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划行为理论(精选12篇)
计划行为理论 篇1
1 引言
以往的医疗活动中, 医务人员是医疗工作的组织者, 处于主体地位, 发挥着主导的、能动的、积极的作用;而病人是医务人员工作的对象, 是医疗服务的客体, 处于从属的、被动的地位。但随着医疗模式的转变, 病人文化素质、法律意识以及平等观念的显著提高, 病人在医疗服务中的作用日益得到重视, 病人应当充分发挥自身的主观能动性, 积极参与到医疗活动中去。研究发现病人越主动参与医疗活动, 表达个人的想法与意见, 越有助于减少决策冲突, 并增加病人的满意度。然而实际医疗过程中, 大多数病人依然处于从属地位, 因此需要分析病人参与行为的影响因素, 促使病人更加有效地参与医疗过程。然而目前关于病人参与行为影响因素的研究还比较零散、并不具有系统性, 且多集中于从病人人口统计学特征及病人与医生之间交互的角度分析相关影响因素, 而从病人个体心理角度分析的较少。鉴于此, 本文将以计划行为理论为基础, 结合控制点理论, 构建病人参与行为的影响因素模型。
2 理论基础
2.1 计划行为理论
计划行为理论是由理性行为理论发展而来。理性行为理论假设行为是由行为意愿决定, 而且态度与主观规范是决定行为意愿的最主要因素。Ajzen在原有理论基础上, 加入感知行为控制因素, 认为个体对某项行为的态度、主观规范和感知行为控制三项因素共同决定其行为意愿, 提出计划行为理论, 以用以解释并预测个体行为。总得来说, 计划行为理论将对行为的影响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 行为由个体的行为意愿及感知行为控制的影响;第二部分, 行为意愿由行为的态度、主观规范和感知行为控制三方面因素决定;第三部分, 行为态度、主观规范和感知行为控制又由一些外生变量决定。行为意愿是指个体对于采取某项特定行为的主观概率的判定, 反映了个人对某项特定行为的采取意愿;态度是个体对某项特定行为所抱持的感觉;主观规范是指个体对于是否采取某项特定行为所感受到的社会压力;感知行为控制代表一个人对从事行为容易度的信念, 个体认为拥有某一行为相关的资源或机会越多时, 他对控制执行该项行为的信心会越强。外生变量包括人格特征、人际信任、工作特性和情境因素等等。另外随着计划行为的理论的不断发展, 根据多个领域的研究表明, 个体的主观规范会直接影响其行为态度, 而过去行为作为一个预测未来行为意向和行为的重要变量也逐渐加入了模型, 所以计划行为理论框架经过修正后如图1所示。
2.2 控制点理论
个体做完某项工作之后, 往往喜欢探究自己或他人取得成功或遭受失败的原因所在, 也就是所谓的归因问题。最早提出归因理论的是海德, 后来罗特对归因理论进行了发展, 提出了控制点理论。它指的是个体在与周围环境的相互作用过程中, 个体认识到控制自己生活的心理力量, 也就是每个人对自己行为方式和行为结果的责任认知或定向。罗特的控制点理论来自他提出的社会学习理论。与海德、维纳的归因理论中的控制源不同, 控制点理论主要强调个人对于自己行为控制力量位置的所在, 它认为知觉者之间会存在着一些稳定的个体差异, 这些个体差异影响了因果推论。罗特依据控制点把个体分为内控型与外控型两种类型。它们都是衡量个体差异的两个极端。内控型的人认为对于周围的环境的控制, 无论成功还是失败, 都是由于自己的能力或努力等内部因素造成的, 他们倾向对自己的行为负责, 有一套自己的标准和价值观, 并积极追求有价值的目标;而外控型的人则感到自己无法控制周围的环境, 无论成败都认为自己的行为结果是受机会、运气、命运、权威人士等外部力量控制的。自己的努力是不起作用的, 他们往往对自己的行为不愿承担责任, 没有主见, 易受他人摆布。控制点是个体对事情成败的一种归因倾向, 它与行为表现和预期有很大相关性。
3 模型构建及假设提出
3.1 模型构建
基于计划行为理论以及控制点理论的分析, 结合研究对象的特点, 本文构建了如图2所示的病人参与行为的影响因素概念模型。
3.2 假设提出
病人参与意愿是病人参与医疗活动的主观偏好程度, 反映了病人采取参与行为的主观概率大小。行为意愿就是个人想要采取某一行为前的动机, 也就是在行动决策之前想要采取某种行为主观表达, 因此意愿往往就是行为发生之前所必经的过程。在计划行为理论模型中, 假设行为意愿能够影响实际的行为, 认为个体的行为意愿是预测行为的最佳变量, 个体对特定行为的意愿越强, 表示他越有可能执行该行为, 因此行为意愿与实际的行为有很强的因果关系。在医学领域中行为意愿与实际行为的关系已经获得了许多研究认可, 当病人采取参与行为主观偏好较高, 则其很大程度上会投入到实际医疗服务过程。由此本文提出以下假设:
(1) 病人参与意愿对病人参与行为有显著影响。
态度是指病人对于参与行为正面或者负面的价值评估。态度会影响行为意愿在众多的理论研究中都得到了证实。当病人认为参与能够带来有利的治疗结果并且是一件有意义的事情时, 他就会更加倾向于参与到医疗活动中。主观规范是指病人在决策是否参与医疗活动时感知到的社会压力, 反应了重要他人或团体对行为决策的影响。其中这个重要的他人或团体在具体医疗情境中就是有医生、护士、病友及家人。医生和护士、家人的鼓励行为会让病人感觉到参与的重要性, 而病友的参与行为也会在无形之中给病人带来一定的影响, 会使得病人有依从的倾向。基于计划行为理论模型, 本文提出以下假设:
(2) 行为态度对病人参与意愿有显著影响。
(3) 主观规范对病人参与意愿有显著影响。
虽然理论及学者的研究成果都显示了主观规范对行为意向有直接的影响作用, 但也有研究表明主观规范对行为态度也有直接的影响作用, 只是对态度的作用效果比对行为意向的要弱。医疗服务是一种特殊的服务活动, 有些病人不能仅仅靠自己的想法就选择是否参与到医疗活动中。病人认为参与行为是有意义, 可能是因为自己对其的判断, 也有可能会受到医生、护士及其他病友的影响。同时, 对参与医疗活动的喜欢与厌恶偏好也同样受到周围人的影响。因此本文提出以下假设:
(4) 主观规范对行为态度有显著影响。
感知行为控制是病人对执行参与医疗活动难易程度的信念判断, 反映了病人对执行参与行为促进或阻碍因素的感知。病人参与行为是一种医生和病人之间的互动行为, 它必然会受到诸如时间、资源、机会、技能等外部条件的影响, 也同时取决于病人对自己是否有能力参与到医疗活动的信念判断。由于如此的复杂不可控的因素的存在, 使得病人参与行为必然受到个体感知到行为控制的影响。因此本文提出以下假设:
(5) 感知行为控制对病人参与意愿有显著影响。
(6) 感知行为控制对病人参与行为有显著影响。
过去行为是此次病人参与行为发生以前病人参与医疗活动的经历。Ouellette认为过去的行为是影响未来行为意愿和实际行为的一个重要变量, 尤其是当人们的行为意图不稳定时, 过去行为对于未来的行为具有十分重要的预测作用, 此外过去行为的频率一定程度上反应了行为的强度, 高频率的过去行为其对未来人们的行为表现具有较大的影响。人们习惯以某种行为方式进行特定的行为, 当该行为发生过, 其重复的可能性就比较大。如果将人们的行为看成某个连续过程的话, 过去行为将能够很好的预测行为意愿及将来的行为。因此, 病人曾经参与过医疗活动, 并且行为了一定的经验与习惯, 他们在很大程度上会倾向于在以后的医疗过程中重复和继续以往的行为方式。因此, 本文提出以下的研究假设:
(7) 过去行为对病人参与意愿有显著影响。
(8) 过去行为对病人参与行为有显著影响。
控制点是病人对是否能够成功参与到医疗活动中的归因倾向。Wallston等首先将该理论应用于健康领域, 指出个体控制存在的位置。内部控制是指个体认为他们能够决定自身的健康状况, 而外部控制指个体认为其健康状况是受外部力量所控制的 (比如医务人员, 机遇, 命运等) 。病人参与的目的是在就医过程中能够促进自身健康并带来更好的治疗效果, 因此其参与行为也应受到病人对自身健康归因的影响。Frank基于健康信念模式而提出的病人参与行为的影响因素模型中, 病人控制点就被认为是其中的一项重要的影响因素。Hideki等通过研究控制点对病人参与中信息获取及决策参与行为的影响时发现病人的内外部控制与病人的信息获取及决策参与的积极性有关, 而且倾向于内部控制的病人会积极参与到信息获取及医疗决策过程中, 而倾向于外部控制的病人在信息获取及决策过程中的参与程度不是十分理想。因此, 本文提出以下的研究假设:
(9) 控制点会对病人参与行为有显著影响。
内控倾向与病人参与行为正相关。
外控倾向与病人参与行为负相关。
4 研究结论及局限
病人参与行为的影响因素众多, 本文基于修正后的计划行为理论及控制点理论, 从心理分析的角度构建了病人参与行为影响因素模型, 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相应的理论假设, 过去行为、参与态度、主观规范、感知行为控制对参与意愿有影响, 且通过参与意愿的中介作用影响病人参与行为, 其中主观规范对参与态度也具有一定的预测作用。此外, 过去行为、内外控制点则对于病人参与行为具有直接的影响作用。不足之处是本文只是通过理论分析来探讨病人参与行为的影响因素, 而没有进行相应的实证研究和检验, 这也是可以下一步继续进行的研究方向。
摘要:随着医疗模式的转变, 病人文化素质、法律意识以及平等观念的显著提高, 病人在医疗服务中的作用日益得到重视, 病人参与成为提高医疗服务质量的一个重要方式。以计划行为理论为基础, 结合控制点理论, 构建了病人参与行为的影响因素模型, 以期为有效促进病人参与提供理论依据。
关键词:计划行为理论,控制点理论,病人参与行为,影响因素
参考文献
[1]HoJung C, JaeEun C, Dawn T.Antecedents to new food product purchasing behaviorAmong innovator groups in India[J].European Journal of Marketing, 2004, 38 (5) :608-625.
[2]Bagozzi R.P., Kimmel S.K.A Comparison of leading Theories for the Prediction of Goal-directed Behaviors[J].British Journal of Social Psychology, 1995, 341:437-461.
[3]章志光, 金盛华.社会心理学[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 2006.
[4]Ouellette, Judith A., Wood, Wendy.Habit and intention in everyday life:The multiple processes by which past behavior predicts future behavior[J].Wendy Psychological Bulletin, 1998, 124 (1) :54-74.
[5]Frank W.S.M., Fred N, Ruud J.Determinants of patient participation in clinical studies requiring informed consent:Why patients enter a clinical trial[J].Patient Education and Counseling, 1998, 35:111-125.
[6]Hideki H, Shunichi F.The influence of locus of control on preferences for information and decision making[J].Patient Education and Counseling, 2004, 55:236-240.
计划行为理论 篇2
摘要:本文从法律行为与事实行为的区别入手,剖析了物权行为理论在理论上的错误,并进一步论证了物权行为无因性原则作为一种法律制度已无存在的必要。
关键词:法律行为;事实行为;无因性;善意取得;公示公信
一、物权行为理论及其原则
物权行为的概念公认为德国历史法学派代表人物萨维尼最早提出,他在柏林大学讲学时提出,以履行买卖契约或其他转移所有权为目的而践行的交付,并不是一种单纯的事实行为,而构成了一个特别的以转移所有权为目的的“物的契约”。萨维尼为了将交付从债权行为中抽离出来,特别赋予其以独立的意思表示(即以物权变动为直接内容的“物的合意”),这就成为物权行为概念和理论的演绎基础。从法律技术上看,创制物权行为概念的实际目的在于使物权行为与债权行为相分离,尤其是在法律效力上相分离,因此便发展出物权行为的独立性和无因性理论,这些理论与公示公信制度一道构成了物权行为理论的三大原则:
1.分离原则。根据萨维尼的主张,债权行为的效力在于使当事人承担债法上的权利和义务,并不能发生物权的变动,而要发生物权变动,必须另有一个以直接发生物权变动为目的的法律行为,即物权行为。因此,债权行为与物权行为各有其独立的意思表示和成立方式,它们是两个分离的、不同的法律行为。
2.形式主义原则。因为物权具有排他性,若无可以使公众知悉物权变动的外部征象,易造成对第三人的损害,并损及交易安全,因此必须在立法上确定以登记作为不动产物权变动的公示方式,以交付作为动产物权变动的公示方式。由此又发展出公信原则:“凡信赖物权变动的外部征象,认为有其物权存在而有所作为者,即使该征象与真实权利存在不符,法律对于信赖该征象的人亦加以保护”。(李湘如编著:《物权法》,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1993年版,第15页)
3.无因性原则。物权行为的无因性是指债权行为(原因行为)的无效或撤销不能导致物权行为(结果行为)的当然无效,所有权的受让人仍保留标的物的所有权,而出让人则丧失所有权返还请求权,只有不当得利返还请求权。
二、法律行为与事实行为的界定
自物权行为理论被1896年德国民法典采纳以来,迄今已历时百余年,但是该理论在各国法学界所引起的激烈批判和争议至今仍然尚未止息。这些争论大都局限于对其现实功效的评判,而缺乏深入的理论分析。无论支持者还是反对者都为自己设定了一个不证自明的前提:物权行为是一种法律行为。事实果真如此吗?笔者认为,对此不宜妄下结论,惟有深入探讨法律行为的若干重要问题之后,才能对此作出回答。
法律行为概念的创设曾被视为德国民法学最辉煌的成就,但同时它又是一个极端抽象、难以理解的概念。从法制史上看,严格意义上的法律行为概念便是在有约束力的意思表示无须靠即时交付来保障,并在时空上与后者相分离时才得以真正形成的。从德国民法学者对法律行为概念的描述中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这一点。19世纪的多数德国学者认为,法律行为就是意思表示行为。尽管后来的德国学者原则上承认,意思表示仅仅是法律行为中某种更为基本的要素,具体的法律行为还可能包括其他事实要素,但是在理论上学者们从不否认:法律行为之本质乃意思表示。即使是现代德国民法学者,他们对于法律行为概念的表述也仅有用语上的改变而无实质性的变化,其目的仅在于强调法律行为与意思表示间具有包容关系。德国学者拉伦兹(Larenz)就认为,“法律行为是一项或几项行为,它们中至少有一项是旨在引起一定的法律后果的意愿表示”。尽管法律行为与意思表示不再同义使用,但是法律行为的本质是意思表示这一点却是无可否认的。也正是这一点决定了法律行为和事实行为的根本分野。行为是指有意识的活动,任何行为都具有主观意思和客观活动两个要素。法律行为的核心在于主观原因,客观行为的核心要素却在于客观活动,这一实质性区别决定了两者在特征上的一系列的差异:
第一,两者发生法律效果的方式不同。法律行为依当事人的意思表示而发生法律效果,这一法律效果源自法律行为对行为人意思自治的容认,即法律对法律行为产生的意思后果只能给予合法性评价,而非在内容上的事先假设和规定。与此相反,事实行为仅仅取决于法律规定,当事人实施行为并不具有追求某种法律效果的意图。或者说,这种意图的有无并不影响法律效果的发生,而只要符合一定的规定便能产生法律效果。
第二,法律行为只能产生法律效果,事实行为却能同时产生法律效果和事实效果。如,签订买卖合同是一种法律行为,它的法律后果是出卖人承担交付标的物义务而买受人承担支付价款的义务,但是事实效果——买受人成为标的物的所有人,出卖人成为价款的所有人——却并不随之发生。而拾得遗失物作为一种事实行为,其法律效果和事实效果是同时发生的,拾得人依法律规定取得该物的所有权是法律效果,拾得人对拾得物的实际占有则是事实效果。由此可见,法律行为的效力实际上来自法律的拟制,而事实行为的法律效果则以其事实效果为基础。
第三,法律行为是从事实行为中分离出来的,它离开事实行为则无独立的意义。从前述的法律行为概念产生的历程可以得知,法律行为产生的基础是设定权利义务的意思表示行为与履行义务的行为相分离,但分离只是针对“分步进行”而言,法律行为并不能离开事实行为而单独起作用,因为法律行为不发生事实效果,它所设定的权利义务只能通过事实行为才能得到切实的履行。因此不需要履行的行为不可能是法律行为。
第四,从事实构成来看,事实行为必须具有法定的构成要件,如此才能体现其客观性和法定性的特征。各国民法对事实行为一般作出详尽而直接的规定,内容涉及行为的主客观构成要件、持续状态及其产生的后果。事实行为的各构成要件有机联系,不相独立,惟有符合全部法律规定的行为才构成这一类的事实行为。而法律行为实质在于意思表示,从一定意义上说不存在事实构成问题,因为法律不可能对其意思表示作出具体的规定,而只能抽象概括其意思表示的合法范围。
第五,法律行为的主观意思和客观活动在内容上并不一致,再以买卖合同为例,合同当事人的主观意思是互易货物和价款,在客观活动上却表现为谈判和签订文书;事实行为的主观意思与客观活动在内容上则是概括一致的,一致才能构成相应的行为。在即时交易这种事实行为中,当事人的主观意思和客观活动都是指向交付货物和价款,不存在“表里不一”的现象。
从这些比较可以看出,事实行为的核心在于客观活动,其主观意思并无决定意义,仅仅影响事实行为的法律意义;与此相反,法律行为以意思表示为其必备因素和核心要件,其客观活动的意义主要在于承载或传达其主观意思,并使法律行为成为一种独立的.行为,因为任何行为都必须具备主观意思和客观活动两个要件。相对于客观存在的事实行为而言,单纯以在当事人之间设定权利义务为目的的法律行为更接近于一种思想行为。因此它在本质上是法律虚拟的行为。
法律行为的产生具有重大意义,它是一种行为,同时又是一种作为行为的法律,它对当事人而言就是活的法律。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揭示法律行为的价值;第一,法律行为具有在当事人之间创设权利义务的功能,因而是法律实施的重要手段。由于实体法不可能穷尽现实所有的情况,而且无法适应社会的快速变化,法律为弥补这种缺陷,只好通过在法定的范围内赋予当事人的意思表示以法律效力而成为当事人之间权利义务的实质调整手段。这样法律行为就将抽象的、客观的权利义务落实为具体的、主观的、可实现的权利义务,从而弥补了实体法体系不确定性的缺陷。第二,法律行为是法律形成的一个必经阶段。考察法律规范产生的一般历程可发现,人们在从事个别行为的过程中逐渐抽象出为众人所认可的通用规则,并赋予其一定的强制力——这便是法律。其中法律行为对于形成法律的作用不容忽视。在民商法领域,人们正是从签订合同等法律行为中抽象出广泛适用的普遍性规范,而这些法律规范又构成一系列民商法律的基础。在行政法领域这一点也表现得非常明显,通常总是先有具体的行政行为存在,再在客观化普遍化之后上升为行政立法,最终形成法律。此外,尽管我国不承认判例法,但谁也不能否认,判决这种法律行为能为修改和制定法律积累经验。因为判决能检验法律在现实适用中的漏洞和不足,具有典型意义的判决更能直接为未来法律的修订提供指导作用。简而言之,法律行为的价值在于能在当事人之间创设新的权利义务关系,并在此过程中形成潜在的、新的法律。
以上论证有助于理解物权行为的性质归属问题。在笔者看来,物权行为在概念、效力、特征和价值等诸方面均与法律行为不符,绝无理由将物权行为归入法律行为的范畴。首先,物权行为不同于以意思表示为核心要件的法律行为。任何一种行为都必然具备主观意思和客观活动两个要素,因此本文并不否认物权行为中存在意思表示。但如果把物权行为定义为转移物权的合意,那么它只是某种行为的构成要素,尚不能构成独立的行为;既非行为,也就谈不上是什么“法律行为”了。如果将物权行为定义为物权合意和交付或登记相结合的行为,那么我们可以看到这更符合事实行为而非法律行为的特征。因为物权行为中的意思表示是法定的,当事人不能以意思自治为由推翻法律规定,该意思表示的作用在于限定交付或登记的意义,因而仅被当作整个行为的构成要件之一,同时物权行为中意思表示的内容还受到债权行为中意思表示的严格限定,它不能自主设定超出债权合意范围之外的权利义务关系,因此物权行为中的意思表示因素完全不具备法律行为中意思表示因素的地位和作用,将两者混为一谈将损害法律行为概念的准确性。
其次,物权行为的法律效力源自法律规定,这与法律行为的本质是根本相悖的。法律行为调整方式本来就是作为法定主义方式的对立面而存在的。众所周知的物权法基本原则之一就是物权法定原则,即物权只能依照法律规定的权利义务类型设定或转移。对此即使是支持物权行为理论的学者也不得不承认,“依此原则,民事权利主体达成设立或转移一项物权的协议时,不可以依照法律行为自由的原则,——实质上即缔约自由原则,按自己的意思选定的形式和内容设定或转移权利,而只能按法定的形式设定或转移权利”。1这充分说明了,如果将物权行为归入法律行为之一类,必将导致物权法定原则与法律行为之间不可调和的冲突,因为物权法定原则的本义就是要排除当事人通过意思自治更改物权法律关系的效力,这是物权行为理论的支持者也无法否认的。
最后,从价值上看,物权行为并不具备在当事人之间设立权利义务关系的功能。因为根据物权法定原则,法律对物权变动的权利义务应作出明确而直接的规定,绝不存在引进当事人的意思表示予以调整的余地。
由此可见,物权变动行为实为一种事实行为,若要将其定义为法律行为则必然要片面夸大、扭曲物权变动中意思表示的效力,并引起物权法定原则与法律行为制度根本性的冲突。物权变动行为也不具备在当事人之间创设权利义务关系的效力,就其本质而言不符合法律行为的核心精神。从理论上说,创设物权行为这么一个与“法律行为”有种属关系的概念,只能导致法律行为概念本身的混乱,并在法律行为规则(如意思表示推定规则)的适用上引起一系列的矛盾。因此,物权行为概念虽然眩惑了不少聪明人的眼睛,但却只不过是一个“美丽的错误”。
三、物权行为无因性理论
仅仅证明物权行为概念在理论上的谬误尚不足以全盘否定物权行为理论,因为相当一部分学者推崇物权行为理论的原因不在于物权行为概念在法理上的价值,而在于物权行为无因性对交易安全的保护机能。可以说,物权行为理论的实践意义即在于其无因性原则,因此我们有必要对其进行深入的剖析,以期在实践的层面上了解物权行为是否有存在的价值。
就事实而言,任何有意义的法律行为都必然存在原因,而法律确认其有因或无因则体现了立法政策对该行为效力独立性的不同立场。因此“物权行为有因或无因,不仅是逻辑的关系,而且是一项由价值判断及利益衡量来决定的立法政策问题”。2德国民法典立法者正是为交易安全之目的,基于政策之考虑,而将原因从物权行为中抽离,使物权行为无因化。然而立法意图与真正的法律适用毕竟存在着距离,无因性的应有功能能否顺利在法律实践中实现并不存在显而易见的答案,而有待于更深层次的探讨。
物权行为无因性理论最为人所称道的功能,即是“物权交易的安全保护机能”,而正是这项机能决定了该理论有根本的存在价值。依据物权变动的无因构成,物权行为的效力不受原因行为瑕疵的影响,交易得以进行得安全、迅速、无后顾之忧。但在善意取得制度出现并获得制定法之确立后,物权行为无因性的交易保护功能便绝大部分为此制度所吸收。只是因“重大过失”而发现第一受让人取得原因有瑕疵而取得动产的人(第二受让人)可基于无因构成而获得保护;同时从对第一受让人的调查范围减少、交易容易化上考虑,善意取得制度不可弥补无因性构成的功能,因为善意取得之成立,以对前述取得原因之调查为必要。1赞成无因性的学者因此认为,第二受让人尽管有重大过失,但在无因性原则的保护下仍能取得动产所有权,且不负任何债法上的责任,这一点确实保护了交易完全。但是德国学者Heck对此一针见血地指出,交易之际应避免这样的重大过失,这正好是交易法原则的应有之义和基本要求,违反这种原则的基本要求来谈谋求动产交易的安全已完全没有必要。2而在公示公信原则获得普遍承认和确立的今天,物权交易的简单、快捷和安全的理想可籍此而轻易达到。即使确实存在非依无因性不能保护的领域,只要仔细考虑便可发现,这是无因性保护的不当扩大。最典型的莫过于第二受让人基于恶意(针对不动产而言)或基于重大过失(针对动产)不能受公信原则保护的场合。首先考察不动产场合,由于恶意第二受让人的行为在多数场合均构成侵权行为,因此其负有损害赔偿义务,根据德国民法典应返还标的物,这样无因性的不当扩大因受到相关法律的限制而仍不能保护第二受让人。3至于动产场合,前文已论及此种情况的悖理之处,在此不再重复。物权行为无因性的最后一项功能是减轻举证责任。
从物权行为无因性理论进入德国民法典的历史背景来考察,该理论是肩负摒弃不动产之实质审查主义的历史使命才于法律制度上确立来的。因为无因性理论使物权行为和债权行为在效力上相分离,于是不动产登记的审查范围就可仅限于物权变动本身,登记程序得以客观化和简便化,登记官员对私法交易的过分介入也被排除了。由此可见,在德国民法史上,物权行为无因性正是为了用来排除登记实质审查主义所带来的严重弊病才获得制定法之确立。4实际上,物权变动之客观化、明确化及随之而来的举证责任之减轻,严格而言系来自物权变动之公示方式——登记或交付所具有的功能,而不是来源于物权变动的无因构成。而物权行为无因性为登记实质主义奠定理论基础之后,已经可以功成身退,公示公信制度完全可以独立发挥减轻举证责任的作用。
经由以上考察可以发现,物权行为无因性的诸多“应有功能”与其“实有功能”之间产生了极大的分离,其“应有功能”绝大部分已被善意取得制度和公示公信制度所抽空,而残余部分也超出了交易安全保护的合理范围,甚至有鼓励不诚实交易的倾向,因此有违民法的根本宗旨。鉴于物权行为无因性的严重缺点,德国司法判例及学说理论不得不限制其适用范围,从而引发了“无因性的相对化”之趋势。依笔者观之,“无因性的相对化”实与取消无因性无异。例如“共同瑕疵说”提出物权行为与债权行为得因共同的瑕疵而致无效或撤销;“条件关联说”则主张当事人得以其意思表示物权行为之效力系于债权契约之存在,如果原因行为非合法有效,则物权行为不能成立。这两种学说形式不同但目的都是为了将物权行为的效力系于原因行为,在原因行为无效或被撤销时,物权行为也随之无效或被撤销。因此无因性的相对化实际上反映了取消无因性的趋势,这也是由无因性本身的致命缺陷所决定的。
由此可见,整个物权行为理论已基本上没有存在的价值。无论该理论内部的构架是如何精致和完美,也不能挽救其被否定的命运。
相关阅读:
物理学前沿问题探索分析
物理学专业职业生涯规划书范文
高中物理学科特征及深度学习方法
计划行为理论 篇3
[关键词]刺激行为理论;言语行为理论;语言使用
中图分类号:C9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8283(2009)04-0279-02
1刺激反应理论
1919年,美国心理学家瓦特生的《行为主义观点的心理学》一书出版问世,行为心理学在美国兴起。布龙菲尔德也从冯德的构造派心理学的立场转到了瓦特生的行为主义心理学的立场,并于1933年出版了其代表作《语言论》(王伟,2006)。布龙菲尔德把瓦特生的这一套“刺激一反应”学说全盘搬到语言学中来。在《语言论》中,布龙菲尔德把语言看成一连串刺激和反应的行为,为美国描写主义语言学奠定了理论基础。他用了一个现在十分著名的公式S→r……s→R(s代表一个人受的刺激,r s言语刺激的反应,R代表另一个人的反应)来阐述其观点。其具体分析如下:
假设杰克和琪儿真沿着一条小路走去。琪儿饿了。她看见树上有个苹果。于是她用喉咙、舌头和嘴唇发出一个声音。杰克接着就跳过篱笆,爬上树,摘下苹果,把它带到琪儿那里,放到她手里。琪儿就这样吃到了这个苹果。这一连串的事项可以区分为两种:言语行为和实际事项,根据时间先后整个事情分为三个连续的部分:
A言语行为之前的实际事项。S→r说话人的刺激
琪儿饿了。光波从红色的苹果那里反射到她的眼睛里。她同时看到了杰克在她旁边。
B言语r……s语言可以在一个人受刺激是让另外一个人做出反应。
B1琪儿受刺激后,及作实际反应,而去作发音动作,产生言语反应,即替代性反应s→r
B2琪儿口腔里空气中的声波使周围的空气形成类似的波形振动。
B3空气里的声波冲击杰克耳膜,杰克听到了言语。听到的话刺激了杰克。
c言语行为以后的实际事项s→R语言的替代性刺激听话人的反应
杰克去摘苹果,并把苹果交给琪儿,琪儿把苹果吃了。
R可能是两种刺激的结果:实际刺激S→R或者语言的替代性刺激s—R。可见,人类回答刺激有两种方式:无言语的反应和用言语作中介的反应,分别表示如下:无言语的反应:S→R和用言语作中介的反应:s→r……-s→R。语言行为是一种手段,使sR在不同的人身上发生。布龙菲尔德认为,“作为研究语言的人,我们所关心的恰恰正是言语的事项(s……r),它本身虽然没有价值,但却是达到某种巨大目的的手段。”(布龙菲尔德,2000,P28)
2言语行为理论
言语行为是从行为角度阐述人类语言交际的一种重要理论。自从英国牛津大学哲学教授奥斯汀的系列讲座《怎样以言行事》于1962年出版后,言语行为成了语用学上的重要课题。奥斯汀认为语言不仅仅是用来陈述和描述事物的,也可以用来实施某种行为。他认为一个人在说话的时候,在大多数情况下,同时实施三种行为:即(1)叙事行为(以言行事、以言表意行为、elocutionary act),即“说话”这一行为本身,它大体与传统意义上的“意指”相同,指发出的语音、音节、说出的单词、短语和句子等;叙事行为表达的是字面意思;(2)施事行为(以言施事行为、语导行动、取效行为eloeutionary act),指通过说话这一动作所实施的行为,即说话人通过字面意义所表达的真实意elocutlonary Rot),是指说话所产生的交际效果,即说话人所说的话在听话人或其他人的感情图;施事行为表达的是说话入的意图,也称言外之力;(3)成事行为(以言成事、以言取效行为pe、思想和行动上产生影响或效果。成事行为指行为意图一旦被受话人所领会而对其产生的影响或效果。(Austin,1975,1720-38)
3两者的联系和区别
通过以上陈述可以看出布龙菲尔德的关于语言的用途和奥斯汀的言语行为理论的异同。他们都对语言存在一个动态的认识,都属于行为主义,都是对一个含有交际双方的语言事实进行分析。都试图证明:语言可以在一个人受刺激是让另外一个人做出反应。而且都十分重视语境和情境,由于话语发生在一定数量与交往双方相关的个人、社会以及文化等因素在内的一定情景中,因此我们必须涉及社会语言学、民族交际学、语用学、跨文化交际学等研究领域,才能更全面地理解话语含义。由于任何言说、思想和文本都将是一定语言结构功能作用的结果,所以传统意义上的主体都被消解了,取而代之的则是一定文本上下文结构一语境或对话者之间共同建构的语义场。因此他提出了他的施事行为:施事行为是通过一定的话语形式,通过协定的步骤与协定的力而取得效果,所以施事行为是协定的。从这点看,奥斯汀的言语行为理论把语言研究从以句子本身的结构为重点转向句子表达的意义、意图和社会功能方面,从而突出了用语言做事或言语的社会功能(刘宓庆2001:202,)这也说明,奥斯汀并没有完全无视语言外部因素,对于言语行为是否取效的因素并没有纳入分析范围。布龙菲尔德给语言形式的意义下的定义是:说话人发出语言形式时所处的情境和这个形式在听话人那儿所引起的反应。其因果序列是:说话人的处境→言语→听话入的反应。也就是与说出或听进的声音符号相应的刺激-反应成分,对于语言意义的科学的说明,是以说话人对世界的科学而精确的认识为前提的。
通过对两个理论进行交换分析可以发现彼此的差别。杰克和琪儿真沿着一条小路走去。琪儿饿了。她看见树上有个苹果。该言语行为之前的实际是一种叙事行为的一部分。于是她发出一个声音,该“说话”这一行为本身,大体与传统意义上的“意指”相同。指发出的语音、音节、说出的单词、短语和句子等。杰克接着就跳过篱笆到琪儿就这样吃到了这个苹果该言语行为以后的实际事项是一种成事行为,是说话所产生的交际效果,即说话人所说的话在听话人或其他人的感情、思想和行动上产生影响或效果。说话的意图一旦被受话人所领会而对其产生的影响或效果。然而我们还可以发现而B,言语r……s这一过程却不是严格的一一对应关系。B1琪儿受刺激后,及作实际反应,而去作发音动作,产生言语反应,即替代性反应S→r,也就是叙事行为;叙事行为表达的是字面意思;B2琪儿口腔里空气中的声波使周围的空气形成类似的波形振动;B3空气里的声波冲击杰克耳膜,杰克听到了言语。听到的话刺激了杰克。这两个过程不是奥斯汀研究的注重点,属于叙事行为的必须过程,是物理过程,奥斯汀言语行为理论并没有涉及。言语行为理论的经典例子是如当一位丈夫下班回到家,对妻子说“我饿了。”他同时实施了三种行为:叙事行为:告诉妻子他现在肚子很饿;施事行为:叫妻子为自己准备食物;成事行为:妻子听了他的话,给他拿来了食物。在这三种行为当中,叙事行为本身并不能构成语言交际,成事行为具有很大的不确定性,唯有施事行为,它与说话人的意图一致,是言语行为理论关注的核心。(索振羽,2001,P145-162)对比两个例子,可以发现在刺激行为理论和言语行为理论着眼点的不同。言语行为理论更多的侧重发语人的个人语言行为。而刺激行为理论侧重语言可以在一个人受刺激时让另外—个人做出反应。但是同时,可以看到奥斯汀认为,言语行为是叙事行为的有意义的单位,完成行为方式的话语是言语行为的主要形式。奥斯汀认为,施事行为是约定俗成的,并且言外之力通常也是约定俗成的。对于施事行为,说话者必须在遵守一定的惯例的前提下才能完成。而言后行为依赖于语境,不一定通过话语本身就能取得,因此是不确定的。
4结论
计划行为理论 篇4
1 对象与方法
1.1 对象
2014年9月—2015年3月间,在浦东新区选择2个人口结构、生活环境、经济水平等相似的社区中的吸烟男性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各100人。根据2011年浦东新区控烟流行病学调查的各年龄段的吸烟率确定研究对象年龄分布。见表1。
1.2 调查方法
1.2.1 调查内容
以TPB为框架自行设计《浦东新区吸烟男性控烟知识调查问卷》。该调查表包括个人信息4题,吸烟情况9题,行为态度11题,主观规范24题,知觉行为控制7题,行为意向1题,实际行为1题,共7大部分。见图1。
1.2.2 干预方法
1.2.2. 1 针对行为态度
每月开展社区活动在干预小区宣传吸烟危害,并在小区出入口设置固定宣传栏进行宣传。
1.2.2. 2 针对主观规范
每月开展戒烟讲座等持续强化正确的控烟知识的传播;每月资料入户宣传等形式强化家庭成员对吸烟男性控制在家吸烟行为。
1.2.2. 3 针对知觉行为控制
在干预小区制定社区公约约束所在小区游烟行为;规定小区内保安和工作人员在岗不吸烟并对进出小区行人吸烟进行劝阻,通过家庭成员教育,约束其在公共场所社交吸烟。
1.2.3 资料收集方式
调查在严格的质量控制下进行,调查员在调查前进行培训。调查问卷要求在调查员面视下填写。工作人员进行问卷质控,合格问卷统一编码后,双遍录入和质控,建立数据库。
1.3 统计学分析
采用EpiData软件建立数据库,使用SPSS 13.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将问卷中行为态度、主观规范和知觉行为控制的题目赋值并进行标化,每题权重平均,计算出3个影响因素得分。将行为意向和实际行为的题目进行标化,只有当正面回答时得1分,其他选项得0分。影响因素分析采用非条件logistic回归,采用强制进入法,选入标准P≤0.05,剔除标准(P>0.1)。数据比较采用t检验和χ2检验,检验水准α=0.05。
2 结果
2.1 基本情况
基线调查共发放问卷200份,回收200份,应答率为100%。有效问卷200份,调查表合格率达100%。对干预组干预后,相同人群调查发放问卷200份,回收197份,应答率为98.50%,其中有效问卷193份,问卷合格率为96.50%。干预组年龄(49.18±13.09)岁,对照组年龄(48.81±12.99)岁,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前,干预组和对照组在行为态度、主观规范、知觉行为控制3方面的得分及行为意向和实际行为方面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
2.2 TPB模型验证
以干预前调查组与对照组和干预后调查组与对照组的行为态度、主观规范、知觉行为控制为自变量,以行为意向为因变量,应用相关分析显示,行为信念、规范信念和知觉行为控制与戒烟意向均呈正相关。各组三者对于行为意向均具有显著正面影响,并且有统计学意义。将行为意向和实际行为应用logistic回归作单因素分析发现,行为意向对实际行为均具有正面影响,并且有统计学意义。回归方程经Omnibus检验,均有显著性意义(P<0.01)。
2.3 干预效果
干预组在干预前后、干预组和对照组干预后相比,在戒烟的行为态度、主观规范、知觉行为控制、行为意向和实际行为方面得分和达标比例有显著的提高(P<0.05)。见表2。
2.3.1 干预对吸烟男性戒烟行为态度的影响
通过干预,干预组吸烟男性在戒烟行为态度方面的认知较对照组均有不同程度的提高。其中在“设置吸烟区域有助于公共场所禁烟”“室内公共场所应该完全禁烟”“禁止向未成年人出售烟草制品”“支持在烟草制品上,加大吸烟危害健康的宣传”“支持加大禁止向未成年人出售烟草制品的力度”“赞同单人办公室完全禁烟”这几方面行为态度的比例提高显著(P<0.05)。
2.3.2 干预对吸烟男性戒烟主观规范的影响
通过干预,干预组吸烟男性在戒烟主观规范方面的认知较对照组均有不同程度的提高。其中在“知道世界卫生组织《烟草控制框架公约》”“在饭店、酒店等餐饮机构上不能吸烟”“在中小学、幼儿园内不能吸烟”“吸烟有害健康”“每个人都有享受无烟环境的权利”这几方面主观规范的比例提高显著(P<0.05)。
注:a得分为1的人数比例。
2.3.3 干预对吸烟男性戒烟知觉行为控制的影响
通过干预,干预组吸烟男性在戒烟知觉行为控制方面的认知较对照组均有不同程度的提高。其中在“您看到场所有人吸烟,不会掏出烟来吸烟”“不在商场内您会会到厕所或者楼梯口吸烟”“在会议室内有其他人抽烟,不会也吸烟”“不会在公交车站等车的时候抽烟”“不抽游烟”这几方面知觉行为控制的比例提高显著(P<0.05)。
2.3.4 干预对吸烟男性戒烟行为意向的影响
通过干预,干预组吸烟男性在戒烟行为意向方面较对照组提高明显,“打算戒烟”人数从20%上升到40%;对照组基本没变化,2组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2.3.5 干预对吸烟男性戒烟实际行为的影响
通过干预,干预组吸烟男性在戒烟实际行为方面较对照组提高明显,“认为自己马上戒烟成功”从10%上升到26%;对照组基本没变化。2组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2.3.6对照组干预前后比较
干预后对对照组进行再次调查结果显示,与基线调查相比,对照组行为态度、主观规范、知觉行为控制得分和行为意向、行为发生人数比例的改变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论
目前健康教育活动中行为干预和改变是难点。过去国内吸烟调查和戒烟干预多数应用知信行(KAP)理论[5],但KAP理论无法解释知识到行为之间的不协调,也没有考虑到影响个人实际行为的其他内外部及环境因素等。TPB认为行为主要受到行为意向的影响,而行为意向又受到行为态度、主观规范和知觉行为控制3个因素的影响。由于该理论充分考虑了社会心理学因素对行为的影响,目前已广泛应用于健康行为预测、健康相关行为执行意向等方面的研究[6],但TPB理论在国内缺乏应用的实践经验[7]。而运用该理论的健康教育实践大多着重在解释和预测相关健康行为的影响因素上[8,9],而未见有将TPB应用于吸烟男性戒烟意愿干预的研究。本研究尝试TPB理论应用于吸烟男性戒烟干预,并取得了较满意的效果。
本次研究的干预策略建立在基线调查所验证的TPB模型基础之上,而干预后调查数据选取的相关影响因素分析又再一次验证了TPB模型。结果提示,本次干预通过对所选取的吸烟男性影响戒烟意愿的因素开展针对性干预措施,取得了较好的效果。干预前后,干预组戒烟意向显著上升,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同一时间段进行调查的对照组戒烟意向改变没有显著差异;同时干预组和对照组在干预后戒烟实际行动的分布上有显著差异,干预组在主观上感觉戒烟能成功显著高于对照组。验证了应用TPB模型的正确性。
通过研究干预方案的组织实施以及干预后的效果评价,在今后对吸烟男性的健康教育活动中有如下启示:(1)吸烟男性戒烟健康教育不能仅限于吸烟者群体,还需要对社会、家庭以及社区等多方面进行相关宣传与教育,营造一个有利于促进吸烟男性杜绝吸烟行为的良好社会环境。(2)对于针对吸烟男性戒烟健康教育的形式,建议个人知识宣传和家庭、社会环境支持相结合,加强非吸烟者的维权意识,建立健全控烟制度并形成长效机制[10]。坚持开展公共场所控烟。社交情境是我国吸烟者戒烟的最大挑战[11],在吸烟男性中应倡导独自不吸烟,不互相敬烟。
综上所述,TPB的应用使吸烟男性戒烟干预更加具有科学性和针对性,不仅针对吸烟男性本身,更强调其周围环境和人的影响和作用,在短期的研究中获得了良好的效果。在以后的健康教育和健康促进工作中有必要加强应用。
作者声明
本文无实际或潜在的利益冲突
摘要:目的 探讨计划行为理论(TPB)在吸烟男性戒烟行为干预研究中的应用效果,为不同人群控烟干预积累经验。方法 应用TPB设计调查问卷,在生活环境、经济水平等因素相似的2个社区选取吸烟男性进行问卷调查,找出吸烟男性戒烟行为的影响因素,以此拟定干预策略和方案。对照组不进行任何干预,干预组接受半年的社区控烟宣传、戒烟讲座、家庭成员督促教育、社区戒烟公约制定等基于TPB的针对性干预。结果 干预后干预组较对照组在戒烟相关行为态度、主观规范和知觉行为控制方面有明显改善,有戒烟意向者从20%提升至40%,认为自己戒烟能成功者从10%提升至26%,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 TPB是吸烟男性戒烟行为的主要影响因素,针对性的干预能有效提高吸烟男性戒烟行为的尝试。
关键词:计划行为理论,男性吸烟者,干预,行为意向,戒烟
参考文献
[1]孙玉芝,何佩穗.中国控烟健康教育现状及研究进展[J].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2008,19(5):103-105.
[2]AJZEN I.The theory of planned behavior[J].Org Behav Human Decision Proces,1991,50(2):179-211.
[3]杨功焕,马杰民,刘娜,等.中国人群2002年吸烟与被动吸烟的现况调查[J].中华流行病学杂志,2002,26(2):77-83.
[4]王静,杨屹,傅灵菲,等.计划行为理论概述[J]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2011,6(4):290-301.
[5]沈婷,王明旭.亲属健康教育对高血压患者KAP干预的意义[J].浙江临床医学,2010,12(5):528-529.
[6]段文婷,江光荣.计划行为理论述评[J].心理科学进展,2008,16(2):315-320.
[7]何仲,吴丽军,刘晓红.计划行为理论及其在护理研究中的应用范例[J].护理学杂志,2006,21(6):70-72.
[8]张群林,李树茁,伊莎贝尔·阿塔尼,等.中国农村大龄未婚男性安全性行为倾向的影响因素:基于计划行为理论的研究[J].西北人口,2011,32(3):74-82.
[9]方敏,孙影.计划行为理论的概化:青少年锻炼行为的预测模式[J].天津体育学院学报,2010,25(3):224-227.
[10]董娟,周亚东.荆州市医疗卫生机构工作人员吸烟现状调查价[J].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2012,23(2):94-95.
领导行为理论 篇5
1、勒温等研究者领导作风分为:专制型、民主型、放任型等三种类型,力图科学地识别出最有效的领导作风。
专制型靠权力和强制性命令。特点是独断专行,亲自设计工作计划,靠行政命令和纪律,很少参加群众社会活动。成员之间攻击显著,服从领导,表现自我多,推卸责任,无人监督就热情低,无责任感。(X型假设+机械式组织)
民主型权力定位于群体,以理服人,以身作则。集体决策,分配工作看能力兴趣,工作自由度大,非正式权力和权威,参与团体活动。成员间友好,团队精神,团结解决困难,领导在不在一样,满足感高。是工作效率最高的作风,积极主动,创造性强。
放任型:权力定位于成员,工作无计划无检查无制度,效率最低,只有社交效果,不能完成目标。
专制型重视任务,不关心员工,心理距离大;民主型注重团队成员需要,应高民主平等气氛,心理距离小;放任型团队绩效低,人际关系冷漠。就绩效而言,放任型低于专制型和民主型,并且民主型领导的群体的工作质量与工作满意更大。
2、领导行为四分图理论
两个基本的领导行为维度,分别称为关系组织和关心人,同创立结构和关怀体谅。
理论自觉与行为实践 篇6
关键词:高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思想政治教育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 (2011) 29-0163-02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指出,要“立德树人,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国民教育全过程。深入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学习教育。”[1]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的实效性是一个影响该理论体系发展目标实现与发展路径选择的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也是思想政治教育学科的重要内容和新的学科增长点。如何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增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对大学生的吸引力、凝聚力和感召力,提高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水平和效果,是当前我们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实践中所面临着的一个现实性课题。
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科学内涵
价值是一个关系范畴,它是指客体对主体的意义,表示客体对主体需要的满足。马克思指出,“'价值'这个普遍的概念是从人们对待满足他们需要的外界物的关系中产生的。”[2]价值体系是一个民族在一定时代、一定社会中形成和发展起来的,是一定社会、民族在一定时代社会意识的集中反映。核心价值体系,涵盖社会发展的指导思想和价值取向,决定着社会意识的性质和方向,影响着人们的思想观念、思维方式、行为规范,引领着社会思潮,是推动社会前进的精神旗帜。核心价值体系不仅作用于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而且对每个社会成员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都施加着深刻的影响。
当代中国各种价值观念的相互碰撞与冲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诞生具有科学性与必然性。党中央在十六届六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中明确提出了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战略任务,其基本内容包括四个方面,“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社会主义荣辱观,构成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本内容。”[3]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社会主义制度的内在精神和生命之魂,决定社会主义发展的方向,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灵魂、核心。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有利于我们更清醒、更坚定地把握和坚持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本质,有利于我们更清醒、更坚定地把握和坚持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是全社会思想道德共同进步的需要。
大学生是国家的未来,民族的希望。大学生思想政治素质如何,更是直接关系到党和国家的前途和命运,关系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兴衰成败。在新形势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理念、目标、内容和方法提出的新要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增强高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的实效性是时代的必然选择。
二、以思想政治理论课堂为主要平台,增强大学生理论自觉
大学生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自觉性来源于大学生的信仰与意志,要通过课堂教学实现大学生对该体系的内化认同。思想政治理论课承担着对在校大学生进行系统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的任务,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渠道和主阵地,它承担着培养大学生正确的理想信念,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等重要任务。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武装当代大学生,落实科学发展观,是党的教育方针的具体体现,是社会主义大学的本质特征,更是实现大学生全面发展的根本体现。
1、在课堂中贯彻以人为本的思想政治教育理念
落实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必须在课堂中贯彻以人为本的思想政治教育理念,完善和充分发挥思想政治教育理论课的育人作用,思想政治教育必须积极改进和创新教育方式、方法及途径,可以采取参与式、讨论式、开放式、互动式等教育方式,建立开放平等的新型师生关系,尊重学生人格,通过深入学生生活实际,主动拉近与学生的距离;坚持教育、管理、服务相结合,把塑造人与服务人、发展人结合起来,完善思想政治教育途径和环节,建立起培养和优化学生道德接受机制为核心的主体性思想政治教育模式。
2、把握教学活动,增强理论课的实效性
教学活动的本质是学生的发展过程,我们要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理念和灵魂贯彻到教学内容和教学的过程中。首先,要在教学过程中充分发挥学生的能动性,引导学生学会学习、学会研究。注意引导学生带着当代文化发展的各种问题去学习,最大限度地给学生以思考和参与的空间,调动其主动参与课堂教学的积极性。其次,不断更新教学内容,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社会转型期里价值多元化的现实,给思想政治理论课提供了丰富的教学素材,通过正确引导,使大学生树立共同理想,把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主题。
3、不失时机地开展网络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宣传与学习
网络的快速普及为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开辟了一条新途径,尤其是校园网络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搭建了新的平台。高校要站在培养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的战略高度来看待网络对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的重要意义。充分利用校园网络进行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高度重视网络对大学生的思想道德的负面影响,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占领网络阵地,巩固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学校的教育管理工作重心应将传统优秀的思想政治教育内容、手段、方法等与现代信息网络技术相结合,突出教育管理研究、决策、实践的科学性和科技含量,把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作为一项重要的工作来抓,提高网络思想政治教育队伍的理论水平,为大学生健康成长营造良好的网络环境。
三、积极开展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仅有理论教育是不够的,道德教育的本质特征就是理论教育与社会实践的浑然天成。[4]社会实践活动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环节,是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的有效途径。实践教育可以强化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认识并内化为他们的自觉行动。注重课堂与社会、理论与实践的结合,让大学生在社会实践中受教育。虽然思想政治理论课是理论性较强的课程,课堂教学内容也往往将许多日常生活中的行为上升到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高度。然而,理论只有与实际相结合才具有真正的意义,要坚持“从实践中来,到实践中去”的思想方法和教学方法,坚持校内校外教育相结合的方法,让大学生利用所学的理论知识观察和认识各种社会现象,指导其人生实践,纠正认识偏差,只有这样才能使课堂教学收到实效,使大学生从中受益。
1、提高大学生社会实践的重要性认识,构建有力的保障机制
高校要把社会实践活动纳入到学校的教学计划之中,通盘考虑、统一领导、统一部署、统筹安排,把社会实践活动放在思想政治理论课和其他课程的教学同样重要的地位上,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与社会实践活动结合起来。高校要在学校党政的统一领导下,积极建立健全社会实践的保障体系、评价机制和长效机制,认真做好各项具体的管理和服务工作,保证社会实践顺利进行。
2、重视与专业的结合,激发学生参与社会实践活动的内在动力
教师应该充分挖掘各门专业课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的因素,在注重向学生传授知识的同时,也要注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渗透。积极地组织、引导学生开展专业性社会实践活动,通过社会实践培养学生的参与意识、创新意识,进而为高素质人才的培养奠定基础。大学生要认识到参加社会实践活动最终受益的是自己,社会实践活动不仅可以让自己了解社会、认识到自身的不足,还可以把学校学到的理论知识应用于实践,指导实践,在实践中逐渐提高自己的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为将来的就业打下良好的基础。同时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有了更深的理解,促进教学相长。
3、不断丰富社会实践活动的形式和内容
社会实践活动要给大学生更多的选择余地,做到“顺其所思,予其所需,同其所感,引其所动,投其所好,扬其所长,助其所为,促其所成”,最大限度地激发其积极性。各级党组织要全过程地给予关心,及时解决活动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同时,在组织实践活动时,不同时段要推出主题鲜明、内容充实的重点活动和传统优势活动。要抓好学生骨干的选拔和培训,发挥学生骨干的带动作用,做到点面结合,以点带面。引导大学生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来指导自己的实践活动,尽力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融入到专业实习、社会调查、大学生“三下乡”、青年志愿者活动、大学生西部服务计划等活动中去,使大学生在实践中,达到熏陶思想、深化认识、提高能力、净化心灵、升华精神的效果。
4、注重社会合力的形成,重视社会实践活动基地建设
实践教育是需要学校、政府、社会各方面的重视和支持,需要人、财、物的投入,需要各部门的紧密配合的一项系统工程。高校要加强与政府和社会上的各种机构和企业事业单位进行有效的沟通和宣传,争取政府和社会上的各种机构和企事业单位对大学生社会实践的认可和支持。同时,大学生社会实践基地既是大学生了解社会、增长才干和为社会服务的最佳场所,也是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的理想之地,建立起相对稳定的大学生社会实践基地是开展好大学生实践活动的基础和有力保障,可以选择有历史纪念意义的地方作为实践基地,使大学生生动地接受爱国主义、社会主义教育,接受艰苦奋斗、自力更生教育,接受百折不挠、自强不息的民族精神教育。
总之,在新世纪新阶段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实践中,只有始终自觉坚持从实际出发,与时俱进,在实践中努力地探索、创新和提高新时期高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的实效性,才能开创高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工作新局面。
参考文献:
[1]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N].人民日报,2010-07-30.
[2]马克思思格斯全集:第19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63:406.
[3]中共中央、国务院.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决定[N].人民日报,2006-10-19.
[4]董朝霞.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的原则与方法[J].思想理论教育,2009,(23).
计划行为理论 篇7
Ajzen于1991年提出计划行为理论 (TPB) , 该理论多用于考虑个人执行某项特定行为的决定因素, 对个人的行为进行预测等。计划行为理论由多属性态度理论与理性行为理论结合发展而来, 态度、主观规范、知觉行为控制、行为意向和行为是该理论的五要素, 其中, 前三者是预测行为意向的三个重要变量。根据计划行为理论, 个人行为由行为识别和知觉行为控制决定, 而行为识别又由行为态度、主观规范和知觉行为控制决定。行为态度反映个人执行行为的正面或负面评价。主观规范反映个人对其他人关于他/她是否应该执行这一特殊行为的相关意见的感知能力。知觉行为控制反映个体对促进或阻碍执行行为因素的知觉。
TPB是社会心理学中发展比较成熟且颇具影响力的理论, 解释人的行为意向是如何受到TPB的三要素——态度、主观规范、知觉行为控制的共同作用, 从而影响实际行为的发生。TPB在国外被广泛地应用于医疗与健康行为、运动及休闲行为、社会与学习行为等。
2 基于计划行为理论的出勤行为概念模型构建
引出突显信念是在运用TPB进行行为研究过程中最重要的部分, 它作为态度、主观规范和知觉行为控制的认知基础, 可以用来解释个体具有不同的行为态度、主观规范和知觉行为控制的原因, 还可以为提出相应干预措施奠定基础。
2.1 行为态度
行为态度反映的是个人对执行某一特定行为的评价 (包括正面评价和负面评价) , 如大学生对于出勤行为是持有积极态度还是消极态度等。这是由个人对此特定行为的评价经过概念化之后所形成的态度, 该潜变量由结果信念及结果评价共同决定。本研究通过实证调研, 访谈发现大学生出勤行为态度中结果信念按照TPB内涵, 主要包含正面和负面信念, 其中出勤正面信念主要包括以下方面: (1) 能让我更好的了解课程; (2) 能让我得高分; (3) 能促进与老师同学们的交流。负面评价主要包括: (1) 使我错过睡眠; (2) 使我错过外面的活动; (3) 使我易于感到乏味无聊。这些结果信念的结果评价均可以通过好/坏来评定。
2.2 主观规范
主观规范反映的是个人对其他人关于他/她是否应该执行这一特殊行为的相关意见的感知能力, 主要来源于对个人执行某行为决策具有重大影响力的其他人对自己执行该行为的期望大小。该潜变量由依从动机和规范信念决定。依从动机是指个人依从他人的期望的意向, 规范信念则是指个体预期到的重要他人对其是否执行该特定行为的期望。
根据计划行为理论, 通过访谈发现, 大学生出勤行为主观规范信念主要包括以下几方面: (1) 老师/父母/朋友认为我应该出勤; (2) 我身边的同学均一直出勤。其中遵从动机主要是对老师/父母/朋友的在意程度。
2.3 知觉行为控制
计划行为理论是在理性行为理论的基础上发展而来。理性行为理论只适用于预测完全受意志控制的行为, 而现实生活中存在着很多非意志控制的行为, 这些行为用理性行为理论就无法得到充分解释。Ajzen在理性行为理论的基础上, 增加了一个新的预测变量——知觉行为控制。知觉行为控制反映个体对促进或阻碍执行行为因素的知觉, 它由两部分构成, 一是个体感知到的执行行为的难易程度, 另一方面是个体对行为的控制能力。计划行为理论认为, 一个人完成某项行为的意向会随着知觉行为控制的增加而增加。
根据计划行为理论, 通过访谈发现, 影响大学生出勤行为控制信念主要为: (1) 感到不适, 疲倦或无精打采; (2) 没及时的完成这门课程的任务; (3) 上课时间遇到其他意外事情发生; (4) 上课老师不点名。
2.4 基于计划行为理论的大学生出勤行为概念模型构建
根据计划行为理论 (如图1) , 关于大学生出勤行为概念模型的构建有以下主要观点: (1) 由于大学生出勤行为是非意志完全控制的行为, 所以它受到出勤行为意向、行为执行人的能力、环境等知觉行为控制条件的制约;当知觉行为控制的真实程度越大时, 对大学生出勤行为的预测就会越准确; (2) 决定出勤行为意向的因素包括出勤行为态度、主观规范和知觉行为控制这三个主要变量, 出勤的态度越积极、重要他人对其执行出勤行为的期望越大、知觉行为控制越强, 大学生执行出勤行为的意向就越大; (3) 行为态度、主观规范和知觉行为控制是相互独立的概念, 但它们有时可能具有共同的信念基础, 因此它们又是两两相关, 不可分割的整体。
3 基于“点名”的出勤行为知觉行为控制的干预实验设计
本研究通过群体和个人访谈确定了大学生出勤行为态度、主观规范、知觉行为控制的各突显信念等, 从而构建大学生出勤行为的概念模型。研究中, 笔者通过对本校老师、学生进行访谈, 发现影响大学生出勤行为的最显著的突显信念为知觉行为控制信念——“老师点名”。根据计划行为理论, 知觉行为控制与行为意向可直接用于预测行为, 知觉行为控制是计划行为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
因此, 本研究以学生的知觉行为控制与学生出勤行为意向和实际行为的影响研究为主线;同时, 以信息类型 (正面信息、负面信息) 作为操纵变量, 反应变量包括知觉行为控制、行为意向与实际行为;分别对“点名”这个突显控制信念进行实验刺激, 以引起知觉行为控制的变化, 从而验证通过知觉行为控制对行为的干预效果。其中, 点名的正面信息是指按时出勤的点名同学能得到成绩加分或评优资格, 点名的负面信息是未按时出勤的同学会被扣分或丧失评优资格) , 将控制信念设定为信息刺激内容, 通过对控制信念正面或反面的信息类型进行操纵, 分析这些信息对大学生出勤行为的影响, 并分析由知觉行为控制条件引起的大学生出勤行为的意向与实际行为的变化。实验采用单因素前后侧控制组实验设计, 以反映变量前侧为基线, 通过对比实验组与控制组反应变量之间的差异来评价操作变量的处理效果, 如图2。
3.1 实验假设
(1) 老师提供“出勤行为”的正面信息, 可以诱发学生知觉行为控制的显著性变化;
(2) 老师提供“出勤行为”的负面信息, 可以诱发学生知觉行为控制的显著性变化;
(3) 老师提供“出勤行为”的负面信息, 比正面信息更能够诱发学生知觉行为控制的显著性变化。
3.2 实验程序
本实验借鉴心理学实验设计思路, 主要包括三个实验阶段:即前侧、实验刺激与后侧。首先, 将参与本实验的大学生平均分为一个控制组和两个实验组;接着, 对这三组学生同时进行实验前侧, 即基于TPB编制大学生出勤行为问卷, 测量反应变量;一段时间后, 操纵变量中的信息类型形成2个实验处理水平: (1) 老师传递有关“出勤”的正面信息。 (2) 老师传递有关“出勤”的负面信息。将其分配到实验组中, 形成两个实验组一个控制组, 对这三组大学生进行实验后侧, 测量知觉行为控制变量与行为意向, 在一段时间的观察期之后, 测量其实际行为。
在该项实验中, 实验材料包括操纵变量实验材料和反应变量测量材料。反应变量测量材料主要是根据计划行为理论和上述出勤行为概念模型进行量表设计, 操纵变量实验材料主要通过学校教务处获得, 并最终以纸质材料呈现给受试者。操纵变量的两个处理水平分别为:学生上课出勤的正面影响和负面影响, 前者主要是以反映积极上课对学生就业和升学的积极作用为主旨, 后者则以揭示逃课的成本分析及出勤后果影响为主旨, 实验所需的仪器包括:纸质材料, 口头通知形式。实验对于控制组直接测量其知觉行为控制和行为意向。
摘要:大学生“逃课”现象屡见不鲜, 严重影响了大学的教学质量, 如何提高大学生上课出勤率受到社会的广泛关注。研究基于计划行为理论 (TPB) 探索出勤行为态度、主观规范、知觉行为控制的突显信念, 提出引起出勤行为最显著影响因素变化的有效途径, 设计知觉行为控制的干预实验。
关键词:计划行为理论,出勤行为,实验设计
参考文献
[1]Ajzen I.From intentions to actions:A theory of planned behavior[M].In:Kuhl J, Beckman J, (Eds.) , Action control:From cog-nition to behavior.Heidelberg, Germany:Springer, 1985:11-39.
[2]段文婷, 江光荣.计划行为理论述评[J].心理科学进展, 2008, 16 (2) :315-320.
计划行为理论 篇8
计划行为理论起初在20 世纪时,是用来解释和预测社会行为的理论,其主要是被运用到测量人民的投票行为上,主张行为的完成或成功,是经由个人意志所控制,也受部分非个人意志因素的影响,例如受到机会或者是资源等不同因素所影响。近年来,计划行为理论被广泛运用于许多领域当中,主要是用来预测人类的行为与意图。许多研究都证实计划行为理论适用于预测各种行为意图。教师的行为意图似乎是可以被预测的,且在体育教学过程中,教师对学生的影响更是不容轻忽的。国内的研究中多数着重于从事运动的动机,很少对于体育教学进行论述,期待未来的研究或许能多着力于预测体育教师在体育教学中的行为意图。
一、计划行为理论的定义
1.计划行为理论
计划行为理论是属于多属性态度理论(Theory of Multiattribute Attitude,TMA)与理性行动理论(Theory of Reasoned Action,TRA)的衍生[3]。主要目的是在于了解及预测个人的行为,其主张行为的完成与成功主要受个人意志控制,是一个解释人类行为决策过程的社会心理学理论。另外,个人采取的行为意图会由主观规范与行为态度两项因子所决定,主观规范会受到社会的影响,行为态度则有正、负向两种评价。但Ajzen认为人类的行为有更多的情形是受到其他外在客观的环境因素所影响,而并不是完全由意志所操控。为使理性行为理论对人类行为有更多的预测及解释力,将架构加以延伸并提出修正,除了主观规范与行为态度外,又增加了知觉行为控制变项[3]。如图1所示。
(1)行为意图
行为意图就是个人想要从事某项行为的倾向程度,亦即个人行为选择在决定的过程之中,经由引导而产生是否要采取此行为的某种程度上的表达。换句话说,也可称之为个人所欲从事某项特定行为的主观机率(subjective probability)[4]。因此,计划行为理论认为个人的行为意图是预测行为的最佳变量。
(2)主观规范
主观规范指的是个人在进行某一特定行为的状况下,所感受到的社会压力,亦即个人知觉中重要的他人或团体,认为他应不应该采取某一特定行为的压力[5]。
(3)行为态度
在理性行为理论中,决定个人行为意图的有两个因素,分别是个人本质与社会对个人的影响。其中个人本质的定义是“个人对其所从事之特定行为中正面或负面的评价”。态度是指一个人对人、事、物或行为所持有的正面或负面评价,反映了个人对人、事、物的好恶感觉。态度与行为越具体特定,则其间的相关程度就会越明显。态度会影响行为一直是许多行为研究者一贯的立场[6]。根据上述得知,行为态度可能是影响行为意图的主要因素之一,是个人对于某特定行为的态度,也可以说是个人赞同与否的倾向。因此,当个人对某一行为所抱持的态度越强烈,则从事该行为的意图就可能也越强烈。
(4)知觉行为控制
知觉行为控制是指个人准备要采取某一特定行为时,所感受到可以控制的程度[3]。它取决于三个因素:能力、资源与机会。当个人认为自己具有从事特定行为的能力、机会或资源越多时,所预期的阻碍就会越少,对行为的知觉行为控制就会越强。反之,当人们缺乏能力、资源或机会去执行一个特定行为,或个人过去的类似经验让他预期执行该行为是困难、受阻碍的时候,人们就不太会有很强的意图去执行该项行为。先前的理性行动理论学者认为,行为的态度以及社会所给予的规范是一种影响个人行为的心理特质,是由“行为态度”与“主观规范”所构成的,他们共同决定了个人的行为意图,进而去影响个人的行为。而计划行为理论则是以理性行动理论为基础,再加上“知觉行为控制”这个因素来加以补强,在行为决定的过程中,“行为态度”“主观规范”“知觉行为控制”这三项因素可能共同决定了一个人的行为意图;或者,行为态度可能直接影响行为意图;也可能由主观规范来主导行为意图;亦或是透过感受到的行为控制因素去改变行为意图。综合所述,“行为态度”“主观规范”和“知觉行为控制”这三项因素彼此可能相互影响,也可能独自对行为意图产生不同的影响。
二、计划行为理论应用于体育教学设计
计划行为理论应用在体育教学上,举例来说,假设体育教师秉持着身体活动量对学生是很重要的态度,那么当体育老师在设计教学目标时,就会有一个强烈的意图将身体活动量纳入他的教学活动中,会从这样的一个积极态度去影响意图,进而去影响其教学行为,如图2 所示。许多研究发现,教师的教学态度、行为及对学生的教育态度对学生学业成就、人格适应、生活适应、成就动机及人际关系有显著影响,且教师期望也有自我应验效果。换句话说,教师的教学态度足以影响整个教学过程,从教师确定教学目标到进行活动,无一不受到教学态度的影响。
而社会大众对体育教师的主观规范,会影响体育教师是否从事体育教学的意图,也可能会影响体育教师的行为态度。举例来说,教育部以“健康第一”为当前体育教学的指导思想,那么体育教师从事体育教学的意图,就会因为这个特定的状况去调整教学内容;也可能透过这个特殊的状况,先去影响教师本身的行为态度,再去影响老师的教学意图,因此就可能会影响整个体育教学行为,如图2所示。教师的角色功能与地位是社会既定的,“教师”这一角色在教育系统及整个社会结构中,是担任教学与辅导的工作。其角色功能是在履行教育行政机构及学校所交付的教育任务,完成社会责任;社会对教师有角色期望,“教师”这一角色,社会上总期望他有某种行为表现,如学生表率、具有学科专门知识、相当的专业知识与能力、有效从事教学与辅导工作等,以表现符合社会所期望的行为。教师在师资养成过程中或在职任教阶段中,透过与他人的互动,从他人的行为表现知觉到他人对自己角色的期待,经过自我的过滤、解释、修正,逐渐发展形成自己对教师角色的知觉,据以表现自己的教师专业角色行为。
体育教师的教学意图除了受到态度、主观规范影响之外,也会受到知觉行为控制所影响。如图2所示。体育教师在进行教学时,除了教师本身的教学能力外,教学资源也都会直接或间接影响到教师的教学行为。教学能力除了教师本身的专业,专业知能、教学实务经验都算是教师的教学能力,教学能力会因为老师的背景变项不同而不同。教学资源也是会影响教师教学行为重要的要素之一,制度的要求、学校组织环境、教学资源及学校行政等方面。换言之,当教师觉得自己在从事体育教学时的能力、资源或机会越多时,相对的进行体育教学时的阻碍就会减少。因此,教师进行体育教学的知觉行为控制就会越强,就越会有很强的行为意图去执行体育教学,或者直接反映在体育教学行为上。
综上所述,一位优秀的体育教师,须扮演好身为“体育教师”的角色功能及社会上赋予其的表率角色之外,同时也必须具备良好的教学态度、专业素养,运用教学资源与各种教学策略与方法,达到有效教学。因为体育教学行为是一种不断调整与改变的动态过程,要在众多因素错综复杂的教学过程中,有效运用计划行为理论找出影响体育教师教学行为的关键因素,且针对该因素去探究与反省,进一步提升教学成效。
从文献探讨中发现,计划行为理论能有效预测教师的教学行为,进而影响教师的教学成效,而教学成效又与学生的学习成效息息相关。若将计划行为理论运用于体育教学中,从学生的学习成效来预测体育教师在教学过程当中可能发生的教学行为,对于教师的教学自我评估及学生对体育课的认知、情意和技能学习应能有很大影响。同时也能透过计划行为理论,协助预测体育教师的教学行为,在教学前针对教学计划进行检视,并进一步研究拟定出一套可因材施教的教学方法,符合学生的需求以达到教学目标。再者,体育教师在行为决定的过程中,可能会因为“行为态度”“主观规范”和“知觉行为控制”这三项因素彼此相互影响,也可能独自对行为意图产生不同的影响。因此,未来研究可针对不同教师的教学风格受哪项因素影响较深,进一步去探讨其关联性,对于整个体育教学行为的预测会有成效。
摘要:运用文献资料法,以国内外相关计划行为理论为基础,探讨体育教师影响教学行为意图的三个因素,试图将计划行为理论应用于体育教学,让体育教师可以了解并避免会影响到整个体育教学行为的因素。
关键词:计划行为理论,行为意图,主观规范,知觉行为控制
参考文献
[1]王道俊,王汉澜.教育学[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9.
[2]罗飞虹.体育学[M].武汉: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2010.
[3]Ajzen,I.From intentions to actions:A theory of planned behavior[M].Berlin:Springer,1985.
[4]Fishbein,M.,&Ajzen,I.Belief,attitude,intention,and behavior:An introduction to theory and research[M].Reading,MA:Addison-Wesley,1975.
[5]Dubinsky,A.J.,&Loken,B.(1989).Analyzing ethical decision making in marketing[J].Journal of Business Research,1989,19(2).
计划行为理论 篇9
设计链是基于市场需求将地理上分散的制造商、供应商和客户等组成产品研发设计网络。“设计链”一词最早出现于服装业, 目前设计链理论被大量应用在电子产业, 例如系统芯片 (System on chip, SOC) 设计。设计链是产品研发的发展趋势, 通过整合跨企业间的研发资源, 可以达到迅速研发、降低成本的目的。
目前, 设计链已经由概念演进为一种管理方式, 与供应链、研发联盟和协同设计等模式相比, 设计链具有不同的内涵及特征, 是一种新型竞争模式和管理模式[1,2]。设计链主要定位于上下游企业间的协同研发关系, 企业间传递的主要是产品设计和研发信息, 通过信息技术和网络将协同研发具体化, 并将最终结果输出到供应链中。设计链的实质是形成知识流动的创新网络, 企业间的知识互补性是形成设计链的基础。企业间以高度协同方式进行知识交流与合作。知识共享是设计链成功的前提与基础。设计链中各企业间的知识共享频率越高, 越能提高设计研发能力。当设计链成员愿意知识共享时, 可相互学习不断丰富各自的设计知识库, 提高研发效率, 从而提升整个设计链的绩效。然而, 作为一个新兴课题, 设计链知识共享尚未被研究, 影响知识共享的因素也有待探讨。本文将应用计划行为理论 (Theory of planned behavior, TPB) 分析影响设计链知识共享的主要因素, 提出设计链知识共享模型, 供设计链成员企业参考。
2 知识共享相关文献
在知识经济时代, 知识已成为企业获得并维持竞争优势的重要基础。知识是一种具有流动性质的综合体, 它包括结构化的经验、价值、文字化后的信息、专家独特的见解、组织的观念、规则、程序等[3]。知识与一般产品不同, 它不具有规模效益递减特点, 组织内的知识共享越频繁, 越能发挥知识的价值。Quinn认为知识若经过共享, 双方获得的信息和经验会呈线性增长, 若继续共享知识, 得到的信息和经验会呈指数增长[4]。知识共享是一种沟通互动过程, 它不像商品那样可以自由传递, 在分享他人的知识时, 必须有重建 (Reconstruction) 行为, 需要具备一定知识才能学习、分享知识[5]。Davenport等提出了知识转移公式, 即转移 (或共享) =传送+吸收 (和利用) 。传送是共享知识给潜在的接受者。吸收是指接受知识的人或团体对知识加以理解、消化。Eriksson等认为知识共享过程包括认知与行为两个层面, 在共同分享现有知识过程中, 会创造新的知识, 由此提出一个知识共享创造模型[6] (Shared knowledge creation model) 。由此可见, 跨组织间的彼此合作交流、讨论知识, 会扩大知识的利用价值, 并产生新知识。
面对全球化的竞争环境, 无论是个人还是组织都需要量快速而持续地学习, 这也凸现出知识共享的必要性。Argyris认为组织中的个体之间不互相沟通, 则个体可能会学习成长, 但组织不会成长。Jarvenpaa也认为知识共享对于组织的成长与创新, 提高客户满意度, 提高组织绩效有正面效果。
3 基于计划行为理论的设计链知识共享模型
研究设计链知识共享, 需要将企业作为理性的经济人, 现做出以下假设:
(1) 利已主义者, 即设计链成员企业是自私的, 在做出知识共享等决策时首先考虑自身利益, 以追求自身利益的最大化为前提;
(2) 有限理性 (Boundedly rationality) , 即企业的行为是理性的, 有能力判断做出的知识共享决策的结果;
(3) 借鉴性 (Retrospective) , 即能够根据过去的经验指导当前的行为并做出判断;
(4) 相互依赖性 (Mutual interdependence) , 即作为设计链成员, 在考虑自身利益最大化的同时, 能够考虑其他合作伙伴的反应, 不是单纯地考虑对自身有利的决策。
3.1 计划行为理论介绍
计划行为理论是由理性行为理论 (Theory of Reasoned Action, TRA) 发展而来。理性行为理论假设行为是由行为意图 (Behavioral intention) 决定。Ajzen等将理性行为理论加以延伸, 他主张态度 (Attitude) 与主观规范 (Subjective norm) 是决定行为意图的最主要因素, 提出计划行为理论, 以解释并预测个体行为。1985年Ajzen在原来的基础上, 加入知觉行为控制 (Perceived behavior control) 因素, 认为个体对某项行为的态度、主观规范和认知行为控制三项因素共同决定其行为意图[7]。因此, 计划行为理论是一个三阶段行为分析模型:第一阶段, 行为由个体的行为意图决定;第二阶段, 行为意图由行为的态度、主观规范和认知行为控制三方面决定;第三阶段, 行为态度、主观规范和认知行为控制由外生变量决定。行为意图是指个体对于采取某项特定行为的主观概率的判定, 反映了个人对某项特定行为的采取意愿;态度是个体对某项特定行为所抱持的感觉;主观规范是指个体对于是否采取某项特定行为所感受到的社会压力;认知行为控制代表一个人对从事行为容易度的信念, 个体认为拥有某一行为相关的资源或机会越多时, 他对控制执行该项行为的信心会越强。外生变量包括人格特征、对事物态度、工作特性和情境因素等等。
另外, 根据多个领域的研究表明, 个体的主观规范会直接影响其行为态度[8], 修正后的TPB如图1所示。
TPB包含的构面较多, 可提供较多信息, 除了行为主体对采用行为的知觉认知外, 还考虑采用行为时受到的社会压力影响, 以及主体本身是否能控制执行行为的机会与资源。因此, TPB是一个比较恰当的模型。许多实证研究表明TPB的预测与解释能力都强于TRA[8]。
3.2 设计链知识共享影响因素及模型构建
知识共享过程是一种高度社会化的行为。在美国与欧洲地区的调查显示, 推动知识管理最大的困难是“改变人们共享知识的行为”[9]。本文以计划行为理论为基础, 探讨影响设计链知识共享行为的重要因素。依据给出的计划行为模型 (图1) , 主要研究影响态度、主观规范和认知行为控制的外生变量。
(1) 影响知识共享态度的外生变量
1) 知识类型
供应链中连接各成员企业的主要是物料流, 信息流只起功能协调作用。与供应链不同, 在设计链中连接各成员企业的主要是信息流。伴随着信息流动, 知识共享行为得以发生, 这种共享行为会随着研发合作的不断深入而创造出新知识。根据设计链不断创造新知识的特点, 本文将设计链中的知识分为三类:基本知识、进阶知识和创新知识。其中, 基本知识是指进入特定行业所具备的最低知识要求;进阶知识是指与同行业竞争者相比, 能获得竞争优势的知识;创新知识是指研发合作过程中创造的新知识。企业拥有的进阶知识是合作伙伴愿意与其联盟的重要因素。创新知识是企业延续和增强其竞争优势的重要源泉。
面对三种不同类型的知识, 设计链成员企业对待知识共享行为的态度会有较大差异, 尤其是共享的知识涉及进阶知识或创新知识时, 企业往往会慎之又慎。因为进阶知识与创新知识与企业的生存、发展紧密相关。
2) 期望结果
Bock等以TRA为基础研究知识共享外生变量时, 提出了期望报酬 (Expected rewards) 、期望关系 (Expected associations) 、期望贡献 (Expected contribution) [10]。期望报酬是根据经济交换理论提出的, 即当个体分享自己的知识给别人时, 他所得到的报酬必须大于付出的成本, 亦指企业在共享知识时将可以获得的外在利益, 如专利、产品利润提成等。期望关系源于社会交换理论, 在这里, 期望关系是指在设计链中成员企业相信通过知识共享可以改善与合作伙伴间的关系, 增进信任。期望贡献是指设计链中的成员企业相信共享知识能够提升设计链的整体绩效, 增强竞争力。
3) 关系强度
社会网络理论 (Social network theory) 认为社会网络由具有某种联结关系的人构成, 关系强度是社会成员互动行为的基础[11]。在设计链中, 因成员企业间的合作强度、互惠程度以及重叠性知识拥有程度等方面的不同, 关系强度存在很大差异, 这在一定程度上会影响企业对知识共享的态度。
(2) 影响知识共享主观规范的外生变量
1) 信任
社会交换过程, 由于互惠互利的结果, 会使彼此间产生感激、责任感与信任。组织间的信任是指组织相信另一方会采取对组织有正面影响的措施, 而且不会做出预料之外的对组织有负面影响的行动, 即对合作伙伴的可靠性和正直性有信心[12]。对于设计链来说, 维持伙伴关系的重要因素是信任。对合作伙伴能力与可靠性的肯定, 会产生信赖感。组织成员间的彼此信任会诱发其知识共享行为。若双方缺乏信任, 会彼此隐藏各自的信息或知识, 使知识共享难以实现。因此, 缺乏信任是阻碍知识共享的重要原因之一[3]。强化企业间的信任, 可以建立双方荣辱与共的双赢关系。信任程度越高, 彼此会越愿意从双方合作的角度考虑问题, 而不仅仅着眼于自身利益, 也会更加乐意共享彼此的知识与信息。
2) 承诺
承诺对设计链的合作关系至关重要[13]。承诺是指企业认识到合作关系不断延续的重要性, 愿意从长远利益出发, 尽最大努力去维持与强化合作关系[12], 即合作关系是一种想要持续合作关系的意愿。承诺的形成, 有助于合作伙伴之间彼此无私地共享本身具有的知识[14]。
3) 工作任务依赖程度
工作任务的相互依赖程度会影响知识共享行为, 组织成员间的工作任务依赖程度较高时, 会使交流次数增多, 并且愿意共享自身所拥有的知识[15]。组织中的成员若具有共同目标的话, 会相互依赖以完成目标。在设计链中, 若企业自身的工作任务与合作伙伴有密切关系时, 需要频繁的沟通, 在沟通过程中共享知识的行为就会增加。
(3) 影响认知行为控制的外生变量
1) 知识类型
在知识分类中, Nonaka等将知识分为外显知识 (Explicit) 与内隐知识 (Tacit) 两种类型[16]。这两种不同的知识类型在共享时的难易程度不同。外显知识的知识共享表现为使用经编码、储存或提取出的知识, 通过文件、电子邮件等形式传输。内隐知识的知识共享表现为个人化的知识, 通过人际交往、面对面接触、会议、聊天等形式传输。拥有的知识为外显知识时, 更易进行知识共享。因此, 知识的类型会影响认知行为控制程度。
2) IT平台
IT系统是支持信息流通、整合信息和设计链的工具, 组建与完善IT基础设施, 可以使知识共享更加容易[3]。学者Hansen也认为通过一个能创造、传送知识或经验的信息平台, 有助于知识的共享与传送[17]。
在依次确定影响设计链知识共享态度、主观规范和认知行为控制的外生变量后, 本文提出的设计链知识共享模型如图2所示。
注:图中知识类型*依次为基本知识、进阶知识与创新知识;知识类型**依次为外显知识与内隐知识;期望结果依次为期望报酬、期望关系与期望贡献
4 实证研究
4.1 研究假设
为验证所提出的设计链知识共享模型 (图2) 的有效性, 提出H1~H22共22项假设。假设H1:知识类型中的基本知识对知识共享的态度有直接影响;假设H2:知识类型中的进阶知识对知识共享的态度有直接影响;假设H4:期望结果中的期望报酬对知识共享的态度有直接影响。依此类推, 假设H22:知识共享行为意向对知识共享行为有直接影响。
4.2 问卷设计与调查
以芯片设计链为调查对象设计问卷, 针对知识共享模型 (图2) 的特点设计问卷, 共向芯片设计公司、制造公司、封装测试公司、设备公司、主要材料公司发放问卷120份, 回收103份, 有效问卷94份, 有效回收率78.3%。受能力所限, 调查对象仅限上海、浙江两个地区, 各类公司投放问卷的数量存在一定差异, 对研究结果可能会有不利影响。受访人员中大专以上学历所占比例为78.3%, 能够较好理解知识共享相关问题。问卷的问题统一采用Likert五点式量表。
4.3 信度与效度检验
问卷正式发放前曾进行试测, 删除掉一些不合理题项, 并对修正了内容上模糊的字句或问法。对正式问卷的信度分析采用内部一致性方法的Cronbach’α值, 各层面的Cronbach’α值在0.7301~0.9580之间, 均大于标准值0.7, 说明问卷具有较好的信度。
采用验证性因子分析法 (Confirmatory factor analysis, CFA) 进行收敛效度分析。问卷题项多达83项, 由于样本数量较少, 无法将所有题项归入同一测量模型, 本文采用理论切割方法将模型中的变量分为内生变量与外生变量两种, 分别进行效度分析, 例如图2中的内生变量包括知识分享行为、意图、态度、主观规范和认知行为控制, 外生变量为知识类型*、期望结果、关系强度、信任、承诺、工作任务相互依赖、知识类型**和IT平台。分别对因子负荷 (Factor loading, FL) 、组合信度 (Composite reliability, CR) 和平均萃取变异 (Average variance extracted, AVE) 三项指标进行计算, 结果显示基本在可接受范围内 (FL>0.5, 且t检定的P-value<0.05;CR>0.8;AVE>0.5) , 说明测试题项均收敛在相应的层面。
4.4 模型的多元回归分析
在确保模型有良好的信度和效度后, 采用多元回归方法变量间的因果关系, 检测所提出的假设, 结果如表1所示。
由表1结果可以看出, 在做出的22个假设中, 只有假设H1、H6和H15不成立, 其余假设全部成立, 表明所构建的设计链知识共享模型基本合理。假设H1不成立说明知识类型中的基本知识作为设计链企业间合作交流的必要内容, 基本知识的共享不会危及企业的核心能力与技术, 因此对知识共享的态度没有直接影响;作为理性经济人的设计链企业, 以追求自身利益的最大化为前提。根据对期望贡献的定义, 企业为提高设计链整体绩效而进行知识共享的动力不足, 故假设H6不成立;外显知识能够编码表示, 进行知识共享时可以借助完善的知识产权制度加以保障, 因此对认知行为的控制影响不大, 故假设H15不成立。
5 结束语
计划行为理论 篇10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11年7月—2013年7月在我院脑病科、康复科住院的脑卒中失语病人。入选标准:符合1995年第四届全国脑血管病学术会议修订的诊断标准[4], 并经CT或磁共振成像 (MRI) 确诊, 同时用汉语失语症检查法[5]确诊为脑卒中失语, 且病情稳定, 意识清楚, 无失聪失明。排除标准:先天性失语和智力障碍, 精神异常, 严重意识障碍, 痴呆, 认知障碍, 听力、视力障碍及其他严重并发症病人。共入选脑卒中失语病人56例, 其中男38例, 女18例;年龄52岁~90岁;文化程度:小学23例, 初中16例, 高中或中专10例, 大专及以上7例。按投币法分组, 正面为观察组29例, 反面为对照组27例, 两组性别、年龄、文化程度、失语程度、语言功能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
1.2 方法
1.2.1 干预方法
两组病人入院后按脑卒中常规治疗进行降颅内压、脱水、营养脑细胞治疗等。对照组按常规进行日常生活护理, 如帮助病人洗漱, 多与病人交流沟通, 进行健康教育, 病情稳定后采用语言刺激法和交流结果促进法对病人进行语言刺激及读写手势训练等, 实行自然对话, 每次训练30min~40min, 每天训练3次。观察组在常规治疗及护理基础上以TPB为框架对病人语言功能锻炼的行为进行干预。具体干预措施如下。
1.2.1.1作用于主体规范的干预措施
寻求医生的配合。向医生说明语言功能锻炼的意义, 并告知其语言功能锻炼的方法, 请医生在查房时向病人宣教。向病人的家属、亲友, 特别是陪护者宣教语言功能锻炼的重要性和方法。特别是在病人开口时出现吐字含混不清等症状时要鼓励病人。
1.2.1. 2 作用于行为态度的干预措施
小组讨论, 每隔两天组织小组讨论, 将病人请到语言训练室与失语后训练有效病人进行交流。向病人发放语言功能自我锻炼方法的宣传单和光盘, 以方便病人独自锻炼。
1.2.1. 3 作用于感知行为控制的干预措施
向病人发放失语症严重程度分级标准表, 帮助病人自我评定级别, 并指导病人对每天的训练情况进行录音, 隔天将录音对比, 感知自己的恢复情况。在小组讨论时对病人在锻炼中的合理和不足之处予以分析。根据分析结果调整病人的锻炼方式。
1.2.2 评价方法
采用汉语失语症检查法按语言功能评分提高百分率和语言交流障碍好转程度判断临床疗效[5,6]。临床治愈:功能评分提高≥90%, 失语症严重程度进步2级以上;显效:功能评分提高60%~89%, 失语症严重程度进步2级;有效:功能评分提高30%~59%, 失语症严重程度进步1级;无效:功能评分提高<29%, 失语症严重程度进步不足1级。两者必具其一。在本研究中将临床治愈、显效和有效统一定为有效。
1.2.3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20.0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分析, 采用χ2检验。
2 结果
3 讨论
3.1 计划行为理论的内涵
TPB是心理学中发展比较成熟的理论, 通过主体规范、行为态度、感知行为控制共同作用于人的行为意向, 进而作用于实际行为的过程, 是基于合理行动理论 (theory of reasoned action, TRA) 发展而来的, 是TRA的扩展理论。这一理论模式在饮食行为、艾滋病预防行为, 锻炼、吸烟、饮酒等健康相关行为和卫生保健研究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和成功的尝试[7]。
3.2 TPB能在病人语言功能康复中起到积极作用
研究者在临床工作中发现卒中后语言功能障碍的病人, 有强烈的恢复语言功能的愿望, 会对医生的话深信不疑, 会从各种渠道了解相关报道和实例, 这些是TPB中意志控制的部分。但是语言功能锻炼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 病人在语言功能障碍初期会因为自己语言功能的症状产生各种消极情绪而羞于启齿, 不愿意被别人听到, 这就会影响语言功能恢复的效果。因此, 通过将TPB理论引入到语言功能锻炼中, 对各个变量下的影响因素进行干预, 进而达到一个更佳的效果。
参考文献
[1]Berthier ML.Poststroke aphasia:Epidemiology, pathophysiology and treatment[J].Drugs Aging, 2005, 22 (2) :163-182.
[2]王桂荣, 施宇, 赵明慧.脑卒中失语患者早期语言康复训练的效果[J].中国康复, 2007, 22 (2) :117.
[3]樊留博, 马利中, 李瀛, 等.脑卒中后失语症的综合康复治疗[J].中国康复, 2006, 21 (5) :329.
[4]中华神经科学会.各类脑血管疾病诊断要点[J].中华神经科杂志, 1996, 29 (6) :379-381.
[5]高素荣.失语症[M].第2版.北京:北京大学医学出版社, 2006:3.
[6]王维治.神经病学[M].第2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2004:6.
环境行为理论的应用研究 篇11
摘 要:随着现代社会的快速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越来越高,对生活品质的追求也越来越高。人类在满足温饱问题以后,就开始寻求能够提高自己生活品质的方式,所以大型娱乐场所开始出现,特别是电影产业,电影院作为公共的娱乐场所,它的设计是至关重要的,它的设计是否合理,是否吸引人,会影响人们的选择。现在电影产业的竞争非常激烈,所以电影院需要在设计上吸引人,才能赢得市场份额。在功能设计上,要合理功能区分,符合大部分人的行为习惯;在外观设计上,要符合大部分人的审美观。
关键词:电影院;建筑环境设计;环境行为学;空间构造
一、电影产业及电影院建筑环境设计之现状
从人的行为角度来划分,有每天按常规活动的人,比如上班上学的人群,也有每天行为活动完全不同的人,还有平常按正常规律活动,而到节假日就睡懒觉、逛商店、看电影或者去郊游、江边钓鱼的人,这就形成了节假日特殊的行为活动。看电影则成为了一部分人在节假日选择的行为活动。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去电影院看电影已经不再局限于只是年轻人的行为活动,而是越来越大众化、普及化,成为了部分人休闲娱乐不可或缺的方式,在人们的生活中占据相当重要的地位。人们的需求造成了电影市场的活跃,也带来了越来越激烈的竞争,怎么在众多电影院中取得优势,这大概是所有的经营者都在思考的问题。因此他们聘请专业的设计师对电影院建筑及室内环境进行设计,希望通过新颖的设计来吸引消费者,通过设计来获得市场份额。不管出于何种原因,设计对人们生活的影响是显而易见的,合理的设计会带给人们舒适感,符合人们的行为习惯,给人以方便,而不合理的设计往往带给人们不必要的麻烦。电影院作为一个人流密集的公共空间,不仅仅要考虑它的功能设计、色彩设计,还要考虑它作为特殊场所的吸音设计、防火设计、安全通道的设计及人流导向设计,等等,它不仅仅要达到使用功能便利,符合规定的要求,还要设计得有创意有新意,这样才能吸引顾客,实现创造经济效益的目的。
二、影响华臣影城建筑空间的设计因素
(一)服务大厅
华臣影城的服务大厅设计主要划分为两大区域——售票区和卖品区。售票区主要功能售票、购票,从开始购票,到取票离开大概需要4~6分钟,所以整个大堂的设计要宽敞合理。如果设计不合理,在影片上映的高峰时期就会造成人流的拥堵。
根据环境行为学的相关理论来看,华臣影城服务大厅的设计有其合理之处,主要表现在:第一,卖品区位置设计相对合理。华臣影城中一共设置了三个卖品区,第一个卖品区设置在售票区的右边,观影厅检票入口的左边,这样的设计符合人们的行为习惯,在购完电影票之后人们会购买商品,位置适宜。 第二个卖品区设置在等候区的前方,售卖的商品主要是甜品、冰激凌。环境行为理论中的唤醒理论认为,环境刺激对人产生的直接效果是提高唤醒水平,通过刺激影响人们的行为。在华臣影城的案例中,甜品卖区设置在等候区的前方,人们在等候电影开场时,可以有更多的时间去选择。第三个卖品区(图1)设置在检票口的左边,售卖一些矿泉水和饮料,观众在等待检票的时候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购买饮料,如此一来就将人的购买行为路径尽量缩短,而且增加了潜在的消费机会。
(二)等候区
等候区是为观众提供休息等待的区域。华臣影城的等候区设置在售票区的后方,有三排座椅。同时基于环境行为学的理论研究发现,在等候区的设计上存在一些不合理之处,主要表现在:
首先,等候区的面积太小,座椅太少,只有三排座椅,当处于高峰期时,座椅明显不够使用,人流拥挤在售票厅,易造成混乱堵塞。
其次,忽视了个人私密空间因素。环境行为学中霍尔的人际距离理论将人际距离概括为四种:密切距离、个人距离、社会距离和公共距离,0.45~1.2m属于密切距离,如果陌生人处于这种距离的话会产生严重的不安,我们往往有过这种经历,如果因为环境因素而被迫与陌生人距离过近,短时间内还可以坚持,如在高峰期的通道口或拥挤的电梯里,人流长时间过于拥挤,人们心里都会产生一种不安感,渴望马上离开。
环境行为理论中的阿尔托曼理论将私密性分为退缩和信息控制两个方面,退缩表现为个人独处、与他人的亲密相处和隔绝来自外界的视觉和听觉的干扰。信息控制包括匿名,就是不希望陌生人对自己有所了解,不愿意与陌生人多交往,尤其是对那些自己反感的人。电影院作为一个公共的空间,人们既有对开放性的要求,希望与别人有所交流,也希望有所保留,在座椅上休息时就对私密性的注重尤其明显,现代大部分人在休息时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玩手机,用手机查资料或者与朋友聊天,或者通过手机交流处理公事,等等,不管是何种方式,人们都希望自己的信息不会被窥视,所以座椅设计就要注意大众对私密性的需求。阿尔托曼领域性理论认为作为高等动物的人类,对领域行为的反应更加强烈,是为了实现生存需要、安全需要、社交需要、尊重需要、自我实现需要等,领域的特征范围也多种多样,大面积的比如一片土地一套住宅,小面积的则有一个座位、一个角落,等等,都是人的领域性的特征表现。华臣影城的座椅设计就明显忽视了人的领域性需求,给人造成不安全感。等候区的座位(图2,图3)相互靠得太近,而且没有把手隔断,个人距离过于密切,个人的私密性没有很好地得到保护,从而造成了很多座位只有很少有人使用,空间和设施得不到合理的利用,使用率普遍偏低。
(三)出入口与人流组织
电影院属于人流密集的公共空间,所以设计要注意安全出口的设计,可以设置多个出入口,各出入口可能各有不同的功能要求。出入口是建筑内外联系的桥梁,在整个设计中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如果发生灾害,需要疏散人员,这就需要多个出入口,并且有明确的指示标志。
电影院的人流一般分为进、出场人流。进场人流是陆续进场,所以设置面积合理的等候区即可。出场人流是在影片播放完之后出现的,具有疏散时间短、人流集中、疏散迅速的特点,因此场内通道和门应有足够的数量和宽度,以及要在观众厅出口设置缓冲面积,保证室外疏散有足够的宽度。安全出口按规定,电影院类的场所,不应少于两个。在华臣影城的设计中,安全出口没有明显的指示性标志,明显的出入口只有一个检票进入口。如果出现灾害,不能及时地疏散人群,会造成大量的人员伤亡,所以在设计的时候安全出口要有明显的指示性标识。
(四)特殊人群需求
看电影作为现代人们休闲娱乐的主要方式之一,已经不再局限于是年轻人的活动,越来越多的家庭会选择在节假日全家一起去电影院看电影。但是现在电影院的设计只是考虑到年轻人的需求,设计时尚、新颖,忽视了残疾人的需求,主要通道和出入口的设计应符合残疾人建筑环境标准。观影厅作为观看影片的场所,从前到后,从左到右都是整排整排的座椅,并没有考虑残疾人的需求,没有设计可以安放轮椅的观看座位,这是以后在设计中应该考虑的。
三、结语
电影院的设计不仅仅局限于对功能空间的规划设计,以及合理统筹功能、美观、经济三者之间的关系,设计师应该更加关注人在空间中的行为特征,以及人与环境之间的关系。通过调查、了解人在特定环境中的行为模式以及行为心理状况,以环境行为理论为指导,切实提高影院建筑环境设计质量。本文通过对人在华臣影城中环境行为的分析与研究,结合影院建筑环境设计的基本理念和方法,主要取得了以下成果:
首先是在对华臣影城及环境行为的观察与分析中,对现代电影院赋予新的定义,对它的设计提出新的要求;其次是将环境行为学理论与电影院的设计相结合,针对当前电影院环境行为问题,提出了可行的解决方案。
为了能给观众提供更合理、更舒适、更符合人的行为特征的观影环境,需要全方面地对视觉环境、听觉环境、嗅觉环境、触觉环境等进行规划设计来满足人们的要求。
作者单位:
计划行为理论 篇12
一、基于TPB理论大学生就业地域选择影响因素的理论分析
计划行为理论 (Theory of Planned Behavior, TPB) 是社会心理学中最著名的态度行为关系理论, 该理论认为行为意向是影响行为最直接的因素, 行为意向反过来受态度、主观规范和知觉行为控制的影响[1]。计划行为理论在国外已被广泛应用于多个行为领域的研究, 并被证实能显著提高研究对行为的解释力和预测力。
(一) 态度因素分析。
学者们对于态度的观点有很多说法。期望———价值理论指出态度是个人对特定对象所表现出来的一种持续性的喜欢或不喜欢的立场, 也可说是个人实行某个特定行为的积极或消极的评价[2]。具体到大学生就业地域选择行为态度, 则可理解为大学生对就业地域选择时, 对选择生源地是否持赞同态度, 是否可以减少压力、是否能利用人脉关系等。态度作为一种可估量的心理构成是相对持久和稳定的, 它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影响和预测行为的产生 (Kraus, 1995) [3]。行为态度与行为意向的影响关系已得到学界的广泛认可, 这在国内外诸多有关消费行为的研究中都得到了检验。因此, 大学生对就业地域选择生源地的态度也会影响其就业地域选择的行为意向。
(二) 主观规范因素分析。
主观规范是由个人在采取某一特定行为时所感受到的社会压力的认知。也可以说是个人知觉重要的他人或团体对其实行某一特定行为所给压力。所以主观规范是由每个规范信念和相应遵从动机之间的综合作为间接测量指标[4]。比如, 当家人、亲戚、朋友对某一大学毕业生施加压力使其必须回生源地就业时, 该生若受此压力影响大, 则其就会听从家人的决定回生源地就业, 若该生不在意他们的看法, 或者家人、亲朋好友没有对其施加压力, 则其就可自由选择是否回生源地就业。大学生在进行就业地域选择意向时也会受到主观规范的影响, 其所面对的重要他人包括可信赖群体 (家人, 朋友, 同学等) 和外在参考群体 (公司、企业等主体的发展前景、薪酬福利等) 。
(三) 知觉行为控制因素分析。
作为计划行为理论取得突破的重要变量, Ajzen (1985) 将知觉行为控制定义为个体对特定行为控制难易程度的感知[5], 即个人预期在采取某一特定的行为时自己所感受到可以掌握的程度。因此, 可能推进或妨碍行为表现的因素的个人能力评估及这些因素重要性分析的便利性认知的集合[4]。比如说某生在生源地有很好的人脉关系或权财有一定的势力范围, 找份优异的工作比较容易, 相对于在异地而言, 所消耗的成本较少, 则其更愿意在生源地就业。反之, 若在生源地就业并没有优势的前提下, 其就对在生源地就业没有强烈的愿望[6]。
二、基于TPB理论大学生就业地域选择影响因素的实证分析
(一) 问卷设计。
本研究运用问卷调查方法进行抽样, 获取研究数据。基于计划行为理论设计问卷, 问卷内容涉及四大部分包括个人基本信息、态度因素、主观规范因素和知觉行为控制因素。其中, 主观规范、态度因素和知觉行为控制因素都采用里克特5点量表进行测评 (1代表非常不同意———5代表非常同意) , 得分越低表示态度越消极、负向。
(二) 数据收集。
鉴于研究问题具有较高的共性, 所以采用简单随机抽样的方法, 以保证选取的样本具有一定的代表性。本研究以福建省各大高校为例进行问卷调查, 随机抽取福建省高校学生作为样本的来源, 所有福建省高校的学生都有机会成为样本。本研究共发放问卷200份, 实际回收问卷200份, 有效问卷200份。
(三) 回归分析。
通过使用SPSS16对调查所获得的数据进行分析, 以行为态度为X1, 主观规范为X2, 知觉行为控制为X3, 以选择回生源地就业的行为目的为Y值。
从表2我们可以得到回归方程:Y^=-3.347+0.391X1+0.285X2+0.176X3
由表可知, x1态度因素的Sig值等于0.003<0.01, 说明在0.01的水平下, x1态度因素对Y即行为动机的影响显著, x2主观规范因素的Sig值等于0.095<0.1, 说明在0.1的水平下, x2即主观规范因素对Y即行为动机的影响显著, x3即知觉控制行为的Sig值等于0.144<0.15, 说明x3即知觉控制行为对Y即行为动机的影响显著。结合Pearson Correlation系数值可知知觉行为控制会受到行为态度和主观规范的影响。由以上分析可知, 大学生就业地域选择与行为态度、主观规范、知觉行为控制之间均呈显著关系。
a.Predictors: (Constant) , X3, X2, X1
由表1知, R2=0.798, 所以该模型建立合理。
a.Dependent Variable:Y
三、促进大学生就业的对策建议
(一) 树立正确的择业观。
目前就业形势日趋严峻, 尤其是经济较发达的地区, 所以树立正确的择业观是非常重要的。一是面对社会各行各业, 大学毕业生应具备应有的能力后, 对自己进行一下职业测评, 或者根据自己的兴趣特长确定自己的职业方向, 制定属于自己的职业规划;二是积极参加学校举办的一些就业宣讲等讲座, 加深自己的理解, 有自己的主见, 不要随波逐流, 理性选择职业, 寻找自己的天空。
(二) 学校及亲属正确的择业引导。
对于大学毕业生而言, 就业地域选择是否回生源地往往受外界干扰, 如亲戚、朋友、家人的观点和意见等。父母的观念比较传统, 不顾孩子的感受, 盲目地安排一些相对比较稳定的工作, 这样反而使孩子养成一种惰性。其实, 父母应该从孩子的兴趣特长出发, 有意识地培养孩子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给孩子的漫漫人生的道路指明方向。同时, 学校也有义务将青少年陪养成“四有”新人, 同时指导他们正确的人生职业生涯规划;加大毕业生就业的宣讲及创业的指导等。
(三) 各相关单位保证大学生就业平等性。
就业压力增大, 会滋生一些不良的社会现象, 如何保证就业平等性, 对初次就业的大学生很重要。每个大学毕业生的家庭背景不一样, 只能寻求就业机会上的相对均等。一是大学生自己应该有责任心, 用正确的态度择业, 不拉关系, 不动势力, 凭自己的实力寻求成功;二是父母、亲属应该培养大学生自强不息、不怕挫折, 勇于奋斗的精神;三是加强相关法律法规的建设, 保证就业的公平公正原则。
参考文献
[1] .Armitage C J, Conner M.Efficacy of the theory of planned behavior:A merit-analytic review[J].British Journal of Social Psychology, 2001:471~499
[2] .Ajzen I.From intentions to actions:A theory of planned behavior[M].InL Kuhl J, Beckman J (Eds.) , Action control:From cognition to behavior Heidelberg, Germany:Springer, 1985:11~39
[3] .黄华芝.基于计划行为理论的酒店员工离职意向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 2010
[4] .范松.基于计划行为理论的休闲旅游行为意向影响机理研究——以长沙市民为例[D].湖南师范大学, 2011
[5] .Kraus, S.J.Attitudes and the Prediction of Behavior:A Metaanalysis of the Empirical treasure[J].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 Bulletin, 1995, 2:325~3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