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乐森林里的音乐会

2024-09-19

音乐森林里的音乐会(通用8篇)

音乐森林里的音乐会 篇1

在音乐教学过程中, 对学生的审美能力的培养和提高显得格外重要。要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陈旧的音乐课堂就要创新, 要大胆改革。但是, 世界上的一切发明创造都与已知元素密切联系, 都建立在旧的知识基础上。实行传承性教育向创新教育的转变, 不等于就可以降低对学生基础的知识和基本技能方面的要求, 重要的是要让学生掌握获取知识的途径, 变“学会音乐”为“会学音乐”。

●衡量审美体验的容量和过程, 了解音乐美

通过聆听音乐、表现音乐可以使学生充分体验蕴含于音乐音响中的美和丰富的情感。体验其情感需要教师提供给学生大量的音乐感受, 扩大他们的音乐视野。所以, 在课堂上, 我专门用十分钟时间开辟了“天籁之音”这一板块, 供学生欣赏富有现代感、时代气息或古典韵味的世界音乐精品。我在让学生欣赏《牧歌》一曲时, 在没有先告知曲名的情况下, 让学生自己感受, 学生畅所欲言之后才将作品作了介绍, 加以大量图文介绍和网络搜索链接, 引导他们随着旋律的起伏一起哼唱, 还配上了相应的生动的语言, 此时我们的内心都对音乐产生了强烈的共鸣, 积淀起一股激烈的情感,

●注重学生音乐创新能力的提高, 创造音乐美

音乐创造因其强烈而清晰的个性特征而充满魅力。生动活泼的音乐欣赏、表现、创造活动能激活学生的表演欲望和创作冲动, 使他们的想象力和创造性思维得到充分的发展。例如, 我在教授《波斯市场》一课时, 先以颇受大家喜爱的流行歌手组合S.H.E的一曲《波斯猫》为开场曲, 再辅以网络资源——波斯古国的生动视频, 学生的兴致立刻高昂了起来, 因为此曲的主题音乐与本课相同, 他们大有“相见恨晚”的感觉, 学起来也是格外的专心。曲中学生最熟悉的旋律描写的是“乞丐”, 这一主题一出现, 马上让活泼调皮的学生兴致盎然, 纷纷表现出一副“可怜而又忧郁”的神情。在对乐曲进行了分析后, 便有学生毛遂自荐, 要求一展表演风采。即兴表演引来了许多的掌声, 特别是“乞丐”一角, 演得真是入木三分。最后, 一位学生被大家一致推选为“最佳主角”。后来我问这位学生, 在演“乞丐”时有没有“难为情”, 他说:“根本没想那么多, 听到音乐时我感到就要这么做!”

●倡导渗透探究式学习, 探索音乐美

探究性学习, 也称“发现探索法”、“问题解决法”, 以学生为主体, 通过教师的引导、点拨, 学生在自主学习中自己质疑、自己发现问题, 能够极大地激起他们的学习兴趣。例如, 我在教学《走近贝多芬》的前一课时, 先提问学生:关于贝多芬, 你们想知道些什么?学生们提了很多的问题, 同时, 我也给出了我的问题。在上这节课时, 我和学生共同梳理和交流从网络上收集而来的资料, 使他们不仅了解了贝多芬贫苦的童年时代、坎坷的青年时代、孤独的老年时代, 而且有效地调动了他们的学习积极性。我想, 学生们自己查找资料的过程本身就是一次学习的探索, 这样既丰富了音乐知识, 开拓了音乐视野, 又挖掘了音乐内涵, 提高了学生鉴赏音乐的审美能力。

●关注新生成的学习资源, 发现音乐美

在新课程教学改革中, “关注课堂新生成的学习资源”成为一个非常值得注意的教学环节, 这不仅需要教师有很敏锐的洞察力, 更需要教师具备课堂即兴组织能力、调控能力、判断能力和丰富的知识积累。

在一次欣赏大海海浪音乐的过程中, 我先让学生闭着眼睛带着问题聆听了两遍, 然后让他们用文字语言浪漫地抒发自己的感受, 接着利用多媒体教学软件, 展示了一组大海边波浪起伏、连绵不绝的美丽景色, 让大家在直观的画面感染下, 深入感受大海, 同时话锋一转:“请你从音乐的角度出发, 再来谈谈为何你会有这种感受?”学生陷入沉思。一位学生试探地问:“老师, 这首曲子的旋律轻柔、缓慢, 就让人产生这种感觉。”我故意睁大双眼:“你真了不起, 一下就说到了重点, 那么轻柔和缓慢是音乐要素中的哪种呢?”另一位学生说:“好像是力度和速度。”又有学生说了:“我觉得这首曲子应该是四拍子, 节奏也不是很紧张的, 再加上力度和速度都还好, 就有抒情的感觉了。”我立刻纠正:“节奏不叫紧张, 而是有宽疏和紧密之分。”看到这些六年级的学生分析起来还真是有模有样的, 我又及时抛出议题:“你们说要是把这些要素重新组合一下, 会编出哪些情绪的音乐呢?”这一下可炸了锅, 学生们三两成组, 好一通讨论。最后大家一致认为, 音乐真是一种奇妙又美妙的东西, 七个音符在音乐要素的变换下, 随作者有意地排列, 竟然能创作出这么多优美经典的旋律来。这时, 我再次利用先进的多媒体音乐编写软件, 进行适时地创作演奏。

●提升音乐表现力的培养, 表现音乐美

有了较好的演唱水平, 就能让我们的感情更淋漓地表现和发挥。而“情”又从何而来呢?这就得由教师来有效引导学生了。先进的信息技术则为课堂创设情境增添了许多便利之处。

例如, 我在教《在老师身边》一曲时, 一幕幕的小学生活图片、一段段的视频录像, 勾起了六年级学生刚进学校时的情景记忆, 音乐成为沟通的桥梁。可以说, 这首歌曲无论是节奏还是音调都是很难掌握的, 但学生唱起来却是丝毫不差, 似乎音乐就是从他们心里直接流淌出来的。而在我听来那如天籁般的歌声却正是由真实的、感人的情感所支撑的。现代化教学手段强大的包容性、演示的直观性、简便的操作性, 让学生在视觉、听觉、触觉等方面都得到动态享受, 从而激发学生对音乐的创造欲望, 更好地表现歌曲的情感世界。

全新的世纪呼唤全新的音乐教育。让我们面对“陈旧”的音乐课堂大胆地说“不”, 也希望我们的学生在收获、成功的喜悦中对我们的新课堂说“是”。让我们音乐教师激发出少年儿童心中的音乐美, 使其具有优秀的审美品质和高尚的审美情感, 成为追求真理的新一代。

音乐森林里的音乐会 篇2

狮子见它们不想唱歌,愤怒地说:“我们来练习一下吧?”动物们只好垂头丧气地说:“那好吧。”狮子大王做起指挥,小狗唱一声,鸭子也唱一声,羊也唱一声,动物们不断地练习,声音好听极了,不过狮子大王发现了一只羊学鸭子的叫声,就叫它唐老羊;还有一只小狗喜欢趴在地上被叫做趴趴狗。后来,动物们越唱越好,都很喜欢唱歌了。

音乐会开始了,动物们打扮得很漂亮,兴高采烈地参加音乐会。狮子指挥着小动物们唱歌。它们唱得很动听,大家都被吸引了,不断地欢呼。音乐会举办得很成功,狮子兴奋地说:“你们真棒!”

2013马兰森林音乐会即将开幕 篇3

这场公益音乐会由长期在革命老区阜平县城南庄镇马兰小学义务教音乐的邓小岚女士发起,专为热爱音乐的山村学童举办,旨在让孩子们在与音乐互动的过程中培养热爱家乡、热爱生活、追寻梦想的勇气,同时呼吁社会各界爱心人士关注农村儿童的音乐教育,为不发达地区青少年素质教育事业共策心力。活动受到保定市人民政府、阜平县人民政府、中国音乐家协会、北京人民广播电台、FM97.4《音乐周刊》、保定演艺传媒有限公司等单位及媒体大力支持。

本次音乐会主题为“让童年与歌声一起飞扬”,将在马兰村附近的森林山谷中露天举行,演出活动分为日场和晚场,邓小岚老师倾注多年心血一手培养的马兰小乐队将在当天登台,为各界来宾及本地师长乡亲献艺。同时主办方还将邀请多位热心公益、关注山区青少年成长的著名艺术家、知名歌星艺人、优秀校园乐团参加这次盛会,带来精彩节目。

除了欣赏音乐外,音乐会还将设置多种互动项目及环节,让山区孩童亲身参与,在音乐中游戏、在音乐中学习、在音乐中成长。

2013马兰森林音乐会特色

可以感受音乐美妙魅力的音乐会!

可以与著名音乐家、明星亲密互动的音乐会!

可以感受祖国、家乡、社会浓浓关怀情意的音乐会!

可以打扮成小动物来参加的音乐会!

可以站起来扭扭,坐下来晃晃,跳到台上一起唱、一起玩的音乐会!

这是一场孩子们自己的音乐会!

小岚老师说:

你一进入马兰村,你就进入了绿色的梦乡:鸟儿在树林间歌唱,鱼儿在溪流中舞蹈,阳光抚弄你的身驱,花香钻入你的鼻腔 ;音乐会场在森林的环抱中等你,舞台就是那只美丽的鸽子,你站在牠的身旁尽情地唱吧,歌声和着泉水、溪流的叮咚声响,穿过瀑布,飞过山岗;你抓住鸽子的翅膀,闭上眼睛,鸟语、花香和音乐之声,就会在鸽翼的抖动中伴你飞向蓝天,飞进你多彩的梦乡!

关于邓小岚

邓小岚女士是无产阶级革命战士、当代杰出的新闻工作者、诗人、原《晋察冀日报》社长、原《人民日报》社长邓拓之女。抗日战争时期,在日寇一次次疯狂扫荡下,邓拓率领《晋察冀日报》革命同志转战河北山区,坚持办报。1943年,邓小岚在阜平县易家庄村出生,后转移到麻棚村和马兰村,在当地老乡掩护、抚养下生活了3年,她一直把阜平这片山区视为第二故乡。1997年,邓小岚初次回到马兰村探访。

1999年退休后,邓小岚将更多精力倾注到马兰村,从北京到马兰村每年往返十多次,为马兰小学的孩子们捐赠乐器、筹建音乐教室,手把手地教孩子们学习音乐,把音乐的种子洒遍马兰山乡。

邓小岚老师将大部分退休金投入到马兰村,除了帮当地修建校舍、为孩子们置办乐器教材、解决学费外,还亲身示范,倡导村民改善居住环境、改建冲水式厕所、推广生活卫生理念,并协调多方资源,帮当地发展旅游业。

2009年,阜平县人大授予邓小岚“阜平县荣誉公民”称号。

关于马兰小乐队

2006年,邓小岚老师从跟她学音乐的孩子中选拔出了最初的6个成员,组建了马兰小乐队。孩子们的乐器来自邓老师和她的朋友们的捐赠,有小提琴、手风琴、小号、笛子、吉他、葫芦丝等等,还有孩子用勺子、铁条等简单材料自制的打击乐器。小乐队成员并不固定,随着孩子们长大、升学而不断调整,人多时达到20多个,能表演的曲目包括《龙的传人》、《送别》、《雪绒花》、《山楂树》、《欢乐颂》等中外歌曲。

一次偶然机会,音乐人阿里结识邓老师,他带着他的团队为孩子们拍摄了纪录片《马兰的歌声》。阿里和他的朋友们为孩子们创作的《马兰童谣》、《小苹果树》、《美丽的家园》、《心愿》等歌曲也使马兰小乐队终于有了属于自己的原创表演作品。

2008年《音乐周刊》首次报道了邓老师和马兰小乐队的故事。2011年,《音乐周刊》将创刊六周年公益活动选择马兰小学举办,为孩子们送来山乡第一架钢琴。

2011年6月23 日,马兰小乐队12名小乐手登上北京人民广播电台“红歌嘹亮”大型演唱会的舞台,表演了《我的故乡》等歌曲。红歌嘹亮演唱会负责人、北京音乐广播副台长郑洋说,“虽然参加当晚演唱会的不乏专业实力唱将,但是马兰小乐队的表演在一片红色中是一颗亮眼的珍珠,他们是最质朴的,在这个珍珠上承载了太多爱和关怀,让她破茧而出,闪闪发光,光是这一颗珠子足以让今天的晚会发光。”

音乐复习课里的新体验 篇4

一、走一走、看一看, 视觉之中显歌谣

我首先运用看图 (教师自己画的简笔画) 说话的方式引领学生走进欢乐谷, 在学生感受欢乐谷旖旎风光的同时还有感情演唱与画面相吻合的歌曲。如通过树叶飘落的画面使学生联想到歌曲《树叶飘飘》;通过欣赏枫叶红了的画面使学生联想到歌曲《秋天红艳艳》;通过欢乐谷中一轮明月当空照我对明月唱歌谣的画面使学生联想到了歌曲《我为爷爷打月饼》;通过欢乐谷中的小朋友画国旗的画面使学生联想到歌曲《祖国、祖国我爱你》, 并请学生有感情地演唱这些歌曲。以画示歌的方式, 既提高了学生复习歌曲的兴趣, 又培养了学生的审美能力。

二、找一找、猜一猜, 趣味之中唱歌谣

同学们为了进入到欢乐谷的演出大厅必须通过闯关环节。闯关是以猜谜的方式展开的, 在课前我找出了课本中旋律有特点的歌曲, 经过总结、提炼、编排、形成学生喜爱的谜语, 引领学生复习。如:“有长也有短, 有高也有低, 七个小兄弟, 紧紧挨一起。”打一歌曲名。学生立刻会猜到是歌曲《七个小兄弟》, 然后请七个小男生分别扮演七个小兄弟复习演唱这首歌曲。又如歌中只有“哆、咪、嗦, 来吧来吧来唱歌, 来吧来吧来跳舞”, 学生马上猜到是歌曲《跳到我这里来》, 然后请学生跟着歌曲的节奏跳起欢快的少数民族舞蹈。再如:“一个节奏唱到底, 你逗我来我逗你。”学生立刻猜到是歌曲《顽皮的小杜鹃》, 然后我和学生以对唱的方式来演唱这首歌曲。运用猜谜的方式导入歌曲为学生的学习增添了无限的乐趣, 使学生乐学、爱学。

三、想一想、唱一唱, 真情实感忆歌谣

在欢乐谷里同学们见到了前来迎接他们的世界各地的小朋友。这个环节我设计的是运用歌曲回放的方式通过提问帮助学生回忆是哪里的民歌, 同时还分辨出是哪里的小朋友前来迎接他们。这样使孩子们在复习歌曲的同时对中外民歌有更进一步的记忆和理解。如:分别播放歌曲《叫我唱歌我唱歌》、《欢乐的牧童》、《长吧, 小孩》的录音, 并问同学们:“是哪里的小朋友唱起了家乡的歌欢迎新朋友的到来?”学生答:“是江苏的小朋友, 新疆的小朋友和前南斯拉夫的小朋友。”然后请学生们跟着录音愉快的唱起这些歌。教室里的歌声一浪高过一浪, 顿时成了一片欢乐的海洋, 而学生则陶醉在歌的海洋中, 脸上不时绽放出醉人的笑容, 此时此刻他们的表情说明了一切———歌者是世界上最幸福的人。

这节课里, 同学们在走一走、看一看、找一找、猜一猜、想一想、唱一唱的环节里感受到歌曲的魅力, 找到歌唱的乐趣, 也体会到生活的快乐和美好。从教学的设计到教学的完成, 我体会到要想把音乐复习课上好, 首先必须具备较全面的文化知识和艺术素养, 成功的音乐课一定会涉及方方面面的知识, 只有不断地充实自己, 善于汲取各学科的知识, 练就多方面的本领, 才能高质量地呈现和丰富教学内容, 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其次, 要有整合教材的能力, 上复习课之前, 要全面彻底地了解和掌握自己所教的这册教材, 学会整合教材内容, 并且根据内容的特点展开想象, 设计生动有趣的教学环节, 让学生在游戏和故事中进入音乐的殿堂, 有效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最后必须有驾驭课堂的能力。复习课由于内容是学生熟悉的、学过的, 就没有好奇心和新鲜感。因此, 一上课学生很容易出现一副懒散样, 进入不了真正复习的状态。但此时如果教师的教学设计新颖独特, 让学生瞬间产生新奇感, 就会有较强烈的学习和参与的愿望, 复习教学也就成功了一半。但有时学生为了表现自己、突出自己, 往往会出现抢答抢唱、情绪激动、乱跳乱舞的现象, 从而使课堂上出现无序无律的状态, 使得教师无法正常开展教学活动, 甚至有时下课了教学内容还没有完成, 这时就需要教师具备很强的课堂驾驭的能力。

森林里的音乐会作文 篇5

夜幕降临,熊熊的篝火燃起来,美妙的乐曲响起来,欢快的舞蹈跳起来,音乐会在动物们翘首期盼中开场了。

威风凛凛的老虎和神采飞扬的狮子担任音乐会的主持人。“音乐会现在开始!首先有请我们森林王国伟大的歌唱家夜莺小姐!”主持人异口同声地说。话音刚落,打扮得花枝招展的夜莺小姐就迈着轻盈的步子走上舞台。音乐响起,光彩照人的夜莺小姐边歌边舞,台下马上响起震耳欲聋的掌声。“多么清脆的嗓音呀!”狮子禁不住赞叹道。

“我是一匹来自北方的狼……”夜莺小姐刚结束还没下台,男高音大灰狼先生就迫不及待地唱了起来。大灰狼唱得很深情,时而婉转,时而低沉,动物们仿佛看到了在一望无际的旷野中,在皎洁的月光下,大灰狼引吭高歌的雄姿。

接下来是青蛙美少年组合。在两排小青蛙蹦蹦跳跳的伴舞中,一身绿衣的青蛙王子闪亮登场了。青蛙王子亮出清脆的嗓门,“呱!呱!呱!”兴奋地大唱起来,歌声响彻云霄。台上热歌劲舞,台下动物们此起彼伏的喝彩声口哨声,汇成了一片欢乐的海洋……

岛国、森林、大海之中的芬兰音乐 篇6

11月4日,在中央音乐学院音乐厅我们观赏了一场芬兰民间音乐会。这场音乐会是作为世界音乐周2008——中国·芬兰音乐国际研讨会的谢幕而呈现给观众的。音乐会历时一个半小时,共有三个单元组成。

首先出场的是芬兰西贝柳斯音乐学院讲师沃尔玛·蒂莫隆,她是一位年轻的坎特雷琴演奏家。当演奏者的手指在琴弦上划过时,你可以清晰地看到时间在面前趟过,它是来自灵魂深处的声音,从海的深处飘荡而来。你会越过时空,来到芬兰的海,一种静穆、高贵在你面前呈现。蓝天和海面之间会有一缕微风吹来,它像海神悠扬的歌声,让你体会到芬兰静的一面。基哈拉科米奥乐队建立于1996年,乐队音乐根源于芬兰南部奥斯特波西尼亚地区传统乐器——两排键手风琴音乐。手风琴手——安迪·帕拉隆是乐队的核心人物,毕业于西贝柳斯音乐学院。而便携风琴手蒂莫·萨科、低音提琴手朱哈尼·劳塔玛加和曼陀林演奏者海基·科基克斯基则都来自民间。除自行创作曲目之外,乐队还进一步使用爱尔兰、法属加拿大的民间音乐,由此形成了一种独特的“漩涡状”声音。他们演奏的第一首乐曲是《甜蜜生活》。音乐一起,你的脸上会露出灿烂的笑,因为甜蜜,因为生活中的阳光。你似乎看到了城镇的石头路上穿花格子裙子的少女,还有戴五彩头巾的老妈妈的脸,那是一种生活的气息,而你因为站在他们中间而甜蜜。已经记不得他们共演奏了几首乐曲,只是沉醉在其中,一次次的鼓掌。这不是坐下来听的音乐,可能人们受到束缚太多了,一下子还不能完全释放,我们真的应该舒展早已僵硬的四肢,随着音乐去体会他们的气息。最后出场的是雅尔纬莱家族的两位成员:父亲茅诺和刚从西贝柳斯音乐学院毕业的儿子埃克斯。他们的音乐具有浓重的高斯迪宁风格,在他们的音乐中没有前者的静穆和欢快,更多展现给观众的是平稳中的迂回,仿佛在崎岖的山路上行走,你面对的是多种的选择和转弯处的未知。芬兰素有千岛之国的美称,从高处俯瞰,那千丘万壑的地理风貌是不是会搅动你内心的好奇,想一下子看个明白呢?

音乐森林里的音乐会 篇7

一、教学目标

教师在备课过程中首先需要确定教学目标,这是开展高质量教学的关键。结合《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本文认为确立教学目标要求教师做到以下几点。首先,深刻了解教学对象,即幼儿的心理特征要准确把握,他们的兴趣爱好也要了解清楚,在教学中设计的教学情境才能够接近于他们的日常生活,而不是刻意性的学习音乐内容。在教育目标定好之前,教师积极分析幼儿的实际需求与兴趣爱好,看看他们的兴趣与关注点是否具备教学教育意义。其次,对所教授的音乐知识要有着本质认识,幼儿对音乐知识的接受不同于大龄儿童,需要教师的加工改造,将具体的音乐知识应用到游戏里,以便幼儿游戏中学习知识。如感受音乐中的特有性质,表现小兔子的欢快或遇到大灰狼的恐惧等。再次,准确把握游戏各环节,创建的教学活动务必在自我教学能力之内,如果教师对教学方法等没有很好把握,再完美的教学目标也是有缺陷的。最后,对每个幼儿有教学对象要平等对待,尊重他们任何一人的表现欲望。抛弃原有教育中只注重个别幼儿表演能力的传统,平等对待每一个孩子,让他们都表现机会,通过游戏手段,人人参与,满足幼儿的自我展示心理需求,鼓励他们积极创造,勇敢参与。

二、教学环境

具备良好的教学环境,才有可能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音乐游戏里的教学环境同样如此,他们在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同时,还能够让幼儿有着逼真的生活游戏体验。在幼儿园的具体教学实践中,通过游戏化的教学情境来实现幼儿主动学、愿意学、学得会的目的。在具体音乐游戏过程中,教师要刺激学生尽可能多的感官,结合与教学内容相一致的教学环境,激发幼儿更多的创造灵感。如《我爱大草原》的音乐表演游戏里,教师可以在教室里设置内蒙古大草原的相关图画,还可以穿上少数民族服饰,跟随着音乐节奏做出舞蹈展示,幼儿也可以通过直观的视听觉、触觉等感到大草原的茫茫无边、数不清的牛羊、低垂的天空等。再如讲授《猴子爬树》时,教师可以按照游戏情节,在教室适当加上山水图画,放置假树等,让幼儿按照音乐的高低节奏在树旁表演,让他们对音乐活动有着更为直观的情感体验。在具体的音乐教学过程中,除了创设良好的学习环境之外,还要注重幼儿的心理环境,尊重他们的想法,不要打断他们的话语,让他们积极表达自我想法,对于他们的每一次发言,认真听取,为他们提供展现自我的机会,在这样的平等环境中,他们的心理才会被尊重,才有更为积极主动的学习。

三、教学内容

幼儿音乐教育目标需要教学内容,只有具备完善的教学内容才可以实现教学目标。教师在选取教学内容时应该让幼儿体验到学习的真实性,选取的游戏与教学内容相关联,在对固定教材内容深入分析了解的基础上,有意识的主动性的选择一些和内容相关的游戏。如此教学与游戏的有机结合,便可以让游戏对音乐教育带来最大的教育价值。在具体的音乐教育过程里,如打击乐器、音乐欣赏、舞蹈表演、唱歌活动等都可以通过游戏实现。在结合教学内容基础上的多样化教学,自然可以使得课堂具备丰富的趣味性内容。如“小矮人和大巨人”这个歌曲里,可以采取角色扮演、肢体动作展示人物内心情感变迁,用击打大鼓、双铃等乐器表现歌曲人物出场时的情景,还可以通过亲子活动等多样化方式体现歌曲内容。

对于教学内容的难易程度,教师也要结合简单的音乐技能,有选择的使用,如果游戏里幼儿对难易程度不能相融合,超过了他们的接受范围,幼儿产生兴趣的可能性便很小,更不会有直接的教学效果。同时,幼儿虽然对新鲜事物很喜爱,但是经常性的简单游戏的重复进行也会让幼儿失去兴趣,因此教学内容选择上,教师要针对性的努力选择,要选取那些高出大部分幼儿一点点水平的教学内容,确保他们既可以接受,又能够有兴趣的探究游戏中的内容。还需要注意的是,这些游戏里的场景和情节角色通常应该是幼儿所熟悉的,如猴子、小猫、小狗等他们脑海里熟悉的具体形象。

幼儿音乐教学内容与游戏结合时还应该有着音乐与动作的匹配,让幼儿在逐步的模仿中,形成动作直觉逻辑,可见,在教学内容选择上还要与幼儿动作能力的发展水平相结合,通常小班模仿动作较为简单,而中班或大班的难度要适当提高。在背景音乐或主题音乐内容的选择上还应该有着音乐对比性,节奏欢快而鲜明,让幼儿在唱与演的游戏中感受到学习乐趣,如《我上幼儿园》等。

四、教学方法

音乐教育要与游戏有机结合,应该有着良好的教学方法付诸实施。第一,师生交流中的语言语态,这种语言语态更多的是音调上扬,疑问表达,同时结合自身肢体动作引起幼儿注意,让他们的目光关注在教师身上,尤其是以故事情节为线索的游戏活动中,教师的生动语言描述加上各种语言动作,可以给予幼儿丰富的想象空间。如《猫和老鼠》的游戏里,老师结合游戏线索将猫与老鼠的故事讲的生动形象、绘声绘色,这在一定意义上有利于幼儿的理解,能够最大程度激发幼儿的学习动力。第二,在具体的游戏教学活动里,要鼓励幼儿自主探索、主动参与到音乐表演中,让他们的创造力得到最大发挥。操作作为思维的原动力,要求我们在游戏中提供丰富的设备材料与音乐内容,让幼儿自主自由探索。由于每个幼儿的音乐水平与创造能力有所不同,对于那些有着较好编创能力的幼儿要支持他们独立创作,给以高要求,让歌词饱满,继而即兴表演;对于能力一般的,只要求所编创的歌词符合内容即可;对能力较差的,教师要辅助他们编词,要求幼儿能够把内容哼唱。如此,所有幼儿都可以获得游戏体验,增加信心。第三,在教学游戏里,教师要充分利用肢体动作表现游戏主题,幼儿学习音乐与舞蹈最主要的方式就是随着音乐来舞蹈身体,通过肢体语言表达情感。通过肢体语言的使用,幼儿一方面可以表达自我,在自我想象空间里创造出更多火花,如游戏里模仿“爱劳动”,幼儿可以结合自己的生活经历,模仿妈妈做家务,爸爸修电器等场景,自编自导的表演。再如孩子们听着抒情的歌曲,随乐摆动,通过各种动作表现春天场景,小燕子飞来飞去,小猫咪散步等,孩子们之间的彼此影响,相互启发,积极创造。第四,在教学游戏里感受音乐的同时,还可以激发思维,让他们有着更多的自信心与表现欲望。在音乐教育过程中教师要有目的的引导幼儿欣赏,如音乐游戏《逛公园》,幼儿结合自己的音乐感受与生活经历中的公园场景,通过肢体动作随意表达。这个时候我们要表现出欣赏的态度,及时对孩子提出兴趣疑问,如“这个动作很好,谁还有更好的方法呢?”如此,幼儿便可以在自我摸索中表现出惊喜的思维创造力。第五,通过音乐游戏活动,幼儿能够学会音乐欣赏,促进他们的个性化发展,形成创新能力。教师有目的有意识的创新组织音乐游戏,能够培养幼儿的创新意识与创新能力。为此,让幼儿成为学习主体,走进音乐世界,在音乐游戏里发展创造力。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还要注重每个幼儿的个性,要仔细观察他们接受食物与理解事物的能力,通过逐步增加游戏内容的难点,让他们感受到创作的快乐,逐步形成欢快自信的个性。此外,教师要应该培养幼儿们在集体生活中的合作意识,讲究彼此之间的交流合作,如集体大合唱、小组的舞蹈表演等,以此培养他们的合作默契与集体协作。

此外,注重教学评价。由于幼儿年纪小,他们的自我评价能力差,这就需要教师的巧妙评价,大人与老师恰如其分的评价,可以让他们在有自信基础上逐步改造自我。尤其是整个游戏过程中,教师要尊重幼儿想法与立场,仔细观察并细心引导,尊重他们的发言权。对教学评价更要注重过程而不是结果,要进行尽可能多的师生之间的交流,对于游戏结果要适当评价,这样既可以激发幼儿的学习热情,又能够增加他们的信心。这种以事实为依据的巧妙评价,能够让幼儿在发现自身有缺点基础上,努力改造自我,发展自我。

五、结语

随着新教育理念的不断推进,各相关学者与专家对幼儿音乐教育的认知也不断深化,国家教育部门与社会各界也开始重视幼儿游戏中的音乐教育,本文坚信幼儿游戏的开发研究必然成为幼教界的关注话题,通过寓幼儿音乐教育于游戏里的具体手段的使用,带动幼儿音乐教育的发展,提高幼儿的音乐素养与整体素质的提高。

参考文献

[1]陈燕.论幼儿园教育中的游戏活动[J].成功(教育).2012(08)

[2]鄢辉.游戏对儿童社会化发展的影响[J].商业文化(上半月).2011(09)

[3]王春燕,陈倩巧.游戏整合幼儿园课程的可能性与策略[J].学前教育研究.2008(07)

[4]白燕.游戏理论与幼儿园游戏教学的几个问题[J].天津市教科院学报.2008(03)

海洋里的音乐家 篇8

不信你瞧,鼓鱼就是相当出色的鼓手。听,“叮叮咚咚”,它发出的声音是不是很像鼓声呢?鼓鱼是好“鼓手”,螃蟹也不差,它的几只脚,常会拨弄出类似竹板发出的敲击声,这两位要是凑到一起,还真就成了一个小小的打击乐队!

海洋里的风琴演奏家当属比目鱼,它的声音时高时低,就像风琴在轻声低吟。有了好鼓手,好琴手,那好歌手是谁呀?是赛音鱼。它们发出的声音,听起来好像人在歌唱。所以人们把赛音鱼比作海洋里的歌唱家。

有的时候,海洋里的鱼类也会搞些小恶作剧。一次,一位水手在小艇上休息,忽然耳畔传来“呼噜、呼噜”的鼾(hān)声,像是一个熟睡的大汉从鼻腔中发出的声音,他四处寻找,没发现有人在近旁睡觉,再仔细听,原来声音是大海里由一条刺鲀鱼发出的。

假如要在海洋里开派对,那可不能忘记邀请海虾,它们是最好的拉拉队。大海虾发出的声音是“咔嚓、咔嚓”的,大螯虾发出的声音是“砰砰砰”的,要是一群虾聚在一起,那海洋里可就炸锅啦,热闹极了。

还有很多海洋鱼类,它们是极好的“模仿家”,小鲙鱼的声音像是蜜蜂飞翔时发出的嗡嗡叫声;电鲶的声音很像是猫儿在吼叫;箱鲀的声音酷似犬吠;小青鱼的声音像欢唱的小鸟;沙丁鱼叫喊时的“哗哗”声就像波涛拍岸;黑背鲲的“沙沙”声就像秋风扫落叶;竹筴鱼的“吱吱”声就好似少女的梳头声……

上一篇:规范执行下一篇:构建高效的复习课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