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政支农内容(精选8篇)
财政支农内容 篇1
在农业财政政策中,财政支农,是国家支持农业发展的一种重要手段。财政支农是指国家财政对农业、农村、农民的支持,是国家财政支持农业农村、农民的主要手段,是国家与农民分配关系的重要内容之一,其主要表现形式为资金投入优惠政策和制度建设。按照公共财政原则,进一步优化财政支农结构,突出财政支农重点。主要内容有:
(一)支持重点生态工程建设,促进可持续发展。主要内容包括:天然林保护工程建设、退耕还林工程建设、京津风沙源治理工程建设、森林生态效益补助等。
(二)支持抗灾救灾,确保农业农村经济稳定发展。主要内容包括:特大防讯抗旱资金、动物疫病防治补助资金、农业税减免补助资金等。
(三)增加财政扶贫投入,支持扶贫开发。主要内容包括:中央财政预算安排的扶贫资金,其重点是中央补助地方财政扶贫资金。
(四)积极支持农业结构战略性调整,增加农民收人。主要内容包括:农业科技推广、农业产业化、农村小型公益设施建设等。
(五)支持农业综合开发,提高农业综合能力。主要内容包括:土地治理和农业产业化经营两部分。
(六)加大对农村中小学投资,支持农村基础教育事业发展。主要内容包括:“贫困地区九年制义务教育工程”、农村中小学危房改造等。
(七)健全农村卫生服务体系,加大对农村公共卫生的投入力度。主要内容包括:农村公共卫生经费、乡(镇)卫生院医疗服务经费、农村卫生事业发展建设资金、农村合作医疗补助经费等。
(八)逐步取消农业税收、减轻农民负担。主要内容包括:取消农业特产税改征农业税、农业税降点或条件成熟时将全面取消等。
(九)推行扶持粮食生产和农民增收政策,不断提高农民种粮积极性。主要内容包括:农民种粮直接补贴、良种补贴、大型农机具购置补贴等。
(十)支持产粮大县、财政穷县,实行“三奖一补”政策,缓解县级财政压力。
财政支农内容 篇2
其一, 支出结构未能完全体现社会公共需要。目前, 财政支农资金仍过多地参与生产经营性投资, 一些该由市场配置资源的投资范围仍未能退出, 而一些应由政府投资的范围仍未能承担, 并存在财政投放资金比例失调和财政对投入的项目包揽过多的现象, 特别是在农业基础设施方面, 未能真正实行“谁投资、谁受益”, “谁受益、谁负担”的原则。同时, 有相当一部分还是政府行为, 带有计划经济的痕迹。
其二, 投资渠道杂乱, 项目重复建设, 资金浪费现象严重。目前财政的农业投资有许多条线, 分许多口子, 较大的包括:水利建设, 主要由水利部门安排项目投资计划;农业综合开发, 主要由农业综合开发部门安排项目投资计划;粮食自给工程, 由财政部门牵头, 水利、农业等部门参与安排项目投资计划;商品粮基地建设, 主要由发改委安排项目投资计划;改造低产田, 主要由农业部门安排项目投资计划。此外, 还有“一镇一品”、“菜篮子”工程等项目。在这些部门安排农业投资项目的牵头任务时, 没有明确划分部门的投资范围与内容, 致使一些项目交叉重复, 许多地方用同一个项目向几个部门申报投资, 即同一项目使用了几个口子的资金, 结果有的项目资金没有集中统一使用而被挪作他用。
其三, 要求配套的项目多, 项目资金缺口大, 地方财政难以承受。中央下达的许多支农投资项目, 规定省、市、县都要资金配套;省下达的支农投资项目, 也大部分规定市、县、乡镇要资金配套。这种方法对调动各级政府投资农业的积极性, 拓宽筹资渠道, 多方增加农业投入, 有积极的作用。但是, 目前市、县和乡镇一级财政困难, 无法承受太多的资金配套要求, 只能是项目开工后, 上级的钱拿来用, 本级的拿不出来, 造成资金缺口大, 建设项目资金受到严重影响。
其四, 部分资金分配零星分散, 收效甚微。由于部分支农项目的申报、审批不规范, 资金安排的随意性较大, 加之各地要求解决资金的项目多, 因而资金分配出现“撒胡椒面”现象, 安排项目量多面广但资金少。如一个需投资几十万元的项目只安排三、五万元甚至一、两万元, 根本无法完成该项目建设, 有的是象征性地动一下, 有的将经费挪用。
其五, 资金到位慢, 影响项目建设。一方面, 项目预算指标下达后, 一些地方由于财政资金调度困难, 未能及时拨付。另一方面, 资金运行的中间环节多, 使资金迟迟不能到位。如有的资金财政拨给主管部门, 主管部门拨给下属单位, 下属单位再拨给承建单位, 导致资金“旅行”时间过长。
其六, 资金使用违规现象较多。目前, 由于缺乏有效的监督机制与措施, 资金在使用过程中, 被截留、挤占、挪用的现象较多。如有的单位将专项资金用于弥补行政经费、外出旅游、请客送礼等, 严重违反了财政支农资金的管理规定。
二、改善财政支农资金管理的对策
其一, 规范财政支农资金管理机制。按照依法行政、依法理财和建立公共财政制度的要求, 全面清理、完善现有的各项支农资金与农业财政管理制度, 将支农资金的使用范围、分配、拨付、使用、管理、监督及农业财政支出预算编制、预算执行、绩效考评、监督管理等各环节以制度化的形式确定下来, 逐步建立科学合理、层次清晰、分工明确、覆盖全面的支农资金管理制度体系。切实加强各项管理制度的有机衔接, 逐步消除制度之间的交叉与相互矛盾、冲突现象。重视管理制度的执行, 在制度执行上想更多的办法、下更多的力气、做更多的工作, 保证各项管理制度的贯彻执行, 确保支农资金管理与各项农业财政工作依法按章办事。
其二, 优化财政支农资金支出结构。随着国际与国内经济的发展, 必须对现在的支农资金的支出结构进行大力调整, 坚决从生产性与竞争性领域中解脱出来, 把对农口企业、自收自支单位的经营性补助与农村的生产性补助砍掉, 并改变资金分配零星分散的做法, 把资金集中起来, 按轻重缓急的原则, 投入社会公共项目建设。理顺投资体系, 归口安排农业投资项目。对不同部门间的支农资金, 应按照“资金渠道统一归口, 资金使用用途不变, 各负其责”的原则, 把各部门性质相似、功能相近的支农资金整合起来统筹安排使用, 着力解决使用分散和重复建设的问题。并对各项支农资金进行优化调整, 适当归并, 集中资金解决重大问题。
其三, 健全财政支农资金分配方法。一方面, 打破基数分配的传统理念, 不同的支农资金都应根据特定的工作目标、任务, 确定资金分配所应考虑的因素, 更多地采用因素分配方法。同时, 把资金分配方法予以公开, 努力实现分配环节的客观、透明、公平、公正。另一方面, 逐级往下推行因素分配方法, 多数支农资金项目审批权可下放至县级。这样有利于县级政府统筹规划, 通盘考虑支农工作, 将主要精力放在项目准备和项目实施上, 而不是在向上级争取项目上。
其四, 创新财政支农资金拨付方式。一方面, 全面推行财政支农资金报账制管理。即把各级财政投入项目的资金汇入县财政专户, 县财政落实专人负责, 根据工程进度及时将资金拨至承建单位, 整个工程的会计账务在县财政核算, 工程竣工验收后, 县财政即把项目完工形成的资产移交给有关单位使用和管理。另一方面, 积极推行国库集中支付制与政府采购制度, 完善财政拨款程序, 对投资规模较大、建设期限要求较严的重点项目, 由财政部门按工程建设进度, 直接拨至项目承建单位。
财政支农内容 篇3
一、财政支农体制改革背景及意义
第一,深化财政支农体制机制改革是全面深化财税体制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财政支农体制改革是自上而下的改革。从国家的层面看,十八届三中全会指出,财政是国家治理的基础和重要支柱。必须完善立法、明确事权、改革税制、稳定税负、透明预算、提高效率,建立现代财政制度。2014年6月30日中央政治局通过的《深化财税体制改革总体方案》明确了财税体制改革的时间表、任务书和路线图,8月31日全国人大常委会通过的《关于修改〈预算法〉的决定》、9月26日国务院《关于深化预算管理制度改革的决定》,对加强预算管理提出了明确的目标,要求加快构建全面规范、公开透明的预算制度,积极推进预算公开,大力清理、整合、规范专项转移支付,对竞争性领域专项资金分类采取取消、压缩等措施,引入市场化运作模式等等。从省级层面看,我省全面推行以“四张清单一张网”为重点的政府自身改革,明确提出要通过用政府权力减法换取市场活力的加法,省级转移支付专项由235个整合归并为54个,减少了181个,省级政府部门行政权力清单、负面清单、专项资金管理清单、责任清单在全国率先公开。7月8日省政府办公厅出台《进一步加强省级财政专项资金管理工作的通知》,对清理整合专项资金、强化绩效预算管理、提高分配使用规范性、推进信息公开等提出了具体、明确的要求。推进财政支农体制机制改革,就是在上述背景和框架下进行的。
第二,深化财政支农体制机制改革是解决“三农”发展突出问题的有效途径。经过多年的建设和发展,我省农村基础设施、生产生活条件明显改善;农业产业基础、经营基础、科技基础不断强化,农业规模化、市场化、产业化程度不断提升,农业发展方式加快转变。与此不相适应的是,政府部门对微观经济活动直接干预过多,在竞争性领域设立了不少专项资金,行政性分配较多,市场化运作较少,扭曲了资源要素的正常配置;政府部门职能存在交叉重叠现象,有的事情几个部门在管,有的事情没人管;一些农业经营主体“等、靠、要”思想比较突出,财政支农责任无限扩大的问题逐渐显现;政策效用递减,不少支农政策一经设立,就长期存在,缺乏有效的评估和退出机制,部分支农政策效用不明显。习总书记强调,“改革是由问题倒逼而产生的,又在不断解决问题中得以深化”。财政支农政策遇到的问题必须通过深化改革的办法来解决,现在正是推进这项改革的历史性机遇。
第三,深化财政支农体制机制改革是再创浙江“三农”发展体制机制新优势的战略选择。改革开放以来,浙江从一个资源小省发展成为经济大省,经济社会发展“领跑”全国,靠的是牢牢抓住市场化改革的历史性机遇,取得体制机制的先发优势。随着国家区域发展总体战略深入实施,沿海地区加快发展,中西部地区快速崛起,我省体制机制先发优势逐步弱化。比如我们的农民人均纯收入,虽然连续29年位居全国各省区首位,但是近年来农民增收内生动力减弱、增收趋势放缓,低于江苏等省份;农业结构调整的先发优势逐渐丧失,资源短缺、生产成本高的劣势却在凸显。必须坚定改革决心,全面深化财政支农体制机制改革,强化财政政策的引领作用,激发农业农村内在发展活力,再创浙江“三农”发展体制机制新优势。
二、正确处理三种关系,做好改革顶层设计
一是正确把握政府与市场、政府与社会的关系,构建新型财政支农资金管理的职责体系,重点解决政府应该干什么的问题。要厘清政府与市场的边界,清晰界定公共财政边界,逐步取消竞争性领域专项。切实转变政府职能,把该放权力的放开到位,把该管的事情管住管好,提高管理效率。
二是正确处理政府职能部门之间的关系,重点解决职能交叉、职责不清的问题。一方面是横向部门之间的关系,分清职能权限,减少交叉。从改革角度来讲,财政是落实改革的主推手,财政部门要主动从幕后走到台前,积极参与经济社会发展战略和各项具体政策的研究制定,通过预算这个龙头,影响政府部门履职行政的方向。同时,要发挥主观能动性,深入研究财政改革与其他改革的关系,找准着力点和撬动点,通过改革引领带动和利益破冰,营造氛围,协同推进。农口部门是落实改革的主力军,要从具体事务中跳出来,从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战略高度,从宏观上研究重大问题,落实规划;另一方面,是省与市县之间的关系。要与省级专项资金管理改革相配套,研究进一步下放管理权限,合理分权,解决省级部门管得过多、过细的问题。
三是正确处理市场决定性作用和有效发挥政府作用的关系,重点解决怎么干的问题。竞争性领域坚持效率优先,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减少政府直接干预,采用市场化支持手段,通过竞争机制实现市场主体的优胜劣汰。非竞争性领域要有效发挥政府作用,弥补市场缺陷,调整优化生产关系,加大农业公共物品的供给,为农业发展营造良好的环境。
三、“三分一转”浙江省财政支农体制机制改革的实践
(一)建立科学、系统的财政支农政策体系
围绕“三农”重点工作,从与市场关系和支出责任两个方面鉴别清理财政支农政策,形成重点突出、管理规范、进退有序、保障有力、科学系统的财政支农政策体系。
一是以是否符合党委、政府工作目标和要求、是否符合当前财税体制改革的新要求为依据,分类清理整合当前的财政支农政策。对政策效用不明显或扶持方向与重点偏离工作目标要求的,调整取消一批;对符合工作目标,但支持方向、扶持对象和用途相近或相似的支持政策,归并一批;对分配相对固定、属于省与市县共同事权的财力补助政策,转换一批。
二是按照“存量优结构,增量促改革”的原则,构建“保重点”财政支农政策体系。将清理整合后的财政支农政策划分为公益类、准公益类、竞争类三类,逐步强化公益类、准公益类支农政策,减少竞争类支农政策。财政资金重点保障粮食安全、美丽乡村建设、农业现代化、农民收入可持续增长等方面和党委、政府新确定的重点工作。
nlc202309031857
(二)建立规范、透明的财政支农资金管理体系
改革财政支农资金的管理模式,明确职责权限,实现政府部门之间以及上下层级之间合理分权,提高财政资金管理能力和管理水平。
一是部门之间合理分权,减少财政与农口部门之间在项目和资金管理中职能的交叉重叠。进一步明晰管理职责,财政部门和农口部门各司其职,除重大项目或中央有明确规定的项目以外,原则上不再进行联合审批、评审、检查、验收。
二是上下级之间合理授权,明晰不同层级政府部门的管理权限,把该放的权力下放到位,逐步解决上下一般粗的问题。省级主要研究解决带有全局性、基础性、战略性和引领性的工作,协调解决市县层面无法解决的事项;按照“两个一般不”的要求,全面下放项目审批权。除管理办法另有规定的以外,省级不再对市县项目进行审批或备案审核等变相审批。市县负责研究制定本级财政支农政策,做好对上级政策的贯彻落实工作,审核确定支农项目,监督指导项目实施,组织验收等具体工作。
三是加快推进支农专项资金管理信息公开。在专项资金管理清单公开的基础上,推进管理办法、资金分配、项目执行结果、监督、绩效评价等全过程信息公开,落实信息公开的主体责任,建立信息公开责任分工制度,逐步实现全过程预算信息公开。
(三)构建客观、公正的财政支农政策监督评价体系
实行财政支农政策设定权、管理权和监督权三权分开。
政策设定权方面:除法律、法规以及党委、政府确定的增支项目以外,不得新开口子。确需出台新政策的必须明确政策的绩效目标,存续期限、资金分配因素和程序、管理信息公开等内容,逐步建立和完善财政支持政策的退出机制。
政策执行方面:一是明确财政部门与农口主管部门的职责,实行资金管理责任与项目管理责任分开,合理确定监管重点,避免交叉。二是明确上下级责任,省级负责研究科学制定分配因素、分配程序,完善管理办法,组织对市县管理情况和政策落实情况的检查,督促落实整改;市县负责具体项目资金的监管,强化资金使用情况的跟踪、监控和反馈工作,对检查中发现问题进行整改。
政策监督方面:政府部门要加强内部控制,切实履行监管职责。充分发挥政府咨询委、政协专业委员会、相关政策研究会和行业协会等智囊团体的作用,参与对项目的评估和监督。加大政府购买服务力度,委托中介机构开展支农政策和资金绩效评价。建立常态化、多元化的财政支农政策执行监督机制。
(四)推进财政支农政策体制机制全面转型
一是推进财政支农方式的全面转型。从直接项目补贴向间接引导转变,着重发挥财政资金的导向作用;从促进生产条件的改善为主向促进体制机制完善为主转变,重在调整生产关系;从扶持生产供应端为主向扶持消费端为主转变,以消费需求引导拉动生产。
二是推进财政支农资金分配方式全面转型。根据资金性质,采取不同的分配方式,加大市场机制的运用。对公益类项目资金,按照因素法分配,全面实行专项性一般转移支付,并下放项目立项审批权限,增强县级统筹能力;对准公益类项目资金,按照各级事权,加大政府购买服务力度;对竞争性领域项目资金,积极探索“无偿改有偿,资金改基金”的市场化运作模式改革。
(作者系浙江省财政厅党组成员、副厅长)
责任编辑:宗宇翔
财政支农政策解读 篇4
第一部分 财政支农总体概述
一、财政支农的涵义
财政支农是指国家财政对农业农村农民的支持,是国家财政支持农业农村、农民的主要手段,是国家与农民分配关系的重要内容之一,主要表现形式为资金投入,优惠政策和制度建设,一般可分为两类。
一是用于国家扶持的项目,包括农业企业和事业单位的基本建设支出、事业费、科技三项费用等。
二是用于支援农村发展生产的资金,包括:小型农田水利和水土保持补助费,支持农村生产组织资金,农村农技推广和植保补助费、农村草场和畜禽保护补助费、农村造林和林木保护补助费、农村水产养殖补助费等。
财政支农资金实际是指财政支出中直接用于支援农业生产或与农业生产联系较为密切的资金。主要有支援农村生产支出、农业综合开发支出、农林水利气象等部门事业费、支援不发达地区支出、农业基本建设支出、企业挖潜改造资金、农业科技三项费用、农业研究经费、社会福利救济费、政策性补贴支出等。
二、财政支农的内容
按照公共财政原则,进一步优化财政支农结构,突出财
政支农重点,主要内容如下:
(一)支持重点生态工程建设,促进可持续发展。主要包括:天然林保护工程建设、退耕还林工程建设、京津风沙源治理工程建设、森林生态效益补助等。
(二)支持抗灾救灾,确保农业农村经济稳定发展。主要包括:特大防汛抗旱资金、动物疾病防治补助资金、农业税减免补助资金等。
(三)增加财政扶贫投入,支持扶贫开发。包括中央财政预算安排的扶贫资金,重点是中央补助地方财政扶贫资金。
(四)积极支持农业结构战略性调整,增加农民收入,包括:农业科技推广、农业产业化、农村小型公益设施建设等。
(五)支持农业综合开发,提高农业综合能力。主要包括:土地治理和农业产业化经营两部分。
(六)加大对农村中小学投资,支持农村基础教育事业发展,包括:贫困地区九年制义务教育工程、农村中小学危房改造等。
(七)健全农村卫生服务体系,加大对农村公共卫生的投入力度。主要包括:农村公共卫生税费、乡(镇)卫生院医疗服务经费、农村卫生事业发展建设资金、农村合作医疗补助经费等。
(八)取消专门针对农民的农业税收,减轻农民负担。
(九)推行扶持粮食生产和农民增收政策,不断不民种粮积极性。主要包括:粮食直接补助、农资生产综合补贴、良种补贴、农机具购置补贴等。
(十)支持产粮大县、财政贫困县实行“三奖一补”政策,缓解县级财政压力。
第二部分 农业、农村发展概述
一、30年来农村改革发展的变化
1、体制改革有重大突破。废除人民公社,确立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统分结合的双层经营体制;全面放开粮食等农产品流通,建立农产品和生产要素市场体系;取消农业税,以种粮农民实行补贴,逐步建立和完善强民惠农政策体系,构建统筹城乡发展的制度框架,着力推动城镇化建设。
2、农业生产能力显著提高,粮食产量已达万亿斤。
3、经济社会得到全面发展,农民人均纯收入稳步增长,农村贫困人口也逐步减少。
4、社会事业发展成效显著。
二、农村发展面临的困境
1、资源方面受到限制和约束。我国人均耕地约占世界平均水平的43%,人均水资源仅为世界平均水平的1/4,北方耕地面积占全国的59.8%,而水资源仅占14.5%。全国平
均年遭受旱灾耕地面积超过4亿亩,约占农作物总播种面积的1/5。不少地方过量开采地下水,洪涝灾害成为严重制约农业发展的“瓶颈”。
2、农业基础设施依然薄弱。
全国近18.3亿亩耕地中中低产田占70%多,57%的耕地无灌溉设施,农业科技进步率48%,农业机械化程度45%左右,农业基本还是靠“天收”。
3、农产品保障供给压力大。
近10年,我国耕地减的比河南还多,人口增长近一个山东的人口。粮食消费增加了500亿公斤,人均消费食用油增加了2成,肉类增加了32成,蛋类增加了4成,水产品增加了6成,奶类翻了两番。这些都给保障农产品总量和结构平衡提出也严峻的挑战。
4、国际农产品进口冲击加大。
5、农户经营规模小。
6、城乡差距持续扩大。
第三部分 财政支农政策概述
一、财政支农的政策和成效
总的来看,财政支农政策大体分为三个阶段:1978年至1994年为第一阶段,1994—2002年为第二阶段,2003年以来为第三阶段。
第一阶段(1978-1994年)。1978年,中国的改革首先从农业农村拉开了序幕,财政支农政策相应地进入了重要的转折期。20世纪80年代初,财政高度集中的统收统支管理体制改为财政包干制,并明确了中央财政和地方财政在农业农村方面的支出重点。例如,中央财政支农支出主要是中央级农业事业费支出和对地方的特大防汛抗旱补助支出。地方财政农业支出主要是支持农村人民公社支出、农业事业费等。此外,国家还将农业基础设施建设的小型农田水利资金包干给地方。这一时期,由于中央财政收入相对减少,地方财政对农业支持力度不够,国家财政支农资金投入出现了下降趋势。80年代后期,中央及时调整了农业投入政策,例如,加大了对大农农产品生产的扶持,国家财政还开征了耕地占用税,实施大规模农业综合开发。这一时期是现行财政支农政策的形成时期。
第二阶段(1994-2002年)。这一阶段,随着政府职能的转变和市场在资源配置中基础作用的增强,财政支出保障范围也相应地进行了调整,“三农”支出、教育、社保等公共服务领域支出逐步成为财政支出的重点。1994年,国家实施了以分税制为核心的财政管理体制改革,1997年的亚洲金融危机,从1998年起,国家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
一方面,国家通过发行特别建设国债,支持包括重要水利工程设施建设在内的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另一方面,增加
对支援农村生产支出、农林水气等部门事业费、财政扶贫支出、农业综合开发支出。2000年,安徽省在全国率先进行农村税费改革试点,取消三提五统,改革税费征收模式。
这一时期,财政支农资金总量较大幅度提高,财政支农资金结构更趋于合理,财政支农的机制和方式方面发生了积极变化。在财政扶贫领域和农业综合开发领域,引入了世界银行的项目管理办法,如报帐制、专家评审制、绩效评价制度等,效果十分明显。
第三阶段(2003年-2012年):2003年党中央提出了“统筹城乡发展”的方略,2004年以来,中央连续出台了6个“一号文件”,先后出台实施了“四减免”,减 农业税、减免牧业税、减免农业特产税和屠宰税,“四补贴”(粮食直补、农资综合直补、良种补贴和农机具购置补贴)为主要内容的支农惠农政策,中央对农业投放的力度进一步加大,农民与政府的“取”、“序”关系发生了根本性转变。
二、财政支农政策成效显著
(一)支农资金规模迈上新台阶
党的十六大提出“统筹城乡经济发展”的重大战略决策以来,我国坚持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和多予少收放活的方针,公共财政体制逐步确立,一系列强农惠民政策成效显著,财政支农资金量逐年增加。
(二)增产、增效、增收取得新成绩
随着支农惠农政策不断强化和落实,农业农村经济呈现了又好又快发展的态势,实现农民增产、农民增收。
(三)财政支农的方式发生新转变:
一是由扶贫农业向扶持农业、农村和农民转变; 二是由间接补贴农民向直接补贴农民转变;
三是由长期补贴流通环节向补贴农业生产经营转变。
(四)财政支农资金整合实现新突破
按照“渠道不变、用途不变、各记其功、优势互补、形成合力”的原则,跨部门整合涉农资金,组织开展了以县为主、以农业发展规划引领的支农资金整合试点。
(五)财政支农资金管理创造新机制
通过实施省直管县的财政体制、财政支农资金整合、财政支农项目资金县级报帐制、政府采购、补贴资金“一卡通”、财政资金监管信息系统等一系列行之有效的管理办法,为财政支农资金支持美好乡村建设提供了制度保障。
(六)农村社会事业稳步推进
一系列民生工程的实施和新一轮扶贫开发工作有力地支持了农村各项事业的发展。
三、目前财政支农存在的困难和问题
(一)部分支农政策不能适应新形势新要求
农业投入不到位,农村基础设施仍然薄弱,特别是小型水利设施建设历史欠帐多,农民贷款难成为制约农村经济发
展的一大瓶颈。农民普遍反映贷款少、利息高、手续多,同时,大量农村资金流向城市和工商企业。农村“一事一议”操作难、标准低,议而不决,难以达成共识,一事一议财政奖补资金额小,兴办农村公益事业困难重重。财政补贴资金项目分散、分目繁多、资金量很小,涉及部门多,发放工作量大,行政成本高。涉农资金整合力度不大,资金使用分散,整体效益不高。
(二)农林水三项投入规模较小
从整个资金流量来看,资金额度不小,但三项支出的规模和比重占整个财政支出的比重很低。
(三)资金投入结构不合理。
农业财政支出用于农林水事务支出比重过高,面用于建设性的支出比重过低。
(四)支农资金管理相对滞后。
目前,直接补贴一般只与农村经济政策挂钩,而忽略从农业发展的长远规划考虑。补贴目标对象集中在粮、棉、油等与人们生活密切相关的主要农产品上。支农重点不够突出,平均分配资金分散使用,影响了财政支农资金整体效益的发挥。部分支农工程项目“重建设、轻管护”,缺乏管护的长效机制。执行有关制度规定还不严格,时有违规使用财政支农资金,监控工作不到位,惩处制度不够完善。
(五)支农资金运行效益不高
财政支农资金管理上普遍存在着中间环节多,资金在途滞留时间长,资金拨付进度慢,运行缓慢,资金到位率低,财效性差,影响了资金效益的发挥。同时,支农支出实行分块管理,因而不同程度地存在条块分割、相互之间不协调、重复投入,力量分散,有限的资金不能形成合力。
第三部分 目前各种农民补贴资金
一、农业补贴方面:实行“一卡通”发放,目前20项
1、粮食补贴类(1)粮食直接补贴
以农业税计税面积为依据,补助标准不低于10元/亩,15元左右,各乡镇 不一样。100亩以上种粮户补贴实行10元/亩的标准。
(2)种粮农民农资综合直接补贴
以实际粮食播种面积为依据,补贴给种粮农户,补助标准60元/亩。
(3)良种补贴,包括水稻、小麦、棉花、玉米、大豆、油菜良种补贴都是以实际农作物良种购买数量折算播种面积为基础。水稻、棉花的补贴标准为每亩15元,其他每亩10元。
二、社保类
(4)农村五保户补助
农村“五保户”是指老年、残疾或者未满16岁的村民,无劳动能力、无生活来源又无法定赡养、抚养、扶养义务人,或者其法定赡养、抚养、扶养义务人无赡养、抚养、扶养能力的农村居民。
按照民政部门的规定,通过调查、摸底、核实、公示、审批等环节最终予以确认,2013年五保户补助标准为 元。
(5)抚恤(优抚)资金。
(6)农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资金。
农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是指对农村家庭人均收入低于当地农村低保标准的贫困居民给予差额补助的救助制度。
有下列情况,不列入保障范围:家庭成员有使用摩托车等非基本生活必需品的,两年内购买商品房或高标准装修现有住房的,经常出入餐饮、娱乐等场的,因赌博、吸毒等地行为而造成生活困难且尚未改正的;在法定劳动年龄内有劳动能力,但无正当理由不参加生产劳动者。
目前我县共分为A、B、C、D四类标准。A类(7)灾民救灾补助。
(8)农村新型使用医疗补助。(9)重点地质灾害安置补助。(10)农村危房改造补助。
补助对象是居住在危房中的农村分散供养五保户、低保
户、贫困残疾人家庭和其他贫困户。
补助标准:
三、林业工程类
(11)退耕还林粮食补助资金。
每年每亩补助原粮300斤,折成现金210元。经济林补助5斤,生态林补助8年。(12)退耕还林现金补助 每亩补助现金20元。
(13)森林生态效益补偿资金。(14)完善退耕还林政策补助。
四、计划生育类
(15)农村计划生育家庭资金扶助
扶助对象具备以下条件:本人及配偶均为农业户口;1973年至2001年期间没有违反计划生育政策规定生育;现存一个子女或现存两个女孩或子女死亡现无子女;1933年1月1日以后出生,年满60周岁。
五、农机具购置类(16)农机具购置补贴
农民购买补贴机具时(补贴机具农机局每年都公示),通过乡镇农机站向县农机局提出申请,审查合格并公示后,与购机者签订“购机补贴协议”,农机部门与财政部门联合核实后,再通过“一卡通”方式发放补贴。补贴按不超过机
具价格的30%,且年机补贴额原则上不超过3万元。
六、库区扶持类
(17)库区移民扶持资金
补贴标准按移民人口每人每年补助600元,补助二十年。(18)山库区 对贫困农民口粮救助补助资金 重点是五保户、低保户、贫困户进行一些缺粮折现补助。
七、生猪养殖类
(19)能繁母猪保险及补贴资金
建立能繁母猪保险制度,中央财政补贴50%,省财政补贴21%,市县财政9%,农户自筹20%。建立母猪饲养补贴制度,以参保母猪数量为依据,对饲养农户给予50元补贴。
八、其他类
(2)村组干部固定报酬和误工补贴
目前我县村干固定报酬实行打卡发放,正村级400元/月,其余村干按350元/月发放,误工补贴采取村级报帐方法。
(21)政策性农业保险理赔,城乡医疗救助等其他补贴。
第四部分 支农项目资金
一、大中型水库移民后期扶持项目
主要解决移民村公益性生产生活基础设施薄弱等突出问题,促进库区和移民安置 经济社会发展。以移民村为基
本单位,投资直接核准到村,资金使用权和项目建设权归移民村群众,实行以村民自建、自管、自用、自有为主要内容的村民自主建设和政府监管服务机制。项目实施中,要充分尊重村民意愿,民主选择项目和理事会,项目理事会由村民代表大会按照民主程序选举产生;建管分开,村委会作为项目责任主体,理事会是项目实施主体;实行村民自建和有偿劳务,做好项目公示,建立工程运行和管护的长效机制。
项目主管是县移民局和乡镇移民办,乡镇财政部门设立移民项目资金专户,实行县、乡两种报帐方法,自建项目实行乡级报帐办法拨付资金。
二、财政持贫项目
(一)从改革开放至今,扶贫开发大体有5个阶段 第一阶段:1978-1985年体制改革推动脱贫阶段 土地制度改革,发展乡(镇)企业、农村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等制度激发了农民征税积极性,增加了农民收入,减少贫困人口。
第二阶段:1986-1993年开发式扶贫阶段
成立了专门的扶贫开发机构,改革以往济式扶贫,转为开发式扶贫,核定了国家和省级两级贫困县,制定了一系列扶贫政策。
第三阶段:1994-200年“八七”扶贫攻坚阶段 国家确定了592个贫困县,太湖县也在这一阶段,1994
年确立为国家级贫困县。
第四阶段:2001-2010年新扶贫阶段
2001年,国务院印发了《中国农村扶贫开发纲要(2001-2010年)》,这不标志着扶贫开发工作已进入到新的阶段。这一时期,主要的扶贫措施是整村推进、劳动力转移培训和产业扶贫,工作重心进一步下移到贫困村。
第五阶段:2011至今开放式扶贫阶段
(二)财政扶贫资金内容
包括发展资金、以工代赈资金、少数民族发展资金、国有贫困林场扶贫资金、国有贫困农场扶贫资金以及其他扶贫资金,主要发展资金和以工代赈资金。
发展资金:重点用于发展种植、养殖业、科技扶贫(优良品种的引进、先进实用技术的推广及培训等);适当用于修建乡村道路、桥梁、建设基本农田(含畜牧草场、果林地)、兴建农田水利,解决人畜饮水问题,发展农村基础教育、医疗卫生、文化、广播、电视事业。业务主管部门是扶贫办、乡(镇)经发办和县乡财政部门。
(1)工代赈资金:主要用于贫困地区基础设施建设,改善群众生产、生活条件和生态环境,重点修建县、乡、村道路(含桥、涵),建设基本农田,兴修小型、微型农田水利,解决人畜饮水及开展小流域综合治理(含造林、种果、畜牧草场建设)等,适当用于异地扶贫开发中的移民村基础
设施建设。
(三)财政扶贫资金管理
(1)建立专户,实行扶贫资金县级报帐制
从2002年开始,实行了专户管理,封闭运行专款专用的报帐制度,严格项目实施,加强资金管理。
(2)加强制度建设,建立考评机制。
2001年以来,省 先后出台了《安徽省财政扶贫资金报帐制度管理实施办法》、《安徽省财政扶贫资金报帐管理考评办法》、《安徽省财政扶贫资金绩效考评实施办法》。我们县在此基础上也建立和完善了一系列管理办法。同时,每年10月—11月份审计部门要组织开展财政扶贫资金专项检查考核四评比。形成中央对省、省对市县,县对乡级的监督考核机制。三、一事一议财政奖补项目
(一)概念:一事一议财政奖补,就是中央和地方各级政府安排一定的财政奖补资金,对农民通过一事一议的方式兴办村内基础设施和公益事业建设项目,实行以奖代补,以组织、支持和引导农民筹资投劳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一种新型农村公益事业建设投入制度。
(二)范围:包括村内小型农田水利基础设施建设,村内道路修建,植树造林、安全饮水工程建设、环卫设施建设、公共文化体育设施建设、其他村内公益事业。
(三)筹资筹劳标准
农民每年每人筹资不超过15元,农村劳动力每年每人筹劳不超过10个工日,每个工日折资金20元,村集体资金投入可以视作农户筹资范畴。
(四)项目实施
项目通过村民委员会召开村民大会或村民代表大会,确认后向乡(镇)人民政府申报有关材料,乡(镇)人民政府组织财政、农经等部门初审合格后,报县审批。县审批后再批复到各乡(镇),具体由村组织项目实施。
(五)资金管理,实行乡级报账制
首先农户筹资款以村为单位缴存乡(镇)一事一役专户,然后根据工程进度,可以预拨部分奖外资金。待工程竣工验收合格后,再进行资产清算,奖外资金直达施工单位或施工人,不允许经过村级财务账。
四、农业综合开发项目
农业综合开发是指中央的政府为保护、支持农业发展,改善农业生产基本条件,优化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和综合效益,设点专项奖金对农业资源进行综合开发利用的活动。
主要包括土地治理项目和产业化经营项目,产业化经营项目采取贷款贴息和财政补助两种方式,以贷款贴息为主,项目主管部门为县级以上财政部门发展机构。
土地治理项目,包括稳产高产基本农田建设、粮棉油等大宗优势农产品基地建设、良种繁育、土地复垦等中低产田改造项目,草场改良、小流域治理、土地沙化治理、生态林建设等生态综合治理项目,中型灌区节水配套改造项目。
产业化经营项目,包括经济林及设施农业种植、高效水产养殖等种植养殖基地项目,农产品加工项目,储藏保鲜、产地批发市场等流通设施项目。重点扶持产业包括:专用小麦、专用玉米、优质水稻、高产大豆、“双低”油菜、“双高”糖料、棉花、蔬菜、畜禽、名优经济林“果”、茶叶、名优花卉、蚕桑、水产等。
五、美好乡村建设
2012年9月安徽省委、省政府作出《关于全面推进美好乡村建设的决定》,这标志着我省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进入了全新全面的阶段。省委、省政府作出这一重大决策,是立足当前、着眼长远的战略部署,对于加快建设美好安徽省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也是提升农民生活品质、造福千万农民的最大民生工程。
建设美好乡村主要是实施“五大工程”
一是实施村任建设工程。主要包括修编村庄布点规划、重点建设中心村两部分内容。
二是实施环境整治工程。主要包括整治农村生活环境、改善农村生产环境、提升农村生态环境等。
三是实施兴业畜民工程。通过乡村产业的不断壮大来促进农民持续增收。选择适合本地发展、最能为群众所接受的产业,给予重点扶持,形成“专而精、专而强”的发展格局。
四是实施土地整治工程。采取多种形式,促进土地 连片,规模经营,建成更多的高 基本农田。
五是实施管理创新工程。结合文化强省建设,把乡村特色建设文化传承保护作为美好乡村建设的重要内容。
美好乡村建设资金来源与用途:从2013年开始,省级每年安排10亿元并逐年增加,市级原则上每年不少于5000万元,县原则上不少于1000万元。
省级美好乡村建设专项资金主要用于中心村庄规划与建设,市、县级财政安排的美好乡村建设专项资金,主要用于中心村建设和自然村治理,重点支持美好乡村五大工程建设。
美好乡村建设资金使用与管理:省级美好乡村建设专项资金分配,根据省批复各市、县中心村建设计划,一次性分配下达,并确保落实到村。美好乡村建设专项资金使用,由县级美好乡村建设工作领导小组资金整合指导组会同相关部门,根据省市批复,提出资金使用安排意见,报县美好乡村建设工作领导小组审批后实施。美好乡村建设专项资金实行县级报帐制和国库集中支付。
2013年×××美好乡村建设第一批中心村1710个,其
中×××市193个,××××27个。
六、其他支农专项项目
农村饮水安全工程,水库除险加固工程,农村公路危桥加固改造工程等等,农业专项项目资金。
第五部分 落实党的十八大与财政支农政策 一、十八大与支农工作概念
(一)要深刻领会党中央关于“三民”问题。十八大报告指出城乡发展一体化是解决“三农”问题的根本途径,解决“三农”问题是全党工作重中之重,大家要反复学,深刻领会。
(二)要结合实际,在学用上下功夫。
牢固树立“重中之重”思想,准确把握“四化同步”要求,深刻领会“五位一体”总体布局。
(三)要在贯彻执行中有创新。
财政支农现状与问题分析 篇5
财政支农现状与问题分析财政支农的现状与成效
2.1改善了农业生产条件,促进了农村各项事业发展
2004年以来,围绕中央一号文件的主题,从促进农民增加收入、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发展现代农业、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等方面,一系列强农惠农的财政政策陆续实施。这些财政政策总体上可分为两类,即以“少取”为特征的税收政策和以“多予”为特征的支出政策。其中,以“四减免”为主的税收政策成功地实现了全面取消农业税、切实减轻农民负担的目标,以“四补贴”为主的支出政策则有效地增加了农民收入,促进了粮食生产,改善了农业生产条件。同时,通过支持“六小工程”、“两免一补”、“三奖一补”、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和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阳光工程等惠农政策,促进了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和农村社会事业发展[2]。2010年,财政增加了直接补贴额度,扩大了补贴范围,加强了补贴力度,提高了粮食最低收购价,增加了防汛抗旱、动物防疫和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投入,支持了农村金融服务的发展,进一步调动和保护了农民种粮积极性,促进了农业生产发展。此外,还通过支持“家电下乡”、“万村千乡市场工程”、加大农村财政减贫力度等方式,拉动了农村消费。
2.2促进了农业增产增效、农民增收致富
在促进农业生产方面,2008年财政预算安排了165亿元用于对粮食生产大县的奖励,提高了农民生产的积极性。同时,预算安排资金1022.8亿元用于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增强了农村基础设施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在促进农民增收方面,2009年对农民的粮食直补、农资综合补贴、良种补贴和农机具购置补贴达到1274.5亿元,直接增加了农民收入[3]。在2009年,我国粮食产量10616亿斤,实现“七连增”,且从2008年以来连续四年产量超过1万亿斤。2004年至2009
年六年共增产粮食2002亿斤,年均产量超过1万亿斤,达到10042亿斤。高产创建万亩示范片达到5000个,比去年增加了2400个,覆盖了所有农业县,部分主产区已开始展开整乡整县整建制试点,使大面积平衡增产成为了可能;农民人均纯收入同样保持5年连续增长,农民人均纯收入首次突破5000元大关实际增幅6%以上,与1978年相比增加了近35倍,增速达8.0%高于近5年7.5%的平均水平,达到了改革开放以来的最高水平[4]。
2.3提升了农村公共服务水平,促进农村社会的和谐稳定
2009年财政预算安排农村社会事业发展资金2723.2亿元,比2008年增长96.5%,其中,支持农村教育、文化、卫生事业发展方面的支出611.4亿元,用于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建立和完善的支出90亿元[5]。由于财政支农资金重点投向农村社会领域,农民享受的公共服务水平明显提高,从而提高了资金投入的有效性。到目前为止,我国约有1.4亿农村中小学生享受了免除学杂费和免费教科书政策,1100万名家庭经济困难寄宿生享受了生活补贴,逾8.15亿农民被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覆盖,4284万农村困难群众享受到最低生活保障。
2.4启动了农村潜在的巨大需求
据测算,农民消费每人增加1000元,全国就能增加内需9000亿元,而增加“三农”投入,转化为消费的比例大约为40%。更为具体的测算数字尤其令人振奋:2009年国家计划投入农机具购置补贴100亿元,可增加农机工业销售产值约635亿元;从90亿元增加到150亿元的“家电下乡”补贴,可以拉动内需1000多亿元;在被称为“超市下乡”的“万村千乡市场工程”中,中央财政投入已带动地方财政和社会投资约180亿元,吸纳农村人口就业约110万人,增加农村市场消费近900亿元;从2008年到2010年,中央和地方各级政府要在3年内向农村投放1100亿元的偿债资金,这笔资金直接增加农村需求1000多亿元,考虑到产生的乘数效应,总共将拉动农村内需4000多亿元[6]。
2.5财政支农资金增长机制不断完善
目前,我国新增教育、卫生和文化支出主要用于农村;耕地占用税税率提高后新增收入主要用于“三农”;土地出让收入用于农业土地开发和新农村建设;新增建设用地土地有偿使用费用于基本农田建设和保护、耕地开发、土地整理;从水电和矿产资源开发收益中安排资金扶持“三农”;利用以奖代补、贷款贴息等手段,优化农村金融资源配置和吸引农民资金投入。此外,随着财政政策从“稳健”转为“积极”,调整和优化财政支出结构的重要性愈发明显,而加大对“三
农”的投入是优化支出结构的首要安排,是积极财政政策促进现代农业发展、推进农村综合改革、促进农村社会全面进步的物质载体。由此可见,财政支农资金规模进一步扩大,有利于建立健全稳定的财政支农资金增长机制,有利于贯彻落实积极的财政政策[7]。
3财政支农支出存在的问题
3.1财政支农资金投入不足
尽管近年来政府财政支农资金投入的增长幅度较大,但与中国农业的重要地位和发展要求相比,政府对农业的支持总量仍是低水平的。
虽然中国的财政支农支出的绝对规模扩张了,但其相对规模却没有明显改善,远远没有达到我们财政支持三农的现实需求,规模与现实需要存在较大差距。20世纪90年代以来,虽然国家财政支农支出的绝对额从1990年的307.84亿元增加到2009年的7620.41亿元,但财政支农支出占财政支出比重整体上却呈现下降趋势,1990年为9.98%,2009年下降到了8.81% [8]。因此,财政农业投入的上升空间还很大。
3.2财政支农资金投入结构不合理
政府财政农业支出用于人员供养及行政开支部分大体维持在70%左右,而用于建设性的支出比重不高。在财政农业建设性资金中,用于大中型带有社会性的水利建设比重较大,而农民可以直接收益的中小型基础设施建设的比重较小。在政府农业投入中,一些关系农业发展全局的基础性、战略性、公益性项目,如农业品质改良、重大病害控制、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等,或者没有财政立项支持,或者缺乏足够的投入保障。财政支农支出中用于农业科技的投入数量小、比重低,对农村社会发展方面的投入远远不够,农村教育、卫生等社会事业发展严重滞后。
3.3政府财政支农资金管理体制不完善
从中央和地方财政承担农业投入的结构看,大多以地方财政的投入为主。地方财政一直占据着财政支农支出的主体地位,说明中国财政支农支出主要由地方财政负担。从世界各国中央财政支农支出的份额看,许多国家中央财政在财政支农中担负着主要责任,比较而言,中国中央政府财政承担的财政支农职责偏小。
财政农业支出实行分块管理,部门分割严重,有限的资金不能形成合力这种体制造成了政府各部门之间职责不清,多头管理,力量分散,不利于统一监督、管理和协调,不能形成合力[10]。
3.4财政支农方式不佳,政策工具缺乏灵活性
财政支农方式不佳突出表现在农业补贴过多地用于流通环节。2010年中央财政用于“三农”的支出合计8579.7亿元,增长18.3%。其中,支持农业生产支出3427.3亿元,对农民的粮食直补、农资综合补贴、良种补贴、农机购置补贴支出1225.9亿元,促进农村教育、卫生等社会事业发展支出3350.3亿元,农产品储备费用和利息等支出576.2亿元,占“三农”支出的比重分别为39.95%、14.29%、39.05%和6.72%。
3.5财政农业税费改革滞后,不利于推动农业现代化经营
合理科学的农业税费制度也是财政支农的一个重要手段。近些年,国家为减轻农民负担所进行的农业税费改革取得了一些成效,但遗憾的是,这一改革从解决“三农”问题的全局角度出发而进行的统筹安排与思考不足,没有将减轻农民负担同促进农业现代化经营及农村地方政府支农的财权、事权改革紧密结合,其改革滞后性明显,这十分不利于农业现代化经营方式的推广。
4完善财政支农支出的政策建议
4.1加大财政支农力度,健全支农资金增长机制
增加财政对农业的投入,这是促进农业生产稳定发展,实现国家农业发展目标,从而实现农民收入增加的必要条件。增加财政对农业的投入,既要求财政不仅要在支农绝对数量上保持稳定增长,也要在相对增长率上保持稳定增长。
4.2优化财政支农资金结构,加大对农村公共品的供给
有关研究表明,农业科技投入的边际回报率最高,农村教育投资和农村公共基础设施投资的边际回报率次之,农牧户自身投资的边际回报率最低。因此,我国财政支农资源极为有限的条件下,优化财政支农结构显得尤为重要。普及农村义务教育,培养新型农民有助于提高农村劳动力科技文素质和技能水平、提高农业生产率,最终提高农村居民收入。
4.3要加强对财政支农资金监督的力度
首先,加强地方人大和上级财政部门对支农资金的投入及管理的监督与审查。为避免地方和基层财政部门挤占、截留、挪用项目资金,财政部门应积极完善逐级拨款制度,加强对下级财政部门资金的审计和监督,确保资金及时足额到位。其次,改革和完善立项及资金分配办法。立项时要引进竞争机制,公开招标,择优扶持,同时建立健全项目执行及资金使用的激励、奖惩及风险机制等[14]。另外,还要发挥广大农民群众对支农资金的监督作用,落实和完善村民的民主监督
机制,促进农村的民主管理。
4.4深化农村税费改革,促进农村经济发展
近几年农村税费改革的效果初步显现,大幅度地减轻了农民的负担,取得了阶段性的成果。但短期内,由于我国长期扭曲的农村不合理分配关系,农村税费改革不可避免地会对乡镇财政收入造成重大冲击,加之各地区农村税费改革的执行情况和取得的成效参差不齐,基层财政收入不足造成支出的缺口会引发一系列严重后果。
5结论
市财政支农资金使用情况汇报 篇6
20xx-20xx年,我市财政部门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有关“三农”的各项方针政策,按照省委、省政府“两高于一确保”的要求,以财政增收为前提,以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为主线,以实施农村“5+1”实事工程为抓手,不断增加财政支农资金的投入力度,不断扩大公共财政覆盖农村的范围,努力提高财政资金的使用效益,促进了我市农业持续发展、农民稳定增收和农村经济社会的全面协调发展。现将我市20xx-20xx财政支农资金的使用管理情况汇报如下:
一、我市财政支农资金使用情况
多渠道筹集支农资金,除增加财政预算内支农资金投入外,积极上争支农项目资金,五年来市财政共投入支农资金72490.5万元,使用情况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
(一)支持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和生态环境建设
1.加大农田水利基础设施的投入。五年共投入支农水利资金11543.88万元,主要用于县、乡河道的疏浚整治和长江堤防、水闸、涵洞等的维修养护,提高了水利工程的防洪、排涝能力,确保了渡汛和防洪安全。安排土地复垦专项经费8873.4万元,复垦土地面积15178.3亩,改善了农业生产环境。
2.大力推进河道“双清”工程。20xx—20xx年,财政投入5000万元,确保我市村级河道得到全面疏浚整治。共建成村级河道达标村169个和8个农村综合环境整治示范点,疏浚整治村级河道3956条,拆坝建桥7531座,疏浚土方820万方,新、改建涵洞2362座。目前我市191个行政村已全面进入保洁状态。
3.大力实施农村道路桥梁建设。按照统一规划、投入配比、轻重缓急的原则,对我市农村非等级公路的农用机耕桥及农民生产、生活用桥进行改扩建,五年财政总投资1667.3万元,其中地方财政配套资金864万元,建造206座小型农桥。投入财政资金1.2亿元,支持新建、改建农村公路774公里,切实改善了农村行路难的问题,化解了一些农村矛盾,受到了广大农民的欢迎。
4.促进改善农村生态环境。我市财政投入农村能源综合建设项目资金528万元,已完成2800户“一池三改”户用沼气池,1个秸秆气化集中供气工程,6个小型畜禽场沼气工程。增加农村改厕改水投入,财政投入农村改厕改水资金513.5万元,完成1.4万户改厕任务,完成生活污水净化池60组,总处理生活污水容积为2880立方米。安排林业绿化资金757.91万元,植树420万株,造林面积4.25万亩。
(二)支持农业综合开发和现代化发展
安排农业综合开发—土地治理项目资金2682.52万元,改造中低产田4.56万亩,项目区内开挖疏浚渠道151.2公里,累计完成土方89.3万方,促进新增粮食总产量480万公斤,增加农田林网防护面积2.61万亩,改良土壤2.78万亩,扩大良种种植面积1.79万亩,平均新增农业产值48.6万元,其中农民人均纯收入增加205元。安排农业产业化资金515万元,高效设施生态农业发展资金165万元,农发基金20xx万元,农业科技三项费用600万元,技术推广经费73.08万元,重点用于扶持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的发展壮大,支持新品种新技术的研制开发和推广补助,支持现代农业示范区、万亩生态农业园、江心洲生态园的建设。
(三)支持各项惠农政策的有效落实
认真贯彻落实中央、省、市关于农民减负的各项要求,使农民真正得到实惠。20xx年以来,我市实行“一免三补”政策,20xx年减征农业税3个百分点,并实行发放粮食生产直接补贴政策,20xx年全面取消农业税,直补面积达34.3万亩,惠及农户14.14万户。20xx-20xx年全市发放直接补贴共6852.47万元,其中:粮食直补、农资综合补贴4746.76万元,能繁母猪补贴117万元,机动渔船价格补贴434.77万元,小麦良种补贴640万元,水稻良种补贴600万元,农机具补贴217.39万元,渔民转产转业补贴96.55万元,有效减轻了农民负担,稳定了农业生产,保护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
(四)支持农村社会事业的发展
加大对农村教育事业、社会保障事业和医疗卫生事业的投入力度,促进城乡统筹发展。
1.支持农村义务教育和职业教育。我市共投入财政资金2488.07万元,建立了从义务教育到高等教育全覆盖助学体系。主要用于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免收学费、课本费,对特殊教育学校实行“两免一补”及对部分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和高校贫困生的资助。此外,20xx年我市还投入职业教育200万元用于实训基地建设,投入2500万元用于农村义务教育债务化解,力求于20xx年底将农村义务教育债务5000万元化解到位。
2.强化农村劳
动力转移和就业培训。五年财政投入559.45万元,支持各类成教、职教和社会培训机构开展劳动力职业技能培训,完成农业实用技术培训6.7万人,大力培养新型农民和农村实用人才;
支持社会团体、中介机构开展劳务输出,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3689人,转移输出17.86万人,有效改善了农民的就业条件,促进了农民增收。
3.推进农村社会保障事业的发展。大力推进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截止20xx年底,参合农民达到29.17万人,参合率达92%,财政补助2442.85万元。全面启动农村社会基本养老保险,涉及6个镇的14个试点村,参保人数2285人,缴费金额1506万元。落实农村低保政策,市财政共投入962.98万元,使26158名低收入群体缓解了生活困难的问题。
4.提高农村基本公共卫生服务水平。五年来财政投入160万元,积极推进农村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建设,建成农村社区卫生服务中心10个,农村社区卫生服务站60个;
20xx年,财政按农村人口平均7元的标准,投入302万元,用于直接面向农村居民的基本公共卫生服务。
二、我市财政支农资金管理情况
(一)建立了“三农”工作联席会议制度
为了进一步加强财政支农资金管理,根据上级财政部门的要求,我市从20xx年开始建立了“三农”工作联席会议制度,成立了由财政局主要负责人、分管负责人及相关职能科室组成的“三农”工作领导小组,规定“三农”工作中重大事项必须经过“三农”工作联席会议研究讨论确定。
(二)制定和完善了项目资金管理办法
1.实行专项资金县级财政报账制管理。按照上级财政部门要求,财政支农重点项目资金必须根据项目实施进度和要求到财政部门报账。单独设账,专户管理、专项核算,按照项目建设合同书,加强对支出凭证的审核,按工程进度分期拨付建设资金,规范了专项资金的会计核算,有效地制止了专项资金管理过程中各种违法违纪行为的发生,提高了资金的使用效益。
2.建立健全专项工程项目库制度。规定凡是上争资金的项目,必须根据需要与规划,经过专家论证和领导批准,先纳入专项工程项目库。项目申报时,按照统筹兼顾、轻重缓急的原则,直接从项目库中提取上报,避免了项目盲目申报与重复申报,使项目申报更科学合理、公开透明,更具时效性。
3.项目实施过程中推行政府采购、项目监理、招投标等制度。江苏省小型公益设施农村桥梁建设项目是唯一一个将财政部门作为项目建设管理责任单位的财政支农项目,也是近年来农业财政工作的重点与亮点。我们根据省委省政府的要求,认真编制农村桥梁建设项目库,专门制定了我市《农村小型公益设施农村桥梁建设规程》,实行统一勘测设计、统一编制概预算、统一县级财政报账、统一监理、统一验收的五统一管理制度,引入了竞争机制,实行项目招投标管理,做到公开透明、阳光操作。
(三)加强财政监督,充分发挥资金的使用效益
建立公共财政的过程同时也是加强财政监督的过程。对于财政支农资金监督,一是由本级财政稽查科室牵头,依据法律法规制度,从项目申报到工程竣工验收,对整个收支活动进行事前、事中、事后的监督。二是财政协同市纪委、监察、水利、农委等相关部门进行监督检查。对“双清”工程、土地复垦等重点项目,按实施村进行达标验收,工程达标方可拨付资金,真正把工程办成群众满意工程。三是由上级财政部门和上级主管部门进行专项检查和验收,聘请中介机构进行专项审计。四是聘请了行风监督员,推行政务公开制度,广泛接受群众与社会的监督。
三、存在问题及对策措施
总体来说,五年来我市财政“三农”投入力度明显加大,强农惠农政策明显强化,支农成效较为显著,但由于财政支农资金涉及面广,资金量大,在投入与使用过程中仍存在以下几方面问题:一是财政支农资金使用分散,交叉重复并存。一方面由于行政管理体制的原因,财政支农资金涉及农业、畜牧、水产、林业、水利等各部门,项目资金上存在交叉与重复的问题,部门实际工作中又有越位或缺位的问题,因而形成多个部门安排同一项目或多个部门都管理的情况。另一方面财政部门内部因业务分工的不同,财政用于农业的资金也涉及多个科室管理,这也给支农资金绩效评价工作带来了难度。二是省市财政对农业投入的规模和额度较小。随着农村机械化、现代化发展步伐加快,农业综合生产能力不断提高,对农村各种配套设施要求也不断增加。省市财政支农投入范围广但各个项目资金投入的规模、额度较小,不能满足现代农业发展的需求,在支持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和生态农业建设上投入不足。三是财政支农方式有待完善。主要是地方财政配套压力大,配套投入方式有待改进。近年来,省市财政部门加大了对农业投入的力度,在农业、畜牧、水产、林业、水利等农业领域都安排了相应的专项资金。其中相当部分专项资金都要求地方财政配套,而且配套额度较大,如农桥建设项目,20xx—20xx年下达我市农桥建设资金计划1667.3万元,其中要求地方财政配套资金864万元,增加了地方财政的压力。
财政支农专项资金管理初探 篇7
关键词:财政支农,专项资金,管理
一、财政支农专项资金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从近年来财政部门、审计部门对财政支农专项资金的检查、审计反映的情况来看, 财政支农专项资金的使用管理总的情况是比较好的, 但也存在不少问题。
(一) 资金到位不及时, 支出进度缓慢, 项目单位存在挤占、挪用专项资金现象。
(二) 以虚假项目、虚假支出等骗取财政资金, 财务核算不规范, 会计管理工作薄弱。
(三) 各级财政部门和主管部门缺乏财政支农项目的基本统计信息, 对项目实施和资金使用情况难以进行及时有效的反馈、评估。
(四) 项目实施管理缺乏严格的责任制。由于政府财政支农资金大部分是无偿投入的, 所以项目建设单位对资金的使用效果缺乏应有的责任心和压力。
(五) 财政支农资金“重申报、轻管理”的现象仍然存在, 项目绩效管理尤其滞后。现在, 财政支农资金使用的成果主要通过层层上报的统计数据来反映, 缺乏全面系统的量化指标进行评价。
二、加强财政支农专项资金管理的思路和意见
(一) 抓好前期工作管理, 推行并不断完善评审工作, 提高涉农项目工作的管理水平
1. 推行财政涉农项目评审制度。
财政涉农评审制度是为适应财政支出预算管理体制改革、强化财政支农项目管理应运而生的一项资金管理制度。财政涉农项目评审就是通过评审、实地考察, 对与项目有关的技术、市场、管理、财务、经济、社会环境等方面的因素运用科学方法和技术手段进行综合分析评价, 判断项目的投资价值, 为财政支农项目科学立项决策提供依据, 同时也为财政资金规避风险, 实现项目安全运行提供保障。
2. 不断拓宽评审范围。
由于来自业务主管部门的阻力, 有相当数量的财政支农项目没有能够评审, 建议今后申请的财政专项资金项目必须经过专家评审才能最后立项。
3. 完善和改进评审方式。
在项目评审中推行现场答辩和实地考察的评估办法, 通过调研和现场考察, 掌握准确可靠的资料数据, 分析拟建项目的必要性, 技术上、财务上、经济上的可行性, 项目生产条件、产品市场供求趋势以及建设规模和产品方案等。受时间、精力、财力等各方面因素的制约, 在项目评估方法上, 不可能千篇一律, 项目评估应根据项目的特点和重要性, 采取具体、灵活、有效的评估方法。
4. 以项目库制度建设为核心, 加强项目前期工作。
为提高财政涉农项目前期工作的质量和效益, 涉农项目库的完善和充实应摆上重要位置。应选择一些开发潜力大、预期效益好、领导重视、群众积极性高的项目加入涉农项目库, 并充分发挥项目库的作用, 确保每年立项的项目均由项目库中选出。严肃立项程序, 凡是未进入项目库的项目, 一律不得上报立项。
5. 进一步完善专家库建设, 建立对专家库实行动态管理的长效机制。
要进一步扩充专家库容量和专业范围, 要有计划地选外省各领域的优秀人才纳入专家库, 逐步完善对专家管理方面的制度建设。
6. 加强队伍建设, 不断提高人员素质。
加强对工作人员的素质教育和培养, 提高工作人员业务水平, 提高本单位自有技术人员的综合素质, 通过实行一系列的鼓励学习措施, 使每个工作人员在工作中不断充实自己、在实践中完善自己, 在岗位上成才、在工作中创新, 提高财政支农工作的组织水平和管理水平。
(二) 强化项目实施中的管理, 完善事中检查、事后验收的监督机制
1. 坚持由有相应资质的专业队伍和专业人员进行工程施工, 落实好工程质量责任制。
不断创新项目管理机制, 切实推行法人负责制、工程招投标制、项目施工监理制等行之有效的管理方式。
2. 推行财政支农专项资金报账制管理。
目前通过对农业综合开发资金实行报账制管理, 取得了较好的成效。借鉴农业综合开发报账制经验, 目前多项财政支农专项资金都开始推行报账制管理, 取得了明显成效。在实施报账过程中, 需要进一步明确和细化报账程序, 完善拨款手续, 严格把好审核关。对项目未经批准并在计划下达之前开工建设的项目一律不予报账。凡是审核把关不严或未按规定手续进行报账出现严重问题的, 相应追究有关人员的责任。
3. 实行财政支农项目的内部控制制度。
财政支农项目的内部会计控制, 就是在财政支农项目的决策与实施活动中, 由会计机构或人员通过运用会计手段和方法, 对工程项目全方位和全过程进行内部控制或管理。具体工作包括项目决策控制、勘察设计与概预算控制、招投标与合同控制、施工过程控制、竣工验收与决算控制等五个环节。充分发挥财政对农业的支持和保护作用, 需要进一步深化财政改革, 切实加强财政支农专项资金的规范化管理, 不断提高财政支农资金管理水平和使用效益。
4. 加强对财政支农专项资金使用情况的监督检查, 通过检查督促规范财政资金的使用。
在源头选择对项目、安排好项目预算的同时, 要按照项目预算管理的有关要求, 加强项目的监督检查工作。在加强日常监督检查的同时, 采取抽查、专项检查、与审计、监察等部门联合检查等多种方法加强对专项资金的管理监督, 保证有限的涉农资金发挥更好的支农效益。检查项目资金是否落实到位, 支出是否合理, 严格防止资金被挪用或浪费。
5. 强化项目竣工验收管理。
财政部门要及时组织人员对完工项目进行验收, 也可委托会计事务所等中介机构进行项目审计或验收。对在项目实施中存在严重弄虚作假行为的项目单位, 取消该单位今后的项目申报资格。
(三) 研究探索建立符合实际的农牧业绩效评价机制, 对
以前年度的部分项目进行跟踪问效, 为以后年度的区域性选项和立项提供科学依据。
1. 立足现实, 制定符合实际的农牧业绩效评价办法, 合理确定评价内容和评价指标体系。
绩效评价应当包括资金、工程、效益三个方面, 但不同工程和不同地区间的效益有很大的差异性。因此, 要按照不同类型项目确定工程评价内容, 按照不同类型项目确定效益评价指标和绩效评价衡量标准, 力争做到科学、客观、公正。
2. 认真组织专家参与, 扎实有效地开展评价工作。
组织专家直接参与是搞好绩效评价的重要保证。农牧业项目绩效评价涉及农业、畜牧业、林业、水利、科技等方面的行业规范和技术质量标准, 光靠财会人员和项目管理人员开展绩效评价工作存在某种局限性, 要按照项目类型和绩效评价内容组织相关行业专家, 参照行业规范和技术质量标准评价衡量项目绩效。
3. 正确协调项目验收与绩效评价的关系, 实现绩效评价与竣工验收制度的有机结合。
竣工验收与绩效评价既有相似之处, 又各有侧重。前者侧重于检查资金和项目管理以及项目建设任务完成情况, 后者在考核工作绩效的同时, 更侧重于对项目效益的跟踪评价, 正确把握和协调二者的关系, 合理运用二者的成果, 既可以避免重复考评, 提高工作效率, 又可以使绩效评价指标和竣工验收指标有效衔接, 确保考核结果的完整性和统一性。
4. 循序渐进, 逐步扩大绩效评价试点工作范围。
按照先易后难、循序渐进的办法, 对试点项目区进行绩效评价后, 进一步扩大绩效评价的试点面和试点范围。
5. 及时反馈, 合理运用绩效评价成果。
合理运用绩效评价成果是推进绩效评价工作的有效措施, 要合理运用评价成果, 对项目管理规范、资金使用效益好的地区加大开发力度, 真正建立起以结果为导向的涉农专项资金分配和投入机制。总之, 目前财政支农专项资金管理还比较粗放, 重分轻查现象比较严重, 所有这些问题的存在, 严重影响了财政支农工作, 降低了专项资金的使用效益。要充分认识加强和规范财政支农专项资金监管的重要性和紧迫性, 统一思想, 开拓进取, 找出政策制订和项目实施中存在的问题, 及时调整并合理确定财政支农资金投向, 确保专项资金发挥效益。
参考文献
[1]积极探索财政支农资金整合的有效途径, 财政部农业司, 中国财政, 中国财政杂志社, 2007, 8.
[2]闫聚陈.完善农发资金绩效评价机制和指标体系探讨, 中国农业综合开发, 《中国农业综合开发》编辑部, 2005, 10.
[3]魏皓琼, 陈绍初.关于农业综合开发资金绩效评价若干问题的探讨, 中国农业综合开发, 《中国农业综合开发》编辑部, 2005, 10.
[4]高永珍.构建农业综合开发资金绩效评价体系, 中国财政, 中国财政杂志社, 2006, 10.
[5]农发.农业综合开发应建立绩效评价机制, 中国财政, 中国财政杂志社, 2006, 6.
新疆财政支农资金投资效益研究 篇8
关键词:新疆财政支农资金投资效益
一、新疆财政支农资金投资效益现状分析
新疆作为我国农业大省之一,现阶段政府财政投资仍然是拉动农业经济发展的动力源。因此,研究如何提高财政支农效益,对实现“十一五”时期新疆农业的持续健康快速发展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通过对财政支农资金投入现状的分析,得出以下结论:
(一)财政支农资金总体呈增长态势,对农业经济发展的支持作用较大
自“九五”时期以来,财政支农资金总体处于上升趋势,由1996年的12.4亿元增加到2005年的47.5亿元,增长了3.83倍,年均增长率达到28.71%,支农资金的增加较大地促进了农村社会经济的发展。1996~2006年,农业总产值由128.87亿元提高到883.54亿元,增长了6.86倍,农业提供产品的能力明显提高。主要农产品产量大幅度增加,粮食总产量由160.84万吨增加到895.22万吨,增长了5.57倍,棉花产量由94.04万吨增加到218.01万吨,增长了2.32倍,人均占有量居全国第1位;农村生产生活条件明显改善,农业机械总动力由698.56万千瓦增加到1190.04万千瓦,农村用电量由18.47亿千瓦小时增加到36.47亿千瓦小时,农民人均纯收入由1290.01元增加到2373.28元,增长了1.84倍,农业的发展推动了新疆整个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
(二)财政支农资金总体效益水平呈下降趋势
为了评价财政支农资金的总体效益状况,本文引入财政支农资金效益考核指标,其公式为:财政支农资金效益指标=农业GDP/同期财政支农资金。
“九五”时期,财政支农资金效益一直处于下降趋势,2001年虽然有较大幅度的提高,但这并不是实际效益的提高,而是由于资金投入的大幅度下降所致,2002年降低到历史最低点5.99,波动幅度较大。近年来开始缓慢提高,但整体效益水平不高,10年间的平均效益为12.01,低于全国平均水平(12.56),没有随财政支农资金投入的增加而相应提高,说明财政支农资金的整体使用效益不佳,有待于进一步提高。
(三)支农资金投入结构变化明显,农业基本建设支出增长迅速
从1996~2005年,支农资金投入结构发生变化,其中农业基本建设支出变化最为明显,投入比重增加了2.48倍。特别是1998年国家实行积极的财政政策,增发国债重点用于基础设施建设,大大增强了农业基础设施的投入力度,这对于提高农业的防灾抗灾能力、巩固和加强农业的基础地位发挥了积极的作用。其次为农业科技三项费、农村救济费、支援农村生产和各部门事业费支出分别增长了12.38倍、5.8倍、2.29倍。
(四)各项目支农资金对农民增收的弹性较小。结构效益水平较低
为了研究各项目支农资金与农民收入提高的弹性关系,现把支援农村生产和各部门事业费支出作为自变量X1,农业基本建设支出-X2,农业科技三项费-X3,农村救济费一X4,通过Excel对1996~2006年农民人均收入与各项目支农资金进行对数回归分析,得到回归模型如下:
Iny=7.4825+0.20841n×2-0.1030In×3+0.1775In×4调整后的R2=0,9836,说明该模型的拟合优度较好;设α=0.01,F=161.3827>F0.01=6.99,变量X2、X3、X4的P值均小于0.01,说明该模型的线性关系在99%的显著水平下成立,相关系数R=0.9949,说明各项目支农资金与农民收入有很强的正相关关系。从方程可以看出,各项目支农资金对农民增收的弹性依次为:农业基本建设支出为0.2084、农村救济费为0.1775、农业科技三项费为-0.1030,支援农村生产和各部门事业费支出没有通过统计检验被剔除。可见,农业基本建设支出对农业经济的拉动作用相对较强,而其它部分资金的作用较弱,没有充分发挥出对农业经济应有的促进作用,说明财政支农资金的结构效益水平较低,具有较大的提高潜力。
二、制约新疆财政支农资金投资效益的影響因素分析
通过上述分析结果可以看出,财政支农资金对新疆社会经济的发展起到了一定的促进作用。但总体和结构效益水平均较低,针对这种现状,本文利用因子分析方法对影响支农资金投资效益的因素进行分析。选取1996~2005年具有代表性的、能够综合反映支农资金投资效益影响因素的八项指标来构建财政支农资金投资效益的评价体系:X1—财政支农资金总量;X2—支农资金增长率;X3—支农资金占财政总支出比重;X4—支农资金占农业GDP比重;X5—支援农村生产和各部门事业费支出比重;X6—农业基本建设支出比重;X7—农业科技三项费比重;X8—农村救济费比重,数据计算借助于SPSSl2,0软件进行处理,得到结果如下:
由上表可知,第一主因子F1在变量X6上有较大载荷,说明农业基本建设支出对财政支农效益有较大影响,是影响支农效益的主要因素之一,这与前述回归分析结论相一致;第二主因子P2在变量X2和X4上的载荷较大,反映出持续稳定的支农资金增长率和所占农业GDP比重,即持续稳定的投资力度能够提高支农效益;第三主因子乃在变量x7和X8上有较大载荷,说明农业科技三项费和农村救济费支出比重的增加对支农效益具有促进作用,而新疆支农资金投入在以上几方面存在的问题,影响了投资效益水平的发挥。
(一)财政支农投入力度较小,难以形成规模经济
虽然支农资金总量在逐年增长,但其投入的相对规模较小,支农资金增长率波动幅度较大,占财政总支出和农业GDP的比重较低,分别为12.66%和9%,这与农业在国民经济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极不相称,支农资金的低投入导致农业产出效益低下。
(二)财政支农结构不合理,不利于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1生产性支出较少,非生产性支出较多。财政支农中支援农村生产方面的支出范围越来越广,但其投入量并没有明显增加,而各部门事业费支出一直偏高,平均比重达60%以上,而且事业费支出的内部分配结构不尽合理,其中人员开支所占比例上升较为迅速,业务经费和其他经费的增长受到较大影响,这类支出比重偏高必然削弱财政支农对农业经济增长的带动作用。
2农业科技三项费投入不足。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土地、资本等生产要素的边际收益率在技术一定的条件下,表现出下降的趋势,农业生产率的提高、农民收入的增加则更
多的依赖农业技术的进步。长期以来,新疆农业科技三项费一直在0.95%的较低水平下徘徊,使得一些生产急需推广和研究的技术项目、技术成果不能尽快解决和应用,导致了农业科技对农业增长的低水平贡献率。
3农村救济费支出偏低。农村救济费支出通过转移支付直接增加丧失劳动能力、有特殊困难等农户的经济收入。而农村救济费支出总额不足,平均比重仅为0.25%,不利于新疆贫困地区经济的发展和农民收入水平的提高。
(三)财政支农资合管理机制不健全,资金使用效率较低
1财权事权划分不清,缺乏有效的协调机制。由于支农资金分散于多个政府职能部门,各部门在资金的使用上没有做到统筹安排,造成资金的重复配置和分散使用,使有限的资金难以形成合力,导致支农资金难以发挥最佳效果。
2资金的监督管理和绩效评估缺位。当前财政支农的主要内容往往是分资金、下指标,各部门重视资金分配,忽视资金监管,出现了问题往往相互推诿,地方政府仍然存在着对资金截留、挪用现象,使得资金到位率低,至于资金的具体使用过程和投入效果如何则很少涉及,资金的后续管理弱化甚至缺失。
(四)资金投入方式不灵活,导致财政支农导向功能弱化,支农效益低下
财政支农方式不灵活,导致财政“四两拨千金”的引导作用发挥不强,对其他社会资金投资农业的示范和引诱能力有限,资金来源渠道单一,使得农业投入效果不佳,影响了财政支农的整体效益。
三、提高新疆财政支农资金投资效益的对策与建议
综合上述财政支农效益现状与制约因素的分析,联系新疆社会经济发展的实际情况,提出以下对策与建议,使财政支农资金取得更大的效益,对促进农业发展和推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发挥更大的作用。
(一)加大财政支农力度,建立财政对农业投入的稳定增长机制
财政支农要体现出国家对农业实行宏观调控的政策趋向,使农业成为真正的基础产业。一是增加财政支农投入总量,遏制其相对规模的持续下滑,保持投入的稳定性与长期性;二是完善农业法律、法规体系,依法规范各级政府的支农行为。增强财政对农业投入的法律保障;三是充分利用“绿箱”政策,针对新疆农业发展的特点,从有效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和促进可持续发展的角度。拓展支农空间。
(二)优化财政支农结构,提高财政支农资源的配置效率
1压缩事业费支出比重,增加农业生产性支出。2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应重点支持以增强农业发展后劲、实现可持续发展为目的的水利灌溉、中低产田改造、农村通讯和电网等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将农村因基础“瓶颈”所抑制的生产力释放出来。对惠及全社会的农业基本建设,可以采用其支出不再归类于农业基本建设的资金支出,单独列支,以免借其名虚增农业支出。3大力支持“科教兴农”。重点支持具有示范性、辐射性的农业科技成果示范区和基础性农业科研开发项目、农技推广体系等建设,通过财政的适当扶持,支持科研单位直接创办高新技术开发公司,以技術开发带动产业开发,从而推动农业增长方式的转变,增强农业竞争力。4加大农村救济费支出力度。应积极探索由“输血式”救济向“造血式”救济为主的开发型新思路转变,通过以工代赈、以物抵资、以奖代补等途径,把支持的重点转到启动农村经济、增强乡镇企业造血功能、公路和电网改造等基础设施的改善以及科技教育方面,使贫困地区的生产生活条件明显改善,促进农村社会经济的稳定持久发展。
(三)改革财政支农资金管理机制,提高资金使用效率
首先,合理界定各级政府间的财权事权,防止投资“缺位”和“越位”。按照建立公共财政体制的要求,推进财政体制改革,坚持“有所为、有所不为”的原则,进一步明确各级政府的支出范围,建立财政部门和主管部门协同共管、权责分明的管理责任制。其次,坚持以县为主推进支农资金的整合。通过制定农业发展规划引导支农资金整合,以主导产业和项目打造资金整合平台,通过项目的实施带动资金的集中使用。根据财政支农的目标和重点,在适当归并资金的基础上,按照统一的规划投入到重点区域,统筹安排使用,构建公共财政资源的整合机制。再次,加大资金使用效果的监督评估力度。将支农资金的追踪监管、效益反馈放在与资金分配同等重要的位置上,制定并完善效益考核指标体系,确立和贯彻严格的责任制和相应的奖惩制度,使有限的资金发挥更大的效益。
(四)充分发挥财政支农引导功能,建立多元化曲农业投入体重
【财政支农内容】推荐阅读:
财政支农模式07-10
财政支农体制07-27
财政支农政策11-26
海南财政支农12-05
财政支农资金问题11-07
农业财政支农研究11-10
财政支农政策培训01-12
财政支农资金管理问题08-20
财政支农政策培训课件10-02
农业财政支农问题管理论文09-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