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学结合教材建设

2024-08-29

工学结合教材建设(通用12篇)

工学结合教材建设 篇1

实际教学活动中, 教材是体现工学结合教学模式的重要载体, 是实现高职院校高技能专业技术人才培养目标的重要工具, 对于稳定教学次序, 提高教学质量, 更新教学内容, 指导教学方向起重要作用。教材的优劣将直接影响教学活动的效果。特别是强调工学结合的高职院校, 工学结合是对专业核心课程的重要要求, 重视工学结合教材在教学中的地位和作用, 重视该类教材的建设显得尤为重要。

一、高职院校工学结合教材的现状

目前, 高职院校工学结合教材编写主要注重理实一体。理实一体教材的选用通常考虑两个方面, 一方面, 结合职业资格考试教材和高职规划教材编写新教材, 这样可以使教材难度适中, 有利于理论知识的掌握, 满足部分继续深造学生的要求; 另一方面, 适量引入职业资格考试教材内容, 如造价员、施工员等职业资格考试教材。这样不仅可以使教材紧贴工程实际, 并不断更新, 可解决教学与实践脱节问题, 也有利于学生通过职业资格考试, 取得 “双证”, 更容易就业。例如, 工程造价专业理实一体教材 《建筑工程定额与预算》[1]具有鲜明的区域实用性特色, 教材有针对性的结合重庆市定额编制, 避免了多数教材只讲空洞的理论, 只算量不套价, 该教材更注重理实一体, 既讲如何算量又讲如何计价; 另外, 为满足培养适应社会的实用型人才, 教材按照最新的规范编制, 并附有实际工程施工图预算书和清单的编制。

二、工学结合课程教材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虽然已经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工学结合的思想, 但某些该类教材在使用过程中发现, 扔存在很多问题, 主要有: (1) 由于高校和企业缺乏深度沟通合作, 很多高职教材是教师闭门造车的结果, 教材内容重理论、轻实践, 很像是本科教材的压缩版; (2) 由于缺乏工学结合的实际操作经验, 相当一部分教材是以传统的知识体系为主线, 编写体例上没有满足工学结合的需要; (3) 受传统教学模式的影响, 目前的高职教材普遍为纸质教材, 完整立体化多媒体教学资源库的配套建设尚有待加强。

因此, 亟需进行高职基于工作过程导向式教材开发的研究与探索, 从根本上实现人才培养与企业需求的无缝对接。所以, 要真正实现高职教育人才培养目标, 高职教育的工学结合优质教材建设迫在眉睫。

三、工学结合课程教材建设的主要原则

1. 理论必需够用为度原则

高等职业教育对教学知识点、能力点及岗位针对性有着特殊的要求, 以体现岗位需求的新知识与操作技能为主, 不强调理论的系统性、完整性。因此, 编写和选用高职教材, 基础理论知识的选择和安排要把握 “必需”、“够用”这两个维度。一方面, 把握好教材内容对学生适应将来工作需要的 “必需”, 即理论知识在构建学生的知识、能力素质结构时, 只要求理论知识能够满足支撑学生运用知识从事岗位工作的需要即可, 不强求理论知识的系统性、科学性和完整性。另一方面, 把握好教材内容的广度和深度, 使其能够满足实践教学和学生未来从事岗位工作的需要, 既要充分体现理论知识的针对性和实用性, 又要避免理论分析过多和过度, 要以够用为度。

2. 实践指导性原则

高等职业教育的人才培养本质是为实现 “毕业即上岗”, 高级应用型人才培养是其办学的基本定位, 教会学生如何进行操作是高职教育教学的重要环节。教材作为课程建设与课堂的载体, 应体现出实践性要求, 在教材编写上应以实训主导型教材为主。

3. 以岗位能力为本位, 突出 “工学结合”

工学结合优质教材, 要针对各行业具体的岗位进行编写。高等职业教育的培养目标是培养为生产、建设、管理服务一线服务的技术应用型人才, 一线服务人员具有很明显的职业特点, 因此, 编写的教材必须具有很强的岗位针对性。工学结合优质教材的开发是在满足企业人才需求的基础上对内容加以选择, 只有以企业需求为导向, 才能保证高职教材的针对性、先进性和职业性, 才能够易于被学生所接受。

4. 以就业为导向, 努力达到 “双证融通”

实施 “双证融通”, 就是要通过学历证书与职业资格证书这两类证书内涵的衔接与对应, 培养学生动手能力、实践能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 促进高职学生技能的培养。相应的, 高职教育在教材编写和选择上也要跟上 “双证融通”的步伐。在教材选择中, 也不能偏重仅由院校教师独立编写的教材, 而是选择由高职院校 “双师型”教师、企业专家、行业协会等都参与进来编写的教材, 以利于“双证融通”教育。不是纯粹为了学分去给学生上课, 而是偏重于职业资格培养。以工程造价专业为例, 一方面不仅要学生能灵活掌握工程建设各个阶段工程造价控制的重点, 有利于学生在校完成工程造价专业所必修课程的学分, 另一方面也有利于学生参加预算员、施工员等职业资格证书的取证, 以学习能力带动职业能力, 减少了学生走上社会后再次学习培训的环节, 满足职业岗位工作升级换代的需要。

5. 以核心课程为重点, 注重各课程知识点的连续性

工学结合教材建设还应努力达到各课程内容之间知识点的连续性。比如某高职院校的工程造价专业, 按照专业内容, 主要涉及两个方面———建筑工程预算、安装工程预算。在学习这些核心岗位课程前, 必须有一些职业基础课和职业技术课作为支撑、作为铺垫, 比如 《建筑材料》、 《建筑结构》、 《建筑识图》、 《房屋建筑学》、《建筑安装工程识图与施工工艺》等。因此, 在选择与使用教材时, 一定应考虑教材之间的连续性和相关性。以建筑工程预算为例, 教材选择与使用上, 以会编制建筑工程预算为工作任务, 选择 《建筑识图》、 《建筑材料》、 《建筑结构》等教材时, 应注意它们知识点的连贯性, 学生完成这些课程的学习后, 能很快适应建筑工程预算的学习, 并将知识点熟练的贯穿于建筑工程预算中, 为掌握这门核心岗位课程奠定坚实基础, 同时也为学生打开实践课的大门搭好平台。

摘要:本文分析了高职院校工学结合教材的现状, 总结了工学结合课程教材建设重理论轻实践、受传统的知识体系束缚、缺乏教学资源的配套等问题, 认为工学结合课程教材建设应以岗位能力为本位, 以就业为导向, 把握好理论必需够用为度的原则, 突出实践的指导性, 并以核心课程为重点, 注重各课程知识点的连续性。

关键词:高职院校,工学结合,教材建设

参考文献

[1]张伟.建筑工程定额与预算[M].北京:中国地质大学出版社, 2014.

工学结合教材建设 篇2

一、项目建设概述

2009年7月23日,广东省政府与世界银行签定了关于广东职业教育与培训改革项目的协议。协议规定:世界银行提供2000万美元贷款,广东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负责实施,选择广东省轻工业高级技工学校(简称省轻工,下同)、广东省城市建设高级技工学校(简称省城建,下同)、阳江高技(简称阳江高技,下同)三所学校,从2009年8月开始,用5年时间,重点实施学校校企合作、学校管理、课程改革、教学质量评价、教学条件改善等方面的改革,提高学校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能力,同时,为更多学校的改革和政策开发提供经验指导。

经过五年的建设,省城建与行业企业的联系得到进一步加强,校企合作工作迈上了一个新的台阶。这五年中,学校的校企合作贯穿了课程改革、师资培训等建设任务的整条主线,紧紧围绕世行项目活动逻辑框架图和工作计划开展工作,探索并实践了基于校企合作的“任务驱动、二元合一、三阶递进”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在建立校企合作长效机制、校企共建实训基地、校企共建信息平台、项目研发与技术培训服务、建立技能大师工作室、校企双制合作培养和引企入校等方面开展卓有成效的活动,圆满完成建设任务,达到预期目标。

二、项目情况总结

(一)建立校企合作长效机制

校企合作能否长期合作,取决于双方利益平衡点的寻找与把握。而能否使合作产生最大效益,则取决于长期合作中双方逐步探索建立的各种长效机制。建立良好的校企合作机制,才能真正全方位、全过程地实施校企合作的人才培养。学校在建立校企合作长效机制方面主要在以下几方面做了有益探索:一是制定和完善了一系列校企合作管理制度。两年建设期内学校先后出台和完善了《校企合作委员会章程》、《校企合作管理办法》、《校企合作工作指南》、《校企合作考核办法》、《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章程》、《校企合作协议范本》等17项管

理制度,形成《校企合作管理制度汇编》,同时,还聘请法律顾问指导校企合作工作,为校企合作工作规范安全、科学高效开展提供了有力保障。其中,由省城建牵头制定,三校讨论认可的《校企合作工作指南》、《校企合作工作方案》、《校企合作章程》、《专业指导委员会章程》、《校企合作合同范本》在三校使用,《校企合作合同范本》被广东省人社厅推广在全省“百校千企”校企合作大会使用。二是建立了校企合作工作机构。学校高度重视校企合作工作,校长亲自分管校企合作与就业指导中心,把校企合作作为“一把手”工程来抓。成立了校企共同参与的校企合作委员会和各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同时成立以校长为组长的校企合作工作领导小组,单独设立校企合作办公室,配备办公室60m2、专职工作人员5人,成立校企合作项目审核领导小组、专业系校企合作工作小组并设立系校企合作专职管理员。三是集团化办学成效显著。2014年3月,在省人社厅的指导下,由学校牵头,政行企校四方联动成立“广东省城市建设校企合作发展联盟”,共有3家行业协会、33家企业、5家院校入盟,会上,与海信、中兴、家商城、粤能工程、中天建设、吕氏国际、美霖装饰、松下万宝、思哲、创维等企业合作的10个校企双制班同时成立,至此,学校共有14个校企双制班。同时,学校还加入了广州市萝岗区校际联盟、产教联盟和政校企三方联盟等职教集团,职教集团有效搭建了资源共享平台、信息交流平台、企业用工平台、项目研发和技术攻关平台,集团运行正常,机制完善,推动了职业教育集约化、规模化发展。四是开展校企合作工作考核评价。学校根据《校企合作考核办法》和《教师下企业实践锻炼考核和奖励办法》,每年对校内各教学系各部门进行考核,奖优惩劣,表彰校企合作工作先进单位和先进个人,同时,对合作企业进行评估考核,评出校企合作优秀合作单位;此外,对下企业实践锻炼的教师从职业素养、工作技能等7个维度进行等级考核评定,并给与相应的奖励。

通过建立机构、完善制度、组建校企联盟和开展考核评价等一系列举措,促使校企合作多元共生共赢,着力打造成为职业教育与技能培训产学研联合体,校企合作工作有协议、有计划、有总结、有考核 2

及有经费保障,从而建立了校企合作长效机制。

(二)校企共建实训基地

5年来,学校校企合作办积极推动与企业签订校企合作协议,目前共有签订校企合作企业102家,开展了共建“校中厂”和“厂中校”等合作模式,积极探索校企合作办学新模式。目前在校企共建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11个,共建校外顶岗实习实训基地55个。如,室内装饰设计在在校内广州九筑建筑装饰设计有限公司等企业共建邓泰国家技能大师工作室,引入广东省装饰总公司入校共建模拟室内装饰设计公司,在校外与广东省装饰行业协会、广州川上装饰设计有限公司、香港马斯其尼设计工程有限公司、广州美霖装饰设计工程有限公司、汉逸精思文化空间设计传播机构、广州孝尊组建筑装饰工程有限公司、深圳市浩瀚图腾环境艺术有限公司等7家企业建立校外学生顶岗实习实训基地,初步实现了校企“合作办学、合作育人、合作就业、合作发展”。又如,建筑施工管理专业与广州吉华岩土有限公司、中天建设集团有限公司等10家企业共建实习实训基地,组织学生到实训基地开展综合轮岗实训。再如,工业分析与质量检验专业与佳远钴业控股有限公司、立白集团、广东省食品工业研究所等8家企业共建校外实训基地,组织了本专业学生到食品所和省农业院等进行企业综合实训。项目建设期间,多次组织学生到中兴、海信、立白等企业顶岗实习实训,实习学生赢得企业的好评,学生实习满意率达99%。

(三)建立校企合作信息平台和毕业生就业跟踪服务系统近两年来,学校依托省人社厅搭建的“百校千企”和“校园对接产业园”等校企合作平台,乘势而上,充分整合各种社会资源,首先,学校牵头组建“广东省城市建设校企合作发展联盟”。有效地搭建了“四个平台”。第二,还参加了广东省建材行业协会等各妆也行业协会,掌握最新行业信息和动态。第三,学校也通过成立校企合作委员会和专业建设指导委员等机构,并每年定期开展年会和专业建设研讨会,听企业专家对学校教学和课程改革的意见,掌握第一手信息和资料,调整优化学校专业人才培养目标,改革专业课程体系,提高技能人才培养质量。第四,学校高度重视校企合作工作信息化水平,通过建立 3

信息平台服务于校企合作、工学结合运行机制建设项目,项目的目的是通过信息化手段整合外部资源、畅通内部信息、实现项目策划及分析,为校内校企合作提供良好的环境与流程化的服务。校企合作信息平台建设的主要目标是加强学校和企业之间的信息沟通,促进学生实训,实习工作的开展,促进毕业生就业,帮助企业寻求到合适的合作学校,扩展学校寻找合作企业和合作项目的渠道,加深企业参与职业教育和各类职业教育的力度,为企业寻求甚至培养合格的职业人才铺平道路。目前校企合作信息平台上有134家企业注册,校企合作企业注册率达100%,,并与三家院校单位建立合作关系,拥有477位学生会员,招聘职业多达143类,招聘岗位共有1460个,并且有6个合作项目。2014年的毕业生招聘会采取现场招聘和校企合作平台网络招聘同步进行,共吸引了包括海尔集团、中兴通讯、海信集团、中天建设、万科集团、中国电信、华润水泥、益海嘉里、菱王电梯等世界、中国500强企业和高科技新型企业在内的近170家用人单位。企业向1934名毕业生提供5900多个实习、就业岗位,求人倍率达3.01。校企合作信息平台有效拓宽了毕业生就业渠道,同时搭建了企业与毕业生双向交流平台,帮助学生和企业沟通供需双方信息,也加深了校企双方合作。

学校依托世行项目开发了毕业生就业跟踪服务系统,该系统的开发目标在于满足学校、企业、毕业生三方有效沟通,实现信息化管理,构建毕业就业跟踪服务长效机制。自上线运行以来,到目前为止,共有120位教师注册使用,1200多名学生注册使用,注册企业达102家,开展网上招聘会一场,企业提供招聘岗位共有988个,通过系统向毕业生发送电子邮件问卷调查8次,为毕业生拓宽了就业渠道,同时搭建了企业与毕业生双向交流平台,帮助学生和企业沟通供需双方信息,也加深了校企双方合作。目前正着手系统的二期开发和优化部署,预计12月底完工。

(四)开展企业项目研发与技术培训服务

为了促进校企融合,主动服务企业,三个重点专业教师积极参与企业技术改革与工艺改进项目,面向企业,通过举办技术培训讲座、4

深入企业授课等形式,积极开展技术咨询、技术培训和技能鉴定等服务项目共28项。如,室内装设计设计专业与广东省装饰总公司、富力集团设计院等12家企业共建“广东省室内装饰设计职业研发基地”,着力于室内装饰设计职业的技术研发、培训与推广,目前已修改审定《室内装饰设计职业标准》,开发室内装设计师(三级、一级)实操和理论题,新开发室内装饰设计员(室内配饰方向)职业;同时以校内外实训中心职业技能鉴定所为依托,室内装饰设计专业21名教师先后为874人提供了职业技能培训与鉴定服务,为学校带来经济效益 25.7万元,培训内容包括室内装饰设计中级工、装饰美工高级工等。室内装饰设计专业邓泰、朱锦辉等教师还与参与广东省装饰总公司设计南方花园2期样板房等室内装修设计项目9个。又如,工业分析与质量检验专业教师为广东真正工程检测公司测定砂中氯离子含量技术服务项目,该项目为企业提供了砂中氯离子含量准确而方便操作的实验方法,确保了建筑用砂的质量安全。与汇科公司共同建立“汇科精细化工”等技术研发中心3个,开展食品添加剂等项目研发,校企共同申报获得国家专利3项。为佳远钴业控股有限公司和云浮亨达利水泥有限公司等企业200多名员工开展分析工、建材物理检验工等职业工种的在岗职工培训鉴定,大力提升员工技能水平。再如,建筑施工管理专业古娟妮、张海霞等教师参与广州市市政工程设计研究院的软土岩溶地区板梁式双排桩与止水帷幕复合支护施工技术项目,施工技术成功应用于荔湾区西湾路改造工程项目。类似的技改项目有5个。同时,建筑施工管理专业还为广东泽宝变形监测研究有限公司等企业培训施工员、测量员等工种培训127人次,为优化企业人力资源有效配臵起到积极作用。

(五)校企共建技能大师工作室

2012年,我校室内装设计专业申报筹建的 “邓泰国家级技能大师工作室”获国家人社部批准并得到国家和省级财政30万元的资金支持,我校又投入了大量的人力和物力支持工作室的发展,大师工作室积极按申报项目开展工作。工作室积极探索新颖的人才培养模,传统学徒模式与现代教学理念相结合,工作室初步形成了老师“推荐— 5

—考核——培训——入选”的招徒模式。邓泰技能大师工作室的主要从以下几方面进行了有益实践:一是校企合作,传技授艺。2012届有三十位弟子入选“邓泰大师工作室”。工作室还多次组织学生参加企业、行业的活动:2012年8月工作室成员参观天河区弁师傅红木家具制作过程;2012年10月工作室成员参加了在广州美林国际软装论坛; 2012年10月工作室部分成员参观了“广州方纬装饰有限公司”等。大师工作室与广州市集美装饰设计有限公司等五家企业合作,邀请企业专家参与技能人才培养。二是项目设计,产学结合。大师工作室利用工作室利用自身的资源,与企业合作将装饰工程项目引进大师工作室,由师生共同完成的设计项目有:2012年8-10月完成《茂名交通高级技工学校规范设计项目》;2012年10-11月完成实验项目《沿海地区传统乡村别墅设计》;2013年12-11月完成实验项目《湖南现代乡村别墅设计》等。三是指导竞赛,技能成才。工作室积极组织指导学生参加各项设计技能大赛,在“2012年广东省第一届家具设计技能大赛”和“2012年广东省岭南杯室内装饰设计技能大赛”中,工作室弟子获得了五个一等奖,九个二等奖,六个三等奖的好成绩。家具设计技能大赛还获得学生“团体第一名”和“特别贡献奖”。此外,工业分析与质量检验专业与广州分析测试中心共建吴惠勤技能大师工作室,共同建设了产学研创新工作室机制带领专业教师、学生合作共同开设了综合课程教学、新检验技术研究等教学与项目工作。

(六)开展“校企双制”合作培养

“校企双制”订单培养模式即企业根据用工需求向学校提出培养数量和规格,委托学校进行培养;学校按企业的要求招生和安排教学计划,双方以签约形式确定各自的权利义务,毕业生一般由委培单位安排就业。一般由企业确定委培人数和规模,企业考核学生职业技能并根据考核结果和生产需要确定录用与否。目前全校与企业合作共办有“校企双制”班14个,聘请78名企业兼职教师共同教学,培养750名校企双制班学生。各重点专业积极与企业共同开办冠名班、校企双制班,开展订单培养、定向培养,实施校企“八个共同”教学。如建筑施工管理专业与广州市吉华岩土检测有限公司共建“吉华岩土”校 6

企双制班、粤能工程校企双制班,工业分析与质量检验专业与佳远钴业控股有限公司合作共建“佳远钴业”校企双制班,室内装饰设计专业与广州孝尊组建筑装饰工程有限公司合作设立“孝尊组”冠名班,企业参与了制定招生计划、人才培养方案编写、课程体系开发、组建师资队伍、实施教育教学和学生考核评价等各个环节,这充分说明了企业深度参与了学校的人才培养全过程。

(七)引企入校,产学研用一体

一是建立“家商城”产学研实训基地。从2013年以来,学校与“家商城”电商公司通过多次互访、调研、沟通达成共识,双方共建“家商城产学园” 校企合作实训基地,采取引企入校,建立“校中企”的战略合作模式,把电子商务整套业务流程引入实训基地内,设臵产品摄影、产品编辑、美工设计、网站客服、网络营销、采购助理、SEO专员、仓储物流、质检专员、市场营销、财务会计、网店运营等12个实战工作岗位,通过这种真实的工作岗位、真实的工作环境、真实的工作流程,使得工学紧密对接产业、企业,校企双方联合建立“职业感知——职业体验——职业实践”的“二元合一、任务驱动、三阶递进”的技能人才培养模式。二是校企共建时尚智造产业园实训基地。学校与广州雅迅网络科技有限公司、上海和鹰机电集团、思纳可时尚设计机构、广州光影摄影设计有限公司等多家企业在长福校区共建 “时尚智造产业园”。校企将以共同培育高技能人才为根本任务,致力打造时尚服饰产业设计专业化、应用信息化、制造自动化、资讯网络化为目标的产教深度融合模式。“时尚智造产业园”目前已形成四大板块的功能用途。工业板块:“时尚工业数字智造平台”引进工业制造的全生产过程的先进数字设备,涵盖拉布、切割、裁片传送、缝制各生产环节的数字设备;信息板块:“时尚信息科技应用平台”提供行业专业的CAD(电脑辅助设计)、PAD(产品辅助设计)、PDM(产品数据管理)、PLM(产品生命周期管理)、ERP(企业资源计划)等信息化应用技术;产品板块:“时尚产品设计展示平台”通过引进设计机构与设计名师搭建“时尚设计名师坊”实现设计市场 7

化、产品化;传播板块:“时尚传播电子媒介平台”拥有专业的时尚产品摄影影棚及后期处理制作机构,为产业提供相应服务。

工学结合模式下高职档案文化建设 篇3

关键词:档案文化;校企合作;高职院校

文化育人是育人的最高层次,高职院校不能只注重学生的专业技能教育,还要着力提升校园文化的内涵和水平,高职校园文化依靠高职档案文化来填充或支撑才能源远流长。高职院校档案具有的原生态信息和原生态文化助推高职校园文化建设特色的形成。以改革发展为关键,以文化融合为重心,以档案数字化为基础,构造高职档案文化建设新体系,挖掘高职档案中的文化精髓,发挥高职档案的文化育人价值,加强高职档案文化建设,形成高职档案文化建设新成果,有助于提升高职院校的内涵,扩大高职院校的影响力和知名度。

一、高职档案文化建设的价值诉求

随着国家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和经济发展方式转变,高职院校通过校企合作,工学结合,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满足了社会对技术技能型人才的需要。高职院校特色发展对档案信息资源利用标准的要求越来越高,立足于档案工作实际的档案文化建设为高职院校内涵发展提供了坚实保障。档案是高职院校教育教学活动中直接形成的原始记录,是学院发展的原始依据,具有证据查考与情报参考价值。通过档案制度、档案精神、档案实体等将高职档案文化显性化,反映了高职院校档案工作的价值取向和文化理念,能让广大教职工亲自参与其中,更加深刻地认识档案文化建设的迫切性与重要性。弘扬高职精神,创立档案文化品牌,提升高职档案文化的软实力。创新档案文化开发利用的体制机制,对高职档案记录的信息进行智力创造从而形成高职校园文化创意成果,实现高职档案的文化价值。

二、打造高职档案文化建设平台

1.建立职业特色电子档案管理数据库

高职院校的专业设置具有行业特色,主要培养技术技能型人才。以高职院校校园网为平台,建立本校特色专业、精品课程的特色数据库档案,收集整理档案信息资源,加大学院档案馆开放数据及服务的托管力度,档案资料可以多人共享,查阅不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近年来,在校企合作产教融合的办学理念下,馆藏优质档案文化资源越来越丰富。档案馆管理者更新理念,适应区域经济与学院发展需要,把档案馆从档案实体存贮基地转变为高职校园文化展示场所,使档案从文化存贮走向文化展示。

2.提供档案材料查阅利用网络平台

把档案软件管理系统接入校园网,提供可查阅利用的网络平台。利用网页制作技术,在校园网上开辟档案信息站点,档案页面中精心设计宣传学院文化的各类栏目,通过档案管通过提供的文字、照片、影像等各方面的原始资料,把学院历年编印的档案特色精品展示出来。提高检索统计的速度,为高职师生的查找利用提供了快捷方便的途径。

3.增强档案文化传播深度和广度

以高职档案工作人员的敬业精神和职业归属感为重点,开展高职档案文化活动,通过举办档案文化展览,依托多层次档案讲座、论坛、培训等方式,宣讲档案文化知识,扎扎实实地推进高职档案文化建设。学院档案馆在全面做好高职文化资源存贮工作的基础上,有效利用高职校园文化资源,将高职校园文化与特色地域文化和档案文化有机融合。

三、开发高职档案文化产品内涵

高职档案文化涵括高职档案精神文化和高职档案物质文化以及高职档案制度文化。建设优秀的高职档案文化要以丰富深刻的文化内容为支撑,首先以《档案法》和《高等学校档案管理办法》为依据,建设高职档案管理制度文化,保障高职档案文化建设稳步发展,积极吸取国内优秀高校档案文化的建设经验,完善高职档案管理法规,制订科学合理的目标责任书,以制度促管理,以管理促文化。

高职档案物质文化依托于档案实体建设,高职档案是高职院校在教学管理及其他各项工作中形成的具有史料价值的真实记载,是高职院校自身特色发展的缩影和真实写照。加强编研,挖掘馆藏,提炼知识,努力把档案精炼提升为形式多样的、鲜活的文化产品,整理特色文化产品,解读校训、校风、教风、学风,实现高职档案的内容与形式、内在与外在的协调,让广大教职员工受到熏陶、感化、教育。高职院校应营造浓郁的校园档案文化氛围,提高全体人员对高职档案工作的认同感。

档案既是文化传播的重要媒介,又是文化本身的物质积淀。构建高职档案文化是优秀高职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内容。档案管理者应注重统筹规划,分工明确,有计划、有步骤,内容完整、条款清晰,实现从实体档案馆、数字档案馆向档案文化主阵地的又一次自我完善,实现高职档案文化建设的战略目标,彰显高职档案的文化魅力。

校园文化建设作为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的基本文化场域,是促进高职院校内涵提升,服务区域经济与社会发展,全面提高高职学生职业素质的重要抓手。在校企合作环境下,档案文化建设要进行重新的自我审视与内生性的发展探索。高职院校以就业为导向,在工学结合教育模式下,培养适应社会需求的高素质、复合型、应用型人才。档案文化为高职教育实践活动提供精神动力、智力支持和思想保证。要大力倡导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发挥高职档案在高职教育发展中的社会作用。

参考文献:

[1]罗学玲.高校档案为校园文化建设服务之探讨[J].湖北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4):162-163.

[2]张彬.基于校园文化建设视角下的高校档案建设[J].档案时空,2011(12):41.

工学结合教材建设 篇4

“工学结合”的教学模式是教育活动与社会生产实践紧密结合、生产实践与课堂教学紧密结合的一种培养模式。“工学结合”的本质就是“产学合作”。这里的“产”是指广义的产业, 即包括除学校以外的第一产业 (农业) 、第二产业 (工业) 、第三产业 (服务业及其他) 等社会各产业部门以及政府的行业主管部门;“学”是指广义的教育, 包括教育主管部门、教育事业、各类教育教学活动;“合作”指产业部门和教育部门、实际生产经营过程和教育教学活动过程之间的结合。

实际教学活动中, 教材是体现工学结合教学模式的重要载体, 是实现高职院校高技能专业技术人才培养目标的重要工具, 教材的优劣将直接影响教学活动的效果。

2 工学结合的课程教材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和对策

国内目前高职类教材存在的主要问题有:首先, 由于高校和企业缺乏深度沟通合作, 很多高职教材是教师闭门造车的结果, 教材内容重理论、轻实践, 很像是本科教材的压缩版;其次, 由于缺乏工学结合的实际操作经验, 相当一部分教材是以传统的知识体系为主线, 编写体例上没有满足工学结合的需要;最后, 受传统教学模式的影响, 目前的高职教材普遍为纸质教材, 完整立体化多媒体教学资源库的配套建设尚有待加强。

针对教材建设中存在的上述主要问题, 我们在移动通信课程的教材建设中提出了以下的具体对策:首先, 与企业工程师 (移动通信课程的校外兼职教师) 共同开发课程标准和教学大纲, 教材内容紧密结合生产、建设、管理实际, 反映行业新技术, 新工艺, 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并且注意融入往届学生工学结合学习过程的宝贵经验;其次, 以企业实际的工作过程为导向, 以实际岗位的职业能力为主线, 将复杂的工作过程分解为若干的具体项目和任务, 在编写体例上实现创新, 以满足高职教师和学生在工学结合教学过程中的使用特点;最后, 完善和提高纸质教材的整体质素之外, 更注重完整的立体化资源建设。在此过程中, 充分利用企业已有的设备培训资源、员工培训资源的集成和发展。

3 移动通信教材建设的思考与实践

首先是教材内容的选择。教材内容的选择立足当地通信运营和设备生产企业的经营现状和人才需求, 具体操作过程做到以下四个方面:第一, 以通信行业的职业规范、企业文化为背景;第二, 以本地移动通信网的发展和沿革为入手点;第三, 以合作企业的主流设备技术为主线;第四, 以国内主流通信运营商、大型上市公司的技术和产品发展趋势为导向。

其次是教材体例的创建。考虑工学结合教学模式的操作需要, 将网络优化和设备维护等工作过程分解为若干具体项目和任务, 从而实现教材的体例创新。新的教材体例不仅应当便于组织实践教学, 更要便于学生获得足够实用的职业信息和素养。

下面结合一个具体的例子加以说明。基站设备的了解和维护是训练高职院校移动通信类学生的重要项目之一。我们在教材编写的实践过程中, 以了解本地的移动通信网络为第一实习项目, 以认识基站设备为第二实习项目, 以便学生首先对自己的工作过程和工作对象有初步丰富的信息量、直观的认识和足够的学习兴趣。教材对这一具体项目任务的描述如下:

A.实习说明

*实习目的

通过本单元的实习, 掌握以下内容: (1) ZXTR RNC (V3.0) 基站设备硬件系统构成; (2) ZXTR RNC (V3.0) 基站设备的单板配置。

参考文献

[1]罗时嘉.职业教育教材建设应注意解决的几个问题[J].职业技术教育, 2001, (28) .

[2]徐涵.以工作过程为导向的职业教育[J].职业技术教育, 2008.

工学结合教材建设 篇5

论文摘 要:为了能够提高工学结合模式下高职教育课程建设的力度,以《冲模设计与案例分析》课程为例,就相关问题进行了深入的分析。通过实践,验证了工学结合模式下高职教育的课程建设具有明显的效果,提高了高职生的就业竞争力。

近年来,对工学结合模式下高职教育课程体系建设的研究已经得到了广大学者的关注,并且取得了较好的成就。卢龙飞研究了工学结合模型下职业教育公共英语课程建设的相关问题,探索了职业教育中的英语和专业相结合的新方法,提出了课程目标调整、课程内容转换以及教学方法改革等途径,从而使职业教育中的公共英语教学更加具有职业性和实用性的特点。杨润丰等人对工学结合模式下高职《冲模设计与案例分析》课程的改革模式进行了深入地探索,提出了加强实践教学比例的人才培养模式,通过和企业生产以及实际应用的紧密联系提高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从而有利于应用型人才的培养。卢菊洪等人研究了工学结合模式下高职模具专业课程体系的构建和实践问题,提出了构建模具专业课程体系的方法和有效的教学模式,从而使高职模具专业人才培养更加适应时代发展的要求。胡茵等人研究了工学结合模式下高职体育课程改革的相关问题,从工学结合模式的内涵出发,提出了工学结合模式下高职体育课程内容资源创新和拓展的应对策略。王婷提出了工学结合模式下高职课程评价体系建立的方法,分析了工学结合模式下高职课程评价的含义,并且提出评价体系的构建方法。从已有研究成果可以看出,工学结合模式下高职教育课程体系建设的研究是目前的热点,将工学结合的基本思想融入到《冲模设计与案例分析》课程体系的构建中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一、《冲模设计与案例分析》课程在模具设计和制造专业人才培养中的地位

通过广泛的社会需求调研,与江铃集团模具分厂、香港惠迪股份有限公司华高电子五金厂等行业企业技术专家座谈、研讨,明确了模具设计与制造专业的主要技术岗位,从而确定出模具设计与制造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模具设计与制造专业的主要技术岗位为:在机电领域内从事产品开发、模具设计、模具制造与维修、设备维护、机床操作与加工等工作。模具设计与制造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为: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掌握必须的基础知识和专业知识,具有良好的职业素质和综合职业能力,具有较强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能够独立完成机电领域的产品开发、模具设计、制造、管理、应用研究、机床操作等工作的高级应用型人才。根据模具设计和制造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确定《冲模设计与案例分析》为模具设计和制造专业的专业核心主干课程,通过《冲模设计与案例分析》课程教学可以使学生掌握冲压工艺的编制方法、冲压模具的设计、制造和维修理论和实践知识,同时能够掌握冲压件的质量检验和分析方法。

二、《冲模设计与案例分析》课程体系构建的基本原则

(一)在课程目标和课程内容的设置过程中应该坚持以就业为导向的理念,根据模具设计和制造专业人才培养的基本要求,确定出人才必须具备的职业技能,并且设置相应的职业技能实训课。在课程建设过程中应该积极地和企业进行协作,提出课程开发、课程设计、课程执行和课程评价的相关措施。并且关注《冲模设计与案例分析》课程的综合化、模块化以及项目化的建设。

(二)设置和课程对应的“体验课”,给学生提供实践操作的环境,通过实际的操作过程,使学生得到技能上的训练,并且逐步地掌握未来工作所必备的技能。在教学过程的真正主体是学生,学生带着问题进行学习,并在学习的过程中,回答问题,完成设计,从而达到“做中学,学中做”的教学效果。

浅谈工学结合下的汽修专业建设 篇6

一、汽修专业建设的现状

其一,专业内容。

在学校里学习的知识,往往与工厂车间实际有些脱节。比如,学校里学习的通常是比较陈旧知识,跟不上时代的步伐,也就不能适应工厂的需要。学生到了厂里,常埋怨学校学的知识有限,且陈旧,有的学生甚至说读书无用。这说明学校教学思想落后,没有把工厂的实际需要和学校教学有机结合起来,这样的机制下教出的学生,在众多的工厂里没有生存的空间,没有发挥的余地,只能是在最单调的环境里做单调的事情,没有上升的空间。

其二,专业建设中的师资。

有的学校,招不到汽修专业教师,用机械教师来替代;有的学校,教师自身专业水平有限,比如刚毕业的大学生,从学校到学校,从理论到理论,但是我们的学生需要掌握动手的本领,而我们自身却如此缺乏;缺乏工厂的实际工作经验,在学生面前讲得再多,学生也听不进去,没有兴趣,也学不到真正有用的知识,都是些空洞、单调、枯燥的书本上的理论知识,没有工学结合的教学,不仅教师讲得累,学生也学得累。工厂实践知识有限的教师,或者缺乏工厂培训的教师很难挑起汽修专业的教学重任,学生也反感这些的夸夸其谈的教师。

其三,资金来源单一,设备少,且旧。

设备不够,这是常见的。按照国家的标准要求,大部分学校是比较困难的,有些地方资金来源单纯靠财政拨款,这个资金很有限的,导致该买的设备都买不起,该更新的设备都没有更新,这直接影响了学校和工厂对汽修人才需求的对接,影响到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也在一定程度上导致生源不足。所以,学校应注意要出去与工厂合作,开展订单式教学,提高教学的有效性,提高毕业生的就业率。

从以上三个方面来讲,工学结合是提高中职学校办学质量的有效途径。

二、汽修专业建设的策略

其一,学校政策的革新。

鼓励广大教师成为专业带头人,骨干教师,双师型教师,鼓励广大教师刻苦钻研,努力进取。带动教师参与学校专业建设。让教师提出专业建设意见,并应用于实践。

其二,学校在师资队伍建设上的投入要加大。

学校如果要培养高素质的人才,离不开高素的专业教师。因而,一方面,学校要为教师提供提高自己的平台或机会。如,鼓励教师外出培训和参加工厂实践,参观兄弟院校的建设成果。另一方面,教师也要不断对自己提出要求,钻究新知识,更新旧观念,提高专业能力和教学水平。

其三,建设工学结合实训基地。

工学结合实训基地,以实训技能模块化、实训管理工厂化、实训服务工厂化等为主要特征,是产学结合的开放式实训教学基地,将传统的以班级为基础的实训教学模式转变为以技能实训模块为基础的开放式的工厂化实训教学模式。

在校企合作的办学模式下,碰到资金和设备的短缺,一方面要想尽办法把学校设备的更新当着重点来抓,让与学校专业建设有关联的工厂来投资;另一方面,为回报工厂,要努力为工厂培养适合的毕业生。

其四,抓住汽修厂从业人员资格证的培训业务,促进工学结合。

现在是机遇与挑战并存,特别是汽修从业人员资格证的培训,抓住了,就能赢得了这个专业发展的主动。同时,这个培训本身还可以面向工厂,通过走出去,请进来,与工厂一起合办培训班,以增强学校的知名度和影响力,促进工学结合。

三、通过工学结合,促进汽修专业建设

学校和工厂就如同鱼和水,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学校培养的人才,要走上社会,走进工厂、企业。工厂、企业需要有能力的技术工人、工程师为其发展劳动。若能有效提高工学结合的质量,则能有效提高学校和工厂的社会和经济效益。比如,广东有很多地方都提出了“能力本位,服务导向”的策略,就是在迎合工厂,适应市场。

四、结束语

社会在不断发展,工厂不断地提出要求,针对汽修行业,针对汽修教学,我们一定要做足准备,使学校汽修专业的建设能跟上时代的步伐。所以,各个学校应取长补短,在工学结合这个大前提下,共同促进汽修专业的建设。

工学结合教材建设 篇7

1 搭建平台, 促进校企合作、工学结合运行机制建设

高职院校应积极联系行业, 邀请综合实力强、社会影响力大的大型企业与职业院校搭建合作平台, 成立校企合作机构, 共同推进合作办学、互惠互利、共同发展, 全面开展育人、就业、员工培训、技术攻关、专业建设、基地建设、课程开发等方面的合作。企业提供“硬件支持”, 学校提供“软件支持”, 合作机构提供平台支持, 开发项目拓展合作途径, 人才交流推进相互评价, 共同进步实现互惠互利。充分利用学校人才资源丰富、教学资源充沛、技术服务力量强和企业资金力量雄厚、实训资源充沛的优势, 寻找校企共赢的切入点, 完善校企合作、工学结合运行机制, 保障人才的培养质量。

2 加强交流, 共同推进校企合作运行机制建设

2.1 建立校企合作人才培养共商机制

建立校企专业技能人才库, 搭建校企合作信息交流平台, 拓展人才互为培养的渠道, 建立健全与人才培养、社会服务有关的制度, 促进高职院校办学质量与人才培养质量的双提升。

在校企合作机构的平台上校企专家“点对点—线连线”, 定期召开会议讨论研究“校企合作发展规划”、“煤炭行业技术人才培养方案”、“教师与企业技术人员的双向交流计划”等内容, 为合作育人、提高质量提供保障。

2.2 建立校企合作科学研究及社会服务合作运行机制

共同申报行业及教育系统的纵向课题, 积极开发技术攻关、技术改革、人才培养改革等横向课题, 推行任务驱动、项目导向的合作方式, 利用校方理论强、企业实践强、校方有师资、企业有现场的互补优势, 创建校企之间先进技术应用、技术开发与技术服务, 通过建设形成一支由校企技术人才构成的“文武双兴”科研团队。

深入企业了解和掌握企业对职业教育的真实需求, 瞄准企业所需所想, 有的放矢, 量体裁衣, 贴近企业需求开发培训项目, 实行以共赢为切入点, 以相互考核保质量, 以技术服务促提升等灵活多变的校企合作模式。充分发挥专业人才库的作用, 推动企业管理人员和技术专家互兼互聘与合作关系, 共同开发培训资源和技术服务项目, 积极开展社会培训和技术服务工作。

2.3 建立校企合作骨干教师双向培养运行机制

通过校企合作机构的平台, 形成专兼互补、联合培养的骨干教师培养机制。校企联合培养校内骨干教师, 加大教师下企业顶岗锻炼的力度, 鼓励教师积极参与企业一线生产和技术服务, 顶岗锻炼、轮岗学习。从企业聘用经验丰富、教学能力强的专业人才作为兼职教师并组织培训, 组成专兼结合的双师结构教学团队。

3 互惠互利, 共同促进工学结合运行机制建设

3.1 建立突出职业能力培养的课程体系开发机制

在校企合作机构的平台上, 引入企业技术标准开发专业课程, 形成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 构建工作过程导向的突出职业能力培养的课程体系。

3.2 建立人才培养岗位对接水平的反馈评价机制

组织学生到企业顶岗实习, 积极搭建学院与合作企业的就业平台, 做好对学生实习和就业情况的观测和回访工作, 依据“岗位对接”引进企业岗位技能评价标准, 通过评价分析落差, 指导人才培养模式和课程体系的改革, 优化专业设置, 将就业水平、企业满意度作为衡量人才培养质量的核心指标。

3.3 建立教学资源共享实训基地共建的运行机制

充实校企合作机构, 共享专业教学资源库, 引入企业专家指导校内实训基地建设, 选择工艺先进、安全条件好、企业文化有内涵、管理制度完善的企业建成校外实训基地, 促进学校和企业共同建设资源共享型实习实训基地。

4 完善校企合作、工学结合制度建设, 保障人才培养质量

4.1 建立校企合作机构的会议事制度及激励制度

明确议事原则、职责分工、议事范围、议事方法、决策程序、组织实施、重大情况报告、会议召集等事项, 使校企合作各项工作制度化、规范化和科学化, 提高合作效能。完善各项工作的激励制度, 保障校企合作机构的执行力及各项工作的实施效果, 提高合作单位和人员的积极性。

4.2 完善学生实习实训管理与考核制度

完善学生实习实训管理与考核制度, 包括学生到企业实训的具体要求、考核办法、评价方式、奖惩办法等, 将学生在企业的实训表现客观量化。同时, 建立一条畅通的校企信息反馈渠道, 保障实训要求与实训表现在校企之间的交换。将学生在企业的实训表现与学生的学业表现及综合测评挂钩, 提高学生对实训环节的重视, 保障校方对学生在实训现场的“控制力”。

4.3 完善企业兼职教师管理及激励制度

共建“双师结构”的专业教学团队, 通过制定兼职教师聘用条件、工作职责、聘用程序、考核办法、奖惩办法, 稳定优化兼职教师队伍, 为培养高技能人才提供保障。

4.4 完善校内外实习实训基地建设管理办法

制定校内外习实训基地建设管理制度, 明确共建实训基地的责权利, 确定专门管理人员, 制定工作职责, 创建企业安全文化氛围, 完善安全管理制度、操作规程、仪器设备设施及耗材等管理方法。

4.5 制定顶岗实习管理办法, 探索顶岗实习补贴及工伤保险制度

结合各行业领域职业教育的特点, 明确顶岗实习任务, 细化分段考核时间点, 确定考核指标, 采用校企双方共同鉴定的模式, 将学生的顶岗实习同毕业证挂钩。同时, 鉴于个别行业的环境差与危险性高, 校方应主动与实习单位探讨实习补贴及工伤保险制度, 明确企业、学校、学生承担的责任和义务, 签订相关协议约束权、责、利, 保障在顶岗实习期间校、企、学生之间的利益。

4.6 落实《专业教师联系企业及开展社会服务的评价与奖励办法》

根据《教育部财政部关于进一步推进“国家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建设计划”实施工作的通知》 (教高[2010]8号) 文件精神, 落实《专业教师联系企业及开展社会服务的评价与奖励办法》, 加强教师密切联系企业的责任, 引导和激励教师主动为企业和社会服务, 开展技术研发, 促进科技成果转化, 实现互利共赢。S

摘要:高职教育的办学目标旨在为行业一线培养技能型人才, 实践证明“校企合作、工学结合”是高等职业教育发展的必由之路。在高职教育的“校企合作人才培养工程”中, 始终受到各行业在地域、环境、安全等方面因素的影响, 不断探索高职教育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机制建设途径, 推进“校企合作、工学结合”运行机制建设, 对保障人才培养质量和提升教育水平有着重要意义。

关键词:高职院校,校企合作,工学结合,机制建设

参考文献

[1]国务院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决定:国发[2005]35号[Z].

[2]国务院关于促进煤炭工业健康发展的若干意见:国发[2005]18号[Z].

[3]教育部关于职业院校试行工学结合、半工半读的意见:教职成[2006]4号[Z].

[4]教育部财政部关于进一步推进“国家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建设计划”实施工作的通知:教高[2010]8号[Z].

工学结合教材建设 篇8

以市场需求为导向, 科学合理设置专业

建筑工程系脱胎于水利类专业, 是我院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的产物。在专业设置上我们没有照搬兄弟院校的建设模式, 而是遵循这样一条思路, 即“以市场需求为导向, 以职业岗位 (群) 为依据, 以技术含量为参数, 以学科专业交叉复合综合研究专业设置”。

以市场需求为导向, 就是面向区域和地方经济, 面向我院所处的运城和山西南部设置建筑类专业, 将当地产业结构和社会人才需求变化作为确定专业体系的主体框架。为此, 在建系伊始的2003年, 我们首先设置了建筑工程技术及工程监理专业。

以职业岗位群为依据, 就是针对建设行业的专业群设置专业。我们以建工专业为基础, 又增加了工程造价和给排水工程技术专业。

以技术含量为参数, 就是根据当地经济发展和高校布局, 采取块状模式, 我们在建工类专业基础上拓展了工程测量技术专业和道桥工程技术专业, 使建工系专业布局成为一个复合专业群, 体现了我院所处区域位置与行业学校的特色。

建筑工程系经过5年多的发展, 专业个数由2个发展为6个, 建成了土木类专业 (建筑工程技术、道路与桥梁工程技术、工程测量技术) 、设备工程类专业 (给排水工程技术) 、建筑经济管理类专业 (工程造价、工程监理) , 学生人数由建系初的100人发展到1700人, 已成为我院最具活力、最具规模的一个系。

创新人才培养方案, 构建新的课程体系

贯彻工学结合教育理念的人才培养方案是专业建设的核心内容。而要制定科学的人才培养方案, 必须根据技术领域和职业岗位 (群) 的任职要求, 重构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要做到这一点, 就必须有企业人员参加, 为此我们召开了两次专业建设论证会, 明确专业对应的岗位和岗位群、对应的岗位基本能力和核心能力, 根据岗位能力的确定和分解, 明确核心课程, 构建新的课程体系。按照“干什么, 学什么;缺什么, 补什么;要什么, 给什么”的原则, 遵循行业规律、高职教育规律及学生自身成长规律, 确定培养岗位能力所对应的核心课程、主要课程、支撑课程及主要教学内容, 在此基础上, 重构理论教学体系, 夯实实践教学体系, 并将职业素质教育融于其中, 进而构成新的课程体系。我们根据建筑行业的发展和市场需求, 按照由校内外专家组成的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的意见, 以核心能力为本位, 建设合理的专业课程群, 如建筑工程技术专业的工程施工能力是该专业毕业生的核心能力, 本专业的主干专业课程主要有5门, 即《建筑工程制图》、《工程测量》、《建筑施工技术》、《建筑工程概预算》和《建筑施工组织》。

在确定主要教学内容的基础上, 根据高职教育的规律和企业的要求设计课程模块。制定教学计划时, 从职业道德、敬业精神和专业素质三方面考虑对学生进行全面素质教育培养, 发挥政治理论课在政治思想教育中的主渠道作用。引导学生确立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道德观, 根据高素质技能型人才培养目标和岗位能力的要求, 针对学生的共性和不同的个性特点, 以培养提高学生职业能力为重点。按照职业素质、岗位能力、岗位能力拓展及学生岗位能力提升的不同要求, 我们设计了通识教育模块、专识教育模块和特识教育模块, 增加了不同专业方向。建筑工程技术专业设置了建筑施工管理、工程造价与概预算和钢结构三个专业方向, 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预就业方向选择相应的专业方向。

以工作过程为导向, 改革课程教学内容

长期以来, 高职教育课程改革没有突破性进展的原因在于各门课程的教学内容设计与编排远未跳出学科体系的束缚, 而工学结合强调的是学生校内学习与实际工作的一致性。因此, 我们把课程教学内容的改革作为示范建设的一项重点工作, 如建筑工程技术专业根据专业特点及社会需要, 大刀阔斧地删减了一些实用性不强的教学内容, 减少了部分基础课程如《高等数学》、《工程力学》的学时和内容, 增加了结构识图、03G101平法标准图集及《工程资料整理》等应用型课程。

在实践课教学方面, 围绕具体实训项目进行集中教学, 强化技能训练, 突出应用能力的培养。强化测量实训, 加强混凝土结构规范学习和施工现场的实践教学, 概预算采用专业软件电算化实践教学, 加大建筑施工技术课实践教学等。如《工程测量》安排3周课程实训, 《建筑施工技术》与《工程概预算》各安排1周课程实训, 《建筑施工组织》安排一周课程设计。在某些课程实训内容安排上要求学生独立完成一定的生产任务, 如学校体育运动场施工放样测量就可以让学生参与。

在课程教学内容改革的基础上, 我们构建了职业能力培养“三层次”。一是专业基本技能培养层由实验、实训课完成, 主要培养学生的识读建筑工程图、测量仪器操作、建筑材料、土工实验等基本专业技能;二是单项技能培养层主要通过各门课的教学或生产实习完成, 培养学生进行单项工作的能力, 如结构施工图绘制、施工组织设计、工程预算编制的能力等;三是专业综合能力培养层靠顶岗实习完成, 毕业生在掌握上述两个层面基本技能的基础上, 以一个施工员的身份到有关生产单位参加实际工作, 综合应用所学知识和技能, 解决生产实际中的有关问题。同时, 我们将相关职业资格标准融入教学中, 以实现“教、学、做”合一, “课、岗、证”融合的目的, 达到学生毕业就能直接上岗从事有关生产工作的要求。

与企业紧密合作, 加强实训基地建设

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的生产性实训基地建设是专业建设的突破口, 也是专业实践教学的物质基础。

首先, 要着力建设好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所谓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 就是校内实训基地按企业生产模式建设, 给参加实训的学生一个真实的生产环境, 让学生通过这样的实训, 学到职业岗位需要的实际知识和技能。我们推行了理论实践一体化教学, 在校内已充实的5个实训室的基础上, 又建起理实一体化实训室2个, 即识图模型室和工程预算实训室;新建了具有12个工区、223个工位、可进行7个工种训练的面积为3380m2的大型施工技术实训场;同时, 以校园为基础建立了校内测量实训基地。

其次, 要大力建设满足各专业顶岗实习需求的校外实训基地。我们非常重视校外实训基地建设, 不断拓宽校企合作的渠道, 先后与18个单位签订了实习协议, 建立了长期稳定的实训基地。企业接收专业教师进行实践锻炼, 安排学生顶岗实习, 优先接收优秀毕业生就业, 互惠互利, 形成了良好的合作关系。

遵循高职教育规律, 打造“双师型”教学团队

工学结合的“双师型”教学团队在专业建设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所谓“双师型”教学团队, 就是不仅要注重提高校内专业教师的“双师型”或“双师素质”的比例, 更为重要的是要大量从行业企业聘请专业人才和能工巧匠到学校担任兼职教师, 初步形成实践技能课主要由具有高技能水平的兼职教师讲授的机制。为此, 一方面, 我们积极与企业合作, 鼓励教师到生产一线积累实际工作经验, 目前我系有“双师”素质的教师28人, 占85%;另一方面, 聘请校外兼职教师23人, 主要讲授《建筑施工技术》、《施工组织管理》、《工程监理》、《建筑工程资料管理与规范》等实践课, 并承担校内外实习、实训教学任务, 目前兼职教师占专业课教师和实践指导教师总数的47%。

专业建设的水平决定人才培养的质量, 是高职教学工作的重中之重。要提高专业建设的水平, 必须科学设置专业, 开发基于工作过程的课程体系, 加强实训基地建设, 打造“双师型”教学团队。我们将以水利部示范性高职院校建设为契机, 继续坚持工学结合, 在专业建设上进行不懈探索, 为行业和区域经济建设发展做出新的贡献。

参考文献

[1]唐永泽, 卢兵, 霍雄飞.以工学结合为主线, 构建高职人才培养模式[J].中国高等教育, 2009, (1) :47-48.

[2]朱隆亮, 王敏军.融入行业引进企业校企合作特色发展[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2009, (7) :28-29.

工学结合教材建设 篇9

金华职业技术学院自2006年以来, 围绕专业建设过程中的重点和难点问题, 结合国家各级专业评估体系的基本内涵和学校的特色做法, 充分融入产业、行业、企业、职业要素, 全面开展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下专业建设评价的实践。

一、专业建设评价的指导思想

1. 以能力为本位, 以职业为导向

针对应用型人才特色和工学结合的实施要求, 高技能人才培养注重以能力为本位, 教学环节体现以职业为导向。专业建设评价应在评价指标体系的设置、评价方法的运用以及评价结果的判断上充分反映出工学结合人才培养观, 从而促使专业建设符合工学结合人才培养体系的价值取向。

2. 社会评价与自我评价相结合

校企合作是开展工学结合的前提, 社会需求是专业设置的主要依据, 专业建设越来越离不开社会的参与。设置突出行业企业监测指标的社会评价项目, 依托行业企业专家组建评价队伍, 建立社会评价和学校自我评价相结合的评价机制, 有利于明确专业建设的市场定位、人才培养目标和服务社会意识, 形成开放式的专业建设评价体系。

3. 过程评价与结果评价相结合

学校开展专业建设评价, 主要是针对专业运行质量的评价, 评价内容不仅要考量专业设置的目标, 即结果是否实现, 还要考量专业运行过程中的质量控制是否有效。为此, 要做到过程评价和结果评价相结合, 就要把专业建设的质量保证、过程控制和结果评价融为一体 (图1) 。过程评价通过各环节反馈, 结果评价通过整体反馈为专业设置与培养目标的调整提供依据, 以使专业建设主动适应高职教育改革趋势和社会发展需求。

二、制定专业建设评价标准

科学的评价体系对专业建设具有明确的导向性, 按照专业建设必须与区域经济紧密结合, 以及学校在工学结合实施上具有创新做法这两点考虑, 有必要建立一套适合学校特色的专业建设评价体系。我院依据教育部《高等职业院校人才培养工作评估指标体系》的指导性意见, 突出专业建设的核心地位, 把原有的学校整体评价指标进行了分解优化, 制定了《金华职业技术学院专业建设评价指标及等级标准》, 该体系有三个主要特点。

1. 针对专业建设中校企合作、

工学结合不断深化所带来的新特点, 按照重构后的专业建设任务体系设置评价指标。

为丰富专业建设的内涵要求, 我们将专业建设任务概括为个性化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与创新、基地“两化”建设、专业教学团队建设、职业指导下的课程开发与建设、社会服务与辐射能力建设等五个方面, 在评价标准中设置了与之对应的五个一级指标 (见表1) 。

2. 在评价指标标准的内涵上,

立足于评价标准与建设标准的统一, 突出与工学结合培养模式的匹配性, 细化指标的量化标准

我院在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与创新方面, 侧重于考察专业建设方案和人才培养方案的社会参与度以及专业指导委员会的行业企业专家比例, 评价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与落实等。在专业教学团队建设上, 要求由行业企业参与对教师实践能力进行考核, 教师每年下企业锻炼1个月以上, 每年参加实践进修的专业课教师≥60%, 选聘兼职教师必须统一编入课程组。基地建设则主要考察校内基地生产化与校外基地教学化程度、紧密型与示范基地数量、基地完成课时量、基地运行效果等, 要求生产性实训比例达到40%, 校企合作开发或更新实训项目每年达3个以上, 至少5门课程的实践教学在校外基地完成, 学生顶岗实习岗位的专业对口率≥85%, 带薪酬岗位比例≥70%, 毕业生生均顶岗实习达到6个月。在课程开发与建设方面, 明确“职业指导下的课程改革与建设”理念, 要求在行业企业专家和职教专家参与下, 构建基于工作过程的课程体系, 合作开发实训教材, 引进地方企业的生产案例、实际项目、操作流程等, 每个专业完成5门工学结合核心课程、2个专业教学包 (培训包) 、2项核心技能试题库的开发。在社会服务与辐射能力方面, 通过人员联结、项目联结校企共同成立应用型研究所或专业性公司, 开展实用技术研究和新产品开发, 依托各类技术培训中心和职业技能鉴定机构, 面向社会开展技能培训和鉴定, 专业教师近三年参加社会服务不少于30人次。

3. 明确社会评价的主要项目

在标准体系的26个二级指标中, 明确要求在专业培养方案、人才培养模式创新、毕业生质量、校内基地生产化程度等指标上必须有独立的社会评价分值, 以行业企业专家为主的社会参与的评价则主要体现在专业建设方案、教师职业能力、课程体系、顶岗实习等指标上。

三、完善专业建设评价的工作机制

专业建设评价是学校质量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 我校将其纳入学校日常管理工作, 从专业建设管理体系、评价组织机构和信息处理与反馈等方面完善工作机制, 以保证评价工作的顺利开展, 实现评价结果的有效性和客观性。

首先, 我们理顺了管理体系, 撤消了原来的系级建制, 设置专业主任与课程组, 把来自行业企业的兼职教师纳入课程组, 实现学校、二级学院、专业、课程组的管理体系, 明确各级机构和人员在专业建设中的工作任务、工作职责、工作权利。各专业 (群) 建立有行业企业专家参与的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 作为各专业建设的规划与咨询机构, 它最终依据专业建设评价反馈结果为专业设置和培养目标的调整提供建议。

其次, 在两级督导体系内实施专业建设评价, 即学校层面设立教育督导处, 牵头组织督导团对专业建设工作进行指导、监控及评价;二级学院督导组负责教师日常教学的质量评价、学院日常教学运行的质量监控与评价。以两级教学督导体系为基础, 建立健全了专兼结合的校、院两级教育督导队伍, 学校有由16名来自企业、行业高级技术人员组成的、较为稳定的教育督导队伍, 各学院也分别健全了由1-3名高级技术人员组成的专职督导队伍。校院两级督导明确了职责、分工, 学校从宏观层面对专业建设和人才培养的全过程进行检查、指导和评价, 学院则从各建设领域的层面进行细化指导和评价。

第三, 建立专业建设评价的信息收集、处理与反馈机制。学校教务处作为专业建设的业务主管部门, 承担各专业建设动态信息的随机采集、梳理、分析与发布等职能。在信息获取途径上, 我们通过学生问卷、师生交流会、部门信箱、网络留言、校院督导现场检查等形式获取学生学习效果信息, 通过检查评估、日常数据获得部门管理质量信息, 通过家长、企业调研获得社会评价信息。有效信息经过求证处理后通过各级会议、文件、公告及时反馈, 并为学校评价、考核组和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提供信息依据。

四、专业建设评价的实践

专业建设方案与专业培养方案评价

通过实施对专业建设方案和专业培养方案的评价, 实现对专业建设的目标评价。2007年以来, 全校69个专业以三年建设规划为基础制定了专业建设方案, 学校组织校内专家和行业企业专家和教师代表, 对各专业建设方案进行开放式的论证和评价。在专业培养方案的顶层设计上, 学校要求各专业 (群) 对接企业需求, 将专业学习阶段目标、学习与工作过程、技能要求、课程设置及课程简介等内容汇编成专业学习导航, 在学生学业开始之前发给学生、教师和基地兼职教师, 实现人才培养方案的“三年早知道”。为保障实施效果, 学校通过开展学习导航的专项评价, 从职业岗位分析、专业培养目标和规格、课程体系等方面考量专业培养方案的科学性、规范性和系统性, 将评价结果和建议反馈给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 以便适时调整或改进。 (见表2)

2. 行业企业专职督导专项评估

专业建设的运行质量往往体现在校企合作、工学结合教学建设和实施的几个主要环节上, 为此我校组织行业企业专职督导开展了一系列专项评估, 主要有:以生产性实训质量评价标准为依据, 通过校内生产性实训的专项督查, 评价教师的指导状况、指导水平、过程质量的有效控制和学生的实训效果;专职督导利用暑假走访调研了200多家企业, 对50%专业教师的企业实践和对学生顶岗实习指导情况进行检查、评估, 形成专业教师企业实践质量分析报告;实施示范性校外基地建设及教学运行质量的专项督查, 通过与基地负责人及指导教师座谈、问卷调查 (包括基地负责人、基地兼职教师、专业指导教师、学生、督导专家) 、学生座谈会、查看学生工作过程、听课等方式, 对基地建设及教学运行状态, 尤其是教学任务实施的效果、校企合作课程开发与实施、兼职教师的指导等情况进行现场检查、指导、考核、评价, 形成校外示范性基地建设状况和基地实践教学运行质量分析报告;遵循评估、反馈、整改、再评价的监控流程, 针对毕业设计 (论文) 质量、顶岗实习岗位与专业的贴近度及顶岗实习的效果和过程管理质量, 开展毕业实践环节 (毕业设计或论文、顶岗实习) 的专项督导。

3. 专业建设年度实绩考核

二级学院作为教学单位, 是专业建设的主体和人才培养的主阵地, 学校对二级学院实施目标责任制考核, 其中专业建设实绩考核占60%。在具体实施上, 学校层面梳理专业建设任务, 归纳、总结、抽取重要与共性的建设任务, 按照新专业、重点专业、示范专业等不同层次分别设置年度建设目标;依据专业建设评价标准, 制订专业建设年度实绩考核指标体系, 年初下达宏观控制指标并确定考核程序与结果引用方案。各二级学院 (专业群) 分解任务指标, 由各专业根据专业建设方案细化当年各考核点的建设任务与目标;经过二级学院、职能处室的审核与调控, 报经院长办公会议审定后下达专业建设任务书。职能处室按月对重点项目实行月度指导、监控与跟踪考核;学期终了, 实施阶段性考核;年底, 二级学院对专业实施年度考核, 学校组成考核组对各学院进行综合性的实绩考核。专业考核的结果按比例计入二级学院、所属课程组、教师的年度考核中, 该结果将直接影响当年分配, 并与聘任制挂钩, 同时融入学校每年举行的三“十佳” (教师、教育工作者、班主任/辅导员) 评选之中。

参考文献

[1]范唯, 马树超.切实解决提升高职教育教学质量的关键问题[J].中国高等教育, 2006, (24) .

[2]赵迪琼, 覃群发.高职高专专业建设评价观念研究[J].南宁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05, (2) .

[3]陈解放.以校企合作工学结合为高职类型特色创新的抓手[J].中国高等教育, 2008, (9) .

[4]姜大源.职业教育学研究新论[M].教育科学出版社, 2007.

工学结合教材建设 篇10

1高职大学生体育社团建设与工学模式结合的机制

高职学院的体育社团是在校的学生对体育运动有相同爱好的基础上自愿组成的团队, 是在社会道德允许的基础上, 并且是经过学院批准的又进行登记的社团。社团的成立是为了促进学生的发展, 实现大家的共同愿望。高职大学生体育社团在学院中也是相当重要的, 其有利于体育教学的改革发展, 促进学生的运动才能的发展。建立此社团, 不仅与国家的体育行业有密切关系, 也是学院教育方式重大改革, 符合新课程的标准。作为当前课堂的一种补充形式, 体育社团的成立得到越来越多学生的认可, 它是文化传播的有效途径, 也是高职学生进入社会的一个过渡期。它的功能不仅局限于体育运动上, 它们可以走出校园与企业进行交流, 提高学生与社会的交流经验, 给自己提供了无限的锻炼机会, 还在无形之中推荐了自己, 让企业看到自己的优秀之处。当前的高校体育社团建设已经成为了产业活动, 很多企业对这种活动的开展有浓厚兴趣, 还有不少企业会对该种社团提供产品赞助或者资金赞助。高校体育社团的模式也呈现出了产业化趋势, 企业给社团提供资金, 不仅能够让社团的活动有了物资保障, 用那够增强自我发展的能力。高职大学生社团活动给工学结合的模式提供了新的契机, 给学生也提供了学习锻炼的机会, 是学校与企业合作的基础表现。

2高职大学生体育社团的工学结合定位

高职大学生的工学结合模式, 是根据市场需求的方向来定位的。此人才培养的方案是在师资、装备、技术等方面进行合作, 用灵活的教育方式以及工学交替的模式, 让学生在基础的学习上还能够进行技能的进一步培养, 还让学生参加到岗位生产实践中去, 实现人才培养与实践相结合的模式。工学结合的本质就是让学校与企业两个环境共同结合, 让学生通过两个环境的学习来提高自身的素养, 实现培养高技术人才的目的。职业教育的培养方式是具有针对性的, 是有明显的职业定向, 重点培养学生的就业能力, 培养出具有专业技术的人才, 并不是普通的专科人才。所以, 高职大学生体育社团建设是以培养专业技术人才为主要目标的, 用体育运动来作为载体, 有针对性地制定发展计划, 增强学生的综合素质与能力。

3建设工学结合的高职学生体育社团的路径

当前我国的高职院校一般都是3年制的, 体育课堂最多只有1年, 时间是相对较短的, 根本就无法满足学生的体育锻炼欲望。体育社团的建立不仅包含了体育的相关基础知识, 还会根据岗位需求进行培养, 有多层次的知识与专业技能的学习。体育项目的开发都是围绕岗位需求进行的, 要用岗位需求来作为高职院校体育社团成立的依据, 针对岗位的特定需求与环境, 来确定素质的培养, 用体育的手段来进行改善。高职体育的教育不仅是在锻炼身体, 也是体育文化的传播过程, 用就业来作为办学指导是为学生今后的就业做准备。为了能够让学生更加准确地选择自己最适合的体育项目。要选择一个较为详细的项目来作为处方, 社团应当要有针对性地进行指导培养。每一个体育项目的训练与要求都是不一样的, 所以要根据自身的能力以及素质来结合选择。

4拓宽大学生体育社团的社会功能

工学结合的模式就是以职业生涯来作为导向的, 充分地把学校以外的资源利用起来, 把校外的学习机会与校内的经验结合起来形成的教育模式。把理论与实践进行有机结合, 能够提高学生对社会的适应能力, 对学校今后的人才培养方式提供有力帮助。体育社团不仅要积极地参与学校内部的体育活动, 还应该积极地投入到社会举办的体育活动去, 寻找更加广阔的发展空间。我国的体育教育在不断的改革中, 体育社团的概念也是日益增加, 在这种情况下学生更加应该积极主动地参与到社团中, 学校也应当积极地建设体育社团与组织社区体育活动。

社区的体育活动不仅能够丰富学生的生活, 也能够培养助人为乐的品质, 提高自身的社会交往能力。也可以通过体育竞技的方式来获得企业的青睐, 赞助企业与其签订了合作协议, 就能够用自己的方式来为企业做宣传, 同时也是在宣传自己。这种活动在学校中是没有办法完成的, 也是当前的高职学生应当具备的职业基础能力。工学结合的模式主要是体现在4个方面上, 即教学目标以及质量的结合、教学理论与实践间结合、学生的角色与企业员工角色间的结合、学习内容与岗位内容间的结合。

5结语

高职大学生体育社团建设在高职院校中占有重要地位, 也是大学生步入社会岗位之前的一个优质发展平台, 是工学结合的教育的新契机。社团的建设是要用专业培养来作为目标, 同时把体育运动作为载体, 有针对性地进行身心素质培养, 把学校与社会相互结合起来, 增强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高职院校的体育教育应当更加注重实践性, 理论的学习都是没有灵活性的, 如果没有结合实践来使用的话那将只是一堆无效知识。因此, 要让学生积极地投入到社会活动当中, 学校应当先提供一个接触社会的平台, 鼓舞学生积极加入到体育社团中去, 培养自己的准专业能力, 为今后的发展打基础。

参考文献

[1]李岳兵.工学结合模式下体育实行弹性模块的改革与实践[J].太原城市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0 (2) :28-29.

[2]贺昭泽, 马勇.新时期高校体育社团现状与对策分析[J].山西师范大学体育学院学报, 200621 (4) :71-73.

[3]李霞.高校体育社团在构建群众性多元化服务体系中的功能[J].山东体育教育, 2004 (4) :71-73.

工学结合教材建设 篇11

关键词:工学结合 汽车专业 校内实训基地

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明确提出:高等职业院校要按照教育规律和市场规则,本着建设主体多元化的原则,紧密联系行业企业,不断改善实训、实习基地条件,积极探索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建设的校企组合新模式。因此,高职院校在注重校外实习基地建设的同时,也应积极研究如何建设和运行好校内实训基地。建设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是进一步深化高职教育内涵建设,确保高职教育可持续发展的迫切需要。

1 校内实训基地建设的重要性

校内实训基地应具备的基本功能是与人才培养直接相关的教学、培训、职业技能鉴定的功能。校内实训基地建设作为高职院校内涵建设的核心,是深化校企合作的必然选择,也是高职院校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实施的必然要求。

1.1 校内实训基地是实践教学环节的必要条件

实践性教学是高职教育的特色之一。实践教学在职业教育中处于举足轻重的地位,也是关系到是否办好高职教育的关键。为实现高职教育培养目标,办出特色高职教育,必须加强实习、实训基地建设。

1.2 校内实训基地是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实施的基础

校企合作、工学结合,是职业教育发展的必由之路。工学结合是将课堂和工作结合起来,是将校内教学与生产劳动和社会实践相结合。在校内实训基地使学生参与到基本技能训练和综合能力培养环境中,提高学生的责任感、团队意识和实际技能,既缩短学生向企业员工转变的时间,又能提高学生的就业竞争力。校内实训基地是职业教育教学的第一课堂,是实施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的基础与保障。

2 我院校内实训基地建设内容

2.1 实训基地建设思路

校内实训基地建设以专业建设为依托,紧紧围绕专业建设需要,结合合作企业及社会需求,紧跟最新技术。努力营造与生产环境相一致的实训场所,训练学生的职业技能,训导学生的职业素质,尽量实现与企业短距离对接。

2.2 实训设备的配置

在我院汽车专业施行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的环境下,校内实训基地建设由合作企业、教育专家及一线教师共同论证,结合专业建设特点,课程体系设置等全面考虑,依据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和专业实践教学组织需要确定专业实训室建设内容。实训设备的选择主要突出生产环境并适合职业及岗位技能的要求,同时兼顾教师科研实验、职业认证培训、社会服务等,使实训设备的购置达到最优化,使用功能最大化,切实发挥实训室在人才培养中的重要作用。

2.3 实训项目的设置

实训项目及实训内容的设置以明确专业发展的需求为基础,以使学生所掌握的专业技能能够适应本专业技术发展的需要为本。并前瞻本地区、行业、社会发展的需要,尽量避免与社会技能需求脱节的现象。

我院汽车实训中心包括:汽车构造实训室,汽车检测实训室,汽车车身修复实训室,汽车美容与保养实训室等。汽车构造实训室主要承担学生对汽车构造知识的学习,包括《汽车发动机构造与维修》《汽车底盘构造与维修》等课程的实训教学,主要设备有汽车发动机拆装实训台,汽车变速器拆装实训台,汽车驱动桥拆装实训台,整车数台等。汽车检测实训室主要承担汽车故障诊断及检测知识的学习,包括《汽车故障诊断技术》、《汽车维修质量检验》等课程的实训教学,主要设备有发动机综合分析仪、四轮定位仪、解码器、前照灯分析仪等。汽车车身修复实训室承担《汽车车身修复技术》《汽车涂装技术》等课程的实训教学,主要有烤漆房、烤漆灯、车身修复工具等设备。汽车美容与保养实训室主要完成汽车保养与美容装饰实训任务。

主要实训目的是使学生掌握基本专业技能,锻炼团体合作意识,提高工作责任感与使命感。此类校内实训是推行校企合作的基础,也为学生融入社会创造有利条件。

2.4 师资队伍的建设

首先,为了更好地完成实训教学,必须加强教师队伍建设,特别是加强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双师型教师队伍由两部分组成:一是既能传授专业理论知识又能指导专业实践,具备“双师”知识、素质、能力的专业教师,二是由学校专任的理论教师、实验实训教师和来自生产服务一线的兼职教师构成的双师型教师队伍。在实训基地建设过程中,为了使教师队伍更好地适应高职培养目标,提高教师队伍自身整体素质,我院加强了 “双师型”师资队伍的建设。实施“走出去、请进来”政策,保证资金投入,鼓励和引导专业课教师到企业顶岗实践,深入了解企业岗位所需技能,积累实际工作经历,增强实训教学中的针对性,合理安排实训内容,有目的性地锻炼学生的专业技能。同时积极引进有一定理论基础和实践经验的工程技术人员参加到实训教学中,还聘请行业企业的专业人才和能工巧匠到学校担任兼职教师,从而加大兼职教师的比例。

其次,鼓励教师自己设计、制造、改造实验实训设备,锻炼师资队伍,充实办学内涵,多出教学成果。

再次,鼓励教师利用实训基地的条件开发教科研项目,走产学研道路,为工学结合人才模式的实施提供有力支撑。

2.5 校内实训基地运行管理模式

将实训基地的管理模式企业化,学生实训过程工作化是该校内实训基地的特点之一。在实训过程中,考勤标准、质量考核、技术要领、操作规范等方面要求均融入企业元素,使学生在职场环境下完成实训任务。这样,能对学生的职业素质养成起到引导作用。

2.6 校企联合的深化

工学结合环境下校内实训室建设离不开企业的参与,只有不断深化校企合作,才能真正实现校内实训基地的堡垒作用。建设过程中应避免由于盲目建设使实训室设备利用率低、设备与社会脱节、设备浪费等现象,但由于汽车行业日新月异的变化,所以实训项目的安排、实训模式的运用,师资队伍的培养都需要与企业深入合作,做到与行业、企业融通。

3 总结

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下校内实训室建设是一项非常重要而又复杂的系统工程,存在投资大但更新慢的弊端,容易出现资源浪费、技术滞后等现象。所以需要企业深度参与,以工学结合为契机,以学生就业为导向,完善校内实训基地建设。

参考文献:

[1]张东升,金立从,岳珊.高职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建设浅析[J].出国与就业.2011(18).

[2]叶芳.高职院校汽车实训室建设的思考[J].科技信息.2009(31).

作者简介:宋艳慧,硕士研究生,湖北水利水电职业技术学院教师。

工学结合教材建设 篇12

在工学结合模式实践中, 各个先行者都在探索中或多或少地取得了一些成绩, 也暴露出一些问题, 本文试从高职“2+1”结构模式的弊端切入, 论述校内设计专业工作室的工学结合机制建设的必要性。

南通纺织职业技术学院在工学结合实践教学方面的改革成就显著, 而对于相关经验的总结却较少甚至缺乏, 因此, 系统而全面地研究设计专业工作室的工学结合机制建设成为了十分重要且十分必要的课题。

一、工学结合教育模式在我国的推行中所存在的误区

高职院校在贯彻“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实践中, 大多数采用的做法为“2+1”结构学制:前两年在校集中学习专业知识, 第三年离校外出实习。这种结构模式具有一定的学习效果优势, 也便于高职院校制定教学计划、学生系统开展专业学习、统一企业实习工作, 因而成为主要的学制结构。但是, 在实践的过程中, 这一学制也暴露出了一些问题。

(一) 学习问题。目前, 各校对“2 + 1”学制模式的实践尚在摸索之中, 有些学校甚至还来不及改革课程体系, 用两年时间匆忙把几门专业课上完后, 就急忙把学生送到企业进行顶岗实习, 而原定于第三年的教学内容则完全停止, 学生在有限的时间内无法真正理解、消化专业知识。

(二) 实习问题。学生在实习中处于被动选择的状态。因工作的专业类别划分, 实习学生难以获得更为全面的设计能力的提升, 继而影响学生的后继发展。此外, 实习公司的规模普遍偏小, 因而实习单位分散, 造成院外学习工作的管理困难。

在高职院校工学结合模式的实践探索中, 南通纺院在专业建设、课程建设方面, 找到了一条连接校内学习和企业实习的纽带——院内工作室模式:即根据专业特点, 推行以工作室为主体的“一线三平台”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 以岗位职业能力为主线, 依托院内实训基地、院内工作室 (企业驻校研发中心、教师工作室、学生创业工作室等) 和院外实训基地三级平台, 推进工学结合的教学模式。

二、南通纺院艺术设计学院校内工作室模式机制的实践

在教职成 [2006]4号文发布之前, 南通纺院艺术设计学院就已经开始了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探索, 经过多年的实践, 根据专业特点, 推行以工作室为主体的“一线三平台”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设计专业的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已经取得骄人成绩。

(一) 教师个人工作室

教师个人工作室, 即由学识丰富的教师所创立的、对内负责教学和科研、对外提供设计服务的一种设计团队。这些教师个人工作室依托学院资源, 积极服务社会, 为社会提供高水平的装饰、平面广告、会展、花型等设计服务。

(二) 企业驻校工作室

企业驻校工作室的设立, 既可建立学校与企业之间的长期合作关系, 更便于高职院校聘请企业高级技术人才担任设计专业的兼职教师, 与本校教师共同组成“双师”教学团队。一方面, 在该教学团队中, 本校教师可以与兼职教师充分交流学习, 使其专业知识得以更新、实践水平得以提高, 改善本校教师知识体系落伍、技能水平与行业发展脱节的现象, 推动产、学、研一体化发展进程。另一方面, 兼职教师作为新鲜血液加入到教师团队中, 能够为教师队伍带来新的教学理念和管理方法, 能够拓宽在校教师的视野, 使之感受到设计行业的竞争氛围, 激发在校教师自主发展的热情。

(三) 学生创意工作室

首先, 保护学生天赋, 激发设计灵感。在相对更为自主和灵活的高职艺术设计“工作室”教学模式中, 学生可以更加自由大胆地进行项目设计和创新, 教师则在了解每个学生职业规划的基础上, 结合就业市场需求对学生的技能训练进行合理的引导。这样, 既能够保证学生的创作天赋和设计风格得到最大限度的保护与提高, 又能使其天赋的发展和技能的培养不偏离行业的要求。

其次, 提高学生能力水平, 增强就业信心。工作室教学是围绕明确的企业真实项目任务展开的, 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 直接参与市场调研、策划、设计、制作等各个环节的工作。因此, 在未来就业过程中, 由于学生已经提前融入真实的工作岗位并已具备相应的工作能力, 便会对顺利完成与企业要求的对接充满信心。

再次, 促进学生职业素养的深入发展。处于工作室制教学模式中的学生, 不再仅仅是单纯意义上的“学生”, 更多的时候, 他们是作为一个设计师或作为公司员工的角色, 来参与整个教学活动, 这有利于培养学生坚忍不拔和吃苦耐劳的精神品质, 可以有效地锻炼和培养他们的生存能力和心理承受能力, 帮助学生主动调整心态和重新进行自我定位, 提高职业岗位的适应能力, 缩短就业后适应企业岗位的时间, 顺利完成从学生角色向企业员工的角色转换。

三、学习兼工作的校内工作室模式机制

这种学习兼工作的校内工作室在满足对学生进行实践训练的同时, 将人才培养与社会服务有机结合, 实现企业化运行, 使学生在真实的工作氛围中得到锻炼。我系学生在校期间除了基础课程的学习, 所有的专业课程均可在工作室内完成。工作室是一个相对开放的教学空间, 在完成教学任务的同时, 面向市场开展技术服务。学生在课余时间也可参与工作室的各项设计与开发工作, 工作室既是学生的教室, 也是他们的公司。学生在工作室内完成学习型工作任务, 以工作为手段, 以学习为目的, 通过工学结合, 使学生将理论学习与实践经验相结合, 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加深学生对于社会、企业和市场的认识, 拓宽学生的视野, 培养学生的工作能力, 提高学生的职业能力和创业能力。

四、结语

探索于在校学习和企业实习之间建立一种学习兼工作的工作室模式, 正好弥补了高职“2+1”结构模式所暴露出的学习问题和实习问题, 因此, 校内设计工作室成为“2+1”结构学制最有利的补充。集中于校内的设计工作室, 如同设计创业街区, 小而全的设计工作室给学生的学习和实习提供了多样选择。

同时, 南通纺院作为首批100所国家示范性高职院校, 基于工学结合模式机制的探索实践, 理应建立一种工作室模式机制, 以确立其设计专业在国家示范高职院校建设中的示范地位, 为其它高职院校的“学习兼工作”提供一个切实可行的学习模式。

参考文献

[1]赵志群.对职业教育发展中若干重要理论研究课题的思考[J].职教通讯, 2011 (3) .

[2]陈解放.基于中国国情的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实施路径选择[J].中国高教研究, 2007 (7) .

上一篇:大学生排球联赛赛制下一篇:课内阅读与课外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