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往问题(共12篇)
交往问题 篇1
师生关系是在师生交往的过程中形成的,师生关系在本体上是一种交往的行为。师生交往行为是否合理将直接影响师生关系的好坏,换言之,如果未能在本体上对师生关系的本体予以澄清,就如同在没有土壤的世界里追求丰硕的果实。这样的话,我们如今所追求的学生自由、教师权威及师生平等就无从谈起。因此,师生关系的合理构建显得尤为迫切和重要。
一、哈贝马斯交往行为理论的内涵
(一)交往行为概念
哈贝马斯把贾维从行为理论角度对波普尔三个世界理论的社会学运用作为出发点,提出了四种不同的行为概念即目的行为、规范调节行为、戏剧行为及交往行为。目的行为是指“通过在一定情况下使用有效的手段和恰当的方法,行为者实现了一定的目的,或进入了一个理想的状态”。规范调节行为旨在要求个体遵循群体规范,不允许发生规范之外的个人行为,群体成员有共同的价值取向。戏剧性为是指“互动参与者相互形成观众,并在各自对方面前表现自己,行为者自己给他的观众形成形象和印象”。在哈贝马斯看来,目的行为过于强调行为者的自我目的,该行为仅限于行为者与客观世界的关系。规范调节行为和戏剧行为都强调某种共识结构,前者限于行为者与社会世界、客观世界的关系,后者限于行为者与主观世界、客观世界的关系。在哈贝马斯看来,这三种行为都导致了语言理解的片面化。交往行为的概念涉及到的是至少两个具有语言和行为能力的主体之间的互动,通过这种互动的交往形式达成理解的一致性,这种交往行为模式将语言作为交往的媒介,将理解作为交往的目的。
(二)交往合理性——重塑生活世界的有效途径
在哈贝马斯看来,解决生活殖民化的途径就是交往的合理性。通过上文对交往行为模式的定义,我们可以看出其强调两个方面:其一,交往的主体性;其二,交往者正确、真实、真诚的沟通,最终达成理解的一致性。在哈贝马斯看来,沟通的有效性的实现必须遵循三个要求:“所作陈述是真实的(甚至于只是顺便提及的命题内涵的前提实际上也必须得到满足);与一个规范语境相关的言语行为是正确的(甚至于它应当满足的规范语境自身也必须具有合法性);言语者所表现出来的意向必须言出心声。”简而言之,其必须满足真实性、正确性及真诚性的要求。理解的一致性要求交往者充分的尊重对方主体性,能够设身处地的为对方考虑,从而达成一种共同的语境。
二、中小学师生交往的危机现象
中小学阶段师生交往的独特性主要来源于两个方面:其一,相对于其他阶段,中小学阶段班级管理有着更为完善的体制,并且师生交往行为主要集中在学校的范围内,在众多的影响因素之中,老师对学生的影响占据最为重要的位置;其二,中学阶段比其他阶段更为重视学科知识的学习和学习成绩。
(一)师生交往机会不平等
1. 学生职务差异导致师生交往机会的不平等
教师与学生干部的互动明显多于普通同学,一方面学生干部与老师的交往范围更为宽广,其交往行为不仅仅局限在课堂之上,课堂之外的交往相对于其他学生更为频繁。另一方面,学生干部一般是选拔出来的一些较为优秀的学生,在师生交往的过程中更为自信,使得师生之间的交往更为顺利,间接地促进了师生交往的频繁。
2. 学生的家庭背景差异导致师生交往机会的不平等
家庭背景的差异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师生交往行为的发生。教师更倾向于与家庭背景好的学生交往,一方面,家庭背景好的学生其学习条件和周围的环境更为优越,相应的表现的更为优秀。另一方面,家庭背景好的学生家长往往与教师之间建立一些学习之外的联系,这就导致教师在交往的过程中,更为的关注家庭背景好的学生。
3. 学业成绩差异导致师生交往机会的不平等
观现阶段的师生交往行为,我们不难发现成绩好的学生远比成绩差的学生与老师之间的交往关系密切。在教育教学的过程之中,老师也更为关注成绩较好的学生,对成绩差的学生相对来说比较冷漠,这种对待学生的差异充分说明了成绩因素已经成为师生交往的一个重要的评判标准。当然此处笔者并不否认成绩是评判教育教学效果的一个重要标准,相反笔者十分认同将考试成绩是评判教育效果的一个重要指标,但是我们不能将考试成绩的好坏作为师生交往行为的一个标准。假如成绩的好坏成为师生关系交往行为的最重要标准,那么学生就不再是一个“鲜活”的个体,而是成为一个个成绩标签。
(二)师生交往过程内容单一、形式僵硬
师生交往的内容在认知方面的交往较多,而情意互动和实践交往较少。教师往往重视知识的传授而轻视师生情感的沟通。在师生交往的过程中,知识的掌握占据主导地位,情感、实践的交往则是作为辅助性工具。师生交往一般都局限于课堂交往的形式之中,范围比较狭窄。师生交往是一个多维度的交往概念。这种多维度体现在:一方面这种多维度的交往要求师生要融入到双方之中,不仅仅要了解对方本身的特征,还要与客观世界、主观世界相关联,综合去考虑交往的客观条件。另一方面又要求交往双方能够灵活地转换角色,不断组织调控交往行为,以达成理解的一致。
三、中小学师生交往的问题透析
在现今的中小学体制下,师生交往成为体制的工具,师生交往的目标变为学生成绩,交往的内容学科知识占据主导,交往的标准变为一些外在的因素,这使得交往丧失了其本身的意义。师生交往的行为被工具理性所控制是导致交往行为扭曲的根本原因。
(一)师生交往目标的工具性
师生交往的目标不应该是一个外在的规定性目标,而应该是达成交往理解的一致。而现阶段师生交往的行为表明在一定程度上成绩取代了交往的理解一致性,成为了交往的终极目标。虽然成绩在整个学习生涯中占据极为重要的位置,一个好的成绩更能体学生和老师的价值,但是成绩好只是良好的师生交往的一个伴生品,而不是终极目标。师生交往的终极目标是理解的一致性,理解的一致性形成良好的交往行为,良好的交往行为在一定程度上能够促进良好的成绩的实现。
(二)师生交往内容的工具性
当下师生交往的内容以知识的传授为主导,情感、实践等方面则是作为辅助性工具。交往内容应该是一个全面的交往,而不是一个服务于某种目标的交往。师生交往是一个多维度的交往概念。一方面这种多维度的交往要求师生要融入到双方之中,不仅仅要了解对方本身的特征,还要与客观世界、社会世界及主观世界相关联。另一方面又要求交往双方能够灵活地转换角色,不断地组织调控交往行为达成理解的一致。
(三)交往评价标准的工具性
在考试体制下,师生交往的落脚点变成本意一些外在的评判标准,例如学生职务、家庭背景,这就使得工具理性控制了师生交往的行为,从而导致师生交往行为的扭曲。师生交往的标准应该是交往行为本身,是老师与学生之间的沟通是否真实、正确及真诚,是否达成了理解的一致。在考试体制下,成绩成为评判师生交往行为的标准,必定会带来师生交往行为的扭曲。
四、中小学师生交往危机的解决路径
哈贝马斯认为体制和生活世界都具有调节人的行为的功能,体制是在功能层面上规定人类不同的生活目标和利益趋向,生活世界则是在价值层面上规范人的行为。考试制度作为一个评价教学效果和学习效果的一个重要标准,只应在其本身的领域内发生作用,师生交往应该摆脱工具理性的控制,回归交往理性。交往理性的实现依据两个方面:其一,交往的主体性;其二,通过沟通最终达成理解的一致性。
(一)摆脱体制控制,回归交往的互为主体性
回归交往的互为主体性包含两层涵义:一是回归交往的人性。这就要求师生交往行为是“鲜活的”人的行为,而不是一个体制中的人的行为。在师生交往的过程中必须保留人性,人性的鲜活要求师与生在交往的过程中能够获得自尊。一个自尊的人在交往过程中对其自己的价值有所感受。教师必须对自己身为教师有所感受,这种自我价值的感受并不是来源于教师职业角色为教师生存提供的一种物质生活的满足,而是在于教师本身的精神即教师本身所赋予教师的自我价值。学生对自己身为学生有所感受,这种感受并不是来自于学科知识的获得而是来自于在师生交往之中获得了充分的尊重。二是从“主体—客体”的行为模式转变为“主体—客体—主体”的行为模式。上文提到哈贝马斯将行为分为四种模式即:目的行为、规范调节行为、戏剧行为及交往行为。回归“主体—客体—主体”的行为模式,能够摆脱目的行为、规范调节行为及戏剧行为的片面性,从而实现有效的沟通。
(二)摆脱沟通僵化的模式,回归理解的一致性
全面的沟通交往杜绝以教师为中心的交往行为模式,这种教师控制的交往行为将会导致师生之间心灵的隔绝,以及学生个性的泯灭。师生交往应是一个多维度的交往概念。它要求师生要融入到双方之中,不仅仅要了解对方本身的特征,还要与客观世界、社会世界及主观世界相关联。全面沟通的终极目标就是达成理解的一致性。理解拥有两层涵义:一是理解必须能够处于对方的处境思考。理解并不意味着放纵,也不意味着对某种本质上错的行为的辩解,而是处于对方的境地,以对方的思维来观察和解读行为,然后对其行为做出判定。二是理解蕴含着信任。在师生交往的过程中,教师在做出信任的举动之前通常会先考虑后果,常常会考虑如果被骗了该怎么办,并认为被学生欺骗是一件耻辱的事情。因此,教师在交往的开端就持有怀疑的态度,总是以证据不充分的理由来驳斥学生。其实这是十分不明智的,是一种因小失大的举动。如果我们选择相信别人,那么也会得到信任的回报,反之,我们选择怀疑别人,那么也会得到别人的猜疑。如果老师一开始就持有怀疑的态度,那么师生关系一开始就处于一种紧张的状态,这只会导致师生交往的恶性循环。因此,师生交往必须以真实、真诚的语言沟通为渠道,在共同的语境中达成理解的一致。
摘要:师生交往就是师与生以语言为媒介进行全面的沟通,并从各自的生活世界出发,与客观世界、社会世界及主观世界发生关联,从而达成理解的一致性。当前中小学师生关系存在师生交往机会不平等,师生交往过程内容单一、形式僵硬等现象。本文针对此问题从两方面提出了解决对策:摆脱体制控制,回归交往的互为主体性;摆脱沟通僵化的模式,回归理解的一致性。
关键词:师生交往,体制,交往理性
参考文献
[1]尤尔根·哈贝马斯(著),曹卫东(译).交往行为理论(第一卷):行为合理性与社会合理性[M].上海人民出版社,2004:83.
[2]约翰·罗尔斯(著),何怀宏(译).正义论[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8.
[3]叶澜等著.教师角色与教师发展新探[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1.
[4]姚纪纲著.交往的世界——当代交往理论探索[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2.
[5]岳伟.交往理论的教育意义探索[D].华中师范人学,2002.
[6]徐剑.翻译行为合理性研究[D].华东师范人学,2002:46,100.
[7]李长伟.师生关系的古今之变[J].教育研究,2012(08).
[8]李培根.让学生自由发展——也谈教育的目的[J].高等教育研究,2010(11).
[9]邵晓枫.十年来我国师生关系观述评[J].教育学报,2007(05).
交往问题 篇2
现在是学生党的下学期,大四生都在准备实习以及毕业论文的撰写,下面YJBYS为大家带来学前教育毕业论文一篇,仅供阅读!更多资讯尽在应届毕业生网!
【摘要】交往是人的需要,也是社会对人的要求。一些独生子女在家里像个小太阳,但走出家门后胆小、自卑、孤僻,交往能力明显较弱。怎样让幼儿融入到集体中去,成了一个大家关注的问题。对儿童的交往问题,家长不能等闲视之,必须及早干预。家长要针对儿童不同的交往问题,采取适宜有效的教育策略,帮助幼儿克服交往障碍,使其成为受欢迎的人。这里简单谈几类常见的幼儿交往问题及其教育策略。
【关键词】交往 幼儿教育
一、心理断乳问题诊断,顺其自然
有些幼儿不愿意与同伴交往,即使在外边,也只和大人在一起,不主动去找小朋友玩。有的甚至当同伴主动找到他时,他也采取“回避政策”。这类幼儿不愿交往的原因有三:
1.缺乏交往动机。有些家庭以孩子为中心,对孩子的各种需要几乎是无条件满足,而且总有人陪儿童游戏。当幼儿总有人陪伴在身边时,他们难以产生找同伴游戏的动机。还有些幼儿只愿意与成人交往,是因为成人总让着他,与同伴交往,他就需要协调、商量,甚至还要想办法解决冲突,为了“省事”,他宁可与成人交往。对于这类幼儿,家长应及早对其进行“心理断乳”。也就是说,家庭不应以幼儿为中心,而应“人人平等”。当幼儿长到3岁左右,有了一定的独立能力时,就应给他一个简单的时间表,让他明白,家庭成员有聚在一起的时候,也有各自工作、游戏的时候,彼此之间不能互相干扰。幼儿“心理断乳”的.及早进行,不仅有助于他们产生同伴交往的动机,而且是促进其独立性发展的“关键策略”。实践证明,及早进行“心理断乳”,也有助于缩短幼儿刚入幼儿园时产生的“分离焦虑”时间。
2.有过失败的交往经历。有些幼儿由于有过负面的交往经历,比如被同伴欺负过,而不愿意再与同伴交往。他们采取回避的方法,目的在于保护自己免受伤害。对于这类问题,家长应细心观察,找出问题的症结,然后“对症下药”。孩子若是被同伴欺负过,家长不妨直接带领孩子与同伴交往两三次,为幼儿“壮壮胆”,当幼儿学习到交往技能,体会到交往的乐趣后,家长就可以撤了。
3.个性原因。有些幼儿由于受遗传或自身个性特点影响,比较内向,不愿与人打交道,而只喜欢与物打交道。对于这类幼儿家长可以引导,但不要指望一蹴而就。家长要尽可能引导幼儿与同伴多一些交往,否则孩子就失去了一个很重要的学习途径。
二、丰富经验,利用年龄优势
有些幼儿害羞、胆小,想与小朋友交往却不敢交往。比如,想交换玩具却不敢说,让父母带着交往,等等。造成幼儿不敢交往的原因有两个:一是缺乏交往经历和经验,幼儿对于没有经历或经历少的事情总怀有恐惧心理;二是不自信。因此,除了多带幼儿进行交往外,比如,到有孩子的邻居家串门,与朋友一起带着孩子出门游玩等,还要重点培养孩子的自信心。除了一般性的培养,让孩子与比他们年幼的同伴交往被证明是一个较为有效的策略,因为年龄的优势会为他们带来能力的优势。当孩子在与较小幼儿交往过程中积累起丰富的交往经验、建立起自信时,他们就逐渐敢于交往了。
幼儿在3岁左右出现不敢交往的情况比较多,因为这时他们正处于想交往又不会交往的阶段。随着交往经验的丰富,他们会变得乐于交往,如果还不敢交往,那多是自信心不足所致。
三、鼓励反击、自然结果体验、故事讨论
有些幼儿愿意交往,也敢于交往,却由于采取了不适宜的交往行为而在交往过程中经常出现问题。被欺负:有些幼儿总被一个或几个孩子欺负,他们不敢反抗,只有回到家里向家长诉说,家长既心疼又生气,但常常不知怎么办才好。此消彼长是一些事物存在的规律,这个规律也同样存在于人与人之间的交往上。当一个幼儿欺负另一个幼儿而没有遭到反抗时,他就会逐渐胆大起来,更加强化了欺人的行为。其实,幼儿最初的欺负行为都是尝试性的,当这种行为遭到反抗时,他一定会收敛一些。因此,当幼儿第一次回家报告被欺负时,家长在搞清楚纯属欺负行为时,一定要告诉孩子应勇敢地反击。比如,鼓励孩子对欺负人的幼儿说“我不喜欢你这样做”“你再这样,我就不客气了”等等。有些幼儿由于性格懦弱或别的原因不敢反击,家长则可以陪伴在孩子的身边,但切记一定要让孩子自己处理,家长不能包办代替,也不要给孩子形成仗势欺人的印象,要让孩子以理服人,在反击过程中积累交往经验、增强交往技能才是最根本的目的。
四、重视非言语沟通
目光交流。眼睛是洞察人类心智的窗口,能显示人类最明显、最准确的交际信号,人的喜怒哀乐都能从眼神中显示出来。孩子的目光有时充满好厅、满怀希望、企盼,有时会流露出失望、无助或恐惧,教师要用目光做出积极的回应,孩子会从你的目光中读懂你的心,眉目传情、心灵互动。教师也可以巧妙地将目光交流与有声语言相结合,帮助传递信息、表达思想。目光是赞许,是鼓励,是热爱,也是提醒和关心。
面部表情与身体动作。在与孩子沟通中,教师要学会控制自己的面部表情,增强沟通效果。美学家认为:在大千世界的万事万物中,人是最美的,人的千姿百态的言行举止中,微笑是最美的。有这样一位教师,她教过的孩子都是说最喜欢她,为什么呢?因为她总是对孩子微笑。教师要学会微笑,微笑既是和蔼、亲切,也蕴含着热情、开朗。孩子需要教师的微笑,就象娇嫩的花朵需要阳光雨露一样,从微笑中体会到友善、喜爱。当然有时也需要变换表情,表情达意。
大学绩优生人际交往问题初探 篇3
【关键词】大学绩优生 人际交往问题 心理健康
人际关系是通过人与人之间的交往而建立的可觉察到的直接而稳定的心理上的关系。良好的人际关系是心理健康的前提。走入社会后,人际关系更影响到人的发展。马克思就曾说:“人的发展取决于直接和间接进行交往的其他一切人的发展。”[5]近年来,在传统应试教育过渡到素质教育的过程中,应试教育的“优良产物”绩优生的心理健康必然受到冲击。据报道,绩优生由于人际交往不顺往往造成一定的心理问题,如自闭症、强迫症等,甚至产生人格扭曲,对他人和自己都造成严重伤害。
学生能取得好成绩却不能适应社会,这是教育的悲哀。因此对大学生人际交往中存在的问题从表现、原因、对策等方面进行探讨,是全面贯彻素质教育的必然要求。
一、绩优生人际交往问题的表现
(一) 绩优——自我为中心——被孤立
在应试教育中,学习的优秀能让绩优生得到更好的学习条件和机遇 “使他们自以为是、目中无人,唯我独尊,执著地认为别人应以他为中心,一切听从他的指挥”[7]这种不平等的交往观念导致别人不愿与其交往,使其逐渐陷入人际缺失状态。
以自我为中心还表现在片面看待他人,不能容纳多样的人生。另外,绩优生由于常常被当作优秀典型,也容易被孤立,在主客观上造成人际交往不畅。
(二)绩优——其他方面的自卑——自我封闭
绩优生在学习有优势,但大多同时有其他技能和才艺方面的不足。往往表现出自卑,继而与同学孤立起来。比如有的农村来的孩子成绩好但在城里孩子的物质骄傲面前有强烈的自卑感,这严重影响了与别人交往。
(三)绩优——自尊心过强——敏感、多疑——影响正常交往
由于绩优,受到的宠爱过多,往往自尊心更强,一旦做错事情,家长和老师都不敢批评,导致问题越积越多。耐挫性差,因为一直有优越感,在挫折面前无经验导致手足无措、甚至出现心理疾患。
此外,由于绩优生有较高的成就动机,也得意于自身能力,当有不足出现时,不能正确面对。对别人对自己的评价十分敏感,严重时候甚至见不得人背后说笑。这样敏感多疑的性格,往往让周围人无法接受,影响到正常的人际交往。
(四)绩优——患得患失——害羞——孤僻
绩优生追求完美的心态,让他们在交往中,特别是在陌生的场合,生怕出错被人耻笑,于是羞于与人接触。长期的谨小慎微使他们更加不相信自己的能力。而且绩优生往往性格内向,属于不爱交往、外冷内热的性格。孤独对学习有点益处,但是由于性格孤癖不合群,交往出现障碍在所难免。
(五)绩优——以学习为重——交往礼仪缺失——不讨人喜欢
由于教育对人际交往问题的忽略, “他们认为人际交往的技巧是差生取悦他人的一种手段,自己成绩好、底气足,不必取悦于别人,不必讲究交往艺术。”[7]导致不讨人喜欢。比如或是个人生活习惯不好,或是缺乏社交礼仪,或是不会察言观色,绩优生又不能找出不受欢迎的真正原因,往往变得多疑、敏感,从而人际关系进一步恶化。
二、绩优生产生问题的原因
(一)基础教育偏向智育造成学生片面发展。
基础教育阶段成绩是评价学生的唯一标准,逐步养成了学生以成绩衡量人的价值与能力的观念,他们瞧不起成绩比自己差的,嫉妒成绩比自己好的,造成人际关系的淡漠;上大学以后成绩不是唯一评价标准,心理的冲击更不利于人际关系。
(二)教育管理上的疏忽。
由于我们的教育管理体系主要还是围绕分数,造成绩优生管理疏忽,他们通常被认为是最令人放心的群体,同时现有评价体系还纵容了绩优生其他的不足,如心胸狭窄、自以为是,这样的管理方式不利于绩优生长远发展。
三对绩优生人际交往问题的对策
把绩优生塑造成心理健康、全面发展的人才具有重要意义。
(一)应建立多元、动态的评价机制,鼓励学生全面发展。
学校、家庭和个人应该真正改变观念,从人的全面发展入手关心学生,而不是把成绩作为唯一评价标准。现代智力理论认为 ,智力不单纯是学习的能力 ,既是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又是生产及创造出社会需要的产品的能力。包括多种独立的能力 ,如语言能力、逻辑——数学能力、视觉空间能力、身体运动的能力、音乐能力、人际交往能力、自我反省能力等。因此教育评价体系应体现多元、动态的特点 ,引导绩优生全面发展自己多方面的能力,这样从根本上使他们正确认识自己、他人、社会,才会与真实的社会与人际零距离。
(二)大学和家庭要担负起重视绩优生的心理教育的社会责任。
首先,学校和家庭要加强心理健康教育,学校应利用各种便利开展各种心理健康活动,积极主动关心绩优生,加强挫折教育,鼓励学生放开胸怀和眼界;同时创设良好的人际关系氛围,有意识地培养学生乐于与人交往的积极心态。此外,适时教给大学生必备的交往礼仪。教师还要以平等之爱对待每一个学生,不因为绩优生成绩突出掩盖其他的不足,也不因普通学生成绩的缺失否定其他优点,从而让绩优生正确认识自己,尽快融入集体中。
(三) 学生要正确认识自己 正视人际交往 掌握交往技巧
大学生要学会正确认识自己,要意识到人与人之间的和谐关系是快乐学习的重要前提,而非逃避问题。掌握交往技巧,如交往中尊重他人,多为他人着想,真诚待人,适度地表达情感等。做一个既能学习又会生活的有个人魅力的学生。
总之,走入社会之后,人际交往问题就将成为重要问题。作为教育工作者,我们应该给大学生尤其是长期被忽略的绩优生的人际交往问题多点关注,使学生真正健康成长,适应社会。
参考文献:
[1] 张大均. 我国高校心理咨询亟待解决的问题[J]. 高等教育研究, 1996,(01) .
[2] 叶积德. 学优生的心理问题及对策[J]. 青海教育, 2004,(Z3) .
[3] 马建青,王东莉,王晓刚. 当代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及干预研究[J]. 浙江社会科学, 1998,(04) .
[4]高玉祥主编.人际关系心理学[M].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0.
[5]王小平.中学生人际交往性格类型的研究与教育引导[D].西南师范大学, 2001.
中职生人际交往问题初探 篇4
中职生人际交往中存在的问题主要有以下几方面。
一、与父母长辈的矛盾加剧
现在的大多数家庭都是独生子女, 由于中职生从小受父母的溺爱, 会产生自私自利、以自我为中心的心态, 进入中职以后, 自然产生一种失落感。两种心态的交合, 就会使他们产生一些不良情绪。中职生会经常埋怨父母、不尊重父母, 离家出走, 有的甚至与父母发生行为冲突。
二、师生间信任缺失
中职生对职业学校的教师存在一定的质疑或压抑感。主要表现在师生间不信任与隔阂, 学生遇到困难很少与教师沟通。教师缺乏对学生理解、耐心和爱心, 不能以热情的态度给予指导帮助, 反而横加指责, 学生则会失望, 甚至产生不满或偏见, 产生逆反心理。
三、同辈间异性交往出现偏差
歌德曾说:“哪个少年不怀春, 哪个少女不钟情。”骚动的情感需要得到适当的释放才能获得平静。但随着青少年情感自我调节能力的提高, 情感表露越来越带有文饰、内隐的性质, 他们往往把内心的冲动与激情深深地压抑起来。这种内在矛盾长期积累起来, 将会严重地影响青少年的生活与学习, 甚至会引发青少年的心理障碍, 妨碍了正常的人际关系。
四、偏重于网络交友
如今, 不少中职生偏重于“人机”对话式网上人际交往, 经常以逃课方式上网, 热衷于网络交友, 迷恋上网寻找所谓的友谊, 有的学生为此荒废了学业。网络交往一旦受到伤害, 容易导致中职生忽视真实可信的人际关系, 使人际关系更加冷漠、无情, 造成人际情感的逐渐萎缩, 产生严重的心理扭曲等心理障碍。
五、社会性交往心理萎缩
一些中职生对正常的社会交往失去了信心和耐心, 总觉得“矮人一头, 低人一等”, 因而不愿意与人打交道, 不愿意说明自己中职生的身份。据调查, 中职生中只有50%的人经常与同学交流思想, 有57%的人有无话不说的真心朋友, 但是中职生普遍认为自己不会、不情愿与人主动交往, 或缺乏主动与人交往的信心和勇气。每换一个新的环境, 平易近人的学生只占35%, 而在众人和陌生人面前说话, 感到羞怯的学生占到了60%。很多学生由此引发烦躁、郁闷、焦虑等不安心理特征, 这些心理问题如果缺乏合理地疏导, 得不到缓解, 长期积累, 往往会以违纪的形式表现出来。
大学生在人际交往问题 篇5
人不是孤立存在的,在与社会的连结中,必然要建立各种各样的关系,包括亲属关系、同学关系、师生关系、雇佣关系、战友关系、同事及领导与被领导关系等。大学生作为社会的重要组成群体,同样也离不开与人交往,而在交往过程中也会不可避免的因为客观的因素以及主观的认知、情绪、人格等心理因素的偏差而走入心理误区,出现各种交际障碍。所以本文将利用现在所学的心理健康的知识,分析大学生在人际交往过程中的诸类问题。
做戏心理
面对社会上形形色色的压力和各种待人接物的方式,某些大学生希望通过大学的锻炼能更好的适应社会和将来的交往关系。因此他们常把交朋友当作逢场作戏,与某人见过一面,就会说与某人交往有多深,朝秦暮楚,见异思迁,处处应付,爱吹牛,爱说漂亮话。这种人与人交往只是做表面文章,因而没有感情深厚的朋友。
猜疑心理
大学生在交往过程中,由于受到社会风气和自身的猜疑心理的影响,往往爱用不信任的目光审视对方,无端猜疑,捕风捉影,说三道四,如有些人托朋友办事,却又向其他人打听朋友办事时说了些什么,结果影响了朋友之间的关系。
面子心理
大学生的许多人际冲突,都是发生在没有什么原则问题的小事情上,从心理学角度讲,这是双方都在用不适当的方法维护自尊,即典型的面子心理。仿佛谁先道歉就伤了面子,谁在威胁面前低了头,谁就孬种、于是层层升级,以悲剧而告终。
自卑心理
自卑是人际交往的大敌。自卑的人悲观、忧郁、孤僻、不敢与人交往,认为自己处处不如别人,性格内向,总觉得别人瞧不起自己。这类人主要是由以下几种原因引起:过多的自我否定、消极的自我暗示、挫折的影响和心理或生理等方面的不足。像有的学生身材矮小、相貌丑陋、出身低微、学习差等等。这种同学在学校中为数不少,这就加大了学生管理的难度和学校教育的管理力度。
嫉妒心理
大学生在人际交往中,某些人会对对他人的长处、成绩心怀不满,抱以嫉妒;看到别人冒尖、出头不甘心,总希望别人落后于自己。久而久之,就演化成没有竞争的勇气,往往采取挖苦、讥讽、打击甚至采取不合法的行动给他人造成危害。这种情况严重阻碍了大学生的心理健康和交际能力,给大学生成人和成才带来了莫大的困难。所以,有嫉妒心的人应多提高自身修养,学会转移注意力,积极升华自己的劣势为优势。
冷漠心理
随着年龄的增长,有些大学生对待各种事情的态度也在发生着根本性的变化。这部分人对各种事情只要与己无关,就冷漠看待,不闻不问,或者错误地认为言语尖刻、态度孤傲,就是“人格”,致使别人不敢接近自己,从而失去一些朋友。
异性交往困惑
异性交往本来是很正常的社交活动。但是也是一个一直令大学生棘手的社交障碍。有一些学生在不良心理因素的作用下,与异性交往时总感到要比与同性交往困难的多,以至于不敢、不愿、甚至不能和异性交往。这些大学生主要因为不能正确区别和处理友谊与爱情的关系,部分大学生划不清友情与爱情的界限,从而把友情幻成爱情。要摆脱异性交往的困惑,首先要摆脱传统观念的束缚,要开展丰富多彩的集体活动,因为集体活动有利于男女同学建
立自然、和谐和纯真的人际关系,其次要讲究分寸,以免引起不必要的误会!
交往问题 篇6
关键词:安置区;交往空间;环境设计
安置区是指政府进行城市道路建设和其他公共设施建设项目时,对失地农民进行安置所建的居住点。[1]由于政府整体统一安置,相对城市住区淡漠的邻里关系,习惯了我借你根葱,你吃我碗米的乡村邻里之间关系并不会随着居住环境的改变而马上发生变化,安置区居民有着比一般城市住区居民更多的交往需求与积极性。安置项目没有销售压力,往往建设方对此类项目也不够重视,导致安置区户外环境设计存在着各种问题。我们希望通过对安置区户外空间的问题进行梳理,总结出安置区户外交往空间中的设计思路,为日后的设计工作进行参考。
1 安置区户外空间现存问题
1.1 乡土记忆的缺失
乡土记忆是人们对乡村的印象与意向,它包含了对乡村的认同感、归属感、家园感,是一个动态的、连续的、不断构建的程,是一种乡村居民们所享的集体记忆。[2]乡土记忆可分为自然环境、人文活动及空间场所几种类型。乡村中一草一木,一屋一瓦、乡间雨后麦田气息,年节当中各种活动都承载着安置区居民过去乡村中生活的记忆,而现在安置区户外空间的设计手段较为模式化,环境中居民过往的生活记忆再现更是无所涉及,空间往往不能有效承载居民的归属感。
1.2 空间的领域性较弱
安置区建筑的规划布局多为均质的排列布局,空间没有明确的领域划分与空间序列的变化,住区与组团及单体建筑间没有基本的过渡手段,空间界限模糊,场所的领域感不强而且缺乏层次,影响居民户外活动时对场所的合理、清晰的选择与组织,也影响到归属感的建立。
1.3 模式化的设计方式
现在城市中的商业居住项目开发,户外环境设计上更多的是片面追求视觉华美,设计重点多放在售楼部门前,住区入口及中心广场等核心景观点,同样可能发生交往行为的不显眼位置,往往被忽视,没有很好的设计。整体设计较为模式化,很多空间都是拼贴形成。安置区此类问题更加严重,模式化的粗糙设计使得空间功能定位模糊,环境的同质化严重,特色不强,居民对环境缺乏归属感,空间不能很好地被居民所使用,造成空间的浪费。
1.4 配套公共设施布设不合理
很多安置区各种配套公共设施的布设不合理,如垃圾箱放置位置,没有充分考虑人行习惯,只是简单的放置于住宅的出入口。垃圾箱下地面铺装材料也没有做特别选择,不利于清洁,如清运不及时,夏天低层住戶的感受可想而知。很多安置区在规划车位时,没有充分考虑机动车的数量增长,或者没有对车辆的停放做到有效的引导,导致机动车乱停乱放,最后扰乱了整体的景观效果,也不利于住区内居民的户外活动安全。
1.5 景观细节需要提高
由于造价成本及重视程度的问题,安置区在设计及施工过程中存在着很多细节上的不足。设计上往往在大的主题和规划上的图面效果做得很好,而在真正落实设计效果的细部设计上则虎头蛇尾,最终不能很好地体现设计的思想,而本就水平有限的景观施工基于不完善的设计,施工质量则较为粗糙,整体的景观效果可想而知。
2 安置区户外交往空间的设计原则
2.1 建立与居民相适应的归属感
社区归属感是构成社区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是影响社区存在和发展的重要因素,也是社区最本质的特征,社区的地域性和群体性都依附于社区归属感。[3]我们可以通过对场地位置、大小尺度及私密程度的不同,建立不同所属的多层次空间领域感;通过在模式化的居住环境中进行差异化设计,运用视觉、嗅觉、触觉等多种人体感知丰富空间的效果,增强各个空间的识别性;通过对居民过去乡村生活环境当中的元素进行梳理、提炼然后再现,将居民过去生活环境当中的集体记忆注入安置区,使居民触景生情。综合运用多种手段建立安置区归属感。
2.2 设置多样化的空间场所
很多时候,住区邻里间交往行为是一个“1+1≥2”的过程,各种活动交融碰撞经常会促进更多活动的发生,所以多种功能空间能满足不同目的居民使用,不但会带来居民的汇聚,也是居民户外活动本身的需求。如儿童活动区常常需要提供可以让看护人长时间停歇的场所,家长们长时间在一个空间接触,必然会发生交往活动,共同的话题也让他们的交往更为紧密。户外活动场所功能的多样化也可以更高效的利用本就不富裕的安置区户外空间,在有效控制建造成本的同时,带来安置区居民更多交往的可能性。
2.3 侧重考虑老年人及儿童的需求
中青年人一般忙于工作,一天中的大部分时间无暇使用住区的户外空间,所以住区户外空间的主要使用人群很多时候是中老年人及儿童。对于安置区来说,大量的留守人员也是以老年人及儿童为主体,往往老人与儿童之间还是照看与被照看的关系。所以安置区在各个交往场所中,需要更多地考虑这两类人的行为习惯与功能需求。
2.4 提升空间环境质量
环境质量是影响居民对居住环境满意度的重要因素。空间环境质量不光是视觉上的华美,还包括日照、通风、噪音等物理环境,施工质量及住区的生活秩序等整体因素。对安置区居民来说,环境质量对居民户外活动影响最直接的还是日照和通风等物理环境因素。充足的光照是调动人们户外活动的有利条件,在户外活动空间的位置选择上,要分析场地日照时间,选择日照时间相对较长的位置进行空间布设。在空间周边植物的选择上,可以多考虑落叶乔木的使用,起到夏季遮阴,冬季透光透热的作用。声环境对环境质量的影响,可以通过对场地与住宅单元间的距离及植物遮挡等方式来实现。
2.5 考虑建造成本的经济性
安置区项目无销售压力,往往建设投资有限,所以安置区户外环境设计要本着经济性原则,不做过多装饰,多在功能、布局及促进邻里交往上下功夫。在居民主要停留场所重点设计,弱化如上班、上学通勤等短暂停留空间的景观细节。园林材料上多考虑砖材、真石漆等价格相对较低的材料。植物品种的选择上,多使用安置区内居民过去生活环境中广泛种植的乡土树种。植物规格也可以在成景效果的基础上降低半个到一个档次,乔木胸径减小1~2公分,价格差距巨大大,但很多植物只需1~2年的生长便可达到理想的造景规格。
3 结语
迁入现代化城市居住环境,对于失地农民来说,在居住环境的质量上及生活的便捷程度上都有着很大提高。但是安置区项目,不能简单运用常规城市住区户外环境的设计手段,需要考虑安置区居民间本就亲密友好的邻里关系,结合安置区居民交往活动的各种特征,积极建立空间中居民归属感,设置多样化空间功能,多从老年人及儿童的交往需求出发进行设计,整体提升住区户外空间环境质量,综合考虑建设成本的经济性因素。我们需要避免传统安置区户外环境设计上的不足,通过促进邻里交往活动的发生,使安置区的居民可以快速融入新的居住环境中,将安置区真正当做自己的“家园”。
参考文献:
[1] 李梦洁.长沙市农民安置区户外环境设计研究[D].长沙:湖南农业大学,2012.
[2] 严嘉伟.基于乡土记忆的乡村公共空间营建策略研究与实践[D].杭州:浙江大学.
交往问题 篇7
一、内容优化的起点:“问题单”让“教”导引“学”
数学教学内容的选择是教师依据课程计划, 根据学生实际, 与学生共同“认定”学习内容的过程。为了能够科学把握数学课堂学习的“距离空间”而共同设置“问题单”, 教师必须清晰了解学生的认知起点、课堂的学习目标及其认知发展。教师对内容的把握既基于知识的可能, 又基于学生的可行。内容起点的选择, 就是我们进行课堂教学的准备、设计及组织有价值的创造性劳动, 在数学课堂教学中不断增强主体意识、互动意识及生成意识, 让教师的“教”成为学生的“学”。
1.调查了解现状
学生学习数学的渠道是多样的, 已具有的数学活动经验也是丰富的。教师调查了解学生已经知道的, 是对学生学习数学新知识的尊重, 是开展有效课堂学习的前提。重视学生已有认知发展水平和已有数学经验, 能激发学生进一步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的能力, 并有效提高数学学习的整体水平。
例如, 在教学“百分数的意义”前设计了一份问题调查单, 得到的结果是:有六成学生知道百分数, 而且会写、会读, 个别同学还能正确地说明百分数所表示的意义, 例如1%、2%、50%、100%等。三成学生略知百分数, 但也有一成同学根本就没有接触过百分数这个概念, 一点基础也没有。因此, 教师的教学方案应随着学生的知识起点进行设计:跳过教材中的计算直接引入百分数, 让学生尝试利用所给的材料简单说说百分数所表示的意义。同时, 教师依据学生的反馈进行教与学的即时调控, 把差异与差别作为学生数学学习的起点资源, 用“研达 - 引达 - 助达”模式激发学习小组互动起来, 引导每位学生向数学学习的高位均衡发展, 各得其所, 数学学习显示出特有的教育魅力, 让每位学生在获得有用数学学习的过程中感受到数学探究的内在趣味。
2.改造创新教材
固定统一的教材是基于学生对新知识“未知”的假设, 是教师独立操作、有序应用的教学资源。在教学实践中, 依据对学生的调查了解, 掌握已知与未知, 科学明晰学生的层次需求, 立足未知的重点和难点, 科学把握学生数学学习的空间, 改造创新教材, 科学利用内容的起点, 让数学学习活动更有意义。
例如, 教学认识1-4时, 将教材中间要学习的内容设计为学生学习的“问题单”, 用于调查学生对1-4的初步认识:你能理解下图中的1-4吗?
科学地利用、创新教材, 在1-4认识的重、难点突破后, 再将其中的内容反馈运用, 创生教与学, 有效地拓展延伸分数认识的逻辑及现实的教学价值。
3.生成适宜内容
调查了解学生已知时, 结合学生实际, 生成一些较教材更适合的“内容起点”, 适时探索有意义的数学课外活动, 为数学学习生成适宜内容。
例如在教学“数据的收集和整理”时, 让学生自己整理全班同学的身高情况, 整理全校各年级的男女生人数, 然后以小组为单位合作整理出一张统计表, 并对学生提出以下问题:针对这张统计表你能提出哪些问题?通过对信息的分析, 你有什么体会?你在搜集整理信息的过程中遇到了什么困难?你是怎样解决的?从中受到什么启发?这样, 通过开放的教学内容, 让学生的数学学习见解流淌出来, 人人充分展示自我, 发展学习数学的兴趣与自信。数学学习也就成了展示自己生活的舞台。
二、方 式 变 革 的 起 点 :“ 研 究 单 ” 让 “ 学 ”改 进 “ 教 ”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 积极地改变教与学, 是数学教学交往的重要内容。重视变革传统教学方式, 重新探寻有效学习方式, 科学地组织数学的教与学, 并引导学生参与设计数学学习的“研究单”, 恰当促进“教”的“让位”, 让学生的“学”改进教师的“教”, 从而实现学生自主地学, 才是“教”最有意义的目标。教学方式变革的起点是数学教学研究的重要领域。
1.养成自主学习的习惯
学生能否独立思考, 是数学有意义学习的关键所在, 是培养学生尊重自己, 发表自己数学理解的前提。
例如, 学习“圆的认识”时, 设计“看圆、说圆、画圆、再看圆、再说圆、再画圆……”的“学习单”。学生在学习画圆时, 一方面自我激发他们初学画圆时的兴趣, 另一方面教师引导学生观察与试做相结合, 展示与质疑相结合, 在自主探究“定点与定长”上舍得花功夫, 让学生手、口、脑并用, 培养学生自主发现、自主尝试、自主推理的能力。培养学生具体而又有实际意义的自主学习习惯, 成为数学课堂教学变革方式的起点。
2.经历体验学习的过程
数学学习中, 观察、分析、理解、训练各个环节都体验着数学学习的成功与挫折, 并在其中不断地架构着数学知识体系。在数学课堂教学中, 学生会因教学的认知冲突, 不断形成新的认知起点。把握好学生在数学学习中形成的现实新起点, 需要教师将预设的教学方案与学生现场学习的情况紧密地“结合”, 并能及时调整好“教”为学生的“学”服务。
在教学《圆的周长》时, 经历着“圆的周长”的认识理解的三个起点:其一, 直观感知圆的周长。引导学生在认识圆的基础上, 通过“看看摸摸、转转想想、解解说说”等活动, 知道圆是封闭的图形, 圆的周长就是圆的一圈的长。这一过程, 既加深了对圆的认识, 又将圆与周长整体建构起来, 形成“圆的周长”这一新的认知起点。其二, 自由想象“圆的周长”求法。“圆的周长怎么求啊?”激发学生自由想象, 求圆的周长的自主办法:线条围上一圈, 量线条的长度;圆滚上一圈, 量滚过的长度……其三, 理性探究圆的周长公式。圆周长应该有计算公式吧?圆的周长会与哪些因素有关呢?在此基础上, 引导展开例举列表、计算验证, 寻找圆的周长与它的直径 (半径) 的关系。学生在经历体验这一“求知”过程的基础上, 会惊奇“π”的奇妙, 也会萌生了解圆周率的数学文化史的学习愿望。学生的学与教师的教成为有节奏、有意义的交往, 发现并顺应学生数学学习中的一个又一个有价值的新起点, 让数学学习充满着好奇、好玩的生命活力。
3.表达自己的学习方式
每一位教师与每一位学生都是有其独特个性的。立足日常的数学学习的教与学, 让教师有个性地教, 服务学生有个性地学, 让学生在数学学习中讲自己的数学故事, 发出自己的数学声音。这样, 数学学习就有可能创造出数学学习的一个又一个的进步。
教学在“乘数是一位数的乘法”时, 师生围绕24×3设计开放的数学探究活动“学习单”, 并逐步开展数学学习的交往活动。首先, 引导观察, 留有时间, 激励同伴交流。其次, 指导独立试算, 小组合作梳理汇报, 共享启迪多样思路: (1) 24+24=48, 48+24=72; (2) 24+24+24=72; (3) 24×3=72; (4) 8×3×3=9×8=72 ; (5) 24×2+24=72。再次, 拓展练习, 例举尝试, 引导学生在“算”中感悟一位数乘法的规律, 让“算”开放起来, 给学生总结等待的时空, 学生主动发现的智慧就会显得美丽而不一般。在开放的数学教学过程中, 学生的个性在飞扬、创造的火花在闪烁、思维的水平在提升。
大学生人际交往问题与对策 篇8
人际交往与沟通已经成为每个社会成员生存、生活和发展过程中越来越重要的因素。特别是在我国高等教育高速发展的过程中, 加强对当代大学生人际交往能力和沟通能力的培养尤为重要。这也是增强大学生的沟通魅力, 培养大学生自信力、心理素质, 增强大学生对学习、生活环境的适应能力的重要途径。
一、大学生人际交往的意义及特点
(一) 大学生人际交往的意义。
人际交往是人与人之间传递信息、沟通思想和交流情感的心理和行为过程, 是人与人最基本的交流活动。大学生人际关系是大学生人际交往的基础, 对大学生日常生活、学习、就业都有极其重要的影响。因此, 处理好大学生人际关系意义重大, 它不仅有助于大学生提高自我认识和自我完善水平, 而且还有助于大学生在交往过程中学习知识、启迪思维、开发智能, 有利于大学生立足社会, 从而取得社会生活资格, 取得社会认可, 成为一个成熟的社会化的人。
(二) 大学生人际交往的特点
1、大学生人际交往具有迫切性。
人际交往是人类最基本的需要, 青年大学生不仅思想活跃、精力充沛、兴趣广泛, 有充裕的时间去思考交往, 富于理想情感, 而且加之大学生们已经能够自觉地意识到良好的人际关系对于学习和生活的重要性, 因此与其他年龄段的人相比, 他们更加迫切的希望能够走出家门、走出只知道学习的思维定势、走入社会, 去结交更多的朋友, 去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
2、大学生人际交往具有自主性。
经济全球化发展的同时也带来了政治以及文化的全球化, 大学生沟通、联系的方式也更加的多元化、自主化。大学生们不再愿意依赖他人, 而是希望从交往观念的建立到交往对象、方式的选择等方面都独立地按照自己的想法和标准选择, 进而不断扩大自己的交往面。
3、大学生人际交往具有开放性。
现代社会是一个信息社会, 也是一个知识经济时代、信息爆炸的时代, 传统的交往方式已被电子邮件、网上聊天所替代。随着信息网络的开通, 大学生的交往方式更加开放, 大学生的人际交往从封闭的纵向交往向开放式的、多渠道的横向交往发展, 从班级、系部的人际交往到院校之间、跨省市、国籍间的频繁交往, 为大学生的人际交往描绘了一幅全方位、多色彩的交际图。同时, 在大学生渠道交往中, 一些不良信息的传递也成为大学生思想混乱、行动盲目的主要因素。
二、大学生人际交往现状及成因
(一) 大学生人际交往现状
1、大学生人际交往的心理需求。
人际交往是保证心理健康的一项重要内容。人的社会性决定了人都具有合群性, 人与人之间通过彼此间的往来、情感交流等, 分享和分担彼此的快乐和忧愁, 培养了相互之间的感情, 让彼此关系更加亲密, 互相之间就会有依恋感。他们渴望能够在人际交往中找到自己的朋友、团体, 同时也渴望在与朋友的交往、团体的活动中拥有友情、拥有家的温暖、体味团体精神、分享团结合作的快乐, 进而建立真挚的友谊。许多大学生因为在外求学、远离家乡和父母, 所以渴望亲情, 他们希望在人际交往中感受到亲人般的关爱, 也学会去如关爱亲人一般的关爱与之交往的同学、朋友。
2、大学生人际交往的心理障碍。
大学生对人际交往有着强烈的心理需求, 但在人际交往中常常会因为一些客观因素以及主观认知、情绪、个人等心理因素的偏差而走进心理误区, 形成自卑心理、封闭心理、孤僻心理和倾异心理等交往障碍。
(1) 自卑心理。自卑心理是大学生社交中的常见心理现象, 大学生的自卑感通常来自于自我主观和客观原因而造成的妄自菲薄, 缺乏自信, 认为自己在某些方面不如他人的一种自我意识。过于自卑的人, 往往表现为羞怯封闭, 害怕交往, 心存猜疑, 甚至会形成“社交恐惧综合症”等严重心理问题。
(2) 封闭心理。封闭心理是指把自己的情感和欲望隐藏起来, 过分的压抑和自我克制的一种心理状态。在当代大学生中有封闭心理的不在少数。他们常常因为性格孤僻高傲, 与同学交往、被社会接受的需求未得到足以及自幼独自生活、缺乏爱与理解等因素, 从而造成了对人际交往冷漠、怠倦的态度。
(3) 倾异心理。异性相吸、同性相斥的心理是普遍存在的, 大学生的异性交往也是一个正常的社交活动, 但是部分大学生在不良心理因素的作用不能正确区别和处理友谊与爱情的关系、划不清友情与爱情的界限, 出现了倾异心理, 这便是大学生棘手的人际交往的心理障碍之一。
(二) 大学生人际交往心理障碍成因。
大学生人际交往方面表现出来的心理障碍是形形色色的, 也是通过长时间、多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这些障碍的形成不是偶然性的, 而是在大学生自身性格、家庭、社会等多方面的影响下形成的。
1、自身因素。
青年大学生出现交往心理障碍是自身因素造成的, 其中包括对自我认知、社会认知与他人认知的偏差、自身挫折承受力过低、自身性格问题等。许多大学生对于事物的辨别能力相对较弱, 对自我的认识, 尤其是对自己的缺点和弱点存在有偏小、甚至视而不见的倾向, 对于社会认识, 即个人在他人交往接触时根据他人的外表、行为推测他人心理状态、动机和意向的过程过于简单, 同时部分大学生挫折承受力过低, 性格或稳重宽厚, 或急躁多疑等, 这些因素在实际的交往中都是容易产生矛盾的, 从而也造成了各种大学生人际交往的心理障碍。
2、家庭因素。
经济条件决定上层建筑, 在现实生活中, 经济条件是影响大学生人际交往的重要因素。如许多大学生由于自尊心与贫困现状的矛盾使其在人际交往中易出现自卑、自闭等心理问题, 而一些家境良好的大学生由于优越感强、家庭溺爱等, 从而形成骄傲自大、目中无人的性格, 在与人交往时也就容易表现出盛气凌人, 居高临下的行为。
3、社会因素。
大学是一个小型的社会, 人际环境时刻考验着大学生们的适应能力, 大学的各种各样的社团、丰富多彩的活动则时刻考验着大学生们的参与能力, 社会上的不良现象和大众传媒的负面新闻不断地考验着大学生们的心理能力。这就要求大学生必须具备对新环境的适应能力、对新集体的融入能力、对大学社团活动的参与能力以及对社会上各种信息的辨别能力等。然而, 一旦有人不适应新环境, 便容易导致人际交往的失败, 由此产生心理障碍。
三、解决大学生人际交往心理障碍的对策
(一) 掌握人际交往技巧, 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
在大学生的人际交往当中, 要成功地进行人际交往, 就要有较强的人际交往能力。这要求我们当代的大学生不仅仅是埋头读书、学习, 同时也要注重与他人的交流、沟通, 掌握必要的交往技巧。大学生只有不断提高自身修养及自身的综合素质、丰富知识, 才能够增强自身的自身人格魅力, 才是实现成功交往的基础。
(二) 加强教师队伍建设, 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学生自身学习的意愿与学习能力是改变高校各专业课堂教学所面临的问题。面对这一问题, 一是要加强和提高教师自身的综合能力与素质;二是要增强教师自身的教育水平, 做到因材施教、有教无类、紧抓基础、深入浅出, 增强大学生动手实践的能力, 从而使广大学生能够找到自己的长处、树立自信心, 进而使之体会到成功的快感, 体会到被人尊重、被人羡慕的喜悦, 使之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
(三) 健全心理咨询体系, 调整大学生交往心态。
因心理问题不能正常学习和生活而休学、退学的学生人数逐年上升, 其中因精神疾病休学的占因病休学总人数的37.9%, 因精神疾病退学的人数占因病退学总人数的64.4%。在死亡的17例中有9例为患重性精神病而自杀, 占52.9%。根据调查表明, 建立完善的心理咨询体系刻不容缓, 同时畅通心理咨询通道、定期开展培训和行为训练势在必行。
参考文献
[1]郭胜红.大学生人际交往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华章, 2012.9.
[2]贺天毅.浅谈大学生人际交往问题[OL].内蒙古科技大学, 2012.8.
[3]谢剑炜, 孙琦, 王君娜.浅析大学生人际交往问题及其对策[J].湘潮, 2011.3.
大学生网络交往若干问题的思考 篇9
一、网络社会借助计算机进行的网络交往 (CMC) 与现实生活中面对面 (FTF) 的交往有许多不同的特点与作用。
1. 交往角色的虚拟性。
网络社会的交往已经突破了传统交往的内涵, 在网上大学生只要随便填写一下E-mail、IRC或是BBS的注册表或者登记表, 就可以获得一个相应的身份, 并以这个身份在网上进行交往。由于网民一般以匿名方式交谈, 一般不发生面对面的直接接触, 交往关系中的“我-你”关系变成“我-他”的关系, 具有虚拟性、隐蔽性特点, 这就使得网络交往比较容易突破年龄、性别、相貌、健康状况、种族、背景、社会地位等传统因素的制约, 可以随意把自己扮演成各种角色。这种虚拟的交往环境, 有利于大学生在人际交往中减少心理防卫, 缩小心理距离, 使教师和大学生在网上“毫无顾忌”地以真实心态进行交往, 有助于大学生的人格、身心朝着健康的方向发展。
2. 交往过程的超时空性。
网络空间里的实体是比特 (bit) , 它是数字化信息的最小度量单位, 是计算机二进制转化和处理后的0和1的字符串。比特没有重量、体积, 能以光速传播, 因此大学生之间的交流在网络上没有时滞, 能以极高的速度进行;与此同时距离不再是交往的障碍, 大学生的交往范围极大地扩展了, 在这个空间中任何一名大学生都可以和身处其他地区网络之中的任何他人发生交往关系, 既可以定向与某一个人联系交往, 也可以同时与多个人联系交往, 而这种交往行为可以在几秒钟之内发生和完成。交往超越了时间和空间的限制, 有助于大学生最广泛地参与到社会交往活动中去。
3. 网络交往的平等性, 网络是一个“自由、平等”的世界。
在现实社会中, 不同的人们由于年龄、性别、地域、经历等的不同, 相互间的交往总是会有一些无法回避的障碍, 而互联网由于具有隐蔽性的特点, 可以消除各种社会暗示和物质表象的干扰, 无论在现实生活中身份多么显赫的人在网上同其他任何网民一样地位都是平等的, 没有等级和特权。网络交往的平等性有助于大学生利用网络平等地与对方沟通信息、交流思想、表达感情, 以求得对方最大的理解和帮助。
4. 网络交往的交互性。
交互性是指在网络社会中, 人们相互间可以随时通过各种操作方式, 发送、传播和接收各种信息, 很方便地实现远距离多向信息交流, 共享信息资源。如E-mail是最为常用的交流方式, 人们可以在任何地方、任何时间收发信件, 解决了时空的限制。各种各样的BBS、论坛、聊天室, “虚拟社区”有助于网民“结交”各式各样的朋友, 发表自己的意见和见解, 使个人有了更多的机会表达自己的观点和看法。网络的交互性还有助于提高大学生的自我教育能力。在网络条件下, 大学生借助键盘和鼠标就可以轻松地在网上选择自己感兴趣的课程, 选择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式、学习进度及上课的时间和地点, 甚至还可以选择自己喜欢的学校和教师。在虚拟课堂中, 如果学习行为是被动的而不是互动的, 学习将根本无法发生, 互联网的学习必须是一种互动学习, 信息的猎取和交流都离不开学生主体性的发挥, 因此网络交往的交互性有助于培养大学生良好的自我学习能力。
二、网络交往对大学生的积极作用是主流, 但由于网络的隐匿性、虚拟性以及监督机制匮乏等因素, 导致对部分大学生交往产生了负面影响。
1. 网络交往可能导致大学生人际关系疏离。
网络交往在很大程度上改变了大学生交往的方式, 在网络平台上, 人与人之间的直接交往变成了人与机器之间的交往, 缺乏现实生活中交往的真实感和确定性, 容易加剧自我封闭。在“人—机—人”的相对封闭的环境里, 大学生一方面完全被网络所包围, 他们宁愿相信机器也不愿相信人;宁愿进行人机对话, 以屏幕为界而不愿面对现实生活;宁愿遁入“虚拟时空”而不愿接触真实社会的矛盾;另一方面由于上网时间多了, 现实生活中人际交往的时间就会相对减少, 面对面的交往机会也会相对减少, 使大学生在很大程度上失去了与他人、社会直接接触的机会, 导致与他人之间的感情联络变淡, 从而走向冷漠, 慢慢失去了对现实生活的感受力和参与感, 使现实生活中的人际关系网络日益萎缩。
2. 网络交往的隐匿性和无序性, 使大学生难以形成责任意识。
网络是一个自由、隐蔽而又缺少监控的世界, 它在一定程度上屏蔽了现实社会认同的一系列规范和规则, 大量免费的电子邮件系统、BBS以及聊天室充斥网络, 它们对网络用户的真实身份要求非常低, 人们可以在不透露任何有关自己真实信息情况下参与网络交往活动。在现实生活中规范固然是一种约束, 但同时也是维护社会秩序和价值的标准, 这是建立信任的核心元素。而在具有极度自由的网络交往中, 许多现实道德、法律规范和行政措施都无法发挥作用, 言论的真实性无人追究, 使人容易忽略自身行为的后果, 忽视交往中应遵循的礼仪和规范, 降低交往中的责任感。大学生在网上可以打破日常生活中的许多限制, 做一些“越轨”行为而不必担心受到应有的道德和法律处罚。在网络交往主体的内在责任感减弱和外在控制力松懈的双重作用下, 容易使人的劣根性暴露无遗, 导致大学生在网络交往中难以形成责任意识。
三、面对网络迅猛发展对当代大学生的冲击, 我们必须采取有效的对策, 充分发挥网络交往的优势, 降低其对大学生的不良冲击, 帮助他们正确看待和处理网络关系, 引导他们文明而有效地利用互联网, 为大学生提供一个健康发展的网络交往环境。
1. 丰富校园生活, 开展各种交往活动, 正确引导大学生的网上交往, 既充分利用网络扩大自己的社会交往面, 又不忽视现实生活中的朋友。
引导大学生开展多元化的交往活动, 学习交往技巧, 教育他们在交往中学会信任、尊重、宽容、以诚相待, 建立良好的交往氛围, 这样不仅可以防止他们过度依赖网络, 而且也可以帮助他们学会维系良好交往关系和处理交往冲突的方法, 避免在网络和现实的交往活动中受到挫折或伤害。
2.加强校园网建设, 构筑大学生获取信息、学习知识和交流思想的主流网络平台。
校园网应充分发挥大学知识、人才、信息密集的特点, 创建一些大学生喜闻乐见、寓教于乐的网站, 根据大学生发展的特点设立对他们具有吸引力的版块, 在网上为大学生提供学习、生活、就业等服务, 还可以在网上建设一些优秀社区, 在社区内开展丰富多彩、积极向上的学术、科技、艺术和娱乐等活动, 使学校网站真正成为吸引大学生、为大学生喜爱、受大学生关注的重要媒体, 成为大学生健康网络交往的重要渠道。
3.积极推进网络立法工作, 加强网络管理。
与现实社会一样, 单靠道德自律和构建网络伦理, 并不能有效地维持“虚拟社会”的秩序, 网络世界同样需要法律的约束, 法律规范是促进网络交往文明有序的保证。针对大学生中存在的种种不文明上网行为, 坚持自律与他律相结合的原则, 在大学生中广泛开展“文明网络交往”的教育活动, 通过倡议书、辩论赛、征文比赛等形式, 大力宣传文明上网, 号召大学生人人争做文明上网的模范, 营造良好的舆论氛围。加强对网络设施的管理, 制订行之有效的社区制度和规则, 建立和完善网络安全防护、信息适时监测与跟踪、信息过滤等系统, 构建网络技术防控体系, 从而对大学生的网上行为进行有效的控制和监督, 只有这样才能使网络交往摆脱规范真空所带来的无序性和不确定性, 为大学生创造良好有序的网络交往环境。
参考文献
浅析人际交往中的距离问题 篇10
关键词:人际交往,距离,问题,措施
人际交往指的是人与人之间的交往, 是人们认识社会、改造社会的一种有效的工具, 它的产生、发展、成熟是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而发展的, 它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人们的日常生活与工作。人们在日常生活中, 常常为人际交往中的距离所困惑, 也常常因为距离而产生不必要的误会, 在一定程度上困扰着人们的生活, 需要对其进行研究分析, 找出最佳的解决措施。
1 关于人际交往的概述
1.1 人际交往的含义。
所谓人际交往, 指的是个体通过一定的文字、语言、肢体工作、表情等不同的手段将某一种信息传递给其他的个体的过程。人际交往是否完成依赖于以下几个条件:一是在交往过程中有及时的信息反馈;二是在交往过程中信息有适当的传播渠道或者传播网络;三是在交往过程中, 双方或者多方有一定的交往愿望与交往技能;四是在交往过程中, 一方对另一方要时刻保持尊重;五是在交往的过程中, 信息的传送者与信息的接收者对交往的信息有着一致的理解。
1.2 人际交往的重要性。
人际交往对人们的生产生活都有着重要的促进作用, 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深化人们的自我认识, 它是实现人生价值的桥梁与纽带, 是加快社会化进程的重要力量。
1.3 实现人际交往的原则。
通过健康的人际交往, 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 需要遵守以下几种原则:一是真诚原则;二是尊重原则;三是宽容原则;四是理解原则;五是互利合作原则;六是平等原则。在人际交往的过程中, 首先要坚持尊重原则, 这是建立良好人际关系的基础, 只有在双方互相尊重的基础上, 才能开始健康的人际交往。
2 关于人际交往中距离的探讨
2.1 人际交往中距离的分类。
人类学教授霍尔博士将交往中的距离分为四种类型, 它们分别是亲密距离、私人距离、社会距离与公共距离。对于亲密距离, 它是指人们在交往中的空间距离要保持在15cm到44cm之间, 是交往中的两个人的身体很容易接触到的一种距离。亲密距离多用于夫妻间或者情人之间的谈情说爱, 也可以用于父母与子女之间。亲密距离可以让交往中的一方轻松地感受到另一方的气息, 使得双方因为身体上的接触而感受到一种愉悦感。对于私人距离, 它是指人们在交往的过程中的空间距离要保持在46cm到122cm之间, 这种距离使得交往中双方的身体很少接触。私人距离多用于朋友之间的交往, 也可以用于某些特殊的社交场合。对于社交距离, 它是指人们在交往的过程中的空间距离要保持在1.2m到3.7m之间, 是一种礼节上或者公事上的距离。社交距离的活动范围相对灵活, 交往中的两人可以相距五六步远, 也可以相距两三步。社交距离通常用于两人关系不是很熟的状态下, 这种距离对于交往中的双方是没有过多地束缚的。对于公共距离, 它是指人们在交往的过程中的空间距离要在3.7m到7.6m之间, 它的主要表现是在舞台上的演员与观众之间的距离, 或者教室里教师与学生之间的距离, 是约束力最弱的一种交往距离。
2.2 人际交往中交往距离的特征。
第一, 人际交往中的交往距离实际上是一种心理距离, 它是客观存在的一种距离, 不以外部环境的改变而改变。每一个人的气质、感情、情趣、思想、爱好风俗习惯是不同的, 这些差异表现在人际交往中, 就会导致交往双方或多者之间的心理距离的存在, 这使得人际交往中的交往距离不会随着环境的变化而变化。第二, 交往距离在人际交往中是必须存在的。人们存在于社会中, 人与人之间是需要交往的, 人们进行交往的目的是通过人与人之间的交流与来往形成相互之间的一种互动, 逐渐地消除人与人之间的心理距离, 寻找交往双方之间的差异性, 进而产生交往的兴趣。当与另一个人进行交往的过程中, 人们需要寻找属于自己的个体空间, 这个空间可以很好地保护自己, 在人际交往中建立一个心理缓冲地带, 减少人与人之间的摩擦, 强化人际交往的效果。
3 人际交往中存在的问题
3.1 人际交往中认知方面的问题。
第一是刻板印象, 它是指社会中的人们对某一种事物所产生的一种比较固定笼统的看法。产生这种现象的原因是:交往中的群体具有共同的信息来源;交往中的群体拥有共同的交往目标;交往中的群体具有便利的信息通道。第二是晕轮效应, 它是指根据一个人身上所具有的一种或者几种特征来概括这个人其他一些没有了解的特点。它的主要表现是以偏概全、以点概面。第三是投射效应, 它是指一个人将自身的特征归属于他人身上, 以自身的想法去推测别人的想法。
3.2 人际交往中情感方面的问题。
第一点是怕被人拒绝, 这是一种以不安全为主要感受的模式, 处处怕被人伤害, 是一种极度自卑的心理状态, 在遇到事情时, 往往采取妥协的方式解决问题。第二点是遇到问题不会说不, 这种类型的人在人际交往的过程中往往扮演着奉献者的角色, 他们以奉献为荣, 对一切事情不会说不, 典型的“老好人”形象。第三点是嫉妒, 它是一种深藏在人们心中的一种歪曲的情感, 主要表现是敌视、不服输、羡慕、怨恨等, 在人际交往中是一种消极的负面情绪。第四点是孤僻, 这种类型的人长期的不与社会接触, 心灵封闭, 是一种消极的心理感受。在这种情绪中, 人们不能正常地进行人际交往, 伴随着人们的只是沉闷、抑郁、孤独寂寞等。
4 合理把握人际交往距离的措施
4.1 在人际交往中与他人保持恰当的距离。
在人际交往中, 每一个人之间都应该保持恰当的距离, 保留一个最后的底线, 这个底线是任何人都不可以逾越的。对朋友或者亲人, 有一些话可以说的, 有一些话是谁都不可以说的, 说了可能会给别人带来麻烦和伤害, 自己也没有了属于自己的私人空间, 这不利于人与人之间的交往。因此, 保持恰当的距离可以保留双方之间的尊重与快乐。
4.2 在人际交往中要遵循由远及近、由疏及密、由淡及密的原则。
每一个人对另一个人的接受能力是有差异的, 人与人之间的交往是由不知到知, 由不了解到了解的一个过程。用一个合理的距离去了解交往对象, 是尊重对方的表现。
4.3 选择恰当的时间与空间距离进而调整人际交往中的心理距离。
在人际交往中, 人们如若想进一步了解另一个人, 可以采取缩短空间距离的方式来增加与另一个人的交往时间, 进而判断自己与对方之间的心理距离。
结束语
在人际交往的过程中, 往往存在着一种交往距离, 也是一种心理距离。它是一种客观的存在, 不以外部环境的变化而变化。人们在进行人际交往的过程中, 要正确认识人际交往中的距离问题, 从而选择正确的交往距离, 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
参考文献
[1]邹红梅, 何文琦.略论人际交往中的距离[J].江西广播电视大学学报, 2009 (4) .
[2]史慧.谈谈人际交往中的空间距离[J].河南水利与南水北调, 2008 (7) .
[3]黄妍、桑青松.中国传统文化视域中的人际空间距离[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 2009 (1) .
[4]熊素萍.有趣的人际交往距离[J].解放军健康, 2007 (2) .
大学生人际交往面临的问题余对策 篇11
在社会活动的整个过程当中,比较普遍的一种情况就是人际交往,人际交往也是社会发展的前提条件。良好的人际交往有利于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可是,大学生会碰到一系列的交往难题。
一、大學生人际交往面临的问题分析
自我意识太强。不可以对别人进行进一步地了解,不可以以他人作为视角思考和理解问题;因为经济基础存在差异性,一些学生的层次感出现;缺少分享的意识,体现出独占的思想;存在人性与霸气的个性,不宽容他人。
封闭自我。交际的范围较窄,无论是由小学升中学,还是由中学升大学,由于某种原因,仅仅限制于跟本校、本级、本班的人交往,性格比较内向,不懂得跟别人交往的技巧,仅仅是一心做自己喜欢的事情,从而不重视提高自身的人际交往能力。
猜疑太多。总是太多地揣摩他人的话语,怀疑的地方比较多,可能一直在想是不是在评价我;不可以跟他人全身心地投入交往中,表面上看似有不少的朋友,可总是认为别人未能够真心地对我好,一直认为人心难测等,因此对他人会有一定的顾忌。
情绪化严重。自我调节与控制能力缺乏的一种体现就是情绪化,这在人际交往中体现为欠缺和稚嫩。一部分学生在发脾气的时候常常对其他的同学构成伤害,从而使彼此之间的隔阂加深。
自卑感较强。在人际交往当中,一些学生比较困难。像是感觉自己长相差、没有口才、学习不理想,也不幽默;一部分学生在高中阶段的学习比较差,常常感觉到总是不如别人,在大学阶段感受到一种失落;一部分学生由于自身家庭的经济基础比较差而出现封闭、忧虑、自卑的心理。
技巧与经验不足。语言技巧缺失,不可以委婉地说“不”,导致难以有效地处理问题;说话缺少考虑,常常导致一些误会;不懂得结合对象与环境的改变选用表达的礼节与形式等。
二、大学生人际交往的对策
(一)以学校作为视角
将交际的教学理念融合在各个专业的教学当中。借助一些专门性的培训或者是德育课程,实现对学生人际交往方法与技巧的培养。根据一些专业课程,像是组织行为学等对学生人际交往能力的提高进行模拟,尤其是注重学生协作意识的提高。
注重培养学生的情商。实践表明,“智商高”以及“学习优秀”的学生不一定在将来的工作当中被提拔或者是重用。而那一部分“高情商”的学生常常可以迅速地获得同事以及领导的肯定。倘若智商和情商有非常高,那么他就可以变得更加游刃有余。因此在培养学生的人际交往上,教师应当注重学生情商水平的提高。
在培养学生人际交往方面,教师应当体现自身的重要价值。教学就好比是一门艺术,因此要求进行创造;教学是一门科学,因此要求探究;教学也使一种事业,因此要求献身。教学需要有效地统一这三者。教师应当对学生以后的发展与进步负责人,以及对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负责任。不管是任课教师,还是班主任教师,不管是从事教学的教师还是学校的行政管理工作者,都需要这样。
有效地体现德育课的功能,发挥教学主渠道的作用。在教学的过程当中,德育课的教师务必清楚人际交往的重大意义以及需要坚持的一些原则,像是互利互助的原则、待人宽容的原则、尊重和平等的原则、诚实守信的原则,与此同时,也应当注重交往的方法与技巧:一是注重自身得体的举止;二是注重应用艺术性的语言。
(二)以大学生自身作为视角
积极主动。每一名大学生隐藏的内心世界恰恰是他人想要探究的秘密。通常而言,只有积极主动地暴露自己,才可以跟别人实现融合。像是在你对他人友好、接纳、支持的时候,别人也会这么做。懂得跟别人交流和沟通或者是共同娱乐,可以实现情感与思想上的统一。
真挚待人,平等相处。真挚待人,平等相处是大学生进行人际交往的前提条件和基础,大学生间有着一定的差异性,然而大学生在人际交往的过程中应当注重平等,不鄙视弱者也不迎合强者。无论是从生活上,还是从学习上,都应当互相帮助,一起解决问题。并且,诚恳的态度与真挚地赞赏都可以增强互相之间的信任和了解。
端正态度,谨慎谦虚。想要做到这一点,最为根本的在于合理地认知自己的以往,忘掉曾经的阴影或者是成就,以大学的生活当作新的立足点,对周围的事与人持冷静的态度,确保理智与平和的情绪,对人谦虚。
互助合作,公平竞争。在一样的环境当中生活,少不了互相之间的合作。你需要热情地接待舍友亲人的来访;自己听音乐的时候尽量调小声音或者是戴上耳机;在别人睡觉的时候,尽可能地不说话。在进行竞争的时候,提倡公平性,不但竞争,而且也互相合作。
换位思考和互相融合。在生活实际当中,往往因为一些原因而难以更好地对别人理解。然而,在你以别人作为视角思考问题的时候,往往就可以对他人的一言一行进行了解,从而能够比较自然地理解别人,缩小跟别人心理上的距离。并且,所有的个人都具备根据自身愿望生活以及保留自身建议的权利,互相之间需要靠自身的观念使别人受到影响,并非强制性地使他人改变。倘若能够做到时刻理解和尊重他人,不苛求他人,那么就能够使误会减少,进而实现心理上的融合。
总之,作为一名在校的大学生来讲,务必时常地对自身的行为活动进行反思,懂得归纳与发现自身在人际交往当中面临的不足和缺陷,并且应当学习人际关系处理好的同学,从而在潜移默化当中提高自己的交往能力。当然,这个过程是长时间的,并非一蹴而就。大学生只有不断地总结,才可以完善自我和走向成熟。
大学生人际交往问题及对策研究 篇12
1. 人际交往对大学生成长的重要性
人际交往的好坏是一个人适应社会的能力的综合体现, 对于大学生来说, 人际交往能力的培养是大学生所必需的, 也是大学生走向社会的重要准备。人际交往对于每个大学生来说都不可或缺, 往往对大学生的成长有着重大的作用与影响。
1.1 大学生人际交往是一种基本需要
大学生正处于一种渴求交往, 渴望被理解的心理发展时期, 良好的人际交往是他们的一种基本需要。处于青年期的大学生, 思想活跃、情感丰富, 人际交往的需求十分强烈, 大家都尽力通过人际交往获得友谊, 来满足自己不同层面上的需要。
1.2 大学生人际交往促进身心健康
处于性格完善期的大学生, 正处在人生的黄金时代, 在心理、生理和社会化方面逐步走向成熟。但在这个过程中, 一旦遇到负面因素的影响, 就容易导致各种不良情绪, 影响学习和生活。实践证明, 友好、和谐的人际交往, 可以为大学生对不良情绪和情感的控制和发泄提供更加有利的外部条件, 从而获得充实、愉快的精神生活, 促进身心的健康发展。
1.3 大学生人际交往培养良好个性
人际交往影响大学生的个性发展。大学生在自我发展和自我完善的过程中, 不仅受自然环境的影响, 而且还受社会环境的影响。研究表明, 融洽的人际交往对大学生发展具有以下益处:给大学生以稳定感和归属感, 使大学生提高宽容和理解能力;给大学生以学习社交技巧的机会, 使大学生获得社交的经验;给大学生以培养社会洞察力的机会, 发展对集体的荣誉感。
2. 当前大学生人际交往存在的问题
影响大学生交往问题的原因很多, 很多大学生不能正确认识自己, 也不能正确评价其他人, 容易造成心理极端表现, 常常带有片面性, 主观意识较强烈, 影响人际交往。
2.1 自我为中心的价值观
当代大学生多是独生子女, 从小倍受家庭的宠溺, 在人际交往中, 更习惯于从自己的立场出发, 对待周围的人和事。对别人期望过高, 要求严格, 自我约束松懈, 要求过低。因而, 在交往中缺少与人合作的意识与行为以及换位思考的能力。
2.2 虚拟化交往增多
“虚拟化交往”也是影响大学生人际交往的一个因素。由于虚拟世界交往的种种优势, 使得大学生对现实人际交往的意义认识不足, 以为这种虚拟世界的交际活动就可以满足人际交往的各种需要。有的人宁可活跃在色彩纷呈的网络人际交往空间, 也不愿在现实人际交往中展示自我。这种疏于在现实中的直接交往的人际交往方式, 必然会导致他们在现实社会生活中固步自封。
2.3 功利性驱使
随着市场经济的深入发展, 人们商业意识日趋增强。面对激烈的竞争和就业的压力, 越来越多的大学生开始重视人际交往的物质实惠。个别学生将功利作为人际交往的标准, 表现为有用的才交, 无用的不交, 用处大的深交, 用处小的浅交的交往观念。
3. 解决大学生人际交往的对策及建议
3.1 树立正确的人际交往观
大学生在交往中应树立真诚、宽容、平等待人等正确的人际交往观。相对中学而言, 大学生人际关系显得较为复杂, 主要原因在于大学生来自全国各地, 在各方面都存在差异, 造成大学生的交往不适应和困难。另外, 在大学专业学习不再是唯一目标, 行为目标的多元化, 也是导致人际关系复杂难处的一个原因。面对复杂的人际交往, 大学生与人相处首先应本着真诚的原则。
3.2 营造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氛围
在当代大学生人际交往方式中, 网络交往占很大比例, 而传统的人际交往方式在逐渐减少, 这对大学生正常人际交往十分不利。因此, 营造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氛围为大学生进行社交活动具有重要的意义。校园文化活动方式大体可分为以下几种方式:第一, 组织心理活动月, 对话名师, 文学沙龙等活动使学生的视野得到开阔, 学生的知识面得到扩展, 使学校的文化氛围得到凸显。第二, 学校应积极开展社团活动, 并组织学生以班级为单位开展主题班会、参观学习等活动, 培养团结、协作等方面的素质, 增强交际能力。
3.3 掌握人际交往技巧
人际交往技巧对大学生人际交往十分重要。如有的同学与不太熟悉的人交往时往往容易被动、畏惧、退缩, 不知该如何与他人相处。主要是由于缺乏交流和人际交往的技巧, 事实上, 人际交往技巧是多种多样的。如主动与他人交往、认真倾听他人讲话、注意增强人际吸引力、含蓄、幽默的语言艺术等等。这些人际交往中的技巧可以帮助大学生在交往活动中增进彼此的沟通和了解, 缩短心理距离, 建立良好的关系。
总之, 大学生在人际交往中不仅仅要掌握一定的人际交往技巧, 更要在实践中不断地摸索和改变, 以乐观的心态, 积极的行动去塑造一段精彩的大学生活。
摘要:大学生人际关系是社会关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大学生的成长、成才与发展都与人际交往密不可分。由于受到社会、学校、家庭和自我等多方面的影响, 部分大学生存在人际交往困难, 从而引发一系列问题。本文通过对大学生人际交往重要性的阐述、存在的问题和原因分析, 针对性地提出改善大学生人际关系的相关措施, 促进大学生健康成长。
关键词:大学生,人际交往,对策
参考文献
[1]钞秋玲, 王刚.大学生成功心理导航[M].陕西:西安交通大学出版社, 2003.
[2]潘虹.大学生人际关系障碍分析及对策研究[J].延边党校学报, 2010, (06) .
[3]王祖莉, 初铭铜.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M].科学出版社, 2010.
【交往问题】推荐阅读:
大学生的人际交往问题08-28
战士人际交往问题的心理咨询案例报告(2014最新原创)07-08
社会交往10-16
体育交往06-06
交往行为06-09
同伴交往07-26
课堂交往08-04
异性交往08-08
交往教学09-13
交往障碍10-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