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南黎族艺术

2024-09-23

海南黎族艺术(精选9篇)

海南黎族艺术 篇1

0前言

创意产业以其高知识性、高附加值、强融合性的特点, 被认为是21世纪全球经济一体化的“朝阳产业”。近年来, 海南创意产业得到了加快发展, 创意产业日益成为海南经济发展的重要引擎。依托独天独厚的资源优势, 海南省“长流文化创意园区”、“呀偌达文化旅游区”、“陵水智慧村”、“三亚创意新城”、“海南国际创意港”等一批发展形态多样、各具特色的文化创意聚集区正逐步形成。而黎族在数千年发展进程中, 创造了灿烂的历史文化, 无疑是建设海南创意产业的一大亮点, 其发展愈来愈受到世人的关注。然而当前对黎族文化艺术还仅限于其外在静止状态的层面, 而未能真正挖掘黎族艺术自身在当代社会中的生命力, 使其具备在当代社会生长的持续力。在海南创意产业背景下, 黎族文化究竟应该如何相时而动, 同时又要依托现代产品形式, 融合现代技术, 进行创造性转化。从而实现黎族文化艺术与当代产品的巧妙结合, 借当代产品之行, 寄黎族文化艺术之神, 从而使得黎族艺术借助新的载体传承延续, 也使得我省当代的产品提升民族文化特色, 使得双方相得益彰。

1 海南创意产业与黎族文化的关系

1.1 创意产业的内涵

1998年, 英国创意产业特别工作组首次对创意产业进行了定义, 提出创意产业主要是“源自个人创意、技巧及才华, 通过知识产权的开发和运用, 具有创造财富和就业潜力的行业”。国际上比较通行的叫法是创意产业, 主要受英国影响。我国上海采用了英国的叫法, 北京、台湾和香港采用文化创意产业的提法。但是以上定义都有一个不足, 即没有揭示艺术在文化创意产业中的地位与作用。对文化创意产业或创意产业的内涵应做出如下概括:依靠个人的知识、智慧、技能、灵感、天赋, 通过科技与艺术这两大手段, 对文化资源进行创造、重构、嫁接和提升并与其它产业融合生产出具有文化艺术元素的高附加值的产品与服务, 以满足人类感性需要和理性精神需求的产业。

创意产业的独特魅力就在于, 它颠倒了传统的价值增值和产业划分标准, 将“创新”引入生产函数, 以高新的数字网络技术融合到传统产业中, 创造出新的价值增值源泉。创意产业是通过科学技术与文化艺术作为创意手段, 它在内容与形式上集科学技术和文化艺术于一身, 是迄今人类产业的最高级形式, 是人类的“朝阳产业”。

1.2 海南创意产业背景下是黎族文化转型的有利条件

1.2.1 独特的天然资源

海南岛上近120万黎族人民, 主要集居在海岛的中南部, 他们所集聚的中南部, 是海南岛旅游资源最为丰富而奇特的地区。黎族地区终年摄入的热量较多, 全年平均气温高, 降雨量多, 水资源丰富, 强光、高温、多雨结合, 构成黎族地区独特的自然条件。海南中南部极富特色的山地旅游、温泉旅游, 热带雨林的绿色旅游、森林旅游, 都全在黎族人民集居的地区。今日三亚市新开发和建成的南山、亚龙湾、天涯海角等著名的旅游区, 从古至今都是黎族人民劳动、生活的栖息之地, 与黎族有着历史的渊源关系。在海南创意产业背景下, 黎族地区无不仅凭着其优越的自然条件, 优美的环境和舒适的气候可聚集来大量的创意人才。创意产业的载体是人, 黎族文化创新艺术设计是否能发展关键在于是否能吸引创意产业从业者, 如:艺术家、文化人、设计师、工艺师及各种才能的自由职业者。优美环境有利于激发对黎族文化进行艺术设计创作灵感。

1.2.2 丰富的民族文化特色

黎族在海南岛这方热土上, 积淀了3000多年的悠久历史, 逐步形成自己璀璨而独特的文化, 具有很高的观赏和实用价值。黎族文化主要表现为:比如黎族古老的纹身文化历经数千年, 是黎族一笔机器宝贵的文化遗产, 至今仍为学者所关注。黎族文身被人类学者誉为“人体上的敦煌壁画”, 见过黎族纹身文化的人会经久难忘。而这些刻在血肉之躯上的由不同纹样的因素而构成的图案, 它包含着对生命的祈求, 对幸福的盼望, 对灾难的回避, 对青春美丽的展示, 也是黎族妇女人人追求的荣誉。又如黎族的纺织文化, 其先民掌握纺织文化伊始, 至今可以上溯到4000年前。世人称赞的黎锦, 在黎族悠久灿烂的历史文化中堪称一绝其深邃的内涵, 丰富的内容, 奇妙的技艺, 无穷的魅力, 闪耀着黎族人民的智慧之光。黎族的纺织文化, 经纺织革新家黄道婆的总结和传播, 在我国纺织史上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写下了厚重的一笔。在海南创意产业的大发展背景下, 而丰富独特的黎族文化是不乏可进行创新的艺术设计元素。可以通过创意手段对黎族具有民族文化特色的元素进行艺术设计, 使之赋予新的附加值, 以实现自主开发具有黎族文化特色品牌形象。例如可举办一些定期具有特色的黎族文化“黎族文化艺术展览”、“黎锦设计大赛”等, 这不仅可以挖掘出具有特色的黎族文化元素, 而且还通过创新改造黎族文化艺术以满足每年来海南旅游的大批愿意尝试创新产品的国内外高端的游客的需求。

1.3 海南创意产业的发展为黎族文化的挖掘和艺术设计提供崭新平台

海南创意产业的发展为黎族文化的挖掘和艺术设计提供了良好的大环境, 为黎族文化的创新设计、自主品牌提供了崭新的平台。具体表现为:海南创意产业为黎族文化的艺术设计建立了政策保障系统, 海南正逐渐形成一批发展形态多样、各其特色文化的创意产业聚集区, 如海南省“长流文化创意园区”、“呀偌达文化旅游区”、“陵水智慧村”、“三亚创意新城”、“海南国际创意港”等都是经过创新手段的创意文化产业区。这些为黎族文化的艺术设计不仅提供了一定的人才技术资源和很好的学习以及创意源泉, 而且提供了黎族文化艺术设计展示、营销的平台, 使其被群众认可, 为黎族文化创意园的发展提供可能。

2 海南创意产业背景下黎族文化现状分析

2011年8月, 海南省人民政府出台了《关于支持文化产业加快发展的若干个政策》。在政策的推动下, 海南创意文化产业发展迅猛。海南省统计局数据显示, 2010年, 海南文化产业人数10.16万人, 全省文化产业增加值43.26亿元, 占海南GDP的2.11%, 占第三产业增加值的4.75%。虽然总量不大, 但我们可以看出, 海南创意文化产业已经成为海南国际旅游岛建设中一支不可忽视的力量!而黎族地区的地理环境优势和悠久的历史文化都与海南创意产业建设有着密切的关联, 可以说黎族文化艺术设计是海南创意产业建设的重要组成内容, 是一项十分重要的工作, 它具有不容忽视和低估的重要性。但是, 目前黎族文化在艺术设计过程中仍存在着一些问题, 具体表现如下几个方面:

对于黎族文化艺术设计认识不足, 对其发展不够重视。据知某地的一处黎族聚居区文化园内认为将一座座二至三层的小楼红瓦粉黛, 外墙表面粉刷绘制几幅黎族的传统图案, 就是对了黎族文化的传统建筑的艺术创新。要明白, 无论是干栏式或是船形屋建筑, 黎族从来没有也无法将绘制的图案表现在墙面上, 谷仓更不可能在屋顶上。对黎族文化艺术设计应该建立在正确的黎族文化的基础上进行创新, 而不是随意篡改。

本土人才的匮乏。一方面, 在海南的创意产业领域, 非常缺乏既懂文化属性又懂市场属性的复合型人才, 另一方面, 黎族的文化资源十分丰富, 很多文化产品也具有相当的艺术水准, 但是却十分缺乏市场的运作和推广, 而没有实现艺术作品市场价值的最大化。笔者曾参加一次黎族文化园设计中标评审会, 来自全省选送的设计图样, 令黎族领导和评审专家们大跌眼镜, 最后除评出一个二等奖外, 其他奖均空缺。

黎族文化展示内容单调, 缺乏创新性。据笔者不完全调查, 海南已经开放、正在建或准备建的黎族文化园项目至少有十个以上, 而多数项目面貌雷同, 展示内容相似, 有的甚至连名称都相同, 大体都是利用本地的自然风光, 有黎族男女服装、竹竿舞的表演等, 文化内涵和设施简单单调、规模小, 缺少黎族支系和地域特色和创新性, 没有认识到黎族文化艺术设计的有利条件和独特优势。无法吸引来自国内外的不同游客的的眼球, 以及对新鲜创新文化的需求。

3 海南创意产业背景下黎族文化艺术设计的策略与发展

依托海南创意产业的发展优势, 对黎族文化由救济式保护向开发式发展转变。要想很好地保护好黎族文化, 单纯靠将其确定为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不够的, 单纯以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视角对其加以传承是很狭窄的一条路径。创意产业的兴起和发展不仅开创了一个新的产业类型, 同时它也催生了人们从传统审美和传统艺术创作中去找寻灵感、题材和资源。黎族文化就有了被市场、艺术创作、消费群体重拾的可能。海南创意产业的发展优势不单纯是一种成熟商品经济的优势、完善创意产品的市场优势, 它实际上己经为黎族传统文化与艺术的发展开辟了新的空间, 为我省乃至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 (民间传统手工艺) 建立动态、长效、可持续保护机制开辟了新的路径。基于黎族文化自身的艺术设计和其他发展现状, 整合文化创意产业体系, 对黎族文化的发展提出以下几个方面的策略:

3.1 以完善的规划和政策推进黎族文化艺术设计的发展

要大力发展黎族文化艺术设计, 必须为其创造良好的创业环境、高效的政策支持机制、高技术的基础设施、相互接驳的产业链条, 建立起一个高度市场化的交易平台。虽然黎族文化产业体系已经初步成形, 但是因为目前的诸多不完善以及产业系统的市场化程度不够高, 所以还存在着对其发展的争议性, 因此发展黎族文化艺术设计, 可以借鉴先进城市的经验和做法, 建立健全的组织领导, 成立黎族文化艺术设计协会。根据黎族文化发展现状, 制定有特征、有区别的、针对性的、有重点的建立发展规划和行动纲领, 统筹、协调和指导黎族文化艺术设计的发展。政府有关部门要加强沟通协调, 并按职责分工加强对黎族文虎相关艺术设计行业管理和企业服务工作。此外, 还要采取切实有效的政策措施, 鼓励、支持和引导黎族文化艺术设计基地建设、公众创办艺术设计企业、加研发投入、扩大艺术设计消费和政府采购、培养和引进艺术设计人才等。

3.2 吸引和培养高层次的黎族文化艺术设计创意人才

黎族文化艺术设计关键在人才。人才是黎族文化艺术设计的一大瓶颈, 创新设计人才匮乏, 制约着黎族文化艺术设计的发展。抓住多区域合作的培养新兴机遇, 利用海南省建设国际旅游岛的优势条件以及凭借黎族文化独特的优美的自然环境, 吸引创意产业的领军人物, 大力和引进传媒人、策划人、出版人、设计人、广告人、经纪人等创意人才, 特别是多媒体设计人才、会展设计人才、广告设计人才、文化经纪人、游戏产业人才。加快培养本土文化优秀创意人才, 大力引进国内外创意高端人才, 建立人才引进、选聘、使用、培训及待遇机制, 培育创意产业领军人物。通过教育、培养等途径, 使传统文化工艺人与新培养的创意设计人才、文化市场运作人才等有机组合, 培养和造就具有本土文化背景、具有民族传统技艺和现代设计创意设计理念的独特的人才, 为创意产业的发展提供有力的人才队伍支撑是当务之急。

3.3 走产业化道路, 创立民族品牌

创意产业的发展一个核心就是创新, 可以说没有创新就没有创意产业。海南创意产业背景下, 形成一批布局合理、各具特色的创意产业园和创意产业基地。如果把黎族文化纳入海南创意产业的体系, 并整合利用海南创意产业下文化、娱乐、会展、旅游、科技、信息等资源对黎锦、创作工艺等加以改进和完善。例如, 黎锦传统的、无分工的、完全靠手工操作的劳作方式可以通过现代产业的生产工艺流程和生产所代替, 甚至可以机器的批量生产代替原始的手工创作。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不能停留在为了保护而保护的层面, 而是要通过某种路径, 对传统文化进行行之有效的自主开发。要想在新时代的浪潮中抓住创新发展的契机, 主动设计无疑是创新发展的首要之举, 特别是产品的功能和外观设计上迫切需要进行再设计。可通过会议、节庆、旅游, 以及模特、时装、设计、鲜美等大赛活动的方式将其展示, 以实现建立若干个品牌优势、竞争力强、市场前景好、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黎族文化创意企业集团。在保持黎族文化、艺术内涵的前提下, 这样的产业化创新为黎族文化的发展开辟了新的路径。

4 结束语

创意产业作为新兴朝阳产业, 客观上有着巨大的发展潜力和空间, 但从海南创意产业的特点及其发展现状来看, 我省黎族文化艺术设计正处于向自主品牌设计的内销模式转型, 关键是改进黎族文化艺术设计观念和发展理念, 向创意新设计、创新制造的自主品牌推进。加上国家在政策上宏观的支持文化创意产业发展, 海南黎族文化艺术设计有望快速进入新的繁荣时期。我们需要做的就是把对黎族文化的发展同推动和完善具有海南特色的创意产业的发展之间架起一道理论与实践的桥梁, 使二者相互借鉴、相互融合、相得益彰, 共同发展。

海南黎族艺术 篇2

二、节日期间,各单位要根据实际情况妥善安排好值班和安全、保卫等工作,遇有重大突发事件发生,要按规定及时报告并妥善处置。

2015海南黎族“三月三”昌江主会场活动

“三月三”作为黎族苗族千百年来流传下来的文化瑰宝,于经国务院批准列入了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记者从“三月三”昌江主会场活动新闻发布会获悉,今年的“三月三”强调“群众娱乐”这一特点,活动精彩纷呈。

据主办方介绍,活动期间,游客不仅可以观看“山海黎乡・纯美昌江・激情三月三”开幕式、闭幕式主题文艺晚会,还可以前往昌江文化公园观看奇石展、书画摄影展、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展,欣赏民歌对唱和群众欢乐大舞台文艺演出。

如果您是一名“吃货”,那么可以选择参加特色商品、美食一条街活动和群众游园娱乐活动,还可以前往昌江文化公园广场品尝乌烈乳羊、霸王山鸡、竹筒饭、煎堆、粽子等昌江特色美食。

如果您是一名“驴友”,那么可以选择攀登昌江保梅岭森林公园,鸟瞰久负盛名的石碌铁矿露天开采盛况和昌江县城风光,感受原始生态热带雨林带来的无尽欢乐。

海南黎族艺术 篇3

一、黎族饮食文化

目前黎族人口达131万, 占海南总人口的15%, 分别聚集在五指山、东方、三亚、乐东、琼中、保亭、昌江、白沙、陵水9个市县, 黎族有“ (亻孝) ”、“杞”、“本地”、“美孚”和“赛”五个支系。黎族传统饮食习俗, 从形式到内容都十分丰富, 并形成特有的饮食文化, 在黎族饮食中, 有独特风味的有以下四种:

(一) 黎族“茅台”山兰酒

1. 特点

山兰酒是黎族的“茅台”, 称之为“biang”。山兰米含有极为丰富的营养, 以这种稀有树叶制成的酒饼更含独特悠香。山兰酒除了清醇可口、味美甘甜以外, 还有延年益寿、补气养颜和滋阴补阳的功效。消食去滞, 数饮愈伤生肌, 常饮驻颜长寿。黎家妇女生孩子之后, 都要喝此酒用以滋补养身, 去湿防病。

2. 制作方法

它是用黎族所居山区一种旱糯稻———山兰稻米和黎山特有的植物, 运用自然发酵的办法制成。制作时, 将山兰米蒸熟揉散成粒, 再把用黎山特定植物和米粉制成的“球饼”碾至粉状掺入其中, 然后放置在垫满芭蕉叶的锥形竹筐内, 上面也用芭蕉叶封盖。三天后, 朝下的竹筐尖部开始往置于筐下的陶土罐子里滴出浆水, 这就是山兰纯液, 呈乳白色。待山兰纯液滴干后, 竹筐内的酒渣还可再用黎族传统工艺进行酿造, 酿造出来的酒就是山兰白酒。逢贵客共临或重大节庆, 一家开坛举寨飘香。由于酒与糟混在一起, 为了不致喝进糟, 便用竹竿插入坛, 众客齐吸, 古人有“竹竿一吸胜壶觞”的诗句。

(二) 竹筒饭

1. 特点:

米饭软糯, 富含竹子的香味

2. 制作方法:

以山兰稻中的香米为原料, 砍下家种的粉竹或山里长的山竹, 锯成一节一节的竹筒, 然后装进适量的香米和水, 再用香蕉叶将竹筒口堵严, 放到炭火里烤, 烤至青竹变焦, 饭便熟了。

(三) 南杀

1. 特点:

“南杀”有一种浓郁并独特的气味, 常吃“南杀”可以清除体内毒素和身体内的杂质。特别是黎族砍山栏, 收拾焚烬余杂的劳动时, 灰尘冲天, 吃了“南杀”可排除被吸进肺部的尘埃。

2. 制作方法:

“南杀”是黎家酸菜。“南杀”的腌法:一是将黎语叫做“里嫩” (剥去叶子取其幼茎) 或“芝温” (取其幼茎和叶子) 的野菜, 用冷饭和水冲调, 入坛密封一个月, 让其发酵成为独特气味的酸菜;一是把牛或山鹿的脊椎骨斩碎, 也可将田蟹、小青蛙、蚂蚱和其他小动物切碎, 与半熟的热干饭拌调, 加进量食盐或盐水, 入坛封存, 经过一个月以上甚至一两年时间发酵一取出食用。

(四) 鱼茶

1. 特点:

鱼茶味酸而微咸, 甘香可口, 诱人食欲。吃白沙鱼茶, 一次怯之, 二次适之, 三次瘾之。闻时臭, 吃时香, 咬食时柔软且稍韧, 气爽神清。

鱼茶其实是一种特制的鱼。因食用时要用水冲泡, 喝其水, 食鱼肉, 和泡茶的方法类似, 所以“盗”了茶名。

2. 制作方法:

把鱼的内脏取出, 将鱼洗干净, 切块加盐, 腌上一二个小时。挤干盐水后, 掺入凉米饭、酒曲或炒米搅匀, 再装进没有油渍的坛子里, 加盖密封。夏季放至7-10天即可启盖食用;冬天, 则放半月或一月方可食用。密封过程十分忌沾到油, 否则便会腐烂。

二、推广海南黎族美食

(一) 利用报纸、电影、电视等媒体以及多种机会宣传黎族饮食文化

海南地方政府应当善于发现、利用报纸、电视台、电影、小说、摄影、演艺等形式宣传推广黎族饮食文化。

(二) 召开黎族饮食文化展示与招商推介会

黎族在历史上曾经创造出来了丰富多彩的文化, 比如黎锦、竹筒饭、船型屋、打柴舞等等, 有些已经被人们熟知, 但黎族美食不为人们熟悉。相对于云南纳西族、哈尼族等民族文化来说, 黎族文化内容更为丰富, 类型更为多样, 但是, 海南黎族饮食文化之所以没有成功地在旅游市场上树立品牌, 吸引旅游者, 与政府和社会各界对黎族文化的包装和推销力度有很大关系, 也与黎族自身对待自己饮食文化的态度有密切关系。

海南省政府利用和搭建各种平台, 采取多种方式, 对外积极推荐黎族文化项目。展示和推荐的方式可以多样化, 既可以由省政府召开黎族饮食文化展示与招商推介会, 也可以由各市县推荐黎族饮食文化项目, 省电视台策划黎族饮食文化的展示与宣传节目, 形成“政府做黎族饮食文化项目品牌、企业投资黎族饮食文化产品”的格局。

(三) 民族元素做招牌

海南菜文化的欠缺, 是海南菜发展的软筋, 挖掘、收集、整理海南菜文化史料, 更多地注入海南菜文化元素, "克隆"包装出时髦的新黎菜, 突出品味, 突出情韵, 将使海南旅游更加具有独特和鲜明的地域特色, 增添国际旅游岛的魅力和吸引力。

文化是国际旅游岛建设的灵魂, “越是民族的, 就越是世界的”, 饮食文化特色是海南国际旅游岛建设成功的关键。没有文化的饮食必将失去市场的竞争力和吸引力, 难以得到可持续发展, 一个“美味”的海南国际旅游岛, 令人期待。

摘要:本文通过浅析黎族饮食的发展, 挖掘其市场, 宣传其文化, 向世界推广其特色, 使它成为国际旅游岛建设的亮点。

关键词:黎族,饮食,文化,推广

参考文献

【1】中南民族学院编辑组《海南岛黎族社会调查》上、下册广西民族出版社1992年出版

【2】周智武海南岛的开发与黎族饮食文化的发展中国科技信息2005 (14)

海南黎族艺术 篇4

作者:海南中学高二15班 柯维凌、李乔力、俞瑾、李嘉琦

摘要:本文系海南中学高二年级学生社会实践论文,文章观点属于小组同学对乐东经济发展的一些建议。

三天的社会实践活动结束了,儋州、乐东、昌江是我们这次光临的三个市县。其中乐东是海南省西南部沿海的一个少数民族自治县,也是海南省面积最大、人口最多(约48万人)、文化较为发达的一个县,因此,它的发展对海南西南部的经济发展有着至关重要的推动作用。

我们以前也去过乐东,但这次去发现变化并不太大。乐东发展不起来,对全省的建设与发展社会主义新农村来说,是个制约。虽然乐东整体经济总量不大,但由于乐东县外区(沿海地区)五大镇(九所镇、黄流镇、佛罗镇、莺歌海镇、利国镇)的经济水平相对好一些,导致乐东县的年均生产总值稍高过周边市县,所以一直也没摘到全国贫困县的帽子,也就失去了每年国家给予的几千万元的补助资金。再加上这次我们深入到乐东县城——抱由镇的黎族村寨去参观,看到一户户的贫困家庭,满村的泥土茅草房,满地的垃圾,我们感到无比失望。而且抱由镇的文化建设仅仅新增了一个文化广场和电影院;服务行业滞后,全镇才有一个像样的宾馆„„似乎没让人看到所谓日新月异的变化。因此我们觉得:乐东要真正发展,需要全方位地整和当地 1 资源优势,将县城由内陆迁往沿海地区或高速路口,充分发挥少数民族的优势,利用外区沿海乡镇,带动全县经济发展。

据资料记载:在“十五”规划期间,乐东全县生产总值从2000年的171990万元增加到2005年的211399万元,年均递增7.6%;人均生产总值从2000年的4093元增加到2005年的5099元,年均递增6.7%。虽然乐东的发展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仍需努力。目前乐东全局的新发展思路是:城乡互动,三次产业联动,做大做强沿海,加快发展山区,以外带内,内外互动,两翼推进,促进区域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这个是一个很宏观的目标,但并没有具体地强调细节问题。对此,我们小组四人提出几条对乐东经济发展的看法:

一、积极调整产业结构,以第一产业为主导,务必加快发展第二、第三产业。

乐东是海南的农业大县,拥有耕地45.5万亩,也是全国最大的腰果生产基地、全国香蕉之乡、海南省重要的南繁育种基地、海南重点冬季瓜菜生产试验基地、全省高位池养虾基地和粮油、芒果、槟榔、橡胶生产基地等,如此雄厚的农业基础和优势,为什么还不能带动全县经济发展呢?原因就是当地没有很好地整和这些优势,只是单方向发展,没有充分结合,没有迁移发展,导致产业结构单一,效益低下。

当我们的旅游车行驶到乐东境内时,在西线高速路两旁看到有成片成片的香蕉林,规划得很好,面积很大。据资料记载,乐东全县种植香蕉10多万亩,真不愧为香蕉之乡。但近两年的几场大台风已经对乐东的香蕉产量大打折扣,县委、县政府也曾经集中精力去全面恢 复香蕉林,但人算不如天算,台风每年都会几次光临海南,都会破坏大量的农产品。因此近年来乐东的香蕉产量不理想,甚至还传出了香蕉有毒的谣言。因此我认为,既然香蕉产量渐渐低下,政府就应该快速反应,开发更有价值的替代品,如制成一些嘭化食品、制成一些可保存更久的糖果、果汁等以香蕉为原料的产品,既可以从多个渠道利用和销售香蕉,也可以加快发展第二产业。还有一个例子:莺歌海镇的海产品是乐东最丰富的,但现在莺歌海只是纯粹地抓鱼、卖鱼,并没有很好地形成一条产业链,失去了很大的发展空间。所以乐东县应考虑在莺歌海建一个专门的海产品加工厂和销售点,形成专人捕鱼、专人加工、专人销售、专人管理的商业链条,一定能为乐东经济发展做出巨大贡献。

其实乐东也拥有十分丰富的矿产资源。据资料记载,目前在乐东已探明的矿产有钼、铅、锌、钨、石墨、高岭土、花岗岩、黄金等,莺歌海具有793.6公顷的盐场,第二产业的发展潜力是十分巨大的,但现在县委、县政府并没有把精力放在工业上,导致产业的偏移和结构的不合理。第一产业的比重过大,第二、三产业的比重太小,发展之所以失去了更多的动力。

现在乐东县政府制定出了今后农业发展的路线,即“一条绿色长廊,两个生产基地,三条特色产业带”,这个路线无疑为乐东今后农业发展指明了一条道路,但是,对于第二、三产业的发展,并没有太多的新的政策,我认为这是不重视的表现。据调查,乐东第三产业发展是有很多契机的。比如有很多的招商项目可以大力发展:岭头渔港 渔业综合码头、精制盐加工、尖峰岭森林旅游项目及民俗风情村、毛公山自然景观区、尖峰叉河口水电站、茸鹿水电站、大安镇十三公里水电站、龙沐湾滨海度假村、龙栖湾滨海度假村、抱由镇农产品批发市场等,其中据群众反映和实地勘察,龙栖湾是完全有潜力发展成为海南的第二个亚龙湾的。况且,第二、三产业发展得好,还可以提高就业率,增加农民的收入,提升当地品位和知名度。所以,只要县委、县政府重视起来,积极调整产业结构,平均分配对一、二、三产业的投入力度,尽快提高第二、三产业占全县经济总量的比重,乐东的经济才会出现新的生机。

二、充分发挥当地少数民族优势,发展民族特色产业,加快民族发展。

乐东的黎苗族人口总共有18万人,是一个民间艺术、民族文化蓬勃发展之乡。当地完全可以利用当地丰富的少数民族资源来发展民族特色产品,如黎锦、剪纸、灯艺文化等。而且乐东内区主要是以少数民族人民为主,所以,发展民族特色产业,可以帮助以抱由镇为中心的内区经济较为薄弱的万冲镇、大安镇、志仲镇、千家镇发展经济。

乐东县大安镇是“中国民间艺术(剪纸)之乡”。为了传承和发展黎族剪纸文化,乐东县政府及文化部门把黎族剪纸列入非物质文化加以保护,常年不间断地举办剪纸创作学习班,现已发展具有将近100人的黎族农民剪纸画创作队伍,创作了一大批优秀的黎族剪纸作品。在我看来,这是一个非常好的开端,乐东县政府应该更多地去发掘更多的民间艺术,如可以将黄流的灯艺文化节发展成为一个像黎族“三 月三”这样的面向大众的,有规模的一个节日,这样不仅丰富当地居民的文化生活,还可以增加创收,两全其美。

在此基础上,乐东县委县政府提出了加快民族发展的思路,即:抓好“三个稳定”——稳定居住条件,稳定提高收入,稳定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打牢“三个基础”——打牢经济基础,打牢基础设施,打牢基础教育。有了政策上的支持,我相信,少数民族地区的居民可以在生活条件逐步改善的基础上,积极宣传和发扬优秀的民族特色文化,使乐东的民族自治出现新的成果,带动内区的经济发展。

三、高举十七大旗帜,大力做好民生工程,抓紧改善社会事业,提到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着力改善人民生活条件,为新的经济发展奠定群众基础。

一定的政治经济决定文化,文化又反作用于政治经济。人民是社会生活的主体,也是文化创作的主体,因此发展经济必须依托人民的支持和帮助,只有大家一起去探索,一起努力,社会才能又好又快地发展。

乐东的社会事业建设在近几年来还是取得了比较大的成绩。在文化建设方面,乐东正逐步建成了三大娱乐文化圈——望江娱乐文化圈(沿海东部,以利国镇为中心)、黄莺娱乐文化圈(沿海西部,以黄流镇为中心)、山城娱乐文化圈(山区,以抱由镇为中心),抓住重点,不断创新,这是乐东对文化建设方面的原则和具体措施。

在广播电视上,乐东县实现了“三个转移”:广播从有线到无线调频、电视从有到无、节目从单一到多套;并将村村通广播电视纳入 发展轨道。我们这次去抱由的黎村参观,发现唯一令人欢喜的就是家家户户门前都安装了天线,而且家家户户都有电视,这现象虽然在其它省市的农村很普遍,但乐东这个不发达的地区也建成了这样的设施,证明省委省政府、县委县政府对人民文化生活的高度重视,应大力赞扬。因为只有通讯水平提高了,人们能够从更多的渠道了解国家,了解社会,也可以注意最新的农业产品、农业技术、文化的日新月异„„对提高人们的整体素质是有很大的帮助,那么发动大家发展经济便不再是难题。

在教育方面,也跨了一个大台阶。成绩主要表现在四个方面:基础教育成绩斐然、办学条件明显改善、师资培训初见成效、教育质量稳步提高。众所周知,乐东的乐东中学、黄流中学等是海南省级重点中学,从里面出来的人才不计其数,所以,这两所重点中学应该继续保持先进的教育水平,提供经验,起到带头作用,帮助乐东其它中小学、职业学校发展教育,为经济发展提供智力支持。

除此之外,乐东的体育工作、医疗卫生等也有显著成果。当然,乐东县政府也要看到文化建设的不足:基础差、步伐滞后、不够创新,所以我认为,乐东应该向其它市县学习,学习更好的、更多的文化发展模式,加大财力的投入,更全面地发展社会主义文化,为经济发展提供强有力的后盾。

四、加快发展九所新区,并考虑将县城迁至九所镇或邻近高速路口的地方。

这一条建议看起来似乎有些难做到,但我们认为十分有必要。原因有三:

一、交通的便利与否是关系到该地经济是否能快速发展的重要先决条件。我们去抱由的时候,是从九所高速路口下,才转而进入抱由,然而九所高速路口离抱由镇还有45公里,又驶了半个多小时,所以想去一次抱由是有点困难的。况且抱由是乐东的县城,交通都不便利了,很多企业及很多发展的契机都不愿意费周折来到抱由投资,所以县城经济不好,怎么能起带头作用,领导其它乡镇发展呢?

二、抱由是以少数民族人民为主,生活习惯、经济水平、教育水平、意识观念都与汉族人都有差异的地方,这样不好统一全局的发展,将县城迁出后,在少数民族聚居地设立自治镇等,让少数民族的同胞在充分享有自治权利的情况下,在汉族的统一领导下,发展自己民族的特色产业。三、九所是乐东外区五大镇之一,也是乐东最富裕的一个镇,正在兴建的九所新区是乐东外区初步实现城市化的一个阶段性标志,也是全省重点城镇建设示范区。虽然九所新区只有乐东1/4的人口(约11.5万人),但经济总量却高于全县的1/3,且九所在西线高速路出口处,南临三亚市,北接东方市,临近抱由镇,地理条件优越,经济基础好,镇政府可以考虑将县城迁至九所镇,必将能更好地发展乐东经济。

五、充分开发乐东境内的旅游资源,争取将乐东的旅游业收入作为经济发展的新增长点和新的增收渠道。

乐东的旅游资源是极为丰富的,尖峰岭热带森林、西山岭景区、大元军下营石刻、古海遗迹景观、保国农场东侧毛公山特殊形象景观等是乐东旅游的代表,同样,黎族颇具特色的民族文化和风情,也有独特的旅游观光价值。

其中最具有代表性的是尖峰岭国家森林公园。其位于海南岛西南部,总面积4.5万公顷,森林覆盖达96%,拥有我国面积最大、保存最完好的热带原始雨林,还有16公里长的银沙海湾,是中国唯一的山海相连的国家森林公园。登上山顶,林海、云海、雾海、大海“四海齐观”,堪称国内一绝。公园分布着七大植被类型,物种资源非常丰富,其植被的完整性和生物物种的多样性可与南美、热带非洲的热带雨林媲美。拥有维管植物2800多种,动物4370多种,被誉为“热带北缘的物种基因库”。是海南省旅游规划“八大”优先发展区域,被定位为运离尘嚣的、高质量的生态旅游和休闲度假区。

还有独具一格的毛公山。其座落于海南省乐东保国农场场部东侧,距天涯海角旅游点40公里,其山型酷似毛泽东主席,形神兼备,雄伟壮观,是一处罕见的自然景观。1991年,毛公山经国家环境保护局自然保护司、海南环境资源厅和海南省旅游局组织专家考察论证,始建“保国毛公山旅游景区”。现景区内建起瞻望台、敬拜堂、纪念碑、毛泽东雕像、毛泽东史记红墙壁画、园林绿化小区,集山体、石景、瀑布、溶洞、野生动植物、湖光山色、登山观海及黎村苗寨等为一体,形成一个融自然景观、革命传统教育、旅游观光、度假购物的具有民族特色的旅游区。毛泽东主席的亲属多次亲临视察敬瞻;国际友人和国内外游客纷纷慕名而来。毛公山已成为海南旅游的一个特 殊景点而享誉国内外。我们这次也去参观了,果真名不虚传,同学们有很大反响。

诸多事实表明,乐东的旅游在全省来说是非常不错的,但是还没有形成一种集旅游、度假、娱乐为一体的良好的旅游环境,比如旅游景点的宾馆、餐饮等服务设施不完善,交通不是很便利,接纳的旅游团、散客不多,没有很好的经验等等。因此旅游业还没真正成为乐东的支柱产业,希望乐东县委县政府能重视起来,优化旅游环境,发掘旅游资源,把乐东旅游办好、办强。使旅游业逐步成为乐东的支柱产业,使乐东增收,发展。

六、加大扶贫开发力度,利用县内国营农场的资源和经济条件,促进乐东经济全面发展。

中共乐东县委书记吴井光在最近召开的一次党代会上强调,要积极发展农村经济,增加农民收入;要坚持以人为本,着力解决农民生产生活中最迫切的实际问题,真正把我县的扶贫开发办成民心工程,力求惠及全县偏远地区农民。要下大力气抓好山区产业化扶贫,按照“统一规划、统一种苗、统一育种、成片开发、分户管理”的扶贫开发模式,积极鼓励农民发展橡胶业、槟榔业等生态经济,发展养猪业、养羊业等林下经济,着力解决生态保护与经济发展的矛盾;同时,要搞好农民的实用技术培训,提高农民的农技水平,向管理要效益,有效解决我县扶贫工作“年年扶贫年年贫”的老大难题。县委县政府对扶贫工作的重视,表现出了他们对目前乐东经济发展滞后现象所做出的努力,广大人民群众应给于积极配合,社会企业也应该做更多的社会 公益事业及援助事业,争取有效地解决乐东县扶贫工作中出现的问题。

再来谈谈乐东国营农场的问题。目前乐东县内有7个国营农场:乐光农场、乐中农场、山荣农场、福报农场、抱伦农场、保显农场、保国农场。这些农场都有丰富的橡胶资源和各自的支柱产业,而且很快这些农场将不再是国营的,而是归省政府和当地市县政府来管理,所以,乐东应该抓住这个条件,可以适当扩大农场的经营权和管理权,加强与海南农垦的合作交流,让更多的农民到农场中适应不同的环境,学习不同的知识,开发不同的产业项目,促进乐东全面发展。

以上六个观点便是我们对乐东经济发展提出的看法,希望乐东县政府能清楚地认识到工作中的不足,积极寻求新的发展空间,在发展中坚持落实科学发展观,以科学发展的态度指导全县;坚持以人为本,执政为民、执党为公;加强全县的党政领导集体、党员干部的个人素质和全局意识;在全县开展学习“十七大”的重要精神,以最新的理论、最新的发展策略指导工作;坚持不懈、锐意进取、积极创新;我们相信:乐东明天会更好!

参考文献:《海南年鉴》

《乐东“十五”期间经济运行分析报告》

《海南国家地图册》

2007年12月1日

海南黎族艺术 篇5

关键词:海南,黎族舞蹈,黎族故事,传统文化

黎族传统舞蹈具有古拙、质朴的风格和娱乐健身等特性, 并带有丰富的传统祭祀与节日文化色彩, 极具民族特色。它凝聚着黎族人民的劳动智慧, 体现了黎族同胞百折不饶的顽强意志和积极向上的乐观主义民族性格。它是中华民族灿烂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也是中国民间舞蹈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黎族故事》以歌伴舞、以诗为画, 以黎族人民特有的图腾崇拜和宗教文化观念展现了海南黎族先民渡海迁徙、追根溯源的传奇故事, 呈现出一幅祖先们开天辟地、繁衍生息的历史长卷。该剧叙述了黎族祖先数千年寻求文明的辛勤、智慧以及薪火相传的艰辛历程。《黎族故事》还汇聚了大量黎族最原始的传统文化元素, 如黎族的竹木器乐“鼻箫”等打击乐器、黎族民间歌谣“摇篮曲”和“舂米谣”等、黎族民间舞蹈、黎锦纺织与树皮衣等黎族非物质文化遗产, 精彩纷呈地展现了黎族人民的精神生活和传统文化的丰富内涵。是一副海南黎族传统文化与人文风情的全景展示。

一、《黎族故事》体现了海南黎族传统文化内涵

《黎族故事》分为序幕、《黎之源》、《黎之魂》、《黎之韵》、《黎之情》及尾声六个篇章。以“力神开天”拉开了表现黎族祖先“迁徙”和“恩山”的帷幕。剧中有表现黎族同胞天涯相认的“根山”;有开垦家园、祈求风调雨顺的“耕魂”和先民钻木取火、祈求光明的“取火”;有表现黎族特有的吹奏方式如山兰之灵的“鼻箫”;还有表现黎族民俗纺织、巧取树皮做衣的“树皮衣”和“黎锦”艺术等等, 都体现了黎族传统文化的丰富内涵。特别是从纺线、织锦到“黎锦”的出现, 更是凸显了黎族文化的灿烂与神奇。如在“黎锦”一幕中, 一群黎族少女编织出一幅幅色泽斑斓、粗犷夸张的黎锦图案, 仿佛从天堂飘下的云彩, 象征着黎族人民对幸福美好生活的向往和对未来的无限憧憬。

海南岛流传着许多美好的民间故事传说, 在《黎族故事》中都有一定体现。如“大力神”“甘工鸟”“鹿回头”“夫妻树”等等, 都是黎族同胞祭祀、劳动、娱乐与爱情等生活场景的体现, 是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美好景象, 也是黎族人民征服自然、生生不息的民族写真。剧中“力神”象征着黎族同胞的保护神;唯美梦幻的“甘弓鸟”让观众领略到前所未有的奇幻色彩和别样风味;“鹿回头”尽情展示着黎族男女之间纯真美好、热情奔放的爱情;“夫妻树”则表现两位黎族老人同甘共苦的美好愿望以及生死与共的情感共鸣。还有“船形屋”等原生态文化元素无不透露出浓郁的黎族风情, 给观众呈现出一个个奇异的情感世界, 将黎族古老、神秘、博大精深的传统文化内涵表现得淋漓尽致。

二、《黎族故事》演绎黎族传统舞蹈的起源

黎族是我国岭南民族之一, 是海南岛人口最多的少数民族。它有着四千年悠久的历史和古老的文化。也是海南岛最早的居民, 主要环绕五指山居住。五指山是黎族最早的发祥地, 五指山地区号称“中国第一热带雨林”, 有其独特的自然生态环境和民族文化特点。黎族传统舞蹈就是黎族同胞在这个特定的环境和生活条件下, 经过漫长的社会和历史发展过程积淀而成的, 它是黎族人民劳动智慧的结晶。在三亚、东方、乐东、陵水、昌江一带的黎族村寨, 黎族祖先认为世间万物都有灵魂, 都有吉、凶、祸、福。其灵魂既可保护家人又可作祟于家人。因此, 黎族舞蹈受到黎族人民的宗教信仰、生活习俗、社交娱乐及生产习俗等诸多因素的影响, 有反映祭祀祖宗、祈安求福的“宗教祭祀舞蹈”, 如“捉鬼舞”“五凤舞”等, 祈求祖先的神灵庇佑;有反映风俗习惯的, 如建屋迁宅、结婚生子的“生活习俗舞蹈”, 如“祝福舞”“平安舞”等, 祈求全寨黎民平安顺利、人丁兴旺;有反映农闲娱乐、鸣锣庆丰收的“娱乐喜庆舞蹈”, 如“打柴舞”“猴子舞”等, 模仿各种动物形态, 是黎族人民最喜闻乐见及适合娱乐健身的群众性舞蹈;还有反映生产劳动和收获季节、模仿人们劳动场景的“生产劳动舞蹈”如“舂米舞”“钱串舞”等, 祈求来年风调雨顺、五谷丰登;以及反映黎族人民反抗封建统治政权和与大自然顽强抗争的“英勇斗争舞蹈”如“双刀钱铃舞”“打曲舞”等等。勤劳智慧的黎族人民创造了独具特色的黎族传统舞蹈文化并世代相传。

三、《黎族故事》传承黎族传统舞蹈文化

《黎族故事》是由海南省歌舞团创作并演出的一部大型原创舞蹈诗。在编创手法上, 在保留黎族民间传统舞蹈原有风格特征的基础上大胆创新, 并借鉴了现当代舞的表现手法, 结合其他民族、其他舞种的风格特点, 突出了舞蹈的民族性与时代精神, 具有积极的现实意义。该剧编导将传统的原生态舞蹈艺术和现代优美动听的音乐相融合, 运用LED灯光艺术科技给舞台营造出绚丽的3D立体画面效果, 再结合真实布景呈现出美轮美奂的舞台效果。剧中融合民间舞蹈、民间音乐、民间美术以及传统手工技艺等原始道具为一体, 传统的黎族民族服饰绚丽多彩, 结合唯美动人的舞技, 加上梦幻灵动的舞台空间, 仿佛把观众带到了五指山下、回到先民生活的时代, 让人身临其境地感受黎族传统文化的独特魅力。《黎族故事》无论是“序幕”还是“源”、“魂”、“风”、“情”直到“尾声”, 每一幕都令观众叹为观止, 黎族同胞表达情感的人文情怀得到了尽情诠释。

四、让黎族传统文化成为海南国际旅游岛的文化象征

海南岛在推进国际旅游岛建设进程中, 以文化建设为基础和核心。而黎族文化就是海南独有的原生态传统文化、也是海南文化的魅力。因此, 在提升国际旅游岛文化内涵的基础上, 应大力弘扬黎族传统文化, 打造民族文化旅游精品, 为国际岛打造美好的文化形象。记得曾经由著名导演张艺谋执导团队打造的《印象海南岛》, 虽然作品也清晰地呈现了大海、阳光、沙滩、椰树等海南元素, 其中的《红色娘子军》也是享誉海内外的红色经典文化。但如果作品中没有突出“红色娘子军”和“椰树”则可以看作是“印象青岛”“印象北海”等任何一座海滨城市。因此, 《印象海南岛》并没有给人们留下太多的海南印象, 却留给人们太多遗憾!这充分说明其缺少海南的本土文化特征。如果能够融入更多的传统文化元素如:黎锦、鼻箫、黎族纹身和“鹿回头”“夫妻树”的爱情故事传说, 再加上黎族“椰壳舞”“打柴舞”等等, 方能凸显海南民族文化的厚重并由此产生情感共鸣。像《印象刘三姐》《云南印象》那样成为贵州和云南的标志, 让人过目不忘。但愿《印象海南岛》在海南国际岛文化建设中重新崛起、再创辉煌。让黎族文化成为国际旅游岛的名片, 让全世界对海南岛留下最深刻的记忆和最美好的印象!

五、结束语

黎族传统舞蹈是海南中国舞蹈文化宝库中一份珍贵的文化遗产, 同时也是全世界人民宝贵的精神文化财富。“黎族故事”不仅让广大黎族同胞更加了解自己的民族、更加热爱自己的民族文化并引以为豪, 还让更多不熟悉黎族文化的观众也能了解海南黎族社会历史和民族传统文化。随着海南经济文化与民族旅游的发展, 随着国际旅游岛建设进程的加快, 黎族传统文化越来越成为海南文化的象征。让黎族古老而悠久的传统文化走出五指山, 让黎族传统文化的精神得以传承和光大, 实现旅游和文化的深度融合及良性循环, 文化魅力独特。

参考文献

[1]孙乃反.论黎族舞蹈的起源及其流变[J].大众文艺, 2014 (23) .

海南黎族船型屋保护研究 篇6

海南黎族主要聚居于海南省中部的五指山区,历史上由于交通闭塞,对外物质文化交流受到影响,使得黎族的传统文化和习俗得以大量保存。黎族群众的传统民居因形似倒扣的船而被成为“船型屋”,以竹木扎架,盖以茅草。黎族村落多选在山谷的小平原,河谷台地或平缓的坡地上,靠近耕地、河川、溪流、地势高且有一定的坡度的地方。村落周围翠竹环抱,树荫覆盖。从村落外面看不到居住的房屋,见到的是热带田园风光。

随着现代经济的发展和外来文化的冲击,越来越多的黎族群众放弃传统的船型屋,搬进宽敞明亮的砖瓦房,黎族村落逐渐衰败、废弃,船型屋这一独具特色的民居形式处于消亡的边缘。处理好传统船型屋的保护开发及改善黎族群众居住环境之间的关系是决定黎族民居能否得以发展的重要因素。

一、加大原有船型屋集中村落的保护力度

目前海南船形屋保存得最完整的自然村落之一就是东方市江边乡白查村,白查村现有78户380人,完整地保存了81间船型屋。其他的黎族村落保留的船型屋数量较少。对这些体现黎族群众独特民居生活的民居形式,建议采取保护性开发策略。

(一)政府提供政策、资金支持

黎族船型屋营造技艺已入选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这也是海南省首个建筑类古遗址成功申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为使这项非物质文化遗产能够得以传承,政府必须加大政策、资金支持力度。从政策上将黎族船型屋保护纳入政府工作日程中,组织专家对海南黎族船型屋进行摸底调查,登记造册,并从立法角度予以强制保护,任何破坏、拆除、损毁船型屋的行为都将受到法律的严惩。

有专项资金用于支持船型屋的保护。由于船型屋主要由茅草、竹木、泥土筑造而成,建造材质的特点决定了这些房屋的耐久性较差,即使无人破坏,随着自然的作用,也将逐渐衰败。为加强保护,政府需拨付专项资金用于船型屋的定期修缮。对仍有群众居住的船型屋,可采取拨付补贴由居住者自行修缮的方式,对于已经无人居住的,由乡镇、村委会组织人员进行修缮。

(二)改善黎族村落的配套设施

黎族船型屋要想得以长久保存、发展,村落的人文气息必须要强化。随着经济的发展及黎族同胞改善生活的需要,不少群众已搬入现代建筑中生活,船型屋集中的村落大多是老人在居住,甚至有些村落已经全村搬迁至新址。这样的村落即使船型屋得以很好地保护,但缺少人的活动,也会使死寂一片,不利于黎族文化的传承。

为了吸引黎族同胞居住在传统的民居中,必须要改善黎族村落的配套设施,按照现代化新农村建设的标准,改水改厕、通电、修建道路,使村落的基础设施得以改善,生活便利程度增强,黎族同胞特别是青年人才愿意在这里居住,这样才能增加人气,使传统的船型屋鲜活起来,从满人文气息,使黎族文化得以传承。

传统的船型屋房内设施非常简陋,房屋低矮、黑暗,居住条件差。为了吸引人们居住,对屋内设施也要进行一定的改造,如厨卧分隔、地面硬化,加强通风、采光等,使其适宜居住。

(三)对部分原始风貌保护好的村落进行整体旅游开发

从长远发展看,黎族文化会越来越受到外来文化的冲击,民族融合是未来的大趋势。黎族文化也将可能会在民族融合中逐渐消亡,为使黎族文化得以保护,对目前部分原始风貌保存较好的黎族村落进行整体旅游开发是非常必要的。

随着黎族同胞逐渐搬离村落进入新的聚居地,废弃的村落可采取由旅游开发公司整体承包开发,打造成旅游景点,旅游业的收入又可促进村落的保护。具体模式可借鉴云南丽江和杭州西溪的开发模式,由旅游开发公司进行总体规划设计,在保留原有黎族原始风貌的前提下,兴建一批旅游配套设施以满足游客的需求。为增添这些村落中的人文气息,可聘请部分村中原住居民作为旅游公司的员工,按照黎族群众的原有生活、生产方式继续在村中生活、生产劳作,这些员工不但可以从旅游公司领取工资,生产劳动所得仍可作为个人收入,以此吸引黎族同胞回村居住。但这些员工的生产劳作必须按照旅游公司的要求进行,而不能根据个人意愿随意安排,以免破坏村中的黎族原始文化氛围。

这样村落中的村民生产、生活与以往无多大差别,游客进入后可真实地感受到黎族文化特色;而改善了的村中环境和扩大了的收入也会使村民愿意继续生活在此。

例7:某项目净现金流量未来可能发生7种状态,如下表,求P(NPV≥0)。

解:P(NPV<0)=+0.21=0.243

三、结语

线性内插法计算简单,容易理解。熟练掌握内插法的使用方法和技巧,对于学好该课程将带来极大的方便。本文基于作者对于工程经济学的多年教学经验的总结,将线性内插法在本学科的使用进行了系统的归纳,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参考文献:

[1]刘晓君主编《建筑技术经济学》,西安,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3年;

[2]刘颖春,闫波《工程经济学》中国电力出版社,2010

(责任编辑:王平勇)

摘要:海南黎族主要居住于海南省中部的五指山区,由于交通不便,与外界的文化交流较少而使本民族的传统习俗得以大量保存。船型屋就是黎族传统的民居形式,随着现代经济的发展和外来文化的冲击,越来越多的黎族群众搬进了砖瓦房中,原有的民居形式越来越稀少。做好改善黎族群众居住条件与船型屋的保护工作是当务之急。

关键词:海南,黎族船型屋,保护与开发

参考文献

[1]邢多兴,林保昌,陈立浩.告别船型屋——黎族“合亩”地区的深刻变革[J].新东方.1998(3):69~74.

[2]阎根齐,张平.海南国际旅游岛建设必须尊重黎族历史文化[J].海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0(4):10~14.

试论海南黎族音乐的审美 篇7

一、海南黎族音乐研究现状

海南是多民族聚居区,其中最早的居民当为黎族,黎族在海南岛的居住历史可以上溯到原始社会的新石器时代甚至更早一些。黎族民间音乐源远流长,极为丰富多彩,但在上世纪五十年代以前,社会对黎族音乐的重视度都较低。由于海南岛在发展起来之前交通闭塞、地理位置偏僻,因此与外来文化的交流并不通畅,也正是如此黎族地区的音乐无论风格还是形式等方面几乎都不曾受到二十世纪新音乐的冲击,仍然保持着原始生态。黎族当时尚没有自成体系的文字,口传心授是其音乐传播的基本方式。

新中国成立后,为了保护各民族传统文化,党和政府在五十年代末六十年代初开始加强对少数民族音乐的重视,对少数民族音乐展开调查、收集和整体,并对民族班等加以开设,对少数民族音乐人才专门进行培养。中央音乐学院文艺系自1958年开设以来,培养了大批水平较高的音乐创作和表演人才,黎族音乐也是在这个时期开始在党的文艺政策的感召下得到重视,音乐工作者们为深入整理黎族音乐,不惜深入黎族山寨进行挖掘和再创造,推出了一批又一批的优秀黎族音乐作品,所有的作品都具有黎族独特的审美特征。

二、海南黎族音乐的审美特征

海南黎族音乐内容十分丰富,主要分为传统传统黎歌和汉化黎歌。用黎语咏唱的黎族音乐便属于海南黎族传统音乐,甘什岭槟榔谷等原生态黎族地区的音乐和乐器等是海南黎族音乐的最好阐释,不仅是对海南黎族生活本真的还原,同时是海南黎族原始民风民俗的真实写照,是对黎族人民淳朴、乐观、耿直和刚毅性格的一种反映。作为海南音乐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海南黎族音乐文化除具有独特的民俗风情外,还具有独特的审美特征。

(一)黎族音乐自然韵味别具一格

黎族人民生活在林木丰盛的海南地区,对竹子具有崇尚之情,综观黎族乐器几乎都是竹子制作而成。竹子源于自然,具有自然生态且取之方便,即使一片竹叶都可能吹奏出节奏鲜明、音色喜人的曲子。正是如此,黎族的音乐在审美中具有一种生态而自然之美,其表演对专门系统的学习和特定舞台根本毫无限制,即便在劳动过程中黎族人民都可以你弹口弓我唱歌,演奏出一曲精彩的音乐,在共同劳动中寻找和散播快乐。从这点来说黎族音乐中凝聚着黎族人民坦诚流露的真情实感,具有与黎族人民一样不假雕饰的纯朴自然之审美。以黎族情歌为例,男女双方之间的感情是直接而热烈的,哪怕只是从心上人门前过都可以通过歌谣随意表达自己的心声,黎族《从那篱笆过》正是一首表达爱慕之情的曲子,通过对歌的形式直接表露双方心意,这种坦然流露自己心声的自然之感,让黎族音乐有了与其他音乐别具一格的美感。

(二)黎族音乐生活气息独具特色

浓郁的生活气息,是立足音乐另一大审美特征。黎族音乐大多为生活场景和状态,其音乐艺术可以说是黎族的生活习惯,对黎族人来说,生活就是一种美。黎族音乐在这种审美观的影响下,逐渐将“生活艺术化,艺术生活化”。黎族音乐中独具特色的生活气息,与艺术融会贯通,从而形成了美的最高境界。

(三)黎族音乐民族风格鲜明

每个民族由于生活习性等不同,往往具有不同的审美文化,在不同审美文化的影响下便会形成一种独属于自己的鲜明民族风格。就像想到陕北人就会想到信天游,音乐与民族已经成为血脉相承、密不可分的整体。黎族音乐亦是如此,与其他民族相比黎族音乐的乐器、演唱方法和音调特征等在审美上都具有鲜明的黎族风格特征,构成了其独特的音乐文化审美。

(四)黎族音乐兼具黎族文化传承

黎族人民没有文字,黎族音乐在一定意义上是帮助黎族传授生产知识,总结生产经验,记录历史发展的手段,在音乐的载体中将黎族历史传授给子孙后代。黎族音乐中对黎族每个月该做什么不该做什么都有明确的交代,具有重要的民族和文化传承意义。黎族音乐的这种兼具文化传承审美特性,使其与其他民族音乐较好地区分了开来。

三、结语

黎族音乐具有不同于其他民族音乐的独特审美特征,是黎族也是我国民族文化和历史中宝贵的精神财富,值得我们深深品味。

摘要:作为海南本土少数民族,黎族的民族与文化发展历程已经有三千多年。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中,聪明淳朴的海南黎族在这片土地上除了开垦出了属于自身的物质财富同时也创造了独具本民族审美价值且、富多彩的精神文化,音乐便是其中典型代表。本文主要从黎族音乐研究现状出发,对海南黎族音乐的审美特征进行探讨。

浅谈海南黎族民间舞蹈《咚铃伽》 篇8

关键词:海南黎族,民间舞蹈,文化

一、民族概况简介海南黎族文化

1. 海南岛简介

海南省位于中国最南端, 属于热带岛屿季风性气候, 北以琼州海峡与广东省划界, 西临北部湾与越南民主共和国相对, 东濒南海与台湾省相望, 东南和南边在南海中与菲律宾、文莱和马来西亚为邻。海南岛上风景宜人, 四季如夏, 岛上还拥有着许多珍稀的动植物和著名的景区, 例如大小洞天、蜈支洲岛、呀诺达雨林景区、五指山、七仙岭、亚龙湾、天涯海角、南山寺等。在秀丽的海南岛上更孕育着许多带有海南特色风情的少数民族, 而且现在海南岛上聚居人数最多的两个少数民族, 黎族、苗族至今还保留着过“三月三”等民族特有传统的节日的习俗。

2. 海南岛特有的黎族文化

海南黎族是我国岭南民族之一。主要居住在海南省中南部。海南黎族日常以农业为主, 黎族的纺织技术又是举世闻名的, 黎族女人平日里纺织的“黎锦”“黎单”更是被作为精致的艺术品收藏。海南黎族平日里讲黎言, 虽然不同地区方言有所不同。但也有不少群众兼通汉语。

即使海南黎族没有民族特有文字, 但海南黎族却创造了许多美丽奇幻的口头文学。他们创作的口头文学生动活泼, 内容多彩, 表现题材源于生活但又充满了神仙色彩, 一代代的传了下去。其中很有名的是《人龚的起源》《五指山大仙》《甘工鸟》《洪水的传说》《鹿回头》等。

海南黎族是能歌又善舞的民族, 其音乐和舞蹈的民族风十分鲜明。诸如独木皮鼓、鼻萧、口弓等是他妈民间音乐的传统乐器。黎族有两种主要的民族歌谣, 即“汉词黎调”“黎谣正调”。这两种歌谣有着极为丰富的内容, 分为劳动歌、情歌、生活歌、颂歌、叙事歌、仪礼歌、杂歌等。唱歌的人不但能够随意的填词作曲, 还能够唱出令人陶醉的歌曲。他们有多种形式的唱法, 比如独唱、联唱、对唱、说唱、领唱等。每个地区的曲调在风格上和内容上也不完全一样。

黎族舞蹈也有显著的民族特点以及浓厚的生活气息。在嫁娶、动土乔迁、休闲娱乐或欢庆佳节时, 黎族都要成群的结队地跳起民间舞。在许多舞蹈中, 大致可以分为祖先舞、生产舞和生活舞三种。前者有捉鬼舞 (即“驱鬼舞”) 、招福舞 (即“招魂舞”) 、年舞 (即“平安舞”) 、打碗舞 (即“跳娘舞”) 等;生产舞有舂米舞等;生活舞有打柴舞 (即“跳竹竿) 、锣鼓舞、逗娘舞、钱铃双刀舞、咚铃伽等。

二、海南黎族民间舞蹈《咚铃伽》

1.《咚铃伽》

五指山脚下的古老民族黎族的一个传统舞蹈就是《咚铃伽》。所谓咚铃伽就是黎族的三种日常生活用具, 即簸箕、钱铃、尖刀。这种舞蹈的来源于黎族的传统比武竞技活动, 也用于比武定亲。也是第一批入选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的几种舞蹈之一。

据说很久以前, 有个黎族姑娘被两个族里的青年同时爱上了, 她感觉是分为为难。就在她徘徊犹豫的过程中, 她以比武的方式来决定自己的意中人, 即在簸箕上用尖刀和钱铃比武。《咚铃伽》的舞蹈就是由此流传开来。这种舞蹈体现了黎族青年的武士精神和执着性格, 他们敢于追求爱情, 敢于为爱拼搏, 他们有着勇敢而剽悍的气质。也体现出黎族姑娘对婚姻自由的追求。

2.《咚铃伽》的历史溯源

早在“合亩制”时代的黎族就有了《咚铃伽》, 比较流行于清末民初, 当时主要在琼中吊罗、长征、上安等地十分流行, 而现在已经失传了近百年。

在琼中黎族苗族自治县文化馆工作人员的一次调查摸底中, 有幸寻找到了居住在在琼中县上安乡的什况村的两位老人王中信和王兴真, 两位老人均已年过花甲, 据了解他们曾在15岁时学过《咚铃伽》舞, 虽然年事已高, 但还是现场为调查摸底的工作人员表演了年少时所学过的《咚铃伽》, 使濒危灭绝的《咚铃伽》舞重现于世人面前。

3.《咚铃伽》的表演形式

这个舞蹈是双人对打钱铃双刀, 传统的表演方式用一个一米见方的簸箕放置在一个约半米左右的木臼上, 表演者一人手舞钱铃棍, 另一人手挥双刀, 在木臼簸箕里, 按一定招数和套路踩着节奏对打, 谁能将对方逼出簸箕外, 便是赢家。

险、奇、绝、古是《咚铃伽》舞蹈主要突出的特点, 该舞蹈的表演奇特古绝, 节奏也十分明快, 有着惊险刺激的动作表演, 表演形式十分独特。该舞蹈既反映了黎族青年的尚武精神, 又表现了黎族青年的勇敢执着性格。对于黎族青年男女来说, 他们在恋爱时跟容易被对方的歌舞所打动, 这种具有拼搏和打斗的英雄气息的咚铃伽舞蹈, 最受女孩子所倾慕。

4.《咚铃伽》的价值

从生活中演化而来的《咚铃伽》经过一代代艺术家的升华, 成为了海南传统民族舞蹈中的优秀民族舞之一。《咚铃伽》不只是海南黎族文化夹缝中生存下的民间舞蹈, 伴随着的还有其珍贵的艺术价值, 所以我们在对舞蹈《咚铃伽》艺术价值研究的同时, 也是对同类古老艺术门类价值的探究, 研究其价值我们可以发现以下几个方面。

(1) 艺术价值。它的重现充实了黎族优秀的民间艺术宝库、丰富了黎族传统民间舞蹈的内容, 黎族人以舞蹈给世界传递了他们黎族的文化发展史。

(2) 健身价值。《咚铃伽》的健身价值伴随其萌芽时便产生了, 人们将簸箕、钱铃、尖刀, 作为道具进行比武竞技, 并被后人用于比武定亲。《咚铃伽》的流传和推广不仅使当时人们的身体素质得到了提高, 同时也为海南黎族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发展奠定了群众基础。

从历史和自然两面来看, 处于深山之中的黎族人民长时间与外界隔绝, 自然灾害、野兽经常袭扰着他们居住的地方, 因此他们就需要战胜自然灾害的勇气, 这样一来, 英雄任务也成为了他们追崇的偶像。

海南毛感高地黎族的经济生活分析 篇9

据第六次人口普查数据,海南省黎族为127.75万,占省总人口的14.73%。在我国漫长的历史发展过程中,黎族长期以来在海岛环境中独处一隅,并逐渐聚居在海南省中南部的琼中、白沙、昌江、东方、乐东、陵水、保亭等七县和五指山、三亚二市。2008年9月,笔者开始对海南省保亭县毛感乡的杞黎进行田野调查。这个田野点最初进入笔者视野缘于保亭县图书馆工作人员的推荐,说毛感号称“海南的西藏”:一是交通不便,山高路远;二是毛感民歌很出名,在黎族“三月三”盛会中总少不了毛感民歌表演。此后,笔者通过查阅文献得知毛感为黎族传统聚居地区。据《明·潞安府志》卷二十记载:“陵水生黎距县城一百里……自县城西一百一十里入生黎界,凡十八弓……母感、母岸、指仑……等十六弓环居小五指两山之间”(山西省长治市地方志办公室,2002)。在半个世纪前,梁钊韬写道:“在保亭县的杞黎和在乐东县的侾黎之间,又纵列着:好梧岭、马咀岭及尖岭,又成为杞、侾两支族主要聚居地区的自然分界线”(梁钊韬,1954:94)。毛感便处于这一地理位置中的马咀岭东部。在上世纪五十年代少数民族社会历史调查中,毛感被划归为合亩制地区,列入调查范围

一、丰裕生活

对于初民社会的经济生活,人类学的民族志描述大致可分为两类:一类认为他们生活在饥饿和随时面临死亡威胁的悲惨境地;另一类认为他们生活在充满天然食物和闲暇的“伊甸园”。本文要描述的毛感高地黎族,相对于都市的拥挤和忙碌,无疑他们更悠闲,也更贴近大自然,这种贴近体现在他们的日常生活中;而相对于都市的繁华生活,无疑他们又是贫穷的,这并不奇怪。本节内容先集中关注丰裕生活。笔者认为毛感高地黎族的经济来源基本可分为四个部分:第一为种植收入,包括种植水稻、树木及蔬菜等。第二为养殖收入,主要指村民们养殖家畜所得。第三为采集收入,这部分的收入包括人们采集及销售芒花、红藤、草药等山货所得收入。第四为务工收入,这部分的收入主要指村民常年外出务工或短期务工所得收入。除这种现金收入外,村民生活中还有大量非现金收获来满足其日常所需。

1、农耕

黎族地区的农耕地主要由水田和旱地构成,水田主要种植水稻,旱地则用于种植玉米、番薯和蔬菜等。而在解放前,当地的耕作地主要是“刀耕火种”的山栏地,现在仅在番亲自然村还有少数的山栏地。

2、园艺

黎族村民在自家附加均有一块大小不等的园地,主要种植一些供自家食用的蔬菜瓜果。这两年来,由于村外有人上门来收购四菱豆,村里面逐渐将旱地都种上四菱豆。每年十一月、十二月开始种植,次年的四月开始采豆,五月中旬至七月中旬是四菱豆的盛产时节,若及时施肥、除草,产豆期可以一直持续到十月。(表1)

3、家庭养殖

家畜养殖是当地的一项主要副业,村里几乎家家户户都养有猪、牛、鸡、鸭等家畜。村里的家畜几乎都放养,虽然人们的屋子周围建有猪圈和鸡鸭圈,但村民只在晚上将其赶进圈内,白天仍然把猪、鸡和鸭等放出来,让它们四处觅食。养牛是村里的传统,以前每家都养牛,红事白事要杀牛,过年也要杀牛,牛是家产中很重要的一部分。村里的牛也都是放养,没专人看管,各家的牛都是做上记号后在村后的山上自由放养。

二、低度生产

若说前面部分勾画出了黎族地区自给自足的世外桃源生活,但随着现代化进程的推进,居于我国最南端的高山民族感受到了经济发展的压力;通过媒体传播和外出打工等方式对外界了解的加深,毛感黎族进一步感受到了自身的贫困,缺少活钱是他们的直观感受,加上对山下尤其是大陆繁荣生活的想象,相对贫困的感受愈加强烈。

1、客位&主位

从经济指标来说,海南黎族的经济发展落后是事实,这也可以通过政府界定的贫困县(乡、村)表现出来。海南全省20个县市中共有5个国家扶贫工作重点县,黎族聚居县市就占了其中的4个:琼中、白沙、陵水、保亭;而昌江、东方、乐东则为省级贫困县。到底是什么造成了现在的贫困呢?我们在走访县扶贫办、县财政局、县交通局等部门时,这些部门的领导反映了在目前开展文明生态村、道路改造等工作中,当地村民处于“被动”地位,“等靠要”思想严重,“重建设、轻管理”,新修道路损坏得快,每年几百万元投到10个文明生态村的效果也不佳。这从侧面反映出在农民建设中,政府不是在“指导”,而是“领导”,“包办代替”严重。那么,从农民自己的观点来看,问题又出在哪里呢?在我们所做的参与式农村评估项目中,村民给出了自己的回答。(表2)

2、低度&高度

可见,当地村民认为交通不便是村里低度生产的主要原因。一方面,村里的旅游资源得不到开发;另一方面村里的商业流通困难。调查期间,村里的四菱豆市场价格非常好,却苦于交通不便,大大影响其市场价格。其商业流通滞后的程度出乎笔者意料。在调查初期,整个毛感乡没有旅馆和专营餐厅,这是由于本地基本没有外来人口,因此没有这方面的需要。一直到现在,在毛感地区都未形成一个真正意义上的市场,仅在乡政府门前的一条不足五百米的街道旁有不到10间店铺,卖一些简单的农业生产用具和日常用品。

而土地问题则更复杂,黎族地区人多地少矛盾尤其突出。以保亭黎族苗族自治县为例,全县16.33万人口中,黎族占59.3%,有9.68万,主要居住在农村;全县耕地面积8.31万亩,其中水田5.388万亩,即使农村人口全按是黎族计算,人均也只有0.86亩耕地或0.56亩水田,除了种植口粮作物:水稻,能发展经济作物的耕地所剩无几,而其中一些村组和1980年代初“分田到户”以后建立的年轻家庭则这种困难更加突出;由于1960年代初国家处于战略考虑,将适于种植橡胶的山地、坡地划归国营农场,即“社、场分家”等历史原因,黎族农村社区能够用于开发经济树种的坡地、宜林地很少。根据2008年的统计数据,南好全村人口824人,耕地面积为336亩,人均0.407亩,耕地面积在各村之间的分布差别也很大(见表3-2)。95%的耕地用于种植水稻,水稻种植分为春秋两季,春季水稻是农历的12月份插秧,到第二年农历的五月份收割,秋季是农历的六月份插秧,十月份收割。稻谷的亩产量大约为400斤左右,管理得比较好的有500斤。(表3)

除交通和土地问题外,再加上黎族人口受教育年限相对较少,听、说、读汉话或普通话的能力相当低,从事非农活动、打工的很少,因此黎族农民群众的收入和生活水平增长缓慢,和当地其他民族、城市居民的差距越来越大,更不用说和全国、内地相比。

三、合亩制的启示

在历史和现实所造成的困境下,如何实现当地的高度生产?或许我们能从黎族的传统制度———合亩制———中得到黎族发展的启示。

翻阅上世纪五十年代的黎族研究文献,其中最凸显的一个主题便是关于合亩制的讨论,其背景是在阶级分析的基础上,如何帮助少数民族实现社会主义改造。当时主要认为黎族的合亩制保存了原始公社氏族制,一个“合亩”包括若干个有血缘关系的父系小家庭。合亩的规模大小不一,有的才二三户,中等的有十多户,大的有二三十户,一部分合亩也吸收外来户参加,这些外来户有的是远房的叔伯兄弟,有的是姻亲关系,也有吸收外来逃难穷人“龙仔”参加。合亩对劳动产品的分配原则是按户平均分配,对人口多少劳动力多寡都不加照顾。分配前先扣除以下各种留粮:一是种子;二是给亩头留下的“稻公稻母”(它是合亩收获时由亩头保管留作备荒或待客用的谷子,但实际上是归亩头所有,而亩众认为如不给亩头,则来年不会得到丰收);三是“留新禾”(收割时,先留10至12把稻谷,约24斤,给亩头煮饭酿酒,亩头吃了新谷亩众才能开始吃新粮,也有祈丰年之意);四是“聚餐粮”;五是“公家粮”;六是“青年粮”(刑关英,1990)。

合亩制的启发绝非回归历史,而是教会我们一个在经济人类学中争论已久的主题———实体论。丰裕生活已充分的证明了毛感黎族创造美好生活的聪明才智,其低度生产的形成是有其悠远的历史过程和近代历史上海南农垦在客观上形成的土地紧张,此外社会、自然资源、教育等方面的因素也是制约当地发展瓶颈。当地的自然资源丰裕,尤其是旅游资源更是待字闺中,还远远没有得到开发、利用,但如果他们及其社区对资源的所有权、使用权、受益权和知情、参与、表达、决策、监督等民主权利与社会公平性问题在商业开发中得不到足够的保护或重视,他们仍将无法从这些资源的商业化、市场化开发、利用中受益。而如何让他们作为主人真正受益,则必须以其现有的社会制度(如亲属制度)为基础,否则按照市场经济的规律,钱永远不会爱上穷人。

参考文献

[1]梁钊韬.海南岛黎族社会史初步研究[J].中山大学学报.1954 (1) :94-115

[2]马歇尔·萨林斯著, 张经纬等译.石器时代经济学[M].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2009

[3]恰亚诺夫著, 萧正洪译.农民经济组织[M].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 1996

[4]斯科特著.农民的道义经济学:东南亚的反叛与生存[M].北京:译林出版社, 2001

上一篇:智能化设计与施工论文下一篇:家庭装修常见三大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