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情教育心得体会(共15篇)
国情教育心得体会 篇1
国情教育心得体会
通过在党校两年半的《国情教育》学习,先后学习了《从现有格局看中国经济发展的未来》、《我国法治建设理论与实践》、《文化建设与文化强国》、《社会结构变迁与社会治理创新》、《公共安全和应急管理的理论与实践》等篇目,通过各位授课老师多侧面、多角度讲解,使我对国内外的形势与政策有了更深刻、更全面、更真实的了解。
《国情教育》课程的开设十分有必要,对于提高我们的思想政治素质,把大学生培养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对我们平时工作的指导,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战略意义。因此,《国情教育》这门课是党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对我们进行形势政策教育的主要渠道、主要阵地。
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事业,建设惠及全体人民的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必须正确认识把握国情,从实际国情出发,按照中央确定的大政方针,建设我们的国家,做到科学发展。
我们国家自改革开放以来,在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指导下,全国人民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一心一意谋发展,聚精会神搞建设,国家面貌发生巨大变化,经济建设取得巨大成就,初
步实现小康社会,人民的物质与精神生活得到很大改善。但从整体上说,我国还是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是发展中国家,前进道路仍然存在很大困难,面临着一些制约和困扰我们的问题,主要有:一是资源压力。我国以占世界9%的耕地、6%的水资源,养活占世界22%的人口,一方面是一个奇迹,靠的是全国人民的不懈努力,另一方面也给可持续发展带来挑战,资源压力将长期存在我国,影响我国进一步发展。二是人口压力。我国是世界第一人口大国,人口总量高峰、就业人口高峰、老龄人口高峰、农村劳动力转移高峰接踵而来,给社会就业带来了前所未有的难题,出现国家未富而人口老化的现象。三是三农压力。由于历史、地理等的原因,农村、农业和农民处于国家现代化建设的薄弱环节,影响国家的整体发展,扶助三农改善三农是长期而艰巨的任务。四是环境压力。我国在现代化建设中取得了伟大成就,但也造成了严重的环境压力,局部地方环境污染严重,生态恶化,人民群众意见很大,加强环境保护刻不容缓。
正确认识国情就要正确把握国情,按中国的实际国情建设我们的国家,当前应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按照中央确定的治国方略和建设步骤,着重做好以下几项工作。
一是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把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作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主攻方向。构建扩大内需长效机制,促进经济增长向依靠消费、投资、出口协调拉动转变。
加强农业基础地位,提升制造业核心竞争力,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加快发展服务业,促进经济增长向依靠第一、第二、第三产业协同带动转变。统筹城乡发展,积极稳妥推进城镇化,加快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促进区域良性互动、协调发展。
二是加快科技进步和创新,深入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和人才强国战略。充分发挥科技第一生产力和人才第一资源作用,提高教育现代化水平,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壮大创新人才队伍,推动发展向主要依靠科技进步、劳动者素质提高、管理创新转变,建设创新型国家。
三是加快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深入贯彻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基本国策。节约能源,降低温室气体排放强度,发展循环经济,推广低碳技术,积极应对气候变化,促进经济社会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走可持续发展之路。
四是加快发展现代农业。坚持走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把保障国家粮食安全作为首要目标,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抗风险能力、市场竞争能力。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和公共服务,按照推进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的要求,建设好社会主义新农村,促进农民增收致富,着力改变三农落后面貌。
五是继续保持和发扬我党勤俭节约、艰苦奋斗的优良
传统。我党靠勤俭节约、艰苦奋斗这个传家宝建立了新中国,取得了社会主义建设事业和改革开放的巨大成就。在当前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事业中,绝不能丢弃勤俭节约、艰苦奋斗的优良传统,决不能讲排场,形成奢侈浪费之风,要继续保持和发扬我党勤俭节约、艰苦奋斗的优良传统,把它贯穿到建设、工作、生活的全过程,自始至终做到勤俭节约、艰苦奋斗,确保我国建设事业的顺利进行,并取得伟大胜利。
六是坚持依法治国的方针不动摇。历史唯物主义告诉我们,法治属于国家上层建筑的重要组成部分,必须服从服务于社会经济基础和生产力发展的要求,同时,法治对于社会经济基础和生产力发展具有巨大的反作用。法治的功能既体现在对于各种社会关系予以确认、保护、规范和调整,又体现在对于经济社会发展发挥引导、定向、推动和促进作用。法治通过确立和实施稳定的、公开的、规范的制度和规则,能够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牢固的基础、持久的动力和广阔的空间。
作为一名基层公平给你做人员,在认识把握国情,做到科学发展中,要加强自身建设,提高综合素质,牢记庄严使命,忠实履行职责,在自身岗位上发光发热,做人民满意的公仆。在以后的工作和生活中做到以下几点。
一要提高理论基础,增强学习意识。虽然国情教育课程一学期一次,但通过各老师的专题讲课,所学的知识领域
广泛、资料丰富,针对性强。通过学习,不仅仅使自我对中国国情有了更加清晰的认识,而且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五位一体建设有了更加坚定的信心,更加充分认识到只有中国共产党才能带领中化民族实现现代化和民族的伟大复兴。应对民族的伟大复兴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任务的艰巨性、复杂性、繁重性,为了紧跟时代脉搏,适应新形势、新状况,新变化,将以两年党校学习为契机,在今后的工作中,以学无止境的态度,向书本学,向实践学,向群众学的方式,不断学习新理论、新知识、新技术和新经验,做到政治上头脑清醒,理论上视野开阔,知识素养更加全面,从而提高自我分析问题和驾驭工作的潜力。
二要坚定理想信念,增强对党忠诚和为民服务本领。通过学习,进一步坚定了共产主义的信仰,坚定了自我对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信念,提高了党性修养,增强了党性观念,增强了为民服务的宗旨意识。自我更加清醒的认识到维护好、实现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是我们党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也是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关系的结合点。强化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意识,始终坚持“群众利益无小事”的观点,牢固树立“执政为民,立党为公”的理念,真正做到思想上尊重群众,感情上贴近群众,行动上深入群众,工作上依靠群众,发展上服务群众,诚心诚意为民办实事,尽心竭力为民解难事,坚持不懈为民
做好事,努力让人民公仆的政治本色。
三要开阔思路,拓宽视野,增强职责意识。透过学习,对当前国际国内政治、经济和科技发展状况有了比较全面的了解,丰富了知识,拓展了视野,提高了在信息时代党员干部如何提高必备的素质和做好工作的潜力。发展是社会进步之需要,创新是理论前进这动力,作为一名新时代的基层工作人员,不能墨守成规,更不能消极保守,只有立足本职,胸怀全局,端正思想,摆正位置,坚定信念,在自我的工作岗位上,以优质高效的服务,以求真务实、勤奋敬业的工作作风,出色的完成各项工作任务。
国情教育心得体会 篇2
其实, 历史教育是最好的国情教育与灌输, 历史是民族的根, 是中国人最基本的良知, 即歌词中所吟咏的“中国心”;熟知历史, 是中华民族保持凝聚力、保持认同感无可替代的、最为深刻的源头活水。所以, 一定要重视历史教育, 要从小就在国民心中植入民族的根, 像吉鸿昌那样时刻不忘记“我是中国人”。
历史课程资源是最深刻的国情教育资源。毛泽东同志早就说过, 指导中国革命的政党必须具备的三个条件之中, 其中就有历史知识。因为, 不了解中国的昨天与前天, 就不可能正确地理解和把握中国的今天和今天的中国。毛泽东同志熟谙历史, 所以他深知中国国情, 正确地制定了符合中国国情的农村包围城市的独特方针政策, 为中华民族的解放和人民的翻身作出了不可磨灭的伟大贡献。
那么, 如何把历史教育有机地融入到当前轰轰烈烈的生命化教育活动之中去呢?笔者认为, 重点是在提高我们对历史教育的认识。
首先, 要让活动的主体 (领导、教师、学生) 明白, 历史教育是包括思想教育在内的校园文化建设不可或缺的良好载体。现在的青年学生, 不愿听老人们的忆苦思甜式的思想教育方式, 也很难相信那段苦难的历史事实, 他们最热衷的就是目前网络、影视等现代化信息中了解到的西方富庶的物质条件和大都市的气息, 并对此表现出无与伦比的向往之心。究其根源, 其实也不能完全埋怨和责怪他们。因为我们在历史与国情教育方面, 对他们进行灌输严重不足, 甚至极少进行教育, 即使开设了历史这门课程, 也只是应付考试, 很少受到重视, 更没有从民族精神的纵深处与现实意义比较联系, 学生也就更加无从作纵向比较, 他们对中国历史知之甚少, 甚至可以说是略等于一张白纸。反观中国近代史上卓有成就的仁人志士, 无不是深得历史之益处。如章太炎先生, 就将爱国主义比作庄稼, 而历史教育则是对其进行浇水施肥。他说:“不然, 徒知主义之可贵, 而不知民族之可爱, 吾恐其渐就萎黄也。”实质上, 章老先生就非常明确地提出了历史教育是弘扬民族主义精神与国情教育的必不可少的平台。
其次, 历史教育, 无论是基础教育阶段的中小学, 还是高等教育阶段的大中专院校, 它都是最为朴素的最具亲和力的思想政治教育, 亦即国情教育。它能诉诸民族的集体回忆, 它能像春雨一样无声地滋润着青年一代, 将中华民族凝聚成永不言败的万里长城, 它能激发民族自豪感, 增强民族自信心, 并进而让国民自觉地承担复兴中华民族的重责。
最后, 只是我们不得不遗憾地承认, 由于受到升学率、评价机制等的种种限制, 现阶段历史课程在基础教育阶段, 普遍不受重视, 小学基本没有系统的历史教材, 更无专业的历史教师;初中实行开卷考试以后, 普遍认为它的存在仅仅就只是中考的需要, 应付考试而已;而高中毕业以后, 如果没有特别特别的要求, 几乎无人再去“触电”历史。
黄劲 教育创业家国情 篇3
在不久前的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庆典上,她又一次被邀请登上天安门城楼,观看阅兵仪式。这是她平生第3次接受邀请参加天安门观礼,也是回国创业的第16个年头。
她就是黄劲,安博教育集团创始人,也是留学回国人员和侨商的优秀代表。
十几年的风雨兼程,她开拓了祖国互联网教育的多个先河。这位“中国十大教育领袖人物”、激情满怀的企业女CEO一语道出了万千海内外中华儿女回国创业的本心。“选择回国创业不只是看好中国的人才、市场和发展,更主要的是想通过自己的努力,促进民族高科技产业的发展。如果我们国家的经济通过我们这批海归的努力有了更大的发展,这份成就感和荣誉感将是任何东西都无法取代的。”忆往昔峥嵘岁月,不忘教育创业的初心,她兢兢业业、勤勤恳恳十几年。
在北三环安博教育总部的会客室里,记者见到了黄劲,一身舒适休闲的妆扮,短发偏分。干练,是她给人的第一印象。“任何一项创业都要有理想和情怀,如若没有,很难坚持。”柔婉的语气中透露着刚毅,让人越发感佩这位女CEO当年回国教育创业的魄力与风采。
教育创业的初心
谈起教育,这个出生在双教师家庭的教育集团总裁,似有聊不完的话题。
安博,毋庸置疑,是黄劲的心血之作,1999年底创立于美国。安——融洽和谐的家文化氛围,公平透明的考核竞争机制,绩效论薪酬,让优秀的人才没有后顾之忧;博——不唯历论,学历、资历、经历,注重态度,注重绩效,注重德才,追求卓越,广纳各方英才。
当年,黄劲回国创办安博教育,放弃自己正在从事的软件工程技术。祖国教育事业方兴未艾,一开始,她便确定从教育入手。
“当时,我国的教育行业相对于发达国家来说,理念落后,资源单一、匮乏,亟待提升并与国际接轨。”正是看到这样的现实情况,还有那曾经选择为祖国教育事业作贡献的意志和决心,让她对安博教育有了更高的要求和定位:把传统教育资源、网络技术资源与个性化教育需求整合起来,书写中国教育服务发展的新篇章。
如此理念,黄劲一直加诸于安博教育的企业文化中,严格践行。黄劲坦言,年少时,她曾见到偏远山区的人能够享受到的教育资源极其匮乏,于是,她希望用信息技术帮助爱好学习的人们,让更多爱好学习的人受益,让更公平的教育机会遍布祖国南北,切切实实实现教育机会,人人平等。
这是她的梦想,也是坚持创业的情结。了解黄劲教育经历的人,自然会明白她的这番执着。从小出生在兰州的她,天资聪颖,15岁时便考取电子科技大学计算机系,直到研究生毕业;1988年考入美国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和电子科技大学联合培养的博士,并获得博士学位。
大西北的教育资源是有限的,但黄劲正如名字所示,就是有那么一股子“劲”儿,奋发向上,在求学之路上能够勇攀高峰,冲破教育匮乏给自身带来的枷锁。
“冲出去再回头看,会明白、感悟到更多。”因此,在之后安博教育的发展过程中,黄劲用心解决教育资源不平衡导致求学人不能上学、就业的尴尬局面。安博以升学和就业两大关键需求为目标,为各个阶段学习者不断提供高效、个性化的学习服务。
从开始成立安博公司,到回国后的安博教育,黄劲把曾经的追求更变为一种无时不刻不激励自己的人生信仰。
要把安博打造成能切实解决升学就业、教育资源不公的难题,同时还要更具特色的教育服务机构,她建立以区域教育服务中心和实训基地为依托,以师资、课程、服务流程、IT支持、网络学习服务的标准化为载体的服务体系,保障全国各地用户的个性化需求。安博教育的业务涉及基础教育服务、职业教育服务、企业培训等领域,安博高考与同步培训机构、安博国际学校、安博实训基地、安博职业教育学院、安博学习体验中心等机构已遍及全国二十多个省市。
然而,这一切的一切,往事再回首,仿佛是黄劲那顷刻间的感动,更是深藏心底,历久弥深的情怀。
海外学子家国情
1992年,对黄劲来讲,是人生中的一个重要节点——结束学校生活,正式入驻美国硅谷。
当时,黄劲在一家从事集成电路CAD的软件公司——AVANT公司工作,凭借着自己过硬的技术,很快成为该公司创始工程师之一。
仅仅几年里,她从一般工程师到高级工程师,从项目主管做到高级主管,事业上略有所成。只是1998年她的一个决定,很是让亲朋好友感到惊讶——在美国创业。
硅谷是创业者的乐园,同时也是创业者的失乐园,因为这里创业成功者少,而失败者多。
黄劲的这一大胆决定自然持反对票的居多。但她凭借着自己的学识和魄力,毅然决然经营起了自己的第一家公司——Ambow Corporation(安博软件公司),主要从事Internet相关软件技术的研制开发和电子商务的经营。
或许是她做事干练、随和与富于感召力的性格,使她身边迅速聚集了一批掌握高新技术的留学人员、计算机软件和多媒体技术方面的优秀人才、华尔街的名律师、美国名校的MBA和美国注册会计师等都前来助阵,并招来很多项目投资,事业也渐渐壮大起来。
身在异国他乡,能够拥有自己的一家公司,生活衣食无忧;工作之余,还能经常和丈夫到各地旅游,滑雪、垂钓、攀岩、读书、写作,一家人其乐融融,是人生一大幸事。
只是,在黄劲的心底,总有一份沉甸甸的情怀难以割舍。
1999年,中国驻美旧金山总领馆与教育部国际司首次联合组织了硅谷“留美博士企业家合作考察团”15人回国考察,黄劲是团长。这一次考察,使已经在海外求学8年的她深刻感受到了祖国的发展和变化,但同时,她也明白祖国需要人才。
第二年,旧金山总领馆与教育部国际司再次组织了一个25人的硅谷“留美博士企业家合作考察团”,黄劲再次参加并担任团长。“每次回国考察完来美国,我总是会抑制不住地向亲人和朋友们讲述故土的巨大变化。我把自己的感动传达给了更多的人。”黄劲说。这次考察,她的心又有所触动,祖国的建设需要海外学子学成归来,祖国的故土最让人留恋。
她又面临人生另一重大转折点:放弃现有在美国的一切回中国,让自我价值得以体现,人生梦想得以实现。
1999年10月,作为全世界数十万留学生代表之一的黄劲,应邀回国参加国庆50周年大庆的观礼。
看到那一列列整齐的方阵,一辆辆雄壮的铁甲战车……站在天安门观礼台上,她仿佛看到了祖国强盛的明天,一条巨龙正在从睡梦中苏醒,欲腾空而起。
“就在那一刻,回国创业的决心已下。”它就是一粒种子,深埋在了心里,开始萌芽。正如黄劲所说,任何一项创业都要有理想和情怀,这也许就是她最真实的情怀。
“海归”创业中国梦
中国梦——家国梦,个人梦,海归梦。
黄劲将自己的信仰和情怀投入到安博教育发展的事业当中,全心全意。在不到一年的时间里,她便在苏州中国留学人员创业园注册了苏州安博软件有限公司,这是安博教育的前身,她做了国内第一个自主版权的、开放式的教育平台。
创业不是简单的事,挫折和困难对于创业者来说是家常便饭。安博在磨砺中蹒跚前行。在黄劲的带领下,安博在国内率先提出“构建中国自己的开放式网络教育平台”理念,并首家研创出国际标准的网络教育平台。
2001年,安博倡议设立软件工程硕士学科,并最早开始国际化高级软件人才教育模式探索与实施。3年后,安博以“硅谷技术、民族版权”为研发宗旨的全系列教育软件系统累计应用于包括政府、大学、中小学校、信息中心、企业等在内的全国数千家机构。又3年,“安博网络教学计划及爆破式学习模式的研究和实验”继进入“十五”规划课题后,再次进入“十一五”规划国家级重点基础教育学科课题,有力促进了祖国教育领域“信息技术环境下多元学与教方式融入日常教学”的研究。2006年,安博IT实训体系通过教育部科技成果鉴定,并以此体系为基础与教育部开展“IT实训推广工程”,之后,安博教育集团又率先在昆山等地创立了大规模园区型实训基地。
2010年,黄劲的安博教育成功在美国纽交所上市。
此时的安博教育经历过了大风大浪,终于实现了全体安博人的梦想,看到如此骄人的成绩,黄劲开心地笑了。
这几年,黄劲带领安博正在努力朝着为产业升级源源不断提供合格人才的方向做努力。“教育,不仅是一种基础教育,从刚归国从事软件平台的研发,到现在专注人才的培养,教育最终的成果终究要回归到个人。”黄劲说,党和国家提出人才战略是第一位的,因为产业升级如果没有合格的人才保障,何谈经济发展。
何谓“合格的人才”?她提到融合型人才:“需要掌握很多知识,懂得多方面的技能。而大学培养的相对单一,并不能直接满足产业的发展需求。”安博教育会为有需要的人提供多个专业的培养,通过下一步建立众创空间的方式来提高它成功的可能性。
海归群体是一个融合型人才很多的群体,对于他们创业,黄劲建议:“海归群体能够带动双边的经贸发展,而且前景会越来越好。我作为留学创业人员,这么多年一直离不开国侨办、北京侨办的鼓励和支持。现在,我们正和侨办领导商议做一些海归的众创服务——三维网格化的众创空间。如果可以顺利实施,就能让海归创业者更好地、有效地互通。”
国情教育主题班会教案 篇4
活动目的:通过主题班会,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培养学生对国旗、国徽的崇敬之情,会唱国歌。懂得尊敬国旗、国徽,会唱国歌也是爱国的表现。
活动形式:朗诵、演讲、演唱。
活动准备:爱国教育相关视频、课件,国旗,红领巾等
活动过程:导入:今年的国庆节是我国建国六十四周年纪念,风风雨雨的半个多世纪,多少代人的共同奋斗才换来今天的安定繁荣。从“东亚病夫”到奥运会承办国,从闭关锁国到亚洲最大市场,从仰望星空到太空行走„„孩子们见到的都是今天的成就,并未曾去真正了解祖祖辈辈们辛劳的过程。乘着这节日的东风,让孩子们了解幸福生活的来之不易,学会珍惜生活。
一、了解国家的基本概念。
1、背诵《我们爱你啊,中国》,说说我们的祖国。
2、选择一个方面介绍自己的祖国。
3、出示课件,展示祖国的版图。
4、教师总结,对祖国进行全面的介绍。
二、了解国家的深层含义。
1、在老师的引导下,说说自己所知道的中国五千年的灿烂文化。
(1)小组内讨论交流
(2)全班交流,评选最了解中国文化的小组。
(3)通过老师的讲解,了解中国文化为世界所作出的贡献。(出示PPT)感受中国的美丽与魅力。
2、通过视频了解中国六十多年的变迁。
(1)说说视频中的那个画面最让你印象深刻,为什么?
(2)小组讨论视频中最让人不可思议的画面。
(3)在纸卡上写下你要对为国家的富强付出巨大贡献的先辈们说的话。
三、了解国旗、国徽、国歌、红领巾的由来和象征意义
1、重温国旗、国徽、国歌的含义(出示国旗、国徽,PPT)
2、唱国歌,《歌唱祖国》,表达对祖国的赞颂。
2、请少先队员代表叙述红领巾的含义,少先队员这个称号的意义。(出示红领巾)
3、怎样爱我们的国家?
说说作为国家的一份子,为了国家的更加安定与繁荣,我们该怎么贡献自己一份小小的,却不容忽视的力量。
老龄化国情教育总结 篇5
蓬江区杜阮镇贯溪小学
2018.10.26 为关于我市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精神,增强全社会人口老龄化国情意识,根据全国老龄办、中组部、中宣部等部门下发的《关于开展人口老龄化国情教育的通知》的相关工作安排,结合我校实际,决定开展“尊老敬老,教育为先——人口老龄化国情教育活动”。
本次活动结合重阳节分为三个部分:
一、开展师生知国情教育
人口老龄化是贯穿我国21世纪的基本国情,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是国家的一项长期战略任务。在全社会开展人口老龄化国情教育,是贯彻落实总书记关于加强老龄工作重要讲话和重要指示精神,开展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行动的重要举措,有利于营造全社会关心、支持、参与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的良好氛围,激发全社会增强应对人口老龄化的主动性、针对性、自觉性,对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宏伟目标,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战略意义。为此学校利用教师大会、大队部广播国旗下讲话等向教师及学生宣传我国“人口老龄化的基本国情“。让全校师生明白教育的目的及意义,能过宣传教育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二、组织重阳敬老爱老专题班会
老师利用专题班会,与学生们讲述了重阳节的来历,图片展示了各地庆祝重阳节的习俗,老师还重点向学生们介绍从1989年开始每年的农历九月九日被定为“老人节”,教育学生从小就要树立尊敬老人、爱护老人的优良传统;
三是诗歌颂重阳
自古以来重阳节的美景都是文人墨客争相吟诵的素材,各班积极让学生们也做了回诗人,各班以“小小诗词会”的形式争相吟诵着赞美重阳节的诗句。并布置作业:让孩子回家为家中的老人洗一次脚、梳一次头、递一杯茶。
疫情之下家国情怀观后感心得体会 篇6
他说,在这场没有硝烟的人民战争中,内外温州人与广大奋战在一线的战“疫”先锋们万众一心、众志成城,凝聚起上下同欲的强大合力,携手构筑疫情防控的“铜墙铁壁”,感谢大家,向大家致敬。眼下,战斗还没有结束,我们要再接再厉、连续作战,携手夺取防控阻击战的全面胜利。
在市华侨总商会,墙上世界地图标注着遍布五大洲的40多颗爱心、270多个侨团站点及一条条“抗疫包机路线”,这是世界温州人驰援家乡的全球接力图。
温州市华侨总商会会长、德国全德华人社团联合会荣誉主席冯定献说,华人华侨的爱心物资一批批从国外直接运过来支援家乡和祖国,代表着每一位华侨对祖国的心意。同时,我们政府在防疫工作上的尽心尽力,对人民群众生命安全的重视,在外国人看来是非常不可思议的一件事情,正是这样我们的疫情才能这么及时地控制住。
温州市华侨总商会监事长、意大利威尼斯华侨华人企业家总会名誉会长夏烈说,意大利华侨华人这次应该是捐献物资最多的群体之一。作为一个华侨,我想说只有我们到了国外才能感受到,对祖国的那份爱国之情是不能用言语来表达,唯有行动。随着一件件物资的集结,一箱箱满载着华侨们的祝福的物资运往国内,1200多公里驾车运送,首开先河包机运送物资……这些都是我们温州人精神的体现。
温州市华侨总商会常务副会长、日本浙江总商会名誉会长李建江说,1月29日我们发动日本华侨收集口罩,华侨们又发动家属们到处找口罩,有位副会长甚至亲自飞回日本把口罩物资押运回温。温州华侨华人的爱国爱乡精神真的很了不起,无论发生什么事情,只要祖国需要,只要家乡有危难,温籍华侨们总是第一时间开展行动,竭尽全力,不求回报。
如何在历史教学中进行国情教育 篇7
一、生产力发展状况教育
我国生产力发展水平低, 是我国国情的主要方面初一、初二的学生有印象又不深刻、有了解又不清楚, 认识和理解程度处于朦胧状态, 进行教育, 势在必行。
我国有13亿人口, 10亿多在农村, 基本上还是用手工工具进行生产。自然经济和半自然经济占相当大的比重, 粮食商品率仅为30%左右, 它所提供的剩余农产品很少, 给工业生产和科学、教育、文化等都带来很大影响。
从工业方面看, 虽然有一些现代化企业, 现代化程度比较高, 但大量的企业落后于现代化水平几十年, 手工劳动还占有一定比重, 技术设备陈旧, 劳动生产率低, 经济效益差, 能源、交通比较紧张。同发达国家相比较, 除少量的现代化工业外, 普遍的科学技术水平不高, 以我国重工业基地上海为例, 20世纪三、四十年代的老设备占全市设备的一半左右;五十年代的设备占三分之一;真正具有国际上20世纪六、七十年代水平的设备, 只有十分之一多一点。现代化程度较高的上海市尚且如此, 落后地区的现代程度就可以想象了。
通过翔实材料的介绍, 确切数据的讲解, 使学生认识到:生产力发展水平的高低, 决定了社会经济发展速度的快慢, 激发了学生刻苦学习科学文化知识的积极性, 增强了学生进行“四化”建设、振兴中华的责任感, 加深了学生对教育与国民经济发展的密切关系的理解。
二、人口知识教育
人口众多是我国的一个突出国情, 人口知识教育也是国情教育的一个重要方面。鉴于青少年学生对人口知识生疏、认识上肤浅、理解上片面, 特别是关于人口与生产的辩证关系不懂, 对此进行人口知识教育, 很有必要。
在历史教学中, 紧密结合初中历史教材知识, 补充相关材料, 有选择地向学生渗透, 如:马克思主义人口理论、世界人口和我国人口现状、我国控制人口增长的目标和控制人口增长的政策和伟大意义等知识。一方面结合我国人口多, 占世界人口22%, 且基本解决了人民的温饱问题, 是世界公认的大成绩, 更是中国人民的一大自豪;另一方面, 人多地少, 人口资源比例失调, 成为一个突出矛盾, 制约着我国经济的发展速度, 使学生进一步认识到:要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和人均占有量, 人口数量要控制, 我国经济发展要有计划, 实行计划生育是我国的一项基本国策, 是完全正确的。
通过教学, 学生不但掌握了一些国情的基本情况和一些基本观点, 而且还认识了人口生产、生活与社会进步的关系。
三、进行思想道德和科学文化素质教育
在初中阶段, 中学生的革命人生观和科学的世界观尚未真正形成, 思想认识较为肤浅单纯, 理想与实际往往相脱离。目前, 有一给分学生认为:“考学无望, 读书无用。”这种错误认识, 在学习成绩较差的学生思想行为上有所表现。从我校学生辍学的调查情况看, 辍学率上升到10%左右;到初二下学期上升到20%左右;到初三的下学期辍学率上升到30%以上。辍学率的不断升高, 促使学校加强巩固“三率”迫在眉睫。这些应接受再教育的青少年, 离开校门, 不仅影响了自身素质的提高, 给社会教育等各方面也增添了困难。
初中历史教学中的国情教育 篇8
一、进行中华文明与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教育
我国有着五千年光辉灿烂的历史,从人类告别愚昧迈入文明时起,到公元15世纪以前,我国一直是当时世界上为数很少的几个先进国家之一。中华民族以高度的智慧和能力,创造了光辉灿烂的文化,对人类文明作出了重大的贡献。由中国人民培植的优秀文明传统,从古至今,一代代相传,一脉相承,因此它与我们正在建设着的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是分不开,割不断的。我们要积极地从古代文明中汲取营养,同时借鉴世界上一切优秀的文化成果,不断前进,创造出更加光辉灿烂的当代社会主义文明,以崭新的面貌重新立于世界民族之林。到社会主义阶段,这些优秀传统被继承和加以弘扬,与社会主义思想相融合,形成了具有我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所以我们在历史教学中也应进行这方面的国情教育。
二、进行社会主义必然性的教育
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建立了中华人民共和国,使中国走上社会主义道路。中国人民选择由新民主主义革命走上社会主义道路,不是偶然的,而是近代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基本矛盾发展的必然结果,是中国人民经过长期的痛苦摸索,从多次失败中找到的,我们要教育学生应当珍惜这一正确的选择,“只有社会主义能够救中国”,也“只有社会主义才能发展中国”,社会主义在我国的建立,实现了我国历史上空前的全国(除台湾外)的统一,民族的团结,祖国的富强。我们要在中国现代史的教学中教育学生,让他们了解中国走社会主义道路的必然性,和只有坚持走社会主义道路,中国才有光明的前途。
三、进行社会主义建设成就的教育
比看写讲――国情教育的有效途径 篇9
国情教育是中小学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怎样才能有效地加强国情教育呢?笔者认为,必须针对青少年学生的特点,运用多种形式多种方法,激发学生兴趣,做到寓教育于活动之中。我们在实际工作中采取了“比”、“看”、“写”、“讲”等系列形式,取得较好效果。一比。比较的内容可以是历史国情、自然国情、现实国情多方面的;比较的方式可以是纵向比较,也就是现实和历史作比较。比如我们结合第十一届亚运会在北京召开这一大事,拿昨天的“东亚病夫”与今天的“亚运东道主”相比较,使学生在分析过程中,认识这一巨大变迁的本质因素,从而激发学生爱党爱国热情。比较也可以是横向的,也就是中国的和外国的作比较。譬如,笔者曾在班中作过一次一中外人口趣比:湖南省=英国(指人口数相同,下同)河北省=法国江苏省=加拿大四川+广东十河南=美国中国=美国十苏联十日本十英国十法国十西德十西班牙十意大利十加拿大十澳大利亚十荷兰+东德十罗马尼亚+比利时十葡萄牙十瑞典+瑞士这样一对比,学生深刻地认识到尽管我国地大物博,但由于人口众多,所以资源相对贫乏。要想发展经济,一方面必须坚持计划生育这一 基本国策,另一方面必须保持和发扬艰苦奋斗的传统。
二看。现代化的`企业和工程,可使学生了解中国现代化建设的速度和进程;改革开放后的农村,让学生了解党的基本路线和政策给广大农村注入了勃勃生机的事实;历史故迹、革命老人,可以使学生了解中华民族的发展史和斗争史。
“看”,还可以组织观看电影、电视,有效地进行爱国主义教育、革命传统教育、革命英雄主义教育;欣赏祖国河山的壮丽景色,激发学生爱国热情。
三写。所谓“写”,主要有如下三种形式:一是摘抄摘编;二是办好黑板报、墙报;三是组织征文。
学生在广泛翻阅读报刊书籍的基础上,进行专题摘编,可以集中掌握某一方面的知识,并且经由自己动手,留下的印象特别深刻。如组织学生采撷中国历史的民族英雄事迹、名胜故迹简介、爱国名句,让学生在阅读、摘录的过程中受到熏陶;墙报、板报是学校重要的教育阵地。在教师指导下,让学生自己组稿,自己设计,自己书写。
国情教育心得体会 篇10
在“感受家乡新变化”的活动课中,我先播放了歌曲《春天的故事》,烘托出积极奋进的气氛,接着,让大家谈对这首歌的感受并设计了如下几个环节:
(一)实话实说——家乡的巨变。教师通过多媒体展示了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在经济、政治、文化等各方面的伟大成就,给学生以感性认识和强烈的震撼;然后他们分别展示了自己调查、搜集的资料,并对家乡的变化娓娓道来。
(二)寻根求源——细说巨变的原因。这一环节要求分组讨论,在热烈的探讨中,每组同学都总结出几点原因,如党的改革开放政策好,人民思想解放、勤劳致富,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科技兴农等等。
(三)畅想明天——展望美好未来。这一章节,让大家充分发挥各自想象力,尽情描绘心中未来的家乡,同学们七嘴八舌,沉浸在美好的幻想里。我又及时引导大家:怎样把美好梦想变为现实?又引起沉思……最后,在《走进新时代》的激情合唱中结束了本次活动课。本课通过灵活生动的形式,使同学们深刻感受到改革开放给我们祖国和家乡带来的新气象,加深了对党“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认识,得出了只有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社会主义才能发展中国的基本结论,升华了爱家乡、爱祖国、爱社会主义的情
浅析新形势下的地理国情教育 篇11
关键词:新形势 地理国情教育
中国分类号:G633.55
当前,国际形势风云变幻,国际关系错综复杂,中国还面临着人口老龄化、资源短缺、环境破坏、海洋权益保护等问题。加强地理国情教育,清醒地认识国际国内形势,把握时代脉搏,激发学生热爱祖国、建设祖国的责任感和使命感,提高现代公民的基本文化素质等,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全日制普通高中地理新课程标准》把地理课程总目标分为三维目标: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的第二条是“关心我国的基本地理国情,关注我国环境与发展的现状与趋势,增强热爱祖国、热爱家乡的情感”。而我国在地理方面的国情内容主要包括:我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幅员辽阔,山河壮丽;资源丰富;人口众多,人均资源量少;地区差异大;自然灾害的多發性及我国人民克服自然灾害所作的努力;经济发展迅速,但与发达国家比仍有差距,还是一个发展中国家等几个方面。
那么,在中学地理教学中,应该如何发挥学科优势进行国情教育呢?
一、教师必须以身作则,率先垂范,以正面教育感染学生。国情教育必须以正面教育为主,这就要求教师本人必须先进行自我教育,必须具有强烈的爱国热情,才能激发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教师必须用发展的眼光和辩证的观点去分析和认识国情,才能引导学生形成科学的国情观念;教师必须以严谨的治学态度,传授知识和进行思想教育,才会培养学生为振兴中华而发奋学习的历史责任感。
二、坚持把地理课堂教学作为地理国情教育的主要阵地。高中地理许多章节内容与国情教育联系密切,而每一地理国情内容往往是由两方面构成的,因此,进行课堂教学过程中,必须实事求是,既要分析我国地理国情方面的优势,也不能回避国情中存在的问题,不能只唱赞歌,而掩饰不足。例如:从2010年起我国GDP总量居世界第二,但是,人均GDP和消费水平排在世界百位之后,非常靠后,国富民强的宏伟目标还远没实现。我们每一个中华儿女还必须发扬艰苦奋斗、勤俭节约的优良传统,教育学生从我做起,从小事做起,从现在做起,构建节约型社会。(下图为部分国家和地区财富分布图)
我国自然资源总量丰富,种类齐全,但是,与人口规模和经济发展需求相比,自然资源十分匮乏,以消耗资源和能源、牺牲环境为代价的经济增长现象还相当普遍,资源、能源和环境的瓶颈制约日益突出。进行地理国情教育时,要防止两种偏向:一是只介绍祖国地大物博,只宣传近些年来国家经济建设成就巨大,而不分析存在的不利因素,如我国人口压力大,科技水平低,国民经济发展中存在一些问题等,一味地以己之长比人之短,这样会导致盲目乐观。二是过分放大我国社会经济发展中的不利因素,片面夸大发达国家的优势,这样不仅不利于学生用发展的观点认识国情,更使得对祖国前途产生悲观情绪、失去民族自信心。只有全面地、多角度地分析其优势和劣势,才能真正被学生接受,最终取得教育实效,以国情优势培养学生的爱国情,以国情劣势激发学生的忧国心,以爱国情与忧国心铸就学生的报国志。
三、把国情教育与乡土教育有机结合。乡土地理在地理国情教育中有着特殊作用。把典型的乡土地理事例和课堂教学内容相结合,理论联系实际,使得乡土地理教学与国情教育达到你中有我,我中有你,融为一个有机整体。如在学习到“资源的跨区域调配”一节时,结合十堰市丹江口水库作为南水北调工程中线方案水源地,组织学生参观丹江口水库及加坝工程,走访了解33万库区移民工程,分析水位上涨对库区内可能产生的影响,讨论南水北调中线方案对汉江流域及华北地区区域发展的影响。一方面深入了解了到我国水利工程建设的一大壮举,还通过学生的社会实践活动,直接获取丰富的乡土材料,增强了学生热爱家乡的情感,使地理教学多姿多彩,彰显了地理学科的魅力。
加强地理教学不应忽视国情教育 篇12
地理学科教育, 虽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但由于目前应试教育的负面影响, 尤其地理学科列入高考范围之外, 使本来就未得到足够重视的地理课, 出现了种种不良现象, 如课时减少、作业取消、教室上课讲得少, 背诵的东西多, 致使高分数、低能力的现象普遍存在。有的人瞧不起地理教师。因此, 有的教师弃地理专业而改行, 有的调换教其他课程, 不愿意长期从事地理教学。尤其在小学教学中, 地理课教学成了“捎头课”、“副课”, 安排一些病、老教师任课, 致使教育质量低下, 已经达到了令人担忧的地步。更无从谈起对学生进行国情教育了, 激发学生的爱国主义思想感情岂不成了一句空话。
目前, 有相当部分的学生在中国地图上找不出自己的家乡所在, 说不出长江、黄河发源地, 流经省区, 对南北方气候变化的原因、降雨等知识模模糊糊说不准确, 在世界地图上找不到自己祖国的确切位置。有的中学生地理会考之后, 使教科书“刀枪入库”, 让课本睡大觉。有的高中毕业生, 却不清楚当地的气候类型和所属的自然带, 更有甚者连天气预报都看不懂!由此, 任其发展下去, 怎么能适应现代化建设的需要呢?21世纪将是一个空间时代和信息社会的新世纪, 到那时, 人们将需要更深的地理科学和更多的地理知识, 以适应时代的要求和科学的进步。
地理学科, 作为一门基础学科, 从小学阶段开始, 就应该打好基础, 把爱国主义教育和我国的国情教育渗透到课堂教学之中。地理课是向青少年学生传播爱国主义、进行国情教育、国策教育的重要阵地, 在培养学生热爱自己的家乡、热爱祖国山河、奠定爱国主义思想基础方面, 具有其他学科不可替代的作用。其次, 地理教育的内容, 对于青少年熟悉自然环境和认识自然规律, 提高对自然界的观察能力, 提高资源意识、人口意识和环境意识, 了解社会发展与地理的关系等, 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即使从个人的学习和生活需要看, 不论是读书报、看电视, 还是外出旅行等, 地理知识都将为人们带来很多方便。总之, 地理学科对帮助学生了解掌握我国的国情优势和社会主义建设所取得的伟大成就, 知道如何去合理开发利用和保护资源, 充分发挥各种资源对经济、社会的效益, 严格遵守保护环境和资源的政策法令, 对认识自然规律, 了解我国多发性的自然灾害, 做好防灾抗灾工作都非常重要。地理知识对推动社会发展和科学进步诸方面具有越来越广泛的特异功能作用。因此, 我们广大的教育工作者, 要从培养造就新世纪合格接班人的战略高度出发, 全面落实党的教育方针, 正确对待地理学科教学, 真正把国情教育寓于地理教学过程之中, 使地理学科教学健康发展, 为社会主义建设事业, 充分发挥出地理知识的特有功效。
地理作为中学基础教育的一门学科, 具有独特的发展教育的价值, 是其他学科所不可替代的。那么在地理教学中, 怎样在传授知识的同时加强国情教育, 并摆脱生硬简单的说教, 使学生“知其然而又知其所以然”。国情教育需注意的几个问题。国情教育是一个有目的、全面而深刻的教育, 这就要求在选题方面注意以下几个问题:以课本内容为线索, 有机而潜移默化地进行爱国主义教育;注意内容的公共性, 以使师生之间产生感情上的共鸣;注意分析引导, 针对中学生感情易波动的特点, 教师不能满足于学生肤浅的一时的爱国情绪, 而要在此基础上进行分析, 并引导他们将之转化强有力的行动。
摘要:地理学科的教学, 对学生加强国情教育, 激发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 培养学生正确的认识我国基本国情, 自觉增强学生热爱祖国、建设祖国的责任感和紧迫感, 对提高现代国民的基本文化素质有着重要独特的作用。本文将向大家谈谈地理教学与国情教育的关联。
国情教育心得体会 篇13
《中国共产党章程》心得体会:党章修正案符合世情国情党情
据十九大议程,大会将审议通过《中国共产党章程》。连日来,十九大代表在讨论《中国共产党章程(修正案)》时一致认为,党章修正案符合世情国情党情,顺应党心军心民心,对于动员广大党员干部开拓进取、团结奋进,向着“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迈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具有重大现实意义和深远历史意义。
根据州市委对党章修改征求干部群众反应,下五屯街道党工委高度重视,立即组织全办党员干部职工和村社区党员同志对十九大议程提出的党章修改,进行了充分讨论,一致认为党章修改体现全党意志,符合时代要求,顺应党心民心,党的十九大对党章进行适当修改是十分必要的,这是适应新形势下加强党的工作和党的建设的必然要求,是推进党的理论创新、实现党的指导思想与时俱进的必然要求,是顺应时代潮流、发展变化和党心民心的必然要求。
党章修正案充分吸收了十八大以来总书记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有利于全党更好学习党章、遵守党章、贯彻党章、维护党章,有利于在今后工作中更好贯彻落实十九大精神,更好发挥党章对党的工作和党的建设的指导规范作用。尤其是农村基层党建工作新的发展有较大的引领作用,让基层党建能够准确的按照修改后的党章条款,充分发挥战斗堡垒先锋作用。此次党章修改,是在党的事业推进到关键时期进行的,充分体现了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提出的治国理政新思想新理论新战略,集中了全党智慧,对于强化党的领导、巩固党的执政地位、保持党的先进性和生命力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思想是行动的先导,更加科学、先进、完善和系统的理论武装,必将进一步提升党的治国理政水平,必将进一步增强各级党员干部的理论修养和政治能力,让全党同志更加坚定“四个自信”、凝心聚力,朝着更加清晰的方向奋力拼搏。
国情之创新元素 篇14
看完国情备忘录之创新元素后,我义愤填膺,泱泱我大国,还只是一个缺乏自主知识产权的制造大国,而非创造大国。真是看得痛心疾首,同时也对中国现阶段的情况了解得更加透彻,认识更加深入了,我们作为中国的新一代必须在这个时候为国献智献力啊,让中国雄起、腾飞,走在世界的最前端!
08年,中国奥运会首次将奥运圣火在世界第一高峰——珠穆朗玛峰点燃,让之前国际奥委会的担心消逝,也标志着人类的极限又拓展了一步。
中国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设计的长征系列火箭从1970年发射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以来,已经成功发射了七十多颗国内外卫星,在竞争激烈的航天市场确立了我国航天的地位。2003年10月15日,神州5号成功把我国航天员杨利伟送入太空,是我国成为世界上第三个拥有载人航天能力的国家。2008年9月25日,神州7号把三名航天员送入太空,并实现了宇航员太空行走。
和航天的成就相比,我国航空工业,特别是民用航空工业,却是另一番景象。上世纪80年代中期以来,我国曾经多次尝试和国外飞机制作商合作生产干线飞机,而外国飞机制造商为了把他们的产品打入我国市场,也愿意采取某种深度的合作生产方式,通过这类合作生产,我国的飞机生产技术的确也有了相当的提高。但是在知识产权和关键技术核心问题上,包括买到公司在内的所有外国飞机制作商绝不肯做出丝毫的让步。世界上没有哪一个制作商愿意培养出一个自己的竞争对手,引进,并没有锻造出中国制造大飞机的核心能力。
我国古代,贾思勰《齐民要术》是世界上完整保存下来的最早的一部农书;蔡伦,东汉时就发明了用树皮等造纸的方法;沈括,世界上最早发现磁偏南现象的科学家;郑和,成就了世界上最早进行大规模远洋航行的船队……中国古代的灿烂文明奠定了中国科学世界史中卓越的地位。
但是近代和当代,电灯、电话、电视、汽车、飞机、卫星、半导体、电脑网络,这些重大的发明都是外国人做出来的。在世界级的发明家里,很少能看到中国人的身影。
在对发明有极大贡献的国家里,有一个共同的特征:他们的综合创新能力指数明显高于其他国家。技术进步对经济增长贡献率>70%;研发投入占GDP>2%;对外技术依存度<30%.作为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我国需要能够吸纳大部分人口的制造业,而大部分利润却不在我国。举个例,一只专利权不在我国由我国生产的无线鼠标,它的市场售价是40美元,中国的装配厂只得3美元,专利权所在公司凭着品牌有8美元,掌握芯片技术的零部件供应商得13美元,渠道商得16美元。
天哪,难道作为一个中国人,你看到这些数字不会感到愤慨激昂吗?我们投入大量人力物力将一个产品辛辛苦苦做出来,却只能得到蝇头小利,眼睁睁地看着自己做出来的东西绝大部分的利润流入外国人的腰包里。难道我们只配做一个加工者吗?难道我们就不能拥有独立自主的知识产权,由我们自己想怎么做就怎么做吗?由此可见,自主创新是何等重要!
我国是世界第二大的航空市场,但是我国2300架民用客机几乎全都来自进口;我国消费的数码相机超过95%都是国外品牌。我国每年都要想国外进口大量的生产设备,而高技术含量的行业绝大部分都是被国外企业占领。我国GDP的1/3以上是外资或合资企业完成的。在庞大的世界经济的大蛋糕中,我国生产低端产品,其结果是我国只能分得蝇头小利。
目前全国只有3%%的企业拥有自主知识产权,中国企业在研发过程中的平均投入只占产品收入的0.56%,而外国企业约占4%。
2007年,我国已授权的发明专利数为67948件,远远低于日本的164594件。国外的专利申请领域主要是高科技,而我国的主要是中药、饮食等。
中国是一个制造业大国,但不是一个制造业强国。我国的制造业在世界经济产业链中是处于末端。因为我们缺乏核心技术,所以就缺乏了核心竞争力。要使中国从制造业大国变成制造业强国,核心问题是提高我们的自主创新能力。通过自主创新,通过技术进步,使中国的制造业能上一个新的平台。
自主创新力是一个国家的核心所在,教育、科研、人才、技术品牌等创新已经被我国看成是实现中国现代化的重要元素。
国情教育心得体会 篇15
1 我国卫生国情概况
卫生国情的研究主要包括三个方面:一是全国居民的健康状况, 由此决定了整个社会的卫生需求。二是全国卫生资源的拥有量, 以及医学科学技术发展的水平, 这是决定国家卫生供给能力的基本条件。三是国家的卫生管理以及在管理实践中所总结的卫生理论和卫生发展道路。20世纪90年代以来, 我国的卫生国情增添了许多新的内容。这些内容对于医学生的就业也产生了深刻的影响。无论是卫生服务、医疗保障, 还是卫生执法监督, 都有许多新的岗位供医学生选择。卫生事业作为第三产业的行业定位, 特别是医疗服务市场的客观存在, 使许多医疗卫生机构具备了随同市场需求自行扩张的机制和能力。我国发达地区的区域卫生规划已经表明, 社区服务、全科医生、家庭护理、计划生育以及临终关怀等现代卫生服务形式可以为医学生就业提供广阔的舞台。我国广大的农村, 特别是老、少、边地区, 在加强初级卫生保健, 推进合作医疗, 配置卫生资源方面, 更是需要大量的医学生作出无私的奉献。从发达国家进入后工业社会或者信息时代的经验来看, 整个社会对于医学社会学、医学心理学、医学伦理学、医学法学、医学美学等学科的需求是大大增加了。这些学科的建设、确立和发展需要大量的懂得现代医学的高级人才, 医学毕业生自然是这些学科的首选对象。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深入发展, 许多与人的生命、健康、体育、康复有关的预防、保健、咨询、经营、审核等中介单位将蓬勃兴起。事实上近几年来, 活跃在药品推销、医疗咨询、医疗器械推广、医疗保险营销等方面的成功人士中, 不乏大量的医学毕业生, 可以预见日后在这些领域就业的医学生将会不断增加。因此, 从这个意义上说, 现在不是缺少卫生就业岗位, 而是医学生缺少对我国卫生国情的全面了解和正确的择业观。
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卫生国情有三个特点:一是卫生资源条件比较落后, 需要发展。二是卫生资源布局不合理, 需要调整。三是卫生事业的发展不能脱离经济发展的水平。卫生国情教育涉及人口与卫生、疾病防治工作、医学科学技术、卫生资源及其配置、卫生服务体系、卫生管理、卫生发展模式、卫生理论与卫生体制改革等内容。
2 医学院校毕业生就业状况
2.1 “就业难”现状
随着近年来高校的不断扩招, 我国高等教育毛入学率不断上升, 2002年首次突破15%这意味着我国高等教育正逐步从精英教育阶段过渡到普及教育阶段。2003~2006年分别达到17%、19%、21%、22%。扩招意味着大学生增多, 高校毕业生逐年增加, 再加上下岗失业人员, 使得我国总体就业形势十分严峻。医学生在就业中存在着较高的期望值, 倾向于选择大中城市或沿海经济发达地区就业, 大多中小城市及县级医疗单位无人问津, 医学生就业陷入了“就业不难, 择业难”的怪圈。
近几年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与不断完善, 高等医学院校毕业生就业体制的改革也在不断深化。特别是竞争机制引入到毕业生就业领域, “供需见面”、“双向选择”的模式在实践中不断发展、完善。医学专业的毕业生就业难度开始增加, 就业形势不容乐观。各层次医学毕业生由供不应求变为供过于求。其中, 重点院校比普通院校就业率要高;同一所学校内各专业就业率也有差异, 预防医学、医学影像学、麻醉学、医学检验需求旺盛, 但毕业生少。临床医学专业毕业生多但需求不旺, 前者就业率略高于后者。目前大部分三甲医院人员已经超编, 现有医疗人员数量饱和, 应届毕业生要想进入比较困难。在我国, 农村地区“缺医少药”现象比较严重, 基层医疗机构也亟待充实大批医疗人才。尤其是边远山区, 自然条件差, 难以吸引医学生前往就业, 与大城市大医院门庭若市、人满为患形成鲜明对照, 因此出现了一边抱怨工作难找、一边抱怨人才难求的状况。
2006~2008年佳木斯大学临床医学院毕业生一次性就业正式签约率为23%、20%和18%, 呈逐年下降趋势。在这些签约学生中, 90%的学生是通过父母等社会关系找到工作, 而通过学校推荐和用人单位等形式签约的学生不到8%。在学生中普遍存在对当前就业形式不明确、对自身定位不准, 就业心理不切实际等现象。
2.2 “就业观”现状
2007年12月份, 利用我校召开2008届毕业生供需见面会的时机, 我院对临床医学和医学检验专业学生进行了一次毕业生就业思想状况调查, 发放问卷500份, 收回493份。统计结果显示, 毕业后考研的学生占45%, 选择县乡医院和社区医院的占12%, 通过父母等社会关系就业的占24%, 98%的学生对我国卫生国情知之甚少, 只有6%的学生了解每年医学院校毕业生总数, 了解我国卫生机构数量、卫生人员数量及各地区医疗资源分配状况的学生几乎为零, 关注我国医药卫生体制改革进程的学生为3%, 渴望了解卫生国情等相关知识的学生占99%。
3 转变医学生就业观念的对策
3.1 加大对医学生的卫生国情教育
学校要把就业工作纳入重要的议事日程, 作为头等大事来抓。改变常规的教育模式, 区别医学生与其它院校大学生的就业差别, 形成医学院校独特的就业教育体系, 切实研究出适合医学专业自身特点的就业指导课程。学院学生管理部门要将我国卫生行业现状、医药卫生体制改革方向和今后发展趋势的有关材料和信息进行收集和整理, 并装订成册, 下发给每个毕业生, 利用期会、班会和就业指导课进行学习, 使他们了解我国医疗卫生行业的整体状况及趋势。通过加强卫生国情教育, 将使医学生进一步了解医疗卫生行业的资源状况和发展趋势, 增强危机意识和责任意识。
学校要使学生意识到卫生事业改革后, 非公有制医疗机构及相关行业对医学毕业生的需求正在迅速增加, 广大农村和边远地区仍然缺医少药, 求贤若渴, 只要广大毕业生更新就业观念, 实事求是地分析自我, 确定合适的就业期望值, 主动择业, 在社会里一定能的到充分发挥自己聪明才智的位置, 从而树立正确的就业观和价值观。
3.2 建立毕业生实习和就业基地建设
学院要有计划、有组织、有定点地为毕业生实习提供保障。尤其要与县级医院、民营医院和社区医院建立校院联合办学的新思路, 学生进入专业学习就送到有专业教学能力和就业基地去, 专业课教学在临床一线实施, 这样有利于学生就业危机意识的培养, 为学生学习和就业提供保证基础。
3.3制定就业困难学生的就业规划
根据多年工作经验, 医学生就业困难学生可大致分为三, 即考研落榜学生, 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和南方省市学生。针不同的心理需求, 要使他们对自己准确定位, 明确国家卫资源状况, 充分利用国家的相关政策, 制定不同的就业计和职业生涯规划.
3.4拓展医学相关专业的就业渠道
【国情教育心得体会】推荐阅读:
中国人口国情教育教案06-20
历史教学中的国情教育11-09
地理教学中的国情教育07-23
小学四年级三班国情教育主题班会教案06-19
综合国情06-15
基本国情08-09
人口国情11-23
国情经济12-08
地理国情要素09-18
乡国情怀11-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