黎族音乐

2024-05-22

黎族音乐(通用7篇)

黎族音乐 篇1

海南黎族从历史上看属于古代越人的后裔,早在先秦时代古代“百越”的音乐文化就已经相当发达。黎族人世代居住在海南岛,与其他地方迥异的地理环境、社会民俗和生产生活等造就了海南黎族独特的音乐观和美学特征,甚至可以说独特的审美价值正是海南黎族传统音乐文化的精髓。在探讨海南黎族音乐审美特征前,我们首先应对海南黎族音乐研究的现状有一定了解。

一、海南黎族音乐研究现状

海南是多民族聚居区,其中最早的居民当为黎族,黎族在海南岛的居住历史可以上溯到原始社会的新石器时代甚至更早一些。黎族民间音乐源远流长,极为丰富多彩,但在上世纪五十年代以前,社会对黎族音乐的重视度都较低。由于海南岛在发展起来之前交通闭塞、地理位置偏僻,因此与外来文化的交流并不通畅,也正是如此黎族地区的音乐无论风格还是形式等方面几乎都不曾受到二十世纪新音乐的冲击,仍然保持着原始生态。黎族当时尚没有自成体系的文字,口传心授是其音乐传播的基本方式。

新中国成立后,为了保护各民族传统文化,党和政府在五十年代末六十年代初开始加强对少数民族音乐的重视,对少数民族音乐展开调查、收集和整体,并对民族班等加以开设,对少数民族音乐人才专门进行培养。中央音乐学院文艺系自1958年开设以来,培养了大批水平较高的音乐创作和表演人才,黎族音乐也是在这个时期开始在党的文艺政策的感召下得到重视,音乐工作者们为深入整理黎族音乐,不惜深入黎族山寨进行挖掘和再创造,推出了一批又一批的优秀黎族音乐作品,所有的作品都具有黎族独特的审美特征。

二、海南黎族音乐的审美特征

海南黎族音乐内容十分丰富,主要分为传统传统黎歌和汉化黎歌。用黎语咏唱的黎族音乐便属于海南黎族传统音乐,甘什岭槟榔谷等原生态黎族地区的音乐和乐器等是海南黎族音乐的最好阐释,不仅是对海南黎族生活本真的还原,同时是海南黎族原始民风民俗的真实写照,是对黎族人民淳朴、乐观、耿直和刚毅性格的一种反映。作为海南音乐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海南黎族音乐文化除具有独特的民俗风情外,还具有独特的审美特征。

(一)黎族音乐自然韵味别具一格

黎族人民生活在林木丰盛的海南地区,对竹子具有崇尚之情,综观黎族乐器几乎都是竹子制作而成。竹子源于自然,具有自然生态且取之方便,即使一片竹叶都可能吹奏出节奏鲜明、音色喜人的曲子。正是如此,黎族的音乐在审美中具有一种生态而自然之美,其表演对专门系统的学习和特定舞台根本毫无限制,即便在劳动过程中黎族人民都可以你弹口弓我唱歌,演奏出一曲精彩的音乐,在共同劳动中寻找和散播快乐。从这点来说黎族音乐中凝聚着黎族人民坦诚流露的真情实感,具有与黎族人民一样不假雕饰的纯朴自然之审美。以黎族情歌为例,男女双方之间的感情是直接而热烈的,哪怕只是从心上人门前过都可以通过歌谣随意表达自己的心声,黎族《从那篱笆过》正是一首表达爱慕之情的曲子,通过对歌的形式直接表露双方心意,这种坦然流露自己心声的自然之感,让黎族音乐有了与其他音乐别具一格的美感。

(二)黎族音乐生活气息独具特色

浓郁的生活气息,是立足音乐另一大审美特征。黎族音乐大多为生活场景和状态,其音乐艺术可以说是黎族的生活习惯,对黎族人来说,生活就是一种美。黎族音乐在这种审美观的影响下,逐渐将“生活艺术化,艺术生活化”。黎族音乐中独具特色的生活气息,与艺术融会贯通,从而形成了美的最高境界。

(三)黎族音乐民族风格鲜明

每个民族由于生活习性等不同,往往具有不同的审美文化,在不同审美文化的影响下便会形成一种独属于自己的鲜明民族风格。就像想到陕北人就会想到信天游,音乐与民族已经成为血脉相承、密不可分的整体。黎族音乐亦是如此,与其他民族相比黎族音乐的乐器、演唱方法和音调特征等在审美上都具有鲜明的黎族风格特征,构成了其独特的音乐文化审美。

(四)黎族音乐兼具黎族文化传承

黎族人民没有文字,黎族音乐在一定意义上是帮助黎族传授生产知识,总结生产经验,记录历史发展的手段,在音乐的载体中将黎族历史传授给子孙后代。黎族音乐中对黎族每个月该做什么不该做什么都有明确的交代,具有重要的民族和文化传承意义。黎族音乐的这种兼具文化传承审美特性,使其与其他民族音乐较好地区分了开来。

三、结语

黎族音乐具有不同于其他民族音乐的独特审美特征,是黎族也是我国民族文化和历史中宝贵的精神财富,值得我们深深品味。

摘要:作为海南本土少数民族,黎族的民族与文化发展历程已经有三千多年。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中,聪明淳朴的海南黎族在这片土地上除了开垦出了属于自身的物质财富同时也创造了独具本民族审美价值且、富多彩的精神文化,音乐便是其中典型代表。本文主要从黎族音乐研究现状出发,对海南黎族音乐的审美特征进行探讨。

关键词:海南黎族,音乐,审美研究,现状,价值

黎族音乐文化对海南旅游的影响 篇2

一、海南黎族音乐文化概述

黎族可以说是海南岛上的先民。根据史书记载早在春秋战国时期一直到公元3世纪,在我国的东南和南部地区,广泛的居住着骆越人,约在3000多年以前的殷商时期,作为古越族人的一个分支,他们迁入到海南岛上定居,后来被统称为黎族。黎族的成为也有一个历史的演变过程,在周秦时期的古籍中有少部分关于黎族的记载,称为“雕题”、“儋耳”等。从汉代开始,又被称为“骆越”、“蛮”或“蛮夷。”从唐代才开始正式的改用“黎”为专用族名,从宋代开始就一直称之为黎族至今。由于历史发展的种种原因,目前海南的黎族主要聚集在琼中、保亭、白沙、五指山等地形成“小分散、大集中”的状况。

黎族的民歌历史源远流长,古籍《吕氏春秋·遇合篇》记载:”越王不善,为野音而反善之。”这里记载的野音就是春秋战国时期的古越人善长的“野音”。黎族人民在漫长的原始生产劳动中,就已经学会了以歌解劳,正所谓古人劳逸必讴歌,黎族人民通过单纯的呼叫声组建的发展成为有自然音律、能够表达感情的歌曲。虽然我们没有看见原始的黎族人民的劳动场景但是通过现在流传下来的黎族民歌,我们就能感受到当时候的劳动场面。在海南保亭黎族自治县流传的《砍山歌》、五指山地区流传的《打山歌》,都是对黎族人民原始社会生产和生活的真实写照。

唐代大诗人李商隐曾为被贬至崖州的宰相李德裕题诗“今日置身歌舞池”以安慰。北宋时期,大文学家苏东坡被贬至儋州时,就经常听见“夷声彻夜不息”,当他被赦北归时,又有“黎歌蛮舞祝公归”,这使苏东坡感叹不已:“蛮唱与黎歌,余音犹杳杳。”明代文豪汤显祖也有记述黎族歌舞场景的《黎女歌》,清代张长庆的《黎岐纪闻》等都对黎族的民歌有所记载。

虽然黎族人民饱受封建统治阶级的欺压,但是黎族人民不屈不挠,敢于恶势力斗争,黎族人民在战争中编唱了大量的民歌,著名的白沙起义时,黎族领袖王国兴,号召黎族人民“紧跟党走闹革命,海枯石烂不变心”,在抗日战争时黎族人民“砍杀日本侵略者,叫他无命回老家”,在同国民党的斗争中,也有“国贼失败流下海,红军生理流回来。”这些黎族民歌成为了黎族人民的在革命中有力武器。1984年广东省人民政府奖每年的农历三月初三定为黎族的传统节日。特别是在1988年海南省办大特区,黎族人民更是编唱民歌来赞美幸福生活。

黎族的民歌题材广泛,内容涉及历史人文,自然风光、劳动场景、时政事态、婚丧嫁娶、神话传说等等领域。主要归纳起来有劳动歌、爱情歌、时政歌、生活歌和故事歌。黎族人民长期居住在五指山一代,与外地接触较少,保持着原始的音乐风格特征,虽然后来汉人的迁入对黎族的文化有些影响,但是黎族有着自己独特的音乐风格特征。

二、黎族音乐文化是海南旅游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黎族的音乐文化是在海南岛独特的自然与社会环境条件下形成的独特的音乐文化。黎族特有的音乐文化丰富了海南的旅游文化资源,这些包括了民歌、舞蹈、歌谣、民间器乐、礼仪风俗等等的黎族音乐文化,反应出了黎族淳朴乐观的民族精神。这些音乐所要表达的思想内容可以说是已经渗透到了黎族的各个方面,从古至今黎族人民都给外民族留下了诚实、勇敢、团结、热情的优良传统,这些美好的品质都用黎族音乐文化一一的展现。海南黎族人民在于外界长期交流中,接受和学习外来的先进文化,但又不是去黎族的特殊性,通过以往的研究我们可以发现黎族音乐文化的发展非常的重视传统,但是又与时俱进,这也是海洋文明的重要体现。

当然,海南旅游文化也促进了黎族音乐文化的传承,两者相辅相成,通过旅游业的发展将黎族音乐文化融入到旅游发展之中,我们知道三亚槟榔谷,这里就是黎族民歌、黎族器乐的原生态的展现,目前已经成为了海南旅游的文化特色景区之一,每天都会有黎族传统歌舞的表演,每到旺季游客们排队观看,场面甚是壮观。这就是通过黎族传统的旅游景点进行的综合开发,全方位的为旅游者展示与传播黎族传统音乐文化,同时通过这种独特的黎族民间音乐文化的表现,成功推动了这一景区的旅游发展。我们可以从景区周围发现,将这些传统音乐转换成旅游商品,并具备了广阔的市场空间,黎族民歌集、黎族传统乐器、黎族音乐表演的服饰,这些都是黎族传统音乐文化的旅游业中达到的经济效益,而我们从旅游者的反馈来看,当人们真正面对面欣赏黎族音乐的时候,大家对黎族音乐充满一种向往。

三、国际旅游岛建设背景下的黎族音乐发展现状

海南黎族音乐历史悠久,它也代表着海南音乐发展的艰辛历程,黎族音乐文化是黎族人民创造出的精神财富,在不同的历史时期,黎族音乐都发挥着特殊的作用,它是海南文化的重要标志之一,但是,对黎族音乐文化的传承和发展还存在着一些问题。

随着网络和现代经济建设的高速加快,对于黎族民间音乐文化可以说巨大的冲击。进入改革开放以来,经济发展迅猛,外来人口的入住,海南黎族人民的生活传统正发生这改变,学习黎族民歌的人越来越少,加之现代化耕作的进步,原始形态的民间劳作场景基本消失,许多随着产生的民歌正在渐渐消失,再加上民间老艺人的不断离去,这种靠着口口相传的文化形式面临着失传的危险。

再者海南黎族方言种类繁多,黎族音乐的曲调变化多样,也不容易掌握,特别是对年轻人,有的学不会,有的又不愿意学,这也是黎族民间音乐处于困境的原因之一,很多学校只进行音乐基础教学而忽略了黎族特色的音乐教学内容,所以很多学生都并不了解,更谈不上传承了。

随着国际旅游岛的建设,海南的黎族民间音乐文化的传承保护得到了政府的高度重视,政府和高校都派出了相关专家和学者进行黎族民间音乐的搜集整理工作,例如南海音乐文化研究基地就落户在海南师范大学,海南大学、海口经济学院、三亚学院都在积极的申报相关课题研究,这表明高校正在承担其黎族音乐的搜集和整理工作,肩负着传承和学术研究等工作。聘请黎族优秀的民间歌手和艺人进行现场的讲解和示范,并通过相关课题的研究,在保留其本身特色的基础上进行了系统的理论加工,整理出一大批适合各场合表演的黎族民歌。如《黎族民歌三千首》中就记载了黎族各种民歌体裁。通过录制出版黎族民歌的CD、DVD光盘,传播黎族民歌。随着旅游业发展不断的提升,海南黎族音乐文化已经成为重要的旅游品牌和国际旅游岛的名片。黎族文化旅游已经得到了国内外游客的认可,学多游客更愿意欣赏黎族的歌舞,感受黎族的传统文化,这不但使黎族文化得到了有效传播,还增加了年轻人的学习热情,同时也促进了就业发展。更值得可贺的是黎族民间音乐文化已经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遗产名录。

四、黎族音乐文化对海南旅游发展推动作用

音乐每时每刻不存在于我们的生活中,人类的生活当中既需要音乐这种艺术形式来描绘生活,表达情感;而黎族民间音乐已经将黎族人民千百年来中各式各样的生活和淳朴的感情完完整整的展现在世人面前。黎族民间音乐文化已经成为了海南国际旅游岛文化建设的新鲜动力。它既为海南传统旅游形式增加新的内容,同时也给国内外旅游者带来了全新的旅游体验,比较有益于旅游者接受。旅游者对于旅游本身来说更多的是视觉的效果对旅游地的第一印象,而从音乐的角度来讲,可能旅游者还没有到达目的地,地方特色的音乐或许已经让旅游者身临亲近,这正是音乐所带来的感知行为。因此音乐作为旅游中的一个重要因素,能够使旅游者产生强烈的艺术感受力。

随着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对现代旅游的要求也不断提高,单纯的景区和吃喝玩已经不能满足当代旅游者的要求,人们在旅游过程中希望有更多样化的旅游形式进入当中,旅游过程中的音乐体验就是人们所追捧的形式之一。例如著名的景区天涯海角,就有一首《请到天涯海角来》已经为中外游人勾画出一幅热带风光的美丽景色。三亚槟榔谷中的黎族歌舞表演,将千百年来黎族人民的勤劳质朴、善良勇敢的美好品质展在游人面前,黎族音乐的旅游的特色在众多的文化旅游中是非常突出的,黎族民间音乐通过黎族特有的民间乐器与独特的黎族民歌曲调相结合表达黎族民间美丽的爱情故事,表达黎族人民的思想感情,因此黎族音乐将对海南旅游带来更多的吸引力。黎族音乐文化与旅游相结合,是将海南独特旅游风光和人文精光相结合的完美体验。

从解放初期到现在,海南涌现出了一大批优秀的音乐作品,家喻户晓的《红色娘子军》,获得了国内外的赞扬,2011年的原创音乐制作秀《海棠秀》,2015年海南省歌舞剧院上演的大型史诗《征程》,海南特色的原创歌剧《哩哩美》,这些作品的到了广大群众的关注,而这些作品里面都融入了黎族民间音乐元素,而题材也都是歌颂海南人民的美好品德,将这些优秀的作品与国际旅游岛建设相结合起来,打造海南特有的文化旅游品牌。海南的文化发展离不开黎族文化,旅游文化的开发更离不开黎族音乐,旅游经济的发展必须发展文化产业,特别是在海南黎族民间音乐的开发方面,充分发挥出音乐文化作为载体的动力作用,是国际旅游岛的旅游事业更加辉煌。

五、结语

国际旅游岛的建设要让外国游客到海南来能够感受和体验中国特色,中国风格,海南元素,要让外国游客来到海南就能认识中国,同时也要国人来到海南就能体会世界,更让出国的国内游客感受到,原来在海南就体会到世界的。保亭黎族苗族自治县的“槟榔谷”“呀喏哒”,三亚市的“槟榔村”等都是旅游与黎族文化紧密结合、共赢发展的有力典范。支持黎族特色村寨建设。2015年9月,万宁市文通村、保亭县什进村、白沙县罗帅村等3个村寨顺利通过国家民委的检查验收,被国家民委列为首批“中国少数民族特色村寨”。2014年省旅游委制订了《海南省旅游总体规划》,其中有大部分的设想和创意是以发展黎族文化为根基的。想要达到如此的目的,就必须将文化宣传作为前提,而黎族音乐是最好不过的传播媒体,国际旅游岛的建设离不开黎族音乐,而黎族音乐的传承发展也定为国际旅游岛的建设增添光彩。

摘要:旅游业一直是海南经济建设中的支柱产业,而多年来海南省的旅游业发展一直是以传统的观光式旅游和气候型旅游为主,2009年国务院在《关于推进海南国际旅游岛建设发展的若干意见》中提出,要”逐步将海南建设成为生态环境优美,文化魅力独特、社会文明祥和的开放知道、绿色知道、文明之岛、和谐之岛”,国家提出建设海南岛的战略目标,这将为海南岛带来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如何保护和传承海南特有的黎族音乐文化,并将其融入到国际旅游到的建设当中是我们要解决的重要课题。

关键词:黎族,音乐,文化,国际旅游岛

参考文献

[1]陆丹,王毅武.解读国际旅游岛[M].复旦大学出版社,2010.

[2]胡启文.浅谈黎族传统文化在海南旅游文化中的保护与利用.民族文化理论与实践.

[3]蔡华明.海南黎族民歌传承研究[J].琼州学院学报,2013,02.

[4]国研网.海南黎族文化旅游开发的问题与对策.2013,07.

[5]符桂花.黎族民歌三千首[M].海南出版社,2008.

黎族音乐 篇3

一、黎族民间神话传说的植入

黎族从洪荒时代的口头文学开始就有了关于远古时代的神话和传说。它们叙述宇宙万物和人类的起源,解释洪荒时代的世界,塑造战胜自然的英雄人物,叙说名胜古迹、山川地域的特点和风俗习惯的由来等,以鲜明的主题、纯朴的风格、生动的形象,构成了独具一格的民族艺术特色。

黎族诗人黄学魁的创作在对黎族神话传说的继承方面颇具代表性。他非常善于将神话传说植入到自己的作品中,其杰出的才华和浪漫的诗风震撼了读者,形成自己独特的诗歌风格。如《致鹿——写在“鹿回头”雕像前》:“你穿行的言语和奔驰的歌曲都早已在一个古老的部落彻底地神话……在每一天的纵歌里在每一夜的传说里你使我深深感悟什么是完美什么是高尚”。

诗人借助“鹿回头”的神话传说与民族文化“对话”。“鹿回头”的传说是黎族民间的一则风物传说:很久以前,有个残暴的峒主想要一副名贵的鹿茸,于是他强迫一个黎族年轻猎手上山打鹿。猎手打猎时看见了一只美丽的花鹿正被一只豹子紧追,便用箭射死了豹子,然后对花鹿穷追不舍,一直追了九天九夜,翻过了九十九座山,追到三亚湾南边的珊瑚崖上,大海挡住了鹿的去路,猎手正要向花鹿射箭,花鹿突然回头含情凝望,变成一位美丽的少女向他走来,于是他们结为夫妻。鹿姑娘请来了一帮鹿兄弟,打败了峒主,他们便在石崖上定居,男耕女织,在南海之滨快乐的生活。

黎族民间流传着这样一首歌谣:“九万九千支歌,最动听的是鹿回头的歌;九万九千个故事,最美的是鹿回头的传说”,可见“鹿回头”的传说在黎家人心目中的地位。“鹿回头”的神话传说自产生以来,随着时代的发展,其文化蕴含也越来越丰富,“鹿回头”的神秘意识及象征意义也引发了人们的关注。黄学魁借助神话意象蕴含的神秘,解构其文化内涵,表达自己对人生价值的探索。今天在海南省三亚市的大东海边,竖立着鹿回头的雕像,诗人黄学魁在雕像前,从浪漫的神话中体味生命的真与纯,感悟“完美”与“高尚”,以另一个角度诠释了这段古老的神话。

其他黎族作家文学的作品中也能找到黎族神话传说植入的踪迹。如董元培的《南叉河道真情》中关于“南叉河”由来的传说;亚根的《婀娜多姿》中以“山与海”的传说和鹿回头的传说作为“引子”展开整部小说的叙述;龙敏的《黎乡月》里黎家人在辛苦劳作了一天之后,夜里围着火堆谈古论今,人们从远古的武轼(黎族神话中堵江造福于民的英雄)讲到近代造福于民的英雄那改。这些作品中神话传说的植入,有时是为表现地域符号的需要,如“鹿回头”;有时是由于地域的符号影射了具有封建宗法制社会意义的家族,或体现能够某种内在的联系与矛盾,如“南叉河”名字的由来就是当时人们悲惨生活的写照。

二、黎族民间神话思维的融合

神话反映的是远古人们对世界起源、自然现象及社会生活的原始性理解,“是在想象中或借助想象以征服自然力”[1] (P113) 。神话的这种“幻想”或借助“想象”手段的思维方式渐渐地形成了人类的思维方式之一的“神话思维”。它是一种以象表意、物我同一、局部代替整体、虚实相生的思维方式。包括神话思维在内的原始思维,其“本质上是宗教的,这里自然指的是原始宗教”[2] (P5) 。神话思维与原始宗教的联系最突出体现在“以自身感万物”:从自身的感知、情感、意欲和社会生活经验出发,认为万事万物都和人一样同样具有感觉、情感、欲望等,即“万物有灵”的观念。黎族先民在原始时代长期对生死、疾病、梦幻等生理、心理现象的观察,得出人是有灵魂的结论,并推广到万物,认为天地万物和人一样具有灵性。“万物有灵”作为黎族民间信仰最基本的观念,其核心是灵魂不灭。神话思维与黎族传统宗教在“万物有灵”观念上的结合,使得黎族作家文学的创作迸发出耀眼的火花。

亚根的长篇小说《老铳·狗·女人》描写了鹿仙村男人、女人和“狗”三个不同的、而又有着密切关联的世界。对夹在男人和女人世界中间的“狗的世界”的描写,借助了神话的隐喻功能,把“狗”赋予人的思想感情和性格特点,则是神话思维中“万物有灵”观念在黎族作家文学创作中的一种体现。通过对“狗的世界”的描写,把男人和女人世界中所无法直接表达的赤裸裸的肉欲和纠缠不清的利益交易清晰地呈现出来。并将“狗”性与“人”性做对比,通过创造一个通灵的“狗的世界”,深刻地剖析了文化大革命期间鹿仙村的男人和女人们的心理、情感。这部长篇小说反映了亚根对生活的思考,以及在创作手法上的新尝试,这种创新意识是值得肯定的。

虽然历史文化语境不断变化,科学技术也不断进步,但“神话与神话思维作为人类精神文化的无意识的结构,它稳固地沉积在人们的心理深层,依然对文明与文化的发展,尤其是对宗教、文学、艺术、哲学、美学、心理学等人文学科起着深刻的影响。”[3] (P132) 黎族作家文学的创作中对黎族神话传说和神话思维的继承和弘扬,展现了黎族祖先对自然、神灵、先祖、英雄的崇拜,同时,借助神话的意象性、隐喻功能等,又与所要表达的人生感悟或所要塑造的人物形象建立了潜在的联系,由此将神话意识提升到一个哲学与美学相统一的艺术境界。

摘要:黎族神话传说充满着原始魅力, 其丰富的内容成为黎族作家创作素材, 黎族作家文学中的很多作品都受到了黎族民间文学神话传说的影响, 体现了黎族作家对黎族神话传说和神话思维的继承和弘扬。

关键词:黎族作家文学,神话传说

参考文献

[1]马克思.政治经济学批判·导言,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 (第二卷) [M].人民出版社, 1995.

[2]潜明兹.中国神话学[M].宁夏人民出版社, 1994.

[3]赵善华.“白鹿”意象与神话意识——论《白鹿原》[J].学海.2001 (3) .

黎族音乐 篇4

关键词:海南,黎族舞蹈,黎族故事,传统文化

黎族传统舞蹈具有古拙、质朴的风格和娱乐健身等特性, 并带有丰富的传统祭祀与节日文化色彩, 极具民族特色。它凝聚着黎族人民的劳动智慧, 体现了黎族同胞百折不饶的顽强意志和积极向上的乐观主义民族性格。它是中华民族灿烂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也是中国民间舞蹈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黎族故事》以歌伴舞、以诗为画, 以黎族人民特有的图腾崇拜和宗教文化观念展现了海南黎族先民渡海迁徙、追根溯源的传奇故事, 呈现出一幅祖先们开天辟地、繁衍生息的历史长卷。该剧叙述了黎族祖先数千年寻求文明的辛勤、智慧以及薪火相传的艰辛历程。《黎族故事》还汇聚了大量黎族最原始的传统文化元素, 如黎族的竹木器乐“鼻箫”等打击乐器、黎族民间歌谣“摇篮曲”和“舂米谣”等、黎族民间舞蹈、黎锦纺织与树皮衣等黎族非物质文化遗产, 精彩纷呈地展现了黎族人民的精神生活和传统文化的丰富内涵。是一副海南黎族传统文化与人文风情的全景展示。

一、《黎族故事》体现了海南黎族传统文化内涵

《黎族故事》分为序幕、《黎之源》、《黎之魂》、《黎之韵》、《黎之情》及尾声六个篇章。以“力神开天”拉开了表现黎族祖先“迁徙”和“恩山”的帷幕。剧中有表现黎族同胞天涯相认的“根山”;有开垦家园、祈求风调雨顺的“耕魂”和先民钻木取火、祈求光明的“取火”;有表现黎族特有的吹奏方式如山兰之灵的“鼻箫”;还有表现黎族民俗纺织、巧取树皮做衣的“树皮衣”和“黎锦”艺术等等, 都体现了黎族传统文化的丰富内涵。特别是从纺线、织锦到“黎锦”的出现, 更是凸显了黎族文化的灿烂与神奇。如在“黎锦”一幕中, 一群黎族少女编织出一幅幅色泽斑斓、粗犷夸张的黎锦图案, 仿佛从天堂飘下的云彩, 象征着黎族人民对幸福美好生活的向往和对未来的无限憧憬。

海南岛流传着许多美好的民间故事传说, 在《黎族故事》中都有一定体现。如“大力神”“甘工鸟”“鹿回头”“夫妻树”等等, 都是黎族同胞祭祀、劳动、娱乐与爱情等生活场景的体现, 是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美好景象, 也是黎族人民征服自然、生生不息的民族写真。剧中“力神”象征着黎族同胞的保护神;唯美梦幻的“甘弓鸟”让观众领略到前所未有的奇幻色彩和别样风味;“鹿回头”尽情展示着黎族男女之间纯真美好、热情奔放的爱情;“夫妻树”则表现两位黎族老人同甘共苦的美好愿望以及生死与共的情感共鸣。还有“船形屋”等原生态文化元素无不透露出浓郁的黎族风情, 给观众呈现出一个个奇异的情感世界, 将黎族古老、神秘、博大精深的传统文化内涵表现得淋漓尽致。

二、《黎族故事》演绎黎族传统舞蹈的起源

黎族是我国岭南民族之一, 是海南岛人口最多的少数民族。它有着四千年悠久的历史和古老的文化。也是海南岛最早的居民, 主要环绕五指山居住。五指山是黎族最早的发祥地, 五指山地区号称“中国第一热带雨林”, 有其独特的自然生态环境和民族文化特点。黎族传统舞蹈就是黎族同胞在这个特定的环境和生活条件下, 经过漫长的社会和历史发展过程积淀而成的, 它是黎族人民劳动智慧的结晶。在三亚、东方、乐东、陵水、昌江一带的黎族村寨, 黎族祖先认为世间万物都有灵魂, 都有吉、凶、祸、福。其灵魂既可保护家人又可作祟于家人。因此, 黎族舞蹈受到黎族人民的宗教信仰、生活习俗、社交娱乐及生产习俗等诸多因素的影响, 有反映祭祀祖宗、祈安求福的“宗教祭祀舞蹈”, 如“捉鬼舞”“五凤舞”等, 祈求祖先的神灵庇佑;有反映风俗习惯的, 如建屋迁宅、结婚生子的“生活习俗舞蹈”, 如“祝福舞”“平安舞”等, 祈求全寨黎民平安顺利、人丁兴旺;有反映农闲娱乐、鸣锣庆丰收的“娱乐喜庆舞蹈”, 如“打柴舞”“猴子舞”等, 模仿各种动物形态, 是黎族人民最喜闻乐见及适合娱乐健身的群众性舞蹈;还有反映生产劳动和收获季节、模仿人们劳动场景的“生产劳动舞蹈”如“舂米舞”“钱串舞”等, 祈求来年风调雨顺、五谷丰登;以及反映黎族人民反抗封建统治政权和与大自然顽强抗争的“英勇斗争舞蹈”如“双刀钱铃舞”“打曲舞”等等。勤劳智慧的黎族人民创造了独具特色的黎族传统舞蹈文化并世代相传。

三、《黎族故事》传承黎族传统舞蹈文化

《黎族故事》是由海南省歌舞团创作并演出的一部大型原创舞蹈诗。在编创手法上, 在保留黎族民间传统舞蹈原有风格特征的基础上大胆创新, 并借鉴了现当代舞的表现手法, 结合其他民族、其他舞种的风格特点, 突出了舞蹈的民族性与时代精神, 具有积极的现实意义。该剧编导将传统的原生态舞蹈艺术和现代优美动听的音乐相融合, 运用LED灯光艺术科技给舞台营造出绚丽的3D立体画面效果, 再结合真实布景呈现出美轮美奂的舞台效果。剧中融合民间舞蹈、民间音乐、民间美术以及传统手工技艺等原始道具为一体, 传统的黎族民族服饰绚丽多彩, 结合唯美动人的舞技, 加上梦幻灵动的舞台空间, 仿佛把观众带到了五指山下、回到先民生活的时代, 让人身临其境地感受黎族传统文化的独特魅力。《黎族故事》无论是“序幕”还是“源”、“魂”、“风”、“情”直到“尾声”, 每一幕都令观众叹为观止, 黎族同胞表达情感的人文情怀得到了尽情诠释。

四、让黎族传统文化成为海南国际旅游岛的文化象征

海南岛在推进国际旅游岛建设进程中, 以文化建设为基础和核心。而黎族文化就是海南独有的原生态传统文化、也是海南文化的魅力。因此, 在提升国际旅游岛文化内涵的基础上, 应大力弘扬黎族传统文化, 打造民族文化旅游精品, 为国际岛打造美好的文化形象。记得曾经由著名导演张艺谋执导团队打造的《印象海南岛》, 虽然作品也清晰地呈现了大海、阳光、沙滩、椰树等海南元素, 其中的《红色娘子军》也是享誉海内外的红色经典文化。但如果作品中没有突出“红色娘子军”和“椰树”则可以看作是“印象青岛”“印象北海”等任何一座海滨城市。因此, 《印象海南岛》并没有给人们留下太多的海南印象, 却留给人们太多遗憾!这充分说明其缺少海南的本土文化特征。如果能够融入更多的传统文化元素如:黎锦、鼻箫、黎族纹身和“鹿回头”“夫妻树”的爱情故事传说, 再加上黎族“椰壳舞”“打柴舞”等等, 方能凸显海南民族文化的厚重并由此产生情感共鸣。像《印象刘三姐》《云南印象》那样成为贵州和云南的标志, 让人过目不忘。但愿《印象海南岛》在海南国际岛文化建设中重新崛起、再创辉煌。让黎族文化成为国际旅游岛的名片, 让全世界对海南岛留下最深刻的记忆和最美好的印象!

五、结束语

黎族传统舞蹈是海南中国舞蹈文化宝库中一份珍贵的文化遗产, 同时也是全世界人民宝贵的精神文化财富。“黎族故事”不仅让广大黎族同胞更加了解自己的民族、更加热爱自己的民族文化并引以为豪, 还让更多不熟悉黎族文化的观众也能了解海南黎族社会历史和民族传统文化。随着海南经济文化与民族旅游的发展, 随着国际旅游岛建设进程的加快, 黎族传统文化越来越成为海南文化的象征。让黎族古老而悠久的传统文化走出五指山, 让黎族传统文化的精神得以传承和光大, 实现旅游和文化的深度融合及良性循环, 文化魅力独特。

参考文献

[1]孙乃反.论黎族舞蹈的起源及其流变[J].大众文艺, 2014 (23) .

黎族舞蹈风格特征 篇5

舞蹈, 根据《中国大百科全书》的解释, 是“一门综合性艺术。它综合了音乐、诗歌、戏剧、绘画、杂技等逐渐而成为独立的艺术。舞蹈包含有:舞蹈表情、舞蹈节奏和舞蹈构图三个要素。黎族舞蹈包括宗教祭祀类、生活生产类、运动健身类、娱乐喜庆类等, 体现出了黎族在历史发展和社会演变过程中的文化、理念、习俗、审美等的特质。可以说黎族的舞蹈也是反映黎族文化的一面镜子, 在我国岭南一带的少数民族中, 海南省黎族舞蹈与其他内陆民族舞蹈有差别, 具有黎族自身的文化风格特征。

二、黎族舞蹈

黎族舞蹈是由在岭南地带聚居的黎族人创作并流传的民间舞蹈, 以体现宗教信仰、经济生活、劳动生产、反抗斗争等等为形式, 涉及范围包括祈神求福、驱魔祛病、生产劳动、社交娱乐、婚恋生育、丰收节庆、英勇斗争等的一种传统舞蹈。每逢黎族人的庆祝节日及族人聚会, 或者祭祀、婚丧嫁娶, 黎族人都会跳起不同风格的舞蹈, 以表达内心的愿景。

三、黎族舞蹈的风格特征

1. 创作初期

黎族在原始社会生活中, 由于缺乏科学知识, 滋生“鬼魂”观念。黎族人认为, 人死后在七天以内 (部分地方长达十多天) 灵魂不会离开尸体, 因此产生守灵七天 (或十多天) 的习俗, 之后灵魂才离开尸体变成鬼魂。鬼魂常在天地间游荡。鬼魂还有善恶之分, 善鬼能施福于人, 恶鬼加害于人, 于是人们敬之畏之亲之忌之远之近之, 遂产生鬼魂崇拜, 因而产生驱鬼舞、祭鬼舞、跳娘舞、面具舞等祭祀舞蹈。黎族先民不单相信人死后变成鬼魂, 还相信“万物有灵”。原始社会, 生产力十分低下, 缺乏科学知识, 对自然界的各种灾难不可理解, 认为在自然界背后有一种威力无比的超自然力在神灵支配着, 这就是所谓“万物有灵”的观念, 对它必须以虔敬的心情顶礼膜拜, 祈求神灵的保护。黎族的招福魂舞就是真实的体现。每年秋收之后, 主人都要把耕牛、稻谷、家畜、农具等灵魂招回来祭祀。创作初期的黎族舞蹈逐渐具备群居生活、农耕文明的雏形, 舞曲信奉神灵、崇拜自然, 认为神灵的力量能保护黎族的安危, 获得黎族种族的延续。唐代至清代期间, 黎族舞蹈都大受宫廷的欢迎, 清代康熙年间有史书记载:乾隆五年, 令郡县选舞生122名, 以备合乐之用。黎族人民在反抗侵略, 反封建的斗争中勇当先锋, 在斗争中创作了一些以反斗争为主题的舞蹈, 如打曲舞、鹿回头、我编斗笠送红军、五朵红云等, 其中五朵红云是黎族舞蹈发展的一个具有里程碑意义的剧目。

2. 发展期至改革开放初期

黎族舞蹈在农耕时期经过了演变, 娱乐性的需要促使黎族舞蹈爱好者创造了较多的即兴黎族舞蹈, 动作随意, 舞蹈形成后业务明确的名称, 起舞时没有模式要求。许多该时期创作的黎族舞蹈都是广场舞蹈, 参加人数众多, 男女老少不限。如大鼓舞中是把一只大鼓挂在树枝上, 一位击鼓能手击鼓, 群众随着鼓声节奏起舞。舞蹈的动作简单, 以平步跳、扭腰、踢脚、挥臂为主, 易学易跳。和平及改革开放的到来, 先进的劳动工具及耕种模式改变了黎族舞蹈的主旨形式, 舞蹈的道具、动作逐渐与黎族人的生活息息相关, 宗教祭祀、驱鬼降魔类型舞蹈逐渐朝着表演、娱乐的方向发展, 如祝福舞、平安舞、打碗舞等。这一时期的黎族舞蹈生活气息浓厚, 黎族人民朝着提高生活水平方向发展, 赞美现代和平的美好, 想好新生活, 憧憬未来都体现在舞蹈中, 如打柴舞、三月三、半边裙子、舂米舞、竹竿舞等, 其中打柴舞被选为黎族代表性民族舞蹈经常在海南省内演出, 并获得艺术家及黎族舞爱好者的好评。而竹竿舞作为一种产来源于日常生产、生活中的艺术形式, 其表演具有很强的大众性和形式感, 在黎族聚居地, 竹竿舞已经成为欢迎来宾的一种形式, 而在外地人的眼中, 竹竿舞也已经成为海南和黎族的一种象征符号, 被广泛运用。

3. 改革开放后期

市场经济及全球经济一体化, 促进黎族舞蹈也逐渐解放固有思想, 认同其他民族及现代舞蹈, 在新时代的舞蹈创作中, 除了保持和发展黎族民间舞原有的风格特色, 还与时俱进地借鉴和吸收了与黎族民间舞蹈比较接近的苗族舞蹈以及中国古典舞蹈、汉族民间舞蹈乃至芭蕾舞的一些动作, 如新编排的织裙舞、打柴舞、钱铃舞、酒坛舞。在现代多种类型舞蹈的熏染下, 黎族舞蹈创作者吸取、借鉴其他舞蹈的优美动作, 促使现代经济环境下新的黎族舞蹈动作有模仿性, 如取火舞中, “火神王子”潇洒的跳跃、群舞演员不断挥动双手, 都借鉴了现代舞的动作特点, 对于烘托气氛、表现主题很有帮助。三月三舞蹈在原来的基础上改变了桥段, 以段落的形式表现青年男女从上路、相遇、训班、赠礼、欢情的整个过程, 并借助道具树叶诠释女青年害羞而心动的申请, 充满炽热的恋情、不知所措委婉地表现出来。这主要是撷取傣族舞和缅甸舞蹈中三道弯和拐脚的韵味, 演化成三月三舞蹈中女性舞者拖脚小抬腿的动作。黎族舞蹈在演变中离不开与其他民族舞蹈的相互学习交流、相互吸收借鉴, 但是黎族舞蹈仍保持着自身特有的民族性和特色, 舞蹈风格与其他民族舞蹈终究会越来越远, 继续保持黎族舞蹈特有的风格和韵味。

总结

黎族舞蹈生动活泼、丰富多彩, 来源于黎山的劳动和生活, 自然、质朴、热烈而富有感染力, 把浓厚的生活气息与文体活动结合在一起, 成为黎族共有的文化艺术瑰宝。在其漫长的舞蹈文化发展中, 黎族人民将会适度创新运用黎族舞蹈, 获得更高的欣赏价值和指导意义。

参考文献

[1]黄东慧.海南黎族民间舞蹈的风格特征及其形成因素[J].大舞台, 2011, 10:22-24.

[2]文平.海南黎族舞蹈变迁论要[J].琼州学院学报, 2010, 6:13-15.

[3]金德阳, 颜香放, 张丽.竹竿舞的文化特征及其社会价值[J].时代文学, 2010, 6:15-18.

[4]孙乃反.论黎族舞蹈的起源及其流变[J].大众文艺, 2014, 12:40-45.

黎族音乐 篇6

黎族文化多数沉淀在海南地区, 伴随着国家“文化强国”的战略政策, 从04年启动了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后, 海南省当地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普查基本结束, 分别建立了三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内容。而后申报背景指的是, 当前申遗已经成功, 但只是意味着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有了正式身份, 但并不是说非遗保护工作就已经圆满完成了, 后续的保护及传承才是最关键的, 也就是处于后申报时期。有学者认为我国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理论尚且不充分, 对于活态的保护意识也比较缺乏, 保护意义的认知并不充分。有些学者还认为对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申遗工作, 目前我国在思想认识上还没有统一, 整体的协调和引导力度也不够, 整体缺乏工作积极性, 所以也有较大的利益之争。因此前期存在这么多的疑虑, 后申报时期更是像一场硬战, 要求我们既要有所追求, 更要有所坚守。才能够固本溯源并且开拓创新。后申报背景中主要存在这些问题:

(一) 坚守草根文化与利益博弈间的冲突显现

近几年的申遗保护工作多是单边的政府行为, 所以民众参与度并不高, 而规划完整的保护工程到最后可能也会变成众人所忧的政府面子工程博弈之中。相对于比拼入选国家名录的项目数量政治博弈、借项目争取国家投入的经济博弈, 立项后的遗产保护工程却可能只是摆设。传统技艺的遗产在现代纺织业与城市化发展的双头剑下被夹攻得遍体鳞伤, 生存空间异常狭窄。而对于传统技艺的申遗主导力量最主要还是归结在政府方面, 此外还需要继承者以及民众组成的团体来自资金上的支持。但目前我国的情况是, 整个社会对于非遗的观念和重视程度不一, 导致国家在抢救性保护资金的落实方面上存在滞后的问题;此外保护的理念也是较为死守, 在传承的力度上远远不够。同时还有些技艺继承人的思想观念太过落后, 认为独门技艺不应外传, 所以死守优秀的文化遗产, 这种草根性的劣质思想导致了本来就缺乏自觉性的原生态继承工作更是脆弱不堪。

(二) 产业继承缺乏载体及创新

当前海南地区黎族的纺染织绣工艺开发尚且还是各自为阵的状态, 总量比较少, 规模也是相当低, 难以在包装或者是载体上取胜, 所以无法成为文化产品, 也没有相应的品牌效应。像黎锦坊这类企业公司, 虽然带有一定的产业化规模, 但其自身的品牌影响力还不够大, 一旦离开政府的投入就显得举步维艰。所以一般维持生计的都是靠订单, 但是订单的收购价却很高, 量小根本就走不好销路。此外很多继承者以及传统黎族妇女都没有形成产业开发的意识, 只是觉得传统工艺就是有空在家放几套压箱底然后关键场合拿出来用一用, 所以当前黎族文化的产业继承进程堪忧。

(三) 迎合市场的传统工艺严重失真

针对传统技艺对市场的迎合, 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的内容:一个是传统植物材料被化工材料所取代, 另外是手工艺被机械化所取代。因为市场经济的冲击, 使得较多机构和组织已经开始放弃保留传统技艺的步骤, 逐渐让机器化生产代替手工操作。众多的商业运作模式, 不管是原材料还是产品, 都已经失去了原本的可贵。虽然经济利益上得到了提高, 但是本身已经与传统技艺发展本质背道而驰。过度的包装只能使得传统的纺染织绣技艺成为一种无谓的摆设。

此外在信息化时代的今日, 保护手段也未能跟上步伐, 较多普查中心只是停留在普查和录入阶段, 更深层次的分类、鉴定、归档以及整理工作都还没有建立好, 所以专业人才及数据库的保存技术才是真正的关键操作。所以目前针对黎族地区纺染织绣技艺的研究应当从信息化以及数据化的方向出发考虑。

二、 黎族纺染织绣技艺开发对策研究

(一) 扶持继承人以及完善继承人机制

对于继承人的选择必须理清其在家族当中的位置以及所承技艺的精湛与否。继承人的选择一定要去除行政化和官僚化的色彩, 严格执行继承人标准, 同时对继承经费补助要提高额度, 政府要担负起指导管理的责任, 同时监督继承状态。对于继承人的扶持也要多管齐下, 对其活动提供良好的展示平台, 透过短期的规模培训来扩大继承人的数量, 同时还要使得其传人学有所用, 保护好他们的知识产权。还需要建立起文化生态环境, 形成较好的乡土氛围去传承文化。建立多一些民间基金组织, 为文化传承提供物质后援。

(二) 机器化转手艺化的坚守

产业化的开发, 一定要做好手工价值的宣传, 坚守住我们的手工源头, 由于手工艺品有其不可替代的价值存在, 越是有民族性以及艺术性的东西它就越不容易被瞬息万变的市场所取缔, 若只关注到实用性, 就会降低其抗击市场风险的能力。此外还要保护好棉纺织工艺的材料来源, 大力扶植各种原材料行业及加工业, 政府需要规划好用地, 同时积极促进原材料的产业化发展, 形成规范的产业链。还要支持企业与各研发机构进行技术攻关, 形成稳定的产业链。

(三) 与数字技术联姻深化信息发展改革

对传统的工艺数据库进行建立程序, 拓宽其保护的技术手段。利用数字技术搞好现有资料, 并且转化为数字媒介, 同时还要不断开发数字应用技术, 利用互联网的途径来发布以及宣传信息, 使得遗产能够在网上与民众近距离接触。同时透过互联网, 也可以使得更多人去了解这些鲜为人知的文化遗产, 也实现了电商化的推销。此外需要注意的是, 必须不断加强本土文化挖掘, 鼓励建立特色产业来支撑文化遗产的生存。

三、 结语

在海南黎族进入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后申报时期, 沉淀下来了很多问题与现状都需要我们去关注和思考, 本文就从传统纺染织绣技艺在保护以及传承过程中可能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 同时还进行对策的拟定以及建议的提出, 旨在提供社会各界更多思考的空间和实践的依据。

摘要:黎族的纺染织绣技艺属于海南地区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当中的明珠, 特别是在海南申报建设国际旅游岛的过程当中发挥着关键性的作用。本文主要对该黎族传统工艺在海南国际旅游岛建设的大环境下所面临的困难以及原因进行分析, 同时从保护技艺的主体“继承人”, 到开发技艺的本体产业化发展, 最后再到具体途径:与数字技术联姻这三方面进行对策研究。

关键词:开展,群众,文化活动,思考

参考文献

[1]刘志军.后申报时期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忧与思[J].思想战线, 2011 (5) .

[2]王宏德等.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热”中的”冷”思考[M]郝苏民等.抢救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西北各民族在行动.民族出版社, 2006.

[3]高丙中.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课题的民间信仰[J].江西社会科学, 2007 (3) .

海南黎族居民消费透视 篇7

关键词:民族地区,消费,福利

福利:经济科学的归宿。这是从人本角度出发得到的结论。这是因为:任何社会制度的国家选择, 无论其GDP有多大, 如果国民福利水平提高不大, 那么其社会意义和实践意义都不大。自中共十六大 (2002年11月) 提出国民经济到2020年翻两番的战略目标后, 我国经济发展速度很快。但是, 按2002年当时的数据看:城镇居民年收入为800美元, 农村为300美元。若将时间倒退到2000年, 以国际上通行的增长指标 (城镇居民年均收入增长10%, 农村居民年收入增长5%) 为统计口径, 那么, 800 (1+10%) 20=4080美元300 (1+5%) 20=800美元, 再加权 (9亿农民, 4亿城镇居民) , 计算出平均数4080×4/13+800×9/13≈1810美元。按通则, 2020年, 我国若进入小康社会, 需达到经济较发达国家的下限水平 (人均3000美元) 。1810美元的水平距离3000美元距离很大。因此, 要实现其预期目标, 任重道远。这就是我国的现实。我国是多民族国家, 民族地区 (新疆、内蒙古、广西、宁夏、西藏五区和云南、贵州、青海三省) 的自然条件差、生产力低下。截至2005年, 五区三省的GDP仅17 333亿元 (目前, 辽宁一个省的GDP超万亿) , 贫困和落后的面貌没有改变;财政收入总和仅1368亿元;城镇居民的可支配收入仅8897元 (远不如上海、山东省市的农民) ;农村绝对贫困人口为879.7万人 (以上数据来自国家民委) 。反贫困是五区三省的急需, 是中国构建和谐社会, 实现小康目标的急需。这就是研究该课题的初衷, 出于工作的方便, 选择了海南黎族地区作为研究对象。

一、海南省城镇居民消费和黎族地区居民消费概览

利用上表中所列的数据, 根据斯通的线性支出系统模型

其中:Pi为价格;Qi为需求量;r和b为参数;ri为消费者对第i中商品的基本需求量;bi为边际预份额,

从以上2004年—2006年消费支出表中估计出ai, bi的值, 结果如下:

从表中可以看出, 取三个较低收入组 (最低收入户、低收入户、中等偏下收入户) 的每人食品平均支出作为食品的基本需求支出的估计量;2004年—2006年的p1r1将分别为1888.87, 1947.55, 2013.21。将各年食品需求代入piri=ai+bi (pkrk-ak) /bk中 (K=1) 得到piri=ai+bi (p1r1-a1) /b1, 利用该式将每年的各项基本需求支出piri计算出来, 即得上表中的其余各项支出, 相加后得出人均基本需求支出额。

二、黎族地区居民消费状况

课题组对五指山黎族自治地区和三亚市黎族村落进行了走访与调查。由于该地区国民经济核算和统计口径、手段的相对落后, 数据相对残缺。据政府官方统计:五指山市人口11万, 近70%为黎族。2005年人均消费额为3535元人民币, 2006年人均消费额是3801元人民币, 这两年全国人均消费为7345元和8257元, 而海南省人均消费为5687元和6577元。显然黎族城镇居民人均消费水平仅是全国水平的48%和46%, 是海南全省水平的62%和57%。从以下数据中亦可以看出黎族居民消费水平仍有很大距离 (数据来源:五指山市统计局) :适龄儿童入学率99.8%, 以2007年统计看:小学毕业生1917人, 到初中入学率下降2.2个百分点, 而高中当年招生1336人, 但毕业生仅963人, 如果教育发展平稳的话, 这说明了中途辍学373人。辍学原因表明提前就业和消费不足以及伴有社会不稳定因素;2006年来全市低保户4602户, 12 002人占全市人口近10%, 发放低保金625万元, 月人均仅43元人民币 (6250000÷12002人÷12月) 足见黎族地区整体经济实力的不足和居民消费水平低下。以2003年为例, 黑龙江、广东、天津等省市通过民政部门发放的社保资金人均为180元、290元、450元左右。黎族地区居民并没实现家家有电话, 全市11万人, 电话用户仅17 050户, 百人人均15部, 这更是消费不足的佐证。

2008年10月, 调查组走访了黎族红花村, 这个村在三亚市郊, 是个比较富裕的村落。通过走访了中等以上收入的家庭李某, 65岁, 他与12个子女中的三个儿子住在一起, 年收入3—4万元, 主要来自槟榔等经济作物。这比起走访过的五指山市水满乡 (黎族村) 的贫困户 (有一家12口人, 仅一个屋, 室内一张床, 一口锅;另有一户居民哥兄弟, 两哥各有家室, 但住在一个屋, 中间用布帘遮挡) , 就有着天壤之别了。像保亭、陵水等自治县的消费水平与五指山比起来, 还要差一些, 在此就不叙述了。

三、黎族地区居民消费结构分析与政策建议

(一) 消费结构分析

首先, 食品消费的边际预算倾向支出现反复。从2004年的0.2743到2005年的0.300到2006年0.2269。从恩格尔系数的角度看, 总体来看2004年46.9、2005年47.6、2006年43.5。但最低收入户与最高收入户恩格尔系数相差太过悬殊, 以2006年为例, 分别为61.12%和27.61%, 相差30个百分点。城镇最低收入户还没解决温饱问题, 而最高收入户的生活水平按照恩格尔系数的评价标准早已达到了最富裕型。第二, 衣着消费的边际预算倾向随收入增加缓慢下降。其占总支出比重也不大, 这与海南省的气候环境有一定关系。第三, 交通通信消费的边际预算倾向波动较大。主要是由于最高收入户的交通通信消费变化较大, 其他收入组居民的交通通信消费呈缓慢上升趋势。第四, 娱乐教育文化和居住消费的边际预算倾向呈下降趋势, 可见海南省的教育娱乐文化和居住消费不足。第五, 家庭设备用品边际预算倾向呈上升趋势, 主要也是由于最高收入户的消费支出增长的较多, 而其他收入组增长缓慢。最后, 医疗保健和杂项消费的边际预算倾向出现波动, 是由于各个收入组表现出的变动趋势不同, 收入低组出现了下降趋势, 而收入高的组出现上涨趋势。

(二) 政策建议

1. 完善社会保障制度, 消除居民后顾之优。

对于涉及城乡居民切身利益的改革, 如养老、医疗、失业、住房、教育改革等, 应建立公众参与机制, 提高改革的透明度。通过稳定就业, 提高基本工资标准等措施, 提高居民对永久性收入的预期。

2. 转变消费观念, 调整消费结构。

例如, 培育中高收入阶层的新消费理念, 提倡时尚消费, 大力发展知识消费、生态消费、保健消费等等。

3. 拓展消费信贷潜力, 加快消费信贷步伐。

金融机构可以根据不同消费者的具体情况提供不同方式的消费信贷, 除了住房、汽车消费信贷外, 还要发展一些新品种的消费信贷, 如车房组合贷款、住房装修贷款、教育助学贷款、旅游贷款等。

4. 消除或减轻传统文化和消费观念的影响。

黎族整体消费水平较差, 他们与较发达的深圳相比相去甚远 (深圳居民2001年底的人均消费支出为17027元, 2006年底, 海南黎族居民只是深圳居民的22%, 即3801/17027) 。如果以城镇居民年收入10%增长, 农村居民5%增长 (这是国际上通用的经验数) , 那么, 平均增长7.5%, 这个差距需20年才能赶上深圳本世纪初的水平。因此, 解决黎族居民消费问题, 经济增长与摒弃传统和本族文化的消极因素同等重要。

参考文献

[1]易丹辉, 尹德光.居民消费统计学[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海南统计局.海南省统计年鉴[Z].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 2005.

[3]海南统计局.海南省统计年鉴[Z].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 2006.

上一篇:实践技能素质拓展课程下一篇:绘画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