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往行为理论对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启示的论文

2024-10-07

交往行为理论对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启示的论文(精选8篇)

交往行为理论对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启示的论文 篇1

浅论哈贝马斯的交往行为理论及其对中

国的启示

来源:磁铁 http://

关键词:哈贝马斯 交往行为 系统 生活世界

摘要:阐述了哈贝马斯的交往行为理论,其中“交往行为”构成了哈贝马斯交往理论的核心范畴,“生活世界”“系统”是交往行为的核心概念,对西方社会的诊断是交往理论社会批判的集中体现;哈贝马斯的交往行为理论对中国现代化建设也有启示作用。

一、交往行为

哈贝马斯是当代德国最负盛名的哲学家、社会学家、思想家之一,是法兰克福学派第二代最重要的代表人物。哈贝马斯与第一代法兰克福学派成员根本的分歧在于他们对待现代性的态度。批判和反对现代性是第一代批判理论的根本出发点,而哈贝马斯对待现代性的态度却是批判与重建。在哈贝马斯看来,现代性是不能抛弃的,也是无法抛弃的,它是社会发展的必经阶段,我们不能通过一个决定将其动摇甩掉,并且它仍包含着规范的、令人信服的内容,即有发展更新的内在潜力,所以它还是一个未完成的方案。现代性的问题,主要是理性问题,因此哈贝马斯把着眼点放到传统理性的批判与改造上。他认为现代性不仅仅是工具理性,其本质更是交往理性。在他看来,法兰克福学派老一辈成员之所以把现代社会看的一团漆黑,批的体无完肤,是因为他们以为理性到了现代完全窄化为工具理性。它所关注的是如何利用理性去主宰自然,而从不考虑理性的其它多种表现及各种形式应有的位置,现代性的难题由此而发生。交往理性区别于意识哲学的理性概念在于,它不以主体与客体的二元对立结构为前提,而是以主体间对称的理解关系为前提。主体哲学的理性概念从结构上具有排他性、单维性和绝对性;相反,交往理性概念具有包容性、多维性和可错性。从交往理性概念出发,现代性并不必然是理性自我否定的辩证法。哈贝马斯认为现代性难题的克服与解决需要一个新的立足点,这就是从“意识哲学”向“交往哲学”范式的转换,即从以自我主体为中心的理性转向主体多元化的主体间交往理性模式。在哈贝马斯看来,交往行为是指行动者个人之间语言为媒介的互动,是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具有语言能力和行为能力的主体的内部活动,行动者使用语言作为理解其相互状态和各自行动计划的工具,以期在行动上达成一致。

如果说交往行为是交往理论的核心范畴,那么交往行为中蕴含的交往合理性就构成了交往行为的中心。而所谓交往行为合理性是人与人之间通过符号协调的相互作用,具有主体间性,在一定社会规范的指导下,通过对话,进而达到沟通理解和协调一致的理性化行为。它把理性放在人际间广泛的和相互交往的生动关系网络中考察,使理性凸现为交往关系的总和,由此决定了哈贝马斯更重视人与人之间的联系。哈贝马斯强调的交往行为主要是基于语言行为而建立起的主体间的理解沟通和认同的活动,由此可见,实现交往行为合理化需耍交往者重视并遵守共同的道德规范,并能够选择恰当的语言进行相互理解为目的的对话。

二、生活世界与系统

生活世界与系统过程是交往行为理论的第二个重要的概念,在哈贝马斯看来,是使交往概念完备化的不可缺少的概念,是行为论过渡到社会理论的桥梁。那么,何谓“生活世界”?何谓“系统”?两者又有怎样的关系呢?

生活世界概念最先是由胡塞尔提出,哈贝马斯用它来把握现代社会的基本结构,在《交往行为理论》(第二卷)中,哈贝马斯开宗明义指出,生活世界的结构一般具有三个层次即文化、社会、个性。哈贝马斯认为,生活世界是交往行为始终运行于其中的境域,即“交往行为者总是在他们的生活世界的视野内运动,他们不能脱离这种视野。作为解释者,他们本身与他们的语言行为统属于生活世界。”他又指出,生活世界又是作为交往行为的背景假设和相互理解的“信念储蓄库”来支撑交往行为的,这体现了生活世界的交往职能。

三、交往行为理论对中国的启示

今天,我国正处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探索阶段,中国人民齐心协力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哈贝马斯的交往行为理论给予我们的启示,或许有助于我国建立一个和谐有序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我们应给予思考和借鉴。

第一,经济体制方面。,社会转型表现在社会现实中,往往从经济领域开始,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我国现阶段的重要任务也是必经阶段。然而如果市场经济潜在具有的“目的合理性”“工具行为”“以成功为指向”等工具理性意义而不能够加以正确的引导和限制,会导致许多我们不愿意看到的后果,物欲横流、拜金主义、惟利是图、道德沦落、人情淡漠都是可能出现的副效应。但是我们不能因此而放弃市场经济,只能尽量去避免,把其副效应控制在最低限度。这就需要运用哈贝马斯的交往理性来制约工具理性,使市场经济在更合理的制度下,更合理的环境中良性发展。市场经济作为企业间通过竞争与合作的经济合作关系来实现资源配置的经济运行方式,它所内含的多级经济主体平等竞争的性质呼唤一种平等互利的新型交往模式。因而,首先必须确立和规范市场多级主体,重建市场经济新秩序、新规则,建构新的公平的交往体系,并以行政手段主要是法律手段,建立统一完善的国内市场机制,保障良好的交往运行环境。

第二,政治体制方面。建立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是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要目标。“现代化”不仅仅是一个孤立的单纯经济范畴,而是一个包括经济、政治、社会、文化及人自身的现代化的内在的庞大系统工程。中国传统几千年来的官本位思想严重,官僚主义的畸形发展往往导致官官相护、职权不分、腐败成风,中国百姓深受“门难进、脸难看、事难办”之苦,对政府、行政人员往往缺乏信任感。对于存在的这些问题,应该更加完善我国的政治民主制度、法律制度,为交往行为主体间的沟通理解提供对称条件和交互期待,使所有人都平等参与并享有同等对称的话语自由和论证表达,而不能有压制他人话语自由和权利自由的话语霸权者,在交往理性的基础上达成共识。促使“私法主体”和“国家公民”利益主张,多种价值诉求的矛盾冲突得到化解。

第三,人的发展方面。中国的现代化随着全球化趋势的加强而向纵深方向发展,经济发展了,人民的生活水平提高了,但人们生活在繁华的城市中,感到的不是自由和解放,而是束缚和压抑。如果不加以控制和改善,更糟糕的事情将会发生,商品经济的市场化会使资本和商品成为衡量和主宰一切的标准,科学的物化模式渗透到社会文化的“生活世界”,成为支配生活世界的对象性力量。哈贝马斯的“交往行为理论”是一套以建立和睦人际关系为核心的理论。他主张人们以真诚的“对话”来解决社会矛盾、社会争端和冲突,以“对话”的方式来加强人与人之间的“沟通”,让人们在“相互理解”基础上“达成共识,取得一致”。所以,我国在注重经济建设的过程中,还要加强对精神文明的建设,加强对公民道德的培养,发扬我国的互让互利,团结合作的优良传统,使人们在平等互爱的环境中得到自由全面的发展。

交往行为理论对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启示的论文 篇2

关键词:交往行为理论,思政课实践教学,实效性

一、交往行为理论的主要内容

哈贝马斯提出的交往行为突破了传统的主客体关系, 强调在理解基础上产生主体之间的互动关系, 以平等协商和对话的方式进行沟通, 最终达成共识的交往活动。

1.运用主体间性模式

主体间性是哈贝马斯交往行为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哈贝马斯认为, 主体间性是指主体之间的关系是在语言交往中形成的精神沟通, 是主体的相互“理解”和“共识”。哈贝马斯的主体间性理论所体现出的活动模式为“主体—客体—主体”模式, 这种模式有利于激发主体自主性、能动性和创造性, 其交往活动的主体双方在平等的基础上交往。

2.重视语言在交往中的作用

哈贝马斯认为交往行为就是行为者通过语言交流, 相互理解, 使自己的行动得到合作, 以实现一定的目的, 达到认同。哈贝马斯重视语言在交往行为中的作用, 对于语言有效性的要求实际上就是:在交往中言语行为要具有可领会性、真实性、正确性, 为开放的、自由的、互动的、主体间的交往行为奠定基础, 从而使不尽相同的主体间通过有效交流与论证商谈的过程最终确立共同的话语环境。

二、高校思政课实践教学实效性的缺失

近年来, 思政课实践教学在不断的探索、创新, 形成了众多切实可行的经验, 但实践教学的实效性仍然不强。本文就基于交往行为理论分析高校思政课实践教学实效性缺失的原因。

1.教育者与受教育者的地位不平等

在传统的高校思政课教学过程中, 追求的是主体对客体的改造, 教育者 (即主体) 仅仅把受教育者 (客体) 视为是需改造的对象。这种“改造与被改造”的不平等关系往往会忽视主体的自觉性, 导致主体压制客体的能动性和创造性, 致使客体在教育中缺失话语权, 使主客之间无法相互理解、交流与沟通。

2.实践教学内容脱离生活实际, 导致知行分离

哈贝马斯认为生活世界是交往行为发生的源泉, 这就启示我们思政课实践教学要坚持理论联系实际, 但在传统的思政课实践教学中教育者集中存在以下弊端:一是教师缺乏现实性和生动性, 存在过度理想化倾向;二是教师忽略了实践这一重要环节, 导致理论与实践相分离。这就使思政课无法将教学内容内化为受教育者的思想或道德信念, 造成知行分离的局面。

3.教育主体话语权的缺失影响教育者与受教育者的道德交往

语言作为在思政课实践教学过程中师生之间精神交往的媒介具有重要的作用。在传统的思政课教学过程中, 教育者的话语具有机械性、模糊性、抽象性的特点, 这使得语言失去了可领会性, 导致主体间的对话缺乏共同的认识, 受此影响, 交往行为就难以发生, 无法使师生之间的道德交往有效进行。

三、交往行为理论对提高思政课实践教学实效性的借鉴意义

1.“主体间性”模式有助于构建教育者与受教育者的平等关系

在思政课实践教学中所构建的互动关系, 实质上反映了教育者与受教育者在教育交往中的地位。思政课实践教学活动以全新的“主体—主体”交往互动模式出现, 即教育者和受教育者都是教学活动中的主体, 其本质是二者在教学活动中都成为地位平等的主体。学生的主体性与提高思政课实践教学实效性是相互促进的, 学生的主体性的提升必将把思政课实践教学推向一个新的阶段。

2.交往行为理论有助于促进思政课实践教学与现实生活的结合

哈贝马斯认为人与人之间的交往是在我们生活的世界中发生的, 因此提高高校思政课实践教学实效性离不开与我们息息相关的社会生活, 这启示我们对大学生思政课实践教学要回归社会生活, 要坚持理论联系实际。一方面教育者在紧扣教学大纲的前提下, 必须紧跟时代的发展和社会的需求, 不断地改进、充实教学内容;另一方面要引导受教育者运用所学的理论知识在社会实践中树立科学的世界观。通过实践这个重要的环节将思政课理论知识内化为学生的思想意识, 这样才有利于提高思政课实践教学实效性。

3.交往行为理论有助于提高思政课实践教学实效性

思政课实践教学是一项在教育者与受教育者交往行为过程中进行的实践活动, 在思政课实践教学的交往活动中, 语言是最基本的媒介, 思政课教育者的热情态度、渊博学识等, 均须通过语言表达出来。因此转变思政课实践教学中教育者语言的表达, 改变那种说教性的语言, 要善于运用可领会性的、贴近生活的语言来表达自己, 以便增强思政课教学的吸引力、影响力, 激发受教育者进行学习的兴趣和热情, 实现思政课实践教学的目标, 以提高实践教学的实效性。

参考文献

[1]陈秀.哈贝马斯“交往行为理论”对教育公平实践主体的启示[J].学术论坛, 2010, (7) .

交往行为理论对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启示的论文 篇3

【关键词】马克思社会交往理论 高校 思想政治教育 启示

【中图分类号】G711【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6)02-0079-02

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影响因素在于人,只要是指具有思想政治道德品质的全面发展的人,而此工作的理论基于在于马克思理论。随着人类社会实践形式的变化以及主体性研究在哲学范围内的日益突出,目前社会对“马克思交往”理论这一重要学科重视程度越来越高。

一、马克思社会交往理论概述

交往作为人类重要的生活与实践形式,属于不同实践主体间将客体作为中介的相互作用关系,在根源上属于有所差异的主体间体现的实践关系。马克思在相关著作中论述了交往的主体、实践性以及对社会人类全面发展的重要作用,进而构成了划时代性的“社会交往”基本理论。

1.交往是人类物质生产活动的前提

马克思社会交往理论,立足于现实的人与人间的实际活动,而交往活动同样拥有了实际的实践前提。马克思社会交往理论,最为突出之处是将社会交往与实际生产高度地结合为一体,将社会交往视为特定的活动范畴,也就是说将交往视为在生产实践基础上所进行的交往活动。社会交往,一方面论述了社会联系是建立在人类社会活动发展的基础之上,另一方面也阐述了社会交往过程中所具备的实践特性。

2.交往体现了不同主体间的社会关系

在马克思社会交往理论中,交往并非简单地视为特定的活动性范畴,更进一步理解为特定的关系范畴。作为特定的关系性范畴,社会交往不仅仅说明了不同人之间所存在的特定社会关系,同样也体现了不同主体之间所存在的关系,从更深的层次阐述了社会交往自身所具备的社会特性。

根据马克思社会交往理论,社会可理解为不同人类间基于交往所构成的。交往,是社会人类与自然界开展物质交换过程中所同步不可或缺的活动内容。交往作为特定的关系,为不同实践主体间以课题为中介所产生的相互作用关系,本质上属于不同主体间所实现的实践关系。

3.普遍交往是人的全面发展的现实基础

马克思非常关注社会家务在人全面发展中的积极意义。马克思提出,交往的普遍发展与生产力的普遍发展同样关键,是人全面发展的现实基础。此外,马克思认为,人类发展的好坏重点在于与他有着直接或者间接交往的其他所有人的发展。所有人是否能够自由地发展,是决定了其他任何人是否能够自由发展的前提基础。

同时,马克思将全面的社会关系视为人全面发展的关键内容。人的社会关系,决定了人所能够发展的程度高低。人的社会关系,一直在交往实践过程中得以实现,而交往实践活动的深度与广度,都足以说明人自身发展与进步的情况。

二、从交往视角分析当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现状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在学生人生发展及职业发展中意义重大。加强对当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现状的分析,能够更为高效地开展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推动学生全面健康发展。通过交往视角进行分析当前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现状,能够更为清晰,深入地了解当前的实际现状。

(一)缺乏交往的师生关系

在当前国内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最为常见的现象就是老师在上面大讲各种思想政治教育理论,并且引用各种经典案例以充实教学理论,然而大多数的学生却在座位上不吭不响,造成思想政治教育课堂师生间严重脱节。

深入地分析这种突出问题的原因,我们可以发现最为核心的原因在于老师和学生之间严重缺乏课程所需的互动及情感交流环境。在当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最为重要的对象就是人,而人与内心的情感或情绪不可分离。假如老师在思想政治教育课堂上只是单纯地讲解各种高、大、全的教学理论,极易造成教学课程流于形式,难以有效地提升学生的思想政治觉悟,提升思想政治教学效率。

此外,假如思想政治教学老师对课程上所讲解的知识,以及面对课堂学生的时候,不抱着积极热情的教学态度,那么老师就很难以给学生带来充足的信任感,自然会导致学生难以接受老师在教学课堂上所讲解的思想理念。长此以往,学生自然会慢慢地失去自身对未来发展的信念,慢慢地也会失去对国家政治及社会关注的热情。

据相关统计数据显示,当前高校学生已经慢慢地失去了对国家政治的积极态度,同样在学生发展阶段也塑造了不良的价值取向,对未来的人生理想信念不够清晰,产生过浓的功利心心理。随着对当前国内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所存在问题的深入反思,目前高校所开展的思想政治教育课程应该更为关注交往与沟通教育内容。

当前,全球化的主要内容是对话与交流,在当前国内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应该明确其核心领导地位,并努力开展国内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道德品质健康教育活动,这必然要求持续改善当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的交往形式与内容。

(二)交往复杂的国内外环境

结合当前的全球实际情况而言,在当前全球化交往愈发深入及广泛存在的情况下,意识形态的斗争有了更多更新的展现方式,再加上所采用的方式持续更新,更具隐蔽性。

由于高校学生接触社会的机会较少,再加上当前年龄段自身好奇心较强,极易受到外界敌对势力意识及错误价值观的影响。此外,与过去的思想政治教育过于单调、无谓,当前国外不法分子所采取的思想渗透模式更具吸引力、更具诱惑性,对国内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影响显著,现状让人格外担心。

结合当前国内政治教育现状而言,随着国内城市及市场经济建设的持续发展,当前不同的经济成分及利益群体相互交集。在获得发展良机的同时,也遇到诸多发展矛盾。在不同人交往过程中,不可避免地产生部分利益冲突或分期,必然会造成人思想上的迷惑,甚至会造成某些违法违纪行为产生。

高校大学生,由于即将踏入社会,内心既兴奋又胆怯,心中还会感到些许的迷茫,这些心理特性极易致使大学生们在遇到某些社会矛盾中感到心中的恐惧与不安。假如在学生发展阶段未采取正确积极有效的引导,则极易导致学生产生自暴自弃的内心,造成学生对国家和社会产生不信任的心理,不利于学生踏入社会后健康成长。

三、马克思社会交往理论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启示

(一)社会交往理论要求全面展现高校学生主体性

马克思社会交往理论,从人交往实践活动中阐述高校师生在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的相互关系,交往实践更加强调师生间交流与理解,高校师生正是在交往环节中利用相互交流实现高校思想教育工作的目的与价值。根据马克思所分析的交往实践理论,人的本质并非单纯个体所拥有的抽象物。在实际生活中,是当前所有社会关系的累加。实践活动,可以理解为当前社会所有群体所开展的活动,与不同人之间所进行的交往不可脱离开来。

人的主体性,必然会历经从弱到强,由局部到多数的主体性发展历程。人的全面发展过程,同样也可以理解为不同人间过于依靠对方,缺乏个性,转变为突出个体发展,尊重自主、自愿发展原则,使得主体得以持续完善,也意味着在交往过程中主体个性得以持续完善、持续发展的过程。

根据马克思社会交往理论,高校在未来的思想政治教育活动中应该更加重视突出学生在课堂中的主体性,并且能够与时俱进,根据时代的实际发展需求持续完善与丰富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课程形式与内容。

(二)社会交往理论倡导高校师生主体间性交往

主体间性,主要是指不同的主体之间所存在的内在相关性,并以个人主体性为发展基础,拥有相互了解、相互承认、平等发展等特性。

根据马克思社会交往理论,要求高校在思想政治教育活动中突出师生间的主体间性交往。首先要求师生在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地位平等。不仅仅要求学生和老师在人格上所拥有的平等地位,同样要求在教学活动中拥有均等的言说机会与时间。

高校老师在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应该讲推动学生思想政治道德水平提升,促进学生全面健康发展作为教学工作中的基本职责,并在思想政治教育活动中发挥组织者与先行者的重要作用。相对于老师而言,学生相对较为不成熟,但是是思想政治教育的真正主体,并且与社会发展对学生实际思想政治要求有所差距。学生应该在老师的辅导下,持续提升自身思想政治道德水平,充分发挥自身潜能与拓展空间。

(三)社会交往理论强调现实生活对高校思想教育的作用

根据马克思社会交往理论,人类生活、交往实践的基础在于现实中的物质世界。马克思社会交往理论认为交往关系在于对主客体的改造,基础在于社会实践。目前,高等院校所开展的思想政治教育活动必须与时俱进,紧跟社会时代的发展需求。

第一,应该突出大学生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活动中的主体作用,并且紧密结合当前国内改革开放工作及现代化建设的实际需求,突出社会时代背景下的思想政治教育形式与内容,使教学内容与学生当前阶段思想层次相靠近。

第二,高校应该在思想政治教育课堂之外,重视学生思想政治实践活动,丰富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实践的方式与内容。可以考虑建立于学生社团基础上,进行学生自我思想政治教育活动。

结合当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实际的现状,以及当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所面临的各种挑战,以及马克思社会交往理论对高校未来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启示,在后续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应该更加重视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并且倡导师生主体间性交往活动,并且突出高校思想教育在显示生活中的作用,以更为顺利地推进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提升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效率,切实有效地扎根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促使学生培养正确的思想观、价值观,为未来的思想政治教育体系建设出谋出力。

参考文献:

[1]徐水华.马克思社会交往理论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启示[J]. 湖北社会科学,2009,11:190-193.

交往行为理论对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启示的论文 篇4

2.1自主学习模式

自主学习模式是依据武术技能的形成,需要学生不断练习、反复体验的特点,在教师科学指导下,通过学生能动的创造性学习和练习活动,实现自主性发展的教学模式。其教学的基本程序是:自主探索—研究讨论—练习反馈—体验成功。在武术教学中,教师讲解和示范基本技术动作后,学生在动眼、动脑中获取丰富的运动表象,为进行意义构建和自主探索提供必不可少的素材。学生通过自主尝试、小组合作交流、组际间的`交流与竞争,对武术技术动作进行思维加工,以获得相应的理论知识和运动技能。在教师的指导下,将学过的基本动作进行重新组合,使学生在协作中准确掌握和熟练运用,学生不仅学会了自主学习的方法,增强了对体育运动的热爱和自信,更能从中体验运动的快乐和成功的自豪,产生强烈的学习动机和愿望,造就出高素质的自主学习者。 2.2问题探究模式

问题探究模式是指教师引导学生从武术学科的特点和现实生活情境中选取探究主题,以问题解决为中心,注重学生的独立活动,通过使学生主动探究问题、验证假设,去获取知识、技能,不断提高思维能力、运动技能和创新精神的教学模式。其教学的基本程序是:提出问题—形成假设—互动探究—促进发展。在武术教学中要鼓励学生提出与教学训练有关的问题,并形成假设。学生根据假设和猜想而进行具体练习时,教师要尊重学生的主体性,唤醒学生探究的内驱力,鼓励学生另辟蹊径。同时,促进学生在认知、技能、情感、态度、价值观等几个领域的发展,使学生原有知识和技能得到自由拓展、重组和升华,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情感,激活学生的思维和创新意识,达到自主进行意义建构的目的。

2.3情境陶冶模式

交往行为理论对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启示的论文 篇5

1.引言

隐喻翻译是一项以语言为载体的跨文化交际活动,也是将一种语言所承载的信息传递到另一种语言中去的主体间性交往行为。对于主体间性交往行为的研究,德国后现代哲学家哈贝马斯的“交往行为理论”(Theory of Communication Action)为人们开启了一扇新的窗户。该理论是在取舍抑扬不同哲学思想观点的基础上创立的一个复杂的、多层面的“理性联盟系统”,它以“理解”为核心,语言为基础,融社会批判理论、普通语用学、社会进化理论为统一构架。

2.交往行为理论视域下的翻译学理解观

2.1翻译学研究的新出路—交拄行为理论。

翻译学研究从传统的语义学阶段到结构主义语言学阶段,发展到20世纪90年代传人我国的解构主义阶段,经历了漫长的历程。

传统的语义学范式的翻译,受到古典主义知识论的影响,认为“人是万物之灵”,对客体的理解完全依赖于译者的主观感受,强调译者的悟性与灵感,讲求“神似”和“化境”,推祟所谓的神来之笔。由于它过分地强调译者的主观能动性,使得翻译这一跨文化交际活动变成了一种神秘的实践。

20世纪80年代,我国结构主义语言学掀起了翻译学研究的新高潮。人们开始关注文本,尝试运用语言学的分析方法代替直觉感受,认为在纷繁复杂的言语现象背后隐藏着一种普遍性和规律性的东西,只要掌握了它就可以表达一切,使得翻译变成简单化的机械性操作,即用目标语言的语义一句法规则把存储在源语言的语义一句法规则中的思维内容编写进去。

显然这种工具性又走到了另一个极端—过分强调作为客体的语言的规律作用,随之便受到了解构主义思潮的猛烈抨击。解构主义给人们提供了一种新的思维方式。它打破了结构,解构了系统,使一元规定走向多元化局面,把翻译从语言逻名斯主义的束缚中解放出来。但它毕竟又一次将翻译推向非理性,过分张扬主体意识,使释义变成了一种无限延宕的活动,人与人之间的理解和交往似乎变得不可能。

如何克服这种思想观念的偏狭,进行有效的以语言为媒介的跨文化交际活动呢?笔者认为,借助哈贝马斯的交往行为理论,可为翻译学研究找到一条理性的新路。

2.2翻译学理解观的重释。

一位法国译者说过:“翻译就是理解和使人理解”。理解是翻译大厦的基石,是翻译过程的第一步,没有一个好的理解,翻译寸步难行。当我们认为交往行为理论为翻译研究打开了一扇新的窗户时,就有必要对理解观进行重释。

哈贝马斯认为社会交往以语言为媒介,语言交流必须互相理解,否则谈不上有效交往。交往行为中的语言,即言语,是可以进行规范分析的。每个言语行为都具有施行和陈述的双重结构。施行性部分作为主语句,处于主体间的交际层;而陈述性部分作为副语句,处于主体间的表内容层。施行性部分在一个言语行为中起决定作用,因为它限制了言语者和听者的关系,同时也规约了陈述内容的意义。这两个结构在言语行为中是相互依存的。有时言说者也许会强调其中的一部分,但并不意味着否定另外一部分,只是让它暂时退居次要的位置而已。比如,“我手机没电了”一语,看上去似乎仅仅陈述了手机电池已耗尽这一事实,但实际上它隐含着多种行为意义;①因为手机没电,所以我刚才没接你的电话;②我必须马上充电;③我不会带手机而带小灵通,所以有事请打我的小灵通。这就是隐性的施行性部分,而根据具体的情境,它将起到这样或者那样的施行效果。

塞尔认为“说话人的思想的原初的,或内在的意向性被转换为语词、语句、记号、符号等等,这些语词、语句、记号、符号如果被有意义地说出来,它们就有了从说话人的思想中所派生出来的意向性。它们不仅具有传统的语言学意义,而且也具有有意图的说话人的意义。”这无疑与哈贝马斯的言语双重结构理论异曲同工。据此,对意义的理解也有必要进行相应的双重划分。理解某一言语应一分为二地看,在表述层上则是know-what的问题,而在交际层上是know-how的问题。know-what是指言说者何以会达到这种理解的明晰知识,即其能够获得关于理解的知识;从理解者的角度来看,就要求他能理解被语义、句法、规则排列起来的“语词、语句、记号符号”构成了怎样的意义。know how是指有能力言说者如何构造或施行这种言语行为的能力,是一种隐含的规则意识;从理解者的角度来看,就要求他能理解言说者的这种隐含性规则意识。在这一双重理解中,对言语表述内容的理解是一级理解(know-what),而要真正把握言语者内在的意向性必须进人二级理解(know-how),即对施行性部分的理解。因此,理解不能停滞在先验判断的形式上,必须在交往过程中达成。理解的目标是导向某种认同,即“共享知识,彼此信任,两相符合的主观际相互依存”。它不仅包含传统的对语言表达式的理解,还包括“在与彼此认为的规范性背景相关的话语的正确性上,两个主体之间存在着某种协调”,及“两个交往过程的参与者对世界上某种东西达成理解,并且能使自己的意向为对方所理解”。

3.隐喻的解读

哈贝马斯的交往行为理论对翻译学的建构具有宏观的方法论指导意义,对翻译实践是否同样具有指导意义呢?鉴于纽马克曾说“隐喻翻译是一切语言翻译的缩影,因为隐喻翻译给译者呈现出多种选择方式:要么传递其意义,要么重塑其形象,要么对其一进行修改,要么对其意义和形象进行完美的结合。”以下将利用交往行为理论说明隐喻在跨文化交际中的解读。

隐喻是一种语言使用现象,在“词典中找不到隐喻”。从现代隐喻学观点来看,隐喻现象应在形式上搭配异常,在语义上类属不同,逻辑错位,从而产生了语义冲突,而当听者对冲突产生回应时,便生成了隐喻的意义,即理解了某一隐喻式言语。对于隐喻的运作机制,有人曾作过这样描述:“隐喻涉及两个不同领域(范畴)的概念,隐喻意义的产生是两个概念之间相互作用的结果。这一相互作用通过映射的方式进行。在映射过程中,属于某一领域的相关概念和结构被转移到另一领域,最终形成一种经过合成的新的概念结构,即隐喻意义。而这一映射和整合过程的基础是两个领域在某些方面的相似性。”这无疑表明对隐喻的理解需要双重划分。

隐喻的理解过程应由两部分组成:隐喻的辨认和隐喻意义的推断。事实上这就是一个由一级理解进人二级理解的过程。举一个人们常提到的例子“The tongue is a fire”来说,从表述层理解(一级理解),“tongue”被美国传统词典这样定义:”the fleshy,movable, muscular organ,attached in most vertebrates to the floor of the mouth, that is principal organ of taste, an aid in chewing, and swallo-wing, and, in human beings,,important organ of speech“。我们可以认为舌头作为人体的一个重要器官,首先具有与绝大多数脊椎动物一样的味觉和辅助咀嚼及吞食的功能,除此之外,还是具有言说能力的人的重要语言器官。以这个基本意义为中心,tongue一词背后形成了一个庞大的意义集合:它可以指形状像舌头的东西,例如tongue of flame(火舌),guiding tongue(铁路导向尖轨),switch tong(开关铜片),也可以指人的言说行为和言说能力,例如hold one’s tongue(keep silent), lose one’s tongue(lose the capacity to speak, as from shock)。这一言语行为中的另一个关键词fire,在美国传统词典里可以找到如下定义;” a rapid, persistent chemical change that releases heat and light and is accompanied勿flame”。同样,在它背后的意义集合中可以找到诸如,cooking fire(炊火),forest fire(森林火灾),wild fire(野火),the fire ofcannon炮火)等火的具体形态。也可以发现其他意义,如The boy is full of fire(这男孩非常热情决奋),He was on-der fire for mismanagement(因管理不善而受到责难)。

当tongue和fire这两个背负着各自庞大意义集合的词语被嵌人A is B的基本语言框架(句型)中去时,两者的逻辑关系就通过“is’,发生相互作用。“ is”用来表示一种等值。所以从字面上看,或者换一个角度说,从听者对表述层的理解来看就应该推理为:“舌头是火”。“是”表明两个意义集合在某方面来说是等值的。然而,从上面我们对这两个词的意义的理解来看,它们显然隶属于两个不同的范畴,将它们之间用‘` is”连接后,进行常规的等值逻辑推理的是行不通的,于是从表述层上我们能够辨别出这是一个隐喻,从而完成隐喻理解的第一部分。当听者明确说者使用的是隐喻式的言语行为之后,就要对隐喻所表达的真正意义进行推断,那理解当然就要进人二级阶段,理解该言语行为的施行性部分,即理解“说话人的思想的原始的,或内在的意向性”。

可以这样假设,如果“The tongue is a fire”是说给一位正受媒体指责的艺人听的,那么说话人可能含有一种同情或瞥告的意向。艺人总是倍受媒体关注的,由于种种原因,媒体可能片面地、夸大地报道了某些事实,而这样的报道传播开来便演变成了某种绊闻和谣言,它们将或多或少地给艺人本人或其事业带来一些麻烦。这种语境为舌头与火的等值逻辑推理提供了一种可能:舌头—人类的语言器官—人的言语行为—媒体的报道—人们对报道的负面反应(纬闻和谣言)—给艺人本人或其事业带来麻烦(毁坏名誉或阻碍事业发展),火—会发光发热的化学物质—光和热过度会引发火灾,毁坏东西,甚至造成人员死亡,这样二者在毁坏这一功能上找到了相似性,逻辑推理就站得住脚了。”The tongue is a fire”的意思是大众对艺人的多种看法和言论中不乏啡闻或谣言,它们也许会攻击其人格,甚至会因为它们的存在,公司解除雇佣关系,或者没人敢请这位艺人演出。因此我们有理由推断,说话者是在发出人言可畏的感叹,或是在告诫演艺者要注意自己的言行,以免被媒体捕捉到后进行炒作,从而自毁前程。至此,听者才完成了对原言语行为的有效理解,导向了听者与说者的某种认同。

完成对隐喻的理解,必须经由一级理解(对言语表述内容的理解)到达二级理解(对言语者内在意向性的理解)。在同一语言体系中是这样,在不同的语言体系间也应该如此,因为唯有如此才能进行有效的跨文化交往。我们应该怎样操作隐喻翻译就不言而喻了,或保全源语隐喻,或进行译语隐喻替换,或使译语语言显性化都具有可行性,只要它能够帮助听读者完成意向性理解。

3.1保全源语隐喻。

当隐喻的喻体和喻意在源语与译语中完全或大体相同时,对于源语的喻体,译语听读者能产生与源语听读者相似的心理联想,并完成相似的意向性理解,译语中则宜保全源语隐喻。如:

(1)Heisafox.他是只孤狸。

英语fox和汉语狐狸指的是同一种动物,当它被用作说人时都含有“狡猾”之意,即使听读者与说写者处于不同的语言体系和文化背景中,也能有效地理解该言语行为的施行性部分:要当心这个人,他很狡猾。再如:

(2)think tank思想库

“思想库”一词本不存在于汉语文化里,然而“库”在汉语文化中指储藏东西的地方,因此尽管处在汉语文化中的人们还未认识到用“库”的特性来描述“思想”的集合,但这种“库”的认识能导向对英语文化中的“think tank’,的认同,因此“库”这个喻体可以保全下来。毕竟在这种跨文化交际中,我们不能低估听读者的理解能力,更不能剥夺他们的理解权利。

在翻译过程中,为了达到跨文化交际的目的,有时需要变通地保全源语隐喻,即在保全源语隐喻的同时做出适当的解释。如:

(3)What will it be when the increase of yearly proddc-tion is brought to a complete stop? Here is the vulnerable place, the heel of Achilles, for capitalistic production.(Friedrich Engels, The Condition of the Working Class in England in 1844)

要是每年的生产完全停止增长,情形又将怎样呢?像阿基里斯的脚踵一样,这将是资本主义生产的致命弱点。(《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四卷)“the heel of Achilles”这个短语来源于古希腊神话。A-chilies是古希腊传说中的一位杰出英雄,他在特洛伊战争中身经百战,屡建功勋。据说,Achilles出生时也只是一个极其普通的孩子。他的母亲为了锻炼他坚强的意志,造就他一副刀枪不人的钢铁之躯,便倒提着他的身体放到环绕地狱的冥河中去浸泡。果然,他的身体经过浸泡变成了一副钢筋铁骨,任何凶恶的敌人也不是他的对手。但是,他的一双脚后跟却因握在母亲的手里,便与普通人的一样,成了这位英雄的致命弱点。后来,在一次战斗中,仇敌射中了他的脚后跟。这位战功赫赫、所向无敌的英雄最终死于自身的这一致命弱点。由于汉语文化中没有Achilles其人其事,若仅仅保全英语源语隐喻,而不做任何解释,则会阻碍汉语文化中的听读者完成意向性理解。因为他们对“阿基里斯的脚踵”只能作出符合汉语常识的判断:一个名为阿基里斯的人的脚后跟,而无法导出“致命的弱点”这一认同,即无法进人二级理解。所以在保全英语源语隐喻的基础上,增加必要的解释,这样不仅使听读者顺利地完成理解,导向某种认同,还使听读者见到其原有形象和风格,促进了两国文化的交流。

3.2译语隐喻替换。

当源语的喻体所承载的喻义完全无法在译语中再现时,可根据具体的语境而采用译语文化中听读者所熟知的喻体形象进行替换。如:

(4)差人道:“马老先生,··…老实一句,‘打开板壁讲亮话’,这事一些半些几十两银子的话,横竖做不起来……”(《儒林外史》)

”Now Mr.Ma,”said the rtmner,“…Let’s put all。cards on the table > a few dozen tales are not going to settle anything....生活经历和认识方式的不同,导致汉语和英语中使用了两种不同的喻体,这时,我们不得不使用英语文化中的认识方式“put all our cards on the table”来替代汉语文化中的“打开板壁讲亮话”,因为隐喻不仅作为一种修辞手段存在,更是一种思维方式。既是思维方式就一定会受到认知结构和认知方式的制约,当这种制约条件本身不一致时,我们就不能抓着喻体形象不放。试想把“打开板壁讲亮话”直接搬到英语文化中去,英语语言的使用者没有这种思维方式,根本不能解读出“老实地说、坦诚地说”这一层意义,而只会停留在它的字面意义解读的困惑中。这种滞留于一级状态的理解是不完整的,并没有导向某种认同。为了导向“坦白地说、老实地说”这一认同,英语中就必须更换喻体“put all our cards on the table“。

3.3译语语言显性化。

显性化是指在译语中把源语的隐喻变为一种直说或阐释。在翻译过程中,有时在译语中无法再现隐喻的喻体和喻意,也无法在译语文化中找到听读者所熟知的喻体形象进行替换。这时,为了到达二级理解阶段,导向某种认同,就只能舍弃源语隐喻的喻体,而保留其喻意。如:

(5)填鸭式教学法forced-feeding method of teaching“填鸭”是一个具有丰富中国文化特色的词。中国有五大名宴:满汉席,孔府宴,全鸭席,文会宴,烧尾席。其中全鸭席的菜肴全部以北京填鸭为主料烹制而成,共有一百多种冷热鸭菜可供选择。据考,北京填鸭的祖籍是南方,后来迁至京西玉泉山,用人工填喂法逐渐育成今日的品种。它的生长期较短,只需60一65天就能长成5一7斤重,45天之前的雏鸭自由取食,最后15~20天则由人工填喂,每6小时一次,一天填喂4次,故得名北京填鸭。把填鸭的饲养方法应用到教学上,是指一种强制灌输的教学方法。处在汉语文化中的听读者很容易由填鸭的饲养方法联想到以教师为中心的满堂灌教学方法,从而完成了对“填鸭式”的一级理解和二级理解。此时,若保留喻体,将“填鸭式”生硬地搬到英语语言文化中去(如duck-feeding),势必会阻碍该文化中的听读者理解这种教学法。由于在他们文化中没有这种饲养鸭子的方法,他们对duck-feeding的理解只能停留在字面意思即一级理解阶段上,无法进人到二级阶段。为了使他们“导向某种认同”—一种强制灌输的教学活动,就只能舍弃隐喻的喻体,而保留其喻意,故翻译为“forced-feeding method of teaching”。

4.结语

交往行为理论对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启示的论文 篇6

摘要:目标管理理论是一种过程型的激励理论,强调管理双方通过组织目标的共同设置、实施、检查和评价来激发动机、指导行为、发挥整体的组织绩效。提出运用目标管理理论对高校教师进行管理。强化教师主体在管理中的参与意识,实施管理目标激励机制,合理协调教师目标与学校目标之间的关系,实现高校教师管理的科学化。

关键词:高等学校;教师管理;目标管理

目标管理理论是20世纪50年代在科学管理和行为管理理论的基础上形成的一套管理理论。美国著名管理学家杜拉克在他所著的《管理实践》一书中,以“目标管理与自我控制”为命题,系统地阐述了这一理论。其中心思想是:一个组织通过上下级共同参与制定组织目标和个别目标,使个人从中受到激励,共同为实现目标而努力,从而促成组织团队的建立,发挥整体的组织绩效。[1]当今,目标管理已成为一种激励技术,成为员工参与组织管理的一种有效形式,是有效发挥团队合作,提升创新能力以及培育部属才能的管理方法,在我国高等学校的人力资源管理中,运用目标管理理论对教师进行管理,就可实现管理的规范、有效、科学。

一、实施目标管理的意义

目标管理理论强调主体的参与性,认为目标的实施者同时也是目标的制定者。在制定目标时,重视管理者和被管理者 的参与和协商,让员工参与目标的制定是目标管理的一个关键要素,员工参与了目标的制定,才能接受目标并按目标的要求去实施,在高校教师管理中,强化教师主体的参与意识,就能激发教师的工作热情,提高其积极性。

教师是高等学校中履行教育教学职责的专业人员,既依法享有进行教育教学活动。开展教育教学改革和实践,从事科学研究,学术交流,参加专业学术团体,在学术活动中充分发表意见,指导学生的学习和发展,评定学生的品行和学业成绩等权利,也有权利和义务对涉及学校教育事业的改革和发展出谋献策,提出建议与意见。但是,在我国高等学校,长期以来教师只是被动地按部就班地进行工

作,教师很少参与学校发展目标和规划,管理规章制度的制定过程,这既影响了学校发展目标、发展规划、管理规章制度的顺利实施,也挫伤了教师的工作积极性;形成了“你说你的,我干我的”现象,要转变这种现象,在学校的人力资源管理中,必须做到:一切管理均以调动人的积极性,做好人的工作为根本,强化教师主体的参与意识,树立教师既是管理者又是被管理者的观念,学校在制定远景规划、学科建设规划、管理规章制度时,要广泛听取教师的意见和建议,集思广益,发动广大教师自觉地参与学校决策,充分发挥教师的主观能动性和工作积极性,不断从教师的 创造性实践中汲取营养,使学校发展和管理目标的制定不断规范化。并且具有可行性,教师自己参与了目标的制定过程,就会努力地去为这个目标付出、奉献、创造性地工作,目标实现了,他们也就会更有成就感。

二、目标管理的具体实施方式

目标管理理论强调通过目标的设置来激发动机,指导行为,使员工需要与组织的目标挂起钩来,以激励他们的积极性,运用这一理论,通过目标设置、实施目标激励,不断提高教师在开发智力资源,开展教学科研等方面的积极性,就可实现 对高校教师的有效管理。

高校教师的劳动是一种特殊的专业活动,由于其工作的性质、任务、社会地位、文化教育程度等特点的影响,形成了高校教师需要的特殊性;精神文化需要的优先性;创造、成就需要的强烈性、自尊、荣誉需要的关切性;物质需要的精神丰富性。[2]分析教师需要,根据教师的工作特点与心理特点,因人、因地、因事,遵循目标管理理论,通过目标的设置实施目标激励:第一,通过宣传、奖励等手段,激发教师追求高层次需要的欲望,使教师的全部精力投入到教学科研工作中去,并用自己的全部才能做好本职工作。第二,利用信息资源,及时通报国内外教育发展趋势,动态及本校教师的状况从而引发教师的危机感,增强其紧迫感,使其更加努力工作。第三,激发、培养、爱护教师的成就感。通过荣誉评定,定期选送优秀教师参加进修、学习、培训,为他们提供更多的开发智力资源,提高教学科研水平的机会。

三、教师个人目标与学校发展目标必须协调一致

目标管理理论强调目标管理是系统整体的管理,一个组织的总目标是由一系列子目标组成的目标体系,个别目标只有与组织的目标协调一致,才能促成组

织团队的建立,才能发挥整体的组织绩效,在高校教师管理中,要把教师的个人目标和学校的发展目标以及国家的发展目标结合起来形成 目标链,通过目标管理,合理协调各方面的关系,引导教师树立全局意识,不断提高学校工作的向心力和内聚力,有利于学校整体目标的实现。目标是组织系统中系统功能的集中体现,目标反映人的需要和动机,是人们在一起共同活动的基础,共同的目标一旦被人们认识和接受,它不仅能指导整个实践活动过程,而且能够激励人们为实现共同的目标而努力。一个组织必须建立其大目标以作为该组织的方向,任何计划都是尺度、准则、灯 塔、路标,为实现其大目标。组织中的管理者必须设定基本单位的个别目标即子目标、子目标之间、子目标与总目标之,相互制约,互为条件,具有相关性,他们都可分解成各个单项,或低一个层次的子目标。形成从属和递进的关系,具有可分性,各子目标在目标体系中都有自己的特殊地位和作用,都是一个具体的标尺,都是不可替代的,具有相对独立性,每一个子目标都是自己总目标的子目标,由总目标决定,与总目标 一致,具有统一性,个别目标只有与组织的目标协调一致,才能促成组织团队的建立,并得以发挥整体的组织绩效。

四、建立健全目标管理的检查与评价制度

目标管理理论强调对目标与目标体系的实施过程和实施结果进行检查与评价,在目标实施过程中,管理者定期向员工通报目标完成的检查和评价情况,让他们随时对照标准衡量自己的工作成果,看自己的工作是否符合目标的要求,在目标 实施完成后,管理者要把原目标与部属实际执行的成果加以比较,以测定和验证目标的完成情,并给予公平公正的评价以激发人们为完成更高的目标而努力,为了强化高等教育管理的检查和控制功能,我们国家在建立、健全高等教育的评估制度,它是对高教系统各种状态的变量进行观察、测量、评定、分析比较的过程。[3]学校内部自行组织实施的自我评估是其中的一个重要方面。而对教师的检查和评价则是校内评估的重要组成部分,对教师的工作开展有效的检查与评价活动,必须建立一个科学、合理、符合实际,且简单易操作的教师绩效评估系统,以发挥导向和激励作用。教师是脑力劳动者,教师的劳动是一种特殊的专业活动,不同于物质生产劳动、物质财富生产者。可以通过产品的数量与质量以计件工资的形式来体现其创造的劳动价值,而教师的劳动面对的是复杂的人,他们

劳动价值的实现比较迟效与间接效果比较隐蔽,对教师的工作做出及时而科学的评价比较困难。传统的评价方法,往往是根据评价主体对评价客体的主观印象或态度进行定性评价,容易导致评价的结果与评价的客体不一致甚至相差甚远,从而影响教师工作积极性的发挥,对此,高校应在广泛深入调查的基础上,制定科学可行的管理目标,根据目标的实现情况来测量教师的工作绩效和教育教学质量,把目标化为有形、可估量的指标,使之成为有效的衡量标准,但同时也应该充分认识到并非所有的指标都能量化,科学的评价是定量与定性评价的有机结合。高校教师在专业、学术上一般都有很强的事业心、成就欲,对所取得的成绩、成果是否被承认特别看重,他们可以放弃一些物质需要,但对荣誉以及来自精神上的褒奖很重视,一些高校的管理者在对教师的业绩进行评价时,有重少数,轻多数的倾向,各种荣誉往往集中在少数人身上,一个教师在拿到一两个荣誉称号之后,其他荣誉就可以像滚雪球一样地增多,因为管理者往往将,有荣誉作为评价高一级荣誉的必备条件,使多数教师感到希望渺茫,极大地挫伤了多数教师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因此要尊重他们的劳动,对他们的业绩给予合理的评价与充分的肯定,使学校的管理工作公平、公正、和谐。

参考文献:

[1]韩德乾.现代管理学概论[M].华中工学院出版社,1986:84

[2]何钟秀.管理学概论[M].浙江教育出版社,1988:64

交往行为理论对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启示的论文 篇7

政治社会化这一概念是由美国学者戴维·伊斯顿于1958年首先提出来的, 他在《政治生活的系统分析》中系统地阐明了社会化是政治合法化中非常重要的问题, 把合法性的来源归于意识形态、结构和个人品质三方面。实质上, 政治社会化就是通过社会媒介传达和灌输政治信仰以及与政治活动密切相关的政治运转模式的过程, 是通过社会化的途径培养人们政治意识和政治能力的过程。此外, 在洛克、卢梭、孟德斯鸠和密尔等人的著作中, 也可以找到政治社会化的相关论述。这说明政治共同体为了维持其统治, 势必要求通过各种途径使所有社会成员接受并形成合乎统治阶段要求的政治准则、政治价值、政治信念等政治文化。就这一概念而言, 政治社会化存在着二元的主体, 从整个系统而言, 社会是政治社会化的重要主体, 社会成员是社会化的客体。而从个体的角度看, 政治社会化是社会成员通过各种活动途径, 建立和不断完善政治准则、政治价值、政治信念等政治文化的过程。个体也是政治社会化过程中的重要主体。所以, 政治社会化过程中, 二元主体辩证统一于推动人从自然人通过政治社会化过程转变为“政治人”的过程, 这一过程又与我国的思想政治教育存在着极大的共同性。

二、政治社会化与我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

从某种意义上, 思想政治教育是政治社会化理论在中国的实现形式。在“思想政治教育”概念的界定上, 学术界存在的比较有影响的观点认为, 思想政治教育是指一定的阶级、政党、社会群体用特定的思想观念、政治观点和道德规范对其成员施加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影响, 使他们形成符合一定社会、一定阶级所需要的思想品德的社会实践过程。公民政治社会化与思想政治教育都是统治阶级宣传、树立其思想主导地位的实践活动, 在本质和功能上存在着一致性。首先, 从价值取向上而言, 二者都是传播统治阶级思想的意识在知识领域的化身。政治社会化过程中虽然也充满着公民意识、爱国主义的思想, 但这些都是建立在个人主义价值观基础之上的, 都与资本主义社会政治制度与意识形态紧密联系在一起。而思想政治教育则是建立在社会主义价值观的基础上, 是社会主义价值观的外在体现。其次, 都是一种有一定组织性和计划性的自觉行为。政治社会化反映了资产阶级在其发展进程中的的本质要求和根本利益。思想政治教育是社会主义意识为主题意识形态的教育形式, 具有鲜明的阶级性。再次, 都具有共同的目标, 即培养以统治阶级意识为主导的主流政治思想所武装的“政治人”, 培养合格的接班人。当然, 二者的区别也是非常明显的, 作为中国表达术语的思想政治教育, 并不完全包含政治社会化的内容。在我国, 从内容层面上看, 政治社会化是以文化形式出现的具有浓厚文化色彩的政治思想系统, 政治文化中的思想往往不是直接出现的, 而是通过长期的潜移默化渗透到人们的心里。政治文化内容不仅包括主流的政治文化, 也包括社会系统内存在的各种非主流文化, 呈现多元文化的现状;而我国的思想政治教育主要采用的是教育手段, 往往直奔主题, 目标明确, 要把对象培养成什么样的人, 要传播什么样的政治理念, 要维持什么样的政治体系。它具有比较规范的语言, 是统治阶级主流思想在文化领域中的体现, 具有较强的规范性和控制性。

三、政治社会化视角下的高校思政教育工作

高校是大学生政治社会化最为重要而正规的阵地, 高等学校思想政治工作质量的好坏, 直接关系到大学生政治社会化的质量。因此, 深入分析比较政治社会化与思想政治教育两者的关系, 有助于不断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 促使大学生顺利完成政治社会化过程。

1.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具有重要的社会化功能。

政治社会化理论与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具有不可分割的内在联系, 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开展提供了较好的理论借鉴和思维模式。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具有重要的社会化功能, 是当前我国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途径, 是提高大学生思想政治素质和理想信念的重要方面。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是我国大学生树立正确的政治观念的重要途径, 是不断建立、巩固、完善和拓展大学生形成正确的政治准则、政治价值、政治信念等政治文化的重要环节。我国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必须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为指导, 帮助大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培养出大批合格的社会主义接班人。

2. 政治社会化理论对我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启示。

(1) 以政治社会化理论创新我国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理念和内容, 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本身作为政治社会化的重要表达方式, 既要体现时代性又要具有历史性。但是, 多年来我国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一直存在着一些问题, 处于多元化、非稳定状态, 而且其内容过于空洞, 具有较强的说教性, 久而久之, 就造成了大学生对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抵制心理。为避免此类情况, 我们应该对当前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现状进行反思, 避免意识形态的灌输和说教。马克思主义的精神魅力就在于具有实事求是、与时俱进的高贵品质, 这要求我们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把理论与现实密切联系起来, 不断推动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内容的创新。 (2) 借鉴政治社会化理论, 实现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方式的转变。当前, 我国的思想政治教育实践表明, 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方式的转变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重要的亟需解决的课题。当前我国的理论界也对此作了许多探讨, 从总体上而言, 存在着三个重要的转变:首先从“传统型”到“启发型”转变。由于我国教育体制的弊端, 导致过去很长一段时间内, 对学生的教育主要以应试教育为主, 对学生素质的全面发展理解不足。一些政治准则、政治价值、政治信念等政治文化, 主要通过灌输教育方式影响和教育当代的大学生, 反而使得其效果大打折扣。因此必须转变传统的“填鸭”方式而向新型的“启发”方式发展, 注重校园各个方面环境的建设, 使得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渗透到学校教育的各个环节中去, 让校园文化的良好政治氛围影响着每一个学生的政治文化, 形成一个积极、健康、进取、向上的校园文化氛围。其次在技术手段上, 由传统方式转变为现代方式。传统的教育更多的是借助于课堂, 教学也大多通过面面传授来实现, 然而, 在信息化时代, 大学生的思维方式已经发生了深刻的变化, 接受信息的渠道也日益多样化, 网络、传媒等新媒介的作用日益凸现。因此, 当代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要借助当代科学技术的成果, 使得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教学手段从传统方式转变为现代方式。伴随着我国经济领域的深刻变革和国际社会竞争日趋激烈,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重要性也日趋明显。我们要积极借鉴和吸收西方的政治社会化理论, 站在时代的前沿, 努力把我国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建设成意识形态领域的坚固的战斗堡垒。

参考文献

[1]张琪.试论当代中国政治社会化问题[J], 四川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06, (3) .

[2]高峰.“试论西方政治社会化的属性与本质”[J].思想教育研究, 2006, (8) .

[3]青岛里工大学课题组.“政治社会化与转型期高校思想政治教育”[J].河北学刊, 2006, (1) .

交往行为理论对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启示的论文 篇8

[关键词]实践—建构 道德 学习 思想政治教育

[作者简介]马驰(1973- ),女,北京石油化工学院讲师,研究方向为思想政治教育。(北京102617)

[中图分类号]G64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3985(2009)06-0078-02

道德学习理论不同于以往的道德教育理论,它重视对道德学习问题的研究,“道德学习”是与“道德教授”相对而言的,主要是从学生的角度讲,探讨学生在道德上的发展变化,也就是他是如何学习道德的①。“实践—建构”学习理论的观点是:道德学习的内容在本质上是实践的,道德学习的动力来源于实践,个体道德的学习、道德发展在本质上是主体在现实的社会实践中通过主动的建构来实现的。

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对“实践—建构”道德学习理论进行借鉴,可以解决目前存在的一些问题,进一步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质量和效果。

一、“实践—建构”道德学习理论的主要特征及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存在的主要问题

作为一种道德学习理论,“实践—建构”道德学习理论具有一些不同于其他理论的特征,其中最主要的有两点,即道德学习是实践的,是具有社会性和情境性的。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存在的问题中,有两点是比较突出的:一是缺乏实践性思想政治教育活动,二是对现实问题的关注不够。

道德的习得和其他知识的学习是不一样的,它必须通过人的感性实践,通过亲身的参与,才能被人直接体验、感受和建构。因为道德这种“知识”在本体意义上有其独特性和复杂性,认识、掌握、创造道德的根本途径只能通过亲自去实践道德、体验道德来实现。同时,道德是知、情、意、行等要素的统一体,这些要素无法分割地统一在人的道德实践中,单纯的内部心理活动尤其是理智上的活动绝不能直面真实的道德。而目前,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无论在内容还是方法上,都不同程度地缺乏训练和实践活动,单纯的知识传授现象比较严重。实际上,思想政治教育是一门实践性非常强的学科,它的主要目的是培养受教育者知行合一的行为习惯和勇于实践的态度与能力。单纯采用灌输式、填鸭式的教学手段,是无法达到理想效果的。作为思想政治教育实践的主体,受教育者应该参与各种校内外活动。但实际上,学生的实践活动常常流于形式,这就必然导致我们将社会规范内化为受教育者的思想政治品德的愿望落空,更难将受教育者的思想政治品德观念外化为品德行为。

“实践—建构”学习观认为,道德学习不是在真空中进行的,在面对现实生活和解决实际问题中来实现道德的发展,这就是道德学习的社会性和情境性。道德学习之所以有这个特征,一方面是因为道德弥散在社会生活中、弥散在人际交往的氛围中、始终见诸于具体情境的,没有抽象的、独立于生活和实践之外的道德。从书本上、从课堂里学到的“道德”并不是真实的道德,也没有内化为学生心理、道德经验的一部分。所以,较之其他方面的学习,道德学习对环境、社会情境的依赖性更强。另一方面是因为个体的道德学习要受到多种社会因素的影响,各种有形的和无形的、积极的和消极的社会因素在个体道德经验的建构过程中发挥着这样或那样的影响,个体尽管可以选择和超越,但无法从根本上摆脱它们的影响。因此,个体的道德学习始终是在真实的、一定的社会情境中进行的。当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往往不能从大学生的现实生活出发,解决大学生的实际问题,对大学生热衷和关注的一些新事物、新现象不能给予相应研究和及时指导,难以解决学生思想、心理和道德认知上的困惑,再加上大学生正处于思想和心理欠成熟的时期,结果导致一些不良信息和行为方式乘虚而入,误导甚至贻害了大量学生,从而使得思想政治教育在社会现实面前变得脆弱和无力,不能全方位凸显思想政治教育的当代价值。

二、“实践—建构”道德学习理论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启示

“实践—建构”道德学习理论从“如何学”逆向理解道德教育“如何教”的问题,必然催生了对道德教育课程、教育原则及教育过程中师生关系这些问题具有革新意义的理解。从解读“实践—建构”道德学习理论的角度来观照当前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我们会获得一些有益的启示。

1.“实践—建构”道德学习理论的主要学习形式及其启示。活动课程是“实践—建构”道德学习理论的主要学习形式,在一般的理解中,它又被称为“经验课程”“学生中心课程”,其目的不是传授与实际生活脱离、与生活经验脱离的所谓系统知识,而是帮助学生解决他们当前认为主要的问题②。“实践—建构”道德学习理论认为道德是人际间社会交往的需要和过程的产物,对个体而言,也只有通过个人的社会交往,通过自主构建,才能将外在于己的道德约束落实为自己的道德发展。所以,道德教育的影响只有被个体纳入到“实践—建构”的自主活动中,才会产生实际效用。在高校中,和活动课程相对应的是思想政治教育课程的实践环节与各种实践活动,但是,这些环节和活动并没有在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和起到重要的作用,甚至是流于形式和被忽视掉。其原因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是主观上没有充分认识到实践环节和活动对于培养学生思想道德素质的主要作用;二是客观上的经费、师资、时间等投入不够。实践环节和活动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方式,对促进大学生了解社会、增长才干、奉献社会、培养品格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因此,要把实践环节和活动纳入教育教学的总体规划与教学大纲,并付诸实施。要组织学生参加形式多样的社会实践,撰写社会调查报告,促进学生了解社会,增强诚信意识,树立社会责任感;要精心设计和组织开展内容丰富、形式新颖、吸引力强的校园文化活动,把德育渗透到校园文化活动之中,使学生在活动参与中受到潜移默化的影响,思想感情得到熏陶、精神生活得到充实、道德境界得到升华。

2.“实践—建构”道德学习理论的基本教育原则、形式及其启示。道德教育的顺利进行,不仅有一个正确的教育手段和教育方法的问题,还有一个依据什么原则实施教育的问题。从“实践—建构”这种新的道德学习理论出发进行道德教育,必须贯彻以下几个基本原则:主体性原则、实践性原则、民主性原则和心理匹配原则。

主体性的教育把学生当做主体来看、来尊重,以发挥、提高学生学习、参与的主动性为己任,以培养主体性素质为主要目标。人的主体性不是天生的,而是后天培养教育的结果。因此,要使大学生获得全面发展,首要的任务是通过思想政治教育来发展他们的主体性。一方面,大学生正处于主体觉醒阶段,需要给予正确的价值引导;另一方面,当代大学生大多是独生子女,在家庭和社会太多的呵护下成长,有些大学生的自主意识、自主能力、自律能力以及社会责任感与社会对他们的要求还有一定的距离,以至于少数大学生不敢直面社会。为此,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应该在帮助大学生确立主体性上下工夫,使大学生真正成为既具有独立人格,又能够适应社会的人。

实践性原则是指在实践中进行道德教育,把实践作为道德教育的手段、工具来使用。坚持实践性原则,意味着道德教育的目的是为了学生能自觉履行道德标准,突出道德教育的实践性特征。对于思想政治教育课程,大学生不排斥,但是觉得政治理论与现实实际的距离太远,也不知道如何用科学的理论来分析、解释现实问题。因此,要充分调动教师的积极性,拟定周密的实践教学调研课题,确定实践调研基地,将思想政治教育课实践教学与每年的大学生暑期社会调查等活动紧密结合,安排教师指导和带领学生进行实践调研,组织教师对学生的调研报告进行评阅、计算成绩,逐步形成制度化思想政治教育课课外实践教学模式。要以课外社会实践为途径,引导大学生深入实际,了解国情、民情、世情,增强社会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使大学生们在实践中得到锻炼,养成学以致用的良好习惯,提高学生社会责任意识和历史使命感。

民主化是社会生活的必然趋势,民主性原则体现在德育的方法上,就是指主要采取平等对话、说服疏导、实际锻炼、自我评价等尊重学生主体性的方法。师生间、学生间的平等和教师对学生的尊重是民主化原则主要强调的两点。我们要认识到大学生对世界已经有了自己的观点、自己的看法,他们希望得到尊重、得到关心。只有这样,才能激发他们的自尊、自信,发挥他们的自觉性、积极性、主体性。因此,我们在开展思想政治教育时,要充分尊重大学生的学习规律和性格特点,在教育过程中,要积极引导学生开展自我教育,要和他们“互相信任”“平等对话”。我们要及时、不断地了解他们的心态,关注他们心理的发展,尤其是他们的物质观、自由观、爱情观。思想政治教育教师只有从大学生自身的思想特点出发,从他们的实际意图出发,正确理解他们的需求,才能融入他们的思想,与他们成为朋友。

心理学的研究与道德教育有着密切的关系,道德教育者可以从心理学的研究中汲取大量养料,有效的道德教育不仅有赖于一种适当的和成熟的思想道德观念,而且还有赖于人们对思想发展过程的理解,对学生发展水平和人格构造的理解。心理学及其所揭示的个体道德发展的规律对道德教育来说,意义是重大的,心理匹配原则要求道德教育者在工作中要正确理解和对待心理学的结论。在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中,把心理匹配原则落实到实处,要做到:首先,在思想政治教育中尊重心理学的规律;其次,关注有关大学生心理状况的调查和研究;再次,实现思想政治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的有机结合。

3.“实践—建构”道德学习理论的师生关系及其启示。因为教育活动是在师生之间展开的,师生关系在教育活动中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实践—建构”理论认为,师生关系应是一种对话合作的关系,通过一定媒介的师生对话,产生精神的碰撞和智慧的交接,可以增加学生的道德知识,培养学生的道德情感,加强学生的道德意志,促进学生的道德行为,从而促进学生的道德发展。与对话合作相对应的师生关系应该包含这样几个内容:平等、尊重、宽容、信任、爱。在高校中,师生之间可以进行涉及内心想法和真实感受的对话机会并不多。思想政治教育与心理健康教育的主要渠道是相关课程教学和教师对学生的管理,而这两种方式往往是一个教师对多个学生,即大班授课或对学生的日常规范与服务,这样就使得学生和教师没有机会进行一对一的对话。而在一些集体讨论之类的环节中,由于场合、时间、自身等因素的限制,而使相当一部分学生没有办法去表达自己。专业课教师和学生之间的谈话往往也仅限于专业知识的讨论。今天,大学生中心理不健康者的比例一直居高不下,甚至自杀、杀人等极端事件也能经常听到,如果师生之间进行过对话,学生的不良情绪得到了释放,不正确的观念得到了矫正,获得了帮助,也许悲剧就不会发生。再有,进行对话,对于学生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树立,以及良好心态的培养,也起着重要的作用。

无论是“实践—建构”道德学习理论的活动课形式,还是它提倡的教学原则和师生关系,都给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提供了很多有益的启示。所以,我们应该积极借鉴“实践—建构”道德学习理论,提高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效果和质量。

[注释]

①戚万学.道德学习与道德教育[M].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2006:1.

上一篇:关于剑兰的花语与搭配寓意下一篇:临沂市高三上期中考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