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交往

2024-10-16

社会交往(共12篇)

社会交往 篇1

社会交往能力是指能察觉他人情绪意向, 有效地理解他人和善于同他人交际的能力, 幼儿的社会交往能力主要表现为善于体察家长的喜怒心情、懂得察言观色、能识别他人的情绪变化、善于与人合作。

处于成长过程中的幼儿在与家人、同伴、老师及社会上其他人的交往中形成了两种不同性质的关系:垂直关系和水平关系。垂直关系是指那些比幼儿拥有更多知识、更大权力的成人与幼儿之间形成的一种关系, 比如老师与幼儿的关系、家长与幼儿的关系, 它的主要功能是为幼儿提供安全和保护, 同时, 也可以使幼儿学习到更多的知识技能和经验。水平关系是指幼儿和那些与他们有相同社会权利、能力的同伴之间建立一种关系, 这种关系, 幼儿之间是平等的, 幼儿在一起可以相互学习技能, 交流情感、经验, 等等。幼儿的社会交往能力也就是在这两种关系的不断作用下逐渐形成的。

一、影响幼儿社会交往的因素

幼儿交往的过程具有差异性特点, 有的幼儿是同伴接纳型, 有的却是同伴排斥型;有的幼儿居于中心地位, 有的则处于边缘地带。影响幼儿交往的因素有以下方面。

(一) 家庭

家庭教养方式是影响幼儿社会交往的一个重要因素。社会学习有助于促进幼儿的社会交往, 在幼儿社会交往行为的发展过程中, 父母的直接教育和社会交往行为起重要的作用, 父母如果做出了社会交往行为的榜样, 同时又为幼儿提供了表现这样的交往的机会, 就有利于幼儿进行交往。除此之外, 父母也应该常带幼儿去人多的场所玩, 鼓励幼儿与他人玩耍、交往。

(二) 托幼机构

托儿所和幼儿园是幼儿最早加入的集体生活环境, 对培养幼儿的社会适应能力起着重要的作用。幼儿从家庭进入集体环境, 对教师有着很强的依赖性, 因此建立良好的师幼关系是非常重要的。如果教师未能与幼儿建立起亲密、融洽、协调的关系, 就会导致幼儿心理上的不平衡, 从而造成幼儿与同伴交往的不协调。如果教师不注意爱抚、关心、尊重和认可幼儿, 甚至经常冷落或惩罚幼儿, 就会使幼儿产生不安全感, 容易产生心理压力, 进而形成孤僻、冷漠、不合群等特征。

(三) 幼儿自身因素

1. 自身性格

性格是个性中最重要的心理因素, 性格开朗、不易冲动和发脾气、善于交谈、敢于表现自我的幼儿, 被同伴所欢迎;而容易害羞、遇事退缩、好发脾气、沉默寡言的幼儿则常会被同伴排斥和忽视。孤僻的幼儿常常是被动交往, 而主动交往的总是那些性格开朗的幼儿, 幼儿的性格直接影响交往能力。因此, 幼儿园、家庭要为幼儿创造宽松的交往环境, 培养幼儿、活泼开朗的性格。

2. 社会认知能力

幼儿的社会认知能力与社会交往有密切的关系, 良好的社会认知能极大地促进幼儿社会交往能力的发展。在实践中, 那些更多或较好掌握社会行为规范和交往技能的幼儿, 往往也是会与他人谈话、会共同游戏的幼儿。同时, 受欢迎幼儿比不受欢迎的幼儿对于交往中出现的问题能够提出更好的解决办法。

3. 语言能力

语言是影响幼儿交往的因素之一。语言是人类交往交流的重要工具, 由于幼儿的年龄特点决定幼儿时期词汇还不够丰富, 语法掌握还不够全面、规范等, 因此, 幼儿在与成人的交往中, 常常出现说不清、道不明的现象, 导致交流受阻, 同伴之间在说不清、道不明的情况下, 就会产生这样或那样的冲突。因此, 语言水平影响幼儿社会交往的发展。

二、幼儿社会交往能力的培养

(一) 发挥家庭教育的作用

1. 重视幼儿良好习惯的养成

良好的品质是幼儿进行交往的基础, 在交往中要学会使用文明礼貌用语, 别人帮助了你要说“谢谢”, 给别人道歉要说“对不起”, 与他人分手要说“再见”, 希望得到别人的帮助时要用“请”。要让幼儿学会分享, 例如:现在很多幼儿园, 幼儿过生日, 家长会带上生日蛋糕一起到幼儿园, 请老师和小朋友一起分享, 让幼儿体会与人分享的快乐, 学会与人分享。幼儿具有这些良好的品质, 与人交往, 会更容易被人们所接纳。

2. 注重家长的示范作用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 父母的言行对幼儿的影响很大, 幼儿常常会模仿父母的言行举止, 所以父母要注意自己的一言一行, 给幼儿做好榜样。平时也要注意处理好与邻居、同事、朋友的关系, 主动关心帮助他人, 多带幼儿出去与人交往, 在交往过程中, 要有意识地做好示范, 使自己的交往行为成为幼儿的榜样。同时, 家长也要创造机会, 多培育幼儿与人交往的主动性和成就感。

(二) 实施科学的托幼机构教育

1. 创设良好的教育环境

幼儿园是幼儿集体生活的场所, 教师应充分利用好这个资源, 为幼儿创设良好的交往环境。积极营造和谐温馨的社会交往活动的环境, 为幼儿创造交往的机会。例如, 教师可以在班级设立各种区角, 比如“美工角、图书角、围棋角、植物角”等, 让幼儿根据自己的爱好选择, 创造条件让他们在一起共同分享各自的看法、经验, 多交流, 使幼儿喜欢上与人交往, 并学会积极主动地与人交往。同时, 注意引导幼儿观察、学习、模仿的意识。幼儿的很多行为是通过模仿学习的, 这种模仿的榜样, 可以是现实生活中的真实人物, 也可以是电视、童话故事中的人物。幼儿在这种丰富的环境下, 才能一步步获得进步。

2. 锻炼幼儿自我处理问题的技能

幼儿每时每刻都处于交往中, 他们在交往中的表现千姿百态。在活动中发现, 幼儿有因小事而争吵的现象, 对于这种情况, 我们先让幼儿争吵再介入解决。幼儿间争吵不是出于对别人的敌对情感所表现出的攻击性行为, 而是对自己意见过于自信或主张不协调。越是好朋友, 争吵的可能性就越大, 但在争吵中幼儿能学会如何坚持自己的意见, 持什么态度接受别人的意见。幼儿正是在这种不断的磨合中才逐渐掌握了与人交往的技能技巧。

3. 坚持游戏在幼儿园中的主导地位

游戏是幼儿的天性。在游戏中, 角色游戏是最被幼儿所喜爱的, 幼儿通过扮演不同的角色, 体验游戏角色的思想和情感。角色游戏还可以使幼儿体验成人行为, 掌握社会行为规范, 习得社会交往技能。在幼儿园, 幼儿常玩的“过家家”, 以及各种其他不同游戏角色的扮演, 使幼儿懂得分工合作、分享、同情等各种积极的行为、情感, 逐渐摆脱以“自我为中心”的意识, 学习社会不同角色之间的交往。

4. 注意发展幼儿语言表达的能力

培养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对幼儿间交往同样产生巨大影响, 这就要求教师综合考虑教育目标, 树立整体教育的观念, 在一日生活各个环节中注意发展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 要求幼儿能听懂、会表达。规范幼儿的发音、语法, 并会正确运用语言, 如在遇到困难时能主动向老师、向同伴求助, 在同伴间产生纠纷时能主动讲出自己的想法, 在给别人造成麻烦时会求得别人的谅解。

摘要:幼儿的社会交往能力是指能察觉他人情绪意向, 有效地理解他人和善于同他人交际的能力。社会交往有利于幼儿的认知、积极情绪、亲社会行为的发展。幼儿的社会交往能力水平受家庭、托幼机构和幼儿自身个性等因素的影响。培养幼儿的社会交往能力, 宜从家庭和托幼机构等多方面入手。

关键词:幼儿教育,社会交往能力,培养方法

参考文献

[1]王振宇主编.学前儿童发展心理学[M].人民教育出版社, 2004.

[2]张明红主编.学前儿童社会教育[M].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8.

[3]喻小琴.幼儿同伴问题分析及交往能力培养对策[J].幼儿教育, 2006.03.

[4]陈卫红.促进幼儿社会性发展的策略[J].教育评论, 2002.03.

社会交往 篇2

阳高县职业技术学校 高云山

一、教学目的:

1、情感、态度、价值观:在学习交流过程中,引导学生体验交往过程中基本的原则和技巧,并鼓励学生在今后的交往中加以运用。

2、引导学生通过学习掌握与人交往的原则和技巧,培养学生正确与人交往的能力。

3、学习了解与人交往的原则、了解与人交往中存在的问题、了解如何提高与人交往的能力。

二、教学重点:

掌握与人交往的基本原则和技巧。

三、教学难点:

理解与人交往的原则和技巧对交往的重要作用,鼓励学生正确与人交往。

四、教学过程:

刚上高一的学生随着年龄和心理的发展,对交往产生了强烈的兴趣和热情,他们渴望突破自我,在与人交往中展现自己。但由于现在独生子女居多,他们缺乏对交往礼仪和技巧的掌握和实践,在交往中难免会碰壁,如处理不好,这个时期最容易出现闭锁心理,所以帮助学生掌握交往的原则和技巧非常重要。针对学生心理特点及本课的特点,课前我把学生男女混合分为4个大组,学生分小组收集交往的基本礼仪和技巧。

五、导入新课:

同学们,我们生活在社会这个大家庭中,最基本的是与人交往,不与他人交往的人是不存在的。同样,我们生活在我们的集体中,每天也都在不断地与人交往,那么现在,我们就一起来评选一下我们班最善于交往,受大家欢迎和喜欢的人。

教师小结:人际关系是人健康成长的基本条件,不仅有利于智力的开发,而且有助于情感的陶冶、意志的磨炼和良好人格的塑造,可见交往是一种艺术,是我们每个人必备的一种技能,那么今天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学习第一课《与人交往的原则和技巧》

六、交往安全

(一)交往和中学生交往的特点

交往是人们通过各种不同的方式,进行的人际联系和接触,交往的目的在于传达思想、交流感情。交往对中学生充满了诱惑,他们渴望了解他人,了解社会,同时也希望被别人所了解。所以中学生交往的特点表现为交往欲望强烈、交往频率高、交往面广等。但是,面对纷繁复杂的社会和形形色色的交往对象,高中各年级课件教案习题汇总语文 数学 英语 物理 化学。其中难免有一些居心叵测,心怀不轨之徒,在给中学生交往带来不和谐音符的同时,也带来了交往中的一 个重要话题——交往安全。

(二)人际交往中安全隐患的主要表现形式

中学生缺乏社会经验,思想单纯,看待问题过于理想化,人际交往中往往忽视安全的存在。那么,中学生在哪些交往中存在安全隐患呢?主要有以下几种情况:

1、同乡交往。中国人乡情意识浓厚,遇到同乡会倍感亲切,聚在一起谈乡音叙乡情,或者遇到困难时互相帮助,其乐融融。但中学生中以乡情为纽带组成的小团体----同乡会,有时也会因情绪的感染或从众心理而带来安全隐患,特别是在介入处理同学矛盾和纠纷中,容易造成群体性事件,甚至群殴伤害。

2、网络交往。在网上与他人交流已成为中学生交往的新时尚,殊不知网络交往不过是虚拟空间的一种游戏,有的同学沉溺其中而荒废了学业,更有甚者贸然去会见网友,不光浪费了时间与金钱,还使自己的身心遭受了巨大的创伤。

3、异性交往。男女之间交往要分清爱情与友谊的界限,掌握好两者间的尺度,交往中双方还要互相尊重,不影响对方与他人的交往,以免造成不必要的误解,使自己或对方受到伤害。

(三)中学生交往安全隐患的预防

1、谨慎交友。交往对象是影响交往安全的主要因素,一个人的朋友如何,对自身的成长、发展往往起一定的作用。与正直、讲信用的人交往会收益匪浅,与心术不正、华而不实的人交朋友,会带来害处。交友审慎,“择其善者而从之”应是中学生的交往准则。

2、明辨是非。交往中在原则问题,大是大非面前,决不能含糊。不能因为是同乡、同学或好友,讲所谓的“义气”,感情用事,不分是非曲直,使自己误入歧途而断送前程。因此,分清善与恶、是与非,对交往安全有百益而无一害。

社会交往与数学直觉 篇3

对脑发育过程的科学研究还刚刚开始,1963年获得诺贝尔医学与生理学奖的脑科学家埃克尔斯晚年(上世纪90年代)曾写过一部至今无出其右的著作《脑的进化:自我意识的创生》,最近我在亚马逊网上书店见到一位读者2008年写的简短评论:这本书就足够了,不要读其他的书!(英文很强硬:Do not read anything else!)这本书也是我在北京大学2010年秋季行为经济学课程的参考书之一。埃克尔斯在这部著作开篇就指出,对于脑的演化,科学界所知极少,他不得不依靠猜测来填补许多环节。

在这一领域我能补充的,是经济学原理。要知道,我们每日消耗的能量,大约25%是由脑消耗的。脑的数百亿个神经元,我们只熟悉其中不到5%的功能。经济学家的信条是“天下没有免费午餐”,那么,我们的脑怎么可能有如此奢侈的免费午餐?必定是我们还没有找到脑的全部代价。

最近五年,由于各种脑成像技术的竞相进步,脑科学研究的知识更新可谓“日新月异”。2006年以来,就我在这一领域的广泛阅读而言,脑的社会科学研究者可以达成共识的是这样三项结论:⑴在每一个人的脑内,存在着目前被称为“社会脑”的部分;⑵幼儿期间有一个激活“社会脑”的时间窗口,错过这一段时间,可能导致“自闭症”——不理解他人的意图从而缺乏同情心;⑶社会脑的功能障碍,通常不伴随着智力障碍。但是,科学创造与情感生活密切相关。

以上三项结论意味着,儿童早期教育,社会脑的开发远比任何智力开发更重要。社会脑的主要脑区,今天各类脑科学文献列出的,有8~10个。其特征是:⑴分布在左脑和右脑的颞叶(颞上沟和颞极)、前额叶中腹部和侧背部、框前额叶与颞极的相邻区域、颞叶与顶叶交汇区域、岛叶、扣带回;⑵语言脑区主要在左侧,“他心理论”脑区则主要在右侧;以及很可能由于这样的不对称性,⑶存在社会认知与道德情感的左脑与右脑的不对称性——左脑通常与认知能力密切相关,而右脑通常与情感能力密切相关。

以上的脑科学事实,尤其是左脑与右脑的分工,以往许多年里,众所周知,故而有诸如“开发你的右脑”这类科普读物的畅销。不过,这类读物有许多误导成分。例如,我常强调:真正的直觉,与符号能力密切相关,而符号能力的开发必须同时激活右脑和左脑。

在这里,我想告诉年轻家长,如果你真诚希望孩子有高超的数学能力,那么,以我的7年正规数学训练经验,我告诉你,最重要的是培养孩子几何直观的能力。而几何直观,只不过是符号能力的运用。于是,培养数学“天才”,关键环节就在于培养孩子的符号能力。但是,符号能力要求同时激活左脑和右脑。也就是说,同时激活语言的智力的逻辑的左脑和情感的社会的道德的右脑。

现在,你明白我为什么在前两篇文章里特别重温中国古代儒家的教育方法了吧?古之“小学”,重在“洒扫”、“应对”、“进退”,这绝不是平庸呀!宗教感,尤其是高级宗教感,人类学家和宗教学家认为,是一种符号能力。爱因斯坦始终认为他自己有强烈的宗教感,虽然,他不承认自己是“宗教的”。

你想培养自己的孩子成为下一个爱因斯坦吗?虽然这想法很无聊,不过,我还是可以顺着你的想法说:那么,正确的教育方法是开发孩子的符号能力,必须同时开发:右脑——情感和道德,左脑——语言和逻辑。而且不要忽视顺序,先有情感,后有道德;先有语言,后有逻辑。前面的文章我已经说过,早期教育的内容和顺序,不能随意改变。

情感从何而来?如果孩子整日见不到父母,往往处于焦虑之中。自闭症儿童为什么普遍表现出语言障碍?难道他们的语言中枢不在左脑了吗?不是,语言中枢仍在左脑。但缺少情感脑的激发,他们完全没有热情去学习和使用语言。事实上,自闭症儿童的临床表现就是对他人的行为与意图毫无兴趣。语言,首先是用来探测他人意图的。对他人意图毫无兴趣的儿童,理性的选择,就是放弃语言。

社会交往 篇4

关键词:交往行动理论,交往困境,价值理性,工具理性

一交往行动理论的核心观点

交往行动理论是由西方马克思主义主要代表人物之一的哈贝马斯提出来的。哈贝马斯于20世纪80年代出版了《交往行动理论》一书, 代表着他学说发展的一个高峰。哈贝马斯的交往行动理论澄清了交往理性同现代性的关系, 在他看来, 交往活动是以理性为目的的活动, 在这一理性的指导下, 人们首先会为交往准备各种“交往性资质”, 因为它是交往活动发生的前提。

现代社会中最重要的活动是交往活动, 交往活动以理性为目的, 既要体现社会合理化, 也要体现文化合理化, 既关注物质再生产, 也关注文化再生产。哈贝马斯将物质再生产总体称为“系统”, 将文化再生产总体称为“生活世界”。“系统”之物质再生产的媒介是货币和权力, 而“生活世界”之文化再生产的媒介是语言。不管现代社会发展到什么程度, 交往活动始终不能步出“生活世界”的界域, 交往活动的参与者只有通过共同的“生活世界”才能达到对客观世界、社会世界和主观世界中事物的理解和表达。现代社会有两种理性并存, 反映在物质再生产领域的主要是工具理性, 而反映在文化再生产领域的主要是价值理性。随着社会体系变得越来越合理化, 导致了“生活世界”与“系统”的分化, 并且“系统”越来越强大, 逐渐侵蚀了“生活世界”, 工具理性日益膨胀, 价值理性被排挤到狭小的角落, 出现了“生活世界的殖民化”和“文化的贫困化”。

二交往行动理论对交往困境的解析

1. 交往困境产生的根本原因——工具理性的扩张

工具理性是哈贝马斯交往行动理论中的一个重要概念, 也是他的批判性基础。哈贝马斯认为, 工具理性和科学技术的异化性质造成了交往行为的异化, 受工具理性支配“系统”的强大及其所拥有的优势地位, 获得了对整个社会的极大支配性, 从而使我们的“生活世界”受到了“系统”的极大侵蚀。现代性在制度维度上的危机主要体现为“系统”与“生活世界”的脱节, 即“生活世界的殖民化”问题。随着“系统”与“生活世界”的脱节, “系统整合”的力量便迅速扩张, 货币和权力这两种媒介开始取代交往活动成为社会行为的核心。这样, “独立自主的系统从外部侵入生活世界, 就像殖民主义者进入部落社会一样”。处于生活世界中的交往活动被货币和权力挤占了空间, 受到了工具理性的侵蚀, 交往活动不再是为了达成主体间相互理解的“主体—主体”模式, 而是变成为实现某一特定目的 (主要从功利考虑) 的“主体—客体”模式。由于缺乏以价值理性为指导的交往活动, 人们难以达成对文化的共同界定, 难以形成社会团结和个性人格。

2. 摆脱交往困境的出路所在——回归交往行为的合理化

交往行动理论认为, 现代社会产生技术异化的根本原因在于在发达工业社会条件下, 以科学技术为背景劳动的“合理化”导致了交往行为的“不合理化”。劳动主要是一种工具行为, 一种“目的理性活动”, 是一种强调行为目的、行为手段与行为结果之间内在一致性的行为。与此不同, 交往行为是主体间遵循有效性规范, 以语言符号为媒介而发生的交互性行为, 其目的是达到主体间的理解和一致, 并由此保持社会的一体化、有序化和合作化。在面对解决技术异化问题时, 哈贝马斯突出强调以主体间性, 即主体与主体间的沟通和理解为主要内涵的交往行为和交往理性的至关重要性。因此, 要消除科学技术的异化, 走出当下的交往困境, 就必须实现交往行为的“合理化”。基于此的逻辑推论就是要以交往取代劳动在人类社会和社会历史理论中的核心地位。这同时意味着社会历史力量范式的重大转变, 即历史理性的关注点从“主体—客体”结构向“主体—主体”结构转换。

三当代社会的交往困境 (以交往行动理论为分析框架)

1. 现实交往的异化

当今社会已进入了全球化时代, 尤其是交往的全球化。然而, 当前中国社会交往异化的普遍呈现, 让人们对交往产生了前所未有的困惑。从马克思主义观点看, 异化作为社会现象同阶级一起产生, 是人的物质生产与精神生产及其产品变成异己力量, 反过来统治人的一种社会现象。交往行动理论中的异化是指交往由人的自身需要变成了为实现某一特定目标的手段和目的。“所谓异化的交往, 是指交往作为手段与人相对立, 交往主体的一方沦为客体或是双方共同降为客体, 交往的主体性内涵扭曲和散失。”哈贝马斯将以达到理解为目的的交往活动看作是最基本、最重要的活动, 其他各种活动都应处于交往活动的支配之下。现实生活中, 交往异化主要表现为人与人之间交往关系的扭曲, 人与人之间的交往被物与物之间的交换所遮蔽, 人们不是在理性地考虑交往价值, 而考虑的是交换价值。人与人之间的情感关系、伦理关系被物化了。具体体现为交往目的的功利化、交往媒介的货币化、交往结果的表浅化。

2. 交往理性的缺失

哈贝马斯的社会交往行动理论认为:理性交往的共同体不是玄思或科学预见的产物, 而是情境性介入实践理性的结果。因此, 在现实的交往中, 交往所能达到的层次和深度是受理性指导的。当前出现交往困境的部分原因是交往理性出了问题。当代社会交往理性的缺失, 既有其历史的背景, 也有现实因素。人类进入现代社会以来, 工具理性的盛行导致理性的分裂, 表现为工具 (技术) 理性的扩张和价值理性的遗忘。现代社会理性的分裂引发了一系列社会问题, 也加剧了社会交往的异化和交往理性的缺失。当前中国社会交往理性的缺失主要源于:一方面, 由于理性的分裂, 工具理性的扩张以及政治人、经济人的“理性殖民”, 导致整个社会交往价值取向的功利化和实用主义, 忽视和遗忘了交往的精神价值;另一方面, 在现实交往的“主体—客体”模式中, 忽视了另一极主体的存在, 交往相对一方的主体性、个性得不到伸张, 交互主体性无法形成, 真正的交往也就无从谈起。

四破除当代社会交往困境的努力方向

1. 彰显交往的价值理性, 消除交往主体的心理失衡

我们所说的“价值理性”, 是指行为人注重行为本身所能代表的价值, 即是否实现社会的公平、正义、忠诚、荣誉等, 为了达到这些终极目标, 自觉采取正确的方式和途径。它所关注的是从某些具有实质的、特定的价值理念角度来看行为的合理性。在现代社会的交往中, 出现了工具理性的扩张和价值理性的遗忘, 因此主体在进行交往时, 总是把交往当作手段, 把交往所能带来的物质利益作为衡量交往是否具有价值的标准。也由此带来了交往主体的心理失衡, 因为人们不是从自身的需要出发, 没有把交往看作真正意义上体现人本质的一种方式, 而把交往看作是烦琐的不得不为之的例行公事, 成为了一种负担。

由此, 在现实交往中, 我们应该彰显交往的价值理性, 通过整个交往环境的改善、社会价值观的引导、文化的培育, 使人们在交往中形成积极健康的主体意识、相互尊重的交往意识、诚实守信的道德意识、平等的人格意识, 使交往成为体现人本质的需要。

2. 培育交往主体意识, 破解交往关系的功利化和货币化

主体意识是指作为认识和实践主体的人对于本身的主体地位、主体能力和主体价值的一种自觉意识, 是主体的自主性、能动性和创造性的观念表现。培育交往主体意识, 就是培养人们对自身主体在社会交往中的地位角色、自我调控能力和自我存在价值的一种自觉意识。在社会交往中要保持积极的心态, 尤其是要敢于面对与自己观点不同的人, 有意识打破交往关系的功利化, 认识到社会交往是自身获取交换信息与思想;表达情感与需要;交流经验与技能, 从而实现相互认识、理解、合作与促进的手段。正如马克思认为, “在理想的交往主体身上将产生一种新的需要, 即真正交往的需要, 这种需要不是对手段而是对目的的需要, 换言之, 交往本身就是目的。”

3. 优化社会交往环境, 破解交往关系的表浅化和疏远化

人是群体性的动物, 人的本质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人不仅在生产活动中需要与同伴协作以弥补个人力量的不足, 在精神上也需要与同伴交流。现代交往出现异化, 其中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对交往对象的不信任, 害怕自己成为别人利用的工具, 害怕受到伤害。消除交往异化的状态, 交往环境的优化是一个不容忽视的方面。形态范畴中的社会交往环境主要是人文环境或精神环境, 也即是要创设一种良好的交往氛围, 一种让交往主体有安全感、可以敞开心胸与人坦然相对的交往环境, 使交往主体的内在交往需要具有现实的可能性。而这样理想交往环境的构建必须建立在一定的社会规范或原则之上, 如中国和谐社会建设提出的公平正义、民主法制、诚信友爱、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原则等。只有营造一种健康、有序、良性互动的交往环境, 交往主体才能从现今自我封闭的状态下大胆走出来, 才能克服交往的表层化、疏远化等社会交往障碍。

参考文献

[1]艾四林.哈贝马斯[M].长沙:湖南教育出版社, 1999:89

[2]王晓东.日常交往与非日常交往[M].北京:人民出版社, 2005:97

[3]韩红.交往的合理化与现代性的重建[M].北京:人民出版社, 2005:45

幼儿社会交往能力的培养 篇5

近年来,有专家提出,早期的社会化是整个人一生的基础,如果幼儿的社会性得不到很好的发展,那么他的心理是不全面的,有缺陷的,新《纲要》贯彻实施,给幼儿的社会性发展提出了明确规定要求。孩子们的社会化受老师的影响也受同伴的影响,我们老师应该根据幼儿的心理特点和个性差异提供条件、创造机会,使幼儿的交往能力在幼儿时期得到充分的发展,为将来打好基础。以下是我在幼儿园工作期间一些做法。

一、教育的态度:热情、关爱、理解幼儿

在幼儿的生活圈中,教师是幼儿最崇拜的人物、最真实的榜样。教师的关爱和理解,使幼儿感受到人与人之间平等互助的关系,拉近师生之间的距离。就拿晨间接待来说吧,每天,我与同班老师教师在活动室前热情接待幼儿,与幼儿互相问好。小班初期,有些幼儿在父母的引导下,能主动向老师问好,我们就夸奖他:“真懂礼貌!”过后,还当着全班小朋友的面表扬他们,让他们得到一种满足;有些幼儿的父母一到幼儿园,放下孩子就走,这时我们耐心的启发孩子,用得最多的办法是先调整好好的情绪,再引导,比如:“哟,今天穿花花裙子好漂亮,漂亮小姑娘会不会叫老师早呀?”有些幼儿闹情绪,我们因人而异采用各种方法,使他喜欢幼儿园、爱老师,以后再慢慢学习向老师问好;对于那些总不愿与教师交流的特殊孩子,我们不仅需要足够的耐心,还要懂得抓住机会。我班有位孩子叫楚楚,每天妈妈送他上幼儿园,总是一副拒人于千里之外的样子,1 妈妈很耐心,坚持天天引导他向老师问好,我们也做了不少努力,可是效果总是不理想,“六一”节前,他被妇幼保健站评为健美儿童,当天我当着全班小朋友的面表扬 了他并发了奖状,放学的时候我还主动的告诉他妈妈。第二天,他来园时,显得很高兴,我马上说:“哟!我们班的健美儿童来了,小脸蛋红扑扑的,快让老师抱抱。”他象一只快乐的小鸟跑到我身边„„,从那天开始,他每次来,都非常主动的向我们问好。在自由活动的时间,我们与幼儿聊天:了解他们的想法:与孩子们一起活动、游戏和大家打成一片,成了孩子们的好朋友。

二、提供丰富的玩具,为幼儿创造交往机会

玩是幼儿的天性,为幼儿提供玩具,等于为幼儿创造各种交往的机会,幼儿会往往在玩玩具的过程中自然而然的走到一起。刚入园的一段时间里,大多幼儿各玩各的玩具,合作意识较差,随着对玩具玩法的进一步掌握,出现了几个人合作拼成大汽车的现象。我们用雪碧瓶做成了很多的篮子,用娃哈哈瓶做成了杯子、沙垂等,幼儿拿着这些玩具几个人一组的在一起玩„„。我们尽可能的提供多种类型玩具;有订购的玩具,也有师生自制的玩具。有了玩具,幼儿比较容易交流,同时也减少了争夺玩具的现象。

三、组织各类游戏,特别是角色游戏,创造交往的机会 游戏是幼儿喜爱的活动,它可以幼儿提供大量的机会,尤其是角色游戏,它能促进幼儿社会交往能力和协作行为的发展,是幼儿实现社会化的重要途径。小班初期,我们组织音乐游戏《找朋友》 2 等培养幼儿大胆的交友。通过角色游戏《上学》日常生活学习活动情景,这时,连平时见老师就别扭的幼儿在这种气氛感染下大多也活跃在其中。我在幼儿读小班期间,先后组织幼儿玩了《看病》、《住院》、《三口之家》、《超市》、《出租车》等角色游戏,幼儿在模仿成年人的社会活动中,学会遵守一些社会公德,形成道德意识的基础,提高了交往能力。比如:在认识医院之后,我们组织幼儿玩《看病》的游戏,第一次此游戏,幼儿在老师的指导下,懂得看病的顺序,但还不太会用语言交谈,只是走走场感受一下气氛。第二次玩《看病》的游戏,已经有了经验的孩子们开始偏重于语言的交流,“病人”和“医生”之间的谈话有模有样,“医生”还认真的开了处方。有些小朋友心急想插队,被制止了。看病排队是成人社会活动中应该遵守的准则,幼儿模仿这活动,能使他们幼小的心灵里初步有了社会道德意识。第三次,我提出了新的要求,两个孩子一组,一人当妈妈或爸爸带孩子去看病,让幼儿学习怎么去照顾人。角色游戏的开展,使得幼儿体验“角色”的感受,社会交往能力得到迅速发展,同时,一些有缺点的幼儿游戏中经历了一些“磨难”后对他们逐步形成好的品德非常有帮助。

四、角色的轮换尽量照顾全体幼儿

一个班里总有一些表现得较活跃的,也有一些表现沉闷的幼儿。一般来说,请活跃的幼儿担任主角活动比较容易开展,但如果长期这样,就不利于幼儿的发展。如果活跃的幼儿总是处于主导地位,将造成他太有优越感、不懂等待、不能耐心听别人说话等习惯。3 相反,沉闷的幼儿长期处于从属地位,将会形成不敢大胆表现自己、缺乏主见等习惯。这些对孩子们的性格塑造是不利的,所以在分配角色时,在小班初期先请活跃的儿童,让他们起到带动的作用,当沉默的幼儿渐渐的有了表现欲,我也激励他们上场了。在以后的日子里,尽可能的让幼儿轮流当主角,使每个幼儿都体验、适应扮演不同的角色,获得平衡的发展。在平时,我们每星期选两个班长,名誉上选其实是轮流,班长这一角色幼儿容易体验到班长的责任感,显得自信,感到自豪。因而激励幼儿大胆的表现,主动与各种类型的幼儿交往。当活跃的孩子越来越多的时候,出现另一现象:“抢、争”。针对这种情况,我们可教育幼儿尊重别人,学会等待的道理;也可在游戏前采用“招聘”等文法,让幼儿参与竞争,凭能力争取自己想要的角色;还可教育他们发扬谦让的美德,然后用语言激发他做其他角色的愿望。由于这些游戏需要相当的社会性技能,幼儿在游戏中不仅提高了游戏水平,也加强了幼儿间交往和合作能力,促进幼儿获得社会性的发展。

五、针对个别差异:因材施教

幼儿的年龄特点是基本一致,但每个幼儿的个性是不相同的。个性不同的幼儿需要我们采用适合他的方法来进行教育,正确引导。比如:小军年龄较小,反应较慢,说话吐字不清,他想跟小朋友玩,但不知怎么做!我分析他与朋友前面表扬他从来不迟到、从不打人等优点,课间有意识的帮他找与他年龄相近的幼儿跟他做朋友,经过一段时间,慢慢的进入了轨道。有一位叫小宇的小朋友,平坦里 4 很少有朋友,这里逛逛,那里逛逛,很少接触玩具,又不敢去玩大型玩具。经家访了解到他的玩具极少,家里面有很长辈,没有一个与他年龄相近的孩子,成人世界的环境造成他不爱玩玩具、不太有定性、不习惯与小朋友交往的原因,我与其家长交换了意见,并建议他们多带小宇到亲戚朋友家串门,为其创造与不同的人交往的机会;在幼儿园里,请一些性格开朗的哥哥跟他一起玩结构玩具,带他参加各种活动,当他在交往的过程中被淘汰、被冷落、被小朋友拒绝的时候,我们耐心地和他一起找出不受欢迎的原因,渐渐的他也进入轨道。忧郁、孤独、胆小的小刚,从不参加任何游戏,极少看见他欢乐的笑容,但我发现他喜欢玩玩具,只有在玩玩具的时候,面上才有丰富的表情。于是,课间自由活动时,我常有意的和他一起玩玩具,上课时,试着安排一个性格较温和的玲玲,一个较活跃的丁丁分别坐在他两边。我一天一天等待他的变化,过了一段时间,他开始与玲玲结成了固定的朋友,两人同进同出同玩同乐,但语言交流不多,再过一段时间,他开始模仿丁丁的动作。从那以后,我开始安排小朋友邀请他做游戏,他有时也参与小朋友的游戏,看得出来,他已经开始体验到与小朋友在一起的快乐。小刚一天天地进步着,“六一”节,他的家人来看人演出,他表现得特别主动,父母非常的高兴。经过将近一年的努力,小刚发生了喜人变化,他基本上能和班里的幼儿交流了。所以教师要善于了解幼儿各种情绪情感的需要,不断地鼓励幼儿进步。

此外,还可通过文学作品的引导,使幼儿产生与他人交往的愿 5 望;打破班级界限,扩大幼儿的交往范围,学习与不同年龄特点的人交往。总之,培养幼儿的社会交往能力,不仅能使幼儿理解对方的态度和愿望,而且也学会控制自己的欲望、与朋友合作、同伴间的约束等等,这将使他们更好地适应多变的社会环境。

二OO四年四月 附:

姓名:蒙江红

单位:天等县教育局教研室

邮编:532800

手机:***3

幼儿社会交往能力的培养 篇6

当天真可爱的孩子对一件东西喜爱有加时,就很难从他手中拿走。幼儿的独占心理很强,在他们看来,东西一旦给了别人,就再也不会回来了。分享对孩子们而言,就是被剥夺,东西永远给了别人。作为一名教师,如何减少孩子以自我为中心行为,培养孩子乐于与他人分享的境界。为此,笔者做了以下尝试:

一、让幼儿了解分享的真正意义,萌发幼儿自愿与他人分享的意识

现在的孩子在家中大部分都是独苗,爷爷疼奶奶爱的,想要什么就有什么,很少会有想要却得不到或者是需要与他人共同拥有一件东西的时候。于是,分享,对他们而言,只是口上说说,但在他们的意识里,并不知道什么是分享,分享的意义到底是什么。

例如:班上一个孩子在玩彩色积木,另一个孩子走来,说:“我也想玩,你可以和我分享吗?”两人经过商量后,都同意一起玩彩色积木,每人搭建一个房子,比比谁搭建的更好看。可是,到后来盘子里的积木越来越少,只剩一个黄色积木,两人都想要,就开始争吵起来,互不相让。

由此可见,孩子们眼里的分享也许只是一时兴起,只是同意一个伙伴和自己一起游戏,而在真正碰见自己想要的东西时谁也不会谦让,他们认为东西拿出去了就永远不会回来。在笔者看来,这并不是自私,而是孩子的一种自我的表现。因此,我们要耐心引导,让幼儿感受到与人分享是一件非常快乐的事情,把自己的快乐分享给大家,让更多的小朋友感受这份快乐,那么自己会更加快乐。从而让幼儿们从自己的角度来分析理解分享意义,让他们从此爱上与人分享。

二、讨论:当别人要借用你心爱的东西时,你会怎么做?促进幼儿社会交往能力的发展

笔者提出了一个问题,当有小朋友要借用你心爱的东西时,你会怎么做呢?围绕这个话题,通过即兴表演、看图讲述、谈话等多种形式组织幼儿展开讨论,鼓励幼儿将自己的真实感受表达出来。有的孩子说:“等我不玩了再给他玩。”有的说:“我借他玩一下就拿回来。”有的说:“如果他是我的好朋友,我可以和他一起玩。”总之每个孩子的想法做法都截然不同。最后我们做了一个总结:分享的过程是美好的,我们可以和他人共同感受一样东西,一起玩,一起乐,这才是一个真正的好孩子。分享的同时不仅会感受快乐,还会拥有更多的好朋友,从而也促进了孩子们之间的人际交往能力。

三、通过实践体验,让幼儿感受分享的意义,让分享成为幼儿自愿的行为

通过之前的实践和讨论, 孩子们对分享这一行为有了重新的认识和做法。但是,他们真的能做到不论什么时候都乐意与他人分享吗?为此,笔者做了一次实践活动来加以证实。

当天带来了一个会说话的房子,在班上给小朋友们展示后,投放在益智区里。区域活动开始了,个个都朝着益智区跑去,大家都想玩这个玩具,出现的状况也是连连不断。有几个孩子商量着说:“找一个人把房子抢来我们几个一起玩。”有的孩子说:“我先玩一会儿,再给你们玩,好吗?”有的孩子便是二话不说把玩具抢来;也有的孩子说:“我们石头剪刀布,轮流玩,一起分享。”场面很是混乱。笔者上前把玩具拿在手上,说道:“既然大家都想玩,那你们谁愿意和我一起玩?”,“我,我,我”我的声音连连不断,最后我通过一个游戏让孩子们都参与其中。

由此可见,很多孩子的分享还是停留在嘴上,真正遇见了需要分享的事情还是会将分享的事情抛在脑后。游戏后笔者及时地做了分析和总结,感受分享的意义,从中得到乐趣。

四、家园配合,不断延续幼儿的分享行为,让幼儿享受分享的快乐

家长的配合和在园的教育是密不可分的。在教育孩子的同时,也应该改变家长的观念和做法。例如:把孩子的一切事情都一手包办,孩子的要求一一满足等这些都是盲目的宠爱。为此,在家长园地和网上开展了相关的专栏,以便和家长一起交流心得,相互提出可以践行的措施。只有得到家长的全力配合,幼儿才能在学习中逐渐成长,这也是培养幼儿人际交往能力的关键。

分享是社会性行为的一个重要方面,我们通过教育让孩子们学会真正分享,用语言和实际行动表达出来,享受分享中带来的快乐,感受人与人之间的温暖和爱。因为,只有当分享成为一个自然且随意的行为时,孩子们才可能选择慷慨。

社会交往 篇7

关键词:幼儿,社交能力,独立思考

幼儿正处于模仿塑性的关键时期, 在幼儿教育过程中, 需要通过耐心的引导、细心的呵护、正确的指导等过程, 帮助幼儿“模仿”社会交往过程, 提升幼儿社会交往的能力, 为幼儿今后健康地成长打下坚实的基础。

一、有耐心地加以引导

在幼儿教学中, 耐心是极为重要的。有些教师或家长容易生气, 认为孩子连最基本的生活常识都不知道, 连他们认为理所当然的事情都不会做。以成年人的眼光和标准去要求孩子很不合理, 而社会交往能力的培养并非一朝一夕之事, 所以应该有耐心, 站在幼儿的角度考虑他们的想法和生活。例如, 幼儿之间闹矛盾不可避免, 在玩滑梯时为避免争抢, 教师应把幼儿分为若干组, 每组都选出一个小组长, 哪一组表现得好, 就奖励一朵小红花。因为在课堂上刚讲过谦让和友好共处, 小组长为维持好内部秩序, 会在一起商量玩的顺序。最终选择剪刀石头布定输赢编号的方法, 以小组为单位, 轮流在滑梯上玩。在等待中的小组为了得到小红花, 很重视内部团结, 有人开始出主意做别的游戏, 以至于到后来每个小组都聚在一起开心地玩耍, 反而没有人去争抢滑梯了。教师鼓励某组幼儿加入其他组的游戏, 双方组长都怕会引起矛盾, 还模仿动画中约法三章。放学时, 教师让幼儿总结心得, 多数都赞成“友好相处、愉快玩耍、不争抢、不闹矛盾”这些说法。中班幼儿已经有一定的自控意识, 并且开始学会为他人考虑, 所以应该引导他们如何避免矛盾。就如前面所言, 最好让他们自觉感悟, 如此养成的习惯才深刻。即便偶尔犯错, 让他们联想过往场景, 也要比纯粹的理论教育效果好。

二、家庭与幼儿园配合

家庭和幼儿园是幼儿的主要活动场所, 双方应该多多交流, 在家庭中融入学校氛围, 在学校融入家庭场景。例如, 在幼儿园学习了“谢谢”“对不起”等礼貌用语, 回家后父母也可以陪孩子练习。在孩子做完作业后, 夸赞他们很棒, 奖励一个吻;让孩子帮帮小忙, 如搬个板凳, 要对孩子说谢谢;陪他们看动画片, 若有值得学习的情节和内容, 可与幼儿练习交流。周末假期, 可带着孩子外出, 去超市、广场、饭馆, 学会跟服务员说谢谢, 学会跟清洁工说您辛苦了。现在的孩子很多都是独苗, 在家被溺爱, 而父母常会放纵他们。幼儿园和家庭交流后, 可设置同样的场景。比如在家吃饭时, 幼儿可能会强行占有饭菜, 不让其他人碰;吃东西喜欢吃大块和完整的, 但又吃不完, 造成浪费。教师不妨在课堂上做游戏发糖吃, 通过引导矫正他们的坏习惯。或者模仿各种社会交往情境, 锻炼他们在不同场合, 如何应对各种不同的人。比如, 设置医院看病的场景, 找学生扮演医生、护士、病人等角色, 让医生分析如何安慰害怕打针的病人;设置外出旅游的情境, 分角色扮演走散的游客、陌生人、警察, 让幼儿在与社会交往时, 树立起防范意识, 不单独和陌生人做过多的交流, 如果遇到麻烦, 应寻求帮助, 而不是在原地哭。此外, 教师和家长都应该做好模范带头作用, 给幼儿提供一个良好的生长学习环境。

三、充分利用音乐游戏

社交能力的培养有多种方法, 对于中班幼儿来说, 游戏和音乐无疑是两种最为有效的途径。两者结合, 将起到更好的效果。如《拍手歌》, 可以让学生一起做, 加深彼此的认识, 形成愉快和谐的氛围, 让幼儿习惯于这种环境。尤其是内向的学生, 减少他们独处的时间, 可以让其尽快融入班级中, 培养其交往意识。也可以让学生两两自由组合, 改变原来的词, 如此一来, 他们既要在一起想着如何改, 改完又要一块说出, 需要极强的默契, 而这种合作意识在社交能力中发挥着重要作用。除了合作, 社会交往还需要具备竞争意识。可举办“抢板凳”的游戏, 随着音乐的旋律和戛然而止, 锻炼学生的反应能力。很多小朋友都喜欢这个游戏, 且做起来十分简单, 每次8~10 人, 选择欢快的音乐, 让小朋友在音乐中强化社交意识。教师和家长应抽出时间陪孩子做游戏, 如“两只小小鸭”的游戏, 既能促进父母和孩子的感情, 还能丰富孩子的内心世界, 使其能够领悟父母的爱。

四、锻炼分析思考能力

幼儿常会依赖于教师, 以他们为权威, 不管是学习, 还是生活都认为教师说的都对。部分家长也会认为, 既然把孩子交给幼儿园, 就要听老师的话。这样固然是好, 但也有缺点, 幼儿的思想会变懒, 独立思考能力会受限。社会交往是一个非常复杂的过程, 需要学生有自己的判断力, 能够独立解决问题, 而不是做什么都要按照教师制订的标准。

为此, 教师应该经常开展活动, 锻炼幼儿分析思考的能力。如播放动画, 内容是绿草坪对城市环境的保护作用, 当一大片明亮的绿色铺展开时, 学生仿佛也感觉到了清爽。然而, 紧接着, 开始有人践踏草坪, 渐渐在草坪上踩出一条路。更有甚者, 趁着暖暖的阳光在草坪上烧烤, 丢弃了很多垃圾却没有捡。绿油油的草坪开始变得枯萎, 小草禁不住哭了起来。或者设计为在旅游地点对文明古迹、公共设施的破坏, 包括乱刻乱画、随意丢垃圾、大声喧哗等行为。让学生自己思考, 通过对动画的分析, 幼儿大都会做出正确的判断, 并给出充足的理由, 而后加以引导, 使他们在生活中也要注意, 尽量不要出现此类行为。

通过上述分析可知, 社会交往能力需从幼儿开始培养, 在幼儿教育中, 通过游戏引导法、技能模仿等方式, 帮助幼儿建立社会交往的雏形概念, 为幼儿今后的发展打下基础。

参考文献

[1]张晓会.探讨家庭对幼儿社会交往能力的影响[J].学周刊, 2015 (25) .

晚明时代的知识女性社会交往论略 篇8

一、性别·知识·女性文化生存空间

以手工农业为主要生产方式的传统社会,由于男性比女性更适应沉重的农业劳动,形成了男主外、女主内男耕女织的性别分工模式,男性也由此取得了在家庭中进而在社会中的主导地位。 男性由于对社会统治权的占领,从而占领文化资源,成为知识的合法拥有者。而女性,由于从属地位,服务于男权社会,几乎被剥夺了获取知识的权利。男权社会在抑制女性获取文化知识的同时,为了使女性更好地遵守妇德,还要给予女性各类礼教、技能教育,这就使得读书识字等文化教育在所难免。让女性学到一点文化知识,就能更好地理解、遵从男权社会的各种礼仪规范,但却给女性创造了文化生长的罅隙。

到了晚明,这一文化生长罅隙逐渐被扩大。晚明特殊的社会条件引起了女性受教环境的变化,城市文化、坊刻书肆的繁盛,读书、藏书热潮的兴起,个性解放思潮的波及,女性才德观的变化, 不仅从硬性资源方面,为女性阅读、创作所提供了丰富的物质条件,也从软性资源方面,为女性阅读、书写提供了一定的舆论氛围。这使得一个相对宽松的女性文化生存空间形成:从社会风气看,明末女性的才和德一样得到人们的重视,形成了一种推崇才女文化的大氛围,地方社会对女性才学认可和支持,乃至许多家庭创造条件,支持、鼓励女儿读书认字;从物质条件看,晚明书肆的流通、刻书业的繁荣无疑为女性阅读提供了便利,而家庭私人藏书热潮更是拉近了女性与书籍间的距离,女性可以足不出户便接触到各类书籍,形成新的读者群体。

女性文化生存空间的形成,促进社会上读书创作的女性数量大增,大规模的女性知识群体开始出现。这批女性从断文识字,到书写创作,再到表达自己的见解看法,男性独立把持文化创造的局面被打破。在这一空间中,女性自由的阅读、创作,畅游其中,部分知识女性萌生了在文化创作方面与男性平等的愿望,不仅希望自己的作品出版,有的还主动集结其他女性付梓,将女性创造的文化流传后世。这样,本来服从于男权社会的文化生存空间,逐渐变成女性本位生存空间。

尽管这一女性本位文化生存空间只是存在于文学创作领域,并非并列于男权社会而独立存在,但毕竟在男权专制社会文化空间的罅隙中,为女性提供了一个相对宽松的文化创作空间,促进了女性知识水平、才智能力的提升,有利于多种知识女性群体的成长,为她们的社会交往提供前提条件。

二、个案·群体·知识女性社会交往

在晚明之前,中国女性,因种种制约因素,受教育的数量占社会成员的比例很小,有才学、有名望的知识女性仅以个案出现。如汉代蔡文姬、班超,两晋谢道韫,唐代上官婉儿、冯媛,宋代李清照、朱淑真等,她们的文学成就很高,但只是个例现象。所以,她们的文学活动也多限于自身,既缺乏群体内部交流,更不能同外界交流,只能宅于闺阁家庭,很少走出来进行社会交往。

时至晚明,随着女性文化生存空间的拓展,知识女性的产生开始由个案转向群体,一批能诗会画的知识女性群体产生了。她们的分布以江南居多,其他地方亦多有出现。以安徽为例,晚明时节,桐城府方氏、姚氏、张氏几个文化望族互相联姻,形成了以方维仪、方孟式、方维则、吴令仪、吴令则、姚凤翙、张姒谊等著名闺秀为代表的才女群体,约有24名之多,至清代中期发展至37位,在桐城影响一时。其他地方,京师、河南、山东、福建、江西、广东、山西、陕西、湖广、 四川等地也有规模不等的才女群体出现。尽管各地才女数量分布不一,但每个地方都有文化女性群体涌现,有别于前代才女们单例、局部出现状况,在数量、地域上已初具规模。

晚明时期的知识女性,通过比较活跃的人物在群体之间交相呼应,由群体之间向家庭、地域外围延伸,甚至扩展至男性文人,带动了她们的社会交往。由于为数众多,群体之间的相互影响,部分晚明知识女性的社会交往已十分活跃:她们或外出游历,或拜访名流,或互赠作品诗词酬和,与其来往的,不仅有女性闺友、男性文人,有的甚至介入其男性亲属的社会活动圈,一些名人妻子还以不凡的才情学问参与到男性大型诗词唱和活动中,提高知名度和影响力。在对外交往中,除了文字交往之外,晚明知识女性还有其他社会交往方式,如设立塾馆,教授子弟,如卖字画绣品,赚钱营生。有参与政治大事的,如谈论国家大事,创作忧民情怀诗词,面见官府为亲人伸冤, 上书皇帝献卫国之策,组织义军参与抗清斗争等[1]。

晚明时代知识女性群体的交往开具近代女性社会交往的萌芽, 已经呈现出一些社会化特点:(1)突破了血缘圈和熟人圈,向邻里、 地方扩展延伸,甚至跨地域远距离地同外地交往对象来往。(2)突破了性别圈,大胆和异性文人进行交往。(3)参与交往的人所占总体知识女性的比例较大。从其交往方式看,也逐渐呈现一些特征:一是娱乐性减弱,文化活动性增强。二是有一定的主动性、朦胧的交往意识。三是偶然性减弱,生活性增强。四是交往对象的选择,较倾向于共同的文学追求者,并呈现出血缘性、地缘性、共交性特色[1]。可以看出这时期知识女性交往的深度与广度。

三、尊严与调适·交往对女性自身和男权社会的影响

晚明知识女性的社会交往对女性自身意义非常,改变了社会上久而形成了坚固而紧张的性别、身体与空间关系,形成了一个以女性为本位的文化活动空间,在其中,她们或阅读,或创作,或交流,行使着独立的交往权力,为女性的挫折、欢乐和抱负的挥洒提供了一席之地,也使得她们的生活有了一定的安慰尊严和意义。

高彦颐在《闺塾师》中研究指出,“明清时期上层女性……借助于诗词酬唱构筑出一种男性无从过问的女性本位的文化空间,大大颠覆了女性生存空间封闭、女性文化单调的传统历史想象。”[2]在这一女性本位文化空间中,知识女性以文字为纽带,通过交换诗歌词曲,再将它传递给邻居或者朋友,或者通过一个比较活跃的人物,经由亲属、邻里、地方,构建了女性自身的友谊关系网。在网内,她们集中地展示着私人化的文化交流的一面,甚至借助于文字和才学,通过著述出书、谈论政治、参与经济活动和战争,向缺席的政治生活渗透,秀出了一个完全不同于前代的新知识女性形象。这一空间使她们的生活获得了新的意义。

晚明知识女性的社会交往,在一定程度上,一改过去才女的行为做法,挑战传统观念,男性主外、女性主内的秩序有所打破。闺秀们通过多种形式的社会交往,她们找到了友谊和知识上的满足,让自己在板结凝固化的男女秩序中找一个更舒适的生活姿态。她们的文化活动并不与主流意识形态相佐,活动中依然公开地顺从理学规定的生活细则。女性社会交往的背后“,只是想在自己有限的生存空间里得到更多的一些自由,获得更多的一些乐趣。”[3]229仍然需要与强大的父权势力进行着调适。

四、资源与佐证·晚明知识女性交往的地位与意义

与同一时期的欧洲相比,晚明时期才女活动多限于文学艺术领域,显示了她们非凡的才识,而欧洲知识女性参与社会交往的广度和深度大一些,她们或参与文学活动,或加入宗教改革运动,有的甚至参加政治集会,发表看法,开启了欧洲女性解放历史的先河,并以此为界点,西方知识女性开始进入她们自身的近代时期。

与唐宋时期女性相比,唐代知识交往相对开放,文学成分不多, 与士人的诗歌酬和多交给了社交场上的名妓。宋代尤其是南宋以后,随着理学对女性束缚的加深,女性进入到中国最为禁闭的时期, 直到晚明,个性解放思潮的影响、社会家庭对女性才学渐次重视,女性才在被禁闭的罅隙内寻找到了文学艺术交往的自由空间,开始通过文字纽带,走出家门,参与社会政治、经济活动,她们交往的空间逐渐拓展开来。

对于清代才女文化来讲,晚明知识女性的社会交往活动,上承唐宋,下迄清中叶,处于一种承上启下的关键时期。在交往方面,清代女性扩大了文学结社活动,拜男性文人为师风气盛行,闺阁才媛代替青楼名妓成为文学社交界的核心,推动才女文化高峰期的到来。对于民国时期名媛们而言,晚明知识女性的社会交往作为一种沉淀的历史资源,成为她们独立、公开化的社会交往凭借的佐证。

参考文献

[1]柳素平.晚明知识女性社会交往方式论析[J].中州学刊,2013(10).

[2]陈静梅.重塑明清妇女的生活空间[J].中华女子学院学报,2007(5).

男同性恋群体的社会交往研究 篇9

关键词:男同性恋,社会交往,交往特征

当前我国同性恋尤其是男同性恋, 是一个相对较为庞大的亚文化群体。我国同性恋人数约2720万人, 其中男同性恋约2285万人。1过去30年, 同性恋现象得到社会广泛关注。自20世纪80年代发现艾滋病病毒并明确男同性恋人群是艾滋病高危行为人群2后, 对男同性恋的研究受到前所未有的重视。

性取向的隐秘性导致社会交往中, 同性恋群体只能违背自身性别亚文化行为方式, 以适应大众社会性别行为交往规范。公开社会场合的社会交往中, 同性恋群体完全基于社会公众的压力而进行表演。在同性恋群体中, 男同性恋群体占主导。笔者首先对男同性恋群体社会交往进行了初步描述性研究, 包括社会交往对象、社会交往内容、社会交往方式, 试图对该群体的社会交往模式进行理论上的探讨。

一、男同性恋群体社会人口特征与家庭环境特点

1.调查对象的基本社会人口学特征

(1) 男同性恋群体学历偏高。本次调查在设置调查对象学历指标时, 将选项定为五个阶段:初中及以下、高中、本科/专科、研究生、博士及以上。其中学历为“本科/专科”的调查对象共153人 (71.5%) 。

(2) 已婚男同性恋者普遍对妻子有歉意。父母压力和认识偏差是男同性恋者异性结婚和谈恋爱的主要原因。在已婚的16名男同性恋者中, 14人表示有愧于配偶, 比例为87.5% (N=16) 。而已婚的男同性恋者与女性步入婚姻的原因主要是向父母妥协以及对“同性恋”的认识偏差。笔者认为, 加强男同性恋者对自身性取向的认识, 转变社会大众对同性恋认识偏差, 可改善男同性恋群体的生存处境, 还可防止更多女性成为“同妻”。

2.调查对象的家庭环境特征

男同性恋群体中, 更多人与母亲感情最亲密, 几乎没有男同性恋者和母亲感情不好;而他们与父亲的感情多集中在“一般”这个选项上, 表示与父亲感情“不好” 的男同性恋者比例占7%。男同性恋者家庭中, 缺失父亲角色的家庭数几乎是缺失母亲角色家庭数的两倍。这或许能为研究男同性恋的成因提供一些思考方向。

二、男同性恋群体的社会交往特征

1.男同性恋群体的社会交往对象

从214名接受调查的男同性恋者对恋爱对象条件的选择看, 选择次数排在前五的依次是:性格、生活习惯、外貌形象、 共同话题和性取向。选择“性格”条件的人次为204 (95.33%) , 选择“性取向”条件的人次为132 (61.68%) 。从男同性恋者对朋友的条件选择看, 选择次数特别多的依然是性格 (199人, 92.99%) 。

在恋人的选择上, 男同性恋群体和异性恋群体一样, 都是在价值观或社会属性上结合自身兴趣爱好选择恋爱对象, 最注重的是对方的“性格”, 接下来依次是生活习惯、外貌形象、共同话题和性取向。注重“性取向”说明男同性恋群体在选择恋爱对象甚至择偶时, 会注重现实的性因素, 体现出男同性恋群体选择恋爱对象的理智。而曾经作为重要因素的“地域”“地缘”等近邻结构逐渐减少了对选择恋爱对象的影响力。在朋友选择上, 依次是性格、共同话题、品位、生活习惯和外貌形象, 注重的是精神和价值的契合度。

2.男同性恋群体的社会交往特征

(1) 调查对象的出柜特征。现代社会, 男同性恋者的出柜对象大多是朋友, 他们之间的价值观共同性显得尤为重要, 价值观共同性也最为突出。男同性恋群体在向朋友出柜时所遇到的阻力是最小的, 成功率也是最高的。

男同性恋者与母亲的感情越好, 他向家长出柜成功的可能性就越高。214名男同性恋者中, 与母亲感情亲密的男同性恋者82人 (38.32%) , 与母亲感情良好的男同性恋者90人 (42.01%) , 与母亲感情一般的男同性恋者有36人 (16.82%) , 没有人表示自己和母亲的感情不好, 这一数据与接受调查的214名男同性恋者向家长出柜并成功的数据通过回归分析的线性分析所得的sig值为0.006, 小于0.05, 所以两者成显著相关关系。

(2) 调查对象的恋爱经历。男同性恋群体具有多伴侣倾向, 但表现出感情“专一”的趋势。男同性恋者的性伴侣并不只局限于正在谈恋爱的对象上, 表示有性伴侣的96名男同性恋者中, 37人表示与自己发生性关系的对象不一定是正在交往的恋人, 占比为38.54% (N=96) , 这一个并不小的数据与潘绥铭以往对男同性恋者的多伴侣倾向的调查研究结果相比, 具有一致性。所以, 仍然可以认为男同性恋群体的多性伴侣倾向是传播艾滋病的主要原因之一。此外, 还可以看到越来越多的男同性恋者加强了对感情专一的关注度。1993年, 潘绥铭和吴宗建关于“男同性恋群体社交中的性关系”的研究显示: 145人中有77.9%的人表示在最近一年内曾与他人性交过;在最近一个月里, 有“劈腿”行为的人占72.1%。而本次研究中, 只有15人 (7%) 表示自己曾有过“劈腿” 行为。

综上所述, 笔者认为干预男同性恋群体的多伴侣倾向, 促使他们加强感情的专一程度, 对预防艾滋病传播有重要作用。

(3) 调查对象的交友经历。男同性恋群体的日常交友活动普遍趋于明朗化。 绝大部分男同性恋者选择与朋友进行社交的地点是餐饮场所, 占比为81.31% (N= 214) 。男同性恋者选择最多的是普通餐饮场所与朋友的日常社交活动, 折射出男同性恋群体对正常生活强烈的期待, 也说明男同性恋群体在进行日常社交活动时, 并没有“特殊性”, 更不是“躲起来”。

男同性恋群体的朋友多数是男性和异性恋者。在大众普遍认识里, 男同性恋者的朋友圈中, 女性朋友和同性恋朋友更多。从本次研究所收集的数据来看, 有115名男同性恋者表示自己的男性朋友数量大于女性朋友数量, 其中还有15名男同性恋者表示自己没有女性朋友;在朋友性取向这一问题上, 更多的人 (151人) 表示他们的同性恋朋友数量少于异性恋朋友数量。

(4) 调查对象的交往方式。男同性恋群体对社交方式的选择受年龄和学历两个因素的影响。社会交往方式分为现实生活社交和网络社会社交两大类。在接受调查的男同性恋者中, 比较多的男同性恋者更愿意选择网络社交方式, 网络社交的使用者多数是年轻的男同性恋者, 而学历高的男同性恋者倾向使用网络社交工具;年龄越大的男同性恋者越愿意在现实生活中进行社交活动。和现实生活的社交方式相比, 网络社交方式无疑更显得现代化、信息化, 而现实生活的社交场所也在不断多元化。

三、男同性恋群体的社会心理特征

1. 国内实现同性恋婚姻合法化道路漫长而艰难

通过调查问卷最后一部分的内容, 笔者收集到214名男同性恋者对国内同性恋所处环境的看法。大部分男同性恋者 (176人, 82.24%) 相信国内能实现同性恋婚姻合法化, 更多人 (157人, 73.36%) 则对国内同志生存环境的态度并不乐观。

在近20年时间里, 李银河每年两会期间都会上交维护同性恋群体权益的提案, 然而每一次都石沉大海。如今不断壮大的“维同”队伍, 仍让每一个期待平等的人看到希望, 只是这条路漫长且布满荆棘。

2.男同性恋群体普遍愿意帮助同类群体, 对性取向宽容度偏大

尽管男同性恋在总体上仍然是一个受到歧视的群体, 但是他们不会用这样的眼光去看待具有其他性取向的人群:对异性恋者、女同性恋者和双性恋者持“歧视眼光”态度的男同性恋者人数和比例分别是10人 (4.67%) 、7人 (3.27%) 、31人 (14.49%) (N=214) 。

有35% (N=214) 的男同性恋者表示接受过关于同志群体组织的帮助, 表示愿意参加此类公益组织, 帮助更多的同志的有197人 (92.06%) 。从本次研究结果看, 他们中的大部分人都愿意用自己的力量帮助其他同性恋者, 表达了强烈的追求平等的意愿。

四、小结

本研究发现, 男同性恋群体在社会交往对象选择上最注重价值观和精神契合度, 但在恋爱对象选择上, 所体现的理智思考更多一些, 更注重现实生活的“性”方面。在社会交往内容上, 男同性恋者对待感情逐渐趋于“专一”状态, 表现出强烈希望得到平等对待的愿望。在社会交往方式上, 男同性恋群体更愿意选择网络社交方式。对不同的网络社交工具, 所使用的主体人群和使用功能也存在显著差异, 现实生活社交方式的表现是社交场所的多元化和明朗化。越来越多的男同性恋者表达出了要改变现状的强烈想法, 但现实生活的生存困境仍然制约着男同性恋群体的发展。

社会交往 篇10

一、社会公德与人际交往

社会公德 (socialmorals) , 是指一个国家、一个民族或者一个群体, 在历史长河中, 在社会实践活动中积淀下来的道德准则、文化观念和思想传统。它作为一种无形的力量, 约束人们的行为。只有遵守社会公德的人, 才会被社会所尊重。在现实社会中, 社会公德体现了一定社会的大多数公民或者全体公民在社会公共生活和交往中都应该自觉遵循的行为准则, 它涵盖了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之间的主要关系。大多数的社会公德者是人类社会的生活经验经过历史发展而逐渐积累和形成起来的。关于这个问题, 恩格斯曾经说过:“无论是在哪一种社会制度中, 所谓社会公德, 都是人们用来调节人对人的关系的简单原则。”在这个意义上, 我们也可以把社会公德叫做公共生活中人们行为文明的道德准则。

人际交往指的是人与人之间的互动与影响, 是人际关系的具体表现形式。从一定的角度来看, 社会公德与人际交往有着不可分割的联系。交往作为人类特有的活动和存在方式, 对社会发展具有重要的作用。比如, 人们之间的各种社会关系, 如生产关系、政治关系、思想关系等, 都是由相应领域中人们的交往活动产生的, 而人的交往活动又是各种社会关系产生、发展、变革、改善的重要动力和源泉。人们通过交往还可以促进自身的发展, 只有在交往中, 人们才能获取更多信息, 尤其在与他人交往中, 更能使一个人的综合素质得到锻炼, 从而得到全面发展。正如G.R.米德认为的, 人的外部行为和内部的主观意识是一体的两个方面, 都是在社会的行为过程中产生和显现出来的。因此, 他强调必须从社会互动的过程来理解人的内在与外在活动。[1]同样, 马克思也说过:“一个人的发展取决于和他直接或间接进行交往的其它一切人的发展。”[2]可见, 交往不仅对社会的发展, 而且对个人的发展起到了重要的促进作用。

人们在人际交往中, 只有树立正确的交往规范, 以规范来约束自己的行为, 才会发挥出交往的正确作用。以诚信为例, 商家之间的交往必须以诚信为基础, 否则到处都会出现欺诈行为, 人们的生活必将受到影响, 最终也不利于市场的发展。因此可以说, 一个社会人只有具备了良好的社会公德, 才会对社会的发展起到促进作用。

二、社会公德在人际交往中的重要作用

社会公德建设的作用及意义有很多, 但是在促进人际交往中主要体现在交往方式、人际关系与人自身发展这三个方面。

1. 有利于促进交往的和谐。

所谓交往和谐主要是指人际交往方式的和谐。《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指出:“要大力倡导以文明礼貌、助人为乐、爱护公物、保护环境、遵纪守法为主要内容的社会公德, 鼓励人们在社会上做一个好公民。”纲要中所提出的文明礼貌、助人为乐、爱护公物、保护环境、遵纪守法等内容都是人与人或人与组织在交往过程中行为方式的体现, 换句话说, 人与人的交往应该是以爱为基础, 做到相互理解、相互沟通、相互宽容、相互帮助。以朋友之间相互帮忙为例, 如果只是为了单纯的朋友义气而不顾及自己的道德行为方式, 往往会产生消极的影响, 有关这样的新闻报道很常见, 如有些人因为太看重朋友义气, 而将社会公德抛之脑后, 走上了犯罪的道路, 等等。因此, 加强社会公德建设势在必行, 要以社会公德规范人们的行为, 促进人们道德行为方式的养成, 只有当人人以社会公德作为自己的行为准则与规范的时候, 交往的方式与过程才会更加和谐。

2. 有利于促进人际的和谐。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重要目标, 也是实现科学发展的必要条件。而人际和谐, 则是实现社会和谐、科学发展的关键所在。加强社会公德建设, 有利于促进人际关系的和谐, 这主要体现在消除人际冲突与矛盾上。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下, 人们越来越注重主体利益的最大化, 因此也促使竞争越来越激烈。存在竞争也就意味着矛盾, 比如人们经常可以看见商店的售货员与消费者因为价格而吵架, 甚至打架, 一些类似的不道德的行为也是随处可见。可见, 矛盾无处不在, 它们既有同一性, 又有对立性。重视同一性, 寻找同一性与对立性的平衡点, 发展同一性以消解对立性, 是哲学的思维。因此, 一个人应该善于同各种不同的人打交道, 学会同不同风格的人合作。在单位和社会上碰到不想打交道却又不得不打交道的角色, 就需要宽容、忍让, 需要理解、谅解, 需要和而不同, 与好相处的人一起把事情做好, 与不好相处的人搞好关系。社会公德要求人们能够以宽容的态度, 敞开胸怀, 相互包容, 这样就能很好地制止一些不道德现象的发生, 有利于促进人与人之间的和谐。

3. 有利于促进自身的和谐。

社会公德是在社会实践活动中积淀下来的道德准则、文化观念和思想传统。因此, 它也传承了一些传统文化中的精华思想, 而这些对人的素质培养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如今, 社会公德体现的最多的是传统文化中的“礼节”, “礼”是儒家思想中一个基本概念, 最早它是宗族制度中的行为规则, 后来逐渐扩展到了政治生活领域, 成为维护统治阶级利益的核心思想之一。在儒家看来, “礼”就是区别人与动物的社会性标志。《礼记》云:“圣人作礼以教人, 使人以为礼, 知自别于禽兽。”“礼”能够使人在处理自己行为时彬彬有礼、风度翩翩, 而不至于像动物般鲁莽粗俗。在几千年的封建社会中, “礼”还是一种法律制度, 可以“经国家、定社稷、序民人、利后嗣”, 使“民不迁、农不移、工商不变、士不滥、大夫不收公利”。正因为“礼”可以作为判断是非、曲直的依据, 可以作为治理军队和国家的统治工具, 所以它有自身的阶级局限性。但从某种角度上说, 它又有着合理的一面, 对现代人素质的提高有着特定的作用。

三、加强社会公德建设, 促进人际交往的和谐

社会公德对人际交往有着重要的作用, 因此, 我们更应该加强社会公德建设, 积极践行《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 促进人际交往的和谐。

1. 以舆论引导为主, 活动策划为辅。

要加强社会公德建设, 必须营造浓厚的舆论氛围。新闻媒体作为沟通社会信息的桥梁, 在营造氛围方面可以起到很好的作用。首先, 新闻媒体可以通过对诚信、宽容等社会公德内容的报道, 使人们加强对社会道德热点问题的普遍关注。比如通过谈话节目或者记录片等人们喜闻乐见的形式加大对社会公德内容的宣传, 可以邀请群众参与到节目中来, 对具有典型意义的人和事展开讨论, 从而达到营造氛围的目的。其次, 可以加大对与社会公德内容相关的影视作品的投放, 通过电影、电视剧、戏曲或者音乐等方式对人们加强审美观念的引导, 提倡高雅、健康的审美情趣。此外, 还可以借助媒介的平台, 以媒介为主体, 开展一些与社会公德内容相关的主题活动, 比如体育活动、辩论赛等, 要在各项活动中充分体现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的内容, 让人们在娱乐中领会到社会公德在自身发展中的重要性。同时, 还可以利用民间传统节日和重大历史事件、历史人物纪念日等, 举行形式多样的群众性庆祝、纪念活动, 使人们在集体聚会、合家团圆的同时, 增强对祖国、家乡、自然、生活的热爱, 陶冶道德情操。

2. 以法律保障为主, 道德批评为辅。

法律以道德为存在的基础, 同时又对道德起着巨大的保障作用。[3]法律可以凭借着与生俱来的强制力, 调整错综复杂的社会利益关系。也正是这种强制力, 才能促使具有不同道德观念的利益群体遵循相同原则下的行为规范。因此, 要按照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要求, 把道德建设与法制建设紧密结合起来。以法律保障为主, 道德批评为辅, 在认真抓好全民法制宣传教育的同时, 加大执法力度, 严厉打击危害社会的各种违法犯罪活动, 维护正常经济秩序、公共秩序、生活秩序, 为公民道德建设提供强有力的法律支持。由于各项经济、社会政策, 对人们的价值取向、道德行为有着直接影响, 因此各地区、各部门在制定政策时, 不仅要注重经济和社会事业发展的需要, 而且要体现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和公民道德建设的要求;既要保护和支持所有通过正当、合法手段获取个人和团体利益的行为, 又要提倡和奖励多为他人和社会作奉献、道德高尚的行为, 防止和避免因具体政策的不当或失误给社会带来消极后果, 为公民道德建设提供正确的政策导向。

3. 以学校教育为主, 社区教育为辅。

学校是教育的重要基地, 在校的广大学生恰是祖国发展的希望, 因此, 在学校普及社会公德教育, 能够更好地提高我国居民的整体素质, 也能为促进学生进行良好的人际交往奠定基础。在学校进行教育时, 首先要积极开展必要的礼仪、礼节、礼貌活动, 规范学生的言行举止。同时提倡在重要场所和重大活动中告别不文明言行, 引导学生增强礼仪、礼节、礼貌意识, 不断提高自身道德修养。其次, 可以开展一些游戏活动, 比如“两人三足”等, 让学生真正领悟到合作的真谛。此外, 在其它时间, 也要坚持学校教育与社区教育相统一, 加强学校与社区的合作。例如在城市居民社区内, 让学生参与到丰富的社区生活中, 使他们可以相互了解、沟通, 认识到邻里关系和谐的重要性。另外, 诸如救助贫困户、尊老助残、组织献爱心、捐赠等活动, 不仅具体有效, 而且有助于对学生团结互助精神的培养。

参考文献

[1]蔡禾.城市社会学:理论与视野.广州:中山大学出版社, 2003:99.

[2]马克思恩格斯全集.人民出版社, 1976, VOL3:515.

社会交往 篇11

关键词:独生幼儿;社会交往能力;影响因素研究

中图分类号:G61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2)28-0102-02

独生幼儿是指独生子或独生女,无同胞兄弟姐妹,或无同父异母、同母异父、收养的兄弟姐妹。社会交往能力是现代人不可缺少的基本素质之一,能否顺利地进行社会交往反映了个体社会适应能力的高低,随着社会竞争的日趋激烈,能否适应社会决定了生存与否。因此,关于个体社会适应的问题成为心理学和教育学的研究热点。自从我国在20世纪70年代末实行计划生育政策以来,“独生子女”便进入千家万户,目前我国的独生子女数量已达到9 000万。由于独生子女特殊的生活条件和教养环境,在社会交往技能的发展过程中出现了许多不良表现。幼儿时期是社会交往态度和交往能力形成的重要时期,而独生子女由于没有兄弟姐妹,其社会交往能力的发展更易受到家庭、社会等因素的影响。

一、独生幼儿社会交往的现状

(一)交往范围小

幼儿交往范围的表现:一是年龄越小交往范围越小,交往范围主要是家庭和幼儿园中自己熟悉认识的人群,家庭中父母、爷爷、奶奶、姥姥、姥爷等,交往最多的是父母。二是走亲访友机会少,幼儿园中与成人的交往主要是本班老师和自己熟悉的其他老师,不熟悉的老师和其他工作人员幼儿很少主动与他们交往。三是同龄班幼儿交往最多的是与自己性格、爱好相同的同性同伴,这种现象年龄越大越突出。

(二)交往机会少

现代社会的幼儿大都是独生子女,家长工作忙,没时间和孩子交往,孩子常常一人在家,即使大人在家,也是大人忙家务,孩子自己玩。即使是和同楼同院的小伙伴玩,家长也很少放手让孩子交往,怕孩子吃亏、怕有危险、怕带小伙伴回家把家里弄乱。不让孩子出门,不带孩子交往,长此以往,使很多孩子性格孤僻,不懂得谦让合作,任性自私,以自我为中心,不会交往了。

(三)交往技能差

幼儿在交往中,不懂得怎样遵守行为准则,不懂得尊重别人,不会礼貌待人,争抢多、哭闹多。有的表现出害羞、缺乏自信,有的则表现出霸道、占有欲强。

二、影响独生幼儿社会交往能力的因素

(一)家庭因素

有些家庭以孩子为中心,对孩子的各种需要几乎是无条件地满足;但也有些家庭因为工作忙或者其他原因而导致幼儿在家庭中被忽略。这些都影响着幼儿的社会交往能力的发展。由于独生子女没有兄弟姐妹,缺乏与同胞兄弟姐妹共同生活的经验,容易形成感情的自我表现为中心,缺乏助人为乐、同情等品质。而且在很多家庭中存在着教育不一致的因素。在一个家庭中,往往爸爸妈妈教育方法是一套,爷爷奶奶又是另一套。经常还会有这样的事情发生,孩子做错了事情,爸爸妈妈批评时,爷爷奶奶却护着孩子;或是当孩子提出的无理要求被爸爸妈妈拒绝时,回头找爷爷奶奶求助,马上就得到了满足。长此以来,孩子会越发的任性、不听指挥。

(二)幼儿园因素

传统教育的实质是权威主义,这就导致幼儿不愿与老师交流,不愿意与小朋友多探讨、交流问题。目前我国幼儿教育制度很是混乱,很多幼儿园设施很简陋、师资力量严重不足,幼教老师素质差,严重影响了幼儿的学习、教育。

(三)社会因素

高楼林立的现代社区居住环境虽然使家庭内部住房条件得到了改善,但相对封闭的空间使邻里之间的社会交往急剧减少,大大限制了孩子与同伴的交往,不利于其自我意识、探索欲望和开朗性格的形成。以前大多是居住平房,孩子们可以在外面自由活动,与人接触的机会很多,交往的空间很宽广。而现今的独生子女太孤单了,钢筋水泥、高楼深院仿佛给他们构筑了一个个小笼子,里面的出不来,外面的进不去。

三、改善独生幼儿社会交往能力的对策

(一)针对家庭因素

1.关注幼儿情感

从新生婴儿诞生时,就有情感体验,当母亲哺乳时,婴儿报之以微笑;父母买来新的玩具,婴儿情不自禁地手舞足蹈,这就是亲子之情的体现。他们更喜欢与同伴交往,以幼儿相互之间能懂的方式进行交流,这是和成人之间的沟通所带来的情感体验是不同的。所以,家长要想方设法为幼儿与人沟通营造良好的环境,提供有利条件,关注幼儿的情感需要。

2.引导幼儿主动交往

学会与他人交往不仅仅是父母的简单说教,幼儿要想真正学会与人主动交往,必須在实践多多锻炼。当今社会,一般都是三口之家,没有复杂的人际关系,从小就没有兄弟姐妹的陪伴玩耍,父母教育方式又存在不妥之处,对其严加看管,幼儿对外界的好奇之心逐渐被抹杀,独自封闭于自己的狭小世界里,在与伙伴交往中常常表现出畏惧,不能主动交往。父母应转变观念,为幼儿将来成人成才着想,鼓励幼儿大胆交往,享受与人交往的乐趣,多走出家门,幼儿只有在与同伴的嬉戏玩耍、互帮互助的情境中,人际交往能力才能得到切实的提升。

3.引导幼儿掌握交往技巧

在幼儿成长的关键时期,家长应利用一切契机帮助幼儿学会交往,掌握一些简单的人际交往技巧,这样在平常潜移默化的掌握中,幼儿不知不觉就掌握了人际交往的要领。如在幼儿接电话时,告诉幼儿接电话的礼貌用语、顺序;在家人身体不适时,指导幼儿去学着问候、照顾病人;教幼儿学会正确表达自己的思想,如何去帮助处在困境中的人;教幼儿学会待人接物的基本原则,礼貌待人。

4.树立交往榜样

父母的一举一动,幼儿看在眼里,记在心里。父母的坏习惯会严重影响幼儿的成长。父母如果仅仅口头说教幼儿正确交往,而自己所作所为却与此大相径庭,这样幼儿上行下效,根本不会真正与人交往。但如果父母能够树立交往榜样,注重自己的一言一行,则会给幼儿带来积极正面的影响。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尤其是父母,更应该以身作则。

5.增强幼儿交往信心

马卡连柯认为,如果一个孩子生活在鼓励之中,他就学会了自信;如果一个孩子生活在讽刺之中,他就学会了害羞。

因此,当幼儿主动与人交往时要及时给予肯定,不要吝啬赞美之词,及时的表扬会强化巩固幼儿积极的交往行为,树立幼儿交往信心,不能一味批评打骂,否则只会养成幼儿畏惧退缩的性格。

(二)针对幼儿园因素

1.做到以身作则,进行随机教育

教育者也应当以身作则,为幼儿交往树立榜样,在平常教学中渗透教育理念。20世纪五六十年代,著名心理学家班杜拉提出了“观察学习”的理论,揭示了榜样在儿童社会学习和行为发展中的重要作用,榜样的影响是潜移默化的。所以,幼儿教师应利用幼儿喜欢观察、爱模仿的特点,引导幼儿展开交往。教师要善于观察,对幼儿进行正面的鼓励和引导。在幼儿园日常生活中要启发幼儿互帮互助,不能以自我为中心,消除独生子女惯有的弊病。引导幼儿掌握“对不起”、“你好”、“谢谢”等礼貌用语。这样,幼儿在日常生活中的点点滴滴做起,从小事做起,逐渐被引向正确与人交往的轨道中。

2.开展教育活动,激发交往意愿

日常教学是培养幼儿交往能力的重要手段和基本途径。在教学中,对幼儿实施集体教育,教师通过丰富多彩的教学活动,使幼儿深刻把握交往原则。因此,教师应设计出正确的教学活动。如:通过讲述《萝卜回来了》的小故事,教育幼儿不能自私自利,要能为他人着想,互帮互助才能共同进步。《拼红心》活动使用视频、计算机教育手段让孩子认识到霸道无理、退缩畏惧是错误的交往方式,最后教给正确的交往方法。通过讲述童话《牵牛花》的故事,使幼儿掌握用一些基本的言语与他人有效沟通的方式。

3.开展游戏活动,创造交往环境

幼儿天性好玩,教师如能把握幼儿这种天性,因势利导,运用在人际交往中,必将取得意想不到的效果。进行丰富多彩的游戏,使幼儿好玩的天性得到尽情的发挥。教师应设计出适合幼儿进行人际交往的游戏,游戏应渗透交往能力的五个方面——合作、谦让、帮助、遵守规则、分享,幼儿在游戏中就能掌握人际交往技能,寓教于乐,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4.利用社区活动,巩固交往技能

交往的场所不能仅仅局限于幼儿园,应拓展交往空间,为幼儿交往提供一切交往的可能。比如组织去公园游玩参观,去超市等人多的地方向别人主动问好,去敬老院看望老人,幫助别人。诸如此类的社区活动将幼儿的交往技能灵活运用到了实际生活中,这样在实际中所获得的技能远比口头说教给幼儿带来的影响更深刻。

5.克服幼儿“自我中心”

幼儿的“自我中心”是其人际交往中显著的弊病。教师要多设法创造条件,使幼儿享受到分享的乐趣,例如安排一项任务,当共同完成时,给予物质奖励。这样在合作中,幼儿体验到分享成功的喜悦,与他人交往的乐趣,与小伙伴齐心协力完成了一项任务。

参考文献:

[1]苏颂兴.上海独生子女的社会适应问题[J].上海社会科学院学术季刊,1997,(2).

[2]风笑天.独生子女青少年的社会化过程及其结果[J].中国社会科学,2000,(6).

[3]叶松庆.第一代独生子女大学生的生活现状与特点[J].青年研究,1998,(6).

[4]陈科文.关于独生子女合群性的初步研究[J].心理学报,1985,(3).

[5]白乙拉.五至十一二岁独生子女与非独生子女社会性交往的调查与比较[J].内蒙古师大学报:哲社版,1992,(4).

[6]范存仁,万传文,等.个性品质:小学独生子女与非独生子女的比较[J].心理科学,1994,(2).

[7]中国城市独生子女人格发展课题组.中国城市独生子女人格发展现状研究报告(摘要)[J].青年研究,1997,(6).

[8]景怀斌.独生、非独生子女大学生若干社会性心理品质的比较研究[J].中山大学学报论丛,1997,(6).

[9]张梅.家长如何培养幼儿良好的人际交往能力[J].教育导刊:幼儿教育,2005,(9).

社会交往 篇12

1 社会化网络对大学生的积极影响

(1)有助于大学生社会化。“所谓社会化,是指个体在与社会互动的过程中,逐渐养成独特的个性和人格,从生物人转变成社会人,并通过社会文化的内化和角色的学习,逐渐适应社会生活的过程。经由这一过程,社会文化得以积累和延续,社会结构得以维持和发展,人的个性得以形成和完善。”(1)根据经典社会化理论,社会化过程包括社会教化和个体内化。大学生活动空间相对固定,社会教化主要由学校、家庭和大众媒体完成。社会化网络属于大众传媒范畴,而且更具开放性,因此社会化网络交往有助于大学生社会教化功能的实现。“内化的过程,实际上是受教育者能动地对外部刺激信息即教育内容进行选择、吸纳和积累的过程。”(2)社会化网络给大学生互动提供了多种选择,大学生可以根据个人爱好、性格特点选择进行自由交往,大学生的交往范围相对固定,交往对象具有相似的爱好,根据社会心理学的“从众效应”,他们对分享的信息容易内化认可。在某种程度上,大学生在与同龄群体进行网络交往中,能动地完成了个人内化过程。

(2)有助于增强自我认同。在社会学概念中,认同包括社会认同和自我认同。在现实社会中,社会认同通常与性别、年龄、阶层、知识等相关。自我认同则需要主体在社会交往中不断与他人互动形成自我意识。“镜中我”理论认为,“人的行为在很大程度取决于对自我的认识,而这种认识主要是通过与他人的社会互动形成的,他人对自己的评价、态度等是反映自我的一面‘镜子’,个体通过这面‘镜子’认识和把握自己。”(3)交往有助于人们自我认同,在校园社会化网络中,由于交往情境的真实化回归,社会属性的还原,网络成为了真实社会的延伸,人们在交往活动中呈现的是“自我”,更加符合了自己在现实生活中的身份形象。

(3)有助于增强交往能力。传播学的使用与满足理论“是以受众的媒介使用行为作为研究对象,把受众看做有特定需求的个人,把媒介使用活动看做基于特定的需求动机,从而使需求得到满足的过程。”(4)大学生处于个人成长的关键时期,自我意识日渐成熟,渴望得到别人的尊重和认同,有强烈的自我展示和社会交往的愿望,社会化网络满足了大学生这一需求。互联网的超时空性扩大了交往的深度和广度。大学生是社会化网络交往的主要用户,他们利用网络可与身在各地的同学取得联系,移动互联网的发展使得社会化网络普遍交往成为可能,大学生可以随时随地查看好友状态。

2 社会化网络对大学生的消极影响

(1)容易泄露个人隐私。戈夫曼的“拟剧论”认为,“每个人都是表演者,在特定的情景不同的舞台认识到别人对我们行为的期待以及我们对他人思想感情和行为的期待,不断根据自己身处的舞台以及交往对象调整自己的行为。”(5)表演分为“后台”和“前台”,“前台”就是现实社会中的外在表现,“后台”则属于个人领域,具有隐私性。在社会化网络交往环境中,“后台”信息逐步前移,容易使个人隐私暴露。社会化网络要求用户实名注册,鼓励填写个人详细资料,这有助于用户建立交往关系,同时也存在泄露个人隐私的可能。从使用者角度,大学生为了提高自身的影响力,建立真实的网络交往,为了让更多人搜索,会将个人信息降低可见约束程度,这无形中泄露了个人隐私,在一定程度上助长了大学生的表现欲和偷窥欲。从社会化网络角度,当前我国的网络隐私制度不健全,大学生也缺少个人隐私的保护意识。用户在用真实信息注册了社会化网络以后,如何保障这些信息不外泄,是所有人关心的问题。

(2)过度使用影响正常生活。社会化网络延伸了大学生的交往空间,密切了大学生的人际关系,减少他们的社交疏离感,提高了网络交往的效率,但应避免过度使用影响正常的学习和生活。社会化网络是网络交往工具的一种,具有明显的媒介特征。传播学认为大众传播具有麻醉功能,“如果过度沉溺于大众媒介提供的表层信息和通俗娱乐中,就会不知不觉地失去社会行动力,降低积极参与现实社会实践的热情。”(6)目前高校普遍实行学分制,大学生有充裕的个人支配时间,而社会化网络能够实现信息传播和娱乐功能,按照上述理论,如果大学生自控力差,很容易产生网络社交的依赖。此外,社会化网络为大学生提供了多种交往方式,很多大学生渴望被别人关注,为了吸引交往对象,他们会经常性地上传照片展示个性,频繁更新自己的状态,移动互联网技术的发展使大学生将自身目前的位置在社会化网中频繁体现,必然会对大学生正常的学习生活产生影响。

(3)易造成大学生主体性迷失。交往是人的交往,人在交往中发挥主导作用,具有能动性。网络技术的发展,在提高了人的交往扩张能力同时弱化了现实交往能力的积累,容易造成主体的迷失。首先,弱化了现实交往的技巧。不同的交往工具需要不同的交往技巧,比如在现实交往中,大学生不仅通过语言沟通,还会利用分析当时的语境,通过对方的眼神、表情等肢体来理解对方的态度和心理,从而把握交往的程度。尽管社会化网络还原了人际关系的真实性,但无法还原现实交往客观环境的真实性,大学生之间仍然通过文字、语言、图片等方式,强化了网络交往能力的同时,却迷失了现实交往的能力。长时间网络交往,使他们很难养成通过对方的肢体语言和交往氛围来推断彼此间交往程度的能力。另外,交往信息过量会不利于锻炼大学生的信息处理能力。社会化网络将现实的人际圈扩大到网络中,每个用户都是信息发布源,采用“一对多”广播式信息传播,像一台高速运转的信息生产机器实时产生大量信息。由于信息流动的“不对称法则”,大学生面对众多信息来不及消化理解,就被新产生的信息所覆盖,容易弱化大学生的交往信息筛选辨别能力,产生信息抵触情绪。

当前网络已经成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不可忽视的影响因素,社会化网络交往成为大学生主要的交往方式,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应该认清形势,转变观念,正确认识社会化网络交往给大学生成长发展产生的影响,趋利避害,全面提升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水平。

参考文献

[1]郑杭生.社会学概论新修[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

[2]陈万柏,张耀灿.思想政治教育学原理(第二版)[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

[3]陈力丹,闫伊默.传播学纲要[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7.

[4]黄晓钟,杨效宏,冯钢.传播学关键术语释读[M].成都:四川大学出版社,2005:103.

[5][美]欧文.戈夫曼著.日常生活中自我呈现[M].冯钢,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

上一篇:桥梁基础施工质量监理下一篇:社会新闻的娱乐化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