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同构

2024-06-23

综合同构(共7篇)

综合同构 篇1

以交通疏解及组织为主要职能的综合交通枢纽,作为支撑中国近年来经济建设发展的一个重要城市系统构成节点,而受到日趋广泛的关注。一方面,早期纯粹的交通枢纽组织系统单一的交通到发、乘降功能已不能适应现今社会的需求,也不再是中国城市发展的主流模式。今天,交通引导城市发展的TOD (Transit Oriented Development)理论以及城市功能混合理论,日益显现出强大的优势。另一方面,城市交通行为的复杂性阻碍了城市的良性发展,而交通便捷、客流量集聚优势又催生了区域城市业态的重构,提升了城市空间的活力。发挥交通流动的优势、梳理多功能混合关系,进而合理重组系统结构.是未来城市可持续发展建设的重要手段。

事实上,综合交通枢纽早在20世纪初欧美发达国家和地区早已有了大量的研究与实践,如美国曼哈顿42街的大中央火车站(Grand Central Terminal)的多次改扩建,容纳了地下两层共44座站台67条轨道线[1]

2. 路径构成

如果说城市是一个生命体,交通枢纽就是重要的城市生长发展的协同战略基因。城市与交通枢纽的关系是一个十分复杂的网络体系,涵盖的交通工具至少包括铁路、轨道交通、公交、出租车等,但真正相互之间的交接界面就是输送人流与车流的“进”与“出”的关系。

大型铁路客站的候车空间多为高架线上式或线侧式,客流以上进下出的模式组织,因此决定了客流往往是通过城市路网在高位或地面进入车站,并通常以单向车流的交通方式衔接站前城市路网,减少左转车辆对站前城市干道正常行驶车辆的影响,且根据枢纽区域范围路网交通量的测算与评估制定城市道路疏解策略;更为高效的方法是在站前城市干道增建下穿地道分流过境车辆,确保枢纽交通通畅。按我国目前特有的铁路客站设计模式,地面层与城市的衔接通常是站前广场这类开放空间,以满足客站的建筑形态展现,并为一年一度的庞大春运客流临时等候预留空间。两侧配置公交以及旅游巴士车场,其规模控制通过铁路客运总量、换乘交通能力及各种接驳交通工具的换乘能力的分摊百分比计算确定。广场下方的地下空间通常是铁路客站出站通廊接驳轨道交通、出租车场、社会车场最为理想的换乘路径,这个步行路径甚至可以继续延伸。从地下穿越站前快速道路连接城市相邻地块的地下空间,实现枢纽交通资源与城市产业资源的一体化建设和共享。

3. 功能构成

枢纽的职能是什么?无论区域内有多少相互换乘转换的关系,直接的方法是明确引导有定向目标的旅客通过清晰的指示、最简单的交通路径快速到达目的地而无需迟疑。那么综合的意义又何在?平行分布于主要交通路径,相对自由的综合城市业态分支路径系统设置并叠加在快速交通路径之后,能诱发旅客在其到达目的地的行走过程中扩大对这个区域配套业态的认知,引导旅客在可能条件下参与到交通之外的各种活动中,同时还能十分便捷地退出。综合城市业态服务于交通客流,交通客流带动城市区域经济发展,这种以交通引导为主、城市业态混合为辅的高效空间的组合关系、形成了功能互补、资源共享、空间交织渗透的发展模式,大大提高了城市的活力,也是最重要的城市发展与交通枢纽综合一体化建设的契合点和设计规划的策略点。

二、边界交织的多学科联合设计协同

综合交通枢纽的建构是一个远比建筑综合体更为庞大的系统,整个设计体系涵盖了经济、规划、设计等多学科的整合,关联了枢纽选址、城市规划、交通规划、市政设计、城市设计、建筑设计、结构设计以及景观环境设计等多个专业领域,彼此分工配合又交叉互动,形成联合设计协同。

1. 交通策划与土地开发协同

综合交通枢纽前期的城市选址、规划定位涉及国家及城市发展的宏观战略,直接影响交通系统网络的构成以及城市发展的未来。综合交通枢纽合理的规模确定始终是前期策划的难点。尽管我们可以根据远期的客流量预测以及区域人口增长水平予以测算和评估,做出判断和假定,但这些参数会随着社会经济结构的变化、新兴产业结构的调整而发生改变。考虑到交通运量变化的可能性,致使前期交通规划、容量及规模的控制更需要谨慎决择、建立客观的分析、预判以及可调节建设机制,灵活的分步开发实施计划.以应对未来市场的变化。

实践表明,综合交通枢纽带来的巨大人流,必然促进区域城市的活力倍增,也将使得周边的土地价值大大提升,交通枢纽与城市综合体联合共生的发展模式应运而生。集约化、高效率的综合交通枢纽建设,并不是助长区域城市漫无边际的强势扩张.尽管这也许能在短期内获利,但单纯利益的驱使。毫无节制的高强度土地开发,将最终导致城市生态环境的恶化、良性结构的瓦解。长远的利益是通过便捷的交通可达性优势,持久地促进城市环境品质的提升,并且保障土地资源的平衡与城市发展进程相融合。[2]

1967年建筑师保罗·鲁道夫(Paul Rudolph)的美国曼哈顿下城快速公路计划(lower Manhattan expressway project)设想了一个快速道路与建筑同构的宏大城市场景(图2),也许荒诞,但也许从另一个侧面给我们以启示。[3]交通不再是简单的城市分流、运送措施,而是关联城市土地的集约化利用,根据不同城市和地区发展的等级、规模、强度以及适应性需求,预测建设的合理性、必要性,混合高密度城市多元素、多功能综合开发、分期建设,以促进未来城市的可持续发展。

2. 规划控制与建筑设计协同

综合交通枢纽的设计方案形成首先取决于区域范围的规划思想和发展战略的制定。作为城市交通网络的重要组成部分。枢纽必须与区域范围的道路交通网络关系实现无缝衔接,既提供城市交通高可达性的便利,又方便客流快速向城市路网疏散。保持与城市路网内通外达的便捷交通界面是不可或缺的基本规划要点,同时也是规划师通过区域城市范围的综合分析,制定出用地规模和功能平衡原则的立足点,从而指导建筑师进行深入的空间设计。

借助城市设计的工作,依据前期通过定性和定量分析得出的发展策略、规划分析、系统架构,将其物化为枢纽建设项目可操作的具体形态和空间关系。城市设计是规划专业和建筑专业共同交流的语言,也是相互合作的平台。

规划专业界定资源分配的合理原则,建筑专业建构资源交换的空间方式。如果建筑师能够超越建筑学领域而更为宏观地洞察城市经济、交通、市政规划等层面问题,规划师能够详细了解建构技术及空间组织的方法,建筑与规划都将超越本专业的界限,跨界思考、跨界拓展。成就设计与规划的全面对接。

3. 环境空间与多元化城市协同

多数去过香港的人都会有这样的感触:当身处地下空间,却迎面阳光;当站在建筑高处,又恍若置身地面花园;当还在思考去哪里“打的”,下楼就进入了地铁。香港土地资源的稀缺,催生出这座城市空间的伟大革命,颠覆了我们对城市建筑、道路、桥梁以及地下空间的普通定义。在香港,这些城市构件相互紧密衔接,用地条件的制约使各建构专业的界面越来越模糊而紧密同构。游客无须太多考虑身处的标高,只需跟着空间的引导,就会去到目的地,甚至不会厌倦这种长长的行走,因为这个过程始终伴随着愉悦的商业氛围。

虽然中国其他城市的结构与香港大相径庭,发展的方式和条件亦不尽相同,成功的模式也大多不能被完全复制,但就综合交通枢纽而言,其复杂度与相似性也许就应该是香港城市的缩影。只有因地制宜的设计发展,生长结构合理的规模控制,清晰便捷的交通引导,多元化业态植入的交通系统,与城市发展紧密契合、环环相扣,才能真正实现让被轨道割裂的城市区域串联起来,让繁忙的地下换乘空间见到阳光,让商业环境、生态环境渗透到交通枢纽中来,让交织的枢纽与城市关系充分立体化。

三、城市建设、信息资源的社会共享平台

相对于一些发达国家,中国的综合交通枢纽建设尚处于起步和发展阶段。客观上中国城市综合交通枢纽的发展有长足的进步,但即使如此,目前的建设水准并没有比发达国家早几十年的成就更为先进,也许仅仅是技术层面的接近,却没有实质性的超越,真正的价值观的输出也无从谈起。

[图片来源:同济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集团)有眼公司]

(图片来源:互联网I

1. 城市建设同构

现代城市综合交通枢纽已经不能以传统的建筑学方式去理解,它大大超越了建筑设计领域如果说综合交通枢纽不再是“一栋建筑”的设计,而是整合城市的交通网络系统、运行管理机制,我们是否可以脱离建筑学视角跨界思考,代之以更加宽泛而宏观的审视。

目前中国铁路客站综合枢纽的建设依然突出“城市门户”的标志性和形式至上的模式,偏重于表面形态的追求,功能单一、空间割裂,难以摆脱“传统”的桎酷。同时在建设上,铁路与地方城市发展各自为政,难以突破技术衔接受制的瓶颈,最终弱化了土地的高效利用和真正意义的集约化发展理念。显然,立体化交通组织是交通枢纽区域城市空间利用的最有效方法,建造水平与科技发展的进步、智能化控制和管理体系的愈加完善,都将驱动综合交通枢纽集约化程度的提高以及设计思路的拓宽。当铁路轨道可以覆叠,地下空间可以充分拓展利用,站房上盖可以被进一步开发,铁路站台可以提供旅客候车,道路可以穿越建筑,列车可以进入楼层,阳光能够射入地下,植被可以渗入,隧道演变成地下桥梁时,我们将改变对综合交通枢纽的固有认识.新型而高效的土地资源集约化利用理念则也将得以充分体现。

可持续发展是建设大型综合交通枢纽与城市同构的另一个关键点,在规划设计、建设和营运时序上与城市发展同步,而不是一蹴而就。一体化设计思考的目标是依据现有地区经济、技术条件、从城市规模、区域等级、社会经济、产业结构、发展方向等多方面综合分析、预判,制定有序的阶段性发展原则、分期建设的远景规划策略,创建开放的规划系统平台和自我生长完善机制,充分考虑预留发展的接口以适应并支撑城市建设、社会经济发展的逐步增长。

2. 城市生活同构

综合交通枢纽是现代城市发展的产物,是在可达技术条件下解决日趋重负的社会交通问题的对策,涵盖了土地、经济、文化、技术等诸多领域的系统衔接,形成城市交通、建筑环境、市政设施、业态行为的综合空间架构,并从根本上平衡土地资源、重组城市空间,为城市生活提供高品质服务。

综合交通枢纽作为城市的公共场所.在充分疏解城市交通问题的前提下.还应注重满足庞大人群活动的多样性以及不同的社会需求,合理融入经济、文化、科技、生态等各种相关的社会资源,系统并有机整合,使得交通与城市环境的关系趋于紧密而丰富多彩,改变交通行为的单一性并与城市生活“无缝衔接”。

综合交通枢纽更可以理解为是信息的制造与传播、公共的展示交流、资源的分配与获取的共享资源平台。以交通为核心带动城市发展的多元化和丰富性足以使得这个平台充满了生命力,全方位地服务好这个平台的建设.也许是创建综合交通枢纽城市崭新形象的第一步。

摘要:城市大型综合交通枢纽涵盖空港、海港、国铁、城市轨道交通、公交,以及立交道路等市政设施多元功能为一体,具有极强的交通特征。而城市建设用地紧张,环境制约因素繁多,反映了综合的城市问题。整合现有城市条件,梳理大型综合交通枢纽系统,实现枢纽地区交通组织和城市环境的融合,促进交通枢纽服务于城市可持续发展的互动关系,是城市综合交通枢纽建设面临的核心问题。本文尝试围绕铁路客站区域交通枢纽空间与城市建设一体化发展,研究综合交通枢纽与城市建设协同发展的设计策略,为探索城市未来的良性发展开拓思路,开启更为广阔的前景。

关键词:综合交通枢纽,多学科协同,同构

参考文献

[1]何世伟.综合交通枢纽规划理论与方法[M].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2012.

[2]郑明远.轨道交通时代的城市开发[M].北京.中国铁道出版社.2006

[3]KILIAN S,RAWLINGS E D,Walrod J.Paul Rudolph:Lower Manhattan Expressway[M].New York:The Drawing Center,2010.

综合同构 篇2

一、把握基调

把握基调即在教学前先让学生熟悉作者人生经历及文章创作背景, 为学生学习该文章奠定基调。在课前预习阶段, 教师可让学生自行查阅资料、或是利用网络了解作者生平及经历, 这样在正式的课堂教学中, 通过教师的介绍讲解可让学生对文章的创作背景有更深层次的理解, 从而更好地帮助学生理解课文。在课堂教学开始后, 教师先快速地向学生介绍作者生平, 然后再详细讲解《赤壁赋》一文的创作背景。在教学过程中, 笔者主要截取关键事件及时间点, 向学生讲解《赤壁赋》的创作背景。

二、紧扣细节

通过创作背景讲解, 学生对作者创作时的人生遭遇有了详细了解。那么作者当时的心境究竟如何“是悲是苦?”“是渴望东山再起还是消极堕落?”“作者是怎样在文章抒发感情的, 又是如何上升到人生哲理高度的?”在教学过程中需要教师紧扣文章细节, 向学生清晰、明确地阐述与解答以上问题, 使学生真正地理解文章的深意与文学手法。

《赤壁赋》实质是通过作者自问自答来抒发感情, 表达哲理, 此处作者虚拟了一个客人。在教学中可通过对比客人的问答与作者问答, 逐层阐释文章的思想表达脉络。

在第一段的主客问答中一共有三处对比。第一层是“曹操”在被困赤壁与作者被贬黄州境遇对比, 表达了作者消极苦闷的一面。在教学中应注重点出文中“困”字;第二层对比是“曹操”这一英雄人物当年文治武功, 功绩盖世, “而今安在哉?”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作者自认为尚未在政治上取得成功, 就被贬落偏远之地, 心中政治抱负不仅无法实现, 恐怕今后自己也会成为历史中无名的一员, 被时间所抛弃遗忘。第二层的对比进一步加深了作者无所适从、无处发泄的苦闷心情, 只有“与子渔樵于江渚之上, 侣鱼虾而友麋鹿。”第三层的对比是作者心情与景物之间的对比, 在问答中出现的“江水”“明月”“清风”等意象都是在阐述作者理想破灭后陷入不可自拔的、无可名状的悲痛当中。因而作者自比“蜉蝣”, 认为自己渺小如沧海一粟, 悲叹“吾生之须臾”, 此生无法实现理想那么只有“抱明月而长终”, 死后再将此生还未实现的抱负“托遗响于悲风”告知后人。

通过教师对第一段主客问答的层层对比分析, 学生很容易理解作者情绪的由来与文章中情绪递进关系, 这为学生理解后文中作者所感悟到的人生哲理提供了情感共鸣的基础。

在第二段作者的自答中, 教师在教学中需紧扣上下文联系, 通过分析在“江水”“明月”“清风”等上文出现过的意象, 向学生阐述作者赋予了这些意象怎样不同的情感寄托, 作者又是如何借助这些意象阐述人生哲理的。此处教学建议教师先让学生自行分析, 以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分析及解决问题的能力, 让学生真正学会如何理解知识和把握文章情感要素, 从而提升学生的语文综合素质。学生阐述观点和见解后, 再由教师进行补充讲解, 这样有利教学效率与质量的提升。

三、揭示本质

在完成教学后, 教师需揭示文章的本质, 即文章表现手法、主旨、情感表达等。教师通过揭示文章的本质, 有助于学生融会贯通上下文知识点, 梳理知识脉络, 使学生能够从整体上把握文章学习要点的同时, 加深对文章的理解和掌握, 并能够从学习中汲取更多的收获。

四、探究联想

综合同构教学法的核心在于教学过程中构建学生的知识框架体系, 即知识的迁移与融合能力。这在教学过程中至关重要。因为在《赤壁赋》的教学过程中, 教师应有意识地联系苏轼其他作品, 且创作时间相近, 创作理念和情感表达类似的《念奴娇.赤壁怀古》及《后赤壁赋》进行教学。

综合同构教学法在《赤壁赋》教学中的应用, 有效提升了教学效率及质量, 学生对文章的理解明显更为透彻, 知识点的掌握也更加全面。因而, 在教学过程中, 教师需要善于运用综合同构教学法, 更好地完成教学目标及任务。

参考文献

[1]徐瑞泰.象意思维与“综合同构教学法”[J].江苏教育研究, 2015, 10:36-39.

产业同构:成因、影响与破解 篇3

伴随着区域经济一体化进程的加快, 区域内部出现了产业同构化趋势和恶性竞争现象。所谓产业结构“同构化”是指在各地区产业结构变动过程中不断出现和增强的区域间结构的高度相似趋势。对于产业同构成因不同的学者持有不同的观点。洪银兴 (2003) 等提出, 区域内部的产业同构与经济发展水平接近有关。区域内部经济水平的相似性决定其工业进程的相似性, 而在相同的工业发展阶段表现出的趋同的产业特征, 导致了产业的高度同构。赵丽等 (2004) 、周超 (2005) 认为地区内部产业结构高度相似, 与区域内资源禀赋比较接近有关, 区域资源禀赋表现出高度的相似性, 是区域内产业同构的客观基础。同样许多学者认为, 区域内部产业结构趋同的主要原因是行政管理体制的作用, 如刘君德 (2000) 、陆大道 (2003) 、陈建军 (2004) 等。

纵然许多学者对产业同构的成因提出了不同的观点, 如经济发展水平观、区域要素禀赋观、行政体制观等, 而且这些观点对于产业同构的解释都具有一定的合理性, 然而, 不论是何种原因, 归根结底都要借助行为主体的选择来实现, 即通过行为主体对产业政策的制定、实施、落实来实现, 而产业同构中的主要行为主体是地方政府。因此, 产业同构是区域内地方政府间博弈作用的结果, 本文将从地方政府保护的视角剖析产业同构的成因, 分析其对一体化经济的影响, 并对其破解提供思路。

一、产业同构成因分析

(一) 行政区经济

随着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入, 中国的市场化程度有了很大的提高, 但是一些地区仍然不同程度地凸现出政府主导型经济即行政区经济特征, 所谓行政区经济是指因行政区划分割而形成的行政壁垒对区域经济形成的一种刚性约束, 从而与区域经济一体化相悖的现象, 它主要具有地方政府企业化、企业竞争寻租化、要素市场分割化、地区产业结构趋同化、资源配置等级化、领域效应内部化等特征, 是一种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轨过程中出现的特殊现象[3]。

在这种行政区经济背景下, 国民经济体制实行分层次调控, 行政区划具有刚性约束特征, 地方政府具备经济职能和经济行为, 政治集权与经济分权并存。

(二) 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的委托代理关系

在中国的政府机构中, 有中央和地方政府之分, 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之间是一种委托代理关系。中央政府制定产业政策, 然后委托地方政府来具体落实所制定的政策, 从而实现经济的发展, 地方政府则通过制定区域经济发展战略和政策等来引导经济活动而达到经济发展目的。地方政府所制定的发展战略是否得当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该地区经济发展的绩效水平。

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的这种委托代理关系中的激励机制主要包括两个方面:政治收益和经济收益。其中, 政治收益表现为官为升迁以及随之而来的名誉的满足、报酬的提升、“在职消费”和灰色收入等;经济收益表现为财政分权的经济激励, 给予地方政府一定的税收权力和支出责任范围, 并允许其自主决定预算支出规模与结构, 使处于基层的地方政府能自由选择其所需要的政策类型, 从而实现地方经济的发展。

(三) 地方政府经济发展战略制定的博弈分析

作为理性人的地方政府在制定经济发展战略时为风险规避者, 而且其决策行为受信息不对称条件约束。

假设同一区域内存在两个均为风险规避者同级的地方政府A和B, A政府首先做出决策发展i产业, 此时收益为R, 成本为C, 总利润为R-C, 而B政府决定是否采取跟随效仿策略, 如果采取追随策略, B所获得的总利润为S。如果两个地方政府都采取自主发展策略, 则获得收益为T, 付出成本C, 总收益为T-C。假设有T/2<S<R<T成立, 且R>C, T>C, 即每个地区发展该产业都是赢利的。收益支付如下表所示 (冯博, 2007) :

在假设T>R前提下:

当T-C>S时, 两个地方政府进行首先发展得到的收益大于跟随者利益, 纳什均衡为 (首先发展, 首先发展) 。

当T-C<S时, 存在两个纳什均衡, (首先发展, 跟随) 、 (跟随、首先发展) 。

在现实中, 如果两个地区发展同一行业给各地区带来的既得利益大于跟随所得到的利益, 那么两个地方政府都会作出发展同一行业的经济战略决策;如果反之, 则会有一地区决策者会随之跟进追随另一地区决策者进行同行业的发展。

中央政府要想实现区域经济发展, 必须借助于其代理人地方政府进行运作, 地方政府作为理性人追求个体利益的最大化, 这种利益最大化是通过追求政治利益和经济利益最大化实现的, 而地方政府官员在当前的政治激励体制中, 其政治和经济利益最大化又受相对经济业绩和信息不对称约束的影响。为了规避风险, 地方政府经济发展战略的制定取决于其他政府的决策, 具体表现为其他政府选择发展何种产业, 该政府也选择发展何种产业。在这种情况产业同构就成为了不可避免的结果。

二、产业同构对一体化经济的影响

1.区域经济一体化概念。所谓区域经济一体化是指区域内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国家或地区, 在一个由政府授权组成的并具有超国家性质的共同机构下, 通过制定一定的对内对外经济政策、财政金融政策等, 消除国别之间阻碍经济贸易发展的障碍, 实现域内互利互惠、协调发展和资源优化配置, 最终形成一个政治经济高度协调统一的有机体的过程。

2.产业同构阻碍区域经济一体化进程。区域之间产业结构趋同, 导致区域间各地区追求门类齐全的产业结构, 却忽视区域分工协作的要求以及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客观规律, 造成了分散投资、重复建设、产能过剩的产业格局, 资源配置的无效率导致经济效益的低下。而产业同构又促使地方保护主义盛行, 对要素流动和商品贸易的进行不合理的行政性干预, 限制外地产品流入本地市场或限制资源商品、初级产品流出本地市场, 导致市场分割, 这阻碍了生产要素的合理流动, 这些与市场经济背道而驰的地方保护行为, 破坏了市场的统一性, 竞争的公平性, 导致经济发展偏离了正常轨道, 最终限制了区域市场的发展, 对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发展构成了极大障碍。

三、产业同构的破解

从上面的分析中看出, 中国产业结构调整中出现的地区产业结构同构化, 究其根本原因还是地区利益障碍的存在及地方政府间博弈行为, 而经济体制改革的不完全, 制度变迁过程中区域均衡发展没有真正实现又是促使地区利益成为结构调整中障碍的最终原因。所以有必要通过建立新型政府绩效考核机制, 促进地方政府职能的转变, 削弱其投资主体的地位, 合理处理财政收入与产业的关系;另外作为地方政府之间也应该加强交流与合作, 打破各自为政的局面。

1.构建新型政府绩效考核机制。传统的政府绩效考核机制驱使地方政府官员进行盲目的经济扩张, 而忽略了经济质量与速度并举的原则, 严重阻碍了区域经济一体化的进程。因此, 地方政府的绩效考核机制亟待改革, 新型考核机制的构建应该体现三方面的转变:其一, 政绩考核主体实现多元化。引入多重评估主体, 打破原有上级考核主体的单一局面, 逐步实现官方评估与民间评估并重;其二, 政绩考核内容实现系统化。考核内容不仅要体现在经济增长角度, 更要兼顾经济、政治、社会的全面持续可协调发展, 实现考核体系指标化;其三, 政绩考核方式突出战略性:结合绩效考核的短期性与经济发展项目的长期性, 分阶段设置经济发展目标, 再结合阶段性目标分期进行绩效考核与评估。通过评估结果反馈地方政府管理和服务中存在的缺陷。这样能够有效的解决基层政府在区域经济发展中的行为趋同问题, 有利于产业的长远发展[4]。

2.引入地方政府“复合行政”新思路, 加快政府职能转变。由地方政府保护所造成的产业同构以及阻碍区域经济一体化进程的根本原因, 不在于地方政府本身, 而在于地方政府职能尚未完全转变, 目前市场经济的发展需求需要的是一个服务型、引导型政府的存在。因此, 加快政府职能转变是解决这一问题的关键。

复合行政强调的是一种多中心、平等治理以及互动关系达到良性运转的一种市场治理结构的构建, 其所推行的是多元主体的合作, 即在相关主体协商同意的基础上, 复合行政主张构建多样的合作机制。复合行政的提出对加快政府职能转变, 淡化地方政府的经济职能, 实现政府间的交流与合作很有意义。

四、结语

地方政府由于受经济考核目标以及政治上晋升机制的驱使, 在经济盲目扩张的过程中采取地方保护主义, 导致区域间产业结构趋同化, 这对一体化经济造成了不利影响, 严重阻碍了区域经济一体化的进程, 需要通过构建新型政府绩效考核机制以及“复合行政”进行破解。对于问题的解决, 本文只是提供了一个框架性的建议, 但是无论采取何种途径和模式, 破解区域内产业同构问题, 归根结底是要解决好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间的委托代理关系, 更合理地完善之间的激励约束机制, 更合理的协调个人理性与集体理性, 更合理的分配合作主体间的权力和利益。

参考文献

[1]洪银兴, 等.长江三角洲地区经济发展的模式和机制[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 2003.

[2]赵丽, 夏永祥.长江三角洲地区工业的区域分工协作现状与产业结构趋同现象浅析[J].苏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4, (4) .

[3]王健, 鲍静, 刘小康, 王佃利.“复合行政”的提出——解决当代中国区域经济一体化与行政区划冲突的新思路[J].中国行政管理, 2004, (3) :45.

文心与水机 异形而同构 篇4

关键词:文心,水机,性灵说,格式塔

诗歌发展到明清时期, 虽然唐宋时期的辉煌已不再, 但通过明清时期的文人作品, 我们可以了解到, 明清诗歌理论及其文学创作有了超越前代的地方:从一味模仿古人到王阳明心学, 到后来的公安派“性灵说”, 这样的发展变化, 给当时文坛注入了一股新鲜活力。当时的文坛上早已出现了反对复古模拟的浪潮, 提倡文学冲破封建礼教的藩篱, 表现人的心灵和情性。其中诗歌理论方面尤以公安派最为著名, 他们提出了“性灵说”, 要求诗歌创作应该“信心而出”、“见从己出”, 注重文学作品在抒发自我内心情感方面的重要性, 发挥文学本应有的“专注情致”的特点。这样的主张和实践让文学不仅更贴近现实生活, 还更加贴近人的主观世界和灵魂深处, 把文学又从黑暗的仿效古人的深渊中拉回到了鲜活生动、丰富多彩的现实世界。

袁宏道作为公安三袁之一, 他的文学作品十分注重表现内心和性情, 《文漪堂记》中, 他在讲到关于水与文学的关系时, 提出“水之变怪, 无不毕陈于前者。或束而为峡, 或回而为澜, 或鸣而为泉, 或放而为海, 或狂而为瀑, 或汇而为泽, 蜿蜒曲折, 无之非水。故余所见之文, 皆水也。今夫山高低秀冶, 非不文也, 而高者不能为卑, 顽者不能为媚, 是为死物。水则不然, 故文心与水机, 一种而异形者也。夫余之堂中, 所见无非水者。”[1]与其他事物相比, 水更具有幻化性, 遇外物而形变, 不仅“高者为卑”, 还能“顽者为媚”, 包含着万物相消相长的定律, 所以袁宏道认为文学创作就应如这灵动的活水一般, 思维和方法都是万千变幻的。纵览历代文人的作品, 所有的思想情感, 或隐忍、或激愤, 都如水的姿态一样, 或静流、或澎湃, 是一种多样性的统一。袁宏道欣赏那些在作品中体现精神世界的文学创作大家, 从这一点上来说, 漫长的文学史上并不缺乏大家, 然而能回归到心灵的却少之又少。明中期之后的许多文学大家提倡文学应注重抒发“真情”, 但这种“情”不仅仅是“一时之性情”, 而是与我们的孔老夫子所强调的文学功用论中所提出的一样:“诗可以兴, 可以观, 可以群, 可以怨”, 与这种“兴观群怨”说紧密联系的是“万古之性情”, 也就是说与“一时之性情”相比, “万古之性情”具有超越时空的更广泛的意义。这样我们就不难发现, 后代“大家”所强调的“情”远远超出了“性灵说”中“情”的本身含义。或许“一时性情”的或喜或悲或苦或恼的主观情绪并不十分深刻, 但这种天然去雕饰, 毫无矫揉造作之感的清新畅快却更能引起人们的共鸣。也许“曲写心灵”可以达到“诗教”的效果, 但这却是在偏离“情”的主线上空谈人生。这就是袁宏道的“性灵说”与同时代大家在文学创作观念上的不同。

有心理学家认为, 袁宏道笔下的山水游记散文中, 以山水景观的细致描写融合自己内心的思想感情, 这个过程实质是他格式塔心理[2] (主要是指人的内在精神与外部物理世界是同型的) 的一种表现, 他在用山水这种有形的物体构造他心中文学的无形之象, 他欣赏秀丽迷人的湖光山色, 而我们从这些湖光山色中感受他内心的真情实感。所以说无论从文学的角度出发还是以心理学的眼光来看, 他的一切创作只源于抒发内心, 以造就真正的纯人性的无功利文学。具体而言, “不平则鸣”, 大多数人只有在遭遇心理上的“不平”时才会将情绪宣泄出来, 文学创作是诗人词者们内心的“张力”在起作用, 格式塔心理学家们认为人的“完形”过程是这样的:每当出现外部刺激物时, 尤其是那些人们认为具有非简洁和非平衡形态的刺激物出现时, 这种“丑的格式塔里所包含的混乱和失衡的力的结构”, 就会在人的心灵里造成一种“内在紧张力”, 促使人们的知觉对“简约合意的格式塔” (即美的好的格式塔) 的追求, 直到满足需要为止。我们提到的这种力在袁宏道的诗歌散文世界里有着明显的表现, 这种“内在紧张力”就促使了他在创作中绝不会少了情感的位置。当时黑暗腐朽的社会和日渐衰落的明朝, 以及个体身世的凄凉, 在人们心中形成了一股内在的推动力, 只有个体的需要与现实发生冲突时, 人们才会不停地在内心构造一个心理上的象牙塔, 并且通过其他的形式如:文学创作、体育竞技、慈善活动等将这样的感性思维喷薄而出, 从而完成这种力量的释放, 由此可知这种“紧张力”也成为了他文章中的核心灵魂所在。在“文心与水机, 异性而同构”这一观点中, 我们看到, 袁宏道这一文学观是对文学创作实质所做出的新颖独特的解答, 人的思想是串成一篇文学作品的最重要的引线、最特殊的部分。而如何创作好文学, 就在于如何把无形的物体赋予人的情感色彩, 让了无生气的客观物体像人一样充满灵性与思想, 这样大自然所赐予的就不仅仅是一幅美丽但空洞的图画, 而是一个个有血有肉的生命。心灵的流动犹如水的各种形态, 都是不受控制的, 它是一种心理活动在无意识下的体现, 没人能阻止, 即使阻止了, 它也会以另外一种形态呈现在人的思想里, 正如水一样:“或束而为霞”, 受到束缚变为似若赤练霞带;“或回而为澜”, 遇到回旋波折转而激起万丈洪涛;“或鸣而为泉”, 路途不平形成一路潺潺的叮咚泉水;“或放而为海”, 不受束缚时又是那汪洋肆恣的大海;“或狂而为瀑”, 遇高山峡谷变为狂放不羁的飞瀑;“或汇而为泽”, 各路水流汇聚成广阔的泊泽。水遇阻而形成各种各样的形态, 正如袁宏道文中的情趣和意蕴。尽管有许多文人认为, 袁宏道的文章中多是透过山水景色或其他自然景物的小记传递他“避世”的消极思想情绪, 但他的“性灵”主张, 却为众多的文学创作者们树立了这样的典范:情由心生, 文是心灵的出口。在创作和欣赏的过程跟随心的足迹, 而不是刻意做作、刻意雕饰以适应外在的环境。

“文心与水机, 异形而同构”, “意识就是文章的灵魂, 它就是一条思维与情绪相混溶、意志与欲望相糅合, 时而清澈明净、时而含混浑浊、时而飞湍直下、时而涡流回旋的河流。”[3]所以, 我们要做的就是跟随这条河流寻找心理与思想的足迹。

参考文献

[1]袁宏道.文漪堂记.见:袁中郎集 (卷二) [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 1981.

[2]车文博.西方心理学史[M].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 1998.

读写结合:阅读与写作的同构共生 篇5

叶圣陶先生曾说过:“ 语文教材无非是例子, 凭着这个例子要使学生能够举一反三,练成阅读和写作的熟练技能。 ”阅读是内化的吸收, 是对基础知识理解的过程; 写作则是外化的表达, 是对基础知识运用的过程。 两者之间相互促进、相互补充。

第二学段( 三、四年级) 是小学的过渡阶段,它以一、二年级的说话写话为基础, 又为高年级命题作文搭桥铺路。 作为一名扎根一线的语文教师,笔者立足课堂教学, 致力于通过读写结合的有效性策略使阅读与写作同构共生, 切实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和写作水平。

一、立足阅读教 学 ,实 现以读助写

《 语文课程标准 ( 2011年版)》 在第二学段关于阅读的目标与内容中提出:“ 积累课文中的优美词语、精彩句段,以及在课外阅读和生活中获得的语言材料。背诵优秀诗文50篇( 段)。”

“ 读书破万 卷 , 下笔如有神。 ”这句话充分说明了阅读的重要性。 阅读就像语文教学的眼睛,是吸收,是积累,是沉淀, 是写作的基础,是“ 以我眼看世界”。在第二学段的语文教学中, 培养学生的阅读习惯,让学生从阅读中积累素材、习得方法,是实现以读促写的有效策略。

策略一:读中仿写

古希腊哲学家亚里士多德说:“ 儿童模仿前人, 获得最初的知识。 模仿就是学习。 ”在小学语文教材中, 很多课文和段落适于学生模仿。

首先,进行句式仿写。 在课堂教学中, 教师应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 抓住课文中的精美句子、典型句式、重点段落,引导学生反复诵读、品味并背诵, 最后进行仿写。 课本中那些精彩、优美的语言,都可以指导学生在自己的习作中直接地、尽情地使用。

学习《 荷花》 一课时正值桃红柳绿,校园、公园中的桃花、 樱花、 木兰花都是孩子们写作的对象。 教学时,教师可以让学生仿照课文描写“ 荷花开放的不同姿态”,用“ 有的……有的…… 有的 …… ” 写一写身边的景物, 再结合本单元的习作安排———写家乡的景物, 先规范学生的语言, 再安排积累习作的素材。

再如学习《 爬天都峰》 中的句子:“ 我奋力向峰顶爬去,一会儿攀着铁链上, 一会儿手脚并用向上 爬 , 像小猴子 一样……”学生说 ,这个句子除了用在爬山上, 还可用在攀爬游戏上。《 槐乡的孩子》 中的“ 一簇簇槐米落下来了。 女孩有的弯腰捡着,两条辫子像蜻蜓的翅膀, 上下飞舞着; 有的往篮里塞着槐米,头一点一点的,像觅食的小鸭子”,学生认为这句话在描写跳绳、 踢毽子等活动时都可以仿写、运用。

抓住课文中的优美句子和段落,引导学生诵读品味,并在此基础上仿写、改写和创造,从而使学生获取语言积累和写作方法。 这样的方法或许不能立竿见影,但可以逐步渗透,培养学生的仿写、运用意识,久而久之,作用就会显现。

其次,进行段落仿写。 三年级的学生刚开始习作, 如果先引导他们对范段进行仿写,就能逐步提高他们的写作能力。 把作文训练与阅读充分结合, 能深化学生对课文的理解,也能使习作训练落到实处。

三年级训练的重点是围绕重点句把一个意思写具体。《 翠鸟》 中有这样一句话:“ 它的颜色非常鲜艳。 头上的羽毛像橄榄色的头巾, 绣满了翠绿色的花纹。 背上的羽毛像浅绿色的外衣。 腹部的羽毛像赤褐色的衬衫。 ”这里用静态描写的方法突出了翠鸟“ 颜色非常鲜艳”, 描写逼真、条理清晰,可让学生仿照课文的写法, 进行读写结合的片段训练。

在教学时, 教师应先引导学生阅读课文, 并揣摩课文的写作特点:( 1) 用重点词“ 鲜艳” 概括翠鸟特点, 引出下文;( 2) 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 3) 按照从上到下的顺序描写。 由于找准了模仿的点, 学生写起来得心应手,如“ 鹦鹉的颜色非常鲜艳“” 礼花的颜色非常鲜艳”等。

典型段落是读中仿写的最好范例。 此外,还可以从表达方式、表达顺序、文章题目、选材内容等方面进行仿写。 读中仿写训练可以促进学生学习的迁移,培养学生的读写能力,为提高学生在高年级的习作水平奠定基础。

策略二:读中改写

叶圣陶先生说:“ 改写,各种形式的改写, 各种范围的改写,实在是作文的最好准备。 ” 学生将所理解的课文内容融入改写中,可以说是运用的开始, 也是习作的开始。

首先,进行人称改写。 改变人称是“ 读中改写”策略中的有效尝试。 学过一些课文之后,我们可以把课文中的人称加以转变, 第一人称可以改为第三人称,或者相反。

《 新型玻璃》 是一篇说明文,教学时,教师可以先带领学生了解每种新型玻璃的特点和用途,再以“ 新型玻璃的自述” 为题,进行读写结合小练笔。 练笔时, 教师应首先点拨学生理解“ 自述”,即介绍自己;再请学生以第一人称来写新型玻璃, 要求把“ 自己”的特点、用途写清楚。《 迷人的张家界》 一文,景物描写条理清楚、用词优美。 在教学中, 教师可以引导学生选择其中的一个景点, 以第一人称的形式来介绍, 要求尽量用上文中的优美词句。

其次,进行文体改写。 课文的文体有记叙文、说明文、诗歌等, 我们在教学中可以把它们改变为其他文体, 然后让学生充分发挥想象。 如说明文可以改为童话故事, 诗歌也可以改为小故事,甚至是课本剧。

在教学《 送元二使安西》 一诗时,我让学生发挥想象,将诗歌改写成一段文章, 可写诗人送别好友时无限依恋的感情, 也可写祖国河山的壮丽美好。 学生写出的文章就像一件件生活中的小事情, 将诗歌所描绘的景色融入到了对话当中。 这样的读中改写既可以使学生深刻理解诗歌所表达的意思,又可以训练学生的写作能力,真正做到读写结合。

课文中所 描写的心 理活动、人物对话、故事情节等,都可以“ 开发” 成读中改写的资料。 通过改写,学生们的想象力被激发了出来, 所写的文章也十分精彩。

策略三:读中扩写

“ 读中扩写 ”其实就是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习作能力。 爱因斯坦曾说:“ 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 ”在第二学段的教材中, 许多课例都给学生留下了想象的空间。

例如,《 触摸春天》 一文中有这样一句:“ 许久, 她张开手指,蝴蝶扑闪着翅膀飞走了,安静仰起头来张望。 ”笔者以此为读写结合训练点, 引导学生想象安静仰头张望的情景: 她仿佛看到了什么。 通过引导,学生的习作顺理成章: 她仿佛看到了绿油油的小草上闪烁着晶莹的露珠, 看到了月季花在向她点头微笑, 还看到了蓝蓝的天空中飘着洁白的云朵。

学习了《 送孟浩然之广陵》 后, 学生体会到了李白对老朋友的深厚情谊。 这时,教师可启发学生: 李白在什么情况下为老朋友送行? 他是怎么为老朋友送行的?他们在黄鹤楼上想到了什么? 他们会说什么? 看着孤帆远去,李白心情怎样? 在这样的读中扩写训练中, 学生受到启发后驰骋想象, 李白和孟浩然依依惜别的情景跃然纸上。

立足课堂教好范文, 让学生汲取文中的写作精妙之处, 积累写作素材并运用于写作实践中, 能促使学生把读与写紧密联系在一起,读而有感,感发为文。

二、强化习作教学,实现以写促读

《 语文课程标准 ( 2011年版)》 在第二学段关于习作的目标与内容中提出:“ 观察周围世界, 能不拘形式地写下自己的见闻、感受和想象,注意把自己觉得新奇有趣或印象最深、最受感动的内容写清楚”,并“ 尝试在习作中运用自己平时积累的语言材料, 特别是有新鲜感的词句”。

第二学段 的学生处 于从“ 写话 ” 到“ 习作 ” 的过渡阶段 。 叶圣陶先生说得好:“ 阅读是吸收,写作是倾吐。 ”这说明写作是阅读的升华, 它就像语文教学的嘴巴,是倾吐,是表达,是交流,是“ 以我嘴说我心”。

在语文教学中, 有些同学对阅读课提不起兴趣, 或是不能深入领会阅读课宗旨, 又或是无法发现阅读的美。 针对此现象, 我们可以通过写作找到突破口, 以此促进学生进行细致阅读。

策略四:写前导读

教育家叶圣陶说:“ 如果学生能善读、多读,自必深受所读书籍文篇的影响, 不必有意模仿, 而思绪与技巧自然能渐有提高。 ”因此,鼓励学生多读书、 读好书,是陶冶情操、储备写作材料、 提高习作能力的一条必经之路。

以四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的教学为例。 笔者首先让学生明白本单元的习作要求———写童话, 然后让学生选择几种动物或几件物品,以它们为主人公, 发挥想象, 设想它们之间可能发生的故事。 接着,引导学生明确第三单元的阅读教学目标, 即借助课文让学生走进奇妙的童话世界。 通过《 巨人的花园》 《 幸福是什么》《 去年的树》《 小木偶的故事》 等课文,学生了解了童话的内容, 品味了童话的语言, 体会了童话的特点。 最后, 笔者让学生初步浏览本单元的综合性学习要求。 这样就为学生构建了一个读童话、讲童话、写童话的学习框架。

对于第二 学段的学 生来说, 作文教学是重点, 也是难点。 很多学生之所以惧怕作文, 其中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缺少课外阅读与素材积累。“ 写前导读” 策略能在很大程度上减轻学生对写作的抗拒情绪, 增加学生的写作兴趣, 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

策略五:写中品读

学生经常 遇到这样 的情况:平时生活五彩缤纷,也有很多积累,可一到习作时就“ 无米下锅”。 究其原因,主要是因为学生缺乏发现素材的眼睛。“ 写中品读” 策略就是启发学生向课文借“ 选材”,擦亮自己发现素材的眼睛。

以《 猫》 一课为例。 上课之前, 笔者让学生以熟悉的小动物为题写一篇作文, 写完后在课上交流评议。 笔者发现,多数学生的作 文有两方 面需要提高:一是在叙事的条理性上;二是对动物 的描写 。 学习课文前,笔者将学生作品中典型的片段印发下去,让学生们在文章的阅读中以写促读。 大家你一言 ,我一语 ,认为自己 的作文没有 把动物的 可爱和主 人对它的喜爱描写出来。 我告诉学生,这些不足可以通过学习课文《 猫》 得到弥补。 学习课文后,大家就会知道如何把猫写具体生动。 经过对比、讨论,学生总结了课文的描写方法,并写在了黑板上。 接下来,我让学生回顾自己的习作,通过对比,学生们明白了自己的习作平淡、空洞的原因。

《 猫》 的教学过程告诉我们 ,在阅读文 章前 ,应当让学生先进行相关内容的写作。 先有写作的思考与体会,再有课文的借鉴 、运用 ,学生的学 习兴趣便会大大提高。 学生在体验 、思考后 ,自然产生 了阅读需求 , 这时的阅 读便是主 动的、有目的的阅读。

策略六:写后赏读

运用“ 写后赏读”策略,不但能让学 生把阅读 的收获和感受以“ 写”的形式固化下来, 还能继续激发学生对“ 读”的兴趣,引导学生有目标地阅读相关文章 , 真正实现 以读助写,以写促读。

在四年级上册第三组的习作创作中,学生明白了童话的特点,但还要借助课外阅读来拓展习作思路。 在学习该单元《 巨人的花园》 一文时 , 我先将学生带入童话世界:在广泛的课外阅读中,同学们知道了丹麦的安徒生童话、德国的豪夫童话、 英国的王尔德童话、中国的叶圣 陶童话及 张天翼童话、德国格林兄弟收集整理的《 格林童话》 。 大量且有效的阅读,让学生每天都能接触新故事。 课外阅读让学生完全沉浸在读童话的兴奋中,从中他们不仅明白了童话的写作特点, 还有了更多、 更新的话题,思维更活跃、创作更大胆。

将课外读 写训练充 分结合, 可以扩大学生的知识面和信息量, 也可以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 两者相结合,能使学生打下扎实的基础, 逐步提高作文水平。

综合同构 篇6

一、读图思文达到读图有文之境界

课文中的插图能激发学生的兴趣,帮助学生认识事物,使图像信息转化为文字符号,这对理解课文内容,培养学生的观察、想象、思维和表达能力都是有帮助的。

(一)以图切入,把握全文

俗话说:“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选择一个恰当的切入点引入教学,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发学生的探究欲望,诱发学生的阅读期待,产生事半功倍的效果。切入点的选择,既要因文而宜,考虑课文内容和表达的特点;又要遵循学生学习、阅读的规律和年龄特点。而课文插图往往具有丰富的信息和情感内涵,以课文插图为切入点,往往会起到把握全文的作用。

(二)凭图想象,发展语言

课文中的插图是静止的、无声的,是课文内容的体现。正因为它静止、无声、留有很多空白点,为学生在观察时提供了想象的空间。教师要求学生观察图画的同时,要透过图画的内容想象隐含在图画背后的事物。这样课文插图就活起来了,静止的一幅图可以在脑中变成一小段精美的电影,学生就有看电影的感觉。学生的想象中就有了香味,有了人物对话的语言,有了人物的心理活动等。如教《燕子专列》时,先让学生看图找文,从文中找出与图画相应的文字描述,建立图与文字的联系,不断地复现,使图像信息转化为文字符号。通过图文对照让学生感受贝蒂的不在乎,然后看图,观察她的动作、神情,想想她仿佛在说些什么?这样,学生再一次切实地感受画面,他们的思维点着陆在图上,思维立刻就打开了。空间扩大了,学生就更深刻地体会到了贝蒂对燕子的在乎。最后,让学生结合插图写写贝蒂拯救燕子的过程,在这一训练过程中,原本一幅普通的插图,经过学生形象化地描述,变得生动起来;原本枯燥乏味的语言,经过学生入情入境地表述,变得鲜活起来。在训练中,学生语言的形象性得到了切实有效的提高,而且调动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了学生的想象力,给学生留有更多的思维空间。

二、读文勾图达到文中有图之境界

在学习语言文字的过程中,学生受生活环境和阅历的限制,对课文中的某些词句理解起来有点困难。听教师语言描述,也不能深入理解领会。这时,恰到好处地利用图,特别是让学生通过自己的读来画图,并通过所画的图来理解内容,那么难题往往就迎刃而解了。如上海四年级教材《律师林肯》中的辩护词第16节时(培训听课所得),教师就利用画图很好地解决了这个难点。

生指图:我先画月亮在西边,大树也在西边,阿姆斯特朗在大树下,再画草垛在东边,福尔逊在草垛的右边。

师:画得很清楚。我们看,如果阿姆斯特朗面向东边的草垛,脸上是不可能有月光的。(老师指图讲。)

师:如果不面向草垛,证人能从二三十米的草垛那里看清被告人的脸吗?(老师指图问。)

生:不能,阿姆斯特朗背对着福尔逊,福尔逊是看不清他的脸的。

师:如果不面向草垛,间隔二三十米,在晚上很暗,又背对着证人,所以是看不清他的脸的。

师:同学们,一边读句子,一边画,理清了自己的思路,这是非常好的学习方法。谁能看着草图复述一下林肯的辩护词?

林肯的辩护词逻辑推理很强,如果单靠朗读来感悟,学生很难理解,特别是方向感差的学生还在云里雾里。而教师设计了这样的练习:自己读读课文,画一画作案现场图(弄清福尔逊、阿姆斯特朗、大树、草垛、月亮的确切位置),然后教师讲解。由于学生形象思维比较丰富,通过学生边读文章,边作图,经过几次的读读、画画,基本搞清了之间的关系。再加上教师的讲解,学生清楚地了解了林肯是怎样一步一步推导出事实真相的。从而理解了文本,突破了难点,收到了很好的教学效果。接着教师小结了学习方法后,让学生看着草图复述一下林肯的辩护词。“授之以鱼,更授之以渔”。教师在传授学生知识的同时,没有忘记传授给学生学习知识的方法,而且最后根据学生的认知水平设计有效的语言训练:让学生看着草图复述林肯的辩护词,再次感受林肯的睿智和优秀的推理能力。

三、在“图文转换”中实现“语像同构”

心理学研究表明,个体需要得到满足时,就处于唤醒状态,适度的唤醒是保证学习效率的基本前提。因此,教师应利用各种因素来控制学生的唤醒水平,这其中最重要的是要通过直接唤醒学生对活动本身的好奇心来唤醒其认识的需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

拓扑同构的计算机自动判定 篇7

图的同构判定问题是拓扑学研究中一个十分重要的议题。拓扑同构指的是两个拓扑图机构完全相同,文献中现有的几种针对轮系拓扑同构的识别方法如下:Madan[2]提出了用最大代码法解决同构判定问题,此方法规定一套系统的构件和构件之间关系的代码,由代码构成的最小距离矩阵做为同构判定的依据。其优点是可快速搜索所有可能的周转轮系,但其同构判定步骤复杂、极易出错。基于回路的图论法Pathapati[3],应用回路代码解决周转轮系的同构问题,其优点是方法简单易懂,比较直观,但不利于计算机自动判定;其他的还有特征数组法[4]、邻接矩阵法[5]、基于数同构的判定算法[6]、回潮算法[7]、伴随电路法[8]等,其普遍问题是总结出的图谱必须经过复杂的同构判定或只能针对某一类拓扑进行同构判定,具有局限性。由此,本文对拓扑的同构问题进行了深入探讨,提出了便于计算机实现自动判定且具有普遍意义的拓扑缩微变换算法,并用计算机实现了同构的自动判定。

1 拓扑缩微变换

拓扑缩微变换就是对轮系拓扑(限于篇幅,文中用到的图论模型的建立过程及拓扑模型请参见文献[1])按一定规律进行简化,使简化之后的拓扑仍保持原有要素。

1.1 拓扑缩微变换原则

缩微变换依据以下两个原则进行:

太阳层微缩变换:在不同的行星单元体中,若相同编号的点表示同一性质构件,则将这些相同编号的点微缩为一点,且按行星单元体从左到右的顺序将点从右向左微缩;若相同编号的点表示不同性质构件,其间则以虚线相连;

定轴层微缩变换:若树枝之间不相交,则将定轴层中的树枝向太阳层缩微为一点;若树枝之间相交,则仅保留一个定轴层齿轮及其拓扑关系。

1.2 拓扑缩微变换方法

对各行星单元体及整体进行微缩变换,去掉拓扑图原先编号,并重新按行星轮、系杆、太阳轮、定轴齿轮的顺序编号,然后建立其点点邻接矩阵。记基本单元的邻接矩阵为:

L=(aij)n×n(其中n为拓扑图重新编号后的最大序号数)

(1) 当顶点i和顶点j连接时:

a) 当ij时,aij=K;K=-1,-2,-3;分别表示两点连线为粗实线、细实线、虚线;

b) 当i=j时,aij=Q;Q=1,2,3,4;时分别表示此构件为行星轮、系杆、太阳轮、定轴齿轮;

(2) 当顶点ij不连接时:

aij=0。

2 基于拓扑缩微变换的同构判定算法

用拓扑缩微变换方法解决拓扑图同构的方法如下:

1) 比较两个拓扑缩图层号及图中多色点的最大序号数,若不相等,则两图不同构,否则转2);

2) 将两个拓扑缩图按规则建立分层邻接矩阵。

以下的步骤循环,若任意一个步骤判定两个拓扑图不同构,则跳出3)到6)的步骤循环;

3) 比较拓扑图中每一层的构件数,包括实点、空心点、小方框等,即分层邻接矩阵的对角元素的各取值情况,若不相同,则两图不同构,否则转4);

4) 比较两个图的边数,对于分层邻接矩阵可比较矩阵中值为0的元素,若不相等则两图不同构,否则转5);

5) 比较正对角线以上的元素所有取值情况,也可比较邻接矩阵中每个元素取值个数情况,若不相同,则两个图不同构,否则转6);

6) 对于两个分层邻接矩阵,考虑其中一个邻接矩阵的正对角线上数值相等的元素(这些元素必定处于拓扑图的同一层),若交换这些相等元素所在的行(同时交换相应的列),经过行列变换后,能使这两个邻接矩阵相等,则两个拓扑图同构,否则不同构。

3 拓扑同构的计算机自动判定

3.1 应用举例

以图1中两个原始的拓扑图(1)、(2)为例,进行同构性判断。

首先对原始拓扑图进行拓扑缩微变换,变换结果如图2的(1)、(2)。

然后通过2.2节的方法建立缩微变换之后拓扑的邻接矩阵分别为矩阵(1)和矩陈(2)。

[10-20-1-100010-20-1-10-202000-300-2020000-1000300-1-1-100030-10-1-3000300000-1-104]

矩阵 (1)

[10-20-1-100010-20-1-10-202000000-202-3000-100-3300-1-1-100030-10-10000300000-1-104]

矩阵 (2)

3.2 界面介绍

开发的软件首先要给用户提供输入矩阵维数的界面,且当输入维数之后会生成两个n维方阵供用户输入邻接矩阵的行列值,之后计算机根据算法自行进行判断是否同构。邻接矩阵维数输入界面如图3所示。

维数输入后(输入8),点击“确定”命令按钮,弹出邻接矩阵输入界面,界面如图4所示。

3.3 自动判定的实现

将两个矩阵的行列值分别输入图4的界面中,之后点击“计算”命令按钮,计算完成界面如图5所示。

3.4 程序设计

如下程序给出了自动判定过程的重要语句(程序中Text1为矩阵1各元素,Text3为矩阵2各元素)。

1) 首先判断方阵对角线是否完全相同,不相同则程序到此结束,相同则进入下一步,程序中定义步长为QuZhenH,其值被赋值为矩阵的阶数。则主对角线的搜索步长为QuZhenH + 1,主要程序代码如下:

2) 如果对角线元素完全相同,则进入下一步,统计矩阵中零的个数情况,只要设置一个变量,搜索到一个零则变量加1,其代码如下:

3)如果矩阵中零的个数相等,则要进入第三步,统计两边矩阵对应每个元素的个数是否相同,主要代码如下:

当以上条件均满足,就要找出对角线上相等的元素,若相等的元素所在的行和列与另外一个矩阵的行和列不完全一样时,就交换这两个相等的元素所在的行和列,再与另外一个矩阵进行比较,如果能使这两个矩阵相等则可判断两拓扑图的同构性,若不相同,则不同构,其算法部分代码如下:

4) 行列交换过程:把OB矩阵中的TX和TY行列交换,结果存在NS数组中。

通过以上程序,就可以根据建立的邻接矩阵自动判断任意两个拓扑是否同构。

4 结 语

用拓扑缩微变换识别轮系拓扑同构,判定过程简单合理,为拓扑的反演奠定了理论和可操作基础。文中建立的轮系拓扑同构判断新方法为轮系进行型综合和结构综合以及用于周转轮系的自动化静态设计与静态特性分析奠定了全新的理论基础。基于这个新的理论基础,完成了周转轮系实用化和集成化软件的开发,开发的软件可以实现拓扑缩图高阶邻接矩阵的同构判定,为拓扑反演的自动化、智能化、网络化和可视化创造了条件。该研究成果使轮系拓扑同构判定可以用计算机自动实现,使拓扑综合、拓扑优化及拓扑反演的计算机自动实现成为可能,这将有利于减少工作量、缩短设计周期。因此,该拓扑同构判定方法具有深远的指导意义和应用价值。

参考文献

[1]史晓影,陈良钰,薛龙泉.行星轮系的图论模型及其应用[J].机械传动,2008,32(5):49-52.

[2]Buchsbaum F,Freudenstein F.Synthesis of kinematic structure of gearedkinematic chain and other mechanisms[J].Journal of Mechanisms,1970,5:357-392.

[3]Pathapati V R,Rao A C.A new technique based on loops to investigatedisplacement isomorphism in planetary gear trains[J].ASME Transac-tions,Journal of Mechanical Design,2002,124:662-675.

[4]丁玲,路懿.运动链拓扑图的特征数组表示及同构判断[J].机械工程学报,2010,7:63-67.

[5]侯爱民.图同构的矩阵初等变换判定及算法设计[J].机械工程与应用,2006,20(7):51-54.

[6]毛华,窦林立,杨蕾.树同构的判定方法[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2009,26:107-109.

[7]徐子珊.一个实用的图同构判定算法[J].计算机工程与科学,2008,30:24-26.

上一篇:训练样本下一篇:教师欠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