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堂交往(精选12篇)
课堂交往 篇1
有效的课堂交往必须依赖于和谐的课堂教学氛围。课堂上, 师生之间、生生之间心理相容, 学生在课堂中有参与的欲望, 能获得成功感……凡此种种, 都是和谐的课堂教学氛围所具备的重要特征。而这种和谐的课堂氛围的营造, 关键取决于教师。作为品德课教师, 应掌握必要的交往心理学知识。在课堂交往中, 善于揣摩学生的交往心理, 并巧妙地用活各种心理效应, 才能保证师生真正意义上的沟通和对话。
一、察言观色, 洞悉内心
在现今的品德常态课上, 我们经常可以发现学生对品德课兴趣寥寥。课堂上参与者少, 发言的总是那几个“精英”;回答唱高调, 并不是自己真实想法或做法;小组讨论往往流于形式, 乱“论”一通;对于课前准备资料、课后调查之类的作业, 等于是没有布置……这样的课堂, 毫无生趣可言。
要使品德课堂交往真实有效, 教师一定要会察言观色, 洞悉学生内心, 方能“对症下药”。结合几年来的品德课教学, 笔者发现学生的心理状态大致可以分为以下几种类型。
1. 唯恐出错型——“我是一棵无人知道的小草”。
这类学生往往都比较内向和羞涩, 不善于在众人面前大胆表达自己的想法, 面对教师的提问, 总把小脑袋埋得低低的, 希望教师不要叫到自己;或者怕自己的回答不够正确, 引来老师的批评。因此, 课堂上的问答活动、讨论活动, 总显得畏畏缩缩, 不敢大胆参与。
2. 事不关己型——“他们的精彩不属于我”。
日常的品德课上, 课堂交往被班内少部分“精英”同学所垄断, 有一部分学生完全充当了听众和看客, 缺少表达的机会。有的学生更是长期处在“被遗忘的角落”, 游离于正常的课堂交往活动之外。这类学生, 他们并不是不优秀, 而是他们已经习惯于这样的课堂交往, 习惯于保持沉默, 失去了参与的积极性。
3. 应声附和型——“老师的‘心事’我来猜”。
如今的学生都很聪明, 也很会察言观色, 有的甚至知道要“到什么山唱什么歌”。有时当教师提出一个问题时, 这类学生往往立即会猜出教师需要的是怎样的回答, 怎样的回答能博得老师的赞赏, 掩藏自己真实的想法。造成这种情况, 经常是因为教师总占据着“师道尊严”的位置, 对于一些有偏误的说法给予毫不留情的否定。或者, 在学生暴露自己不好言行的时候, 冷嘲热讽, 以致学生不敢说真话、说心里话, 只能随声附和, 取悦教师。
二、巧借效应, 融洽关系
当教师清楚地洞察了各类学生参与品德课堂所潜存的心理, 就要善于应用各种心理效应, 发挥其正面作用, 谐调师生之间的关系, 让学生对品德课产生兴趣, 继而勇于参与课堂交往。事实上, 我们可以从无数成功的课堂教学交往案例中, 发现教师往往有意无意地使用心理效应, 从而确保了学生的主体地位, 使得品德课堂有勃勃生机。
1. 圆桌效应:亲师, 距离无间。
在中国的传统餐馆用餐, 餐桌中间有一块可以旋转的圆盘用来摆放各种美味佳肴。这圆桌所呈现出来的柔和感和曲线美容易使就餐者产生“亲切的关系”、“和谐的闲聊”、“融洽的氛围”等心理感受。于是, 人们便把对圆桌所产生的心理效应简称为“圆桌效应”。
品德课教师要使学生亲近自己, 可以充分运用圆桌效应, 打造课堂的亲和力。教师在课堂上要放下架子, 走下讲台, 步入学生中间, 运用语言、眼神、手势等来创设和谐、亲切、融洽的教学气氛, 尽量缩短师生的心理距离。当然, 我们提倡“圆桌效应”, 并不是要求每节课都把桌子排成圆桌形, 而是教师要利用各种因素, 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平等参与课堂教学, 促成有效交往, 使师生既可在“圆桌”旁谈笑风生, 又可品尝“佳肴”之美味。
2. 首因效应:爱师, 悦纳彼此。
首因效应, 是指个体在社会认知过程中, 通过“第一印象”最先输入的信息对客体以后的认知产生的影响作用。它也可以称为第一印象作用, 或先入为主效应。第一印象作用最强, 持续的时间也长, 比以后得到的信息对于事物整个印象产生的作用更强。
“良好的开端等于成功的一半。”教师在与学生初次接触时, 要力争给学生留下良好的第一印象。教师与学生第一次见面, 尤其要做好充分准备。不仅要注意为人师表应有的风度、形象, 更要表现出对学生的热情、关心和体贴, 与学生建立情感上的联系, 力求一开始就提供给学生最佳信息, 留给学生亲切、和蔼、真诚、友善的良好印象。还要精心设计好自己的第一堂亮相课, 用孩子们喜闻乐见的方式引入品德课的学习, 用流畅鲜活的语言吸引孩子们的注意力, 用形式新颖的手法牢牢抓住孩子们的心理, 吊足“胃口”, 让孩子们觉得老师很有趣, 品德课很有意思。于是, 就会乐意接受教师, 接受品德课。
3. 认同效应:信师, 理解万岁。
认同效应, 又称“名片效应”、“自己人效应”, 就是说要使对方接受你的观点、态度, 你就不惜同对方保持同体观的关系。即:要把对方与自己视为一体, 使对方把你与他归于同一类型的人, 保持“同体”。
如果在教学交往中, 教师能够和学生保持“同体”关系, 经常换位思考, 把自己置于学生的知己、朋友、伙伴地位, 更多地从学生角度去理解、感受他们的所思所想, 喜怒哀乐, 并尊重他们。同时, 把这种理解、感受恰当地传导给学生, 就能让学生切切实实地喜欢你, 学生对教师的戒心也会消除, 师生之间彼此心理相容, 和谐融洽的师生关系自然应运而生。
如此, 羞涩内向的孩子, 或许能因为教师的“认同”而大胆地参与课堂, 不再害怕自己说不好或者没说对;“事不关己”的孩子, 也会感受到教师的真诚, 愿意在课堂上尽情表现, 热切希望得到教师的肯定;回答问题能猜准教师“心事”、一语中的的孩子, 也会因为教师的坦诚, 而不怕暴露出自己的“陋习”, 敢说真话, 敢斥真情。这样的品德课堂, 这样的师生关系, 不是我们一直心向往之的吗?
课堂交往 篇2
(二)课堂管理中的言语交往技巧
作为教师,对于言语交往的重要性不言而喻。西方人早就说过,当今世界上有三大魔力,除了金钱、原子弹以外,就是语言。这并不是夸张的说法,在我国古代就有“一言可以兴邦”、“一言可以定国”、“三寸之舌,胜百万之师”的美誉。
但在现实中我们发现,人人都能说,但不一定人人都会说,都说得恰到好处,说得有水平。有时我们以为自己讲清楚了,其实大家没听清楚;有时以为自己听明白了,其实是错的。中国前驻法大使、外交学院前院长、资深外交家吴建民先生曾在《人民日报》上撰文指出,中国一些官员不会说话,在国际交往中不懂得如何与外国人交流。
所以,作为教师,通过谈话和学生交流是我们的主要工作,我们可以不爱说,但不能不会说,可以说得少,但要说到点子上。要实现高效率的沟通和交往,就要掌握一些相关的言语交往的技巧。
一、言语交往中的表达技巧
言语表达是有技巧的,我们先来看一个生活中的案例:
很多商场都在搞促销活动,我随便选择两个,商场A:本商场消费满一百送一百。商场B:本商场所有商品六折优惠。讨论:哪个商场更有吸引力? 为什么有的老师说是商场A呢?因为满一百送一百,好像商品是商场白送的。为什么有的老师说是商场B呢?因为满一百送一百的活动是有条件的,比如,这时商场不打折,送的是消费券,商品标价是接近整百、要送必须再买等,而打六折却是实实在在的折扣。
现在的消费者已经趋于理性、走向成熟,其实大家最后发现两个商场的折扣都差不多,但为什么会产生不同的效果呢?这在理论上就叫做表达的框架效应,即:把一样的问题由于不一样表达(问题呈现)导致不同结果(判断和决策)的现象,称之为表达中的框架效应
在课堂言语表达中也有表达的框架效应。我再给大家讲两个案例。一个学生家长讲的故事:一位小学生家长发现他儿子回家后总是闷闷不乐,在反复追问中才知道,原来在当天的语文课上,该生和同桌先后被老师提问,两人的回答都正确。老师却对他同桌说“你回答得非常好,请坐下!”,而对他说的是“你回答得非常好,坐下去”。当时学生就感到很委屈,认为老师偏心、不公平,课再也无法平心静气地听下去了。由此可见,老师是“说着无意”,然而学生却是“听者有心”。老师的一句无意的用语却打破了一个学生内心的平衡,挫伤了一个学生可贵的自尊。
一个老师讲的故事:这位老师是一个重点高中的老师,而且教的是实验班,但一段时间以后,他发觉课堂气氛不够活跃,老师提问后很少有学生举手回答,课堂缺乏生机,一节课下来感觉很压抑,教师和学生都很累。是什么原因呢?难道是学生不能回答或不愿意配合教师吗?这些可都是来自全区的顶尖学生。难道是学生不爱学不想学吗?否,他们可都是冲着重点高中、重点大学来的。在不断反思中老师发现,原来是因为多年来他们踏实、严谨地学,养成了不深思熟虑不开口的习惯。那么,作为教师该如何让他们的深度思维充分表现出来呢?老师后
来做了一个小小的改动,把“谁来回答?”改为“谁还有问题?”结果,学生还真张口了,时常提一些有挑战性的问题,课堂氛围也有了很大的改变
上述案例说明:言语交往中的表达是有技巧的。具体来说有哪些技巧呢?(待续)
课堂管理中的师生交往技巧(三)
1.训练表达的精气神。
在观课中我们发现,有的老师总是不能进行有效的课堂管理,维持不好纪律,而有的老师往台上一站,一开口,就有一种“场”在那里。为什么?
我今天不是讲师德修养,也不需要空洞说教。但作为老师,我们确实应该不断反思,追问自己:
我们爱岗敬业、充满热情吗?饱满的热情是教师教学时通过语言、情感、动作等显示自己爱学科、爱教学、爱学生的热情,使教学充满感染力、影响力。黑格尔说:没有热情,就不能完成世界上的伟业。我们总是在讲有效教学,其实,有效教学的一个关键特征是教学热情,即对所教学科和教学工作本身的热爱,以及他们对学生和成长的关注。
我们底气十足、精神饱满吗?因为有爱、有热情,我们就会不断学习,修炼自己。表现为功底深厚及对教学内容有钻研的兴趣,表现为炯炯有神、动人的眼神及教学时流利、兴高采烈的语言表达,表现为惊讶、兴奋的面部表情及丰富、饱满、爆发性的情绪和充沛的精力等等
我们训练有素、科学发声吗?如:我们的声音是否热情自信、有磁性、有穿透力、有震撼力、有表现力,温和、友好、坦诚的声音能使对方放松,增加信任感。我们的声音是否语速适中,太快听不清楚,太慢会使学生分散注意力,而且也浪费了双方的时间;是否注意“匹配”,即对快语速的或慢语速的人都试图接近他们的语速。我们的声音是否音量标准,音量太弱会令学生觉得教师缺乏信心,声音太大或太强会让学生疲倦,产生防备心理,会让学生觉得教师太强大了,不可接近。我们的声音是否吐字清晰,发音标准,字正腔圆,较少乡音或杂音等等。
2.多用积极性的言语
俗话说:良言一句三冬暖。同样的一句话,改变一下表达方式,产生的效果是截然不同的。我们先看一个案例:
广东省珠海市夏湾中学在制订校训时为了体现办学特色和学校精神,找到了“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这一主题,想到了“习惯很重要”这句话。但把这句话作为校训时,又觉得这5个字过于严肃、呆板,冷冰冰的,没有亲切感,不符合构想校训的初衷。后来,他们在“习惯很重要”后面加了一个“哦”和一个
“!”,读起来亲切、自然、俏皮,琅琅上口,有利理解,便于记忆,充满了善意的提醒又富有力量感。
这是典型的把一个消极性的或中性的句子变成了积极性的句子。常言道:一句话说得人笑,一句话说得人跳。因话语引起的悲欢离合不胜枚举。
我喜欢看闹热,大街上有人吵架我也会痴痴的看半天,从头看到尾。看多了后我发现人和人的吵架其实是有规律的,一般都会有几个波段:吵架第一波是吵意见,一点不同的意见分歧导致吵架;一段时间后会吵到第二波,吵言语,会纠缠于对方的哪句话说得不对;随着人越来越多,这时会发展到第三波,吵面子,谁都不想失面子,所以会越吵越凶。其实,关键点还是在第二波,有时一句中听的话什么都烟消云散了。
所以,我们在人与人的交往中要注意克服十条不利于沟通的言语:你在骗人;你真是白痴;我才不管你怎么想;你根本是胡言乱语;跟你说那么多也没有用吗;你不喜欢也要照做;谁有时间听你说些没用的;我从来没看到过这么笨的人;你每次都这样;我懒得跟你啰嗦。
在生活中学会使用专业的表达,其产生的效果是大不一样。如同样是打电话,“你找哪个?”、“你是哪个?”、“有啥子事?”、“你找他有事吗?”、“不晓得/我怎么晓得”、“我晓得了,不要再讲了”、“我只有这样,我没办法”、“我干不了”、“这是学校的规定”等等,这些都是习惯用语,如果变一下,就会变成专业的表达,听着就舒服多了。“请问您找哪一位? ”、“方不方便告诉我,您怎么称呼?”、“请问您有什么需要帮忙的吗?”、“请问有什么可以转告的吗?”、“对不起,我现在手头还没有相关的信息”、“您的要求我已经记录清楚了,我会在最短的时间跟您联系。”、“对不起,也许我真的帮不上您!”“很抱歉,这件事我目前还难以胜任”、“根据目前情况,学校是这样规定的„„”
在教学中,也有专业表达的。2006年,《扬子晚报》刊发了21条学生最爱听的阳光语录:1.对自己要有信心哦!2.这几天你进步了!3.大胆去做吧,做错了可以改。4.加油,赶上某某某。5.你是很聪明的!6.做得太好了,你真能干!
7.这事交给你,我很放心。8.能帮老师这个忙吗?9.我们班是最棒的!10.老师喜欢你。11.爸爸妈妈为你而自豪!12.我很能体谅你现在的心情。13.不舒服的话随时和我说。14.有什么困难找我!15.要注意休息呀!16.办法总比困难多。
17.我喜欢你的笑容。18.我对你很有信心。19.我相信你一定能赶上来,加油啊!
20.只要你努力,不灰心,就一定行!21.做错了没关系,重要的是认真!
当然,有老师会说,哎哟,那么多条,记得了吗?其实,需要记吗?。还是那句话:“习惯很重要哦!”,只要养成了多说积极性言语的习惯,就会产生好的效果。(待续)
课堂管理中的师生交往技巧
(五)5.善于给予他人反馈。
给学生提供具体、清晰、及时的反馈是一个重要的交往技能。这里,老师应正确把握如何反馈、反馈多少、对谁反馈、反馈什么等几个问题。时间关系,我重点说说如何正确表扬与批评学生。
讨论:班上有一个学生,平时表现比较自由散漫,学习不认真,在一次课外活动踢球时,又不慎将教室的玻璃打碎了。晚上,他一个人悄悄地来到学校,将新买的玻璃装配上。门卫师傅发现后,第二天将这件事告诉了班主任。假若您是那位班主任,您会怎样进行表扬?
在大家的讨论中,有很多很好的方法,这儿特别强调
表扬学生的 “八项注意”:
关注行为(表扬学生的行为而非人格);
恰到好处(表扬不能太廉价或过度);
谨慎比较(不要随便把学生互相比较);
双管齐下(公开与私下、表扬与奖励);
公平一致(对任何人公平、前后一致);
赏识学生(隐恶扬善,找好不找坏);
及时表扬(珍惜当下,哪怕是“灵光”一闪);
随机应变(因人而异,可行有据)。
当然,预防性管理做得再好,也仍然会有问题行为的出现,此时就必须了解情况,予以纠正,恰当使用批评和惩罚。
怎样才能恰当的批评学生呢?前提是要读懂学生的内心。我曾经收集到一位学生的内心表白,他说“我喜欢的老师,不要太高,也不要太矮;不要长得太漂亮,也不要长得太丑;不要视力太好,也不要深度近视。”大家讨论一下,学生想表达的是什么?难道仅仅是生理上的要求吗?当然不是。
“高与矮” — 老师的平等性;
“靓与丑” — 老师的亲和力;
“好与差” — 老师的宽容度。
老师有了平等性、亲和力、宽容度,就能灵活的掌握批评的方法。在表扬上有个“八项注意”,在批评上我们提出一个“六步到位法”,即通过六个步骤,使批评达到相应的效果:
第一步,内心对话:反省内心对话是否正确(批评人之前先“停、看、听”);第二步,伺机切入:切入话题,伺机说明批评的理由;
第三步,中肯批评:提出明确中肯的批评;
第四步,减少冲突:请对方提出解释;
第五步,协商改进:请对方建议如何加以改进;
第六步,总结强化:总结对方承诺的行动,强化其行为。
在课堂上,我们也提出批评学生四步法:
第一步:眼神暗示。课堂上,发现有学生随便讲话,要和他的目光相遇,对峙三秒钟,意思是:我已经知道你错了,初犯,我原谅你。
第二步:动作暗示。假装无意间走到他的身边,碰碰他的头,或摸摸他的头发,给他真实地感觉,提醒他:我想阻止你犯错误。“二次警告”
第三步:正面批评。学生依然我行我素,毫不留情,正面批评,要足以使他产生羞耻心,对他心灵产生强烈震撼。
浅析有效课堂交往的策略 篇3
有效课堂交往可以使学生真正成为课堂教学活动的主人。在传统课堂教学中,学生的学习效果如何,是由教师进行评价的。而在有效课堂交往中,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与学生思维的积极参与,可以使学生对自己的学习情况做出比较理性的自我评价,对学习效果自我反省。经常反省学习的得失,对于学生的自我提高是十分必要的。
一、课堂交往需要的满足策略
所谓课堂交往需要的满足策略,是指课堂教学通过满足学生的课堂交往需要来促进教师与学生之间、学生与学生之间在课堂教学中的有效交往,使学生在有效课堂交往中得到全面发展的一种操作对策。在教学实践领域中,不少教师往往重视那些与学生学习能力发展相关的需要,而相对忽视学生的课堂交往需要,这不仅不利于有效的课堂交往,而且无助于课堂教学质量的提高。应当承认,学生的学习需要的确是课堂教学理应关注的首要对象,但教师不能因此而忽视学生的个性发展及课堂交往需要。事实上,学生的课堂交往需要在课堂教学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当某一学生能很快满足自己的社会接纳需要时,其学习需要的满足将不成问题。可那些在课堂教学中不能跟教师与同学成功交往和相互作用的学生就会出现远离教师、远离同学、远离集体的行为。这种态度代表着对无力跟教师与同学成功交往和相互作用的一种补偿。换言之,它是一种伪装。这对于课堂教学中的有效交往会产生消极的影响。首先,其它学生不太可能主动或继续与其进行交往。同时这样的学生在脱离教师和同学的同时,也使自己失去作为重要学习资源的合作。课堂学习活动需要合作,例如,在课堂教学中,他们往往会在不恰当的时间进行交往,或者在教师作为组织者更合适的时候硬要充当组织者。此外,这类学生甚至可能会通过违反课堂社会准则的方式来吸引教师和同学的注意。这无助于教育教学目的的实现,相反,还可能引起其它同学的反感。由此可见,课堂教学要满足学生的社会接纳需要。
除社会接纳需要外,学生还有体验自己有能力做出影响同伴的决定的需要。当然,并非一切左右课堂教学活动的决策都可以由他们来定夺。
课堂交往的基本动机之一是寻求建立亲和关系。学生有和同学与教师建立密切关系的内在需要。一般而言,亲和需要是指学生觉得自己有能力给予和接受关爱的需求。在课堂教学中,有一些学生不愿意向同学和教师敞开心扉。这会造成两个问题:一是会强化他们自己的冷淡或无感情的观念。二是增加教师对其课堂交往行为的误解及不恰当的反应。因此,从长远眼光看,这样的学生,其过分谨慎的行为不仅会对其有效课堂交往能力的形成产生一定影响,而且对其学业成绩会产生实际的影响。而另一类学生则行事鲁莽。此类学生很快会将自己最隐秘的情况告诉同学和老师,可能会贸然加强与同学的关系,并倾向于宁可忽视学业需要也要满足亲和需要,但是,相互亲和的关系并非一下子就能形成。从这个意义上讲,希望同伴在课堂教学中迅速向自己敞开心扉的想法是不现实的。所以,在课堂教学中,教师不仅要帮助这些学生满足亲和需要,而且要引导学生科学地满足亲和需要。
二、课堂交往的引导策略
所谓课堂交往的引导策略,是指课堂教学通过激发兴趣、启发思维、点拨疑难、指导方法,即通过正确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和真正落实学生的主体地位,来促进教师与学生之间、学生与学生之间在课堂教学中的有效交往,使学生在有效课堂交往中自己会学、学会、懂得想、想得懂问题,从而得到全面发展的一种操作对策。
课堂交往中的认识过程与人类的一般认识规律既有共同的一面,又有其特殊性。课堂交往过程是教师引导学生认识客观世界和学习改造客观世界的捷径,是向学生传授规律性知识和发展其思维能力的捷径,是引导学生学会学习的捷径。从这个意义上讲,课堂交往过程的有效性要体现在能否走通这条捷径上。这有赖于教师的正确引导和学生的能动学习的有机结合。具体而言,教师的正确引导和学生的能动学习的有机结合主要又体现在引导学生做好两个转化上:一把人类已知的科学真理转化为学生的真知;二引导学生将真知转化为能力。教师的正确引导实质上就是教师主导作用。施教之功,贵在引导,要在转化,妙在开窍。在课堂交往中,教师施教的指挥权应当与学生掌握学习的主动权相结合:教师是否掌握着指挥权,衡量的标准首先应当是学生是否真正掌握了学习主动权,而不是课堂交往的表面秩序。强调学生在学习上的主动作用,则对教师的主导作用的理解更准确,在课堂交往实践中的要求会更高。这无疑将有助于提升课堂交往的有效性。
《海峡两岸交往》课堂实录 篇4
导入:以前, 我们曾经聆听过《七子之歌·香港》, 在一年级的时候, 我们唱过无数遍《七子之歌·澳门》, 今天, 我们欣赏了2007年以来传遍互联网的歌曲《七子之歌·台湾》。台湾的回归的步履却是如此的艰辛。那么你一定想知道, 台湾问题是怎样形成的?各个时期党和政府对台湾采取哪些重大政策?海峡两岸有着怎样密切的交往?是什么原因阻碍台湾回归的步伐?
师:同学们在地理上已经学习过有关台湾的知识, 那么谁知道台湾的地理位置?
生:台湾地处我国东南, 与大陆隔台湾海峡。
师:提起台湾, 我们说得最多的一句话就是“台湾自古以来就是中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下面我们一起用历史的事实来证明这句话。
1.三国时期, 就有万人船到达台湾 (当时叫作夷洲) 。
2.隋朝时, 台湾称为流求。
3.元朝时, 中央政府正式对台湾实行管辖, 当时台湾称作琉球。
4.明朝时, 正式称为台湾。
5.1662年, 郑成功收复台湾, 当时台湾被荷兰殖民者占据38年。
6.1684年, 清设台湾府, 隶属福建省。
7.1895年到1945年台湾曾被日本割占了50年, 1945年抗日战争胜利后, 台湾回到祖国的怀抱。
8.1949年, 国民党占据直到今天。
师:明白这些史实之后, 我们来处理第一个大问题, 台湾问题是怎样形成的?
师:面对这一历史遗留问题, 新中国成立后, 党和历届政府与时俱进地制定出相应的方针政策。
重点讲解:台湾问题与香港、澳门问题有什么相同点和不同点?他们的解决方式有哪里不一样的地方?
香港、澳门问题是主权外交问题。
台湾问题是中国内政问题。
归纳:从毛泽东到邓小平, 到江泽民到胡锦涛, 党的历届政府对台湾一贯政策中, 有一点是相同的, 都希望运用和平的方式解决台湾问题, 但是我们也始终坚持一个原则, 那就是“一个中国”。
过渡:和平统一是所有炎黄子孙的共同心愿, 党和政府与时俱进地制定出“和平统一, 一国两制”的对台基本方针, 台湾当局也开始逐步调整对大陆的某些政策, 那么, 海峡两岸有着怎样密切的交往?我们开始学习第三个大问题“海峡两岸交往的史实”。
1.1987年:调整三步。 (“三步”指什么?有何历史意义?)
2.1990年:海基会成立。 (成立的地点, 董事长)
3.1991年:海协会成立。 (成立的地点, 会长)
4.1992年:九二共识。 (内容)
5.1993年:汪辜会谈。 (时间、人物、地点、重点内容、历史意义)
6.1995年:江泽民提出八项主张。 (历史意义)
7.2000年3月以来:台湾政局发生变化。 (原则、心愿)
8.今天形成的格局:相互促进, 互补互利
师:同学们看幻灯片, 依据给出的这些时间, 归纳出相应的具体事件, 同时注意相应的人物, 地点, 找出个别事件的历史意义。
生:外国反华势力和台湾当局。
师:还有社会体制问题等等。
摆在我们面前有这么多的障碍, 我们应该如何面对?学生讨论, 教师归纳:
1.对台独分子绝不妥协, 坚决打击, 制定反分裂国家法。
2.美国以台制华, 遏制中国发展, 把台湾问题当作牵制中国的一张王牌, 既不支持台独, 也不愿看到中国统一。我们要识破美国的伎俩。
3.青年学生要努力学习, 提高祖国的综合国力, 产生强大的凝聚力和向心力, 使祖国早日统一。
师:下面请同学们进行现场创作, 请你“设计一条呼吁台湾回归祖国的宣传语”。
课堂交往 篇5
1.家常便宴首先应该讲究什么(3.5分)(A)
A:座次
B:禁忌
C:特色
D:营养
2.下列哪个选项不是一个正规、管理严格的公司对白领发型的要求?(3.5分)(D)
A:不染彩发
B:既要端庄又不能过分时尚
C:不能太短不能过长
D:女士不可盘发
3.“站有站相,坐有坐相。”讲的是什么?(3.5分)(A)
A:礼
B:仪
C:廉
D:耻
4.白金法则可以概括为“在合法的条件下,对方需要什么就主动提供什么。”(3.5分)(A)
A:严于律己,宽以待人
B:自怨自艾,妄自菲薄
C:自以为是嚣张放肆
D:尖酸刻薄,目中无人
5.休闲场合着装的基本要求是什么?(3.5分)(C)
A:庄重保守
B:鲜艳醒目
C:舒适自然
D:与众不同
6.关于问候的内容,些列内容和做法错误的是?(3.5分)(D)
A:时效性问候
B:你好
C:紧跟对方的问候
D:吃了吗
7.为什么女士不应该在公众场所化妆?(3.5分)(C)
A:不卫生
B:影响他人
C:不符合国际礼仪
D:无法达到效果
8.宴会中的上座应该是?(3.5分)(D)
A:侧对正门
B:面对窗户
C:背对正门
D:面对正门
9.就有身份的人来说,男人在重要场合最应该注意的、最重要的装饰是什么?(3.5分)(B)
A:包
B:表
C:车
D:笔
10.下列选项哪个没有体现出对对方的重视?(3.5分)(C)A:使用尊称
B:问对方擅长的问题
C:和对方称兄道弟
D:记住对方
11.以下那个不是交往的三个重要理念之一?(3.5分)(B)A:尊重为本
B:自我肯定
C:白金法则
D:3A法则
12.简而言之,所谓礼仪就是?(3.5分)(A)A:交往艺术
B:交往语言
C:交往行为
D:交往过程
13.以下选项哪个不是办公室着装禁忌之一?(3.5分)(B)A:过分鲜艳
B:过分保守
C:过分暴露
D:过分杂乱
14.打电话时应该是谁先挂电话?(3.5分)(B)A:对方先挂
B:地位高的人先挂
C:自己先挂
D:同时挂
15.陪同客人进出电梯的次序是?(3.5分)(C)A:后进先出
B:先进先出
C:先进后出
D:后进后出
16.尊重所有人是一种____?(3.5分)(A)A:教养
B:本分
C:美德
D:常识
17.西餐的排座方式一般是怎样的?(3.5分)(A)A:男女交叉排座
B:男女面对面坐 C:同性对坐
D:没有要求
18.中指戴戒指表示什么意思?(3.5分)(B)A:已结婚或已订婚 B B:正在热恋
C:独身主义者
D:示爱
19.握手是停留时间应在多少时间?(3.5分)(A)A:三秒
B:两秒
C:四秒
D:一秒
20.小拇指戴戒指表示什么含义?(3.5分)(C)A:已结婚或已订婚
B:正在热恋
C:独身主义者
D:示爱
-判断题(30分)
1.在工作场合着装扬长避短的原则重在扬长。(3.0分)(×)A:正确
B:错误
2.戴首饰一般不超过三种,每种不超过三件。(3.0分)(×)A:正确
B:错误
3.就一般人而言,社交场合适用“男人看表,女人看报”的方法。(3.0分)(√A:正确
B:错误
4."给别人表现的机会而不要勇于表现自己。”是一个正确的交际技巧。(3.0分)A:正确
B:错误
5.一个有教养的人在人际交往中应该善于肯定别人。(3.0分)(√)A:正确
B:错误
6.向人家自我介绍时一定要简短明了,不要连篇累牍。(3.0分)(√)A:正确
B:错误
7.待人接物最基本的规则就是要善待别人善待自己。(3.0分)(√)A:正确
B:错误
8.从某种意义上讲交际礼仪和交往艺术是划等号的。(3.0分)(√)A:正确
B:错误
9.一般情况下地位高的人应该首先跟地位高的人打招呼。(3.0分)(×)A:正确)(√)
B:错误
10.一个有教养的人在别人面前应该懂得尊重别人、理解别人、照顾别人。(3.0分)√
A:正确
课堂交往 篇6
一、教师要树立学生主体意识,提倡“以人为本,重视个性”
思想支配行动。没有教育观念的革新,人们的教育教学行为就不可能有深刻的变化。现代教学论认为:教是为了学,学是教的出发点和归宿,离开了学生主体性的发挥,教学则失去了依托和生命力。因此,我们语文教师评价一节课的成功与否不应只看自己讲了多少,讲得怎样,而应看学生有没有参加到教学过程中去,有没有进入角色,教师有没有调动和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所以,我们要打破课堂教学以自我为中心的框框,备课时不仅要备教材,更要备学生。要充分了解和尊重学生的实际,并根据不同学生的情况,使每个学生都有参与教学过程和获得成功的机会。举个例子,美国某小学三年级上“蚯蚓”这一课。教师备课时充分考虑了学生的主体地位,最终让每个学生都有了成功的快乐,他拿了一盒蚯蚓分发给学生,让学生观察然后讨论。
一个学生说:“我看见蚯蚓没有脚,可是能爬。”
老师说:“好。”
一个学生说:“那不是爬,那是蠕动。”
老师说:“你说得更好。”
一个学生说:“我发现蚯蚓身上是一环一环的。”
老师说:“你观察得很仔细。”
一个学生说:“我尝了尝,蚯蚓是咸的。”
老师说:“我不如你,你很勇敢。”
一个学生说:“我拴了一根线,把蚯蚓吞了下去,又拉了出来,我发现它还活着,说明它生命力很强。”
老师站了起来,严肃地说:“你真了不起,我应该向你学习,勇于为科学献身。”
显然,这位老师的教育方式不符合我们传统的教学要求,但是他发挥了学生的主体性,培养了学生的观察能力和研究能力。这节课学生可能没有记住全面的知识点,但是他们得到了更重要的东西——创新力。
所以,我们要确立“以人为本,重视个性”的备课原则,钱梦龙老师说:“语文教学要因势利导,所谓因势,就是教学要顺乎学生认知的规律,要充分重视并研究学生的实际以及他们在学习过程中的心理因素、思维流程等;所谓利导,就是把学生导到有利于他们认知的情境中去,从而帮助学生自奋其力达到认知的目标。”
二、在教学过程中运用多种形式创设情境,形成另具一格的教学气氛,感染熏陶学生,激发学生的主体意识
《指南录后序》是文天祥的重要作品,根据现在中学生喜好通俗音乐的心理,我播放了MTV《新正气歌》。优美的旋律赋予这个厚重的古文以浓厚的现代气息,学生一下子就沸腾了。于是,歌声一止,他们就迫不及待的动手疏通字词,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热情高涨。我又适当引导,把学生能自己解决的问题完全交给他们去解决;这样不但真正做到了以学生为本,把课堂还给了学生,发挥了学生的主体性。最终还锻炼了学生独立求索的能力。
愉悦的学习氛围能激发起学生的积极情感,这种情感会促进智力活动的进行和个性的发展。因而,课堂教学中师生间的精神、情感的交流融汇是绝不可以、也不应该忽视的。所以,在我们的语文课堂的氛围营造中,可以实行“两个允许”、“三个鼓励”。
“两个允许”即:l.允许学生“答非所问”,其实很多时候,老师所认为的学生的“答非所问”并非真的答非所问,学生的思维经常是多维开放的。而教师的思维有时却受着定势的影响出现单维现象2.允许学生“插嘴”,反思“举手”的行为,强调的是一种规则意识,会导致学生很大的被动性,权衡利弊,我认为只要对学生加强尊重他人的教育,学生“插嘴”“接下句”等是完全可以的,同样,上黑板板演,我们也采用不指名的方式,谁愿意上来就上来,老师起调节作用。
“三个鼓励”即指:1.鼓励学生质疑。鼓励学生不懂的问题要及时提问,不能藏在心里,更要敢于向书本、向老师质疑,不要迷信。允许质疑,不仅营造了群体乐学的氛围,而且发挥了群生的主体性。2.鼓励学生有不同的思路。我的课堂常用语是“谁还有不同的想法?”“看谁的方法最巧妙?”不管学生的思路如何,只要有不同的想法,就该得到表扬,哪怕是为了“不同”而“不同”。当学生出现错误时,教师不要断然否定,而要恰当引导:“你能说说你思考的过程吗?”“有没有其他同学赞同他的意见?”3.鼓励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思考。反对采用命令的口吻:“现在小组讨论”、“现在看书”。我们引导学生面临一个问题时,可以独立思考,可以看书,也可以互相讨论。一切按自己喜欢的方式进行:但以不影响他人为原则。
对“两个允许”、“三个鼓励”的长期坚持必能创设出一个群体乐学的氛围。
三、构建自主学习的机制,努力实现从客体教育向主体教育的转变,使学生成为学习语文的主人
所谓客体教育,是把学生当作灌装知识的容器和任人塑造的物品。学生的知识是从外部灌输进去的。主体教育是把学生作为学习的主体,学生对于知识意义的获得,是自我建构起来的。即调用他们自己的知识储备和经验储备,选择适合他们自己的学习方式去接纳新知,把新知组织到原有的认知结构中,要构建“主动参与——积极交往”的课堂结构主要有以下几个程序。
1.自主感知阶段
每新授一课时,为了让学生发挥主体作用,促使他们在课外自觉预习新知。我布置他们回家通过回忆旧知、查资料等方法,对每一课的作者生平、时代背景进行总结,写成一篇作者小传,在第二天的课堂上朗读。有了充分的准备,经过多次的鼓励,学生的主体性得到了较充分的发挥。一般情况下,在一节课的开始,我都围绕以下几方面组织学生交流:关于这篇课文,你已经知道什么?你还想知道什么?你有什么不太清楚的地方?提出来大家讨论,这样做的目的是,在面对新课时,不总是由老师设计地题目,而是让学生主动地、有选择地针对新知识,唤起脑中的旧知识去同化新知识。
2.自主探索阶段
以问题为中心,让学生既体验到初步感知的成功,又能进一步地掌握新知,构建学生自主学习的机制。“教师只应在讨论遇到困难的时候,或课文的关键处,适当地作些点拔,而不是越俎代庖。对有些难度较大的问题,尽量鼓励学生经过自己的努力克服困难,找到答案,我相信问题是学生自己提的,他们肯定也会主动地参与讨论……”钱梦龙老师在谈到自己的教学思路时说的这一段话,无疑为他是如何尊重并发挥学生主体性的作了最好的注脚。
3.自主拓展阶段。
阅读作为从文学作品、提取,加工和运用信息的心智技能,被尊为“学习之母,教育之本”向来居于语文四大能力为首,语文课堂中的阅读教学是语文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在自主拓展阶段,语段阅读可充分发展、发挥学生的主体意识,所以我主要从拓展阅读教学入手,来培养学生的语文阅读的主体意识,具体做法是:从一些报刊杂志中选取既贴近学生生活,又文质兼美,能与课文作比较阅读的短小精悍的文章印发给学生阅读,在指导阅读时,主要从文章的整体构思、立意、选材和语言文字的运用等方面指导学生主动学习,且去联系学过的旧知识思考,这样学生阅读时能够静下心来去领悟,从而体会到美文的魅力、学习的乐趣,长期坚持,必能形成主动阅读之习惯,走上自主学习的道路,最终形成“让学生都跳起来摘果实,让跳起来的学生都摘到果实,让所有的学生都想、都能跳起来。”
创造性是人特有的主体性,并且是人的主体性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人的主体性的最高表现。以提高人的主体性为本体价值的语文教育活动,不能不重视人的创造力的培养,而学生的创造力的培养,必须在语文课堂上充分创设群体乐学的氛围,创设学生自主学习的机制,让学生最终获得主动发展的原动力。
尊重学生的主体性,这是语文教学永葆生命力的必备条件,让学生主动、自觉地学习,独立、创新地学习,是我们所期待的语文教学的理想境界,在教育改革进行得如火如荼的今天,希望本文能成为让学生的主体之“火”燃得更旺、更灿烂的一根木柴。
课堂交往 篇7
一、师生主体间性交往的引入
“在教育活动内部,存在着教与学两种活动,在教的活动中,教育者是活动的承担者,受教育者是他认识塑造的对象,是客体,也是他开展活动的必不可少的条件。相反,在学的活动中,受教育者是学的主体,教育者却成了学习者学习所必须的条件和客体之一。”[1]“就信息的传递和能力的培养提高来说,师生双方互为客体,是双客体。”[2]对以上论断,教育界许多人士都表示认同。认同并非代表真理,教学中师生互为主客体交往在哲学和逻辑范畴内自相矛盾,并给实际教学带来许多消极影响。
“任何一种教育思想都不仅取决于特定社会的历史背景,而且也取决于某一(或某些)哲学观念。”[3]教学中师生互为主客体交往就是源于对“主体”哲学概念的错误理解。“主体”在哲学不同范畴内有不同意义:从哲学本体论角度而言,“主体”是指运动或属性的承担者,它无所谓主体和客体的区别,更不涉及互为主客体的问题。“主体不应是受主客体关系规定的实体,相反,主客体关系倒应以人主体的存在为前提。”[4]然而从哲学认识论的角度而言,主体和客体是相对应的一对范畴,它们在认识过程中彼此间是相互规定的,各自只有在与对方的关系中才能获得自己的意义。没有脱离客体的主体,也没有脱离主体的客体。我国教育界把“主体”这个概念引入教育领域时,是从后者这个角度出发的,从而得出师生互为主客体关系的论断。从本体论这个角度,关系的主体和客体并不对应存在,师生互为主客体关系无法推演。
凯洛夫主编的《教育学》认为:“教学一方面包括教师的活动(教),同时也包括学生的活动(学)。”[5]把教学分解成教与学两个过程,是基于分析和叙述的需要,这是可取的,“任何真理,如果把它说得‘过火’……加以夸大,把它运用到实际应用的范围以外去,便可以弄到荒谬绝伦的地步。”[6]师生互为主客体的交往,以“教授”和“学习”两方面来谈,教师在“教授”过程中是主体,学生是客体。同时,从“学”这个角度来谈,学生是主体,教师是客体。这种教学与真实的教学大相径庭。在实际教学中,这种教学是不存在的,否则,就不是完整意义上的教学。教与学相互锁定和相互依赖,教与学分离就如同眼睛脱离身体一样,局部失去作为部分的意义。从教学两个独立层面分析,教师是教的主体,学生是学的主体,这实际上仅仅以谁在进行认识活动为依据,来判断谁是主体,而认识的对象就是客体。主体应该是认识主体和实践主体的统一,两者并不是割裂开的。因此教学中师生互为主客体关系,在逻辑上站不住脚跟。
正因为人们对师生教学交往的错误认识,给教学带来了诸多消极影响,甚至成为教学改革难以进展的重要原因之一。教师是教学的主体,学生是客体的师生交往(以赫尔巴特的教师中心为代表)模式中,教师在设计教案时,容易以教材为中心,忽视学生群体是潜在发展中的主体,或者把学生当作抽象的概念,而不是活生生的生命个体,师生之间难以产生情感共鸣,教师无法走入学生真正的内心世界。这种不对等的交往导致师生彼此不敞开内心世界给对方。学生是主体,教师是客体的师生交往(以杜威的儿童中心论为代表)模式中,教师是学生学习和发展的手段或者工具,教师是提供教育服务的人员,因此教师自身发展的意义丧失了。总之,无论是哪种主客体交往模式,总有一方失去了作为人的主体性,教学都只发挥了一方的积极性,而另一方的积极性则受到压制。
师生互为主客体的教学交往在哲学和逻辑范畴内有自身无法克服的矛盾,给实际教学也带来了消极影响。20世纪70年代在德国兴起的交往理论日益引起教育理论界的关注,师生互为主客体的教学交往受到极大挑战。师生互为主客体的教学交往将走向何方?笔者认为,师生主体间性交往才是师生交往的发展趋势。
二、主体间性交往的内涵
主体间性是20世纪哲学中凸现的用以建构交往理论的核心范畴。主体间性交往是“师生通过交往以达成理解和一致为目的的行为。它是主体之间通过符号协调的相互沟通和社会一致性为基础,致力于达成理解,形成非强迫性意识。”[7]具体而言,主体间性交往具有以下四层涵义。
第一层涵义:主体间性交往是通过“符号协调”,即以语言为中介的行为,其主要内容是语言交往、语言理解。马克思也强调了语言的重要性,但是他把语言看作是由实践需要决定的,特别是物质生产的需要决定的。哈贝马斯突破了马克思的范围,给予语言更丰富的理解,从而使哲学发生了转向,由批判意识哲学到建立语言哲学。哈贝马斯在主体间性交往中对语言进行了新的阐释,语言不是独立于人的,语言不在主体之外。语言不是一种物质外壳,而是反映了交往主体双方的思想和意识。交往一方对对方语言的理解,不是抛弃语言环境,撇开对方的需求、愿望、态度对语言的语法等命题形式进行理解,而是理解语言背后的涵义。哈贝马斯在分析语言、交往及其与人类发展之间关系的论述中,指出语言具有两大功能性趋势。第一,语言提供了有利条件,人们可以通过想象处在他人心目中的自我,而没有必要处于他人的境地,这样就可以停下来反思,从而确定自己的行为方向。第二,人们参与到他人之间意义的复杂互动中,这本身就会对自身施加压力,使其快速适应他人的期待[8]。在主体间性交往状态中,交往双方是通过语言达到“以言行事”的目的,也就是“通过说事来做事”(doing something in saying something)。一个语言行为是否能够“做成”,与语言的使用者、话语环境、语言力量等条件密切相关[9]。主体间性交往的双方要充分考虑说话的人、听话的人、时间、地点、语境等多种因素,力争达到语言的本真涵义。
第二层涵义:主体间性交往的实现需要以一定的社会背景———“社会一致性”为基础。哈贝马斯在提出交往行动理论的萌芽阶段就指出,交往行动的产生需要“公共领域”的产生与成熟为基础。“公共领域”是指“一个社会生活的领域,在那里人们可以提出有关公众利益的事务;在那里人们可以提出对这些问题进行讨论和争论而不必求助于传统习惯、教条以及强制力;在那里人们可以通过理智的辩论来解决观点的分歧。”[10]只有当人的主体性发展到一定程度,人们对自身的主体性和他人的主体性的需求出现时,人们才会想到主体间性。因为主体间性交往是对主体性的一种约束,是对对方主体性的一种尊重和张扬。主体间性交往的实现要求不受国家、经济制度和政治制度的过度干预,使交往双方生活在没有任何强制的民主社会里,通过语言实现合理沟通。哈贝马斯把主体间性交往纳入文化生活领域,如果政治生活和经济生活过度挤压文化生活,那么主体间性交往就没有生存的空间。主体间性交往必须在社会发展到一定程度才能提上议事日程。在中国社会里,人们的血缘关系意识甚浓,彼此的权利和义务意识相对比较薄弱,这就导致主体间性交往在我国的实现还需漫长的路程。可喜的是,自改革开放以来,随着社会结构的转型,利益群体的分化,中国的民主自由程度逐渐提高,这为主体间性交往提供了良好的社会背景和社会意识。
第三层涵义:主体间性交往强调了交往双方的主体性,是“主体间”的交往,彼此承认对方是交往的主体,即双方在交往中形成的是“我—你”关系,否定了“我—它”关系。这两种关系是由奥地利宗教家、哲学家布伯在《我与你》的著作中提出的。“所谓‘我-你’实指一种把他人他物看作具有与自己同样独立自由的主体性的态度,这是一种以仁爱相待、互为主体的态度。”“所谓‘我-它’的范畴实指一种把世界外物(包括人在内)当作适用对象的态度。”[11]布伯还精辟地分析,“我-它”之间只有“我”对“它”的作用,而没有“它”对“我”的主动作用,“我”对“它”的活动只是及物动词的活动,“它”没有进入“我”的关系世界。在“我-你”关系中,“我”和“你”相互作用,彼此之间有回应。不仅“我”对“你”有主动作用,而且“你”对“我”也有主动作用,彼此之间对对方的行为和意识都要作出相应的反应。主体性和主体间性的关系非常密切。从本质上说,主体间性就是主体性,但它是特殊的主体性,就如意识与自我意识,认知与元认知,批评与自我批评,后者属于前者,但是后者可以监控与调节前者,成为一种由前者外化出来又制约前者的特殊力量和属性。主体间性监控主体性,就会使主体性的发挥控制在合理的范围,兼顾各方的利益。只有让主体性在适当范围内发挥,才是主体间性。
第四层涵义:主体间性交往的目的是形成共识,达成理解,除此之外没有别的目的。交往双方不仅赋予自己的行为以意义,而且理解或者寻求理解对方行为的意义。双方都尽力站在对方的立场上和位置上理解对方。主体间性交往具有“直接性”,也就是交往双方不掺杂任何具有意图和目的的中介,不是视对方为自己生存和发展的工具和手段,为我所用。交往双方不能把自己的观点、意见、思想等强加于对方。主体间性交往的意义不是“间接性”的,“间接性”是指将对方看成是一种工具或者视交往为工具,在交往之外寻求交往的意义。如果是那样的话,双方就是对其他东西感兴趣,而不是交往本身。张世英教授一针见血地指出,如果人仅仅生活在视对方为工具的世界里,靠这种工具生活的人就不是人[11]。在主体间性交往过程中,交往双方都表现出自身的特殊性,坚持自己的独特见解和行为,但这并不意味着排斥他人的观点。恰恰相反,交往双方在原则的范围内,最大限度地接受对方的意见和行为。当交往一方的意见和观点表达出来时,发现自己的观点和对方有差异,就会反省自己,而不是把自己的观点强加于人。如果对方的观点比自己的优越时就会接受对方的观点,从而达成共识。
主体间性交往由于自身的优越性和主客体交往的局限性,使前者代替后者成为必然发展趋势,主体间性交往引入课堂教学中的师生交往,从而使师生交往获得了强大的生命力。
参考文献
[1]叶澜主编.教育概论.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 1996 (13) .
[2]张连捷等.论教学过程中教与学的运动.教育理论与实践, 1986 (2) .
[3]崔相录主编.二十世纪西方教育哲学.哈尔滨:黑龙江教育出版社, 1989 (142) .
[4]苏富忠.论教育主体.教育研究, 1989 (1) :45.
[5]凯洛夫主编.教育学.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 1957:130.
[6]《列宁选集》第4卷.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 1972:217.
[7]郑召利.哈贝马斯和马克思交往范畴的意义域及相互关联.教学与研究, 2000 (8) .
[8]马尔利姆·沃特斯.现代社会学理论.杨善华译.北京:华夏出版社, 2000:27.
[9]蔡曙山.论技术行为科学理性与人文精神———哈贝马斯的意识形态理论批判.外国哲学人大复印资料, 2002 (6) :73.
[10]J.H.特纳.现代西方社会学理论.范伟达译.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 1998:263-264.
怎样培养学生课堂交往的能力 篇8
教学过程中传递的信息要为学生接受、加工、顺应或同化,需要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相互间展开平等而充分的多向交往。只有当师生间的垂直交往与学生间的水平交往的渠道都畅通无阻时,学生的认知主体性才能充分地发挥,教学才能达到良好的效果。交往状况,与交往技能相关。因而,我们应当在日常教学中着力对学生进行课堂交往技能的训练。
1. 集中注意力捕捉课堂语言信息
课堂语言信息包括教师讲课和学生发言等诸多信息。教师要教育学生积极做好倾听的心理准备,注意力集中指向所要探索的学习问题,先独立想一想对这个问题是怎样想的,然后虚心倾听别人的发言,逐步学会记住他人的发言要点,不随便打断别人的发言,学会用言语信号和非言语信号,作积极的信息交流。所谓非言语信号,主要包括交换目光、侧耳倾听、举目凝视等;所谓言语信号,主要是对他人的发言赞同、接受时,说出表示支持性的言语,如果他人说得不全或答错了,则应该陈述自己的想法,补充或修正他人的意见;学会质疑、发问,学会向他人请教,听不懂时请求对方作进一步解释。
2. 认真准备大胆陈述自己的想法
陈述自己想法包括回答教师的提问,参与学生间讨论时的发言。教师应要求学生先想后说,想好再说,做有准备的发言,逐步做到语言完整、条理清晰、连贯流畅、生动自然,注意控制音量,即参与讨论时音量要小,不能影响其他小组的学习;回答提问时音量要大,让全班学生都能听见。
3. 态度诚恳修正他人观点的不足
修正他人观点,主要是指修正同学的发言。教师可要求学生先肯定对方发言中好的、对的方面,再诚恳地指出不足,说出自己的意见,切忌讲伤害对方的话。当然,教师也要敢于接受学生的挑刺。
4. 细心体会接受他人提出的建议
接受他人建议包括接受批评与建议。我们要求双方本着平等的态度,乐于接受意见,耐心地听对方说完。意见中肯,点头表示感谢;意见不太符合实际情况,甚至于不恰当时,也要听得进,提醒自己今后要注意这方面的问题,做到有则改之,无则加勉。如果时机适宜,则要学会适当地进行辩解,以保持交往双方交流。
二、课堂交往训练过程和方式中的注意点
其实,在具体教学活动中,我们所进行的课堂交往技能的训练,关注的不仅是训练的目标和内容,更主要的是重视训练的过程和方式。
1. 对交往策略的认知指导
在课堂交往技能训练中,教师首先要教给学生有关交往策略知识,以指导交往行为。不良的交往方式往往是缺乏交往策略知识所致。教师可以通过言语讲解指导学生应该做什么和怎么去做。讲解时,遵循技能训练的基本规律,在把握交往技能的总体结构的基础上,将其分解为一系列的具体行为,分要点进行训练。如倾听技能分解为:注视对方目光、身体前倾、点头微笑等。在分项讲解的基础上再指导学生综合应用于实际交往中。
2. 对交往形式的榜样示范
课堂上进行训练的一种最普遍的形式就是教师为学生作榜样,学生进行模仿。教师是一本活生生的教科书,其一言一行都会对学生产生难以估量的影响。美国的奇尤依指出:交往技能是教师的一种素养。对学生来说,教师应是交往方面的专家、典范。如课堂上教师要尊重学生的发言,不随意打断,不轻易否定,哪怕学生说错时,教师也要耐心等待,让学生说完,充分展现其思维过程。教师还要注意树立学生榜样,学生观察到自己与榜样的相似性,更会用心学习。
3. 对交往过程的体验引导
课堂交往技能的训练必须诱发情感体验,因为从认识到行为都离不开以情感为核心的意向系统的驱动。交往过程中,要让学生体会他人情感,体验交往之乐,体验交往技能训练的价值感、成功感。
4. 对交往情境的行为演练
教师要指导学生在课堂情境中抓住契机进行练习,也可创设相关情境,塑造良好的交往行为。练习时,当学生的交往行为表现接近预期目标时,应及时予以适当的鼓励,如教师微笑肯定、口头表扬等,从而促进交往技能的保持与内化。
课堂是一个动态发展的过程,儿童的许多课堂行为是带有偶然性的,这种偶然性可以向必然性转化。教师要强化课堂交往技能训练的意识,促使偶然性转化为必然性,促使学生的课堂交往行为规范化,须注意两个问题:
(1)课堂交往技能是一系列行为的、认知的、情感的过程和谐的结合起来的能力,因而训练时应灵活、综合运用各种方式。认知指导是训练的起点,体验引导是训练的中介,行为演练是训练的落脚点。如课堂上提问,学生应答时,教师轻轻地提示一句“认真倾听别人的发言,这是对别人的尊重”,将得到春风化雨般的教学效果。而当学生答错被部分同学哄笑时,教师应及时引导:“别人说错了,你应主动修正,积极帮助他。试想:如果是你说错了,别人取笑你,你又怎么想呢?”移情性的话语将在学生的心中激起波澜。而当大部分学生做得正确时,教师的一句“说得好,大家听得也很投入”,这种语言表扬又无疑对学生的行为给予积极的强化。
(2)训练时间的长期性。课堂交往技能的训练,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一个渐进的复杂过程。这不仅因为训练的内容是丰富的,还因为训练是一个从分项到综合、从简单到复杂逐渐完成的过程,因而学生对课堂交往技能的掌握也必然要经历由不会到会、由不熟练到熟练的发展过程。因此,教师进行训练时不能试图“毕其攻于一役”,而要循序渐进,持之以恒。
体育课堂交往的缺失和重建 篇9
一、体育教学交往中的问题分析
1. 直接交往的减少, 间接 (刻板) 放任交往的增加
交往可分为直接交往和间接交往。前者是声情并茂、形神兼备的交往, 交往主体是“同时登场”, 面对面的交往;后者虽也是交往主体同时在场, 但却是“同场心异”, 声与情、形与神分离, 交往主体的一方隐去的交往, 是完全在“无政府”状态下的放任交往。虽然, 这种交往顺应了学生的个性倾向, 但教师若对这种情况一直持有“冷处理”的态度, 最后将会导致学生完全不听教师指挥。分析其原因, 主要是教师在课堂里“统得过死”或采用“放羊式”教学的两种极端教学经验主义。“统得过死”, 即教师是绝对权威, 学生必须严格服从, 教学模式完全军事化, 对学生惩罚的招数也不过是“罚跑几圈、罚做几十个俯卧撑……”有时, 整节课“一罚到底”, 学生一听体育课便“闻风丧胆”。在这种刻板的教学氛围下, 学生不愿与教师“正面交流”, 即使交往也带有“被动性和虚假性”。“放羊式”教学, 是极端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范式”, 体育教师将学生集合, 然后发放器材, 让学生在指定范围内活动。但“怎样吃草, 怎样吃好、吃饱”均不考虑, 直到铃声一响就下课了事。这种情形, 虽然使学生有更多自由交往的空间, 但交往是非教育性的, 对教学目标的实现没有任何帮助。
2.“点对点”式的交往减少, “点对面”式的交往增加
如果我们将教师个体和学生个体之间的交往看做是“点对点”式的交往, 而将教师个体和学生集体之间的交往看做是“点对面”式交往。那么, 当今体育教学仍然沿袭传统的“点对面”式教学现状。特别是在农村中学, 一个班级五六十名学生 (男女不分班) , 体育教师要想“点对点”式的教学较为困难, 何况又有中考体育升学考试等诸多压力, 教师被迫只能“一刀切”, 学生都得“齐步走”。因此, 过大的班级规模与实际运作于教学过程中的注入式教学、变向的体育“应试教学”和过于迷信权威和经验式的教学观, 使班级上课制下的师生难于深入交往的局面更加突出。
3. 交往情感成分的减少, 非情感成分的增加
情感是连接交往主体的纽带。获得情感、精神的满足是人们交流、沟通的重要目的。学生身心各方面的快速发展, 特别是人际交往的发展, 促使其社会化和心理成人化。为迎合学生的身心要求, 体育教学的目标不能再是以前的“三段式”, 而要趋于多元化和具体化, 其间情感成分大大增加:人格、爱、个性、健康、自尊、自律、自信、自由、平等、善良等一系列“人本”命题在体育课堂中被提到重要位置。
4. 自主性交往的弱化, 非自主性交往的强化
在体育教学交往中, 另一症候是交往自主性的弱化。即, 交往者不是自觉、自愿地进入交往, 而是完全根据教师的指令及课前的安排, 被动地进行交往, 学生往往缺乏选择交往的对象、内容、时间、空间、形式和方法。现在有些教师太注重对情景的框定, 学生没有学习内容、时间、组织形式、学习伙伴等的选择权, 一味听从教师的指挥。这样的课堂氛围下, 无论是学生与学生之间, 还是学生与教师之间的交往都带有课前预设的程序性和呆板性, 缺乏情感的自由张扬和个性的充分发挥, 学生失去了自由与教师交换意见, 坦率表达自己思想的机会。
二、对体育教学交往重建的几点思考
1. 体育教学中师生交往的民主性
体育教学中学生的学习应是一种民主性的学习。教师不是控制者, 不是知识和技能的权威;学生不是服从者、被动接受者。教师与学生处于平等地位, 在课堂里相互尊重各自的独特个性, 自由而持久地交换意见相互学习。在这一点上, 教师与学生的关系有了“质”的变化, 即:教师越来越少地传递知识、技能, 越来越多地培养学生思考和自主练习的能力。由此, 原本“物化”了的体育课将重新找回久违的“人与人之间的生机”, 学生在课堂里“尽心、浸心、净心”, 教学自然也成了民主的教学。
2. 体育教学中发展交往的主动性
体育教学在交往中学习是发展学生主动性的学习。学生本性就是一种具有主动性的存在物, 主动的生存是人之为人的本质特征。所以, 学习中发展人的主动性对人, 尤其是处于成长中的学生来说尤为重要。传统的体育教学中, 学生对教师常常是服从、顺从、听话, 课堂气氛压抑、毫无生机。教师牢牢控制学生课堂中的各种行为, 学生失去了作为学习主人的创造性。因此, 在教学中尤其要发展学生的主动性, 使教师在与学生对话、交流、协作中, 放弃一些想当然的控制方式, 允许不同意见的存在, 创造一种宽松的环境, 给学生决策权和选择权的机会, 促进学生主动性、自主性的发展和自主学练的能力 (如, 目前体育教学中流行的“三自教学”, 即:学生自己选择学习内容, 自己决定学习的方式, 自己评价学习效果, 是一种很好发挥学生主动性的教学模式) , 使学生与教师交往的过程中, 能够自由地与教师交换意见, 坦率地表达自己的思想, 发展自己的选择能力 (选择一种或多种适合自己锻炼的方法, 并积极掌握其运动技能) 。形成主动锻炼身体的习惯和生活方式, 这对学生的终身体育意识的培养将起到巨大作用。
3. 体育教学中交往的终身性发展
小学课堂交往的有效策略研究 篇10
笔者理解的课堂交往主要是指发生在课堂上的教师与学生的教学交往, 即课堂教学交往, 课堂教学交往具体是指师生间在课堂环境中, 指向学生发展的相互影响的交往活动。
二、研究小学课堂交往有效策略的意义
笔者认为通过以往的文献资料以及以现实课堂交往状况为基础, 深入课堂开展研究, 能够丰富我们的教学理论, 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论价值, 且为教学研究提供了丰厚的理论支撑, 寻找到研究的新视角。
此外, 通过此研究可以为我们的教学实践提供一系列具有针对性的指导, 改变教师错误的交往观念, 提高教师的交往水平。
三、小学课堂交往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一) 课堂交往内容方面的问题分析。
小学课堂交往的内容要体现阶梯性, 层层递进, 同时在发展中要有全局性体, 但笔者通过搜集分析文献发现, 部分课堂交往中并没有做到以上这些方面。以锦州市某小学为例, 存在如下几个较为普遍的问题:在交往的过程教师对学生学习策略的指导不到位, 资料中的调查结果显示:课堂交往中, 91%的教师能够做到学法指导, 但只有69%的学生能够习得新的学习策略。此外, 交往内容的把握不到位, 要么太简单, 要么太难, 要么太快。还有, 交往内容缺乏趣味性。[1]
(二) 课堂交往形式方面的问题分析。
在调查中, 作者发现目前较为普遍的交往形式有这四种:单向显性交往互动、双向显性交往互动、多向显性交往互动、单向隐形交往互动。笔者通过研读资料结合见习中的实践观察研究发现, 以教师与个别学生的交往以及教师与群体交往为代表的双向显性交往互动式是大多数教师常用且较为重视的, 从中我们可以分析得出, 教师倾向于掌控课堂, 在课堂交往中占据主导地位, 违背了以人为本的学生观。[2]
(三) 课堂交往时间方面的问题分析。
课堂交往形式可归为师生交往和生生交往这两大类。[3]那这两部分交往所占用的时间是否可以对半平分呢?有学者对此展开调查得知:师生交往的时间如此密集 (25个班级75%的时间用于师生交往) , 从时间角度反映了我国小学课堂教学仍以教师对全体学生的“满堂灌”为主。[4]
此外, 笔者在某小学见习中通过课堂实录发现课堂交往时间的一个突出问题。该校学生之间的交往主要是通过小组合作的方式进行, 但仔细观察发现小组合作仅仅是形式, 停留在表面, 是一种虚假交往, 比如:在一节美术课《布置新年联欢会》中, 老师提问:你能从中找出三幅表示折的示意图吗?然后小组成员进行讨论 (10:01———10:03) 教师只留给学生两分钟交流讨论时间, 从学生的表情中可以看出:有的学生没有听清理解教师的问题, 有的学生还没有进入思考的状态, 纯粹是为交往而交往, 搞形式主义。
四、提高小学课堂交往的有效策略
(一) 有效应对课堂交往内容方面的问题策略。针对前面提到的课堂交往内容方面的问题, 笔者提出以下几个应对策略:
1. 加强学习策略的指导。
就认知策略中的精细加工策略来说, 教师在课堂交往中为使学生将新学材料与头脑中已有知识联系起来可采取记忆术法、做笔记、提问、利用背景知识、联系实际生活……等。[5]
2. 熟知学生的认知结构, 以此安排教学内容。在课堂交往中教师要熟知学生的认知结构, 根据皮亚杰的认知发展理论, 小学阶段的学生大致处于具体运算阶段 (7-11岁) 以及形式运算阶段 (11岁以后) 这两个阶段, [6]学生的思维随着每个阶段从低到高逐次发展递增。因此, 笔者认为教师一定要根据所教班级因材施教, 进行“阶梯型”教学, 选择适当的交往内容, 尤其是在小组合作中教师所提问题的思维度不要过高同时也不能过低, 要符合学生的最近发展区。[6]
3. 设计安排学生比较感兴趣的教学内容。
布鲁姆曾经说过, 学习的最大动力, 是对学习材料的兴趣。歌德也曾提到, 哪里没有兴趣, 哪里就没有记忆。所以儿童的课堂交往学习内容一定要与生活兴趣结合起来, 以儿童的兴趣为契点, 进行教学。教师要认真研析教材, 确定教材中需要激发学生兴趣的地方以便提高教学质量。
(二) 有效应对课堂交往形式方面的问题策略。
在课堂交往中, 根据新课改中提倡的以人为本的学生观, 我们要根据具体情况明确学生的主体地位, 适当给予学生充足的交流互动时间。笔者在见习中经实地观察研究发现, 教师在课堂交往中适当强化学生的主体地位, 做好引导会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比如:在某小学2015级2班的一堂美术课中, 全班八个小组在教师的引领下以多向显性交往互动为主的课堂中完成的美术作品令所有听课教师都惊讶不已。这不仅让学生体会到团体思维启发力量之大, 还给学生带来极大的成就感, 利于学生发散思维的培养。
(三) 有效应对课堂交往时间方面的问题策略。通过对课堂交往时间的分析, 笔者针对上文中提到的突出问题提出两个有效策略:
1. 根据学生的认知水平逐渐增加学生间交往时间, 师生间交往时间做出相应的调整。
2. 杜绝课堂交往的形式化, 教师要努力提高自身的素质, 组织有效的小组合作, 给予学生充足的思考时间。
除了以上各个策略, 笔者认为在课堂交往中我们必须要做到的一点是优化课堂交往环境。个体先天遗传和后天生活环境的差异决定了个体会形成各自不同的人格特征。[12]从中笔者分析得出, 环境对人格具有十分重要的影响。所以我们要创设良好的课堂交往环境, 为学生良好人格的形成创设有利的条件。
参考文献
[1]马燕燕.提高小学中高段课堂交往内容有效性的策略——以锦州市国和小学为例[J].学科建设, 2011, 6.
[2]高凌飚, 赵宁宁, 梁春芳.课堂教学交往的观察研究[J].调查与实验, 2003, 6.
[3]李小红.论我国课堂教学交往的缺场与失当[J].教育理论与实践, 2004, 24.
[4]吴永军, 吴康, 宁程, 晓樵, 刘云杉编著.我国小学课堂交往时间构成的社会学分析[J].上海教育科研, 1995, 5.
[5]张大均, 郭成, 余林.《教育心理学》[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 2011:178-186.
[6]张大均, 郭成, 余林.《教育心理学》[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 2011:45.
课堂教学中师生交往艺术浅议 篇11
摘要:课堂教学效果如何,取决于师生交往的艺术水平。平等良好融洽的师生关系能调动起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有助于开掘学生的潜力。如何合理运用师生交往的手段是优化教学效果的关键。
关键词:实效性;平等;启发;赏识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4)10-029-01
教学过程中师生交往是围绕教学目标,师生双方进行思想上的交流和感情上的沟通的一种教学结构。师生交往表现在教师能够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的心理特点、认知水平,灵活巧妙地设计提问,组织讨论、高效运用交往手段激发学生学习热情,点燃学生智慧火花,美化教学过程,使课堂教学面貌得到更新,使教学效果更加优化。合理运用师生交往艺术是完成教学任务的基本手段。实践证明,教学效果也往往取决于师生交往艺术的水平。我们在课堂教学中要注意几点:
一、要讲求实效性
语文教学的一切环节与方法都应讲究实效。课堂师生交往活动也不例外。张志公先生说:“语文教学要朝什么方向走?重要的一条就是要注意实际应用。”他指出:“讲求实效的对立面就是搞形式主义,走过场,做一些劳而少功,劳而无功或华而不实的事情。”讲求实效的总目的是为了加大课堂容量、密度,提高课时效率。
怎样体现实效性原则呢?无论是提问还是讨论,首先目的要明确,要围绕教学目标,有助于学习的认知水平向目标靠近。其次针对性要强,要结合本课、本班实际。第三、语言表述要准确、简明,不能含混不清,言不及意,不能啰嗦繁琐,不得要领。第四、要适时转入新的问题。如果对某个问题争论不休或学生理解达不到期望的高度,教师要出面直接讲析或留做疑问,课后再议。
二、遵循师生平等的原则
前苏联教育家巴班斯基说:“如果没有学生积极的、自觉的学习,任何教学也不会产生预期的教养效果。”师生交往中讲求平等的目的就是为了形成民主的教学气氛,大面积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教师要自学把自己置身与学生平等的地位,不要把自己的认识强加于同学或武断地下结论,不因平时学生学习成绩和表现的差异,而在交往中表现出或轻视或重视的倾向,而使学生感到教师不公正。
三、运用诱导式启发学生思考
诱导的目的是启发同学思维。启发诱导首先要善于抓住时机。孔子曰:“不愤不启,不悱不发”,这告诉我们要在学生愤悱的状态下提出一问题,进行启发,要让学生举一反三,类比推论。其次要留给学生思考的时间与空间,要允许学生想。教师不要急于宣布现成答案,那样可能限制学生的思维或使学生养成依赖的心理。第三、要给学生提供尽可能多的发言机会。学生回答问题或在讨论中发言的过程是进行思维或反映思维成果的过程。因此,要创造条件让学生多实践。在课堂中,运用启发诱导式教学,可以是师生配合默契,高潮迭起,从而大大提升课堂教学效果。
四、运用赏识性教学,多鼓励学生。
《学记》“教谕”中说“道而弗牵、强而弗抑、开而弗达”,强调没有赏识就没有教育。赏识教育的特点是注重学生的优点和长处,逐步形成燎原之势,让孩子在“我很棒”的心态中觉醒,它充分体现了以人为本,人本关怀的现代教育思想。
当发现学生有一定进步时,应及时肯定,给予表扬。
树立学生学习的信心,以攻心教育为上。就犹如一株小小的树苗,学生的内因是根,教师的教育培养是外因,也就是浇水,施肥的过程,只有二者有机结合,才能使小树苗生根,发芽,开花,结果。老师的评价对有性格缺陷的学生影响非常大。凡是得到老师肯定的学生,往往更加积极乐观,对生活充满信心和希望;而遭到老师否定的学生,则会更加的冷漠,敌对,自卑。这从某种意义上讲学生的自信是教师和成人树立的,尤其是当学生取得了成功或在原有基础上有了进步时,要及时予以肯定和强化,使学生感到“我行!”,“我能!”——这种感觉十分重要,这就是自信心。学生有了自信心就必然愿意再接受这类挑战。
每个学生的才能、潜力是有区别的,我们应在课堂上加以开掘,加以赏识。每个学生的聪明才智和先天禀赋不尽相同,以至几乎在完全相同的条件下,有的在这方面有突出的天才,有的在那方面有惊人的成就。作为老师对他们的要求不能整齐划一,不要因为好的学生某一学科学得好,就逼着有差异的学生也去学。
我们应该懂得用赏识的语言去触动他,去改变他,给予正确引导,使他的才能、兴趣等个性特点尽可能得到充分发展,才能不同程度地开掘他们的潜力。每一个学生身上都有闪光点,只是需要我们去发现。经常运用鼓励性原则,可以使学生精神振作,情绪饱满,全身心地投入到学习中去,获得最佳学习效果。
平等良好融洽的师生关系能使师生双方体验到愉快的情绪,学生通常会因为喜欢老师而喜欢这位老师任教的学科。因此教师要在课堂上对全班每个同学都抱着积极热情信任的态度,从而使学生从内心升腾起对老师的信赖和爱戴。教师要热情主动地和学生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热爱学生,关心学生的学习和成长,营造融洽的师生关系,从而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课堂交往 篇12
1.认识朋友的重要性, 珍惜友谊, 学会与人交往。2.学会交往的技巧, 并学会与异性同学间的交往。二、教学课时一课时
三、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朋友书签四、教学过程
(一) 做游戏, 找朋友
播放《找朋友》歌曲, 还记得这首好听的童谣吗?让我们随着节奏一边拍手一边离开座位找自己的朋友, 然后坐在一起吧。
(二) 谈往事, 说朋友
1.给大家介绍一下坐在你身边的好朋友, 说说你们之间的交情, 或者讲讲你们之间发生的小故事。
2.学生先互相商量, 再指名介绍, 并说说你为什么喜欢和 (她) 他做朋友。
(三) 听故事, 议朋友
1.谈话引入:平凡中见真诚, 那么真诚的友谊是怎样的?它在我们心中占有怎样的分量呢?请听老师给大家讲个故事吧!
2.师配乐讲故事《我在你身边》, 学生听完故事后围绕朋友的重要性谈感受。有了朋友我们的生活会怎样?什么样的人最受朋友欢迎?
3.既然朋友如此重要, 那我们怎样才能交到知心朋友?这就是我们今天要重点学习的内容———学会交往 (师板书课题)
(四) 学技巧, 会交往
1.引读课本52页的片段:“互相间的友谊对幸福非常重要, 我们要学会交往, 与人友好相处。”
2.观察课本练习题的4幅插图, 从中选择一幅图, 讨论人与人之间交往的方法。指名回答:你看到了什么?学到了什么?如果不理智选择朋友的话, 后果怎样?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 举例说明人与人之间该如何真诚相处?
3.播放学习生活中拍摄的视频片断。
4.生观看后, 用刚才学到的方法判断这样与人交往对不对?为什么?你又从中又学到了哪些与人交往的方法? (师相机板书要点)
5.师鼓励学生并小结出与人交往的技巧, 和朋友相处的方法各4条, (多媒体出示文字) 学生“开火车”读。
6.生读完后谈谈受到的启发, 并采访班上人缘好、朋友多的学生发表自己的交友体会。
(五) 谈异性, 辩交往
1.做一个游戏 (师引领学生) :伸出你的左手, 再伸出你的右手, 转身面向你的同桌, 面带笑容, 给你的朋友一个拥抱。学生谈谈拥抱后有什么感受?引出为什么都是同性朋友的拥抱, 异性不可以吗?
2. (开展一次辩论会) 你认为男女生之间可以交往吗?为什么?怎么交往?
3. (听一段录音) 问:这个叫丁一的男同学在和女同学交往时遇到的烦恼, 谁来帮帮他, 告诉他如何正确对待?学生谈看法。
4.学生默读课本53页的“与异性同学交往的准则”, 从中受到启示。现在你愿意和异性交往吗?为什么?
(六) 送祝福, 交新友
1.师小结:学了这课, 你学会了与人交往的方法了吗?你会成为别人真正的朋友吗?你愿意付出吗?现在给你们一个交友任务, 在歌声中再次下座位, 音乐结束时找到你的新朋友。
2.播放《找朋友》, 学生进行交新友的活动。
3.拿出朋友书签, 写祝福, 送祝福, 齐唱周华健的《朋友》, 歌声中结束本课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