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的几种有效实施途径

2024-09-15

论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的几种有效实施途径(通用4篇)

论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的几种有效实施途径 篇1

论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的几种有效实施途径

林毓梁 房金菁 王晖

(济南铁道职业技术学院 山东 济南 250104)

摘要:本文分析了高职教育工学人才培养模式的常见组织形式,剖析了制约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实施的主要矛盾因素,提出了几种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的有效实施途径 关键字 高职教育 人才培养 工学结合1.引言

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质量的若干意见》(教高[2006]10号)文件指出:“要积极推行与生产劳动和社会实践相结合的学习模式,把工学结合作为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重要切入点.带动专业调整与建设,引导课程设置、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改革。”“要重视学生校内学习与实际工作的一致性。积极推行订单培养,探索工学交替、任务驱动、项目导向、顶岗实习等利于增强学生能力的教学模式;加强学生的生产实习和社会实践。”“工学结合的本质是教育通过企业与社会需求紧密结合,高等职业院校要按照企业需要开展企业员工的职业培训,与企业合作开展应用研究和技术开发,使企业在分享学校资源优势的同时,参与学校的改革与发展,使学校在校企合作中创新人才培养模式。”这一文件为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与创新确定了方向,那就是要在职业教育领域推行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

温总理在视察大连轻工业学校的时候指出:“只有在做中学才是真正的学,只有在做中教才是真正的教。”进一步为职业教育指明了发展与改革的方向,就是推行“教学做”的一体,推行“工与学”的结合,在工作中学习,在学习中工作。

近年来各高职院校纷纷在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上开展探索与实践,涌现除了一些成功的做法,但是也存在这样那样的问题。本文就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在具体实施过程中的问题进行分析,提出几种有效的实施途径供大家参考。

2.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的常见形式与存在的问题

通过对目前高职院校人才培养模式的对比和研究得知,在人才培养模式的实施上,最常见的做法有两种。一种就是所谓2+1模式,即前两个学年在学校学习,第三年到企业顶岗,通过一年的顶岗实习,锻炼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第二种模式可以叫做2.5+0.5模式,其本质与2+1模式是一样的,只不过是在学校学习两年半,最后的第六学期到企业顶岗实习,将顶岗实习期与企业员工的试用期结合起来,完成在学习与工作的结合,学习与工作的衔接。

固然这两种模式实施过程中,在校内学习阶段也会通过校内的生产性的实训加强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但是不管是2+1还是2.5+0.5,仍然体现出的是一种“先学后工”的思想,推行的是一种“学完再工”的做法,无法达到工学紧密结合,无法做到“在做中学、在学中做”

3.制约工学结合培养模式实施的几个因素

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的最佳实现形式,应该是工与学的深度融合,首先做到的应该是工学交替,进而实现“工学一体”,实现“在做中学”。但是这种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在实施过程中遇到了很多障碍,制约了工学结合有效实施。

实际上工与学是一对矛盾统一体,二者可以实现相互促进,共同发展,但是二者之间又存在着对立关系,存在着矛盾斗争。

这种矛盾首先体现在工与学的两个实施主体之间的矛盾,也就是学校和工厂企业之间的矛盾。双方的利益出发点是不一样的,学校的目的是想通过工学结合培养学生、锻炼学生,目的是想通过工厂帮助学校完成校内教学无法完成的人才培养的环节。而企业追求的是企业的盈利,企业利润的最大化,不会平白无故地承担为社会培养人,为别的企业培养人的任务。所以在工学结合过程中,学校考虑的是学生能从企业学到什么东西,企业考虑的是学生顶岗能为企业创造多少价值,包括短期的和长期的价值。

工与学的这种矛盾还体现在工与学的实施过程的矛盾,也就是工业生产与教学活动组织过程的矛盾。教学活动遵循的是学生的知识认知与技能成长的规律,还要遵循基本的教学活动组织流程,而企业有自身的生产组织规律和组织流程,这两种规律和流程很难做到统一和步调一致。这就出现了学校想去顶岗的时候,企业可能处于淡季,企业进入旺季,生产任务重的时候,学生可能在校内按教学计划进行教学活动。

4.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的一种有效实施途径

剖析上述工与学之间的矛盾,解决工学矛盾的途径就是首先要找到学习与工厂的利益共同点,然后根据企业生产流程特点,在一定限度内重新组织教学流程,寻找到学校与企业为了不同的目的去完成同一个任务的途径与方法。以下讨论几种有效的工学结合的实施途径。

4.1四学期制

四学期制的主要思想是将每个学年的教学安排调整为四个学期,其主要目的是缩短每个学期的时间,加强教学组织的灵活性,从而更好的适应企业生产组织活动的规律,更有利于安排学生到企业顶岗。

四学期制的主要做法是将每学年分为四个学期,每学期安排十周。三年制高职的前两个学年,每学年的四学期中,安排三个学期的校内教学,一个学期的企业顶岗。第三学年可以安排一个学期的校内教学,三个学期的企业顶岗。这样就做到了在前两个学年各有一个顶岗实习学期,做到了“学—工—学—工”的交替进行,真正实现了工学交替。

前两个学年的企业顶岗可以根据企业接受学生实习的岗位数量,将学生按班级划分好批次,分别在第一、第二、第三、第四学期进行,这样可以做到每年的四个学期在企业的学生数量相对稳定,照顾到企业对生产劳动力的相对稳定的要求。另外这种做法还充分考虑到了企业的利益,一般来说,学生到企业顶岗实习,有一个适应工作的过程,每名学生从适应工作,到位企业创造价值至少需要两个月左右的时间。在四学期制中,每年的顶岗实习学期大约为两个半月时间,这种做法兼顾了学校人才培养与企业生产两方面的利益。

4.2浮动三学期制

对于生产任务存在明显淡季、旺季的企业,或者对于那些根据订单组织生产的企业,四学期制的校内教学与实习的安排显得有些死板,可能不太适应这些企业的需求。对于这种类型的企业,我们可以施行浮动三学期制的模式。

所谓浮动三学期制,是将每个学年分为三个学期,包括春季学期、秋季学期和顶岗实习学期。春季学期与秋季学期各安排16周左右的校内教学任务,其教学组织模式与传统的教学模式相同。顶岗实习学期安排8周(约2个月),顶岗实习学期在全学年的安排是浮动的,是灵活的。也就是说春秋季学期按正常的教学计划进行,根据企业生产安排,什么时候来订单,什么时候进入旺季,就暂定原定进行的校内教学,转入顶岗实习学期,顶岗实习学期完毕,再会学校完成校内教学。如果企业订单还没有结束、或者还处于生产旺季,可以安排另一批次的学生进行顶岗实习。这样同样做到了工与学的交替进行,实现了工学交替。

在实际实施中,顶岗实习学期还可以和寒暑假结合在一起,寒暑假也在一定范围内浮动安排,这样使学生每年有三个月在企业中的顶岗。

浮动三学期制进一步考虑了企业生产组织的特点,适应了企业对劳动力的需求特点。在生产旺季安排学生到企业顶岗,使学生在企业中真正有岗可顶,能顶上岗。

4.3 弹性学分制

弹性学分制并不是说学生在三年的学习过程中获得学分是弹性的。就人才培养方案而言,学生三年内应得的总学分应该是固定的,但是这些学分在哪一学期修得可以是弹性的。

在实际操作上,要求学生在三年内获得若干顶岗实习学分,这些学分可以根据学生的个性发展在不同的学期获得。也就是说顶岗实习的安排是在学校的组织下,根据每名同学的个性发展和个人喜好灵活安排,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知识和能力提高的水平选择某一学期是在校内学习还是到企业进行顶岗锻炼。这样实现了“感觉理论不够了就回学校上课,上一段课,再回企业实践”的学做结合、工学交替的学习模式。

4.4学习型工厂方式

上述三种模式其主导思想是从教学组织和管理上进行改革,以适应工学交替、顶岗实习的需要,化解工与学的矛盾。但是不管哪种模式在实施过程中还会遇到这样那样的困难,工与学的矛盾问题仍然会制约工学交替的有效实施。学习型工厂是破解这一矛盾的一种有效模式。

学习型工厂又称为教学工厂,是新加坡教育界为解决学生培养中实践能力不足,无法尽快适应工作岗位而开创的一种新的人才培养模式

学习型工厂的主要做法是在学校内开设融“教学、培训、生产”三要素为一体的教学工厂,教学工厂为学生提供一个完善的学习环境和过程,有利于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和团队精神。

教学工厂无疑是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的一种最佳的解决方式。首先教学工厂设在校内,解决了学生交通、食宿等显示问题;再者教学工厂实现了“教学、培训、工作”三者空间的统一,实现了教、学、做的深度融合,从工学交替突破到工学相伴、工学一体。

在教学工厂的设立上,一定要特别注意工厂的投资主体应是学校、政府或者其他公益团体,而不应是企业。正因为其投资主体不是企业,而是学校、政府,所以可以做到将原有“工”“学”矛盾的主体统一到一起,从根本上避免了工与学的矛盾。由于教学工厂的是由学校或者政府投资兴建的,所以工厂的最终的目的是为了培养学生,而不是赚取利润,教学工厂的一切生产经营、教学培训活动都是围绕培养学生的职业能力而展开的。这一点有别于“引厂入校”的校庆合作模式,引厂入校模式由于办厂的投资主体还是企业,追求利润最大化是企业的最终目的,企业为了追求利润和学校为了培养学生的矛盾无法克服,最终往往演变成学校出租校舍由企业办厂,工学结合无从谈起。

4.5 企业学习岛方式

由于教学工厂需要学校投入大量的资金来建设,还需要场地、人员、管理方面的配套,很多学校可能不具备这样的条件。这种情况下,企业学习岛模式是一种较为理想的解决方案。

企业学习岛又称企业学习型车间,其主要做法是在企业中靠近生产车间附近开辟一块教学场地,称为“学习岛”。学生在车间内顶岗,在学习岛进行必要的理论学习,实现了边工作,边学习;在做中学,在雪中做。其组织形式有些类似于多年前盛行的企业职工夜校,只不过学习的人员由原来的企业职工变为学校的学生。

企业学习岛同样实现了教学、培训、生产三者空间上的统一,学生吃、住、工作、学习均在企业中进行。组织形式上可以采用上午顶岗工作,下午在学习岛上课;白天顶岗工作,晚上上课;一天顶岗、一天上课等多种形式。

如,某一班制企业,需要50名顶岗员工,学校可以组织100名学生到企业顶岗,这100名学生分为两个班组。一班上午工作,下午学习;二班上午学习,下午工作;每周或者每月交替轮换。晚上可以共同安排主题学习、研讨、拓展学习等内容。而对于两班制企业,如果有25个岗位可以接受学生顶岗,同样可以安排100名学生入厂顶岗,这100名同学分四个批次,每天顶岗工作4小时,在学习岛内学习6小时。

在教学内容组织上,一定要贴近企业生产实际、贴近本行业对学生知识和能力的需求。教学内容一定是基于工作过程进行构建的。学生顶岗工作时,要安排教师进行现场指导,及时发现学生在生产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在教学时间内加以解决。这样就做到了学为所用、学以致用、学做一体。

5. 结语

从教育部《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颁布已有近四年时间,这四年是我国高等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突飞猛进的四年。各高职院校在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方面取得了很多成功的经验,本文所列的几种实施途径是对这些成功经验不完整的总结与分析,不同的高职院校应根据自身特点,并综合考虑区域经济的发展特点、行业特点、学生特点、合作企业生产组织特点选取合适的途径与方法,做到工与学的完美融合,提高学生的综合职业能力。

参考文献

[1]教育部 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 教育部网站

[2]李松对引进新加坡教学工厂理念的思考

[3]陈学飞 高职院校教学组织方式的新转型 高校教育管理 2009.3

论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的几种有效实施途径 篇2

高等职业教育是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 培养的应该是一线岗位群所需的应用型技能人才, 以学生可持续发展能力培养为重点, 侧重于应用, 兼顾基本的操作技能。培养的人才是否合用, 必须由企业和社会来检验和评价, 学校无法来承担这一部分的责任, 因此, 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离不开企业和社会, 必须走校企合作的办学途径, 以工学结合作为人才培养的有效模式。

1“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存在的共性问题

不管是国家示范校、省示范校还是普通高职院校, 在“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的实施上都存在着一些共性问题。问题的产生主要是由企业、学校的管理体制有关, 造成合作深度不够, 流于表面。主要存在以下共性问题:

(1) 对“校企合作、工学结合”办学理念认识不足;

(2) 企业积极性不高, “工”有余而“学”不足;

(3) 课程设计、教学模式的改革滞后;

(4) 双师素质教师不足;

(5) 学生教育管理难度加大, 问题增多。

2 推进“校企合作、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实施的有效途径

2.1 真正打破传统思路, 端庄心态, 将“校企合作、工学结合”落到实处

由于实施真正意义上的“校企合作、工学结合”, 必然会带来学校管理模式、教学体系的全面改革, 对学校职能部门以及专业教师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工作量更大, 教学成本更高, 管理部门和教师或多或少都存在着“多一事不如少一事”的心理, 因此工学结合在具体落实时往往会遇到一些阻力。“校企合作, 工学结合”不应该是口号, 不应该是提议, 而是一种势在必行的硬性指标, 在生源数目日趋减少的今天, 高职教育既要有学院自身的特色, 又要竭尽全力具有稳定的生源。好的招生率其根本取决于好的就业率。所以, 要问教学于企业, 问人才培养于企业, 真正把企业人员请进校园, 参与人才培养的各个环节, 制定真正意义上的人才培养方案, 使培养出来的学生既有较好的职业素养, 又有扎实的专业技能, 最主要的是具有广阔的就业市场。

2.2 千方百计寻找企业的利益切入点, 充分调动企业积极性

企业积极性不高的问题是一个全球普遍存在的问题。所谓不高是相对学校而言的, 因为培养人才是学校的主业而非企业的主业, 换句话说, 在工学结合教育模式的实施中学校是“主办方”, 企业是“协办方”。

协办方的积极性除了政府要出台相关政策, 如1996年的《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教育法》以及2005年的《国务院关于大力开展职业教育的规定》、《关于企业职工教育经费提取与使用管理的意见》等, 主办方有责任千方百计调动企业积极性, 主要是从减轻企业的负担这一角度采取措施“把困难留给自己, 把方便留给别人”。

可以采取以下措施:

(1) 成立独立的校企合作部门, 一方面表示学院对校企合作的重视, 另一方面加大学院的宣传力度, 并充分发挥校友的力量, 主动出击营造校企合作机会。

(2) 合作企业规模多样化, 不同规模的企业都有各自的管理模式和用人需求, 而高校毕业生对用人单位的要求也不同, 学校就不能为了省事, 把大量学生打包塞给某个单位, 而是应该根据企业的实际需求量, 派给企业合理的人数, 并且保证学生真正的领悟企业文化, 实际生产技能, 而不是廉价的劳动力和搬运工。

(3) 抓住企业利益关键点, 例如校企合作面向大型企业时可承诺提前招聘, 可承诺根据企业需要调整实习周期和频率, 面向中小型企业时, 由于中小型企业多数都没有自己的培训机构并且企业设备资源相对不够完善, 而这些正是学校的优势, 学校可以为企业员工进行职业培训、职业认证、学历提升。

2.3 师资队伍培训

教师是“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的直接参与者和执行者, 由于每个人的认识不同, 实践能力不同, 对教学的理解把握也不同, 推进有一定难度。因此要先从思想上使教师们认同“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的重要性。高职院校培养的应该是一线岗位群所需的应用型技能人才, 以学生的可持续发展能力培养为重点, 侧重于应用, 兼顾基本的操作技能, 具体的岗位有设备的维护、维修、调试工等。更高层次的学校 (如研究生类高职院校) 培养的应该是一线岗位群所需的创新型应用人才, 重点培养学生的革新、开发设备的升级改造等岗位创造能力, 侧重于一线岗位设备的升级换代、新型设备的现场调试与试运行等, 学校培养的是知识、技能、素养高度结合的技术复合型人才。

要使培养出来的学生达到培养目标的要求, 承担培养学生责任的教师就应该具有真正资格的“双师资格”。可以采取的措施:定期进行校内教师研讨会;定期安排教师到校企合作企业实习等。

2.4 制定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方案

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的实施入口是专业的人才培养方案, 必须根据专业岗位群的入职条件和资格, 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确定的岗位工作任务、工作过程、核心能力要素、职业素养等确定课程体系及课程标准, 人才培养方案是后续教学环节的实施指南。

2.5 完善工学结合的教学条件

加强校内实训基地建设, 高职教育必须体现专业核心能力的培养及职业素质的养成, 突出就业能力和职业的可持续发展能力, 基于真实工作能力的环境与生产过程的工学结合教学模式是其有效地教学模式, 而“真实”并不是将生产企业搬进校园, 高职教育虽然具有职业性, 但更具有高等教育性, 实际上就是要体现教、学、做/练相融合, 教、学、做/练的对象就是岗位的真实工作任务, 学校办企业或企业办学校都不是最佳的人才培养途径。

2.6 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的教学实施

高职教育的目的就是让学生能胜任所学或所练的专业技术岗位, 教学的目标非常明确, 如何提高学生在校期间学习的效率就是高职教育要解决的教学问题, 即教学的有效性问题。基于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方案、教学条件, 应采取以下几种方法实施教学:

(1) 选修课与分层次教学并重实施学生的培养从来都不是千篇一律的每名学生的兴趣爱好、接受能力都不同, 所以在专业技能课、专业基础课、文化基础课都采用选修课的形式, 对于接受能力好的同学适当提高难度使其适应较优越的岗位需求。这样既可以满足个体的需求, 又可以节约学校的资源。

(2) 注重职业教育体系衔接, 高职教育既要注重和中职的衔接也要注重和本科的衔接, 这也是从学生的需求角度来考虑。

(3) 具体教学实施可采用问题引导法 (适合工程材料等理论性较强的分析类或基础类课程的教学) 、项目教学法 (适用于数控加工工艺等操作性很强的课程教学) 、对比与演示法 (适合于机械加工等容易出错、技能性较强的课程教学) 、实物展示法 (适合于机械设计基础等设计和创作类课程的教学) 、情景模拟或虚拟法 (适合于综合机加实训、数控实训等实践类课程) 。

3 工学结合教学的考核与评价

既然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应突出建构有限的反馈教学, 则其考核与评价方式必须与之适应, 考核方式的分类:诊断性考核、过程性考核 (形成性考核) 、终结性 (综合性) 考核。

诊断性考核, 主要安排在课程教学前几节课, 目的是摸清学生的基础分布情况, 根据基础不同, 把学生分成若干学习与训练小组。重点是过程性考核, 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其考核与评价必须建立在过程的基础上, 突出过程性考核。首先, 必须有一个全局的过程性考核方案;在学习和训练结束后, 必须及时让全班学生进行演示或展示或讨论或互评, 教师最后对全班学生的情况进行点评、总结和分析。

终结性考核, 考核的方式综合作品或大作业的展示与评价或开卷考试或动手操作等。可以组织一次全班学生的作品展, 由指导教师及课题组相关教学团队成员、督导等构成一个评价小组, 对每个学生的作品进行评价, 给出相应的成绩。

4 结论

高职教育必须体现专业核心能力的培养及职业素质的养成, 突出职业能力和职业的可持续发展能力, 基于真实工作环境与生产过程的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是其有效地模式, 工学结合的有效实施是一个需要不断探索适时更新的课题。

参考文献

[1]齐绍琼.高职“校企合作, 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保障机制研究[J].教育与职业, 2011 (10) .

[2]李继钟.关于高职工学结合教学有效性的解析[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 2011 (4) .

[3]耿洁.工学结合培养模式实施中的问题与对策[J].机械职业教育, 2007 (4) .

[4]杜学森.论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的运行方式[J].教育与职业, 2007 (11) .

[5]陈解放.合作教育的理论及其在中国的实践[M].上海: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 2006.

[6]张开暗.工学结合办学模式实施中的问题和对策探讨[J].当代教育论坛 (管理研究) , 2010 (04) .

[7]何向荣.立足校企一体发展路径建设教育服务型高校[J].中国高等教育, 2010 (08) .

[8]王静, 张仁竞.顶岗实习:高校师范教育实习模式探索[J].忻州师范学院学报, 2009 (06) .

论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的几种有效实施途径 篇3

[关键词]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意义途径

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是职业教育的一种行之有效的人才培养模式,它是指职业院校和相关企业或行业在共同育人方面遵循平等互利的原则,进行优势互补的合作,将学校的教育资源和企业的各种资源整合,以培养适合企业或行业需要的应用型人才。创建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具有积极意义,因此,加快推进职业教育的发展,应积极创建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本文拟对创建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的意义与途径作一探讨。

一、创建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的意义

(一)能够促进学校软硬件建设,推进学校又好又快发展

学校教学质量的提高,依赖于学校的管理水平和良好的教育环境。我国是一个发展中大国办教育,对教育的投资非常有限。经费的不足导致职业院校教学设施、设备在数量和质量上严重不足,从而影响职业院校人才培养水平。而创建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可以充分利用企业现有的设施、设备,利用企业兼职教师,通过整合校企教育资源,有效解决目前职业院校投入不足的问题,促进职业院校又好又快发展。

(二)可以为学生提供良好的教育环境,有利于学生职业素质和就业率的提高

创建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对学生而言具有诸多益处:第一,有助于积累工作经验,从而在毕业时能够顺利地被用人单位录用;第二,可以使实际工作能力得到提高,毕业后能快速适应由学生向职工的角色转换;第三,可以增强信息判断力,从而有助于找准职业定位;第四,增加工作机会,实现实习就业一条龙;第五,增加对社会的体验,同时增加一定的收入。

(三)有利于提高职业院校教师素质,优化师资结构

高素质的师资队伍是提高教学质量的关键要素。当前,我国职业院校师资队伍建设相对滞后,具有职业工作经验和职业技能的“双师型”、“职业型”师资不足,使职业院校职业技能和实践教学环节相对薄弱。创建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一方面,学校的教师可以到企业进行职业锻炼,从而弥补职业技能不足的缺陷;另一方面,学校可以聘请企业的专业技术人员和管理人员充当兼职教师,从而解决技能教学师资不足问题。由此,创建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通过“走出去、请进来”的形式,可以为职业院校培养一支具有较高职业素养和职业技能的师资队伍,优化师资结构。

(四)可以促进企业改革,提高企业效益

创建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可以促进企业改革,提高企业效益。一方面,职业院校专业教师可以为企业进行职工培训、技术开发、项目策划等,从而促使企业加大改革力度,增强企业的活力;另一方面,大批职业院校在校生直接到企业学习训练,可以为企业提供大批合格的高素质的劳动者,从而减少企业的培训支出,不断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二、创建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的途径

(一)解放思想,营造环境

职业院校和广大教师应进一步解放思想,探索和完善新形势下创建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的工作机制。应将推进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作为学校教学改革的基本方向,把提高学生就业能力、促进毕业生就业作为创建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的中心任务。坚持以就业为导向,创新工作方法,合理安排顶岗实习工作的具体任务、内容、时间、经费、场地设施、技术和师资条件以及劳动报酬等环节。同时,应加大宣传力度,统一认识。营造有利于工学结合的社会环境。大力宣传工学结合的典型经验,让学生家长和社会充分认识它的重要性。各级政府、教育行政部门、行业企业、广大职业院校和社会各界应解放思想,转变观念,共同关心、支持和参与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的创建。今后,在国家示范性职业院校建设等重大职业教育工程项目中,应把是否有效推进工学结合作为衡量职业院校办学水平高低的基本标准,对于在推进工学结合、半工半读方面做出成绩的职业院校,应在全国范围内进行表彰。

(二)校企合作,共同发展

推进校企合作,共同发展,必须找准双方利益共同点,建立企业与学校合作的动力机制,实现互惠互利、合作共赢。首先,职业院校应紧紧依靠行业企业办学,主动寻求行业企业的支持,以服务求支持,以贡献求发展。应注重探索创建校企合作的持续发展机制,在管理制度和合作机制上下功夫,注重建立学校和企业之间稳定的组织联系制度。职业院校应根据学校、企业和行业发展的实际,积极探索创建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例如,可采取人力资源共享、共同建立研究开发机构和实验中心、互派教师模式、项目合作等有效形式,为企业发展作出贡献,使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更富有活力。其次,企业应高度重视和支持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的创建,并把它纳入企业发展规划,积极为学校提供教育教学实训环境。同时,企业也可以将自己的技师派往学校提供教学服务,参与学校的专业和课程建设与改革等。通过校企合作,推进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的创建,从而实现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的根本性转变。

(三)改革创新,形成机制

应以创建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为目标。不断改革创新高等职业教育的教学模式、教育内容和教学方法,逐步形成一套内部体系完整、外部关系协调、便于普及推广和运行顺畅高效的工学结合人才培养制度。一是加快教学模式改革。职业院校应突破传统的以学校和课堂为中心的封闭式教学组织形式,密切与企业的联系,发挥学校和企业的各自优势,把教学活动与生产实践、社会服务、技术推广及技术开发紧密结合起来。应处理好“工”与“学”的关系,努力形成以学校为主体,企业和学校共同教育、管理和训练学生的教学模式。二是加快教学内容改革。职业院校应本着“够用、实用”的原则,大胆改革现有的教学内容,根据行业发展和企业人才需求变化调整更新内容,特别要加强实践教学环节,注重学生岗位能力和综合职业素养的培养,增加学生实习实训的教学时数。三是加快教学方法改革。职业院校应大胆改革现行教学方法,尽快突破传统的偏重课堂知识讲授、轻视岗位技能训练的做法,切实加强实践教学,积极探索有利于培养训练学生技能、工艺和职业能力的教学方法。可采取任务驱动法、案例教学法、模块教学法等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激发学生学习积极性,提高教学质量。

(四)加大投入,形成合力

创建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需要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比如师资培训、实训基地建设、教育设备设施更新、技术开发等都需要投入,需要各方面的大力支持和协作。首先,作为创建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主体的学校,应加大投入,使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的创建具备坚实的物质基础。其次,作为实施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受益方的企业,应主动加大员工培训、技术开发、生产设备设施更新的投入力度,为学生提供实习实训基地,为教师提供锻炼和发挥聪明才智的平台。再次,政府应加大对职业教育的投入,特别是重点建设职业院校的实习实训基地、培训职业师资等,同时,鼓励社会各界投资办学,支持职业院校建设。只有这样,才能整合各种资源,形成合力,有力促进职业院校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的创建。

(五)完善管理,建章立制

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的创建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强有力的制度保障。首先,应完善教学管理和学生管理办法,建立企业接收职业院校学生顶岗实习的管理制度。例如,探索学生双学籍管理制度,即学校教学学籍和企业实习学籍;建立校企联合评价制度、专兼职教师互动制度、企业对学生奖惩制度,等等,规范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的具体实施。其次,国家为企业提供政策优惠,鼓励企业积极参与开展工学结合。研究制定切实可行的政策措施,明确企业接受职业院校学生实习和教师实践的责任,同时,对支付实习学生报酬的企业给予相应的税收优惠。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可以将企业支付实习学生的报酬以及相应的实习投入计入生产成本,予以税前扣除。鼓励企业将按照国家规定提取的教育培训经费用于实习的支出,计入教育培训经费总额等。再次,按照国家法律法规的有关规定,做好学生实习中的劳动保护、安全等工作。各级教育行政部门、职业院校和相关企业应进一步严格遵守国家有关教育培训、劳动就业、生产安全和未成年人权益保护等方面的法律法规,建立健全有利于推进工学结合的管理制度和具体办法。通过建章立制,为创建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营造良好的环境。

论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的几种有效实施途径 篇4

【关键词】

中职教育 工学结合 人才培养

近年来,随着国家对职业学校的重视,职业学校在硬件或软件方面都上了一个台阶,然而,由于招生、就业、观念等方面的原因,职业学校的进一步发展受到了一定的制约。与此同时,社会对职业技术人才的需求却在逐年增长,大量的工厂、企业严重缺乏技术人才。要解决上述二者间的矛盾,探究一条适应职业教育的健康发展之路,可采取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

所谓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即是将学习与工作结合在一起并利用学校和企业不同的教育资源和环境,发挥学校和企业在人才培养方面各自的优势,把以课堂传授知识为主的学校教育与直接获取实际经验和能力为主的企业教育有机结合,实现学生职业能力与企业岗位要求之间无缝对接的人才培养模式。在新形势下,中职学校如何实施“工学结合”这一人才培养模式呢?

一、实施工学结合应考虑“四方共赢”这一问题

在工学结合的过程中,涉及企业、学生、学校、教师这四个方面的主体。其中,企业是工学结合具体的承担方,学校是工学结合的组织者,学生是工学结合的主体,而教师则是工学结合具体的管理者。在实施工学结合过程中,一定要把“四方共赢”这一问题考虑到其中。若这四方当中有任何一方的利益受到较大损害,工学结合就很难持续开展下去。

第一,学校是工学结合的组织者,在实施工学结合过程中它主要关心的是教学质量、学生素质能否提高,最终能否达到提高就业水平、就业质量之目的。为保证能达到这一目的,学校事先应做好调查研究,制订出一整套完整的实施方案,并挑选合适的企业或工厂作为合作伙伴,否则工学结合只能是流于形式、达不到良好的效果。

第二,企业是工学结合具体的承担方,在实施过程中至关重要。可以说,若没有企业的支持是无法组织实施工学结合的。而对企业而言,它主要关心的是经济效益,即在工学结合过程中成本是否下降、收入是否上升、工学结合结束后能否有优秀的毕业生进入企业工作。学校与企业在协商工学结合的实施细节时,企业对学生在工学结合时能否顶岗、能发挥多大的作用尤为关心。学校在组织开展丁学结合时应多从企业的角度来考虑,按企业生产经营的规律办事,尽可能使企业的生产经营能正常进行。同时,企业不能把工学结合作为挑选员工、使用廉价劳动力的一种手段而不考虑学校对教学质量的要求。

第三,学生是工学结合的对象,若没有学生参与,工学结合就无从谈起。一般而言,在工学结合的过程中,大部分学生主要关心的是个人的收人情况,一部分学生则关心自己的能力是否得到提高的问题。因此,帮助学生树立工学结合的目标就十分重要。

第四,教师是工学结合的管理者,他们是工学结合实施过程中教学质量的保障者,他们主要关心的是学生素质和教学质量能否提高、自身的利益是否受到影响等问题。现在的中职生普遍存在着自觉性、自控力较差等问题,而不少企业因为太过关心经济利益的原因,常常忽视学校关于教学方面的要求。所有这些问题都需要工学结合的管理者即教师去协调。

二、实施工学结合的四种模式

要实施工学结合,一般可构建为以下四种工学结合的培养模式。

(一)工学结合校内培养模式

工学结合校内培养模式是开发、利用学校内部的各种资源,充分发挥学校的自身优势,创办与专业对口的经济实体,由学校自主经营,将教学和科研相结合、理论和实践相结合。在这一模式下,学校应该组织相关教师以企业实际生产岗位的重要案例、相关项目为主线编制出一套教材,教师按照企业技术的要求、工作岗位流程进行授课。并根据企业的任务,以学生为主、教师为辅,按照项目设计流程,共同学习相关知识、企业应用标准和工作方法,师生合作共同完成任务。考核时可按企业标准和自编教材的内容,由校企双方共同进行。

(二)工学结合专业企业式培养模式

工学结合专业企业式培养模式就是学校依据校内不同的专业开办不同的公司,专业与公司捆绑在一起,并以校内的实验室、模拟实习场所建立工学结合基地。这样的公司既是教学实体,同时也是经营实体,学生可到公司(教室)上课,也可到公司实习、兼职。在这样的模式下,学生既能学到知识,又能通过自己的劳动给企业创造一定的产值,得到企业给予的一定的生活补贴,达到“多赢”。这种培养模式的优势在于能将学生的实践技能培养与企业的工作岗位直接结合,也使学生的职业技能得到真正的锻炼和提升。

(三)工学结合校外拓展式培养模式

工学结合校外拓展式培养模式就是学校与社会上的优质企业进行合作的培养模式。在这一模式的实施过程中,学校聘请企业或行业的顾问、专家及部分有丰富实践经验的专业人员为教师,这些外聘的教师和学校的教师一起参与到工学结合相关专业的培养和实践指导中。

(四)工学结合分散型培养模式

一般情况下,学校习惯于将学生成群结队地安排在某一个企业。这样做学校虽然是省心了,但工学结合的效果并不理想。对于企业来说,因学生太过集中而不堪重负,但又碍于情面只能勉强接受,并无真实的岗位提供给学生实践,最终工学结合只是形式,学生学不到真本领。若学校考虑到上述的这些情况,在工学结合的过程中将学生的工作分散安排,即每个企业安排1~2人。这样一来既减轻了企业的负担,又使学生获得实惠,达到共赢。

三、实施工学结合过程中的课程计划调整问题

在实施工学结合的几种模式中都涉及要对传统的教学计划作适当的调整。具体来说,公共课和专业基础课的教学时数应该适当地压缩,使得专业课课时更充裕,以腾出足够的教学时数用于学生在工学结合前所必需的专业技能课和实践环节课的实施,而“独立实践环节”课和“专业综合实训”课可以由指导教师结合实际情况来完成。

四、实施工学结合过程中学生的评价体系改革问题

在中职学校的教育教学过程中,传统的评价体系一般是将学生的段考、期考这“两考”的成绩各按一定的比例进行计算,然后将所得相加,最后得到的结果就是期评成绩,而这一成绩也就是该学生本学期某门课程的最后成绩。但是,不少中职学生的文化基础较差,如果沿用这样的评价体系评价学生,无疑会打击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学生失去学习的兴趣。尤其是在中职学校实施工学结合这一模式后,像这样的评价体系更显得滞后。因此,在实施工学结合的过程中必须改革评价体系,将传统的终结性评价体系与工学结合的过程性评价体系相结合。传统的终结性评价与工学结合的过程性评价相结合这一新型的评价体系,是对每一位学生在工学结合过程中的表现、出现的各种想法、工作过程、学习过程的状况、工作、学习态度、期中和期末“两考”的情况等方面作出评价。换句话来说,这一评价体系主要是关注学生的工学结合的整个过程,关注学生在工学结合过程中的体验,关注师生交流,关注人与人之间的相互作用,关注多种因素的交互作用。从两种评价体系相互比较不难看出,对于同一个体的评价而言,后者较前者的评价要全面、客观、合理。

上一篇:管理课题可选题目下一篇:创强演讲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