讲座传统文化

2024-08-25

讲座传统文化(共16篇)

讲座传统文化 篇1

专业宗教(儒释道)文化与风水、命理文化讲座

我们中华民族有五千年渊源流长的文化,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我们的祖先创造了辉煌灿烂的民族文化,留下了如《周易》、《道德经》、《论语》、《大学》、《中庸》等一批不朽的中华经典。这些经典是岁月长河的积淀,是中华民族智慧的结晶,也是我们人类共同的宝贵精神财富。

为了传承这些优秀的文化“武汉传统文化大讲堂”就诞生了。“武汉传统文化大讲堂”是一家专业研究周易文化中各类术数和儒释道文化的专业机构,同时推出各种风水文化、命理文化和和儒释道文化讲座及培训各种易学术数。

武汉传统文化大讲堂已经与全国各地各类知名金融机构、营销公司、地产公司举办了多场答谢回馈客户和企业内训为主提的儒释道文化讲座、风水文化讲座和命理文化讲座,目的是传承各种传统文化,推广和普及儒释道文化、风水文化和命理文化。

知名儒释道文化学者、风水讲师介绍:

严旭东老师是集奇门、六壬、八卦、命理学、风水学、姓名学和传统文化儒、释、道为一身的是国内最具权威和影响力的儒释道文化讲师和易经术数应用大师,以其精准的预测技术,严谨的风水勘测作风和能解决客户的实质性问题而著称,也是武汉地区大家熟悉的本地有内涵儒释道学者及实力派易经应用大师,凭着二十多年朴实的预测技术和风水实战经验及对传统文化的执着而享誉华夏大地。

武汉传统文化大讲堂推出各类文化讲座如下:

1)风水文化讲座(了解风水文化,以道御术调理自己的生活居家环境)2)传统八字文化讲座(点评八字分享易经文化的盛宴)

3)儒释道文化讲座(了解道家老子的“道德经”、孔子的“论语”及释迦摩尼如何明心见性顿悟成佛,了解诸位先圣的思想加持自己)

4)周易文化奇门遁甲讲座(熟悉所谓高层次预测奇门遁甲的预测真谛)

联系电话:***;QQ:574550765;微信:jameshear

讲座传统文化 篇2

本刊讯近日,中移铁通四川分公司采用电视电话会议的形式开展“提升主动融入移动文化理念能力”移动文化专题讲座,公司两级机关管理人员、部分经营部经理参加了培训。

主讲教师为中国移动四川公司党群工作部企业文化管理高级内训师马亚平。授课主要涵盖了什么是企业文化,为什么要建设企业文化以及中国移动文化体系、转型期企业文化建设等内容。通过培训使大家更深刻的理解了移动文化的核心理论体系,促进认同中国移动文化,从而提升自觉融入中国移动文化的能力。

中国食文化讲座 篇3

糟是以糟卤为主要调味料,将原料腌、浸、渍成菜的烹调方法。多用于动物性原料和蛋类,也可以用于豆制品和少数蔬菜。咸菜的特点是糟香浓郁,醪香,散发出令人愉悦的气味,即使不喜欢饮酒的人也会引起食欲。因而,各地菜肴中,出现了许多受人青睐的糟菜,烹饪法中有了专门的糟法(如糟腌、糟淹、糟醉),也是因为有了糟类调料而出现了炝糟、糟煨、糟灶、糟爆、糟熘、糟炸、糟煎、糟媚、糟烧、糟蒸等十来种糟烹方法。

用糟制作食物。始见于北魏《齐民要术》的“糟肉法”。其后,《清异录》上有“炀帝幸江都,吴中贡糟蟹”之记载。该书还记有五代孟蜀时食用“糟姜”主事。南宋之际,市食已有糟鲍鱼、糟羊蹄、糟蟹、糟猪头肉、糟黄菜、糟瓜南等。元明清时期,出现了制三黄糟、陈糟、甜糟、香糟、糟油、陈糟油、糟饼等。糟制食品,除原有品种外还有糟腐乳、糟萝卜、糟鱼、糟蛋、糟鲥鱼、糟肚、糟大肠等。在宋代杭州孤山广元寺就有当时著名的素菜糟烩鞭笋。据说此菜是苏东坡在杭州任刺史时传给寺内和尚的。浙江平湖的平湖糟蛋享誉盛名。它是将蛋壳略有裂痕的鸭蛋插入铺有特制酒糟的甏中,糟渍4~5个月而成的。渍咸后蛋壳完全脱离或部分脱落,壳内有薄膜包住蛋体,蛋白呈乳白色,为软嫩胶冻状,蛋黄呈橘红色,呈半凝固状态。食时不用蒸煮,只用筷子轻轻拨破软壳即可。质地鲜嫩,糟香味醇厚。糟蛋之法,古已有之。明代宋诩写的《宋氏养生部》中收录了制作糟蛋的方法。清代曾懿写的《中馈录》也记有制蛋糟法。

现代的糟法很多,主要分为熟糟、生糟两类。熟糟是将原料熟处理后糟制。一般取用整只鸡、鸭、鸽等,或取鸡爪、猪爪、猪肚、猪舌等,经过煮熟成半成品后,整料分割成较大的块,浸没在糟卤内,使之入味。糟卤配方各异,各显特色,基本配料为香糟、红糟、料酒、食盐、白糖、葱姜等;有的再添加花椒、八角、茴香、小茴香、桂皮、桂花、陈皮等香料,浸化后沥净渣滓,取卤使用。成品为糟鸡、糟凤爪、糟猪爪等。

生糟是原料未经熟处理直接糟制。以浙江、四川等地所制糟蛋最著名。方法是将鸭蛋洗净晾干,在陶缸底层铺置一层食盐、一层香糟,而后鲜蛋分层堆积,一层香糟一层鲜蛋,最后在蛋面上撒一层食盐,加入料酒,缸口加盖用纸密封,经两个月后糟成。也有将生料涂上香糟或红糟等制成,或先将原料切成条、块。然后加盐与糖一同拌腌,待入味后再烹调成菜。

制作糟菜的糟类调味料,品质优异者数福建的红糟、浙江的白糟、山东的鲁糟、四川和重庆的醪糟。

福建的红糟是于酿酒时加入5%的红曲米制成的。以红糟为基础,再行加工制成香糟。其做法是:先将红糟放置砧板上,去杂质后成泥,蒸熟。沙锅微火,下花生油、姜末煸香后,放入红糟泥,下白糖、精盐、老酒,边炒边加花生油。约炒1小时,无酸味即可储存。用红糟可烹出福建名菜炝糟五花肉、爆糟排骨、红糟羊朧、醉糟鸡、糟片鸭、煎糟鳗鱼、糟汁氽海蚌、淡糟香螺片、淡糟鲜竹蛏等。特别是福州的煎糟鳗鱼,其鱼肉之细嫩,糟香味之高雅淡香,使人回味无穷。

浙江的白糟用黄酒的酒糟加工而成。当地有“酒糟,诸物通其味即甘美”之说。用此糟料制作的糟蒸扣肉、糟烩鞭笋、糟河虾、糟青鱼干、糟熘鱼片、糟油青鱼划水、糟香蛤蜊羹、糟毛豆、糟香鲈鱼等菜,是杭州、绍兴等地的名菜。浙江的越鸡更为出名,它以萧山大种鸡为料,宰下治净煮焖后脱骨,斩下头、颈,拆鸡翅、下鸡腿、片鸡身,用盐遍擦后放在陶罐中糟制。糟成后的鸡肉糟香浓郁,令人心醉。

山东的鲁糟以新鲜的即墨黍米黄酒酒糟加入15%~25%炒熟的麦麸和五香粉制成。用这种香糟为调料做成的糟蒸肉、糟煎茭白、糟油口条、糟熘鱼片、糟煨鸽蛋等别有一番糟香。口条是山东人对猪舌的俗称。糟油口条是一道特色菜。制作此菜时,先把猪舌处理净,加入清汤、盐、葱、姜等,用小火煮熟捞出,切片。炒勺中麻油放香糟炸出香味,用洁布滤出糟油,加清汤、绍酒、盐调匀后放入口条浸泡30分钟。咀嚼此菜,糟香满口,舒适夾心。

香糟味型是川菜味型之一。特点是醇香咸鲜而回甜。既用于热菜也用于冷菜。四川和重庆用醪糟来作调料和配料较为普遍,其中以大竹醪糟为著名。川菜的香糟味调料,以香糟叶或醪糟、川盐、味精、香油调制而成。因不同菜肴的风味需要,可酌加胡椒粉或花椒、冰糖及姜、葱。调制时,突出香糟叶或醪糟汁味的醇香。用此法可烹出香糟鸡、香糟鱼、香糟兔、香糟肉、糟醉芦笋、糟醉银杏等。四川的糟香菜肴首推宜宾的叙府糟蛋,它可以直接上桌食用。制作时,将鲜蛋略破,放在用醪糟、红糖、白酒的混合液中浸泡。制成后,质地软嫩,色泽酱黄,光洁发亮。贮存三年以上者,称陈年糟蛋。美食家熊四智先生曾详细介绍过陈年糟蛋的食法。食用时,先撕去蛋膜,每个糟蛋上滴三五滴白酒,撒上白糖,搅拌均勻。待蛋、酒、糖融合后,即可用筷子头蘸少许入口细品,鲜香异常。有人题诗赞曰:“陈年糟蛋生宜宾,佐酒行餐席上珍。少量细咽尤胜绝,拈香入口舌生春。”

各地的糟菜很多。如北京名菜糟熘鸭三白,此菜用熟鸭脯肉;熟鸭掌、生鸭肝及鸡鸭汤、香糟酒等熘制而成。特点是“三鸭”呈白色,外罩金黄汁,吃起来鲜中透甜,有浓郁的糟香味。始创于北京全聚德。另一北京名菜为糟煨茭白,此菜以茭白为主料,配以香糟酒,煨制而成,特点是清香鲜脆,糟香四溢,甜中带咸,极为可口。上海有名小吃叫做糟田螺,是选用中等大小的田螺,以调制过的陈糟为主要调料,烹煮而成。田螺肉鲜嫩劲韧,造卤香味横溢,卤汁醇浓,肉卤同吃,更加鲜美。

笔者在研究津菜时发现,糟菜在“水西菜”中占有重要分量。水西庄是天津大盐商查曰乾建造的文化庄园,占地百亩,始建于雍正元年(1723年)。水西庄文化涉及园林艺术、诗酒唱和,馆藏典籍、书院教育、刻印出版、地方志研究,特别是饮食文化。当年乾隆皇帝曾四次巡幸水西庄,看到庄上衣食宴饮的奢华,自叹弗如。水西庄美食以津门河海两鲜物产,集南北厨艺之精,创造出精美的水西菜,其中就有糟野鸭等糟菜。 《红楼梦》作者曹雪芹原与水西庄查家有旧。曹家获罪,雪芹年龄小,曾经寄居查家避难,曹有一侧室就是查家某女。因而,我们可以从《红楼梦》中的园林、饮食等多种方面看到水西文化的影子。《红楼梦》描写的饮食中自然也少不了糟菜出场。所以,我们可以看到许多糟菜,诸如糟鹅掌、糟鸭信等。在“刘姥姥进大观园”中吃到的茄鮝,作者连制法都描写的很细:“才下来的茄子把皮到了,只要净肉,切成碎钉子,用鸡油炸了,再用鸡脯子肉并香菌、新笋、蘑菇、五香腐干、各色干果子,俱切成钉子,用鸡汤煨干,将香油一收,外加糟油一拌,盛在瓷罐子里封严,要吃时拿出来,用炒的鸡瓜一拌就是。”说了半天,也是一道糟菜。

现在醉人心房的糟菜已经纵贯历史长河,遍及大江南北,成为各菜系普遍采用的烹饪方法之一。

传统文化讲座主持稿 篇4

尊敬的各位尊贵来宾:大家下午好!

我是今天公益讲座的主持人刘梦瑶。

为了保证本次讲座完整而有秩序的举行,我要宣布讲座注意事项:

1、请将您的手机调成震动和静音状态,以免影响他人,半分钟完成,现在开始。

2、本会场为无烟会场,请勿吸烟。

3、讲座期间没有休息,请需要如厕的,轻轻走动,不要大声说话。谢谢!

今天在座的都是最有涵养的,最棒的成功人士,请用掌声告诉我:可以做

到吗?

今天的讲座非常的精彩,非常感谢河源市女企业家协会主办本次活动,也非常感谢河源碧桂园·东江凤凰城协办本次活动。

一、介绍河源碧桂园·东江凤凰城

说到房子,想必使我们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一所好的房子能给生活中带来高雅、给家增添多一些温暖,我想,家给到我们的温暖是最可贵的。下面让我们听听美丽的河源碧桂园·东江凤凰城。

总结:碧桂园·东江凤凰城:可能是河源最好的房子,对于碧桂园来说,“给您一个五星级的家”并不只是一句口号,而是碧桂园对品质社区生活的追求。孩子的教育是父母的责任,而在碧桂园的家门口,就能享受国际一流优质教育理念,让孩子从小接受国际教育,爱孩子我们都会给孩子最好。

说到孩子,我们就会想到教育,那我们应该怎么去教育我们的孩子,中华传统文化,在座的我们和我们的孩子了解吗?今天我们就是因想学习聚集在这里,共同学习中华的传统文化。这一次的传统文化公益大讲堂是在河源市女企业家协会会长刘越香在中国妇女第十一次代表大会代表,她在会议期间提出的加强妇女的传统文化教育,引起了广东代表团的共鸣。并且此次大讲堂也传达了中央总书记的会议精髓。今天的传统文化是河源第一届,我们要把传统文化从河源开始出发:做到千家万户、家喻户晓、人人皆知,不但要落地,还要扎根,传给我们的下一代。

二、介绍讲师:张老师

今天的大讲堂,我们非常荣幸邀请到张老师和宋玉平老师,分享他们渊博的知识。

张老师在他的课堂里提倡作为新一代的女性应该自强、自立、自尊、自爱,对女人格外重要。男人成功和女性成功不一样。大家说男人在事业上只能选择成功,女人可以有更多的选择,你不成功,可以选择一个成功的老公,干得好不如嫁得好。尤其在困境当中,寻找出路的女孩子,一定要靠自己,建立“四自”精神基础。总结:张老师的分享让我们重新认识了女性的意义所在,并且我们要成为时尚、智慧、自信、独立、健康并重的新时代女性

三、介绍主讲师:宋玉平老师

他是北京传统文化教育指导师,年青时历尽坎坷,但她在人生的道路上不断探索活着的价值和意义,努力学道,悟道,宣传和传递中华文化,她在全国巡回演讲上百场,是无数人从中收益,是千百个家庭获得幸福,她朴素、低调、以帮助他人得到幸福而荣耀——她就是宋玉平老师

总结:宋老师简单浅显的分享,让我们在场所有的人令人倾佩。传统文化不单单只是他的责任,更是我们为人父母塑造我们的孩子的责任。再次把尊贵的掌声送给我们的宋老师。

四、抽奖环节

五、结束语

现在的社会已经给我们铺垫了一个非常好的舞台,我们能够把自己最大的潜能发挥出来,造福我们的下一代,这时候你就会感觉到你的人生是另一个境界。辉煌的中华民族的今天,我们是其中的一份子,有我们的一份奉献。而不是简单的一次听课任务,要把今天学到的传统文化分享给你的亲朋好友,一代一代的薪火相传。在这里,衷心祝愿每一位女性朋友都能够成为自立、自强、自尊、自爱的新一代女性,同时又是事业成功,又有家庭幸福的女性。

中华传统文化讲座心得精选 篇5

陈老师精选了的讲座视频、报告,大家都在聆听中感悟经典;并在互动交流中分享学习心得。同通过这次学习培训,我享受到了一生中最幸福的时光。因为在这里,我的心灵得到了一次彻底的洗涤,找到了开启幸福人生的钥匙,获得了可终身相伴的财富。感动之余,我还要感恩,感恩李总给了我这样一次拓展眼界、增长智慧的机会。

在以前的学习和工作中接触国学方面的知识不广,只知道是儒家学问,认为学这些也没多大的用处,与自己的关系不大。然而,通过学习,认识有了新的转变。我认为,国学博大精深、历史悠久,几千年来一直是中国人安居乐业,安身立命之文化根基,也一直是中华文化的精神脊梁。中国之所以成为世界上唯一一个文化延绵五千年而没有中断的国家,正是因为有如此深厚的国学文化作为支柱,这种文化一直贯穿于我们每个人的成长历程。把我们祖辈们的经历、体验、方法以及感悟都融入在这些文字中,为我们后人所一一品读,并领悟其中的奥妙他们把这些经典留给我们,是希望我们代代相传,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真正做到学以致用。

外国语学院传统文化讲座总结 篇6

传统文化一直是内涵丰富,意蕴厚重,积淀深层的中国文化宝库中一颗璀璨的明珠。随着现代社会文化的不断发展完善和现代文学文化对传统精深文化的继承,延伸和深化,传统文化教学在现代教育中的重要性和特殊意义不断突出。认真学习传统文化并积极开展相关活动,对外国语学院的学生而言,具有弘扬专业文化知识的时代特色的精神和意义。

一、时间:2010年10月27日

二、地点:文科楼238

三、与会人员:外国语学院英语09、10级学生

四、前期准备工作:

1、划分小组,合理分工,分组进行;

2、集思广益,整合资料,制作讲解材料;

3、申请教室,联系好活动现场指导人员;

4、通知本学院学生并安排座次;

5、准备好活动所需相关物品;

6、检查各项设备及拍照工作。

五、活动现场流程:

1、分发关于本次传统文化创新教育的讲解材料,组织大家分组就座;

2、各组负责人向组员介绍活动内容、流程以及现场指导人员;

3、放映关于传统文化知识的PPT,并由老师加以解说;

4、活动结束后,听取同学们对本次传统文化讲座的意见及建议,并征求同学们对下次的讲座中希望讲解的主题等;

5、组织大家离场,工作人员收拾会场。

六、活动效果:

通过此次活动,大家对传统文化的知识有了更多认识,精神面貌得到了进一步提升。在互帮互学,活跃有序的欢快气氛中,不同年级的同学加深了互相的了解,大家在活跃的课堂气氛中收获了知识。

七、经验总结:

本次传统文化创新教育讲座取得了圆满成功,激发了同学们的热情。全场气氛活跃,达到了此次活动的预期效果。通过此次活动,大家对中国传统

文化有了更多认识,精神面貌得到了进一步提升。在互帮互学,活跃有序的欢快气氛中,同学加深了互相的了解。我们要总结经验,为今后工作的顺利开展夯实基础,积累宝贵经验。

外国语学院团委

专题讲座 篇7

2、安徽医科大学公共卫生学院院长、《中国学校卫生》执行总编辑陶芳标教授

3、苏州大学公共卫生学院副院长、《中国学校卫生》副总编辑徐勇教授

4、蚌埠市科学技术协会副主席、《中国学校卫生》副总编辑袁长江编审^

5、哈尔滨医科大学公共卫生学院武丽杰教授

6、哈尔滨医科大学公共卫生学院王忆军教授

7、广西医科大学公共卫生学院李春灵教授

8、宁夏医科大学公共卫生学院赵海萍教授

9、北京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刘亨辉医师

中国食文化讲座 食肴之将话食盐 篇8

盐是人类最早认识的结晶体之一。在漫长的历史岁月中与人类结下了不解之缘,更与食文化的发展相随相伴。开始,先人们并不知道这么多道理,在原始人类时期,人们过着渔猎生活,啖肉饮血,从动物血肉中很自然地摄取到食盐,所以还不需要刻意去寻求这种物质。到了新石器时代的中后期。农业兴起.食物开始以谷物为主,于是人类就有必要到自然界中去寻找食盐的新来源了。

有盐始知有味,有味才有文化。不论帝王将相,还是普通百姓,皆离不开盐。然而,由于社会不平等,在相当长的一个历史阶段中。生产的盐也分出三六九等。上等盐归帝王享用,下等盐属百姓使用。

相传由孔子编纂的《尚书·商书·说命》中就记载了“若作和羹,尔惟盐梅”。春秋管促认为:“十口之家,十人食盐。”孔子曰:“不得其酱不食”。上古时许多肉菜为淡味。须蘸酱而食。酱即是由肉与盐制成的。

古代中国人将盐视为“百味之祖”、“食肴之将”,将盐称之为“国之大宝”(《三国志》)。氏族社会中据盐泉者才能统治社会并有资格与其他氏族交往。传说历史上黄帝占着盐池(山西运城),蚩尤欲夺,就发动了“阪泉之战”。黄帝联合其他部落,打败了蚩尤,夺回了盐池。炎黄之战也是为了夺盐地。从黄帝之后的尧、舜、禹所立的国都(平阳、蒲坂、安邑)位置来看,都靠近盐池。为了争盐竟然引起大战,可见盐对于古人之重要。

食盐在自然界中的贮存状态有很多种。每年大量雨水将土壤中的盐分溶解,汇成小溪,注入江河,最后奔流入海。海水经日晒蒸发,食盐成分不断浓缩,海水便成为食盐最丰富的资源。据测算,海洋中所储存的食盐约有100多万亿吨,这是海盐。

一些内陆的河流注入湖泊,经不断蒸发浓缩,凝结在湖底和湖滨的食盐就是湖盐或池盐。有些盐湖原来就是海洋的一部分,因地质变动后来成为盐湖。盐湖干涸后堆积了大量食盐,遇到地壳变动而埋入地下,就形成了岩盐,也称崖盐。开井汲水,得到盐水,熬卤取其盐,这就是井盐。

据估计,我们的祖先从新石器时代中、后期,就逐步食盐和采盐了。但无论哪种天然食盐,总混有不少杂质。主要是镁、钙、钾的氯化物和硫酸盐。所以,从天然食盐水中提取食盐、纯化食盐的加工工艺也随之兴起。

我国先民煮海作盐的活动,传说兴起于神农时代。先秦《世本》说:“黄帝时,诸侯有夙沙氏,始以海水煮乳煎成盐,其色有青、黄、白、黑、紫五样。”《尚书·禹贡》记载,夏禹命青州贡盐,表明那时山东的渤海沿岸及泰山一带已是盛产海盐了。

早期的海盐生产方法是淋沙制卤和煮卤成盐,这种工艺一直延续到明代。淋沙制卤,就是利用海沙来吸附潮水带上来的盐分,然后或以人工舀水浸卤,或用潮汐淋洗,来获得较浓的卤水。大约在宋代,发现稻麦杆灰有吸附海盐作用,于是普遍用之。《菽园杂记》说:“烧草为灰,布在滩场,然后以海水渍之,俟晒结浮白,扫而复淋”,即是此法。

宋代的制盐法有两种,一种是熬盐的炉灰在灌水前被撒在田里,并由此而获取凝聚到草木灰上的天然盐。此法具有极大的营养学意义,它可以保证盐里含有海水和草木灰中的钾、碘、镁、铜和其他离子类的微量无机物。草木灰法使中国人与西方相比虽然对盐的摄入量大,而对健康危害较少,盖因其在以植物为基础的饮食中含钾量较高。保持了钠-钾平衡之故。

海盐的晒制法在我国出现较晚,元代时才兴起于福建。约在明代中期的正德、嘉靖之际,在河北沧州兴建了长芦盐场,出现了与现代海盐晒制法基本相似的、完全的晒盐法。此法的大致步骤是:在海滨掘沟待海水浸入。沟旁建数层晒池。这种晒池,长芦、山东、辽宁称为“卤台”,淮北叫“沙格”,闽粤叫“盐埕”,也叫“石池”。涨潮时海水灌满沟渠,退潮后将海水车入最高一层晒池。经曝晒浓缩后逐层放至最低池。此间不断以石莲子等估测卤水浓度。经曝晒后得到颗盐。在清代又融合了意大利人的“天日风力晒盐法”经验。从此晒海盐法完全取代“煎煮海卤”产盐法了。

我国的盐池主要分布在西部和北部,气候干旱或半干旱地带。分布在西起新疆,向东经青、藏、陕、甘、宁、内蒙、晋,直至吉、黑等广大地区中,以山西运城的解池最为著名。《山海经》中有“景山,南望盐贩之泽”之句,所言“盐泽”就是指河东盐池。

解池的卤水是一种多种成分的混合溶液,园氯化钠的溶解度相对于其他成分要小,所以在不断的“集工采捞后”,盐民(亭户)便创造了开畦用卤水晒盐法。据记载,远在春秋时期就已经出现这种亭户了。唐代,畦盐生产已得到大力推广,十分兴盛。至明代。李时珍在《本草纲目》中说:“池盐出河东安邑、西夏灵州(宁夏灵武)。今惟解州种之。疏卤地为畦垄,而堑围之,引池水注入,久则色赤,待夏秋南风大起,则一夜结成,谓之盐南风。”书中提及的南风为热风,既可使卤水加速蒸发,使食盐“一夜结成”,而又稍稍提高了芒硝等的溶解度而抑制了它们的结晶,遂提高了池盐的质量。

井盐产于巴蜀。巴蜀远离海洋却从没缺少过生活用盐。这得益于2亿年前古四川盆地曾经是一个类似于今日中东死海的古盐海。井盐是以凿井的方法开采地下天然卤水及固态岩盐,其主要的“绝活”为凿井技术。

上世纪80年代温哥华世界钻井技术研讨会在有关人类最早钻井史的研讨中,俄罗斯人和美国人正为他们的二三百年的钻井史争辩、激动。当时的中国代表却一语惊人:“我们中国人早在一千年以前就已经能用钻头掘到几百米深了。”

著名的英国科学史专家李约瑟博士在其《中国科学技术史》中曾有鲜明的论述:“今天在勘探油田时所用的这种钻探深井或凿洞的技术,肯定是中国人的发明,这种技术在汉代就已经在四川加以应用,不仅如此,他们长期以来所用的方法。同美国加利福尼亚州和宾夕法尼亚州在利用蒸汽动力以前所应用的方法基本相同,开创了机械钻井的先河……”

中国学者也早就注意到了李约瑟博士文中提及的深钻技术,中国古代文献中也有诸多记载,但准确的时间应该被界定在宋代。苏

东坡的《蜀盐说》中写道:“蜀去海远,取盐于井……自庆历皇以来,蜀始创‘卓筒’。用圜刃凿,如碗大,深者至数十丈;以巨竹去节,牝牡相衔为井,以隔横入淡水,则咸泉自上。又以竹之差小者出入井中为桶,无底而窍其上,悬熟皮数寸,出入水中,气自呼吸而启闭之,一筒致水数斗。凡筒井皆用机械,利之所在,人无不知。”东坡居士之所以伟大,是因为他不只是一位文学家,他的《蜀盐说》还让中国人的这项伟大发明没有成为一段消失的历史。

西方人罗伯特·K·G·坦普尔也在《中国:发明与发现的国度》中认为,是中国宋代盐井钻井技术直接引发了西方现在钻井技术的发明。就连现在的机械钻井取盐、采石油、采天然气都是在卓筒井技术的基础上演变而来的。

中国的学者们为了查找证据,深入四川盆地。走遍千山万水,在大英县找到了始创于北宋庆历年问(公元1041-1048)的千年卓筒井传世之地,发现了中国古文明的活化石。在大英县卓筒井镇,盐工们正像一千年前这里的宋代一样,用竹片和竹筒从地下120米处提取制盐的卤水。而井口只有一只碗口的大小,所使用的挖井技术在宋代就可达到地下1000米的地方。设备看来很土。吊上引杆,接上汲筒,蹬几下吱扭的羊角车。再拽住强韧的篾绳,百来斤的装满卤水的汲筒就从海碗粗细的竹井口被提上来,钩开筒底的牛皮线,白花花的卤水一下就喷涌到填了胎的竹篓子里。在卓筒井前方几十米外的半山腰上一座粉墙黛瓦的房子上冒着熬卤的袅袅青烟,当地人都到这大顺灶柜上买“花盐”,有时候还要些刚出井的卤水,沉淀一下用来制做泡菜,那泡菜格外的脆口咸香。食文化学者熊四智先生说,川菜鲜味鲜在哪里?鲜就鲜在使用的是自贡井盐。

蜀地开采井盐大约创始于战国时期,据晋人常璩所撰《华阳国志·蜀志》载:“周灭后,秦孝文王以李冰为蜀守。冰能知天文地理……又识水脉。穿广都盐井,诸陂地。蜀于是有养生之饶焉。”李冰在带领巴蜀百姓开山移土、修筑都江堰工程时,可能同时发现了成都平原的地下卤水。开凿井盐,既富国利民,又推动了凿岩穿井技术,他的这项伟绩毫不逊于在水利方面的贡献。

自秦初李冰开凿广都盐井直到赵宋初年为大口浅井的初始时期。北宋时,川民们发明了“卓筒井”小口径凿井技术,被誉为“石油钻井之父”。至于煮盐,川民们早在三国时期就已开始用天然气为燃料来熬制井盐,方法叫做“敞锅熬盐”,虽然历代在操作工艺细节上都有改进,但基本方法一直延续至今。

在中国,人们对于盐的需要,由生存、生理的需要扩展到对调味的需要、心理的需要而成为一种食文化审美的需求。

在中国各大菜系的烹饪中,无不包含用盐的学问,即使在其他类别食品中也离不开用盐的艺术。如食糖中加盐味更甜,醋里加盐味更鲜等。

盐与茶、酒关系密切。茶圣陆羽讲究煮茶用盐调味。藏族的酥油茶至今还要放入酥油和盐巴。国酒茅台发端于“蜀盐走贵州,秦商聚茅台”,是川盐的兴起促进了美酒的发展。

人类食盐的发展轨迹离不开海洋这个生命的摇篮。故而人类进化几百万年来对咸味就有着天生的嗜好。在寻找咸味食品的漫长过程中,先人发现咸水和盐结晶,人们开始食用粗盐,近百年开始用精盐,近二三十年又出现了低钠盐、加碘盐、锌盐、铁盐、钙盐、硒盐、调味盐和竹盐等多品种盐。虽然过量摄入盐(平均6克)有害健康,但维持人体几十种元素的平衡盐是健康的关键因素。因而,盐是人类生存必不可缺的食物。

孝道文化讲座总结 篇9

中国传统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其中“孝”是儒学伦理道德的核心内容之一。孔孟时期,出现了阐发儒家孝道观的经典著作《孝经》。历代儒学之士都大力宣扬“孝道”;封建帝王也利用“孝道”来为自己的统治服务;这二者的合力在民间的影响就是《二十四孝》的产生和流传。

通过学习孝道、传统文化,践行孝道、践行传统文化,从陌生甚至不接受到真真切切的践行传统文化,从根本上让受益的人在行为和思想上对传统文化认知感受,去影响社会上更多的人。在讲座学习过后,积极分享了学习心得,对自己的亲人和大众表达的感恩之情。分享说:“诵读《孝经》能洗涤心灵,教我做一个孝顺的人和有利于社会的人。”焦荣贵分享说:“通过参加此次讲座,学习到中国传统文化孝道的精髓,深感平时对父母关心太少,亏欠太多。”同时他还在课堂上向自己的母亲表达感恩之情。这一举动感动了在场的每一个学员。

党支书说:我们要以党员干部为重点,开展好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形成为民务实清廉的党风政风,带动形成良好社会风尚。以广大群众为依托,大力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大力弘扬中华优秀传统美德,不断提升广大群众的文明素质和社会文明程度。凝聚精神力量,建设精神高地。

讲座传统文化 篇10

为期7天的中华传优秀统文化学习,作为一民教育,让我如沐春风,受益匪浅。本次学习以“学习中华传统文化,做有道德的教育者”全国暑期班主任培训为主题。培训过程中,诸位专家从“孝道”

入手,抓住当前普遍而在的社会问题根源,围绕《论语》、《大学》、《中庸》、《弟子规》、《孝经》、《诗经》等国学经典剖析中国古代感恩、谦卑、敬畏的三种教育方法,从仁、义、礼、智、信角度对什么是教育、如何去教育等方面作了详细诠释,并结合身边的典型例子,从中国传统文化角度出发,对现有的教育、德性的本源问题作了全新的解释,引经据典、谈古论今、活学活用,令在场所有教师得到了一次心灵上的洗礼,现场多次响起雷鸣般的掌声,许多教师感动的泪如雨下。下面是自己四天培训学习的点滴体会,与大家分享。

一、精彩课程。课堂上一个个真实故事引发的思考,结束时90度鞠躬礼及《感恩词》让我们心存敬意。以位音乐老师的《德音雅乐》及《孝亲感恩歌曲学唱》课程给整个大讲坛带了歌声、笑声还有感动的低泣声。悠扬甜美的《生命之河》在义工老师们曼妙手语舞姿中展开,让与会学员感受《生命之河》滋润心田。用心去唱一首好歌,就能净化歌者的内心;用心去听一首好歌,能涤荡听者的灵魂。一个个中国优秀的传统美德经典故事和一首首优美的感恩教育歌曲诠释了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内涵,深深的感染了全场学员,互动渐入佳境,全场不时爆发出阵阵掌声。情到深处,学员们还不时发出动情的低泣声。

二、温情服务、据悉,为大讲坛服务的十几个义工都是来自各行各业,他们以帮助别人为乐,他们把帮助别人当成个人修行的方法之一。他们一次次90度鞠躬迎侯,轻言慢行,半蹲在地上擦拭会场的每一个角落,用半蹲的姿势为在场的贵宾和授课老师端茶送水,他们用真诚的微笑温暖每一个人,他们身体力行践行《弟子规》,他们用言行践行道德礼仪,宣扬传统文化。每当听到一声声“老师,早上好!”、“老师,下午好!”“老师,您辛苦了!”“老师,请愉快用餐!”等等温馨话语,我们恍惚来到了一个文明和谐的世外桃源。

三、专心学习。本次大讲坛所有学员均是来自一线的老师,他们排除一切干扰,参加为期7天的学习,时间长、人数多,但会场秩序井然,学员们完全融入到了和谐、宁静、纯粹的吸收经典文化的氛围中。授课中老师生动风趣的演讲,深入浅出的报告,深深吸引了全体的学员,大家无不认真听课、细心笔记。对我来说,这是一场心灵之旅,所有人在都聆听中感受传统文化的精华,在感动中汲取师德的正能量。

四、心存感恩。松花江的王琦老师把弘扬中华传统文化当作事业来做,他们要把老祖宗留下的宝贵精神财富传承下来,让我们的民族越来越强大。这也是我们每个中国人的`责任,更是我们做老师的职责,让我们从我自己做起,大力倡导中华传统文化进校园,做中华传统文化的学习者、传播者和践行者。努力教育学生继承和发展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美德,深刻学习国学经典,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道德观,为让这个社会变得更加美好,更加和谐尽到一个老师应尽的责任。

讲座传统文化 篇11

这场讲座不仅吸引了大批中国传媒大学的师生,许多外校的同学也慕名而来,现场座无虚席,甚至有许多同学站着听完了讲座。苑利博士的讲座信息量大,深入浅出,幽默诙谐中却处处充满了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深刻剖析与精辟理解,在座的听众无不拍案叫绝,现场气氛十分热烈。这让原本定为三个小时的讲座不得不延长了一个小时。

讲座分为讲解和现场提问两个环节。讲座过程中苑利博士向我们讲述了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现状及保护,让听众了解了那些不为人知的文化现象背后的奥秘,而苑利博士走遍全国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实地探访也让听众们感受到了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浓郁地域色彩与独特魅力,苑利博士还举了大量鲜活有趣的例子:钻木取火的正确方式是什么?哈尼族的蘑菇房长什么样?“入窑一色,出窑万彩”的钧窑为何如此金贵…一妙语连连风趣幽默的讲解使活动现场气氛十分活跃。

三小时的讲解环节结束后,苑利博士也与在场学生进行了互动,同学们踊跃提问,表达了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独特见解,苑利博士精辟的解答也使大家意识到作为新的一代肩上所应承担的文化传承责任。

《金匮要略》讲座 篇12

中医论病, 以虚、实为两大纲领, 故虚劳病在中医书中是一个极其重要而广泛的病证。一般分为阳虚和阴虚, 气虚和血虚。从细分析又有五劳 (肺劳、心劳、脾劳、肝劳、肾劳) 、六极 (筋极、骨极、血极、肉极、精极、气极) 、七伤 (阴寒、阳痿、里急、精漏、精少、精清、小便数) 等, 总之《内经》所说“精气夺则虚”, 也是习惯所谓“积虚成损, 积损成劳”。兹将现代的分类辨证法简述如下:

阳虚:怕冷, 气短, 喘促, 自汗, 食欲不振无味, 泛吐作胀, 小溲频数清长, 大便泄泻, 阳痿等证。

阴虚:心悸怔忡, 潮热, 盗汗, 干咳, 吐血, 遗精, 骨蒸, 妇女崩漏等证。

气虚:呼吸气短, 动则喘促, 懒言, 自汗, 面色苍白, 目无精彩等证。

血虚:头晕, 目花, 朝凉暮热, 面色不华, 皮肤甲错, 月经涩少或闭阻不通等证。

这类症状很难悉举, 并且阳虚和气虚、阴虚和血虚也难截然划分, 大概气虚偏重于脾经, 血虚偏重于肝经, 与阳虚或阴虚的着重于肾阴或命火, 并概括全身机能衰退或物质缺乏有所区别。如果把《金匮》所述虚劳证16条依照上面分类, 大致是:

属于阳气虚者:

夫男子平人, 脉大为劳, 极虚亦为劳。

人年五六十, 其病脉大者, 痹挟背行, 若肠呜, 马刀挟瘿者, 皆为劳得之。

脉沉小迟, 名脱气, 其人疾行则喘喝, 手足逆寒, 腹满, 甚则溏泄, 食不消化也。

虚劳里急, 诸不足, 黄芪建中汤主之, 于小建中汤内加黄芪一两半, 余依上法。气短胸满者加生姜, 腹满者去枣加茯苓一两半, 及疗肺虚损不足, 补气加半夏三两。

虚劳腰痛, 少腹拘急, 小便不利者, 八味肾气丸主之。虚劳诸不足, 风气百疾, 薯蓣丸主之。

属于阴血虚者:

男子面色薄者, 主渴及亡血, 卒喘悸, 脉浮者, 里虚也。劳之为病, 其脉浮大, 手足烦, 春夏剧, 秋冬瘥, 阴寒精自出, 酸削不能行。

男子平人, 脉虚弱细微者, 喜盗汗也。

脉弦而大, 弦则为减, 大则为芤, 减则为寒, 芤则为虚, 寒虚相搏, 名为革, 妇人则半产漏下, 男子则亡血失精。

虚劳虚烦不得眠, 酸枣仁汤主之。

五劳虚极, 羸瘦, 腹满不能饮食, 食伤, 忧伤, 饮伤, 房室伤, 饥伤, 劳伤, 经络荣卫气伤。内有干血, 肌肤甲错。两目黯黑, 缓中补虚, 大黄虫丸主之。

属于阴阳并虚者:

男子脉虚沉弦, 无寒热, 短气里急, 小便不利, 面色白, 时目瞑, 兼衄, 少腹满, 此为劳使之然。

男子脉浮弱而涩, 为无子, 精气清冷。

夫失精家, 少腹弦急, 阴头寒, 目眩发落, 脉极虚芤迟, 为清谷、亡血、失精。脉得诸芤动微紧, 男子失精, 女子梦交, 桂枝加龙骨牡蛎汤主之。

虚劳里急, 悸, 衄, 腹中痛, 梦失精, 四肢酸痛, 手足烦热, 咽干口燥, 小建中汤主之。

这样的分类是不能完全满意的, 原因在于临床上往往阴阳虚证错杂, 不能单纯地归于哪一个方面, 故阴阳并虚一类须特别留意加以分析。要注意是因阴虚而致阳虚, 或因阳虚而致阴虚, 还要注意其由于阳虚或阴虚而引起的其他症状, 或因其他症状引起阴虚或阳虚。笔者认为单纯的阴虚或阳虚不难认识, 严重情况非常少见, 所有阴虚或阳虚的重证, 多见阴阳俱虚一类。比如《伤寒论》载的太阳病因发汗而造成的亡阴证, 用桂枝加附子汤, 所以说“逆漏不止, 其人恶风”是亡阳, “小便难, 四肢微急, 难以屈伸”便是亡阴, 正因阴阳俱虚, 遂觉危急了。笔者认为:阳虚证不到阴分亦虚不死, 阴虚证不到阳分亦虚不死, 阴虚和阳虚虽似两个阵容, 但在临床上有其不可分割的形势。必须明了它单纯的、复杂的以及相互关系, 才能掌握轻重缓急, 实为治疗虚劳病的重要关键。

听文化素质讲座有感 篇13

一、引言

已经不记得第一次听说“艺术人文“这个词是在什么时候了,但却很清晰的记得曾经为了上海艺术人文频道的节目而在电视机前苦苦等候,曾经对节目中嘉宾的侃侃而谈叹服不已,曾经对“艺术人文”充满了无尽的向往。虽说艺术无处不在、人文无处不存,但却不曾想与“艺术人文”如此近距离、如此专业与系统的接触却是以这样一种系列讲座的形式。

以笔者之见,艺术人文系列讲座,它所传递的是一种艺术的魅力,它所呈现的是一种人文的亮点,它所关注的是具有经典价值与意义、对弘扬与推动中华民族传统文化有充分作用、有利于提升广大受众文化品位的艺术元素。它以系列讲座的形式为我们提供了一个多样性、多重性的文化选择空间,向我们展示了一个技术之外的绚烂天地,极大地增强了我们的文化底蕴,为我们以后的成长和发展奠定一个更加广泛和全面的基础。

二、讲座主题概述

归结起来,我所听“艺术人文”系列讲座的场次共有八场,下面将对它们的主题内容进行一一概述。

在戴嘉枋老师所主讲的《文革中的样板戏音乐研究》讲座中,戴老师着重介绍了 “样板戏”的发展的三历程或是三阶段,并以视频的方式让我们去近距离的接触各个历程中的一些主要样板戏。如第一拨的《沙家浜》、《红色娘子军》、《白毛女》等;第二拨的《红灯记》、《黄河》以及第三阶段的一些作品。

在戴锦华老师所主讲的《流行代际与文化韵味》讲座中,戴老师首先回顾了2011年《哈利波特》最后一部电影宣传之时铺天盖地的狂欢气氛,以及弥漫在这种快乐气氛中的怀旧和感伤。戴老师也高度评价J.K.罗琳的小说原著,她说:“小说中的‘英雄’情结虽然是常见手法,但罗琳的独到之处正在于为其增添了一幅人皆熟悉的校园生活场景”。紧接着戴老师用精美的幻灯向同学们展示了《哈利波特》电影系列的拍摄场景,并对《哈利波特》的文化进行了深入的解读。

在陈履生老师所主讲的《20世纪中国水墨画的时代流向》讲座中,陈老师首先道出了选择这一讲题的原因:20世纪中国水墨画的发展和变化有着深刻的社会背景,不仅是水墨画,与之相应的社会的方方面面都发生了变化。紧接着,陈先生开始梳理中国水墨画的历史脉络,从晚清民国一直谈到文革。对国画如何表现大跃进、人民公社等时代内容进行了栩栩如生、且启人深思的解读。

在岛子老师所主讲的《后现代艺术的特性》讲座中,岛子老师首先分析了何为“后现代主义”?紧接着,岛子老师将后现代艺术放在建筑领域内进行讨论,提出后现代艺术在建筑这一批量生产与不同价值观念激烈冲突的领域内,可以得到淋漓尽致的彰显。讲座中,岛子老师还介绍了后现代主义与大众艺术以及通俗艺术的对话以及行为艺术。

在陈醉老师所主讲的《裸体艺术与人类文化》讲座中,陈老师首先界定了什么是裸体艺术,并且对中国古代为什么没有裸体艺术从政治和文化等角度加以了阐释。紧接着,陈老师便开始介绍裸体艺术是如何传入中国的,以及传入后在我国发展的三阶段历程。

在肖鹰老师所主讲的《消费文化与身体美学》讲座中,肖老师以曾经轰动一时的社会新闻—— “超生”王贝因整形失败而在手术台上失去了生命和年近六旬的影视明星刘晓庆因整形而变成“美丽的玻璃娃娃”,顺势引出了整形美容的话题。接着,肖老师比较了历史上中西传统艺术中不同的女性美。肖老师在讲座中还提出了面对消费主义横行霸道的解决之法,即重建真正的身体美学。

在丁夏老师所主讲的《历史在文学里成长-明清小说与中国历史的重构》讲座中,夏老师开宗明义地表示,我国的著述起源于史官,丁老师引用龚自珍的《古史钩沉论》,说明了史官和史学在中国历史上处于文化的顶端这一文化事实。讲座中,丁老师着重介绍了明清历史演义叙述了怎样的通俗历史体系,其中提到了《三国演义》等名著。最后,丁夏教授总结说,历史史书也好,小说也好,它们所构成的历史,其实都是文学的历史。

在张尚德老师所主讲的《禅与人生幸福》讲座中,张老师主要向我们介绍了禅的一些具体内容以及何为人生幸福,并深入阐述了禅与我们的人生态度、人生幸福之间的具体关联。

三、被否定的时代有没有亮点?

被否定的时代有没有亮点?我们应不应该去一个被否定的时代中寻找亮点?第一次思考这个问题,是在听完戴嘉枋老师所主讲的《文革中的样板戏音乐研究》讲座之后,记得戴老师在讲座的最后总结说:细细刨开“样板戏”这段历史,其中还是有值得借鉴的东西,纯粹从艺术角度,还是有很多汲取的地方,就样板戏而言,当年《芭蕾舞》、《红色娘子军》等剧的创作与经验以及对于京剧音乐的改革,都有很高的成就。这席话深深的触动了我。

众所周知,文革是被否定了的,但是文革被否定也许我们不能说文革那个时代被否定,更不能说文革中的所有东西都应该被否定。在理解文革的时候,我们更应该多一份辩证与深入思考,理性和客观的去看待这样一个时代给后世所遗留下来的一些东西,真正的做到实事求是、就事论事。不能因为江青在政治上的错误而去否定在江青主持下创作完成的 “样板戏”、也不能因为“样板戏”与文革联系在一起是文革的产物而不否定,因为这不但是对“样板戏”创作者本身的一种不公,更是一个国家和民族的一种损失和悲哀。推而广之,我们也不应该封建制度、资本主义制度是一种剥削人的制度而去对它们加以全盘否定,我们应该清醒的看到它们中的一些个别的制度对于今天社会治理的重要意义。在改革开放及全球化的进程中,也许我们真的应该多一点宽广的胸怀,多一份理智的头脑,多一种辩证的思维,唯有如此,才能真正的去实现这个社会的公平与繁荣。

四、文化素质教育讲座意见

陈大惠传统文化论坛讲座—观后感 篇14

近日,我有幸聆听了著名学者陈大惠先生关于中国传统文化的论坛报告,对这位大师的广博学识深表佩服,特别是对传统文化的解读,可谓是首屈一指,在当代中国,特别是在这物欲横流的现实社会,传统文化已被人们抛之脑后,改革开放以来,中国乃至世界的社会经济高速发展,现如今,在人们极力推进社会大发展的同时,为了发展而利欲熏心的现象屡屡发生。如今社会,传统文化中的精华,如《论语》、《弟子规》等等中华文学、道德的灵魂之作对人类的精神发展教导作用越来越小,我想,我们不该抛弃它们,作为当代大学生,我们的责任是保护并继承中国传统文化,现如今,我们的传统文化是否还存在?更别说是如何继承了!陈大惠这位传统文化大师对此做出了独到的见解!

在这次观看中,对我印象最深的就是陈大惠老师对“道德”的深刻讲解,何为道德?如今社会,人们积极倡导加强思想道德建设,职业道德、社会道德、学生道德、伦理道德、思想道德等各种道德像牵线绳一样牵引着人们走向规范化、正确化的道路。传统文化中,“道”就是自然规律,万物演变规律、历史沧海桑田的变化均属于“道”的范畴。那么,“德”又指的是什么呢?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德”一直伴随着传统文化的发展而不断完善,在古代,并无“德”这一字,代替它的则是通假字“得”,“得”意为得到、获得,在社会发展及演变过程中,人们得到、获得想要的事物可以通过不同的手段,可以卖、借、租,也可以偷、抢等,同样是得到、获得自己想要的事物,但为

何手段差异如此之大?所以,从古到今,各位学者、思想家会将“道”与“德”相结合,通俗的讲,只有遵循万物发展规律的得到、获得事物才能简单的称为道德,只有这样,社会才能和谐发展,人类才能稳步前进。去年,“扶还是不扶摔倒老人”的问题在全国引起了一阵轰动,面对此问题,从道德方面来说,“扶”是必须的,然而,人们总会害怕自己摊上事,面对此现象,我也很难选择,但是,如果“道德”一词真真切切的深入人心,不是虚假的口头言语,当“道德”成为全人类的共同信仰,那么,怕摊上事、赖人的现象就不会在发生了,就像是佛教里所说的那样,只要有信仰,才能一心向善,社会才能和谐的发展。鲁迅,中国近代著名作家、思想家、革命家,他对这个问题也有着同样的见解,在他的长篇小说《呐喊》中写到,当车夫毫不犹豫的扶起摔倒的妇人时,瞬时间他感觉自己是如此渺小,车夫的形象如此高大。可见,鲁迅在当时不安的社会中就有着如此高的见解,所以,如此发达的社会,更应该有崇高的思想道德。

《三字经》、《道德经》在当今社会中的地位越来越高,它是从高度文明的中国古代总结而来的,伟大的思想家们将他们的思想结晶传给我们,而我们呢?从中学到了什么?是否运用到人类、社会的发展中去?《三字经》开篇以“人之初,性本善”为头,意为每个人生下来原本是一心向善、天真无邪的,俗话说“近朱者赤、近墨者黑”,通过社会这个大环境的不断洗礼,人们的思想道德越来越淡,更不要说指导人们更好的发展了。

中国传统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在五千年中国的发展史上起

到了不可替代的作用,从古到今,它像是华夏儿女的精神食粮一样,从伦理道德、思想理论、治国理家、社会发展等各个方面诠释了传统文化的重要作用,古代中国为何有着伟大的华夏文明,就是因为传统文化的作用,现如今,人们不断追求和谐社会、追求人类社会文明,各种口号遍布于大街小巷、城里城外,然而,这种方式的继承与发展中国传统文化只会是治标不治本,宣扬中国传统文化,更重要的是落实到行动,将传统文化的精髓存在于人们心中,在学习和生活中加之运用,这样在全社会才能形成普遍的道德观念。

《金匮要略》讲座 篇15

中医诊断黄疸病, 除观察目黄、溲黄的深浅及肤色的鲜明积滞外, 特别重视全身症状, 如发热和胸腹部病变等。也就是说, 中医治疗黄疸以辨证为依据, 或汗、或吐、或下、或利尿, 方法并不简单。《金匮》上指出了谷疸、酒疸、女劳疸等, 是指病源而言, 若从性质来分, 只有如下两个方面:

1湿热

1.1夫酒黄疸, 必小便不利, 其候心中热, 足下热, 是其证也。

1.2酒黄疸者, 或无热, 清言了了, 腹满欲吐, 鼻燥, 其脉浮者先吐之, 沉弦者先下之。

1.3酒黄疸心中热, 欲吐者, 吐之愈。

1.4酒疸下之, 久久为黑疸, 目青面黑, 心中如啖蒜韭状, 大便正黑, 皮肤爪之不仁, 其脉浮弱, 虽黑微黄, 故知之。

1.5师曰:病黄疸发热、烦喘、喘满、口燥者, 以病发时火劫其汗, 两热所得, 然黄家所得从湿得之, 一身尽发热, 面黄肚热, 热在里当下之。

1.6脉沉, 渴欲饮水, 小便不利者, 皆发黄。

1.7腹满, 舌 (当作身) 萎黄, 躁不得睡, 属黄家。

1.8谷疸之为病, 寒热不食, 食即头眩, 心胸不安, 久久发黄为谷疸, 茵陈蒿汤主之。

1.9黄家日晡所发热而反恶寒, 此为女劳得之, 膀胱急, 少腹满, 身尽黄, 额上热, 足下热, 因作黑疸, 其腹胀如水状, 大便必黑时溏, 此为女劳之病, 非水也, 腹满者治, 硝石矾石散主之。

1.10酒黄疸心中懊或热痛, 栀子大黄汤主之。

1.11诸病黄家, 但利其小便, 假令脉浮, 当以汗解之, 宜桂枝加黄芪汤主之。

1.12黄疸病, 茵陈五苓散主之。

1.13黄疸腹满, 小便不利而赤, 自汗出, 此为表和里实, 当下之, 宜大柴胡汤。

1.14诸黄腹痛而呕者, 宜柴胡汤。

1.15诸黄, 猪膏发煎主之。

2虚寒

2.1阳明病脉迟者。食难用饱, 饱则发烦头眩, 小便必难, 此欲作谷疸, 虽下之, 腹满如故, 所以然者, 脉迟故也。

2.2黄疸病小便色不变, 欲自利, 腹满而喘, 不可除热, 热除必哕者, 哕者小半夏汤主之。

2.3男子黄, 小便不利, 当与虚劳, 小建中汤。

正因黄疸病以湿热为多, 故《内经》曾有“湿热相交民病瘅”的条文, 后来朱丹溪也有:“如盦相似, 湿热久罨, 其黄乃成”的说法。那么本篇的主要方剂只有茵陈蒿汤, 其他都是随证施治。但这里可以得出仲景的治疗规律。

当汗证———脉浮。

当吐证———心中热欲吐者, 腹满欲吐, 脉浮。

当下证———热痛, 寒热不食, 发热烦喘, 胸满, 口燥, 脉沉弦。

当利尿证———膀胱急, 少腹满, 小便不利而赤。

当温证———脉迟, 食难用饱, 小便难。

当补证———虚劳。

尤在泾说:“黄疸之病, 湿热所郁也, 故在表者汗而发之, 在里攻而去之, 此大法也。乃亦有不湿而燥者, 则变清利为润导, 如猪膏发煎之治也。不热而寒, 不实而虚者, 则变攻而补, 变寒为温, 如小建中之法也。如有兼证错杂者, 则先治兼证而后治本证, 如小半夏及小柴胡之治也。仲景论黄疸一证, 而于正变虚实之法, 详尽如此。”

本小结说明《金匮》对黄疸病的正治和变法, 非常惬当。所以我们不能执一个方来决定大局, 仲景的用药也并不是单纯的, 如茵陈蒿汤就结合了清、下、利尿三个方面, 栀子大黄汤就是吐法和下法, 既有栀子大黄汤又含小承气汤一部分作用的合剂。故需要分析, 也要综合, 才能得出正确的治疗方案。

今天的讨论暂且到此。

结束语《金匮要略》重点学习暂告结束, 由于笔者学识和经验均有限, 虽然企图用心把《金匮》加以整理, 做到古为今用付诸于临床为己愿, 但毫无疑问是不够的, 并且还存着许多缺点和错误, 有些问题还未解决。因此, 笔者诚恳接受广大同道和读者多提宝贵意见和建议, 为更好地继承和发扬祖国医学遗产, 共同作出新的贡献!

讲座传统文化 篇16

臧副书记代表分公司党委对大家为分公司宣传工作所作出的积极贡献表示衷心感谢,并对在座通讯员提出了要求和希望。她讲到,宣传工作同东航的稳定发展紧密相关,要全面贯彻落实东航股份公司和分公司关于宣传工作的要求和部署,站在政治的、全局的、战略的高度,发挥宣传工作统一思想、凝聚力量的作用,唱响主旋律,在分公司上下形成和谐健康发展的强大合力。臧副书记希望大家始终保持饱满的工作热情和精神状态,为分公司“做东航最好”提供强有力的思想保证和舆论支持。

分公司特别邀请了《中国民航报》副总编杨少卫为大家讲授新闻、通讯等写作技巧。杨老师讲到,新闻要到一线去找、要从各种会议和总结里找、要从行业内外各类媒体中找。写文章好比做菜,各种素材要用心烹调,才能打动编辑和读者。独特的视角是写好文章的第一要素,而活用数字和新闻语言,则会使文章简洁有力,令人印象深刻。杨少卫还讲到,写人物通讯切忌“高大全”、刻意编造事迹、不合理的想象,最重要是抓细节。希望大家在写文章时牢记“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办”九个字,并用西班牙足球队队训“努力、天赋、专注、谦卑”与大家共勉。

短短的两个小时,杨老师结合自己的亲身经历,声情并茂,与大家分享了十几个新闻案例。通讯员们意犹未尽,受益匪浅,纷纷表示通过培训开拓了眼界,使创作思路更加清晰,对以后做好宣传工作大有帮助。

下午进行的新东航企业文化讲座,由党委工作部副部长陈膺楠主讲。他运用精心制作的ppt,从企业文化概述、东航和东航企业文化发展历程、企业文化学习心得三个方面,引经据典、深入浅出,重点解读、宣贯了新东航企业文化,与大家进行了交流互动。他希望大家理解认同并自觉贯彻新东航企业核心理念,将其真正融入日常工作生活中,超越自我、专注事业、升华心态、严格自律、快乐工作、幸福生活,为实现成为东航最好的分公司的目标、把东航打造成世界一流的航空运输企业而共同奋斗。

随后,大家认真填写了新东航企业文化调查问卷,并对分公司的发展提出了想法和建议。

上一篇:如何答政治问答题下一篇:我的童年语录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