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的交往教育

2024-09-24

美国的交往教育(共7篇)

美国的交往教育 篇1

摘要:新生入学教育是整个大学教育的开端, 而交往教育又是新生入学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 高校开展交往教育具有积极作用。这是让新生学习交往、学会交往, 树立正确的交往观, 提高交往能力的一种有效教育方式。教育家雅斯贝尔斯认为, 交往是完成大学理想缺一不可的重要条件, 对大学质量的提高起着重要作用。明确其内涵、选择正确的教育内容和实施途径, 是顺利开展交往教育的关键。

关键词:大学新生,交往教育,必要性,内涵,途径

大学新生来自全国各地, 学习和生活环境的巨大变化, 性格和习惯的差异, 往往会让他们出现交往上的困难与障碍。如何让新生尽快融入大学群体, 交往教育就成为了必修的第一堂课。但是根据对广东省内外几十所高校开展入学教育的调查, 当前各高校的新生入学教育的内容种类繁多, 但是却没有交往教育, 只是在其他教育中偶有提及。当前大学生交往问题的日益增多, 有些同学由于交往障碍产生了焦虑、不安、恐惧等负性情绪影响, 严重影响了日常的学习与生活。因此在大学新生中开展交往教育意义重大。

一、高校新生交往教育的内涵

德国哲学家雅斯贝尔斯在《什么是教育》里指出:“人与人的交往是双方 (我与你) 的对话和敞亮, 这种我与你的关系是人类历史文化的核心”。他还把教育定位为:“所谓教育, 不过是人对人的主体间灵肉交流活动, 包括知识内容的传授、生命内涵的领悟、意志行为的规范, 并通过文化传递功能, 将文化遗产教给年轻一代, 使他们自由地生成, 并启迪其自由天性”。

雅斯贝尔斯对交往和教育所作的独到分析, 对于我们进行新生入学教育具有重要的启示价值。在他看来, 教育的本质是通过交往来促进学生的精神成长的。教育活动本身就是交往活动, 是人对人的主体间的灵肉交流活动。他还指出:“如果存在的交往成为现实的话, 人就能通过教育既理解他人和历史, 也理解自己和现实, 就不会成为别人意志的工具”。

新生入学, 首先面对的就是一个陌生的环境, 环境的变换必然带给学生心理压力。如果能够对他们进行有效的交往教育, 正确引导他们, 就如雅斯贝尔斯所说的, 新生们就能够既理解他人和历史, 也理解自己和现实。也就是说, 首先他们能够理解他人、认识他人, 在交往和交流的时候就可以更加融洽, 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其次, 他们也能理解自己和实际状况, 发现自身在不足, 分析自己和现实的差距, 从而尽快作出调整。

综合对交往教育的分析, 可以看出高校新生交往教育就是运用交往教育的理念, 针对刚入学的大学新生而开展的, 帮助新生树立正确的交往观, 提高交往能力的一种教育方式, 目的是为了帮助他们尽快地适应新的人际环境, 为大学的学习和生活打下基础。

二、高校新生开展交往教育的必要性

要减少大学生中的交往问题, 为将来的交往树立良好开端, 就有必要在新生中开展满足新生需要、符合新生情感的交往教育。因为新生的素质直接关系到大学的素质, 正确的交往教育不仅能帮助新生确立良好的人际关系, 促进新生的成长, 更能够促进生生之间、师生之间的学术交流, 提高大学的质量。

1. 交往教育能帮助新生确立良好的人际关系, 促进新生成长

学生的发展离不开交往, 交往是人的存在和发展的方式, 是影响人的发展的决定性因素。教育要促进学生的发展, 就要有效地引导、组织教育过程中的交往关系。大学生特别是新生在心理上都有交往的渴望, 但在行动上却缺乏主动性, 交往能力不适应新环境的要求, 对交往存在畏惧心理, 甚至自我封闭。

如果能通过交往教育正确引导新生, 使他们充分意识到人际交往的重要意义和作用, 从而树立正确的交往观, 培养合理的交往动机, 提高交往技巧和交往能力, 这样他们就能在新的人际环境中掌握、协调好交往关系。良好的人际关系不仅能帮助新生迅速消除对环境的不适应, 而且对心理健康状况起着任何因素都代替不了的作用。

2.交往教育能促进大学质量的提高

交往是大学任务的重要组成部分, 是完成大学理想缺一不可的重要条件, 交往教育对大学质量的提高也就起着关键的作用。而新生交往教育又是整个交往教育的重要开端, 如果能通过交往教育来提高新生的交往素质乃至高层次的综合素质, 那么在提高大学的质量上就显得举足轻重了。

3. 交往教育能克服精神堕落的表现, 促进学术的交流

大学是个公开追求真理, 进行学术交流的场所, 在这个追求真理、弘扬学术的地方, “每一个人都有责任去关注交往的方式”。作为大学新生就更要关注交往, 学会追求真理的基本本领———彼此交谈和讨论, “不要简单重复自己的意见, 而要听听别人怎样去进行哲思活动的”。要走进真理光照之源, 在学术上有所成绩, 必须能在思想上、精神上进行交流。

三、新生交往教育的内容和实施途径

1. 交往教育的内容

(1) 系统化、专业化的交往理论教育

新生只有一些过去在小学、中学和家庭生活中积累的人际交往经验, 但是这些都是零散的、不系统的, 没有在他们的思想上形成一个体系, 他们也不会自觉认识到交往的重要性。系统和专业化的交往理论教育目的就是让新生把在生活中掌握的零散的交往经验进行系统总结, 学会分析自己和他人之间的关系状态, 提高交往认知能力、沟通能力及控制能力。

(2) 从观念和意识出发培养他们的竞争与合作意识

因为“人是社会的人, 人们在社会实践中总是相互作用的。不同主体为实现自身利益而展开的竞争与为实现共同利益或各自利益而进行的合作, 是人与人之间交往的两种基本形式, 是人类社会中普遍存在的现象”, 既交往的基本形式就是竞争与合作, 个人的全面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都需要这两种意识。对新生进行竞争与合作意识的培养就要引导他们树立正确的竞争动机、团队协作精神等。

(3) 交往语言的学习

“交往具有语言性的特点, 交往和语言是密不可分的, 语言是具有意义的符号, 是人的思想的物化表现, 也是人们彼此间进行交往的媒介和工具, 是表达自己生命活动的一种形式, 语言不仅是交往成为可能的逻辑条件, 而且是交往成为事实的现实条件”。哈贝马斯也指出:人际交往中的“话语”、“言说”、“表达”、“参与”等, 在相互之间的“沟通”、“理解”与“认同”上起着重要的作用, 发生着具体而复杂的实质性联系。任何交往行为都是以语言作为中介的, 不管是体态语言、口头语言, 还是书面语言。而新生在语言上的欠缺往往阻碍了他们交往的进行。因此, 对新生进行交往语言的培训, 让他们掌握交往的语言艺术, 则能让他们在与人交往中更加和谐。

(4) 交往礼仪知识的学习

交往礼仪体现了一个人的素养和涵养, 拥有丰富的礼仪知识和交往技巧, 往往在办事和与人交往中如鱼得水。不能只认为只有职业人士才要讲究交往礼仪, 作为大学新生同样需要懂得和掌握, 这不仅有助于学习和生活, 更可以为以后的工作打下基础。

2. 交往教育的实施原则和途径

有了交往教育内容, 就要通过一定的形式和途径把这些内容传递给新生, 而在这一个过程中, 也要遵循一定的原则。

(1) 实施原则

有交往就必须有交往的规则、理念和意识。否则, 交往就会失去航向, 无法进入和谐、有序、完美的理想的状态。雅斯贝尔斯的交往教育观启示我们, 教育活动应是在身心敞放、相互平等的氛围中我与你的对话与敞亮。在这种对话关系中, 交往教育要求双方的地位是相互平等的, 要共同参与, 相互敞开胸怀, 相互接纳, 达到精神的共鸣。因此, 对新生进行交往教育必须遵循这一原则。

(2) 实施途径

新生交往教育要打破过去其他教育“满堂灌”的形式, 不能一味采用讲座或者报告, 而要采用体验式的交往教育方式。这种方式能使新生在轻松愉快的环境中, 培养交往中的主动意识、竞争意识、合作意识、规则意识, 提高他们的语言和交往技巧等, 从而为交往的顺利进行提供思想基础和实践基础。所谓体验式的新生交往教育就是以体验式学习为理念, 从新生的思想特点和情感依归出发, 以新生为教育主体, 学校教育者和新生双向互动, 采用一系列有利于师生之间、同学之间交往的教育方式。这种体验式的活动是对新生进行人际交往能力训练的良好措施。通过对各种活动的参与, 新生对人际关系的处理、交往技巧的掌握会亲身去体验, 认真的去学习, 以达到自身的提高。

例如, “认识你真好”的游戏。其游戏规则是:第一, 让新生站成两排, 相隔1米距离, 并且两两相对;第二, 新生相互鞠躬, 身体要弯腰成90°, 高喊“××你好”;第三, 向前迈一步, 交会于队伍中央, 再相互鞠躬高喊一次“××你好”;第四, 相互作自我介绍, 要求每人四句;第五, 请对方填写“认识你真好”的卡片。要求:在20分钟内, 至少找到十位非本小组的同学签名, 看谁能签得最多。找的过程中必须严格遵守以上规则。

在整个游戏活动过程中, 十分重视学生的主动交往, 指导老师只是负责把活动的内容和要求告诉新生, 并且发给他们所用的材料, 之后新生就要按游戏规则主动去认识身边的新同学。他们用鞠躬和高喊对方名字 (新生身上都挂有姓名牌) 的方式打破彼此之间的陌生和拘束感。之后双方做自我介绍并填写卡片几轮之后新生都打破了被动感主动积极地去认识了不少的同学, 他们之间的陌生感消除了, 从而为以后的进一步交往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这只是体验式交往教育实施的一个案例, 此案例通过小小的体验式游戏, 以小见大, 把交往教育的内容 (主动意识、规则意识、合作意识、语言、礼仪等) 诠释的淋漓精致。新生们通过此游戏体会到在以后的生活中, 不能只生活在自己世界里, 要积极主动地去多交朋友才能发现生活的乐趣, 和更多的朋友交往, 还能够开拓视野, 学到更多的知识。

作为学校应该重视新生的交往教育, 创新教育的方式和途径, 真正发挥交往在教师之间、学生之间、师生之间以及校际之间的联通作用, 使精神和心灵得到升华。

参考文献

[1][德]雅斯贝尔斯.邹进译.什么是教育[M].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1991.

[2][德]哈贝玛斯著.张博树译.交往与社会进化[M].重庆:重庆出版社, 1989.

[3]万光侠.思想政治教育的人学基础[M].北京:人民出版社, 2006.

[4]方煜东.大学新生人际交往特点及其针对性教育[J].首都师范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 , 1999.

[5]刘惊铎.交往之教育价值的理论解读与中国教育改革的重新定位[J].教育理论与实践, 2000, (10) .

[6]白逸仙.大学教育:一种培养全人的精神交往——雅斯贝尔斯大学理念解读[J].辽宁教育研究, 2008, (5) .

[7]史学正, 边瑞瑞.大学生交往教育刍议[J].现代教育科学, 2005, (1) .

网络环境下的教育交往 篇2

一、网络教育交往与传统教育交往

(一) 两者的不同点。

传统教育交往是师生面对面的实在性的交往方式, 是以教师为主导、学生的适应为基本表象, 其过程交往发生在具体的课堂环境中。赫尔巴特认为教育应教师为中心, 在师生关系上强调教师的地位与作用, 认为教师是整个过程的绝对的权威, 学生必须对教师保持被动的服从状态, 这种传统的教育理论长期并牢牢地支配着教师的教育观念和教育行为, 使师生关系成为一种主从关系, 使师生在认知、情感、个性等方面存在隔膜, 造成严重的心理阻碍, 加剧师生之间的矛盾冲突。而网络教育交往是师生在同一时间或不同时空的网络式的互动方式, 这种交往以学生自主、教师适应为基本表象, 其过程交往发生在虚拟的网络环境中, 这种教育交往可超越年龄、性别、等级的限制, 通过这种交往建立的关系, 不再是传统意义上的交往, 而是一种新型的信息缘关系。

(二) 网络教育交往的特点。

1.多维性。

师生交往、生生交往场地异时空性、主体互动性、过程非线性原因, 交往者可在网上建立多维度的交往关系, 多个主体可同时通过网络交流、对话, 师生之间、生生之间可利用互联网进行教学、研讨, 从而拓展了交往的空间, 扩大了交往的对象, 打开了师生的视域, 激活了学生的思维。

2.内容的个性化。

允许交往者根据自己意愿建立自己的交往模式。

3.方式的便捷性。

网络信息传递极快, 使网络教育交往方便、快捷。

4.速度的高效性。

网络教育交往打破了时空对交往的限制, 交往者可在短时间内完成多个交往活动。

5.心理的轻松化。

网络教育交往消除了学生对教师的紧张感, 使交往心态主动、轻松。

(三) 传统教育交往的特点。

1.思想性。

教育寓品德教育与教学过程中, 将品德的知识、情感、信念、意志与行为的教育一体化。

2.人格示范性。

同时空的教育交往, 使教师的人格影响真实具体, 起到人格示范作用。

3.情感熏陶性。

传统教育中教师的感情的直接表达, 给学生以具体真实的感染, 从而给学生以强烈的情绪及熏陶。

4.可调控性。

同时空的传统教育使学生的行为受到教师的监控, 学生异常行为能及时感觉到并予以纠正。

二、 网络环境下的教育交往方式

(一) 师生交往。

师生交往是相互理解的过程, 而不是一种单纯的传授知识为目的的“授-受”过程, 师生交往是主体间的交流活动, 要相互尊重, 相互理解, 由于网络资源的开放性和共享性, 一方面学生可根据自身需要和兴趣选择个性化学习方式, 建构自主化学习策略, 充分发挥学习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另一方面教师不再是主要的知识传授者, 而是学习的引导者, 教师从“教什么”到“怎样教”, 教师应完成角色的转换, 站在知识的最高点对学生予以指导、组织, 构建有意义的学习, 设计适合学生个性化的教学策略。在师生交往关系中, 师生之间是存在着差别的, 因为教师的学识与人格修养方面闻道在先, 对学生发展更具有深刻性和长久性, 学生要取得与教师平等交往的自由, 就应不断提高自己, 发展自己, 使自己具备各种才能与自我负责的态度等素质。师生只有在相互理解中才能成为真正的师生交往。

师生交往在交流过程中相互理解融合要借助对话来完成。对话是指教育者与受教育者在相互尊重、信任、平等的基础上, 以语言等符号为中介进行的精神上的双向交流、沟通与理解。对话不仅意味着双方言语上的你问我答, 还有知识、思想、情感、经验等多方面的相互交流。对话是以理解为基础的, 交往的双方都是充分的“自我”, 他们通过相互敞开与接纳, 相互进入对方的精神领域, 但又保持各自的独立性, 这是一种真正的交往。通过对话, 师生通过谈话和倾听而进行双向沟通, 建立平等的人与人的主体关系, 在对话中不是要追求师生双方的意见一致, 而应对观点不同的理解加深对事物的理解, 从而展示双方的思想及观点, 直至了解事物的本性, 最终获得真理。面对当前信息化的社会, 教师自我意识中应包含着对创造“理想的话语环境”的追求, 敞开自己的视界并促使学生敞开视界, 这样的开放心态是必要的。网络技术改变了师生对话方式, 从传统的“面对面”对话模式转向“人-机”或“人-机-人”的对话模式, 这种间接对话方式更自由、更开放, 在师生交往来看更融洽, 学生能轻松坦然地、真实地与教师交流、沟通, 在这种对话中, 教师才可探及到学生真实的内心, 才能建立真正民主、平等的师生交往。

(二) 生生交往。

生生交往是学生之间在日常的学习生活中发生的学习生活交往, 学习交往是学生共同探讨学习知识的过程, 生活交往则指个体交往与群体交往。生生交往由于其单纯性, 主要以情感为主。生生交往比师生交往的作用更紧密、更亲和、更丰富, 在生生的相互作用中, 学生之间更直接从同伴那里获得行为方式和思想上的交流, 这种交往比师生交往更具平等性和非强制性。建立良好的生生交往, 能更好促进学生的主动性、创造性和民主平等精神的发展, 对学生学会理解、尊重他人、平等待人、宽容差异, 对促进社会知觉的发展、交往技能和自我意识的发展及克服自我中心倾向, 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建立良好的生生交往合作是一种有效的教育交往, 在学习交往中发生的生生交往总是在一定的课堂教学情境中实现的。这种交往状态一般以班级式小组学习为学习形式, 在突出合作的主导地位的同时, 显现竞争与个体活动的价值, 在课堂教学过程中使他们融为一体, 在学习交往中, 生生合作不但彰显个性, 还能满足个性发展及教育交往需要。但传统教育的一些方式影响了学生合作交往能力的培养, 如呆板的课堂教学方式、过分严格的班级管理形式及不平等的师生关系都会压抑学生合作交往的愿望。在生活交往中发生的生生交往是在课后的非正式教育交往中实现的, 它的形式更为多样化。

交往是一切有效教学的必需要素, 先进的传播媒介不可能取代教师, 平等、开放、差异性、独特性、主体性是建立高质量、有效的交往的前提。教育交往发展的未来之路应是网络交往与课堂交往并举, 优势互补, 运用网络丰富的信息, 增强影响力、说服力, 为学生品德的养成、人格成长与情感教育提供充分的知识基础。

参考文献

[1].李慧玲.教育呼唤互为主体的交往[J].教育探索, 2002

[2].曹石珠.网络教育中的师生交往特点[J].衡阳师范学院学报, 2001

[3].刘国永.现实人与虚拟人的对话[J].南京师范大学学报, 2001

[4].汪因.哈贝马斯的交往理论与网络教往[J].广西社会科学, 2003

基于网络交往的学生道德教育探索 篇3

一、网络交往对学生思想道德成长的负作用

1. 虚拟性造成道德规范弱化

在虚拟情境中, 主体是否参加某一社团, 是否与他人交谈都依自己兴趣而定, 是自愿的, 其角色有着无限的可能。如果不想再交谈下去, 只需鼠标一点关闭窗口即可, 无需承担情感和道义上的羁绊。

道德规范发挥作用的途径之一是舆论, 现实中的人们都能感到道德舆论的存在, 从而会有意识地使自己的言行符合道德规范。网络中也有道德规范, 也能形成道德舆论, 但是由于人们在网络中是隐身的, 所以道德规范和道德舆论无从施压, 这在很大程度上造成学生对道德责任的漠视以及责任感的消退。

2. 全球化造成价值参照多元

交往中信息的全球化传播必然带来价值参照的多元化, 而这与网络交往的虚拟性紧密联系在一起, 正因为虚拟的交往环境弱化了道德规范, 从而为各种价值观的存在提供了平等条件。

学生道德自我的发展过程, 就是他们对“泛化的他人”的态度进行认同的过程, 而“泛化的他人”总是存在于社会交往中的, 网络交往为学生提供了极为多元的“泛化的他人”, 其中的各种价值观彼此作用、互相抗衡。多元的价值选择固然能给个人的发展提供机会, 同时也带来大量的精神涣散和疲劳, 增加了人选择的困难。

在网络尚未普及的年代, 学生交往的范围有限, 这意味着影响他们道德自我认知的社会参照范围也有限。但是, 进入网络时代后, 情况就大不相同了, 网络强大的技术特性使学生道德自我认知的社会参照范围极大拓展, 也就是说, 参与网络交往的学生, 他们的道德自我认知在价值多元的环境中变化发展。对学生而言, 网络环境包含多元价值取向, 这就需要发挥主体性进行选择。

3.“一次博弈”造成道德人格分裂的可能性

网络交往具有“一次博弈”的特性, 这与现实交往的“重复博弈”大不相同。重复博弈反映了当事双方的长期关系, 一次博弈反映了双方的短期关系。“长期行为和长期关系比之短期行为和偶尔合作要更稳定、更有效率, 也更符合总体或个体的利益。”

在现实生活中, 人们之间的交往类似于“重复博弈”。一般来讲, 人们采取的策略是合作的, 在当前的交往中会恪守人际交往的道德准则。人们的网络交往是“一次博弈”, 即使遇到上当受骗的情况也不会太在意, 因为自己对交往对方的道德期待本来就很低。一次博弈让个体想和谁聊就和谁聊, 想什么时候结束就什么时候结束, 一切尽在掌握。个体对他人道德期待的降低, 意味着改变了对人我道德关系的认识, 与此同时, 个体对自己的道德期待也随之降低, 既然别人都能说谎, 为什么我就不能呢?学生对网络中的人我道德关系认识与现实有了落差, 产生不连续感, 这意味着道德人格分裂的可能性。具有健康道德人格的个体, 其行为具有统合性与持久性, 能正确感知世界和自我。反之, 不健康的道德人格表现为个体道德观念与情感的混乱。网络区别于现实环境, 存在道德自我分裂和道德人格危机的危险性。

二、思想道德工作本体价值的确认

思政道德工作的目的在于培养人。问题在于, 是把人作为工具来培养, 还是作为主体来培养?思想道德工作的本体价值所指向的是社会还是个人?培养学生的主体道德人格这一本体价值可以分解为知、情、意三个方面, 我称之为“三明”:耳聪目明、爱憎分明、身正志明。

1. 耳聪目明:学生道德认知的清晰

思想道德工作中进行网络交往指导的首要目标, 就是要将学生培养成耳聪目明的阅听人。虽然网络常常被妖魔化, 但是不能否认, 它给我们带来了很多的乐趣与感动, 所以没有必要回避网络;同时我们也要看到, 网络中的不良信息会产生消极影响, 误导人的精神追求。

随着我国信息传播环境的开放, 大众传媒已逐渐成为学生接受社会教育的普遍方式, 新兴的以网络为典型的大众传媒在商业动机的刺激下所普及的是流行文化, 其特点是即时、媚俗和感性化, 与学生精英文化所追求的理性精神和理想主义大相径庭。因此, 我们要指导学生正确理解网络传播的多元内容, 让他们在视听音像方面表现出良好的欣赏和判断素养, 成为一个耳聪目明的阅听人, 让他们在了解消费产品信息真实运作过程的基础上, 反思这些信息对自己可能产生的影响, 从而建立起自己的道德判断准则和健康的信息批判能力, 这样才能充分利用网络资源完善自我。

2. 爱憎分明:学生道德情感的坚定

学生道德情感的发生与确立离不开他所生活的群体。按照库利的理论, 人的情感自我是在“首属群体”中确立的。“首属群体是指成员间有面对面的交往与合作的群体, 其特征是亲密、面对面的互动、温情与合作。在首属群体中, 人的自我意识与社会意识一同发展, 随之产生类似的‘I—Me’ (主我—宾我) 感与‘Us—We’ (宾格我们—主格我们) 感。这种‘我们的感觉’促进了自我对群体生活, 如儿童游戏群体、家庭等的强烈认同”。学生充满热情, 富有朝气, 他们的情感丰富而强烈, 正处在情感体验的高峰期, 正是此时, 他们情感发展的需要最为强烈。他们最渴望能与同伴交流, 宣泄内心世界真实的快乐、烦恼、孤独、痛苦。在首属群体中, 学生与交往对方有着亲密接触, 以这个温馨的群体为背景, 情感自我在互动中建立起来。如果学生长期沉湎于虚拟团体中, 远离真实情感交流的“首属群体”, 就缺少了与他人形成合作、伙伴和友谊关系的土壤, 对道德自我体验是一个巨大损失。

3. 身正志明:学生道德意志的慎独

慎独是指一个人在无人监督的情况下, 仍然能够自觉地严格要求自己, 按照道德准则行动的品质。慎独的要求与学生思想道德工作的本体价值是一致的, 即回归到“人本位”的境地, 提升个体的自我价值是学生思想道德工作的起点与归宿, 使人成为人, 肯定自我、超越现实, 树立理想, 发掘本质。

网络的文化特质使得道德主体——人, 有可能从他人的监督与控制中解放出来, 接受自我控制的考验。

网络不是伊甸园, 也不是地狱, 它是人间, 所以更多的属于灰色地带, 有善有恶, 有美玉也有顽石, 正如人的本性一样, 一半是天使一半是魔鬼。这对学生道德自我的意志力是一种考验。道德自我意志修养的最高境界, 乃是“以无招胜有招”, 无论外在环境给予的奖赏和处罚是什么, 主体都能完全根据自己内心的道德律, 即道德良知来行事, 此时他们的行为真正达到自主自由的境界。

三、走向“自律”的学生思想道德工作创新

长期以来, 学生思想道德工作中的师生关系一直维系在“教育者——受教育者”、“管理者——被管理者”的层面上, “师者”即“施者”。在此前提下, 面对多元的校外文化的冲突时, 学生就成了易受迷惑的羔羊, 教师则成了政治和道德上的布道者, 负责向学生们展示真理, 揭示事实真相。这样过于简单化的做法显然不能适应现实社会。尤其是当学生将某些文化视为“自己的文化”时, 他们就不能容忍教师对这些文化的批评, 而倾向于反诘教师所倡导的制度化的教育文化。

网络文化的诞生昭示着信息时代的到来。在急速的文化变迁时期, 文化传承方式明显地呈现出“后喻文化”的特征, 年长的一代向年轻的一代进行广泛的文化吸收。网络文化体现了校外大众文化对精英文化霸权的直接挑战。在此背景下, 上述师者的强势地位必然发生位移, 内涵也随之转变:从资讯的传播者, 转变为智慧的点燃者;从道德观念的灌输者, 转变为与学生共同探讨伦理问题的合作者;从空泛的说教者, 转变为与学生一起道德成长的实践者。只有这样, 教师才能真正体验学生道德意志的紧张感, 体验到部分伦理规范的滞后, 体验到德育改革的必要性。新型师生关系的建立是学校思想道德工作创新得以进行的根本保证。

论函授教育师生教学交往的价值 篇4

一、函授教学中师生交往有助于一些课堂不良现象的改观

1. 课堂交往与部分函授学生面授逃课

目前, 函授教学最不良的现象主要是学生逃课行为太严重与课堂学习效率低下。函授学生逃课现象的原因虽然复杂, 缺少课堂交往是其中的主要原因之一。

人是具有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的共同存在。人的社会属性决定了人必须在社会化的环境里才能得到健康的成长。如果离开了现实社会, 人甚至连自身的生存都难以得到保障。社会环境影响人的社会化, 这种社会化反过来对人的自然属性有巨大的影响力, 正如马克思所指出的那样, “生活的生产———无论是自己生活的生产 (通过劳动) 或他人生活的生产 (通过生育) ———立即表现为双重关系:一方面是自然关系, 另一方面是社会关系;社会关系的含义是指许多个人的合作”[1]。对这种双重“现实关系”, 马克思将其表达为“一个方面———人对自然的作用, 另一方面, 是人对人的作用”[2]。根据马克思的观点:人的一切活动在一定程度上说都是具有社会性的, 是在人与人的交往活动中进行的, 人类文明的发展和进步是以人与人之间的交往为基础, 人的认识、情感、意志和行为都是在与人的交往中得到发展的。函授教学基本上是“主体———客体”的教学模式, 实质是同生产劳动主体与物的关系类似。真正的课堂教育、教学应该是一种教师与大学生主体间的交往, 是一种“我———你 (们) ”或者“主———客 (课程、教材、媒体等) ———主”的交往互动模式。如果课堂缺乏师生的正确交往。无论是何等职称、学历、职务, 学生的逃课都有可能。就普通高等教育而言, 目前全国高校逃课现象都很严重, 有关研究表明:“大学课堂基础课的逃课率25%以上;专业课的逃课率20%;哲学、历史等公开课的逃课率达到了50%。大学生中有逃课经历是82%, 经常逃课的占11%。”[3]作为成人教育方式之一的函授教学虽然没有具体的研究资料, 但它是值得重视的问题。严重的逃课现象主要的责任在于教师忽视学生这一主体的存在, 学生感到教学活动中没有他们的“戏”。目前, 面授教学因为多数安排在寒、暑假, 任课教师为了赶进度, 有时接连上四五个小时。一般教师很少关注与函授学生的交往。函授课堂教学中只有把学生的存在放在核心地位, 通过相互的交往, 唤醒他们的学习潜能, 从而促进个体的全面发展与提高。当学生充分认识教学是一种有意义的存在时, 就没有逃课的理由。

2. 函授师生交往有助于改变学生错误的知识观

函授教育每个专业每开设一门课程, 都有科学的理论依据, 都是国家对大学生的基本素质的要求, 教师往往是认识到所承担教学课程的任务的重要性。可是学生就不一定明白了, 他们对于课程有自己的看法, 多数函授学生很重视来之不易的学习机会, 特别地认真学习, 所以, 函授毕业生考上研究生继续学习的也是时有存在。从目前高校的函授教学来看, 主要地强调学生掌握系统的科学知识, 课程的体系是以相应学科的逻辑、结构为基础组织的。“课程是外在于学习者个人生活的, 并且经常是凌驾于学习者之上的。学习者对于课程主要是接受者的角色, 教师是课程的说明者解释者”[4]。在教学过程中知识的有效性是保证课堂教学有效的一个十分重要的条件。“对学生而言, 教学知识的有效是指新观点、新材料, 他们不知不懂的, 学后奏效的内容”[5]。科学知识和有效知识是相互联系的两个概念, 但科学知识并不一定等于有效的知识。教学内容是否有效和知识的属性以及学生的状态有关。如讲授的内容是科学的, 但全是学生已习得的知识, 或者是他们听不懂和无法接受的内容, 这就叫做“正确而无效的知识”。非科学知识也不能笼统地认为是无效的知识。例如, 很多的寓言、神话故事等内容并非是科学的, 但可以启迪人们思考, 从另一个角度充实学生的知识, 提高学生的认识。无论如何课堂教学中师生的交往是一种以文化和知识为中介的互动, 知识教育是“全部教育的共同基础是现代教育的中心环节”[6]。交往是活动的最基本形式, 亦是人的最基本获得知识的方式之一。一般来说, 每一个个体的一生都是在交往中度过的;人类世代积累的知识经验可以凝聚在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之中, 每个作为主体的人获得知识无非就是直接经验与间接经验两种方式, 但每一个个体掌握知识经验却是在与人类知识经验活的载体———人的直接交往开始的。因此, 只有通过充分地利用函授教学师生的有效交往, 使学生认识知识的价值, 学习知识的过程性以及对知识的态度, 从而促进学生正确知识观的养成。改变部分函授学生以平时工作太忙为借口消极对待函授学习, 对知识深刻的理解, 从根本上消除读函授只是为了拿文凭的错误观念。

二、函授师生教学交往与师生的共同发展

1. 函授师生的有效交往主要价值是促进函授生成才

就目前的函授教育情况, 尽管在读函授学生都经过了成人高考的磨炼, 身心都已经发育成熟, 具备了适应函授课程学习的能力, 但高等教育传授的毕竟是高深学问, 很多学科没有一定的基础是不能学好的, 比如计算机专业对数学基础的要求比较高, 中学阶段的数学基础和个人的数学思维能力对于学好该专业是必不可少的。目前的我国成人高校入学考试还不能全面考察一个人的能力, 加上调剂录取方式等因素的影响, 很多学生有可能是调剂录取, 有的函授学生对专业不是真正地了解, 学非所长, 学非所用, 例如, 凯里学院2009级教育管理本科有一位黔东南移动公司的学生, 她认为报考教育管理专业是家在凯里, 函授学习方便, 平时要上班, 可以抽时间学习, 面授时可以适当向公司请假。但是, 她所学习的作业知识与工作联系不大。各级各类的高校有各种各样的评估, 以评估促进建设, 促进改革其主旨是提高教学质量, 促进大学生素质的提高。很多高校在上级的成人教育评估过程中都取得了好的成绩, 成人教育的作业也有所增加。因此, 教育部提出高校应“淡化专业意识, 拓宽基础知识, 加强素质教育和能力培养”。提高大学生的能力和素质主要靠有效的教学与学习方式。陶行知先生说过:“教是为了达到不教。”在教学中, 教学交往不仅能促进学生的知识建构, 而且能促进学生学会交往、学会合作, 形成健康的人格, 促进学生的社会化。通过个体与他人的沟通、合作与交流, 可以集智取长, 共同提高。换句话说, 通过协作学习, 形成一个广泛的学习共同体, 就能为知识建构提供丰富的资源和积极的支持, 从而加速个人对知识的意义建构。函授师生教学交往活动, 由于教师一般处于专业知识的优势地位, 如果师生形成了交往的习惯性。师生之间已经搭建了平等的交往平台。学生会更加努力去学习, 获取知识以实现与教师的平等交往。这其实是促进函授学生成才的过程。

2. 函授师生教学交往的学长教

现代意义上的教师生活是一门行业, 也是一门艺术, 更是一种追求。教师的专业发展有很多影响因素, 其中课堂的教学是一个主要因素, 因为教师要进行课堂教学。函授教学方式虽然只有面授时间较为紧张的课堂教学, 平时的函授交往学习过程中有很多方面是可以促进教师成长的。因为, 函授学生多数都有工作经验, 有职业背景。如果构建一种交往的课堂教学方式。教师就会从中获益。萧伯纳曾经说过这样的话:“你有一个苹果, 我有一个苹果, 交换之后每个人还是只有一个苹果;然而, 你有一种思想, 我有一种思想, 交换之后, 每个人就有两种思想。”[7]传统教学重视教学认识活动, 重视知识的传递与积累, 把知识的系统讲授作为教学的基本方法。实践证明, 讲授法的确有利于系统高效地传授知识, 但它固有的不利于发展学生个性的弊端, 一直受到教育界的批判。在交往性的教学过程中, 教师必须力求长进。好学习的学生在学问和修养上, 总是欢喜和教师赛跑。有时会提出有价值的问题, 有的问题甚至会把教师难住, 不过这本身没什么关系, 教学原则中就有一条教学相长。我们极愿意学生能有一天跑在我们前头, 这是我们对于后辈应有之希望。学术的进化要旨即在于此。但我们确不能懈怠, 不能放松, 一定要鞭策自己努力跑在学生前头引导学生, 这是我们应有的责任。师道之可敬就在此。所以我们要一面教, 一面学习, 如果教学中害怕学生提出教师无法回答的问题, 教师又怎么发展。也许我们有丰富的教育经验, 或许我们是某学科的专家, 在师生交往的教学过程中如果学生对教师的专业成长与专业发展起到一定的积极作用, 师生之间将倍感亲切。

摘要:函授教育质量是举办函授的高等教育机构以及社会都关注的问题。高校课堂师生的教学交往是一个以“文本” (课程、教材、媒体等) 为中介的教学主体之间的对话过程。函授教学中师生交往是有价值的教学方式, 现代的信息科技为函授教育中师生的交往提供了方便与可能。函授教育交往性的教学有效的价值在于:提高函授学员平时函授学习质量;减少部分函授学员面授时逃课违纪;促进函授学员参与课堂教学活动;改变部分学生错误的知识观;提高函授学员素质, 促进函授学员成才;促进高校任课教师的专业成长与发展, 实现教学相长。

关键词:教师,学员,函授教育,教学交往

参考文献

[1]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 1960:33.

[2]裴娣娜.现代教学论:第2卷[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 2005:115.

[3]阳桂兰.高校大班课的课堂管理策略[J].湖南大众传媒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07, (5) .

[4][7]余文森.新课程背景下的公共教育学教程[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9:155, 192.

[5]沈小碚.谈课堂教学有效性的几个基本条件[J].教学与管理, 2000, (10) :3-6.

美国的交往教育 篇5

一、加强大学生人际交往教育的必要性

1、人际交往与心身健康

人际交往指在社会活动中人与人之间相互作用的过程。人类有群居的天性, 相互交往的需要是人的基本需要之一。有人估计, 人们除了睡眠以外, 其余的时间约有70%都在进行相互交往, 以达到交流思想、互通情报的目的。人们通过相互交往分享喜怒哀乐, 获得了亲密感、安全感, 并能从中汲取力量, 如果这种需求得不到满足, 心身健康就会受损。临床资料表明孤独者自杀、自残、酗酒、生活散漫、缺乏朝气和缺乏对生活的热爱的比例大大超过正常人。同时, 通过人际交往形成的人际关系的好坏作为一种社会心理因素也会影响一个人的心理、生理状态。人际关系失调, 心情郁闷、孤立、沉闷, 甚至可导致心理疾病, 如神经衰弱、高血压、头痛、溃疡病等都与人际关系的失调密切相关。

2、人际交往与社会适应

真实的社会生活是建立在人际交往的基础上的, 人际交往能力匮乏的大学生在走上社会以后往往陷入心理上的困境。在科技高度发展的当今社会, 行业和行业之间的竞争不仅表现在质量和价格方面, 也越来越多的表现在服务领域;同时随着工薪阶级利益保障体系的完善, 企业文化开始兴起, 人文化的领导模式开始盛行, 管理者和员工之间的和谐相处变得越来越重要。因此不论是技术人员还是管理人员都需要具备良好的人际交往能力。人际交往能力已成为许多企业招募新员工时的关注重点, 它不仅与大学生能否顺利就业有关, 也关乎其事业的未来成就。

综上, 良好的人际交往能力是大学生维持心身健康的基础, 不仅与其能否迅速高效的适应大学的学习和生活有关, 更关乎其一生的发展, 因此加强大学生的人际交往教育势在必行。

二、新时期大学生人际交往存在的问题:

(1) 适应不良人际关系紧张是很大一部分大学生面临的心理压力。从一份测试报告的情况来看, 当代大学生在处理人际关系上存在一定程度的行为困扰, 有58.2%的大学生能够自我调整心态与行为以保持和社会相一致, 有32.84%的大学生在特殊情况下需要及时的帮助, 有7.47%的大学生需要适时进行心理咨询, 还有1.5%的大学生需要接受心理治疗。

(2) 电子科技的冲击在电子科技日新月异的21世纪, 手机短信成为一种新的交际语言, 网络聊天工具成为一种新的交流手段, MP3成为打发课间时间的“忠实朋友”。这些新事物使得校园里的“独行侠”可以很舒服的独处, 而不必和周围任何人沟通, 它们不仅占用了大学生在现实生活中的交往时间, 也降低了大学生与周围人的交往动, 网络聊天甚至成为某些大学生的主要人际交往方式。由于网络世界的极大丰富性, 一方面使得参与者在选择交际对象上有绝对的自主权, 如果沉溺其中将不利于其人格的健全发展;另一方面网页信息鱼龙混杂, 各种负面经验严重冲击着大学生的人生观、价值观, 不利于其正确的人际交往观的形成。

(3) 开放性随着校园打工族的涌现和办学理念的变化, 大学校园的社会开放度越来越高。在大学鼓励学生走向社会增加其实践经验的同时, 也使大学生受到越来越多不良社会风气的熏染。当“女大学生”变成一个让人费解的称谓的时候, 当校园恋情也开始社会化、学生消费大大拉动了日租房市场需要的时候, 我们教育者就不得不提高警惕了。

(4) 浓厚的竞争色彩随着就业形势越来越严竣, 大学校园内人与人之间的关系越来越具有竞争性, 入党资格、奖学金以及各种荣誉称号的获得等都与大学生的未来息息相关, 使得人际关系更易紧张化。

三、强化大学生人际交往教育的具体措施

1、树立良好校风, 创建良好的人际交往环境建立健全学校的各项规章制度, 倡导师生之间、同学之间民主平等、互帮互助、互敬互爱, 每一个成员都有自己应尽的义务和对应的权利, 使大家在相互交往中受到行为准则的约束和舆论的监督。在各种评优活动中, 要本着公平公正公开的原则, 引导大学生形成正确的人际交往观, 帮助其正确认识竞争与合作的关系, 建设积极的、良性的竞争环境, 从而充分发挥个人自身的优势对其他人的带动作用, 注意防止不良竞争意识的滋生。

2、将人际交往作为一门技能来教授人际交往是一种能力更是一种艺术。与学校和社会相适应的人际交往, 要求大学生不能像过去那样仅仅依据自己的好恶选择交往对象, 而是要学会与思想观念、价值标准、生活习惯、个性特征等各不相同的人保持和建立协调的良好关系。这对许多大学生而言都是一种挑战, 许多学生因为交往方法欠妥, 导致其交往活动常以失败告终。经常的失败, 就使得一些学生将交往当成是一种负担。把人际交往作为一门艺术搬上课堂, 向其系统讲授人际交往的知识和技能, 并对某些细节进行专门指导, 如人际交往的基本礼仪, 倾听的技巧, 说话的技巧等等。对于异性之间的交往, 尤其需要注意教授其接受和拒绝的技巧以及亲密度的把握。还可以通过网页的形式进行专栏教育, 并提供人际交往能力自测工具等, 使之认识到自己能力的欠缺, 激发其锻炼人际交往能力的兴趣。个体良好的人际交往能力带来融洽的人际交往氛围, 有助于和谐宿舍、和谐班级、和谐校园、和谐社会的建设, 不失为一项事半功倍的举措。

3、举办丰富多彩的集体活动人际交往能力具有可教性, 但关键还是依赖于大学生自身的学习和实践才能得以提高和发展成熟。由于学习的压力和青春期心理闭锁的特点, 大学生虽有强烈的交往需要, 却在实际交往活动中缺乏主动性。因此, 除“授之以渔”以外, 还应为其提供锻炼的契机。这就需要充分发挥团委、学生会的功能, 积极鼓励学生社团建设, 丰富大学生的业余生活, 活跃校园文化氛围, 将大学生的注意力由虚拟世界引向现实。对于对集体活动极力回避的个体, 辅导员老师应给予适度的引导和关注, 预防“网络沉迷”的发生。

4、营造健康向上的宿舍文化宿舍是大学生活动最为频繁的地方, 是大学生过集体生活和相互交流的一个重要场所, 每个人在宿舍中的表现比在学校的任何地方都真实, 因此, 宿舍也是容易滋生矛盾的地方, 宿舍关系紧张就成为一个普遍存在的问题。维持和谐的宿舍关系是大学生人际交往适应良好的表现, 也是大学生适应大学学习和生活的重要保障。通过举办“宿舍文化节”等丰富多彩的活动, 使各位成员在共同努力的过程中体验到交流和合作的乐趣, 有利于建设和谐的宿舍人际关系。有些学校采取辅导员或由高年级学生担任班主任老师, 与学生同住学生公寓的方式, 能够及时发现矛盾的所在并寻求合适的解决途径, 同时也有利于师生之间的沟通和经验的传授, 值得推广。

5、加强对社会实践活动的指导参加社会实践, 有助于大学生积累人际知识, 丰富交往经验, 掌握沟通技能, 树立良好的团队精神和群体意识, 培养坚强向上的意志, 获得战胜困难的勇气, 从而使性格得到优化, 提高其自身的人际交往技能。同时也有利于其克服对社会的恐惧感, 增强其自信心和成就感, 有助于他们将来成功的走上工作岗位。但是, 和所有无经验的求职者一样, 大学生也会遭遇陷阱, 也有可能误入歧途。因此, 在鼓励学生参加社会实践的同时, 还应该加强对他们的指导和管理。

道德生成模式:训练—教育—交往 篇6

一、训练:形成道德行为习惯

学龄前儿童及小学低年级阶段的儿童, 他们思维能力的发展处于“前逻辑思维”或“无逻辑思维”阶段。心理学家莫伊曼认为:“个体真正的逻辑思维要到12~14岁才能做到。”[3]此阶段的儿童进行的是直觉行动思维, 这种思维的概括程度很低, 它只能概括事物的一些外部特点;同时这种思维对行动的计划调节作用还很差。因此, “他的智力发展尚处于一个非常初级的阶段, 情感生活也过于简单, 没有发育。他依然缺乏为能够强化我们道德各种相对复杂的观念与情感所必须的智力基础。与此同时, 他的智力水平又限制着他的道德概念。这个阶段, 唯一可能做的就是训练”。[4]因此, 在小学低年级阶段, 为了使学生固化道德行为, 形成道德习惯, 可以采用以训练为主的道德教育方法。法国教育学家涂尔干认为:“儿童是一种名副其实的习惯动物, 一旦他养成了习惯, 这些习惯就可以支配他的行为, 而且程度上要比成年人大得多。一旦他几次重复某一种既定的行为, 就会表现出一种以同样的方式再现这种行为的需要, 对最轻微的变化他都会感到深恶痛绝。”[5]例如小学生一进学校, 教师就告诉学生要懂礼貌, 上课被教师提问或向教师发问时要自觉站起来, 经过小学、初中和高中的重复训练, 学生的骨子中已经渗透了这样一个行为———起立回答师长的问话, 以至进入大学之后, 上课过程中若教师向学生发问, 学生会非常自觉地起立, 这表明学生经过反复的行为训练, 在一个类似的情境中对这一行为 (起立) 已经产生了偏好;也就是说, 如果习惯性行为被确立起来之后, 外界的力量或者观念很难改变个体的这种行为, 因为在个体身上已经具有了一种通过不断积累起来的力量, 这种力量使儿童对某一种常规行为具有特殊偏好, 并且支配着儿童的后续行动。所以, 从训练个体的道德行为习惯入手, 对小学生进行道德教育, 是一条符合小学生身心发展规律的科学途径。

行为主义心理学家认为, 个体都是通过建立“刺激—反应”的联系, 获得某一行为。然而学生的道德行为不是一蹴而就的, 某一行为的获得需要经过几次甚至几十次的重复训练, 因此在训练过程中要注意练习强度, 即行为训练必须达到或超过某种标准;同时要合理地运用强化物, 这样才有利于道德行为的保持。“班杜拉把强化物分为自然的有形强化物 (如食物) 和社会性强化物 (如他人的赞许) 。在个体的身体发展过程中, 儿童首先接受的是对身体有直接影响的食物、疼痛和抚摸接触等的强化。”[6]例如, 撒谎是小学生中最为常见的一种不道德行为, 要消除这种不良行为, 养成说实话的习惯, 教师要为学生提供各种生活情境, 并指导其如实地传达实际情况;在儿童出现第一次说谎行为时, 监护人 (教师和家长等) 要表现出极大的惊愕, 并向儿童传达这是他身上的一件极古怪的事情;如果再犯就应该给予一定的责备, 万一还不能生效, 就需实施一定的惩罚, 给他在心理和生理上带来不愉快, 从而防止其在后续的行动中出现类似的不道德行为。同时“在孩童时期, 孩子没有其他资源可以用以判断其行为及意义, 此时模仿别人是主要的学习方式”。[7]故在对学生进行行为训练过程中, 训练者 (教师或家长) 首先要做到“身正”, 率先垂范, 起到模范作用, 促进学生道德习惯的养成。学生“一旦养成道德习惯, 即使没有强烈的意志参与, 良好的道德行为也会自动出现。因此, 在小学教育阶段, 所谓道德教育, 很大程度上就是对儿童行为习惯的教育”。[8]

二、教育:固着道德信念

训练在本质上与饲养员对动物的训练一样, “是一种心灵相隔离的活动”。[9]在训练的过程中, 个体并没有获得系统的与道德行为相对应的道德认知。个体形成道德行为习惯之后需要接受全面的道德知识, 提高道德判断能力。儿童进入规则遵从阶段之后, 认知推理能力已经有了初步的发展, 个体已经开始认识到某一道德行为和一定的道德认识有着紧密的联系。因此, 在学生道德判断能力和评价能力有了一定发展的基础上, 通过以教育为主导的方式向学生传授与道德行为相对应的道德规则是最佳选择。雅斯贝尔斯认为, “教育是人的灵魂的教育, 而非理智知识和认识的堆集”。[10]在道德教育的过程中, 教师不仅是让学生掌握“关于道德的观念”, “关于诚实、纯洁或善良的见解, 并非理所当然地使这种观念自动变成好的品格或好的行为”, [11]更是教师与学生进行心灵的交流, 帮助学生形成“道德观念”。学生要形成“道德观念”, 必须先掌握“关于道德的观念”。道德认知是形成道德行为的基础, 因此, 在获得道德习惯的基础上要促进学生获得道德认知。

通过教育手段对学生进行道德教育, 对学生的道德生成起着主导作用。这是因为:首先, 教育过程具有明确的方向性和目的性。它是根据社会发展的需要, 同时遵从青少年的道德认知发展规律, 采用行之有效的教育方法, 发展学生道德认知, 培养道德行为, 从而形成符合社会发展需要的道德品质。其次, 教育内容具有较强的系统性和先进性。一方面, 它不仅按照德育学科原有的逻辑结构选择教育内容, 还根据学生的心理发展特点循序渐进地组织内容进行教学;另一方面, 它是选择生活世界中真、善、美的元素, 通过这些内容向学生描绘生活的美好蓝图。再次, 教育主体具有较强的组织性和专门性。学校不仅有专门的组织机构及行政人员监督教育的实施, 还有闻道在先、术业专攻、掌握学生品德心理发展特点的教师, 他们具有明确的道德责任, 在很大程度上代表着社会的主流文化。最后, 教育场域是一种特殊的环境影响。教育为了实现德育目标 (净化社会风气和实现个体的自我超越) 会对生活环境中的各种文化成分进行选择和提炼, 选择其中符合社会文明进程及适应学生发展的积极因素, 减少或消除不利于个体品德发展的因素。学生在这样相对纯洁的环境中耳濡目染权威人物 (教师群体) 的一言一行, 诚实的道德品质根植于学生之心灵便理所当然了。

三、交往:实践道德规范

道德的生成过程是动态的、连续的和累积的, 学习者在每一个阶段的成长和技能的建立都有赖于前一阶段。因此, 在以“培养习惯”为核心的道德“训练”和以“固着信念”为核心的道德“教育”之后, 应该把促进个体道德生成的措施指向实践———交往。雅斯贝尔斯认为交往是“人将自己与他人的命运相连, 处于一种身心敞放、相互完全平等的关系中”。“我只有在与别人交往中才能存在着”。[12]同样, 以“实践”为本质特征的道德也只能通过交往才能具有生命力。通过交往, 使个体能顺利地穿梭于不同的生活世界之中。哈贝马斯提出, 世界可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是“客观世界”, 是指真实存在的“客体”世界;第二部分是“社会世界”, 是合法化的个人关系的“总体”, 指规范、价值及其他被认识到的社会期望;第三部分是“主观世界”, 即人们“自发的经历”总汇成的世界。通过“交往”, 并辅之以相应的指导, 使个体主动运用固着于“主观世界”的道德信念作用于“客观世界”和“社会世界”, 实现净化社会环境和提高个体道德水平的目的。

道德是为了过完美的生活的目的而建构的。因此要实现学校之“德”适应社会生活之“道”, 道德必须通过交往回归生活实然世界。道德生成若不与交往实践相结合, 实现个体成为有德性之人、提高生活的质量等目标就成了天方夜谭。交往不是使学生被动地适应社会, 更不是牺牲一切来融入这个充满真、善、美和假、恶、丑的“享乐世界”。而是在借助“教育”获得的理性的认识 (道德认知) , 剥去各种不道德现象的繁华外衣, 认清其道德本质, 而不被其美丽的外表所迷惑;并运用教育过程中所建构的敞亮的、澄明的和谐生活世界的标准, 去努力追求符合德性的生活。同时道德规范与它所处的历史时期息息相关, 个体通过交往也能促进个体道德观念随着社会的变化不断完善和发展。

总之, 与“知性德育”的“说教”模式和“生活德育论”下的“生活体验”模式相比, 道德教育采用“训练—教育—交往”模式, 汲取了以“实践”为核心的生活体验模式的积极因素, 同时又涵盖了以“道德知识传授, 道德判断能力训练”为主要内容的说教模式的合理成分, 是一种更具有合理性与先进性的模式。

参考文献

[1][2][英]彼得斯著, 邬冬星译.道德发展与道德教育[M].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 2000.

[3]朱智贤.儿童心理学[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 1980.

[4][5][法]爱弥尔·涂尔干著, 陈光金等译.道德教育[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 2001 (2001) .

[6]张厚粲.行为主义心理学[M].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 2003.

[7][澳]赖蕴慧.《论语》中的礼:道德训练与灵活性问题[J].国外社会科学, 2006 (3) :106-108.

[8]杨韶刚.道德教育心理学[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 2007.

[9][10][12]雅斯贝尔斯著, 邹进译.什么是教育[M].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1991.

美国的交往教育 篇7

“交往理论”提出于20世纪上半叶, 直至今日仍是西方社会最具影响力的理论之一。交往理论的影响深入各个学科, 在哲学、语言学、心理学、社会学、教育学、文化人类学等领域均产生了深远影响, 使各学科在交叉领域有了新的联系和突破。从交往的视角关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模式能突出主体间对话及对话语语境的分析具有重要意义并且提高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

有学者认为马克思的“社会交往”概念归结为在一定历史条件下, 人与人之间以一定的手段为媒介的、互为主体和客体的相互作用的过程, 这种活动归根结底是一种交往实践活动。[1]哈贝马斯则在提出自己独具特色的交往理性哲学中融合了马克思理论的历史观、现代西方语言哲学及心理学和社会学, 通过批判现代西方社会的工具理性, 呼吁人性的回归, 将其命名为“交往行为”。他在《交往行为理论》一书中把“交往行为”的概念解释为是在行为者意见一致基础上, 通过规范合法性的调节, 实现个人同一性与社会化相统一的合理性活动。交往行为的概念“所涉及到的是至少两个以上具有一定言语和行为能力的主体之间的互动, 这些主体使用手段, 建立起一种人际关系。

其理论可归结为三个基本特征:以理解为交往核心要素。交往行动遵循基本准则。通过语言客体作为主要媒介。

2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模式中的交往缺失

分析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交往行为问题, 需要对教育过程中的种种交往缺失进行分析。

2.1 目的 (策略) 行为中主体性交往缺失

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交往行为主要存在于教师主体和学生主体之间, 教育模式主要以语言媒介为前提, 进行知识、信息、思想交流或情感沟通的互动活动。在此交往行为中的两者都是主体。哈贝马斯认为, “目的行为模式向行为者提供了一种‘认知-意志的情结’ (kognitiv-volitiver Komplex) , 从而使得行为者一方面可以培养起对于实际存在的事态的意见 (Meinungen) , 并通过感知传达出来, 另一方面则可以形成一定的意图 (Absichten) , 以便把理想的事态付诸实现。”[2]而现实中主体性交往的缺失就表现为思想政治教育者的创新意识不强, 缺乏敢想敢为、求新求变的精神, 习惯性遵循着原有的思想政治教育模式, 不能与时俱进地扬弃旧义, 创立新知, 缺乏批判与超越的精神;作为受教育者的主体身上则表现出理论与实践相脱节、自我提升意识淡漠、主体性人格不成熟等。

在当代思想政治教育模式中, 交往更多地表现为一种主体与客体的关系, 即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作为教学活动的主体并未将学生定位于认识主体、思维主体及实践主体, 仅仅将其作为客体施加教育内容。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的交往行为变成了一种单向地思想改造、道德灌输和行为规整, 不仅抑制了学生主体性的发展, 而且限制了思想和情感的交流互动, 违背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模式的形成和发展。从而很难实现主体间无障碍流畅沟通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培养模式。

2.2 规范行为中直接性交往缺失

“规范行为”是描述“行为者与整整两个世界之间的关系”。[2]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由规范语境构成, 学生属于高等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的成员, 有效规范适用于行为者。这其中直接交往的主体更能形神兼备地面对面进行交往, 相较之下, 传统思想政治教育则在师生面对面、直接谈话等方面的交往很少, 而思想政治教育模式中更强调课本理论的知识灌输等间接交往形式。在间接交往的过程中虽然体现着规范行为和规范语境的内容, 但却将交往主体的另一方隐而不显, 处于失语状态, 缺少双方共同的情感的丰富性、真诚性表达, 妨碍了交往主体之间的交流互动。在当代思想政治教育活动中, 教育者很少直接接触受教育者的心灵体验和寻找共识, 缺乏对话理解和交流的教育过程会使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大大降低, 也必然阻碍受教育者的反映状态和主体意识的发挥。

2.3 戏剧行为中情感性交往缺失

1956年, 戈夫曼在其关于“日常自我表现” (Sclbstdarstellung im Alltag) 的研究著作中第一次明确地把戏剧行为概念引入社会科学领域。[2]戏剧行为将互动视为一场“遭遇”, 在遭遇过程中参与者构成透明的公众。哈贝马斯将其中展示的过程解释为由于行为者把他的主体性部分地表现了出来, 因此希望得到更多的关注和接受。因此戏剧行为中的“关注和接受”体现了行为者的情感诉求, 交往主体的精神世界通过情感连接, 同时交往主体渴望获得一定情感、精神的满足。“遭遇”情境中情感交流应当发生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的各个部分, 但由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模式及现状来看, 发生交往中的情感碰撞在减少, 而缺乏情感的交往以及不存在情感性成份的交往却在显著增加。传统思想政治教育模式中教育任务结束时亦是教育交往结束之际, 交往情感性成分在不断衰减, 交往行为成为即时性的交往。我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历来注重人本发展, 以“情”贯穿教育过程, 注重以理服人并与情感相结合, 在教学过程中要情理交融。但是, 现实的教育活动中缺乏教师主体与学生主体的“面对面”沟通, 并且未达到理论应有的程度, 使“遭遇”情景仅停留在理论传授中, 缺乏情感渲染。

3 基于交往行为理论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模式建构路径

将哈贝马斯的交往行为理论引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模式研究的视阈内, 对完善和增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时效性和针对性有极其重要的作用。

3.1 方式转变:营造交往气氛, 回归真实世界

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应由教师和学生共同营造, 以教育目的和要求所需的和谐、人性化的环境和气氛为情境, 合理地开展思想政治教育互动。树立以学生为本的观念, 以学生为主体, 将教育受众的需求作为主要关注点, 尊重和理解学生, 经过有效的交往过程, 实现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目标。在教育的双向过程中共同塑造一个属于双方的语境, 避免强迫、灌输等方式。遵循哈贝马斯对交往过程有效性的要求, 完善交往过程, 即“内容或存在事实的假定性陈述中体现出来的真实性, 通过以言行事句建立人际关系时所运用的规范的正确性和表达自己内心情感时表现出来的真诚性”。[3]

美国实用主义哲学家约翰·杜威认为, 社会生活不仅和交往完全相同, 而且一切交往 (因而也就是一切真正的社会生活) 都具有教育性。[4]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同样应走向现实社会生活, 使学生走出空洞、抽象的教条王国, 回归真实的世界, 在思想政治教育中引入真实的教育资源, 使思想政治教育更加贴近生活世界。

3.2 导向转变:促进平等交往, 鼓励兴趣导向

平等的交往建立在双方可自由选择交往对象、交往方式及环境, 海德格尔认为, 自由仅在于选择一种可能性, 这就是说, 在于承担未选择其它可能性并也不可能选择它们这回事。[5]如何促进平等交往的关键在于教师主体性的定位, 应建立良好的师生观, 尊重每个学生, 并鼓励以合作的意识注入教育过程。哈贝马斯提出的以兴趣为导向的观点符合受教育者在主体间对话达成普遍共识的需求, 学生在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渴望得到兴趣的提升, 摆脱枯燥、抽象、难以理解的纯理论内容, 而更多希望学习具有启发性和讨论性的内容。因此,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模式只有关心学生所关心的内容, 才能增强学生的兴趣, 取得思想政治教育的真正实效性。

3.3 关系转变:改善交往情境, 确立“主体间性”关系

交往行为在马克思眼中是一种活动, 并存在于一定的历史条件当中, 并认为, 交往形式“是个人自主活动的条件, 而且是由这种自主活动创造出来的。”[6]在现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教师与学生的互动组成了思想政治教育交往行为的主体部分, 教师与学生分别为主体, 展示各自的主体性, 而真正的主体性只存在于交往过程中, 离开交往范畴亦或是离开学生主体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都是抽象和不现实的。因此应避免单项强行灌输式的理论教育方法, 释放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发展。“主体间性”关系作为哈贝马斯交往行为的理论核心范畴之一, 强调了主体与主体之间关系的交往标准, 交往双方不仅赋予自己的行为以意义, 而且理解或寻求理解对方行为的意义。将这一思想融入思想政治教育模式中, 将学生与教师均视为参与教育活动的主体, 以平等、理解的情境相互融入教育过程中, 摆脱主客体关系的束缚, 真正释放做到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教”“学”相长。

参考文献

[1]万光侠.马克思的交往理论及其当代价值[J].江西社会科学, 2000.4.

[2]尤尔根·哈贝马斯, 曹卫东译.交往行为理论:第一卷行为合理性与社会合理性[M].上海人民出版社, 2004.86.87.90.

[3]章国锋.关于一个公正世界的“乌托邦”构想:解读哈贝马斯《交往行为理论》[M].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 2001.139-140.

[4]衣俊卿.日常交往与非日常交往[J].哲学研究, 1992, 10.

[5]海德格尔.存在与时间[M].北京:三联书店, 1987.340.

上一篇:体验英语写作论文下一篇:运动技能训练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