异质同构

2024-07-16

异质同构(精选5篇)

异质同构 篇1

摘要:阅读教学情感的传达的是一种美好情感的传达。在阅读教学中文本、教师、学生之间情感传达的张力结构是一种“异质同构”的关系, 教师要通过情感的对象化, 调整三者的张力结构, 建立新的格式塔, 以实现审美情感传达的目的。

关键词:情感,异质同构,阅读教学,传达

在阅读教学中, 很多教师都有这个体会, 面对一篇美文心情澎拜, 课前精心备课, 上课时绘声绘色, 甚至手舞足蹈, 希望能像《记梁任公先生的一次演讲》中的梁启超一样, 让学生感动, 但往往事与愿违, 没能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那么在阅读教学情感传达有什么特点呢?

一.阅读教学情感的传达是一个格式塔

格式塔心理学认为, 任何一个现象都是一个完型 (一个格式塔) 。阅读教学是文本、教师、学生三者的对话过程, 研究阅读教学的情感传达不能孤立地去分析文本、教师或学生, 也不能理解为三者的简单相加, 正如我们要研究一个建筑, 光研究砖头和泥灰是不行的, 把对砖头和泥灰的研究结果加起来也不行, 因为建筑并不简单地等于砖头和泥灰之和, 它是一个整体, 一个完型。在具体的阅读教学中我们会发现, 当把文本、教师、学生三者结合在一起的, 便会突然出现一个新的事物, 一个新的格式塔, 在新的格式塔里, 文本、教师、学生三者的张力结构或者力的样式都会发生一定程度的变化。如果教师不能把握这种变化就会出现感情传达的错位, 这种感情传达的错位主要表现为三个方面:

1. 曲高和寡。

文本的情感取向与表达远远超出学生的情感结构与学生的情感接收能力。如《离骚》中的象征意义

2. 鸡同鸭讲。

教师的情感取向与表达远远超出学生的情感结构与学生的情感接收能力。如《再别康桥》中的颓废。

3.南辕北辙。文本、教师的情感取向和表达与学生的情感取向和表达没有交集。如《雨巷》中的“丁香一样结着愁怨的姑娘”。

二.阅读教学中文本、教师、学生三者是一种“异质同构”的关系

“仁者乐山, 智者乐水”。阅读教学中文本、教师、学生之间情感传达受其张力结构的制约, 情感指向的应力是各不相同的, 要使情感指向的应力不同文本、教师、学生之间“获得最佳平衡”, “就需要特殊的力”把三者联系起来。格式塔心理学认为, 自然事物也好, 艺术形式也好, 任何一个完型 (一个格式塔) 都有一个内部张力结构, 或者说“力的样式”。当一个完型的各个现象的内部张力结构或者力的样式相同时, 它们之间就会存在着一种“同构对应”关系, 如果内部张力结构相同, 就是相同的完型, 是“同形同构”;如果各个现象的“质”构 (内部张力结) 不同, 是“异质同构”。阅读教学中的文本、教师、学生是一种“异质同构”的关系, 只有文本、教师、学生的“力”的作用模式达到结构上的“同构对应”一致时, 才可能激起审美经验。因此在阅读教学中情感的传达应针对学生的接受力结构, 不能试图超越学生现有的接受力结构。也就是说通过与学生的接受力结构相一致的情感传达, 使教师、文本、学生之间不断形成新的接受力, 这种变化将促使文本、教师、学生的感情传达取得某种平衡, 以达到新的同构。比如:《庖丁解牛》, 庄子通过这个寓言表现了道家“齐物, 顺应自然, 无为而治”的思想, 表达了庄子对“至人无已、神人无功, 圣人无名”人生境界的追求, 但文本所表现的道家的思想和庄子追求的人生境界, 超越中学生现有的接受力结构, 文本这些外在情感很难内化为学生个体的情感。为此在教学中, 首先要从学生的生活体验 (见过牛, 吃过牛肉, 并且一般有牛肉比较韧的体验) 和知识结构 (学过生物, 有一定的生物学知识) 出发, 让学生认识到牛无疑是很复杂的, 但庖丁解牛, 为什么能一刀下去, 刀刀到位, 轻松简单, 原因是什么?是因为掌握了它的机理。牛与牛当然各不相同, 但不管是什么牛, 它们的机理都是一致的;庖丁因为熟悉了牛的机理, 自然懂得何处下刀。然后说明生活也一样, 虽然每个人的生活也各有各的面貌, 其基本原理也是近似的, 如果能透解了、领悟了生活的道理, 摸准了其中的规律, 就能和庖丁一样, 做到目中有牛又无牛, 就能化繁为简, 真正获得轻松。

三.阅读教学中的“异质同构”是情感的对象化过程

白居易《庭槐》诗:“人生有情感, 遇物牵所思。”“情感是人对客观现实的一种特殊反映形式, 是人对客观事物是否满足自己的需要而产生的态度体验 (《心理学大辞典》) ”, 这态度在生理上表现为一种较复杂而又稳定的生理评价和体验, 具体表现为爱情、幸福、仇恨、厌恶、美感等等。情感的复杂性是因为情感在本质上是主观的, 它不讲道理, 也不能强迫, 你不能强迫一个人去恨什么, 也不能强迫一个人去爱什么。情感的稳定性是因为情感是每个人自己的内心体验, 它不可替代, 不可忘记, 也就是说情感体验是每个人自己的事, 不是从别人那里克隆或者拷贝来的。格式塔心理学认为, 各种形式结构能够引起主体的不同的情感体验之间的对应性、沟通性。情感通过形式表达, 任何形式都蕴含着特定的情感, 而阅读教学正是利用人们的各种情感的真情表达形成构成一种美的表现。“世界上没有无缘无故的爱, 也没有无缘无故的恨”, 虽然情感是每一个人内心深处的东西, 它看不着、摸不到, 但它一定要指向某个对象, 因此教师要实现阅读教学中情感的顺利传达, 关键就是情感的对象化。比如对《荷塘月色》:“我爱热闹, 也爱冷静;爱群居, 也爱独处。”一段话的理解, 教师在进行教学设计时必需认识到, 在学生的集体关系中, 他们的生活可能是丰富多彩的, 但他们也需要自己的私密空间, 都会多少保留着封存的秘密, 这封存的秘密不见得都是他人可进入或者了解的。这样学生才会真正体会“独处的妙处”。要实现阅读教学的情感对象化过程, 要做好下面三方面的工作。

1.感知文本的张力结构。

接受美学家姚斯指出:“一部作品, 它更多地像一部管弦乐谱, 在其演奏中不断获得听众新的反响, 使其从物质状态中解放出来, 成为一种当代的存在。”就是说, 一部作品的意义和价值并非只是由作者意图或作品结构所决定的, 更重要的是要在读者的阅读中才能实现。也就是说读者的阅读活动是文章的本体构成, 是将文章从静态的文字符号中解放出来而还原为鲜活生命的唯一可能的途径。它充满很多空白和未定性, 一方面渴望着与每一个解读者 (如教师、学生) 合作, 通过情感传达对空白填充, 另一方面又通过不断否定的方式导引阅读活动中一个个交流阶段。也正因为文本总是有很多空白和未定性, 使得解读者不可能一目了然地把握文本的全部内涵, 这就形成了文本与解读者之间的张力。具体到语文阅读教学中就是要解决其中的空白和未定性, 到底在教学中要传达什么样的情感。比如徐志摩《再别康桥》表现是一种什么情感?留恋之情?惜别之情?理想幻灭后的感伤之情?是颓废?是洒脱?是无奈?是因情还是物?语文教学不是搞文学研究, 在四十五分钟的课堂不可能面面俱到, 学生的接受能力也不许可面面俱到。

2. 关注学生的张力结构。

学生意识或潜意识必然存与文本张力结构相吻合的张力的结构, 在阅读教学中教师的主要任务寻找学生与文本情感传达的张力结构, 让这两种张力结构在教师的指引下互相碰撞, 唤起学生相应的情感, 实现教师、文本、学生之间情感传达, 这情感的传达是学生阅读的感觉和行为的表现。但是, “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学生在阅读活动之前, 在他们以前的存留在意识中的阅读经验和阅读记忆已经形成一种张力结构, 他们会从不同的角度, 以不同的人生经历、知识储备、感悟能力去理解文本的内涵, 并且会得出不同的结论。为此在阅读教学中教师要关注三个问题:

首先, 时间的错位。金元浦教授指出:“文学本文永远处在过去、现在与未来的联系之中, 处在生成运作的意义链中。任何一部有生命力的作品, 其意义的生成总是指向未来, 总是处于未完成状态”。学生与文本存在一种时间距离, 这时间距离形成了读者与作品与历史的疏离感、陌生感。比如:“落日楼头, 断鸿声里, 江南游子。把吴钩看了, 栏杆拍遍, 无人会, 登临意。” (辛弃疾《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 词中所表达的恢复中原的渴望和对南宋政府苟且偷安的不满之情, 对今天的学生而言, 理解起来就有一定的难度。为此在具体教学中对作者和写作的时代背景的介绍就十分重要。

其次, 思想的差异。学生面对的文本, 大多凝聚着高远的见识与深邃的思想, 而学生大多人生阅历较浅、认识水平不高, 就不可避免地出现思想差距。因此, 在阅读教学中教师一定要把握这种思想的差异, 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化繁为简, 化难为易, 把这种高远的见识与深邃的思想解析清楚。比如:鲁迅的小说《阿Q正传》的阿Q形象意义分析, 一方面不能过于泛政治化, 大谈封建社会的愚民政策, 大谈辛亥革命的不彻底性, 过于政治化的说教很难引起学生的感情的共鸣;另一方面也不能过于学术化, 大谈什么启蒙主义, 改良主义、进化论思想, 大谈鲁迅思想的实质, 这样学生一定会云山雾里, 学习的兴趣全无。如果换个角度概括《阿Q正传》的创作意图:着眼于启蒙, 写出中国人的人生, 主要是广大受剥削压迫的劳动人民的苦难、悲惨而又愚昧落后的人生, 希望改良这悲惨的人生, 唤醒沉睡的民众, 是鲁迅为疗救这样病态的社会、病态的国民而发出痛苦的呐喊。学生可能更易于接受。

第三, 语言的距离。金元浦教授认为:“读者使用的语言, 既可能是与作品的语言不同时代不同文化的语言, 也可能是同一时代的语言。无论那一种情形, 读者语言都与作品语言构成一种张力。这种张力关系暗含的复杂内涵是共性语言与个性话语之间的差异与矛盾。它包含着富于个性特征的读者话语与其时代语言普遍性之间的距离”。当学生面对文本进入阅读和解释, 首先感到的是自己与作品语言 (话语) 之间的距离, 尤其是当作品的语言与读者使用的语言不属于同一个时代或同一文化时, 意义的实现就呈现出更大跨度, 学生语言和作品语言构成一种张力。在具体的教学中教师要拉近这种语言的距离, 消除这种张力。

3. 调整教师自己情感的张力结构。

在这对象化过程中教师的地位非常特殊, 教师只是文本与学生平衡关系的一个支点, 在具体的教学中教师通过这个支点的调整来平衡两者关系, 使教师、文本、学生之间“获得最佳平衡”。因此在课堂上教师要通过组织学生的对话、交流、协商、合作, 了解学生的情感传达的需要, 调整自己的情感张力结构, 努力突破自己的情感定势, 不断丰富和调整自己对文本的理解, 超越自己, 让自己的情感在适应复杂的阅读教学中得到升华, 成为阅读教学情感传达的“催化剂”和促进者。

四.阅读教学情感的传达是一种审美情感的传达

阅读教学中, 由于个性、阅历、知识基础等差异, 学生对文本的情感体验形形色色, 良莠不齐。比如徐志摩《再别康桥》, 有的学生理解为一首抒情诗, 表达的是一个莘莘学子对母校的依依之情;有的学生理解为一首爱情诗, 表达了作者的对曾经的恋人林徽因的怀念之情;可能也有一部分学生由于港台无厘头影视剧看多了, 用来表达一种比较暧昧的感情。因此教师应以文本为轴心, 根据教学目标和文本在整个阅读体系中的位置, 随时引导学生注意文本中特别有意义的部分, 保持阅读一定的高度和难度, 对学生的见解要做到尊重而不迁就, 宽容而不放纵, 赞许而要辩证, 在必要的时刻拨乱反正, 拨云见日, 把文本意义引向深刻。也就是说阅读教学情感的传达, 应该也必需是一种审美体验的过程, 是一种美好的情感的传达, 它通过美好的情感的传达让学生真正把握住文本的深层意蕴, 感受文本的人性之美, 从而获得一种精神超越和生命感悟, 完成一次极为强烈的人格、心灵的高峰体验。

参考文献

[1]金元浦《意义:文学实现的方式》[M]北京:《文学评论》1995年第4期。

异质同构 篇2

摘 要:构成教育最重要的发现就是点、线、面等基本要素的提出,使我们深刻认识到任何图形都可以简约到点、线和面的构成;异质同构是格式塔心理学派一个非常重要的分析造型艺术的学说,借助这个原理可以利用点构成、线构成和面构成的手法去重新丰富一个图形画面,以异质同构的形式组合在一起,画面的视觉效果、艺术美感都远远超过了摄影技术所能带来的视觉感受。

关键词:点、线、面;构成;图形;异质同构

1 背景

构成是设计界共通的图形语言,是一种艺术设计专业的常用术语。[1]构成作为设计基础教育课,最早是于1919年在德国包豪斯(Bauhaus)设计学院的“基础课程”(Basic Course,现在多译为“造型基础课程”或“造型设计基础”)训练中出现的,这种实验性的教学模式刚开始是由伊顿(Johannes Itten,1888~1967)创建的。

20世纪中叶,包豪斯的设计理念传入东方,日本在结合振兴经济的生产实践与设计应用中,形成了相互连贯,各自独立的三门专业课程,即平面构成、色彩构成和立体构成。[2]这三大构成课是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设计大类专业的必修课,是一种训练和开发创造性思维模式的综合课程。七十年代末构成艺术由香港传播到我国,到了80年代构成艺术的教学开始出现在我国高等艺术院校中,成为设计专业的必修课程。进入信息时代后,随着计算机技术广泛地运用在当代设计中,为设计师提供了更丰富的表现技法与手段,曾经需要耗时久、甚至难以实现的复杂设计任务,如今可能仅需几分钟就能轻易完成。在计算机的帮助下,人们完全可以实现单纯地利用点构成、线构成和面构成的手法,在异质同构原理的指导下,实现复杂图形向构成艺术的转化。

2 构成的基本要素——点、线、面

最基本的形态是由点、线、面等基本元素构成的。众所周知,图形是一种可视化的语言,其本身就具有一定的特征,而且具有一定的造型特征。[3]虽然二维平面中的各种图形无穷无尽,但最终都是由最基本最抽象的点、线、面三种基本要素构成,换言之,任何图形都可以用点线面去造型出来。[4]

点作为形态构成中最小的构成要素,其在几何学中是不具有大小只具有位置的,但在构成中具有形态、位置和大小等属性。点的大小是相对的,是在与其所处的环境背景比较之下决定的。因此,在一定的环境背景下,点与面之间的概念是可以相互转换的。

线是点移动的轨迹,面和面的相交也能够产生线的感受。[4]由于各种线的形态不同也就具有各自不同的视觉特性,也就是线的性格。从构成的角度来看,线具有长短和宽度,随着线的宽度的增加就会使人感觉到面的感觉,线的粗细和浓淡也能够带来视觉上的感受,可产生远近和空间之感,线的间隔和疏密,还可表现肌理和立体之感。

面是线移动所产生的轨迹,线的封闭可形成面的感受。另外,点的密集或者扩大,线的聚集和闭合都能产生面。[5]我们常见的面一般可分为三个部分,分别是几何形、有机形和不规则形三类。[4]正如严谨的几何学一样,几何形的面总是给人规则有序的感受。有机形是自然形成的面,具有生动、节奏韵律的视觉感受。不规则形的面是有意或偶然形成的面,有著更多的形式。

3 点线面构成与图形的异质同构关系

异质同构是格式塔心理学派提出的一种解释审美经验的学说。异质同构在图形处理上,具体表现为在同一个构形内,用不同的材质、不同的甚至相悖的事物去填充到这个构形里,会产生新的审美体验。笔者将美国著名电影女演员安妮·海瑟薇(Anne Hathaway)的人像摄影(图1),借助计算机辅助图形方式,利用异质同构原理,以点构成、线构成和面构成的手法,重新进行重构设计和形式演绎组合成新的视觉图形,从中探讨构成与图形的异质同构关系。

3.1 点构成

点作为形态构成语言的基本要素,所要体现的内容非常多。这类构成的表达要求找出一个与主题形象相关的“点形”,要求“点形”必须具备各自特有的与画面中人物相关的特色形象点元素。

如图2中,左上部分是纯粹的、大小不一的圆点,是通过网点的大小变化来表现过去老报纸上的印刷效果,远看就是一幅抽象的点构成;右上部分是运用安妮·海瑟薇中文音译名首字“安”字作为“点形”;左下的“点形”则是海瑟薇主演的电影《穿普拉达的女王》(The Devil Wears Prada)海报主题形象普拉达女鞋的造型;右下部分的“点形”是海瑟薇曾获得的奥斯卡金像奖最佳女配角奖的奖杯。通过与海瑟薇紧密关联但是又不同的“点形”元素进行画面整体网点布局,这里每个“点形”都是与海瑟薇有密切联系的图形,通过异质同构的表现手法,点的构成画面就形成了近似肌理的效果,成为富有想象力的视觉构图。海瑟薇构成图形的点有着不同的明度,明度不同的点在视觉效果上形成了富有层次的面的变化。明度低的点作为人物头像的暗部,强烈的对比使这一部分的画面如图底关系中“底”的感受,“图”的部分则是明度高的点。对比之下,简单地由点引起的层次变化却产生了网状连贯的画面效果。这样的点构成已经不仅仅只是设计图形的概念,与海瑟薇人物图形已经有了贯通之处,让对海瑟薇的人物图形的视觉感受也发生了奇妙的变化。

3.2 线构成

在形态构成理论中,线是点线面等要素中表达力最强、表现最丰富的造型语言。用线的疏密、交叉来组成画面的明暗变化关系去塑造形体,也就是将形体分割成无数条有一定间距排列的线条,运用明暗关系去表现对象。实际上,传统的素描就是利用一组组的排线去构成物体的明暗变化。线构成独特的视觉效果同样可以通过异质同构的方法赋予到创意图形中。

曲线或直线都是决定图形画面的基本要素,都可以经过计算机辅助生成极度复杂的图形。在图3中,左上是由同心圆线条的不断扩散、重叠的动态效果;右上部分是线条以45°角互相交叉的组合方式;左下部分是呈S形弯曲的线条均匀细致地纵向排列而成,有点类似边缘错视原理的手法;右下部分则是利用两个垂直方向相交的波浪线组合而成,其中较暗的地方有大量的波浪线聚集,具有明显的纹理感,亮部与明暗交接部分的线基本是按照素描结构呈垂直排列方式,表达了素描的明暗结构走势,塑造了强烈的立体感。在线构成的图形中表达结构或层次时,不只是如同素描一样简单的线的聚集,各种线的形态不同也就具有各自不同的视觉特性,[4]每一种线构成的人物图形都有自己与众不同的个性和情感。所以,当代设计师若能善于运用计算机绘图,就可以把线构成更好地延伸为艺术表达效果的手法,从而绘制出具有丰富情感和形式美感的艺术图形来。

3.3 面构成

面的概念是线移动形成的轨迹,轨迹之间或在其他构成要素的影响下的差别表明了面的性质。点、线、面这三个构成要素的性质是十分灵活的,我们可以运用异质同构的构成方法让设计师微妙地把握面构成的这种平衡。如果我们改变轮廓形中色彩的元素构成,运用同时对比的原理,在异质同构的手法下,使得这些不同色彩的面形成鲜明的色彩对比,这时面的形态能够产生一种十分强烈的同时对比效果。

同时对比是指当两种或两种以上颜色同一时间、同一空间并置在同一画面上,所看到的色彩对比现象,同时对比产生的色彩冲突可以理解为是视觉残像发生作用的结果。[6]对比色较于类似色而言,它利用面积相近的色彩对比加以区别,更具有强烈的视觉效果。[7]1962年美国波普艺术代表人物安迪·沃霍尔就是利用同时对比的原理,采取丝网漏印技术,创作了著名的《玛丽莲·梦露》的经典传世之作。如图4中的海瑟薇人物面构成图形由对比色(包括原色、间色和补色对比)和类似色构成的面组成。在这四组图形中可以看到,从颜色上来说面与面之间的对比显然要比点或线强烈很多,更有视觉冲击力。左上图采用了红、青和绿的补色对比关系;右上是黄、紫和蓝的色彩组合;左下是红、黄和蓝三原色;右下则是紫、黄和蓝黑的对比色关系。画面中头发与背景构成的互补色的面通过强烈的同时对比,有着非常明显的形状和边缘的区分,而脸部上类似色面之间的过渡效果产生的边缘变化相对又有一定的融合性。在这一组对比色与类似色的交错中,每一张图形都展现出不同的各种色彩、肌理等方面的视觉感受。这样的面使海瑟薇的形象产生更多的艺术画面效果如体积感、重量感和空间感等,使得经过色彩处理过的面构成图形,虽然源自于相片,但藝术感染力远远超越了照相机获得的数字成像效果。

4 结语

构成是现代艺术设计中非常重要的方法,它将点、线、面三个基本元素,创造出无数具有艺术美感的视觉设计图形。在一张人物头像的异质同构案例中可以看到,点构成通过“点形”的网点表达,在视觉效果上形成了富有层次的面的变化;线构成通过曲线或直线的排列来塑造形象,能给人一种全新的视觉感受;面构成中,通过同时对比的手法,面与面不同色彩的同时对比造成了强烈的视觉冲击力,画面的视觉效果、艺术美感都远远超过了人物摄影。

构成在平面设计等领域中始终处于创造新图形手法的重要位置,而新设计平台背景下的构成,用异质同构的独特方式带给人们多元化、创新性的视觉设计创意。随着时代的发展,计算机辅助设计的广泛应用,在此背景下探索构成与图形的关系显得尤其重要。

参考文献:

[1]杨丹.关于平面构成教学改革之探讨[J].辽宁师专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03):98.

[2]刘明.创新思维在平面构成课程中的应用[D].长春:东北师范大学,2011:9.

[3]金萍.论图形元素在平面广告中的设计与应用[J].包装工程,2014(10):111.

[4]吴卫.平面构成(图书本)[M].北京: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2010:22,28,33.

[5]刘晓春.平面构成的要素在敦煌壁画中的体现[J].北方文学(下),2011(10):61.

[6]吴卫,肖晟.色彩构成(图书本)[M].北京: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2006:48.

异质同构 篇3

成功的品牌形象塑造必然需要从消费者的角度来把握受众的心理感受与思维模式。现代广告为拉近与消费者之间的距离, 往往运用多种手段和元素的结合。广告音乐有别于其他视觉艺术的特征, 它从听觉的角度使消费者更加立体地感受着品牌。广告音乐会首先使消费者引起情绪的发展变化, 进而使消费者联系其所反映出的广告信息与气质特性, 产生相应的生活体验感受, 唤起联想与想象。想象中的形象帮助目标消费者感受广告的个性信息, 产生对此品牌的认同感, 所以音乐是广告中激发消费者共鸣的一种优良媒介。

听觉 (声学) 品牌管理在英语中称作Sound Branding, 一向被认为是一种重要的营销手段。从品牌传播的角度看, 声音比形象更易于形成品牌识别。音乐是一种能很好地与人沟通的情感方式, 是品牌传播的必要元素。要建立消费者与品牌间的情感关联就比建立与产品间的情感关联困难得多, 音乐在此方面正好担当了重要角色。台湾学者郭美女在研究中指出, 音乐是各种音的组合, 这种组合的型态有横向与纵向的连接样式。她指出横向的音乐连接即表示着时间的延续配置, 在音乐中即是以旋律表示之;而纵向的音乐连接即表示着空间的广度配置, 在音乐中即是以和声表示之。而当音乐以旋律与和声组织而成之后, 所表示与演奏出的音乐, 在既定的空间中以持续的时间进行活动, 即是代表着音乐的节奏。台湾学者刘燕当亦指出音乐是由人类本能发展出的艺术与科学, 所有的音乐基本原理是由节奏、旋律、和声与音色四大要素构成。

综合而言, 人们对于音乐的体验不外乎是节奏、旋律、和声和音色。音乐的旋律就像是音乐的灵魂;音乐的节奏可以视为音乐的脉搏跳动;音乐的和声则如同为音乐添加了美丽的装饰, 显示出不一样的浓度与厚度;不同的音色就像是画家手中的色彩, 渲染出不同的画面。音乐虽然作为一个整体的组合, 但它的每一个要素给听众带来的感受和刺激是有差别的。本文尝试从音乐表现中各要素的不同功能给人们带来的不同心理感受, 分析品牌传播中广告音乐对受众品牌感知、品牌情绪、品牌体验以及品牌调性塑造的作用。

分析一:“横”面上的魔幻灵魂———旋律与品牌感知

音符在横向的连接中, 形成了一条高低错落、起伏有序、组合巧妙且变化莫测的声音线条, 这就是音乐的旋律。旋律是音乐自我陈述的主要形式, 是音乐表现的灵魂和核心。旋律在音乐中所呈现出的横向起伏线条犹如音乐的灵魂。旋律是音乐中最容易被人们所感知的, 也是最能体现人的情感起伏与变化的。当人们听过音乐之后, 首先能被回忆起来的就是当中的旋律。

在影视广告中, 音乐就像是小说中的情节, 为观众充当向导。在影视广告音乐运用中, 常常会出现人们所耳熟能详的音乐旋律。以箭牌绿箭广告自然篇为例, 广告画面初始, 中国的无垠大地自然风光展现于观众眼前, 耳边响起由江南民歌《茉莉花》改编的旋律, 伴随着新编的广告歌词“在自然辽阔的土地间, 每一张亲切的欢笑脸……”犹如清晨阳光般的《茉莉花》旋律马上把我们带到了一个清新自然的环境当中。绿箭口香糖广告以人与人之间的亲近为卖点, 选取《茉莉花》作为广告音乐的旋律自有其得道之处。

分析二:“纵”向上的美丽装饰———和声与品牌体验

和声在音乐的几个要素中是最为复杂的。音乐中的每个音单独听起来是没有任何意义的, 但当它们编织在一起并先后发出响声的时候, 每个音都显示出不同程度的倾向性和张弛感。旋律是在时间上的横向跨度, 和声让音乐在空间上“丰满”。这种不同的音响变化, 通过人的听觉系统, 进入人的内心世界, 在此之上产生的情绪波动与变化也是因人而异的。

和声具有形象意义, 能体现不同的思想情感与意境。和声的这种作用常常被用于塑造音乐形象、描绘情景等。如今的影视广告音乐大都使用了和声的手法。影视广告中的音乐特别注重与观众的内心沟通, 音乐的和声手段可以为视觉的白描加上绚丽的色彩, 让音乐显示出不同的浓、淡、厚、薄。在影视广告中, 广告制作者希望通过心理暗示让观众在观看广告时接收视觉信息与音乐信息, 形成内心的“符号暗示”, 将视听效果作为一个整体打包进入消费者的“符号系统”, 真正成为观众“自己的东西”。此时, 和声的作用就是让音乐更加多元化, 通过各种组合产生的音响效果使视觉形象更具体, 从而塑造出的形象或情境更加逼真生动, 引人入胜。人们多元化的、持续发展的审美需求不断地要求广告制作者在广告音乐制作中探索发展, 用协调与均衡的广告音乐代替生硬的强迫式置入。和声手法的使用强化了人们能够在广告中感受到的体验, 使音乐负载着品牌的各种信息真正通过感官进入人们的内心, 让人们从耳膜中接收的信息更加丰富多彩, 产生更具有层次感与立体感的形象联想。

分析三:“力”度上的脉搏跳动———节奏与品牌情绪

音乐的节奏, 犹如人们的脉搏跳动, 显示出的扩张感和动力感则赋予音乐以强大的生命力。它包含着力度、速度、反复三个要素。节奏中所呈现出的强与弱、长与短、快与慢等明显的表现特征, 与人类的心理感觉上的轻、重、急、缓有着最直接的对应关系, 与人类的生命律动和心理联觉有着极其相似的同构关系, 与人类的生息劳作和情绪波折有着密不可分的互动关系。在音乐的节奏形态中, 所组合而成的拍子不同, 也会带给聆听者不同的体验与感受。例如, 整齐、规范的节拍节奏, 具有稳定有序的特点, 给人一种沉着、踏实、安详、可信度大的感觉。节奏有着直接显露音乐情绪的功能, 并将这种情绪直接渗透到人体的律动中去。我们可利用音乐节奏的特征, 赋予广告不同的情绪。人们能第一时间从心灵上感受到音乐节奏所带来的强弱印象, 让节奏牵动着你的情绪高低起伏。影视广告音乐中的节奏手段, 是决定荧幕画面艺术效果及受众聆听与欣赏过程的必要因素之一。

耐克的广告《足球节奏篇》、《篮球节奏篇》里, 通过球的撞击声, 鞋底与地板的摩擦声, 运动着的人的呼吸声, 再配合敲击乐, 组织成为极富动感的节奏。当人们在观看这则广告时, 身体的每一个细胞都被运动着的节奏所启动, 节奏瞬间带动起人们对运动的热情。

分析四:“深”度上的色调渲染———音色与品牌调性塑造

音乐的表现离不开音色。音色指的是我们运用各种类型声响的特色, 即形成了音色。音色不仅包含乐器所制造出来的声响, 也可以同时包含了人类与自然界中所发出来的声响。音色实际上是指音的色彩和特性, 音乐色彩会直接令人产生心理感情色彩。同样的主题旋律用不同的乐器演奏, 由于音色不同, 它所表现的情绪、气氛就完全不一样。如弦乐器的音色是暖色调的, 音色细腻, 表现力特别丰富, 能把情感细致入微地尽情表达;木管乐器的音色是冷色调的, 抒情、优美;铜管乐器的音色是热烈的、雄伟的、嘹亮的, 在音量上以一当十, 适合热闹、盛大、壮阔、隆重、激烈的场面;而打击乐器则是色彩最丰富的, 主要起到增加气氛, 增加节奏感, 增加色彩的作用等。不同的嗓音表现出来的特质也有差别。

品牌形象也具有鲜活的调性特征, 也就是我们所说的品牌调性。它代表特定的生活方式、价值观念与消费观念。随着电脑的普及, 音乐编辑软件的使用, 广告音乐的制作者可以模拟常规乐器的数百种音色, 使运用到广告片中的音色也更加丰富。通过利用不同乐器或嗓音与画面的配合, 可以形象地描绘出不同的品牌调性。例如:运动品牌如耐克、阿迪达斯、李宁等, 偏爱使用敲击乐器来表现品牌的运动个性特质。儿童用品如:宝宝金水、澳优奶粉等, 使用稚嫩的童声唱出可爱的儿歌, 加深了品牌的亲近感, 更容易打动妈妈的心。

分析五:“整体”的再传播———品牌形象再现

语言文字说多了也许会引起反感, 但歌曲有旋律美, 听多了反而越听越顺耳。音乐就是具有这样的特性。音乐虽然是多种要素的结合, 但大多数的消费者只是门外汉, 他们欣赏与陶醉的是音乐各要素结合的整体所带来的情感和想象空间。品牌的重复传播能够加深消费者的印象, 音乐为品牌的重复传播提供了一个便利的载体。如果在某段音乐和某品牌之间建立起一种联想, 那么, 这段音乐能够再现此品牌的相关信息。

在广告传播过程中, 传播客体或客体中的一部分自动成为传播主体再次向目标受众传播广告信息称为二次传播。“从受众效应的角度看, 传播与再传播是一条完整的信息价值链。”广告传播的主体是广告主, 客体是受众和消费者。广告主是广告内容、形式的决定者。广告发布出去以后, 广告传播并没有结束, 广告客体中间的一部分资源可以充当广告媒介再去传播广告信息。网络的迅速发展使二次传播甚至多次传播成为了品牌传播的重要手段。一段有创意的广告, 一首值得欣赏的广告歌曲, 往往更容易促使人们去主动传播。特别是好听的广告音乐, 人们还可以下载到自己的MP3里随时收听, 这对于品牌来说简直是千金难求的主动信息获取。

路易威登Soundwalk系列声响漫行是路易威登邀请Soundwalk公司联手制作的有声精品, 透过三大影星舒淇、陈冲及巩俐的深情演绎, 带你游历香港、上海及北京三个令人神往然而又各具特色的魅力城市。这段长约一小时的有声精品虽然销价约为人民币130元, 但仍吸引了不少消费者的下载。路易威登通过声响漫行的有声精品, 用独一无二的尖端声音旅程把中国古老的文化、习俗及历史通过动人的旋律向消费者娓娓道来, 利用声音的形式把品牌“旅行”的核心价值进行到底的一种方式。

“音乐无国界”。音乐是听觉的艺术, 即使我们闭上双目仍可用心感知。广告音乐若能为观众所喜欢并且广为流传, 它对品牌传播的作用是巨大的。借助音乐来表现广告创意和广告主题, 用广告音乐助推品牌传播的手法也越来越受广告界的喜爱。对于一个正在成长或发展成熟的品牌而言, 它的传播都应该“有形亦有声”。■

参考文献

[1]金立印《音乐在营销情境中的作用》《当代财经》[J]2005.12.

[2]程建平《音乐与创造性思维》[M]上海音乐出版社2007.

[3]郭美女《声音与音乐教育》[M]台北:五南图书出版有限公司2000.

[4]刘志强韩梅《世界音乐家名言录》[M]中国华侨出版公司1989年版.

[5]周涧《第二传播》[M]武汉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

[6]邵璐《影视广告音乐与视觉色彩感塑造》《艺术理论》[J]2007.8.

异质同构 篇4

古代笔记与当今博客, 一古一今, 二者出现的时间相距遥远。前者为中国传统文化所特有的文学样式, 后者随着现代网络科技而产生, 简称为“blog”, 音译名为博客。如果将二者放在一起, 看似风马牛不相及, 但仔细考察, 二者有着惊人的相同之处。从传播学的角度看, 二者虽然内容不同, 但形式却表现出异质同构的特征。为了对二者的同构特点作出明确的分析, 首先应确定二者的内涵。

古代笔记最早出现在先秦, 形成于魏晋, 繁荣于唐宋明清。“笔记”二字本来的意思是指用笔记叙, 但作为一种文体, 这一概念至今还没有明确的定义, 大致认为是一种以随笔记录为主的文体。它的特点是可长可短, 不拘形式, 多由分条的短篇汇集而成。如陶敏、刘再华认为笔记主要是“随笔记录作者见闻, 发表看法, 篇幅一般短小, 它有着极强的包容性和极大的随意性, 上自天文, 下至地理, 举凡社会政治、经济、军事、文化、科学、奇谈怪论、琐事屑闻、鬼怪传说、人间百态, 都可以纳入它的范围, 可谓包罗万象。笔记的篇章往往具有高度的独立性, 它们之间可以有某种外在或内在的联系, 但这种联系往往是极为松散的, 也并非是绝对必需的”, 如“宋代宋祁始以‘笔记’作书名, 后如旧题苏轼的《仇池笔记》、陆游的《老学庵笔记》等沿用。另有称笔谈、笔丛、随笔、笔余, 乃至杂录、漫录、谈丛、丛说等, 大致均可归入此类”[1]。

刘叶秋先生把古代笔记主要分为小说故事类、历史琐闻类和考据辩证类三类。他指出:“这里的第一类, 即所谓的‘笔记小说’, 内容主要是情节简单、篇幅短小的故事, 其中有的故事略具短篇小说的规模。二、三两类则……只能算作‘笔记’, 不宜称为‘笔记小说’。”[2]

在笔记的类别、范围方面, 研究者们还存在分歧, 但总体而言, 大家都认同笔记具有随意的特点, 笔记是由篇幅短小的文字组成的作品。

博客的定义也尚无确论, 它最早的名称是英文记录的“weblog”, 由“web”和“log”两个单词组成, 简称为blog, 它源于现代网络科技, 主要起源于网络“过滤器”作用。它的功能主要是挑选一些特别的网站, 并作简单的介绍。随着博客的发展, 博客的内涵也越来越广泛。一般认为, 博客可以指博客网络, 也可以指博主发表的日志, 还可以指信息的创建、发布者, 即博文的发表者, 也就是网络集结的群体。随着博客的广泛运用, 现在博客的类别也是多种多样的, 从博主的角色看, 有的是个体, 有的是单位, 如现在盛行的微博一般是个体博客, 作为单位的有各种企业博客。从博文所传达的内容来看, 博客有经济、教育、娱乐、体育等多种类别。总之, 博客作为一种新兴的网络产物, 它以网络传媒作为交流方式, 自由地发布博主 (个体或集体) 的心得体会、知识信息, 达到及时、便捷、轻松地与他人进行交流的目的, 从而实现个人或集体的自由表达。

笔记与博客异质同构的表现

从文化传播的角度看, 笔记与博客异质同构的共同之处主要表现在二者承载的内容、表现的形式、承担的功能等方面。

首先, 从内容上看, 笔记与博客所涵盖的内容同样是丰富的, 都是社会文化各个方面的反映。笔记从魏晋开始形成, 到宋代发展成为繁盛的局面, 且一直到元明清都保持着它旺盛的生命力, 文人的笔记创作接连不断。无论哪个时代的作品, 它都基本包含了创作者所处时代的政治、经济、天文、地理、文学、艺术等各个方面的记载或评论, 甚至是带有虚构特点的笔记小说, 都可以说无所不包, 广泛地反映了作者所处时代的社会面貌、生活方式、人情审美、文化观念等。从其所覆盖的范围看, 笔记可以被看做是小百科全书。与笔记相同的是, 博客所包含的内容五花八门、无所不有, 有时事政治、经济、文学、艺术、明星八卦, 乃至个人生活等等。在博客中, 博主可以自由书写他 (她) 的所见所闻所感, 可以是见闻的记载, 也可以是时事的评论, 当然也可以是创作的交流。在这里, 发达的网络媒介带来了信息传播的便捷、快速、广泛的特点。把笔记与博客所涵盖的内容纳入文化的范围看, 无论古人的笔记还是当代人的博客所包罗的内容, 都可以说是文化的代表。它们都反映了社会乃至大众各个方面的追求, 都是时代文化影响下的产物。如宋代代表性作品:孟元老的《东京梦华录》、周密的《武林旧事》等这些作品都是南宋时期的创作, 通过阅读这些作品, 我们可以知道, 尽管说宋代是一个积贫积弱的时代, 但当时的商业却非常发达, 都市表现出繁荣的局面;我们可以体会到词人柳永《望海潮》中的“烟柳画桥, 风帘翠幕, 参差十万人家”“市列珠玑, 户盈罗绮, 竞豪奢”, 这些描写不是文人的纯粹艺术的构造, 而是当时临安繁荣面貌的生动描绘。而博客也不例外, 在大众文化热潮的冲击下, 博客也表现出它的时代文化特点。博客处处反映当下的种种现象或问题。在博文中, 大家探讨的热点总是当下大众关注、关心的社会时事、现象。如当今网络流行的一些词语“官二代”、“富二代”反映了官僚、商业文化影响下的社会不良现象, 曾在一段时间内成为很多博客中探讨的话题。博客具有突出的时效性, 表现了当代人的文化追求, 反映了当今的一些文化现象。

其次, 从表现形式看, 二者都表现出自由灵活的特点。古代的笔记尽管有类别的不同, 如刘叶秋将古代笔记分为小说故事类、历史琐闻类和考据辩证类三类, 但从行文看, 其句式、篇幅长短不一, 依据所记载的事件、知识要点可长可短, 不拘一格。正如笔记研究者们所说:“笔记作家事记其实, 看似无意为文, 这种写作心态恰恰使他摆脱了一切文章章法的束缚, 进入一种自由的境界, 意兴所至, 笔亦随之, 或写人情, 或述物理, 或考核名物, 或考论经史, 内容的选择无拘无束, 形式上不拘一格, 艺术风格千姿百态。绝大多数笔记篇幅短小, 却能做到内容充实, 尺幅千里;通常运用白描手法, 语言质朴自然, 不事雕琢, 却又能做到形神酷肖, 风韵天然;不少作品还能亦庄亦谐, 充满趣味性, 所谓嬉笑怒骂皆成文章。笔记以散文为主, 摆脱了传统文体规范的局

限限, , 给给予予作作家家以以思思想想表表现现、、情情志志抒抒写写的的充充分分自自由由。。它它以以作作者者自自身身为为主主体体, , 往往往往可可以以突突破破传传统统文文体体规规范范的的局局限限, , 从从思思想想到到行行文文都都十十分分自自由由, , 既既可可用用以以抒抒情情叙叙事事, , 也也可可用用以以说说明明议议论论, , 风风格格亦亦庄庄亦亦谐谐, , 文文体体或或骈骈或或散散, , 篇篇幅幅可可长长可可短短, , 初初无无定定格格。。正正因因为为笔笔记记为为作作者者提提供供了了极极为为广广阔阔的的放放言言肆肆论论的的空空间间, , 所所以以笑笑话话、、游游记记、、传传奇奇等等传传统统文文体体, , 随随笔笔、、小小品品、、杂杂文文等等现现代代文文体体往往往往孕孕育育其其中中。。””[[11]]这这很很好好地地概概括括了了古古代代笔笔记记的的表表现现形形式式自自由由灵灵活活的的特特点点。。而而博博客客也也是是一一样样, , 虽虽然然内内容容多多样样化化, , 有有文文学学、、政政治治、、财财经经、、体体育育、、医医药药等等不不同同类类别别的的区区别别, , 但但不不同同类类别别的的博博客客形形式式也也是是自自由由灵灵活活的的, , 篇篇幅幅长长短短不不一一, , 最最长长的的几几千千或或上上万万, , 最最短短的的十十几几或或几几十个字。有话则长, 无话则短。博客所运用的表表达达方方式式也也是是多多样样的的, , 有有议议论论、、记记叙叙、、抒抒情情, , 容, 使我们能够穿越时空的界限了解千年乃至更为久远的古人, 了解他们的社会、生活以及他们所处时代的社会各个方面, 使我们能够跟古人有着跨越时空的交流, 从而实现知识信息的延续、保存。当今的博客, 则是现代电子技术传播运用的产物, 其传播速度之快、范围之广是历史上一切存在过的传播形式无可比拟的, 这是信息传播手段的现代化变革。博客作为这种传播技术产物的代表, 使我们现代人的生活相互有了零距离的接触。此前的网络交流方式有电子邮件、BBS论坛, 但随着博客的出现, 这些交流方式身处劣势, 并且自然地退居于博客之后。当前, 在网络技术的作用下, 博客承担着重要的传播功能。通过借助网络平台发布博客, 当前的一切信息以最快的速度传播, 达到彼此或者说大众的交流, 真正实现了“天涯共此时”的愿望, 整个社会变小了, 世界变小了。社会中出现的现象、问题都变得有目共睹了, 所有的一切也变得更加透明了。当前的文化在这里得到最大化的集合, 从而完成博客文化传播的使命。

结语

笔记与博客, 二者在传播过程中借助的媒媒介介有有差差别别, , 前前者者主主要要是是文文字字的的记记载载或或著著述述, , 随随着着社社会会的的变变化化, , 其其作作品品中中使使用用的的语语言言或或许许会会束束缚缚后后来来者者对对它它的的理理解解与与接接受受。。如如我我们们现现在在阅阅读读古古人人的的笔笔记记作作品品, , 第第一一个个障障碍碍就就是是语语言言文文字字的的问问题题, , 文文言言文文退退出出历历史史舞舞台台后后, , 笔笔记记这这种种传传播播文文化化的的形形式式也也许许会会让让后后来来者者望望而而却却步步。。但但是是, , 由由于于它它所所赖赖以以存存在在的的文文字字具具有有稳稳固固、、长长久久的的特特点点, , 使使得得笔笔记记具具有有永永久久性性的的特特点点, , 它它可可以以千千年年地地流流传传下下去去。。

因因此此, , 现现代代网网络络的的高高速速运运转转, , 使使笔笔记记与与博博客客在在这这方方面面又又有有了了很很大大的的不不同同, , 后后者者通通过过网网络络的的手手段段, , 其其借借助助的的传传播播媒媒介介更更加加多多样样化化。。参参与与博博客客的的传传播播者者也也是是各各阶阶层层均均有有, , 但但大大多多数数是是普普通通大大众众, , 如如草草根根博博客客;;有有专专家家学学者, 如精英博客。所以, 博客富有现代性、传播播的的广广泛泛性性等等特特点点。。

《东京梦华录》

运用的文体则有散文、议论文、记叙文、诗歌, 甚至小说。所以, 从类别、篇幅及表达方式等这些形式上看, 笔记与博客是相同的, 二者有着自由灵活的形式特点。

再次, 从承担的功能看, 二者都是作为文化传播的形式而存在的, 对社会文化的传播都承担着重要的作用。从传播学发展的历史看, 自人类诞生以来, 传播形式经历过几次重大的发展变化:首先, 文字未产生以前, 传播依赖的是口耳相传的形式, 自文字产生以后, 传播发展到借助文字传播的形式, 这是人类文化赖以流传承继的一次质的飞跃。自从有了文字, 文化的传播就具有了稳固性、长久性的特点, 克服了口耳相传形式的不稳定、短暂性特点。随着印刷术的出现, 传播形式实现了第二次飞跃, 这样一来, 文化传播变得便捷、广泛起来。笔记正是这一传播形式变革后的产物。古人正是借助文字、印刷术的帮助, 自由灵活地记录着作者的见闻, 向同时代的人们传递着社会各个方面的信息, 向后来的人们传递着相对久远的文化。如果没有古人笔记的出现, 我们现代人对历史的了解绝对没有那么丰富多彩。正是因为笔记的广博内

但是, 随着网络技术的进一步发展, 博客是否会被新的传媒取代, 还是一个未知。当然, 博客也有它的局限性, 正如一些分析者认为:“博客与传统媒体之间的关系, 是一种典型的从属关系。它不能独立于传统媒体的控制范围之外自成体系, 它的发展因其对传统媒体的补充作用而受到必然的约束。明确这一观点, 有利于我们重新认识博客的媒体地位, 避免过分夸大它的传播效果。”[3]

尽管如此, 从文化传播的内容广度、传播时自由灵活的特点以及承担的功能看, 笔记与博客有着极大的相同之处, 可以说二者是文化在不同时代传播的不同表现形式而已, 它们是文化传播过程中形式变迁的结果。

参考文献

[1]陶敏, 刘再华.笔记小说与笔记研究.文学遗产, 2003 (2) .[1]陶敏, 刘再华.笔记小说与笔记研究.文学遗产, 2003 (2) .

[2]刘叶秋.历代笔记概述.北京出版社, 2003:4.[2]刘叶秋.历代笔记概述.北京出版社, 2003:4.

异质同构 篇5

中国传统文化是我们宝贵的财富, 它是中华民族几千年来经过长期的交流融合而形成的文化精髓。它不仅蕴含了中华民族几千来的人文特征及精神内涵, 同时也蕴含了各民族不同的风俗习惯, 宗教文化和地域特色。这是一种多元化的美, 我们不仅要传承, 更要用这些美去创新去发展。

在当今设计领域中, 各种新兴元素不断涌入, 这就需要我们将传统的中国元素和现代化思潮相互结合, 让中国的设计不仅富有民族特色同时要与世界接轨。而“中国风格”的设计不仅只是对传统图案表面的套用、移植, 更多的创意是让中国文化元素作为媒介, 运用新的设计方法对中国传统文化进行深入的解读, 从而将其融入到新思潮中, 表达出更具中国味的创新设计。[1]

2 中国传统文化元素设计方法———异质同构

2.1 异质同构概述

从格式塔心理学观点来看, 心理和物理是同型的, 心理中有个力学的“场”, 知觉对象到大脑皮层都是能动的力的结构, 不管什么事物, 只要其力的式样在结构上与人情感中的力的作用相似, 这些事物就能表现出人的情感。当物体的形态在视域中出现时, 它在大脑中激起的是一种特定的电化学力的式样, 这种力虽然产生于人脑这种媒介中, 但其基本结构却与物体形态中所含的“力的图式”基本相同, 格式塔心理学把这种现象称为“异质同构”。即当外物与艺术形式中体现的力的式样与某种人类情感生活包含的式样达到同构对应时, 事物与艺术形式就具备了人类情感的性质。如夕阳西下、树叶飘落都与人在悲伤时大脑力场的力的结构相同, 都会给人带来落寞的感觉, 因此我们在艺术创作或文字创作时就可以用这些具象的形来表达人的感觉。阿恩海姆认为, 对事物艺术形式的审美知觉, 本质上是对其中力的式样的知觉, 一旦某两个特定事物 (或艺术形式) 在大脑中激起的力的式样在结构上相似时, 即使这两个事物 (或艺术形式) 的外表和种类都不相同, 但引起的情感经验或本身具有的情感表现性也会相同;同样, 如果某种外部事物或艺术形式在大脑中激起力的式样与某种情感生活所具有的力的式样同形, 那么就可以用这种可见的艺术形式或事物去再现或表现内在的和不可见的情感生活, 即力的式样可以使不同事物构成同感、同美。[2]

2.2 异质同构原理

“异质同构”是格式塔心理学的理论核心。它是用一种元素的形去破坏或者去嫁接另一种元素, 使两者之间产生冲突和连接, 从而产生新的视觉形态, 弱化形的作用而强调意的存在。异质就是载体“物、我”, 同构就是桥梁“合一”。[3]简单地说是把几种不同的元素结合在一起, 生成一个全新的视觉图形, 在视觉传达上自然地从一个视觉语义延伸到另一个视觉语义, 从而产生新的视觉效果和新的意义。但这些视觉形象之间必须有一定属性关系的相似性, 这种相似可以是心理上的、视觉上的、也可以是知识及经验上的。所以, 要将两种或两种以上的元素组成一体从而形成更具意义的图形, 我们就必须观察和掌握这些元素之间的同构特点, 用广阔的视角和新的思维去思考、想象它们在不同状态下的表达效果, 巧妙地把同构原理运用于其中。

3 异质同构在中国传统元素设计中的应用分析

异质同构这种构形方式早己超越了文化、地域与时空的界限成为一种人类共有的潜在造型意识。翻开记载历史的图像中发现, 无论是中华民族的图腾龙还是古埃及的狮身人面像, 都是通过异质同构的方式创造的。研究发现在中国远古时代人们就用这种方式创造出了奇形异状的图案。如陕西仰韶文化中的彩陶人面鱼纹图腾、人面鸟首图腾, 《山海经》中记载的女娲、盘古都是异质同构手法的运用, 这些造型的基本元素取自于宇宙万物, 但经异质同构后的造型又超越万物, 富有神秘的寓意, 它们往往隐喻、象征着某种哲理。异质同构在图形元素设计中不是单一的对视觉元素的装饰, 而是在一定思维意识下对一个或多个元素具有独特内涵的表达, 是美学意义上的升华, 给人以富有哲理性的启示。

为了解释异质同构, 文章引用符号学家艾柯提出的:将符号定义为任何一种东西, 它根据既定的社会习惯, 可被看作代表其他东西的某种东西———一个记号X代表并不存在的Y。它的存在取决于能指 (表达层) 和所指 (内容层) 的结合, 其中X可被看作是能指, Y可被看作是所指。一个符号的能指层可以同时表达多个所指意义, 而一个所指内容也可以同时由多个能指层来表达。在图形创意过程中, 我们对设计元素的挑选、组合、转换和再生, 实际上就是对符号学的运用。因此我们可以用符号的能指和所指关系来解析异质同构的创作特征。[4]

现代设计大师陈幼坚深爱中国传统文化影响, 但他对中国文化的执着, 并没有使他变成一个固守传统的“艺术遗老”, 而是让东西方文化在他的设计理念中更为合理地融合在一起, 使它既有中国传统的神韵又不失现代时尚的优雅。作品“茶语”由于受到中国茶文化影响的审美意识使他将这些传统文化渗透到设计作品中, 通过丰富的想象和解构将汉字融于茶具中。对中国人而言, 形从来就不是真实客观的存在, 而是主观认识对客事物的表达。显而易见, 此作品的所指层指的是标志的主题意义“茶语”, 而用来表达和阐述这一概念的作品本身则是表达层, 也就是能指层。符号学理论认为符号的所指系统被切分成若干相关的符号及符号系统, 各种编码的方式、层次不同, 得到的符号必然多样。进一步分析图形的符号特征, 我们可以将所指层切分, 以便获得更小的语言单位, 便于分析表达层即能指层的内在结构, 一步步的深入选择图形、文字等设计元素, 从中寻找创意点。在此, “茶语”就可以被分解成“茶”和“语”两个单元, 也可以说是两个单元符号, 每一个单元符号都有各自对应的能指和所指层。‘茶’这一所指可以有汉字、拼音、茶具、茶蒸汽等能指表达;“语”这一所指可以有汉字、拼音、英文、人等能指来表达。也就是说, “茶语”的主题可被转译为:汉字、拼音、茶具、人等等。本作品中, 作者选用了茶具、汉字、茶蒸汽和拼音四种具像符号。有了这四个符号, 我们就可以开始寻找它们之间的交集, 即同构。可以发现, 作者在四个符号之间十分巧妙地运用了破坏、切割、连接等手法, 合理地解决了“形”与“形”之间的对立和矛盾使之相互和谐和统一, 把“汉字”以解构的形式溶于茶具, 并且用线条简单勾出动态的茶蒸汽, 将拼音溶于其中构成一个整体和后面的汉字以呼应的方式同构在同一画面中, 来描述这个形象的设计不仅只是静态的、单一的视觉语言, 而是将茶的品味与意境相融合。

4 异质同构论在中国传统文化纪念品设计中的应用

秦汉是中国历史上辉煌的两个时期, 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都具有博大精深的文化体系, 无论是过去或现在都受到东西方文明人士的崇拜和羡慕。由于地域时代和生活方式的不同, 导致了文化的不同, 秦汉文化是中国特色的文化, 代表了中国人追求目标生活的一种表达方式。因此在设计中应用秦汉文化可以体现中国传统文化特色, 也是区别于外来文化的一种有效的竞争手段。

本次设计的主题是“秦砖汉瓦”。所谓“秦砖汉瓦”是说明这一时期建筑装饰的辉煌。用上文的分析方法对“秦砖汉瓦”这一设计主题进行解构, “秦砖汉瓦”可以被分解成“秦砖”和“汉瓦”两个单元, 每一个单元都有各自对应的能指和所指层。“秦砖”这一所指可以有空心砖、图案砖、线条勾画砖、长城等能指表达;“汉瓦”这一所指可以有筒瓦、屋檐、神兽瓦等能指来表达。从而“秦砖汉瓦”的主题可被转译为:图案砖、神兽瓦等等。本次设计中选用了线条勾画砖和神兽瓦作为所指层并运用异质同构论合理的切割、连接使之相互和谐和统一, 以纪念品为载体采用镂空图案的方式同构在同一画面中, 传达了设计者对这一主题的理解与思考。

5 结语

中国传统文化在我国历史中占据着重要的角色。随着传统元素和新时代新元素相融合的过程, 设计具有文化韵味的纪念品, 不仅对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播继承起到积极的推广作用, 而且还可以促进各地生产工业的发展, 进而在发扬中国传统文化的同时也丰富了当今世界设计的文化内涵。

参考文献

[1]张应杭, 蔡海榕.中国传统文化概论[M].浙江大学出版社, 2005.

[2]鲁道夫·阿恩海姆.艺术与视知觉[M].四川人民出版社, 2001.

[3]柳沙.设计心理学[M].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 2009.

【异质同构】推荐阅读:

翻译的异质与同构10-21

综合同构06-23

同构关系09-07

异质07-01

异质合作08-07

异质结构10-02

团队异质10-13

本体异质结05-08

异质性06-07

异质化06-24

上一篇:工学结合的有效性思考下一篇:做数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