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傩文化

2024-09-20

江西傩文化(精选4篇)

江西傩文化 篇1

中国的文明是农业文明,古代中国的农耕民族最早种植的是糯稻“,傩”音通“糯”音,因此为了祭祀农神———傩神,便创造出了原始文化“傩”。傩的出现标志着中国古代农耕社会的一种原始信仰,成为指导人们思想言行的一种“意识形态”。

一、江西傩音乐的历史渊源

江西傩音乐有着深厚的历史渊源。据记载,商周时期居住在鄱阳湖和赣江流域的后代们,在江西青铜文化发展上面取了不错的成绩。据调查表明:新干县大洋洲商墓共出土文物1500余件。其中铜器480件,玉器1072件,陶器356件[没有瓷器],骨器5件。其中出土了青铜双角神人面具,反映了人们对傩文化的崇拜。《南丰县志》曰“吾乡信鬼而好坐”;《金砂余氏族谱·傩神辨记》记载:为避“刀兵之灾,传傩以靖妖氛”。唐代《开元礼》对州县傩礼进行了统一规定,推动了江西八州三十七县“乡傩”的传播,萍乡、南丰、修水等地都有供奉傩神的神话传说、唐代兴建的傩庙。

赣傩在两宋时期较为盛行,当时江西经济发达,南丰《金砂余氏族谱》记载:遗其制曰“驱傩”。南丰刘镗作《观傩》有云“:鼓声渊渊管声脆,鬼神变化供剧戏。”全诗主要反映了南宋时南丰傩舞剧的表演情况,为中国早期傩戏提供了研究的史料。南丰是“中国民间艺术(傩舞艺术)之乡”,更是江西的“傩舞之乡”,是中国傩文化的典型代表,南丰“跳傩”所包括的丰富内容和遗存形态是宝贵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南丰“跳傩”综合了傩面、傩乐、傩舞,是一种艺术综合体,具有较高的艺术价值。《萍乡县志》记载“:先春三月,乡人乃傩,魅面朱衣,执戈扬盾,驱疫疠,以达阳气”“;五里一将军,十里一傩神(庙)”标志着傩进入了鼎盛时期,呈现出一片繁华景象。至今萍乡拥有“傩文化之乡”美誉,傩舞、傩庙、傩面具“三宝”俱全。明清时期赣傩繁荣,现在仍然保留了“跳傩”“、跳和合”“、跳八仙”“、跳竹马”等傩班。江西三十多个县市有乡傩记载或遗存:赣东以南丰为最,清末至今有180多个村庄组建过傩班。

二、傩的起源与江西傩音乐

江西,古称“吴头楚尾,粤户闽庭”,因733年唐玄宗设江南西道而得省名,又因境内主要河流赣江而得简称。自古以来物产富饶、人文荟萃,素有“物华天宝、人杰地灵”之誉。

傩的本意是一种祈求农业增产以及人类自身增殖的祭祀活动。外国学者也称它作“最生动的民间活动”。在传统的祭祀活动中,人们通过“傩”来祭祀稻神、田神,以求得来年阴阳调和、风调雨顺、五谷丰登、人寿年丰、国富民强和天下太平。南丰傩神西川灌口二郎,傩神庙中都塑有土地神像,神像有象征的意义,比如说衣袍腹前画有“白兔衔桃枝”图案,兔能多产,桃可避邪,这种象征符号表达了乡民对谷物丰收和人丁繁衍的祈祷。

傩祈丰年还表现在立春日举行的迎春礼中。清《建昌府志》记载:迎春行耕祭礼后,“复有竹马、大傩、、狮子之戏,衣彩衣,戴面具而舞”。又比如说,建昌府所辖的南丰至今留存上述各类傩舞,而且首跳的“竹马”舞蹈具有跳跃的思想,商羊舞便是一只足跳跃的祈雨之舞。《獭捉鲤鱼精》是根据《礼记·月令》春天物候“獭祭鱼”编创的傩舞,艺人将鲤鱼精面具画满麻点,强调它的性别是雄性,寓意为乡民春天能有保护母畜的良好道德。

神词赞诗中记载“:一愿家家庆吉,二愿夫妇均安,三愿田禾大熟,四愿猪牛兴旺,五愿五谷丰登,六愿大众千秋”“;读书者,聪明智慧,求功名早登金榜;农耕者,一籽落泥,万籽收成;做技艺者,上家相请,下家相迎;做生意者,一钱为本,万钱为利”,等。这些反映了赣傩的驱鬼逐疫、求子祈丰的仪式后来又扩展到祈福、纳吉、求财、兴旺等多种内容。

三、江西傩音乐的表现形式

江西的傩音乐的表现形式形态各异,种类繁多。一般一年有数次,通常由巫觋戴上面具,在傩坛仪式敲起傩鼓,跳起傩舞,唱起傩歌,以求农业丰收和驱疫平安。傩坛本身是一种民间巫觋组织,傩仪至今仍以驱鬼酬神为主要目的。音乐始终追求一种热烈、隆盛的气氛。每当仪式开始,都要鸣锣三阵、擂鼓三通,并吹起牛角、妖气师刀,展歌会舞、鞭炮连天。这些歌声、锣鼓声、牛角声、师刀声,构成气势恢宏的交响。

1.江西傩歌。傩师所唱的歌称为傩歌。每年的正月初一至十五,德安县吴山乡、爱民乡都要开展一宗《潘太公游春》的民俗表演活动,当地称为太公戏,随着历史的演变,形成了后来的布帐傩。它源于唐末宋初,最大的特点是搭棚作戏,演员头戴傩面又跳又唱,唱段为当地原生态的民歌。乐器只有锣、鼓、笛三种,表演器具有木偶,面具则是樟木雕刻的各种人物头像。布帐傩表演有严格的程序和仪式,既有人物故事、场次安排,又有歌舞以及唱、念、做、打、杂技等综合性表演手段,所唱段子的音韵都是傩歌《柳七娘子游春》的旋律。因此傩歌是傩祭祀活动中不可缺少的部分。

2.江西的傩舞。傩舞是指傩师所跳的舞蹈,俗称“跳鬼脸”或“鬼戏”,又叫“大傩”或“跳傩”。它渊源于原始氏族社会中的图腾信仰,表演时间一般在大年初一到正月十六期间,一种具有驱鬼逐疫、祭祀功能的民间舞,也是傩仪中的舞蹈组成的一部分。江西省各地的傩舞称名如下:萍乡傩舞俗称“仰傩神”,舞名以面具神名而定,如戴太子面具所跳之舞称《太子舞》等。萍乡傩舞的舞蹈风格各有异同,有的激烈奔放,有的古朴庄重,有的典雅文静,有的风趣诙谐。万载的傩舞称为“跳魈”或“搬案”,其中分为两个方面:一是“开口傩”,二是“闭口傩”,这是两个完全不同的流派;宜春也有“开口傩”“、闭口傩”和“旁白傩”的区别概念;遂川的傩舞称为“斗牛舞”;南昌和新建的傩舞称为“大傩”;彭泽称为“赶花猫”。

傩舞是赣傩的主要表演形式,素有中国舞蹈“活化石”之称。赣傩舞蹈数萍乡最多,以舞为主,形成了“花旋绕着自身转,道具贴步身轻盈。躬身换位亮面壳,摇罢上身脚要稳。双手胸前膝前舞,脚迈半步两膝前舞,脚迈半步两膝平”。三拍节奏的强弱关系本应强、弱、弱,而傩乐节奏变化为强、弱、强的独特风格。其傩舞节目丰富,如《小鬼戏判官》、《头阵》、《关公》、《钟馗捉鬼》、《太子》、《三将军》等。

江西傩舞现有二百多个传统节目,其中南丰保留九十多个。南丰傩舞有“大傩舞”和“竹马”“、和合”“、八仙”等杂傩舞。从傩舞的仪式上看,大致分为起傩、演傩、驱傩、圆傩四段仪式。每段仪式有规定的礼仪和套数,傩乐、傩服、傩具、傩歌丰富多彩,神词、赞诗、符咒内容丰富。南丰傩仪中的舞蹈包括多人舞《跳判》、《对刀》、《财神》、《钟馗》、《哪吒》,技巧舞《演罗汉》、《观音坐莲》、《普贤骑象》及舞剧节目《西游记》等。

3.江西傩戏。江西傩戏是在民间祭祀仪式基础上吸取民间戏曲而形成的一种戏曲形式,对赣剧传统剧目与演出风格具有重要影响。如广昌的孟戏演唱孟姜女的传奇故事,具有南戏印迹,原戴面具表演,又有傩戏特征。婺源的舞剧《舞花》,表演秦二世胡亥为争皇位毒死兄长扶苏的历史故事,由《夜叉打旗》、《元帅操兵》、《丞相送酒》、《太子归天》等几部分巧妙地构成,场面壮观,气势宏大。万载的开口傩《花关索与鲍三娘》,与明成化本《说唱词话》中的《花关索传》大体差不多,表演花鲍对阵相爱的民间故事,二人对唱内容。江西修水宁河戏传统剧目中《采石矶》、《文公走雪》、《铜桥渡》即由傩戏发展而来。

傩戏在长期的历史发展中已经形成了程式化的表演。由于受到江西地理环境与宗法观念的影响,在傩坛所应用的音乐素材,既保存了江西民间音乐的特色,又吸收了当地民间音乐素材的精华,充满了世俗性和民间性,在表演上追求热闹和音色响亮,充满了原始、粗犷、古朴的特征,具有强烈的生命力。

四、江西傩音乐推动新农村经济建设快速发展

萍乡湘东傩面具和南丰跳傩都被列为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积极推进非物质文化遗产从静态保护拓展到动态保护,由于傩依托于民间,扎根于地方,对地方的农村经济发展有着积极的推动作用。

1.傩音乐丰富农村文化生活。十七大报告中指出,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加强农村文化建设,丰富农村文化生活是极其必要的。可以鼓励民间剧团加入,多多开展傩班、傩戏演出、傩面具的加工制作等,比如可以采取这些措施:把恢复文化名镇、名村与新农村建设相结合,传承历史文化相结合赋予新的时代元素,为丰富农村文化生活提供更多的载体。

2.傩音乐活动推动农村旅游资源开发。农村旅游除了具有优美的生态环境外,还具有一定程度的娱乐性,通过农村旅游吸引大量的游客。娱乐性主要体现在观光、农业体验、民俗活动和自然探险等富有农村农业和自然风光特色的游乐活动中。傩音乐表演是最具特色的文化表演,除欣赏表演形式之外,还能起到文化教育作用,充满了地域性特点,因此傩音乐活动从促进农村经济建设方面也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总而言之,在漫长的传承和发展过程中,傩具有多元文化的特点,涉及的内容也十分丰富,吸附了中国的民俗文化,不仅包含了社会学、历史学、舞蹈学、宗教学,还包括了人类学、民俗学、美学、戏剧学等学科内容。江西傩音乐与农业发展是密不可分的,傩乐的发展与传承对新农村经济建设发展潜力是巨大的,对傩乐及傩艺人的保护扶持,为江西农村经济的繁荣发展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奠定了基础。

摘要:傩音乐是古代驱疫降福、祈福禳灾、消难纳吉等祭礼仪式所用之乐,傩祭仪式中一个重要目的是祈祷农业丰收。江西是中国傩文化的发祥地之一,江西傩乐既保存了民间音乐的特色,又吸收了当地民间音乐的精华。

关键词:江西傩文化,傩音乐

闽北傩舞及傩文化活动 篇2

历史上的邵武府辖邵武、光泽、建宁、泰宁四县, 这四个县从古自今在经济文化方面的联系比较密切。以邵南四乡为中心, 结合泰宁、建宁的一些乡镇而存在一宗都活动区域 (以若干重要寺庙群而自然形成) 是傩舞的主要活动地。这里有大埠岗乡河源村的《跳幡僧》《跳八马》、和平镇坎下村的《跳幡僧》。泰宁县朱口镇的《跳幡僧》。建宁县溪源乡大岭村的《跳五神》、楚尾村的《跳八仙》。大埠岗乡、和平镇的《跳弥勒》等。另外还有些本来也有过傩舞活动的地方。现已找不出从事种活动的艺人来了。

上述地区之所以产生傩舞活动。有其地理环境原因。旧时、邵南农村瘟疫猖獗。历史上曾多次发生鼠疫流行, 造成有的村落毁灭, 经常是“万户萧疏鬼唱歌” (最后一次发生鼠疫是一九五一年) 。平常年份天花、痢疾等传染病也是不断发生。人们在医院能力低下的时代, 只好求助神灵佑助。因而, 产生和保留傩舞这种艺术形式, 有深刻的社会和地理环境因素。当地人都只以舞的具体名称来称呼这类活动, 不用也不知道傩舞的名称。这与南丰人直接称“跳傩”有所不同。

邵武傩舞的活动时间因地而异, 大埠岗因年年春夏之间痢疾流行, 人们指望靠《跳弥勒》来消灾避疫。所以多在农历正月举行。和平镇则在元宵。河源村和坎下村的《跳幡僧》《跳八马》是在当地庙宇迎神赛会时跳。河源村供的是“三佛祖师”, 坎下村则是“五通神”。这些“神灵”都不见经典, 但和尚尼姑也参与迎神活动。坎下的“五通神”据说是原是吃人的妖精, 每年要奉献给他一对童男童女供食用, 后被另一处的神仙战败, 才改为八月十五日“摆果子” (各种果品及畜牲) 。并跳傩舞以威慑这位不安份的草神。泰宁朱口镇本来是在七月某神的“生日”时跳《跳幡僧》, 现已成了在元宵节与舞灯等踩街活动同时进行的娱乐活动。建宁溪源乡的《跳五神》和《跳八仙》是在当地所供“五谷神” (神农) 和“八仙”的纪念日举行 (“五谷神”生日旧历五月廿五) 。关于“五谷神”当地有个动人的传说;当初, 五谷神把五谷的种子交给人们后, 年年丰收, 岁岁五谷丰登, 人们在富裕后就不爱惜粮食了, 糟蹋粮食, 拿糍粑做小孩用的坐凳。五谷神大怒, 命老鼠把稻种全部收走, 造成人间断了粮种。因此人们只好跳“跳五神”去向五谷神谢罪, 并把五谷神迎回来, 以保丰收。

以上地区傩舞的面具有两种, 半片状木雕和筒状纸糊。《跳弥勒》是一“弥勒公”, 一“弥勒婆”。都是笑容可掬的形象。与江西的“傩公、傩婆”有些类似, 但弥勒不歪咀。《跳八马》是开路神二、弥勒二、黑脸绿脸各二、除弥勒外都是面目狰狞、獠牙外露的恐怖形象。《跳幡僧》是开路神一、弥勒一, 另外唐僧师徒四个共六具。开路神弥勒如《跳八马》。唐僧师徒则是如舞台形象刻制。他们还要各扛一书有“经”字或钉有经书的布幡 (多用线毯代替) , 以示取回真经以驱邪。朱口镇的《跳幡僧》则是用纸制面具。现在干脆用市售塑料制品。溪源村的《跳五神》是自制的、多层油布制硬质面具、其图案各异、有红、白、绿、黑数种狰狞形象, 故究其源, 亦是与傩有关。《跳八仙》则因老艺人故去, 目前尚不知其详。

以上地区傩舞的跳法以集体舞为主, 个别领舞为辅。舞队一般在迎神赛会游行队伍的中部, 到一宽敞处后, 由“开路神”清整出一块场地就跳一次。如《跳八马》是全体舞者同时动作, 程式基本一致, 以弓步、跨步转身为主, 加有类似猫步的拗步行进, 作八卦方位的队形变化。《跳幡僧》则以“开路神”“弥勒”领舞, 唐僧师徒击鼓并作后方位队形变化。“开路神”手击“锏棍”, “弥勒”击木鱼, 舞步多为踢跳转身者。《跳五神》与《跳八马》相似。但因老艺人所剩无几, 也改为年轻艺人或技艺较精者领舞。《跳弥勒》则有些特殊, 旧时, 往往因时疫流行或村里有什么灾祸而怪罪一些有“不良行为”的人 (如小偷小摸或奸情等) 。由村里权威人士 (如族长) 召集各方面人物商定, 罚其中的某两个人 (一般是一男一女) 来跳《跳弥勒》, 以向神灵谢罪。如没有合适的人选则挑选乞丐或轿夫来担任, 因此“演员”要临时教授才会跳, 动作就有随意性。弥勒公戴面具, 上身着宽大的大襟半长袍、右手拿破蒲扇。弥勒婆左手拿一大手绢。用在碎布或跑跳步表演一些打闹逗趣的情节。人们围观时对舞者来说采取些侮辱性的行动, 如扔果皮、起哄等。跳《跳弥勒》对舞者来说是极大的人身侮辱, 有些跳过《跳弥勒》的人, 至今提起此事, 仍不免伤心落泪或耿耿于怀。

舞蹈伴奏只有锣鼓, 以鼓点为主, 为使于记忆, 各地的鼓点都有一定程式。如打“三、六、九、”或“五、六、七、十”等花样。锣只起烘托作用与舞步无关。故有“你打你的锣, 我敲我的鼓”之说。近来也有用吹鼓队代替的例子。

而建瓯“舟歌”表演是整套复杂的驱傩活动。每年农历四月初一起, 便由会首召集有关人员在奶娘庙排练, (其它时间不能练否则“鬼会割舌头”) 。排练和活动费用在公田收入中支出。旧时, 为表演“舟歌”募捐集资购得公田, 并由当地商界富裕者轮流任会首。在端午节前一天一切筹备就绪。

到了五月初五中午, 参与活动的全体人员聚餐, 大吃一顿。会首要用锡壶喝水, 吃鹅腿。善男信女聚在奶娘庙中焚香礼拜, 祈求消灾避难。游行开始前, 由会首发“路引” (游行队伍顺序表) , 整理队伍并出发。他们穿大街过小巷以惊动各处的妖魔鬼怪。把它们驱赶出来。游行队伍的前面由“得胜鼓” (四面大鼓) 引路, 接下来是锣鼓队, 吹管队 (唢呐、笛子、管子) , 然后是《挑花担》 (一种民间舞蹈形式) 。以上这一部份是点缀性。接着是“舟歌”队。“舟歌”队又分为两部份, 一是唱队, 由一嗓音响亮者打鼓兼领唱, 廿多人伴唱 (唱号子) 。歌的内容是唱杨家将、薛仁贵、桃园三兄弟等廿四名历史名将以威慑鬼怪。二是舞队, 由“无常”“八大将”“五路神”“张天师”组成。“无常”有三:大哥吊死鬼、二哥黑脸、三弟白脸。都着专门服装, 头戴篾扎纸糊面具, 吊死鬼要伸“舌头” (实际上是套在头肩部的大型灯笼) 。手中各带铁链、镣铐、绳索等拿鬼器具。“八大将”由临时召集来的八名乞丐扮演, 各以粉墨涂抹脸面, 画成恶鬼状, 手中各持蛇、癞哈蟆、老鼠、黄鼠狼、蝎子、血桶……“五路神”由五人分别扮东、西、南、北、中五神。用竹扎纸糊成二人高圆桶状人形, 彩绘成神象, 人钻进去在肚脐处设观望孔。“张天师”一般由道士扮, 骑真马、手执尘指拂及神符。“舟歌”队将无常、八大将、五路神安排在唱队之前, 张天师骑马殿后。另外还准备好一“纸船” (用麦秸编扎后糊纸) 放在奶娘庙门口备用。游行队伍绕城一周回到庙门口时, 由会首在奶娘像前掷牛角或竹片, 如行一阴一阳 (一正一反) , 即表示神灵批示可以送鬼了。顿时空气十分紧张, 游行队伍的前半部 (除了“舟歌”队) 立即解散, 各人回家, 各家各户门窗紧闭。全城鸦雀无声, 充满神秘和恐惧气氛。这时, 有人 (包括份神将、无常的) 将扮“八大将”等恶鬼拖起来往城外拉。“舟歌”队继续高唱历史英雄名人事迹恫哧鬼魂, 并把纸船抬起一并送往城外河边。唱队里的领唱者要计划好领唱速度, 正好当队伍走到城门口时唱最后一句“家家户户得平安”。然后就不得再出声, 人们继续把“恶鬼”拖向河边丢在水里。并把“纸船”架在两个竹排之间烧着, 向河中划去。同时扮“八大将”等角色的人洗脸, 并将各种纸质饰物及道具丢在“纸船”内烧, 以示神将已将恶神押上“纸船”送走了。等“纸船”快烧完时, 两架竹排分开, “纸船”也就散了架。舟歌队偃旗息鼓, 各自回家。

“舟歌”队的舞蹈动作有两部队份:一是唱队在演唱时, 要边走边作划船前进状。就象是在陆地上赛龙舟的样子。二是舞队里扮演各种角色的人物各有各的步法。“八大将”因是临时雇乞丐担任就由他们随便乱蹦乱跳。无常里的“大哥”双脚并跳、“二哥”高跳步、“三弟”是左右扭动的高跳步, 以示其较年幼天真。“五路神”各以碎步进行。因在“大面具”里, 也只能这样走, 并显示一种飘忽的“仙气”。“张天师”则骑在马上挥舞尘拂、令牌等物。

赣傩文化旅游开发初探 篇3

1 赣傩文化资源状况

赣傩文化资源不仅异常丰富而且颇具独特性以历史悠久、形式原始、覆盖面广等区域特色而享誉海内外的赣傩, 它自成一个文化体系, 其表层是驱鬼逐疫、除灾求吉, 而内涵则是通过各种仪式活动表达风调雨顺、五谷丰登、人寿年丰、国富民强等美好愿望。江西傩不仅具有中国傩共有的特征, 而且由于历经数千年积淀与传承, 形成了以下特点:

首先, 赣傩流派众多、品类丰富、分布地域十分广泛, 各地乡傩构成了具有江西特色的赣傩文化资源。同时, 赣傩品类丰富, 多姿多彩, 在性质上有傩祭、傩艺术之分;表现形式上有开口傩、闭口傩、军傩、文傩、武傩之别。萍乡古傩面具丰富的表现形态、萍乡傩庙的悠久历史, 南丰文傩、崇仁“面仂公”与跳八仙舞等都具有特色, 使得赣傩文化旅游资源显得尤为珍稀。

其次, 傩仪式原始古老, 傩形式内容传统。赣傩较完整地保存了原始的古代傩祭—傩舞—傩戏演进过程的傩祭仪式。由“傩舞、傩戏、傩剧、傩庙、傩轿、傩面具、傩符、傩服饰”等构成的赣傩体系, 不仅呈原生态祭祀仪式和与当代民众生活紧密关联状态, 也是赣傩特色独有的年节狂欢的传统形式。

最后, 傩面具文化深厚。赣傩始终保持着以面具为一切活动核心这一传统, 傩面具文化艺术是中国古代舞蹈戏剧脸谱艺术的源头之一, 因此, 赣傩文化旅游资源的文化积淀深厚, 是江西不可多见的珍贵旅游资源。

2赣傩文化旅游开发的策略设想

如何把赣傩文化旅游资源功能转化为现实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更好、更有效地开发傩文化旅游, 应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2.1秉承资源保护与开发并重的理念

现代文明对传统的文化观念、表现形式等产生了一定的冲击, 赣傩这一珍贵遗产正面临着断代、失传、消失的危险。赣傩文化遗产是中华民族的一种独特的文化基因和文化命脉, 保护赣傩文化遗产, 实际上是在保护和维系我们民族的文化身份, 守护民族的精神家园。赣傩文化旅游资源的开发更应注重传承与开发并重的理念。在现有赣傩文化旅游开发中出现了资源的不同形式、不同程度的破坏, 不仅表现在对当地生态环境、历史文物的影响, 甚至对旅游地的文化进行了干扰和冲击。其实, 保护与开发不是不可调和的矛盾。无论从规划还是管理技术层面, 我们应该积极学习借鉴国外诸多先进的技术方法和经验来解决资源保护与开发的矛盾。改善保护与开发关系的失衡状态, 强调保护与开发并重, 这是对“保护第一”这一原则的认同, 同时也隐含了对利用的否认。

保护赣傩文化就是为了更好地开发。要开发与保护好赣傩文化遗产, 可以通过两个措施:其一, 通过文字、计算机技术、多媒体技术记录, 将使傩文化永久性保存的同时, 更可广为宣传使大家更有认同感;其二, 通过帮助从业人士或相关的人使它流传下去, 使赣傩文化更具有强大生命力的动态文化。只要真正保护好了赣傩文化, 也就争取到了开发赣傩文化旅游资源所需的更多人力等资源。因此, 开发赣傩文化旅游资源时, 必须实行保护与开发并行的原则。

2.2优化资源开发与保护的手段

目前, 江西傩文化资源在开发与保护的手段方面主要处在图文加实物的低水平阶段, 这种缺乏多样性、多元化的手段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傩文化旅游资源的有效展示与宣传, 导致旅游者参与傩文化活动的主动性受到限制, 旅游变得枯燥乏味, 极大地降低了旅游效果。如何优化傩文化旅游资源的开发、宣传手段成为我们亟待解决的问题。除了清楚认识到当前赣傩文化资源的数字化保护手段的不足, 我们更应该借鉴国外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化保护与开发的手段, 从理念、技术、最新策略框架等方面缩短差距。

根据赣傩文化资源开发的数字化手段的现状, 我们可以按照“调研——理论——应用”的思路来研究与开发。在调研与分析赣傩文化数字化保护的基础上, 攻关赣傩文化数字化保护的关键技术及实现的支撑体系, 并提出赣傩文化数字化保护的技术路线, 如利用超文本、多媒体等信息处理技术高效整理赣傩文化的文献、影音资源;采用3D等技术有效处理赣傩文化的实物、图片等资料, 开发极具真实感和立体感强的资源。同时运用统一的信息发布技术、用户管理机制、流程引擎驱动, 设计赣傩文化功能模块, 搭建赣傩文化资源管理平台。通过综合运用造型、灯光、色彩、文字、背景音乐、电子媒体、虚拟现实系统等技术工具改进传统的资源开发与保护的手段, 充分发挥数字化手段的真实性、多维性、科学性、艺术性以及经济性等优势, 切实增强旅游者参观时的现场感和真实感, 从而进一步提升赣傩文化旅游产品的参与功能, 强化赣傩文化展示与宣传效果。

2.3积极探索旅游产品开发的策略

一是开发具有傩文化特色的纪念品, 打造具有个性和特色的小市场。把各具地方特色的傩面具等做成实物并赋予一定的意义, 如精品地戏面具、多头大傩面具、树脂工艺品挂件、傩面具汽车挂件吊坠等傩饰品;牛头木雕吊坠、小傩面具挂件、手工饰品地戏面具小吊件、钥匙扣吊坠脸谱、小印帝安面具吊坠、彩傩木雕脸谱挂件、军傩彩色面具、屯堡军傩彩色面具等傩挂件, 还有傩戏的木雕、竹雕面具工艺品、仿制的傩案画、仿制的木雕或竹雕稀奇字、傩对联等。

二是开发具有可参与性的傩文化旅游活动。江西南丰的石邮村跳傩是最具观赏性的傩舞表演, 有起傩、跳傩、搜傩、圆傩一套完整的仪式。可以在这些地方开发一些相应旅游活动, 如将游客安排在农户家里居住, 让他们感受到更加亲切的人文环境;开展傩面具与菜肴及食品艺术的结合的旅游活动, 让游客参与做傩面具与菜肴拼图, 在丰富多彩的“感观性状”上, 找到“色、香、味”俱全之的“美食享受”带来的“形式快感”, 傩面具与食品雕刻及食品印模, 在“形象趣味”上, 找到“同甘共乐”的艺术形态。还可以开发傩面具、傩服饰与模特文化的结合的旅游活动。让游客戴上傩面具, 穿上傩装饰, 借助“舞台艺术”的“共性”内涵和“表演性质”的“肢体”特征, 找到最佳的结合形式和雅俗共赏的艺术时空。

总之, 赣傩文化旅游资源的开发既能促进江西旅游事业的发展、提高经济效益, 又能弘扬优秀传统文化, 丰富人民群众的文化生活。当地政府及广大研究者应持续发挥赣傩地域分布广泛, 群众基础扎实, 形式多样, 内涵深厚等特色, 突出其参与性和显著的聚合效应等特点, 继续加大挖掘赣傩文化旅游资源的力度, 提升赣傩旅游资源展示手段, 实现多途径、多渠道、多方式保护与开发赣傩旅游资源。

摘要:赣傩作为江西的一种传统文化, 蕴含着丰富的旅游资源。赣傩文化资源不仅异常丰富而且颇具独特性。本文在对赣傩文化资源现状进行分析的基础上, 提出了秉承资源保护与开发并重的理念、优化资源开发与保护的手段、积极探索旅游产品开发等对策。

关键词:赣傩,旅游,资源,开发

参考文献

[1]林河.中国巫傩史[M].广州:花城出版社, 2001.

[2]王文明.湘西傩文化的价值及开发方略[J].船山学刊, 2003, (4) .

[3]吴必虎, 余青.中国民族文化旅游开发研究综述[J].民族研究, 2000, (4) .

赣傩文化传承的校本课程研究 篇4

关键词:赣傩文化,校本课程,创新,传承

中国文化的重要根基在民间,丰富多样的民间文化,是中华文明的起点。民间美术也是高校艺术设计专业教育这一部分,如何将校本课程结合民间艺术是我们艺术教育工作者所要深入研究的。

一、研究背景和线索

1、背景

赣傩文化被称为我国原始文化的活化石,是江西文化中的特征之一。赣傩是中国傩的一部分,具有中国傩共有的特征,赣傩又是地域性傩文化,而且经历数千年积淀传承,形成了独具特色的鲜明地域特点。近年来,对非物质文化遗产关注度的在逐渐升温,随着赣傩面具艺术在电视、网络等媒体上曝光率增加,赣傩艺术具有巨大不可替代的文化品牌凝聚力和号召力。

2、赣傩文化是民族文化的艺术财富

作为一种历史悠久的文化形式,江西各院校大都开设有艺术设计专业,但对于赣本土民间文化课程还不够重视。试想如果高校艺术教育失去了民间艺术的基础,那高校艺术设计专业的教育是很难体现丰富和多元化的学科特征。现代艺术设计教育观念趋向多元发展,赣傩民间文化作为江西文化的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其艺术形态的内涵与本质越来越被人们了解和关注,同时这促使艺术教育工作者认识到在江西高校艺术设计专业开设特色赣傩校本课程的必要性。

3、赣傩文化是弘扬优秀本土文化的重要途径

文化认同感可能是高校艺术设计专业学习中学生会普遍面临和疑惑的问题,面对着各种外来的文化资讯和优秀作品,设计专业的学生常常会迷失自我的文化认同感,这种状况不仅来自于大数据时代的冲击,更重要的因素是对自身文化的学习和认知的匮乏。如何对民间的传统文化的进行创意开发和发展,这也为艺术设计专业的学生拓宽视野和启发思路带来了新的选择和可能性。

通过校本课程,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在备课整理阶段通过课题引领、环境渲染、活动体验、多元互动等多种形式,尽量多角度去解读文化元素符号,旁征博引的剖析案例,引导同学们对赣傩民间文化产生兴趣和学习研究的动力。尽量多角度去解读赣傩文化元素符号,进而能够促进高校艺术设计专业学习的多元发展。

二、学校传承的实践方式

1、校本课程与专业互补

在潜移默化中学习江西民间文化艺术根据教育部课程改革的基本要求,校本课程和国家教育思路、地方民间艺术应相互依存、互为补充。校本课程对于形成特色艺术设计专业,丰满学生知识结构,融入江西本地民间文化有着重要的作用。将赣傩传统艺术融入到高校艺术设计专业的课程当中,以课程为载体的多元化教学方式,让同学们能系统深入的学习传统的赣傩艺术,从深层次上去发觉民间艺术的文化根源,在设计中避免生搬硬套的罗列和摆放,进行大胆的创新和假设,逐渐在学科建设上形成校本课程与专业本科教学的互补互通。

2、校本课程的实践

赣傩文化产生民间植根民间,在课程的学习过程中,田野调查法和信息的采集收纳应该是至关重要的,通过对拍摄和走访的方式进行素材的整理。赣傩校本课程与考察活动的结合不仅让同学们直观的感受到赣傩艺术的原始生命力,还能带领同学们深入的去了解民间文化背后的历史渊源和传说典故,这些都是专业课程中所需要的重要灵感素材。同时还可以以高校为平台,联系江西地方的傩文化博物馆、祠堂和文化局等,进行旅游产业品牌和产品的初步开发和构想,让赣傩民间文化与时代共同前进和发展。

同时学院还可以将赣傩文化匠人引入课堂,赣傩图形、服装、面具、音乐、舞蹈都是很好的艺术形式等,需要民间匠人的切身讲解传授。同时可尝试与企业合作,以比赛来拓宽傩艺术的表现形式,开发多元化的文化产品和形象,将校本课程和本土文化优势结合。

三、高校艺术设计专业引入赣傩校本课程的意义

民间劳动人民用自己勤劳智慧创造了形式多样的傩艺术,但时间不会停止,随着人们生活方式变化和发展,传统的信仰方式已经成为历史附属品,人们渐渐丢去了原有的习惯,这些民间信仰的艺术载体也逐渐面临着消失的可能性。傩在江西分布的范围较广,位置分散,这就直接给文化保护带来了巨大人力和财力的困难。如果赣傩的继承仅仅依托政府或民间的单向保护,是很难实长久的延续。而赣傩艺术与校本课程的结合是一种有效的新尝试形式,也为江西传统文化保护带来了新契机和途径,在某种意义上来说,校本课程和赣傩民间文化的结合,也为民间艺术的保护培养和储备了专业创新设计人才。

高校是一个相对理想的教学机构,主要依靠的还是传统的师生教授模式,校本课程除了可以让学生们对赣傩民间文化的认知和了解,老师还可以根据原野考察资料进行学术研究,实现教学之间的相互进步。从长期来看,在当地政府的帮助下,建立一些小型的文化研究工作室也可以很好的帮助赣傩校本课程的开展,提高人们对传统赣傩文化的认知,树立赣傩文化品牌。

四、结语

在高校艺术设计专业教学中结合赣傩校本课程的学习可以极好的扩展同学们的视野和知识面,并提高其专业文化修养和审美情趣。利用本土传统民间文化精髓,建立具有本土特色的教育模式,引导学生对传统艺术文化的关注和学习。在高等艺术教育中引入赣傩面具艺术课程也是提高学生素质、设计水平的有效途径,传承、发展民族传统文化切实可行的道路.

参考文献

[1]孙建军著.《中国民间美术教程》.天津人民出版社.

[2]谭东风著《传统造型艺术考析》河南人民出版社

[3]杨学芹著《民间美术概论》北京工艺美术出版社

[4]刘世声.当前高校艺术设计专业教育存在的问题及思考[J].河南工业大学学报,2008(14).

[5]利江.对艺术院校设计专业教学中加强中国传统文化艺术教育的思考[J].大家,2011(10).

[6]于讴.浅析高校艺术设计专业教育模式[J].牡丹江师范学院学报,2009(4).

上一篇:等离子射频手术下一篇:黎族传统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