言语行为理论(共12篇)
言语行为理论 篇1
一续写“言语活动”(speech activity)的提出
塞尔以言语行为理论而闻名,之后也活跃于与同时代哲学家的笔战中。其中,哈贝马斯、阿佩尔等哲学家一致批评塞尔把心灵哲学视为语言哲学的基础,并基于这样的预设,从意向性角度讨论言语行为,而忽视了主体之间的言语活动。这个问题从另一角度看,就是提出塞尔的语言哲学有待续写有关“言语活动”的篇章,但塞尔及其研究者们却很少给予足够的重视。
具体而言,塞尔精辟地归纳了阿佩尔的批评:以言行事行为是说话人意义的基本单位,它们都由有效性主张构成,而有效性主张本质上是主体间性的,它们要求以社会习俗作为它们的可能条件,因此,试图用前语言的“意向性”来解释意义显然是不妥的,因为语言惯例是意义的意向性的可能条件,而不是相反。[1]98简言之,阿佩尔和塞尔的主要分歧在于:阿佩尔要求,听话人和说话人在有效性主张上应当一致;[1]98塞尔也使用有效性主张来概括言语行为的满足条件,但他认为阿佩尔混淆了言语活动和言语行为。执行一个言语行为,只是把说话人的意向传达给听话人,并不必要求听话人同意说话人执行的言语行为的有效性主张;但在对话中,双方都执行言语行为,是各个言语行为的互动,双方的交流旨在达成一致。[1]90哈贝马斯把这场争论总结为意向主义理论与主体间性理论之争。塞尔对语言给出了意向主义的解释,即一个言语行为的完成只意味着说话人完成表现的意向,而不涉及交流的意向。哈贝马斯和阿佩尔关注的则是语言在主体间的交往意义。[2]
上述对塞尔的批评似乎不无道理。的确,塞尔把言语行为定义为“语言交流的基本的或最小的单位”[3],这是语言哲学研究中的一大突破,其意义就在于它把日常生活语境引入了研究视界中,这也是日常语言学派所倡导的语用学的要义;而言语活动是以言语行为为基本单位而构成的语言游戏,探讨言语活动就是讨论由多个或多种言语行为编织而成的语言游戏,而不局限于对单个言语行为的考察。因此,如果只停留于言语行为的研究而不深入考察言语活动,那相当于“只见树木,未见森林”,在某种程度上无视了真实的语言使用情景,也错失了语用学的精神。
尼克·弗臣(Nick Fotion)把这个问题归结为:塞尔把语言研究落实在句子层面(sentential level),因而注重对言语行为的考察,却无暇在对话或论述(discourse)的层面上审视言语活动。然而,他认为,虽然塞尔对言语活动的专门论述很少,但根据塞尔的言语行为理论及其方法论,足以回应言语活动的问题。[4]从这个层面上说,对言语活动的阐释是对言语行为理论的续写。当然,也有人认为,塞尔语言哲学的续写是通过他的社会理论完成的,因为他是运用言语行为理论为手段研究社会本体论的。但语言哲学框架内部的续写恐怕也很有意义:哈贝马斯和阿佩尔批判塞尔的语言哲学没有为言语活动留下一席之地,并且把这个问题归咎于塞尔将意向性视为语言活动的基础。他们的这一批评可以通过续写塞尔的言语行为理论来回应。就塞尔在语言哲学上的贡献而言,学界关注的是他的言语行为理论,有些哲学家既敏锐地意识到这个理论的症结,又从中获得构建原创理论的启发,例如哈贝马斯把这种语用学应用在社会理论中,提出了交往行为理论,但实际上,仍很少有研究者去做续写的工作,而弗臣率先提出这种续写的可能。
诚如弗臣所主张的,续写不是“六经注我”,而是尝试完成塞尔无暇展开的工作,仍应遵照塞尔的方式来进行。本论文试图在回应上述问题的基础上续写孕育在塞尔语言哲学中的言语活动理论:首先,塞尔的语用学观点主张,知道“一个言语行为是什么”就是要知道“怎么执行一个言语行为”,即知道言语行为的类型及其构成性规则;那么,阐述“什么是言语活动”就是要阐释“怎么进行言语活动”,即阐释言语活动的类型及相应的惯例。其次,考察塞尔对语言的意向性解释是否也适用于阐释言语活动。后一点是弗臣的续写方案所忽视的。塞尔称他的言语行为理论是语言哲学,而不是某一种语言的哲学,它的普遍适用性就在于人所共有的意向性基础上。既然塞尔从意向性角度解释语言,那么考察“言语活动”时,恐怕难以回避意向主义的诠释。
二言语活动的构成分析
在方法论上,塞尔主张对言语行为的分析首先可以是经验的,在考察个例的基础上,进而提出普遍有效的原理。塞尔对言语行为的考察由探讨承诺式行为及其构成性规则展开,以此为依据,总结了以言行事行为的规则;相应地,有关言语活动的探讨也应从一个具体的言语活动开始,在此基础上归纳言语活动的类型和惯例。其中,弗臣的方案是以讨论小说为起点的。
1. 言语活动:从虚构话语开始
塞尔的论文《小说话语的逻辑地位》(The logical Status of Fictional Discourse)[5]58-75集中讨论了一种特殊的言语活动———小说话语。在这篇论文中,塞尔提出了四个重要的言语行为规则[5]62:
(1)实质规则:说话人承诺所说命题的真值;
(2)预备规则:说话人必须有条件为所说命题的真值辩护;
(3)在当时的述说语境中,所说的命题对说话人和听话人而言都不是显然为真的;
(4)真诚规则:说话人承诺他自己相信所说的命题为真。
而塞尔这篇论文的主导问题在于,小说话语并没有完全遵守这些语言使用规则,为何读者仍然能够理解小说?[5]58塞尔对此回应道:“小说的作者假装执行一系列的以言行事行为”[5]65(记作结论1)。由于塞尔倾向于把言语行为置于意向性基础上来解释,因此,从作者的意向性角度来看,又可以说,“评判一部作品是不是小说的标准必然在于作者以言行事的意向。可以说,使小说成为小说的,是作者对它所采取的以言行事立场。而这个立场关乎的是作者著写或构思小说时所具有的复杂的以言行事意向”[5]65-66(记作结论1’)。当然,小说作者的“假装”不同于“欺骗”,因此一定程度上,小说不违反实质规则、真诚规则等。但在另一层面上,它又和日常言语行为遵守上述规则的方式不同。
这是因为“构成小说的那些被假装的以言行事行为之所以得以可能是因为存在一些惯例,这些惯例悬置了把以言行事行为与世界关联起来的标准规则”[5]67(记作结论2)。对此,塞尔指出,上述四个规则都是垂直的惯例[6]79,而适用于小说这类虚构话语的是水平的惯例[6]79。塞尔在讨论言语行为类型时提出“语词-世界的适应指向”作为分类标准之一,[5]3-4垂直的惯例涉及就是语词和世界的适应方向。例如,说话人说“这只猫头鹰是美洲的品种”,这个表达式行为是由语词指向世界,即真值条件在于所言是否符合实际世界。而“我保证参加这次会议”这个承诺式行为,就是世界向语词适应的,即真值条件在于用实际与会情况来比照说话人之所言。因此,垂直的惯例是就言语行为的层面而言的;而小说话语的融贯性主要在于语词之间、言说之间的相互支持,也即遵循“水平的惯例”,这是在言语活动的层面来考察的。相应地,从意向性角度看,“著写小说的这种假装以言行事的行为实际上主要就是意图运用把标准的以言行事承诺悬置起来的水平惯例,来执行表达行为”[5]68(记作结论2’)。可以说,在一个由语言构建起来的世界里,作者在“假装”,而读者对作者的这种“假装”也心知肚明,双方都悬置了垂直规则,弗臣称之为言语活动层面上的悬置惯例。当然,弗臣也指出,如果作者的文学手法娴熟足以欺骗读者,读者也不必揣摩作者的意向,因为还有标识惯例让读者知道“这是一部小说”,那就是作者或编者执行一个控制性的言语行为(a master speech act),比如在小说的封面上印上“小说”字样,又或者在小说中给出提示,如“很久很久以前”等一些具有小说代表性的语句出现在书的叙述中等等。[7]38
当然,除了真诚规则、实质规则可以被悬置以外,语言哲学中公认的存在原理也可以被悬置。把小说视为遵从悬置规则的言语活动,构建了回应本体论问题的一个新框架。并且,弗臣认为悬置惯例不是小说话语的唯一规则。他补充了两条规则:(a)小说必须是讲故事而不只是东拉西扯一些可有可无的东西;(b)小说必须以融贯的方式被表述出来。不难发现,这两个规则都是水平惯例,强调的都是虚构世界中语词之间相互支撑的关系。[7]37-38
2. 聚焦言语活动的种类及惯例
塞尔主张,语言的用途是可以被分门别类的,并把以言行事行为分为五种:断言式行为、指令式行为、承诺式行为、表情式行为和宣告式行为。既然言语活动是由一系列的言语行为构成,那也就是说,一个言语活动包含着这五种以言行事行为的一种或多种。据此,弗臣把言语活动分为三类加以分析:[7]36-44
(1)上述以“小说”为例所讨论的是以断言式为主导的言语活动(assertive-based speech activity)。就如小说话语的主导规则是悬置惯例,其他一些言语活动也有这样或那样的惯例。弗臣主张,不同的言语活动适用不同的惯例。非小说文学和小说一样,都是以断言式为主要组成部分的言语活动,不同的是,前者涉及真话规则,所以作者承诺他所执行的言语活动的真值。并且,大多数断言式为主导的言语活动都遵循从属时间线索结构(time-line structure)的惯例。[7]38-40弗臣还指出,言语活动遵照惯例的严格程度也不一样,如在法庭作证和闲话家常的“真话”程度就有高低。[7]40
(2)混合的言语活动(mixed speech activity)。[7]41-43弗臣认为,日常生活中,一个语言游戏往往涵盖各种言语行为,这是最常见的一种言语活动。例如,一位大学校长开学典礼的演讲既可能包含表情式,如“欢迎各位同学考入我们大学!”也可能包含断言式,如“这是一所历史悠久的大学。”还可能包含着指令式,如“希望大家在大学中珍惜时光,不要虚度青春”等等。混合着各种言语行为的言语活动比比皆是,通行于其中的惯例也因言语活动中所包含的言语行为的不同而各异。比如,演讲包含断言式,所以要遵守真话惯例;如果是将领对士兵发表出征宣言,这个言语活动则有限制条件———演讲者必须有相应头衔,有资格向士兵发布军令;日常打招呼则不受制于这种限制条件。
(3)部分混合的言语活动(partially mixed speech activity)。[7]44断言式出现在大多数言语活动中,这是司空见惯的。但弗臣指出,仍然存在一些比较简短的语言游戏,其中没有断言式。比如X说“欢迎你来参加新年晚会!”而Y回答“我考虑好以后答复你。”
弗臣注意到,各种言语活动中通行的惯例也有所不同,很难明确又完全地表述出来。塞尔已明确指出,以言行事行为的类型并非泾渭分明,这为间接言语行为留出了余地。而在此基础上提出的言语活动的分类也难以界限清晰。因此,弗臣有关言语活动的辨析恐怕和塞尔对言语行为的分类一样,只是分析的便利之计。
3. 言语活动的评判要点及分析步骤
塞尔划分以言行事行为的类型,是根据12个要点为标准的,其中以前三个要点为主要标准:
(1)行为的目的不同[5]2。出于不同的目的,人们执行不同的言语行为。例如,说话人为了表达谢意而说“谢谢”,是表情式;说话人为了宣布某个喜讯,则可以用宣告式行为。
(2)语词和世界的适应方向不同———这是由以言行事力量所决定的,即语力决定了命题内容和世界的关系:究竟是命题内容符合世界,还是世界适应命题内容。[5]3-4
(3)心灵意向不同[5]4。说话人在执行不同的言语行为时,他对命题内容的意向也相应有所不同。“快跑!”这个指令式传达的是说话人想让听话人迅速离开的要求,而“我保证马上离开!”则可以视为承诺式行为,传达的是说话人迅速离开的意向。
简言之,以指令式行为为例,它的目的是说话人想让听话人遵指示行事,它具有世界向语词的适应指向,即听话人的行为符合说话人的话语,它的真诚条件是“想要”。
弗臣认为,塞尔能够依据上述三个以言行事要点把繁杂的言语行为条分缕析,那么,沿用此标准对复杂的言语活动做出分析也是值得尝试的:
(1)“目的”是首要的标准。按照塞尔的思路,在分析言语活动时,弗臣首先把“目的”作为辨别语言游戏类型的重要标识。人们进行一场对话是基于一定目的的。如在弗臣的例子中,X说“我和你赌十美元,主场球队会赢。”Y说“赌就赌!”其中,“打赌”的目的在言语活动中已经显露出来。[7]46又如,X说“老李,吃过饭了吗?”Y回答“刚吃好。”以此展开的言语活动的目的可能是寒暄和闲话家常。可见,考察言语活动的目的是分辨言语活动种类的一个途径。
(2)就“适应指向”这个要点而言,塞尔在有关“小说”的阐释中表达得十分清晰。他提出要区别水平惯例和垂直惯例。虚构世界是真实世界之上的空中楼阁,不涉及语词与世界的关系,因此可以悬置垂直惯例,适用水平惯例。尽管受到哈贝马斯的质疑,但这个要点仍是有效的语言分析手段,它让人们不必纠缠于例如“嫦娥存在”这样的本体论问题上。因为按照塞尔的观点,“嫦娥”不必与真实世界相关联,只要与中国古典神话世界相融贯。弗臣同样注意到了这一点。
(3)但让人疑惑的是,弗臣方案绕开了对言语活动的“意向性”解释。塞尔把“意向”作为第三个评判要点,但实际上,他不会否认这是最重要的标准。出于某个或某些心灵意向,人们开展言语活动。比如,X说“你以后如果还说脏话,我就好好教训你!”Y说“我以后都不敢了。”其中看似威胁,但考察X的意向,其实际的心灵表现是想要教育Y。
由此,通过借鉴塞尔的语言分析法,弗臣得出有关分析言语活动的步骤:[7]48-50
(1)当听话人介入一个言语活动时,应寻找说话人所留下的有关说话人目的的线索。弗臣认为,寻找线索的方法有两种:(a)从外部寻找。就如讨论小说话语时已经提及的,读者未必要对作者的私人意图洞若观火,因为作者可以执行控制性言语行为。在其他一些言语活动中,比如说“现在我们开始开会”,也是在执行控制性言语行为;(b)从内部寻找。这与确定一个言语行为的目的无异。在某个层面上,从“我打赌”所引导的这个言语活动中发现目的,和知道“我宣布”这个宣告式行为目的的方式是一致的。[7]46弗臣特别指出,虽然寻找目的线索有利于听话人理解言语活动,但这些线索未必与言语活动的实际展开相一致,或者也可能难以把捉,因此,这个步骤不是必要的,下一个步骤更为重要。[7]48
(2)预先审视言语活动中有哪些类型的言语行为,把言语活动划分为三类:以断言式为主导的言语活动、混合的言语活动,和部分混合的言语活动(不包含断言式)。[7]48弗臣主张借鉴言语行为的分类来给言语活动分门别类,而这三种类型在很大限度上涵盖了言语活动。由于言语行为是组成言语活动的基本单位,所以一旦知道五种以言行事行为的界限各自在哪里,那也就知道如何确定上述三种言语活动。要确认以断言式为主导的言语活动,主要考察这个言语活动中的各个言语行为是否都是断言式;混合的言语活动中,则包含着各种类型的言语行为;而部分混合的言语活动不包含断言式行为。当然,如塞尔已经提出的,一个言语行为实际上可以被归为不同的以言行事类型。例如,说话人说“你晋升了”,可以被当成断言式,也可以被视为宣告式行为。言语活动也是如此。一个寓言可以被视为断言式主导的言语活动,但也可能具有指令的意义,比如童话《匹诺曹》主要由陈述句构成,却教导孩子“不要说谎!”因此具有间接言语的作用。
(3)根据上一步骤的结论,确定这个言语活动是什么类型。弗臣主张,如果考察的言语活动是以断言式为主导的言语活动,那么小说采取的主要是悬置惯例;小说、传记和自传还遵循按时间线索叙述的规则,而科幻小说例外;等等。如果考察混合的言语活动和部分混合的言语活动,弗臣认为其中的惯例也易于辨识。[7]49-50这种依托于常识的方式一方面确实很符合日常语言学派的做法,另一方面也因为日常生活中的言语活动实在太丰富,以至于难以尽数说明其规则。但弗臣乐观地相信,各种言语活动是以塞尔提出的五种言语行为为基本单位的,可以按上述三种类型加以阐释。
三言语活动的意向性解释
1. 言语活动的第三个评判要点:“意向”
在有关以言行事行为的讨论中,塞尔提出了执行一个承诺式行为的9个充分必要条件,其中条件1和条件8直接或间接地涉及听话人的立场或意向。
条件1指的是:“说话人说出可理解的句子,听话人听到且理解句子的正常条件。”[6]57塞尔对这个条件的解释有些微妙。首先,他指出这个条件要求说话人和听话人的交流所用的语言是双方都能够掌握的。可见,他是将双方的立场都纳入考虑之中的。但是,哈贝马斯认为塞尔之后放弃了“共同语言的条件”,这似乎又表明他仍然试图从说话人的“表现”,而非说话人和听话人的交流角度考察语言游戏。其次,这个条件还意味着说话人和听话人双方都清楚他们在做什么,不存在交流上的客观障碍。奥斯顿认为这个条件是不必要的,因为无论是否存在客观阻碍,说话人的意思都可以在对话的展开过程中逐渐为听话人所探悉。他看似为“言语活动”留出余地,实则是在以“说话人”为中心构建言语行为的道路上走得更远。而塞尔提出这个条件旨在为语言游戏的进行消除客观因素的干扰。第三,塞尔还补充指出,这个条件要求双方不是在演戏,但结合他有关小说话语的论述来看,这一点也是不必要的。如弗臣所说的,在虚构的话语中,适用悬置惯例。塞尔对条件1含糊的解释让人有些费解,相比而言,条件8更直接地体现出塞尔把双方的意向都纳入对语言游戏的阐释的倾向。
条件8指的是:“说话人S意图(i)让听话人H认识(K)到,说出语句T被视为是S想要H做出行为A的试图。S意图通过让H认识到i而产生K,并且他意图通过H知道T的意义而让i被认识到。”[6]60-61由此可见,塞尔认为,语言游戏中存在三个意向:(1)说话人有意图说出句子T的意向。(2)说话人把意义加诸在这个句子上,意谓他所说的句子。(3)交流意向:听话人意识到前两个意向,从而实现第三个意向。此处,塞尔已表明了交流意向在语言游戏中的必要性。就如弗臣所主张的,塞尔虽然没有构建完整的言语活动理论,但他的语言哲学已经为阐释言语活动打下了理论基础。按照塞尔对言语行为的讨论模式,弗臣认为,讨论言语活动,首要考察的是言语活动的目的。但实际上,塞尔不会否认,言语活动背后的深层根源仍然是“意向”。
以小说的讨论为例,弗臣主要把探讨的焦点集中在作者的“目的”上,并且主张读者不必窥探作者的深层意向,而以考察小说的控制性的言语行为为准,因为他意识到小说的目的可能不止一个,一部小说虽然以断言式行为为主,但就如我们已注意到的,它也可能具有指令式的意义。而“意向”作为言语活动的一个重要评判标准,在弗臣的续写方案里,并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但回到塞尔的文本,就可以发现,他把解读小说的重点放在作者的意向上。塞尔在探讨小说时提出四个结论,上文已表明,其中结论1’和结论2’是从意向性角度对结论1和结论2的重新阐释。就结论1’而言,判断一个文本是否属于小说,主要是考察作者构思或撰写文本所采取的以言行事立场。因为作品本身必然包含作者的意向,意向内嵌于小说之中,因此,塞尔反对在分析小说时完全不考虑作者的意向。[5]65-66就结论2’而言,著写第三人称叙事的小说或戏剧时,作者的意向更多的不是陈述的意向,而是指示书中或剧中角色的意向。[5]68-70举例来说,假设X说“北京欢迎你”,是以一位导游的身份向游客们介绍北京景点的“控制性言语行为”,那么从这句话中,游客们就可以揣摩到导游想要引导游客游览的意向。如果是一位歌唱家唱出北京奥运会主题曲中的歌词“北京欢迎你”,其中包含的是歌曲作词者“指示”歌手的意向,这与歌唱者是否有“北京欢迎你”的意向不同,在这种情况下,歌手唱出“北京欢迎你”既可以是本身有“代表北京欢迎你”的意向,又可能没有此意向,只是遵照作词者的意向。
2. 对“意向性”在言语活动中的意义的看法
如上所述,阿佩尔和哈贝马斯几乎把塞尔的意向主义倾向和忽视主体间的言语活动视为同一个问题的两方面表现。但塞尔在《表达与意义》一书的序言中开宗明义地指出,语言哲学奠基于心灵哲学之上,意向性是语言的基础,由于篇幅有限,论意向性的章节后来演变成另一部书作,[5]vii他由此转向了意向性研究。
塞尔之所以如此钟情于“意向性”,这与他的根本哲学主张有关。对塞尔而言,从经验中提取普遍性原理是哲学家的天然责任,因此,他的语言哲学不是有关某一门语言的哲学理论,而是具有普遍适用性的哲学。但是,言语行为理论的普遍性不只是在于如提取语言规则的形式化方式等,其背后更深层的根源恰恰在于,塞尔主张,意向表现比语言表现更根本,而意向性又有其生理基础,由此他认为意向性理论是对各个族群的人都适用的,以意向性为基础的语言哲学也就是普遍有效的。
塞尔运用“意向性”概念,阐释意义如何被赋予、交流如何得以达成。但问题是,塞尔一方面坚称意向现象发生在语言之前,意向性理论为语言哲学的基础,另一方面却用语言理论来阐释意向性的运作。[8]塞尔也意识到问题所在,但他把这个策略解释为理论分析的权宜之计,并坚持主张意向性是语言的基础,却没有深入解释情况何以如此。因此,这个策略从一开始就受到如哈贝马斯和阿佩尔等哲学家的质疑。的确,塞尔也注意到语境之于语言意义的重要性。但归根到底,他仍然更注重语言的意向性因素,因为意向性有生理基础,是人所共有的。谈及语言哲学的普遍适用性,他撇开了生活场景的多样性,而用人类的普遍特征加以掩饰,因此意向主义的解释究竟是成就了这个理论,还是成为了这个理论的阿喀琉斯之踵,恐怕见仁见智。无论如何,从塞尔的语言哲学讨论中不难发现,哈贝马斯和阿佩尔称塞尔的语言哲学理论为“意向主义”的,对此塞尔本人也不会否认。但是,基于塞尔把意向性视为语言的基础的主张,而认为他的语言哲学无法回应言语活动的问题,恐怕也有失中肯。
摘要:在和塞尔的著名笔战中,哈贝马斯、阿佩尔等哲学家对塞尔言语行为理论的批评归根到底是指出,他把“意向性”作为语言哲学的基础,因而止步于对言语行为的探究,却忽视了真实的语言游戏更多的是言语活动。但是,尼克·弗臣敏锐地注意到,塞尔只是无暇系统阐释言语活动,相关论述散落在他的语言哲学理论中,足以回应有关言语活动的问题,却鲜有研究者涉及。论文试图探索续写言语行为理论的某种可能性:按照塞尔的语用学方法,来阐释言语活动的构成惯例及其普遍适用性的基础,从而回应哈贝马斯、阿佩尔等哲学家对塞尔的语言哲学的评论。
关键词:言语活动,续写,约翰·塞尔
参考文献
[1]LEPORE E,GULICK R V.John Searle and his critics[M].Cambridge:Basil Blackwell,1991.
[2]孔慧.塞尔言语行为理论探要[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15:134-138.
[3]SEARLE J.The philosophy of language[M]∥SEARLE J.What is a speech act.Oxford:Oxford University Press,1979:39.
[4]SMITH B.John Searle[M]∥FOTION N.From speech acts to speech activity.Cambridge: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2003:34-51.
[5]SEARLE J.Expression and meaning:studies in the theory of speech acts[M].Cambridge: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1981.
[6]SEARLE J.Speech acts:an essay in the philosophy of language[M].Beijing:Foreign Language Teaching and Research Press&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2001.
[7]SMITH B.John Searle[M].Cambridge: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2003.
[8]SEARLE J.Intentionality[M].Cambridge: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1983:26.
言语行为理论 篇2
以言表意行为是产生有意义的语言表达的行为;以言施事行为是人们在说话的时候所实施的行为,如命令、提议、许诺、威胁、感谢等;以言取效行为是对听者施加影响的行为。实际上话语的表意是它的字面意义;话语的施事是话语发出者的交际意图;话语的取效是表意对话语接受者产生的相应影响。以言表意行为与以言施事行为的不同之处在于前者通过说出句子表达了字面意义,而后者通过以言表意行为表达了说话者的意图。一旦意图被识别或得到满足,就会在听者身上产生一些变化或结果,也就是言语行为的取效。
言语行为理论的实质是句子不仅传递信息,而且完成行为;人们不仅发出有一定意义的语言单位,而且还暗示发出这些语言单位的目的以及期待这些语言单位以何种方式被理解。换言之,以言施事行为有着某种效力,即言外之力(illocutionaryforce)。言外之力是语言使用者想让他的行为产生的交际价值或这个行为意欲产生的功能。相同的言外之力可以由许多不同的方式表现出来。例如“不要到那里去”和“如果我是你,我就不到那里去”表达了同样的言外之力,虽然前者是直接的劝阻而后者是间接的建议。因此,解释话语字面含义的以言表意行为应当服从于言外之力。在言语行为理论中,言外之力是被最广泛讨论的,因为它表现了话语的交际用意,与语言使用者的意图相一致。事实上,“言语行为”这个术语通常在狭义上仅仅被理解 为话语的言外之力。
言语行为理论为我们重塑语言及其运作方式的观念提供了一个新视角,而“言语行为的语用分析从‘说话’和‘行事’与意义和效力的双重功能上看待所有的话语”。言语行为反映了说话者在发出话语时的交际意图,并且可以被看作语义意义和语用意义的结合。言语行为理论不仅局限于口头言语,而且对于书面言语也有很强的解释力,从而对翻译有着有效的指导作用。
robinson说:“洞悉翻译和语言的一个有效方式是译者翻译的不是词语,他们翻译人们用词语做了些什么”。既然意图是意义的一部分,对意义的理解必须要将意图考虑在内。交际不仅仅是通过命题内容达到的,而且还要借助言外之力。因此,在翻译中仅仅停留在命题层次是不够的,因为说话人木但要发出表意行为,而且常常还要传递其施事行为并期望产生一定的取效行为。在这种情况下,译者必须确保译文的言外之力和取效结果与原文的相一致,必要的时候抛弃表意意义,这就是翻译中的语用等效。仅有形式翻译或语义翻译不能执行给译文读者传递言外之力的功能,译者有必要掌握原文作者的意图并将它以适当的方式传递给译文读者。虽然在许多情况下言语行为在翻译中可以不言自明,但有时“不同的文化会在不同的程度上使用言语行为”。再加上认知环境及语言习惯的不同,译者难以完全转换原语的文化语境并将其在目的语中再现,但通过体会原文的以言施事行为,也就是原语作者的意图,译者应该能够使其译作对译文读者产生的影响和效果等同或类似于原文给原语读者带来的影响和感受,从而在目的语文化中充分再现原语的文化语境。
★ 连贯:语篇分析理论视角
★ 语篇翻译过程中的动态连贯
★ 从新的视角看日语中的形容词
★ 试论言语行为理论与《红楼梦》对话
★ 浅析翻译理论视角下的戏剧翻译研究论文
★ 答谢中书书翻译
★ 连贯词语的含义及近义词
★ 衔接与连贯策略在高职英语写作中的意义
★ 叙事语篇中视角交汇的认知解析
言语行为理论 篇3
关键词:言语行为;交际;连贯;翻译
言语行为理论由英国哲学家奥斯汀提出。奥斯汀认为,语言研究的对象不应该是词和句子,而是应该通过词和句子所完成的行为。任何一个言语行为都由三个次行为构成,即言内行为、言外行为和言后行为。言内行为表达的是字面意思。言外行为表达的是言外之意或者是说话人的交际意图,也称言外之力。言后行为指某一行为意图一旦被受话人所领会而对其产生的影响或效果。言内行为,即说话行为本身,着重于“说某事”。言外行为,受话人实现自己的某种意图,“说某事”的同时“做某事”,说话本身就是在实施某种行为,如请求、建议、提议、抗议、威胁等。言后行为,所说的话对受话人实现某种效应,比如通过警告使人警觉,通过争论使人信服,通过陈述使人受到鼓舞。
说话人通过不同方式达到言语交际目的,如要取暖,说话人通过直接语言途径(“打开取暖器吧”)或者间接语言途径(“这里很冷是吧?”)来达到目的。可看出一个言语行为在说话人意图指引下产生言外之意。言内行为与言外行为之间的偏离产生语用意义,说话人话外有话,产生间接话语意义。相同的言内行为可能在不同的语境中产生不同的语力,例如:
“What time is it?”根据具体语境,可能产生以下语力:1.说话人想知道时间。2.说话人非常恼火,因为听话人迟到了。3.说话人认为现在是受话人回家的时候了。
一、言语行为理论与语篇连贯的关系
若把语篇当作一个整体言语行为来看待,就会发现语篇在这三个层面上连贯的方式和特征不一样,即言内行为的连贯是以语法、词汇、逻辑关系和主位一述位结构等有形标志为表现特征,其特点是有形的;言外行为的连贯是根据社会文化语境和情景语境去推导说话人的含义而得出的,其特点是隐形的;言后行为的连贯主要表现在说话人和受话人的心理互动,其特点是无形的。尽管不同层面上的形式与特点不同,却是一个有机整体,是完整的言语行为。
实际语言交际中,语篇的连贯不完全依赖于语法、词汇等衔接手段来实现。就是说,衔接手段并不总是以有形的方式体现在语言形式上,有时以隐形方式存在于推理中。因此语篇的街接与连贯不但要看到句与句之间的有形性和命题内容上的关联性,而且还要考虑到语句之间在言外行为这个层面上的联系。否则,许多语篇仅靠语言形式是难解释通的。如:
1.A:What are the police doing?B:I have just arrived.
2.A:That is the telephone.B:I am in the bath.A:Ok
就1和2字面而言,A和B之间对话没有什么连贯性,即没有什么衔接手段将它们联系起来,但从言外行为上看,A和B之间所说的话语是相关的。其相关性存在于话语的隐形衔接与连贯上,只不过没有在表层语句上反映出来而已。如将其补缺,会产生下面的结构:
3.A:What are the police doing?B:(1 do not know what the police are doing because)I have just arrived.
4.A:That is the telephone.B:(No,I can not answer it because)I am in the bath.A:Ok.(I will answer it then.)
语篇连贯不仅是一个语言形式和命题内容的问题,还是一个言外之意表达和理解问题。因为交际行为,特别是言外行为,其连贯机制在深层的语用联系是与交际双方的情景语境和社会文化语境密切相关的。换言之,要想把握言外行为中的语篇连贯,就必须根据言语行为发生的情景语境和社会文化语境对说话人的话语作出判断和推导。
二、言语行为理论对翻译的作用
语篇理解与推导过程并非只有唯一推导步骤或程序。一篇意义连贯的译文需要译者联系相关语境进行判断。翻译中所处理的各种语言表达也应该根据不同的语境基础准确地表达语言层面内容。有些衔接不太明显的语篇,内容也是连贯的,受话人根据语境、语用等言外知识来掌握说话人交际意图,达到交际目的。就要求译者在翻译时,不仅要分析原文语篇内部的各种衔接手段,还要对原文语篇所涉及的语篇外部影响语篇连贯的因素进行分析,以便在原文与译文之间建立语篇层次上的意义与功能对等。无论采取何种翻译标准,首要任务是将源语言中的语境中,意义蕴于文化当中并取决于作者的意图,很难完全译出语境中的意图又译出源语言文化方面的含义。从言语行为理论翻译视角,争取源语言和目的语之间的语用等效,帮助译者解决这方面的问题。例句很清楚说明了不同语境对上下文理解不同意义。例:A:I really disliked that man you introduced me to.
B1:Actually,he's your new boss.
B2:Anyway he's your new boss.
B3:After动加is your new boss.
B4:Sti11力e is your new boss.
B5:Well,he is your new boss.
根据逻辑联系语在上下文所隐含的用意,B1的actually表示警告,整句译为:“说话谨慎点,他可是你新老板”;B2的anyway表示耐心的说服,整句可译为:“别那样,他可是你新老板”;B3的after all是建议不要对新老板表示讨厌,整句可译为:“他毕竟是你的新老板嘛”;B4的still是好意的劝告,要对方朝好的方面去考虑,整句可译成:“你还是算了,他可是你的新老板”;B5的well表示安慰,暗示A有些问题,整句可译成:“好自为之吧,他可是你的新老板”。通过语用分析,原作中隐含在指示语中的意图或语用用意在译文中清楚地表达出来。如:A1:That's the telephone.(接)电话,而不是“哪是电话”。B:I'm in the bath.我在洗澡(你去接)。A2:OK.好吧(我去接)。
表面文字,两人话语之间似乎没有什么联系,但言外行为在交际这个更深层次上是有联系的。A1不是描写,而是一种请求,要求B去接听电话。B又因做不了此事,拒绝,而非描写。同时,B回答也是一个请求,请求A去接听电话。A2实际上也同时完成了一个接受B的拒绝行为和接受B的请求行为。这样分析使其理解在更高层交际实质,能准确理解并翻译对话,克服字面文字障碍。
三、结语
从言语行为理论角度看,译者任务是在处理源文本时要确保翻译的最佳等效性。翻译研究必须把文本当作一个有一系列言外功能——涉及主题性、功能性和语用层面——组成文本综合体,引导译者去理解源语言文本,掌握其隐含言外功能。言语行为理论的有效性主张为译文的多样性提供了理论依据。言语行为理论与翻译的有效结合,使翻译思维摆脱了词、句和段的本位的束缚,可以帮助译者判断原文可能存在的错误,让译者在“信”的前提下,灵活创新,译文质量也会整体提高。
【参考文献】
[1]高华丽.翻译教学研究:理论与实践[M].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08:21.
[2]严明.大学英语翻译教学理论与实践[M].长春:吉林出版集团有限责任公司,2009:293.
言语行为理论及其哲学意义 篇4
20世纪初, 哲学产生了一次根本性的“语言转向”, 语言取代认识论成为哲学研究的中心课题。 (孙海燕, 2007) 所谓的语言转向, 指的是哲学将语言的研究对象作为自己探讨研究的对象, 从哲学的角度对语言进行分析研究, 特别是对关于语言意义和语言使用所进行的哲学研究。 (付习涛, 2004) 阿佩尔曾经这样总结西方哲学的发展:古代哲学注重的是本体论, 从近代开始, 哲学注重的是认识论, 到20世纪, 哲学注重的是语言, 即我们在何种“意义”上能够认识存在——而“意义”的首要载体就是语言。所以, 哲学归根到底是对语言的思考。 (陈嘉映, 2003) “语言转向”的产生, 标志着英美分析哲学时代的开始。从使用的分析方法上看, 分析哲学分为两大派别:其一为逻辑分析派, 又称逻辑实证学派, 其二为日常分析派, 又称日常语言学派。逻辑实证学派主张从逻辑方面分析科学语言中的语句或命题的逻辑结构, 保证命题陈述的意义明晰化。日常语言学派则着眼于日常语言——自然语言的分析。英国哲学家奥斯汀针对逻辑实证主义的真值条件语义论提出言语行为理论。
维特根斯坦在《哲学研究》中强调, “‘意义’这个词可以这样来定义:一个词的意义就是它在语言中的使用。”这一观点促使奥斯汀、塞尔等人更进一步把语言当成行为方式, 他们的观点被称为言语行为论, 这是一种从全新角度研究意义问题的方式。 (钱冠连, 1999)
二、言语行为理论
奥斯汀有关言语行为的系统观点在他的《如何以言行事》一书中得到较为完整的表述。他先把话语分为施行式 (performative) 和记述式 (constative) 。 (陈嘉映, 238) 他较早就注意到, 有些话不是用来记述事情的, 而是直接用来做事的, 如下述话语 (Austin, 1962) :
A.“我愿意 (娶这个女人做我的合法妻子) ”——在婚礼过程中这样
B.“我把这艘船命名为‘伊丽莎白号’”——船的命名仪式中这样
C.“明天准会下雨, 我敢赌六便士”。
奥斯汀提出施行式话语之后, 言语行为才得到广泛研究。施行式的话语无所谓真假, 但有恰当不恰当之分。据奥斯汀统计, 英语里具有某种“以言行事的力量”的词语大概有近千个。
但奥斯汀最后还是意识到, 我们不能期望找到用来区分记述式话语和施行式话语的纯粹形式标志, 记述式也有恰当不恰当之分, 施行式也有真假之别。 (陈嘉映, 2003) 所有话语, 其实都是或明或暗在施行某种行动, 记述式和施行式并非真是两类话语, 记述式乃是隐蔽的施行式, 是广义的言语行为的一个子类。所有言语都是行为, 这就是言语行为这一提法的由来。
奥斯汀后来还把言语行为的内容分为三个方面:一是以言表意 (locutionary acts) , 二是以言行事 (illocutionary acts) , 三是以言取效 (perlocutionary acts) 。记述性的话语主要是用语句来表意, 施行式话语主要是以言行事的, 以言取效则是话语的又一方面, 用来概括话语对听者的感情、意见等产生一定的影响, 它不是说话人直接在完成某种行动, 而是言语产生了一定的后效, 例如说服了某人、刺伤了某人。我们常常很难在以言取效和以言表意之间、尤其是在以言取效和以言行事之间划出明确的界线, 因为即使最平板地陈述一个事实也经常会对听者的感情、意见等产生影响。 (陈嘉映, 2003)
三、言语行为理论的不足及其发展
奥斯汀的言语行为理论存在一定的局限性:一是言语行为分类缺乏统一的标准, 标准之间有重叠现象, 而且分类过于繁琐;而是奥斯汀把言语行为和言语行为动词等同起来, 分类中列举的动词类别也有重叠;三是奥斯汀的言语行为理论研究的重点是说话人的施事行为, 对说话人的取效行为研究不够, 忽视了交际活动中听话人的作用, 因而也就难以解释社会交往中的语言功能。
美国哲学家塞尔在继承、修正奥斯汀理论的基础上, 把对言语行为理论和对话意义的研究提升到对人类交际的研究。塞尔对奥斯汀的以言行事行为的分类提出了批评, 他认为奥斯汀的分类只是对施为动词的分类, 而不是对行为的分类。塞尔的言语行为理论的一大特征就是强调语句的意向性概念。 (朱慧敏, 2010)
四、哲学意义
第一, 言语行为理论改变了人们对语言本质的认识, 人们开始从人与人之间的交流互动中来理解语言;第二, 对语言本质看法的改变会直接导致语言与世界关系的变化。当语言是一种行为时, 它就不仅能够表征思想、描述世界、评判事态, 更为重要的是, 作为行为的语言能够参与到建构世界的实践之中;第三, 奥斯汀在意义的真、假之外寻找到了意义的另一因素——语用力量, 从而使人们对语言意义的理解发生了改变, 对话语意义的理解是语义学中的“意义”与语用力量二者的整合;第四, “语用力量”概念的引入, 既为语用学与语义学划出了界线, 又说明了语义学与语用学之间的紧密联系。第五, 奥斯汀在传统评价话语的真、假标准之外引入了新的评价维度——是否合理、是否合适、是否精确、是否得体, 这就使得维特根斯坦早期思想中“不可言说”的伦理、价值等领域变得可以言说, 奥斯汀对语用行为的分类, 为这一领域如何言说提供了参考依据。
参考文献
[1]Austin, J L.How to Do Things with Words.Beijing:Foreign Language Teaching and Research Press, 2002.
[2]陈嘉映.语言哲学[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3.
[3]付习涛.言语行为理论研究综述[J].求索, 2004, (6) :174-177.
[4]钱冠连.语用学的哲学渊源[M].外语与外语教学, 1999, 121 (6) :4-11.
[5]邱惠丽.奥斯汀言语行为论的当代哲学意义[J].自然辩证法研究, 2006, 22 (7) :37-40.
[6]孙海燕.塞尔的语言哲学观评析[J].河南师范大学学报, 2007, 34 (5) :67-70.
[7]王云.通过言语行为理论透析奥斯汀和塞尔的观点[J].牡丹江教育学院学报, 2010, 124 (6) :24-25.
[8]杨玉成.奥斯汀论言和行[J].哲学研究, 2004, (1) :68-72.
言语行为理论 篇5
关键词:言语行为理论间接言语行为分类
摘要:言语行为理论由Austin在20世纪50年代提出,后由Searle继承发展并在此基础上又提出一套更加完整的言语行为理论。此理论已成为哲学、语言学的重要研究内容,尤其是现代语用学的核心课题之一。本文对两位学者就言语行为理论所作的研究进行了总结评析,并指出了其作用与不足。
一、Austin的言语行为理论
(一)Austin言语行为理论的产生
早在19世纪末、20世纪初,索绪尔就把人类语言分为“语言”和“言语”。到上世纪s0年代,美国语言学家乔姆斯基又进一步把人类语言分为“语言能力”(compr(competence)和“语言运用’’(performance)。但真正对语言使用进行认真研究并将其上升到理论高度、提出言语行为理论的是牛津大学哲学家Austin。他于19ss年在哈佛大学进行讲座时提出了关于言语理论的观点,此后于19s7年发表了著名的论作《论言有所为》。书中不仅探讨了语言的使用问题,而且对“为何说话本身就是一种行为”这一观点进行了系统、具体的论述。他提出:“语言不仅是描述客观世界的工具,而且是一种行为,即言语行为。”
(二)Austin言语行为理论研究成果
在((论言有所为》书中,Austin明确地把话语分成叙事句(performatives)和指陈性的语句,即施为句(consta-lives)。前者描述所做的事情,而后者是说事同时也在做事。他指出叙事句的功能在于断言或陈述、报道事实,是有真假之分的句子,如:1amanEnglishteacher.说此话时,此人只是陈述了自己是英语教师这一事实。施为句则不具有报道,描述或表述的功能,而是在说话的同时实施了某种行为。Austin认为对施为句不能用“真假”衡量,而是用“适宜性条件”或“得适宜性条件”“诚实”或“不诚实”“真实”(authentic)或“不真实”(inauthentic)“使用得当”(in-yoked)或“使用不得当”(misinvoked)来衡量(张莉,)如:Ideclaretheceremonyopen.此外,两者的句法特征也有所不同。前者可以用副词hereby来修饰,而后者则不可(张春隆,1994)。
Austin把言语行为分为五类:裁决类(verdictive),如“描述”、“预估”;施权类(exercitive),如“命令”;承诺类(commissitives),如“应允”;阐述类((expositive),如“否定”;表态类(behabitive),如“埋怨”。Austin后来还根据施为动词的有无,把施为句进一步划分为显性施为句和隐性施为句(explicit/implicitperformatives)。显性施为句即直接实施某个行为的语句,它们包含有施为动词。隐性施为句间接实施某个行为的语句,它们不包含施为动词。
在此书的后半部分,Austin重新讨论了在什么意义上说话就是说事这个问题。他开始尝试语言研究的对象不应该是词和句子,而是应该通过词和句子所完成的行为。他提出任何一个言语行为都由三个层次的行为构成,即言内行为(locutionaryact)、言外行为(illocutionaryact)和言后行为(perlocutionaryact)。言内行为所表达的是字面意思,如:Ihaveagun.其言内行为所表达的就是说话人有把枪。言外行为表达的是言外之意或者是说话人的交际意图,也称言外之力。如上句如果是抢劫者在银行里对银行工作人员说的话,其言外之意就是他将威胁银行人员交出钱财,否则将威胁其安全等。言后行为又称取效行为,涉及话语对听话人产生的效果。通过告诉听话人某事,说话人可以改变听话人对某件事情的观点,误导他,令其惊讶等。例如抢劫者说完“Ihaveagun.“这句话威胁的话之后令银行人员交出钱财,银行人员或报警,或害怕得不知所措等都可理解为这句话的言后行为。换句话说,言内行为包含意思,它能产生可理解的话语;言外行为体现一种语势,它通过语调、态度、感觉、动机或意图来实现。言后行为包含因果关系,它对听话人产生影响。
二、Searle对言语行为理论的研究
任何一种理论的产生都会对后人产生深远的影响,给后人带来启示。Austin的学生Searle对言语行为进行了更深入的研究,其著作影响深远。Searle系统地发展了Austin的言语行为思想,揭示了实现言语行为的各种有效条件,指明了言语行为的分类原则及标准,并提出了间接言语行为((indirectspeechacts)的相关问题。
(一)间接言语行为概念
Searle的间接言语行为理论是在Austin言语行为概念的基础上发展而来,指的是通过一种言外行为来间接地执行另一种言外行为。它所要解决的问题是:听话人如何从说话人的“字面意思”中,推断出其间接的“言外之力”(Searle,1969)。听话人想要明白话语中的言外之意,就需要依靠他与说话人都知道的背景信息来进行推理。间接言语行为可分为常规性的间接言语行为和非常规性间接言语行为。常规性间接言语行为已经形成一种习惯用法或语言形式。例如“请人关门”这一功能,人们常用间接的请求形式如“Wouldyoupleaseclosethedoor?”非常规性间接言语行为更为复杂和不确定,它更多地取决于共知的背景信息,取决于语境。Searle以下面这个例子来说明如何具体地进行对间接语言的理解和推理:A:I,etusgototheconcerttomorrow.B:Ihavetoprepareforthefinalexam.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可以碰到的间接言语行为无处不在。为了理解言语行为,听话人需要根据当时的语境、说话人的语气、双方共同的背景知识、语用推理等判断。
(二)言语行为的分类
Searle修正了Austin对言语行为的分类,他将言语行为划分成以下五类:
1.阐述类(representative)。表示言语行为必须具有真实性,即发话人相信自己的话是正确的,所表达的心理状态是相信。例如:I’mcertainthatthistoyismadeinChina.
2.祈使类((directive)(也译作指令、指示类)。这一类言语行为目的在于发话人尝试让受话人去做某事,表达的心理状态是希望或愿望,愿望的表现程度可强可弱。如:
Iorderyoutocomehereearlytomorrow。
3.承诺类((commissive)。该言语行为的目的在于发话人承担做某事的义务,表示言语行为的功能为发话人对未来某一行为作出承诺、保证或威胁,表示说话人对命题内容的心理状态是意愿(Intention)。例如:Givemeyourmoney,orI’llkillyou.喊胁)
4.表态(expressive)。该类言语行为表达的是发话者对某种事态、某种事情所持的感情或某种态度。指没有话语与客观世界是否适合的问题。表示该类行为可能表达的各种心理状态:祝贺、欢迎、感谢、道歉等,说话人的心理状态是这类行为的主要特点。例如:I’msosorrythatyourfatherpassedaway。
5.宣告类((declarative)。该类言语行为的一个典型特征是,如果该行为是成功的,那么命题内容就是事实。即该行为可以带来即刻的变化,说话本身即是一个动作的执行。这与Austin的施为句较为类似。例如:”Inowdeclareyouhusbandandwife.”牧师在说这句话的`同时,对方即刻成为了夫妻。与此类似的还包括任职、解聘、提名等行为。
上述言语行为通常称为“语言的功能”,Searle通过对言语行为的这些分类得出结论:语言的用途不是无限的,也不是不可限定的。
(三)实现言语行为的各种有效条件
为了解释控制言语行为的规则,Searle区分了两种不同的规则,即“谐调规则和构筑规则”。前者对业已存在的活动进行调整,这种活动在逻辑上独立于谐调规则而存在,如礼仪、交通规则等;后者不仅调整而且创造或定义新的行为方式,这些行为或活动在逻辑上是依赖于规则而存在的。因此,在描述诸如球类比赛这一类行为或活动时,可以不涉及它的谐调规则,但必须描述它的构筑规则,而控制言语行为的正是构筑规则,Searle将其简化为“实行X算作Y”的形式。Searle的这一观点建立了语言与行为之间的联系,他认为:“为了得出控制言语行为的构筑规则,成功地实施言语行为,就需要有一组充分和必需的条件。”
为了进一步研究言语行为的一些规律并寻找发话人表示言语意图及受话人理解发话人意图的相关规律,Searle提出通过对一些条件的分析,可以得出控制言语行为的构筑规则。Searle以“许诺”为例,确定了9条充分和必要条件并由此概括出适合一切言语行为得以顺利实施的4种有效条件:准备条件,真诚条件,本质条件,命题内容条件。Searle又以“请求”和“许诺”为例,比较了实施上述两种言语行为所必备的4种有效条件,阐述了它们之间的条件差异,见下表:(孙淑芳,)
三、言语行为理论的作用与不足
Austin和Searle都对言语行为进行了理论性的研究,对人类的言语行为进行了分析与分类并确定了它们之间的关系,这些研究对外语教学和跨文化交际等方面都提供了重要的理论依据。迄今为止,已有不少国内外学者将言语行为作为一种指导理论应用在对外语教学进行的各种实证研究中,尤其是在语篇分析上的应用更为广泛。这些研究也取得了相应的研究成果,促进了外语教学的进一步发展。
言语行为理论视角下的中国话剧 篇6
话剧本身含有多层次的交际。作为一种文学体裁,它要实现作者和读者的交际;作为一种舞台艺术形式,它要实现话剧演员和观众之间的交际:而到了翻译领域,还会涉及到文化交际。要成功实现这些交际,最根本的就是要成功实现话剧内部人物之间的交际。话剧本身是一个由剧中人物来展现的立体世界,无论创作,还是赏析、表演、翻译,都以这个立体世界为基础。而剧中人物的交际主要依靠人物对话,那么人物对话就成了整个交际的核心。人物在特定语境里的话语本身就是一种行为,这一点在话剧中尤其具有代表性。人物每一句台词都有其特定的作用:表达喜怒哀乐的情绪、批评、抱怨、拒绝、询问等。
话剧的戏剧性就体现在人物的对话中。人物借助语境通过话语表达其目的。话剧以“对话”为主要表现手段,推动情节发展,揭示矛盾冲突,其本质是对话的艺术。人物对话不仅富有个性,凸显人物特征,而且富有强烈的动作性,含蓄,蕴含丰富的潜台词。从言语行为角度来讲,话剧语言蕴含丰富的语力,实施各种言语行为,反映人物内心世界,推动矛盾的发展。人物的言外行为能揭示人物的动机,而言后行为即是语力的延伸,是情节发展的体现。所以话剧创作要着眼于“语力”的创造,语言才富含动作性。同时这种动作性又不是直白,在话剧中往往是通过间接形式表达的,这也符合交际的心理特征,直白的语言会让读者觉得索然无味,所以,同样是表示“质疑”,表达方式有多种,可以是陈述,也可以是疑问,要根据语境来确定最适宜的形式,语言才富有潜台词。耐人寻味。所以台词的“语力”应当以间接形式表现。而且在具体的语境中能清楚地表达预期的“语力”。读者或观众赏析话剧,也应着重语言中的言外之意的表达,感受人物的目的和表达方式之间的巧妙,分析作者是如何用含蓄的语言恰如其分地表达人物目的。要把剧本搬上舞台,演员同样要深入这个立体世界,在舞台上再现矛盾冲突,把“语力”表现的语气、表情、动作表演到位。而话剧的翻译,涉及的问题要更复杂一些,用另一种语言再现原文的戏剧效果,该用什么样的表达方式表达“语力”,才能创作出同样富含个性特征、动作性的含蓄的语言,这是对译者的一个很高的要求。人物对话的方式多种多样,无论创作、赏析、表演,还是翻译,都不能停留在表面形式,而是把握语言内部的力量。这就要求话剧的创作者、赏析者、表演者、译者,在创作、赏析、研究或翻译剧本的时候,要综合考虑话剧自身的特殊因素,包括其语言特点,历史文化背景、人物关系、人物性格特征、情节推动要素,特别l是话剧语言本身的动作性来凸现矛盾冲突的内在力量。话剧语言之于舞台的表演特征,包括人物的语音、语调、表情、动作,以及外在着装、舞台场景、道具、音乐、灯光。话剧是一种特殊的文学体裁,它依靠剧中人物的话语展开情节,推动情节的发展,而舞台说明起补充作用。所以话剧台词的锤炼对于一部话剧作品成功与否是十分关键的。
言语行为理论 篇7
言语适应理论从70年代初由柴氏等人提出, 到现在已近二十年的历史了。最初作为社会心理学理论模式提出的, 主要用于解释人们在交际过程中的言语趋同、言语趋异和语言保持等交际策略的心理动机。后来柯氏和柴氏 (1988) 概括说, 除了研究有言语趋同、言语趋异和言语保持构成的近似策略以外, 还应包括可理解策略和人际控制策略。
80年代以来的另一个发展是区分了主管适应和客观适应。主观适应就构成言语倾向行为理论的理论基础, 而客观适应就成为言语适应行为理论的理论基础。区别这点非常重要, 它就强调了主体的能动性。这个区别也是很有必要的, 因为语言选择和语言变化的客观事实相比, 交际策略的主动性和社会评估更与我们对社会言语行为理论的感受和信念直接相关。而由于言语趋同、言语趋异和言语保持被视为言语交际策略, 这样交际学理论和言语倾向行为理论获得了共同的理论目标和研究对象, 柴氏等在1987和1991年改称为“交际适应理论” (柯普兰德、柴尔斯, 1988) 。
二、在交际过程中所使用的言语交际策略
1、言语趋同
它追求的是获得对方的赞同、接受、喜欢和好感。增进理解和交际效果以及相互间的吸引力等。说话者调整自己的言语并且努力去说得与他的对话者的言语相似。要指出的是它们往往是相互吸引, 同时存在。在《红楼梦》中, 贾宝玉和林黛玉相互喜欢, 彼此钟情。贾宝玉不喜欢所谓世俗的官宦仕途, 更不喜欢听到他所谓的混账话, 而林黛玉在和他说话时从来不会说那些混账话。这就达到了言语趋同的效果, 所以林黛玉和贾宝玉才会相互吸引, 彼此相惜。言语趋同又包括向上趋同和向下趋同。如《红楼梦》中刘姥姥为了靠近贾母就竭力调整自己的言语, 这就是向上的言语趋同, 而后当大家看贾母因为刘姥姥这种言语风格而开心时, 她们也放开矜持, 主动靠近刘姥姥的言语, 这就是向下的言语趋同。
2、言语趋异
它指的是交际中的一方使自己的言语或语体变得与说话对象的言语或语体不同。言语趋异主要是为了保持说话人自己的身份特征和群体特征。在《红楼梦》中刘姥姥进大观园一幕中, 刚开始时大家为了保持自己的身份地位, 为了使自己和刘姥姥区别开来, 言语中也刻意注意区别。
3、言语保持或言语保留
适应理论的倡导者Giles把语言保留看成是语言求异的一种“亚型”。在语言趋异中如果说话者没有因为他的对话者的缘故而调整自己的言语, 或者说说话者主动拒绝或客观上无法做出调整。《红楼梦》中, 在贾元春回家省亲时, 她的所有亲人包括她的长辈亲人以及父母亲都要行跪拜礼。她的回应也是很官方性的话语。因为她所要努力维护的是一个中立的和被普遍接受的语言规范。再如电视台或者电台播音员的语言, 由于他与每一位观众或听众无法保持面对面的交流, 所以尽量保持中立, 维护规范。
三、特征
因为言语适应理论是研究言语交际中说话双方的心理机制, 所以它具有以下特征:
1、主观性
主观性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从说话人得角度来看, 当进行交际活动时, 说话人会面临着各种情景, 说话者就会根据自己的目的或者自己的利益需求而去选择并组织自己的言语。所以主观性和目的性紧密相连。在《红楼梦》中当王夫人责怪晴雯衣衫不整时, 袭人一心想要做贾宝玉的唯一的妾, 一直以来对晴雯颇有微词, 在此刻这个情景下, 她选择了能够满足个人利益达到自己目的的言语去回答王夫人, 最终晴雯被赶出了大观园。所以在言语交际中说话人不但对自己, 而且对说话对象和交际情景也不断做出主观性评价。
从受话人的角度来看, 对言语趋同、言语趋异和言语保持的评估与受话人得主观体验紧密相关。穆拉克 (Mulac) 和豪斯 (House) (1988) 的研究表明, 言语交际中的地位和能力的评估等级并不与词汇的多样性有关, 而是与受话人的是否能感觉说话人是向上或向下言语趋同或言语趋异相关。向下言语趋同和向上言语趋异都获得了更高的评估等级。对交际中的一致性的评估等级与听话人感受到的说话人的努力相关。
适应的程度、话语的组织和构成原则、交际中的社会权势关系的建立和操作以及认知结构都受意识 (ideology) 的影响。
2、动态性
言语交际是一个不断发展的动态过程, 交际过程的动态性必然引起语境因素的变化。交际的语境因素有可能出现主次更迭的情况, 各种语境因素在交际中的地位总是有落差的, 但这种落差不是固定不变的, 以前占主导地位的语境因素可能随着话题的变化和话语的进展而退为辅助地位, 反之一样。如《红楼梦》39回, 刘姥姥应邀来到贾母跟前“把乡村中所见所闻的事情说与贾母听”见贾母等人听着新鲜、高兴, 饱经世情的刘姥姥根据情境“没了说的也编出些话来讲”, 以迎合他们对乡下生活的好奇心。正当她说到“一个十七八岁的极标致的小姑娘”在大雪天抽柴草时, 贾府南院马棚着火了, 此事惊扰了贾母, 赶紧的口内念佛, 命人去火神前烧香。刘姥姥也只好中断话题。火救完后, 宝玉放不下那女孩, 忙问刘姥姥:“那女孩大雪地作什么柴草?倘或冻出病来呢?”贾母说:“都是刚才说抽柴草惹出火来了, 你还问呢。别说这个了, 再说别的罢。”刘姥姥便想了一篇, 编了一个观音送子的故事, 以说明“神佛是有的”, 结果实合了贾母王夫人的心事。在这回的故事中, 刘姥姥一开始看贾母听得高兴, 便根据情境有的没有的开始编, 以此达到自己的交际目的。后来情境改变, 后院失火, 贾母因柴草而不满, 刘姥姥却看出贾母对神灵颇为敬重, 于是便又编出了一个神灵的故事, 再次迎合贾母心意。由此可见, 在言语交际过程中, 言语的适应是一个动态的过程, 说话人根据不同的情境, 依据自己的交际目的来随时更改自己的言语内容和言语风格。
3、非对称性
因为言语和会话风格中的许多因素会随着情境的变化而发生变化, 说话人和受话人可能会改变不同的绝对量, 因此适应不必对称。比勒斯、克劳斯 (1988) (Bilous&Krauss) 认为, 在某一个情境中的适应方向以及对称性首先取决于交际双方关系的性质。因此, 在交际适应的过程中会出现过分适应 (over accommodation) 和适应不足 (under accommodation) 。由于适应不是单向性的而是多向性的, 所以当说话者的话语超越了当时情境下的最大值时, 或者说“合适的”或“很协调的”的行为准则时, 就会产生过分适应。如庇护式语言和谦卑式语言。这种情形一般发生在上下级之间的交际过程中。如《红楼梦》中, 刘姥姥一进大观园向凤姐请求接济, 当凤姐给刘姥姥一包银子一吊钱时, 刘姥姥是千恩万谢说道:“我也知道艰难的。但俗话说的:‘瘦死的骆驼比马大’, 凭他怎样, 你老拔根毫毛比我们的腰还粗呢。”凤姐笑而不睬只命人把银子拿来。这里刘姥姥的殷勤热情并没从凤姐那里得到对称性的回应。凤姐的反应从另一个角度来看上升到理论就是适应不足。指的是傲慢式的说话方式或回避说话, 也可以用来表明不给受话人在交际中足够的权力和空间。这就说明了没有足够的参与或关怀 (柯普兰德, 1995) 。但应注意区分过度适应和过分适应。过度适应是指在使用某一变项时超出了在目标语中所使用的频率, 而过度适应则和说话人心理有关, 可由认知显度解释 (耶格尔.德洛尔, 1991) 。
4、以受话人为中心
正如前面所讲的, 说话人的言语趋同和言语趋异是以受话人的言语特征为目标的。柯氏和柴氏 (1988) 说言语适应理论十分重视以受话人为焦点是受到了贝尔 (Bell) (1984) 的“听众设计” (audience design) 的启发。语言风格和语码的转换与说话人和受话人之间的远近关系紧密相连。交际中队语式和语场的选择也是处于优先考虑受话人的结果。以受话人为中心可以大大扩展适应理论对社会语言策略的研究范围。说话人言语风格的变化更多的是因为受话人的各种改变而改变的。受话人的心理、表情以及社会地位等等都可能影响说话人的言语选择。
四、结论
通过对红楼梦中人物语言的分析研究, 更好的认识了言语适应行为理论。这将有益于我们对言语适应行为理论的理解, 更好的将此应用于我们的生活中以求达到最佳交际效果。也有益于我们更好的将此理论应用于我们的外语教学和学习中, 达到最佳学习效果。
摘要:言语适应理论主要用于解释言语风格变化中的言语趋同、言语趋异和言语保持等焦急策略的心理动机和情感因素。它突出强调受话人对说话人的言语行为的作用和影响。目的是要解释各种社交场合中人们言语变化的动机及这些变化所带来的社会后果。在《红楼梦》书中, 人物在交际过程中出于各种原因广泛使用言语趋同、言语趋异、和言语维持等交际策略, 而这些也充分反映了言语行为理论的特性即目的选择性、动态性以及非对称性。
关键词:言语适应行为理论,红楼梦,交际策略
参考文献
[1]Coupland, N.&Giles, H.The Communicative contexts of Accommodation[J].Language and Communication, Vol.8, 1998, No.3/4.
[2]Bradac, J.J.et.al, Lexical Diveristy and Magnitude of Convergent verus Divergent Style Shifting:Perceptual and Evaluative Consequences[J].Language and Pragmatics, VOL.8, 1988, NO.3/4.
[3]Atkinson, K.&Coupland, N.Accommodation as Ideology[J].Language and Pragmatics, VOL.8, 1988, NO.3/4.
[4]Bilous, F.R.&Krauss, R.M., Dominance and Accomodation in the Conversational Behaviors of Same and Mixed-gender Dyades[J].Language and Pragmatics, VOL.8, 1988, NO.3/4.
[5]Coupland, N.Accommodation Theory[C], in Verschueren, Handbook of Pragmatics, Amsterdam:John Benjiamjins Publishng Co.1995.
[6]Yaeger Dror, M.Linguistic Evidence for Social Psychological Attitudes:Hyper accommodation or by singers from a Mizrahi Background[J]Language and Communication, Vol.11, 1991, No.4.
言语行为理论 篇8
The theory of indirect speech acts was put forward by the American philosopher of language John Searle (1969, 1975) .It originated from Austin's (1962) theory, but made some revisions.One of Searle's contributions lies in his understanding of the importance of speech acts.He regards a speech act as a basic unit in social communication, yet not a word or a sentence.This means that his theory pays much attention to the functions rather than the forms of languages.This shift of focus also occurs in the field of English language teaching with the development of communicative language teaching in 1980s.
As time goes by, Searle's theory has been proved to be one of the most influential theories in pragmatics, and it also has a lot of useful implications in today's English language teaching.As a foreign language teacher, I pay much attention to the development of teaching methods, especially in the context of Mainland China.However, no matter what methods teachers use, teachers tend to realize that they should help students improve their communicative competence other than teach them forms of language (Hymes, 1972) .Bachman (1990) believes that linguistic competence consists of organizational competence and pragmatic competence.In order to let students have full development of their linguistic competence, one good way is to help students understand some indirect speech acts and cultural differences between the source language and the target language.In order to achieve this ultimate goal in education, we will first try to make a comprehensive review of indirect speech act theory, aiming at its origin and development.
2 Austin's Speech Act Theory
It all begins with Austin's (1962) distinction between two kinds of sentences:performatives and constatives.Austin argues that the uttering of a performative sentence is actually doing an action.Some typical verbs are used in the sentences, such as name, bet, promise, warn, etc.These verbs are called performative verbs.Later, when Austin tries to separate performatives from constatives, he realizes the difficulty in distinguishing them from apart.In fact, all sentences can be used to perform speech acts.
In order to explain in what sense to say something is to do something, Austin classifies three kinds of speech acts:1) locutionary act–the movement of vocal organs to produce a stretch of meaningful sounds, 2) illocutionary act-the making of a statement, offer, promise, etc.to fulfill the purpose of speaking, and (3) perlocutionary act–the effects left on the audiences The second speech act, i.e.illocutionary act, is the focus o Austin's research, because the illocution of an utterance is the speaker's communicative intention or the function it is intended to perform.In this sense, Austin's speech act theory is actually a theory of illocutionary acts.His previous research focus performatives then in fact belongs to a special group of illocutionary acts which are expressed explicitly.
3 Searle's Indirect Speech Act Theory
Searle continues his teacher's research on illocutionary acts and finds that actually all the speech acts can be seen as illocutionary acts.He makes some revisions to Austin's felicity conditions and use new terms to classify felicity conditions into three preparatory conditions, propositional content conditions and sincerity conditions (Searle, 1969) .In Searle's opinion, felicity conditions are more than measures to see negatively whether speakers have gone wrong, but can be used positively as rules tha speakers need to obey in order to create speech acts.Searle (1969) also suggests five basic categories of illocutionary acts as follows:assertives, directives, commisives, expressives, and declaratives.
In the study of felicity conditions, Searle finds some utterances which deliberately fail to fulfill the conditions for the speech act.However, these utterances tend to conduct another speech act whose felicity conditions have been satisfied.This means that with the same utterance the"speaker meaning"is different from the"literal meaning", and that is the reason why the utterance perform a speech act which is different from the one usually related to the"literal meaning" (He, 1997) .Based on the above understanding, Searle (1975) defines an indirec speech act as an illocutionary act which"is performed indirectly by way of performing another."In summary, people often express ideas in an indirect way which leads to two illocutionary acts in the indirect utterance.The speech act related to the speaker meaning is called primary illocutionary act, while the act linked to the literal meaning is called secondary illocutionary act.
4 Felicity Conditions
In order to perform certain speech acts successfully, the speaker has to satisfy certain felicity conditions.Let's have a review of Searle's (1969) three categories of felicity conditions again:
1) Preparatory conditions–conditions that identify the particular circumstances and participants appropriate to performing a given illocutionary act.
2) Propositional content conditions–conditions that define the content of the utterance.
3) Sincerity conditions–conditions that involve the speaker's necessary belief, emotion and intention.
According to these principles, we can analyze the felicity conditions of a particular speech act.Take the speech act request as an example to show how A request B to do C.
1) Preparatory conditions–A has not done C;A believes that B can do C;B will not do C if he is not asked to.
2) Propositional content conditions–State the act C that B will perform.
3) Sincerity conditions–A really wants B to do C.
As to indirect speech acts, the analyses of their felicity conditions not only help us to identify indirect speech acts, but also lead us to the understanding of speaker meaning in the utterance If an utterance violates the felicity conditions of literal-meaning speech act, it might have some implied meanings to it.
5 Classification of Indirect Speech Acts
Searle (1969) classified indirect speech acts into two categories:conventional and unconventional.Conventional indirec speech acts refer to those utterances with familiar and fixed expressions (Hu&Jiang, 2002) .People take these indirect speech acts for granted and even fail to detect the illocutionary force in the litera meaning of utterances.Unconventional indirect speech acts are much more difficult to detect, so the hearer need to analyze the context, share some common knowledge with the speaker and have some basic reasoning abilities to figure out the indirect speech act Searle (1979) has summarized some typical indirect directives which can be used in the conventional indirect speech acts.
6 Its Relations with Other Pragmatic Theories
People usually express their ideas indirectly for the purpose of politeness, since indirect utterances seem to be more gentle and more polite.Therefore, the use of indirect speech acts obeys the politeness principles.Face is a person's public self-image and showing politeness means the awareness of another person's face (Yule, 1996) .Leech's (1983) politeness principles explain why sometimes people deliberately violate the cooperative principles to express indirectly.
Indirect speech act theory is also closely related to Grice's cooperative principles.In the conversations, people may deliberately violate the cooperative principles so as to fulfill the implicature in the conversation.The similar situation occurs when indirect speech acts may violate the felicity conditions of the original act so as to fulfill the conditions of primary illocutionary act In my opinion, indirect speech acts and cooperative principles are both useful tools to explore the"speaker meaning"in the utterances.In listening comprehension teaching, we may use both these tools to analyze implied meanings of some materials.
7 Conclusion
One major contribution of indirect speech act theory is tha it goes beyond the extent of language knowledge and cares much about the language user's communicative competence.To reflec on indirect speech act theory, I am aware of its potential applications in English language teaching.In my opinion, indirec speech acts attract us to pay more attention to the functions o English, thus direct students on the right path of language learning.Although some linguists argue that nearly all the speech acts are indirect to some degree and Searle's introduction of the new term is unnecessary (Levinson, 1983) , I still hold that the distinction between direct and indirect speech acts is worthwhile The indirect speech act theory at least provides us a new perspective to observe and understand the functions of English.
参考文献
[1] Austin J L.How to Do Things with Words[M].Oxford Universi- ty Press, 1962.
[2] Bachman L F.Fundamental Considerations in Language Test- ing[M].Oxford University Press, 1990.
[3] Hymes D.On Communicative Competence [M]//Pride J B, Holmes J.Sociolinguistics.Penguin, 1972.
[4] Leech G.Principles of Pragmatics[M].Longman, 1983.
[5] Levinson S C.Pragmatics[M].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983.
[6] Searle J R.Speech Acts: An Essay in the Philosophy of Lan- guage[M].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969.
[7] Searle J R.Indirect speech acts [M]//Cole P, Morgan J.Syntax and Semantics.Vol. 3.Speech Acts.Academic Press, 1975.
[8] Searle J R.Expression and Meaning:Studies in the Theory of Speech Acts[M].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979.
[9] Yule G.The Study of Language [M].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996.
[10] 何自然.语用学与英语学习[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1997.
基于言语行为理论的询问范畴研究 篇9
“问答”是人类最基本的言语现象之一, 也是语言学研究的一个重要课题。多年来, 对于汉语中的“询问”范畴, 通常都是将其作为语法中的四大语气而构造的四大句类中的一类加以分析, 本文则旨在构拟一个基于言语行为概念, 打通语气、句类、辞格、修辞结构、会话结构的分析框架。
论文共分七章, 第一章分析汉语“询问”范畴研究的既有范式及其问题。汉语语言学中的询问范畴研究, 历经《马氏文通》的“文句神情”、《中等国文典》的“语气分析”, 再到句类分析、辞格分析、修辞结构分析、会话结构分析等等, 每种研究各有其特点。论文认为, “询问”是一个句类的问题, 是一个辞格或者修辞结构的问题, 是一个会话结构的问题, 更是一个言语行为的问题, 以“言语行为”为核心概念对此加以考察应该是一个更为有效的选择。
第二章在重新梳理“疑问”“询问”“诘问”范畴关系的基础上, 构拟了一个严格按照“问”的本质属性而展开的范畴体系。
第三章具体讨论“索取谈话人对说话人所提供命题的说明信息”即“疑问”的询问。重新定义了“疑问”这一范畴, 在已有疑问句分类的基础上提出自己的分类, 对于传统的是非问、正反问、选择问、特指问的关系提出了新的认识, 并根据新的分类标准探讨了是非问和特指问的句法特征和语篇结构。
第四章具体讨论“索取听话人对说话人所提供命题的确认信息”即“揣问”的询问。认为传统的“招呼问”“测度问”“回声问”不但可以归为一类, 而且其本质都是“揣问”。在重新定义“招呼问”“测度问”“回声问”的基础上, 对其具体形式和特点做了分析, 并对其句法特征和语篇结构提出了我们的见解。
第五章具体讨论“索取听话人对说话人所提供命题的附和”即“反问”的询问。回顾了“反问”范畴的既有认识, 解决了一系列的问题, 如:反问是否“无疑而问”?反问是否比一般否定更强的否定?反问是否就是“疑问句形式+强调”?反问是否就是“疑问句形式+让步推理”?反问是否可以回答?并在重新定义“反问”的基础上, 具体分析了反问的句法特征和语篇结构。
第六章具体讨论“索取听话人对说话人所提供命题的认知信息”即“考问”的询问。在重新定义 “考问”的基础上, 依据“听话人对说话人所提供命题的认知信息”的不同进一步把“考问”分为“考试问”“核对问”“仪式问”。由此, 还分析了教学询问、法庭询问、宗教受戒询问的区别。
言语行为理论在《爱玛》中的体现 篇10
《爱玛》英国现实主义小说家简·奥斯丁的作品。在这部机智风趣小说的小说中,奥斯丁把文章叙述和人物对话巧妙结合,让角色的鲜明个性都透过不同的说话风格得到体现,令读者印象深刻。整部作品围绕着海伯里村首富伍德豪斯先生的女儿爱玛展开,通过她乱点鸳鸯谱闹出来的种种误会,描述了三对不同类型的年轻情侣,反映了当时英国的社会风俗和婚姻状况。文学作品中的语言虽然是经过作家艺术化的语言,但仍是来源于日常的生活,所以一部作品可以看做是作家的许多个言语行为的集合。本文旨在通过语用学中的言语行为理论,对《爱玛》中的叙述和人物对话进行分析,以更好地理解作者的创作艺术。
2 言语行为理论和反讽
英国语言哲学家J.Austin于1955年首先提出了言语行为理论,即认为人们在以言行事。人类交际的基本单位不是符号,词或句子,而是被完成了的某种言语行为。一个人在说话时,大多数情况下同时实施了三种行为:言内行为,言外行为和言后行为。言内行为即指‘说话’这一行为本身,它并不构成语言交际。言外行为是通过‘说话’这一动作所实施的一种行为。人们通过说话可以做许多事情,达到各种目的。同时Austin还提出了使言语行为实现的三个条件:1)说话人必须是具备实施某一行为条件的人;2)说话人必须对自己说出的要去实施的行为抱有诚意;3)说话人对自己所说的话不能反悔。
Searle进一步对言语行为理论的内部结构进行分析,对言外行为做了分类。第一,行为目的的差别。各种言外行为的目的是不一样的;第二,言语与世界适应方向的差别。或者使词适应世界,或者使世界适应词;第三,所表达的心理状态的差别。在完成一个有命题内容的言外行为中,说话人总要表达某种心理状态或心理活动。按照这样的标准,Searle将言外行为,即人们使用语言的方式分为五类:断言式、指向式、承诺式、表达式和宣言式。
同样地,“Searle把诚意条件看做是实施任何言语行为时所固有的必须条件。因为说话人真实的言外之意是句子命题内容的反说或否定,所以便故意流露出无诚意而产生反讽。因而反讽作为间接言语行为,它是借助另一种以言行事的方式间接实现的。当它所‘言’是‘赞扬’时,而所‘为’是‘批评’或‘责备’,反之亦然”(胡齐放2005,213)。
3 言语行为理论在《爱玛》中的体现
《爱玛》这部作品之所以广受欢迎,跟作者轻松诙谐的反讽基调是密不可分的。而作者通过小说的叙述和故事情节很好地通过了反讽执行了言语行为。下面笔者将具体分析Searle所分的五类言外行为在《爱玛》中的体现。
3.1 断言式(assertives)
该类型主要包括陈述、描绘、断言、说明等。其目的是说话人保证所表达的命题是真的,适应方向是语言到世界。检验它最简单的方法是:话语是否有真假。如果说话人并不相信命题的真实性,那么此话语就具有了讽刺意味。
文章的开篇作者说“Emma Woodhouse,handsome,clever,and rich with a comfortable home and happy disposition seemed to cuite some of the best blessing of existence.”(Austen 1999,1)这句话的言语行为是为了表述真相。根据诚意条件,如果作者相信这一事实,她应表达个人诚意,让读者认为Emma的确是天之骄女。但是,作者用了seemed提出了对这一真实性的质疑。因而,读者们也会对Emma是否如表面上看起来这般美好了存疑虑。随着我们阅读的深入,会发现其实她是个自命不凡,不太聪明的姑娘。从一开始,作者就用这样的一个反讽句定下了文章的基调。
3.2 指向式(directives)
该类型主要包括建议、要求、请求、命令、邀请等。其目的是说话人试图让听者去做某事;适应方向是世界到语言。话语必须通过听话人的行为才能达到目的。但如果听话人根据语境认为说话人的要求等不合情理,他就可能会从命题内容的反面去体会说话人的意思。
3.3 承诺式(commissives)
该类型主要包括允诺、答应、打赌、发誓等。其目的是说话人保证做某事;适应方向是世界到语言。此类言语行为的条件是说话人自己要求去做某事。那么,如果说话人和听话人都知道说话人不具备做此事的能力或不可能去做某事时,该话语便具有了讽刺意味。
在同一场景中,艾尔顿夫人和奈特利先生还有更多妙趣横生的对话。“If you wish me to talk to Mr.Hodges,or to inspect anything——”(Mrs.Elton)“I have not the least wish for it,thank you.”(Mr.Knightley)“Well,but if any difficulties should arise,my housekeepers is extremely clever.”(Mrs.Elton)“I will answer for it that mine thinks her full as clever,and spun anybody's assistance”(Mr.Knightley)。(Austen1999,238-239)艾尔顿夫人作为较低阶层是没有资格比自己地位高的人指手画脚的。而且,她还提出让自家的管家来参与奈特利先生的家事,充分显示她的无知和无礼。奈特利先生无奈,只能回应说自己管家不需要接受别人的好意。实际上,作为管家是必须无条件服从主人的命令的。不管她多有能力,也必须按主人的吩咐办事,不可能自己提出“我不接受别人的帮助”。由此,奈特利先生以众人皆知的不可能的事实拒绝了艾尔顿夫人不合理的荒谬要求。
3.4 表达式(expressives)
该类型主要包括感谢、祝贺、道歉、欢迎等。其目的是表达由真诚条件说明的心理状态;这种表达无适应方向;表达式所表达的命题的真是预设的;表达式的内容是把某些特性归于说话人或听者。此类言语行为主要是通过用褒义的话语表达对听话人行为的贬抑。
在第6章中,爱玛想为哈丽特画一张肖像画。尽管大家都能看出来爱玛画的像的高度有些偏高,有些面部表情也不好。可是在她画完的时候,艾尔顿先生还是饶有兴趣地赞美这幅画“I can not agree with you.It appears to me a most perfect resemblance in every feature.I never sawsuch a likeness in my life.We must allow for the effect of shade,you know.“……”Oh no-certainly not too tall-not in the least too tall.Consider,she is sitting down,which naturally presents a different-which in short gives exactly the idea-and the proportions must be preserved,you know…)”(Austen 1999,30)艾尔顿先生明知爱玛画像有问题的事实,却讲出了违心的赞扬,这一切都是因为他想要讨好爱玛以争取娶到这位富家女。跳出文章来看作者写作时的意图,我们不难发现奥斯汀对艾尔顿先生的讽刺,明显的违背事实的话语让读者体会到了说话人的别有用心。
3.5 宣言式(declarations)
该类型主要包括任命、辞职、解雇、命名、宣布等。其目的是通过话语的说出,使世界发生变化。此类言语行为表现反讽意味的比较少。
4 结语
综上所述,言语行为理论为《爱玛》的理解分析提供了有意义的框架。小说中的言语行为推动了故事情节的发展,有力的表现了人物的相互关系,为读者进一步理解人物性格起到了积极作用。由此,也可以认为将语言学的理论应用于文学文本的解读是可行的,只有将语言学和文学结合起来,才能抓住文学交流的本质。
参考文献
[1]Austin,Jane.Emma[M].New York:Dover Publications,Inc, 1999.
[2]Searl Hohn.Expression and Meaning:Studies in the Theory of Speech Acts[M].Beijing:Foreign Language Teaching and Research Press,2001.
言语行为理论 篇11
【关键词】言语行为理论 面子理论 美剧 拒绝策略
【Abstract】Rejection is a kind of face threatening behavior, which is also a very common speech act in our daily life. Based on the speech act theory and face theory, this article analyzes the rejection strategies used in the US TV series Big Bang Theory and discusses the characteristics of the main character, which aims to know more about the rejection speech act and have a deep understanding of western language and its culture.
【Key words】speech act theory; face theory; US TV series; rejection strategies
一、引言
在日常生活交际中,拒绝是一种十分常见的言语行为,例如拒绝某人的邀请、建议和请求等。在拒绝的过程中,这一行为往往会损害对方的面子。因此,在这种情况下,人们一般会采取一些拒绝策略将对被拒绝者的面子损害降到最低。除了日常生活里,在各种电影、文学作品、商业对话和新闻发言中,我们都能看到拒绝言语行为的存在,以往关于拒绝言语行为的研究也多是从这几个方面着手。例如,张莉娟(2012)分析了《傲慢与偏见》中人物对话的拒绝策略;吴雁(2015)对《红楼梦》前六十回故事中家人之间拒绝言语行为特征进行了分析和研究;王化雪等(2014)以言语行为理论为视角,对商务英语中的拒绝策略进行了研究;洪岗等(2011)对例行记者会上中美新闻发言人对记者提问所采用的“拒绝”言语行为及其具体策略进行了对比分析。然而我们可以看到,目前关于美剧中拒绝言语行为的研究还涉猎较少,而美剧往往能从一个侧面反映出西方人的语言生活习惯。因此,本文将以美剧《生活大爆炸》第八季的人物对话为语料,以言语行为理论和面子理论为基础,分析美剧中拒绝策略的使用情况。通过对这部剧的分析,本文旨在于进一步加深对美剧中拒绝言语行为的了解,从而对西方语言文化有进一步的认识。
二、理论背景
言语行为理论是由Austin于20世纪50年代末提出的,在《如何以言行事》一书中,他将言语行为分为言内行为、言外行为和言后行为。言内行为指的是说话行为本身,言外行为指的是说话者的意图,言后行为指的是说完话带来的后果。其中,言外行为是语用学研究的重点。在Austin之后,Searle(1969)进一步完善了言语行为理论,他提出了间接言语行为并指出“间接语言现象实际上是通过实施另一种言语行为来间接地实施某一种言语行为”。
面子理论最早由Goffman提出,在他看来,“一个人在某一具体交际场合中,通过采取言语动作而为自己获得的正面社会价值,是按照社会所赞许的属性而创造的自我形象”。Brown & Levinson(1978)将面子分为积极面子和消极面子,积极面子是指想要获得他人的赞同或认可,消极面子是指不愿被对方阻止或反驳。Brown & Levinson(1987)指出,有些言语行为,如请求与拒绝,在本质上和交际者的面子相悖,被称为“威胁面子行为”(face threatening acts,简称FTA)。所以,拒绝实际上是一种威胁他人面子的行为,因此我们需要使用一些拒绝策略,礼貌地拒绝别人,照顾到双方的面子。
三、美剧中拒绝策略的体现
《生活大爆炸》是一部非常受青年人喜爱的美剧,故事围绕着四位天才科学家的日常生活展开,其中不乏幽默搞笑的生活桥段。剧中独具一格的笑料令观众耳目一新,生动活泼的语言使人印象深刻,该剧也成为近年来美国电视剧中最为成功的喜剧作品。本文将剧中的拒绝方式分为直接拒绝和间接拒绝,下面具体分析一下《生活大爆炸》第八季中所使用的拒绝策略。
1.直接拒绝。直接拒绝是指通过使用“我不……”、“我拒绝”或“我不行”、“不情愿”等方式来直接表达拒绝的意思。例如:
情景1:
Amy: Can I have a bite of your burger?
Sheldon: Absolutely not.
Amy作为Sheldon的女朋友,她提出想要尝一下对方的汉堡,看似是合理的请求,但却被Sheldon毫不留情地拒绝了。他的拒绝也反映出了该人物洁癖、比较自我,而且不会在乎他人面子的性格特点,情理之外的回答也让人忍俊不禁,印象深刻。
情景2:
Leonard: Oh...Feel like driving to Arizona with me?
Penny: I cant, I have the job interview.
Leonard邀请Penny同自己一起开车去亚利桑那州,但Penny直接拒绝了,并表明了不能去的原因,是因为她要去参加面试。虽然是直接拒绝,但她附加了解释说明,不至于对Leonard的面子造成太大威胁。
情景3:
Bernadette: What about that sweater?
Sheldon: No, its not good enough.
圣诞节到了,Bernadette陪Sheldon去给他女朋友挑选圣诞礼物,Bernadette站在女生的角度给他推荐了一件毛衣,但Sheldon并不领情,直接拒绝了她的建议。他的直接拒绝对对方的面子造成了威胁,但也体现出该人物直率、坦白的个性。
2.间接拒绝。间接拒绝是指“不直接针对对方的请求、邀请或建议进行反对,而是通过提出相应理由等其他方式来拒绝”。在日常交际中,我们大多情况使用的是间接拒绝,以此来表示自己的礼貌又避免损害对方的面子。《生活大爆炸》中的间接拒绝策略主要有以下几种。
(1)表示感谢。
情景4:
Leonard: The car was a gift...it was something you needed. I was happy to help you out.
Penny: And I really appreciate it, but now I dont need it. So...here you go.
Leonard作为Penny的男朋友,在她需要时送了一辆车子给她,帮助她走出了困境。但现在Penny可以经济独立了,不想依靠男朋友,于是准备把车还给Leonard。首先她对男朋友的帮助表示了感谢,然后说明自己现在已不需要这辆车,婉转地拒绝了对方。通过这种方式,避免了直接拒绝的尴尬,又向对方表达了感谢之情。
(2)使用幽默。
情景5:
Penny: Hi, want to do yoga with me?
Leonard: Um, let me just have some coffee first, and then Ill have the strength to tell you how much I wont be doing that.
早晨刚起床时,Leonard看见Penny在做瑜伽,面对她的邀请,Leonard心里不愿意,但也不想扫了她的兴致,于是开玩笑地说道让我先喝点咖啡,这样我才有力气告诉你我有多不想做瑜伽。他用一句幽默化解了尴尬,并且维护了双方的面子。
(3)转换话题。
情景6:
Sheldon: Would you like to see pictures from my trip?
Penny: I thought your phone got stolen.
Sheldon坐火车旅行回来,问大家想不想看看自己旅行的照片,众人心理知道他的照片没有什么看头,于是Penny转换了话题,说道你的手机不是被偷了吗,将Sheldon的注意力转移到丢失的手机上。此举避免了正面回答他的问题,又减轻了面子威胁。
(4)拖延。
情景7:
Penny: Okay, Leonard, lets go!
Leonard: J-just hang on!
Leonard正在投入地玩游戏时,Penny过来喊他回家,但Leonard心理不想走,只好采用拖延战略,让Penny再等一等。这样既可以避免直接拒绝Penny,让她面子上过不去,又为自己争取了玩游戏的时间。这一策略也是我们日常生活中用得比较多的一种。
(5)劝说安慰对方。
情景8:
Sheldon: Take me to Leonard.
Amy: Just go to work, hell be fine.
Leonard因为身体不舒服,需要做一个小手术。而Sheldon以为自己的好朋友时日不多要离开自己了,于是执意要求Amy带自己去医院。Amy心里清楚他过去也是添乱,便劝他回去工作,并安慰他说Leonard不会有事的,以此拒绝他的请求。
(6)指出能力不足没法完成。
情景9:
Bernadette: What should we do?
Howard: Ill tell you exactly what were gonna do. Were gonna eat it.
Bernadette: Theres like 20 pounds of food in there.
Bernadette看见冰箱里塞满了Howard妈妈做的食物,便问他该如何处理这些东西。Howard因为母亲刚过世,心里十分难受,决定把母亲做的东西全都吃掉。但Bernadette并不赞同他的提议,说道“这里大概有20磅的食物呀”,其言外之意是他们根本没法吃完这么多东西,这个提议根本行不通。
(7)沉默。
情景10:
Penny: You want to go to the pool?
Bernadette: Um...
Penny询问她的朋友Bernadette要不要去游泳,因为Bernadette昨晚喝醉了,现在在睡懒觉,她并不想起身,于是用被子蒙住自己的脸,保持沉默,拒绝回答。她采用不合作的方式,让对方意识到自己拒绝的意思。
四、结语
从上面的分析我们可以看到,美剧《生活大爆炸》的拒绝言语行为中既有直接拒绝,也有间接拒绝,形式多种多样。虽然是以间接委婉的拒绝为主,但其中也不乏直接明了的拒绝。尤其是通过男主人公Sheldon的对白,我们可以发现他在剧中使用直接拒绝是最多的,这也反映了该人物直率、说话不顾及他人面子的性格特点。他的回答往往出人意料,违反常理,但恰恰是这种反差让人觉得忍俊不禁,他的直率常常让人感到无奈,但其真性情又让人喜爱。其次,剧中女性使用的一般都是间接拒绝策略,这也反映了女性通常比较敏感细腻,会主动地为对方着想,考虑对方的面子。最后,本文还发现并不是距离越近使用直接拒绝的频率就越高,相反,剧中的几对情侣在拒绝对方时,更加会考虑对方的情绪,并没有因为关系亲近而使用直接拒绝策略。综上所述,拒绝策略的使用跟很多因素有关,比如性别、社会距离、性格和文化等,而本文的研究还比较浅显,还有待进一步加深。通过此次的分析,本文旨在于对拒绝言语行为有更深入的理解,从美剧这个角度了解西方的语言表达方式和其交际风格,以便更好地进行跨文化交流。
参考文献:
[1]Austin,J.L.How to do Things with Words.Oxford,England: Caderon Press,1962.
[2]Brown,P.&Levinson,S.Politeness:Some Universals in Language Usage[M].Cambridge: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1987.
[3]洪岗等.中美新闻发言人拒绝策略对比研究[J].外语教学与研究,2011(2).
[4]王爱华.英汉拒绝言语行为表达模式调查[J].外语教学与研究,2001(3).
言语行为理论下的课堂语言分析 篇12
课堂语言在语言学和教学方法方面有着广泛的研究。它包括教师的教学语言的组织、教学内容的呈现、课堂活动的组织与实践、学生的互动等;它还包括学生的提问题和回答的语言、如何表达思想等。课堂教学中语言的质量和数量的影响, 甚至决定了课堂教学的成功与否。 (Allwright, D.and K.Bailey, 2005:100) 这也是给予和接受知识和信息, 或在课堂上进行其他活动主要的媒介和最重要的手段。因此, 在课堂教学中, 课堂语言在教学过程中起着主导作用, (Nunan, D., 2001:75) 值得我们仔细研究。本文试图从语言学和语用学的角度对教师和学生的课堂语言进行分析。
2 课堂语言的特点和一般语用原则
2.1 课堂语言的定义和差异
1) 定义
课堂语言是教师和学生在课堂上的语言输入和输出的总和。它主要是由在课堂上的教师语言和学生语言组成的。教师语言主要是指教学内容的语言表达和文本的解释。它也涉及语言的组织和教学内容的管理, 对学生行为的评价, 以及对学生活动的组织。在课堂教学中, 教师的讲授和教学内容的呈现, 是教师的主要话语活动。他们对学生进行提问和答疑。有时他们给学生提供指导, 然后提出要求。所有这些都是教师在课堂上要使用的语言。学生语言主要是指学生对教师的反应, 对知识和学习中所遇到的问题, 以及表达自己的想法。它也包括他们的回答、意见、课堂活动与教师的互动等。
2) 差异
课堂语言是有别于在其他场合使用的语言的。有人认为课堂语言只是像在做公共演讲或学术报告一样, 有些则认为它和日常对话一样。从表面上看是没什么特别, 但实际上课堂语言与日常用语是有区别的。它不同于公共演讲和学术报告, 学术报告是一种独白, 而公众演讲需要激情才能激起听众。相比之下, 课堂语言是有分析性、解释性的。它避免了独白, 但同时又需要师生互动和学生或教师的反应。其次, 它不同于日常对话。在课堂上, 老师和学生进行对话时, 这些对话在老师的指导下去完成已设定好的目标, 这是教师进行课堂教学时所表现出来的。而日常对话是随意的, 没有目的和主题的方向。
2.2 课堂语言特点
1) 交际的特殊性质
课堂语言是教学与学习的媒介。它传递信息和知识;同时, 在课堂上, 保持师生间的沟通与交流。所以在课堂语言有交际性。在话语中, 教师和学生要考虑的不仅是讲, 而且还要听。话语的质量是受主观和客观因素影响, 即受说话者和听者影响。课堂语言是以教师为主观因素, 如思维方式、科学知识、话语习惯、性格等, 也受环境、氛围、场合、甚至气候等客观因素的影响, 还受到学生的语言环境影响。学生的因素, 如年龄、思维习惯、说话方式和接受新知识的能力, 直接影响教学效果和学习成绩。因此, 在课堂语言中, 不应该是在笔记中记下的语言, 它应该是口头生动的交际话语。
2) 已做准备的正式与非正式的口头语言
口头话语通常是随意的, 没有准备的。但课堂语言是口头的和有准备的。口头的是因为它是在课堂上讲;有准备的, 是因为它需要事先精心准备, 不仅对教师, 而且对学生。学生还需要在上课前做大致的或精心的准备, 也就是预习。
在课堂上, 语言也是正式和非正式语言的结合。正式的是因为在课堂上它采用了标准的形式和公认的发音, 而不是非标准形式, 如方言、俚语等;非正式的语言是因为它可以根据具体情况增加或减少或调整内容, 虽然它可能预先已经准备好了。除此之外, 在课堂语言的转换中, 组织和管理课堂教学, 提出问题和学生反应等, 通常是没有准备的。
3) 书面和口头语言风格的结合
书面语言风格更常用于正式或庄重场合。在选择的词语, 句子结构等方面, 它有它自己的组成部分。书面语言风格通常采用书面和正式的词语, 但很少有口头、方言、俚语或粗俗的词语。句子结构经常是完整的, 并且有很好的编排, 既有主语又有谓语。它通常由相关的词语组成的一个复杂的和复合的长句子。以上这些因素构建书面语言的高雅性和庄重性。课堂是一个严谨的地方。在那里, 受过良好教育的教师对有一定的识字能力学生传授知识文化。交际场所、对象和教授内容都符合书面语的要求。课堂时间是使用书面语言的合适时机。因此, 在课堂上, 学生吸收着清楚、准确、科学的知识。
然而, 口头语言通常用于日常生活的非正式场合。用词大都很常见, 简单易懂。例如通常俚语, 方言使用较多。其句子结构简洁、简短、简单。在大多数情况下, 词和词, 句和句都是被相关意思联系起来的。课堂教学语言主要是口语。对内容的介绍、提出问题、回答问题、总结等每一步的转换、通过举例说明、教学管理等, 都非常适合于口头语言的使用。尤其是在面向以课堂活动为主的课程, 口头语言是使用频繁、不可缺少的。一个教师如果他采用了口头语的形式, 如插入, 转换, 重复, 问题, 可以激发学生的情感, 从而创造一个亲密、生动、自由的氛围。适当的口头语言可以有效地促进教学和学生学习。
因此, 在课堂语言中, 应将书面语和口头语言相结合。它应该既具有语言的标准性、优雅性、逻辑性和理论性的特点, 又具有语言的亲切、生动、灵活和易于理解的特点。
4) 科学的质量
在课堂语言中具有科学的教学质量。它大致有两个层次的含义:语言本身的内容以科学的质量为本, 语言的形式承载着科学的质量。
2.3 课堂语言的语用原则
课堂语言中的语用原则是使用语言的规则。它们包含对原则的表达和理解。表达原则是指:教师和学生在课堂上发言时应遵循的原则, 而理解原则, 他们则应该遵循他们听、读、课堂语言活动等, 包括教师的表达和学生的理解, 学生的表达与教师的理解。教师的表达方式是指教师的说课, 回答问题、提出问题等。教师理解明白和接受学生的表达。而学生的表达方式包括他们对想法的传达、回答问题、课堂反应等。学生理解是对教师表达的接受和理解。 (Austin, j.l., 2001:98)
3 语言行为理论
言语行为理论是英国牛津大学道德哲学教授奥斯汀建立的。奥斯汀根据说话人和听话人在交际行为中的关系来分析话语的职能。美国哲学家赛尔 (J.R.Searle) 完善和发展了语言行为理论, 将言语行为分为五大类, 并提出了间接言语行为理论, 丰富了语用学的研究内涵。
4 语言行为理论下的课堂语言形式与功能
在课堂教学中, 课堂语言是一种特殊的语言形式。根据奥斯丁和西尔的言语行为理论研究语言形式可以分类和语用功能可以研究。在这里便于理解, 它的形式可以分为向导语、问候语、陈述语、提出疑问 (发起和响应) , 评论语等这些都是在课堂上被教师和学生使用的常见的语言形式。
4.1 向导语及其功能
向导语是一种课堂语言形式。它是组织和维护日常教学和学习活动的重要手段。向导, 言外行为, 在于指令, 是由说话人试图让听话人做某事。他们可能是非常谦虚地“试图”邀请某人做某事或建议某人做某事, 或他们可能是非常激烈地“试图”坚持某人做某事。因此, 向导的功能是为了命令或建议。
教师的向导功能在课堂上大致可以分为
1) 指导学生的行为, 如“Sit down”, “Open the books”“Raise your hand”;
2) 课堂指令, 是为了进行课堂管理或引起学生注意, 如“Keep quiet, please”“Don’t make such noise”;
3) 教学指令, 如“Read after me, please”“Retell the story”“Do the role play”。这些都是直接的指令和命令, 可以使得练习和交流活动在课堂上得以进行。
4.2 问候语及其功能
问候语通常在课堂上很常见, 尤其是在课堂的开始和结束时。根据奥斯丁和塞尔的分类, 问候属于表达类型。问候, 如“Good morning, boys and girl (Miss Li) !“How are you?”“Fine, thank you!”在中国的英语课上, 这些表达是最普通的表达方式。这些表达式传递着问候和关心。问候语是课堂上不可或缺的语言。
根据言语行为理论, 当一说话人说话时, 他事实上进行三个层次的行为:言内行为、言外行为的问候。通过问候, 建立了良好的班级秩序和亲密的关系。因此, 它有助于准备一个新的课程开始及教师和学生之间的互动。此外, 它还有助于学习者养成良好的礼貌习惯。这属于第三层次:言后行为。
4.3 提出疑问及其功能
提出问题是IRF的前部分 (启动、响应、反馈) 。它具有介绍主题和讨论的功能。作为在课堂语言中的一种, 对学生提出问题至少具有组织性和调查性的语用功能。组织的功能在于提出问题能引起学生的注意, 激发他们的热情参与, 提供练习的机会, 从而提高他们的学习和研究。调查的功能在于对教与学的效果进行检验, 并在发现隐藏在背后的问题, 以便及时调整教学方法。而学生在提出问题的同时, 也可以清楚地了解他们的困惑, 一方面是对知识的理解;另一方面, 他们也学会独立思考, 更积极地学习。
4.4 陈述语及其功能
陈述语主要包括教学和学习的程现。陈述, 另一种类型的课堂语言, 需要占用一半或三分之一的课堂时间。语言点、概念、规则等通过陈述得以呈现。对于学生来讲, 教师的陈述是语言使用的模范, 以及输入的主要来源。对于教师, 学生陈述 (或输出) 是教学和学习的检验。教师的主要功能是提供知识, 而学生的主要功能则是要检查自己的掌握情况。教师的表述, 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态度, 甚至是学习, 因为学生很大程度受老师讲话方式的影响。在一定程度上, 发现教师语言中存在的问题, 就是要找到学生语言中存在的问题。下面是教师语言中普遍存在的问题。
1) 夸张的语言形式
在课堂教学中, 特别是在外语课堂上, 教师在课堂教学中使用了夸张的音调、音量、简化的语法和特殊的词汇。 (Chaudron, C., 2000:45) 他们有意放慢速度, 很少使用辅音连接, 特别是在教学初级阶段。他们担心的是:学生对外语学习有困难, 如果他们不简化和修改, 学生听不清楚, 因此不能明白说的是什么;继而学生会失去学习外语的信心。但这样做也会让学生从一开始就不能听到和学到真正的目标语言。时间长了他们就有困难用目标语言进行沟通。
2) 过度简化
老师们会尽量使用简化的语言来传讲给学生, 特别是使用学生所熟悉的、学过的东西。他们没有采取灵活的方式来丰富其语言。简单句和陈述句可以说教, 但良好的言后效果很难达到。这是因为单调、乏味、过分简化的语言不能吸引学生思考和推断, 当然, 也不能获得良好的教学效果。教师理想的手段是尽可能多地使用言外行为, 这样可以帮助学生学习积极地思考。
4.5 评论语及其功能
评论语, 奥斯丁和塞尔归类为表达类语言。这是一种在课堂语言, 通常以老师们对学生的活动的评价、批改家庭作业等形式表现, 除了对自己的同学们很少发表评论。
老师在课堂上所做的一些评论比如:“Good!!”“Wonderful!”“Excellent!”“You got it!”“Well done!”“Are you sure?“Are you sure?“Would you speak louder?All right, let’s move on.”“OK, let’s have another person to do that.”“You are doing much better this time.”“If I were you, I would say it this way.”等等
如果这些表达方式能够准确、恰当地表达, 它们可以传达老师的态度, 例如:同意、批评、建议、改正或责备。为了能有效地进行评论, 一些有经验的老师们精心挑选单词, 以达到良好的效果。以下是一些策略。
1) 避免否定结构。如, “Why don’t you study hard”
2) 避免完全否定。如, “That’s terrible or completely wrong.”
3) 避免冷淡的语调、情绪和僵硬的指责。如:“Can’t you see that you’ve quite wrong?”
4) 使用模糊限制语, 避免直接。如, “I’m afraid you’re not quite right.” (礼貌的批评) , “You almost got it” (既有肯定也有礼貌的否定) , “I think you may sum up the main meaning this way” (修正) , “I would suggest that you practice more after class.” (弱情绪的提出建议, 可以接受) 等。
5 结语
课堂语言行为的主要功能是实现教与学的目标。因此, 理想的表达与理解是教师和学生在课堂话语中永恒的追求。本文探视了课堂语言的语用原则、语言类型、功能和实践。了解其功能是为了课堂语言得以有效, 自觉地使用。在言语行为理论的框架下, 本文提出了一个比较全面、详细的分析方法。在这项研究中, 言语行为理论在课堂上得以运用, 得以去分析, 并在教与学的动态交流中交互影响。
摘要:课堂教学是师生之间的交际过程。课堂语言是课堂教学的主要语言输入和教学手段, 它在传递知识、编排课堂活动和学生学习效果等方面起着重要的作用。该文旨在分析言语行为理论的一些基本原理及其在课堂语言中的应用。这表明, 教师的语言是有别于学生的;教师的意图和语言效果和学生的也是不一样的, 因此其两者行为和成事的结果是不同的。这可能会给那些想要提高英语教学质量的人一些启示。
关键词:言语行为理论,课堂语言,教师语言,学生语言,教与学
参考文献
[1]Allwright D, Bailey K.Focus on the Language Classroom[M].Cambrige University Press, 2005.
[2]Austin j l.How to Do Things with Words[M].Oxford Universi-ty Press, 2001.
[3]Chaudron C.Foreigner-talk in the Classroom---an Aid toLearning?[M].Rwoley, Mass Newbury House, 2000.
[4]Cook, Vivian.Second Language Learning and Language Teach-ing[M].Edward Arnild, 1998.
【言语行为理论】推荐阅读:
道歉言语行为05-16
直接言语行为07-09
言语行为范畴08-03
解释言语行为09-22
英语言语行为09-29
教师言语行为10-28
拒绝言语行为01-08
教师评价言语行为06-18
广告语的言语行为研究07-12
语文教学非言语行为与减负课堂学科论文09-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