言语文化

2024-11-07

言语文化(共12篇)

言语文化 篇1

小学语文教材中历史故事类的课文不仅包含了丰富的语文知识, 更蕴含着深厚的文化意蕴, 字里行间流淌着中国文化浓浓的鲜活的血液。如何挖掘此类教材内在的文化因子, 引导学生求真、求善、求美?现以苏教版五年级上册《厄运打不垮的信念》为例, 谈谈自己浅显的认识。

一、精准扣住主题, 挖掘文化内涵

《语文课程标准 (2011年版) 》在课程的“总体目标与内容”第一条中就指出:“在语文学习过程中, 培养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和健康的审美情趣, 发展个性, 培养创新精神和合作精神, 逐步形成积极的人生态度和正确的世界观、价值观。”显然, 促进学生“形成积极的人生态度”, 是语文教学的重要目标之一。

《厄运打不垮的信念》所要传达给学生的就是一种坚强的信念。正如文中所言, “只要有厄运打不垮的信念, 希望之光就会驱散绝望之云”。读完本篇文章, 固然要让学生感受谈迁动人的事迹, 但更重要的是让学生从谈迁的身上汲取这种顽强的意志和持之以恒的毅力, 促进形成正确的人生态度。

二、潜心推敲词句, 发散文化韵味

小学语文教材所选入的阅读文本可谓文质兼美, 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品味、鉴赏着精美的语言, 享受着典范隽永的语言熏染。

例如, 在教学本课第3自然段时, 我设计了以下环节:为了让这部巨著更加翔实、精彩, 谈迁是怎么做的?默读第3自然段, 画出最能打动你的词语或句子, 写下你的体会和感受, 和同桌交流。

(生默读、圈画, 师巡视。)

师:谁来谈谈阅读感受?

生:“四处寻访、广泛搜集”说明谈迁走了许多地方, 吃尽了苦头。

生:从“一袭破衫”, 看出谈迁根本不在乎自己的生活。

生:谈迁“终日奔波”, 说明他不怕劳累, 他在和自己的生命抢时间。

生:由“面对孤灯”我想到谈迁一定也思念与他相依为命的妻儿老小, 一定也想念生他、养他的家乡, 可是为了重新编写《国榷》, 他什么都忍受住了。

师:是什么支撑着59岁的谈迁四处寻访, 广泛搜集、亲自考察? (厄运打不垮的信念) 是什么支撑着59岁的谈迁一袭破衫, 却终日在风沙中奔波? (厄运打不垮的信念) 又是什么支撑着年老体弱的谈迁在孤灯下奋笔疾书, 夜以继日? (厄运打不垮的信念)

三、精心穿插练习, 激荡文化意趣

课文后面的练习是语文教科书中一个极其重要的组成部分, 将学生朗读背诵、词语积累一以贯之, 目的是为了丰富学生的语言积累。

本课设计了3个练习, 其中第3题为:“为了表现谈迁治学的刻苦和信念的坚定, 作者运用了许多数据。默读课文, 找几处这样的例子, 并说说这样写的好处。”本课的一大特色是运用数据, 将这些数据放在特定的语言环境中, 让抽象的数字更形象化、具体化、情感化, 来表现人物对信念的执着。

在教学中我设计了这样的环节:

师:原先的那部《国榷》是什么样子的? (指名读第1自然段)

师:读了这句话你能发现什么? (生:数字比较多) 老师觉得这么多数字不容易记, 就擅自把它们改动了一下, 大家帮老师拿拿主意, 哪个好?为什么? (出示:经过奋斗, 谈迁终于完成了一部明朝编年史———《国榷》。)

通过对比阅读, 学生读出了谈迁历经艰辛, 更读出了谈迁的坚持不懈;读出了谈迁的精益求精, 更读出了这部鸿篇巨制凝结了谈迁的毕生心血。抓住数据, 透过数据, 再去感受人物品质, 有利于学生更好地感悟文章的主旨。

语文课程具有丰富的人文内涵, 语文是生命之声, 是文化之根, 是人的精神家园。正如刘发建老师所希望的那样:“我们的每一个阅读课堂, 都能用纯粹的文字去点燃孩子的生命, 让他们燃烧起亲近文字的欲望并在阅读的浸泡中幸福生长。”

言语文化 篇2

摘 要: 人类交际行为除了言语行为外,还有非语言行为,非言语行为在人类交际中占有很大的比重。非言语行为包括言语行为之外的所有人类的交际行为,不仅言语行为存在文化差异,非言语行为也存在文化差异。本文对非言语行为的文化差异进行深入剖析,研究人类的非言语行为差异,得出掌握非言语行为交际能力的重要性的结论。

关键词: 非言语行为 体势语 手势语 目光语 体距行为

一、引言

非言语行为是指除言语行为之外的一切人类的交际行为,非言语行为包括身势行为、手势行为、目光语行为、交际时的身体距离。Burgoon和Saine给非言语行为下了定义:“非言语交际时不用言语表达的,为社会所共知的人的属性或行动,这些属性和行动由发出者有目的地发出或被当做有目的地发出,由接受者有意识地接收,并有可能进行反馈。”

非言语行为同样是人际交往时双方社会关系的标记,标志着交际者的“权势”和“平等”关系。人们的外表包括服饰、表情、体态和姿势、眼神等,都能折射出某人的社会地位、性别、出身、教育等个人情况。同时,非言语行为也可以是会话结构的标记:当人们进行会话时,目光语可以用来终止发言,让别人发言等。同一种非言语行为在不同的文化当中可能代表不同的含义,比如在某些文化中点头表示同意和赞成,而在另外的文化中点头则表示相反的意思。非言语行为在交流感情方面有其优势。兴奋、愉快、悲哀、惊讶、愤怒等感情的表示行为多是生理决定的,但是一些情感的表达方式会因文化而异。不同文化之间的非言语行为在表达情感的方式上也存在差异。

二、非言语行为

(一)体势语行为

美国心理学家Birdwhistell首先创造了“身势语(”kinesics)的概念,其称为“光学——动力符号系统”。Birdwhistell认为,人的身体各部位的肌肉动作和器官等都可以表达与交流信息、感情和态度,而且这些机制有着言语交际无法达到的效果。身势语行为包括目光语(eyes/oculosics);触觉行为(tactile behavior);气味行为(olfactic behavior);姿态、姿势(posture);手势语(gesture);面部表情(facial expression)。

(二)时空行为

交际者对时间空间有不同理解,其中包括体距语行为(proxemics)和时间行为(temporal behavior)。

(三)辅助语和类语言行为

辅助语和类语言都属于有声的非语言行为。辅助语包括人类发声器官发出声音音量、音调、重音等。这种辅助语我们称之为“副语言”,在人们交际时起到辅助作用。声音的轻重缓急、抑扬顿挫、高低、强弱等都可以辅助表达说话人的思想感情和态度。类语言诸如叹息、呻吟、咳嗽等,也可以表达不同的意义。

副语言涉及讲话的语言要素,也就是说话的方式,而不是所说话语的实际意义。副语言分三种:声音特征词(笑、哭、喊、呻吟、哀鸣、打嗝、打哈欠等);声音修饰词(音量、音质、音律、音频、共振、声调等);声音区分词(un-huh,shh,uh,oooh,mmmh,humn)。

(四)外表行为

外表行为包括服饰、容貌、仪表、气味、面具、眼镜等,服装也能透露个人信息。人们的外表服饰能像其他非语言行为一样透露出人的社会地位、兴趣爱好、信仰观念及职业等。

三、非言语行为的文化对比

(一)体势语行为

体势语是非言语行为中占据非常重要地位的行为,甚至被认为是整个非言语行为研究的基础。在意义和情感的表达手段中,有超过65%以上的行靠面部表情、动作、手势、姿势等完成(Birdwistle)。身体动作、姿势、头部动作、目光、神色、面部表情、四肢动作、坐立姿态、言语声音的音量语调等都属于体势语行为。

希腊人用“摇头”表示“Yes”,表示“No”时面部向前,头部向后扬。而英美人则是“点头”“Yes”,“摇头”“No”,如果双方交际时没有意识到这一差异,就会造成交际障碍。美国人用食指指触太阳穴或者额头代表聪明、有头脑的意思,而在不同文化中,这一动作有可能代表傻、愚蠢。

(二)p相比较而言,南美洲人交流时手势比较活跃,而亚洲人不喜欢那么张扬,认为是缺乏教养和自律的表现。同男人相比,女人的手势要少、幅度要小。

(三)目光语行为

眼睛有六种重要的交流功能:表示关注、感兴趣和兴奋的程度;有改变态度和说服的功能;调控交流过程;交流感情;表明权力和地位;在给人留下何种印象方面起到关键作用。

西方社会大多数人希望交流对象能“直视他们的眼睛”;在亚洲文化中,直接的目光接触是一种禁忌或侮辱,在日本,长时间的目光接触被视为粗鲁、恐吓或不敬的表现。阿拉伯人则会长时间地直视交流伙伴,他们认为认为这种目光交流表明对对方关注,并且有助于评估对方话语的真实性。在美国,彼此长时间的凝视是男同性恋群体文化常用的非语言信号,长时间地凝视一个相同性别的人,外加其他非语言信息表示对此人感兴趣或性暗示。

女人运用目光交流比男人多,女人之间互相注视比男人之间更频繁,而且注视的时间更长。在印度、沙特阿拉伯等地,男女之间避免直接目光接触。

(四)体距行为

个人空间即个人所占据的空间,并且为你所有,是你周围无形的领域。强调个人主义的文化比强调集体主义的文化所需要的个人大空间,当自己的空间受到侵犯时,常采取更积极主动的行动。

墨西哥人交谈时比美国人近得多。在亚洲文化中,学生不会和老师坐得很近,人们也不站在领导附近,这段有意拉开的距离表明尊重和敬意。

文化会影响座位安排的方式,美国人常同坐在对面的人谈话,而不是同坐在旁边或站在旁边的人交谈;领导者习惯于同他人分开坐,因而常坐桌子的两头。中国人直接面对某人或者同桌子对面的人相视而坐时,总有一种被隔离开来不舒服的感觉。中国人开会常坐沙发,座位安排以右为尊。在日本,最重要的人物坐

在长方形会议桌的一端,左右依次坐的是地位次要的人,级别最低的要坐在最重要人物对面,离门口最近。

四、提高非言语行为交际能力的重要性

论跨文化言语失误的行为类型分析 篇3

关键词:跨文化交际;言语失误;言语行为;分类

一.引言

言语失误是一个总称,是针对没有失误的,连续性的言语而言的。 因此, 言语失误指正常口语交际中不成功的那部分言语。口误或者失言仅是言语失误之一类,然而却是较有研究价值的一类。

关于言语失误的研究始于20世纪七十年代初美国人V Fromkin的一篇重要论文,此文开创了使用言语失误来观察语言单位在言语产出中的作用并建立语言论据的研究方法。D Carroll专门针对失言/口误又提出了8种类型:转移,倒置,提前,延缓,增加,减少,代替,混合。本文拟将其运用于分析跨文化交际的实践,尝试从新的角度探讨跨文化交际中出现的言语失误。

二.言语失误的言语行为分析

2.1 发话行为方面的问题

虽然人们说出一句话时同时做了发话、命题和施事行为,但在话语中的问题却可能主要体现在某一言语行为上。跨文化交际也不例外。中国人在说英语时,可能发音不准,误置发音,用错语调,这些从根本上说属于发话行为方面的问题。例如,把“Excuse me”一句中的excuse发成/ikskouz/,又如,对陌生人说would you show me bus stop?这句话时未用升调而用降调。由于发话过程中的语音语调错误,外国人误解或听不懂你的意思,就达不到你想达到的施事目的,很难产生所期待的言后行为。

2.2 命题行为方面的问题

在Searle的言语行为系统中,第二种言语行为是命题行为,它由指称和表述两个部分构成。下面从命题的角度看看中英跨文化交际中出现的英语语用失误。下面这些话语中的问题本质上是指称的问题:

例1:We drew our conclusion on the basis of the experiment.(误用来指单数“ I ”和 “my”)

例2:If we read more and …you can became more confident in speaking.(指称不协调)

例3:Let’s invite the monitor and the chairman of the students’union to sing a song。(误指同一人)

在例1中,第一人称复数被用来指第一人称单数,反映了中国式的谦虚。例2中的代词you 与前面的we都是同一意义的泛指,但两个词不吻合。例3本欲指同一人,但用了第二个the则是指不同的人。命题的另一方面是表述。在中英跨文化交际中,造成表述问题的因素很多,如用错谓语、时态、体或语态;用错次序、句型等等。下例句子中的问题主要体现在表述方面:

例4:Your new watch is looking pretty. (应为looks)

例5:Here allows no smoking.(应为smoking is not allowed here)

由于同一句子的命题行为和施事行为是同事发生的,所以不可能将它们截然分开。如,例4说者的施事行为可能是恭维,然而句中动词look的进行体会让听者产生不快,这就削弱了施事行为的作用,使交际不完美。

2.3 施事行为方面的问题

下面我们从施事行为的角度分析中英跨文化交际过程中常常出现的言语失误。根据施事行为的分类和特点,以间接/主要言语行为为线索,对照通常情况下相同言语在相同语境中所实施的行为,施事行为方面常见的语用问题有三类:

1)间接言语行为大类相异

例6:Where are you going? (误用来打招呼)

例7:Are you taking a walk? (同上)

例8:Have you had your meal? (同上)

在相同的语境中(即在路遇熟人时),如果英语人士说了例6或例7这样的话,他们的主要目的就是要从对方那里获取有关信息,直接及间接言语行为统一,都是询问;然而,中国人误用这两句话时的主要目的却不是获取信息,而是打招呼,间接言语行为属于应酬类。在英语里,一般情况下例8很可能暗示一种邀请,间接言语行为是指令兼承诺;而中国人却用它来打招呼,间接言语行为也是应酬。

2) 间接言语行为大类相同,小类相异

例9:Good night.(晚上见面时误用来打招呼)

例10:That’s all right./ That’s O.K.(误用为打电话的告别语)

例11:Excuse me for losing your calculator.(误用来为做错事的事道歉)

Good night 正确的用法与例9 情形下误用时的间接言语行为大类均为应酬,但小类不一样:前者是告别语,而后者是见面问候。例10中的两句话英语里常常用于对道歉的回应,间接言语行为的大类可归为应酬;中国人打电话将其误用作告别语时言语行为也是应酬,所以正误用法只是小类不同。例11 中的Excuse me 一般用于打听消息、打断别人的谈话、退席、请人让路等等,是略表歉意;它常被说英语的中国人误用来对做错的事道歉,间接言语行为小类不同;不过,正确和错误用法的大类都是表情。

三.语言语用失误和社会语用失误的言语行为特征

在上一节的分析中,所举的中国人英语语用失误主要是“语言语用失误”,即因语言使用不当而造成的失误;也有一部分既是语言语用失误又是“社会语用失误”。如在与英语人士交谈时动不动就问:“Are you married?”或“How much do you earn for a month?”这类侵犯隐私的问题,或称呼非亲非故的人为uncle,aunt或grandpa,grandma等等。其他的例子如“Please don’t laugh at my small and poor house”此类问题本质上是由社会文化因素而不是语言因素造成的。英语为母语的人根本就不会这样说话;换句话说,此类话语在英语中发挥不了言语行为的正常作用,听着不是没有反应,就是产生反感。这类由于不了解目的语言文化而造成的语用失误在言语的发话、命题、施事行为方面往往都没有问题。

本文从跨文化交际的角度来研究目前语用失误所存在的问题。多元视角研究跨文化语用失误有其优点。首先,它有助于交际双方对异国文化的学习;其次,有助于在外语教学中更好地促进不同文化之间的交流。要避免语用失误,其解决方法是:交际双方在交际过程中,学习对方的文化模式,从对方的文化模式去理解问题,进行 “角色转换”,各种问题就会迎刃而解。

参考文献

[1]何自然,1997,语用学与英语学习[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中日言语行为与文化要素 篇4

一、中日言语行为对比

经常听中国人说, 他们在和日本人进行交际时感到别扭, 觉得日本人不够热情、很冷淡。也常听日本人说, 他们和中国人进行交际时感到别扭, 觉得中国人不够礼貌、很随便。中日言语行为的差异导致交际活动的尴尬状况。

首先, 在称呼和敬语使用方面, 中日两国有较大的差异。在称呼上, 中国人对成年男士的称呼多为“先生”, 但日本人只用先生称呼学校的教师、医生、议员和艺术大师。中国人很少称女士为“先生”, 一般只有达到一定造诣的女性才会被尊称为“先生”, 而日本人则不分性别, 只要属于这一范围的均可称作“先生”。另外, 日本人在称呼对方时习惯于拉近上下辈的年龄距离以表示亲密, 而中国人则正好相反, 往往要抬高对方的年龄以示尊敬, 关系熟识的人之间常常以老自居, 自嘲说自己老了。敬语是日本人在交际活动中根据说话人、听话人以及话题提及人之间的尊卑、长幼、亲疏等方面的各种差异, 说话人为表示自己的敬意而使用的一种语言表达方式。日本人对自己所作出的成绩不喜欢张扬, 多予以轻描淡写。例如, 当别人夸奖自己时, 中国人会说“谢谢”, 而日本人会自谦地回答;“まだまだです” (还不够好) 等。此外, 日本人经常在社交场合用自责言语以求得人际关系的和睦, 其程度往往令中国人不可思议。在中国人看来, 亲密的朋友、家人之间通常不把“谢谢”、“对不起”的话挂在嘴边, 而日本人则频繁使用。为此, 很多人认为日本人太过礼貌, 甚至认为这样很虚伪。另外, 日本人在言语行动上处处谨小慎微, 往往站在对方立场上考虑问题。他们会根据对方的状况选择一些合适的表达方式以示敬意。其中使用较多的接续词如“申し訳ございません”、“失礼ですが”等, 都用于顾及交际对方的心情、感受, 为将要展开的话题进行铺垫。这一类用语在日语里被称作缓冲语, 是为了避免话语太过唐突而必要的用语。而中国人的交际最多以“请允许我冒昧地…”、“对不起, 请教一下…”之类的客套话。甚至省略这些话让日本人感觉太过单刀直入而不符合日语语言运用习惯, 导致交际不愉快。

其次, 日本人认为, 在人际交往的过程中, 勤于日常问候是营造和睦气氛最基本、最重要的礼节。因此, 日语中的日常问候寒暄语种类繁多, 表达形式多样。自然条件中, 天气是主导左右人们生活的一个重要因素。因此, 日本人每日初次见面除了互道一声“早上好”之外, 必定要围绕天气寒暄一番, 例如, 寒いですね (今天真冷啊!) 、今日はいいお天気ですね (今天天气真好啊!) 等。而中国人除彼此问好外, 最常用的寒暄问候语也就是“吃了吗?”“你上哪去?”等, 这充分体现了不同文化背景下人们的交际语言特点。

日本人在聆听对方谈话时往往频繁地点头并随声附和, 伴以“そうですね”等声音。中国人常会将此误解为对方同意或接受自己的意见或主张。其实不然。日本人是严格区分感情与逻辑世界的, 他们不张扬在身体语言上的反应。日本人这种融语言与非语言交际于一体的随声附和与中国人完全不同。中国人只有在自己同意对方的意见、主张时, 才点头并伴以“对”、“是的”。日本人善于察言观色, 通过对方的脸部表情、眼神及相关的身体动作来判断对方的态度。

语言表达委婉模糊是日语言语行为的一大特色, 这主要是受“和”意识的影响所致。日本人在与周围人相处时, 强烈地希望与人保持协调、和谐的心理, 使他们在使用语言时处处考虑到如何让自己的话语给对方好感, 即使说不合对方心意的事也要做到不引起对方的不快。因此, 委婉的谢绝、似是而非的回答、巧妙的迂回暗示等模糊的表达方法, 就成了他们的选择。从语言学的角度看, 日语通常不使用断定的表达方式, 在句尾基本上是用“不是…吗”、“…吧”之类的说法。与此相对, 汉语里则经常使用“应该”、“要”、“一定”等表述。

二、言语行为与文化要素

在语用学上, 言语事件的具体性不仅在于具体场合, 还在于具体文化要素。由于不同文化背景下社会规范、价值取向、思维习惯等各方面的差异, 在跨文化交际过程中对种种言语行为的理解和运用是截然不同的。言语行为是一个复杂的语言使用和社会文化关系协调的过程。由于言语行为所带有的社会文化特征, 言语行为发生时所处的社会文化语境, 言语行为参与者所拥有的社会文化识别等等, 使言语行为在具体的语境, 尤其是在跨文化交际中, 会受到各种社会文化变数的干扰, 进而影响到言语行为的实现。

打招呼。中国人见面时, 常用“吃了吗?”或“上哪儿去啊?”等施事行为来表达“寒暄、问候”的言外之意。然而, 如果我们将此句式直接译为日语, 用来跟日本人打招呼问好, 他们会感到十分惊讶, 甚至引起某种困惑或反感。因为根据他们的理解, “ご飯を食べましたか”的言外之意是“你想请他吃饭”, “どこへ行きますか”则是你要打听他的隐私了。双方可能因此陷入困境。

道别。不同文化背景下的道别也存在类似问题。在汉语中, 人们除了说“再见”之外, 很多时候还会嘱咐客人:“慢慢走、下次一定再来”。以此施事行为来表达体贴、关切的言外之意。然而, 如果我们真的对日本人说:“今度、必ず来てくださいね”, 对方的直接感觉更多的是在接受命令, 说话人原来的施事行为就会被听话人彻底误解, 听话人可能困惑或恼怒。

邀请。中国人喜热闹、爱串门, 经常未经他人邀请便主动登门拜访。而日本人则往往先向对方发出正式邀请, 表明明确的时间、地点和内容, 并要求对方给予明确的答复。如果不是这样, 而只是在握手道别时说上一句“また、いらっしゃってください”等, 这便很可能是句客套话。但如果不了解情况, 把这些表达“客气”的套话理解为“真正的邀请”, 那便会导致不愉快的后果。中国人热情好客, 饭桌上经常对客人“劝酒”、“劝食”, “干了, 干了”、“吃好, 喝好”是我们在饭桌上时常听到的话语, 它本是中国人表达热情友好之意的施事行为。但若直接译作日语“たくさん食べてください”、“一気に飲んでください”则是类似于强迫饮酒、进食的命令了, 会导致客人的尴尬和不安。由于原有的言外之意不能被正确领会, 期待的结果自然不能实现。

在言语行为中, 言语事件的具体性不仅在于具体场合, 从更大层面上来讲, 还在于具体文化要素。语言学习者不仅要掌握单词和语法, 更要深入了解目的语国家的文化。

参考文献

[1]FREDRIK CHR BROGGER.Culture, Language, Text:culture studies within the study of English as a foreign language[M].Scandinavian University Press, 1992.

[2]何刚.文化设定与言语行为——语用方式的文化解释[J].外语研究, 2004 (5) .

[3]曾文雄.语用学研究新取向:文化语用学研究[J].广西社会科学, 2008 (10) .

言语文化 篇5

文化语境指的是与言语交际相关的社会文化背景。它又可以分为两个方面:一是文化习俗,二是社会规范。不同的文化语境在言语交际中有着不同的作用和影响。

由于不同民族的历史文化背景不同,对一些行为和话语的理解往往会造成障碍。

由于各国的历史与文化底蕴不同,各国人民在进行礼尚交往时的习惯也有不少差异。特别是中西方之间差别很大,若不了解,就容易引起不必要的误会和损失。中国人赞赏推崇的愚公移山,令全拿搬家不当回事的美国人大惑不解,他们会用智叟的语调发问:“他为什么不搬家?”中国人以谦虚为美德,而美国人对中国人“水平不高,能力有限”的自谦并不以为然,相反地他会认为你缺乏自信,不知有多少留学生在美国因为“谦虚”而推掉了饭碗。

由于风俗习惯的不同对一些话的理解也会有差异或障碍

在美国,人们见面时喜欢直呼其名,这是亲切友好的表示,纵使交谈之初可能互相用姓称呼,但过一会儿就改称名字。而在中国,人们很喜欢被称为某某经理,某某总裁,因为这是身份与地位的象征。但在美国,人们很少用正式的头衔称呼别人,正式的头衔只用于法官、高级政府官员,军官,医生,教授和高级宗教人士。值得注意的是,美国从来不用行政职务如局长、经理、校长等头衔来称呼别人。另外,在与人交谈时,切不可谈及个人的私事,诸如年龄、婚姻、收入、信仰等等。看到别人买的东西不可问其价格;如果看到别人回来,也不能问他去哪儿了或者从哪里来,否则就会遭人厌恶,美国人常用“鼻子伸到人家私生活里来了”这句话来表示对提问人的轻蔑。而在中国,人们对个人隐私的界限远没有这么深刻,人们并不会在意别人对自己的生活作一般了解。但在中国人与美国人打交道时,在中国人看来很普通地问对方一些家庭情况,美国人就很可能认为你侵犯了他的隐私,别有用心,一桩生意很可能就这样泡汤了。

浅谈言语习惯对跨文化交际的影响 篇6

关键词:跨文化交际;言语习惯;交流障碍

跨文化交际中所存在的语言障碍因素,除了各文化语言系统本身的差别外,还应考虑在各自文化影响之下,不同地区人民的特有说话习惯对彼此之间的沟通理解所带来的阻碍性影响。

有西方学者认为,可以按照交谈时人们的参与程度把全世界人分为两类:高言语参与度的人和低言语参与度的人。前者在与他人进行交流时,通常习惯大量说话、常打断别人的发言、说话时准备好受到他人的打断、大声说话、快速说话。后者在与他人进行交流时,则会尽量少说话、说话时注重礼貌用语、不打断他人发言但会给对方正面的、积极的反馈。

研究者可利用这一划分标准来大概分析来自不同文化背景的人的言语习惯,但在做具体的分析时,研究者则需要尽可能多的与被研究者进行沟通交流,以获取第一手资料,细化不同文化背景的人的不同说话方式。笔者在此举几个实例:

一、墨西哥人的言语习惯

根据资料显示,墨西哥人属于“高言语参与度”的人。他们在与他人进行交流时,会很注重保持彼此之间的友好关系。他们认为交流必须是愉快的,希望彼此能够共同度过这段快乐时光,而假设有一方在交流中感到不开心或者焦虑,那么另一方就会想尽办法让他的交谈感受好起来。但是,墨西哥人认为谈话不会按照直线型发展,他们经常想到哪里说到哪里,一场谈话通常没有固定的话题,也没有预期目标。此外,他们还喜欢玩文字游戏,有时候甚至自己发明一些新词来与他人进行交流。

二、美国人的言语习惯

美国人则是典型的“高言语参与度”的人。他们在进行人际交流时,习惯设立一个固定的话题,并且要求话题参与者能够将此话题聊到最后。在一场聊天当中,他们习惯表现得激动亢奋,喜欢先开口说话、滔滔不绝、不断提问,这总结成“打乒乓球般的聊天习惯”。但美国人通常只愿意聊自己感兴趣的话题,也不太会关心他人的感受。

那么,当墨西哥人和美国人进行跨文化交际时可能就会出现一系列交流障碍。一位墨西哥商人和一位美国商人相约谈业务,在双方相互寒暄并坐下之后,墨西哥人开始跟美国人讨论日食现象的产生,并抒发了很多自己的看法,沉浸在对自然科学的探讨中。这时美国人很不耐烦的打断了他的发言,“我们来这里是做生意的,我们来谈谈生意吧。”两人此次交流的不顺利便是由于双方都深受各自文化的影响,有着差异显著的说话方式。墨西哥人认为想到哪里便谈到哪里是一种友好的聊天方式,美国人则认为话题既已设定就不应该轻易转变话题。

三、日本人的言语习惯

日本人则属于典型的“低言语参与度”的人。资料把日本人的聊天模式比喻为像打保龄球一般。日本人在与他人进行交流时,会礼貌耐心的等待对方把话完全说完再开始发言,他们非常清楚什么时候发言最为合适。如果他人尚未完成发言,那么基本不会有人插话。所以交流过程中片刻的安静对日本人来说是正常的现象,因为他们认为“不抢着发言”是有礼貌的表现。

日本人“打保龄球般的说话方式”和美国人“打乒乓球般的说话方式”有着截然相反的特点。所以当日本人和美国人进行跨文化交际时,美国人容易心急,日本人则时常找不到机会开口。

四、瑞典人的言语习惯

瑞典人属于“低言语参与度”的人。他们认为最理想的说话方式是“简要陈述事件的梗概而不需要详细描述具体细节”。比如一位瑞典的花样滑冰冠军接受了电台采访,当她被问到是如何做到如此成功的时候,她耸了耸肩,只说了一句“我很努力”。我们中国的体操冠军在接受采访时通常会谈到他的童年和他的艰苦训练过程等,但瑞典冠军对于细节的部分却只字不提。

因此,美国人在跟瑞典人打交道时常常摸不着头脑。瑞典人不谈细节,而美国人则是直线思维,他们不习惯自己去丰满细节。对于美国人来说,瑞典人太不实在;而对于瑞典人来说,美国人的理解力和想象力都很欠缺。

五、北美印第安人的言语习惯

北美印第安人属于典型的“低言语参与度”的人。他们在与他人交流的过程中会尽量避免开口说话,或只跟自己熟悉的人说话。他们语速缓慢、语气平和,习惯含蓄的表达观点,也不喜欢谈及自己的私生活。当印第安人遇到美国人,那么有可能出现美国人聊得眉飞色舞,而印第安人却一言不发。

由以上的例子我们可以看出,跨文化交际的语言障碍因素除了由于语言系统本身的不同而引起的沟通困难外,还有因为说话人在各自不同文化背景下所形成的不同说话习惯而导致的沟通效率不高。要从根本上解决这一问题,研究者除了应该全面积累语言学和跨文化交际学理论知识外,更应该尽可能多的进行跨文化交际的实战演练,总结不同文化背景的人的言语习惯有哪些细化的特点,并将其与自己的说话方式进行对比,从而在一定程度上减少因言语习惯的差异而引起的跨文化交际中的问题。

参考文献:

[1]杨可心.《跨文化交际》.大连: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2014

作者简介:

言语文化 篇7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学习应注重听说读写的相互联系,注重语文与生活的结合,注重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整体发展。”也就是说,我们的教学要关照儿童的生活世界,要成为学生生命历程的重要组成部分。我校地处沙地,沙地人在艰苦的创业过程中创造积淀了多姿多彩的地域文化。其课程资源与传统教科书相比是丰富的、大量的、具有开放性的,对儿童的语文学习具有独特的价值。作为一名语文教育人,我以语文的视角从沙地人、沙地生活、沙地文化的精华中开发语文教学资源,引领儿童迈出校门,融入沙地,获得丰富的知识和体验,培养其撷取文化的自觉意识,从承传中受到感染和熏陶,提升人生观、价值观,让沙地文化的精髓伴随语文的形式根植于每一个沙地儿童的心灵。

沙地语言——激发学生积累运用的兴趣

著名语文教育专家刘国正先生说:“语文教学过程中缺的就是生活的参与。”他说:“语文教学到底缺什么?就在于没有充分认识语文教学与生活相联系的重要性。”因此他一再强调,“一定不要忘记生活是语文教学的基础。把课堂扩大到校园、家庭、社会,让学生结合本地、全国和世界的热点进行写作,让生活激发学生的兴奋点。”

我班上有一群学生,平日里花样百出,经常用一些从长辈那儿听来的“沙地方言”来取笑班上女生,但又常常张冠李戴,引起歧义,惹得班上同学哄堂大笑,被捉弄的对象常是泪眼婆娑却又无可奈何。

譬如沙地人把只有一眨眼的功夫东西就不见了或变了样的现象称作“眼睛一喢,老埔鸡变鸭”,但有的孩子却曲解其意,在某女生头上插根鸭毛,捉弄道:“哎,大家快来看呀,我‘眼睛一喢’,这只‘老哺鸡’怎么变‘鸭’了呢?”再如沙地话中的“猫头上一把,狗头上一把”,比喻做事没有计划性,十分随意,但到了孩子们口中却完全变了样:一顽童分别在左右两个同学头上抚了一下后说道:“哈哈,猫头上一把,狗头上一把。”

面对被大家“押送”过来的孩子,我没有如他们想象中那般“暴风骤雨”。在思索如何处理的同时,一个熟悉的故事再次浮现——

一位新教师第一回进教室,班上竟有一位顽皮的学生把教室的墙面涂成黑色。意外的情景让他在门口止步,片刻惊慌和紧张过后,他把目光投向大家,似乎在问:“谁干的?”同学们不约而同地把目光转向那个男孩,男孩一副大无畏的样子。大家都在等着老师气急败坏地冲向校长室,就像以前的那些老师。可出人意料的是,年轻的教师从难堪中冷静下来,诚恳地说:“我很高兴,我们班有这样一位幽默的同学,这位同学非常聪明,非常有创造力!这么多年来,没有一个人想到过把墙刷成黑色,可是他却想到了。我相信,这位同学将来肯定会有大出息。大家相信吗?这位同学既然能把墙刷成黑色,那么他肯定也能让墙还原成白的,让我们用掌声来表示对他的信任!”大家一起热烈鼓掌,老师的目光有意无意地瞟向那个男孩,男孩的脸红了,这么多年来他第一次听到这样的话。第二天,同学们来到教室,发现墙壁又变白了。

这般的机智是教育的艺术。面对眼前的孩童我又该如何唤醒?将计就计——他“道高一尺”,我“魔高一丈”。我首先肯定了孩子对沙地方言的了解,在他沾沾自喜之时适时鼓励他通过请教长辈、上网查找资料等,了解更多的沙地方言,并想办法为他们借来《沙地风情录》等书籍。在以后的日子里,这群孩子一有空就互相交流自己问来的、查找来的沙地方言,并通过阅读了解了更多的沙地俗语、谚语、歇后语等。在他们充分占有沙地方言的基础上,我又适时组织学生举行“沙地方言——我最亲的乡音”语文实践活动。孩子们从中获得的不仅是对家乡方言的了解,更是对沙地方言浓浓的兴趣。趁热打铁,我鼓励学生:学习语文就跟我们亲近方言是一个道理,只有充分积累,自主理解感悟,才能正确运用,而不至于破绽百出,惹人笑话。孩子们乘兴开展了各种语文实践活动:“歇后语专题”、“成语故事专题”、“民俗民谚专题”、“民间故事专题”等等,由对“沙地方言”的点滴了解荡漾开的是学习祖国语言文字的浓厚兴趣。

当我们的教学关注了与学生生活相关的生活经验,成为学生生命历程的重要组成部分时,它不仅扩大了学生的知识接触面,更让学生在与社会环境的互动中获得完善和发展。

当然,教学不仅要关注学生的现实生活,而且还必须关注儿童可能的生活。不是把大千世界的内容复制到我们的语文教学中,而要促进学生的生活品位、生活格调、生命质量的提升。

沙地故事——发学生亲近经典的欲望

在对儿童语文学习的调查中,我发现,部分顽皮孩子口语比较丰富,情感体验也较为独特,他们中多数人都喜欢“讲故事”。

走进其中,我欣喜地听到孩子们讲的故事幽默生动,且是现在好多孩子都不熟悉的、曾经在沙地广为流传的《乌女婿》《看看鸡下巴,眼泪过下巴》等故事。经调查,我发现这些孩子平日里读书少,却喜欢凑热闹,尤其喜欢往老人堆里钻。老人胸襟宽广,对他们的顽性最为包容。久而久之,他们就从老人口中学得了这些故事。而这些又恰巧是我们普通意义上的“好学生”所缺少的。凭着一名语文教师的敏感,我捕捉到了一个语文教育的良好契机。借由一节语文阅读课,我邀请班上一名最能说会道的孩子来给大家讲讲《乌女婿》的故事,这不讲不知道,一讲不得了,这名同学即刻升级为我们班的“故事大王”。趁着他喜出望外之际,我找他谈心:“这‘故事大王’可不是好当的,可得上知天文,下知地理,博古通今啊!”孩子的好胜心占了上风,他拍着胸脯保证自己一定不会愧对“故事大王”这一殊荣。这往后,我隔三差五借些故事书给他,并创造机会让他在班上一周一次的“故事会”上尽兴发挥,享受成功的喜悦。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他这一个“点”带动的是整个“面”,孩子们对故事的兴趣日渐浓烈,渐渐地,我推荐的内容也由小故事到中长篇的儿童文学读物,正如“文火煮螃蟹一样”,这慢热的过程“润物细无声”,激起的是孩子们对儿童文学的无尽兴致。

杨再隋先生在《兴趣·方法·能力·习惯》一文中强调“无趣味的学习常常是无效的”。的确如此,“兴趣是儿童最好的老师”。语文,天然是与生活相联系的,它产生于生活,服务于生活。语文学习也只有与生活相联系,才能更大程度地激起儿童语文学习的兴趣。

实践表明,沙地文化以其具体形象、生动活泼和儿童能够亲自参与等特点,给了沙地儿童多方面的信息刺激,激发儿童语文学习的盎然兴致,让儿童在愉悦中增长知识,培养能力,陶冶情操,成为沙地儿童语文学习的有机土壤。这种以地域文化浸润和自我实现的生命关怀为基础的言语兴趣、言语欲求,是最为本色、最具根性的言语生命动力,它是我们语文教学的生活基础。

摘要:鉴于当下语文教学无视儿童生活实际的现状,提出语文教学要关照儿童的生活世界,立足本地区地域文化,以语文的视角,从沙地生活、沙地文化的精华中开发语文教学资源,通过“沙地语言”来激发学生积累运用的兴趣,以“沙地故事”来激发学生亲近经典的欲望,让沙地文化的精髓伴随语文的形式根植于每一个沙地儿童的心灵。

关键词:地域文化,沙地语言,沙地故事,兴趣,欲求

参考文献

[1]教育部.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S].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

[2]刘国正.实和活:刘国正语文教育论集[M].人民教育出版社,1995.

言语文化 篇8

俗话说, “一方水土养一方人”, 每个地区因其地域环境不同, 就孕育了不同的人和不同的文化, 中原文化圈内的人们也不例外的受到自己独有的言语禁忌的约束。本文试从言语交际的角度分析中原文化圈内人们的言语禁忌文化产生的原因。

一、社会文化因素

语言禁忌, 从本质上讲, 就是语言运用过程中的一些规则的外在体现, 因而, 语言禁忌必定深深扎根于特定的社会文化和环境中, 人们的思想道德观念、宗教伦理观念、地域风俗习惯等都会对语言禁忌产生折射性的影响。中原文化圈内的人们深受古代中国浓厚的封建伦理观念的熏陶, 一些言语禁忌便从道德上给予约束的准绳, 比如:晚辈不能直呼长辈的姓名, 不能直言性器官等, 违反了这些规定, 就必定要从道德上受到批判和惩罚。同时, 人们坚定的宗教信仰和地区间不同的社会习俗也促使人们在语言中产生了这样那样的言语禁忌。

二、个体心理因素

人们在社会生产和社会实践过程中, 不断形成关于社会生活、生活问题、生活模式等的观念、构想和理论, 中原文化圈内的人们在生产和实践的过程中就形成的具有地域特色的思想文化, 他们“说凶即凶, 说祸即祸”的共同认知, 以及践行着几乎类似的礼教文化, 有着对于事件的共同功利思想和荣誉观念, 这些种种因素, 在他们的言语沟通中都以禁忌的形式表露出来。年龄稍长的还严格践行着从古至今传承的一些言语禁忌, 不过, 随着新时代的发展变化以及个体受教育水平的提高, 很多传统的言语禁忌渐渐消失, 但是人们对一些不可知的自然因素的恐惧、焦虑、羞怯以及对群体“跟风”现象的不解等, 也促使人们从心理上不断制造禁忌, 其实, 诸多情况下, 从根本上说是由于人们对言语本身所代表的不洁物、危险物甚至不祥物的恐惧和焦虑, 就像上文提到的中原文化圈内的人们对亵渎词语、凶祸词语、破财词语等的禁忌, 都是基于这种焦虑、恐惧心理, 害怕因为语言上的不端给自己招来灾祸或不幸, 因此, 谈及这些词语, 言语上就格外注意, 以求通过言语上的和谐来通畅自己的心理。

总而言之, 中原文化圈内的人们的诸多言语禁忌, 是综合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 一方面受传统社会文化因素的影响, 另一方面也跟言语者个体因素 (如:性别、年龄、文化水平、心理等) 密切相关。

中原文化圈内人的特殊言语禁忌表现, 就形象说明了透过现象看事物的本质面貌, 我们便可以从长远上把握其科学的发展方向。任何事物都有两面性, 言语禁忌也是如此, 既有科学的成分, 也有很多不科学的成分所在, 通过分析中原文化圈内人们的一些言语禁忌表现, 帮助人们树立对语言禁忌的科学的认知观念, 约束自己的行为, 同时也帮助中原文化圈内的人们更好地理解本地的传统文化, 更科学地利用本地文化。

摘要:“言语禁忌”是一种普遍的文化现象, 它渗透各个民族生活的各个方面, 但由于地域环境和民俗的不同, 不同地区的言语禁忌又各显特色。本文就立足中原文化圈内人们的言语禁忌, 分析其产生的原因帮助人们树立对于言语禁忌的正确的认知观念, 趋利避害, 把握科学。

关键词:言语禁忌,类别,文化,原因分析,言语禁忌回避

参考文献

[1]万建中.中国民间禁忌风俗[M].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 2010 (09) .

[2]任骋.民间禁忌[M].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 2011 (07) .

[3]万建中.禁忌与中国文化[M].北京:人民出版社, 2001 (01) .

[4]张桂英, 傅远碧.四川方言中的言语禁忌[J].绵阳师范学院学报, 2006 (12) .

[5]张桂英.四川方言中的言语禁忌与社区和谐[J].语文学刊, 2011 (02) .

[6]王新华.禁忌与避讳的文化阐释[J].山东大学学报 (哲学社会科学版) , 2005 (05) .

言语文化 篇9

一、中英幽默言语差异

(一) 话题选择的差异

在英汉幽默言语中, 为产生相似的认知效果引起听者或读者发笑, 人们熟悉的事物和人物经常成为幽默话题。由于东西方文化的不同, 两者存在明显差异。在英语中, “最普遍的幽默话题是关于性、含有攻击意味的话题或种族方面的话题” (Ziv, 1998) 。

(1) Carol:Didn’t you want to know about the sex?

Ross:The sex?I’m having enough with the image of you and Susan together…. (Susan and Carol are lesbian couples.) (Friends)

汉语中的幽默话题却很少涉及以上几方面的话题。这与中国人深受儒家、道家思想影响有关, 这几个话题被认为不应出现在公开场合。即使必须谈到, 中国人也会采用间接、委婉的言语表达。

(二) 对象选择的差异

“幽默对象”包括两个要素, 一是被取笑的人;二是与被取笑人的关系, 这与使用幽默言语的时间、地点和场合有关。由于文化差异, 中西方在幽默对象的选择上有很大差异。英语国家人士喜欢取笑一些拥有体面工作或社会地位的特殊群体, 甚至包括在正式的新闻发布会上总统、首相的发言。例如:

(2) “Scots and Irish are the butts of jests in Britain, and Jews and the Black are the targets of slurs in the United States” (Reader’s Digest, April2001)

而传统的中国笑话或幽默言语往往倾向于取笑“傻瓜、软弱无能或惧怕妻子的丈夫”。 (陈孝英, 1998)

(3) 某男畏妻如虎。一晚酒醉竟摸进了动物园, 爬到放养鳄鱼的池边呼呼大睡起来。第二天一早, 悍妻见丈夫一夜未归, 手执棍棒寻找而来。看见丈夫躺在鳄鱼身边, 还在呼呼大睡, 便用木棍敲着池边的栏杆大声道:“胆小鬼, 你出来!” (http://www.ttjoke.com)

与汉语幽默相比, 英语幽默言语更加随意、自然。 (Apte, 1995) 中国人很少在面对长辈、上级时或在非常正式的场合使用幽默言语, 通常要选择非正式场合下与密友或同事谈话中才会用幽默调节气氛。

(三) 表达方式的差异

英语中的幽默在马克·吐温时期非常流行, 在各种小说、短剧、诗歌、戏剧、音乐剧中都有体现。 (陈孝英, 1998) 最典型的是情景喜剧, 例如Growing Pains, Friends, I Love Lucy, The Golden Girls等。他们的幽默强调的是个人表现和内心感受。而典型的中国式幽默言语集中体现在相声和小品两个艺术形式中, 并深受人们喜爱。

二、产生差异的文化因素

(一) 文化背景

黄河流域气候温和、土地肥沃, 被视为“中华民族的摇篮”。典型的农业生产方式塑造了中国人内敛、谦虚、宽容的性格, 这使得我们不愿公开谈论一些私密或不礼貌的话题。而西方文明源自希腊文明, 与海洋息息相关, 英美人大多性格外向、乐于开拓、冒险。因此, 我们认为不可接受的幽默话题在他们看来却很普通。例如, 他们可以用“上帝”来开玩笑, 中国人却很少用“佛”来取笑。

(二) 思维模式

人们的言语组织规律与其特定的思维模式紧密相关, 这在幽默言语中也自然有体现。汉语思维方式以直觉、具体和圆式为特征, 中国人在表达思想时, 常常惯于绕开主题, 从宽泛的时间和空间入手, 在幽默表达时常把高潮保留到最后或含而不露。英语思维模式采用直接切题的方式, 在言语表达中习惯开门见山。这种传统思维模式对英语幽默言语影响深刻。“西方人的幽默常带有攻击性, 这可以带给讲话者一种自我满足感”。 (Berger, 1993)

(三) 人际关系

中国人深信儒家思想, “仁”和“礼”构成其核心, 主张“人应该待人温和, 尊敬长辈”, 社会各个行业的人都有自己的“礼”, (贾玉新, 1999) 即使在使用幽默言语时, 也要讲究“身份对称”。西方人的价值观强调的则是“个人主义”, 高度重视平等和自由, 他们的人际关系明显具有“工具性”。由于强调“人人平等”, 不同社会群体和阶层的人之间同样可以使用幽默语。

三、结束语

言语文化 篇10

斯考伦和斯考伦(Scollon&Scollon)认为:面子这一概念含有两个子概念:“参与”(involvement)和“独立”(independence)(Scollon&Scollon,2000),这两个子概念是相互矛盾的:交际中说话者一方面要积极参与,给予对方关注,另一方面又要保有自己的独立性,并尊重对方的独立性。在人际交往中,如何使这两个互相矛盾的因素同时和谐地运作呢?斯考伦和斯考伦继而针对“参与”和“独立”各提出了十条言语策略。

参与的言语策略:

1)健谈(Be voluble.)

2)使用听话者的语言或方言(Use H’s language or dialect.)。

3)用名字或绰号称呼听话者(Use given names and nicknames.)。

4)表示乐观(Be optimistic.)。

5)表明说话者深知听话者的需求,并且对其加以考虑(Indicate S knows H’s wants and is taking them into account.)。

6)对听话者表示关注(Notice or attend to H.)。

7)强调(对听话者的兴趣、赞赏或同情)(Exaggerate(interest,approval,sympathy with H).)。

8)表明与听话者属同一圈里的人(Claim in-group membership with H.)。

9)对听话者表示移情,与其在观点、意见、态度、知识或情感等方面取得共识(Claim common point of view,opinions,attitudes,knowledge,empathy.)。

10)推测或表明相互共同利益(Assume or assert reciprocity.)。

独立的言语策略:

1)保持沉默或寡言少语(Be taciturn.)。

2)使用自己的本国语言或本地方言(Use own language or dialect.)。

3)用姓或头衔称呼听话者(Use family names and titles.)。

4)表示消极或悲观的态度(Be pessimistic.)。

5)对听话者的需求作尽量少的推测(Make minimal assumption about H’s wants.)。

6)给听话者留有充分的选择(或拒绝)余地(Give H the opinion not to do the act.)。

7)尽量减少对听话者的“威胁”(Minimize threat.)。

8)向听话者表示歉意(Apologize.)。

9)表明说话者与听话者的话语无关(Dissociate S,H from the discourse.)。

10)泛泛而论,陈述一条总的原则(State a general rule.)。

2 中西方对面子言语策略的使用

这二十条言语策略按照斯考伦和斯考伦的说法是从英语中选出的具有代表性的策略,并不一定具有普遍性。换句话说就是这些言语策略不一定适用于其它文化和其他语言。贾玉新(1997)在谈到礼貌原则的中西对比时说,“在‘礼’的精神制约下的中国社会中人际交往的礼貌原则,在本质上,至少在很大程度上与西方的礼貌原则有天壤之别。差异是多方面的,可能体现在……;采取的方略;……”对于上述的面子策略,贾的观点是“……在某种程度上为不同文化所共享,因此,掌握这些方略对跨文化交际来说是十分重要的。但是,……这些方略是说英语的西方文化的普遍方略。这意味着,面子的言语方略会因文化而异。”

请看下面两个中国人使用面子言语策略的例子:

例1:我:你多大了?

同乡:十九。

我:参加革命几年了?

同乡:一年。

我:你怎样参加革命的?

同乡:大军北撤时我自己跟来的。

我:家里还有什么人呢?

同乡:娘,爹,弟弟妹妹,还有一个姑姑也住在我家里。

我:你还没娶媳妇吧?——茹志鹃《百合花》

在例1中,“我”使用了健谈、表示积极、关注听话者、强调对对方的兴趣、表明与听话者属同一圈里的人等面子策略,即斯考伦和斯考伦参与策略的第1、4、6、7、8条,真实地表达了中国文化中“老乡见老乡”的亲热和关心。

例2:A:You don’t feel good,do you?

B:Maybe I have a fever.

A:Oh,Have you seen the doctor?You should have some wa-ter and take some medicine.Try some ice.It may make you feelgood.And take a rest.B:Are you my mother?

B:Are you my mother?

这段对话是一个跨文化交际失败的例子,其中A是一名中国学生,B是一名美国留学生。A表明自己深知听话者的需求,表现积极健谈,表明了对B的关心,使用了上述参与策略的第1,5,6条。

通过这两个例子我们发现中西方在交际中所使用的面子言语策略大致相同。

3 文化根源

虽然我们可以说中西方使用的面子言语策略基本相同,但是,对西方人而言,如果在日常生活中有人以例1的方式向他们询问这样一些问题,他们会感到对方侵犯了自己的隐私,因为对方过于热情和健谈,不像是关心,倒像是审讯。再来看例2,很显然B最后的回答是非常生气的,因为从他的角度来看,A的表现过于热情,威胁到了他在人际交往中的独立性。但是这些关心的话,中国人听了会感觉很高兴,很温暖。

为什么中国人的热情在西方人看来是“礼貌不足,粗鲁有余”,而西方人的彬彬有礼有时也让中国人感觉“冷冰冰”。这就是礼貌的文化差异,因为不同的文化价值观会影响某一行为在某一特定文化中的礼貌程度。因此我们需要从文化上寻找根源。

具体分析他们的文化会发现:

早在古希腊时期,西方的个人主体意识就悄然萌芽了。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的人文主义思潮将个人主义思想发扬光大,奠定了这一观念在西方坚实的思想基础。之后,受到德国浪漫主义的影响,个人主义发展为个人的自我实现、自我完善以及个人独特性和唯一性的代名词,并成为西方的主流意识形态,更成为了美国的精神象征。但是19世纪的法国历史学家、社会学家托克维尔的观点在一定程度上揭示了“个人主义”的另一面,“使每个公民同其同胞大众隔离,同亲属和朋友疏远……”。

与西方相对,集体主义是中国的主流意识形态,即主张个人融于集体、社会,个人利益应当服从集体、民族和国家的利益,必要时候牺牲小我,保全大我。在团体,集体,国家和社会面前,个体微不足道。

由此看来,西方文化中的个人主义和中国文化中的集体主义形成了中西方人与人之间不同的距离感。而距离感决定了人们使用面子言语策略的度,因为在这些言语策略中很多策略没有一个确定的标准,比如健谈,没有一个绝对的量化标准来区分健谈和寡言少语,而这个标准会随着语境、文化等因素的变化而变化。

4 结束语

中西方在面子言语策略的选择上大体相同,但在使用具体策略的程度上存在差异,而这种度的差异在双方的文化中均可以找到根源。因此,在与西方的跨文化交际中,要重视并把握好度的问题。

参考文献

[1]Scollon R,Scollon S W.Intercultural communication:A dis course approach[M].Beijing:Foreign Language Teaching and Research Press,2000.

[2]何自然,冉永平.语用学概论(修订版)[M].长沙:湖南教育出版社,2002.

[3]贾玉新.跨文化交际学[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97.

[4]罗纳德·斯考伦,苏珊·王·斯考伦.跨文化交际:话语分析法[M].施家炜,译.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1.

[5]马勒茨克.跨文化交流:不同文化的人与人之间的交往[M].潘亚玲,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1.

言语文化 篇11

【关键词】儿童 礼貌言语行为 文化性 文化心理学

一、礼貌言语行为的文化性

礼貌言语行为是人们社会交际活动不可或缺的手段,是一种各文化群体共有的社会现象,受一定的交际规则指导和约束的。文化不同, 语言不同, 交际行为和礼貌语言也必然有别,指导言语交际行为的规则也会千差万别。群体文化的差异决定了人在礼貌用语及礼貌行为选择上的差异,因而存在着具有不同文化内涵的礼貌原则。同时,同一的社会文化群体、在不同的社会发展阶段因文化的发展变化也会有着不同的礼貌原则[1]。

如中国社会礼貌规范要求人们采用各种敬称语和称谓语,以显示对别人的敬重和礼貌,如“令尊”、“令堂”、“大名”、“大作”、“贵姓”、“贵府”、“高见”、“高足”等等,而在以英语为母语的西方,说话人则可以用“先生”“夫人”、“小姐”、“女士”称呼对方,甚至直呼对方的大名就可以满足英语社会规范的要求。又如 “尊敬”的行为表现,在哥伦比亚mestizo社区,儿童尊敬成人的行为表现为能够静坐,不在成人面前乱窜,在与成人说话时不能看成人的脸。而对于欧洲或北美国家的社会交往规则而言,这样的行为(缺乏眼神交流)则会被视为不礼貌或是异常情况(如自闭症)[2]。

由此可见,生活在世界上不同地域的人虽然在心理过程、心理特征方面本质上具有共同性,但是不同的文化背景对生活在不同地域或不同群体的人们的礼貌言语行为会产生不同的影响。不同的社会文化群体对礼貌言语行为的选择是因其群体文化的不同而表现出礼貌言语行

为的差异性。

二、儿童礼貌言语行为的获得

从文化心理学的角度看文化是指一种符号中介,是个体内或个体间有组织的心理机能系统的一部分,发展中的人类个体及其周围世界都是文化现象,依赖于发展过程中对符号的建构。由此瓦西纳在《文化和人类发展》一书引言中就提出,“人类心理机能——一旦自发展中产生——其性质是文化的,其发展受到文化的引导和个人的建构。” “个体自出生之日起便浸淫于人类的文化之中,其发展主要就是学习着以符合社会文化期望的方式对外界做出反应,可以说,个体一生中是通过使用符合创造了自己,我们所有的感受、思想、渴望和行为等在本质上都是文化的[3]。”儿童礼貌言语行为是儿童对其所在社会群体的文化这种符号意义的内化,并将意义对外部世界的一种投射,也是儿童受到生活其中的文化环境的影响而规范化的一种文化模式。可以说,儿童的礼貌言语行为是由其所在群体的文化引导和儿童个人的心理建构而获得的,是儿童与文化环境相互作用的产物和表现。

(一)群体文化的规范

每个社会文化群体都会建立有自己的文化模式,这种文化模式规定了人们应该有什么样的行为,这也是由社会文化组织对人们行为表现是否符合其生活环境的期望决定的,不同的文化组织对同一行为的评价是不一样甚至是完全相反,这种期望或评价引导着个体行为的发展方向。如在欧美文化中,认为对曾经得罪过自己的人“怀恨在心”、念念不忘,这不是善的本分。但在提倡记家仇的东方文化圈里,个体人不仅鼓励要有报仇之志,还要以杀敌报仇为荣耀,“有仇不报非君子”,否则自己在父老兄弟面前会把脸丢尽。

儿童是未成熟的正在发展中的个体,儿童生活其中的文化环境对其礼貌言语行为的获得具有决定性意义,是其在与周围环境的互动中习得的,是在集体文化的调节引导中不断使自己得到发展,从而使其行为表现出一定社会性,其发展也是儿童社会性的发展。

(二)个人对符号意义的内化

各种社会文化信息为个体的发展指引了方向的同时,个体也会积极地分析信息,并对这些“输入的文化信息”以个人全新的形式进行重新整合。这种对信息的分析整合是个体与其文化环境的共同建构,更是儿童行为发展的个人心理建构过程。这也是文化的双向传递,在文化传递过程中,所有的参与者都积极地改变着文化信息。如儿童对礼貌的理解,从言语或行为上,礼貌的表达是多种多样的,具体到行动中儿童礼貌的表达也是各不相同的,主要取决于儿童生活周围的微观环境及儿童对礼貌言语行为这一符号的理解,由此而进行的意义构建,表现为的不同个体对文化的重构。

三、 儿童礼貌言语行为的培养

(一)建立良好的文化环境,发挥群体的引导作用

任何个体的发展都是通过社会化的完善而不断成熟的,对儿童而言,主要生活在由家庭、学校及社区构成的三种不同特征的“亚文化”中, 正是这些文化以其独特的特性对个体施加着各种影响, 而个体也从中接受不同的文化规范, “逐渐学习社会知识、技能与规范, 从而形成自觉遵守与维护社会秩序的价值观念和行为方式, 取得社会人的资格” [3] , 完成一个从自然人到社会人的社会化过程。礼貌言语行为是文化社会的产物,其获得是在特定的文化中完成的。儿童最初的礼貌言语行为的获得主要就是来自微观文化环境的影响。

首先,要培养儿童良好的礼貌言语行为,成人应该时刻注意自己的言行,树立良好的行为榜样,形成良好的文明礼貌氛围。儿童是在群体文化的引导规范中通过模仿来进行学习的,对儿童来讲,应从最基本“对不起”“谢谢”“请”“没关系”等礼貌用语的使用开始,逐步给孩子建立礼貌的规则。

其次,家庭、学校、社区应有一个统一的礼貌言语行为标准,如同在安全方面对孩子的限制一样,应对孩子的行为进行明确的限制。在儿童的道德感还没有发展起来之前,应该让他们学会在规则的基础上来调节自己的行为。

第三,当儿童刚开始学习运用这些礼貌言语行为时,应给予相应的回应。学校、家庭、社区应形成教育的合力,在统一的行为标准下对孩子的礼貌行为给予相应反馈,否则,刚建立礼貌准则但还不稳定的儿童在相互冲突的言行举止中会无所适从。

(二)加强对礼貌行为符号的理解,促进个体意义建构

儿童礼貌规则的获得,并付诸于外显的礼貌行为,主要取决于儿童个体对礼貌这一符号的真正理解,从而进行个体意义的建构。如让儿童明白礼貌的重要性,自己礼貌行为的价值。孩子都想被人喜欢,告诉孩子友好的方式使别人有好的感受,大家都会喜欢有礼貌的孩子,不礼貌、粗鲁的方式会使人感觉不舒服,不会被大家接受和喜欢。让儿童明白行为与获得尊重之间的关系,儿童就会懂得自己的行为与得到的对待之间存在的关系。比如儿童抢了同伴的玩具,告诉他这种行为是不被接受的。帮助他发现别人对他这种行为的感受:“当你抢走了豆豆的玩具,豆豆会有什么感受?”接着帮助他做出正确的决定,把玩具送还给同伴并道歉。

总之,儿童的礼貌言语行为是在其生活的群体文化引导规范下,通过个体对符号意义的心理建构获得的。我们应建立良好的文化环境,发挥群体的引导作用,并让儿童了解礼貌行为的意义,促进意义的内化,使儿童的礼貌言语行为得到良好发展。

参考文献:

[1]郭铁妹,刘风光,王胜.礼貌言语行为的文化内涵研究[J].大连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3).

[2]瓦西纳.文化和人类发展[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327.

[3]瓦西纳.文化和人类发展[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

[4]杨昌勇,郑淮.教育社会学[M] .广州: 广东人民出版社,2005:245- 248.

[5]谢维和.教育活动的社会学分析[M] .北京: 教育科学出版社,2001:138.

作者简介:

言语文化 篇12

在电影里, 沟通并非是一种语言问题, 摩洛哥人的无语、聋哑人的无言, 但是他们却似乎是影片中对白最多的人。如果真有通天塔, 它不是一个地理概念, 而是在人的心里。影片在最后的献辞写道:献给我的孩子。最暗的夜, 最亮的光。影片用一种缓慢的时间刻度讲述这些暗夜和光亮, 提醒我们那些可能被遗忘了的存在, 诸如某种生活状态, 某种内心需求, 某些人和某些事。

一非言语语言传播

非言语语言的传播方式很大程度保留了动物的本能。从传播角度看, 非言语语言大约分为两大类, 一类是与言语语言本身混合使用, 有些称为“副语言”;一类是身体动作、时间和空间距离等。本文着重从《通天塔》影片中的身势动作、空间距离两方面来阐释非言语语言的传播。

(一) 身势动作

伯特威斯特尔把传达动作语言的身体各部分分成八个基本部分, 动作、面部表情更能比语言表露真实的内心世界。动作、表情更容易被人所理解、接受。并且通过身势动作的传播也会出现冲突现象。

(二) 空间距离

霍尔在《无声的语言》中提到了“空间语言”概念, 认为“空间语言”作为一种隐性非语言交际符号, 可以通过人们对相对位置的信号表达意愿或利用界域传达思想感情等方面阐述它的意义。

二无声的绝望

不同文化进行交融时, 就会产生文化冲突。非言语语言传播的过程中, 由于文化环境的不同, 产生冲突也是不可避免的。

(一) 摩洛哥

在《通天塔》影片中, 理查德妻子苏珊意外受到枪击, 伤势严重。面对只有一辆旅游车的情况下, 游客要求把车开走, 他们说“在埃及某个这样的小镇, 有32名游客被割喉。”片段中导游是一名当地人, 游客没有人在听导游的解释与安慰, 而是不断的催促与焦虑。

(二) 日本

在传播中, 边缘性群体总是被忽视的, 她们总是被主流文化所排斥。在影片中“千惠子”为边缘性群体的代表, 渴望融入正常人的生活, 她通过自己的手语、动作方式以及空间距离来表达她的情感。可是换来的是被主流文化的抛弃。在参加聚会时, 千惠子和朋友在打游戏时, 男生派一代表过来搭讪, 结果发现她们都是聋哑人, 男生笑着不好意思的退后了。这个动作让千惠子和其朋友很气愤也很尴尬, 因为所接受的不同的文化, 两种文化之间产生隔阂, 主流文化甚至规避边缘文化, 通过空间距离以及身势语言都可以感受到一种对边缘文化的忽视。长久的这种环境, 让千惠子做出一些叛逆的事情, 一个少女对男性的渴望, 是多么普通的意见事情, 可是在聋哑人的生活中, 是十分的困难。舞池中的狂欢以及马路上的繁华与她独自的世界造成了鲜明的对比, 她感觉到她世界的无助与孤独, 一种文化被忽略了。

(三) 墨西哥

影片中保姆的儿子结婚, 所以保姆把两个孩子带到了结婚现场, 每个人脸上都洋溢着幸福开心的笑容, 可是在杀鸡环节, 孩子纯真与大人的认知是不同的。图片为小孩麦克看到杀鸡的场景“眉头紧锁、瞳孔放大、嘴巴张开”, 麦克看到这残忍的一幕, 惊讶的说不出话。并且频频向后退, 增大了空间距离, 同时心理的距离也拉大了。当地庆祝杀鸡的这一行为, 在麦克心理是无法接受的, 于此同时加深了文化的冲突。四结语

通过这部影片, 不仅感受到非语言的传播的力量与价值, 更让我们体会到跨文化传播的可能性。除此之外, 在影片中多个场景体现出由于一些刻板印象以及人的危机性, 造成对异族文化的误解。我个人认为在今后的生活中, 要对世界的文化保持一颗开放的心态, 去感受它的魅力, 这样可以更有效的进行跨文化传播。

摘要:本文以《通天塔》为例, 浅析非言语语言是如何进行跨文化的传播, 并在跨文化传播中所遇到的一些问题, 以及最后作者对影片中跨文化传播的思考。本文选取影片中具有代表性的非言语语言的传播镜头以及故事, 运用霍尔理论从非言语语言的身势动作、空间距离等方面进行分析, 从影片中的点睛语句“最暗的夜, 最亮的光”可以映射出作者对跨文化传播的乐观。在全球化的背景下, 非言语语言在跨文化传播中是非常重要, 并且呈现积极性的态度。

关键词:非言语语言,通天塔,跨文化传播,全球化

参考文献

[1]李岗;跨文化传播引论:语言符号文化[M].成都:巴蜀书社, 2011.

[2]斯图亚特·霍尔.无声的语言[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2010.

[3]朱利叶斯.法斯特.体态语言[M].北京:旅游教育出版社, 1989.

[4]石峥.最暗的夜, 最亮的光[D]成都:西南交通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2012.

[5]李忠汉.从电影《通天塔》看跨文化传播的障碍和可能性[D].徐州:中国矿业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2013.

上一篇:猜想验证下一篇:写作例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