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南财政支农

2024-12-05

海南财政支农(通用7篇)

海南财政支农 篇1

0 引言

消费对拉动经济的发展是非常重要的,较低的消费水平不仅影响经济的增长和健康发展,而且也会对社会的发展带来诸多不利影响。2011年复杂的经济形势使得扩大内需更为迫切,增加农村消费需求是扩大内需的根本途径,而增加财政支农支出对提高农村居民的消费水平有一定的影响。因此,研究财政支农支出和农村居民消费的关系对政府采取有效的财政政策刺激内需,保持国民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作用。

1 海南省财政支农现状

随着财政支出总额的增长,海南财政支农支出总量是不断上升的,从1988年到2006年共完成财政支农总额为930126万元,但是占财政支出总额的比重却在持续下降,从1989年的8.63%下降到2006年的5.99%(1),从1997年开始就长期低于全国平均水平,直到最近几年才有所好转。财政支农支出占财政支出比重与农业GDP占总GDP的比重相比,前者远低于后者,说明财政对农业的支持力度小于农业对GDP的贡献。从财政支农的支出结构(根据海南省统计部门的划分标准)来看,从1988年开始,直接用于生产性的支出的比重下降,而用于各部门事业费支出的比重不断上升,这样的结构不利于农民的增收效益。(图1)

2 模型

由于所用的数据均为时间序列,可能存在的非平稳性,需要对各变量进行平稳性检验,以避免采用非平稳数据造成谬误回归。然后采用协整检验分析各变量之间的关系,然后可以进行格兰杰因果关系检验,格兰杰曾指出:若变量间是协整的,那至少存在一个方向上的格兰杰原因;若非协整,任何原因的推断都是无效的。

2.1 平稳性检验

若一时间序列Yt,存在如下形式:,其中c为常数,εt为零均值非自相关随机误差项,若a<0,则该序列平稳,对上式两边同时减去Yt-1,可得:

其中ρ=a-1,若ρ拒绝零假设,则Yt平稳,这时DF检验即为Yt-1的t值,但它已不服从标准t分布,将所估计的ρ的系数除以它的标准误差,得到DF统计量,如果τ超过DF的临界绝对值,则拒绝改时间序列是非平稳的假设;反之,则时间序列是非平稳的。

如果(1)式的误差项是自相关的,可把(1)式改为:

其中式要包含足够的滞后项以使该式中的误差项εt是序列上独立的。当DF检验应用于(2)式这样的模型时,它就称为ADF检验,如果一个序列在成为稳定序列之前必须经过d次差分,则该序列被称为d阶单整(In—tegration)记为I(d)。

2.2 协整检验

如果序列X1t,X2t,...,Xkt都是d阶单整,且存在一个向量α=(α1,α2,…,αk)使得Z=ΑXt—I(d-b),其中b>0,Xt=(X1,X2,…,Xkt),则认为序列X1t,X2t,…,Xkt是(d,b)阶协整(Co—integration),记为Xt—CI(d,b),α为协整向量。协整的意义在于它揭示了变量之间是否存在一种长期稳定的均衡关系。满足协整的经济变量之间不能相互分离太远,一次冲击只能使它们短时内偏离均衡位置,在长期中会自动恢复到均衡位置。本文采用Engle-Granger两步法检验两变量之间的协整关系。设Yt和Xt均为I(1)变量,首先用最小二乘法建立模型,进行协整回归:yt=β0+β1x+εt。之后对残差最平稳性检验,εt=yt-β0-β1xt。若残差序列是平稳的,则Yt和Xt存在(1,1)协整关系,即存在长期均衡关系,否则就不存在协整关系。

2.3 Granger因果检验

协整检验说明变量之间存在长期均衡关系,但是否构成因果关系还需要进一步检验。格兰杰提出的因果关系检验可以解决此类问题。其基本原理是:在做Y对其他变量(包括自身的过去值)的回归时,如果把X的滞后值包括进来能显著地改进对Y的预测,我们就说X是Y的(格兰杰)原因;类似的定义Y是X的(葛兰杰)原因。为此有一个检验方程:

其中,εt为零均值非自相关随机误差项;α,β为系数。

原假设为H0:βj=0(j=1,…,n),意味着X不是Y的原因。若原假设成立则有:

令(3)式的残差平方和为SSE1,(4)式的残差平方和为SSE2,则应服从自由度为(n,T-m-n-1)的M分布,其中T为样本数量:m,n分别为Y和X的之后阶数,我们可以根据赤池信息准则(AIC)来决定。

3 检验结果

3.1 数据处理

本文的数据全部来自于《海南统计年鉴》的相关各期,样本区间为1988-2008年,其中jj代表财政支农中的支援农村生产建设支出,yj代表基建支出,xf为农民消费支出,最后以1988年为基数,用GDP指数和CAI指数对各数据进行平减,并对各变量取对数。从表1可以看出各变量之间的相关系数都接近1,但这并不能说明它们之间一定具有因果关系,我们还需用协整、因果关系检验方法分析它们之间的关系。

3.2 各变量的平稳性检验

我们对各变量进行ADF(Augmented Dickey-Fuller Test)检验,检验结果如下。可见,jj、yj、xf的对数序列在5%显著水平上是平稳的,所以ln(xf),ln(jj)、ln(yj)都是I(0)平稳的。

注:本文所有检验均用eviews5.0软件完成.

3.3 各变量的协整检验

变量Lnz和Lny的协整检验。首先,做变量序列{Lnz}对{Lny}的普通最小二乘回归,得以下结果:

然后对该方程的残差项εt进行单位根检验,以确定是否存在协整关系,检验结果如表3。

由上述检验结果可知,残差序列为平稳时间序列,因此,居民消费与援助建设存在协整关系,以上方程即为协整模型,根据此模型,援助建设每变动1%,居民消费将同方向变化0.929204%,从长期看,海南省援助建设对居民消费的弹性是0.929204,同时也说明海南援助建设与居民消费的正相关关系。

变量Lnz和Lnx的协整检验

首先,做变量序列{Lnz}对{Lnx}的普通最小二乘回归,得以下结果:Lnz=-1.716336+0.929204Lnx

然后对该方程的残差项εt进行单位根检验,以确定是否存在协整关系,检验结果如表4。

由上述检验结果可知,残差序列为平稳时间序列,因此,居民消费与援助建设存在协整关系,以上方程即为协整模型,根据此模型,基础建设每变动1%,居民消费将同方向变化0.929204%,从长期看,海南省基础建设对居民消费的弹性是0.929204,同时也说明海南基础建设与居民消费的正相关关系。

3.4 各变量的因果关系检验

我们根据赤池信息准则(AIC)确定各变量的滞后阶数为1;对变量的因果关系检验如表4所示。在1%显著性水平上,海南省的农村居民消费是援助建设和基础建设的原因,但它们不是农村居民消费增加的原因。

4 结论和建议

4.1 结论

从长期来看,海南农民居民消费是财政支农中的基建支出和支援农村建设的原因,就是说,居民消费对拉动财政支农中的基础建设和援助建设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而财政支农不是农民消费的原因。

4.2 建议

健全稳定的财政支农资金投入保障机制。地方政府应以满足农民需求和经济发展为导向,一方面,继续增加财政支农支出投入和调整地方政府基本建设投资结构,加大对农村地区基础建设等公共产品的供给,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另一方面,完善财政投入的多元化机制,通过资金投入和技术投入等方式全面提高农民的消费需求。

增加农民收入,提高农民消费水平。由上述分析可知,农民消费能力的提高会使政府加大对农民的支持力度,不过海南农民消费需求乏力,其主要原因还是在于收入有限,由此才影响到边际消费倾向的提升。所以地方政府要坚定不移的支持农村建设,除了现有的财政支农方式之外,同时还应出台其他政策支持农村发展,以改善农村居民的收入水平。例如,海南政府应该为农民进行技术指导,加强监管,开拓销路,打击有损农民利益的行为;另外还要充分采取各种财税手段调整国民收入的分配,力争实现经济增长和农民收入同步的提高。只有在收入水平大幅度提高的前提下,才有可能把农民的消费潜力释放出来。

摘要:扩大国内需求,对于保持国民经济持续健康发展至关重要,而增加农村居民消费需求是扩大内需的根本途径。文中基于1988-2008年海南省的时间序列数据,运用平稳性检验、协整检验和格兰杰因果检验等方式,揭示了农民消费与财政支农的关系,最后提出了扩大农民消费需求方面建议。

关键词:财政支农支出,农民消费支出,农村基本建设支出,实证分析

参考文献

[1]傅真晶,许能锐,段风军.福建省财政收入与三大产业GDP的协整分析与误差修正模型研究.热带农业科学,2010(6):11-16.

[2]孔祥利,司强.新农村建设财政支出与农村消费需求的相关性.云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9):103-108.

[3]张灿亭,江凌.江苏省对外贸易与经济增长关系的实证分析.国际贸易问题,2006,(6):55-59.

海南财政支农 篇2

一、海南省金融支农的现状及特点

经过近年来的不断发展, 海南省金融支农初步形成了以合作性金融为主体、商业性金融和政策性金融分工协作、互相补充的多元资金支持格局。目前, 海南省金融机构发放涉农贷款的主要有国家开发银行、农业发展银行、农业银行、交通银行、深圳发展银行及农村信用社等。据统计, 近年来海南省涉农贷款规模呈上升态势。截至2009年6月末, 全省金融机构涉农贷款余额为299.4亿元, 增幅保持平稳增长态势, 同比增长7.5%;涉农贷款余额比年初增加60.6亿元, 比去年同期增加21.0亿元。金融支农呈现如下特点:

(一) 金融支农主体缺位, 支农功能弱化

发放涉农贷款的金融机构除农村信用社在农村地区发放贷款外, 其他银行的信贷支农概念较为宽泛, 贷款投放地和对象更多仅限于海口地区或中心城市的涉农中小企业, 只涉及三农经济当中的“一农” (农业) , 信贷支农的内涵、投放区域和对象还有待于进一步深化和拓宽。而农村信用社由于历史包袱沉重、产权不清、法人治理结构不完善等方面的原因, 加之支农贷款使用及管理仍需规范和加强, “一农”难支三农的情况十分突出, 因此目前发挥金融支农“主力军”的作用还存在着许多困难和问题。以上情况导致农村地区无论是金融机构主体还是资金规模都无法满足农村经济发展的客观需要。

(二) 农业贷款占比偏小, 与农业对GDP贡献率不相称

近年来, 虽然海南省金融机构不断加大三农信贷投入力度, 信贷投入的数量呈稳步上升态势, 但涉农贷款余额占各项贷款总余额的比例仍然过低。截至2009年6月末, 全省涉农贷款余额占全部贷款余额的18.1%, 占比较上年同期下降2.9个百分点, 信贷总量占比明显不足。而2009年上半年的农业产值 (228.0亿元) 占全省GDP (754.2亿元) 的比例却高达30.2%。可见, 三农贷款份额与其对GDP的贡献率不相称。

(三) 个别金融机构对三农贷款风险控制能力有待增强

截至2009年6月末, 全省不良贷款率为7.7%, 比年初下降和上年同期下降2.6个和23.1个百分点。其中, 农业发展银行和农村信用社的涉农不良贷款占全部金融机构涉农不良贷款90.4%。不良涉农贷款绝大部分存在于农业发展银行和农村信用社, 更多的是源于其历史和体制方面的原因, 但也凸显风险控制能力不足。

二、海南省金融支农中存在的问题

(一) 功能定位、机制缺陷和逐利原则弱化金融支农功能

一是作为我国目前唯一的政策性农村金融机构的农业发展银行业务范围太窄, 2006年前的信贷业务被限定为对粮棉油收购资金的供应和管理, 没有真正起到支持农业产业化、现代化发展的作用。目前, 农发行的信贷业务开始向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农业综合开发、农业基础设施建设等中长期业务领域扩展, 当真正发挥作用还需要时日。二是国有商业银行出于自身效益的考虑, 以及商业化和集约化经营要求, 批发、中长期业务导向的银行难以满足农村多元化、分散性的金融需求, 对农业投入的资金逐渐减少。三是当前海南省农村信用社“资金换机制”改革还未实施, 包袱沉重, 机制僵化, 实力不足, 要真正发挥好作为“三农”服务的主力军作用仍有待时日。

(二) 支农贷款使用的规范和效用有待加强

海南省通过支农在贷款发放小额支农贷款的业务开展以来, 经历了快速发展—稳定—萎缩的发展过程。由于较高的逾期率和严格的发放对象、期限和利率限制, 近两年支农再贷款开始下降。一是对支农再贷款的政策性与风险性、政策性与效益性之间关系的认识和把握还存在偏差。部分农村信用联社及基层社的干部职工、农户及政府官员在操作过程中把支农再贷款等同于政策性借款、扶贫贷款和财政贷款, 认为再贷款可以只用不还。这些错误的认识也直接或间接地导致了实际操作中一些不规范情况的出现。二是支农贷款使用和管理中存在不规范现象:贷款对象和贷款用途不合规;大额抵押、担保贷款手续不完备;贷款档案管理不符合“一户一档”的档案管理要求;贷款档案要件不齐全;贷款合同填写和相关手续不规范。三是支农贷款逾期率偏高。大部分信用社支农贷款逾期率为20%~40%, 个别联社及基层社的逾期率高达61%。

(三) 金融支农潜在风险较大, 缺乏风险补偿和收益保障机制

一是三农经济内在的自然风险、价格风险决定了支农信贷的高风险。“三农”经济具有以下特点:农村特别是农户信贷需求主体数量大, 高度分散, 经营规模小;农业生产季节性强、周期长, 受自然资源和自然灾害影响大;农村经济相对落后, 交通通讯条件差, 信息传递不便;农民收入水平远低于城市, 户均拥有的财富和抵押品严重不足等。二是风险补偿机制建设的滞后使金融支农的持续和长效性缺乏保障。由于农业是弱势产业, 容易受到市场销售和自然气候等因素的影响, 而目前海南省仍然没有农业保险等分散农业信贷风险业务。一旦遇到台风等自然灾害或农产品市场低迷时, 大批农民和农业企业就会遭受严重损失, 无力归还贷款, 金融机构的收益将受到影响, 金融机构开展农业贷款的积极性将严重削弱, 而支农信贷资金将难以保持持续快速增长局面。

三、进一步加大金融支持三农经济发展的对策及建议

(一) 构建农村金融服务体系, 完善金融服务功能

一是调整农发行定位, 拓展政策性银行业务范围。农业发展银行可以借鉴国外经验, 随市场变化调整农业政策性金融服务的内容, 在缩减粮食收购资金金融支持的同时转而支持农业生产结构的调整, 较大比例地提高对农业开发、生产、产业化服务等的贷款比重, 加大对农业基础设施建设的支持, 对经济与生态能协调发展的农、林、渔业等一些获利能力较低的生产经营项目给予贷款支持, 提高农民的收入水平, 促进生态环境的改善与农业的可持续发展。二是加大农业银行支农力度。农业银行应以高度的历史使命感和责任感担负起支持农村经济、促进工农业均衡发展的重任, 在不违背商业银行经营原则的基础上, 加大对农村有市场、有效益的农业龙头企业、乡镇企业以及农业基础设施建设的支持力度, 为三农的发展作出应有的贡献。三是积极推进农村信用社改革, 发挥其支持农村经济发展的主导作用。进一步促进农村信用社明晰产权关系, 完善法人治理结构, 抓住改革有利时机, 争取央行票据置换不良资产, 创新支农贷款方式, 大力支持有市场、有效益的农产品生产, 增加农民收入。

(二) 发挥优势, 积极参与, 共同提高农业贷款比例

省内各金融机构应响应和贯彻中央1号文件精神, 发挥各自的优势, 积极参与金融支农活动, 明确金融机构在县及县以下机构网点新增存款用于支持当地农业和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指导性比例。同时, 各金融机构要充分发挥分工专长和经营特点, 切实调整信贷结构, 加大支农力度, 落实支农贷款责任。政策性银行应以支持农业开发、农业专用项目贷款、扶贫贷款及农村基础设施为主, 并以开发性金融框架支持发放支持新农村建设的各项贷款;国有商业银行应侧重支持农业产业化、农办工业、乡镇工商户和农产品加工;而农村信用社要发挥支农主力军作用, 不仅在大型涉农贷款项目上起到拾漏补遗作用, 而且要全力支持各种农业综合开发及发放流动性农用贷款, 支持农户小额生产、消费、就学、就业和技能培训的信贷需求, 切实支持“三农”经济发展。

(三) 规范支农贷款使用与管理, 确保金融支农持续性和

一是辖内农信社应充分认识新时期支农再贷款的性质、作用与地位, 不能把支农再贷款等同于政策性借款、扶贫贷款和财政贷款。同时, 要不断强化支农再贷款发放及管理的风险和责任意识, 严格按照支农再贷款管理的基本原则和操作程序, 规范各个环节。二是农村信用社应针对支农贷款逾期率普遍偏高的实际情况, 制订详细的清收计划, 采取有效措施加紧对到逾期支农贷款进行清收。各县市人民银行应密切关注农村信用社支农贷款的发放投向及程序、使用和清收情况, 并作好督促和指导工作。三是尝试建立支农贷款合规发放的社会监督机制。设立支农贷款违规行为举报电话, 接受社会各界对违规发放支农贷款行为的举报。一经举报, 各县市人民银行必须根据举报线索, 组织专门检查组, 查实基

(四) 完善农业担保机制, 防范支农信贷风险

一是政府出资建立农业信用担保机构, 积极拓展符合农村特点的担保业务, 缓解农民贷款抵押、担保难问题。针对农户、农企贷款有效抵押担保不足的情况, 建议以县、乡 (镇) 政府财政出资为主, 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筹资为辅, 组成农业贷款担保公司, 主要为农户和农村中小企业服务, 解决农户及农村个体私营经济大额贷款难的担保问题, 并积极探索推动多种担保办法。二是建立农业担保基金, 由政府、农村企业、农户等方出资, 切实解决农户和农村中小企业担保难的

(五) 探讨建立风险补偿机制, 确实保障农村金融收益

一是建立支农贷款的贴息补偿机制。充分发挥中央和地方财政的作用, 对确实需要支持的“三农”贷款, 而又无法保证利息收入的项目实行地方财政贴息的办法, 引导信贷资金向“三农”领域配置。二是建立支农贷款的保险机制。针对支农贷款风险较大的现实, 可由农户、农业企业、商业银行、农村信用社和保险公司进行三方协商, 在农户、农企贷款时向保险公司投保, 既拓展了保险公司的服务领域又减少了支农贷款的风险损失。三是广泛建立适合“三农”的多种形式的保险体制。可建立政策性农业保险机构, 开展农业保险业务, 改变传统的扶贫、补贴方式, 将国家对农业的救济、补贴转化为农业保费补贴, 为建立适应市场经济体制的、稳定的、市场化的农业资金投入机制创造良好环境;可加大对农业的支持和保护力度, 加大商业保险向农业渗透的力度, 从源头上建立保持农业投入的保险机制, 保障“三农”利益。

参考文献

[1]曹志元.建立现代农村金融制度推进金融支农若干思考[J].浙江金融, 2009, (2) .

[2]中国人民银行南京分行.新形势下金融支持“三农”发展的新思路新举措[R].信贷政策调研, 2009.

财政支农效应实证分析 篇3

财政性农业投资主要包括四部分:财政支出中用于农业的支农支出、农业基本建设支出、农业科技三项费用、农业救济费,而四者之中,财政支出中用于农业的支农支出占据了绝大部分份额。

注:根据《中国统计年鉴》相关数据整理得出

从上图1可以看出,国家财政中用于农业的支出在逐年的增加,特别是财政支出中用于农业的支农支出,其增长的数量与速度更是大大超过了其他三项。我们再来看看随着财政中支农支出的变化,第一产业产值的变化情况,如图2。

根据以上资料可以看出,随着代表财政支出中用于支农支出增长率曲线的上升或下降,第一产业的产值增长率曲线也在发生相似的变化。虽然影响第一产业产值的因素很多,但作为财政性农业投资中份额较大的一部分,支农支出对农业产值的影响是不容忽视的。

注:根据《中国统计年鉴》相关数据整理得出

一、模型设计

本模型将研究近些年来我国财政中用于农业的支出项目与农业产出之间的定量关系。

1. 确定模型所包含的变量

模型被解释变量是我国农业的历年总产值;解释变量是财政支出中用于农业的支农支出。

2. 确定模型

通过将解释变量与被解释变量作散点图观察,第一产业总产值Y与解释变量支农支出X(经对数调整后)呈线性关系,因此,我们建立如下理论模型:

模型中βi (i=1)的经济意义是解释变量的影响系数,所以0<βi<1,μ是随机误差项,描述变量以外的因素对解释变量的影响,β0为常数虚变量,包括政府的政策、气候变化等难以量化的因素对被解释变量的影响。

为了简化模型,我们令lnXi=Mi,则原模型变为:

二、样本数据的收集

本模型使用的是时间序列数据,数据均来源于《中国统计年鉴》,具体的原始数据及对数变换处理数据见表1:

(单位:亿元)

三、参数估计

用EVIEWS3.1对变换后的数据进行OLS回归分析,得出回归方程:

四、模型检验及修复

1. 经济意义的检验

从回归方程可以看出,解释变量的系数为正值,即随着国家财政中用于支农的支出越多,第一产业的产值也越大,符合现实中的经济情况。

2. 统计检验

调整后的可决系数R2=0.959380,这说明模型的拟合优度比较好,解释变量的t统计量的值为20.64289,很显然,变量的显著性比较强,F=426.1288>F0.05 (1, 17)=4.45,方程的显著性也比较强,这说明模型的整体效果比较好。

3. 计量经济学检验

由于模型采用的是时间序列数据,且只包含一个解释变量,所以,无需进行异方差和多重共线性检验。我们用杜宾—沃森检验法对模型进行序列相关性检验。

在显著性水平为0.01的情况下,通过查表我们得出:dl=0.93, du=1.13,可以看出,DW=0.506761

根据估计结果,经过系数调整之后最终模型的形式如下:

DW=1.187056>du=1.16,模型已经消除了序列相关性。并且相关的t统计量与F统计量的值也非常显著,调整后的可决系数R2=0.859759>0.8,方程的显著性水平也比较好。

五、模型预测及分析

查得2005年的数据,农业总产值为39 450.89亿元,而利用方程模拟得出的结果是农业总产值为36 833.833亿元,模型预测的相对误差比为0.066337,预测误差在容许范围之内,故认为估计模型是可以应用的。

从图2中可以看出,与第一产业产值的增长速度相比,财政性农业投资的增长显得特别缓慢。而由上面的分析我们得出,财政性农业投资特别是直接的支农支出对农业的发展有显著的正相关性,这就要求政府进一步加大财政性农业投资,特别是支农支出的投资力度,充分发挥它对农业发展的拉动作用。

摘要:财政性农业投资是我国农业投入的重要组成部分, 而作为财政性农业投资中的重要部分, 财政支出中的支农支出更是发挥着重要的作用。通过使用EVIEWS3.1软件, 运用计量经济学的基本方法, 着重对财政支出中的支农支出与农业产值进行回归分析, 不仅可以得出支农支出对农业产值具有重要的影响, 而且还计算出了根据支农支出来预测农业产值的回归方程, 对有关部门的经济预测具有一定的参考意义。

关键词:财政支农,回归分析,预测

参考文献

[1]李子奈.计量经济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4.

[2]易丹辉.数据分析与EVIEWS应用[M].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 2002.

[3]张晓桐.计量经济学软件EVIEWS使用指南[M].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 2004.

新疆财政支农效率研究 篇4

国内外学者对财政支农绩效问题的实证研究, 就角度和内容而言, 主要集中于财政支农资金使用规模、结构、方式和效率等问题的研究。陈善例运用DEA模型实证我国31个省市的财政支农绩效, 得出我国地方财政支农整体效率较低, 且东部地区效率明显优于西部。厉伟等运用三阶段DEA模型对我国省级财政支农绩效进行实证分析, 剥离了外部环境和随机误差对效率值的影响。黄小夏运用DEA-Tobit两步法, 对影响辽宁财政支农效率的因素进行实证研究, 找出影响辽宁财政支农资金效率的主要因素。这些研究成果能够为本研究提供理论和方法支撑, 然而, 它们并未深入探讨新疆财政支农效率, 无法为优化新疆财政支农投入结构和制定财政政策提供现成方案。因此, 我们有必要结合新疆实际对财政支农效率进行深入评价和分析。

为在未来一定阶段达到明显提高新疆财政支农资金配置效率的目的, 需要对现阶段的效率和影响因素进行分析, 基于此, 本文采用DEA-Tobit模型进行分析, 为新疆财政支农资金合理配置提供参考意见。

1 研究方法与理论模型

目前广泛采用的效率测度的方法有两种:一种是参数方法, 通常采用随机前沿面生产函数进行分析;另一种是非参数

DEA-Tobit模型的构建与运行包括以下两个方面:

第一阶段:利用规模报酬可变的投入导向的BCC模型进行分析, 假设有n个决策单元 (DMU) , 对每个决策单元来说, 有h种投入, m种产出, 构造BCC模型:

其中θ表示决策单元的效率系数, x0、y0和λj分别表示被评价决策单元的投入指标、产出指标和权重系数, s-和s+分别表示投入松弛变量和产出松弛变量。

第二阶段:利用DEA模型计算出的各决策单元的效率值, 将效率值作为因变量与各影响因素进行回归分析, 再根据自变量的系数判断各因素对效率值的影响。构建Tobit模型如下:

其中Yi是因变量, Xi是自变量, β是相关系数。

2 实证分析

2.1 指标的选择及说明

指标的选取应满足全面性、代表性和可得性。因此在评价财政支农资金配置效率时分别从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三个方面选取了指标。2007年我国财政收支科目发生改革, 新疆财政支农统计口径发生改变, 不再披露财政支农具体项目的投入数额, 所以本文选取财政支出中的农林水事务支出作为投入指标。产出指标选取如下:参考林森等的研究, 经济效益方面选取农林牧渔业总产值指标;社会效益方面参考厉伟等的研究, 选取代表粮食产量指标;生态效益方面选取有效灌溉面积指标。本文数据来源于2004~2013年《新疆统计年鉴》。

应用DEA模型进行效率测算时要满足投入和产出变量的同向性假设, 即投入和产出量同向增减。利用SPSS Statistics21软件中的Pearson相关性检验对投入产出变量进行分析, 结果如表1所示。结果显示投入变量和产出变量之间都能通过1%水平下的双侧显著性检验且满足同向性假设, 因此变量选择符合DEA模型要求。

2.2 新疆财政支农资金配置效率分析

运用Deap2.1软件计算出2004~2013年新疆财政支农资金配置效率, 结果见表2。

从综合效率来看, 新疆近10年的财政支农资金配置综合效率的平均值为0.602, 只有4个决策单元的技术效率值达到平均值, 说明2004~2013年新疆财政支农资金配置综合效率整体上不高。只有2005年的综合效率值为1, 达到DEA完全有效, 说明2005年财政支农资金投入相对于其他年份的投入取得最佳效益。自2005年之后综合效率值逐年下降, 且新疆财政支农资金配置效率相差较大, 最大为1, 最小为0.381。2012年, 财政支农资金仅有38.1%被利用, 有61.9%被浪费, 资金在很大程度上未被充分利用。

从纯技术效率来看, 新疆财政支农资金配置纯技术效率的均值为0.986, 说明新疆财政支农资金配置纯技术效率整体上处于较高水平。有7个决策单元纯技术效率都为1, 达到DEA完全有效, 但是其综合效率并未达到完全有效, 是因为综合效率不仅受纯技术效率的影响, 还受到规模效率的影响。纯技术效率值在均值上下波动, 整体上变化较为平稳。

从规模效率来看, 规模效率变化趋势和综合效率变化趋势相同, 都呈逐年下降趋势。规模效率的均值为0.609, 表明新疆财政支农资金配置规模效率整体水平不佳。规模效率达到DEA有效的决策单元只有一个, 说明新疆这十年的农业生产大部分都是规模不经济的。新疆财政支农资金配置规模效率波动较大, 2005年为1, 而2013年仅为0.401, 有60%的财政支农资金未被合理配置。

从规模收益来看, 2006~2013年都显示出为规模报酬递减, 也就是产出增长的比例小于投入增长的比例。这可以从另一个侧面来反映财政支农资金在投放的过程中可能由于监管不力等原因, 造成资金被滥用而造成浪费, 这就导致投入再多资金也无法达到理想的产出。

综合分析来看, 纯技术效率值总是在均值上下波动, 技术效率和规模效率的变化较为一致, 而且2008~2013年效率值都低于平均值。我们可以据此推断, 造成新疆财政支农资金配置效率不高的原因是因为规模效率不佳, 也就是规模不足。

3 新疆财政支农资金配置效率的影响因素分析

分别从影响财政支农资金的人、财、物方面选取影响因素, 选取人均GDP (X1) 、农业机械总动力 (X2) 、城镇化率 (X3) 、城乡居民收入比例 (X4) 、化肥施用量 (X5) 共5个影响因素。选取综合效率为因变量, 影响财政支农资金配置效率的因素为自变量, 用Tobit模型进行分析。作如下假设: (1) 人均GDP理论预期对财政支农资金配置效率具有正向相关性。人均GDP代表一个地方的经济发展水平, 经济发展水平高的地区可以带动农村经济的发展, 加快农村建设, 提高财政支农资金的使用效率。 (2) 农业机械总动力理论预期对财政支农资金配置效率具有正向相关性。农村机械的使用可以改善农村作业生产条件, 增加农业生产产量, 更好地促进财政支农资金的使用。 (3) 城镇化率理论预期对财政支农资金配置效率具有负向相关性。城镇化率的提高意味着农村从业人员的流失, 不利于农业的大力发展。 (4) 城乡居民收入比例理论预期对财政支农资金配置效率具有负向相关性。城乡差距的扩大意味着政府资金大部分流向城市, 农民并非真正的受益者, 影响财政支农资金效率的发挥。 (5) 化肥施用量理论预期对财政支农资金配置效率具有负向相关性。化肥施用量的不断增加会造成大面积的农业面源污染, 造成农业生产环境的恶化, 从长远来看, 不利于农业生产的发展。根据上述假设, 构建Tobit回归模型:Y=β0+β1X1+β2X2+β3X3+β4X4+β5X5+μ

其中, Y为DEA得出的综合效率, β0为回归式的常数项, β1, β2, β3, β4, β5为各变量的回归系数, 为随机误差项。运用Eviews6.0对上面的Tobit模型进行回归, 结果如表3所示。

从表3可以看出, 人均GDP与财政支农资金配置效率呈正相关, 表明人均GDP越高, 经济发展水平越高, 越有利于财政支农资金效率的充分发挥。农业机械动力与财政支农资金配置效率呈正相关, 说明农业生产条件的改善有助于财政支农资金的更好利用。城镇化率与财政支农资金配置效率呈负相关, 这表明农业从业人员的流失会影响农业生产的发展, 进而会影响财政支农资金效率的发挥, 但另一方面也反映了新疆就业结构的变化。城乡居民收入比例与财政支农资金配置效率呈负相关, 这说明政府资金在投放的过程并未正真落实到农民, 导致城乡差距加大, 造成了财政资金配置效率低下。化肥施用量与财政支农资金配置效率呈负相关, 表明农民为了眼前利益而不顾农业经济的持续发展最终会造成农业生产效率的降低, 不利于财政支农资金效率的提高。

4 结论与政策建议

通过应用DEA-Tobit模型对新疆财政支农资金配置效率进行实证分析, 结论如下:整体上新疆财政支农资金配置综合效率和规模效率不佳, 纯技术效率相对较好;从效率变化趋势分析, 纯技术效率变化趋势相对稳定, 而综合效率和规模效率呈逐渐下降的趋势;通过对综合效率的分解分析, 规模不经济是导致财政支农资金配置效率不高的主要原因。对影响因素分析表明, 人均GDP和农业机械动力与财政支农资金配置效率呈正相关, 其他三个影响因素为负相关。

为此, 提出以下政策建议:首先, 优化财政支农支出结构, 提高资金配置效率。在现有规模条件下, 不断整合财政支农资金, 优化支农项目的结构, 提高资金的使用效率, 改善财政支农资金在促进经济发展和提高农民收入方面的效果;其次, 继续增加财政支农资金投入的数量, 加大对农业的支持力度。政府通过建立农业生产专项基金和财政支农增长机制, 增加财政支农资金总量, 使财政支农资金效益最大化;最后, 加大对财政支农资金的监管力度, 加强对财政支农资金的管理。政府应该完善相关制度, 严格控制资金的使用, 使财政支农资金落到实处, 确保资金能够充分利用。

摘要:基于新疆20042013年的统计数据, 应用DEA模型对新疆财政支农资金进行效率分析;并用Tobit模型对影响新疆财政支农效率的因素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20042013年新疆财政支农整体效率不高, 纯技术效率变化相对较稳定, 技术效率和规模效率变化一致, 都逐渐下降, 因此推断资金配置效率不高是因为规模不经济导致的;人均GDP和农机总动力与财政支农效率正相关, 城镇化率、城乡收入比例和化肥施用量与财政支农效率负相关。提出提高财政支农效率的建议。

关键词:新疆,财政支农效率,DEA-Tobit模型

参考文献

[1]李燕凌, 欧阳万福.县乡政府财政支农支出效率的实证分析[J].经济研究, 2011 (10) :110-122.

[2]陈善例.我国财政支农绩效研究[D].北京:财政部财政科学研究所, 2012.

[3]厉伟, 姜玲, 华坚.基于三阶段DEA模型的我国省际财政支农绩效分析[J].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 , 2014, 109 (1) :69-77.

[4]黄小夏.辽宁财政支农资金效率问题研究[D].沈阳:辽宁大学, 2012.

[5]林森, 张亚斌.我国省际财政支农支出绩效的实证研究[J].湖南社会科学, 2011 (3) :132-135.

[6]焦源.山东省农业生产效率评价研究[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2013 (12) :105-110.

[7]薛龙, 刘旗.基于DEA-Tobit模型的河南省粮食生产效率分析[J].河南农业大学学报, 2012, 46 (6) :700-704.

[8]David Hauner.Explaining Differences in Public Sector Efficiency:Evidence from Russia&apos;s Region[J].World Development, 2008, 36 (10) :1745-1765.

[9]马明, 郭庆海.吉林省财政支农效率的实证分析[J].吉林农业大学学报, 2009, 31 (3) :345-349.

财政支农资金管理问题研究 篇5

一、财政对“三农”投入的现状分析

根据中央关于加强“三农”工作的要求,各级财政对“三农”的投入大幅度增长。惠农补贴政策范围不断扩大,包括粮食直补、良种补贴、农机购置补贴、农业机械化作业环节补贴,农作物统防统治补贴、劳动力转移培训补贴、生产资料综合补贴、能繁母猪饲养补贴等;同时,对主导产业示范区、农业精品园区进行奖励补贴。不断加大农业基础设施投入力度,包括创建示范村,整治村庄;支持城乡交通基础设施建设,提高等级公路、城乡公交通村率;支持农业水利基础设施建设;加大农业综合开发支持力度,推进中低产田改造、高标准农田建设、小流域治理;完成农业产业化项目;支持农村饮用水安全工程建设;对污水处理设施建设实行以奖代补,逐步实现镇污水处理设施全覆盖;补助垃圾焚烧处置发电支出,支持垃圾无害化处置,提高垃圾集中收集覆盖面,完善“户集、村收、乡镇运、市县处理”的垃圾收集处置模式。

二、目前财政支农资金管理使用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财务管理不规范

部分专项资金没有按规定实行专户管理、专账核算或实行县级报账制。部分项目主管部门或项目实施单位会计制度不够健全,财务处理不规范,存在通过自制收据收取相关费用和支付资金的行为,以及存在大额现金支付、资金入账不规范、不及时的现象。

(二)项目资金不到位

由于项目方案编报不严谨,为争取上级资金项目投资编报过大,以及地方财力有限等原因,部分项目的配套资金无法按承诺要求到位,也有个别项目存在虚假配套的行为。部分项目资金没有及时按照项目实施进度拨款,或者部分项目已经实施完成但没有及时进行验收,造成部分项目补助资金没有及时拨付到位,形成滞留。个别地方存在公用经费挤专项经费现象;同时,少数项目支出内容不符合相关管理办法的规定,存在挪用专项资金的行为。

(三)项目管理不规范

部分项目没有按照规定实行政府采购、公开招投标,合同签订不规范,项目管理涉及的资产购置、入库管理的制度和程序不够健全。部分项目由于前期工作不扎实,项目实施方案编制不够全面,导致部分项目未按进度实施;部分项目实施过程中,工作措施不力,导致工程进展缓慢,造成项目补助资金无法拨付,形成结转。部分项目没有严格按照下达的建设内容组织项目实施;个别项目未报经主管部门和财政部门批准,擅自改变项目建设内容,甚至变更实施主体。

三、当前财政支农资金管理使用中存在问题分析

(一)对支农资金管理重视程度不够

少数地方领导对支农资金管理和使用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重争取、轻管理,重资金、轻项目,重前期、轻后期,重迁就、轻原则,重现实、轻长远,重机关、轻基层。有些县乡领导花钱大手大脚,不讲成本、不讲效益,有的甚至把向上级争取的资金用于弥补办公、接待和车辆运行经费等日常公用经费。

(二)乡镇财政财力和村级经济薄弱

近几年,国家出台了多项民生政策,刚性支出的增长较快,而财政收入则受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减缓,造成了区、乡镇财政非常紧张。同时,村级经济也比较薄弱,大部分村没有稳定的收入来源。这对于上级安排的项目需要的配套资金的落实带来了较大的困难,造成一些项目配套资金落实不到位的情况。

(三)乡镇财政未有效履行监督职责

由于基层财政机构性质、编制、人员等方面还不够完善,造成基层财政的管理、监督、服务职能还不够到位,没有发挥应有的作用。部分工作人员法规意识淡薄,有章不依,专项支农资金管理办法不严格执行,明知不规范的操作会带来不良后果,明知资金运行过程存在违纪违规行为,不愿去监督,不愿去得罪人,甚至宁可国家资金和群众利益受点损失,也不愿意去做“恶人”。有些乡镇财政存在着重收入管理、轻支出管理的问题,支出管理的主要精力集中在会计核算和应付日常工作,本应作为乡镇政府的财政财务综合管理部门的职能作用被淡化,难以做到对乡镇范围内各项财政资金使用实施监管,没有较好地履行财政支出的精细化管理等职能,特别是缺少对上级财政安排的资金以及其他部门、其他渠道下达的财政性资金的监管(尤其是对村级组织财政扶持资金的监管),缺少对项目资金的检查和信息反馈,乡镇财政成为资金拨付的“中转站”。由于监督工作不到位,在财政专项资金管理上产生了一系列问题

四、加强财政支农资金管理的对策思考

为了适应新的形势下财政支农资金管理新的要求,进一步规范财政支农资金管理,全面提升财政支农资金使用效益,全面推进依法行政、依法理财,全面改进工作作风、提高工作质量和效率,全面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和新农村建设,目前,要建立支农资金规范科学管理的长效机制,必须重点从以下几个方面下功夫:

(一)加强制度建设,规范资金管理

按照资金分配规范、使用范围明晰、管理监督严格的要求,加强资金管理制度的清理、修订和完善,建立覆盖全面的专项资金财政管理制度体系,并加强各项制度之间的衔接。规范项目申报程序,制订项目申报指南,明确资金用途和标准。开展项目实地踏勘工作,建立评审制度,以评审结果作为立项的主要依据,杜绝重复申报、随意申报。大力推进数字财政建设,逐步实行网上申报办法。

在项目实施中:一是必须严格按照下达的项目计划组织实施,项目建设资金必须按计划落实到位,财政补助资金必须用于规定建设内容,不得擅自调整项目建设计划和资金使用方案。如确需调整,必须按原申报程序报批。二是项目实施单位要建立项目档案,定期向财政部门和农口有关部门报送项目建设和资金使用情况,按时完成各项建设任务。三是项目使用单位坚持建设和管理并重,立足本地实际,建立工程管护机制,加强对已建工程所形成资产的管理,落实管护责任,发挥各项资产的最大效益。四是项目实施单位要切实加强资金使用监管,健全财务核算制度,票据合法,专账核算,规范管理,确保专款专用,积极配合有关部门做好审计、稽查等工作。各级财政要建立财政资金检查、巡查制度,加强农业专项资金使用的监督检查,对检查中发现的一些问题,及时督促资金使用单位改正,努力提高资金使用规范化。五是强化项目约束机制,实行工程招投标制,政府集中采购制,推行资金国库集中支付制。完善项目监管机制,实行项目法人制、合同制、工程监理制。

(二)做好项目验收,强化绩效评价

做好项目验收。验收总结内容包括:一是项目实施和执行情况。项目建设内容和进度是否与下达的实施计划、批复的实施方案相符,项目建设进度和质量是否符合有关要求和标准,以及项目实施是否达到预期效果等。二是项目管理和资金财务管理情况。项目建设管理、监管制度和财务制度是否建立,项目法人制、招投标制、工程监理制、合同制、投资规模和资金预算控制措施等是否落实,财务管理、会计核算是否规范,是否设立项目专账明细核算等。三是项目建设管理责任落实情况。项目建设主体、管理主体、技术指导主体、建设管理责任是否落实,是否对项目建设全过程依法实施有效监管,相应措施及后续管理服务是否到位,项目信息反馈、进度报送制度建设及报送情况。四是项目资金到位和使用情况。项目建设资金来源是否符合规定要求,地方财政配套或自筹资金是否足额到位,财政资金拨付是否按工程进度或资金报账情况及时核拨,资金使用是否按实施方案、计划和相关规定及专款专用。五是审计和档案情况。是否按要求进行项目竣工决算审计,相关文件材料和档案是否齐全、规范。六是项目运行情况检查。项目是否正常运行,项目的社会、经济、生态效益和促进农民增收能力等情况。六是按照项目建设管理办法和资金管理办法的要求,做好竣工验收资料的收集和整理工作,确保竣工验收资料齐全、规范。

强化绩效评价,着重做好以下评价工作:一是实施方案制定:主要评价实施方案内容和实施方案报送情况。二是支农资金整合:主要评价财政部门整合相关资金的规模和渠道。三是资金项目管理:主要评价管理制度建设、资金执行进度、管理机制创新和管理工作开展情况。四是组织保障工作:主要评价组织协调机制、与部门配合程度、政策信息宣传以及有关总结、统计资料的报送情况。五是项目完成情况:主要评价项目建设内容完成程度、完成质量,是否按时检查验收。六是项目实施效果:主要评价项目实施情况以及取得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以及其他效益。七是违规违纪行为:主要评价被监察、审计、财政监督机构等查出或被新闻媒体曝光并经查实的违规违纪行为。

(三)加强队伍建设,科学资金监管

规范机构设置。按照“一级政府、一级财政”原则,单独设立乡镇财政管理机构。统一规范乡镇财政机构名称,乡镇一级的财政管理机构的名称原则上为“菖菖乡(镇)财政所(财政管理办公室)”,省确定的小城市培育试点镇设立财政局,经济较为发达的省级中心镇,也可以设置财政局。

合理确定编制。乡镇财政管理机构所需编制由县区在乡镇编制总额内调剂解决。按照乡镇规模(如小城市培育试点镇、中心镇、一般乡镇)、财政收支规模、人口数量、地域情况等,合理确定乡镇财政管理机构人员编制。经济欠发达、财政收入规模较小的乡镇,原则上配备3人;经济发展水平中等及以上的乡镇,原则上配备5人;中心镇等收支规模较大的乡镇,人员配备可适当增加。

科学设置岗位。按照预算编制、预算执行和财政监管“三位一体”管理改革和不兼容岗位须单设的要求,科学设置乡镇财政管理机构工作岗位,一般设置预算编制、预算执行、财政监督(重点突出财政资金监管职能)、政府债务管理、会计、出纳等岗位。同时,按照“统筹兼顾、精简高效”的原则,可合理设置公共财政服务管理、国有资产管理、政府投资项目管理、档案管理等岗位。

加强队伍建设。有计划地组织乡镇财政工作人员进行系统培训,支持、鼓励在岗人员参加深造和职称考试等学习,提高乡镇财政人员的业务水平和工作能力。优化干部队伍年龄结构,优先将工作能力强、业务水平高的年轻干部充实到乡镇财政队伍中。稳定财政队伍,除提干等特殊情况,不得随意将财政工作人员调离财政岗位。加强乡镇财政干部考核力度,对财政工作突出的乡镇和工作人员给予表彰。

发挥乡财职能。特别要加强乡镇财政的监管职能,建立财政资金的检查、巡查制度,开展经常性的资金监管,确保辖区内的财政资金安全、高效使用。

摘要:目前财政支农资金管理使用中存在着财务管理不规范、项目资金不到位、项目管理不规范等问题,产生这些问题的主要原因是对支农资金管理重视程度不够、乡镇财政财力和村级经济薄弱、乡镇财政未有效履行监督职责等。加强财政支农资金管理需要加强制度建设、规范资金管理,强化绩效评价,加强队伍建设。

财政支农投入效益问题研究 篇6

一、加强财政支农资金的使用效益

什么是财政支农投入自己的使用效益?简单地说国家财政对农业生产及各方面配套设施等所投入的资金和所取得的效果之间的比值,也就是财政支农资金和效益之间关相对照的关系。所以,要使财政支农资金真正有效益,还必须做到以下几点:第一,要建立健全财政支农投入的效益型运行体系。第二,要有的放矢,提高使用效能,进一步推动农业和农村经济的稳定、有序的持续发展。第三,正确处理农业资金供给和需求之间的关系,合理解决他们之间的矛盾。第四,加强其他农业基金的投入,提高使用效能,促进资金的有效利用。

二、影响财政支农资金使用效益的主要因素

虽然国家财政加大对支农资金的投入,在管理方法上不断改进,投入资金在使用过程中获得的效益也发生了很大提高,可是,因为以前一些固定的管理体制和方法,使支农资金在使用过程中出现无目的、无计划性的投资,并且有关支农资金运行的法律、制度等都很不完善,也没有很强的宏观调控能力,因此在资金的使用过程中,出现了支农资金投入量大、低效益和资金浪费等现象,致使农业经济的总体效益没有根本提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 效益原则没有在财政支农资金的使用过程中得到体现

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第一,因为我国农产品以前供给不够,所以在制定农业发展的政策时侧重在实物数量的增加上,只是停留在基础性产品,不注重农产品的精加工,因此经济效益很低。第二,因为农业基础原则和整体性质,国家财政下拨资金对农业的投入,目的是为了满足社会需要,对国民经济建设和发展起着很大的推动作用。这样,就不可能把支农资金和增加农民收入,提高农业经济效益很好的结合在一起,虽然表面上农业和农村有了很大发展,但是财政收入的表面效益却表现不大。从上面这些可以看出,在国家支农资金的投入上,出现只追求表面效益和数量的不断增长,没有对提高农产品质量上下功夫,而对支农资金的管理和监督力度不够,没有长远打算,致使支农资金没有真正发生作用。

2. 财政支农资金投入的增加缺少稳定机制

近阶段,随着国家投入资金的不断增大,各级财政部门为农业的发展投入大量的资金支持,可是,还有大量的资金缺口。这样,支农资金很难持续稳定的增加,最主要的原因还是支农资金投入机制没有很好的完善。一方面支农投入资金的使用权和监督权没有科学的划分。当国家支农资金过少,除了一些社会公益项目如:基础公益设施、治理江河的水利设施等的投资,各级财政部门在财政预算资金的支配和编制上,缺少全盘考虑,所以,在真正的支农资金的农业支出方面的资金更小。另方面是资金的发放权利和项目的取舍能力没有很好的界定,职责不明,划分不清。主要原因有三个:国家财政部门对下级各财政机构没有科学的、严格的、操作性比较强的支付资金的制度,各个财政部门之间没有发展事业的整体规划,缺少严格的管控制度。二是由于国家财政部门的无偿支出,使企事业单位和农业机构形成较强的依赖思想,这就一定程度的限制了各部门自我发展、自我开拓的自觉性,造成投入机制签恰当。第三,没有完善的投资立法机制。虽然国家也颁布了《农业法》等有关法律,也对国家投入资金制定了很多保障措施,例如对支农专款进行配套投入和贴息制度等,但这只能对投入资金进行了大致的规定,在具体实施过程中还有很大空间,致使国家投入资金过分分散,支农投入资金欠缺,也很难使投入资金发挥应有的作用。

3. 财政支农投入资金对农业资源的有效配置、农村经济的发展都起着很重要的作用

因为以前计划经济的限制,国家财政支农资金只是限于平均分配上,对农村经济发展、提高农民经济效益影响不大,尤其是使用支农资金进行对农村资源进行合理配置、产业分工、经济协调方面,还有很多漏洞出现。

4. 对于支农资金管理还不够精细、严格

主要表现在管理的科学性不合理,有些支农的投资项目没有科学依据,也没有进行严格的市场考查和检测,很大程度上浪费了大量资金。另方面管理不规范,不科学,在对支农资金进行使用时,各部门之间职责不清,没有严格的界限,也没有健全的考核机制和激励机制,使投入资金获得的经济效益偏低。第三,由于没有健全的管理体制,尤其是在新的市场经济条件下,管理体制和市场机制严重脱节。

三、加强财政支农资金使用效益的有关政策及措施

财政支农投入资金要获得更大的经济效益,必须和有关国家支农投入的政策、管理方式、资金使用计划、项目的选取、分析、论证等因素有很大关系,另外,还与资金使用过程中的周围环境有很大关系,所以,要真正加强支农资金的使用效益,必须进行多方面的政策支持。

建立健全支农资金的投入体制,完善农业投资制度,提高财政支农投入总量。多方面汇集农业投资渠道。各级财政部门在保证预算内支农资金投入的前提下,充分发挥主体作用,保证金融机构的政策性和执行力度,同时,要打破国家投入资金的过分依赖关系,引导农民走合资经营、共同发展的道路。同时,建立健全农业资金投入制度,充分拓展市场机制,优化财政支农投资机构,进一步提高经济效益。总结经验,强化管理效益机制,从而使支农资金投入使农民获得最大经济利益。

参考文献

[1]高雄伟,董银果.国家财政支农的效益性与路径选择[J].科技导报,2006,24(6):67-72.

湖南财政支农效率问题分析 篇7

湖南是农业大省, 政府为扩大公共财政履盖农村范围而每年投入不少资金, 但究竟效果如何?下面从近年来湖南省财政农业投入状况分析湖南财政农业投入规模效率与产出效率。

1、湖南财政农业支持规模效率

(1) 财政农业支持与经常性收入的增长速度。据相关研究显示, 湖南地方财政支农金额在1996-2001年没有多大变化, 2002年后有较大数额的增长, 尤其是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以后, 财政支农投入明显增加, 从2003年的36.21亿元增加到2004年的74.13万亿元。表明党中央“工业反哺农业, 城市支持农村”的方针正在逐步得到贯彻落实。然而, 财政支农的增长速度极其不稳定。最高年份的2004年达到104.72%, 最低年份的2003年竟是-10.79%, 其它年份也是一高一低, 起伏较大。当然, 这与统计数据的出入不无关系, 如有可能将上年度的支农数据统计至下年度, 这样, 两个年度的差异就会增大。地方财政支农增长速度与地方财政收入的增长速度也不同步, 表中11年中8年的财政支农增长速度低于财政收入增长速度, 与我国《农业法》第三十八条的规定有较大出入。可见, 财政支农稳定增长机制还没有得到法律应有的保障。

(2) 财政农业支持额占财政支出的比重及财政农业支持额占农业GDP的比重。表1显示, 湖南财政农业支持额, 不管占财政支出总额的比重还是占农业GDP的比重都很低, 前者在7%左右, 后者在3%上下。而全国平均水平前者是8%左右, 后者是8%以上, 发达国家财政农业支持占农业GDP的比例按相同口径在30%-50%。表明湖南财政支农还有进一步加大的空间。

(3) 湖南与部分其它省市农业投入横向对比。从图1的横向对比中发现, 湖南人均农业投资额 (75.84元/人) 既没有达到沿海发达省市 (如浙江省是141.11元/人) 的水平, 也不如一些西部省份, 与全国平均水平 (81.3元/人) 尚有差距。进一步证明湖南农业投资规模效率较差, 需要引起各级政府的高度重视。

2、湖南财政农业支持产出效率

(1) 农业增加值 (GDP) 与财政农业支持总额的比值。农业支出效益系数是指每一元的财政农业投资所带来的农业增加值。尽管从理论上讲, 各种渠道的农业投入或者说投入的各种农业生产要素均可增加农业生产值, 但其它渠道投入的作用大小无法分清, 因此, 这里只就财政农业投入作出分析。表2中明显看出, 农业支出效益系数在逐年降低, 从1996年46.45%降到2006年的15.8%, 尽管个别年份略有回升, 但未改变整体下降的趋势。

(2) 财政农业投入资金的产出弹性分析。农业投入资金产出弹性是指农业GDP增长速度与财政农业支持额增长速度之比, 即财政农业支出每增加1%所引起农业GDP增加的百分比。相关数据表明在1996-2006年中除个别年份的产出弹性高1外 (1999年大于1是因为两者的增长速度均为负数所至) , 其余年份均低于1 (有的年份为负数是因为两者的增长速度之一是负数) 。说明湖南财政农业投资效率是令人担忧的。

二、提高财政支农资金管理效率的机制创新

从上面的分析可见, 湖南财政支农效率低下存在体制和机制诸方面的问题, 在政府财力既定的前提下, 提高政府农业投入机制效率的关键是如何提高政府有限农业投入的效益和如何发挥政府农业投入集聚效应。因此, 可以从以下几方面进行财政支农投入体制机制创新。

(一) 认真做好财政支农的预决算工作

认真编制好执行好预算是控制财政支农资金效率的第一关。我国现行的《预算法》对预算的编制原则、编制方法、编制程序以及预算执行等都作了较为详细的规定, 然而实际执行起来却有很大的偏差。因此, 要把好预算这一关, 首先是细化预算。就财政支农资金这一块来说, 各级政府编制预算要以部门预算为基础, 且预算要经常化, 不搞突击预算, 做到财政部门与农业主管部门充分沟通协调;其次是严格执行预算。每年编制的预算是经过人大审议通过的, 具有较高的权威性, 预算变动必须经过人大审议;再次是认真做好决算工作。决算工作是预算执行情况的总结, 是检验是否严格执行预算的依据。决算时总结预算执行的成功和偏差, 包括预算结余情况, 找出偏差的原因, 以便编制下年度的预算作参考;最后是人大机关要严格审核预算编制和执行情况, 要以对人民高度负责的态度组织相关专业人员对预算编制的科学性、可行性, 对预算执行的偏差性、效益性进行全面审核。

(二) 规范政府农业投入的项目管理

项目管理大体可包括项目申报、项目实施和绩效评价等方面内容。项目申报是项目管理的前期工作, 政府应编制并颁布“项目申报指南”, 使申报工作公开、透明、有序进行, 项目审批单位应认真审核项目的真实性、可行性及效益性, 必要时, 可组织专家评审, 实行项目公示制, 在项目决策上要体现群众基础。农民是支农项目的直接受益者, 也农业工作的实践人, 他们掌握的信息最充分。因此, 要畅通群众利益表达渠道, 让他们在项目决策上有充分的发言权;项目实施应实行项目法人负责制、工程项目招投标制、大宗材料政府采购制等一系列符合市场规则的运作方式, 避免暗箱操作;加强实施项目的效益评估和项目的后续管理工作。科学研究制定财政支农资金使用绩效评价的指标体系, 既要考核项目的经济效益也要考核项目的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 根据评估结果实施激励与约束并重的考核机制, 并建立绩效分配新机制和实行决策失误追究制。上述机制的运行应该通过《财政农业专项资金管理规则》、《农业投资法》及实施细则等法规条例予以保障。

(三) 完善监督机制, 增加财政支农的透明度

在财政支农资金分配管理中存在多重委托代理关系, 委托人与代理人信息不对称, 利益不一致。除了通过建立激励与约束机制使代理人与委托人的目标函数趋于一致外, 完善各种监督机制并加强监督, 使委托人更多地掌握代理人履行代理事项的信息。代理人信息优势减弱, 因而作出逆向选择损害委托人的情况就会减少。在财政支农管理中, 有人大机关、审计部门等外部监督, 也有财政、农业主管部门的内部监督。由于这些单位部门监督职责不清、监督动力不足, 所以监督效率不高。为此特建议, 各级审计部门设立专门科室, 负责对财政支农资金的分配、使用和管理情况进行财务审计和效益审计, 并启动复核审计程序;将社会审计引入到财政农业投入审计中, 以增强审计的独立性;加强对农业审计的绩效考评与奖罚机制;建立财政支农资金在运转各环节的公开制度, 各级政府部门可通过政务网络、报刊、会议、墙报等媒介充分公开支农资金和支农项目的信息, 自觉接受社会监督。

(四) 理顺部门职能, 整合支农资金

目前我国财政支农部门较多, 职能交叉重复, 许多支农资金在争项目分资金中无端被耗费掉。因此, 要理顺部门职能, 尽量减少委托代理的层次和环节。实行财政部门管资金, 其他涉农部门管项目规划论证以及项目的实施。较大项目实行国库集中支付制, 资金按进度直达项目, 小的项目实行项目资金县级报账制, 减少资金拨付的中间环节。加大支农资金整合力度。支农资金整合要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 以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为契机, 以县为主和多级次整合相结合, 以农业农村发展规划为依据, 以主导产业、优势区域和重点项目为平台, 以切实提高支农资金使用整体效益为目的, 通过建立政府领导、部门配合的协调机制, 整合各部门、各渠道安排的支农资金, 集中财力办大事, 逐步形成支农资金项目科学、安排规范、使用高效、运行安全的使用管理机制。

参考文献

[1]、熊德江.湖南省财政支农问题分析与对策研究[D].长沙:湖南农业大学, 2005

[2]、尹合玲.初析财政支农资金监督管理体制的建立[J].安徽农业科学, 2004, 32 (6) :1264-1266.

[3]、魏秀华.整合财政支农资金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J].边疆经济与文化, 2007, 12:12-14.

上一篇:高含泥量下一篇:载荷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