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歌文化讲座

2024-05-14

红歌文化讲座(共5篇)

红歌文化讲座 篇1

红歌欣赏

以前对红歌总是敬而远之,在我看来,它离我们太遥远了,对我们来说它太严肃太沉重,已经不是我们这代人所能理解和欣赏的。但这一次听完王老师的红歌欣赏,却发现其实并不是这样。我惊讶的发现,自己在听着那些歌的时候,竟然会动容到落泪,歌唱家那种满腔的爱国之情、感激之情让人无比感动。

其实对于音乐,我一直有个误区,觉得音乐是要去理解和剖析的,而王老师告诉我们,音乐是用来感受的,正如贝多芬的命运交响曲其实本只是第五交响曲,是后来人感受推测而添加了命运一词。对于音乐,只要用心感受了,你的心会告诉你你听到的是什么,你是想要落泪还是微笑。更让我惊奇的是,我首次知道了音乐是可以玩的,并不是你要把它摆在高高的地方,你和它中间隔着一道鸿沟,而是近距离地和它交融在一起,用你的身体去舞动、去制造音符,用杯子、桌子甚至方向盘去敲击节奏,那种律动和享受让我们视频外的人都感同身受。

那么对于红歌,我们是不是也能用另一种方式—不是仰望和敬而远之,而是用心去触碰它感受它。在课上所听到的那些歌,我不认识演唱的那个人,也不了解他们写这首歌的缘由,更不知道他们创作的历程,但是我能感受到它们都是那么美妙和动听,不止是旋律节奏美,那种心中赤忱的情怀才最让人动容。

课上令我感触最深的就是那首《绣金匾》了,在怀念周总理的大型情景音乐会上,八十高龄的郭兰英重返舞台再现她传唱的经典之作《绣金匾》。开始演唱时,老人的声音里就带着明显的哭腔。当唱到“三绣周总理”时,老人的情绪开始失控,几乎不能正常演唱,但她还是用尽全力唱完最后一句,那句“我们热爱你”实在蕴含了万千情感,以致于我最终还是没忍住落下了眼泪,那时我看了旁边一眼,我的同学也是热泪盈眶,不能自已。而大家无比热烈的掌声代表我们都是感同身受。

其实到了现在这个年代,让我们听到流泪的歌基本已经销声匿迹了,那些流行歌曲的确脍炙人口遍地开花,在近些年时间里,中国流行音乐上升趋势的幅度的确惊人,但是直击心灵的歌曲实在少之又少,我们的节奏实在太快,听歌听到泪流满面的经历对我们来说应该无比陌生。但在这样一节思政实践课上,我们就这样猝不及防地流下眼泪,那一刻看着那么多人动容的面孔,丝毫不觉得狼狈,甚至有些欣喜,欣喜自已的心还是柔软的是爱着这个国家的;也有些羡慕,羡慕当时的人们与周总理如此深刻的感情,那时的人们没有现在的条件,但心灵的满足感却远超与我们;而最多的,是我们感受到老人对于祖国,对于周恩来总理的无限热爱,这一种爱,所有的中国人都应该是,如今确实有那么多我们对国家的埋怨和吐槽,但我们又确实爱着我们这个国度,盼着它越来越好。因此这一种血液中骨子里的动容足以让我们流泪。这就是红歌独有的质朴情怀。

当然,红歌里有这样深情无限的,也有不乏清新悦耳,婉转动人的。例如我特别喜欢的《让我们荡起双桨》便是欢快轻松,让人听了心境十分畅快明朗,还有一首《歌声与微笑》旋律十分朗朗上口,纯净明快的歌声很是打动人…还有许多我们耳熟能详的歌曲,其实,红歌离我们并不遥远。音乐无国界,更无时代之界,经典永不会老,而是历久弥香,愈发醇厚醉人!

红歌文化讲座 篇2

一、红歌文化在高校中的教育功能

(一) “红歌”文化的美育功能

所谓美育, 指的是通过将音乐、美术等形式结合起来, 从不同的角度出发, 让学生们感受到世界是美的, 美是存在于世界之中的。通过美育教育, 可以培养学生们的审美能力, 陶冶情操。美育教育的形式有很多, 其中以音乐为主的美育方式起着相当重要的作用。红歌作为一种音乐形式, 自然首先就担当着美育教育作用。将红歌引入到高校当中, 学生们通过传唱红歌, 可以在歌词中感受到当时共产党人员的艰苦朴素、可以感受到当时劳动人民不怕牺牲、敢于牺牲的精神, 通过红歌的曲调, 学生们可以在红歌曲调的阴阳顿挫中感受到红歌所传递出一种催人奋进的精神力量。

(二) “红歌”文化的德育功能

“红歌”, 作为中国红色经典中的一个非常重要的部分, 他的地位与中国的五星红旗、中国共产党、红领巾等事物相同, 共同折射出中国所特有的红色精神文化, 并通过这种文化这些孕育了新中国的元素己根植于中华大地与中华儿女的心灵深处, 并以一种生动、直观的感性形式展现出强大的德育功能。

在高校校园里, 红歌的流行可以不断提升学生的道德修养, 这主要是与红歌内部所包含的精神文化有着密切的关系。我们都知道, 红歌的创作中包含着中国无数个烈士英雄们的光荣事迹, 他们自身的事迹感染着以后的每一代中国人, 当高校大学生们听或者唱红歌时, 他们能够很好的感受到这些烈士们所留下的感人事迹, 同时也可以从中收到熏陶, 自身道德文化水平修养也随之有所提升, 也正是因为这一原因, “红歌”才能够在高校中引起学生们的共鸣, 激励他们奋发图强, 在自己未来的工作和学习上能够攻城拔寨, 更上一层楼。

(三) “红歌”文化的载体功能

文化载体功能的实现需要有两个条件, 首先, 作为文化载体的事物必须确保可以承担思想政治教育的目的、任务及传达各种信息的能力。作为红歌艺术, 其本身就是一种思想政治下的产物, 其内涵包含着的很多中国共产党的精神及先进事迹, 因此自然能满足这一要求;其次, 作为文化载体的事物必须将教育主体与客体联系在一起, 作为高校中的学生, 自然成为教育的主体, 而客体则是高校教育中的其他环节, 如道德修养等, 而红歌作为一种艺术载体, 它可以将教育客体与主体穿插起来。

红歌的载体功能, 主要是指红歌能够成为灌穿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各方面内容, 或者说通过对红歌的学习和欣赏, 大学生可以在其中领悟到中国共产党和祖国的先进性, 红歌就像是一个器物, 它承载着中国共产党及红色文化的精神要素, 当大学生在欣赏这些红歌艺术时, 红歌本身所承载的这些内容也就在源源不断的灌输给当代大学生身上。

二、红歌文化在高校教育的功能发挥

既然红歌在高校教育中所起到的作用如此之大, 那么如何让这一文化更好的在校园中发挥出其功能成为一个关键的问题, 下面就关于如何发挥红歌文化的教育功能给出一些自己的观点和看法。

(一) 努力将“红歌”文化传承下去

文化建设不像经济建设那么立竿见影, 一桥飞架南北, 高大、雄伟的城市形象要不了几年, 而文化建设需投入大量时间和精力, 得经过长期的积淀、浸润。与其他文化一样, 红歌文化也不是一种一蹴而就的, 它的作用的发挥也不是立竿见影的, 因此高校领导必须以一种循序渐进的情况下来对待红歌文化, 将红歌文化持之以恒的发展下去, 而不是想起来就宣传一下, 忘了就不宣传了, 如果这样的话, 肯能不会讲红歌文化的教育功能发挥出来。经过长期的积淀, 才能在潜移默化中将红歌文化传承下去。

(二) 营造一个良好的红歌文化校园氛围

在当今这个思想动荡的时代, 文化的交融非常频繁, 先进文化与落后文化并存, 校园中也是如此, 在如此混杂的校园文化中, 如何让红歌文化能够成为一种先进文化, 如何将这一文化宣传出去, 最关键的是需要校园这个大环境为它营造出一个适当的环境, 这个环境必须是先进的, 适合红歌文化生成的。要使人们自觉地参与“红歌”传唱活动, 并且在娱乐中潜移默化地接受爱国主义教育。

(三) 通过各种新型媒体在校园内传播红歌文化

当校园内建造好一个非常好的红歌氛围后, 要想将红歌发扬出来, 还需要通过不同的方式来对红歌进行宣传, 且宣传的方式必须要新颖、综合。在抗战时期, 赣南地区红歌的出现及传播基本上是靠群众集体工作时共同传唱的口号, 也就是说之前的传播方式基本上是口号式的传唱, 而社会发展到如今, 传唱的方式远远不能将红歌在校园内传播下去, 这主要是由于大学生本身对红歌这种歌曲认识度就不高, 让他们在校园内进行口号式的传唱, 他们会因不好意思而拒绝这样做, 因此要想在校园内对红歌进行传播, 必须采取各种新兴媒体技术来进行传播, 随着21世纪的计算机网络迅猛发展, 信息传播的速度不断加快, 在这一背景下, 电话、视频、网络等新媒体传播平台必将对“红歌”的传唱与发展提供更为广泛的空间和平台。为此, 我们需要充分利用这些新型的媒体作为传播平台。比如高校学生会可以利用网络平台与手机短信将结合, 通过平台与短信之间的互动, 举办“我心目中的红歌”的评选活动, 从而将红歌文化宣传出去。

三、总结

红歌文化石一种积极进步的先进文化, 这一文化在中国和平时期也显得格外重要, 它其中渗透着中国共产党革命战士的不怕牺牲、不怕困苦、勇于奋斗的精神, 这些精神恰好是目前大学生们所欠缺的, 因此, 将红歌文化引入到中国高校中, 对中国高校教育起着极大的作用。

摘要:近几年,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 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升, 人们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水平都得到很大的提升, 然而, 中国人不能忘记当初落后挨打的历史, 在这一背景下, 我国重新将抗战时期的红歌文化提出来, 在中国各高校掀起了一场红色文化热潮, 红歌作为红色文化的一部分, 伴随中国革命一起走过, 其在高校所发挥出的作用是多方面的。本文重点论述其在高校教育中的功能性及如何更好的发挥它的功能。

关键词:红歌文化,高校教育,功能发挥

参考文献

[1]朱桂莲, 李晶.德育视角下的中国红色文化研究综述[J].中国青年研究, 2010.

[2]孟繁.论红色资源的利用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建构[J].成才之路, 2010.

谈红歌文化中的音乐审美教育 篇3

一红歌的音乐审美观

在我国历史上,音乐作为学校教育的一门课程,始于孔子,他最早注意到音乐艺术感情特征,他认为音乐可以触动人们的心灵,对人的思想感情产生潜移默化的作用。

红歌音乐文化所倡导的音乐精神是“情理交融”的审美观。她爱憎分明,立场鲜明。她所抒发出的感情都是人民大众实实在在的情感,她凝集的是对真善美的讴歌和向往。她以她的深情性、民族性、艺术性、多样性、革命性、进步性而不朽于中国的文化史中,以她丰富的内涵和崇高境界而成为中华民族文化的“瑰宝”。

中国共产党的革命和建设历史表明,正是红歌所抒发出的这种“情感”成为凝聚人心,凝聚力量,推动革命和建设不断取得成就的“强力”!在红歌里,情到深处自然让人落泪,自然催人奋进,自然激起革命的狂澜!这就是红歌的“深情性”所具有的力量。红歌都是以反映中国革命的各个时期的具体实践为内容的,都是以民族地域的艺术格调为表现形式的,因此红歌必然表现出她在音乐艺术上的“民族性”、“艺术性”、“多样性”。红歌反映的是工农大众在革命斗争和社会主义建设时期的火热生活,是工农大众战天斗地的写照,因此红歌必然表现出她在音乐艺术上的“大众性”、“革命性”和“进步性”。

二红歌音乐文化的审美教育功能

1.红歌音乐是实施“德”的教育的有效手段

为了阐明这一点,我们先从音乐的情感性谈起。音乐是由于外界事物触发人的情感活动而产生的。“凡音之起,由人心生也,人心之动,物使之然也……是故先王慎所以感之音”。(《乐本篇》)人的情感活动创造了音乐,音乐又直接作用于人的情感。

情感性是音乐的本质特征的表现。不同的情感产生不同的音乐,不同的音乐通过情绪感染作用于人,又使人的内心世界发生不同的变化。红歌音乐的创作与鉴赏的情感性是明确的,正是由于这个特点,使得红歌音乐对人的教育,有别于道德和科学,直接诉诸审美情感而产生“其感人深,其移风易俗易”的效果。

2.利用红歌音乐的教育强化“礼”的规范

什么是“礼”?其实礼是一种道德规范,属上层建筑。音乐是一定情感的表现,音乐的美感教育作用,是通过情感感染来实现,它能唤起一定的情感体验,而“礼”是一定理智的表现,它以一定的政治制度和社会伦理为准绳。所以音乐与礼的统一,就是情感与理智的统一,二者的结合就会使现实社会达到广泛的和谐一致。

三红歌文化的音乐审美教育对我们的启迪

音乐审美教育具有“潜移默化”一大特点。潜移默化是指人们在不知不觉中既得到美的享受,又在精神方面得到净化。也就是说,音乐审美教育所产生的影响不是通过硬性灌输,也不是通过纪律约束强迫接受获得的,而是音乐作品所包含的美和意义熏陶感染了接受者的结果。红歌音乐文化是中国革命的独有,是中国革命史的写照。她像一条红线将中国革命的各个时期的历史串联起来,将中国共产党及人民军队与民同甘共苦打江山,建设新中国的历史连接起来。在数不清的红歌作品中,红歌赋予了中国革命各个时期的不同形象,不同特点。通过对红歌的欣赏和传唱,我们可以了解和再现不同时期波澜壮阔的中国革命史。能深深地涌起人们对各个不同时期中国革命的崇敬。同时,红歌音乐作品是以感性形象的具体性和生动性来表达它的思想情感的,这意味着接受者必须以全身心的力量投入到作品之中去感受它的美与意味,与它同呼吸,共命运,产生共鸣。因为只有这样,接受者才能感受到作品的全部魅力。在这种情形中,接受者将被作品所吸引而不可能有任何反思和有意识的记忆来中断和阻隔自己与作品亲密无间的直接交流。正是在这一过程中,接受者在不知不觉中受到作品的感染和教育,精神境界也就会在不知不觉中发生变化。可以这样说,音乐审美教育这种潜移默化的作用和特点,就像和风细雨之于禾苗,虽使之茁壮成长,但又是润物无声。

(作者单位:江西省赣南教育学院)

传统文化讲座 篇4

12月20日,我院开办了传统文化伦理讲座,由陈伟华老师主讲,历时90分钟,同

学们如沐春风,从中懂得自尊、自强、自立,学会重视家庭道德、职业道德和社会道德。

12月20日下午,由段文林老师介绍了开展本次讲座的目的和意义,并宣布讲座开始。

接下来的90分钟,陈伟华老师进行了精彩的讲课。首先,陈老师提出了关于桃李苑和成蹊苑的由来问题,以此为切入点,引出“桃李不言,下自成蹊”的名言,教会了同学们一

个人如果做了好事,不张扬夸耀,人们一样会记住他。接着陈老师以韩国和中国的渊源为

切入点,引出中韩文化之争,指出中国人漠视自己的传统文化,而流行所谓的快餐文化和

垃圾文化。短短几张ppt引起了在场所有同学的深思。看着下面沉思的同学们,陈老师随

后讲述了伦理道德的含义,告诉同学们正确的伦理道德应该是人与人以及人与自然的关

系,并且简单阐述了孔孟老庄和九流十家,只有继承和发扬传统美德,提高自身素质,我们的国家才会越来越强盛。

中国食文化讲座之九——五味以和 篇5

中国古代重视五味,是发端于原始农耕文化。在前几讲中我们曾经论证过,中国人走上了粒食的歧路之后,是以粟为主食的。鉴于那时候的加工水平,粟既脱粒不干净,经常硌牙,又干涩难以下咽,于是先人们创造了将肉物与菜料一锅煮的羹。在油炒方法没有推行的时代,人们通过羹(之后浓缩为菜)来享用美味而得以“就”着粒食下咽。有了多变的滋味之后就使得进食过程变得更加顺利。

在商代之时,调味品主要是盐和梅,取咸、酸为主味,正如《尚书·说命》所言“若作和羹,尔惟盐梅”。这是商王赞美他的宰臣的话,意思是说,没有高明的宰臣参与治国就像缺少调味品的羹汤。到了周代,调味虽然少不了盐和梅,而更多的是用酱,这种酱便是可以直接食用的醯醢之类。

上古有酸味的酱,叫做醯(xī)。醯可制成酸菜、泡菜,叫做菹(zū)。细切的瓜菜做成的叫醯(jī)。腌肉腌鱼叫菹,有鹿菹、鱼菹等。在这个意义上菹与醢相近。

上古的肉酱叫醢(hǎi)。醢有多种:除醢(tǎn)醢外,还有鱼醢、蜃醢(蛤蜊酱)等。

上古的羹有两种,一种是不调五味不和菜蔬的纯肉汁,是饮用的大(太)羹。“大羹不致,粢食不凿,昭其俭也”(《左传·桓公二年》)。另一种是调和了五味煮烂的肉羹。所谓五味,据说是醯、醢、盐、梅和一种菜。菜可以是葵,可以是葱,也可以是韭。另一说,牛羹用藿,羊羹用苦,豕羹用薇。当时,咸与酸是羹的主要味道。

葵即冬葵,是一种古代蔬菜,现湘、赣、川仍有栽培。《诗·豳风·七月》有“七月烹葵及菽”句。

藿即豆叶。《广雅·释草》:“豆角谓之荚,其叶谓之藿。”

苦即苦菜、苦荬菜、拒马菜,菊科一二年生草本植物,味苦。

薇,即大巢菜,一说是野豌豆。《诗·召南·草虫》:“言采其薇”。

梅原产我国,为落叶乔木。《诗经》、《夏小正》、《尔雅》等古文献中均有记载。梅在商周作为酸味调料。一般认为,我国南方的梅是杏树南迁后的变种,逐渐由果实树发展为观赏花木的。梅在中国被誉为“四君子”之一,象征着中华民族独立不屈的精神。

周代天子的饮食分饭、饮、膳、馐、珍、酱六大类。《礼记·曲礼》说:“献孰(熟)食者操酱齐。”酱齐便是复合调料。《周礼·天官》记载,周天子祭祀或宾客用馐“百二十品”,用酱“百二十瓮”。这百二十瓮酱包括醢物六十瓮、醯物六十瓮,都是用动植物食料加调味品炮制的复合调料。从百二十品肴馔配百二十瓮酱可看出,一肴是配一酱的。也就是说,周王的肴馔都是淡味的,进膳时要现吃现用不同的酱来调味。孔老夫子有句话,“不得其酱,不食”。说的是在当时,各类肉食要按传统规定的酱汁调味,如食鱼脍要用芥酱等。所以孔子才说没有所需的酱就不吃鱼肉。周礼还有一条规定,叫做“毋歠醢”,是说作客时千万不要直接喝主人的调味酱,那样对于主人客人都是很丢面子的事。到了汉代,酱已经不再指称醯醢,而成了豆酱和面酱的专称。

中国历代的厨师和美食家都十分看重酱。五代陶谷的《清异录》认为,“酱,八珍主人;醋,食总管也。”宋代的《梦粱录》云:“人家每日不可阙者,柴、米、油、盐、酱、醋、茶。”这个“开门七件事”的俗语在民间一直传流至今,可见其影响之深。

应该说,在人类饮食历程中的绝大部分时光都是在无滋无味中度过的。当甜、酸、苦、辣、咸这五味成为人类的重要追求目标时,烹饪才具有了烹调的丰富内涵。

上述的甜、酸、苦、辣、咸这五味,可称为原味,这是人类味蕾的最初始的感觉。舌头是一块有着粗糙表面的肌肉,表面布满了乳状突起物,称之为味蕾,味觉胚体则在这些乳头之中。味觉胚体本身有大约50至150个味觉接受细胞群,它们的顶部呈球状并张开着,称为味觉孔道。溶解物的分子——“味分子”,进入味觉孔道和突起物相互作用,来自味觉细胞内部的纤维状的放射物包围着味觉孔道。在微小的突起物中,味分子与接受器味觉细胞中的分子之间的化学反应能进一步产生化学物质,它像神经传递素一样作用着,刺激神经把信息传递到味觉胚体。神经传递素沿着一条神经把信息传递给大脑,然后在意识中便出现了知味。

所有的味道接受器都分布在舌头上,而五种基本味道——甜、酸、辣、咸、苦,不同的味道会使舌头的不同位置产生十分强烈的感受。舌端对甜的感受力量最为明显。酸和咸则感觉在舌头两侧,辣的感受主要发生在前端和两侧,而对苦的感觉则与舌的后部、咽喉的前部有关。据研究,这种奇妙的分布构成了一种安全保护网。因为用舌头尖尝甜味可以探测出有益于健康的碳水化合物,而许多有害的物质都是十分苦的。因而,苦的接受器位于舌头最后端起着防卫作用,使吞咽在那里能够受到阻止。实际上,十分苦的物质会刺激起呕吐的反应。一些生物化学家认为,辣、酸、咸的味道一般是与味觉细胞膜相互作用的离子化的分子味觉反应。而甜和苦的味道通常需要有刺激物,这些刺激物的分子结构比较复杂,不能被离子化,在释放过程中会引发一系列长时间的化学变化,苦的味道刺激过程尤其复杂。

除了舌头的味觉之外,鼻子的嗅觉也在知味,可以说,味觉与嗅觉对人类的生存起着很重要的作用。自古以来,对人类知觉的研究就是以五种外部感官为对象的,我们的心灵(大脑)正是通过它们来获得有关外部世界的信息的。这五种感官是:视觉、听觉、触觉、嗅觉和味觉。

然而,在西方,味觉与嗅觉却是命运多桀,被人看不起。

在西方哲学的奠基性理论中始终依照一种等级次序来对这五种感官的重要性依次排序。哲学家们断言,视觉和听觉在促进认识发展方面比起其他感官要优越得多,认为是高级感官。因而,欣赏绘画和听音乐被认为是最高雅的艺术。而味觉、触觉和嗅觉一直被认为是“肉体的”感官,不配做审美感官,而被贬为“低级”的感官。近年来,西方学者已经认识到了这种偏见。美国学者卡罗琳·考斯梅尔在《味觉》中说:“食物(而不是艺术本身)在许多象征性活动中扮演着和艺术品相同的角色。提出这一理论不是为了削弱饮食行为的快感,而是为了更充分地把感觉和感官愉快运用于美学范围。是为了证明饮食行为所产生的愉快感常是对认知意义的一种促进,甚至是一个组成部分。”

中国的传统“五味”观是一种独特的文化观念。季羡林先生说,“西方的美重在眼睛和耳朵,所以他们的美学家研究的重点对象是音乐、绘画、雕塑与建筑等。而中国的美则不但涉及眼、耳,还延伸到鼻、舌、身”。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味,也属于美的范畴。它不但重视味,而且还有“五味”之说。“五味,令人口爽”(《老子》)。这个“爽”很复杂。如“酸、甜、苦、辣、咸”,都是从化学味觉的角度分析的,有专家称此为“调和的五味”。照此,还可以从食品的质地、物理味觉角度分析出“脆、嫩、细、酥、软”之“五味”;从化学、物理和心理的角度分析出“丰、腴、适、舒、爽”的“五味”来。这样的“五味”就不单单是个用舌头尝到的感觉了。因此,中国传统文化以“品尝”二字来形容这一更高层次。“品”与“知味”不仅是舌头、鼻子与心理的感受,而且是一种审美过程。

中国古代善于品尝滋味的知味者,比较著名的是春秋时代的易牙和师旷。易牙是齐桓公的膳夫,《吕氏春秋·精谕》说他能尝出两条江里不同的水味,能分辨出水是来自哪条江。师旷是晋平公的一位盲人乐师,有一次他吃御膳,尝出做饭用的柴火是“劳薪”(破旧木器),晋平公一问,果然厨师烧饭时用的是旧车轴。端起饭碗一尝,就知道用什么柴火炊成,味觉可谓是很敏感了。晋代的苻朗知味的本领更绝。据《晋书·苻坚载记》说,有人请苻朗吃炖鸡,他还没吃几口,就尝出那鸡是露天而不是在笼里养大的。还有一次吃烧鹅,苻朗竟能指出盘中的鹅哪儿长的是黑毛哪儿是白毛。开始别人不信,经几次验证,结果竟“无毫厘之差”。笔者没有苻朗的那种本事,但也能尝出散养的鸡与其鸡蛋要比鸡场喂饲料的圈养鸡与其鸡蛋味道更香。其实这不算本事,只能说是食物被环境污染与饲养高度工业化、化学化所带来的一种无奈。

知味是一种境界,也是食文化审美的最高境界。古代中国人正是将知味看做是一种境界,一种只有少数人才能达到的文化境界。一般人只知五原味,这同只知三原色和七声音阶一样。我们不是画家也不是音乐家,当然也算不上是知味者。其实,也没有必要去达到非常高的知味境界,只要懂得五原味,能分辨出更多的一些复合味型,品出美食的一些味型特色与规律,也就很可以了。

中国人的知味,不仅是在吃,还有着深厚的文化哲学支持。

在中国的社会文化中,食文化是一切文化的源泉。饮食不但关乎着人的生存繁衍,还担负着诸多重要的社会功能。中国食文化的不可见的制约思想在于“道”,其社会功能简约为一个“和”,其审美情趣在于一个“品”。“和”既指烹饪,又指其社会功能。在烹饪中,互不相容的水火可以相济(“水火相憎,鼎鬲在其间,五味以和”)。林语堂说:“鸡味渗进白菜里,白菜钻进鸡肉中”,“以他平他”。而孔老夫子的“礼之用,和为贵”,则渗透进中国人的灵魂,使饮食的知味在血缘社会中成为一种社会关系的润滑剂起到亲和作用,演绎出历史上那么多应该发生和不该发生的故事。

上一篇:水宝宝搬家活动反思下一篇:林火管理应知应会手册