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接言语行为

2024-07-09

直接言语行为(共9篇)

直接言语行为 篇1

1引言

使用语言是一个不断选择语言形式的过程。(刘宇森,2003:10)直接和间接言语行为的选择一直备受关注,国外学者奥斯丁、塞尔、格莱斯等都对这一语言现象做出了阐述。国内学者(何兆熊,何自然,冯光武)也对这一语言现象进行了大量探索,并从不同的角度回答了说话人拐弯抹角的问题。总结起来,他们认为影响直接和间接言语行为选择的因素主要是礼貌、社会距离、强加程度、权利与义务等。同时冯光武(2002)指出,当交际启动后,交际目的也是影响直接与间接言语行为选择的关键性因素。

2影响直接与间接言语行为因素

间接言语行为现象是“通过另一种言语行为来间接实施某一种言语行为”(Searle,1975:60),即说话人通过句子的“字面意义”来表达间接的“言外之力”。(芮燕萍、闫薇,2009:147)直接言语行为则是通过“字面意义”来表达直接的“言外之力”。直接和间接言语行为的选择备受关注同时也受诸多因素的影响。直接与间接言语行为的选择体现了谈话双方的礼貌程度、社会距离、强加程度、权利与义务关系以及双方交际目的是否达到,同时它也是影响直接和间接言语行为选择的重要因素。(冯光武,2002:1-3)

第一,大多数有关间接言语行为的讨论是和礼貌相关的。Brown(1987)和Levinson(1987)认为间接言语行为是一种礼貌策略。Leech(1983)也认为间接言语行为和礼貌有关,其著名的礼貌原则的中心思想就是交际时应尽量选择那些不会贬损对方的语言。第二,影响直接与间接言语行为选择的因素是交际双方的社会距离。第三,直接和间接言语行为的选择还和说话人对听话人的强加程度有关。第四,权利和义务对直接和间接言语行为的选择也有影响。第五,交际目的是否达到也影响直接与间接言语行为的选择。交际就是“要在听话人身上取得你意欲取得的效果”(Green,1995:1)。

3直接与间接言语行为的探析

本文以《神偷奶爸2》中的语料为基础阐释影响直接和间接言语行为的因素。

3.1礼貌因素

Leech(1983)认为礼貌是解释间接言语行为的关键。他认为语言越间接,礼貌程度越高,间接言语行为之所以礼貌是因为其能给听话人留下选择的空间。所以在许多情况下人们出于礼貌而选择间接言语行为。

例1:Gru:Hello,Jilian.

Jilian:So I’m gonna going out on a limb here but my friend Natalie is recently single and...

Gru:No no no,get off the limb right now.No limb.

Jilian:Ha ha come on.She is a riot.She sings karaoke.She has a lot of free time.

此段话语是在生日宴会上,吉莉安想要给格鲁介绍对象时的场景。吉莉安并没直接说“给你介绍个对象,要不要和她约会”,而是说“我最近要去度假,但我的朋友还是单身”。吉莉安通过描述她的朋友间接地表达请求,而且在格鲁拒绝之后仍然穷追不舍地介绍奈特莉多优秀,旨在请求格鲁与其约会而不至于过于直接而不礼貌。

但在有些情况下并不是语言越间接越有礼貌。直接言语行为并不一定就没有礼貌,间接言语行为也不一定就有礼貌。

例2:Gru:We make no sound.

Lucy:Right.

此段语料发生在格鲁和露丝执行任务时。格鲁在执行任务时对露丝说“我们要绝对安静”。在当时紧急的情况下格鲁为了使表达更简单明了使用了直接言语行为,但这并不代表格鲁对露丝不礼貌。由此可见,礼貌因素并不决定直接和间接言语行为的选择,只是在某种程度上影响着直接与间接言语行为的选择。

3.2社会距离因素

社会距离决定着交际双方使用怎样的语言,决定交际时言语的舒适度和顺应度,同时也决定着交际时说话人所拥有的自由度;研究发现陌生人以及朋友之间为了建立一种和谐关系都有可能使用间接言语行为。(冯光武,2002:1-3)Brown(1983)和Gilman(1983)对于莎士比亚四大悲剧进行研究后发现社会距离并不能解释剧中的间接言语行为。此观点也可以在《卑鄙的我2》中找到例证。

例3:Doctor Nefario:I miss being an evil.Sinister plots large-scale of crimes.It’s what I live for.Don’t you think there is more for our future than jelly?

Gru:I’m also considering a line of jams.

Doctor Nefario:The thing is,Gru...I already have an offer of employment elsewhere.

此段语料是纳法里博士在准备离开格鲁时说的一段话。纳法里博士与格鲁是好朋友,因此两者处于较小的社会距离中。在开始时他说“我想念做坏人的日子,那是我想要的。难道你不认为有比果酱更重要的事业吗?”。纳法里并没有直接说“我想要去干另一番事业,请允许我离开!”而为了不造成冲突和误解采取拐弯抹角的方式来阐述自己的观点。这样的表达方式避免了可能产生的冲突,同时给予格鲁心理缓冲。此外社会距离较远的情况下也会采取直接言语行为,比如在电影的开头:

例4:Lucy:Hi Mr.Gru,Agent Wilde of AVL.Sorry,you are gonna have to come with me.

电影开头露丝与格鲁并不认识,因此两者处于相对较大的社会距离中。但露丝却选择直接言语行为,直截了当地说出“你必须跟我走。”这是因为露丝的目的是不论采取何种方式都要带走格鲁。因此露丝并不介意不和谐的产生,而采取了直接言语行为。可以看出社会距离影响着直接与间接言语行为的选择但其并不起决定性作用。

3.3强加程度因素

间接言语行为的使用还和说话人对听话人的强加程度有关。一般来说强加的程度越高,用于请求的话语就越间接。(冯光武,2002:3)比如你要些免费的东西时强加程度就弱,就没有必要使用间接的方式,相反当要的东西不是免费的强加程度就强,就应该使用间接的方式。

例5:Lucy:Look!Probably,I shouldn’t be saying this.Oh god.You work as a villain is kind of amazing.So if you ever want to get back to doing something awesome.Give us a call.

此段语料是格鲁拒绝了请求做间谍的工作后,离开时露丝对其说的话。两者之间的强加程度较强,露丝采取了间接的方式,没有直接要求格鲁加入而是说“你当一个坏人是超赞的”,旨在请求其加入这项任务。同时赛拉斯请求格鲁加入时使用了间接方式向格鲁说明“你一定可以胜任这项任务,加入我们的队伍吧”。此外露丝在请求格鲁跟她走一趟以及在艾德华多要求格鲁一起统治世界时却使用了一些直接言语方式。因此强加程度影响着直接与间接言语行为选择,但并不决定直接与间接言语行为的选择。

3.4权利与义务的关系

权利与义务的关系也影响直接和间接言语行为的选择。当权力、社会距离以及强制程度等参数相对稳定时,权利与义务的关系会很大程度上决定直接和间接言语行为的选择。(冯光武,2002:1-3)问题的关键是说话人是否有权利提出这一要求,听话人是否有义务满足这一要求。

在露丝和赛拉斯请求格鲁加入间谍任务时多采用间接方式,使用了少量的直接言语行为方式,而格鲁拒绝时多采用直接言语方式。这是因为露丝和赛拉斯在提出要求时双方不存在权利与义务的关系。例如:

例6:Lucy:Look!Probably,I shouldn’t be saying this.Oh god.You work as a villain is kind of amazing.So if you ever want to get back to doing something awesome.Give us a call.

例7:Silas:Precisely,we believe that one of these shop owners is the master criminal.And that’s why you are coming.As an ex-villain you know how a villain thinks and how a villain acts.

例8:Lucy:The plan is to set you undercover as a shopper at the mall.And hopefully you will be able to...

例9:Gru:Okay.I see what is going with all the mission impossible stuff.But no,no I’m a father right now and a diligent businessman.

例6中露丝与格鲁之间不存在权利与义务关系,所以露丝采取了间接的方式请求格鲁与她共同执行任务。例7中同样因为两者之间不存在权利与义务关系,赛拉斯请求格鲁加入这项任务时使用了间接方式As an exvillain...acts.格鲁拒绝时则使用了直接言语行为,但是说话人与听话人之间的权利与义务的关系决定了直接和间接言语行为的选择这一说法并非完全经得住考验,间接言语行为从本质上讲是一种开放性的会话策略。(冯光武,2002:3)

3.5交际目的因素

交际是一种人类活动,与其他活动不同的是它总是涉及说话人和听话人双方。交际“就是要在听话人身上取得你意欲取得的效果”(Green,1995:1)交际的成功有赖于双方的互动、参与和合作。在一些语境里交际双方并不在乎交际的方式是直接还是间接而是交际的目的是否达到。交际有时是直截了当的:

例10:Gru:Agnes,easy on the chocolate.Edith try not to kill anyone.Margo...There must be a standard 6 feet of space between you and the boy.

例11:Lucy:Hi!Agent Lucy Wilde of the AVL.Oh,oops.Sorry,you are gonna have to come with me.

上面两个例子中,前者是在宴会上格鲁对三个孩子分别提出了不同的要求,为了使孩子明确什么不该做而采取了直接言语方式。如:艾格内斯少吃巧克力;艾迪斯拿剑时不要伤到人;玛姤要与那个男孩保持6米的距离。后者是露丝请求格鲁跟她去集团中心时,露丝在双方完全陌生的情况下为了交际目的明确而采用了直接言语行为。两例均说明说话者会为了达到交际目的选择直接言语行为。当交际目的没有实现时:

例12:Lucy:Here I’ll get it.Um it’s just spreading.

Gru:Alright,alright.I got this....Just stop it.

此段语料来自于露丝和格鲁初次执行任务时的场景。露丝因为受惊吓把蛋糕砸到了格鲁的脸上,露丝想要帮格鲁弄掉蛋糕结果越弄越糟糕。在格鲁说“我来,我来吧”之后,露丝还是没停止动作的意向,格鲁直接提出“住手”。这说明了间接和直接言语行为之间是可以转换的,从一定程度上说明当一种言语行为(如间接)未能帮助说话人实现交际目的时往往会转向另一种言语行为(直接)。

4结语

影响直接与间接言语行为选择的因素有礼貌、社会距离、强加程度以及权利与义务关系,另外还有交际目的。本文基于《神偷奶爸2》中的语料进行了探索分析,进一步阐释了其对直接和间接言语行为选择的影响,以期提供更丰富的语料和更深刻的理解。礼貌、社会距离强加程度、权利与义务关系都是影响直接与间接言语行为选择的因素,但不是决定性因素。此外通过对语料的分析可以看出交际目的是否达到是影响直接和间接言语行为选择最为关键的因素。

直接言语行为 篇2

称赞言语行为是每个语言社团都有的一种社会现象,不同程度地反映着人们的交际活动.本文分析英汉称赞言语行为的.内涵、功能及跨文化交际中使用称赞语应注意的问题.

作 者:张英慧  作者单位:湖南文理学院,外国语学院,湖南,常德,415000 刊 名:湖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 英文刊名:JOURNAL OF HUBEI RADIO & TELEVISION UNIVERSITY 年,卷(期): 28(9) 分类号:H03 关键词:称赞   言语行为   跨文化交际  

直接言语行为 篇3

一、论辩、论证和反驳

言语行为理论是语用学研究的基础理论之一。奥斯汀 (Austin J.L) 和塞尔 (Searle J.R) 提出的言语行为的分类是建立在语言学中语法层面的句子的基础之上。论辩一般依靠多个句子来完成, 因而不能被归入奥斯汀和塞尔划分出的某一特定的言语行为类型。荷兰学者埃默伦和荷罗顿道斯特提出了一种比言语行为更大的交际单位, 即复合言语行为。“应当区分句子层面的基础言语行为和更高级别的语篇层面的复合言语行为, 劝导、承诺、断言、宣布、请求等言语行为属于基础言语行为, 论辩是语篇层面复合言语行为的典型例子, 论辩由一些基础的言语行为组成, 但它不等于基础言语行为简单相加, 说话人首先需要用一个基础言语行为提出自己的论点, 该论点涉及命题P, 此时, 说话人向听话人说出连续话语1、2……n, 如果这些话轮要构成论辩的复合言语行为。” (爱默伦, 荷罗敦道斯特1991:34-37)

巴兰诺夫 (Баранов А.Н) 、安德烈耶娃 (АндрееваИ.В) 等俄罗斯语用论辩学者在将论辩视作复合言语行为的同时, 还根据主体的不同区分将论辩双方分为论证一方 (正方) 和反驳一方 (反方) , 将论辩言语行为分为论证言语行为和反驳言语行为。我们将论辩视为由对话双方的论证言语行为和反驳言语行为构成的复合言语行为。论证言语行为和反驳言语行为是论辩言语行为的两种体现形式, 二者都属于由多个基础言语行为组成的复合言语行为。这两种言语行为既相互对立, 又统一于论辩言语行为之中。

二、论证和反驳中基础言语行为

巴兰诺夫 (1990:94-95) 指出, 论证一方和反驳一方的言语行为至少由一组基础言语行为组成, 其中论辩一方通常用一个基础言语行为提出希望他人接受的意见、观点、建议、决定等, 用另一些基础言语行为作为支持自己观点的依据或理由;依据言语行为的性质和作用的不同, 论辩一方的言语行为又可以进一步划分为论点言语行为和论据言语行为两种类型。

论证和反驳中的论点和论据主要为断言言语行为。断言言语行为是说话人用来表达某种观点或意见的言语行为, 在这种言语行为中, 说话人要对其断言言语行为中命题的恰当性和合理性负责, 如果他的观点受到别人的质疑, 他必须提供相应的理由。

例1:方谋说:[1]“萧先生实在可以佩服, 不过枉费心思。”

萧涧秋突然问他:“[2]为什么呢?”

“[3]你如此煞费苦心地去救济她们, 她们本来在下雪的那几天就要冻死的, 幸你毅然去救她们, 现在结果孩子死了, 妇人死了, 岂不是……”

方谋没有说完, 萧涧秋就似怒地问:

“[4]莫非我救她们, 为的是将来想得到得到报酬么?”

一个急忙改口说:

“[5]不是为报酬, 因为这样不及意料地死去, 是你当初所想不到的。” (《中华中篇小说百年精华》 (上) 第183-184页)

例1中方谋的论点 “萧先生实在可以佩服, 不过枉费心思”属于断言言语行为。这一言语行为受到萧涧秋的质疑, 方谋提出了自己的论据, 其中话轮[3]和[5]都属于断言言语行为。

三、论证和反驳的有效条件

关于论证言语行为的有效条件不同的学者有不同的界定。 (Васильев Л.Г, 1992:63, Баранов А.Н, 1990:21, 爱默伦, 荷罗敦道斯特, 1991:34-37, 武宏志, 周建武, 2010:44) 在综合分析这些观点的基础上, 我们以下列对话为例, 阐述论证言语行为和反驳言语行为的有效条件。

例2:夏东海:[1]我觉得呀, 咱们真应该准备一礼物给刘星。

刘梅:[2]给刘星?[3]干嘛呀?

夏东海:[4]人刚做了一件好人好事啊, 当然应该奖励人家了。

刘梅:[5]行了, 他那算什么好人好事啊?[6]真是, 那不是他应该的么。[7]再说, 我告诉你, 刘星这孩子你可千万别鼓励他, 也不要奖励他, 只要你一开始奖励, 他就退步了。 (电视剧《家有儿女》)

上述对话的背景是星在大街上看到同班同学被人欺负, 主动上前帮助了同学。刘星的爸爸夏东海和妈妈刘梅针对这件事提出了不同的看法。其中夏东海提出论点“咱们真应该准备一礼物给刘星”, 他这一观点受到妻子刘梅的反驳, 通过话轮[2]和[3]间接提出相反的论点“不应该给刘星准备礼物作为奖励”。随后双方进行论据的对抗。夏东海进行论证, 而刘梅实施反驳。话轮[5]和[6]是对对方论据的反驳, 话轮[7]是提出的新的反驳论据。

为区分论辩双方言语行为并对这些言语行为进行模式化描写, 我们用不同的符号表示双方的论点和论据:

Г—说话人, С—听话人;

Т —— 一方论点 (通常由一个基础言语行为表达) ;

Аn—— 一方论据 (由一个或多个基础言语行为构成的论据集, n≥1) ;

КТ—— 另一方论点 (通常由一个基础言语行为表达的论点, 当反驳的对象为对方的论据或论据方式时, КТ可以不出现, 但可以通过上下文语境得到重构) ;

КАn——反方论据 (由一个或多个基础言语行为构成的论据集, n≥1) ;

(一) 命题内容条件

论证: (1) Т是任意的命题; (2) Аn受到所表达命题Т的制约。

反驳: (1) КТ与C的前述Т有直接或间接的逻辑关系 (矛盾或对立) ; (2) К Аn受到所表达命题КТ的制约。

“在命题内容方面, 反驳的论点的命题逻辑上直接或间接地由对方的前述话轮推导而来, 受语句主观内容的操纵, 与对方话语可以形成语义对立, 这种逻辑关系最为典型的逻辑关系为对称和压缩, 还可见其他关系” (武瑷华2010:50) 。该条件能够将论证和反驳区分开来。在上述例子中, 第一个话轮是夏东海提出的论点, 命题内容是任意的, 下面的论据为这一论点提供理由, 而刘梅以反问句的形式给出了自己的反驳论点, 话轮中的命题内容受制于夏东海的论点Т, 是对Т命题内容的简说。

(二) 准备条件

论证:Г相信: (1) С不知道 (起码不是自动得知) Т是恰当的; (2) С将接受或已经接受Аn ; (3) Г相信С会接受Аn为Т提供充分的逻辑支持, 即С在分析完Аn后能推导出Т是恰当的。

反驳:Г相信: (1) С不知道 (起码不是自动得知) Т是不恰当的。 (2) С将接受或已经接受КАn; (3) Г相信С会接受КАn为КТ提供充分的逻辑支持, 即С在分析完КАn后能推导出Т的不恰当的。

夏东海相信: (1) 刘梅不同意“应该给刘星准备一个礼物”; (2) 刘梅将接受“刘星做了好人好事”这个理由; (3) 这个理由能支持自己的观点, 即“应该给刘星买礼物”, 这才能满足了论证言语行为的准备条件;而刘梅要相信 (1) 夏东海不会自动知道自己的论点是不恰当的; (2) 夏东海将认同理由“刘星所做的算不上好人好事, 即使算是也是应该的”和“不能奖励刘星, 一开始奖励, 他就退步了”; (3) 夏东海能从两个理由推导出“不应该给刘星准备一个礼物”。这三个条件是刘梅进行反驳的准备条件。

(三) 真诚条件

论证——Г相信: (1) Т是恰当的。 (2) Аn在认识上是可接受的。 (3) Аn对于Т是充分的逻辑支持, 在分析完Аn后能推导出Т的恰当性。

反驳——Г相信: (1) Т是不恰当的。 (2) КАn在认识上是可接受的。 (3) КАn对于КТ是充分的逻辑支持, 在分析完КАn后能推导出Т的不恰当性。

在真诚条件上论证和反驳也不同:夏东海自己要相信 (1) 应该给刘星准备一个礼物; (2) 刘星做了好人好事; (3) 刘星做了好人好事, 所以应该给刘星准备一个礼物, 这是论证的真诚条件。刘梅自己要相信: (1) 不应该给刘星准备礼物; (2) 刘星所做的算不上好人好事, 即使算是也是应该的, 不应用礼物奖励, 一开始奖励, 他就退步了; (3) 由上面两个理由可以得出不应该给刘星准备一个礼物。才能说出上述反驳话语。

(四) 本质条件

论证——Г说出Р的意图是使С确信, 以Аn为理由, Т是恰当的。

反驳——Г说出Р的意图是使С确信, 以КАn为理由, Т是不恰当的。

夏东海的话语是让刘梅确信, 以“刘星做了好人好事”为理由, 就应该给刘星准备一个礼物, 李梅的话语是让他确信, 以“刘星所做的算不上好人好事, 即使算是也是应该的”和“不能奖励刘星, 一开始奖励, 他就退步了”;所以不应该给刘星准备礼物。

四、结语

论辩是一种由基础言语行为组成的复合言语行为。在论辩过程中, 论辩言语行为根据主体的不同可体现为论证言语行为和反驳言语行为两种形式。论证言语行为和反驳言语行为二者都属于复合言语行为, 由多个基础言语行为 (断言、指令、提问等) 组成。这两类言语行为既相互对立, 又统一于论辩言语行为之中, 它们是论辩过程中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

论证和反驳的有效条件不等于它各个组成部分的简单相加。我们具体分析这两种言语行为中的基础言语行为的特点, 在对比的基础上, 利用具体的语料总结出了这两种言语行为的有效条件。依据这些有效条件, 可以有效地区分论证言语行为和反驳言语行为。

摘要:论辩是解决分歧的重要手段之一。论辩是一种由多个基础言语行为构成的复合言语行为。根据主体的不同, 论辩言语行为具有两种体现形式:论证言语行为和反驳言语行为, 二者都属于复合言语行为, 由多个基础言语行为组成。论证言语行为和反驳言语行为的有效条件既有相同之处, 也有不同之处。

关键词:论辩,言语行为,论证言语行为,反驳言语行为

参考文献

[1]Андреева И.В, Опр овержени евинституционал ьномдиск урсе[D]:Дис....канд.филол.наук.–Волгоград:Волгоградск.гос.пед.ун-т, 2008.

[2]Баранов А.Н.Лин вистическа ятеор яаргументац ии (когнитивн ыйподход) [D].Дис.д-рафилол.наук.–М:1990.

[3]Василье вЛ.ГАспектыаргументации[M].–Тверь:Тверск.госун-т, 1992.

[4]Мигунов А.И.Теорияа ргумен тациик аклогико-праг матическо еисследован иеаргументат ив-нойком муникации[С].Коммуни кацияиоб разов ание:сб.статей.–СПб:Санкт-Петербургскоефилософскоеобщество, 2004.

[5] (荷) 弗朗斯·凡·爱默伦, (荷) 罗布·荷罗顿道斯特 (著) , 施旭 (译) .论辩交际谬误[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1991.

[6]武瑷华.从语用推理看反驳[J].洛阳:解放军外国语学院学报, 2010 (04) .

价值观和言语行为 篇4

价值观和言语行为

价值观同言语行为有着密切的联系,它一方面支配着一个民族的语言,另一方面又体现在具体的言语行为之中.语言的.具体用法,在很大的程度上是不能单纯从语法上找到解释,而是一个语言价值观的问题,所以,加强目的语文化修养才是根本的出路.

作 者:陈平利 丰国欣 CHEN Ping-li FENG Guo-xin 作者单位:湖北师范学院,外语系,湖北,黄石,435002刊 名:武汉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PKU CSSCI英文刊名:JOURNAL OF WUHAN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SOCIAL SCIENCE EDITION)年,卷(期):18(4)分类号:H0-05关键词:价值观 语言行为 文化修养

直接言语行为 篇5

1 概述

人们通过语言来表达意思和情感时, 实质上是实施了言语行为, 这个观点是英国哲学家Austin在他的《论言有所为》中提出的。人们在说出话语的同时对听话人实施了三种不同的行为:言内语言行为 (locutionary act) , 言外语言行为 (illocutionary act) 和言后语言行为 (perlocutionary act) 。因此在分析文学作品人物对话时要着重分析言外语言行为。因为它能洞察到字面意义所隐含的真正用意。1967年, 美籍哲学家格莱斯在对会话含义进行了系统研究后提出了会话含义理论。会话含义理论结合具体的语言运用环境来分析语言。解释话语的言下之意, 弦外之音。他认为在交际中谈话的双方为了保证会话的顺利进行, 都要共同遵守一定的原则。这些原则包括四个范畴 (Grice, 1975) :质的准则 (Quality Maxim) , 量的准则 (Quantity Maxim) , 关系准则 (Relevant Maxim) 和方式准则 (Manner Maxin) 。

显而易见, 在实际的言语交际中谁也不会像遵守法律或交通规则那样去严格遵守那些准则, 人们在日常言语交际活动中, 违反质的准则, 口头和书面或接到虚假信息的现象为数不少。后来, 言语行为理论经过美国语言学家Searle的发展, 得到了不断地完善, 并被广泛运用于哲学、语言学、心理学、文学评论等领域的研究中。荷兰的学者Dan Dijk建议“将文学当作具有自己恰当条件的一种具体言语行为”, 并区分了文学作品中的宏观言语行为和微观言语行为, 前者着眼于整个文学作品或语篇, 后者由单个句子来执行。鲁迅的短篇小说《祝福》之所以成为千古名作, 就是因为成功地刻画了祥林嫂这个悲剧人物, 其中人物对白更是精彩绝伦。下面笔者将运用言语行为理论从宏观和微观两个角度来分析这篇小说中“我”和祥林嫂的对白, 以期更加理性地探讨鲁迅的语言艺术和作品的文学价值。

2 宏观分析

根据Dan Dijk的观点, 文学作品的宏观语言行为是指作者在一部文学作品或其中的篇章中所执行的言语行为, 即作品或篇章的主旨。在《祝福》这篇小说中, 鲁迅通过刻画一个勤劳善良却命运悲惨的封建女性祥林嫂, 揭露了封建社会的种种罪恶和人性的毁灭。这就是作者在整个作品中所执行的言语行为。这种言语行为体现在对祥林嫂一生的种种遭遇的描述和人物的对白中。其中“我”和祥林嫂的对白发生在祥林嫂经历了二次丧夫, 又失去了唯一的孩子, 沦为乞丐之后, 遭受了“婆婆”、“大伯”、以及雇主一家甚至鲁镇上男女老少在肉体和精神上的种种折磨而成为“末路人”之时, 集中地揭露了封建礼教, “三从四德”思想对女性的毒害之至和封建制度人性的彻底泯灭。具体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 由于担心死后会和两个前夫见面而被阎罗大王锯开, 祥林嫂急于想知道人死后是否会相见, 但她并没有直接入主题, 而是先询问灵魂和地狱的有无。从形式上来看, 祥林嫂执行的是指令类的言语行为, 询问灵魂和地狱的有无是会话的前系列 (presequences) , 询问人死后是否会相见是会话的真正目的;就作品的主旨来说, 祥林嫂的询问所执行的言语行为是:历经人世间肉体和精神的折磨之后, 祥林嫂已经对现世绝望了, 只能寄希望于死后能够解脱。另一方面, “我”的回答含混晦涩, 闪烁其词, 多次违反了Grice的会话合作原则。根据Grice的“会话含意”理论 (当说话人故意违反合作原则时, 产生会话含意) , 其言外之义是“我”不忍心增添末路人的痛苦, 极力回避可能令她伤心绝望的事情。但即便如此, “我”还是感到祥林嫂因我的回答而一步步地绝望, 最后只得“逃之夭夭”。

3 微观分析

“你回来了?”

这句话形式上是问句, 但所执行的言外之力 (illocutionary force) 是问候。

“是的。”

这是“我”的生硬的答语。表现了出乎“我”的预料而慌忙应和的窘态。

“这正好。你是识字的, 又是出门人, 见识得多。我正要问你一件事??就是一个人死了以后, 究竟有没有灵魂?”

“这正好。”一句话在会话中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 一方面表明祥林嫂受“心结”折磨已久, 另一方面表现了祥林嫂感到今天终于有希望解开“心结”的兴奋。“你是识字……见识得多。”这是祥林嫂在询问前所表达的对“我”的信任和敬仰。另外, 根据Brown和Levinson的会话礼貌原则, 这是一种积极礼貌策略 (positive politeness) , 使问话不至于唐突无礼。“我正要问……究竟有没有灵魂?”根据Levinson的会话含义三原则中的方式原则 (M-principle) , 若说话人使用了冗长或有标记的表达式, 则产生特殊的会话含意。这里, “正要”、“究竟”是会话标记, 使本句产生了会话含意。“正要”暗示了祥林嫂一直在寻找询问“我”的机会;“究竟”表明祥林嫂受这个问题折磨已久, 或已询问过多人但没有得到令她满意的答案。

“也许有罢?我想。”

“我”的回答显然违反了Grice的会话合作原则中的质量次则 (Maxims of quality) 。因为“至于灵魂的有无, 我自己是向来是毫不介意的”, 即“我”没有考虑过, 也不清楚。“我”回答“有”是“为她起见”和考虑到“这里的人照例相信鬼”而斟酌之后做出的。“也许”、“我想”表明“我”不确信此时祥林嫂的想法, 因而含糊的回答以便留给自己修正的机会, 这也是Levison提出的以“回避为基础” (avoidance-based) 的消极礼貌策略。

“那么, 也就有地狱了?”

这句话执行了双重的言语行为, 有两种言外之意:一方面表明祥林嫂相信“我”的观点, 另一方面提出新的问题。

“啊!地狱?”, “地狱???论理, 就该也有。??然而也未必, ……谁来管这等事……”。

“啊!地狱?”是会话中的多余信息, 违反了Grice的数量次则 (Maxims of quantity) , 产生了会话含意, 即, “我”惊讶于祥林嫂的追问, 同时预感到前面的回答可能加深了她的痛苦, 因此用“论理, 就该也有。??然而也未必, ……谁来管这等事……”这种含混晦涩的话语来搪塞。

“那么, 死掉的一家人, 都能见面的?”

祥林嫂的这次追问和上次一样, 也执行了双重言语行为。

“唉唉。见面不见面呢?……”, “那是, ……实在, 我说不清……。其实有没有灵魂和地狱我也说不清。”

根据数量次则, “唉唉。见面不见面呢?”是多余信息, 其言外之义是, “我”极度惊讶于祥林嫂的再次追问, 此时已成愚人, 只能喃喃自语;“那是, ……实在, 我说不清……。其实……”这些含混晦涩而自相矛盾的答语, 违反了质量次则, 表明“我”在祥林嫂的步步“逼问”下, 完全意识到了原先绞尽脑汁而做出的回答实际上已事与愿违, 令祥林嫂彻底绝望。但从另一方面来说, “我”这种语无伦次和自相矛盾的回答正是在极力执行不增加末路人的痛苦的言语行为。死后还要遭受惨无人道的锯刑, 祥林嫂彻底绝望了, 对封建宗法思想和制度的彻底绝望了!

4 结论

本文以言语行为理论为框架, 从宏观和微观两个角度分析了《祝福》中“我”和祥林嫂的精彩对白, 较为理性的探讨了鲁迅的语言艺术, 同时也验证了言语行为理论应用于文学评论的可行性和必要性。

参考文献

[1]朱小舟.言语行为理论与《傲慢与偏见》中的反讽[J].外语与外语教学, 2002. (8)

[2]王景山.鲁迅名作鉴赏辞典[M].北京:中国和平出版社, 1991.132-146

[3]何兆熊.新篇语用学概要[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2000.

[4]张国扬, 朱亚夫.外语教育语言学, 1999.

间接拒绝言语行为浅析 篇6

言语行为理论 (Speech Acts Theory) 是由英国哲学家J. L. Austin于1962年出版的名著《论言有所为》 (How to do Things with Words) 中提出。在此书中, 言语行为被定义为, 通过言语本身实施行为。随后, 在20世纪60年代末, 美国语言学家Searle, 在《言语行为》 (Speech Acts: An Essay in the Philosophy of Language) 一书中, 对言语行为理论进行了充实与完善。

二、 间接拒绝言语行为的分类

Searle (1969) 认为, 间接语言现象实际上是通过实施另一种言语行为来间接地实施某一种言语行为。从社会语言学和语用学的角度, 现将间接拒绝言语行为分为以下几类: (1) 提出理由或办法; (2) 道歉; (3) 让对方放弃请求; (4) 接受的言语表达拒绝的意义; (5) 回避; (6) 引用经典。接下来, 对这几类间接拒绝言语行为进行一一的分析和讨论。

(一) 提出理由或办法。在说话者拒绝对方的提议或请求时, 给出其拒绝的理由或是提供其他办法。因为, 在说话者给出拒绝言语时, 拒绝的原因多是非个人的, 无法控制的或是不稳定的。说话者相信, 给出合理的好理由, 更能减轻愤怒和厌恶。据调查显示, 理由或其他办法经常同时出现在间接拒绝言语中。例如:A:这周末要做的事情可真多呀, 要是有人能帮我就好了。B:我很乐意帮忙, 可是, 我早就和妈妈约好要去办事, 你找小李帮你吧。

(二) 道歉。说话者对于对方的提议或请求, 在无法接受的情况下, 用道歉来表达歉意和遗憾。例如:A:能不能帮我把这本书还给小李? B:对不起, 我有急事, 实在来不及了。

(三) 让对方放弃请求。说话者尝试通过一些手段, 让对方放弃自己刚刚提出的请求。

1. 要求回报

说话者回答对方提出请求时, 说出如若答应请求, 对方会付出的代价, 以此让对方主动放弃自己刚刚所提出的请求。比如:A:去帮我把这几页资料复印一下吧。B:100块钱一张。

2. 威胁或发声明

说话者在交际过程中, 威胁或发声明告诉对方, 请求之事对听话者没好处。例如:A:张经理, 我想要调一下工作岗位, 我不喜欢现在做的事情。B:别的岗位不一定适合你。

3. 究既往之过

说话者在表达间接拒绝时, 指出对方在过去所表现过的言行上的不恰。例如:A:把你电脑借我用一下, 可以吗? B:上次我向你借手机, 你都没借我。

4. 批评请求行为或请求人

在交际过程中, 说话者在表达间接拒绝时, 对对方批评请求行为或是甚至对请求人提出批评。例如:A:你把地板上的污渍擦一擦不行吗? B:你怎么不知道擦呢, 非让我擦?

5. 侮辱或攻击对方

这一形式的间接拒绝言语行为表达出的意思非常明确, 而且不友好。说话者在拒绝时, 对对方进行侮辱或攻击。例如:A:爸爸, 帮我把这个玩具修修吧? B:去, 一边儿待着去, 我忙着呢。

(四) 接受的言语表达拒绝的意义。说话者交际时, 字面意义是接受, 但是, 言外之意却是拒绝。表达出说话者的意图是, 对方要求自己的事情, 自己主观感兴趣或愿意去做, 但是客观情况不允许。例如:A:通融一下, 让我进去吧。B:我是想让你进去, 可是公司规定不允许。

(五) 回避。说话者作答时, 有意躲避对方请求的事情, 不作正面直接回答。回避, 是一种间接策略, 但仍被认为是不礼貌的。例如:A:这是由于什么考虑呢? B:哎呀, 这个这个我还不好给你回答。

(六) 引用经典。说话者通过引用经典来回答对方, 表达一定的哲理。例如:A: 学习太累了, 这是何苦呢? B:少壮不努力, 老大徒伤悲呀!

三、总结

间接拒绝言语行为在生活中的各个方面都会有所体现。如何在拒绝别人的同时, 又不让对方觉得尴尬难堪, 有时候显得格外重要。本文从社会语言学和语用学角度, 将拒绝言语行为分为了六类, 并逐一分析, 希望可以对读者有所帮助, 使其交际顺利、成功的进行。

摘要:拒绝言语行为在人与人之间的交际中频繁出现。在拒绝时, 为了达到礼貌, 人们常常采取比较委婉, 间接的拒绝方式, 即“语言越间接, 就越礼貌”。本文基于间接拒绝言语行为的理论, 从社会语言学和语用学角度阐述分析了间接拒绝言语行为的分类。

关键词:拒绝言语行为,间接拒绝言语行为,分类

参考文献

[1]王爱华.英汉拒绝言语行为表达模式调查[J].2001.

直接言语行为 篇7

言语适应理论从70年代初由柴氏等人提出, 到现在已近二十年的历史了。最初作为社会心理学理论模式提出的, 主要用于解释人们在交际过程中的言语趋同、言语趋异和语言保持等交际策略的心理动机。后来柯氏和柴氏 (1988) 概括说, 除了研究有言语趋同、言语趋异和言语保持构成的近似策略以外, 还应包括可理解策略和人际控制策略。

80年代以来的另一个发展是区分了主管适应和客观适应。主观适应就构成言语倾向行为理论的理论基础, 而客观适应就成为言语适应行为理论的理论基础。区别这点非常重要, 它就强调了主体的能动性。这个区别也是很有必要的, 因为语言选择和语言变化的客观事实相比, 交际策略的主动性和社会评估更与我们对社会言语行为理论的感受和信念直接相关。而由于言语趋同、言语趋异和言语保持被视为言语交际策略, 这样交际学理论和言语倾向行为理论获得了共同的理论目标和研究对象, 柴氏等在1987和1991年改称为“交际适应理论” (柯普兰德、柴尔斯, 1988) 。

二、在交际过程中所使用的言语交际策略

1、言语趋同

它追求的是获得对方的赞同、接受、喜欢和好感。增进理解和交际效果以及相互间的吸引力等。说话者调整自己的言语并且努力去说得与他的对话者的言语相似。要指出的是它们往往是相互吸引, 同时存在。在《红楼梦》中, 贾宝玉和林黛玉相互喜欢, 彼此钟情。贾宝玉不喜欢所谓世俗的官宦仕途, 更不喜欢听到他所谓的混账话, 而林黛玉在和他说话时从来不会说那些混账话。这就达到了言语趋同的效果, 所以林黛玉和贾宝玉才会相互吸引, 彼此相惜。言语趋同又包括向上趋同和向下趋同。如《红楼梦》中刘姥姥为了靠近贾母就竭力调整自己的言语, 这就是向上的言语趋同, 而后当大家看贾母因为刘姥姥这种言语风格而开心时, 她们也放开矜持, 主动靠近刘姥姥的言语, 这就是向下的言语趋同。

2、言语趋异

它指的是交际中的一方使自己的言语或语体变得与说话对象的言语或语体不同。言语趋异主要是为了保持说话人自己的身份特征和群体特征。在《红楼梦》中刘姥姥进大观园一幕中, 刚开始时大家为了保持自己的身份地位, 为了使自己和刘姥姥区别开来, 言语中也刻意注意区别。

3、言语保持或言语保留

适应理论的倡导者Giles把语言保留看成是语言求异的一种“亚型”。在语言趋异中如果说话者没有因为他的对话者的缘故而调整自己的言语, 或者说说话者主动拒绝或客观上无法做出调整。《红楼梦》中, 在贾元春回家省亲时, 她的所有亲人包括她的长辈亲人以及父母亲都要行跪拜礼。她的回应也是很官方性的话语。因为她所要努力维护的是一个中立的和被普遍接受的语言规范。再如电视台或者电台播音员的语言, 由于他与每一位观众或听众无法保持面对面的交流, 所以尽量保持中立, 维护规范。

三、特征

因为言语适应理论是研究言语交际中说话双方的心理机制, 所以它具有以下特征:

1、主观性

主观性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从说话人得角度来看, 当进行交际活动时, 说话人会面临着各种情景, 说话者就会根据自己的目的或者自己的利益需求而去选择并组织自己的言语。所以主观性和目的性紧密相连。在《红楼梦》中当王夫人责怪晴雯衣衫不整时, 袭人一心想要做贾宝玉的唯一的妾, 一直以来对晴雯颇有微词, 在此刻这个情景下, 她选择了能够满足个人利益达到自己目的的言语去回答王夫人, 最终晴雯被赶出了大观园。所以在言语交际中说话人不但对自己, 而且对说话对象和交际情景也不断做出主观性评价。

从受话人的角度来看, 对言语趋同、言语趋异和言语保持的评估与受话人得主观体验紧密相关。穆拉克 (Mulac) 和豪斯 (House) (1988) 的研究表明, 言语交际中的地位和能力的评估等级并不与词汇的多样性有关, 而是与受话人的是否能感觉说话人是向上或向下言语趋同或言语趋异相关。向下言语趋同和向上言语趋异都获得了更高的评估等级。对交际中的一致性的评估等级与听话人感受到的说话人的努力相关。

适应的程度、话语的组织和构成原则、交际中的社会权势关系的建立和操作以及认知结构都受意识 (ideology) 的影响。

2、动态性

言语交际是一个不断发展的动态过程, 交际过程的动态性必然引起语境因素的变化。交际的语境因素有可能出现主次更迭的情况, 各种语境因素在交际中的地位总是有落差的, 但这种落差不是固定不变的, 以前占主导地位的语境因素可能随着话题的变化和话语的进展而退为辅助地位, 反之一样。如《红楼梦》39回, 刘姥姥应邀来到贾母跟前“把乡村中所见所闻的事情说与贾母听”见贾母等人听着新鲜、高兴, 饱经世情的刘姥姥根据情境“没了说的也编出些话来讲”, 以迎合他们对乡下生活的好奇心。正当她说到“一个十七八岁的极标致的小姑娘”在大雪天抽柴草时, 贾府南院马棚着火了, 此事惊扰了贾母, 赶紧的口内念佛, 命人去火神前烧香。刘姥姥也只好中断话题。火救完后, 宝玉放不下那女孩, 忙问刘姥姥:“那女孩大雪地作什么柴草?倘或冻出病来呢?”贾母说:“都是刚才说抽柴草惹出火来了, 你还问呢。别说这个了, 再说别的罢。”刘姥姥便想了一篇, 编了一个观音送子的故事, 以说明“神佛是有的”, 结果实合了贾母王夫人的心事。在这回的故事中, 刘姥姥一开始看贾母听得高兴, 便根据情境有的没有的开始编, 以此达到自己的交际目的。后来情境改变, 后院失火, 贾母因柴草而不满, 刘姥姥却看出贾母对神灵颇为敬重, 于是便又编出了一个神灵的故事, 再次迎合贾母心意。由此可见, 在言语交际过程中, 言语的适应是一个动态的过程, 说话人根据不同的情境, 依据自己的交际目的来随时更改自己的言语内容和言语风格。

3、非对称性

因为言语和会话风格中的许多因素会随着情境的变化而发生变化, 说话人和受话人可能会改变不同的绝对量, 因此适应不必对称。比勒斯、克劳斯 (1988) (Bilous&Krauss) 认为, 在某一个情境中的适应方向以及对称性首先取决于交际双方关系的性质。因此, 在交际适应的过程中会出现过分适应 (over accommodation) 和适应不足 (under accommodation) 。由于适应不是单向性的而是多向性的, 所以当说话者的话语超越了当时情境下的最大值时, 或者说“合适的”或“很协调的”的行为准则时, 就会产生过分适应。如庇护式语言和谦卑式语言。这种情形一般发生在上下级之间的交际过程中。如《红楼梦》中, 刘姥姥一进大观园向凤姐请求接济, 当凤姐给刘姥姥一包银子一吊钱时, 刘姥姥是千恩万谢说道:“我也知道艰难的。但俗话说的:‘瘦死的骆驼比马大’, 凭他怎样, 你老拔根毫毛比我们的腰还粗呢。”凤姐笑而不睬只命人把银子拿来。这里刘姥姥的殷勤热情并没从凤姐那里得到对称性的回应。凤姐的反应从另一个角度来看上升到理论就是适应不足。指的是傲慢式的说话方式或回避说话, 也可以用来表明不给受话人在交际中足够的权力和空间。这就说明了没有足够的参与或关怀 (柯普兰德, 1995) 。但应注意区分过度适应和过分适应。过度适应是指在使用某一变项时超出了在目标语中所使用的频率, 而过度适应则和说话人心理有关, 可由认知显度解释 (耶格尔.德洛尔, 1991) 。

4、以受话人为中心

正如前面所讲的, 说话人的言语趋同和言语趋异是以受话人的言语特征为目标的。柯氏和柴氏 (1988) 说言语适应理论十分重视以受话人为焦点是受到了贝尔 (Bell) (1984) 的“听众设计” (audience design) 的启发。语言风格和语码的转换与说话人和受话人之间的远近关系紧密相连。交际中队语式和语场的选择也是处于优先考虑受话人的结果。以受话人为中心可以大大扩展适应理论对社会语言策略的研究范围。说话人言语风格的变化更多的是因为受话人的各种改变而改变的。受话人的心理、表情以及社会地位等等都可能影响说话人的言语选择。

四、结论

通过对红楼梦中人物语言的分析研究, 更好的认识了言语适应行为理论。这将有益于我们对言语适应行为理论的理解, 更好的将此应用于我们的生活中以求达到最佳交际效果。也有益于我们更好的将此理论应用于我们的外语教学和学习中, 达到最佳学习效果。

摘要:言语适应理论主要用于解释言语风格变化中的言语趋同、言语趋异和言语保持等焦急策略的心理动机和情感因素。它突出强调受话人对说话人的言语行为的作用和影响。目的是要解释各种社交场合中人们言语变化的动机及这些变化所带来的社会后果。在《红楼梦》书中, 人物在交际过程中出于各种原因广泛使用言语趋同、言语趋异、和言语维持等交际策略, 而这些也充分反映了言语行为理论的特性即目的选择性、动态性以及非对称性。

关键词:言语适应行为理论,红楼梦,交际策略

参考文献

[1]Coupland, N.&Giles, H.The Communicative contexts of Accommodation[J].Language and Communication, Vol.8, 1998, No.3/4.

[2]Bradac, J.J.et.al, Lexical Diveristy and Magnitude of Convergent verus Divergent Style Shifting:Perceptual and Evaluative Consequences[J].Language and Pragmatics, VOL.8, 1988, NO.3/4.

[3]Atkinson, K.&Coupland, N.Accommodation as Ideology[J].Language and Pragmatics, VOL.8, 1988, NO.3/4.

[4]Bilous, F.R.&Krauss, R.M., Dominance and Accomodation in the Conversational Behaviors of Same and Mixed-gender Dyades[J].Language and Pragmatics, VOL.8, 1988, NO.3/4.

[5]Coupland, N.Accommodation Theory[C], in Verschueren, Handbook of Pragmatics, Amsterdam:John Benjiamjins Publishng Co.1995.

[6]Yaeger Dror, M.Linguistic Evidence for Social Psychological Attitudes:Hyper accommodation or by singers from a Mizrahi Background[J]Language and Communication, Vol.11, 1991, No.4.

中日言语行为与文化要素 篇8

一、中日言语行为对比

经常听中国人说, 他们在和日本人进行交际时感到别扭, 觉得日本人不够热情、很冷淡。也常听日本人说, 他们和中国人进行交际时感到别扭, 觉得中国人不够礼貌、很随便。中日言语行为的差异导致交际活动的尴尬状况。

首先, 在称呼和敬语使用方面, 中日两国有较大的差异。在称呼上, 中国人对成年男士的称呼多为“先生”, 但日本人只用先生称呼学校的教师、医生、议员和艺术大师。中国人很少称女士为“先生”, 一般只有达到一定造诣的女性才会被尊称为“先生”, 而日本人则不分性别, 只要属于这一范围的均可称作“先生”。另外, 日本人在称呼对方时习惯于拉近上下辈的年龄距离以表示亲密, 而中国人则正好相反, 往往要抬高对方的年龄以示尊敬, 关系熟识的人之间常常以老自居, 自嘲说自己老了。敬语是日本人在交际活动中根据说话人、听话人以及话题提及人之间的尊卑、长幼、亲疏等方面的各种差异, 说话人为表示自己的敬意而使用的一种语言表达方式。日本人对自己所作出的成绩不喜欢张扬, 多予以轻描淡写。例如, 当别人夸奖自己时, 中国人会说“谢谢”, 而日本人会自谦地回答;“まだまだです” (还不够好) 等。此外, 日本人经常在社交场合用自责言语以求得人际关系的和睦, 其程度往往令中国人不可思议。在中国人看来, 亲密的朋友、家人之间通常不把“谢谢”、“对不起”的话挂在嘴边, 而日本人则频繁使用。为此, 很多人认为日本人太过礼貌, 甚至认为这样很虚伪。另外, 日本人在言语行动上处处谨小慎微, 往往站在对方立场上考虑问题。他们会根据对方的状况选择一些合适的表达方式以示敬意。其中使用较多的接续词如“申し訳ございません”、“失礼ですが”等, 都用于顾及交际对方的心情、感受, 为将要展开的话题进行铺垫。这一类用语在日语里被称作缓冲语, 是为了避免话语太过唐突而必要的用语。而中国人的交际最多以“请允许我冒昧地…”、“对不起, 请教一下…”之类的客套话。甚至省略这些话让日本人感觉太过单刀直入而不符合日语语言运用习惯, 导致交际不愉快。

其次, 日本人认为, 在人际交往的过程中, 勤于日常问候是营造和睦气氛最基本、最重要的礼节。因此, 日语中的日常问候寒暄语种类繁多, 表达形式多样。自然条件中, 天气是主导左右人们生活的一个重要因素。因此, 日本人每日初次见面除了互道一声“早上好”之外, 必定要围绕天气寒暄一番, 例如, 寒いですね (今天真冷啊!) 、今日はいいお天気ですね (今天天气真好啊!) 等。而中国人除彼此问好外, 最常用的寒暄问候语也就是“吃了吗?”“你上哪去?”等, 这充分体现了不同文化背景下人们的交际语言特点。

日本人在聆听对方谈话时往往频繁地点头并随声附和, 伴以“そうですね”等声音。中国人常会将此误解为对方同意或接受自己的意见或主张。其实不然。日本人是严格区分感情与逻辑世界的, 他们不张扬在身体语言上的反应。日本人这种融语言与非语言交际于一体的随声附和与中国人完全不同。中国人只有在自己同意对方的意见、主张时, 才点头并伴以“对”、“是的”。日本人善于察言观色, 通过对方的脸部表情、眼神及相关的身体动作来判断对方的态度。

语言表达委婉模糊是日语言语行为的一大特色, 这主要是受“和”意识的影响所致。日本人在与周围人相处时, 强烈地希望与人保持协调、和谐的心理, 使他们在使用语言时处处考虑到如何让自己的话语给对方好感, 即使说不合对方心意的事也要做到不引起对方的不快。因此, 委婉的谢绝、似是而非的回答、巧妙的迂回暗示等模糊的表达方法, 就成了他们的选择。从语言学的角度看, 日语通常不使用断定的表达方式, 在句尾基本上是用“不是…吗”、“…吧”之类的说法。与此相对, 汉语里则经常使用“应该”、“要”、“一定”等表述。

二、言语行为与文化要素

在语用学上, 言语事件的具体性不仅在于具体场合, 还在于具体文化要素。由于不同文化背景下社会规范、价值取向、思维习惯等各方面的差异, 在跨文化交际过程中对种种言语行为的理解和运用是截然不同的。言语行为是一个复杂的语言使用和社会文化关系协调的过程。由于言语行为所带有的社会文化特征, 言语行为发生时所处的社会文化语境, 言语行为参与者所拥有的社会文化识别等等, 使言语行为在具体的语境, 尤其是在跨文化交际中, 会受到各种社会文化变数的干扰, 进而影响到言语行为的实现。

打招呼。中国人见面时, 常用“吃了吗?”或“上哪儿去啊?”等施事行为来表达“寒暄、问候”的言外之意。然而, 如果我们将此句式直接译为日语, 用来跟日本人打招呼问好, 他们会感到十分惊讶, 甚至引起某种困惑或反感。因为根据他们的理解, “ご飯を食べましたか”的言外之意是“你想请他吃饭”, “どこへ行きますか”则是你要打听他的隐私了。双方可能因此陷入困境。

道别。不同文化背景下的道别也存在类似问题。在汉语中, 人们除了说“再见”之外, 很多时候还会嘱咐客人:“慢慢走、下次一定再来”。以此施事行为来表达体贴、关切的言外之意。然而, 如果我们真的对日本人说:“今度、必ず来てくださいね”, 对方的直接感觉更多的是在接受命令, 说话人原来的施事行为就会被听话人彻底误解, 听话人可能困惑或恼怒。

邀请。中国人喜热闹、爱串门, 经常未经他人邀请便主动登门拜访。而日本人则往往先向对方发出正式邀请, 表明明确的时间、地点和内容, 并要求对方给予明确的答复。如果不是这样, 而只是在握手道别时说上一句“また、いらっしゃってください”等, 这便很可能是句客套话。但如果不了解情况, 把这些表达“客气”的套话理解为“真正的邀请”, 那便会导致不愉快的后果。中国人热情好客, 饭桌上经常对客人“劝酒”、“劝食”, “干了, 干了”、“吃好, 喝好”是我们在饭桌上时常听到的话语, 它本是中国人表达热情友好之意的施事行为。但若直接译作日语“たくさん食べてください”、“一気に飲んでください”则是类似于强迫饮酒、进食的命令了, 会导致客人的尴尬和不安。由于原有的言外之意不能被正确领会, 期待的结果自然不能实现。

在言语行为中, 言语事件的具体性不仅在于具体场合, 从更大层面上来讲, 还在于具体文化要素。语言学习者不仅要掌握单词和语法, 更要深入了解目的语国家的文化。

参考文献

[1]FREDRIK CHR BROGGER.Culture, Language, Text:culture studies within the study of English as a foreign language[M].Scandinavian University Press, 1992.

[2]何刚.文化设定与言语行为——语用方式的文化解释[J].外语研究, 2004 (5) .

[3]曾文雄.语用学研究新取向:文化语用学研究[J].广西社会科学, 2008 (10) .

间接言语行为和会话含义 篇9

一、语言的间接性

我们不难发现, 人们常常不会直接说出自己的想法, 而是间接地通过某种方式来表达。赛尔指出间接言语行为理论要解决的问题是:说话人如何通过“字面意义”来表达间接的“言外之意”。 (Searle, 1969:25)

塞尔指出, 实施言语行为时最简单的情况是说话人说出一句话, 确切地表达出了其字面意义。但更多情况下是通过间接表达方式实现说话意图, 也可以说句子的结构和功能之间存在着间接的关系, 就是间接言语行为。 (何兆熊, 2000:21) 例如: (1) Father:Linda, somebody is at door.Linda:I’m washing my hair. (2) Father:Mary, somebody is at the door.Mary:I’m watching the baseball match.

从Linda和Mary的回答, 可以看出她们都明白父亲“somebody is at door”的言外之意, 就是让她们去开门。然而, Linda正在洗头, 无法开门。而Mary正在看喜爱的电视节目, 不愿走开。但为了父亲的面子, 她们均使用了间接的表达方式, 让父亲推断出女儿的间接拒绝。再看这个例子:Husband:Let’s get the kids something.Wife:Okay, but I veto I-C-E-C-R-E-A-M-S.

夫妻双方不想让孩子知道她们谈话的内容, 就故意违反合作原则来间接地表达自己的意图。妻子不想让丈夫给孩子买冰淇淋, 但在孩子的面前, 她又担心孩子听到冰淇淋会闹着要个不停, 于是她就变换了表达方式, 不直接说出冰淇淋。vote足以让丈夫知道她的想法, 又巧妙地让孩子听不懂妈妈的言外之意。

以上两组例句均采用间接的回答方式。例 (1) 采用了间接的否定方式, 而例 (2) 则采用了排除第三者的间接表达方式。就表面意义而言, 例 (1) 中两个人所说的话之间似乎没有联系, 但在言外行为或者交际行为这个更深的层次上, 这两个人所说的话是有联系的, 因而我们就能理解对话的含义。

二、会话含义

词句常会被人们利用来表达与字面所述不尽相同的含蓄内容。会话含义理论是由格赖斯在1976年提出。格赖斯认为:语言交际活动中为了达到特定的目的, 说话者和听话者之间存在着一定的默契, 一种交际双方都应该遵守的原则, 即会话中的合作原则。 (Grice, 1981:236) 合作原则分为四个准则: (1) 质量准则; (2) 数量准则; (3) 关联准则; (4) 方式准则。会话含义指的是因说话人遵守或违反某项准则而由听话人结合语境所推导出的超出话语本身意义的另一层意义。

日常生活中, 话语的实际意义有时与字面内容背道而驰, 这里有背景文化因素, 亦有会话场景的限制, 及至会话人主观选择的因素。但这种情况丝毫不影响相互沟通程序及目的的顺利实施和圆满达成。因为, 隐含意图照样在谈话各方中间通行无阻。说话人表面上是违反合作原则, 但在深层次上还是遵守了合作原则, 虽然不排除有些约定俗成的成分在发挥作用。

下面我们从一些对话中观察这样的现象。例如: (1) A:I am out of petrol.B:There is a garage round the corner. (2) A:Where does C live?B:Somewhere in the south of France. (3) A:Mrs X is an old bag.B:The weather has been quite delightful this summer, hasn’t it?

(1) 中B违反了“相关准则”, 但暗含了在加油站能买到汽油, 这样汽车就可以正常行驶了, 不会影响行程。这样的信息在语境中存在很大的关联性, 并不需要对方再加入其他的因素去分析。 (2) 中B违反了“数量准则”, 但这样的回答会给对方一种暗示他并不知道C的确切地址, 而不是用他不知道这样直白的回答来表达。 (3) 中B违反了“相关准则”, 但是委婉地表示A不应该背后谈论别人。从 (2) 和 (3) 中我们也可以看出听者是在积极主动地理解对方所说的话, 根据双方共知的语境推导出蕴涵的意义。 (何自然, 1992:10)

我们也会遇到这样的情况:回答的一方谈论的也是同一话题, 但是他会谈论似乎无关的多余的内容, 似乎说者无意, 但听者一定是有心的, 彼此间有着会话的默契。请看这个例子:A:How is Cgetting with his job in the bank?B:Oh quite well;he likes his colleagues and hasn’t been to prison yet.

作为对A的回答, quite well已基本足够了, 但B又说了以下两句, 提供了似乎毫无必要的信息。这样, A可推导出B的会话含义:要么C易被工作之便所诱惑, 干出不法之事, 要么C的同僚属于不良之辈。

三、结束语

在交际时, 正确理解和使用间接言语行为和会话含义, 我们不但能够了解到说话人本来的所指含义, 还能了解到他 (她) 话语中潜在的含义, 从而顺利地完成交际过程。

参考文献

[1]Austin, J.L.How to Do Things with Words[M].Oxford:Oxford University Press, 1962:32-35.

[2]Grice, H.P.Presupposition and Conversational Implicature In Cole (ed.) [M].1981:236.

[3]Levinson.S.C.Pragmatics[M].Cambridge: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983:379-431.

[4]Searle, J.R.Speech Acts:An Essay in the Philosophy of Language[M].Cambridge: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969:22-26.

[5]何兆熊.新编语用学摘要[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 2000:1-24.

[6]何自然.语用学概论[M].长沙:湖南教育出版社, 1992:8-14.

上一篇:媒体品牌的力量下一篇:多主体的经济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