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院经费管理(共8篇)
研究院经费管理 篇1
科研经费管理与审计研究
【摘 要】 随着我国自主创新能力的逐渐增强,政府对于科研项目的投入也逐年增加。科研经费是进行科学研究的经济基础,在其管理过程当中需要财务管理。合理地使用科研经费能为科研项目完成提供基础,同时也是科研项目取得成果的保障。目前,我国主要使用科研项目管理和经费管理管理相辅助的方式管理科研项目。但是,我国的科技项目经费管理相关制度还是落后实际需求的,没有形成有效的科研经费监督,而且由于某些经费使用和管理制度的不健全,不合理使用经费和挪用经费的现象便时常发生。科研经费使用和管理上存在的漏洞,一方面会造成财政支出的浪费,另一方面对于我国科研事业的健康发展产生不利影响。因此,本文通过对科研项目经费使用和管理现状的分析,探索和研究规范、合理、有效地使用科研经费的一些措施和建议。
【关键词】科研项目;经费管理;经费审计
一、加强科研项目经费管理和审计的必要性
科学技术在当今社会的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国与国之间的竞争主要是综合国力的竞争,而科学技术水平则是衡量一个国家综合国力的关键指标。“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十二五时期国家正逐步建立稳定增长的科技投入机制,对于科研方面的人力、物力、财力的投入大大增加。从中国科技部发布的最新的科技统计数据看(最新信息更新到2011年),从2000年到2011年,全国的R&D经费支出逐年增加。2011年8687亿元,比上年1624.4亿元,占国内生产总值GDP的1.84%。科研人员能否进行高水平高质量的科研直接影响科研事业,所以科研经费管理是科研单位财务管理的一个重要方面。那么,高效开展科研经费管理,进行科研经费地审计,获取及时的信息反馈,建立合理经费管理制度和完善监督体系,使经费能够得到合理有效的利用。
二、科研单位科研经费管理和审计的现状
1.科研经费来源的多元化造成了管理与核算的复杂性
随着科研体制改革、科研经费管理制度推进和变化,科研单位经费也不再仅限于某一单一渠道。就目前而言,当前,我国科技项目经费,主要来自科技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此外还有国家发改委、教育部、农业部等其它的部委。有两个主要的研究经费,纵向科研经费,主要由各级政府部门和有关基金会发布,另一种是横向科研经费,是社会其他部门提供资金。不同的经费来源给科研单位对于经费的管理过程中的预算、支出和财务决算提出了不同的要求。因此,不同来源的资金的使用尚未形成统一、明确的规定和资金为每个项目使用的规定,导致在科学研究和计算更加复杂和专项资金的管理。科研经费的管理就需要根据资金区别和科研项目单独设置账目,独立进行管理。
2.科研经费的管理办法多但条款设置不合理,经费使用信息失真
科研经费来源的多元化,造成了现在科研经费管理办法多种多样的现状。然而经费管理办法中也相应存在一些并不不合理的条例,在某种程度上打击了科研工作者全心全意进行科研工作的热情。就我国目前纵向科研经费管理规定而言,课题组的科研人员不能从课题费中列支劳务费或只许列支少量劳务费。由于科研工作者在工作中要投入大量的经历,在付出与收入不成正比的情况下,为了获取辛勤付出的薪酬,变相套取经费和违规使用科研经费的现象便无法避免。在这些情况下,相应的科研经费管理办法就无法得到有效地贯彻执行,导致有关经费使用的相关信息便不能不真实公允反映实际工作情况,成本增加在所难免。
3.科研经费管理缺少完善的财务管理和审计监督机制
科研经费在使用过程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对科研单位制度不完善,制度的执行不严格等,缺乏财政部负责与科研部门和项目平台和信息共享。内部控制制度的研究单位是不完美的,国家也对内部控制制度的要求相关的规范和制度缺失。目前科研经费的管理只是从财务管理这个单一方面进行的,科研单位财务部门就不同科研经费来源的经费归集起来进行统一管理,但是由于科研经费的不同来源导致其相关制度存在很大差异,因此便无法从科研经费使用的合理性和效益性进行控制。同时,国家尚未出台针对科研管理监督地审计规定,很多科研单位对科研经费利用监督不佳,科研单位审计部并未充分起到其在科研经费使用的事前、事中、事后的精度审计的职能,而只是针对科研结题完成后才开展审计工作。同时,与外部审计相比,科研单位的内部审计部门,存在着审计人员缺少、专业能力差、独立性受本单位影响等固有局限,从而使得科研经费使用情况的审计是否反映真实情况便很难保证。因此,对于科研经费使用过程中存在的漏洞无法及时发现和应对,经费管理制度地执行不力,科研经费便无法有效使用,同时科研腐败也便无法有效地遏制和杜绝。
4.缺少有效的绩效评价机制
科研项目结题完结后,往往只是关注经费预算与决算的相符程度,而并不太关注经费使用的绩效情况,导致一些编制虚假经济事项套取经费的现象。就科研经费绩效审计视角来看,目前对于科研经费管理和审计缺乏整个过程系统管理的管理。对于经费使用的事前、事中和事后还未做到事前审核,事中监督和事后检测。
三、改善科研单位经费管理和审计现状的对策
1.统一经费管理的制度,健全的科研经费管理体制
科研单位的相关部门应该对症下药,针对本科研单位科研经费实际使用过程中存在的一些漏洞和问题,结合国家相关规定及科研经费的不同特点,建立科学、合理、规范的经费管理体制,并且在遵守管理办法的基础上,根据本单位的具体情况制定与之相适应的管理办法。财务部门、科研管理部门、资产管理部门及审计部门和课题组要形成职责明确、分工合作、相互配合的科学工作机制。在实际工作中,财务部门负责会计财务管理,科研管理部门主要负责合同和科研管理,参与、指导、审查科研项目预算和决算,实施预算控制,监督预算执行:资产管理部门负责科研经费购置资产的管理,促使资产合理高效使用;审计部门要积极参与科研经费管理内控制度建设,实行科研经费审计监督。课题负责人要负责对科研工作预算编制、决算审核,按一定要求合理使用经费,项目结题及时办理结账。
2.树立科研经费成本核算意识,加强科研经费财务管理
要重视对科研经费收入的审计并加强监督管理,保证不同来源的科研经费收入归于财务部门进行集中管理核算;要从根本上防范和消除科研经费脱离监管而不当使用,形成体外循环。在科研经费实际管理过程中,要根据科研项目的性质和科研经费的来源,根据不同项目进行分别管理、核算,做到专款专用,严禁其他部门或者其他项目挪用科研经费。对于科研管理部门提取的管理费用和激励费用,要在相关规定的允许范围内。应该加强资金的监控力度,防止项目负责人或相关人员采用与科研项目无关的票据列支到科研经费中,套取科研经费。
3.强化科研经费使用情况的管理和监督,加大科研经费审计力度和范围
科研经费的预算应当满足课题研究的现实需要,要建立财务部门和科研部门之间沟通交流和信息共享的平台,保证科研经费使用和监督的顺利进行。科研审计部门对于科研项目要不定期地审计和监督,而对于科研经费则要采取定期检查和抽查其使用情况,评估使用效果。对于科研经费事前、事中和事后要做到全过程管理和审计。审计内容主要包括:科研管理制定、落实;经费预算、收入和成本管理;使用的效益性;相关资产的管理情况等。这就对财务人员和审计人员的专业素质和职业道德水平提出更高的要求。
4.建立有效的科研经费使用绩效评价体系
在进行科研项目的审批中,都会评估该科研项目预计的经济效益和能够产生的成果。那么,科研经费地投入能否产生对社会有益的成果和效益是衡量科研项目的重要依据之一。因此要建立有效的绩效指标评价体系。同时,绩效考核不能弹出通过财务指标和经济指标予以评价,还应当利用一些非财务指标进行综合考核,全面判断科研经费的使用绩效。科研单位可以根据事业单位会计准则及2013年新出台的事业单位内部控制规范等相关规定,根据科研项目的具体情况,对科研经费管理进行规范,制定行之有效的规章制度,促使科研经费利用和监督等两性发展。并且,要制定相应的项目经费考核指标,通过考核科研经费使用情况,以保障科研经费得到充分有效的使用。
参考文献:
[1] 周斌.我国高校科研经费财务管理现状及其改进对策[J].教育财会研究.2009(9)
[2] 姚瑞红.审计视角下高校科研经费管理问题及对策[J].财会通讯.2010(10)
[3] 吕海荣、张海平.我国高校科研经费管理主要问题与对策分析.2013(22)
[4] 谭红梅、张经鹏.高校科研经费管理审计初探[J].财会通讯2009[1]
[5]易丽丽、杨云芳、李柯、刘金英.基于成功度等级评价法的高校校内科技项目绩效评价研究[J].浙江理工大学学报.2013(06)
作者简介:
崔萌萌(1986―),女,吉林长春人,中国科学院长春光学精密机械与物理研究所,财务管理处,研究方向为财务管理。
研究院经费管理 篇2
近年来, 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科技工作, 中央财政科技支出持续增加, 2013年达到2530亿元, 高于财政经常性收入增幅。2012年, 全社会研发支出突破万亿元, 占国内生产总值 (GDP) 比例达到1.97%, 企业研发投入占74%。同时, 我们也必须清醒地看到, 社会上对目前科技工作, 特别是经费管理工作, 提出了一些非常尖锐的问题。因此, 完善科研经费管理, 提高资金使用效率是十分必要的。
2013年6月, 科技部部长万钢在加强科技计划经费监管暨科技部2013年科研经费巡视检查启动会上强调, 财政科研经费是公共财富, 是纳税人的钱, 管好用好, 切实保障资金的安全, 发挥出资金的效益, 是科技管理部门的职责所在, 也是每个科研单位、承担科技项目的科技人员的责任和义务。我们要珍惜良好的科技发展环境, 对所从事的科学事业心存敬畏, 对人民的爱护和尊重心存敬畏, 对纳税人的劳动奉献心存敬畏, 廉洁自律, 奋发图强, 为实现党的十八大提出的奋斗目标, 为早日建成创新型国家而努力奋斗。目前, 国内对科研经费监管的研究较多, 本文将从科研院所、高校、企业三个方向梳理已有的科研经费研究文献, 便于进一步系统地研究科研经费管理。
1 加强科研经费管理的必要性
2006年2月颁布的《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 (2006—2020) 》, 显示国家对科技研发的投入大量增加, 各类科研项目的单项补助强度大幅提高, 我国的科技事业步入了新的历史时期。
目前, 国内学术界普遍认同强化对科研经费的监管势在必行。庄越华、李秀春 (2013) 认为, 科研经费出现问题一方面是由于历史的原因造成的, 部分高校的科研经费管理体系与现今高校科研形势的发展不相符。另一方面, 则是当前高校科研管理缺乏完善的管理制度。谢海波 (2011) 认为, 近几年在科研管理实践中, 由于有些高校忽略了科研经费管理的必要性, 导致科研经费存在着管理办法不够得力、管理措施不够完善、管理程序不够规范、管理人员素质不高、科研人员缺乏自觉性和约束力等方面的问题, 科研经费管理存在巨大漏洞。李丙秋 (2013) 认为, 最近高校发生许多科研经费被侵吞的案件, 科研经费被科研人员采取各种手段骗取, 这对于国家来讲是一笔巨大的经济损失。所以, 必须加强科研经费管理, 多措并举, 保证从根本上促使高校科研经费的合法使用, 确保科研事业健康发展。刘武俊 (2011) 认为, 对于科研经费的滥用和挪用的普遍现状以及科研院所、高等院校职务犯罪愈演愈烈的严峻形势, 建立健全的监督管理制度是根本途径。黄凌云 (2011) 认为, 科研经费是科研院所重要的经费来源之一, 是科研院所进行科学研究的资金保证, 所以必须解决科研经费中存在的问题, 完善科研经费管理, 提高资金使用效率。兰莹 (2012) 认为, 随着科研经费规模日益庞大, 科研事业收入在管理与使用过程中也出现了一些问题, 造成了经费支出不合理、使用效益不高等现象。所以, 高校科研经费管理工作对于如何加强高校科研经费管理, 充分提高其使用效益, 促进科研工作健康发展, 是当前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王月 (2013) 认为, 随着我国综合实力的不断增强, 国家、上级部门对科技工作越来越重视, 对企业科研拨款逐年增加。在此背景下, 必须严格监管科研经费的使用, 同时必须做好科研项目经费管理, 从而顺利实施项目, 享受税收优惠政策。
2 科研经费管理存在的问题
国内学者主要从科研经费来源多, 管理难度大;科研经费使用随意, 监督难度大;科研经费管理不规范, 核算难度大;在项目结题后, 剩余经费管理不科学等方面研究了我国科研经费管理存在的问题。
2.1 高校视角下科研经费管理存在的问题
江卓 (2011) 指出, 高校科研经费管理在科研项目预算初始就严格细化, 预算的刚性过强, 在阶段性的预算调整申请无人受理, 结题审计时出现差异就认为是违规, 科研经费管理过程中科研活动本身具有的不确定性和不可预见性被忽视。李丙秋 (2013) 认为, 目前高校科研项目经费来源较广, 使得管理难度大;内控制度不健全, 管理职能缺失;科研经费使用随意, 违规现象屡见不鲜;科研项目竞争机制不透明, 科研成果的鉴定不严谨。李双凤 (2012) 认为, 目前高校普遍存在科研经费实际使用与预决算不一致, 科研成本难以全面核算, 缺乏对经费支出的实时监督等问题。罗丽明 (2013) 认为, 高校科研经费管理存在的问题包括预算编制不合理, 导致预算与实际支出不符;经费不严格按照要求支出, 管理得也宽松;一些重大科研项目经费预算科目与会计核算科目口径不一致;科研项目阶段性科技成果或科技产品管理内部控制不到位等。李琳霖 (2012) 认为, 高校科研经费管理存在的主要问题有认识不到位, 轻视预算, 科研成本核算困难, 监督与评价机制缺乏。袁新文、洪少丹 (2013) 认为, 高校科研经费监管存在以下问题, 课题预算不能准确反映课题研究过程中的实际支出, 科研经费管理与科研课题管理相对脱节, 课题经费支出不能严格执行经费预算, 原始凭证不真实, 以虚假票据报销科研经费支出等。
2.2 科研院所视角下科研经费管理存在的问题
李淑侠 (2010) 提出, 科研院所科研经费管理存在的具体问题如项目经费在争取、下达和执行过程中各部门之间的协调存在弊端;经费预算的编制、执行与监管不到位, 预算管理约束力严重不足;科研项目经费支出混乱;横向科研课题经费管理相对滞后等。王秀云 (2013) 指出, 科研院所科研经费监管存在的难点如科研经费来源的多元化造成了管理与核算的复杂性;缺乏监管的长效机制;科研经费重立项、轻预算, 预算编制与结题决算数字不匹配;科研资产管理薄弱, 固定资产重复购置、流失严重等。黄凌云 (2011) 分析了科研经费监管与服务的现状, 提出存在财务预算与执行不合理、科研经费管理薄弱、重立项轻管理等问题。陆晓萍 (2013) 认为, 我国科研经费存在支出缺乏有效的监管, 资产重购、资产流失现象较为普遍, 项目结题后剩余经费管理不规范等问题。刘麦荣、赵竹明 (2011) 认为, 农业科研院所科研经费管理存在财务管理内控制度存在弊端;科研经费预算不合理编制, 细化程度不够;缺乏对科研经费规范使用的宣传, 只注重事后管理;科研经费预算执行后缺少对财务的评价和利用等问题。杨二宝 (2013) 认为, 科研院所科研经费管理中存在科研经费管理制度不健全, 科研经费预算编制不科学, 科研经费支出不合理, 科研经费监督机制不完善等。
2.3 企业视角下科研经费管理存在的问题
邓雪翔 (2009) 认为, 当前企业科研经费管理存在体制不够严谨;科研经费财务管理制度不健全;科研固定资产管理不够规范等问题。晋兆奎 (2010) 认为, 科技型企业科研经费管理存在的问题包括预算编制、执行上不合理;账务设置、核算不合理;资金与科研项目的相关性差;内部控制设置上的缺失等。孙艳、郭秀荣 (2011) 认为, 企业科研经费管理存在的问题有科研经费的来源管理问题, 科研经费的支出管理问题, 科研经费的预算管理问题等。张艳荣 (2010) 认为, 企业在科研经费管理中存在如下问题:没有意识到科研经费预算编制的重要性;科研经费支出不合理, 科研管理与经费管理脱节;私用与公用的界限不清晰;经费使用效益不高。章维宇 (2013) 认为, 企业科研经费财务管理存在财务管理人员与科研人员之间信息沟通不对称, 科研经费的财务管理机制与军工企业发展不一致, 科研经费项目概算与科研工作内容不相符等问题。李萍 (2012) 认为, 企业科研项目经费管理中存在科研经费预算不合理, 研发项目的立项管理薄弱, 科研经费管理制度不明确, 执行时可操控的空间较大等问题。同时, 在财务核算中存在对科研项目经费的认识不够清晰, 相关的经费证明资料不充分或者不规范, 科研项目的经费核算体系不规范等方面的问题。
3 完善科研经费管理的措施
国内学者主要从加强科研经费日常支出管理;完善科研经费预算管理;规范科研经费财务科目;改进科研项目结余经费管理等方面研究了加强我国科研经费管理的对策。
3.1 高校视角下完善科研经费管理的对策
王妍 (2012) 提出, 把绩效管理应用于高校科研经费管理实践, 有利于高校科研经费管理的发展。张武 (2010) 提出, 加强和完善高校科研经费财务管理的对策必须从建立和完善高校科研经费管理制度、完善科研经费支出管理办法、规范经费报销制度、建立和完善科研经费全额成本核算制度等方面出发。袁新文、洪少丹 (2013) 认为, 针对当前高校科研经费使用和管理中出现的问题, 应当采取以下措施:建立与健全科研经费管理制度, 加强科研经费监管系统之间的密切沟通, 建立有效的科研绩效考核机制, 加大对违规使用科研经费行为的处罚力度。江卓 (2011) 认为, 改进高校科研经费的监管措施包括:加强高校作为依托单位的管理责任, 对高校单独核拨适量的间接费用;对于财政性科技经费结余在一定数额时, 允许留在高校和课题组继续用于科研活动;对财政科技经费的预算核定和经费核算进行相对分离的管理;放宽科研经费的配套政策等。李双凤 (2012) 认为, 加强科研经费监管力度的措施有健全科研经费管理的体制和机制, 构建有效的沟通平台, 加强管理和监督过程中重点环节的控制等策略。丁菊芳 (2011) 提出, 增强科研经费的管理意识, 完善科研经费管理制度, 加强科研经费结题结账工作, 做好科研资产的管理工作, 加强科研项目的绩效考评制度等加强高校科研管理的对策。谢海波 (2011) 提出, 改善科研经费管理的对策包括健全科研经费管理制度, 建立专门的经费管理机构, 改善科研经费管理机制, 完善科研经费预算的管理, 改进结余经费的管理方法和措施, 强化设备资产的管理等策略。庄越华、李秀春 (2013) 认为, 建立高校社科计划管理实行年度检查制度;加强科研项目等管理部门的职责与沟通, 形成“统一领导、协同合作、责任到人”的管理机制;加强科研项目经费的全过程财务监管, 保障科研任务顺利实施;建立科研经费服务体系, 提高科研项目经费的管理水平等有利于完善高校科研经费监督管理体系。
3.2 科研院所视角下完善科研经费管理的对策
崔惠绒、段红平等 (2012) 提出, 通过建立一主、一辅的预算管理与调节机制, 建立一体化、全方位的经费监管体系等措施, 从而提高我国科研经费管理的科学化水平, 建立两种列支方式相结合的人员费用制度, 加强精细化、科学化、规范化的科研经费管理。李淑侠 (2010) 认为, 完善科研项目的管理模式;强化约束机制, 提高管理水平;完善科研经费预算管理及监督机制;完善横向科研课题的管理与监督有利于提高科研院所科研经费管理水平。王秀云 (2013) 提出了解决科研经费监管难点措施如提高科研经费管理的公开性和透明度;明确科研经费管理的职责及权限;引入绩效评估机制, 强化成果管理理念。陆晓萍 (2013) 对科研经费管理存在的问题提出解决对策, 如强化科研经费的监管力度, 加强课题组负责人与财务部门的沟通与协作, 防止科研项目资金和资产浪费、流失, 完善项目结题, 创收激励机制。黄凌云 (2011) 认为, 加强科研经费监管与服务要做到以下几点:树立协作意识、服务意识, 提高项目预算编制的科学性与执行力;联动监管, 建立科研项目跟踪检查制度;树立“全员财务”观念, 形成良好的财务管理局面。刘麦荣、赵竹明 (2011) 提出, 加强科研经费管理的对策包括规范科研经费分配行为;强化内控管理制度, 合理规范科研经费审批权限;严格科研经费报支管理;采取农业科研经费财务管理信息化等。杨二宝 (2013) 提出, 解决科研经费管理问题的对策包括制定和完善科研经费管理制度, 提高管理水平;加强科研经费的预算管理, 改进预算编制水平;对于科研人员财经法规知识必须加强宣传力度, 从而增强其法制意识;严格执行科研项目预算, 使其能合理使用科研经费;完善科研经费的绩效考评制度, 加强科研经费的审计监督等。
3.3 企业视角下完善科研经费管理的对策
邓雪翔 (2009) 对于科研经费管理存在的问题认为有以下改进措施:建立灵活高效、权资明晰的科研经费管理协调机制;强化项目支出预算管理和经费核算管理;做好科研固定资产的管理, 提高经费使用效率;架构有效的科研项目财务信息共享平台。刘艳玉 (2010) 认为, 加强企业科研经费管理必须加强项目的综合业务培训, 提高预算管理水平;加强科研经费日常支出管理;确定合理的间接费用分配方式, 采取科研项目全成本核算的方法;做好科研经费审计工作, 加大监控力度。张艳荣 (2010) 认为, 要改进科研经费管理, 企业应以制度建设为根本, 加强部门协作, 做好会计基础工作, 逐步完善科研经费管理体制, 提高科研经费使用效益。晋兆奎 (2010) 提出了完善科技型企业科研经费管理必须加强企业科研经费预算管理;完善账务设置、优化会计核算;完善科技型企业内控制度和协调机制;加强内部和外部审计力度等建议。孙艳、郭秀荣 (2011) 认为, 企业不但要加强和提高科研项目研发过程费用预算的科学性和准确性, 同时要确立科研经费的来源渠道, 一是企业自筹, 二是争取国家支持, 三是项目合作, 四是利用税收优惠政策, 只有多渠道筹集资金, 才能更好地推进科研工作。对科研经费的支出要严格地建立一套预算管理、财务监督、绩效评价制度, 提高科研经费的使用效率。
4 总结与展望
综观以上论述, 科研经费的研究已取得了许多有价值的成果, 同时, 也还存在着一些不足。首先, 现有的关于科研经费监管研究大多仅从微观的普遍角度提出典型性问题并加以分析, 寻找对策。对所涉及到的管理问题欠缺深层次的剖析, 如提到成本核算难度大、科研经费流失严重、预算编制不规范等, 但很少专门就某一问题的某一方面进行详细的阐述, 提出一些具体的、可操作性的策略。其次, 缺乏对高校、科研院所、企业存在的问题进行相互间的比较, 以找出不同主体间的相同与不同问题, 从而更有利于学者有针对性的解决科研经费监管存在的问题。最后, 大部分文献都是定性研究, 缺乏实例和数据分析, 研究内容比较宽泛。
因此, 可以在现有理论基础上加大对科研经费监管的研究, 用具体的案例解释科研经费从预算、核算到验收整个流程, 并分析其中的问题和改进措施。另外, 还可以对不同科研经费使用者存在的问题进行归纳与总结, 为今后科研经费监管提供更加有效的途径。同时, 加大定量和实证分析, 为加强科研经费监管提供新途径, 促进我国科技事业的发展。
摘要:近年来, 国家不断增大对科学研究的财政投入, 各级财政部门和项目主管部门对于科研项目经费的使用与管理也越来越看重, 并且逐年加大监督检查力度。本文从科研经费监管的必要性、科研经费监管存在的问题、完善科研经费监管措施等方面梳理了近些年国内科研经费管理的有关研究文献, 并给出了相应的总结和展望。
高校科研经费管理研究 篇3
关键词:高校 科研经费 管理 研究
中图分类号:F647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914(2007)12-115-02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事业的飞速发展及教育体制和科技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高等院校承担的科研项目和筹措的科研经费均呈现大幅增长趋势,高等院校已经成为一支重要的科学研究队伍,开展科学研究不仅可以促进教育水平、教学质量的提高,加强与社会的联系,更好地为社会服务,同时科研经费作为高校的一项重要资金来源,还可增强高校的资金实力。因此,搞好高校科研经费的管理不仅是科研工作的一个方面,更是高校财务工作的一项
重要内容。
一、高校科研经费管理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1.科研经费来源的多样化导致了经费管理的复杂性。随着高等院校的发展,科研实力不断加强,科研经费的来源渠道日趋多样化。一是来自于教育主管部门和各行业主管部门下拨的纵向科研经费,各主管部门都制定了每类科研经费相应的管理办法。二是来自于企事业及社会上各类单位的横向科研经费,由于大多数项目是以委托合作的形式、内容各不同,对经费的管理与核算的要求也不同。三是来自于校内自筹经费,多数高校的财力有限,学校拿出大量资金支持科学研究是希望有所回报,因此,对这部分经费的管理办法也有所不同。
2.科研经费管理不规范。由于高校科研经费的来源渠道广、项目类别及名称繁多,造成经费分类管理困难,有时同一项目从不同渠道均获得资助经费,而经费使用情况要分来源渠道上报,给科研课题的财务管理工作增加了难度;又由于会计人员业务水平及会计软件功能的局限性,项目的分层次管理和分级上报也很困难;科研经费的负责人一般是课题主持人,他们多数对财务知识不是很清楚,往往做不到按财务制度要求报账,使财务人员在处理实际问题时既要考虑实际情况,又不能违反财务制度,从而给工作增加了难度;课题结题按要求上报经费使用情况时,科研人员自己上报的项目经费开支明细与真实的开支情况往往不符,上报的经费结余数一般为零,而一些课题经常出现“结题不结账”的现象,结余经费仍留给课题组继续使用,造成账表不符。有时也会出现一人同时有几个项目,经费混着用,无法核算每个项目的真实成本。
3.科研项目成本核算比较困难。在高校大多数人员教学科研双肩挑,其工资、津贴都在学校的人员经费中统一列支,学校的公共资源如:图书馆、实验室等无偿为科研课题组提供使用,大部分科研仪器设备的维护费(事业单位固定资产不提折旧)、水电费等与学校事业费一起核算。按有关规定,科研收入计提一定比例的管理费中一部分是用来支付学校垫付的水电、仪器设备更新等费用,但实际上所提的管理费成了科研管理部门的日常开支,用教学的材料作科研项目的实验,用纵向科研经费拨款作横向课题的实验,使科研项目的成本难以准确计量。
4.科研资金和资产流失比较严重。随着高校横向科研收入的大幅增加,高校对横向科研经费管理在加强,多数院校出台的政策是按科研收入提取一定比例的管理费或为国家代扣代缴一定比例的税金,因此有些科研人员将从社会上争取到的科研资金不入学校账户,而是挂靠在校外单位,从而逃避上缴管理费和税金,避开学校对资金的监督管理;或将已进入学校财务账户的科研资金以各种方式转移到校外;或用一些与该科研项目无关的票据报销套取现金,将个人及家庭生活开支列为科研费用,将科研经费变为私人财产;有的科研人员校外承接项目,资金不进入学校,却利用学校的实验室、实验设备、实验试剂等进行实验,学校得不到补偿,造成学校资源大量流失。
5.科研经费购置的固定资产管理处于失控状态。目前大部分高校科研经费管理实行多级动态网状管理模式,存在着科研管理部门、科研人员所在院系、学校设备管理部门、学校财务管理部门等多头管理现象,使高校科研经费购置的固定资产管理处于都不管状态;由于学校财务账只反映科研资产的金额,而科研设备购置的数量、品名、规格及型号等在学校的设备处反映,科研设备的利用率财务处也不清楚,所以财务处无法知道科研设备的购置、利用是否合理,从而造成科研设备重复购置和利用率低下的浪费现象;科研资产验收入库的手续也不像管理事业经费资产那么严格,购置后的科研仪器设备、图书资料大部分由课题组保管使用,在科研人员工作调动和岗位调动时,没有办理严格的资产交接手续,物随人走;更有甚者,有些科研人员为了逃避国有资产的管理和监督,购置固定资产时化整为零,将国有资产拆分成材料、元器件等开具发票,从而造成学校国有资产的严重流失。
6.科研经费的使用效益不高。大多数高校的科研经费开支审批是实行课题组负责制,课题组自行计划开支,使得课题项目经费的使用、管理各自为政,资金使用综合效益不高。各课题组添置设备大都由课题经费支付,各课题组购置的设备成为专用设备,学校难以做到固定资产的合理配置与资源共享。不同部门、课题组重复购置相同或类似的设备现象严重,仪器利用率不高。长期以来,大部分高校从未将自创无形资产纳入学校的财务管理体系,科研资金间接使用效益不高。
7.科研项目争取过程中存在“商品化”现象。由于目前我国科研经费的取得, 大部分是靠审批获得, 审批部门就形成了一个“卖方市场”,加上近几年来不正之风的增长, 高校申报课题就出现了“跑课题”、“跑经费” 的现象,科研人员为了取得科研经费,申报课题者与审批者之间就容易产生不正当的“钱权交易”现象,造成国家科研资金的流失和浪费,过多的剩余科研经费很容易导致违反财经纪律的行为发生。
二、高校科研经费管理存在问题的成因分析
1.高校对科研经费管理重视程度不够。加强科研经费管理,提高资金使用效益,是高校科技事业持续、健康发展的基本保证。但是一些高校由于各种原因,并没有真正重视科研经费管理工作,没有建立起规范的科研经费管理制度,没有建立严格的财务审批、报账制度,没有建立分级管理的责任追究制度,严重影响了科研经费的使用效益,造成了资源上的浪费。
2.高校中的科研经费管理政策过于宽松。许多高校尤其是规模相对较小、整体实力较弱的高校,为了鼓励科研人员的积极性,争取多报项目、多拿项目,制定的科研经费管理政策都比较宽松。如为了充分调动从事科研工作的教职工的积极性,大多院校在科研经费到款后学校只留取经费额的5%~10%作为科研管理费,而没有对科研工作进行细致的成本核算,对于学校通过科研工作取得了多少经济效益并不关心。应该看到科研和教学在有些方面是相互促进的,如果把主要人力、财力用在科研上,就必然减少教学上的力量投入,势必影响到教学质量。如果从事科研工作的人员收入过高,也会造成教职工之间的收入差别过大,进而影响教职工的整体稳定,不利于高校总体工作的开展。一些高校认为科研经费为预算外经费,无需从严管理,而只要课题经费能进学校, 至于学校通过科研工作取得多少经济效益并非重要,甚至认为“宁可学校赔钱,也要支持科研工作”。所以从事科研所用的水电费、固定资产使用费、管理费、科研工作人员的工资、奖金等都不计入科研成本,而从教育事业费中列支,一些高校常常用教育事业费去弥补科研经费的空缺。
3.科研经费管理制度执行不严格。造成科研经费报销中出现违纪违规的现象,既有财务管理方面的问题,更主要的是许多学校在科研管理体制上实行课题组负责制,科研经费到款后学校扣去管理费,剩下的经费全由课题组自己支配,而缺乏对科研过程尤其是经费使用的监督与管理。
4.科研项目的成本核算,直接费用在课题间的分割困难。项目负责人往往同时承担多个项目,有些项目的研究内容之间存在相关性,或内容相互交叉,因而,很难将承担多个科研项目的一个课题主持人的经费支出具体到某个项目。财务人员不能准确地填报单个科研项目决算报表。在此情况下,往往由课题负责人自己确定某课题的支出数额,从而造成了科研课题成本核算的不真实。公共费用分摊困难。如何按照课题制的要求合理分摊公共费用,并列入预算,目前许多单位尚没有较明确的分摊办法,从而难以进行成本核算。按照全成本核算要求,课题阶段性研究成果所取得的收入应计入课题的预算收入,并参加成本核算,但由于它涉及所得收入的产权界定、不同产权拥有者之间经费的分割等等问题,这一块的经费也较难分割和计算,从而加大成本核算的难度。
5.科研经费管理过程存在的主要问题是科研经费管理过程各部门之间信息沟通不畅。科研经费管理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学校科技、财务、设备管理、审计和行政监察等部门协调、配合,共同完成管理、监督科研经费使用的全过程。然面,在科研工作的实际运行中,由于科研经费管理各部门间的沟通机制不健全,管理手段落后,各职能部门将科研经费管理工作作为割裂的过程,缺乏系统的配合、协调和沟通,科研项目信息在各部门之间未能做到及时、全面共享,造成经费使用和管理的混乱。
6.科研经费监督过程存在的问题是高校科研项目来源渠道广、数量多、专业面广等特点,加大了对其监督检查难度。“热规定、冷监控”的现象在高校中普遍存在,具体表现为缺乏对经费支出的实时监督,审计部门未能充分发挥其事前、事中监督职能,不能及时发现经费开支的漏洞,尤其是在报销过程中财务部门看不到项目申报预算,无法考核各项经费支出的合理性,容易造成“报销不真实”、挤占挪用科研经费、私设“小金库”等问题,一定程度上制约了高校科学研究的发展。
三、加强高校科研经费管理的对策
1.不断完善校内科研经费管理制度。各高校要针对当前科研经费使用中出现的问题,根据国家有关规定,结合学校实际情况建立完善的科经费管理制度。特别应针对当前横向科研经费使用和管理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建立和完善校内横向科研经费管理办法,切实加强横向科研经费的管理。横向科研经费的收支必须规范,经费的使用要依据科研活动的实际需要、符合有关法规制度的要求。在横向科研活动中,为个人谋取私利、损坏学校声誉或给学校造成经济损失的,必须追究有关责任人的责任。触犯法律的,要追究法律责任。
2.树立成本核算意识,加强对科研成本管理。科研项目成本分为直接成本与间接成本。参照国际上通行的核算办法,将在科研与生产过程中发生的所有费用,按照权责发生制的原则划分为科研成本和期间费用。科研管理费、人员经费(根据科研工作量折算)、业务费等支出是科研经费支出的合理组成部分,进入科研项目直接成本。各高校应通过逐步建立和完善全额成本核算制度,确定科研管理费、人员经费、业务费等支出的合理水平。其中,科研管理费可根据项目管理办法或项目合同规定的比例由学校安排使用;科研管理办法或项目合同没有明确规定的,由学校制定管理办法予以规范,但目前科研管理费提取比例最高不得超过项目经费总额的10%。提取的科研管理费必须纳入学校预算统筹使用。人员经费、业务费等其他各项支出,各高校应根据科研项目管理办法或项目合同的要求据实列支,不得预提。相关期间费用根据耗用数量(如水电费)或估算租赁价值(学校实验室、仪器设备等)进入科研项目间接成本。非相关期间费用(如学校实验场所及仪器设备管理部门的管理费用)可进入科研项目间接成本。
3.建立研究生助研津贴制度。研究生是高校科研活动的重要生力军。在科研活动中培养和提高研究生的科研能力,是我国培养高层次人才的有效方式,也是高校提高研究生培养质量的成功经验和重要任务。各高校一方面要充分发挥研究生在学校科研工作中的作用,另一方面应紧密结合研究生培养机制改革,并根据科研项目管理办法或项目合同的要求,对参加课题研究的研究生,在课题经费中据实安排研究生劳务费用支出,作为研究生助研津贴。各高校要重视和规范研究生助研津贴的管理工作。日常核算时要保证助研津贴在科研经费中的支出,并采取直接转入研究生个人银行卡等措施,确保助研津贴按时足额发给研究生。
4.重点开展科研经费管理审计。目前,科研经费管理审计在各个高校尚处于起步阶段,可借鉴的经验很少。在开展这项工作之前,可采用调查问卷、询问、观察等方法对高校科研管理、财务管理、会计核算等情况进行全面细致的调研。当前情况下,内部审计部门可主要选择一些金额较大、有显著经济和社会效益的重大科研项目,跟踪项目申报、立项、研究、结题的全过程,以经费预算和经费到账、使用、决算为主线,针对每个环节实施审计,以揭露管理不善、经费开支不合理作为审计重点,并为今后全面开展这项审计工作积累经验、打好基础。
5.建立科学的专项经费创新管理模式。即:实行科研项目课题组的全额预算,实施全过程的动态控制,全成本核算。将预算管理、过程控制、成本核算与决算有机地结合起来,对预算资金进行动态管理,同时要重视有形资产和无形资产的管理。建立虚拟科研资产管理中心管理,并多次利用有形资产和无形资产,提高资产的利用率;设立科研人员节约创新奖励基金,鼓励节约,设立红色警戒线,对违规、违法人员给予不同程度的处分直至追究法律责任,形成科学规范的科研经费创新管理模式,设立虚拟资产管理中心。对已购置验收未报废可继续使用的科研设备进行详细的登记,记入虚拟资产中心有形资产科目;对已验收项目的无形资产登记记入虚拟资产管理中心无形资产科目进行管理,以备后来的项目可以重复使用。这样可以避免设备的重复购置,浪费大量的资金;可以减少设备在不同单位、不同部门之间的归属权和使用权的部门之争; 减少设备因集中管理而带来的损伤、管理费、空间占用费等。节省了重置费用和其他费用,提高了设备使用率。同时,节约下来的资金可以纳入奖励基金。
6.建立核算中心,划小核算单位,实行分级管理,提高预算编制的精确度。一所大学可能包含若干所学院和独立核算的机构,对这些单位完全实行预算管理不利于事业发展,同时还会降低工作效率。建立会计集中核算中心,加强对各部门领导,避免设立多头账户,防止私设小金库。确保学校预算管理的严肃性和科学性;完善计算机联网管理,提高预算管理的准确性、快速性和完整性,并利用计算机网络对学校有关部门执行预算情况进行实时监督。因此,高校可建立校长领导下的财务、审计、纪检等部门人员组成的预算管理机构。其主要工作是对学校有关部门的预算编制情况进行指导、论证、监督;对学校有关部门的预算执行情况进行分析、考核、评价;对学校有关部门的预算指标要求客观、合理、准确。
7.规范科研经费购置固定资产的管理。国家和各省市有关科研经费管理办法中都明确规定:科研经费购置的资产属于国有资产,其使用权和经营权归项目依托单位, 必须纳入项目依托单位的固定资产账户进行核算与管理。资产的处置按国家的有关规定执行,防止国有资产的流失。各学校除项目管理办法或项目合同另有规定外,凡使用科研经费购置固定资产,均属学校的国有资产,必须纳入学校的统一管理。项目负责人必须配合财务部门、资设备管理部门做好资产的保管、维修、报废、报损、清查等工作,特别是在项目结题时, 应及时做好清理、移交、保管人员变更等手续,这样不仅能提高资产的共享率,同时还可以有效防止账外资产和资产流失。
8.建立有效的数字化信息网络管理平台。通过校园一卡通系统将每个职工所有科研项目信息(含申报支出预算、项目有效起止期)与校园卡做好绑定,报销科研经费需先刷校园卡,财务人员根据卡内申报预算进行审核并从相应支出项目上做减法,直至报完为止。如果到有效期末项目仍有余额,学校自动结转入科研基金中。设备管理部门将有关固定资产入库信息加入校园卡内,职工发生变动时,首先收回校园卡,根据卡内信息办理调动手续,防止科研资产流失。
参考文献:
1.程玉洁.新形势下应切实加强高校科研经费管理[J].河南师范大学学报.2003(3)
2.王义明,刘红梅. 科研经费管理机制探讨[J].中国农业会计,2006(7)
3.常笑霓,王心雁.高校科研经费管理监督中的问题及对策研究[J].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2006(3)
4.吴京红. 高校科研经费管理制度创新的探讨[J].群言堂,2006(5)
(作者单位:天津工程师范学院财务处 天津 300222)
研究院经费管理 篇4
1、项目名称:**市区林权管理中心经费项目
2、项目实施单位情况
单位名称:
地 址:
邮 编:
联系电话:
法人代表:
3、项目总投资:81.5万元。
4、项目建设年限:1年。
二那一世小说网 http://、项目必要性和可行性
(一)项目背景
1、项目概况
00区地处**市南部,全区土地总面积301.35万亩,其中林地面积58.36万亩,森林覆盖率25.02%。我区于去年年初在全区全面铺开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已基本完成全区44.4万亩集体林地确权工作,完成林权发证面积31.1万亩,本,占总面积的70%。同时,根据《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全面推进集体林权制度改革的意见》(中发[2008] 10号)、《中共00区委、00区人民政府关于深化集体林权制度改革的若干意见》(夏发[2008]8号)及**市江夏区机构编制委员会《关于区林政管理稽查站加挂牌子的批复》(夏机编[2009]16号)精神,林改相关配套改革工作也同步推进,我们于今春成立了00区林权管理中心,为00区林业局直属事业单位,机构规格为正科级,中心办公场所设在区林业局一楼大厅。
2、项目的依据
(1)《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全面推进集体林权制度改革的意见》(中发[2008] 10号)
(2)《中共**省委办公厅 **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推进集体林权制度改革若干问题的意见》(鄂办发〔2007〕27号)
(3)《中共**省委 **省人民政府关于深化集体林权制度改革的试行意见》(鄂发〔2006〕23号)
(4)《中共**省**市委、**市人民政府关于全面推进集体林权制度改革的通知》(武发[2007]12号)
(5)《中共00区委、00区人民政府关于深化集体林权制度改革的若干意见》(夏发[2008]8号)
(6)**市00区机构编制委员会《关于区林政管理稽查站加挂牌子的批复》(夏机编[2009]16号)
(二)项目实施的必要性
1、是集体林权制度改革的必然选择。加快林地、林木流转制度建设,建立健全产权交易平台,是《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全面推进集体林权制度改革的意见》所提的要求。林改后农民成了山林的主人,为了使林农敢于向山上投资,舍得向林业投入,提高造林育林护林的积极性,必须要有一个平台使林农可以随时将产权、产品转化为可供自由支配的资金。建立林业产权产品交易中心,就是为林农搭建一个这样的平台,使老百姓在林权制度改革后真正得到实惠。
2、是规范林权林产品交易朝专业化市场发展的需要。长期以来,林权私下流转活跃,没有一个规范的综合型的林权林产品交易市场,林产品交易的组织化、市场化程度低。且林地林权纠纷争议不断,老百姓的利益经常受损,造成市场无序竞争激烈,浪费较大,严重制约了林业经济的发展。
3、是促进本区域林业产业化的需要。目前,我区不论是林业生产、林产品的运输、储备、装卸和加工及销售,其专业化和规模化运作水平都比较低,要加快林业发展速度,推进林业产业化,促进林业产权有序转让,林产品市场体系建设至关重要。因此,00区林权管理中心的成立对推进本区域林业产业化发展和农民增收,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因此,实施林权管理中心经费项目是十分迫切和必要的。
(三)项目实施的可行性
我区集体林权制度改革于2007年年底开始试点工作,2008年在全区全面铺开,今春成立林权管理中心。目前已办理林权证3549本,发证宗数4677宗,排查林权纠纷6起,调处4起,办理林权抵押贷款8宗,抵押林地面积1817亩,贷款金额达3435万元。
根据以上情况所述,林权管理中心的成立,对于深化林权改革成效,巩固林改成果,规范林权管理工作,促进林权抵押贷款都有积极作用。因此,该项目是可行的。
三、项目实施期限:
项目实施期限为1年,即2010年1月—12月。
四、项目所需资金
1、项目实施所需资金
00区林权管理中心经费2010年需要81.5万元。
(1)人员经费 计50.5万元
(2)办公费 计4万元
(3)物业管理费 计1.5万元
(4)邮电费 计1万元
(5)交通费 计7.5万元
(6)仪器设备损耗费 计3万元
(7)业务招待费 计6.5万
逆隋 异界太极眼 狐色生香 步步生莲 一剑惊仙 重生之官道 http://
元
(8)管理费 计7.5万元
五、项目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
(1)对构建和谐林业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林业发展的目标是实现生态效益、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有机统一。但现实中林农注重经济效益。由于林业投资大而收益期较长,活立木不能流转,林农的急功近利容易导致林木的乱砍滥伐和毁林事件的发生。那一世小说网 http://通过市场可以实现活立木的规范流转,林农在林木生长期间就实现了经济收益,可避免违法采伐,有效扼制乱砍滥伐等毁林案件的发生,进而实现林业的和谐发展。
(2)引导社会公众投资林业,便于筹集林业建设资金。造林是一项社会事业,但由于信息传播渠道窄和林地流转不畅,在林权制度改革前期,投入造林的大都是当地人,其中主要还是农民。农民的投资能力有限,造林以后,追加投资跟不上。与此同时,社会公众有资金的想进入林业又得不到相关的信息,从而限制了社会资金投资林业。有了规范的市场,前期造林户养不起林的可以通过市场卖出去,而想投资林业的通过市场合法的买进来。退出林业的林农尝到了造林的甜头还可能再进来。这样就会有更多的社会资金源源不断地投向林业,从而推动社会造林工作的全面深入开展。
(3)有利于林政资源管理和林业管理体制改革。市场要求进场交易的活立木须持有林权证。没有活立木交易市场,人们对办不办林权证持无所谓的态度;有了活立木交易市场,人们要完成林权的转让、登记,就必须办理林权证;从而将办理林权证变成权属单位和个人的一种自觉行动。
(4)对木材加工企业来说,有利于解决原料供应问题。林纸、林板企业是扩大商品林建设的依托,也是商品林经济效益的最终实现者。作为资金密集型企业,抽调大量现金购进原料林是不现实的。建立活立木交易市场后,林纸、林板企业通过活立木上市、协议回购等形式,解决原料供应问题,即不用太大的投资就可以达到原料林建设的目的。
(5)有利于减轻农民负担,增加农民收入。义务植树、退耕还林、生态造林和社会投资丰产林造林是当前造林的主要方式,有的是作为任务下达给农村基层组织,成了农民的一种负担。有的是政府出钱造林,交给农民管护,由于活立木变现很困难,农民看不到现实利益,管起来也没什么责任心,结果就出现了“年年造林不见林”“重造轻管”的情况。活立木交易市场建立以后,农民可以通过市场随时变现自己的林木,变长期收益为现实收益,变期望价值为市场价值,增加农民收入,也可以将林地转让出去让别人造林,从而把广大农民从造林重负中解脱出来,为构建社会主义新农村奠定坚实基础。
(6)有利于保护活立木交易各方合法权益。树木的生长受制于品种、种植模式、地形地貌、土壤肥力、光照温度、降水量、管理状况等多种因素,而这些知识不是所有的人都具备的。在交易各方不明情况的条件下进行林权交易,不可避免地会损害某一方权益。建立活立木交易市场,聘请专业人员执业,执行“公开、公正、公平”原则,对交易各方权益是一个保护,从而可以更广泛地动员投资者投资林业。
(7)对广大林业工作者来说,蕴含着巨大商机。林业正处于由完全计划管理向分类经营的转型时期,活立木市场的建立为林业工作者开辟了巨大商机。作为林业工作者,凭专业、市场信息等诸多方面的优势,参与活立木经纪、活立木交易、林业资源整合、林业投融资活动中去,响应中央号召,顺应民意,活跃市场,必然会近水楼台先得月,并且从中获利。这一点,已从省内外开展的活立木交易实践中得到验证。
六、项目组织保障措施
1、组织管理
该项目由00区林业局负责组织实施,区林调队是项目执行单位,由一名分管副局长主抓,配备工作人员10名,主要负责全区林权登记、林权变更、林权抵押登记管理;组织实施林权流转交易、木竹等林产品交易;提供林业法律、法规、政策的咨询服务;开展林地承包争议仲裁、林权纠纷调处服务等工作。
2、健全机制
00区林权管理中心是深化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后应运而生的一个专门机构,受到区委、区政府的高度重视和广大林农的高度关注。中心成立后,全体人员以高度敬业的精神,迅速投入到规范、指导全区林权登记、林权管理等工作之中。中心筹措资金,添置设施,完善办公条件,建立健全各种规章制度,各项工作开展得有声有色,在较短时间内走上了正常运转的轨道。
七、项目结论
本项目具有良好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项目是必要的、可行的,建议上级有关部门予以立项,尽快实施,确保达到预期效果。
研究院经费管理 篇5
会泽县迤车中学
tzh
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同仁,大家好!
首先感谢大家给我这次交流汇报的机会,我汇报的题目是:加强学校专项经费管理,确保学校经费安全。
迤车中学建校于1986年,有学生2031人,住校生1992人,教学班28个,教职工98人。在教育局的正确领导和关心、指导下,学校各项工作得到较快发展。2007年以来,学校充分利用仅有的经费,节约资金改善办学条件,先后启动并完成四个工程建设,垫付工程建设前期费用80万元;投入近187万元用于改善校园环境和校舍维修;投入48万用于办公设备及教学设备添置,学校办学条件得到较大改善。下面就学校财务方面所做的一些工作做简要汇报,敬请批评指正。
一、加强制度建设,落实岗位职责
1、建立健全财务管理制度
学校高度重视制度建设,每学年定期召开职代会对制度进行修订,并严格执行。财务管理制度主要有:《会泽县迤车镇中学校物品采购管理办法》、《会泽县迤车镇中学校财务人员工作要求》、《会泽县迤车镇中学业务接待管理规定》、《会泽县迤车镇中学校食堂食品卫生安全管理要求》、《会泽县迤车镇中学校营养改善计划实施方案》等。
2、落实财务管理岗位,分工明确,责任到人 学校设总务主任1人,总务副主任2人,专职会计2人,专职出纳1人,伙食团长1人,兼职采购员3人,专职仓库管理员1人,财产管理员1人,卡机管理员1人。以上人员严格执行回避制度,不相容岗位做到相互分离,业务流程相互制约、相互监督。部门和人员间职责分工明确。学年初签订目标责任书,明确目标奖惩,工作情况与年终考核挂勾,年终严格考核兑现。
学校成立了财务管理工作领导小组和膳食监督委员会负责对学校财务工作和食堂工作进行监督管理。财务工作组负责各项财务制度的落实,财务工作业务处理,按月报送会计资料到教育会计核算中心审核;膳食监督委员会认真落实食堂管理各个环节,重点对食堂物资采购、验收、领用、加工、出售以及饭菜价格等各环节监督管理。
二、落实专项经费管理要求,确保“专款专用”
下面重点对义务教育保障经费、贫困寄宿生生活补助费、营养改善计划资金和工程建设项目资金的管理、使用作汇报。
1、义务教育公用经费的管理和使用情况。
为保证我校教育教学与日常工作的正常运行,有计划,合理地使用义务教育保障经费,认真做到勤俭办学。根据各级关于《规范和加强农村义务教育阶段中小学公用经费管理的意见》的要求,我校本着从学校发展出发,经费主要用于日常教学常规,服务于师生的教育教学活动,保正常教学运转开支,努力改善校容校貌,添置设施设备,维护破旧受损的设施设备。对有限的经费进行公开、合理、有效的使用和管理,坚持不乱花一分钱,将每一分钱都用在刀刃上,保证教学工作和后勤工作的正常开展,使学校各项工作正常运转,从而有效促进学校的发展和教育教学质量的提高。
经费使用中按照以收定支、量入为出、保证重点、兼顾一般的原则,合理预算,重点保教学活动的正常开展。教育局下拨的经费由财务室归口管理。经费使用时由校务会讨论报财务室核准后按有关规定和程序办理。其中一万元以上五万元以下的经费开支由学校校务会讨论报财务室核准后组织实施;五万元以上十万元以下的经校务会讨论报财务室核准后向教育局报告同意后实施;十万元以上的经校务会讨论报财务室核准后向教育局请示同意后实施。实施过程中需要政府采购的向有关部门申请政府采购;零星采购的由不少于两人同时到场采购,一万元以上的需多人参与采购;大宗物品采购制定采购方案报批后组织招标采购。所有采购产品都要进行验收、登记、入库,再领用,并将票据资料备案。严格经费支出审批,所有支出票据在校长审批签字前必须经出纳、会计等相关人员审核把关,确保手续完备,票物相符后方可签字报销。
2、寄宿生生活补助的管理和使用情况。
寄宿生生活补助费是国家对农村义务段学校实施“两免一补”的一项内容,用于补助寄宿学生生活费。
我校在寄宿生生活补助的管理使用过程中重点从以下几个环节加强资金的管理和使用:一是学年初按实有寄宿生人数上报;二是补助资金发放前认真确定补助对象,补助对象必须是吃住在学校的学生,补助对象先由班主任筛选上报,再由总务处进行核实,核实无误后造册公示,公示结束上报教育局审批;三是补助资金发放时严格按照表册中在读寄宿生进行发放,上报表册中已流失学生的生活费不再发放,退回教育局;四是为确保补助的经费真正用于学生生活,我校将费用直接打入学生饭卡。
3、营养改善计划资金的管理和使用情况。
营养改善计划是以改善农村义务教育学生营养状况为重点,提高农村学生健康水平为目标,通过实施学生营养餐工作,调整饮食结构,增加营养含量,提高农村学生饮食质量,发挥学校强体与育人的双重功能,促进少年儿童健康成长,不断推进教育科学发展。补助标准为每人每天补助3元,每年按200天计算。
在学生营养改善计划实施的过程中,我校紧紧围绕“安全、营养、等值”这一总目标开展工作。享受营养餐学生实行实名制管理,及时更新供餐名册,结余资金结转下一期间继续使用。
我校采用自主供餐模式,定期分析研究供餐食谱,食谱制定做到营养搭配科学合理,符合学生成长需要。供应营养餐主要有肉包子、鸡蛋、牛奶(每周一次)、鲜肉面条、鲜肉米线、稀饭等。大宗物品进行招标统一采购,降低采购成本,严格进行成本核算,降低供餐成本,保证等值。营养餐发放采取实名制发放,定期更新供餐名册,插入增加学生,剔除转出、流失学生。
4、学校工程建设资金的管理和使用情况。
学校工程建设资金,是国家为改善学校办学条件而下拨用于学校建设的资金,要通过立项审批等过程后方可下拨,手续复杂,管理规范严格。大部分建设资金都是由县级财政统一管理,实行报账制,根据工程进度分批次拨付。学校在资金拨付管理中根据工程建设情况,严格按照合同规定进行把关,确保资金拨付不出任何问题。
拨付到学校账户的工程建设资金,我校严格按程序办理工程建设相关手续,在资金支付过程中根据工程建设进度,严格按照合同规定进行付款。工程建设资金管理使用过程中,“以收定支”确保转款专用,做到不出现截留、滞留、挤占、挪用等违规问题,确保资金安全。
以上是我对我校部分财务工作的简要汇报,汇报结束。谢谢大家!
经费管理办法 篇6
一、加强商会经费的管理,做到合理、专用、有效运行,本会决定设立经费管理委员会。经费管理委员会的组成由本届会长办公会主持,由商会办公室建账管理。
二、经费管理委员会在会员大会闭会期间,依据本会章程和工作计划负责本会经费的筹集及管理事务,并每年向会长办公会提出报告,交会长办公会审议,审议结果向全体会员通报。
三、商会为非赢利性组织。根据本会章程,本会经费来源主要为:会员缴纳的会费(会长、副会长1万元/年、常务理事3000元/年、会员200元/年),在批准的业务范围内开展活动和服务的收入,有关企业的捐赠,政府资助,利息及其它合法的正当收入等。
四、商会经费主要用于日常办公、组织活动、编辑出版会刊、召开日常工作会议、光彩事业、扶贫救助、商会建设等。属上述范围的日常经费开支,额度分别由商会分管副会长(经办人)签字,常务副会长审核、会长审批后入账。商会办公室每半年一次将开支情况以报告形式向经费管理委员会进行汇报。商会经费遵循“来自社会、服务会员”和“勤俭节约,合理使用”的原则进行管理。
五、商会经费管理委员会依据本会章程,监督商会会费缴纳情况,由商会办公室具体办理会费收缴事务。缴费时间是:新会员在入会时缴纳,老会员在召开年会时缴纳。
六、会员如不按时缴纳会费,经商会通知又无故拖欠者,可由会长办公会决定按自行退会处理。
七、凡向本会提供赞助经费或捐款的企事业单位、社会团体、会员或其他人士,均出具正规收据并以商会名义发给证书,以资纪念。
高校科研经费管理研究探析 篇7
一、存在问题
1.科研经费配置不合理。近年来,我国投入到科研经费的力度不断加大,在科研经费配置上,一些高校、科研院所中担任行政领导职务的,可以方便获取课题项目;学术等级思想严重,一些有学术头衔的,在学术资源配置上处于优势地位;有的主管部门在科研经费的申请和管理上还优先照顾本系统的高校和申请者。有的人拥有几百万甚至上千万的科研经费当作自己私有财产,以钱为目的,科研成了致富的手段。在科研项目的管理上,重立项轻结果;科研人员申请项目要填写大量表格,谈思路、谈设计、谈构思,而一旦经费申请到手,便转给研究生们操作课题研究的整个过程,然后在课题成果上冠冕堂皇地写下自己名字,得了经费不出活,在具体研究活动中,重利益的现象普遍存在。近段时期,多名院士、教授陷科研经费腐败丑闻被曝光,科研经费投入问题再次成为社会热议的问题。国家审计署审计了5所大学7名教授弄虚作假套取国家科技重大专项资金2 500多万元的问题,目前已有8人因此被查处。
2.科研项目结余经费结题不结账现象严重。所谓科研项目结题不结账是指科研项目完成且已通过项目下达单位的验收评估,但在项目财务支出中不做账务处理,结余资金仍按照在研项目进行管理。有些已经结题的项目经费长期不结账,结余资金不能分配,造成项目经费的浪费,已完成科研项目任务,仍有未使用项目结余的,基本上要求必须全额上缴,没有相应的结余留用的支持鼓励政策。导致项目负责人在短时间内为了不用交项目结余,硬性完成经费预算,进行一些不必要的支出。发生了一些项目负责人科研经费大量用于它项支出,同时在使用上的随意性较大,这都给科研项目管理以及财务核算增加了不小的难度。由于高校对科研项目结题管理工作不够重视,科研项目完成后,财务账面上一直保留着余额没有结算,这部分结余资金得不到充分利用:同时经费一直挂在账上,还会造成年终高校未完成科研项目经费大量沉淀,使会计报表数据不准确,不能如实地反映学校的财务状况。
3.科研经费实际支出与预算差距较大。由于科研人员在科研项目立项时对经费支出没有进行客观估算和分析,对预算科目内容不清晰,没有进行正确的经费测算。因此预算不能全面地反映经费的支出情况,项目审批时,重点在项目的可行性,不太重视项目经费的合理性、准确性和科学性。没有对项目经费预算进行细化和严格的论证,审批时比较粗放。因此,经常以大幅度消减预算经费为项目预算控制办法和审批办法。大幅削减预算经费的结果导致了项目申请人为了获得足够的科研经费,加大虚报预算经费的力度,造成恶性循环。预算调整的审批过于烦琐,政策限制过死。一般的科研项目持续时间为三年左右,三年前作出的项目经费预算与预算执行的实际情况存在不符的可能性很大。目前的科研经费预算调整需要通过相关各级部门的层层审批,手续烦琐,限制过死,预算调整难以实现。无法调整预算,项目负责人只好通过一些不合理,甚至不正当的办法迎合不符合实际情况的经费预算。整个编制预算过程中财务部门没有参与经费预算的讨论,使预算存在较大的片面性。在工作中财务部门只有在经费划拨到单位时才知道经费总额,对科研项目的预算支出内容往往不清楚,不了解项目的进行程度,无法将经费的使用程度与项目的执行进度结合起来进行控制管理,致使科研经费的支出不能按项目申报时的预算进行使用,使科研项目支出与预算支出存在较大差异。
4.财务监督、审计监督不到位造成科研经费滥用情况严重。在科研经费日常核算过程中,以往财务部门只能控制每个项目的总经费不超支,无法将每个项目的经费按预算指标进行细化预算控制。在实际核算中只对票据的合法性、合规性进行会计核算,无法对经费使用的正确性、合理性和相关性进行有效地监督,这也造成科研经费支出结构的不合理。中央提出反腐工作以来,针对科研人员经费使用查找出很多违法问题,从披露的数据看让人触目惊心。转移科研经费,套取大量资金据为己有,人员经费、招待费,甚至本应由科研人员承担的家庭话费、交通费、私家车保险和维修费也从中列支,科研经费被用于他项支出,不但影响科研工作充分有效地开展,而且滋生腐败、贪污等社会不良现象。而直接用于科研课题支出仅占四成。内部审计部门存在监督不到位的现象,高校的内部审计部门有的没有对科研经费开展审计,有的也只是在科研项目结题书上签字盖章。对科研经费的管理及监督未能做到事前及事中进行,未能及时发现经费开支的漏洞,更缺少对科研经费的效益分析。
二、完善高校科研经费管理的对策与措施
面对高校科研经费管理中针对经费配置不合理、滥用情况严重、财务监督与审计监督不到位等存在的问题应采取如下措施
1.科研经费在资源配置上应按公开、公正、公平的原则 ,从全局角度出发,科研立项高度透明,科学合理。上至国家,下至高校科研项目,科研项目从立项开始就应该经过可行性论证,力保提出的项目符合实际科技需要又能避免各部门重复建设,必要时可实行公开招标或者举行立项听证,对项目分布和经费严格把关,从源头上堵塞漏洞。资源配置是国家的事权和支出责任,应当是一个经过遴选由跨部门人员组成的专业评审机构,项目审批时重点在项目的可行性,体现“平等竞争”、“择优录取”的理念,以同行评价占重要地位。专家评审小组成员的选择应以学术声望为依据,主要是资深的科学家、教授、学科学术带头人,科研经费的投入方向注重科研结果和有优势的研究领域,同时扩大专家评审小组成员行内人士的覆盖面,综合评价打分,选取有价值的科研项目立项,建立自由竞争机制,来保证科研经费分配的科学合理。
2.针对科研项目结余经费结题不结账现象是全国高校的普遍问题,由于高校对科研项目结题后管理工作不够重视,存在科研项目完成后,财务账面上一直保留余额没有结算,高校应根 据自身的 实际情况 加强科研 经费结题 结账管理办法,学校科研管理部门每年定期将结题项目的有关信息通知财务部门,项目负责人应在结题后规定时间办理项目经费的财务决算工作。财务部门协助项目负责人核对经费收支结余情况,如实填制决算经费表。对无正当理由逾期不办理结账手续的科研项目,学校制定科研项目结余管理办法,对超过结题期限不报账的项目,结题项目结账后,结余经费的60%结转进入学校的“科研发展基金”,结余经费的40% 结转进入项目负责人的“科研储 备基金”, 在项目负 责人的“科研储备基金”下另设项目,作为新科研项目前期预研经费和学术交流费用,经费由项目负责人支配,原项目经费本注销。
3.强化科研经费全面预算管理 ,对经费预算编制、执行、调整、监督、考评实行全过程管理。应当使科研申请人明晰责任,经费获批,科研经费项目预算纳入合同条款,审计、财务部门在预算编制过程中应当参与,尽量细化费用分配,将人员费用、差旅费用、学术交流费用等细项全部纳入科研项目经费预算,课题结题时作为衡量依据。一方面科研人员应加强预算知识的学习,根据科研项目总体规划,经过充分的论证,提出预算方案;另一方面财务人员应积极介入到科研项目管理的全过程中来,参与预算编制;财务人员应根据科研经费管理办法,与科研人员积极沟通,对科研经费的预算进行全面的分析、论证,使科研项目的预算编制进一步科学化、合理化。同时财务部门必须按照课题预算和财经法规对科研经费的 每一笔支 出严格检 查 ,发现问题 及时纠正 ,真正做到抓预算实现科研经费全过程监管,杜绝盲目支出,套取科研经费。
4.规范科研经费会计核算 ,运用现代科学技术 ,建立科研经费管理信息网络平台( 1) 规范科研经费会计核算。高校的科研经费根据来源不同一般分为纵向科研项 目、横向科研项目和学校科研项目,各高校应根据制度要求,按照高校科研经费的管理办法,专款专用。 ( 2) 建立科研经费管理信息网络平台。在学校局域网建立科研经费管理信息网络平台,连接科技、财务、资产审计及课题负责人。由科技部门姜科研课题名称、下达经费单位、研究期限及经费预算方案等信息录到课题负责人名下;财务部负责将收到的每笔收入、发生的每笔支出明细录入到每个课题中;课题负责人通过密码可在网络上查看自己的科研经费使用情况及结余情况,做到心中有数;各职能部门可通过该网络平台及时快速地获取准确、完整的科研课题有关信息,使科研经费管理更加科学化、透明化和高效化。
研究院经费管理 篇8
【关键词】 高职院校经费包干
随着高等教育成为一种大众教育,成本核算成为我国高等教育改革和发展的必然趋势。作为高职院校如何建立和健全人才培养成本核算制度,合理使用和科学配置教育资源,使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教育成本和办学规模统一协调发展,成为目前亟待解决的问题。由于各种历史和现实的原因,无论是在理论上还是实践上,教育成本核算不可能一步到位,目前许多高校实行的内部经费包干核算制度就是对教育成本核算的探索,是全面教育成本核算的初级阶段。
1. 院系经费包干管理的指导思想
高职院校经费包干管理是为了加强学校财务管理,科学合理地运用经济杠杆功能,扩大院系办学自主权,激发院系的办学积极性和创造力,牢固树立成本意识、竞争意识和责任意识,有效提高资金使用效率,使有限的教育资源得以充分的利用,从而提高办学效率。
2. 院系经费包干管理的基本原则
2.1切块预算,集中核算,二级管理,超支不补,结余留用。学校财务部门按照院系编制经费预算,并设置经费明细账户,进行专项管理,院系在财务部门的监督和指导下量入而出,不得超支,结余资金可以转入下一年度继续使用。
2.2促进教学,提高教师待遇。实行经费包干管理以后,要在提高教学质量,规范办学秩序,扩大办学规模的基础上,使教师收人有所提高。
2.3效率优先,兼顾公平。实施经费包干可以促进院系由教学实体向办学实体转化,院系可以引入市场机制,按照产业模式和要求运作,开源节流,力求以较少的投入争取较多的产出。一方面在外延上扩大办学规模,争取更多经费和社会资金,另一方面则在内涵上降低办学成本,减少浪费,最大限度地提高办学效率。由于市场对于人才需求结构是变化的,因而对各个院系的办学规模产生很大的影响,直接关系到系院的办学效益,因此,应在保证学校整体和长期利益的前提下兼顾院系之间的平衡。
2.4院系自主权和学校监控权相结合。实行经费包干管理,扩大了院系经费使用自主权,院系有权根据自身管理的实际需要自主开支,但学校财务部门有权对各项开支项目的合理性进行节制,而且通过明细账户对院系的支出结构加以指导和调控,做到专款专用。
3. 院系经费开支项目及范围
从成本核算的角度看,在经费包干管理体制中,院系实际上是成本计算主体,那么从理论上讲它应该承担所有的经费项目,例如固定资产折旧、设备购置、水电物业管理、科研经费、工会经费等等,但我们前面说过,经费包干管理是学校教育成本核算的初级阶段,因而经费包干管理是一种不完全经费自主管理,应该有选择的确定经费项目实施包干管理,究竟应该包括哪些项目,这个是见仁见智的事情,从设置包干经费项目必要性和可能性两方面来看,包干经费主要包含以下项目:
3.1工资。主要包括:
3.1.1档案工资。院系正式教工和合同制职工档案工资。
3.1.2效益工资。指教师、实验人员及外聘人员课时费,院系行政人员效益工资。
3.1.3临时工工资。
3.2 管理费。包括:
3.2.1行政管理费。院系开支的办公、邮电、印刷、差旅、会议费和业务接待费等。
3.2.2教学管理费。指用于教学活动、教学管理、课程开发、教师教研活动、试卷印刷等方面的管理经费。
3.2.3教育管理费。用于学生管理方面的费用。
3.3 实习实训费。主要包括向实习单位支付的学生实习费用、教学设备维护经费和实验耗材等。
3.4其他费用。
学校财务部门编制经费预算时必须按照上述项目逐一下达给各个院系。
4. 经费额度的确定
经费额度的确定是整个经费包干管理的关键,它弹性大,实际操作灵活性太强。额度偏紧,不能满足院系正常活动的必需,必然会挫伤院系的积极性。额度偏松又达不到加强经费管理,节约办学成本的目的,为此,我们要做好三点:
(1) 可比性。要充分考虑经费支出水平历史的可比性。一般说来,我们要借鉴历史资料,以过去三至五年的经费水平的平均数作为核定包干经费额度的基础。这就需要学校财务部门整理出按上述经费开支项目分类的详尽的财务数据,制定科学的合乎实际的经费预算,确定各系院合理的经费额度。
(2)科学性。经费额度要根据不同的项目分别确定,有的项目还需要结合院系的办学工作量采用科学的方法加以框算,通过建立相应的数学模型,使得下达的经费额度与院系工作量尽可能匹配。
(3) 可操作性。由于经费包干管理比以前学校统一的财务管理牵涉面更广,涉及的环节更多,因此无论是确定经费额度还是平时的管理,操作上必须简便易行,便于作业和教职员工监督。
按照上述三点要求,我们来确定院系的各项经费开支额度。
4.1档案工资。正式员工和合同制工的档案工资由人事部门和财务管理部门核定,直接下拨院系发放,抑或有学校财务部门统一发放。院系自行聘请的临时工工资则由院系承担。
4.2效益工资。效益工资按照以下公式测算:
院系生均效益工资=全校近三年平均生均效益工资*75%+全校近三年平均生均效益工资*25%*师生比调节系数
其中:师生比调节系数=全校近三年平均师生比/院系近三年平均师生比。
院系效益工资总额=院系生均效益工资*院系学生人数
显而易见,职工效益工资在各院系之间存在差别,其数额跟院系的办学规模正相关,有利于促进院系拓宽办学渠道,扩大办学规模。
4.3管理费。管理费额度的确定思路跟效益工资的相似:
系院管理费经费额度=全校近三年平均生均管理费*75%*系院在校学生数+全校近三年平均生均管理费*25%*全校在校学生总数/系院数
这一个数学模型的建立,充分体现了“效率优先,兼顾公平”的原则,既考虑了院系的办学规模,又体现了管理费的成本特性,照顾了规模相对较小的院系。
实际运用公式时,需要按照行政管理费、教学管理费、教育管理费三个项目分别计算确定。
4.4实习实训费。这部分经费的确定,可由财务部门根据历史数据,制定一个一揽子生均实习费用、生均实验费用和生均设备维护费用标准,再考虑不同专业对实习实训的不同要求,制定不同的专业系数加以调整,进而确定这方面的额度。
4.5其他费用。这部分经费主要是根据历史资料和包干年度可能出现的情况确定。
5.经费包干管理的利与弊
上述经费包干管理模式由于实行的是“二级管理,二级核算”的运行机制,较好的实行了院系事权与财权的统一,能充分调动院系当家理财,增收节支的的积极性,促进其由教学实体向办学实体的转化,增强院系的活力,由点带面的提高学校办学实力。但是,这种模式在强调微观搞活的同时,淡化了综合平衡和宏观调控,使得办学资金分散,在一定程度上不利于高职院校办学资金的统筹和调控,因此经费包干管理尚需在实践中进一步完善。
参考文献:
[1] 蒋业香.试论高校二级院系经费管理模式的创新.文教资料.2007年10月号中旬刊。
[2] 毛建青.我国高校内部经费分配与财务管理制度分析.教育发展研究.2009.9。
[3] 郑秀芳.高校成本核算问题探讨.
【研究院经费管理】推荐阅读:
科研经费管理体系研究10-29
医院科研经费管理改革研究论文10-14
福建师大研究生培养经费管理办法06-03
基于事业单位科研经费管理模式的研究06-07
经费研究10-28
基础教育经费研究05-14
教育经费存在问题研究07-23
研究开发经费投入08-11
教学运转经费、印刷经费、资料经费、教学研究经费、教学设备维修经费09-25
“三公经费”披露体系与审计监控体系研究06-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