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释言语行为

2024-09-22

解释言语行为(共8篇)

解释言语行为 篇1

摘要:心理和认知研究最先开始关注儿童解释话语的表现及解释能力的发展问题, 其后也有少许学者从语用和交际的视角探讨儿童的解释话语及解释行为。学习者二语语用研究大多集中在对请求、道歉、恭维等言语行为上。该文采用语用视角, 将解释话语中对现象的解释行为视为解释言语行为, 以给定题目的课堂小组讨论的方式收集口语语料, 研究学习者在一语和二语语境下解释言语行为发起模式的表现。该研究主要从三个方面进行分析:解释言语行为的发起模式;发起模式的功能及语言表达方式。

关键词:解释言语行为,一语,二语,发起模式,表达方式

1 介绍

认知学科最早关注解释现象, Piaget (1929/1972) 认知发展理论认为解释现象属于认知研究的对象, 主要研究解释类型和心理表征的关系 (Donaldson 1986;Gelman and Gottfried 1996;Schult and Wellman 1997) 。心理语言学关注儿童中话语因果关系能力的发展, 研究关注语言标记和与其对应的语篇衔接类型 (Hood and Bloom 1979;Mc Cabbe and Peterson 1985) 。互动角度的研究强调解释行为与人际交往的关系, 主张研究不以句子为单位的话语, 强调解释的语篇性特征, 这样做扩大了解释现象的研究范围 (Beals 1993;Blum-Kulka 2002) , 同时也指出解释行为存在其解释效果之外的逻辑关系 (Barbieri, Colavita and Scheuer 1990;Beals 1993) , 如对成人会话中解释的分析, 不应只限于因果关系的研究 (Antaki&Fielding 1981) , 也有对自然话会中解释的不同风格特征的研究 (Aukrust and Snow 1998) , 儿童如何使用解释话语构建社会现实 (Orsolini 1993;Pontecorvo and Girardet 1993) , 以及语篇目标、关键因素和参与框架对解释话语的内容和形式的影响 (Goetz and Shatz 1999;Orsolini 1993) , 等等。与教学有关的解释研究主体为教师, 包括对教师解释话语的研究 (Buxton, Salinas, Mahotiere, Lee, &Secada, 2013) , 以及对教师解释话语对学生学习的作用 (Ata&Akman, 2012) 。除Aukrust (2004) 对二语学习者的解释话语与学术语言能力的研究外, 鲜有人从二语角度进行解释言语行为的研究。该文采用语用视角, 探讨学习者在一语、二语语境下, 解释话语发起模式的表现。

2 解释话语的定义及其会话特征

互动理论框架下, 解释话语可被理解为对现有问题回应的延伸话语, 由解释者或说话者在互动中隐性或显性的理解或指出 (Blum-Kulka, Harmo et al.2010;Antaki 1994;Barbieri et al.1990) 。解释话语本身包含两部分, 一个是被解释的现象, 另一个是解释现象的话语, 如you can’t ware the crown——被解释现象, because it’s mine——解释话语 (Barbieri et al.1990) 。因此, 被解释现象是引出解释话语的前提条件, 在会话中, 被解释现象可以自行引出, 也可以由他人引出。而使用话语解释前一现象的行为在本文中被定义为解释言语行为。

解释行为属于言语行为的一种, 即通过“言语”去“解释”说话人内在思考, 其行为主体为说话人, 区别于其他言语行为:在会话序列中, 解释可形成“会话空间” (Blum-Kulka, Hamo, &Habib, 2010) , 为“去语境化” (Blum-Kulka 2002) 的解释话语提供平台。这说明对解释言语行为的研究首先要考虑解释话语出现的会话序列特征。同时, 解释话语的话题选择与说话人语境中的思考相关, 在一定程度上反应说话人内在的思考模式 (Blum-Kulka et al., 2010) 。解释言语行为具有为行为、观点和意图提供理由、背景或根据的社会功能, 这种解释表达了说话者承认自己的行为和态度应该被社会理解的需求。

解释言语行为在口语会话中具有互动性特征。解释言语行为形成会话空间, 这是会话双方的共识, 被解释者期待解释者的回应, 解释者根据被解释者期待提供满意回应, 会话才能够顺利进行。被解释者的期待可以通过两种方式实现:被解释者就某一问题进行提问, 或解释者根据共识知识进行自我判别是否做出必要解释。因此, 对解释言语行为的发起模式序列的研究, 可以探讨解释言语行为在口语会话中的互动情况。

中等水平的英语学习者本族语解释能力已经发展到一定阶段, 那么在内在解释能力一定的情况下, 学习者在一语、二语语境下的解释言语行为发起模式的输出是否存在差别?本文试图从几个方面, 对该问题进行探究。

3 研究目标

本文采用互动研究中对解释的定义, 探讨学习者解释言语行为的发起模式在一语和二语语境下的使用差异, 研究有两个主要目标:

1) 识别学习者解释言语行为的发起模式在一语与二语语境下的的两个方面特征:

(1) 解释言语行为的发起模式;

(2) 发起模式与解释功能;

(3) 发起模式的言语表达类型;

2) 通过对比、分析学习者使用一语和二语解释言语行为的发起模式就以上三方面的异同, 探讨在一语与二语语境下, 学习者解释言语行为发起模式对会话互动性的影响。

4 研究方法

4.1 被试

本研究被试为48名 (男生13人, 女生35人) 非英语专业一年级学生。所有学生本族语为汉语, 二语为英语, 学习英语时间不少于7年, 英语水平为中等。

4.2 语料收集方法

语料收集过程在一节听力课上完成, 通过多媒体一次性收集学生口语音频资料。学生两人一组, 以给定题目的对话形式进行小组讨论, 时间为三分钟。其中, 英语、汉语讨论的题目相同, 即学生分别用汉语、英语进行讨论。为保证汉语讨论不对英语讨论产生太大影响, 之前并未告知学生要进行两轮讨论。首先由老师以课前热身的形式对学生进行随机分组, 给定话题进行汉语讨论, 然后开始正常的听力授课。课上内容讲授完毕, 由老师组织学生就课前讨论的话题进行英语讨论。除去7组由噪音或同学英语水平导致对话不连贯的音频资料, 最后确认汉语、英语音频资料各17组为研究语料, 搜集到的语料由四人统一进行转写并反复核对。

4.3 解释话语的识别

首先要识别会话中的解释话语。虽然自然话会中的解释具有不同的风格和特征 (Aukrust and Snow, 1998) , 但本研究不同于自然会话中的解释风格。给定题目的讨论中, 解释话语出现的频率要高于自然话语中的解释。同时, 解释话语的类型也比较单一, 大多数为因果关系解释和功能性 (目的性) 解释, 两种解释服务于传达或说明说话者对某一观点和态度的目的。尽管如此, 解释性话语仍然具有自然会话中解释的特征, 如说话人对某一问题发表看法或态度的解释、或回答对方就某一问题等 (Aukrust, 2004) 。本研究参考Aukrust (2004) 与Blum-Kulka (2010) 等人对解释话语的界定标准识别语料中出现的解释话语:对为什么或如何问题的回应;对显性或隐性责难或抱怨的回应;对请求、拒绝等言语行为自发或回应的解释;提出异议或要求的理据及基础的阐释;澄清问题或自发的澄清话语;叙述中用于解释人物动机话语以及用于解释整体原则的叙述。

4.4 编码信息

解释话语包含两部分, 一为被解释现象 (eu) , 二为解释现象的话语 (e) 。被解释现象与发起模式有关, 包括自我发起 (z) 及他人发起 (t) 的现象。语料中的发起类型主要为陈述自我观点 (cs) 、反驳他人观点 (fb) 、认同他人观点 (rt) 四种类型, 自我发起语言表达形式为陈述句 (s) 、疑问句 (q) 、反问句 (r) 。他人发起言语表达为疑问句 (y) , 反问句 (f) 。

两人同时对英语、汉语语料进行标注, 对比标注信息后, 对出现异议的信息进行磋商, 极少数无法达成共识的项目则不作为本文的研究对象。

5 结果汇报

总共收得102分钟的汉语、英语语料, 包含350个话轮, 其中, 出现128个解释言语行为。解释话语的话轮数占总话轮数的37%左右。文献中对自然话语中出现的解释言语行为的比例为5% (Aukrust, 2004;Blum-Kulka et al., 2010) , 而本研究远远高于该比率。造成这种差异的原因主要来自语料差异。在争论性会话中, 交谈双方的目标为表达自己的观点, 同时尽力说服对方。因此, 会话双方为达成意图, 多次使用解释言语行为。本研究以小组讨论的形式进行学习者口语语料收集形式, 所以解释话语的话轮在总话轮中的比例要高于自然会话中的比例。

5.1 发起模式

成人会话中, 人们倾向于使用自我发起的解释言语行为 (Antaki 1994) , 本研究的双语语料都体现出这种特征。英语语料中, 绝大多数为自我发起的解释言语行为 (94%) , 而他人发起的解释言语行为占总数的6%。汉语语料中自我发起的解释言语行为 (84.5%) 虽然高于他人发起 (15.5%) 的模式, 但比例并没有英语语料中差距那么大。

语料中, 解释言语行为的自我发起模式占百分比高, 主要由会话的语篇类型决定。在争论性会话中, 双方各执己见, 其目的一方面为表达自己观点, 另一方面为说服对方认同自己观点。而解释言语行为是表达与说服的主要手段。他人发起的解释言语行为较少, 且汉语语料较英语语料多, 说明学习者在用一语会话时, 会更多进行互动式提问。提问主要有两个表现:其一, 说明提问方对对方观点有期待, 其二, 这种互动形式为对方提供了平台, 让出会话空间, 是会话人际示好的表现。

5.2 发起模式与解释功能

解释言语行为的发起作用主要为陈述自我观点、反驳他人观点和认同他人观点。在本研究中, 发起模式与解释功能在一语与二语语境下共享一些特点的同时, 也存在差异。图表1是发起模式与解释言语行为的功能对应图, 竖轴为不同发起模式在各语料中的分布百分比。

整体来看, 图表1中显示双语语料中大多数的自我发起模式的解释言语行为用来陈述自我观点。汉语语料中用于反驳他人观点的自我发起或他人发起模式均高于英语语料。英语语料中出现两例自我发起认同他人观点的解释言语行为, 而汉语中则没有出现。用于陈述自我观点的解释言语行为在双语料中分布最广, 主要由争论性会话模式决定, 因为会话双方首先要明确表达自己的观点, 这是会话基础。汉语语料中反驳他人观点的解释言语行为高于英语语料, 这说明较二语语境相比, 学习者在一语语境下对他人观点的更敏感, 更容易使用解释言语行为进行相应反击。英语中的两例认同他人观点主要由于会话一方被对方说服。由于本研究设计只给出命题和观点, 并没有规定讨论结果, 因此出现认同他人观点的情况暂不作为本文主要讨论对象。

就自我陈述观点而言, 尽管英语语料中的解释言语行为少于汉语语料, 但是用于陈述自我观点的发起模式要高于汉语语料中的情况。同时, 在反驳他人观点的情况看, 这种情形截然相反, 汉语反驳发起模式要高于英语语料。自我陈述与反驳他人的行为最大不同在于, 从话轮角度来看, 自我陈述只涉及说话者一方, 而反驳他人则需要针对他人上一话轮观点进行解释, 因此, 反驳行为较自我陈述相比, 更突显会话的互动性和人际性特征。所以, 学习者一语会话行为比二语会话的动态性更强。

5.3 解释言语行为发起模式的言语表达类型

本研究关注解释言语行为发起模式的言语表达类型。陈述句用于说明自己的观点;疑问句则用于向对方发问, 寻求对方观点;反问句作为一种修辞方式, 表面上提问, 实际上则是在责问对方某观点。图表2说明学习者在双语语境下使用的陈述句最多, 疑问句和反问句非常少。学习者在汉语语境下使用三种言语表达式而在英语语境下使用了两种。

在同等研究设计条件下, 学习者解释语言能力恒定, 但使用的言语表达却不不同。尽管图表2中所示数据并不能在统计意义上体现出三种言语表达的差异, 但至少可以说明, 学习者在二语不同语境下所使用的言语表达类型不同。在一语语境下, 学习者解释言语行为的发起表达形式要多余二语语境。反问句作为一种修辞手法, 在一定程度上体现出学习者一语的语言表达能力。同时, 在会话中使用反问句, 以提问方式对对方进行责难、否定也体现出学习者一语语用能力。这两种能力均未在英语语料中体现出来。

6 讨论

学习者在一语与二语语境下的解释言语行为发起模式的表现具有不同特征, 主要体现在解释言语行为会话序列的发起模式、功能与言语表达类型方面。而这些不同的最明显特征集中体现在会话的互动性方面。为了说明这种差异, 以例1和例2两段会话为例进行说明。

例1: (C2) 下划线为发起模式-粗体为解释言语行为

1.A:额今天我们来讨论一下关于大学生是否能够应该承担经济负担的问题, 那我的观点是应该承担自己的学费

2.B:我的观点是学生不应该自己承担教育费用

3.A:那XX你的想法是什么呢?

4.B:我觉得首先学生自己没有经济基础, 然后很多事情也不知道从何入手, 我觉得就是从学习到工作需要一个过程, 嗯, 然后然后家庭如果无法承担这种经济负担的话, 也有很多方式比如说助学贷款, 嗯, 你的观点呢?

5.A:额, 好的, 我是这么认为的我认为让家长承担这种经济负担不是很公平的, 因为我们已经长大了我们应该有意识的承担下我们的学费, 既然我们就是说独立于家庭, 处在学校的话我们应该各方面做一些独立, 我是这样想的。

例1是一个非常典型的他人发起的解释言语行为对话, 包含两轮他人发起的解释言语行为。A与B在讨论高等教育费用该谁买单的话题。A发起讨论并提出自己的观点, 即学生应该自己承担学费。B认为应该家长买单。在双方互知彼此观点后, 显然对话不能就此告终, 因此A就B的观点进行了提问 (你的想法是什么呢?) 。B首先对A的提问进行了解释, 到此为止, 是一个完整的A发起B解释的解释言语行为, 然后B在话轮末尾处就此事向A提问。B提问的原因有两个, 一是想知道A对此事的看法是什么, 二是为A提供会话空间, 即把话轮让给A, 因此B的行为具有互动性特征。A的观点是高等教育费用不应该由家长来买单 (家长承担这种经济负担是不公平的) , 并解释为学生是成人 (已经长大) , 应该独立承担自己的开销。A不但回答了B的提问, 同时, 满足了B的会话期待, 即给出支撑A观点的解释。这种行为是对B提供会话空间的正面回应, 在会话过程中, 不但体现出会话的互动性特征, 又展示了会话双方人际关系的互动性特征。

在英语语料中, 这种互动性较少, 如例2。

例2: (E14)

1.B:I think the students shoud afford their study fund

2.A:um I think er that parents should pay tuition for theirchildrensince students do not yet have any regular income er my reason is that college students do not have any ability of of e-earn money er and they don't have to much spare time although they can earn money in spare timethey also can pay all the expenses

3.B:my view is we are adult we have the ability of working and making money we shouldn't always live under parents wings and parents'age is become older and older er we should love dear parents we should er earn much money to assume duty for parents so I think the college students should af-ford his study fund it's it's a duty of themselves4.A:er I think in the in college students main duty is that er

studyer they er they must study hard that can have ability of living erm when they can er living by my by theirself er they can themselves er they can earn money and and and er thanks their pa-parents

5.B:I thin-I think the er college students have its veryenougher though we we are not we are not working but we we always are playing and sleeping the time is not the reason of you don't you don't afford your study pend

6.A:er I think college student er er er must study hard al-though their spare time is enough but they can study... (time’s up) 2B

例2中包含三个自我发起的解释言语行为。B首先提出自己观点, 但没有就这个观点给出恰当理由, 没有满足A对会话的期待。A接过话轮表达自己的观点 (I think) , 并给出解释 (since) 。B并没有就A的观点进行反驳, 而是继续提出自己的观点, 这里的解释言语行为在前, 观点在后, 虽属于解释话语, 但并不在本文讨论范围内。A在第四个话轮中首先表明观点 (duty) , 然后再给出解释。B在第五个话轮表明观点, 给出解释。从这个例子中可以看出, 学习者在使用英语对话时, 更多的采用自我发起模式的解释言语行为。且言语行为的作用主要解释自己的观点, 并没有对对方观点进行提问、反驳等行为。而在汉语中, 双方在交际中互动明显, 即通过互相提问, 反驳对方解释言语行为内容的某一点等。因此, 例2并没有体现出较明显的会话互动性与人际互动性。

7 结论

本研究目的在于探讨学习者在一语和二语语境下的解释言语行为发起模式的表现。研究发现, 学习者在一语语境下表现出的会话互动性和人际性特征更明显, 即通过自我或他人发起的解释言语行为对方预留会话空间、反驳他人就某一问题的观点、使用多种言语表达形式进行交际。

本文语料较少, 并不能在统计意义上给出学习者解释言语行为发起模式在不同语境下的差异。但是, 作为一项探索性研究, 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证明学习者解释言语行为的发起模式在二语和一语中可能存在差别。日后就解释言语行为的研究应该扩大语料搜集的范围, 着重对解释言语行为本身的探索, 并对语料搜集过程中的具体操作过程进行更加深入思考。

解释言语行为 篇2

一、论辩、论证和反驳

言语行为理论是语用学研究的基础理论之一。奥斯汀 (Austin J.L) 和塞尔 (Searle J.R) 提出的言语行为的分类是建立在语言学中语法层面的句子的基础之上。论辩一般依靠多个句子来完成, 因而不能被归入奥斯汀和塞尔划分出的某一特定的言语行为类型。荷兰学者埃默伦和荷罗顿道斯特提出了一种比言语行为更大的交际单位, 即复合言语行为。“应当区分句子层面的基础言语行为和更高级别的语篇层面的复合言语行为, 劝导、承诺、断言、宣布、请求等言语行为属于基础言语行为, 论辩是语篇层面复合言语行为的典型例子, 论辩由一些基础的言语行为组成, 但它不等于基础言语行为简单相加, 说话人首先需要用一个基础言语行为提出自己的论点, 该论点涉及命题P, 此时, 说话人向听话人说出连续话语1、2……n, 如果这些话轮要构成论辩的复合言语行为。” (爱默伦, 荷罗敦道斯特1991:34-37)

巴兰诺夫 (Баранов А.Н) 、安德烈耶娃 (АндрееваИ.В) 等俄罗斯语用论辩学者在将论辩视作复合言语行为的同时, 还根据主体的不同区分将论辩双方分为论证一方 (正方) 和反驳一方 (反方) , 将论辩言语行为分为论证言语行为和反驳言语行为。我们将论辩视为由对话双方的论证言语行为和反驳言语行为构成的复合言语行为。论证言语行为和反驳言语行为是论辩言语行为的两种体现形式, 二者都属于由多个基础言语行为组成的复合言语行为。这两种言语行为既相互对立, 又统一于论辩言语行为之中。

二、论证和反驳中基础言语行为

巴兰诺夫 (1990:94-95) 指出, 论证一方和反驳一方的言语行为至少由一组基础言语行为组成, 其中论辩一方通常用一个基础言语行为提出希望他人接受的意见、观点、建议、决定等, 用另一些基础言语行为作为支持自己观点的依据或理由;依据言语行为的性质和作用的不同, 论辩一方的言语行为又可以进一步划分为论点言语行为和论据言语行为两种类型。

论证和反驳中的论点和论据主要为断言言语行为。断言言语行为是说话人用来表达某种观点或意见的言语行为, 在这种言语行为中, 说话人要对其断言言语行为中命题的恰当性和合理性负责, 如果他的观点受到别人的质疑, 他必须提供相应的理由。

例1:方谋说:[1]“萧先生实在可以佩服, 不过枉费心思。”

萧涧秋突然问他:“[2]为什么呢?”

“[3]你如此煞费苦心地去救济她们, 她们本来在下雪的那几天就要冻死的, 幸你毅然去救她们, 现在结果孩子死了, 妇人死了, 岂不是……”

方谋没有说完, 萧涧秋就似怒地问:

“[4]莫非我救她们, 为的是将来想得到得到报酬么?”

一个急忙改口说:

“[5]不是为报酬, 因为这样不及意料地死去, 是你当初所想不到的。” (《中华中篇小说百年精华》 (上) 第183-184页)

例1中方谋的论点 “萧先生实在可以佩服, 不过枉费心思”属于断言言语行为。这一言语行为受到萧涧秋的质疑, 方谋提出了自己的论据, 其中话轮[3]和[5]都属于断言言语行为。

三、论证和反驳的有效条件

关于论证言语行为的有效条件不同的学者有不同的界定。 (Васильев Л.Г, 1992:63, Баранов А.Н, 1990:21, 爱默伦, 荷罗敦道斯特, 1991:34-37, 武宏志, 周建武, 2010:44) 在综合分析这些观点的基础上, 我们以下列对话为例, 阐述论证言语行为和反驳言语行为的有效条件。

例2:夏东海:[1]我觉得呀, 咱们真应该准备一礼物给刘星。

刘梅:[2]给刘星?[3]干嘛呀?

夏东海:[4]人刚做了一件好人好事啊, 当然应该奖励人家了。

刘梅:[5]行了, 他那算什么好人好事啊?[6]真是, 那不是他应该的么。[7]再说, 我告诉你, 刘星这孩子你可千万别鼓励他, 也不要奖励他, 只要你一开始奖励, 他就退步了。 (电视剧《家有儿女》)

上述对话的背景是星在大街上看到同班同学被人欺负, 主动上前帮助了同学。刘星的爸爸夏东海和妈妈刘梅针对这件事提出了不同的看法。其中夏东海提出论点“咱们真应该准备一礼物给刘星”, 他这一观点受到妻子刘梅的反驳, 通过话轮[2]和[3]间接提出相反的论点“不应该给刘星准备礼物作为奖励”。随后双方进行论据的对抗。夏东海进行论证, 而刘梅实施反驳。话轮[5]和[6]是对对方论据的反驳, 话轮[7]是提出的新的反驳论据。

为区分论辩双方言语行为并对这些言语行为进行模式化描写, 我们用不同的符号表示双方的论点和论据:

Г—说话人, С—听话人;

Т —— 一方论点 (通常由一个基础言语行为表达) ;

Аn—— 一方论据 (由一个或多个基础言语行为构成的论据集, n≥1) ;

КТ—— 另一方论点 (通常由一个基础言语行为表达的论点, 当反驳的对象为对方的论据或论据方式时, КТ可以不出现, 但可以通过上下文语境得到重构) ;

КАn——反方论据 (由一个或多个基础言语行为构成的论据集, n≥1) ;

(一) 命题内容条件

论证: (1) Т是任意的命题; (2) Аn受到所表达命题Т的制约。

反驳: (1) КТ与C的前述Т有直接或间接的逻辑关系 (矛盾或对立) ; (2) К Аn受到所表达命题КТ的制约。

“在命题内容方面, 反驳的论点的命题逻辑上直接或间接地由对方的前述话轮推导而来, 受语句主观内容的操纵, 与对方话语可以形成语义对立, 这种逻辑关系最为典型的逻辑关系为对称和压缩, 还可见其他关系” (武瑷华2010:50) 。该条件能够将论证和反驳区分开来。在上述例子中, 第一个话轮是夏东海提出的论点, 命题内容是任意的, 下面的论据为这一论点提供理由, 而刘梅以反问句的形式给出了自己的反驳论点, 话轮中的命题内容受制于夏东海的论点Т, 是对Т命题内容的简说。

(二) 准备条件

论证:Г相信: (1) С不知道 (起码不是自动得知) Т是恰当的; (2) С将接受或已经接受Аn ; (3) Г相信С会接受Аn为Т提供充分的逻辑支持, 即С在分析完Аn后能推导出Т是恰当的。

反驳:Г相信: (1) С不知道 (起码不是自动得知) Т是不恰当的。 (2) С将接受或已经接受КАn; (3) Г相信С会接受КАn为КТ提供充分的逻辑支持, 即С在分析完КАn后能推导出Т的不恰当的。

夏东海相信: (1) 刘梅不同意“应该给刘星准备一个礼物”; (2) 刘梅将接受“刘星做了好人好事”这个理由; (3) 这个理由能支持自己的观点, 即“应该给刘星买礼物”, 这才能满足了论证言语行为的准备条件;而刘梅要相信 (1) 夏东海不会自动知道自己的论点是不恰当的; (2) 夏东海将认同理由“刘星所做的算不上好人好事, 即使算是也是应该的”和“不能奖励刘星, 一开始奖励, 他就退步了”; (3) 夏东海能从两个理由推导出“不应该给刘星准备一个礼物”。这三个条件是刘梅进行反驳的准备条件。

(三) 真诚条件

论证——Г相信: (1) Т是恰当的。 (2) Аn在认识上是可接受的。 (3) Аn对于Т是充分的逻辑支持, 在分析完Аn后能推导出Т的恰当性。

反驳——Г相信: (1) Т是不恰当的。 (2) КАn在认识上是可接受的。 (3) КАn对于КТ是充分的逻辑支持, 在分析完КАn后能推导出Т的不恰当性。

在真诚条件上论证和反驳也不同:夏东海自己要相信 (1) 应该给刘星准备一个礼物; (2) 刘星做了好人好事; (3) 刘星做了好人好事, 所以应该给刘星准备一个礼物, 这是论证的真诚条件。刘梅自己要相信: (1) 不应该给刘星准备礼物; (2) 刘星所做的算不上好人好事, 即使算是也是应该的, 不应用礼物奖励, 一开始奖励, 他就退步了; (3) 由上面两个理由可以得出不应该给刘星准备一个礼物。才能说出上述反驳话语。

(四) 本质条件

论证——Г说出Р的意图是使С确信, 以Аn为理由, Т是恰当的。

反驳——Г说出Р的意图是使С确信, 以КАn为理由, Т是不恰当的。

夏东海的话语是让刘梅确信, 以“刘星做了好人好事”为理由, 就应该给刘星准备一个礼物, 李梅的话语是让他确信, 以“刘星所做的算不上好人好事, 即使算是也是应该的”和“不能奖励刘星, 一开始奖励, 他就退步了”;所以不应该给刘星准备礼物。

四、结语

论辩是一种由基础言语行为组成的复合言语行为。在论辩过程中, 论辩言语行为根据主体的不同可体现为论证言语行为和反驳言语行为两种形式。论证言语行为和反驳言语行为二者都属于复合言语行为, 由多个基础言语行为 (断言、指令、提问等) 组成。这两类言语行为既相互对立, 又统一于论辩言语行为之中, 它们是论辩过程中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

论证和反驳的有效条件不等于它各个组成部分的简单相加。我们具体分析这两种言语行为中的基础言语行为的特点, 在对比的基础上, 利用具体的语料总结出了这两种言语行为的有效条件。依据这些有效条件, 可以有效地区分论证言语行为和反驳言语行为。

摘要:论辩是解决分歧的重要手段之一。论辩是一种由多个基础言语行为构成的复合言语行为。根据主体的不同, 论辩言语行为具有两种体现形式:论证言语行为和反驳言语行为, 二者都属于复合言语行为, 由多个基础言语行为组成。论证言语行为和反驳言语行为的有效条件既有相同之处, 也有不同之处。

关键词:论辩,言语行为,论证言语行为,反驳言语行为

参考文献

[1]Андреева И.В, Опр овержени евинституционал ьномдиск урсе[D]:Дис....канд.филол.наук.–Волгоград:Волгоградск.гос.пед.ун-т, 2008.

[2]Баранов А.Н.Лин вистическа ятеор яаргументац ии (когнитивн ыйподход) [D].Дис.д-рафилол.наук.–М:1990.

[3]Василье вЛ.ГАспектыаргументации[M].–Тверь:Тверск.госун-т, 1992.

[4]Мигунов А.И.Теорияа ргумен тациик аклогико-праг матическо еисследован иеаргументат ив-нойком муникации[С].Коммуни кацияиоб разов ание:сб.статей.–СПб:Санкт-Петербургскоефилософскоеобщество, 2004.

[5] (荷) 弗朗斯·凡·爱默伦, (荷) 罗布·荷罗顿道斯特 (著) , 施旭 (译) .论辩交际谬误[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1991.

[6]武瑷华.从语用推理看反驳[J].洛阳:解放军外国语学院学报, 2010 (04) .

言语行为理论新认识的论文 篇3

论文关键词:言语行为理论 语言哲学 逻辑学

论文摘要:言语行为理论是语言哲学领域的一个重大进步与突破。本文介绍了该理论产生的渊源及内容,并重,点探讨言语行为理论对逻辑学发展的重大意义。

20世纪50年代以来,语言哲学家对语言的认识既区分了语言和言语,又将语言作为人类的一种行为来对待,于是提出了言语行为理论。

一、言语行为理论产生的渊源

奥斯汀是言语行为理论的创始人,其学生塞尔修正并发展了这一理论,使之进一步系统化、严密化。在他们之前,弗雷格、马林诺夫斯基、维特根斯坦等先驱已对该理论提出了一些思想片断。

20世纪初,哲学产生了一次根本性的“语言转向”,语言取代认识论成为哲学研究的中心课题。弗雷格首先发起此次转向,罗素继承并发展,维特根斯坦完成了这一转折和过度。“语言转向”的产生标志着英美分析哲学时代的到来,从内涵上看分析哲学指“把哲学问题置于语言领域并在分析语言手段和语言表述的基础上解决哲学问题”。从使用的分析方法上看,分析哲学又分为逻辑分析学派和日常分析学派。前者主张应发明一种其语法形式在逻辑上是完善的语言,后者则侧重分析自然语言或日常语言。这些事实都充分说明了把交际中使用的语言作为一种行为来研究的思想并非只是从奥斯汀开始的而是由来已久的。

二、言语行为理论的内容

在《如何用语词做事》中,奥斯汀首先指出,“言”就是“行”。他认为,言语是人在特定场合对特定语言的具体运用,包括运用语言的说话行为和所说的话。因此,说话本身就是一种行为。奥斯汀区分了两类不同的话语:施事话语和记述话语,并用“适当与否”、“真假与否”两个评价标准来区分这两类话语。

之后,他又尝试提出言语行为理论来处理“说话就是做事”的问题。奥斯汀把作为整体的言语行为分为三个层次,即认为在说些什么时,可能以三种基本的方式在做些什么。他把这三层意义的做些什么分别称为以言表意行为、以言行事行为、以言取效行为。

以言表意行为指说话这一行为本身,发出一段声音,组词成句,音义结合;以言行事行为指在完成“说什么”这一行为的同时,所表达的说话者说出这个话语的“用意”,产生的某种语力,如某人说:“出去!”这句话的同时,就实施了一个“命令”的以言行事行为:以言取效行行为指说话者通过以言表意行为表达自己的用意之后,在听话者身上(也可能是说话者自己)产生的一定的影响,出现的一定效果。

塞尔在自然语言的基础上修正、完善、发展了奥斯汀的言语行为理论,并利用自己设计的一套人工语言符号来来表述分析他的言语行为理论,将言语行为分为话语行为、命题行为、以言行事行为和以言取效行为。即:说出一串语词(语素、语句)就是实施话语行为;进行指称和谓述就是实施命题行为。做出陈述、提出问题、发出命令、做出承诺等,就是实施以言行事行为,而这种以言行事行为对听话者在行动上、思想上、信念上所产生的效果就是语效行为。塞尔的言语行为理论影响很大,被人们誉为语言哲学研究中的.一个重要方向。

三、言语行为理论对逻辑发展的意义

在对语言做逻辑分析时,应当考虑语言的使用者、语境及整个背景知识因素,言语行为理论也是以其语用学内容与自然语言逻辑研究相联结,并以其理论的系统性为不完善的自然语言逻辑研究提供借鉴。

首先,言语行为理论改变了传统逻辑、经典逻辑的研究方向。传统逻辑、经典逻辑只研究陈述句,并只从真假角度来研究。言语行为理论用一种新的意义理论来取代长期以来一直占统治地位的真值语义论,对逻辑学的发展具有重大意义。

其次,言语行为理论扩展了逻辑学语词研究的范围。逻辑的特殊性在于它所研究的语词及由之构成的语句的特殊性。这样,从逻辑的观点看,对语词的研究就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奥斯汀发现某些句子的说包含有行为动词,如愿意、许诺等,并把这些行为动词进行了分类。塞尔在奥斯汀分类的基础上做出了更合理更细致地划分。最重要的是,塞尔对语用行为句的逻辑分析研究为后来的语用逻辑研究开拓了思路。

最后,言语行为理论扩展了传统逻辑的研究范围。言语行为理论是一个综合和分析、归纳和演绎的统一运用,具有一定的或然性,在此基础上发展起来的语用逻辑,为用逻辑的方法解释生动的言语交际,提供了理论支持。语用推理是语用逻辑的核心概念,它对具体语境的解释力是传统的演绎推理、归纳推理及类比推理等无法比拟的。

四、结语

解释言语行为 篇4

1 概述

人们通过语言来表达意思和情感时, 实质上是实施了言语行为, 这个观点是英国哲学家Austin在他的《论言有所为》中提出的。人们在说出话语的同时对听话人实施了三种不同的行为:言内语言行为 (locutionary act) , 言外语言行为 (illocutionary act) 和言后语言行为 (perlocutionary act) 。因此在分析文学作品人物对话时要着重分析言外语言行为。因为它能洞察到字面意义所隐含的真正用意。1967年, 美籍哲学家格莱斯在对会话含义进行了系统研究后提出了会话含义理论。会话含义理论结合具体的语言运用环境来分析语言。解释话语的言下之意, 弦外之音。他认为在交际中谈话的双方为了保证会话的顺利进行, 都要共同遵守一定的原则。这些原则包括四个范畴 (Grice, 1975) :质的准则 (Quality Maxim) , 量的准则 (Quantity Maxim) , 关系准则 (Relevant Maxim) 和方式准则 (Manner Maxin) 。

显而易见, 在实际的言语交际中谁也不会像遵守法律或交通规则那样去严格遵守那些准则, 人们在日常言语交际活动中, 违反质的准则, 口头和书面或接到虚假信息的现象为数不少。后来, 言语行为理论经过美国语言学家Searle的发展, 得到了不断地完善, 并被广泛运用于哲学、语言学、心理学、文学评论等领域的研究中。荷兰的学者Dan Dijk建议“将文学当作具有自己恰当条件的一种具体言语行为”, 并区分了文学作品中的宏观言语行为和微观言语行为, 前者着眼于整个文学作品或语篇, 后者由单个句子来执行。鲁迅的短篇小说《祝福》之所以成为千古名作, 就是因为成功地刻画了祥林嫂这个悲剧人物, 其中人物对白更是精彩绝伦。下面笔者将运用言语行为理论从宏观和微观两个角度来分析这篇小说中“我”和祥林嫂的对白, 以期更加理性地探讨鲁迅的语言艺术和作品的文学价值。

2 宏观分析

根据Dan Dijk的观点, 文学作品的宏观语言行为是指作者在一部文学作品或其中的篇章中所执行的言语行为, 即作品或篇章的主旨。在《祝福》这篇小说中, 鲁迅通过刻画一个勤劳善良却命运悲惨的封建女性祥林嫂, 揭露了封建社会的种种罪恶和人性的毁灭。这就是作者在整个作品中所执行的言语行为。这种言语行为体现在对祥林嫂一生的种种遭遇的描述和人物的对白中。其中“我”和祥林嫂的对白发生在祥林嫂经历了二次丧夫, 又失去了唯一的孩子, 沦为乞丐之后, 遭受了“婆婆”、“大伯”、以及雇主一家甚至鲁镇上男女老少在肉体和精神上的种种折磨而成为“末路人”之时, 集中地揭露了封建礼教, “三从四德”思想对女性的毒害之至和封建制度人性的彻底泯灭。具体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 由于担心死后会和两个前夫见面而被阎罗大王锯开, 祥林嫂急于想知道人死后是否会相见, 但她并没有直接入主题, 而是先询问灵魂和地狱的有无。从形式上来看, 祥林嫂执行的是指令类的言语行为, 询问灵魂和地狱的有无是会话的前系列 (presequences) , 询问人死后是否会相见是会话的真正目的;就作品的主旨来说, 祥林嫂的询问所执行的言语行为是:历经人世间肉体和精神的折磨之后, 祥林嫂已经对现世绝望了, 只能寄希望于死后能够解脱。另一方面, “我”的回答含混晦涩, 闪烁其词, 多次违反了Grice的会话合作原则。根据Grice的“会话含意”理论 (当说话人故意违反合作原则时, 产生会话含意) , 其言外之义是“我”不忍心增添末路人的痛苦, 极力回避可能令她伤心绝望的事情。但即便如此, “我”还是感到祥林嫂因我的回答而一步步地绝望, 最后只得“逃之夭夭”。

3 微观分析

“你回来了?”

这句话形式上是问句, 但所执行的言外之力 (illocutionary force) 是问候。

“是的。”

这是“我”的生硬的答语。表现了出乎“我”的预料而慌忙应和的窘态。

“这正好。你是识字的, 又是出门人, 见识得多。我正要问你一件事??就是一个人死了以后, 究竟有没有灵魂?”

“这正好。”一句话在会话中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 一方面表明祥林嫂受“心结”折磨已久, 另一方面表现了祥林嫂感到今天终于有希望解开“心结”的兴奋。“你是识字……见识得多。”这是祥林嫂在询问前所表达的对“我”的信任和敬仰。另外, 根据Brown和Levinson的会话礼貌原则, 这是一种积极礼貌策略 (positive politeness) , 使问话不至于唐突无礼。“我正要问……究竟有没有灵魂?”根据Levinson的会话含义三原则中的方式原则 (M-principle) , 若说话人使用了冗长或有标记的表达式, 则产生特殊的会话含意。这里, “正要”、“究竟”是会话标记, 使本句产生了会话含意。“正要”暗示了祥林嫂一直在寻找询问“我”的机会;“究竟”表明祥林嫂受这个问题折磨已久, 或已询问过多人但没有得到令她满意的答案。

“也许有罢?我想。”

“我”的回答显然违反了Grice的会话合作原则中的质量次则 (Maxims of quality) 。因为“至于灵魂的有无, 我自己是向来是毫不介意的”, 即“我”没有考虑过, 也不清楚。“我”回答“有”是“为她起见”和考虑到“这里的人照例相信鬼”而斟酌之后做出的。“也许”、“我想”表明“我”不确信此时祥林嫂的想法, 因而含糊的回答以便留给自己修正的机会, 这也是Levison提出的以“回避为基础” (avoidance-based) 的消极礼貌策略。

“那么, 也就有地狱了?”

这句话执行了双重的言语行为, 有两种言外之意:一方面表明祥林嫂相信“我”的观点, 另一方面提出新的问题。

“啊!地狱?”, “地狱???论理, 就该也有。??然而也未必, ……谁来管这等事……”。

“啊!地狱?”是会话中的多余信息, 违反了Grice的数量次则 (Maxims of quantity) , 产生了会话含意, 即, “我”惊讶于祥林嫂的追问, 同时预感到前面的回答可能加深了她的痛苦, 因此用“论理, 就该也有。??然而也未必, ……谁来管这等事……”这种含混晦涩的话语来搪塞。

“那么, 死掉的一家人, 都能见面的?”

祥林嫂的这次追问和上次一样, 也执行了双重言语行为。

“唉唉。见面不见面呢?……”, “那是, ……实在, 我说不清……。其实有没有灵魂和地狱我也说不清。”

根据数量次则, “唉唉。见面不见面呢?”是多余信息, 其言外之义是, “我”极度惊讶于祥林嫂的再次追问, 此时已成愚人, 只能喃喃自语;“那是, ……实在, 我说不清……。其实……”这些含混晦涩而自相矛盾的答语, 违反了质量次则, 表明“我”在祥林嫂的步步“逼问”下, 完全意识到了原先绞尽脑汁而做出的回答实际上已事与愿违, 令祥林嫂彻底绝望。但从另一方面来说, “我”这种语无伦次和自相矛盾的回答正是在极力执行不增加末路人的痛苦的言语行为。死后还要遭受惨无人道的锯刑, 祥林嫂彻底绝望了, 对封建宗法思想和制度的彻底绝望了!

4 结论

本文以言语行为理论为框架, 从宏观和微观两个角度分析了《祝福》中“我”和祥林嫂的精彩对白, 较为理性的探讨了鲁迅的语言艺术, 同时也验证了言语行为理论应用于文学评论的可行性和必要性。

参考文献

[1]朱小舟.言语行为理论与《傲慢与偏见》中的反讽[J].外语与外语教学, 2002. (8)

[2]王景山.鲁迅名作鉴赏辞典[M].北京:中国和平出版社, 1991.132-146

[3]何兆熊.新篇语用学概要[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2000.

[4]张国扬, 朱亚夫.外语教育语言学, 1999.

间接拒绝言语行为浅析 篇5

言语行为理论 (Speech Acts Theory) 是由英国哲学家J. L. Austin于1962年出版的名著《论言有所为》 (How to do Things with Words) 中提出。在此书中, 言语行为被定义为, 通过言语本身实施行为。随后, 在20世纪60年代末, 美国语言学家Searle, 在《言语行为》 (Speech Acts: An Essay in the Philosophy of Language) 一书中, 对言语行为理论进行了充实与完善。

二、 间接拒绝言语行为的分类

Searle (1969) 认为, 间接语言现象实际上是通过实施另一种言语行为来间接地实施某一种言语行为。从社会语言学和语用学的角度, 现将间接拒绝言语行为分为以下几类: (1) 提出理由或办法; (2) 道歉; (3) 让对方放弃请求; (4) 接受的言语表达拒绝的意义; (5) 回避; (6) 引用经典。接下来, 对这几类间接拒绝言语行为进行一一的分析和讨论。

(一) 提出理由或办法。在说话者拒绝对方的提议或请求时, 给出其拒绝的理由或是提供其他办法。因为, 在说话者给出拒绝言语时, 拒绝的原因多是非个人的, 无法控制的或是不稳定的。说话者相信, 给出合理的好理由, 更能减轻愤怒和厌恶。据调查显示, 理由或其他办法经常同时出现在间接拒绝言语中。例如:A:这周末要做的事情可真多呀, 要是有人能帮我就好了。B:我很乐意帮忙, 可是, 我早就和妈妈约好要去办事, 你找小李帮你吧。

(二) 道歉。说话者对于对方的提议或请求, 在无法接受的情况下, 用道歉来表达歉意和遗憾。例如:A:能不能帮我把这本书还给小李? B:对不起, 我有急事, 实在来不及了。

(三) 让对方放弃请求。说话者尝试通过一些手段, 让对方放弃自己刚刚提出的请求。

1. 要求回报

说话者回答对方提出请求时, 说出如若答应请求, 对方会付出的代价, 以此让对方主动放弃自己刚刚所提出的请求。比如:A:去帮我把这几页资料复印一下吧。B:100块钱一张。

2. 威胁或发声明

说话者在交际过程中, 威胁或发声明告诉对方, 请求之事对听话者没好处。例如:A:张经理, 我想要调一下工作岗位, 我不喜欢现在做的事情。B:别的岗位不一定适合你。

3. 究既往之过

说话者在表达间接拒绝时, 指出对方在过去所表现过的言行上的不恰。例如:A:把你电脑借我用一下, 可以吗? B:上次我向你借手机, 你都没借我。

4. 批评请求行为或请求人

在交际过程中, 说话者在表达间接拒绝时, 对对方批评请求行为或是甚至对请求人提出批评。例如:A:你把地板上的污渍擦一擦不行吗? B:你怎么不知道擦呢, 非让我擦?

5. 侮辱或攻击对方

这一形式的间接拒绝言语行为表达出的意思非常明确, 而且不友好。说话者在拒绝时, 对对方进行侮辱或攻击。例如:A:爸爸, 帮我把这个玩具修修吧? B:去, 一边儿待着去, 我忙着呢。

(四) 接受的言语表达拒绝的意义。说话者交际时, 字面意义是接受, 但是, 言外之意却是拒绝。表达出说话者的意图是, 对方要求自己的事情, 自己主观感兴趣或愿意去做, 但是客观情况不允许。例如:A:通融一下, 让我进去吧。B:我是想让你进去, 可是公司规定不允许。

(五) 回避。说话者作答时, 有意躲避对方请求的事情, 不作正面直接回答。回避, 是一种间接策略, 但仍被认为是不礼貌的。例如:A:这是由于什么考虑呢? B:哎呀, 这个这个我还不好给你回答。

(六) 引用经典。说话者通过引用经典来回答对方, 表达一定的哲理。例如:A: 学习太累了, 这是何苦呢? B:少壮不努力, 老大徒伤悲呀!

三、总结

间接拒绝言语行为在生活中的各个方面都会有所体现。如何在拒绝别人的同时, 又不让对方觉得尴尬难堪, 有时候显得格外重要。本文从社会语言学和语用学角度, 将拒绝言语行为分为了六类, 并逐一分析, 希望可以对读者有所帮助, 使其交际顺利、成功的进行。

摘要:拒绝言语行为在人与人之间的交际中频繁出现。在拒绝时, 为了达到礼貌, 人们常常采取比较委婉, 间接的拒绝方式, 即“语言越间接, 就越礼貌”。本文基于间接拒绝言语行为的理论, 从社会语言学和语用学角度阐述分析了间接拒绝言语行为的分类。

关键词:拒绝言语行为,间接拒绝言语行为,分类

参考文献

[1]王爱华.英汉拒绝言语行为表达模式调查[J].2001.

解释言语行为 篇6

言语适应理论从70年代初由柴氏等人提出, 到现在已近二十年的历史了。最初作为社会心理学理论模式提出的, 主要用于解释人们在交际过程中的言语趋同、言语趋异和语言保持等交际策略的心理动机。后来柯氏和柴氏 (1988) 概括说, 除了研究有言语趋同、言语趋异和言语保持构成的近似策略以外, 还应包括可理解策略和人际控制策略。

80年代以来的另一个发展是区分了主管适应和客观适应。主观适应就构成言语倾向行为理论的理论基础, 而客观适应就成为言语适应行为理论的理论基础。区别这点非常重要, 它就强调了主体的能动性。这个区别也是很有必要的, 因为语言选择和语言变化的客观事实相比, 交际策略的主动性和社会评估更与我们对社会言语行为理论的感受和信念直接相关。而由于言语趋同、言语趋异和言语保持被视为言语交际策略, 这样交际学理论和言语倾向行为理论获得了共同的理论目标和研究对象, 柴氏等在1987和1991年改称为“交际适应理论” (柯普兰德、柴尔斯, 1988) 。

二、在交际过程中所使用的言语交际策略

1、言语趋同

它追求的是获得对方的赞同、接受、喜欢和好感。增进理解和交际效果以及相互间的吸引力等。说话者调整自己的言语并且努力去说得与他的对话者的言语相似。要指出的是它们往往是相互吸引, 同时存在。在《红楼梦》中, 贾宝玉和林黛玉相互喜欢, 彼此钟情。贾宝玉不喜欢所谓世俗的官宦仕途, 更不喜欢听到他所谓的混账话, 而林黛玉在和他说话时从来不会说那些混账话。这就达到了言语趋同的效果, 所以林黛玉和贾宝玉才会相互吸引, 彼此相惜。言语趋同又包括向上趋同和向下趋同。如《红楼梦》中刘姥姥为了靠近贾母就竭力调整自己的言语, 这就是向上的言语趋同, 而后当大家看贾母因为刘姥姥这种言语风格而开心时, 她们也放开矜持, 主动靠近刘姥姥的言语, 这就是向下的言语趋同。

2、言语趋异

它指的是交际中的一方使自己的言语或语体变得与说话对象的言语或语体不同。言语趋异主要是为了保持说话人自己的身份特征和群体特征。在《红楼梦》中刘姥姥进大观园一幕中, 刚开始时大家为了保持自己的身份地位, 为了使自己和刘姥姥区别开来, 言语中也刻意注意区别。

3、言语保持或言语保留

适应理论的倡导者Giles把语言保留看成是语言求异的一种“亚型”。在语言趋异中如果说话者没有因为他的对话者的缘故而调整自己的言语, 或者说说话者主动拒绝或客观上无法做出调整。《红楼梦》中, 在贾元春回家省亲时, 她的所有亲人包括她的长辈亲人以及父母亲都要行跪拜礼。她的回应也是很官方性的话语。因为她所要努力维护的是一个中立的和被普遍接受的语言规范。再如电视台或者电台播音员的语言, 由于他与每一位观众或听众无法保持面对面的交流, 所以尽量保持中立, 维护规范。

三、特征

因为言语适应理论是研究言语交际中说话双方的心理机制, 所以它具有以下特征:

1、主观性

主观性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从说话人得角度来看, 当进行交际活动时, 说话人会面临着各种情景, 说话者就会根据自己的目的或者自己的利益需求而去选择并组织自己的言语。所以主观性和目的性紧密相连。在《红楼梦》中当王夫人责怪晴雯衣衫不整时, 袭人一心想要做贾宝玉的唯一的妾, 一直以来对晴雯颇有微词, 在此刻这个情景下, 她选择了能够满足个人利益达到自己目的的言语去回答王夫人, 最终晴雯被赶出了大观园。所以在言语交际中说话人不但对自己, 而且对说话对象和交际情景也不断做出主观性评价。

从受话人的角度来看, 对言语趋同、言语趋异和言语保持的评估与受话人得主观体验紧密相关。穆拉克 (Mulac) 和豪斯 (House) (1988) 的研究表明, 言语交际中的地位和能力的评估等级并不与词汇的多样性有关, 而是与受话人的是否能感觉说话人是向上或向下言语趋同或言语趋异相关。向下言语趋同和向上言语趋异都获得了更高的评估等级。对交际中的一致性的评估等级与听话人感受到的说话人的努力相关。

适应的程度、话语的组织和构成原则、交际中的社会权势关系的建立和操作以及认知结构都受意识 (ideology) 的影响。

2、动态性

言语交际是一个不断发展的动态过程, 交际过程的动态性必然引起语境因素的变化。交际的语境因素有可能出现主次更迭的情况, 各种语境因素在交际中的地位总是有落差的, 但这种落差不是固定不变的, 以前占主导地位的语境因素可能随着话题的变化和话语的进展而退为辅助地位, 反之一样。如《红楼梦》39回, 刘姥姥应邀来到贾母跟前“把乡村中所见所闻的事情说与贾母听”见贾母等人听着新鲜、高兴, 饱经世情的刘姥姥根据情境“没了说的也编出些话来讲”, 以迎合他们对乡下生活的好奇心。正当她说到“一个十七八岁的极标致的小姑娘”在大雪天抽柴草时, 贾府南院马棚着火了, 此事惊扰了贾母, 赶紧的口内念佛, 命人去火神前烧香。刘姥姥也只好中断话题。火救完后, 宝玉放不下那女孩, 忙问刘姥姥:“那女孩大雪地作什么柴草?倘或冻出病来呢?”贾母说:“都是刚才说抽柴草惹出火来了, 你还问呢。别说这个了, 再说别的罢。”刘姥姥便想了一篇, 编了一个观音送子的故事, 以说明“神佛是有的”, 结果实合了贾母王夫人的心事。在这回的故事中, 刘姥姥一开始看贾母听得高兴, 便根据情境有的没有的开始编, 以此达到自己的交际目的。后来情境改变, 后院失火, 贾母因柴草而不满, 刘姥姥却看出贾母对神灵颇为敬重, 于是便又编出了一个神灵的故事, 再次迎合贾母心意。由此可见, 在言语交际过程中, 言语的适应是一个动态的过程, 说话人根据不同的情境, 依据自己的交际目的来随时更改自己的言语内容和言语风格。

3、非对称性

因为言语和会话风格中的许多因素会随着情境的变化而发生变化, 说话人和受话人可能会改变不同的绝对量, 因此适应不必对称。比勒斯、克劳斯 (1988) (Bilous&Krauss) 认为, 在某一个情境中的适应方向以及对称性首先取决于交际双方关系的性质。因此, 在交际适应的过程中会出现过分适应 (over accommodation) 和适应不足 (under accommodation) 。由于适应不是单向性的而是多向性的, 所以当说话者的话语超越了当时情境下的最大值时, 或者说“合适的”或“很协调的”的行为准则时, 就会产生过分适应。如庇护式语言和谦卑式语言。这种情形一般发生在上下级之间的交际过程中。如《红楼梦》中, 刘姥姥一进大观园向凤姐请求接济, 当凤姐给刘姥姥一包银子一吊钱时, 刘姥姥是千恩万谢说道:“我也知道艰难的。但俗话说的:‘瘦死的骆驼比马大’, 凭他怎样, 你老拔根毫毛比我们的腰还粗呢。”凤姐笑而不睬只命人把银子拿来。这里刘姥姥的殷勤热情并没从凤姐那里得到对称性的回应。凤姐的反应从另一个角度来看上升到理论就是适应不足。指的是傲慢式的说话方式或回避说话, 也可以用来表明不给受话人在交际中足够的权力和空间。这就说明了没有足够的参与或关怀 (柯普兰德, 1995) 。但应注意区分过度适应和过分适应。过度适应是指在使用某一变项时超出了在目标语中所使用的频率, 而过度适应则和说话人心理有关, 可由认知显度解释 (耶格尔.德洛尔, 1991) 。

4、以受话人为中心

正如前面所讲的, 说话人的言语趋同和言语趋异是以受话人的言语特征为目标的。柯氏和柴氏 (1988) 说言语适应理论十分重视以受话人为焦点是受到了贝尔 (Bell) (1984) 的“听众设计” (audience design) 的启发。语言风格和语码的转换与说话人和受话人之间的远近关系紧密相连。交际中队语式和语场的选择也是处于优先考虑受话人的结果。以受话人为中心可以大大扩展适应理论对社会语言策略的研究范围。说话人言语风格的变化更多的是因为受话人的各种改变而改变的。受话人的心理、表情以及社会地位等等都可能影响说话人的言语选择。

四、结论

通过对红楼梦中人物语言的分析研究, 更好的认识了言语适应行为理论。这将有益于我们对言语适应行为理论的理解, 更好的将此应用于我们的生活中以求达到最佳交际效果。也有益于我们更好的将此理论应用于我们的外语教学和学习中, 达到最佳学习效果。

摘要:言语适应理论主要用于解释言语风格变化中的言语趋同、言语趋异和言语保持等焦急策略的心理动机和情感因素。它突出强调受话人对说话人的言语行为的作用和影响。目的是要解释各种社交场合中人们言语变化的动机及这些变化所带来的社会后果。在《红楼梦》书中, 人物在交际过程中出于各种原因广泛使用言语趋同、言语趋异、和言语维持等交际策略, 而这些也充分反映了言语行为理论的特性即目的选择性、动态性以及非对称性。

关键词:言语适应行为理论,红楼梦,交际策略

参考文献

[1]Coupland, N.&Giles, H.The Communicative contexts of Accommodation[J].Language and Communication, Vol.8, 1998, No.3/4.

[2]Bradac, J.J.et.al, Lexical Diveristy and Magnitude of Convergent verus Divergent Style Shifting:Perceptual and Evaluative Consequences[J].Language and Pragmatics, VOL.8, 1988, NO.3/4.

[3]Atkinson, K.&Coupland, N.Accommodation as Ideology[J].Language and Pragmatics, VOL.8, 1988, NO.3/4.

[4]Bilous, F.R.&Krauss, R.M., Dominance and Accomodation in the Conversational Behaviors of Same and Mixed-gender Dyades[J].Language and Pragmatics, VOL.8, 1988, NO.3/4.

[5]Coupland, N.Accommodation Theory[C], in Verschueren, Handbook of Pragmatics, Amsterdam:John Benjiamjins Publishng Co.1995.

[6]Yaeger Dror, M.Linguistic Evidence for Social Psychological Attitudes:Hyper accommodation or by singers from a Mizrahi Background[J]Language and Communication, Vol.11, 1991, No.4.

中日言语行为与文化要素 篇7

一、中日言语行为对比

经常听中国人说, 他们在和日本人进行交际时感到别扭, 觉得日本人不够热情、很冷淡。也常听日本人说, 他们和中国人进行交际时感到别扭, 觉得中国人不够礼貌、很随便。中日言语行为的差异导致交际活动的尴尬状况。

首先, 在称呼和敬语使用方面, 中日两国有较大的差异。在称呼上, 中国人对成年男士的称呼多为“先生”, 但日本人只用先生称呼学校的教师、医生、议员和艺术大师。中国人很少称女士为“先生”, 一般只有达到一定造诣的女性才会被尊称为“先生”, 而日本人则不分性别, 只要属于这一范围的均可称作“先生”。另外, 日本人在称呼对方时习惯于拉近上下辈的年龄距离以表示亲密, 而中国人则正好相反, 往往要抬高对方的年龄以示尊敬, 关系熟识的人之间常常以老自居, 自嘲说自己老了。敬语是日本人在交际活动中根据说话人、听话人以及话题提及人之间的尊卑、长幼、亲疏等方面的各种差异, 说话人为表示自己的敬意而使用的一种语言表达方式。日本人对自己所作出的成绩不喜欢张扬, 多予以轻描淡写。例如, 当别人夸奖自己时, 中国人会说“谢谢”, 而日本人会自谦地回答;“まだまだです” (还不够好) 等。此外, 日本人经常在社交场合用自责言语以求得人际关系的和睦, 其程度往往令中国人不可思议。在中国人看来, 亲密的朋友、家人之间通常不把“谢谢”、“对不起”的话挂在嘴边, 而日本人则频繁使用。为此, 很多人认为日本人太过礼貌, 甚至认为这样很虚伪。另外, 日本人在言语行动上处处谨小慎微, 往往站在对方立场上考虑问题。他们会根据对方的状况选择一些合适的表达方式以示敬意。其中使用较多的接续词如“申し訳ございません”、“失礼ですが”等, 都用于顾及交际对方的心情、感受, 为将要展开的话题进行铺垫。这一类用语在日语里被称作缓冲语, 是为了避免话语太过唐突而必要的用语。而中国人的交际最多以“请允许我冒昧地…”、“对不起, 请教一下…”之类的客套话。甚至省略这些话让日本人感觉太过单刀直入而不符合日语语言运用习惯, 导致交际不愉快。

其次, 日本人认为, 在人际交往的过程中, 勤于日常问候是营造和睦气氛最基本、最重要的礼节。因此, 日语中的日常问候寒暄语种类繁多, 表达形式多样。自然条件中, 天气是主导左右人们生活的一个重要因素。因此, 日本人每日初次见面除了互道一声“早上好”之外, 必定要围绕天气寒暄一番, 例如, 寒いですね (今天真冷啊!) 、今日はいいお天気ですね (今天天气真好啊!) 等。而中国人除彼此问好外, 最常用的寒暄问候语也就是“吃了吗?”“你上哪去?”等, 这充分体现了不同文化背景下人们的交际语言特点。

日本人在聆听对方谈话时往往频繁地点头并随声附和, 伴以“そうですね”等声音。中国人常会将此误解为对方同意或接受自己的意见或主张。其实不然。日本人是严格区分感情与逻辑世界的, 他们不张扬在身体语言上的反应。日本人这种融语言与非语言交际于一体的随声附和与中国人完全不同。中国人只有在自己同意对方的意见、主张时, 才点头并伴以“对”、“是的”。日本人善于察言观色, 通过对方的脸部表情、眼神及相关的身体动作来判断对方的态度。

语言表达委婉模糊是日语言语行为的一大特色, 这主要是受“和”意识的影响所致。日本人在与周围人相处时, 强烈地希望与人保持协调、和谐的心理, 使他们在使用语言时处处考虑到如何让自己的话语给对方好感, 即使说不合对方心意的事也要做到不引起对方的不快。因此, 委婉的谢绝、似是而非的回答、巧妙的迂回暗示等模糊的表达方法, 就成了他们的选择。从语言学的角度看, 日语通常不使用断定的表达方式, 在句尾基本上是用“不是…吗”、“…吧”之类的说法。与此相对, 汉语里则经常使用“应该”、“要”、“一定”等表述。

二、言语行为与文化要素

在语用学上, 言语事件的具体性不仅在于具体场合, 还在于具体文化要素。由于不同文化背景下社会规范、价值取向、思维习惯等各方面的差异, 在跨文化交际过程中对种种言语行为的理解和运用是截然不同的。言语行为是一个复杂的语言使用和社会文化关系协调的过程。由于言语行为所带有的社会文化特征, 言语行为发生时所处的社会文化语境, 言语行为参与者所拥有的社会文化识别等等, 使言语行为在具体的语境, 尤其是在跨文化交际中, 会受到各种社会文化变数的干扰, 进而影响到言语行为的实现。

打招呼。中国人见面时, 常用“吃了吗?”或“上哪儿去啊?”等施事行为来表达“寒暄、问候”的言外之意。然而, 如果我们将此句式直接译为日语, 用来跟日本人打招呼问好, 他们会感到十分惊讶, 甚至引起某种困惑或反感。因为根据他们的理解, “ご飯を食べましたか”的言外之意是“你想请他吃饭”, “どこへ行きますか”则是你要打听他的隐私了。双方可能因此陷入困境。

道别。不同文化背景下的道别也存在类似问题。在汉语中, 人们除了说“再见”之外, 很多时候还会嘱咐客人:“慢慢走、下次一定再来”。以此施事行为来表达体贴、关切的言外之意。然而, 如果我们真的对日本人说:“今度、必ず来てくださいね”, 对方的直接感觉更多的是在接受命令, 说话人原来的施事行为就会被听话人彻底误解, 听话人可能困惑或恼怒。

邀请。中国人喜热闹、爱串门, 经常未经他人邀请便主动登门拜访。而日本人则往往先向对方发出正式邀请, 表明明确的时间、地点和内容, 并要求对方给予明确的答复。如果不是这样, 而只是在握手道别时说上一句“また、いらっしゃってください”等, 这便很可能是句客套话。但如果不了解情况, 把这些表达“客气”的套话理解为“真正的邀请”, 那便会导致不愉快的后果。中国人热情好客, 饭桌上经常对客人“劝酒”、“劝食”, “干了, 干了”、“吃好, 喝好”是我们在饭桌上时常听到的话语, 它本是中国人表达热情友好之意的施事行为。但若直接译作日语“たくさん食べてください”、“一気に飲んでください”则是类似于强迫饮酒、进食的命令了, 会导致客人的尴尬和不安。由于原有的言外之意不能被正确领会, 期待的结果自然不能实现。

在言语行为中, 言语事件的具体性不仅在于具体场合, 从更大层面上来讲, 还在于具体文化要素。语言学习者不仅要掌握单词和语法, 更要深入了解目的语国家的文化。

参考文献

[1]FREDRIK CHR BROGGER.Culture, Language, Text:culture studies within the study of English as a foreign language[M].Scandinavian University Press, 1992.

[2]何刚.文化设定与言语行为——语用方式的文化解释[J].外语研究, 2004 (5) .

[3]曾文雄.语用学研究新取向:文化语用学研究[J].广西社会科学, 2008 (10) .

间接言语行为和会话含义 篇8

一、语言的间接性

我们不难发现, 人们常常不会直接说出自己的想法, 而是间接地通过某种方式来表达。赛尔指出间接言语行为理论要解决的问题是:说话人如何通过“字面意义”来表达间接的“言外之意”。 (Searle, 1969:25)

塞尔指出, 实施言语行为时最简单的情况是说话人说出一句话, 确切地表达出了其字面意义。但更多情况下是通过间接表达方式实现说话意图, 也可以说句子的结构和功能之间存在着间接的关系, 就是间接言语行为。 (何兆熊, 2000:21) 例如: (1) Father:Linda, somebody is at door.Linda:I’m washing my hair. (2) Father:Mary, somebody is at the door.Mary:I’m watching the baseball match.

从Linda和Mary的回答, 可以看出她们都明白父亲“somebody is at door”的言外之意, 就是让她们去开门。然而, Linda正在洗头, 无法开门。而Mary正在看喜爱的电视节目, 不愿走开。但为了父亲的面子, 她们均使用了间接的表达方式, 让父亲推断出女儿的间接拒绝。再看这个例子:Husband:Let’s get the kids something.Wife:Okay, but I veto I-C-E-C-R-E-A-M-S.

夫妻双方不想让孩子知道她们谈话的内容, 就故意违反合作原则来间接地表达自己的意图。妻子不想让丈夫给孩子买冰淇淋, 但在孩子的面前, 她又担心孩子听到冰淇淋会闹着要个不停, 于是她就变换了表达方式, 不直接说出冰淇淋。vote足以让丈夫知道她的想法, 又巧妙地让孩子听不懂妈妈的言外之意。

以上两组例句均采用间接的回答方式。例 (1) 采用了间接的否定方式, 而例 (2) 则采用了排除第三者的间接表达方式。就表面意义而言, 例 (1) 中两个人所说的话之间似乎没有联系, 但在言外行为或者交际行为这个更深的层次上, 这两个人所说的话是有联系的, 因而我们就能理解对话的含义。

二、会话含义

词句常会被人们利用来表达与字面所述不尽相同的含蓄内容。会话含义理论是由格赖斯在1976年提出。格赖斯认为:语言交际活动中为了达到特定的目的, 说话者和听话者之间存在着一定的默契, 一种交际双方都应该遵守的原则, 即会话中的合作原则。 (Grice, 1981:236) 合作原则分为四个准则: (1) 质量准则; (2) 数量准则; (3) 关联准则; (4) 方式准则。会话含义指的是因说话人遵守或违反某项准则而由听话人结合语境所推导出的超出话语本身意义的另一层意义。

日常生活中, 话语的实际意义有时与字面内容背道而驰, 这里有背景文化因素, 亦有会话场景的限制, 及至会话人主观选择的因素。但这种情况丝毫不影响相互沟通程序及目的的顺利实施和圆满达成。因为, 隐含意图照样在谈话各方中间通行无阻。说话人表面上是违反合作原则, 但在深层次上还是遵守了合作原则, 虽然不排除有些约定俗成的成分在发挥作用。

下面我们从一些对话中观察这样的现象。例如: (1) A:I am out of petrol.B:There is a garage round the corner. (2) A:Where does C live?B:Somewhere in the south of France. (3) A:Mrs X is an old bag.B:The weather has been quite delightful this summer, hasn’t it?

(1) 中B违反了“相关准则”, 但暗含了在加油站能买到汽油, 这样汽车就可以正常行驶了, 不会影响行程。这样的信息在语境中存在很大的关联性, 并不需要对方再加入其他的因素去分析。 (2) 中B违反了“数量准则”, 但这样的回答会给对方一种暗示他并不知道C的确切地址, 而不是用他不知道这样直白的回答来表达。 (3) 中B违反了“相关准则”, 但是委婉地表示A不应该背后谈论别人。从 (2) 和 (3) 中我们也可以看出听者是在积极主动地理解对方所说的话, 根据双方共知的语境推导出蕴涵的意义。 (何自然, 1992:10)

我们也会遇到这样的情况:回答的一方谈论的也是同一话题, 但是他会谈论似乎无关的多余的内容, 似乎说者无意, 但听者一定是有心的, 彼此间有着会话的默契。请看这个例子:A:How is Cgetting with his job in the bank?B:Oh quite well;he likes his colleagues and hasn’t been to prison yet.

作为对A的回答, quite well已基本足够了, 但B又说了以下两句, 提供了似乎毫无必要的信息。这样, A可推导出B的会话含义:要么C易被工作之便所诱惑, 干出不法之事, 要么C的同僚属于不良之辈。

三、结束语

在交际时, 正确理解和使用间接言语行为和会话含义, 我们不但能够了解到说话人本来的所指含义, 还能了解到他 (她) 话语中潜在的含义, 从而顺利地完成交际过程。

参考文献

[1]Austin, J.L.How to Do Things with Words[M].Oxford:Oxford University Press, 1962:32-35.

[2]Grice, H.P.Presupposition and Conversational Implicature In Cole (ed.) [M].1981:236.

[3]Levinson.S.C.Pragmatics[M].Cambridge: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983:379-431.

[4]Searle, J.R.Speech Acts:An Essay in the Philosophy of Language[M].Cambridge: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969:22-26.

[5]何兆熊.新编语用学摘要[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 2000:1-24.

[6]何自然.语用学概论[M].长沙:湖南教育出版社, 1992:8-14.

上一篇:对学困生的辅导下一篇:父母赠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