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往行为

2024-06-09

交往行为(精选11篇)

交往行为 篇1

一、从“说服”到“交往”

广告一直以来都被视为一种说服的学问, 是一种推销术, 主要社会功能就是“说服”, 主要目的就是通过宣传、包装、整合等多种手段和渠道对目标消费者进行接触, 促使其对广告所宣传的产品产生好感, 进而产生购买欲或行动的行为。然而由于大众媒介的迅猛发展, 使广告在人们的生活中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它左右和控制着人们的消费观念和欲望, 影响着人们的日常生活, 同时更为重要的是它成为人与人、人与物沟通的一种重要方式。它的存在已经从单一的传播商品信息, 走向了一种交往行为的模式, 它使用艺术的手段将信息变成一种动态的接受方式, 在此中, 人们不是被动的接受, 而是主动参与, 这是当今时代广告最为突出的特征。

广告从“说服”到“交往”, 已经发生了实质性的变化。广告是“说服”的艺术, 抵制说服是人类的心理共性。只知道露骨地推销产品, 无疑只会引起人们的反感, 激发其抵制心态, 不会激发受众的认同感。这在商品种类及数量不是很丰富时期或许能够起到直接的宣传效果, 但是现在已经不适应时代发展的需要。现代广告改变以往的传播方式和传播内容, 从以往的硬性推销转变成针对受众情感和注意力的软性吸引、取悦, 使他们在接受传播信息的同时产生情感上的共鸣和情绪上的认同, 在对享受广告所带来的快乐与愉悦的同时, 接受广告中蕴涵的信息。尤其是随着目标受众的日趋小众化、媒体的日趋互动化和多元化, 目标受众不再是一个被动接受信息轰炸的固定标靶, 而是逐渐向可以进行自我控制、自我选择, 对自己所接触的信息进行个性化处理的独立受众的转变。这就使目前与未来的广告在接近、打动消费者的能力方面越来越显得力不从心。因此, 在这样的多元化信息传播方式的背景下, 增强广告的说服力、影响力, 在尽量精准的范围内接触、打动尽量多数的消费者, 就成为了一个在营销学、广告学界颇为迫切的研究问题。

随着以互联网、数字电视等新兴媒体的快速发展和广泛普及, 传统意义上对受众的覆盖、统计、调查等等行为变得越来越多元化和复杂化。同时, 交互式信息传递技术的发展, 也颠覆了传统的“施者”和“受者”的角色定位, 而信息本身, 也在以惊人的速度迅速膨胀, 以数字的形态在网络空间进行着快于光速的传播。这些都使信息的接受模式发生了巨大变化, 人们面对庞大的信息网, 开始运用搜索引擎按照自由意志主动地寻求信息。网络传播就使现代传播从大众到分众而最终走向一对一传播, 从单向走向完全意义上的双向、互动与沟通。所以在这样的信息传播环境之下, 如何让他们愿意接近、乐于接受广告主所发布的信息, 就成为在目前以及不远的将来, 所有传媒人、营销人、广告人必须考虑的问题。为此, 提出现代广告是一种“交往”行为的艺术。广告作为交往行为艺术最突出体现的就是它的娱乐化的传播方式。

二、媒介环境的变迁

由于媒介整体环境的改变, 消费者 (受众) 不再像从前那样被动和无助, 他们可以通过一些新近出现的技术来主动选择、编辑自己所需要的信息—他们可以更主动地去寻找、接近自己所感兴趣的, 并屏蔽掉那些无用或令他们心生厌烦的。尤其是第五媒体的兴起, 为这种转变提供了更加有利的平台。第五媒体是基于报刊、广播、电视、互联网四大媒体, 以个人移动终端为平台, 以人机之间、人人之间的互动为传播方式、以海量信息和高速普及的通讯网络为依托的新兴媒体。它为用户提供的是一种更加自由、更加详尽、更加多角度, 也更加具有时效性的信息服务。

网络电视也不仅是“装有机顶盒的电视”, 而是具备电脑、电视、个人数位助理 (PDA) 功能的全方位的立体传播系统。它不仅包括视频点播, 还包括电视点播、电子节目单、信息电视、电子商务和自我管理服务等。由于数据广播比互联网更能牢牢地大规模地锁住那些消费能力强劲的中产阶级家庭用户, 因此在电子商务方面有着很大的发展潜力, 许多投资商和广告商对此都跃跃欲试, 这一点必然也会促进它将来的迅速发展。信息社会的高速发展, 要求数字电视必须具有网络终端显示的功能。它不仅仅是传统电视与互联网的结合, 由于它的普及程度及对受众定位更加容易, 可以方便捆绑一些电子商务如家庭银行支付及在线医疗、远程教育等, 原本存在于互联网, 但普及度不够广的增值服务。同时, 数据广播中的网络电视也不再是现在意义的“大家的电视”, 而是“我的电视”, 是一种以个性化为指向、以多媒体呈现、具有互动性的分众媒体。数据广播是一种理想的新传媒, 而电信业和IT业者认为彩信给传播业带来的变革是划时代的。这里其实都并没有什么真正全新的东西出现, 它们一个是利用了原来的有线电视资源, 将有线电视系统与互联网系统进行了整合, 使家庭可以在种低成本的状态下高速浏览部分网上资源;另一个是为手机增添许多原本已经存在于多媒体电脑和数码相机里的功能, 使这些功能可以在流动的状态下, 占用极小的空间就能实现。因此, 在更多人看来, 所谓“第五媒体”其实就是向每个家庭提供数字化生活、娱乐、信息。

新技术给新媒介带来新变革, 同时也带来新服务。短信和彩信的开通都只是新技术应用的一角, 真正的市场潜力体现在新技术对数据业务的促进。对于手机来说, 传统语音业务已经成熟, 发展空间也已经不大, 而数据业务的拓展空间却几乎是无限的。现在手机的数据通信量已超过语音。与数字业务有关的各种机构者都不会愿意放弃这个提升自己的经济发展速度的机会, 他们都纷纷利用自身的优势, 结合新的技术开拓新的数字业务, 开始了新的一轮的竞争。短信的火爆对于手机生产者的研发重点也产生重大影响, 以前用户通常最关心待机时间等与硬件有关的方面, 而从现在一些新手机的广告中, 许多人都发现:虽然手机的基本功能是打电话, 但是新型的手机的展示从来不会在这方面, 而是着眼于一些手机的辅助功能, 如摄影、彩图、和弦彩铃等等。所有这些都是不重要的, 而且都是可替代的。但是在手机业竟争口趋激烈的今天, 产品的基本功能已经不能成为卖点, 短信、背光、铃声等个性化功能更加抢眼, 面对现代社会瞬息万变的求新心理, 这些原本实用型的通讯媒介也只有向时尚型靠才有可能获得更多的利润。互联网和移动运营商之是互补的关系, 互联网加快了短信息的传播速度, 丰富了短信息的应用内容, 推动了移动短信业务的发展, 而由移动运营商提供平台的短信息业务则吸引了更多的用户, 提高了互联网站的浏览人数和收入。在短时间内风靡全国的手机短信业务, 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将许多本来经济陷入困顿的一些大型综合网站拉出泥潭, 使各大网从眼球经济的免费模式成功过度至日盈利模式, 实实在在地成为网站的“摇钱树”。这样就使消费者拥有了更大的选择权, 他们的选择更加自由, 选择的范围更加广泛。他们往往根据自己的喜好、兴趣和需要选择信息。对于广告主及其媒介经营者, 怎样使接受者能够关注和重视他们提供的信息, 这是他们急需解决的重要问题。交往对话行为无疑是实现信息接受的最佳效果的有效方式和手段。在新媒介的使用中, 信息基本上都不是从传播者那里“推”出去, 而是由接受者从传播者那里“拉”出来。它们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媒介节目的共同性与受众要求的特殊性之间的矛盾, 将受众从原大众媒介的强制性压抑中解放出来, 使观众成为主动的接受者。使用者不是在接受, 而是在选取。新数字媒介并没有改变人类传播的基本结构, 但是却对这个结构的内在一些因素的相互联系进行了重新整合, 增强了各个环节的互动关系。

三、小结

在广告媒介环境发生重大变化的时代中, 娱乐化的广告是广告交往行为的最好的表现形式之一。广告娱乐化是一种融合了娱乐技巧、广告信息、受众心理等等多种元素在内的, 本身就具有非常强烈的娱乐特性的广告。它是以广告宣传为出发点, 以促进销售、品牌宣传、塑造情感为最终日的, 但以纯粹娱乐化的形式所表现出来的广告。面对这样的广告, 受众不会有面对传统广告时的那种抵触心理以及反感情绪, 而是始终处于一种被取悦、被娱乐的心理状态之中, 由衷地喜爱这样的广告, 并目乐于观看、甚至主动寻觅这样的广告。随着媒介技术的发展, 如今的信息受众所掌握的主动权己经完全是一种革命性的改变, 他们可以自主选择、回避或者编辑自己所需要或感兴趣的信息。对于这样的受众或者消费者来说, 传统的广告必须改变自己的形象和立足点, 从“告知”走向“娱乐”和“交往”。

参考文献

[1] (加) 弗兰克.凯尔奇/沈泽华.信息媒体革命:它如何改变着刻门的世界[M].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 1998.

[2] (加) 马歇尔.麦克卢汉/何道宽.论人的延伸[M].北京:商务印书馆, 2000.

[3]黄升民, 周艳, 宋红梅.数字电视产业经营与商业模式[M].北京:中国物价出版社, 2002.

[4]高红玲.媒介通论[M].广州:中山大学出版社, 2001.

[5]高利明.传播媒体和信息技术[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1998.

交往行为 篇2

“西方人的精神世界里,始终蕴含着强烈的二元对立色彩,比如理性与非理性、理性与信仰等诸多命题。”…这种主客二元对立的思维模式渗透在西方思想文化的各个方面,如宗教、哲学、文学等领域。在翻译界,主客二元对立的思维模式同样成为主宰。

译者与着者之间的关系是主客对立的关系,译者永远在着者的阴影下工作。以传统的“信、达、雅”“忠实”“通顺”等翻译标准为例,就是要求译者成为隐身人,成为机械的语言工作者,完全以着者为核心,以全面而忠实地传达着者的语言与风格为目的。

这样的标准集中于对外在规则的探讨与确立,语言成了一种纯粹反映客观世界和表达思想的镜像,译者则成为失去主体的机械的模仿者。这种理性传统使得译者片面追求“语言表达的确定性、唯一性和精确性”,希望通过设立普遍标准而使翻译规范化。这样的主客对立的研究范式使得译者处于从属地位,也使得翻译走向单纯的技巧探索。

译者与读者间之间同样是不平等的。在译者与读者的关系中,译者在翻译时除了考虑是否按照标准运用语言、忠实原着外,还要考虑他的接受群体,并依据读者的需要决定自己采用什么样的翻译方法。比如倾向于“归化”的译者考虑的是这样的译文更符合译人语的习惯,因此会帮助读者理解;而倾向于“异化”的译者是因为相信读者对外来文化的接受能力。总之,读者的接受能力和喜好口味是译者所关心的焦点所在。

这样,着者就成为译者极尽所能“尽忠”的对象,读者在译者眼里又是尽力想要讨好的对象。“戴着镣铐跳舞”是多年来翻译界对译者地位的一种认同,有些观点甚至认为这是对译者的一种赞美。而实际上,译者这种“一仆事二主”的尴尬地位是导致翻译舍本逐末、单纯追求外部标准、忽视翻译的本质与目的的根源。从根本上说,这是把翻译剥离出来作为孤立的客观对象进行研究的方法。事实上翻译不是孤立的行为,不是单纯的语言转换,而是一种对话;它不是一种“主体一客体”的行为,而是“主体一主体”的行为。总之,翻译过程不是一种单纯的来料加工的.生产过程,是以人为主体的交往过程。译者作为翻译过程中联结两个主体的重要媒介,更应该充分发挥其主体作用。

人类的发展过程可以概括为通过理性去了解自然、征服自然的过程。这种理性传统一直以来把人从世界中剥离出来。近代的科学实证的理性至上观点更是把主体的人与生活世界分离开来,人被抽象出来作为一个思维主体,世界则是这个思维主体的认识对象,二者之间的关系是对立的。这种理性传统在人文科学领域也泛滥已久,甚至连人与人之间的主体问的关系也降格为主客体关系。当理性深入人类生活的一切领域,那时的理性不再是一种思想方式,而变成一种无所不在的****。许多哲人意识到理性带来的暴力,于是当代西方思潮一度矫枉过正地攻击理性,并把推崇非理性、反理性认为是抗拒工具理性异化的手段。

交往行为 篇3

关键词:中班;做客活动;家园共育;交往行为

一、问题的提出

1.研究背景

现在大多数孩子是独生子女,在日常生活中缺乏同伴的陪伴,而幼儿园最吸引孩子的就是有许多玩伴。因此,常常可以见到孩子们围在一起快乐地玩着玩具,也会听到孩子之间发出邀约:“你到我家来玩吧,我家里有……”可见,孩子们对适龄玩伴的渴望、对人际交往的需求。

幼儿阶段是社会性发展的重要时期。在交往过程中,孩子们不仅学习如何与人友好相处,也在学习如何看待自己、对待他人,不断发展适应社会生活的能力。

2.研究内容及目的

在中班第一学期开展“宝贝做客”的活动,从家园两方面着手为幼儿创设与同伴交往的环境,增加幼儿之间互动交往的机会,观察指导幼儿的交往行为。通过好朋友调查、娃娃家游戏、串门做客三阶段的活动,幼儿在模拟与真实的情境中学做小主人、小客人,积累交往的经验,养成友好礼貌的交往习惯。

3.研究方法

(1)访谈法

与幼儿个别访谈,调查其同伴关系,了解幼儿对同伴交往行为的基本认知。

(2)调查法

收集做客中的照片、视频,分析幼儿在做客中的交往情况,如礼貌用语、分享等情况。

(3)观察法

观察幼儿在角色游戏中模拟做客的情况,如何用语言、动作与同伴进行交往。

二、活动的开展及幼儿行为分析

1.访谈:好朋友调查

对孩子们之间的交往情况进行了访谈和调查,通过提问说说自己的好朋友:

你的好朋友是谁?

你为什么喜欢她?

结果分析:在与孩子们分别谈话中,能够感受到幼儿的阐述真实地反应了亲密的同伴关系,而对其中的理由进行统计后得出:幼儿在选择玩伴时有一定的标准,更愿意和热情友好、有礼貌、乐意分享、乐于助人的同伴做朋友。可见,幼儿对交往过程中哪些行为是受人欢迎的、是友好善良的具有一定的意识,能够感受到怎样才能更容易获得同伴的喜爱和认可。

2.角色游戏:娃娃家里来做客

利用娃娃家的角色游戏,模拟做客的情节。游戏前老师和孩子展开话题讨论:“什么叫做客?”“你去哪里做过客?”引发幼儿回忆生活经验,对做客的游戏情节感兴趣。游戏中,老师观察有意义的点,抓住教育契机及时进行介入,在讲评中集体讨论,推动幼儿做客游戏的发展,积累良好的交往技能。

案例:小宝做客

小宝到娃娃家,结果引发了娃娃家爸爸妈妈的强烈反应:“小宝抢我们东西!”原来小宝随意进入娃娃家厨房摆弄玩具,还从妈妈手里抢夺蔬菜。询问之下,小宝却说自己是来做客的。

可见,小宝与同伴游戏时缺少了必要的语言交流,没有表明自己的身份。大家讨论了“客人应该怎么做客”的问题让幼儿意识到“主人”和“客人”的身份是不同的,客人做客要用敲门或自我介绍告诉主人“我是来做客的”,在主人同意之后才能进门,才能使用家里的东西。这是在交往中基本的礼貌。

案例:请你吃……

金金在娃娃家里扮演妈妈,淼淼来做客,金金请淼淼进来后,只见她拿起玉米装在盘子里,又拿出寿司装在盘子里,一起端到桌上,又把胡萝卜、青椒、茄子放在锅子里,忙忙碌碌地摆了整桌的菜。淼淼看着金金忙碌的样子,说了句:“谢谢!”

请客吃饭是娃娃家里做客时孩子们最喜欢做的事。一有客人来,主人就会热情地端出各种各样的水果、饭菜摆满整整一桌,小客人们也愉快地享用大餐。但可以观察到,在这个过程中有的小主人只是把东西端出来,与客人之间并没有对话,客人也只是根据情节“自动地被请客”。可见,幼儿在游戏中多操作摆弄,缺少必要的语言交往,这时老师应把握契机加入到做客的行列,引导主人用“请吃……”来和客人交往,小客人则要表示感谢。

案例:爸爸妈妈来做客

作为家园共育的活动,家长也参与到了娃娃家游戏中来做客。有的孩子在招待同伴时比较自然,但面对家长时会表现出胆怯,比如旸旸招待小宝和爸爸,原本说得很好、声音也很响亮的旸旸却什么都说不出了。可见,幼儿在面对陌生家长时还是会产生害羞、害怕、抗拒的情绪,特别是性格内向的孩子,这时老师、家长的适时介入尤其重要,鼓励、支持幼儿能够大胆地尝试与陌生的同伴家长打招呼、进行简单的交流。

案例小结:

幼儿在游戏中一件件小事逐渐积累和丰富做客的经验。在交往过程中主要关注幼儿语言的表达(如打招呼、询问、礼貌用语的使用等)、友好的交往行为(如送礼物、分享玩具、分享食物等),也从主人和客人两种角度,梳理了做客过程中表示友好的交往方式:

表1 做客过程中的友好交往内容

3.宝贝做客

为了帮助家长对活动的意义和价值更为明确,更好地发挥家长对幼儿的鼓励和指导作用,做客之前通过班级网站、育儿栏对家长在做客过程中需要关注和指导的内容进行了沟通,以提高家长的教育意识和指导能力,帮助幼儿获得更多的交往的经验。

利用双休日,孩子们组成了2~3人的小组,与好朋友开展串门做客的活动。幼儿十分喜欢这次做客的经历,过程是非常愉快的。在自由和轻松的氛围下,在真实的情境中,幼儿通过招待朋友、分享玩具、做游戏更多地感受朋友之间交往的快乐。不少孩子在做客结束后相约下一次的活动,在幼儿园里也意犹未尽地和老师同伴分享:“我昨天到沄沄家里做客,我姐姐也去了,我们一起吹泡泡。”“我去过凯文姐姐家了,凯文姐姐给我吃薯片。”即便是平时内向、不爱说话的孩子,也乐于与大家分享自己的做客经历,可见在过程中孩子们感受到交往带来的愉悦情感,同伴关系更为密切。

活动小结:

经过一个月的时间,所有小组都开展了活动,活动参与度达到100%,家长拍摄了照片,做成了PPT和小书带来园一同分享。经过前期的沟通,家长在做客的过程中也有意识地对孩子的礼貌、交往进行指导,在照片、PPT上都有提到孩子打招呼的情况、分享零食玩具的情况等等。

可见,经过娃娃家的经验积累以及家长的及时指导,幼儿在做客过程中友好的交往行为比率高,对幼儿的社会交往能力发展有效有益,提供给幼儿更多接触外部环境、接触同伴和家长的体验和锻炼机会。

表2 做客中交往行为统计

三、研究结论

1.教育指导策略

(1)为幼儿创设交往环境,提供更多互动机会

幼儿的交往技能需要通过感受、体验、实践获得,成人应多为幼儿提供这样的机会。在“宝贝做客”的活动中,老师在园引导幼儿表演做客情节,孩子们从自顾自摆弄逐步模仿成人招呼客人,再发展出送礼物、过生日等丰富的情节,这是幼儿生活经验在游戏中的呈现,也是在游戏中体验生活、学习交往。而后家长陪伴幼儿在真实的情境中做客,支持幼儿学做小主人、小客人,更多地接触他人,激发幼儿大胆、主动地用语言和行动进行交往,体会交往的乐趣。

(2)及时的观察指导,引导幼儿学习交往的基本规则和技能

交往能力是一个长期的养成过程,需要成人通过细心的观察,及时的提醒、鼓励、示范、指导,幼儿则在模仿、强化中学习友好交往。例如,在娃娃家的做客游戏中,老师观察到幼儿语言表达方面的缺失,及时地进行介入提醒幼儿说“请……”;在做客活动中,家长对幼儿“互赠礼物”的支持,引导幼儿制作欢迎牌、帮助同伴打伞等等,都是很好地把握住了幼儿交往中小而有意义的教育契机,逐步帮助幼儿积累、提高交往能力。

(3)交往能力的培养需要家园共育保持一致性

交往能力的提高需要日常生活中长期地培养与提示,必须家园密切配合。在整个“宝贝做客”的活动中,老师与家长始终保持一致,在活动前相互沟通活动的方案、探讨培养幼儿交往能力的重要性和指导要点,获得一致同意。包括娃娃家游戏的参与、在做客过程中为幼儿做的准备、引导幼儿招待客人的行为等等,都体现出家长对活动的重视。家长的理解、支持和主动参与,家园良好的配合给孩子创设锻炼的机会,也是这次活动取得良好效果的一大原因。

2.存在的问题:招待客人的过程中有包办代替的情况

在活动后的分享中,孩子们介绍了做客的情况,有的孩子说:“我不知道呀,我妈妈帮我招待的。”我们发现有的家长在招待客人的过程中有较多的包办代替行为,一些家长还是比较着急地帮幼儿把事情都做好了,剥夺了幼儿自主参与、尝试体验的机会,没有给幼儿留下学习的空间。因此,在沟通中要把情况及时地和家长做反馈,进一步理解活动的价值,引导家长面对幼儿能多等待一下,以鼓励、提醒为主,但不包办代替,让幼儿更为自主地感受如何做客请客。

参考文献:

[1]李季湄,冯晓霞.《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解读[M].人民教育出版社,2013.

[2]王志.在做客中提高孩子的交往能力[J].宁夏教育,2012(10).

作者简介:陶楠,女,1986年3月出生,本科,上海市宛南实验幼儿园教师。

交往行为 篇4

1、交往行为理论概述

在西方社会中, 工具理性向来盛行, 针对这一现象, 哈贝马斯提出了一种新的理论, 叫做交往行为理论, 希望这一理论的提出, 可以帮助建立一个标准或者是基础来描述、批判现代的社会结构。一直以来, 交往都是人们不能避免的基本任务, 并且是一个哲学范畴的课题。这种工具理性的现状必须被打破, 才能改变现状, 成就交往理性。

哈贝马斯将社会行为定义为四种类型:

( 1) 目的行为, 这种行为是人们为了实现某一目标而采取的行动;

( 2) 调节规范行为, 这种行为是社会的集体成员依据共同的价值观而采取的一致的行为;

( 3) 戏剧行为, 这种行为指的是在公众的面前人们表现自己的看法、态度等行为;

( 4) 交往行为, 这种行为指的是人们应用语言或者是非语言的方式进行互动。

在这些分类的基础上, 哈贝马斯创造了交往行为理论学说, 将这个社会定义为二元社会结构模式。一方面, 哈贝马斯认为, 人们是生活在一个文化再生产的社会关系中; 另一方面, 人们还不可避免的生活在一个物质再生产的社会关系中。实际上, 人类的生存还是偏向于物质依赖, 但是, 现在这种过度工具理论性的发展导致了社会生活中的理性式微。

2、大学生的手机依赖行为和交往行为理论的关系

手机作为一种科学技术的产物, 以它独有的便利条件充斥了人们的生活各个角落, 手机作为一种交往工具, 可以快速的达到人们的交往目的, 体现了非常直接的目的性。大学生利用了手机这种便利性, 通过对手机的应用, 可以随时随地与他人进行沟通。手机这种沟通的便利性, 造就了手机成为大学生交往的合理选择模式。但是这种便利对着其发展的过度性, 也出现了不容忽视的弊端, 那就是大学生在日常的生活中, 已经出现了手机依赖的行为。

那么大学生的手机依赖行为到底是如何出现的呢? 我们分析, 求, 但是在这种需求的满足之余, 却没有一种规范来调节这一行为, 并且这种交往模式使得人们在交往的过程中有一种隐秘性, 这种性质在某种方面满足了人们的心理需求。所以大学生越来越喜欢这种可以在交往中自己虚拟角色的交往形式, 最终还发展成了在课堂上也有大部分的学生情不自禁的玩手机, 这种形式已经在潜移默化中成为了一种集体共识。

哈贝马斯认为大学生的这种手机依赖行为, 其实是一种工具理性无限扩张的结果。为了解决这一问题, 哈贝马斯提出了交往理性这一理论, 并希望这一理论可以作为人和人之间交往的行为规范准则, 这一理论实际上是社会交往过程中的一种道德实践的理性化, 这一理论的出现, 可以帮助人们摆脱社会压制, 最终达到交往的行为自由, 并在一定程度上克服大学生手机依赖行为的发展。

3、交往行为理论对大学生手机依赖的克服作用

大学生的这种手机依赖行为实际上是一种心理现象, 并且和大学生的态度、价值观等有着非常密切的关系, 所以, 要克服大学生的手机依赖行为, 我们必须慎重的对待这一工具理性, 依照交往行为理论做出合理的措施。

3. 1 慎重的对待工具理性

不可否认, 手机作为一种便携式交往工具, 可以满足当今社会对交往的种种需求, 但是, 现在出现的种种问题, 也提醒了我们一定要慎重的对待理性工具, 在享受着手机带给人们的便利的同时, 也要注意克服这种理性工具带给人们的负面影响。我们要明确一点, 在交往的过程中, 语言一直都是一种公正、真诚的交往工具, 大学生在交往的过程中不能不去克服理性工具带给人们的消极影响。

3. 2 创造手机交往的理想情境

大学生出现手机依赖行为, 在一定程度上是因为在手机交往的过程中, 通过人们的想象, 会出现一种理想的交往情境, 这种理想的交往情境刚好可以满足人们的心理需要。另一方面, 大学生手机依赖行为还是理性工具应用泛滥的结果。要克服大学生手机依赖行为, 就要建立交往理性的条件, 通过加重大学生个体和整个社会的联系, 来弱化大学生手机依赖的现象。

3. 3 将大学生手机交往的理性空间建设同制定的规则统一起来

要有效的克服大学生手机依赖的行为, 还是要从根本上打破工具理性的观念, 以此来消解手机在大学生交往过程中产生的消极影响。既然手机依赖是一种心理现象, 那么仅仅依靠大学生的自我约束, 是很难克服大学生手机依赖行为的, 所以, 建立可行的规章制度是非常重要的, 只有建立了明确的规则, 才能真正的消解掉手机在大学生交往过程中带来的不利影响。

4、总结

摘要:随着智能手机的智能网络化丰富, 智能手机与网络入侵了大学生的整个思想及生活, 当前大学生对手机的依赖行为也越来越严重。为此, 本文将哈贝马斯行为理论作为理论依据, 对大学的手机依赖行为进行阐述, 大学生手机依赖是由于大学生交往的理性缺失, 换句话说, 就是大学生过度的使用手机造成大学生正常交往的不合理性。并提出了, 在交往的过程中, 大学生要合理的对待交往工具, 发展理性的交往模式, 克服大学生对手机的依赖行为等相关建议。

关键词:手机依赖,大学生,交往行为理论

参考文献

[1]刘鹏.大学生手机依赖与社会支持及人格特质的关系研究[D].武汉:华中师范大学, 2014

[2]黄海, 余莉, 郭诗卉.大学生手机依赖与大五人格的关系[J].中国学校卫生.2013 (04) :36-38, 41

[3]洪艳萍, 肖小琴.大学生手机依赖状况及其与人格特质[J].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13 (04) :153-154

[4]郑毅, 张小远, 刘晓秋.大学生网络成瘾倾向与人际关系的相关研究[J].现代预防医学.2012 (04:130-131

[5]韦耀阳.大学生社会支持与手机依赖的关系研究[J].吉林工商学院学报.2012 (04) :93-95

[6]赵婧, 葛秀春, 葛玲.大学生网络成瘾与社会支持的相关性研究[J].中国校医.2011 (01) :22-23

对于人际沟通交往行为的认识 篇5

04茅电20041796张艺鹏

如何搞好人际关系进行有效的人际沟通是一个技术的问题,在说明该问题之前,先要讨论的是为什么要搞好人际关系。如果没有必要,技术上的讨论也就没有了价值。从心理上讲,不管身份高低,每个人都希望受人欢迎,因为受人欢迎意味着对自我价值的肯定。老师希望受学生的欢迎,学生同样希望老师喜欢自己。一个人可能一时不在乎别人是否喜欢他,但是他不可能所有的时候都不在乎。人们之所以要追求受人欢迎是在我们一出生时就注定了的,因为我们总是不能离开他人而独立地生存。

在人际关系问题上许多人共同存在的认识上的两个误区。一是对人际关系抱无所谓的态度,二是在人际关系上过分讲究谋略。

处理好人际关系的关键是要意识到他人的存在,理解他人的感受,既满足自己,又尊重别人。下面有几个重要的人际关系原则:

1、人际关系的真诚原则。真诚是打开别人心灵的金钥匙,因为真诚的人使人产生安全感,减少自我防卫。越是好的人际关系越需要关系的双方暴露一部分自我。也就是把自己真实想法与人交流。当然,这样做也会冒一定的风险,但是完全把自我包装起来是无法获得别人的信任的。

2、人际关系的主动原则。主动对人友好,主动表达善意能够使人产生受重视的感觉。主动的人往往令人产生好感。

3、人际关系的交互原则。人们之间的善意和恶意都是相互的,一般情况下,真诚换来真诚,敌意招致敌意。因此,与人交往应以良好的动机出发。

4、人际关系的平等原则。任何好的人际关系都让人体验到自由、无拘无束的感觉。如果一方受到另一方的限制,或者一方需要看另一方的脸色行事,就无法建立起高质量的心理关系。

在明白了以上的问题之后,我们还需要知道如何才能进行有效的人际沟通,怎样才能顺利的与他人建立起联系,特别是对初次见面的人或者是在某些重要的社交场合,如何谈吐举止才能与自己的身份相适应,才不会引起他人的不适呢?

这里我们就需要知道一些基本的社交礼仪和礼节了,那么什么是礼仪和礼节呢? 礼仪是指人们在社交活动中所共同遵守的礼节、仪式,即必须严格遵守的一种礼貌行为规范和法则。礼仪和礼节既相互联系又相互区别。礼节是待人接物的规矩,表示尊敬、祝颂、哀悼等,属于礼仪行为规范。这些规矩往往是约定俗成、相沿成习的。礼仪和礼节是有区别的,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礼仪是一种行为规范,而礼节则是这种行为规范的具体表现形式。比如,在举行婚礼仪式时,夫妻互拜、互赠礼物,主婚人、证婚人讲话就属于礼仪的一种具体礼节。

2、礼仪具有相对的稳定性,而礼节则随着时代的变迁,人们思想道德观念的改变而有所变化。中国是一个礼仪大国,远在奴隶社会和封建社会时期就非常重视礼节,并把礼节作为约束人们的行为和安邦治国的一个重要手段。统治阶级要人们“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随着社会的进步,人们思想观念的变化,有很多礼节已被逐步淘汰。但礼仪则变化较小而具有相对的稳定性。

3、礼仪一般是在比较正规的场合下运用,而礼节则是人们日常交际也要运用的一些具体规则。很明显,礼仪是针对公关交际活动的整体而言的,礼节不仅在正规交际场合中常用,在非正规交际活动中也常用。例如,公关交际场合中常用的握手、问候就只是一种具体礼节。

以下用几个比较常见的公关与职场礼仪来对如何正确的处理人际沟通行为做一个介绍: 庆祝活动中社交交往礼仪

庆祝活动是为重大节日、纪念日举办的。一般分为三类:一是私人之间友好往来祝贺。如生日纪念、结婚日以及获得重大奖励或授予重要学位时,亲朋好友相聚在一起表示祝贺。二是民间庆祝活动。如我过农历正月十五的元宵节、五月初五的端午节、八月十五的中秋节、十二月三十的除夕、正月初一的春节等。三是官方庆祝活动。如国庆节、建军节、建交纪念日、友好条约签订日、著名人士诞辰日等。一般举行招待会、联欢会、文娱晚会,邀请各界人士参加。特别重大的活动可互派代表或代表团。若是跨地区、跨省市、跨国界的庆祝活动可通过电函祝贺。

无论是以主人身份主持庆祝活动,还是以宾客身份参加其他单位组织的庆祝活动,对于公关人员来说都是开展公关活动的良机。如果是主持这些活动,应做好以下几方面工作:第一,对客人一律要以礼相待,提供热情周到的服务,细致地做好迎接、安排席位、送别等环节的工作,不要使任何一位客人感到受到冷遇。第二,对重要宾客如政府要人、社会名流、新闻界人士、合作伙伴、外宾要给予特殊关照,应有专门的休息室供这些宾客休息。如有可能还要安排他们作简短讲话,这样既可以使他们感到受到了尊重,又可以为庆祝活动增辉。第三,对重要宾客除发出请柬外,还应在活动前通过信函或电话表示感谢,并慰问是否劳累。第四,主持人应在活动中始终保持喜庆愉快的表情和精力充沛的神态,即使遇到一些不幸的事或身体疲劳也应如此,否则是对来宾的不尊重、不礼貌。第五,个人卫生以及衣着举止要给人一种整洁、落落大方、彬彬有礼的感觉。

公关人员如果以客人身份参加庆祝活动,要求做到: 第一,不迟到、不早退,尽量参加活动的全过程,以表示对主办单位的支持和尊重。第二,争取机会发表祝词,这样既可以加深和主办单位的感情,又可以宣传自己,提高知名度。第三,利用活动多结识一些新朋友。第四,不在庆祝活动中讲有损于主办单位形象的话,不在庆祝活动中拒绝主人的各项要求,实在做不到时要讲明实情。第五,对主办单位的人士彬彬有礼、热情问候,对活动中的所有客人要尊重。第六,不喧宾夺主,摆正自己的位置。

舞会和晚会礼仪

舞会和晚会是颇受人们欢迎的一种社交活动。舞会一般在晚上举行,有大型舞会、一般社交舞会和家庭舞会几种形式,时间约为3小时,遇有重大喜庆节日可延长至5~6小时。晚会是晚上举行的娱乐活动,与舞会不同处在于以演出节目为主。

要定好舞会的时间,应提前向客人发出邀请,并说明起止时间,以方便客人安排时间。对已婚者,一般要请夫妇二人。邀请的男女客人的人数要大致相等。

参加舞会时仪容要整洁,举止要文明,不要穿短裤、背心、拖鞋跳舞。最好不吃蒜葱等有强烈刺激气味的食物,也不宜喝酒。当患病、身体不适或感到疲倦时,最好不要勉强参加舞会,否则,因此引起咳嗽、打喷嚏、打哈欠等,对舞伴都是不礼貌的。

参加舞会的男女都可以主动邀请别人共舞,但一般是男方向女方主动发出邀请。男邀女共舞时,可到对方面前点头示意并伸出右手请舞或说声:“我可以请您跳舞吗?”女邀男共舞时,可大方地走到男的面前说声: “请你带我跳舞,可以吗?” 一般情况下不要拒绝邀请者的要求,无故拒绝是不礼貌的,如确实太累或别的原因不想跳,可委婉、简要地解释一下。一旦接受邀请,就应同对方跳至一曲终了,不要半途单方退场。

跳舞时要保持良好的风度和正确的舞姿。整个身体要始终保持平、正、直、稳。男方的右手应在女方腰部正中,双方距离两拳。进退移动,都要掌握好身体的重心,不要让身体左右摇晃,胳膊不要大幅度上下摆动。脸部朝正前方保持微笑,神态自若,声音轻细,给人以美感。

一曲舞完毕,要向对方致谢,并把舞伴送到原来的位子上。中间休息时,不要乱扔果皮

纸屑,不宜高声谈笑,随意喧哗,不要随意穿越舞场,更不要同别人争抢舞伴,要始终做到礼貌谦和,有礼有节。

举行晚会要尽可能满足参加者的兴趣,可以是文艺演出、体育表演等。如果是招待到中国访问的外国朋友,最好安排客人看具有中华民族风格的节目,以增进对中国的了解。还要注意把晚会的其他组织工作如座位安排、演出节目单、入退席秩序等安排好。

电话礼仪

电话交谈是一种利用现代通讯技术手段进行的现代交际方式,具有跨距长、费时少,方便、快捷、高效等特点。此外,在交际方式上电话也有着特定的要求与规则,和日常交谈有诸多不同。因此,与一般的交谈礼仪相比,对着话筒讲话的礼仪就有着特殊的要求。

第一,要有礼貌。不论是打电话者还是接电话者,都要礼貌第一。拿起话筒首先说一声“您好”并报出自己所在单位的名称,紧接着问对方:“请问您找谁?”或“请问您是哪里?”使双方一开始对话就处于一种亲切、愉快的气氛中。

第二,要简洁明了。电话交谈要求双方讲话要简洁、扼要,不拖泥带水。有些人把电话当成“聊天专线”,闲来无事抱住电话就不放,从时装到发型,从菜篮子到小道消息,没完没了。有些人说话啰嗦,摆龙门阵,事情说不清楚,浪费时间。为了避免这些“啰嗦”,在打电话前,最好将要说的事情简单地列出来,并要注意说话的语言结构也要简洁,这才是实际和有效的办法。

第三,忌讳沉默。电话交谈中,双方都看不见、摸不着,全靠声音联系。所以,电话交谈忌讳沉默。一方在说话时,另一方必须不断地用“嗯”、“对”、“是”等简单话语表示你在专心听对方说话。不允许一方或双方长时间的沉默,一方说完话,另一方要紧接着说。

第四,打电话时,语调要热情、愉快、自然,口齿要清楚,音量要适中。不要对着话筒大喊大叫,震得对方耳膜嗡嗡响,使人心烦。也不要边吃东西边说话,这样对方会听不清楚。要以愉快的心情说话,即使心情不愉快,也要先自我调匀呼吸,稳定情绪,然后拿起话筒,亲切地说声“您好!”对方听到这声音,就似乎看到了一张热情亲切的脸,通话的好心情油然而生。

在电话交谈中,如果接到对方的各种邀请时,都应表示谢意。对于不能接受的邀请,最好不要马上在电话里回绝,可以在打完电话之后,找一个适当的机会再通知回绝对方。

给同学、朋友、同事家里打电话最好在早上8点左右、晚上10点以前,太早或太晚都不适宜,除非有要事相告或相商。

最后当结束对话时,不要忘记说声“谢谢”或“再见”,之后轻轻地把电话机放回原处,切不可“啪”地一声挂上。

以上只是几个比较常见的例子,其实,人际交往活动时时刻刻发生在我们的身旁,而我们也时时刻刻处在人际交往之中。人在社会中生活,需求是多种多样的,既有包括物质在内的基本需求,也有包括精神在内的内层次需求。而要满足人们的这些需求,作为桥梁和协调器的交际礼仪就起到了显著的作用。因此,在实际工作中,我们应特别注意交际礼仪的运用,并通过它来促进本人或本组织的发展,树立良好的形象。

交往行为 篇6

关键词:全球化交往行为 交往理性合理化

中图分类号:D8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3973(2011)007-182-03

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全球化一体化趋势不断加强,我们的生产、生活也因此发生巨大的变化。然而,全球化并不是一首田园牧歌,而是一把双刃剑。全球化一方面极大推动了社会的进步,改善了人类生存和发展的条件,另一方面也带来了一系列问题。全球化带来了经济上的保护主义,政治上的霸权主义和文化上的民族主义等问题,进而导致在当代社会里出现了道德沦丧、信仰缺失、规范失效、环境污染、资源危机……全球化问题已经成为了影响当代社会发展的一个时代问题,对全球化和全球化问题的研究也成为了学术界的热点之一,本文将从哈贝马斯的交往行为理论视角重新审视全球化问题,为解决全球化问题寻找新的途径。

1全球化的实质——交往关系的全球化

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在世界范围内出现了强劲的全球化趋势。关于全球化,马克思明确指出:“资产阶级,由于开拓了世界市场,使一切国家的生产和消费都成为世界性的了。……过去那种地方的和民族的自给自足和闭关自守状态,被各民族的各方面的相互往来和各方面的相互依赖代替了。物质的生产是如此,精神的生产也是如此。民族的片面性和局限性日益成为不可能,于是由许多种民族的和地方的文学形成了一种世界的文学。”马克思认为经济生产的全球化,表现为各种生产要素的全球化,市场的全球化,及各种生产资源的全球化分配。马克思的这一科学预断,在我们的现实生活中一一得到了应验,经济的全球化已经成为了时代发展的趋势和潮流,表现为生产全球化、金融全球化、经营全球化、贸易全球化、服务全球化和消费全球化,从而使各国之间的联系变得日益紧密。经济的全球化,带来了文化的全球化,促进了世界性文学和世界性文化的产生。

经济、文化的全球化反映了政治全球化的要求,在当今时代,以往资本主义国家政治侵略行为有所缓和,合作态势有所发展。可以说,全球化起因于政治全球化的需要,开端于经济全球化,深入于文化全球化,这就意味着各民族、国家、地域之间的联系变得更加紧密,彼此间的交往成为必然趋势。就全球化的这一趋势,马克思曾指出:“各个相互影响的活动范围在这个发展进程中越是大,各民族的原始封闭状态则由于日益完善的生产方式、交往以及因交往而自然形成的不同民族之间的分工消灭的越是彻底,历史也就越是成为世界历史。”全球化促进了不同主体间的接触,促使交往关系的全球化发展。

从交往行为理论的角度看全球化问题,全球化实质上就是交往关系的全球化,表现为经济行为、政治制度、文化价值在世界范围内的延伸或扩张。一些地区、民族、国家的政治制度、经济发展和文化价值被剥夺了生存空间,进而出现了一系列的全球化问题。

2全球化问题产生的原因——交往行为的“不合理化”

全球化发展的根本动力是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科技进步带来了两方面的后果:一方面它推动了生产的进步,使生产力得到较高程度的发展。另一方面科学技术理性的无限扩张,在一定程度上又束缚了生产力进一步向更高水平的发展。科学技术已经成为了一种意识形态,一种为统治者提供合法性的异化力量。科学理性掠夺了价值理性的生存空间,正如哈贝马斯所言,科学技术“导致第一个文明的出现或导致欧洲资本主义产生了伟大的、内在的进化性进步,尽管是跟随着生产力有意义的发展,却不是以生产力有意义的发展为条件的。”科学技术的大规模的广泛运用,使科学理性走向了人的对立面,开始统治人类的思想。人类道德、文化、艺术的空间逐渐被科学理性所侵占,人重新被沦落为奴隶,变成了科学理性的奴隶。在科技理性的功利性目的支配下,我们为了“征服自然”和“改造自然”不断地破坏着自己赖以生存的自然环境,导致了自然资源的日益枯竭和严重的环境污染。

在现代发达工业社会条件下,以科学技术为背景的劳动的“合理化”导致了交往行为的“不合理化”。哈贝马斯认为,人类社会自身的生产和再生产是由两个不能互相隶属的过程构成的,一是以有组织的社会劳动形成的社会生产过程,二是以道德和规范进行调节的交往过程,即人类的基本生存方式是劳动和交往。他认为劳动是一种工具行为,一种“目的理性”活动,是一种强调行为目的、行为手段与行为结果之间的内在一致性的行为。它涉及的是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这种作为目的理性活动的劳动组成了社会的生产力;交往行为则指的是主体和主体之间的以语言符号为中介、以普遍性的规范为基础的交互性作用,其目的是达到主体间的理解和一致,并由此保持社会的一体化、有序化和合作化。哈贝马斯所寻求的交往关系是一种理想的相互关系,在交往关系中,不存在主动和被动之分,不存在外在力量的强制和干预问题,不存在限制和被限制的问题,而是两个或两个以上的主体之间的平等交流、对话,相互理解、求同、合作。哈贝马斯认为,只有在主体间自由交往的基础上才能走向和谐,而不再是片面的征服与改造的关系。然而,在哈贝马斯看来这种合理的关系并没有确立起来。在晚期资本主义阶段,由于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劳动的“合理化”逐渐实现,变得越来越符合科学技术发展的要求。但是,正是这种劳动的合理化削弱了主体间合理的相互作用,使“交往行为”变得越来越不合理。人的关系降格为物的关系,从而使当代社会行为主体之间缺乏基本的相互理解和信任。各种冲突矛盾不断加剧。

3全球化问题解决的途径——重建交往理性

哈贝马斯对理性的批判不同于技术悲观主义,在他看来现代社会中,传统理性的确出了问题。但是,理性除了体现在策略和目的行为中表现为技术理性和工具理性,同时也体现在相互理解的交往行动中。“我们把合理性理解为具有语言能力的主体的一种素质。合理性体现在总是具有充分论据的行动方式中。”即哈贝马斯认为真正的理性应是“实践理性”,也就是他所倡导的交往理性。交往理性具有包容性、多维性、对话性、非排他性,体现为行为主体之间的非强制性协商和意见一致的规则。因此,哈贝马斯认为要化解科学技术统治而造成的现代社会危机,必须弘扬“交往理性”,建立合理的交往模式,确立言语的有效性基础,建构主体间性,改变生活世界,从而实现交往行为的“合理化”。

3.1确立言语的有效性基础

哈贝马斯将交往行为界定为一种语言理解行为,他认为,交往行为的实施主要依靠“以理解为趋向的语言用法”,是绝对服从“以言行事的目的”的行为。“语言理解的具体功能表现为:互动参与者就其言语行为所要求的有效性达成一致,或者充分注意到相互之间的分歧。言语行为提出了可以批判检验并且以主体间互相承认为基础的有效性要求。言语行为获得约束力的具体用途在于:言语者用他的有效性要求明确保证,必要的时候,他的有效性要求可以用正确的理由加以验证。”这就是说,交往行为本质上属于言语行为,语言理解在交往关系中占据着核心地位,由此也可以看哈贝马斯的交往行为理论有着坚实的语用学基础。在交往行为理论中,~般理论是普遍语用学,这也是实现交往行为合理化的基本前提。普遍语用学,就是分析语言行为,研究语言的交往职能,探讨说话者和听话者之间的关系,阐述两者之间如何达到相互理解的规范性、一般性的前提条件的学说。

哈贝马斯将言语行为视为普遍语用学的研究对象,意味着把语言纳入广泛的生活背景和人际关系中考虑。那么,建立平等的、合理的言语行为模式便是行为者达成共识和理解的关键。建立合理的交往模式的首要任务是确立言语的有效性基础,即交往主体在交往过程中必须普遍遵守的规范。他指出:“在交往行为中,言语的有效性基础是预先设定的,参与者之间所提出的(至少是暗含的)并且相互认可的普遍有效性要求(真实性、正确性、真诚性)使一般负载着行为的交感成为可能。”从中我们得出言语的有效性基础或普遍性规范即可领会性、真实性、正确性和真诚性。哈贝马斯认为,这四个条件是通过言语达成理解的前提条件,任何进入交往的主体都必须遵循这些条件。可领会性要求言说者必须选择一个可领会的表达,以便说者和听者能够相互理解;真实性要求言说者表述的内容是真实的,以便听者能分享说者的知识;正确性要求言说者必须选择本身正确的话语,以便使听者能够接受,从而使说者和听者能够在以公认的规范为背景的话语中达到认同:真诚性要求所表述的内容来自内心,以便昕者能够相信说者的话。

任何一种言语行为只有满足了这四个条件,才能成为有效的言语行为,从而保证交往行为顺利进行。不过,这四种基本要求并不是完全平行并列的。对一个言语行为来说,其中最主要的是“真实性”、“真诚性”和“正确性”。因为,任何一个言语行为,只要符合语法规则、组成一个完整的语句就能满足可领会性要求,但是,“一个交往性的、成功的言语行为除了语言学表达的可领会性外,还要求交往过程的参与者准备达到理解,要求他们高扬真实性、真诚性和正确性等有效性要求,并且相互地予以满足”。也就是说成功、理想的言说行为不仅要在语法方面合乎规则,而且更要满足语用方面的要求即:真实性、真诚性、正确性,通过交往建立平等和谐的人际关系。哈贝马斯将基本的话语形式进行了区分:第一种是陈述性言语活动,第二种是表意性言语活动,第三种是规范调节性言语活动。在这三种言语活动中,交往都围绕着一个特定的有效性要求运转:陈述性言语活动主要是陈述事实,对应于客观世界,突出强调了真实性要求;表意性言语活动着重于言说者情感的表达,对应于主观世界,突出强调了真诚性要求;规范调节性言语活动,意在说明言说者与听者双方遵循或损害社会规范关系的意义,对应于社会世界,突出强调了正确性要求。当然,在现实的生活中,三种话语形式往往是交织在一起的。因此,言语行为有效性基础,是保证言语行为参与者之间彼此能够相互理解的前提和条件。

3.2建构“主体间性”结构

交往行为者遵循言语的普遍有效性要求进行交往,建立合理的交往模式,其核心是建立“主体间性”结构。所谓的“主体间性”结构,即主体一主体结构,是一种自主、平等的主体间的相互关系或相互作用。主体间性理论是哈贝马斯交往理论范式的核心范畴。哈贝马斯提出的主体间性特指的是通过语言,并遵循普遍性的规范而建立起来的平等的、合理的主体间结构。强调了语言符号系统在交往行为、文化再生产以及社会进化中的作用。语言蕴含着一种双向理解的模式,它是对话双方通过交谈来达到对彼此话语的理解,通过交往而达到协调,是人类得以生存与延续的基本前提条件与状态。同时,“主体间性”这一概念构成了个体之间自由交往的前提。正是由于有了主体间性,个体才能通过人际之间的自由交往而找到自己的认同。

“主体—主体性结构”取代“主体—客体结构”便意味着社会历史理论的重大转变。哈贝马斯的这一思想十分深刻,在过去的人类历史中由于物质的匮乏,阶级的冲突等原因,以“主体一客体”为核心的人与自然的关系在社会进化和社会历史理论中始终处以核心地位,而以“主体间性”结构为核心的交往活动始终处于从属地位。无论是早期社会以血缘关系和情感关系为基础的自然交往,还是近代社会以阶级关系和社会分工为背景的角色交往都是不平等不合理的交往,在这些交往中“主体—主体”关系降格为“主体—客体”关系。这也恰恰就是韦伯等思想家所分析的工具理性压倒价值理性,即劳动的合理化导致了交往的不合理化。因此,在信息化和全球化时代,恢复人的主体性,建构主体间性使交往行为合理化是扬弃物化的根本途径,也是解决全球化问题关键所在。

3.3改变生活世界

生活世界思想在哈贝马斯的交往行为理论中,占居重要地位。哈贝马斯认为,要真正实现交往的合理化,应当用生活世界理论来为交往行为理论奠定重要的理论基础和社会文化基础。在现实生活中,工具理性调节的主要是政治、经济等系统或体系,而交往理性主要调节的是生活世界。发达社会的文化危机在于工具理性的过度发达导致了交往理性的不发达,即交往行为的“不合理化”,表现为生活世界被“殖民化”。

那么什么是“生活世界”呢?哈贝马斯把世界划分为客观世界、社会世界、和主观世界。而生活世界不是世界的一个独立的组成部分,它是为行为主体提供给定的文化传统力量、规则体系和价值支撑的条件和背景世界。哈贝马斯认为生活世界包括三大结构成分:文化、社会和个人。他说:“生活世界作为资源,分为三个不同的部分:文化、社会和个性。文化是一种知识储备。交往行为者通过世界中的事物达成沟通,并用这些知识储备来做出富有共识的解释;社会,严格意义上的生活世界力量而言,是一种合法的秩序,依靠这种秩序,交往行为者通过建立人际关系而创立一种建立在集体属性基础上的团结:个性是一个用来表示习惯力量的术语,有了这些习惯的力量,一个主体才会具有言语和行为能力,才能在各种现成的语境中参与沟通过程,并在不同的互动语境中捍卫自己的同一性。”

哈贝马斯认为,生活世界的构成要素包含着交往行为所必备的理解功能、行动规范功能和社会功能。从中我们可以看出,生活世界的三要素的功能体现了生活世界的合理化内容。通过文化传统的反思实现文化再生产,通过对规范和法

律的反思实现社会统一,通过个人同一性和自我实现来完成社会化。因此,可以说生活世界是交往行为的结果,同时又是是主体间的交往得以展开的现实基础、文化世界。交往的“不合理化”在现实上表现为生活世界被各种系统所“殖民化”。

生活世界的“殖民化”在哈贝马斯看来是因为,随着社会的发展,系统的复杂性增强,系统的独立性也在不断增强。在这种情况下,理性化的经济系统和科层化的行政权力系统开始摆脱原来的由生活世界所形成的交往规则和价值信念,开始在金钱和权利支配下自律地运行。独立化的系统反过来开始干预、破坏生活世界的文化机制,从而导致了生活世界的危机。推动交往理性的合理化就要摆脱“生活世界的殖民化”,哈贝马斯认为摆脱“生活世界的殖民化”就应当发挥生活世界的理解、协商和非强制性意见一致的功能,拖动文化再生产、社会统一和社会化的协调发展。不过,这种生活世界的合理化不是简单地原来的文化共同体回归,而是重建交往理性的合理化。

总之,哈贝马斯提出重建交往理性,使交往行为合理化,强调主体之间应该平等自然的对话,这对解决当今的全球化问题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交往行为合理化要求在平等的前提下进行对话和交流,每一个行为主体在交往的过程中不应受国家、经济制度和行政制度乃至文明模式的干预,不同的文化传统、生活方式、宗教信仰应该相互尊重、相互理解。不同文明或文化之间的对话、交流为避免或减少彼此之间的对立和冲突提供了现实基础,也为保持人类文化的多元性,增进各民族和宗教信仰之间的相互信任、友好相处创造了理想的环境。

(基金项目:当代科技观的转变与新的经济和社会运行模式,课题号:10552011)

参考文献:

[1]马克思,恩格斯,共产党宣言[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7

[2]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3]哈贝马斯,张博树译,交往与社会进化[M],重庆:重庆出版社,1989

[4]哈贝马斯,洪佩郁,蔺青译,交往行动理论(第1卷)[M],重庆:重庆出版社,1994

[5]哈贝马斯,曹卫东,付德根译,后形而上学思想[M],南京:译林出版杜,2001

[6]哈贝马斯,曹卫东等译,现代性的哲学话语[M],南京:译林出版杜,2006

[7]衣俊卿,西方马克思主义概论[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

[8]程党根,哈贝马斯交往理论研究[D],南昌:南昌大学,2009

[9]韩红,论交往行为合理化的实现途径——哈贝马斯的交往行动理论的核心问题[J],学术研究,2002,(02):45-50

交往行为 篇7

一、哈贝马斯交往行为理论的内涵

(一)交往行为概念

哈贝马斯把贾维从行为理论角度对波普尔三个世界理论的社会学运用作为出发点,提出了四种不同的行为概念即目的行为、规范调节行为、戏剧行为及交往行为。目的行为是指“通过在一定情况下使用有效的手段和恰当的方法,行为者实现了一定的目的,或进入了一个理想的状态”。规范调节行为旨在要求个体遵循群体规范,不允许发生规范之外的个人行为,群体成员有共同的价值取向。戏剧性为是指“互动参与者相互形成观众,并在各自对方面前表现自己,行为者自己给他的观众形成形象和印象”。在哈贝马斯看来,目的行为过于强调行为者的自我目的,该行为仅限于行为者与客观世界的关系。规范调节行为和戏剧行为都强调某种共识结构,前者限于行为者与社会世界、客观世界的关系,后者限于行为者与主观世界、客观世界的关系。在哈贝马斯看来,这三种行为都导致了语言理解的片面化。交往行为的概念涉及到的是至少两个具有语言和行为能力的主体之间的互动,通过这种互动的交往形式达成理解的一致性,这种交往行为模式将语言作为交往的媒介,将理解作为交往的目的。

(二)交往合理性——重塑生活世界的有效途径

在哈贝马斯看来,解决生活殖民化的途径就是交往的合理性。通过上文对交往行为模式的定义,我们可以看出其强调两个方面:其一,交往的主体性;其二,交往者正确、真实、真诚的沟通,最终达成理解的一致性。在哈贝马斯看来,沟通的有效性的实现必须遵循三个要求:“所作陈述是真实的(甚至于只是顺便提及的命题内涵的前提实际上也必须得到满足);与一个规范语境相关的言语行为是正确的(甚至于它应当满足的规范语境自身也必须具有合法性);言语者所表现出来的意向必须言出心声。”简而言之,其必须满足真实性、正确性及真诚性的要求。理解的一致性要求交往者充分的尊重对方主体性,能够设身处地的为对方考虑,从而达成一种共同的语境。

二、中小学师生交往的危机现象

中小学阶段师生交往的独特性主要来源于两个方面:其一,相对于其他阶段,中小学阶段班级管理有着更为完善的体制,并且师生交往行为主要集中在学校的范围内,在众多的影响因素之中,老师对学生的影响占据最为重要的位置;其二,中学阶段比其他阶段更为重视学科知识的学习和学习成绩。

(一)师生交往机会不平等

1. 学生职务差异导致师生交往机会的不平等

教师与学生干部的互动明显多于普通同学,一方面学生干部与老师的交往范围更为宽广,其交往行为不仅仅局限在课堂之上,课堂之外的交往相对于其他学生更为频繁。另一方面,学生干部一般是选拔出来的一些较为优秀的学生,在师生交往的过程中更为自信,使得师生之间的交往更为顺利,间接地促进了师生交往的频繁。

2. 学生的家庭背景差异导致师生交往机会的不平等

家庭背景的差异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师生交往行为的发生。教师更倾向于与家庭背景好的学生交往,一方面,家庭背景好的学生其学习条件和周围的环境更为优越,相应的表现的更为优秀。另一方面,家庭背景好的学生家长往往与教师之间建立一些学习之外的联系,这就导致教师在交往的过程中,更为的关注家庭背景好的学生。

3. 学业成绩差异导致师生交往机会的不平等

观现阶段的师生交往行为,我们不难发现成绩好的学生远比成绩差的学生与老师之间的交往关系密切。在教育教学的过程之中,老师也更为关注成绩较好的学生,对成绩差的学生相对来说比较冷漠,这种对待学生的差异充分说明了成绩因素已经成为师生交往的一个重要的评判标准。当然此处笔者并不否认成绩是评判教育教学效果的一个重要标准,相反笔者十分认同将考试成绩是评判教育效果的一个重要指标,但是我们不能将考试成绩的好坏作为师生交往行为的一个标准。假如成绩的好坏成为师生关系交往行为的最重要标准,那么学生就不再是一个“鲜活”的个体,而是成为一个个成绩标签。

(二)师生交往过程内容单一、形式僵硬

师生交往的内容在认知方面的交往较多,而情意互动和实践交往较少。教师往往重视知识的传授而轻视师生情感的沟通。在师生交往的过程中,知识的掌握占据主导地位,情感、实践的交往则是作为辅助性工具。师生交往一般都局限于课堂交往的形式之中,范围比较狭窄。师生交往是一个多维度的交往概念。这种多维度体现在:一方面这种多维度的交往要求师生要融入到双方之中,不仅仅要了解对方本身的特征,还要与客观世界、主观世界相关联,综合去考虑交往的客观条件。另一方面又要求交往双方能够灵活地转换角色,不断组织调控交往行为,以达成理解的一致。

三、中小学师生交往的问题透析

在现今的中小学体制下,师生交往成为体制的工具,师生交往的目标变为学生成绩,交往的内容学科知识占据主导,交往的标准变为一些外在的因素,这使得交往丧失了其本身的意义。师生交往的行为被工具理性所控制是导致交往行为扭曲的根本原因。

(一)师生交往目标的工具性

师生交往的目标不应该是一个外在的规定性目标,而应该是达成交往理解的一致。而现阶段师生交往的行为表明在一定程度上成绩取代了交往的理解一致性,成为了交往的终极目标。虽然成绩在整个学习生涯中占据极为重要的位置,一个好的成绩更能体学生和老师的价值,但是成绩好只是良好的师生交往的一个伴生品,而不是终极目标。师生交往的终极目标是理解的一致性,理解的一致性形成良好的交往行为,良好的交往行为在一定程度上能够促进良好的成绩的实现。

(二)师生交往内容的工具性

当下师生交往的内容以知识的传授为主导,情感、实践等方面则是作为辅助性工具。交往内容应该是一个全面的交往,而不是一个服务于某种目标的交往。师生交往是一个多维度的交往概念。一方面这种多维度的交往要求师生要融入到双方之中,不仅仅要了解对方本身的特征,还要与客观世界、社会世界及主观世界相关联。另一方面又要求交往双方能够灵活地转换角色,不断地组织调控交往行为达成理解的一致。

(三)交往评价标准的工具性

在考试体制下,师生交往的落脚点变成本意一些外在的评判标准,例如学生职务、家庭背景,这就使得工具理性控制了师生交往的行为,从而导致师生交往行为的扭曲。师生交往的标准应该是交往行为本身,是老师与学生之间的沟通是否真实、正确及真诚,是否达成了理解的一致。在考试体制下,成绩成为评判师生交往行为的标准,必定会带来师生交往行为的扭曲。

四、中小学师生交往危机的解决路径

哈贝马斯认为体制和生活世界都具有调节人的行为的功能,体制是在功能层面上规定人类不同的生活目标和利益趋向,生活世界则是在价值层面上规范人的行为。考试制度作为一个评价教学效果和学习效果的一个重要标准,只应在其本身的领域内发生作用,师生交往应该摆脱工具理性的控制,回归交往理性。交往理性的实现依据两个方面:其一,交往的主体性;其二,通过沟通最终达成理解的一致性。

(一)摆脱体制控制,回归交往的互为主体性

回归交往的互为主体性包含两层涵义:一是回归交往的人性。这就要求师生交往行为是“鲜活的”人的行为,而不是一个体制中的人的行为。在师生交往的过程中必须保留人性,人性的鲜活要求师与生在交往的过程中能够获得自尊。一个自尊的人在交往过程中对其自己的价值有所感受。教师必须对自己身为教师有所感受,这种自我价值的感受并不是来源于教师职业角色为教师生存提供的一种物质生活的满足,而是在于教师本身的精神即教师本身所赋予教师的自我价值。学生对自己身为学生有所感受,这种感受并不是来自于学科知识的获得而是来自于在师生交往之中获得了充分的尊重。二是从“主体—客体”的行为模式转变为“主体—客体—主体”的行为模式。上文提到哈贝马斯将行为分为四种模式即:目的行为、规范调节行为、戏剧行为及交往行为。回归“主体—客体—主体”的行为模式,能够摆脱目的行为、规范调节行为及戏剧行为的片面性,从而实现有效的沟通。

(二)摆脱沟通僵化的模式,回归理解的一致性

全面的沟通交往杜绝以教师为中心的交往行为模式,这种教师控制的交往行为将会导致师生之间心灵的隔绝,以及学生个性的泯灭。师生交往应是一个多维度的交往概念。它要求师生要融入到双方之中,不仅仅要了解对方本身的特征,还要与客观世界、社会世界及主观世界相关联。全面沟通的终极目标就是达成理解的一致性。理解拥有两层涵义:一是理解必须能够处于对方的处境思考。理解并不意味着放纵,也不意味着对某种本质上错的行为的辩解,而是处于对方的境地,以对方的思维来观察和解读行为,然后对其行为做出判定。二是理解蕴含着信任。在师生交往的过程中,教师在做出信任的举动之前通常会先考虑后果,常常会考虑如果被骗了该怎么办,并认为被学生欺骗是一件耻辱的事情。因此,教师在交往的开端就持有怀疑的态度,总是以证据不充分的理由来驳斥学生。其实这是十分不明智的,是一种因小失大的举动。如果我们选择相信别人,那么也会得到信任的回报,反之,我们选择怀疑别人,那么也会得到别人的猜疑。如果老师一开始就持有怀疑的态度,那么师生关系一开始就处于一种紧张的状态,这只会导致师生交往的恶性循环。因此,师生交往必须以真实、真诚的语言沟通为渠道,在共同的语境中达成理解的一致。

摘要:师生交往就是师与生以语言为媒介进行全面的沟通,并从各自的生活世界出发,与客观世界、社会世界及主观世界发生关联,从而达成理解的一致性。当前中小学师生关系存在师生交往机会不平等,师生交往过程内容单一、形式僵硬等现象。本文针对此问题从两方面提出了解决对策:摆脱体制控制,回归交往的互为主体性;摆脱沟通僵化的模式,回归理解的一致性。

关键词:师生交往,体制,交往理性

参考文献

[1]尤尔根·哈贝马斯(著),曹卫东(译).交往行为理论(第一卷):行为合理性与社会合理性[M].上海人民出版社,2004:83.

[2]约翰·罗尔斯(著),何怀宏(译).正义论[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8.

[3]叶澜等著.教师角色与教师发展新探[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1.

[4]姚纪纲著.交往的世界——当代交往理论探索[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2.

[5]岳伟.交往理论的教育意义探索[D].华中师范人学,2002.

[6]徐剑.翻译行为合理性研究[D].华东师范人学,2002:46,100.

[7]李长伟.师生关系的古今之变[J].教育研究,2012(08).

[8]李培根.让学生自由发展——也谈教育的目的[J].高等教育研究,2010(11).

谈哈贝马斯的交往行为理论 篇8

哈贝马斯开始建立交往行为理论的目的是对早期法兰克福学派的理论进行批判和改造, 改变其悲观主义的文化批判倾向。哈贝马斯创立交往行为理论的因素是多方面的, 其主要有三方面, 一方面是早期法兰克福学派的批判理论;一方面是M.韦伯的合理化思想;另一方面是西方的语言哲学, 特别是奥斯汀等人的言语行为理论。

(一) 晚期资本主义的社会危机

1. 合理性危机

晚期资本主义国家无法协调各个资本家之间的利益冲突, 而且经济模式存在着结构上的障碍, 无法解决各种矛盾。政府的介入使资本主义的生产关系有了政治的倾向, 不再是单纯的经济关系了。中小资产阶级和垄断资产阶级的利益分化, 这就使国家不再代表一个阶级的政权, 还要考虑到劳动者的利益。而政府对经济系统的干预使其丧失了自主性, 晚期资本主义国家的经济危机由周期性变为持久性。

2. 合法性危机

由于, 国家对经济的不断调控, 经济的发展失去了自主性, 那么, 同样也使社会政治领域出现了危机。政府的介入很难搞好社会各个阶级和各个阶层的之间利益的平衡关系, 为了解决这种不平衡的关系, 政府必须抓重点, 这样就不能使社会各方面都同时满足需求, 政府的这种做法使群众的利益发生了冲突, 群众得不到相应的满足便对政府失去了信心, 政府便失去了百姓对他的支持和信任。因此, 晚期资本主义社会面临政治合法化危机。

3. 文化危机

晚期资本主义出现的文化危机是社会的动机危机, 是经济系统和政治系统的干预所造成的。人们在生存和发展中, 价值理性与工具理性相分裂, 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失去了平衡, 人格被操控, 威胁到了人类自身的自由, 人们把处理人与自然之间关系的方式渐渐应用到处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上来, 因此使政府与群众之间互相的不信任, 使其矛盾加剧。

(二) 影响哈贝马斯创立交往行为理论的主要因素

1.“语言学转向”的盛行

哈贝马斯既继承了早期法兰克福学派批判的主旋律, 又对其进行了改造和发展。在他看来这种重建的批判理论, 是为了适应现代哲学的“语言学转向”背景。所谓的语言学转向就是‘意识哲学’向‘语言哲学’转变的过程。语言问题变成了哲学的基本问题。哈贝马斯的交往行为理论主要就是通过语言为桥梁的交往社会学。

因此, 正在盛行的语言学转向正好为哈贝马斯的理论提供了发展的契机。

2. 对M﹒韦伯的合理化理论的超越

哈贝马斯曾说过:“从理论的发展史来说, M﹒韦伯是我理论的出发点。”[3]韦伯认为西方社会现代化的过程就是工具合理性的形成和扩大的一个过程。韦伯推崇理性, 但同时也看到全面的理性问题。理性使西方现代社会处于道德与价值的矛盾之中。在经济结构和行政管理机构中, 受到了目的合理性行为的支配, 但是却导致了自由的丧失、异化现象的出现。哈贝马斯认为, 出现这样的现象是韦伯没有把语言学与传统的意识哲学相联系的结果。因此, 哈贝马斯看来, 要想摆脱韦伯的合理性理论给社会带来的负面影响, 就要把人的“生活世界”和把人与人联系在一起的语言结合在一起, 超越传统的意识哲学。

二、哈贝马斯交往行为理论的主要内涵

(一) 哈贝马斯的交往行为

交往行为是首先把语言作为桥梁与世界互相发生的关系, 并且互相理解, 互相接受, 在矛盾中协调一致的一种行为。哈贝马斯认为, 合理性的交往和主体之间的理解更加具有价值。因为它是人类进步的标志, 和人类的解放目标相同。

(二) 生活世界和系统的双层理论结构

社会的合理化包括两个概念:一是生活世界合理化, 二是系统合理化。交往行为的基础和环境是生活世界和系统的过程。

系统主要是指社会的物质再生产用以维持自身的生存能力的机制。如经济系统和政治系统。系统与生活世界在价值方面协调人们的行为规范是不同的, 系统是用以影响人类的社会组织和社会制度的, 更能从功能的方面影响并且调节人们的价值取向和生活方式。哈贝马斯把系统分为了四个阶段:第一阶段是平等的部落社会, 第二阶段是阶级部落社会, 第三阶段是自由资本主义社会, 第四个阶段是晚期资本主义社会。在晚期资本主义时期社会存在着两个主要的特点, 一是国家对经济的干预加强, 二是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 已经日渐成为人们潜在的意识形态, 从而使系统对生活世界开始了侵蚀, 即出现了生活世界的殖民化。

(三) 生活世界的殖民化

生活世界的殖民化是现代文明社会病因的根本。哈贝马斯认为西方社会出现这种困境的主要原因是系统控制了生活世界。这样, 生活世界就被所谓的金钱和权利所控制, 生活世界中原本的价值观和生活世界存在的意义就已丧失。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 工具理性在晚期的资本主义社会起到了巨大的作用, 在提高了经济效益的同时, 人们为了追求最大利润, 不论是市场还是行政机构都以工具理性作为标准, 这样, 科学技术应该是与社会生产与发展、人们的社会结构和文化传统相适应的, 应该有利于人类的人格形成, 但是, 在其发展过程中工具理性的主宰, 使自由被操控, 人格被扭曲, 系统与生活世界逐渐分离。

(四) 交往理性的重建

要想解决生活世界殖民化, 拯救现代社会, 克服晚期资本主义的危机的途径就是使生活世界与系统重新协调发展, 实现社会的合理化以及交往理性的重建。首先, 要用恰当的语言进行对话。问题的根源在于生活世界, 即用语言组织起来的话语世界。只有通过普通的语言改变社会舆论结构, 才能创造良好的语言环境, 才能使不同的人在自由的语言环境中自由诚实的探讨一个问题并且达成共识。其次, 重视道德规范。在普遍的语言共识的基础上, 通过这种道德规范来协调个人对社会相一致。最后, 要通过交往理性的重建来实现重建生活世界。人类要使系统与生活世界相互平衡。哈贝马斯说的真正的合理性并不是韦伯的最优化手段实现的既定目标, 而是内在于交往之中的, 所以他认为整个社会只能建立在交往理性之上, 只有通过交往理性才能达到社会的整合和人格重塑, 要把生活世界也建立在理性交流上, 实现交往行为的合理化, 实现社会合理化, 加强人们的团结和协调, 满足人格形成的需要。

三、哈贝马斯交往行为理论启示

(一) 对交往行为理论评析

哈贝马斯强调了交往行为的基础——语言的重要性, 强调在实现社会合理化的过程、克服生活世界殖民化, 都需要重建交往理性, 交往理性起到了决定的作用。他主张用互相理解、宽容、的态度对待不同的价值观、信仰、生活传统、风俗习惯, 人际关系以及国家之间的关系。他认为交往理性的话语民主和平等是文化交流、社会交往得以顺利进行的准则。哈贝马斯的交往行为理论并没有为批判理论奠定坚实的基础, 也没有揭示出资本主义社会的真正面目和病因, 但是, 他对资本主义社会的批判和对社会人文的关怀, 对人类生存状态的担忧是值得肯定的。他吸收了哲学、社会学的思想并且重建了传统的批判理论, 为我们提供一种新的视角、新的思想、新的概念。让人们在相互理解的同时达成共识, 以取得社会的和谐。

(二) 哈贝马斯交往行为理论对中国的启示

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 社会的不断进步, 那么由于经济的快速发展而引发的社会中的各种矛盾也日益集中起来, 并且逐渐凸现出来。如何协调社会的各阶层的矛盾是当前政府工作的主要内容。我国要不断加大舆论的开放程度, 积极调动人民的积极性, 积极参与国家的政治建设, 并不断鼓励人民参政议政, 提高人民当家作主的意识。制定健全相关的法律法规, 规范社会行为, 保障“生活世界”的有序进行。哈贝马斯的交往行为理论为我国的精神明文建设也提供了重要的借鉴意义。克服道德的衰退, 抑制拜金主义的盛行, 不断提高公民的道德水平, 培养公民的个人修养。这样, 我国的社会才能有序健康的发展。同时, 也为我国的对外交往提供了历史借鉴, 虽然民族不同、文化不同、语言不同, 但是却遵循共同的交流原则, 尊重互相的平等的话语权, 互相学习对方的长处, 扬长避短, 这样才能彼此和平共处, 共同发展。哈贝马斯的交往行为理论为我国建设成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为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成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提供一定的现实意义, 为我国的对外交往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

哈贝马斯的交往行为理论在指导现代社会中人与人之间的交往的同时, 也暴露了现实存在的不足, 并且提出重建交往理性和实现社会的合理化。尽管哈贝马斯的理论还存在着许多的不足之处, 但是他为我们提供的现实意义是不可忽视的, 为我国现代化的建设提供了历史借鉴。

摘要:20世纪80年代, 哈贝马斯开始研究交往行为理论, 对早期的法兰克福学派的批判理论进行了改造以及改变了它的悲观主义的文化倾向, 适应了现代哲学的“语言学转向”的大环境。哈贝马斯的交往行为理论, 在现代社会对国家之间的这种密切的交往提供了一定的现实意义, 对我国的经济建设, 社会建设提供了一定的借鉴性, 为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提供了理论依据。

关键词:哈贝马斯,交往行为,生活世界,系统

参考文献

[1][英]P.威尔比.《哈贝马斯和现代国家的话语》[M].1979年, 第3期, 第667页

交往行为 篇9

“交往理论”提出于20世纪上半叶, 直至今日仍是西方社会最具影响力的理论之一。交往理论的影响深入各个学科, 在哲学、语言学、心理学、社会学、教育学、文化人类学等领域均产生了深远影响, 使各学科在交叉领域有了新的联系和突破。从交往的视角关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模式能突出主体间对话及对话语语境的分析具有重要意义并且提高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

有学者认为马克思的“社会交往”概念归结为在一定历史条件下, 人与人之间以一定的手段为媒介的、互为主体和客体的相互作用的过程, 这种活动归根结底是一种交往实践活动。[1]哈贝马斯则在提出自己独具特色的交往理性哲学中融合了马克思理论的历史观、现代西方语言哲学及心理学和社会学, 通过批判现代西方社会的工具理性, 呼吁人性的回归, 将其命名为“交往行为”。他在《交往行为理论》一书中把“交往行为”的概念解释为是在行为者意见一致基础上, 通过规范合法性的调节, 实现个人同一性与社会化相统一的合理性活动。交往行为的概念“所涉及到的是至少两个以上具有一定言语和行为能力的主体之间的互动, 这些主体使用手段, 建立起一种人际关系。

其理论可归结为三个基本特征:以理解为交往核心要素。交往行动遵循基本准则。通过语言客体作为主要媒介。

2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模式中的交往缺失

分析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交往行为问题, 需要对教育过程中的种种交往缺失进行分析。

2.1 目的 (策略) 行为中主体性交往缺失

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交往行为主要存在于教师主体和学生主体之间, 教育模式主要以语言媒介为前提, 进行知识、信息、思想交流或情感沟通的互动活动。在此交往行为中的两者都是主体。哈贝马斯认为, “目的行为模式向行为者提供了一种‘认知-意志的情结’ (kognitiv-volitiver Komplex) , 从而使得行为者一方面可以培养起对于实际存在的事态的意见 (Meinungen) , 并通过感知传达出来, 另一方面则可以形成一定的意图 (Absichten) , 以便把理想的事态付诸实现。”[2]而现实中主体性交往的缺失就表现为思想政治教育者的创新意识不强, 缺乏敢想敢为、求新求变的精神, 习惯性遵循着原有的思想政治教育模式, 不能与时俱进地扬弃旧义, 创立新知, 缺乏批判与超越的精神;作为受教育者的主体身上则表现出理论与实践相脱节、自我提升意识淡漠、主体性人格不成熟等。

在当代思想政治教育模式中, 交往更多地表现为一种主体与客体的关系, 即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作为教学活动的主体并未将学生定位于认识主体、思维主体及实践主体, 仅仅将其作为客体施加教育内容。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的交往行为变成了一种单向地思想改造、道德灌输和行为规整, 不仅抑制了学生主体性的发展, 而且限制了思想和情感的交流互动, 违背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模式的形成和发展。从而很难实现主体间无障碍流畅沟通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培养模式。

2.2 规范行为中直接性交往缺失

“规范行为”是描述“行为者与整整两个世界之间的关系”。[2]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由规范语境构成, 学生属于高等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的成员, 有效规范适用于行为者。这其中直接交往的主体更能形神兼备地面对面进行交往, 相较之下, 传统思想政治教育则在师生面对面、直接谈话等方面的交往很少, 而思想政治教育模式中更强调课本理论的知识灌输等间接交往形式。在间接交往的过程中虽然体现着规范行为和规范语境的内容, 但却将交往主体的另一方隐而不显, 处于失语状态, 缺少双方共同的情感的丰富性、真诚性表达, 妨碍了交往主体之间的交流互动。在当代思想政治教育活动中, 教育者很少直接接触受教育者的心灵体验和寻找共识, 缺乏对话理解和交流的教育过程会使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大大降低, 也必然阻碍受教育者的反映状态和主体意识的发挥。

2.3 戏剧行为中情感性交往缺失

1956年, 戈夫曼在其关于“日常自我表现” (Sclbstdarstellung im Alltag) 的研究著作中第一次明确地把戏剧行为概念引入社会科学领域。[2]戏剧行为将互动视为一场“遭遇”, 在遭遇过程中参与者构成透明的公众。哈贝马斯将其中展示的过程解释为由于行为者把他的主体性部分地表现了出来, 因此希望得到更多的关注和接受。因此戏剧行为中的“关注和接受”体现了行为者的情感诉求, 交往主体的精神世界通过情感连接, 同时交往主体渴望获得一定情感、精神的满足。“遭遇”情境中情感交流应当发生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的各个部分, 但由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模式及现状来看, 发生交往中的情感碰撞在减少, 而缺乏情感的交往以及不存在情感性成份的交往却在显著增加。传统思想政治教育模式中教育任务结束时亦是教育交往结束之际, 交往情感性成分在不断衰减, 交往行为成为即时性的交往。我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历来注重人本发展, 以“情”贯穿教育过程, 注重以理服人并与情感相结合, 在教学过程中要情理交融。但是, 现实的教育活动中缺乏教师主体与学生主体的“面对面”沟通, 并且未达到理论应有的程度, 使“遭遇”情景仅停留在理论传授中, 缺乏情感渲染。

3 基于交往行为理论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模式建构路径

将哈贝马斯的交往行为理论引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模式研究的视阈内, 对完善和增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时效性和针对性有极其重要的作用。

3.1 方式转变:营造交往气氛, 回归真实世界

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应由教师和学生共同营造, 以教育目的和要求所需的和谐、人性化的环境和气氛为情境, 合理地开展思想政治教育互动。树立以学生为本的观念, 以学生为主体, 将教育受众的需求作为主要关注点, 尊重和理解学生, 经过有效的交往过程, 实现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目标。在教育的双向过程中共同塑造一个属于双方的语境, 避免强迫、灌输等方式。遵循哈贝马斯对交往过程有效性的要求, 完善交往过程, 即“内容或存在事实的假定性陈述中体现出来的真实性, 通过以言行事句建立人际关系时所运用的规范的正确性和表达自己内心情感时表现出来的真诚性”。[3]

美国实用主义哲学家约翰·杜威认为, 社会生活不仅和交往完全相同, 而且一切交往 (因而也就是一切真正的社会生活) 都具有教育性。[4]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同样应走向现实社会生活, 使学生走出空洞、抽象的教条王国, 回归真实的世界, 在思想政治教育中引入真实的教育资源, 使思想政治教育更加贴近生活世界。

3.2 导向转变:促进平等交往, 鼓励兴趣导向

平等的交往建立在双方可自由选择交往对象、交往方式及环境, 海德格尔认为, 自由仅在于选择一种可能性, 这就是说, 在于承担未选择其它可能性并也不可能选择它们这回事。[5]如何促进平等交往的关键在于教师主体性的定位, 应建立良好的师生观, 尊重每个学生, 并鼓励以合作的意识注入教育过程。哈贝马斯提出的以兴趣为导向的观点符合受教育者在主体间对话达成普遍共识的需求, 学生在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渴望得到兴趣的提升, 摆脱枯燥、抽象、难以理解的纯理论内容, 而更多希望学习具有启发性和讨论性的内容。因此,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模式只有关心学生所关心的内容, 才能增强学生的兴趣, 取得思想政治教育的真正实效性。

3.3 关系转变:改善交往情境, 确立“主体间性”关系

交往行为在马克思眼中是一种活动, 并存在于一定的历史条件当中, 并认为, 交往形式“是个人自主活动的条件, 而且是由这种自主活动创造出来的。”[6]在现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教师与学生的互动组成了思想政治教育交往行为的主体部分, 教师与学生分别为主体, 展示各自的主体性, 而真正的主体性只存在于交往过程中, 离开交往范畴亦或是离开学生主体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都是抽象和不现实的。因此应避免单项强行灌输式的理论教育方法, 释放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发展。“主体间性”关系作为哈贝马斯交往行为的理论核心范畴之一, 强调了主体与主体之间关系的交往标准, 交往双方不仅赋予自己的行为以意义, 而且理解或寻求理解对方行为的意义。将这一思想融入思想政治教育模式中, 将学生与教师均视为参与教育活动的主体, 以平等、理解的情境相互融入教育过程中, 摆脱主客体关系的束缚, 真正释放做到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教”“学”相长。

参考文献

[1]万光侠.马克思的交往理论及其当代价值[J].江西社会科学, 2000.4.

[2]尤尔根·哈贝马斯, 曹卫东译.交往行为理论:第一卷行为合理性与社会合理性[M].上海人民出版社, 2004.86.87.90.

[3]章国锋.关于一个公正世界的“乌托邦”构想:解读哈贝马斯《交往行为理论》[M].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 2001.139-140.

[4]衣俊卿.日常交往与非日常交往[J].哲学研究, 1992, 10.

[5]海德格尔.存在与时间[M].北京:三联书店, 1987.340.

交往行为 篇10

关键词:合理情绪疗法,交往不良,运用策略

随着社会环境的急剧变化, 电子媒介的日益普及, 家庭交往模式和群体交往模式的改变, 使大部分人的社交形式发生了变化, 这也给多为独生子女的中小学生带来很大的冲击。综观目前中小学教育, 学生中因为交往行为不良引发的教育问题日益突出, 同时带来一系列的学业、行为问题, 这使忙碌在一线的教师措手不及, 迫切需要运用新的知识、方法进行深入指导。在系统学习心理学的过程中, 情绪ABC理论的创始者埃利斯提出的“合理情绪疗法”走进了教育工作者的视野。通过对情绪ABC理论的解读, 笔者发现, 它可以帮助更多的中小学生认识自己在与人交往过程中出现的不合理信念, 并由此减少自己不合理的情绪与行为, 从而让学生更愉悦地与同伴交往, 享受校园生活带来的乐趣。本文试图从目前小学生存在的交往不良行为的表现入手, 借助具体案例谈谈运用合理情绪疗法疏导学生心理的实施过程, 以加深对合理情绪疗法的理解。

一、小学生交往行为不良的表现

交往行为不良的学生往往不能客观看待自己存在的问题, 认为自己在交往过程中没有过错, 而将责任推给另一方。一方面, 他们希望得到同伴的支持与肯定, 希望与同伴一起愉快游戏;另一方面, 又希望自己能得到额外多的关注, 希望“特殊对待”, 不被学校及班级的各种规章制度所束缚。笔者根据平时工作中的观察, 梳理出学生交往行为不良的几种主要表现。

1.“我这样对待别人, 别人也要这样来对待我。”简而言之, 我对你好, 你也要对我好。我是你的好朋友, 你就不能再找别人做好朋友。以“绝对化”的要求来控制同伴的思想、行为, 使同伴成为他 (她) 的“专属品”。

2.“他 (她) 总是捉弄我, 而且是故意的。”不能容忍同伴的无意行为, 即使同伴的行为没有侵犯的意思, 依然觉得自己的利益受到了损害, 希望能在群体中找回公道。将偶尔的、不经意的小事认定是同伴故意的侵犯事件, 而且固执地坚持自己的观点, 难以沟通。

3.“因为我作业没有做好, 同学老师都不喜欢我。”因为一次的失败彻底否定自己, 认为老师同学都会因为这次失败的经历而看不起自己, 并努力寻找生活中的琐碎小事来证明大家确实是不喜欢我。

这三种不合理的信念支撑了他们, 使他们在人际交往中产生障碍, 随即带来情绪、行为的困扰。

二、什么是“合理情绪疗法”

“合理情绪疗法”是美国心理学家埃利斯创建的行为疗法, 埃利斯提出了“情绪ABC理论”, 在情绪ABC理论中, A表示诱发性事件;B表示个体针对此诱发性事件产生的一些信念, 即对这件事的一些看法、解释;C表示自己产生的情绪和行为的结果。埃利斯认为诱发性事件A只是引发情绪和行为后果C的间接原因, 而引起C的直接原因则是个体对诱发性事件A的认知和评价而产生的信念B。也就是说, 引发我们不良情绪、行为困扰的, 不是诱发性事件本身, 而是我们自身常有的一些不合理的信念B。换句话说, 不合理的信念导致我们产生情绪困扰, 引发一系列的行为问题。“合理情绪疗法”就是通过行为疗法改变不合理的信念B, 来帮助求助者减少情绪困扰, 使其能更加自信、健康地面对生活。

三、“合理情绪疗法”的实施步骤

“合理情绪疗法”的操作重点是指导学生如何改变自己不合理的信念, 通过改变不合理的信念, 从而缓解由此带来的不良行为及情绪困扰。结合学生交往行为不良的实际情况发现, 学生往往是把自己不合理的信念强加到同伴身上, 把自己认定的信念理解成“别人肯定是这么想的”“他肯定是这么认为的”“他这么做肯定是针对我”……改变这样的不合理信念, 可以通过以下四个步骤来实施。

(一) 诊断阶段———明确学生的情绪ABC, 初步分析不合理信念

当学生在人际交往中出现思维障碍来求助家长或教师时, 我们需要明确这个学生的情绪ABC分别是什么, 然后因势引导, 进行有效疏导。

如学生峰和涛是好朋友, 他们经常在一起玩, 无话不谈。有一天, 峰发现涛和另一个学生强在一起跳绳。峰很生气, 因为之前他和强闹过矛盾, 涛也是知道的。现在涛和强在一起玩, 分明就是不想和自己做朋友了。于是, 峰找涛“理论”, 不允许他们在一起玩。结果峰和涛两个人吵起来, 最后其他同学把老师叫来……

类似事件在学校里经常会碰到, 我们试着来分析:在这个事件中, A是指诱发性事件“学生涛和强在一起玩跳绳”;C是指产生的情绪、行为后果, 在这里指“学生峰很生气, 和涛吵起来, 峰不允许他们两个玩, 情绪行为受到影响”;B是指不合理的信念, 在这里具体指什么呢?对照前面讲到的几个典型的特点, 不合理的信念是指“你是我的好朋友, 只能跟我玩。你不能背着我, 跟和我有矛盾的同学一起玩。你和他在一起玩就是针对我, 就是不跟我好了”。这就是学生在交往过程中存在的不合理信念。

(二) 领悟阶段———领悟到自身的信念引起情绪即行为后果

在处理这类学生交往行为不良的问题时, 教师要帮助学生领悟不是诱发性事件A引起了C的不良情绪体验, 而是自己本身不合理信念B所引起的。心理学家默茨比罗列了区别合理与不合理信念的五个标准 (见下表) 。

对照标准我们发现不合理的信念更多来自个人的主观想法, 外在的环境、诱发事件不是主要因素。不合理信念的存在, 大大影响了一个人生活交往的质量, 使人陷入烦恼之中。对学生峰而言, “涛是我的好朋友。我不喜欢的人, 涛也不能喜欢, 自然不能一起玩”。在这样的信念中, 峰更多从个人主观感受来进行区分, 而忽略了涛同样有选择朋友的权利。“我有权利选择涛作为我的朋友 (玩伴) , 涛也有权利选择他喜欢的人作为他的朋友 (玩伴) ”, 要帮助学生领悟到这一点, 教师应尝试着用一些方法帮助学生修正不合理的信念。

(三) 修通阶段———修正非理性信念, 进行辩论或合理分析

在人际交往中, 希望别人像对待你那样去对待其他人, 这便是交往中的“黄金法则”。由此, “我对别人怎样, 别人必须对我怎样;别人必须喜欢我, 接受我。”这样的“反黄金法则”出现了, 这是一种错误的信念, 但在学生生活中却非常普遍, 尤其是交往行为不良的学生, 对这样的“反黄金法则”更是深信不疑。修通阶段, 就是教师通过不断提问, 与学生进行辩论, 让学生知道自身原有的信念是错误的。古希腊哲学家苏格拉底认为, 让一个人说出自己的观点, 然后依照这个观点进行推理, 最后引出观点中存在的谬误之处, 从而使自己认识到先前认识中不合理的地方, 并主动加以矫正, 这种方法叫“产婆术”。将“产婆术”运用到交往行为不良的学生身上, 教师可以通过积极主动的提问来进行。教师的提问内容紧紧围绕学生信念中的非理性成分, 具有明显的挑战性和质疑性。还是以上述事件为例。

峰:我很生气。我和涛是好朋友, 我对他那么好, 他却不对我好。

师:你对涛很好, 他不对你好?你是怎么知道的?

峰:我平时有什么好玩的都跟涛一起分享, 我把他当成我最好的朋友, 非常信任他。他却和我不喜欢的人在一起玩得那么开心, 证明他已经不跟我好了, 他这样不是对不起我吗?

师:你的意思是你对别人好, 别人就要处处听你的, 按照你的要求来做?

峰:难道不是吗?

师:妈妈对你好吧!

峰:嗯, 我妈妈最爱我了。

师:如果妈妈要求你每天晚上不看动画片, 每天写两个小时以上的家庭作业, 你听她的吗?

峰:那当然不行, 别的可以听, 晚上做什么我有自己选择的权利!

师:那你刚才不是说, “你对别人好, 别人就要处处听你的”。妈妈对你这么好, 你就应该听她的呀?

峰:那也要分什么情况啊!妈妈对我好, 但也不能要求我做我不喜欢的事情呀。

师:你说得很对啊!你对涛好, 同样不能要求他做不喜欢的事情, 他也有选择的权利啊!

峰:哦, 这样啊……我明白了, 除了我, 涛也可以选择别的玩伴!

师:是啊, 除了涛, 你也可以选择别人作为你的朋友啊!

以上学生与教师的对话部分, 呈现了师生语言辩论的过程。教师运用了“黄金法则”来反驳个人对待别人或环境的绝对化要求, 让学生知道了自己不合理的信念, 明白了每个人都有选择朋友的权利。这对于交往行为不良的学生来说, 一旦接受了“黄金法则”, 他们很快就会发现自己对别人或环境的绝对化要求是不合理的, 对人际交往产生了一定的正确认识。

在合理情绪疗法中有一张RET自助表 (全称Rational Emotive Therapy) , 通过RET自助表能帮助交往行为不良的学生寻找原因, 并进行有效巩固。针对上文的事件, RET自助表可以这样设计:

先让学生写出诱发性事件A和引起的情绪、行为后果C, 然后在表格中列举出几种常见的不合理的信念B1、B2……看自己的信念是符合其中哪一条;然后对这些不合理的信念进行分析, 找出那些可以代替B1、B2的合理信念, 并逐条写下来。最后, 根据自己写下来的合理信念, 写出自己新的情绪和行为体验。对所有的诱发事件, 鼓励学生站在不同的角度看待问题、寻找原因, 就能获得一些合理的信念, 缓解不合理信念带来的负面情绪和行为体验。面对交往行为不良的学生, 教师重在引导学生站在对方的立场看待问题, 合理分析。在分析的过程中, 学生心中的不合理信念逐渐淡化并消失, 取而代之的是正确的交友观点和态度。

(四) 再教育阶段———巩固合理信念, 强化良好情绪与行为

处理好一起由学生交往行为不良引起的事件还不够, 通常在一个事件里学生建立起来的信念还不够牢固, 需要教师在后续做跟进式的再教育, 以巩固前阶段的效果。帮助学生进一步摆脱不合理的信念, 使新的观念得以强化, 从而使最初交往行为不良的学生能够在以后的学习生活中, 碰到类似的问题时能够更好地解决, 减少以后出现情绪困惑或不良行为倾向, 更好地适应校园集体生活。

交往行为 篇11

关键词:哈贝马斯交往理论,ERP实验

一、哈贝马斯交往行为理论概述

哈贝马斯是有史以来第一个对交往问题进行深入、系统研究的理论家。他将交往问题作为社会研究的根本性问题,其在20世纪80年代提出的交往行为理论影响深远。交往行为理论以语言为媒介,以主体间的诚实对话为主要形式,旨在通过主体间无任何强制性的“恰当对话”达成人与人之间的相互理解和相互协调,以实现生命价值。

哈贝马斯交往行为理论的核心概念是交往理性,理论基石是“主体间性”和“恰当的对话”。交往理性,是与工具理性相对应的概念,它承认人在生活中是按照一定的规则、通过语言进行彼此的交流。主体主要视为语言交往的主体,是“主体间性”的主体,而非一个仅仅面对客观世界的主体,“主客体”关系变为了“主体间性”关系。交往行为是指主体间遵循着有效规范,以语言符号为媒介而发生的交互性行为。其目的是通过无任何强制性的诚实对话,达到人与人之间的相互“理解”和“一致”,并由此保持社会的一体化、有序化和合作化。在哈贝马斯看来,交往行为关注的重心应是作为主体的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实现交往行为合理化最重要的途径是“恰当的对话”,哈贝马斯特别指出这种主体间的语言交往应符合三个原则:真实性、真诚性、规范性。在这三个前提下,语言交往才不是虚假的骗局,才符合大家共同遵循的规范,才具有它的严肃性和认真性。惟其如此,交往才可以进行,共识才能达成,理性才得以保持,生活世界的殖民化才能被摧毁,和谐一致的、其乐融融的团结社会才能形成。同时,哈贝马斯把现代社会划分为“系统世界”和“生活世界”两个层次,系统世界包括社会运行的政治和经济系统过程,它遵循的是权力和金钱的逻辑;生活世界则包括文化、社会和人格三个方面,人们在生活世界中的行为是以相互理解为目的的,是交往行为,人们通过交往行为达到相互理解、协调互动和社会化,并促进文化的再生产、社会的整合和人格的形成。遵循这一逻辑,其目的在于培养身心全面发展的人才,教育主体与受教育主体之间的关系实际上是“生活世界”的一部分。

由此可以看出,在交往理论中,哈贝马斯强调对话双方作为交往主体存在,而消解了人被当做工具的客体属性,使人的主体性得到了回归。这一理论对我们当前的实践教育具有深刻的启示,高校应探索并建立教育者与受教育者之间互为平等交往主体的新型实践教育模式。

二、ERP实验的特点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2010~2020年)》(以下简称《发展纲要》)中指出高等教育的任务是: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提升科学研究水平、增强社会服务能力。同时要加强实验室、校内外实习基地、课程教材等基本建设。要深化教学改革,支持学生参与科学研究,强化实践教学环节,坚持教育教学与生产劳动、社会实践相结合。开发实践课程和活动课程,增强学生科学实验、生产实习和技能实训的成效。

根据《发展纲要》精神,学生学习兴趣、创新意识和创新思维、能力的培养是培养高素质人才极其重要的一环。对经济管理类专业来说,传统的实践教学模式是学生必须深入企业实践。但近年来,由于经济管理类专业教育规模迅速扩张以及企业的残酷竞争,使得大学生很难接受实习。即使参加实习学生也很难得到全面的、有针对性的训练,实习学生往往成了企业业务繁忙时期的简单“帮工”。随着信息化技术的进一步发展,计算机辅助、电子仿真等手段的不断涌现,很多高校建立了经济管理类实验室,以模拟企业的运作环境,提供学生仿真式、体验式的实践场地,其中最富代表性的就是ERP(企业资源计划)实验室或ERP实验平台。

ERP是对企业的所有资源通过企业流程再造进行整合以提高企业竞争力和管理水平的先进管理信息系统。当前,各高校纷纷利用计算机技术、网络技术和通用ERP软件建设ERP实验室或ERP实验平台,仿真模拟企业的生产经营。ERP实验内容主要包括三个层次:第一层次为基础知识的实验和学习,主要是对ERP所涉及的不同专业的知识和软件进行专业性的学习,如财务会计、市场营销、生产制造、人力资源、金融、税收、企业管理、信息管理等专业基础理论知识的掌握和相应财务软件的操作,比较专业,单一性较强。第二层次为沙盘推演,即由不同专业的学生组建一个行业中的不同公司,在同一个市场环境下进行生产经营决策,各公司初始设立的资本额相同,经过几年的经营之后,公司则呈现出不同的业绩或成长性,以此评价经营业绩,这一层次是纯手工模拟。第三层次则是对企业信息化的模拟,各实验小组(公司)利用ERP软件对公司的生产经营数据进行处理,实现公司的无纸化、信息化管理。这一层次要求较高,既要有理论知识的整合,又要求对软件功能进行熟练驾驭,对不同功能的基础数据进行科学、合理、规范的设计,对不同部门所涉及的软件功能进行协调,以实现信息数据的无障碍处理和传输,最关键的是需通过软件的设计和规范来实现企业的管理制度、控制手段、经营理念的渗透和执行。

从ERP实验内容的层次和递进性可以看出,ERP实验具有以下特点:

1.综合性、复杂性。

ERP实验除第一层次的专业基础实验是以专业、班级为单位进行外,第二、三层次都是不同专业共同进行的跨专业综合实验,综合性强、难度高。这可以从实验平台的构建、实验内容的设计、实验工作的组织几个方面来分析。ERP实验平台的构建需要投入大量资金,管理复杂,不是哪一个专业实验室可以承担或兼任的。它是以专业实验室为基础,同时建立ERP沙盘实验室、模拟市场实验室、ERP综合实验室或ERP信息化实验室,以学校的实验示范中心为龙头,协调相关专业院系,根据学校经济管理实验资源的已占有情形,进行统一规划、科学布局,本着“节约、高效”的原则,综合利用资源,实现资源的合理利用。从实验内容的设计来看,ERP实验不是哪一个专业老师可以独立完成的,需要多个专业多个学科知识的协调整合,根据实验目标进行优化。高质量的ERP实验内容设计一定是跨专业优秀团队进行良好沟通和交往的结晶。ERP实验工作的组织涉及范围广、专业类别多,参与的老师、学生均来自不同的专业和单位,时间、空间上的组织难度都很大,需要进行充分的协调、良好的沟通,才能有效组织ERP实验。从以上三个方面可以看出,在ERP实验建设、准备和实施的不同阶段,其综合性、复杂性决定了各参与主体必须基于平等的原则(即“主体间性为中心”),通过科学的规划组织,充分协调,逐步消除差异,以实现ERP实验从硬件建设到内容设计再到组织实施的一体化、有序化和合作化。

2.自主性。

ERP实验是针对经济管理类相关专业开设的、综合性较强的实验,学生在整个实验过程中自主性较强。这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希望或是被要求参与ERP实验的学生必须自主进行ERP知识和技能的准备;二是ERP实验从沙盘推演到信息化实验,各参与团队都是在同样的公司规模、同类产品市场上展开竞争,除了初始数据、每年的市场规模数据,各团队需要自主制定本公司的发展战略。在信息化实验阶段,企业规章制度、控制手段如何体现在ERP软件初始数据的设计和数据的传递流程上等均由各参与团队自行设计、自行实施。老师在整个实验过程中不再起主导作用,而只是答疑解惑的咨询顾问;老师的意见不再主宰实验结果,该结果必须由团队的智慧加上老师的点拨得出;师和生之间、生和生之间都处于平等的地位,根据公司经营的具体情况,通过“充分对话”,分析公司经营管理中出现的问题,寻求最优的决策方案。

3.生活性和差异性。

ERP实验是对现有企业经营管理的一种全真模拟、全程体验,实验内容和实验模式都是基于客观的生活世界,是师和生之间对问题的分析和探讨,是生和生之间不同知识的融合。如果师和生之间还停留在理论教学的“教”与“管”模式,处于主体和客体的关系,教师占主导地位,学生被动接受,则很难充分调动学生的自主性和积极性,很难激发学生去积极发现问题、认真分析问题和寻求问题的解决方案。生和生之间因为专业知识的差异性,需要相互之间取长补短,进行平等而充分的交流、讨论,充分发挥不同成员的专业所长,实现团队的业绩最优。ERP实验的仿真性、体验式决定了其生活性,老师的先验性和学生的差异性也决定了实验的执行、实验目标的实现必须是师和生之间、生和生之间的平等对待,通过充分对话、充分沟通,使参与的每一位学生能在老师的积极引导下,充分利用自己的专业知识,充分发挥自身的专业特长,在企业模拟、市场竞争中尽职尽责,明确未来岗位的责任,认识到团队的重要作用。

三、基于哈贝马斯的交往理论看ERP实验

1.基于哈贝马斯的“主体间性”建设ERP实验平台。

ERP实验平台建设涉及的范围广。它既要对原有经济管理类各专业实验室进行整合,还必须建立新的实验室;既需要实验中心的统一规划,更需要各专业院系的积极参与、献计献策;既需要资金、资源的优化整合,更需要技术、知识的优化整合。ERP实验平台的建设无论是在硬件上还是在软件上都远远比单一的专业实验室复杂得多。如果在ERP实验平台建设过程中,示范中心和参与院系之间、领导和下属之间是“主体与客体”的关系,主体的主导地位决定了其对客体“有效性需求”的忽视,则每个参与单位和个人都会更多地考虑自身利益,过分强调个体差异性而忽视整体效益。示范中心在ERP实验平台建设过程中应该遵循“主体间性”的交往原则,树立主体观念,强化主体意识,确定各参与单位和自己均属于交往行为中的主体。各参与单位和个人在平等的状态下,应打破行政制约、打破资历优越的传统观念、打破先验主导,进行充分的交往和沟通,达成共识,实现真诚的合作,最大限度地利用资源建设好ERP实验平台。

2.基于“生活世界”理念科学设计ERP实验,为学生营造理性交往的环境。

哈贝马斯认为,人类生活的整个世界分为自然存在的客观世界、社会交往的社会世界和情感意志的主观世界三种类型。生活世界由文化、社会和个性组成。根据哈贝马斯对生活世界的理解,我们可以把他所说的生活世界理解为个人社会行为的背景以及在这种背景下发生的交往活动。生活世界是行为主体进行交往的先决条件。哈贝马斯认为,“只有社会性主体才能从事学习,因而学习不是孤立的纯粹的个人行为。主体必须进入生活世界的符号化结构,走进交往系统,融入到文化氛围中去,在社会中学习,才能找到解决问题的理性结构。”

ERP实验的目的就是让学生通过对企业经营管理的仿真模拟来体验专业所对应岗位的工作职责,将长期所学的理论知识、形成的主观意识以及对社会世界的认识,通过实验过程以及与同学老师的互动、沟通、合作,形成对未来职业的信念,明确要求,坚定信心。所以,ERP实验内容的设计必须充分考虑学生在此实验中的需求,一方面,按不同层次的实验目的合理设计每一层次的实验内容,力求每一层次的实验内容都能模拟社会世界中的现实企业,充分考虑业务的全面性、合理性;另一方面,必须基于学生只有理论、缺乏实践的事实,设计内容由浅入深,引导学生逐步将社会世界现实与生活世界融为一体。如可以选择某一典型企业,将该企业所有业务、数据进行加工成实验不同阶段的内容。

3.基于哈贝马斯的“主体间性”原则开展ERP实验。

“所谓教育,不过是人对人的主体间灵肉的交流活动,包括知识内容的传授、生命内涵的领悟、意志行为的规范,并通过文化传递功能,将文化遗产教给年青一代,使他们自由地生成,并启迪其自由天性”。培养学生的主体性,塑造学生的主体性心理结构是教育的关键所在。实践是人类自觉自我的一切行为,实践只有在自觉的意识下才是人性的、人格的。实践教学应该是学生本体的自我自觉行为,只有在平等的关系中,学生作为实践教学活动中的主体,才会激发参与的兴趣、唤醒自身的潜能、全身心投入到实践活动当中,相互借鉴、相互启发,激活各自的知识结构,整合知识、彰显观点,在激烈的争辩中、在问题的探究过程中进行自我反思,打破自身的思维定式,获得知识的升华。

ERP实验教学是对企业经营管理的全真模拟,虽然情境的真实性有所不足,但是业务的发生处理、岗位的职责、不同岗位之间的合作、信息的收集处理和传递都是企业的基本模式,实验效果的好坏完全取决于实验者的真诚参与,而实验者的兴趣、发挥空间直接关系到参与的真诚性。如果实验指导老师和学生之间或学生与学生之间处于“主体圮客体”关系,则信息的传递是单一的,老师的霸权或某些学生的霸权会直接影响实验交往的合理完成。只有在整个实验过程中,师生之间或生生之间都是主体,“主体圮主体”进行真诚对话,才能使主体之间相互包容、相互接受,从而实现相互理解、相互影响、相互渗透。这样,平等的交往才会激发内在的求知精神、才会有观点的碰撞、才会有思想的火花,对问题的分析更加透彻、对问题的处理更加合理,从而实现圆满合作。

特别需要注意的是,强调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的平等性和主体地位,并不意味着要否定他们之间的差异性,如老师在知识和经验上的先知性、学生之间的知识差异和能力差异等。倡导主体性、主张主体之间的平等合理的交往,是避免ERP实验走入工具理性的泥沼。差异性和个性在实验交往过程中可以以平等对话来引导实验的有序进行、引导弱势学生的知识和能力的不断提升、实现不同专业知识和技能的交叉和融合,最终实现共同进步。

参考文献

[1].唐静, 朱智广.和谐实践教育模式新探——基于哈贝马斯交往行为理论的分析.湖南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08;2

[2].雅斯贝尔斯著.邹进译.什么是教育.北京:三联书店, 1991

上一篇:砌体结构抗震设计下一篇:大学物理实验课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