傩文化

2024-06-24

傩文化(共8篇)

傩文化 篇1

活动时间:12月3日——12月12日

活动地点:南昌傩文化公园

活动背景:

傩文化是中国特有的文化,是中国珍贵的文化遗产,每个人都有责任去保护它,作为大学生的我们更加义不容辞!

坐落江西南昌市红谷滩红角洲卧龙山的傩文化公园离我们学校只百米之遥,作为南昌航空大学的一员,作为近邻,我们应该去了解它,保护它。而从目前的情况来讲,我们似乎对傩文化知之甚少,保护就更不用提了。宣传普及傩文化非常有必要性。同时占地七点九二万平方米的傩园的环境维护也是一个大问题,施工及游人的不道德的行为都导致草坪带来杂物。绿化、垃圾处理、雕塑及建筑物的清洁等都花费不小的开支。

南昌航空大学第四届志愿者文化周开幕在即,为了响应号召,我们特策划这次志愿活动,在弘扬志愿者精神的同时,更让更多的人了解中国的传统文化。提高大家对文化遗产的保护意识。同时丰富大家的大学生活。

部门自新学期开始,活动举办不是很多,特别是能增强大家交流的互动性活动。志愿者之间交流太少,同一学院志愿者却很多都互不认识,这给部门工作带来不少麻烦,同时也不利于活动的开展。这就迫切需要通过更多活动来加深大家相互之间的了解。

活动目的.:

通过调查问卷了解大学生对傩文化的认识程度,同时宣传傩文化,为了让更多的人去了解傩文化,加强同学们对文化遗产的理解和保护意识。

志愿服务傩园,减轻傩园保洁压力,美化傩园环境,为傩文化保护奉献力量。

倡导志愿者精神,使奉献精神深入人心。

加强志愿者之间的交流,丰富同学们的课外生活。

活动内容:

前期宣传,以海报为主。

中国传统文化之傩文化问卷调查。

傩文化知识讲解。

清理空地及草坪垃圾。

清洁园内雕塑及建筑物表面污渍。

傩文化知识小竞赛。

互动小游戏:

游戏1: 待定

游戏2:扣帽子:以小队分组,每组自个向组内的同一名同学头上扣帽子,最先达到帽子要求数量的获胜。(有待详解)

游戏3:摆字型:每队选出8人,其中一人负责协调指挥,其他7人摆出要求的字样,完成时间最短的队伍获胜,排名靠后的多多鼓励。

活动准备:

与傩园负责人沟通,确定好活动的相关事项,如时间、需要携带的工具等。 确定后由部长通知好各干事,再由各干事通知好各志愿者。

另外准备帽子若干顶(要求每名志愿者都要有帽子)及院旗,院旗随队伍带往活动地点。

收集关于傩文化公园的知识,并汇总编辑,设立好一系列的问题,作为傩文化知识小问答的资料。另写好一段关于傩文化简短的介绍。

活动流程:

所有参加活动的志愿者于上午8点30在校正大门口集合,并清点好人数。 接着有部门指定一名副部或干事说明此次活动的目的、意思及一些相关事项。再对中国傩文化、南昌傩园做一些简介,使大家对这次活动、傩文化有个初步的了解。

介绍完毕,列队步行至活动地点。

到达活动地点后,首先进行人员及任务的分配:以小组为单位,对园内进行清洁作业。活动中拍摄一些活动的相片,以做留念。

5、清洁活动后找好一块空地,开始小游戏。

6、活动结束,拍照留念。 列队返校。

意外情况处理:

情况1、下雨、刮大风。推迟活动时间,待天气良好再定。

情况2、人员松散。强调活动纪律,要求每个小队各自做好本队工作,责任到人。

情况3、活动中出现意外受伤事故。视受伤程度而定,小伤稍作处理就可,严重直接送校医院。

经费预算:海报三张,其他暂无。

测光学院志愿服务中心

201x年11月

傩文化 篇2

历史上的邵武府辖邵武、光泽、建宁、泰宁四县, 这四个县从古自今在经济文化方面的联系比较密切。以邵南四乡为中心, 结合泰宁、建宁的一些乡镇而存在一宗都活动区域 (以若干重要寺庙群而自然形成) 是傩舞的主要活动地。这里有大埠岗乡河源村的《跳幡僧》《跳八马》、和平镇坎下村的《跳幡僧》。泰宁县朱口镇的《跳幡僧》。建宁县溪源乡大岭村的《跳五神》、楚尾村的《跳八仙》。大埠岗乡、和平镇的《跳弥勒》等。另外还有些本来也有过傩舞活动的地方。现已找不出从事种活动的艺人来了。

上述地区之所以产生傩舞活动。有其地理环境原因。旧时、邵南农村瘟疫猖獗。历史上曾多次发生鼠疫流行, 造成有的村落毁灭, 经常是“万户萧疏鬼唱歌” (最后一次发生鼠疫是一九五一年) 。平常年份天花、痢疾等传染病也是不断发生。人们在医院能力低下的时代, 只好求助神灵佑助。因而, 产生和保留傩舞这种艺术形式, 有深刻的社会和地理环境因素。当地人都只以舞的具体名称来称呼这类活动, 不用也不知道傩舞的名称。这与南丰人直接称“跳傩”有所不同。

邵武傩舞的活动时间因地而异, 大埠岗因年年春夏之间痢疾流行, 人们指望靠《跳弥勒》来消灾避疫。所以多在农历正月举行。和平镇则在元宵。河源村和坎下村的《跳幡僧》《跳八马》是在当地庙宇迎神赛会时跳。河源村供的是“三佛祖师”, 坎下村则是“五通神”。这些“神灵”都不见经典, 但和尚尼姑也参与迎神活动。坎下的“五通神”据说是原是吃人的妖精, 每年要奉献给他一对童男童女供食用, 后被另一处的神仙战败, 才改为八月十五日“摆果子” (各种果品及畜牲) 。并跳傩舞以威慑这位不安份的草神。泰宁朱口镇本来是在七月某神的“生日”时跳《跳幡僧》, 现已成了在元宵节与舞灯等踩街活动同时进行的娱乐活动。建宁溪源乡的《跳五神》和《跳八仙》是在当地所供“五谷神” (神农) 和“八仙”的纪念日举行 (“五谷神”生日旧历五月廿五) 。关于“五谷神”当地有个动人的传说;当初, 五谷神把五谷的种子交给人们后, 年年丰收, 岁岁五谷丰登, 人们在富裕后就不爱惜粮食了, 糟蹋粮食, 拿糍粑做小孩用的坐凳。五谷神大怒, 命老鼠把稻种全部收走, 造成人间断了粮种。因此人们只好跳“跳五神”去向五谷神谢罪, 并把五谷神迎回来, 以保丰收。

以上地区傩舞的面具有两种, 半片状木雕和筒状纸糊。《跳弥勒》是一“弥勒公”, 一“弥勒婆”。都是笑容可掬的形象。与江西的“傩公、傩婆”有些类似, 但弥勒不歪咀。《跳八马》是开路神二、弥勒二、黑脸绿脸各二、除弥勒外都是面目狰狞、獠牙外露的恐怖形象。《跳幡僧》是开路神一、弥勒一, 另外唐僧师徒四个共六具。开路神弥勒如《跳八马》。唐僧师徒则是如舞台形象刻制。他们还要各扛一书有“经”字或钉有经书的布幡 (多用线毯代替) , 以示取回真经以驱邪。朱口镇的《跳幡僧》则是用纸制面具。现在干脆用市售塑料制品。溪源村的《跳五神》是自制的、多层油布制硬质面具、其图案各异、有红、白、绿、黑数种狰狞形象, 故究其源, 亦是与傩有关。《跳八仙》则因老艺人故去, 目前尚不知其详。

以上地区傩舞的跳法以集体舞为主, 个别领舞为辅。舞队一般在迎神赛会游行队伍的中部, 到一宽敞处后, 由“开路神”清整出一块场地就跳一次。如《跳八马》是全体舞者同时动作, 程式基本一致, 以弓步、跨步转身为主, 加有类似猫步的拗步行进, 作八卦方位的队形变化。《跳幡僧》则以“开路神”“弥勒”领舞, 唐僧师徒击鼓并作后方位队形变化。“开路神”手击“锏棍”, “弥勒”击木鱼, 舞步多为踢跳转身者。《跳五神》与《跳八马》相似。但因老艺人所剩无几, 也改为年轻艺人或技艺较精者领舞。《跳弥勒》则有些特殊, 旧时, 往往因时疫流行或村里有什么灾祸而怪罪一些有“不良行为”的人 (如小偷小摸或奸情等) 。由村里权威人士 (如族长) 召集各方面人物商定, 罚其中的某两个人 (一般是一男一女) 来跳《跳弥勒》, 以向神灵谢罪。如没有合适的人选则挑选乞丐或轿夫来担任, 因此“演员”要临时教授才会跳, 动作就有随意性。弥勒公戴面具, 上身着宽大的大襟半长袍、右手拿破蒲扇。弥勒婆左手拿一大手绢。用在碎布或跑跳步表演一些打闹逗趣的情节。人们围观时对舞者来说采取些侮辱性的行动, 如扔果皮、起哄等。跳《跳弥勒》对舞者来说是极大的人身侮辱, 有些跳过《跳弥勒》的人, 至今提起此事, 仍不免伤心落泪或耿耿于怀。

舞蹈伴奏只有锣鼓, 以鼓点为主, 为使于记忆, 各地的鼓点都有一定程式。如打“三、六、九、”或“五、六、七、十”等花样。锣只起烘托作用与舞步无关。故有“你打你的锣, 我敲我的鼓”之说。近来也有用吹鼓队代替的例子。

而建瓯“舟歌”表演是整套复杂的驱傩活动。每年农历四月初一起, 便由会首召集有关人员在奶娘庙排练, (其它时间不能练否则“鬼会割舌头”) 。排练和活动费用在公田收入中支出。旧时, 为表演“舟歌”募捐集资购得公田, 并由当地商界富裕者轮流任会首。在端午节前一天一切筹备就绪。

到了五月初五中午, 参与活动的全体人员聚餐, 大吃一顿。会首要用锡壶喝水, 吃鹅腿。善男信女聚在奶娘庙中焚香礼拜, 祈求消灾避难。游行开始前, 由会首发“路引” (游行队伍顺序表) , 整理队伍并出发。他们穿大街过小巷以惊动各处的妖魔鬼怪。把它们驱赶出来。游行队伍的前面由“得胜鼓” (四面大鼓) 引路, 接下来是锣鼓队, 吹管队 (唢呐、笛子、管子) , 然后是《挑花担》 (一种民间舞蹈形式) 。以上这一部份是点缀性。接着是“舟歌”队。“舟歌”队又分为两部份, 一是唱队, 由一嗓音响亮者打鼓兼领唱, 廿多人伴唱 (唱号子) 。歌的内容是唱杨家将、薛仁贵、桃园三兄弟等廿四名历史名将以威慑鬼怪。二是舞队, 由“无常”“八大将”“五路神”“张天师”组成。“无常”有三:大哥吊死鬼、二哥黑脸、三弟白脸。都着专门服装, 头戴篾扎纸糊面具, 吊死鬼要伸“舌头” (实际上是套在头肩部的大型灯笼) 。手中各带铁链、镣铐、绳索等拿鬼器具。“八大将”由临时召集来的八名乞丐扮演, 各以粉墨涂抹脸面, 画成恶鬼状, 手中各持蛇、癞哈蟆、老鼠、黄鼠狼、蝎子、血桶……“五路神”由五人分别扮东、西、南、北、中五神。用竹扎纸糊成二人高圆桶状人形, 彩绘成神象, 人钻进去在肚脐处设观望孔。“张天师”一般由道士扮, 骑真马、手执尘指拂及神符。“舟歌”队将无常、八大将、五路神安排在唱队之前, 张天师骑马殿后。另外还准备好一“纸船” (用麦秸编扎后糊纸) 放在奶娘庙门口备用。游行队伍绕城一周回到庙门口时, 由会首在奶娘像前掷牛角或竹片, 如行一阴一阳 (一正一反) , 即表示神灵批示可以送鬼了。顿时空气十分紧张, 游行队伍的前半部 (除了“舟歌”队) 立即解散, 各人回家, 各家各户门窗紧闭。全城鸦雀无声, 充满神秘和恐惧气氛。这时, 有人 (包括份神将、无常的) 将扮“八大将”等恶鬼拖起来往城外拉。“舟歌”队继续高唱历史英雄名人事迹恫哧鬼魂, 并把纸船抬起一并送往城外河边。唱队里的领唱者要计划好领唱速度, 正好当队伍走到城门口时唱最后一句“家家户户得平安”。然后就不得再出声, 人们继续把“恶鬼”拖向河边丢在水里。并把“纸船”架在两个竹排之间烧着, 向河中划去。同时扮“八大将”等角色的人洗脸, 并将各种纸质饰物及道具丢在“纸船”内烧, 以示神将已将恶神押上“纸船”送走了。等“纸船”快烧完时, 两架竹排分开, “纸船”也就散了架。舟歌队偃旗息鼓, 各自回家。

“舟歌”队的舞蹈动作有两部队份:一是唱队在演唱时, 要边走边作划船前进状。就象是在陆地上赛龙舟的样子。二是舞队里扮演各种角色的人物各有各的步法。“八大将”因是临时雇乞丐担任就由他们随便乱蹦乱跳。无常里的“大哥”双脚并跳、“二哥”高跳步、“三弟”是左右扭动的高跳步, 以示其较年幼天真。“五路神”各以碎步进行。因在“大面具”里, 也只能这样走, 并显示一种飘忽的“仙气”。“张天师”则骑在马上挥舞尘拂、令牌等物。

泸溪傩面师:定格巫傩文化表情 篇3

湘西沅水流域,自古以来便是汉苗土三族混居之地。因为高山路远,交通不便,因而各种原始风俗得以保存下来,巫傩文化便是这原始风俗中最突出的代表。

沈从文《湘行散记》中的湘西,是一个民风原始的“失落世界”。赶尸、下蛊、落洞的故事,尽管谁都没有见过,但是湘西边民却都深信不疑。湘西人都认为这个世界是人神共处的,但神放不下架子直接与凡人沟通,于是巫和傩——这样的人神中介就诞生了。神选择代言人,不能空口无凭,得有信物证明,傩面具便是这样的证物:戴上面具,立马化身为神——就好比圣斗士,穿上战甲,立马成为雅典娜的护法。

在交通不发达的年代,水路是沟通湘西和外界最重要的纽带。沅水流域各族在通过沅水交通时,也把自己的文化融入沅水中。沅水之畔的浦市古镇是湘西北经济最发达处,因而也是文化融合最紧密处。沅水流域巫傩文化尤为兴盛,因而浦市也成为了巫傩文化大本营——在民国时期,也就是沈从文写《湘行散记》那会儿,是傩面艺人的黄金时代,仅浦市一镇,就有大小庙宇72座。每次节假庙会,各路神仙就会集体登场。而作为神仙们主要的行头——傩面,就会得到集中展示。因而,对于傩面艺人来说,每一次节日,都是他们的才艺大赛。

1950年出生的刘明生,是湘西屈指可数的傩面师。因为我们的到来,刘明生从堂屋里搬出一块已经雕出模糊人脸的木料开始演示如何制作傩面。

“傩面的木料没有太多讲究,一般是就地取材。因为戴傩面的就是普通百姓,太名贵的木材没必要,也没人要。”刘明生边把面具粗胚在案板上固定,一边自嘲:“外人把傩面师看得很神秘,我们湘西人可不这么认为,抛开傩戏,傩面师其实就和木匠差不多。”

粗胚固定后,刘明生就开始拎出工具箱,像哆啦A梦一般从工具箱里拿工具:锯子、斧头等大件摆在地上;刨子、锤子、斧头等中号放在案板边远一点的地方;圆凿、方凿、油刷、调色板等小件则放在右手边。

“你姓雷,我今天就雕一个雷公吧。”说着刘明生就拿起笔刷在木质粗胚上画起来。刷刷几笔,木胚上就出现一幅似人似鸟的类漫画肖像。

“雷公名字虽然威风,可是长得可有点惨不忍睹啊!《西游记》中,孙悟空经常被骂成‘毛嘴雷公脸’,你看和这像不像?”刘明生画得不够精细,甚至可以用粗陋、夸张来形容。傩面主要是傩祭时的道具,傩祭是驱鬼逐疫的仪式。在古代,傩祭是全民参与的。按规格不同,有“天子傩”、“国傩”和“乡傩”之分。“天子傩”为天子专用,“国傩”参与者为王公贵族士大夫,而“乡傩”的主体则为下层百姓。“天子傩”或“国傩”后来慢慢发展成阳春白雪的“雅”文化,而“乡傩”则慢慢成为“俗文化”的典型。泸溪傩戏便是乡傩的一种。

“乡傩时,来唱傩戏,看傩戏的都是乡里乡亲,太精细的东西他们体会不了,所以傩面的造型越夸张、雕工越粗陋反而越能引起他们共鸣。”刘明生左手握凿,右手抡铁锤。手起锤落,木屑横飞。几分钟功夫,地上木屑散落一地,木胚上雷公脸也逐渐从平面变为立体。最后脸锤落在雷公的眼睛上,只听两声轻脆的声响,雷公的两只眼睛终于洞穿了。这时,刘明生拂去雷公脸上的木屑,把傩面贴在脸上。一瞬间,他便“变身”,从和蔼风趣的老者变成凶神恶煞的雷公。

雷公脸雕好后,刘明生从屋里端出一个搪瓷脸盆,把地上的木屑都放进脸盆中生起一盆火。待脸盆中生起青烟时,刘明生把刚雕好的傩面凑到青烟上。

“这是雕傩面的仪式么?让刚雕好的傩面‘吸烟’?”我忍不住问了一个很外行的问题。

“哈哈,的确是让傩面‘吸烟’,但你把这一行想得太神秘了,这可不是什么仪式。用烟熏,就像熏腊肉一样,一是为了让傩面防腐,二是让傩面看起来更有生气。”刘明生把傩面按在火盆上,烤一两分钟换一个位置,动作像烧烤摊的小伙子在烤肉串一般娴熟。烤了十分钟,看傩面里外都熏得泛黄后,刘明生这才把傩面放在案板上让其冷却。

当然,刘明生也没闲着,他端起案板上的调色板,开始不紧不慢的调色。调好色,拿起傩面,就像京剧演员画脸谱一般给雷公“化妆”。

上色是一个漫长的过程,先涂上一层底漆,待底漆干了后,再往上加一层……因而仅给傩面上色这一道工序,有时就要持续两三个月。好在傩面颜色往往都比较单一,要么大红,要不大紫,更多的傩面,像是牛头马面、无常等往往都不用上色,只需要刷几层桐油就完工了。刷完漆、上完油,装上供佩戴用的带子,傩面的制作阶段就已经完成。

如果是普通的木匠,在这个阶段,作品已经完工了。但是对傩面师来说,傩面却还不能“出厂”。因为傩面是沟通人神的道具,要出现在傩祭仪式上,还缺最后的流程——开光。其实,不仅仅是傩面,在湘西,任何神像都需要开光。而且开光时,不同的神像开光还需要念不同的咒语。

接下来,刘明生带我们走进另一个房间。房间四周墙壁上,挂满了各式凶神、恶煞、阴森、扭曲的脸。这是刘明生的傩面陈列室,罗列了六七十件傩面。有牛头马面、小鬼判官、黑白无常、十二生肖、三十六天罡,也有雷公电母风神,还有地藏王菩萨和十八罗汉……佛家、道家神像皆有,苗、土家巫术人物也不缺——走进这房间,就如同走进了一个众神集聚的世界。

“这是祭祀面具,这是开山面具,这是跳香面具,不同的面具有不同的功能,有的驱鬼,有的逐疫,有的用在傩戏和祭祀等民俗上。”刘明生站在那列傩面墙边,每拿起一个傩面时都滔滔不绝。

傩戏是人类祖先自然崇拜的残留,也是先辈生活场景的再现。傩戏,最开始只是一种人类取悦神灵的仪式,后来慢慢演化成娱神娱己的活动。在65岁的傩面师刘明生身上,则将傩戏从娱神到娱人的趋势体现得淋漓尽致:他集聚了一帮巫傩发烧友组建了一个傩戏班子,逢年过节就到湘西各地演傩戏。

第一次与傩相约散文 篇4

元宵节的前一天,友人从QQ上发来了一张截图,是池州人网关于举办青山庙会暨首届池州傩精品展演的帖子,我激动了半晌,并决定亲赴一场傩文化的盛宴。

第一次接触“傩”这个有点生僻的字眼,是二十多年前看余秋雨先生的《文化苦旅》时。里面有一篇《贵池傩》的文字,他说:“傩,一个奇奇怪怪的字,许多文化程度不低的人也不认识它,它早已进入生僻字的行列,不定什么时候,还会从现代青年的知识词典中完全消失。”说来惭愧,这个傩字也让我做了多年的别字先生,直到近些年从电视上看到它的报道,才纠正了发音,也让我对这种驱疫纳福的民间艺术产生了兴趣。

第二日清晨,却下起雨来,或许是从半夜就开始下的也未可知。天空阴暗着,不像是一时半会能够停歇的样子。抱着哪怕扑空也要走一遭的心态,冒着淅淅沥沥的春雨出发了。

我们是从一条山路去刘街的,路是一条柏油老路,有点窄,还有点崎岖不平,但是一路的颠簸丝毫没有影响到出行的心情。就像那天我在微信朋友圈所言:“有着戏曲‘活化石’美名的傩戏,在乡野间神秘而热闹地图腾,连绵的春雨也没能挡住我想要去看它的脚步……”

到达刘街时,远远就听到了连绵不绝的鞭炮声。刘街坐落在九华山西麓的山脚下,境内树木葱茏,一条宽阔清澈的河流潺潺流过,这里是安徽傩戏的发源地,素有“傩戏之乡”的美名,每年的正月十五上午,各村的傩神会,抬着放有面具的龙亭,按照先后顺序,依次来到刘街的青山庙,举行祭神祈福的朝庙活动。

那天,路上偶遇两队去朝庙的傩神会。前面有开锣鸣道,举着肃静,回避牌以及刀枪戟矛之类的族人紧随其后,其中一人举着五彩的神伞,引领一群壮年抬着放有诸位神仙脸谱的`龙亭,一路敲锣打鼓,彩旗飘飘地逶迤而去。

跟随他们到了青山庙,龙亭停稳后,身穿黑衣的族中长辈们摆好祭品,来到龙亭前祭神,说些大吉大利、风调雨顺的祝福。此时的青山庙已经成了一片喧闹的海洋,扛着礼花、抱着鞭炮、拎着香烛的村民们络绎不绝地来到庙前,烧香,祈福,燃放烟花鞭炮,用这种古老的方式来表达他们朴实而美好的愿望。

除了祈福的村民,还有很多像我这样慕名而来的游客,更有不少扛着长枪短炮的摄影人,在泥泞的雨地里跑前跑后,找寻着最佳的位置和摄影对象。而我,更想知道的是有关于傩的前世今生。

注意到戏台旁边有一位清矍的老者在和他的族人们交代着什么,我赶紧走过去,一打听,原来他们是和先生同姓的茶溪汪家的傩神会,攀起了宗家,顿时亲切起来。老人说:“每年正月十五都有六家傩神会来青山庙,其中姚姓三家,刘姓一家,汪姓两家,由姚村的傩神会先行到达开庙门,他们茶溪汪第二,后面依次进来,仪式结束后,他们汪家先走,姚村第二,荡里姚最后离开关庙门。无论下雨还是下雪,每年的这一天都要雷打不动地过来朝庙祭神。”见我们颇有兴趣,老人身边一位长脸的中年汉子递给我一张傩戏演出的节目单,老人指着中年汉子:“他待会将在最后一个节目《煞关》中扮演带着红色脸谱的关公”。汉子有些腼腆,说在这边演出后,晚上还要去村里的祠堂再演一场。

老人一下子打开了话匣:“这边的青山庙曾经一度被毁,什么都没有,就是一片草皮,但大家还是每年都来朝拜祭神,这是老祖宗留下的规矩。现在已经建了几间庙宇,马上还要兴建大雄宝殿,会越来越好的。”当我看着手中的节目单担心一个小时的演出时间太仓促时,老人说,“时间够了,每个节目的演出只有十分钟左右,这些傩戏没有乐谱,都是村中记性好的老人们口耳相传才保留下来……”

十一点,演出准时开始了,开场是南山刘傩戏会的傩舞《舞伞》,似乎是通过那不停旋转的“神伞”来祈求风调雨顺的年景。后面几出傩舞和傩戏也大都是一些歌颂忠孝节义的历史故事,远远地看着台上,听不清台词,但那一板一眼略带夸张的表演和那各种各样的脸谱已足以令人震撼。

赣傩文化传承的校本课程研究 篇5

关键词:赣傩文化,校本课程,创新,传承

中国文化的重要根基在民间,丰富多样的民间文化,是中华文明的起点。民间美术也是高校艺术设计专业教育这一部分,如何将校本课程结合民间艺术是我们艺术教育工作者所要深入研究的。

一、研究背景和线索

1、背景

赣傩文化被称为我国原始文化的活化石,是江西文化中的特征之一。赣傩是中国傩的一部分,具有中国傩共有的特征,赣傩又是地域性傩文化,而且经历数千年积淀传承,形成了独具特色的鲜明地域特点。近年来,对非物质文化遗产关注度的在逐渐升温,随着赣傩面具艺术在电视、网络等媒体上曝光率增加,赣傩艺术具有巨大不可替代的文化品牌凝聚力和号召力。

2、赣傩文化是民族文化的艺术财富

作为一种历史悠久的文化形式,江西各院校大都开设有艺术设计专业,但对于赣本土民间文化课程还不够重视。试想如果高校艺术教育失去了民间艺术的基础,那高校艺术设计专业的教育是很难体现丰富和多元化的学科特征。现代艺术设计教育观念趋向多元发展,赣傩民间文化作为江西文化的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其艺术形态的内涵与本质越来越被人们了解和关注,同时这促使艺术教育工作者认识到在江西高校艺术设计专业开设特色赣傩校本课程的必要性。

3、赣傩文化是弘扬优秀本土文化的重要途径

文化认同感可能是高校艺术设计专业学习中学生会普遍面临和疑惑的问题,面对着各种外来的文化资讯和优秀作品,设计专业的学生常常会迷失自我的文化认同感,这种状况不仅来自于大数据时代的冲击,更重要的因素是对自身文化的学习和认知的匮乏。如何对民间的传统文化的进行创意开发和发展,这也为艺术设计专业的学生拓宽视野和启发思路带来了新的选择和可能性。

通过校本课程,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在备课整理阶段通过课题引领、环境渲染、活动体验、多元互动等多种形式,尽量多角度去解读文化元素符号,旁征博引的剖析案例,引导同学们对赣傩民间文化产生兴趣和学习研究的动力。尽量多角度去解读赣傩文化元素符号,进而能够促进高校艺术设计专业学习的多元发展。

二、学校传承的实践方式

1、校本课程与专业互补

在潜移默化中学习江西民间文化艺术根据教育部课程改革的基本要求,校本课程和国家教育思路、地方民间艺术应相互依存、互为补充。校本课程对于形成特色艺术设计专业,丰满学生知识结构,融入江西本地民间文化有着重要的作用。将赣傩传统艺术融入到高校艺术设计专业的课程当中,以课程为载体的多元化教学方式,让同学们能系统深入的学习传统的赣傩艺术,从深层次上去发觉民间艺术的文化根源,在设计中避免生搬硬套的罗列和摆放,进行大胆的创新和假设,逐渐在学科建设上形成校本课程与专业本科教学的互补互通。

2、校本课程的实践

赣傩文化产生民间植根民间,在课程的学习过程中,田野调查法和信息的采集收纳应该是至关重要的,通过对拍摄和走访的方式进行素材的整理。赣傩校本课程与考察活动的结合不仅让同学们直观的感受到赣傩艺术的原始生命力,还能带领同学们深入的去了解民间文化背后的历史渊源和传说典故,这些都是专业课程中所需要的重要灵感素材。同时还可以以高校为平台,联系江西地方的傩文化博物馆、祠堂和文化局等,进行旅游产业品牌和产品的初步开发和构想,让赣傩民间文化与时代共同前进和发展。

同时学院还可以将赣傩文化匠人引入课堂,赣傩图形、服装、面具、音乐、舞蹈都是很好的艺术形式等,需要民间匠人的切身讲解传授。同时可尝试与企业合作,以比赛来拓宽傩艺术的表现形式,开发多元化的文化产品和形象,将校本课程和本土文化优势结合。

三、高校艺术设计专业引入赣傩校本课程的意义

民间劳动人民用自己勤劳智慧创造了形式多样的傩艺术,但时间不会停止,随着人们生活方式变化和发展,传统的信仰方式已经成为历史附属品,人们渐渐丢去了原有的习惯,这些民间信仰的艺术载体也逐渐面临着消失的可能性。傩在江西分布的范围较广,位置分散,这就直接给文化保护带来了巨大人力和财力的困难。如果赣傩的继承仅仅依托政府或民间的单向保护,是很难实长久的延续。而赣傩艺术与校本课程的结合是一种有效的新尝试形式,也为江西传统文化保护带来了新契机和途径,在某种意义上来说,校本课程和赣傩民间文化的结合,也为民间艺术的保护培养和储备了专业创新设计人才。

高校是一个相对理想的教学机构,主要依靠的还是传统的师生教授模式,校本课程除了可以让学生们对赣傩民间文化的认知和了解,老师还可以根据原野考察资料进行学术研究,实现教学之间的相互进步。从长期来看,在当地政府的帮助下,建立一些小型的文化研究工作室也可以很好的帮助赣傩校本课程的开展,提高人们对传统赣傩文化的认知,树立赣傩文化品牌。

四、结语

在高校艺术设计专业教学中结合赣傩校本课程的学习可以极好的扩展同学们的视野和知识面,并提高其专业文化修养和审美情趣。利用本土传统民间文化精髓,建立具有本土特色的教育模式,引导学生对传统艺术文化的关注和学习。在高等艺术教育中引入赣傩面具艺术课程也是提高学生素质、设计水平的有效途径,传承、发展民族传统文化切实可行的道路.

参考文献

[1]孙建军著.《中国民间美术教程》.天津人民出版社.

[2]谭东风著《传统造型艺术考析》河南人民出版社

[3]杨学芹著《民间美术概论》北京工艺美术出版社

[4]刘世声.当前高校艺术设计专业教育存在的问题及思考[J].河南工业大学学报,2008(14).

[5]利江.对艺术院校设计专业教学中加强中国传统文化艺术教育的思考[J].大家,2011(10).

[6]于讴.浅析高校艺术设计专业教育模式[J].牡丹江师范学院学报,2009(4).

刘凤初:傩文化的守望者 篇6

去年5月刘凤初奉命组织一支民间傩舞队代表宜春市参加国际傩文化艺术周。

风风火火的刘凤初顶着火辣辣的骄阳,随同文化局领导深入到潭埠、株潭等地寻访民间艺人,策划商讨参赛节目,精心挑选组织近百人的傩舞队。为了集中傩的风格,她去芜存菁,推陈出新,精选出具有代表性,且又轻松、幽默的“开山”、“土地”、“小鬼爬杠”等节目。经她大胆创新,精心编排,使节目既保持了传统傩舞的全貌,又使之焕然一新。功夫不负有心人,在展演中荣获银奖。

为了编排好节目,刘凤初冒着盛夏酷暑,在潭埠池溪小学操场上,亲自上阵指挥百人傩舞大军进行“踩街”表演排练。时而大声疾呼,时而亲身示范。衣服湿透了,嗓子喊哑了,她奉献出一片赤诚之心。

试论湛江傩舞文化的保护与价值 篇7

[关键词] 湛江傩舞 保护 社会价值

现代世界的科技知识与技术在不断发展,人类已经探知到了地球以外的空间奥秘,早已登上月球,让人类知道了天上没有玉皇大帝,嫦娥与玉兔的神话传说也已破灭。可是,即使掌握了诸多科学知识,我们依然面临着无数难以预料和难以应对的各种突发事件,如地震、海啸、火山、台风等大自然灾害的发生,即使我们能预测到其发生地点、时间和原理,但也无法解决不让其爆发或不发生伤害事故。除此之外,还有当代社会中新出现的工业污染、生态失衡、变异的病原体,还有车祸、飞机失事、火车碰撞等现代技术所带来的人为祸害因素,因而害怕、惊悸、恐惧、躁动不安和痛苦等等负能量心理总是存在。面对这些不可预估的灾难和远古时期的人们面对未知的大自然心情难道不是同样的吗?其实,不论是先民们还是现代人,作为“人”最本质的关心依然是如何“活着”,从而对生存与安危需要高度关注。这些防不胜防的灾祸、疾病等因素,形成对人最沉重的威胁,使我们常感叹“人生无常”。因而,人们需要一种精神慰藉,需要一些信仰与宗教来给人沉重的心灵找到一个释放口,从这个角度看,傩仪及乡土的民间信仰从来就没有丢失过,我们该思考的是:如何更好地保护这样一种传统文化在当代社会发挥其价值与作用。

一、当代湛江傩舞的演变与运用

湛江傩仪除了有祭祀活动,整个过程还包括各式表演,大多在游神时体现。在游神时的仪仗队中有:醒狮表演、飘色表演、傩舞表演等方面。常常这些游艺表演活动会吸引许多百姓前来观看,加上鞭炮齐声、锣鼓喧天,无不给人以欢庆的场面。有时遇到当地一些老板出资“还愿”时,还有通宵达旦的粤剧、雷剧、木偶戏等戏曲表演活动,村民们都热情高涨地观看这些表演。此时,傩仪已不仅仅是一场祭祀活动,而在这个过程中包括了各式的“文化表演”,不仅娱神也娱人,达到人神共享的场景。而除此之外,有些民俗表演已经走向了舞台,走进了艺术行列,比如傩仪中的傩舞。

上世纪80年代末期,广东举办了首届“民间欢乐节”活动,据当时参与组办这场活动的一些负责人说,他们将散落在广东各地的民间舞蹈集合到一起,第一次在广场上表演,当时效果颇佳。在这场表演中,旧县的“考兵”第一次从神坛上走下来,走向了舞坛,从此开启了其真正舞台表演模式。之后,前文化馆馆长庞德宣将其整理、编排成作品,放在当地的旅游胜地“湖光岩”中,作为旅游表演形式呈现。2008年,湛江傩舞申报为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从此,得到各级政府和各路艺术家的关注与指导,这些本该是神坛上不可侵犯的傩舞、傩面具以艺术的方式走入世俗,走进大众眼中。

湛江傩舞在广东省举办的各种非遗展演,广州举行的“波罗诞”、佛山祖庙的“北帝诞”等活动上都有舞台表演的形象。舞台表演与祭神、娱神是有所区别的,因而,当地的一些创作者们对其面具的制作、服饰等等都作了一些改动,在前面已有一些论述。湛江各级政府和一些文艺管理者已经意识到了湛江傩舞的利用价值,对当地的地域文化、旅游、商业等方面可带来不可估量的益处。这些年他们摄制湛江傩舞的纪录片,各级乡镇政府村委会把年例“游傩”作为民俗文化艺术节隆重举办,在旧县举办了首届“傩文化节”等方式,对傩舞的保护与传承发展有一定促进作用。同时,也将傩舞带入了艺术行列,当地的一些学院、编导利用傩舞素材编创成作品,如湛江师范学院编创的《傩风》,在广东第三届“岭南舞蹈大赛”上获得编导银奖、在广东省第三届大学生艺术展演舞蹈比赛中获(专业组)一等奖,2014年还登上了中央电视台的《舞蹈世界》。从这些都可看到,傩舞已经从神坛走向世人,走进艺术。然而,究竟如何更好地利用这一传统舞蹈文化,是每个艺术家都需要思考的问题。

傩舞文化如何能够真正进入当代舞蹈创作领域?本文认为:其一,傩舞在民间有其特殊的生存空间和文化环境,如今将其剥离出来进入舞台创作时,如何把握其主要文化核心与典型肢体语汇是其关键问题。目前所看到的一些表演和创作,大多是以原始傩舞素材整理后就搬上舞台,丢失了其“文化空间”,其意义亦消失殆尽。其二,傩是一种传承千百年的古老文化,然而,现代人有没有一种“傩”的意识形态沉淀其中?这种现代傩的意识形态又是什么?他们共性在哪?不同在哪?如何体现到当代的艺术创作中?其三,祭拜的乡民如此热情地参与在活动中,沉淀在他们的心理活动是什么?这些心理放入到艺术创作中如何体现?回答上述问题,是当代艺术能够把握傩文化内涵的前提条件。

二、传统傩舞文化的当代保护

随着城镇化建设,科学技术的发展,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有诸多的古老传统文化会慢慢失传以至消失,这是我们不愿看到却又不可避免的。正如我们不能在自己享受着现代化一切物质时,打着保护的口号,却对那些村民提出让他们依然过着刀耕火种的生活的无理要求。有许多的民间信仰曾是因为人们对大自然的不了解、科学技术的不发达而形成,如今,当人们明白了这些时,他们可能就不会再去做法事来“求雨”。当更多人不相信这世界有鬼神之说时,傩的“驱疫逐鬼”的主要功能就不再有,因此,有些傩会失传也属于正常现象。前面提到吴川博铺镇的“舞六将”,因为老艺人的去世而失传。然而,听那些村民们自己说,更多原因是找不到传人。村里年轻人都出去打工或迁居外地,不愿意传承这样的古老文化,认为其不能养家糊口,更有的年轻人因为接受新的现代科学知识,认为那是“迷信”而不愿意学。对于这样自然消失的传统文化,我们目前能做的是在他们没有完全消失之前,尽可能搜集各种资料、服饰、道具等等,保存在“博物馆”“展览馆”,或影像碟,供后世之人了解、学习和研究。

傩舞的保护应该包括物质性与非物质的。“物质性”,是指那些承载傩舞的物质空间,如承载傩舞表演的场所——“泰山府”“邓天阁”“真衣庙”,这些祠庙大都存有上百年历史,这些场所适当地维护、维修是很有必要。政府在保护其非物质性时,还应该有一笔专项资金来维修这些祠庙,除此之外,也可发动民众自发修缮,保护其空间的存在。在傩仪中还有一个重要的物质性保护——面具和服饰,唱词的剧本,经文手稿等。目前,很多古老的面具已经有不同程度的损坏和破烂,对于这些不能用的破损面具,政府该如何采取措施将其保护?目前,大多做法保管在各自传承人手中,而由于乡民们不懂得如何更好保护这些破损面具,有的就直接扔了,有的就随便搁置。吴川的“舞二真”最原始的那套面具已经破损,服饰也几乎糜烂,在调研过程中,笔者看到保管人将那些服饰用麻袋装着,搁置在自己家中的小阁楼,湛江比较潮湿,这样的保存方式只会让其更快腐烂。做为政府部门或一些愿意出资个人是否可以收购他们手中这些破损的面具和服饰,搁置到当地博物馆,妥善保存,这已经迫在眉睫,亟待解决。正如采访湛江非遗评审专家庞德宣时说到:“我认为在非遗里,目前存在两方面问题,一是人员,二是经费。每一个活动都是要钱的,而湛江本身就不富裕,即使想保护有时也是心有余而力不足。然而,尽管困难重重,我认为这些都是祖宗给我们留下的宝贵财富,我们应当加倍爱惜和保护。”

“非物质性”,则是指整个傩舞过程,主持法事的道公,傩舞的传承人、传承方式等非物质方面。目前,在当地普遍一种看法与做法是,让傩舞直接参与各种表演与比赛,认为这是发展了傩舞。而淳朴的乡民们由于出去演出后能相应获得一些物质上的回馈,因此,也认为这对傩舞来说是好的。从这个角度来看,这的确可以改善村民一些生活条件,并带动积极性。然而,这种利益是短期的,从长远看,其实是对传统文化的一种损害。人们之所以那么热衷于这些祭祀活动,并不仅仅是“金钱”利益,而是因为这些仪式具有的功能性让其能得到满足,还有这样的仪式活动是凝结乡亲情感最好的纽带。而如果我们将其变为一种简单的表演,并由此而获得金钱利益,那么曾经存在于傩仪中的那些优秀的传统文化未来到何处寻找?因此,这种简单地把傩舞提取出来进入舞台表演,并认为这是对傩舞的保护与发展的方式与理念,笔者是持否定态度的。对傩舞本身的保护首先需要保护传承人,因为只有传承的“人”的活体存在,它就有存活与延续的依据。“舞六将”曾就因为传承人的断代而没法传衍。从目前傩的传承谱系看到,湛江傩舞的传承主要以家族和师徒传承两种方式,是否可以打破这两种方式,扩大传承的受众体,比如家族传承的,是否可以扩大到家族之外,甚而扩大到学校、社区等所有对傩舞感兴趣的人群,然后从中选择最好的作为传承人代表而延续下去。这样可以避免因家族中没有子孙对其感兴趣而没法延续下去的现象。其次,需要保护属于傩舞活动开展的时间与空间。傩舞开展的时间大多固定,和节假日、民俗、神的诞日等结合在一起,因此,保护其固定的时间与空间,实际就是给以其滋养的场所。有的地方为了迎合政府和一些开发商的需要,恣意改变傩活动的时间和空间,认为这是保护了傩舞,其实是种错误认识。对于失去了原本承载舞蹈活动的“文化场所”、失去了赋予其历史文化养料的“土壤”的传统舞蹈而言,这样的“保护”是在保护什么?在自然界,对于各种不同的物种,都要给予其一个适合它们生长的客观环境,只有在相应的生态环境和土壤中该物种才具有生命的活力。因此,对于这样的一些传统舞蹈的保护,需要包括其所留存的“文化场所”整体地保护起来。

当地政府利用传统文化带动地方产业发展和打开知名度的想法并没有错,关键在于如何定位保护与发展。真正的保护是每年的祭祀仪式让其自然延续,这样傩仪与傩舞就有了生存空间,自然也能得到传衍与保护。前几年有报道将一些地方傩仪粗暴定为“迷信”活动,这严重伤害了一些当地百姓感情,以至出现一些村镇不欢迎政府部门插手他们祭拜的一切事务。在此,笔者认为政府部门与文化官员应该分清“迷信”与传统文化的界限。今天我们,保护这些传统文化必须先以尊重这些文化主体,而不是强行改变他们。傩舞恰恰与这些“民间信仰”、祭祀、敬神等活动紧密联系的,因此,保护它们的同时,同样是以尊重这些传人的信仰、审美观点,以尊重他们的生命个性、艺术个性为主,而非按照官方的意图或现时代的意识形态、审美追求进行改变。

三、湛江傩舞价值应用的当代思考

调研雷州松竹镇的傩仪时,当地管理人员告诉笔者,他们这里有举办傩活动的地方村里都很和谐,村里百姓能相互帮衬、友好相处,但很奇怪的是一些相邻有傩面具却没有傩活动的村镇,则到了年底就常发生聚众斗殴的事情,而且常常仅仅因为一些小事就能相互打起来。当时跟随的前文化馆馆长庞德宣就建议:那就让他们都搞起傩来,这样就没有精力去打架了。这话乍听起来似乎有点莫名其妙,打架和举办傩事活动有关系吗?然而,事实证明不仅有关系,而且傩的活动在民间信仰与乡民和谐中是起了非常重要的作用,这也是其在当代乡土社会文化中重要价值所在。其功能价值主要有以下几点:

1.傩仪的举办能增进邻里村民团结、和谐。每年的傩事活动都是以各个村的名义举办的,基本是举全村之力,全体参加。举办活动前,村里的负责人与主持法事的道公们要集合在一起商讨活动需要准备的事项以及流程,村里还需要哪些人参加,每个人具体负责什么,都会在活动举行前张贴在庙门口,这样全村的人都能看到,而且知道自己将要做什么。傩仪流程中有游神过程,而游神时有仪仗队,五彩旗队、飘色队、锣鼓队、傩舞队等等,大多是村里年轻人参与,而飘色队常常是小孩参加。这样大型活动需要全村人齐心协力,听从指挥,且相互配合才能顺利进行下去,只要有一小部分人员不配合这样的大型活动都无法正常进行,因此,每年这时村里的干部、有德之老人都起到了重要调节与指挥作用,加上村民们积极参与,使得整个活动都能顺利进行下去。而在常年举办这样的活动中,村民们在相互配合过程中增进了感情,相互团结、合作,自然呈现一片和谐氛围。

2.增浓乡民情感,获得家族认同感。笔者在调研时经常看到穿梭在人群中最多的是小孩,他们睁着大大的眼睛,好奇而又开心地看着这样的傩事活动。笔者曾经随机采访过一些参与活动的小孩,问他们是否相信这些神灵会保佑他们,一个小孩回答说:“信呀,妈妈说这些很灵的。”一个小孩说:“不知道,就觉得热闹,好玩。”孩子们的回答很淳朴,在他们眼中或许不知大人们为何要这样祭拜神灵,然而,却可以看到,这些东西从小让他们耳濡目染,深深浸透在他们的血脉中,长大后这种化在身上的“文化记忆”能不深刻吗?举办活动那天,能看到许多从外地赶回来的村民,甚至还有已移居国外的华侨回来参与这天的祭祀活动,问及他们为何要赶回来参加,他们大多说家里老人要求一定赶回来,而且他们自己也想回来,因为这天很热闹,祭拜神灵和祖先,也期望得到他们的庇佑。而那位没有留下姓名的归国华侨则告诉笔者,这些记忆在很小时候就深刻,到了这段时间,就会总想惦记着回来看看。这些事例无不说明,这样的傩活动不仅仅是祭拜神灵,它已经成为乡民增进情感并获得家族认同的一种标志。俗语说“叶落归根”,中华民族的儿女不论身在何方,到了除夕这天,不由自主就会想家,而这“家”不正是因为有了亲人的牵挂,有乡音的认同,有朋友的笑脸和一些特殊的祭祀仪式存在,给华夏民族的儿女都烙下深深的印记。从另个角度,这实际就是一种集体记忆,一种文化记忆,它不是来自于生物遗传,而是社会化和习俗熏染的结果。奥斯曼说:“文化记忆是一个集体概念,它指所有通过一个社会的互动框架指导行为和经验的知识,都是在反复进行的社会实践中一代代地获得的知识。”每年举办的傩仪活动,已成为村民们世代反复进行的一种集体性活动,傩仪中传递的各种文化与知识都指导着他们的生活与行为价值取向,并作为一种得到祖先认可,族群认同和自我情感归属的标识。

3.能有敬畏之心,知礼守法。现在总是听到一种批评,说中国人没有信仰。如果站在傩文化的角度,笔者并不认同这样的观点。在中国乡土社会中,人们不是没有信仰,而是信仰杂多。道教中的神仙,佛教中的菩萨,儒教中的圣贤,古代将领以及民间各种俗神等都被纳入到傩仪中,只要能“显灵”,实现他们祈祷的愿望,保佑能更好地活着,人们就一律信奉。而那些“小鬼”、恶鬼、邪气等影响人们生活与生存的,人们几乎都驱赶,因此,他们遵守巫师、端公、道公或法师等举办的仪式,一丝不苟,就怕在这过程中出现问题导致他们生活上的各种不顺。这众多的信仰让村民们有了敬畏。有了敬畏之心,会使得他们在干坏事前会多想想,不敢轻易涉险。有敬畏之心,他们或许不懂得多少法律,但却知道伤天害理之事是不能干的。傩仪本身就需要遵守等级排序,因而,尊老爱幼,遵纪守法,尊师重教等的传统“礼”的观念自然就化在了身上。

参考文献:

[1]白庚胜.追根问傩——国际傩文化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南昌:江西人民出版社,2007;

[2]陈志坚.雷州文化[M].香港:香港科技大学华南研究中心出版,2011;

[3]邓碧泉.湛江非物质文化遗产[M].广州:广东人民出版社,2009;

[4]高小康,姚朝文,袁瑾.都市发展与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9;

[5]钱茀.傩俗史[M].广西民族出版社,2000;

[6]曲六乙,钱茀.东方傩文化概论[M].太原:山西教育出版社,2006;

[7]王文章.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论坛论文集[C].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2006;

[8]王兆乾,吕光群.中国傩文化[M].汕头:汕头大学出版社,2007;

[9]乌丙安.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理论与方法[M].北京:文化艺术出版,2010;

[10]巫允明.中国原生态舞蹈文化[M].上海:上海音乐出版社,2010;

[11]向云驹.人类口头和非物质遗产[M].银川:宁夏人民教育出版社,2004;

[12]祝宇,庞德宣.湛江傩舞[M].北京:中国文史出版社,2010。

论阳朔傩舞、傩面具的审美内涵 篇8

关键词:阳朔县,傩舞,傩面具,审美

阳朔有一千四百多年的悠久历史,其别致的风景吸引了从古到今大批中外文人、政要等名人的到来,阳朔也因此具有了深厚的文化韵味。阳朔是我国傩文化的一个分布点,阳朔傩的文化特质和其他地区的傩文化一样,对于研究民族文化心理和审美情趣具有较高的价值。

一、阳朔傩文化概况

阳朔所在的桂林地区的傩文化有较为典型的特征,在南宋时代就已经拥有很高的知名度。南宋人周去非在宋孝宗淳熙五年(公元1178年)任桂林县尉的时候著有笔记《岭外代答》,其中记载了关于桂林傩的内容,书中写道:“桂林傩队,自承平时,名闻京师,曰静江诸军傩,而所在坊巷村落,又自有百姓傩。严身之具甚饰。进退言语,咸有可观,视中州装,队仗似优也。推其所以然,盖桂人善制戏面,佳者一直万钱,他州贵之如此,宜其闻矣。”可见,桂林傩文化中不仅表演队伍具有一定规模,而且桂林傩文化已经融入到了当地人民生活中。桂林傩作为一门综合艺术,集美术、音乐、舞蹈、戏剧等为一体,记录了桂林民俗民风的特征,体现了桂林舞乐、美工技艺的精良,在傩舞、傩面具方面有独特特征。

阳朔的傩文化浸染着桂林乃至整个桂北地区的文化形态,其傩舞表演时,音乐幽沉哀怨,是阳朔茅山教的教课音乐,茅山教在当地被称为鬼师教,在祭祀、驱鬼等场合进行法事活动。傩舞在广西称为师公舞,傩乐称为师公曲,阳朔师公文化主要集中在福利镇,那里也是阳朔茅山教的主要活动地。福利镇位于阳朔县东部,既是一个千年古镇,又是漓江上的重要码头。福利镇因在历史上少于战乱,所以这里聚居了不少外来人口,各地文化在这里融会贯通。可以说,福利镇的傩文化代表着阳朔傩文化的文化、艺术热点,从中可以窥见当地文化中的民间审美旨趣,而这种一直流传下来的辐射桂北地区的傩文化又折射着我们民族的审美情趣特点。

二、阳朔傩舞的审美内涵

傩舞是一种古老的舞蹈艺术,舞蹈是人类的艺术语言之一,人类通过舞蹈表达思想感情。“傩舞,是指傩中各种舞蹈动作和在傩中表演的舞蹈节目。古傩本来就包含着舞蹈,无仪不起舞,无舞不成仪。史前傩是这样,现存傩也是这样,只是层次不同而已。”有剧目和情节的傩舞就称为傩戏,傩舞的设计和表演完全来自民间,其肢体动作反映了民间的审美趣味和文化心理。傩舞作为傩文化的主要外在形式,起舞时,舞者激情奔越,舞姿激烈诡异,使得整个傩表演显得神秘庄重。傩舞分文、武两类,文舞动作优雅,武舞动作强烈。人们通过傩舞表达美好的期盼,其表演的娱人功能只是其中一个方面,它承载的更多的是文化与生命意义。阳朔傩舞俗称为师公舞、跳鬼师,民间主要用于驱鬼逐疫,在重大节日里都要“跳神”,节日里的民俗活动孕育了阳朔傩舞的发展,在阳朔县福利镇,每年的五月初八是当地的妈祖节,这也是当地全年最重大的民俗活动之一,在妈祖节上就会有隆重的傩舞表演。傩舞展现出神与自然、鬼邪搏斗的英勇气概。阳朔傩舞与其他地区的傩舞一样,本是用于祭祀仪式中,后来逐渐发展为祈求平安、怀念祖先,并兼有娱乐性质的艺术形式。阳朔傩舞表演具有丰富的故事内容,很多神话故事等都可以纳入到傩舞表演中。乡间比较有名的节目有《纺织娘》、《令公》等。表演过程中,伴随奏响的悠扬的鼓乐,鬼师佬身穿奇异服装,头戴傩面具,舞者手持棍棒,跳起风格独特的舞蹈,不时棍棒相击,口中念念有词,让人仿佛置身到古老的历史年代。“内容中无不凝聚着古代劳动人民惩恶扬善的朴素情感,寄托人们如痴如狂的信仰和渴望,以及对美好生活的响往与追求,蕴含了浓厚的神话色彩和宗教意识。跳神舞蹈着力于人物的塑造,突出性格的表现,富有戏剧性。维妙维肖的人物表演,与生活紧密相连的情节和细节,或虔敬殷切而深沉、或粗犷神奇而威风凛凛、或轻松自然而富于情趣,洋滋着丰富的艺术想象力和感染力、具有强烈的功利目的和娱人效果。”在傩舞表演时,常模拟各种生活形态,比如“纺织娘舞”,其演绎的就是一个生产劳作的过程的故事。整个表演过程显得惟妙惟肖,十分逼真,这些动作给观赏者以生活的真情实感,提升了艺术的审美效果。除此之外,傩舞的表演还模仿各种戏曲动作,使其与艺术的结合更加紧密,舞姿动作或具有神秘色彩,或具有浪漫的艺术情愫,使傩舞表演带有一定的审美价值。

阳朔傩舞的风格的形成受到其所处的文化氛围的影响。阳朔位于桂北地区,古时称为百越之地,处于楚文化圈范围内。而在历史长河中,桂北地区因其独特的地理交通位置,始终是中原文化和岭南文化交流的枢纽,加之从山西、河南、广东、福建等战事频仍的地方逃难至阳朔的百姓汇聚于一起,各地文化自然融合,因此当地文化呈现出一种兼收并蓄的特点。在傩舞表演上,很自然地就呈现出交融性的特点。在楚文化中,凤鸟是其文化的图腾标志,围绕凤鸟而创作的各种艺术成果充分反映了楚文化具有的审美意识,楚文化的特质也体现在这些楚艺术的美学精神中。楚文化带有神秘的色彩,其情调癫狂郁郁,巫术与祭祀基于的是人与自然关系的特殊美学精神,可以说楚文化是带有悲剧性的品格的。这也可以解释为什么阳朔傩舞中主要以低沉哀怨的风格为主。

傩舞的生存离不开民俗活动,因为如果没有民俗活动提供的平台,傩舞的表演也就失去了舞台,而且人们在民俗活动中的审美情趣也较为深刻地影响着傩舞的艺术形式等。阳朔地区的民俗活动十分丰富,福利镇有农历五月初八会期,即妈祖节,俗称“仔头节”,会期期间,街道上会有游行队伍进行文艺、体育表演,包括傩舞表演。在普益乡留公村有农历十月初十传统庆祝活动,俗称“十月香”,意在庆祝当地丰收的喜悦和平安的生活。在旧时“十月香”期间,通常会有武道师戴着面具表演各种技艺,进行傩舞表演,祈求田地丰收和生活平安,另外还有有舞龙舞狮、唱戏等活动。傩舞就在这些民俗活动中孕育发展着,民俗活动是傩舞生存的土壤,赋予了傩舞具有地域文化色彩的文化特质与审美内涵。民俗活动最能体现民间艺术的特色,傩舞表演因此也更具艺术魅力。

三、阳朔傩面具的审美内涵

傩艺术是一种假面艺术,早期的傩舞表演都是要戴面具的,面具是其主要的化妆手段。舞者用面具把自己装扮成神鬼,以表示对超自我的能力的崇拜或在想象中征服自然。傩面具的造型一般都生动活泼、形态各异,具有一定的观赏价值和工艺价值。傩文化带给人们最快速、最直观、最形象的感官的冲击,便来源于傩面具。其风格古朴粗犷,制作细腻,造型夸张,形神兼备,惟妙惟肖。欣赏一幅傩面具,所得到的审美感受便是古香古色、神秘怪异的体会。有的傩面具虽然看起来狰狞怪异,显得十分可怖,但其眉目间却能流露出世俗化、人性化的气质。而这些面具之所以要制作成一幅狰狞的面孔,是因为在傩舞行使其驱魔消灾的功能时,凶恶狰狞的面具可以产生一种震慑的力量。这反映了人们长期形成的一种审美文化心理,即一些怪异的形象可以较为强烈地冲击人的心理,引发人们的恐惧,进而引发自然界其他生灵的恐惧,因此反而带给人们以安全感。美学家李泽厚先生曾针对“青铜饕餮”而指出:“它们呈现给你的感受是一种神秘的威力和狞厉的美……它们之所以美,不在于这些形象如何具有装饰风味等等,而在于这些怪异形象的雄健线条,深沉凸出的铸造刻饰,恰到好处地体现了一种无限的、原始的、还不能用概念语言来表达的原始宗教的情感、观念和理想。”几乎在整个南方地区,没有面具的傩舞基本不能被称为真正的傩舞,可见面具在傩文化中的重要性。

阳朔傩面具的特征与整个桂林地区的傩面具的特征基本是一致的。该地的傩面具最大的特点就是出现了多层面具,其中最有名的面具是本地傩舞《令公》中的三层面具,最外面是本相,颜色为红色,中间是善相,颜色为白色,最里层则是凶相,颜色为金色。表演的时候,三层面具依次剥下,即“变脸”,以此表现不同的情感特征。这种三层面具在全国是独一无二的,是最代表阳朔傩面具艺术特色的地方。“令公”即唐朝的李靖,因在桂林剿匪有功而受百姓爱戴,成为傩神。在三层面具中,红色代表李靖的威武庄严;白色代表李靖的仁慈和蔼;金色代表李靖的威慑力量。在佩戴方面,阳朔傩面具一般戴在舞者的额头而不是将脸部完全蒙住,对于这种独一无二的装束,当地人解释其意为顶着圣人之“面”行圣人之道,他们认为傩舞就是代圣人行道,不是做圣人之道,表现了傩舞在当地人心中的神圣感。

傩面具因傩舞中故事人物繁多而具有不同的样式。既有扮鬼神的面具,也有扮历史人物的面具,通过精细的手工雕刻呈现出活灵活现的形态。由于傩面具用木刻成,制作完成后形态是固定的,因此面具展现出的表情决定了面具的功能和艺术性。越是制作得惟妙惟肖,越能最大程度显现出佩戴面具的效果。这和出现在傩戏之后的戏剧脸谱是一样的,而且戏剧脸谱更多地借鉴了傩面具的造型、色彩等艺术特征。阳朔所处的桂林地区是广西制作傩面具最著名的地方,宋代陆游在《老学庵笔记》中记载:“政和中,大傩。下桂林府进面具”,“比进到,称一副。初讶甚少。乃是八百枚为一副,老少研陋,无一相似者……”另外,范成大在《桂海虞衡志》中写道:“桂林人以木刻人,穷极工巧,一枚或值万钱。”在当时,桂林傩面具的工艺水平已经达到了很高的程度。

阳朔傩面具具有一定的文化意义和艺术意义。整个傩文化的外在表现形式主要就是集中在傩舞和傩面具方面,而傩面具又因其直观的视觉特点更为直接地表达了傩文化的精神实质。从傩面具上所刻画的人物形象来看,可见民间对人的生命的执着追求,而不仅仅是面具的形式美观。有的傩面具表情十分滑稽,一反传统的狰狞威严,比如土地神的面具就显得喜笑颜开、滑稽可爱,还有歪嘴鲁班面具,其半边脸是歪斜的。这些极具人性化的面具充分说明傩面具与人的生活的密切关系,充满人情味,只有在经过一番“开光”仪式之后,它才具有神圣的性质和超自然的力量。这表明傩文化既是人们祭祀、祈愿所用,又是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在这二者之间,傩面具一方面展现着人们的信仰,寄托着人们对美好生活的期盼,一方面又以世俗化的存在满足着人们的审美要求,是生活化的大众艺术,傩面具就这样行走在民间信仰和民间艺术之间。傩面具的双重文化特质值得人们对其进行更深入的研究,它较为集中地体现着民间生活的审美情趣。

结语

在对阳朔的傩舞、傩面具进行一番考察之后,我们认为阳朔的傩文化因其保存较为完好而能够代表桂林自成特色的傩文化。其傩舞表演受到中原文化和岭南文化的双重影响,表现出兼容并包的特点;傩面具制作方面有独到的特征,即拥有全国唯一的三层面具。阳朔傩文化在广西地区较有代表性,广西傩文化在全国的傩文化中又是重要的一支,保护和传承这一古老的民间文化是当代人不可推辞的责任。如何依托阳朔的旅游业来吸引更多人了解、推广傩文化这一传统民间艺术,是一条需要全社会共同合作才能铺出的道路。

参考文献

[1].王兆乾,吕光群.中国傩文化[M].汕头:汕头大学出版社,2007年.

[2].陈跃红,徐新建,钱荫榆等.中国傩文化[M].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8年.

[3].钱茀.傩俗史[M].南宁:广西民族出版社,上海文艺出版社.2000年.

[4].孙文辉.巫傩之祭——文化人类学的中国文本[M].长沙:岳麓书社.2006年.

[5].周去非著.杨武泉校注.岭外代答校注.北京:中华书局.1999年.

上一篇:经信局的工作总结下一篇:o开头的形容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