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杜甫诗歌中的忧国情怀

2024-06-09

谈杜甫诗歌中的忧国情怀(精选2篇)

谈杜甫诗歌中的忧国情怀 篇1

曲阜师范大学函授本科毕业论文

论文题目:谈杜甫诗歌中的忧国情怀 年级: 级 专业:汉语言文学 学号: 姓名:

二O一三年十月二日

目 录

内容摘要„„„„„„„„„„„„„„„„„„„„„„„„„„„2 关键词„„„„„„„„„„„„„„„„„„„„„„„„„„„„2 正文„„„„„„„„„„„„„„„„„„„„„„„„„„„„„2 一 爱国情怀„„„„„„„„„„„„„„„„„„„„„„„„„ 2

(一)忧国„„„„„„„„„„„„„„„„„„„„„„„„„2

(二)忧民„„„„„„„„„„„„„„„„„„„„„„„„„4

(三)刺君„„„„„„„„„„„„„„„„„„„„„„„„„6 二 探讨原因„„„„„„„„„„„„„„„„„„„„„„„„„ 7

(一)“万方多难”的时代背景„„„„„„„„„„„„„„„„„ 6

(二)“计拙无衣食,途穷仗友生”的个人经历„„„„„„„„„„ 6

(三)家族传统思想和儒家思想的影响„„„„„„„„„„„„„„8 三 现实意义„„„„„„„„„„„„„„„„„„„„„„„„„ 9 参考文献„„„„„„„„„„„„„„„„„„„„„„„„„„„9

谈杜甫诗歌中的忧国情怀

内容摘要

本文主要通过对杜甫的部分诗歌内容的分析,来感受其悲天悯人的忧国忧民的情怀。从战争的胜负、国家的盛衰关系着诗人的喜与愁,及他甘为国家献身的决心来看忧国忧民;从他对征战的士兵、忍受剥削的百姓、流离失所的逃难人的命运处境的哀叹与思考,来谈论他的忧民;他对君主的指责与规劝,恰是出于为国家和人民的考虑。然后再从“万方多难”的时代背景、“计拙无衣食,途穷仗友生”的个人经历、家族传统的影响及对儒家文化的熏陶等方面,来探讨杜甫的诗歌中,始终如此深刻地贯穿着忧国忧民的情怀的原因。最后对其诗歌中的忧国忧民意识对当今的现实意义略作表述。

关键词:杜甫 忧国忧民 现实主义诗歌

一、爱国情怀

杜甫是我国文学史上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他的诗歌有着丰富的社会内容和鲜明的时代色彩。杜甫的一生有理想、有追求,但现实生活遭遇却将他的理想追求消磨殆尽。从他个人经历来说,他的一生是苦难的一生;从他诗歌中始终高扬着的悲天悯人的情怀看,他的一生又是伟大的一生。他的心中仿佛有倒不完的苦水,一景一物,一人一事都可以引发他内心无限忧愁,然而他的愁苦却不是个人的功名富贵,下面对他诗歌中的忧愁试作分析归纳。

(一)忧国

杜甫一生以天下为己任,将个人命运置之度外,从七岁“开口咏凤凰”起,凤凰就成了政治理想的艺术化身,他一生歌唱凤凰,赞美凤凰。在《凤凰台》中他写道:

我能剖心血,饮啄慰孤愁。心以当竹实,炯然无外求。血以当醴泉,岂徒比清流。所贵王者瑞,敢辞微命休?

为了重现太平盛世,他不惜生命,甘愿剖心沥血,作为供养国家祥瑞的醴泉。一片忠心,苍天可鉴。

正是因为杜甫对国家爱得无我、爱得刻骨铭心,社稷安危他才念念不忘。沦陷后的长安,他想到的不是个人安危,在《春望》中他写道: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山河虽依旧,但物是人非,面对破碎的山河、荒芜的城垣,连年的烽火,春光明媚,鸟语花香不但不能给诗人带来愉快,反而更增添了诗人忧时伤别的哀愁,那“浑欲不胜簪”的白发,不正是诗人把自己的命运和国家的命运紧紧结合的见证吗?

晚年,他登上岳阳楼,看到烟波浩渺的洞庭湖水,“吴楚东南坼,乾坤日夜浮。”气象何其雄伟,意境何其壮阔。但当诗人想到自己年老多病,孤苦伶仃,再加上当时“吐蕃不断侵扰灵武、汾州等地,代宗命郭子仪领兵五万屯奉天防卫。”正逢国家多事之秋,诗人如何也高兴不起来。“亲朋无一字,老病有孤舟。戎马关山北,凭轩涕泗流。”诗人没有停留在个人的不幸遭遇上,而是关心着国家的命运,并为国家的多难而叹息。都说男人有泪不轻弹,而诗人为国担忧竟“凭轩涕泗流”。

然而,杜甫的诗篇中也有节奏明快的。当诗人听说官军收复了黄河南北的大片土地并捣毁了叛军老巢蓟北时,诗人奋笔疾书,写下了惊喜欲狂的《闻官军收河南河北》:

剑外忽传收蓟北,初闻涕泪满衣裳。

却看妻子愁何在?漫卷诗书喜欲狂。

白首放歌须纵酒,青春作伴好还乡。

即从巴峡穿巫峡,便下襄阳向洛阳。

这首诗直接抒写了他在听到胜利消息后的激动心情。“初闻”胜利的消息,诗人竟喜极而泣,立刻收拾书卷,要回到洛阳老家。“即从巴峡穿巫峡,便下襄阳向洛阳。”真是归心似箭,这速度绝不逊于李白遇赦后“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一点胜利的喜讯,竟使诗人兴奋得如孩童一般。

(二)忧民

杜甫与其他诗人不同的是,他不仅忧国,更忧民。他的一生大部分生活在社会的下层,饱受贫困和流离之苦,他深深了解人民的痛苦,“穷年忧黎元,叹息肠内热。”他的许多诗篇流露出对人民无微不至的关怀。他有一首诗《又呈吴郎》:

堂前扑枣任西邻,无食无儿一妇人。不为困穷宁有此?只缘恐惧转须亲!即防远客虽多事,便插疏篱却甚真。已诉征求贫到骨,正思戎马泪盈巾。

这是杜甫专为自己居住在草堂时无食无儿的西邻而写的。“吴郎”是诗人的表亲,当时杜甫因为收庄稼而迁出草堂,“吴郎”居住了进去之后在堂前筑篱。杜甫写这首诗的本意是劝“吴郎”让“西邻”打枣,因为她无食无儿又受官府征敛的压迫,可是还得照顾“吴郎”的面子,又把“吴郎”的防范说成是“西邻”多事。这样两面维护,两面开脱。可谓含意微妙,用心良苦。

杜甫更看到战争给百姓带来的沉重灾难。特别是安史之乱前后那二十多年间,“万方多难”,战争、兵役使民不聊生。这在他的著名诗歌《兵车行》、《洗兵马》,组诗《三吏》、《三别》中都有深刻反映。如《兵车行》这样描写送别场面:“爷娘妻子走相送,尘埃不见咸阳桥。牵衣顿足拦道哭,哭声直上干云霄。”真是撕心裂肺!而结尾这样写征人的结局:“君不见青海头,古来白骨无人收。新鬼烦冤旧鬼哭,天阴雨湿声啾啾。”一个个鲜活的生命白白葬送在青海古战场,累累白骨触目惊心。在一次又一次的无休止的战争中,有多少家庭经历了这样的生离死别,又 有多少青年壮丁一去不回!即使不死在战场,也难得与亲人团聚,因为“四十还营田”,“白头还戍边”。诗人甚至在诗里这样愤慨地写道“信知生男恶,反是生女好。生女犹得嫁比邻,生男埋没随百草。”诗人在诗里写尽了百姓无可逃脱的苦难,对战争的恐惧与厌恶使百姓的重男轻女的观念都颠倒了过来。

战争葬送了无数百姓无辜的生命,诗人在《悲陈陶》中这样写道:“孟冬十郡良家子,血作陈陶泽中水。野旷天清无战声,四万义军同日死。”“十郡”可见兵士来自的地域之广,“血作泽水”可见死的人多,“四万义军同日生”,四万人同一天在战场阵亡,人数之多,时间之短形成鲜明的对比,令人不寒而栗。

战争不仅葬送了无辜百姓的生命,而且丁壮戍边走了,使田园荒芜。诗人在《兵车行》里海忧心忡忡地写下:“君不闻汉家山东二百州,千村万落生荆杞。纵有健妇把锄犁,禾生陇亩无东西。”“健妇”尚且是“禾生陇亩无东西”,柔弱的女人种田的结果更可想而知。这种情形下,留守的百姓怎么会有好收成呢?

杜甫更看到统治阶级的横征暴敛使百姓雪上加霜。“戎马不如归马逸,千家今有百家存。哀哀寡妇诛求尽,恸哭秋原何处村?"(《白帝》)。“八荒十年防盗贼,征戍诛求寡妻哭,远客中宵泪沾臆。”(《虎牙行》)。这些诗都记录下了百姓不堪忍受剥削暴敛的哭声,也记录下了诗人为百姓忧愁的泪水。

诗人定居草堂时曾写下了一首《枯棕》:

蜀门多棕榈,高者十八九。其皮割剥甚,虽众亦易朽。

徒布如云叶,青黄岁寒后。交横集斧斤,凋丧先蒲柳。

伤时苦军乏,一物官尽取。嗟尔江汉人,生成复何有。

有同枯棕木,使我沉叹久。死者即已休,生者何自守?

啾啾黄雀啄,侧见寒蓬走。念尔形影乾,摧残没藜莠。

棕榈本耐寒且生命力顽强,但割剥的斧子纵横交错地集中在它身上,竟使它的凋丧比早衰的蒲柳还快。诗人由枯棕的命运联想到江晗百姓的命运,二者是多么相似:棕榈被官家割剥致死,百姓被官府搜刮一空,同样难以自守。

有的人战死沙场,有的人忍受割剥,那么外出逃难的人是否能寻找到安居乐业的桃花源呢?写于永泰元年《三绝句》其二这样写:“二十一家同入蜀,惟残一人出骆谷。自说二女啮臂时,回头却向秦云哭。”二十一家出去避难,只有一人幸 存,那逃难的路上不同样是累累的白骨吗?作者更以自己的经历来证实:“五十白头翁,南北逃世难。疏布缠枯骨,奔走苦不暖。已衰病方入,四海一涂炭,乾坤万里内,莫见容身畔。妻孥复随我,回首共悲叹。故国莽丘墟,邻里各分散。归路从此迷,涕尽湘江岸。”(《逃难》)饥饿、病魔、寒冷时刻缠绕着逃难的诗人,这也就不难理解上首诗中为什么只有一人幸存了。

历尽了生活的磨难,这位生活在百姓中的诗人同百姓一样热切盼望着战争停止,诛求不再,他用诗歌喊出了百姓的呼声:“崆峒小麦熟,且愿王师休。”(《送高三十五书记十五韵》);“安得壮士挽天河,净洗甲兵长不用。”(《洗兵马》);更在《昼梦》中直呼:“故乡门巷荆棘底,中原君臣豺虎边。安得务农息战斗,普天无吏横索钱。”在诗人所处的那个时代,这种美好的愿望恐怕是难以实现的,因而题目更耐人寻味。

(三)刺君

受儒家传统思想的影响,君主在他心目中享有“至尊”的地位,如“至尊尚蒙尘,几日休练卒?”但当君主和以君主为代表的统治阶级不能担当起中兴社稷,安定百姓的职责,甚至还过着奢靡的生活时,他能够挺身而出进行指责。在《丽人行》中,诗人对统治者的荒淫奢侈的生活进行抨击:“黄门飞控不动尘,御厨络绎送八珍。”《留花门》对肃宗接受让回纥战兵留在沙苑一事表示了极大的愤慨和忧虑;《病橘》讽刺肃宗以口腹之欲,残害小民;《后出塞五首》其三讽刺了宣宗皇帝黩武,其四讽刺了玄宗堵塞言路,是非颠倒;《愁》和《三绝句》其三将矛头指向皇帝手下的官军。《除草》中有“芒刺在我眼,焉能待高秋!霜露一沾凝,蕙叶亦难留。”写出要出去杂草的急迫心情,实际是写要除去皇帝身边奸佞的愿望。

诗人还注意到以君主为代表的统治阶级和劳动人民的对立。天宝十四年冬,杜甫从长安到奉先探望妻小,并记下沿途的见闻和感受,写成著名的《自京赴奉先县咏怀五百字》。一方面是经过骊山听到“唐玄宗和杨贵妃还在骊山华清宫避寒享乐”,一方面是诗人“久已积压在心头的政治危机感和大乱将临的预感,诗人一方面抨击唐玄宗和杨贵妃及君臣的浮华生活,一方面又尖锐地指出:“彤庭所分帛,本自寒女出。鞭挞其夫家,聚敛贡城阙。”宫廷贵族的奢侈正是建立在百姓的血汗之上。而他满怀欣喜地回到家里,得到的却是“幼子饥已卒”的噩耗,这使诗人 “所愧为人父,无食致夭折”,这恰恰证明“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在当时已是普遍现象。诗人所见所闻和亲身经历的社会反差,使诗人不得不把矛头指向碌碌无为的统治阶级。

以上只是对杜甫的现实主义诗歌略作归类分析,而他的许多诗歌这几个方面的内容是难以截然分开的。他由国家的**想到民不聊生,由人民的流离失所又会担忧边庭战乱不休,由自己的个人痛苦而推及天下百姓,推及江山社稷。有一首《茅屋为秋风所破歌》描写了他的赖以栖身的茅屋被秋风吹破,又遭到大雨的情景,一方面是“布衾多年冷似铁,娇儿恶卧踏里裂。床头屋漏无干处,雨脚如麻未断绝。”这样的窘迫生活,诗人如何能合得上眼呢?诗人“自经丧乱少睡眠,长夜沾湿何由彻!”然而诗人的伟大在于他没有停留在个人的哀愿上,他想到的是天下所有像他一样忍饥受冻,没有安居之处的“寒士”,发出了那流传千古的呼喊:“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风雨不动安如山!呜呼,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表现了他愿为苍生而牺牲自己的伟大情怀。

二、探讨原因

历史的舞台上走过了多少文人墨客,为什么只有杜甫的诗篇始终全面而深刻地反映着社会现实关注着下层民众,深刻地反映出人民所遭受的各种压迫和苦难?这从时代背景、个人经历、儒家思想及家族传统中可以寻找出一些答案。

(一)“万方多难”的时代背景

杜甫可以称得上是大唐开元盛世的同龄人,他享受过开元盛世所带来的政治清明、国力强盛、经济繁荣的景象。而他所经历的更多的是回纥入侵、吐蕃骚扰、朝臣弄权、外戚骄奢、斗鸡者邀宠、贤俊埋没的的社会现实,更有标志着唐王朝历史转折的安史之乱,使大唐帝国国力渐衰,身处这样“万方多难”的时代,胸怀“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宏伟之志的杜甫,心情如何能平静下来呢?

(二)“计拙无衣食,途穷仗友生”的个人经历

杜甫生于开元盛世,少年时裘马轻狂仗剑远游,志在“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但他对个人的未来的信心,随着他对现实的深入一点一点销蚀了。奸相弄权考试失败。而李林甫海以“野无遗贤”上表祝贺玄宗。困守长安的十年,杜甫过的是“朝扣富儿门,暮随肥马尘。残杯与冷炙,四处潜悲辛。”的日子。“奔走 于豪门的生活,使杜甫熟知上层社会骄奢淫逸的生活和黑暗政治的内幕;沦落下层饱经忧患的经历,又使他对民间疾苦体察犹深。《丽人行》直截了当地讽刺了杨师兄妹骄奢淫逸的丑态;《自京赴奉先咏怀五百字》令人震惊地揭示了贫富之间尖锐的阶级对立。没有真实深厚的生活基础是难以写出这样伟大的诗篇的。他四十四岁才授右卫率府兵曹参军之微职,后经历了安史之乱,赴风翔行在的路上被叛军捉住,俘往长安,目睹了长安沦陷后的种种惨相。虽曾拜左拾遗,后因得罪再贬华州,弃官至秦州,抵同谷,为饥寒所迫,南下蓉城,定居草堂。宦海沉浮,旅途奔波,使他对统治阶级集团内部的斗争有了更清醒的认识,深化了他对现实的思考,使他以更坚定的步伐走到了人民群众中。《月夜》、《春望》、《悲陈陶》、《悲青坂》、《北征》、《羌村三首》、《洗兵马》、《赠卫八处世》等诗歌就写于这个时候。这期间,诗人常面临温饱问题,甚至还有过挨饿五天的经历。定居草堂后,虽然环境上稍微安静,但经济上主要靠故人接济,难免有拮据之处,再加上长期病痛,心情仍是有些沉重的。所以他总是将关注的目光投向下层人民。他的一生饱尝了世态炎凉之苦。大历五年(770)秋,抱病死在潭州发往岳阳的船上。“书信中原阔,干戈北斗深······战血流依旧,军声动至今。”这是诗人留给世人的含泪的绝笔哀叹,这使人不禁回想起南宋陆游的《示儿》:“死去元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一唐一宋,跨越了百年时空,但忧国忧民的情怀却是一脉相通。

(三)家族传统及儒家思想的影响

杜甫出身也算得上世家大族,其十三世祖杜预是西晋名将,而且博学多才,这位祖先成为杜甫心目中的典范。初唐著名诗人杜审言是杜甫的祖父,而他的父亲杜贤曾为兖州司马和奉天县令。“奉儒守官、未坠素业”的家族传统,激发了杜甫的雄心壮志,他对把自己培养成为儒者的封建家庭颇为自豪。

青年时期的杜甫常以儒家的社会政治理想为抱负,当他将自己的理想寄托于君主的希望破灭后,儒家思想中“民贵君轻”、“匡时济世”的思想在他头脑中占了主要地位。杜甫非常重视诗歌的思想内容,要求它有益于国家人民;他非常重视《诗经》、《楚辞》以来我国进步诗歌密切联系现实的优良传统。所以杜甫的诗歌执着地注视着现实人生,他亲身体验到的一切兵灾祸乱、政治**都和他家庭的悲欢离合融在一起,他对自己贫病潦倒的哀叹与对国家盛衰的思考结合在一起。当他遭遇坎坷时,仍不忘以儒者自居,“纨绔不饿死,儒冠多误身”、“壮士耻为儒”,他在绝望时,愤慨道:“儒术于我何有哉,孔丘盗跖俱尘埃”。这些流露出的是一个儒家思想的信奉者面对残酷现实的悲哀。

三、现实意义

杜甫诗歌的伟大成就,在于他敢于面对现实,以高度的艺术水平,表现了自己对祖国命运和人民疾苦的时刻关怀。阅读杜诗的人,常常被那沉郁顿挫的诗风深深感染,被根植于“忧民”土壤上的“忧国”之情深深震撼。他的这种精神还哺育了历代爱国诗人,如南宋的陆游、辛弃疾都从杜诗中汲取营养力量。古人尚且能从中汲取营养,那对我们的现实生活创作又有什么启发呢?

当今文坛越来越多的是“个性化写作”,这种方式下产生的文字倒是发挥了个人的“自由”,而失去了文字应负起来的社会责任。文字创作的源泉应是我们的现实生活实践,文学应该关注社会人生。文学创作者应该走到人民群众中去,关心现实,增强责任感,向杜甫学习,成为无愧于祖国和时代的文学创作者。即使不是文学创作者,作为一个普通公民,也应该从中学习他爱国爱民的情怀,做一名热爱祖国和人民的好公民!

参考文献:

【1】《杜甫诗选评》·葛晓音著 ·上海古籍出版社·2012年10月第1版第1次印刷

【2】《新选唐诗三百首》·武汉大学中文系古典文学教研室选注·人民文学出版社·1980年7月第1版·1982年12月第4次印刷 【3】《杜甫集》·时代文艺出版社

【4】《中国文学史》·游国恩、王起、萧涤非等主编·人民文学出版社·1967年7月北京第1版·1984年4月湖北第13次印刷

【5】《中国文学批评史》·王连熙、顾易生主编·上海古籍出版社·1981年7月第1版·2001年6月第12次印刷

谈杜甫诗歌中的忧国情怀 篇2

《故都的秋》是在日寇侵占华北前, 他携家游览青岛、北平、北戴河之后留下的一部名作。他自己说, 是“想在没有被人侵夺去之前, 去瞻仰瞻仰这有名的旧日皇都”。可他看到的却是“皇城”破落而衰败的人文景观, 此时这里的“皇城”建筑大部分已被拆去, 却只剩下“破屋”、“破壁”一片残破、萎靡和病入膏肓般的腐朽, 既像那槐花的落蕊般悄无声地没落, 又像秋蝉般在有气无力的哀鸣中走向衰亡, 正在被“一条条扫帚”无情地扫出历史的舞台。从鸦片战争到一九三四年, 这近百年的时间里, 北京城蒙受了各列强帝国主义国家频频发起的武力侵略和与之相随的政治、经济、文化侵略。当时国内的军阀、官僚、政客们却纷纷认贼作父, 引狼入室做靠山, 忙于内战。其政治形势, 与郁达夫笔下所写的自然气候之阴晴倏忽, 风诡云谲又何其相似!“秋天, 无论在什么地方的秋天, 总是好的;可是啊, 北国的秋, 却特别地来的清, 来得静, 来得悲凉。”全文的基调在此, 而其后的一切描写渲染, 则是为了传达出他的这种心灵感受。

《故都的秋》所表达的, 正是对北国的热爱, 对祖国前途的一腔忧虑。在他眼中, 故都的秋就在天空地面、千家万户, 就在民宅内外、胡同两旁、槐树叶底, 人们平时的闲聊中……他爱故都的人情风物, 渴望象他们一样过着幸福宁静自由的生活。可是看一看1926年北京的“三一八”惨案, 1931年在龙华牺牲的“左联五烈士”等, 这种渴望在当时只能是一种理想寄托。因此, 他笔下的那些景色和写景中所穿插的那些议论和感慨, 表面看来是淡淡的哀愁, 而实际上却掩盖着深广的忧愤思绪。

先生的文风与情怀与他本人的经历密切相关。他的一生, 充满了传奇性, 最后又以其悲壮的结局激起人们的深切怀念和崇敬。先生祖籍浙江富阳, 他三岁丧父, 家境凄凉。只有富春江畔明媚秀丽的景色给他孤独的童年带来欢乐和温暖, 孤寂的生活使他幼小的心灵只有与自然沟通。从1913年开始的十年留日生活中, 种族歧视唤起了他强烈的爱国主义感情。他在这时期形成的思想、性格、气质及文学素养决定了他一生的性格和创作的基本面貌。1921年6月, 与郭沫若、成仿吾、张资平等人发起成立了创造社。1922年3月《创造季刊》创刊, 主编第1期。1928年春秘密加入太阳社, 9月在鲁迅支持下主编《大众文艺》。1930年作为发起人在上海成立中国自由运动大同盟, 同年3月发起成立中国左翼作家联盟。1932年2月与鲁迅、茅盾等联合发表《上海文化界告世界书》。1938年在中华全国文艺界抗敌协会成立大会上当选为常务理事。怀着对祖国忠诚, 其内心怎不充满忧郁和之感?1931年, 日本侵略者发动“九·一八”事变占领我国东北;1932年, 又发动“一·二八”事变, 把战火燃到关内。中华民族处于生死存亡的关头, 爱国志士怎不忧心忡忡?

上一篇:断织劝学成语解析下一篇:内包装材料验收标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