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交往教学

2024-08-27

网络交往教学(通用12篇)

网络交往教学 篇1

经过三十余年的发展, 我国的信息技术课程有了很大的改观, 已经发展到课程思想建设阶段。信息技术课程思想由程序设计树、对象管理树、编辑制作树、通讯与交流树等思想树组成, 每一棵思想树都是信息技术课程思想的一部分, 分别指向不同的思维品质。[1]发展与学生相适应的思维被看作是信息技术课程的一项重要价值。[2]本文以此为出发点, 关注学生交往思维的培养。

通讯与交流树简述

利用信息技术进行人际互动是信息时代的社会个体必备的能力。因此, “依托信息技术的共处能力”成为大学计算机基础教学能力培养的目标之一。[3]实际上, 这也是传播学、社会学、网络社会学、网络传播学以及计算社会科学等对教育领域影响的结果。通讯与交流树就是上述学科在基础教育集中投射的结果。[4]

通讯与交流树可以分为通讯、交流、传播三个分支。通讯分支主要包括网络通讯协议、IP地址与域名等, 交流分支则主要包含交流、协作 (含分工与协作) 、协商、群体决策、群体智慧等, 传播分支侧重传播与传播模型、意见领袖、网络社区、群体行为、谣言与网络暴力等。[5]通讯、交流、传播三个分支的技术性色彩逐渐减弱, 社会学意义逐渐增强。

信息技术课程中的交流指的是利用信息技术进行人际间的表达、交流以及交往, 实现信息技术的社会性价值。有人曾指出:信息技术课程的社会性强调技术环境在社会交往上的价值, 可以用“交流、协同、交往”概括社会性的内容。[6]就信息技术的社会性来说, 交流主要指基于信息技术的表达、交流与共享, 如信息检索、即时/异步通讯工具、博客/微博等的功能、原理、操作方法和社会意义;交往是对交流的提升, 侧重对虚拟社区和虚拟社交的产生、发展与演变历程的观察、体验和分析, 以表达信息时代人际交往方式的重要变化。

网络交往内容的学段分野

信息技术课程中的交流可以分为三层:最基础的交流就是简单的收与发的行为, 在网络交流工具或平台中表达与欣赏, 与他人交流与协调, 或是提出自己的质疑与反思;其次就是利用网络交流工具进行交流、交往与合作, 体会交往过程中的信息传播的方法和模式;最后就是达到交流的共建、共享、共赢。从小学到高中, 各学段的学习应该是逐步深入的, 因为各学段学生的认知能力与认知特征有所不同:小学生对各种新鲜事物处于好奇阶段;初中生的观察能力、抽象能力以及自我意识都有了一定程度的发展;高中生的抽象概括能力、自主观察能力等已经有了较大的发展。笔者根据交流的三层和学生的认知特征可以对小学、初中、高中的网络交往部分教学做出分野。

小学:小学的目标定位是体验基本的网络交流行为, 让学生学会表达自己的观点等。因此小学阶段, 教师可安排学生掌握常用网络交流工具的使用, 如电子邮件、QQ、微博、博客、空间、论坛等。教学中可以利用网络工具和平台, 让学生进行交流与分享, 在此过程中体会交往行为, 初步形成交往意识。在进行交往思维的训练时, 宜以基础为主, 即以基本技能的接触为主, 思想为辅。

初中:初中的目标定位是了解传播过程中的角色、行为、结果, 并初步涉及网络传播过程中的关系与结构, 注重对学生交往思想的培养。因此在初中教学中, 教师可以利用社会性软件工具 (如微博) 关注网络传播过程。教学过程中, 教师不仅要对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进行训练, 还应该利用传播结构引发学生对行为和结果的思考, 帮助学生明确社交网络中不同的角色会有不同的行为, 并产生不同的结果, 提醒学生关注传播的规律, 将学生意识提升到危险防范层面。

高中:高中的目标定位是掌握网络社区传播中用户形成的关系及其结构。与初中相比, 高中涉及的网络交流工具可以不变, 但在深度上应有所不同, 高中需要关注深层次的用户关系和结构, 使学生了解现代信息技术环境在社会交往上的价值。为此, 在教学过程中, 教师可以通过圈子等概念来进一步凸显交往行为所形成的关系与结构;或者利用社会性软件构建虚拟社区, 结合社会调查、社会网络分析等方法, 使学生对网络社区中信息传播的结构产生深入的认识。

案例分析

根据各学段目标的定位, 笔者现就初中网络社区教学展开分析。教学内容大致可以分为以下三部分。

1.体验网络交流工具

教师先给学生介绍网络社区和微博, 再组织学生进行工具的体验。这样, 既可以与小学的知识衔接, 又可以为后续教学作铺垫。

教师在介绍网络社区并参与网络社区活动时, 需要先让学生确定自己在社区中的身份, 所以此部分教学需要指导学生先注册。教学中教师要提醒学生:不要轻易输入自己的证件号或者是家人的信息, 记住设置的登录密码, 以及在公用计算机上不要使用“记住密码”或者“自动登录”等。随着科技的发展, 微博用户也可以通过移动端或非移动端登录, 参与社区活动。教师要提醒学生务必保护好自己的移动端, 既要对自己的行为负责, 又要避免被坏人利用。随后教师可以让学生登录微博, 并组织学生在微博上互动交流, 初步尝试归纳社区的含义。

2.传播模式总结

教师可以先介绍热门微博的传播模式。教学时, 教师可以指导学生查看一些热门微博发起者的主页, 观察他们的粉丝数量有什么特点。在学生观察总结后, 教师再引导学生总结出热门微博的传播特点:拥有大量粉丝的发起者发布微博, 粉丝进行转发, 使得微博被更多人看到或形成新的转发, 从而扩散。这样就会形成以发起者为根的树状结构 (如图1) 。一个微博的发起者与转发者都可能成为另一个微博的发起者, 在传播过程中形成新的树形结构。树与树之间因为共同的用户而产生关联, 从而构成网状结构。

同理, 关于热门话题的传播模式, 也可以用同样的方式进行处理。即查看热门话题发起人的个人主页, 观察他的关注数、粉丝数、微博转发量等, 看看有什么特点, 继而引导学生总结出热门话题的传播模式 (如图2) 。最后, 提升到多个用户与多个话题:多个微博用户会围绕一个话题展开讨论, 而一个用户也可以参与多个话题讨论。这样, 微博用户之间的关系就形成了复杂的网状结构。

在学生了解了热门微博、话题的传播模式后, 教师可以适时安排实践活动。例如, 教师可以发起几个不同的话题, 并引导学生参与讨论;或者在不同班级发起不同话题, 引导学生参与其他班级的话题讨论。在此过程中体验话题传播模式, 引导学生思考自己与同学在微博社区中的关系。

为了帮助学生形成规律性认识, 教师还可以围绕传播模式, 让学生体验其他类型的网络社区。譬如学生较为熟悉的论坛。学生通过在论坛中查看热帖, 体会到论坛中帖子的传播过程与微博类似, 即“意见领袖”发帖, 然后追随者回帖, 使得帖子被更多人关注, 从而扩散。

通过微博与论坛的体验学习后, 师生共同总结:在信息传播过程中, 不同用户间的关系都是由树状结构开始最终构成网状结构。

3.角色、行为与结果

不同的人在社会关系中所处的位置不同, 而在信息传播过程中也是如此。例如, 微博发起者作为信息源头, 在信息传播过程中占据主要地位, 其言论经过大量转发后有可能产生一定的影响。尤其是网络“大V”, 由于粉丝数量较多, 在微博上具有较大的影响力, 甚至成为“意见领袖”, 其观点容易被大量转发从而产生影响。在此部分教学中, 教师可以结合具体实例进行分析。

另外, 还可以让学生思考如果某“大V”发布一条虚假消息会有什么样的结果?微博发出后, 发出者能控制他人的转发行为吗?教师应引导学生明确:一旦微博发出, 结果便无法控制, 因此需要为自己的网络行为负责。让学生明白网络“大V”与普通用户相比, 更容易在社会上发挥积极作用, 但若发布虚假消息也更容易形成负面影响。

教师需要指出, 不同身份的人在信息传播过程中发挥着不同的作用。其中, “意见领袖”在传播过程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 一方面, 与普通用户相比他更容易在社会上发挥积极作用;另一方面, 稍有不慎他也有可能变成谣言的推手, 扰乱社会秩序。

最后教师需要提醒学生, 在真假难辨的网络环境中, 所有人都应该对自己的网络行为负责, 遵守相关的法律。传播每一条信息时都应该先甄别, 对有疑问的内容谨慎转发, 不盲目传播。

小结

在初中网络社区的教学过程中, 教师可以根据自己的经验来选择不同的社区, 只要能达到以下几点即可:学生体验多种社区, 并对社区进行归纳;学生观察已有的社区, 对传播过程和结构做出归纳总结;通过教师的引导, 学生能够了解信息传播的网状结构;让学生理解传播过程中不同的角色、不同的行为都会产生不同的结果;培养学生为自己的行为负责和危险防范的意识。教师应从课程思想的层面去组织教学内容引导学生, 才能摆脱单纯技能训练的藩篱, 促进学生转识成智。[7]初中的网络交往教学内容应该将主题聚焦在社交网络中的行为、结果、规律及危险防范上, 促进学生体验传播过程中形成的关系与结构。

参考文献

[1][4][5]朱彩兰, 李艺.信息技术课程思想结构及思维品质讨论[J].电化教育研究, 2014 (5) :76-81.

[2]李锋, 王吉庆.计算思维:信息技术课程的一种内在价值[J].中国电化教育, 2013 (8) :19-23.

[3]教育部高等学校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指导委员会.高等学校计算机基础教学发展战略研究报告暨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基本要求[R].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9.

[6]李艺, 钟柏昌.信息技术课程内容建设三元本质说[J].课程.教材.教法, 2011 (2) :74-79.

[7]李艺, 朱彩兰.信息技术课程思想梳理思路简议[J].电化教育研究, 2014 (4) :5-10.

网络交往教学 篇2

单位:超等蒙古族乡学校

任课教师:王元元

《享受健康的网络交往》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了解网络交往的规则,掌握网络交往自我保护的知识。2.能力目标

提高正确使用网络的应用能力,培养网上自我保护的能力。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抑恶扬善,遵守网络规则的意识;享受健康的网络生活的追求。【教学重点】

使学生懂得“网络交往中的自由是有限度的”;让学生学会在网络生活中自我保护的有效方法,积极预防网络危害。【教学难点】

如何抵制网络垃圾(黄毒)的诱惑;正确理解“网络世界不是随心所欲,它和现实世界一样需要遵循共同的规则”的道理。【教学方法】

情境案例分析法、讨论法、总结法、情感体验教学法。【教学课时】 1课时。【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方法一: 复习提问:(1)网络交往有哪些特点?

(2)我们应该怎样充分发挥网络的积极作用?

教师归纳,导入新课:通过上一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了网络是一把双刃剑,它在给我们带来方便和快捷、美好和快乐、知识和娱乐的同时,也存在着诱惑和陷阱。因此,我们要正确地认识网络的两面性,用其所长,避其所短,发挥其积极作用,享受健康交往带来的乐趣。过渡语:今天,我们一起学习第二框题《享受健康的网络交往》。方法二:(备选)

多媒体出示:“晕倒”“楼主刚从火星归来”“介素,虾米东东”„„ 教师提问,导入新课:你明白这些话的意思吗?这些都是“网民”的网络语言。那么,你上网吗?你知道在上网时怎样健康地交往吗? 学生回答(略)。

过渡语:今天我们一起学习第二框题《享受健康的网络交往》。【新课教学】

享受健康的网络交往(板书)

教师:网络带给我们无尽的享受的同时,也给我们带来了一定危害,请大家讨论中学生面临的网络侵害有哪些? 学生回答(略)。

多媒体出示:沉迷游戏、荒废学业;黄毒侵害、影响身心;网上聊天、陷入虚幻;诱发犯罪等。

一、学会自我保护(板书)情景一: 播放动画:梅平

梅平是八年级学生,平时沉默寡言,喜欢独来独往,但她在网上却善解人意,开朗活泼。她的伶牙俐齿很快使她成为某聊天室里的当红美眉(妹妹),只要她发言,总有很多人跟帖鼓励她。在网上被人欣赏的感觉真好。因此,她每天都要上网。渐渐地,她发现自己与天马很谈得来,现实中的苦恼和心事都找他倾诉。不久,梅平产生了强烈的好奇心:他长什么样?多大年龄?帅不帅?她特别想一睹真实天马的风采。这时,天马也正好提出了见面的要求。问题:梅平能与天马见面吗?为什么?

一种是“能”。理由是:正常交往有助于青少年健康成长。网上沟通得好,也许网下能做朋友,并非所有的网友都是坏人,与人交往总是要从陌生人开始。另一种是“不能”。理由是:梅平只是八年级的女学生,假如见到的是坏人呢,不一定能斗得过他,太危险。不能为满足自己的好奇心,放弃必要的警惕,否则后悔莫及。

问题:梅平会见天马,可能有几种结果?这些结果会对梅平的生活产生什么影响?

(1)天马是个很优秀的人,梅平得到了一个很好的朋友。(2)天马很帅,梅平喜欢他,从而开始早恋,影响学习、成长。(3)天马很一般,梅平很失望,以后对网络失去信心。(4)天马是个坏人,梅平受到了伤害,正常的生活被打乱。„„

问题:梅平在现实生活中遇到问题,还可以向谁求助? 向父母、师长,以及身边熟悉、信任的人求助;向社会公共服务机构求助。材料一: 播放动画:尴尬

2004年10月4日,怀着与白马王子见面的心情,网名为“MOON”的某院校大四女生趁着国庆大假,专程来到成都与网名“宁为玉碎”的网友见面。不料千辛万苦找上门去,见到的居然是两个不到10岁的小男孩子。伤心的“MOON”看着面前的“宁为玉碎”,流着泪说:“我再也不和网友见面了!” 材料二:

播放动画:为见网友流落街头

2004年11月18日,为寻网友,安庆少女赵某私自离家前往浙江省临海市,之后流落街头。后来,她在该市公安局民警的陪伴下,终于回到了父母温暖的怀中。经警方多方调查,原来,赵丽今年夏天以来经常与浙江省临海市一网友聊天,这名网友在网上邀请赵丽到临海市玩。10月26日,赵丽坐长途客车来到临海,可该网友却没有露面。不到几天时间,赵丽随身带的钱都花光,连回家的路费都没有。材料三:

播放动画:网络诈骗

2006年3月,陈某在网上结识了林某,两人相谈甚欢。6月底,陈某应林某邀请见了面。随后,林某说自己是客运专线稽查员,负责公司招工,现在公司想招一个新员工,但要交3000元押金,他提出愿意当陈某的推荐人。陈某回家借了钱交给林某。可当陈某在网上碰到林某时,他却说押金涨到1万元了,自己已经垫上4000元,要陈某再筹钱。当陈某再次凑足了钱交给林某后没多久,林某又通过网络告诉陈某押金涨到1.2万元。此时,陈某才明白自己被骗了,于是报了案。9月7日,福建省龙海市检察院以涉嫌诈骗罪将林某向法院起诉。材料四:

播放动画:花季少女被网友拐卖

一名刚刚走出校门的17岁女孩,因父母对刚出生的弟弟特别宠爱,内心感到失落。正在伤心之时,女孩学会了上网,并遇见了善解人意的网友王某。不想,王某却在与她见面后,露出狰狞面目,将女孩强暴后,拍摄照片威胁女孩跟随自己到黑河,然后将其出卖。记者在哈铁乘警队见到了受害的女孩,刚被乘警解救的她惊魂未定。教师归纳:网络交往对象看不见、摸不着。网友在网上可能表现得温柔体贴、善解人意,他或许出于真心,也可能故意伪装起来以骗取我们的信任。

出示图片:暗藏杀机的网友见面

教师提问:网络交往对象具有哪些特点?——虚拟性、间接性和隐蔽性

教师提问:此时,我们应该怎么做,来保护自己?

教师归纳:网络交往对象看不见、摸不着。我们必须提高自己的安全防范意识,不轻意泄露个人资料,不随意答应网友的要求。现实生活中的问题,尽可能找熟悉的朋友或师长解决,不要仅仅依赖网友来满足自己的情感需求,以免上当受骗。出示图片:陌生网友要求见面怎么办 1.提高安全防范意识 情景二:

小齐经常利用课余时间在网上查找资料。一天,屏幕上突然跳出一个陌生网页的界面。他带着好奇,打开网页,屏幕上的画面令他面红耳热,吓得他立刻关掉。当他再次上网时,又忍不住打开那个网页,从此,便一发不可收拾。

问题:小齐如果长期沉迷其中,会有什么后果? 会受到黄色信息的危害,甚至因此走上违法犯罪道路。问题:小齐如果想了解科学的性知识,有哪些正当渠道?

从正当的书籍、科普知识的节目中;从父母、老师处;从合法的科普网站里;从生理课上,认真上健康课;找正式出版的生理卫生书籍;打当地性教育热线电话„„

问题:小齐看过黄色网页后,应该如何控制自己的冲动?

小齐应当充分意识到看黄色网站对自己的危害,提高自己抵抗诱惑的能力,保护好自己,把自己的主要精力和时间投入学习、锻炼中去,并及时向有关网络管理部门举报这一黄色网站。从正当渠道了解青春期性生理、性心理的有关知识;有困惑与父母、教师交流;远离与性有关的书籍与画面;转移注意力,通过强度较大的体育运动释放过多的能量;培养多种生活情趣,从关注人的生理向关注人的精神层面转变;生活要有长远规划,让自己忙碌起来。多媒体出示:触目惊心的数字

犯罪研究会的统计资料显示:有70%的少年犯罪是因受网络色情暴力内容影响而诱发盗窃、抢劫、强奸等严重罪行。据统计:某年1至9月份,成都市法院判处未成年中网络犯罪的达27.4%。例1:

据《中国青年报 》消息:8月10日,武汉市一位叫梅子的女中学生被网友骗到住处奸污。梅子遭强暴后自杀未遂,罪犯被抓获归案。《新华网》:高文明,通过与网友聊天取得网友好感,获得相关资料后,利用与网友见面的机会,连续实施了8起抢劫、杀人、盗窃等大案。最终,被绳之以法。例2:

《深圳晚报》消息:某中学初二学生刘某,迷恋网吧,在网上搜寻色情、凶杀等信息,导致精神萎靡,无心读书„„后因绑架同学李某,被依法判处有期徒刑3年。《新华网》:15岁的李伟经常去游戏厅,后又迷恋上去网吧,并开始浏览黄色网页。2002年7月13日16时,李伟持刀抢劫刘某一元钱后,欲图不轨,因有人路过此处,李伟逃走。7月31日,李伟被公安机关抓获。例3:

2008年2月,湖北16岁少年沉迷网络游戏,竟半夜持刀砍伤母亲,抢走8000元钱。3月,湖南沅江一14岁少年因网络游戏入魔产生幻觉,从4楼跌落身亡。

教师归纳:诱惑永远存在,网络信息良莠不齐,个别不法分子利用网络实施违法犯罪活动。作为网络游客,只有不断提高自己的辨别觉察能力,提高自己的抗诱惑能力,才能保护自己。2.提高辨别觉察能力 3.提高自己的抗诱惑能力

活动:你有过战胜网络危害的经历吗?你是怎么做的,说出来与大家分享。多媒体出示:

不浏览色情、凶杀暴力等不健康网页 安装有效防范黄毒的软件

登录违法及不良信息举报中心的网站,进行举报 小结: 学会自我保护

(1)提高安全防范意识(2)提高辨别觉察能力(3)提高抗诱惑能力

二、遵守网络规则(板书)活动:

问题:你如何看待网络交往中的“自由”?这种自由有没有限度? 网络交往的确比在现实生活中交往更“自由”。但是,这个世界上,没有绝对的“自由”,网络上的自由也要遵守国家的法律法规,所以,网络“自由”也是有限度的。

问题:网络交往与现实生活中的交往有没有需要共同遵守的规则? 有。讲文明,有礼貌,不辱骂他人,有爱心,真诚相助,不欺诈他人,遵守全国青少年网络文明公约等等。出示图片:网络小胖 1.网络交往要遵守道德

网络是我们共有的生活空间,我们共负建设文明、健康的网络环境的责任。案例分析:

小堂喜欢钻研电脑技术,听说制造病毒的黑客都很聪明,他想验证一下自己的技术实力。他先攻击同学的信箱,后又攻击一些知名的公司网站,竟连连得手。正当他在电脑屏幕前洋洋自得的时候,冰冷的手铐送上门来,他受到了法律的制裁。

问题:小堂是抱着什么心态去尝试制造电脑病毒的? 这个案例反映了什么?

好奇、好胜。反映了小堂的法律意识淡薄,也反映了他不尊重别人,拿别人的利益开玩笑。

问题:小堂攻击同学信箱、公司网络,他获得了什么满足?给同学和公司造成什么危害?

获得了好胜心上的满足。小堂侵犯了他人的通信自由和秘密,给企业带来了经济上的损失。

满足了自己的好奇心、成就感,满足了自己当时的欲望,并使自己的这些暂时欲望得逞,甚至因证明了自己的实力而洋洋得意。但他高兴的同时,给他人造成了极大的不便,会耽误别人的重要事情,甚至造成巨大的损失。从另一侧面看,破坏了网络形象,造成人与人之间的不信任与戒备心理,影响社会稳定,造成极坏影响。问题:小堂的好奇心要受法律制裁吗?为什么?

答:要。因为他的行为造成了对他人合法利益的侵害,触犯了国家法律,所有的违法行为都应当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2.上网更要遵守法律

网络交往是现实人际交往的延伸,因此,上网要遵守法律这一基本的行为准则。上网时,要有很强的依法行事的意识。活动:网络文明从我做起(略)出示图片:网络文明从我做起 播放动画:青少年网络文明公约 全国青少年网络文明公约

要善于上网学习,不浏览不良信息。要诚实友好交流,不侮辱欺诈他人。要增强自护意识,不随意约会网友。要维护网络安全,不破坏网络秩序。要有益身心健康,不沉溺虚拟时空。

活动:请你设计一句广告语,对社会、国家或我们自身进行倡导,以净化网络环境,使得我们都能够真正“享受健康的网络交往”。【巩固新课】

网络就像假面舞会,你看不到我,我也看不到你,但它却真实地存在着。网络是人类科技进步的产物,它给我们带来方便的同时,也给我们带来了伤害。我

值得交往的网络男人 篇3

他不会强求你说不爱说的话,也不会刨根问底地盘问你的家庭,你的感情,你的工作,你的对他的看法和以前交往过什么网友等等。他尊重你作出的各种人生选择,鼓励你发展自己的专长。现代好男人的一条重要标准是,尊重所有的女性,包括仅有一面之缘的人。

他对人很有诚意

他每次和你聊天,从不遮遮掩掩,敞开心怀和你探讨人生,表达对社会或对每些事的看法,也会毫无保留地和你探讨情感或者其他方方面面。

他对你很关注

他已经很熟悉你,确实比任何人都了解你、关注你,在你苦恼时,他永远站在你这边,耐心倾听你倒苦水;他记得你写过的任何文字;你烦恼时他会留下一言半语,轻轻地点拨你……这些都无声地传达他真心关注你的信息。

你很欣赏他

他能够赢得朋友的欣赏。他懂得让每个人心情舒畅,懂得给人安全感。不会让你觉得很难把握和相处。特别是在一起聊天时,互相的话题比较多,而且他也比较博学,你们之间不只相互获得情感上的愉悦,还有其他各方面的收获。

他胸襟开阔

你们之间的聊天,他懂得如何表达自己,并耐心听你说话,如果你是对的,他能够承认错误;即使你不对,他也愿意原谅你。有话可以好好讲,不会动不动就拉下脸来,送你一脸的表情暴力。

他比较感性

通常这样的人都有一颗爱心。感性的男人,也一定会照顾好他的家人和他的朋友,更会和他的网友友好相处。

你们有共同的爱好

和一个热情的男人在一起相处时,虽然是在网上,从没见过面,但和他交流时肯定很愉快。如果能和一个有共同爱好的男人交流、相处,那一定会给人生机勃勃的感觉,除了相见恨晚之外,还会有一种知音的情怀。

他很有生活情趣

他和你说话很有涵养,更重要的是很有情趣,如果能幽默风趣更好,这一点不是每个男人都学得来的,他的语言富有灵性,能带给你激情和快乐。

向他倾诉是安全的

你可以开诚布公地与他沟通,他懂得倾听,知道什么时候该说话,什么时候该闭嘴。你不会害怕对他表达,当你和他分享自己的感受与思想时,能觉得安全。良好沟通的基础是信任,在他面前,你确信不会因为表达内心深层想法而遭受到嘲笑或伤害,这就叫安全感。

他不喜新厌旧

网络交往教学 篇4

【教学片段】

活动一:观看视频,各抒己见

师:有人戏称网络一半是“天使”,一半是“恶魔”。我们一起来看个短片。

播放视频:(主要内容)网络是人类科技进步的产物,它给我们带来方便的同时,也给我们带来了伤害。网络对中学生的危害:沉迷游戏,荒废学业;黄毒侵害,影响身心;网上聊天,陷入虚幻;沉迷网络,诱发犯罪。

师:看了这段视频后,你有何启发?

生1:利用网络能增长见识、开阔视野,但是沉迷网络也有危害。

生2:网络交往是一把锋利的双刃剑,有利也有弊。

生3:网络交往要学会自我保护。

师:网络是人类技术进步的产物,它在提高人们社会活动质量的同时,可能对部分网络使用者造成伤害。我们要正确认识网络的两面性,用其所长,避其所短,发挥网络交往的积极作用,享受健康交往带来的乐趣。

投影:享受健康的网络交往。

秘诀一:网络具有两面性———学会趋利避害。

活动二:走进生活,展示案例

展示PPT:(图文介绍)中国网民达6.88亿,有90.1%的网民通过手机上网。互联网已成为青少年学习、生活、娱乐的重要工具。

师:亲,你用QQ交友吗?你有多少QQ好友?你玩微信吗?你会加陌生人聊天吗?

生:略。

师:“你最痛恨的网络危害有哪些?”下面,我们请各组同学汇报课前了解到的网络交往中遇到伤害的典型案例。(学生汇报,教师归纳。)

活动三:交流分享,探究明理

师:刚才同学们提到最痛恨的是网络诈骗等侵权行为。近年来利用网络交友软件实施诈骗的案件时有发生。陷阱就在身边,诱惑永远存在。在网上交友应如何学会自我保护,避免受到侵害呢?

生1:网络交往对象看不见、摸不着,网络交友需谨慎。

生2:想见面就见面吗?!不能随意答应网友的要求。

生3:面对陌生的网友要特别小心,不要轻易泄露个人的隐私信息。

生4:微信诈骗手段很多,抢红包都要谨慎哦。(学生笑。)

师:上节课学过,网络交往对象具有什么特点?

生:虚拟性、间接性和隐蔽性。

师:我总结了一句:匿名交友网上多,切莫单独去赴约;网上人品难区分,小心谨慎没有错。

生5:人还是要现实一点。很多问题的解决还是要靠现实中的朋友,依赖网友不太现实。同学们,有困难找我吧!(学生鼓掌。)

师:对,我们要摆正心态,回到现实情感,生活中遇到问题,尽量求助身边的家人、亲戚、老师、同学、朋友,向身边熟悉的、信任的人求助,向社会公共服务机构求助。

投影:秘诀二:网络交往对象不可捉摸———提高安全防护意识。

活动四:出谋划策,经验共享

展示PPT:小烦经常利用课余时间在网上查找资料。一天,屏幕上突然弹出一个陌生网页的界面。他带着好奇心,打开网页,屏幕上的画面令他面红耳赤吓得他立刻关掉。当他再次上网时,又忍不住打开那个网页,从此学习成绩直线下降……

师:小烦如果长期沉溺其中,会有什么危害?

生:危害身心健康,学习受到干扰,正常生活受到影响,不思进取,甚至会走上违法犯罪的道路。

师:遭遇色情网页,怎样控制自己的冲动?你会怎么做?

生1:我坚决不浏览色情、凶杀、暴力的内容。

生2:我会事先安装防范黄毒的软件。

生3:提高自己的辨别能力,抵制不良诱惑。

生4:我会登录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网站去举报。

师:嗯,好样的。遇到陷阱要警惕,面对诱惑须克制。作为网络游客,只有不断提高自己的辨别能力,提高自己的抗诱惑能力,才能保护自己。

投影:秘诀三:网络信息良莠不齐———提高辨别觉察和抗诱惑能力。

活动五:小组合作,探究学习

展示PPT:网络谣言,你信过几个?倒着输银行卡密码会自动报警;吃一碗方便面要花32天解毒……

师:面对网络谣言,我们该怎么做?

生1:微信朋友圈已经成为谣言的重灾区,不要轻易转发传播,不能做谣言的“二传手”。

生2:我妈就是这么任性,“二货老妈”名号就是这样炼成的。(学生大笑。)

生3:面对不确定的信息,提高认识、理智应对,谣言会不攻自破。谣言止于智者!(鼓掌。)

师:谣言泛滥成灾,只是抵制就行吗?

生1:不信谣,还要不造谣,不散布谣言,培养自己的网德。

生2:抵制谣言还要政府有关部门共同努力,综合治理。

师:不愧是科代表,掌声鼓励!我们国家正加大对谣言制造者和散布者的惩治力度。请看短片。

播放视频:刑法修正案(九):用法治扼住网络谣言命脉;福建网民发“34只死老鼠图”称有“灭门案”被拘留。

师:净化网络环境,不仅需要政府部门和社会团体的立法和监管,更需要网民的积极参与。我们要怎样维护网络秩序,做文明网民?

生1:讲究社会公德,与网友交流,要语言文明,友善待人。

生2:遵守法律,不去恶意制造、传播谣言。

生3:上网时,要有很强的依法行事的意识,不进行违法活动。

生4:要维护网络安全,不破坏网络秩序。

…………

师:网络交往是有限度的,上网要遵守道德,抵制网络低俗,更要遵守法律,依法行事,要为自己的行为承担责任。

展示PPT:遵守网络规则。(图文介绍,巩固所学。)投影:秘诀四:遵守网络规则,遵守道德、遵守法律。展示PPT:全国青少年网络文明公约。(生齐读。)师:我补充一句,与同学们共勉:不随意见网友,拒览黄色网站;学会自我保护,提高抗诱能力;文明上网交流,不进行非法活动;遵守网络规则,享受健康生活。

【案例反思】

随着“班班通”工程建设的推进,信息化教学已成为教学新常态。都说课堂教学是一门有缺憾的艺术。反思这节公开课,我对多媒体辅助教学的“有效运用”,有以下几个方面的体会。

一、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课堂参与意识

据调查,使用多媒体教学,学生注意率高达95.7%,而传统模式教学,学生注意率仅为35.6%。在德育课程教学中,充分抓住初中生好奇心强的心理特点,发挥多媒体由“静”变“动”、微观变宏观、抽象变形象等功能,将比较抽象的理论知识直观生动地展示出来,变抽象为具体,创设新奇的问题情境,刺激学生各种感官,有利于引发学生深入探究的心理和迫切需要学习的动机。本课利用“班班通”的多媒体播放视频,图文并茂、视听兼顾,让学生走近生活,感性体验,直观感受到网络具有两面性,既回顾了上节课所学知识,又引发学生探讨如何趋利避害。用极少的时间切入主题,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积极主动地参与新课学习。

二、扩充教学信息量,促使课堂资源快速更新

课堂是学生学习的主要场所,在有限的时间内,恰当地运用多媒体教学手段能够快速、高效地传递大量的信息给学生。本课组织学生汇报课前调查到的“我眼中的网络危害”。学生代表上台利用课件汇报展示现实案例,既体验生活,拓宽视野,也为后面课堂探究活动做好铺垫。这样可以最大限度地拓展课堂教学资源,突破教材的极限,弥补教材的缺陷,使教学内容更富于针对性和实效性,德育课堂少了说教,多了真实。

三、发挥学生主体作用,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益

多媒体辅助教学不是多媒体展示教学,不能过分热衷于使用多媒体课件。教师要注重教育资源的整合,多媒体技术运用要适当、适时,要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构建师生积极互动的教育新模式,把课堂还给学生,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本课利用多媒体创设问题情境“小烦的求助信”,出谋划策“遭遇黄毒该怎么办?”活跃课堂气氛,引导学生自主参与,针对具体的情境案例,分析沉溺网络的危害,找出解决问题的方法,同时发挥了学生之间相互教育的作用。又如借助多媒体技术展示网络谣言以及对造谣者的处罚,及时组织学生合作学习、探讨案例。选取贴近学生实际的生活素材,营造宽松愉悦的学习情境,学生有话可说,愿意主动参与到课堂的讨论活动中来,通过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内化道德认知,外化为自觉的道德行动。

四、关注学生需求,创设问题情境,关注课堂生成

运用多媒体手段教学,不仅是给学生提供认知的感性材料,同时要充分了解、把握和满足学生合理的情感需要,将学生的现实生活、学生的认识与情感与教学目标结合起来,创设、展示学生在学习生活上遇到困难时的情境问题,引领学生进行分析、归纳和推理,促使其思维向深层发展。本课利用多媒体精心预设,再现生活情境“在网上交友应如何自我保护?”“面对网络谣言该怎么做?”“怎样维护网络秩序,做文明网民?”采用对话与交流的形式,学生各抒己见,分享经验,其中不乏有独特的思想和精彩的观点。教师及时把握课堂生成资源并进行有效利用,让学生在“生成”中建构属于自己的认知结构,澄清困惑,走出认识误区。同时,学生参照、审视自己的行为,进行自我教育,在比较中明是非会权衡,做出正确的选择。这样隐化了教育痕迹,“不教而教”,促进学生主动发展,让学生学有所得,学以致用。

《网络上的人际交往》教学设计 篇5

南昌十九中 胡芸

教学目标: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引导学生既不回避也不沉溺于网络交往,恰当运用网络与网络交往。能力目标:能够正确使用网络,使之为学习和生活服务。知识目标:了解网络交往与传统交往的不同。

教学重点:

网络交往是一把锋利的“双刃剑”。

教学难点:

让学生既正确认识网络的无限性,也认识到它的现实性。

教学方法:

问题教学法、情感体验教学法、讨论法、经验分离法。

课时安排:一课时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期中考试之前的五课,我们所学的都是现实生活中的人际交往,包括与父母、同学、老师和外国人的交往。今天,我们要拓展我们的交往空间,要学习的是虚拟网络中的人际交往。

首先,我们来看一则发生在我们身边的故事。

(播放动画)八年级同学小佳在上完一节微机课之后,深感网络的神奇,向父母提出购买电脑的要求。

活动一:帮忙出主意

活动要求:请同学扮演小佳,向父母说明购买电脑的各种理由。活动时间:2~3分钟

同学们说的很对,网络确实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了很多的方便。(播放照片)

(播放动画)父母在小佳的百般要求下,答应了他的要求。几个月后,小佳的生活发生了很大的改变。

活动二:要求同学四人以小组,表演小佳可能发生的改变。尽可能从多角度谈。活动时间:讨论2~3分钟 表演:两小组 4~5分钟

(播放动画)小佳的生活确实也发生了这样的变化。同学们表演的时候,都想到了网络可能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一些消极的影响。难道网络只会带来坏处吗?如果是这样的话,那就取消微机课,建议有孩子的家庭都不要买电脑,这样行不行?

肯定不行,我们在一开始就已经知道了网络给我们的生活也带来了很大积极的影响。所以,网络既有积极的作用,又有消极的作用。所以,网络交往是一把双刃剑。

活动三:小佳的父母看到小佳的变化,非常难过。他们很想给小佳提一些建议,让小佳能够充分利用网络的神奇作用,而尽可能地避免网络所产生的消极作用。

活动要求:请同学帮助小佳的父母给小佳一些行之有效的建议。活动时间:2~3分钟

最后播放动画《网络文明公约》。

浅谈网络环境下的师生交往 篇6

网络环境下师生交往的变化与特点

·交往主体的个性化和多元化

网络环境下,教师不仅是学校中真实的教师,也是互联网上虚拟的教师。学生作为交往主体逐渐与教师进行平等交往,师生个体间进行交往的可能性增加,传统的师生交往主体的单一性发生了变化,呈现出多元化取向。同时,由于每个学生个性不一,因此它还呈现出个性化发展的趋势。

·交往关系趋于平等

交往本身就是一种主体间的关系,是一个相互对话、相互沟通和相互理解的过程。它意味着交往双方的相互承认及在交往机会、权利和道德上的平等。在传统的师生交往中,教师往往占据主导地位,师生之间几乎没有平等的沟通和交往。网络出现后,信息可以实现最大范围的共享,发布信息比较自由,教师也不再是课堂的唯一控制者,主体的交往控制权可依据学习的需要进行调整、设计与安排,既可以在不同主体间均衡分配,也可以高度集中。通过网络交往,学生可以畅所欲言,增强自信,以平等的心态去面对教师。

·交往场景的异时空性

网络突破了时空限制,为师生交往扩大了空间,提供了更多的机会。他们可进行两两交流,也可进行多主体的大众化交流。学生可以与老师进行非面对面或非即时的交流,从而减轻了人际交往的压力,教师也可从无法与所有学生同时进行即时交流的难题中解脱出来。采用网络的多种交流方式进行异步交流,师生之间的交往主题也能得以延续。有学者按照时间和空间的维度把网络环境下的师生交往分为同步同地式、同步异地式、异步同地式、异步异地式等4种。

·交往方式的间接性与内容的多样性

师生在原来面对面的人际交往方式上增加了教师—网络—学生的人机交往方式,交往通过网络媒介进行,因此具有间接性。为了更好地完成自己的角色任务,师生都会积极地在网络中寻找资源,并将其作为交往的内容之一;师生之间的交往内容除教学信息外,还包含情感、兴趣爱好等,由此体现出交往内容的多样性。当然,师生交往不能完全采取这种形式,否则会造成人际交往的障碍。

·交往手段与方式的多样性

随着网络和多媒体技术的发展,师生交往不再以语言作为唯一媒体,而可以采用图文声像等多种形式。交往方式逐渐多样化,如E—Mail、QQ、论坛、讨论组等。交往媒体与方式的丰富多样,能提供更多的交往机会,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图文声像同时作用于人的多种感官,有助于学生智能的全面发展。

目前网络环境下师生交往存在的主要问题

·交往主体仍然存在片面性

网络为交往提供了更为便捷的途径,交往的形式和时空等发生了改变,但其本质上仍然是作为教育或教学活动的背景或条件,通过建立师生间相互信任、尊重的关系,使教学过程得以顺利展开。师生交往只是一种手段,是学生学习的条件。

·师生双方缺乏情感交流

首先,师生交往大多还是停留在知识层面上进行的单向信息传递,而情感、理想、价值观等方面的交流仍然被忽略;其次,网络给学生,特别是那些不太善于言辞的学生提供了一种人际交往方式,他们不用直面教师,就可以请教、解决问题。网络中都是符号化信息的传递,这使得面对面交流的神态、手势等肢体语言信息不复存在,教师的性格、气质、人格魅力等对学生产生的影响,在网络环境下也会受到抑制,导致学生的情感世界变得相对冷漠。

·网络与人机交往的特性对学生实现个体社会化造成了消极的影响

网络的开放性、双向交互性、即时性等使得网络中把关人的权利被分化,其作用也被弱化,导致信息良莠不齐,对学生的社会化产生了消极影响,如道德意识弱化、人际关系冷漠等。学生长期进行人—机交往,在人—机—人的相对封闭的空间里,人与人之间的交流逐渐符号化、抽象化。师生面对面交往的机会、学生向同辈学习人际交往的机会都相对减少。缺乏了一定的学生间的相互激励与教师的言传身教,可能会导致学生合作精神、爱心和自信心的缺失,其人际交往能力的发展也会受到影响,不利于其社会化与良好个性品质的形成。

·人际交往与人机交往的反差增加了师生适应的难度

在人际交往中,师生往往是不平等的,教师处于主动地位,而在人机交往中师生关系趋于平等。在真实情境中,教师主要与本校、本班的学生交往。在网络的虚拟环境中,教师则可以与天南海北的学生进行交往,学生也可与真实环境或虚拟网络中的教师进行交往。因此,人机交往面很广,而人际交往面相对较窄,这就增加了师生在现实与虚拟、平等与不平等的交往关系中转换并较快适应角色的难度。

发挥网络优势.促进网络环境下的师生交往

·重构教育交往价值,走向交往式教育

对教师而言,教育是为了传授知识,更是为了完善人格,实现自我价值,进而创造自我;对学生而言,教育是为了获取知识,更重要的是实现自己的全面发展,不断塑造新我。所以,体现生活价值要求的教育应该是工具性价值和目的性价值的统一,并以发展人的主体性、培养健全的人格、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为目的,以此目的性价值引领工具性价值,始终把人作为教育的出发点和归宿。教育中的交往就不再是一种简单的知识授受关系,而是一种“生活关系”,师生在“生活”中以完整的人格相互交流和沟通,进行交往和生活,并体验、内化生活的要求,建构自我。

·弘扬主体间性的师生交往关系

主体间性是主体间的“互识”与“共识”。“互识”是指主体之间的相互认识和相互理解;“共识”是指不同主体对同一事物所达成的相互理解,所形成的主体间的共同性和共通性。通过对共同事物达成的共识,主体才能达到深层的互识。因此,主体间的互识和共识是相互作用的。在网络环境下,师生交往关系趋于平等,我们更应该弘扬这种主体间性的交往,把这种精神交往纳入教学目的,促进学生的身心发展。

·正确认识网络环境下师生角色与师生关系的变化

网络环境下,教师从知识的传授者转变为意义建构的促进者和学生学习的指导者;从课程的执行者转变为课程的设计者、开发者;从以知识为基点的控制者转变为以情感为基点的引导者。网络表征方式的变化使师生以同样的存在形式出现在网络上。所以网络中的教师不再是社会的代言人,师生之问在精神上是平等的,新型的师生观应该是一种互相理解、真诚相待、共同进步的关系。

·积极构建网络支持下的师生交往模式

目前关于网络支持下的师生交往模式的研究不多,如何发挥网络优势、实现师生之间真正意义的交往、促进师生的共同发展是我们面临的问题。笔者以为,可以采用行动研究的方法,特别是借鉴人类学中研究人种志的方法,真正走入网络环境下的师生交往生活,通过与师生的接触、互动去了解他们交往的初衷、内容、方式等各方面的问题,构建网络支持下的有效的师生交往模式。

网络对师生交往既有积极影响,也有消极影响。网络环境下的师生交往与传统的师生交往既有相通之处,也有其特殊性。我们需要认真研究师生交往与网络的关系,研究网络支持下的师生交往模式,发挥网络的积极影响,吸取传统条件与网络环境下师生交往各自的长处,实现师生交往工具性价值与目的性价值的统一,实现师生主体间性的对话,促进人的全面和谐发展。

(作者单位: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

网络交往教学 篇7

一、马克思主义交往观的基本内涵

交往是人类所特有的社会行为, 是人的社会关系的活化形式和动态表现。交往是马克思原著中一个重要概念, 它作为人类社会变更的主要形式之一, 是一个社会关系范畴, 又是一个实践的、历史的范畴, 是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确立的基石之一。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 马克思、恩格斯从人类种族发展的意义上讨论了人与人之间的社会交往行为, 把交往与社会关系紧密地结合在一起。

1. 交往范畴的界定

关于交往范畴的界定, 可大致归结出两种重要的倾向:第一, 是突出交往的客观物质方面, 把交往看作是相对于人与自然关系的、人与人的“社会的物质变换”关系, 是人与人之间的活动、能力和成果的交换关系, 这是在马克思唯物史观的意义上建立起来的。第二, 是注重人们之间的精神 (信息符号、知识、情感) 交流、沟通和理解。第三在内涵方面, 也明确地指出了交往的主体性和交互性的特征。

2. 马克思主义交往理论的内容

首先, 马克思、恩格斯认为交往活动是人类和人类社会的普遍存在方式。人要存在和发展, 必须与其他人交往, 才能使自身置于更深更广的社会关系中, 从而更深地打上社会的烙印, 人在交往中获得了社会属性。其次, 马克思、恩格斯也认识到物质交往对物质生产发生的巨大的作用和影响。他们指出:“生产本身又是以个人之间的交往为前提的”。从人类社会发展的过程来看, 个人的发展是最为重要的, 没有个人发展和交往活动产生的关系, 就没有整个的人类社会, 作为个体的人的存在, 不过是人进入社会生活的一个自然的前提, 而人的活动内容和生活的过程, 则要求人必须同他人结成特定的社会关系。

二、网络交往的内涵

新兴科学技术正在日益改变着人类的生存条件和交往状态, 互联网技术就是其中之一, 它正以强大的攻势渗透到人类社会生活的各个层面和不同维度之中。

网络空间的人的社会交往, 缺乏身体的实际接触, 是一种身体不在场的匿名互动, 这是网络交往与现实社会交往的一个实质性区别。而在网络交往的关系中, 网络空间是一个没有现实社会的背景的虚拟社会, 在这个社会里没有阶级划分, 社会成员消除了现实社会的背景, 身份, 和限制。网络交往的这种虚拟性, 彻底颠覆了理性主体的确定身份, 人类个体的发展得到了进一步的提高和改变。所以说网络交往学说不同于马克思交往理论的学说, 但是又离不开马克思交往理论的延伸。

三、网络交往的特点

第一是网络开放性与多元性。网络化的交往超越了时空限制, 消除了地界的限制, 拓展了人际交往和人际关系, 使人际关系更具开放性。人的发展也具有个性化和多元化, 使人们充分发挥了个人的自主性。第二是网络的间接性与广泛性。网络改变人际交往方式, 突出的一点, 就是它使人与人面对面、互动式的交流变成了人与机器之间的交流, 带有明显的间接性。第三是网络的非现实性与匿名性。网络社会的人际交往和人际关系的定义, 已经突破了现实社会人际交往和人际关系的内涵。

四、交往理论与网络交往的联系

网络交往是展示出了人的发展的前景, 随着科技的发展, 马克思交往理论的人具有社会属性的特质, 人的交往需要个人的活动, 没有个人的交往活动就没有社会发展的前进。进入21世纪, 人的交往发展为以网络交往为主, 在网络交往中人的主体性不断凸显。所谓主体性, 即人作为活动主体的能动性、自主性和自为性, 人是网络交往的主体, 网络社会交往是由人作为载体来实现的, 而人是能动性、自主性和自为性的统一体。马克思的交往理论中人与人之间的关系, 和人与社会之间的关系, 也是以人的发展作为前提的, 没有个人的发展就没有整个社会关系之间的演变, 所以说网络交往既是人的发展的进步, 也是社会发展的进步, 马克思的交往理论指导了网络交往以人为主导的模式。网络交往虽然是虚拟的社会, 但与马克思交往理论说的现实社会又有差别。网络社会的发展部分源于与自然和物质世界相关的运作, 而更多的则来自维系人类的科学、艺术、商业和文化活动的巨大信息流。而马克思交往理论是更多的关心人类与自然, 社会, 与自身的交往关系。马克思的交往理论认为人的交往关系是人与社会发展的生产关系作为主要目的的, 而网络社会的发展则更多的是人为载体和以信息为目的的人的虚拟社会, 更多的是人与人的交往, 人与信息的交往。

五、交往理论对网络交往出现的意义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 人们的交往方式发生了全方位的变化, 网络交往逐渐走入了人们的生活, 网络交往的发展导致了网上虚拟社会的出现, 使得网络空间概念中的虚拟交往空间和社会空间等涵义进一步强化。作为一种社会空间的网络世界正在形成一种人际互动的新模式, 也是社会空间的一种新形式。马克思“把交往发展看成人创造自己真正全面性的物质过程”。可以说马克思的交往理论对网络交往的发展具有借鉴的作用。他提出的“交往观”就是人存在的理念, 提出的宗旨在于推进、实现人的发展。而网络交往的发展正是这种观念的延伸。建立在平等、自由、开放基础上的网络交往, 最终将获得完整的精神世界生成, 从而造就成有发展, 有创造力、充满鲜活个性色彩的完整的人的特质。

参考文献

[1]http://jpkc.whu.edu.cn/mks/dispArticle.Asp?ID=2067马克思基本原理概论教研资料研究成果库2007-7-17

[2]李丰才 周育国:《交往思想的建构与唯物史观的确立马克思交往思想探析》东北师大学报 (哲学社会科学版) 1994年第3期

浅析大学生网络交往 篇8

网络交往是人们以互联网为交际工具进行的人际交往活动, 其主要形式有E-mail (电子邮件) 、网上电子公告板 (BBS) 、网上聊天 (IRC) 、网上论坛、网上聊天室、电子商务等形式。通过这些方式, 人们可以利用网络资源开展各种活动, 如聊天、购物、物品交换、游戏, 发布商品信息等, 大大方便了人们的生活。所以说网络交往是信息时代人类交往实践发展的新阶段, 它使人类的交往克服了时空障碍, 让居于不同时区、国家的人们可以在网络空间上一起工作娱乐, 人类交往获得了前所未有的广阔空间和自由天地。它也促进了交往方式的革命, 实现了从以往的“点对点”交往的局限向“点对面”, 甚至是立体的全方位的交流转变;同时网络交往具备平等性、网络的虚拟性往往使网络交往具有匿名性, 人们在网上交往无须考虑自己或对方的社会地位、经济收入、宗教信仰等社会现实生活中无法回避的因素, 不必顾虑世俗的偏见和利益冲突。人们交往更深层次的体现为“自然之我”的宣泄, 心灵的沟通, 从而使网络成为思想意识联系的纽带。

网络世界正在全面改变着大学生的生活方式及交往方式, 通过网络交往可以帮大学生结识更多的朋友, 收集更多信息, 带来学习、生活上的便利。但大学生网络交往也带来了一系列的心理及社会问题。

首先, 造成大学生的角色混乱。社会角色理论认为, 根据不同的角色可以预见人们交往的行为模式, 说明人与社会的关系。因此, 现实世界中人际交往根据自己在社会生活中的不同角色和地位进行的, 具有真实性和直接性的特点。网络交往具有匿名性, 双方大都隐瞒自己的真实信息, 任意扮演自己想象的角色, 无须考虑现实中的一些不能回避的问题。但如果大学生长期沉迷于虚拟的网络角色中, 就会忽视现实社会中不同角色的创造与适应, 不能表现出与自己的角色相适应的行为模式。

其次, 妨碍现实生活中的人际交往。网络交往使人类的交往克服了时空障碍, 实现了“点对面”, 甚至是立体的全方位的交流, 极大地方便了大学生与他人的沟通、交流。但过于依赖网络, 忽略了现实交往, 甚至害怕回到现实世界中, 面对复杂的人际关系却不知所措不愿意交往或不肯交往, 极易造成“网络孤独症”导致个人的心灵更加封闭。也有大学生原来的社会交往比较频繁, 但由于把大量的时间投入到网络交友中, 减少了现实生活的人际交往, 减少了与家人和朋友的沟通和联系, 现实的友情逐渐淡化, 现实交往范围变窄, 出现了人际交往方面网络与现实的矛盾, 加剧了心理的孤独感。

再次, 过度的网络交往导致大学生情感冷漠, 缺乏人情味。网络交往是在高科技手段构建的虚拟空间实现的, 不受现实社会中的规范、规则、道德的约束, 特别是计算机游戏更是解除忽略道德、法制而崇尚强权, 沉迷于其中的大学生不仅荒废学业, 更容易把游戏中凶杀、争斗、血腥的场面和行为不自觉地带到现实生活中来, 凡事以自我为中心, 甚至用网络游戏的角色塑造现实的自我, 将自我凌驾于他人和社会之上。

最后, 不适当的网络交往会影响大学生的身心健康。网络的开放与封闭的矛盾、虚拟与现实的矛盾, 便大学生在网络上的交往完全不同于现实的社会交往, 在“人-机-人”相对封闭的环境里, 人际交往的可视与亲和感大大减少, 自我封闭加剧, 造成人际情感的逐渐萎缩和人际关系的淡化, 出现严重的人际关系信任危机。而一旦回到现实, 就会产生一种孤独感, 患上“网络疏离症”, 从而导致人格异常和心理障碍, 这些都不利于大学生身心的健康发展。

就解决大学生网络交往中出现的问题, 我们现在可以采取:

1) 对大学生上网予以正确积极的引导、指导, 引导他们正确对待网络交往和现实交往。网络交往行为有着世外桃源般的安全感, 宽容地接纳任何成员, 使人们感到无比的自由、安全、舒适, 避免了现实社会交往的危机和压力, 迅速俘获了酷爱自由的大学生们的心, 他们更喜欢以虚拟的网络交往替代现实社会的交往。以屏幕为界面来回避直接争论的尴尬, 缓解矛盾引发的面对面冲突。久而久之, 使得大学生逐渐削弱甚至丧失了在现实社会中的交往能力, 正如一位学者所指出的那样, “当信息传播可以通过手指一按就可以进行时, 人的嘴便沉默了, 写作也停止了, 心灵也随之凋谢了”。然而, 大学生毕竟生活在现实社会中, 网络交往只能是传统交往的补充或是延伸, 它不可能替代现实社会的交往。网络交往只能是用来增强大学生的主体性, 而不是使得大学生受制于网络而丧失自己的主体性。大学生必须清醒地谨记, 即使是离开了现实社会而进行网络交往依然只是从侧面映照出现实社会中的交往行为, 无论如何不能替代现实社会中的交往行为, 网络交往中的一切故事只有回归到现实社会才能够进行到底。

2) 加强校园网建设, 构筑大学生获取信息、学习知识和交流思想的主流网络平台。校园网应充分发挥大学知识、人才、信息密集的特点, 创建一些大学生喜闻乐见、寓教于乐的网站, 根据大学生发展的特点设立对他们具有吸引力的版块, 在网上为大学生提供学习、生活、就业等服务, 还可以在网上建设一些优秀社区, 在社区内开展丰富多彩、积极向上的学术、科技、艺术和娱乐等活动, 使学校网站真正成为吸引大学生、为大学生喜爱、受大学生关注的重要媒体, 成为大学生健康网络交往的重要渠道。

3) 加大感情投入, 促进大学生良好人际关系的形成。良好人际关系的建立可使大学生感到被关怀、尊重、爱护和理解, 获得某种安全感、力量感、幸福感, 有利于增强大学生的群体凝聚力, 形成积极、健康的生活和成长环境氛围。教师与学生实现感情沟通是转变学生思想观念的前提, 要善于寻找师生双方的共同语言、相似因素, 如共同的地域, 共同的爱好、共同的生活经历、共同关心或面监的问题以及相似的年龄, 都可以成为引起师生双方感情共鸣的切入点。要找准酌情共鸣的联接点, 做到情理交融, 教师还抓住学生迷恋网络的思想症结, 晓之以理, 动之以情, 用积极情感教育感化学生, 以乐观的情绪感染学生, 引起他们感情上的共鸣和共振, 使其逐渐形成接受的心理态态势, 心悦诚服地接受教育。

摘要:信息网络的勃兴不仅丰富了人们的生活世界, 而且在很大程度上打破了人们现实生活世界的交往局限, 引起了传统社会交往的变革。同时形成了网络交往的新模式, 这也使得人们有了另外一种新的生存方式, 也影响了一代大学生。

关键词:大学生,网络交往,网络世界

参考文献

[1]王锐生, 陈荷清.社会哲学[M].人民出版社, 1994.

大学生网络交往行为浅析 篇9

关键词:计算机网络,大学生交往,问题对策

1. 网络交往的主要形式和特征

1.1 网络交往的主要形式

网络交往大致是通过以下六种主要形式实现的, 但是在实际交往中, 这六种形式之间存在一定的交叉和融合。

第一, 网络聊天。网络聊天是网络交往的最主要形式之一。一般是在聊天室中进行, 但随着互联网的发展, 可以在聊天室之外的很多环境实现聊天功能, 使用者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在特定的聊天室进行交谈, 既可以和固定的对象交谈, 也可以和多个对象交谈。

第二, 电子公告牌 (BBS) 与网络论坛。BBS是Bulletin Board System的简称, 即电子公告牌。它包含了很多服务, 如讨论区, 消息室等, 但其最主要的功能还是消息发布和小组讨论。

第三, 电子邮件 (E-mail) 电子邮件以其速度快, 成本低, 最具灵活性而获得大多数互联网使用者的青睐, 也成为人际交往的强有力的工具。其表现形式就电子化的邮件, 代替原有现实中邮局邮箱的作用。

第四, 网络游戏MUD。一种赛博空间提供给网络交往者可以多人同时进行的网络在线游戏的游戏软件, 实质上就是在互联网上的互动游戏。个玩家在游戏中进行交流沟通。

第五, 文件传输。文件是一种更具有实时性和交互性的网络工具, 也是互联网的重要功能之一。一般是用户将本地计算机与远程计算机之间进行远程文件传输和存取。

第六, 网络搜索与浏览。搜索引擎工具是通过对信息资源建立的索引查找文件所在位置及简要信息记录, 也就是关于信息的信息。这些搜索工具简单易用, 极大的方便了人们的网络交往行为。

1.2 网络交往的主要特征

1.2.1 虚拟性

虚拟性使得网络交往的主题摆脱了现实的生活中的各种社会角色和责任的压力, 更加敢于展现自我, 甚至是潜在的欲望和特质.网络使用当中的匿名性可以促进交流中言论的自由化和多元化。

1.2.2 数字化

网络是一种数字化的媒介, 在传输方式上明显要优于传统方式, 这样使得它处理信息和传送文件的速度大大提高。人们搜索讯息更加方便快捷。

1.2.3 多元化

每个拥有上网能力的人不仅可以成为网络的课题, 也可以成为网络的主体。信息的开放度增强, 不同的信息在同一个空间传播, 信息源的不断增加也使网上的内容极为丰富和多样。

1.2.4 便捷性

“互联网最吸引人的地方是:任何人都可以与任何国家任何地方的人直接沟通, 能够在全球范围内实现知识共享 (1) ”较之传统的交往手段, 应用网络递信息具有更强的时效性, 快捷性。

2. 大学生网络交往存在的问题以及原因分析

2.1 大学生网络交往存在的问题

现阶段大学生网络交往的存在的问题大致可分为三部分。

2.1.1 网络道德相对传统道德相对低下。

网络道德有别于通常意义下的道德, 我们接触到的社会道德是一个建立了很多年的观念, 道德约束下的每个参与者都自觉的维持和维护道德的规范和标准。而网络道德是一个脱离了社会道德并且以释放每个参与者个性化全新的伦理, 参与者所构建的网络道德尺度没有标准, 所建立的价值准则也就没有选择可言, 选择必须从一定的价值准则出发, 但价值准则本身的地位又是不确定的, 相对于某种选择情境, 它可以是最高的尺度, 而相对于另一种选择情境, 它又退为次要的选择依据 (2) 。

2.1.2 我国社会相对于发达国家社会缺乏自我民主性和主动法制性。

国内网络社会中参与者缺少制定共同的规章制度积极性, 因此, 造成了现阶段我国网络环境的无序性和各自为政性, 各大网络巨头都按照自己的规章制度。没有一个统一的, 健康的制度去制约网络环境。

2.1.3 立法与实际需求

从2004年我国《中华人民共和国计算机信息系统安全保护条例》、《计算机信息网络国际联网安全保护办法》颁布以来, 互联网网络的行为规范已经逐步规范和健全起来, 但是由于互联网发展过快, 各种新型的网络问题层次不穷, 立法的速度和尺度不能满足高速的网络发展需求, 各种配套的规范制度也没有及时与国际接轨。

2.2 大学生网络交往问题的原因分析

2.2.1 身份实名制的不健全

我国从2000年以后才开始逐步实行网络实名制, 对于制约网络确实起到了一定的效果, 但是由于我国处于网络实名制的初级阶段, 网络实名制不健全也使得现有的网络中的参与者身份不明, 难以管理。从而没有相应的办法去制约网络的参与者。

2.2.2 网络交往缺乏限制性

在网络环境中不受社会道德的束缚, 所以在一个不需要承受道德制约的环境下, 每一个人最真实, 最贪婪的欲望被激发到最大。社会中被道德束缚的人的本质与本性在没有道德要求的网络环境中被最大程度的释放和歪曲。

2.2.3 网络立法缓慢

我国对于网络立法的进度和体系相较之下都进展缓慢, 法律的配套措施和实施的具体要求都和我国现需求的状况无法做到配套一致。青少年的网络监管, 处罚, 以及相应的普法教育都出现了严重的偏失。正处于建立价值观中的青少年没有受到相应的教育就会很容易走上沉迷于网络的道路。

2.2.4 民间网络机构的软弱性

与国外相比, 我过网络中的非政府机构处于起步状态。在发达国家, 如果在相应的立法或制度没有颁布以前, 民间机构就起着监督, 记录, 完善网络的环境, 倡导网络参与者美化和健全网络环境。而在我国, 民间网络机构的软弱性导致了新生代的网民对于如何正确的使用网络没有一个正确的引导。

3. 大学生网络交往问题对策

3.1 引导和教育大学生树立良好的网络交往观念

我国自2000年开始普及电脑与网络教育, 学校开设有电脑与网络课程, 至今, 电脑课程已经普及到各个学校, 但是相应的网络课程缺乏对遵守网络文明的教育。对大学生的网络文明和网络道德教育普及更加需要, 应强调在现有的网络教育的普及课中添加网络道德教育的指导课程, 引导大学生加强对于网络交往的正确认识。从思想想上树立维护良好论文交往环境, 纠正不良的网络道德思想作风。从主观上提高大学生对于网络交往的认识和意识。

3.2 挖掘民间机构的潜力, 充分发挥其构建功能

在我国互联网相关的法律制度要求出台以前, 我国出现过很多民间形式的组织, 这些组织对于网络社会的文明制度发展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民间的网络组织具有一定的号召力。加强民间网络机构有助于提高网络参与者制度性和有序性的认识, 维护良好的网络制度。利用民间机构的号召力去带动网络社会中的良好因素的发展, 引导广大的网络社会参与者用正确的观念和行动去净化网络社会中的糟粕。逐步建立起法制约束以外的制度约束。

3.3 严格落实实名制度

现有的网络环境出现的最大问题是虚假信息, 刻意夸大或是故意隐瞒诱其受骗是当前网络交往中存在的最多和最严重的弊病, 网络中虚假信息大部分原因都是由于网络对于信息发布者的实名制监管不严造成的, 对于后果的责任追究不能落实到具体的个人。没有一个严格的身份审查制度去控制好每个网络参与者的行为和言论, 如果实现了实名制度就就从根本上限制了网络中虚假信息的传播。

3.4 健全网络立法, 加强违法行为的司法监督

网络交往中出现的严重违规行为或是违法行为的根本是因为我国立法制度的不完整性。对于犯罪主要原因是因为找不到法律的条款去制约, 犯罪者都抱有侥幸心理去实施犯罪, 所以要从根本入手, 加强立法去制约网络交往犯罪的发生。

参考文献

[1]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二版第3卷[M].人民出版社, 1956.

[2]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二版第1卷[M].人民出版社, 1956.

[3]穆丹.大学生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研究[D].黑龙江大学, 2012.

[4]封国强.大学生网络交往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D].西安理工大学, 2012.

[5]卢如荣.影响大学生网络学习行为的因素分析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 2012.

大学生网络交往消极影响分析 篇10

关键词:大学生,网络交往,消极影响

网络交往, 是指人们以互联网为载体, 利用图像、文字和声音进行信息交流, 沟通思想、联络感情的过程。随着互联网的发展和普及, 网络交往已成为大学生学习、生活的一种新的形式。网络的延伸和对日常生活的渗透以及多媒体技术的发展与应用, 都使得大学生有了更多的施展空间, 调查中目前排名前十位的网络应用, 如网络音乐、网络新闻、即时通信、搜索引擎、电子邮件等几乎成为大学生日常生活的一部分。而通过MSN、QQ、飞信、E-mail电子邮件、网络游戏、个人空间、论坛、SNS等途径, 大学生人际交往也已经突破了传统模式, 向更宽广的领域伸展, 网络对大学生的人际交往也产生了前所未有的影响。

一、大学生网络交往动机

随着互联网的不断发展, 很多大学生热衷于网络交往, 产生这种情况的原因很多, 具体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 自我身份确认。

当今社会是一个竞争的社会, 大学生面临来自各方面的压力, 这使他们很容易产生挫败感, 而网络中的各种角色给予他们自我表现、发泄的机会, 使他们从中获得成就感和满足感。网络是虚拟的, 它为大学生提供了超越时间空间、现实身份、家庭背景和教育程度的新型娱乐和生活方式。一些大学生将网络交往作为特殊的、但是能够有效满足心理需求的交往方式。虚拟的网络世界也成为了他们逃避现实的途径, 使他们沉溺其中。特别是在网络游戏中, 玩家能够根据自己的喜好选择游戏的类型和游戏的伙伴, 他们可以随意改变自己的年龄、身份、地域等, 这是现实生活中做不到的。

(二) 表现自我。

部分大学生网络交往的动机为表现自我。随着网络技术的进步, 许多大学生把网络作为了解外部世界的窗口, 在网络上通过多种途径展现自己的才能。他们一般通过网上发帖、制作个人网页等形式来展现自我。这些人一般都有一定的网络阅历, 对事情有自己的独立见解和思考。很多人在网络上找到了自我发展的方向。大学生就是看中了网络这样的一个虚拟的第二世界, 在网络中他们可以畅所欲言, 发现自我、表现自我。为便利生活而使用网络的大学生更多地进行网络游戏。现实生活中的许多游戏, 需要多人在同一时空中共同完成, 而网络游戏则不受时空的限制, 为游戏者提供了便利。相对于复杂的现实世界, 虚拟网络世界成了大学生情感的宣泄渠道。

(三) 情感需求。

在网络上交友, 是大学生上网的主要活动内容之一。各式各样的聊天室、论坛是大学生漫游网络的第一个驻足之所。各大网站的聊天室里挤满了大学生的身影, 各个交友网站里排满了大学生的注册信息和留言。聊天、交友成了一些大学生日常生活的组成部分, 有的乐此不疲, 甚至深陷其中不能自拔。还有部分学生迷恋网络同居, 在网上体验同居生活。大学生处于情感需求的旺盛期, 他们迫切希望与外界保持更多的联系, 于是运用网络这种沟通方式作为人际交往的主要手段。网络交友成为大学生上网的主要动机。由于现实中的种种压力, 大学生归属、爱及自我实现的需要往往无法得到满足, 于是一些大学生们在网络世界中寻求归属感, 重新构筑自我。

二、网络交往对大学生人际交往的消极影响

今天网络已经成了大学生学习、生活、人际交往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随之出现的则是网络对大学生人际交往的消极影响。由于网络中的人际交往是以计算机为中介, 与传统人与人之间的直接交往相比, 现实性的面面接触减少, 交往活动单一, 稳定交往难以实现;情感交流局限, 人情趋于冷漠;交往中自我中心凸显。

(一) 淡化现实中多方位的人际关系。

在我国, 根据CNNIC2009年1月发布的最新调查数据显示, 大学生群体是所有使用网络群体中最活跃的一个, 平均每周上网时间达到了18.6小时, 仅次于以计算机网络为主要工作工具的办公室职员。除去必要的学习、生活用时, 如此密集地参与网络或与网络相关的活动中, 必定会减少参加其他活动的频率和时间, 减少与身边亲人、朋友之间面对面相处的机会, 其结果必然将是对现实中人际交往的疏远和心理距离的扩大。网上交际的双方所直接面对的是冷硬的键盘屏幕, 彼此间处于相互隐匿平等而无直接利害关系的相对位置上, 不存在社会、经济地位等现实性因素的界限, 这使得网络交往中缺乏明确的纵向人际互动, 也进一步淡化了现实中已有的多方位的人际关系。

(二) 不稳定的人际关系危害个体心理健康。

一方面, 对新异网络信息趋之若鹜的大学生由于网络交往的深度卷入, 减少了现实社会中的人际交往, 更淡化现实中已有的多方位的人际关系, 人际之间的互动形式越发的单一。另一方面, 网络的匿名性和网络交往中选择的随意性, 也造就了网络人际关系的不稳定性, 从而限制了人际关系的和谐发展, 其随意的方式也导致了交往的肤浅化。个体在虚拟与现实之间的两种角色及其负载的人格特征就必定会出现交替轮转。心理学的研究表明, 当多重角色之间差异和冲突达到一定的程度或者角色转换过频时, 容易出现心理危机, 甚至导致双重或多重人格障碍。网络人际交往中的角色与现实角色的反差过大, 会造成内心的裂痕, 威胁到个体的存在。

(三) 削弱现实交往中信任感、责任感和道德感。

人际关系的建立和巩固需要交往双方彼此间的相互重视和支持, 也需要双方能够平等和互惠互利。而在网络中则很难形成实质性的情感联系, 虚拟的平等与交互所掩盖的是彼此间的无知, 这也就限制了道德、规范在人际交往中的约束力。道德、规范的外在要求以及内化的自我约束在网络匿名化和不稳定的状态中, 所能找到的也只是一串作为IP地址的符号。如此自由地存在, 使社会规范已经失去了原有的普遍约束力, 而个人内在的自我约束机制也在潜意识中放松了警惕。网络中随意的、非道德的, 甚至恶意的、非法的活动屡见不鲜, 也在网络人际交往中造成信任、责任和道德的缺位。种种行为转嫁于现实生活就会造成大学生对于诚信、责任等价值标准的认同感降低。同时, 对于大学生个人而言, 则是强烈的个人本位和自我中心, 这也是对崇德化、尊理性、主中庸、重自治的中国传统伦理道德的冲击。

三、大学生网络交往对策分析

毫无疑问, 网络消极影响特别是过度上网所造成的负面影响, 使大学生在从网络虚拟走向现实生活的回归过程中出现了种种的问题。结合有关调查、研究的结果来看, 网络情境下大学生人际交往的困境大体上包括交往过程中行为言语、情绪情感、人格特征, 以及网络认知等方面, 具体来看则又包括道德情感、人际信任、自我认同等方面的危机。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一) 教育学生正确处理现实交往与网络交往的关系。

一是要引导学生学会做网络交往的主人, 正确认识网络交往只是人际交往的补充, 不能迷恋在网上建立的友谊或爱情, 更不能用这些关系取代现实生活中的人际关系。二是要加强安全观教育, 警惕网络中的人际欺诈。三是要加强健康的情感观教育, 正确对待网恋。要充分发挥思想政治理论课的主渠道作用, 针对网络人际交往的特点, 在人际交往章节中增设有关网络人际交往和网恋的有关内容, 采用讲授与录像、讨论相结合的方法, 引导大学生正确对待网恋, 确立正确的网络交往观、情感观, 培养健康的人际交往和情感交流理念。

(二) 加强诚信等交往道德的引导。

消除网络交往中的信任危机, 必须使相互诚实成为自律的行为。与现实人际交往一样, 诚与信也是网民必须遵守的重要准则。学生在网络交往时, 也应注重自己的个人形象, 尊重他人人格, 履行道德规范, 做到不使用污言秽语、不进行人身攻击、不欺骗朋友等。教师要引用古今中外有关诚信的典型例子来劝诫和引导学生, 做诚实守信的高品位的现代人。同时学校应健全对学生的评价机制, 让诚实守信者获益, 失信者受罚, 营造诚实守信的氛围。要创建健康、文明的校园文化, 营造和谐的人际交往环境。大学生的交往主要在校园内进行, 要创建整洁优美的校园环境、高雅实用的教室、实验室、图书馆, 以及温馨的宿舍, 激励学生奋发进取, 陶冶情操, 提升思想境界, 使人心情愉快, 适宜开展积极的人际交往活动。

(三) 加强健康校园网的建设。

教师应发挥校园知识、人才、信息密集的优势, 使校园网成为教学、科研、学习、生活和娱乐的重要场所, 根据大学生的特点设置一些他们喜闻乐见的与学习、生活和娱乐相关的专题社区, 增强吸引力, 把学生兴趣引导到努力学习、全面发展、完善人格等方面上来。我们要加强对网站的管理, 大力倡导网络文明风气, 对于有违社会公德的言论不仅应及时删除, 而且要就此展开讨论和批评, 形成健康的舆论氛围, 树立网络正气, 要增加在课外、星期天、节假日等开放学校机房时间, 使学校机房成为“健康网吧”。要加强学校心理咨询网络体系建设, 全方位地搞好对学生的心理辅导。

参考文献

[1]辛妙菲.大学生网络交往动机的差异研究.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 2008, VOL16, (9) .

[2]李晓东.大学生网络交往动机与网络行为特点及关系.华东师范大学硕士论文, 2009.10.

[3]张俊杰, 姚本先.网络对大学生人际交往的影响.高校辅导员学刊, 2009.5.

谈网络对青少年人际交往的影响 篇11

【关键词】网络 青少年 人际交往 对策

【中图分类号】G526.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1270(2016)02-0012-02

随着信息技术的迅速发展,互联网已经在各个校园普及,网络给青少年学生打开了外面广阔的世界。人际关系是一种建立在心理接触上的社会关系,网络交往指交往主体在网络上发生互动并在交往过程中构成一定的社会关系即网际关系。过度沉迷于网络交往的年轻人容易患上网络综合症,从而引发各种心理障碍,使得青少年在现实世界交往中产生人际关系障碍,对现实人际关系产生负面影响。因此,正确引导他们积极健康地利用好网络进行人际交往,是建设和谐校园必不可少的工作。

一、青少年网络人际交往的特点

近年互联网技术飞速发展,对全社会民众的思想、行为、工作、学习与生活都开始产生了或多或少的影响,它已成为推动跨世纪社会发展的强大动力。上网可以使青少年对种种信息做出快速的反应,并且学会一种重要的学习方法。各种社交网站与聊天工具在网络中不断推陈出新,很快为青年学生廣泛接受,大大地突破了以往制约人际交往的时空限制,学生们在各种虚拟班级、虚拟社区中与他人频繁交往,交往的范围也在不断地扩大,从而形成相当规模的交际圈。

在网络人际交往中,人与人是平等的。学生们可以在一种不受限制的状态下自由交流,打破传统文化中的等级观念,从而获得前所未有的人际交往的体验和感受。在网络这个虚拟的社会里,学生们可以任意扮演各种角色。以不同的身份、角色出现在各种虚拟的场所,随心所欲地选择自己愿意交往的对象,畅谈自己关心的话题,而无须去顾忌自己对言行承担的种种责任,因此一些在现实校园里不敢表达的观点、言论往往在网络上更易于坦陈。

二、网络人际交往对青少年发展的积极影响

目前互联网已经成为青少年了解外面世界的一个主要窗口,他们可以轻易从网络上得到各种最新信息,网络人际交往对青少年的积极影响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扩大人际交往范围

传统的人际交往主要通过交谈、会议、书信、电话来完成。而通过网络开展人际交往就像来到超市一样,学生们既可以跨越时空、地域界限,又可以一点对多点,聊天、飞信、交友在各种电脑、手机等网络终端里顷刻间完成,极大地降低了时间和金钱成本,提高了人际交往的效率。尤其是在人际交往的范围拓展方面,网络海量的信息、技术的引导和可选择性成为学生发展新的人际关系的最高效手段。

(二)激发学生创造性

网络人际交往的平等性与匿名性,使人们相互之间的沟通与互动不像现实社会里面对面的进行,可以将自己生理或者心理的某些缺陷隐匿起来,将自己最美好的一面投入到网络的人际互动之中。更利于彼此之间的思想交流,能够产生一种前所未有的自信心和满足感,从而满足个人发展和自我价值实现的需要。在人际交往中产生的满足感还可以激发学生的创造力,让他们以更大的热情投入到专业和其它新知识的学习中去,有助于学生的自我提高。

(三)帮助学生合理表达情绪情感

青年学生们有强烈地人际交往需求,而往往有些人拘于性格自卑、胆怯等原因,不敢过多过深与人交往,害怕泄露自己内心的秘密,造成内心压力过大。而网络由于其独有的特征,使其成为学生结交网友,向网友倾诉和宣泄的新场所,他们可以将自己的真实身份隐瞒起来,把内心世界完全敞开,从而缓解内心的压力,有助于学生合理表达情绪情感,提高心理健康的水平。

三、网络人际交往对青少年的成长弊端

青少年学生正处于性格、心理和道德形成的关键时期,网络上的黄色、暴力、政治反动等内容势必影响青少年的思想道德趋向,其人生观、价值观极易发生倾斜,严重损害其身心健康成长。

(一)网络上瘾症

由于互联网新鲜事物层出不穷,信息内容丰富有趣,包罗万象,对于易于接受新事物而且求知欲望强的青少年来讲,具有极大的吸引力。据统计全球2亿网民中有1140万不同程度地患有上网成瘾症,其中青少年占绝大部分。恋网成瘾会导致他们生物钟紊乱、思维迟缓、情绪低落、甚至会出现自残意念和行为。

(二)影响学生现实的人际交往能力

网络毕竟是个虚拟的世界,一些学生过于热衷于通过网络发展人际关系,沉迷于网络世界给自己带来的精神体验,通过QQ、电子邮件、网上社区与人交流,却不能顺畅地与他人进行面对面的沟通。以至于网上的朋友越来越多,现实中的朋友越来越少,长此以往就丧失基本的社交技巧,与现实社会渐行渐远,人际沟通越来越难,渐渐失去对现实社会的感受力与参与感。

(三)网络孤独症

由于越来越多的青年人选择网上与人交往,他们同外部世界进行沟通联系主要通过“人机”系统,这种以机器代理交往的方式不可避免地要破坏和剥夺千百年来形成的人与人之间的人际交往模式。他们终日与电脑终端打交道,就极有可能导致人与人关系的疏远、淡薄,导致个人产生孤僻、冷漠等心理问题,有的青年甚至一离开网络,回到现实社会就感到不适应,心理上出现强烈的孤独感。[1]

四、正确引导学生进行网络人际交往的对策

引导青少年进行正确的网络人际交往,不仅要靠教师的教育,还要在环境教育中渗透网络教育。学校要优化网络环境,利用网络开展丰富多彩的德育活动,提高学生的判断力和自控力。

(一)建立正确的网络人际交往规范

在现实社会中,由于人际交往行为受到法律法规、社会舆论和道德规范的控制与约束。而在网络社会中,人们的行为由于网络人际关系以互联网为中介,交往者的身份往往具有虚拟性、开放性。[2]现实社会中的法律法规、社会舆论和道德规范似乎都不存在了,造成一些学生的网络交往行为肆无忌惮。因此建立网络人际交往规则和交往秩序已经成为引导青年学生网络人际交往的当务之急。学校应利用各种资源和渠道,加强学生上网自律教育,将法制教育、网络道德教育融入学校的课程和学生的日常生活中去,通过正面的教育加强对学生的约束,并利用各种第二课堂活动不断巩固。

(二)搞好网络心理咨询

网络心理教育和心理咨询对于普及青少年的心理健康意识,增进青年学生全面素质的培养具有重要作用。由于网络交往时空的隐秘性、及时性、无限性等特点,青年人更愿意在网上说出心理话,与交流者进行心灵的沟通,有利于在网上对青年人进行个别或团体咨询、心理互助等活动。因此,可以在网上设立心理咨询主页,定期更新有关青少年维护心理健康的知识,并由专职心理咨询教师对访问的年轻人进行心理咨询。当然,现实社会与学校的心理咨询机构也应起到它应有的作用。所以,不但要重视现实社会的心理咨询机构对青少年健康心理的维护和课堂上的心理健康教育,还应重视网络心理教育,搞好网络心理咨询。

(三)净化网络人际交往的环境

作为学校思想政治工作者要注重学生的心里咨询与指导,对网络成瘾的学生要逐步戒除网瘾,鼓励其积极参加正常的社交活动。网络色情、暴力、欺诈在网络中还有着非常大的生存空间,学生们的法律意识、道德规范无时无刻不受到冲击。对此政府应加强对网络虚拟空间的监管,制定相应的法律法规,对违法违纪的言行严惩不贷。同时,学校要通过加强社团建设,引导学生积极参加社团活动和社会实践活动,让青年学生充分接触社会。在现实社会中丰富人际交往的经验,掌握人际交往的技能,帮助他们抵御网络中的不良诱惑,保证其在虚拟的环境中健康成长。

(四)培养青少年人际交往的心理素质

青少年应塑造健全的人格,健全的人格能对青少年的人际关系起到良好的促进作用。

1. 要克服自卑、悦纳自己。一个心理健康的人能够体验到自己存在的价值,对自己的能力、性格和优缺点都能做出恰当的、客观的评价。

2. 要克服自己的社交嫉妒心理,正确认识自己,充实自己的生活,建立起网上与网下良好的人际关系。

3. 协调和控制自己的情绪,保持良好的心态。在人际交往中要控制好自己的情绪并会及时调整自己的负面情绪,加强自己的修养,开阔心胸,保持平和良好的心态,才能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

因此,青少年一定要积极投入到现实世界中,与身边的同学、朋友发展友谊与爱情,体验到现实生活的多姿多彩和温暖关怀,摆脱冷漠与孤独的困扰。

五、结语

网络带给学生的影响是不可避免的,我们应该科学地利用网络对学生进行教育,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网络观念。通过建立正确的网络人际交往规范,使网络成为他们的良师益友,能更好地学习,获得丰富的知识,从而更加健康地成长。我们要在社会、学校、家庭的共同努力下,营造出一个健康和谐的网络环境,帮助青少年正确处理现实交往与网络交往的关系,从而保证他们在网络时代健康成长,成为对社会有用的人才。

【參考文献】

[1] 陈巍.计算机网络对青年人成长的负面影响.杭州电子工业学院学报,2000年第5期.

基于网络交往的学生道德教育探索 篇12

一、网络交往对学生思想道德成长的负作用

1. 虚拟性造成道德规范弱化

在虚拟情境中, 主体是否参加某一社团, 是否与他人交谈都依自己兴趣而定, 是自愿的, 其角色有着无限的可能。如果不想再交谈下去, 只需鼠标一点关闭窗口即可, 无需承担情感和道义上的羁绊。

道德规范发挥作用的途径之一是舆论, 现实中的人们都能感到道德舆论的存在, 从而会有意识地使自己的言行符合道德规范。网络中也有道德规范, 也能形成道德舆论, 但是由于人们在网络中是隐身的, 所以道德规范和道德舆论无从施压, 这在很大程度上造成学生对道德责任的漠视以及责任感的消退。

2. 全球化造成价值参照多元

交往中信息的全球化传播必然带来价值参照的多元化, 而这与网络交往的虚拟性紧密联系在一起, 正因为虚拟的交往环境弱化了道德规范, 从而为各种价值观的存在提供了平等条件。

学生道德自我的发展过程, 就是他们对“泛化的他人”的态度进行认同的过程, 而“泛化的他人”总是存在于社会交往中的, 网络交往为学生提供了极为多元的“泛化的他人”, 其中的各种价值观彼此作用、互相抗衡。多元的价值选择固然能给个人的发展提供机会, 同时也带来大量的精神涣散和疲劳, 增加了人选择的困难。

在网络尚未普及的年代, 学生交往的范围有限, 这意味着影响他们道德自我认知的社会参照范围也有限。但是, 进入网络时代后, 情况就大不相同了, 网络强大的技术特性使学生道德自我认知的社会参照范围极大拓展, 也就是说, 参与网络交往的学生, 他们的道德自我认知在价值多元的环境中变化发展。对学生而言, 网络环境包含多元价值取向, 这就需要发挥主体性进行选择。

3.“一次博弈”造成道德人格分裂的可能性

网络交往具有“一次博弈”的特性, 这与现实交往的“重复博弈”大不相同。重复博弈反映了当事双方的长期关系, 一次博弈反映了双方的短期关系。“长期行为和长期关系比之短期行为和偶尔合作要更稳定、更有效率, 也更符合总体或个体的利益。”

在现实生活中, 人们之间的交往类似于“重复博弈”。一般来讲, 人们采取的策略是合作的, 在当前的交往中会恪守人际交往的道德准则。人们的网络交往是“一次博弈”, 即使遇到上当受骗的情况也不会太在意, 因为自己对交往对方的道德期待本来就很低。一次博弈让个体想和谁聊就和谁聊, 想什么时候结束就什么时候结束, 一切尽在掌握。个体对他人道德期待的降低, 意味着改变了对人我道德关系的认识, 与此同时, 个体对自己的道德期待也随之降低, 既然别人都能说谎, 为什么我就不能呢?学生对网络中的人我道德关系认识与现实有了落差, 产生不连续感, 这意味着道德人格分裂的可能性。具有健康道德人格的个体, 其行为具有统合性与持久性, 能正确感知世界和自我。反之, 不健康的道德人格表现为个体道德观念与情感的混乱。网络区别于现实环境, 存在道德自我分裂和道德人格危机的危险性。

二、思想道德工作本体价值的确认

思政道德工作的目的在于培养人。问题在于, 是把人作为工具来培养, 还是作为主体来培养?思想道德工作的本体价值所指向的是社会还是个人?培养学生的主体道德人格这一本体价值可以分解为知、情、意三个方面, 我称之为“三明”:耳聪目明、爱憎分明、身正志明。

1. 耳聪目明:学生道德认知的清晰

思想道德工作中进行网络交往指导的首要目标, 就是要将学生培养成耳聪目明的阅听人。虽然网络常常被妖魔化, 但是不能否认, 它给我们带来了很多的乐趣与感动, 所以没有必要回避网络;同时我们也要看到, 网络中的不良信息会产生消极影响, 误导人的精神追求。

随着我国信息传播环境的开放, 大众传媒已逐渐成为学生接受社会教育的普遍方式, 新兴的以网络为典型的大众传媒在商业动机的刺激下所普及的是流行文化, 其特点是即时、媚俗和感性化, 与学生精英文化所追求的理性精神和理想主义大相径庭。因此, 我们要指导学生正确理解网络传播的多元内容, 让他们在视听音像方面表现出良好的欣赏和判断素养, 成为一个耳聪目明的阅听人, 让他们在了解消费产品信息真实运作过程的基础上, 反思这些信息对自己可能产生的影响, 从而建立起自己的道德判断准则和健康的信息批判能力, 这样才能充分利用网络资源完善自我。

2. 爱憎分明:学生道德情感的坚定

学生道德情感的发生与确立离不开他所生活的群体。按照库利的理论, 人的情感自我是在“首属群体”中确立的。“首属群体是指成员间有面对面的交往与合作的群体, 其特征是亲密、面对面的互动、温情与合作。在首属群体中, 人的自我意识与社会意识一同发展, 随之产生类似的‘I—Me’ (主我—宾我) 感与‘Us—We’ (宾格我们—主格我们) 感。这种‘我们的感觉’促进了自我对群体生活, 如儿童游戏群体、家庭等的强烈认同”。学生充满热情, 富有朝气, 他们的情感丰富而强烈, 正处在情感体验的高峰期, 正是此时, 他们情感发展的需要最为强烈。他们最渴望能与同伴交流, 宣泄内心世界真实的快乐、烦恼、孤独、痛苦。在首属群体中, 学生与交往对方有着亲密接触, 以这个温馨的群体为背景, 情感自我在互动中建立起来。如果学生长期沉湎于虚拟团体中, 远离真实情感交流的“首属群体”, 就缺少了与他人形成合作、伙伴和友谊关系的土壤, 对道德自我体验是一个巨大损失。

3. 身正志明:学生道德意志的慎独

慎独是指一个人在无人监督的情况下, 仍然能够自觉地严格要求自己, 按照道德准则行动的品质。慎独的要求与学生思想道德工作的本体价值是一致的, 即回归到“人本位”的境地, 提升个体的自我价值是学生思想道德工作的起点与归宿, 使人成为人, 肯定自我、超越现实, 树立理想, 发掘本质。

网络的文化特质使得道德主体——人, 有可能从他人的监督与控制中解放出来, 接受自我控制的考验。

网络不是伊甸园, 也不是地狱, 它是人间, 所以更多的属于灰色地带, 有善有恶, 有美玉也有顽石, 正如人的本性一样, 一半是天使一半是魔鬼。这对学生道德自我的意志力是一种考验。道德自我意志修养的最高境界, 乃是“以无招胜有招”, 无论外在环境给予的奖赏和处罚是什么, 主体都能完全根据自己内心的道德律, 即道德良知来行事, 此时他们的行为真正达到自主自由的境界。

三、走向“自律”的学生思想道德工作创新

长期以来, 学生思想道德工作中的师生关系一直维系在“教育者——受教育者”、“管理者——被管理者”的层面上, “师者”即“施者”。在此前提下, 面对多元的校外文化的冲突时, 学生就成了易受迷惑的羔羊, 教师则成了政治和道德上的布道者, 负责向学生们展示真理, 揭示事实真相。这样过于简单化的做法显然不能适应现实社会。尤其是当学生将某些文化视为“自己的文化”时, 他们就不能容忍教师对这些文化的批评, 而倾向于反诘教师所倡导的制度化的教育文化。

网络文化的诞生昭示着信息时代的到来。在急速的文化变迁时期, 文化传承方式明显地呈现出“后喻文化”的特征, 年长的一代向年轻的一代进行广泛的文化吸收。网络文化体现了校外大众文化对精英文化霸权的直接挑战。在此背景下, 上述师者的强势地位必然发生位移, 内涵也随之转变:从资讯的传播者, 转变为智慧的点燃者;从道德观念的灌输者, 转变为与学生共同探讨伦理问题的合作者;从空泛的说教者, 转变为与学生一起道德成长的实践者。只有这样, 教师才能真正体验学生道德意志的紧张感, 体验到部分伦理规范的滞后, 体验到德育改革的必要性。新型师生关系的建立是学校思想道德工作创新得以进行的根本保证。

上一篇:城市高中下一篇:节点影响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