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学融合

2024-08-30

工学融合(通用8篇)

工学融合 篇1

引言

高职院校工学结合是一种将学生学习与工作相结合的一种教育形式, 是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的一种创新和变革。在高职院校工学结合过程中, 正处在发掘建设阶段的高职校园文化与具有鲜明特色的企业文化的适应乃至融合成为工学结合的软肋, 探讨高职校园文化与企业文化的异同, 高职校园文化如何适应甚至融入企业文化, 具有深远的意义。

一、校企文化的内涵

1. 高职院校校园文化

校园文化是在一定历史条件下, 在学校发展过程中形成的共同价值观、精神、行为准则, 以及在其物质设施、规章制度、行为方式中的外在表现。教育部高职高专校园文化建设研究课题组对“校园文化”的内涵作了下述定义:它是指在大学这一特定文化氛围里以学生为主体, 以教师为主导, 在校内外从事各种活动过程中所形成的一种风格, 一种校园精神与环境及所创造的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的总和。高职院校的校园文化建设是培养学生素质的重要举措, 也是学校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基础和保障。高职校园文化所要回答的核心问题是:培养什么样的人, 如何培养这样的人。

2. 企业文化

企业文化是一个企业发展过程中形成的以企业精神和经营管理理念为核心、凝聚、激励企业各级经营管理者和员工归属感、积极性、创造性的人本管理理论, 是企业的灵魂和精神支柱。企业文化是企业的无形资本, 它囊括了除设备、资金、人力等有形资本以外的所有东西。众所周知, 企业的有形资本, 只有在无形资本的作用下才能增值。所以说, 企业文化, 是企业核心竞争力的最终体现。企业文化是企业在生产经营实践中逐步形成的, 为全体员工所认同并遵守的, 带有本组织特点的使命、愿景、宗旨、精神、价值观和经营理念, 以及这些理念在生产经营实践、管理制度、员工行为方式与企业对外形象的体现的总和。

二、校企文化的衔接方式

1. 适应

当前我国的高职院校的主体是政府, 是由国家财政统一划拨经费的事业单位。在这里, 不仅在文化精神上难于与企业沟通, 即便在表层的物质层面上, 也难于与企业文化契合。现在高职院校大力提倡的工学结合只是校园文化和企业文化的简单对接, 无法解决各个企业文化的差异性甚至矛盾性问题, 没有上升到企业文化核心层面———价值观的高度来实现校企文化对接。

高职院校校园文化建设怎样适应高职就业的要求, 适应企业文化的需求, 学生角色能不能快速适应企业员工的角色, 适应就业市场的需求已经成为我们思考的重要问题。应当做到:

首先是顺利适应岗位的需要。迅速适应企业的管理环境, 是用人单位的普遍要求。事实上, 很多毕业生刚上岗, 不适应企业管理环境或者被企业淘汰, 不是因为专业知识和能力, 而是由于缺乏与人交流、与人合作的能力, 职业意识和职业态度淡漠, 无法在企业的环境里找准自己的位置, 很好地发挥自己的专业技能。

其次是适应企业对员工基本素养的需要。现代企业和市场选择人才看中的不仅仅是学生拥有的文凭和技能证书, 他们更看中的是其职业素养, 即个人基本素质、基本职业技能和职业精神, 并愿意通过培训来发展新员工, 企业认为学生除了应具备必要的专业技能和心理健康素质外, 用人单位更看中的是学生是否具有爱岗敬业, 恪尽职守的职业意识;严谨负责、一丝不苟的职业纪律;顾全大局、团结协作的合作精神。现在很多学生缺乏对所投身职业的基本素养的了解, 还不懂得学历和职业之间经常不对称的关系。

2. 融合

实现校园文化与企业文化的完全融合应当做到:

1) 在学生管理上要重视平时的职业素养的养成教育。企业文化的核心是企业精神和经营管理理念, 是一种责任文化。企业要求每个员工具有责任感和团队协作精神, 并遵章守纪, 而现在高职学生普遍缺乏责任感, 以自我为中心, 缺少和人沟通共事的能力。这就要求学校要强化对学生的职业定向教育, 通过形成良好的舆论氛围, 形成正确的职业观。

2) 在教师队伍建设上加强教师的企业实践经验。通过教师下企业锻炼, 增加教师的企业背景和企业经历, 使学校教师与企业实现“零距离”对接, 参加实践的教师在教学中, 把企业管理和企业文化引入到课堂, 更好的按照企业的综合需求, 有目标地培养学生, 学生在校园就可以接受企业文化的熏陶, 触摸到市场的脉搏, 可以及早地提升学生的职业素养。通过教师引进和传播企业文化的元素, 让教师成为校企文化结合的纽带, 丰富校园文化的内涵。

3) 在课程设置上提高实训课程比例, 提升学校的企业化氛围。学校引进企业管理理念、质量意识, 使实训的学生在学校就能接受企业管理理念、实训中培养学生的职业素养。最终的培养目标是:学生的素质像企业员工。在实训中提升学生的务实作风、质量意识和合作精神, 在实训中让学生学会负责, 学会主动, 学会忠诚, 养成职业习惯。

总之, 由于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的特点, 要求我们的校园文化先适应企业文化的需求, 让学生适应企业的发展需求, 再让学生所带去的校园文化与企业文化融合, 完成校企文化的衔接, 从而使工学结合带来的高职院校校园文化的建设吸收、渗透更多的企业文化, 使培养的人才在价值观念和行为规范上更加符合企业的需求。

摘要:当前, 高职院校正在积极探索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 文章从校企文化衔接的视角, 阐述了在这一背景下校园文化与企业文化衔接的主要方式。

关键词:高职校园文化,企业文化,衔接

参考文献

[1]雷久相.探析高职校园文化建设的定位及内涵[J].教育与职业.2006.9.

[2]黄南永.论高职院校校园文化衔接企业文化的路径[A].教育与职业.2008.5.

工学融合 篇2

关键词:高职院校、工学交替、管理制度、校企合作

项目来源:江苏省大学生创新训练项目;项目编号:201512685020H

G718.5

目前的人才培养模式,其主要弊病在于理论强于应用,往往花费更多的时间,培养了专业技能相对不高的毕业生。因此,校企合作的双向教学模式成为人才培养模式转变的关键一环。面对激烈的全球化竞争,能否在相对短的时间内完成培养人才、应用人才并创造价值的一体化过程,是获取新的竞争力的关键。作为校企合作的教育项目,现代职业技术学院要率先探索校企合作下的的教学模式。通过学生到行业中工学交替、顶岗实习以及教师挂职的方式多方面探索。让学生完成从缺乏实战经历的“职场菜鸟”到专业人士的转变,从方方面面让学生熟悉职业岗位需求,孕育一批优秀毕业生和高素质服务外包人才。

一、高职院校工学交替的现状及实际运行中存在的问题

(一)学校与企业的工学日常管理制度没有衔接。在校企双方合作的问题上,往往是学校“一头热”,企业的参与积极性不高。有些企业明确表示,他们更看重与一些重点大学或本科院校的合作,不太愿意与高职院校深入合作,因为接收学生实习会增加企业的成本,并要承担一定的风险。有些学生来企业实习后,不适应企业的工作模式,不服从管理,眼高手低,怨声载道,增加了企业的管理难度。个别企业与学校合作虽然紧密,也只是为了解决生产旺季劳动力紧缺的问题。因此校企合作变数很多,不利于系统实施“工学交替”人才培养方案。

(二)学生的德育教育制度没有衔接。课题组通过对学生的问卷调查分析及访谈过程中了解到,90%以上的学生表示“工学交替”是非常必要的,他们能够理解学校的良苦用心。但具体谈到自己在“工学交替”学习过程中的表现时,大部分学生却明确表示难以适应企业的管理,甚至抱怨自己的付出与工资收入不成比例,心态不平衡。还有些学生表示,自己在企业顶岗实习,其实就是卖苦力,所以不愿意坚持到最后,中途返回学校。而学生在企业实习期间的管理也存在脱节现象,一方面是学校派去的带队教师不能深入学生工作现场,不能亲自进行全过程监督管理;另一方面,企业对学生的管理如同对自己员工管理一样,靠制度管理,缺乏对学生的思想教育与引导。

(三)“工学交替”实训制度没有衔接。课题组在调查中发现,不少职业院校“工学交替”人才培养方案缺乏与企业的深度研讨,大部分都是学校单方面制订培养计划,因此,课程设置及教学内容与企业的需求脱节,需要加强改革。

(四)缺乏学校与企业的交流平台没有衔接。很多职业院校都强烈希望相关职能部门能够为企业与学校的合作交流搭建平台。目前很多职业院校都是通过一些传统关系或私人关系与企业合作,因此学校是主动方,而企业参与非常被动。

(五)缺乏适合“工学交替”的考核评价制度没有衔接。“工学交替”模式的进行需要大批具有双师素质的教师下企业、进车间指导学生进行生产性实践。由于下企业指导教师的业绩考核、工作量难以计算等原因,对校内的业绩考核、津贴分配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很多学校在教学质量保障制度及“工学交替”评价体系方面都存在盲区。

二、从建立规范的角度完善工学交替的建议

(一)教材内容与岗位技能及职业标准相对接

在满足学校教学要求的前提下,以本专业为主,培养行业需求的专业人才,在知识储备上、职业技能、沟通与交流能力、个人素养等方面,对行业人才的特征进行分析,除了学习专业知识以外,还邀请企业资深人员对学生进行行业理论知识培训,和专业技能培训。

(1)从知识的角度来看,行业人才必须具备以下三种知识储备:一是熟练行业基本知识;二是业务开展过程中的基本原则、交付工具的使用等;三是项目涉及到专业领域的知识,如承接金融信息化外包业务的人才,就需要具备金融管理方面的知识,如国际结算、外汇管理、金融衍生产品等知识。学校可以针对这三方面主要开设了文字录入、商务礼仪、计算机网络、经济政治、金融等相關专业课程。

(2)目前各行业的互联网趋势非常突出,因此,对从业人员的信息技术的运用提出了较高的要求。此外,随着中国国际化步伐越来越快,对各国企业和组织的不同的文化背景、思维习惯、行为模式也需要了解,而要想深入了解,首先要求的就是跨文化的沟通与交流能力。行业从业人员应具备读写和口语交流技能,以语言为工具,能与国外客户顺畅交流,理解、尊重国外客户在文化、传统、习俗、思维和时差等方面的不同,通过反复的沟通和交流,解决项目中的具体问题,提供最佳解决方案。

(3)行业从业人员的个人素养也有很高的要求,表现出高度的职业化特征,归纳而言,包括以下3个方面:对知识产权的尊重和保护;良好的团队协作精神;主动的质量意识。对此我校开设了职业生涯规划课、法律、职业素养、礼仪课程,为学生进入行业奠定职业素养基础。

(二)加强校企之间管理制度双向交流、互学互鉴

工学融合 篇3

工学三维融合是指校企的人力资源 (老师, 主管) , 物力资源 (课程, 岗位) 和文化资源 (校园文化, 企业文化) 能够相互渗透, 共同作用于学生。

学校提供教育资源, 企业提供职业资源, 两种资源的融合真正体现了职业教育的特点。

一、工学三维融合模式的探索

珠海城市职业技术学院物流管理专业从2006级开始就探索了突出地方经济产业特色2+1的模式, 建立知识、能力、素质并重的课程体系及校企结合的校内外实践教学机制, 确立与职业要求相适应的教学标准, 通过课堂教学与实训一体化, 实现教学过程的职业性, 着力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创造能力、就业能力和创业能力, 增强学生的就业竞争力.经过几年的探索, 突出以工学三维融合;三层培养一体;核心课程贯穿;职业学业结合。近年来, 大力开展生产性实训, 凝练了“依托企业, 校企合作, 产学互动, 服务地方”的办学特色和“校企深度交融, 工学有机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 形成了“学院里面有工厂, 车间里面有教室”的颇具职业教育特点的办学格局, 为区域经济的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人才支撑。

1. 建立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的缘由

校内实训基地技能训练模式的建构在我国是一个相对新的领域, 将现代工厂的经营、管理理念引入学校, 为学习者提供与企业相似的培训环境和经验学习环境, 把教学和工厂紧密结合, 把学校按工厂模式办, 使学生得以在一个近乎真实的环境中学习必需的各种知识和能力。着力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创造能力、就业能力和创业能力, 增强学生的就业竞争力。

2. 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教学做一体化”的技能训练模式建构

(1) 教学做一体化。以“基地建设企业化、实践教学生产化”为重要特征的校内实训基地为“教学做合一”的技能训练模式创建了良好的平台。在这一平台上构建以行动导向法为主要特点的“教、学、做”一体的技能训练模式, 促进教师教学方式、学生学习方式的根本改变。 (2) 课堂与公司合一。淡化教室和实训基地的界限, 打破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 将部分课程搬到实训基地, 教师边教边学, 学生边学习边实践, 按真实的物流岗位操作, 在真实的生产环境、企业文化和职业体验条件下, 使学生在学校内实训基地中得到科学精神、职业道德、综合素质等方面培养与锻炼。 (3) 校企双制人才培养模式。让企业驻进学校, 企业技术人员深度参与到教学和项目研发中来, 形成“学校即企业, 课室即车间, 教师即师傅, 学生即员工”的“校企双元制”人才培养模式, “零距离”实现学生到企业员工身份的转变, 学生在“学中干, 干中学”所以马上就能与企业生产“无缝对接”。“做学合一、情境学习”, 让每一个学生对工作任务有一个完整的体验, 提供表现自己脑力和体力, 以及自我发展的机会。训练内容紧扣职业能力和职业素质, 训练项目紧密结合相应的物流工作岗位的工作过程。 (4) 学生既是学生也是员工。淡化学生和员工的身份, 学生在生产性实训中以生产者的身份顶岗实训。

二、工学三维融合模式的实践

1. 校外顶岗实习的内容

(1) 《仓储与配送》课程, 以企业真实环境为背景, 以行业、企业的实际情况作为教学素材, 结合配送的理论知识, 讲解配送方面的真实业务, 给学生安排关于配送的具体岗位, 使学生在实习中熟悉配送业务的基本操作, 同时通过布置配送方面的项目, 培养学生项目管理的能力。 (2) 《公路运输》课程公路运输是物流行业的核心环节之一, 对于公路网络发达的珠三角地区尤为重要。本课程是在学生顶岗实习的基础上设立的, 一方面提高学生对公路运输业务的认识, 另一方面提高学生的实习能力以及未来的就业竞争力。

2. 校企共建生产性物流实习基地轮训实践

(1) 师资安排:校方:物流专业老师;企方:副总理、各岗位骨干。 (2) 轮训地点:学校的物流实训厂房。 (3) 轮训方式:在校学生均可参加, 具体参加人员由校方安排, 采用周轮训方式。 (4) 激励内容:周总结一次, 并评优一次;月总结一次, 月评优一次, 月优秀从周优或表现特别突出的人员中产生;周优秀人员可安排参加公司内部培训;月优秀将颁发证书, 并给予适当物质奖励。

工学融合 篇4

在新形势下, 各高职院校纷纷与企业建立了灵活多样的校企合作关系, 对高职人才培养工作起到了一定的推动作用。但其间也存在着一系列不容忽视的问题:学校自身科技优势不明显, 对企业参与合作的吸引力不大;学校传统的教学管理体系不适合校企合作办学模式的需要;企业缺乏成熟的合作意识, 偏重现实利益, 等等。种种因素制约了校企合作的进一步发展, 严重影响了高技能人才的培养。近年来, 政府职能部门加大了推进校企合作的宏观调控力度。例如, 2009年4月, 江苏省科技厅、教育厅联合实施“校企联盟”行动, 先期组织省内120家高校和55家部属科研院所与全省2000多家企业结对合作, 建立2000多个校企联盟。目的是加大对校企合作的指导力度, 发挥政府部门的设计、组织、领导、协调等作用, 使高校与企业之间形成网络化的工作平台, 建立高校与企业的稳定合作关系, 形成良好的长效机制。在此背景下, 实现职业教育与行业企业深度结合, 形成工学互动、资源集成、共优双赢的“校企深度融合”模式日益受到各高职院校的普遍关注和重视。

校企深度融合模式的含义

按合作深度进行层次划分, 目前我国高职教育采取的校企合作模式可分为两个层面:一是浅层次合作。学校在企业建立实训基地, 聘请企业专家作为专业指导委员成员, 逐步形成产学合作体。采用该模式层次的学校较多, 但由于校企双方合作的基础和目的不明确, 大多流于形式。二是中层次合作。学校与企业建立横向联合体, 共同投资建设“真刀真枪”的实训中心, 或创办“教学工厂”。学校为企业开发项目、培养专业人才, 企业向学校提供先进设备;校企双方利用合建的实训中心、教学工厂进行共同开发, 或对学生进行专项训练。该模式层次正逐步被高职院校所采用。

校企深度融合模式是以现有的中层次合作为基础, 进一步向深层次合作迈进的阶段, 目的是实现校企多层式合作、多方位互动、互利共赢的深度融合, 达到校企一体化。在校企深度融合模式中, 学校与企业相互渗透, 学校针对企业的发展需要设定科研攻关方向, 提供技术服务、信息服务、培训服务, 并将研究成果转化为工艺技能、物化产品和经营决策, 提高整体效益;企业主动向学校投资, 将生产线引入学校, 建立利益共享关系, 真正实现“教学—科研—开发”三位一体。校企深度融合强调高职院校是高职教育的办学主体, 而企业则是高职教育的重要力量。高职院校从区域经济、企业需求出发, 把职业教育的培养目标、功能定位、历史使命融入企业价值链、产业链、企业文化中, 真正培养掌握现代高新技术的高技能人才。

校企融合与工学互动的关系

校企融合是办学层面上学校与企业的携手共建, 是一种办学模式, 重点在于办学体制的创新;工学互动主要体现在人才培养层面上, 是一种育人模式。校企融合是工学互动教育的基础;工学互动是实施校企深度合作办学的有效途径和方法。

在现阶段, 我国高等职业教育可持续发展的关键是类型特色的创新, 其基本运作框架是:以校企融合的办学模式为体制基础, 以工学互动人才培养模式为平台, 以教学改革为龙头, 以课程建设为根本。校企融合下的工学互动人才培养模式, 是以学校和企业的双向互动和长期合作为基础, 将学校的理论学习和企业的实际工作经历有机结合起来的人才培养模式;实现了生产实践和教学过程的互动, 学校教师和企业技术人员的互动。校企融合体现校企深度合作, 达到校企一体化, 形成互惠互利、优势互补、共同发展的动力机制。工学互动体现在与学习相关的要素和与工作相关的要素两者的结合, 所谓要素是指与“学”和“工”相关的各种资源和活动, 如双方的人员、场地、信息、标准等。

校企融合、工学互动人才培养模式的构成要素

校企融合、工学互动人才培养模式的构建, 并不是单一的教学方法的改革或教学内容的增减, 而是在教育教学实践过程中所形成的组织样式和运行方式, 包括培养目标、课程体系、教学方法、教学实施、考核评价、师资建设等若干要素所构成的有序系统。

(一) 以新时期对高职人才培养要求确定培养目标

随着区域经济发展和产业技术发展, 社会对高技能人才提出了新的要求:在职业道德方面要求人文修养与心理状态兼备, 有强烈的事业心、责任感和团队合作意识;在专业素养方面, 要求扎实的专业知识体系与多元知识结构的综合, 以专业为主干, 其他知识为分支, 形成树状知识结构体系;在能力结构方面, 要求具有较强的实践能力、一定的创新能力、灵活应变的能力、果断决策的能力等。根据新的培养要求, 校企融合、工会互动人才培养模式的培养目标应打破传统的“职业岗位能力”培养方式, 定位于以培养“综合职业能力”为核心。工学互动的内涵是“学习的内容是工作, 通过工作来实现学习”, 其人才培养模式对课程建设、教学实施过程等提出了全新要求。把具体的“工作领域”转化为“学习领域”, 并不在于训练学生孤立的岗位技能, 而在于强调学生在具体、完整、综合的工作过程中完成典型工作任务时感受职业情境、学习“如何工作”, 从而提高包括职业技能在内的个体在职业工作、社会交往、个人生活情境中的科学思维和整体素质。

(二) 以校企深度融合为平台构建工学互动课程体系

根据综合职业能力的培养目标, 基于校企深度融合平台, 构建以任务引领为课程开发取向, 以职业工作过程为课程内容, 以模块多元组合为课程结构的工学互动课程体系。

“工学互动”课程体系, 依据岗位能力与课程模块的一致性、课程内容与生产实际的一致性、校内实训与企业工作的一致性、学校管理与企业管理的一致性, 设计了“职业基础课程”、“职业技术能力课程”、“职业技能课程”、“职业拓展课程”等主模块, 通过课程模块间的多元组合, 围绕企业职业岗位要求, 实现“工”与“学”交替的教学过程;在学校内侧重传授学生专业基础知识, 在企业内侧重培养学生的专业技术核心能力和职业拓展知识, 以达到理论与实践的多维度融合。其中, 职业基础课程包括普通类课程、基础课、专业基础课, 侧重于培养学生科学文化精神和通用职业能力, 奠定“宽基础”;职业技术课程包括专业课, 侧重于习得专业技术知识;职业技能课程包括课程设计、实训实习、考证培训等实践环节, 侧重于提升专业技能、岗位技能水平;职业拓展课程包括各类选修课、专题讲座、岗位实习、社会实践等, 侧重于拓宽学生的专业知识面, 满足未来职业生涯的可持续发展需求。在工学互动课程体系中, 把专业知识学习、校内实验实训、职业技能培训、企业岗位实习等穿插进行, 使获取知识的学习过程与职业实践过程相对应。

(三) 以仿真的职业任务的实践项目创新教学手段和方法

通过建立仿真实验室、多功能教室、情景教室等, 在教学过程中引入全真或仿真教学方法, 运用虚拟技术、计算机网络等现代化教学手段, 让学生在仿真和模拟环境中强化技能训练。增加工艺性、设计性、综合性的项目式实验、实训课题、课程设计, 将“全真”或“仿真”的职业任务作为学生的实践学习项目。通过企业和学校的深度融合, 把工作过程和学习过程统一起来, 教师或企业技术骨干与学生双方以边教、边学、边做的方式共同完成某一工作任务和实践项目。在实践教学过程中, 融实验、实训、实习为一体, 按认识实习、理论教学、实验验证理解、技能训练实训、技术实践五个阶段循序渐进地教学, 注重学生动手能力和实践能力的培养, 引导学生独立思考, 从而把模拟职业环境转化为真实职业环境, 使学生在实际工作过程中形成理论知识和实践能力的互动。

(四) 以学生为中心、基于工作过程实施教学

工学互动的教学是以学生为中心, 基于工作过程, 整合学习内容和工作活动, 在一个模拟工作环境中实施的。

教学实施过程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为专业知识学习阶段, 主要完成职业基础课程、职业技术课程, 开展基本技能实训。在依托企业的基础上, 引入相关的企业工作与技术标准实例进行教学。第二阶段为实训阶段, 通过校内外实训和技能培训完成职业技能课程。一方面, 在校内建设理论和实践一体化的高质量实训基地, 训练专业基本技能;同时加强校外实训基地建设, 把部分专业核心课程放到企业生产现场, 以真实工作任务或产品为载体组织教学, 培养专业综合技能。另一方面, 通过行业协会和职业技能鉴定机构, 将新标准、新技术、新认证制度融入教学过程中, 设置技能证书培训课程, 使学生获得核心职业技能。第三阶段为岗位实习阶段, 主要完成职业拓展课程, 让学生带着某一教学课题到对口岗位进行实习, 体验完整的工作过程, 感受企业文化氛围, 完成从学校学生向企业员工转变的身份转换。

(五) 以综合职业能力为核心标准进行考核评价

校企融合、工学互动人才培养模式的考核评价贯穿于教学实施的全过程, 推行以综合职业能力为核心的评价标准。在考核方式上, 定量与定性相结合, 自我评价、学生评价、同行评价、社会评价相结合, 充分发挥评价的检查功能、反馈功能、激励功能和在教学活动中的导向功能。在考核内容上, 注重实践性教学环节考核。对于职业技术课程、职业技能课程、职业拓展课程, 采用结果考核和过程考核有机结合的方式, 以综合职业能力为标准, 从多角度全面评价。例如, 在实训实习阶段, 既要对学生动手能力和实践中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进行全面考核, 又要对学生的创新能力、团队合作能力、环境适应能力作出综合评价。对于在校内外实训基地开展的项目引领课程、毕业设计、实训实习等, 采取开放式考核, 以学生完成典型工作任务、解决实际问题来完成考核。在考核评价主体上实现多元化, 改变学校教师单独打分的模式, 形成由学校、企业和社会三方共同构成的评价主体。在校企融合中, 企业全方位介入到教学过程中, 企业技术人员与学校教师一起承担课程指导的职责, 来自企业的对学生职业能力的评价结果更为真实。

(六) 以校企师资整合组建“产教结合”教学团队

校企融合、工学互动人才培养模式的实施主体是“产教结合”的教学团队。基于产学研平台, 校企双方在师资建设上全面合作, 组成学校专职和企业兼职两支力量, 共同参与到学校教育和企业生产实践中。“产教结合”教学团队年龄上实现老、中、青优化组合, 来源上实现学校专任教师和企业技术骨干专兼结合, 学缘上实现科学研究和教育研究的专攻方向结合;通过团队成员的知识技能互补和人才双向互动, 完成动态开放的教学过程。在校企深度融合的办学模式下, 学校和企业建立校企合作工作委员会的中介机构, 共同研讨校内外实训基地的建设, 拓展校企技术开发、员工培训和学生培养等合作意向, 建立合理合法的监督、评估、奖惩制度, 从组织上保障“产教结合”的教学团队正常开展工作。

校企融合、工学互动是高职教育改革发展的方向, 对于每个高职院校来说都是一个值得研究的重要课题。校企双方践行先进的合作理念, 构建科学的保障机制和人才评估机制, 是推进校企深度融合办学模式的关键;校企双方共同参与课程改革、师资建设、教学实施、考核评价, 是开展工学互动育人模式的关键。只有把握这些关键点, 从地方经济和社会需要角度出发, 才能构建高技能人才培养的创新模式。

参考文献

[1]陈解放.合作教育的理论及其在中国的实践[M].上海: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 2006:101-134.

[2]王明伦.高等职业教育发展论[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 2004:33-53.

[3]马树超.工学结合—职业教育模式转型的必然要求[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2005, (10) :10-12.

[4]胡清, 易飚, 等.基于“产教结合”构建高职院校多元化教学团队的策略研究[J].无锡商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09, (4) :56-58.

工学融合 篇5

《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把工学结合作为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重要切入点, 这是高等职业教育理念的重大变革。工学结合模式是多数高职院校采取的一种教学模式, 主要指高职学生大一、大二在校学习, 大三在企业或工厂车间进行顶岗实习, 实习情况计入学生考核成绩。在这种教学模式下, 如何在较短的时间内最大化地提高学生的公共外语和专业英语的学习能力, 如何能在工学一体化背景下完成公共外语与行业外语的衔接与融合成为本课题研究的重点。

二高职英语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在工学一体化背景下, 公共外语一直定位为公共基础课程, 所学内容通常与专业无关, 也与未来职业规划脱离。由于受各等级考试的影响, 高职公共外语教学在面临学生等级考试和职业培养的双重任务时, 大多把重点放在培训考试上, 以过级为主要目的, 忽视了学生职业语言能力的培养, 更不要提企业的实践了。高职院校大部分专业不开设行业外语, 有的即使开设行业外语, 在课程难易程度的把握上也存在偏差, 导致学生缺乏学习兴趣, 没有把所学知识运用到实际工作中, 出现了学会的知识不实用, 实用的东西没学会。因此, 在工学一体化的背景下, 如何将公共外语与行业外语较好地衔接和融合, 是目前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三本课题研究的切入点

在工学一体化背景下, 实现高职公共外语教学模式上的突破和创新。本课题体现了中国高职英语教学改革的趋势——公共外语教学行业化。在学生学习英语基础知识的同时, 引入行业外语基础知识, 加强学生英语学习与所学专业接轨的能力, 使英语成为提升个人专业知识水平的一个重要工具和载体, 实现公共外语教学与行业外语教学之间的衔接。本研究打破了公共外语教师只教基础英语、不涉及专业的传统, 既突出了公共外语教学的基础作用, 又实现了公共外语与行业外语的衔接与融合, 使公共外语教学和行业外语教学为学生的顶岗实习和就业起到应有的作用, 为实现学生的职业发展打下夯实的基础。

四高职英语教学中如何实现公共外语与行业外语的衔接与融合

高职英语学习中学生是学习的主体, 教师是指导者, 教材是必不可缺的载体, 学校是教学工作顺利实施的保证, 这几个方面互相影响, 在实现高职公共外语与行业外语衔接与融合过程中必不可缺。

1. 从学生的角度

第一, 学习兴趣。高职学生学习多以兴趣为导向, 如何使对英语感兴趣的学生长期保持英语学习的热情, 使对英语感到头痛的学生重拾学习英语的自信, 这对教师提出了更多的要求和挑战。作为一名教师, 应多注意学生的学习特点和个性, 善于发掘学生的学习热情。

第二, 学习动机。高职学生有不同的学习动机, 如有的学生希望能尽快通过四六级考试, 增加自己的社会竞争力;而有的学生有出国打算, 希望熟练、流利地掌握日常生活用语和对话;还有的学生有自己计划从事的工作种类, 希望能看懂英文机械操作说明书, 想学会如何查阅并研读英文原版资料。教师需根据学生的不同动机, 将学生做简单的分组, 布置不同的学习任务, 这样可以取得最大化的学习效果。

第三, 学生层次。由于学生英语学习的水平各不相同, 这便给90多人接近100人的合班授课造成了困难和不利。如照顾绝大多数学生就意味着放弃英语学习层次较低的学生, 同时也打击了英语学习优秀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造成了负面影响。这就要求教师在设置课堂内容时需要分层次, 使每位学生都有事可做, 达到课堂效果最大化。

2. 从教师师资的配置和培训的角度

第一, 公共外语课教师对相关专业知识涉猎不多。公共外语课教师通常按照教材设置讲解英语基本知识点, 如语法、词汇、听力、翻译、写作等基础知识, 与学生所学专业关联不大。公共外语教师很少涉猎其他专业的相关知识, 对相关专业英语知识通常一带而过, 甚至避开讲解。另外, 公共外语教师在授课上自主性不大, 学校一般要求教授同一本教材的教师在教授知识点方面统一备课, 内容安排、教学进度和教学计划等也要求统一, 这样教师就很难根据所教的班级和学生特点进行因材施教。

第二, 专业外语课教师的学科专业知识储备较丰富, 但英语专业知识能力不过关。专业外语课多由精通相关专业知识的专业课教师担任, 该教师为非英语专业毕业, 虽然精通专业课知识, 但英语知识运用能力与英语专业毕业生相比还有一定差距。在课堂教学中, 该教师绝大多数英语课的授课极可能用母语表达或英语表达不够准确, 这样减少了学生听说的机会, 影响了课堂教学的效果。

3. 从教材改革的角度

各个高职院校所设置的专业不同, 学校重点建设专业的侧重也有所不同, 目前存在专业英语教材专业性匮乏的问题。不同专业可能会选用比较折中的专业英语教材, 针对性较差, 学生工作中所需要的专业英语知识没有实质性的积累。这就要求学校加大教材编写力度, 针对不同专业编订专业英语教材, 或选用可应用于该专业的专业英语教材。而公共外语教材的选择和编写, 可根据专业相近和入学分数段相近、英语水平相近的标准进行区分。此外, 教材的选择也要考虑不同的学习目的和实际工作岗位的需求。

4. 学校整体规划

要想达到以上几方面的紧密配合, 一定离不开学校的支持和完善的整体规划。如课时量的科学规划, 公共外语和专业外语课时量的科学分配。再如在教材的建设上, 学校给予支持的力度直接影响到教材改革成功与否。学校还要配备良好的师资, 并加强专业英语教师和公共外语教师工作的交叉与合作, 多进行日常英语教学的培训工作, 加强教师间的教学研讨和交流。针对不同程度、不同学习目的、不同分数段的学生搞好分层教学, 使英语水平较高的学生保持良好的学习状态和劲头, 同时激发低分学生的学习热情和积极性, 做到因材施教。

在工学一体化背景下, 在学生入学初, 学校应将理论与实际相结合。可以带学生实地走访将来的就业岗位, 了解实际工作情况和所需要的技能与知识, 做好职业规划, 要让学生意识到基础英语知识必不可缺, 还应具备哪些专业英语知识, 使学生的学习有动力和侧重。学校还要积极加强学校与企业的合作, 密切与企业的联系, 多给学生提供良好的就业机会, 并侧重说明具体就业企业对英语水平的要求, 以鞭策学生, 使学生能够真正学以致用, 构建以提高学生英语应用能力和培养学生职业综合素养为目标的教学模式。

摘要:随着世界经济全球化进程的不断加快, 各个行业对专业技能人才的需求量急剧上升, 同时也对他们的英语水平提出了新的要求。工学一体化背景下高职教育要在完善学生英语语言基础知识结构的同时, 注重对学生行业外语能力的培养, 采用科学的教学机制体制, 达到公共外语与行业外语之间的衔接, 实现双方的融合。

工学融合 篇6

1 构建高等职业教育的实践教学体系应遵循的基本原则

1.1 与行业接轨原则

本科层次高等职业教育的培养目标决定了其培养的人才一定具有较强的进入行业就业的技能和素质。行业岗位所需要的知识、技能和素质就是技术应用型专业人才培养的具体目标。基于此目标构建实践教学体系, 才能实现人才培养的目标。因此, 构建技术应用型实践教学体系必须坚持紧密与专业对应行业需求接轨的原则。

1.2 产教融合、工学兼顾的原则

高等本科职业教育倡导产教融合, 提倡“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在学校和企业层面实施产教融合, 而学生实现工学结合。但是在实际操作过程中, 由于学校、企业合作各方的关注点不同, 常常出现企业提供的工作岗位难于同高校课程体系对接, 而高校的既有课程体系无法提供企业岗位需求的知识、技术和素质的培养需求, 造成脱节而导致校企合作不可持续。

1.3 高等职业教育的本科层次原则

在培养层次上, 职业本科教育应是专科高职教育质的提升。职业本科教育在专业和课程设置上应当体现培养高层次技术应用型人才的特点, 而不是简单地在原来三年制专科的基础上简单增加几门课程。职业本科教育与专科高职教育应在人才规格、专业开发、课程体系、培养模式上形成严格区分, 即职业本科教育的人才综合水平既应达到本科层次教育水平, 又要能突出职业特色及对高新技术的掌握和运用。

2 构建“产教融合、工学结合”实践教学体系的关键因素

构建和实施技术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实践教学体系是个系统工程, 成功构建需要深入思考如下几个关键因素。

2.1 准确定位培养目标

本科高等职业教育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一定是建立在本科高等职业教育的人才培养目标之上, 构建本科高等职业教育的实践教学体系。

2.2 整合、改造本科高等职业教育课程体系

基于本科高等职业教育的目标定位, 必然需要制定与其配套的人才培养课程体系, 新课程体系的构建需要对现有课程体系进行整合、改造。

2.3 支撑“产教融合、工学结合”的实训基地建设

构建技术应用型本科实践教学体系既不能做脱离现有实训环境的浪漫畅想, 也不应桎梏于现有条件止步不前。要充分考虑本专业所能支撑的实践环节的可能性, 保证构建的实践教学体系实施的可能性。

2.4 双师型师资队伍建设

面向本科层次高等职业教育的实践教学体系需要一批具备行业岗位技能的双师型师资进行实施, 否则也是空中楼阁, 难于实施。双师型师资首先是构建合理的技术应用型实践教学体系的前提关键, 也是实践教学体系落地实施的关键。

2.5 传统教学模式与产教融合、工学结合教学模式的冲突

国家教育部特别提出倡导建立“现代学徒制”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 “学徒制”模式的本质是教的方面产与教融合, 学的方面工与学结合。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一定基于某种先进的实践教学模式, 传统教学模式无法构建技术应用型实践教学体系。

3“产教融合、工学结合”的实践教学体系构建的步骤和方法

3.1 确立“技术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

首先, 对行业、职业岗位分析, 然后, 基于岗位工作任务进行知识、技能、素质需求分析, 综合知识、技能、素质需求, 形成本专业技术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基本框架, 即技术应用型人才培养规格。

3.2 构建核心课程体系

综合岗位工作任务所需的知识、技能和素质需求, 确定面向岗位的核心课程体系, 该课程体系为理论与实践教学的有机结合。进而确定核心课程的知识、技能、素质培养目标, 确定理论教学、实践教学的目标和内容。

3.3 探索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

首先, 参观行业内代表性企业, 深入分析其业务模式, 分析岗位工作流程, 与企业一起探讨校企合作的对接模式。

3.3 培养双师型教师

结合本专业现有人才培养方案, 实习实训条件及双师型师资的实际, 与合作探讨可行的产教融合、工学结合的实践教学模式, 改进实验环境, 培养双师型教师。根据调整的实践教学模式, 重构实践教学体系框架及内容, 力求实践教学与企业工作内容和流程相融合。

4 企业模式“产教融合、工学结合”实践教学体系构建方案

构建技术应用型实践教学体系必须综合思考目标定位、课程体系、支撑环境、教师资源、教学模式等关键因素, 遵循科学的步骤方法, 结合实际, 便于实施。这里结合作者所在高校软件工程专业方向的探索经验, 来说明“产教融合、工学结合”的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方案。经过多年的改革探索实践, 软件工程专业方向基本确定了基于企业经营模式的“产教融合, 工学结合”的实践教学模式, 基于此模式构建实践教学体系。

4.1 企业经营模式构建实践教学体系原因

4.1.1 传统课堂授课及实验室授课无法实现“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

作为实务型很强的专业, 无论构建什么样的实践教学体系, 都无法在传统课堂和实验室实施, 必须使用或营造企业环境来实施新型实践教学体系。但是校企合作中以进驻企业的方式又会产生干扰企业经营、学生难于管理等一系列问题。

4.1.2 行业双师型师资匮乏, 无法设计和实施成功的实践教学体系

没有企业工程师参与的技术应用型实践教学体系构建常常会脱离产业实际, 无法与行业、产业接轨。没有工程师型师资也注定无法使实践教学体系落地。只有把企业工程师引入, 为我所用, 同时带出一批双师型教师才是解决之道。

4.1.3 实践教学体系与产业前沿接轨, 并及时更新

企业关注的是其战略价值的实现, 需要不断拓展业务, 并保持行业领先。这决定了企业趋向于采用先进的理念、技术和方法。与企业紧密合作的实践教学体系构建, 能够保证实践教学体系不断更新。

4.2 企业模式构建实践教学体系的改革实践

4.2.1“翻转课堂”重构传统教学模式, 为“产”“工”创造条件

作为本科层次的高等职业教育, 理论教学必不可少, 毋庸置疑。但理论教学占据绝大部分时间, 无法实施“工学结合”的实践教学方案。改革的措施是, 大三开始专业课逐步实施“翻转课堂”教学模式, 压缩课内刚性学时, 并且排课尽量集中。节省学生、老师刚性时间, 为实施“产教融合、工学结合”提供时间保障。

4.2.2 引企业进校园, 探索深度校企合作

进驻企业的校企合作模式, 企业要承担学生吃、住等额外的管理工作及安全风险, 这也是很多企业不愿意校企合作的原因。将公司引入校园, 就能很好的解决此问题。企业带真实项目入住学校, 挑选、培训学员参与项目, 实现工学结合。

4.2.3 成立虚拟公司和注册软件工作室, 以实际项目引领教学

鼓励教师和高年级学生“创业”, 成立虚拟公司或注册工作室, 开展真实的研发经营业务。根据业务需要, 定期或不定期招聘学生成为公司员工, 从事相关工作, 从而完成产教融合和工学结合。

5 结语

应用型本科高校构建“产教融合, 工学结合”的实践教学体系是高等职业教育转型的大势所趋。构建“产教融合, 工学结合”的实践教学体系必须解决“产”与“教”和“工”与“学”的矛盾。作者所在高校软件专业方向基于公司经营模式构建实践教学体系的做法很好的解决了这些矛盾, 为同类研究提供了借鉴。

摘要:论文以应用型本科高校高等职业教育转型为背景, 阐述了构建本科层次高等职业教育实践教学体系构建的基本原则, 分析了构建“产教融合、工学结合”实践教学体系的关键因素, 提出了“产教融合、工学结合”实践教学体系构建的步骤和方法, 最后以软件工程专业方向为例, 给出了基于企业模式的“产教融合、工学结合”具体的实践教学体系构建方案。

关键词:产教融合,工学结合,教学体系

参考文献

工学融合 篇7

一、人才需求情况

机械设计制造业是我国当前和未来相当长一段时间内人才需求十分旺盛的行业。根据重庆市人力资源与社会保障局向社会发布的重庆市2012年度人才需求目录, 到2012年底, 重庆机械设计制造类人才总量将达到62万人, 年增长率达8.50%, 其中, 机械设计制造类高技能人才总量将增至12.30万人, 涉及装备制造、家用电器、摩托车、新材料、机电工程师等126类专业岗位。

学院所在地重庆市涪陵区拥有众多设备制造企业, 如川东造船厂、三爱海陵集团、涪陵卷烟厂、宝祥机械等大型企业, 这些企业都需要大量的机械设计制造专业人才从事机械设计、制造以及相关的设备的安装、调试和维护等工作;涪陵区及三峡库区独有的区域特色经济——榨菜生产企业众多, 其榨菜自动化生产线设备同样需要大量的机械设计、制造专业人才。

二、现有人才培养模式分析

目前大部分高职院校都采用的是“2+1”的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进行教学, 总共三年的教学时间, 前两年在学校, 最后一年在企业。应该说这种模式通过创设校企结合的内外环境, 培养学生的综合素养, 切实提高了学生实际动手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但也存在弊端, 即两年的理论学习和一年的社会实践后, 学生直接进入工厂, 学生在工厂完成理论与实践的结合, 缺乏反复实践的过程。

因此, 要真正做到无缝衔接, 实现零距离上岗, 学校必须引入企业的实际生产情境, 让学生在实际的生产中掌握技能。机械设计制造类专业是实践性很强的专业, 学生除了要掌握一定的理论知识和基本操作技能外, 还应通过一定的企业生产实践, 才能掌握产品的设计思想、加工流程和加工工艺。另外, 由于机械加工的材料、刀具、设备等工装成本较高, 导致实训教学的成本非常高, 学校也应加强和企业的合作, 借助企业的力量来增强学生的实践能力。

三、新人才培养模式的构建

在人才培养模式的构建中, 我们组织了校企专家、专业技术人员、企业实践专家和骨干教师成立了机械设计制造专业建设委员会, 全程参与课程体系开发, 进行职业能力分析和岗位技能需求分析, 明确课程体系改革的目标和方向, 对所构建的课程体系进行评审, 以适应机械设计制造类专业的不断发展和企业的需求。通过对三峡库区、渝东南地区、涪陵区这“三区”的工业企业进行需求调研, 市场分析, 对培养目标及就业岗位进行了定位, 确定了机械设计制造类专业在企业的主要岗位群是:机械加工、机械设计、设备调试与维护、生产过程管理等。同时对毕业生进行跟踪调研, 确定机械设计制造类专业的典型工作任务, 然后进行分析, 归纳出行动领域, 再提炼和升华, 转化成学习领域, 最终设计出学习情境。

经过调研, 最终确定出21项典型工作任务, 归纳成了7个行动领域, 转化为7大学习领域, 9门基于工作过程系统化的课程。根据这9门课程来构建机械设计制造类专业的课程体系。

根据社会需求调查、企业调研和毕业生跟踪调查得到企业人才需求状况并进行研讨, 形成调研报告;依据调研报告和涉及岗位的国家职业标准及行业技术发展趋势, 结合学生的认知规律, 设计从职业基本能力到职业核心能力最后提升到职业拓展能力训练的人才培养方案。

(一) 职业基本能力。

职业基本能力是在校内教学做一体化实训室和生产性实训基地之间进行。第一、二、三学期学生通过工学结合的方式, 掌握机械设计制造类专业基本技能与专业必备基础知识。

(二) 职业核心能力。

职业核心能力是在校内和校外实训基地之间进行。在第一、二学年暑假分别到合作企业进行见习和实习;第四学期在校内进行机械设计, 零件加工;第五学期在校内进行2个月的设备安装、调试、操作训练及管理方面的知识, 之后结合订单企业对机械设计和制造的具体要求, 进入企业进行2个月实习。

(三) 职业拓展能力。

职业拓展能力通过在合作企业进行顶岗实习来实现。在第六学期, 全体学生参加顶岗实习, 根据企业的要求, 学生以企业员工的身份进行为期半年的顶岗实习, 通过E-learning学习方式完成学习任务和企业生产任务。顶岗实习结束后, 由校企双方共同签发学生的工作经历证书。实习期间, 由学校和企业共同教育和管理学生;学生在完成企业生产任务的同时, 必须完成以生产任务为内容的毕业设计或毕业论文, 论文审核与答辩由学校指导教师与企业导师按照企业与学院共同制订的顶岗实习考核标准进行考核, 成绩合格后方可毕业。

四、新人才培养模式的建设成果

(一) 校企共建生产性实训基地。

校内实训基地从规划设计到建设实施, 全过程引入区域内有影响力的行业企业参与, 提供指导意见, 以实现工作任务真实化、学习环境职场化、成果评价市场化的要求。建立的实训基地集教学、职业培训、技能鉴定和技术服务等功能于一体, 本着“校企双赢”的原则, 坚持校企共建共管的方针, 从而达到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和办学水平、增强办学活力与影响。

(二) 校企共同创新教学方法。

经过专业建设委员会的共同商讨, 根据职业能力, 确定课程设置方案, 以工作过程为导向, 以典型工作任务分析为依据, 以真实工作任务为载体, 以校企合作开发为纽带, 以校内双师教师和企业兼职教师为主导, 将学生职业能力培养的基本规律与课程系统化。在现有教学方法的基础上, 进一步完善和创新“教学做”一体化、头脑风暴法、角色演变法、课堂转移法等多种教学方法, 最终形成符合学生职业技能和职业素养的教学方法。

(三) 以企业为平台, 培养“双师型”教师。

机械设计制造类专职教师大都具有本专业扎实的理论知识和丰富的教学经验, 但大部分教师缺乏工程实践, 实作能力有待提高, 达不到高职教师的“双师”素质要求。为增强“双师型”教师的培养, 借“校企融合、工学结合”的契机, 以企业为平台, 安排专职教师下企业锻炼, 通过与企业技术人员共同完成项目的设计、开发与生产来提高教师的专业教学能力, 从而尽快成为“双师型”教师。

五、结语

实践证明, 把“校企融合、工学结合”作为机械设计制造类专业的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切入点, 可以带动专业建设、课程设置、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等的改革。在今后的教学实践中可逐步改进完善, 从而使专业知识学习和实践动手能力培养得到结合和加强, 切实提高学生素质, 适应社会需求。

参考文献

[1].段慧兰, 秦祖泽.企业办校工学结合高职物流人才培养模式特色研究——来自X学院的改革实践[J].物流工程与管理, 2012

[2].胡云林.机械制造与自动化专业校企共育人才培养模式探讨[J].机械职业教育, 2012

[3].林润惠, 王玫瑰.校企融合、工学结合培养高技能人才的创新与实践[J].广东技术师范学院学报, 2010

[4].韩英波, 杨淑清, 韩雪.高职工学结合教学模式探索[J].科技风, 2009

[5].戴士弘.职业教育课程教学改革[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 2007

工学融合 篇8

1校企融合实践运行案例

1.1实践基础

酒店管理专业是学院自治区级示范校重点建设专业之一, 也是现代学徒制试点单位建设项目之一, 是自治区开设较早、办学条件与办学效果较为突出的专业, 在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等方面, 取得了显著成效。内蒙古新城宾馆在硬件与软件方面, 都是自治区服务行业的风向标, 是五星级酒店的代表。宾馆与学院酒店管理专业开展的校企合作, 合作时间早、持续时间长、发展势头好, 已形成了合作共赢的良性循环局面。

1.2实践路线

学院酒店管理专业与内蒙古新城宾馆间的校企合作, 宾馆最初以接纳酒店管理专业的学生实习为主, 逐渐发展到面向导游、烹饪、会展策划与管理等专业群的实习生或毕业生, 使校企合作的广度与深度不断加强 (见图1) 。

1.3实践岗位

宾馆对学院实习生集中安排的部门, 主要以前厅部、客房部、餐饮部等营业部门为主。实习主要集中在前厅接待、客房服务、餐饮服务等岗位, 对宾馆的业务影响大, 对服务质量起着决定作用, 是企业对外展示与宣传的窗口。

2校企融合实现“三方”互动共赢

以工学结合为主的校企融合模式, 形成了企业、学校、学生三者互动共赢的职业教育体系 (见图2) 。企业保证职业教育的实用性与现实性;学校提供教学资源, 实现人才培养目标;学生根据自身特点开展学习, 其学习质量和学习程度是判断教育成功与否的关键。

2.1学校实现人才培养目标

国家教育部制订的《2003—2007年教育振兴行动计划》提出“大力发展职业教育, 大量培养高素质的技能型人才”, 把高职的人才培养目标定位为高素质的技术技能型人才, 即熟练掌握操作技能及专业知识的人才。学院培养目标的定位是培养具有现代商人头脑和文化素养的能操作、会经营、懂管理的技术技能型人才。学校依托校企间的深度合作, 实现人才培养目标。

2.1.1有利于完善人才培养模式

学院最初沿用“2.5+0.5”的中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 即在三年学制中, 学生在校学习两年半后, 到企业参加半年的顶岗实习。该种模式的不足之处是学生的实践能力与企业要求不能实现“无缝对接”, 企业往往对实习学生在上岗前要花费大量精力开展岗前培训。这种现象形成的原因之一是学校所教、学生所学不能适应企业的需要, 企业只能通过专门培训来弥补这一环节。同时随着实习结束, 学生面临毕业, 专任教师没有机会对教学效果做更深入的了解, 导致教与学、学与用之间的脱节。新城宾馆人力资源部李经理强调“希望学校注重培养学生的专业操作技能, 使学生在进入用人单位后, 可以适应岗位需求, 实现从学生到员工的‘零过渡’”。

学院充分听取并采纳宾馆相关业务部门的意见, 对人才培养方案进行修订。即在学制不变的前提下, 对实习环节做出调整:第一、第二学年以在校学习专业知识为主, 第三学年上半学期学生深入企业参加顶岗实习, 下半学期返校上课, 即“2+0.5+0.5”的培养模式。此种模式能够使教师及时了解教学内容在企业的应用情况, 为调整专业与课程设置找到依据。学院对学生专业实践能力不断强化, 在参观企业、认识实习的基础上, 学院加大投入, 改善实训条件, 确保实践操作的效果, 同时具备了前厅、客房和餐厅技能鉴定的要求。第五学期完成顶岗实习, 第六学期返校完成毕业论文的撰写与答辩 (见图3) 。

学院将顶岗实习的实践教学环节纳入ISO9000质量管理体系, 形成PDCA循环管理模式 (见图4) 。P (PLAN) 策划:根据组织的方针, 为提供结果建立必要的目标和过程;D (DO) 做:实施过程;C (CHECK) 检查:根据方针、目标和产品要求, 对过程和产品进行监视和测量, 并报告结果;A (ACTION) 处置:采取措施, 以持续改进过程业绩。

通过PDCA循环管理, 保证实习的正常进行, 对于出现的问题能及时反馈并处理, 严格按照实践教学的程序进行, 提升了实践教学的质量。

2.1.2有利于提高教学质量

教学的主体是教师, 是教学质量的关键。高职院校专任教师的业务能力培养离不开企业实践这一重要环节, 酒店管理专业教师通过跟随实习学生一同进入企业, 深入服务第一线, 见证酒店的服务、管理、经营过程, 实现理论知识到实践知识的完美过渡, 为由校到企专业知识和技能的“零对接”积累第一手素材。学院明确规定专业课教师为实习期间指导教师, 为教师创造了社会实践的平台。

对于学生而言, 作为教学质量的客体, 通过深入企业开展顶岗实习, 一方面促使学生完成角色转换, 加速社会化的进程;另一方面, 在工作任务的驱动下, 激发专业兴趣, 提高动手能力。旅游系苏伦高娃老师认为“学生实习效果显著, 专业水平、业务能力、个人素质都得到了极大的提高”。

2.1.3有利于形成品牌效应

通过学生在企业的良好表现, 把教学成果向社会进行全面展示, 有助于形成品牌效应, 对专业与学院起到一定的宣传作用。酒店管理专业毕业生连续7年就业率稳居全区同类专业之首, 均达到100%。在实习期间, 学生积极参加行业举办的各类技能比赛, 成绩斐然。以2012年~2013年为例, 获得自治区级个人奖5项, 自治区级团体奖5项, 获得国家级团体奖1项, 为企业和学院争得了荣誉。

2.2企业保证人力资源发展的条件

2.2.1保证员工队伍的稳定

因酒店行业的特殊性, 企业员工流动性大, 极易形成“用工荒”。新城宾馆通过与学院长期稳定的校企合作, 不但没有出现因人员大量流动带来的“用工荒”, 反而在合作的不断深入中, 锤炼出一支人员稳定、质量保证的员工队伍。从2003年到2014年, 宾馆共接收学院1500多名实习生 (见图5) 。

2.2.2提高企业员工的素质

随着校企合作的深入推进, 学院为新城宾馆提供了一大批具有专科层次和较高素质的应用型人才, 在实习中能为企业做好各项日常服务工作, 并能出色地完成各项大型接待任务。如每年自治区召开的两会, 以及各级领导来访的接待任务。新城宾馆执行总裁徐经理认为:“学生在新城宾馆实习期间, 能够将理论知识应用到实际工作中, 学用结合, 认真履职, 对宾馆的接待、经营给予了巨大的支持。”

2.2.3保证企业长足发展

通过开展校企合作, 企业可以发现人才, 并能够及时补充新鲜血液, 保证企业的人才储备。如部分实习学生在毕业后, 又回到宾馆成为了当家人, 在众多与企业签订用工合同的学生中, 目前有16名学生成为了宾馆的中层管理者。新城宾馆执行总裁徐经理认为:“部分留在宾馆工作的毕业生, 具备了良好的职业素质, 是新城宾馆接待服务工作的重要力量。”

2.3奠定学生职业发展的基础

2.3.1提高学生的专业技能

专业技能是高等职业教育的人才培养目标。通过两年的在校学习, 学生具备了一定的专业理论基础;通过深入企业半年的工学结合、顶岗实习, 构建了学生的专业实践能力, 为最终成长为一名真正的酒店管理人才奠定了专业基础。实习生李艳华认为:“通过实习, 不但掌握了高标准服务的技能, 学会了跟进式服务技巧, 更为成长为一名优秀的企业员工奠定了扎实的理论知识与服务技能。”

2.3.2培养学生良好的职业意识

学生在生产、服务第一线接受企业管理, 在岗位上接受师傅的“手把手”传授, 切身体验到积极向上的企业文化。通过校企的熏陶, 可以培养学生良好的职业道德、认真负责的工作态度、团结协作的集体意识和坚定乐观的生活态度, 对学生自身的发展有着极大的意义与作用。实习生马妍认为:“通过6个月的实习与生活, 使我完成了人生中一个重要的角色转换:从刚踏出学校的迷茫, 到现在走上工作岗位的从容与淡定。”

2.3.3拓展学生的就业前景

校企合作符合学生职业生涯的发展需要, 可以促进学生职业能力的养成, 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就业竞争力。学生以此为平台, 完成专业知识与业务素质的积累, 为未来更加广阔的就业前景与自主创业构建新的平台。如出色完成实习任务的学生, 在选择就业的企业与岗位时, 可以凭借其在新城宾馆获得的职业能力与良好的实习背景, 可以面向各级各类宾馆、酒店应聘适合自己的工作岗位, 规划自己大有可为的职业前景。

3校企不断深入融合的发展路径

学院酒店管理专业通过与新城宾馆紧密的校企合作, 既赢得了企业的认可, 也获得了学生的赞誉, 更形成了一定的品牌效应。通过调查与了解, 校企间继续开展深度融合的空间仍然很大。

3.1共同开发实训项目

校企共同对典型岗位归类分析, 对核心技能进行分级梳理, 提炼企业用人需求, 岗位需求, 结合实际, 共同开发教学实训项目。通过实训项目的开发, 企业将人力资源战略伸到学校教育之中, 为培养实用型人才发挥作用。

3.2共同铸就人才培养“双基地”

校企实现实训基地的紧密衔接, 可以把以企业为主体的校外实习基地与以学校为主体的校内实训基地, 打造成共同育人的“双基地”。企业把在职培训安排到学校进行;学校可以面向社会组织短期培训, 把实践环节安排到企业进行。通过共铸人才培训基地, 合理利用校企资源, 共享建设成果, 为现代服务业的发展做出应有贡献。由学院与新城宾馆共同研究的课题“商科高职人才培养模式的实践与研究”获得2014年自治区高校教学成果一等奖。

3.3共同推进“岗课证赛”融通

针对企业对人才岗位职业能力的专门化要求, 从岗位职业能力分析入手, 引入职业岗位等级证书和行业技术标准, 校企共同制定人才培养方案, 围绕职业等级证书和技术标准组织教学和技能比赛。实现人才培养规格与职业资格标准的衔接、课程内容与企业最新技术发展的衔接, 学历证书与职业资格证书、课程标准与职业资格标准、学历教育与职业资格培训融通。

4结语

通过对学院与新城宾馆校企融合、工学结合的梳理, 笔者认为要形成校企间的深度合作、良性合作、共赢合作, 校企之间就要努力形成互相支持、优势互补、利益共享的合作伙伴关系。要强化互为服务的理念和强烈的使命感, 共同确定双方合作的功能定位, 担负起各自应尽的责任, 保证职业院校的教育行为与企业的用人需求不错位, 并主动融入对方发展的产业价值链中。只有这样, 才能增强培养优质人才的力度, 才有利于企业的发展壮大, 也才能为学生的就业与职业规划创造条件。这是互利多赢的态势, 是我国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必然要求。

摘要:本文通过对产教融合、工学结合的校企合作案例分析, 发现二者结合可以实现“三方”互动共赢的局面, 即学院可以提高教学质量、完善教学体系;企业保证员工队伍的稳定与员工素质的提升;学生拓展职业规划并促进就业。这是互利多赢的举措, 是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必然选择。

关键词:校企合作,工学结合,互动共赢

参考文献

[1]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Z].教高〔2006〕16号.

[2]倪宁.关于高职发展半工半读模式人才培养的探索[J].2012 (3) .

上一篇:“说话”平台下一篇:医保信息系统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