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甫诗歌的人民性

2024-09-06

杜甫诗歌的人民性(精选12篇)

杜甫诗歌的人民性 篇1

杜甫是我国文学史上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其诗作最突出的特征就是强烈地体现了儒家“仁爱”思想,这也是杜甫被称为诗圣的主要原因之一。

仁字按照古文字的文字结构,是从人从二,意为二个或二个以上的人,引申为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应当以仁相处。仁主要是一种内在的人格精神,着重于个人心情的真与善。在孔子所讲的仁的含义中,最本质的含义是“爱人”。杜甫对待亲人、朋友、天下的百姓乃至除人以外的动植物都寄予了深情,体现了诗人的人文关怀。

一、对妻子的情爱

杜甫虽然生活贫困,但对妻子的爱却是真挚的,他对自己的妻子充满仁爱之心,这种关爱之情主要表现在别离时的相思、重逢时的喜悦、困难时的同甘共苦以及对妻子的无限感激和愧疚之情。

在天宝十五年,被叛军拘押长安之时,虽距鄜州不远,但相见之期却不能以杜甫的意志为转移,故诗中别离眷恋之情让人钦佩。其中最有代表性的是《月夜》:“今夜鄜州月,闺中只独看。遥怜小儿女,未解忆长安。香雾云鬓湿,清辉玉臂寒。何时倚虚幌,双照泪痕干。”只从对面着笔,仅写闺中人如何想念远方的亲人,一“湿”一“寒”两字,写尽了妻子的美丽、善良与孤苦,也写尽了诗人的同情与相思之意。“湿”、“寒”二字突出妻子思念的时间长,这种情景的描述表现了思念的深切,反过来也反映了杜甫对妻子的深切思念。这首诗是诗人在沦陷长安独自望月时写下的,形象地描述了一个贤妻的孤苦形象,寄托了诗人无限的相思之情。《羌村三首》之一则表现了重逢时的喜悦:“峥嵘赤云西,日角下平地。柴门鸟雀噪,归客千里至。妻孥怪我在,惊定还拭泪。世乱遭飘荡,生还偶然遂!邻人满墙头,感叹亦歔欷。夜阑更秉烛,相对如梦寐。”将情理置于大乱的年代里,不仅强烈凸现亲人一家相聚不易,更强烈衬托出人性的高贵与生命相依相连的人性之美。只因“世乱遭飘荡,生还偶然遂”,所以“妻孥怪我在,惊定还拭泪”。另外有“夜阑更秉烛,相对如梦寐”,王嗣奭说:“久客归来,未能即睡,不无琐事,更换秉烛,自是真景,非相疑而相照。至‘相对如梦寐’,则惊怪意犹未尽忘也。”这一切都只因离别之久,关爱之切。而在逃难中,他们共饥渴,同生死,也表现出杜甫对妻子的真挚感情。天宝十五载夏,安史叛军逼近潼关,在长安供职的杜甫担心家属会遭不测,就返回奉先,带着妻儿向北逃亡,经历了许多艰难险阻,“北走经艰险”,但他们“泥泞相牵攀”,“野果充糇粮,卑枝成屋椽”(《彭衙行》),一家人相互扶持,终于走出了困境。

“世乱怜渠小,家贫仰母慈”(《遣兴》),由于自己不在家中,儿女的抚育就全靠妻子了,暗含一种对妻子的感激之情。“何日干戈尽,飘飘愧老妻”(《自州领妻子却赴蜀山行三首》其二),不能给妻子一个安定的家,内心愧疚;体现了诗人对妻子的仁爱之心。

二、对兄弟的仁爱

杜甫对兄弟情的珍惜是与传统文化的熏陶及良好的家庭教育、温馨的家庭氛围是分不开的。他从小熟读儒家经典,其中兄弟的美、家庭和睦也让杜甫有一种向往。杜诗中充满仁爱之心的兄弟情的诗歌从内容上可分为忆弟、送弟、得弟消息后的喜悦等。

杜甫一生漂泊无定所,和弟弟们常常难以相聚,思念之心却常凝结于心头,发而为诗,最为感人。其中《月夜忆舍弟》是其思弟的代表作。作这首诗时,诗人客居秦州,当时,山东、河南正处于史思明引起的战乱中,杜甫的几个弟弟正分散在这一带,战事阻隔,音信不通,引起他强烈的忧患和思念。“戍鼓断人行,边秋一雁声。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有弟皆分散,无家问死生。寄书长不达,况乃未休兵。”(《月夜忆舍弟》)写节侯,写故乡的明月,却写的最是无理,无理之中却蕴含了诗人最深厚的情愫,乡愁中融入了对弟弟的思念。

杜甫每与弟弟分别,都显得难舍难分,悲伤不已。《送舍弟颖赴齐州三首》其一云:“岷岭南蛮北,徐关东海西。此行何日到,送汝万行啼。绝域惟高枕,清风独杖藜。时危暂相见,衰白意都迷。”诗人在成都,弟颖要去济南,两地相距万里,此时杜甫已年老。诗人一落笔就拉开了两地的距离,道阻且长,路途漫漫。“此行何日到,送汝万行啼。”上句从行者写来,但反映的是送行者的担忧之情。“万行啼”就是啼万行,为何啼?其一,对远行者深深的担忧之情使然;其二,“绝域惟高枕,清风独杖藜”是自己现实生活的显照。自伤自叹如此,又如何能不泪垂;其三,弟弟又要远行,今日的分别是否会是兄弟间的永诀呢?诸种感情融为一体,令诗人泪啼万行,表现出杜甫对弟弟的关心和担忧。

战争使普通人家妻离子散、家破人亡,亲人之间难通消息,难卜生死。杜甫流离之际,与弟弟常常失去联系,后得弟消息,诗人惊喜之情难以自抑,发而为诗。真有“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的感觉。如诗云:“近有平阴信,遥怜舍弟存。侧身千里道,寄食一家村。烽举新酣战,啼垂旧血痕。不知临老日,招得几时魂?”(《得舍弟消息二首》)其中,“遥怜舍弟存”一句,传递了诗人无限复杂的感情。关爱之情充溢诗间。可以看出杜甫这位伟大诗人对兄弟手足的珍惜、眷恋之情,表现了诗人对兄弟所充满的仁爱之心。

三、对朋友的真挚

杜甫与朋友之间同样是情深意厚的,很多诗中都体现着杜甫对朋友的仁爱之心。在壮游时期,杜甫曾与李白、高适同游,结下了深厚的友谊。杜甫后来写的回忆这段生活、追忆这段友情的诗尤其感人。“忆与高李辈,论交入酒垆。两公壮藻思,得我色敷腴。气酣登吹台,怀古视平芜。”(《遣怀》)回忆他与李白、高适壮游时的情景,他们一起登台,一起饮酒,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怀念之情。这类诗歌还有如“死别已吞声,生别常恻恻”、“故人入我梦,明我常相忆”(《梦李白二首》其一)。死别绝望,生别则不能忘情,所以生别比死别还要痛苦,“故人入我梦”正表明诗人对朋友的相思之深。

然而,杜甫的这种“仁爱”情感并非止于亲情友情,而是推及天下百姓,甚至宇宙间的所有生命。如《又呈吴郎》:“堂前扑枣任西邻,无食无儿一妇人。不为困穷宁有此,只缘恐惧转须亲。即防远客虽多事,便插疏篱却甚真。已诉征求贫到骨,正思戎马泪盈巾。”杜甫此时已将草堂让给了吴姓的亲戚,但他还是对那位诉苦的邻妇表现出如此的关怀。《三吏》、《三别》等都表现了杜甫对处在社会底层的弱者的同情。

总之,杜甫的诗歌主要体现了儒家文化的“仁爱”思想。儒家文化精神不仅赋予杜甫诗歌思想的厚重与博大,也使杜甫的诗歌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符号。

参考文献

[1]周颖虹.论杜诗体现的儒家“仁”文化及其现代意义[J].张家口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06 (1) .

[2]冷成金.唐诗宋词研究[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05.

[3]王嗣奭.杜臆[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 2003.

杜甫诗歌的人民性 篇2

作者:杜甫【唐代】

胡马大宛名,锋棱瘦骨成。竹批双耳峻,风入四蹄轻。

所向无空阔,真堪托死生。骁腾有如此,万里可横行。

【译文】:

房兵曹的这一匹马是产自大宛国的名马,它那精瘦的筋骨像刀锋一样突出分明。

它的两耳如斜削的竹片一样尖锐,跑起来四蹄生风,好像蹄不践地一样。

这马奔驰起来,从不以道路的空阔辽远为难,骑着它完全可以放心大胆地驰骋沙场,甚至可托生死。

拥有如此奔腾快捷、堪托死生的良马,真可以横行万里之外,为国立功了。

【鉴赏】:

诗分前后两部分。前面四句正面写马,是实写。诗人恰似一位丹青妙手,用传神之笔为我们描画了一匹神清骨峻的“胡马”。它来自大宛(汉代西域的国名,素以产“汗血马”著称),自然非凡马可比。接着,对马作了形象的刻画。南齐谢赫的《古画品录》提出“六法”,第一为“气韵生动”,第二即是“骨法用笔”,这是作为气韵生动的首要条件提出来的。所谓“骨法”,就是要写出对象的风度、气格。杜甫写马的骨相:嶙峋耸峙,状如锋棱,勾勒出神峻的轮廓。接着写马耳如刀削斧劈一般锐利劲挺,这也是良马的一个特征。至此,骏马的昂藏不凡已跃然纸上了,我们似见其咴咴喷气、跃跃欲试的情状,下面顺势写其四蹄腾空、凌厉奔驰的雄姿就十分自然。“批”和“入”两个动词极其传神。前者写双耳直竖,有一种挺拔的力度;后者不写四蹄生风,而写风入四蹄,别具神韵。从骑者的感受说,当其风驰电掣之时,好像马是不动的,两旁的景物飞速后闪,风也向蹄间呼啸而入。诗人刻画细致,唯妙逼真。颔联两句以“二二一”的节奏,突出每句的最后一字:“峻”写马的气概,“轻”写它的疾驰,都显示出诗人的匠心。这一部分写马的风骨,用的是大笔勾勒的方法,不必要的细节一概略去,只写其骨相、双耳和奔驰之态,因为这三者最能体现马的特色。正如张彦远评画所云:“笔才一二,象已应焉,离披点画,时见缺落,此虽笔不周而意周也。”《历代名画记》这就是所谓“写意传神”。

诗的前四句写马的外形动态,后四句转写马的品格,用虚写手法,由咏物转入了抒情。颈联承上奔马而来,写它纵横驰骋,历块过都,有着无穷广阔的活动天地;它能逾越一切险阻的能力就足以使人信赖。这里看似写马,实是写人,这其实就是一个忠实的朋友、勇敢的将士、侠义的豪杰的形象。尾联先用“骁腾有如此”总挽上文,对马作概括,最后宕开一句:“万里可横行”,包含着无尽的期望和抱负,将意境开拓得非常深远。这一联收得拢,也放得开,它既是写马驰骋万里,也是期望房兵曹为国立功,更是诗人自己志向的写照。盛唐时代国力的强盛,疆土的开拓,激发了民众的豪情,书生寒士都渴望建功立业,封侯万里。这种蓬勃向上的精神用骏马来表现确是最合适不过了。这和后期杜甫通过对病马的悲悯来表现忧国之情,真不可同日而语。

浅析杜甫诗歌的“风骨”美 篇3

刘勰《文心雕龙·风骨》篇中提出的“风骨”理论尤其被后人所重视。初唐时期,陈子昂倡导“汉魏风骨”,并且对“彩丽竞繁,而兴寄都绝”的齐梁颓靡诗风持反对态度;盛唐时期,李白“雄浑豪放”和杜甫“沉郁顿挫”的诗风对“风骨”理论又加以阐释。他们为“风骨”在唐代甚至后代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盛唐时期是中国诗歌文化发展的最高峰,其对“风骨”的发展具有唐代独特的时代精神。特别是“诗圣”杜甫,由于其特殊的历史背景、生活环境和人生际遇,形成了他独有的创作风格,在诗歌内容、创作语言和创作思想上都对“风骨”的发展起到了重要作用。总之,唐代诗人对推动“风骨”的发展做出了不懈的努力,形成了唐代诗歌独有的“风骨”之美。

杜甫是我国文学史上最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也是我国历史上对百姓最关注的诗人之一,他崇尚“凌云健笔意纵横”,是当之无愧的“风骨”继承者和发展者。杜甫论诗赞扬“骨气”、“骨力”,内容上要求抒写现实,关注百姓疾苦,批判统治者的昏庸,旗帜鲜明地继承了《诗经》和汉魏以来诗歌的慷慨之气,发扬了刘勰的宗经、崇古思想,反对绮靡的诗风。杜甫的诗,不仅内容极为丰富,而且带有强烈的时代色彩和鲜明的政治倾向,杜诗中充溢着热爱祖国和人民的崇高精神。杜甫的诗被公认为“诗史”,无论是诗的内容还是创作思想,无不体现着“风骨”的魅力。

一、从杜甫诗歌内容看其对“风骨”的继承

从杜甫诗歌的内容上看,他不仅写宴游诗、山水诗,而且写羁旅诗、咏怀诗,更重要的是,杜甫用他的诗,记叙了安史之乱时很多的重要事件,写了人民在战争中所承受的苦难,用生动饱满有血有肉的形象,展现了战乱中整个社会生活的广阔画面。因此,杜诗被称为“诗史”,对史具有重要的认识价值。很多为人所知的历史事件,在杜诗中都有反映。风骨的一个重要特点,就是文章思想内容要充实,具有一定的社会意义,这也是“骨”的具体体现,而杜甫的诗歌不仅是对客观世界的描述,而且融入了他个人强烈的思想情感。从杜诗中,我们看到了四个字“为民请命”,即儒家“民为邦本,本固邦宁”的思想。

杜诗不仅广泛反映了百姓的痛苦生活,而且大胆地深刻地表达了人民的思想情感和要求。在“三吏”“三别”中,反映出各个阶层的人民在残酷的兵役下所遭遇的苦难;在《自京赴奉先县咏怀五百字》中,他深刻地揭露了封建社会中的黑暗:“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杜甫在这首诗中夹叙夹议,表达了错综的内容和复杂的情感。在《丽人行》中,他先描绘丽人体貌、服饰,然后由“就中云幕椒房亲”转到描写杨氏姊妹的穷奢极欲上,与她们的外表形成鲜明对比。在《春望》中,他表达了对国破家亡的深忧巨痛,是伤春感时,更是对国家对人民的深切忧虑。在《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中,他发出“安得广厦千万间”的宏愿,并宁愿以“冻死”来换得广大饥寒士人的温暖,这种崇高的精神确实难能可贵。从这些诗中可以看出杜甫的诗歌是极具内容的,并且内容丰富,刘勰在论风骨时提到:“捶子坚而难移,结响凝而不滞,此风骨之力也。若瘠义肥辞,繁杂失统,则无骨之征也。”(《文心雕龙·风骨篇》)可以看出刘勰反对内容贫乏、空洞且辞句堆砌冗长的作品。而杜甫在创作中正是避免了这样的缺陷,从而具有“风骨”之美。

二、从杜甫诗歌创作的语言看其对“风骨”的继承

从杜甫诗歌创作的语言上看,他在炼字炼句上是相当成功的。“若风骨乏采,则鸷集翰林;采乏风骨,则雉窜文囿;唯藻耀而高翔,固文笔之鸣凤也。”(《文心雕龙·风骨篇》)在刘勰看来“风骨”和“采”都是很重要的,如果“风骨”乏“采”,就会象鹰隼那样,虽能翱翔于天,却因没有采羽,不能逗人观赏。如果“采”乏“风骨”,就会象野鸡那样,虽然好看,却不能高飞,只有“风骨”和“采”兼具,能披着绚烂的文采在高空翱翔的,才可以称为文章中的凤凰,达到理想的境界,才会产生巨大的感人力量!当然“风骨”和“采”仍然是有主次问题的,他认为“采”只能是“风骨”的补充,为“风骨”服务,不能主次颠倒。杜甫在语言上精于用字,刻画细微,运用了多种表现手法,但并没有影响诗歌的“风骨”,反而是丰富了诗歌的表现力。他炼字的独到之处在于表现人的神情韵味,运用动词使整个诗句充满生命,运用副词使诗句婉转而疏畅,运用颜色字来强化情感色彩,运用双声叠韵以使诗的声调更加和谐悦耳,运用俗字口语使诗的内容更加贴近生活。如《闻官军收河南河北》剑外忽传收蓟北,初闻涕泪满衣裳。却看妻子愁何在,漫卷诗书喜欲狂。白日放歌须纵酒,青春作伴好还乡。即从巴峡穿巫峡,便下襄阳向洛阳。

全文章法、句法、字法严谨,但法极无际,晓畅自然。这首诗不仅纯熟的运用格律,更可贵的是诗中用字极为准确生动,写得绘声绘色,作者欣喜之情跃然纸上,“白日放歌须纵酒,青春作伴好还乡”。再有“即从巴峡穿巫峡,便下襄阳向洛阳。”这句既是当句对又是流水对,“巴峡”、“巫峡”、“襄阳”、“洛阳”连用四个地名,累累如贯珠。可见,杜甫创作时在炼字炼句上下了很大功夫,而对章法、句法、字法的严格要求并没有影响诗歌内容,反而使诗歌内容更加丰富多彩。

他自谓“语不惊人死不休”,属语遣词,必极尽意之所至,以求在形神上符合所写的实际。而七古不似五古,可以从容委曲叙写,文词更须有强健的骨力,乃能振起气势而不致庸沓软弱,所以杜甫七古风格,大致是沉着雄健的。相对于五古而言,杜甫的各种语言特色,使他的诗歌内容丰富多彩,充满风骨意蕴。可见,杜甫在炼字炼句上是相当成功的。

三、从杜甫诗歌的创作思想看其对“风骨”的继承

从杜甫的诗歌创作思想上看,他也符合了“风骨”的要求。刘勰认为文章应该“风清骨峻,篇体光华”,怎样才能做到这样呢?他又说到,“若夫熔铸经典之范,翔集子史之术,洞晓情变,曲昭文体,然后能孚甲新意,雕画奇辞。”(《风骨》)可见刘勰认为必须善于学习,从诸子百家的著作中广集创作方法,从中吸取营养,丰富自己的经验。杜甫对前代的文学遗产就采取了正确的态度,他的原则就是“别裁伪体亲风雅,转益多师是汝师。”既要继承风雅传统,“别裁伪体”(别,是分别,鉴别;裁,是裁去,革除。“伪体”指思想内容不健康,格调卑下的,便是“伪体”)。又要“转益多师”,这才是对待文学遗产的真正态度。诗人对于丰富的遗产不是兼容并蓄、全盘吸收,而是有所批判,有所选择。在杜甫的《戏为六绝句》中论述得最为充分。他说“不薄今人爱古人,清词丽句必为邻。窃攀屈宋宜方驾,恐与齐梁作后尘。”杜甫指出齐梁文学有很多不足,不愿作其“后尘”,但是又认为齐梁文学不能全盘否定,对齐梁文学的认识要一分为二,既要充分吸取齐梁文学的精华部分,即“清词丽句”,接受其有价值的艺术经验,又要舍弃其卑下、轻艳的一面。从而纠正了陈子昂、李白等在矫枉时出现的偏颇。除了《戏为六绝句》,他还在《解闷十二首》、《遣闷戏呈路十九曹长》等诗中,谈到了诗歌的创作主张。

对于庾信的评价也可以看出杜甫对前人的态度,他充分肯定了庾信在诗歌上创作的成就,对当时一些后进之辈的简单否定很不满意。杜甫说过:“庾信文章老更成,凌云健笔意纵横。今人嗤点流传赋,不觉前贤畏后生。”在其他很多诗中,他也对庾信给予肯定的评价。刘勰认为创作要有敢于冲破旧的束缚、不断继承和革新的精神,“体必资于故实”,“数必酌于新声”(《通变》),文体及其要求是古今相承有一定规定的,所以必须借鉴前人。而语言文情是随时代不断发展变化的,所以就要独创新声,这样,才能“骋无穷之路,饮不竭之源”(《通变》)。杜甫不但学习了前人有益之处,而且很多方面都有所发展,律诗、叙事诗都有改革和创新。杜诗的出现呈现出两大转折,一是诗歌由抒情转为叙事,一是诗歌由歌唱理想转为写实人生。所以,可以说杜甫是处于中国历史转折时期的一位继往开来的伟大诗人。

综上所述,杜甫的诗歌创作体现了“风骨”的特征和要求,而且在各方面也都有自己鲜明的特色。在内容领域的拓展、文学思想的继承,语言创作的锤炼和艺术风格的多样等各方面,都继承并超越了前人。杜诗形式多样、内容丰富,不仅是唐朝更是我国诗歌史上一篇华彩的乐章。

[1]萧涤非.杜甫诗选注[M].人民文学出版社,1992.

[2]袁行霈.中国文学史第二卷[M].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

[3]施蛰存.唐诗百话[M].上海古籍出版社,1998.

浅谈杜甫诗歌的佛教内涵 篇4

“安史之乱”爆发之前, 杜甫的人生是十分精彩的。杜甫少年时, 就显现出非凡的才华, “七龄思即壮, 开口咏凤凰”, 年纪轻轻就开始作诗。青年时期的杜甫开始游览祖国的大好河山, 他曾经游览过吴越, “剡溪蕴秀异, 欲罢不能望”, 吴越秀美的风景令他无法忘怀。在杜甫经历第一次考试不第后, 他不是耿耿于怀, 而是“放荡齐赵间, 裘马颇清狂”, 开始潇洒地游历齐赵地区, “快意八九年, 西归到咸阳”, 在齐赵地区游历了一段时间后, 他回到咸阳, 开始了长安十年的不遇生活, “杜曲换耆旧, 四郊多白杨”, 这时的杜甫对他的人生产生某种焦躁的感觉, “国马竭粟豆, 官鸡输稻粱”, 朝廷的腐败, 奸相当政, 也让杜甫对政治很失望。

已从招提游, 更宿招提境。阴壑生虚籁, 月林散清影。

天阙象纬逼, 云卧衣裳冷。欲觉闻晨钟, 令人发深省。[1]

这首诗是杜甫在游览洛阳龙门山时所作的。所谓“招提”指的就是“十方住持”, 即僧人, 杜甫和这里的僧人一起游览龙门山和佛寺, 到了晚上就留宿在僧人的房间中。留宿在寺中让诗人感受到了一种清净高冷的气氛, 所谓“虚籁”指的就是“风”, 幽暗的山谷中生出阵阵的阴风, 星河垂地, 山寺的高寒和一般的世俗中是不一样的。正是在这种高寒清冷的环境中, 杜甫想要睡时却听到了早晨的钟鸣, 这种钟鸣使杜甫忘却了在尘世中的忙碌, 使得他万虑皆空, 有所顿悟。当然, 这种顿悟不是一种对宗教的追求, 只是在这种特殊情景中的心境罢了。

二、“安史之乱”爆发后到远走甘肃时期, 佛教内容在杜甫诗歌中的体现

杜甫四十四岁的这年冬天, “安史之乱”突然爆发, 在灰暗的时代迅速代替辉煌的时代的同时, 杜甫的个人命运也发生了重要的转折[2], 在遭受叛军监禁后, 杜甫拼死逃了出来, 再一次开始了他的为官生涯, 但是严酷的现实又一次否定了他“致君尧舜上, 再使风俗淳”的人生理想, 在经历官场的黑暗后, 他开始了漂泊, 和家人一起远赴甘肃。

《秦州杂诗二十首》是杜甫的述志之作, 这二十首诗也被认为是杜甫诗中的精品。在这二十首诗中, 有两首涉及到了佛教内容, 从这一点我们也可以看出佛教思想在杜甫心中的重要地位。

《秦州杂诗之二》

秦州山北寺, 胜迹隗嚣宫。苔藓山门古, 丹青野殿空。

月明垂叶露, 云逐渡溪风。清渭无情极, 愁时独向东。[3]

这首诗记录的是杜甫游览城北寺时的情况, 杜甫来到天水的城北寺, 看到“胜迹隗嚣宫”已经破败不堪, 佛寺门口长满了苔藓, 殿里也只剩下丹青, 此种破败的景象让杜甫生出了一种凄凉之感, 接下来杜甫又进一步描写了“月明”、“叶露”、“云逐”、“溪风”等景象, 写出了古寺的凄寂之感, 面对这种景象, 杜甫想到了渭水在秦州, 东流于长安, 自己虽然希望报效朝廷, 但却不得不远离朝廷, 便生发出一种客居他乡的悲凉之感。杜甫虽在城北佛寺之中, 但心心念念的仍是朝廷, 这首诗有一定的政治寄托。杜甫在思想上仍然是以儒家思想为主体的, 在他忧伤孤寂的时候, 佛教思想会给他带来一点安慰。

杜甫在陇右时, 还写过一首《山寺》

野寺残僧少, 山园细路高。麝香眠石竹, 鹦鹉啄金桃。

乱石通人过, 悬崖置屋牢。上方重阁晚, 百里见秋毫。[4]

乾元二年, 杜甫辞去官职来到了秦州, 过着颠沛流离的生活, 在这种情况下他来到了山寺, 希望寻找到内心的宁静。开篇杜甫写道寺中的僧人已经没有几个了, 战乱年代, 佛寺中也没有了往日的平静, 诗人在此时也是客居他乡, 这里也有一种漂泊之感。接下来, 诗人开始描写山寺的风景, 虽然山寺中有些荒凉, 但是“麝香”、“石竹”、“鹦鹉”、“金桃”等景物又有一种清新的感觉。最后作者写道“上方重阁晚, 百里见秋毫”, “上方”指的是“方丈”, 即僧人居住的地方。站在僧人居住的地方向下看, 连百里外鸟兽的新毛都可以看得清清楚楚。诗人在这里运用了夸张的手法, 表明了山寺之高, 同时也表达了自己一种怡然自得的心境。虽然仍处在颠沛流离之中, 但在山寺中游览, 却获得了暂时的宁静。

这一时期, 杜甫有关佛教的诗歌主要依托游览佛寺, 将自己的感情寄托在风景之中, 这时的杜甫已经尝到了人世间的苦涩, 国家、人民的苦难和个人的艰辛让他进一步向佛教靠近, 他和僧人为友, 在佛理禅趣中暂时忘却人世间的烦恼, 这时佛教已经成为他心灵的后花园, 在他困顿迷茫之时, 给他的心灵一个居所。

三、客居成都时期, 佛教内容在杜甫诗歌中的体现

四十八岁的这年冬天, 杜甫辗转来到了成都, 在朋友的帮助下建造了草堂, 度过了一段相对和平和安定的生活。宝应二年春, “安史之乱”结束, 杜甫听到这个消息欣喜若狂, 以为有希望回到洛阳。但是政治形势依然混乱, 加上又有外敌入侵, 杜甫的愿望再一次破灭了, 他又回到了成都。这一时期, 杜甫的诗歌“平和圆熟, 在自然的善意中散发着诗人的敏感”。

杜甫客居四川期间涉及佛法禅趣的诗歌明显增多, 他一连写下了《上牛头寺》《望牛头寺》《上兜率寺》《望兜率寺》四首, 每一首都充满了禅理。杜甫在《上兜率寺》的尾联明确表示了自己对佛教的态度, “白牛车远近, 且欲上慈航”, 佛教教义认为般若者苦海之慈航, 给处于迷茫中的世人指引方向, 杜甫这里明确地表明他希望借助佛教的力量, 脱离苦海。

客居西南的这段时间, 由于生活比较安定, 杜甫有充足的时间咀嚼人生, 体察内心, 用心去感悟佛理。在这段时间, 他深入的和僧人交往, 了解佛教的教义, 对现实的失望使他进一步的关注宗教。原来的杜甫没有自称“佛教徒”, 在客居成都的这段时间, 杜甫已经以“佛教徒”自居了。

四、晚年漂泊时期, 佛教内容在杜甫诗歌中的体现

杜甫在成都草堂度过了一段相对和平安定的生活, 但是由于朋友的去世, 杜甫没有的生活来源, 他平静的生活再一次被打破了, 他南下长江, 来到夔州, 开始了他晚年漂泊的生涯。这里有所谓的三峡之险, 在两岸的绝壁之下, 长江之水奔腾咆哮, 形成了团团激流。在这些悲壮的风景中, 杜甫的诗歌达到了最后的完美境界。这时, 杜甫的佛教思想已经成为一种自觉, 并不单单是游览名山、名寺时才会体现, 而是体现在杜甫生活的方方面面。

杜甫晚年流落到夔州时, 曾写下过一篇颇有意趣的《缚鸡行》:

小奴缚鸡向市卖, 鸡被缚急相喧争。

家中厌鸡食虫蚁, 不知鸡卖还遭烹。

虫鸡于人何厚薄, 我斥奴人解其缚。

鸡虫得失无了时, 注目寒江倚山阁。

这首诗的意思非常浅显:诗人看到家中的鸡吃掉了虫子, 觉得很不忍心, 就想把鸡卖掉, 但是又想到卖掉的鸡可能难逃被杀掉的命运, 所以诗人非常苦恼, 想不出解决的办法, 就倚靠山阁, 望着江水, 陷入了沉思。这首诗中蕴含儒家所提倡的“仁爱”, 也蕴含了佛教“慈悲为怀”的精神。他在《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中大声疾呼“安得广厦千万间, 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 表达了他对天下寒士的悲悯之心。在这首诗中, 他知道佛教戒杀, 鸡吃虫子在他眼中是不对的, 可是要把鸡卖掉, 也是不对的。

晚年的杜甫对佛教的认识进一步加深了, 佛教众生平等, 慈悲为怀的思想已经深深的影响到了杜甫, 佛教追求心灵自由的思想也使杜甫从困顿失意中振作起来, 佛教始终是他心灵的后花园。

参考文献

[1]杜甫、杨伦笺注.《杜诗镜铨》[M].上海古籍出版社.1980年版.

[2]吉川幸次郎.《读杜札记》[M].凤凰出版社.2010年版.

[3]汤用彤.《隋唐佛教诗稿》[M].中华书局.1992年版.

杜甫诗歌的主要风格 篇5

杜诗在中国的古文学历史中都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那么大家知道杜甫诗歌的主要风格是怎样的呢?

韩愈称赞杜甫:“李杜文章在,光焰万丈长。”诚然,自古至今,无人可抹灭杜诗在中国文学史上的超然地位。杜诗不仅有极高的文学价值,而且蕴含着重要的历史价值,其“诗史”的称号当之无愧。因此,笔者每次看到杜诗之后心动之余,对其中杜诗的主要风格浅谈一下自己的见解。

一、何为沉郁顿挫——沉郁顿挫的涵义

1、“沉郁顿挫”一词的由来

“沉郁”一词最早出于钟嵘的《诗品序》“体沉郁之幽思,文丽明。”而沉郁顿挫显于杜甫《进雕赋表》:“至于沉郁顿挫,随时敏捷,而扬雄、枚皋之徒,庶可跂及也。”由此可见,“沉郁顿挫”也是杜甫对于自己诗风的看法之一,这也是被后人以“沉郁顿挫”评杜诗的原因之一。

2、沉郁顿挫小解

何为“沉郁顿挫”?一时间,众说纷纭:清人吴瞻泰《杜诗提要》云:“沉郁者,意也,顿挫者,法也。”;而陈延焯说曰:“所谓沉郁者,意在笔先,神余象外……又必若隐若现,欲露不露,反复缠绵,终不许一语道破,匪独体格之高,亦见性情之厚。”(《白雨斋词括》卷一)……自古至今,一代代大家对于“沉郁顿挫”的看法举不胜举,各有见解。

而笔者则偏于中规中矩的看法,如《辞海》中释义:指诗文的风格深沉蕴籍,语势有停顿转折。古人对于诗句锤炼大多比较严谨,杜甫于斟字酌词更是如此。在《进雕赋表》中以“沉郁顿挫”评价自己诗文风格每字皆是其心血所化。所谓“沉”,可见于语言厚重朴实,虽不张扬,但思想情感低沉到极致为扬而先抑;对于“郁”,可见于诗句表达的真挚含蓄,强烈的感情浓郁到极致而不发;而“顿”者,从字面上看指语句的停顿,而在杜诗中则不尽然,“顿”既有诗句表达之中的缓和之势,又有结构上的承上启下之用,其暗含搭建厬而薄发的间歇的过渡桥梁之意;至于“挫”字,虽有挫折转折之意,但有在杜诗之中又另有天地。凡“挫”者,必有语势之上的跌宕起伏,之中的曲折迂回,语调上的韵律变化等。综上所述,“沉郁顿挫”指情感的大地般的厚重,层层郁积之下浓郁的种种情感,暗含欲喷薄而发发火山之势,却又隐忍不发,一抑一扬,厚重缠绵,玄机隐现,迂回往复。

3、杜诗风格一评——多种风格兼备,“沉郁顿挫”为主

现世杜诗一千四百多首,风格多样,既有优美诗句,也有浪漫主义诗风诗文,但更多的是以“沉郁顿挫”为主,杜甫一生经历丰富多变,从“壮游”时期到客死旅船。每个时期的心绪和情志略有不同,由感而发的诗风必定不会单一。35岁之前的多年的游历生活,使其诗文充满他的豪情壮志,带上了明显的浪漫主义色彩。此时的《望岳》可为其代表“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正流露了诗人对一切事业的雄心壮志。正如诗所说:“七龄思即壮,开口吟凤凰。九龄书大字,有作成一囊。”(《壮游》)。

但杜甫大多作品都在35至59岁之间完成,而这一时期诗文又大多带有“沉郁顿挫”的风格。首先用“沉郁顿挫”形容杜诗风格的是严羽的《沧浪诗话诗评》:“子美不能为太白之飘逸,太白不能为子美之沉郁。”自明清以来,众普遍以“沉郁顿挫”来形容杜诗风格,如清代词学家陈迁焯《白雨斋词括》:“如杜少陵之诗,包括万有,空诸倚傍,纵横博大,千变万化之中,却极沉郁顿挫,忠厚和平。此自子美所以横绝古今,无与无敌也……”;《四库全书·王士祯提要》:“律以杜甫之忠厚缠绵,沉郁顿挫。则有浮声切响之异矣。”清贺贻孙《诗筏》云:“子美诗中沉郁顿挫,皆出于屈、宋……”

二、“沉郁顿挫”为何——杜甫“沉郁顿挫”风格的形成缘由

1、人生经历和其所在的特定历史背景,是其形成“沉郁顿挫”诗风的内在因素。

杜甫的人生经历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沉郁顿挫”风格的形成。杜甫一生可分为四大时期,特别是中后期的生活,事事不如意者十有八九。生活经历上大致可分为:“壮游——失意——困苦——落魄”四个时期来形容。

“壮游”时期(35岁以前),杜甫受祖辈福佑:十三世祖杜预是西晋名将,祖父审言是著名诗人,父闲曾为兖州司马和奉天县令。因此,他的经济善较好,是他一生最快意的时期。诗人从小好学,“读书破万卷”、“群书万卷常暗诵”的刻苦学习,为其创作打下了一个坚实的基础。从十十岁起,他开始了十年以上的“壮游”。先南游吴越,后北游齐赵。游齐赵时,曾先后与苏源明、高适、李白等人结识。这丰富的情感经历,奠定了他诗文的丰富多彩、多种风格并存的局面。

第一次比较大的失意是他在唐玄宗天宗五载(746)到达长安后第二年,参加考试,却被李林甫玩弄手段,下令不录一人,而后上表皇帝:“野无遗贤”,杜甫也因此不幸落第。天宝十载,唐玄宗接连举行三次盛典,杜甫写了三篇《大礼赋》,唐玄宗十分赞赏,却在宰相考试了他的文章后,再无音信。杜甫又一次未能如愿入仕。且恰逢其父在这几年逝世,他也断了最大的经济来源,生活日益拮据、窘迫,过上了“朝扣富儿门,暮随肥马尘,残杯与冷炙,到处潜悲辛。”的艰苦生活。一腔热血报效国家,却恰被泼了一头冷水,封建社会与现实的强烈反差,对原来的豪情壮志、唯美情趣的诗风产生了猛烈冲击。此时诗文忆显“沉郁顿挫”的雏形。生活折磨了杜甫,也成就了杜甫现实主义的“沉郁顿挫”的风格。《兵车行》、《丽人行》、《赴奉先咏怀》正是这段时期的佳作。

困苦时期(45-48岁)也是杜甫陷贼与为官时期,这是“安史之乱”最剧烈的时期。国家岌岌可危,诗人杜甫曾经和人民一直逃难。在沦陷了的长安,他曾亲眼看到胡人的屠杀焚掠,和人民一直感受国亡家破的痛苦。这里他的“沉郁顿挫”风格几近大成,写出了《悲陈陶》、《哀江头》、《月夜》、《春望》、《羌村》、《北征》、《洗兵马》和“三吏”、“三别”等一系列传世名作。

落魄时期,(49-59岁)也是杜甫,到处漂泊的时期,为第四时期。除六个月的幕府生活外,再无入仕的机会和想法。在严武逝世后,他到处漂泊、流离失所。这一时期,他生活大多困顿、举步维艰。55岁时又患风疾,病痛和生活的双重折磨,理想与仕途不得志常常刺痛这位老人的心。落魄的生活、种种不幸困扰诗人直至逝世。这一时期诗文更显“沉郁顿挫”,写下《蜀相》、《客至》、《茅屋为秋风所破歌》、《诸将五首》、《登岳阳楼》等抒怀名篇。

纵观杜甫一生,青少年意气奋发到遭遇官场失意,中年仕途不得志而生活困顿,直到老年生活落魄、客死他乡。在现实中,杜甫的志向(忠君报国、济世忧民)受到了挫折,现实的无情与生活得不如意,让他情感深沉郁结,无法发泄,承以诗抒怀,以诗明志,以诗言情,体现在创作风格上即“沉郁顿挫”。

2、独特的历史背景促成了“沉郁顿挫”的特色的定型

杜甫一生正好生活在盛唐和中唐时期,也是唐朝由盛而衰的过渡时期,历经百年无战事的盛世,众到中年又遇“安史之乱”的战争。

“安史之乱”(755-763)爆发后,打破了百余年的夹角,繁荣的盛世迷梦。人民流亡,君臣奔逃,兵荒马乱,烽火四起,社会开始了大动荡,现实诗人原本的理想以强烈的冲击。“安史之乱”中被困长安时的千头万绪、随难民逃亡凤翔之时的所见所闻,给诗人积累了大量的素材。他经受着帝国日渐衰败的打击。今昔对比,更让他深刻地认识到理想与现实的差距。因此,希望破灭了,志向修正了,传动了豪迈、奔放,现出了“沉郁忧伤。他想挽救国家,拯救黎民,建功立业,而这一切双似乎都只是光景,只有以诗文表达自己的思绪,抒发自己的情感,正如他告诫自己的儿子一样“诗是吾家事”。

无论盛世还是乱世,杜甫情感虽随时代而变化,但唯一不变的是他报国建功的思想。因此,他的诗虽沉郁而志不变,常有顿挫之感。

三“沉郁顿挫”在杜甫诗中的表现

1、音韵节奏的顿挫变化 情感的传达除了文字本身,还有文字的.声韵。杜甫在诗歌声律上颇下功夫,他是“文律早周旋”(《哭韦大夫之晋》),“遣辞必中律”(《桥陵诗》),“节渐于诗律细”(《遣闷戏呈路十九曹长》),他追求诗律的目的,是希望能获得“思飘云物外,律中鬼神惊”(《赠郑谏仪》)的审美效应。他的追求和努力,使他在诗律上获得了极高的成就,并对形成“沉郁顿挫”的诗风起到了很好的辅助作用。

(1)自由变化的声韵促成顿挫诗风。

杜甫现在存诗一千四百余首,其中约有半数属于古体诗,半数属于近体诗。就古体诗而言,作者是通过韵律和节奏的变化实现其顿挫诗风的。

在用韵上,杜甫注意到,韵是情感的音符,不同的音符能传达不同的情感,因此他能够做到随情选韵。当他的感情平和时,他选用中性的声韵,当他的情绪高昂时,他选取响亮的声韵,但大多时候,他选用的是抑郁的声韵。在声调中,中古时的平上去入,根据平声柔而长,上声厉而举,去声清而远,入声短而促的发音规律,上去入三声,尤其是后两声,适合传达沉郁压抑的情感,所以杜甫的不少诗是选用的入声韵,如《自京赴奉先县咏怀五百字》、《北征》、《哀江头》、《羌村》等;在韵部中,开口大,声音高平的韵,适合传达较为开朗的情绪,而开口小,声音低沉的韵则适合于传达忧愁的情怀,像支、微、鱼、齐、灰、豪、歌、尤、侵、覃之类,属于后者,而杜甫的诗韵,用此颇多,如《兵车行》、《石壕吏》、《潼关吏》、《无家别》等。

在节奏上,作者善于通过字词多寡的变化和内部情感的调整传达抑扬变化的情绪。像他的杂言体歌行诗如《兵车行》、《茅屋为秋风所破歌》、《醉时歌》类,是通过字句的多寡变化实现变化不拘的情感表达的,而《新婚别》、《垂老别》之类,则是通过调整诗歌内部情感实现顿挫诗风的,比如《新婚别》,是以一新婚女子的口吻来反映人民对战争的认识的。诗中女子的丈夫与自己“暮婚晨告别”,这是巨大的不幸,因为唐代法律规定,新婚不满一载者不从兵役,可以与新婚妻子相厮相守。不该分别而不得不分别。此一悲。新婚的女主人公尚未拜见公婆,以何身份面对世人?此又一悲。但不得不嫁鸡随鸡,嫁狗随狗,此又一悲。愿随君去,此情真也。惧兵气不扬,爱国心也。与君永望,情之坚也。诗中新婚女子的情感几复几变,转出无限波澜,“几乎一声一泪”(5),令人感慨万千。

(2)在格律中求变化。杜甫诗有一半是格律诗。按照唐代格律诗的要求,除排律外,其它几种形式(五律、五绝、七律、七绝)都有严格的字数限制,且最长的七律也只五十六个字。在这样短的篇幅里,怎样才能实现顿挫变化的诗风呢?一是在诗意上追求句转句新,如他的《赠花卿》: 锦城丝管日纷纷,半入江风半入云。 此曲只应天上有,人间能得几回闻? 第一句,写管弦的热闹,第二句烘托气氛,第三句似有疑惑,第四句便用反讽,句句出新意,“风华流丽,顿挫抑扬,虽太白少伯,无以过之。”(6)又如他的《登岳阳楼》: 昔闻洞庭水,今上岳阳楼。 吴楚东南坼,乾坤日夜浮。 亲朋无一字,老病有孤舟。 戎马关山北,凭轩涕泗流。

首联,引起,概括力较强,从昔闻引至今上;颔联,写景,通过感觉写洞庭湖的水流急速、烟波浩渺、吞吐日月,暗传出时局的动荡与不安;颈联,写自己,独处江湘,孤穷老病,伤感不已;尾联,写国家,戎马关山,战事未绝,令人伤痛。全诗只四十字,一句一意,一句一转,既含蕴深刻,又有“境随心转,意到笔随”(7)之妙。 二是在格律上求变。

论杜甫诗歌中的孤舟意象 篇6

(一)委心自然——归隐之孤舟

在《奉先刘少府新画山水障歌》中,杜甫写道:

堂上不合生枫树,怪底江山起烟雾。闻君扫却赤县图,乘兴遣画沧洲趣。画师亦无数,好手不可遇。对此融心神。知君重毫素。岂但祁岳与郑虔,笔迹远过杨契丹。得非悬圃裂,无乃潇湘翻。悄然坐我天姥下,耳边已似闻清猿。反思前夜风雨急,乃是蒲城鬼神入。元气淋漓障犹湿,真宰上诉天应泣。 野亭春还杂花远,渔翁暝蹋孤舟立。沧浪水深青溟阔,欹岸侧岛秋毫末。不见湘妃鼓瑟时,至今斑竹临江活。刘侯天机精,爱画入骨髓。自有两儿郎,挥洒亦莫比。 大儿聪明到,能添老树巅崖里。小儿心孔开。貌得山僧及童子。若耶溪,云门寺。吾独胡为在泥滓,青鞋布袜从此始。

此诗作于天宝十三载(754)秋冬之际,时值杜甫在奉先寓居,虽然此诗是赞美刘少府作画的功力之深、意境之神的语辞,但是杜甫此时向往隐逸生活的意念是显而易见的。诗中“野亭春还杂花远,渔翁暝蹋孤舟立”,这样的情景即为他向往已久的隐逸生活的写照。在诗的最后他直接表露心迹:“若耶溪,云门寺。吾独胡为在泥滓,青鞋布袜从此始。”可见这个时期的杜甫是有归隐佛门之心的。

杜甫原本怀有“窃比稷与契”(《自京赴奉先咏怀五百字》),“致君尧舜上”(《奉赠未左丞丈二十二韵》)的信心与梦想。但在他十年漫游生活结束后,来到京师时,此时的玄宗皇帝已然不是开明天子,他好大喜功,穷兵黩武,信用奸臣,堵塞言路,昏庸迷信,生活极端腐化。所以考试的门路走不通,杜甫便向显要投诗,以求他们的援引,结果都杳无音信。并且他来长安不久,父亲又去世了,这使得他的生活失去了经济来源,生活一度十分贫苦。加之随后又身患重病,饥不择食,一天比一天艰难,最后甚至过上“朝扣富儿门,暮随肥马尘。残杯与冷炙,到处潜悲辛。”(《奉赠未左丞丈二十二韵》)的悲屈生活。残酷的现实使他“致君尧舜上”的理想逐渐破灭并造成巨大的心理落差。因为对朝廷渐渐失望,对自己深感孤寂和微贱,对人生充满苦闷与迷茫,所以此时的杜甫想以退居隐逸方式来对抗世俗的污浊和仕途的不顺,以佛门的清幽荡涤浮躁的内心,以自然恬静换取精神的解脱。

杜甫曾在《立秋后题》中写道:“平生独往愿,惆怅年半百,罢官亦由人,何事拘形役。”明显表示,自己平生愿望是远离尘嚣、遁世独往,对过去拘形于官场深表遗憾。

杜甫的归隐之心始于身陷长安,完成于华州弃官,影响于包括夔州在内的整个后期的漂泊生活和创作。

(二)漂泊无依——惶恐之孤舟

杜甫在江陵忍受了几个月“苦摇乞食尾”、“任受众人咍”的痛楚,于大历三年(768)秋移居公安,冬末抵达岳阳。先前他满怀希望,有目标、有计划的从夔州来到江陵,满心打算在此安度晚年。但现在希望落空,理想幻灭。此时杜甫看不到任何希望,他所能做的事情只能再次登舟涉水,以“弃物”之身登“穷途”之旅,迷茫无着的漂泊感和穷途末路的恐惧感侵蚀着他的心灵。

在大历四年(769)春从潭州赴衡州途中杜甫所作《早行》中写道:

歌哭俱在晓,行迈有期程。孤舟似昨日,闻见同一声。

飞鸟数求食,潜鱼亦独惊。前王作网罟,设法害生成。

碧藻非不茂,高帆终日征。干戈未揖让,崩迫开其情。

“孤舟似昨日,闻见同一声。”一叶孤舟还像昨天一样漂流不定,听到的同样是像昨天的哭声。在干戈四起之际,无论杜甫走到哪里,他都能听到惊心的啼哭之声,而这种啼哭是因战乱妻离子散、家破人亡的悲啼之声。这里的孤舟即为诗人的化身,无依无靠,随时可能遭到危险。但是为了生计,他又不得不到处奔走和冒险,这无非增添了诗人内心的恐惧感。

大历五年(770),舟至耒阳方田驿被大水所阻,停泊五天,差点饿死。杜甫作诗写道:“孤舟增郁郁,僻路殊悄悄”,濒临死亡的威胁,孤舟显得忧郁,对接下来的吉凶难卜的前途充满恐惧和不安。面对国家的衰亡,岁月的摧残,旅途风波的跌宕,杜甫只能只身一人默默承受。但对于四处漂泊身如孤舟的杜甫而言,是没有归宿感的,从而他的内心也是极度缺乏安全感。所以当他面对自身及家人衣食毫无保障,漂泊途中风雨无情摧残的时候,难免会心中充满惶恐与不安。

(三)痛失亲友——孤独之孤舟

对孤独的畏惧是杜甫老年心态的重要表征。他曾自言“衰年怯幽独”(《课伐木》),特别是在夔州的两年间,这是他一生中最孤独的时期。由于生活习惯和文化观念的差异,杜甫在夔州人际关系十分紧张,在当地没有知心朋友,也没有成都时期那种“邻舍与园蔬”的亲密的邻里关系。同时他对官场的应酬非常厌倦,很少参加社交活动。缺少交流和友情关照的生活中,杜甫倍感孤独。他十分怀念过去结交的一批情谊深厚的朋友,但李白、高适、房琯、郑虔等人相继离世,那些在世的朋友大多数又失去了联系。“别离同雨散,行止各云浮”(《奉送王信州崟北归》),“乱离朋友尽,合沓岁月徂”(《遣怀》),这些诗句流露出杜甫对友情的渴望和失群的孤寂。并且弟妹也不可依靠,“渐惜容颜老,无由弟妹来”(《遣愁》),弟妹们因各种原因,散居各地,不能团聚。失去了朋友,远离了弟妹,杜甫在夔州无依无靠,孤苦伶仃。他在《孤雁》中写道:“孤雁不饮啄,飞鸣声念群。谁怜一片影,相失万重云。”将自身喻为孤雁,孤独地漂泊天际。

亲人离散、故友离世、人情冷淡,这些无一不使杜甫感到孤独和无助。这种孤独感随着时间推移逐渐加深,最终融化到杜甫晚年的意识里,演化出对前途的迷失,对死亡恐惧的不安心理。这种不安的心理又反作用于孤独感,从而使这种孤独感成了杜甫晚年诗歌的基调。endprint

(四)怀国思乡——愁苦之孤舟

安史之乱爆发后,杜甫一度对国家中兴满怀信心。随着社会形势的不断恶化,尤其是安史之乱结束后新一轮社会危机的发生,杜甫感到国家中兴的希望越来越渺茫。大历元年(766)秋,杜甫写下《秋兴八首》,既有对个人遭际的叙述,又有对国家兴衰的感慨。

玉露凋伤枫树林,

巫山巫峡气萧森。

江间波浪兼天涌,

塞上风云接地阴。

丛菊两开他日泪,

孤舟一系故园心。

寒衣处处催刀尺,

白帝城高急暮砧。

——《秋兴八首》(其一)

杜甫通过对秋天夔州山川阴沉萧森景象的描绘,抒发了深沉的落寞悲秋之感。萧瑟阴森的自然景观在本质上暗喻着衰败不堪的社会景象,以自然喻人事,委婉而深沉。其中最令人形神憔悴的是“丛菊两开他日泪,孤舟一系故园心”,尽显了杜甫对故园的思念,对长安的久久怀念,对国家前途命运的深切关怀。夔州府与长安遥距千里,杜甫白首丹心无由传递,唯有深秋刀尺为催,孤城暮砧为急,使远客愁思更加凝重,难以排遣。

杜甫在《登岳阳楼》中写道:

昔闻洞庭水,今上岳阳楼。

吴楚东南坼,乾坤日夜浮。

亲朋无一字,老病有孤舟。

戎马关山北,凭轩涕泗流。

“亲朋无一字,老病有孤舟”,这是杜甫晚年漂泊到岳阳,登上岳阳楼远眺之后的感慨,亲人朋友没有了音讯,独留诗人与孤舟相依为命。原本对国家中兴满怀希望,结果却报国无门;对人生充满期待,最后却是满体鳞伤;对生活满怀憧憬,结果却衣食无望。这些不免让晚年杜甫的精神生活充满凄苦、忧愁和绝望。

在中国文学史上,从屈原、司马迁、杜甫直到鲁迅,可以排成一支长长的孤独者的队伍。他们多有远大的抱负和理想,同时也都有深刻的绝望与悲哀。他们为诗为文为人不作媚时媚世媚俗之语,他们的文字将我们带入到了一个充盈着孤独的情感世界当中。在这个世界之中,杜甫确乎格外引人注目。打开杜诗,每个人都能够闻到那种扑面而来的家国忧患及其背后厚重的孤独感。在诗歌史上,特别是唐诗史上,杜甫是现实主义诗作创作的代表性人物,而漂泊又是其诗歌组成的重要元素。在展现漂泊的意象群体里,“孤舟”又是一个不可忽视的意象。

从意象组合构造意境的角度来说,孤舟意象无疑也是一个焦点,使诗人的主观情意与客观物象相互交融并达到一种较高的审美境界,增添了诗歌的生动性和艺术感染力。“孤舟”这一意象不仅仅在杜甫诗中展现着其独有的魅力和价值,也为我们进一步明确杜甫及其诗歌创作在古典文学中的价值和地位提供了一种新的视角。

杜甫诗歌主题的多样性研究 篇7

一不畏艰险, 勇于攀登, 热爱山河, 憧憬未来的主题

唐玄宗开元二十三年 (735年) , 杜甫到洛阳应进士, 结果落第而归, 24岁的诗人开始过一种“裘马清狂”的漫游生活。杜甫在北游齐鲁期间, 正值青年对未来和前途充满了希望, 创作了一系列表达雄心壮志的诗篇, 也表达了对生活的无限热爱。

三首《望岳》诗是反映这一类诗歌主题的代表作品。这里仅以《望岳》的第一首为例进行解析。全诗无一“望”字, 但句句写“望”。距离是由远而近, 时间是从朝至暮, 并由望岳悬想将来的登岳。“岱宗夫如何?”是初见泰山的感受, 充满了对泰山的惊叹和仰慕之情;“齐鲁青未了”是经过仔细揣摸后得出的总体印象, 烘托出了泰山绵延和磅礴的气势;“造化钟神秀, 阴阳割昏晓”句为近望泰山的印象, “钟”字写出大自然也有了偏爱之情, 一山横亘, 阴阳两隔, 凸显了泰山神奇秀丽和巍峨高大的形象;“荡胸生层云, 决眦入归鸟”句是仔细观察泰山的印象, 山中云气翻滚, 心中波澜起伏, 长时间目不转睛地望着“归鸟”, 体现了诗人对生命的关切;“会当凌绝顶, 一览众山小”句是由望岳而产生的登岳的意愿。

而在《登高》中杜甫用“无边落木萧萧下, 不尽长江滚滚来”的悲壮景色描写, 引述了诗人万里离乡, 多年漂泊, 暮年多病, 国事不宁, 返乡无日的忧伤, 字里行间洋溢着对祖国的爱。在《秋兴》八首中, 杜甫从孤城日暮的情景联想到国都长安昔日的繁华景象, 以低沉的格调深表诗人的爱国之情。在《春望》中, 用“国破山河在, 城春草木深, 感时花溅泪, 恨别鸟惊心!”来抒发别国离愁的情绪, 也是基于对国家的热爱。

从这几首漂泊生活的诗作中足以发现诗人杜甫不怕困难、敢于攀登绝顶、俯视一切的雄心和气概, 诗篇也蕴藏着诗人对祖国大好河山的无限热爱、对美好生活的无限向往和为了理想孜孜以求的雄心壮志。

二体验疾苦, 感受生活, 同情百姓, 鞭挞罪恶的主题杜甫中年时期颠沛流离, 目睹了安史之乱给黎民百姓带

来的无限创伤, 他与劳动人民为伍, 深刻体验饱受战争磨难人民的痛苦生活, 用大量的诗歌创作表达了对人民的深刻同情, 发出了“朱门酒肉臭, 路有冻死骨”的慨叹, 揭露了封建社会剥削者与被剥削者之间的尖锐对立, 有力地鞭挞了封建王朝的残暴统治。其中“三吏”和“三别”是这一主题的代表性作品。本文只以《石壕吏》为依据进行分析。

“暮投石壕村”, 开门见山, 直陈经历, 给人以十分真实的感觉。一“暮”、一“投”、一“村”交代了时间、地点和事件, 作者也在这暮色苍茫之时融入百姓的生活, 为其观察和感受提供了最佳视角。“有吏夜捉人”, 真实地展现了兵荒马乱、鸡犬不宁的社会状况。“夜”字说明官吏捉人的经常性, 也暗示了贫苦百姓的悲惨命运。“老翁逾墙走, 老妇出门看”, 写明官吏捉人连年迈的老翁都不肯放过, 可谓残暴之至。“吏呼一何怒, 妇啼一何苦”突出了官吏颐指气使的丑态;而“二男新战死……死者长已……”等句也丝毫博得不了残暴官吏的同情, “老妪力虽衰”仍须“急应河阳役, 犹得备晨炊”。此情此景, 杜甫历历在目, 看在眼里, 痛在心里。面对老翁逾墙老妪服役的悲惨境况, 他欲助不能;面对至亲骨肉的生死离别, 他欲哭无泪。杜甫所能做到的就是奋笔疾书, 完整地记录这黑暗的现实, 鞭挞无能的统治者, 鞭挞这吃人的社会。

三反对战争, 反对侵略, 热爱祖国, 追求幸福的主题

杜甫是一位伟大的爱国诗人, 他有着强烈的民族意识, 主张民族团结, 反对侵略、反对战争。他的诗作既反对李唐王朝对吐蕃、南诏等少数民族的侵略和压迫, 又反对少数民族统治阶级对中原的侵扰和掠夺。诗人赞同民族和睦友好的这种态度, 符合各民族利益和历史发展的客观要求, 有很大的现实意义和历史进步性。杜甫中后期的作品多写安史之乱, 或者是吐蕃、回纥之祸。这些诗中有恢复李唐江山, 维护民族团结, 反对外来入侵的民族精神。

在《塞芦子》中, 表现出他对军阀割据的极力反对, 并且提出正确的军事策略, 即“延州秦北户, 关防犹可倚。焉得一万人, 疾驱塞芦子。岐有薛大夫, 旁制山贼起。近闻昆戎徒, 为退三百里。芦关扼两寇, 深意实在此。”

《述怀》中, 杜甫表现出想以拾遗这个请要的谏官对唐王朝讨平叛乱、恢复统一的大政有所作为。“汉运初中兴”喻唐, 希望国家恢复统一, 表现出诗人的爱国思想。

《北征》中, 诗人缅怀军家大事, 终结以复兴希望。在这首诗中, 杜甫忧国忧民的思想, 对军政大计的谋划, 对战乱中人民的苦难疾苦的同情, 以及诗人本身的遭遇, 都真实鲜明地反映出来。

作为一位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 杜甫的诗歌到处闪烁着人性的光辉, 其多样、健康的创作主题也是杜甫被称为“诗圣”的主要原因之一。

论杜甫诗歌中的爱国精神 篇8

杜甫出生在奉儒守官的家庭, 从小接受的是儒家的传统教育, 渴望建功立业, 实现自己的政治理想。但杜甫屡试不第, 使他出世的幻想破灭。在入世无门的情况下, 杜甫的生活更加窘迫, 他开始正视现实, 写出了“朱门酒肉臭, 路有冻死骨”的千古绝唱。安史之乱爆发后, 杜甫和人民一样流离失所, 亲眼目睹了国破家亡的惨景, 写下了“国破山河在, 城春草木深”的感人诗句。杜甫经历了唐王朝由盛到衰的过程, 他用自己的笔触铸就了现实主义诗歌创作的高峰。杜甫诗歌有着忧国忧民的情怀, 有着悲天悯人的精神, 成就了其诗沉郁顿挫的风格。诗中的杜甫有着忧郁的、激愤的情感, 他的诗为国谋划, 为民呼号, 有着赤诚的爱国之心, 有着深切的忧民之情。杜甫的爱国情怀是非常丰富的, 他有着更进步的爱国之情, 将现实主义的诗风推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

一、赞美祖国河山

古人常借助对祖国山河的赞美表达自己的爱国情怀, 杜甫也有大量描绘壮美山河的诗篇。杜诗歌颂了祖国山河的壮丽, 具有广阔的内容, 真挚的情感和高度的概括性, 成为后世的楷模。杜甫二十岁起就南游吴越, 后又北游齐赵, 饱览了祖国的大好河山 ;中年寄寓京华, 晚年四处漂泊, 所到之处均留有诗作, 这些诗作无不表达了诗人对祖国壮美河山的热爱之情。国家不仅是一个自然概念, 还包含着政治、经济等方面的因素, 所以杜诗在描写自然景观的同时, 还融入了对国家政治、经济的关注。当国家经济繁荣、社会稳定时, 诗人由衷的赞颂 ;当国家危机四伏时, 诗人又忧心忡忡。杜甫初回草堂时留下了写景佳作《绝句》:“两只黄林鸣翠柳, 一行白鹭上青天。窗含西岭千秋雪, 门泊东吴万里船。”描绘了一幅生动的画面, 黄鹂、青天、白鹭有动有静, 给人一种和谐、开阔的感受。

杜甫青年时代生活在唐玄宗开元年间, 这时的唐王朝经济繁荣, 国力强盛, 被称为“开元盛世”。杜甫对祖国的赞颂不同于其他诗人, 他是一位以天下为己任的爱国诗人, 在赞颂祖国壮美河山的同时, 结合社会现实, 从盛世的光环中看到重重危机, 唱出了一曲曲动人肺腑的悲歌, 表达了对祖国命运的深切关注, 体现了诗人的忧患意识。如《自京赴奉先县咏怀五百字》“况闻内金盘, 尽在卫霍室。”在安史之乱爆发前, 杜甫经过骊山, 唐玄宗和杨贵妃正在享乐, 杜甫忧心忡忡, 用诗讽刺外戚专权的黑暗社会。朝政大权旁落, 带来的后果是“朱门酒肉臭, 路有冻死骨”, 统治阶级与人民的矛盾日益激化, 很快安史叛军暴发了, 唐王朝岌岌可危。正是杜甫怀着深切的爱国之情, 才能在盛世中洞悉到暗藏的隐患, 才用一篇篇诗作来表达深沉的爱国之情。《登高》“无边落木萧萧下, 不尽长江滚滚来”, 用悲壮的景色, 写出了诗人离家漂泊、疾病缠身、国事不宁的忧伤。《秋兴》八首由孤城的落日情景想到昔日长安的繁华景象, 表达诗人的爱国情怀。如果没有深挚的爱国情怀, 是写不出这些诗句的。安史之乱给国家和人民带来了巨大灾难, 不仅打破了诗人天下太平的希望, 还点燃了他强烈的民族意识。在现实面前, 维护国家统一成为他爱国精神的突出表现。

二、维护国家统一

杜甫一生颠沛流离, 生活在社会的底层, 饱受贫困之苦。特别是安史之乱后, 他曾沦为战俘, 亲眼目睹了战争给人民带来的苦难, 这对他的影响很大, 使他更加关注国家命运, 反对分裂, 维护祖国统一。

唐玄宗天宝十四年, 安禄山借唐朝内部空虚, 联合同罗、突厥、契丹等民族, 以奉诏讨伐杨国忠为借口在范阳起兵, 历时八年之久, 后世称为“安史之乱”。安史之乱是唐王朝由盛转衰的转折点, 社会经历了空间的大灾难。由于安禄山、史思明及其部下大部分是胡人, 所以这场叛乱又带有民族矛盾性, 唐王朝的做法则是平息叛乱、维护国家统一的正义战争。杜甫亲眼目睹了这场战争, 深有感触, 并写下了大量诗歌, 其中两首最具有代表性, 一首是《春望》、一首是《闻官军收河南河北》。《春望》写于安史之乱占领长安后, 杜甫困守长安, 面对长安在战乱中的荒凉景象, 诗人感怀国破家亡, 写下了这首绝世佳作。诗中“感时花溅泪, 恨别鸟惊心。烽火连三月, 家书抵万金。”表达了战争给国家和人民带来的灾难, 控诉了战争带来的严重后果, 表达了诗人对和平的向往。全诗表达了忧国、念家之情, 表现了诗人心系天下的博大胸怀, 而这也是杜诗流传千古的重要原因。诗人知道和平是要争取的, 当国家动荡、分裂时, 要奋起反抗, 才能用战争赢得和平。因此杜甫又赞美平定叛军的胜利, 当诗人听说收复了失地, 叛军投降的消息后, 安史之乱结束了, 心情大快的状态下创作了《闻官军收河南河北》:“剑外忽传收蓟北, 初闻涕泪满衣裳。却看妻子愁何在, 漫卷诗书喜欲狂。”叛军投降意味着分裂的国家走向统一。

《春望》与《闻官军收河南河北》这两首诗, 有很多相似处。写作背景都是安史之乱, 写的是战争的胜负情况。但杜甫的心态是完全不同的, 出现这样的差别正因为杜甫的爱国之情。杜甫认为唐军是正义之师, 安史叛军是破坏正义, 造成国家分裂的原因, 所以唐军胜利代表着国家统一, 叛军胜利代表着国家分裂。杜甫始终关注人民, 特别是安史之乱过程中, 诗人与人民一起漂泊, 深切体会到人民的苦难, 字里行间流露着同情。但对战争, 诗人并不是消极避战, 而是赞扬以身报国的高尚行为, 这将杜甫的爱国精神推向更高的境界。

三、赞颂报国卫家

杜甫一生心系劳苦大众, 特别是战乱爆发后, 他每次出行都记录了人民的悲苦现状。杜甫经历安史之乱体会到战争给人民带来的不幸, 对保家卫国的将士从心里充满了敬佩和赞颂之情, 这正是千百年来爱国精神的体现。

安史之乱中, 郭子仪、李光弼等统帅, 被叛军打败, 伤亡较重, 亟待补充兵员, 朝廷大量征兵。杜甫亲眼目睹了离别的场景, 创作了著名的组诗“三吏”、“三别”, 从这些诗歌中我们能读出人民的苦难, 读出人民的爱国之情, 读出杜甫对国家和人民的关心。《石壕吏》中的“暮投石壕村, 有吏夜捉人。老翁逾墙走, 老妇出门看。吏呼一何怒!妇啼一何苦!”这都是杜甫的所见所闻, 这样的家庭还是征兵的对象, 可以说战争摧毁了一切美好。

对战争中人民遭受的苦难, 杜甫抱有深切的同情, 对毅然走上前线、保家卫国的将士, 杜甫给予更多的是同情和赞扬。如《新婚别》“君今往死地, 沉痛迫中肠。誓欲随君去, 形势反苍黄。勿为新婚念, 努力事戎行。”这位普通妇女正是新婚, 她牺牲自我, 用朴素的话语道出了人民的心声, 鼓励丈夫上前线奋勇杀敌, 不要挂念家中, 要为国家努力战斗。杜甫同情战乱给人民带来的苦难, 歌颂人民虽然家破人亡, 仍积极投身正义战争的伟大精神。

杜甫歌颂报国卫家的精神, 与自己的报国之心有着密切关系。杜甫的理想是传统的儒家思想, 他生活的年代虽然理想的社会形态已经荡然无存, 但杜甫相信通过自己的努力能够实现。杜甫一生执着于追求“致君尧舜上, 再使风俗淳”, 青年时的杜甫满怀憧憬, 并为之不懈的努力。杜甫应试不第, 可他没有死心, 又四处奔跑请求举荐, 但唐王朝没有给他施展抱负的空间, 他的理想破灭了, 拳拳的报国之心得不到施展。他把这种情感倾注到保家卫国的将士身上, 对他们的行为给予热情的赞扬。

总之, 杜甫是一位伟大的爱国诗人, 其诗的灵魂是爱国精神。杜甫一生在离乱途中体验到人民的苦难, 写出了一首首具有高度爱国精神的诗篇。他的诗歌既有对祖国壮丽山河的热爱, 又有深切的爱国情怀, 这种爱国精神成就了杜甫沉郁顿挫的诗风, 成就了一个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

摘要:杜甫是继屈原之后又一位伟大的爱国主义诗人, 爱国精神是其诗歌的灵魂, 这使他的诗歌创作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杜甫的爱国精神体现在对祖国大好河山的热爱, 对人民的深切同情, 对国家统一的渴望, 表达了诗人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本文主要从赞美祖国河山、始终忧国忧民、维护国家统一三个方面谈谈杜诗中的爱国精神。

关键词:杜甫,诗歌,爱国精神

参考文献

[1]金启华.杜甫诗论丛[M].上海古籍出版社, 1985.

[2]程广让.浅论杜甫的爱国思想[J].文教资料, 2010 (1)

杜甫诗歌的意境美与人情味 篇9

“两个黄鹂鸣翠柳, 一行白鹭上青天。窗含西岭千秋雪, 门泊东吴万里船。”该诗给人的意境就是一个风和日丽、天清气朗的春天。诗中的景色有远有近, 有动有静, 无一字写情, 而情意饱满, 使人沉浸在一个明媚秀丽、欣欣向荣的自然风光中。这是杜甫为数不多的一篇清丽之作。诗作饱含着对祖国山河的热爱的同时, 表现出一种特殊的意境美。屋外杨柳呈现一派青翠欲滴的色彩, 柳枝迎风飘舞。两只黄莺在柳枝间相互追逐, 唱出了悦耳的歌声。把诗人给逗乐了, 于是写出了“两个黄鹂鸣翠柳”这一有声有色的诗句。再把视线投向天空, 看到成行的白鹭在高空中自由自在地飞翔, 好像要与青天相接的样子。这很自然地会使诗人产生“一行白鹭上青天”的感受。这两句由近及远, 视野辽阔。诗人的眼睛好像摄影机的镜头一般, 又转向对面的西岭 (即我们甘肃省定西市境内的岷山) 。这巍峨的西岭, 尽是皑皑白雪, 千年不化。它像一道雪砌的屏障, 横亘西部。西岭虽大, 但这个小小的窗口却能把西岭的雪景尽收眼底。诗人用“窗含”句来概括所看到的这幅积雪图, 气势非凡。接着诗人的目光又由山落到门前的岷江上, 看见沿河停泊着许多商船。这些商船是经常往来于蜀地和长江下游吴地的。草堂附近有个合江亭, 由蜀到吴去的人都由此登船。据历史记载, 三国时费伟出使东吴, 孔明曾在此为费伟送行。他对费伟说:“万里之行始于足下。”后人把附近的一座桥称为“万里桥”。杜甫当然熟悉这些掌故, 于是把眼前景物与历史事实熔铸入诗, 就得出了“门泊东吴万里船”之句。

再看杜诗的人情味。“今夜鄜州月, 闺中只独看。遥怜小儿女, 未解忆长安。香雾云鬟湿, 清辉玉臂寒。何时倚虚幌, 双照泪痕干?”这首诗以《月夜》为题, 抒写了夫妻怀念的至情, 反映了乱离时代的相思之苦。全诗语浅情深, 曲折含蓄, 章法紧密, 而不失流畅清丽, 丝毫不见为律诗束缚的痕迹。五律至此, 无愧诗圣矣!今晚圆圆的秋月多么皎洁美好, 妻子一人在鄜州闺中独看。开篇写得既突兀又形象。诗人身在长安, 不写长安的月夜, 却写起鄜州的月色;不写自己怀念妻子, 反而写妻子想念自己。这种写法虽违常规, 但细细玩味, 它已包含自己在内。正是因为诗人在长安望月, 在想念妻子, 才想到妻子正在思念自己。“只独看”, 虽是描写想象中妻子孤独望月的形象, 但使人感到她望月时感情是那样的真挚和凝重。妻子如此, 诗人又何尝不是这样呢, 这种寓主观于客观, 以客观写主观的手法, 新颖而别致。相思的情感是抽象的, 因而多缘景物而发, 或睹物思人, 或触景生情。望月怀人, 自古皆然, 但以此法写相思, 用多了往往有些僵滞。一代诗圣, 落笔见奇, 因情造象, 不写自己望月怀妻, 而将相思之情幻化为生动具体的生活图景, 设想妻子望月怀念自己, 又以儿女未解母亲忆长安之意, 衬出妻子的孤独凄然, 进而盼望聚首相倚, 双照团圆。这类景象, 都是诗人意中之景。其写法之妙, 正如清代浦起龙《读杜心解》所说:“心已神驰到彼, 诗从对面飞来。悲婉微至, 精丽绝伦。又妙在无一字不从月色照出也。”再把视线投向天空, 看空杜诗确实是表现“至情”、“至性”的“至文”。我们今天来研读杜诗, 不正是为了在欣赏他诗作意境美的同时, 培育我们的这种人情味, 用以陶冶情操, 引领生活吗?综

试论杜甫诗歌艺术风格的多样性 篇10

关键词:杜甫,诗歌艺术

诗圣杜甫是唐代诗歌的集大成者, 又是唐代诗歌的革新者。他曾以饥寒之身咏怀济世之志, 处穷困之境而无厌世之情。他的诗作最显著的特点是社会环境与个人生活的密切结合, 思想内容与艺术形式的完美统一。在诗歌创作中, 他运用精炼的文字、浪漫的想象, 或夸张、或写实的手法, 恰当的用典, 精妙的表现技巧创造出优美的意境, 来表现或反映一定的主题思想, 借此表达诗人的观念、感情和态度。因此, 杜甫对唐诗艺术的贡献是多方面的, 其诗歌不仅限于沉郁顿挫一个特点。胡震亨说杜甫的诗“精粗巨细, 巧拙新陈, 险易浅深, 浓淡肥瘦, 靡不毕具” (《唐音癸签》卷六) 。本文就杜甫在诗歌创作中的意境美谈谈其艺术风格的多样性。

“意境”是中国古典美学的重要范畴, 是指抒情诗及其它文学创作中的一种艺术境界, 这种艺术境界由主观思想感情和客观景物环境交融而成的意蕴和形象, 其特点是描述如画、意蕴丰富、启发读者的联想和想象, 有着超越具体形象的更广阔的艺术空间。杜甫善于体贴物情, 将物情与我情融合起来, 运用多种艺术手法, 使意与境浑, 心与物共, 将情思与景物融为一体, 创作出一幅幅悲凉凄清、热情崇高、明丽鲜艳、和平静穆的优美画卷。

杜甫的一生是与时代紧密结合的一生, 是忧国忧民的一生。他的盛年正值唐王朝江河日下之际, 安史之乱打碎了唐帝国的黄粱美梦, 惊破了唐玄宗的霓裳羽衣曲。国家的倾覆, 民族的多难注定了诗人悲凉凄清、沉郁苍凉的诗风。

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把意境分为有我之境和无我之境。有我之境是感情比较直露, 倾向比较鲜明的意境, 也就是移情入境。

国破山河在, 城春草木深。感时花溅泪, 恨别鸟惊心。烽火连三月, 家书抵万金。白头搔更短, 浑欲不胜簪。

在《春望》中, 诗人带着强烈的主观感情, 接触外界的物镜, 把自己的感情注入其中, 又借着对外境的描写将它抒发出来, 使它带上强烈的主观色彩, 具有浓郁的诗意。杜甫在这里即是表现的正是有我之境, 在诗中作者看到的是:国都沦陷, 城池残破, 虽然山河依旧, 可是乱草遍地, 林木苍苍。一个“破”字道出了诗人国破家亡的感慨。此处明为写景, 实为抒感, 寄情于物, 托感于景, 为全诗营造了一个悲凉凄惨的意境。

杜甫虽然有悲观的时候, 但他却不是一个悲观主义者, 坚强乐观是构成杜甫性格的重要方面。诗人在创作中主要营造昂扬激烈、热情崇高的诗歌境界, 来展示自己苍茫雄浑的诗风。杜甫虽身逢乱世, 但毕竟是从盛唐走过来的, 盛唐的雄风时时吹拂诗人激荡澎湃的心胸。杜甫生于唐睿宗天元年间, 开元元年他才两岁, 可以说他是和开元盛世一同生长起来的。诗人从小就才情四溢, “七龄思即壮, 开口咏凤凰。九龄书大字, 有作成一囊。性豪业嗜酒, 嫉恶怀刚肠” (《壮游》) 。杜甫二十多岁游吴越, 过了八九年的豪爽生活, 盛唐时代赋予了他建功立业的豪情壮志。

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造化钟神秀, 阴阳割昏晓。荡胸生层云, 决眦入归鸟。会当凌绝顶, 一览众山小。

一首《望岳》, 诗人借景抒情, 描写了泰山的神奇秀丽和巍峨高大, 展现了一个境界开阔、雄浑的意境, 塑造了不怕困难, 敢于攀登绝顶, 俯视一切的雄心和气概的高大形象。《房兵曹胡马》是一首咏物言志诗, 诗风超迈遒劲、凛凛有生气。诗人以马喻人, 用蓬勃向上的精神体现志士的壮志雄心, 诗歌的意境开阔深远, 反映了诗人青年锐意进取的建功立业精神。

即使是在战乱之中, 诗人那种积极向上、乐观进取的生活态度也一点没有改变。《闻官军收河南河北》被誉为杜甫“生平第一首诗也” (浦起龙《读杜心解》) 。此诗以饱含激情的笔墨, 抒发了忽闻胜利消息之后的惊喜心情, 如万斛泉源, 出自胸臆, 奔腾直泻, 其诗歌充满了欢快热烈的意境。

杜甫是一位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 但同时又是一位非常热爱生活的诗人, 他十分善于发现生活中光明的、美好的、善良的事物, 这一人格特点使杜甫创作出了许多明丽鲜艳、清新爽快的诗歌, 这些诗主要集中在他的一些写景诗、田园诗及交往诗中。他以诗人的热情和敏感去感受生活, 用蘸满热情的诗笔去描绘它们。在他的笔下, 春雨、秋花、细麦、娇莺都和他建立了亲切的朋友关系, 充满了蓬勃的生趣。如:

鹅儿黄似酒, 对酒爱新鹅。引颈嗔船逼, 无行乱眼多。

——《舟前小鹅儿》

把鹅儿写的天真烂漫, 好像一群正在游戏的儿童, 多么逗人、多么可爱。

二月六夜春水生, 门前小滩浑欲平。鸬鸶鸂鶒莫漫喜, 吾与汝曹俱眼明。

——《春水生》

诗人使用纯口语, 写春水漫生、水禽嬉戏, 诗人也如欣喜的水鸟一样, 也感到了春光的召唤。杜甫就是这样运用充满感情的语言, 去表现大自然中健康的、富于生活情趣的东西。在一首《春夜喜雨》中, 诗人更加描绘了春雨的可贵及诗人的喜悦:

好雨知时节, 当春乃发生。随风潜入夜, 润物细无声。野径云俱黑, 江船火独明。晓看红湿处, 花重锦官城。

诗人用流水对, 把春雨的神韵灵活刻画, 巧妙地运用拟人、对比等具有较强表现力的艺术手法, 赞美春雨的体贴人意, 适时而来, 不声不响地给人们送来了一个万紫千红的春天, 通篇不用喜悦欢愉之类词汇, 却透露出喜悦的气息、明快的情调。闲适情趣、安静明秀的诗作在诗人的作品中也不少, 如《水槛遣心二首》其一:

去郭轩楹敞, 无村眺望赊。澄江平少岸, 幽树晚多花。细雨鱼儿出, 微风燕子斜。城中十万户, 此地两三家。

鱼鸟自得其乐, 在一片宁静的氛围里, 生一份闲适愉悦情思。“水流心不竞, 云在意俱迟” (《江亭》) 。“仰面贪看鸟, 回头错应人” (《漫成二首》其一) 。“野船明细火, 宿鹭起圆沙” (《遣意二首》其二) 。“芹泥随燕嘴, 花蕊上蜂须” (《徐步》) 。“仰蜂粘落絮, 行蚁上枯梨” (《独酌》) 。这些都是萧散心境、闲适情趣的产物。

杜甫是一位多才的诗人, 虽然他不像王维那样“万事不关心, 晚年惟好静”, 但在他的作品中毕竟也有一些描写雪月残云, 展示和平静穆意境的诗作。

江月去人只数尺, 疏灯照水欲三更;沙头宿鹭联拳静, 船尾跳鱼泼刺鸣。

——《漫成一首》

浅论杜甫诗歌爱国之情的表现方面 篇11

关键词:杜甫;诗歌;爱国之情

杜甫无疑是中国文学史上最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他出身于“奉儒守官”世宦之家,远祖杜预是西晋著名大将军兼大学者,祖父杜审言乃初唐著名诗人,才名远播。杜甫自幼饱读诗书,教养深厚,深受儒家思想浸润。

杜甫的一生可分为四个时期,三十五岁以前为读书和游历时期,“放荡齐赵间”,漫游吴越、梁宋、齐鲁等地;天宝五年(746),他来到长安应试求官,但是,由于奸相李林甫玩弄权术,居然没有一个人被录取,杜甫也因此开始了长达十年的客居长安时期;安史之乱爆发后,杜甫开始了颠沛流离的逃亡生活。唐肃宗在灵武(今宁夏)即位,他前往投奔,中途为叛军所俘虏,历尽艰辛万苦,最终,“麻鞋见天子,衣袖露两肘”的杜甫被肃宗任命为左拾遗,但好景不长,他因上疏营救宰相房琯触怒皇帝,被贬官,从此永远离开了朝廷。乾元二年(759),关内大旱,杜甫弃官西行,开始了近十一年的西北漂泊生涯。他带着家眷先后流落到秦州(今甘肃天水)、同谷(甘肃成县)一带,由于生活异常艰辛,不得不再次长途跋涉,搬家到四川,在成都西郊浣花溪畔盖了一座草堂住了下来。后来,好友严武被派来镇守四川,在严武的保荐下,他做了节度参谋、检校工部员外郎。后因不合,离开成都,辗转流离于蓟州、江陵、岳州、衡州一带。公元770年冬,历经命运折磨的杜甫穷困潦倒,贫病而逝,时年五十九岁。

杜甫的思想核心是儒家思想,他格外地关注国家和民生。由于国家的骤然巨变和生活的动荡不安,他长达半生的流离失所经历,使他对现实的黑暗和苍生的苦难得以深切的认识,他的诗激荡着热爱祖国、热爱人民的炽烈情感和不惜自我牺牲的崇高精神,反映当时社会矛盾和人民苦难,因而其诗被后人公认为“诗史”,他被尊称为“诗圣”。

1.杜甫诗歌的爱国之情表现在出仕愿望上

杜甫生于仕宦之家,自幼受到儒家思想的熏陶,他的人生愿望就是出仕报国,政治理想就是传统的儒家思想,希望统治阶级施行德政,以德治国,到达国泰民安。杜甫相信经过自己的努力能够实现像开元年间的盛世,“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奉赠韦左丞丈二十二韵》)就是很好的例证,这是杜甫一生执着追求的政治理想。青年时期的杜甫,信心满怀,憧憬未来,并不懈地为之努力奋斗。开元二十四年(公元736年),杜甫第一次游历齐赵期间,写下《望岳》,诗起首“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气势宏大;结句“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富于展望,令人感觉到诗人雄心勃勃的精神状态。也就是这时,漫游时期的杜甫到洛阳应举不第。但他没有灰心,天宝五年(746),入长安再次应举,仍是名落孙山。可他还是不死心,又在长安待了一年,并屡屡给时任尚书左丞的正四品大员韦济赠诗,请求举荐。再后来向皇帝献赋,向贵人投赠,过着“朝扣富儿门,暮随肥马尘,残杯与冷炙,到处潜悲辛。”的生活,最后才得到右卫率府胄曹参军(主要是看守兵甲仗器,库府锁匙)的小官。安史之乱爆发后,他潜逃到凤翔行在,任左拾遗。从漫游时的应举,到困顿长安十年的应举;从献赋做官,到做左拾遗,他生命的二十多年黄金时期已经过去,可始他始终没有放弃出仕的梦想,没有放弃报国之志。

2.杜甫诗歌的爱国之情表现在对统治阶级骄奢淫逸、穷兵黩武的揭露谴责上

正因为有了对国家深深的热爱,才有了对统治阶级穷兵黩武、骄奢淫逸的深刻揭露与讽刺。“去时里正与裹头,归来头白还戍边。”、“边庭流血成海水,武皇开边意未已”、“君不见青海头,古来白骨无人收”(《兵车行》)。天宝以后,唐王朝对我国边疆少数民族的征战越来越频繁,诗人深刻地揭露了李唐王朝穷兵黩武给人民造成的深重灾难,集中反映了人民对不义战争的怨愤,表达了对统治阶级的谴责;“君已富土境,开边一何多”、“杀人亦有限,列国自有疆。苟能制侵陵,岂在多杀伤?”(《前出塞》),诗人慷慨陈词,直抒胸臆,更是将批判的矛头直指皇帝,不应以黩武为能事,侵犯异邦,表现了诗人进行政治讽刺的勇气。又如诗作《丽人行》,无情地揭露了玄宗宠妃杨玉环及其兄妹不可一世的骄横气焰,以及他们丑不可闻的荒淫生活,这些都是同时代的诗人不曾写或者不敢写的主题。

杜甫还深刻地揭露严重的阶级对立、贫富悬殊,“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自京赴奉先县咏怀五百字》),对统治者进行了无情的鞭挞,表达了爱国怜民的思想。

3.杜甫诗歌的爱国之情表现在对人民疾苦的关怀与同情上

杜甫组诗代表作“三吏”(《新安吏》《石壕吏》《潼关吏》)、“三别”(《新婚别》《垂老别》《无家别》)集中揭露了唐代兵役制度的黑暗,深刻反映了劳动人民的痛苦和不幸。《石壕吏》更是形象地描写了官吏夜晚抓丁的暴行,并通过老婆婆之口,声泪俱下地诉说了战乱给人民带来的苦难。但诗人又怀着沉痛而矛盾的心情,劝人民为平息叛乱去参军:“勿为新婚念,努力事戎行”,表现了诗人忧国忧民的强烈情感。更可贵的是当诗人因幼子饿死而惭愧、悲痛时,他看到的不只是自己一家,而是由此“默思失业徒,因念远戍卒”,想到了比他更痛苦的人。再如《茅屋为秋风所破歌》,诗人由自己“床头屋漏无干处”想到天下穷人,渴望得到“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尽欢颜,风雨不动安如山”,而他宁愿“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1]。可见,杜甫的爱国之情与同情人民疾苦的心深深地融合在了他的诗作中。

4.杜甫诗歌的爱国之情表现在对自己壮志难酬的感慨上

杜甫有远大的政治抱负,一生致力于“致君尧舜上”,但他颠沛流离,一生壮志莫伸。杜甫的《蜀相》、《八阵图》、《登高》等几首诗反映了他壮志难酬的感慨。杜甫生平最敬仰诸葛亮,他对于这位“伯仲伊吕”、“功盖三分”的政治家,最后仍不能实现灭魏吞吴,完成中兴汉室的大业,很有感触,所以才有“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蜀相》)的名句。《古柏行》中由孔明庙而想到其身世为人,“扶持自是神明力,正直元因造化功”是以抒发诗人怀才不遇的悲哀。《八阵图》以洗炼语言赞颂诸葛亮一生的功业,其中亦有对诸葛亮壮志难展的深切叹惋[2]。“风尘三尺剑,社稷一戎衣”,“健儿宁可死,壮士耻为生”都是杜甫壮志难酬的集中表现,但这些感慨的诗句,亦是杜甫诗歌爱国之情的流露。

杜甫的一生是艰辛的一生,坚定的政治理想和动荡的混乱时代共同造就了一位伟大的诗人,他在离乱途中体验了国家的不幸和人民的苦难,他的诗歌真实地展现了一个胸怀天下的文人爱国情怀,“穷亦兼济天下”,或许,这就是这位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爱国之情的根源。

参考文献

[1]杨海云.坎坷人生路悠悠爱国情——浅论杜甫诗歌中的爱国情结[J]甘肃教育.2011.15

杜甫诗歌的人民性 篇12

杜甫一生坚持“奉儒守官”, 形成了积极用世、忠慈仁爱的性格和襟怀。纵观其诗, 儒家的仁者情怀与关注民生疾苦的精神高度统一于其身。诗人常常以时代的观察者和记录者身份对民生疾苦赋予深厚的同情, 他的诗歌中较多涉及“骨”字, 随物赋形, 以“骨”述他人与社会之境况, 具有博爱精神, 这些富含“骨”字的诗作被称为“骨诗”。顾名思义, 所谓骨诗, 指诗句中带“骨”字的诗。骨是人和脊椎动物体内支持身体、保护内脏的坚硬组织, 在这里比喻人的品格、气质、神韵。这些“骨诗”将作者关爱生命和忧国忧民的情怀融为一体, 集中彰显了杜甫悲天悯人的博大胸襟、敢于担当的责任意识、亲情友情的真诚呼唤和疾恶如仇的仁爱情怀。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是杜甫流落蜀中时写的一首著名诗篇, 其中“安得广厦千万间, 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 风雨不动安如山。呜呼! 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 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的“宁苦身以利人”的精神, 千载之后, 依然感人。“三吏”、“三别”是杜甫现实主义诗歌中的不朽之作, 集中体现了杜甫对安史之乱中人民苦难的认同和深切同情, 如《新婚别》中, 诗人以新嫁娘的口气诉说了千回百转的心事。《杜诗祥注》说此诗“君”字凡七见, “君妻”, “君床”, 聚之短也;“君行”, “君往”, 别之速也;“随君”, 情之切也;“对君”, 意之伤也;“与君永相望”, 志之坚且贞也。频频呼君, 几乎一声一泪。这样的诗, 句句都能打动读者的心弦。

与热爱人民的感情相联系, 揭露统治阶级的罪恶, 是诗人经常表现的重要主题。他的笔锋永远指向最高统治者。在《丽人行》中, 他以非常生动而含蓄的笔墨 , 讽刺了在唐玄宗的娇宠下, 杨氏姐妹所过的奢侈淫乱的生活;在《遣遇》、《甘林》等诗中, 揭露出官吏把人民搜刮一空, 造成处处卖儿鬻女缴纳租庸的凄惨景象。不仅如此, 诗人还对统治集团其他各种腐朽现象加以多方面抨击:在《洗兵马》中, 他指斥李林甫等官僚的得势嚣张;在《草堂》中, 他谴责成都军阀李忠厚的作威作福和残杀人民;在《潼关吏》、《诸将五首》等诗中, 他又嘲笑唐军将领的庸懦无能……可以说杜甫的不少诗都反映了徭役、租税和征战等给普通百姓带来的灾难, 批判可谓入木三分。

在儒家文化中, “骨”、“骨气”, “气骨”是刚健中正的表征, 诗人仁心广被, 泽及天下苍生, 以诗抒怀, 用仁义培植和浇灌的爱国爱民的伟大品格在诗中得以充分彰显。应该说, 这些仁爱情怀是传统儒家仁爱思想在杜甫诗歌中的自然推演。儒家仁的观念中带有浓浓的爱意, 这种爱不是一己之爱, 而是一种大爱、博爱、泛爱, 它对后世文人产生了深远影响。杜甫生在唐王朝由盛转衰的急速转变时代, 一生饱经忧患, 境遇十分坎坷, 他对民间疾苦有着切身体会, 因而往往能一语中的, 引起读者深层次的共鸣。

在唐代, 给人民带来最深苦难的是由于统治阶级的腐败引起的内乱外患, 这种情形在杜甫诗中得到了深刻的反映:“路衢唯见哭, 城市不闻歌” (《征夫》) 。更为可贵的是, 诗人不仅反映了战乱给社会带来的残破景象, 而且揭示出了更尖锐的社会矛盾。由于连年战乱, 人口锐减, 壮丁尤少, 于是统治阶级便用残暴手段, 把结婚才一天的丈夫, 还没有成年的“中男”, 甚至年老妇人都一起强征入伍或服役, 这一切都反映在著名的组诗“三吏”、“三别”中, 尤其在《石壕吏》这首诗中, 表现得最集中、最深刻。

由于杜甫看到人民在战乱中受到的灾难太深、太重了, 因此他热切盼望战乱平息, 好让人民过上太平的生活。他在诗中不断喊出代表着当时人民愿望的呼声:“安得壮士挽天河, 净洗甲兵常不用” (《洗兵马》) , “安得务农息战斗, 普天无吏横索钱” (《昼梦》) , 直到诗人老年, 也一直没有停歇过这样的呼喊。当安禄山率领胡兵蹂躏着祖国的土地, 在大敌当前时, 诗人一方面看到人民在官吏的横暴下被强征入伍, 情形极为悲惨, 另一方面他又怀着沉痛的矛盾心情, 在《新婚别》等诗中, 劝人民去从军, 平息这一给国家民族带来极大祸害的叛乱。正因为诗人对人民怀着这样深厚的感情, 因此, 当他听到有人建议迁都洛阳, 取其地势险固, 他却表示反对, 认为只要减轻对人民的剥削, 实行良好的政治, 天下就能安宁。所谓“盗贼”, 其实是被逼得无路可走的人民。这就是他在《有感五首》中表现出来的光辉思想:“不过行俭德, 盗贼本王臣。”

破碎的祖国一旦出现山河复整的气象, 悲歌了一生的诗人又写出了欢乐而感人的诗, 如著名的《闻官军收河南河北》:“剑外忽传收蓟北, 初闻涕泪满衣裳。却看妻子愁何在, 漫卷诗书喜欲狂……”这首诗不仅从他的每一个形象里涌出喜悦的感情, 而且它的每一个音节都像春天的旋舞曲似地飞转着轻快的旋律。

杜甫的一生是为人民忧虑的一生, 是为人民歌唱的一生。直到他病倒在湘江船上, 在生命的最后, 也没有忘记过多难的祖国、多苦的百姓。他在最后一首诗中慨叹道:“公孙仍恃险, 侯景未生擒。书信中原阔, 干戈北斗深。” (《风疾舟中伏枕抒怀》) 这就是壮怀一腔忧国忧民之思的杜甫, 在他的眼中, 广大民众的苦难忧乐始终都是最值得关注和同情的对象, 始终都在为社会的不公、时代的不幸而摇旗呐喊。

杜甫忧国忧民的思想感情、崇高的人格集中体现了中国封建时代知识分子最可贵的品质, 从而教育、激励了后世无数诗人和爱国者———陆游、辛弃疾、文天祥、顾炎武等人。杜甫伟大的诗篇和现实主义的创作方法吸引和启迪后世一代又一代的诗人, 从中唐的白居易到晚清的黄遵宪, 他们的创作与杜甫的现实主义创作方法都是一脉相承的。

上一篇:世行贷款下一篇:班级工作的几点体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