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国情

2024-06-15

综合国情(精选10篇)

综合国情 篇1

摘要:地理国情普查综合统计是我国社会发展不可缺少的重要步骤, 对于社会的进步和国家政策的制定也有着直接的影响, 因此我们必须要认识到地理国情普查综合统计的重要性, 同时通过对国情、地理国情、数据采集以及统计方法的利用来有效的提高地理国情普查综合统计的质量。

关键词:地理国情,综合统计分析,数据

1 概述

在科技不断发展进步的过程中, 地理国情普查综合统计也有了新内容和新方法, 并在统计的质量上也有了很大的改进, 很多研究人员也越来越重视对新方法的应用, 同时针对我国的国情和地理国情也可以做出更加科学的统计结果, 这样对促进国家社会经济的发展和促进社会的进步也都有着非常重要的影响。

2 国情和地理国情的基本内容浅析

国情的主要内容包括了一个国家的社会经济发展情况、自然地理环境的基本信息、文化历史传统以及与国际社会的关系等多方面内容, 在国家发展过程中, 不同的时期有着不同的国情, 而国情也是一个国家制定发展战略以及国际关系等各个方面的综合, 对于我国来说, 现阶段我国的国情也是未来社会发展进步以及国家战略部署的重要基础条件。而不同的国家有着不同的国情, 每个国家的国情也都是执行发展战略以及政策的前提, 因此我们必须要对国情进行客观的、科学的分析, 从而为社会的发展提供可靠的保障。而地理国情主要包括了人文地理的空间分布、特征以及相互关系等, 与地面自然有着非常紧密的联系, 地理国情也属于国情的一部分, 也是国家发展以及战略部署中的重要部分。从狭义的角度来看, 地理国情通常指空间可视化的国情, 是相对较为客观存在的, 我们对于地理国情的研究可以通过对地理的角度分析、研究以及描述国情来反映出国情的具体信息, 其中也涵盖了很多方面的内容, 比如国家的领土面积、地理自然信息等内容。而广义的地理国情中是通过地理空间来对国情信息进行表达的一种方式, 其中包括了人口数据信息、人口分布信息、地理位置的分布信息等等, 其中经济数据和地理位置等方面的表达也属于广义的地理国情, 这也是衡量国家发展水平的重要标志。在地理国情中主要有感知信息、统计信息以及分析信息几部分, 在对国情的分析统计过程中, 我们还要对不同的信息内容进行整理, 从而有条理的来逐步统计分析。其中普查的主要目的就是为了掌握国家的各项国情信息, 进而利用普查的结果来为国家的发展提供可靠的基础, 以便更好的促进社会的进步。在进行国情普查统计过程中, 也要坚持边普查、边应用的基本原则, 在国情发展过程中更好的将调查统计的结果加以有效的应用, 从而发挥国情以及地理国情普查工作的重要作用, 这也是目前我们在工作中必须要重点研究的内容。

2.1 注重成果运用。

我们在进行普查之前, 就需要明确普查工作开展的重要性, 同时充分的利用各种先进的科学技术, 尽可能的提高普查结果的准确度。同时在普查工作开展过程中, 应该对最新获取的信息数据进行充分的利用, 为地理国情监测提供有力的指导, 为国家重大发展举措提供理论数据依据, 为国家相关部门开展诸如人口普查、农业调查、经济调查等工作提供有力的依据。

2.2 促进信息共享。

要制定地理国情普查成果审核、管理、发布和提供的相应规定。要建立健全普查信息共享机制, 研制地理国情信息系统及其更新机制, 及时提供最新成果, 及时向社会发布地理国情普查信息, 促进普查成果的及时转化和广泛利用。

2.3 强化数据分析。

强化数据分析也是一项非常重要的步骤, 同时也关系着国情以及地理国情普查的质量, 我国的地理国情普查通常都会采用计算机来对相关的数据进行整理和分析, 而在地理国情普查过程中会生成大量的数据, 系统对大量数据分析过程中, 需要运用类比、横向、纵向等分析方式, 深度挖掘普查数据信息的价值, 明确这些数据的规律、发展趋势等, 有效的反映我国国土资源整体布局、经济发展、生态环境等状况, 揭示经济社会发展与自然资源环境的内在联系和演变规律, 为科学管理决策提供可靠依据。

3 地理国情数据内业采集的方法

地理国情就是针对国土范围内人文、地理等要素进行的大规模普查, 涉及面较广, 并且具有很高的要求。因此, 针对不同的读取, 需要采取不同的调查方式, 保证调查数据的真实可靠性。高分影像遥感技术是一种工期短、准确率高的内业数据采集技术, 下面文章详细介绍一下这些方法。

3.1 基于现有基础地理信息与高分影像的人机交互解译。

对于作业区基础地理或专题资料信息数据丰富、质量较好的情况, 则充分利用基础地理或专题信息资料。

3.2 基于高分辨率影像的计算机自动分类。

计算机自动分类主要运用于那些自然地表覆盖水体植物等易于分辨的高清晰无遮挡物并且缺乏基础资料的作业区域中。而对于那些判读不高, 判读物比较模糊的区域, 则需要内业外业人员反复核查。

3.3 直接进行人工解译。

计算机自动分类职能运用于简单的判读, 对于影像质量不好, 清晰度较差, 并且有云等遮挡物的作业区域, 则需要进行人工解译。

4 地理统计管理模式设计

4.1 程序结构。

地理统计中包含了大地、GIS、统计等各个学科专业知识, 对专业性的要求很高。因此, 在统计计算过程中, 需要将其分成若干个部门, 有多个计算单元共同完成计算任务, 这就给软件测试、联调等工作增加了难度。按照传统思路, 如果统计算法没有完成, 主程序对算法调用功能将无法实现;其次, 即使采用接口方式进行开发, 则在最终联调时必须将代码拷贝到一起再通过编译测试。此时, 若有单位无法完成模块的开发, 则会影响整个软件的发布。

4.2 模型管理。

基于反射机制开发模型库时, 主程序设计需要实现对已完成的统计算法模型的管理功能, 并为调用算法提供功能接口。模型算法需要实现的功能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 当统计算法模型完成后, 将其以DLL动态的方式提交上去, 模型管理就会对生成的模型进行注册, 并将编码、类别、参数等相关信息进行保存, 同时将信息以动态链接的方式连入模型数据库中。 (2) 模型管理工程能够根据用户的实际需求完成对模型的开启与禁用。 (3) 模型管理的主程序具备相关参数的配置功能, 完成对插件默认参数的配置, 并配置模型相关属性与适宜的运行场景。

结束语

加强对地理国情普查的综合统计分析研究, 可以更全面的了解我国地理国情, 对生态环境及我国发展都具有重要意义。

参考文献

[1]侯加林.关于地理国情普查调查方法的探讨[J].科技创新与应用, 2013 (3) :166-168.

[2]程红梅.浅议如何进行地理国情综合统计分析[J].科技创新与应用, 2013 (6) :66-69.

“国情”论争简史 篇2

笔者据有关史料,对中国近代以来围绕政治与文化发展发生的“国情”论争,整理编辑成此文。作者视野有限,篇幅亦有限,有关史料意在从简,难免挂一漏万,请读者鉴谅。

晚清:以“祖宗之法”反对变革

晚清时围绕引进外国的设备与技术乃至制度,引发了关于其是否合于“国情”的论争。

洋务运动时期的论争主要有两个特征,一是长期闭关锁国,孤陋寡闻,对外国的科技、设备少见多怪。二是从中国传统文化出发,将技术发明视为“奇技淫巧”,将引进外国器物视为“以夷变夏”,反对的理由亦千奇百怪,无一例外都是宣扬这类事物不合“国情”。而戊戌变法与清末立宪时期的“国情”论争, “祖宗之法”常常成为反对变革的借口。从守旧大臣的奏折中,从慈禧太后的懿旨中,从张之洞的《劝学篇》中,人们都可以看到,清朝统治者眼里,所谓的“祖宗之法”首先是皇族爱新觉罗氏的绝对权威,其次是整个统治集团的权力和利益。而自由、民主、平等之说,宪法、议院、选举之制,甚至废科举、兴学堂,都曾因不合“国情”而被拒绝。最后,科举废除了,议会组成了,立宪大纲出台了,一件件都成了现实,人们这才知道,引进的外国事物并非不合“国情”,“国情”也并非一定要适应,“国情”也并非难改变。

袁世凯复辟帝制:“国情”成为借口

中华民国的建立,使中国成为亚洲第一个民主共和国。这对于有2000多年封建皇权历史的中国来说,是一个无与伦比的重大历史事件,也是一个前所未有的历史进步。然而,中国走向共和的脚步并不轻松,新政制的脆弱与旧势力的强大,是中国在共和之路上步履蹒跚的重要原因。民国初年,“国情论”甚嚣尘上,主要是围绕袁世凯复辟帝制进行的,从而构成了中国近代以来有关“国情”论争的第二次高潮。此后,“国情”一词正式出现在中国的政治词典中。在这个词语的运用上,守成者、保守者往往是极力强调“国情”的一方,创业者、革命者往往是反对强调“国情”的一方,民国以降,这几乎成为历史的铁律。在这一轮“国情论”的喧嚣中,“人民”成了一个关键词。“人民程度不足”、“民智未开”成为保守派反对共和、复辟帝制的主要借口。

1913年(中华民国二年)底,袁世凯召杨度单独议事,问道:“阁下睿智英明,知深虑远,立国之道,帝国、民国两种国体,何者最适合我泱泱中华?”杨度答:“民主共和是世界潮流所趋,国家主权属于人民全体,乃为不可争议的定数,但以中国国情而论,民智未开,政治未修,文盲亢斥,思想闭塞,建设落后,比之西方,差距何止百年。不过为政在人,有贤能之政府,就有国富民强之希望,帝国、民国谁为是,谁为非?总归一句话:‘事在人为。’”

1915年3月,杨度撰《君宪救国论》密呈袁世凯。文中称,“中国程度何能言此?多数人民,不知共和为何物,亦不知所谓法律,以及自由平等诸说为何义,骤与专制君主相离而入于共和……遍地散沙,不可收拾。”筹安会成员之一、被称为“国粹派”大师的刘师培还专门撰写了《国情论》与《唐虞禅让与民国制度不同论》,与杨度呼应,竭力鼓吹帝制。

1915年8月3日,作为中华民国法律顾问的美国博士古德诺发表《共和与君主论》,认为“中国数千年以来,狃于君主独裁之政治,学校阙如。大多数之人民,智识不甚高尚,而政府之动作,彼辈决不与闻,故无研究政治之能力”,意思很明确,中华民国的成立不合时宜,共和制也不合中国“国情”。

1915年8月14日,杨度等六人联名成立“筹安会”,杨度任理事长。8月23日,筹安会发起词公开发表,将民国成立以来的政治动荡、人民痛苦,悉数归罪于共和政体,并援引古德诺的文章作为论据:“美国者世界共和之先达也。美之大政治学者古德诺博士即言,世界国体,君主实较民主为优,而中国则尤不能不用君主国体……而古博士以共和国民而论共和政治之得失,自为深切著明,乃亦谓中美情殊,不可强为移植。”

古德诺似乎意识到自己的言论被中国政客利用,不愿卷入帝制运动的是非之中,便亲自出面辟谣。他接受了英文《北京宪报》的采访,发表了个人声明,明确反对筹安会把所谓“君主制政府优于共和制”之说强加于他的名下,认为没有哪一种政府形式在任何情况下都优于其他的政府形式。虽如此,他在论及中国现实时,仍倾向于君主制:“中国的国情使共和制很难有序发展起来,这首先是因为人民普遍缺少知识且长期习惯于专制统治。”

1915年8月18日,在古诺德的文章发表、筹安会鼓吹帝制之际,在美国的胡适写了《中国与民主》一文,不仅对袁世凯的复辟行为进行抨击,而且批评了借口“人民程度不足”不能实行民主的谬论。他指出:“通向民主之唯一道路即是拥有民主……古德诺教授和许多其它善意之制宪权威认为,东方人不适于民主政体,因为他们从不曾有过。与此相反,少年中国认为,恰恰因为中国不曾有过民主,所以她现在必须拥有民主。”(《胡适日记》第2卷)

1915年11月10日,针对为袁世凯称帝造势的“国情”论,中国最早的马克思主义者,中国共产党创始人之一的李大钊,专门撰写了《国情》一文。这篇文章的深刻之处在于将“国情”置于历史的场域来认识。“昔日之国情,即今日之历史;来日之历史,尤今日之国情。谈宪法者,徒顾国情于往者,而遗国情于近今,可怪也”。

1916年12月1日,陈独秀作为新文化运动的主将,针对袁世凯死后,中国政坛上尊孔读经,祀神祭天,复冕旒之饰,行跪拜之仪的复古倒退行为,乃在《袁世凯复活》一文中说:“法律上之平等人权,伦理上之独立人格,学术上之破除迷信,思想自由,此三者为欧美文明进化之根本原因,而皆为尊重国粹国情之袁世凯一世、二世所不许。长此暗黑,其何以求适二十世纪之生存?”(《新青年》2卷4号)

五四新文化运动时的“国情”论争

新文化运动与袁世凯称帝,在历史跨度上有着部分重合。因此,人们在批判袁世凯以“国情特殊”为借口复辟帝制的同时,也有人对外国文化与中国国情的关系进行了探索与思考。推翻满清,建立共和,对于古老的中国社会来说,是翻天覆地的历史变革。虽然制度层面并不完善,但共和理念日渐深入人心,民间报纸如雨后春笋,各种思潮不断涌现。“国情”一词在“五四”前后为自由主义者、民主主义者、共产主义者所共同反感,视之为封建势力、守旧分子的遮羞布。当时,李大钊、陈独秀、鲁迅、胡适等都反对以“国情”为借口拒绝改革与进步。

1916年12月1日,陈独秀在《答毕云程》的信中说:“所谓国粹,所谓国情,所谓中西历史不同,所谓人民程度不足,所谓事实上做不到,所谓勿偏于理想,所谓留学生自海外来不识内情,是皆囿于现象者之心理也。一切野蛮风俗,皆因此等心理而淹留。一切文明制度,皆为此等心理所排弃。亡中国者,即怀此等心理之人耳……”(《新青年》2卷4号)

1919年7月24日,时任《国民公报》编辑的蓝公武撰文指出:“譬如专制君主的害毒,在中国行了几千年,并没有人觉他不合理,拿来成一问题;及至最近数十年,西方的思想输入,人民有了比较,起了反省,即便成了极大的问题,产生出辛亥革命的大事件。”(《问题与主义》)这从另一角度告诉人们,在先进的外来文化与落后的中国国情之间,人们完全可以选择先进的文化以改造落后的国情,不应以不合“国情”为借口拒绝先进的文化。

1924年3月9日,孙中山在阐述民权主义时指出,外国人极不赞成中国人同欧美讲民权,“这些见解的错误,都是由于外国学者不考察中国的历史的国情,所以不知道中国实在是否适宜于民权……依我看来,中国进化比较欧美还要在先,民权的议论在几千年以前就老早有了,不过当时只是见之于言论,没有形于事实。”(《三民主义》讲演稿)

1925年2月9日,鲁迅以其特有的深刻与杂文笔法阐述了在外来事物面前,“国力”与“国情”的关系:“汉唐虽然也有边患,但魄力究竟雄大,人民具有不至于为异族奴隶的自信心,或者竟毫未想到,凡取用外来事物的时候,就如将彼俘来一样,自由驱使,绝不介怀。一到衰弊陵夷之际,神经可就衰弱过敏了,每遇外国东西,便觉得仿佛彼来俘我一样,推拒,惶恐,退缩,逃避,抖成一团,又必想一篇道理来掩饰,而国粹遂成为孱王和孱奴的宝贝。”(《看镜有感》)

20世纪30年代:十教授挑起“国情”论争

20世纪30年代,蒋介石政权政治上内忧外患,经济上还是取得了一定的发展。30年代中期,王新命等十教授挑起了一场文化论争,主张以“中国本位文化”为旗帜。这显然有利于蒋介石坚持训政、拒绝民主、一党专政的政治需要。既然论及“中国本位文化”,不可避免地要涉及中国“国情”。参与这次论争的知识分子,既有国民党的御用学者,也有共产党边区的理论权威,所持观点多种多样,可称为中国近代以来关于“国情”论争的第三次高潮。

1930年3月,郭沫若在《中国古代社会研究》自序中,将动辄强调“国情的不同”视为一种“民族偏见”。新中国成立后曾任暨南大学校长的陈序经,在1933年3月也从文化和教育的角度对“国情论”提出质疑:“他们忘记了现在的中国,已和六十年前的中国,很不相同。现在的中国的国情,事实上也非中国的固有国情。而且这些国情,正是朝向着新时代化的途程中。我们可以说,固有的中国的国情,不过是从旧的中国的国情,到新时代的中国的国情的过程中,逐渐的已成以及将成为过去的陈迹罢。”(《教育的中国化和现代化》)在他看来,并不存在一成不变的“国情”,“国情”是变动不居的。

1934年6月7日,鲁迅发表了著名的杂文《拿来主义》,阐述了立足“国情”与引进外物的关系:“我们要运用脑髓,放出眼光,自己来拿……看见鱼翅,并不就抛在路上以显其‘平民化’,只要有养料,也和朋友们像萝卜白菜一样的吃掉,只不用它来宴大宾;看见鸦片,也不当众摔在毛厕里,以见其彻底革命,只送到药房里去,以供治病之用……”改革开放30多年,我们“拿来”了电视、汽车、空调,从未引起异议;“拿来”“市场经济”、“股份制”、“互联网”就不同了,开始时不是也有人将其视为洪水猛兽吗?今日又怎样呢?

1935年1月10日,在国民党的授意下,王新命、陶希圣等十位教授联合发表《中国本位的文化建设宣言》,反对模仿西方,拒绝全面现代化,其未宣之言在于以“三民主义”文化统一中国。(罗荣渠《从‘西化’到现代化》代序)《宣言》发表后激起了轩然大波。5月10日,十教授针对各界的批评,又发表了《我们的总答复》:“总括起来,中国此时此地的需要就是,充实人民的生活,发展国民的生计,争取民族的生存。”

1935年4月,新中国成立后曾任教育部部长的政治学家张奚若发表《全盘西化与中国本位》,一针见血地指出十教授“中国本位文化”的实质就是反对民主。张奚若进一步指出:“中国本位文化的要义就是取消‘民权主义’,取消‘民权主义’是‘三民主义向更高阶段的发展’!更透彻地讲,中国本位文化运动就是独裁政制建设运动。”(《国闻周报》第12卷第23期)其实,这也是一个规律,立宪、共和、民主这些在慈禧太后和袁世凯那里不受欢迎的东西,到了蒋介石那里仍然不受欢迎。

1935年6月,熊梦飞在《谈“中国本位文化建设”之闲天》中指出:“不独中国文化内涵复杂,即大家要吸取的西洋文化,也就不一定是欧人或亚利安人的特产。西洋各国,文字是腓尼基亚人创造的,宗教是希伯来人创造的,阳历是埃及发明的,计数字是阿拉伯人发明的,罗盘针、火药、印刷、造纸,是西洋启蒙时代的四样法宝,可是全为中国人之发明……这里说明了民族本位文化之根本上不易确定,并无法建设。”对于“国情论”者的批评,这是一个新的角度。文化是没有国界的,作为“国情”的主要内容的文化,在古代尚且如此,何况在全球化的今天。当今世界,无论哪一个国家,哪怕是历史悠久的文明古国,也难以声称自己有多么正宗、纯正的独特“国情”。这对以“国情”为借口,拒绝外来先进事物的人,的确是一个无法自圆其说的好问题。

1939年,中共哲学家艾思奇在与国民党中宣部代部长、中共叛徒叶青论战时,写出了著名的《论中国的特殊性》。文章开宗明义:“近代中国的一切反动思想,都有着一个特殊的传统,如果要给它取一个名字,那也许可以叫做思想上的闭关自守主义。在中国近代民主主义革命和文化发展的过程中,这种思想的逆流是采取各种各样的姿态出现……它的基本内容仍不外是这样的:强调中国的‘国情’,强调中国的‘特殊性’,抹煞人类历史的一般的规律,认为中国社会的发展只能依循着中国自己特殊的规律,中国只能走自己的道路。中国自己的道路是完全在一般人类历史发展规律之外的。”(罗荣渠《从“西化”到现代化》)

作为曾经的共产党人,叶青叛变革命后,成为共产党在理论上的敌人。他从理论上论证马克思主义是西方文化,不适应中国“国情”。针对这些论点,艾思奇批评道,闭关自守主义者“说中国的‘国情’和国外不同,外国的科学文化以及革命理论经验教训等等完全不能适用于中国,不应该接受这些东西,而应该拒绝这些东西,即便退一步说,有某些外国的东西可以学习和接受,也应该以保持中国旧有的东西为基础……也就是在‘中学为体、西学为用’的基础上来学习接受”——由此可见,处于在野地位的中国共产党人是明确反对“中体西用”的,这与近年来国内思想理论界出现的作为“中体西用”变种的“社体资用”的鼓噪与喧嚣,有着明显的不同。艾思奇深刻地指出:“中国的国情论,则是自从中国走入近代历史以来,一般地为民贼国贼所应用着的根本的思想武器。” (罗荣渠《从“西化”到现代化》)

艾思奇下面这段论述,可说是中共理论家对于以“国情”为借口拒绝外国先进事物的最有力的批评:“为什么他们又要主张‘国情论’强调中国的‘特殊性’,拒绝外来的思想文化呢?原来他们所拒绝的,只是能帮助中国得到进步和自由的外来的思想文化,他们所主张的‘国情论’,是封建主义者所需要的‘国情论’,他们所讲的‘特殊性’,是民族失败主义者所需要的‘特殊性’……那正是他们的‘中学为体、西学为用’的传统的继承与发展!”

1940年5月1日,洛甫(张闻天)发表《抗战以来中华民族的新文化运动与今后任务》一文。他指出:“中华民族的新文化,也决不像‘中学为体、西学为用’的‘中国文化本位’论者那样,只吸收外国的自然科学,来发展中国的物质文明。它要吸收外国文化的一切优良成果,不论是自然科学的、社会科学的、哲学的、文艺的。”张闻天曾是中共主要领导人,他关于“要吸收外国文化的一切优良成果”的主张,在50多年后的邓小平南方谈话中得到了体现,在温家宝2007年2月26日发表在《人民日报》的文章中得到了继承。

20世纪40年代:《新华日报》狠批“国情”论

20世纪40年代上半叶,是一个“全球化”的时代。在国际上,中国与美国、苏联等国并肩战斗、共同抗击日本帝国主义的侵略;在国内,共产党领导的武装力量,统一纳入国民革命军的战斗序列。在国共二次合作的过程中,两党仍有着不同的利益与盘算。蒋介石想统一国内的党政军民于“三民主义”的旗帜之下,成为真正的大国领袖。共产党在抗战中羽翼渐丰,也在争取抗战胜利后的最大利益。从抗日战争后期到全面内战爆发,国共两党前期主要表现为政治上、舆论上的斗争;后期则主要表现为军事上的斗争。这一过程中,也多次涉及“国情”的论争,但并未形成全国范围的文化思潮,这是由当时特定的时局决定的。

1942年10月,林彪代毛泽东到重庆与蒋介石谈判。林彪说:“国共两党的分歧问题,外传主要有两点:一是主义,二是党的问题。实际上,这两点皆可趋于一致,因为共产主义、三民主义均具有一个共同理想:天下为公,世界大同。我认为,只要国共两党不采取主观主义、教条主义,而能认识救国之需要,趋于救国之目的,自然能达到一致。”对林彪谈的这一点,蒋介石不赞同,马上拦住说:“共产主义不适合中国国情,它与三民主义完全是两码事,怎么能趋于一致呢?”(《党史博览》2004年第3期)

1944年5月17日,中共在国民党陪都重庆创办的《新华日报》发表《民主即科学》的社论,明确指出:“科学为求真理,而真理是不分国界的,只能有在某国发展起来的科学,却没有只适用于某国的科学。外国的水是氢二氧一,中国的水也还是氢二氧一;外国的大炮是那样造成的,中国的大炮也同样是那样造成的;外国在‘声光化电’之学上已经研究出了许多道理,这些道理移到中国来也还是有用。——既然外国已经先发展了这些科学,而中国还没有,那就没有办法,只好‘用夷变夏’一下,从头学起来。”陈独秀在新文化运动中请出“德先生”与“赛先生”之后,“民主”与“科学”始终是作为两个并立的概念存在的。《新华日报》这篇社论的与众不同之处,是将二者融合起来,即“民主即科学”。

下面这段精彩论述对于某些“绝不”借鉴人类政治文明成果的人物,仍具有极强的说服力与批判力:“现在固然再也没有顽固派用国情特殊来反对科学——自然科学的真理了。只有在社会现象上,顽固派还在用80年前顽固派用过的方法来反对真理……中国人倘过民主自由的生活,就会出乱子,所以民主只是适用于外国,不合国情,岂不是同样荒谬么?民主制度比不民主制度更好,这和机械工业比手工业生产更好一样,在外国如此,在中国也如此。而且也只能有在某国发展起来的民主,却没有只适用于某国的民主。”——可喜的是,如此精辟深刻的思想曾经出现在中共的《新华日报》上。

1946年9月8日,蒋介石请担任国民政府法律顾问的美国法学家庞德提供对中国宪法草案的意见。庞德在其意见书中指出:“制订宪法时最应注意之点,乃使宪法之内容配合一国历史与文化背景及社会环境……中国所需要者乃一种具有中国性格,适合中国情形之宪法。”他还认为,总统集权的五权院制合于国情,内阁制不合中国国情,民主不能移植。(王健《西法东渐:外国人与中国法的近代变革》)这位美国顾问看来是十分谙熟中国“国情”的,建议很合蒋介石的胃口。

当时的中国毕竟还存在着民间媒体。1946年12月23日,上海《大公报》发表了一篇《辟“不合国情”说》的社评,对庞德的“国情论”提出批评。这篇社评文风辛辣,充斥着嘲讽与反诘:“当今时代,什么是合于我们的国情呢?想想吧!你真会爽然若失。中华民国,首先是不合国情的,因为中国几千年来一直是专制帝国。地方均权,是不合国情的,因为中国几千年来所追求的一直是中央集权大一统。少数民族自治权,是不合国情的,因为中国几千年来要么征服异民族,要么为异民族所征服。男女平等是不合国情的,因为中国向来就是男尊女卑,中国男人向来就是三宫六院、三妻四妾。人权自由,是不合国情的,因为中国向来就是麻绳绑了去当兵,挨着扳子去纳凉,人民的生杀予夺一任政府……”

1947年1月5日,蔡尚思(解放后曾任复旦大学副校长)在天津《大公报•星期论文》发表《贵“顺潮流”不贵“合国情”——现在一切病在太合国情》。文章开宗明义:“在近代中国政治上和思想界,中毒最深,受害最大的,莫如‘国情’的一个观念。”文章的结论也十分“给力”:“总而言之,国情说就是一切黑暗罪恶的护身符或挡箭牌,实是最违背历史进化公例而没有丝毫根据的。现在中国的一切,正是病在‘太合国情’;未尝病在‘不合国情’和‘少合国情’。国情说是逆潮流的,同时也是反民意的。我们为了适合潮流,而不得不反对‘国情’,为了尊重民意,而不得不反对‘国情’。一切只要适合潮流,而又尊重民意,那就不论什么‘国情’也可不必顾及了。我敢预言:自今以后,从个人、政党、政府,到整个国家、民族如仍太看重‘国情’,便都不会有前途,尤其是远大的前途!”——“现在一切病在太合国情”一语,可谓入木三分,这是笔者看到的关于“国情”问题最为精彩的文章。

清朝、民国……洋务运动、戊戌变法、洪宪复辟、五四运动……它们在历史的长河中,如同一串泡沫,都已消逝了。然而,作为社会文化,却不可避免地在中国社会留下了深深的烙印。百年来,外部世界发生了巨大变化,中国社会同样发生了巨大变化,但部分国人的文化惰性并未发生多大改变。今天,仍能看到60年前甚至100年前的思维方式。近年来,无论平面媒体,还是虚拟空间,不时泛起的“国情论”,仍有似曾相识之感。

笔者不禁想起逝去不久的一位文化老人的感慨。1987年9月27日,萧乾在重刊《书评研究》的序文中写道:“老早我就懂得了在中国想干点什么,说点什么,都得先问问国情。国情是无形的,因为它既没有明文规定,甚至也找不到哪一位来坦率指出。它,只能心领而不可言传。只有在碰了钉子之后,你才会恍然大悟:原来这使不得!到那时候多半已悔之晚矣。”

(作者系文史学者)

历史教育与国情 篇3

其实, 历史教育是最好的国情教育与灌输, 历史是民族的根, 是中国人最基本的良知, 即歌词中所吟咏的“中国心”;熟知历史, 是中华民族保持凝聚力、保持认同感无可替代的、最为深刻的源头活水。所以, 一定要重视历史教育, 要从小就在国民心中植入民族的根, 像吉鸿昌那样时刻不忘记“我是中国人”。

历史课程资源是最深刻的国情教育资源。毛泽东同志早就说过, 指导中国革命的政党必须具备的三个条件之中, 其中就有历史知识。因为, 不了解中国的昨天与前天, 就不可能正确地理解和把握中国的今天和今天的中国。毛泽东同志熟谙历史, 所以他深知中国国情, 正确地制定了符合中国国情的农村包围城市的独特方针政策, 为中华民族的解放和人民的翻身作出了不可磨灭的伟大贡献。

那么, 如何把历史教育有机地融入到当前轰轰烈烈的生命化教育活动之中去呢?笔者认为, 重点是在提高我们对历史教育的认识。

首先, 要让活动的主体 (领导、教师、学生) 明白, 历史教育是包括思想教育在内的校园文化建设不可或缺的良好载体。现在的青年学生, 不愿听老人们的忆苦思甜式的思想教育方式, 也很难相信那段苦难的历史事实, 他们最热衷的就是目前网络、影视等现代化信息中了解到的西方富庶的物质条件和大都市的气息, 并对此表现出无与伦比的向往之心。究其根源, 其实也不能完全埋怨和责怪他们。因为我们在历史与国情教育方面, 对他们进行灌输严重不足, 甚至极少进行教育, 即使开设了历史这门课程, 也只是应付考试, 很少受到重视, 更没有从民族精神的纵深处与现实意义比较联系, 学生也就更加无从作纵向比较, 他们对中国历史知之甚少, 甚至可以说是略等于一张白纸。反观中国近代史上卓有成就的仁人志士, 无不是深得历史之益处。如章太炎先生, 就将爱国主义比作庄稼, 而历史教育则是对其进行浇水施肥。他说:“不然, 徒知主义之可贵, 而不知民族之可爱, 吾恐其渐就萎黄也。”实质上, 章老先生就非常明确地提出了历史教育是弘扬民族主义精神与国情教育的必不可少的平台。

其次, 历史教育, 无论是基础教育阶段的中小学, 还是高等教育阶段的大中专院校, 它都是最为朴素的最具亲和力的思想政治教育, 亦即国情教育。它能诉诸民族的集体回忆, 它能像春雨一样无声地滋润着青年一代, 将中华民族凝聚成永不言败的万里长城, 它能激发民族自豪感, 增强民族自信心, 并进而让国民自觉地承担复兴中华民族的重责。

最后, 只是我们不得不遗憾地承认, 由于受到升学率、评价机制等的种种限制, 现阶段历史课程在基础教育阶段, 普遍不受重视, 小学基本没有系统的历史教材, 更无专业的历史教师;初中实行开卷考试以后, 普遍认为它的存在仅仅就只是中考的需要, 应付考试而已;而高中毕业以后, 如果没有特别特别的要求, 几乎无人再去“触电”历史。

石油梦,中国情 篇4

关键词:中国梦;石油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2012年11月29日,中共中央总书记习近平主席在带领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参观中国国家博物馆“复兴之路”展览时指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就是中华民族近代以来最伟大的梦想!”习近平寄予广大青年:”要志存高远,增长知识,磨练意志,落实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让青春在时代进步中焕发出绚丽的光彩!”作为石油人,我们又该怎样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指导,实现我们的石油梦呢?

在油田这个大家庭,每天发生的故事,就像满天的繁星一般,不胜枚举,这些故事让我们感动,让我们震撼,无一不充盈着我们热血的中国梦!

一、海外石油情——爱国

爱国,古往今来有多少人用鲜血和汗水诠释了这个深刻的内涵,这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一代代地被传承。

黄士忠作为胜利油田纯梁采油厂副总地质师,1994年1月8日,在秘鲁项目部从秘鲁国家石油公司接管了7区的作业权后,便率先来到了塔拉拉油田。

塔拉拉油田当时已经开发了120年了, 184平方公里的油区,已钻的油井有三千多口,平均每平方公里只有18口油井,平均單井日产也是相当地低,有些井口已经报废几十年甚至近百年。更让人棘手的是, 这上千口散落在荒漠各处的井,没有留下任何可研究的资料。为了让废弃的油井起死回生,黄士忠顶着烈日,在荒漠荆棘中,用“土办法”挨个找井,然后用绳子通过投石法测量液面高度。黄士忠把这些复查的资料汇总在一起,一口井一口井地研究,找出可以恢复生产的井,并且,他焚膏继晷,花了两年多的时间手绘了两本厚厚的油井井位图。

黄士忠连续3年多工作在塔拉拉油田,连续9年的春节在现场度过,在一线奋战了18个春秋。7区接管以来,黄士忠复查了将近2000口停产井,在没有多少新井可打的情况下,一口一口地救活废弃井,为项目的稳产上产做出了重大贡献。

二、铁人石油魂——敬业

敬业,是一种态度,是一个人对自己所从事的工作学习负责的态度。

他,一个一不怕苦,二不怕死的铁人,王进喜。

油田初运之时,条件艰辛。钻机没到,他就天天派人去等,开钻没水,他竟带人一盆一盆的端水钻井。

在第一口井打好之后,他的腿却被几百斤重的钻杆意外砸伤。尽管当时痛得昏过去,但他醒来后却依然坚持指挥井架,不仅如此,在井喷的危急关头,他全然不顾自己的伤势和安危,跃身跳入泥浆池,用自己的身体搅拌泥浆!

他哪里是在打井?他完全就是在用自己的鲜血与生命去换取石油,去诠释一个中国梦!

三、千金石油诺——诚信

诚,是真实,诚恳;信,是信任,证据。所谓诚信,就是诚实无欺,信守诺言,表里如一。

徐志强,哈萨克斯坦(PK)公司副总经理,他有着长达10年的海外工作经历,还参与了中国石油海外三千万吨油气的发现。

苏丹3/7区曾为西方油公司所放弃,徐志强代表中国石油毫不犹豫地向资源国承诺:“合同签署后,一个月开始地震施工,两个月后第一口探井开钻,力争探井油气发现。”不得不说,这是一场人类与时间的赛跑。

在风云开阖的苏丹地区,需要将大量设备从东、西两个方向动迁。为了让设备能按时到位,徐志强每晚召集各方开协调会,进而强行拿下了现场指挥权。他独自一人驾着车,到现场组织协调,确保所有工作有条不紊的进行。在长达数千公里的线路上,他夜以继日协调安全,修补桥梁道路,寻找并协调修理抛锚、掉队的运输车辆,还与当地人一同露宿丛林。

终于在2001年的大年初一,3/7区地震勘探第一炮响起;35天后,A1井第一只钻头打入地下。至此,中国石油的承诺圆满兑现。

徐志强为他的承诺付出了实际行动和不眠不休的努力,是中国石油界的标杆!

四、绿色石油心——友善

何为友善?友善是朋友间的亲近和睦,更是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基本准则。

在新疆吐鲁番,坎儿井被称为绿洲生命之源。这条坎儿井,几年前曾因年久失修、水质浑浊,而人们也不知道问题出在哪里,就将此井弃置不用。后来,是中石油公司出钱帮村民们治理,铺设了新的输水管,加固了暗渠涵道,净化了水质,现在当地人又可以喝到甘甜可口的泉水了。“石油人是我们的恩人呐!”村民们都激动地称赞。

20多年来,吐哈油田在从事油气开发过程中,始终将保护生态环境放在首位,落实环保指标一票否决制,实现增产不增污和零污染目标,多次被新疆维吾尔自治区评为“环境友好型企业”。

在生态环境脆弱的吐鲁番地区,吐哈油田每打一口井,都预先制定环境保护措施。施工结束,“除了清洁,什么也别留下”。在地广人稀的三塘湖盆地,石油人“宁可增加成本,不损毁一棵胡杨”。

五、石油梦,中国情——践行核心价值观

文化国情决定高考模式 篇5

高考改革受文化国情的制约

高考制度的发展和改革, 必然要受到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的制约, 十分典型地体现出高等教育的基本规律。高考是传统文化遗传和现实社会环境的产物, 其改革受文化国情的制约特别明显。

中国大陆和台湾地区以往互相隔绝, 但台湾地区也于1954年开始实行联考制度。两岸政治制度迥异, 经济发展程度也不一样, 却殊途同归, 不约而同地于20世纪50年代初在世界上率先走上大学统一招考之路, 建立基本相同的统一招考制度, 除了当时各自的政治原因和大学招考发展的内在动力驱使以外, 这主要还是中华传统文化的因素在起作用。

后来台湾地区也出现考试领导教学、智育一枝独秀的情况, 与大陆片面追求升学率的情况十分类似。为克服应试造成的弊端, 台湾地区从2002年开始实行大学多元入学新方案, 试行申请入学、考试分发入学、推荐甄选入学三种途径。用意很好, 却因移植美国的制度未考虑文化背景差异而导致弊端丛出。2003年台湾的大学招生, 虽也实行多元入学新方案, 但无论是推荐甄选、申请入学, 还是考试分发入学, 三种途径的招考都已朝统一简化方向回归, 之后就将申请入学归并到推荐甄选中去。

有的台湾学者认为, 美国全部大学都实行申请入学制, 能够大体堪行, 放在台湾却搞得鸡飞狗跳、人仰马翻, 差别除了美国“人情”淡薄外, 恐怕就在他们的家长自然放得开, 台湾家长“放不下”。在高度重视子女教育的社会文化氛围中, 改变统一考试方式并不能减轻学生的负担和压力。学生学习和升学的压力主要来源于家长, 而不仅仅是统一考试制度。没有统一考试制度, 学生的压力并不见得会减轻。

有什么样的文化, 就有什么样的招生考试制度;有什么样的社会环境, 就有什么样的招生考试方式;有什么样的国民, 就有什么样的招生考试模式。如果美国的文化跟中国的文化差不多, 如果美国社会都是由类似于“虎妈”蔡美儿那样高度重视子女教育的华人组成, 那么, 很可能美国的高校招生考试也会演变成跟中国的高考类似的制度。

高度重视教育的价值观

影响中国高校招考改革的文化因素, 既有追求或崇拜考试公平的文化传统, 也有依托人情、好走关系的传统习惯, 但最主要的还是教育价值观。

受历史上重视教育、读书至上传统的影响, 现今多数中国人都有高度重视甚至过度重视教育的观念, 除非万不得已, 多数父母一般都不愿让孩子失去升学机会。家长对孩子读书成长的期望很高, 希望他们成龙成凤。1992年, 台湾作家黄春明曾形容台湾的年轻妈妈都是“教育狂热分子”。大陆的年轻母亲又何尝不是如此?在子女教育方面, 许多家长在督促子女学习方面往往不切实际。现在中小学生的学习和升学压力不只来自学校, 更多地是来自于家长。当初中改为划片就近入学之后, 小学师生的课堂教学压力已明显减轻, 但许多家长却要求学校对孩子多加管教, 或在晚上及休息日另找家教补习。看看我们周围的家长如何牵挂子女的学习成绩, 怎么为子女进重点学校奔走努力, 如何以比子女更焦虑的心情陪同前往高考考场, 如何放下一切事务到校参加学校召开的家长会……大家便明白中国人积极向学的传统是多么顽强。即使是移居欧美国家的华人, 在鼓励子女学习方面, 也明显地比西方人更热切一些。

中国社会大众普遍希望增加优质高等教育资源, 最希望名牌大学能够扩招。然而, 高考的竞争、受高等教育机会的竞争归根到底是社会地位的竞争。社会永远是分层的, 社会职业也永远是分层的, 当多数或所有适龄青年都有机会接受高等教育的时候, 社会便可能从重学历变为重“学校历”了。这是水涨船高的结果, 也是学历社会高等教育发展的必然规律。比如建国初期高小毕业生在一些地方可能当干部, 现在连大专毕业生都不易就业。当大家都能进重点大学读书时, 也就无所谓重点大学了。即使不断扩招到所有人都能够上大学的时候, 甚至假设将来13亿中国人都成为博士, 也还是有人要做管理工作, 有人要从事蓝领工作。

本来人们认为, 进入高等教育大众化阶段以后, 片面追求升学率的情况将会有所好转。然而, 现在已经进入高等教育大众化阶段, 一些直辖市已达到高等教育普及化阶段, 但升学竞争却还是非常激烈。参照具有高度重视教育传统的日本、韩国和台湾等东亚国家和地区的经验, 即使高等教育毛入学率进入普及化阶段, 名牌大学的入学考试竞争仍然相当激烈。其中存在着不以人的主观意志为转移的客观规律, 有一定必然性。

分类考试与时俱进

教育规划纲要对推进本科高等学校与高等职业学校分类入学考试已作出设想:“逐步实施高等学校分类入学考试。高等学校普通本科入学考试由全国统一组织;高等职业教育入学考试由各省、自治区、直辖市组织。”近年来, 部分省市的部分高职院校已经独立采用“知识加技能”的招考评价方式了。随着高等教育适龄青年人数的下降, 现在高职院校招生面临的主要问题是, 不少高职高专招不到足够的学生。实际上沿海一些高职高专尤其是部分民办高校在招生宣传中, 已经宣称采用注册入学或申请入学了。生源不足的情况接下去还会越来越突出, 将来会有越来越多的高职院校采用高中学业水平考试加部分高考科目成绩, 甚至只需高中学业水平考试成绩便可申请入学。

浅谈地理国情普查技术 篇6

为全面掌握我国地理国情现状, 满足经济社会发展和生态文明建设的需要, 国务院决定于2013年至2015年开展第一次全国地理国情普查工作。普查的主要目标是:利用高分辨率航空航天遥感影像数据、基础地理信息数据和其他专题数据等, 按照统一的标准和技术要求, 查清地形地貌、地表覆盖等地表自然和人文地理要素的现状和空间分布情况, 建立成果数据库, 开展统计分析与评价, 完成普查报告及相关图件编制, 建设普查相关软件系统, 为开展常态化地理国情监测奠定基础, 满足经济社会发展和生态文明建设需求, 提高地理国情信息对政府、企业和公众的服务能力。

1 地理国情普查的主要任务

(1) 收集行业专题数据资料进行整合分析并建立专题资料数据库。

(2) 利用高分辨率、中分辨率遥感影像数据, 制作地理国情普查数字正射影像图, 建立控制资料数据库。

(3) 利用高分辨率遥感影像及数字高程模型数据, 根据国家地理国情普查内容指标要求, 开展地形地貌、地表覆盖、地理国情要素的普查, 在普查过程中采集遥感影像解译样本, 建立样本库。

(4) 对普查形成的成果数据进行建库, 按照相关标准规范要求, 建立地理国情信息数据库。

(5) 利用普查成果结合社会经济等数据开展地理国情基本统计、综合统计及分析评价工作, 同时根据有关技术规定, 编制普查图集和系列图、基本统计报告、分析评价报告等。

(6) 开发遥感影像提取与解译、数据处理、地理国情信息管理等软件系统, 开展地理国情普查软件体系建设。

2 地理国情普查的主要对象和内容

陆域范围内自然和人文地理要素。一是自然地理要素的基本情况, 包括地形地貌、植被覆盖、水域、荒漠与裸露地表等的类别、位臵、范围、面积等, 掌握其空间分布状况;二是人文地理要素的基本情况, 包括与人类活动密切相关的交通网络、居民地与设施、地理单元等类别、位臵、范围等, 掌握其空间分布状况。

3 地理国情普查的工作内容

3.1 专题资料收集整理与分析

地理国情普查工作中, 数据生产和统计分析都需要各行业专题数据资料进行补充, 特别是一些专业性较强的属性内容。地理国情普查侧重自然属性调查, 需对水利、林业、国土、民政等行业专题数据进行整理和分析, 提取有用信息, 作为地理国情普查的参考数据。

3.2 地理国情普查数字正射影像制作

射影像数据是地理国情普查主要基础数据源, 同时也是普查成果的重要组成部分。

本次普查主要基于国家测绘地理信息局提供的覆盖全地区的、优于1米分辨率的高分影像, 开展数字正射影像生产工作[5]。本次普查还将利用资源三号等遥感影像开展相应的DOM数据处理工作, 成果将作为普查更新的重要依据。

3.3 地理国情信息普查

(1) 地形地貌普查

按照《多尺度数字高程模型生产技术规定》的要求, 充分利用1:10000DLG数据、Li DAR数据以及已有DEM数据[5], 采用2米格网间距生产全省新的精细化DEM, 满足地形地貌普查需要。以精细化DEM为基础, 计算坡度、坡向信息, 并进行高程分级、坡度分级, 为分析地形地貌空间格局提供依据, 也为地理国情信息统计与分析提供地形统计单元。

(2) 地表覆盖分类普查

按照地表覆盖分类方式采集的内容包括其中的10个一级类, 45个二级类和75个三级类[2]。

考虑到地理国情普查数据在国家层面的统一性和数据在省级层面的适用性, 需要采集提交国务院第一次全国地理国情普查领导小组办公室和提交省普查办两套地表覆盖分类数据, 两套数据的区别主要针对房屋建筑区这一类型要素的指标, 其他要素按照国家有关技术文件的统一技术要求执行。

(3) 地理国情要素普查

按照实体要素方式采集的地理国情要素内容包括5个一级类, 15个二级类和54个三级类。除了国家要求采集的要素外, 结合实际和专业部门的意见, 同时考虑到统计分析的需求和今后地理国情普查数据的应用, 增加产业集聚区、高新技术开发区、历史文化保护区、生态功能区和旅游度假区的普查, 并对部分地理单元的采集等级进行了扩充。

3.4 地理国情信息数据库建设

地理国情信息数据库是对地理国情普查获取的遥感影像、地理国情信息普查成果等数据, 依据统一的规范和标准, 进行汇交、集成、存储和管理形成的最终成果库。地理国情信息数据库主要包括遥感影像及附属信息数据库、地表三维数据库、地表覆盖数据库、地理国情要素数据库、统计分析与评价成果库、专题资料数据库和元数据库。

4 地理国情普查的主要技术指标

4.1 数学基础

本次普查的数据成果采用的数学基础包括:平面坐标系采用2000国家大地坐标系;高程基准采用1985国家高程基准, 高程系统为正常高;高程值单位为“米”[3]。

分幅数据采用高斯—克吕格投影, 按6°分带, 投影带的中央经线与赤道的交点向西平移500千米后的点为投影带坐标原点, 平面坐标单位采用“米”, 坐标值至少保留2位小数。

按任务区组织的数据库数据不分带, 采用地理坐标, 经纬度值采用“度”为单位, 用双精度浮点数表示, 至少保留6位小数。

4.2 数据精度及一致性要求

本次普查成果中总体上空间数据成果定位精度优于1:10000地形图成图精度[1]。地物点对附近野外控制点的平面位臵中误差, 平地、丘陵地不超过±5米, 山地、高山地不超过±7.5米。本次普查中利用遥感影像解译的地表覆盖类型, 最小图斑基本要求为400平方米, 城市地区执行细化指标。

4.2.1 平面精度指标

(1) 正射影像精度

正射影像的精度取决于平面精度和影像接边限差两个因素, 需符合《数字正射影像生产技术规定》的要求。

(2) 数据采集精度

数据采集精度, 即采集的地物界线和位臵与影像上地物的边界和位臵的对应程度。影像上分界明显的地表覆盖分类界线和地理国情要素的边界以及定位点的采集精度应控制在5个像素以内[4]。特殊情况, 如高层建筑物遮挡、阴影等, 采集精度应控制在10个像素以内。如果采用影像的分辨率差于1米, 原则上对应的采集精度应控制在实地5米以内, 特殊情况应控制在实地10米以内。

4.2.2 高程精度

数字高程模型高程精度指标和要求:森林等隐蔽地区的高程中误差可按规定的高程中误差的1.5倍计。高程中误差的两倍为采样点数据最大误差限。

4.2.3 分类精度

对于地表覆盖分类数据, 没有明显分界线的过渡地带内覆盖分类应至少保证上一级类型的准确性。应综合采用包括外业调查、交叉复核等多种措施, 并加强过程质量控制, 确保数据质量。

4.2.4 数据现势性

普查成果数据整体现势性原则上应达到普查时点的要求。

4.2.5 属性精度

长度、宽度、高程、面积等均采用米制单位。获取的定量属性值保留的小数位及数量单位应符合《地理国情普查数据规定与采集要求》中各具体属性项的要求。

各属性项赋值必须符合《地理国情普查数据规定与采集要求》中各具体属性项定义的取值范围, 取值与地物实际属性相符。

4.2.6 数据一致性

地理国情普查规定的内容、指标及要求应严格执行, 不同任务区采集的同一内容分类, 全省应保持一致, 便于数据汇总和统计分析对比。

4.2.7 数据接边原则

获取的地理国情普查数据必须经过接边处理。

5 结论

开展全国地理国情普查, 系统掌握权威、客观、准确的地理国情信息, 是制定和实施国家发展战略与规划、优化国土空间开发格局和各类资源配置的重要依据, 是推进生态环境保护、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的重要支撑, 是做好防灾减灾工作和应急保障服务的重要保障, 也是相关行业开展调查统计工作的重要数据基础。通过开展国情普查, 可以全面掌握我国地理国情现状, 满足经济社会发展和生态文明建设的需要。

摘要:地理国情主要是指地表自然和人文地理要素的空间分布、特征及其相互关系, 是基本国情的重要组成部分。地理国情普查是一项重大的国情国力调查, 是全面获取地理国情信息的重要手段, 是掌握地表自然、生态以及人类活动基本情况的基础性工作。介绍了地理国情普查的基本内容、主要方法和工作指标。

关键词:地理国情,普查,地理要素

参考文献

[1]国家测绘地理信息局.地理国情普查内容与指标[Z].北京, 2013.

[2]宫攀.中国土地覆盖分类研究[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 2012.

[3]国家测绘地理信息局.地理国情普查试点方案[Z].北京, 2013.

[4]国务院第一次全国地理国情普查领导小组.地理国情普查内业编辑与整理技术规定[Z].国务院第一次全国国情普查领导小组, 2013.

对初中地质国情教育的反思 篇7

某某矿井发生了透水事故, 矿工被困井下;

某地发生了地震, 许多鲜活的生命被埋在了废墟下;

某地发生了滑坡、泥石流, 村庄被埋没了;

某地持续干旱, 人畜饮水困难, 人们为找水而奔波;

某某城市, 道路、楼房出现地面沉降, 危及行车和市民安全

……

据国家统计局统计, 2011年, 因地震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60.1亿元, 因洪涝、滑坡和泥石流灾害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达1260亿元。触目惊心的数字, 不能不让人们思考, 地球怎么了, 我们生活的环境怎么了?这些事情都可以归结于地质事件。作为一名地理教育工作者也会反思, 这些与我们的地理教育没有关系吗?难道我们的地理教育就没有过失吗?

一、对课程标准的反思

以下是《九年义务教育初中地理课程标准》中有关地质教育的相关要求:

1. 对课标内容的反思

从课标的内容看, 地质教育的内容过于浅易, 知识涉及面狭窄。课标表述的内容以地形知识为主, 而矿产地质、工程地质、水文地质、环境地质等对我们国家社会生活和国民经济建设具有重大影响的地质因素涉及很少。部分单元虽提及“自然环境和自然灾害”, 但并没有突出“地质环境和地质灾害”。部分活动建议, 或过难或过易, 难以操作, 例如板块构造理论, 活动建议要求学生“讲述魏格纳提出大陆漂移说的故事”, 在此提出这样的学习要求既不能体现地理学科的特色, 又达不到强化巩固的目的。再比如“使用计算机软件模拟演示大陆漂移”, 能做这种演示的学校全国有几家?

2. 对培养目标的反思

从培养的目标看, 课标中呈现的地质部分的培养目标仍然侧重于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 而对学生地理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培养的要求几乎没有提及。通过地质国情教育, 我们要让学生了解区域地质基础, 了解区域地质基础的利和弊, 学会热爱自然, 关爱家乡的山山水水。同时, 也要让学生知道, 在自然面前人类是非常渺小的, 我们可以选择自己的生活方式, 但绝不能改变生活的地质基础, 对待自然, 我们都应心存敬畏。当然, 心存敬畏并非无所作为。通过地理学习, 我们要知道哪些行为是可为的, 哪些是不可为的, 哪些是需慎为的。

当然, 我们不可能要求初中地理课程标准涵盖现实社会中所有的地理问题。但给师生一个明晰的追求目标或思维的触角, 这对教师和学生的发展都是有益的。由于学生接触的地质知识面狭窄, 会影响他们对我国地质国情的全面了解和正确地质国情观的培养。

综上所述, 现有课标中的地质要求, 还不能很好地引发学生对身边地质环境的关注, 也不能很好地帮助他们解释身边发生的许多地质现象, 更不能使他们科学理性地看待自己的行为与地质环境的关系。而接受完义务教育后近一半学生将进入职业高中学习或直接走上社会, 成为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生力军, 以后不再接受系统的地理教育。地质知识的贫乏, 一定会对他们未来的行为产生潜在的深远影响。

二、对教材编写的反思

1. 对教材地质知识编排的反思

教材对地质知识的编排处理上, 仍然沿袭了传统方法, 缺乏地质因素作为区域发展主导因素或限制性因素的典型案例。世界地理部分, 课程所述“说出某一国家自然环境的基本特点, 特有的自然地理现象和突出的自然灾害”的要求, 在教材选择的六个国家中, 除日本少许介绍地质基础外, 其他都没有介绍。中国地理部分, 课标中“表述各地理单元自然地理环境对生产、生活的影响”, 在教材中几乎都很少提及地质基础。八年级下册的“区域差异”, 对于“青藏地区”而言, 地质应当是该区域环境发展变化的主导因素, 但教材在编写中没有能突出和挖掘这个因素, 而是从“高”与“寒”这两个区域表象特征来描述的。“认识区域”部分选取的“黄土高原”, 该区域环境特征的形成, 是众多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 虽然黄土土质对环境的形成有一定影响, 但也不是主导因素。

2. 对教材地质国情知识介绍的反思

教材在编写过程中对地质国情的介绍往往是讲“利”多而讲“弊”少。现将中国地质基础的相关知识网络整理如下:

从图中可以看出, 地质基础对我们生活与社会经济发展所带来的, 既有有利的因素, 亦有不利的影响。中国的地质基础复杂、脆弱, 对我们的生产生活带来了许多不利的影响, 不仅仅地质灾害频发, 而且使我国的区域差异加大, 区域发展不平衡, 区域生态环境恶化, 并影响基础设施的投入, 消耗了可贵的社会资源, 减缓了经济发展的速度。这些内容在教材中鲜有介绍, 这不能不说是教材内容安排上的一块短板。

三、对教学行为的反思

地质国情教育的薄弱, 亦与我们的地理教学不无关系。

1. 教堂教学改革力度不大

由于许多地区初中地理末纳入中考科目, 学科地位低, 广大农村学校专职教师队伍严重不足, 以及职业倦怠等因素影响, 初中地理教学普遍不受重视, 教师教学积极性不高, 课堂教学改革力度不大。

初中课改已有十多个年头, 教师要把新的课程理念转化为自己的教学行为, 就要不断加强学习, 不断地研究和挖掘课程资源, 把学生身边的、生活中鲜活的地理素材引入课堂, 激发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 不断改革教法, 发挥学生学习的主体作用, 创新课堂教学的形式, 将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引入地理课堂。如让学生尝试用板块构造理论说明某地发生火山或地震的原因, 让学生读图讨论我国所处的板块位置, 以及这样的位置对我国社会经济产生的影响, 让学生讨论我国不同地区资源的优势与劣势, 讨论矿产资源开发中可能产生的环境问题, 讨论城市地面沉降的原因及解决的措施等等。

2. 地理实践活动没有真正落实

地理教育具有实践性的特点。地理实践活动是提高学生地理素质, 帮助学生掌握地理学习方法, 达到学以致用目的的最好途径, 但目前能真正落实的却廖廖无几, 究其原因既有主观因素, 也有客观因素。广大地理教师要克服种种困难, 努力开展地理实践活动, 让学生带着问题, 走出课堂, 走向社会, 走向大自然。例如, 调查家乡地质基础对房屋建设投入的影响;走访当地地震局, 收集地震资料, 了解不同地震烈度区房屋建设的抗震要求;调查地质基础对道路、桥梁、水库等大型工程建设的影响;调查了解矿区的地质基础以及防止矿难发生的措施, 了解当地水资源的状况, 以及开采地下水可能带来的不利影响等等。

地质不仅给人类提供资源, 也对人类的生存和发展环境有着直接的影响。地质与我们每个人息息相关, 地质国情教育刻不容缓。通过地理课程的学习, 我们虽然不能阻挡地震的发生, 但知道在地震来临前能做些什么;我们虽然不能呼风唤雨, 但知道在缺水时能到哪里去凿井取水;我们虽然不知道滑坡和泥石流究竟在何时会发生, 但我们知道它在什么情况下更容易发生;我们虽然不知道地下水及矿产的形成过程, 但我们知道过量开采必然会受到惩罚。

地理国情监测体系架构技术研究 篇8

1 地理国情的基本含义及层级

1.1 地理国情的含义

地理国情是从空间角度对构成国家社会经济、自然资源和人类居住环境的各种地理要素的基本情况的反映, 其主要内容包括地球表面及其上下一定范围内的各种自然经济综合要素以及这些要素的特征、空间变化及其相互关系。也可以简单地理解为:地理国情就是影响国情的地理要素, 包括道路交通、河流水域、城市建设、土地利用、资源分布、大气环境以及附着在这些要素之上的社会、经济状况。地理国情是国情的重要组成部分, 是一个国家可持续发展的基础。

1.2 地理国情信息的层级

我国的基本地理国情是幅员辽阔、差异明显、特点突出、变化迅猛。为了便于开展地理国情监测、便于进行地理国情信息的分析研究, 保证监测工作的实时快捷, 应根据地理要素的影响范围和程度, 将地理国情信息进行层级划分, 根据信息层级, 确定监测责任主体, 分级开展国情监测工作。为此, 根据我国的实际情况, 可将地理国情信息划分为三个层级, 分别用一、二、三级表示。

一级地理国情信息:全国范围内的宏观地理国情信息, 包括影响多个省 (区、市) 的大型河流湖泊、全国范围内的大型基础设施, 如高速铁路、高速公路、长输油 (气) 工程、大型水利工程、森林覆盖面积、水土流失与沙漠化区域、耕地分布状况、矿产资源分布以及与此相关联的社会经济因素等。二级地理国情信息:也可以简单地称之为“地理省情”, 是指在省 (自治区、直辖市) 范围内, 对本地区经济、社会以及人们生活产生重要影响的地理国情信息, 包括省 (区、市) 范围内的铁路公路、港口、机场等主要交通设施、河流湖泊水库的形态、主要城市 (设区市) 扩展建设情况、重点区域的耕地保护状态、森林和矿产资源的分布及开发利用状况等, 同时也涉及与此相关的社会经济情况。三级地理国情信息:也可以简单地称之为“地理市情”, 主要指市 (地) 范围内影响经济与社会发展及人民生活的地理信息要素, 包括县乡镇交通网络、农田水利设施、城镇建成区建设、农村居民点变化、基本农田保护以及与此相关的社会经济状况。

地理国情监测是对国情基本要素的空间分布特征、空间组合关系、空间分布及组合变化趋势进行动态和连续的监测, 并对成因进行分析、对变化趋势进行预测的手段和方法的组合。

2 地理国情监测体系的基本架构技术研究

为了全面实时地开展地理国情监测及时有效地实现信息共享, 方便快捷地提供信息服务, 必须建立一套科学完整的监测体系, 主要包括:法律与标准体系、三级监测网络、信息整合交换与共享、统计分析与预测预报、信息发布等。基本架构如图1所示。

2.1 法律与标准体系

法律与标准体系是指为实现地理国情监测而建立的一系列技术标准和法律法规, 包括信息划分标准、信息采集标准、数据交换标准、数据库建设标准以及政策法规标准等。法律与标准体系是地理国情监测体系长期有效运行的基本保障。

2.2 三级监测网络体系

三级监测网络体系是指为实施地理国情监测过程的信息采集、处理、统计、汇总、分析预报、发布等一系列具体工作而建立的国家、省、市三个层面的机构、人员以及为完成上述工作所需的相应资源。可以分别称之为地理国情监测体系中的国家监测中心、省级监测中心和市级监测中心。

(1) 国家地理国情监测中心, 负责对一级地理国情信息进行监测, 并同时接收来自各省 (区、市) 的经过整理汇总的地理省情信息, 进而形成全国范围内的或重点区域内的地理国情预报;为国家级层面制定相关政策法规提供科学依据。 (2) 省级地理国情监测中心, 负责对二级地理国情信息即本省范围内的“地理省情”信息进行监测和预报, 同时还要接收来自各市 (地) 的地理市情信息。经过整理后, 一方面向国家监测中心进行数据交换;另一方面通过省级监测信息与省内各地市监测信息的融合, 形成本省的地理省情预报并发布, 为本地区的经济发展和制定区域性的可持续发展战略提供决策支持。这是地理国情监测的工作主体, 是地理国情信息可靠性、准确性和有效性的基础。 (3) 市级地理国情监测中心, 负责对三级地理国情即本市范围内的“地理市情”信息进行监测, 按照相关要求形成监测预报并发布, 同时向省级地理国情监测中心进行数据交换, 作为地理省情信息的组成部分。

地理市情监测是整个地理国情监测体系中最基础的部分, 也是信息精细化程度最高的。

2.3 信息整合、交换与共享体系

信息整合、交换与共享体系是各级监测机构在开展地理国情监测过程中, 对数据信息进行整合交换级共享所需的软件系统及硬件设备, 包括网络通讯设施。不同层面的信息整合交换与共享在内容、范围、重点等方面有所不同, 如国家监测中心与省级监测中心、省级监测中心与市级监测中心, 都存在一定差异。

2.4 统计分析与预报体系

统计分析与预报体系是指为完成地理国情监测中对数据信息进行统计分析及信息预报所建立的一套技术方法和要求, 包括统计分析采用的数学模型、预测模型等。

2.5 信息发布体系

信息发布体系是指将监测结果及分析预报向政府及社会公众发布的一整套相关规定和要求, 包括信息发布的渠道、频率、内容等等。

3 地理国情监测的主要内容和技术方法

3.1 一级国情监测的内容和技术方法

一级国情信息是国家地理国情监测中心关注的重点, 内容包括大江、大河、大型湖泊的状态;土地、森林、沙漠等的变化趋势;大型基础设施如高速公路、高速铁路、长输油 (气) 工程、大型引水工程的建设与运营等等。这些信息是由国家地理国情监测中心负责采集的, 一般可采用以下两种方法进行信息获取:

(1) 以高分辨率卫星遥感资料作为主要信息源, 按照一定的周期, 获取卫星影像资料, 确定主要监测要素和重点监测区域, 利用不同时期的影像进行比对, 发现变化信息, 进而分析变化趋势;高分辨率卫星影像资料除目前被广泛利用的如SPOT-5、Quick Bird、World View、IKONOS等之外, 我国已发射升空的资源3号卫星, 也将成为重要的数据来源。 (2) 利用来自各省 (自治区、直辖市) 的共享信息, 通过融合处理, 作为第一种信息源的补充。经过与其他相关信息 (经济、社会及其他学科信息) 的融合整合, 在相应数学模型的支持下, 形成地理国情监测预报。

3.2 二级国情监测的内容和技术方法

二级地理国情信息即地理省情信息是省级国情监测中心关注的重点, 是由各省级政府主管部门组织实施的, 主要是对各省范围内的地理要素进行监测, 包括:省区范围内的铁路、公路、港口、机场等的建设运营情况, 河流、水库、渠塘等的形态、主要城市 (设区市) 的建设扩展情况以及土地森林等的变化情况。这些信息一方面为本省的社会及经济发展提供决策支持, 同时作为信息共享的主要信息来源, 与国家地理国情监测中心进行互联互通, 成为地理国情监测的重要组成部分。

通常地理省情信息可采用三种方式获取:

(1) 与一级国情信息的第一种获取方法相同, 即采用高分辨率卫星遥感资料作为主要信息源。 (2) 对于局部变化较大的重点地区, 采用航空遥感方法获取地面影像, 通过与原有资料的比对, 发现变化信息。 (3) 利用来自各市 (地) 的共享信息, 通过融合处理, 作为前面两种信息源的补充, 通过信息融合技术, 形成全省范围的省情监测信息, 为地理省情监测预报提供依据。

3.3 三级国情信息监测的内容和技术方法

三级地理国情信息即地理市情信息是市级国情监测中心的关注重点, 是由各市级行政主管部门负责组织实施的。主要是对本市范围内的地理信息进行监测, 包括行政辖区内的公路、铁路建设 (包括乡镇公路和村级道路) 、各县 (市) 、乡镇驻地外围建设及扩展情况, 建成区内主要道路、街道的建设与变化情况, 农村居民点建设及变化情况, 基本农田保护区变化情况, 农田水利设施建设及变化情况等等。主要采用以下几种方法进行信息获取: (1) 采用高分卫星影像资料与原有资料进行比对。 (2) 重点地区采用航空摄影测量技术进行航摄, 制作正射影像图 (DOM) , 与原有资料比对。 (3) 采用野外数据采集的方法, 对局部地区直接采集变化信息。经过信息整合, 形成本地区的地理市情监测信息, 作为地理市情监测预报的依据。地理国情监测是一个庞大的系统工程, 除了对客观存在的地理要素进行监测外, 还需要政府层面的各相关部门给予支持和配合, 提供相关信息和资料, 包括人口、经济、农业、气象等等。只有形成良好的基础地理信息与附着在其上的社会经济信息的联动机制, 才能使地理国情监测体系更加完善, 监测信息才能够为更多的部门和领域提供决策支持和服务, 从而使地理国情监测工作越来越多地引起人们的关注, 地理国情监测也才会走上良性循环的发展轨道。

4 结语

地理国情是一个国家可持续发展的基础, 地理国情监测是历史赋予测绘地理信息行业的新使命;建立科学完善的地理国情监测体系是开展地理国情监测并达到监测目的的前提和保证。开展地理国情监测是国家十二五战略目标, 在全国刚刚起步, 开展地理国情监测体系研究, 建立起科学的监测体系, 对该项工作的顺利开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

摘要:本文基于笔者从事地理国情监测的相关研究, 以地理国情监测体系为研究对象, 论文首先分析了地理国情的基本含义及层级, 进而对地理国情监测的体系进行了基本架构, 在此基础上, 笔者分析了地理国情监测的主要内容和技术方法, 全文是笔者工作实践基础上的理论升华, 相信对从事相关工作的同行能有所裨益。

关键词:地理国情监测,体系架构,基本含义,层级

参考文献

[1]马万钟, 杜清运.地理国情监测的体系框架研究[J].国土资源科技管理, 2011 (6) :108-115.

[2]张景华, 封志明, 姜鲁光.土地利用/土地覆被分类系统研究进展[J].资源科学, 2011 (6) :181-189.

懂国情的国民车 篇9

从吉利金刚到吉利英伦SC6,车身并没有太多改变,外观设计也只是修改了一些细节,增添了些许的点缀。以往那种靠亮闪闪的电镀元素提高车辆档次的想法终于不见,取而代之的是细节之处的画龙点睛。而在这些外观变动之中,也以实用和亲民为出发点。车外后视镜的尺寸与车身比例看上去十分协调。后视镜上的LED转向灯看上去也不再显得生硬。车尾部的细节也十分简练,整体带有了SC家族的特征,可视倒车影像的摄像头也被很好的隐藏在镀铬条之下,细节之处,都可以看出厂家的用心。

吉利英伦SC6让我们最为之惊喜的,莫过于其超高的配置。在吉利英伦SC6身上,我们看到了这个级别车型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配置。首先,在打开车门时,无钥匙进入系统会让你眼前一亮。其次,一套包含导航、蓝牙电话、倒车影像、USB接口的多功能影音系统再一次让你为之感叹。大灯高度调节、无钥匙启动、带电加热的电动后视镜、自动空调、多功能方向盘、天窗以及后排12V电源插座。这一切都装备在一台6万元的A0级国产轿车上,让你怎能不喜欢上它?

全新设计的中控台回归了传统,这样的做法无疑是很聪明的。对于比较传统的国人来说,中置仪表的设计还是会让很多人望而却步。蓝底白色背景光的仪表,清晰易读,中间那一小块液晶屏也让你不可小觑,它包含了油耗、续航里程、综合里程等信息。看,吉利英伦SC6这一次真的在从消费者需求的角度出发而生产出配置全面的国民车。

经过这几天的试驾,尤其是在山路上,让我对SC6的皮质座椅有一个不错的印象。座椅面积宽大而且柔软,坐起来足够舒服,但是你就不要奢求它能够给你提供什么包裹性和支撑了,毕竟它本来就是一款舒适的家用车。当然,细节的设计还体现在驾驶员座椅还支持6方向手动调节,要知道在同级车中,提供驾驶席座椅高低调节的并不多。只不过,对于一个大个子的驾驶员来说,即便把座椅放到最低以后,头部空间还是略显紧凑。这也是一个紧凑级轿车的短板。

后排乘坐空间的设计做得还算不错,前后排空间都中规中矩,身高一米八的我坐进后排,腿部还有一些空间,但仅仅是不会顶到前方座椅。后排的弊病在于高度略显不足,尤其是带天窗的车款,头顶实在是有些紧凑,而这也是这级别车型的通病。从家庭日常使用需求来说,吉利英伦SC6的空间表现可以满足一般家用的要求。

吉利英伦SC6在车内储物空间的数量和位置还是可圈可点的,不足的地方在于挡把前方的两个杯架设计的有些浅,水瓶很难放稳当,并且可能会影响到空调的操作。好在其后备箱的空间十分充裕,容积达到了450升,这对于一般家庭使用已经绰绰有余。并且,后排座椅支持4/6拆分,整体放倒后也能够轻松放下一些超长的大件儿。

SC6对于细节之处的用心,确实应该给予表扬!在这级别的自主品牌中,能把细节配置和设计做的如此到位的,它还真是第一家。虽然在材质方面略有些粗糙,但是每一个拼接缝、每一个接驳的部位都经过了处理。这是一台让你因为其价格而感到满意的车,不是一台让你因为其价格而妥协的车。

对于一台装备国产自主1.5升CVVT发动机的A0级小车来说,那台熟悉的MR479QN在吉利英伦SC6上依然拥有不错的反响。最大功率75千瓦,最大扭矩136牛·米,从2800转/分钟开始到3400转/分钟。从账面数据来看并不出彩,属于偏重城市路况的调校方式。但这组数据用以推动整备质量1100千克出头的吉利英伦SC6不会有一点困难。实际驾驶起来也证实了吉利英伦SC6这台发动机侧重低扭的调校,从2000转/分钟的动力输出就完全能满足日常行驶的所需。由于排量本身的限制,这台发动机并不会给你太多惊喜,它只是在勤勤恳恳的输出它所拥有的能量。

如果要说吉利英伦的另一个短板,或许就是其全线产品没有一台搭载自动变速箱的车型,与之搭配的是一台5挡手动变速箱。变速箱整体表现尚可,入档轻盈,却不够清晰。倒挡稍有些许欠缺,不是很好挂。离合器踏板较高,却也十分轻盈,只不过接合点有些模糊,在刚开始驾驶它的时候偶尔会找不到半联动的点而让发动机抖动。在熟悉过后,这种意外当中的小意外也就当然可以无视掉。但若是将吉利熊猫车上那台4挡自动变速箱与英伦SC6搭配一下,势必会让吉利英伦SC6的潜在车主更多一些。

其实,对于国产自主品牌来说,专心造车,造好车,才会得到消费者的认可。很显然,吉利英伦SC6正是这样一台国民车。它拥有诸多的实用配置,每一项配置都可以看出厂家的诚意。它还拥有不错的动力和较低的油耗,这些也恰恰是一款国民车的基本素养。吉利英伦SC6凭借着丰富实用的配置和稳扎稳打的态度,我们有理由相信它会走得更好。

构建符合国情的存款保险制度 篇10

一、我国建立存款保险制度的时机基本成熟

(一) 金融改革已有的成效为存款保险制度的建立创造了基本条件

上世纪九十年代亚洲金融危机后, 我国对金融机构实施了股份制改造、建立健全公司治理机制、加强监管等系统性的金融改革, 使我国银行运行质量得到明显改善。不仅提高了金融机构的资本实力与资本充足率, 而且加强了风险管理与内控水平, 降低了金融机构的清偿性风险。数据显示, 截至2011年12月末, 银行业金融机构总资产为111.5万亿元, 同比增长18.3%。银行业的资产利润率和资本利润率分别从2010年的1.1%和19.2%提升至1.3%和20.4%, 达到历史最高水平。2011年4季度, 商业银行资本充足率12.7%, 核心资本充足率10.2%, 所有商业银行资本充足率水平全部超过8%。2011年4季度商业银行不良贷款率1.0%, 较2010年四季度的1.1%下降0.1%。中小银行整体上保持了较好发展, 资产质量持续改善, 风险抵御能力增强, 盈利能力持续增长。这些改革成效为存款保险制度的建立创造了内部条件。银行、保险、证券被誉为金融业发展的“三驾马车”, 为了实现金融稳定的长效机制, 我国政府十分重视问题金融机构市场退出机制的建设。目前, 保险保障基金已经建立, 证券投资者保护基金也已初步建立, 这意味着保险与证券业的市场退出机制正在形成, 同时也为存款保险制度的建立埋下伏笔。

(二) 金融改革深化的趋势为存款保险制度的建立奠定了市场需求

推进金融体制改革, 需要组建众多的中小银行, 形成多种所有制、多种经营形式、结构合理、功能完善的金融体系, 这既是我国金融业进一步发展的目标之一, 也为存款保险制度的推出奠定了市场需求。存款保险制度运行的数理基础是大数法则, 它需要众多的、且业务相对分散和独立的银行作为投保人。自2003年农村信用社改革以来, 我国地方性银行迅速发展。截止2010年8月, 全国中小银行法人机构2500多家, 组建新型农村金融机构 (村镇银行、贷款公司和农村资金互助社) 334家, 这些中小银行机构及网点遍布城市和农村广大地区, 其接受储户数占全国银行储户数的60%以上, 拥有数量众多而分散的个人投资者。众多的中小银行既是存款保险制度发挥作用的条件之一, 也需要存款保险制度保驾护航。深化金融改革, 需要放开金融市场准入和利率管制, 让民营资本进入, 让经营不善的金融机构退出, 形成公平的竞争环境。存款保险制度的建立, 可以通过市场化机制分摊金融机构倒闭产生的损失, 缓解金融风险引发的震荡, 维护金融和社会稳定。目前, 我国的存款保险条例和银行业金融机构破产条例已经进入立法进程, 这两个条例与新的企业破产法配套, 将构成金融安全网的主要组成部分。

(三) 普遍提高的风险意识为存款保险制度的建立奠定了市场理念

金融全球化背景下, 国际金融市场的联系更加紧密, 频繁发生的金融动荡和风波在国际间的传递更加迅速。1994年的墨西哥金融危机, 1995年的英国巴林银行倒闭, 1996年的日本阪和银行倒闭, 1997年席卷东南亚和日韩的亚洲金融风暴, 以及2008年的金融危机等等, 这些金融风险事件令人惊心动魄, 极大地提高了公众的风险意识。特别是08年由美国次贷危机引发的国际金融危机中, 美国存款保险制度在维护金融稳定方面所发挥的重要作用, 使存款保险理念形成国际共识, 存款保险制度作为金融业一项成熟的风险管理制度得到国际社会的普遍认可。当前全球经济金融形势趋紧的状况下, 一方面, 我国在维护金融稳定时必将面临更复杂的外部环境和更难预料的挑战, 另一方面, 伴随我国经济增速的降低, 资本流入的减缓, 金融运行风险的增加, 存款人对金融机构经营风险的敏感度将大大提高, 这是推动存款保险制度建立的市场基础。

(四) 前期相关的筹备工作为存款保险制度的建立打下了现实基础

我国存款保险制度已经筹备了近20年时间。从1993年中央高层确立建立存款保险基金开始, 到1997年金融危机爆发后, 进行的一系列卓有成效的金融改革, 为存款保险制度的建立打下了良好的基础。目前, 存款保险条例草案已经提出, 存款保险的具体实施方案正在制定中, 至此, 存款保险不再局限于理论范畴, 已被提上具体的议事日程。

二、建立我国存款保险制度的路径

(一) 健全法律保障机制

尽快推出《存款保险条例》, 以法律保障制度的实施。通过法律或法规的形式明确规定存款保险制度的定位和运行准则、存款保险机构的设立和职责、保险参与方式、保险范围、保险限额、保险基金的来源和管理、赔偿方式、银行倒闭的处理等内容, 做到有法可依。同时加大对相关的法律法规的宣传力度, 提高公众的普遍认知。

(二) 坚持强制性的原则

我国要建立覆盖所有存款类金融机构的、强制性的存款保险制度。选择强制性原则主要基于以下考虑:一是借鉴国际经验。利率市场化是我国金融改革的大方向和必然趋势, 尤其是当前负利率突出直接导致了价值扭曲和资源配置出现问题, 说明目前的利率管制状况不可持续, 加速利率市场化是明智选择。而从国际上看, 不少利率市场化国家实施了强制性的存款保险, 这是值得我们借鉴的经验。二是防止逆向选择。我国金融体系结构复杂, 不同金融机构的资产规模和管理水平差距很大, 所面临的金融风险与损失也不同。如果实行自愿式的存款保险, 会出现风险越高的银行参保越积极, 而风险较小或者享受特殊保护政策的银行缺乏参保的积极性, 导致逆向选择, 不利于存款保险制度作用的发挥。因此, 有必要在灵活使用差别费率的同时, 实行强制型保险。三是体现公平性。由于参加存款保险需要交纳保费, 如果只强调中小银行加入, 而大银行不参保, 会增加中小银行经营成本, 加剧小银行在竞争中的不利, 导致不公平现象。甚至会使中小银行因此冒险选择从事更高收入的业务进行弥补, 进而无形中增加中小银行发生问题的风险。因此, 应该让所有商业银行都参与存款保险, 以降低风险更好地保护投资者利益。四是满足大数法则的要求。采取强制性可以从制度上最大限度地保证存款保险能覆盖到所有存款类金融机构, 能够最大限度地筹集存款保险基金, 有利于大数法则作用的发挥, 增强存款保险制度的救助功能。五是建立监督机制。强制性要求所有存款类金融机构都参加存款保险, 从而在所有的参保机构中形成经济上的互助关系, 有利于建立起参保机构之间相互监督的机制。

(三) 实施分步走的战略

存款保险制度的建立是个系统工程, 不可能一蹴而就, 可以实施分步走的战略。首先, 确定建立存款保险制度, 在中央银行内先设立存款保险基金。保险基金由各投保银行按照存款的一定比例交纳, 从而引入一种新的机制, 以稳定存款信心, 防范存款挤兑, 切断银行倒闭的风险传染链条。因为中央银行拥有全国银行的重要数据, 具有处理银行问题的权威与经验, 可以对出现问题的银行及时进行指导, 因此选择中央银行来组织和管理存款保险基金有明显优势。因为存款保险基金需要经过长期积累才能达到一定规模、具备赔付能力, 仅靠银行保费收入远不能满足要求, 因此, 我国建立存款保险基金同样需要国家财政适度出资予以支持。然后, 在存款保险制度条件进一步完善的时候, 有必要建立社会化的存款保险机构, 存款保险机构不应具备商业性质, 不以盈利为目的。但是, 为了存款保险基金的保值增值, 存款保险机构将按照商业化原则运行。存款保险制度的良好运作还需要赋予存款保险机构相应的监管权, 随时监管和指正银行运行中的问题, 以便充分发挥存款保险制度本身具有的处置金融风险、维护金融稳定的职能。

(四) 实行差别费率机制

为了控制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的发生, 应根据不同银行的经营风险等级匹配不同的参保费率, 即设置差别费率, 风险越高费率越高。目前实行差别费率的客观依据即风险评级还不成熟, 存款保险制度初期阶段可实行单一费率, 然后再根据参保金融机构的资产规模以及资本充足率情况逐步过渡到真正的差别费率制。此外, 还要结合我国金融体系现状及其未来改革需要, 针对不同存款类金融机构采取不同的政策引导措施, 对村镇银行等中小机构给予适当的政策扶持, 如降低存款保险费率、给予税收优惠、地方财政补贴等, 有利于减轻他们的负担。

(五) 承担限额赔付责任

为防止全额赔付下银行发生道德风险和存款人漠视对金融机构的监督, 我国应参照大多数国家存款保险实行限额赔付的方式。考虑到我国居民投资渠道单一, 金融资产以存款为主, 社会保障制度还不够健全, 以及大多数居民承担风险的意识非常淡薄和一贯依赖国家保证的思维定势, 应按照使90%的存款人能够得到全额保护的做法来设置我国存款保险制度的赔付上限, 以保护大多数人的切身利益。同时, 保险范围应该按每个存款人承保而不按每个存款账户承保。这样既可以防止存款过分集中于大银行, 也可以加强对存款人存款来源合法性的监督。

(六) 完善市场约束机制

首先要建立评级和信息披露机制。建立差别费率机制需要完善金融机构的信息披露制度, 明确规定信息披露的相关要求, 加强对信息披露的真实性的独立审计, 实现对投保银行的资本现状、风险状况的充分了解, 以便及时纠正金融机构的运行偏差。建立差别费率机制也需要完善评级制度, 我国应建立权威的银行评估机构, 对银行的资产变化、支付能力、信用状况进行合理的评价, 及时向社会公布投保银行的信用等级, 为存款人合理选择银行以及为存款保险机构制定不同费率提供参考依据。其次要建立预警机制。为了克服存款保险中的信息不对称, 便于保险机构对商业银行进行有效的监督, 减少商业银行的道德风险, 需要建立风险预警机制, 以便在银行问题被发现的初期, 相关监管机构能尽早地采取针对性纠正措施;当银行情况不断恶化时, 存款保险机构迅速介入, 进行即时分析和处置, 从而提高银行体系的市场约束效率。第三要建立费用分担机制。建立费用分担机制, 设置共保比例和保单限额, 即存款保险机构只承担存款风险的一定比例, 其余比例由存款机构自负;每一保单在限额以下的部分由保险机构支付, 限额以上则由存款机构自负。

总之, 按照市场经济“谁投资、谁受益、谁承担风险”的原则, 存款类金融机构作为独立的市场法人在获得经营收益的同时理应承担其经营风险。存款保险制度是为整个金融类存款机构设立的一道“安全网”, 它有利于建立健全金融机构市场退出机制, 保护一般存款人利益, 完善金融监管制度, 维护金融和社会稳定。

摘要:后金融危机时期, 银行自身风险逐渐增加, 国际金融风险的传递更加迅速, 为了实现金融体系的良性运转, 迫切需要建立存款保险制度, 以发挥其保护存款人利益、提升银行公信力、维护金融与社会稳定的作用。我国建立显性存款保险制度的条件和时机已基本成熟, 实行强制性存款保险制度, 采取分步走的战略, 建立差别费率机制, 完善市场约束机制, 承担限额赔付责任, 以法律保障制度的实施是建立我国存款保险制度的可选路径。

上一篇:通用标准体系下一篇:身份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