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往行动理论

2024-11-01

交往行动理论(共7篇)

交往行动理论 篇1

摘要:交往行动理论认为, 交往活动在人类社会和历史发展中处于核心地位, 交往是“生活世界”的中心内容, “生活世界”是交往发生的界域。交往活动本应受价值理性的指导, 但在培育现代社会的过程中, 工具理性日益膨胀, 科学技术逐渐异化, 产生了价值理性的被遗忘, 导致了交往行为的不合理化。因此, 工具理性的扩张是造成当代社会交往困境的根本原因, 我们要通过彰显交往价值理性、培育社会主体意识、优化社会交往环境来摆脱交往困境, 回归交往行为的合理化, 使交往真正成为人的自身需要。

关键词:交往行动理论,交往困境,价值理性,工具理性

一交往行动理论的核心观点

交往行动理论是由西方马克思主义主要代表人物之一的哈贝马斯提出来的。哈贝马斯于20世纪80年代出版了《交往行动理论》一书, 代表着他学说发展的一个高峰。哈贝马斯的交往行动理论澄清了交往理性同现代性的关系, 在他看来, 交往活动是以理性为目的的活动, 在这一理性的指导下, 人们首先会为交往准备各种“交往性资质”, 因为它是交往活动发生的前提。

现代社会中最重要的活动是交往活动, 交往活动以理性为目的, 既要体现社会合理化, 也要体现文化合理化, 既关注物质再生产, 也关注文化再生产。哈贝马斯将物质再生产总体称为“系统”, 将文化再生产总体称为“生活世界”。“系统”之物质再生产的媒介是货币和权力, 而“生活世界”之文化再生产的媒介是语言。不管现代社会发展到什么程度, 交往活动始终不能步出“生活世界”的界域, 交往活动的参与者只有通过共同的“生活世界”才能达到对客观世界、社会世界和主观世界中事物的理解和表达。现代社会有两种理性并存, 反映在物质再生产领域的主要是工具理性, 而反映在文化再生产领域的主要是价值理性。随着社会体系变得越来越合理化, 导致了“生活世界”与“系统”的分化, 并且“系统”越来越强大, 逐渐侵蚀了“生活世界”, 工具理性日益膨胀, 价值理性被排挤到狭小的角落, 出现了“生活世界的殖民化”和“文化的贫困化”。

二交往行动理论对交往困境的解析

1. 交往困境产生的根本原因——工具理性的扩张

工具理性是哈贝马斯交往行动理论中的一个重要概念, 也是他的批判性基础。哈贝马斯认为, 工具理性和科学技术的异化性质造成了交往行为的异化, 受工具理性支配“系统”的强大及其所拥有的优势地位, 获得了对整个社会的极大支配性, 从而使我们的“生活世界”受到了“系统”的极大侵蚀。现代性在制度维度上的危机主要体现为“系统”与“生活世界”的脱节, 即“生活世界的殖民化”问题。随着“系统”与“生活世界”的脱节, “系统整合”的力量便迅速扩张, 货币和权力这两种媒介开始取代交往活动成为社会行为的核心。这样, “独立自主的系统从外部侵入生活世界, 就像殖民主义者进入部落社会一样”。处于生活世界中的交往活动被货币和权力挤占了空间, 受到了工具理性的侵蚀, 交往活动不再是为了达成主体间相互理解的“主体—主体”模式, 而是变成为实现某一特定目的 (主要从功利考虑) 的“主体—客体”模式。由于缺乏以价值理性为指导的交往活动, 人们难以达成对文化的共同界定, 难以形成社会团结和个性人格。

2. 摆脱交往困境的出路所在——回归交往行为的合理化

交往行动理论认为, 现代社会产生技术异化的根本原因在于在发达工业社会条件下, 以科学技术为背景劳动的“合理化”导致了交往行为的“不合理化”。劳动主要是一种工具行为, 一种“目的理性活动”, 是一种强调行为目的、行为手段与行为结果之间内在一致性的行为。与此不同, 交往行为是主体间遵循有效性规范, 以语言符号为媒介而发生的交互性行为, 其目的是达到主体间的理解和一致, 并由此保持社会的一体化、有序化和合作化。在面对解决技术异化问题时, 哈贝马斯突出强调以主体间性, 即主体与主体间的沟通和理解为主要内涵的交往行为和交往理性的至关重要性。因此, 要消除科学技术的异化, 走出当下的交往困境, 就必须实现交往行为的“合理化”。基于此的逻辑推论就是要以交往取代劳动在人类社会和社会历史理论中的核心地位。这同时意味着社会历史力量范式的重大转变, 即历史理性的关注点从“主体—客体”结构向“主体—主体”结构转换。

三当代社会的交往困境 (以交往行动理论为分析框架)

1. 现实交往的异化

当今社会已进入了全球化时代, 尤其是交往的全球化。然而, 当前中国社会交往异化的普遍呈现, 让人们对交往产生了前所未有的困惑。从马克思主义观点看, 异化作为社会现象同阶级一起产生, 是人的物质生产与精神生产及其产品变成异己力量, 反过来统治人的一种社会现象。交往行动理论中的异化是指交往由人的自身需要变成了为实现某一特定目标的手段和目的。“所谓异化的交往, 是指交往作为手段与人相对立, 交往主体的一方沦为客体或是双方共同降为客体, 交往的主体性内涵扭曲和散失。”哈贝马斯将以达到理解为目的的交往活动看作是最基本、最重要的活动, 其他各种活动都应处于交往活动的支配之下。现实生活中, 交往异化主要表现为人与人之间交往关系的扭曲, 人与人之间的交往被物与物之间的交换所遮蔽, 人们不是在理性地考虑交往价值, 而考虑的是交换价值。人与人之间的情感关系、伦理关系被物化了。具体体现为交往目的的功利化、交往媒介的货币化、交往结果的表浅化。

2. 交往理性的缺失

哈贝马斯的社会交往行动理论认为:理性交往的共同体不是玄思或科学预见的产物, 而是情境性介入实践理性的结果。因此, 在现实的交往中, 交往所能达到的层次和深度是受理性指导的。当前出现交往困境的部分原因是交往理性出了问题。当代社会交往理性的缺失, 既有其历史的背景, 也有现实因素。人类进入现代社会以来, 工具理性的盛行导致理性的分裂, 表现为工具 (技术) 理性的扩张和价值理性的遗忘。现代社会理性的分裂引发了一系列社会问题, 也加剧了社会交往的异化和交往理性的缺失。当前中国社会交往理性的缺失主要源于:一方面, 由于理性的分裂, 工具理性的扩张以及政治人、经济人的“理性殖民”, 导致整个社会交往价值取向的功利化和实用主义, 忽视和遗忘了交往的精神价值;另一方面, 在现实交往的“主体—客体”模式中, 忽视了另一极主体的存在, 交往相对一方的主体性、个性得不到伸张, 交互主体性无法形成, 真正的交往也就无从谈起。

四破除当代社会交往困境的努力方向

1. 彰显交往的价值理性, 消除交往主体的心理失衡

我们所说的“价值理性”, 是指行为人注重行为本身所能代表的价值, 即是否实现社会的公平、正义、忠诚、荣誉等, 为了达到这些终极目标, 自觉采取正确的方式和途径。它所关注的是从某些具有实质的、特定的价值理念角度来看行为的合理性。在现代社会的交往中, 出现了工具理性的扩张和价值理性的遗忘, 因此主体在进行交往时, 总是把交往当作手段, 把交往所能带来的物质利益作为衡量交往是否具有价值的标准。也由此带来了交往主体的心理失衡, 因为人们不是从自身的需要出发, 没有把交往看作真正意义上体现人本质的一种方式, 而把交往看作是烦琐的不得不为之的例行公事, 成为了一种负担。

由此, 在现实交往中, 我们应该彰显交往的价值理性, 通过整个交往环境的改善、社会价值观的引导、文化的培育, 使人们在交往中形成积极健康的主体意识、相互尊重的交往意识、诚实守信的道德意识、平等的人格意识, 使交往成为体现人本质的需要。

2. 培育交往主体意识, 破解交往关系的功利化和货币化

主体意识是指作为认识和实践主体的人对于本身的主体地位、主体能力和主体价值的一种自觉意识, 是主体的自主性、能动性和创造性的观念表现。培育交往主体意识, 就是培养人们对自身主体在社会交往中的地位角色、自我调控能力和自我存在价值的一种自觉意识。在社会交往中要保持积极的心态, 尤其是要敢于面对与自己观点不同的人, 有意识打破交往关系的功利化, 认识到社会交往是自身获取交换信息与思想;表达情感与需要;交流经验与技能, 从而实现相互认识、理解、合作与促进的手段。正如马克思认为, “在理想的交往主体身上将产生一种新的需要, 即真正交往的需要, 这种需要不是对手段而是对目的的需要, 换言之, 交往本身就是目的。”

3. 优化社会交往环境, 破解交往关系的表浅化和疏远化

人是群体性的动物, 人的本质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人不仅在生产活动中需要与同伴协作以弥补个人力量的不足, 在精神上也需要与同伴交流。现代交往出现异化, 其中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对交往对象的不信任, 害怕自己成为别人利用的工具, 害怕受到伤害。消除交往异化的状态, 交往环境的优化是一个不容忽视的方面。形态范畴中的社会交往环境主要是人文环境或精神环境, 也即是要创设一种良好的交往氛围, 一种让交往主体有安全感、可以敞开心胸与人坦然相对的交往环境, 使交往主体的内在交往需要具有现实的可能性。而这样理想交往环境的构建必须建立在一定的社会规范或原则之上, 如中国和谐社会建设提出的公平正义、民主法制、诚信友爱、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原则等。只有营造一种健康、有序、良性互动的交往环境, 交往主体才能从现今自我封闭的状态下大胆走出来, 才能克服交往的表层化、疏远化等社会交往障碍。

参考文献

[1]艾四林.哈贝马斯[M].长沙:湖南教育出版社, 1999:89

[2]王晓东.日常交往与非日常交往[M].北京:人民出版社, 2005:97

[3]韩红.交往的合理化与现代性的重建[M].北京:人民出版社, 2005:45

[4]吕梁山.交往结构及要素浅探[J].辽宁师范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 , 1997 (3) :10

交往行动理论 篇2

广义地来说,社会交换过程也包含情感的交流,而情感交流是与自我表露分不开的。所谓自我表露就是我们常说的“敞开心扉”,即把有关自我的信息、自己内心的思想和情感暴露给对方。良好的人际关系是在交往双方的自我表露逐渐增加的过程中发展起来的。

自我表露(self-disclosure)可以增加他人对你的喜欢。自我表露本身具有很强的象征性,它给对方一个强有力的信号:你对他(她)相当信任,愿意有进一步的交往。而且,对他人的自我表露可以引发他人做自我表露,由此可以增进相互理解,相互信任。

Briggs认为:自我表露对他人的益处包括:

一是他们知道彼此相似与不同点在何处,还能了解相似与不同的程度;二是准确地向他人表露自我,是健康人格的体现;三是自我表露增强了自我觉察的能力;四是分享体验帮助个体发现这不是他们唯一存在的问题;五是自我表露可以从他人获得反馈减少不必要的行为。

当然,自我表露也必须注意分寸,过分的表露会让人不舒服。一般来说,表露的范围和深度是随着关系的发展而逐步增加的,对于不同的关系对象,在不同的发展阶段,自我表露的广度和深度明显不同。在非常亲密的朋友中,自我表露往往十分深入,达到所谓无话不说的地步。但是,需要主要的是,无论关系多么亲密,人们都可能存在不愿意暴露的领域,这就是所谓的“隐私”问题。前几年,隐私曾经成为中国社会的一个热门话题,不少人对它还有一些误解与偏见,需要加以澄清。Briggs(2001)也认为:自我表露也存在风险,主要包括:最实质的风险包括来自不同目标人的攻击、嘲笑、拒绝与不关心等;个人表露可能会受到听者的伤害;不适当的自我表露,可能会引起他人的退缩或拒绝,对不适宜的人或在不适当的时间过分表露的人,被认为是社会化不良的标志。

在人际交往中,个人往往将部分隐私袒露给自己信任的亲友。除了隐私需要,人还有沟通的需求,需要向“知己”说一些知心话。亲密关系本身也要求人们坦诚相待。但是,这并不意味着关系亲密的人之间就不应该有任何隐私。只有隐私需求和沟通需求之间保持适度的平衡,亲密关系才能正常发展。>

一、自我表露的界定

自我表露界定为:个体与他人交往时,自愿地在他人面前将自己内心的感觉和信息真实地发表出来的过程。这一概念强调了存在交往的双方关系,如日常关系、心理咨询中的咨询关系等;体现了个体表达自身感受和信息的主观意愿;同时强调了表达式是真实的。

二、关于自我表露作用的认识

自我表露能够促进相互间的交流,通过交流增进感情、密切关系;通过自我表露还可以进行心理调试;通过自我表露可以解决自身遇到的问题,增进自信心等。对自我表露的消极认识,学生们认为自我表露会暴露自身弱点,别人可能会利用表露者的弱点伤害他;过多表露自身评价会降低,遭到孤立等。权衡自我表露的益处与危险,多数学生认为还是积极作用多于消极作用。

三、关于自我表露的影响因素

生活中我们很少被要求自我表露,但我们常常选择自我表露或决定某个时候表露,那么,是什么因素促使我们表露或不鼓励表露呢?李林英在其访谈的材料中分析,这些因素包括了表露者和倾听者的个人特质(真诚、尊重、共情、保密等)、表露的内容(机密程度、积极的还是消极的等)、双方的关系(亲密程度、信任程度、双方是否都有表露的意愿等)、后果评估(是否造成不良后果、是否解决问题、是否担心等)、表露情境(表露场合、双方心理状态等)等因素。

编辑本段四.自我表露的理论

自我表露的理论大多从人际交往的角度提出,主要有以下几种观点。

4.1 不确定性降低理论(uncertainty reduction theory)(Berger&Calabrese,1975)这个理论认为在人际交往中,个体将不断寻求信息以减少不确定性,而且以近似量的信息,同等程度的亲密来交换。也就是说,人们希望减少人际间的不确定,而表露自己的信息,寻求他人的信息,进行社会交换,然后将得到的信息加以处理,形成人际知识,若能得到他人的肯定与认同,将有助于社会生活的顺利进行。个体倾向于对他人的自我表露通过表露相同的方面进行回应(Derlega,1987)。不过,Joinson(2001)发现,信息的亲密水平在伙伴之间不一定相同。4.2社会渗透性理论(social penetration theory)(Taylor&Altman,1987)Altman等人(1973)提出这一理论来解释关系发展的过程,说明自我表露在发展友谊等亲密关系上的作用。他们认为人际交往主要有两个维度:一是交往的广度,即交往或者交换的范围;二是交往的深度,即亲密水平。关系发展的过程是由较窄范围的表层交往,向较广范围的密切交往发展。并认为自我表露是一种社会交换的基本形式,随着关系的发展,这种交换会变得越来越广泛和深入。自我表露的形式会随着关系的发展而改变,在最初的关系中,人们倾向于以近似的程度对彼此的表露进行“交换”,然而一旦建立起良好的关系,严格的交换便很少发生了。从某种意义上讲,正是这种渗透式的自我表露,才使人们避免了由于表露太快或太慢而引起的消极反应。Hendrick(1981)认为社会渗透理论为探索人与人关系中的自我表露模式提供了一个框架(引用:蒋索,2006)。

4.3 社会互惠理论(social mutual-benefit theory)(Derlega,Metts,Petronio,1993)这种理论认为人际交往就是“得到东西回报相应东西。”通常领受者会通过亲密来回应匹配表露者的信息。影响领受表露信息者是否会回报相应表露的有四个方面的因素:

(1)对吐露者表露信息方式的感知。

(2)领受者是否想加强、建立和持续关系。

(3)关系的发展阶段。

(4)表露者是否允许其回报表露。

4.4沟通隐私管理理论(communication privacy management,CPM)(Petronio。2002)该理论用可渗透可伸缩的界限作比喻来区分隐私和公开之间的关系。根据

CPM,这些界线是变化的,从相对易渗透到相对不易渗透。个体通过一种隐私管理原则系统来控制隐私界限的可渗透性。该系统由界限接近原则和界限保护原则组成。根据该理论,表露隐私后会使人感到脆弱,因此个体通过建构沟通隐私界限来控制表露隐私后可能带来的危

【摘要】 自我表露就是个体与他人交往时,自愿地在他人面前将自己内心的感觉和信息真实地表现出来的过程。处于人格发展适应期的大学生面对新的成长阶段中的各种机遇和挑战,适度的自我表露能增进他们的自我认识,有助于问题的解决,促进与他人关系的建立和发展,还有益于自身的生理和心理健康。

【关键词】 自我表露 大学生 心理成长问题提出

人生的大学阶段是一个人从青少年到社会人的转变阶段,是人生观和世界观形成的关键时期,也是个体心理走向成熟而又尚未完全成熟的过渡阶段。当代大学生对人生和社会等问题的认识,处于有时客观,有时主观,有时深刻,有时肤浅等飘忽不定的状态,心理上存在自相矛盾的情况,理想与现实脱节、独立性与依赖性共存。面对人生新的成长阶段中的各种机遇和挑战,这种矛盾且不稳定的心理状态,即为大学生心理素质的迅速提高和完善提供了契机,也为其心理障碍的发生提供了可能。那么,如何帮助大学生尽快解除心理困扰,以适应人生成长的需要?目前国内外不少心理研究认为, 展示个人信息的自我表露行为有重要的心理学意义,对个体的心理成长、社会适应性和人际关系以及身心健康等有重要作用,是一种解决心理问题、促进心理成长的重要方式[1-3]。自我表露

“自我表露”(self-disclosure)一词由人本主义心理学家西尼?朱拉德于1958年提出,他认为自我表露就是让目标人了解有关自己的信息,目标人就是将个人信息与其进行交流的人。后来他又在《透明的自我》[2]中将自我表露界定为,告诉另外一个人关于自己的信息,真诚地与他人分享自己个人的、私密的想法与感觉的过程。Derlega和Chaikin将自我表露定义为“交换自我的任何信息,包括个人的地位、性情、过去的事情以及未来的计划等”。

本文将自我表露界定为:个体与他人交往时,自愿地在他人面前将自己内心的感觉和信息真实地表现出来的过程。

心理学的研究[1-4]表明,自我表露是一个健康人格的特征;自我表露增强了自我觉察的能力;可以与他人分享体验;可以从他人那里获得反馈;自我表露降低了人与人之间的神秘感;可以建立亲密的关系;维护自身的心理健康状况;达成合作等。这些研究发现了表露的互惠性,喜欢将导致对他人的表露,并且从对方获取表露的信息将会强化这种喜好的倾向。通过对自我表露的研究,进一步强调自我表露对了解自我、了解他人、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保持心理健康水平的重要作用。但由于自我表露也会带来风险,所以也需要勇气和把握尺度。很多研究[1]认为,表露太少或太多都不好,适度的表露将对心理健康有益,即对重要的他人具有高表露性,对社会中的其他人表露适中;适应不良者对每个人做高或低表露。

自我也称自我意识,是个体对自身生理、心理和社会功能状态的知觉和主观评价,包含个体在社会实践中对自己及自己与周围关系的认识。在现实生活中可以分为“公我”和“私我”两部分,前者是人们在公众场合或在一般社会情境中表现出的形象,而后者是个人的真实形象,二者往往不一致。人们愿给人一种积极的“公我”,不让别人看到自己的“私我”。但假如一个人总是隐藏自己的真实形象和思想,永远将自己装在套子里也不行。研究表明[2],允许别人了解自己的真实自我对于个人保持心理健康是必要的。朱拉德认为,隐藏自己真实的想法和感受,这也正是患心理疾病的原因之一。大学生产生心理障碍的原因

大学生多在17至23岁,处于人生发展的青年阶段中期,是人生最关键的发展阶段之一。根据美国心理学家埃里克森提出的人生八个心理社会发展阶段,大学生处于人生自我意识确定和自我角色形成的阶段,是人格发展的适应期,是一个尝试错误的时期,其心理障碍的实质是“自我同一性”危机。大学生在寻找和确立自我的过程中,常常由于自我期望与实

际能力、自我评价与他人评价不一致而导致对自我的价值产生怀疑,对自我生命存在的意义产生怀疑,这是他们产生心理障碍的深层次的“内部困难”。导致大学生产生心理障碍的外部因素,主要涉及家庭、人际关系、学习压力、就业压力、社会变革以及躯体疾病等方面。内部因素是大学生心理障碍的根源,外部因素是直接的诱因,障碍通常是两方面因素相互作用的结果。自我表露对大学生心理成长的作用

4.1 增进自我认识

在通常情况下,人们会尽力避免别人发现我们身上不被人喜欢的人格特征和习惯,害怕自己陷入难堪的境地或失去自己喜欢的人的尊重,害怕别人发现真正的自己。当一个人总是隐藏自己时,他就会变成一个套中之人,在面对现实时不是积极地解决问题,而是用各种心理防卫机制歪曲事实以维持不真实的自我,因而就无法成长和变得自我实现。Jourard(1971)认为自我表露是健康人格的必备前提条件[1]。他认为一个从不对重要他人表露自己重要信息的个体就无法从他人那里得到反馈和建议,不表露者无法全面地认识和了解自己,不仅他人无法了解他的需要和感受,他自己也无法知道自己真正的需要和感受。通过自我表露,人们可以获得自我澄清,因为在向对方表露自己的观点、想法、态度和感受的同时会使自己感到明了。通过自我表露也可获得自我认同,因为在与他人分享信息时会引出他人对自己的反馈,因此通过自我表露个体可对自己有新的更深入的认识。

4.2 有助于问题解决

大学阶段处于人生的尝试期,在校大学生常常会遇到以前未遇到的问题和情况,如恋爱、就业、越来越成人化的人际交往等等。研究发现,人们仅仅是大声地将问题说出来就有利于解决问题,找到对问题或令人担忧的事情的有效解决方法。因为语言的表达是通过思维组织的,一旦人们开始表露自己的经历,就有对事实的再认识,一般会意识到事件并没有原先想象的那么糟糕、令人郁闷或难为情,从而增强对生活的控制感,提高解决问题的自信心。

4.3 促进人际关系的形成和发展

人际关系即人与人之间经过交往与相互合作而形成的心理上的沟通与关系。健康的人际关系应该是一种能够满足人类情感交流需要,有益于个人、社会发展与完善的人际关系。而健康的人际关系形成的手段之一就是要有可靠的沟通。

人际关系是在校大学生比较郁闷的话题,他们常常为不被理解和人际交往中的不和谐而苦恼。而自我表露不仅有利于人与人之间的沟通,还促进了亲密关系的形成和发展。通过人际关系的建立和发展,获得人际支持,而人际支持对处理压力事件,更好地适应社会生活是非常有利的。有关自我表露与孤独感之间关系的研究表明,对同伴适宜的自我表露与较低的孤独感相联系[3]。

4.4 有益于生理和心理健康

交往行动理论 篇3

一、交往行动理论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契合

德国著名哲学家、社会学家尤尔根·哈贝马斯于1981年提出了交往行动的理论。哈贝马斯认为:“所谓交往行为,是指至少有两个行为者通过语言理解协调相互间关系的互动行为。行为者共同寻求他们对情境和行为计划的理解,以便以意见一致的方式协调彼此行为,实现共同的目的。”[1]交往有两层内涵:从动态上看交往是一种实践过程,从静态上看交往是人们主体间关系。哈贝马斯交往行动理论的核心思想是以语言或符号为媒介,以言语的有效性要求为基础,遵循被合法调节的(语言的和社会的)规范,通过发挥交往理性的作用,重新回到“生活世界”,实现人的行为合理性和社会进步。哈贝马斯的交往行动理论既是哲学,又是社会学理论,具有广泛适用性,为解决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存在问题提供了新的借鉴路径。

当前,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面临着全球化竞争、互联网技术等带来的一系列挑战,以强势引导和主观灌输为特征的传统教育模式,更多强调受教育者对知识体系和实验对象的掌握,绝大多数是对知识(物)的目的理性行为,而在全球化多元文化交互涤荡、互联网信息新知瞬息万变的时代背景下,人的社会适应性被提升到前所未有的重要程度,社会性的沟通交往行为能力培养愈显重要,实践交往、生活交往、社会交往等沟通行为能力教育中,传统教育模式和时代诉求之间呈现出诸多矛盾:首先表现在自主意识不断增长下沟通主体间地位的悬殊化。无论面对全球化竞争,还是互联网信息的平等获取与发布,都使大学生的自主意识、个体意识空前高涨,而总抱着教与学活动中,教是主要矛盾、学是次要矛盾的传统教育观暗喻了教与学主体的不平等性。站在不平等的视角下展开思想教育,教学双方心理不和的境况无疑会大大降低思想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其次表现在信息获得迅速便捷下沟通模式的单向化。思想教育中的道德说教式、理论灌输式在信息爆炸的互联网时代显然很容易被学生嫌弃,所灌输的理论不仅可以自己在互联网找到立论依据也很易找到反证的案例。信息化时代更多欢迎体验式教育、实验式教学。最后表现在市场竞争激烈复杂下沟通内容的格式化。传统思想政治教育尽管也在不断适应市场需求而改变,但总体提供给学生从核心价值观培养、专业思想教育、职业生涯规划、学习方略指导、综合素质锻炼、就业技巧培训等都是格式化的内容和套路,而充分竞争的市场经济呼唤精准化、个性化的思想教育方式。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在交往教育中体现着国家培养的意志、传统文化的传承、主体政治思想境界及道德修养的提升,在交往中培养大学生成为国家和社会发展需要的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以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作为最终目的和根本价值取向,不仅要使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还应该培养他们成为具有独立人格、完善品格、情感丰富、积极向上的彰显着生命活力的人。这样一个宏大的育人目标,在全球化和互联网时代下,显然单单依靠高校教师的理论传授是远远不够的,还需要师生之间实现精神理性的交流和心灵的沟通,更要学生通过大量实景式、全真式的社会交往,在平等主体、双向互动、实践补缺的语境下,形成符合社会要求的交往理性。这恰恰是哈贝马斯的交往行动理论核心所在,因而将交往行动理论运用于思想政治教育全过程,有利于完善大学思想政治教育的动力机制,找寻到具有针对性、操作性的崭新教育路径和方式。这正是两者时代契合的必然。

二、交往行动理论下思想政治教育的内涵特征

交往行动理论带来了全新的教育理念和教育方式,是对传统思想政治教育的反思与超越。“没有交往,教育关系便不能成立,教育活动便不可能产生。一切教育不论是知识教育还是品质教育都是在交往中实现的。”[2]与传统的单向灌输式思想政治教育模式相比,全景交往式思想政治教育强调以下特征:

一是强调教育者和受教育者作为独立人格的平等主体地位。在相互理解和承认共同的道德规范的基础上,在非强制、非中心主义的宽松平等的氛围中,通过自由对话、商谈与沟通开展精神交流和改变生活世界的活动。交往理论使思想政治教育从工具理性中摆脱出来,突出了“主体间性”的意识。哈贝马斯认为社会交往的主体是具备意志、情感、理性等多种因素的具体统一体,不是抽象的认识论框架下的认知主体。要实现社会交往,单靠主体自身是不能完成的,必然需要主体间性。主体间必须通过以语言为主的交往媒介,开展交流、沟通,才能形成一个和谐合理的社会。这有助于解决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主体单一化和主客体不平等,协调教育者和受教育者之间的对立抽象化关系。

二是强调教育者和受教育者教育交往中的双向沟通模式。在教育者和受教育者之间突出“主体间性”意识,使双方在平等宽松氛围中进行交往交流,那么相互间的沟通必然是双向互动的。哈贝马斯认为交往行为者内在地具有和共享有关文化传统、价值、信仰、语言结构及其在互动过程中运用的知识库。也就意味着教育者和受教育者在全景交往过程中,以共享的知识库和文化语境为前提,通过双向沟通、相互发问和回问的方式,逐步以反省、批判、论证的能力提高获得内在的思想认同、价值归一,从而使得受教育者形成符合社会规范的人的行为合理性和以意见一致方式协调彼此行为的社会理性。

三是强调教育者对受教育者个性化突出的交往实践教育。传统教育模式下,提供给受教育者的实践活动往往趋同而泛化,既没有对受教育者个体需求的分类,也没有设计针对个性化需求的实践内容供给。这必然带来受教育者的思想虚化和价值认同弱化。哈贝马斯强调在生活世界中沟通,以达到对文化知识的理解、满足社会整合和群体团结的需要、形成个体身份,显然这种沟通满足了个体提高社会适应性、形成社会交往理性的需求,因而,在全景交往模式下的受教育者的生活空间,应是区分不同个性需求、注重个性化需求满足的实践教育场域,应是涵括教学交往、生活交往、创业交往和情感交往等方面的全景交往式生活世界。

三、全景交往式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范式构建

全景交往式(下简称交往式)思想政治教育是指根据国家社会发展要求以及受教育者自身发展的需要,以平等的沟通、对话、理解为主要方式,以提升受教育者的政治道德素质、社会适应性等为主要目的,以主体间性、交往理性、交往规范等为指导,以教育教学、校园活动、创意街区等全景式生活世界为实践场域,在主体间互为主客体、互为目的、互为手段的动态系统中开展的包含情感、知识等方面交流的交往实践活动。交往式思想政治教育是对传统教育模式的扬弃和超越,有利于教育双方建立相互尊重、双向沟通、共同认可和协同发展的关系,从而提升思想政治教育的科学性和实效性。

(一)主体间性:交往式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逻辑起点

主体间性概念肇始于德国哲学家胡塞尔的现象哲学,后来哈贝马斯把主体间性引入社会学领域,使主体间性成为建构交往理论范式的核心范畴,并使主体间性理论更具实效性和现实意义。主体间性体现的是一个主体与另一个与之相联系的主体之间相互作用的逻辑关系,从实质上看,体现的是人与人、人与社会之间的深层次交往关系。哈贝马斯认为:“交往理性的范式不是单个主体与可以反映和掌握的客观世界中的事物的关系,而是主体间性关系,当具有言语和行为能力的主体相互进行沟通时,他们就具备了主体间性关系。”[3]交往式思想政治教育把教育者和受教育者都作为思想政治教育的主体,要求在交往理性的指引下,通过连续的角色互换、交流互动提高交往的实效性,从而实现双方共同发展的思想政治教育目标。虽然思想政治教育主体之间存在一定的差歧性,但通过理性交往行为,原本具有差歧性认知的主体之间,可以在相互理解、相互包容的语境中形成相互共识,从而相互支持、求同存异,形成双方共同认可的理念认识、规范共识和行为通则。

将主体间性引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把教育者和受教者看做地位平等、人格平等的自由主体,双方之间的主体性交往没有高低贵贱之分,双方进行平等的精神交流和沟通,充分体现了思想政治教育的人文关怀和人性观照。在具体的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主体间性要求变单向灌输为双向交流,建立交往式教育教学模式。首先,需要系统阐述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让学生深入透彻理解其逻辑脉络、价值取向、精神实质,形成整体、系统认知印象,能够解决一般的基础理论问题,比较全面地分析现实生活案例。其次,在讲解基本理论的同时,要突破传统教学过程中存在的呆板、僵化等瓶颈,建立交往互动的教育模式,通过师生间课堂互动、课后交流等形式,辅之以灵活多样的主题教育实践活动,充分调动学生积极参与的主动性,通过生动活泼、感同身受的现实案例感染、引导和教育学生。这种渗透过程不是单向的强制灌输,而是双向的平等交流,通过师生民主交流来调动学生的理性自觉,激发学生对价值对象的真实感触和理解,进而在群体交流的氛围中使学生价值理念得以反思、究正和升华。

(二)生活世界:交往式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现实场域

“生活世界”理论是哈贝马斯交往理论中的重要组成部分。“生活世界的实质意义在于强调生活世界是通过话语而相互理解的交互主体共同构建的世界,是主体间进行交互活动的背景世界。”[4]哈贝马斯立足于“交往理性”,丰富和发展了胡塞尔提出的“生活世界”概念。哈贝马斯把人类生活世界分为三个层面:客观世界、社会世界和主观世界,他把人类在这三个世界中的全部生活行为活动分为目的性、规范性、戏剧性和交往性四种不同的行为模式。他认为前三种模式要么压制人的主体性,要么使人异化为一种社会化工具,都不是合理的行为。只有交往行为模式更具科学理性、平等性、和谐性。体现了主体间互动影响、理性融通、平等共处的关系,因此,交往行为的合理性与社会的合理性息息相关,交往合理性能够协调权力系统与生活世界的关系,克服传统理性主义带来的各种社会危机困境,从而促进实现整个社会的合理化。

思想政治教育存在于师与生、生与生、生与校外人士之间直接而具体的交往生活实践之中,现实生活是个体思想道德品质形成和发展的沃土。生活世界不仅是人存在和发展的基础,也是一切道德伦理产生和发展的基础。只有在现实生活实践中而不是仅仅在课堂上,才能构建起人学意义上的全景交往式思想政治教育。只关注大学生政治价值观的形成,就价值观而灌输培养价值观,而忽视大学生政治观和生活观的有机衔接和转换,就必然在思政教育中缺乏生活的动力源泉。要着力打造学习、生活、创业甚至恋爱等合一的全生活世界,打通学校与社会、课堂与企业之间的隔离,构建大学生可以实景磨砺的涵括教学交往、生活交往、创业交往和情感交往的教育实践平台,将思想政治教育目标具体化为一个个事业目标、职业理想、学业绩点、创业成绩等,在这些具象目标的实现过程中,融入理想信念、人格境界、道德态度、人品气质等正确观念的引导,进而使大学生在现实生活中学会做人、学会做事,促进自身的全面发展。这就是全景交往式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建构的现实场域。

(三)合理规范:交往式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制度保障

在哈贝马斯看来,认可和遵守一定的规范标准是实现交往理性的基本前提。实现交往理性一般须三个普遍有效性要求:“(1)对一个被陈述性内容或被提及的陈述内容的存在先决条件,他要求真实性;(2)对规范在一个给定的关联域中,这些规范或价值将证明一个施行式建立起来的人际关系为正当;(3)对被表达的意向,他要求真诚性。”[5]实现普遍有效要求规范必须得到交往主体的广泛认同。在这个过程中,每个行为主体首先通过预先构想的理想规则来论证交往规范的合理性,然后交往主体共同商讨进一步修改完善各项规则,制定相互认同的规范标准。合理有效的规则能够保证交往行为的有序性、适度性和正当性。事实上,正是由于合理规范的约束,主体间的交往才能相互尊重、相互理解、彼此认同、达成共识。“多极的异质主体面对共同的对象性活动,为达成各自在对象性活动过程中的利益诉求或情感满足,必然是以沟通协商的方式,形成共同的利益诉求以及实现这一利益诉求所必需的交往规范。”[6]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必须重视交往规范的制定,教育者和受教育者在遵守既定规则的前提下开展合理交往行为,以达成科学衡量与检验教育成果的目标。

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我们往往局限在课堂教学、谈心、专题报告、课外活动等方面,而忽略了基本却极其重要的方面———制度建设。只有科学的合理的行为规范和规章制度,才能持续性地对大学生思想行为发挥作用,才能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养成良好的学习生活习惯,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理想、价值、追求都必须落实到日常生活的各个环节才能真正起到积极的引导作用。此外,制度建设能够拓展显性教育以及隐性教育的时间和空间。完善的制度规则可以将学生基本道德规范、法制意识、生活处世等诸方面涵盖,成为其基本行为标准,从而在很大程度上提高教育效益。心理学揭示,人的心理存在一种自身免疫效应,当外界思想进入时会予以不同程度的抵触。尤其对于显性教育其抵触情绪更甚。制度则可以通过规范取代人的教化,从而在一定程度上消除逆反心理,强化教育效果。此外,制度建设可以将引导与约束、激励与警示、自律与他律统一起来。通过提醒、警示和告诫以防微杜渐,尊重大学生主体地位,发挥其自我管理、自我教育的主动性与积极性,实现从他律到自律、从外化到内化。

(四)共同交往:交往式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实现方式

交往行为理论被哈贝马斯引入到理想社会的政治文化等领域,以求能够形成以非强制性为主要特征的民主的政治文化,最终结合的产物就是对未来理想社会的构想———“无限制的交往共同体”。在这样的交往共同体中,要把非强制性的政治、文化和社会有效结合起来,就需要构建一种符合交往理性的平等的多元的和谐的文化氛围。由于交往实践主体的历史性、发展性、多元性,这种文化能够推动实现交往主体的全面自由发展,而且这种共同体也能够使个人的自由发展和自主活动成为可能。交往式思想政治教育强调交往主体生成的历史、历史的发展性,在日常思想政治教育实践中,最终实现教育主体的全面自由发展。

在共同交往的教育语境中,大学生既是思想政治教育的客体也是教育的主体。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识形态性决定了要巩固主流意识形态在大学生中的主导地位,使大学生接受社会主导的价值目标。大学生身心特征决定了其个体的自主化、自由化思想亟待加以引导。高校作为政治社会化的重要阵地,要培养大学生坚定的政治信仰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通过各种方式开展社会主义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教育,使大学生承担起国家富强、民族复兴的历史使命。交往式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在以国家社会主导为前提下,结合大学生生活和日常实践体验,根据学生自我发展的需求循次而进、有的放矢的开展多层次、多元化、多维度的教育实践,培养具有完善人格、充满活力、全面发展的大学生,突出教育的人本范式,体现社会主导和个体主导的内在统一。

参考文献

[1]汪行福.走出时代的困境:哈贝马斯对现代性的反思[M].上海: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0:168.

[2]金生鈜.理解与教育——走向哲学解释学的教育哲学导论[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97:125.

[3][德]尤尔根·哈贝马斯.交往行为理论:第一卷,行为合理性与社会合理性[M].曹卫东,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4:375.

[4]龚群.道德乌托邦的重构——哈贝马斯交往理论思想研究[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5:7-8.

[5][德]尤尔根·哈贝马斯.交往与社会进化[M].张博树,译.重庆:重庆出版社,1989:67.

不同交往理论的缺陷 篇4

萨瑟兰讨论的另一个支持不同交往理论的证据是,白领犯罪的活动通过相互传播而扩散开来。因为商业或企业运作的基本逻辑是获取高额利润,当一个企业采取了非法手段来竞争时,这个领域的其他企业也会纷纷效仿。比如虚假广告,在市场竞争的环境下,一个企业作了故意夸大产品的广告,其他同行业内的企业虽然明知这些广告是虚假的、非法的,但是,如果他们不同样夸大他们的产品,显然就会在竞争中失败,因此他们也作了虚假的广告宣传。这被视为是通过这些白领们通过“不同交往”得到了赞同这类违法的“界定”时,传播了这类白领犯罪行为。进一步地,这些商界人士虽然多数是从诚实的家庭长成起来的,但是,他们并没有得到关于什么是合法商业行为的“界定”,相反,那种将市场商业行为视为不可取的或罪恶的观念,往往被看成是“共产主义分子”或“社会主义者”的思想。这是当时美国主流社会所排斥的思潮。因此,这些商业人士根本就不会得到有关“不赞同”这类商业违法的“界定”。也就是说,他们在商业实践中只得到了赞同违法的“界定”而实际上与相反的“界定”——即批评这些白领犯罪的行为的“界定”——隔离了(isolated),因此,他们的不同交往,更多地来自于那些赞同违法的界定。在《白领犯罪》中,萨瑟兰进一步批判了那些认为犯罪是来源于心理特征的传统观点。显然白领犯罪者们有着正常的人格和良好的家庭背景,先天后天都没有提供给他们以违法的特质,所以,通过研究个人的心理差异来分析白领犯罪是不可能的,而只有他的不同交往理论,才可能正确地分析这个过程。萨瑟兰在《白领犯罪》中还进一步澄清了他的犯罪理论。他指出,“不同交往理论”是关于个人基于模仿而成为犯罪的过程一种假说(hypothesis),而社会解组是从社会的角度来解释犯罪的假说。这两个假说是相互统一相互支持的,可以应用到任何犯罪,包括白领犯罪上。他进一步解释“社会解组”所包括的两种情况:一是如迪尔凯姆所称的“失范”的状态,即社会缺乏正确行为的标准。二是社会中有不同的行为标准,这些行为标准之间在特定方面,发生了冲突,比如主要由移民组成的在贫民区中形成的赞同暴力或非法手段获得成功的行为规范与主流社会行为规范(法律)之间的冲突。简单地说,“社会解组”(不同社会组织)就是缺乏标准或标准冲突。白领犯罪的出现是由于美国向自由资本主义过渡时,传统社会生活的规范不能适应新的社会,而新的规范还没有建立起来造成的。传统上美国文化对国家调控经济生活有着本能的抵触,认为这些都是与极权主义、官僚主义或者乌托邦相联系的概念,因此,社会就处于一种缺少规范的状态。之后,克雷西(1960)进一步发展了这个理论,并认为,需要区别不同交往“过程”与不同交往“理论”,前者即是指上述的9个命题,而后者,包括了一个更宽意义上的理论,即包涵以下三个部分:一是不同交往过程、二是不同社会组织、三是规范冲突。[67]并且,需要区分两个层次,微观层次(即个人层次,包括前面第一部分)和宏观层次(即社会层次,包括后两部分)。[68]以,本质上,综合萨瑟兰不同时期的论述,并加上克雷西对理论的修订,不同交往理论是这样的:

首先,从社会层面来解释(宏观部分),当一个剧烈变迁的社会中出现社会解组时,社会解组产生了具有不同社会地位的群体(这些群体的形成过程也许并不相同,也许是移民因为语言问题无法与主流社会沟通也无法在主流社会层次上取得成功,也许是社会形成了深层次的贫富差异,这都会导致不同社会群体的形成),这就会发生不同行为规范之间的冲突,一些群体会自身内部会形成一种共识,认为挑战这个更大社会的规范(法律)是正当的,是值得赞同的,而社会主流群体则认为必须遵守规范(法律),这就形成了冲突,导致了“不同”(different);

交往行动理论 篇5

1 哈贝马斯交往行动理论概述

哈贝马斯是法兰克福学派第二代核心代表人物之一, 他也是当代德国著名的马克思主义哲学家, 在学界中他的交往行动理论备受推崇。该理论认为, 就人类的个体发展而言, 每个人所具有的普通资质由于人的话语行为而不再是孤立的单子, 必将成长并步入以生活世界为主的符号化结构中, 每个参与者由于语言在主体间的往返对话而能够相互理解、达成共识, 进而形成某种“情境界定”或“知识背景”。交往行动不同于劳动, 它是一种语言理解行为, 而非工具理性行为[1]。哈贝马斯给出了有关言语有效性基础的4个要件, 其中包括可领悟性、真实性、准确性和真诚性。哈贝马斯认为:为了让说者和听者能够相互理解, 言说者的表达要具有可领会性;为了让听者能够理解说者的知识, 言说者的陈述要真实可靠;为了让听者能够信任说者, 及他的话语, 演说者的表达要真诚;为了让听者能够接受说者的话语, 言语者必须选择适合本身的话语, 这样在以公众的规范为背景的话语中, 说者和听者能够互相认可。

希望人们回归生活世界是哈贝马斯交往行为理论倡导的核心, 它非常看重交往行为的合理性, 该理论强调主体间的对话与话语的分析, 倡导沟通要遵循行为规范, 重视沟通价值的重要性, 这不管是对于德育本质的认识, 还是学生思想教育与管理实效性的提高都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和实践价值。

2 交往行动理论对学生教育管理的启示

2.1 学校管理要回归生活世界

哈贝马斯所认为的生活世界, 就是人们长期置身于其中的境域, 而“系统”是有别于“生活世界”的概念[2]。学校管理是培养学生综合发展的一种活动, 而人是社会性的产物, 那么以人为主的教育就必定要根植于生活世界。首先, 要奉行“三贴近”原则, 使教育管理具体化、生动化, 使日常生活与思想政治教育的关系更加紧密;其次, 努力营造比较生活化的课堂, 为教师和学生创造一种能够充分展现自我的环境, 促进二者间的互动。如若不然, 必将隔断思想政治教育与日常生活的关联, 从而减弱了教育管理的实效性。

2.2 学校管理是一个平等交往的过程

一直以来, 哈贝马斯认为交往行为是以互相理解并达成共识为前提条件的一种合作性交互活动。交往行为与其他行为模式的本质区别在于其具有可理解性相互理解, 也可以说, 相对于其自身合理性而言, 理解或相互理解是其中心概念[3]。从某种意义上讲, 理解是主体间性的理解, 是交往行为的核心需求, 离开相互理解, 交往行为就是空谈。对于教师来说, 他要理解学生, 视学生为精神整体, 尊重学生的人格, 给予学生自由, 帮助他、鼓励他;而对于学生来说, 要理解老师, 既要理解老师的初衷意图、情感态度, 也要把老师看成是与他具有同样个性和精神的人看待, 去尊重他、接纳他, 还要将老师视为一个生活中的领路者, 把老师作为一个有生活阅历的人看待, 虚心接受他的指导和帮助。交往是一种共享精神、共享智慧、共享知识的一个过程, 正是因为有了共享才造就了师生间的和谐关系。这是因为在师生相互对话时, 能够相互理解和尊重, 学生既可以是听者也可以是言者, 教师也如此, 所以双方关系在不断地转化着, 他们能够相互认同、相互理解、相互共勉。

2.3 学生教育管理应实现双向互动、互惠共赢

在学生成长过程中, 师生关系是其感受到得最重要的关系之一, 对于心智成熟的大学生同样如此, 一般来说, 他们对社会及人生的初步认识都来源于师生关系的处理[4]。在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 教师和学生所扮演的角色必将随着时间、环境、对象的改变而改变, 二者是双向互动的关系。一方面, 通过这种互动能充分激发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使其心甘情愿地接受和理解教育内容, 并付诸行动;另外, 在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 教师通过与学生接触, 还能弥补自身不足, 不断提高自身水平。从而师生在交互影响中, 相互认可、相互激励、相互尊重并共同发展。

3 学生教育管理策略分析

3.1 建立健全民主的学生管理制度

德国当代著名哲学家哈贝马斯, 他以民主的话语性质在其行动理论中重点强调以下两点: (1) 对个人的自治、自我实现及自我发展进行忽略或压制属于不公正行为; (2) 民主参与是个人进行自我发展及自我实现的前提, 它能够有效地促进个人能力及素质的提高[5]。上述两点是基于当今社会的现代性而进行的阐述。在当下学校组织已普遍实现制度化及科学化的背景下, 我国学校教育现代化进程仍要坚定不移地以民主为核心。

要想在学校管理中真正落实学生的主体地位, 切实发挥学生的民主权利, 既要转变管理思想, 还要在管理制度上做文章。实际上, 真正的民主管理才是科学的管理, 假设学生能够参加到学校管理规章制度的制定与修正当中, 他们必将非常乐意地自觉遵守。在进行学生管理时, 我们更注重学生民主化, 不赞成一味地追求硬性的量化管理, 可是并不反对实施规范管理。正好相反, 规范性是交往理性的特征之一, 所以这种交往理性的学生管理方法是具备民主精神的。

3.2 搭建广泛的对话平台

学生对于学校日常管理的规章制度往往会产生一些逆反心理, 对此情况可以通过沟通的方式进行解决, 通过积极有效的沟通、平等亲和的对话可以消解学生的抵触情绪。对话是倾听和倾诉的双向交流方式, 需要主体和客体之前的彼此尊重、信任。可见, 对话不仅仅是完成言谈的动作, 在此过程中, 还要交流双方打开心扉, 以诚相待, 在言谈交流的同时, 实现精神上的沟通[6]。以此建立相应的对话平台, 构建与之配套的对话机制, 丰富学生与教师之间的沟通渠道, 禀持平等的原则进行对话。在学生提出疑问时, 要快速做出回应, 这可以加深学生对于学校管理的理解, 有效发挥学生的主体性, 培养学生的责任感, 从而提升学校的管理效能。此外, 还可以在校园网上搭建可以自由参与的交流平台, 将学生管理的制度和新闻发布在网站上, 设立交流反馈区, 并对反馈的信息进行定期整理。教育通过理解才得以实现, 因此, 应在学校条件允许的情况下, 积极营造理解氛围, 使学生在理解中健康成长, 理解是对教育方法的一种创新。

3.3 开发与学生生活世界相适应的管理内容

当前, 学校管理与生活世界并非和谐统一, 甚至会出现完全背离的情况, 带来一定的负面效应, 为了规避这种负效应, 我们应结合学生生活世界, 开发与学生生活世界相适应的管理内容。比如:学生在求职过程中碰壁的现象时有发生, 对此应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和责任意识;学生在考试过程中的作弊现象屡见不鲜, 对此应加强学生的诚信务实意识;当前网络时代, 应引导学生文明上网, 也不是一味制止;开展心理健康辅导及性知识的教育, 使用学生成为自立、自爱的人。

3.4 建立沟通反馈机制

哈贝马斯的交往行动理论以语言的互动、规范为基础, 关注在言谈过程中主客体之间的人际关系, 在思想观念、言谈形式、道德价值等精神层面的关系, 强调精神交流、现代视野与历史视界的融合等交往关系, 和在彼此认证话语有效的提前下的言谈交流形式。哈贝马斯认为交往共同体应在情境介入实践的结果中产生, 沟通理性借助言谈交流之间的动力掌控着社会活力的脉搏[7]。这种交往共同体的形成需要建立完善的沟通反馈机制为基础, 学校管理者应密切关注沟通后的情况, 收集整理反馈信息, 并针对各种沟通方式进行评价, 提出相应的改进措施。建立沟通反馈机制, 可使上、下之前的沟通交流更加顺畅、有效, 使集体的共同行动更加和谐。在理性趋使的沟通行动和主体进行互动可以强化产生的重建力量, 从而对集体行动进行调和, 沟通理性是制度改革的基础。沟通反馈机制在改革的过程中, 经过反复总结和优化, 可以成为学校民主管理的长效机制。

3.5 对学生进行分层管理

在学校管理时, 不同年级学生的生活世界也有整体性的差异, 基于此, 我们可以对学生进行分层管理。对于一年级的新生, 他们对学校的新环境正处于适应阶段, 这一时期的学生应着重进行常规教育, 以引导和教导为主, 帮助他们对学校规章制度进行理解, 以促进他们可以尽快融入到学校生活中去。对于二年级的学生, 度过了初入学校的懵懂时期, 思想、生活上都有了较大转变, 独立、自我约束的能力都有所提高, 此时应轻“管”重“理”, 帮助学生树立目标, 找到适合自己的发展方向。对于毕业年级的学生应以侧重发展类型的管理, 他们生理、心理方面都愈加成熟, 渴望投入到社会工作、生活中去。因此, 对于这一时期的学生, 应进行自由式的管理, 使其时间、空间、生活方面都处于自由状态。

4 结语

综上所述, 学校管理应在理解的基础上进行, 同时, 学生的精神发展也有赖于理解教育。管理者与被管理者之间通过积极有效的对话, 实现彼此之间的理解, 理解是学校管理效能实现的前提。只有通过学生和教师之间平等亲和的对话, 才能建立起理解的桥梁, 从而实现既定的教育目标。

摘要:倘若师生关系能够和睦平等, 那么对于整个学校的教育管理来说, 就如一个高效的减压阀, 既轻松又有效。本文在分析哈贝马斯交往行动理论的基础上, 阐明了交往行动理论对学校教育管理的影响, 提倡建立完善的民主管理制度, 为学生搭建广阔的交流舞台, 并积极研发满足学生生活需要的教育管理内容。

关键词:交往行动,生活世界,学生教育管理

参考文献

[1][德]哈贝马斯.交往与社会进化[M].张博树, 译.重庆:重庆出版社, 1993:191-193.

[2]陈英.日常生活中的法初探——以交往行动理论为视角[J].研究生法学, 2010 (4) :77-79.

[3]万树超.交往行动理论对学生干部培养的启示[J].人民论坛, 2010 (35) :45-46.

[4]陈立俊, 胡敏.当前高校管理沟通存在的障碍及对策研究[J].化工高等教育, 2009 (5) :23-24.

[5]周兴国.教学互动:从策略理性到交往理性[J].教育学术月刊, 2009 (6) :65-66.

[6]陈朝娟.哈贝马斯交往理论视野下大学生网络交往研究[J].中国电力教育, 2010 (10) :33-34.

交往行动理论 篇6

一、马克思主义交往观的基本内涵

交往是人类所特有的社会行为, 是人的社会关系的活化形式和动态表现。交往是马克思原著中一个重要概念, 它作为人类社会变更的主要形式之一, 是一个社会关系范畴, 又是一个实践的、历史的范畴, 是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确立的基石之一。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 马克思、恩格斯从人类种族发展的意义上讨论了人与人之间的社会交往行为, 把交往与社会关系紧密地结合在一起。

1. 交往范畴的界定

关于交往范畴的界定, 可大致归结出两种重要的倾向:第一, 是突出交往的客观物质方面, 把交往看作是相对于人与自然关系的、人与人的“社会的物质变换”关系, 是人与人之间的活动、能力和成果的交换关系, 这是在马克思唯物史观的意义上建立起来的。第二, 是注重人们之间的精神 (信息符号、知识、情感) 交流、沟通和理解。第三在内涵方面, 也明确地指出了交往的主体性和交互性的特征。

2. 马克思主义交往理论的内容

首先, 马克思、恩格斯认为交往活动是人类和人类社会的普遍存在方式。人要存在和发展, 必须与其他人交往, 才能使自身置于更深更广的社会关系中, 从而更深地打上社会的烙印, 人在交往中获得了社会属性。其次, 马克思、恩格斯也认识到物质交往对物质生产发生的巨大的作用和影响。他们指出:“生产本身又是以个人之间的交往为前提的”。从人类社会发展的过程来看, 个人的发展是最为重要的, 没有个人发展和交往活动产生的关系, 就没有整个的人类社会, 作为个体的人的存在, 不过是人进入社会生活的一个自然的前提, 而人的活动内容和生活的过程, 则要求人必须同他人结成特定的社会关系。

二、网络交往的内涵

新兴科学技术正在日益改变着人类的生存条件和交往状态, 互联网技术就是其中之一, 它正以强大的攻势渗透到人类社会生活的各个层面和不同维度之中。

网络空间的人的社会交往, 缺乏身体的实际接触, 是一种身体不在场的匿名互动, 这是网络交往与现实社会交往的一个实质性区别。而在网络交往的关系中, 网络空间是一个没有现实社会的背景的虚拟社会, 在这个社会里没有阶级划分, 社会成员消除了现实社会的背景, 身份, 和限制。网络交往的这种虚拟性, 彻底颠覆了理性主体的确定身份, 人类个体的发展得到了进一步的提高和改变。所以说网络交往学说不同于马克思交往理论的学说, 但是又离不开马克思交往理论的延伸。

三、网络交往的特点

第一是网络开放性与多元性。网络化的交往超越了时空限制, 消除了地界的限制, 拓展了人际交往和人际关系, 使人际关系更具开放性。人的发展也具有个性化和多元化, 使人们充分发挥了个人的自主性。第二是网络的间接性与广泛性。网络改变人际交往方式, 突出的一点, 就是它使人与人面对面、互动式的交流变成了人与机器之间的交流, 带有明显的间接性。第三是网络的非现实性与匿名性。网络社会的人际交往和人际关系的定义, 已经突破了现实社会人际交往和人际关系的内涵。

四、交往理论与网络交往的联系

网络交往是展示出了人的发展的前景, 随着科技的发展, 马克思交往理论的人具有社会属性的特质, 人的交往需要个人的活动, 没有个人的交往活动就没有社会发展的前进。进入21世纪, 人的交往发展为以网络交往为主, 在网络交往中人的主体性不断凸显。所谓主体性, 即人作为活动主体的能动性、自主性和自为性, 人是网络交往的主体, 网络社会交往是由人作为载体来实现的, 而人是能动性、自主性和自为性的统一体。马克思的交往理论中人与人之间的关系, 和人与社会之间的关系, 也是以人的发展作为前提的, 没有个人的发展就没有整个社会关系之间的演变, 所以说网络交往既是人的发展的进步, 也是社会发展的进步, 马克思的交往理论指导了网络交往以人为主导的模式。网络交往虽然是虚拟的社会, 但与马克思交往理论说的现实社会又有差别。网络社会的发展部分源于与自然和物质世界相关的运作, 而更多的则来自维系人类的科学、艺术、商业和文化活动的巨大信息流。而马克思交往理论是更多的关心人类与自然, 社会, 与自身的交往关系。马克思的交往理论认为人的交往关系是人与社会发展的生产关系作为主要目的的, 而网络社会的发展则更多的是人为载体和以信息为目的的人的虚拟社会, 更多的是人与人的交往, 人与信息的交往。

五、交往理论对网络交往出现的意义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 人们的交往方式发生了全方位的变化, 网络交往逐渐走入了人们的生活, 网络交往的发展导致了网上虚拟社会的出现, 使得网络空间概念中的虚拟交往空间和社会空间等涵义进一步强化。作为一种社会空间的网络世界正在形成一种人际互动的新模式, 也是社会空间的一种新形式。马克思“把交往发展看成人创造自己真正全面性的物质过程”。可以说马克思的交往理论对网络交往的发展具有借鉴的作用。他提出的“交往观”就是人存在的理念, 提出的宗旨在于推进、实现人的发展。而网络交往的发展正是这种观念的延伸。建立在平等、自由、开放基础上的网络交往, 最终将获得完整的精神世界生成, 从而造就成有发展, 有创造力、充满鲜活个性色彩的完整的人的特质。

参考文献

[1]http://jpkc.whu.edu.cn/mks/dispArticle.Asp?ID=2067马克思基本原理概论教研资料研究成果库2007-7-17

[2]李丰才 周育国:《交往思想的建构与唯物史观的确立马克思交往思想探析》东北师大学报 (哲学社会科学版) 1994年第3期

谈哈贝马斯的交往行为理论 篇7

哈贝马斯开始建立交往行为理论的目的是对早期法兰克福学派的理论进行批判和改造, 改变其悲观主义的文化批判倾向。哈贝马斯创立交往行为理论的因素是多方面的, 其主要有三方面, 一方面是早期法兰克福学派的批判理论;一方面是M.韦伯的合理化思想;另一方面是西方的语言哲学, 特别是奥斯汀等人的言语行为理论。

(一) 晚期资本主义的社会危机

1. 合理性危机

晚期资本主义国家无法协调各个资本家之间的利益冲突, 而且经济模式存在着结构上的障碍, 无法解决各种矛盾。政府的介入使资本主义的生产关系有了政治的倾向, 不再是单纯的经济关系了。中小资产阶级和垄断资产阶级的利益分化, 这就使国家不再代表一个阶级的政权, 还要考虑到劳动者的利益。而政府对经济系统的干预使其丧失了自主性, 晚期资本主义国家的经济危机由周期性变为持久性。

2. 合法性危机

由于, 国家对经济的不断调控, 经济的发展失去了自主性, 那么, 同样也使社会政治领域出现了危机。政府的介入很难搞好社会各个阶级和各个阶层的之间利益的平衡关系, 为了解决这种不平衡的关系, 政府必须抓重点, 这样就不能使社会各方面都同时满足需求, 政府的这种做法使群众的利益发生了冲突, 群众得不到相应的满足便对政府失去了信心, 政府便失去了百姓对他的支持和信任。因此, 晚期资本主义社会面临政治合法化危机。

3. 文化危机

晚期资本主义出现的文化危机是社会的动机危机, 是经济系统和政治系统的干预所造成的。人们在生存和发展中, 价值理性与工具理性相分裂, 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失去了平衡, 人格被操控, 威胁到了人类自身的自由, 人们把处理人与自然之间关系的方式渐渐应用到处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上来, 因此使政府与群众之间互相的不信任, 使其矛盾加剧。

(二) 影响哈贝马斯创立交往行为理论的主要因素

1.“语言学转向”的盛行

哈贝马斯既继承了早期法兰克福学派批判的主旋律, 又对其进行了改造和发展。在他看来这种重建的批判理论, 是为了适应现代哲学的“语言学转向”背景。所谓的语言学转向就是‘意识哲学’向‘语言哲学’转变的过程。语言问题变成了哲学的基本问题。哈贝马斯的交往行为理论主要就是通过语言为桥梁的交往社会学。

因此, 正在盛行的语言学转向正好为哈贝马斯的理论提供了发展的契机。

2. 对M﹒韦伯的合理化理论的超越

哈贝马斯曾说过:“从理论的发展史来说, M﹒韦伯是我理论的出发点。”[3]韦伯认为西方社会现代化的过程就是工具合理性的形成和扩大的一个过程。韦伯推崇理性, 但同时也看到全面的理性问题。理性使西方现代社会处于道德与价值的矛盾之中。在经济结构和行政管理机构中, 受到了目的合理性行为的支配, 但是却导致了自由的丧失、异化现象的出现。哈贝马斯认为, 出现这样的现象是韦伯没有把语言学与传统的意识哲学相联系的结果。因此, 哈贝马斯看来, 要想摆脱韦伯的合理性理论给社会带来的负面影响, 就要把人的“生活世界”和把人与人联系在一起的语言结合在一起, 超越传统的意识哲学。

二、哈贝马斯交往行为理论的主要内涵

(一) 哈贝马斯的交往行为

交往行为是首先把语言作为桥梁与世界互相发生的关系, 并且互相理解, 互相接受, 在矛盾中协调一致的一种行为。哈贝马斯认为, 合理性的交往和主体之间的理解更加具有价值。因为它是人类进步的标志, 和人类的解放目标相同。

(二) 生活世界和系统的双层理论结构

社会的合理化包括两个概念:一是生活世界合理化, 二是系统合理化。交往行为的基础和环境是生活世界和系统的过程。

系统主要是指社会的物质再生产用以维持自身的生存能力的机制。如经济系统和政治系统。系统与生活世界在价值方面协调人们的行为规范是不同的, 系统是用以影响人类的社会组织和社会制度的, 更能从功能的方面影响并且调节人们的价值取向和生活方式。哈贝马斯把系统分为了四个阶段:第一阶段是平等的部落社会, 第二阶段是阶级部落社会, 第三阶段是自由资本主义社会, 第四个阶段是晚期资本主义社会。在晚期资本主义时期社会存在着两个主要的特点, 一是国家对经济的干预加强, 二是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 已经日渐成为人们潜在的意识形态, 从而使系统对生活世界开始了侵蚀, 即出现了生活世界的殖民化。

(三) 生活世界的殖民化

生活世界的殖民化是现代文明社会病因的根本。哈贝马斯认为西方社会出现这种困境的主要原因是系统控制了生活世界。这样, 生活世界就被所谓的金钱和权利所控制, 生活世界中原本的价值观和生活世界存在的意义就已丧失。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 工具理性在晚期的资本主义社会起到了巨大的作用, 在提高了经济效益的同时, 人们为了追求最大利润, 不论是市场还是行政机构都以工具理性作为标准, 这样, 科学技术应该是与社会生产与发展、人们的社会结构和文化传统相适应的, 应该有利于人类的人格形成, 但是, 在其发展过程中工具理性的主宰, 使自由被操控, 人格被扭曲, 系统与生活世界逐渐分离。

(四) 交往理性的重建

要想解决生活世界殖民化, 拯救现代社会, 克服晚期资本主义的危机的途径就是使生活世界与系统重新协调发展, 实现社会的合理化以及交往理性的重建。首先, 要用恰当的语言进行对话。问题的根源在于生活世界, 即用语言组织起来的话语世界。只有通过普通的语言改变社会舆论结构, 才能创造良好的语言环境, 才能使不同的人在自由的语言环境中自由诚实的探讨一个问题并且达成共识。其次, 重视道德规范。在普遍的语言共识的基础上, 通过这种道德规范来协调个人对社会相一致。最后, 要通过交往理性的重建来实现重建生活世界。人类要使系统与生活世界相互平衡。哈贝马斯说的真正的合理性并不是韦伯的最优化手段实现的既定目标, 而是内在于交往之中的, 所以他认为整个社会只能建立在交往理性之上, 只有通过交往理性才能达到社会的整合和人格重塑, 要把生活世界也建立在理性交流上, 实现交往行为的合理化, 实现社会合理化, 加强人们的团结和协调, 满足人格形成的需要。

三、哈贝马斯交往行为理论启示

(一) 对交往行为理论评析

哈贝马斯强调了交往行为的基础——语言的重要性, 强调在实现社会合理化的过程、克服生活世界殖民化, 都需要重建交往理性, 交往理性起到了决定的作用。他主张用互相理解、宽容、的态度对待不同的价值观、信仰、生活传统、风俗习惯, 人际关系以及国家之间的关系。他认为交往理性的话语民主和平等是文化交流、社会交往得以顺利进行的准则。哈贝马斯的交往行为理论并没有为批判理论奠定坚实的基础, 也没有揭示出资本主义社会的真正面目和病因, 但是, 他对资本主义社会的批判和对社会人文的关怀, 对人类生存状态的担忧是值得肯定的。他吸收了哲学、社会学的思想并且重建了传统的批判理论, 为我们提供一种新的视角、新的思想、新的概念。让人们在相互理解的同时达成共识, 以取得社会的和谐。

(二) 哈贝马斯交往行为理论对中国的启示

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 社会的不断进步, 那么由于经济的快速发展而引发的社会中的各种矛盾也日益集中起来, 并且逐渐凸现出来。如何协调社会的各阶层的矛盾是当前政府工作的主要内容。我国要不断加大舆论的开放程度, 积极调动人民的积极性, 积极参与国家的政治建设, 并不断鼓励人民参政议政, 提高人民当家作主的意识。制定健全相关的法律法规, 规范社会行为, 保障“生活世界”的有序进行。哈贝马斯的交往行为理论为我国的精神明文建设也提供了重要的借鉴意义。克服道德的衰退, 抑制拜金主义的盛行, 不断提高公民的道德水平, 培养公民的个人修养。这样, 我国的社会才能有序健康的发展。同时, 也为我国的对外交往提供了历史借鉴, 虽然民族不同、文化不同、语言不同, 但是却遵循共同的交流原则, 尊重互相的平等的话语权, 互相学习对方的长处, 扬长避短, 这样才能彼此和平共处, 共同发展。哈贝马斯的交往行为理论为我国建设成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为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成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提供一定的现实意义, 为我国的对外交往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

哈贝马斯的交往行为理论在指导现代社会中人与人之间的交往的同时, 也暴露了现实存在的不足, 并且提出重建交往理性和实现社会的合理化。尽管哈贝马斯的理论还存在着许多的不足之处, 但是他为我们提供的现实意义是不可忽视的, 为我国现代化的建设提供了历史借鉴。

摘要:20世纪80年代, 哈贝马斯开始研究交往行为理论, 对早期的法兰克福学派的批判理论进行了改造以及改变了它的悲观主义的文化倾向, 适应了现代哲学的“语言学转向”的大环境。哈贝马斯的交往行为理论, 在现代社会对国家之间的这种密切的交往提供了一定的现实意义, 对我国的经济建设, 社会建设提供了一定的借鉴性, 为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提供了理论依据。

关键词:哈贝马斯,交往行为,生活世界,系统

参考文献

[1][英]P.威尔比.《哈贝马斯和现代国家的话语》[M].1979年, 第3期, 第667页

上一篇:地震声波数值模拟下一篇:光合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