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1模式(精选12篇)
6×1模式 篇1
摘要:介绍了“1+6”现代养羊模式的内涵、具体做法, 并对其实施效果进行分析, 以期促进临安市养羊业的健康稳步发展。
关键词:“1+6”现代养羊,做法,实施效果
临安市是山区养羊的重点市之一, 自1999年来, 通过杭州正兴牧业有限公司引种推广波尔山羊, 杂交改良本地山羊, 发展波尔杂交肉羊“天目优质肉羊”成为农民增收的一大新亮点。肉羊业得到长足发展, 2005年全市肉羊饲养量10.38万只。但从2006年起, 肉羊业发展速度减缓, 主要问题:一是规模化养殖程度偏小, 影响产品质量和效益。二是养羊设施不配套, 影响实用技术推广, 给品改和防病带来一定难度。三是传统养羊, 山羊山养 (放牧度日) , 管养粗放。进入严冬寒天, 又是枯草期, 也是母羊繁殖产羔季节, 羊只营养严重不足, 导致羊体生长滞缓, 母羊流产, 瘦弱羊只或羔羊死亡, 制约肉羊业的快速发展。因此, 笔者认为发展现代肉羊业必须从适度规模经营入手, 合理配置人力、资金、技术、设施等资源, 以增效降本。据此提出了养殖增长模式的创新, 即农户“1+6”现代养羊规模配套示范。
1 农户“1+6”现代养羊模式内涵
就是一个农户实现安全、优质、高效养羊, 发展现代集约化肉羊业, 必须达到“六个一”指标, 即:有基础繁殖母羊25只以上;有楼层式离地羊舍80m2以上;有人工牧草基地1 333.3m2以上;有饲料切草机1台;有青贮窖10m3以上;年出售商品肉羊60只以上, 收入2万元以上。
2 具体做法
(1) 选户定位。根据资源和行业的区位优势, 2007年下半年在临安市养羊户中选择有事业心和养羊经验、富有科技意识、有夫妇劳力的10户为“1+6”现代养羊模式配套示范户。
(2) 提高思想认识。利用新闻媒体和召开现场会等形式, 统一思想认识, 提升农户对搞好农户“1+6”现代养羊重要性的思想认识, 明确有规模才能出效益, 懂管理才能保质量, 进一步增强农民搞好现代养羊的自觉性和责任心。
(3) 科技创新。以科技培训为抓手, 举办培训班, 增强农户科技意识。加快新品种、新技术、新成果的推广应用, 并在养殖技术上实现“六推六改”:一推楼层式养羊, 改平养为离地饲养;二推分群饲养, 改混群饲养为按公母、大小分群饲养;三推波尔山羊良种配种, 改本土羊为波杂改良优质肉羊;四推肥羔羊生产, 改养长寿羊为短期育肥适时出栏;五推定期免疫 (驱虫) , 改重治轻防为防重于治;六推种草养羊, 改传统放养为放牧+补饲。
(4) 政策扶持。凡每个示范户达到“1+6”现代养羊模式标准, 经验收合格在资金上给予适当补助。
3 实施效果
通过农户“1+6”现代养羊模式示范户的建设, 标志着临安市养羊业以科技为支撑, 以市场为导向, 实现“六化法”养羊, 开拓创新了临安肉羊业发展的新趋向。
(1) 养殖规模化。实现适度规模养羊, 开创工厂化高效生态养羊。10户示范户2007年共养羊1 323只, 户均养羊132.3只。
(2) 羊舍楼式化。每个农户建有楼层式的离地高架羊舍, 10户共有楼层式羊舍1 320m2, 户均羊舍面积132m2。有利于搞好环境卫生, 减少环境污染, 提高羊只草料利用率, 有效控制病害发生。
(3) 山羊品种优质良种化。农户应用纯种波尔山羊公羊改良本地山羊, 使山羊的良种覆盖率100%, 优质天目肉羊出栏率达100%, 深得广大客户欢迎。
(4) 饲养科学化。实行标准化养羊, 推广应用同期发情、人工授精、肥羔羊生产、种草养羊、母羊高效养殖、制作青贮饲料和竹叶颗粒料等新技术、新成果, 提升科技对养羊的贡献率, 使传统养羊向现代养羊发展。
(5) 防病规模化。做到羊的口蹄疫、传染性胸膜肺炎等疫病免疫 (驱虫) 程序化, 环境卫生消毒制度化, 粪便堆积发酵处理, 实现健康养殖, 保障养羊业健稳发展。
(6) 养羊效益化。由于优化人才、技术、资金、设施、管理等资源组合, 开拓现代肉羊业的规模效益, 10户示范户年出栏商品肉羊999只, 全年养羊总收入38.25万元, 户均养羊收入3.83万元。
4 实践思考
农民养羊要增收致富, 必须走规模化、产业化经营道路, 而农户“1+6”现代养羊模式的推行, 是养羊业创新发展的必然选择。目前, “1+6”现代养羊模式推行的关键突破点:一是在母仔同圈饲养的情况下, 应用自制补料架给羊羔补饲, 保障羊羔生长发育, 为羔羊早期断奶、短期育肥、发展肥羔羊生产提供科学依据。二是开发冬闲田种植牧草, 实行羔羊人工草地围栏放牧, 保障冬、春季羊只青饲料供应, 提高羊羔成活率, 并从根本上解决冬春枯草期间养羊死亡率高的问题, 保障养羊业的平稳发展。三是发展种草养羊, 实行农牧结合, 为发展现代生态农业和循环经济注入新的内涵。在农户“1+6”现代养羊模式的示范带动下, 临安市2008年存栏100只以上的养羊户有300余户, 新增51户, 羊的良种覆盖率99%以上, 肉羊商品率84.44%, 种草逾733.3hm2, 购进切草机71台, 为现代养羊奠定了良好的物质基础。
参考文献
[1]赵有璋, 李发弟, 姚军, 等.现代集约化肉羊业主要关键技术研究与应用[J].中国草食动物, 2005 (2) :3-9.
6×1模式 篇2
绥德辛店中学 冯娜
【内容摘要】:我校正在尝试一种教学模式叫“6+1”教学模式。在学习运用这种教学模式的过程中,我渐渐体会到它的优越性。
【关键词】:“6+1”教学模式 预习自学 互动交流 展示 检测 在我校全体教师努力地探讨研究下终于初步形成“6+1”教学模式。所谓的“6+1”教学模式是指六个教学环节加一条主线。六个教学环节包括:课前预习、以标自学、互动交流、小组展示、质疑探究及达标检测;一条主线是指教师导学,贯穿始终。现在我用这种模式上课已有一段时间了。刚开始,我对这一的教学模式很是怀疑,正如许多人说的一样:教都教不会,自己怎能学会。再说用原来的方式上了十多年的课,让我突然改用这种模式上课,打心底里接受不了,可是通过我这段时间的学习与实践,我试着一点点的将这种教学模式搬到我的英语课堂上,感觉效果比以前好多了,最起码学生都动起来了,课堂上到处呈现着活跃的气氛,不同层次的学生都有所提高,而且学生学的愉快,教师也教的轻松。
自从学习“6+1”教学模式以来备课时我把大多数精力都放在如何确定合适的学习目标,如何制定切实可行的预习提纲,如何引导学生互动、交流、展示,以及如何检测学生的学习效果。这种教学模式的重点就是课前预习,课堂互动交流、展示及课后检测。
一、课前预习
课前预习就是结合预习提纲自学,提前熟悉文本知识,做到心中有数。
我制定的预习提纲一般包括三部分内容:第一部分为词汇部分。要求学生通过自学,组内互学等办法尽可能做的课前会读、会写单词;第二部分为熟读文本中的每句话,找出重、难点词汇、短语及句型,并与组内同学探讨及解决疑难并落实在笔记上。第三部分是读,课前反复地阅读课文,做到最大程度地熟悉文本知识。有了这些要求,学生才能预习到位。在学生交流讨论一会儿后,我让学生个别述说,重复,争辩。然后,请学生在黑板上板书下来或口头表述。有些重难点学生把握不好,在学生讨论交流的过程中,我常深入到学生中去看、去指导。最后由学生进行展示或让学生讲给学生听。
二、课堂互动、交流及展示
课堂互动交流即组长带领组员就老师出示在预习提纲中的问题进行一一讨论解决,最后再展示给大家。
展示课的主要任务是:
1、熟练掌握新单词。
2、讲解预习过程中找到的重点、难点短语及句型,边讲解,边造句(这时我特别注意学生倾听习惯的培养)。最后面对全体学生统一穿插提问和巩固。
3、仿照课文编对话、简述课文和个人创作。
4、做好笔记(摘录本文的重点、难点、收获或整理错题等)。
三、课后反馈检测
这里要求学生对课堂或近来所学内容进行复习、巩固和检测。对于较简单的知识,我常常设计为口头复习,大多情况做一些书面练习题。口头复习是分任务讲解或提问重、难点。做书面练习题时先给学生一些时间自 2
己做,在讨论并核对答案后,各组讲解自己的题目。这时学生难免会有些讲解不到位的地方,其他组的同学加以补充完善,最后要求学生整理在笔记本上。
总之,本次在教育教学改革对我触动很大。可以肯定的是这种教学模式大大提高了课堂的有效性。同时也得到市县领导的充分肯定。今后我会继续努力学习并将此模式更大程度的运用到教学中。我相信这次教育教学改革会使我校踏上一个新的台阶。
【参考文献】:
6×1模式 篇3
关键词:音乐表演专业;艺术实践;改革模式
湖南城市学院音乐学院的表演专业是学校专业试点综合改革重点专业之一,作为地方本科院校的音乐表演专业人才培养,在本质是与专业音乐院校音乐人才培养有着根本的区别,专业院校是专门培养演员、作曲技术和理论研究技术的专门人才的单位。而地方本科院校是以培养服务地方经济文化发展的基层音乐表演、基层文化馆站的艺术指导及管理、企事业单位的文艺活动能手的单位。我国地方本科院校的音乐专业办学模式一直都在改革,但绝大部分仍在走专业音乐院校的模式,不能满足社会对应用型音乐人才的期望,其核心问题在:人才培养定位不明确,对人才的服务面向和人才的职业适应性、规格多样性特征缺乏针对性的认识;教育观念存在差距,课程建设没有紧紧围绕职业能力(专业能力)这个核心来构建、取舍、优化、整合;在人才培养与服务社会、服务行业的对接模式构建方面没有明确的认识,缺乏实质性地进展。
音乐表演专业改革试点以来,探寻地方本科院校在高等教育大众化和本科教育多样化的大环境中,如何推进音乐人才培养的“应用型”特征,探寻、改革具有地方院校自身特色的人才培养模式。
1 “6+1”艺术实践改革项目的实施方案
“音乐表演6+1”项目主要通过经典音乐剧、经典歌剧选段、经典舞蹈作品、经典歌曲、经典戏曲选段、经典器乐作品6个表演项目加上1个“音乐作品创编”项目的演练,培养音乐表演专业学生的舞台“表演”能力。
主要对象:1 ~ 3年级音乐表演专业。
1.1 经典音乐剧演练(声歌系)
本实践项目主要演练《西区故事》《悲惨世界》《猫》《歌剧魅影》《音乐之声》等经典音乐剧片段。
1.2 经典歌剧演练(声歌系)
本实践项目主要演练《费加罗的婚礼》《茶花女》《蝙蝠》《伤逝》《江姐》《党的女儿》《苍原》等中外经典歌剧名段。
1.3 经典舞蹈作品演练(舞蹈系)
本实践项目主要演练民族芭蕾舞剧《红色娘子军》《白毛女》《东方红》《丝路花雨》《孔雀》及外国舞剧经典《天鹅湖》《胡桃夹子》等经典片段。
1.4 经典歌曲演练(声歌系)
经典歌曲的演练主要指选用经典优秀的民歌、通俗歌曲、创作歌曲等,用音乐表演活动中常用的表演唱、齐唱、重唱、对唱等舞台形式表现出来。
1.5 经典戏曲名段演练(声歌系)
本项目以中国著名剧种京剧《沙家浜》《红灯记》、越剧《梁祝》《红楼梦》、黄梅戏《天仙配》《女驸马》和花鼓戏《刘海砍樵》《打铜锣》等经典唱段为主要演练内容。
1.6 经典器乐作品演练(钢琴系、器乐系)
根据学生主专业方向(钢琴、二胡、扬琴、小提琴、古筝等乐器),演练经典的中外独奏、齐奏、协奏、合奏器乐作品。
1.7 音乐作品创编(音乐学系+器乐系)
创作(作词、作曲)即学生自己创作各种风格的声乐、器乐作品和舞蹈音乐,同时要求教师指导学生利用所学的作曲、配器、音乐制作技术,把创作的作品变成舞台上的有声有形的成品,并在舞台上表演自己创作的音乐作品。
2 改革目标的主要内容
2.1 确定音乐表演专业人才培养定位
学校自2002年升格为本科院校以来,按照《纲要》精神,定位于立足行业,面向基层,强化实践,突出城市主题,产学研用结合,为社会培养城市建设、城市文化应用型人才。
音乐表演专业人才培养定位于立足本地文化、演艺行业,为农村、城镇的演艺团体、文化管理、企事业单位培养具有职业适应性、规格多样的音乐人才。
2.2 转型师资队伍结构
因地方本科院校的音乐专业办学与专业院校有本质的区别,因此在师资结构配备上通常要求教师既要具备教师资格,又要具备演艺资质,这是一个典型的教师队伍双师型结构范畴。因此,我院的学源结构组成既有来自音乐院校、师范大学、留洋海归,更有戏剧团体、演艺公司、文化产业主管、科研院所等从业经历的演员、导演、主管、科研人员的教师。
2.3 调查研究,探寻行业对音乐表演专业人才素质的期望
过走访用人单位和毕业生,了解社会、行业对音乐人才的素质、能力需求:如中小城镇演艺行业既需要弹、唱、舞、演等技能、技术型的人才、也需要有一定节目编排、创意、创新型人才;文化管理、企事业单位要懂群众艺术管理、流行音乐制作、大众化演艺等方面技术高超、适应社会、懂交际、能协作的人才。
2.4 修订人才培养方案
从2010年开始,课题组树立多元文化音乐教育的理念,研究了音乐表演本科专业的课程设置,按照“突出专业技能、强化理论基础、完善实践环节”的原则,重构专业课程体系,整合课程内容。2010 ~ 2015年,围绕应用型音乐人才培养,完成相关课题研究、论文发表、实践活动开展。构建了“知识多元、能力多样、职业性强、素创兼备”的人才培养模式。
2.5 调构课程体系——以职业需要为核心、知识多元为目标
根据当今社会对应用人才的要求,我们树立多元文化音乐教育的理念,重构专业课程体系,形成音乐、艺术和文化三位一体的整体课程结构,并构建“通识、音乐基础理论体系”和“一赛二会三体验与音乐表演6+1实践体系”,把基础课程、专业基础课程、专业与拓展课程高度融合,强化学生所学知识的多元与综介应用。
2.6 完善、践行人才培养途径
以实践体系为主线、以素创兼备、能力多样为实效,完善、践行人才培养途径。首先,搭建“校内实训、校外实践”两个能力培养平台;2011年,在原有传统实践体系的基础上,完善、规范了以音乐学专业为主的人才实践能力培养“一赛二会三体验”的模式。2014年,构建了音乐表演6+1实践体系。构建、规范、践行了“基本功锻炼”、“素创兼备”和“行业应用”三大实践能力培养环节。完善了职业能力考核评价体系。
“基本功锻炼”环节——一赛一演一汇报:“一赛”环节指“音乐基本功”比赛;“一演”指“音乐表演6+1”艺术展演周;“一汇报”指各专业方向的教学汇报。
“素创兼备”环节——社团活动+晚会:包括校内重大晚会、毕业(设计)晚会以及社团活动等。
“行业应用”环节——实习、调研与演出:包括见习实习、社会性演出、田野调查、社区辅导等直接与社会服务对象接触的活动。该环节以合作教育为前提、对接职业为主旨,主要通过对接地方文化部门、旅游部门、企事业单位、演艺行业以及新农村、城镇社区等主要形式来服务社会、服务行业。
3 研究和改革解决的核心问题
3.1 解决了应用型音乐人才培养模式的构建问题
我们根据社会对应用型音乐人才素质的期望,践行“知识结构与社会需求对接、能力与职业需求对接”的培养理念,构建了“知识多元、能力多样、职业性强、素创兼备”的应用型音乐人才培养模式。
3.2 解决了应用型音乐人才培养课程体系构建问题
依据业界对应用型本科层次音乐人才的知识、能力和素质要求,打破学科专业壁垒,整合课程内容,构建“通识、音乐基础理论课程体系”和“一赛二会三体验与音乐表演6+1实践课程体系”。
3.3 解决了能力培养与职业对接问题
本改革试点主要通过对接地方文化部门、旅游部门、企事业单位、演艺行业以及新农村、城镇社区等主要形式来服务社会、服务行业。较好地解决了学生适应社会、适应职业的问题。
4 人才培养模式改革试点的创新之处
4.1 理论上:明确定位,真正把地方本科院校音乐人才培养与专业音乐院校办学模式区别开来
首先确定人才培养的服务面向,即立足行业、服务地方;然后确定人才培养的性质,即适应职业、规格多样。
成果紧扣地方本科院校的人才培养的服务地方、规格多样、职业性强、实践性强等特点,在人才培养体系方面进行了有别于专业院校,针对性、规范化、系统化的研究和实践。
4.2 实践上:突出“应用”,实质性地构建了人才培养与服务社会对接模式
通过多年的实践与研究,本应用型音乐人才培养主要通过对接地方文化部门、旅游部门、企事业单位、教育系统以及新农村、城镇社区等主要形式来服务社会、服务行业,取得实际效果。
4.3 注重文化传承,专业发展紧密结合地方文化传承创新
本成果将湖南传统音乐文化、地方戏曲音乐研究成果融入课程建设和艺术实践中,取得较好的理论和实践成果,有效地发挥了地方高校传承地方文化的职能,形成学院的办学特色。
6×1模式 篇4
“学教练案 ”是集学 案、教案 、练案、 笔记、作 业、测试、 复习资料于一体的课堂教学活动载体。所谓“6+6+1”是指课堂教学六环节(认知学习目标,预习成功展示,课堂研讨助学,当堂训练检测, 反馈小结升华和课后拓展延伸)+小组合作学习六环节(定向环节,独学环节,对学环节,群学环节,反馈展示环节, 修正环节)+一堂课中对基础知识过关或对本节课知识点的梳理及解题方法或规律的总结达到堂堂清。
二、英语课堂教学“6+6+1“教学模式的主要做法及好处
1.认知学习 目标 ,使学生会学 。学英语不仅要 “肯”学 ,而且要“善”学,要讲究学习方法。科学的学习方法能减少学习的盲目性,提高学习效率。施教之法,贵在启发、引导。在认知学习目标过程中,教师可以让学生齐读或学生、教师分项读,使学生明确学什么、怎么学。指导学生正确的记忆、思维和有效的学习策略,让学生轻松愉悦地学习。
2.预习成果 展示 ,使学生早 学。学生提 前一天拿 到“学教练案”,根据其内容认真进行预习,所有学生必须解决“学教练案”中预习题部分,遇到生疏难解决的问题要做好标记 ,教师上课前抽批部分“学教练案”中的预习题,或在上课前对学生预习成果进行检测,了解学情,以便在授新课前对共性的问题进行点评讲解。预习使课堂学习过程前移,有利于学生作为学习主体提早进入学习过程, 有利于学生带着思考的头脑,有准备地进入学习过程,从根本上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和质量。
3.课堂研讨 助学 ,使学生想 学。在课 堂研讨助 学过程中 ,教师根据教材精选材料,精选认知策略,精收反馈信息,优选活动方案,优化教学手段,努力把课堂教学的重心转移到调动学生的活动、想象、体验、感悟上来,引导学生把探究知识过程中的疑惑提出来,把更多的精力还给学生,根据教材内容,灵活使用教学手段,寓教于乐,寓教于情。通过小组合作学习六环节,使学生一节课始终处于亢奋状态,调动学生各种感官协调活动, 让他们在活动中理解和掌握课文对话中的新知识。
4.当堂训练检测 ,让学生善学 。在当堂 训练检测这一环节 中 ,教师紧扣 教学目标 ,抓住“重点 ”、凸显“难点 ”,破解“疑点 ”, 体现习题 重组化、 题目重点化 、训练能力 化、题目教材化,从词汇、语法及情景选择、句型及话题设计足量必做题 和选做题 ,分层练习 限定时间 、任务具体 ,练规范、练 速度、练重点、练技巧、练能力,也减轻了学生负担,使他们乐于学习。
5.反馈小结升 华 ,使学生乐学 。教师根据课 堂收集到的反馈情况,主要通过小组合作学习中反馈环节,结合制定的小组竞争规则及课堂回答问题的评分标准, 及时点燃学生激情,激发组际间竞争。下课时,教师要评出本节课的优胜小组、最佳师徒,在全班给予大力表扬或物质奖励,使学生体会成功的喜悦,并产生乐于学习的强大内动力。
6.课后拓展 延伸 ,使学生博学 。课后拓 展延伸的设计 意图:立足于课内、课外结合,体现有效学习的过程。课堂学习除关注知识结构、学习方法的总结外,还要适当拓展延伸 ,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
7.堂堂清 ,使教学更扎 实。“堂堂清 ”主要体现 在课堂教学小结上,即结论或要点等放手让学生概括,规律放手让学生寻找,知识结构放手让学生构建。所涉及的考查内容主要体现在学生对本节课知识点的梳理和解题方 法的总结 上 ,体现在学生对本节课知识点的理解和掌握程度上。
三、对课改效果的反思
1.该模式面 向全体学生 ,调动了学生学 习的积极性 和主动性,提高了学习兴趣,消除了原来由于教师的忽视而导致的部分学生的厌学心理。让学生中的“老师”加入到课堂教学中来,让他在帮助“学友”的过程中锻炼自己的能力。
2. 提高了课 堂效率 , 增加了课 堂容量 , 落实了学生 主体地位。学生通过自学指导、预习完成了大部分基础知识,课堂上有的放矢进行合作学习,课堂效率大大提高,从而增加了课堂容量。
3.从根本上减轻 了学生的负担。 通过落实学生的 主体地位,学生学习兴趣大大提高;通过课堂学习成果的展示 ,学生体验到成功的喜悦,感受到了学习不再是负担。另外,通过当堂训练和堂堂清,学生也减轻了做作业的负担。
6×1模式 篇5
3 6 1模式(教案)-电荷、电流与电路
课 题 电荷、电流与电路 课 时 1课时 课 型 复习课 预 习册16页填空题 引 入 刻度尺与头发摩擦,会吸引轻小物体,这是什么现象? 目 标 1.物体带电的性质,使物体带电的方法 2.电荷的种类、性质 3.电荷量Q的单位、公式Q=It 4.原子的结构、元电荷 5.电路的组成、各元器件的作用 6.电流的单位、形成的原因、电流的`方向 7.形成电流的必要条件 8.通路、短路、断路(开路) 分 解 1.摩擦起电的本质 2.验电器的原理及其作用 3.导体容易导电的原因、绝缘体不容易导电的原因 4.金属靠( )导电,酸碱盐溶液靠( )导电 5.金属中自由移动电荷的运动方向与电流方向的关系 6.电路图的画法 横平竖直拐直角, 跟踪电流画通路。 总 结 摩擦起电的本质、原子结构习 题 1、 有甲乙丙三个物体,甲带正电,乙不带电,丙未知, 当甲乙两个物体靠近时,会互相_________; 甲丙两个物体靠近时,会互相排斥,可知丙带____电。 2、 在干燥的天气里,用塑料梳子梳头发时,头发会随着梳子飘起来,这是因为梳子和头发摩擦时分别带上 电荷,互相 的缘故。 3、 有甲、乙、丙三个小球,将它们两两靠近,它们都相互吸引,如下图所示,那么下面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三个小球都带电 B.只有一个小球带电 C.有两个小球带同种电荷 D.有两个小球带异种电荷 4、在如图所示电路中,正确的是: 5、如图所示,当开关S1和S2断开时,电路处于_______状态;当S1闭合S2断开时,电路处于_______状态;当开关S1和S2都闭合时,电路处于_______状态 5、 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带________电, 是因为玻璃棒在摩擦过程中________ (填“得到”或“失去”)电子,若把玻璃棒和不带电的验电器金属球接触,发现验电器的金属箔片会张开,金属箔片张开的原因是 ______ 6、 如下图所示,A、B是两个完全相同的金属球,都放在绝缘支架上.A带大量负电荷,B带大量正电荷,用铜导线C连接两球,则 A.电子从B流向A,电流方向从A到B B.电子从A流向B,电流方向从B到A C.正电荷从B流向A,电流方向从A到B D.正电荷从A流向B,电流方向从B到A 课 后 记热月子 健康非常6+1 篇6
1 洗澡
受传统“坐月子”观念的影响,许多新妈妈不敢在月子里洗澡,甚至连洗手、洗头也不敢贸然进行,其实是不正确的,新妈妈汗腺分泌活跃,又正值炎热的夏天,易于出汗,加之乳房、溢乳、哺乳和恶露排泄等情况,因此更应注意个人卫生,洗澡完全是可以的,也是必要的。一般坐月子规定为6周,如果分娩顺利,会阴部无裂伤;剖宫产术、会阴侧切术后,只要伤口愈合良好就可以洗澡。洗澡应以淋浴为主,水温略高于体温,若条件有限,可选择温水擦洗身体,但新妈妈产后1个月内应禁盆浴。没必要每天洗澡,一般每周3~4次,每次10~20分钟即可。同时注意尽量不要在饥饿时洗澡,以免虚脱。
2 吹风
炎热的夏天,新妈妈久卧,身体长时间处于高温、高湿的室内环境中,极易因体温调节中枢功能障碍而导致中暑,如何预防产后中暑呢?多数人会想到空调、电风扇、开窗户通风降温。对于新妈妈来说,身体虚弱,机体抵抗力差,外界病邪易侵入机体而感冒发热,所以吹空调时,温度应调高一些,一般应26℃左右,吹的时间也不可过长。但由于新妈妈出汗较多,汗孔经常处于开启状态,也不可对着向风扇吹,可以把电风扇向墙壁吹风,以增加室内的空气流动,降低室温。适当开窗户通风也是很有必要的,虚弱的新妈妈需要大量营养和新鲜空气,如果怕受风,可以挂上帘子,不要让对流的风吹着。
3 冷饮
传统观念上的新妈妈饮食将凉食物和冷饮均划入禁忌之列,其理由是新妈妈胃肠功能脆弱,进冷食会伤脾胃,闹肚子。其实,前述饮品并非所有新妈妈均为禁忌,应以因人而异和因时而异的原则来把握。炎热的夏季,进食冷饮、吃冰镇西瓜、喝加冰块的水有利于降温消暑,如果产前习惯于吃冷凉食物、喝冷饮,肠胃能够良好适应,那坐月子时也可以适量地少食一些。但一定要注意卫生,不要贪食过多,以免影响消化功能。对于产前无冷食习惯的新妈妈,或产前肠胃功能欠佳或有疾病发生的新妈妈,则应完全避免冷饮。
4 忌口
月子里要忌口的做法在民间甚为流行,尤其是夏天,要忌口的种类繁多,不同地区也有所差异,凡此种种,绝大多数属不科学、不合理禁忌。产后新妈妈需要补充自身消耗,还要担负哺育宝宝的任务,自然营养需求比平时要有较大的增加。过多的忌口限制不仅使产后饮食变得单调乏味,而且难以满足营养需求,由此所带来的直接影响是不利于母婴健康。不过确实要注意不吃或少吃过于辛辣或刺激性强的食物,如辣椒、酒、蒜薹等。
5 外出
这么热的天气,如果不能到户外走走,始终在家里闷着,真是太难受了。其实,产后不让出屋的说法并没有什么道理,到了产后第3周的时候,新妈妈的身体已经日渐恢复,每天早晚,可以带着宝宝走出房间,到凉台上去遛会儿,吸入一些新鲜的空气,对健康大有好处。
6 运动
“月子”里能进行身体锻炼吗?还是应该卧床休息、尽量减少身体运动?整日卧床休息,会使新妈妈食欲减退和精神不振,不利于子宫的恢复和恶露的顺畅排出,易于导致子宫后位和腰酸不适。当然,产后新妈妈气血俱虚,需要充分的休息和充足的营养,但应在此基础上主动安排进行适当的身体运动,才能更好地促进产后身体恢复。一般经产后1~2天的卧床休息后,即可起床稍坐站和步行等活动。产后2周左右,可做些轻便的家务和进行产褥保健操,产后3周左右可慢跑做轻微的运动,做伸展性的瑜伽动作,身体素质好的新妈妈,可在床上仰卧起坐,这样不但有益健康,对体型的恢复也大有好处。
天热更要防抑郁
论“6+1”模式下的语文教学 篇7
一课前预习, 自主学习, 充分准备
兵家说:“不打无备之战。”书中也曾写到, “预则立, 不预则废”, 也就是说没有充分准备的战争是很难取得胜利的, 且无论做任何事情, 事先有所准备, 方能获得成功, 反之, 就会失败, 故学生学习也同样。必须做好预习。自己动手, 查阅工具书, 扫清文字障碍, 了解文学知识, 标段标序, 熟读课文, 找出疑难, 提出问题, 这样让学生在课前自己摸索, 自己动脑, 自己概括分析, 既提高了学生学习的自觉性, 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又能促进语文学习技能的形成。这一环节需注意的是:一定要进行预习检测。
二依标自学
目标具体可测, 提纲细致紧扣。这是“6+1”教学模式的第二步, 即上课后, 教师首先出示学习目标, 让学生读, 明确本节课要做什么, 达到什么能力;其次, 出示学习提纲, 这个提纲很关键, 是教师备课时把课本上的内容进行梳理系化列出的具体问题或内容。接着留足时间, 让学生依照目标独立自主地学习, 对着提纲逐一完成, 不会的做好标记。此环节需注意:一是目标具体可测, 提纲由易到难, 细致, 操作性强, 紧扣目标;二是教师在学生自学前, 讲清要求或要强调的, 中间尽量不要随意打断学生的学习;三是留足时间, 以免学习形式化。
如在教学《唐雎不辱使命》时, 两课时拟定了如下学习目标和提纲:
第一课时:
学习目标:了解作者、作品;能准确朗读课文;疏通文义, 掌握重点文言词汇的含义或用法。
学习提纲:了解《战国策》及故事发生的背景;能准确朗读课文, 查字典识记雎、怫、跣、抢、缟、祲等字的读音;借助工具书疏通文义, 重点掌握谓、易、其许、虽然、而、以……为……、错意、广、怫、然、之、抢、休祲、是等词的含义或用法。
第二课时:
学习目标: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概括各段内容;把握秦王和唐雎的性格特点。
学习提纲: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用“什么人做了什么事”的格式概括各段内容;再读课文, 通过人物的对话分析秦王和唐雎的性格特点, 体会对话描写的作用;列举出我国历史上像唐雎一样的人, 并讲述一个与之相关的故事。
上述两课时的学习目标、提纲不仅细致, 而且很实际, 细到字的读音、实词的含义、虚词的用法, 并且切合学生的实际, 学生们能通过自主学习, 真正地动起来。同时既有知识 (如第一课时的2、3) , 又有能力 (如第二课时的1、2、3) , 还有情感态度价值观 (如第二课时的4) 。
语文课堂能否组织好, 展示的学习是否有效, 前提就取决于学习目标提纲的制定, 因为这些就是方向, 是指挥棒, 是后期学习的纲。因此, 笔者备课时特别重视目标提纲的拟定, 每课遵循细致、实际的原则, 因为这是前提。
三小组展示, 形式灵活多样, 注重全体
展示时, 笔者遵循的原则是形式灵活多样, 注重全体。展示什么, 由教师分配;谁展示, 由每组负责。因组内成员“优、中、差”搭配, 因此就由组长根据内容的难易、个性特长来确定人选。 (展示形式:个人朗读, 小组齐读, 歌曲展示, 课本剧表演, 书面展示)
展示内容也丰富多彩。除常规知识外, 从不同层面理解课文, 欣赏课文, 升华主旨, 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 进而培养学生的语言素养。如教学《背景》时, 笔者让学生唱有关父亲的歌曲, 歌声唱出了同学们的情感, 也深化了主旨。展示他们事先写好的以“父爱”为主题的小诗, 学生的写作水平, 表达能力在潜移默化中提高, 与此同时不成诗的“诗”中流淌出人间真情。又如教学综合性学习《献给母亲的歌》时, 不同组展示不同内容, 如有关母亲的名言, 著名作品, 歌曲, 古今中外伟大的母亲及相关的故事和自己最想对母亲说的一句话。学生们参与非常积极, 写的写, 唱的唱, 读的读, 一节课高潮迭起, 轻松愉悦, 学生在不同形式的展示中感受着人间平凡而又伟大的母爱。
笔者所在学校由于班大人多, 每节课不能每个学生都去展示, 这就要教师发挥组织作用, 组织好课堂, 注重全体。前提是任务分配面向全体。简单, 中等, 复杂的问题都有, 各层面的学生也都有他们能拿下的, 不懂的组内讲解, 交流, 一帮一或一帮多;而且教师的点拨、讲解与强调要恰到好处, 切中要害。教师一定要关注好“角落里”的学生, 免得被遗忘。竭尽全力做到“注重全体”。这样日久天长, 语文知识从书本到课外, 能力从单一到多元, 课堂从呆板到活跃, 同学们的语文素养在展示中得到提高。所以, 笔者说展示实现语文课堂“人人参与, 人人精彩, 人人达标”的目的, 展示是我们“6+1”模式中的核心所在。此环节需注意:一是关注学困生;二是组织好课堂;三是注意放与收, 把握好与课文的远近关系。
四质疑探究, 质疑释难, 有效生成
质疑探究是一种创造性的思维方法, 要求学生敢于并善于向书本或书本外的东西提问, 从而求得对课文更深一层的理解, 甚至会发现一些新的东西。此环节可谓一节课的亮点, 学生可以提出课前准备好的或是课堂产生的疑问, 而后, 生生互动解决, 如还有疑难, 教师应当及时参与解决或留到课后延伸解决。这一环节为课堂生成性问题的出现创造了机会。
五达标检测, 拓展知识, 提升能力
这一环节主要是对全班同学进行检测, 以便确切地了解掌握知识的具体情况。每节课笔者根据学生展示不理想的和重难点, 设计不同类型的检测题, 考查他们的迁移应用能力。检测形式也灵活多样, 一般让小组长检测组内成员基础知识, 笔者检测能力提升题 (一般用小黑板出示, 有时口述) 。若检测效果不理想, 就针对出错的题目, 再次进行讨论交流, 讲解点评, 直到彻底懂了为止。
上述六个环节是“6+1”中的“6”面, “6+1”中的“1”指的是贯穿始终的教师导学, 在每一个环节中教师参与到学习中, 随时指导、释难、小结、提升, 做课堂的组织者、引导者、参与者, 是学生学习过程中的“路标”, 是“引桥”。
总之, “6+1”教学模式, 改变了传统的课堂结构和方式, 变学生被动接受学习、机械训练学习为主动学习探索、主动释疑。真正体现了课堂教学中教师由“传授者”变为“组织者”“引导者”“合作者”, 学生则变为学习的主人。笔者坚信, 语文课堂在“6+1”模式下更能生机勃勃, 语文教学方法更能扎实有效, 语文素养也能逐渐提高, 这样语文才能服务于生活。
摘要:课改十多年来, 我们一直在思考、争论和探索有效率的课改。《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 应着重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 而培养这种能力的主要途径就是语文实践, 不宜刻意追求语文知识的系统和完整。语文是母语教育课程, 学习资源与实践机会无处不在, 无时不有, 因而应让学生更多地直接接触语文教学材料, 在大量的语文实践中掌握运用语文的规律。所以, 我们在语文教学中要尽可能地为学生营造实践的机会, 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6×1模式 篇8
由于受历史原因影响和自然条件限制,滇西地区一直是云南省乃至全国最为贫穷落后的区域之一。为了切实解决滇西的落后局面,2003年,云南省政府提出将基础条件相对较好、地处滇西的大理建设成为滇西中心城市的战略[1],以期通过大理滇西中心城市建设来辐射和带动整个滇西的经济社会发展,从而扭转目前滇西的发展滞后的局面。鉴于此,大理州结合自身的地理位置、自然资源条件及交通网络状况,为建设好大理滇西中心城市,规划出了“1 + 6”模式的城市群发展布局,期望通过这样的模式来做强滇西中心城市的城市规模、经济发展水平,更好的辐射和带动滇西其他州市的发展。
2大理“1 + 6”模式城市群
大理“1 + 6”城市群是在大理现有的城市基础上,统筹城乡空间资源,构建以大理主城( 古城、下关、凤仪、海东) 为核心,以祥云、弥渡、宾川、巍山、洱源、漾濞六个县城为副城的群落模式[2]。其中,大理主城是滇西中心城市中承担中心作用的城市核心区,是滇西的交通、商贸、金融、教育、医疗、物流等的服务和管理中心区域; 6个副城协同主城承接产业转移、结合自身资源条件重点发展区域产业经济的区域。规划到2030年,随着区域经济的发展和城市化的推进“1 + 6”各主要城区人口规模将大幅增加,届时7个城区人口规模将会达到175万人左右[2],城市的消费需求将伴随人口的增加而增加,城市群之间的物流需求也将大幅增加。
3大理“1 + 6”城市群之间物流系统规划
由于产业发展水平较难预测,本文只是按照大理滇西中心城市规划中各城区到2030年将达到的人口规模,假定每个人的社会需求量一定,以此来模糊测算各城区的人口对物流量的需求情况,通过这样的需求量来建立大理“1 + 6”城市群之间物流配送的运输问题数学模型,用这以单一的需求量来近似的运算不同物流配送方式的物流运输成本。
( 人口规划数据来源: 大理滇西中心城市总体( 2009 - 2030) )
按照大理滇西中心城市建设的规划,“1 + 6”各城区间的交通条件都将大幅度改善,最终将实现主城到各副城之间、副城与副城之间通达高等级公路的目标[2]。因“1 + 6”各城区之间的交通种类基本都是公路( 祥云和弥渡除外) ,因此以公路运输作为交通运输条件进行规划,根据规划目标,假设在高等级公路上运输成本相同,都假定为B元/公里/吨,则可以参照目前主城到各副城之间的距离模糊测算出相应的交通运输物流成本。
( 单位: 公里)
( 公路里程数据来源: 大理州政府网站县市概况、各县市政府网站)
根据大理“1 + 6”城市群的地理位置,假定运力不是制约因素,即运力能够得到应有的保障,在不考虑双向货物运输需求的情况下,假定空载运输成本为C元/公里/吨( 以空载吨位计算) ,同时,由于大理主城的需求量属于在主城范围内的城市配送,不设计长距离运输问题,所以在此处将大理主城的需求量的运输成本假定为0元,可以初步规划出三种城市间的运输路线方案。
方案一: 由大理主城为物流仓储中心,分别向6个副城单独的运送物资的运输方式,该方案假定运力充足,可以根据不同城区的需求调配合适的运输车辆安排运输;
方案二: 由大理主城为物流仓储中心,整合位置优势,按照线路一致目标,规划“大理—巍山—弥渡—祥云—宾川—大理”和“大理—漾濞—洱源—大理”两条运输线路分别运输方式,假定每条运输线路上的运力可以由同一运输车辆同时满足;
方案三: 设立大理、祥云两个物流仓储配送中心,大理中心辐射“大理—巍山—大理”和“大理—漾濞—洱源—大理”, 祥云中心辐射“祥云—宾川—祥云”和“祥云—弥渡—祥云” 假定每次运输都是由一辆恰好能满足相应目的地需求的运输车辆完成。
根据运筹学运输理论,建立以下运输成本数学模型[3]
数学模型中,cij为i地到j地的运输成本,在本文中已根据情况假定为: B元/公里/吨、C元/公里/吨,xij为i地到j地的运输量,详见表1所示,通过运输成本数学模型,我们可以得到三种方案对应的运输成本为:
方案一: 运输成本Z1 = ( 44B + 44C) × 40A + ( 57B + 57C) × 15A + ( 56B + 56C) × 18A + ( 54B + 54C) × 5. 5A + ( 69B + 69C) × 7. 5A + ( 40B + 40C ) × 5. 6A = ( 4661. 5AB + 4661.5AC) ( 元)
方案二: 该方案设计两条运输线路,其中
线路1总需求量 = 5. 5A + 15A + 40A + 18A = 78. 5A( 吨)
线路2总需求量 = 5. 6A + 7. 5A = 13. 1A( 吨)
运输成本Z2 = ( 78. 5A × 54B) + ( 73A × 48B + 5. 5A × 48C) + ( 58A × 25B + 20. 5A × 20C) + ( 18A × 59B + 60. 5A × 59C) + ( 78. 5A × 56C) + ( 13. 1A × 40B) + ( 7. 5A × 60B + 5.6A × 60C) + ( 13. 1 × 69C) = ( 12229AB + 9879. 4AC) ( 元)
方案三: 该方案中涉及大理、祥云两个物流仓储中心,假定大理、祥云两城区的运输成本为0元,则运输成本Z3 = ( 54B + 54C) × 5. 5A + ( 13. 1A × 40B) + ( 7. 5A × 60B + 5. 6A × 60C) + ( 13. 1 × 69C) + ( 59B + 59C) × 18A + ( 25B + 25C) × 15A = ( 2708AB + 2973. 9AC) ( 元)
将计算出的三种方案的物流成本进行对比,因为Z3 < Z1 < Z2,所以,从运输数模型得出的成本因素来看,方案三优于方案一和方案二,即根据位置现状,设置大理、祥云两个物流仓储配送中心,分别辐射配送周边区域的配送方案成本相对最低。
4讨论
上述所规划的三种物流配送方案,是在一定的假设基础上提出的,具有很多的局限性,下面,就涉及的一些局限性会产生的影响和三种方案对比的结果进行讨论。
4. 1各城区物流需求量
前面所论述的物流配送方案中的物流量只是基于各城区未来人口,结合假定的生活需求量来进行模糊估算的社会生活需求量,而且这一需求量还假定是必须由外界配送输入的。 这一估算忽略了由于城区产业布局和产业经济的发展需要输出参与市场贸易的运输量,也就是忽略了物流运输需求的双向性。正因为有这样的局限性,所以在数学模型建立过程中设置了空载运输成本来一定程度的消化这部分运输需求所产生的运输成本,这一空载成本的引入,基本能将运输成本数学模型回归到双向物流运输模式。并且,由于我们假定了相应的运输成本,因为运输距离固定,所以当运力可以随时得到满足时,双向物流量中任一流向的物流量发生变化,物流运输成本都会随之发生变化,物流运输成本会随着物流量的增减而增减,同样的,物流配送各方案的物流运输总成本也将会随之增减。
4. 2交通条件的局限性
按照大理滇西中心城市建设规划,大理“1 + 6”城市群各城区之间将实现公路高等级化,本文是假定在所有道路都是高等级化的前提下进行成本测算的。但是,现实是“1 + 6”各城区之间要实现公路高等级化还为时尚早,因为大理地区的经济社会发展还相对落后,经济水平的现状还难以保证大额的固定投资投资到各城区之间规划的交通基础设施建设项目。虽然云南省政府也不断加大大理滇西中心城市建设的基础投资,但毕竟财力有限,还很难在短期内实现各项建设的快速推进。但规划中的高等级道路的走向与现在所使用中的道路走向基本一致,现有道路基本都是二级路以上( 局部高速路) 的通行条件,且“1 + 6”范围内各城区之间的运输基本上都是在100公里范围内的短距离运输,所以数学模型所假定的运输成本基本可以近似类化为高等级路运输成本。
4. 3大理“1 + 6”城市群物流发展方案探讨
上述提出的物流配送方案,都是基于一定的假设,从物流成本角度对大理“1 + 6”城市群之间的物流配送方案进行了对比,结果方案三最优,即在大理、祥云设置物流配送中心的方案成本较低,现在我们从地理位置等因素来对该方案再做进一步探讨。
交通基础方面,目前大理“1 + 6”所涉及的7个城区中,除了主城大理外,其他6个副城中,祥云副城的交通基础条件相对较好。目前,祥云城区有楚大高速、广大铁路穿城而过,通往临沧方向的祥临公路交汇于此,规划中即将建设的祥临铁路也将与现有的广大铁路在此交汇。这样,祥云将是除了大理主城以外的另一个最有辐射优势的交通枢纽城区,如果在祥云建设物流配送中心,一方面可以辐射与之毗邻的宾川、弥渡2个副城,还可以借助祥临公路和祥临铁路辐射南涧县和临沧所辖各县,枢纽作用明显; 另一方面,祥云物流配送中心的运作,可以有效分担主城大理物流配送中心的功能,还能有效缓解单中心模式会给主城交通带来的巨大压力,从而可以提高“1 + 6”区域内的物流配送效率; 再一方面,有了祥云物流配送中心的分担,大理物流配送中心就能将更多的资源调配到辐射滇西其他各州市的核心功能上来,从而更容易坐实滇西中心城市的地位。
城区人口规模方面,根据大理滇西中心城市建设规划,未来大理“1 + 6”模式7个城区近175万人口中,除大理主城人口达83万人外,6个副城中祥云城区人口也将达到40万人, 与其毗邻且较近的副城弥渡和宾川也将分别达到15万人和18万人。这样,祥云物流配送中心的建设将极大的降低73万人口需求所带来的物流配送成本,从而从总体上降低大理“1 + 6”城市群之间的物流配送总成本。
所以,从交通基础设施和人口规模因素看,方案三设置大理、祥云2个物流配送中心比方案一和方案二优势明显。
4. 4方案三物流配送模式未来优化的方向
当然,通过大理“1 + 6”城市群的建设,各城区的产业经济、区域经济都会有快速且较高水平的提升,结合大理地区及滇西州市分布的情况,在大理、祥云2个物流配送中心的基础上,还应该适时考虑在大理上关或洱源建设第3物流配送中心,借助大丽高速和大丽铁路的交通优势,服务好滇藏通道 ( 公路、铁路) 沿线州市、地区的未来物流配送需求; 在大理、漾濞辖区或“1 + 6”之外的永平县沿大保高速和大瑞铁路( 泛亚铁路西线) 规划建设第4物流配送中心,以服务于滇缅通道和 “孟中印缅”经济区的未来物流配送需求。
在前面所论述的2中心方案上,再适时在“1 + 6”范围内建设第3中心,最终形成3物流配送中心相互呼应的大理滇西中心城市物流系统格局,将能有效保证未来大理“1 + 6”城市群之间的物流需求。通过“1 + 6”范围外配套建设第4物流配送中心,将能更好的辐射和服务好滇西其他州市的物流需求,从而提升大理滇西中心城市的城市管理水平和中心城市的功能作用。
5小结
6×1模式 篇9
传统教学模式中, 教师是教学活动的中心, 是教学活动的主体, 是知识的传授者, 媒体是教具, 教材是教的内容, 学生成绩是教师的教学水平的反映, 课堂作为教学的主要环境, 则是提供教师表演的舞台。这种课堂教学模式长期以来一直是我国学校教学的主流模式, 教师自身也大都是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中获得知识的, 或者说是在传统的教育熏陶中成长的。受传统教学模式影响, 许多教师以课本为中心, 教学手段单一, 几十年来都是一块黑板、一本书、一支粉笔贯穿整个教学活动。作为认知主体的学生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处于被动接受的地位, 学生学习的主动性被忽视, 甚至被压抑。显然, 这与现代社会对人才培养的要求是不相符的, 这种模式担负不了培养高素质技能型人才的重任。经过长时间的思考、探索、借鉴和检验, 提出了“6·2·1”教学模式, 新的教学模式在理论上给教师耳目一新的感觉, 引起了共鸣。但在实施过程中却发现困难重重:教学内容与实际应用脱节、教材与教学内容不配套、教师技能水平不足、师生比例不够……为了解决这些问题, 汽车制造与装配技术专业尝试了多种教学方法, 最终总结出一种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团队教学法。经过两年的实践, 结果证明团队教学法比较适合于“6·2·1”教学模式, 能够大大提高教学质量, 实施“6·2·1” 教学模式过程中遇到的问题也得到了很大程度的解决。
所谓团队教学法, 是指一定数量的有互补技能、愿意为提高教学质量而相互协作的个体所组成的团体进行的教学活动。汽车制造与装配技术专业的团队教学分为教师团队教学和学生团队教学。
一、团队教学
教师团队划分时, 重点考虑课程特点和教师特长两个主要因素。例如任教汽车识图、汽车机械基础、数控加工技术、汽车制造工艺学等课程的老师, 归入到机床加工团队, 各课程之间有着相互联系的共性, 任课教师的专长应有一定的互补性。按照这种标准, 汽车制造与装配技术专业共划分了文化课、汽车营销、机床加工、汽车发动机、汽车底盘、汽车电子与电气、汽车故障诊断等七个团队, 涵盖了文化课、专业基础课和专业课等全部课程, 也包含了汽车前市场和汽车后市场。
教师团队不是简单的人员和课程的机械组合, 而是在课程共性和教师特长互补的指引下, 为提高教学质量而共同努力。
(一) 有利于课程改革和建设
“6·2·1” 教学模式体现了现代职业教育的先进理念, 课程内容应以职业能力需求为导向, 突出职业能力目标。课程团队成员在课程开设之前到企业进行课程调研, 得到典型工作任务, 团队成员共同研究, 将典型工作任务转化为教学任务, 最后确定了本门课程的职业能力训练项目和教学任务。确定了教学任务之后, 课程团队成员共同制定课程整体实施方案, 然后再由各个成员单独设计单元课程实施方案, 这样既保证了课程实施的科学性和统一性, 也解放了教师的个性。所以由课程团队成员共同制定的整体设计在宏观上做指导, 由各个成员单独制定的单元设计在微观上突出特色。每门课程的整体设计是相同的, 为了防止部分教师不参与或少参与整体设计的制定, 汽车制造与装配技术专业采取了相应的措施: 在每学期开学说课时, 同一团队的教师要详细解说课程实施过程和特色, 以避免不劳而获现象的发生, 也使同一团队的集体智慧得到凝练和升华。
(二) 有利于教师专业技能的提升
“6·2·1” 教学模式的核心是课程实施过程中理论和实践一体化, 教、学、做一体化。汽车专业课程以项目工作为时间背景, 课程从项目工作入手, 学生边做边学, 将训练能力、学习知识、养成良好的职业道德和职业素质统一在项目的实施过程中。不能将课程中的理论知识和实践技能人为地分开, 这就要求专业教师有较强的实践技能水平。教师的理论水平都比较过硬, 但实践能力是多数老师的软肋, 正是这个原因, “6·2·1”教学模式让教师既爱又恨。理实一体、教、学、做一体是“6·2·1”教学模式的关键, 教师的实践技能又是理实一体化教学的关键, 故提高教师技能水平是有效实施“6·2·1”教学模式的一把金钥匙。汽车制造与装配技术专业高度重视专业教师技能水平的提升。
1.选择合适的团队负责人。团队负责人是团队的灵魂人物, 应该由创新意识强、教学效果好、对本学科教学有经验、有研究的主讲教师担任。专业课团队负责人技能水平要尤为突出, 此外, 团队负责人还要具备诚信、正直、亲和力等特征。因为团队负责人不仅要负责团队建设的组织、协调和评估工作, 还要负责团队成员的技能培训和考核工作。每周三下午的教研活动, 就是各个团队集体备课时间, 团队负责人对团队成员进行技能培训, 并在下次教研活动时对成员进行考核, 诚恳、平易近人的态度使团队成员对技能培训充满了热情和感激, 技能水平也大大提高。
2.聘请企业专家。汽车制造与装配技术专业在教师技能培训方面一直走在前列, 时刻将校企合作作为教学重点。每学期邀请企业专家利用周末时间为专业教师进行技能培训。例如, 发动机团队, 团队负责人的培训是治疗过程, 企业专家的培训则是从诊断到治疗全过程, 使课程实践过程更丰富, 更有说服力。企业专家培训最具特色之处是不仅在校内实训室培训, 还到企业去亲身实践, 实现了课堂环境与工作环境的对接。
3.建立团队的考核评价和奖酬制度。激励团队充分发挥智慧潜能, 提高教学质量, 需要通过建立共同的目标和愿景, 培育团队协作创新能力, 同时采取公正公平的绩效考核方式, 以促使整个教学团队的高效运转和健康发展。
汽车制造与装配技术专业对教师的考核分两种:平常考核和期末考核。平常考核由团队负责人完成, 针对每次教研活动教师的操作情况加以评价。期末考核采取技能大赛的形式, 包括教师技能大赛和学生技能大赛。比赛规则相同, 教师和所任课班级的学生在考前随机抽取本学期一个实训任务, 由校外专家和督导组做评委, 最终教师成绩和该教师所任教的学生成绩作为教师的期末考核成绩, 和平常考核汇总成总评成绩。
教师的绩效由岗位业绩和考核成绩决定, 即除了上述考核成绩外, 教师在团队内担任的岗位、创造的业绩又是绩效的决定因素之一, 并逐步使绩效工资成为教师奖金的主要部分。这种有效的业绩考评激励制度, 实现了对团队成员和整个教学团队的激励和鼓舞。
(三) 有利于校本教材的编写
职业教育课程的内容是以职业活动为导向的, 课程的实例、实训和主要课程活动, 都要紧紧围绕职业能力目标的实现, 尽可能取材于职业岗位活动和实际工作流程。以往使用的教材, 理论知识足够丰富, 但随着汽车新技术的发展, 内容不免有些陈旧, 而且对实训项目的介绍较少, 校内实训设备也不配套, 往往课堂讲的内容在教材上找不到, 所以, 急需对教材进行建设和改革。汽车制造与装配技术专业的教学团队依据实训室现有的设备, 将企业调研、实训项目的确定、工作任务向教学任务的转化、课程整体设计、课程单元设计等资料进行优化和整理。编写实用的校本教材。两年来, 完成了《汽车识图》《汽车机械基础》《汽车发动机构造与维修》《底盘构造与维修》《汽车电子与电气技术》《汽车制造工艺学》等教材的建设, 现已出版使用, 反映良好。
(四) 有利于资源库的建设
“6·2·1”教学模式下的课程建设是一项巨大的工程:课程改革计划编写、课程调研的开展、实训项目的确定、教学任务的转化、课程实施方案设计、授课PPT制定, 习题库的编辑等二十几项工作, 单凭某个教师的力量很难完成。成立了教学团队后, 众人齐心协力, 将任务逐级分解、细化。这些课程资料系统化, 就形成了课程成果———资源库, 为学生学习和教师备课提供了很大的帮助, 达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
二、团队教学对项目教学的促进
“6·2·1”教学模式在实施过程中, 理想的状态是每名教师带12 名学生。但现在的高职院校很难达到这种师生比。学生多教师少是授课中面临的难题。汽车制造与装配技术专业在解决这个问题时依然采用团队教学法———学生团队教学, 即项目教学。
汽车制造与装配技术专业在团队教学的基础上, 进一步加大项目教学力度, 每个教学团队都要求教师将全班同学分成5~6 组, 每组6~8 人, 选出一名同学作为组长, 并在每次课前, 由任课教师提前对组长进行认真培训, 将各组组长培养成教师的得力助手, 正式上课时, 组长可帮助教师辅助组内学生, 教师对重难点再做详细指导, 这样由点到面的授课方式, 使项目教学进一步得到了加强, 很好地提升了教学质量。
“6·2·1”教学模式改变了传统的授课模式, 贴近了企业需求, 提升了教师技能, 将课程资源系统化。团队教学法整合了教师资源, 发挥了群体优势, 为学生和教师提供了一个有利的环境, 有效地解决了“6·2·1”教学模式中遇到的主观和客观难题, 大大提高了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1]戴士弘.职业教育课程教学改革[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 2007:120-122.
6×1模式 篇10
例如我们在2009年10月29日去如皋初级中学听课学习, 在教育局的主办下, 开展了一些教学展示活动。我们听了有关数学的几堂课, 其中有“有序数对”的一堂课, 开始由老师呈现出一组有关奥运会开幕式的图片, 提出一些问题, 由学生来讨论回答, 从而引出课题。这样有利于激发出学生的学习兴趣, 接着就让学生们完成活动:1.在他们的思考、讨论、交流中完成, 然后由学生来展示他们小组的结论, 一切以学生的“动”为主。在每个活动的设计中都有思考并交流, 在设计问题的时候要注重老师的“导”, 导学, 导思考, 导交流。接着让学生完成活动。2.其中有一小题让学生自己出题, 并让小组其他成员完成, 让学生有了做小老师的体会, 这样他们觉得自己是课堂的主人, 更有利于激发他们的求知欲。最后让学生完成课堂检测, 让他们自己心里清楚, 这节课应该学习掌握哪些知识。并争取在课堂上解决学生的疑惑, 让他们大胆的提出自己的问题, 老师和同学一起去解答。通过活动单, 让我们在有限的时间里大大地提高了课堂效率, 从以前的重教向重学转变, 重结果向重过程转变, 重传授向重指导转变, 重模式向重个性转变。
在设计活动单时, 一定要符合学生熟悉的情景, 讲的例题和练习题是要让学生会, 而不是把他们难住, 不会。在活动单导学模式中, 一定要充分体现学生为主体, 老师要少讲, 精讲, 老师讲不讲取决于学生, 学生说了, 对了, 老师就不用讲。设计活动不用太多, 2到3个活动, 留足够的时间让学生去活动, 学生在活动时, 老师要到各个小组去观察, 对有困难的小组适当地加以指导, 这样才能增加他们的自信心, 增强他们讨论研究的气氛。
我们还听了“从分数到分式”的一堂课, 同样的, 先让学生完成活动一, 自习并完成问题, 再利用分式的概念判断老师所给出的式子是否是分式。听完这节课后, 我们所有的老师都坐在一起讨论, 市教研组长王兴富指出了一些问题, 如, 第一次学习, 出的式子要标准, 不要出的太复杂, 要让学生一目了然, 不能模棱两可的, 式子太复杂不利于他们对定义的掌握。同时, 每个活动后都有思考并交流, 这样给学生以目标, 真正体现老师的导学, 导思想, 导思考。教研组长还指出, 特别是第一次讲新课, 不要挖题挖的太深, 这是我们教学时的一个误区, 如果挖的太深, 反而会使学生混淆概念。不利于新知识的学习和掌握。
通过听课和讨论学习, 我们对活动单导学模式有了进一步的认识, 领会了其精髓。在今后的教学中, 要加以应用和探究。在不断的学习和探索中成长。市教研组长还指出, 我们在学习时, 要善于引导学生把未知的知识转化为已知的, 把复杂的图形转化为简单的, 学过的图形来解决问题。这样才能真正的做到放手让学生去探讨, 研究, 学习。
当然, 仅仅通过一两次的听课是远远不够的, 我们还要在平时的教学中不断的提高教学实效。从真正的教学实践中去体会活动单应用的魅力, 在实践中得以提高。对于这个新的教学模式, 我们还要不断地探索和研究, 平常在备课的时候同事之间要多多交流, 彼此取长补短, 在活动单的设计上多花点时间, 多从学生的角度出发, 让学生成为她的收益者。
最后, 再通过“梯形”这节课谈谈活动单的实际应用吧。那是2010年4月的一天, 我们去实验初中听课, 实验初中的老师上了这节课, 听了这节课后, 我们的感觉就是, 太好了。这节课无论从学生, 还是老师, 还是内容都很完美。活动单设计非常到位, 老师点评恰当, 学生活动得也很充分。但是回来我们学校的老师坐下来讨论, 这个活动单能用在我们学校吗?答案是否定的。我们的学生和他们学校的学生基础是大不相同的, 要是麻目地就拿他们这个活动单来上课, 那这节课肯定是要失败的。我们必须根据我们学生的特点来设计活动单的内容, 从学生的实际出发, 才能设计出适合他们用的活动单。
活动单的发放可以在课堂上, 也可以在上课之前。这要根据班上同学的特点来决定。对于我们学校的学生, 由于他们对基础知识掌握的有所欠缺, 因此我们一般是上课之前将活动单发下去, 让学生在上课之前先根据活动单上的内容去预习, 先去了解这节课要上的内容, 这样上课的时候才能做到心里有数, 得心应手, 从而提高上课时的课堂效率。让他们在课堂上能充分地展现自己, 这样他们就会越来越有信心, 对课程也越来越有兴趣, 就形成了良性循环。对学生是大有帮助的。自从用了活动单, 我们学生的学习情况大有改善, 成绩也明显有所提高, 自我学习的能力也加强了。活动单的效用是显而易见的, 我们的学生和老师都深有体会, 用了活动单后, 我们老师上课也得心应手了, 可以放心大胆地让学生去做。尽量地让学生去讲, 在必要之处点评一下。
哎呀呀非常“6+1” 篇11
哎呀呀的答复是:3000家店,18亿元销售额。产品不是自己生产,店铺大部分是加盟,物流是第三方,哎呀呀凭何崛起?
非常“6+1”,整合天下资源。
在中国,无人不知义乌。
2010年,义乌中国小商品城成交额为456.06亿元,有占世界生产总量40%的电子钟表、占全国70%的饰品、占全国50%的胶带……然而全球消费者却找不到“义乌牌”。
没有品牌的义乌集群,即使垄断全球的生产却照样仰人鼻息,既没有价格话语权,也没有时尚领导力。著名经济学家郎咸平曾将这种困境总结为“6+1”理论:“1”指的是“产品制造”;“6”指的是“产品设计、原料采购、仓储运输、订单处理、物流管理、批发与终端零售”。中国企业占“1”缺“6”,等于将产业链价值的90%拱手让人。
“1”之上如何加“6”?
6年时间,开3000家连锁店,创造18亿元年销售额的哎呀呀,正在凭借模式的修炼告诉我们:有了无数个“1”以后,“6”并非我们想象的那么玄乎和遥远。
千倍速圈地
提起哎呀呀,很多人想到的是街边的10元小店。那么,从10元小店到广州地标性建筑中信大厦到底有多远呢?
从广州东站出来,一眼就能看到这座前两年还是广州第一高楼的中信大厦,里面入驻的都是英特尔、日立、安利、上海李奥贝纳等世界500强跨国名企或马来西亚领事馆、意大利领事馆、瑞典领事馆等驻外机构。
6年前,开着10元小店的叶国富也许只能把它当成景观看待,从没想过自己能在这寸土寸金的写字楼里占有一席之地,而今,他却端坐在这里接待从全国各地络绎不绝而来的加盟商。这6年时间,他跨越的是什么?
在叶国富创办哎呀呀的2004年末,饰品行业似乎同当今众多传统产业一样,同质化竞争严重,价格战比比皆是。一条步行街上充斥着数家小饰品店,女人街更是鳞次栉比,目不暇接。全国200家店以上规模的品牌不下10家,华北、华中、西南和两广地区,都有各自强势的区域品牌。
表面上群雄林立,但叶国富发现他们“无一可称真英豪”,他们的通病有四:一是缺乏真正的事业心,舍不得在推广、装修和研发上大手笔地投入;二是不懂连锁加盟的真谛,即规模经济,一家店一家店地死磕;三是股权结构分散,意见常常不统一,决策过程太慢;四是多元化泛滥,认为饰品这种小生意顶多小富即安,做到一定规模并赚到一些钱后,转而主攻餐饮、服装等行业。
越是鱼龙混杂的行业,越是诸侯割据的领域,越有可能“乱世出英雄”。
在大多数成熟但却混乱的传统产业里,“产品设计、原料采购、仓储运输和终端零售”等6个“1”并不缺乏,缺乏的是如何才能将这6个“1”有机地整合起来。
整合者通常会面临两大难题:一是如何迅速起跑,成为吸引加盟者的主流品牌;二是自身实力并不强的情况下,如何防止同行模仿与跟进。
那么,2004年底时的叶国富手中只不过握有3家饰品店,连区域诸侯都算不上,他会选择了什么样的突破口并迅速崛起呢?
轻资产运行,虚拟化经营,用速度冲垮既有阵型,用圈地确立竞争优势,这就是哎呀呀的谋略。
也许十年前,哎呀呀要实现从3家店到3000家店,需要一个环节一个环节的摸索,一个店一个店的滚动发展,而今完善的产业分工和专业化的合作伙伴,使哎呀呀不必从头开始,而可以整合各环节资源,快速掀起连锁浪潮。
哎呀呀的“快准狠”
快:每周强推新货
准:每月从4000款买手推荐中筛选400款新品
狠:每7天低于4万个采购量的货品就会被淘汰
夯实“快时尚”标准
在服装界,“快时尚”早已成为行业比拼角逐的核心竞争力,例如ZARA、H&M、C&A、Me&City和Vanshare等,而在小饰品领域,本应是最提倡快时尚的行业,却鲜有企业高举这一口号,这也许与该行业的老板们始终未把小饰品当做一件大事业来做有关。
但哎呀呀的叶国富却似乎从中找到了学习的标杆和超越同行的竞争法宝。
创办哎呀呀伊始,他就把顾客从宽泛的女性消费者聚焦为15~28岁的青春少女,他发现她们对流行的触觉比较敏锐,月收入在2000元以下,产品选择不求材质贵重,只求款式时尚,以新奇、潮流、小巧、平价的小饰品为主,多属于冲动消费型。于是,哎呀呀决定效仿服装界,把品牌诉求定位为“快时尚”,吸引这群消费者。
打着“快时尚”的旗帜,便不能只空口赚吆喝。在“6+1”的产业链理论里,真正能扼住快消品行业命脉的两大要素:一是产品设计,二是零售终端,无论是服装类,还是日化产品,甚至是食品,概莫能外。
既然选择了“快时尚”,接下来我们就看叶国富如何在这两端发力。
打开哎呀呀的官方网站,会有这样一句广告词“全国3000家店,每周上新货”,这与快时尚有什么关联呢?
“我们正在打造一个行业标准,做饰品至少要满足‘漂亮’、‘方便’和‘引领’三个标准。”叶国富知道,如果不把“快时尚”一词夯实了,并树立标准壁垒,否则很容易被同行挑战。
叶国富接着解释说:“什么样才能让女孩漂亮?至少要做到‘每周上新货’,使他们能不断地变换造型;‘方便’就是得让消费者随处可见,而不是想买却找不到店,那么至少得3000家店;‘引领’则是指能创造潮流,大部分女孩是从众的,我们将在2016年达到10000家店,那时我们的产品就能在全国掀起一股潮流。”
“快时尚”的定义包括三个层次:快,新品到店的速度奇快;准,能准确反映当下的时尚潮流;狠,款式更新频繁,数量有限,人为制造稀缺。而哎呀呀的“每周上新货”把“快时尚”在饰品业的内涵具体定义了下来。
首先我们就看哎呀呀如何能做到“快”,快到每月能上400款新品的。
在饰品业,上新品的速度一直考验着企业的终端响应能力,因为企业有新货要推出,通常还得看加盟商愿意接受与否,以及接受多少量。这样一来,企业首先得把新品手册给加盟商看,加盟商看后再把信息反馈给企业,一来二去,不仅耽误了时间,还耽误了产品上市的最佳时间点,也许这段时间同类型产品就已上市了。
在哎呀呀的一家门店里,记者正巧碰到他们在忙碌地补货。其中既有畅销的产品补货,也有“必须”要上的新品。“必须的新品”从何而来?
这正是哎呀呀为了加快产品上市进度,打破行业痼疾所出的绝招——根据销售量按比例向加盟商强推新品。为了减少阻力,争取加盟商的支持,一开始他们试行每月3万元进货量的每周配送1000元的新货试销,每款产品不超过5个。如果产品好,加盟商可以再进,即使遇到款式滞销,四五个产品也卖得完。结果,试行的效果非常好,接下来的两个月,哎呀呀的新品从被买手发现到被顾客购买仅需7天。得到加盟商的认可后,哎呀呀每周强推新货的数量从1000元提高到了2000元,2008年又再从2000元,提高到A类大店3800元,B类小店2400元。
新品市场接受度这么高,说明他们的判断够“准”。那么“准”的依据是什么?特别是当每月需要400款新品,款款都准,谈何容易?
叶国富说:“相马不如赛马,没有人能每次都看准流行趋势,但是我们如果从4000款流行产品中,筛选出400款,成功率就会很高。”
事实上,他们不仅赛马,也相马,有一批庞大的“相马”队伍——300多名专业买手遍布北京、上海、东京和巴黎等时尚都市搜集最流行的饰品款式,并即时传回给公司的商品部。2005年时他们联系了广州周边50多个饰品、化妆品厂家,负责为哎呀呀供货。目前,分布在广州和义乌的400多家供应商也是新品的策源地,他们为了获取更多订单,会主动提供自己的创意给哎呀呀选择。
相马之后是赛马,他们为此成立了专门的商品委员会,从每月买手们发掘的近4000款产品中逐一比较筛选出来400款新品。买手的业绩直接与自己推荐的产品销量挂钩。经过多次筛选过滤出来的新品,一定是代表着全球流行的元素,当然要比普通的加盟商眼光更准,更能反映潮流趋势,也更符合消费者的快时尚需求。
“准”之后得够“狠”,才能不断吊足消费者的胃口。除了赛马制选新品,还有淘汰制。有上就有下,哎呀呀执行严格的下架制度,每7天低于4万个采购量的产品就会被淘汰,售完即止。而每周上架的新品不断刺激着顾客的回头率,从理论上看,新品每月推出一次,同一顾客每月只进店一次就足矣;但若新品每周推出一次,同一顾客每月就可能光顾四次。而同一款式三五个的补货量使得顾客担心下次就买不到了,不得不冲动消费。这就大幅提高了客流量,也极大地拉动其他商品的销售。
跑马招商
走进哎呀呀的门店,除了眼花缭乱的新奇产品外,首先刺激眼球的就是青春逼人的亚洲华语天团组合S.H.E及新人气偶像林宥嘉的大幅代言像。
一石激起千层浪,上千万的天价代言到底得卖多少一二十元的小饰品才能赚回来?有同行可能会这样算,但叶国富不会,他看到的是另一种价值:小饰品业至今缺乏强势的品牌,哎呀呀要想脱颖而出,就得快速打造一个强势的“渠道品牌”,拆开来看,一是“强势渠道”,二是“强势品牌”。同一个代言,两种效果,既可以用在产品品牌上,又可以拉动渠道的招商,何乐而不为?精心选择的新品,如果门店数量不够多,买手的价值就难以充分发挥,快时尚就无法笼络更多消费者,给竞争者留下空隙。
为了抢在同行们醒悟之前树立规模门槛,哎呀呀在招商上奇招迭出。
他们首先在百度上买断饰品广告,通过网络找饰品项目的投资者,只要输入“饰品”或“哎呀呀”,哎呀呀就是排在最前面的搜索结果,这让对手措手不及。短短两个月,就已发展到了30多家店铺。
进一步,他们在行业内开邀请大牌明星代言小饰品的先河,这在拘泥于小生意的同行看来匪夷所思。2005年8月,哎呀呀签约香港影星应采儿,当时其流动资金只有100多万元,却掏出了其中的60%来支付应采儿的代言费。这一次叶国富赌对了。知名度和美誉度都有了明显提升,哎呀呀的店铺数量迅速达到100多家。此后明星代言一发不可收拾,进入哎呀呀的门店,广播里会不断地告诉你,2006年签约当红女主持李湘,2008年签约人气偶像阿Sa,直至今年的S•H•E和林宥嘉。如果你是哎呀呀的老顾客,就会发现哎呀呀的代言人总不会让你审美疲劳。
保证加盟商赚钱是所有招商的基石,否则盲目扩张很容易导致“其兴也勃焉,其亡也忽焉”。哎呀呀就曾遇到过这样的坎:2005年末,为了实现冲刺200家的目标,哎呀呀开始向大型超市大举扩张,一度突破200家,但结果却因为选址原因兵败山倒。此后,哎呀呀开始将选址的权力由加盟商自主选址统一收回总部,总部收取加盟商一笔4000元的选址押金,并派专业人员现场考察,直至合格为止。严格选择后,哎呀呀保证大多数加盟商能赚到钱,实行“811”原则,即达到80%赚钱,10%保本,10%亏本的目标,远远超过行业50%开店成功率的标准。
此后,哎呀呀的招商一马平川。2006年,哎呀呀店铺数量达到400家,开始有了逐鹿中原的底气。此后,品牌影响力和加盟店的口碑效应几何级传播,2007年哎呀呀店铺数量接近千家,零售总额达5.6亿元,业绩增长了200%!2008年底2000家,2010年底为3000家,继续以每天两家新店的速度稳步扩张,是肯德基开店的两倍,屈臣氏的6倍。
一朝登顶,哎呀呀已经超越竞争对手太多。
后台周转率
坐3000望10000,哎呀呀的招商已经步入自循环轨道,每天加盟的投资者如过江之鲫,叶国富是否会要轻松些了呢?
在记者的采访中,叶国富的电话不断,邮件不断,忙碌丝毫不减。而据下属透露,他至今坚持每天8点以前赶到办公室,比员工都要早。那么,他在忙些什么呢?“我们刚花1500万元在业内率先引进ERP管理系统,像做小饰品的,很少有人会出这么大的价钱。但规模做大了,后台管控如不加强,就会降低效率,甚至滋生问题。”叶国富描述着他最近的工作重心。
在“1”之上,整合“6”的企业,大多数是轻资产运行。产品不是自己生产,店铺大部分是加盟的,物流并非自建,这种模式之所以备受整合者推崇,优势在于轻装上阵,起跑快,前期加速度强劲。而且当连锁规模还不大时,涉及的“采购、仓储运输、订单处理、物流管理”等中间环节虽然也会存在不畅,但并不会立马凸显出来。
哎呀呀在佛山起家的时候,他们只需要面对50家供应商,几十家连锁店,而当规模增长到1000家店,供应商增加到400多家,采购量高达五六个亿时,集聚的物流损耗,成千上万款货品和数不清的订单使得管理的各种矛盾开始凸显。
首先是物流损耗如何减少。
对于小饰品而言,物流损耗在所难免,但如果连锁规模做大了,却可能引发加盟商的集体不满。传统的做法是,加盟商将物流耗损的商品返给总部,总部换成新货再发给加盟商。这个解决方案看似合理,但其实弊端很多:一是加盟商和总部常常就哪些破损是由于物流造成的而争执不下;二是换成新货再发给加盟商同样还是有物流损耗;三是往返运输耽误了时间,浪费了精力。如何解决这一顽疾呢?叶国富的想法直接而有效:物流损耗一般不超过一批商品的1%,与其来来回回地争执既伤了和气又耽误时间,还不如总部直接用现金把这1%的物流损耗补贴给加盟商。取消退货程序,1万元的货,总部直接补贴加盟商100元现金。这一来,双方皆大欢喜。
省却了退货程序,哎呀呀的资金周转率从业内平均的45天缩短到30天,这等于同行一个季度赚两次钱,哎呀呀就能赚三次。
其次是仓储周转如何快速。
对于花1500万元引进的ERP管理系统,叶国富显然不会让它成为摆设,而是寄予了厚望:“我们在ERP系统里每半个月进行一次进货量统计,哪些产品销量大,各个加盟商都能看到,便于他们及时补货订货。”哎呀呀卖的虽然是一二十元的小饰品,但是总额却高达18亿元,实现一个月仓储周转两次,就能让资金一个月内多周转一次,其资金周转率降到了20天。更重要的是,该系统不仅能解决眼前的对物流、仓储、店铺运营的及时保障,还具有很强的延展性,当连锁店向10000家增长时,系统升级会更容易,管理难题也不会成倍增加。
最后是订单响应如何及时。
连锁店最头疼的事是,想要的货没有,不要的货却发来了,今天急着要的货十天半月后才到。订单响应表面上是所有企业都非常关注的重点,但是如果没有物流和仓储的快速反应支撑,所谓优化也只能是缘木求鱼。
在哎呀呀的门店里,记者旁观了加盟商直接通过ERP系统采用网上订货、下单和结算的操作。叶国富透露,他们甚至在开发一款智能化的下单系统,根据门店的销售情况和流行趋势实现电脑自动下单,这样也可减少加盟商的主观误判。现在,店内每下一个单,物流中心都能对着仓位调货,总部都能看到,从而减少了时间成本和沟通成本。他们每周上新货的时间也是总部统一安排,采取错峰配货的方式,有的周一,有的周二,这样能避免在同一时间发货压力太大。同时,他们正在郑州筹建物流基地,加大对北方市场的快速响应。
订单的快速响应,使哎呀呀的资金周转率已经缩短到了10天。三个月时间,别人只赚两次,哎呀呀至少都能赚9次!
在整合“6”的产业链里,产品设计和零售终端的快速提升使哎呀呀获取的是品牌溢价,而通过优化“采购、仓储运输、订单处理、物流管理”等中间环节,哎呀呀收获的是管理收益。前者是产品更具粘性,卖更高的价格;后者使扩张的风险更小,成本更低,同样的钱可以做更多的事。
哎呀呀后台周转率优化
第一步,物流损耗:取消退货程序,直接补贴加盟商1%现金,资金周转率从业内平均的45天缩短到30天。
第二步,仓储周转:1500万元引进ERP管理系统,ERP系统里每半个月进行一次进货量统计,便于及时补货订货。仓储每月周转两次,资金周转率降到了20天。
第三步,订单响应:加盟商直接通过ERP系统采用网上订货、下单和结算的操作,上新货的时间由总部统一安排,错开高峰配货,减少了时间成本和沟通成本。资金周转率最终缩短为10天。
长大的诱惑
用6年时间,整合了小饰品业的“6+1”,冲上了中国饰品连锁品牌第一的宝座,紧接着而来的是无限诱惑。
资本的诱惑通常让创业者无法拒绝。叶国富就向记者透露:目前已经有多个风投在洽谈中,2011年下半年将会引入风投,加快扩张速度。哎呀呀目前正在进行股份制改造,计划2013年冲刺创业板,融资25亿元左右,2013年将会是哎呀呀股票值过100亿元,将连锁店数逐渐扩张到1万家的时间节点。此后,公司将尽快创建一个集设计、动漫、电子商务和物流于一体的创意产业园。未来将以中国为主要战场,向海外市场辐射,打造一个真正的全球饰品连锁品牌。
资本会加速企业的扩张,但同时也会放大企业家的野心。叶国富在资本的追捧之下会面临两个选择:一是纵向扩张,冷静地保持哎呀呀的“快时尚小饰品”的专注定位,把中国市场做深做透,然后进军全球;另一种是横向延展,多元化开发,从小饰品到创意产业园。前者是麦当劳的思路,成为全球巨擘;后者则是中国大多数企业的做法,也是曾经将小饰品视为小生意的老板们留给叶国富机会的原因。何去何从,决定了哎呀呀能走多远。
第二重诱惑是,在哎呀呀的门店里,产品早已从纯粹的小饰品发展为饰品、护肤品、彩妆、工具和精品五大类。虽然饰品在销售额方面已然占据主流,但是护肤品和彩妆在利润额贡献方面已经迎头赶上。并且增加了与施华洛世奇、浪莎等品牌入店合作。价格也从10元的小饰品时代过渡到以二三十元产品占主体,在与同行相比,已经没有价格优势。未来,哎呀呀非饰品的利润一旦超过饰品,是否会动摇饰品的核心地位,抑或其他品牌产品的入场费收入超过了自有品牌,它是否还会坚定地走自有品牌路线,甚至变成一个渠道品牌,如同国美、苏宁,也未可知。
第三重诱惑是,在区域扩张上,哎呀呀开始从根据地南方市场向北京、上海等一线发达市场进军,同时向陕西、内蒙等西北方拓展。不同的地域文化带来的产品选择会有很大不同,原有的买手思路和产品布局很可能会面临众口难调的压力。另外,不同地域的管理文化也会给哎呀呀一直引以为傲、保持“快时尚”高效运转的军事化管理,带来巨大的挑战。记者获悉,叶国富曾去上海出差,顺道去上海分公司考察,发现他们8点半都没人上班,大发雷霆,后来才得知上海地区的作息时间是9点开始,这与广州8点就开始上班的快节奏生活有很大差异。
6×1模式 篇12
根据“6.2.1”教学模式的具体要求, 烟台汽车工程职业学院汽车制造与装配技术专业在教师整体素质提升方面进行了一系列的改革尝试, 在近两年的改革实践中, 主要针对教师的“双师”素质进行了深入改革, 同时对教师的科研与社会服务能力的提升也进行了相关的改革, 以提升教师的整体素质。
1.1 汽车制造与装配技术专业采用多渠道提升教师的“双师”素质
1) 充分利用寒暑假的时间派教师到相关企业进行实践锻炼。汽车制造与装配技术专业根据“6.2.1”教学模式的要求, 在企业的具体选择上针对教师的不同特点, 同时结合“6.2.1”教学模式对课程改革的实际需要, 为下厂锻炼的教师制定具体的培训要求, 让教师带着具体的任务下厂, 这样更加有的放矢, 同时还制定了考核要求, 避免走过场, 让教师得到真正的实践锻炼。
2) 除了寒暑假之外, 汽车制造与装配技术专业利用周末的时间根据不同的课程团队, 聘请行业、企业专家来为学院为教师培训, 成立了发动机培训班、电控培训班、自动变速器培训班等, 极大促进了教师的实践能力。
3) 汽车制造与装配技术专业鼓励教师不断尝试参加全国各类教师自身的技能大赛, 并取得了优异的成绩, 其中一位老师被邀请为钣金项目的国赛评委, 通过参加这类大赛, 很好的锻炼了老师的实践动手能力, 在此基础上, 汽车制造与装配技术专业多名教师成功取得了机动车从业资格培训考核员、机动车从业资格培训师资相关资格证书, 由此, 汽车制造工程系目前承担了烟台地区“机动车维修从业资格”培训, 通过我系教师的培训, 并已经承担了多批烟台地区的机动车从业资格培训工作, 培训通过率达到90%以上, 很好的为社会做出了贡献, 同时, 汽车制造工程系教师正在积极与周边企业进行合作, 为其解决一些技术难题, 并作为横向课题来进行研究, 极大的激发了老师的科研服务热情。
1.2 汽车制造与装配技术专业除了加大教师的“双师”素质培养之外, 还非常注重教师的科研与社会服务能力的提升
汽车制造与装配技术专业在课程团队的基础上组建了一系列的科研团队, 鼓励教师不断总结自己的教学经验以及自己在专业领域方面的深入研究, 积极发表论文、申请课题, 并与相关企业合作进行横向课题的研究, 极大促进了教师的科研及社会服务能力的提升。
2“6.2.1”教学模式下学生整体素质的提升
对于学生整体素质的提升, 汽车制造与装配技术专业也进行了改革尝试, 主要从考核评价机制的革新、学生实操过程中的“6S”管理、突出技能大赛在培养学生中的作用以及加大平日质量监控的力度四方面进行深入改革。
2.1 革新考核评价机制, 培养学生的学习习惯
随着职业教育的不断深入, 职业院校在招收的学生基本上都是高考的失意者, 成绩基本维持在200—300分左右, 如何激发这些低分学生的学习兴趣, 让其屏弃掉中学时代对学习的厌倦情绪, 养成一个良好的学习习惯, 也是职业教育所必须面对的一个问题。为了更好的解决这个问题, 汽车制造与装配技术专业队考核评价机制进行了革新, 在学院考核机制的大框架内, 在“6.2.1”教学模式的具体要求下, 汽车制造与装配技术专业在加入过程性考核的同时, 加大了期末考试的监考力度, 并对毕业补考也提出了新的要求, 学生不管什么情况只要在毕业时其中的必修课程没有达到合格要求, 就只能推迟毕业, 以此让学生真正明白只有经过平日的刻苦学习才能取得真正的好成绩。由此也让学生养成一个良好的自学习惯, 以便在未来的工作中有更大的提升空间。
2.2 学生实操过程中的“6S”管理
学生进入到实操车间, 要根据要求穿好实训服, 进入机房重地还要带好鞋套, 并在学生进行实操之前, 拿出一周的时间来专门进行安全教育, 并进行安全教育的考试, 考试在90分以上才能进行实操训练, 以此督促学生养成一个良好的安全习惯, 安全习惯是职业能力提升的基础, 同时在实操过程中加大学生细节的管理, 比如, 如何拿放工具、如何摆放物品、如何使用卫生工具等, 让学生形成“动物归原”的理念, 这样才能更好的实施“教、学、做”一体化的学习方式, 在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的同时, 还应该培养学生的“动眼”能力, 要求学生对一些标准件的尺寸在脑海中有一个准确的概念, 比如, 各种螺栓的直径, 需要到与之配合的套筒扳手时, 要能及时准确的拿取, 而不是逐个尝试, 这样可以很好的提升工作效率。
2.3 突出技能大赛在培养学生过程中的作用
技能大赛作为我国职业教育的一项制度创新, 已经发展了很多年, 职业院校为了在大赛中取得优异成绩, 顺应大赛要求, 就必须不断加强双师型师资队伍建设、学生的实践技能训练, 不断加强校企合作、工学结合, 深化课程改革, 打破旧有的“知识体系”教学模式, 构建“工作体系”的新型模式, 从而起到引领职业院校教学改革和发展方向的作用, 而在技能大赛的组织培训过程中, 各职业院校往往仅注重学生的实践技能训练, 忽视了学生的整体素质的提升, 汽车制造与装配技术专业对技能大赛的培训过程进行了革新, 要求辅导教师在进行技能大赛的培训过程中, 要注重学生的创新能力、吃苦耐劳精神以及团结协作方面的培养, 以期让技能大赛对学生整体素质的提升起到更大的作用。
汽车制造工程系组织参加了由中国汽车工程学会组织的2015年“巴哈大赛”, 本次大赛是国内首次举行, 其意义就在于激发参赛学生的学习兴趣, 促进学生主动学习并深入掌握汽车结构设计、制造、装配、调校维修等多方面的专业知识和技能, 提高团队合作能力, 根据本次大赛的主旨, 汽车制造工程系以本次大赛为契机, 进一步对技能大赛的组织、培训进行了改革, 首先在全系进行了大规模宣传, 激发起学生对本次比赛的热情, 报名的学生达100余位, 报名的老师有10余位, 本着让更多的学生参与到技能大赛的改革原则, 汽车制造工程系最终决定所有报名的学生、老师全部招收进来, 组成了“烟台汽车工程职业学院巴哈车队”并根据学生各自的特长进行了分组, 分为底盘组、电器组、车身组、宣传组、营销组、制动组、操纵组等, 各组的同学既分工明确, 又团结合作, 搜集的资料均共享, 目的就是让所有参赛的学生、教师能够学到更多的知识, 在一年的组织培训过程中, 前八个月的时间, 车队制作了两辆实验车辆, 通过车辆的制作, 车队根据每个人的表现, 进行了总体评价, 并模拟真正比赛评选出优秀学生, 在此基础上车队最终确定出参加最终比赛的20余位学生, 2名指导教师, 虽说最后并不是每个人都能参加到最后决赛中来, 但参与比赛的所有学生都已经过了培训, 在8个月的时间里, 已经对汽车设计、制作的整个过程有了全面的了解, 对发动机、底盘、电器等有了全新的了解, 将所学知识真正用到了实践中来, 都有了很大的提升, 同时作为一次比赛, 遴选出的20余名学生团结协作、众志成城, 用剩余4个月的时间制作出了最终参赛的车辆, 并认真准备了大赛所需的各类材料, 在最终的比赛中取得了优异的成绩, 通过本次大赛的组织, 既照顾到了大多数学生, 尽可能的让更多的学生参与到比赛中来, 学到所需的技能, 又遴选出了优秀学生取得了成绩, 很好的体现了本课题研究的意义。
2.4 大力开展第二课堂, 成立特训班, 促进学生技能水平的进一步提升
汽车制造与装配技术专业为了更好的提升学生充分利用晚自习、周末、假期等课余时间, 组建了多个特训班、兴趣小组等, 在组建之初先由指导老师在全系进行宣讲, 让学生充分了解各特训班、兴趣小组的培养目标, 根据自身的特点进行选择, 极大地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 全系一半以上的学生都参与进来。
特训班、兴趣小组的成立也很好的促进了汽车制造工程系的学生管理工作, 让学生在课余时间不在总想着网吧, 很好的培养了学生的学习习惯, 让学生在自己的兴趣中, 不知不觉的提升自身的整体素养, 使汽车制造工程系的学习氛围更加浓厚。
3 结束语
汽车制造与装配技术专业在“6.2.1”教学模式的指引下, 进行了一系列的改革, 对教师、学生整体素质的提升起到了很好的促进作用, 汽车制造与装配技术专业将进一步加大改革的力度, 以使教学质量得以更好的提升。
摘要:汽车制造与装配技术专业紧紧围绕“6.2.1”教学模式, 进行了一系列的改革, 使教师在双师素质、科研与社会服务方面取得了长足的进步, 同时通过考核改革、实操管理、技能大赛、第二课堂等方面的改革, 很好的促进了学生整体素质的提升, 为教学质量的提升提供了保障。
关键词:职业技能大赛,引领,能力提升
参考文献
[1]田春霞.工学结合的汽车制造与装配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构建[J].科教导刊, 2015.02:21.
[2]海争平, 杨志红, 等.高职层面汽车制造与装配技术专业课程体系研究[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 2015.05:2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