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教育的世俗化

2024-10-09

美国教育的世俗化(通用7篇)

美国教育的世俗化 篇1

摒弃教育世俗尘埃 追求教育价值取向

第一篇 享受教育盛宴 激情无限

火热的夏天,火热的心情,景仰的北师大,终于圆了我的大学梦想!二十天的学习,带给我的是“思接千古,放眼中外,宣扬责任,追求价值”名校的专业盛宴,角色定位、家庭文化、有效沟通、职业责任、决胜中层、、、、、、二十几个最前沿的专题无不体现专家起点的高度、视野的广度、专业的精度和思想的深度,撞击人的灵魂,迸发心灵的火花,整个培训的过程就是一剂 “兴奋剂”,给了我专业和人格的双重成长!让我激情无限!

第二篇 思考幼教之路 方向明晰

教育家吴国通说:“真正的素质教育其实是个性教育。” 李永瑞教授说:“教学无涯,成长为大!”

宋继东校长说:“关照心灵的教育才是质量好的教育!”

无论专家讲,还是同仁谈,一切都离不开“教育就是树人。”由此我对生活和工作注入了新的审视,对幼儿教育进行着新的思考:伴随着幼教春风,“上园难”的问题得到了逐步决解。但学前教育小学化还一直危害着孩子的生理和心理。

“写字、背诗、珠心算样样皆学。”——拔苗助长!

“教师讲,孩子听;教师演示,孩子看,系统知识的灌输者。”——违背规律。“没有经老师同意,不许讲话、不许搞玩具!”——掠夺孩子快乐。

学前教育小学化教学严重,我们的“孩子已经不是孩子,成了一台演绎教学过程的机器!”

钱志亮教授告诉我:回到原点看人、看教育,我们不要把人变成图书馆,而是培养会用图书馆的人;康震教授警言:你是否在帮助孩子成长?我顿悟:无论教育管理者、教师,还是家长,“防小纠小”其实很简单——眼里有孩子!

一、管理者顺应幼儿自然成长之美

法国启蒙思想家 让.雅克.卢梭说:大自然希望儿童在长大以前就要像儿童的样子。如果我们打乱了这个次序,我们就会造成一些早熟的果实,它们长得既不丰满,也不甜美,而且很快就会腐烂。我们将造成一些年纪轻轻的博士和老态龙钟的儿童。

为此幼儿园的管理者要以孩子的思维、儿童的立场看待一切,并以此来决策我们的办园方向,成就孩子的成长!营造幼儿为本的环境;设置适合孩子的课程;开展绽放童心的活动;制定爱护儿童的制度、、、、、、二、教师要关注幼儿敏感期之要

李永瑞教授说“教师应牢记自己的使命:为进步而教!”为了改变孩子,获得进步,关键在于捕捉孩子敏感期,找准最近发展区,组织“孩子跳一跳就能摘到桃子”的趣味活动,让他们沉醉其中,促进孩子发展。

三、家长要有给予孩子快乐之责

与老师携手研究孩子,了解孩子,根据孩子个性差异、年龄特点培养孩子,让他们在灿烂的阳光下自然快乐成长!这才是家长对孩子的真爱!

第三篇 展望北幼之梦 繁花似锦

北幼通过防止“小学化”现象,促进了幼儿园的科学发展。幼儿园围绕“悦读、赏读、善读”的办园思想,管理规范而富有人文;环境温馨而富有童趣;教师专业而富有爱心。但要圆“智慧阅读 快乐童年”之梦,克服小学化倾向还需更彻底。无论是管理者、教师和家长必须真正做到遵循幼儿身心发展规律、尊重儿童个性特点和个性差异,让每个孩子享受快乐童年,站在幼儿角度共同践行幼儿园教育的价值取向:好好玩、好习惯、自己做、交朋友。

一、好好玩

玩耍,这是儿童教育中最重要的价值,也是成人最容易轻视、忽视的环节。儿童的时间不应该被学习、培训挤满,应该有大量的玩耍时间由他们自由支配。无论是独自玩耍,还是与其他人一起玩耍,对于儿童的认知、体能、人际交往和情感健康都十分重要。正是在玩耍的过程中,儿童试着用已知的知识去解释发现的疑问,用自己的方法去探索未知的世界,用与他人相处的方式学会处理生活中遇到的种种问题。不要剥夺孩子玩耍的权利,为了孩子的发展,要多给孩子玩耍的时间和空间!

1、以幼儿自主参与区域性活动为主

2、体育游戏与创造性游戏相结合

3、俱乐部与充满野趣的户外活动兼顾开展

4、家长一起来玩

稳定的家庭关系,有效的陪伴,不可替代的父亲影响!

二、好习惯

帮助孩子养成规律、有序的生活习惯,让孩子终身受益!

三、自己做

以平等的态度对待孩子,使他们真正感受到自己被尊重。积极回应和肯定他们的想法和行为,帮助他们认识到自己的价值和独特性!同时,让孩子在自我服务中学会动手动脑。

四、交朋友

幼儿在交往中,获得有益的生活经验,不断认识自己,了解他人。感受同伴交往的快乐,体会集体的温暖,形成认同感和归属感!

“爸爸妈妈、叔叔阿姨、婆婆爷爷,你问我在幼儿园干什么?我会说:我在玩。请你们不要误会,我的玩就是学习。我只是个孩子,我好好玩、自己做、交朋友、养成好习惯,这些是我的工作,我会在这些尝试中体验成功的感觉,我在为明天做准备!请你们支持我!”

孩子的心声说得真好,教育的真谛与要义就在于使人获得属于人的生命,去取得人的身份和资格,它要使人成为人。教育要给人颁发的唯一证书就是一张成“人”的证书。

让孩子成为“孩子”吧!幼儿园将繁花似锦。

美国教育的世俗化 篇2

1《论自然》与世俗化宗教

超验主义思想是爱默生神学思想形成的前提。十九世纪三十年代的新英格兰地区兴起了一个重要思潮,即美国超验主义。超验主义主张人能超越感觉和理性而直接认识真理,认为世界的一切都是宇宙的一个缩影,它强调万物本质上的统一,万物皆受“超灵”制约,而人类灵魂与超灵一致。在超验主义运动中,人可以通过直觉来认识上帝,或者通过置个人心灵于“超灵”之中来寻求人性和神性的统一。上帝变得可亲可敬,每个人都可以作为一个主体和上帝直接交流,上帝存在于每一个人的心中。

纵观1836年版的《论自然》,其确实是超验主义思想的集大成者。在《前言》部分,爱默生提出“我们为什么不可以与宇宙建立一种直接的关系呢?为什么不能有一种凭直觉而不是依靠传统的诗歌与哲学?为什么不能有一种不是依据他们的历史传统而是直接启示我们的宗教呢?”[1]“我们何必要在毫无生气的历史废墟中摸索,让当代人穿着褪色过时的服装去出丑呢?”[1]爱默生对这个时代因循守旧,墨守陈规提出了批评,指出要从前人的故纸堆中解放出来,以发展的眼光看待这个世界。“这里有新的土地,新的人,新的思想。我们要求有我们自己的作品,自己的法律和自己的宗教。”[1]这些铿锵有力的声明,实际上乃是在宣布新大陆的精神独立。

作为超验主义的“圣经”,《论自然》开宗明义,点明了“宇宙由自然界和精神组成”。[1]紧接着,《自然》一章阐述了大自然丰富的意蕴。星星虽然可望而不可及,却唤醒了人们的尊严;大自然虽然神秘莫测,但只要人们向其敞开心扉,大自然就会向人们显示自己的亲切和关爱。此时此刻,自然与上帝对人们的影响取决于人们自己的感受--个人的体验和感受乃是信仰的基础。所以,每个具有虔诚信仰的人只要心中有了上帝,就会感受上帝的真理,接受上帝的恩典。这个宗教理念简单地说就是:“上帝在我心中”。在《自然》这一章中,爱默生用文学的语言形象地描绘与上帝同在的状态:“我站在空地上,头沐浴在和煦的空气里,仰望着渺邈无垠的太空,小我的一切都消失了。我变成一只透明的眼球;本身不复存在;我洞察一切;‘上帝’的精气在我周身循环;我成为上帝的一部分”。[1]我们的大自然具有净化与修复功能,置身于大自然之中,我们仿佛能忘却尘世中的烦恼,我们成为上帝的一部分,我们具有了神性。这是表现爱默生的超验主义和神秘主义思想的名言警句。

爱默生的神学思想“上帝在我心中”强调人与上帝间的直接交流和人性中的神性思想,促进了美国宗教世俗化的发展。美国是一个种族、名族、宗教和文化多样性及混杂性程度极高的国家,这种独特的历史条件赋予了美国宗教浓厚的“世俗化倾向”。可以说美国宗教从一开始就埋上了世俗化的种子。美国的世俗宗教化主要呈现出以下特点:信仰以人为中心,每个人都可以自由信仰上帝,上帝为人服务。由于强调信仰的人性化,其导致宗教直接进入人的现实生活,信仰具有更大的普遍意义,被更多的人接受。在美国宗教世俗化的过程中,爱默生的神学思想可谓功不可没,他对美国宗教世俗化起了巨大的推动作用。

2《兔子,跑吧》与世俗化宗教

二十世纪的美国有蓬勃兴盛,也有动荡裂变。上帝到底还存不存在?上帝还是不是那个无所不能的创造者?如果是,那么他怎么可以听之任之,对人类的痛苦置之不理?约翰·厄普代克以现实主义作家的敏锐视角,洞察并记录下这个漫长而苦涩的思想蜕变过程。乔治·索尔斯在评论厄普代克时曾说:“在厄普代克眼里,当代美国已经失去了精神支柱,具体表现在文化上的一种庸俗和一种空洞的、物质主义的价值观念……厄普代克的小说共同塑造了一群失魂落魄,在迷惘中探索而又永远得不到满足的人物形象。他们失去了支持过去一代又一代美国人的精神支柱。”[3]

《兔子,跑吧》发表于1960年,当时引起轰动,好评如潮。在《兔子,跑吧》中,世俗化宗教中神圣与世俗的辩证关系在作品中体现在两方面:一是以“兔子”为代表的世俗生活的神圣化;二是以埃克里斯为代表的神圣的世俗化。这两个方面并不是绝对对立,而是相互交织在一起。

哈里身为世俗之人,但他的行为却被神圣化了。这神圣化的行为与他周围的人形成鲜明对比。“在兔子眼中,喝酒打牌是一种令人消沉的罪过,是散发着难闻气味的罪过,而且里面还弥漫着一种政客的味道,使他觉得更加压抑。”[4]然而,当兔子向托瑟罗抱怨妻子詹妮丝是个酒鬼时,托瑟罗却建议:“也许你该陪她一块儿喝,如果你跟她共享这种乐趣,也许她就能节制一些了。”[4]这样的建议使兔子非常反感。兔子戒烟与詹妮丝吸烟又构成了一对不相容的矛盾。以至于詹妮丝抱怨道:“老天爷,你不喝酒,这会儿又不抽烟了,你是要干什么?当圣人吗?”[4]兔子在第一次逃跑的路上“觉得通体清爽,不由得想抽支烟,接着想到自己已经戒烟,便觉得更加清爽了。”[4]这很自然的心理活动揭示了兔子的行为已经与世俗生活对立起来。兔子是一个喜欢干净整洁的人,他总是把衣服摆放得很整齐,可是周围的人似乎都没有他那样爱干净。詹妮丝邋遢凌乱,不善理家。托瑟罗也是。“托瑟罗的家务仅限于料理衣物。地上到处是一团团绒毛似的灰尘,各种报纸杂志随处堆放,有《国家地理杂志》、少年犯口供以及连环画。”[4]鲁丝与哈里其实也是作为一种对立而存在的。鲁丝的职业是妓女,她并不信上帝。她住所的对面是一座庄严肃穆的教堂,每到星期天的早上会众来做礼拜时,她都“恶心地要吐”。[4]所以,对于兔子的信仰她质问道:

“哦,你既然相信,又干嘛来这儿?”

“怎么不能来?你以为自己是魔鬼还是什么?”[4]

兔子虽然嘴上这么说,可是他的心中还是有负罪感的。“对面只有那座灰色的教堂,显得庄严肃穆,圆形花窗内的灯还亮着,构成一个红、紫、金色的光环,在城市的夜里,这光环犹如在现实中凿开的一个孔,透出在下界摇曳着的玄奥绚丽的光芒。他怀着负罪之感放下百叶窗,转过身来,鲁丝的眼光正注视着他,她的四周都是影子,也像是地面上的一个缺口。”[4]

厄普代克在这部小说中同时塑造了一个被世俗化了的牧师形象--杰克·埃克里斯。上帝渐渐地失去神圣化,而作为他代言人的神职人员也在悄然发生着变化。埃克里斯与兔子初次见面时,“他把车向路旁斜滑过来,然后拉上手刹,关掉发动机,就这样斜着停在相反的车道上”,[4]使兔子认为他这种行为“似乎有点亵渎神明”。[4]另外,埃克里斯的着装也被世俗化了,他身着的袍子“并非真正的黑色,实际上那是蓝色,是一种庄重、高雅、轻盈的蓝色,像午夜的天空,只有套在外面的那件小背心似的东西才黑得像煤炭”。[4]小说中兔子对宗教信仰有着很独特的理解,在与埃克里斯的谈话中经常提及生命的意义等存在主义哲学和宗教话题。但作为牧师的埃克里斯却不能给兔子任何满意得答复。虽然埃克里斯的先辈曾是牧师,但对埃克里斯来说,在当今的美国,牧师只是一份工作而已。他可以为教区成员的家庭琐事而奔波忙碌,却不能为他们的精神诉求指路开道。

3 从“上帝”到“我”的演变

从《论自然》到《兔子,跑吧》,美国文学中的宗教主题也经历了百年嬗变。

从爱默生到厄普代克,美国文学中的世俗化宗教主题经历了从“上帝”到“我”的演变。

在《论自然》中,爱默生提倡回归自然,在自然的洗礼中,人可以实现自己的神性。如果说超验主义强调人性中的神性,人与上帝同在,其结果是极大地提升了个人自由意识。人所生活的世界不再是全知全能、威严冷漠的上帝主宰一切的世界;人也不是殖民早期那袭有“原罪”,只能匍匐于上帝的威权和盛怒之下的人。爱默生重新发现了上帝的内在性,借助于直觉,把上帝从高高在上的天国拉回了人间。“上帝在我心中”凸显出人的价值,洋溢着浓厚的个人主义色彩,它赋予了宗教以普遍的公众意义,对此,戴维·尼尔评论说:“爱默生的‘上帝’,就像爱德华兹的一样,这个上帝是人类状况的忠实提醒者。上帝在我心中建立的不是内部的神学,而是依赖于人的伟大的上帝。”[5]因此,爱默生神学思想促进和推动了美国宗教世俗化运动的进程和发展,具有独特的价值和重要的贡献。

但是,美国的宗教世俗化运动发展到了厄普代克那一代,却发生了悄然的变化。厄普代克作品中的世俗化宗教人占了绝对的主导地位,信不信上帝完全是自己的事。在《兔子,跑吧》中,主人公“兔子”一方面与社会规范和道德准则发生冲撞或背离,另一方面他又是信仰者,无论在何种情况下,他似乎都不会放弃对上帝的信仰。但事实上,他是一个自我中心主义者,而且在很多情况下,自我甚至超越了信仰。“兔子”的故事反映的是个人与社会的关系和矛盾。“兔子”的信仰是真诚的,但不是传统意义上对作为造物主的上帝的信仰与感恩,而是对失去信仰后的精神荒原和空虚生活的恐惧,是自我的需要。在爱默生眼里,“爱你自己”与爱上帝并不对立,但在厄普代克笔下,“爱你自己”成为了上帝不在场的情况下的“爱我自己”,是自我的极端凸现。传统的问题是“上帝存在吗?”,而现在变成“我相信上帝存在吗?”。第一个问题中,上帝是中心;而第二个问题中,“我”则成了问题的中心。也就是说,上帝存不存在完全在于“我”的看法,“我”相信他存在他就存在,反之就不存在。这与爱默生的“上帝在我心中”背道而驰。

4 结束语

文学本身寄托着人们对于理想之真、善、美的憧憬,而宗教则是人们超脱痛苦的寄居地,两者都是精神对现实的超越。上帝一直是西方宗教信仰的中心和焦点,是人们进行膜拜和祈祷的神圣存在。沿着上帝形象的变化维度,美国文学的发展从某种意义上说就是一个不断追问上帝意义的过程。世俗化宗教的演变也在这个探讨的过程中体现得淋漓尽致。从爱默生超验主义中神性和人性相统一到厄普代克现代文学中砸碎上帝所形成的信仰衰落和价值体系崩溃,美国的世俗化宗教经历了从“上帝”到“我”的百年嬗变。

参考文献

[1]常耀信.美国文学选读(上册)[M].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1991:128-132.

[2]Plath J.Conversation with John Updike[M].Jackson:University Press of Mississippi,1994:104.

[3]Bernard A Schopen Faith,Morality and the Novels of John Updike[A]//William RMacnaughton,ed.Critical Essays on John Updike[C].Boston:GK Hall&Company,1982:102.

[4]约翰·厄普代克.兔子,跑吧[M].刘国枝,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08:9-108.

美国的世俗化表象与宗教传统 篇3

关键词:美国;世俗化;宗教传统

中图分类号:D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3)29-0025-03

一、一种“世俗化”的现象

在一般人看来,美国是一个标准的世俗化国家。在美国的经济、政治和社会生活中宗教没有像中东、东南亚等地区一些国家那样有着那样深入的影响。

所谓的世俗化是指“国家在政治、经济、社会以及人们的心理上已经摆脱了宗教影响或束缚的状态”,主要表现为:政治与宗教的分离,即政府不得参与宗教活动,国家公务人员的公务活动不得受宗教的影响;公民拥有绝对的信仰自由;社会生活不受宗教的清规戒律的束缚,人们可以追求生活的奢侈豪华,追逐物质利益。

从社会表象的角度来看,美国社会确实符合前述几个特征。自美国立国之初,“政教分离”就被作为一个核心原则写入宪法。宪法第一修正案(即《权利法案》)规定:国会不得制定关于“确立宗教或禁止宗教自由”的法律,即美国宪法禁止政府设定某种宗教为国教,禁止政府干涉或参与宗教活动。在美国国内,基督教教会是由宗教信仰者自愿组成的非盈利团体,同其他宗教团体一样,其宗教自由会得到政府保护,但是经费等方面是不会得到政府的任何支持的,与此相应政府则无权干涉其信仰和宗教事务。尽管,在美国有一些宗教团体也在社会上宣传建立政教合一的国体,所谓的对美国建国及历史发展产生重要影响的新教思想(清教徒)也在某种程度上有政教合一倾向。但无论在实践层面,还是在法律体系和社会制度层面上,美国都只能说是个政教分离的国家。

在美国,国家是保护公民个人信仰自由的。无论你是天主教徒、基督教徒、伊斯兰教徒、佛教徒或是别的小众宗教信仰者等,还是你属于长老会、公理会、浸礼宗等教派,国家都会保护你不受任何来自政府或者民间的宗教迫害,你有自由选择宗教信仰、参加哪个教派活动的权利。

同样,在美国,人们以世俗化的“美国梦”为追求目标。普通的美国人都在积极追求财富,追求舒适甚至奢侈的生活方式。普通中产阶级引领着发达国家的前沿消费潮流;上流社会生活方式甚至可以与所谓皇室贵族的豪奢相比拟;主要靠个人奋斗获得了巨大财富并影响人们生活方式的比尔·盖茨、史蒂芬·乔布斯、扎克伯格等人是国家的“英雄”。这种国民文化似乎只有在极端世俗化的国家才出现,美国人的物欲主义态度似乎与这些“禁欲”的宗教精神相悖。

可以说,政教分离原则、信仰自由、崇尚财富、追求物质生活等,让我们容易觉得美国是一个极端世俗化的社会,美国的主流文化是一种世俗主义、现世享乐主义,与宗教信仰中强调对美好来世以及现世“禁欲”的提法格格不入。进而认为:在美国,真正的宗教信仰已经衰落,美国已变得多元和世俗化。基督教在美国是一种传统习俗,更多的是建立在说辞上,虽然生活习惯、民间风俗源于早期移民带来的新教伦理,但在精神上已经极端世俗化。

二、一种“宗教化”的现象

但深入地观察之后,我们会发现美国是一个非常宗教化的国家。前文的种种看法是不够准确、深刻的。实际上,美国的宗教化特征是非常突出的。

在历史上,美国的建国跟基督教就有着深刻的关联。最初,从欧洲辗转来到“新大陆”的人,大量都是因为遭受宗教迫害、宗教歧视后,到这片荒蛮之地躲避迫害、寻找自由、追求新生。而其中的先驱者更是多为“清教徒”等新教徒。因此,在体现着美国立国精神的种种文档中,有不少反映出基督信仰和基督教文化深刻影响的文辞和条令。比如基于“上帝创造一切且掌管一切”的“天赋人权”理念;基于“人都有罪性”(所以“绝对的权力导致绝对的腐败”)的三权分立的政体以及基于“恺撒的归恺撒,上帝的归上帝”的政教分离的原则,等等。

美国基本没有经历封建社会,经过独立战争美国确定了三权分立的政治体制并维系至今,所以美国没有政教合一的历史阶段。而且,美国建国时并未确立国教,但这并不意味着当时美国没有宗教,而是因为建国的十三个州占据主流的教派不尽相同,为了一致对外并实现国家统一只能彼此宽容,以妥协方式暂时空置国教名头。但是,大体上说,基督教特别是清教虽不是国教却始终是美国社会主流价值观的基础,而直到今天这种主流价值观仍旧影响着美国,渗入到普通家庭的生活中。

甚至可以说,美国至今是西方国家中宗教性最强、宗教社会影响最为广泛深入的国家。1988年,著名民意调查机构乔治·盖洛普公司发现,美国当时有30万个以上的教堂寺庙等宗教活动场所,人均拥有量比世界上任何国家都多。世界上各种主要的宗教都可以在美国找到其身影,除此之外,还有不少土生土长的教派。依据此公司2008年的调查,美国有93%的人“信仰上帝”,其中,81%的人为基督教徒,基督教徒中,56%的人为新教徒,25%的人为天主教徒。成年人中,70%的人从属于某个教堂。

尽管近年来美国的宗教信仰随着新移民的增加、青年信教比例降低而出现下滑,宗教信仰也趋向多元化。但在全世界主要国家中,其信教比例依然是最高的,其中基督教占绝对优势,而主体也还是新教。

据《美国宗教组织词典》(1993年版)的统计,美国人花费在宗教上的时间和金钱远超教育和娱乐方面的开支。例如,1990年,美国人观看体育节目的全年是3.88亿人次,而出席宗教活动的则达到52亿人次,比看比赛的总人次多出12倍。当下,美国有1 200多家宗教广播电台播放宗教节目,宗教报纸杂志有5 000多种,85%以上私立中小学校的学生在教会学校读书。一半以上的美国成年人参加过宗教组织的慈善服务活动或做过志愿者。对此,美国著名神学家尼布尔曾评论到:“美国是世界上最世俗的国家,也是宗教性最强的国家。”

在美国,宗教至今是一股积极的社会力量,在社会上发挥着引导民众的重要作用,堪称“公民道德孵化器”。各种宗教团体常常组织大量社会服务,在教堂里、社区里、甚至街头巷尾宣传敬信、诚笃的美德,劝导人们“向善”。应该说,这些努力对于维护社会稳定和经济繁荣有着正面的意义,同时也影响着美国人的生活和心灵。

美国的钱币上至今仍印有“我们坚信上帝(INGODWETRUST)”的字样,在美国的总统就职仪式上,候任美国总统也须手按《圣经》,对《圣经》起誓,表达为上帝、国家和民众服务的信念。在入籍的仪式上也有类似誓言。这些做法,在今天其他西方国家也已稀见,这反映着美国人一种强烈宗教情结。

三、“宗教化”现象的内外影响

“那是一个宗教复兴的时代:新的教堂与会堂不断出现,信仰宗教的人的数量不断增长;比利·格雷厄姆领导的福音传道者在全国的露天体育场为观众举行户外布道活动;天主教牧师富尔顿·J·希恩在电视上布道讲演,在收视率上可与喜剧演员米尔顿·柏乐主演的最受欢迎的一些节目相抗衡;德怀特·艾森豪威尔以祈祷开始他的任期工作,他说道:‘万能的上帝……但愿让我们合作,并使其成为按照我们宪法的规定,而持有不同政治信仰的人的共同的目标;这样一来,所有的人都会为了我们国家的利益与您的荣耀而努力工作。阿门。他指定最富声望的新教信徒之一的约翰·福斯特·杜勒斯担任国务卿职位,并且他们总是一道以祈祷开始内阁会议……”。

这是美国史家对于20世纪五六十年代美国社会政治生活的追溯,展现着那个时代宗教无处不在的总体风貌。那么,在这样“宗教化”的世界中,美国总统大选过程中体现出的政策倾向与政治文化趋向是最能体现美国政教关系的。在美国,总统的候选人一般都会对外公开宣扬自己在基督教信仰方面的虔诚,否则就会大大影响选民基础。因为,选民普遍的信仰诉求是必须迎合的。1928年,民主党提名纽约州州长阿尔弗雷德·史密斯为总统候选人。结果,他因与天主教教会关系密切而遭到非天主教选民广泛抵制而最终落选。自此以后,美国的宗教继续广泛渗入政治活动领域。2000年总统竞选期间,美国皮尤研究基金会(Pew Research Foundation)对选民的态度与总统竞选者宗教信仰关系进行调查,结果高达70%的人希望总统“笃信宗教”。

宗教因素对政治的影响虽未达到无所不入的程度,但它已经使政教分离的原则模糊化了。自美国建国以来,绝大多数总统也都是基督教徒,无论在宣誓还是其任内政策无不体现着宗教的影响。

华盛顿在第一任美国总统就职典礼上,他亲吻《圣经》,并手按《圣经》宣誓,并在正式誓词之外加入“我宣誓,我祈求上帝的保佑”一句,并自此定为惯例。直到今天,美国军队也一直保持着士兵作战前祷告并在军中配备牧师的习惯。在华盛顿等国父心中,美国建国来自上帝的恩典,他觉得:“美国人民比别的国家更有理由承认,上帝介入过他们经历的诸事。美国人不应该忘记,上帝的大能在我们的革命时期多次彰显,全能的上帝是我们唯一的保护。”

到20世纪50年代,艾森豪威尔担任总统,他本人是个虔诚的基督徒,在他任期里推动在《效忠誓言》中加上“美国归上帝主宰”的字样,货币上也刻印“我们信赖上帝”。而卡特的当选本身即与20世纪70年代基督教复兴运动“耶稣运动”有着很大关系,是对当时性解放、左派思潮的“反动”。卡特本人确实非常虔诚,在华府任上,卡特还总会去浸礼会教堂的主日学校传道。为迎合当时基督教保守派支持,卡特执政期间把人权公开确立为美国外交政策的“基石”,此传统一直得到历届政府的继承,这是美国外交政策中理想主义的延续。

除了外交之外,美国在其他国家政治行为上也体现着这种理想主义倾向,正如一些国际关系专家所言“在过去的200年中,美国一直作为世界历史上最富于理想主义的国家之一出现”。而这样的政策取向是与新教所赋予美国人的气质、观念分不开的。

美国人怀着“美国人是上帝的选民,美国应该把自己的价值和制度推广到全世界”这样的美国“例外论”,用美国人特有的理想主义看待世界。美国著名历史学家阿瑟·M·施莱辛格认为,“美国人被看作是上帝所选择的救世主来拯救堕落的世界,这种看法孕育出美国人自己特有的气质,产生了神学和神学世俗化方面的争论问题”,而这正是美国外交政策中自由理想主义的传统产生的根由。

在一战后的外交政策争论中,保罗·蒂利希说过,“我首先想强调一点的——并且我认为在这个国家里宗教现在必须重视的一点——是,如果美国为当今世界的灾难承担起责任的话,那么它必须承担起完全的职责,同时要充分地认识到这种责任意味着什么……宗教对这个国家以及所有与它并肩战斗的国家必须要说的,是这样一个严重的问题:你们愿意,你们有能力肩负起摆在你们面前的重任吗?如果做不到的话,离他远点;不要介入一种异想天开的机会主义的事业。”与外界不接触的美国人,否定了他们对其处于危险境地的人类同胞们所应承担的责任。美国的基督徒们提出自己的道理说,如果说欧洲是罪恶的,那么美国人可以用拒绝介入欧洲事务的方式来保持自己不受玷污。这就是一战后美国广泛盛行的“富有爱国热诚的鼓励主义者”的中立状态。

然而,源于欧洲启蒙思想的自由平等观念以及新教伦理对善恶的划分重新使得美国对于其使命有了新的定位,把推广美国的价值观和道德观作为美国责无旁贷的责任和使命。于是,自由理想主义的沃土催生了威尔逊主义。“威尔逊有关世界秩序的思想,源于美国人对于人类的和平本性和世界的和谐本质的强烈信念”。威尔逊主义以美国人的基本理念、美国使命和实现美国使命的主要途径建立起三个维度。其中,基本理念包括匡扶正义的道德观,即基督教教义中善恶之分和威尔逊的人性善倾向;民主自由的价值,即主要源于法国大革命中“自由、平等、博爱”的理念。第二个维度(美国使命)包括三个方面,即美国在世界上的道德榜样地位、基督教的传统信念以及美国的“天定命运论”(manifestdestination)。由于来到北美的早期移民大多为逃避战争和宗教迫害的难民,在他们眼中新大陆应是一个截然不同的理想世界,美国例外论由此发迹。在基督教传播的过程中,历代传教士都有对使人皈依基督教的执着与信念,并在大陆扩张中最终形成“在北美这一理想世界中美国人是‘上帝的选民、负有拯救世界的责任”这样的“天定命运论”。

在对外政策中,人权外交随着1977年卡特的上台而成为美国对外政策的核心原则之一。这种政策实质正是美国自由理想主义的延续。

四、“世俗化”背后的“宗教”实质

立国以来,美国在国家政治、经济以及文化中起主导作用的一直是所谓的“盎格鲁-萨克逊人”精英群体。他们一方面具有白种“盎格鲁-萨克逊”血统(White、Anglo-Saxon),又是“新教徒”(Protestant)的后裔。在这里,新教信仰或路德宗信仰是其主要特征之一。不少华人或亚裔血统的美国公民在美生活数辈,经济上也颇为成功,但也总会有种边缘人的感觉,觉得自己没有融入主流人群和文化中,就是因为美国的上流社会仍然由WASP所把持。而美国内政外交也是在这样一种“盎格鲁-萨克逊裔清教徒”的历史传统基因、宗教基因的作用下运行的。

托克维尔在其名著《美国的民主》一书中说:“在美国,宗教虽然不直接参加社会的管理,但却是政治设施中最为重要的设施”。后来美国的政治学者海茨克也说:“不了解宗教向度就不可能理解美国的政治”。

基督教作为美国的主流文化,对美国国民性格的塑造和早期历史演进所起的作用,更是不言而喻。美国“清教思想研究之父”佩里·米勒指出:“它(清教)在美国思想中的角色几乎一直都是主导性的,因为清教徒的后代们至少把先辈们的思维习惯贯彻到各式各样的追求之中,把影响扩大到整个国家范围之内并在许多活动中起着主要作用。”不止于此,清教已经渗入美国文化和民族的特点之中,“成为美国文化和社会形成过程中最有影响的因素。”

总而言之,认为美国现实世界为“世俗化”是一种比较肤浅的认识,如果我们透过WASP、宗教的视角来看待美国政治、社会、文化问题,那么我们容易看到美国在历史上深受基督教信仰和文化的影响,甚至其立国的很多原则也是基于基督教信仰的,在今天内政外交的各个方面中都还受到宗教因素的影响和制约。但需要指出的是,美国仍旧是一个持守政教分离原则的国家,目前更是一个信仰自由和宗教多元化的国家。未来,随着美国新移民的增多和宗教信仰、价值观的日益多元化,这种文化心理或是心态的新变化也同样值得我们重视、思考和研究。

参考文献:

[1]陈乐民.欧洲文明十五讲[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138.

[2]邓和刚,原祖杰.论清教主义对美国宪法政教分离原则的影响[J].社会科学研究,2007,(4).

[3]于歌.美国的本质:基督新教支配的国家和外交[M].北京:当代中国出版社,2006,11-17.

[4]伯纳德·路易斯.中东:自基督教星期至二十世纪末[M].北京:中国友谊出公司,2000:161.

[5]佚名.美国是一个基督教国家吗?[EB/OL].http://www.godoor.com/.

[6]刘澎.政教分离与依法管理——美国处理宗教问题的模式[C]//国家·宗教·法律.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6.

[7]盖洛普公司.乔治·盖洛普1988年宗教信仰调查[EB/OL].

http://www.gallup.com/poll/113566/US-Christmas-Not-

Just-Christians.aspx.[2009-11-8].

[8]裴孝贤.宗教在美国社会中的地位[J].交流,2000,(1).

[9]唐纳德·怀特.美国的兴盛与衰落[M].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1:211-222.

[10]周琪.美国人权外交政策[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1:26.

[11]Henry Kissinger,Diplomacy[M].New York:Simon and Schu

ster,1994:42.

[12]张铁军.威尔逊主义与美国战略文化[C]//仁晓,沈丁立.自由主义与美国外交政策.上海:三联书店,2005:115-134.

[13]托克维尔.论美国的民主[M].北京:商务印书馆,1988:339.

[14]张孟媛.美国清教研究百年述评[J].美国研究2006,(1).

谈世俗文化的学习 篇4

《中国古代世俗文化》选修课期末论文

班级 光信111学号姓名 赵 燕成绩

谈中国古代世俗文化的学习

浅析世俗文化

世俗文化是一种狭义文化,包括人生对种种虚荣的追求,变异着的不健康心理,以及不合理的政治管理,在很大程度上是对人性的遮蔽,是属于“非人的”东西。

这是百度百科上面的词条解释。但是,我看到这个解释之后很不满意,因为我觉得世俗文化不应该这样狭隘地解释。世俗文化是老祖宗流传下来的,它所代表的是一个时代的精神内容,包括当时的民俗、民风和衣食住行。所以更谈不上所谓的“非人的”“狭义文化”。世俗文化来自于民,传自于民。客观来讲,这种文化里,有积极的,有消极的,它展现的是一个完整的时代形象。

关键词: 民俗民风 衣食住行 时代形象

一、入门

很幸运在对选修课快失去信心的时候选到这么一门课,它使我受益良多。刚选到这门课的时候,我就抱了很大的期待。老师一开始问大家对世俗文化有什么了解,说实话,我还真没什么了解。但是我对历史还是有相当的兴趣。也许是对古人有一种莫名的向往感(相信很大部分人,特别是女生,都有这种感觉),古人的趣闻轶事、满腹才情和闲情逸致都让我们着迷。但是,这或许是我们开始上这门课的时候的一个

小小的误解。因为,民俗文化不只是闲情逸致诗情画意,还包括着许多朴实甚至丑陋畸形的东西。

二、感悟

课程内容从“稷、黍、麦、菽、稻”开始,从“周代八珍”到“五侯鲭”到“烧尾宴”再到“满汉全席”,从“华胜”到“步摇”,从“长信宫灯”到“金缕玉衣”,从“红叶题诗”到“战袍夹诗”,我们学到了很多知识,更加地了解了那些生活在几千年前的人的方方面面。然后,老师问,学习世俗文化仅仅是一种知识的学习吗?

我开始重新思考,学习世俗文化仅仅是一种知识的学习吗?它的意义定然不止于此。

当知道汉代人像我一样也喜欢吃各种饼的时候,我觉察到一股温情。虽然是很小的一件事,但是感觉古人与我亦是有相通的地方。心里油然升出一种古今穿梭人如旧的感慨。当听到古人称苋菜为冬葵,称萝卜为芦菔时,我更是认为在这片土地上,曾生活的是怎样一群有情调且温情脉脉的人。现代人不能与之比肩!

长信宫灯的奇妙设计展示在我们眼前时,我只能说,古人的思想的前卫、灵活似乎比我们想象的要更胜一筹。

金缕玉衣就更奇妙了。古人怎敢如此大胆与奢靡?!而那对生的渴望和对死的敬畏,又与我们是多么惊人的一致。时代在变换,穿梭在其中的他们与我们自成一体,这不曾变。古人是多么有趣呀,更有趣的是,他们作为昨天的世界的主角,与我们是一脉相通的。有时,我不得不承认这个世界的伟大。事物总是朝一个方向发展,然后带走或遗忘某些东西,直到我们有意识地出现在这里往回眺望。世俗文化是古人遗留下来的东西,学习世俗文化就像与古人对话,穿越与古今。这是一种奇特的生命体验,有时能激发出令人感动的灵感。

三、学习

学习的过程一直是很有趣的,这也是最让我高兴的。能被吸引着听课真的是一件很幸福的事。刚上完一节课的时候,我就在想,这课怎么考试啊?难道像考历史一样?如果是那样可就太糟糕了。而写论文这个方法来结束课程真的是太绝秒了,虽然3000字对我来说稍微量大了点,以至于不得不多说些题外话以占字数,从而压抑我多次想百度点什么粘贴在上面的冲动。

因此,我决定仔细回忆一下学习中印象比较深刻的部分。首先是拥有“东方睡美人”之称的辛追夫人。

据说,很多同学回去以后做噩梦了。我觉得还好。画面里辛追夫人表情都看的相当清楚,很是狰狞。解剖过程更甚。经历这么些年,辛追夫人的内脏竟然都保存完好,肢体也还能灵活弯曲,真是令人惊叹不已。

马王堆里尽国宝,而一号墓主人辛追又是宝中之宝。保存千年以上的古尸,以前有过,但那是木乃伊,是事先处理成的干尸。而墓主人辛追创造了世界纪录,是保存2000余年而不腐的湿尸,而且形态完整,皮肤保持弹性,部分关节还可弯曲。这是人类历史上的一个奇迹。看到视频里这些国内外专家对辛追夫人尸体千年不腐的惊叹,我只是觉得我们古人太有才了。他们的智慧让他们做到现在我们都不能做到的事情(同样条件下)。古代劳动人民的创造力确实是无穷的,这个世界因此得以延续,文化得以璀璨。而当老师告诉我们真实复原的辛追面貌并非那个瘦瘦的美女的时候有点小失望,不过这是次要的。这个尸体已经是个奇迹了。然后是历史上的美男。

这当然是很吸引部分人的。课上老师介绍了魏晋南北朝的几位才子美男。我印象最深的是兰陵王,以前看过关于他的小说。但是我也知道小说里面把人物有些神化了。课堂上他则是一个更加有血有肉的兰陵王。一样的俊美,一样的善战,一样的神秘,只是多了几分功高盖主的无奈以及不能被主上容纳的痛苦。临死烧掉所有别人的借据,宽厚仁慈,貌柔心壮,音容兼美。一段传奇的人生,一个混乱的年代。英雄的悲剧也许正是那个时代的悲哀。在“邙山大捷”中,北齐武士们持假面歌舞庆祝胜利,诞生了广为流传的《兰陵王入阵曲》。这是他的符号,这是他的情怀,这是他成就的完美。红拂夜奔也是重点讲解之一。相传为隋唐时的女侠,姓张,名出尘,是隋末权相杨素的侍妓。在唐传奇《虬髯客传》中,红拂女为司空杨素府中的婢女。因手执红色拂尘,故称作红拂女。

当时杨素执掌朝政。有一天,李靖来见杨素,向杨素畅谈天下大势。李靖身材伟岸,英姿勃勃,神态从容,见解非凡。红拂虽阅人无数,也不禁对其一见倾心。虽然杨素没有理睬他。但是红拂女马上打听到李靖的姓名住所。当天夜里,红拂便找到李靖的住所,以身相许,与李靖私奔了。

红拂聪明能识人,能勇敢决断,能从一而终,这是她得到幸福的三大重要原因。除此之外,如老师所说,长得很漂亮也是占很重要的部分。如果是个丑女,我也觉得李靖开门之后会客套谢谢几句。然后关上门,定然不会和红拂私奔。后来,在遇到虬髯客的时候,红拂又巧妙地化解了李靖浓浓的怒气。还携李靖与虬髯客结拜为兄妹,这也从而帮助了李靖,使他从虬髯客那里得到了极大的帮助。

四、总结

学习中国古代世俗文化给我一种获取知识的快乐,更带给我一种精神文化的享受。去了解古人的衣食住行,各种爱好以及怪癖,我就如看一部关于几千年前的世界的巨幕片电影。学习的内容很精彩,过程很愉快,收获很殷实。这门课程时间很短,很多内容还没有开始就已经结束。有时候我觉得其实上课是一种捷径,我们只要在老师的带领下就能直接的领会很多知识。课程结束了,但是我想我应该会将这份被世俗文化课点燃的热情继续下去。继续去温故,去知新。最后,很感谢老师陪着我们走过大半学期,告诉我们这么多精彩的事物。

参考文献

百度文库.2012

2012—2013学年第一学期

《中国古代世俗文化》选修课期末论文

被世俗扰乱的心高中随笔 篇5

在城市的尽头,在这漆黑的夜,那片天空中仿佛被蒙了一层神秘的雾,而我,却独自在这里。

敞开衣襟,让那夜里特有的冰凉透过心里,凉透脚底。

放声高歌,想要在茫茫的天涯中寻找自己心里的回音。

渐渐地,在灯红酒绿中,发现自己变得颓唐,而理想,却是薄雾外的正无穷,不知去了何方。站在那被凉风横扫过的街口,只有片片枯叶在冥冥中挣扎,轻轻的,慢慢的,以轻柔的姿态飘起了又落下,正如我渐渐凋零的心。

曾几何时,我曾发奋图强过;曾几何时,我曾泰然面对挫折。而这颗被世俗扰乱的心,只有在这样静谧的夜,才能察觉到自己的堕落!

不知从何时起,我变了,变得不再那么刚毅了,开始因一件件小事而自暴自弃;我变了,变得连自己都想不到的庸俗了,变得幼稚了!少了往昔那一份淡定,少了心中曾对理想渴求的梦,梦呢?

被从四面八方飘来的烟尘所销淡;被那一些俗事所掩盖;被那一颗不再坚毅的灵魂毁了,散了,磨灭了!

我不想颓废,不想让十多年的努力毁于一旦;我不想寄希望于来世,不想,不想连一片落叶都不如的白白走一遭;我不想让父母那双期盼的我,因我而黯淡,我不想在他们被生活蜇痛的心上火上浇油。回望走过的十几年的风风雨雨,父母佝偻了,他们的身体不如我儿时那样强壮,他们为了我,而俯下身子,只为把我们垫向一个更高的起点!

昔日的我,曾经是父母的骄傲,曾经对父母的安排从不说不,什么事都按父母的去做,然后顺利的考入了这所心仪的高中。而进入高中的我,怎么会变得那么坠落,怎么会变得那么脆弱,怎么会变得那么庸俗,怎么会做事半途而废?!

难道我真的变了吗?怎么会在这黄金年华变得如此颓唐!

可凡事必有因果,那些致命的因素呢?现在,我陷入了致命的泥塘;学习中的不如意,生活上的`处处碰壁,感情上的挫伤,受伤的我找不到动力,却又赤裸裸的暴露在了父母的呵斥下,最后,我发现,原来放弃是一种解脱!

接着,我开始变了,开始逃课打球,开始了通宵上网,开始了因小事而大打出手,开始了借烟销愁,开始了在虚渺的游戏中安慰自己。一切又一切的开始,让我在飞翔中处处碰壁,放弃吗?就这样虚度此生吗?我的初衷呢?

生活像一把无情刻刀,改变了我的模样,同时,也改变了我那颗不再坚毅的心。

面对这苍茫的夜,面对黯淡的人生,面对这时的狂风,这飞舞的叶。我真想在此时高呼——换回从前的我——那个坚强的我。

浅析宋代城市世俗音乐的发展论文 篇6

【摘 要】宋代是我国历史发展中传承盛唐繁荣文化的重要时期,也是城市世俗音乐从兴起走向顶峰的重要时期。本文将结合当时的社会环境和背景,通过对北宋汴梁地区的世俗音乐状况及南宋临安的宫廷音乐机构和城市音乐的繁荣等方面进行系统分析,论述宋代世俗音乐的发展状况。

【关键词】宋代 世俗音乐 发展

一、宋代城市世俗音乐发展的特征

1。宫廷转向世俗

公元960年,后周赵匡胤发动“陈桥兵变”,代周而起,建都汴京(也就是后来所说的汴梁),结束了唐代以来长期混乱的局面。在北宋统治的160多年间,虽然边境战事不息,但国内相对承平,生产迅速恢复,经济得到发展,工商业空前繁荣,城市随之而兴盛。由于商品经济的发展和城市人口的增加,市民阶层形成一股强大的社会力量。音乐文化的重心,从隋唐的宫廷音乐转向了世俗的民间的市民音乐。

教坊――本是唐朝宫廷最重要的音乐机构。在宋初的时候继续沿用了这一制度。北宋时期,宫廷把南方的优秀乐工集中到汴京,使教坊成为音乐人才荟萃之地,艺人云集。与唐代不同的是,北宋的教坊隶属于宣徽院,由教纺使管辖。教纺使以下,还设有副使,判官,都色长,色长,高班及都知等。教坊乐工的主要职责,是在宫廷宴飨时表演音乐歌舞,特别是逢年过节,音乐歌舞的场面就更为壮观。宋初的大型宴会有19个段落,各个段落都有不同的表演。但到北宋的末年,随着民间音乐的勃兴,教坊与钧容直已逐渐衰落,在宋徽宗的生日当天,宫廷里开始有了民间“勾栏”里艺人表演的杂剧的节目。以此表明,北宋后期音乐已经由宫廷转向世俗。

“靖康之难”标志着北宋的覆灭。公元1127年,赵构即位与南京应天府(今河南商丘),后在临安(北宋时的杭州)建都,史称南宋。随着宋王室的南迁,也造成了科学文化的大规模南移,促进了南方科学技术的进步。城市更加兴盛,工商业更加繁荣,音乐文化循着向世俗音乐的新方向得到更大的发展。因而南宋时期世俗音乐发展更加迅速繁盛。

南宋宫廷虽然仍旧保留了教坊的旧名,但实际机构是不存在了,需要时由修内司教乐所临时召集一批乐工进行短期的练习,临时客串一下。这些应召来的乐工,有的是在德寿宫充“使臣”的旧教坊的乐工,有的是调在临安府衙前乐的酒教坊乐工,有的是钧容直的乐工,其余的就是包括“路歧人”(多半是来自农村的破产农民,他们在失去土地后不得不靠卖艺来维持最低的生活。)在内的民间艺人,总称“和顾”。

2。贵族转向平民

唐代市民的文化娱乐场所主要在寺院内,到了宋代,则因商业城市的发展,在大城市中出现了大批的独立游艺活动场所,由于市民音乐迅速发展,使宋代音乐文化出现了巨大的转折。宋代商品经济的繁荣,一方面为市民的文化娱乐消遣提供了经济来源,另一方面繁忙的商品活动如果没有文化娱乐的精神调剂也是不可想象的。为了适应这种形式,一种新型的固定娱乐场所――“瓦子”和“勾栏”便应用而生了。“瓦子”――宋代城市中的商品交易。亦称作“瓦市”或“瓦舍”。瓦舍是集商业与娱乐为一体的商业场所。

瓦子中设有专门从事各种民间技艺表演的场所“勾栏”和“乐棚”。北宋都朝汴梁的几个“瓦子”中,有“勾栏”50余座,其中最大的可容纳数千观众。勾栏主要用演出或者说唱,其功能相当于今天的戏院。因为其建筑的栏杆上刻有花纹,相互勾连,所以称“勾栏”。它们大多以“棚”为单位,有“牡丹棚”“象棚”等名称,起规模大小不一,大的可容纳几千观众,在“勾栏”中表演的艺人,地位较高。而且另一方面“瓦子”“勾栏”和宫廷保持着极为密切的关系,一方面它们受宫廷管辖,“瓦子”“勾栏”的艺人常到宫廷演出,另一方面宫廷艺人也经常到“瓦子”“勾栏”中现艺。 作为一种影响极为广泛的大众娱乐场所,“瓦子”吸引了市民、文人士大夫、富豪子弟以及大量的城市流动人口等多方面的观众。瓦子中的市民阶层主要是由手工业者和小商小贩们组成的,伴随着工商业的发展,逐渐形成一股强大的力量。他们有较为固定的经济收入,也有一定的闲暇时间,更有精神娱乐的需求。因为,市民阶层是瓦子中最有力,最基础的观众。“瓦子”“勾栏”是固定的演出场所,这就决定了瓦子音乐艺术的职业化特点和艺术形式的多样性,同时也使艺人之间的分工更为细密,并逐步趋向专业化。不管刮风下雨,不论寒冬酷暑,“瓦子”“勾栏”每天都进行演出活动,丰富多彩的演出节目和精湛的表演技艺吸引着众多的观众。

宋代市民音乐活动场所除“瓦子”“勾栏”外,茶坊、酒肆、酒歌以及寺庙中的音乐活动也很活跃。茶坊和酒肆并非专为音乐活动而设,但为了招揽顾客,其中均有经常性的音乐表演活动。尤其是汴梁城内,“新声巧笑与柳陌花蘅,按管调弦于茶坊酒肆”。可见当时茶坊酒肆中的音乐活动在城镇的娱乐生活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

由于市民音乐的繁荣发展,自南宋起就已经出现了很多民间艺人的专门行会组织“书会”“社会”。“书会”是指专为说话人,戏剧演员编写话本和脚本的行会组织。参加“书会”的文人,有的是因科场失意,怀才不遇,有的是医生,商人,在业余从事脚本的写作。书会成员称“先生”或称“才人”。南宋著名的“书会”有武林(即临安)书会。“社会”是专门从事表演艺术的职业艺人组成的行会组织。每个社会起码有一百多个艺人,最多的竟达三百多人。社会里的艺人除了节期及其他的临时性演出以外,主要在“瓦子”“勾栏”里进行定期的表演,他们的.社会地位比平常只能在酒楼,茶肆卖艺的“赶趁人”(江湖流浪艺人)来说都要高一些。

南宋末期,由于市民音乐的繁荣崛起,宫廷音乐已经黯然失色,在加上当时的社会政治,使得南宋统治者没有那么多闲情逸致去发展教坊,所以宫廷教坊时置时废,在宫廷需要大型演出或者举办宴会时,就由宫廷出资招募“勾栏”艺人为宫廷表演。同时,宫廷乐工也经常到“瓦子”中进行表演。“勾栏”艺人与宫廷乐工之间的交流表演对“瓦舍”技艺的提高起了很大作用。

二、宋代城市世俗音乐的影响

两宋时期,社会经济的发达促进了城市世俗音乐的发展,城镇中繁荣的瓦舍、勾栏、茶坊、酒肆等固定的演出场所,以及艺人们的专业化表演,标志着我国历史上市民音乐的发展进入到前所未有的新的历史时期。社会音乐生活更加普及,音乐的技术水平得到进一步提高,并为以后音乐艺术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不光影响了两宋时期音乐的创新与发展,而且由于世俗音乐的繁荣,使宋元音乐出现了巨大的转折。就音乐形式来说――我国最具代表性的音乐形式由歌舞转向了戏曲。戏曲艺术的确立与发展,标志着我国民族传统音乐步入一个新的阶段。这是我国音乐文化发展史上的又一高峰。

宋代世俗的音乐发展始终标志着我国古代音乐的进步与发展,就音乐形式而言,宋代音乐文化的重心从了唐代的宫廷音乐转向了世俗的,民间的市民音乐。就音乐的性质而言,我国音乐的主流由宫廷转向民间,由贵族化转向平民化。这是我国历史上文化艺术的一个重大的转折点。

参考文献:

[1]孙继南,周柱栓。中国音乐通史简编[M]。山东教育出版社,,12:74。

[2]宋辽今元史[J]。中国人民大学书报资料中心。1991,(1)。

[3]吴钊,刘东升。中国音乐通史略[M] 。人民音乐出版社,,08:136―137。

[4]周宝珠。宋代东京研究[M]。河南大学出版社,,04。

[5]广东、广西、河南修订组。词源[M]商务印书馆,1983,06。

[6]李锡铭。灿烂文化[M]。北京科学技术出版社。,4:93。

浅析《金瓶梅》的世俗化倾向 篇7

《金瓶梅》中的人物大多是市井社会的俗人,“饮食男女之事”在他们身上有着鲜明的体现和五花八门的表现。

写到的人物大多是俗人:在这座城市里,生活着皇帝及其宗室,各类贵族,各级官员,驻军军官、士兵,衙门捕快,城居的乡绅地主,商人和手工业者及其雇员、学徒,各类城市知识分子,服务行业如饭店、客栈及其妓女、跑堂等各种行业从业人员,各类文化艺术如戏班、演员、说唱艺人等行业的从业人员,风水、占卜、相面、巫婆、医师、和尚尼姑、道士等各类杂色人员,各种城市力夫、无业游民、境外使者、商人,以及所有以上人员的家属及其侍从人员。

这里以书中最主要的人物西门庆为例,看看如何体现这种世俗化。西门庆由于从小父母双亡,缺乏家庭教育,无人管束,放荡不羁,是一个游手好闲、淫荡成性的流氓恶棍,在他身上流露出一股浓烈的市侩气息。西门庆从本质上来看首先是个商人,他对金钱和财富具有强烈的占有欲和支配欲,他头脑聪明,经商手段灵活,除了经营各种绸缎与生药店铺、开当铺、走标船以外,与许多无商不奸的商人一样,他还放高利贷,兴贩盐引,偷税漏税,谋占妻妾钱财,并想方设法利用手中的权力敲诈勒索,攫取财富,最终成为清河县数一数二的大财主。他破坏封建秩序、蔑视朝廷法规、不信因果报应而一味疯狂地追求金钱和女人、尽情地享受人世快乐。

全书没有写到什么军国大事,似乎都是由吃喝玩乐所构成。首先写到的是吃。小说写到的菜肴约有200种,其中禽类41种,畜(兽)类67种,水产类25种,素菜24种,蛋品2种;主食中饼类37种,糕类12种,面食类30种,饭粥类12种;另有汤类7种,酒类31种,茶类19种,干鲜果品21种。其饮食之考究、烹制之精致更是突出。

《金瓶梅》不仅写吃喝,还写了西门庆的世俗化的一些活动。在小说中,西门庆贿赂官员的最佳工具除了金银财宝外,就是种类繁多的各色各样的食品与酒器。比如,西门庆欲加害武松,除了送给知县五十两雪花银子外,还送了一副金银酒器;西门庆给蔡京的祝寿礼品中,有“两把金寿字壶、两副玉桃杯”、“汤羊美酒,尽贴封皮”;接待宋、蔡两御史,盛宴过后又“把两桌席面,连金银器”一并奉送;升官进京谢恩时,他赠送朱太尉的即是“金华酒四坛”,另送崔中书“一腔羊,一坛酒”,送何太监“一口猪,一坛酒”。可以说食品与食器,在西门庆这类善于逢迎的小人手里已经成为打通关节、贿赂上司的利器,它们已不再是简单的填饱肚子的食物了。

此外,小说还时时将西门庆饮酒吃饭与他的性活动紧密联系在一起加以描写,酒壮色胆,西门庆不是在外面酒足饭饱后回来“卖弄精神”,就是“乘着酒兴”,淫心顿起,乃至边干边饮,干好了再饮。在整部小说的结构中,作者有意将一些情节安排成食与色的互动:常常是一场饮食活动的结束,即是一场男女之事的开始;当一场淫戏收场,又一场酒宴即开局。周而复始,故事就在这食与色的互动中拓展。结果,西门庆的生命也就在这食欲与性欲的交攻中消竭。

“民以食为天”。《金瓶梅》对吃喝饮宴场面不厌其烦的描写,正是晚明时代自上而下形成的吃喝应酬、奢靡铺张世风的真实写照:人们看待吃喝的形式和排场比吃喝本身更重要,因为吃喝已成为一个人身份和经济地位的象征。

其次是写到的是穿。小说在服饰描写上,用的是写实手法。小说对书中人物服饰穿戴之奢华、考究赋以重彩,极力加以描写和渲染。书中人物的衣着,尤其是女性人物的衣饰,让人看了眼花缭乱、应接不暇。比如第十五回,西门庆众妻妾到李瓶儿新买的房中观灯庆元宵,“吴月娘穿着大红妆花通袖袄儿,娇绿缎裙,貂鼠皮袄。李娇儿、孟玉楼、潘金莲都是白绫袄儿蓝缎裙。李娇儿是沉香色遍地金比甲,孟玉楼是绿遍地金比甲,潘金莲是大红遍地金比甲。头上珠翠堆盈,凤钗半卸”。登楼看灯时,潘金莲还故意“把白绫袄袖子搂着,显她那遍地金袄袖儿,露出那十指春葱来,带着六个马镫戒指儿”,以至于楼下看灯的市民见了,怀疑她们是“公侯府里出来的宅眷”,“贵戚皇孙家艳妾”。可见她们的穿戴有多么的艳丽、华贵。此外,书中还特别注意渲染富家女性衣饰的丰富,冬装有冬装的款式,夏装有夏装的特点,显得四季有别。书中也多处提到西门庆妻妾所穿的各式鞋子,写她们如何煞费苦心,与所穿的衣服相匹配。可以说讲究服饰穿戴已成为晚明的社会风气。

最后写的是玩。它包括白话小说、戏剧、民歌时调、说唱词话、笑话、打油诗、急口令、谣谚,等等。在《金瓶梅》中,对笑话、传说、急口令及谚语、歇后语的展示最有特点和情趣。由于《金瓶梅》更多的是从描写西门庆的日常生活、与人交往来展开情节、刻画人物的,因而一些笑话,往往是在西门庆嫖妓请客时,由插科打诨以逗乐主子的帮闲篾片、妓女的嘴里说出的,有的是他们即兴胡诌而成,有的可能是从市井流行的口头创作改头换面而来。这些笑话虽有低级庸俗的成分。说明在晚明市井社会中笑话的流行,而其高下优劣也因说话人的身份、趣味及场合的差别而大相径庭,它使我们感受到明代市民阶层扑面而来的浓郁的生活气息和鲜活的社会人情风俗画面。

再谈传说。它也是一种民间口头创作的俗文学样式,一般和历史人物、事件或地方风物古迹等有关联。比如小说第五十七回,叙述山东东平府永福禅寺开山长老“万回老祖”来历的传说,便是作者根据《传灯录》与《酉阳杂俎》记载改写的一则比较完整的风物传说。永福寺始建于梁武帝普通二年,其开山长老为万回老祖。传说这位开山长老长到七八岁时,他母亲因其哥从军边关,音信杳无,便整日在家啼哭不止。为了宽慰老母的一片思儿之心,他决定辞别老母,远赴万里之外的辽东去找寻哥哥的踪迹。也许他的孝心感动了上苍,他不仅在茫茫人海中找到了哥哥,带回其哥哥写给老母的平安家信,而且是朝往暮还,一万里路程一天之内就打了个来回。此事轰动了整个街坊邻里,邻居们便给他起名叫“万回”。他“日后舍俗出家,就叫万回长老。果然是道德高妙,神通广大”。此则风物传说对万回长老及永福寺的由来作了富有情趣的解释,而且与此回书的情节严丝合缝。联系《金瓶梅》屡次写到僧尼出入西门庆家,或“说因果唱佛曲儿”,或求布施而募缘,其中不时叙及寺庙道观林立,结尾又以普静和尚荐拔群冤,其实是和嘉靖朝道士得势而隆庆、万历朝佛教徒张狂的背景相关联的。另一方面,此则传说从它叙述的口语化和想象的单纯性来看,民间文学的色彩非常浓烈。

鲁迅认为:“俗文之兴,当由二端,一为娱心,二为劝善。”作为通俗化的世情小说,《金瓶梅》在审美追求上确有娱心劝善两方面的属性。

上文已经提到了,《金瓶梅》写的不是军国大事,而是老百姓见惯的世俗生活,是柴米油盐,家长里短,吃喝玩乐,这些都是老百姓感兴趣的话题,可以作为茶后谈笑之资,有娱心的效果。

《金瓶梅》也有劝善的成分在里面。西门庆原是个破落财主、生药铺老板。他善于夤缘钻营,巴结权贵,在县里包揽讼事,交通官吏,知县知府都和他往来。他不择手段地巧取豪夺,聚敛财富,荒淫好色,无恶不作。他抢夺寡妇财产,诱骗结义兄弟的妻子,霸占民间少女,谋杀姘妇的丈夫。为了满足贪得无厌的享乐欲望,他干尽伤天害理的事情。最后不能够善终,年纪轻轻,纵欲身亡,朋友散尽,所有的一些都变成了空。

民间宗教中的善恶观与名教伦理纲常密切相关,违反伦理纲常者即为恶行,当得恶报。小说在第29回就借吴神仙相面算命之口,解释了《金瓶梅》主要人物的道德特征及其结果,可以看做是全书的大纲所在。终卷让普静禅师荐度死魂灵,也是颇具匠心的结论。西门庆纵欲而亡,死时之痛苦,可令纵欲者不寒而栗;潘金莲纵欲乱伦,终被武松杀,死之悲惨,可令乱伦者毛骨悚然;李瓶儿、陈经济、庞春梅皆为恶行者,皆得恶报,可令有相似行径者止步。这些人物的命运设计,都表现出作者借用民间信仰进行道德说教的功利动机,也说明这种说教在民间可以获得有效反响。

《金瓶梅》写感情的时候,不同于传统的模式,写爱写得那么的高雅,以情爱为主,是阳春白雪。但是《金瓶梅》写的世俗的生活,爱情也是世俗的,性爱的成分占了很大的篇幅。

其实,小说一开头就告诉我们其叙事的焦点是情色:词曰:丈夫双手把吴钩,欲斩万人头。如何铁石,打成心性,却为花柔?请看项籍刘季,一怒使人愁。只因撞着,虞姬戚氏,豪杰都休。故色绚于目,情感于心,情色相生,心目相视。亘古及今,仁人君子,弗能忘之。晋人云:情之所钟,正在我辈。如磁石吸铁,隔碍潜通。无情之物尚尔,何况为人,终日在情色中做活计者耶?(第一回)在叙述完刘、项故事之后,作者再次提起:“如今只爱说这情色二字作甚?”(第一回)接着就明确预告了下面要讲的长篇故事是以情色为叙事焦点的,文曰:“如今这一本书,乃虎中美女,后引出一个风情故事来。一个好色的妇女,因与了破落户相通,日日追欢,朝朝迷恋??”(第一回)从这些鲜明的表述中可以知道作者所说的情色其重心是“色”,他说“单说着‘情’、‘色’二字,乃一体一用”(第一回),也就是今天所说的“性”。可见,作者是以人类性生活为观察、暴露世情丑恶炎凉的切入点,以情色为小说叙事的焦点。这种“情色相生”论贯穿整个创作,因此,书中难得一见纯情的男女。

以情色为叙事焦点、“情色相生”的性爱观,使得作者在人物选择上表现出强烈的“色男”、“欲女”倾向。第一个出场的女主角潘金莲就是个“常把眉眼嘲人,双睛传意”(第一回)的荡妇,她十八岁就被张大户收用,后来在与众多男人的性交往中以性欲亢进著称,被后人称为“天下第一淫妇”。书中的第一男主角西门庆有“潘安的貌儿”,“风流浮浪,语言甜净”,在女性眼里是“可意的人儿”(第二回),这是他猎艳的资本。他天生好色,“专一嫖风戏月,调占良家妇女”(第二回),见了潘金莲“先自酥了半边”(第二回),见了李瓶儿“不觉魂飞天外,魄散九霄”(第十三回),见了王六儿“心摇目荡,不能定正”(第三十七回),见了蓝氏“一见魂飞天外,魄丧九霄”。他曾说:“就使强奸了嫦娥,和奸了织女,拐了许飞琼,盗了西王母的女儿,也不减我泼天富贵。”(第五十七回)可以说,他的色欲心和性能力都是超强的,甚至是被作者有意夸大的。二号男主角陈经济及继承西门庆家业的玳安也是类似西门庆的淫浪子,他们的情色故事是全书主体情色故事的自然延伸和补充。另外,作者安排西门庆的性选择对象几乎全是“久惯风月”的老手,如王六儿、林太太、李瓶儿等。偶有少女出现,也都是偷窥过男女性交或生活在风月场的,如春梅、郑月儿等。显然,这都与以情色为叙事焦点有关,是作者“情色相生”性爱观的必然表现。最后,看一下小说的性描写。它显然是作者选择情色为叙事焦点的产物。据统计,全书共出现写性活动的地方105处,其中浓墨重彩者36处,轻描淡写者36处,一笔带过者33处。写世情的小说很难回避男欢女爱,但只要不以情色为叙事焦点,就不会写得这样多,更不会写得如此重。比如《红楼梦》,“其中大旨不过谈情”,其叙事的焦点是“纯情”,因此,贾、林、薛的爱情生活里就很少涉及赤裸裸的性,即使写到“不管香的臭的都弄进屋里来”的贾琏,对其性生活的叙述也是轻描淡写。假如作者将目光聚焦在情色上,忘记了自己作为文学家的责任,一味宣淫,把情色写成色情,那《金瓶梅》就成了一部名副其实的“淫书”,我们今天也就没有讨论的必要了。而事实却如浦安迪所说:“几乎所有其他事例(性描写的例子)也都可以看出作者的苦心,他运用这样或那样的办法把读者经他挑逗起来对情欲快感的热切期望压倒下去,以使最后排除或消减某些色情作品企图提供的那类臆想之乐。”因此,可以说情色只是作者描摹世情的一个焦点话题,他可能认为围绕这个话题展开故事、寄寓思想会产生振聋发聩的“奇”效。

文中没有写西门庆对哪个人的感情多深,而是写西门庆是一个十足的色情狂,荒淫好色成性。他对待女性与对待金钱一样,疯狂地占有,小说中的冯妈妈说他是“坐家的女儿偷皮匠———逢着的就上”,意即碰到女性他就要勾搭、奸淫。据张竹坡统计,他奸淫过的妇女达19人之多,而他的纵欲甚至到了不顾死活、不顾伦理廉耻和纲常礼数、不顾对方妍媸的程度。在与女性的性活动中,他从不顾及女性的意愿和感受,不惜以女性的屈辱和痛苦来获得自己生理和心理的满足,完全是一种性变态。他凭借权势和财富获得了对女性财色的所有权,并对女性进行性支配和性统治。他在与女性淫乐的同时,还要在她们身上烧香,王六儿、林太太、如意儿等都身受其苦。当听到潘金莲情愿让他把尿溺在自己口里后,他便“越发欢喜无已”,他从对女性的性虐待中获得一种征服欲和满足感。他把对女性的占有看成男性价值的体现和男性纵欲的动力,必欲使自己占有的女性彻底臣服而后快。他把在官场、商场上所获得巨大成功的优越感也带到情场上,为了证明并维持自己性能力的强大和精神上的尊严,他将每一次与女性的交合都视为一场战斗,并且不惜生命的极限用各种药具来让女性臣服哀告,从中寻求一种征服欲与满足感。最终“油枯灯尽髓竭人亡”。西门庆如此肆无忌惮地淫乐、纵欲,最终一命呜呼。

西门庆说过这样一番话:“咱闻那佛祖西天,也止不过要黄金铺地;阴司十殿,也要些楮镪营求。咱只消尽这家私广为善事,就使强奸了嫦娥,和奸了织女,拐了许飞琼,盗了西王母的女儿,也不减我泼天富贵!”在他眼里,佛祖、神仙与“贪财好色”的他是一路货色,这当然是他在为自己吃喝嫖赌的放荡行径狡辩。

佛道这样神圣的东西,在西门庆的心里也没了神圣的光环。所有的东西都是世俗的,色情的。

他的婚姻都不是为了爱情走在一起的,尤其是孟玉楼和李瓶儿,她们都为西门庆带来了财富,和她们的婚姻是他发家致富的一种手段而已。

和其他的妻妾,或者偷欢的人,都不是为了爱情,都是自己钱财权势的一种炫耀。所有的感情,对西门庆来说都不是神圣的,都不是高尚的,都是和性爱连在一起的,都是和金钱连在一起的,都是世俗的。

《金瓶梅》不仅写了世俗的题材,对非世俗化的题材也进行了世俗化的处理。在小说中,除了极少数如潘道士、黄真人与普静禅师外,其余的道士、和尚、尼姑几乎都是贪财好淫的角色。第二十回作者议论道:“原来世上,唯有和尚、道士并唱的人家,这三行人,不见钱眼不开;嫌贫取富,不说谎调诐也不成的。”将和尚、道士与妓女等而同之看成是世上最贪财的一伙。比如第六十八回写到的薛、王两个尼姑为替吴月娘印经、念经,表演了一出欺心贪财、尔虞我诈的闹剧,把这两个利欲熏心又相互欺诈的尼姑的丑恶嘴脸暴露无遗。作者不禁感慨道:“似这样缁流之辈,最不该招惹他。脸虽是尼姑脸,心同淫妇心。行全无,廉耻已丧;假以慈悲为主,一味利欲是贪。”从中看出作者对这类“缁流之辈”的厌恶和痛恨。小说中的道士、和尚、尼姑不仅贪财,还“好淫”。永福寺的道坚长老是个专门调戏施主娇娘、引诱良家少妇的色鬼,“淫情动处,草庵中去觅尼姑;色胆发时,方丈内来寻行者”,“仰观神女思同寝,每思嫦娥要讲欢”。晏公庙中的道士金宗明,常在酒店包占乐妇,在庙内鸡奸徒弟,陈经济就是他勾搭的对象。薛姑子专一与那些寺里的和尚行童调嘴弄舌,眉来眼去,说长道短,早与那和尚们刮上了四五六个。

可以说《金瓶梅》所描写的宗教天地,是一个世俗的世界,作者是用一种世俗的眼光来刻画那些僧尼道长的。明代进入中叶以后,嘉靖崇道,万历好佛,芸芸众生,趋之若鹜,但多为凡夫俗子,少有得道高明之士;寺庙普建,却是广为藏污纳垢之所。小说中描写的这些僧尼道长的卑劣行径,正是晚明时代佛门道观堕落、荒唐世相的真实写照。

宗教本应该是神圣之地,在《金瓶梅》这本书里也是那么世俗化,僧侣和尼姑都是生活化的,都有七情六欲,不是超凡脱俗的。

总之,《金瓶梅》无论是从人物,还是审美、感情、题材的处理上,都有世俗化的倾向。

参考文献

[1]侯会.食货金瓶梅[M].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7.

[2]黄霖.黄霖说金瓶梅[M].北京:中华书局, 2005.

[3]商传.明代文化史[M].上海:东方出版中心, 2007.

[4]兰陵笑笑生.金瓶梅词话[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 1985.

[5]朱一玄.金瓶梅资料汇编[M].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 2002.

[6]梅朝荣.读《金瓶梅》品明朝社会[M].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 2007.

上一篇:爱心公益活动策划书下一篇:大学语文课程教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