别占全球当年流量的4.4%, 占当年存量的2%。我国的对外直接投资在全球主要国家排行中位居第六, 与美国、日本、法国的差距还是很大。

更重要的是, 结合邓宁的投资发展周期理论分析可以得知:从2004年以后, ODI与FDI的差距总体在缩小, 而且ODI的增长速度远远大于FDI的增长速度 (2004-2011年, ODI的平均年增长速度是45.16%, FDI对应的速度是9.71%) , 符合进入第三阶段的条件。然而, 2004年中国人均GNP是1488.88美元, 小于邓宁要求的2000美元。由此可知, 邓宁的投资发展周期理论忽视了中国发展的特殊性。忽视了不同国家市场结构的非均衡性。另一方面, 也说明中国提前进入了第三阶段, 2011年, 中国人均GNP是4610美元, 因此虽然国际经济变幻莫测, 我们仍有理由对中国经济发展保持积极态度。

(二) 投资区域分析:国家聚集度高, 对香港的投资将近六成

中国海外投资地域分布呈现出较大的不平衡性, 对于香港投资占大部分比重。2010年对于香港的直接投资占55.96%, 澳大利亚占8.89%, 英属维尔京群岛占5.08%, 卢森堡占4.66%, 开曼群岛占2.47%。出现这么高的国家聚集度的原因有三方面: (1) 作为发展中国家的中国企业的ODI在刘易斯的小规模技术理论和拉奥的技术地方化理论的指导下, 更青睐于向香港等离中国近的区域投资。 (2) 通过“返程投资”的方式同时以“外资”的特殊身份同时享受国家优惠政策和避税区优惠的税收政策。 (3) 随着国家竞争的白日化加上来自发达国家日益深化的保护主义, 一直以廉价劳动力、低端技术著称的中国产业和企业进入发达国家境内的风险愈大, 成本愈高。

(三) 投资行业分析:产业分布广泛, 投资重点由制造业转为服务业

从投资主体的行业分布来看, 制造业占比由2008年42.70%锐减到2010年的6.77%, 2010年主导产业的流量总额及其占比依次是租赁和商务服务业 (302.8亿美元, 44%) 、金融业 (86.3亿美元, 12.54%) 、批发和零售业 (67.3亿美元, 9.78%) 、采矿业 (57.1亿美元, 8.30%) 、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 (56.6亿美元, 8.22%) , 这五个行业占到总投资的80.84%。中国企业海外投资的主要目的是为了获得控股权, 对于并不从事具体的对外经营业务活动的租赁和商务服务业占44%的投资, 说明我国企业很大程度是为了避税、“中转”等策略型投资。

(四) 投资主体分析:地区发展不平衡, 海外投资以国企为主导

一方面, 国企的海外投资能力远远高于民企。在我国进行非金融类对外直接投资的所有境内投资者中, 就投资存量分布而言, 中央企业占的比重由2008年的81.3%下降为2010年的77%, 2008年中央企业的投资主体是5.6%, 这种差距很大部分来源于国有企业在财税政策性支持、国别产业导向政策、保险政策支持等方面, 获得的帮助多于民营企业;另一方面, 中国东部、中部和西部的海外投资比例很不平衡。2011年我国非金融类对外直接投资按省市区排序情况表显示:浙江、山东、广东和上海是主要海外投资省份 (城市) , 这四个地方共投资960, 816万美元, 占总投资的47.32%;地区的不平衡发展大大制约了国内企业国际化经营的进一步深化。

(五) 海外投资方式分析:跨国并购领域集中, 目前投资方式仍以新建为主

中国企业海外并购领域相对集中, 主要集中在采矿业、制造业、电力生产和供应业。受欧债危机的影响, 从2010年到2011年, 中国企业海外并购的金额和所占比重呈现低速下滑态势。2010年以并购方式实现的直接投资297亿美元, 同比增长54.7%, 占流量总额的43.2%。并购领域涉及采矿业、制造业、电力生产和供应业、专业技术服务业、金融业等。2011年以并购方式实现的直接投资272亿美元, 占流量总额的36.4%, 并购领域以采矿业、制造业、电力生产和供应业为主。

另外, 从2012年中国对外直接投资公报中我国ODI流量构成比例:新增股本投资和其他投资占比达到了81.40%, 而当期利润再投资2012年的比重下降到18.6%, 可以看出我国的海外投资并不是以短期利润最大化为目标, 而是更加强调对股权的控制。新增股本投资和其他投资占了绝大部分, 进入市场和获得受资企业特殊资产的速度远远快于当期利润再投资, 该比重的不断增加, 表明我国企业对外直接投资逐渐与世界接轨。

四、结论

本文的研究结果表明:中国对外直接投资流量大, 但是与引进的外资数额相比差距甚大, 处于投资发展周期的第三阶段;海外投资的流向集中在香港等离中国较近的国家或避税区;投资的行业广泛, 但是集中在租赁和商务服务业、金融业、批发零售业和采矿业;中国企业国际化经营程度较低, 地域差异很大, 国企的海外投资能力明显高于民营企业;跨国并购比较集中, 但是新建仍然是我国企业对外直接投资的主要方式。

参考文献

[1]冯鹏程, 仲鑫.中国对外直接投资特点及趋势展望[J].理论研究, 2009年第10期

[2]朱华.中国对外直接投资:新格局和新特点[J].跨国经营, 2012

[3]赵晓晨.中国对外直接投资的类型及特点分析[J].黑龙江对外经贸, 2000;第6期

我省企业对外直接投资的研究 篇10

我省坚持政府引导与发挥企业主体作用相结合、积极推进与防范风险相结合、维护自身利益与促进共同发展相结合, 努力扩大投资规模, 着力优化投资结构, 加快形成多元化发展格局。据河北省商务厅统计2015年前三季度, 河北省对外投资继续保持较快发展势头, 备案 (核准) 对外投资企业97家, 对外投资总额27.58亿美元, 同比增长106.7%;中方对外投资额20.89亿美元, 同比增长64.2%。中方对外投资额首次突破20亿美元, 超过去年全年中方对外投资额。

(二) 对外直接投资的投资领域不断拓宽

据河北省商务厅消息, 在河北对外投资的97家企业中, 批发与零售业最多达37家, 主要涉及国际贸易和产品销售。其次是制造业达20家, 主要为河北省具有比较优势的机械制造、建材、轻工、服装加工等行业。商务服务业13家, 主要是股权投资。资源开发业7家, 主要是矿产资源开发、加工和农林开发。此外, 河北省对外投资还涉及房地产、交通运输、技术服务等行业, 越来越多的企业加快海外布局, 参与到更高层次的国际竞争中。

(三) 对外直接投资的方式不断创新

对外直接投资的投资方式选择是企业国际市场竞争中的一种重要策略。近几年河北省对外直接投资的发展逐渐由项目新建向跨国并购的方向发展, 跨国并购正在成为我省企业对外直接投资的新投资形式。从河北省政府网站了解到, 2015年1—9月, 通过并购对外投资企业12家, 以国际化促进企业发展、转型升级, 取得了显著成效。例如, 河北钢铁集团成功并购瑞士德高公司, 借助成熟的销售网络, 增强了国际市场的话语权。

二、我省企业对外直接投资的原因

(一) 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需要

实施对外直接投资战略, 可以主动地从全球获取资金、市场、技术及战略资源。在当今国际竞争日渐激烈, 技术转让与创新相对垄断的环境下, 采用引进外国直接投资来获得国外先进技术和管理经验的途径难以实现, 对外直接投资可以充分利用海外资源、技术以及投资优惠政策, 从而实现可持续发展。在资源寻求方面, 随着我省经济的发展, 对资源能源的需求量逐渐增加, 但相对而言, 我省自然资源贫乏, 难以支撑未来经济发展的需求。为保障资源供应安全, 我省必须通过发展对外投资, 缓解资源缺乏所带来的压力, 促进经济可持续发展。

(二) 调整产业结构的需要

对外直接投资可以促进我省产业结构更加合理, 推动经济战略性调整。我省现阶段产业结构仍然存在很多问题, 突出的问题是产业结构和就业结构的严重不相符, 大量劳动力滞留农业中, 因此产业结构是必须要调整的。但我省产业结构面临着越来越大的调整压力。我省可以充分利用国内外两个市场多种资源, 发挥比较优势, 推动企业以成熟的技术和设备发展对外投资合作, 主动在更广阔的空间进行产业结构调整和资源优化配置。

(三) 对外直接投资契合“一带一路”国家战略

河北省省长张庆伟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 2014年河北积极融入国家“一带一路”战略, 对外投资大幅增长, 全省对外直接投资15.5亿美元, 同比增长31%。融入“一带一路”战略, 为河北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一是, 加强与沿线国家合作。对外直接投资已经成为河北根据自身优势, 围绕国家“一带一路”战略提出的一项重要发展举措, 日前我省出台了《关于主动融入国家“一带一路”战略促进河北省开放发展意见》 (以下简称“意见”) , 该《意见》积极鼓励企业借势“走出去、引进来”, 拓宽河北跨地区、跨行业经济技术合作渠道, 强化外资外贸服务能力建设, 扩大人文交流合作。二是, 推动优势产业“走出去”。张庆伟在河北“两会”上指出, 河北将借助国家“一带一路”战略的力量, 推动水泥、玻璃等优势产业“走出去”, 开展技术合作。

三、我省企业对外直接投资面临的机遇

首先, 我省部分企业已具备的实力是对外直接投资的内在保障。经过改革开放三十多年的发展, 我省部分企业无论在管理水平还是跨国经营等方面都已具备了一定能力。其次, 政策环境良好。中国与大多数国家签有投资保护协议和避免双重征税协定, 这为我省企业对外直接投资提供了必要的保护和良好的政策环境。

四、我省企业对外直接投资存在的风险

(一) “政治暗流”的存在

我省经济的快速发展, 在为中国经济发展做出贡献、受到好评的同时, 也存在一些对此带有偏见、担忧的地区政治力量。因此, 时而出现的政治暗流难免会成为我省企业对外直接投资过程中面临的障碍。

(二) 不熟悉目的国相关法规造成贸易摩擦

部分企业有过这样的经历, 一开始是要雄心壮志地“走出去”开拓发展空间, 但当在对外合作中出现贸易摩擦的时候往往导致对外直接投资受挫。金融危机导致许多国家的贸易保护主义抬头, 一些国家拖延产品通关时间, 出台苛刻指令抬高市场准入门槛;很多企业反映, “走出去”签证、居留证难办, 其原因就是不懂得相关法律, 没有能够很好地运用法律来保护自己。

(三) “出海”战略存在问题

就战略目标来看, 如品牌战略是一个复杂和科学的过程, 需要精心的培育、务实的精神塑造和认真的管理。我省有些企业创品牌的目的多是为了荣誉、名声, 较少是从其发展方面考虑, 这就难以创造出国际品牌。就发展战略看, 现在我省的企业战略做得不少, 但能够按照现代战略理论并结合我省实际情况, 把成为跨国公司进而超越竞争对手作为目标、真正达到国际水平的企业发展战略, 尚属少见。

五、我省企业对外直接投资应对措施

(一) 优化对外直接投资的结构

首先, 改革开放以来, 我省形成了一批有着对外直接投资基础的国有企业, 产品的贸易水平和技术档次较高, 规模扩张较快, 有一定规模和实力。如果想让国有企业能在国际市场上与国外跨国公司竞争, 必须对国有企业的产权结构进行改组, 克服国有企业投资存在的各种问题、障碍。其次, 应当鼓励民营企业对外直接投资, 消除民营企业在“走出去”过程中的各种市场准入限制, 让有能力、有条件的民营企业先“走出去”。总之, 政府有关部门应该推动有比较优势的企业先“走出去”, 熟悉并掌握国外的情况, 为后来者提供经验与教训, 少走弯路。

(二) 增强企业跨国并购的实力

联合富有经验的合作伙伴来提高竞价能力和降低风险。对处于起步阶段、国际化能力比较欠缺的企业来说, 选择那些比自己更富有国际经验的合作伙伴共同进行收购, 将有助于弥补和获得自身所欠缺的能力, 提高并购的成功率和降低收购后整合的难度。例如, 中国移动在目前海外战略的实施中, 认为自身仍然缺乏必要的资本运作能力, 因而主要准备采取与被收购对象所在国的优秀同行合作收购并愿意持有少数股权, 这样一方面在电信这一涉及国家安全的敏感领域更容易获得当地政府批准和达成合作意向, 另一方面也可降低由于自身经验不足所带来的风险。

(三) 树立企业形象, 建立良好的国际信誉

企业的形象是一个活招牌, 是对外宣传的重型武器。信誉是一个企业的立足之本, 在国内外都是放在企业的第一位。对外投资的企业应努力争取做一个好的“企业公民”, 回馈当地社会, 包括适当地资助慈善、依法向当地政府交纳税金、参与公益活动和教育事业等。这样, 才能把海外事业做大、做强。

摘要:对外直接投资战略是我国政府于2000年明确提出的开放战略, 推动我省对外经济发展从“引进来”为主, 调整为“引进来”和“走出去”相结合。在我们加入WTO的这几年里, 我省企业对外直接投资虽然机遇不断, 却也面临着巨大的挑战。因此为已经进行对外直接投资的企业总结经验, 给即将要对外直接投资的企业提供建议, 对我省企业对外直接投资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我省企业,对外直接投资,经验教训,现实意义

参考文献

[1]河北省到2017年核准对外直接投资将达到20亿美元[DB/OL].河北新闻网, 2014.9.

[2]河北:借“一带一路”推动优势产业“走出去”[DB/OL].人民网, 2015.1.

[3]我国对外直接投资:莫失良机[N].第一财经日报, 2014-02-25.

中国对外直接投资的贸易效应研究 篇11

【关键词】投资;对外贸易

一、对外直接投资理论

20世纪60年代后,各国对于对外直接投资进行了大量研究,西方经济学界主要理论有以下几条:

1.垄断优势理论

垄断优势理论是1960年由美国学者斯蒂芬·海默首次提出的理论,又称所有权优势理论或公司特有优势理论,海默认为,跨国公司进行直接投资的动机源于市场缺陷。垄断优势理论把跨国公司垄断优势归纳为:来自产品市场不完全的垄断优势;来自要素市场不完全的垄断优势;来自规模经济的垄断优势;来自政府干预的垄断优势。

2.内部化理论

该理论主要指企业用内部市场替换外部市场,以解决市场不完整带来的交换问题。其核心观点为,由于市场不完全,如果企业建立完善的内部市场,可以利用管理手段协调内部资源配置,避免市场不完全对于经营效率的影响。而企业对外直接投资的实质并不在于资本转移,而是利用企业内部管理机制降低成本,拥有内部化优势。

3.比较优势理论

比较优势理论认为劳动生产率不同的两个国家都应当集中生产并出口具有比较优势的产品,同时进口具有比较劣势的产品,从而节约资源,使得利益最大化。该理论由日本小岛清提出,他认为对外投资可以拉大两国比较成本的差距,创造新的格局。

4.国际生产折衷理论

该理论又被称为国际生产综合理论,认为企业具有所有权优势、内部化优势和区位优势三种优势时候才能进行国际直接投资。

二、直接投资与对外贸易关系的理论分析

1.贸易替代论

贸易替代论认为,一个国家的对外直接投资只有在严格的H-O假设条件下才能完全替代对外贸易,此时,对外直接投资在全球化的阻力障碍较小,对外直接投资成为理想的替代品,并且能够克服贸易保护下阻碍国际贸易往来的种种阻碍。企业在产品发展的不同时期可做不同战略结构调整以取得更大利益。

2.贸易相互融合论

目前,世界主要经济体对外直接投资已经与对外贸易往来变成了融合的两个部分。高度经济融合和细化的分工成为了经济全球化的具体体现,这使得企业在经营选择上变得更为多元,区位优势的重要性逐渐被技术优势取代。

随着国家“一带一路”政策的全面铺展,更多优势产业和过剩产能将向沿线国家转移,我国可以在投资的国家采用对外出口与对外投资相结合的办法,在适当的条件下采用兼并重组的方式进行海外投资,推动二者的融合发展。

三、中国对外贸易与直接对外投资现存问题

1.战略弊端

在我国,对外贸易与对外投资普遍存在着战略不足:企业大多认为,我国作为劳动力密集、原材料较为丰富的国家,到发展中国家投资没有必要,而更愿意投资占领发达国家高端市场,而我国作为技术相对较为落后、资本较为薄弱的发展中国家,通常在发达国家贸易中不占优势,这样一种贸易战略使得企业难以获得最大收益。

2.忽视贸易壁垒

贸易壁垒指的是对国外商品设置的人为限制,目的在于合法合理地保护人类健康和生态环境,但一些发达国家会凭借技术、经济优势指定比国际标准更为苛刻的法规标准,实行贸易保护,给发展中国家带来经济伤害。我国企业对外直接投资由于发展时间较短,对于贸易壁垒规则知之甚少。同时,由于我国出口产品技术比较一般,普遍没有自主知识产权,因而容易受到贸易壁垒阻拦。

四、建议与对策

1.推动跨国公司的建设

跨国公司作为在国内外拥有较多分支的机构,其战略目标以国际市场为导向,通过控股的方式对国外的企业实行控制,在世界范围内进行全面的资本、商品、人才、管理等交易活动,并进行高度统一的管理。

我国应当首先建立起一批大型跨国公司以提升国际竞争力,并加强拥有独立专利技术企业的对外扩张,从而使得对外投资与对外贸易同步发展,提升改善我国的贸易组成,以达到推动经济发展的最终目的。

2.关税优惠及财政补贴

我国应对本国在外国投资建厂生产的产品进行进口关税优惠,一方面可以鼓励本国企业利用生产要素成本差异在国外生产取得更大的利润;另一方面也能增加进口利于抵消经常项目国际收支顺差。

同时,我国可以不仅应当鼓励大型企业进入欧美市场,也应当通过投资补贴的方式鼓励资金实力尚不雄厚的中小企业进行对外直接投资,通过关税优惠及财政补贴降低企业直接对外投资的风险,从而进一步推进二者共同发展。

五、总结

我国进行对外直接投资和对外贸易长期处于低水平运行的状态,贸易战略弊端、忽视贸易壁垒、文化差异进一步加剧了这一问题,利用部分替代推动我国对外贸易与对外直接投资融合发展,并使用一系列措施改变现状对于我国增加国家经济的全国竞争力有着极为重要的意义。

参考文献:

[1]期刊——王胜、田涛、谢润德.中国对外直接投资的贸易效应研究[J].世界经济研究,2014,第10期:80-86.

辽宁省对外直接投资探析 篇12

1981年创办的辽宁实业株式会社是辽宁省第一家境外投资的合营企业, 它标志着辽宁省对外直接投资的开始。2003年我国实施“走出去”战略后, 我省的对外直接投资也进入了一个新的水平。截至目前, 辽宁省境外投资企业已经有400多家, 对外贸易国家 (地区) 215个。即使是金融危机爆发后的2008、2009年, 我省对外投资金额仍大幅增长, 在国内的排名显著上升 (见表1) 。2010年实际使用外商直接投资207.5亿美元。德国大众、日本积水等世界500强企业相继在我省投资。现代服务业城市综合体、小额贷款公司等利用外资项目也纷纷落户辽宁。万科明天广场、裕景中心等城市综合体项目已开工建设。股权收购、跨境人民币投资等利用外资方式不断涌现。

二、辽宁省对外直接投资存在的问题

(一) 从政府层面上看, 一是在对外投资的总体战略方面, 辽宁省尚缺乏总体的指导性规划。

二是缺乏与企业跨国投资相适应的依法行政意识。三是对企业“走出去”开始对外投资缺少应有的支持力度。四是尚未建立起有效的服务机制和保障机制。

(二) 从企业层面上看, 一是企业进行对外投资的战略意图仍不明确。

二是缺少跨国经营人才, 没有建立起适应跨国经营的用人机制。三是境外企业的投资规模普遍偏小, 国际竞争力不强。

(三) 产业 (产品) 结构调整步伐缓慢。

第三产业中金融、技术信息等高级服务业比重较低。

三、促进辽宁省对外直接投资进一步发展的对策

(一) 进一步抓好外资重大项目攻坚计划的实施。

以辽宁省政府文件出台外资重大项目攻坚计划, 并重点抓好责任人和责任制的落实;要在国别“多元化”、产业“多元化”和方式“多元化”引资上取得实效。选择具备境外上市条件的企业推荐给国际投资机构, 进行境外包装上市;推进省内有潜力的中小企业作为境外上市后备企业进行培育。加强与国外基金合作, 吸引更多的海外风险投资机构到辽宁来投资。

(二) 培育新的增长点, 综合运用政策扩大出口。

用发展增量带动结构调整, 重点加快机电产品、高新技术产品和农副产品出口结构调整步伐, 下大力量狠抓外贸出口新的增长点, 要把沿海经济带42个重点产业园区和沈阳经济区56个主导产业园、锦州国家加工贸易梯度转移承接地等作为扩大出口增长点, 通过全方位、多角度地挖掘和培育新的出口增长点, 为我省出口快速发展提供新的动力。加大沈阳装备制造业基地、丹东水产品基地等出口示范基地培育工作力度, 统筹制定示范基地培育规划、认定办法, 建立起相关部门齐抓共管的协调机制, 拓展培育示范基地支持政策的广度和深度, 形成政策合力。

(三) 确立确保企业的主体地位。

政府部门的高效率工作能够为对外投资提供服务保障, 而企业作为对外投资主体, 其内涵包括:一是不同性质的企业都具有相同的参与对外投资地位。具体到辽宁除了大力发展国有企业, 组成以产业技术为基础, 以金融资本为实力, 以贸易公司为纽带的融资本、技术、贸易为一体的综合性跨国经营集团外, 还要抓紧制定《辽宁省加快“走出去”的实施意见》。此外, 要重点抓好50个境外并购项目;抓好10个有战略性境外资源基地;抓好10个大型境外工程项目;二是在对外投资的方式选择方面, 企业可以根据自身的优势自主选择;三是允许企业“因地制宜”, 进行海外融资。

四、结语

综上所述, 大力发展对外直接投资是增强辽宁省综合实力和企业竞争力的必然选择。政府应制定和完善促进对外直接投资的政策与制度, 营造有利于对外直接投资的环境和条件, 大力促进企业对外直接投资, 实现“走出去”战略的质的跨越, 实现辽宁省经济持续健康快速发展。

参考文献

[1]郜秀菊;河南省对外直接投资研究[J];经济经纬;2006 (3)

[2]马林梅;基于产业结构调整的辽宁对外直接投资战略研究[J];现代企业文化;2010 (12)

[3]刘则渊, 方玉梅;辽宁省对外直接投资的产业优化模式[J];辽宁经济;2004 (6)

【集群式对外直接投资】推荐阅读:

集群课程07-16

传统集群05-26

虚拟集群05-30

集群融资06-07

集群治理06-18

集群比较06-23

集群创新06-25

集群成长07-23

集群识别08-16

集群行为09-04

上一篇:熏蒸疗法下一篇:“1+1”教学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