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为公司财务理论

2024-09-07

行为公司财务理论(共10篇)

行为公司财务理论 篇1

一、行为财务理论产生的背景

行为财务理论是在对“有效市场假说” (EMH) 的质疑和挑战中提出来的。EMH宣称金融资产的价格全面反映所有可获得的相关信息, 投资者无法利用相关信息牟取超额回报。但是, 大量证据显示, 市场并非完全有效的, 出现了大量股票市场的异常现象。比如规模效应、日历效应、逆向投资策略等。而且, 大量的心理学和行为学的证据显示, 决策者在不确定条件下的决策并非都是理性的, 实际的决策往往会系统性地偏离标准理论所设定的最优决策模式。

行为财务就是将人的心理活动行为结合到公司财务理论的研究中来。行为财务认为, 对经济现象的研究应从经济行为的发生、变化的内在心理机制以及心理活动特点和规律入手, 探索一种经济现象与其他经济现象之间的必然联系, 从而揭示经济现象的本质。

二、行为财务的内容

1. 投资理论

(1) 投资者非理性

因为市场是无效率的, 投资者的非理性影响了资本市场的价格甚至是投融资政策, 从而导致财富在投资者之间转移。

(1) BSV模型。BSV模型是一个投资者情感模型, 该模型从保守主义和代表性启发式这两种认知偏差出发, 解释了投资者决策模型如何导致证券市场价格变化偏离有效市场假设的预期。

(2) DHS模型。DHS模型将投资者分为知情者和不知情者两种, 股价由知情者决定, 但他容易受到过度自信和有偏的自我归因这两种认知偏差的影响, 导致对私人信息的过度反应和对公开信息的反应不足。

(3) HS模型。HS模型从市场参与者的相互作用角度提出了资本市场中反应不足、动量交易和过度反应的统一理论模型。

(4) 羊群效应模型。羊群行为 (H e r d Behavior) 是指投资者在交易过程中观察并模仿他人的交易行为, 从而导致某段时期内买卖相似的股票。有序列型和非序列型两种模型。

(2) 管理者非理性

有证据表明企业家容易表现为过度自信和乐观主义。Cooper, Woo和Dunkelberg (1998) 研究发现, 68%的企业家认为他们自己的投资机会比相似的企业更好, 只有5%的认为自己的投资机会更差。Landier和Thesmar (2004) 对法国的企业研究发现, 企业家们低估了公司成立之初的困难, 在公司启动时, 5 6%的人预期企业会在近期发展, 只有6%的人预期到了困难。

2. 融资理论

1958年莫迪利安尼和米勒提出著名的M M理论。而近年来的研究发现, 行为人是非理性的, 市场也并非像“有效市场假说”描述的那样有效, 从而MM理论的两大假设前提被完全否定。

在过度反应的市场中, 行为公司财务从行为人角度出发, 认为管理者应充分利用公司内部信息, 在传统理论框架的基础上寻求最佳融资策略。

3. 公司股利政策理论

(1) 自我控制说。传统的股利政策理论认为股利和资本利得具有相同价值, 自我控制理论则认为即使不存在税收和交易成本, 股利收入和资本利得也不可能完全替代。

(2) 前景理论。前景理论认为投资者对收益的效用函数是凹函数, 而对损失的函数是凸函数, 表现为投资者在投资账面值损失时更加厌恶风险, 而在投资账面值盈利时, 随着收益的增加, 其边际效用递减。

(3) 不确定下选择的后悔厌恶理论。后悔厌恶理论的核心是指在不确定条件下, 投资者决策时会将现实情况和过去类似的但决策不同的情形进行比较, 最终投资者会为了避免后悔而不愿意对他们认为自己必须负责的事项进行抉择。

(4) 心理账户和习惯行为。投资者将自己的全部财产归入不同的心理账户。由于股利收入和资本利得属于不同的心理账户, 所以一元的股利收入或损失与一元的资本收入或亏损对投资者心理有不同的影响。

(5) 对红利折现模型的改进。Shiller等发现实际股价的波动远远不能为红利折现模型所说明。对于这种现象的解释是:“小数定理”效应导致人们对股利变化反应过度, 从而夸大股利对投资导向的作用, 进而加剧股价波动。

4. 重组与兼并

Shleifer和Vishny (2003) 提出并购的市场时机选择模型。该模型假定收购方的价值被高估, 因此, 并购的动机并不是获得协同效用, 而是将长期持股者所获得的暂时高估保持下去。

三、行为财务的意义与运用

综上所述, 行为财务理论的科学性在于它突破了传统财务理论只注重最优决策模型, 认为理性投资决策模型就是决定金融资产价格变化的实际投资决策模型的假设, 从而把人的行为模式建立在更加现实的基础上;同时, 它也合理解释市场异常现象。

尽管如此, 行为财务理论还存在诸多不足。行为财务模型虽然能结合市场中的某些异常现象, 但行为财务尚缺乏一种能够普遍解释各类市场异常现象的理论或模型;同时, 面对研究方法和模型设计的改变, 异常现象出现的幅度和强度都发生了很大变化。

总体看来, 行为财务仍是一个崭新的研究领域, 不仅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 还有着极其广阔的应用范围。随着资本市场上投资者行为的不断演化, 行为学和财务学研究层面上的发展与深化将不断完善行为财务学的理论体系。因此, 借鉴国外的理论研究成果, 结合我国的实际情况, 特别是围绕资本市场进行有中国特色的行为财务研究具有重大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

参考文献

[1]陈雨露汪昌云:金融学文献通论.微观金融卷[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06

[2]卢向南俞佳:行为财务理论的发展和应用研究[J].经济论坛, 2005 (20)

[3]孙培源施东晖:中国证券市场羊群行为实证研究[J].证券市场导报, 2004 (8)

[4]冯炳英:行为财务理论浅析[J].理论视野, 2006 (12)

[5]宋志芳董小红:行为财务理论的发展及其运用[J].理论视野, 2006 (11)

[6]郑玲:行为财务理论对现代财务理论的发展[J].财会月刊, 2006 (3)

行为公司财务理论 篇2

摘 要:上市公司进行财务决策时表现出许多异常行为,传统公司财务理论往往对此无法做出圆满解释。本文基于新崛起的行为公司财务理论,从一个新的视角进行了分析,结果发现:资本市场上投资者的非理性行为以及企业管理者自身的非理性行为都会导致企业财务政策的扭曲。

关键词:行为公司财务、行为金融学、异常财务政策、非理性行为

近年来,行为金融学已经成为金融研究中一个十分引入注目的领域,它对于原有框架中的现代金融理论进行了深刻的反思,从人的角度来解释市场行为,充分考虑市场参与者的心理因素的作用,为人们理解金融市场提供了一个新的视角。行为金融学不仅对总量股票市场的股票溢价等难题进行研究,而且对微观层面上投资者非理性行为进行探讨,同时还将研究领域扩展到公司财务方面,并取得了大量的有益成果,由此推动了行为公司财务(Behavioral Corporate Finance)的兴起和发展。

一、行为公司财务研究的主要内容

正如行为金融学试图解释资本市场中的许多异常行为一样,行为公司财务的产生也是为了试图解释公司财务决策中的许多异常行为。行为公司财务关注两种非理性对公司的财务决策行为的影响:资本市场投资者及分析家的非理性和公司管理者的非理性[1]。行为公司财务研究的主要问题是[2](53):(1)非理性的投资者是否影响理性的管理者的财务决策行为?或者说,当股票市场价格明显偏离公司真实价值时,致力于实现公司真实价值最大化的理性管理者将如何反应?包括融资政策、投资政策、股利政策以及并购、重组行为。存在代理问题时,理性的管理者会否利用股票市场投资者非理性选择自身利益最大化的资本配置行为?(2)管理者的非理性如何影响其公司财务决策行为?理性或非理性投资者会如何作出反映?

为什么企业管理者会普遍存在非理性的行为呢?行为公司财务把它归因为公司层面的套利的有限性(the limits of arbitrage)。与资本市场不同,在公司财务层面,套利的力量显得很微弱,相对于证券市场的误定价,套利的更多限制在保护着管理者的非理性。最明显的一个例子是,针对管理者非理性的“套利”行为——公司接管(兼并与收购)——会导致太高的交易成本。从事接管的“特定投资者”往往承受太多特质性风险,而能够化解风险的套利战略又很难实施,比如相关的交易通常涉及一些资产(包括人力资产)的交易,这些资产的交易没有卖空机制,也没有其它的衍生资产来帮助套利[4]。

二、上市公司的异常财务政策

(一)过分偏好股权融资,也即所谓的“圈钱饥渴症”。

成熟市场经济国家上市公司的融资实践表明,当企业要筹集资金时,首先选择并采用的融资方式是内部融资,其次才是外部融资。在外部融资时,首先选择的是以银行负债为主的间接融资,其次才是利用资本市场的直接融资。而在直接融资中,往往以发行企业债券融资为主,股权融资通常安排在企业融资选择的最后,而且,企业对以股权融资方式来进行的股权扩张非常慎重。而我国上市公司的融资行为选择明显地呈现出偏好股权融资的倾向,配股和增发新股成为我国上市公司筹集外部资金的主要融资方式,而负债融资,特别是通过发行企业债券的方式来筹集外部资金在我国上市公司的融资总额中所占比重非常低。根据李翔等(2004)[5]对上市公司融资结构的统计,自1992年以来,全部上市公司的资产负债

率从总体上呈现不断下降的趋势;在上市公司的融资结构中,内源融资比例非常低,1995-2000年平均不到10%,导致外源融资比例要远高于内源融资比例,有些上市公司几乎完全信赖外源融资;在外源融资结构中,股权融资比例成上升趋势,1995-2000年平均为60%,而同期债务融资的比例基于上在40%徘徊,1998年以后还呈明显下降趋势。

(二)投资效率低下,主要表现为过度投资。

上市公司的融资行为选择必然会影响其投资决策,我国上市公司在外部融资选择中表现出股权融资偏好的同时,在融资资金的使用方面,也存在着明显的股权融资资金配置效率低下的问题。文宏(1999)[6]对1994-1996年我国上市公司中配股企业的不同资金来源对企业息税前利润贡献度的实证研究表明,从这几年不同时滞的分析结果来看,配股融资对企业息税前利润呈现负的相关性。提云涛(2004)[7]的实证研究也表明沪深上市公司配股后往往业绩大幅度下降,相当一部分企业以息税前利润计算的资产报酬率低于一年期银行贷款利率。事实上,上市公司在配股后几个月内发布更改配股资金用途的情况并不少见,配股后每股净收益直线下降的也很多,甚至于配股后“一年绩优,两年绩平,三年绩差”的上市公司也屡见不鲜。

虽然上市公司在股权融资资金的配置方面存在着用股权融资资金偿还银行贷款、存放银行获取利息、进行委托理财等投资不足的行为,但从总体上来看,上市公司股权融资资金的使用更多地表现为利用募集资金投资于各种效益并非理想的新投资项目,以扩大企业投资规模,甚至将资金投入到一些企业本身并不熟悉、与主营业务范围无关的领域,这些都属于过度投资行为。

(三)不稳定的股利政策

国外的实证研究表明[8],上市公司在制定股利政策时总是遵循稳定的股利政策。国内也有学者作了类似的研究,如吕长江等(1999)[9]、魏刚(1998)[10]等等,他们的研究却发现:我国上市公司无论是从股利支付形式还是从股利的支付数量来看都遵循不稳定的股利政策,与发达国家的股利政策行为存在显著的差别。曹媛媛(2001)[11]对我国上市公司1994-2001年间的股利支付情况进行了统计,与国外股票市场相比,我国上市公司股利分配形式呈现出以下几个特点:(1)不分配公司的比重逐年上升,1999年达到最高(不分配的公司占样本总数的64.42%),此后该比重略有减少,但平均达到43.49%,远远高于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2)股票股利与混合股利在支付股利的公司中占有较大的比重,平均为33.56%,而同一样本期间内,美国的股利分配方案中包含股票股利的只占10%-15%。(3)上市公司采取现金股利支付形式平均占32.95%,这一比例也低于美国等发达国家和土耳其等发展中国家。

三、行为公司财务中的财务政策

行为公司财务认为:上市公司异常财务政策的产生,或者是因为受到资本市场上投资者的非理性行为影响,或者是因为企业管理者本身的非理性行为所至。

(一)当市场表现为非理性时

在市场非理性情况下(也即投资者是非理性的),管理者的目标发生了变化:最大化企业的基本价值还是最大化企业目前价格?在完美有效市场情况下,这两个目标其实是一致的,因为市场有效性下证券价格应该始终反应企业的基本价值。但是,一旦放松“投资者理性”假设,第二个目标显然不同于第一个目标了。此时,企业管理者为迎合(cater)短期投资者的要求,可能会采取一些短期行为:比如投资一些特定项目,或对企业进行包装,如盈利调整、发放股利等等。通过这些迎合行为,管理者能够影响市场对证券价格的误定价程度。

此外,管理者会利用目前的误定价来为企业现有投资者谋利,这就是Stein(1996)[12]提出的基于“市场时机”(Market Timing)的融资理论:当定价过高时,企业发行证券以利用投资者的热情;当定价过低时,企业回购证券。显然企业此时是为了把价值从一些投资者手中转移到了另一些投资者手中,来自美国的调查也佐证了这一点:Graham和Harvey(2002)[13]对392家美国上市公司的问卷调查表明,2/3的CFO认为 “股票市场对公司股票价格的高估或低估是公司进行融资决策的重要考虑因素”。成熟的证券市场尚且如此,在中国这样初级、非成熟的证券市场上,显然公司管理者肯定会充分利用投资者的非理性。中国证券市场平均高达30倍的市盈率,说明市场处于很不理性的状态,上市公司能够以很低廉的成本来发行股票,何乐而不为呢?许多上市公司募集资金并不是为了投资,就是为了充分利用市场的非理性(“圈钱”)。另外,在分析中国证券市场时还应该加上一个非理性:即监管者的非理性。监管者多次更改“增发”与“配股”的条件,导致许多上市公司为迎合监管者的意图而粉饰其财务指标,上市公司从“IPO”热到“配股”热再到“增发”热,无不与监管者政策的改变有关。

管理者的迎合思想也体现在股利政策上。投资者对股利(现金股利和股票股利两种)的特殊偏好会驱动公司的股利政策变化,或者说理性的管理者会迎合投资者的股利偏好制定股利政策。Baker和Wurgler(2004a)

[14]提出了股利迎合理论(A Catering Theory of Dividends)。他们认为,由于投资者通常对公司进行分类:支付现金股利的公司和不支付现金股利的公司被视为两类。投资者对这两类公司的兴趣及股利政策偏好时常变化,对股票价格产生影响。公司管理者通常迎合投资者偏好制定股利政策,迎合的最终目的在于获得股票溢价。即当投资者倾向风险回避时,对支付现金股利的股票给予溢价时,管理者就支付现金股利;当投资者偏好股票股利,对股票股利给予溢价时,管理者就改为股票股利。如果股票价格与公司管理者补贴收入相关,管理者更有可能取悦投资者,抓住股票溢价机会改变股利政策。他们还通过实证,证明股利迎合政策能够更好解释为什么公司股利政策随时间变化。Baker and Wurgler(2004b)[15]还证明了如果不能从股利发放中获得任何溢价,那么企业就倾向于不发股利。

(二)当管理者非理性时

当管理者非理性时,管理者的目标是最大化感知(perceived)的企业基本价值,而并非企业真实的基本价值。因此,管理者的非理性很容易扭曲企业的财务决策行为。

如果管理者表现为过分乐观或过分自信,往往高估投资收益,更容易投资高风险或净现值为负的项目,更积极地进行高风险的投资扩张活动,比如兼并。Roll(1986)、Malmendier and Tate(2003)[16,17]的实证都发现, 大部分的企业兼购活动并不会给公司带来任何收益, 其动机只是源于经理人的过分自信或过分乐观。Heaton(2002)[18]也证明了,即使没有信息不对称或理性代理成本存在(以往的研究认为主要是这两个原因导致过度投资现象发生的),管理者过分乐观或过分自信的企业也会产生过度投资问题。

大量实证表明,有限理性的管理者处理复杂的财务决策时会运用简单的“拇指法则”(rules of thumb)。比如净现值原则(NPV)是企业选择投资项目的基本原则,然而在实践中,管理者往往喜欢用比较简单的原则来评估投资项目。Graham and Harvey(2001)[19]对CFO的调查发现,内部收益率原则(internal rate of return)远比NPV原则运用得普遍,同时50%以上的CFO喜欢用回收期原则(payback period rule),而这个原则既不需要计算初始期的资本成本,也不需要预测投资回收期结束后的自由现金流。企业投资中也存在“沉淀成本”效应(sunk cost)。Shefrin(2001)[20]发现在管理者得知所投资项目有问题后,也不愿意放弃,而坚持继续进行投资(throw good money after bad)。Guedj and Scharfstein(2004)[21]有关药品开发的实证也说明这一点,他们发现处于药品开发早期阶段的企业即使临床试验已经证明前景并不美妙,但仍然不愿意放弃他们的药品申请计划。管理者往往存有“反正已经这样了就赌一把”(gambling-to-get-back-to-even attitude)的思想。

四、结语

从以上的分析可以看出,投资者与管理者的非理性行为都有可能扭曲公司的投融资决策过程,产生诸如过分偏好股权融资、过度投资与股利迎合行为的发生。对于异常财务现象的产生,与基于理性假设的传统公司财务相比,基于非理性假设的行为公司财务似乎更具有解释力。

行为公司财务理论 篇3

关键词:行为金融学;上市公司;投资并购;投资者关系

一、 行为公司金融理论及其演进

行为公司金融作为公司金融领域里面的一个研究的热点,引起了人们的极大兴趣,但众说纷纭,尚未形成定论。行为公司金融理论最早始于人们对有效市场假说的反思与批评;其心理学基础主要是认知偏差、过分自信、视野理论(心理账户)三个。行为公司金融理论的基本关注对象乃是管理者的非理性管理与投资者德非理性投资以及这种管理与投资对公司资本配置与绩效的影响。

要较为全面的了解行为公司金融理论,必须对其理论基础进行充分认知,也就是其心理学基础。具体来说,一是认知偏差。人都厌恶损失,我们知道期望理论的基本内容就是人们在面对收益和损失的决策时都希望避免损失获得收益,但是这并不是人们完全绝对厌恶风险,在某些情况下也会选择赌上一把,但却是为了获得更大的收益,所以人们厌恶的不是风险而是损失。二是过度自信的相关问题,管理者对于自己的判断能力缺乏理性考量,过于有信心。投资者也在某些程度上认为其他投资者的决策都缺乏科学性与合理性,诸多投资者共同的心态就是只相信自己的决定才是对的,但事实却常常并非如此,甚至是背道而驰。过度自信问题的基本根源在于管理者、投资者对概率事件常常出现偏差性的预测与估计,对一些小概率事件过高估计其发生的可能性,并由此产生了一种错觉。三是心理账户,心理账户的基本定义是指财富所有者根据其拥有资金的来源、所在以及资金的用途等相关因素对说拥有的资金进行的一种特殊归类,传统的经济理论认为所有的资金都是等价的,但是人们并不认为这种等价实际存在,人们倾向于运用心理账户进行投资。

Barberis与Thale于2003年从行为金融学的基本理论里放宽理性经济人基本假设中的部分基本条件为基础,建立了新的分析模型,并用该模型对市场上的行为人决策进行更为全面深入的刻画。由此,行为金融学理论衍生出基于信念的模型以及基于偏好的模型,二者的区别在于理性假设修正的主要出发点不同。前者主要应用的心理学基础是情感心理学以及认知偏差及决策判断偏差;后者主要利用前景理论的一些假设来考虑投资者的偏好特征。

二、 当前我国上市公司在经营决策的主要困境

一是管理者非理性的公司进行管理。一般认为企业价值最大化受到一个重要因素的影响,这个影响因素来自于公司内部管理者的非理性行为。所谓非理性行为指的是人们会在基本的心理倾向上将固有得行为偏差达成一个共识,遗憾的是,上市公司的经营管理者在公司的日常生产和经营决策很难或者说根本无法察觉到其自身行为的心理偏差,从而难以采取措施对其经营管理及决策的非理性行为做出修正,在这样的情况下,管理者的生产经营以及决策结果旧带有不可避免同时也是不可忽视的主观性,换句话说,就是上市公司的管理者所采取的非理性的主观决策常常使得上市公司的经营决策中产生种种非理性的决策判断结果存在。显然,我们不难发现上市公司的经营管理者在其主观意识上经常性认为自己是正确的科学的合乎理性的,导致其先入为主的认为其在经营决策中所作出的决策也是可以令人满意的理性的结果,实际上,管理者的非理性决策也使得上市公司的决策带来不可控制的消极影响。尤其是上市公司的管理者的决策还往往受过度自信心理的驱动,在涉及收购、兼并以及重组等一些重大的投资决策过于乐观,导致投资决策出现失误。

二是投资者之间关系不明确。当前由于上市公司普遍实行职业经理人管理,从而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产权所有者与公司实际管理者之间的分离,由于缺少相应的激励措施及规制政策,使得所有者并不了解公司的具体运行情况,而管理者又缺少动力进行良好的经营管理或者存在寻租现象。

三是公司经营管理中容易出现违法违规行为。如部分上市公司的高级管理人员,甚至董事、监事在内,在2009年的半年报与第三季度报告尚未披露的时候,也就是这段时间尚属于禁止买卖本公司股票的窗口期,但是这些上市公司的高管人员却从事乐交易行为,甚至是短线交易这种违规交易,对本公司股份进行买卖,这些行为引发了市场的极大关注。事实上,这种违规操作的现象还大量存在。

三、基于行为公司金融理论的上市公司经营决策路径选择

一是要积极鼓励支持引导管理者的理性管理。一个有效的民主决策机制对企业权力的监督和控制来说是必不可少的。因此,必须进行咨询,尤其是在某些重大决策时,必须引进外部咨询。外部咨询的独立性,可以让与投资项目无任何利益关系的外部人士参与到项目的决策中来,从而可以避免内部高管人员进行自利的决策行为。

二是理顺上市公司与投资者关系。投资者关系管理(IRM)本应属上市公司自身的内在需求而产生的一种自觉行为,该是公司上市时就从娘胎里带出来的与生俱来的行为,是公众公司证券产品和社会形象在资本市场上的一项主动性和持续性的营销工作。与中国资本市场正向理性回归、投资者的股东意识逐步强化相比,大部分上市公司的IR意识至今仍相当淡漠,缺乏培育资本市场形象的自觉意识,尚未建立起与投资者长期沟通的工作体系,更未作出如何开展公司IR的战略安排。

三是上市公司经营管理要做到合法合规。上市公司的经营应该要实行必要信息公开化,合法合规,上市公司收购重组都必须有相应的较为健全的法律框架,法律环境的建设显得刻不容缓。近年来上市公司经营管理的实践表明,上市公司的市场价值对于其可能产生的并购重组行为都将产生显著的影响机制,这就要求上市公司的合规部门或者法务部门以及其他的负有监督责任和义务的部门对该公司的并购、重组甚至是日常的生产经营管理行为都要作合理的监管,从而在一定程度上促进和规范上市公司的生产经营管理。(作者单位:西南财经大学经贸外语学院)

参考文献:

[1]黄少军,行为金融理论的前沿发展[J],经济评论,2003(01);

[2]徐女原,行为金融理论及其对投资者行为异象的解释[J],生产力研究,2004(10);

[3]周杰,行为金融理论框架下的金融市场有限理性研究[J],经济师,2005(03); [4] 崔巍,行为公司金融:理论研究及在我国的实践意义[J],中国软科学, 2010(04);

行为公司财务理论 篇4

行为金融学不仅对总量股票市场的股票溢价等难题进行研究,而且对微观层面上投资者非理性行为进行探讨,同时还将研究领域扩展到公司财务方面,并取得了大量的有益成果,由此推动了行为公司财务(Behavioral Corporate Finance)的兴起和发展。

一、行为公司财务研究的主要内容

正如行为金融学试图解释资本市场中的许多异常行为一样,行为公司财务的产生也是为了试图解释公司财务决策中的许多异常行为。行为公司财务关注两种非理性对公司的财务决策行为的影响:资本市场投资者及分析家的非理性和公司管理者的非理性。

行为公司财务研究的主要问题是:(1)非理性的投资者是否影响理性的管理者的财务决策行为?或者说,当股票市场价格明显偏离公司真实价值时,致力于实现公司真实价值最大化的理性管理者将如何反应?包括融资政策、投资政策、股利政策以及并购、重组行为。存在代理问题时,理性的管理者会否利用股票市场投资者非理性选择自身利益最大化的资本配置行为?(2)管理者的非理性如何影响其公司财务决策行为?理性或非理性投资者会如何作出反映?

对于第一个问题,行为公司财务此时的基本假设是:资本市场是非理性的,但管理者是理性的。关于投资者及分析家的非理性行为的综述见Barbaris and Thaler(2002),这些非理性行为主要包括损失厌恶、过分乐观、易于产生系统性的偏差等等。这些非理性行为最终的表现是证券的价格偏离其基本价值,即投资者或低估或高估企业的价值。行为公司财务理论认为,投资者的情绪可以通过多种渠道来影响、甚至扭曲公司投资行为,从而降低资本配置效率。

对于第二个问题,行为公司财务此时的基本假设是管理者是非理性的,对市场是否有效并没有严格假定,因此,在这种情况下投资者及分析家的表现或是理性的,或是非理性的。管理者的非理性有很多种表现,行为公司财务主要关注两种非理性:过分乐观与过分自信。行为公司财务认为,当管理者对企业的发展前景抱有不切实际的幻想时,就表现为“过分乐观”;当企业管理者过于看重自己的个人能力及影响力时,就表现为“过分自信”。

为什么企业管理者会普遍存在非理性的行为呢?行为公司财务把它归因为公司层面的套利的有限性(the limits of arbitrage)。与资本市场不同,在公司财务层面,套利的力量显得很微弱,相对于证券市场的误定价,套利的更多限制在保护着管理者的非理性。最明显的一个例子是,针对管理者非理性的“套利”行为——公司接管(兼并与收购)———会导致太高的交易成本。从事接管的“特定投资者”往往承受太多特质性风险,而能够化解风险的套利战略又很难实施,比如相关的交易通常涉及一些资产(包括人力资产)的交易,这些资产的交易没有卖空机制,也没有其它的衍生资产来帮助套利。

二、上市公司的异常财务政策

在企业的经营活动中,财务决策者必须面对三类不同的问题:一是公司应该实施什么的投资项目?二是如何为实施投资项目筹集所需要的资金?三是如何对盈利进行分配?围绕这三个问题的分析与决策,构成了公司理财的三个重要组成部分:即投资政策、融资政策、股利政策。传统公司财务理论认为,理性的公司管理者应该这样进行三大决策:选择能够大于该领域平均收益率的投资项目;以最小的资本成本来募集需要的资金;结合公司的长短期利益以及内外部环境进行收益的再分配。

但是在分析国内上市公司的财务决策时,却发现一些非常异常的现象,其主要表现是:

(一)过分偏好股权融资,也即所谓的“圈钱饥渴症”。

成熟市场经济国家上市公司的融资实践表明,当企业要筹集资金时,首先选择并采用的融资方式是内部融资,其次才是外部融资。在外部融资时,首先选择的是以银行负债为主的间接融资,其次才是利用资本市场的直接融资。而在直接融资中,往往以发行企业债券融资为主,股权融资通常安排在企业融资选择的最后,而且,企业对以股权融资方式来进行的股权扩张非常慎重。

而我国上市公司的融资行为选择明显地呈现出偏好股权融资的倾向,配股和增发新股成为我国上市公司筹集外部资金的主要融资方式,而负债融资,特别是通过发行企业债券的方式来筹集外部资金在我国上市公司的融资总额中所占比重非常低。根据李翔等(2004)对上市公司融资结构的统计,自1992年以来,全部上市公司的资产负债率从总体上呈现不断下降的趋势;在上市公司的融资结构中,内源融资比例非常低,1995-2000年平均不到10%,导致外源融资比例要远高于内源融资比例,有些上市公司几乎完全信赖外源融资;在外源融资结构中,股权融资比例成上升趋势,1995-2000年平均为60%,而同期债务融资的比例基于上在40%徘徊,1998年以后还呈明显下降趋势。

(二)投资效率低下,主要表现为过度投资。

上市公司的融资行为选择必然会影响其投资决策,我国上市公司在外部融资选择中表现出股权融资偏好的同时,在融资资金的使用方面,也存在着明显的股权融资资金配置效率低下的问题。文宏(1999)对1994-1996年我国上市公司中配股企业的不同资金来源对企业息税前利润贡献度的实证研究表明,从这几年不同时滞的分析结果来看,配股融资对企业息税前利润呈现负的相关性。提云涛(2004)的实证研究也表明沪深上市公司配股后往往业绩大幅度下降,相当一部分企业以息税前利润计算的资产报酬率低于一年期银行贷款利率。事实上,上市公司在配股后几个月内发布更改配股资金用途的情况并不少见,配股后每股净收益直线下降的也很多,甚至于配股后“一年绩优,两年绩平,三年绩差”的上市公司也屡见不鲜。

虽然上市公司在股权融资资金的配置方面存在着用股权融资资金偿还银行贷款、存放银行获取利息、进行委托理财等投资不足的行为,但从总体上来看,上市公司股权融资资金的使用更多地表现为利用募集资金投资于各种效益并非理想的新投资项目,以扩大企业投资规模,甚至将资金投入到一些企业本身并不熟悉、与主营业务范围无关的领域,这些都属于过度投资行为。

(三)不稳定的股利政策

国外的实证研究表明,上市公司在制定股利政策时总是遵循稳定的股利政策:公司将每年发放的股利固定在某一水平上,一般来说股利不会发生显著的变化,只有当预计公司未来盈余有实质性增加时,经理层才会提高股利。此外,经理们认为投资者总是偏爱那些遵循稳定股利政策的公司,即便是公司盈余出现暂时下降,也不会减少股利,而会保持和前一年同样的股利支付水平。

国内也有学者作了类似的研究,如吕长江等(1999)、魏刚(1998)等等,但他们的研究却发现:我国上市公司无论是从股利支付形式还是从股利的支付数量来看都遵循不稳定的股利政策,与发达国家的股利政策行为存在显著的差别。曹媛媛(2001)对我国上市公司1994-2001年间的股利支付情况进行了统计,与国外股票市场相比,我国上市公司股利分配形式呈现出以下几个特点:(1)不分配公司的比重逐年上升,1999年达到最高(不分配的公司占样本总数的64.42%),此后该比重略有减少,但平均达到43.49%,远远高于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2)股票股利与混合股利在支付股利的公司中占有较大的比重,平均为33.56%,而同一样本期间内,美国的股利分配方案中包含股票股利的只占10%-15%。

(3)上市公司采取现金股利支付形式平均占32.95%,这一比例也低于美国等发达国家和土耳其等发展中国家。

三、行为公司财务中的财务政策

行为公司财务认为:上市公司异常财务政策的产生,或者是因为受到资本市场上投资者的非理性行为影响,或者是因为企业管理者本身的非理性行为所至。

(一)当市场表现为非理性时

在市场非理性情况下(也即投资者是非理性的),管理者的目标发生了变化:最大化企业的基本价值还是最大化企业目前价格?在完美有效市场情况下,这两个目标其实是一致的,因为市场有效性下证券价格应该始终反应企业的基本价值。但是,一旦放松“投资者理性”假设,第二个目标显然不同于第一个目标了。此时,企业管理者为迎合短期投资者的要求,可能会采取一些短期行为:比如投资一些特定项目,或对企业进行包装,如盈利调整、发放股利等等。通过这些迎合行为,管理者能够影响市场对证券价格的误定价程度。

此外,管理者会利用目前的误定价来为企业现有投资者谋利,这就是Stein(1996)提出的基于“市场时机”(Market Timing)的融资理论:当定价过高时,企业发行证券以利用投资者的热情;当定价过低时,企业回购证券。显然企业此时是为了把价值从一些投资者手中转移到了另一些投资者手中,来自美国的调查也佐证了这一点:Graham和Harvey(2002)对392家美国上市公司的问卷调查表明,2/3的CFO认为“股票市场对公司股票价格的高估或低估是公司进行融资决策的重要考虑因素”。

成熟的证券市场尚且如此,在中国这样初级、非成熟的证券市场上,显然公司管理者肯定会充分利用投资者的非理性。中国证券市场平均高达30倍的市盈率,说明市场处于很不理性的状态,上市公司能够以很低廉的成本来发行股票,何乐而不为呢?许多上市公司募集资金并不是为了投资,就是为了充分利用市场的非理性(“圈钱”)。另外,在分析中国证券市场时还应该加上一个非理性:即监管者的非理性。监管者多次更改“增发”与“配股”的条件,导致许多上市公司为迎合监管者的意图而粉饰其财务指标,上市公司从“IPO”热到“配股”热再到“增发”热,无不与监管者政策的改变有关。

由于发行被高估的股票可以获得市场时机选择的好处,所以当市场非理性表现为高估股票时,企业股票的发行数量往往超过他们实际需要的数量,因此,市场时机选择的后果是企业会拥有大量的自由现金流。Stein(1996)指出,如果管理者持有短视野(short horizon),管理者会按投资者要求的收益率来折现要投资项目的现金流,而不是按净现值原则来折现其现金流。因此,持有短视野的管理者会采取迎合投资者的各种财务政策,企业既可能会过度投资(当股票被严重高估时),也可能会投资不足(当股票被严重低估时)。

管理者的迎合思想也体现在股利政策上。投资者对股利(现金股利和股票股利两种)的特殊偏好会驱动公司的股利政策变化,或者说理性的管理者会迎合投资者的股利偏好制定股利政策。Baker和Wurgler(2004a)提出了股利迎合理论(A Catering Theory of Dividends)。他们认为,由于投资者通常对公司进行分类:支付现金股利的公司和不支付现金股利的公司被视为两类。投资者对这两类公司的兴趣及股利政策偏好时常变化,对股票价格产生影响。公司管理者通常迎合投资者偏好制定股利政策,迎合的最终目的在于获得股票溢价。即当投资者倾向风险回避时,对支付现金股利的股票给予溢价时,管理者就支付现金股利;当投资者偏好股票股利,对股票股利给予溢价时,管理者就改为股票股利。如果股票价格与公司管理者补贴收入相关,管理者更有可能取悦投资者,抓住股票溢价机会改变股利政策。他们还通过实证,证明股利迎合政策能够更好解释为什么公司股利政策随时间变化。Baker and Wurgler(2004b)还证明了如果不能从股利发放中获得任何溢价,那么企业就倾向于不发股利。

(二)当管理者非理性时

当管理者非理性时,管理者的目标是最大化感知的企业基本价值,而并非企业真实的基本价值。因此,管理者的非理性很容易扭曲企业的财务决策行为。

如果管理者表现为过分乐观或过分自信,往往高估投资收益,更容易投资高风险或净现值为负的项目,更积极地进行高风险的投资扩张活动,比如兼并。Roll(1986)、Malmendier and Tate(2003)的实证都发现,大部分的企业兼购活动并不会给公司带来任何收益,其动机只是源于经理人的过分自信或过分乐观。Heaton(2002)也证明了,即使没有信息不对称或理性代理成本存在(以往的研究认为主要是这两个原因导致过度投资现象发生的),管理者过分乐观或过分自信的企业也会产生过度投资问题。

大量实证表明,有限理性的管理者处理复杂的财务决策时会运用简单的“拇指法则”(rules of thumb)。比如净现值原则(NPV)是企业选择投资项目的基本原则,然而在实践中,管理者往往喜欢用比较简单的原则来评估投资项目。Graham and Harvey(2001)对CFO的调查发现,内部收益率原则(internal rate of return)远比NPV原则运用得普遍,同时50%以上的CFO喜欢用回收期原则(payback period rule),而这个原则既不需要计算初始期的资本成本,也不需要预测投资回收期结束后的自由现金流。

企业投资中也存在“沉淀成本”效应(sunk cost)。Shefrin(2001)发现在管理者得知所投资项目有问题后,也不愿意放弃,而坚持继续进行投资。Guedj and Scharfstein(2004)有关药品开发的实证也说明这一点,他们发现处于药品开发早期阶段的企业即使临床试验已经证明前景并不美妙,但仍然不愿意放弃他们的药品申请计划。管理者往往存有“反正已经这样了就赌一把”(gambling-to-get-back-to-even attitude)的思想。

四、结语

从以上的分析可以看出,投资者与管理者的非理性行为都有可能扭曲公司的投融资决策过程,产生诸如过分偏好股权融资、过度投资与股利迎合行为的发生。对于异常财务现象的产生,与基于理性假设的传统公司财务相比,基于非理性假设的行为公司财务似乎更具有解释力。

行为公司财务理论 篇5

关键词:上市公司;财务危机;预警

一、引言

企业营运良好、财务健康势必增强利益相关者信心,提升其市场信誉,进而扩展其融资渠道,获得更多的支持和便利。反之,不仅会使原有的利益相关者产生恐慌,也会令潜在的利益相关者望而却步,使企业丧失后续发展的能力和机会。探讨财务危机预警分析机制,建立“分析警兆-预报警情-探寻警源-实施排警对策”的逻辑机理,判断企业财务风险和危机程度,防范或化解企业可能出现的财务危机,对维持我国证券市场良好发展,保证上市公司财务健康,维护投资者利益等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二、文献回顾

对于财务危机的界定有很多,国内外学者如Beaver(1966),Altman(1968),Ross,etc.(1999,2000),陈静(1999),陈晓(2000),吴士农、卢贤义(2001)等都做了相关的研究,国外大多数学者都是以“企业无偿付能力”、“破产”来界定企业财务危机,国内主要是以上市公司被“ST”、“*ST”来界定。财务危机状态不应该是“破产”这一个时点的状态,而应该是一个从出现危机信号并逐步恶化最终陷入失败境地的过程,因为只有把它看作是一个会有早期征兆出现的过程,捕捉其早期风险征兆才变得有意义,并为分析其根源,预防和化解财务危机做准备。

从目前的研究现状来看,定性分析方法主要有标准化调查法,四阶段症状分析法;常用的定量分析方法有一元判定模型、多元判定模型、多元逻辑(Logit)回归模型、多元概率比(Probit)回归模型、人工神经网络(ANN)模型和联合预测模型。程涛(2003)对这些模型从前提条件、使用范围、模型描述、优缺点分析4个方面进行了全面比较和评述,因为各自都存在不同程度的优缺点,所以到目前为止没有一种普遍的做法。

三、分析机理的建立

(一)财务危机的警兆分析

警兆分析即利用分析方法对上市公司存在的财务危机隐患进行识别,从目前的研究现状来看,主要从定性和定量两个方面进行分析。

1、定性分析方法。警兆是预警的信号系统。那么怎么去获取这些信号呢?根据企业生命周期理论,财务活动同企业的其他生产经营活动一样,都有一个发展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各项财务和非财务指标都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而不断发生变化,这种变化趋势有积极的也有消极的,显然消极的变化会给企业财务带来风险,当风险达到一定程度就会转化为危机。这是一个与时间顺序相连的发展过程,是一个逐步显现、不断恶化的过程,财务预警的警兆就会相应表现为不同的征兆。只要我们能够及时识别这些恶性征兆,从警源上诊治它们,就可以避免或者控制财务危机的爆发,最终实现我们预警的目的,保证企业的健康持续发展。

2、定量分析方法。常用的定量分析方法有一元判定模型、多元判定模型等。应以准确性相对较高、使用范围广、可操作性相对容易为标准,构建一个基于因子分析的二分类logistic逻辑回归预警模型。

(二)财务危机的警情预报

1、关于警度临界值的分析。基于因子分析的二分类logistic回归预警分析中P值大于临界值的时候判定为危机发生,而当P值小于临界值的时候判定为危机不发生。这样利于我们检验所构建模型的预测能力,直观明了,但是公司是否发生了财务危机在财务指标比率上并没有一个明确的分割点,也就是说界限并不明显。因此应该区别对待,在[0,1]间取0.3和0.7两个分界点,将公司财务状况分为:0≤P<0.3为正常状态、0.3≤P≤0.7为波动状态、0.7

2、警情级别种类的确定。根据公司财务的3种状态我们将警情分为3个级别:正常状态视为无偏警情;波动状态视为低偏警情;正常状态视为高偏警情。为更加直观的说明它们之间的关系,如图1所示。

如图1所示:纵轴表示P值,为表示财务危机围绕一个理论最优财务状况上下偏离的过程,引入一个虚拟的P值负向纵轴,各级别警情可以用P值的区间来表示。由于P≥0,在对财务状况偏离正常状态不好理解,我们引入一个反方向的虚有轴,以P=0代表企业的理论最优状态,当其在±0.3的概率范围内偏移时,认为是一种无偏警情;当其超过±0.3继续向外偏移,趋向±0.7时,表明公司财务状况已经处于波动状态,有向危机状态发展的趋势,故是一个值得注意的区间,如果不加以控制,会导致财务危机的最终爆发,控制好了会使得其向无偏警情逼近,因此认为是一个波动低偏警情;当P值超过±0.7趋于±1时,这个时候已经处于危机状态,必须启动危机处理程序,可见是一种高偏警情。以上分析可以作为我们确定预报警情种类级别的依据。

解决了预报警情的种类级别后,如果是无偏警情,因为这是一种正常经营活动下公司财务方面所表示出来的状态,这种情况下不需要预报。而其他两种情况下则需要及时向有关部门做出预报。

(三)警情诱因的分析

警情诱因的分析实际上就是对诱发企业财务危机的内外部因素进行分析。其中外部因素主要包括政治、经济、法律法规等宏观环境因素,而这些因素具有不可控性,如果企业的战略决策、生产经营活动没有适应这些宏观环境或者是没有随着这些宏观环境的变化而变化,那么企业就会受到相应的惩罚,导致生产经营活动破坏,直至陷入财务危机境地。在对警情诱因分析时应检查本公司所处的宏观环境因素是否发生变动,尤其要检查本公司所属行业是不是在现有市场中具有强大的生命力,如果不是,其很可能诱发公司财务危机。

除了外部宏观环境因素外,还有企业内部经营管理因素,从财务管理角度分析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是否盲目实施多元化战略。企业实行多元化战略是以实现规模经济为前提的,否则势必导致主营业务萎缩。

是否出现经营杠杆负效应。企业为了增加销售收入或销售量,必定扩张经营,使得固定成本增加,如果扩张经营不能带来销售收入的增长,利润指标的下降会被经营杠杆放大,严重时导致亏损,甚至持续亏损。

是否出现财务杠杆负效应。公司的适度负债可以获取财务杠杆利益,但过度负债带来的巨额财务费用和资金成本会弱化企业的偿债能力,一旦不能偿还到期债务,企业就陷入了财务危机。

公司治理结构不完善,不规范。我国上市公司中绝大部分是由国有企业改制而成的,主管部门和地方政府的过多干预和高度集中的股权结构,导致经理层感受不到来自市场的外部竞争压力和股东的内部压力,因而不能站在企业家的立场上考虑和处理问题。

信誉受损。根据资本结构理论,企业信誉与融资能力成正比,如果一个企业信用等级低下,举新债还旧债必然困难重重,财务危机将难以避免。

由于会计勾稽关系的存在,上述各种现象必将在财务指标或财务比率体现出来,因此要进一步知道是哪个环节出了问题,这就需要对企业内部财务警情诱因进行全面的分析检查,重点从以下几个方面把握:现金、银行存款、应收账款、应收票据、固定资产、长期投资、存货和递延资产等资产的实有状况和变动状况以及利用水平;各种借款、应付债券、长期应付款等负债的实有状况和变动状况;探寻企业盈亏根源,是否有挖潜的潜力或防范亏损的措施,检查企业财务计划的制定与执行情况;企业在筹资、投资、生产等重要环节是否有必要的内控制度以及决策程序和流程;各种收入、成本、费用、会计账户、账簿设置,会计原则的应用与会计报表编制和凭证保管等情况。

准确诊断警源为采取针对性防范和化解对策及时、有效地解决财务危机问题提供了前提。

(四)防警排警对策的建议

针对各种因素引起的财务风险(低偏警情)或财务危机(高偏警情),提出相应的防范和化解对策建议,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如果警情是由外部宏观环境因素引起的,那么就应该着重从公司与外部环境的适应性入手,如果是一些制度上的原因,只需调整公司战略计划,使其与之相适应;如果是汇率、利率的变动引起的,为防止其对公司财务进一步的消极影响,可以通过套期保值、期货交易等金融衍生工具来消除汇率、利率变动的影响;如果是因为行业已不具市场竞争力,那么管理当局应该加快产品的更新换代,或者调整行业结构,逐步步入其他极具生命力的行业,以扭转陷入财务危机的局面。考虑到行业调整需要投入大量的人力、财力和物力,应该在财务刚开始恶化的时候实施,这样不会给公司的资本带来过于巨大的压力。

对于内部经营管理因素诱发的警情,在财务措施时因视具体情况而定:如果是多元化战略决策失误引起的,建议公司管理当局及时调整多元化战略,终止不具生命力的产品或产业经营,以突出公司主营业务,将主要人力、财力、物力集中到主营业务上来,提升主营业务的市场竞争力,不仅可以防止或化解财务危机,还为日后发展规模经济提供资本支持;如果是盲目扩张,产生经营杠杆负效应引起的,那么管理人员应该及时收缩生产,以减少由于增加销量而带来的巨大广告费用,这样可以缓解经营杠杆风险,同时当生产规模收缩到一定程度后,增加的销售收入必定高于支出的广告费用;如果是财务杠杆负效应的影响,这说明公司资本结构不合理,资产负债率过高,带来的巨额财务费用和资金成本。因此,应该减少负债在总资产中的比例,优化资本结构,同时寻求最优的资本结构使企业在一定时期内加权平均资本成本最低,使企业摆脱财务困境,逐步实现企业价值最大化;在公司治理结构方面,明确企业内部财务关系,做到责、权、利相统一。企业财务关系是指企业在组织财务活动过程中与有关方面所发生的经济利益关系;调整资本结构,稳定收入水平,增加自有资金的比重,对外传递一种良好信号,增强自身筹融资能力。

此外,可以通过变卖呆滞资产缓解资金紧张局面,可以通过债务重组解决无力偿付的无法展期债务等等。总之,排警的措施多种多样,作用也不尽一致。在实践运用中,要从客观实际出发,经过比较研究,创造性地选用排警对策,使损失达到最小。

四、结论

本文在回顾国内外研究的基础上,对构建预警分析机制进行了理论探讨,旨在为上市公司管理人员、投资者以及其他利益相关者提供决策分析的思路。

参考文献:

1、程涛.财务预警模型综述[J].山西财经大学学报,2003(10).

2、彭韶兵,刑精平.公司财务危机论[M].清华大学出版社,2005.

3、胡振,刘华.基于改进功效分析的企业财务预警系统研究[J].统计与决策,2006(5).

4、张津.企业财务风险的处理与防控[J].技术与市场,2006(5).

5、胡成玉.论公司财务风险的成因与对策[J].经济师,2005(3).

行为财务理论在证券市场中的应用 篇6

传统的公司财务理论是建立在管理者、投资者完全理性和“有效市场假说” (EMH) 基础之上的, 但进入20世纪80年代以后, 出现了大量与“有效市场假说”相矛盾的市场异象, 比较典型的有: (1) 规模效应。Banz研究发现小公司的股票较大公司的股票更易获得较高的收益率。公司规模是市场上人尽皆知的信息, 按照“有效市场假说”, 借此信息应无法获取超额回报。因此, 这一发现极大地冲击着“有效市场假说”。 (2) 期间效应。French, Gibbons, Hess的研究显示, 股票在星期一的收益率通常为负值, 而在星期五的收益率则明显高于一周内的其他交易日, 于是可以得出在某些特定时间进行股票交易即可获取超额回报, 这显然与“有效市场假说”不符。 (3) 反向投资策略。经济学家发现, 一只股票受关注的程度也影响到股票价格的变化, 因此投资者可以采取一种“反向投资”的策略来获取超额回报, 一只股票受关注的程度是市场上的公共信息, 显然有效市场假说难以解释这一策略。

行为财务理论强调现实中的投资者和管理者并非是完全理性的, 市场也并非完全有效, 在这一真实前提下, 通过对投资者和管理者决策过程的探究, 弥补了传统财务理论在指导企业实践上的不足。

二、行为财务理论的主要内容

1、行为资产定价理论

基于投资者并非完全理性, Shefrin, Statman (1994) 提出了行为资产定价理论 (BAPM, Behavioral Asset Pricing Model) , 引起人们广泛的关注。BAPM指出金融市场上除了严格按照传统的CAPM进行资产组合的信息交易者外, 还有并不按传统的CAPM行事的噪音交易者, 他们信息不充分, 会犯各种认知错误。金融资产的价格由这两类投资者共同决定:当前者在市场上起主导作用时, 市场是有效率的;反之, 市场是无效率的。

2、行为资产组合理论

一般认为, 现代资产组合理论起源于马科维茨 (Markowitz, 1952) 的《投资组合选择》 (portfolio Seleetion) 一文。发展至今至少存在以下三方面的局限:

(l) 理性人假设的局限。大量证据已经表明人带有非理性因素, 投资者的各种认知偏差在投资决策中发挥重要作用。

(2) 投资者对待风险态度假设的局限。均值方差模型假定投资者使风险厌恶的, 其风险态度始终一致, 但现实中我们可以看到购买保险的人同时购买彩票, 两者的风险偏好显然不一致。

现代投资组合理论的局限促使学者们努力寻找更好的解决方案, 特别是基于投资者个体行为和心理特征的理论, 而行为财务理论正是这样一种思路。行为财务学者Shefrin, Statman (2000) 提出了行为资产组合理论 (BPT, Behavioral Portfolio Theory) 。

BPT有两种分析模型:单一账户行为组合理论 (BPT一SA) 和多重账户行为组合理论 (BPT一MA) 。Sheleifer, Statman (2000) 指出投资者具有两个心理账户, 分别对应高低两个期望值, 代表投资者既想避免贫困, 又希望变得富有的愿望。BPT认为, 投资者将通过综合考虑期望财富、对投资安全性与增值潜力的欲望、期望水平以及达到期望值的概率五个因素来选择符合个人意愿的最优组合。这样, BPT就更为接近实际投资行为了。

三、行为财务理论对证券市场异象的解释

1、股票溢价之谜

通过对证券市场上股票和债券投资收益率的观察发现, 股票投资的历史平均收益率相对于债券投资要高出很多。但相对于债券而言, 人们在股票上的投资却是非常之少, 这种现象被称为“股票溢价之谜” (M e h r a a n d p r e s e o t t, 1985) 。行为财务理论认为, 投资者是“损失厌恶”的, 损失带来的痛苦会需要更多的收益来弥补。当他们遭受股票投资短期内的损失时, 损失厌恶会令多数投资者放弃长期回报率高的股票转而投资于回报率稳定的债券。

2、弗里德曼一萨维奇困惑

传统的投资理论假定投资者的风险厌恶程度是一致的, 并且一般用方差来衡量。弗里德曼一萨维奇 (Friedmanand Savage, 1948) 研究发现, 人们通常同时购买保险和彩票。他们在购买保险时表现为风险厌恶, 而在购买股票时则表现为风险寻求。这种与传统假设不符的现象被成为“弗里德曼一萨维奇困惑”。行为财务理论认为, 投资者存在“心理账户”, 而且他们在行为时会受到心理账户的影响。根据心理账户的相关研究成果, 投资者一般将自己的收入分成三部分:目前的薪资收入、资产收入和未来收入, 对于这三种收入个人的态度并不相同, 譬如对于未来收入个人总是不太愿意花掉它, 即使这笔收入是确定会收到的。

3、封闭式基金折价交易之谜

封闭式基金有两个价格:市价和净值。若依照EMH, 封闭式基金的市场价格理论上应该等于基金的净值。但实际上封闭式基金的市价一般来说低于净值将近20%。Lee, Shieifer, Thaler (1991) 定义封闭式基金折价交易之谜。

行为财务理论认为持有封闭式基金的投资者中有一部分是噪音交易者, 他们对于未来的基金回报时而乐观时而悲观, 从而导致基金价格经常性的涨跌变动。

4、处置效应

Shieifer, Thaler (1985) 发现, 投资者倾向于过长时间地持有资本损失的股票, 而过早地出售具有资本利得的股票。他们把这种现象称为“处置效应” (disposition effect) 。对于一个理性的投资者来说, 这两种股票在处置上应该不存在区别的, 因此传统的理论无法解释“处置效应”。行为财务理论认为, 投资者具有后悔厌恶和损失厌恶的心理, 投资者为了避免后悔, 常做出非理性的行为。当股票出现资本损失时, 面对确定的损失和未来不确定的走势, 为避免立即兑现亏损而带来的后悔, 投资者倾向于风险寻求而继续持有股票;当股票出现资本利得时, 面对确定的收益和未来不确定的走势, 为避免价格下跌带来的后悔, 投资者倾向于风险回避而提早抛售股票。

四、基于行为财务理论的证券投资行为、策略和理念

由于一般的理论其假设过于严格且与现实相去甚远, 并不能很好的指导投资者。行为财务理论的发展为人们提供了一个解决问题的办法。具体地, 常见的有以下二种基于行为财务理论的投资策略:

1、反转策略和惯性策略

反转策略是指在一定观察期后, 持有前一观察期内下跌的股票, 卖出上涨的股票。其理论依据是投资者对新信息存在反应过度, 股票价格下跌或者上涨幅度过大, 应该回调。惯性策略是指在一定观察期后, 持有前一观察期上涨的股票, 卖出下跌的股票, 其理论依据是投资者对于新信息反应不足, 股票价格还会继续上升或下跌。通过对我国股票市场上反转策略和惯性策略的实证研究, 基本结论是我国股票市场存在比较明显的反转现象, 而惯性不明显。因此, 对于投资者而言, 反转策略成功的可能性更大, 可能更为可取。惯性策略或“追涨杀跌”是最差的策略, 这正是中了市场上庄家的套。

2、平均投资策略

平均投资策略是指投资者预先决定将收入的一定比例投资于股票, 然后按照事先定好的投资时间表定时将收入投资于股票。从现代金融理论的角度来看, 如果投资者在制定投资计划后, 根据新的信息不断调整计划, 这种策略要比平均投资策略要优。而在平均投资策略中, 投资者拒绝了新的信息, 因而是一种次优的策略。传统理论认为投资者不会被得意或后悔所影响, 但实际并非如此, 投资者确实受到了心理的影响我国股票市场上的投资者大都表现出自我控制能力差和后悔感强, 因此, 采用平均投资策略对他们虽不是一种最优策略, 但不失为一种合适的选择。

五、对行为财务理论的评价

行为财务理论的科学性在于:突破了标准财务理论只注重最优决策模型认为理性投资决策模型就是决定金融资产价格变化的实际投资决策模型的假设, 开创了投资者实际上是如何进行决策的研究领域, 从而把人的行为模式建立在更加现实的基础上。它给出了市场异象的合理解释。行为财务理论也存在着诸多不足:解释的普遍性问题。行为财务模型虽然能解释市场中的某些异象, 但尚缺乏一种能够普遍解释各类市场异常现象的理论或模型;理论的系统性问题。迄今为止, 行为财务尚未能形成一个完整的理论体系, 其研究还停留在对市场异常现象的解释以及实证检验上。而且, 心理因素的不确定性和不易量化也增加了行为财务研究的难度。

参考文献

[1]、威廉.L.麦金森.公司财务理论[M].大连: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 2002, (6) .

[2]、邓汉慧, 张子刚.西蒙的有限理性研究综述[J].中国地质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 , 2004, (6) .

行为公司财务理论 篇7

一、行为财务学的理论基础

(一)心理学

行为财务学的发展与心理学是密不可分的,投资者的投资决策过程是一种思维活动过程,心理学的研究内容就包括了人的思维活动过程。心理学的实验证明,人的知识和经验会影响人的决策结果,投资者在投资决策过程中经常以各种方式偏离理性的判断结果,形成认知与心理的偏差。在投资者决策过程中的具体体现就是损失回避、心理账户、过度自信、倾向于确认偏差、后悔厌恶、从众心理和模糊规避。

(二)期望理论

传统预期效用理论是标准经济学的理论基础之一,它认为人们都是理性的,当人们面临不确定性时,决策主体可以对各种可能出现的结果加权估价,从而选择预期效用最大化的方案。传统预期效用理论无法描述个人在不确定情况下的决策行为。Kahneman和Tversky于1979年发表论文《期望理论:风险下的决策分析》,给出了解释人们在不确定条件下的决策行为的模型,不同于传统的预期效用理论,称之为期望理论。通过实验调查,Kahneman和Tversky把违反传统预期效用理论的部分归纳为三种效果:确定效果、分离效果和反射效果。此外,他们也提出了理论模型来解释个人面对不确定的投资环境时是如何决策的,他们定义了价值函数和决策权重函数来描述人的选择行为。期望理论认为个人在面对损失时有风险偏好的倾向,而对于利得则有风险规避的倾向。因此,期望理论描述了人的真实行为。

二、行为财务理论的内容

(一)DSSW模型

DSSW模型(DeLong,Shleifer,Summers,Waldmann)解释了噪声交易者对金融资产定价的影响及噪声交易者为什么能赚取更高的预期收益。噪声即市场中虚假或误判的信息。该模型认为,市场中存在理性套利者和噪音交易者两类交易者,后者的行为具有随机性和不可预测性,由此产生的风险降低了理性套利者进行套利的积极性。

(二)DHS模型

DHS模型(Daniel,Hirsheiferr,Subramanyam)解释了股票回报的短期连续性和长期的反转。该模型认为,市场中的投资者分无信息和有信息两类,无信息的投资者不存在判断偏差,有信息的投资者表现出过度自信和自我偏爱两种判断偏差。过度自信导致投资者夸大对股票价值判断的私人信息的准确性;自我偏爱则导致对私人信息的反应过度和对公共信息的反应不足。

(三)BSV模型

BSV模型(Barberis,Shleifer,Vishny)解释了金融资产的价格如何偏离有效市场假说EMH (EMH.Efficient Markets Hypothesis)。模型认为,投资者在决策时存在两种心理偏差:选择性偏差和保守性偏差。BSV模型就是从这两种偏差出发,解释投资者决策模型如何导致证券的市场价格变化偏离EMH的。

(四)HS模型

HS模型(Hong and Stein)又称统一理论模型(Unified Theory Model),解释了反应不足和过度反应。与BSV模型和DHS模型不同的是,HS模型把研究重点放在不同作用者的作用机制上。HS模型把市场中的投资者分为消息观察者和动量交易者两类。模型认为最初消息观察者对私人信息反应不足,动量交易者试图利用这一点进行套利,但结果恰恰导致股价的过度反应。

三、基于行为财务理论的企业投资行为研究

行为财务认为,企业的投资行为受企业内部管理者心理特征的影响:

(一)过度自信

管理者过度自信往往高估投资收益,低估投资项目收益的波动幅度和风险。Malmendier和G·Tate认为,如果管理者有充足的内部资金,在不受资本市场和公司管理机制约束的情况下,即使不存在代理问题和信息不对称,与最佳的投资规模相比,往往会出现投资高风险项目、净现值为负的项目,在并购中作为收购方会出价偏高、并购活动频繁等过度投资行为。如果内部资金不足,他们不愿意在资本市场融资,此时,一些投资项目就被搁置了。

(二)后悔厌恶

后悔厌恶使人们不愿接受现有的损失,决策者由于承担了责任就会不愿马上终止项目,他们往往倾向于继续投资,因为他们会觉得并使他人也觉得困难只是暂时的。人们更喜欢那些前后一致连续型的决策者,因此对一个项目,决策者会善始善终。如果管理者是风险规避型的,在管理者的报酬是基于公司净资产的情况下,他更喜欢选择降低公司风险的项目。

(三)心理账户

心理账户认为人们在面临不同的选择和问题时,会将其放入不同的心理账户,即用不同的评价方式进行衡量。投资者对风险和损失也使用不同的心理账户进行评估。投资者对不同的账户具有不同的风险偏好,对于避免损失的账户,他们表现为高风险厌恶;对于追求潜在收益的账户又表现为高风险寻求。但是现实中,人们眼中的资金通常并不是可以完全替代的,心理账户可以很好地解释股市上投资者具有偏好系统易变性的非理性行为。

(四)沉没成本

沉没成本是指已经发生、不会被以后的决策改变的成本。传统财务理论认为,沉没成本不会影响个人的决策,沉没成本与将要采纳的决策无关,在分析决策方案时应将其排除。现实中,管理者通常会有损失规避的倾向。损失规避指相对于某一参照点,人们对于损失的厌恶程度,要远远大于相同量的所得所带来的高兴程度。因此,当项目发生的损失累计扩大时,决策者通常继续追加项目投资,不愿意承认已有的损失,以期待着该项目将来能够扭亏为盈。这时候沉没成本和对项目所负责任的大小都成为决策者追加投资的参考。

(五)羊群行为

羊群行为,也称从众倾向,是一种特殊的非理性行为,它是指经理人在信息环境不确定的情况下,经理人的行为受到其他经理人行为的影响,模仿他人决策,或者过度依赖于舆论而不考虑信息的行为。经理人的从众倾向可能是出于节约信息收集的成本、推卸责任和维护职业声誉的需要。在我国曾出现房地产热、委托代理热和并购热等投资热潮,说明我国企业投资决策的羊群行为表现得异常突出。

四、基于行为财务理论的投资策略

(一)动量投资策略

动量投资策略是指对位于上升趋势中的股票进行投资以赚取差价的投资方法。这种投资策略是针对证券市场中反应不足的股票所进行的短期投资。在反应不足时,股价自开始上涨直至达到顶部通常有持续几天的过程,动量投资者如果在股价出现上涨趋势时购入,虽然价位较高,但是今后几天内能够以更高的价格卖出,仍然可以获利。

(二)反向投资策略

反向投资策略指买进过去表现差、近期亏损的股票而卖出过去表现好、近期盈利的股票来进行套利的投资方法。该投资策略是针对证券市场所存在的反应过度和羊群效应等现象所实施的一项长期策略。投资者选择低市盈率的股票,选择股票市值与账面价值低、历史收益率低的股票,往往可得到比预期收益率高的多的收益,因此投资者利用反向投资策略找到了套利机会。

(三)成本平均和时间分散化投资策略

成本平均策略和时间分散策略与投资者的后悔厌恶和心理账户有关。成本平均策略,指投资者在将现金投资于股票时,通常总是按照预定的计划根据不同的价格分批进行,以备不测时摊低成本,从而规避一次性投入可能造成较大风险的策略。时间分散化策略则要求企业的投资行为因时而异。成本平均策略和时间分散化策略的意义在于风险的分散,那么不可避免带来收益相应的下降,但这样一来就有悖于标准财务理论的预期效用最大化原则。行为财务理论认为这两种策略属于行为控制策略。

(四)小盘股投资策略

小盘股策略是指在同等条件下买入小公司的股票比买入大公司的股票将获得更高的股票收益的策略。小盘股票是流通规模较小的股票。Banz发现无论是总收益还是风险调整后的收益率,都与公司大小呈负相关关系,即股票的收益率随公司规模增大而减少。

行为财务理论把人的行为纳入到决策中来,解释了企业投资过程中的一些现象,也给出了市场异象的合理解释,具有一定的科学性。行为财务理论研究起步比较晚,目前尚未形成一个完整的理论体系,缺乏理论和模型来解释普遍存在的各类市场异象。行为财务学领域值得广大专家学者进行深入的探讨和研究。

上市公司财务报表舞弊行为研究 篇8

一、上市公司财务报告舞弊行为动因分析

财务报告舞弊是指为了欺骗财务报表使用者而对财务报表中列示的数字和其余揭示进行有意识地错报或忽略, 主要包括对财务报表据以编制的会计分录或凭证文件进行操纵、伪造或更改;对财务报表的交易、事项或其余重要信息的错误提供或有意忽略;与数量、分类、提供方式或披露方式有关的会计原则的有意忽略。财务报告舞弊的基本动因应该是对利益的追求, 但是从深层次挖掘, 我们可以发现其原因主要基于两个方面:一是股权结构失衡。股权结构失衡会产生公司管理层财务报告舞弊和股东财务报告舞弊。首先, 从法律的角度来说, 股东与公司管理层是委托人与代理人的委托代理关系。委托人要实现的是财富最大化, 代理人追求的目标是尽可能多的工资收入或非货币性的在职享受等。这种行为目标的差异, 客观上需要各种有形或无形的“契约”来协调。但由于信息的不对称、市场的不确定性等原因, 一个业绩不好的代理人, 可能用各种不确定因素的具体“事实”来推卸责任。而委托人因信息劣势和监督成本的考虑, 却很难调查这些“事实”的真伪, 企业中的管理层作为“内部人”在很大程度上取得了会计核算和报告的控制权, 并通过操纵会计侵蚀委托人的利益, 以实现其局部和个人利益。其次, 在经理人与股东之间信息不对称的基础上又衍生出了大股东与中小股东之间在会计信息占有方面的不对称, 进而出现了较为严重的大股东侵害中小股东利益的情形。大股东利用内幕交易, 操纵市场, 赚取差价, 都属此类。二是盈利预期的失衡。我国股票市场上, 在政府部门、公司经营管理者、以及投资者的心目中, 都存在着一个属于他们自己的盈利预期机制, 各方从自身利益出发, 对上市公司制定不同的经营目标, 这些经营目标的制定很多是没有任何理论及数据来支撑的, 从而形成一个怪圈, 即:上市公司的高管人员想方设法达到公司或者各方的盈利预期, 而各方进而提出更高的盈利预期。

二、上市公司财务报表舞弊惯用手段分析

(一) 虚增资产。

即权属不明, 计量、确认随意性大, 虚列或虚拟资产。从货币资金项目看, 现金账户常见形式有:截留现金不入账, 据为已有或转入小金库;现金暂不入账以便挪用;坐支现金;超规定范围收付现金;白条抵库;涂改、变造、伪造单据;巧立名目私分现金, 等等。银行存款账户常见形式有:收入的银行存款不入账;化整为零套取现金;从银行提取现金后挪作它用;出借银行账号;涂改、变造银行对账单;故意错记、漏记、重复登记, 等等。其它货币资金账户:账户开设不合理;虚列其它货币资金不按规定用途使用, 等等。

(二) 虚列负债。

即债权、债务不对应, 手续不合法、不完备, 确认不及时, 名存实亡, 有名无实, 纠纷频繁。利用流动负债来隐瞒收入, 调节利润;长期负债的划分不恰当;长期负债的利息支出不合规。

(三) 虚假确认收入。

即上市公司不遵循收入实现原则来确认收入, 而是根据需要提前或推迟确认甚至虚假制造收入。包括提前确认收入、通过不具有产权的资产进行交易虚构收入、在不转移土地使用权的情况下确认收入、通过循环转账来制造收入到账的假象、确认一年中的部分费用但确认全年的收入以提高利润、少计管理费用、将以前年度的利润计入本期、费用跨期摊配、虚提返利、将应收股利计入投资收益、合并报表中不抵消内部销售未实现利润、不将分公司经营情况并入会计报表等。

(四) 虚增利润。

即利用不正当手法人为操纵利润, 多是虚盈实亏, 也有实盈虚亏。虚盈实亏就是用多计收益、少计成本的手法造出不真实利润, 费用转作待摊费用, 以调减当年利润。从税金上看, 有意或无意少计漏提, 侵占流转税额, 比较突出的是:在增值税上, 多列或虚列进项, 扩大抵扣范围;通过关联交易任意降低计税价格, 隐匿收入, 违规冲抵销售收入等逃税;在企业所得税上任意挤占和违规摊销成本费用, 收入挂账甚至不入账, 不按权责发生制结转成本、费用和收入, 在消费税和营业税上弄虚作假少计瞒报应税收入。这样的虚拟账面利润, 不仅歪曲了企业的经营事实, 而且扭曲了企业的财务状况。另外, 有的企业在编制合并会计报表时, 任意调整合并报表范围, 对下属亏损企业 (特别是非全资的亏损企业) 的报表合并与否, 根据需要而定。

三、有效识别上市公司财务报表舞弊, 维护公共利益

(一) 从上市公司角度来讲。

一是强化公司治理的内部机制, 优化公司的股权结构和董事会的结构, 提高董事会的独立性, 发挥监事会的作用, 建立健全在监事会领导下的内部控制制度。保证经济业务的有效运转, 保证会计资料的真实、合法、完整, 保护资产的安全、完整, 防止、发现、纠正错误与舞弊, 以强化内部约束;建立审计委员会, 负责对公司经营和财务活动进行审计监督, 并具有聘用注册会计师的决定权等。通过内部审计职能, 监察关键的财务风险及经营风险;完善业绩评价机制和经理人员薪酬制度, 缓解信息披露舞弊的奖金动机、保职位动机。二是加强公司治理文化建设。在上市公司内部, 尤其是上市公司的高级管理人员内部, 应该树立一个良好的文化范围, 公司健康的发展需要公司具有长期竞争意识, 上市公司要培养核心竞争力, 建立自己的竞争优势。上市公司只有通过核心竞争力的培养, 提高上市公司在产品市场上的竞争力, 才能提高在资本市场的竞争力。

(二) 从监管部门角度来讲。

一是提高证券监管的力度和效率。针对我国证券监管机构执法权限不足的现状, 应该考虑修订相关法律, 扩大监管机构的执法权限和处罚手段。采用先进的监管技术, 充分运用网络手段和电子手段;改进监管方式, 加强事前的动态监控, 尽量把各种违法违规事件扼杀在萌芽状态中;提高监督的透明度, 加强对监管人员的监督, 防止腐败现象的发生。二是加大法律的惩处力度。首先, 引入民事赔偿机制和相应的民事诉讼机制。民事赔偿既可以使因舞弊而蒙受损失的投资者得到补偿, 又能给舞弊者形成确实的经济压力, 抑制其违法冲动。其次, 加大舞弊行为的刑事责任。对于证券市场的舞弊案件, 证券监管部门应该代表投资者利益对相关责任人提起刑事诉讼并加强同司法机关的协作, 以形成对舞弊行为的威慑。

(三) 从投资者角度来讲。

一是培育机构投资者, 使其成为证券市场的投资主体。机构投资者与个人投资者相比, 更注重投资而不是投机。因此, 机构投资者对上市公司真实财务信息的需求度更高, 而且对财务信息的解读能力更强。只有当机构投资者成为证券市场的主力, 才能形成有效的上市公司财务信息需求主体。而我国投资者结构以中小投资者为主, 机构投资者为辅。因此, 应大力发展基金等机构投资者。二是提高中小投资者的素质, 加强风险教育。我国资本市场上广大的中小投资者大多是投机者, 他们希望通过股价的波动, 获取短期的资本利得。因此, 他们更关注能导致股价剧烈波动的内幕消息, 而不是会计信息的真实性。而且, 广大中小投资者的教育程度千差万别, 大多数人不能充分理解会计报表中所包含的复杂信息, 他们的投资具有一定的盲目性。为此, 必须通过各种手段加强投资者教育, 提高他们的素质, 让投资者在了解股票市场利润的同时, 也了解投资的风险。

参考文献

〔1〕周勤业, 卢宗辉, 金瑛.上市公司信息披露与投资者信息获取的成本效益问卷调查分析〔J〕.会计研究, 2003 (5) .

〔2〕王跃堂, 赵子夜.会计专业判断:基于盈余信息治理的思考〔J〕.会计研究, 2003 (7) .

〔3〕单升元.美国会计改革对规范我国上市公司信息披露的启示〔J〕.经济经纬, 2003 (3) .

〔4〕葛家澍.美国安然事件的经济背景分析〔J〕.会计研究, 2003 (l) .

行为公司财务理论 篇9

一、公司财务报表粉饰行为产生的动因及现状

(一) 公司财务报表粉饰的动因

1. 为了业绩考核而粉饰公司财务报表

业绩考核是公司财务报表粉饰最常见的动机。很多时候企业会将报表数据作为业绩考核的重要依据, 财务数据是衡量经营业绩的重要指标, 关系到企业管理者的奖金发放、职位变动甚至去留, 这些利益或风险都会成为当事人粉饰公司财务报表的诱因。

2. 骗取银行授信等级和授信额度

企业在申请银行贷款时, 银行需要根据该企业提供的报表计算资产负债率、流动比率、速动比率等财务数据来评价该企业的财务状况, 并依据该企业所属行业的标准对其进行评级。资金短缺而且财务状况差的企业为了取得更多的银行贷款, 必须对资产状况或利润水平进行包装, 担保公司和企业自身都有可能为了骗取银行的授信等级和信用额度而粉饰公司财务报表。

3. 在金融市场获得利益

部分上市公司通过粉饰公司财务报表进而在资本市场上直接或者间接谋取不正当利益。比如通过粉饰公司财务报表使公司获得上市或增发股票的资格, 抑或通过人为处理公司财务报表可以避免上市公司被ST或退市以及通过粉饰公司财务报表操纵公司股价, 获得利益。

4. 以减少纳税为目的的报表粉饰

在间接计算法下, 企业每一年度的应税所得额是根据当年会计利润总额按照税法规定进行加减调整得出的, 因此一些企业会以偷税或推迟纳税为目的粉饰公司财务报表, 人为调节账面利润, 甚至编制多个版本的财务报告, 将利润低甚至亏损的报表交给税务部门来减少或推迟纳税。

(二) 公司财务报表粉饰的现状

世界范围内发生了无数上市公司财务报表粉饰的案例, 其作案手段和盈余操纵的数额无不让人瞠目结舌。目前在我国, 会计信息失实、公司财务报表粉饰和盈余操纵的案例多年来也是层出不穷。为了让资本市场对公司业绩有个良好的印象, 许多企业只把公司运营做好的一面展现给投资者。2013年10月, 华晨中国低价转让沈阳晨发汽车零部件有限公司75%股权, 将出售所得的5, 960万元用于经营的行为被指“甩掉不良业务, 改善报表业绩, 减少对集团利润的拖累”。2014年1月初, 长沙保利房地产公司也被怀疑通过团购优惠冲刺销售业绩, 粉饰经营成果。因此, 无论从维护投资者利益还是树立企业形象来说, 防范公司财务报表粉饰都是不能回避的任务。

二、公司财务报表粉饰行为的负面影响

(一) 损害股东利益

经粉饰的公司财务报表无法真实反映该企业的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 投资者无法通过阅读报表了解企业的生产经营状况。一些上市公司实际已经亏损, 但会通过粉饰公司财务报表美化当期业绩, 误导中小股东。当这些公司的真实经营状况被披露时, 最终被损害的还是那些中小投资者和散户的利益。

(二) 误导债权人做出错误判断, 提高其坏账风险

我国企业普遍面临资金紧缺的局面, 而从银行贷款可以使财务杠杆的作用得到发挥。银行在确定对某一企业的贷款额度时, 公司财务报表是他们做出判断的重要依据之一。为了获得银行贷款, 企业不惜通过粉饰公司财务报表使财务数据符合银行的要求。粉饰过的公司财务报表会增加银行了解企业真实情况的难度, 在不知情的前提下盲目增加对企业的贷款。当企业经营不善时, 银行收回贷款的可能性会减小, 坏账增加, 银行资金的流动性大大降低, 这不仅增加了银行的经营风险, 还会扰乱金融秩序。

(三) 为经济犯罪创造机会

公司财务报表粉饰会给不法分子侵吞国家资产提供机会。国家每年流失的税款中, 由于报表粉饰造成的税收流失占绝大部分, 流失的这些税款中相当一部分转移到消费基金上了。

三、公司财务报表粉饰行为的防范

(一) 建立健全公司内部控制

要防范公司财务报表粉饰, 必须建立健全公司的内部控制, 尤其要实现各职责之间的制约和平衡, 减少潜在当事人粉饰公司财务报表的作案机会。同时也可以把实现电算化作为加强内部控制的辅助手段。进而提高会计信息的处理速度, 减少信息传递过程中的人为干扰, 让财务人员相对独立于其他部门, 减少其他部门对财务工作的约束和控制, 冲淡粉饰公司财务报表的气氛。

(二) 推广内部控制审计与公司财务报表审计的整合

积极推动整合审计。根据财政部颁发的《关于印发企业内部控制配套指引的通知》, 《企业内部控制审计指引》自2012年1月1日起在上海证券交易所、深圳证券交易所主板上市公司施行, 要求上市公司聘请具有证券、期货业务资质的会计师事务所对财务报告内部控制的有效性进行审计并出具审计报告。将内部控制审计与公司财务报表审计整合进行的审计, 以提高审计质量。

(三) 积极引进司法介入

将粉饰公司财务报表的责任付诸法律, 将会对企业管理人员起到约束作用, 因此有必要提高公司财务报表粉饰的风险, 加大处罚力度, 增加粉饰报表的成本。根据成本效益原则, 如果粉饰公司财务报表的成本大于得到的收益, 将会有效减少公司财务报表粉饰的动机。但前提是要进一步完善会计法律法规, 明确责任, 完善诉讼机制, 对参与公司财务报表粉饰的管理人员和涉案公司予以重罚;建立工作档案, 及时记录高管人员粉饰报表的行为并适时公布, 作案达到一定次数时将不再拥有担任高管的资格。对参与作案的注册会计师也要重罚, 只要能证明注册会计师参与公司财务报表粉饰的都应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 并对作案达到一定次数的取消其执业资格, 增加注册会计师参与粉饰的成本, 使违规者无利可图。

(四) 进一步完善会计准则

目前我国会计准则和会计制度允许企业根据自身情况做出选择, 留有较多的真空地带, 这给企业管理者粉饰公司财务报表提供了作案机会。所以进一步完善会计准则和会计制度具有及其重要的作用。同时, 会计准则的修订应具有一定的超前性, 对未来企业经济活动有足够的预期, 避免企业发生新业务时面对“无法可依”的局面。

(五) 加强经济系统的监督作用

我国的国民经济监督系统包括国资委、工商、税务、审计、财政、银行和证券机构等, 这些部门都与企业有着密切的联系, 从不同角度监督企业公司财务报表。但这些机构只有分工不同, 之间并没有建立起密切的联系, 因此只能从各自的角度片面地对公司财务报表进行监督。而且这些部门在行使权力时, 都有谋求部门私利的倾向, 使得各部门的规定在某些方面产生差异, 同时在其他方面出现管理真空区域, 一些领域得不到有效监管, 给公司财务报表粉饰留下操作空间。

(六) 加强注册会计师行业的监督力度

公司财务报表粉饰包括合理的会计政策选择和利用非法手段操纵会计利润, 企业选择的粉饰手段是否合理合法很大程度上依赖注册会计师的职业判断。如果注册会计师无法对被审计单位的报表进行有效的监督, 那么上市公司的报表粉饰会导致会计信息失实从而干扰报表使用者做出正确决策。因此, 注册会计师是防范企业报表粉饰的重要力量。

(七) 完善业绩评价机制

在一些企业中, 由于公司财务报表基本是业绩考核的唯一依据, 企业管理者会利用信息资源的优越条件粉饰公司财务报表。因此有必要改进上市公司考核的测评标准, 减少报表粉饰动机。笔者认为绩效评价标准应当多元化, 除公司财务报表数据外, 还应包括企业规模、人力资源层次分布、纳税数量及社会公益活动参与程度等, 另外也要参考同行业平均水平和该行业其他公司的状况, 让公司财务报表不再是考核的唯一准绳。如果绩效评价机制能够得到有效的完善, 就会打破企业通过粉饰公司财务报表达到“一俊遮百丑”的目的。

(八) 运用奔福德定律寻找粉饰线索

将奔福德定律应用到公司财务报表粉饰的查询和认定中, 由于奔福德定律的自身特殊性, 经粉饰的公司财务报表不再符合该定律的应用条件, 用奔福德定律检验报表数据的结果可以作为报表粉饰的佐证, 提高审计效果。

综上所述, 财务报表粉饰现象是有其深层次原因的, 只有深入调研和分析财务报表粉饰的动机, 才能找到相应地解决办法。财务报表粉饰是涉及会计、审计、证券、法律等多个领域的综合性问题, 通过多方面的防范措施, 报表粉饰问题能够得到有效解决, 这样才能保证财务报表的真实和公允, 保障投资者利益。

摘要:财务报表粉饰是涉及会计、审计、证券、法律等多个领域的综合性问题。文章所指的财务报表粉饰是指企业管理当局为了获得不正当利益而有目的、有意图地掩盖企业真实的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 这种人为的操作既指用非法手段伪造财务信息, 也包括对合法手段的过度使用, 通过多方面的防范措施, 报表粉饰问题能够得到有效解决, 这样才能保证财务报表的真实和公允, 保障投资者利益。

关键词:财务报表粉饰,防范措施,利益

参考文献

[1]刘蜀云.财务报表粉饰的手法及其防范[J].财务与审计, 2009 (07) .

[2]何红霞.会计报表的粉饰!识别与防范[J].财税金融, 2009 (09) .

行为公司财务理论 篇10

关键词:上市公司,财务报表,会计信息

“财务报表粉饰”是指上市公司管理层使用伪造、涂改等手段来编制财务报表,反映虚假的财务状况,导致财务报表使用者做出错误决策的行为。一段时期以来,媒体不断披露上市公司对财务报表进行粉饰的事例,探讨上市公司进行财务报表粉饰的原因,分析其手段,提出相应的防范对策,具有现实意义。

1 财务报表粉饰的危害性

1.1 危害市场经济秩序

进行粉饰后的财务报表所反映的虚假会计信息,将会威胁到国民经济的正常运转,相关部门使用这些虚假信息后,会对国民经济情况、宏观经济形势做出错误判断,甚至制定出与实际情况相反的指导意见,从而影响政府的宏观调控能力,进而威胁整个国民经济的有序发展。

1.2 阻碍企业长期发展

企业管理者在决策时往往以财务报表为基础进行相应的分析,根据分析得出的相应信息来制定其相应的政策。经过粉饰后的财务报表,反映的是虚假的企业经营状况,因此管理者不能提出有用的决策。

1.3 损害投资者利益

投资者需要通过财务数据进行分析与研究,进而对企业的盈利能力、偿债能力、获利能力进行分析和决策。经过粉饰的财务报表,起不到真实反映企业经营状况的作用,而且虚假的信息也会误导投资者,同时也会危害投资者的切身利益。

1.4 危害会计行业操守

企业财务人员如果受到领导的压力或者利益的驱动,加之自身法律意识谈薄,就有可能做出粉饰财务报表的行为。长此以往,便会扭曲其价值观念,误导其职业规划,影响其职业发展。如果这种行为不能得到遏制,形成一种行业规则,则会危害整个会计行业,阻碍会计行业的良性发展。

2 财务报表粉饰的手段分析

2.1 利用关联交易进行财务报表粉饰

其主要方式如下:(1)利用内部转移价格,增加公司利润。往往以大大偏离市场价格的方式,来进行购销活动;虚构企业的交易行为,改善公司的经营业绩等。(2)利用资产租赁、转让等形式,提高公司业绩。将资产交给母公司及其下属公司进行管理,或者将资产的使用权直接转让给母公司及其下属公司以获得巨额的收入。(3)采用资产剥离、高价甩卖调节当期损益。以低价收购劣质资产,然后再以高出其收购价格卖出,并将赚取的巨额价差作为当期损益。或者将劣质资产和巨额债务剥离给母公司或母公司的控股公司,从而获得高额收益。

2.2 利用资产重组、债务重组进行财务报表粉饰

资产重组是企业与外部的经济主体之间,进行资本结构优化、完成资产和战略转移,调整经营方向等目标而进行的股权交换和资产处置。其中利用资产溢价来提高收益是资产重组所有手段中被广泛采用的方法。例如,某企业在高价卖出资产后,又利用资产溢价的方法买回该资产,如此多次交易后,企业的资产、利润都会大幅度增加,进而粉饰了企业经营状况。

在新债务重组准则中,引入了公允价值计量方法,并将债务重组利得计入当期损益。采用公允价值计量,不仅可能虚增企业资产,也可能为企业调节利润、粉饰财务报表提供了机会。根据《中国证券报》报导,在上市公司债务重组企业中,绝大部分是ST或PT企业,它们从债务重组中获得的收益从几百万至上亿元不等。

2.3 操纵现金流量进行财务报表粉饰

操纵的具体方式有:第一,公司将产品以高价卖给空壳公司,然后再以低价购进,表面上看现金流量和经营利润大大增加,但事实上,只是在虚购的交易活动中,发生了资金的流动,企业并没有真正获得利润。第二,混淆现金流量。企业为了使投资者对企业有足够的信心,故意混淆现金流量的类别,将非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划分为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从而误导信息使用者做出错误的判断和决策。第三,企业通过结算方式的巧妙安排来调控其现金流量状况。公司往往会让关联企业在期末偿还赊销的应收款项、提前支付预付账款,在下期再将货币资金以各种形式返还给关联企业,其他应收款科目也采用类似的方式,该方式可以增加当期经营活动现金净流量。

2.4 利用会计核算和变更会计政策进行财务报表粉饰

用会计政策对财务报表进行粉饰,其方法包括:用改变折旧方法来延长固定资产使用年限;改变存货计价的方法;变更长期投资核算方法、不正当运用借款费用核算方法;增加资产减值准备等。商务部发布的《中国非金融上市公司财务安全评估报告》(2013 年春季)中反映,在2 230 家样本中,有766 家上市公司对财务报表进行了粉饰,34.34%,其中在房地产上市公司中,有74.42%的公司存在财务报表粉饰嫌疑。上述行为,扰乱了资本市场秩序,挫伤了投资者的积极性,也给企业自身带来了信誉危机。①

3 财务报表粉饰的动因

3.1 为业绩考核粉饰财务报表

财务指标是企业管理者进行业绩考核的重要依据,而企业财务指标的内容包括:企业净利润、销售利润率、投资回报率、资产负债率等。通过对这些财务指标的分析可以明确企业管理者做出的成绩。由于经营业绩的好坏直接影响管理者的薪酬,因此企业管理者为了维护个人利益,实现个人利益的最大化,便会想尽一切办法粉饰公司财务报表,使自身利益得以实现。

3.2 为发行股票粉饰财务报表

按《公司法》要求,公司发行新股的条件为:公司三年连续盈利,能向股东分配股利;前期发行的股份已募足,其间隔期超过一年;近三年,企业财务会计文件真实可信;公司预期利润率超过银行存款利率。如果公司连续三年亏损,在随后一个会计年度内,又不能恢复盈利,就要终止公司股票就交易。上市公司面临上述压力,因此粉饰财务报表动机十分强烈。

3.3 为获取信贷或商业信用粉饰财务报表

在金融市场上,良好的商业信用代表着出色的融资能力。许多经营效益差的企业为了获取银行等金融机构的贷款往往会对财务报表进行相应的粉饰,掩盖企业存在的一系列问题。企业进行财务报表粉饰还可以获取商业信用,如果企业有良好的商业信用就可以获得更多的银行贷款,同时还会赢得其他企业的信任,增强自身的话语权和资金利用上的优势。

3.4 为减轻纳税压力粉饰财务报表

企业为了避税、减税或延迟交税,通过少计收入或者多计成本,或者改变固定资产折旧方法来对财务报表进行粉饰。同时,公司缴税会导致现金流出,因此上交的税费将会影响到企业的资产负债表、利润表、现金流量表。如果企业在年度会计利润很少的基础上还要交税,对于上市公司而言无疑是雪上加霜,为了让报表数据好看、利益相关者满意,公司就会通过避税、推迟纳税等手段对财务报表进行粉饰。

4 财务报表粉饰的应对措施

4.1 进一步完善相关法律法规

加大对公司粉饰报表行为的处罚力度,提高公司财务报表进行粉饰的风险,增加财务报表粉饰的成本。完善法律、法规,界定责任主体,对粉饰财务报表的人员和企业处以重罚;加强媒体监督,及时披露高管人员粉饰报表的行为;加强管理,对参与作案人员,取消其担任高管的资格。同时,强化对注册会计师的法律监管,对参与财务报表粉饰的相关注册会计师,追究其相应的法律责任,取消其执业资格。

4.2 建立内外部监控和审计体系

会计师事务所应通过对财务报表的深入研究和外部审计的监管两方面,来防范企业利用财务报表粉饰篡改会计信息。同时,企业要建立内部财务评价制度、健全内部审计体系。内外结合,完善其控制机制。现行会计制度具有一定的灵活性,只有建立权威性和刚性的内部会计制度,才能保证会计信息真实,改善企业财会环境,从而使粉饰财务报表的潜在动机受到制度约束。

4.3 加强银行和政府监督

加强银行监管,对企业在银行的存款数量和贷款情况密切关注,监控企业的收入和支出情况,发现有虚假交易和骗取银行信用的企业,严厉处罚,限制其再次贷款。政府部门应设计好监督体制。完善由证券监管部门、税务部门、审计部门、财政部门等构成的监督体系,发挥经济系统的外部监督作用,同时注意避免监督中的官僚主义,禁止监督人员滥用职权。

4.4 加大税务稽查力度,提高会计人员素质

加大税务稽查力度。随着上市公司财务报表粉饰行为案例的不断涌现,税务机关应充分发挥自己的监督作用,加大其税务稽查力度,对企业每年的汇算清缴情况进行认真审查核对,如发现有偷税、漏税、逃税、抗税的企业应加大处罚力度,严格防范企业躲避应该承受的法律制裁。

提高会计人员素质。可以从以下方面着手:企业定期开展相关的会计职业道德教育,提高会计从业人员的职业道德素养;改善企业的财会环境,在企业内部形成严谨的氛围;给企业会计人员分析典型财务报表粉饰案例,使他们意识到财务报表粉饰的严重后果;从企业高层入手,对他们讲述参与报表粉饰的高管被查处后,承担的相应法律责任,使他们切身体会到财务报表粉饰的严重后果。

参考文献

[1]陈晓娟.上市公司财务报表粉饰行为浅析[J].经营管理者,2014(10).

[2]李卫国.企业财务报表粉饰行为及其防范[J].现代经济信息,2014(12).

[3]孟冰岚.企业会计舞弊及监管的博弈分析[J].会计之友,2014(8).

[4]史琰.公司财务报表粉饰手段与治理对策[J].经济研究导刊,2013(7).

上一篇:决策科学下一篇:雷暴天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