支农创新(精选12篇)
支农创新 篇1
国家财政支农政策资金主要指政府各级对农业、农村、农民资金上的直接投入或用于支援发展农业生产和财政支出过程中对涉农部门的资金投入。其中, 用于支援农村发展生产的资金包括:小型农田水利与水土保持、农村畜禽与草场保护、农村水产养殖、农村林木保护与造林等方面的补助, 用来全方位支持农村发展生产。另外, 还有欠发达农村地区支援费、农林水利气象等部门事业费、农业基本建设支出、农业科技研究经费、社会福利扶贫救济费、政策性补贴费等方方面面的支出, 是国家财政支持“三农”的主要手段。
一、中国现行财政支农资金基本情况
1. 财政支农资金管理模式现状
我国现行财政支农资金的管理模式现状:以中央、省级投入为主, 市县乡投入为辅, 由中央统一下放支农政策, 中央和地方分级负责承担支农责任, 有关财政部门负责核拨支农资金, 涉农部门对支农项目进行组织和管理, 事权责任由各级进行分担。但需要注意的是, 在传统意义上的财政支农政策内容主要包含:支援农业生产支出和农林水利气象部门的事业费、农业科技、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农村扶贫救济费等。自1980年起, 往后长达二十多年内, 支援农业生产支出和农林水利气象部门事业费一直属于我国政府支农政策的重点, 居于首位并达到了68.28%, 持续的时间过长就会导致财政支农政策投入不均衡, 在这种长期模式和思想观念的影响下, 对今后所提出的一系列创新型管理模式、改革财政支农政策、改变财政支出方向等新形势下的支农举措其实都是一种无形的阻碍。
2. 当前财政支农资金管理模式运行中存在的弊端
(1) 资金投入结构不合理。由于新的观念没有及时更新, 又受陈旧观念的影响较为持久, 政府往往将资金投入的重点集中在大中型基础设施建设, 从而忽略了小微型基础设施建设对农民和农村发展具有的直接影响, 形成基层受到的优惠政策较少、农民没有切实受惠的局面。此外, 农业科技也是推动现代化农业生产力发展中的重要力量和关键因素, 但如今的政策在这方面的投入量仍然不足, 所以还需要关注农业科技和研究方面资金的投入是否到位。
(2) 重拨轻管, 资金使用效率偏低。当前, 由于支农项目繁杂难管, 许多项目交给了当地乡镇政府和一些事业单位负责, 但因为许多部门多头管理、职能交叉、职责未明确, 往往导致在项目建设中, 只重视资金投入, 轻视管理活动和逃避责任等现象的发生, 致使许多拨付款的使用效率不高, 甚至还会出现重复投资造成资金浪费的情况。
(3) 财政资金支农下达拨付滞后。由于我国政府层级和涉农管理部门较多, 财政支农有关资金拨付和下达的程序较为繁琐。所以在程序多、权责模糊的情况下, 财政支农资金的使用很难形成合力, 投资政策运行过程中的损耗较大。除资金传输以外, 项目的申报、审批和监督都需要花费较大的人力、财力、物力, 项目的执行也需要通过各级政府的层层审核, 这样既降低了财政支农效率错过了最佳时间, 又增加了运行成本。所以在这样低效的工作模式下, 容易造成资金拨付延迟或滞留, 使得许多资金没能够及时发挥它应有的最大效果。
(4) 资金发放公开透明度不高, 农业投资监督制衡机制不健全。由于资金拨付的顺序是由上向下, 发放公开透明度不高, 规范信息公开工作不到位, 支农资金追踪监管反馈差和支农项目的审批、检查、验收权掌握在主要相关部门手中等原因的影响, 使得农民群众很难进行民主监督, 所以涉农专项补助资金被随意侵占、挪用、截留、滞留等情况难以避免, 导致涉农专项资金流失严重。
二、中国现代财政支农资金管理模式的最佳选择
1. 提高财政支农资金配置效率
在财政支农资金配置中, 效率集中体现了所有涉农项目的发展, 同时也决定了国家政策的实施与落实效果。所以要按照公共财政体制要求, 对现有财政支农专项资金进行归纳与整合, 将资金的投放集中在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 并在调整农业专项资金中, 本着事权与财权一致的原则, 适当的划分财政部门资金管理的职权范围, 这样有助于提高财政支农资金配置效益。
2. 优化支农财政资金支出结构, 推进支农财政资金整合
财政支农资金整合主要是指将分散建设转为集中建设, 目的在于通过资金的整合, 形成合力、发挥优势互补、推进社会主义全面建设新农村的进程, 同样是财政资金管理模式中的重要改革之一, 在中国一些欠发达的广大农村地区, 资金和技术尤为匮乏, 这些地区的资金结构优化和整合就显得更加重要。所以, 除了直接补贴和救济、扶贫、救灾的支农资金之外其余的都需要进行整合。
整合财政支农资金还要以使用效益最大化作为终极目标, 并同时需要考虑一些综合性的因素, 如资金投入的总特点和当前农业发展的现状等, 才能减少资金运行过程中“耗损”, 从而不断地对财政支农资金投向进行规范, 科学合理地配置公共财政资源。
3. 完善涉农资金管理制度, 建立长期有效监管机制
项目的资金管理和组织实施权与考核验收权要明确地区分开来, 从而避免出现既担任“裁判员”又做“运动员”的现象, 导致项目建设出现混乱的情况发生。在项目建设完成后, 政府应尽可能地将财政资金在集中结算后, 通过支付系统拨付的方式, 直接到达货物、工程、劳务供应商的手中或兑现到农民个人, 而不是人为的动用财政支农资金直接付给项目建设单位。通过资金管理具体化实现财政涉农补助资金的严格把关, 努力做到支农资金的公开透明、科学规范。
利用长期有效监督手段可以避免管理过程中存在的缺陷, 原因在于支农资金被挤占、挪用、截留等现象出现大多是现行监管机制存在漏洞, 所以要强化资金管理, 加强长期规范监管, 研究制定5-10年不变的全国财政支农总体框架, 并切实提高资金使用效益, 务求取得实效。例如:在基层, 凡是惠及农村、农民支农的专项资金, 一律应公示在村务公开栏中, 有关负责部门不仅要开展经常性自查活动和自觉接受审计、监察、纪检部门的审计和监督, 还要逐步在网络上扩大公开政府在支农资金使用、配置方面的明细内容, 供农民群众进行民主监督工作, 以此打造一支高效廉洁的基层财政支农队伍。
三、财政支农资金管理模式创新的政策建议
1. 管理机制创新:建立支农资金责任追究制度
责任追究制度应该在任何涉农资金管理活动中建立, 从明确资金管理行政部门和主管项目部门各自职责, 理清、完善双方的约束、稽查机制, 到规范拨款程序, 并将每一项目的责任和权利落实到个人。不仅如此, 主管项目的各个部门还要对项目的审查和验收已完工的项目实行公示制度。如若存在违纪行为, 直接追究当事人的责任。只有这样, 坚持建与管并重, 才能确保信得过, 靠得住, 工程建得成, 建得好。
2. 资金使用机制创新:实行投入方式多样化
同美国为首的发达国家相比, 我国农村政策性金融服务业务、农业信贷担保体系和农业保险出现迟、规模小、发展慢。为加强规划引导, 创新资金使用机制, 政府可采用民办公助、投资参股、以奖代补、政府贴息、先建后补等有偿与无偿相结合的投入方式, 来不断提高财政支农资金使用效益。并大力支持农业部门改革创新和提升涉农部门提供公共服务的能力, 弥补农村政策性金融投入与风险补偿机制的“缺位”现象, 充分发挥财政支农资金“四两拨千斤”的带动作用和导向功能。
管理机制和涉农资金使用机制的创新要本着上级扶持政策不改变和项目单位资金管理权限、资金安排渠道、资金监督方式不变的基本原则, 并时刻以效益为上。相信通过大胆地创新, 合理地改革就能够为财政支农政策注入新的活力。
总之, 加强和创新支农资金的管理工作, 关系到我国农村事业的健康发展, 也与我国的根本民生问题紧密相关。如今的支农工作亟需通过提高资金配置效率, 优化资金支出结构, 推进资金整合, 夯实管理基础, 强化政府自身建设, 创新支农机制等一系列管理方式来切实发挥政府财政支农资金的最大效用, 并不断朝着做大做强农业产业、发展农村、农民增收致富和建设幸福生活家园的大方向迈进。
摘要:近年来, 财政支农在很大程度上推动了农业经济的发展, 同时对加强农财队伍建设、加快建设新农村的步伐、提高农户生活质量水平起着重要的作用。但在实际操作过程中, 仍然存在着监管工作不到位、工作效率低、财政支农资金浪费严重等问题。该论文就财政支农资金管理模式目前的状况和运行过程中所存在的弊端, 希望通过合理选择和创新财政支农资金管理模式, 以达到适应国家政策的重大战略性调整和促进农村事业发展的目的。
关键词:财政支农资金,管理模式,选择,创新
参考文献
[1]刘传磊, 李世明.财政支农体制存在的问题和完善建议[J].中国集体经济, 2011 (04) .
[2]唐乔生.整合财政支农资金推进城郊农业产业发展[J].农村财政与财务, 2011 (03) .
[3]梁达芬.财政支农资金管理形式、管理方式和管理模式关系辨析[J].财会研究, 2012 (17) .
支农创新 篇2
近年来,江苏省沭阳县农村信用合作联社紧紧围绕县委、县政府制定的“富民、壮村、兴乡、强县”的经济发展规划,牢牢抓住产业结构调整这条主线,不断加大信贷支农力度,坚持以服务“三农”为宗旨,在大力投放农户贷款的基础上,积极拓展、推广“大三农”贷款业务,充分发挥农村信用社服务“三农”的主力军和联系农民的金融纽带作用,有效地解决了贷款“担保难”问题,不断满足客户有效资金需求,为农村经济发展起到了强有力的助推作用。截至2006年10月末,全县农村信用社各项贷款余额161292万元,比年初增加40474万元,其中:农户贷款余额142768万元,比年初增加37045万元,各项贷款余额占全县金融系统贷款余额总额的41.49%,当年新增贷款占全县金融系统贷款新增总额的68.14%。
一、改善支农服务方式,积极为“三农”服务
为了寻找信贷支农新的切入点和农村经济新的增长点,该联社在坚持效益和偿还原则的前提下,进一步简化贷款手续,切实解决农民“贷款难、担保难”问题。采取的主要工作措施:
(一)统一思想,提高认识。为了不误农时地支持农民做好春耕备耕工作,每年初该联社都把支持春耕生产摆在信贷工作的首位,对春耕生产资金做到计划早安排、资金早落实、贷款早发放,争取工作主动。并通过以会代训的形式,加强对信用社干部、职工的思想教育,使全体员工特别是信贷人员认识到规模出效益,服务“三农”才是信用社生存和发展的唯一选择,消除“惜贷、恐贷”的思想,从而由“要我放”转变为“我要放”的局面。
(二)简化手续,方便农户。一是大力推行农户联保贷款业务。为解决农户担保难和信用社放款难的“瓶颈”矛盾,实现更高层次的金融服务,在全县继续大力推行农户联保贷款业务,2004年1月份印发了《沭阳县农村信用社农户联 1
保贷款知识问答》宣传单10万份,进行散发宣传;截止2006年10月末,全县信用社已建立联保小组31730个,联保贷款余额47170万元,比2004年初增加19650万元。二是大力推广“贷款证”业务。截止2006年10月末全县信用社发放贷款证43250户,贷款金额43986万元,比2004年初增加33428万元。三是推行小额信用贷款服务方式。对符合贷款条件,信用观点较好的农户,贷款额度在3000元以内的实行信用放款,为农民提供及时、方便的金融服务,极大地简化了农民的贷款手续,方便了农民借贷。
(三)改进作风,树好形象。在贷款发放中,该联社要求信贷人员发扬“背包下乡,送贷上门”的优良传统,积极深入村组从建立分管村组农户经济档案着手,主动和千家万户农民交朋友,及时掌握农户资金需求状况,切实转变“官商”作风,主动将贷款手续做到农户家中,把钱送到农民手中,树立了农村信用社的良好形象。该县扎下信用社为了适应农民作息习惯,还经常利用晚上登门造访,去年以来共走访农户1258家。为方便客户贷款,解决贷款发放过程中存在的不正之风,2005年6月份该联社向社会隆重推出“便民服务卡”10万张。该卡集咨询、服务、监督于一体,极大地方便了客户贷款,同时也能有效减少我社工作人员在贷款投放中的吃、拿、卡、要等违纪行为,受到广大人民群众的一致欢迎,更被农民朋友称为“信贷110”。
二、开展信贷支农工程,带动产业结构调整
为了进一步提升信贷支农服务水平,更好地发挥农村金融主力军作用,2005年初该联社认真贯彻落实宿迁银监分局关于《宿迁市农村信用社开展信贷支农“十百万”工程指导意见》的通知精神,以“十百万工程”为突破口,以支持农民发展特色农业作为信贷支农切入点,大力扶持高效农业、生态农业和创汇农业发展。
(一)积极引导和支持农民发展特色农业。一是抓住时机,适时投放。2005年以来累计投放粮食种植业贷款8920万元,积极支持农民购买优良籽种,发
展高效粮食种植业,有效地促进了粮食增产、农业增效、农民增收。二是充分发挥信贷杠杆作用,引导和支持农民发挥区域比较优势,发展特色农业。2005年以来累计投放贷款10520万元,支持新河、颜集、庙头、扎下等乡镇发展花卉种植业,使花木产业逐渐成为全县农业经济的主导产业,全县花卉种植面积达30万亩,花木从业人员13万多人,常年从事花木经销的经纪人达1.5万多人,部分花卉苗木已进入了德国市场。新河镇是全国有名的花木之乡,素有“花卉第一镇”之美誉。2004年5月2日,国家主席胡锦涛亲临沭阳视察时,还专程参观了该镇周圈花木盆景长廊,周圈生态花卉苗木盆景市场,已被确定为全国农业旅游观光示范点创建单位。
(二)重点突破,带动农业结构调整和优化升级。2005年以来该联社紧紧围绕信贷支农“十百万”工程,确定支农重点,制订了支持计划,并明确了责任人,纳入目标考核。一是培育涉农龙头企业,重点支持的10家涉农龙头企业贷款1305万元。二是提高农民组织化程度,形成规模经济。重点支持农副产品特色基地、加工、专业协会等各类组织20个形成示范效应,引导农村经济向产业化发展,降低生产成本,提高产品质量,增强产品竞争力,支持农民立足本地优势,发展农产品加工业,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延长产业链,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和县域经济发展。
三、不断创新信贷服务,积极支持小企业发展
随着中小企业的快速发展,融资难一直困扰着中小企业的规模发展,成为制约企业进一步做大做强的瓶颈。如何跳出“小三农”的圈子,实施“大三农”发展战略,让中小企业“吃饱喝足”,该联社采取的主要工作措施是:
(一)加强与担保公司合作,拓展小企业贷款营销空间。2005年以来,该联社结合本县区域经济发展的特点,面对纯农户贷款需求趋于平稳的实际,积极拓展贷款营销空间,出台了《沭阳县农村信用社大额贷款管理办法》、《沭阳县农村信用社乡(镇)中小企业担保有限公司会员贷款操作规程》、《沭阳县农村
信用联社中小企业信用担保有限公司担保贷款操作规程》等管理办法,积极与县(乡)中小企业担保公司合作,大力发放“大三农”贷款,竭力支持全县中小企业、个体私营经济的发展,同时也为该联社贷款规模的有效扩张找到了出路,取得了“多赢”的效果,受到企业和地方政府的一致好评。目前, 该县已正式成立了21家乡(镇)中小企业担保有限公司,担保公司担保贷款余额已达成7572万元,运行状况良好。另外,该县财政局还出资2000万元组建沭阳县中小企业信用担保有限责任公司。截止2006年10月末,该联社营业部投放县中小企业信用担保有限公司担保贷款余额已13545万元。对支持中小企业、扶持民营经济发展起到十分重要的作用, 从而使企业、信用社、担保公司三者相互依靠、共同发展,开创了新的融资担保形式,架起了银企两者间的桥梁,为解决中小企业贷款担保难开辟一条绿色通道。
(二)利用企业家协会平台,做大做强小企业贷款。目前,江苏省沭阳县企业家协会成员已达50家,沭阳县农村信用合作联社是该县金融机构中唯一参加企业家协会的单位,入会已以来,充分利用企业家协会的资源优势,主要采取“一个利用、两个提前、三个优先”,做大做强小企业贷款。一个利用。即充分利用企业家协会这个平台,积极参加企业家协会举办的各种活动,从多方面、多渠道地了解全县小企业的发展趋势和资金需求状况,宣传农村信用社的信贷政策原则、金融服务优势等,努力实现信息、资源共享,达到相互支持,共同发展。两个提前。即针对小企业贷款“小、频、快”的特点,专门组织人员对优质客户提前建档、提前授信。全面了解和掌握优质小企业的生产经营、财务状况、管理水平、信贷需求、发展趋势等情况,为下一步贷款投放打下了良好基础。目前已建立小企业档案950户,在建立档案、信用评级的基础上,对小企业贷款实行授信,采取“一次核定、随到随用、余额控制、周转使用”的信贷管理模式。今年以来,共对178户中小企业进行了授信,总授信额度达15413万元。其中最大单户授信额度达500万元、最长期限为3年。三个优先。即对同时申请贷款的优
改革创新开创财政支农事业新篇章 篇3
一、“十二五”以来财政支农工作成绩显著
三年来,各级财政和农口财务部门紧紧围绕保障国家粮食安全、促进现代农业发展和新农村建设,紧密结合发展实际和财政职能,着力推动政策创新、机制创新、投入创新、管理创新,实现了财政支农工作的新跨越,为农业稳定增产、农民持续增收、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
(一)政策创新与时俱进,工作广度不断拓宽
创新农业可持续发展政策。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财政是国家治理的基础和重要支柱”,将财政的地位和重要性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楼继伟部长强调,要加快完善相关财税政策措施,推动转变农业发展方式。2013年,财政部会同水利部、农业部、林业局等部门,在深入研究和反复论证的基础上,系统地提出了支持农业可持续发展的一揽子政策建议:一是支持农业“休养生息”,转变农业发展方式;二是支持提高国内农业综合生产能力,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和农民增收;三是支持农业“走出去”,增强农产品国际供给能力。财政支持农业可持续发展战略思路的提出,是财政支农理念的重大转变,标志着财政支农工作进入了新的阶段,也将推动开启农业农村发展新的篇章。
创新粮食生产支持政策。围绕“造良田”,进一步完善小型农田水利建设和农业综合开发支持政策,启动实施东北四省区“节水增粮”行动,推动完成高标准农田建设总体规划编制,积极统筹整合资金,支持高标准农田建设。围绕“用良种”,进一步完善良种补贴政策,创新支持机制,推动现代种业、民族种业加快发展,提升我国种业核心竞争力。围绕“施良法”,落实完善基层农技推广体系改革示范补助政策,项目覆盖到所有农业县。启动农业防灾减灾稳产增产技术补助,支持冬小麦“一喷三防”等技术推广。大力支持推广旱作农业技术,增产效果明显。甘肃等省大力推广全膜双垄沟播技术,玉米亩均增产超过100公斤。这一系列政策“组合拳”,为确保“把饭碗牢牢端在自己手中”奠定了坚实基础。
创新农业生产经营主体支持政策。明确财政支农项目与农民合作组织对接的政策要求,充分赋予农民合作组织在支农项目实施中的主体地位,为农民合作组织发展增添了新动力。启动财政支持农民合作组织创新、农业生产全程社会化服务两项试点。积极探索支持种粮大户、家庭农场、产业化龙头企业等新型主体发展。改革完善农机购置补贴政策,以现代农业装备武装新型主体。江苏省省级支持农业产业发展专项资金,向新型主体开放申报,并予以优先支持。河南省开展贷款担保风险补偿试点,破解农民合作社融资难题。四川省推行民办公助方式,让农民成为支农项目的直接受益主体、自愿出资出劳主体和建设管理监督主体。这些政策举措,为加快构建新型农业生产经营体系提供了有力支撑。
创新农林生态建设保护扶持政策。建立草原生态保护补助奖励机制,13个省区(含新疆兵团、黑龙江农垦)38.3亿亩草原纳入实施范围,部分草原开始重现“风吹绿草遍地花”的景象。支持启动天然林资源保护二期工程,一度销声匿迹的野生东北虎重现林海。再次提高了集体和个人所有的国家级公益林生态效益补偿标准。出台林业补贴政策,将育苗、造林、抚育等各环节纳入补贴范围,积极支持林下经济发展,实现了“种树与种粮一样得补贴”。山西、辽宁、河南等省统筹使用资金,支持启动省级重点生态建设工程,积极构建绿色生态屏障。广东、江西、浙江等省加大森林生态效益补偿投入力度,地方补偿标准高于中央财政补偿标准。福建省完善下游对上游的生态补偿机制,变上游“无偿贡献”为下游“反哺”。各级财政支持农林生态建设保护的政策举措,努力让“绿水青山”变成了“金山银山”。
创新财政支持农村扶贫开发政策。中央财政研究确立了财政综合扶贫的全新理念,梳理形成了涵盖一般性转移支付和专项转移支付的扶贫政策框架,全面系统反映了财政扶贫政策和资金投入情况。积极改革完善财政扶贫资金管理机制,增强资金正向激励作用。支持启动了湖北省恩施市综合扶贫试点,探索中西部连片特困地区扶贫开发新机制。湖南、贵州、新疆等省区以考评结果为导向,探索建立扶贫资金竞争性分配机制,改变“干好干坏一个样”的分配方式。
(二)机制创新攻坚克难,内生活力有效激发
深入推动涉农资金整合统筹。经国务院批准,2013年启动了黑龙江省“两大平原”涉农资金整合试点,将安排给黑龙江省的77项资金,按性质划归为农业生产发展、农村社会发展和扶贫开发3大类,按原渠道切块分配下达到省,黑龙江省遵循“钱随事走、集中力量、形成能力、解决问题”的原则,积极创新资金整合统筹模式,充分发挥资金使用效益,为“两大平原”现代农业改革创新试验提供了有力支撑。着力从预算编制环节开展整合。农业专项资金不断归并压减。中央农口部门预算项目支出的清理归并取得新进展。继续从预算执行环节推进整合统筹,巩固和发挥优势特色产业、“菜篮子”产品、小型农田水利重点县等多个平台的作用,推动相关资金的统筹安排。
扎实推进支农资金项目管理机制创新。中央财政将大多数专项资金项目审批权下放到省,调动了地方积极性,增强了地方自主统筹能力。各地也因地制宜完善支农项目管理模式。越来越多的省份将支农资金切块分配到市县,并采取有效措施,落实市县管理责任。内蒙古自治区在“定目标、定方向、定环节,定方式”的基础上,把具体项目审批权下放到基层。湖北省采取竞争立项电视直播、江苏省推行网上申报和评审、山东省采取专家打分和当场亮分等方式,把支农项目的立项权交给基层,把选择权交给专家,把监督权交给社会。
积极支持农口部门重点改革。探索完善新疆兵团预算管理体制,促进兵团增强履职能力。扩大农业水价综合改革示范,推进小型水利工程管理体制改革。支持实施土地承包经营权登记制度,为农村集体土地流转、抵押等政策的实施打好基础。支持启动国有林场改革试点,减轻林场改革发展的包袱。支持黑龙江两大国有林区开展停伐试点,推动重点国有林区经营管理体制改革,促进政企分开、企事分离。支持气象事业改革发展,促进发挥气象对现代农业发展、生态文明建设和应对气候变化的基础保障作用。各地推进农口行业重点领域改革也取得积极进展。重庆市试点设立农村土地交易所,引导农民自愿将宅基地复垦为耕地,置换出原有的建设用地指标,带动城市资金反哺农村。
(三)投入创新更加深入,保障能力日益增强
公共财政支农投入持续稳定增长。各级财政坚持把农业农村作为支出重点领域,优先给予保障。三年来,全国公共财政农林水事务支出年均增长17.6%,地方财政支农投入呈现快速增长势头,形成了中央和地方共同投入的良好局面。
支农投入渠道进一步拓宽。2011年,中央财政出台了“提取10%土地出让收益用于农田水利建设”政策,增加了农田水利投入规模。继续通过水利建设基金、南水北调工程建设基金、国家重大水利工程建设基金、彩票公益金等政府性基金,加大支农投入力度。内蒙古、安徽、湖南等省区率先落实新的地方水利建设基金筹集政策。福建省以中央彩票公益金为引导,整合省级产业发展资金,实行集中投入。
支农投入方式不断创新。中央财政相继设立了多项基金,通过市场化运作方式,引导激励金融和社会资本,合力支持农业及相关产业发展。江苏省搭建现代种业引导基金、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担保基金、农民专业合作社共同基金等信用平台,带动金融和社会资本进入农业领域。四川省以担保为杠杆,撬动金融资本投向农业,发挥了财政资金引导作用。甘肃省财政厅与省农行联手打造“双联惠农贷款”,帮助贫困村农民解决贷款难、贷款贵的难题。
(四)管理创新扎实推进,监管水平稳步提升
同步推进制度建设与资金监管。坚持依靠制度管钱、管人、管事,着力构建科学合理、层次清晰、系统规范的制度体系。制度建设理念由“管好用好资金”向提高管理的前瞻性、针对性、操作性转变,更加契合基层现状和实际需要。切实加强执行监管,一方面借助投资评审中心、专员办等多方力量强化监管,另一方面注重充分发挥审计、新闻媒体、社会舆论的积极作用,形成了上下联动、内外结合的“立体式”监督检查体系。各地在创新和强化支农资金监管方面也下了不少功夫。安徽省2013年省级农口部门实现现金零提取,有效防范了财政资金风险。贵州省对中央和省级500多亿元涉农资金运行情况进行动态备案监督,提高了涉农资金的监管水平。
扎实推进预算管理改革工作。中央财政逐步扩大提前下达地方的资金范围和规模,提高地方预算编制的完整性。不断健全目标责任制、考核制、通报制等有效机制,切实加快预算执行进度。制定结转结余资金使用政策,积极盘活农业财政资金。不断完善财政扶贫、小型农田水利、现代农业生产发展、草原生态保护补助奖励等专项资金绩效评价机制,扩大农口部门绩效评价项目范围。扎实推进中央部门预决算和“三公”经费公开。中央农口部门预算管理屡次获奖,整体名列前茅。黑龙江省在编制专项资金预算时遵循“部门提、财政审、政府批”的程序,明确每个环节的权责范围。
二、改革创新推动财政支农工作再上新台阶
推进财政支农改革创新,既是推进农业改革创新的重要举措,也是财政改革发展的重要内容。推进财政支农改革创新,对于解决农业农村发展面临的突出问题,改善国家农村治理,提升财政支农工作效率,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财政支农改革创新的总体思路
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财政支农改革创新的总体思路是: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十八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牢固树立可持续发展理念,坚持底线思维,全面统筹谋划,突出改革重点,打破发展瓶颈,激发内生动力,努力构建更加科学规范、富有活力、持续发展的支农政策体系,促进加快农业现代化和城乡发展一体化进程。
可持续发展的核心是正确处理人与自然、人与社会、当期与未来的关系。农业可持续发展并不是一个新提法,古今中外都有论述和实践。当前把它提到一个突出位置,既是时代要求,也是必然选择。这一理念有着鲜明的时代内涵:它既要求能够满足粮食安全的需要,保证农业产出的数量和质量,又要求合理开发利用农业资源,不超越资源环境的承载力;既强调保持农业生产的竞争力,又强调充分发挥各类农业经营主体的活力;既是对农业生产本身的要求,也是对农业支持保护体系的要求。它涵盖了农业生产、生态建设、经营体系、装备技术、管理方式、扶持政策等各个方面。在新时期,推进农业可持续发展,要有全局意识、长远眼光和国际视野,要切实把握好三个关系,牢牢守住四条底线,努力实现四个转变。
切实把握好三个关系。一要把握好政策顶层设计与实践探索的关系。既要从全局高度系统谋划政策框架和改革路径,又要注重发挥农民和基层的首创精神,鼓励大胆实践,先行先试,“摸着石头过河”,探索行之有效的经验。二要把握好改革总体目标与具体政策措施的关系。既要做好中长期改革规划,又要注重循序渐进,针对阶段任务和突出问题细化政策措施,积极稳妥推进改革,不能片面地追求短期、局部利益而牺牲中长期、整体利益。三要把握好政策统一性与政策差异性的关系。既要坚持政策设计的公平、统一,避免出现“政策洼地”,又要注重量体裁衣,提高政策的精准度和指向性。
牢牢守住“四条底线”。一是粮食安全底线,这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底线,既要在数量上保障“谷物基本自给、口粮绝对安全”,又要在质量上确保人民群众“舌尖上的安全”。二是生态安全底线,这是人类文明和可持续发展的底线,要切实保护好赖以生存的森林、草原、湿地、湖泊等资源,实现经济与环境、人类与自然和谐发展。三是社会安全底线,这是公平正义和社会道德的底线,要不断加大对贫困地区和农业农村发展的扶持力度,努力促进农民持续增收、农业增产增效,提升农村治理水平,促进城乡发展一体化。四是资金安全底线,这是财政支农工作的底线,要不断健全财政支农资金管理制度,强化资金监管,保障资金使用管理安全、高效。
支农创新 篇4
关键词:互联网思维,财政支农,创新
一、当前财政支农方式存在的问题
当前我国财政支农方式中存在的主要问题:一是支农的目标不明确,分不清是该支持农民增收、农业增产,还是农村发展;二是信息不对称、不透明,需要受支持的农户并不明确知道有哪些财政资助项目可申请以及如何申请,同时政府亦不清楚农民需要哪些财政支持;三是财政支农程序繁多、层次复杂,支农资金层层转拨,容易造成层层滞留,甚至层层剥皮;四是财政支农系统较为封闭,开放性不足;五是财政支农方式主要以政府部门和大型农业龙头企业为中心,容易忽略中小农户的需求;六是财政支农缺乏数据分析基础,支农怎么支、支多少,都缺乏科学的数据支撑和充足的统计分析,以至存在闭门造车的现象。
二、互联网思维及其对财政支农的影响
1、互联网思维的定义
互联网思维是一种充分利用互联网的精神、 价值、技术、方法、规则、机会来指导和处理创新工作的现代化思维。 互联网不仅是一种技术,更是一种观念,一种方法论。 相对于工业化思维而言, 它是一种商业民主化的思维,是一种用户体验至上的思维。 在此需要明确的是,互联网思维不是互联网企业才可以运用的思想方式,它几乎适用于任何产业。 互联网思维也不仅对商业和生意产生影响,在人们生活方式的改善以及国家各种政策方针的改进中,也可以运用到互联网思维。 只要能结合实际,把握其中精髓, 高效便捷地解决问题,就是在运用互联网思维。
2、互联网思维的主要内容及其对财政支农的影响
( 1) 平台思维 。 互联网为人们提供的免费服务平台 、信息平台、商业平台,让每个用户都可以平等地参与其中。 通过平台整合,互联网让组织变得更加扁平,让营销变得更加互动,让供应链变得更加敏捷,让内部沟通变得更加畅通。 平台思维已然成为互联网思维的标志性特征,且正向其他领域延伸发展。 在财政支农方式创新方面,可以建设一个基于互联网思维的支农平台,通过手机为农民提供各类最新免费的农业信息。 同时可以建立全面的通讯平台, 可以直接联系最基层的受支援农户,通过该平台给予每位参与的农户平等参与的机会。
( 2) 追求快捷极简思维 。 互联网思维十分注重速度和简化形式。 互联网在加快信息传播的同时,对所传播内容也提出了独特的要求,其信息简洁、快速、有吸引力;而我国当前财政支农方式存在严重信息不对称的问题。 由于支农财政政策宣传力度不够、信息滞后不透明,农民不了解如何受惠于支农政策,乡政府也不知晓怎样切实施行支农政策。 若能结合互联网思维,将信息公开化、透明化,将资金的约束机制规范化,合理运用科技信息的帮助,订立规范的法律合同,将使财政支农方式简单、快捷化,会使资金投入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例如,对于农业产业综合开发项目的资金支持,目前使用的是先申请、再资助,最后验收的程序。 其实可直接改成“ 以奖代支”,只公开明确地阐明所要支持的农业产业综合开会项目,并清晰标明支持的目标标准如何,以此目标标准来验收项目,在规定时间通过验收的项目就给予支持。
( 3) 社会化思维。 在互联网思维中,产品的研发并不是商家单方的义务,而是买卖双方的责任。 产品研发不是封闭式的系统,而是开放式的、包容式、参与式的,与时俱进的。 目前我国财政支农资金来源狭窄,聚集社会资金、引导信贷资金手段单一、功能不强。 这既不适应农业资金需求增加的形势,也不符合建立公共财政体制的要求,更不利于高效改善我国“ 三农”问题。 其实政府可以考虑积极引进社会力量,引发社会投资,依靠社会力量,加大支农力度, 改善农民收入。
( 4) 用户中心思维。 在现代市场经济的体制下,市场早已打破“ 生产什么买什么”的消费方式,趋于“ 用户即是上帝”的营销思维,用户的需求决定着生产需求。 卖家以用户为核心进行产品研发,微小改进,快速迭代;找准目标客户群,研发不同品种,使产品扩大延续。 财政支农政策创新的过程中,应改变过去只重资金支持的扶持方式,从政策、教育、科技、信息、市场、中介组织等方面开发财政支农新方式。 市场上需要什么就支持农民发展什么,农民需要什么样的服务就提供什么样的服务,不断开创支农的新方式。
( 5) 数据互动思维。 随着大数据时代的到来,数据的收集、分析、整理都已变得极其便利,其成本也在下降。 数据分析预测对于提升用户体验有非常重要的价值。 我国财政支农支出资金规模较大,但盲目的投入未能满足农业稳定发展的需要,往往是财政支出很多,但要用钱的地方不够用,在部分环节资金又存在冗余,扶持无法完成一个周期, 常常会导致项目失败。 在财政扶持项目的确定上,还缺乏严格的可行性研究和科学论证。
比较而言, 互联网让数据的获取和分析更加快速、便捷。 若运用大数据思维尽量让每个农民参与数据采集的过程,加强用户参与和市场调研,可以增强支农信息的反馈, 通过数据分析切实反应支农效率, 以此来调节投入的金额;同时在财政扶持之前,运用科学的数据合理预测,可以尽量避免财政支农周转金大量沉淀,在投入不变的情况下合理安排资源。
( 6) 靶向思维 。 靶向思维是指投资 、生产时思维明确 , 指向清晰,目标精准。 互联网的广泛普及,不仅使每个使用者都成为“ 无中心的中心”,而且使每项任务都指向明确。 财政支农也需要靶向思维,需要明确支农的目标。“ 三农” 问题的核心在于农民。 农民具有主观能动性,是农业发展的主导者, 是农村的主人。 习近平总书记在十八大报告中指出,“ 解决好农业农村农民问题是全党工作重中之重,我们要加大强农惠农富农政策力度,让广大农民平等参与现代化进程、共同分享现代化成果。 ”而现阶段农民问题主要表现在:一是农民收入低,城乡居民贫富差距大;二是农民社会地位低,生活环境较差;三是从事农业增收难;四是农村社会发展落后,城乡社会发展差距悬殊。 因此财政支农必须适应我国现阶段农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需要,不仅要进行全方位、立体的政策和资金的支持,更要明确财政支农的靶向和目标是支持农民增收,确切地说,是通过支持农业发展使农民增收,从而实现稳定农村的目标。
三、基于互联网思维的财政支农方式创新
1、充分利用互联网的信息平台做到信息公平
由于我国农业地域远离城市,很难共享到城市的公共物品和基础设施,获取信息的途径相对单一,运用网络平台可以较好地弥补这一缺陷。 互联网思维强调信息的快速流动,注重用户和制造商信息的对称性。 就社会环境而言, 如果农民能结合起来,共同生产、共同销售,成立一定规模的组织和社会上有需要的机构或是个人进行贸易,就更容易节省人力和物力资源,实现更高效的生产和销售,从而提高农作物的价格和利润,增加农业收入。 与此同时,政府可以给予一定的帮助,在政策上支持和鼓励农民发展自己的信贷合作组织,依靠农民的力量,开展信贷合作,拉近农民与信贷的距离。 同时也可以推进农户联保、农户互保、专业合作组织成员担保等多种信用保证方式。
2、充分利用互联网的免费平台做到社会各阶层的广泛参与
互联网门槛低,不需要太多的运作成本。 将互联网思维的社会化运用在财政支农的方式中,可以打开财政支农的资金筹集平台,让更多的社会资金支持参与我国农业的发展,改善“ 三农”问题。 财政支农资金可以是合作社发展的种子基金,更应该是合作社发展的杠杆基金。 以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发展为例:政府可以用财政支农资金来建立政府支持专业合作社发展的信贷担保基金,解决专业合作社担保难、融资难问题;或建立信贷风险补偿机制和奖励机制,由地方政府、农民专业合作社按一定比例出资建立“ 贷款风险补偿基金”; 金融机构也可以考虑将一定的贷款收益注入“ 基金池”,一旦出现贷款损失,按一定的顺序和比例从补偿基金中对金融机构补偿。 财政支农不应是封闭式、固化的系统,而是开放式的。 吸引积极的社会投资,发展合作社,不仅有利于农民增收、农业增长和农村稳定,对于保证优质原料来源、放心农产品供给、可追溯系统的建立等都具有普遍的意义。 例如,可以建立高校师生参与的 “ 高校食堂 + 合作社 ”模式 ,城市小区居民参与的“ 小区 + 合作社”模式,机关单位参与的“ 单位食堂 + 合作社”模式等等,吸引社会各方力量共同参与到合作社的发展中。
3、充分利用互联网的快速便捷做到顶端与终端的联接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财政支农效率一直不高,有很大一部分原因是由于监管缺失、信息闭塞,缺乏对免费性质的财政支农资金的运营监管,极易诱致寻租式腐败。 同时, 我国财政体制较为庞大,管理具有滞后性,往往是拨款启动了项目后,并没有后续的跟进工作和反馈,导致部分项目只能做一半,扶持无法跟进一个完整的周期。 因此利用互联网的快速便捷,做到顶端与终端直接连接,可以精简财政支农渠道和环节。 经验表明,县级是各级财政支农资金的汇合点,也是腐败发生率最高、程度最重的支农环节。 因此,以县为主整合财政支农资金,将中央、省级和县本级安排的财政支农资金进行适当集中,并建立与之支持的农户之间的直接联系,精简支农渠道和中间环节,即可增加其跑、冒、滴、漏的难度。
4、充分利用互联网的大数据及时创新整改财政支农方式
支农创新 篇5
一、支农再贷款投向始终处于狭义层面,限制了其货币政策效能的发挥。多年来,人民银行分支机构在安排使用支农再贷款的过程中,始终认为支农就要投向农民、农户,只要贷款人是农民就属于支持范围,没有人去实地了解支农再贷款到底支持了农业的什么项目,具体支持效果如何。以某县为例,二〇一一年累计投放支农再贷款 5.3亿元。上述调查数据显示,支农再贷款的政策效能主要惠及的是农户和一些个体经济组织,解决了部分农民在种植业、养殖业和农村商品流通中的资金短缺问题,但并不能有效解决引导信贷资金对农业的投入,更谈不上如何引导农民进行农业产业升级,走农业产业化的道路。根源在于不能站在大农业的高度,去放眼区域农业发展的总体趋势,因此,其货币政策效能也可想而知。
二、支农再贷款在管理上存在只注重风险防范,忽视政策效果的问题。为确保支农再贷款不出现信贷风险,各地人民银行分支机构都制定了相关的支农再贷款实施细则,从支农再贷款的申报条件、承贷主体、操作流程、发放管理、会计核算、监督检查、资金收回等方面规定的相当周密,实践证明有效的防范了支农再贷款的信贷风险。但是,由于过于把工作重心放在风险防范上,以致不能很好地研究一定时期支农再贷款货币政策作用如何发挥,表现在支农再贷款的具体运行中,只注重检查承贷主体,在支农再贷款业务的核算管理上是否符合人民银行的规定,忽视了对支农再贷款信贷投向的检查。
三、支农再贷款的承贷主体,在具体使用过程中往往只考虑自身经济效益。具体表现为:一是把支农再贷款混同一般贷款在利率执行上实行一浮到顶。二是在支农再贷款的使用上往往不考察是否符合政策投向,只考察贷款人的偿还能力。三是存在直接抵顶自身已发放一般性贷款,为自有资金寻求更好地投放对象。四是存在支农再贷款实际发放率不高,有利用支农再贷款弥补临时性头寸不足的嫌疑。五是普遍存在只使用人民银行支农再贷款,不宣传人民银行支农再贷款,以致人民群众对支农再贷款知之甚少的问题。
鉴于支农再贷款管理运行中存在的问题,笔者建议从以下几个方面加以解决。
一、解放思想,更好地支农再贷款的货币政策职能。针对支农再贷款长期处于狭义范围运行,货币政策效能不高这一实际,一是总行可以进一步修改现行的支农再贷款管理办法,按照国家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宏伟规划,拓展支农再贷款的使用投向,取消承贷主体有关农业信贷投入占比,及新增贷款中农业贷款占比的限制;二是人民银行各分支机构在支农再贷款的具体使用过程中,要做到因地制宜,按照各地区落实十二五规划有关发展农业的具体计划,加大重点投入力度,支持当地经济平稳健康的向前发展。
二、面向全体金融机构,择优选择支农再贷款的承贷主体。十一五规划中把积极发展品种优良、特色明显、附加值高的优势农产品,作为扩大农民增收的主要途径。如发展农产品加工、保鲜、储运和其他服务;支持发展农业产业化经营,培育带动力强的龙头企业,健全企业与农户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的机制;扩大养殖、园艺等劳动密集型产品和绿色食品生产;鼓励优势农产品出口;发展休闲观光农业等。上述事业的发展必须依靠区域范围内的全体金融机构共同参与和努力才能实现。因此,人民银行分支机构要适应形势,尽快把引导农业信贷投入的重心转向区域内全体金融机构,协调当地金融机构打破固有的工业、农业、流通业的界限,适时增加信贷投入,积极参与新农村建设的伟大工程。
三、改进信贷管理模式,实行位置前移,切实提高支农再贷款的货币政策效能。支农再贷款的政策效能在于“导”,而非“量”。因此,必须改进现行的信贷管理模式,即由从前的只考察承贷主体,其具体信贷投向不违背大的政策即可,转向由人民银行分支机构选择支持的重点农业项目,在核定支农再贷款投放限额后,面向辖内金融机构竞标承贷,竞标的金融机构同时还要拟订相应的配套信贷资金,竞标成功后由人民银行分支机构监督实施,从而实现真正意义上的货币政策导向作用。
四、制定支农再贷款利率上限,遏止金融机构靠支农再贷款谋取暴利的现象。支农再贷款作为货币政策工具,所起的作用是以对金融机构的微利,换取宏观经济平稳有序运行的大利,不应该成为个别金融机构赚钱的工具。特别是人民银行监管职能分离后,工作的重心已经转到防范和化解系统性金融风险上,不应再过分考虑某一家金融机构的亏损与盈利。因此,核定的支农再贷款再发放利率,应低于同期限金融机构的平均利率为宜。
支农创新 篇6
一、财政支农创新迈出新步伐
近年来,我们全面贯彻落实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的精神,按照财税体制改革的要求,瞄准问题,主动作为,逐步构建起政策创新、机制创新、管理创新“三位一体”模式,推动财政支农改革创新不断深入,财政支农工作的站位更高,管理职能更加全面。
(一)政策创新拓宽了财政支农领域
积极顺应农业农村发展新形势,立足当前,着眼长远,创新完善财政支农政策体系,不断拓宽财政支农领域。
一是创新支持农业可持续发展政策。按照中央决策部署,从2014年起,财政部会同有关部门,全面启动实施农业可持续发展新战略。支持农业可持续发展是财政支农政策的重大创新,包括耕地修复保护和生态友好型农业发展等一系列新政策、新举措。一方面,支持开展耕地修复保护。在湖南省长株潭地区启动耕地重金属污染治理试点,通过加强重点监测、开展修复治理、选育推广镉低积累品种、调整种植结构等多种措施,使试点区域稻谷镉含量达标比例由试点前的100%不达标改善为47.8%达标。在河北省黑龙港流域开展地下水超采综合治理试点,通过种植结构节水、蓄调水工程节水、喷微灌技术节水、价格机制节水等措施,预计到2015年试点地区可压采地下水10.64亿立方米。启动新一轮退耕还林还草工程,逐步将25度以上坡耕地、重要水源地15-25度坡耕地和严重沙化耕地退下来。开展湿地生态效益补偿试点和退耕还湿试点,支持重要湿地生态修复和环境整治。另一方面,支持生态友好型农业发展。支持2316个项目县(场、单位)开展测土配方施肥,全国减少不合理施肥量450万吨,每亩平均节本增收57元。实施耕地保护与质量提升补贴项目,重点推广秸秆还田、绿肥种植、增施有机肥、地力培肥改良综合配套等技术,促进耕地保护与质量提升。支持推广以地膜覆盖为主的旱作农业技术,完成推广面积2526万亩,促进增产78.5亿公斤。支持9个省份开展农业农村废弃物综合利用试点,推动农牧业循环经济发展。与此同时,继续支持实施天然林保护等重大生态工程和森林生态效益补偿制度,加大草原生态保护力度,促进保护和改善了农林生态环境。积极支持农业“走出去”,统筹利用国内国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
二是创新构建新型农业经营体系政策。支持开展财政支持农民合作社创新试点工作,以“培育新主体、探索新机制、拓展新领域”为政策目标,通过加强与金融社会资本合作、搭建公共服务平台、支农项目与农民合作社对接等方式,探索创新了财政投入机制及合作社发展模式。支持开展农业生产全程社会化服务试点,针对粮食等主导产业和农民急需的关键环节,鼓励和支持社会化服务主体开展病虫害统防统治、工厂化育供苗、水稻机插机收、玉米机收、烘干仓储等加工作业服务,促进构建集约化、专业化、组织化、社会化相结合的新型农业经营体系。
三是创新支持农业农村改革政策。开展黑龙江重点国有林区全面停止天然林商业性采伐试点,实现“向森林要木材”到“向森林要生态”的转变,增加安排天然林保护工程财政资金,保障林区职工的基本生活和社会正常运转。支持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的确权登记颁证试点,解决农户承包地面积不准、四至不清等问题,为引导农村土地经营权有序流转,发展农业适度规模提供基础支撑。深入开展农村综合改革示范试点,进一步扩大农村公共服务运行维护机制试点范围,破解基本公共服务“最后一公里”难题。落实中央城镇化工作会议精神,启动建制镇示范试点工作。统筹安排相关资金,合力开展传统村落保护工作。扎实推进农村公共服务标准化试点。稳妥推进国有农场办社会职能改革试点。
(二)机制创新增强了农业发展活力
努力创新财政支农体制机制,向改革要动力,以改革增活力,促进释放更多改革红利。
一是创新涉农资金整合机制。经国务院批准,2013年启动了黑龙江省“两大平原”涉农资金整合试点,将安排给黑龙江省的77项资金,按性质划归为农业生产发展、农村社会发展和扶贫开发3大类,按原渠道切块分配下达到省,黑龙江省遵循“钱随事走、集中力量、形成能力、解决问题”的原则,积极创新资金整合统筹模式,充分发挥资金使用效益,为“两大平原”现代农业改革创新试验提供了有力支撑。同时,着力从预算编制环节开展整合,农业司分管的专项资金由2011年的42项整合归并为2014年的19项,中央农口部门预算项目支出的清理归并也取得新进展。
二是创新资金分配与项目审批机制。采用因素法等方式分配支农资金,并积极探索采取竞争性分配方式,提高了资金安排的科学性,调动了地方积极性。进一步下放支农项目审批权限,赋予地方自主安排资金项目的更大空间,增强了地方的统筹能力。改革支农项目立项方式,一些地方探索将立项过程和结果都向社会公开,提升了项目安排的透明度。鼓励地方因地制宜完善支农项目管理模式,进一步落实管理责任。
三是创新扶贫专项资金使用管理机制。改革资金分配机制,在加大投入力度的同时,建立扶贫资金竞争性分配机制,加快资金拨付进度。改革资金使用机制,下放资金项目审批权限到县级,促进提高资金使用精准度,支持地方集中力量解决突出贫困问题,同时探索政府购买社会服务等资金使用方式创新,通过多种途径发挥资金放大效应。改革资金监管机制,强化地方政府的监管责任,进一步健全公告公示制度,构建全面监管体系。
(三)管理创新提高了支农资金绩效
依法行政、依法理财,积极推动管理创新,强化资金监管,努力提高管理水平。
一是管理制度化。依靠制度严格管理,着力构建科学合理、层次清晰、系统规范的制度体系。提高制度建设的前瞻性、针对性、操作性,使各项管理制度更加契合实际需要。
nlc202309011837
二是分配规范化。完善资金分配办法,切实规范和严格履行资金分配程序,充分沟通协商,实行集体决策。做好预算公开工作,自觉接受监督。构筑和完善上下联动、内外结合的“立体式”监督检查体系,防范资金风险。
三是评价绩效化。先后建立了财政扶贫、小型农田水利、现代农业生产发展、草原生态保护补助奖励等专项资金绩效评价机制并不断完善评价指标体系,扩大农口部门绩效评价项目范围。注重绩效评价结果的运用,促进形成有效的激励和约束机制。
二、进一步深化改革开创财政支农新局面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中央农村工作会议对深化农村改革,加快推进农业现代化作出战略部署,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财政支农工作指明了方向。深化财税体制改革,建立现代财政制度,则为财政支农事业发展提供了新的机遇。农业农村发展的新形势、新问题,又为财政支农改革创新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我们要主动顺应形势,强化问题导向,加快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的改革,努力开创财政支农工作新局面。
(一)改革完善水利投入财政保障机制。在继续抓好中小型水利设施建设的同时,集中力量有序推进一批全局性、战略性节水供水重大工程,对于夯实农业基础、保障粮食安全、促进扶贫开发、推动区域协调发展意义重大。水利投资需求非常巨大,但在“新常态”下,财政收入又难以继续保持高速增长。因此,在深化水利投融资机制改革的同时,要着力改革完善水利投入财政保障机制。一是“调结构”,调整优化财政支出结构,把水利建设作为稳增长促改革的重要抓手,盘活存量资金,集中增量资金,进一步加大水利投入规模。二是“改管理”,将水利投资纳入财政中期规划,实行滚动预算管理,先完成前期工作的可以先启动建设,优先安排投资,促进解决财政预算与水利建设时间错位的问题。三是“转方式”,完善水利中长期建设投融资机制,通过加大政策性贷款力度、政府购买服务、政府与社会资本合作、建立基金等方式,吸引金融和社会资本投入水利建设,促进形成多元化水利投入格局。
(二)积极稳妥推进农业补贴改革。社会各界对农业补贴政策十分关注。农业补贴政策存在的发放成本较高、指向不准、效果递减等问题较为突出,WTO“黄箱政策”又接近上限,亟需改革完善。一是保持补贴政策的稳定性和连续性。在继续实施粮食直补、农资综合补贴、农作物良种补贴、农机购置补贴政策的同时,2015年,选择部分地方开始农业补贴改革试点,以点带面,逐步推开。二是提高补贴的精准性和指向性。突出“生产与生态相兼顾、公平与效率相兼顾、指向性与操作性相兼顾”的原则,合理确定补贴政策的目标、重点和范围,统筹整合一部分农业补贴,重点用于耕地保护和引导粮食等主要农作物适度规模经营。三是探索建立补贴评估机制。选择一些直接面向农民、与农业生产密切相关的补贴政策进行评估,探索完善农业补贴评估工作的步骤、方法、模式、程序等,健全农业补贴评估机制。
(三)着力支持创新农业经营体系。我国农业转移人口已经超过2亿人,到2020年预计还将有1亿多人转移出来。据农业部统计,截至2014年11月底,全国已有家庭农场87.7万家、农民合作社126.7万家、龙头企业12万多家。农村土地、劳动力等生产要素结构的深刻变化,迫切要求改革创新财政支农政策,加快构建新型农业经营体系。一是完善新型主体承接支农项目政策。适当放宽条件,公开规范运作,将更多的财政支农项目交给农民合作社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实施或运行管理。以农田水利运行管护机制改革试点为突破口,建立健全项目形成资产的移交、占有、使用和管护机制,确保项目效益长期发挥。二是支持探索新的集体经营方式。贯彻落实《关于引导农村土地经营权有序流转 发展农业适度规模经营的意见》等文件精神,适当扩大财政支持农民合作社发展创新、农业生产全程社会化服务两项试点实施范围,完善家庭农场、龙头企业、合作组织扶持政策。把从事粮食规模化生产的农民合作社作为支持重点,把引导农民以承包地入股组建土地股份合作等新的集体经营方式作为发展方向,把新形势下探索新的集体经营方式及其实现组织形式作为重要试点内容。三是鼓励发挥基层和群众首创精神。坚持因地制宜,允许“探索、探索、再探索”,及时跟踪和总结提炼基层和农民群众创新农业经营方式的鲜活经验,进一步完善惠农政策。
(四)有序调整优化农业结构。我国农业发展的主要制约因素由过去单一的资源约束变为资源和需求双重约束,农产品结构和质量问题日益突出,迫切要求进一步健全财政支持政策,促进农业发展方式转变和农业结构优化调整。一是进一步加强农林生态治理。统筹整合资金,支持实施农业环境突出问题治理总体规划和农业可持续发展规划,适当扩大耕地修复保护和生态友好型农业发展试点范围。切实加大农林生态保护和建设支持力度,稳步推进国有林场改革和国有林区改革,探索建立天然林保护奖励补助机制,保护好全国的天然林。二是支持农业产业化发展。完善相关财税政策,在稳定粮食生产基础上,推动农业发展由“生产导向”向“消费导向”转变,由单纯在耕地上想办法到面向整个国土资源做文章,构建优势区域布局和专业生产格局。更加注重利用两个市场两种资源,加快农业“走出去”步伐。三是加快推进农牧结合。适应市场需求和资源条件,开展种养结合模式试点,推动农牧配套发展,促进粮食、经济作物“二元结构”向粮食、经济作物、饲料“三元结构”转变。四是推进精准扶贫。转变工作方式,加大投入力度,认真落实精准扶贫相关政策。完善扶贫资金使用管理机制,进一步下放扶贫项目审批权限,提高资金使用精准度。
(五)深入推进农村综合改革。当前,农村经济社会结构正在经历深刻的转型。一些制约农业农村快速发展的体制机制性问题仍未有效破题,涉及的利益关系复杂,需要通过深化改革审慎稳妥推进。一是着力推动农村公益事业发展机制创新。进一步完善一事一议财政奖补机制,建立健全激励约束机制。坚持开发与保护并重,积极稳妥推进美丽乡村建设试点。继续支持传统村落保护。二是着力推动农村公共服务供给体制创新。扩大农村综合改革示范试点范围,解决农村公共服务设施“重建轻管”的问题。深入开展农村公共服务标准化试点,探索建立科学可行的农村公共服务标准体系框架。稳妥推进国有农场办社会职能改革试点,激发农场发展活力。三是着力推动乡村治理机制创新。稳步推进乡镇政务公开和预算公开。健全村民自治制度,维护农民群众切身利益。大力培育农村服务性、公益性、合作性和互助性社会组织。四是着力推动农垦改革发展。会同有关部门,对接思路,衔接政策,细化措施,落实各项支持农垦改革发展政策,促进农垦整体实力进一步巩固壮大。
作者系财政部农业司司长、国务院农村综合改革工作小组办公室主任
责任编辑:宗宇翔
支农创新 篇7
关键词:支农资金,问题,增效增收
近年来, 各级财政部门不断加大投入, 充分发挥财政农业专项资金的导向作用, 按照“因地制宜、重点突破、整体推进”的工作思路, 以支持现代农业、农业基础设施、生态环境建设和农业科技进步为重点, 逐步扩大公共财政覆盖农业的范围, 有力地促进了农业和农村经济的发展。但客观地看, 支农资金在促进农民增收农业增效方面还存在以下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
一、当前支农资金在促进农民增收、农业增效方面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 农业项目实施方案编制粗放, 资金管理难度增加
同年度多数财政支农项目安排时间不一致, 但都带有指向性 (如建设内容、区域、投资结构等) 。由于项目申报时间紧, 且都要求在短时间内按规定申报资料, 作为亟待上级支持的农业县, 若不报将影响投入, 故个别项目申报单位只能在未完全征求村、组干群意见, 未实地进行考察研究情况下就编制方案、技术设计和工程概算, 编制较粗放、质量难以保证。项目批复后, 部分群众筹资投劳、县乡财政配套资金难以落实, 造成资金缺口大, 干群矛盾突出, 任务很难全面完成。有的项目只有通过调整实施地点、补助标准、补助方式等才能勉强实施, 造成工程质量缩水等现象, 这使项目实施与批复计划不一致, 相应地给项目和资金管理、项目验收带来新的矛盾和问题。
(二) 农业项目管理多头, 投放渠道多样, 资金使用分散, 行政成本偏高
一是涉农资金管理、分配, 分属发改、农业、林业、水利、交通、农机、国土、畜牧等部门以及财政相关业务科室。各部门、各业务科室对资金的使用要求也不尽相同, 在资金分配上均自成体系, 不同部门在项目申报上政出多门, 部门之间各自为政, 各唱各的调, 相互之间缺乏配合。二是少数部门利用各自为政的优势, 交叉重复申报项目, 使得支农资金使用点多面广, 单个项目投资额较小, 造成支农资金使用分散, 点、线、面发展无法统筹协调, 造成使用效益低下。三是同类型项目及工程措施、补助标准不一致, 给项目实施带来诸多矛盾、问题和工作难度。如:国土部门制定的土地整理与标准粮田、农发土地治理项目的亩投资标准差距太大, 群众自筹以及投工投劳标准也不统一。四是由于多头管理造成投放渠道多样化。资金计划有财政各业务科室下达的, 也有主管部门直接下达的。不少部门在项目管理上是内行, 但在资金管理上却是外行, 造成资金管理缺位和漏洞。因多头管理、多头发放, 既不利于监督, 也给基层群众、干部带来成倍的工作量, 如:粮食直补、农资综合补贴、良种补贴、能繁母猪补贴、退耕还林现金补贴等项目, 都是在不同时间下达任务, 并要求在规定时间内完成任务, 致使行政成本升高, 客观上造成人力物力浪费。
(三) 配套资金难落实, 资金运行难封闭, 会计核算不规范, 监督机制不完善
一是配套资金难落实, 项目运转经费无保障。没有县级配套就不予立项。为了争取项目, 一些县 (区) 往往不顾财力现状就对上承诺配套, 却又因县级财政困难, 致使项目运转经费无保障。承诺的配套资金严重超出了承受能力, 工程实施后, 工程量不能全面完成, 引发工程验收及决算不及时等新的矛盾和问题。二是资金运行难封闭, 专款难专用。专项工程均要求对每个项目实行单独核算、独立反映单个项目资金的收支情况。部分项目乡镇、部门未单独开设专户, 造成这些单位的涉农专项资金与经常性经费混存、混合使用, 导致挤占、挪用和跑、冒、滴、漏以及大额现金支付的违规行为时有发生。三是流转环节多。一些支农资金由财政拨到主管部门, 主管部门再拨到实施乡镇, 最后由实施乡镇支付给施工单位, 中间环节多。从财政到施工单位要经过三至四次技术、财务以及项目分管和财务主管领导审批, 资金运行程序繁琐。四是会计核算不规范。一些单位项目较多, 项目之间未实行明细核算, 专项经费与经常性经费相互拆借、相互挤占;部分项目资金的使用范围、补助标准不明确, 核算混淆、不清晰, 随意性较大, 财政、审计、监察部门监管困难, 查处违规行为的难度增加。五是监督机制不完善。涉农项目涉及面宽, 财政、审计部门日常事务繁、杂, 人手少, 导致对专项资金使用的日常监督少。同时, 由于涉农资金监督管理制度、法规相对滞后, 对勘测设计 (预算) 工程量不真实、随意调整实施方案等问题缺乏规范的处理办法和措施。另外, 一些项目既要克服资金困难, 又要做好迎检、验收, 迫使实施单位虚增收支, 使得一些监督流于形式。
(四) 基层政府在解决“三农”问题上的一些决策措施与农民意愿存在一定差距
一是政府决策比农民的认识超前, 而宣传不到位, 得不到广泛的支持与合作。如县乡政府因地制宜大力推广双垄沟播地膜覆盖玉米种植, 无疑是帮助农民增收的重要举措, 但农民由于对玉米销路存有疑虑, 在外出打工与种植玉米利益比较中更偏向出去打工。因此消极对待玉米种植, 虽然县乡政府对地膜和种子都做了最大限度的补贴, 但农民仍旧没有积极性;二是政府的一些决策与农民的能力脱节, 而技术培训和服务咨询跟不上, 无法得到有力地配合。如大力推行果树栽植, 但果树栽植管护需要一定的技术和劳动量, 大多精壮劳力外出打工后, 留守人员除部分已受益的老果农外基本上没有精壮劳力;加之果树栽培一般具有投入劳动量大、生产周期长、病虫害多、受气候影响大、收益不稳定等特点, 所以农民有顾虑是情理之中的事情。因此, 尽管县乡政府无偿提供苗木甚至无偿投劳栽植浇灌, 仍有部分群众不予支持。三是基层政府的一些决策与市场没有有效对接, 只重视下达种养植计划而忽视了销售引导, 农民虽不怕出力但惧怕增收不稳或增收无望, 因此配合不力。
(五) 扶持项目缺乏典型性和规模效益
从目前扶持的项目来看, 各县虽有一定特色, 但特色不特、不优, 放在全省范围来看, 仍缺乏典型性, 真正具有地方特色的一些农业产业由于种种原因仍旧未形成一定的规模, 不具备广泛意义上的示范作用, 如宁县的九龙金枣、黄干桃、早胜牛;环县的滩羊等。过分依靠财政扶持, 小打小闹的项目多, 自主发展做大做强的项目少。
二、创新支农投入机制, 实现支农资金的宏观调控, 有效促进农业增效和农民增收
(一) 创新财政投入机制, 确保农村投入稳定增长。
1.深化财政支农体制改革, 加大财政支农力度。一是转变政府职能, 实现政府由投资建设型向公共服务型转变。二是加快推进“省直管县”财政管理体制和“乡财县管乡用”财政管理方式改革, 提高基层财政自我保障能力, 确保基层政府正常运转, 防止基层通过乱收费和截流资金弥补财政不足。三是完善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的政策。转变农业增长方式, 重点支持农业科技进步, 促进农产品加工业发展和农业产业化, 扶持特色优势农业产业, 推动环保型农业、生态型农业和节约型农业建设, 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 繁荣农村经济。四是扩大公共财政在农村的覆盖面, 加强农业、农村基础设施建设, 增加农村公共产品和公共服务的供给。着重加大农村教育投入, 整合教育资源, 提高教育质量, 大力发展职业教育;加大农村公共卫生体系、农村新型合作医疗和医疗救助投入力度;加快建立社会救助、社会保险、社会福利、社会优抚等农村社会保障体系。五是加强领导衔接协调。建立由市级政府统一领导、有关部门各负其责的支农投资领导小组, 负责制定全市农业和农村发展建设规划, 提出年度支农投资的安排原则和使用方向, 衔接各项支农投资的建设重点和项目布局, 统筹协调解决支农投资中的重大问题, 指导各部门支农资金申报及安排使用, 以解决政出多门、重复浪费问题, 严把资金审批关。六是创新资金运行机制。在资金拨付上, 通过设立专户直接运行。对上级下拨的财政资金, 由市财政直接划拨到项目实施单位;对上级有关部门下拨到县有关部门的资金, 采取由财政委托统一拨付的办法, 下拨到项目单位;防止“索拿卡要”, 减少“跑冒滴漏”, 保证支农资金及时、足额到位。在资金使用上, 建议整合资金, 集中使用, 探索财政资金“打捆”使用、集中力量办大事的新机制, 最大限度地发挥部门合力和资金合力, 以解决支农资金分散无效果的问题。六是创新监督管理机制。完善支农项目储备库管理制度。针对财政支农项目申报程序不透明, 项目质量不高, 把关不严, 重复申报, 多头申报等问题, 财政和农口部门应进一步完善财政支农项目库制度。财政部门应按照国家财政支农的有关政策和项目申报指南, 结合我市各县区有比较优势的农业项目, 分门别类建立财政支农项目库, 并将符合上级项目申报要求, 对农业增效、农民增收有辐射带动作用的项目, 经专家评审后可行的项目优先筛选上报, 以便上级部门筛选和使用。财政部门要按照科学合理、简单适用的原则, 采取“先易后难, 重点突破, 稳步推进”的工作方案, 对支农资金申报、评估、立项、监控和财政投资评审、考核管理的整个过程通盘考虑, 并建立相关配套的制度、办法及支持系统, 从而实现预算支出科学化, 项目决策数据化, 资料分析系统化, 信息处理网络化, 推动财政支农资金管理跃上新台阶。七是完善财政支农资金使用的评价体系, 提高支农资金效果。面对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 耕地逐年递减, 传统农业逐渐淡化, 各区 (县) 农业结构和产业特色也不尽相同的情况, 建议建立因地制宜, 鼓励地区财政支农资金从传统投入向“绿色农业、市场农业、生态农业和旅游农业”等方面转移, 适应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财政支农资金使用评价体系, 避免损失浪费, 提高支农资金效果。八是创新农民增收机制。一要大力拓展农民增收空间, 构筑农民增收的承载机制。农业产业化是带动农民增收的重要形式, 要抓住中央和省财政对农业产业化发展及农业结构调整大力投资的大好机遇, 因地制宜, 着力培育一批上规模、上档次、具有典型性的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二要提高基层政府农业的社会化服务能力, 构筑农民增收的服务机制。加快农业信息体系建设, 形成覆盖全市连接全省的农业信息网, 向广大农民及时准确提供农产品生产、流通、销售、农业科技和农业法规等信息服务, 提供各种形式的农民实用技术培训和咨询服务。三要重视农业公共投入, 增强农业的防灾抗灾能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基础设施建设是农业发展、农民增收的根本保障, 所以, 财政支农投入要从单纯地对具体项目补助过渡到偏向基础设施建设投入上来, 为广大农民提供更为完备的基本发展条件。
2. 创新城乡投资机制, 建立城乡一体化基础设施体系。
一是统筹城乡基础设施和公用设施建设的财政投入, 以村庄整治和农村新社区建设为抓手, 以提高农村社区基础设施建设水平为重点, 促进县域内城乡基础设施共享共建, 加快推进城乡基础设施一体化进程。二是衔接好县域城镇规划建设与村庄布局规划建设, 按照促进农民就地城镇化和“农民城镇农民建”的思路, 加快县城和中心镇的建设步伐, 增强城镇的集聚和辐射功能。三是加强城乡生态环境建设, 推进城乡生态环境一体化。
3. 创新财政支农方式, 确保支农补贴资金落到实处。
一是积极探索建立农民种粮收益综合补贴制度, 加强财政支农保护体系建设。二是加大支农补贴资金直补力度, 对良种补贴、农机购置补贴等各种补贴资金, 探索建立“一册明、一卡统”直补制度, 由县级以上财政直接把补贴资金划拨到农户账户。
(二) 加强农村金融体制改革, 为农村投入提供金融支持
促进农民增收农业增效需要大量资金, 不可能完全依靠财政投入来解决, 必须加强农村金融体制改革。
1. 放活农村金融市场, 构建农村金融市场竞争机制。
鼓励吸引民间资本和外来资本积极参与兴办直接为“三农”服务的多种所有制金融组织, 构建各种机构体制健全、产权明晰、功能完善、分工合理、运转协调、竞争有序的农村金融运行机制, 彻底打破农村信用社垄断格局, 真正形成基于竞争和效率的农村金融体系。一是继续深化国有商业银行改革, 按照行业种类或经济区域拆分国有商业银行, 建立众多具有行业特点或地域特点的股份制商业银行、区域性商业银行和地方性商业银行。二是深化农村信用社产权改革, 推行投资主体多元化、股权结构多样化, 建立地方性、社区性金融机构, 在县级、地市级、省级农村信用联社的基础上组建农村商业银行或农村合作银行, 有条件的地方还可以组建跨区域、跨行业的农村金融机构。三是降低农村金融市场准入门槛, 开放农村金融市场, 允许外资金融机构介入农村金融市场。四是积极培育民营银行, 加大民营经济在金融业中的比重, 增强农村金融市场的竞争活力。
2. 充分调动银行支农积极性, 大力促进资金流向“三农”。
建立政策性金融财政补偿机制, 通过财政贴息、税收优惠等措施引导社会资金及商业银行支持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一是完善农业发展银行职能, 拓展业务范围, 允许开办农业综合开发贷款、扶贫贴息贷款等政策性金融业务, 把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农业产业化纳入支持范围, 进一步发挥政策性金融支农作用, 提高政策性金融运行效率和服务质量。二是加快农业银行改革步伐, 重新确立农业银行支农主体地位, 推动农业银行立足县域实际, 着眼“三农”, 从“小”做起, 加大对涉农企业的信贷力度, 大力支持农村粮食深加工、农业产业化经营等。三是继续理顺邮政储蓄转存款机制, 引导部分邮政储蓄资金回流农村, 可通过农信社将一定比例的新增邮政储蓄存款投向农村。四是积极引导工商银行、建设银行等城市商业银行投资效益好、前景广阔的农业企业, 给农业经济发展提供强大的资金支持。
3. 推进农业保险业建设, 完善农业和农村经济基础风险补偿机制。
一是发挥政策导向的指导扶持作用。从国家财政直补农民的补贴中划出部分资金建立农业基金, 为涉农保险公司提供补偿, 政策性和市场化两种手段并用, 实现优势互补, 提高保险公司承保农业险的积极性。二是探索建立“公司+农户”模式, 促进“三农”保险发展。由企业带动周边农户发展种、养殖业和加工业, 提供技术指导并收购周边农户的农产品, 保险公司再与龙头企业合作, 形成公司、农户、保险公司三者的良性循环。三是不断创新农业保险险种。设置适用农村经济发展的农业生产自然灾害救助性保险, 畜牧业、水产养殖业自然灾害救助性保险, 基本农田自然灾害保险, 农业资源开发风险投资保险, 农业高新技术成果推广风险保险和农村中小企业财产保险等。四是加快农业保险立法步伐。尽快出台农业保险法律、法规, 明确政府、保险公司、涉农企业、农民在开展农业保险业中的职能和作用。五是创新农民增收的风险防范机制。一方面要开展农业保险, 降低农户及涉农企业的风险, 力争给农民一个稳定增收的环境, 解除其发展的后顾之忧。另一方面, 市级政府可以筹划成立一个全市性的农业经济合作公司, 其性质应该类似于农业发展银行, 不以盈利为主要目的, 主要是协助政府为农户提供一个稳定发展的市场环境。比如, 政府推广苹果栽植, 政府可以拿出一部分支农资金对公司进行补贴, 而不再对农户直接进行栽植补贴。该公司可以与农户签订一个阶段性协议, 承诺以一个稳定的价格向农户收购产品, 以确保农民创业阶段的利益不受市场过大冲击, 以解除农民栽植果树的后顾之忧。
4. 加快推进农村利率市场化进程, 促进农村经济资源优化配置。
主要是通过放松利率管制, 进一步扩大存贷款利率浮动范围, 实现农村利率在宏观调控下的市场化, 促进资金在农村金融市场上实现最佳配置。
(三) 建立非公资本参与建设机制, 促进农村投资主体多元化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不仅需要财政投入与金融支持, 更需要社会各界投入, 有人出人, 有智出智, 有钱出钱, 构建农民自主投入、民营资本广泛涌进、外来资本积极参与的多元投资机制。
1. 积极发展农户资金互助组织。
一是内部激活。更新广大农民的思想观念, 调动农民积极性, 增强农民主人翁责任感, 强化农民自主创新意识, 变“要我建”为“我要建”, 变“等等看”为“主动干”, 变“不敢想”为“敢闯敢冒险敢试验”。二是积极引导农民对自身直接受益的公共基础设施建设投工投劳。积极引导农民对农村道路、饮水、通讯、通电等设施建设提供义务劳动, 缓解财政投入压力。三是建立农户资金互助协会, 鼓励农民把富余资金存入协会, 为急需资金的农户或农村中小企业提供帮助。
2. 构建民营资本积极参与建设机制。
要建立民营资本参与建设激励机制。通过直接补助资金、补助原材料、减免税或“以奖代补”等多种方式给予鼓励, 积极调动民营资本广泛参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要大力培育由企业法人或社团法人发起的小额贷款组织。放宽金融管理, 创建民营信贷组织与正规金融机构公平竞争机制, 保持民营资本信贷活力, 调动民营资本大量流向“三农”。要引导民营资本到农村创造社会效益。通过政策宣传或行政协调等方式引导民营资本把捐助给城市的资金转向捐助“三农”。
3. 探索外来资本参与建设的服务工作。
支农创新 篇8
一、河北省农村信用社金融支农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近年来, 河北农村信用社不断发展, 从业务规模上, 在全省11个设区市设有3个市级联社、8个省联社办事处, 在县级设有154个县级联社 (农村合作银行、农村商业银行) , 全省农村信用社共有各类机构网点5, 000多个, 从业人员5万多人, 营业网点覆盖全省每一个乡镇, 经营触角延伸到每一个行政村, 成为省内机构网点分布最广、从业人员最多、存贷款规模最大、涉农信贷投放最多、服务范围最宽的银行类金融企业。从信贷投放上, 截至2012年末, 全省农信社各项存款余额6, 629.9亿元, 比年初增加951.9亿元。各项贷款余额4, 081.2亿元, 比年初增加461.3亿元。其中涉农贷款余额3, 549.2亿元, 比年初增加484.0亿元。从服务水平上, 河北省农村信用社不断探索服务“三农”新方法, 不断丰富“农信进万家”活动内涵, 打造农信社特色的金融服务品牌, 全面实施“农信村村通”工程, 方便农民足不出村办理金融业务。
虽然河北省农村信用社的经营业绩和工作成效令人鼓舞, 但我们也必须清醒地看到, 河北省农信社在金融支农的道路上还存在着许多的困难和问题。
(一) 小额贷款为主的信贷结构不适应日益扩大的农村资金需求。
随着农村经济的不断发展变化, 农村发展对金融机构的贷款品种提出了多样化的需求, 突出表现为对大额资金需求增加。但目前河北省农村信用社提供的支农信贷仍以小额农户贷款为主, 这种小额资金供给有余、大额资金供给不足的信贷结构已不适应农村资金需求的变化。
(二) 被动的信贷营销机制不适应发展变化的农村金融市场。
许多基层农村信用社的市场营销意识较差, 仍然采取坐等顾客上门的被动营销方式, 营销效果较差, 主动营销、竞争营销的工作机制没有真正融入日常业务活动中去。由于对农村信用社的信贷产品、信贷政策和贷款申请程序、办理手续等缺乏了解, 一些农户、企业主观上认为从前未与信用社打过交道, 又没有熟人引见, 农村信用社不可能给自己提供贷款, 因而不去申请贷款。
(三) 落后的风险控制方式不适应农户生产生活方式的变化。
农业是弱质产业, 受自然灾害的影响较大, 农业生产易受生产周期和市场因素影响, 不确定性较强, 经营风险较大, 同时农户缺乏可用于抵押的物品。农村信用社出于控制贷款风险的目的, 对农户贷款比较谨慎保守, 导致农村信用社普遍出现资金阶段性的流动过剩, 大量资金通过资金拆借市场、国债市场寻流出, 农村资金逃离农村的现象严重。
二、河北省农村信用社金融支农方式创新案例
为满足农户对信贷产品的不同需求, 解决农户难以提高抵押担保的贷款难题, 河北省农村信用社结合实际, 共开发推广了20多项信贷产品, 在服务方式、信贷机制、产品管理上进行了适当创新。
(一) 案例一:
望都县活体抵押贷款。活体抵押贷款方式是望都县信用社针对本县的特色产业奶牛养殖和贷款困难户奶牛养殖户量身定做的金融创新方式。为了解决养殖规模不断扩大和农户抵押难的矛盾, 望都县信用社推陈出新, 采用灵活的抵押贷款方式, 以上了保险的奶牛作为抵押品, 通过规模性的奶牛养殖小区与保险公司联合担保, 创新性地推出了“奶牛活体抵押”贷款方式。
1、提高资产利用率。
在一定养殖规模的基础上, 活体畜禽抵押品已体现出较完备的资产属性, 可以作为可靠的抵押物。与一般抵押品不同, 多数畜禽产品在抵押期内始终处于生长和繁殖状态, 巨大的升值潜力和成长性强化了活体抵押品对信贷资产的保全功能。另外, 畜禽产品与居民生活密切相关, 市场需求量大, 活体畜禽抵押品的市场变现能力较强。
2、引进第三方监管。
活体抵押贷款以完善的抵押登记程序与资产评估程序为基础, 引入保险公司为奶牛入第一受益人为信用社的财产保险。有保险公司参与的信贷模式降低了信用社的信贷风险, 提高了贷款的监督质量。
3、降低交易成本。
活体抵押贷款大大降低了信用社的信息搜集成本及贷后管理成本。活体畜禽抵押贷款模式缩小了调查范围, 减少了信用社对贷款对象的搜寻成本, 并且畜禽产品收益相对稳定, 加之第三方监管的引入和农业保险的保障, 信贷资产容易保全, 信用社的贷后管理成本也大大降低。
(二) 案例二:
安新县小额保证贷款。安新县小额贷款是安新县信用社针对本县特色产业, 为从事服装业和制鞋业生产的农户提供的金融服务。安新县信用社不断调整信贷服务方式, 创新服务理念, 依靠信贷服务的全方位覆盖与自身健全的管理与激励机制, 打造了安新特色的小额保证贷款模式。
1、服务方式全覆盖。
为解决农户贷款缺抵押难担保的问题, 安新县农村信用社打破传统的被动服务方式, 从等待借款人上门寻求服务到主动为借款客户提供贷款服务, 从贷款前对农民需求的详细了解到对贷款业务的深入营销, 从农户申请贷款后信贷人员对借款人情况的深入调查到贷后的及时催收, 依靠自身服务功能的加强减轻借款农户负担, 以自身的积极监管控制贷款风险, 达到扩大贷款群体, 降低农民贷款门槛的效果。
2、创新主动式服务。
与以往的坐在营业厅里等待为客户服务的方式不同, 新的信贷服务方式让信用社工作人员走出营业厅, 走近村镇的千家万户。挨个走访了村村户户, 详细了解每一个农户的信息, 掌握第一手资料;深入服务群体, 提前了解客户需求, 有针对性地为他们提供帮助, 以诚恳的态度让他们增强对信用社的信任。
3、开辟高效服务渠道。
小额贷款要发挥规模效益, 必须有畅通便捷的信贷服务渠道。安新县农村信用社建立覆盖式巡回联络点, 以各村信贷员为依托, 包村客户经理按月到村服务一次, 将印有服务时间、服务内容、联系方式的名片送到农户手中, 只需一个电话, 客户经理便及时赶到, 及时周到地为农民朋友提供服务。贷款服务方便快捷, 10万以下贷款基层网点直接办理, 从申请到审批到放款不到两三天的时间, 农民就能获得小额贷款投入生产。
(三) 案例三:
怀来县小额信用贷款。为实现农民增收, 怀来县农村信用社推广农户小额信用贷款, 成立小额信贷中心, 通过先进的营销机制和经营理念来消除基层农信社发放涉农贷款的畏惧感, 调动其放贷积极性。通过建立小额信贷中心, 加大了小额贷款投放力度, 调动了放贷积极性, 带动了农民增收致富, 有效地推动了当地农村经济发展。
1、创新小额信贷管理机制。
通过推进小额信贷管理机制创新, 怀来县联社广大干部员工精神面貌有了巨大改变, 由过去“要我干”转变成“我要干”的自我加压、自我奋进的良好状态。该联社打破了原有固定的利率优惠制度, 通过参考农户的信誉度、农户与信用社的日常业务往来情况, 确定信用农户贷款利率的优惠程度。农户对信用社发生的业务越多, 利率就越优惠。
2、明确小额信贷管理责任。
通过小额信贷管理机制创新, 小额贷款管理有抓手、考核有落地、推进有推力, 实现了真正意义上的包放包收。利用信贷管理系统, 实现小额贷款电子化操作, 让客户经理随时掌握每一客户的资信状况, 让各级农信社管理人员掌握辖内客户经理具体开展工作情况, 从而进一步明确了各级管理人员的责任。
3、加强信用档案建设工作。
农户信用调查评定工作是发放小额信贷的基础, 不打牢这个基础, 小额信贷的发放就会失去“信用”依据, 不但会加大信用社的经营风险, 也阻碍了信用社为“三农”发展提供可持续的金融服务。怀来县信用社在每年的第一季度, 都会安排信用评定小组进行一次摸底调查, 按照严格的程序对辖内所有农户、商户进行逐户走访调查, 即便是最偏僻的自然村也要进行调查, 确保调查面达到100%。
三、对提高河北省农村信用社金融支农服务质量的建议
为提升河北省农村信用社金融支农效果, 应总结金融支农过程中的经验教训, 推广各地基层社的信贷支农创新做法。抓住河北省农村信用社金融创新的关键工作, 加快实施环境、政策和机制体制的配套措施, 努力完善农村信用金融创新工作。
(一) 坚持改革发展, 优化股权结构。
发展是硬道理, 河北省农村信用社的根本出路在于加快发展。坚持以创新提服务, 以改制谋发展, 以实干降风险, 以管理促提高的要求, 继续着力加大“双改”工作力度, 以此为抓手, 促进各项发展指标的大幅提升, 促进现代金融企业的加速建立。全面实行排队摸底, 凡是具备条件的县级联社, 要按照成熟一家改制一家的原则, 全力推进农商行的组建工作。对其他县级机构要制定切实规划, 按照分期分批的原则在三年内全部完成股份公司的组建工作。
(二) 全面提高员工素质, 加强队伍建设。
随着银行业竞争越发激烈, 农村信用社将要在未来的竞争中求生存图发展, 必须通过优化人力资源结构, 为提高竞争能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提供保障。要重点加强学习型队伍建设, 建立健全管理、激励、奖惩和约束机制, 充分调动广大干部员工的工作积极性, 强化干部作风和企业行风的建设, 切实提高制度的执行力和有效性, 促进各项工作规范、有序、高效开展。要规范人才引进制度, 加强员工培训工作, 建立以绩效为核心的薪酬分配制度。
(三) 创新信贷支农模式, 激发经营活力。
河北省农村信用社经营活力不强、管理效益不高, 关键在于机制不新、制度落后、理念陈旧。必须要通过创新从根本上找到发展的新出路, 认真剖析市情、县情和区情, 找出体制、机制、制度等方面的不足, 通过具体且有针对性的创新来激发活力和动力。要从信贷机制创新入手, 在制度、流程上加大创新力度, 全面提高服务水平。要从经营体制上创新, 通过推广“小额贷款中心”模式, 全新塑造信贷经营新方法, 全面提高经营管理水平。
(四) 加强信贷营销工作, 提高服务水平。
积极开展信贷营销工作, 创造性地开展全员信贷营销工作, 拓宽对公存款和低成本存款营销空间, 重点抓好财政性存款、新农保、新医保等存款营销。进一步提升柜面吸储能力, 用好用活绩效考核制度、费用配比办法, 充分宣传农信社结算渠道优势、电子银行渠道优势和手续费减免等优势, 利用好“农信村村通”的便捷服务优势, 加大网银宣传营销力度。进一步完善金融服务功能, 积极推广河北省农村信用社信通卡, 真正使广大农民享受到信通卡的便利。
(五) 改善农村金融环境, 强化配套措施。
长期以来, 我国农村社会信用环境欠佳, 农民信用观念淡薄, 信用风险是农村信用社所面临的一项主要风险。建立良好的农村信用文化和诚信的社会环境是农村信用社健康发展的重要保障。因此, 要建设农村信用工程, 推动对农村经济主体的信用征集、信用评价和信用担保, 实行守信奖励、失信惩戒的制度, 加强农村信用的法制建设, 健全金融立法, 树立法律的尊严, 使法律制度能够真正维护社会信用关系, 逐步形成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的良好金融环境。
参考文献
[1]黄健.农户金融需求变化与农村金融服务供给[J].金融经济, 2010.8.
[2]孙志军.农村金融需求变化特征与金融产品创新策略[J].金融理论与实践, 2009.5.
[3]田海霞.新农村建设中农信社信贷支农工作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科技资讯, 2009.19.
[4]刘卫锋.基于农户融资需求视角的农村金融制度创新研究[J].经济纵横, 2009.2.
支农创新 篇9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政府一直重视增加财政资金与金融信贷总量对农业的支持力度,但由于财政资金和金融资金的管理分散、协作不强,导致财政支农与金融支农均陷入效率不高的局面 ( 彭克强,2008) 。实现财税政策与金融资源的有效衔接,构造财政金融支农的协同发展框架,促进财政支农和金融支农的良性互动发展机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目前的文献主要集中于对财政支农或金融支农的单方面研究,存在一定的局限。例如,Allanson ( 2006 ) 、 Ahmad和Rana ( 2009 ) 、 李燕凌 ( 2008) 、崔元锋和严立冬 ( 2006) 等围绕财政支农对农业经济发展、农民增收等方面进行了研究; Jim ( 2005) 、Apostu ( 2012) 、刘明康 ( 2010) 、洪正 ( 2011) 等围绕农村金融体系、金融信贷总量等对金融支农的作用进行了研究。近几年开始出现对财政金融支农的相互关系进行研究。石丹和魏华 ( 2010) 将协同学思想运用于财政金融支农的研究中,提出了财政金融协同支农的框架。彭克强 ( 2008) 建议将财政与金融有机整合起来,以发挥各自在支农上的比较优势,优化支农资金的政策功能和使用效率。温涛和董文杰 ( 2011) 运用我国30个省份的面板数据,对财政金融政策的总体效应 和时空差 异进行了 实证分析。姜松 ( 2013) 运用GARCH模型发现,财政金融支农协同效率在短期中波动明显,长期中逐渐稳定增长。 韩占兵 ( 2014) 利用离差最小化模型,对中国30个省区2009 - 2012年财政与金融支农的协同效率进行了测算。
综上,学者关于财政支农、金融支农的单方面研究成果较为丰富,而刚刚起步的财政金融协同支农的研究多集中于理论研究,对于财政支农与金融支农协同演化的实证分析相对不足。鉴于此, 本文运用协同学理论构建子系统有序度模型和复合系统协同度模型,选取1991 - 2013年的相关数据,从动态角度研究财政金支农与金融支农的协同演化趋势。
二、财政支农与金融支农的协同演化分析
协同学最早是由哈肯提出的,用于研究大量子系统间如何相互作用形成有序的空间结构,后来被经济学者借鉴运用于经济社会的研究。所谓协同演化是多个子系统持续的互动与演化,通过非线性路径相互作用,使复合系统由无序走向有序的过程。本文将财政支农与金融支农系统视为复合系统,它由不同属性的财政支农子系统和金融支农子系统复合而成,二者之间存在着复杂的非线性关系。
研究财政支农与金融支农的协同机理,实际上是研究财政与金融支农这个复杂系统中各要素之间的相互作用、相互依赖、相互影响路径,以及驱使该系统形成和发展的内在机制。两子系统具有各自的特性,通过序参量作用于农村经济,其中,财政支农的序参量为财政部门对农村的投入, 金融支农的序参量为金融机构对农户和农村组织的金融信贷。一方面,两者的支农渠道、方式不同。财政支农具有政策导向、公共职能及稳定资源配置的特点,是农业发展最基本的保障。政府通过直接的财政投入,促进农民增收和农村经济的发展。金融支农是农村市场中的政策性银行、合作性银行、商业性银行和邮政储蓄银行以及村镇银行等金融机构,通过信贷方式服务农村,支持农村经济的发展。另一方面,两子系统又是通过序参量之间的交流来相互支持、协同发展的。 ( 1) 财政支农通过财政投入和政策支持引导金融支农的发展。 首先,财政资金对农村的直接投入可有效改善农村公共基础服务设施,完善农村金融投资环境、信用环境等,进而促进金融机构进入农村地区提供金融服务。其次,财政通过补贴、税收减免等财税政策对涉农金融机构进行政策支持,引导金融信贷的定向投放,对放大金融资金的支农效应有着促进作用。 ( 2) 财政支农必须要借助金融支农渠道才能发挥杠杆效应。首先,财政可通过政策性金融、合作性金融和商业性金融等多类金融渠道,将财政的政策补贴输导给农村经济组织,间接支持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其次,金融机构可为财政支农资金提供支付和清算服务,并通过提供过渡性融资服务,弥补财政资金在运转上的不足。当财政支农与金融支农处于协同发展过程中时,不断增加的财政投入和财税政策会吸引更多的金融信贷资金投向农村地区,支持农村地区的发展,同时, 金融信贷的准确投放也能放大财政投入的效应, 吸引更多的财政支持。如此,财政支农子系统和金融支农子系统可通过正反馈作用实现螺旋上升状态,彼此之间相互影响、相互依赖,有序演进,逐步形成一个健康的促进农村经济发展的网络体系。
三、财政支农与金融支农复合系统模型构建
财政支农与金融支农复合系统用S = { S1,S2} 表示,其中S1、S2分别为财政支农子系统和金融支农子系统。我们先测量财政支农、金融支农子系统的有序度,然后用复合系统协同度表达财政支农与金融支农在发展过程中的协同演化程度。
( 一) 子系统有序度模型
考虑子系统Si,i ∈ [1,2],设其在发展过程中的序参量变量为fi= ( fi1,fi2,…,fin) ,其中,n ≥ 1,βij≤ fij≤ αij,j ∈[1,n],αij、βij分别为第i子系统第j序参量的最大值和最小值。系统Si序参量分量fij的系统有序度表达式为:
式 ( 1) 中,ui( fij) ∈ [0,1],其值越大表明序参量fij对系统有序的影响越大。
利用式 ( 2) 求得序参量fi对系统Si的总影响ui( fi) 。式 ( 2) 中,ui( fi) ∈ [0,1],ui( fi) 的数值越大,说明子系统有序度就越高。反之,系统的有序度则越低。
( 二) 复合系统协同度模型
本文在财政支农子系统S1、金融支农子系统S2有序度模型的基础上,构建财政支农与金融支农复合系统协同度模型。财政支农与金融支农复合系统协同度的测算是在时间序列的基础上,从二者有序度的变化中分析复合系统的协同状态。 其系统协同度表达式为:
式中,u01( f1) 、u02( f2) 分别表示t0时刻财政、 金融支农子系统的有序度,u11( f1) 、u12( f2) 分别表示t1时刻财政、金融支农子系统的有序度。财政支农与金融支农的总协同度c∈ [- l,1],其值越大意味着两子系统协同程度越强,反之则表明协同能力越弱。当u11( fi) > u01( fi) 与u12( fi) > u02( fi) 同时成立时,c为正值,说明财政支农与金融支农的复合系统处于协同演化状态; 当c为正值,但是值很小的时候,说明尽管两子系统方向上是协同的,但协同演化程度较低; 当u11( fi) > u01( fi) 与u12( fi) > u02( fi) 不能同时成立时,c为负值,说明财政支农与金融支农的复合系统不是协同演化的。
四、实证分析
( 一) 指标体系与数据选取
本文在借鉴前人支农指标体系的基础上,根据模型的设定要求,选取我国1991年至2013年的财政金融支农相关数据,构建如下的财政支农与金融支农复合系统协同度指标体系 ( 见表1) 。
财政支农 ( fis) 指标方面,按照中国财政支农统计口径的要求,财政对农业的四项基本支出主要包括支援农村生产和农林水利气象等部门的事业费 ( f11) 、农业基本建设支出 ( f12) 、农业科技三项费用 ( f13) 和农村救济 ( f14) 等4项指标。
金融支农 ( fin) 指标方面,本文主要考虑金融对农村的直接投入,从金融支农的规模角度选择了4个主要的指标,包括农村金融机构网点数 ( f21) 、农村金融机构从业人员数 ( f22) 、农业贷款 ( f23) 与农业保险 ( f24) 。由于村镇银行等新型农村金融机构成立时间较短,数据不完整,因此本文农村金融机构从业人员数和农村金融机构网点指标的数据均以中国农业发展银行、农村信用合作社、中国农业银行为对象统计。农业保险指标以农业保险额赔款及给付来统计。
( 二) 实证过程
首先,对原始数据采用 ( 4) 式进行标准化处理,以消除不同量纲、不同单位对分析的影响。
式中,fij为标准化的数据,fi为变量fij的均值, Si为变量fij的标准差。
其次,采用相关矩阵赋权法确定财政支农子系统和金融支农子系统的各指标权重。先用EXCEL计算各指标的相关矩阵F:
然后将Fi归一化得到相应各指标的权数为:
分别将财政支农与金融支农各指标标准化数据代入式 ( 5) 和式 ( 6) ,计算出财政支农子系统与金融支农子系统各指标的权重 ( 见表2) 。
再次,将经标准化处理后的数据和权重数值, 代入式 ( 1) 和式 ( 2) ,得到我国1991年至2013年的财政支农子系统与金融支农子系统的有序度, 见图1。
最后,将财政支农子系统与金融支农子系统有序度结果代入式 ( 3) ,以1991年为基期,得到1992年至2013年的财政支农与金融支农复合系统的协同演化程度,如图2所示。
( 三) 结果与分析
通过对我国1991年至2013年财政支农子系统与金融支农子系统有序度和复合系统协同度的测量,本文得出以下结果:
1. 财政支农子系统有序度逐年提高,尤其是在2007年以后,有序度大幅度提高,表明财政支农子系统发展过程逐渐有序。这主要与国家财政对农业的大力支持有关。从数据上看,1991 - 2013年,财政支农总额年均增长14. 27% ,2008年和2009年增幅甚至高达33. 5% 和47. 9% 。从支出结构来看,与2007年相比,2008年支援农村生产和农林水利气象等部门的事业费、农业基本建设支出、农业科技三项费用和农村救济费增幅分别为25. 4% 、75. 6% 、16. 8% 、247. 4% , 说明农业 基本建设支出与农村救济费这两项支出对财政支农子系统的贡献相对较大、杆杠率较高,应加大这两方面的投入。
2. 金融支农子系统有序度波动较大,2003年之前有序度逐年提高,之后则呈下降的趋势。这与农村金融体制的变迁有关。1993年,国务院颁布 《关于金融体制改革的决定》,开始推动农村金融体系改革。1996年底,农村信用社从中国农业银行独立出来,职能和业务范围逐渐适应农村地区的改革。1997年,中国农业银行完成由国家专业银行转向国有商业银行的改制。1998年,为适应粮食流通体制改革,中国农业发展银行强化了政策性扶农助农的职能。至此,以中国农业发展银行 ( 政策性金融) 、农村信用社 ( 合作性金融) 、中国农业银行 ( 商业性金融) 为代表的农村金融组织体系初步形成。2004年以来连续12年的中央一号文件强化了金融支农的政策,进一步加大了农信社、农业银行的改革步伐,邮政储蓄银行、新兴的村镇银行、小额贷款公司等新型金融机构相继落户农村,进一步完善了农村金融体系。但是,进入20世纪以来,由于农业的高风险性与商业银行的盈利性矛盾难以调和,大型商业银行调整战略规划布局,逐渐 “逃离” 县域地区,县域金融机构网点数和从业人数大幅减少,而农村信用社改革不彻底,功能性质出现 “异化”现象。与此同时, 中国农业发展银行的功能定位不明确与服务范围过窄现象并存,而农村新兴金融机构数量较少。整体而言,中国农村金融体制的变迁反映在了图1金融支农子系统的波动上。
3. 财政支农与金融支农复合系统协同度整体上是呈上升的趋势,但上升幅度太小,协同度始终在0. 2以下,处于低协同状态,表明金融支农和财政支农二者相互配合、相互协调的程度有所提高, 但协同发展机制尚未形成。究其原因,主要在于财政支农子系统和金融支农子系统具有不同性质的运动空间,有其特定的资本运作形式和不同的目标,支农的渠道不同,支农的方式各异,部门协作意识也不强。财政部门在安排支农支出时很少考虑金融资金的配合,抑制了财政资金的杠杆作用; 金融机构进行信贷投放时也极少考虑财政政策的引导,不能使农村金融资金发挥最大效用。近年来,随着学者对财政金融协同支农的研究逐渐深入,政府部门也开始关注财税政策与金融信贷的联动协同,2006年政府开始集中进行专项票据兑付,2007年试点推行农业保险保费补贴,2010年以来连续5年的中央一号文件均提出要加强财税政策与农村金融政策的有效衔接,但由于农村金融体系不完善,协调机制尚未建立,财政与金融部门缺少协同渠道,财政资金与金融资金很少结合起来统筹安排,不能发挥各自在支农方式上的比较优势,财政与金融的协同支农框架尚未形成。
五、结论与政策建议
本文运用协同理论将财政支农和金融支农组成一个复合演化系统,分析财政支农与金融支农的相互作用关系,构建财政支农子系统、金融支农子系统有序度模型和复合系统协同度模型,研究我国1991 - 2013年财政支农与金融支农的协同演化趋势。研究结果表明: 财政支农子系统有序度整体呈上升趋势,金融支农子系统有序度波动较大, 2003年之后呈下降趋势; 财政支农与金融支农复合系统协同度大体呈上升趋势,但上升幅度太小, 协同度始终在0. 2以下波动,表明财政支农与金融支农尚未形成良性互动机制。
针对以上财政支农与金融支农的发展状态, 本文认为可以从以下几方面着手促进财政支农与金融支农的协同发展。
1. 继续强化财政投入机制,科学整合财政支农支出各项资金。政府应当成立专门的部门用来整合和分配各项财政支农支出,对财政支农支出资金的整合和分配提供向导; 创新涉农资金运行机制,充分发挥财政资金的引导和杠杆作用; 优化财政支农支出结构,重点支持农业基础设施建设、 农业结构调整、农业可持续发展、农村民生条件改善,改善农村的基本环境,提高农业生产的积极性,同时缩减支援农林水利事业费,压缩农村机构和人口等非必要事业消耗。
2. 继续深化农村金融改革,完善农村金融组织体系,促进农村金融市场多元化发展。增加金融机构在农村的网点以及从业人数,鼓励各种性质的银行创新 “三农”服务,大力推进农村普惠金融的发展; 探索建立政策性农业保险机构和再保险机构,由财政出资设立农业巨灾风险基金; 对涉农金融机构进行营业税免征或减免,降低农村保险机构的经营风险; 组建多层次的农村担保和风险分担机制,发挥财政资金的杠杆效用,降低农村金融机构的信用风险和农民的融资成本,优化农村信用环境。
支农创新 篇10
农业作为基础性产业, 为工业发展提供了稳定的原料供给, 为国民生活提供了基本生活保障;而农业的天然弱质性和低比较效益, 加之自然和市场的双重风险, 形成了农业发展资本长期匮乏的局面。基于此, 世界各国多对农业发展进行资金扶持和政策倾斜, 推动农业现代化进程。其中, 财政支农与金融支农是普遍选择的政策工具。财政支农资金涵盖国家扶持的重点项目资金和支援农村发展生产资金, 具有规模大、增长快、管理难等特点。金融支农资金主要包括政策性金融资金、商业性金融资金和合作性金融资金。由于农业产业弱质性和信用基础薄弱, 使得金融支农资金的高风险和低收益相伴而生, 极易导致农村金融主体萎缩、资源外流、供给不足、机制不畅等。近年来, 中国政府通过十个“中央一号文件”, 加大了财政支农和金融支农力度, 但在资金运用和管理上存在诸多问题。财政支农和金融支农资金协作性不强、各自为政、分散使用、多头管理、效率低下的现象十分突出。因此, 必须按照市场经济的内在要求, 理顺财政支农与金融支农机制, 构建适应现代农业发展的财政支农与金融支农资金协同平台, 促进财政支农资金和金融支农资金有效耦合, 发挥其整体合力, 从根本上提高支农绩效。
国外学术界较早于20世纪中后期开始关注财政支农和金融支农问题, 研究成果日益丰富, 主要集中在财政和金融支农的必要性及深层次原因 (W A Lewis、M P Todaro, 1963;Hayami、Ruttan, 1985;E-vans、Karras, 1994;Darrat, 1999) [1,2,3]、财政和金融支农的正向效应 (Jim, 2005;Guan、Lansink, 2006;Ahmad、Rana, 2009) [4]、财政和金融支农的无效率和负向效应 (UlrichKoester, 2000;Jensen, 2000;Bernhard Brummer, 2003;Allanson, 2006;Apostu, 2012) [5,6]等方面。国内学者的相关研究主要集中于财政和金融支农的规模 (沈淑霞、秦富, 2004;郭玉清, 2006;何振国, 2007;刘涵, 2008) [7]、结构 (钱克明, 2003;韩君, 2013;陆文聪、朱志良, 2008) [8]、效率 (李焕彰、钱忠好, 2004;李燕凌, 2008;雷启振、汪小勤, 2008;尹孝凡, 2010) [9]和政策优化 (陈薇, 2005;陈池波, 2007;崔光华, 2008;郑家喜、杜长乐, 2009) [10]等方面。针对单一支农政策效率低下的问题, 学术界较早提出了整合财政与金融支农资金的观点 (彭克强, 2008;陈新平, 2008;徐景芬、胡文英, 2010) [11], 对实现农村信贷资金与财政资金的有机结合提出了政策建议。中国银监会荆门监管分局课题组 (2009) 通过对湖北省京山县支持新农村建设调查发现, 财政、农业等职能部门与银行联动不够紧密, 未建立沟通协作机制, 相互之间信息沟通不畅, 财政支农资金难以发挥最大效益。农发行河南省分行课题组 (2012) 选择了河南、重庆、甘肃三个省级分行, 对农发行信贷资金与财政资金协同配合模式进行了研究探索。
从现有文献来看, 学术界普遍认为, 财政支农和金融支农之间具有明显的互补和协同效应, 通过有效耦合, 可以构建二者良性互动机制。然而遗憾的是, 国内学术界对于财政支农与金融支农协同效率水平的研究尚处空白阶段。基于此, 本文将运用系统协同模型, 对中国各区域财政支农与金融支农协同效率水平进行测评, 进而揭示财政支农与金融支农之间的互动协同发展程度, 并在此基础上提出加快财政与金融支农资金协同耦合的思路及对策。
二、指标、模型与分析方法
(一) 指标体系构建
关于财政支农水平指标体系 (何忠伟, 2006;彭克强、陈池波, 2008;许楠, 2010;尹孝凡, 2010) [12,13]和金融支农水平指标体系 (康书生、郝英芝, 2008;吴俊杰, 2009;陈时兴, 2011;刘志友等, 2012) [14,15]的构建, 学术界研究成果比较丰硕。本文根据模型设定要求, 并充分借鉴前人研究成果, 分别从规模水平、结构水平、速度水平和效益水平四个方面构建财政支农水平评价指标体系 (见表1) 和金融支农水平评价指标体系 (见表2) 。
(二) 模型与分析方法
根据上文评价指标体系, 可以对财政支农水平和金融支农水平进行实证测算。测算二者的协同效率水平, 首先需要对原始数据进行标准化处理, 来消除量纲和数量级的干扰, 具体过程为:
(1) 式中, Fij为指标标准化后的数值, εij为指标原始值, i为区域变量, j为指标变量。然后通过SPSS17.0软件, 对标准化后的Fij进行主成分分析, 从而得到各指标的权数Wij, 再采用线性加权法, 实证测算出财政支农水平和金融支农水平。即:
(2) 式中, i=1, 2, 分别代表财政支农和金融支农两大方面, t表示时间。Zij表示财政和金融两大手段在t期限内的支持农业水平。Wij为权数, Fijt表示标准化后的指标数值。将某一区域中财政支农和金融支农的实施绩效综合起来考虑, 即可得到该区域财政支农和金融支农的综合绩效水平。本文采用线性加权法, 来具体测算出某区域的财政支农和金融支农综合绩效水平, 测算公式为:
(3) 式中, α和β为权重, 根据中国金融支农滞后财政支农的现实, 笔者拟定二者的权重值为:α=0.6, β=0.4。Yt为财政支农和金融支农综合绩效水平, Z1t和Z2t分别表示财政支农和金融支农在t期限内的实际绩效水平。
最后, 本文利用离差系数最小化模型 (即系统协同模型) , 具体测算中国区域财政支农与金融支农协同效率水平。当系统数量为2时, 测算公式为:
将 (3) 式与 (4) 式综合考虑, 可得最终协同效率水平测算公式为:
三、实证测算结果及分析
(一) 数据选取
为了实证研究的需要, 本文选取2009—2012年中国30个省区 (不含西藏) 的面板数据做为分析基础。财政支农数据来自于《中国财政年鉴》和国研网中经统计数据库, 金融支农数据来自于《中国金融年鉴》和《中国金融发展报告》。
(二) 区域财政支农和金融支农水平 (Zij) 测算
本文此处将2012年作为样本年份, 对中国区域财政支农和金融支农水平进行测算。首先, 进行KMO和Bartlett球形检验 (见表3) 。财政支农和金融支农的KMO检验值为0.549和0.653, 均大于0.5, 满足实证分析条件。Bartlett球形的显著性水平为0, 小于0.01, 故可以做主成分分析。
数据来源:根据SPSS17.0软件测算。
利用SPSS17.0软件进行主成分分析, 可以得到财政支农和金融支农的方差提取分析表和初始因子载荷矩阵 (见表4、表5) 。
通过表5的初始因子载荷矩阵, 可以确定主成分分析中各权重值。具体公式为:
数据来源:根据SPSS17.0软件测算。注:左方数据表示财政支农, 右方数据表示金融支农。
数据来源:根据SPSS17.0软件测算。注:上方数据表示财政支农, 下方数据表示金融支农。
分别将财政支农和金融支农进行主成分分析得出的权重, 代入公式 (2) 中, 即可计算得出各区域财政支农水平和金融支农水平的具体数值, 计算结果见表6。
表6数据测算结果表明, 中国当前财政支农和金融支农水平区域间不平衡和区域内不平衡共存。区域间不平衡主要表现为东中西部三大区域财政支农和金融支农水平依次递减, 东部省区的财政支农和金融支农水平明显高于中西部省区。区域内不平衡首先表现在东部区域内, 部分省区在财政支农和金融支农水平的相对位次上不对称。如北京市的金融支农水平排在第一位, 但其财政支农水平处于第四位;广东省的财政支农水平位居第一位, 但其金融支农水平却居于第六位。这说明东部区域的部分省份在财政支农和金融支农方面缺乏相互协同, 彼此配合性不强。其次, 在中部区域内, 如河北、吉林、江西、安徽、湖北等, 虽然近年来加大了金融支农力度, 但其与财政支农缺乏配合, 表现出二者之间的不协同。最后, 从横向比较来看, 西部省区的财政支农和金融支农水平整体上还比较落后, 有待进一步提升。
(三) 区域财政支农和金融支农协同效率水平 (Rt) 测算
为动态反映中国区域财政支农和金融支农协同效率水平变化情况, 本文按照公式 (5) 模型, 选取2009—2012年中国30个省区的面板数据进行实证测算, 测算结果见表7。
数据来源:根据SPSS17.0软件统计结果计算整理。
数据来源:根据SPSS17.0软件统计结果计算整理。
分区域来看, 东部、中部和西部三大区域2009—2012年财政支农与金融支农协同效率水平如表8所示。
表8数据测算结果表明, 东部省区在2009—2012年, 财政支农和金融支农协同效率水平处于0.64~0.68范围内, 呈现逐渐上升态势。中部省区的协同效率水平处于中等档次, 总体上低于东部省区。西部区域的协同发展水平总体处于较低水平上, 而且内部差异比较大。例如陕西、四川和重庆的协同效率水平平均值大于0.5, 不但高于该区域的其他省份, 而且超过了部分中部省份, 具有很好的提升潜力。总体来看, 中国各区域财政支农和金融支农协同效率水平尚有很大提升空间, 财政支农和金融支农之间尚未形成彼此配合、互动作用的良好态势。
(四) 区域财政支农和金融支农协同效率水平不高的深层次原因分析
1. 区域内财政支农资金与金融支农资金关联性不强、独立运行。
由于行政体制等原因, 我国缺乏财政支农与金融支农资金在使用和配置上的互动耦合机制。财政支农资金与金融支农资金的运行与配置长期隔绝, 前者是无偿和封闭的, 后者则是有偿和盈利的。由于财政政策和金融政策的制定和执行分属于不同的部门, 在基本目标、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等方面都存在很大差异, 这是导致财政支农和金融支农资金之间协调不畅的根本原因。
2. 农村金融抑制与农村金融财政化现象并存。
农村金融抑制是指制度障碍所造成的农村金融供求萎缩。由于缺乏有效的信贷抵押物和信息不对称等原因, 农村金融需求和供给被人为压制, “金融脱农”现象严重。农村金融财政化是指政府对农村金融的过度干预所导致的农村金融成为财政资源缺位之下的替代品。其突出表现在农村金融机构在化解金融风险过程中, 对于财政兜底的路径依赖, 使得农村财政和金融功能出现异化和扭曲。
基于以上分析, 未来有必要构建财政支农和金融支农资金有效耦合机制, 对财政支农和金融支农资金加以协同, 提高强农惠农富农资金使用效率, 使二者优势互补, 有效降低金融资本市场风险。
四、提升区域财政支农与金融支农协同效率水平的对策
市场经济条件下, 财政支农应以公共支出为主, 促进农业、农村经济发展和农民增收。金融支农应以信贷投放为主, 引导信贷资金流向农村, 提升农村金融服务水平。长期以来, 我国财政支农资金支出具有单向流动性和无偿性的显著特征, 这种完全“输血式”的直接投入模式与农村发展资金的巨大需求规模形成了现实矛盾, 单一的财政支农方式显得势单力孤。而金融支农资金的最大特征是可循环性和有偿使用性, 可以很好地与财政支农资金实现优势互补、协同共进 (姜松, 2013) [16]。因此, 应将提升财政支农与金融支农协同效率水平作为财政支农与金融支农耦合的总体目标, 共同发挥支农资金的杠杆和引导作用。
1.促进财政投资项目资金与金融支农资金相协同。当前, 银行等金融机构还尚未广泛参与农田水利基础设施建设, 造成财政资金支农的放大效应十分有限。由于此类项目公益性很强, 金融机构信贷资金参与积极性不高。因此, 可以考虑将大型农田水利设施适度商业化, 吸引银行信贷资金参与其中。而对于中小型农田水利设施、欠发达农村地区基础设施等则可实行财政支农资金无偿投入, 通过“以奖代补”方式, 争取金融机构信贷资金积极支持, 实现对财政投资项目资金与金融支农资金的全面整合。另一方面, 对于列入国家大型投资建设的重点涉农项目及配套设施项目, 如果财政投资资金没有完全落实, 金融机构可以先行垫资, 加以重点投入支持。待财政投资资金全部到位后, 及时予以偿还本息。此种财政与金融相整合的过渡性融资方式, 可以有效弥补财政资金的投入缺口, 提高支农项目的实施效应。
2.促进财政投融资联合体与金融支农资金相协同。财政投融资联合体是政府为实现一定的农业产业政策目标, 通过国家信用方式成立的不以盈利为直接目的的投融资平台。它一般由财政部门牵头, 并统一由财政部门管理。如果将财政投融资联合体与金融支农资金相整合, 财政投融资联合体作为贷款主体, 并以一定比例的财政资金作为担保等风险缓释措施, 统一向银行等金融机构融资, 可以很好地为农业产业化项目提供资金支持。该模式有利于整合区域财政金融资源, 使二者结合起来, 实现良性互动, 发挥集合效应, 提高支农效果。
3.促进财政奖励或贴息资金与金融支农资金相协同。财政部于2009年实施了两项具体措施:一是开展县域金融机构涉农贷款余额增量奖励试点, 二是试行新型农村金融机构定向费用补贴。从反馈信息来看, 上述两项措施取得了较好的实际效果, 促进了财政奖励资金与金融支农资金的协同互动。用少量的财政资金奖励或补贴, 引导较大规模的信贷资金投入, 可以起到“四两拨千斤”之功效 (张晓彩, 2012) 。对于国家和省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 也包括担负一定政策性职能的加工企业, 财政部门应该考虑通过贴息补贴形式予以重点扶持, 引导金融机构按照优惠政策给予信贷支持, 实现财政支农资金和金融支农资金的有机协同。财政利息补贴有利于减轻企业债务负担, 便于企业轻装上阵。同时金融信贷能更好地支持企业发展, 为企业提供雄厚财力基础。二者的有效协同, 能更好地促进“龙头企业加农户”的生产经营方式向纵深推进, 推动农业结构调整, 提升农业产业化水平。
4.促进财政支持信用担保资金与金融支农资金相协同。财政支农资金通过税收优惠、风险补偿、资本注入等形式, 出资支持信用担保体系建设, 为农业政策信贷资金注入提供保证担保, 实现财政支农资金与金融资金的有机协同。目前, 担保难、可抵押物少是农民贷款难的主要根源。通过财政部门牵头, 拿出一部分资金注入信贷担保基金, 解决农户和涉农小企业贷款条件不足的问题。此种模式能较好地发挥财政资金的杠杆效用, 降低信贷机构的信用风险, 引导和鼓励支农贷款总量的快速增长。
摘要:基于2009—2012年中国30个省区的面板数据, 运用主成分分析法和系统协同模型对区域财政支农与金融支农协同效率水平进行实证测算。研究表明:中国当前财政支农与金融支农水平区域间不平衡和区域内不平衡共存。财政支农与金融支农协同效率水平呈现出东中西部三大区域依次递减的态势, 总体上尚未形成协同发展的良性框架。
让支农服务全面升级 篇11
拓宽投资范围
萧县农村信用联社理事长罗杰告诉记者,近年来,萧县联社一手抓改革,一手抓发展,全面服务于“三农”,对促进地方经济发展和新农村建设起到了主力军作用。
加大农业贷款投放力度。2006年以来,联社一直坚持在“小额、面广、分散、方便”的原则下,继续做好农户小额、农户联保贷款的推广和营销工作,努力解决农民贷款难的问题。截止去年底农户及农工商贷款余额达6.2亿元,比年初净增5380万元,为新农村建设提供了有力的资金保障。
与此同时,联社还积极推进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支持具备区域资源优势、品质好、特色鲜明、竞争力强的优势农产品产业带建设。按照“一镇一品”的发展格局,重点支持新庄的辣椒制种、圩胡的萝卜种植、马井的韭青韭黄、青龙集的皮毛加工、酒店的嫁接西瓜、张庄的板材加工和山区生态旅游、水果种植等特色农业,促进农业上规模、上档次,提高农产品的附加值和市场竞争力,促进了农业产业化进程。
创新服务品种。此外,联社还积极拓宽了农村教育、消费类贷款,把发展个人住房、教育等消费贷款作为投放重点,先后向萧县中学、鹏程中学、黄口中学等几家学校发放贷款500多万元,支持其更新教学设施。同时,支持农民建房贷款近千户,金额达数千万元,较好地帮助了辖区农民改善生活条件。
打造特色服务
据罗杰介绍,几年来,萧县联社不断创新服务举措,为新农村建设提供全方位、多层次的金融服务。先后开发出“123巾帼科技致富工程”、“双陪双带先锋工程”等特色支农品牌。
大力推进“123巾帼科技致富工程”建设。“123工程”真正解决了农村妇女致富难题。2006年全县“123工程”贷款达4341万元,扶持8369名妇女成为致富能手。陶楼村成立妇女养猪协会,从事优良猪养殖,经过联社扶持,一年来已辐射到周边12个乡镇和村庄。截至去年底,养猪妇女发展到500户,年出栏优质品猪2万多头,创效益250多万元,户均收入5000多元。
积极扶持山区特色农业。萧县农村信用联社2006年先后在萧城、白土、永固、孙圩子、青龙等乡镇投放荒山、荒坡承包贷款,效益明显。联社支持的萧县众诚荒山开发有限公司,目前已有1个养猪场,年出栏商品猪300余头;1个水产养殖场,年产各类鲜鱼4万余公斤;1个土种鸡养殖场,年出栏商品鸡5000只;山林面积由原来的380亩,发展到现在的1100亩,种植树木25万株,种植山杂果1.5万余株,品种达25种之多,进入丰产期的果树达5000余株,现已被列入安徽省萧县梅村生态园。
罗杰最后说,2007年联社将继续以服务“三农”和新农村建设为重点,进一步扩大贷款投放面和投放量,计划各项贷款净增1.5亿元。今年重点做好以下工作:
加强信贷支持新农村建设。充分调查、研究农村经济形势和农业产业结构,防范信贷风险。支持订单农业,建立“公司+基地+农户”的农业产业化经营模式,建立支持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项目库,重点支持发展一批省“861”项目、市级农委、发改委确定的农产业化开发经营项目的企业和利用当地资源、经营规模大、带动力强的大型涉农加工企业。支持城乡一体化和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发展集观光、旅游、休闲、度假于一体的休闲农业。支持农民进城务工经商,发放“打工创业贷款”,为农民打工提供信贷、结算服务。
财政支农效应实证分析 篇12
财政性农业投资主要包括四部分:财政支出中用于农业的支农支出、农业基本建设支出、农业科技三项费用、农业救济费,而四者之中,财政支出中用于农业的支农支出占据了绝大部分份额。
注:根据《中国统计年鉴》相关数据整理得出
从上图1可以看出,国家财政中用于农业的支出在逐年的增加,特别是财政支出中用于农业的支农支出,其增长的数量与速度更是大大超过了其他三项。我们再来看看随着财政中支农支出的变化,第一产业产值的变化情况,如图2。
根据以上资料可以看出,随着代表财政支出中用于支农支出增长率曲线的上升或下降,第一产业的产值增长率曲线也在发生相似的变化。虽然影响第一产业产值的因素很多,但作为财政性农业投资中份额较大的一部分,支农支出对农业产值的影响是不容忽视的。
注:根据《中国统计年鉴》相关数据整理得出
一、模型设计
本模型将研究近些年来我国财政中用于农业的支出项目与农业产出之间的定量关系。
1. 确定模型所包含的变量
模型被解释变量是我国农业的历年总产值;解释变量是财政支出中用于农业的支农支出。
2. 确定模型
通过将解释变量与被解释变量作散点图观察,第一产业总产值Y与解释变量支农支出X(经对数调整后)呈线性关系,因此,我们建立如下理论模型:
模型中βi (i=1)的经济意义是解释变量的影响系数,所以0<βi<1,μ是随机误差项,描述变量以外的因素对解释变量的影响,β0为常数虚变量,包括政府的政策、气候变化等难以量化的因素对被解释变量的影响。
为了简化模型,我们令lnXi=Mi,则原模型变为:
二、样本数据的收集
本模型使用的是时间序列数据,数据均来源于《中国统计年鉴》,具体的原始数据及对数变换处理数据见表1:
(单位:亿元)
三、参数估计
用EVIEWS3.1对变换后的数据进行OLS回归分析,得出回归方程:
四、模型检验及修复
1. 经济意义的检验
从回归方程可以看出,解释变量的系数为正值,即随着国家财政中用于支农的支出越多,第一产业的产值也越大,符合现实中的经济情况。
2. 统计检验
调整后的可决系数R2=0.959380,这说明模型的拟合优度比较好,解释变量的t统计量的值为20.64289,很显然,变量的显著性比较强,F=426.1288>F0.05 (1, 17)=4.45,方程的显著性也比较强,这说明模型的整体效果比较好。
3. 计量经济学检验
由于模型采用的是时间序列数据,且只包含一个解释变量,所以,无需进行异方差和多重共线性检验。我们用杜宾—沃森检验法对模型进行序列相关性检验。
在显著性水平为0.01的情况下,通过查表我们得出:dl=0.93, du=1.13,可以看出,DW=0.506761
根据估计结果,经过系数调整之后最终模型的形式如下:
DW=1.187056>du=1.16,模型已经消除了序列相关性。并且相关的t统计量与F统计量的值也非常显著,调整后的可决系数R2=0.859759>0.8,方程的显著性水平也比较好。
五、模型预测及分析
查得2005年的数据,农业总产值为39 450.89亿元,而利用方程模拟得出的结果是农业总产值为36 833.833亿元,模型预测的相对误差比为0.066337,预测误差在容许范围之内,故认为估计模型是可以应用的。
从图2中可以看出,与第一产业产值的增长速度相比,财政性农业投资的增长显得特别缓慢。而由上面的分析我们得出,财政性农业投资特别是直接的支农支出对农业的发展有显著的正相关性,这就要求政府进一步加大财政性农业投资,特别是支农支出的投资力度,充分发挥它对农业发展的拉动作用。
摘要:财政性农业投资是我国农业投入的重要组成部分, 而作为财政性农业投资中的重要部分, 财政支出中的支农支出更是发挥着重要的作用。通过使用EVIEWS3.1软件, 运用计量经济学的基本方法, 着重对财政支出中的支农支出与农业产值进行回归分析, 不仅可以得出支农支出对农业产值具有重要的影响, 而且还计算出了根据支农支出来预测农业产值的回归方程, 对有关部门的经济预测具有一定的参考意义。
关键词:财政支农,回归分析,预测
参考文献
[1]李子奈.计量经济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4.
[2]易丹辉.数据分析与EVIEWS应用[M].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 2002.
[3]张晓桐.计量经济学软件EVIEWS使用指南[M].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 2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