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排石(共7篇)
综合排石 篇1
临床内科门诊经常会遇到以心前区不适、憋闷、绞痛等为首发症状就诊的患者, 经心电图检查发现心肌供血不足、心律不齐等心血管疾病表现, 按照心血管病诊疗效果并不理想。经再次检查又发现胆囊炎、胆结石确诊为胆心综合征, 给予抗炎、利胆、排石治疗, 仍有一大部分患者心血管疾病症状不能改善[1]。我们采用胆系与扩冠治疗“双管齐下”的治疗措施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09年10月—2013年10月间在我院大内科门诊就诊并经确诊收治的住院胆心综合征患者86例, 其中, 男34例, 女52例;年龄42岁~78岁, 平均年龄 (53±6.3) 岁;病程7 d~5 d;窦性心律不齐15例, 窦性心动过缓14例, 窦性心动过速18例, 室性早搏12例, 束支传导阻滞17例, S-T段及T波改变10例;胆囊炎18例, 结石性胆囊炎42例, 胆总管结石12例, 胆囊结石14例, 胆管癌2例。按照入院治疗的先后顺序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43例, 2组一般情况无显著差异 (P>0.05) 。
1.2 诊断标准
心前区有程度不同的胸闷、绞痛, 持续时间较长可达数小时, 硝酸甘油不能缓解症状, 胆绞痛时心电图缺血或心律失常表现明显;B超检查有胆囊炎、胆结石等胆系疾病;心电图表现有节律改变 (过速、过缓、早搏) 、心肌缺血 (ST段下降、T波变平或倒置等) 、束支传导阻滞[2]。
1.3 治疗方法
对照组:利胆抗炎50%硫酸镁, 10 m L, 熊去氧胆酸0.25 mg, 3次/d口服;左氧氟沙星100 m L, 静滴, 2次/d。效果不明显者行胆结石手术治疗后转内科继续治疗。观察组治疗方法:50%硫酸镁10 m L, 熊去氧胆酸0.25 mg, 3次/d口服;左氧氟沙星100 m L静滴, 2次/d, 鲁南欣康40 mg, 静滴, 1次/d, 效果不明显者行胆结石手术治疗后转内科继续治疗。
1.4 疗效判定标准
显效:症状、体征消失, 心电图正常;有效:症状、体征基本消失, 心电图无心肌缺血, 可有T波轻度变化;无效:症状体征有所缓解, 心电图无变化。
1.5 统计学方法
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 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2组临床疗效比较
见表1。
2.2 临床副作用
观察组有3例出现恶心、呕吐腹部不适等消化道症状, 1例出现皮疹、红斑;对照组有2例出现消化道不良症状, 1例皮疹。
3 讨论
在解剖学上, 心脏受T2~T5~6胸神经支配, 胆囊受T4~5~T9脊神经支配, 两者在T4~5脊神经处可以有交叉。当胆管感染或胆管梗阻使胆总管内压增高时, 通过交叉的T4~5反射性作用引起冠脉收缩, 导致冠脉供血不足, 从而引起心绞痛、心律不齐、心肌梗死等症状。此时的冠脉供血不足并非动脉硬化斑块形成而引起的血管狭窄, 而仅是由于自主神经反射性 (胆心反射弧) 调节冠脉收缩、血流减少、心肌细胞缺血缺氧 (主要是缺氧) 、诱发心脏活动失调。胆红素及胆酸因梗阻逆行入血, 致血浓度增高时可引发迷走神经反射抑制心肌细胞能量代谢、降低心脏活动[3]。
胆心综合征的主要症状是冠脉供血不足表现, 其表现出的心律不齐 (窦性心动过速或过缓) 并不可怕, 但心电图出现ST段、T波缺血性改变让患者惧怕, 尤其是当表现为心肌梗死的心电图改变时不得不引起人们的重视。内科医生们明白临床表现在心脏其根源病在胆囊, 治疗的重点应在胆囊, 故采用抗炎、利胆治疗, 必要时胆囊手术行胆结石手术治疗是合理的治疗措施。本文资料显示对照组显效率达到60.5%, 总有效率达86.0%, 然而尽管有绝大多数患者得到了有效控制, 但仍有一部分患者心电图表现没有得到逆转表现为缺血改变。实际上在胆心综合征患者中, 绝大多数在中年以上, 有的已经步入老年,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已经存在, 平素就有冠心病;当继发胆囊炎、胆结石时, 尤其是在胆管感染时, 高胆酸血症抑制心肌细胞能量代谢、抑制心肌舒缩功能, 胆管梗阻引起的胆汁反流造成胆源性胰腺炎产生胰酶毒血症, 导致心肌炎、心肌损害, 冠脉收缩缺血缺氧条件下心肌损害进一步加重, 这便是心电图仍存在缺血改变的根源。我们在观察组治疗中加入了扩冠治疗措施, 增加了冠脉血流使心肌缺血缺氧得到改善, 最大限度地挽救了濒临死亡的心肌。观察组显效率达到81.4%, 总有效率100.0%, 有力地证明了这一点。
胆心综合征引起的心脏病变与动脉粥样硬化引起的冠心病尽管极为相似, 但它们存在着本质上的区别, 在基层医院不能进行冠脉造影及心脏CT来确诊冠脉粥样硬化斑块存在的冠心病, 但通过仔细的临床观察是可以明确诊断的。遇到患者有心律不齐、心律失常、心绞痛、心电图提示心肌缺血等冠脉病变时, 首先要仔细查体, 有胆系阳性体征时行B超胆系检查, 若发现有胆囊炎、胆结石、胆管感染、胆管癌等才有胆心综合征的可能;当观察到心绞痛的持续时间较长, 服用硝酸甘油或速效救心丸后心绞痛不易缓解, 诊断的可能性更大;当在患者进食油腻食物或情绪激动时出现右上腹疼痛胆绞痛后发现心脏症状, 则诊断成立的可能性会更大;采用抗炎、利胆试验性治疗症状好转时, 即可确诊。
总之, 胆心综合征的发病是患者先有胆囊炎、胆结石病史, 当胆管感染及进食油腻或情绪激动时, 胆囊壁和胆管将受到的刺激沿所分布的迷走神经反射上行传入大脑, 刺激不断积累后再通过神经反射反馈到冠状动脉, 使冠脉收缩、狭窄、血流减少从而发生冠脉缺血缺氧表现, 出现胆系与心血管症状同时存在的临床症状。我们通过临床研究, 认为只有采用“双管齐下”的治疗措施才能使胆心综合征得到满意的治疗效果, 值得广大临床医师借鉴探讨。
摘要:目的 观察利胆排石扩冠治疗胆心综合征的临床效果。方法 对在我院内科住院治疗的胆心综合征患者行抗炎、利胆、手术取石、扩冠等治疗 (观察组) 及单纯采用抗炎、利胆治疗 (对照组) , 观察2组的临床疗效。结果 观察组总有效率100%, 明显优于对照组的86%, 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结论 胆心综合征的病机是胆系疾患引起冠脉供血不足, 胆管疾病与扩冠措施“双管齐下”是治疗胆心综合征的有效措施。
关键词:胆心综合征,抗炎,胆结石手术,扩冠
参考文献
[1]王亮, 刘敏娇.老年人胆心综合征32例临床分析[J].基层医学论坛, 2010, 14 (2) :188.
[2]黄玉玮.108例胆心综合征临床分析[J].中国老年保健医学, 2011, 9 (6) :53.
[3]刘卫东.胆心综合征诊疗体会[J].保健医学研究与实践, 2007, 4 (3) :35.
综合排石 篇2
1 实验材料
l.1动物
小鼠:体重18~22g, ♀♂兼用。大鼠:wistar种, 200~250g, ♀♂兼用, 由新疆医科大学动物室提供。
1.2 药物
为不含赋形剂的金、海排石颗粒 (浸膏粉+原粉) 由武警新疆总队医院药制剂室提供, 实验用蒸馏水配成所需浓度。阳性对照药为市售成药“结石通”, 广西梧州中药厂生产, 实验时, 去糖衣, 研成细粉, 用蒸馏水配制成所需浓度的混悬液。
2 方法与结果
2.1 对动物实验性草酰胺尿路结石的影响
用草酰胺诱发动物尿路结石的方法, 所用草酰胺系用草酸乙二酯和浓氨水 (均为北京化工厂出品) 合成, 纯化, 110℃烘干备用。合成按下列反应进行:
选用大鼠32只, 雌雄各半, 体重200~250g, 均分成4组, 依次为空白对照组、阳性药对照组 (结石通组) , 排石颗粒2个剂量组。全部动物按表1所示过程处理, 见表1。
处死动物后, 取出肾盂、输尿管及膀胱, 收集全部结石, 风干过夜后称重, 计算每只动物结石重与体重之比, 进行组间比较, 结果见表2。
注:基础膳食=RI饲料100g+鸡蛋2个+鱼肝油5ml;触发膳食=基础膳食+草酰胺0.9g/kg·d;维持膳食=基础膳食+草酰胺0.5g/kg·d。
结果表明, 排石颗粒组及阳性对照药物结石通组均可明显抑制大鼠草酰胺尿路结石的生长。结石重与体重比数理统计与空白对照组比较差异有非常显著性。
2.2 对大鼠植入结石的影响[2]
选♂大鼠36只, 体重200~250g, 随机分成4组, 依次为空白对照组、结石通组、排石颗粒5g/kg和排石颗粒10g/kg组。将大鼠腹腔注射10%乌拉坦10ml/kg麻醉后, 逐只将精密称重的灭菌银汞合金 (d=0.15~0.20cm, w=30~40mg) 光滑颗粒植入大鼠膀胱。术后第2天, 空白对照组口服给予蒸馏水, 另3组分别口服结石通5g/kg和排石颗粒5g/kg, 10g/kg每天1次, 给药期间观察动物状态, 进食量, 给药共47d, 称体重后处死动物, 摘取膀胱, 收集结石, 称重, 组间比较结石总重与植入合金颗粒重之差, 结果见表3、表4。
结果表明, 给药期间动物进食量、体重与对照组统计学比较, 差异无显著性 (P>0.05) 。排石颗粒与结石通均能明显抑制因植入异物而致动物膀胱结石的生长, 且排石颗粒的作用更为明显 (P<0.01) 。
2.3 利尿作用
取大鼠40只, ♀♂各半, 分为4组, 依次为空白对照组, 结石通组, 排石颗粒1、2组, 对照组给等体积水, 结石通组静脉滴注给予结石通5g/kg, 排石颗粒1组给予排石颗粒5g/kg, 排石颗粒2组给予排石颗粒10g/kg, 每天1次, 共给7d, 第7天末次给药后45min, 每只大鼠均腹腔注射生理盐水5ml, 置入代谢笼内分别收集1h, 2h, 3h, 4h, 5h时尿液, 比较组间差异, 结果见表5。
结果表明, 排石颗粒及结石通在给药后2h, 3h, 4h, 5h均有良好的利尿作用, 数理统计有统计学意义。
2.4 抗炎作用
选大鼠32只, 分为4组, 依次为空白对照组, 结石通组, 排石颗粒1、2组, 给药方式及时间同实验3, 末次给药后15min, 每只大鼠后足跖部注射新鲜鸡蛋清0.lml/只, 用窄带尺测量动物注射蛋清后0, 5h, lh, 2h, 3h, 4h的踝关节肿胀程度, 比较组间差异, 结果见表6。
注:*P<0.05, **P<0.05, ***P<0.01。
注:*P<0.05, **P<0.05, ***P<0.01。
结果表明, 结石通在给药后0.5h, 1h, 排石颗粒在给药后0.5~4h均有明显的抑制大鼠足肿胀作用。
2.5 镇痛实验
选小鼠32只, ♀♂各半, 体重18~22g, 均分4组, 分组及给药方法、时间同前, 末次给药后45min, 小鼠腹腔注射1%冰醋酸0.2ml/只, 立即观察小鼠扭体反应, 记录15min内反应次数, t检验比较组间反应次数差异, 结果见表7。
结果表明, 结石通、排石颗粒均能减少小鼠因化学刺激引起的扭体反应次数, 证明有明显的镇痛作用。
2.6 急性毒性实验
选用小鼠20只, ♀♂各半, 按动物能耐受的最大浓度 (4:1) , 最大体积静脉滴注给予排石颗粒一次, 观察7d, 结果表明, 动物无明显不良反应发生, 证明该药半数致死量 (LD50) , 超过160g/kg, 相当于临床用量的2 666.7倍。
2.7 亚急性毒性
实验选大鼠80只, ♀♂各半, 均分4组, 对照组及排石颗粒15g/kg, 30g/kg, 60g/kg 3个剂量组。每天静脉滴注给药1次, 连续3个月, 观察并记录动物的状态, 活动及体重变化。末次给药后采血, 做血常规血红蛋白 (Hb) 、血小板 (PLT) 、红细胞 (RBC) 、白细胞 (WBC) 及肝肾功能 (GPT) 血清尿素氮 (BUN) 检验。处死动物取心、肝、脾、肺、肾做病理检查。结果表明, 动物的活动状态、体重增长、血常规、肝肾功能及器官组织形态均与对照组无明显差别。
3 结论
中药排石剂可分为清利型和活血化瘀型, 实验结果表明, 金、海排石颗粒对草酰胺所致动物肾、尿路、膀胱结石和植入异物膀胱结石的生长均有明显的抑制作用, 同时使动物排尿量显著增加, 说明其作用与利尿效果有关, 故可以认为金、海排石颗粒为清利型排石剂。此外, 金、海排石颗粒能明显抑制大鼠蛋清性关节炎的肿胀程度, 表明其具有良好的抗炎作用, 对肾盂内壁、输尿管内壁等处粘膜因结石机械刺激而致的充血、水肿等能有一定的保护作用及恢复粘膜正常功能的作用, 镇痛实验表明, 其对醋酸引起的小鼠腹痛有明显的缓解作用, 临床应用可减少由结石引起的疼痛。
摘要:目的 观察新中药金、海排石颗粒对泌尿系统结石的影响。方法与结果 实验动物选用大鼠口服排石颗粒5g/kg, l0g/kg可明显抑制大鼠实验性草酰胺尿路结石的形成和因植入异物而致动物膀胱结石的生长, 选用结石通作阳性对照药。结论 金、海排石颗粒能抑制结石形成, 有明显的利尿、抗炎及镇痛作用。
关键词:金、海排石颗粒,泌尿系结石
参考文献
[1]崔肇春。遵义医学院学报, 1985, 8 (1) :45-46。
排石颗粒的制备及临床观察 篇3
1 材料与制备
1.1 材料
泽泻、广金线草、芒硝、海金沙等11味药材均购自广州药材有限公司,并经本院药剂科检验室鉴别为真品。排石饮液(黑龙江地王医药集团公司生产,规格:20 ml×10支/盒,批号:20061211);友来特(枸橼酸氢钾钠颗粒,MADAUS AG德国马博士大药厂);排石颗粒(本院制剂室,规格10 g/包,批号:20071102,20080103)。
1.2 处方与制备
1.2.1 处方
泽泻95.0 g,广金钱草190.0 g,车前子70.0 g,海金沙40.0 g,石韦9.0 g,牛膝50.0 g,芒硝45.0 g,鸡内金40.0 g,鱼脑石65.0 g,枸杞子70.0 g,菟丝子65.0 g,加淀粉、乳糖适量制粒,干颗粒分装成10包。
1.2.2 制备
将以上11味中草药,除芒硝外加及海金沙(布包)煎煮外,其他均破碎成直径1 cm左右加水2 000 ml,煎煮3次,每次1.5 h,合并煎液浓缩成流浸膏,加入芒硝使溶解搅拌均匀,加入适量的淀粉、乳糖制粒,干燥,制成100 g左右,干颗粒用钻塑分装成10包,每包10 g。
1.2.3 质量控制
性状:本品为棕褐色颗粒、气香、味甜、微苦。检查:干燥失重不得大于8.0%,其他均符合中成药颗粒冲剂项下有关各项规定[1]。
2 临床观察
2.1 病例选择
按《中医病症诊断疗效标准》[2]选择病例:(1)年龄18~58岁;(2)经B超或X线摄片检查证实为泌尿系统结石者;(3)发作时有腰痛、肾绞痛或放射痛,伴有血尿等临床症状和体征者;(4)难于自排的结石0.5 cm<结石横径<0.8 cm,0.6 cm<结石纵径<1.0 cm;(5)肾输尿管连接处或结石远端输尿管无狭窄、畸形,梗阻或手术瘢痕粘连等;(6)患者肾功能良好;(7)全身一般情况尚好,生活能自理。
按照上述标准选择120例患者,其中,男67例,女53例,年龄最小18岁,最大58岁,平均41.5岁,发病时间最短5 d,最长3年。其中,肾结石42例,输尿管结石33例,膀胱结石18例,多部位结石27例。结石直径最大1.0 cm。将上述病例随机均分为三组,分别为观察组(40例),中药对照组(40例)和西药对照组(40例),三组患者的年龄、结石情况、病程、身体状况等临床资料均无显著性差异,具有可比性。
2.2 治疗方法
观察组口服排石颗粒(规格10 g/包)10 g,tid,连服20 d;中药对照组口服排石饮液(黑龙江地王医药集团公司,规格20 ml×10支/盒),一天5支,早晨空腹服2支,午、晚饭前30 min及睡前各服1支,连服20 d;西药对照组口服友来特(枸橼酸氢钾钠颗粒)5 g,tid,连服20 d。三组均治疗20 d为1个疗程。
三组患者均辅助肌肉注射维生素K312 mg。黄体酮40 mg,bid,连用7 d。因为维生素K3和黄体酮可使泌尿系统平滑肌普遍松弛,输尿管扩张,肾绞痛得以缓解。同时嘱患者大量饮水,多做跳跃运动,以促使结石排出。
2.3 疗效标准
参照《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及有关文献[3,4]制订。(1)治愈:结石全部排出体外,经B超、CT和X线检查,结石阴影全部消失,症状、体征消失,追踪观察1个月无临床症状。(2)显效:结石下移距离较大或见部分结石消失,或结石体积明显缩小;肾盂积液消失,症状、体征消失。(3)有效:症状、体征明显减轻,结石明显下移,体积变小,或多发性结石数量减少或部分消失。(4)无效:症状、体征无改善或虽有改善,但结石位置、体积无明显变化者。
2.4 治疗结果
由以上结果看出,西药友来特疗效最好,观察组排石颗粒次之,而中药排石饮液疗效较差(P<0.05)。
3 讨论
枸橼酸盐作为防治泌尿系统结石形成和复发的治疗药物,临床应用多年且已取得较为满意的效果[4]。枸橼酸盐是尿中最强大的内源性结石形成抑制物,枸橼酸可结合钙离子形成可溶性钙复合物而抑制结石的形成,同时可碱化尿液,使尿酸变成可溶性的尿酸盐,减少尿液钙离子浓度,提高尿液中枸橼酸的浓度,是防治尿酸结石最有效的药物之一。其代表专利产品为友来特[4,5],但其主要对尿酸结石作用较为明显。
本研究采用中医中药的清热利湿、通淋排石药为主,酌加行气止痛、活血化瘀、益气补肾等药物配制成排石颗粒,临床应用较为满意,比现行市场制剂黑龙江产的排石饮液对泌尿系统结石的治疗疗效明显,而稍差于友来特。文中的金钱草利水通淋,排除结石;海金沙活血散瘀、利尿通淋,具有利水通石之功效,可排石止痛,鸡内金能消化沙石;泽泻则兼有上述几种药的功效,这4种药物为方中君药,配车前子、石韦亦利水通淋;芒硝能增强输尿管蠕动,排石下行,诸药(11味)合用,不但能利尿通淋,溶石化石,且能增强肾盂内压力和输尿管蠕动有利于泌尿系统结石的排出[6]。
排石颗粒初为汤剂,曾改为口服液,为携带使用方便,现改为颗粒剂。质量稳定,有望成为中成药定型产品[6,7]。
摘要:目的:观察研制的排石颗粒对泌尿系统结石的排除效果。方法:根据中医中药传统理论组方,多年研制排石颗粒,选择临床确诊为泌尿系统结石(肾结石、输尿管结石、膀胱结石、多部位结石)的患者120例,随机平分为三组,每组40例,分别用排石颗粒(观察组)和排石饮液(中药对照组)及友来特(西药对照组)治疗,以《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为标准进行对比观察。结果:观察组治疗泌尿系统结石的总有效率为85.0%,对照组中、西药分别为80.0%和95.0%。排石颗粒比排石饮液稍好(P<0.05)。结论:排石颗粒对泌尿系统结石有排除作用,但没有西药友来特明显(P<0.01)。
关键词:排石颗粒,排石饮液,友来特,泌尿系统结石,排石效果
参考文献
[1]中国人民共和国药典委员会.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S].一部.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5.附录9.
[2]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病症诊断疗效标准[S].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1994.26.
[3]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S].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5.175-178.
[4]Mattle D,Hess B.Preventive treatment of nephrolithiasis with alkali cit-rate a clinical review[J].Urol Res,2005,22(2):73-79.
[5]Heibery IP.Update on dietary recommendations and medical treatment of renal stone disease[J].Nephro Dial Transplant,2000,15(1):117-123.
[6]张丰强.现代中药临床手册[M].上海:人民科学普及出版社,1996.313-314.
化石排石汤治疗泌尿系结石 篇4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113例泌尿系结石患者均为门诊患者, 大部份病例均分别伴发作时腰腹绞痛, 小便涩痛频急, 或排尿中断等典型症状, 少数患者只自觉间有轻微腰酸腰痛, 无明显尿涩尿痛等症状, 全部患者均经过B超或X线腹部平片确诊。男性患者70例, 女性患者43例;年龄18~65岁, 平均42岁;病程1d~8a不等;经X线或B超等检查显示, 结石最小约0.4×0.3cm, 最大约1.3×0.9cm;肾结石56例, 输尿管上段结石37例, 中段结石12例, 下段结石8例。伴肾积水患者20例, 尿隐血49例。
1.2 方法
本病关键在于肾虚膀胱湿热, 故治原则以清热利尿, 通淋化石为主, 佐以益肾理气活血化瘀为辅, 自拟化石排石汤, 药用:金钱草60g, 海金沙30g, 炒鸡内金20g, 石韦30g, 泽泻20g, 车前子30g, 瞿麦24g, 滑石30g, 怀牛膝24g, 续断20g, 威灵仙30g, 枳壳10g, 沉香10g, 三棱20g, 莪术20g, 甘草5。水煎取汁500ml, 分2次口服, 一般两周为一疗程。
2 结果
2.1 疗效标准:
(1) 治愈:砂石排出, 症状消失, X线摄片或B超探查结石阴影消失; (2) 好转:症状改善, X线摄片或B超探查结石缩小或部位下移; (3) 未愈:症状及X线摄片或B超探查结石无变化。
2.2 排石情况观察:
临床症状消失, 结石排出, 腹部平片或B超探查结果提示结石阴影消失95例, 占84.07%;临床症状改善或消失, 腹部平片或B超探查结果提示结石阴影缩小或下降12例, 占l0.62%;临床症状无改善, 腹部平片或B超探查, 提示结石阴影无变化6例, 占5.31%, 总有效率达94.69%。服药1疗程以内53例, 2疗程30例, 3疗程12例, 4疗程10例, 4疗程以上8例;治疗时间最长90d, 最短2d。
3 病案举例
例1:刘某.女, 4O岁, 家庭妇女。反复腰部酸痛不适1a余, 腰痛加重伴尿涩尿频2月余, 刚起病时曾在本院B超检查报告为:左肾上极探及约0.7cm×0.6cm的强回声光点, 于右肾集合系统探及约0.5cm×0.3的强回声光点, 确诊为双肾结石, 当时因症状轻微没积极治疗, 近两个多月来腰痛加重并见尿涩尿频, 在外治疗 (具体用药不详) 症状无改善而于2008年4月13日回本院B超检查报告为:左肾上极探及约0.8cm×0.6 cm的强回声光点, 于右肾集合系统探及约0.5cm×0.3cm的强回声光条, 诊断为双肾结石。症见患者面色无华, 少气乏力, 舌质淡, 边有齿痕, 脉细散等气虚之象, 投以化石排石汤加黄芪30g, 党参20g, 白术10g, 每日l剂, 水煎2次取汁500毫升, 分2次口服。进上药3剂后, 腰痛有所加重, 说明结石活动, 再服上药5剂后, 腰痛减轻, 唯有腰部不适感, 周身乏力。依前方续服5剂后诸症消失, 复查B超报告:肾、输尿管、膀胱均未见任何异常, 说明结石已排出体外。
例2:黄某, 男, 46岁。2009年6月26日就诊。自述突然感觉右侧腰及右腹部剧烈疼痛, 而速来就治。舌脉诊:舌红, 苔黄腻, 脉弦弱, 右侧上腹部压痛及轻度肌紧张, T38.4℃。尿常规检查稳血 (+++) , B超检查示:右侧肾盂见一约0.4cm×0.3cm强光点, 输尿管上端结石1块, 直径约0.7cm×0.5cm, X光腹部平片见上述两处阳性结石, 诊断为泌尿系结石。中医辨证:石淋。予化石排石汤施治, 并嘱患者大量饮水, 于第2d及第3d患者小便时排出大小结石, B超复查示, 结石阴影消失。
4 讨论
泌尿系统结石, 中医学属石淋、砂淋等范畴, 本病关键在于肾虚膀胱湿热, 肾虚为本, 湿热为标。《诸病源候论·诸淋候》指出:"诸淋者, 由肾虚而膀胱热也。肾虚则小便数, 膀胱热则水下涩。数而且宣。"并指出在治疗时"凡热者宜清, 涩者宜利, 下者宜提升, 虚者宜补。阳气不固者温补命门"。《金匮要略》指出:"淋家不可发汗", 《证治汇补》云:"热得补而愈盛"。故病之初起多为热证, 实证, 治疗以清热利尿, 通淋化石为主, 佐以理气活血化瘀以助排石。早期一则忌发汗, 二则忌补。但如果素体虚弱者可适当佐以补益扶正之品, 以防攻伐太过。若久病缠绵, 导致肾气已衰, 转为虚寒之候者, 治当补益气血, 培补脾肾, 方能达到扶正祛邪, 药到病除之目的。因此立法处方之际, 既要掌握原则性, 又要掌握灵活性, 切忌见石治石, 治石不治人, 一方到底, 拘泥不变, 而应随证加减, 同病异治。化石排石汤方中, 金钱草, 味苦性寒, 清热利尿排石;海金沙, 甘寒, 清利, 入小肠、膀胱经, 善清二经血分之伏热, 二药合用, 通淋排石之力增强;石韦, 《本经》载:"主治劳热邪气, 癃闭不通, 利小便水道。"本品甘苦, 微寒, 入肺, 膀胱经, 上能清热, 下利膀胱, 肺为水上之源, 源清则水自洁, 既具利水通淋之功, 又入血分有止血之效, 故石淋兼血尿者, 用之尤为确当;鸡内金化湿消石;泽泻、车前子、瞿麦、滑石清利膀胱湿热, 利水通淋;怀牛膝引药下行;续断补益肾气, 主治肾虚、腰痛;枳壳、沉香理气以助通利水道, 三棱、莪术、威灵仙活血化瘀, 化石散结, 既可疏散溶解结石, 又可松解结石与组织之间粘连, 有利于结石排出与消散, 诸药合用, 共奏清热利湿, 祛瘀散结, 理气排石之功效。笔者认为, 鉴于泌尿系结石病者, 证有虚实, 石有大小, 形有多变, 体质有强弱差异, 故治当随证加减, 方能奏效。如腰腹绞痛者可加白芍、元胡;尿血甚者加大蓟、小蓟、仙鹤草;合并高热者加黄柏、栀子、蒲公英、白花蛇舌草;大便秘结者加大黄、芒硝、枳实;气滞血瘀甚者加王不留行、桃仁、路路通;肾阴虚者加女贞子、龟板、生地、旱莲草;肾阳虚者加制附子、巴戟天、补骨脂;气血两虚者加黄芪、何首乌、当归;脾胃虚弱者加党参、白术、茯苓。为提高疗效, 除多饮水外, 在服药后30~40min或将排尿之际, 适当配合慢跑、跳绳等, 有助于砂石下行。总之, 在泌尿系结石的治疗过程中, 针对疾病的主要矛盾, "湿热交结"应用好基本方药, 定会达到明显的治疗效果。另外, 在预防方面, 结石患者平时应多饮水, 饮食宜清淡, 忌肥甘辛辣厚腻之品, 少饮酒。同时积极治疗尿路感染, 不宜长期服用磺胺类等容易引起尿中沉淀的药物。盛夏季节, 可常用金钱草、车前草、粟米心等煮水代茶饮, 以增加尿量, 减少尿中晶体沉淀。但如果结石较大难以排出, 或产生梗阻尿闭, 或反复感染严重、肾积水较多、肾功能不全者, 应考虑手术治疗, 以免延误病情。
进了护患关系的和谐。
参考文献
[1]曾繁荣.中药治疗泌尿系结石59例[J].福建中医药, 2009, 40 (5) :64.
[2]侯卫东.中药治疗泌尿系结石的临床观察[J].中国中医药杂志, 2008, 6 (3) :35.
综合排石 篇5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所有患者均为我院2005年3月~2009年3月门诊及住院泌尿结石患者,患者症状大多表现为腰疼,也有部分患者于查体时发现。58例患者中,男52例,女6例;年龄20~35岁;病程1~206 d,平均23 d;肾结石22例,输尿管结石28例,膀胱结石8例;合并肾积水17例、膀胱刺激征31例;结石大小横径<1.0 cm,纵径≥0.6 cm且<1.0 cm;肾、输尿管连接部,或结石远端输尿管无畸形、狭窄、梗阻及手术瘢痕、粘连等;且均无心、脑、肾等严重器质性疾病,排除不能按时服药者。
1.2 方法
知柏地黄排石汤组方成分:黄柏10 g,知母10 g、生地黄15 g、山芋肉12 g、山药15 g、丹皮15 g、茯苓15 g、泽泻12 g、金钱草30 g、海金沙30 g、鸡内金15 g、牛膝15 g、槟榔10 g、杜仲12 g、川续断12 g。水煎服,1剂/d,分2次服。2周为一疗程。治疗期间嘱患者多饮水,忌辛辣,戒烟酒,忌同房。注意休息,适当憋尿做跳绳运动或轻轻捶打肾区,并观察副作用。
1.3 诊断标准
参照《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1]制订。有典型突然发作的肾区疼痛,伴有肉眼或镜下血尿,或伴有腰腹部钝痛、酸胀不适,或有排尿突然中断、排尿困难、急性发作时肾区或输尿管部位有叩痛或压痛。经影像检查(彩超或X线摄片)证实为尿路结石。
1.4 中医辨证标准
患者临床症状有腰疼,且手足心热,盗汗,遗精,心中烦热,多梦等,舌红或绛,苔少或剥脱,脉细数。
1.5 疗效标准
按《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评定疗效[2]。治愈:结石排出,症状消失,B超、腹平片示结石阴影消失;好转:症状改善,腹平片、B超复查结石缩小或部位下移;未愈:症状及B超、腹平片检查结石无变化。
2 结果
2.1 一般效果
经治疗2个疗程后,复查彩超,治愈34例,占58.6%,有效24例,占41.4%,总有效率为100.0%,且无明显副作用。其主要症状改善情况见表1。
2.2 典型病例
患者,男,30岁,因查体时发现肾结石来诊,于服药3剂后即出现肾绞痛,随来院复诊,患者讲明病情,给予补液解痉止痛等对症处理后,尿中排出米粒大小混渣,疼痛缓解,复查彩超结石消失。
患者,男,26岁,因左侧腰痛来诊,经查彩超发现左肾结石。服药4剂后,尿液中夹有混渣样物(自诉呈褐色)排出,随即腰疼消失,复查彩超未见结石。
3 讨论
泌尿系结石是由于尿液中晶体浓度增加,超过在尿中的溶解度,呈饱和状态,以致晶体发生沉积所致,其包括肾、输尿管、膀胱、尿道等部位结石,以腰或腹部疼痛或绞痛为临床主要表现。近年来,由于生活方式的改变,动物蛋白摄入的增多,导致体内尿酸生成增加,沉淀生成结石,故该病发病呈上升趋势,为泌尿系统疾病中最常见疾病之一。
泌尿系结石属于中医“石淋”、“癃闭”、“腰痛”等范畴,多为膀胱湿热或下焦湿热,肾与膀胱的功能失常所致,且肺失宣发肃降,不能通调水道,下输膀胱,水湿郁而化热灼伤津液,炼液而成结石[3,4]。而本组患者以青年男性为多,生活习惯多有喜熬夜、饮酒,喜食辛辣、刺激性食物,平素工作繁忙,饮水不多,性生活较活跃。此种起居行为易于耗伤阴液,肾阴不足,阴虚内热,肾内浊阴受内热煎熬而成有形之结石。《诸病源候论》云:“诸淋者,肾虚而膀胱热故也。”《医宗金鉴》在其卷三“虚劳”篇中讲到:“人之劳心好色、内损肾元者,多属真阴亏损,宜用六味汤加知母、黄柏补其阴而火自降”。泌尿系结石病易于复发,因此,患者在治疗的同时,尤其向其强调平素饮食起居的调节,维护根本。本方知柏地黄汤加金钱草、海金沙清热利湿、利尿通淋,引结石下行;鸡内金通淋化坚消石;牛膝、杜仲、川续断补肾强腰;槟榔消积行水,诸药合用,共奏补肾利尿、排石通淋之功,故疗效较好。
结石性肾绞痛多由结石移动对肾盂、输尿管造成机械性刺激,尿路梗阻、痉挛或感染引起,是泌尿外科常见急症。临床上常以解痉(阿托品、东莨菪碱等)和中枢抑制的镇痛治疗[5]。根据现代中药药理学研究,针对结石性肾绞痛的病理机制加味金钱草、海金砂以增加其清热利湿之功,使本方在补肾的基础上加强了利尿排石、抑菌的作用。两药能促进肾小管上皮细胞对Na+、尿素、尿酸的排出量,产生溶质性利尿,使输尿管平滑肌松弛,输尿管扩张,张力降低,输尿管蠕动增强,有利于结石的松解与排出,进而从根本上治疗肾绞痛。在临床治疗中,应鼓励患者多饮水,每日饮水量3 000 ml以上,保证足够尿流量的局部冲刷作用,进一步促进输尿管的蠕动,配合必要的跳跃或颠簸运动的力量及重力作用,促使结石下移[6]。
综上所述,知柏地黄排石汤治疗泌尿结石效果较佳,且无明显副作用,值得临床推广。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S].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1993:175.
[2]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S].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1994:27.
[3]赵海岩.中西医结合治疗输尿管结石62例[J].实用中医药杂志,2007,23(11):716-717.
[4]王建华,杨秀明.自拟柴芩三金汤治疗泌尿系结石98例[J].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2008,10(1):94-95.
[5]杨晓溪,雷学成.加味芍药甘草汤治疗结石性肾绞痛30例[J].贵阳中医学院学报,2007,29(3):24-25.
综合排石 篇6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104例患者均为本院2005-04~2010-08门诊病人, 随机分为两组, 治疗组52例, 其中男性30例, 女性22例;年龄18~65岁, 平均 (38.4±2.6) 岁;病程20小时~2年;结石部位:肾结石24例, 输尿管结石26例, 膀胱结石2例, 其中肾结石合并输尿管结石18例, 输尿管结石合并肾积水16例。对照组52例, 其中男性28例, 女性24例;年龄18~62岁, 平均 (37.5±2.5) 岁;病程18小时~3年;结石部位:肾结石22例, 输尿管结石27例, 膀胱结石3例, 其中肾结石合并输尿管结石16例, 输尿管结石合并肾积水15例。两组性别、年龄、结石大小、部位经统计学分析无显著差异 (P>0.05) , 具有可比性。
1.2 诊断标准
参照《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1]中的石淋的诊断标准。同时具有腰痛、肾绞痛、血尿等临床表现和体征。或无以上临床表现, 经影像学检查 (B超X线腹部平片) 证实为肾结石、输尿管结石、膀胱结石。
2 方法
对照组:采用西药利尿、解痉、抗感染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服自拟补肾排石利尿饮。药物组成:生黄芪30g、怀牛膝30g、金钱草30g、海金沙20g (包煎) 、鸡内金20g、石苇20g、瞿麦12g、扁蓄12g、车前子20g (包煎) 、泽泻15g、猪苓20g、木通6g、滑石15g (包煎) 。每日1剂, 水煎取汁1500ml, 分3次口服。腰腹疼痛明显者加延胡索、乌药;血尿明显加白茅根、小蓟草;结石嵌顿较久加穿山甲、莪术;停留较久不移动加桃仁、木香。两组如出现输尿管结石嵌顿腰腹疼痛难忍者, 均可加用输尿管扩张剂黄体酮针40mg, 每日2次, 肌肉注射, 用药3天。两组病人治疗时间均为15天, 治疗结束后, 观察临床症状及结石变化等情况。服药期间同时要多饮水, 一般每天饮水在2000~3000ml, 使24小时尿量保持在2~3L, 并进行适当的跑跳等运动, 当膀胱小便充盈后, 在排尿前跳跃2~3分钟, 待尿意强烈时, 然后排尿。如出现肾下盏结石, 要向患者讲明每日三餐前空腹在床上滚翻倒立, 嘱家人用空心掌拍击患者结石腰部5分钟左右, 促使结石移行到肾结合部, 再移行到输尿管。另外饮食上要注意少吃高蛋白、高脂肪、高糖食品及海鲜等。避免高度草酸钙食物, 如菠菜、蕃茄、土豆、草霉、红茶等。
3 结果
3.1 疗效标准
参照《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中“石淋”的疗效标准[1]。
3.2 治疗结果
见表1~2。
χ2检验;与对照组比较*P<0.05 (下同)
4 体会
尿路结石属于祖国医学“石淋”、“砂淋”、“血淋”范畴。其病机主要与肾虚下焦湿热有关。肾虚而膀胱气化不利, 湿热蕴结下焦, 阻滞尿路日久瘀积而成结石。补肾排石利尿饮方中黄芪补肾气利小便;怀牛膝补肝肾引诸药;金钱草、海金沙、鸡内金排石溶石;石苇、瞿麦、扁蓄利水通淋;车前子、猪苓、木通、滑石淡渗利尿, 全方组合共凑补肾排石利尿通淋之作用。并结合西药解痉镇痛、抗感染、扩张输尿管、利尿剂等对症治疗, 大大提高了临床治疗效果。现代医学药理研究表明金钱草含生物碱、黄酮类, 具有抑制晶体聚集、溶解尿酸、防止草酸钙结石形成及利尿作用;海金沙能增加输尿管内压力及蠕动, 有利于结石下移排出;鸡内金能增强肌胀力, 具有助动作用, 有利于结石溶化和移行, 三者配伍相得益彰[2]。本观察结果表明, 尿路结石用自拟补肾排石利尿饮结合西药常规治疗, 效果明显优于单纯西药治疗, 而且患者痛苦小, 无不良反应。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国家中医管理局.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 1995:27.
综合排石 篇7
关键词:排石汤,肾结石,临床观察
肾结石为临床常见病、多发病, 中医学称之为“石淋”, 为湿热蕴结下焦, 尿液受到煎熬, 日积月累, 结为结石。单纯西医治疗方法比较局限, 而中西医结合治疗具有很大优势, 临床报道[1,2,3]疗效满意。现将我科2010年3月至2011年9月收治的64例患者的临床诊疗情况做一分析, 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64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 对照组28例, 男19例, 女9例, 年龄17~63岁, 平均35.4岁, 病程1个月~1.6年, 结石直径0.6 cm~2.0 cm;治疗组36例, 那22例, 女14例, 年龄18~61岁, 平均36.3岁, 病程1个月~1.8年, 结石直径0.5 cm~2.0 cm;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病程、结石大小方面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 (P>0.05) , 具有可比性。
1.2 诊断依据
①不同程度的发作性腰部疼痛或不适感, 痛及前阴或疼痛难忍, 绞痛, 面色苍白, 冷汗自出;②肉眼可见血尿或尿检有红细胞;③B超或X线腹部平片或肾盂造影可明确结石部位;具备以上①并有②或③中任何两项者即可确诊。
1.3 治疗方法
两组均采用体外冲击波碎石, 治疗能级3~7级, 冲击次数300~4500次, 平均治疗时间为30 min。术后常规给予适度休息与运动、饮水与补液、消炎止痛等对症处理, 7~10 d后复查B超, 确定是否行2次治疗。治疗组在上述治疗的基础上, 给予排石汤口服, 每次150~200 ml, 2次/d, 处方:金钱草60 g、海金砂、鸡内金各30 g, 金银花10 g、萹蓄、瞿麦各15 g, 车前子10 g、白茅根10 g、王不留行10 g、牛膝10 g、小蓟5 g、生地黄5 g、白芍5 g、甘草5 g。2周为1疗程, 连续2个疗程。
1.4 疗效标准
①痊愈:B超示结石全部排出, 尿检红细胞 (-) ;②显效:B超示结石大部分排出, 尿检红细胞 (+) ;③有效:B超示结石小部分排出, 尿检红细胞 (++) ;④无效:结石大小无变化, 尿检红细胞 (+++) 。
1.5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5.0统计分析软件, 计量资料用t检验, 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 等级资料采用秩和检验, 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对照组28例, 痊愈4例, 显效10例, 有效7例, 无效9例, 总有效率67.9%;治疗组36例, 痊愈11例, 显效13例, 有效8例, 无效4例, 总有效率88.9%。经卡方检验 (χ2=4.3) , 两组疗效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
3 讨论
体外冲击波碎石是目前肾结石的首选治疗方法, 特别是对于直径在0.5~2.0 cm的结石具有见效快、痛苦小、创伤轻、费用低、并发症少等优点, 但是由于肾脏结构的特殊性, 术后只片面的使用消炎、解痉、止痛是不够的, 只有采用相应的排泄措施才能取得满意疗效[4]。
本文在体外碎石的基础上对症治疗, 结合中医基础理论, 采用排石汤清热化湿、通淋排石, 化瘀止痛, 方中金钱草、海金沙、鸡内金具有溶石排石之效, 二花、萹蓄、瞿麦、车前子清热化湿, 加用一些清热凉血、活血化瘀止痛的药物, 对于术后结石的排出及预防诸如出血、感染等并发症具有较好疗效;临床研究也表明, 加服排石汤的治疗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因此, 联合中药排石汤治疗肾结石效果理想, 值得推广。
参考文献
[1]于红方.金鸡化瘀排石汤治疗肾输尿管结石临床观察.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 2006, 12 (2) :159-160.
[2]杨立新, 唐桂良.体外冲击波碎石配合排石汤治疗肾结石的疗效观察.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 2007, 16 (17) :2381.
[3]叶艳军, 滕淑玲, 吴志民.体外碎石后服用中药排石汤治疗肾结石43例.中医杂志, 2009, 50 (2) :178.
【综合排石】推荐阅读:
辅助排石11-12
中药排石汤05-15
综合标准化综合标准05-26
综合评价综合医院管理10-13
2015高三文化综合综合一07-17
综合管理中心综合管理工作职责08-23
初中毕业生综合素质评价综合评语(70句)11-20
综合降尘07-14
综合柜员07-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