黎族传统文化

2024-09-20

黎族传统文化(精选12篇)

黎族传统文化 篇1

摘要:海南黎族是一个勤劳智慧、积极乐观又能歌善舞的民族。黎族传统舞蹈来自于黎族人民的生产劳动和生活习俗, 带有浓厚的生活气息和鲜明的传统文化特色。《黎族故事》以歌、舞、诗、画等艺术形式, 诗情画意地描述着海南黎族先民的宗教文化、自然崇拜与社会历史, 歌颂着黎族同胞风雨同舟、自强不息的民族精神及美丽动人的民间故事传奇。整部舞蹈诗以歌舞为灵魂诠释着海南黎族的传统文化精髓, 充分展示了黎族古老、神秘而又博大精深的传统文化及其内涵。

关键词:海南,黎族舞蹈,黎族故事,传统文化

黎族传统舞蹈具有古拙、质朴的风格和娱乐健身等特性, 并带有丰富的传统祭祀与节日文化色彩, 极具民族特色。它凝聚着黎族人民的劳动智慧, 体现了黎族同胞百折不饶的顽强意志和积极向上的乐观主义民族性格。它是中华民族灿烂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也是中国民间舞蹈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黎族故事》以歌伴舞、以诗为画, 以黎族人民特有的图腾崇拜和宗教文化观念展现了海南黎族先民渡海迁徙、追根溯源的传奇故事, 呈现出一幅祖先们开天辟地、繁衍生息的历史长卷。该剧叙述了黎族祖先数千年寻求文明的辛勤、智慧以及薪火相传的艰辛历程。《黎族故事》还汇聚了大量黎族最原始的传统文化元素, 如黎族的竹木器乐“鼻箫”等打击乐器、黎族民间歌谣“摇篮曲”和“舂米谣”等、黎族民间舞蹈、黎锦纺织与树皮衣等黎族非物质文化遗产, 精彩纷呈地展现了黎族人民的精神生活和传统文化的丰富内涵。是一副海南黎族传统文化与人文风情的全景展示。

一、《黎族故事》体现了海南黎族传统文化内涵

《黎族故事》分为序幕、《黎之源》、《黎之魂》、《黎之韵》、《黎之情》及尾声六个篇章。以“力神开天”拉开了表现黎族祖先“迁徙”和“恩山”的帷幕。剧中有表现黎族同胞天涯相认的“根山”;有开垦家园、祈求风调雨顺的“耕魂”和先民钻木取火、祈求光明的“取火”;有表现黎族特有的吹奏方式如山兰之灵的“鼻箫”;还有表现黎族民俗纺织、巧取树皮做衣的“树皮衣”和“黎锦”艺术等等, 都体现了黎族传统文化的丰富内涵。特别是从纺线、织锦到“黎锦”的出现, 更是凸显了黎族文化的灿烂与神奇。如在“黎锦”一幕中, 一群黎族少女编织出一幅幅色泽斑斓、粗犷夸张的黎锦图案, 仿佛从天堂飘下的云彩, 象征着黎族人民对幸福美好生活的向往和对未来的无限憧憬。

海南岛流传着许多美好的民间故事传说, 在《黎族故事》中都有一定体现。如“大力神”“甘工鸟”“鹿回头”“夫妻树”等等, 都是黎族同胞祭祀、劳动、娱乐与爱情等生活场景的体现, 是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美好景象, 也是黎族人民征服自然、生生不息的民族写真。剧中“力神”象征着黎族同胞的保护神;唯美梦幻的“甘弓鸟”让观众领略到前所未有的奇幻色彩和别样风味;“鹿回头”尽情展示着黎族男女之间纯真美好、热情奔放的爱情;“夫妻树”则表现两位黎族老人同甘共苦的美好愿望以及生死与共的情感共鸣。还有“船形屋”等原生态文化元素无不透露出浓郁的黎族风情, 给观众呈现出一个个奇异的情感世界, 将黎族古老、神秘、博大精深的传统文化内涵表现得淋漓尽致。

二、《黎族故事》演绎黎族传统舞蹈的起源

黎族是我国岭南民族之一, 是海南岛人口最多的少数民族。它有着四千年悠久的历史和古老的文化。也是海南岛最早的居民, 主要环绕五指山居住。五指山是黎族最早的发祥地, 五指山地区号称“中国第一热带雨林”, 有其独特的自然生态环境和民族文化特点。黎族传统舞蹈就是黎族同胞在这个特定的环境和生活条件下, 经过漫长的社会和历史发展过程积淀而成的, 它是黎族人民劳动智慧的结晶。在三亚、东方、乐东、陵水、昌江一带的黎族村寨, 黎族祖先认为世间万物都有灵魂, 都有吉、凶、祸、福。其灵魂既可保护家人又可作祟于家人。因此, 黎族舞蹈受到黎族人民的宗教信仰、生活习俗、社交娱乐及生产习俗等诸多因素的影响, 有反映祭祀祖宗、祈安求福的“宗教祭祀舞蹈”, 如“捉鬼舞”“五凤舞”等, 祈求祖先的神灵庇佑;有反映风俗习惯的, 如建屋迁宅、结婚生子的“生活习俗舞蹈”, 如“祝福舞”“平安舞”等, 祈求全寨黎民平安顺利、人丁兴旺;有反映农闲娱乐、鸣锣庆丰收的“娱乐喜庆舞蹈”, 如“打柴舞”“猴子舞”等, 模仿各种动物形态, 是黎族人民最喜闻乐见及适合娱乐健身的群众性舞蹈;还有反映生产劳动和收获季节、模仿人们劳动场景的“生产劳动舞蹈”如“舂米舞”“钱串舞”等, 祈求来年风调雨顺、五谷丰登;以及反映黎族人民反抗封建统治政权和与大自然顽强抗争的“英勇斗争舞蹈”如“双刀钱铃舞”“打曲舞”等等。勤劳智慧的黎族人民创造了独具特色的黎族传统舞蹈文化并世代相传。

三、《黎族故事》传承黎族传统舞蹈文化

《黎族故事》是由海南省歌舞团创作并演出的一部大型原创舞蹈诗。在编创手法上, 在保留黎族民间传统舞蹈原有风格特征的基础上大胆创新, 并借鉴了现当代舞的表现手法, 结合其他民族、其他舞种的风格特点, 突出了舞蹈的民族性与时代精神, 具有积极的现实意义。该剧编导将传统的原生态舞蹈艺术和现代优美动听的音乐相融合, 运用LED灯光艺术科技给舞台营造出绚丽的3D立体画面效果, 再结合真实布景呈现出美轮美奂的舞台效果。剧中融合民间舞蹈、民间音乐、民间美术以及传统手工技艺等原始道具为一体, 传统的黎族民族服饰绚丽多彩, 结合唯美动人的舞技, 加上梦幻灵动的舞台空间, 仿佛把观众带到了五指山下、回到先民生活的时代, 让人身临其境地感受黎族传统文化的独特魅力。《黎族故事》无论是“序幕”还是“源”、“魂”、“风”、“情”直到“尾声”, 每一幕都令观众叹为观止, 黎族同胞表达情感的人文情怀得到了尽情诠释。

四、让黎族传统文化成为海南国际旅游岛的文化象征

海南岛在推进国际旅游岛建设进程中, 以文化建设为基础和核心。而黎族文化就是海南独有的原生态传统文化、也是海南文化的魅力。因此, 在提升国际旅游岛文化内涵的基础上, 应大力弘扬黎族传统文化, 打造民族文化旅游精品, 为国际岛打造美好的文化形象。记得曾经由著名导演张艺谋执导团队打造的《印象海南岛》, 虽然作品也清晰地呈现了大海、阳光、沙滩、椰树等海南元素, 其中的《红色娘子军》也是享誉海内外的红色经典文化。但如果作品中没有突出“红色娘子军”和“椰树”则可以看作是“印象青岛”“印象北海”等任何一座海滨城市。因此, 《印象海南岛》并没有给人们留下太多的海南印象, 却留给人们太多遗憾!这充分说明其缺少海南的本土文化特征。如果能够融入更多的传统文化元素如:黎锦、鼻箫、黎族纹身和“鹿回头”“夫妻树”的爱情故事传说, 再加上黎族“椰壳舞”“打柴舞”等等, 方能凸显海南民族文化的厚重并由此产生情感共鸣。像《印象刘三姐》《云南印象》那样成为贵州和云南的标志, 让人过目不忘。但愿《印象海南岛》在海南国际岛文化建设中重新崛起、再创辉煌。让黎族文化成为国际旅游岛的名片, 让全世界对海南岛留下最深刻的记忆和最美好的印象!

五、结束语

黎族传统舞蹈是海南中国舞蹈文化宝库中一份珍贵的文化遗产, 同时也是全世界人民宝贵的精神文化财富。“黎族故事”不仅让广大黎族同胞更加了解自己的民族、更加热爱自己的民族文化并引以为豪, 还让更多不熟悉黎族文化的观众也能了解海南黎族社会历史和民族传统文化。随着海南经济文化与民族旅游的发展, 随着国际旅游岛建设进程的加快, 黎族传统文化越来越成为海南文化的象征。让黎族古老而悠久的传统文化走出五指山, 让黎族传统文化的精神得以传承和光大, 实现旅游和文化的深度融合及良性循环, 文化魅力独特。

参考文献

[1]孙乃反.论黎族舞蹈的起源及其流变[J].大众文艺, 2014 (23) .

[2]王全红.黎族民间舞蹈的起源与演变[J].海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 2011 (03) .

黎族传统文化 篇2

作者:*** 指导教师:***(****大学****学院,海口,571158)

摘 要:海南黎族凭借着悠久的历史与文化,犹如中华民族的一支奇葩,在世界的舞台上绽放,海南黎族文化的发展也得到了各界人士的广泛关注。传承、发展民族文化也成为我们当代大学生义不容辞的责任与义务,我们需要从历史文化中汲取养分,在展望明天的同时,茁长成长。

关键词:海南黎族 文化 传承 发展 心得体会

黎族,在中国五十六个民族中只是小小的一支,但是黎族人民用他们辛勤的汗水和无穷的智慧在人类历史上留下了色彩浓重的一笔。今天,就让我们一起去探寻他们的足迹,体味不一样的人文风情。

文化是人类在社会历史实践中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随着民族的产生和发展,文化也具有民族性。对于黎族文化发展我将从物质文化、精神文化两个层面提出我的见解。

从物质文化层面来看,黎族织锦在黎族人民日常的生产生活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黎族织锦经历了无纺阶段和有纺阶段。无纺阶段时期的黎族先民大多用楮树树皮经过采集、拍打、洗涤等一系列繁琐的工序手工制成树皮衣,距今已有三千多年的历史了。有纺阶段时期出现了木质纤维和棉质纤维,制成的衣物更加合体舒适。再到后来就演变成今天的织锦。黎族织锦的纹样是体现妇女的审美意识、生活风貌、文化习俗、宗教信仰及艺术积累的文化现象。其内容主要是反映黎族社会生产、生活、爱情婚姻、宗教活动以及传说中吉祥或美好形象物等。黎族织锦纹样大体可分为人形纹、动物纹、植物纹、几何纹、以及反映日常生活生产用具、自然界现象和汉字符号等纹样。其中人形纹、动物纹和植物纹是最常用的织锦纹样。黎族分哈、杞、润、赛、美孚五大方言,由于各方言区由于生活习惯、文化经济、生产环境等因素的不同,织锦图案也有所差异,这使得黎族织锦五彩缤纷,丰富多样。

随着时间的推移,黎族织锦已深深地打上了民族的烙印。黎族的织锦技艺作为黎族女子必须具备的一项基本的生产生活技能,为黎族女子所传习。但是在社会高速发展,人民物质生活水平逐渐提高的今天,交通便捷,互联网贯通,民风质朴的黎族人民也不仅仅满足于男耕女织的自然经济的社会生活,青年男女们都渴望着外面纷繁的世界,纷纷走出了那远离尘嚣的椰林去体验新的人生。从而,古老悠久的黎族织锦技艺的传承性遭到了破坏。

众所周知,所谓的织锦技艺不仅仅只有“织”这一门技艺,而是集纺、染、织、绣于一体的高超技艺。黎锦技艺为什么会被列入“非物质文化遗产”,就在于其技艺的完整性与不可代替性。据相关的调查报告显示,目前黎族山区除极少数年轻人懂一些织锦工艺及剌绣外,而纺、染技艺几乎没有年轻人承习了。

如今在海南省出现了很多黎锦加工、制造的工业作坊和公司,它们都是社会发展的产物。它们的出现一方面可以更好的把黎锦作为海南省的名片推向世界,促进旅游业的发展,从而带动经济的发展;但从另一方面来看,现代工业机器大生产、化学工业染料,成本低、效率高、利润高,使得传统的黎锦制造工艺缺乏市场竞争力,而逐渐淘汰。可我想说的是,黎族的织锦之所以让世界惊叹,我想,那是机器生产所不能够比拟的。它之所以美,之所以成为一个民族的象征,就是因为它的自然、淳朴,让我们触摸着它,可以感受到黎族人民的勤劳与智慧。然而,近几十年来,掌握织、绣技艺的妇女人数急剧减少,黎锦的传统纺织技艺正濒临灭绝,我们不希望它成为历史,我们更需要的是传承与保护。

从精神文化层面来看,黎族文身这一传统的民族传统习俗可供我们去探寻那神秘古老的黎族文化。文身,对于黎族人民来说是一种纯洁美好的象征,同时也是一种人体标识和装饰形式。不同支系的黎族文身,所纹的图案,纹在身体的部位都有所不同。文身也有择日、择时之说,一般在午间由年长的黎族妇女来完成整个文身的过程。这些用锐石、骨片、鱼刺等锋利的工具刻在血肉之躯上的图案,饱含了黎族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对来年风调雨顺的祈盼、对人生一帆风顺的祈祷。

文身技艺为有着淳朴信仰的黎族人民带来了精神上的慰藉和心灵上的安慰。但是这种古老而独特的文身技艺,正在逐渐消失,年青的少女几乎不再去纹身,文身技艺已尽失传。经史料记载,文身是一个很痛苦的过程,通常要耗时几年来完成,以此来减少痛苦。后来的许多黎族人民在去世后,其后人在其脸上用碳绘上属于自己支系的图案,然后入殓安葬。也许是有了这种可以代替的方法,黎族文身也只能让我们在历史的长河中去回味了。

其实就我的观点来看,在中国的很多少数民族和地区都会有纹身这一习俗,但这种习俗总是以摧残人的身体为前提的,也许她们会认为这是信仰,这是美,但从人类发展的角度来说,文身,无疑束缚了人类的发展,让他们永远的生活在自己狭小的空间里,无法接触到外面的世界。文身是一种人生的烙印,是一种时间也无法磨灭的痕迹。但从文化的独特性角度来说,我们似乎应该去保护、传承这一传统技艺。总的来说,值得我们去继承的,那就是好的,但在去继承的同时,不要忘记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推陈出新,革故鼎新。

海南黎族传统节日的翻译研究 篇3

一、小年(Year-off)

正月十五是黎族小年,黎语称“因包”或“祝将”,相当于汉族的元宵节。The fifteenth day of the lunar New Year is “year-off”, in Lis language is “inbow” or “jujoin”. On this day, they will make sticky rice cake, Tangyuan (Glutinous Rice Balls), Pop Sweet Rice and so on. Every family should prepare chicken and pig as sacrifice to ancestors and local guardian god. On that evening, the Li family will reunite to enjoy a dinner and discuss about production planning and family affairs together.

有些外来语是无法使用已有英文词汇完整表达出来的。如“因包”这样的黎语,可使用词语合成法将“因包”译为“inbow”。而汤圆这种食物,一般英语国家家庭很少接触到的,先采用拼音译法,再通过注解的方式介绍其形状材料,给听者留下大致印象即可。

二、三月三(Sanyuesan Festival)

The third day in the third month of lunar calendar is a lucky day for Li to memorize ancestors, celebrate newborns, praise life, and pursuit love. On this day, all the people get up early. Women are busy with pounding “shanlan” glutinous rice and preparing other festival food; young girls are gathering leaves to dye the rice; men are hunting and fishing. All Families butcher chicken, pork and spirits for dinner. The girls are dressed up in gold or silver accessories and celebrate the annual “Sanyuesan” Festival by singing and dancing.

三月三这个词本身含义很丰富。若直译为March.3rd,就会与公历混淆。三月三是我国南方的农历节日,具有其地域特征和趣味。那么适当介绍其具体时间和节日象征及活动就很有必要了。其中节日相关的特色食物,如山栏糯米、五色饭等用简单的词语无法让人理解,不如采用介绍其做法或材料更为直观。

三、军坡节(June po Festival)

军坡节也是海南黎族的传统节日。各地黎族过军坡节虽然不一定在同一时间,但都与祭祀祖先有关。

“June po” festival is a traditional festival of the Li nationality in Hainan. It is related to their ancestors worship in spite of different celebrations days for different territories. For instance, Li people who are living in the middle region of Hainan will celebrate it on June 20th in lunar calendar. The legend behind this is the birthday of Tetrarch Dong. On that day, people flock in all quarters to welcome the procession of Tetrarch Dong. The youths lifted up Tetrarch Dong from village to village while drumming brass gong. People should be dressed up to greet Tetrarch Dong. In good harvest year, the village people will invite the famous troupe to perform Hainan opera.

即使在中国非黎族生活地区的人,第一次听到军坡节都会有很多疑问,无法从字面上理解这个节日的内容,因此不必纠结于其节日名称翻译,与上段文字中和三月三中采用了较为相似的翻译处理方法,即音译发;但不同的是,因军坡节场面比较壮观,活动更为热闹,在介绍时,不再具体描绘某个事物而是活动现场,让人读后能有深入其境之感。

四、山栏节(Shanlan Festival)

The first “Chicken Day” in December of lunar calendar is “Shanlan” Festival. (Chicken Day is one the twelve days which are named by 12 different animals during the festival). On this day, all families will butcher pigs and cattle (avoid chicken slaughter), pound glutinous rice into paste to wish each other an excellent harvest for the next year. Young men and women are dressed up, bringing rice paste, playing and swinging under the tree in the edge of the village. This festival for celebrating the harvest normally lasts for five days. Drying clothes, quilts and straw mattress are forbidden during the festival.

黎族传统文化 篇4

一、黎族饮食文化

目前黎族人口达131万, 占海南总人口的15%, 分别聚集在五指山、东方、三亚、乐东、琼中、保亭、昌江、白沙、陵水9个市县, 黎族有“ (亻孝) ”、“杞”、“本地”、“美孚”和“赛”五个支系。黎族传统饮食习俗, 从形式到内容都十分丰富, 并形成特有的饮食文化, 在黎族饮食中, 有独特风味的有以下四种:

(一) 黎族“茅台”山兰酒

1. 特点

山兰酒是黎族的“茅台”, 称之为“biang”。山兰米含有极为丰富的营养, 以这种稀有树叶制成的酒饼更含独特悠香。山兰酒除了清醇可口、味美甘甜以外, 还有延年益寿、补气养颜和滋阴补阳的功效。消食去滞, 数饮愈伤生肌, 常饮驻颜长寿。黎家妇女生孩子之后, 都要喝此酒用以滋补养身, 去湿防病。

2. 制作方法

它是用黎族所居山区一种旱糯稻———山兰稻米和黎山特有的植物, 运用自然发酵的办法制成。制作时, 将山兰米蒸熟揉散成粒, 再把用黎山特定植物和米粉制成的“球饼”碾至粉状掺入其中, 然后放置在垫满芭蕉叶的锥形竹筐内, 上面也用芭蕉叶封盖。三天后, 朝下的竹筐尖部开始往置于筐下的陶土罐子里滴出浆水, 这就是山兰纯液, 呈乳白色。待山兰纯液滴干后, 竹筐内的酒渣还可再用黎族传统工艺进行酿造, 酿造出来的酒就是山兰白酒。逢贵客共临或重大节庆, 一家开坛举寨飘香。由于酒与糟混在一起, 为了不致喝进糟, 便用竹竿插入坛, 众客齐吸, 古人有“竹竿一吸胜壶觞”的诗句。

(二) 竹筒饭

1. 特点:

米饭软糯, 富含竹子的香味

2. 制作方法:

以山兰稻中的香米为原料, 砍下家种的粉竹或山里长的山竹, 锯成一节一节的竹筒, 然后装进适量的香米和水, 再用香蕉叶将竹筒口堵严, 放到炭火里烤, 烤至青竹变焦, 饭便熟了。

(三) 南杀

1. 特点:

“南杀”有一种浓郁并独特的气味, 常吃“南杀”可以清除体内毒素和身体内的杂质。特别是黎族砍山栏, 收拾焚烬余杂的劳动时, 灰尘冲天, 吃了“南杀”可排除被吸进肺部的尘埃。

2. 制作方法:

“南杀”是黎家酸菜。“南杀”的腌法:一是将黎语叫做“里嫩” (剥去叶子取其幼茎) 或“芝温” (取其幼茎和叶子) 的野菜, 用冷饭和水冲调, 入坛密封一个月, 让其发酵成为独特气味的酸菜;一是把牛或山鹿的脊椎骨斩碎, 也可将田蟹、小青蛙、蚂蚱和其他小动物切碎, 与半熟的热干饭拌调, 加进量食盐或盐水, 入坛封存, 经过一个月以上甚至一两年时间发酵一取出食用。

(四) 鱼茶

1. 特点:

鱼茶味酸而微咸, 甘香可口, 诱人食欲。吃白沙鱼茶, 一次怯之, 二次适之, 三次瘾之。闻时臭, 吃时香, 咬食时柔软且稍韧, 气爽神清。

鱼茶其实是一种特制的鱼。因食用时要用水冲泡, 喝其水, 食鱼肉, 和泡茶的方法类似, 所以“盗”了茶名。

2. 制作方法:

把鱼的内脏取出, 将鱼洗干净, 切块加盐, 腌上一二个小时。挤干盐水后, 掺入凉米饭、酒曲或炒米搅匀, 再装进没有油渍的坛子里, 加盖密封。夏季放至7-10天即可启盖食用;冬天, 则放半月或一月方可食用。密封过程十分忌沾到油, 否则便会腐烂。

二、推广海南黎族美食

(一) 利用报纸、电影、电视等媒体以及多种机会宣传黎族饮食文化

海南地方政府应当善于发现、利用报纸、电视台、电影、小说、摄影、演艺等形式宣传推广黎族饮食文化。

(二) 召开黎族饮食文化展示与招商推介会

黎族在历史上曾经创造出来了丰富多彩的文化, 比如黎锦、竹筒饭、船型屋、打柴舞等等, 有些已经被人们熟知, 但黎族美食不为人们熟悉。相对于云南纳西族、哈尼族等民族文化来说, 黎族文化内容更为丰富, 类型更为多样, 但是, 海南黎族饮食文化之所以没有成功地在旅游市场上树立品牌, 吸引旅游者, 与政府和社会各界对黎族文化的包装和推销力度有很大关系, 也与黎族自身对待自己饮食文化的态度有密切关系。

海南省政府利用和搭建各种平台, 采取多种方式, 对外积极推荐黎族文化项目。展示和推荐的方式可以多样化, 既可以由省政府召开黎族饮食文化展示与招商推介会, 也可以由各市县推荐黎族饮食文化项目, 省电视台策划黎族饮食文化的展示与宣传节目, 形成“政府做黎族饮食文化项目品牌、企业投资黎族饮食文化产品”的格局。

(三) 民族元素做招牌

海南菜文化的欠缺, 是海南菜发展的软筋, 挖掘、收集、整理海南菜文化史料, 更多地注入海南菜文化元素, "克隆"包装出时髦的新黎菜, 突出品味, 突出情韵, 将使海南旅游更加具有独特和鲜明的地域特色, 增添国际旅游岛的魅力和吸引力。

文化是国际旅游岛建设的灵魂, “越是民族的, 就越是世界的”, 饮食文化特色是海南国际旅游岛建设成功的关键。没有文化的饮食必将失去市场的竞争力和吸引力, 难以得到可持续发展, 一个“美味”的海南国际旅游岛, 令人期待。

摘要:本文通过浅析黎族饮食的发展, 挖掘其市场, 宣传其文化, 向世界推广其特色, 使它成为国际旅游岛建设的亮点。

关键词:黎族,饮食,文化,推广

参考文献

【1】中南民族学院编辑组《海南岛黎族社会调查》上、下册广西民族出版社1992年出版

【2】周智武海南岛的开发与黎族饮食文化的发展中国科技信息2005 (14)

黎族传统文化 篇5

我国少数民族传统体育历史悠久,源远流长,具有十分鲜明的特点和丰富多彩的形式,是中华文明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少数民族传统体育项目“竹杆舞”的形成与生产劳动、风俗习惯等有着紧密联系,是少数民族在不同的历史发展进程中,为适应生存和生产而创造出来的智慧结晶,是中国灿烂文化的一个重要部分。竹竿舞是我国黎族、哈尼族、畲族、佤族、布朗族苗族等以竹竿为道具而跳的一种舞蹈,而以海南黎族的竹竿舞最为出名,是当地人民喜闻乐见的一种传统体育活动。盛行于海南岛五指山区的乐东、东方、昌江、白沙等黎族自治县黎胞聚居地区,据考证已有数百年的历史。早在宋代,大文学家苏武在结束流放生活离开海南时,得到黎族父老乡亲的“黎歌变舞祝公归”的欢送,写下了“蛮舞与黎歌,余音犹沓沓”的诗句。可见,黎族的歌舞不但历史长,而且有其独特的魅力。内容简介:

真正的竹竿舞起源于黎族民间,也叫跳竹竿,是佤族、黎族和苗族等少数民族特有的一种舞蹈,在黎族民间已经流传了数百年的历史,目前已经被国务院正式列入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跳竹竿,黎语叫“转沙”,意为“跳柴”。最早是在丧葬仪式中表演,已成为黎族人民喜闻乐见的一种传统体育活动。每当重大节日或新谷登场,人们都要跳竹竿,而且往往跳个通宵达旦。一般是在晒谷场或山坡的地坪上,平行摆开腿一样粗的两条方木作垫架,垫架上横放若干条手腕粗的长竹竿,持竿者相向地双手各执一条竹竿尾端,把竹竿与垫架、竹竿与竹竿碰击出有节奏的声音,称为“打柴”。持竿者姿势有坐、蹲、站三种,变化多样。早年是男子跳,女子扶竿击节,后来发展为男女同跳,竹竿与竹竿碰击出有节奏的声音。在有节奏、有规律的碰击声里,跳舞者两人一对,在竹竿分合的瞬间不但要敏捷地进退跳跃,而且要潇洒自然地做各种优美的动作。在演出中女性更多。因为女子步态轻盈灵巧,爽快活泼。舞者在竹竿间跳跃,像小鹿欢蹦,不断地表演出磨刀、筛米、穿门、鹿跳、转身、来回等花样动作,舞姿十分优美迷人。据了解,20世纪50年代黎族舞蹈竹竿舞在1957年的世界青年联欢会上获金奖,从此海南黎族闻名于世。黎族竹竿舞历史悠久,发源于一种古老的祭祀活动,带有浓郁的原始宗教色彩,如今的黎族竹竿舞吸纳了许多新的元素,已经发展成为一种既是文化娱乐又是体育健身的特色舞蹈。所以要看正宗的竹竿舞就到海南去,体验流传数百年的古老舞蹈。特色分析:

1、流传于我国少数民族,以海南黎族的竹竿舞最为流行。就地域而言,其他地区的人对这种舞蹈会产生浓厚的新鲜感,增强了民俗文化的旅游吸引力;

2、竹竿舞不仅可以作为少数民族民俗的代表,它还是一项体育运动,是现代生活所追求的健康活动,一个永恒的主题;

3、欣赏艺术和参与活动具有观赏性、趣味性、娱乐性;

4、该民俗活动简单易学,可参与性强、竞争性强;

5、在满足人们外出求轻松、娱乐心理的基础上,可以加强人与人之间的默契,结交更多朋友;

6、通过观赏和参与竹竿舞的表演可以让更多的人认识和了解黎族和黎族的传统文化。

跳竹竿舞的价值:

第一,培养了合作能力。合作是指两个或两个以上的个体为了实现共同目标

而自愿地结合在一起,通过相互之间的配合和协调而实现共同目标的一种社会交往活动。我们利用结伴一起跳竹竿舞的方法和小组学习创编动作等活动形式,使学生在参与体验中学会合作,与同伴友好相处,感受运动的乐趣,同时让能力强的学生带能力弱的学生,使能力弱的学生能较快地体验到成功的快乐。第二,促进了身体的协调发展。竹竿舞是可以利用音乐来活动的全身心的体育运动。首先,运动能使大脑发达。运动中的各种动作直接受神经系统的支配和调节,肌肉中的神经可将各种刺激传到大脑,从而提高大脑的调节功能,使大脑对动作的反应更加灵活。其次,运动能促进学生生长发育。在机体组织和器官不断发育的重要时期,学生不仅需要有足够而合理的膳食营养和充足的睡眠,而且需要积极、科学的体育运动。最后,运动能培养学生良好的情绪,良好的情绪能增进学生的身心健康。开发利用:

舞蹈表演是一种重要的民族文化资源,不同形式的舞蹈表演代表着不同国家或民族的起源、传统和民族特征。海南黎族竹竿舞使游客有机会接触并了解欣赏黎族文化传统,让他们身临其境参与到这种跨文化交流的体验中来。从上世纪80年代年至今,海南建立了许多黎族民族文化村,黎族竹竿舞是最常见的节庆活动表演项目。

具体的推广方式可以从以下几点考虑:

1、集体性:竹竿舞需要团队精神,很多人共同配合才能发挥出很好的水平,跳出优美的舞蹈。个体性,需要参与者俱备一定节律训练和对身体协调平衡的把握。健身性,是一项比较好的民族体育运动项目,有利于青少年甚至是中老年身心健康发育。娱乐性,运动与乐感的结合使人精神奋发,心情愉悦。潜意识性改变其打击节奏和开合形式,将给人无限的潜意识的创造力。因为竹竿舞有很强的参与性,可大家参与互动。由于大多数人不谙熟竹竿舞的规则和节奏,只任自己沉浸在模仿的舞步顺序中,不会随着音乐和手势跳动,往往丑态百出笑料不断。为了让参与者更加随意即兴的发挥,在舞蹈的编排上可作相应的改进,亦或请少数民族同胞充当教练,使他们能够亲身领会竹竿舞的动感与欢快。同时,还能够缩小黎族人民和各民族之间对竹竿舞文化理解的鸿沟。

2、举行竹竿舞表演:毕竟朋友们对竹竿舞不是很熟,只能先跳一些简单的,但是简单的这些根本不能满足旅客们对竹竿舞的认知欲望,而且为了能更好的吸引更多的游客,还应该表演一些难度大、不易模仿的舞技,将游客的感知建立在导游讲解的基础上,加深参与者对竹竿舞的认识和喜爱程度。民族舞蹈在增进民族文化交流和理解中是一项有效的手段,应该让人们在娱乐放松的状态下充分了解丰富真实的民族文化,因此,表演者在表演过程中,形象生动地向人们解释竹竿舞的历史起源及其象征意义非常重要。在国内外所有的竹竿舞中,黎族的竹竿舞动作难度最大,而且遥遥领先于其他地区。外地普遍采用4对竹竿,而海南却使用5对竹竿,而且竹竿随着音乐的节奏上下翻飞,时而脚下、时而头上,最惊险的时候,竟然有三对竹竿在头上、两对竹竿在脚下同时夹击,跳舞者稍不留神,就会被竹竿打到。然而就是在这样的情形下,跳舞的黎族青年男女居然胜似闲庭信步,在竹竿的夹缝中随意追逐、打闹,而且还不时摆出梅花型、8字型等优美的造型,有的甚至还会做出腾飞、手撑地等超高难度的动作,令人叹为观止,在开阔他们眼界的同时给游客视觉和听觉上的震撼和享受。当一对对舞者灵巧地跳出竹竿时,持竿者会高声地呼喝出“嘿!呵嘿!”,场合极是豪迈洒脱,气氛热烈。

3、竹竿舞走进艺术的殿堂:早在1950年,当时海南黎族苗族自治州歌舞团(广东民族歌舞团、海南省歌舞团的前身)就把竹竿舞改编成《打柴舞》,在省内

外演出,深受欢迎。经过几代文艺工作者的继承和发扬,《打柴舞》至今仍然是海南省歌舞团的保留节目,常演不衰。在1970年竹竿舞《野营大军过山来》拍成舞台艺术片,舞姿优美、音乐动听的竹竿舞以其令人眼花缭乱的技巧,很快赢得了文艺工作者的青睐。赋于竹竿舞情节和人物,把竹竿舞上升到艺术的舞台,使之剧情化,这样的民俗表演再配上民俗歌曲,不仅是一顿民俗大餐更是一顿艺术大餐。竹竿舞的动作也是对黎族生产、生活的再现:从“磨刀”到“割稻”再到“打鹿”“青蛙跳”,然后是“恋爱”、“结婚”等,具有很系统完整的顺序和步骤,通过竹竿舞,人们可以了解到黎族人们的生产生活、文化风俗。竹竿舞跳的不仅仅是舞,还是故事,更是生活,用歌声唱出故事,用舞蹈跳出情节,用节奏敲出感情。

4.竹竿舞的健身:外国的游客称竹竿舞为“世界罕见的健美操”。竹竿舞作为少数民族传统体育项目的推广,对弘扬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文化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历史价值。竹竿舞不仅简单、易学,趣味性、娱乐性强,而且场地器材要求也不高,极易掌握和推广。目前已高校体育课堂引入竹竿舞,它很好地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主动性和学习热情,而且对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传承也是有百益而无一害的。据研究表明竹竿舞练习能增强心脏功能、发展下肢弹跳力。如今,祭祀色彩已逐渐消失,它已成为一种既是文化娱乐,又是体育健身的活动,对此,可以开始竹竿舞教学班,刻成教学光碟;地道的竹竿舞是需要辅助工具的,即竹竿,虽然设备简单,但对有些人来说还是不方便。我们可以取长补短,摒弃竹竿舞的辅助工具,保留其舞蹈形式和节奏,使竹竿舞容易被更多的人接受,溯本求源更多的人愿意去领略原汁原味的竹竿舞。

5.竹竿舞比赛:通过竹竿舞比赛来吸引更多的人参与竹竿舞。据介绍,竹竿舞最初的目的竟然是为了选拔村寨中机智、勇敢、富有胆略的青年。因为竹竿舞一开始并非用竹竿,而是用又粗又重的树杆,有的上面还有刺,跳的人如果不小心被打到,不仅疼痛难忍,甚至还会受伤,因此需要跳舞的人胆大、心细。如今超女快男各种比赛层出不穷,我们不妨也来设置不同名目的竹竿舞比赛。在黎族,跳舞者在有节奏、有规律的碰击声里,要在竹竿分合的瞬间,不但要敏捷地进退跳跃,而且要潇洒自然地做各种优美的动作。如果跳舞者不熟练或胆怯,就会被竹竿夹住脚或打到头,持竿者便用竹竿抬起被夹到的人往外倒,并群起而嘻笑之。相反,善跳的小伙子在这时,往往因机灵敏捷,应变自如而博得姑娘的青睐。所以我们可以组成美女评委团,让男游客参加比赛;还可以让黎族人跳旅客当评委,在他们比赛跳之前还可以让旅客们“下注”猜谁会赢,赢的观众拿礼品,输的表演节目……对于大多数的旅游者来说,很多的时候是全家人的一起出游,在这样的旅游团中可以举行竹竿舞的“亲子比赛”,所谓的亲子比赛就是在旅游团中由各自家庭的父母和子女组成不同的团队,团队之间进行跳竹竿比赛,通过这样的活动拉近游客之间的距离,也能给旅途带来更多的欢笑,更重要的是增强父母子女之间的默契和情感。

6.形象宣传:作为一种产生于生产、生活中的艺术形式,竹竿舞表演具有很强的大众性和形式感。在海南,竹竿舞已经成为欢迎来宾的一种形式,而在外地人的眼中,竹竿舞也已经成为海南和黎族的一种象征、符号,被广泛运用。

竹竿舞是黎族人们生活的一部分,结婚的时候女方家庭在等男方来迎亲,竹竿舞就是为新郎专门设下的,新郎只有顺利闯过竹竿舞阵,才能将新娘娶回家。这种风俗在海南三亚等地的黎族村寨至今仍保留着。这种习俗的宣传也是对竹竿舞的宣传。“三月三”为黎寨的山恋节,现今也增进了跳竹竿等富有健康意义的活动内容,青年男女凭借跳竹竿活动,寻找“搭档”,架设“鹊桥”,建立情谊。同理,在许多的闯关节目游戏中也可以设置竹竿舞阵。

除了民俗活动,旅游活动,“竹竿舞”健身操等等是对竹竿舞很好的宣传。我们还可以将竹竿舞制成旅游纪念品或旅游商品:(1)刻成碟。制作的CD不仅可以借用瑜珈之类的教学方式,分步骤解说和表演竹竿舞,而且,我们还可以将游客在旅游途中参与舞蹈的过程录制下来,制作成另一张碟赠送给游客。这样的两张CD作为一套包装买一送一,专业的讲解和表演付费作卖品,游客的参与过程作为纪念品,让游客朋友们不时的重温跳竹竿舞的热闹和欢悦,让没有亲身体验过竹竿舞的人也能感受它的魅力。(2)做成三维立体变换卡。它的成像原理,其实就是成排的小三棱镜密布在一张图片上。图片上是两个或三个图像成排分列间隔组成。当人通过不同的角度透过三棱镜,可以看到对应三棱镜该侧面的像素点组成的图,当我们晃动手中印有竹竿舞的卡片时,卡片上的人物就动起来了。将其印在手机充值卡、201卡、IC卡等电话卡上不仅好看更是一种宣传,有兴趣的还可以收藏起来集成一套,有竹竿舞表演的景区门票若是做成这样那更有收藏价值了。这种三维立体变换卡可以应用在许多物品上,通过这些会跳舞的卡片作为竹竿舞的形象代言人,让更多的人认识到这种民俗舞,同时喜欢上这种舞文化。(3)专门谱写一些关于竹竿舞的谱子和歌曲,通过歌来宣传舞,通过舞来记住民俗,歌和舞相互促进。

7.竹竿舞的延伸:竹竿舞流行于黎族,位于亚热带地区的海南,竹林很普遍,而竹子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也有很多的应用之处,那么我们可以在旅游活动过程中以竹竿舞为重要内容开展以竹为主题的活动。具体的设想是这样的:建一个或几个大型的竹楼,在竹楼里放置用竹子制成的生活用品,以竹笋为主要的菜品提供食用。白天可以赛竹筏,参观主编艺术,还可以亲手编竹质物品,参加各种游戏和活动。晚上举行盛大的篝火晚会,吃竹筒饭(客人愿意的话可以自己烧制),很多人在一起用竹管吸酒(黎族一种传统的喝酒方式),围着篝火大家可以尽兴的跳竹竿舞,第二天白天举办各种竹竿舞表演,有可能的话演绎“万人齐跳竹竿舞”的壮观也不是不可能的。另外,在每一年的某个特定的适宜的季节,推出以“竹”为主题的旅游,用竹子所做的一切为游客的衣、食、住提供服务,铸造精彩纷呈的万物与“竹竿共舞”的景象,举办这样的主题性节日一定能吸引很多的游客!

8.开发与保护:对于任何旅游资源来说有开发就有破坏,怎样在开发的过程中减少破坏是我们现在要关注的问题。像竹竿舞这类民俗活动的保护具体要从哪些方面着手,笔者认为可以概括为以下几点:(1)尊重民俗,因地制宜:竹竿舞的主要流行地在黎族,这已是黎族的一种文化,把本土的发展做到“软件”与“硬件”相结合,软件就是指搞好活动的组织,活动的策划,还有管理人员的培训,硬件就是指物质方面的,旅游者可以亲自感触的实物。因地制宜的发展应该是在适应的地方发展让精益求精,若一味的扩张,那么个性就不再是特色,而是在泛滥侵蚀中渐被同化,这样的活动也就没什么新意可言了,更加吸引不了游客了。(2)在开发和发展黎族民俗资源竹竿舞的过程中,要让更多的黎族人更大程度地参与到旅游开发和管理中来,对旅游者来说他们更具有说服力,更具有表现力。对于发展他们自己的文化、当地的经济,他们应该更有责任,这样也会更有效地推动黎族文化发展。(3)以保护为基础的开发。前面多次提到要改编竹竿舞,这种改变并不是完全为了迎合市场的需要将其变得面目全非,也不是因为它的变动可能带来很大的经济效益而将其全部形式化,我们要取其精华留其本质。

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是传统文化的一部分,它代表悠远年代的遗存,同时,少数

黎族的神秘文身 篇6

文身习俗的源起

黎族人的文身习俗,自古以来都有定制,因为他们把文身看成民族的标志。如果生时不文身或不文上本家或本支系的特定标志,死后则祖先因子孙繁多,难以遍观尽袒,倘若“祖宗不认其为子孙,则永为野鬼”,所以,“黎家男女周岁即纹其身”。

文身时不仅图有定形、谱有法制,连施术年龄亦有所规定。各族按祖传之图案进行文身,不同支系的黎族有不同的纹法,绝不能假借紊乱。黎族女子只要长到十一二岁到十四五岁时,都毫不例外,必须按照祖先遗留下来的特殊标志接受文身。倘若违背或由于特殊原因不能按时文身,即便不幸与世长辞,亦不可避免地用木炭按本民族祖先遗留下的特殊标志,在文身的位置画上图案,才能将尸体置于棺柩之中,不然,逝者就没有资格埋葬在黎族集体的墓地之中。

关于黎族文身的文献记载很多,自汉代开始已经有文字记载,最早记载黎族人文身习俗的是司马迁的《史记》。到明清时期,记载越多也越详细,有的文献里还绘有文身的图像,关于文身的起因也有说明。文身的起因在民间传说中众说纷纭,在文献及诗文中所记述的4种说法中,比较普遍并被认同的说法是明代顾岕说的不文身“则上世祖宗不认其为子孙也。”其他文献也作出了概括性的叙述:文身“一如其祖所刺之式,毫不敢讹,自谓死后恐祖宗不识也”。这点明了文身是祖先传下的遗规。

还有另外3种说法,一为防止被掳掠,“海南黎女以绣面为饰。盖黎女多美,昔尝为外人所窃;黎女有节者,涅面以砺俗,至今慕而效之”。二为表示爱情的忠贞不二,“凡黎女将欲字人,各谅己妍媸而择配,心各悦服,男始为女文面。……其花样皆男家所与,使之不得再嫁”。上面说的“花样皆男家所与”,这或者是清代以前的某些方言黎族的习俗。后来,黎族文身都是在同一方言、信仰、各部落的文身图样一致的情况下进行的。女儿文身图样与其母亲相同。而且,说是男为女文面,也不是这样,在文身操作时,男性是不能接近的。三为美丽,“五指山中女及笄,百花绣面胜胭脂”。

文身的仪式与禁忌

文身对于黎族来说是一项神圣的人生內容,所以,文身的仪式与过程自然也深受黎族人的重视。可以说,文身过去是每一个黎族妇女生命礼俗中的成年礼,因此,文身的礼俗、仪式与禁忌也十分复杂。

文身的工作都由上了年纪的有经验的妇女担任,多是被文者的亲戚如祖母、母亲、姐姐、姑母、姨母等担任。在文身的过程中,首先要选定吉日,由主文师举行仪式,杀鸡摆酒设祭品,向祖先鬼报告受文者的名字,祈求保佑平安。主文婆用树叶在施文场上扫一番,说是赶走“凶魂”,并把树叶挂在门上以示忌讳,不许外人进入。参与施文的人员,除了主文婆和受文者母亲外,还得邀请两三个已完成文身的妇女参加。施文成功之后,要煮龙眼树叶水洗身,受文者的父母要杀鸡或猪,摆席请酒,庆贺主祚赐予受文者美丽的容貌。如施文失败,则归咎于鬼魂捣乱,受文者家要敲锣打鼓,杀牲祭祖先鬼,祈求祖先赐予文身者美丽的容貌。

文身一般首先由施术者用树枝草棍或鸡毛蘸染料,在被文者的待刺部位绘好花纹图案,然后进行文刺,也有少数熟练的施术者文前并不绘图案而是直接进行。文刺时,施术者一手持藤刺,一手握拍针棒,沿图案纹路打刺。藤刺刺破皮肤,擦去血水,在创口处立即涂上染料。待创口愈合脱痂后,即现出永不脱落的青色花纹。为了纹饰清晰,有时要重复打刺2~3遍才能完成。

文身多选择在农闲的旱季和节日期间,此时气候干燥凉爽,伤口容易愈合,人们也不会误工。据不完全统计,40%的黎族妇女是从13~14岁开始文身的,近20%的妇女是16~18岁开始文身,20岁以后开始文身的比例很小。但无论是哪个年龄开始文身的妇女,几乎都是在结婚之前完成。

文身的工具与图式

文身的工具比较简单,多是就地取材,主要有藤刺、拍针棒和染料。藤刺多用白藤刺。白藤在黎族地区生长较多,白藤密生利刺,有单生和互生两种,单生的要求刺要锋利,刺必须整齐地排列在藤枝同侧的轴心线上;互生(即对生)的两行刺要排列整齐,刺要等长,间距相等,一般取1~2组。手握部分长短随意,剥去外皮,仅留木骨;要保持藤刺清洁,以免施文后感染生病。拍针棒是文身时用来拍打藤刺的工具,或竹或木。染料是在文身时来绘染花纹图案用的,多用当地所生植物叶、茎、果的汁液。

文身所刺的部位也有一定次序:脸、背、胸前、腿、手。从脸到脚的文身过程都是分别进行施文的,用几年时间分段进行,这样做可以缓和或减少痛苦。

至于文身的图式、纹路所蕴含的意义是十分复杂的。在一般意义上的理解,这些用点和线组成的各种图案,如画于脸部两颊的双线点纹、几何线纹、泉源纹等称为“福魂”图案;画于上唇的纹称为“吉利”图案,画于下唇的纹称为“多福”图案;臂纹中画于手腕上的双线纹称为“保平安”图案;画于臂上的铜钱纹称为“财富”图案。身躯上画“田”形纹、谷粒纹、泉源纹等称为“神气上身”(财富多,子女多)图案;腿纹中画双线纹、桂树叶纹、槟榔树纹等称为“护身”图案。这些各式精美的文身图案令人惊诧,用民族学家吴泽霖教授的话说:“文身是海南岛黎族的‘敦煌壁画’,世界上不知道还有哪一个民族像黎族这样保存了3000多年,至今还能找到它的遗存,实在是一个奇迹。”

黎族传统织锦工艺研究 篇7

在历史的发展和沉淀中, 中国的56个民族各个都创造出了拥有自己独特民俗和信仰的本土文化。黎族是中国一支特有的少数民族, 经考古、语言、民族等多方面学者研究, 认为大部分黎族在约3000年前的商周时期定居海南岛, 与古代“骆越人”有着直接的种族渊源。现今黎族主要聚居地在海南的中南部, 即琼中、保亭、陵水、白沙、昌江、乐东以及东方、五指山和三亚等地。黎族在海南岛这片热土上, 经历了长久的历史沉淀, 逐渐形成了自己独特而璀璨的文化。独特的自然条件、地理位置和社会制度, 使他们分为哈、杞、润、赛、美孚五大方言支系。

黎族有着几千年的文化沉淀, 黎族人民以自己的聪明才智, 创造出了独特而优秀的传统文化。各支系都有着古老而深厚的民俗底蕴, 特别是民俗工艺更是独特而珍贵。黎族文化独具一格, 精美的织锦工艺, 还有独特的制陶技术, 都具有很强的艺术魅力。黎族具有地方特色的传统民俗工艺成了海南一道不可忽视的风景线。黎族拥有悠久丰富的口头文化, 却没有自己民族的文字。他们的传统工艺作品成为记录黎族历史的“活化石”;传统织锦作品上留下的图案和纹样成为黎族独特的“符号文字”。

一直以来, 海南岛具有特殊的地理和环境特点, 跟大陆隔海相望, 在很大程度上使人们对黎族缺乏直观的了解和研究。近些年, 海南重点发展经济建设, 民俗不再像过去那样发展繁荣, 具有地域特色的传统工艺逐渐淡出人们的视野, 黎族这一少数民族传统文化、民俗工艺在经济建设中也开始慢慢淡化。其中, 传统、精美而典雅的黎族织染锦工艺, 古老、朴素而独特的制陶工艺开始慢慢失传, 传统工艺和其拥有的视觉符号开始日渐衰落。直到2006年6月, 海南黎锦工艺被列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黎陶艺术被国家批准为非物质文化遗产, 黎锦和黎陶所传达出的黎族传统文化和工艺开始被认可。申遗的成功, 将黎族民俗文化推到了世人面前, 引来越来越多的专家学者对黎族传统文化、民俗工艺、民俗视觉语言符号的关注。

二、黎族传统织锦的工艺流程

海南黎族的传统纺织技术是由世世代代相传而来。从开始的轧棉、弹棉, 然后是纺纱、染色、织布, 最后的刺绣, 最终成为绚丽的黎锦, 要经历一整套系统的工艺流程, 即纺、染、织、绣这四部分工艺。

1. 纺:

纺棉机、弹花弓、纺轮、单锭脚踏纺车等是织锦的主要纺具。第一道工序是采棉, 然后是净棉, 通常是用木质手摇扎花机或者手搓取籽而达到净棉的目的, 第三步是用弹花弓弹花, 最后一步是将弹好的棉花或木棉花丝捻接成一根根线, 再用一节节守管卷筵, 用手捻纺轮织成纺纱或单锭脚踏纺成纺纱。

2. 染:

当地的植物染料是黎锦织锦的主要染料, 其他石头等为辅助染料。植物染料多是野生植物, 少数人会专门栽培。主要的染具有染缸和染棒。蓝、青、绿这些颜色大多是用植物叶片的汁液染制而成, 如木蓝、假蓝靛的茎、叶可染出蓝色, 谷木的树叶染出绿色;黄、紫、红等色彩则是利用植物的花经过加工调制后染制而成, 如苏术的芯材染红色;姜黄的茎块染黄色;棕色、褐色便是利用树跟或树皮切碎后投入少量石灰加水煮而成;而黑色就是用乌墨木的树叶。染色后, 将纱线放在染缸中浸泡数次, 使其能够均匀上色。

3. 织:

黎族的织具有羊角绕线架、“工”字形绕线架、“千”字形绕线架、脚踏织机、踞腰织机。美孚黎地区制造和使用座式脚踏纺织机, 其他地区大多使用原始的踞腰织机。踞腰织机, 简称为爬腰机, 山藤腰带、腰力棍、木刀、于仪经棍、竹梳、竹纬线针、整绒梳等器械组成。织布时, 绑着藤腰带, 用双足踩踏织机经线木棍, 席地就坐织布。具过程是用右手持石纬线木刀, 按织物的强力交替程度, 用左手投维引线, 然后用木刀打紧纬线。织锦过程是用有色棉纱在绕线架上整经、或打地桩整经, 把经纱安装在织机上, 绷紧经平面。根据团花纹系综, 一般16根综, 最多50根综, 然后根据图案花纹提综, 穿梭各种彩色面纱织锦。

4. 绣:

黎族的刺绣有单面绣和双面绣之分。单面绣又根据刺绣载体不同而分成“手绣”和“脚绣”。“手绣”是在棉布上绣出图案花纹。“脚绣”是在距腰织机上织锦之后, 再绣上图案花纹, 以增加美的效果。

三、黎族传统织锦的价值应用

海南黎族传统织锦上的视觉符号, 总是因它独特的装饰性和跨越时代所形成的神秘感而受人赞叹, 但就其本身符号所具有的功能性来说, 最不可忽略的是视觉符号的识别功能和传播功能。

海南黎族传统织锦纹样视觉符号承载着悠久的历史, 它的古朴美感兼备具象和抽象造型的综合, 是古代黎族人民工艺经验的结晶, 也是黎族民族文化的神秘魅力之处。这些方面是建构黎族传统视觉语言符号艺术美的基本元素。以此为审美基点形成的黎族传统织锦视觉符号, 运用到现代设计的图案纹样、色彩组合和装饰布局中, 成为其在现代设计中得以传承和发展的可行性依据。

摘要:黎族有着几千年的文化沉淀, 黎族人民以自己的聪明才智, 创造出了独特而优秀的传统文化。各支系都有着古老而深厚的民俗底蕴, 特别是民俗工艺更是独特而珍贵。黎族文化独具一格, 精美的织锦工艺, 还有独特的制陶技术, 都具有很强的艺术魅力。黎族具有地方特色的传统民俗工艺成了海南一道不可忽视的风景线。

关键词:黎族,民俗底蕴,传统民俗工艺

参考文献

[1]符桂花.黎族传统织锦[M].海南出版社.2005

[2]王学萍.黎族传统文化[M」.新华出版社.2001

[3]黎锦与黎族服饰[J].中外文化交流.1999

黎族居民的精神福利与传统文化 篇8

文化一词起源于拉丁文的动词“Colere”, 意思是耕作土地引申为培养一个人的兴趣、精神和智能。文化是英国人类学家爱德华·泰勒在1871年提出的。他将文化定义为“包括知识、信仰、艺术、法律、道德、风俗以及作为一个社会成员所获得的能力与习惯的复杂整体”。

文化在汉语中实际是“人文教化”的简称。有“人”才有文化, “文”是基础和工具, 包括语言和文字;“教化”是人群精神活动和物质活动的共同规范, 也是共同规范产生、传承、传播及得到认同的过程和手段。

一般地广义文化指人类在社会历史实践中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狭义文化指社会的意识形态以及与之相适应的制度和组织机构。更一般的说法是:存在的就是文化。美国语言学家萨丕尔对文化给出的定义比较为人们所认同:社会遗传下来的物质与信仰的总和。作为意识形态的文化, 是一定社会的政治和经济的反映, 又作用于一定社会的政治和经济。随着民族的产生和发展, 文化具有民族性。每一种社会形态都有与其相适应的文化, 每一种文化都随着社会物质生产的发展而发展。社会物质生产发展的连续性, 决定文化的发展也具有连续性和历史继承性。

二、中国传统文化在理论上的说明

传统文化是中国古圣先贤几千年经验、智慧的结晶。中国传统文化的基本精神, 就是中华民族的民族精神。关于中国传统文化的基本精神, 论者有诸多看法。文化的基本精神是文化发展过程中的精微的内在动力, 即是指导民族文化不断前进的基本思想。中国传统文化的基本精神就是中华民族在精神形态上的基本特点。因此, 刚健有为;和与中;崇德利用;天人协调。这些就是中国传统文化的基本精神之所在。中国的民族精神基本凝结于《周易大传》的两句名言之中, 这就是:“天行健, 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 君子以厚德载物”。“自强不息厚德载物'是中国传统文化的基本精神”。“中庸”观念, 虽然在过去广泛流传, 但是实际上不能起推动文化发展的作用。张岱年先生还有诸多看法:不能把中庸看作中国传统的基本精神;中国的传统文化的基本精神还表现为以德育代替宗教的传统;许思园认为中国传统文化之根本精神为融合与自由;杨宪邦认为:以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为基础的、以家族为本位的、以血缘关系为纽带的宗法等级伦理纲常, 是贯穿于中国古代的社会生产活动和生产力、社会生产关系、社会制度、社会心理和社会意识形式这五个层面的主要线索、本质和核心, “这就是中国古代传统文化的基本精神。”刘纲纪认为, 中国的民族精神大致上可以概括为四个相互联系的方面:理性、自由、求实、应变四种精神, 即理性主张个体的感情、欲望的满足与社会的理性要求相一致, 主张人与自然、个体与社会的和谐统一;自由主张反对外来民族压迫和人民反抗阶级剥削;求实主张知之为知之, 不知为不知, 知人论世, 推崇事功、析万物之理;应变主张“灵巧像蛇, 驯良如鸽”。司马云杰认为:“尊祖宗、重人伦、崇道德、尚礼仪”是中国传统文化的基本精神。还有诸多人对传统文化的基本精神有诸多精彩阐述, 在此不赘述。总之, 中国传统文化的人文精神, 给我们民族增添了光辉, 也设置了获取精神福利的障碍。例如:现在有相当多的人认为中国的儒家文化是“长城文化”这说明以下四层含义:难于摧毁;与现代先进文化存在精神隔阂;不利于社会进步和健康发展, 对经济增长形成阻滞。中国的传统文化, 即向世界传播了智慧之光, 也造成中外交流的阻隔;它既是一笔宝贵的财富同时又是不小的负担。

三、黎族文化的变革与精神福利的增进

(一) 创建文明生态村

文明生态村的创建活动, 将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和生态文明建设融为一体, 其主要内容是建设生态环境、发展生态经济和生态文化。几年来, 黎族地区在全省创建文明生态村的热潮中, 文明生态村的创建活动如火如荼, 使黎族家山乡发生了深刻的变化。创建文明生态村十分关注民族地区的自然生态利益, 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提供了基本的条件, 与此同时又大力发展生态经济, 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提供丰富的物质基础。也改善了黎族居民的精神福利水平。

(二) 黎族人民以高涨的文化创造活力, 推动社会主义文化的发展和繁荣

他们接受生态文明的宣传教育, 学习生态文明相关的理论和知识, 从而增强保护和建设生态环境的意识, 懂得环境与生产、生活的密切关系, 在农村逐步形成关爱、保护自然生态与建设生态环境和发展生态经济的氛围, 自觉地坚持生态文明建设, 阔步前进在可持续发展的道路上。在创建文明生态村活动中, 个人与集体总会产生一些矛盾。部分村实施创建生态文明村规划, 有时需要在某村民家门前的“风水宝地”动土修路, 有时需要移迁某村民的祖坟等。相信“风水”, 护守祖坟, 这些观念在村民中扎根深, 影响大。现在, 村民的思想通了, 想问题, 办事情, 都以集体利益为重, 该搬迁的祖坟搬迁好了, 该在“风水宝地”修路的竣工了, 全村种花植树, 改水改厕, 村容寨貌焕然一新, 成为亮丽的家园风景。

(三) 强调组织领导和对外来文化的吸纳

一个村的数十户村民, 劳力强弱不同, 家境好坏有别。村委会考虑到这些实际情况, 引导村民发扬互相帮助、彼此关爱的精神。与此同时, 精细做好组织工作, 将全村数十户村民按照劳力强弱搭配, 分成若干小组, 选出党员担任小组长, 村民互帮互助、乐于助人的精神, 使村民感受到了集体的温暖, 人们相互间的关爱, 村民们相处也更为和谐了。建设社会主义先进文化, 必须要遵循文化自身的发展规律。先进文化有一个产生、形成和发展的过程, 其本质特性是创造、是实践, 它的建构是一个动态过程。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是对中国五千年文明史成果的继承, 同时也汲取了世界各民族的优秀文化成果。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只有与时俱进, 才能永葆其先进, 才能充分发挥它所具有的信息功能、认识功能, 以及教化、培育、塑造人和促进社会和谐等多方面的功能作用。黎族地区加大了文化建设的投入, 大力兴办广播电视, 办起文化夜校以及各种类型的培训班和文化室, 建起蓝球场和文化娱乐活动中心, 组建各种形式的文艺宣传队, 让村民们享受到丰富多彩文化生活。这更激发全民族文化创造活力, 同时强调要增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吸引力和凝聚力。黎族人民具有“二十三年红旗不倒”的精神和“一心跟党走”的革命信念。昔日, 这种精神和信念激励黎族人民英勇奋战, 坚持革命斗争;而今, 这种传统的革命精神和信念, 又成为黎族人民在改革开放进程中不断创造物质和精神财富的强大动力, 成为他们发展和扬弃传统文化的创造活力。也是黎族人民改善与增进民族精神福利的象征。社会政治、经济制度的变革已成为他们福利水平改善的充分条件。

摘要:少数民族精神福利的改善与增进重要表现之一是移风易俗, 黎族文化的变革与精神福利的增进, 主要表现在:创建文明生态村;黎族人民以高涨的文明创造活力推进社会主义文化的发展和繁荣;强调组织领导和对外来文化的吸纳。

关键词:民俗,精神福利,传统文化

参考文献

[1]张岱年.论中国文化的基本精神.中国文化研究集刊:第1辑[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出版.

黎族传统文化 篇9

关键词:艺术设计,黎族传统文化,教育

一、中国艺术设计现状

自改革开放以来, 随着社会的发展, 时代的进步, 艺术设计在我国迎来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 由于市场对艺术设计人才的大量需求, 推动了高校艺术设计教育也在加速发展。据统计, 全国有1000多所高等院校, 其中有720多所高校开设了艺术设计专业和院系, 这其中有重点本科院校、普通本科院校, 还有一些独立院校和大专, 不管学校层次怎样, 但多数院校开设的艺术设计专业都差不多, 几乎都是环境艺术设计、平面设计、工业设计、服装设计、动画设计等等, 近几年, 又有一些新型专业流行起来, 比如:新媒体艺术设计、数字媒体艺术设计专业等, 不论是旧有专业还是新开设的专业, 大多数院校在设定培养目标上都很接近, 课程结构设置也类似, 缺乏学校之间的相互特色, 目前很多学校的课程设置还是按照西方设计的课程走, 没有按照中国的国情、地域和特色去发展。那么如何才能使艺术设计教育面向世界、面向未来, 培养出有时代特色、民族特色、有文化、有创新能力的设计人才?社会要发展, 人才是关键、教育是根本, 我们应该从教育出发, 将黎族传统文化融入地方高校艺术设计教育中才是解决问题的关键。

二、艺术设计需要民族化

世界经济一体化、全球文化多元化将会消除文化的差异性。西方现代、后现代的艺术作品早已不同程度地借鉴、吸收了中华民族文化中的精神, 而进入经济全球化的今天, 中国的一些平面艺术、环境艺术、服装艺术相关的设计却渐渐失去了本民族的文化精神和民族风格, 令人深思。只有民族的才是世界的, 只有文化的才是永久的。中国的传统深厚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 积淀着中华五千年文明的历史, 是任何一个国家都无法比拟的, 它寄托着中华儿女的思想感情, 同时为现代艺术提供了丰富的设计元素。设计师的设计必须跟上时代的节拍, 要不断从传统文化中寻求创作灵感, 肩负起振兴民族文化的历史重任, 应提取传统文化之精华, 将文化的设计元素进行理解、吸收, 然后加以提炼、创新, 再运用现代化的表现手段、材料技术, 创造出符合当代人审美情感的作品, 让设计品承载民族传统文化内涵, 使作品更具有民族个性, 让其在世界设计舞台上绽放独特光彩。

三、黎族传统文化在艺术设计教育中的运用

黎族是一个历史悠久、文化灿烂的民族。在人类漫长的历史长河中, 黎族人民创造了自己独特的传统文化。例黎族织锦、黎族三月三节、黎族民歌、黎族打柴舞、黎族原始制陶技艺、黎族树皮布制作技艺、黎族船型屋营造技艺、黎族服饰等, 这些都是黎族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但最具特色的就属黎族织锦, 无论是服饰还是壁挂等, 无不显示出黎族妇女的聪明才智和他们对美好生活的渴望。当今地方高校艺术设计教育应当担负起这样的使命, 重视黎族传统文化的传承, 通过课程教学平台弘扬黎族传统文化, 培养出现代的、地域的、特色的、优秀的设计人才, 使之创作出别具一格的设计作品, 体现民族文化的艺术价值。

1、黎锦传统文化在设计基础课中的运用

艺术设计教育在专业课课程设置上分为专业基础课和专业主干课, 一般情况下, 大学一年级开设专业基础课, 大二到大四开设专业主干课, 以笔者所在院校为例, 目前专业基础课主要包括设计素描、设计色彩、三大构成、电脑辅助设计, 专业基础理论课有设计概论、设计心理学、中外设计史, 这些课程对于艺术设计专业来说, 都已经有多年的历史了。随着社会的发展、市场的需求, 艺术设计专业也在发生着相应变化, 现代社会对人才的需要越来越专业, 尤其是做设计的, 不但要求设计师精通电脑操作, 同时要具备丰富的人文知识和深厚的民族文化底蕴, 还应熟悉哲学、美学、文学作品、音乐、戏剧、舞蹈、美术作品, 还应该具备艺术与设计方面的创新能力, 这样才能成为优秀的设计师, 才能在市场竞争中站稳脚跟。因此, 可在艺术设计专业基础课中加入黎族传统文化, 引导学生在黎族文化的沃土中发挥想象力与创造力, 培养学生在多种文化、艺术语言的交叉中找到设计的灵感。

在基础教学中可开设黎族民间图案课, 民间图案课对于艺术设计而言, 是艺术构成学诸课的延伸与诸构成法则的完整运用和实践, 是树立现代审美理念的重要途径。该门课是让学生了解和掌握民间图案形式美的规律、图案造型的寓意、途径与方法、图案的设计与创意、图案色彩的选择和特性。基础教学理论课中可开设黎族审美学、地方民俗文化和黎族美术作品赏析等课程, 让学生了解黎族人们的哲学观念、文化意蕴和审美心理、体会地域文化的特色和美术作品, 从中感受不同文化、语境、环境下, 人们对审美文化不同的理解、对艺术符号不同的认识, 能够把这些理解和认识再创造, 设计出有时代感的、民族文化的、地域特色鲜明的作品来。

2、黎锦图案在平面设计中的运用

黎锦艺术是黎族文化中最具特色的艺术文化, 图案作为黎锦的重要文化, 更是黎族传统艺术的魁宝, 它显示出黎族妇女浑然天成之匠心、巧夺天工之技艺。黎族自始至终都没有自己的文字, 黎族人民就是通过黎锦图案来记录自己的生活、表达自己对大自然的热爱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黎锦可谓是黎族人民的百科全书。黎锦图案现共有100多种, 不论是自然纹样还是几何纹样, 组合形式千变万化, 图案体现出结构完整、造型抽象、色彩艳丽、纷繁复杂。图案既有程式化的规范, 又充满自由想象, 都富于变化, 疏密有致、节奏明快、装饰性很强。这一根植于古老历史文化中的民间艺术图案, 负载着丰富的审美内涵, 是历史悠久的民族风俗习惯、生活方式的直观性表现, 它所蕴含的审美内涵和历史文化信息有待于进一步地认识和研究。

平面设计是一种视觉艺术, 它主要以符号、图案、文字等作为信息传达的主要手段。平面设计现又称视觉传达艺术设计, 内容包括标志设计、字体设计、海报设计、版式设计、书籍装帧设计、图形创意、展示设计等等, 我们可以把黎锦图案纳入到课堂教学中。标志设计是一个以个性化和民族化作为其显著特征的艺术, 我们在标志设计课堂中, 安排教师从教学内容、课程安排、教学方法、教学目标等方面有意识地为学生解读黎锦图案的样式和内涵, 让学生可以在学习过程中感悟、分析图案的样式、构成法则和色彩的韵味, 汲取黎族地域文化营养, 为学生创作提供灵感, 学生以独特视角和视觉图像表达自己创意的同时, 强调了标志的形式感和现代性, 传达了地域艺术的特色。我们也可以在海报设计、书籍装帧设计、图形创意课程教学中, 融入黎锦图案艺术, 使学生从黎锦图案中获取创作灵感。学习黎锦图案, 我们要有个目标, 不是简单的照抄照搬, 而是在原有图案的基础上, 使用现代设计方法, 把图案进行加工、提炼、整合, 这样创作出来的作品既不失现代感, 同时又保持了民族文化的气息和地域特色, 这正是我们地方高校目前所需要解决的关键问题。

3、黎族传统建筑在环境艺术设计中的运用

每个国家、每个民族都有适合自己的建筑样式, 黎族也不例外, 长期生活在海南岛的黎族人民, 地处祖国的最南端, 由于地理环境、政治经济、民族文化、宗教信仰、风俗习惯等因素的不同, 黎族形成了自己的地域性、民族性的特色建筑-茅草房、船形屋, 这些是黎族人民以往重大经验和历程的画面再现, 是沉淀下来的关于民族国家的珍贵记忆, 黎族传统建筑作为特定历史时期的产物, 它能够体现黎族人民的民族精神和气韵, 传统建筑以它独特的造型和淡雅的色彩向人们展示了具有中华民族特色的历史画面, 而且, 传统建筑也不是简简单单的民居, 有它的形式规律和技术难度, 它是深刻的居宅而不是灵动的居宅, 它是一部大交响乐而不是即兴演奏, 一切建筑因素都恰如其分, 而且能经得住时间和空间的考验, 把黎族传统建筑纳入课堂教学, 不但可以站在历史的高度重新去把握历史, 取其精华, 还可以通过各种艺术形式再现历史画面, 推广古代建筑之精髓, 用画面来直接再现民族之风。

我们可以在环境艺术设计教学中, 加入黎族建筑内容, 例如开设黎族传统建筑、黎族传统工艺与材料和本土设计传统与现代设计理念研究等课程, 开设黎族传统建筑这门课, 让学生了解黎族建筑的历史、黎族建筑的美学特征、黎族建筑不同时期的特点和风格以及黎族建筑的构造, 从中领会黎族先民伟大的艺术创造。黎族传统工艺与材料可以使学生体会到黎族不同于其他民族特有的工艺和材料, 这些工艺和材料的使用, 表现了黎族先民对大自然的征服、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对建筑的不同理解、这些宝贵知识是现代环境艺术设计需要的养分。

4、黎族传统服饰在服装艺术设计中的运用

黎族是一个历史悠久的民族, 由于特殊的地域环境和历史文化背景, 在人类历史发展过程中, 逐渐形成了黎族绚丽多姿的文化。服装是文化的产物, 又是文化的载体, 是人类物质创造与精神创造的聚合体, 它体现着文化的一切特征。黎族服饰作为黎族最直观的本土艺术, 在汉文化的不断渗透中、在黎族妇女依靠独特审美习惯的不断创造中, 形成了颇具审美价值的黎族传统服饰, 勾勒出其独特的地域性和历史性标志, 体现出黎族历史的文化价值, 更加牢固了黎族传统服饰原生态的文化根基。黎族传统服饰通过丰富多彩的款型、样式、形态反映出黎族厚重的历史积淀, 令人感到弥足珍贵。黎族服饰中最令我们欣赏的是其图案纹饰, 还有服饰的材料、工艺和形制中所蕴含的装饰语言和审美取向, 反映出生存在原生态环境下黎族的文化和哲学观念, 折射出极具特色的民族个性。

在服装艺术设计教学中, 可开设黎族传统服饰、黎族艺术赏析、黎锦图案赏析这些课程, 通过学习黎族传统服饰, 是学生了解黎族服装的形式美法则, 比如整体与局部、变化与统一、均衡与对称、比例与秩序、节奏与旋律;了解黎族服饰所蕴含的文化特性和民族审美心理;了解黎族服饰色彩所表达的不同的寓意和象征, 使学生能从传统服饰文化中汲取优秀养料, 为海南的服装界贡献自己的力量。通过学习黎族艺术赏析、黎锦图案赏析课程, 使学生体会黎族人民的哲学观念、图腾崇拜和审美心理, 体会黎族人民对艺术不同的追求和虔诚的心态, 对黎族的艺术进行剖析和分解, 取其精华部分, 进行艺术的再创造, 创作出具有海南魅力的、黎族特色的、地域文化鲜明的在作品来。

黎族传统文化是非常宝贵的文化资源, 也是艺术设计创作取之不尽的源泉。但随着时代的发展, 黎族传统文化逐渐在消逝, 那么当地高校艺术设计教育有责任和义务承担保护和弘扬黎族文化的重任, 首先在教学上要注重黎族传统文化的融合、注重学生综合修养的培养, 艺术设计教育工作者应重视黎族文化的传承, 不断调整知识文化结构, 注重东西方艺术文化的融合, 发挥黎族文化在艺术设计教育中的作用。当代设计界逐渐向民主化方向发展, 展现中华民族博大精深的文化底蕴。所以, 我们必须集当地文化之精华, 以现代的审美观发展我们传统的黎族艺术文化, 切实做到“古为今用”, 以此来明确地方高校的设计教育目标, 提高学生的艺术设计水平。

参考文献

[1]、王学萍.中国黎族.北京.民族出版社.2004

[2]、沈从文.中国服饰史.西安.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

[3]、王雨.论民间美术的造型特征.艺术百家.2006 (5)

[4]、郭英剑.全球化进程中的中国民族文化.民族艺术.北京.民族出版社.2002

黎族音乐文化对海南旅游的影响 篇10

一、海南黎族音乐文化概述

黎族可以说是海南岛上的先民。根据史书记载早在春秋战国时期一直到公元3世纪,在我国的东南和南部地区,广泛的居住着骆越人,约在3000多年以前的殷商时期,作为古越族人的一个分支,他们迁入到海南岛上定居,后来被统称为黎族。黎族的成为也有一个历史的演变过程,在周秦时期的古籍中有少部分关于黎族的记载,称为“雕题”、“儋耳”等。从汉代开始,又被称为“骆越”、“蛮”或“蛮夷。”从唐代才开始正式的改用“黎”为专用族名,从宋代开始就一直称之为黎族至今。由于历史发展的种种原因,目前海南的黎族主要聚集在琼中、保亭、白沙、五指山等地形成“小分散、大集中”的状况。

黎族的民歌历史源远流长,古籍《吕氏春秋·遇合篇》记载:”越王不善,为野音而反善之。”这里记载的野音就是春秋战国时期的古越人善长的“野音”。黎族人民在漫长的原始生产劳动中,就已经学会了以歌解劳,正所谓古人劳逸必讴歌,黎族人民通过单纯的呼叫声组建的发展成为有自然音律、能够表达感情的歌曲。虽然我们没有看见原始的黎族人民的劳动场景但是通过现在流传下来的黎族民歌,我们就能感受到当时候的劳动场面。在海南保亭黎族自治县流传的《砍山歌》、五指山地区流传的《打山歌》,都是对黎族人民原始社会生产和生活的真实写照。

唐代大诗人李商隐曾为被贬至崖州的宰相李德裕题诗“今日置身歌舞池”以安慰。北宋时期,大文学家苏东坡被贬至儋州时,就经常听见“夷声彻夜不息”,当他被赦北归时,又有“黎歌蛮舞祝公归”,这使苏东坡感叹不已:“蛮唱与黎歌,余音犹杳杳。”明代文豪汤显祖也有记述黎族歌舞场景的《黎女歌》,清代张长庆的《黎岐纪闻》等都对黎族的民歌有所记载。

虽然黎族人民饱受封建统治阶级的欺压,但是黎族人民不屈不挠,敢于恶势力斗争,黎族人民在战争中编唱了大量的民歌,著名的白沙起义时,黎族领袖王国兴,号召黎族人民“紧跟党走闹革命,海枯石烂不变心”,在抗日战争时黎族人民“砍杀日本侵略者,叫他无命回老家”,在同国民党的斗争中,也有“国贼失败流下海,红军生理流回来。”这些黎族民歌成为了黎族人民的在革命中有力武器。1984年广东省人民政府奖每年的农历三月初三定为黎族的传统节日。特别是在1988年海南省办大特区,黎族人民更是编唱民歌来赞美幸福生活。

黎族的民歌题材广泛,内容涉及历史人文,自然风光、劳动场景、时政事态、婚丧嫁娶、神话传说等等领域。主要归纳起来有劳动歌、爱情歌、时政歌、生活歌和故事歌。黎族人民长期居住在五指山一代,与外地接触较少,保持着原始的音乐风格特征,虽然后来汉人的迁入对黎族的文化有些影响,但是黎族有着自己独特的音乐风格特征。

二、黎族音乐文化是海南旅游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黎族的音乐文化是在海南岛独特的自然与社会环境条件下形成的独特的音乐文化。黎族特有的音乐文化丰富了海南的旅游文化资源,这些包括了民歌、舞蹈、歌谣、民间器乐、礼仪风俗等等的黎族音乐文化,反应出了黎族淳朴乐观的民族精神。这些音乐所要表达的思想内容可以说是已经渗透到了黎族的各个方面,从古至今黎族人民都给外民族留下了诚实、勇敢、团结、热情的优良传统,这些美好的品质都用黎族音乐文化一一的展现。海南黎族人民在于外界长期交流中,接受和学习外来的先进文化,但又不是去黎族的特殊性,通过以往的研究我们可以发现黎族音乐文化的发展非常的重视传统,但是又与时俱进,这也是海洋文明的重要体现。

当然,海南旅游文化也促进了黎族音乐文化的传承,两者相辅相成,通过旅游业的发展将黎族音乐文化融入到旅游发展之中,我们知道三亚槟榔谷,这里就是黎族民歌、黎族器乐的原生态的展现,目前已经成为了海南旅游的文化特色景区之一,每天都会有黎族传统歌舞的表演,每到旺季游客们排队观看,场面甚是壮观。这就是通过黎族传统的旅游景点进行的综合开发,全方位的为旅游者展示与传播黎族传统音乐文化,同时通过这种独特的黎族民间音乐文化的表现,成功推动了这一景区的旅游发展。我们可以从景区周围发现,将这些传统音乐转换成旅游商品,并具备了广阔的市场空间,黎族民歌集、黎族传统乐器、黎族音乐表演的服饰,这些都是黎族传统音乐文化的旅游业中达到的经济效益,而我们从旅游者的反馈来看,当人们真正面对面欣赏黎族音乐的时候,大家对黎族音乐充满一种向往。

三、国际旅游岛建设背景下的黎族音乐发展现状

海南黎族音乐历史悠久,它也代表着海南音乐发展的艰辛历程,黎族音乐文化是黎族人民创造出的精神财富,在不同的历史时期,黎族音乐都发挥着特殊的作用,它是海南文化的重要标志之一,但是,对黎族音乐文化的传承和发展还存在着一些问题。

随着网络和现代经济建设的高速加快,对于黎族民间音乐文化可以说巨大的冲击。进入改革开放以来,经济发展迅猛,外来人口的入住,海南黎族人民的生活传统正发生这改变,学习黎族民歌的人越来越少,加之现代化耕作的进步,原始形态的民间劳作场景基本消失,许多随着产生的民歌正在渐渐消失,再加上民间老艺人的不断离去,这种靠着口口相传的文化形式面临着失传的危险。

再者海南黎族方言种类繁多,黎族音乐的曲调变化多样,也不容易掌握,特别是对年轻人,有的学不会,有的又不愿意学,这也是黎族民间音乐处于困境的原因之一,很多学校只进行音乐基础教学而忽略了黎族特色的音乐教学内容,所以很多学生都并不了解,更谈不上传承了。

随着国际旅游岛的建设,海南的黎族民间音乐文化的传承保护得到了政府的高度重视,政府和高校都派出了相关专家和学者进行黎族民间音乐的搜集整理工作,例如南海音乐文化研究基地就落户在海南师范大学,海南大学、海口经济学院、三亚学院都在积极的申报相关课题研究,这表明高校正在承担其黎族音乐的搜集和整理工作,肩负着传承和学术研究等工作。聘请黎族优秀的民间歌手和艺人进行现场的讲解和示范,并通过相关课题的研究,在保留其本身特色的基础上进行了系统的理论加工,整理出一大批适合各场合表演的黎族民歌。如《黎族民歌三千首》中就记载了黎族各种民歌体裁。通过录制出版黎族民歌的CD、DVD光盘,传播黎族民歌。随着旅游业发展不断的提升,海南黎族音乐文化已经成为重要的旅游品牌和国际旅游岛的名片。黎族文化旅游已经得到了国内外游客的认可,学多游客更愿意欣赏黎族的歌舞,感受黎族的传统文化,这不但使黎族文化得到了有效传播,还增加了年轻人的学习热情,同时也促进了就业发展。更值得可贺的是黎族民间音乐文化已经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遗产名录。

四、黎族音乐文化对海南旅游发展推动作用

音乐每时每刻不存在于我们的生活中,人类的生活当中既需要音乐这种艺术形式来描绘生活,表达情感;而黎族民间音乐已经将黎族人民千百年来中各式各样的生活和淳朴的感情完完整整的展现在世人面前。黎族民间音乐文化已经成为了海南国际旅游岛文化建设的新鲜动力。它既为海南传统旅游形式增加新的内容,同时也给国内外旅游者带来了全新的旅游体验,比较有益于旅游者接受。旅游者对于旅游本身来说更多的是视觉的效果对旅游地的第一印象,而从音乐的角度来讲,可能旅游者还没有到达目的地,地方特色的音乐或许已经让旅游者身临亲近,这正是音乐所带来的感知行为。因此音乐作为旅游中的一个重要因素,能够使旅游者产生强烈的艺术感受力。

随着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对现代旅游的要求也不断提高,单纯的景区和吃喝玩已经不能满足当代旅游者的要求,人们在旅游过程中希望有更多样化的旅游形式进入当中,旅游过程中的音乐体验就是人们所追捧的形式之一。例如著名的景区天涯海角,就有一首《请到天涯海角来》已经为中外游人勾画出一幅热带风光的美丽景色。三亚槟榔谷中的黎族歌舞表演,将千百年来黎族人民的勤劳质朴、善良勇敢的美好品质展在游人面前,黎族音乐的旅游的特色在众多的文化旅游中是非常突出的,黎族民间音乐通过黎族特有的民间乐器与独特的黎族民歌曲调相结合表达黎族民间美丽的爱情故事,表达黎族人民的思想感情,因此黎族音乐将对海南旅游带来更多的吸引力。黎族音乐文化与旅游相结合,是将海南独特旅游风光和人文精光相结合的完美体验。

从解放初期到现在,海南涌现出了一大批优秀的音乐作品,家喻户晓的《红色娘子军》,获得了国内外的赞扬,2011年的原创音乐制作秀《海棠秀》,2015年海南省歌舞剧院上演的大型史诗《征程》,海南特色的原创歌剧《哩哩美》,这些作品的到了广大群众的关注,而这些作品里面都融入了黎族民间音乐元素,而题材也都是歌颂海南人民的美好品德,将这些优秀的作品与国际旅游岛建设相结合起来,打造海南特有的文化旅游品牌。海南的文化发展离不开黎族文化,旅游文化的开发更离不开黎族音乐,旅游经济的发展必须发展文化产业,特别是在海南黎族民间音乐的开发方面,充分发挥出音乐文化作为载体的动力作用,是国际旅游岛的旅游事业更加辉煌。

五、结语

国际旅游岛的建设要让外国游客到海南来能够感受和体验中国特色,中国风格,海南元素,要让外国游客来到海南就能认识中国,同时也要国人来到海南就能体会世界,更让出国的国内游客感受到,原来在海南就体会到世界的。保亭黎族苗族自治县的“槟榔谷”“呀喏哒”,三亚市的“槟榔村”等都是旅游与黎族文化紧密结合、共赢发展的有力典范。支持黎族特色村寨建设。2015年9月,万宁市文通村、保亭县什进村、白沙县罗帅村等3个村寨顺利通过国家民委的检查验收,被国家民委列为首批“中国少数民族特色村寨”。2014年省旅游委制订了《海南省旅游总体规划》,其中有大部分的设想和创意是以发展黎族文化为根基的。想要达到如此的目的,就必须将文化宣传作为前提,而黎族音乐是最好不过的传播媒体,国际旅游岛的建设离不开黎族音乐,而黎族音乐的传承发展也定为国际旅游岛的建设增添光彩。

摘要:旅游业一直是海南经济建设中的支柱产业,而多年来海南省的旅游业发展一直是以传统的观光式旅游和气候型旅游为主,2009年国务院在《关于推进海南国际旅游岛建设发展的若干意见》中提出,要”逐步将海南建设成为生态环境优美,文化魅力独特、社会文明祥和的开放知道、绿色知道、文明之岛、和谐之岛”,国家提出建设海南岛的战略目标,这将为海南岛带来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如何保护和传承海南特有的黎族音乐文化,并将其融入到国际旅游到的建设当中是我们要解决的重要课题。

关键词:黎族,音乐,文化,国际旅游岛

参考文献

[1]陆丹,王毅武.解读国际旅游岛[M].复旦大学出版社,2010.

[2]胡启文.浅谈黎族传统文化在海南旅游文化中的保护与利用.民族文化理论与实践.

[3]蔡华明.海南黎族民歌传承研究[J].琼州学院学报,2013,02.

[4]国研网.海南黎族文化旅游开发的问题与对策.2013,07.

[5]符桂花.黎族民歌三千首[M].海南出版社,2008.

黎族服饰与时尚的对话 篇11

黎族是海南的世居民族,也是海南岛的最早开拓者,在漫长岁月中,黎族先民创造了丰富的文化。在大多民族还没有用文字记录历史时,黎族妇女就已经将在大自然和生活场景观察到的事物织进了服饰和织锦中。黎族服饰就像一道光照耀东方,充满灵性,其永恒的魅力,映射了本民族的文化习俗,融宗教和审美于一体,成为中华民族服饰文化中一朵奇葩。

很长一段时间,人们对黎族服饰的生命力提出了质疑,对于越来越追求时尚的人们,觉得黎族服饰只配成为博物馆陈列品。好在,陆续有人在探寻传统黎族服饰与时尚的对接,我们H6时尚文化公司就在做着这方面努力,并且取得了成功。

本人到三亚已六年,感受到地方诸多的发展变化,其中有一个变化是:记忆中色彩斑斓、承载着椰风海韵的“岛服”淡出了我们视野,尽管这些“岛服”并非本地传统,而是来源于东南亚,但也成为游客心中海南印象的一部分。那么,是否有更能代表着海南印象的服饰出现呢?答案是肯定的,就是將传统的黎苗元素向时尚服饰渗透,不拘一格推陈出新,使之流向社会各个角落。

我在对海南本土文化的考察学习中,感觉到了黎族服饰的巨大魅力,对其款式和图案印象尤深。黎族服装的款式是直线型、长短筒裙搭配,这些款式在很多国际品牌,如香奈儿,圣罗兰,CK等品牌中经常看到。黎族服装色彩喜庆而不炫耀,也不失时尚,不同颜色表达着不同的內心世界。黎族饰图案独具一格,用直线和几何形状来表现,分植物纹、动物纹、人型纹等;人型纹中的大力神造型,寓意吉祥、平安和健康。大力神是黎族先祖的化身和民族精神的象征,力大无比,神通广大,能堆叠高山峻岭,开造冮河湖泊,创造了世间万物,使大地复苏,春意盎然;他护佑黎民百姓安居乐业,繁衍生息。族人为了纪念大力神,将他的形象织进黎锦黎服,代代相传;黎锦黎服中的大力神刚健有力,气势磅礴,给人以顶天立地的感觉。

当今世界,很多民族遗失了本民族的服饰传统,中国汉族由于经历一个个历史断层,很多服饰传统都遗落在历史中,包括曾经风靡世界的盛唐服装。那么,一直穿在黎家妇女身上的服饰,会不会也重蹈覆辙?

对传统的传承,其实就是对先人的尊重,H6时尚一直在做这方面的努力。考虑到海南的地理环境、气候条件、生活习惯,我们在汲取服饰和织锦的灵感同时,对传统布料和款式进行了改造,使其更适应现代生活,根据不同场合设计出不同风格,如职业装,休闲装,晚宴装等。大力神图案就这么轻盈地融入到人们的生活中,与时尚有了跨时空的对话,既不割裂传统,又有了高歌疾进的身影。穿上这种衣物,让人感受到了力量、健康、幸福。

三亚作为一个国际旅游岛,每年都会举办很多赛事,规格高,影响大,举世瞩目。本人希望来到三亚的贵宾都能穿上大力神的黎风服饰,让他们也感觉到力量的支撑。当然我更希望服务大众,让更多黎苗元素随着大众的日常出行,散布到海南各个角落,直至漂洋过海,走向世界。

黎族传统文化 篇12

早在汉代, 黎族妇女纺织的黎锦已经是宫廷岁贡的珍品, “黎锦光辉艳若云”是清代文人程秉剑对黎族织锦工艺的赞赏。黎族内部因方言、习俗、地域分布的差异而有不同的称呼, 主要有哈、杞、润、赛、美孚等五种方言。黎锦是黎族人民表现自我, 表现本方言, 表现本民族的一种重要手段。无论纺、染、织、绣四大工艺, 还是黎锦上的花纹图案都有着十分鲜明的黎族不同方言的不同特色。从某种意义上说, 黎锦图案是个方言的标志符号。由于各方言受环境、生活习俗、文化、经济和教育等方面因素的影响, 各方言的织锦图案不同程度地反映出社会生产、文化生活、爱情婚姻、宗教信仰的活动, 以及传说中吉祥物或美好形象物。这些原始的文化符号还记录了黎族各方言区的文化原生态, 表现了黎族的生产活动和民俗风情, 从刀耕火种到狩猎捕鱼, 从男耕女织到喜庆丰收, 从迎亲娶亲到节日庆典。内容丰富多彩, 形式生动活泼。不少黎锦图案还形象地表现了黎族民间传说, 比如《大力神的传说》、《三月三的传说》、《槟榔的传说》等。黎族民间的歌舞和器乐在黎锦中也都有表现, 每一幅黎锦都是一个故事、一首歌, 有着难以估量的文化价值。

二、织锦图案———黎族的文化内涵

解读黎锦, 能读出时间的痕迹, 读出独特的民族语言, 读出黎族的内涵, 读出黎族丰富的生活, 从而感受源自民族文化的无穷魅力。

黎锦图案是体现黎族妇女的审美意识、生活风貌、文化习俗、宗教信仰和艺术积累的文化现象。其内容主要是反映黎族社会生产、生活、爱情婚姻、宗教信仰的活动, 以及传说中吉祥或美好形象物等。据不完全统计, 黎锦图案有100多种, 大体可分为人形纹、动物纹、植物纹、几何纹, 以及反映日常生活生产用具、自然界现象和汉字符号等纹样。

人形纹是黎锦中最为常见的图案, 主要有婚礼图、舞蹈图、青春幸福图、百人图、丰收欢乐图、人丁兴旺图、放牧图、吉祥平安图等, 它寄寓了人们对生育繁衍、人丁兴旺、子孙满堂和追求美好生活的强烈愿望。黎族妇女通过夸张和变形的工艺创造手法, 把黎族人民的生活、生产场景反映在织物上, 使图案造型具有可视行和艺术性。最有代表性的是婚礼图, 它主要流行于乐东、三亚、东方等市县, 是典型的人形纹样, 它将黎族婚娶礼仪习俗中的迎亲、送亲、送彩礼和拜堂等活动场面反映在筒裙上, 描绘了新郎新娘和前来参加婚礼的众多村民的画面。其场面热烈, 内容丰富, 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和浓郁的地域风情。

动物纹是黎锦中较为常见的图案, 主要有龙凤、黄猄、水牛、水鹿、鱼虾、青蛙、乌鸦、鸽子、蜜蜂、蝴蝶等, 其中龙纹最为常见, 反映了黎族人民把龙当作高贵、吉祥、幸福和美好的象征。在黎族的传统观念里, 青蛙有表达母爱和辟邪的功能, 反映在服饰上的蛙纹有严格的对称结构, 图案以“田”字形纹样为主体, 中间有只具有抽象性的青蛙纹, 用动和静的对比手法, 显示青蛙在田间生活的主要特征, 画面充实, 节奏协调。有的地方的青蛙纹样采用夸张与变形的表现手法, 把青蛙前腿省略, 后脚加长, 表现出青蛙跃跃欲跳的神态, 图案构思大胆, 造型简洁, 具有独特的民族风格。

植物纹主要有木棉花、泥嫩花、龙骨花、竹叶花等花卉, 以及藤、树木、青草等, 常见的有木棉纹、花草纹等。木棉是黎族纺织的主要材料之一, 黎族妇女普遍喜欢用木棉纹样作为服饰纹样, 图案以木棉树为主, 有根部、分枝, 分枝下有钥匙纹 (又称“任意花”) , 还有花和绿叶, 以此象征根深叶茂, 家庭美满幸福。花草纹是流行于五指山地区一带的服饰图案纹样, 图案以长柱形花纹作族系标志, 整体纹饰近似汉文的倒“巾”字形, 上有野草和菱形连续纹样, 寓意根深叶茂, 家族人丁兴旺, 繁衍生息。

几何纹是利用直线、平行线、方形、菱形、三角形等组成的纹样, 以抽象的图案表现在服饰上, 反映出原始思维的某些特征, 其内容丰富, 色彩美观。

日常生活和生产用具纹样主要有煮饭、玩球、纺织、农耕、扁担、禾叉等。这些纹样大多是黎族妇女根据自己对生活的细心观察和理解, 凭借自己的艺术想象加工创作出来的。自然界现象的纹样主要包括日月、星辰、雷电、水火等。黎族是一个崇拜自然的民族, 对自然的崇拜一直影响着服饰图案的发展。

汉字符号纹样有喜字、福字、禄字、寿字、万字等。黎族只有语言, 没有文字。妇女的服饰因受汉文化的影响, 有些图案逐渐采用汉字符号。这些汉文字体出现在服饰上, 反映了人们对幸福生活的追求和希望能够健康长寿的美好愿望。

黎族织锦图案多取材平日喜闻乐见的自然景物, 这些图案在造型上稚拙夸张, 构思大胆巧妙, 人们运用直线、平行线、方形、三角形、菱形等几何形纹饰, 把人物的动作或活动, 自然物中的鱼虫鸟、山川景物、日月星辰等图案抽象地在服饰上表现出来, 构成既淳朴又绚丽且有装饰风格的花纹图案。在构图上以母体图案为主, 子体图案作陪衬。一般是母体图案多为人形纹, 子体图案为动植物纹以及其他纹样, 结构严谨, 主次分明。在色彩上, 以黑色为主, 黑色表示吉祥、庄重和驱邪逐妖;红色, 以红见喜, 表示兴旺、尊严、权贵;黄色表示快乐、平安长寿;白色视为纯洁素雅、吉祥如意。表现在织锦上, 有深有浅, 有对比色有调和色, 搭配和谐。黎族妇女凭借自己的聪明才智, 通过纺织工艺, 挖掘大自然中吉祥或美的物体内涵, 织出了一幅幅精美的图案, 也织出了她们的思想和情感。

三、古老的黎锦绣制作工艺

黎族的纺、织、染、绣四大工艺早在汉代就享有盛名, 他们的传统服饰、织锦、雕刻、编织和制陶工艺, 无论是造型、结构还是色彩的运用都可谓巧夺天工, 其成就和特色是其他民族不能替代的。

1. 纺。

主要工具有手捻纺轮和脚踏纺车。手捻纺纱是人类最古老的纺纱工艺, 这种工艺使用的工具为纺轮。

2. 染。

黎族可用多种野生植物染料染色, 染色是黎族民间一项重要的经验知识。美孚方言区还有一种扎染的染色技术, 古称“绞缬染”, 先扎经染后再织布, 把扎、染、织的工艺巧妙地结合在一起, 在我国是独一无二的。

3. 织。

织机主要分为脚踏织机和踞腰织机两种, 踞腰织机是一种十分古老的织机, 与六七千年前半坡氏族使用的织机十分相似。黎族妇女用踞腰织机可以织出精美华丽的复杂图案, 其提花工艺令现代大型提花设备望尘莫及。

4. 绣。

黎族刺绣分为单面绣和双面绣。其中以白沙润方言区女子上衣的双面绣最为著名。我国著名的民族学家梁钊韬先生等编著的《中国民族学概论》这样描述双面绣:“黎族中的本地黎 (即润方言黎族) 妇女则长于双面绣, 而以构图、造型精巧为特点, 她们刺出的双面绣, 工艺奇美, 不逊于苏州地区的汉族双面绣。”2006年, 黎族传统纺、染、织、绣技艺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现正在申报世界文化遗产。

四、黎锦图案的遗传价值

黎族染色传承都是母女相传的家族式传承, 即由母亲传授给女儿。现在, 衣饰等必需品不再像从前那样必须由自己完成, 喜欢并愿意学习传统纺织工艺的人越来越少。目前黎族山区除极少数年轻人懂一些织锦工艺及刺绣外, 纺、染技艺几乎没有年轻人学习了。五十年前黎族纺织工艺在黎族聚居的山区尚呈现出片装分布, 而目前纺织工艺仅残存于几个孤零零的点, 以传统工艺制作黎锦的人更是寥寥无几。

随着现代文明的不断发展, 时尚的不断翻新, 人们的观念也在不断变化, 有些观念更新故然无可非议, 但也有些观念进入了某种误区, 比如, 一些黎族年轻人并不喜欢黎族服饰而盲目地追赶时髦。加之一些工作中的薄弱环节, 致使不少人, 特别是年轻人对黎锦的了解甚少, 对黎锦的宣传也只是停留在纸面上, 局限于专业的层面上, 没有走进广大的群众中, 更未能走进广阔的市场。

黎锦始终处于家族式传承, 没有形成一定的规模, 又是用简单的工具进行手工劳动, 一件服饰往往要用上几个月的时间才能完成。时代在不断进步, 科技在不断创新, 而黎锦由于种种复杂的历史因素未能随着科技的进步而不断创新, 着实令人遗憾, 而我们也由此看出国家将其列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的深思远虑。黎锦这一独特的民族文化, 只有与时俱进, 才能拥有辉煌的明天。

参考文献

[1]黎锦坊[M].海南传世黎锦研究所, 2007.4.

[2]海南省民族民间工艺作品选.海南出版社, 1995.

上一篇:江西傩文化下一篇:常用句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